作文题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04:12:31

作文题篇1

现在,先来看命题议论文的题型,归纳一下,大致可以分为下面十一类:

论点型题目本身就是文章的论点。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知足--庸人的哲学》、《勤能补拙》等。

概念型用一个概念提出要论述的问题。如《说习惯》。《谈"穿着打扮"》、《"时髦"小议》等。

关系型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相关的概念,表明要论证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个人和集体》、《人格与国格》、《天才·勤奋·条件》等。

对比型用两个可以对比的概念或事物来命题,要求论证两者的对比或转化关系。如《自卑与自负》、《失败和成功》、《电脑和人脑》等。

比喻类选择能作为比喻和类比的事物命题,要求揭示比喻和类比事物所蕴含的道理。如《清流与活源》、《科学家和春蚕》、《赏花·育花·护花》等。

象征型选择有象征意义的事物命题,要求论述事物所象征的某种精神和品格。如《"绿叶"赞》、《路标》、《小草的风格》等。

评议型针对某一人物或某一事件或某一观点进行评议。如《鲁迅的精神》、《论雷峰塔的倒掉》、《评"仓廪实而知礼节"》等。

引申型用作为引子的某一件事或某个事物命题,要求借题发挥,展开议论。如《从"萧何追韩信"谈起》,《从柔石的"损己利人"说开去》、《熊猫废物箱的联想》等。

考证型用需要对某个问题进行考证的形式命题,要求查核并发表议论。如《"一言堂"小考》、《的由来》。《"下笔如有神"新解》等。

感想型以读后感或观后感的形式命题,要求发表自己的感想并进行议论。如《读〈拿来主义〉有感》、《有感于雷军长的"当头棒喝"》、《影片〈鸦片战争〉观后》等。

批驳型针对不同意的观点或看法,用反诘或质疑的句式命题,意在批驳。如《"知识越多越反动"吗?》、《斥"人生就是一件交易"》、《"忠于原著"质疑》等。

尽管每种类型的命题议论文,都有各自的审题特点,但是作为命题作文,不管何种类型,都有着共同的审题要求,这就是:要从题目本身去揣摩题意,确立论题,展开议论。要分清概念型命题和关系型命题的异同,虽然都由概念命题,但前者是阐述一个概念,后者要论证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相关概念之间的关系;要理解对比型、比喻类比型、象征型命题的特点和要求,特别是比喻类比型命题,要做到比喻贴切,紧扣"类比点",充分而深刻地揭示类比事物和所要说明的道理之间的共同属性;还要明白,抓住命题中提供的自然现象和自己熟悉的生活现象两者之间的类比点,从中类推出所蕴含的共同道理时,选择的生活现象越典型,蕴含的道理就越带普遍性、议论就越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要辨明评议型、引申型、考证型、感想型命题的细微差别,评议要求评事议理,引申要求借题发挥,考证要求查核证实,感想要求夹叙夹议;审题时如把握住这细微的差别,议论时就能精确地体现命题意图;对批驳型命题,要审视并明确对方的立论错在何处,讲究"针对性的批驳",不可自说自话,言不及题;即使遇到论点型的命题,似乎一看便知,也要逐字理解论点的含义,不可望文生意。

如全国高考作文题《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是宋朝名臣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的一句名言,有的考生对这句名言的意思未搞清楚,把它解释为"先生下来的人总是忧愁加忧愁,后生下来的人总是快乐又快乐",闹出了笑话,文章立论自然就不知所云了。有的考生对这句名言一知半解,在文章中提出了一个"先天下之乐而乐,后天下之忧而忧"的观点,配以反面事例进行批判,殊不知"后天下之忧而忧的意思是"天下人都忧愁了,我也忧愁",应该说还是包含了"忧天下"的思想的,作为反面论点来批判,显然不妥当了。所以,对论点型命题的审题,同样也不能掉以轻心。

由此看来,无论什么样类型的命题议论文,都必须从题目本身去揣摩题意,把握住议论对象、议论范围和议论重点。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们可以采取下面三种方法。

(1)标志法。就是看清文章题目上的标记,了解议论的对象。如《评"仓廪实而知礼节"》这个题目,"实"和"知"两个字便是题目中的标记,看清这两个字,就会明确写作本题必须评析清楚"仓廪实"与"知礼节"之间的关系:"实"而后"知"即物质生产对道德观念会产生直接的影响,所以先要论述"仓廪实"的重要。但反过来再想一想,还存在"实"而后未必"知"的情况,这就要扣住"知"字做文章,论述如何才能真正做到"知礼节",的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抓住"实"和"知"进行议论,不仅能紧扣题意,而且能"评"出深度。一般地说,高考议论文的题目大都有一定的标记,如果我们能通过对题目中的每一个字细加推敲,透彻理解作为标记的关键词语的涵义,那么,我们就不难明确题目的要求和议论的对象,也就能有效地防止离题现象的发生。

(2)分析法。就是分析题目的语言关系、文字含意,了解议论的范围和重点。如《从柔石的"损己利人"说开去》这个题目,句子较长,我们可以分析一下组成题目的语言关系:这个题目可分为"从柔石的损己利人"和"说开去"两部分,两者的关系是:

前者是议论缘起,后者是议论重点。而柔石的"损己利人"这四个字是有典的,出自鲁迅在《为了忘却的纪念》一文中对柔石的一段评价:"无论从旧道德,从新道德,只要是损己利人的,他就挑选上,自己背起来。"这就给柔石的"损己利人"下了注解,也限定了议论范围应由此而展开,明确文章重点不是评价柔石的革命一生,而是从赞扬他的"损己利人"的高贵品格"说开去",联系当前实际,展开议论。这就正确理解了题意。

(3)比较法。如果一时对一个题目的写作重点把握不准,那么,不妨把另一个相似的题目放在一起,加以比较,从中明辨各自不同的议论重点,进而审清题意,也是一种好方法。如把《的由来》和《的危害》放在一起比较一下,就会理解前一个题目的重点是要挖一挖的"根",考证一下是怎么"起源"的,扣住"由来"进行议论,后一个题目则要重点议论的危害性;又如《"下笔如有神"新解》与《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两个题目,似乎很相似,实际上大相径庭。前一个题目中有"新解"两字,那就不是要求论述第二个题目中杜甫原诗的内容,不然,又"新"在何处呢?而且恰恰相反,从"下笔如有神"五字加上了引号来看,题意显然不是指杜甫原诗"读书破万卷"的结果了,那又是什么导致"下笔如有神"了呢?就值得仔细思索;如再对其中的"神"着重评点议论几笔,这才是"新解"了。

作文题篇2

我想现在的我已经不如高中的时候有想象力了,那个时候思维跨度很大,经常想到什么就写下来什么,但是又能够很好的衔接在一起,可是现在的我却完全没有这样的思想空间,想象力仿佛也受到了限制。

所以现在的我更喜欢写的是命题作文,不管是议论文还是其他格式的文章。或者是一些冷兵器的,或者是直接抒发感情的散文,要不就是推销的软文。

我想只要给我一个明确的目标和范围,让我把它变成一个恰当明确的问题作文。

那么这个任务会比较好写一点。

作文题篇3

【摘要】本文通过话题作文拟题方法介绍,教会学生根据所给的话题快速拟出新颖、别致简洁、醒目而又富有文采的标题进而展开写作训练。

【关键词】拟题方法;探索;靓丽

能否根据话题作文题目的要求拟出让人耳目一新、怦然心动的文题,是写好话题作文很重要、很关键的一个起始环节,它直接关系到作文的成败。标题是文章的眼睛,“眉眼盈盈”能给人们清新脱俗之感,收到引人入胜、先声夺人的效果。而时下,在中考、高考作文中,话题做题甚为流行,它给考生留下了更多自由发挥、多角度思考、自主行文、勇于创新的空间。那么,怎样才能在考场有限的时间范围内拟出好的标题往往是考生难以把握住的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是否有法可循呢?我在平常的作文教学实践中进行了初步探索,现将其总结如下:

1.修辞法拟题时灵活巧妙运用一定的修辞方法会使标题熠熠生辉,为文章添加情趣美,如此喻:《让微笑像花儿一样绽放》(以“真情”为话题);《点燃绿色的火焰》(以“环保”为话题)。对偶:《一头白发,满山青葱》(以“环保”为话题);《草青于春,叶落于秋》(以“人与自然”为话题)。借代:《黑白债》(以“爱”为话题);《倾听自己的心跳》(以“关注生活”为话题)。拟人:《新型电脑的自述》(以“网络”为话题);《谢谢你,小失误》(以“小和大”为话题)。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用夸张、设问、反问、对比、双关、顶真、反语、通感等多种修辞方法来拟标题,都能使文题生动鲜明、形象贴切。

2.前后添加因素法进行扩展,此法宜用于话题作文,即在所给的话题前面或后面加上适当的词语。如以“瞬间”为话题,可拟为“精彩的瞬间、触动心灵的瞬间……”,“瞬间的感悟、瞬间的震撼……”。这种方法可使所给的话题由大化小,由概括到具体,避免出现“下笔千言,离题万里”的现象,有利于把握文章的中心。

3.设置悬念法这种方法,就是在拟题上设置一个诱人的悬念,或表明一个异乎异常的结局,从而紧紧抓住读者的心,激起读者急于探求内容的强烈愿望,引导读者去追求。让文题具有悬念美:(1)可以一反常态,从反差上制造悬念,如《十七岁,老朽了!》;(2)可以小题大作,运用错觉制造悬念,如《破不了的“案”》;(3)可以用设问制造悬念,如《明天我们在那里居住?》(以“环保”为话题);(4)也可以巧妙地运用留白,即留出艺术空白读者去独立思考、想象与填补,如《谁的眼泪在飞》(以“网络与生活”为话题)。

4.引用、化用法指引用或化用歌词、诗句、谚语、联语、俗语、座右铭、格言、书名、影视剧名等作为文题的题目,如《千年等一回》、《愁云惨淡万里凝》(以“考试”为话题)、“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一年之计在于今”、《感情诚可贵,真理价更高》(化用裴多菲的诗句)、《怎一个情字了得》(化用李清照《一剪梅》中的词句)。这些标题或文采飞扬,或贴近生活,使人喜闻乐见,让人倍感亲切。因此,引用或化用这些诗句,可以使文题新颖别致,诗意丰蕴,引人入胜,从而产生独特的艺术魅力。

5.善于在标题中融入自己的生活感悟如标题《笑对人生》、《那次,我把握住了自己》、《打开青春的天窗》、《座位的悲哀》等,都是以自己对生活的思考感悟来命题的。文题感中有思、思中有悟,既反映了考生对生活的积累,又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因而倍受阅卷老师的青睐。

6.妙用符号法巧用数字、公式、标点符号拟题往往能收到出奇制胜的效果。如“金钱≠幸福”、“减负?别逗了!”、“幻想·理想·空想”、“7-1=0”(以“诚信”为话题)、“1+1>2”(以“团结”为话题)。巧用数字、公式、标点符号来设计文题,往往能准确地概括文章内容,简练精当,并且形式新颖,能勾起读者的好奇心。

7.中外结合法此法指的是引用或音译一些人们熟悉的外文短语或句子作为题目。如搞笑课堂oneandtwo(以“生活”为话题)、“Comeon,给我感觉”(以“幸福为话题”)、“internet,mylove”(以“电脑”为话题)。这种标题,具有幽默色彩,往往给人一种轻松、愉快的感觉。

作文题篇4

根据所补充的内容在整个文章标题中所处的位置,可以把半命题作文题的结构形式概括为六种:⑴补充标题的前半部分,如“启发了我”;⑵补充标题的后半部分,如“坦然看”;⑶补充标题的中间部分,如“生活因而精彩”;⑷补充标题的首尾部分,如“教我”;⑸补充标题的开头和中间部分,如“让我坚强”;⑹补充标题的中间和结尾部分,如“在

中学会”。

下面结合实例,介绍几种常用的补题技巧。

技巧一:自问自答法

根据标题不同的结构形式提出不同的问题,“答案”就可以作为补题的具体内容。如果需要补充的是标题的前半部分,那么适合问“谁”或“什么”。如半命题“伴我同行”,既可以问“谁伴我同行”,也可以问“什么伴我同行”,这样就可得出“父母”、“老师”、“好书”、“友情”、“爱心”等“答案”。如果需要补充的是标题的后半部分,那么更适合用“怎么样”或“是什么”来提问。如半命题“劳动”,如果自问“劳动怎么样”或“劳动是什么”,就可以得到“最光荣”、“是学生的必修课”等“答案”。如果需要补充的是标题的中间部分,那么适合问“什么”或“什么样的”。如半命题“生活因而精彩”,就可以自问“生活因什么而精彩”,那么,“奋斗”、“丰富多变”、“我的参与”等“答案”就都可以用来补题。另外三种结构方式的作文标题都是由以上三种情况衍化而来的,所以,只要综合运用好这些问答方法,补题就不是难事。

技巧二:语法分析法

对标题给出的部分进行语法分析,在弄清词语或句子的基本语法结构的前提下,重点弄清需要补充的内容在词语或句子中具体充当的成分,然后从句子的完整性、词语的搭配习惯等方面考虑,把所缺的内容补充出来。如半命题“沐浴在”,从语法分析的角度看,这是一个动补关系的短语,“沐浴”是动词,“在”为补语,而所缺的内容又是一个以“在”字开头的介词短语。因此,补充的内容不但要与动词“沐浴”相搭配,更要能与介词“在”相统一。这样一来,“春风里”、“温暖中”、“阳光下”等,都是不错的选项。再比如半命题“我,因为我”,从语法分析的角度看,这是一个因果关系的复句,其中“果”在前,“因”在后,“因”和“果”都是需要补充的。因此,所补充的内容,必须是具有因果关系的。这样一来,“高兴”与“成功了”、“后悔”与“说了谎”等,都可以作为选项。

技巧三:“联想――引用――借鉴”法

作文题篇5

我们不妨就着题目层层设问,通过提问,我们会发现这两个有着相同语素的题目有很大区别,它们的侧重点完全不同。

《遇见》:

谁和谁遇见(谁遇见了什么)?

怎么遇见?(遇见的过程)

遇见之后怎样了?(意义、主题)

《遇见美丽》:

谁遇见了美丽?

遇见了怎样的美丽?(自然美、人性美、人情美、哲理美、艺术美、形体美……)

遇见美丽之后怎样了?(意义、主题)

通过以上提问,可以看出《遇见》的写作重心是“遇见”这个动作本身,如何遇见,遇见时什么状态,是要展开叙述描写的要处,而不应写成遇见了什么人、什么事,就写这人、这事去了,这样就游离了题目的重心。

而《遇见美丽》就是要重点写遇见了怎样的美丽,这人或这事的哪些地方表现出美丽,要表现出的是自然之美,人性之美,人情之美还是其它?总之,“美丽”是写作重心。写作过程中还必须要化虚为实,必须要将“美丽”转化为可以描写呈现的东西,也就是说一定要有画面感。看例文《遇见美丽》的两个语段:

……它被古板的黑色皮箱和卡其色的斜背带严严实实的包裹着。我走近它,轻轻地按开它两个紧扣着的锁,它静静地躺在红色的丝绒里,我不敢碰它,如此美丽,怎能亵渎?店主来了,那个同样如二胡般美丽的阿姨,向我微微一笑,便拿起了它。……

那双纤纤细手在二胡上演绎了一场绝美的舞蹈。柔软的右手,灵巧的左手,就这样完美地配合。低音时,阿姨略微前俯,忧伤而沉醉的表情带我进入了那个傍晚,落日的余晖笼罩着一个哀伤的女子。稍有些急促的颤音,阿姨用雪白的手腕抖动整个弓的四分之一,她双眉紧锁,我看到那个牧羊女落泪了。阿姨逐渐正坐,眉头慢慢舒展,奏出悠长而缓慢的琴声。她的左手在弦上上下移动出婉约的音符,那一片空旷而辽阔的天空,宁静而又澄澈。又是一个浅浅的笑。阿姨认真地擦干净二胡,把它轻放入盒中。

例文中“美丽”是“静静地躺在红色的丝绒里”的那把二胡,是《牧羊曲》凄美感伤的乐调,是“那双纤纤细手在二胡上演绎的一场绝美的舞蹈”,是“落日余晖中”“阿姨略微前俯,忧伤而沉醉的表情”,文章把名词“美丽”演绎成一幅幅生动形象的画面,从而更好地诠释题目的内涵。

当然,如何提问也很讲究。提问其实就是组词造句的过程,通过提问我们要达到的目的就是要造一个相对完整的句子,特别是添加修饰成分。如果是名词,就要添加定语、动词谓语;如果是动词,就要添加状语,使句子完整还要添加主语和宾语。如《遇见》这个题目,扩展成句子就是“谁和谁怎么遇见(‘谁’可以是人也可以是事或物)?”或“谁怎么遇见了谁?”这“怎么”是写作的重中之重,是文章主要展开的画面和事情。也可以把“遇见”当名词用,添加定语就是,什么样的遇见?哪里的遇见?例文《遇见》是后者。且来看《遇见》的几个片段:

冬天的夜很长,女孩每天出家门时月亮还挂在天上,远处的山头上不时传来清脆的鸟叫声。

“上学去啊!”迎面走来一辆驴车,那傻笨的毛驴像是还没睡醒似的半眯着双眼,女孩突然觉得好笑。驴车后面拖着稀稀拉拉的柴火,柴火堆前的木板上坐着的男孩子,十六七岁,比女孩大不了多少,浑身黝黑得像是刚升井的矿工。那是爷爷奶奶给女孩定的娃娃亲,男孩家就在另一个山头那里。女孩只在节日上远远地望过他。

现在这样突然的遇见让她有些局促,她只回了句“嗯!”就低着头,向前头飞快地走去,低垂的睫毛上挂着露珠。

……

“那男孩是不是还在那条狭长的路上赶着驴车,拉着柴火,还是已经讨了媳妇,生了娃?”女孩在夏夜躺在大学宿舍的床上,盯着天花板,猛然想起曾经每个清晨的相遇,不觉枕头边沾湿了一片。睡不着的室友说:“孙燕姿的《遇见》很好听啊,你有没有听过?”女孩说:“嗯!”如同她曾经每个清晨的回答。

写的是“她”在上学路上和定了娃娃亲的“他”的遇见,写了遇见时内心的“局促”,写了早起“月亮还挂在天上”,写了“清脆的鸟叫声”和“那只傻笨的驴子胸前挂着的铃铛一颠一颠时发出的声响”,还有女孩上大学后在宿舍里想起的“每个清晨的相遇”,这些都是“遇见”当时的情景。文章写出了定了娃娃亲的男孩女孩遇见时的懵懂而美好的情愫,写出了女孩回忆“遇见”时的淡淡忧伤,文章写的是“美丽的遇见”。

推而广之,对许多命题作文我们通过提问的方式,抓住了题目的命门,确定文章写作的重心,对关键处加以适当的记叙描写,或解释议论,就能够更好地表达主旨。我们不妨再看命题作文《风》和《在风中》。很多学生把《风》写成了《在风中》,因为他们只把“风”作为环境背景,“风”在文中只起渲染烘托作用,文章只是记叙了风中发生的故事,而没有诠释“风”的内涵。如果用提问法,这样的错误就不会发生了。

1、什么风?哪里来的风?“风”可以实指自然界的风,如春风、秋风、寒风、海风,也可以虚指由风的比喻义而抽象出来的风如个人作风、家风、学风、考风、世风、民风,具体表现为开微博、炒股、炒房、送礼、拉关系、选秀、韩流、穿越风、陪读风……

2、为什么会刮起这样的风?反面的有攀比心理、从众心理、生活空虚、赶时髦、爱面子等。正面的有社会的进步、生活观念的改变等。

作文题篇6

那么作文如何突出中心呢?关键就是点题。点题,就是在恰当的地方用简明扼要的语句点明题意,揭示文章的主旨,暗示全文的脉络层次。这种用于点题的语句,我们称之为点题之笔。点题不仅使文章中心突出,主题鲜明,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而且能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这种点题之笔,在诗歌中又称之为“诗眼”,在文章中又称之为“文眼”,是全诗文的精神“团聚处”。点题是一个选材问题,也是一个技巧问题。点题之笔的艺术可谓多姿多态,精彩纷呈,常见的有以下几法:

一、标题“点题”,亮人眼眸

文题是文章的眉目。“文好题一半”,一个好的题目,可以概括全文的内容,可以体现全文的思路,可以蕴涵全文的主旨,可以表明全文的特色,能给人清新脱俗,耳目一新的感觉,能一下子抓住读者的注意力,激发起仔细阅读的兴趣,能使文章起到眉目传神的妙用。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是文章内容和读者情感心理之间的第一个接触点,是让人一见钟情的因子,也提供给读者窥视文章内容的独特视角,标题是文章内容和阅卷老师情感心理之间的第一个接触点。

在标题中嵌入话题,先入为主,抓住主旨,将文章扣到话题上来。话题作文和材料作文要求自拟题目,我们可以用标题来点明中心。题意即是文意,成功的标题,应含话题,融观点,有文采,这样一下子就能吸引评卷老师的眼球,“亮人眼眸”。如高考四川卷以“坚强”为话题的佳作《用坚强塑造光荣的勋章》、高考广东卷以“纪念”为话题的佳作《让纪念闪耀理性光芒》,均将话题语嵌在标题中,以此来点明中心,让阅卷老师一目了然。

文章的标题是文章的眼睛,可以反映文章的主旨,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所以取一个好标题至关重要。记叙文的标题一般要求形象生动,如《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议论文的标题要概括表达观点,如《因材施教,发展自我》;散文的标题则比较含蓄,《有梦不觉人生寒》。

二、篇首“点题”,一见钟情

好的开头落笔入题,既要紧扣标题,又要引人入胜,如果开篇就能扣标题入题,就为全文定下基调,能使读者一下子就抓住意脉,产生极强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对于一般性的议论文或者散文,在开头就应该亮明观点。

如优秀作文《这也是一种美》的开头:“美是一个永恒不变的话题。牡丹的国色天香,艳压群芳,令人为之倾倒;四大美人的”沉鱼落雁、闭月羞花“之美流传千古,令人神往。然而单纯、质朴也是一种本真之美,极致之美。”文章说自然美是一种美,然而单纯、质朴也是一种美,而且是本真、极致之美,不仅点出中心论点,而且点出这个标题的题眼“也”字,这样开头的“点题”,让读者很快明白该作文的中心。

三、结尾“点题”,余韵悠长

作文的结尾是一道重要的“工序”。写得不好,会使文章结构松弛,黯然失色;写得好,会使文章严谨缜密,大添异彩,真可谓“回眸一笑百媚生”。精彩的结尾,正如撞钟,既锁定主旨,又让人感到余韵悠长。点睛之法,卒章显志,最为常见。在充分叙述、说明或议论的基础上,水到渠成,一语破的,既能让读者充分地、准确地把握中心思想,同时在结构上收束全文,给人一个清晰深刻的总体印象。结尾点题是一种最常用的方法,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

四、重复点题,突出醒目

字面重复点题,是指把能体现中心主旨的句子或词在文中或段中连续或间隔出现。其作用是:在内容上,因为句句紧扣中心主旨,因此可使中心突出;在形式上,由于它的出现,可使层次更清晰;在表达上,因其常与排比句连用,可增强语言的气势与节奏感。

五、排比“点题”,气势磅礴

在行文过程中,在某些段落或每个段落的开头或结尾,用字面相同的句子构成排比段重复标题或中心,反复点题,从而达到突出中心的目的。这样做可以使文章中心从思维深处浮现于视觉表面,作者更便于紧扣中心作文,读者容易把握。

例如,优秀作文《让心底盛开一朵花》的作者安排了这样三个排比段:

让心底盛开一朵花

让心底盛开一朵自由之花,让心与天地相连。像庄子一样,为扶摇直上九万里的大鹏,为蜗居污泥中的鱼鳖,为翩翩起舞的蝴蝶。以大地为床,以蓝天为被,不为蚁蝼所驱,上食埃土,下饮黄泉。彼且恶乎待哉?庄子的自由是超脱万物的自由,是与天地相连的自由。于其一世,飘飘乎无所求。让心底盛开一朵自由之花,心与天地相连,如庄子超脱自然,身处登仙之境,优游自得,羡人无穷。

让心底盛开一朵自由之花,让身脱离尘俗。像陶渊明一样,有“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的快然自足,有“寄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的悠然自得,又有“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的畅快淋漓。这位田园大家,摆脱世俗缠绕,由朝廷小吏化身为田园农夫,乐于山水,钟情自由。陶公的心底盛开着一朵自由之花,让他脱离尘杂。让心底盛开一朵自由之花,让身脱离尘俗,使心深得其乐。

让心底盛开一朵永不凋零的自由之花,花香四溢,令人陶醉。

全文的每一段都紧扣中心论点:让心底盛开一朵自由之花,思维衔接,思路清晰,中心突出,结构完整;排比对偶,灵活运用;语言洋洋洒洒,气势磅礴,感情酣畅淋漓,使文章既具有视觉上的美感,又有听觉上的节奏感。

作文题篇7

1、结构分析法:即从分析标题的的语言结构关系入手进而明确写作的范围和重点。

①主谓结构的标题,核心词一般为谓语。如“我骄傲”,“骄傲”应是写作重点。

②偏正结构的标题,核心词一般是修饰语。如:“充满活力的岁月”,其核心词应是“充满活力”。

③动宾结构的标题,动词是核心成分,宾语是动词支配,限制的对象。如“善待自己”,“善待”应是题眼,是写作的重点。

④并列结构的标题,因其是并列关系,因此,不能只写一个概念,而忽视与之并列的另外的概念,要写出这并列的几个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如“瞬间与永恒”。

2、添加法:通过添加一些附加成分,让原来的文题结构更完整,内容更具体,题意更显露。运用这种方法,能使一些藏头藏尾,题意不明显,有一定迷惑性的文题意思更明朗化,从而降低审题的难度,确定好写作对象、范围、要点和重点。如“欣赏”我们可作这样的扩充:“欣赏”――“学会欣赏”――“学会欣赏自己”等等,通过这种扩充,题意就会格外清楚,写作对象,写作范围,写作重点都会一目了然。当然,添加应以文题中既定的要素为依据,否则,就会与原题大相径庭,如将“欣赏”扩充为“不要欣赏”等等。

3、引申法:对于那些有象征意义、双关意义、比喻意义的题目,我们审题就不能仅停留在字面意义上,而应通过联想与想象对文题作引申的审视。如作文题“阳光”,我们就可以用这种方法来审视。阳光具有明丽、纯洁等特点,由此引申开去,可谈谈中学生关注的“阳光少年”这个话题。阳光给人温暖,由此我们可展开去谈谈亲情、友情、友谊等的作用。作这样的引申,写出的文章题旨自当深刻得多。

4、比较法:就是用比较的方法确定写作重点、范围、选材等的方法。若是词语型标题,可找出与该词近义的一些词与之比较,明确其差别,从而确定该题目的写作重点、范围。如:“感恩”,审题时,可将“感恩”与“感谢”、“感激”、“感动”比较,从而发现,其共同点都有“感”的意思,不同点在于“感恩”还有谋求报答的意思,因此,“感恩”的写作重点应在写如何报答,写报答的行动,而不应是写“感谢”、“感激”、“感动”“感恩”的原因;若是短语型标题,依其结构层次加以分解,然后逐层加以比较,进而明确该题目的写作重点、范围、选材。如“一次不平常的经历”,经分解可形成这样一组短语:

经历

不平常的经历

一次不平常的经历

对这组短语逐层比较,逐字推敲,我们就可以非常准确地把握这个题目的“题眼”。

5、求异法:就是采用逆向思维的审题法。如话题“选择”,有学生运用逆向思维的方法,确定“学会放弃”的主旨。运用这种方法往往能使我们不落入俗套,写出立意新颖的文章来。应该明确的是,任何一种观点,都必须符合客观规律,反映生活实际,绝不能为“异”而“异”。

6、大题小做法:是指写作范围大,包含内容多的题目,有意识地缩小范围,从小角度切入以反映比较深刻的主题的方法。这种方法特别适合话题作文。因为话题往往比较宽泛,若从大处着眼,学生往往无所适从,我们不如引导学生从小角度切入,把自己积累的丰富的生活材料与题目结合起来,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既内容充实,又有真情实感,还能真正做到以小见大,何乐而不为呢?

作文题篇8

一道好的作文题,对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发展学生思维,提高写作能力,会产生积极效应。反之,将会挫伤他们写作的积极性,使其产生消极厌恶、恐惧懒惰的心理,从而降低作文教学的质量。因此,命题作文,首先要使学生的大脑处于兴奋状态,各种有关器官处于最活跃状态,只有这时,他们才有可能把自己的智慧、情感形之于笔端。所以我们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一、命题力求“新”

所谓“新”就是新颖、新鲜。只有“新”的东西才能激起学生的兴趣。那么,怎样才能使命题“新”起来呢?一是旧题新作,改造完善。如《我的老师》这个题目,我将它改为《我班来了一位新老师》。这一下学生感到非常新鲜、亲切,产生了极大的写作兴趣,将这位“新”老师的言谈举止、兴趣爱好、着装打扮、品格修养、职业道德、敬业精神等写得淋漓尽致,跃然纸上。二是开拓新的写作领域。改革开放,新事物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我们让学生写《家乡的变化》《爸爸上电大》《妈妈下岗以后》《一则广告给我的启示》《“下海”的诱惑——从一个中学生辍学经商谈起》等。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写出新意。如《真没想到》这个题目,有位同学这样写道:真没想到,一向门庭冷落的这个家,自爸爸上午被任命为公司总经理,晚上就有人大包小包往家送东西,还恭谦的说:“一点小意思,请笑纳。”(临走时,爸爸一一谢绝)后来的日子也就可想而知了,还没等吃过晚饭,就有人来敲门,其中有让爸爸美言提拔的;有哭着要升工资的;有闹着分房子的;有为其子女分配工作的;有缠着让爸爸调动工作的;——他们各自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就是我这个平时在别人眼里根本引不起注意的小人物,顿时成了来者议论的话题,夸我脑子灵,长得漂亮,有福气,将来定会有出息,还要为我举办生日晚会——屋子里灯光通明,烟雾缭绕,说笑不止,非到子夜时分,他们是不肯离去的。唉,谁来理解我无法学习、难以入眠的酸楚呢?爸爸呀,你的品格我是了解的,但你当总经理后给这个家造成的损失以及发生的一幕幕情景,我真没想到——这样的题目,不仅丰富了写作内容,而且使他们在写作过程中进一步认识了社会,认识了社会中各种不同的人,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思想教育。

二、命题力求“美”

所谓“美”,就是要讲求语言的艺术,精心设计,反复推敲,使学生一看到题目,就受到一种美的享受和教育、美的艺术熏陶,从而产生一种推动力。如运用对比方法,将两个矛盾的概念组成命题,如《一位年轻的老教师》;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命题,如《她用爱的雨露浇灌花朵》;用名言、警句、典故命题,如《不到长城非好汉》《一枝红杏出墙来》《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用假设语命题,如《如果我是一位白衣天使》;用疑问句命题,如《小雨,你要告诉人们什么?》。这些题目都使学生感到有兴致,能激起他们思想的浪花,开启他们感情的闸门。

三、命题力求“活”

作文题篇9

一位著名企业家在作报告,一位听众问:“你在事业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请问,对你来说,最重要的是什么?”

企业家没有直接回答,他拿起粉笔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圈,并没有画圆满,留下一个缺口。他反问道:“这是什么?”“零”“圈”“未完成的事业”“成功”,台下的听众七嘴八舌地答道。

他对这些回答未置可否:“其实,这只是一个未画完整的句号。你们问我为什么会取得辉煌的业绩,道理很简单:我不会把事情做得很圆满,就像画个句号,一定要留个缺口,让我的下属去填满它。”

留个缺口给他人,并不说明自己的能力不强。实际上,这是一种管理的智慧,是一种更高层次上带有全局性的圆满。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何感想?要求选择一个角度、一个侧面构思作文,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自选;标题自拟;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其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思路引擎:探索是了解知识的手段,探索是超越的动力。敢于冲破传统观念、勇于探索,才能无往而不胜。从企业家的角度,可以立意为“懂得放手”“给人机会成长”“运筹帷幄之中”等;从员工的角度,可以立意为“抓住机会”“寻找突破口”“缺口上成长”等;联系人生,可以立意为“过程与结果”“思维的高度”“舍与得”等。总之,立意角度可定为探索、创造条件、求同与辨异、勇于探索等等。

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在我国,每年有上万名儿童失联,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被拐卖或拐骗。拐卖人口导致一个家庭的破碎,人贩子令人深恶痛绝。事实上,拐卖妇女儿童情节严重的罪犯被判死刑,在我国不是没有先例。至于“是否该一律判死刑”,则成为争论的焦点所在。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给被拐卖妇女儿童或有关执法部门写一封信,统一以“张超”为写信人,表明你的态度,阐明你的看法。要求选择一个角度、一个侧面构思作文,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自选;标题自拟;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其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思路引擎:“一律死刑”难以实现,但通过立法、司法等手段,加大对拐卖儿童犯罪的处罚力度,使得拐卖成为不能碰触的高压线,一碰就死,无疑会增强对人贩子的威慑力,自然会减少犯罪。不同群体的不同立场,反映出人们不同的判断和不同的理念,这将一定程度上影响未来的法治走向。首先,拐卖儿童一律死刑有违法治精神。罪轻罪重,刑罚必须有所区别,否则无论犯什么罪,全判死刑,社会还怎么安定?如果轻罪重罪,刑罚一样重,那犯下轻罪的人会为了掩盖自己的轻罪而不惜犯下更可怕的罪行。在写作时,我们要注意文体要求,同时也应注意针对不同人,态度的不同。

3.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2015年秦岭环保志愿行动将在环境清洁、生态考察、植树绿化、环保宣教四大活动基础上,重点开展治污降霾、城市垃圾分类、农村环境整治、水资源利用等社会热点问题的生态考察活动;大力开展环保课堂进校园,自然体验、“绿色一平方”废旧物品置换绿植等形式灵活的宣教活动项目。

在示范活动中,主办方邀请环保公益组织的志愿者引领亲子家庭走进自然,认知秦岭中的植物,讲解自然界中发生的“故事”;开展“盲径”教育活动,让参与者调动身体机能最大程度地感受自然;现场创作“自然笔记”,每个人根据自己的感触用画笔去记录自己眼中的美丽秦岭。单身青年环保志愿者还开展了登山联谊活动。

读了这则故事,你有什么感悟?要求选择一个角度、一个侧面构思作文,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自选;标题自拟;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其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思路引擎:我们辛苦创造的文明,要被我们自己破坏?保护环境,热爱家园,是每一个人的责任。地球正面临着严峻的环境危机,“救救地球”已成为世界各国人民最强烈的呼声。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可谈秦岭环保行动的创新与意义;从教育角度,可谈自然教育对孩子成长的益处;从人与自然角度,可谈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以上角度,可以糅合在一起,综合立意。

4.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近年来,上海市郊已建成200多家具有一定规模的“农家乐”,文化休闲功能也在逐步提升。如何在众多的农家乐项目中,形成上海郊区的特色,加入更多的“人文因素”,充实传统农耕文化的内涵,迎合当下城市人群普遍需要的慢节奏减压生活,考验着农家乐经营者的智慧。农家乐应着力发挥本土优势,以唤起市民的乡村记忆为基础导向,营造上海独特的“乡愁文化”形态,以“记得住乡愁”为基本目标,打造上海市郊农业旅游的文化基调。依托精致有序的人性化服务以及浓厚的文化氛围,营造出慢生活空间,可以让更多市民在近在咫尺的市郊农家乐中,体验农耕生活,回忆过往的岁月,留住“乡愁”。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何感想?要求选择一个角度、一个侧面构思作文,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自选;标题自拟;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其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思路引擎:村落中的传统民居是凝固的历史,是民族生存的智慧,建造技艺、社会伦理和审美观念等传统文化要素的集中体现,是难以再生的珍贵文化遗产。把城市郊区的农家乐打造成现代人的休闲胜地,在放松休闲之中,体验特色农耕文化、乡愁记忆。农家乐只有打出自己的品牌,才能拥有常新的吸引力。针对本文题,我们可以从以下角度立意:凝固的历史、乡愁记忆、爱的奉献、智慧、传统与现代的文化融合。

5.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湛江第一中学在2015年高考中喜现“学霸”班级――高三39班。该班高考成绩非常霸气――全班高考总分平均分663.2分,超出一本录取分数线86.2分。

该班总分680分以上7人,其中杨海韬同学不仅总分688分,而且获得清华大学自主招生加分50分,堪称“霸中之霸”;白升利同学获得浙江大学自主招生加分30分。

该班学生不仅学业成绩优异,而且注重个性与特长的培养,在各项竞赛中表现也非常突出。在部级学科竞赛中,该班获得三等奖以上共33人(次),其中,获得全国一等奖14人,在整个粤西地区实属罕见。

读了这则故事,你得到怎样的启发?要求选择一个角度、一个侧面构思作文,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自选;标题自拟;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其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思路引擎:该不该为“学霸”点赞事关教育目标。如果网友、社会、媒体认可的是努力学习的精神当然无可厚非,但单凭分数就一味地点赞“学霸”之风不能提倡,因为事关教育的目标和育人的方向。深层次的问题还在于,考高分、甚至考满分到底意味着什么。我们的高等教育的目标、我们的大学培养的人,绝不是仅仅会考试的人。对于学生还是要综合评价。但为什么如此多的人对高分津津乐道,而对其他经历视而不见?用这样的评判标准来对待学生、考核教师,显然会把学生引向歧途,使学校教育走偏。针对本文题,我们可以从以下角度立意:如何看待应试教育下的竞争、该不该为高考状元点赞?学识与能力、怎样对待名誉、应试分数与全面发展等。

6.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宁夏启元药业309车间的焊工贾有超,一米八几的大个儿在管道夹缝中已经蜷缩得有些扭曲,虽然没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业,他却用焊枪点击出的绚烂火花照亮了自己的人生。从第一次拿起焊枪的那一刻起,他的生命就和这个普通而平凡的工作紧紧连在了一起。“像我们这样的焊工,工作特别忙,全车间到处都要跑,有时候连续工作七八个小时”。贾有超说。

虽然掌握了一手过硬的焊接技术,但他并没有安于现状,总是利用闲暇时间学习理论知识和技术。功夫不负有心人,由他参与的多项设备技术改造被公司采纳实施。

从一名普通的电焊工到如今公司同行中的佼佼者,付出的艰辛只有贾有超自己最清楚。他用青春和汗水谱写了一曲奉献之歌,也用辛勤和奋斗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读了这段对话,你得到怎样的人生启示?要求选择一个角度、一个侧面构思作文,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自选;标题自拟;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其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思路引擎:针对本文题,我们可以从以下角度展开写作。

角度一:奉献青春才智,实现人生价值。我们常歌颂“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那是因为春蚕和蜡炬的无私奉献。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谁对社会、对人民的贡献大,谁实现的人生价值就越大。

角度二:掌握先进技术,勇攀事业高峰。鸟儿只有掌握飞行的本领,才能展翅高飞;鱼儿只有掌握游泳的本领,才能畅游大海;我们也只有掌握生存的本领,才能立足于社会,生活得更加精彩。

角度三:热爱本职工作,爱岗敬业。用一种严肃、认真、负责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忠于职守,尽职尽责。热爱本职工作,把它看成一种创造性的活动,保持浓厚的兴趣、强烈的进取心和高度的责任感,自然会成为合格的员工,一定会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成绩。

角度四:永不满足,追求卓越。在这个充满挑战和竞争的时代,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是小成即满、小富即安、甘于平庸,还是自我加压、永不满足、追求卓越?追求卓越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是一种永不满足、力求完美的进取精神。

7.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曹春晓,1934年8月出生,浙江上虞人,材料科学家、钛合金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航工业航材院研究员。大学毕业后他主动投身航空事业,不断开创新型钛合金和钛――铝金属间化合物及其制备工艺,用毕生心血追寻科技强国的梦想。耄耋之年,他仍为中国制造大型飞机奔波全国各地,为我国大飞机和航空发动机研制尽心竭力。

2015年5月29日,他与夫人张i联向航材院捐赠50万元设立“春联爱心基金”,帮助航材院困难职工,彰显航空大爱。2002年他在昌航捐资设立“昌航之春”奖,2007年设立了资助贫困大学生的“春晖”奖学金,受到大学师生的高度赞扬。他一直重视对年轻人的培养,先后指导了20余名硕博士研究生和博士后,学生们均以优秀成绩毕业或出站。他严于律己、关爱他人,提出勤学习、勤实践、勤思考,善自控、善合群、善生活的“三勤三善”人生哲学,并认真贯彻“三严三实”要求,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传递做人处世正能量。他严于律己,每天坚持骑自行车上下班,将朋友赠送的礼物折成现金,自觉上交给院工会作为爱心帮扶基金。他用丰硕的科研成果和崇高的品格,诠释了一个共产党员的责任与担当!

读了这则故事,你有什么感悟?要求选择一个角度、一个侧面构思作文,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自选;标题自拟;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其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思路引擎:针对本文题,我们可以从以下角度展开写作。

角度一:不为名利,只求奉献。在这个用名利和财富衡量成功的物质社会,我们不能放弃名利,但是我们要走出名利的阴影,不能盲目追求名利,不能让名利牵引着自己的人生。自己的人生,自己来主宰。

作文题篇10

我有一次在我班布置了一道话题作文“责任”,有一位同学先以“太阳的责任是哺育万物,园丁的责任是照料花草,父母的责任是培养儿女”开头,引出自己文章表现的中心父母的责任,然后列举一些生活细节表现父母对儿女的关心爱护,最后议论抒情:“父母的爱,像太阳的光辉博大深厚,儿女之心如寸草,健康成长,茁壮向上,才是最好的报答。”大家不难看出,这位同学的作文头开得不错,以类比形式提出:“父母的责任是培养儿女”,紧扣话题,但是接下去的描写和议论却偏离了“责任”,转到“父爱母爱”上去了,整篇文章的中心也变成了歌颂父爱母爱的伟大,偏离了话题,最后只能判为四类卷。

话题作文如何拓展思路呢?话题作文提供了空间是广阔的、自由的,这就反而使人不知从何处下笔,感到茫然无措,兴棋难定了,这就要从话题的特点出发去选择思路,找到恰当的切入点,下面以“初三”话题为例,探求几种全新的思路。

1.一词经纬思路。全文以一个“忙”字立骨,通过“早晨慌慌忙忙”,“中午匆匆忙忙”,“晚上急急忙忙”三组画面写初三生活的忙忙碌碌。

2.剪辑式思路。全文分四大块,第一块:摘自琴的谈话;第二块:摘自芳的牢骚;第三块:摘自雪的作文;第四块:摘自泓的日记,四个板块经过剪辑,巧妙地拼合在一起。

3.剧本式思路。全文将镜头对准一天午休,用剧本式思路通过四科老师“切割”学生午休时间的故事来表达主题。

4.幅射式思路,全文以若干“初三就是……”的句子展开,一小段锁定一个“点”,铺展出初三生活的喜怒哀乐。

5.作息表思路。全文就是一张自己设置的“初三作息时间表”,以此来透视初三生活的一个窗口。

6.仿拟式思路。仿拟出若干首诗词,从各个方面来表现初三学生的刻苦努力与不懈追求。这样,只要思路一拓宽,我们就能文思泉涌,佳篇迭出。

新教材中的作文教学多以话题作文的形式出现。许多教师认为“话题作文”就应该让学生挥洒个性,只要不跑题就行,教师不必作过多指导,指导过多反而会束缚学生作文能力的自由发展。但在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多数学生面对话题,不知如何选材,拿起笔来只是胡乱应付,写完后读一读,连他们自己也不知所云,更不用说紧扣话题了。

针对作文教学中出现的这些现象,我深感引导学生写好话题作文的关键是:指导学生学会选材。没有真心打动小作者自己的素材,他们哪里有那么多情感可抒写?他们哪里有那么多人生感悟呢?俗话说得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话题作文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会选材的过程,就是引导他们寻“米”的过程。我认为启发学生面对“话题”展开丰富的联想,让“话题”插上翅膀飞翔在每个学生心灵的广阔天地中,去触及那些令他们感动的人、物、事、情、景……这样学生才会抓住真正优质的好“米”,做出真正美味的佳肴。

在指导学生写以“爱”为话题的作文时,我首先启发学生展开“追忆联想’一回忆:你曾经感受到哪些人对你的爱?学生纷纷回答:有爷爷奶奶父母等长辈的,有同学、朋友的,有老师的等等。接着我又启发学生展开“对比联想”一哪些人需要爱呢?大自然的哪些事物需要我们关爱呢?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有的同学说,单亲家庭的孩子缺少父爱或母爱:有的同学说,街上的乞丐很可怜,他们最需要社会关爱:有的同学说大自然中的小鸟需要关爱……然后,我让学生静静地思考,从众多与“爱”相关的材料中选出令自己最受感动的人或事来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