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经验交流材料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04:14:21

师德经验交流材料篇1

长期以来,我校在坚持狠抓教书育人工作的基础上,实施了以“培养敬业精神,塑造师德风范,提高育人水平”为宗旨,以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学识广博、身心健康,能够胜任新课程改革的优良教师队伍”为目标的师德建设工程。经多年的实践,如今我校师德师风建设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       健全组织,加强领导,把师德师风建设放在工作首位。

我校高度重视师德师风建设工作,每年在制定工作规划和年度计划时都要把师德建设放在突出位置。每学期开学赵校长亲自主持,本着体现育人为本,德育为首,注重实效的宗旨,制定切实可行的师德建设实施方案。一期一个工作重点,长期坚持抓紧抓好。并成立师德师风领导组,赵校长担任组长,马校长任副组长,各主任、教研组长任组员,层层落实,常抓不懈。党组织在师德师风建设工作中,充分发挥政治核心和监督作用,党员教师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用自己的言行影响带动广大教师,树立党员先进性形象。工会、共青团、等也充分发挥积极作用,整个学校形成了一个统一领导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二、组织学习,提高认识,维护学校教师良好的社会形象

为提高广大教师对师德建设重要性的认识,我们重点开好“五个会”即:动员会、学习会、讨论会、民主生活会、总结会;搞好“三项活动”即:学习教育活动、自我教育活动、整改交流活动;抓好“两个落实”即:整改措施落实、制度规范化落实;加强“两个学习”即:学习有关法律法规、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组织全体教师,通过讲座、辅导、师德演讲、自我发言等形式,采用集中学习与分散自学相结合、集体讨论与分组交流相结合的方法,从党内到党外,从干部到群众展开学习讨论。认真组织学习了《宪法》、《义务教育法》、《教师资格条例》、《教育法》、《教师法》、《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巴州教师职业道德十条》等材料。通过学习讨论,统一了全体教职工的思想认识,激发了工作热情,提升了教育形象。在师德师风教育活动中,我们教育全体教师克服“四种思想”即:无所谓思想、浮躁思想、不负责任思想、模糊思想;树立“三种意识”即:忧患意识、质量意识、责任意识;发扬“四种精神”即:艰苦创业、求真务实精神;任劳任怨、吃苦耐劳精神;勤于钻研、勇于创新精神;团结拼搏、乐于奉献精神。号召全体教师具备“三德”,即: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达到“三高”即:德高、学高、技高;树立“三心”即对学生要有爱心、耐心、信心;争做“三最教师”即:做最受学生欢迎的教师,做最受家长满意的教师,做最受学校信赖的教师;开展“六多”活动:对工作多一份责任,多一份热情,多一份爱心;多一点微笑,多一点办法,多一点奉献。热爱本职工作,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用知识浇灌花蕾,用爱心滋润成长,用真情回报社会。创业绩,实现教师的人生价值;创品牌,树立教师的良好形象。

三、建立符合实际的师德规范和师德考核监督机制。

   说起师德师风建设,容易给人一种很虚、很空的感觉,因为它的确不好量化说明,因此,制度建设是我校师德建设虚功实做的着力点。

   1、经学校领导班子多次研究,制定了《**县第二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县第二小学师德师风奖惩制度》,通过制定、完善、落实师德规范奖惩制度,进一步规范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教育引导教师自觉履行《教师法》、《教育法》等规定的职责和义务,严格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2、建立教师师德考核制度,加强对教师师德的考核。学校采取教师互评、学生评定、家长评定与学校综合评定相结合的方式,定期或不定期对教师师德情况进行考评:学校曾多次就教师师德师风问题对学生和家长及家长管理委员会成员进行问卷调查,征求他们对师德建设和学校管理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并将师德考评落实到学校师资管理的政策导向中,把师德状况作为教学工作考核,专业技术考评、晋级、评优、奖励的重要依据,实行师德师风问题报告制度和严重师德问题一票否决制。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形成优良的师德风范和育人环境。

   宣传教育工作对做好师德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形成优良的师德风范和师德建设的良好氛围,我们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

   1、为了推进“师德伴我行”活动,进一步增强了广大教师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学校组织教师利用政治学习和组织生活时间,紧紧围绕“端正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规范教育教学行为,塑造教师良好形象”这一主题,开展师德师风建设大讨论。并对照《巴州教师职业道德十条》展开师德师风自查活动,深刻反思,查摆自己有无违规违纪,违背师德的现象。

   2、为弘扬爱岗敬业精神,我校每学年举行一次优秀班主任经验交流会。今年,在马校长的主持下,召开了以“敬业奉献,无怨无悔”为主题的优秀班主任经验交流会十余名班主任作了精彩发言,全体教师参加了会议。教师代表们从不同角度,详细介绍了自己如何关心爱护学生,提高自身素质、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事例,真诚地表现了他们常怀律己之心,常修为师之德,常思学生发展之须,把生命之火,赤诚之心,真诚的爱,奉献给学生的高尚情怀,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塑造了新时期教师形象。

五、调查研究,找准学校师德师风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结合近年来的工作实际,我们认真查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从思想上找差距,从工作中找问题。通过对照《巴州教师职业道德十条》写出自查报告。学校在自查自纠基础上及时召开会议,分析教师状况,通过“社会、家长、学生评教”活动,综合分析我校师德师风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三点:一是少数教师工作目标不高,责任心不强;二是少数教师对学生语言生硬,不注意正面引导,对学生爱心不够;三是工作作风浮漂,只求表面不求实际,工作敷衍,上进心不强。针对工作实际问题,逐条开展学习讨论活动。全体教师静心反思,认真排查,积极发言,推心置腹地进行自查自纠。写心得体会写整改提高方案。同时积极围绕“什么是好教育,什么是好教师”为主题展开讨论,真正使全体教师找准了问题,提高了认识,规范行为。

我校把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与职业道德教育活动、纠正行业不正之风结合起来,通过有组织、有系统的理论学习,总结成绩,找出差距,整肃纪律,改进作风,使教师们逐步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提高了师德修养,增强了对教师职业的光荣感、责任感和使命感,以满腔的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去。

虽然在师德师风建设方面取得了点滴成绩,但师德师风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今后,我们要继续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人为本,加强学习,强化监督,切实抓出成效,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为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小公民作出更大的贡献。

 

 

 

 

 

                                                                                **县第二小学

2013年7月

师德经验交流材料篇2

一、课前收集品德课程资料有效性缺失的表现

“品德与生活(社会)”是一门综合课程,教材编排以一个个“范例”“话题”呈现,几张图片和几句文字说明只起示范和开阔思路的作用,具有极大的弹性空间。因此,收集、整理、分析和运用资料成为了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学生必须依靠这一方式围绕“话题”丰富认识,运用新学知识解决问题,从而把书本学习与生活紧密结合起来。而今,收集、整理、分析和运用资料已经是品德与生活(社会)课上经常出现的教学环节。这给品德教学带来了可喜的变化。但由于各种原因,学生这方面的能力并没有得到切实的提高,一些问题也随之出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内容与主题不符

【案例1】执教《圆明园在哭泣》一课时,老师课前布置学生收集有关林则徐的资料,以及抵御西方外来侵略,虎门销烟的事。课上:

师:课前布置同学们收集有关林则徐的资料,谁来交流一下收集的资料。

生1:林则徐,字元抚,又字少穆、石麟,晚号俟村老人……(学生拿着一张满满当当的纸读起来)

生2:老师,我跟他收集的资料一样的。

师:那林则徐此生有哪些事迹?你又收集到哪些信息呢?

生3:林则徐于道光十八年(1838年12月)受命赴广东禁烟。在虎门当众销毁没收的鸦片烟237万斤,取得禁烟运动的胜利,名震中外……(该同学读了长长的一大段,其他同学听得云里雾里)

上课前,教师布置了资料收集作业。课堂内,学生拿出了所谓的整大张资料,似乎完成了课外收集资料的作业。但大部分学生不清楚自己找了什么内容的资料,更不清楚和教材有多大的关联。虽然有课前让学生参与其中,通过自己的方式去了解学习,但收集到的资料与主题关系不大,效果并不明显。

2.寻找途径单一

【案例2】在上《品德与社会》五年级《日新月异的交通》一课时,布置学生课外寻找身边的交通工具。课上:

师:我们现在的交通工具主要有哪些?最早的火车和飞机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发明者是谁?你是通过哪些途径收集和了解到的?

生1:当然是电脑啦!(几乎所有学生一致赞同)

师:电脑还真是好助手啊,那还有其他途径吗?

生2:书也可以嘛。

师:说得对,那你是从哪些书里查阅到的呢?

生2:嗯……(学生没有具体查阅过书籍,支支吾吾说不清楚从哪些书可以收集到本课的资料)

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计算机越来越多地进入了家庭,网络也越来越多地被人们所利用与青睐。一说要收集信息,网络就成了学生的首选。尽管网络是信息的海洋,只需动手输入关键词,大段的资料便图文并茂地呈现在眼前,殊不知,网络搜索也存在着“信息饱和”现象。对于整理、分析信息能力不强的学生来说,阅读、辨析这些信息所耗费的大量时间及精力,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网络搜索所带来的便利性,而且网络信息的真实性也存在很严重的问题,局限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3.成果形式单调

【案例3】这是学校组织教研的一节试教课《炎黄子孙》。老师先通过导入课题了解炎黄子孙的传说这一环节。课堂中老师问道:“炎传说中指的是我国古代的炎帝,黄指的是黄帝。关于他们的传说故事有很多呢!你知道吗?”学生纷纷举起小手,因为准备过了,所以显得特别“自信”,小手如林。老师赶紧请学生来回答。“我收集到的是炎帝的故事。相传炎帝……”学生拿着从网上下载的密密麻麻一页文字资料,照本宣科地读起来,疙疙瘩瘩的,显然对资料不是很熟悉。再请一位,还是被资料中的一些难读字或一些拗口的句子给难住了。几个学生读得磕磕巴巴,听讲同学个个无精打采。四十分钟,想要交流的同学很多,但很多同学来不及交流。最后老师请一位相对比较优秀的孩子来汇报,“我收集到的是黄帝的故事。传说他……”总算比较流利了,可孩子的有些汇报根本与本课内容无关。学生的听课效果明显不高,课堂也变得沉闷起来,时间就在沉寂中过去了。

原本这节课内容有趣、生动,学生乐意去学。但学生资料收集的时候,选择了最方便的电脑搜索,打印出一张张资料,应付交差。因此造成了收集资料成果形式单一,不够丰富。人手一张资料,收集成果只有文字,让课程失去了原有的活力,也影响教学目标的实现。

出现以上种种现象,归根结底,原因在于我们没有领会贯彻课标要求,对于培养学生能力未给予重视和关注。不管在收集资料途径,整理资料方法上,还是在资料汇报组织上,都未能扮演好组织者、指导者、合作者的角色,出现为收集材料而收集的形式主义。

二、提高学生课程资料收集有效性的策略

1.按图索骥,明确要求

为了便于引导学生有效收集相关的课程资料,根据品德课程内容的不同,其课程资料的收集方法和途径也有所不同。结合课程标准和教学实践,归纳整合了以下的收集方法、途径及具体要求。

平时教学,只要依据内容类别,学生可以自己明确收集途径和方法,达到相关的资料要求。教师也避免了每一节课上重复要求学生可以收集哪些资料,可以通过哪些方法收集等。根据教学内容、要求不同,教师和学生也可以适时调整资料收集的要求。

2.依据难度,形式灵活

(1)教师示范收集。历史题材的品德课初看涉及的范围较广、内容较杂,但主题比较明确,所以我们围绕主题并提炼出典型事例或缩小范围,就会有助于学生收集与裁剪资料。

【案例4】执教《悲愤的吼声》,教师可以事先“下水”收集、分析、整理资料,因为理清资料的重点,心中的底气就足了。教师有针对性地要求学生收集细菌战、南京大屠杀、奴化教育等与文本相关的资料,除此以外,教师还可以提出更高的要求:请同学们自学课文15~16页,结合自己收集的材料和老师的补充材料,想一想,确定哪一个内容进行深入研究,感受帝国主义给我国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和屈辱。在资料上找一找、画一画和主题有关的资料,如触目惊心的数据、血淋淋的事例、凄惨的描述等,进行简单记录。

这节课从资料收集、充分展示来说,这位老师已经潜意识中向学生渗透品德课程资料收集的各种有效方法,以及展示成果的形式。如文字介绍、图片展示、名人访问、录像播放等。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实践、调查、探究等,来体验和感受品德课程的魅力。

(2)师生互补收集。《我与家乡》这类教材实践性较强,具有较强的针对性,贴近学生的生活。这类内容学生和老师共同参与,教师可做到收放自如。

(3)生生合作收集。《我与社区》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操作性强,有利于学生体验和感受生活,真正体现了品德课程从生活中来,又回到生活的理念。如“热闹非凡的市场”“走进大工厂”等。对于这一类内容的教学,教师可大胆放手让学生学习,把课堂交给学生。

这种教学形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自然而然喜欢上了品德课程。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收获的宝贵资料和经历,让他们心生自豪感。本课中,学生是主导者,自由发言,展示合作成果,教师则充当欣赏者的角色。在交流中,学生的体验感受可谓弥足珍贵。

(4)家长协助收集。可在假期或双休日,家庭出游、旅行等形势下进行。如《我来做个小导游》,关于杭州的名胜古迹,由家长带领学生,在游玩之前或之后收集相关的资料。课堂上,学生在课上拿出了照片介绍,因为他们有目的地了解身边的人文景观、生活的环境,收集了大量的材料:有上城区的“河坊街”“元宝街”“吴山广场”,有下城区的“小营巷”“百井坊巷”,拱墅区的“信义坊”“卖鱼桥”,西湖区的“北山街”,等等。通过社区延伸性的调查活动,在调查中学生不断地反思,不断地获得新的信息,重新对自己的认识有了正确的判断,实现自我评价,提高自我反思的能力。

品德课程提倡“轻知识、重体验”。通过教材梳理,目标整合概括方法,再结合“教师示范收集”“师生互补收集”“生生合作收集”“家长协助收集”等不同方式,最大限度发挥教材作用,做到始终关注学生的课前、课堂、课后体验,并积累丰富的生活经验。

3.多元评价,形成能力

教师就学生收集的资料进行适当评价,让学生逐渐明白可以这样收集,可以选择更多的呈现方式,收获更多调查体会。教师还应指导细节。正确的指导评价,正是教给了学生某一种资料收集、实践探究的能力,并且逐渐形成这种能力。

总之,资料收集是品德课程教学中一项必不可少的环节。通过实践,活跃了我们的课堂,让更多的学生喜欢上这门学科。学生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也逐步养成了敏感的信息意识,形成了有效收集资料和分析资料的能力,在体验、实践中形成了热爱自然、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为更大空间发挥品德课程的特色,作为教师,更要善于挖掘师生之间、社会之中的各种资源,对教材进行质疑和分析,敏锐地捕捉生活信息,积极组织引导学生参与到品德课程的活动中去。当然,“无论在类型上,还是方法上,抑或内容方面,实践都具有多样性、复杂性、丰富性,进而决定了它的生成本性,它不会机械地固守某个既定的程序”。笔者的研究还在继续中,今后还应在教学实践中收集丰富的案例来反思、研究。让我们的品德课程彰显无穷的魅力,让我们的课堂充满无限的活力。

参考文献:

[1]刘旭东,马丽.提升边界的渗透度:教育的实践性诉求[J].教育研究,2012(6).

[2]杨会良,王胜霞,张朝伟.后喻时代高校师生关系的嬗变与重构[J].教育探索,2011(10):19.

师德经验交流材料篇3

一、寻找链接点,组织课前调查研究

李希贵老师曾经说过:“学生的潜能就像空气,既可以压缩于斗室,也可充斥于广宇之间。你给他多大空间,他就会发挥多大潜能。”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中,课前先学、搜集资料,就是给学生一个广阔的空间,让不同程度的学生在这个空间里发挥自己的潜能。这个空间既为学生对本课内容的认识准备了丰富的素材,能使学生的认识从有限的课堂、有限的书本内容扩展到整个真实的世界,也让学生从不同途径了解了现实,为学生真实的思想品质的形成铺垫基础,同时还提高了学生诸多方面的能力。因此,课前教师必须深入挖掘教材,寻找教材内容与实际生活的链接点,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出发,设计课前小研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与探索精神,使学生有目的、有方向、自主地为学习准备资料,延伸课堂深度和广度。

例如《地球在哭泣》一课,教材中要让学生了解现在世界人口过多、增长速度过快的现状,并认识身边因人口过多而带来的种种社会问题。针对这两个教学任务,课前可以设计这样的小研究:搜集世界人口过多、增长速度过快的资料和身边因人口过多而带来的种种社会问题等资料。学生在课前小研究的指导和要求下,在课余时间利用各种途径收集资料。他们有的从网络上找到了春运紧张的图片,有的从身边的大人口中得知了春运时坐车难的实际事例,有的从报纸中看到了人口太多的现实,还有的找到了非洲干旱缺水的视频资料……有了这些高效的课前设计,课堂也就真正成了学生自主交流思想、升华情感的舞台。

二、搭建交流平台,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有了前置性作业这个基础,再采用小组合作、班内交流的模式,为学生搭建交流、展示的平台。把富有浓厚生活气息的范例或者“生活图景”以贴近学生心理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充分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和表现欲,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他们结合已有的知识,借助熟知的事例,主动探索新知,不断交流心得,实现主动学习、合作交流。在合作、展示与交流中,在师生、生生互动中,不仅使教学内容更加生活化,同时也加深了学生的行为体验与心理体验。

在《地球在哭泣》教学课堂上,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后,以小组为单位展示了印度火车站交通异常拥挤的图片、人口增长统计图,全班学生直观而又深刻地认识到了世界人口现状。接着另一小组又展示了非洲难民、土地干旱、春运紧张、人们缺水等等一系列图片,使学生们深刻认识社会现实,了解人口过多带来的诸多社会问题。这样,学习小组中汇集的各类资料都得到了充分的展示,也把学生一下子带回了生活之中。熟悉的场景、事例、已有的知识经验使学生很快地构建了生活与教材之间的联系,犹如身临其境的现场体验。在这样的交流中,学生顿时热情高涨,思维的阀门一下子打开,纷纷说起了其他的一些类似现象,并且深入地分析了地球在哭泣的原因,以及由此产生的恶果。这样的“现场展示”紧紧围绕课本重点,学生能从心底深处加深认识,更有助于学生良好品德行为的养成。

三、适时引导小结,提升课堂教学效益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尊重儿童也决不是对儿童听之任之。而是需要通过正确引导而达到对自然的认识、对社会的准确理解、对自我的合理把握。”为此,在课堂中,在给予学生展示交流的平台之时,教师必须注意适时的引导与小结,确保课堂教学内容的针对性、有效性和明确的方向性。

在学生交流展示的时候,教师要注意倾听学生的发言。通过班内的展示交流,既可以了解小组探究的程度,也可以发现学生知识的漏洞、思维的盲点。当发现漏洞与盲点之际,便是教师引导追问之时。

例如学习《资源亮出黄牌》一课时,学生交流汇报了调查了解到的资源匮乏、有些资源面临枯竭的现象之后,老师要抛出问题:为什么会有这种情况出现?学生便会以这个问题为引子,思考种种不良现象出现的原因。然后,老师再次追问:资源亮出黄牌的现象和原因都告诉了我们什么?学生肯定会从自身出发去告诫自己、警示人类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在此基础上,教师对本课的重点,学生的发言主要内容以及收获等做出言简意赅的小结。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想由浅入深,情感得以升华,心灵也受到了洗礼与震撼,达到了指导学生行为习惯的良好教学效果。

四、融入课堂评价,升华教育教学效果

师德经验交流材料篇4

一、课堂教学设计

(一)整体设计意图

在本课教学设计中,我先采用“情境导入法”,通过录像中班长对老师家里的沙发产生兴趣及疑问――“是不是真皮沙发?”自然引入对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的探讨。之后,我力求把主动权主动归还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整节课中我只是学生的引导者和合作伙伴。在本课各环节中,我有机地把学科学习、技能训练与思想道德教育融合在一起,让学生观看现代新科技的一些新型材料在生活中运用的影片和观看宣传不能过度使用天然材料的图片与文字,采用贴切的音乐熏染,让学生了解制造新型材料是科技的进步,是人类的智慧结晶,同时也教育学生不要过度使用天然材料,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爱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感。

(二)各环节教学过程及设计意图

1.情境导入

(1)齐读课题,观看录像(录像内容:两位学生在杨老师家,通过镜头向同学们问好)。

学生1:大家好。你们知道我们在哪里吗?

学生2:我们在杨老师家喔。沙发好舒服,是不是真皮的呢?

学生2:我也不知道啊!问一下杨老师吧!

(2)教师因势利导,引导学生说出真皮沙发的皮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设计意图:由班长到杨老师家探访所产生的疑问来导入,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科学”的新课程理念。由于观看的是本班学生及老师的真人摄录,全班学生兴趣浓郁,对班长所提出的疑问,更是一下子就“炸开了锅”,有效激发学习的原动力,使本节课一开始就充满积极探索的气氛。

2.探究天然材料

(1)学生分成四人一小组观察课本第40页的图,需要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析、讨论、整理、记录并汇报发现的信息。讨论古人用了哪些材料,制作了哪些生活用品。

(2)学生概括什么是天然材料。除了课本上所提到的,还知道哪些?

(3)现代人用天然材料做了什么生活用品?

(4)用天然材料还可以做成什么物品?

(5)出示课件,讲述古代人与现代人在使用天然材料上有技术含量的区别。人类过度使用天然材料会造成不良后果。

设计意图:通过分配学生四人一小组进行合作和交流汇总后,由于已有所得,学生会积极举手把组内所得分享给全班。这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体现了学生是课堂的“主角”。教师只是引导者,给学生创造探讨知识的时间和空间。通过课件的图像、音频、文字,把思想教育渗透在课堂,培养了学生的环保意识,保o生态平衡的情感态度。

3.探究人造材料

(1)引出人类出于主观的需要和在科学技术的掌握基础上进行人造材料。

(2)概括什么是人造材料。

(3)观看有关人造材料的视频。

(4)动手实践,感知人造材料的过程。让学生动手做实验、观察前后材料的变化,知道实验后材料发生变化,巩固人造材料的概念。

(5)引导要合理使用人造材料。

设计意图:播放关于人造材料的视频,让学生认识到在现实生活中新型材料用处很大,已广泛使用在许多领域,但不能过度使用人造材料。创设第二次四人小组的合作机会――实验操作,其难度和要求是本课的重难点之一。但为了能让学生更好地感知人造材料的概念,必须让学生亲自展开做“塑料”的实践,并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精神。

4.区分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

以科学实验室的门、窗、桌、椅等身边的物体为小组探究对象,分析它们是用什么材料做的,是天然材料还是人造材料。小组需记录、汇报探究结果。

设计意图:创设第三次四人小组的合作机会――布置小组以科学实验室里的物品为探索对象,区分它们是天然材料还是人造材料,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整理、记录和汇报能力,加强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与人分享的意识,加强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善于思考、运用学到的知识解决问题。

5.课堂总结

(1)学生说说这节课自己有何收获。

(2)要求学生向学校所有的少先队员进行宣传,号召大家要合理使用材料;课后阅读有关新型材料的知识。

设计意图:学习时间不只限于课堂时间,课堂上所获以及重新产生的问题都很多,学生的好奇心也没能满足。所以教师向课后延伸,让学生课后阅读有关新型材料的知识,也更好地进入第二课时的教学。教师向队员们宣传环保,促使品德教育得到升华。

二、课后反思

本教学设计是我在科学课堂中长期坚持渗透德育的其中一个课例,其产生的德育效果不只源于单一的课例。因为只有在长期的每课时教学中教师才能清楚要达到哪些德育要求,而且采用既定而又灵活变化的环节予以实践,师生的德育交流才能和谐,德育效果也就更强,所以坚实有效的德育效果是来自长期在课堂中进行德育渗透。本课例已达到的德育要求如下:

(1)培养学生遵守社会公德的意识和文明行为习惯。

体现环节:让学生四人一小组动手做实验前,先开展文明协作和环境卫生教育。

(2)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态度,辩证地看问题、想问题。

体现环节:观看人造材料的视频后,引导学生认识:在现实生活中新型材料用处很大,已广泛使用在许多领域,但也不能过度使用人造材料。

(3)培养学生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保护、关心科技新发展等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提供内在动力,从而使学生形成爱学习的品质。

体现环节:布置学生向学校所有的少先队员进行宣传,号召大家要合理使用材料,并在课后阅读有关新型材料的知识。

(4)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不弄虚作假、诚实守信,对自己的探究结果持谦虚开放而又自信的态度,欢迎质疑、乐于与别人交流、讨论、合作。

体现环节:创设三次四人小组研究,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和现有材料的基础上,通过个人和小组的实践与思考,作出解释或结论,并在班上分享,接受别人的质疑和验证。

(5)培养学生理解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知道人类向大自然索取资源促进自身发展的同时,必须保护好自然环境,保护好生态平衡。

体现环节:引导学生明白人类过度使用天然材料会造成不良后果时,教师的语言以及课件穿插的图像、音频、文字起到震撼心灵效果。

小学科学教师为能更好地实现科学教学与德育的有机结合,取得学科教学与德育双丰收,为全面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质发挥重要的作用,首先,要重视备课,必须深入钻研课时教学内容,只要善于思考,就能从教材中挖掘到大量的德育因素;其次,在设计教学活动时要有德育为先的意识,设计一些符合小学生年龄特征的问题或活动环节。

例如,本课例采取小学生喜欢的小组动手操作实验,同时实验可采取课内外相结合的实践方式,提供机会让学生体验课外德育的延伸;最后,结合各环节的教学情境,适当通过师生的语言交流、课件中的文字、音频和视频熏陶,渗透一些德育观点,能让学生在获得生动具体的科学知识的同时,提高品德素质,落实科学教学和德育的有机结合。

三、结语

师德经验交流材料篇5

关键词: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6-0022-03

目前,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重点:一是要更加重视工程教育服务国家发展战略;二是要更加重视与工业界的密切合作;三是要更加重视学生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四是要更加重视工程人才培养国际化。为此,教育部提出“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旨在培养造就一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为国家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战略服务。在这一思想指导下,为培养卓越工程师后备人才,瞄准面向工业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技术人才的培养目标,上海大学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有幸获准成为第一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批准的本科专业。自2010年按照卓越计划要求,立足于“卓越工程师项目”的主旨与重点,以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为核心,强化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课内学习与课外活动”相结合、校企联合培养、加强国际交流等途径,在培养适应国家建设需要的高水平金属材料专业卓越工程师方面进行了大胆探索和实践。特别是通过转变教育理念,在听取企业专家意见的基础上,建立与卓越工程师培养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同时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考核与评价标准,旨在形成特色鲜明的金属材料类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课程体系。

一、多层次、立体化的专业课程体系的建立

我们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知识面广、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在创新和工程实践等方面的能力得到加强,同时,富有极强的社会责任感,并具有国际化的视野。为此,我们构建了符合工程教育规律的、多层次、立体化的专业课程体系,如图1所示。

该体系的特点在于以下几方面。

1.夯实学科基础,强化工程文化,加强综合素质教育。

2.增加实践性和研讨性课程比例,扩大开放性实验、实训,强化实践教学,突出以工程项目为载体任务拉动式的研讨性和实践性环节设置。

3.引入“校企、科研院所联合培养”的机制,与企业共建课程,选择性地引入一些知名企业的岗前培训课程,邀请企业专家对本科生进行职业生涯培训,聘请企业专家走进课堂主讲专业前沿讲座课程,充实授课内容。

4.增加企业学习环节,鼓励学生进入企业学习,参与企业的课题研究,使学生在工程环境中接受熏陶,激发学习兴趣,实现知识到能力的转化,增强工程意识,提升工程素质和能力;以工程项目为载体,聘请企业专家指导学生的工程训练,指导毕业设计,参与学生的培养。

5.加强课外培养环节,鼓励和指导学生参加材料热处理工程师的培训与资格证书考试,以及大学生创新项目和大赛,进一步强化、提升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

6.通过与国外高校、科研院所互派学生访问交流,到海外大学或企业参加交流学习或短期实习,在国际联合实验室和海外实习基地参加实践等活动,认定学分,鼓励支持学生走向海外、拓宽视野,注重以国际化的理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

该课程体系共分以下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以激发专业学习兴趣,提高专业的认知为目的,主要包括《教授论坛》、《校友讲坛》和《新生研讨课》。《材料起源、发展及未来(教授论坛)》是由学院资深教授、院士以讲座的形式介绍材料的起源、发展和对社会进步所起的作用,以及材料科学的发展方向,通过讲授创新思维与创新方法等实例,激发同学的专业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理念、方法和创新能力。“现代冶金与新材料校友讲坛”通过邀请材料学院毕业的校友以及其他在不同行业、不同领域取得不俗成绩的名家,向新生讲述自己大学成长的心得、成功的经验等。“新生研讨课”则以小班研讨的形式,通过精心设计研讨问题,采用讨论、辩论、会议、实验、实践等灵活多样的方式展开教学。新生研讨课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学生成为课堂主体,使教师主导的课堂成为师生共同探究的场所,授课过程成为教授和学生共同从事创造性活动的过程。第二层次:以积累专业知识,夯实专业基础,逐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核心,主要由“主干课程”、“专题研讨课”、“设计类课程”和“实践类课程”组成。新的课程体系倡导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选择专业、自主选择课程等自主学习模式;通过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实现学生与教师课堂的上下互动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加强学生课外自主学习和参与课外实践的主动性,实现“课上、课下互动”、“课内、课外互补”。为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特别开设了《金属材料工程实验技术(1-3)》和《大学生科技实践》等实践类课程,重点培养学生在金属材料的制备、宏观及微观组织与性能基本测试方法以及实验技术等方面的技能,以及与时俱进的高科技实验和计算机模拟在内的多项实验,要求每个学生独立系统地完成实例操作和结果分析,以书写小论文和现场答辩的形式作为对学生学习的评价手段,先进的教学手段、方法和理念,对提高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本科生的社会竞争能力,从研究型和工程型两个方面均打下坚实的基础。第三层次:通过企业共建课程和在企业的工程实践,进一步提升专业知识的应用水平和工程实践能力。为加强工程实践教育,我们聘请一部分具有工程实践经验的企业专家担任兼职教师,通过聘请企业专家授课、指导学生实践和毕业设计等形式,参与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的培养,与企业共同实施人才培养过程。特别是与企业共建了一系列课程,聘请具有丰富经验的行业或企业专家走进课堂为本科生授课,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目前,在建的有《材料科学概论B》、《材料表征技术a》、《热处理工艺学a》、《金属塑性成型工艺a》、《现代冶金与新材料(校友论坛)》、《材料类专业职业生涯培训》等课程。

以《热处理工艺学a》课程为例。我们邀请了上海热处理学会理事长顾晓文先生作“热处理新技术和热处理行业动态”的专题报告。报告围绕热处理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主题,讲述工件热处理的发展目标、技术要求以及考核指标,同时介绍我国与先进国家在热处理工艺、设备以及操作人员等方面的差距,对我国当今先进热处理发展趋势进行展望。同时,邀请上海大学兼职教授艾伯纳工业炉(太仓)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王稼生和中国区人力资源总监吴飞先生分别作“热处理工业炉行业动态和大型热处理设备”以及“热处理工业炉行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的专题报告。这些报告让同学们更多地了解企业的技术现状、未来的技术需求和金属材料专业人才市场需求,拓宽了材料学子的视野,加深了对学科发展的领悟。企业专家结合工程实际中的案例具体分析,能更有效加强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对高校课堂的教学内容是有力的补充。

《材料类专业职业生涯培训》是针对材料类高年级本科生开设的职业生涯培训课程。该课程通过聘请外企(如刀具行业世界第二大公司美国Kennametal公司)资深专家和有丰富经验的部门经理担任主讲,同时为部分优秀学生提供进入公司实习的机会。让学生更接近企业,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竞争力,为今后更快地适应从学生到职员的角色转换提前做好准备。经过4年的课堂教学实践,已逐渐形成自身的特色(教学内容丰富、实用性强;教学形式多样,教学手段先进;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工程实践应用结合紧密等),取得了优异的教学效果。

二、教育教学方法的改革

除课程体系的整合外,结合卓越计划的培养方案及对企业联合培养等的要求,还相应地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更新了授课内容,改革了教学手段、教学考核与评价标准,以适合金属材料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的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1)以项目为载体任务拉动式教学模式贯穿于课程教学的全过程,以工程实例为核心,把知识点与工程应用有机地联系起来。(2)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重视案例教学、基于项目的教学和工程实践教学,培养工程能力和素质。(3)倡导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学习模式,通过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实现学生与教师课堂的上下互动交流。(4)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实现“课上、课下互动”、“课内、课外互补”。(5)改革考试方法和考核机制,注重学习过程考查和学生能力评价,加强学生课外自主学习和参与课外活动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性和工程实践能力。

卓越工程师培养中一个重要的方面是学生能力和道德的培养,要求学生具有有效的沟通与交流能力,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对职业、社会、环境的责任心。具体为:具有良好的沟通与交流能力,更好地适应社会能力,自信、灵活地处理新的和不断变化的人际环境和工作环境,增强团队合作精神,具备一定的协调、管理、竞争与合作的初步能力;掌握一定的职业健康安全、环境的法律法规、标准知识,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和职业行为准则;具有良好的质量、安全、服务和环保意识,并承担有关健康、安全、福利等事务的责任;为保持和增强其职业能力,检查自身的发展需求,能制定并实施继续职业发展计划。这些能力和道德规范不是仅仅通过课堂的灌输就能得到培养和加强的。我们通过聘请有影响的外企、国企、民企和自主创业企业的校友,在《现代冶金与新材料(校友论坛)》、《材料类专业职业生涯培训》等课堂上谈社会需求的人才需具备的素质,讲授一些基本的沟通、演讲等理论知识。而学生的沟通与交流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则通过在课外的实践活动中进一步培养和加强。如:组织学生参与“校友寻访活动”,通过对校友的访问,不仅可以使他们了解实际工作中应具备的基本职业素养和能力,锻炼学生的沟通与交流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良好的职业道德,还可以使他们了解金属材料专业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前景,从而激发他们的专业学习热情。

针对“对学生的创新教育和训练重视和投入不足”,在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加强学生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大多数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引用了大量的工程实例,采用课堂理论教学及讨论、实验室验证实验及与项目实践相结合的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如:在《材料科学基础》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讨论、资料查阅、实例分析,使学生了解提高金属材料强韧性的思路和方法,培养学生用所学理论对一些现象进行分析的能力。《固态相变》课程,在计算机机房中授课,在课堂中进行导读和总结,以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并且增设综合实验以加强实践环节的培养。综合实验中“教”、“学”互动,按照“拟题设计方案审核方案实验讨论分析完成报告”的模式进行。采用以上多层次的教学手段,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该课程基本原理的理解与认识,而且对于培养学生进行材料研究的能力与素质也大有裨益。再如:《金属物理性能》课程设置基于“热膨胀法测钢铁材料相变点”的项目训练及讨论环节,让学生制订研究方案,通过热膨胀测量、金相制样及观察、显微硬度分析等手段,实现对所提供材料的相变特点及组织结构分析,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本专业对卓越工程师的培养,还特别注重通过学科的交叉和多门已修课程的相结合的过程,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中力求在围绕大纲和教材的基础上,将工程应用、科研前沿和理论进展与课程教学结合起来。例如,《材料表面工程技术》课程,把本教研室的感应表面处理的科研实例与教材中的“表面热处理”章节的讲解相结合,让学生不仅仅学习书本上抽象的理论知识,还可以把活生生的应用实例以及部分研究思路的细节和学生们一起分析、探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扩大学生的专业视野。

三、企业的工程实践

师德经验交流材料篇6

《品德与生活》是一门活动型综合课程,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良好的品德、乐于探究的性格、热爱生活的态度为目标,它具有生活性、开放性和活动性的基本特点。教学内容从学生的生活中取材,再去指导学生以后的生活。所以《品德与生活》就要回归生活,给学生开放自主的空间,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放飞思维、感悟生活,进而智慧地生活、创意地生活。一、回归生活,拓宽学习渠道,创设开放式的学习空间英国学者麦克菲尔指出:“任何道德教育课程如果局限于教室里,不指向社会现实,实质上不是道德教育而是非道德教育。”囿于课堂一隅,是思想品德教育长期的一个缺陷,因此,品德与生活课应从封闭性教学转变为开放性教学。教学内容应从教科书扩展到所有对儿童有意义、有兴趣的题材,课堂应从教室扩展到大自然、家庭、社区及其儿童的其他生活空间。(一)课堂教学内容向自然延伸这门课程是开放的、建立在学生的生活基础之上的需要学生自己直接参与到各种活动中去,切实地去和周围的自然、社会等发生实际的接触,从而产生真实的感受和情绪体验。这一要求不是仅仅依靠课堂上单方面的传授或形式上的手脑活动就能获得的。它要求我们能给学生提供走出课堂的机会,为他们打开一个宽阔的生活空间,在这多彩的空间中,去实践、去体验、去获取。《春天来了》这一主题中,我要求学生了解春天的变化,感受春天的美丽。北方的春天来得很迟,三月初几乎感觉不到春天的信息,更没有红花绿草等。学生不进行细心地寻找,没有真切的感觉和体验是说不出春天的变化的。为了学生有真切的体验,了解春天的变化,我把这个问题留做周五的作业,让学生利用休息时间跟父母去大自然里寻找春天,感觉春天的到来。周一回来再上课,当我把这个问题抛出,教室里立刻沸腾起来,学生在小组内叽叽喳喳地说着自己的发现。生1:我和妈妈去公园,看到有人在那放风筝呢。生2:我去奶奶家,在奶奶家的院子里看到小草钻出来了。生3:公园里的冰都化了,我还看到了里边的小鱼呢。生4:现在早晨出门,妈妈不让我再穿棉袄了,说明春天到了,天气暖和了。……在与春天的亲密接触中,通过寻找、观察、感受、交流中体验到春天,学生真正感觉到春天给大自然带来的变化,给人们带来的快乐,切实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二)课堂教学向家庭延伸家庭是组成社会的最小单元,也是学生接受教育的良好基地。《品德与生活》的教材编排上,有很多内容注重学生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与培养。家庭生活常常给他们提供锻炼的机会,一些良好的习惯也往往在家庭的日常生活中体现。教师在教学时必须让学生用心去经历,用心去体验,以丰富他们的内心世界、情感世界,使孩子的心灵变得敏感、细腻、丰富起来。在教学《我爱我的家》内容之前,我布置了一个任务:“回家向父母问一问家人的生日,并为家人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上课时,我在课堂上让学生交流感受,为家人做什么了?生1:我帮奶奶倒杯水了。生2:我给爷爷捶背着。生3:我帮妈妈拿拖鞋。……“想想在你成长的这些年中,你的家人为你做了哪些?”有的说:“我们只为家长做了一次,这么多年妈妈为我们做了很多很多,真不容易啊。”通过让学生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体验家人在一起的其乐融融,感悟家人的辛苦,培养学生恩之情。(三)课堂教学向社会延伸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参与空间、活动空间、思维空间,让学生更多地去接触社会,到现实生活中去体验、认识、感悟,并把从真实的社会生活中看到的、体验到的东西带进课堂加以讨论、思考,提高认识。二、创设机会,还给学生主动权,提供自主的学习空间(一)设计丰富的活动形式,激发学习兴趣学生有好新奇、专注时间短的特点,我们设计的活动形式应该是多种多样的,体现活动课的特点和吸引力。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参与讨论、实践、欣赏、讲解、竞赛、角色扮演、做游戏等不同类型的活动,使他们在学习活动中学会用各种方法表达自己的感受、想法,展示自己的成果,分享、交流、锻炼表达能力。《保护眼睛和牙齿》一课,我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小明日常生活中的不良习惯”观察感知到保护眼睛的一些知识,并提醒学生在以后的生活中应如何做到保护视力与牙齿。生1:小明看电视离得太近,我们应该离得远一些。生2:小明吃完东西不漱口,牙齿会坏的。生3:我们要少吃甜的食物。……(二)给学生提供自主空间,让学生发现自我新时期的《品德与生活》课堂教学,要求教师把课堂还给学生,保证学生自学、提问、讨论、交流的时间,注重学生思想认识的内化过程和师生互动的双边活动。因此,教师应该在如何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实践、操作上下工夫,让他们“看一看”“议一议”“想一想”“做一做”,更多地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三)讨论交流启发思维,内化为学生的品格美国著名教育学家杜威提出了“教育即生活”。学生虽然年龄小,可是他们已有一定的生活经验,这是他们继续学习的基础。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通过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有效地开展探究活动,既促进了教学效益的提高,又促进学生的发展。在教学《我和动物交朋友》这课时,由于社会和家庭的种种原因,学生虽然很喜欢小动物,但对动物的知识了解甚少,对动物为人类所做的贡献和给人类的启示等问题的了解不深入。对此,我在课前让学生通过各种渠道了解、收集与动物有关的一些资料,然后请学生把收集到的材料在课堂上进行交流,并谈谈自己的感受……学生在切身的体验过程中油然而生——善待动物、保护动物。师:同学们都喜欢小动物,你们喜欢什么动物?为什么喜欢它们?课前同学们搜集到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的相关资料,我们一起来交流交流吧。小组内交流搜集的资料,教师巡回指导。全班交流、汇报。生甲:我喜欢小狗,我家养了一只小狗,因为它很可爱,学习累了可以和它玩一玩。生乙:我喜欢小白兔,因为它长长的耳朵,很可爱。……师:同学们,动物能帮人类做很多的事情,是人类的朋友,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和动物友好相处呢?出示挂图《明明和小鸟的故事》,学生听这个故事,思考:(1)笼中鸟为什么伤心呢?(2)如果你是明明,你会怎么做?学生通过讨论认识到,动物是人类的朋友,我们应该善待它们,从而内化成一种品格,形成自觉的行为。总之,在教学中我们要依遵循一种“教学即生活”和“生活即教学”的教学理念,以学生的生活为主线,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密切联系学生现实生活,让教学内容回归真实的生活,善于引导学生发现生活、探索生活。让品德与生活携起手来,把课堂教学生活化,才能使品德教育从抽象化、空洞化、概念化的说教中走出来。教师只有让学生自主实践,自主体验,自主感悟,愉快地、积极地生活,才能为未来参与社会生活打下基础,让学生从体验中获得正确的认识,学会了生活中的道德,达到了培养学生的积极生活态度,良好的道德品德,建构起自己的内心道德标准。(责编张宇)

师德经验交流材料篇7

一、明确目标导入主题

揭示主题,宣布学习内容是每节课的第一环节。第一环节是序幕,是一节课的良好开端。导出主题的方式多种多样,例如:谜语、歌曲、动画、图片等。在诸多方式选择中,教师既要考虑切入主题,又要注重趣味性。做到主题明确,内容清楚。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利用教材初步学习

品德与社会课程教材与其他学科教材不同,其从儿童视角出发,运用儿童的语言,采取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例如:图画、照片等。其具有开放性、生活性。内容从教科书扩展到学生的整个生活空间,包括社会生活中对儿童发展有意义的题材,有很强的现实性。

(一)利用好教材

1.教材上的图片是联系生活的桥梁

首先,教材上的图片,是学习内容的直观呈现。它是学习资源,也是学习范例。一幅画面揭示一方面内容,图片承载的信息量是文字承载信息量的几倍甚至几十倍。因此,利用教材上的图片、照片等,联系学生的生活世界来开展学习,易于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思想教育效果。利用教材上的图片要做到:透过图片挖掘其内涵与外延,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例如:人教版《品德与社会》三年上册二单元第一课《我学会了》,教材第26-27页上的图片。第一幅图,小女孩说:我能读写很多字了,还能读文字书呢。第二幅图,小男孩说:我会用学过的数学为家里记账了。第三幅图,小女孩会拌凉菜了。这些图片,不是要学生们说图上有谁?他们在做什么?做得怎么样?而是要把图片与教材中的问题相结合,面向学生已有经验提出有效的生活化问题,即请同学们先看看书上的小朋友平时学会了什么?再对照自己的生活联想,学会了哪些知识或本领?然后,请同学们结合事例把自己学会了什么和当时的经历告诉大家。让学生通过讲述自己的失败与成功,达到借助教材内容把学习延伸到生活中的目的。依据教材上的图片,将学习主题根植于学生生活中,把思考从书本引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感知生活、体验生活、感悟生活。

2.图表是典型的范例,有利于学习能力的培养。图表是教材学习内容的一部分,它有利于学生尝试新方法,培养研究能力。例如:人教版《品德与社会》三年上册一单元第一课《我爱我家》中的8-9页,我的家庭小调查活动,其中有问题提纲,有调查表。又如:人教版《品德与社会》三年上册四单元第一课《我是谁》,在教材的61页上有《我的调查报告》,旨在告诉学生基本的调查方法和调查报告的写法。教师应利用其做一些指导,如调查的地点,问95题如何确定,如何记录获取的材料,同时,指导学生如何填写调查结果。三年级学生第一次接触到调查报告。为了帮助学生会调查和写调查报告,教材上以图表形式呈现出调查报告包括的项目、内容,利于模仿,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3.利用好教材的空白

教材中的空白是新课程理念的体现,蕴含着多重含义。为教师提供了创造空间,为学生提供了展示平台,是拓展教材的载体。留白利于对话和交流。例如:人教版《品德与社会》三年上册三单元第一课《规则在哪里》的46-47页,家庭生活规则,学校生活规则,社会生活规则等,在图片上,只介绍了两三种,其他的规则是什么?其内容下面均有留白,即大问号后面写着“还有呢”?这是留给学生自主探寻的空间,通过这样的空白,引领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总结出不同生活场所里的各种规则,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丰富教材内容。留白,利于实践、探究。例如:人教版《品德与社会》三年上册三单元第三课《规则有什么用》的49-51页,一半是文字,一半是空白,诸多空白给学生留下了创造空间。如何让学生对规则做进一步探讨,并认识不同的规则作用是其目的。

(二)运用多种方法提升学生的生活经验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认为:“教师要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与认识,引导学生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社会,获得对世界的真实感受。同时,教师还要注意学生间的经验差异,鼓励学生与拥有不同经验和观点的同伴、教师及其他人开展交流、讨论和对话,分享经验和感受。”例如:人教版《品德与社会》六年下册第二单元第一课《只有一个地球》,为了让学生了解环境恶化、人口剧增、资源匮乏等重大问题,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重要性,树立环境忧患意识,可利用视频,让学生观看人类对地球的破坏。利用收集的资料说明环境恶化、资源匮乏等。学生经过探究、讨论、交流后,树立了环境忧患意识。

三、自主探究深入学习

品德与社会课程资源不限于传统意义上的教材,它与学校、家庭、社会密切相连;与其他学科相连。开发课程资源尤为重要。

(一)分享资源合作学习

学习内容需要向课前、课后延伸,充分开发、利用校内外的各种课程资源,是把学习活动引向深入关键。例如:人教版《品德与社会》六年下册第二单元第一课《只有一个地球》中第21页,只提供了水、森林、矿产三方面的小资料,而矿产有哪些?它的经济价值,生态价值是什么?它与我们的关系是什么?这些书本上没有介绍。诸如此类的知识,教师需课前布置学习任务,引导学生在课前利用多种方法搜集资料。然后整理资料,通过小组合作方式,分享给大家。这样的环节,不但使学生提高了自学能力,而且使学习内容发生更大效能,实现了高效学习。

(二)讨论提升巩固训练

深入学习是在初步学习基础上,把所学习内容内化与提升的过程。例如:人教版《品德与社会》三年上册三单元第一课《规则在哪里》,学习目标之一:使学生明白为什么家庭、学校、社会要制订许多规则?为达成这一目标,教师要设计问题,并引导学生进行讨论。

师德经验交流材料篇8

1.要激发学生的情感,寓德育于情感体验之中

作为政治教师,要重视教学情境的创设,采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身临其境,产生情感体验,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思想政治课学习中来,刺激思考,自觉地接受德育。教师不应作过多的说教,而是根据教学要求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置身于充满爱的气氛和富有情感色彩的情境中,自然而然地受到感染和熏陶,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备课时要注意备情感,要充分挖掘教材中能引起学生兴趣、激发学生情感的内容。上课时必须饱含丰富的情感,让学生在爱的情境中,受到情感上的陶冶。教师可以充分运用学生身边的事例来进行教育,使他们感到亲切,也可以结合自己的切身体会,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当学生与教师的感情产生共鸣时,就是教育的最好契机。情感的渗透还可以延续到课后,教师应该与学生多交朋友,经常与学生交流感情,以掌握学生的思想脉搏,并寻找恰当的机会,结合课文内容,在师生情感交融的情况下对学生进行教育。

2.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寓德育于活动之中

当代中学生有较强的自主意识和社会参与意识,他们已不再满足课堂中的教学内容,渴望走向社会,深入生活。根据这一特点,我们要认真钻研教材,挖掘教材适于社会实践的因素,教师要尽可能地为学生创设实践、体验的机会。思想政治课新教材已涉及到不少当代的社会生活、政治经济等领域。我们可以根据思想政治课的内容,通过少年法庭、听取讲座、采取警校共建的形式进行法制教育;还可以组织学生到社会上去调查、参观、访问,搜集材料,探究经济问题、政治现象,在课堂上进行展示交流,达成共识;还可以同政教处、团委等部门联系开展志愿者活动、献爱心活动、手拉手活动、社区服务活动;或者与班主任联系开展阅读书刊、办板报、组织兴趣小组及各种竞赛等活动。在动态的活动中接受教育,使学生觉得思想政治课是一种有意义的“活动”,这样就能更好地发挥德育的主渠道作用。

3.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增强德育的直观形象性

利用多媒体教学是发挥思想政治课德育功能的重要手段,通过创设富有感染力的、真实的道德情境,促进学生的切身体验,往往能做到声情并茂,增强德育的效果。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师要广泛采集相关信息和资料,开发、设计出能吸引学生注意力的色彩鲜艳、动感丰富、并配备美妙音乐的具有个性化的课件,在教学中,结合教材内容,适时地运用多媒体教学,播放有关的录像片段,或下载的相应歌曲,或用时事新闻和其他社会生活资料佐证、充实教学内容,使干巴巴的照本宣科变成多感官的刺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教材“活”起来,使课堂也“活”起来。利用多媒体教学增强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生动性和感染力,容易引起学生的道德情感体验,使学生产生深刻、久远的印象,成为引发道德行为的动力。

4.培养学生的主体性意识,加强德育。

师德经验交流材料篇9

一、从幼儿身边的事物和现象出发,选择幼儿科学探索的课题

《纲要》指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和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的确,对于幼儿来言,身边的事物和现象都能成为科学探索的对象,科学并不遥远,科学就是他们每天能遇到,每天都会做的事。水是幼儿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幼儿们每天都离不开它,正因为水与幼儿们的生活有着密切联系,幼儿们经常都接触到了水。但水是一种什么样的物质?它又有哪些特性?幼儿们却不一定都知道,她们对水的认识只是表面的、肤浅的。要让幼儿们对水有一个初步的认识,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在平时的学习活动中,有意无意地进行引导。幼儿天生就爱好玩水,她们在玩水的过程中,发现了很多有趣而又新奇的现象,提出了很多关于水的问题。如:水是一种什么样的物质?它有哪些特点?为什么有些东西放在水里就化了,而有些东西放在水里就不化呢?……《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引导幼儿对身边常见的事物和现象的特点、变化规律产生兴趣和探究的欲望,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加探究活动,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为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我设计的这一科学活动,意在通过活动,增强幼儿对科学的探索兴趣,喜欢探索水的秘密,对水的变化感到好奇;能用多种感官感知水的特征有水的溶解现象,大胆实验;并进行简单的判断;了解水的作用,有节约用水的行为。通过引导幼儿积极参加小组讨论、探索等方式,培养幼儿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学会用多种方式表现、交流、分享探索的过程和结果。

二、激发幼儿科学探究的兴趣

幼儿的科学教育重在感官的充分运用与训练。只有让幼儿不断地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又动脑,才能让幼儿不断发现科学奥妙,激发其学科学的兴趣。为了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教师要创设丰富的物质环境,提供多样、适宜地操作材料,幼儿只有运用多种感官感知事物,不断动手操作,主动探索,动脑思考,才能获得知识。幼儿的好奇心较多表现在对事物表面的兴趣上,看见什么都想自己去摸摸,去摆摆,不像小学生那样规矩、听话,凡事都要自己动手去做、自己去看才会相信。因此,我根据幼儿的这个特点,在准备活动材料时,特地为每个幼儿都准备了数量充足、种类齐全、便于操作的物质材料,目的是让幼儿们在活动中人人有事做,人人都参与,人人都亲自观察,亲历科学探索的过程,以此诱发孩子们的创造潜力,从而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究兴趣。

三、注重幼儿探索的过程

让幼儿探索,并不是说不给幼儿一点启发、指导。教师应在他们有危机、挫折时,在精神上、材料上、策略上给予适当的引导,做一个“热情而积极的鼓励者、支持者、有效而审慎的引导者”。那么,活动中教师启发性的语言相当的重要。教师应善于采用启发性的指示或暗示,鼓励幼儿创造性思维。在科技活动中幼儿通过亲自动手实践,必然会遇到许多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在过程中引导幼儿会创造性思维的方法,提高创造性思维的质量。科技活动教学,正是要求幼儿凭借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并培养幼儿主动探求知识,多方面、多角度、创造性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探究水的特性中,先让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水是什么样子的;再让幼儿亲自运用多种感官观察、验证自己的观点是不正确。在幼儿探究水的溶解过程中,我先让幼儿认识桌面上材料,猜测这些物质中哪些物质会溶化在水里,变成什么水?然后让幼儿亲自试验,证明自己的猜测对不对。

四、鼓励幼儿的讨论和交流,培养幼儿探索的意识

在科学探索活动中,教师应重视组织幼儿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操作过程和发现。同伴之间的交流有利于他们分享经验、积累经验、获得方法,还能提高孩子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他能使幼儿理清思路,更清晰地了解某些事。在探索过程中,语言伴随动作同步进行,同伴间的交流、争论有时也是一种催化剂,教师要及时地捕捉并以此为契机,鼓励幼儿运用已有的经验,大胆地进行猜想和解释,按照自己的想法来验证,把问题弄个水落石出。如:在幼儿做完“会变的水”的实验探究活动后,教师引导幼儿相互交流自己在实验探索过程中的发现:你发现了什么?放进杯子里的东西到哪里去了?变成了什么水?通过实验操作、相互讨论交流,让幼儿们知道了有些东西放进水里是能化的,有些东西在水里是不化的。幼儿在获得科学知识的同时,科学探究的意识和倾听习惯也得到了培养。

师德经验交流材料篇10

关键词:课型实践《品德与社会》课型类别

《品德与社会》课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基础,家庭、学校、家乡(社区)、祖国、世界是他们生活的不同领域。社会环境、社会活动、社会关系等是存在于这些领域的几个主要因素。儿童的品德与社会性发展是在逐步扩大的生活领域中,通过与各种社会要素的交互作用实现的。

一、社会调查式

1.课型理念

品德体验课强调“教育是一个内心的旅程”。它强调关注学生的生命经历和经验、生命感受和体验。它努力营造一个让学生能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并乐于、敢于表现自我,发现、创造和分享结论的民主氛围。它特别强调主动学习、主体实践、亲身体验,强调在活动中求发展的价值取向。

2.课型流程

(1)制定调查表,明确调查目的:这个环节是社会调查式课型的关键点。只有制定明晰的调查表,学生才可以有的放矢地进行调查,保证调查的质量。

(2)对调查任务进行分工:首先要建立调查小组,调查小组一般以居住相对靠近的原则建立,方便组长召集,还要邀请家长担任调查小组校外辅导员,确保小组活动的安全;其次,组长要根据调查表的具体内容,进行详细的分工,每个成员根据调查要求领取任务,明确调查目的。

(3)小组调查,记录信息:小组成员在分散与集中结合的原则下,开展调查活动。在调查过程中,要进行相关的记录,尽量记录清晰原始的数据,为小组汇总积累最原始的数据。

(4)汇总信息,全班交流:小组将成员调查的信息进行汇总,并从汇总的信息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形成小组的调查结论,组长或组员在充分掌握材料的基础上,进行全班交流,汇报时要确保信息的真实可靠。

(5)总结评价,实践运用: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进行总结性评价,一方面可以评价学生的调查过程,另一方面可以评价调查结果,提取与本课教学目的联系最密切的信息,进行总结和提升,引领学生的后续生活。

3.主要课例

《逛商场》、《请到我的家乡来》、《可爱的家乡人》、《家乡的变化》等。

二、角色体验式

1.课型理念

《思想与社会》课程的设置要着眼于建构人格角色。我们认为,进入每一个人格角色,就意味着形成人格的某一侧面,如果这些侧面是相互关联和促进的,那么一个个角色的进入必将促进健康人格的形成。

2.课型流程

(1)收集资料,感知角色:为了使学生的道德认识更丰富,角色体验更深刻,课前可设法让学生有目的地参观、有针对性地开展阅读,有计划地搜集故事、歌曲、名言、相关的图片等。

(2)交流材料,揣摩角色:要使学生尽快进入角色,运用直观的教学手段是必不可少的一环。教师可运用幻灯、录音、录像、图片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感知具体形象,感知教学内容,并结合自己收集的材料揣摩角色。

(3)角色模仿,体验角色:教师应根据学生爱表演、爱模仿的特点,让学生在模仿中学习课文,在角色扮演中体验角色特点。

(4)交流评价,建构角色:通过生生之间的资料共享、信息共享等不断完善自我的道德角色的建构,使角色得到不断完善。让学生联系自己及周围的事物谈体验、谈认识,把课前从身边人甚至通过网络、报纸杂志等多种渠道收集到的资料运用到课堂之中,加深道德认知,进一步完善自我。

(5)模拟生活,演练角色:学生获得积极的情绪体验后,教师要及时为他们提供现实生活场景,进行有针对性的践行,让学生在模拟现实生活和交往过程中自我检验、自我评价、自主发展,从而促进主体性发展。

3.主要课例

《想想他们的难处》、《伸出我的手》、《在公共汽车上》等。

三、讨论明理式

1.课型理念

将学生视为具有独立人格、自主意志与选择愿望的主体,面对教材既定的道德取向与道德规范,不是以僵直、教条的态度强迫学生接受,而是启发学生通过自己的真实的道德生活经历引发思维的碰撞、心灵的共振,通过自己的“知和行”,对既定的道德取向与道德规范予以鲜活的证明、具体的充实,内化为发自内心的价值追求和自我完善的意向。

2.课型流程

(1)问题探究,激情明理:问题的设置要始终围绕课文中心,精心设置悬念,为学生有疑可起、有疑可质、有疑可解创造条件。并且要善于把学生引向反应的多样化,充分发表学生各自的真实见解和意见,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2)分析对比,深化明理:组织小组讨论,就核心问题进行共同讨论,在互相启发中形成统一认识,再进行大组交流;教师引导学生对各小组交流内容进行分析和对比,形成心灵的共振。

(3)实践运用,验证道理:引导学生将内化的道德认识外化为自己的实际行动,在行动中验证明晰的道理,实现道德人格的自我完善。

3.主要课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