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作文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04:15:34

科技创新作文篇1

本文作者:司成宏工作单位:兰州晚报

塑造典型,引爆全民创新热情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和进步。创新,已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最强音。广大科技工作者以推动自主创新为己任,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着力推进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努力在各自研究领域实现新的突破,取得更多的科研成果,掌握更多的核心技术,拥有更多的自主知识产权,为大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勇攀科技高峰不断作出新贡献。但是,每一项科技创新,都需要科技工作者有勇气、有智慧,敢于担风险。他们凭借一份责任、一腔热血、一份执著、一腔激情,不畏艰险、勇攀高峰,树立了刻苦钻研、大胆开拓、争创一流的典范形象,是学习的楷模。新闻媒体发现并广泛宣传报道勤于钻研、勇于创新的先进典型,既可以为科技人员踊跃投身科技创新实践活动,争做科技创新先锋,树立起学习的榜样和赶超的目标,又可以通过宣传科技创新先进典型,使全民创造热情和创新活力得到充分激发。搭建平台,助推创新成果转化一方面,好的科技成果找不到合适的“婆家”,另一方面,由于缺少必要的信息沟通,很多企业虽然具有引进技术的愿望和实力,却找不到适销对路的技术项目,彼此失之交臂。这种现象大大影响了科技成果的商品化、产业化。如何让科研成果走出院所,与资本、产业和人才相融合,推动自主创新,实现产业的跨越式发展?新闻媒体责无旁贷!借助新闻媒体大力宣传成果价值,或由新闻媒体牵头组织成果会、展示会、交流会,积极搭建与市场对接的宣传平台,有利于解决科研和生产相脱节的毛病,使科研成果与企业需求有效对接,以及通过政策引导减小部分科研成果转化成本过高对企业的压力,可以更好地实现成果转化,让更多的企业实现技术成果共享。

当前,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对科技的依赖度与期望值与日俱增,这已成为当今时展的潮流。然而,科技创新是科技事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增强综合竞争力的核心,是科学发展、强国富民的重要基础。社会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和进步,科技创新和发展离不开良好的政治和社会环境。只有在全社会积极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和氛围,才能促进公众对科学技术的理解,在全社会进一步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风尚,全面兴起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热潮。在科技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新闻媒体要与时俱进切实担负起自己的责任和历史使命,积极投身到科技创新的大潮流中来,充分发挥媒体凝聚力量、推动工作的积极作用,为科技创新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特别是当前,全国新闻战线正在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不但新闻媒体要一如既往关注科技进步与创新,而且广大新闻工作者要深入田间地头,深入科研院所,深入工厂车间,与科技工作者和一线员工结交朋友,交流思想,沟通感情,及时生动反映基层一线科技创新的新实践、新动态、新成果,并深度挖掘和报道各地以科技引领经济结构调整、促进发展方式转变的新经验、新举措、新成就,为经济社会与科技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关注热点,培养公众科学素质给西瓜“打针”可能吗?我们身边有没有“打针西瓜”?转基因食品能吃吗?吃竹笋会得癌症吗?……一方面,针对社会上的类似争议,新闻媒体要及时进行报道,提供数据和鉴别真伪的方法,让公众自己去判断分析;另一方面,新闻媒体要通过议程设置把公众的注意力引导到媒体的热点话题上来,普及科学技术,培养和提高公众的科学素质。经过时间的推移和知识的积累,公众自己会形成判断,养成理性分析的习惯。这种习惯正是科技创新所需要的基础能力,没有质疑就没有创新。

开辟专栏,强化科技创新宣传实践没有止境,创新也没有止境。除了常规报道之外,新闻媒体应该与地方科技管理部门联手,精心策划,开辟专栏,开创科技宣传新阵地。专栏的设计布局应当充分考虑受众阅读习惯,采取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有机融合的方式,增强开放性,强化互动性,打开社会了解科技发展的窗口,扩大科技创新宣传的受众面。民生科技是涉及民生改善的科学技术,是围绕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社发发展重大需求,开展的科学研究、产品开发、成果转化和科技服务。专栏尤其要加强对民生科技的宣传力度,积极开展问题征集或通过定期邀请科技人员接听热线的形式解答群众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难、技术难题。诸如“在阳台上能不能用花盆种菜?”“、家用照明灯能不能用上太阳能?”等等,以此提升社会对民生科技的认知水平,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科技的实惠与便利。搭建舞台,挖掘选树创新人才创新、创造都离不开人才。发现和使用现有的创新人才、挖掘和利用潜在的创新资源,通过创新人才的竞争可以提高创新能力、扩大创新成果。新闻媒体具有较强的策划能力和社会号召力,同时还具有较强的整合社会资源能力。新闻媒体要发挥自身优势,利用社会资源,从幕后走到台前,直接参与科技创新人才的挖掘、选树和宣传,最大限度地为科技工作者和一线员工施展才华、发挥聪明才智搭建舞台。首先,新闻媒体可以联合科技、人社、工信委、人才办等部门和科协,组织开展企业科技创新能手评选表彰活动,鼓励和引导广大科技工作者和一线员工立足岗位投身于技术创新,提高企业自主研发水平;其次,新闻媒体可以联合相关部门面向所在地区公开征集技术难题需求,尤其是广大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及相关需求。汇总整理后的技术难题、技术需求,抛向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寻求技术合作。最终,通过解决关键性技术难题,从而发现、选树和宣传创新人才;再次,新闻媒体通过组织评选合理化建议、“金点子”和优秀成果来发现人才、推荐人才,促进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新闻媒体是党和人民的喉舌,在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的过程中,其作用是不可替代的。时代呼唤创新,创新主导发展。在科技创新未来之路上,新闻媒体必将肩负起重要的使命和责任,积极推进科技创新,营造良好创新氛围,实现更大作为。

科技创新作文篇2

关键词:思想政治工作;载体;科技;中心户

党的十报告中指出,要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激发广大群众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性。而文化科技中心户,为思想政治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借助文化科技中心户为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载体,对改进和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一、文化科技中心户是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载体。

思想政治工作载体是在思想政治工作过程中承载、传导思想政治教育因素,能为思想政治工作主体所运用且主客体可以借此相互作用的一种物质存在形式。“有的学者按载体的性质划分为物质载体和精神载体;有的学者按形态划分为有形载体和无形载体;有的学者按状态划分为动态载体和静态载体等等。凡此种种,不一而足。”笔者认为,从便于研究的角度看,思想政治工作载体可以划分为传统载体和新型载体。继承和改进传统载体,寻找和运用新型载体,是创新思想政治工作载体的两个方面。文化科技中心户作为新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新载体,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者用。灌云县农村人口众多,地域辽阔,农民居住相对分散,各乡镇对农民难以集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学习。各乡镇以往都是利用报刊杂志、广播、电视作媒介,对农民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报刊杂志,到乡、到村不到户,大部分农民想看看不到;广播,灌输式的理论学习,农民不爱听;电视,滚动式的枯燥文字,农民不爱看。针对这一基本情况,县委宣传部经过对全县农村思想政治工作调研,发现各地都存在着一批“邻里关系好,甘为群众跑”的农民,在此基础上,调研人员又外出考察学习后,推出文化科技中心户为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载体,靠文化科技中心户把党的政策法规、自己的经验理论、上级部门送来的技术、周边农民的文化等送到农户,把思想政治工作做进农家。文化科技中心户是新时期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载体。

二、文化科技中心户是牢固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抓手。

随着农村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有的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发挥的不够,干群关系不太密切,基层思想政治工作建设显得相对薄弱,而文化科技中心户把农村思想政治工作融入到多种形式的文化宣传中,通过示范引导,让群众身边信得过的中心户去传播党的政策理论,和农民联系沟通,推广新科技,介绍致富经验,解开农民思想上的“疙瘩”,和谐干群关系,辐射带动农民致富,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实用性,效果远远胜过行政命令,容易得到群众的理解,有利于党的执政基础进一步巩固。文化科技中心户是新形式下牢固思想政治工作发展的新抓手。

科技创新作文篇3

一个学校如何来体现重视创新工作,首先是要在全校师生中大张旗鼓的宣传创新能力是当代大学生应具备的素质,要把创新工作具体化、制度化地落实到学校的各项活动中,与具体教学内容相结合,有机地落实到和学科的课堂教学中。多开展有科技性质的学科活动,做到学科间渗透,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其次是要重视学生科技创新基地的建设,对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给予场地和经费的扶持,积极创造各种条件,为学生构建实现科学之梦的平台;之三是要选派优秀教师对学生进行辅导和引导,设法吸引、调动学生积极参与科学实验,在实验中培养创新意识和科学的思维方式。总之,创造各种条件让对科技创新有兴趣、有爱好、有特长的学生都有更多培养和锻炼的机会,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带动更多的学生由‘要我学创新’向‘我要学创新’转变。使创新工作在学校全面铺开。

二、教师要善于发现创新苗子

目前,由于我国教学体制的在不断改进,许多学生在校时间非常有限。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在较短的时间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呢?这就需要教师、特别是辅导教师,细心观察学生平时的表现,争取在较短时间去发掘那些热爱科学、有创新热情、而且思维活泼、工作严谨、积极主动的学生,及时把他们组织到创新团队里来,加于引导和培养。具体来讲,就是从学生入学伊始,教师要以专业教育为切入点,依托学院的科研实力和成果,大力宣传科技创新精神。还可以通过讲座、参观实验室及高新企业等,使学生在了解专业的同时了解科研创新,逐步树立科技创新意识在学生进入第二年学期后,要通过各级学生会、团组织,搜集总结前几年学生科技工作的成果和经验,为本年级学生开展科技实践创新活动理清思路、明确方向,以此为基础在学生当中做好动员。邀请实验室教师关于科研工作的宗旨、形式、程序、要求和方法等对学生作初步培训,同时下发各实验室可由学生参与的科研项目名称、指导教师和主要内容等。学生可以承担实验室指定的项目,也可自己带着项目(或思路)到实验室。在项目进行期间,分阶段进行考核。在这期间,要策划、鼓励、组织、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各类科技活动,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科技竞赛活动。如:机器人电视大赛、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金工实习创新件设计比赛等。尽力使大学生的科技创新工作达到规范化和系统化。

三、科学指导学生开展科技创新

科技创新是一项非常严谨的工作。在开展创新工作之前,都经历了对事物长久的观察和积累,然后进入到创新方案设计。它是在运用现有的知识和所掌握的科学原理的基础上,丰富想象和开放思维,通过收集和检索获得的信息,经过调查、走访专家,分析论证以及研究性学习,对重大现实问题可能设想的解决方案,对未来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以及学习、生活、生产可能实现的新进步、新形态、新形式、新概念、新产品和新服务进行设计和创作,对未来的展望和概念设计,形成具体的方案。在科技创新方面要重点抓好项目选题和工作方法。创新项目从何来,这是开展科技创新的首要条件,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有计划地请校内外专家开讲座、做报告。从专家们的讲座中引发出研究课题;二是从学科学习中产生的问题入手,去发现问题展开探究;三是观察日常生活中发现存在的问题、不满意的现象等提炼成研究课题;四是参加社会实践时,深入到工厂、农村、社区去发现可研究的课题;五是从社会关注的热点、重大事件中发现问题、设想出解决方案;六是畅想未来可能出现的科技进步与突破等。此外,在科技创新研究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遵循如下几个方面的原则。一是科学性原则,使活动方法与过程应当尽可能与科技课题研究过程和方法相一致;二是创新性原则,在创新工作中要学会查新,了解他人的创新研究;三、实用性原则,注重项目的运用、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四是可行性原则,具有可操作性。教师应指导学生不要好高骛远、不切实际;五是点面结合原则,科技创新活动以点带面,逐步扩大;六是学生主体活动与教师指导相结合的原则,学生从开始在教师的引导下开展活动,逐步过渡到独立开展科研创新。

四、结论

科技创新作文篇4

【关键词】云南电网;科技创新;企业文化;文化实践

近年来,科技创新文化研究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李靖(2006)突出了科技创新文化对中国企业的重要性,指出了科技创新文化建设的误区,提出了结合实际、鼓励创新、树立模范以及公平激励等对策。①王培祥(2008)提到为建设公司科技创新文化,需要建立人企双赢的愿景、加强制度管理、以人为本并建立和谐奋进的人文创新环境。②云南电网公司的科技创新文化建设不断推进,提出了“依托两型两化,支撑两个转变”的科技创新宗旨;“提高科技水平,驾驭现代电网”的科技创新使命;以“创新观、学习观、人才观、合作观、责任观”为核心的科技创新价值观。本文在云南电网科技创新文化培育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围绕“创新、学习、团队、责任、诚信”五个主题,探讨全面打造规范科技创新行为、塑造科技队伍整体素质和整体形象的行为文化建设问题,努力探索文化落地的实践机制,以期为实现云南电网“全国行业科技领先”的科技发展目标提供有效支撑。

1行为文化塑造

1.1创新文化。

1.1.1宽容:鼓励探索、容忍失败。公司在体制机制上给科技人员创造宽松的活动“空间”,改革完全以科技成果为评价指标的评价机制,注重创新实践体现的过程性价值,给科技人员传达“不以成败论英雄”和“鼓励探索、容忍失败”的意识。

1.1.2首创:崇尚首创、树立典型。对核心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创新以及前沿性、高瞻性技术创新的个人及团队,公司通过“表彰杰出科技人才”、“树立典型模范”等方式,鼓励首创精神,形成崇尚首创的学术氛围。

1.1.3竞争:创先争优、不断超越。通过组织开展“科研成果评比大赛”和“科技成果走进基层”等活动,鼓励科技人员形成竞争意识,全面调动基层创新力量,把科技创新成果与绩效、薪酬直接挂钩,激发科技人员的潜在创造力,不断超越自我。

1.2学习文化。

1.2.1个人学习。建立“工作反思系统”,使科技人员由被动学习向自省式学习转变,逐步建立认识自我、自我实现、适应发展的内源式学习模式;加强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提高科技人员的技术创新能力;建立健全由培训管理、培训课程、培训师资、培训基地和培训网络等五个体系构成的一体化教育培训体系,整合培训资源,推进教育培训工作的系统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1.2.2团队学习。第一,建立“知识共享系统”。全面提供团队学习载体。实现“隐形知识显性化,个体知识团体化”的目标。第二,开展“轮岗交流”。通过压担子、挂职锻炼、轮岗交流等多种实践锻炼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培养教育。第三,定期举办“学习日”主题活动和优秀“学习型”部门评选等活动,广泛宣传学习观念,激发科技人员的学习热情。

1.2.3交流学习。第一,建立“信息反馈系统”,帮助科技人员进行技术交流和反馈,全面激发科技人员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第二,开展“双向学习”和“零距离沟通”活动,了解科技人员的收获和感受,形成改进建议;第三,搭建与科技人员的沟通平台,比如内部论坛、留言板、主任信箱等,多渠道实现信息反馈,了解科技人员科技工作中遇到的困难以及问题。

1.3合作文化。

1.3.1协作。探索建立内部科技人员的协作机制。加强信息交流与共享,全面整合利用技术、人才资源,群策群力,以优质高效的团队协作形成强大的科研力量,整合利用公司各项资源,发挥公司各项制度的协同效用,共同促进综合科研实力进步,真正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和引领作用。

1.3.2共享。借助现代化信息管理手段,统筹管理各渠道信息和技术情报,实现信息和情报管理系统化、规范化,最大程度满足信息和情报的共享需求。建立内部成果共享平台,避免重复开发和立项,促进科技成果在公司内部推广应用。完善科技项目管理信息系统,提高科技项目申请、报奖、后评估等各个环节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1.3.3交流。首先,产学研各方在共同建设关键技术开发平台、联合研究制定新技术标准、联合培养科技和管理人才、互相兼职等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其次,以项目或课题为纽带,通过技术开发合同或协议的形式,充分发挥和利用产学研结合的整体优势,集中力量对影响公司发展急需的共性、关键性技术进行联合攻关。再次,注重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等方法,有针对性地引进国内外智力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最后,加强学术交流,选派各种专业的优秀人才,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交流和技术考察活动,并对发表的高水平学术论文进行奖励。

1.3.4团队。充分尊重人才、善用各种人才以创建高效能的团队;培养尊重开放、好学、快乐和合作的科技研发团队氛围;建立具有沟通和反馈、分享思想的最佳工作模式;鼓励和保持士气与生产力,建成成果导向的高效能团队,鼓励各种意见、冲突作为创新的源泉,以便实现企业创新目标。

1.4责任文化。

1.4.1敬业务实。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坚持按时、按质、按量完成公司的各项项目指标,在工作中自觉遵守和维护公司各项规章制度,增强责任意识,肩负起自己的部门责任,实现自己的部门目标。

1.4.2诚实做人。大力提倡“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的“三老”精神,时时处处为人正直、办事公平、心专于事、目标始终。把诚信内化为科技人员的信念,“说到做到”,使自己与核心目标和核心价值观保持一致,通过科技人员的工作表现转化为现实的工作热情和生产效率。

1.4.3诚信做事。诚恳面对团队协作,严谨对待科研工作,重视科研职业操守,杜绝弄虚作假的欺骗行为,避免急功近利、粗制滥造科研成果,严禁剽窃、侵夺他人科学技术成果,或以其他不正当手段骗取奖励;杜绝科技成果鉴定、验收和评审中的舞弊、失实行为。

1.4.4服务至上。对内服务公司,要求明确自身职责,忠诚于科研团队,严禁搭便车和偷懒行为,多沟通,多交流,多分享。对外服务社会,要以“提供安全可靠、清洁高效电力能源”为自身最神圣的职责和使命,工作中强化全员服务意识,服务“西电东送”,服务“节能减排”。

1.4.5自觉维护知识产权。提高科技管理及技术人员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和能力。在科技工作开展过程中,及时跟踪、分析相关知识产权状况,防止侵权行为发生,并根据科技创新成果的特点和类型,分别采取专利权、著作权、技术秘密等不同的方式加以保护。

2执行体系

2.1领导和管理机制。

2.1.1完善公司科技创新领导小组制度。云南电网公司科技创新领导小组是公司科技管理的领导和决策机构,由公司领导和各部门负责人组成,负责审定公司科技发展纲要、规划、公司年度科技计划,确定公司科技工作重点,每年至少举行一次定期会议,讨论有关议题,并不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公司科技发展战略、纲要、规划、重点课题及经费预算等重大问题。

2.1.2建立科技创新管理例会制度。组织公司相关职能部门领导参加的项目管理委员会,负责对公司科技项目的论证、立项、过程管理、质量管理、进度管理到验收、鉴定、评奖、后评估、推广应用等工作,形成高效的科技项目管理体系,实现公司科技发展的统一目标、统一规划、统一资源配置、统一协调。

2.1.3建立日常考核制度。进一步加强对科技项目的全过程监督管理,通过修订制度和梳理流程,逐步建立从科技项目的产生、论证、立项、储备、过程管理、质量管理、进度管理到验收、鉴定、评奖、后评估、推广应用等闭环的管理模式,形成高效的科技项目管理体系。

2.1.4建立人才交流合作机制。对内坚持在创新实践中识别人才,在创新活动中培育人才,在创新事业中凝聚人才,为年轻人施展才干提供更大的舞台和更多的机会,使一大批优秀拔尖人才能够脱颖而出,成为公司的高素质科技创新队伍。拓宽吸引、使用人才的渠道,为创业人才、留学人员和研发机构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

2.2评价激励机制

2.2.1建立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的人才激励机制。积极鼓励发表进入SCi、ei、iStp、iSR检索的高水平学术论文,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推广应用先进适用技术,加强对科研成果的后评估管理,不断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努力促进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及工程化、产业化。

2.2.2完善成果―收益机制。将科技人员的业绩与科技人员的收益结合起来是挖掘科技人员潜能的有效途径,要将科技人员的科技创新成果与其奖励结合起来,进一步加大科技成果奖励力度,并且提高技术创新参与者在其他方面的收益,包括政治方面的、精神方面的等等,以此来解决公司评价体系注重安全而忽视创新的问题。

2.2.3实行竞聘上岗。对于有创新意识、开拓能力强的科技人员采用职务晋升激励,凡符合条件的科技人员均可竞聘上岗,从低岗位到高岗位晋升,成立竞聘委员会,由竞聘委员会负责对应聘者的任职能力及综合素质进行公开的考评测试,提出录用建议,并对录用结果进行公示,保证竞聘上岗的公平性。

2.2.4开展培训激励。本着“公平竞争,择优培训”的原则,在培训机会的分配上,应对优秀科技人员提供奖励性的培训,例如:安排业绩优秀的科技人员到国外研修等,让培训成为人人渴望的奖励。

2.2.5实行荣誉激励机制。倡导精神类的奖励,提高技术创新人才在个人发展中的收益,包括授予各种头衔和荣誉、职称、职务、在一定范围内宣传表彰、组织事迹录中留名。为优秀人才提供更多的提升和发展机会,尊重个人意见,根据他们的能力和特点,帮助他们实现职业发展目标。

3长效机制

3.1以人为本。

3.1.1引进人才,合理选人,发现人。对外积极开展人才引进、招收和选聘工作,扩大人才专业覆盖面,加强“五类人才”建设,建立一支以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为带头人、结构和梯次合理、专业齐全、数量充足的高素质科技人才队伍。

3.1.2知人善任,实现价值,发展人。建立高技术专门人才及管理人才的人才库,规范人才管理;促进人才的合理流动及其交流合作;在用人策略上,“知人”方能“善任”,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才的才能和潜力,为企业创造价值。

3.1.3教育培训,鼓励创新,提升人。通过开展科技创新专题学习,专题研讨会、现场会,技术技能比赛等活动提升科技人员科技创新水平;通过推出“虚拟岗位”和“挂职锻炼”培训,帮助科技人员在实践中了解工作流程,丰富技术技能,进而成为全能人才。

3.1.4改善环境,提高待遇,激励人。关爱科技人员心理健康,做到理解人、关心人、尊重人、发展人,关心科技人员的工作和生活,真诚关心每个人的成长,给他们以优厚的待遇。努力为广大科技人员的个性发挥、个人成长、个体价值的实现打造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3.2融入管理。

3.2.1关爱人才是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建立重视人、关心人、尊重人的管理机制和工作氛围,大力实施提高科技人才幸福指数的各项举措:解决实际困难,提升科技人才生活品质;注重心理疏导,关爱科技人才;开展科技创新知识竞赛、摄影、绘画、书法比赛等文体娱乐活动。

3.2.2形象整合是文化建设的切入点。对科技创新外在形象进行设计、整合,通过标准建筑物、横幅、宣传栏、电子屏幕等现代组合,在公司科技创新重点单位内部建设科技创新文化长廊,在办公楼建立科技创新成果展厅,设计科技创新形象识别系统,确立并统一科技创新主题歌曲、口号标语、形象标志、企业旗帜,做到标准字、标准色的统一。

3.2.3宣传教化是文化建设的立足点。完善落实《云南电网科技创新文化手册》,通过对科技人员进行企业文化系统培训,举办一系列文化活动,充分利用云南电网内部简报、网络以及相关单位内部的文化宣传板,传播科技创新文化的核心理念、制度文化及行为文化,定期进行关于科技创新文化的教育,加深科技人员对科技创新文化的认识,从而调动他们参与科技创新文化建设的积极性。

3.2.4领导带头是文化建设的结合点。通过领导言传身教,身体力行,让科技人员知道,领导不仅是科技创新文化的提出者,更是科技创新文化的杰出体现者,形成人人自觉遵守企业制度的良好习惯,从而使制度文化的约束作用落到实处,真正成为维系科技创新文化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因素,培养出科技创新文化的氛围。

3.3融入工作。

3.3.1通过工作实现文化传播。使科技人员在工作中践行创新观、学习观、团队观、诚信观和责任观,加强团队建设,鼓励学习交流,明确岗位职责。养成爱岗敬业、求新求变、求真求实、不断学习、至诚合作、尽心尽责的思维意识,在实践工作中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发挥团队协作精神,做到工作经验共享,加强工作交流,将科技创新文化落到工作实处。

3.3.2丰富宣传载体。通过会议、研讨、联欢、论坛、征文、演讲、故事征集、成果汇报等形式多样、内容活泼的宣传载体,采取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宣传方式,借助阅读率高、视觉冲击效果好的宣传媒介,提高文化宣传的实效性。

3.3.3发挥榜样激励作用。寻找科技创新科技人员、团队典范,树立标杆,加强教育宣传。使科技创新文化深入人心,成为科技人员的工作指南,用贴近科技人员实际的榜样激励科技人员,带动科技人员,激发科技人员创新热情,自觉地向“创新英雄”靠拢,营造浓厚的比学赶超气氛,学习他们的做法以期取得他们那样的成功,进而形成新的创新价值观。

3.4入脑入心。

在云南电网科技创新文化的指引下,进一步完善云南电网公司科技创新管理体系和管理办法,进一步梳理工作流程,建立健全鼓励科技创新的制度和机制,制订相关的措施和办法,实施成果―收益机制等激励办法,最大程度激发广大科技人员的创新热情。形成初具规模的科技创新文化宣传阵地,有效改善科技创新外在环境,营造重视科技、鼓励创新、支持创新的良好氛围,注重培植创新土壤,培育基层创新文化和科技人员岗位文化。

科技创新作文篇5

关键词:学生事务;科技文化;构建

科技人才培养是高校的中心任务,而形式多样的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构成的高校学生科技文化对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和科技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是大学生从事科学创新实践的重要平台,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

然而,当前许多高校的学术科技文化的构建还存在一些问题。有些高校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相关活动的认识还不够到位,教师和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有些高校由于经费紧张等原因,对于学生学术科技的经费保障、配套措施都显不足;有些高校无法配备专门的组织机构和辅导教师进行指导和规划。这些问题制约了高校学生科技文化活动的深入开展,制约了学生参与科技文化的积极性,迫切需要得到改善。具体来说,可以在以下四个方面加强工作。

一、构建学生喜闻乐见的高校科技文化活动体系

首先是开展科学启蒙,培养广大学生的科技兴趣。开展受学生欢迎的各种活动,如各种内容的学术讲座,聘请知名专家学者主讲,让学生了解科技前沿动态,为课堂知识的具体应用打下良好的基础,进而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要以学生为主开展各种内容的学术沙龙活动,让学生成为科技普及活动的主动者和受益者。要借助各种契机,举办科技制作成果展等,让学生体会到科技的魅力,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专业感情,培养其科技兴趣。

其次是有针对性地开展科技文化节,营造科技创新氛围。应整合校内学生科技活动资源,有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生科技竞赛与学生科技立项,在实践中增强科研能力。结合学科特色和相关学生科技竞赛提出学生科技活动项目建设目标,对学校学生科技活动品牌项目进行重点支持。

二、构建高校学生科技文化的评价体系

首先是通过奖学金、三好学生、优秀毕业生等荣誉称号的评选,引导更多学生参与学术科技活动。在荣誉称号评选时,将参加学生科技活动的情况作为一个条件,引导更多学生参与到科技文化活动中来;在学生奖学金评定时,对在科技文化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学生给予倾斜;设立科研与科技文化相关的系列荣誉,对科研能力突出或者在各级科技竞赛中获奖的学生予以物质和精神上的奖励。

其次是系统规划积极参与科技活动的学生的成长路线,为科技创新能力强的学生建立求职的畅通渠道。要结合学生参与科技活动的情况全面评估学生的创新能力,为科技创新能力强、综合条件优秀的学生积极推荐工作,建立这些学生步入社会的畅通渠道;建立毕业生跟踪调查机制,总结学生培养的经验,进而有针对性地修正学生科技创新培养体系。

三、构建高校学生科技文化的基础平台

在硬件方面,建立公共平台以供参加科技活动的学生使用。要积极创造条件为为学生科技创新团队提供活动场所、开发设备及参考资料等必要条件,建设好学生科技文化活动中心,并提供具体的创新项目支持和引导。同时,要定期开放校内优秀实验室,给优秀学生提供展现科研成果的平台。

在软件方面,要建好学生科技社团,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组织不同的学生社团和科技创新团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活跃学生思想,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营造校园争先科技创新的氛围;充分挖掘现有资源,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并设立专专项经费,支持学生科技文化活动。

四、构建高校学生科技文化的师资队伍

在专业指导教师队伍的建设上,必须选拔和培养有技术、有责任心的的专业教师参与指导学生课外科技活动,为学生提供科技理念、最新信息、专业指导与技术支持。这需要高校积极研究制定有效的激励机制,引导教师积极参与指导学生科技文化活动,努力构建形成业务水平高、奉献精神好、年龄结构合理的指导教师队伍。

科技创新作文篇6

在科学技术发展演进的历程中,随着社会分工的细化,科技创新的主体逐步由个体过渡到团体机构,由单一学科领域研究过渡到多学科领域交叉共同研究,主体间相互协作的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科技创新所使用实验仪器等科学技术工具由简单逐步发展得更为复杂、精密,人类认识和获取自然界信息的能力不断提升;科技创新所使用的思维方法不断演进,由感性直观逐步发展为包含归纳与演绎的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复杂性思维等多种思维方法,对综合运用各种思维方法的能力要求越来越高。

科学技术创新作为文化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其发展演进的过程中表现出自身显著的特点,体现为多种属性的辩证统一。1.继承性与创新性统一。任何一种科学技术创新都是建立在前人的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及其他科学文化资源的基础之上,离开这些,科技创新就可能成为无水之源、猜测臆断。同时,科学技术创新是在原有文化资源基础上,对自然事物的规律进行的新探索和创新,正如波普尔所说:“理论是我们自己的发明物,是我们自己的观念;它们不是强加给我们的,而是我们自己创造的。”165现代西方理论界中,库恩的“范式”理论与拉卡托斯的“科学研究纲领”理论在分析科学发展演进时,都体现出科学技术发展继承性与创新性相统一的特性。

2.个体性与社会化统一:科技创新需要生产者具有较高的科学素养,与科学家自身的兴趣、爱好、知识、灵感等紧密相关,如牛顿的“三大定律”、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等体现出科学创新中科学家自身的鲜明个体性特征。同时,科技创新离不开一定的社会生产条件,特别是随着当代科研领域的扩大与深化,科技的研发不仅需要科学家之间的紧密配合,也越来越需要多个科研机构、多个国家的政府分工协作、共同完成,体现出社会化、全球化的特性。

3.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科技创新是科学家认识和把握自然界客观规律,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创造性活动的过程。科技生产者在不断探寻未知、进行科技创新的过程中,始终探索着自然界的客观规律,同时也遵循着科技创造生产自身发展演进的规律。当然,科学家进行科技创新不只是追求真理、认识世界,他们直接或间接的目的是为了服务于人类社会,提高人自身的能力水平和实现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体现出科学的社会价值和人文关怀。

二、改革开放以来当代中国科技创新思想的发展历程

1.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在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地位作用,在继承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的科技思想的同时,结合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世情、国情、党情的新变化,先后提出一系列科学判断和重要思想,探索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创新发展道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领导集体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理论,明确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将科学技术作为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条件,提出:“不搞现代化,科学技术水平不提高,社会生产力不发达,国家的实力得不到加强,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得不到改善,那末,我们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就不能充分巩固,我们国家的安全就没有可靠的保障。”86邓小平强调中国必须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必须把高科技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我国在这一时期先后推出“星火计划”“863计划”“火炬计划”等科技发展战略举措,推动了我国科学技术创新的发展跨越。

2.江主席提出“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的观点。以江主席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继承了邓小平的科技思想,提出“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500,坚持将增强科技观念、推动科技发展作为大事来抓。在1995年《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中提出了科教兴国战略,把科技与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将创新作为我国科技发展的强大动力,推动着我国科技创新发展。

3.胡锦涛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科技发展战略。党的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将加强和改进科技工作与促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联系起来,制定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与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突出强调将科技进步创新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要求增强我国科技的自主创新能力,创造性地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科技发展战略,将其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为中国特色的科技创新发展之路指明了方向。

4.提出“必须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的思想。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为总书记的新的领导集体继承了我党以往的科技创新思想,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强调“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要求科研工作者要不断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加快向创新驱动发展转变。

三、当代中国科技创新取得的成就与面临的挑战

改革开放以来,我党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有利于科技创新的政策举措,充分调动与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科技工作者的创新热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技术创新呈现出繁荣发展的局面,取得了辉煌的科技创新成果,成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前进发展的重要动力。

1·当代中国科技创新的重大成就。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充分发挥,我国的科技事业取得了重大成就和长足发展,科技整体实力显著增强,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科技创新的社会环境不断改善,科技发展进入重要跃升期,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是一大批前沿科技领域获得突破,科技实力大幅提升。随着我国科技研发体系的不断完善,以载人航天与探月工程、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高性能计算机等为代表的一大批重大科技项目实现突破,我国整体科技创新水平获得大幅跃升。二是科技基础领域研究获得较大发展。国家通过组织实施863计划、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措施,取得一系列重大原创性成果使我国自然科学基础研究水平不断提升。据统计,2003年至2013年,我国科技人员共发表国际科技论文114.30万篇,排在世界第2位;论文共被引用709.88万次,排在世界第5位。三是科技体制改革成果斐然。随着科技体制改革的深化,特别是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全面推进,原有封闭的计划管理体制逐步过渡为以开放的市场机制来配置科技资源,科技创新主体的创新活力极大增强,科技创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速度更快、效率更高。四是我国科技投入不断加大,大批高素质科技人才不断涌现。据统计,2013年我国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超过2%[8]。随着政府对科技投入的不断加大和社会化科技投入体系的建立,各类实验室、科研仪器和科技文献等科技基础条件逐步完备,“”“百千万人才工程”“杰出青年计划”等重大人才工程先后实施,科技人才队伍迅速壮大、结构日趋合理。五是我国科技创新的社会环境不断改善。从1993年颁布实施《科技进步法》开始,由各项科技政策法规组成的科技创新法律制度体系形成并不断完善。同时,科技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我国已与150多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建立了科技合作关系,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政府间双边和多边国家间科技合作框架,初步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广领域、高水平的国际科技合作格局。正是在我国科技创新取得的一系列成果的基础上,胡锦涛同志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这一战略任务,明确提出要增强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到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目标任务。

2.当代中国科技创新面临的现实挑战。改革开放以来,科技创新取得的辉煌成就证明我国已经成为一个科技大国,但同时我们应看到,我国整体科技创新水平还不算高,还不是一个科技强国,我国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仍面临着诸多现实挑战。一方面,世界范围内的新技术革命方兴未艾,世界各国间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的竞争更趋激烈,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其雄厚的综合国力和科学技术基础继续领跑于世界科技变革浪潮,且继续针对我国实施“技术壁垒”政策。由于我国科技基础相对薄弱、发展时间相对较晚,仍处于后发追赶状态,因此,我国在一段时间内仍将面对发达国家科技占优势的压力,且与世界先进科技水平的差距存在着被继续拉大的可能。另一方面,从我国自身科技发展状况来分析,我国公众的科学意识与科学素养依然偏低,核心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基础和前沿研究还比较薄弱,不同地区、行业间科技创新水平发展不平衡;高新技术的产业化水平偏低,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效率亟需提高,科技创新的管理体制、市场转化机制、评价体系、激励机制等与科技发展水平还不相适应;科研机构条块分割现象仍然存在,科学研究的功利化、行政化现象仍然存在,科技创新的投入产出质量有待提升、经费管理使用需要加强,科技创新的优秀人力资源仍显不足,科技创新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需要进一步激发。

四、加快推进当代中国科技创新的现实分析

着力增强我国科技的自主创新能力,提高我国科技整体实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技创新的目标与要求。要落实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加快科技创新的步伐,我们应当在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优化科技创新系统、培育科技创新文化和扩大科技交流合作等方面继续努力。

1.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是解决我国当前科技创新面临的突出矛盾、推动科技创新不断前进的不竭动力。科技体制改革的目标方向应当是建立符合科技创新自身发展规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并且能够实现科技与经济良性互动的体制机制。邓小平同志曾说:“改革科技体制,我最关心的,还是人才。”108改革科技体制的重要目的就是要充分发挥出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因此,科技体制改革必须在构建人才激励机制、塑造良好人才环境、优化人才比例结构和提高其综合素质上下功夫,着力构建一支高素质科技人才队伍。同时,科技体制改革应当不断优化科技资源的配置方式,着力转变政府职能,推动相应的科研机构转企改制,整合各种科技资源,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再次,要加强科技管理体制建设,提高科学管理水平,要理顺科技创新中的各种关系,强化政府宏观决策和科研机构、企业的内部管理。另外,要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引进竞争机制,完善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机制,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进一步发挥科学技术对社会、对民生的推动作用。

2.优化科技创新体系。一国的科技创新系统从动态过程来看,主要包括科技的创造、推广、转化和普及等环节,各环节环环相扣、相互影响,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不断发展的过程。因此,完善与优化科技创新体系,就要求“建立科技创新机制、科技推广机制、科技专利保护机制和科技教育普及机制。”310与此同时,要从系统整体出发,协调处理好一系列矛盾关系:要统筹基础领域研究与前沿科技突破,合理安排资金投入,既要重视对基础研究的积累,又要勇于在关键性应用技术上有所突破;要统筹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与科技装备平台建设,既突出高素质科技人才的培养,也要加快科技装备的现代化建设,实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统筹科技创新与现实生产力发展,在组织形态上不断创新,形成企业为主体、科研机构为骨干的产学研一体化创新体系;要统筹高科技领域研发与传统产业升级改造,既要有重点地发展高新技术、推动高新技术的产业化,又要注重提升传统产业的技术含量,加快我国由工业化向信息化的转型。

科技创新作文篇7

【关键词】科技创新科技创新平台网络结构评价体系

1.引言

区域科技创新平台无论对于一个地区还是一个国家的创新活动来说意义重大,它能够集聚某一区域内优质的科技创新资源,产生集聚效应,成为科技创新的重要平台,所以研究区域科技创新平台的有关理论就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本文建立了区域科技创新平台的评价指标,从基础条件建设、资金支持能力、人才创新能力以及科技成果产出四个方面进行评价,希望能够借助这一评价指标对某一区域的科技创新平台的运行效果进行评价,从而不断改善其运行效果。

2.区域科技创新平台的构成体系模型及其功能

2.1区域科技创新平台的构成体系模型

区域科技创新平台从构成上来说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是由多个子平台共同构成的。区域科技创新平台是指为了满足区域科技创新的需求,将区域中优质的创新资源进行有效地整合和配置,联合科技创新的主体,为科技创新主体的创新活动提供科技服务和技术,实现创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共享,以提高区域科技创新能力为目的的网络性结构。

本文综合以前学者的观点认为区域科技创新平台是由技术研发平台、科技成果产业化平台和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构成的,各个子平台又是有具体的基础设施和资源构成的,由此形成了区域科技创新平台网络的系统结构。

在该网络系统中,研发平台主要是进行技术的研究和创新,以更新原有技术和产生新技术,由重点实验室、中试基地和工程研究中心构成,是区域科技创新平台的基础;产业化平台主要是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并形成产业化,由企业孵化器、科技园区和产业基地构成,是区域科技创新平台的重点;创新服务平台主要是为创新活动提供科技服务,由生产力促进中心、技术检测机构和技术转移交易机构组构成,是区域科技创新平台的保障。创新服务平台为研发平台和产业化平台提供创新服务支持,研发平台为产业化平台提供创新资源和基础设施,产业化平台为研发平台提供技术反馈。

2.2区域科技创新平台体系的功能

区域科技创新平台的功能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

(1)资源整合功能。区域科技创新平台将三大子平台组合在一起,同时也能够将各子平台所拥有的创新资源进行整合和优化配置,比如知识、信息、基础设施、资金、人才等创新资源,使创新资源能够发挥最大的效益。

(2)优势互补功能。研发平台、产业化平台和创新服务平台在技术创新的一系列活动中都有各自不同的任务和功能,也有各自的优势和不足,区域科技创新平台将这三大子平台组合起来,在发挥各自作用的同时,能够相互开展合作、优势互补,某一子平台创新效率和能力的提高能够带动其他子平台创新能力和效率的提高,从而促进整个创新平台创新能力的提升。

(3)激励约束功能。三大子平台要进行良好的合作创新,需要有一种激励机制,这样才能够提高各自进行相互合作的积极性。这种激励机制就是各方在进行合作时能够降低获取知识、信息和技术等创新资源的获取成本和交易成本,寻找合作伙伴的时间和费用成本,从而降低创新成本,因此,各方有进行合作创新的共同利益和动力。同时,在合作创新的过程中会形成一种共同的价值观、创新氛围和文化、创新规则和制度等,从而对个各方的创新活动起到一定的约束作用。激励约束功能能够使三大子平台的关系更加牢固,从而使创新活动的开展更加顺利地进行。

3.区域科技创新平台运行绩效评价指标的确定

区域科技创新平台运行绩效评价指标的确定要遵循一定的原则,要能够全面反映评价对象的特征,要具有可比性和明确性。

本文在借鉴以前不同学者的研究成果基础上,从平台的基础条件建设、资金支撑能力、人才创新能力和科技成果产出四个方面建立区域科技创新平台的评价体系。以下对这四个指标进行介绍:

(1)基础条件建设指标

的基础条件建设的状况在科技创新活动中起到非常重要的基础性的作用,为创新活动提供最基本的平台支持。比如区域科技创新平台构成中的研发平台和产业化平台都是属于基础条件建设的范畴,像重点实验室、中试基地和工程研究中心、企业孵化器、科技园区、生产力促进中心等。

(2)资金支撑能力指标

任何一项科技创新活动都离不开资金的支持。平台的资金支撑能力指标是指平台搜集资金的能力,比如来自政府的资金支持、研究经费,创新主体的科研经费投入等。

(3)人才创新能力指标

人才创新能力指标指的是平台中技术创新人才的数量、质量和创新能力等。比如,科技人才的数量、高校学生数量、科研院所人员数量和质量。

(4)科技成果产出指标

科技成果产出指标指的是在一定的时期内所能创造的科技成果的数量和质量,反映了平台实际的科技创新能力。比如获得专利数量、发表的科技论文数量、研发的技术成果数量、技术交易的数量和科技企业的营业利润等。科技创新平台的评价四个一级指标和若干个二级指标见表1。

4.结论和不足

本文主要介绍了科技创新平台由研发平台、产业化平台和科技服务平台三大平台构成以及平台的功能。最主要的是确立了科技创新平台的评价指标,从基础条件建设、资金支持能力、人才创新能力以及科技成果产出四个方面进行评价,依据这些指标可以对某一区域的科技创新平台作出评价,从而评估其综合能力,发挥优势,找到不足,并且针对不足找到改进措施。

本文的不足之处在于没有建立一个完整的评价体系,没有进行实证分析,因此,本文建立的评价指标的准确性不能得到验证,希望在今后的研究中能够根据这一评价指标建立评级体系,并且利用数据对某一区域的科技创新平台进行实证分析,以检验评级体系的准确性。

参考文献:

[1]李海华.浙江省科技创新平台评价及实证研究[d].江苏:浙江工业学,2009

[2]许强,杨艳.公共科技创新平台运行机理研究[j].2010,31(12):56-61

[3]李葳,王宏起.区域科技创新平台体系建设与运行策略[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6):10-13

[4]孙庆.区域科技创新平台网络化演进过程及机制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12(1):96-101

[5]孙庆,王宏起.地方科技创新平台体系及运行机制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10(3):16-19

[6]孙庆,王宏起.区域科技创新平台网络化发展路径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27(17):44-46

[7]谢旭红,季诚昌.科技创新平台有效运行机制研究[j].中国高校科技,2012(7):30-31

项目:山东省人文社会科学课题:12—zz—jg—04

国家知识产权局软科学:zd11-a-01

科技创新作文篇8

1912年,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提出了现代创新理论,第一次把创新这种非物质文化力量作为一种重要因素引入经济活动过程,对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拓展经济发展视野发挥了重要作用。创新的关键是知识和信息的生产、传播和应用,文化产业就是一种创新型产业,其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即1926—1947年,文化产业的工业化发展阶段;1948—1997年,文化产业的产业化发展阶段;1998年至今,文化产业发展的全球化阶段。数字技术和信息技术丰富拓展了文化产品的表现形式以及生产方式,也使文化产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大规模复制和传播能力。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当今时代,创新型文化产业的发展更离不开科技与文化的融合。文化产业的发展速度和文化产品的质量与科技成果的物质转换效果是成正比的。科技创新是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有效动力和重要手段。只有借助有效的科学技术手段,才能使优秀的文化资源、文化创意转变成为消费者所认可和欣赏的文化产品,而且文化产品的存储、传播以及对文化产业整个运作过程的各管理环节都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支持。随着科学技术的创新和发展,不断催生出文化消费的新需求和文化市场的新领域,同时也大大降低了文化产品的生产、传播、销售的成本,最大程度上体现了资源效益的最大化原则,提高了文化产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保定文化产业的科技创新状况

近年来,在保定市政府的大力推进下,作为经济发展新增长点的文化产业发展态势良好,取得了显著成绩。据统计,2013年保定市拥有文化产业法人单位达1537家,同比增加206家;制造业法人单位568家;文化产业从业人员近200万人,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85.1亿元,占全市GDp的3.43%,增加值总量位居全省第三,占GDp比重居全省第四。保定文化企业依托地域传统文化资源优势,逐步形成了以工艺美术品生成、出版印刷发行为代表的传统文化业态,同时将网络、数字、计算机信息等先进技术引入文化产业生成、制作、传播等领域,逐步形成了以影视传媒、游戏动漫、创意设计为代表的新型文化业态。在文化产业加速发展的同时,保定的科技创新也在不断增强。据统计,在高新技术领域,保定市2013年共获批省级以上项目18项、资金5.895亿元;政府投入科技经费1.02亿元,带动全社会科技投入23亿元;共有高新技术企业121家,这充分说明古城保定具有强劲的创新活力。优秀科技创新成果不断应用于文化产业领域。但是与发达地区相比,保定文化产业与高新技术的融合程度还不够深入,文化产品的科技含量还不是很高,文化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不足,优秀的文化资源的科技挖掘尚存广阔的发展空间。

三、科技创新与保定文化产业融合的有效机制

1.以政策为引导,营造文化科技创新环境。为了推动文化科技创新,京津冀三地应从政府层面积极鼓励文化企事业单位进行科技创新,努力营造创新的文化环境,积极推动科技创新与文化产业的有机融合。在宽松、开放、积极向上的大环境下,保定市应以增强文化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为目标,有针对性地制定文化科技创新与发展的保障措施和配套政策,通过健全和完善相关配套设施、基础条件等,为文化科技创新研究与应用提供支持和引导,不断推进高新技术成果与文化产业的高效结合。同时,重点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科技文化产品,加大发展与高新技术密切结合的新兴文化产业的发展力度,将科学创新成果广泛应用于文化产业发展及文化产品开发、制作、传播、流通的各个环节,从而提升保定文化产业的科技含量。

2.以项目为引领,深入拓展产学研平台。目前,保定市正以重大项目为引领,以科技创新为支撑,深入拓展产学研平台,加快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保定市已建成科技创新平台和企业孵化器23家,已拥有国家、省、市三级科技创新平台共120余家,将科技成果的研发、转化、交易、服务等功能集于一体。同时,依托当地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吸引社会各界人士助力文化创新。依托现有科技平台,不断拓展新的产学合作平台,实现文化产业与科学技术的“联姻”,从而不断增强文化产业的科技研发能力和文化产品的科技含量,并充分发挥文化产业的辐射效应和联动作用,带动保定文化、旅游、餐饮、物流等行业的快速发展。

科技创新作文篇9

【关键词】新建本科院校;科技创新;团队培养

【作者简介】杨莹,衢州学院教师教育学院2011级学生;徐莉莉,浙江衢州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副教授、浙江大学教育学硕士,浙江衢州324000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2728(2014)02-0145-04

大学是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结合点,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是当前检验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新建本科院校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重视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的培养工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近年来,新建本科院校加强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的培养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展,然而现实中,新建本科院校在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培养方面。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不利于科技创新工作的开展。

一、新建本科院校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培养存在的问题

为了更好地了解Q学院的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现状及对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培养的认识。笔者对部分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对科技创新团队培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一)问卷调查

1.调查对象

从o学院的全部本科生中随机抽取400个样本,进行问卷调查,回收390份。其中男生203名,女生187名;低年级(大一、大二)学生共193名,高年级(大三、大四)学生共197名;理工科学生210名,文科学生180名。

2.调查方法

通过相关资料收集,在参考已有的相关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调查问卷的基础上,根据Q学院等一些新建本科院校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修改,制成调查问卷。

3.调查步骤

要求被调查者根据自己的认识和体会,对于自身科研创新能力做出总体评价,最后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4.调查结果

从问卷资料来看,大学生对于新建本科院校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团队培养情况问卷调查的总体评价中。回答“需要”建立属于自己学院的科技创新团队仅占43%。还有57%的同学认为“不需要”或者“无所谓”。可以看出,新建本科院校中的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还不足。认识不到位。

从问卷调查显示的结果分析可以得出:

(1)部分大一新生对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的了解不到位。大部分人认为建立属于自己学院的科技创新团队可有可无;到了大二、大三,随着知识的增长和眼界的开阔。认识到科技创新项目对自身的素质发展和能力的提升都很有帮助,认为非常有必要的人数大幅增长(图1)。

(2)在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的组成中,45%的同学认为“男女搭配”的人员组成更加利于科技创新项目的进行,以“男生为主”的项目人员组成也占到25%,仅有17%的同学认为以“女生”为主的项目开展较为合适(图2)。在项目开展过程中,认为“专业知识”占主导地位的同学为21%,“团队意识”和“责任感”分别占29%和31%,分析得出在项目筹备或者进行,精神层面的组成必不可少。

(3)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的发展,对于不同的专业,发展的方面也会不同,文科生的科技创新是在原有理论基础上提出新的想法和观点。理科生的科技创新是将理论上升到实践,工科生的科技创新是从实践中发现或发明新型仪器、工具等等。在理工科、文科对新建本科院校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团队培养的态度表明。大部分的同学都将认为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要顺利进展,需要团队的力量(表1)。

(二)实地调查

作为新建本科院校,Q学院自2010年升格为本科院校,一直对大学生的素质教育较为注重,重视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因此,从Q学院近几年的科技创新项目的数量、质量、发展方向多处收集资料,整理分析得出以下表格及分析(表2):

从Q学院近几年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汇总表中看出。从2009-2013年。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总体上有明显的上升趋势。特别是在2010年升格为本科院校后。其在数量上更是呈现出突飞猛进的态势。这表明:一是学校的重视程度在显著的提高,鼓励大学师生积极参与,投身于科技创新的行列中来;二是大学生自身的创新意识不断提高,愿意积极主动的参与其中。认识到科技创新的重要性。

对Q学院的各二级学院所进行的2012-2013年省级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图3):一是以理工科为主的学院是参加省级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的主力军,以文科为主的学院科技创新能力稍有欠缺;二是机械工程学院在2012-2013年中都是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的主要参与者,工科生自身创新意识较高,能进行创新的项目也较为广泛,类似的学院还有建工学院、化材学院等;三是以文科为主的学院,由于新建本科院校的师资、教育教学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发展相对较为缓慢。

综上,新建本科院校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培养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1.投入时间较少,对科技创新的认识不足。在新建本科院校中,一是课程的发展模式还没完全转变为大学模式,课务安排较为繁杂。能留给大学生开展科技创新的时间并不充裕。学生主要是利用课余时间开展项目研究:二是学校对于参与科技创新项目同学的鼓励政策还不成熟,学生的积极性还未得到充分调动;三是学校在宣传大学生科技创新方面,更多地考虑到大二学生相关知识的积累,将目光关注于大二学生,而对于大一新生的宣传和关注并不多,以至于大部分学生或是对科技创新的认识不足,或是误以为过早而错过一些机会。

2.学术氛围不足,缺少探索精神。尽管学校对于大学生科技创新的重视度日趋增强,但由于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人数较少。知道的人群也较为局限,因而其涉及的学生总人数并不多。大学校园往往被其他的“文体活动”类的校园文化活动所包围,缺乏特有的科技创新的氛围,学术研究氛围并不浓烈。同时,虽然Q学院是以工科为主的新建本科院校,尽管在人才培养上强调学生的实践能力,但大学生自身的创新探索能力还是比较欠缺。

3.专业教师指导动力不足。专业教师的指导在科技创新活动中也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虽然在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中,一直强调以学生自主参与活动为主,但教师的专业指导在其中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但就现在新建本科院校而言,在调查中发现,虽然每个项目都有一个或若干个指导教师,但有部分指导教师其本身对活动的指导并非自觉自愿,再加上教师的课务等因素的影响,指导教师的指导时间、精力不足,对所指导项目的专业意见提出也不是很到位。

4.学生参与项目目的不明确。由于项目开展方面,有的从选题开始就是在指导教师的帮助下开展,习惯于指导教师的指导安排,部分大学生对于自身“为什么参与科技创新项目”、“科技创新项目是什么”、“怎么做科技创新项目”等问题不能清晰地认识。有的是看中它对于评优评先的加分功能;有的是好朋友参加了,自己就参加,而事实上对自己所要做的事情一无所知;有的是被指导教师指定参与,而不明确自己参与的真正原因等等。学生参与的目的不明确,导致参与项目的积极性不高,进而影响项目开展的进度和质量。

5.团队意识培养不足。团队意识是一个刚队建设的灵魂。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成员的组成,一般以校内人员为主。由于考虑到人员所承担任务性质的不同,在人员挑选上,尽管在专业上不尽相同,但以科技创新项目为载体。在指导教师的协调安排之下,组成科技创新团队,形成较为稳定的合作基础。但现实中,由于缺乏专业的科技创新知识教育,研究氛围不足,不利于指导教师和项目负责人对团队意识的培养,新建本科院校其科技创新团队意识的培养并没有很好的发挥作用。

二、新建本科院校加强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培养的对策

(一)以科技文化活动为载体,丰富大学校园文化

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其成长的环境。对于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的培养,新建本科院校必须要为其提供一个适宜创新的成长氛围,抓校园文化建设。营造“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氛围。在大学的校园文化活动中,校园科技文化活动其本身就是重要的内容组成。新建本科院校要充分发挥校园科技文化活动的育人作用,以多彩、多样的科技文化活动为载体,丰富大学校园文化。每年学校都要定期举办诸如网络知识竞赛、科技知识讲座、科技图片展览、团队文化设计竞赛等科技文化活动。通过开展系列校园文化活动。丰富大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为他们提供施展才华的平台;在活动中有助于培养他们的科技兴趣,发掘他们的潜能,促使个性得到充分张扬;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他们的科技创新意识,培养科学态度,陶冶科技情操,促进他们的全面成长。

(二)增设科技创新相关课程

在课程设置中增设与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相关的课程。诸如“创新思维”、“科技论文写作”等课程,开课的形式可以是必修课、选修课、公选课不限,这主要根据学校课程设置的实际需求而定。教师在教学中,要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以学生的需要、兴趣为基础,在教学方法上多采用调查、考察、参观、实验、展示、交流等方式,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面对问题,共同探究,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科学方法和科学态度,提高学生的实践精神和创新能力。以课程的形式,还有助于进一步增强大学校园科技创新的学习氛围。当然,在其他课程教学过程中,学校也要鼓励教师能加强相关的教学渗透。

(三)完善相关激励政策

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顺利地开展,除了有相应的经费支撑之外,还应有其他相关的激励措施。对指导教师而言,学校要将其指导的项目视作其教科研工作量的一部分,激发教师指导的积极性:相应减少指导教师的日常工作量,以确保指导教师的指导时间;对于指导积极、效果好的教师。还要给予一定的奖励。对参与项目的学生而言,学校要按参加项目算作一定的学分,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在评优评先上,要根据项目的来源给予一定的倾斜政策;二级学院还要在人力、物力等方面提供相应支持和帮助,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另外,学校还要鼓励师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开展相关的项目研究。

科技创新作文篇10

【关键词】中国科技创新特点挑战突破措施

Considerationsonthecharacteristics、challengesandbreakthroughmeasuresofScientificandtechnologicalinnovationofChina

ZhangQiang

(GansuprovincialmeteorologicalBureauGansuLanzhou730020)

【abstract】Scientificandtechnologicalinnovationisancomplexissue,itonlyinvolvesthingsaboutscienceandtechnology,butalsorelatestoinstitution、cultureandethnicity。inthispaper,basedonsummarizingtheresearchresultsonscientificandtechnologicalinnovationofChina,andthroughintegratingwiththecurrentstatusofscientificandtechnologicalinnovationofChina,contentandmaincharacteristicsonscientificandtechnologicalinnovationofChinainthenewage,anditsmeaningstosocialandeconomicofChinawereanalyzed,therestraintsandchallengesofscientificandtechnologicalinnovationofChinawereproposed,especiallythemainmeasuresbuildinganinnovativenationinChinawerepreliminarilydiscussed.thestudycanprovidesomescientificreferencetopracticesofscientificandtechnologicalinnovationofChinainthefuture.

【Keywords】China,scientificandtechnologicalinnovation,characteristicsandchallenges,breakthroughmeasures

1引言

创新是人类创造力、发现力和感悟力的体现,是创造新思想、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和新价值的必要过程。科技创新不仅能够影响人的思维方式、推动理论突破和取得重大经济效益,甚至还会直接或间接推动社会变革。它既是技术进步的源泉,也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的不竭动力,一直在人类历史发展长河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今天的世界,科技发展水平高度反映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核心竞争力,科技创新广泛影响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

虽然,近几十年我国实行了改革开放的正确的国策,充分发挥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经济规模已跃居世界第二,在目前世界经济普遍疲软的形势下仍然保持着强劲的经济发展势头。但必须清楚的看到,我国过去的发展是建立在密集的人力成本、高昂的资源消耗和巨大的环境代价基础上,一直未摆脱粗放型的发展模式,进一步发展面临严峻的资源约束和环境压力,也缺乏新的、持续的内在发展动力。突破这一困境的唯一出路就是要在思想上落实科学发展观,在战略上转变发展方式,在行动上推进科技创新。

事实上,自20世纪中期,国际上关于科技创新的研究就已兴起,科技创新问题逐渐登上了各种学术论坛,并引起了社会各界普遍关注。到20世纪后期,科技创新与文化的互动问题也开始引起学者们的重视,创新文化逐渐成为一个重要的理论研究领域。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科技创新的发展之势更是突飞猛进,呈现出许多新的发展趋势,科技创新逐渐从单一学科突破的线性创新模式转向多学科交叉融合的非线性模式,从相对分割的封闭组织形态转向多机构协同的开放组织形态,从国家范围的科技资源配置转向全球化的科技资源的配置,从单纯的科技创新过程转向与思想和文化创新相融合的全社会创新。

全球科技创新的发展浪潮为我国科技创新提供了外在动力。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科学技术工作者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努力,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已建立了较为完整的科学技术体系,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创新基础。但总体上讲,我国还只是一个科技大国,而不是一个科技强国,科技创新能力还有很大差距,科技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还不尽如人意。

作为一个世界大国,中国必须拥有自主科技创新能力,只有拥有了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才会获得技术独立,也才会获得经济独立,甚至才会具有真正的和领土独立。正如印度前总统卡拉姆曾经说过,技术永远是国家的财富,技术合作是竞争对手之间的利益博弈,而不是强者对弱者廉价的施舍。我国目前正面临资源、环境、经济结构和国家安全等多方面的挑战,绝不能奢望他人来解决我们所面临的科学技术难题,必须依靠自主科技创新来寻求突破。而科技创新能力是由组织内生的,由组织自身所具有的创新要素所决定,只有通过不断发展和完善自身创新要素才能提高其内生机能。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在充分遵循科技创新的科学规律的基础上,不断分析、思考、探索和解决科技创新实践中遇到的各种难题。因此,本文将在深入领会科技创新内涵的基础上,认识和分析科技创新的本质特征,探讨我国科技创新的突出问题,思考在实践中推进科技创新和服务科技创新的措施和方法。

2科技创新的内涵和特征

2.1科技创新的内涵

广义而言创新是指一切具有创造性的变革活动,涉及人类活动的所有领域。最早创新是作为一个经济学的专用名词出现,约瑟夫·熊彼特在1939年曾把创新定义为能够使生产手段进行新的组合的观念”,随后创新的内涵逐渐扩展为从新产品的创造或引入到商品的新的设计、开发、生产组织与销售的全过程,强调新思想或新模式的创造或引入带来的经济价值。莫克尔进一步强调了创造与创新的互补关系,他认为没有创造,创新最终会减速甚至停滞;而没有创新,创造就失去了关注的目标。

21世纪以来,人们对创新的认识正在发生着深刻变化,创新的内涵也在不断丰富,创新理念已经波及到经济、政治和社会的各个领域,已在制度建设、政府政策、管理手段、发展思路等多方面产生了一系列创新的观念和模式,创新正在成为全球科技、经济、文化相互冲击和耦合的焦点。所以本文所探讨的科技创新不只指以经济利益为目的的技术创新和企业创新,而是指围绕科学技术发展的所有创新活动,包括新知识的产生和新技术的形成、新产品的研发、新成果的应用及新市场模式和新管理模式的推行等全部创新活动,尤其强调新知识和新发明的创造及其转化为社会经济效益的过程。

一般而言,创新主要有三个突出特点:一是要“新”,突出用运思想和行为的非传统性;二是要“创”,强调破旧立新的胆识和敢为人先的勇气;三是要有可用性和实践性,要求能够产生可见的影响或效益。“新”主要体现的是创新者的能力和智慧,“创”主要表现的是创新者的态度和意愿。所以,技术创新活动与人密切关联,是以人为主宰,也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主要目的。科技创新能力基本包含了硬实力和软环境两个方面,硬实力主要指科技创新的基础条件和人才条件,而软环境主要分为科技创新的文化氛围及体制和机制两个层次。

然而,在经济发展水平达到一定程度后,科研平台、设备和技术资源等科技创新的基础条件一般比较容易达到科技创新的要求,但科技创新的人才条件很难仅靠财力和物力来实现。虽然说创新是人的潜能,大多数人都具有成为创新人才的潜力,但要真正成长为科技创新人才并非易事。作为科技创新人才:首先,要对科学技术具有浓厚兴趣和执着的追求;其次,第要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和广博的知识面;第三,要具有对科学问题的敏锐性和感悟力;第四,要具有对各类错综复杂问题的综合归纳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辩证分析能力;第五,要具有对事物本质特征和内在规律的洞察力。这些方面不可能一蹴而就,而需要靠自童年时就开始的长期教育和文化熏陶来培育,与社会教育模式和文化价值观密切相关。

文化是创新的土壤,能够为创新种子的萌发提供必要的养分和水分条件。科技创新文化体现了科技创新主体所应具有的文化特质以及与创新相关的社会文化特征,它既包含了创新者对科学的探索精神和对社会的责任感等,也反映了社会环境对新思想、新变化和新事物的接纳、欢迎、鼓励和包容的态度,表现了全社会进取求新的精神、热爱科学的风尚、包容失败的氛围和尊重创造的习俗。既是科技人员创新意愿的体现,也是社会对科技创新的观念和制度的反映。简单而言,就是科技创新者和全社会对科技创新的态度,这种态度对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创新潜力的发挥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制度是创新的阳光,能够为创新幼苗的成长发育提供必须的光照条件。科技创新制度不仅包括到对科学群体内部的评价制度、奖励制度、竞聘制度、科研成果共享制度、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及针对不同科技活动的科技管理体制与机制等,而且还涉及整个社会范围内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创新文化发展制度等方面的管理体制和协调机制。它不仅决定着创新资源的配置,还导引着创新主体的价值取向。科技创新制度将会构成科技创新活动的运行机制,经过长期坚持会逐步营造出科技创新的环境氛围,并最终会塑造出科技创新的行为模式。

2.2当代科技创新的主要特征

由于当前科技创新环境的复杂性和科技创新群体的特殊性及科技创新本身固有的发展规律,决定了当代科技创新具有其显著的时代特征:

第一,科技创新活动与社会环境高度融合。一方面,科技创新正在更加广泛地影响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同时,科技创新活动只有与社会经济紧密结合,在社会实践中产生出经济或社会效益,才能体现出科技创新的效果,完成科技创新的使命。所以,当前推进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应该以促进科技创新活动与经济社会紧密结合为重点,积极面向产业发展和社会需求。这就需要科技创新工作不仅要具有学术思维,还应具有市场和效益思维及社会文化思维。

第二,科技创新人才要兼具科学特质和社会责任。科技创新不仅需要科技工作具有善于发现、发明和创造的科学素养,而且也需要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科学使命感,积极承担的社会责任,自觉担当科学使命,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科技创新最终为社会服务的目的。

第三,科技创新的思维过程具有发散性。这不仅因为当代科技创新需要学科交叉,也体现在当代科技创新要具有全球化意识和区域特色。科技创新过程既要具有高远的全球视野,开展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沟通、合作和交流,也要善于从学科交叉中找到亮点,从分歧意见中发现收获,从多元文化中吸取养分。

第四,科技创新体系具有开放性。科技创新需要各种不同思想观点的不断交流和碰撞,只有这样才能产生出创新的火花,这需要科技创新组织要具有充分的开放性,让科技人员自主流动,让各种新的想法和观点能够得到自由表达,让各种科技资源能够充分共享,为各种新思想、新观点和新思维的发育成长提供土壤和环境,使科技创新组织不断有新思想和新思维的注入,不断有新思想和新思维涌现,最大限度地焕发出科技人员创造性。同时,还应该合理维护科技工作者的个性,充分释放科技工作者的创新潜能。

第五,科技创新运行机制具有激励性。科技创新需要科技人员具有持续的活力和激情,激励性的运行机制是保持永恒活力的重要手段。激励机制包括评价的督促作用及待遇、荣誉和利益的杠杆效应等多个方面。激励机制应该保持精神激励和物质刺激相平衡,保持竞争性和宽松性和相平衡,避免对激励的疲劳化和环境气氛的失调。

第六,科技创新组织趋于向多元化。当代科技创新不再是科研机构的单一行为,企业正在逐渐成为科技创新的主体,产学研结合的特点日益突出,而且许多社会事业单位和文化团体也正在成为科技创新的重要参与者。要不断完善政策措施,理顺体制和机制,让不同创新组织在整个创新链中共生和协同,形成创新合力,共享创新成果。

第七,科技创新管理模式更加具有服务性。科技创新不同于其它社会活动,僵化的指令型管理模式容易扼杀创新潜力,而灵活的服务型管理模式会呵护和培育创新潜力的发挥。服务型管理过程应该主要包括确定科技创新的任务,调控科技创新的方向,保证科技创新的资源,组织科技创新活动,协调科技创新体之间的关系,帮助解决科技创新中的问题,为科技创新提供社会化和专业化的服务,以保障和促进科技创新活动有效开展。

第八,科技创新文化更具有包容性。创新是具有很大风险性的活动,一般情况下创新的失败概率应远大于成功的概率。因此,科技创新需要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高度融合的社会文化氛围,它既要鼓励成功,也要包容失败,要能够激发整个社会的创新激情,使所有科技创新体之间相互激励,和谐发展。

3我国科技创新的主要约束和挑战

无论从科技创新的内在特征而言,还是从我国科技创新的实践来看,我国科技创新还存在一些关键性的约束和挑战需要进一步突破:

3.1缺乏具有科技创新特质的人才

在经费、基础条件和人才等科技创新的基本条件中,人才是其中最关键的因素,因为任何科技创新必须有人来完成,人是科技创新的实践者和耕耘者。由于受长期以来形成的比较僵化的教育模式和相对保守的文化传统影响,我国人才成长主要通过灌输式的知识积累和循规蹈矩式的经验总结来完成。科技人才不仅缺少创新所需要的知识广度和思维深度,而且也缺少创新所需要的独立创造能力。没有养成对实践的感悟能力和对经验的理性批判精神,没有形成敏锐洞察科学问题和大胆构造假说的创新意识,这种行为习惯和行为模式限制了科技创新所需要的灵感和悟性。

3.2尚未形成科技创新的社会风尚

由于受近些年商业化浪潮和社会急于求变思潮的影响,功利化的价值观念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不少科技工作者缺乏科技创新所需要的扎实和较真的劲头,只重数量不重质量;社会也缺乏对科技发展规律的正确理解,要求科技投入立竿见影;行政管理也忽视了科技创新群体自我组织、自我监督、自我完善的机制建设,对科技创新的无谓干预和条框约束过多。同时,无论是社会或个人都比较缺乏科技创新的风险意识和宽容态度,往往由于不敢失败和害怕失败而放弃创新,压抑了科技人员对科技创新的能动性。

3.3还未达到以兴趣爱好主导择业取向的社会发展水平

我国经历了数百年贫穷积弱的社会阶段,目前也仍然处于发展之中,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还比较低,这一现实决定了长期以来大多人在职业选择时主要以谋生为主导,而尚未出现以个人兴趣爱好为主导的择业趋势。所以,维持生存是工作中最优先考虑的问题,从而往往会以挣钱或获利多少来衡量科技工作成效,并没有把热爱知识、追求科学作为工作动机,没有把科技创新作为职业理想。科技活动基本处在被动和机械状态,缺乏科技创新所需要的原始冲动和激情,科技创新的内在动力严重不足。

3.4传统文化中存在不利于创新的消极因素

我国由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的转换尚未完成,现代文化的思想、价值、方法和制度尚未普及,消极的思维模式和处事原则仍然具有一定的市场基础,科技创新的思想理念被严重束缚。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中庸之道”观念让许多人不愿为人先,使不少创新念头胎死腹中;传统文化中的“学而优则仕”思想致使不少人并不真正以科技创新为追求,而把科技成果作为通向仕途的跳板;传统文化中的“知足常乐”观念引导着部分科技工作者以追求短期利益为目标,而缺乏持之以恒的科学精神。同时,科技创新还被我国传统文化的“人情”所困,人际关系中的亲疏原则压倒了学术标准,师生关系、团队关系和学派等蜕变成了垄断科技资源分配的利益集团,论资排辈阻碍了优秀人才脱颖而出,近亲繁殖造成人才与知识流动的凝滞,束缚了科技创新能力的挖掘和发挥。

3.5管理制度与科技创新的要求不相适应

由于过去计划经济的制度惯性和思维定式,在人员聘用、职称评定、绩效评估、成果奖励、资源分配等科技创新的相关环节还没有形成以创新价值观为基础的科学、合理的制度体系。以数量为核心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助长了一些人的短期行为和浮躁心态,削弱了科技创新的动力;不少科技创新活动还无法可依,缺乏法律保障;行政主导的奖励制度,不仅失去了学术奖励本来的激励作用,而且抑制了科技创新的思想活力;科技资源配置上部门利益至上,束缚了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6缺乏追求科技创新的科学精神

一方面,受我国过去计划经济体制形成的思想观念的影响,科技人员的竞争动力不强,自主创新精神不足,科学风险意识薄弱。而另一方面,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经济文化转型,使社会价值标准和个人价值取向发生着剧烈转变,又出现了以社会地位为标准、以经济利益为原则的社会价值观,诱发了部分科技工作者的急功近利的心态,致使不少科技人员心态失衡,放弃了追求科技创新的科学精神。总之,由于目前社会转型阶段各种不良思想观念的交织影响,我国社会目前还未普遍形成追求科技创新的科学精神。

4对如何推进我国科技创新的几点探讨

4.1以思想观念创新引领科技创新

观念是创新的核心,科技创新首先应该是观念和思想上的创新,只有思想观念的创新才能触及到科技创新的灵魂。无论是科技体制创新还是科技创新氛围的形成都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指导科技创新的思想观念,有赖于决策者们对待科技创新的态度。“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既是我党的思想路线,也应该是科技创新的思想指南。只有树立了创新的思想观念才能始终准确把握科技创新的大方向,给科技创新具有思想灵魂。在科技创新已成为社会发展最重要动力的今天,必须在观念和思想上保持开放、进取、纳新的状态,应该利用各种宣传教育途径和大众传媒,广泛倡导尊重创新、鼓励创新的风气,树立创新的文化价值观,激励创新精神,培养创新能力,养成创新习惯,使追求创新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创造力是创新能力形成的基础,价值观是创新能力成长的核心,创新文化是创新能力发展的保证。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必须破除一切束缚创新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建立适应我国新世纪国情、符合科技发展规律的科技创新体系,使创造力得到充分释放,使创新环境更加优化、创新人才层出不群、创新效益显著提高。这需要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既要充分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开放包容的创新理念,又要挖掘中华文化中鼓励创新的思想要素。闻名世界的“四大发明”等就是我国历史上科技创新的最好见证,这与中华文化独特的认识论、方法论和价值取向是分不开的。

符合科技发展规律和贴近社会发展需求的科技创新活动,才具有正真的生命力,才能得到社会的拥抱和支持,才能为自身发展迎来机遇。所以,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正确认识科技创新的本质特征,充分遵循科技创新的内在规律,消除和克服阻碍科技创新的各种不利因素,大力发展能够促进科技创新的各种积极因素,让科技创新充满生机和活力。同时,科技创新必须要在支撑引领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发挥显著作用,必须引导企业成为创新主体,化解科技成果转化的“梗阻,让科技成果快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文化与创新相互促进、相互激荡。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培养创新精神,发展创新文化,营造创新氛围,厚植创新土壤,提倡广大科技工作者具有敢为人先、敢冒风险的创新精神,营造勇于创新和鼓励创新的创新文化,形成尊重创新、培育创新和激发创新的创新氛围,激发全社会创造创新的活力,让建设创新型国家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行动。

我国科技创新的发展道路不会平坦,不仅需要破除陈旧的观念和思想,也需要改革僵化的管理模式,更需要培养人们的创新精神,这不是短期的政策和行为所能一蹴而就的,需要坚持不懈地努力。

参考文献:

[1].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的讲话.2012年7月6日.

[2].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努力奋斗,在全国科技技术大会上的讲话,2006年1月9日.

[3].关于科技工作的几个问题.求实,2011,第14期.

[4]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

[5]白春礼.新科技革命的拂晓.资源环境与发展,12(1),1-4.

[6]傅家骥.技术创新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7]杨晋辉,李竞.郑国光到北京城市气象研究所调研气象科技创新等.中国气象报,2007年09月25日.

[8]郑时彪.论科技创新.科技管理研究,1996年,第04期.

[9]柯宝平.浅论科技创新.日报,2001年11月22日,第四版.

[10]权瑞华.科技创新文化浅论.科技创新导报,2011年,第08期.

[11]牛先锋,蔡冬梅.对我国科技创新面临问题的思考.科技.经济.社会,2001,19(2).

[12]杨冠英.对新世纪我国科技创新面临问题的思考.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3,31(3).

[13]吴健,芮策.对加快科技创新的若干思考.党史文苑,2004,第02期.

[14]杨永年.科技成果转化中的若干问题.科技成果纵横,2003,第2期.

[15]周宏.科技成果转化再思考.安徽科技,2002,第9期.

[16]张强,杨兴国.部级专业气象科技创新体系的思考与实践.干旱气象,2003,21(4),82-88.

[17]张强,李耀辉,杨兴国,张存杰.30周年话而立.改革创新3春秋.干旱气象,2004,22(4),2-5.

[18]张强,杨兴国.专业气象科技创新体系的思考与实践.气象软科学,2003,第五期,27-32.

[19]张强,王强.对如何加强气象科研与业务结合工作的思考.气象软科学,2009,第一期,25-30.

[20]张强,王强,秘晓东等.关于气象科技成果转化的思考与实践.气象软科学,2010,第二期,63-68.

[21]张强.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努力推进甘肃气象科技创新工作新突破.甘肃工作,2012,第一期,27-30.

[22]王渝生.回顾与展望-20世纪重大科技成就和21世纪科技发展前景.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北京: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