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职业技能鉴定工作要点十篇职业技能鉴定工作要点十篇

职业技能鉴定工作要点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04:20:35

职业技能鉴定工作要点篇1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和科学人才观为指导,全面落实人才强市战略要求,紧紧围绕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训工程、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成人继续教育和再就业培训工程,针对劳动者就业和职业生涯发展的实际需要,进一步加强企业和职业院校技能人才培养工作,全面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帮助劳动者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通过完善政策措施,创新评价模式,强化质量管理,扩大证书规模,提升鉴定层次,提高服务质量,进一步强化国家技能资格的引导功能,为劳动者就业成才提供技能导航,为社会培训和就业提供对接服务。

二、目标任务

(一)总体目标

“*”期间,我市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总体目标是:通过学校教育培养、企业岗位培训、个人自学提高等方式,重点在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及有关技能含量较高的职业中,全面实施“技能振兴行动”。2006年至2010年间,技能人才总量年递增速度保持在10%以上,到2010年全市高技能人才总量从“十五”期末的3.6万增加到9万人以上,技能劳动者的初级、中级、高级技能等级的结构比例从“十五”期末的33:55:12达到27:45:28,使我市基本形成一支以技师、高级技师为骨干,中、高级工为主体的技能人才队伍。

(二)具体任务

1、扩大职业资格证书的覆盖面。“*”期间,年均参加鉴定人数达到5万人,五年总鉴定人数达到25万人,其中高级工及以上取证人数超过10%以上。技师、高级技师总人数达到16500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后鉴定率达到50%以上。

2、健全技能人才评价体系。大力推动适合企业生产经营特点的企业内鉴定模式,积极推进职业院校主体专业教学与国家职业标准相衔接的院校鉴定模式,试行针对农村劳动力等特殊群体的专项职业能力认证模式,建立健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核心、符合企业岗位需求、适应劳动者职业生涯发展要求的技能资格评价体系。

3、建立技能鉴定技术支持体系。加强职业技能鉴定过程质量管理,市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和有条件的鉴定所要开展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建立过程管理规范、考核试题标准、鉴定方法科学的质量管理与技术支持体系。

4、提高公共实训和鉴定水平。加强技能鉴定能力建设,初步建成相对独立、面向社会、适应岗位、技能高新、管理规范、公益服务的公共实训鉴定平台,全面提升我市职业技能实训和鉴定的整体能级。

三、工作内容

(一)以技师社会化考评为龙头,带动初、中、高级技能人才结构优化升级

1、贯彻落实劳动保障部“新技师培养带动计划”,继续加大技师社会化考评力度,按照市新技师培养的目标任务和技师职业资格社会化鉴定工作一系列要求,进一步加大技师社会化考评的工作力度,打破资历、学历、年龄、身份等限制,以能力和业绩为主要评价标准,拓宽技师、高级技师晋升通道。

2、充分发挥职业技能竞赛公开选拔高技能人才的导向作用,对在各类竞赛中获得优秀名次的选手,可按规定直接或破格晋升高级工、技师或高级技师职业资格。

3、进一步扩大新职业领域知识技能型和复合技能型技师的考核范围。发挥新职业全国、全省统考的高端引领作用,积极宣传发动,以市、市(县)、区联动来推动高等级新职业考试。

4、积极推动行业特有工种技师考评工作。加强与行业部门的配合协作,大力支持行业部门组织开展特有工种技师、高级技师考评,推动地方与行业合作共赢机制的建立。

5、继续创新企业内技师考评模式。采取多种形式,充分发挥企业在技师、高级技师培养、评价中的主体作用。根据职业标准的要求和企业生产岗位的实际需要确定技师考评的要素和内容,实行能力考核与业绩评定相结合的考评办法。对掌握高超技能、作出重大贡献的技能骨干,经企业推荐,可破格参加技师、高级技师考评。

(二)加快企业评价方式改革步伐,探索建立符合企业生产经营特点的鉴定模式

1、按照劳动保障部、省、市有关政策,积极鼓励企业结合生产特色,采取灵活多样的鉴定方式,正确评价企业职工的职业能力。

2、积极推动企业进行内部鉴定试点,对企业内鉴定试点单位进行跟踪指导,提供政策支持和技术服务,指导企业制定切合生产经营实际的鉴定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通过试点,总结出适应企业生产经营特点的企业内鉴定评价模式并加以推广。

3、指导具备条件的骨干支柱企业,对技术工人普遍进行一次技能评价。对于符合鉴定申报条件,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并且技能水平高、产品质量好、工作业绩优的企业技术工人,经企业推荐,可直接进行中、高级职业资格认定。

(三)巩固和扩大试点成果,完善院校教学考核与技能鉴定相衔接的方式

1、按照“以职业能力为导向、国家职业标准与教学内容相结合”的工作要求,推动职业院校教学考核与职业技能鉴定相衔接的“双证书”制度试点工作,扩大市级试点范围,把好实施方案审核关、现场评估关、实施过程监督关。

2、指导督促试点院校按照实施方案,将技能鉴定要求纳入教学课程体系,强化职业技能训练,将主体专业教学考核与职业技能鉴定相结合,重点加强学生操作技能的考核,增强毕业生的就业创业能力。

3、选择部分技工院校和高职院校开展预备技师资格试点工作,促进后备技师成长。支持省级以上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和有条件的高等职业院校建立鉴定所,扩大服务范围,提高对院校学生的鉴定服务能力。

(四)以服务为宗旨,积极帮助下岗失业人员和农村劳动力提升职业能力

1、按照劳动保障部“城镇技能再就业计划”、“农村劳动力技能就业计划”,市各职业技能鉴定机构要主动与就业管理部门配合,根据当地就业需求,结合下岗失业人员培训情况,引导其参加适合再就业职业的技能鉴定。

2、要与定点再就业培训机构做好工作衔接,合理安排鉴定时间和场所,积极主动提供鉴定服务,对鉴定合格的,颁发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3、要积极争取当地财政部门的支持,筹集资金,落实国家规定的鉴定经费补贴政策,对持《再就业优惠证》人员参加初次技能鉴定(限国家和省规定实行就业准入制度的职业工种)、生活确有困难的,由职业技能鉴定机构提供一次性免费职业技能鉴定服务。技能鉴定补贴所需资金由地方财政解决。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向当地劳动保障部门申请职业技能鉴定补贴,补贴标准和具体办法按照财政部、劳动保障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就业再就业资金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社[2006]1号)和省、市有关规定执行。

4、各职业技能鉴定机构要公示国家和省、市规定实行就业准入的职业工种、鉴定收费标准以及鉴定工作程序,做好相关鉴定组织实施工作。

5、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能鉴定服务,切实帮助他们提高转移就业能力,要根据农村劳动力的特点和就业需求,在劳动力输出输入数量较大的地区,重点开展专项职业能力考核试点。结合输入地劳动力市场需求,在加工制造、建筑环卫、饮食服务、家政、保健等就业领域,选择就业需求量大、简单易学的就业技能,组织专项能力考核,对考核合格人员免费颁发专项职业能力证书,所需鉴定考核费用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补贴费中解决。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质量建设,建立质量管理的长效机制

1、积极开展职业技能鉴定质量管理认证。按照部颁标准,在总结省试点无锡技师学院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基础上,市、市(县)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和有条件的鉴定所要推行《鉴定机构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实施鉴定工作的全过程控制,建立职业技能鉴定质量管理的长效机制。

2、建立职业技能鉴定质量检查、监督与查处机制。加强对各类鉴定机构的考务管理检查,建立全市鉴定质量举报、查处和通报制度,加大对滥发证书、考场作弊等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

3、建立健全市职业技能鉴定质量督导员队伍,形成制度化的质量督导员资格培训、认证机制,强化质量督导员的派遣、考核和管理,提高督导水平。进一步加大职业技能鉴定质量督导力度,重点完善和实施现场督考办法,做好现场督考记录,强化质量管理责任。组织鉴定机构开展全面质量普查,建立鉴定机构工作业绩档案并向社会公开。

4、完善职业技能鉴定的目标考核制度。继续对各地区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实行目标考核制度,不断改进完善考核体系,提高考核的公正性和科学性。

5、加强对职业技能鉴定机构的评估年检工作。完善鉴定机构的准入和退出机制,把职业技能鉴定所(站)的年检结果向社会公告。优化职业技能鉴定所(站)布局,形成布点合理、优势突出、工种齐全的职业技能鉴定组织网络。

6、加强考评人员培训。按照省、市分工的办法,加强考评人员资格培训、考核和认证工作。严格实行考评人员聘任制、回避制等使用管理制度,建立考评人员资格培训、认证、派遣、考核的动态管理机制,建立考评人员诚信考评档案。

(二)加强基础建设,不断创新工作方式和工作手段

1、积极争取政府的政策支持和财政资金投入,开辟筹资渠道,加快启动公共实训鉴定平台的建设。到“*”期末,我市基本建成公共实训鉴定平台,完善职业技能鉴定的组织实施体系,促进实训和鉴定能级的整体提升。

2、加快职业技能鉴定网络化管理步伐,结合市劳动保障信息化工程建设,加强职业技能鉴定信息化网络建设,优化结构,充实内容,加大信息量,扩充功能,为社会公众提供政策宣传、咨询、信息、证书查询、数据下载等公共服务。

3、加强信息公开,在公共职业介绍机构、职业培训机构、职业技能鉴定机构等公开场所的显著位置和职业技能鉴定网上全面公开鉴定机构资质、工作流程、收费标准及质量监督举报方式等信息。

4、使用国家考务管理系统和鉴定统计软件,使考务管理更方便科学,各类数据更全面准确;推广计算机智能化考试技术,逐步实行通用工种理论知识计算机无纸化考试。

(三)加大宣传和政策支持力度,积极营造有利于技能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

1、加强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与培训、就业工作的有机结合,发挥技能资格引导培训、促进就业、落实待遇和强化激励等方面的作用,加大对就业准入工种的监察力度,提高就业质量,扩大就业的稳定性。

职业技能鉴定工作要点篇2

(一)初创阶段:建立考工定级和考工晋级制度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就高度重视烹饪行业的职工队伍建设。刚刚组建起来的国家劳动部门,在解决失业问题的同时,大力开展了职工就业专业培训和职业技术技能教育,其中就有烹饪专业。这些训练班后来逐步发展成为烹饪技工学校和烹饪技术培训中心。学徒制在这一时期也得到很大的发展。

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全国城镇地区的失业问题基本得到解决,全国统一的工资制度也初步形成。一批条件较好的烹饪技工学校开始列入国家计划,烹饪技术等级制度也开始建立。烹调、面点和服务人员开始评定业务技术职称。到1963年,全国有109人获得特级厨师称号。但是,由于受到当时逐步形成的极“左”政治思潮的强烈冲击,在很长时期内这一制度未能很好地推行。特别是1966年以后的“”时期,烹饪行业考工定级晋级制度和其他劳动管理制度一样,陷入瘫痪状态,烹饪职业技术培训事业也受到极大破坏。这种状况直到粉碎“”之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才开始得到扭转。

(二)恢复阶段:确立厨师技术等级考核制度

1983年4月25日,劳动部门颁发了《工人技术等级考核暂行条例(试行)》,这个文件在全面总结建国以来考工晋级工作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对工人的培训和考核作出了制度性规定,对考核的种类、方法、组织领导作出了详细而具体的规定,工人技术等级考核得以确立。此后商业部颁布了《饮食业业务技术等级标准》,其中红案(烹调)部分分为二级厨工、一级厨工、三级厨师、二级厨师、一级厨师、特级厨师和特一级厨师等7个等级。

(三)调整充实阶段:实行国家工人考核制度

1985年5月《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在改革教育体制的同时改革有关的劳动人事制度,实行‘先培训、后就业’的原则。今后各单位招工,必须先从各种职业技术学校毕业生中择优录取。一切从业人员,首先是专业性技术性较强行业的从业人员,都要象汽车司机经过考试合格取得驾驶证才许开车那样,必须取得考核合格证书才能走上工作岗位。有关单位应该制定法规,逐步实行这种制度。”在中央和国务院的指示精神引导下,我国烹饪专业技术技能型职工队伍的建设开始加速。在20世纪80年代后半期,到20世纪90年代初期,我国烹饪职业技能鉴定进入调整充实阶段。

1全面修订全国烹饪技术等级标准

这一时期,劳动部在广泛调查、充分进行可行性论证的基础上,委托商业部、国家旅游局等部门对原有的技术等级标准进行了全面修订。1988年3月,商业部和国家旅游局分别颁布了《饮食服务业业务技术等级标准》和《旅游行业工人技术等级标准》。前者中餐部分的烹调专业分为二级烹调技工、一级烹调技工,五级烹调师、四级烹调师、三级烹调师、二级烹调师、一级烹调级,特三级烹调师、特二级烹调师、特一级烹调师等10个等级;面点专业分为二级面点技工、一级面点技工,五级面点师、四级面点师、三级面点师、二级面点师、一级面点师,特二级面点师、特一级面点师等9个等级。后者的中式烹饪师和中式面点师分别设初级、中级和高级3个等级。

2开展技师评聘试点工作

为了提高技术工人的社会地位,保障和促进高级技术人才的培养,劳动人事部按照中央和国务院的指示精神,于1987年经国务院批准颁布了《关于实行技师聘任制的暂行规定》,并在全国范围内开始组织试点工作。1989年,劳动部在技师评聘试点的基础上又进行了高级技师评聘的试点工作,并于1990年正式印发了《关于高级技师评聘的实施意见》。

在技师评聘制度建立和试点工作中,许多地区、部门结合生产、经营实际,开展了烹饪技师和高级技师的考核评聘工作。烹饪技师制度的建立,标志着我国的烹饪技术等级考核和晋升制度形成了初级、中级、高级三个技术等级考核和技师、高级技师两个技术职务资格考评的完整体系,为广大厨师发展成才开辟了新的道路。

3颁布了《工人考核条例》

1990年6月23日,《工人考核条例》经国务院批准,以劳动部部令形式下达颁布实施。

这个条例,是建国以来第一部由国务院批准的关于工人考核的行政法规。该条例对考核种类、考核内容、考核形式、考核组织和管理、证书印制与核发,以及违反本条例罚则都作了明确规定。

《工人考核条例》颁布以后,各地区的劳动人事部门积极按照条例的要求,建立工作考核委员会,开展了包括厨师在内的工人技术考核工作。各级各类烹饪教育培训机构也逐步与工人考核制度相结合,有力地推动了烹饪职业培训机构毕(结)业生实施毕业(结)业证书和技术等级证书“双证书”制度。

(四)转轨阶段:建立职业技能鉴定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1992年党的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以后,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工人技术等级制度开始向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和职业技能鉴定制度转轨。这一时期,发生的重大事项有:

1颁布《职业技能鉴定规定》

1993年7月,劳动部颁布了《职业技能鉴定规定》。这个文件依据《工人考核条例》,对技术等级考核制度做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调整,特别是首次提出了“职业技能开发”和“职业技能鉴定”等重要概念,提出了“职业技能鉴定实行政府指导下的社会化管理体制”的基本原则;提出了建立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包括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职业技能鉴定站等)并实行许可证制度,组织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队伍等基础建设的要求。从这个文件颁布起,不再使用“工人考核”,而改用“职业技能鉴定”的提法。这个文件的颁布标志着在我国计划经济体制下运行了近40年的工人技术等级考核制度,开始向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国家职业技术的鉴定制度转轨。

2颁布烹饪专业职业技能标准。

1993年,劳动部颁发了包括饮食服务业中式烹调师、中式面点师等8个工种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技能标准》。这个标准在形式上包括工种定义、适用范围、等级线、学徒期和每个等级的知识要求和技能要求。

3颁布《职业资格证书规定》

为了贯彻落实中央精神,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求,客观公正地评价专业(工种)技术人才,促进人才的合理流动,劳动部、人事部于1994年2月22日联合颁布了《职业资格证书规定》。这是我国建国以来劳动人事部门正式颁布的第一个关于建立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文件。它不但对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基本内容作了明确规定,而且对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做出了总体部署,还明确了劳动部门和人事部门的职责范围。这个文件进一步促进了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烹饪技术考核鉴定和资格认证,逐步纳入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轨道,推动了烹饪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发展。

4确立烹饪职业技能鉴定和职业资格证书的法律地位

1994年7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1996年5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法》都明确规定了我国职业资格证书、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和职业技能鉴定机构的法律地位,这就为我国推行烹饪职业资格证书和烹饪职业技能制度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依据。

(五)我国烹饪职业技能鉴定的发展现状

近几年来,我国烹饪职业技能工作在总结以往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以质量管理为核心,主要通过推选职业技能鉴定社会化管理的试点工作,逐步建立起了全国烹饪职业技能鉴定体系。已取得主要成效有:

1颁布烹饪职业技能鉴定规范

为了进一步完善我国的烹饪职业技能鉴定制度,客观、公正、科学、规范地评价从厨者的烹饪技能,促进烹饪职业技能鉴定社会化管理工作,劳动部和国内贸易部组织了内贸和旅游行业的部分专家、名师编制了中式烹调师、中式面点师等工种的《职业技能鉴定规范》,并于1994年8月由劳动部正式颁发。该规范为烹饪专业各工种进行技能鉴定提供了依据、标准和方法;为考生界定了考核范围,设置了考核细目,并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是指导鉴定工作、编制鉴定、考核试题和社会监督的重要依据。该《规范》由申报条件、鉴定方式、考核场地及设备要求、考核评分、考评时限、知识和技能要求、考核试题等7个部分构成。

2逐步建立起烹饪职业技能鉴定的组织机构

1994年6月,经中共中央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批准,劳动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成立。在此前后各省、地、市的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也相继成立。这就为烹饪职业技能鉴定技术支持体系的建立提供了组织保证。1996年11月,劳动部职业技能开发司和劳动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联合颁布了《职业技能鉴定工作规则》,对职业技能鉴定的工作程序,包括鉴定站、考评人员、命题、考务管理和证书颁布等五大环节,做出了明确规定。

3开发中式烹调师等工种的国家题库

职业技能鉴定试题是测量和评价劳动者的量尺,是鉴定活动的直接依据。1995年4月劳动部印发了《关于建立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试题库的通知》。其后,经过近两年的努力,中式烹调师等工种的国家题库于1997年建成。随后,国家题库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地方分库也相继建成,并在全国投入运行使用。与此同时,劳动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在总结几年来题库开发工作经验的基础上,起草与颁布了我国第一部《国家职业技能鉴定命题技术标准》。

4组建烹饪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机构和考评人员队伍

近年来,我国烹饪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机构的建设取得了很大成绩,各省区市已批准建立了一大批鉴定所和鉴定站,各地已初步建立了鉴定所(站)的规范化管理。此外,各地还积极开展考评员的培训、考核工作。目前全国已形成了一支能适应本职业各工种鉴定工作需要的专业技术人员力量。

职业技能鉴定工作要点篇3

存在的问题

观念陈旧,认识不到位有的部门领导还没能认识到开展农机行业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是提高农机劳动者素质的一项战略措施,也就不能积极主动采取切实可行的办法,引导劳动者参加职业技能鉴定,有的领导甚至认为开展这项工作是给农民增加负担。各地工作开展不平衡农机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发展还极不平衡,有的地方开展的很顺利,培养了大批的农机技术人员;有的地方还没有开展这项工作。各工种发展不平衡收割机和变拖机手通过培训鉴定的人员数量较多,持证率也较高,但插秧机机手和修理工的持证率较低。基层没有设置农机职业技能鉴定机构现在,只有在省、市两级设置了农机职业技能鉴定机构,虽然能保证职业技能鉴定人员的理论水平和技能鉴定能力等综合素质,但是农业机械主要在广大农村使用,而县、乡、村都没有设置农机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基层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极不方便,培训合格以后,要逐级上报,造成证书下发不及时。

对策

职业技能鉴定工作要点篇4

关键词:技能鉴定职业资格证书教育教学

1.职业技能鉴定的目的和作用

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按照国家制定的职业技能标准或任职资格条件,通过政府部门认定的考核鉴定机构,对劳动者的技能水平或职业资格进行客观公正、科学规范的评价和鉴定,对合格者授予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职业院校开展职业技能鉴定,是学校发展的需要,是学生学习、就业和创业的要求,是企业选拔人才的需求,是社会进步的需求。

职业技能鉴定实施的是考试与培训分离的制度,它由学校或相关培训机构对学生或职工进行培训,由职业技能鉴定部门进行组织考核,全国统一发证。这种多方共同进行的制度,有利于保持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客观性、社会性和权威性。

2.技能鉴定对教师开发新型教材的指导作用

新型教材就是要打破传统学科体系,建立以工作任务为主的知识体系。它是以工作任务、工作过程、工作程序为逻辑而建立的,其知识体系应该是串行的;它是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主的体系,以工作体系为主建立的教材。新型教材需要以国家相应的职业技能鉴定要求为标准,把鉴定需要的各种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还原成工作任务所需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新型教材应该是多种多样的,最常见的有一体化教材、行动导向型教材和项目引领型教材。

行动导向型教材是指将理论知识糅合到技能训练中,它以工作任务或工作过程等为载体,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操作,通过具体的操作学习有关理论知识,掌握相应的技能。这些理论知识和技能都要与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相应的理论和技能衔接起来,使学生达到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的要求。

项目引领性教材以具体的项目为载体,按照信息、计划、决策、实施、控制和评价等六步法,通过模拟真实的工作环境和工作过程,让学生参与到实际工作中,学习和掌握与工作过程紧密相关的知识和技能,使学生能从工作过程的全局出发,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获得与工作过程相近的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值得注意的是,项目的选择要紧扣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的要求。

3.技能鉴定对教师组织教学内容的指导作用

传统教学都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为辅助的。教师强行将知识内容灌输到学生头脑中,学生是被动的,教师是无奈的,对学生来说是“要我学”的被动组织形式。

新的教学内容是以学生为中心组织的,教师起导演和指导者的作用。学生通过完成相应的项目或任务完成学习内容,做到“在做中学,在学中做”。教师通过导演把学生要掌握的内容贯彻到学生的学和做中,做到“在做中教”。老师和学生成一体,对学生来说是“我要学”的主动组织形式。

国家职业技能鉴定对每个工种都有规定的大纲,教师在组织教学内容时,要认真研读该大纲,理解大纲,把大纲的要求贯穿在教学内容中,要对职业岗位和岗位群要求的职业能力进行分析、对工作任务进行分析,将学生掌握的职业能力和工作任务分解成相应的知识点和技能点,再将它们转化成有关专业知识和技能训练的教学内容中。

4.技能鉴定对开发习题库的指导作用

技能操作试题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操作技能比较强的工种,像机械类工种、电气类工种等,采用现场操作方式,学生根据所抽取考试试题要求,完成相应内容的动手操作。考评员根据要求现场监考,根据学生操作时的各种情况和完成操作的结果给出相应分数,有时会把一部分基本技能操作用笔答形式完成。另一种是操作性比较弱的工种,像物流师等工种,采用纸质笔答形式,学生在国家规定的时间和地点,用笔答的形式完成操作考试、试题的答题工作。

学生参加职业技能鉴定必须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国家职业技能鉴定对每个级别的工种,都有相应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要求。教师必须收集相关材料开发题库,供学生复习。因此,教师开发题库具有重要意义。

5.技能鉴定对学生学习的指导作用

教师在组织教学内容时,已将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要求的理论知识和基本能力融合到了平日教学过程中。学生在学习时,要注意对有关鉴定题目的收集和整理,用专用的笔记本进行记录,并经常复习。

学生参加技能鉴定,必须根据国家职业技能鉴定对不同工种的要求学习,要会分析职业技能鉴定要求的知识点和技能点,根据要求进行学习和复习,特别要完成老师收集和开发的题库,对每个复习题要充分理解和掌握,不管题型如何变化都能适应。

6.技能鉴定对学生管理的指导作用

职业院校学生参加职业技能鉴定,获取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是学生的必然选择。班主任在对学生的日常管理过程中,要灌输学生参加技能鉴定的重要性,让学生从思想和行动上重视技能鉴定,积极参与技能鉴定,把职业技能鉴定的要求作为一项制度遵守,相关教师要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克服害怕参加技能鉴定的思想,树立学生参加职业技能鉴定的信心,以饱满的热情参与到技能鉴定中。通过技能鉴定检验自己的学习效果,证明自己的能力。

7.结语

职业院校学生参加职业技能鉴定是职业教育的必然要求,是提高学生素质的必然要求,职业学院的教师和学生必须重视职业技能鉴定,做好职业技能鉴定的相关工作,为学校的发展、学生的发展、社会的发展、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李晓玲.高职学生参加技能鉴定的必要性[J].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校报,2010,01,VoL28(1).

职业技能鉴定工作要点篇5

关键词:现代职业;教育改革;强化;职业技能鉴定;质量管理;实施思路

中图分类号:G71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6-0017-02

1.引言

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活动开展的关键和核心,整个社会中,超过一半的人才,都是通过职业教育来培养的。在我国工业化水平不断提升过程中,职业教育为整个体系人才培养提供了重要保障。但随着当前经济结构不断调整和优化,如今整个职业教育体系都需要结合时代特点和人才培养要求,进行深化改革。在整个体系中,技能鉴定环节有着重要价值和作用,良好科学的职业鉴定体系能够为我们培养社会所需人才提供重要帮助。但从目前此项工作开展状况看,其中存在问题和不足,这不仅影响到技能鉴定工作对整个教育活动的具体作用,同时也失去了技能鉴定本身的价值,因此做好质量把控,极为重要。

2.当前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现阶段,我们在开展技能鉴定工作时,存在的不足主要表现在:首先,该项工作的基础建设极为落后,很多鉴定工作,与时代特点和实际发展相脱节。其次,缺乏健全完善、科学全面的鉴定质量体系监督机制,部分地区在开展技能鉴定工作时,存在一定漏洞。再者,在职业技能鉴定试题库研究和开发,质量鉴定员队伍建设等方面,存在不足。因此,强化整个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开展过程中的质量管理环节,对整个职业教学质量改善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必须从丰富和提升鉴定工作价值的思想观念出发,健全完善职业技能鉴定机制,从而为提升整个职业技能鉴定管理工作开展的时实效性,发挥重要保障作用[1]。

开展职业教育,其最终目标是为了培养满足社会发展要求,面向生产的、实用型、直接产出型人才,主要是产业工人。而在整个人才培养机制中,技能鉴定有着突出作用。从目前多数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开展过程中,与整个教育体系之间存在一定脱节现象。想要有效提升职业技能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就需要我们在坚持就业导向基础上,有效突出职业特点,注重职业能力培养,强化综合素养培训。此外,还要从职业教育改革入手,创新职业鉴定管理方法,将整个职业鉴定工作与职业教育体系紧密融合[2]。

由于我们在开展技能鉴定和考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使得整个社会对该技能鉴定的价值认知有一定质疑。职业技能鉴定的本质目的是为促进学生更好就业。但目前部分职业技能鉴定组织在进行技能鉴定工作时,缺乏必要的责任意识、专业水准,以至于多数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存在"作弊"、"买过"等问题,这一类事件一旦被通报,就会影响到此项工作的社会认可度。

3.现代职业教育改革的背景分析

实施现代职业教育改革不止是因为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同时也和当前职业教育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亟待解决有关。从目前职业教育开展实际来看,问题主要表现为: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体系的融合不足,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的衔接度不够等。随着整个社会对职业人才培养要求日益提升,传统职业教育体系,就必须予以调整。

3.1当前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分析。首先,缺乏明确人才培养目标。这是我们开展教育工作的基础和前提,教学目标内容直接关系到整个教学过程中的方案内容,直接影响到整个职业教学质量。从目前职业教育开展情况来看,部分学校在开展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培养目标不准确,课程设置和实际专业技能需要之间连接不紧密的问题,从而使得很多学生缺乏社会所需要的技能,以及其对实际问题的具体解决能力。其次,教学方法落后,教学与实际需求之间相脱节。相对普通教育来讲,职业教育最大的特点就是其就业岗位需要相匹配的职业技能。

但目前职业教育开展过程中,还在使用落后的职业教育方法,未能深度思考现阶段整个社会对职业教育体系的要求。当前职业教育开展过程中,存在重视理论教学,忽略必要的教学实践这一问题。一些老师,未能充分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从而使得学生的职业技能与岗位需求之间相脱节。最后,缺乏对职业教学质量的反馈和整个教学过程的有效把控,对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重要性认识度不够。当前在开展职业技能教学监督和教学效果把控过程中,主要由老师来完成。忽略了对学生因素的充分融入,在学生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中,缺乏足够重视,以至于鉴定工作质量较差,失去了其开展的原有目的和意义。

3.2现代职业教育开展的新要求分析。随着教学环境的日益复杂,社会用人需求的不断提升,当前我们在开展职业教育过程中,应该达到顺利就业这一目标。因此,首先要树立正确的职业教学观念,清晰职业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着重从职业教育体系中人才综合素养的培养入手。其次,以中职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基础,重视学生对实际问题解决的能力,通过充分通过结合现代多媒体手段,有效提升学生参与职业教学的积极性。最后,充分注重职业教学过程的监督与反馈,及时查找职业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结合市场需求,及时调整教育方案。同时,着重提升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开展的质量,充分发挥这一环节应有的作用和价值。

4.强化职业技能鉴定质量管理工作的实施思路分析

想要实现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价值,就必须充分注重对自身问题的跟进和解决。对整个鉴定工作来说,其鉴定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整个鉴定工作的价值和生命,同时也是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存在的意义。

4.1完善职业技能鉴定质量管理的具体要求。做好职业技能鉴定的质量管理,要注重从鉴定过程质量把控和鉴定具体内容质量把控两方面入手。做好鉴定管理要对这两方面工作开展的质量进行有效衡量。无论是相关职业技术的标准和要求,还是其质量管理机制认证等都需要充分结合相关制度,高质量、规范化开展。在完善职业技能鉴定的质量工作中,还要充分注重质量督导和监督工作。通过实施动态质量监督和定期质量监督工作,实现整个职业技能鉴定工作达到应有质量。而质量督导则是实现质量管理目标的重要手段和方法,通过完善督导,实现对整个技能鉴定质量工作的有效把控。

4.2统一制定考试标准和考试命题,统一管理技能鉴定员资格认证。做好职业技能鉴定质量管理工作的前提,是统一制定考试的标准。同时,在试题方面,必须选择统一的考试命题,因此要做好考试题库建设。此外在考试标准的制定方面,一方面要充分结合市场需要,另外一方面要有效结合职业教育的内涵和要求。职业技能鉴定是通过性考试,因此其考试标准尤为重要。此外,还要统一管理技能鉴定员资格认证工作,加强鉴定员专业队伍建设。针对目前教学环境变化革新速度较快这一特点,还要定期对鉴定员进行培训,着重提升职业技能鉴定员的知识水平,和实践操作能力。在技能鉴定员资格认证方面,必须做好资格认证把关制度,确保所选择的鉴定员资能够满足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开展的需要。

4.3强化教师队伍培训,做好鉴定工作质量把控。教师是教学的主导,也是开展职业技能教育工作的核心力量。因此,在做好职业技能鉴定工作过程中,必须充分强化教师队伍培训工作,学生要想通过职业技能鉴定,就必须有老师的专业指导和教育。所以,在开展职业教育过程中,必须配备能力较强、经验丰富,知识全面的教师队伍。对于职业技能鉴定中心来说,鉴定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该中心的生存与发展,因此,必须组织好鉴定工作的具体开展,加强内部管控,坚决杜绝任何违规事件的出现。通过严格把控鉴定工作的质量,从而提升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的工作含金量。此外,还要明确岗位意识和职责意识,针对已经出现的问题,要及时给与整改,确保整个职业技能鉴定工作顺利开展。

5.结语

职业技能鉴定工作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该职业技能证书的含金量。而其质量也直接影响到该职业技能鉴定机构的生存和发展。在现代职业教育改革、优化背景下,技能鉴定工作的重要性日益提升,做好这一工作,是高质量开展职业教育的重要要求,同时也是规范整个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秩序和环境的客观要求,通过将职业技能鉴定质量提升与现代职业教学改革相结合,从而为整个职业教育改革效果取得成效,发挥重要作用,而这一过程也使得,我们在充分满足社会用人需求的同时,改善现代职业教育开展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方勇.高职院校职业技能鉴定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教育导刊,2013,7:122-124

[2]刘吴.对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现状的思考[J].文教资料,2013,12:56-59

职业技能鉴定工作要点篇6

1.引言

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活动开展的关键和核心,整个社会中,超过一半的人才,都是通过职业教育来培养的。在我国工业化水平不断提升过程中,职业教育为整个体系人才培养提供了重要保障。但随着当前经济结构不断调整和优化,如今整个职业教育体系都需要结合时代特点和人才培养要求,进行深化改革。在整个体系中,技能鉴定环节有着重要价值和作用,良好科学的职业鉴定体系能够为我们培养社会所需人才提供重要帮助。但从目前此项工作开展状况看,其中存在问题和不足,这不仅影响到技能鉴定工作对整个教育活动的具体作用,同时也失去了技能鉴定本身的价值,因此做好质量把控,极为重要。

2.当前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现阶段,我们在开展技能鉴定工作时,存在的不足主要表现在:首先,该项工作的基础建设极为落后,很多鉴定工作,与时代特点和实际发展相脱节。其次,缺乏健全完善、科学全面的鉴定质量体系监督机制,部分地区在开展技能鉴定工作时,存在一定漏洞。再者,在职业技能鉴定试题库研究和开发,质量鉴定员队伍建设等方面,存在不足。因此,强化整个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开展过程中的质量管理环节,对整个职业教学质量改善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必须从丰富和提升鉴定工作价值的思想观念出发,健全完善职业技能鉴定机制,从而为提升整个职业技能鉴定管理工作开展的时实效性,发挥重要保障作用[1]。

开展职业教育,其最终目标是为了培养满足社会发展要求,面向生产的、实用型、直接产出型人才,主要是产业工人。而在整个人才培养机制中,技能鉴定有着突出作用。从目前多数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开展过程中,与整个教育体系之间存在一定脱节现象。想要有效提升职业技能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就需要我们在坚持就业导向基础上,有效突出职业特点,注重职业能力培养,强化综合素养培训。此外,还要从职业教育改革入手,创新职业鉴定管理方法,将整个职业鉴定工作与职业教育体系紧密融合[2]。

由于我们在开展技能鉴定和考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使得整个社会对该技能鉴定的价值认知有一定质疑。职业技能鉴定的本质目的是为促进学生更好就业。但目前部分职业技能鉴定组织在进行技能鉴定工作时,缺乏必要的责任意识、专业水准,以至于多数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存在"作弊"、"买过"等问题,这一类事件一旦被通报,就会影响到此项工作的社会认可度。

3.现代职业教育改革的背景分析

实施现代职业教育改革不止是因为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同时也和当前职业教育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亟待解决有关。从目前职业教育开展实际来看,问题主要表现为: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体系的融合不足,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的衔接度不够等。随着整个社会对职业人才培养要求日益提升,传统职业教育体系,就必须予以调整。

3.1当前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分析。首先,缺乏明确人才培养目标。这是我们开展教育工作的基础和前提,教学目标内容直接关系到整个教学过程中的方案内容,直接影响到整个职业教学质量。从目前职业教育开展情况来看,部分学校在开展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培养目标不准确,课程设置和实际专业技能需要之间连接不紧密的问题,从而使得很多学生缺乏社会所需要的技能,以及其对实际问题的具体解决能力。其次,教学方法落后,教学与实际需求之间相脱节。相对普通教育来讲,职业教育最大的特点就是其就业岗位需要相匹配的职业技能。

但目前职业教育开展过程中,还在使用落后的职业教育方法,未能深度思考现阶段整个社会对职业教育体系的要求。当前职业教育开展过程中,存在重视理论教学,忽略必要的教学实践这一问题。一些老师,未能充分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从而使得学生的职业技能与岗位需求之间相脱节。最后,缺乏对职业教学质量的反馈和整个教学过程的有效把控,对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重要性认识度不够。当前在开展职业技能教学监督和教学效果把控过程中,主要由老师来完成。忽略了对学生因素的充分融入,在学生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中,缺乏足够重视,以至于鉴定工作质量较差,失去了其开展的原有目的和意义。

3.2现代职业教育开展的新要求分析。随着教学环境的日益复杂,社会用人需求的不断提升,当前我们在开展职业教育过程中,应该达到顺利就业这一目标。因此,首先要树立正确的职业教学观念,清晰职业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着重从职业教育体系中人才综合素养的培养入手。其次,以中职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基础,重视学生对实际问题解决的能力,通过充分通过结合现代多媒体手段,有效提升学生参与职业教学的积极性。最后,充分注重职业教学过程的监督与反馈,及时查找职业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结合市场需求,及时调整教育方案。同时,着重提升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开展的质量,充分发挥这一环节应有的作用和价值。

4.强化职业技能鉴定质量管理工作的实施思路分析

想要实现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价值,就必须充分注重对自身问题的跟进和解决。对整个鉴定工作来说,其鉴定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整个鉴定工作的价值和生命,同时也是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存在的意义。

4.1完善职业技能鉴定质量管理的具体要求。做好职业技能鉴定的质量管理,要注重从鉴定过程质量把控和鉴定具体内容质量把控两方面入手。做好鉴定管理要对这两方面工作开展的质量进行有效衡量。无论是相关职业技术的标准和要求,还是其质量管理机制认证等都需要充分结合相关制度,高质量、规范化开展。在完善职业技能鉴定的质量工作中,还要充分注重质量督导和监督工作。通过实施动态质量监督和定期质量监督工作,实现整个职业技能鉴定工作达到应有质量。而质量督导则是实现质量管理目标的重要手段和方法,通过完善督导,实现对整个技能鉴定质量工作的有效把控。

4.2统一制定考试标准和考试命题,统一管理技能鉴定员资格认证。做好职业技能鉴定质量管理工作的前提,是统一制定考试的标准。同时,在试题方面,必须选择统一的考试命题,因此要做好考试题库建设。此外在考试标准的制定方面,一方面要充分结合市场需要,另外一方面要有效结合职业教育的内涵和要求。职业技能鉴定是通过性考试,因此其考试标准尤为重要。此外,还要统一管理技能鉴定员资格认证工作,加强鉴定员专业队伍建设。针对目前教学环境变化革新速度较快这一特点,还要定期对鉴定员进行培训,着重提升职业技能鉴定员的知识水平,和实践操作能力。在技能鉴定员资格认证方面,必须做好资格认证把关制度,确保所选择的鉴定员资能够满足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开展的需要。

4.3强化教师队伍培训,做好鉴定工作质量把控。教师是教学的主导,也是开展职业技能教育工作的核心力量。因此,在做好职业技能鉴定工作过程中,必须充分强化教师队伍培训工作,学生要想通过职业技能鉴定,就必须有老师的专业指导和教育。所以,在开展职业教育过程中,必须配备能力较强、经验丰富,知识全面的教师队伍。对于职业技能鉴定中心来说,鉴定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该中心的生存与发展,因此,必须组织好鉴定工作的具体开展,加强内部管控,坚决杜绝任何违规事件的出现。通过严格把控鉴定工作的质量,从而提升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的工作含金量。此外,还要明确岗位意识和职责意识,针对已经出现的问题,要及时给与整改,确保整个职业技能鉴定工作顺利开展。

职业技能鉴定工作要点篇7

为贯彻落实全国高技能人才评价工作视频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强职业技能鉴定质量管理,提高职业技能鉴定质量,促进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健康持续发展,根据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开展职业技能鉴定所质量普查工作的通知》(苏劳社函[*]23号)要求,结合我市实际,现将我市开展职业技能鉴定所质量普查工作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普查目的

开展职业技能鉴定所质量普查是完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建设的一项重要措施,也是加强高技能人才评价质量管理的重要手段。通过质量普查,进一步落实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和职业技能鉴定有关规定,发现和纠正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中的违规行为和不正之风,实行职业技能鉴定所“红黑榜”公示制度,建立表彰与退出机制,规范鉴定工作秩序,提高职业技能鉴定工作质量,全面推进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建设。

二、普查对象

全市范围内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批准建立的各职业技能鉴定所。

三、普查内容

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制度建设和执行情况;职业技能鉴定所能力建设情况;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情况,包括工作程序和质量控制以及社会效果(具体内容见附件)。

四、普查方式

(一)自查与普查相结合,重点检查和抽查相结合。自查由各鉴定所自行组织开展;普查由无锡市劳动保障局统一组织进行;省劳动保障厅组织重点检查,劳动保障部组织抽查。

(二)表彰与惩处相结合。在检查的基础上,对优秀的职业技能鉴定所或个人予以表彰;对检查评估不合格或存在严重问题的职业技能鉴定所,将限期整顿,限期整顿后仍不符合要求的,撤销其鉴定资格。

五、具体安排

(一)部署阶段。*年8月20日前,劳动保障部门制定具体工作方案,并进行部署。

(二)自查阶段。8月20日—8月31日,各职业技能鉴定所对照《职业技能鉴定所(站)质量普查评估表》逐项逐条进行检查,并按要求填写评估表。自查结束后,各鉴定所将自查报告和自查评估表报无锡市劳动保障局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同时,择优推荐1名职业技能鉴定优秀工作者并附材料。

(三)普查阶段。9月1日—9月15日,无锡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在鉴定所自查的基础上,将组织对职业技能鉴定所进行普查,并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

(四)重点检查阶段。9月16日—10月20日,省检查组来锡检查。

年底前,省厅将对优秀鉴定所和优秀工作者进行表彰,并对质量普查中发现的问题予以曝光。

(五)抽查阶段。11月,各职业技能鉴定所进一步完善各项质量管理工作,迎接劳动保障部的抽查。

职业技能鉴定工作要点篇8

关键词:技能;鉴定;法律法规

中图分类号:S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4)-04-52-1

为使农机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广泛深入且持久的开展下去,工作在起步阶段需得到领导支持、群众理解及相关部门配合。首先,向领导汇报工作计划,得到其支持与帮助;然后,向广大群众宣传鉴定的目的与意义;最后,在各部门的协助下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开展工作,从而先易后难、循环渐进,全面推进农机职业技能鉴定工作。

1归纳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农机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目的在于加强并规范对农机从业者的管理,全面提高从业者的素质,从而推进农机化事业健康发展。但是,由于农机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涉及面广、量大、难点较多及政策性强,使广大群众认识问题后难以及时解决,阻碍了农机化事业发展的进程[1]。因此,面对开展工作中存在的不少问题,经过对以往的工作进行总结,列举出相关问题:一是面对少部分不配套的政策、制度等,加大了工作开展的难度,使工作顺利完成需克服较大的难度。在没有形成配套的政策、制度的情况下,资格证书没有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导致目前出现“无证者上岗”,从而影响农机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进展速率;二是工作宣传不到位,被鉴定者对此工作的认识程度不高,难以自觉接受农机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意义;三是因工作的分配制度不完善,使各部门间难以形成工作合力。此外,由于经费短缺,对工作投入资金不足,导致鉴定设备的匮乏,同时单位聘请专业鉴定人员数量不足,且素质高低不等,从而使农机职业技能鉴定工作难以顺利开展;四是工作人员服务意识不强,在服务中没能找准自己工作的切入点,阻碍了农机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发展。

2解决技能鉴定问题的相关对策

2.1利用配套制度

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人员依据健全证书、档案管理制度及办理程序开展工作,严格考场规则及管理办法,规范鉴定程序,强化鉴定质量意识[2]。为使工作得以健康长远发展,近年来,按照农业部农机职业技能鉴定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各地都建立了较全面的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制度。要求职业技能鉴定人员在实践中保持严格执行的工作态度,不断加强自身的业务培训工作,按照“材、统一试题及统一证书”的要求,采用适宜的培训方法,如:针对学徒文化水平及驾龄参差不齐,采取自学和集中辅导相结合的培训方法,同时坚持理论结合实际,加强对实践的指导,从而使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人员的工作质量大幅度提高。

2.2抓好宣传力度

为了使被鉴定者易于接受技能鉴定工作的意义,工作人员应利用各种媒体进行及时有效的宣传,可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媒介,对农机职业技能鉴定的知识及法规进行广泛的宣传[3]。为扩大宣传的范围,工作人员应以乡镇和村落为主要的宣传工作地点,采取边播放宣传录音边发宣传单的方式。通过扩大宣传范围可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及社会环境,使被鉴定者的认知度得到提升,清楚的了解农机部门办理职业资格证书的依据、政策、意义和作用,职业工种的名称、编号、收费标准及材料提供等相关事项。

2.3提高服务质量

为取得农机从业者的高度信赖,技能鉴定工作人员应在服务中找准自己工作的切入点。对没有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驾驶员,技能鉴定工作人员应动员其主动参与报名,统一进行相关培训和职业技能考核。要深入乡镇、村落各地进行实地考察,为从业者详细讲解职业技能鉴定的意义,告之办理职业资格证书的好处,让其自觉行动。此外,技能鉴定工作人员应与各部门间协调,彼此互相配合并积极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如:电气焊工、车工及钳工等农机职业。通过开展各类农机职业技能鉴定工作,能够让广大群众掌握多种农机职业技能,从而使其就业领域得到拓展。此外,技能鉴定工作需各部门互相补充,使农机职业技能鉴定工作能够有序并健康的开展。因此,各部门应以热情的服务态度及优良的工作质量水平去面对广大被鉴定者,从而推动工作开展。

3结语

综上所述,农机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不但涉及面较广且技术性较强,对技能鉴定人员的服务意识要求极高,因为这关系从业者及广大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虽然农机职业技能鉴定工作面临着一些问题,但在农机职业鉴定部门以高度的责任感采取有力的措施对工作进行调整后,继而严格执行职业技能督导员制度,设专人负责技能鉴定,为广大群众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使技能鉴定工作的发展得到有效提高。

参考文献

[1]王让军.中职学校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实践和思考[J].甘肃农业,2011,19(02):115-116.

[2]王立龙.如何做好农场农机工职业技能鉴定工作[J].职业,2010,13(24):123-125.

职业技能鉴定工作要点篇9

【关键词】职业教育发展;职业鉴定;职业资格证书

职业技能水平是衡量人才能力的重要指标,职业技能鉴定就是考核职业技能水平的主要途径,主要是通过职业考核机构对从事某项职业的人员进行该职业应具备的知识理论与技能进行客观的考核与评价【1】。职业教育作为培养职业理论知识与职业操作技能的教育形式,其培养内容同时也是职业鉴定工作的主要考核内容,因此职业鉴定结果也可作职业教育结果的反馈,同时职业教育的发展也可有效提升职业鉴定工作的深度,两者存在着显著的相互促进关系。以下本文就从职业教育及职业鉴定工作的当前现状出发,对两者的重要性及联系展开探讨,着重分析了职业教育发展对于职业鉴定所起到的作用,具体如下。

一、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与机遇

具有丰富理论知识与过硬职业操作能力的全面综合型人才在企业、社会乃至整个国家的战略发展中均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因此作为我国教育体系中重要组成部分的职业教育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随着国家人才强国战略的提出,职业教育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于此同时国家提出了优化职业教育结构,强化职业教育各部分的有效衔接,推动职业教育和经济发展的有机融合,最终形成由政府主导,就业行业作为指导方向,同时各用人企业共同参与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以政府、社会等多方面共同承担职业教育的基础建设,落实校企合作,在企业方面的帮助下,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提升。

图1职业资格鉴定考核体系

由图1可以看出,职业教育的对象不仅仅是职业技术院校在校生,除职业院校外,为普及职业教育,我国针对如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群体等也均开展了提升其专项职业技能的惠普培训,倡导全民式职业教育,助力社会全面发展。总而言之,当前我国职业教育体系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抓住机遇必将迎来一次质地飞跃。

二、我国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现状

2014年职业鉴定工作得到稳步前行,鉴定总量呈显著的增长态势,其中初级工鉴定较2013年相比增长29%,中级工鉴定增长16%,高级工鉴定增长6%,技师及以上鉴定增长28%。主要增量集中在初级工、技师及以上等几个就等级鉴定中。此外计算机高新鉴定考试程序经规范化调整后,鉴定人数同比增长近50%【3】。由此可见,在国家人才战略及考核工作得到进一步规范后,我国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实现了大幅度发展,随着人才战略的升入,必将实现稳步前行。

三、职业教育发展在职业鉴定工作中的作用

(一)校企合作职业教育模式提升了企业对职工技能评价的主导作用

校企合作是目前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目前很多用人单位都与职业教育机构实现了校企联合办学制,并根据企业实际需要定向培养人才的职业能力,同时在职业技能鉴定过程中,在依照国家职业标准的基础上,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强化技能鉴定中的业绩评价、工作过程评价,并适当将考核内容针对企业需求进行适当调整,从而充分带动用人单位参与职业鉴定工作的主观积极性,并使职业鉴定工作更贴近工作实际,并满足企业对职工的技能要求,从而为企业输送更多高质量职业人才。

(二)促进特殊行业鉴定逐渐形成规模

职业教育的深入发展,有效促进了特有行业鉴定工作逐步形成一定规模,以监狱系统为代表,监狱系统机能鉴定考生同比增长超过30%,为各监狱系统输送了大量人才,受到来自监狱领导部门以及各基层单位的高度评价。同时在这一过程中,也促进了职业鉴定部门渐渐摸清了关于监狱系统鉴定工作的主要规律,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基于提升监狱系统工作效率的考核内容与规范【4】。此外如残联系统等特殊行业的职业鉴定工作也均在职业教育发展的带动下,成为鉴定领域中的新增长点。

(三)提升专项能力考核的发展潜力

所谓专项能力考核主要是以社会就业需求大,同时易于掌握的职业单相技能作为考核对象的鉴定形式【5】。随着职业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人才强国战略的人才培养对象将不仅仅局限于职业院校的在校学生,包括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群体等都可作为人才资源。职业鉴定部门可联合当地总工会、劳动社会保障部门、妇联、残联开展针对下岗人员、农民工、残障人士的惠普职业技能培训与专项能力考核制度。以2013年某省为例,该省针对下岗人员、农民工群体开的专项能力考核仅一年就达到近3000人次,并成为专项能力鉴定的主要方面。

结束语

综上所述,职业教育和职业鉴定存在着相互依托与促进的关系,为分析职业教育发展对职业鉴定的作用,本文以我国职业教育及职业鉴定工作的现状与发展机遇作为切入点,在对两者相互作用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分别从校企合作职业教育模式、特殊行业鉴定以及专项能力考核等几个方面,分析了当前职业教育发展对于职业鉴定的促进作用,希望能为相关人士提供些许参考。

参考文献

[1]薛叙明,曹红英,赵昊昱.高职人才培养与国家职业标准的对接研究与探索[J].职业技术教育,2014,02:75-78.

[2]马玉蓉,邱利军,郎莹,赵立新.电工技术实训与技能鉴定结合方案研究[J].职教论坛,2010,24:65-69.

[3]姚红云,赖昌林,陈开平.浅析高职高专院校职业技能鉴定证书与学历教育证书的双证制结合的优劣[J].大家,2011,11:89-90.

职业技能鉴定工作要点篇10

关键词:职业技能鉴定创新模式探究

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的相关数据统计,目前我国的技能劳动者数量已经突破1亿人,其中高技能人才也突破3000万人。加大高技能人才的培训鉴定工作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对优化技能人才结构,培养高技能人才具有重要的作用。下面我们就对此展开深入的探究工作。

一、当前我国职业技能鉴定考核模式的现状

加强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推行职业证书制度,对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就业竞争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培育和发展劳动力市场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就当前我国职业技能鉴定考核模式来看,正在不断的进行探索工作,并逐渐形成一套完整性、规范性的考核体系,但是就职业技能鉴定考核现状来看,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主要分为以下两点。

1.理论考核的试题具有落后性

职业技能鉴定考试题库具有客观公正性和科学规范性,为鉴定工作提供了技术保障,同时试题库的质量也决定着职业鉴定的质量,但是随着职业技能鉴定工种不断的增加,理论考核的试题具有一定的滞后性,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不仅题库更新的较慢,并且里面的试题内容陈旧,甚至有的试题都可能面临着淘汰;另外,职业技能考核的内容由于其狭窄性,只针对一个岗位,而面向岗位群的试题内容较少,这样就会造成试题的含金量较低;除此之外,由于职业技能考核试题的命题者多是来自职业学校的教师,这些教师可能会受到业务水平和该行业发展现状的不良影响,所出的理论试题可能不会被大众所接受,与当下学校教学的内容脱节,不具有相适应性。

2.职业技能鉴定考评人员的素质较低

就职业技能鉴定考评人员的现状来看,他们的自身素质不高,考评人员的分类一般分为职业学校的教师和社会考评人员两种。这其中职业学校的教师虽然在理论知识方面具有充分性,但是在实践工作方面却有不足之处,而社会的考评人员,虽然在职称和学历方面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但是实际的业务水平可能存在着不熟练的情况,无法与新时代下职业技能考核鉴定模式相适应。除此之外,还有一点就是考评人员的培训工作和实际的职业技能考核工作不相适应,考评人员取得证书后的培训与考核没有形成健全的机制,影响了考评人员对相关法律法规、鉴定程序的学习与应用,在考评水平上也有一定的落差。

二、职业技能考核鉴定的创新模式探索

职业技能考核鉴定只有不断的进行创新,才能有效的保障考核鉴定的质量,在发挥鉴定功能的作用下,提高职业技能资格证书的权威性与科学性,在得到社会普遍认可的条件下,焕发新鲜的活力,促进职业技能鉴定考核模式的可持续发展。下面我们来举例提出几点职业技能考核鉴定的创新模式。

1.在市场经济的基础上创新鉴定机制

在社会主义市场的发展条件下,我国的经济发展格局发生了一定的转变,从单一的国有经济转变成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局面,在劳动用工制度和工资分配制度层面上,也在由合同聘用制向一岗一薪制度转变,而职业技能考核鉴定也发生了一定的转变,由行政干预向市场化运行转变。因此我们说在以市场化为主导下,创新职业技能鉴定机制具有重要的作用,以便更好的适应就业、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

2.在主管部门的配合下提高职业技能开发

职业技能开发对于职业技能考核鉴定具有重要的作用,它有利于有效的开展职业技能鉴定,为职业资格证书的制度提供一定的保障,另外在开展职业技能鉴定的过程中,也要参照职业的分类、职业技能的标准以及所建立的职业技能考核的题库。就职业技能鉴定的主管部门来看,它是政府的行政职能部门,在一些院校和行业专家的发展中,要积极的倡导与主管部门的配合,根据行业专家的意见,对职业技能考核鉴定的试题库进行创新。其中不仅要删除陈旧、落后的试题内容,同时还要顺应时代的发展,增设新近的内容,创新题库,为职业技能鉴定主管部门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支持。

3.建设一支具有高素质的考评员队伍

针对职业技能考核鉴定中考评人员的自身素质不高的现状,建设一支具有高素质的考评员队伍具有重要作用。一方面要加强考评员队伍业务的培训工作,不仅要吸收专业的理论基础知识,培养考评人员的实践操作能力,另一方面,要不断的从企业生产第一线吸收具有高技能的骨干精英,形成校企结合、专兼结合的职业技能鉴定的专业性队伍;除此之外,要对考评人员进行相关法律法规和技能水平的培训工作,并通过考核的形式,实行奖罚分明的制度,对考评人员中具有较强水平的人员进行奖励,并给予推荐,从而保证职业技能考核鉴定工作的公正性和公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