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学工作意见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04:25:19

小学教学工作意见篇1

为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现就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校(含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下同)艺术教育提出如下意见。

一、进一步提高认识,把艺术教育摆上应有的位置

1.艺术教育对于提高学生审美修养、丰富精神世界、发展形象思维、激发创新意识,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作用。加强中小学校艺术教育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要进一步提高对学校艺术教育的重要性认识,切实把艺术教育摆在学校教育应有的位置上。

2.中小学校艺术教育要以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以农村学校为重点,实现区域内的均衡发展。要坚持教育公平的原则,让每个学生都成为艺术教育的受益者。要坚持正确的育人导向,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生动丰富的艺术教育活动之中,使之内化为学生的自觉精神追求,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审美观;要通过艺术教育让学生接受中华民族和世界各民族优秀文化艺术的滋养,培养深厚的民族情感,为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奠定基础。

二、严格执行课程计划,提高艺术教育教学质量

3.开齐开足艺术课程,是保证艺术教育质量的前提。根据《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艺术类课程占总课时的9%-11%(总课时数为857-1047课时),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在制订本地区课程实施计划时,应按照上述规定设置艺术类课程,课时总量不得低于国家课程方案规定的下限。条件较好的学校按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艺术类课程占总课时的11%开设艺术类课程,其他学校开设艺术类课程不低于总课时的9%;其中,初中阶段艺术类课程开课不低于艺术课程总课时数的20%。普通高中按《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的规定,保证艺术类必修课程的6个学分(相当于108课时)。非艺术类中等职业学校艺术类必修课程不少于72课时。有条件的地区和学校要开设丰富的艺术类选修课供学生选择性学习。

4.中小学校艺术类课程应执行国家的课程标准,选用国家审定通过的有关教材,并加强教学质量检测。要积极探索艺术课程评价改革,并将评价结果记录在学生成长档案中,作为综合评价学生发展状况的重要内容以及学生毕业和升学的参考依据。

5.要加强艺术教育教研、科研工作。省、市(地)和县(区)要充分依靠本地区教研、科研机构,多渠道配备音乐、美术学科专(兼)职教研员。各地要以条件较好的学校为依托,建立艺术教研基地,定期组织艺术教研活动。

三、开展课外艺术活动,营造良好校园文化艺术环境

6.开展课外艺术活动要因地制宜,讲究实效。要大力开展小型、灵活、多样的艺术活动,民族地区的学校要积极开展具有少数民族特色的课外艺术活动。省、市、县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积极创造条件,定期举办中小学生艺术节,学校应每年举办一届形式多样的校园艺术节。

7.要加强对艺术活动的管理。任何部门和学校不得组织学生参与商业性艺术活动或商业性庆典活动,不得组织学生参加企业、媒体或其他社会团体举办的有收费营利行为的艺术竞赛等活动。学校不得组织学生参加社会艺术水平考级活动,社会艺术水平考级的等级不得作为学生奖励或升学的依据。

8.组织群体性艺术活动,要明确安全管理工作的职能部门和责任人,建立安全责任制度,制订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置预案,切实加强安全管理,确保中小学生人身安全。校园内不得出现有悖于素质教育、不利于青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文化现象。

四、加强队伍建设,提高艺术教育师资水平

9.各地要根据国家课程方案规定配备艺术教师。城市和有条件的县、镇(乡)学校要以专职艺术教师为主,农村学校可以专、兼职教师相结合,镇(乡)中心小学以上的学校至少要配备音乐、美术专职教师各一名;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应按规定课时及教学需要配备专职艺术教师。

兼职艺术教师由具有一定艺术基础或艺术特长的其他学科教师兼任,要逐步实行兼职艺术教师培训上岗制度,兼职艺术教师队伍要保持相对稳定。

10.各地要建立激励机制,制定相关政策,支持、鼓励城镇学校艺术教师、中青年艺术教师和骨干艺术教师到农村学校任教。可采取“走教”、“支教”、“巡回教学”、“流动授课”、“定点联系”、“对口辅导”等多种形式,解决农村学校艺术教师短缺、教学质量不高的问题。

11.各地要针对本地区艺术教师缺额情况,发挥和依托普通高校,特别是师范院校以及教师进修院校等教育机构的资源优势,为本地培养合格的中小学校艺术教师。要以提高农村艺术教师质量为重点,把艺术教师培训纳入本地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和教师培训工作计划,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艺术教师全员培训,不断提高培训质量。艺术教师应和其他学科教师享受同等待遇,艺术教师组织、辅导课外活动应合理计入工作量。

五、优化资源配置,改善艺术教育教学条件

12.各地要在办学经费中保障用于改善艺术教育设备设施、添置和更新消耗性器材、举办校园艺术活动等经费。要按照相关规定,检查本地本校的艺术教育设施、设备、器材的达标情况,及时查漏补缺,添补有关器材设备,并结合校舍改造、扩建工程等项目,积极创造条件配置音乐/美术专用教室。学校要管好、用好艺术专用教室和有关器材,提高使用效益。

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在当地政府的规划、协调下,把艺术教育纳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有关项目之中,切实改善艺术教育教学条件。

13.各地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缓解中小学校,特别是农村学校艺术教育资源的不足。学校要根据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的需要,提供便利条件,支持、鼓励、辅导艺术教师用好教学光盘等多媒体设备,用好农村远程教育网资源,并根据本地实际,不断丰富网络艺术教育资源。

14.各地要依托社会文化场所免费或优惠开放的相关政策,充分开发利用地方和社区的艺术教育资源,丰富学校艺术教育的内容和形式。鼓励、支持开发具有本地特色的艺术教育资源。

六、加强管理,完善艺术教育保障机制

小学教学工作意见篇2

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契机,以新理念为指导,以课堂为基地,进一步发挥教师的创新精神和探究积极性,扎实开展小学思想品德课的深化研究。遵循教育教学规律,贯彻落实学科教学建议,深入开展课堂教学研究。营造良好的教研氛围,积极实施素质教育,为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科学文化素质,培养健全人格而努力。

二、主要工作

(一)把握和落实课程目标,探索综合课程新天地

促进课程综合化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亮点之一,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的综合课程。教师在教学中应全面把握教学目标,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根据课程性质,从教学内容的开发、教学方式的运用和教学评价的选择等方面探索综合课程的新天地。

1.教学内容的综合性

儿童生活的综合性决定了以儿童生活为基础的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内容的综合性。教学中,教师应依据教材提供的范例,积极开发综合的教学内容。要注重与学生生活和社会的联系,把静态的教学内容和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消除学科界限,与其他学科教学内容紧密结合;积极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尽可能使现代化教学技术与本课程教学有机结合,丰富课程资源。

2.教学方式的开放性

教学要面向学生的生活实际,采取丰富的、直观的、灵活的、开放的教学方式,给学生大量动手、动脑、动口的机会,使学生在多种多样的活动中促进个体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活动形式可以是单一的,也可以几种形式结合使用;教学活动时间的安排应灵活机动,根据主题内容,可在一课时内完成,也可以持续几课时或一段时间;可在课堂上完成,也可以与其他教育活动,如少先队活动、班队活动、节日庆祝活动等相结合,相互促进,资源共享,实现综合教育效益。这就需要教师与班主任和各位同事协调好关系,共同担负教育学生的重任。

(二)认真开展校本教研工作,深入实施课程改革

1.校本培训

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出了众多新的教学理念、教学要求、教学方式,并要求逐步转化成广大教师的教学行为。校本教学研究作为理念与实践之间的桥梁,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实践水平。作为教研组长,我将带头努力学习,通过多种渠道加强对教师基本素养和综合素质的训练,提高教师把握教材、精心设计活动、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等方面的能力。

2、教研活动

(1)结合品德组的实际,继续深入地对“小学思想品德课的深化研究”课题的专题研究外,还要积极参加兄弟学校的互动交流,积极为青年教师提供学习的机会,创设亮相、展示的机会,鼓励青年教师把握住展示自己风采的机会,发挥同伴合作,促进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不断壮大我校小学品德学科骨干教师队伍。努力实现“骨干带整体”的愿望。

(2)建立帮学对子,共同提高教学能力

小学教学工作意见篇3

一,提高认识,增强远程教育应用工作的自觉性与紧迫性

实施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对于统筹城乡教育,实现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具有重要意义。强化远程教育应用工作,有利于转变教师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将先进的教育理念和优质的教育资源引入到中小学课堂,促使教学环境和教学手段发生显著变化。

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搭建的信息平台,还承担着大规模培训农村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的重要任务。抓好远程教育应用工作,有利于提高农村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素质,有利于发展现代农业,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缩小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差距的重要抓手。

全市各级、各部门要把远程教育应用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作为农村教育发展和改革的突破口,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配套工程。在切实抓好农村远程教育工程应用工作的同时,也要抓好城市中小学远程教育应用工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努力把我市远程教育工程应用工作推向新阶段。

二、突出重点,全面推进远程教育应用工作

“十一五”期间,在全市范围内每年深入开展远程教育应用年活动,各区县及有关部门要因地制宜,大力推动应用工作的深入开展。重点实现“五进三不漏”目标,即信息技术与优质资源进计划、进管理、进德育、进课堂、进为农服务活动,不漏学校、不漏教师、不漏学科,在农村中小学努力实现“光盘播放班班通、卫星收视人人会、网络教室科科用”。

加强基础教育网络和资源建设。整合资源,加快全市基础教育专网建设,争取更多的农村中小学接入专网,充分发挥网络资源对发展农村教育的多重效益。加强资源建设的规划、协调和整合工作,促成教育系统内外各类教育教学及为农服务资源实现链接和共享,建成学校、家庭和社会互动的资源体系,建成可服务于多所学校的区域性资源中心。

健全管理制度。从教学管理、教师能力建设、条件保障、技术支持服务等方面着手,明确责任,规范程序,建立健全推进应用的激励约束机制。所有农村中小学都要建立统一规范的“一表三册”制度,即专用课表、教育资源登记册、教学应用登记册和为农服务登记册。远程教育设备每周用于教学必须达到20节课以上,每周用于德育教育1次以上,平均每月用于为农服务和党员教育活动2次以上。切实做到“一机三用”,即上课学生用、课余和晚上教师用、节假日农民用。努力实现“一室多能”,即计算机教室作为教师备课室、学生电子阅览室、绿色网吧、农民培训载体、党员教育平台,不断提高远程教育设备的使用效益。

强化系统培训。市级教育等部门抓管理者、培训者和技术骨干的培训;区县教育等部门抓电教人员、教研人员、骨干教师和农民培训干部的培训,学校抓教师全员培训。加强对全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领导干部信息化素质和应用技能的培训与考核,带动全市的应用培训工作。夯实校本培训,做到应用技能培训与课程改革培训相结合,全员培训与专题培训相结合,校本培训与校本教研相结合,教学应用与为农服务相结合。严格培训考核,按照“人人过关、个个合格”的要求,对各类集中培训进行考核或考试,合格者发放结业证书,不合格者自费参加下期培训。把培训结果与教师的年度考核、评选先进、资格认定结合起来,逐步形成人人争相参加培训的良性机制。

三、统筹协调,加强远程教育应用工作的领导和管理

全市各级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领导小组,是远程教育应用工作的领导机构,各成员单位要分工负责、密切配合,努力开创远程教育应用工作新局面。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进一步健全部门负责同志总负责,电教、教研、督导协同推进的远程教育应用工作管理体系。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及农村中小学要建立由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督导检查、农民培训等方面专业人员组成的应用工作指导队伍,对设备维护、教育教学、应用推广等工作进行咨询和指导。要以市、区县电教馆(站、中心)的标准化建设为重点,形成市、区县、校纵向衔接,专业支持单位、企业与学校横向合作,分工明确、责任落实的技术支持服务工作机制,做到“软件故障不过天、硬件故障不跨周”,实现设备“随报随修、保障应用”。各农村中小学要落实专人,配合有关部门,组织好农村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的教育培训工作。全市各级教育督导部门,每年进行一次远程教育工作督导评估检查,结果要进行通报。

各级财政、教育行政部门要保障远程教育工程应用工作的经费,切实加强资金的计划、管理和使用工作,要指导学校在公用经费中安排相应经费,用于远程教育设备运行维护、教师培训以及教学软件资源购置等,确保远程教育工程设备正常运转,不断提高远程教育工作的综合应用水平。

全市各级组织、农业、科技、文化等部门要主动联系教育部门及学校,积极借助农村远程教育工程平台,搞好农村党员教育、农民科技培训和农村文化活动。

小学教学工作意见篇4

一、加强制度建设,规范办学行为

1.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和质量观,坚持“教育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办学以人才为本,以教师为主体”的指导思恕,实施素质教育。为学生有个性的全面健康发展创设良好的环境条件。

2.全面落实校长负责制。校长要依法担负起全面管理学校的职责。校长每学期要向全体教师述职,并将述职报告在校内公示。学校领导要分工明确,密切配合,高效廉洁。

3.建立和健全行政管理、教学管理、教职工队伍管理、学生管理、财务管理、资产管理、后勤管理、安全管理、档案管理等学校内部管理制度。各项管理制度的制订要有教职工的充分参与,并经校教职工大会讨论通过。

4.坚持民主决策、科学管理。要建立科学规范的议事、决策及管理规程;坚持校务公开制度;充分发挥党组织的监督保证作用和教代会、工会、共青团、少先队等群团组织参与学校管理;积极推动乡镇、村(社区)、学生家长以适当形式参与和监督学校管理。

二、加强教学管理,不断提高教育质量

5.严格按照国家和省级教育行政部门颁布的课程设置方案和课程标准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安排好国家、地方和校本课程。开齐课程,开足课时,按时完成教育教学任务,不随意增减变更课程和课时,不任意提高和降低教学要求。按照课程设置方案和课程标准实施体育、艺术和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的教学,组织开展课外体育活动和艺术活动。加强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保证达到国家规定的基本质量要求,加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6.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管理体系。建立规范、有效的学校、年级、学科三级教学观摩机制;建立对教研活动、集体备课和教学设计(教案)、作业内容、作业评改、试题质量等工作进行检查、评估、奖惩制度;建立学生有效参与课程实施的机制。

7.加强课堂教学管理,教师备课、听课、课堂教学、作业布置及早读、自习和课外辅导等教学要有基本要求,有学生预习、上课、复习、作业等学习的基本要求。

8.建立符合素质教学要求的学生学业考核办法。不得简单地以学科成绩或升学率评价教师,不得给教师下达升学指标,不得按考试分数给学生排名次、排座位。要落实减轻学生学习负担的有关规定,合理安排学生作息时间,不得利用节假日、双休日、课余时间和早晚自习给学生集体补课或上新课。不随意停课和放假。

9.规范教学用书管理。每生每学科只能选用一种版本教材,保持教材的稳定性,不得随意变更教材。未经教育部和省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查通过的教材,一律不得擅自选用。任何学校、教师都不得要求学生统一购买教辅用书,不得指定教辅用书的内容作为考试内容。

10.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控制班额,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做到小学班额控制在45人,初中班额控制在50人。学校要及时将大班额情况报告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当地教育行政部门要妥善解决。

三、落实德育为首地位,积极推进评价制度改革

11.坚持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在学校日常工作中充分体现德育的全员性、全程性特点。以系列化、生活化和推进科技创新活动为重点,进一步深化“三讲两实践”活动。把思想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加强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的建设和管理,多种形式地促进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相衔接。加强德育研究工作,不断创新德育的内容、方法和途径,努力提高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完善班主任制度,高度重视班主任工作,不断提高班主任的地位和待遇。积极争取支持,健全和完善校内外相衔接的机构、人员、经费和制度等保障机制,为学校德育工作健康发展提供应有的保证。

12.积极探索和制订学生评价制度。结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实施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坚持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学生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体现差异和特长相结合,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保证评价的公平有效,评价结果既是各学段学校招生录取的重要依据,又应对改进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提供重要的信息反馈。

13.积极改革升学考试制度。落实小学升初中免试、就近入学的制度,公办初中一律不准组织任何形式的入学考试。改变以部分学科考试分数简单相加作为唯一录取标准的做法,发挥初中升高中考试对实施素质教育的正面导向作用。考试评价工作要有利于为中小学生营造一个生动活泼,宽松和谐的发展环境。

四、严格学籍管理,保证学生完成义务教育

14.严格执行学籍管理的有关规定,做好学生入学、转学、休学和借读等管理工作,积极创造条件建立中小学电子学籍档案。按照规定每学期向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报告学生人数和变化情况,不得虚报、瞒报。

15.农村中小学,特别是农村初中要配合当地政府采取有效的控辍措施,如发现学生辍学,及时报告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并配合做好学生复学工作。

16.建立学生请假、销假制度。发现学生旷课应及时与家长联系,尽快让学生返校复课。发现学生失踪,及时向当地公安部门报案。

五、加强公用经费管理,努力提高使用效益

17.根据学校教育教学和事业发展的实际需要编制预算,将一切收支全部纳入预算。学校预算要经学校领导班子集体讨论通过,并应征求教代会或教师代表的意见。

18.学校要遵循勤俭办学的原则,严格按照批准的预算安排支出,节约使用。

19.学校要设立公用经费和代收费公示栏,将学校公用经费的预算、决算、每季度财务报表和代收费使用情况等向师生公示,接受监督。

20.学校除可以收取省上规定的有关代收项目费用外,不得再统一收取其他费用。代收项目收费要据实结算,不许收取任何形式的回扣和实物,违反者按乱收费严肃处理。

六、有效管理学校资产,充分发挥教育资源作用

21.建立健全校舍、信息技术设备、实验仪器和图书资料的管理制度。每学期组织开展一次教育资源使用情况的检查,坚决防止闲置、浪费,充分发挥设施设备的作用。

22.建立健全学校资产维护和检修制度,及时维护和检修损坏的设施设备,提高教育资源的完好率,保证设施设备的安全使用。

23.充分开发利用所在地区的乡土教育资源,加强学校与家庭、村镇(社区)的联系,并将学校资源向社会开放,实现资源共享。

七、强化学校安全管理,保障学生健康成长

24.校园安全工作实行学校一把手负责制。发生重大学校安全责任事故,依法追究校长责任。

25.建立健全门卫、巡逻、值班和校舍、食堂、宿舍等校内安全管理制度,严格实行岗位责任制,责任落实到人。

26.定期对学校建筑物、设备、设施进行安全检查,发现危房及其他安全隐患,立即停止使用,及时组织维修或更换;学校无力解决的,要采取防护警示措施,并及时书面报告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和政府。安全检查、安全隐患消除等情况要有详细记录。

27.严格执行教育部、卫生部的《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食堂物资要定点采购并索证、登记,饭菜要留验和记录,要监督饮用水的卫生安全状况,保障师生饮食卫生安全。

28.农村寄宿制中小学有专人负责住宿学生的管理和安全保卫工作,要坚持夜间巡查值班。学校楼梯间要设有警示标志,错开学生集中上下楼梯时间,在容易拥挤的时段要有专人定岗疏导,防止发生拥挤踩踏事故。

小学教学工作意见篇5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和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决定》、《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立足本校、立足教师、立足课程,牢固树立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和综合能力的培训理念,以新理念、新课程、新知识、新技术、新教师为重点,以有[文秘站网-找文章,到文秘站网]针对性地解决教师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和困惑为突破口,充分挖掘学校的潜能,充分利用学校的资源和条件,扎扎实实开展培训和研究,切实做到教师全员参与,人人有提高,实现学校发展与教师个体发展和谐统一。

二、培训原则

坚持以校为本原则,因校制宜原则,校长责任原则及教师需求原则。

三、培训目标

校本培训的目标是为了教师的发展和学校的发展。通过开展校本培训,使广大教师在政治思想与职业道德、实施新课程的教育教学能力与教育科研能力等方面的综合素质有显著提高;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建设学习型学校;提高学校办学效益。在培训过程中着重提高教师以下三个方面的能力:

1、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能力。即清晰、准确地认识和评价自己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的能力以及实行有针对性的学习和有效发展的能力。

2、自学能力。即在丰富的教育实践活动和生动的教育情景中吸收营养并总结升华的能力以及学会读书的能力,特别是通过网络捕捉信息并对有关信息进行重组、分析、综合的能力。

3、实施新课程教育教学的能力。即通过多种途径加深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掌握新课程教学规律和要求,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需要的能力。

四、主要内容

1、师德修养的内容。

2、有关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包括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学科最新的基础理论和教改信息及教育教学实践技能等。

3、学校根据自身的办学思想、办学特色确定的内容。

五、培训模式及方法

1、课题研究式。以课题研究的方式来实施培训,要求教师理论与实践、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2、自修反思式。教师立足岗位,在自我进修、自我学习的基础上,就教学中的问题进行诊断、反思。可以是自我诊断,也可以是与他人共同诊断,通过诊断、反思,促进发展。

3、课堂观摩式。通过观摩课堂教学实况,让教师亲临现场观看、学习、交流、借鉴,以开阔教师的境界,使之更新教育观念,提高教学技能。

4、专题讲座式。根据学校发展需要和教师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的有针对性的直接传授培训。

5、案例分析式。引导教师对一个具体的教学情景进行研讨,以解决特别问题为目的的一种参与式培训。

6、校际(联片)合作式。学校与学校之间开展的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一种互访互助的教师培训活动。

7、师徒结对式。教师间一帮一的培训模式。

8、网络交流式。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充分运用电脑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卫星传导技术等信息技术手段,利用教师教育系统、卫星电视网与计算机互联网(天网、地网、人网)相融通的全国教师教育网络平台,以虚拟学校、虚拟教室进行学习和交流的一种现代培训方式。

9、沙龙研讨式。由培训者与教师或教师之间围绕某一问题而汇聚在一起自由讨论,以解决其难点和疑点,形成共识的一种参与式的培训。

各校确定培训模式后,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参考以下方法进行:

1、教育专家、县内外优秀教师来校讲学,组织教师学习先进的教育思想工作、教学技能和教学方法。

2、组织同一学科或同一教研组的教师进行交流,相互切磋教育教学技艺,共同研讨课程标准、教材、教学计划及教学方法,达到共同提高,共同进步的目的。

3、发挥本校优秀教师的传帮带作用,指导帮助青年教师尽快成长。

4、通过组织教师听优质课、示范课、观摩课和相互听课、评课等方式,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和水平。

5、组织专门的研讨会、交流会、教学沙龙、教学信息会为教师相互切磋教学技艺提供平台。

六、组织与管理

1、建立教师校本培训基地。县直学校、初中和九年一贯制学校以校为单位,小学以乡镇中心小学为单位分别建立校本培训基地。各基地校长为基地校本培训的第一责任人,非基地学校校长为本校校本培训的第一责任人。

2、县教育局是校本培训的行政主管部门,各县直学校、初中和九年一贯制学校校长为校本培训的责任人,对学校校本培训基地的培训质量负领导与管理责任。

3、县教师进修学校是校本培训的业务主管部门,主要负责制定全县教师校本培训

规划,为校本培训基地推荐培训者,提供业务指导及学分的审验等工作。七、实施步骤

校本培训工作具体分以下三个步骤:

1、规划准备。成立组织,制定工作方案。各学校应根据本实施意见和学校自身发展和教师个人实际,及时制定教师校本培训总体规划。并分年度制定具体的年度校本培训计划,计划应翔实、周密、科学,具有可操作性,包括培训的目标、时间、内容、培训模式与方法、培训者、主要措施等,其年度培训计划于年初开学第二周报县教师教师进修学校培训处备案。

2、组织实施。根据学期培训计划,采用灵活、务实、高效的培训模式对教师实施培训。实施过程中,学校应做好有关记载,教师应注重积累原始资料,如培训课、示范课(公开课)教案、(论文获奖证书)的原件及复印件、自学笔记等,以备学分登记时审验。

3、考核评价。校本培训以学校自评为主,主管部门评价为辅。一是对本培训学校的工作情况进行自评,二是根据教师个人参与培训和完成培训任务的情况,具体确定每个教师的校本培训(非集中培训)学时学分,连同学校年度师资培训工作总结报县教师进修学校培训处。然后由县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领导小组对各校的培训工作和教师的培训情况进行复评复审,在全面检查学校校本培训工作、核查教师学习过程资料的基础上,核定教师的校本培训学时学分。

各校在认定教师的学时学分时,应考查教师参与校本培训的态度和培训后的物化成果,并纵向比较教师参与培训后的进步情况,按照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次评定结果,并将评定的等次记入《江西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证书》的成绩栏中。

八、学时学分的认定

根据《安远县新一轮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意见》有关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校本培训学时的要求,中小学教师应完成校本培训高中每学期不少于18学时,初中每学期不少于24学时,小学每学期不少于30学时。各学校在认定教师校本培训的学时学分时,应统一标准,严格考核,凡积极参加校本培训,完成了学校计划规定的培训任务且学校考核在合格以上等次者,按省发标准填写登记学时学分。

九、具体要求

1、各校要加强校内的培训基地建设,努力完善培训设施,为教师参加培训提供必要的条件。

2、各培训学校应结合本校(学区)实际,周密部署、科学安排每学期的培训工作。原则上每学期应安排1—2项全员性培训,同时因人制宜地开展分层施训,使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教师均有提高,体现校本培训的“校本”本质。

3、建立健全校本培训规章制度。各校应将教师参与校本培训情况列入年度考核范畴,将教师参与校本培训的结果作为评先、晋职、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评定的重要依据。

小学教学工作意见篇6

长期以来,我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重视班主任队伍建设,发挥班主任独特的教育作用,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有效地工作机制。广大中小学班主任兢兢业业、教书育人、无私奉献,做了大量扎实细致的教育和管理工作,为促进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作出了重要贡献。但也必须看到,在当前新的形势下,中小学班主任工作面临许多新问题、新挑战。经济社会的深刻变化、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中小学生成长的新情况新特点,对中小学班主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充分发挥中小学班主任教师在学校教育工作中的骨干作用,切实加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实现班主任工作的专业化,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4]8号)和《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意见》(教基[2006]13号)精神,现就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我省中小学班主任工作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从全新高度认识加强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性

中小学班主任是中小学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班集体建设的指导者、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是中小学思想道德教育的骨干,是沟通家长和社区的桥梁,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力量。根据新形势的要求,我们必须从构建和谐校园、和谐社会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班主任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努力开创班主任工作新局面。

班主任是管理、教育和教学的直接组织者和管理者,是学校教育中极其重要的育人工作,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有怎样的班主任,就可以带出怎样的学生,带出怎样的班风、学风、校风。中小学班主任工作是基础教育事业坚实的基础工作,直接关系到教育事业兴衰和素质教育成败。

在普遍要求全体教师都要努力承担育人工作的情况下,班主任的责任更重,要求更高。做班主任和授课一样都是中小学的主业,班主任队伍建设与任课教师队伍建设同等重要。加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对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把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各项任务落在实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把中小学班主任的工作职责落到实处

中小学班主任与学生接触较多、沟通便利,影响深刻,肩负着育人的重要任务。其具体职责是:

(一)要做好中小学生的教育引导工作。认真落实学校德育工作的要求,积极主动地与其他任课教师一起,利用各种机会,积极开展以思想道德、利学文化、身体心理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引导学生明辨是非、善恶、美丑,从身边的小事做起,逐步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确立远大志向、增强爱国情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二)要做好班级的管理工作。一是加强班集体建设,建立班级常规,负责班级的日常管理,维护班级良好的教学和生活秩序。二是坚持正面教育为主,对学生的点滴进步及时给予表扬鼓励,对有缺点错误的学生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进行耐心诚恳的批评教育。做好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科学公正地评价学生的操行,向学校提出奖惩建议。三是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观念和集体荣誉感,构建民主和谐、团结互助、健康向上的班级氛围,努力营造互助友爱、民主和谐、健康向上的集体氛围,形成有特色的充满活力的班级和团(队)文化。四是加强安全教育,增强学生的自护、自救意识和能力。五是掌握班级家庭经济贫困学生情况,并协助学校做好贫困学生档案的建设工作,了解国家资助贫困学生政策,并向学生做好宣传。

(三)要组织好班集体活动。指导班委会、少先队中队、团支部开展工作,担任好少先队中队辅导员,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团队活动:积极组织开展班集体的社会实践活动、课外兴趣小组、社团活动和各种文体活动,加强美育和劳动教育,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增加学生实践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观念和集体荣誉感。

(四)要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全面掌握和经常分析班级学生隋况,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和潜能,尊重学生人格,善于分析和把握每―位学生的思想、学习、身体、心理的发展状况,科学、综合地看待学生的全面发展,及时发现并妥善处理可能出现不良后果的问题。注意倾听学生的声音,关注他们的烦恼,满足他们的合理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和引导,为每―位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公平的发展机会。二是教育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掌握正确学习方法,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增强创新意识和学习能力。三是关心学生身心健康,鼓励学生积极锻炼身体,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调节,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帮助学生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良好的卫生习惯。

(五)要注重学校、家庭和社会三者的协调沟通。班主任是学校教育第一线的骨干力量,是学校教育工作最基层的组织者和协调者。履行好班主任的职责,必须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遵循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运用科学的教育方法,善于利用各种教育资源。班主任老师不仅应该努力协调好各任课教师,做好班级的管理和建设工作、学生的教育和引导工作,积极支持少先队、共青团、班委会开展班级活动,还应该成为沟通学校、家庭、社会的纽带,经常主动保持与家庭、社区的联系,及时了解学生在家庭和社区的表现,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努力形成教育合力,引导家长和社区配合学校共同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

三、努力更新和改进班主任工作的原则与方法

班主任工作的原则与方法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发展变化,开展班级工作要时刻把握时代的脉搏,更新观念,联系实际,开拓创新,使班主任工作始终充满活力,充满希望。班主任必须掌握以下基本工作原则与方法:

(一)面向全体学生,全面了解学生的思想品德、学习、健康、劳动和生活情况,对学生全面负责。

(二)正面教育、启发诱导,力戒简单粗暴,严禁歧视、体罚和变相体罚。

(三)热爱、尊重学生,严格要求学生。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自尊心,建立和谐的、朋友式的新型师生关系,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要对学生进行严格的管理和教育,把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认识同行为训练结合起来。对有缺点错误的学生,要满腔热情地耐心帮助。

(四)从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思想实际、个性差异以及社会、家庭的影响,提出不同的教育要求,有的放矢地实行教育。

(五)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严格要求自己,加强师德修养,提升综合素质,起表率作用。

(六)集体教育同个别教育相结

合。要通过开展集体活动,建立正确的集体舆论,培养集体荣誉感、自豪感,形成良好的班风,充分发挥集体教育的作用,同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个性品质。

四、严格坚持中小学班主任的选聘标准和程序

班主任岗位是具有较高素质和人格要求的重要专业性岗位,班主任的选聘必须坚持严格的标准和程序。

选聘的基本标准:一是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善于做学生的思想工作,具有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教育观和较强的教育教学和组织能力,掌握教育学、心理学的基本知识和方法,熟悉相关法律法规;二是具有教师资格、思想道德素质好、业务水平高、责任心强、身心健康、乐于奉献。三是品德高尚,能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具有团结协作精神和较强的人际沟通能力。四是担任班主任的教师原则上须有一年以上教育教学工作的经历。对新参加工作的教师要采用助理班主任形式进行培养,其工作表现作为定级转正考核的重要依据。

选聘的基本程序和要求:一是每个班必须配备班主任。二是中小学班主任一般应由学校从任课教师中选聘,聘期由学校确定。三是班主任的任职资格一般应在学校行政会议上确定。被聘任为班主任的教师,应把做好班主任工作作为主要职责,敬业爱岗,不断提高工作水平,力求工作实效。广大中小学教师要把担任班主任工作作为教书育人应尽的职责,积极主动承担这一光荣任务。

五、切实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提供保障

制订和完善促进班主任工作的政策措施,是加强班主任工作的基本保障。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要从基础教育全面贯彻落实树立科学发展观的战略高度,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全局高度,落实“学校教育、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的要求,关心班主任教师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促进他们的成长发展,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

要提高中小学班主任的地位和待遇。班主任工作是中小学教育殊重要的岗位,中小学校要在教师中营造以从事班主任工作为荣的氛围。要将班主任工作记入工作量,并提高班主任工作量的权重。各地要根据实际,努力改善班主任的待遇,按时兑现班主任津贴。要适当安排班主任的教学任务,使他们既能上好课又能做好班主任工作。

要完善班主任的奖励制度。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要将优秀班主任的表彰奖励纳入教师、教育工作者的表彰奖励体系之中,定期表彰优秀班主任。要树立一批班主任先进典型,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充分肯定他们在学校教育中的贡献。中小学校应积极推荐优秀班主任加入党组织,优秀班主任应列入学校党政后备干部培养范围。在努力完善班主任奖励制度的同时,要加强对重视班主任工作学校的典型经验宣传,通过宣传和奖励,鼓励广大中小学校普遍重视和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充分发挥班主任在学校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使班主任工作成为广大学校教师踊跃担当的光荣而重要的岗位。

要加强对班主任队伍的管理。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班主任队伍的教育和培训,要把安全教育作为培训的重要内容。学校领导要经常研究班主任工作,了解班主任的工作表现,规范班主任的行为。学校应建立班主任工作档案,定期考核班主任工作,考核结果作为班主任和教师聘任、奖励、职务晋升的重要依据。对不能履行班主任职责的,应调离班主任岗位。

要为班主任开展工作创造必要的条件。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应当为班主任开展工作提供支持,制定相关政策和制度,切实维护班主任教师的合法权益,减轻他们过重的精神压力和工作压力,保障他们的身心健康。要及时了解他们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为他们排忧解难。

各级教育科研机构应该加强班主任工作的理论研究,列入重点科研课题,组织专家、提供经费、保障条件,积极探索班主任工作的规律,不断丰富新时期班主任工作的理念和思路。

小学教学工作意见篇7

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党的人才路线方针政策,通过实施大学教育扶贫现代远程教学站项目,进一步提高全县广大教师的素质,推动我县教育事业发展。

二、工作目标与任务

一)工作目标

积极推进教育制度改革,努力探索和实践具有时代特征与特色的教育培训新机制和新体制。

二)工作任务

1巩固和加强全体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提高教师自身修养,使广大教师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教书育人的人格力量。

2抓好教师业务知识和能力的培训。重点学习现代教育管理知识、专业知识以及外语、计算机及其他履行岗位职责必备的知识和技能。把学习各种知识与研究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围绕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开展专题培训和讨论,提高广大教师工作水平和创新能力。

3努力改善教师的知识结构和学历层次。鼓励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利用业余时间抓紧学习,力争通过5年努力,使全县45岁以下的教师基本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培养一批高层次、复合型的人才。

4通过名校名师的高考讲座,提高我县高中教师的素质,提高我县高考质量。

5利用大学的专家教育资源,为广大教师开设专题知识讲座,为全面提高教师素质和推动全县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贡献。

三、培训内容与形式

根据大学的教育资源优势和教育扶贫项目的内在要求,主要开设:教育领导干部培训、班主任培训、骨干教师培训、新课改培训、学科专业知识培训和专业技能培训、专升本学历教育等。

培训形式:以远程网络教育为主。

四、步骤

大学教育扶贫项目分三个阶段实施:

一)启动阶段

1成立领导机构。成立县大学教育扶贫项目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由县政府分管教育的副县长担任组长。下设大学教育扶贫现代远程教学站,中小学教师培训站设在县职教中心。

2制定实施计划。各学校结合实际情况,分别制定具体实施计划或实施方案,并将实施计划或方案报县领导小组备案。

3各学校要积极配合县职教中心做好开展大学教育扶贫项目的前期工作,完善各项硬件、软件建设。

4开展广泛的宣传发动工作。通过会议和新闻媒体宣传教育扶贫项目,落实项目各项准备工作。

二)实施阶段

实施阶段的重点是组织学习。根据大学教育扶贫项目提供的资源,各有关部门根据本规划的要求,结合本单位实际,有步骤、有重点地认真组织实施,积极输送学员到县大学教育扶贫现代远程教学站进行培训,务求取得实效。

三)总结阶段

各有关单位要按照本规划确定的目标要求,认真开展自查和总结工作,并报县领导小组。县领导小组根据各单位的自查情况,对工作取得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

五、工作要求

一)各有关单位要站在提高全县人民科学文化素质、建设魅力的高度,充分认识大学教育扶贫项目的重要意义,将这项工作纳入年度工作计划,保证高质量、高标准地完成各项任务。

小学教学工作意见篇8

分析检查阶段是把学习调研阶段取得的认识成果转化为实践成果的关键阶段,在整个学习实践活动中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对确保学习实践活动取得实效至关重要。为扎实做好**市**实验小学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以下简称学习实践活动)分析检查阶段的各项工作,根据《中共**市教育局委员会关于印发<**市教育系统第二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分析检查阶段工作方案>的通知》(瑞教党〔20xx〕25号)和《中共**市**实验小学支部委员会关于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实施方案》(安实小[20xx]13号)的具体要求,结合学校实际,现就分析检查阶段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目标任务

紧扣“细化学校管理、强化教研创新、优化教学质量”这一实践载体,以“创新教育模式、提高育人质量”为主线,以“征求意见、找准问题、分析原因、理清思路、明确方向”为主要任务,围绕市委“八对照八检查”,做好“四对照四查找”(对照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认真查找在运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方面存在的问题;对照省内外先进学校发展经验,认真查找单位在推动教育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中存在的差距;对照工作实际,认真查找本单位发展思路、发展战略、体制机制和工作举措等方面是否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对照人民群众的新期待,认真查找事关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教育突出问题是否得到了有效解决)。在学习调研阶段的基础上,通过征求意见建议、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撰写分析检查报告和组织群众评议等环节,进一步找准影响制约学校教育科学和谐发展的关键问题、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教育改革发展的突出问题以及领导班子、党员干部党性党风党纪方面的存在的突出问题,深刻剖析问题存在的原因,进一步明确今后一个时期我校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努力提高领导推动科学和谐发展的能力,努力提高育人质量,为整改落实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二、工作安排

整个分析检查阶段于20xx年5月中旬开始,20xx年6月底前基本完成。

分析检查阶段要按照“始终抓好深化学习、始终突出实践特色、始终体现群众满意、始终做到两手抓两促进”的总体要求,围绕征求意见建议、召开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撰写领导班子分析报告和组织群众评议四个环节,重点抓好以下五个方面工作。

(一)认真做好准备工作。继续深化理论学习,进一步加深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切实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继续围绕学习调研阶段确定的课题,特别是《科学发展下教师的可持续发展》、《“3+1”教学模式与学校科学发展》和《精细化管理与学校科学发展》这三个重点课题,在前一阶段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努力形成高质量的调研报告,切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体制机制性成果。学校党政班子成员要提前准备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的发言材料,并做好撰写领导班子分析报告、组织群众评议等环节的准备工作。

(二)广泛深入征求意见建议。坚持走群众路线,充分发扬民主,最大限度地征求广大党员干部、普通教职工和学生以及家长对学校教育事业发展的意见建议,群策群力,集思广益,真诚接受群众监督。

1.征求意见的对象范围。学校重点征求学校中层干部、党员、名特优教师代表、青年教师代表、退休教职工代表、学生及家长代表的意见建议。

2.征求意见的主要内容。征求意见始终围绕“细化学校管理、强化教研创新、优化教学质量”这一主题进行,重点就理论学习、解放思想、服务大局、工作能力、服务基层、政绩观、党性党风党纪等7个方面征求意见建议。

3.征求意见的方式方法。一是个别走访征求意见。党支部主要负责同志要采取登门走访和个别谈心的形式,面对面地听取和征求干部、群众的意见。二是民主恳谈征求意见。围绕当前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热点、难点问题,结合制订政策性文件,召开民主恳谈会,开展面对面咨询问策,倾听民意,集思广益。三是发放表格征求意见。以征求意见表的形式向征求意见对象书面征询意见建议。四是媒体征求意见。利用校园网和校长信箱相关信息,向全体教职工和学生家长开放式征求意见建议。

4.意见建议的梳理汇总。整个征求意见建议的具体工作由学校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组织实施。6月5日前,办公室对各方面的意见建议分类进行梳理分析和归纳分类,并形成书面材料供党政会议讨论审定,再分解到分管校长和各处室办理。对校级领导班子成员个人的意见由陈钱林校长向其本人反馈。

(三)召开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和党支部组织生活会。学校领导班子在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深入查找影响制约学校教育科学和谐发展的关键问题、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教育改革发展的突出问题以及领导班子、党员干部党性党风党纪方面的存在的突出问题的基础上,6月8日前,认真组织召开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

1.会议主题:紧紧围绕“创新教育模式、提高育人质量”这一主线,认真总结和反思学校领导班子的工作实践。学校领导班子全体成员参加会议,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成员列席会议。

2.民主生活会前,学校班子成员之间要相互谈心交心,进一步沟通思想、征求意见、查找问题。学校班子成员要针对意见建议和自身实际认真撰写民主生活会发言材料,着重围绕“四对照四查找”,认真查找个人和班子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深刻分析主客观原因特别是主观原因、总结提炼好的工作经验,并提出推动教育科学发展的思路和举措。

3.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组织召开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主要谈思想,谈认识,找差距,谈措施。

6月8日前,党支部在征求意见建议的基础上,结合教育教学工作特点,召开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主题的党员组织生活会。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结合自身的工作实际,每个党员干部认真进行对照检查,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进一步理清思路、明确方向。支部组织生活会会议记录要报告学校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学校党支委。学校领导班子成员要过好双重组织生活。

学校民主生活会情况书面材料于6月8日前报局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

(四)撰写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在专题民主生活会的基础上,认真撰写形成高质量的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分析检查报告。

1.报告的主要内容。分析检查报告要紧紧围绕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这一主题,紧扣党的十六大以来学校的发展实践,充分吸收学习调研和专题民主生活会的成果,充分反映四个方面内容:一要充分反映学校广大党员干部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上形成的共识;二要充分反映学校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情况,简明扼要概述取得的成效,系统全面梳理存在的问题,实事求是分析存在问题的主客观原因,特别是主观方面的原因;三要充分反映学校科学发展的主要方向、总体思路、工作要求和主要措施,列出在学习实践活动中可以立即解决的突出问题和经过一段时间努力解决的突出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新举措;四要充分反映学校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加强领导班子自身建设的具体措施。

2.报告的起草工作。针对教师的金点子,按德育、教学、后勤工作分别由分管副校长撰写分析检查报告。总报告撰写工作由陈钱林校长主持,学校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具体负责撰写。

3.报告撰写的时间安排。6月3日前,启动分析检查报告的撰写工作并形成分析检查报告初稿。6月12日前,召开党支部扩大会议专题充分讨论,党支部扩大会议要邀请党员和群众代表列席;参会人员要认真审阅报告并充分发表意见。会议结束后,要对参会人员提出的意见建议进行汇总、梳理,对于反应比较集中、突出的问题要进行专题研究,在吸收各方意见后将分析检查报告予以修订完善。经学校党政领导班子集体讨论、审定后,形成分析检查报告。分析报告要充分反映实际情况、充分体现教职工意愿、充分凝聚集体智慧,成为学校科学发展的指导性文件。

(五)组织群众评议。分析检查报告形成后,认真组织评议,广泛征求党员群众的意见,进一步集思广益,凝聚共识。

1.评议对象。原则上与征求意见建议对象相一致。

2.评议内容。以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为主要依据,着重从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是否深刻、查找问题是否准确、原因分析是否透彻、发展思路是否清晰、工作措施是否可行等方面进行评议,广泛征求党员群众意见。

3.评议方式。

(1)6月18日前,学校召开教代会,集中听取对学校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的意见。

(2)根据评议意见,进一步修改完善分析检查报告,并将分析检查报告及评议结果向中层以上干部和教代会代表通报。

学校分析检查报告和群众评议结果于6月18日前报局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

四、具体要求

1.领导思想端正,责任明确是完成本阶段工作的前提。第二阶段的关键是查找问题,重点是领导班子成员。学校党政领导要以身作则,带头联系思想和工作实际,分析检查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班子成员要把自己摆进去,带头参加集中活动,带头听取意见建议,带头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带头边查边改,带头接受群众评议,为党员干部作出榜样。各分管领导要落实领导责任,认真组织好分管部门的分析检查工作,引导党员干部正确对待群众的意见,正确对待党组织指出的问题,正确对待评议的结果,正确地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保证整个分析检查阶段工作顺利进行。

2.选择适当的方式方法是完成本阶段工作的保证。在工作中,既要突出领导班子集体的分析检查,又要引导领导班子成员自我剖析;既要坚持正面教育,又要始终严格要求;既要联系工作实际,又要联系思想实际;既要总结经验教训,又要明确努力方向。要把工作的重点放在找问题、析原因、明方向、定措施上,使分析检查阶段取得实效。

小学教学工作意见篇9

1.请介绍一下出台《意见》的背景和意义是什么?

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是由教育部门和学校有计划地组织安排,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方式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对于促进中小学生全面发展,推动基础教育改革,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有重要意义。

一是贯彻国家重大方针政策的重要举措。2013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明确提出要“逐步推行中小学生研学旅行”。2014年,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要“积极开展研学旅行”,并明确我部负责“加强对研学旅行的管理”。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再次提出要“支持研学旅行发展”。开展研学旅行对拉动内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是推动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途径。2016年4月,刘延东副总理在驻日使馆“日本中小学修学旅行及其对我的启示和相关建议”上作出批示,指出“将修学旅行纳入中小学教育是方向,对于孩子了解国情、热爱祖国、开阔眼界、增长知识实现全面发展十分有益”。研学旅行遵循了教育规律,把学习与旅行实践相结合,把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有效衔接,强调学思结合,突出知行统一,让学生在研学旅行中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人做事,促进身心健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

三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载体。研学旅行依托自然和文化遗产资源、红色教育资源和综合实践基地等,让广大中小学生在研学旅行中实地感受祖国大好河山,感受中华传统美德,感受革命光荣历史,感受改革开放伟大成就,激l学生对党、对国家、对人民的热爱之情,增强对坚定“四个自信”的理解与认同,是加强中小学德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

四是提升研学旅行工作水平的现实需要。近年来,各地积极探索开展研学旅行,工作力度持续加大,课程内容不断丰富,社会资源有效整合,保障机制逐步建立,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积累了有益经验。同时,也存在思想认识不到位、协调机制不完善、经费保障不健全、安全责任难落实等问题,制约了研学旅行普遍深入开展。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研学旅行正处在大有可为的发展机遇期,制定《意见》有助于进一步加强研学旅行工作,推动研学旅行健康快速发展。

2.请介绍一下《意见》的研制过程?

《意见》的制定经过了专题调研、试点实验、广泛征求意见等多个阶段,尽可能凝聚各方共识,使《意见》科学、严谨、可操作性强。

一是借鉴国外经验。在《意见》研制过程中,我们就日本中小学修学旅行以及欧美国家营地教育等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并委托驻外使领馆收集相关国家经验和做法,特别是对日本修学旅行的工作定位、领导机构、活动组织、经费保障、经验推广等方面进行了认真的分析研究和借鉴。

二是进行试点实验。2012年以来,我们先后选取安徽、江苏、陕西、上海、河北、江西、重庆、新疆等8个省(区、市)开展研学旅行试点工作,并确定天津滨海新区、湖北省武汉市等12个地区为全国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实验区。前期开展的试点和实验工作,积累了一些好经验、好做法,为《意见》出台奠定了良好基础。

三是广泛征求意见。多次召集研学旅行领域的专家学者、试点省份和实验区教研行政部门负责人、学校校长、教研人员、家长及学生举行座谈会,广泛征求意见。还书面征求了各省(区、市)教研行政部门、部内相关司局对《意见(征求意见稿)》的意见。在此基础上,我们将《意见(征求意见稿)》送发展改革委、公安部、财政部等10个部委进一步征求意见,并就具体内容反复沟通协商,综合各方面意见,经修改完善形成了《意见》的终稿。

3.《意见》对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工作提出了哪些目标要求?

《意见》对各地中小学研学旅行的开展提出了“四个以”的基本要求,即开展研学旅行工作要以立德树人、培养人才为根本目的,以预防为重、确保安全为基本前提,以深化改革、完善政策为着力点,以统筹协调、整合资源为突破口,因地制宜开展研学旅行。探索形成中小学生广泛参与、活动品质持续提升、组织管理规范有序、基础条件保障有力、安全责任落实到位、文化氛围健康向上的研学旅行发展体系。让广大中小学生通过研学旅行增强对坚定“四个自信”的理解与认同;同时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人做事,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4.开展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工作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意见》提出了开展研学旅行的四条基本原则,是各地组织开展研学旅行的基本依据。一是教育性原则,研学旅行要结合学生身心特点、接受能力和实际需要,注重系统性、知识性、科学性和趣味性,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良好成长空间。二是实践性原则,研学旅行要因地制宜,呈现地域特色,引导学生走出校园,在与日常生活不同的环境中拓展视野、丰富知识、了解社会、亲近自然、参与体验。三是安全性原则,研学旅行要坚持安全第一,建立安全保障机制,明确安全保障责任,落实安全保障措施,确保学生安全。四是公益性原则,研学旅行不得开展以营利为目的的经营性创收,对贫困家庭学生要减免费用。

5.《意见》对于各地推进研学旅行工作提出哪些具体要求?

一是将研学旅行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意见》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中小学开展研学旅行的指导和帮助。各中小学要把研学旅行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促进研学旅行和学校课程有机融合。学校要精心设计研学旅行活动课程,灵活安排研学旅行时间,并根据学段特点和地域特色,逐步建立小学阶段以乡土乡情为主、初中阶段以县情市情为主、高中阶段以省情国情为主的研学旅行活动课程体系。

二是加强研学旅行基地建设。《意见》要求各地教育、文化、旅游等部门密切合作,依托自然和文化遗产资源,红色教育资源和综合实践基地等,建设一批研学旅行基地,打造一批示范性研学旅行精品线路。各基地要将研学旅行作为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国情教育的重要载体,突出祖国大好风光、民族悠久历史、优良革命传统和现代化建设成就,根据不同学段的研学旅行目标,有针对性地开发多种类型的活动课程。

三是规范研学旅行组织管理。《意见》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要制定研学旅行工作规程,做到“活动有方案,行前有备案,应急有预案”。学校要提前拟定活动计划并报教育行政部门备案,并通过各种形式告知家长活动的相关信息,加强学生和教师的研学旅行事前培训和事后考核。学校自行开展或采取委托形式开展研学旅行,都需要安排相关人员负责学生活动管理和安全保障,与家长、参与企业等签订协议书,明确各自的权责,切实保障学生安全。

四是健全经费筹措机制。《意见》提出各地可采取多种形式、多种渠道筹措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经费,探索建立政府、学校、社会、家庭共同承担的多元化经费筹措机制。交通部门、铁路部门、文化、旅游等部门通过执行儿童票价、减免门票等方式支持研学旅行开展。保险监督管理机构会同教育行政部门推动将研学旅行纳入校方责任险范围,鼓励保险企业开发有针对性的产品,对投保费用实施优惠措施。鼓励通过社会捐赠、公益性活动等形式支持开展研学旅行。

五是建立安全责任体系。《意见》要求各地要制订科学有效的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安全保障方案,建立有效的安全责任落实、事故处理、责任界定及纠纷处理机制。教育行政部门负责督促学校落实安全责任,审核学校报送的活动方案(含保单信息)和应急预案。学校要做好行前安全教育工作,购买相关的意外险和责任险,与家长、研学旅行委托企业签订安全责任书。旅游、交通、公安、食品药品监管等部门要各司其职,分别对研学旅行开展涉及的企业,交通工具,住宿、餐饮等公共场所进行安全检查和监督,为研学旅行活动开展提供全面可靠的安全保障。

6.《意见》在加强研学旅行工作保障方面有哪些具体措施?

一是加强统筹协调。《意见》要求各地要成立由教育部门牵头,多部门共同参加的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工作协调小组,加大对研学旅行工作的统筹规划和管理指导,结合本地情况制订工作方案,将职责层层分解,加强督查督办,切实将好事办好。

小学教学工作意见篇10

(一)成立工作机构

为加强对全乡各小学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的领导,中心小学成立政风行风评议工作领导小组,由中心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兰恭生任组长;其他中层干部副组长,领导小组成员由各村小、教学点负责同志组成。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抽调专门工作人员,具体负责政风行风评议的日常性工作,切实抓好评议工作的落实。

(二)进行宣传发动

各小学要来取行之有效的形式进行动员,提高干部教师的思想认识,积极参与评议活动。

(三)开展宣传活动

各小学要通过新闻媒体以及各种有效的载体,广泛宣传本次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的指导思想、评议内容、评议对象、组织实施、方法步骤及工作要求,大力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集中展示政风行风建设的成效,提高学校教育的整体形象,促进政风行风评议工作。

(四)公布监督评议电话和举报信箱

中心小学在办公楼口设立民主评议政风行风意见箱,公布监督评议电话,号码为:0796-8796039。各小学对外公布监督评议电话,设立征求意见信箱。

第二阶段:征求意见、自查自纠阶段(7月12日至7月23日)

(一)广泛征求意见

中心小学聘请社会各界人士担任评议员,组织评议员在本辖区内的不同地区、不同层面召开各种类型座谈会,广泛听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学生家长以及基层单位的意见和建议;发放征求意见表,向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广泛征求意见建议,主动接受群众监督。

(二)开展群众满意度调查

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制定学校教育行业群众满意度调查表。各小学7月18日前完成群众满意度调查工作,并上报中心小学。

(三)开展自查自纠

各小学对照评议内容和征求意见收集到的问题,尤其是对群众反映的教育政风行风建设中的突出问题,认真开展自查自纠。各小学请于7月20日将本校的自查自纠报告书面报告中心小学。

第三阶段:反馈意见,整改建制阶段(7月24日至8月28日)

(一)反馈意见

中心小学将组成评议组,对各学校进行反馈,学校对评议意见必须当场表明整改态度。

(二)深入整改

各小学要针对评议意见和自查自纠出来的问题,特别是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认真进行梳理,逐条进行整改,对能及时整改的要立即整改,一时难以整改的要作出说明,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计划,并建立健全本校政风行风建设的长效机制。各学校整改落实情况于8月23日前报告中心小学民主评议政风行风领导小组办公室。

中心小学将根据各小学整改落实情况汇总,于8月28日前以书面报告中心小学民主评议政风行风领导小组办公室。

第四阶段:检查评议,集中统分阶段(9月1日—9月9日)

(一)进行检查评议

根据制定的检查评议方案,中心小学将组织评议组开展检查评议,检查评议的内容是反馈意见和整改落实情况、自查自纠情况以及评议工作组织情况。评议结果由检查组集体研究、组长签字负责。检查评议结果报告出评议由集体研究讨论,由评议组组长签字负责。

中心小学将组织评议员对各小学进行抽查。请各小学对照检查评议方案,认真做好迎接检查评议工作。

(二)集中封闭统分

按照分级负责,下管一级统计汇总的统分方法,中心小学对群众满意度调查和检查评议情况集中进行封闭统分,并将统分结果进行排名。群众满意度调查、检查评议应接以下方法进行综合打分,采取百分制计分,计分方法如下:①群众满意度调查占70分,测评分为优秀、满意、基木满意、不满意四个等次,分别设定加权数为0.9、0.8、0.7、0.5;②检查评议分占30分,其中反馈意见的整改落实情况占20分,自查自纠情况和其它评议内容占10分。

第五阶段:通报结果,总结表彰阶段(9月10日至9月14日)

(一)通报评议结果。对各学校评议结果在一定范围内公布。

(二)表彰先进单位。按照“分级负责、分级表彰”的原则;对在民主评议中排名靠前的学校,予以表彰奖励。对排名最后一位的学校,责成主要领导书面说明情况,限期整改,并予以通报批评。

(三)实行违纪否决制度。参评学校年内发生以下违纪行为,取消当年评优评先资格:校长或教师成员受到严重处分的;工作人员因职务行为严重违法违纪的;发生不正之风问题,不能及时纠正且社会影响恶劣的;学校出现重大安全事故,造成后果的。

七、工作要求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各小学要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努力办人民满意教育的要求,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高度重视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增强评议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振奋精神,努力做好政风行风评认工作,确保评议工作取得实效。促进学校教师队伍素质的整体提高和各项工作的全面进步。

(二)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中心小学成立学校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领导小组(名单附后),全面负责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各小学也要成立相应的组织领导机构。要在中心小学的领导下,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建立分级管理,各负其责,人民群众广泛参与,引导新闻媒体积极配合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将政风行风评议活动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同时此次评议工作时间长、任务重,也正逢暑期,各小学要指定专人负责,确保完成好这次评议工作。

(三)要严格要求,规划操作。一是坚持开门评议,广纳群言。要从各级大大、政协、派、聘请政治素质好、参政认政能力强、办事公正的同志担任评议员,参加评议工作。各小学要主动走出去,请进来,广泛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积极查找自身存在的问题,认真开展自查自评。二是要强化监督检查。中心小学以上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的指导,对群众满意度低的单位,严令限期整改,整改不力的要通报批评。三是严格程序,严密实施,严谨操作,确保评议步骤扎实有序,推动评议工作深入开展。四是严明纪律。严格执行评议工作纪律,树立教育行为良好的社会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