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工作思路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04:26:49

垃圾分类工作思路篇1

一、垃圾分类的历程回顾和概念解析

(一)北京市开展垃圾分类的简要历程

上世纪90年代前,垃圾分类和废品回收基本上是一个概念。记得小时候,牙膏皮、桔子皮、墨鱼骨等各种可循环利用的物品都可以卖给废品收购站或药店。据北京环卫集团考证,北京日报早在1957年就有“垃圾分类,利国利民”的报道,这是在正式刊物上最早出现的垃圾分类的概念。

1996年,北京市西城区大乘巷社区在环保组织的倡导下,开始推动以废品回收为主要内容的垃圾分类。2000年,住建部确定北京等8座城市试点垃圾分类,垃圾分类进入政府主导层面,开始“可回收”、“不可回收”两分法的推广。2001年,北京申奥成功,之后到2008年圆满举办,北京的垃圾分类一直围绕实现奥运承诺开展工作。

2009年,北京市委、市政府《关于全面推进生活垃圾处理工作的意见》,引领全市生活垃圾处理工作进入新的阶段。面对激增的人口,城市每年需要拿出500亩土地用于垃圾填埋,城市运行不堪重负,同时面临垃圾围城的严峻形势。《意见》中首次明确了采用“焚烧发电、生化处理、卫生填埋”三大成熟主流技术进行综合处理,将垃圾处理结构优化为4U3U3,彻底改变主要依靠卫生填埋处理的方式。

2013年,为改变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滞后的局面,北京市政府出台了《垃圾处理设施建设三年行动方案》。同时确立了“全程管理、系统衔接、科学分类、适应处理”的垃圾分类工作基本原则。按照大类粗分的标准,将居民生活垃圾分为可回收物、厨余垃圾和其它垃圾三类。《意见》后,在朝阳区“三街两乡”先行开展了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试点,取得了明@效果。2010年以来,在试点的基础上,开展了垃圾分类达标小区创建工作,到2015年,先后在3759个小区建立了规范的垃圾分类投放站点,配置垃圾分类收集车,入户发放分类垃圾桶、垃圾袋,在社区招募“绿袖标”垃圾分类指导员队伍2万余人,宣传、普及和现场指导居民投放垃圾,垃圾分类覆盖人口达到800万人,占比达到可推行垃圾分类小区的80%。此外,在制度建设方面,北京市在2011年创新性地制定了代表国内地方立法先进水平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2012年3月经市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正式施行。

(二)对垃圾分类概念的解析

首先,上位法中生活垃圾概念缺失导致垃圾分类方向不明。按照我国固废法中的定义,垃圾为单位和个人在日常生活中或者为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对于生活垃圾则没有明确的定义。参考其他国家对生活垃圾的定义,则包含了垃圾分类的基本技术路径和政策思路。比如德国,将城市生活垃圾分为家庭垃圾和其他城市生活垃圾两类。家庭垃圾包括普通家庭生活垃圾、大件垃圾、生物垃圾、可生物降解的庭院和公园垃圾、可回收物(包含玻璃、废纸、纸板、轻质包装材料、金属等);其他城市生活垃圾包括街道清扫的垃圾、餐厨垃圾、市场垃圾、其它混合生活垃圾。城市生活垃圾不包括矿产垃圾、建筑垃圾、工业垃圾、以及二次垃圾(垃圾处理过程中产生的需要继续处理的垃圾,如飞灰、炉渣、破碎物、淤泥、动物残留物等,不包括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可作为原料或产品的垃圾)。日本对生活垃圾的定义是指日常家庭生活中产生的生活废弃物(家庭垃圾)以及商业活动场所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商业垃圾),不包括工业废弃物以及法律规定的具有传染性、有毒性、爆炸性等特性的有毒有害的废弃物。

其次,城市管理体制分割导致了对垃圾分类的狭义理解。长期以来受政府管理体制的局限,垃圾管理表现为各自为战的“碎片化”状况。生活垃圾处理由环卫部门负责,废品回收由商务部门负责,危险废物处理由环保部门负责,装修垃圾由住建部门负责,电子垃圾由工业部门负责,生活垃圾投放、收集、运输的执法由城管执法部门负责,循环经济政策由发展改革部门牵头负责,如此等等。环卫部门发起的垃圾分类工作,多年来在环卫部门的职责范围内打转转,分出厨余垃圾几乎成为垃圾分类工作的全部。一方面,厨余垃圾的分出率仅有5%左右(开展垃圾分类小区的平均水平),高投入低产出,财政绩效不佳,垃圾分类效用饱受质疑;另一方面,进入终端处理设施的垃圾中几乎没有可用之物。如果按照国际通行的垃圾分类标准,2008年北京奥运会时就已经达到了资源化率70%的水平。相对于2016年北京市每年872万吨的生活垃圾清运量,20万拾荒大军每年分拣出约500万吨的再生资源,而这部分贡献并未计入垃圾分类效果。

最后,“两网融合”是对垃圾分类的理性回归。从历史发展的进程和垃圾分类概念的国际接轨来看,垃圾分类的主要内容和突出矛盾在于再生资源回收。同时,要从根本上破解“垃圾围城”的困局、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垃圾减量化和资源化,出路在于循环经济政策方针的落实。从城市经济和城市发展的角度看,伴随着国际市场原油、钢铁等大宗商品的价格持续低迷,疏解非首都功能力度加大,再生资源回收行业低、小、散、乱的经营难以持续,需要及时构建规范的再生资源回收市场,避免可再生资源流入生活垃圾处理体系,从战略上保障城市运行安全。从城市管理体制改革的角度看,北京市委十一届十次全会的改革措施中,明确了将原来由商务部门负责的再生资源回收管理职能划转城市管理部门,职能上的一体化为开展垃圾分类工作创造了条件。垃圾分类应是对包含再生资源在内的所有生活垃圾的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和分类处理。由环卫部门推动的以分出厨余垃圾为主要内容的垃圾分类系统与商务部门管理的再生资源回收系统的“两网融合”是新时期垃圾分类的应有之义。

二、垃圾分类的问题表现和路径解析

(一)北京市垃圾分类的问题表现

垃圾分类知易行难。北京市垃圾分类工作起步较早,先后经历了以废品回收为主的“二分法”,到以厨余、可回收、其它垃圾的“三分法”实践,以及由试点突破到提高覆盖率的管理目标的调整。从环卫部门自身原因来看,一是没有摆脱“放几个分类垃圾桶”的纠结;二是末端处理设施建设滞后的“瓶颈”始终没有突破;三是“政府推动有余,全民参与不足”的矛盾没有得到有效解决。而片面追求垃圾分类达标覆盖率,进一步造成了考核标准的偏差,使垃圾分类流于形式,脱离了其应有的社会基础。

从问题表现上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对垃圾分类关系民生保障、关系城市环境、关系城市治理能力提升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推进垃圾分类工作站位不高、抓手不足、措施不严;二是垃圾分类宣传“最后一公里”环节没有解决好,物业公司等单位垃圾分类的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还存在居民不了解垃圾分类方法的情况;三是在社区收运环节存在混装混运问题。分类收集车辆配备不足,缺乏有效的监管手段,挫伤了居民垃圾分类的积极性;四是再生资源市场低迷,回收人员减少,回收网点严重萎缩,各级分拣集散中心尚未纳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统筹规划,快递包装、电子垃圾快速增长,给垃圾分类提出了新的课题;五是法规政策标准体系不完善,约束性不足,执法难度大,考核体系不够配套,没有形成制度化、常态化的长效机制。

(二)垃圾分类的路径解析

从根本上解决垃圾分类的问题,需要从路径上明确垃圾分类的三大关系。

一是明确垃圾分类目标和手段的逻辑关系。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是目标,垃圾分类是手段,不能为了分类而分类,本末倒置。北京市在“十三五”时期环卫发展规划中明确了垃圾处理的“金字塔”体系。处在顶端的是减量化,即减少垃圾的产生,往下两层分别是再利用和资源化,前三个层级涉及循环经济的范畴,主要措施包括限制包装、减少一次性用品、净菜进城、不剩餐、旧货交易、废品回收和垃圾分类等。再往下是热回收,也就是垃圾焚烧或进行生化处理,最后一级是无害化。垃圾分类中的干湿分开,是对后两级垃圾处理的直接支持。

二是建立政府、市场和社会联动的结构关系。以法治为基础,在政府推动、全民参与、城乡统筹、因地制宜的垃圾分类制度中,要通过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技术和社会宣传动员等手段,打造垃圾分类的环境基础,通过政府引导、企业参与、社会组织协同、市民自觉,最终养成全民垃圾分类的行为习惯,在形成行为改善和环境改善良性互动的同时,p少社会整体成本。从其他城市的经验看,采用积分奖励等经济手段在垃圾分类工作开展的前期阶段有一定的激励作用,但是长期实施将面临效用递减和财政保障的困难。

三是认同末端决定前端、循序渐进的时空关系。建立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垃圾处理系统需要时间。特别是终端的生活垃圾焚烧厂、生化处理设施需要加快建设,如果只有单一的填埋工艺,垃圾分类难免重蹈覆辙。此外,正规的再生资源收集、分拣、打包、转运、资源化利用等设施需要明确空间布局并加快建设,正规的运营队伍需要及时形成。当前,再生资源回收市场萎缩,正是正规企业进入并替代“拾荒大军”的时机,需要政府给予一定程度的支持,制定精准的财政补贴政策。

三、垃圾分类的思路探究和措施建议

(一)垃圾分类的思路探究

垃圾分类作为典型的公共管理问题,是城市经济、城市社会、城市环境共同作用的产物。它集中体现了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决定作用,体现了人与环境和谐关系中的城市文明,并与整个社会的共同价值、法治精神、环保意识、自律意识等密不可分,是一个综合系统的社会治理工程,必须调动政府、企业、社会、家庭、个人等各个主体的积极性,缺一方而不可为。在当今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补足环境短板的大背景下,北京市更要坚持首善标准,加快构建全行业、全领域、全过程的垃圾分类管理体系,形成政府、社会与市场合作互动的工作机制。坚持“两大原则”、立足“三大属性”、紧扣“四大环节”,通过突破难点、落实责任、建立互信、持之以恒,努力提高垃圾分类制度覆盖范围,提升首都生活垃圾管理水平。

1.坚持“两大原则”,科学制定管理思路

一是“末端决定前端”原则,即前端垃圾分类方法取决于末端设施的处理方式。北京市生活垃圾有机质多,含水量大。一直以来,垃圾分类的技术路线是“资源回收、干湿分开”。近年来,随着末端处理设施的建成投产,北京市已经基本可以实现干的垃圾进行工业化机械再分选后,有价值的东西再利用,剩余部分焚烧处置;湿的垃圾主要是生化处理,转化为沼气等可再生能源。到“十三五”中期,焚烧处理能力将达到1.82万吨/日,生化处理能力达到6350吨/日,基本满足垃圾分类处理需求。

二是“习惯决定效果”原则,即分类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居民的分类习惯。垃圾分类是文明进步、公民意识提升的结果。很难想象在环保意识不强、习惯于胡乱丢弃的环境中,垃圾分类能够推行下去。近几年的实践证明,垃圾分类工作开展好的社区都离不开居民的积极配合,自觉分类;少数市民未能很好地支持配合分类,根源还是“怕麻烦”、“图方便”的惰性思维,缺乏自觉意识和内在动力。因此,提升市民的分类意识,要突出抓好宣传发动工作,要进社区、进校园、进家庭,从娃娃抓起,提高垃圾分类知识、方法和流程的知晓率,确保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这是基础性的工作。要采取居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抓好领导带头、机关示范,发挥居(家、村)委会、社会组织、环保志愿者等的指导作用,把活动做深、做细,不断增强市民的环保意识,提高市民参与垃圾分类的自觉性,变“要我分”为“我要分”。同时,要加大政府投入,配套完善垃圾分类各环节相应的基础设施,最大化方便居民群众,最便捷地完成分类。

垃圾分类工作思路篇2

(一)生活垃圾减量的内涵与外延分析

1.城市生活垃圾的界定。城市生活垃圾:指在城市日常生活中或者为城市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视为城市生活垃圾的固体废物。

2.城市生活垃圾减量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生活垃圾减量化是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需要,随着原生资源开采费用的增加和废弃物处理成本的上升,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城市生活废弃物产生的问题;生活垃圾减量化是经济发展模式转变的需要,通过重新利用生活垃圾中的可循环物资,实现“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物质循环利用的经济发展模式,实现可持续发展;实现生活垃圾减量化不仅是缓解资源压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迫切需要,也是城市生活废弃物资源化的重要途径,对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3.生活垃圾的“三化”内涵及社会经济效益。城市生活垃圾处置“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狭义内涵分别是依据城市生活垃圾的生成源头、生成后的中间循环处置环节、最终处置(末端处置)技术而言的。

生活垃圾“三化”目标与社会、经济、环境效益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如下图1所示。

图1“三化”与经济、环境、社会效益的关系

(二)上海生活垃圾组成成分的分析与预测

与发达国家相比,上海生活垃圾的成分具有餐厨垃圾含量高、可回收物质较少、季节变化较大、水分偏高等特性。随着人民生活水平和煤气普及率的提高,全市生活垃圾中可燃成分含量逐步提高,可回收成分逐渐增多。垃圾成分出现的这些新特点,要求与其有相适应的垃圾综合处理方法。

据预测,到“十二五”末期,上海生活垃圾各组成成分的比例关系如图2所示。

图2“十二五”末期上海生活垃圾成分图

(三)上海生活垃圾减量化的工作现状

1.垃圾的分类处理在上海的实施现状。上海市生活垃圾分类始于1995年,其间分类模式经历了多次调整。十多年来,垃圾分类取得了可喜的成效,但一些瓶颈问题日益凸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垃圾分类立法过于原则,缺乏可操作性;垃圾分类标准设计不够具体,分类设施标准有待统一;垃圾分类城乡推进不平衡;垃圾回收利用体系分散,从业人员素质不高;垃圾分类方式粗放,后续资源化程度不高;末端处置技术中填埋处置比例过高;公众垃圾分类意识不强,积极性不高等。

2.垃圾的收费政策。美国、巴西、加拿大、台湾地区等很多国家和地区都实施了垃圾收费政策,这些办法都有可取之处,但还无法直接“引进”到上海,因为对于垃圾收费,很多人从心底还未能接受。因此,上海暂不考虑用收费方式处理生活垃圾。

3.垃圾管理立法。目前,上海与生活垃圾相关法规包括:《上海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条例》、《上海市餐厨垃圾自行收运管理办法》、《上海市城市生活垃圾收运处置管理办法》,这些法规尚未形成体系,对市民处置垃圾的行为缺乏约束。

4.宣传教育活动。上海生活垃圾减量的宣传教育活动开展力度不够,在宣传形式上主要采用宣传栏开展平面宣传,利用现代的大众传媒较少,总体宣传效果不佳。

5.垃圾管理引进社会资本在上海的实施现状。目前上海环保治理的经费不足,政府对社会力量参与环保产业没有规范的政策加以保障,缺乏有效的措施引导社会资金进入环保产业,不能形成多元投资机制。上海市在调动“非政府组织”和社会团体的积极性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二、上海生活垃圾减量化的主要瓶颈及其成因研究

制约上海生活垃圾减量化效果的瓶颈主要包括:

(一)对生活垃圾产生的全生命周期缺乏研究

生活垃圾产生的全生命周期主要包括“产品设计与生产——居民购买与使用——垃圾产生——可回收垃圾再利用——填埋或焚烧”等环节,其中垃圾减量化自“设计”开始直到“回收”结束。“改进产品设计与提高”与“提高可回收垃圾再利用率”是从源头上实现垃圾减量化的两个关键抓手。生活垃圾的减量化机制应重点围绕两个关键抓手展开。而“提高可回收垃圾再利用率”的核心是垃圾分类环节,只有将可循环利用物资从垃圾中分拣出来,回收利用才有保障。

(二)目前的上海垃圾分类制度尚待完善

上海推行垃圾分类制度已有一段时期,但效果不理想,究其原因主要包括:

1.分类标准不够明确,导致垃圾分类工作难以推进——常见的公共垃圾桶含糊的将垃圾分为“可回收利用垃圾”与“不可回收利用垃圾”,且对居民培训工作不贴切、不到位,很多居民对分类标准一无所知,分类工作也就无法开展。垃圾分类在中国属新生事物,缺乏习惯与传统,而目前的宣传培训工作开展的不到位,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分类工作的开展。

2.居民自发进行垃圾分类意识明显薄弱。除部分想分类但不清楚如何分类的居民外,尚有一部分居民习惯于传统的丢弃垃圾方式,认为垃圾分类增加工作量,拒绝开展。因此,加强长期的宣传教育工作将是今后实现上海垃圾减量化中的重要一环。

3.缺乏对垃圾分类的奖惩制度。目前针对生活垃圾分类的情况,缺乏有针对性的直接或间接的奖惩机制。垃圾分类在相当大的程度上靠居民自发实现,缺乏制度保障。

(三)生活垃圾减量化机制缺乏有效的平台进行系统整合

目前,关于生活垃圾减量化方面的制度与规范彼此间缺乏有机的联系与衔接,亦缺乏统一平台将其有效整合,致使各种制度各自为政,难以产生工作合力。

三、完善上海生活垃圾减量化机制的总体思路

(一)上海生活垃圾减量化的形势分析

1.生活垃圾产生量的影响因素。生活垃圾日产生量分别与上海市总人口数及上海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因此,在对未来上海生活垃圾日产生量进行预测时,应充分考虑两者的影响。

2.“十二五”期间上海人均生活垃圾量的预测。RtCe(与生活垃圾产出相关的人均消费支出)指与生活垃圾产出密切相关的人均物质消费性支出,如在食品、饮料、衣服、鞋类、家具、书本、报刊等方面的消费支出。RtCe数据可以通过细化、拆解人均可支配收入和tCe数据得到。通过分析历年RtCe与tCe之间的关系,得到RtCe预测方程如下:

通过分析历年RtCe与生活垃圾产生量之间的关系,可以建立以下预测模型:

利用上式及“十二五”期间各年RtCe预测值,可以计算出各年生活垃圾预测值,其变化趋势如下图3所示:

图3基于RtCe预测法的“十二五”期间各年上海人均垃圾预测值变化情况图

由图3可以看出,自2010年起上海的人均生活垃圾产生量以0.88公斤水平增长,2015年突破1.25公斤/人日,上海生活垃圾减量化工作形势严峻。

(二)完善上海生活垃圾减量化机制的基本原则

1.政府主导原则。生活垃圾减量化涉及多个政府部门和全体市民,实践证明仅靠政府某个部门和单项法规难以取得成效。生活垃圾减量化不仅需要有一定的资金投入与支持,还需要订立相关的法规制度,这些离开政府主导几乎都是不可能实现的。

上海生活垃圾减量化工作的政府主导作用体现在:政府高层领导主管生活垃圾减量工作;政府应给予生活垃圾减量以政策和资金支持;政府主导立法工作。

2.强化“二次处理”原则。生活垃圾综合处理站的“二次处理”是垃圾分类与终端处理的中间环节,是在垃圾分类收集后,对其中的“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进行更深化的处理,“厨余垃圾”本地完成最终处理,不需再运入填埋场和焚烧厂;“其他垃圾”经过二次分类,最大限度筛选可循环物资;不可循环废弃物经压缩后运入终端处理场所,实现最大限度的减量。国外很多国家在垃圾分类与终端处理的之间也都具备强大的“二次处理”能力。实践证明,有效的“二次处理”是生活垃圾减量化的重要保证。

3.“厨余垃圾”本地处理原则。“厨余垃圾”具有污染性、刺激性、腐败性等特点,是人们对生活垃圾避而远之的主要原因。目前“厨余垃圾”占生活垃圾总量的50%左右,一旦“厨余垃圾”与可循环垃圾混合将极大地增加分拣的难度。因此,利用“厨余垃圾”的腐败性在区域内对其进行生化处理,不仅减少污染其他垃圾的机会,也减轻了最终处理的工作压力,具有重大的减量意义。

4.循环经济原则。循环经济是按照生态规律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转向,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之一。循环经济是实现把有害环境的废弃物减少到最低限度即减量化的重要途径。分类后的可循环利用物资必须由较为便利的渠道进入流通市场,作为次级资源进行重新利用,才能有效减少终端处理量。

(三)上海生活垃圾减量化机制的总体思路

解决上海生活垃圾减量化的总体思路是:通过对生活垃圾进行全生命周期分析,从垃圾产生的源头(产品设计)开始直至垃圾焚烧、填埋,开展全生命周期的生活垃圾减量化设计;通过对生活垃圾产生的流程分析,从生产商、零售商、居民小区、垃圾收运场所直到焚烧厂、填埋厂,开展生活垃圾从产生到处理的全流程减量化设计;通过对生活垃圾产生、处理的所有相关方进行分析,构建政府规范、部门执法、企业自律、群众监督、全民参与的生活垃圾全方位减量化保障体系。从而形成“一横一纵”的生活垃圾减量化综合处理体系。其总体思路如图4所示。

(四)完善上海生活垃圾减量化机制的阶段性目标

生活垃圾减量化工作不可能在一朝一夕完成,要有持之以恒、努力不懈的长期准备。上海生活垃圾减量化各项工作,应先易后难、逐步推进、养成习惯、有序开展。课题组经过深入研究,提出上海生活垃圾减量化工作3年工作进度,如图5所示。希望经过全市人民3年的共同努力,可以取得较好的生活垃圾减量化效果。

(五)上海生活垃圾减量化机制的技术路线图

我们设计的上海生活垃圾减量整体方案主要体现在源头控制、分类收集、二次处理三个主要环节。在上述三个环节中,通过各种方法、设施、技术手段减少垃圾终端处理量,其技术路线图如图6所示。

1.生活垃圾减量的源头控制。商品包装是这两类生活垃圾的主要来源。生活垃圾减量的源头控制的主要思路是通过出台相关法规,鼓励企业简化商品包装、采用可循环材料比重,提高包装过剩及其部分一次性商品进入上海市场的门槛,从而实现从源头上减少生活垃圾(塑料、纸类等包装材料)产生量的目的。参考国际先进水平,通过源头减量措施预计可以实现提高可循环材料的比重约20%~40%,减少包装过剩10%~15%左右,预计最大可实现减少5%的生活垃圾排放量。

2.生活垃圾减量的分类投放控制。分类投放的主要目的是快速地找出生活垃圾中的可循环物资,重新作为物资资源投入流通领域。通过分类垃圾桶,要求市民在垃圾投放时分为玻璃、织物、家用电器、有毒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六类。通过分类,可以直接将玻璃、织物、家用电器、有毒有害垃圾从其他垃圾中分离出来,避免污染,提高重新率,并通过专业回收机构进行回收,作为物资资料重新利用,不再进入最终处理环节,减少终端处理压力,实现生活垃圾减量的目的。如果垃圾分类制度能够较为顺利地实施,保守估计至少有垃圾总量5%~10%的减量。

3.生活垃圾减量的二次处理机制。二次处理是一次处理的有益补充,不仅弥补一次处理的不足,还可以减轻终端处理的压力。要求在垃圾分类收集后,无法利用的“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必须运入“生活垃圾综合处理站”进行二次处理。其中“厨余垃圾”进行生化处理,预计可以实现“厨余垃圾”90%~95%的减量;其他垃圾经过二次分拣,分离其中可循环物资,剩余无法利用废弃物经过压缩后进行终端处理。预计其他垃圾可实现50%的减重与75%的减容。

四、完善上海生活垃圾的减量化机制的重点领域研究

(一)上海生活垃圾产生的全生命周期研究

生活垃圾全生命周期管理的可行性。全生命周期(LCa)可预测某一产品或某项活动在整个生命周期中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它是一种促进环境管理的工具。这项技术可以有效地应用到生活垃圾管理,评价环境的可持续性。

图4上海生活减量总体思路图

图5上海生活垃圾减量化工作进度图

城市生活垃圾管理与产品不同,城市生活垃圾LCa与产品LCa对比如表1所示。

生活垃圾产生的全生命周期主要包括“产品设计与生产——居民购买与使用——垃圾产生;—可回收垃圾再利用——填埋或焚烧”等具体环节,其中垃圾减量化自“设计”开始直到“回收”结束,如图7所示。因此,“改进产品设计”与“提高可回收垃圾再利用率”是从源头上实现垃圾减量化的两个关键抓手。

图6上海生活垃圾减量技术路线图

(二)上海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制度的研究

1.垃圾分类对于生活垃圾减量的重要性研究。垃圾源头分类收集是实现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的必由之路;垃圾源头分类收集是使废物变成再生资源、变成财富的有利条件;垃圾源头分类收集能使城市生活垃圾得到封闭管理,杜绝垃圾中病菌的传播;垃圾源头分类收集可以减少垃圾运输、处理、处置的工作量,减少环境污染垃圾源头分类收集可简化后续处理工艺并提高效率、降低能耗、降低成本;垃圾源头分类收集有利于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

2.上海生活垃圾的分类模式。按照“大类粗分”的原则,结合上海各区实际以及3种生活垃圾终端处理模式对垃圾分类的基本要求,实行全市统一的分类标准。

“2+4”分类制度包括:湿垃圾(厨余垃圾)、其他垃圾(含可回收废弃物)、玻璃、织物、电器产品、有毒有害垃圾(电池、药品等)。

6种垃圾的具体界定如下:①玻璃:无毒的玻璃制品及其残损件;超50%为玻璃材质的物品;②织物:主要包括各类纺织物,包括衣物、鞋子、床上用品及其残损件等,以及超总重50%为纺织物材质的物品;③有毒有害垃圾:包括生活垃圾中对人体健康或者自然环境造成直接或者潜在危害的物质,如废充电电池、废扣式电池、废灯管、弃置药品、废杀虫剂、废油漆、废日用化学品、废水银产品、废旧电器以及电子产品、各类盛放或残存有毒有害物品的容器等;④家用电器:家用的各类使用直流电或交流电的设备及其残损件;⑤湿垃圾(厨余垃圾):包括生活垃圾中的餐饮垃圾、厨余垃圾和集贸市场有机垃圾等易腐性垃圾,如食品交易、制作过程废弃的食品、蔬菜、瓜果皮核等;⑥其他垃圾:除上述5种垃圾外的一切生活垃圾。

3.居民生活垃圾分类的基本步骤。①在垃圾分类时,因玻璃、织物、电器、有毒有害四类垃圾一般数量有限,易于分类,故首先应该将特种垃圾进行分类投放;②将湿垃圾(厨余垃圾)分离出来;③剩下的为其他垃圾,因其他垃圾中含相当数量的可回收废弃物,因此需相关人员进行继续分拣。

4.各类垃圾的流向。①有毒有害垃圾、家用电器:每隔一定时期有相关生产厂商负责到各居民小区回收;②玻璃、织物:由经营玻璃、织物回收企业每隔一定时期负责到各居民小区回收;③湿垃圾(厨余垃圾):厨余垃圾用塑料袋直接收集,投入指定垃圾桶中,采用电瓶车桶车对接方式运至各“垃圾处理站”,由环卫专业作业部门进行堆肥处理;④其他垃圾:又分为可回收、不可回收两部分,其中可回收部分直接进入再生资源回收系统,不可回收部分投入到收集站指定垃圾桶中,统一由环卫部门收集运输进行填埋或焚烧。

(三)上海生活垃圾收费制度的研究

国外学者研究表明,生活垃圾收费可以大幅度降低垃圾的产生量,如图8所示。

图8德国部分城市生活垃圾收费前后排放量对比图

上海当前开展垃圾收费缺乏具有可操作性的法规体系,法律层面的不可行;收费标准难以确定,操作层面不可行;缺乏相关政策的配合,保障层面不可行;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处理系统尚未完全建立,技术层面的不可行。总之,现阶段上海进行生活垃圾的收费工作符合我国相关法规,有一定的必要性,目前上海尚不具备开展垃圾收费的必备条件,如果强制实行垃圾收费不但容易引起一定的社会问题,而且也难以达到预期目标。

(四)面向居民上海生活垃圾减量的宣传效果提升研究

1.加强宣传教育,赢得社会和公众的理解和支持。借助电视、广播、报刊、互联网等多种媒体,进行广泛有实效的宣传;充分调动社区、居委会、业主委员会、环保民间团体的积极性,使垃圾分类深入人心、家喻户晓,真正让老百姓知道垃圾分类“为什么做”、“怎么做”、“如何做”。

2.投入一定的资金用于市民的环保教育。除了加强学校教育、传媒宣传外,还可通过公布环境公报、垃圾处理公报,赋予利用可回收垃圾生产的产品以特殊标志和荣誉,鼓励市民使用这些产品等方式强化市民的环境意识。

3.目前,在主要交通干道和商业街布设的分类收集垃圾箱是很好的宣传素材,起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还应在中小学(幼儿园)的环境教育中增加分类收集的内容,不仅培养学生的分类收集意识,更重要的是养成良好的分类收集的行为习惯。

(五)鼓励“非政府组织”参与上海生活垃圾减量化的研究

1.动员与整合社会力量,拓展公众参与层次和渠道。生活垃圾减量是一项需要全民积极参与的公益事业,政府政策的制定、执行和反馈、修正,都需要公民的积极配合与参与。“非政府组织”的民间性、基层性及灵活性使其在动员公民参与生活垃圾减量中都有先天优势。

2.公众环境权益意识和参与主动性。公众环境权益包括环境知情权、环境监督权、环境索赔权、环境议政权。对待环境治理问题,政府应该进一步转换思路,利用有效传媒,使大家对环境状况有一个真正的了解,既不夸大情况的严重性,也不盲目乐观,这样会比单纯宣传垃圾分类的益处更有说服力,既提高公众环境权益意识也有助于提高公众主体意识和法律意识。公众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和方式主动进行参与,在参与权受到侵害的时候,运用法律的方式保障自己的参与权。

3.补充政府一定职能,推动完善政策和优化效果。非政府组织在推动垃圾减量工作,可以发挥非政府组织自身灵活、精干、专业、高效的优势,借用社会的强大力量来改变政府面对公众不断增加的各种需要而日渐力不从心的窘境,又能通过减少政府的具体管理事务,加强部门协调做好配套政策工作。

(六)上海生活垃圾产生量交易制度的研究

生活垃圾产生量与居民生活水平关系密切,上海市各区县居民收入及生活水平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建立一种基于市场机制的垃圾产量交易已成为在发展不平衡状况下实现垃圾减量化的重要手段之一。在论证上海生活垃圾产生量交易制度的可行性及必要性的基础上,致力于研究如图9所示的上海生活垃圾产生量交易方式、交易制度以及实施细则、生活垃圾产生量交易制度的潜在社会问题及其预防措施。

(七)完善上海生活废弃物有偿回收体系建设

生活废弃物回收体系的理想模式是结合社区生活废弃物分类收集工作,依托社区合理布局,在生活废弃物分类收集的小区建立方便居民的回收点,在垃圾收集的源头即把各类可回收利用的生活废弃物分离出来。形成“废弃物回收—再生原料加工—合理利用—废弃物再回收—再加工利用”的循环体,逐步呈现再生资源产业化发展的格局。

图9生活垃圾产生量交易模式示意图

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应做到在3-5年的时间内,形成覆盖城乡便民服务的社区再生资源回收和现代再生资源信息网络,使90%以上的回收人员纳入规范管理;90%以上社区设立规范的回收站、点、车;90%以上再生资源进入指定市场进行规范交易和集中处理;80%以上再生资源(主要品种)通过规范的渠道,其流向、贮存、处置得到有效控制,如图10所示。

图10生活废弃物回收利用示意图

五、上海生活垃圾减量化机制的对策与措施

(一)成立“上海市垃圾处理综合管理办公室”

城市生活垃圾减量化工作涉及环卫、卫生、工商等多个部门,以往各部门之间就生活垃圾减量化问题缺乏足够的联系与协作。虽然各部门认识到生活减量的重要性,也开展了一些工作。由于彼此间工作缺乏协作,难以形成合力,导致事倍功半,生活垃圾减量效果不佳。

鉴于上述原因,有必要成立“上海市垃圾处理综合管理办公室”,以便能够协调各方工作,保证上海城市生活垃圾减量目标的顺利实施。“上海市垃圾处理综合管理办公室”的组织架构如图11所示。

图11垃圾处理综合管理办公室组织框架图

(二)制定上海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的法律法规

 当前,上海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效果不佳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缺乏相关法律法规的支持。因此,制定上海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的法律法规显得尤为重要。

借鉴国外先进经验,以促进本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开展为出发点,以实现生活垃圾减量的基本目标,本着规范与鼓励并重的基本原则,建议制定《上海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先进奖励办法》、《上海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两部法规。

(三)尽快在“全市范围内因地制宜地推广垃圾分类”

上海的“垃圾分类”已在多处试点,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初步具备在全市推广的条件。鉴于目前上海城市生活垃圾面临的严峻形势,建议尽快在全市范围内因地制宜地推广垃圾分类。

为保证垃圾分类工作的有效开展,在具体推广过程中,结合不同区域的具体特点,做到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垃圾分类具体措施应针对不同对象,作相应调整。我们设计了“居民区、企事业单位、学校、餐饮类企业和路边干道”等5类垃圾分类推广方案。

(四)强化生活垃圾二次处理能力——“生活垃圾综合处理站”运作方案

“生活垃圾综合处理站”是“上海市垃圾处理综合管理办公室”下辖的基层单位,是集“可循环物品回收、生活垃圾分类、垃圾排放收费、垃圾压缩脱水等”多功能于一身的垃圾综合处理机构,其具体处理流程如图12所示。

每座“生活垃圾综合处理站”根据其日处理能力,负责处理某一固定区域的生活垃圾,其具置可选择城市公共用地、居民小区空地,或对原垃圾收集站进行改造实现。

(五)控制上海生活垃圾产生源头

1.通过加收“处置费”的办法抑制一次性商品的生产与使用。目前,一次性的生活用品从餐具、文具到各种建筑工具,种类繁多。一次性商品主要以低廉的价格占领市场。因此,建议针对不同种类的一次性商品,按其垃圾处理成本为基础征收“额外的处置费”,通过经济手段抑制一次性商品的使用。

图12“生活垃圾综合处理站”垃圾处理基本流程

2.出台“产品包装管理办法”。通过出台“产品包装管理办法”,提高过度包装商品进入上海市场的门槛,可以对减少生活垃圾产生量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实现生活垃圾的源头减量。

(六)将垃圾减量考核指标纳入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的考核体系

明确垃圾减量作为考核指标列入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考核指标之一,对于有下列问题的追究领导责任:连续两个月领导区域内的生活垃圾月产生量超过规定标准;垃圾分类工作开展状况不佳(以执法检查结果为准);违反市政府规定的生活垃圾收集、运输、回收相关规定;未按市政府规定有效开展生活垃圾宣传,或宣传效果不佳;未按市政府规定升级、改造生活垃圾收集器材和存储场所;对生活垃圾执法检查配合程度不够。

将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开展生活垃圾减量工作作为领导政绩考核标准,生活垃圾减量工作开展不佳的单位领导取消本年度各类评奖资格,其考核指标体系如表2所示。

(七)配备“垃圾警察”,加强执法检查

加强执法检查,是保障各项生活垃圾法规得以贯彻执行的重要条件。结合上海实际,建议上海在社区设立“垃圾警察”,加强执法检查,每处垃圾分类回收处配备一名督察员,以有效引导并管理市民配合实施垃圾分类回收。

“垃圾警察”的主要工作任务是依据相关生活垃圾法规,对辖区各企事业单位、居民小区执行垃圾分类回收情况进行检查,保证各项法规得以贯彻与实施。垃圾监督员的职责是监督居民按规定进行垃圾分类;垃圾监督员属社区(居委会)提供的非正式就业岗位。

垃圾分类工作思路篇3

关键词:城乡环卫、公共设施、规划布局、建设管理

abstract:attemptsthroughtherecyclingbin,Huangyangarbagecollectionpoint,toilet,garbagetransferstation,garbageharmlessdisposalfieldlayoutandconstructionofenvironmentalpublicfacilitiesmanagement,activelyexploretheruralandurbanenvironmentalsanitationpublicfacilitiesplanning,layout,construction,managementmodeundertheconditionofnewperiod.

Keywords:urbanandruralsanitation,publicfacilities,planning,constructionand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tU98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城区框架日益拉大,这对黄岩地区环境卫生规划和建设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积极探索新时期条件下的城乡环卫公共设施规划、布局、建设、管理模式。

黄岩城乡环卫公共设施现状

公共厕所

黄岩区环境卫生管理处管辖范围内约有公共厕所33座,其中一类4座,二类26座,三类3座,一类厕所仅占12%。城区中还存在三座三类公共厕所,与周围环境不协调。街道乡镇区的公共厕所数量分布差异悬殊,部分乡镇镇区范围内没有设置公共厕所,这给外来人员带来了很大不便。乡镇及村公共厕所等级都较低,部分村还存在较多露天粪坑。

1.2垃圾废弃物收集点

城区垃圾收集点多为小型的垃圾房,密闭式,缺少排水系统[1]。乡镇垃圾收集点数量较少,部分行政村没有集中收集点。市区主干道废物箱设置基本合理,但其它街道及各镇区的一般街道地段设置间距过远或没有设置。另外,大多数镇的废物箱还缺乏必要性日常维护管理,存在质量较差、容易损坏等问题。

垃圾转运站

黄岩主城区共有18座生活垃圾转运站,其中9座压缩式、4座吊装式、2座拉臂式、3座简易式。11个乡镇中有3座压缩式垃圾转运站,其余各乡镇均没有简易垃圾转运站

环卫工人作息点和环卫工人宿舍

黄岩区仅有环卫工人宿舍3处约200间左右,缺少环卫工人作息场所和工具间。长期以来从事露天流动作业的环卫一线工人严重缺少集中点名、学习、更衣、避雨、停放小型车辆、工具和休息的场所。部分工人利用垃圾转运站或基层环卫机构作为休息更衣场所,大部分工人的小型清扫保洁、清运工具均要班前班后自行携带,遇到风雨或应急事务都没有地方躲避,这给环卫工人的身心健康都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

黄岩区卢岙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于2007年9月被建设部评为国家一级生活垃圾无害化填埋场。总库容261万平方米,填埋场分二期建设,其中一期填埋场库区总容量87.6万平方米,日处理生活垃圾350—400吨,使用年限约8年,于2003年基本填满。二期工程于2012年开始建设,预计日平均处理生活垃圾量为400吨,预计使用年限12年。

2黄岩城乡环卫公共设施规划

2.1公共厕所

黄岩主城区各街道公共厕所配置数量须结合其未来的发展功能及对公共厕所的需求程度进行设置。东城街道是黄岩主城区,远期规划37座,需新建12座,其中一类8座[2],二类4座。西城街道,南城街道,北城街道,也充分考虑其各自特点,进行公共厕所的配置与规划。同时,在商业区、市场、根据人流量适当增加流动公共厕所,以解决公共厕所紧张问题。

乡镇集镇区公共厕所数量应按公共厕所设置标准的下限配置。新建公共厕所应按二类以上标准建设。各旅游风景区应设置不少于2座公共厕所,等级达到二类标准及以上。在旅游业发达的乡镇,可适当增加公共厕所数量并提高公共厕所等级,从而使各风景区生态环境得到更好的保护,提升黄岩区风景点形象。各中心村(行政村)至少设置二类标准公共厕所2座,可设置在文化中心或集市、候车区等人流集中地。各自然村因人口规模不一,因此可按服务区域进行公共厕所配置。建议逐步取消乡镇及农村的露天粪池。

垃圾回收箱

在道路两侧以及各类交通客运设施、公共设施、广场、社会停车场等的出入口附近应设置回收箱。中心商业街区,回收箱设置间距为80米。在主城区主干道、次干道及有辅道的快速路如二环东路南延至黄长复线、黄长复线、世纪大道西延、二环南路、劳动路、二环西路、工业大道、北院线、站前大道等近期拟新建道路和主城区已有的主、干道侧箱设置间距宜为150米。在黄岩主城区逐步推行分类收集废物箱,新增加的废物箱以分类收集废物箱为主。

乡镇垃圾回收箱按照上述配置原则根据各乡镇总体规划中道路及广场设置情况进行配置[3]。在主干道、繁华街道两侧宜按80米间距设置,支路宜为300米。生活居住区、商业金融中心等人员密集的地方设置间距适当调近。

垃圾转运站

东城街道现状有5座小型垃圾转运站,其中有3座转运站因为建设年代已久,为老式的吊装式或拉臂式设备,压缩性能较差且密封性不好,距离周边建筑物较近,没有必要的绿化隔离带,夏季蚊虫孽生、气味难闻,环卫工人清晨就开始作业,人声吵杂,影响周围居民的正常生活。周围居民对此意见较大,如电大路吊装式转运站,与电大路公共厕所合建,位于居民区内,跟周围居民仅隔一条小通道,每天环卫工人用小三轮车拉入的生活垃圾也经常会出现漏、滴现象,给周围居民生活带来了较大的影响。因此,近期应着手将这些对居民影响较大的老式转运站进行设备更新,转运设备更新为新型压缩式设备,并建设绿化隔离带。拟新建2座小型压缩式转运站,占地面积分别为600平方米和500平方米。同时,为保证永宁江水面清洁和水面清捞垃圾的及时转运,可考虑将东城街道1号或2号垃圾转运站建设成水上垃圾转运站。对南城街道、西城街道、北城街道的垃圾转运站设置参照具体情况考虑,新建、改造方式基本同东城街道。对新前街道、江口街道、高桥街道原有垃圾转运站进行改造,并规划转运能力,设计为80吨/日。

大件垃圾处理厂

大件垃圾主要指废旧家电和家具,如电视、电冰箱、洗衣机、热水器、电脑显示器、沙发、床等[4]。规划在黄岩区内形成电子垃圾的回收中心,形成对电子垃圾产生、收集、储存、处理以及再利用的全过程有效运行和监控的科学体系。同时应实现电子垃圾的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并且,积极发展先进的拆解工艺技术,电子垃圾的拆解是相对于电子产品组装过程的逆过程。可考虑由台州市统一规划在整个市域范围内选择合适地点,征地100亩,建造大件(电子)垃圾处理场,对大件(电子)垃圾进行拆卸、分类处理。

环卫工人作息点和宿舍

在露天、流动作业的环境卫生清扫保洁工人工作区域内,必须设置工人作息场所,以供工人休息、更衣、洗浴和停放小型车辆、工具等。根据黄岩区实际情况,环卫工人作息场所设置标准近期取1个/1.2万人,远期取1个/1万人,每座环卫作息点相应的用地面积不少于30平方米。环卫工人作息点一般依托公共厕所、垃圾转运站等环卫设施建设。近期规划新建环卫工人作息点45座,远期新建11座,总数达到56座,规划总数小于公共厕所和转运站规划总数,因此,规划新建的环卫工人作息点与公共厕所等环卫设施合建,不再另外选址。

2.6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

有关资料显示,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年产生量超过1亿吨,且以每年8%的速度增长,此外历年的垃圾堆存量已达70亿吨。因此,建议卢岙里生活垃圾处理场二期工程以大力发展垃圾综合处理为主,综合处理厂由以下处理线路组成:对进厂原生垃圾进行适当的分选/分类或分流,再采用恰当的技术方法分别进行处理;对垃圾中可利用的物质进行回收加工和重复利用;对无法直接回收利用的有机物进行生物处理或焚烧回收热能;对石块、砖瓦、泥土和焚烧残渣等可用作建筑材料或进行填埋处理。

城乡环卫体系的建设

环卫职工队伍建设

环境卫生队伍层次的高低是做好环境卫生工作的前提,政府要加强对环境卫生队伍的业务指导,逐步进行以下几方面的建设:思想道德、精神文明素质建设,树立“为人民服务”、“美化城市人人有责”、和“主人翁”的思想;提高职工福利待遇,加强劳动保护,减轻劳动强度,提高机械化作业程度;适才选才,引入竞争机制,实行竞争上岗、持证上岗;加强管理理念的引导、法制宣传,完善法规,提高社会环境卫生意识。

环卫投资融资体系建设

积极稳妥地推进环境卫生作业市场的开放,适度引入市场竞争机制,盘活现有存量,实行环境卫生有偿服务收费制度。凡委托环境卫生服务单位清扫保洁以及收集、运输和消纳城市生活固体废弃物的非公益,应按照政府定价或指导价、协议价缴纳服务费。加快环境卫生市场主体的培育,发展多种所有制形式的环境卫生实体,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将保洁服务市场、生活垃圾收集运输市场和生活垃圾处置市场逐步向社会开放,推进生活垃圾处置基础设施特许经营,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到环境卫生事业中。

环卫信息系统建设

构建覆盖黄岩主城区及各乡镇环卫机构的计算机网络,并配备绘图仪、数字化仪等设备,培养专业技术人员。建立全面、实用、科学、新颖的环卫管理信息系统,黄岩环卫信息系统规划,包含环卫设施管理系统,道路保洁管理系统,渣土管理系统,垃圾处置管理系统,市容环卫投诉处理系统及综合信息查询与决策系统,并与黄岩区“数字城管”系统接轨。

城乡生活垃圾分类收集体系建设

垃圾分类就是在源头将垃圾分类投放,并通过分类的清运和回收使之重新变成资源。据分析,进行垃圾分类收集,去掉能回收的,不易降解的物质,可减少垃圾数量达50%以上,并通过对废弃的电池、废塑料等严重有毒、有害物质的分类回收及各种废弃资源的再利用,可以减少垃圾处理量和处理设备,降低处理成本,减少土地资源的消耗,具有社会、经济、生态三方面的效益。

结论

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城市环境卫生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逐步向乡村区域辐射,对改善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城市形象、保障城市管理常态化发展、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和推进城乡一体化等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通过黄岩区城乡环卫公共设施规划布局与建设管理的思考,希望对城乡环境卫生工作的良好发展有所贡献。

参考文献:

[1]黎明.广州市环卫管理体制改革探索[J].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04)

[2]张瑞久,逄辰生.浅谈国外环卫管理理念和技术发展[J].城市管理与科技,2007,(04)

垃圾分类工作思路篇4

为全面做好我馆公共机构垃圾分类工作,依据《***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的要求和部署,结合我馆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生态文明思想和生活垃圾分类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国家、省、市、县关于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决策部署,建立完善监督、激励约束、示范单位创建等长效机制,科学统筹、整体推进、突出重点、分步实施,全面深入开展公共机构垃圾分类工作,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作贡献。

二、工作目标

2020年底前,实现我馆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强制分类,为我县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提供有益管理经验和模式。

三、实施步骤

按照“先分类”、“后处置”的原则,分两步进行。

(一)具体分类。

按照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易腐(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四分类”要求进行分类。其中:

1.可回收物。

是指易回收和资源利用的生活垃圾。种类包括:

(1)废纸:报纸、书刊杂志、复印纸等纸张,纸板纸箱,饮料等纸包装;

(2)废塑料:塑料袋、塑料瓶罐盒、塑料盆桶、泡沫塑料、塑料玩具及用品、橡胶及其制品;

(3)废玻璃:玻璃瓶、玻璃杯、玻璃桌面、玻璃窗等;

(4)废金属:易拉罐、罐头盒、奶粉桶、餐具炊具、剪刀、铁钉、衣架、金属办公用品等;

(5)废织物:衣物、床单、棉被、鞋、窗帘等;

(6)废电器电子产品:电冰箱、空调、吸油烟机、洗衣机、电热水器、燃气热水器、打印机、复印机、传真机、电视机、硒鼓墨盒、监视器、计算机(台式计算机、平板电脑、掌上电脑)、手机、电话座机等;

(7)废大件可回收物:床及床垫、沙发、橱柜、桌椅、门窗等。

2.有害垃圾。

是指对人体健康或自然环境造成直接或潜在危害的生活垃圾。种类包括:

(1)废充电电池和电路板:含汞、镍氢、镍镉的充电电池和纽扣电池以及废电路板;

(2)废灯管:日光灯管、荧光灯管、节能灯、LeD灯;

(3)废涂料溶剂:油漆和溶剂、矿物油、杀虫剂和消毒剂及其包装物;

(4)废家用医护用品:药品及其包装物、水银温度计、水银血压计。

3.易腐(厨余)垃圾。

是指餐厅厨房产生的易腐性垃圾。种类包括:

(1)蔬菜水果类:蔬菜、瓜果及其果肉、果皮、果壳等;

(2)米面肉蛋类:米饭、面条、豆制品、鸡鸭鱼肉、动物内脏、水产及其加工品,肉蛋及其加工品等;

(3)食品调料类:各类饼干、糖果、巧克力、罐头等食品,糖、味精等调料;

(4)茶叶盆栽:茶叶、中药、咖啡渣,盆栽植物残枝落叶等。

4.其他垃圾。

是指除有害垃圾、餐厨垃圾、可回收垃圾以外的混杂、难以分类的生活垃圾。种类包括:

(1)受污染与不宜再生利用的纸张:卫生纸、面巾纸、湿巾纸、其他受污染的纸类物质;

(2)不宜再生利用的生活用品:普通一次性电池、受污染的一次性用具、保鲜袋(膜)、妇女卫生用品、受污染织物等其他难回收利用物品;

(3)灰土陶瓷:烟蒂、尘土、陶瓷及其他难以归类和无利用价值物品。

(二)投放处置。

按照《***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要求,由我馆办公室工作人员将分好类的垃圾投放入我馆公共区域带有明显分类标识的垃圾桶内,对于体积大、整体性强或需要拆分再处理的废旧办公用品、电器等大件垃圾,我馆工作人员将直接与环卫部门联系,由其单独进行回收处理。

四、组织领导

为切实加强对我馆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领导,成立我馆公共机构垃圾分类工作推进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电话:

垃圾分类工作思路篇5

一、中国村镇情况管治的困局

乡村是农民生活和农业发展的基地,乡村生态情况的黑白直接影响农民的健康、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乡村的持久不变。当时中国村庄情况面对三浩劫题:第一,乡村垃圾前史遗留问题多。第二,几千年构成的村庄生涯陋习短工夫难以改动,村民情况认识不高。第三,村庄情况管治基本设备缺掉。

在镇,2.2万人口首要聚居于5平方公里局限内,人口密度大,情况污染较为突出,人民群众要求管治乡村情况污染问题的愿望十分急迫。鉴于此,我们具体启动了“村庄洁净工程”,探究村庄情况管治之路。

二、镇对乡村垃圾管治形式的探究

年镇提出了创立“部级生态乡镇和最美村庄”的目的,在全镇局限内具体开展乡村垃圾整治。经由探索和理论,镇探究出了一条“分类减量、上户搜集、村民自治、县政府津贴、公司运营”的乡村生涯垃圾管治新路。

1.乡村垃圾分类搜集,完成资本化和减量化。

垃圾分类减量是镇镇乡村垃圾处置的中心环节。竟日产垃圾30吨左右,一天的垃圾清运费到达2450元,假如完全执行“村搜集、镇中转、市处置”,全镇全年处置垃圾的运输费就需88万元,财务无力承当,市垃圾处置厂也无法包容。

镇领先在湖南施行了村庄生涯垃圾分类,对乡村垃圾完成资本化和减量化进行了探究。在镇,垃圾被分为三类,村民将它们辨别盛装在三个分歧的垃圾桶内。第一类为可堆肥垃圾,如剩饭菜、瓜果皮、烂菜叶等。关于这类垃圾,农户在家邻近挖坑集中堆放,发酵后作为有机肥,临近有沼气池的也可将其投入沼气池作沼气原料,完成资本化应用。第二类为可无害化处置垃圾,如煤渣、炉灰、石块等,用于铺路填坑。第三类为不成收受接管、有毒有害垃圾,如碎玻璃、废塑料、纤维、泡沫、尿不湿等,则一致搜集,送镇中转站处置。

经过垃圾分类减量,镇垃圾完成减量化90%。当前,镇全年垃圾转运费降至10万元左右,社会经济效益和情况效益非常分明。

2.村民自治与市场化运作有机结合,树立起不变的乡村生涯垃圾搜集系统。

镇充分发扬村民的主体效果,采用村民自治的形式。依据村的巨细和家庭户数几多,由各村洁净工程户主办事会延聘23名保洁员,保洁员自配垃圾清运车,按期上门将农户垃圾搜集并输送至镇垃圾中转站,紧缩后送往市垃圾处置场,构成了“户、屋场、村、镇四级垃圾处置功课链”。

各村召开村民代表大会,选出户主办事会,对保洁员执行月审核、季评选治理,构成了村(居)委会担任指点、户主办事会监视治理、保洁员上户搜集、保洁费用农户分摊、县政府审核津贴支撑的村民自治形式。

还,镇以镇废品收受接管中间为依托,将一切保洁员归入其系统,成立协作性质的乡村保洁公司——镇为民乡村保洁效劳有限公司。保洁员对镇一切可收受接管废品进行一致收受接管,并由公司一致出售,所得利润作为保洁员的收入补助给保洁员。

如许,乡村效劳保洁公司相当于城市的物业公司,户主办事会相当于城市小区的业主委员会,镇的垃圾搜集转运治理就被归入到了一个市场化运作、公司化治理的良性轨道上来。

3.县政府恰当补助,完美垃圾管治基本设备设备

年头,镇财务投入专项预算资金30万元,用于给村民一致装备垃圾桶,以及镇垃圾中转站建立。年6月,镇财务又添加了20万元预算经费,首要用于村级小区基本设备建立和后续情况整治宣传,算计投入到达50万元。

三、乡村情况整治难点与对策

1.普遍的宣传和发动是施行乡村垃圾管治的包管。

乡村情况整治是全民工程,整治乡村情况,首先要从认识做起。为此,镇做了很多的、深化的宣传发动工作。第一,一致村镇主干思想,构成支撑乡村生涯垃圾整治的中坚力气。第二,组织干部深化群众,在全镇局限内开展全民本质教育。第三,树立标杆,进行典范宣传。第四,采纳多种方式的宣传。

2.肃清前史垃圾处理前史问题是村庄情况整治的前提。

镇选择从群众意见激烈的情况问题进行破题,在群众心中树立起了整治垃圾的决心。

开展村庄情况整治以来,镇共组织了11次全镇局限的卫生大清除,重点清算了全镇局限内前史陈积垃圾和河渠飘浮物,平坦村级道路10.2公里,使镇村容镇貌获得了宏大的改善。

3.树立标杆示范点积聚经历是村庄情况整治的需要前提。

镇明白了以“当场处置为主导”的乡村垃圾分类处置理念,提出了“积极探究、缜密操作、先行试点、稳妥推进”的施行方针。镇党政班子成员经过到农户、企业座谈,进行充分的查询研讨后,选定白路村作为试点村。

在试点村经由重复实验论证之后,最终确定了三话柄行垃圾处置的主形式为“桶装分类、上户搜集”,还在偏远遥远区域执行“池装分类、屋场治理”和“散户分类、自行处置”的辅佐形式。

4.科学的理念、系统的规划是村庄情况整治成败的关键。

在施行村庄洁净工程中,镇获得了的鼎力支撑,两家协作,一起探究乡村垃圾分类、当场处置和综合管治道路,具体履行乡村垃圾“分类减量、上户搜集、村民自治、县政府津贴、公司运营”的处置形式。这种形式既统筹了村民对美妙生涯情况的需求,又包管了县政府有足够的财力进行支撑和运作。

四、镇情况整治下一阶段的偏向

镇垃圾管治已发生了分明成效。经过垃圾整治,群众提拔了环保认识,对空气质量、生涯污水排放、禽畜污染等问题越来越注重,对水渠规范化、道路平坦硬化、情况绿化的希冀值越来越高。但是,有限的乡镇财力与群众不时上升的情况要求成为了一个新矛盾。

镇在稳固、完美、提拔当前运转形式的基本大将进一步深化对乡村情况的整治,将来的工作首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第一,施行天井整治。鼎力开展改厨、改厕、改水、改路工程;标准天井养殖和相似方式的散养、圈养,推行健康养殖,人畜分隔,畜禽圈养,圈舍按期洁净;垃圾执行容器寄存,无卫死活角。

垃圾分类工作思路篇6

在平常生活中,垃圾分类处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通过此次活动,让学生们知道垃圾分类的意义和标准,了解可回收垃圾、生活垃圾和有害垃圾都包括哪些,从而引导学生养成在日后生活中能够分类投放各类垃圾的好习惯。为大家带来的垃圾分类活动方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垃圾分类活动方案

根据《xx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推进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实施意见》(青政办发〔20xx〕13号),按照垃圾分类要实现“三个全覆盖”,即生活垃圾分类管理主体责任全覆盖,生活垃圾分类类别全覆盖,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和处理系统全覆盖。结合街道工作实际,薛家岛街道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行动方案。

一、工作目标

20xx年,按市、区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方面的相关政策及标准规范等;机关、事业单位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推进其他公共机构和相关企业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辖区开展居民小区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分类覆盖率达到30%;整合优化垃圾分类收集、运输体系,推进垃圾分类相关设施建设,推进餐厨垃圾、建筑(装修)垃圾、有害垃圾处理设施建设;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25%。

20xx年,加快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政策体系建设;实现公共机构和相关企业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继续扩大居民小区试点范围,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达到50%;加快实施标准化农贸市场改造;力争建设完成餐厨垃圾、建筑(装修)垃圾和有害垃圾处理设施项目;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30%。

20xx年,生活垃圾分类政策和标准规范基本完善;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处理体系基本健全,长效运行管理机制基本建立,居民垃圾分类覆盖率达到70%;辖区内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人均生活垃圾末端处理量同比减少,原生垃圾基本实现“零填埋”;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35%。

二、主要任务

坚持街道带动、部门联动、全面发动、全民参与的工作原则,实行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转运、分类处理,实现生活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

(一)完善政策法规制度。根据国家相关部门的文件要求,结合街道实际,制定街道生活垃圾分类实施方案;梳理国家及省市区现行有关垃圾分类政策法规,并根据新区的实际制定相关规范性文件,提高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工作的法治化、规范化水平;制定生活垃圾分类实施方案,配合区完善街道监管考核体系。

(二)完善垃圾收运体系

1、配置分类收运容器、车辆。街道和市政作业队根据居民生活区、各类企事业单位的大小和人员数量,按照“四分类”要求做好垃圾分类投放容器、分类运输车的选型、采购和配置。在辖区范围城市道路、旅游景点、广场公园、公交场站、车站码头、机场等公共场所设置分类垃圾桶。

2、按照全区统一要求,完成垃圾分类运输车辆的外观设计喷涂工作,确定各类垃圾的分类收运路线。

3、按照便利、快捷、安全原则,街道和市政作业队选址建立有害垃圾临时贮存场所,针对不同品种的有害垃圾进行分类收集、运输、暂存,建立完善有害垃圾收运处置体系,确保有害垃圾得到妥善处理。

(三)加快大分流体系建设,增强垃圾终端处置能力

1、加快餐厨垃圾处置设施建设。推进餐厨垃圾处理厂二期(扩能)项目建设,进一步完善餐厨垃圾分类收运体系;各区开展农贸市场有机垃圾、公共机构和相关企业餐厨垃圾的就地或相对集中处置设施的建设。

2、推进大件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大件垃圾资源化利用体系的建设;建立并完善大件及装修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基本实现城区大件及装修垃圾收集全覆盖。

3、配套足够的装修垃圾消纳场地。加快建设装修垃圾消纳场地建设,推进装修垃圾资源化利用体系的建设。装修垃圾中可燃部分运至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设施进行焚烧处置,不可燃部分运至装修垃圾消纳场按要求进行回填、利用或无害化处置。

4、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研究制定低价值可回收物品价格补贴机制,激发全社会参与回收的积极性。

5、加快建立有害垃圾收运管理体系。建设有害垃圾暂存设施,将有害垃圾统一送往具有有害垃圾处置资质的企业进行处置,确保源头分类的有害垃圾得到分类运输、妥善处理。

(四)分步推进垃圾分类实施片区建设

1、在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率先开展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同时,各区积极探索驻区内可率先开展生活垃圾强制分类的的相关企业,包括物业管理的高档写字楼、宾馆、饭店、综合商超、工矿企业等。到20xx年底,各区基本实现辖区内所有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垃圾分类全覆盖,配套垃圾分类收运体系。

2、以街道办事处机关、xx管区、xx岛示范区、xx湾社区为单位开展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工作。到20xx年底,实行生活垃圾分类的居民户数达到本行政区域内总户数的70%。所有新增的垃圾分类小区、单位及公共区域在设置垃圾分类投放设施的同时,必须配套建设相应的分类收集、运输及处理设施设备,严格做到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和分类处理。要建立固定的宣传阵地,引导居民将厨余垃圾沥干水分后投放至其他垃圾。

(五)深化宣传教育培训,形成共同参与垃圾分类的良好局面

1、思想高度重视,街道大力宣传垃圾分类重要性。城市管理中心、宣教文卫中心和管区、社区要加强生活垃圾分类宣传,营造人人知晓、人人参与的工作氛围,加快推进街道生活垃圾分类宣传中心建设,各社区要创新宣传形式和载体,通过更多的形式开展垃圾分类宣传,在各类媒体上进行广泛宣传,扩大垃圾分类知晓率和影响力;有针对性地开展宣传教育,树立先进典型,形成示范效应。

2、抓住学校教育,小手拉大手促进垃圾紧迫性。街道通过区相关部门的教育培训,重点在大中小学和幼儿园普及垃圾分类知识,通过多种方式加强实践练习,让学生养成垃圾分类的习惯,并以学生带动家庭、以家庭带动社会。各区、各单位要围绕宣传重点,确定适合的宣传引导模式,对所辖区的社区、居民小区、单位、学校等制订不同的宣传方案。

3、结合街道实际,建立垃圾分类培训制度。根据市级开展针对区级垃圾分类管理人员、志愿者等的集中培训工作,通过培训班、专题讲座、参观实践等方式,提高垃圾分类各层级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街道积极引导社区垃圾分类管理人员培训工作。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部门、各管区、社区要充分认清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制度的重大意义,把生活垃圾分类作为政府工作的重要任务。街道成立由办事处主任为组长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协调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重大事项。街道建立相应的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本辖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

(二)强化资金保障。按照污染者付费原则,完善生活垃圾处理费统筹管理制度。建设垃圾分类专项补贴政策,对生活垃圾分类体系建设涉及的设备采购、征地拆迁、设施建设和宣传推广等予以支持;完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投融资体制,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运输和处置;积极探索特许经营和购买服务等方式,引入专业化服务公司,参与生活垃圾分类,积极争取国家投资补助、贷款贴息等政策性资金。

(三)严格执法检查。把握好处罚与教育并重的原则,个人以“督促、教育、责改”为主,管理责任单位以“严管、重罚”为主。采取“过程抓环节、环节抓重点、重点求规范”的执法工作思路,通过执法活动,督促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社团组织、公共场所管理单位等公共机构以及相关企业切实承担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示范带头作用和主体责任。

(四)广泛宣传发动。通过新闻媒体等多种方式,广泛开展以“垃圾分类,人人有责”、“垃圾分类,从我做起”为主题的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各管区、社区组织干部、督导员、志愿者进家入户开展宣传和示范,各社区、物业小区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基础知识、操作流程、政策法规的宣传。通过广泛持续宣传,确保生活垃圾分类家喻户晓。

(五)提升科技水平。在智慧城市、智慧城管的大框架下,推进智慧环卫建设,建立生活垃圾产生、投放、收集、运输、处置的全过程管控体系,实行精准管理,提高生活垃圾分类和减量管理的智能化、标准化、规范化水平。

垃圾分类活动方案

一、活动背景:

校园在进行施工建设,基础设施还不太完善,我们的环境越来越恶劣,垃圾随处可见,污水随意从窗户往外面倒,垃圾随手从窗户扔,影响到了我们的公共卫生,环保学院不再环保。垃圾分类回收不仅关系我们个人的素质,还关系到学院的良好发展。

二、活动名称:

xxx垃圾分类环保活动

三、活动主题:

“垃圾分类,保护环境,共建美丽校园”

四、活动目的:

1、让同学们更加重视垃圾分类的意义。

2、通过宣传活动,让同学们知道垃圾分类与环保切实相关,让他们自觉的保护环境,让环保学院真正环保。

3、让同学们认识到垃圾分类是世界的潮流,一场不可阻挡的洪流,这将让我们每个人改变,让我们的环境改变,让我们祖国更加美丽,让民族在世界之林中更加有地位。

五、活动口号:

保护环境,从我们做起;美丽学院,从垃圾分类做起。

六、主办单位:

xxxx

七、活动时间:

20xx年x月x日

八、活动地点:

校内

九、参加对象:

学校学生

十、活动形式:

演讲,宣传手册,宣传海报,小游戏,知识卡片等。

十一、活动流程:

(1)、活动宣传:校内主要宣传点设在餐厅与宿舍楼交汇处,分专门人员讲解垃圾分类的好处与不分类的危害,分发书签式纪念小传单(上面可以申请院长签署关于垃圾分类的倡议书),并且在各个寝室楼下贴出倡议传单,在人流量大的地方打出相关的横幅,贴出宣传海报,也可以进行签名活动。

(2)、主题活动:

a、在校内各个垃圾桶上贴上标签(有关可分类与不可分类的物品名称),用次来提醒同学们进行垃圾分类。

B、在校内分发环保垃圾袋或者布袋(在袋上注明xxx学院和垃圾袋分类标示等名称)。

C、在宣传处进行有关垃圾分类小游戏(主持人待定),游戏获胜者给予不同颜色(如可回收用绿色,不可回收用黄色)的环保垃圾袋与其它物质奖励(物品待定)。并进行知识卡片小问答,奖励物品同上。

D、在校广播台及相关平台进行报道

(3)、活动结束

1.安排宣传报道人员,由院新闻中心负责。做好本次活动后期宣传报道,并公布于校新闻网。

2.协会做好此次活动的总结以及相关资料(活动照片和报道等)的留档保存工作。

3.成立机动小组,谨防活动当天发生意外事件。

4.对乱扔的相关宣传产品进行回收

5.最后参加的活动成员进行校园内乱扔垃圾的回收工作,每个人的一个动作,将是我们热爱的学院环境前进的一大步。(视情况而定)

垃圾分类活动方案

镇属各党组织:

为充分发挥昌化镇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不断强化责任意识、担当意识、表率意识,深化垃圾分类服务指导“七个一”工作法,大力营造全民参与垃圾分类浓厚氛围。根据临安区生活垃圾分类办工作要求,特制订本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生态文明建设为指导,以提升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水平为目标,进一步加强全镇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提升全镇对垃圾分类的知晓度、认同度、参与度。运用“党建+”模式,坚持党建引领,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在垃圾分类工作中的模范带头、示范引领作用,发动党员干部积极开展进小区助力垃圾分类活动,推进我镇垃圾分类工作再上新台阶。

二、工作目标

“垃圾分类我先行党员干部在行动”主题活动总体目标就是实现垃圾分类党员+“357”临安模式。“3”就是紧紧围绕垃圾分类知晓率、参与率、正确率这三个维度,全面提升群众“三率”。“5”就是实现全镇垃圾分类五个覆盖,实现城乡居住区、机关事业单位、企业、公共场所垃圾分类全覆盖,重要道路垃圾不落地音乐线全覆盖;“7”就是通过结合七个一活动,即通过建立一支志愿者队伍、举行一次启动仪式、联系一个责任小区、进行一次工作对接、开展一次宣传培训、带动一个示范家庭、每月一次检查考核等七大方面的工作,促进全镇垃圾分类大提升。

三、工作举措

(一)建立一支志愿者队伍。一是建队伍。各有关党组织分别建立一支垃圾分类志愿队伍,队伍人数不少于党组织人数五分之四。二是明责任。志愿队伍要求由各党组织书记或党建联络员为组长,各党员干部要明确结对小区,做到人人有责任,人人有任务。三是抓学习。由镇综合信息指挥室组织各党组织垃圾分类志愿者队伍开展垃圾分类相关培训。(2019年9月底前完成)

(二)举行一次启动仪式。举行昌化镇“垃圾分类我先行党员干部在行动”主题活动启动仪式。组织相关企业、单位在场外设摊,通过分发宣传册、展示智能机、游戏等方式持续性进行宣传。启动仪式后,各党组织上街入户开展垃圾分类面对面服务指导,现场解答居民疑惑。

(三)联系一个责任小区。各党组织以固定主题党日为依托,组织党员参与结对小区的垃圾分类各项工作,切实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各党组织要积极参与本辖区垃圾分类各项活动的组织和实施工作。(2019年9月-2019年12月)

(四)进行一次工作对接。党员干部要定期了解、掌握结对小区垃圾分类工作开展情况。一是抓走访。询问垃圾分类工作难点,协调物业和居民,搭建沟通的桥梁,指导物业服务企业发挥作为小区垃圾分类责任人的作用。二是出点子。党员干部积极为结对小区的垃圾分类工作出点子,提供建议意见。三是办实事。倡导有条件的党员干部承诺每年为群众办1至2件垃圾分类方面的实事。(2019年9月-2019年12月)

(五)开展一次宣传培训。一是入户宣传。党员干部每月对结对小区要开展一次进门入户的垃圾分类宣传,做到责任小区宣传工作全覆盖,走进小区居民家中,对垃圾分类有关知识进行面对面的宣讲,让居民群众意识到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二是培训宣传。镇综合信息指挥室组织一次对结对小区物业工作人员、分类专管员、保洁员、楼道长等进行垃圾分类知识培训,内容包括如何宣传、如何分类、不分类的法律责任等,促使物业工作人员、分类专管员、保洁员、居民群众皆知、皆懂、皆会做。三是全面宣传。通过党员干部结对宣传、上门服务、培训指导,确保到2019年9月30日前,全镇实现垃圾分类宣传“全覆盖”。(2019年9月-2019年12月)

(六)带动一个示范家庭。党员干部要在家庭中积极践行生活垃圾分类,个人带动家人,养成主动参与垃圾分类的良好习惯,当好垃圾分类示范员。要总结提炼家庭垃圾分类方法,亮出家中垃圾分类好做法、好经验,偕同家人修身齐家,作好表率。(2019年12月底前)

(七)每月一次检查考核。镇综合信息指挥室将组织人员对全镇垃圾分类活动开展情况进行检查,对各小区垃圾分类知晓率、参与率、正确率等进行考核通报。请各党组织按照活动要求落实人员,定期开展结对小区自查与指导工作,确保督导检查取得实效。(2019年9月-2019年12月)

四、工作要求

(一)要提高思想认识。各党组织要充分认识到当前垃圾分类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加强组织领导,认真组织实施。要明确各自工作职责和工作任务,认真抓好垃圾分类各项活动的组织、指导和保障工作。

垃圾分类工作思路篇7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建设现代化核心城区和全省首善之区目标,以建立高效率、高运能、低污染的生活垃圾收集运输体系为重点,按照政府负责、社会参与、市民配合、注重实效的思路,坚持统筹规划、属地管理、装备配套、分级负责、市场运作的原则,进一步理顺生活垃圾收集运输管理体制,积极探索市场化运行机制,全面提升全区环境卫生管理水平。

二、工作目标

(一)在全区范围内建立“桶装车载”的生活垃圾收运新模式,实现生活垃圾收运全程“不见天、不落地、污水不遗漏”。

(二)免费开放垃圾中转站,实行生活垃圾就近进站。

(三)改革生活垃圾收集运输管理体制机制,建立属地管理、区、街(乡镇、工业区)各负其责的责任体系。

(四)优化组合生活垃圾收运方式,完善生活垃圾收运基础设施建设。

三、实施方法和步骤

(一)建立生活垃圾收集新模式。全面取缔辖区内所有单位、道路和小区内的垃圾池(房),淘汰人力车、拖拉机、农用三轮车等生活垃圾收集车辆。在道路两侧和居民小区设置适宜的标准垃圾桶,配套与标准垃圾桶无缝对接的后装式压缩收集车、电动环保收集车或小型垃圾收集车,淘汰敞开式的生活垃圾收集运输方式,实行容器化储存、机械化收集、密闭化运输。

1、生活垃圾收集容器以240升标准垃圾桶为主。道路、街巷和“三无”小区的标准垃圾桶由区财政投入,区城市管理局采购,一次性配置到位。新建商业小区、实行物业管理的小区和单位、单位小区以及集贸市场由相关开发单位、物业公司和管理单位出资,按要求在规定时间自行配置到位。

2、生活垃圾收集车辆以3吨后装式压缩车为主,电动环保收集车或小型垃圾收集车为辅。道路、街巷和“三无”小区的生活垃圾收集车辆由区财政出资,分阶段配备给区城市管理局。新建商业小区、实行物业管理的小区和单位、单位小区以及集贸市场的生活垃圾收集车辆由相关开发单位、物业公司和管理单位负责配备,按照“桶装车载”模式将生活垃圾自行运送到区城市管理局指定的垃圾中转站或委托有资质的垃圾运输单位承运。

3、新建商业小区、实行物业管理的小区和单位、单位小区以及集贸市场不按规定配齐收集容器并对容器进行清洗、消毒、维护、更新的,不采取“桶装车载”模式及时收集运送生活垃圾进中转站的,区城市管理局将依据《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对责任单位给予相应处罚。

(二)完善生活垃圾中转系统建设。集中力量、集中时间、集中投入,完成全区垃圾中转站设施改造升级。

1、改造现有的老旧垃圾中转站。2011年5月底前,完成蔡大塘、长丰路、梵僧池、大杨等4座老旧垃圾中转站改造任务。中转站改造要统一厢体设备,统一运输车辆,增设除臭系统和防噪音、防滴漏等环保设施,设置与生活垃圾机械化收集相配套的接口。

2、加快永青生活垃圾中转站建设进度。2011年底前,建成并投入使用,解决现有中转站中转能力低、运量小、成本高、无法满足机械化收集车进站中转等问题。

(三)免费开放垃圾中转站。全区所有垃圾中转站全部免费开放,接纳转运社会单位、居民区的生活垃圾。

1、按照“就近进站、应收尽收”的原则,区城市管理局对中转站周边单位和垃圾量进行摸底调查,登记造册,综合平衡中转站服务能力和范围,并列出垃圾自运单位、物业管理小区进站时间表,做好协调、衔接工作,先急后缓、合理调度、有序开放。

2、对因中转站中转能力不足以及在中转站改造期间无法进站的垃圾,区城市管理局要设置临时过渡收集点,配置后装式压缩车收集、运输。

3、区城市管理局提出建筑垃圾、装潢垃圾管理实施意见,禁止装潢垃圾混入生活垃圾收集容器或私拉乱倒。

4、各乡镇、街道、工业区选定1-2个有条件的住宅小区,实行生活垃圾干湿分类试点,开展分类收集。

(四)统一组织生活垃圾运输。市级负责中转站至垃圾处理厂的统一运输工作。区级负责生活垃圾从道路、街巷、小区、单位运输到中转站以及中转站管理、垃圾运输招标的组织协调工作和市场化后的垃圾运输监管。同时,鼓励有实力、有资质的社会单位参与我区生活垃圾收运工作,逐步实行市场化运营。

四、责任分工

生活垃圾收集运输管理实行属地管理、各负其责:

(一)各乡镇、街道、工业区:负责推动本辖区生活垃圾收运方式改革工作:居民、单位及商家的垃圾需投放至垃圾桶并集中到收集点;负责街巷、“三无”小区、自管农贸市场垃圾桶的日常清洗、消毒、维护和更新工作;督促辖区开发单位、物业公司和管理单位按要求配齐标准垃圾桶以及对容器的清洗、消毒、维护和更新;负责拆除辖区内所有垃圾池(房),原垃圾房具备改造条件的,要完善上下水,用于标准垃圾桶的清洗、消毒。二环路以北区域的乡镇、街道、工业区除上述责任外,仍需承担辖区内生活垃圾前端收集运输任务(不含市政道路)。

(二)区城市管理局:负责对全区生活垃圾收运方式改革进行指导、检查、考核;对装备投入和收运成本进行测算,对垃圾收运经费进行核算及划拨;负责中转站的管理、垃圾运输招标的组织协调和市场化后的垃圾运输监管;承担道路、街巷和“三无”小区生活垃圾前端运输任务和主次干道上垃圾桶日常清洗、消毒、维护和更新工作。

(三)区住建、财政、人社、商务、等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责积极配合、支持生活垃圾收运方式改革工作。

各乡镇、街道、工业区以及各相关部门可根据本实施方案,结合实际,制定生活垃圾收集运输改革详细的实施细则。

五、保障措施

(一)组织领导。生活垃圾收运方式改革在区政府统一领导下进行,纳入区政府城市管理目标责任考核。区政府成立生活垃圾收集运输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区政府分管副区长担任,副组长由区政府办公室、区城市管理局主要负责人担任。成员由区住建局、财政局、人社局、商务局、城管局、局和各乡镇、街道、工业区分管负责人组成。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城市管理局,负责具体组织实施。各乡镇、街道、工业区也要相应成立由主要负责人任组长的组织机构,落实工作班子,协调、处理相关问题,确保任务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二)经费保障。中转站的建设、改造费用按照市区7∶3的比例分别承担。生活垃圾收集、中转站管理的日常运行费用以及垃圾收集容器、车辆等基础设施设备配套费用统一纳入区级财政预算,并根据生活垃圾量每年的递增速度相应增加运行经费。

垃圾分类工作思路篇8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城市更清洁、百姓更实惠”为目标,通过开展垃圾不落地清洁城市行动,进一步提升市民的环境卫生素质和环境生活品质,提升的城市品位,为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营造洁净的城市环境。

二、总体目标

通过开展垃圾不落地清洁城市行动,实现“三减三提”的目标,即减少城市生活垃圾的二次污染,减少市民乱扔乱倒垃圾的不文明行为,减少居民生活垃圾的收集量;提高城市生活垃圾机械化作业率,提高城市环境清洁度,提高市民环境卫生满意度。

三、工作原则

(一)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充分认识开展垃圾不落地清洁城市行动的重要意义,把其作为一项民心工程,在全市形成上下一心、部门联动、协调一致、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二)条块结合,以块为主。完善“统一领导、分级负责、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服务”管理机制,突出城区、街道、社区在开展垃圾不落地清洁城市行动中的主体地位,建立健全责权明确、务实高效、运行有序的组织体系和运行机制。

(三)严管重罚,综合治理。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规章来约束和规范市民日常行为,依法查处影响城市环境卫生的违法违规行为。进一步完善“数字城管”的监督考核机制,综合运用行政、经济、法律等手段,提高城市管理行政执法的效率。

(四)标本兼治,重在长效。坚持突击整治与长效管理相结合,及时总结工作经验,健全长效管理机制,巩固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果,有力促进城市环境卫生水平再上新台阶。

(五)以人为本,共建共享。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的“清洁城市”问题,扩大市民参与度,在共建共享中提升市民的生活环境品质。

四、工作阶段

(一)全面启动阶段(2011年3月—2011年4月)。制订工作方案和考核体系,召开动员大会;启动居民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试点工作;组建社区环境卫生协管员队伍和清洁城市志愿者队伍,举行清洁城市志愿者出征仪式;开展清洁城市志愿者上街服务,落实单位承包市区主要路段,确保“天天都有志愿者”;全方位开展垃圾不落地清洁城市行动的宣传工作。

(二)深入推进阶段(2011年4月—2012年12月)。围绕打造“清洁城市”目标,增设必需的环卫基础设施,提高城市生活垃圾机械化作业率,完善城区网格化保洁机制,组织志愿者上街服务。对照要求和职责分工,采取有力措施,落实各项工作。

(三)巩固深化阶段(2013年1月以后)。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巩固深化垃圾不落地清洁城市行动成果,让市民和国内外游客共享清洁的城市环境。

五、主要任务

(一)完善城市环卫基础设施。3年内每年新置环卫作业车10辆,市区122条道路和沿街商铺全面实行垃圾机械化收集,市区29条主次道路实行夜间机械化清洗保洁。按照建设部《城镇环境卫生设施设置标准》,2年内新增主次道路果壳箱2456只,全面增设景区周边、公交站点果壳箱,提高垃圾收集率,减少垃圾落地量。

(二)推行居民生活垃圾分类收集。2011年1月—6月,全面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宣传教育,发放公开信,进行人员培训,定制垃圾袋和垃圾桶,建立分类收集处置体系,完善相关技术标准和管理制度。4月—9月,在市区7个小区内开展居民生活垃圾分类投放试点,选择部分机关企事业单位开展垃圾分类投放试点,实行垃圾分类收集,后期达到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置率20%的目标;2012年,巩固垃圾分类收集试点工作成果,扩大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范围(沿街店铺、餐饮行业、农贸市场、机关企事业单位),达到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置率60%的目标;2013年—2015年,全面开展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工作,达到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置率80%的目标。

(三)治理垃圾乱扔乱倒行为。按照越城区每个社区配备1名协管员的标准,成立社区环境卫生协管员队伍,负责不良行为劝导、信息采集、日常督查、捡拾等工作。组建清洁城市志愿者队伍,由机关企事业单位人员组成,或向社会进行公开招募,负责做好宣讲、劝阻、捡拾、监督等工作。

(四)加强摊点市场垃圾管理。按照“谁主办、谁负责”的原则,加强对市区农贸市场、道路夜宵摊点、早餐点、流动水果摊点的垃圾收集管理。相关职能部门要建立健全农贸市场卫生管理制度,完善环卫设施,落实保洁人员和经费,推行净菜上市,打造清洁的市场环境;要督促沿街商店、摊点配备必要的环卫设施(一只垃圾桶、一把扫帚、一把拖帚、一只畚箕),负责清理各自产生的垃圾,加强店摊周边环境卫生日常监管,加大对乱扔乱倒生活垃圾行为的处罚力度。

(五)完善清洁城市的机制。完善城区网格化保洁机制,增加网格密度,缩小保洁面积。建立建筑垃圾源头管理机制,确保净车出场,减少施工对道路的污染,加强建筑垃圾偷倒乱倒执法力度。完善数字城管体系,健全12319城建热线投诉举报机制,强化数字城管专职信息采集员巡查发现机制,整合社区环境卫生协管员队伍力量,切实提高发现、处置、解决问题的效率。完善垃圾不落地清洁城市行动相关制度,加大城市管理执法力度,依法对各种违法违章行为严管重罚。

(六)加大清洁城市宣传力度。积极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和国家卫生城市复查工作,开展各类垃圾不落地清洁城市行动创先争优活动。全方位开展垃圾不落地清洁城市行动的新闻宣传和社会宣传,形成强大的宣传声势,引导增强市民的环境意识、公德意识和责任意识。

六、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越城区政府、市级有关部门要切实增强开展“垃圾不落地清洁城市行动”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把其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具体举措。市政府成立“垃圾不落地清洁城市行动”工作领导小组,由市政府分管副市长任组长,市委宣传部、市直机关工委、市文明办、市公安局、市财政局、市建设局、市规划局、市商务局、市卫生局、市城管办、市城管执法局、市建管局、市食品药品监管局、经济开发区、袍江经济技术开发区、镜湖新区、共青团市委、市工商局、市供销总社、市水务集团和越城区政府等部门(单位)的分管领导为成员。领导小组负责领导、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开展垃圾不落地清洁城市行动的各项工作,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越城区政府,具体负责组织落实“垃圾不落地清洁城市行动”的各项工作。

垃圾分类工作思路篇9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的会员“verydou”为你整理了这篇乡镇2021年度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实施方案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各村党支部、村民委员会、驻村工作队:

白雀寺镇2021年度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实施方案

现将《》印发你们,请认真抓好落实。

中共白雀寺镇委员会白雀寺镇人民政府

2021年3月16日

白雀寺镇2021年度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县委《关于抓好“十件大事”推动“一立四振兴”战略落实落细的安排意见》(略字〔2021〕10号)文件精神和全县农村人居环境现场推进会精神,扎实推进县委今年环境立县年的总体部署,进一步提升农村人居环境面貌,打造美丽乡村,结合我镇实际,制定如下方案:

一、目标任务

围绕全面启动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加快推进农村厕所改造、推进生活污水治理、提升垃圾分类治理水平、建设美丽宜居宜业乡村,全年完成310户农村卫生厕所改造提升任务;扎实推进人居环境整治“春季行动”,确保村庄清洁卫生;基本完成农村生活污水、垃圾收集、转运、处理的体系建设,探索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治理。

二、重点工作

1.大力开展村庄清洁活动。县上将每月10日定为“村庄清洁日”,各村要按照《白雀寺镇关于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春季行动的通知》(白政发〔2021〕9号)文件精神,大力在全村范围开展以清三堆(清理土堆、草堆、杂物堆)、治三乱(治理乱搭乱建、乱扔乱倒、乱堆乱放现象)、施三改(实施改厕、改污水、改垃圾工程)、美三口(美化村口、路口、家门口)为目的的村庄清洁活动。结合“村庄清洁日”活动,每月组织四支队伍、村组干部、公益岗和广大群众集中开展2次大清扫,重点整治公共区域道路、水沟、山坡等地段各种垃圾,组织垃圾清运处理,清除违规占用公共道路堆放沙子等材料,纠治安置点群众超过自家房屋范围的乱搭乱建等行为。农户房前屋后环境要督促每天进行打扫,每周对杂草、杂物堆放进行整理,并清除垃圾,确保个户环境美丽。每月选择几户环境较差的农户由村组干部上门督促并帮助其打扫卫生、整理环境,在村组群众会议上给予批评教育,每季度在组织召开“十比十看”时对环境卫生好和差的分别进行红黄榜公示,引导群众形成“比学赶超”的氛围,养成自觉打扫卫生的习惯。

2.加强示范村引领作用。结合我镇实际将基础设施条件完善、群众基础较好的赵家院村、蒿坝村2个村作为我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镇村组织高标准做好全面规划,要充分结合乡贤、土专家、村组干部和群众的意见,因地制宜打造各具特色的美丽乡村,保持原汁原味不搞大拆大建,制定出符合实际的示范村建设规划,并召开村民代表会议审定规划报镇、县审核批准后逐步实施。利用示范村打好基础,总结经验教训,再推广在全镇实施。确定白雀寺村、中坝子村、贤草沟村、蔡家营村为人居环境整治重点村,白杨坪村、淡家沟村、曾家沟村、木匣沟村、一里沟村、何家坪村、南家山村、青白石村和华阳沟村9个村为人居环境整治一般村。各村都要打造一处环境卫生整洁的示范亮点,要创建一批农户家庭达到“室内干净、院场整洁,柴草杂物堆放有序”的环境卫生示范户,组织群众参观学习,号召大家向其学习,争创环境卫生家庭。

3.提高垃圾治理水平。稳妥有序推进农村垃圾分类收集处理,按照生活垃圾一部分可利用的予以有偿回收、一部分不可利用的予以定点投放、一部分废渣废物予以填埋降解的方式,开展垃圾分类收集清运处理。通过持续大力宣传,使群众广泛知晓垃圾分类的意义和标准,引导群众对垃圾进行初步分类处置,将有回收价值的废品收集变卖,将其他垃圾按类别投放至指定位置,不乱扔乱倒。既减少了垃圾清运压力,同时也增加了农户收入,美化乡村环境。

4.加快农村厕所改造。继续坚持大力推动农户厕所改造工程,按照宜旱则旱、宜水则水的原则,所有农户厕所达到卫生厕所的标准,有条件的农户要积极推动无害化卫生厕所的改造,并进一步推动厕所“进院入室”,提高农户家庭卫生水平。各村要严格按照厕所改造建设标准组织施工、验收,确保“建好一个、使用一个、叫好一个”,全面完成农户厕所改造任务。

5.加大生活污水治理。各村重点对臭水沟进行清理,着力解决农户随意排放的问题,引导个户将生活污水引入化粪池中进行处理,禁止向门前道路、河流等公共区域引流,尤其是群众相对集中的区域要引导农户共同维护生活环境。

三、具体要求

按照县人居环境整治现场推进会上提出的“要打好人居环境整治战”这个硬性要求,镇党委研究决定将今年作为人居环境整治年,从加大宣传、干部带头、明确责任、严督实考这几方面着手全面启动实施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重点要做好“三抓”:

(一)抓理念转变。农村长期以来存在的脏乱现象,群众对环境卫生现状的习以为常是我们目前面对的不利因素,理念的转变一要转变宣传形式。镇上要编制宣传标语、宣传单下发,利用广播、流动车喇叭等形式开展,各村要在人口集中的区域利用路边挡墙、农户墙体等载体刷写宣传标语,悬挂横幅,发放宣传单,会议宣讲等形式造出声势。二要转变工作短期突击为常抓不懈。环境的改变要靠常抓不懈的行动来保持,各村要坚决摒弃“上级有检查就搞,上级不来就放任不管”的心态,要长期坚持方能见效。三要转变有畏难情绪到必须做的认识。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是党中央安排的一项重要工作,我们各级都要提高思想认识,坚定做好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信心。四要转变大包大揽为发动群众干。我们要积极依靠群众、发动群众,利用好群众力量解决群众的事情,要坚决摒弃一干事就要项目要补助资金的想法,多从激发群众内生动力的角度来思考怎样推进工作。

(二)抓行动自觉。任何事情都是脚踏实地干出来的,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既要靠宣传发动,更要靠干部行动引领,各村每个月要组织发动四支队伍干部、村组干部带头开展2次公益性的集体环境卫生清扫活动,以实际行动体现共产党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继而使群众不得不跟着干,最后达到群众主动干的目的。通过干部带头、群众自觉逐步形成垃圾不乱倒、污水不乱排、杂物不乱扔、柴草不乱堆的良好风尚。

(三)抓机制约束。一是完善责任机制。镇上由书记、镇长牵头抓全镇的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分管领导负责业务工作协调推进,上下沟通联动,对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负主要责任,包村领导对包抓村的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负领导责任,包村干部对所包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负责;各村支书对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负主要责任,各村四支队伍共同抓好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二是健全细化管理机制。各村进一步完善村规民约,召开村民代表会讨论将农户参与环境卫生整治的具体内容添加进去,明确农户在环境整治中的义务和责任。制定完善环境保洁制度、垃圾清运制度、奖惩制度和考核机制。加强督查通报机制。对于被县上暗访通报的脏乱点所在村,第一次进行约谈,要求立即整改,第二次被曝光的给予党政纪处分。三是做好服务机制。一方面是抓示范创建。蒿坝、赵家院2个示范村要先着手规划编制工作,由包村领导到村召开会议商议,组织乡贤、土专家、村组干部和群众参加,充分听取意见,形成初步规划建议,科学定位村庄类型,公共区域要尽量保持村庄原貌不破坏,不搞贪大求全,要小而精,具有特色。个户结合整体布局逐步制定小规划,打造小景观,农家特色。另一方面是探索垃圾分类回收机制,尤其是安置点和群众聚居区要做好垃圾回收清运处理工作,召开群众会商讨垃圾清运费用收取事宜,各村也可积极主动的向上级帮扶部门和相关社会企业、本村在外经商人员等筹集捐赠资金,解决垃圾清运难题。

附件:1.白雀寺镇垃圾分类收集处理办法

2.废品收购指导价格

3.白雀寺镇环境保洁十条措施

4.白雀寺镇人居环境整治宣传口号

白雀寺镇垃圾分类收集处理办法

为深入推进我镇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提高人居环境质量和生态文明水平,有序开展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管理、处理和监管工作,进一步提高农村生活垃圾处理能力和水平,结合我镇实际,制定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办法。

一、宣传动员

不乱扔垃圾、保持环境整洁利国利民、利人利己。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置是做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重要抓手,要加大力度宣传、引导村民养成自觉分类处理生活垃圾的习惯是推进本项目的关键点。一是充分发挥村两委成员、党员和村民代表的作用,通过村组会议、宣传栏、横幅、标语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垃圾分类工作;二是利用“疫情防控网格”微信群,通过新媒体平台多角度宣传垃圾分类的标准和垃圾分类的积极意义;三是积极开展“变废为宝”宣传活动,号召村民参与垃圾分类,通过现场讲解宣传垃圾分类知识,使得垃圾分类意识更加深入村民心中,提高垃圾分类知晓率和分类率。营造出强大的舆论声势,发动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并在参与中不断提高文明卫生素质,让群众真正体会到我参与、我支持、我受益。

二、实施方式

一是各村成立垃圾分类处理工作组,由村支书牵头负责,确定宣传人员、垃圾分类收集人员(公益岗1至2名)、垃圾分类监督员,并制定垃圾处理评比机制。二是各村依据村庄分布确定具体的可利用垃圾废品回收地点,明确农户将分类出的可利用垃圾废品卖给回收点。三是镇上统一联系收购人员,并随行就市确定收购指导价格,各村收集到一定量时可联系上门收走。各村可在指导价格的基础上下降0.1-0.5元从农户手中收购,差价用于支付各村确定的垃圾回收点收集人员报酬。四是对于不能变现的垃圾进入垃圾池,各村要不定期组织进行清运处理,可根据具体产生费用情况召开村民会议确定收取农户一定的垃圾清运费用。

三、垃圾分类标准

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进行处理:一是餐厨垃圾,如:剩菜、剩饭、菜叶、果皮、蛋壳、茶渣、植物枝叶可以采用生物堆肥的方式自行处理(在家庭附近挖坑进行填埋,然后取出施肥);二是可回收垃圾,如废铁、废铜、废有色金属、饮料瓶、废报纸、纸箱、废纸、废旧家电等可进入各村的废品回收环节,作为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三是建筑垃圾,由农户自己找寻合适的填埋地方堆放,不得倒在主要道路的可视区域和垃圾池中;四是其他垃圾,如废旧衣物、塑料、尼龙织物、皮革等进入垃圾池集中处理。

四、督导落实

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工作是我镇今年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的重要探索内容之一,各村要积极探索具体的操作办法,坚决执行落实好此项工作。要结合每季度的“十比十看”对各户垃圾处理情况进行评比,在全村进行表彰和通报,村上要对不按分类指导、乱扔垃圾的农户实行批评教育甚至经济处罚,形成良好的“比学赶超”氛围。同时镇上将加强对各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工作进展情况的督促检查,对督查中发现的垃圾乱扔乱倒问题,要限时整改并跟踪整改结果。

附件2:

废品收购指导价格

序号

种类

分类

价格(元)

单位

备注

1

废铁

杂铁

1.00

铁皮

0.50

2

废铜

青铜

10.00

红铜

16.00

黄铜

12.00

3

废铝

生铝

2.50

杂铝

3.00

4

生活

废品

报纸

0.60

纸板

0.50

废纸

0.40

白色塑料制品

0.30

彩色塑料制品

0.20

0.40

5

其他

废旧电器等

电话联系确定价格

(联系人:王明武。价格以实际变化为准)

附件3:

白雀寺镇环境保洁十条措施

(各村参照修改完善并提交村民代表大会审定通过后执行)

为彻底清除农村生活垃圾,努力消除脏乱差现象,不断提升全镇人居环境水平,促进村容整洁,进一步使农村环境卫生管理制度化,特制定村庄环境保洁措施。

1.各村要加大宣传力度,让群众养成自觉参与、维护环境卫生的习惯。

2.个户每日清扫室内外,晨起被褥叠放整齐,室内物品分类归整、摆放整齐,衣服叠整齐放入衣柜,不随意乱放。

3.要经常清理柴草杂物,房前不得堆积,可整齐码放于房屋侧面或屋后,庭院内保持干净整洁无垃圾,定期清理垃圾,按照垃圾分类制进行处理。

4.农户严禁乱占公共区域堆放个户砂石等材料,安置点群众严禁占用房屋范围外的公共区域私搭乱建。

5.各村民管好自家牲畜,实行圈养,防止其到处乱跑影响村容村貌,粪堆不乱倒,不得堆在院场和公共区域。

6.公共区域定期要进行清扫,做到村道、河道、公路及周边可视范围无裸露垃圾和乱堆乱放,垃圾池清理及时,外墙无污物、周边无散乱垃圾。

7.各村公共区域卫生清扫保洁采取责任到户、分段(片)包干的模式,经村民会议讨论通过后确定责任区域分配包干到户到人。

8.除通知需集中整治的重大节日或重大活动时段外,各村每月组织2次环境整治,每月的10日为“村庄清洁日”,每家每户须投入不少于1人的义务工,按照划定的责任区域对全村公共卫生进行大清扫、大整治。

9.实行垃圾定点堆放,严禁乱扔乱倒,发现一次进行提醒并要求捡拾干净,第二次由村委会对其进行30元的经济处罚用于爱心超市购买物资。对于拒不捡拾也不交罚款的、拒不参加“村庄清洁日”义务活动的,在每季度的“十比十看”中进行黄榜批评通报,并在办理需村委会出具证明等手续时责成接受处理到位方可办理,否则不予办理。

10.垃圾分类的标准。一是餐厨垃圾,如:剩菜、剩饭、菜叶、果皮、蛋壳、茶渣、植物枝叶可以采用生物堆肥的方式自行处理(在家庭附近挖坑进行填埋,然后取出施肥);二是可回收垃圾,如废铁、废铜、废有色金属、饮料瓶、废报纸、纸箱、废纸、废旧家电等可进入各村的废品回收环节,作为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三是建筑垃圾,由农户自己找寻合适的填埋地方堆放,不得倒在主要道路的可视区域和垃圾池中;四是其他垃圾,如废旧衣物、塑料、尼龙织物、皮革等进入垃圾池集中处理。

附件4:

白雀寺镇人居环境整治宣传口号

朝起早,卫生搞;先扫地,污浊少。

扔垃圾,煞风景;分垃圾,变为宝。

好习惯,病源少;坏习惯,疾病扰。

不乱搭,不乱建,不乱堆,不乱放。

杂物堆,要注意;存隐患,快清理。

室内亮,庭院美;邻居间,和睦好。

物品齐,排放端;方便找,也美观。

路面净,车辆畅;事故少,家人笑。

河道洁,水体清;污染少,家园美。

环境优,美如画;环境差,真可怕。

乡村兴,环境优;一人力,万家益。

人居环境整治春季行动“四个三”内容

清三堆:清理土堆、草堆、杂物堆

治三乱:治理乱搭乱建、乱扔乱倒、乱堆乱放现象

垃圾分类工作思路篇10

上海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处理工作的现状

本市自2011年5月份开始在全市17个区县的100个小区开展垃圾分类试点,并在同年11月份推广到1000个小区。但工作中暴露出不少问题,如居民的参与率不高;分类的准确性普遍较低;更谈不上后续利用。试点小区居民对该项工作的知晓率还是不低的,但知晓不等于认同,认同不等于主动。即使街道、居委会经济投入较大,也感到势单力薄。因此有人认为单纯靠人力物力投入不堪重负,难以为继。这说明参加试点小区的人们对该项工作的艰巨性、长期性认识不足,必须要纠正认识。其实,垃圾分类和减量化处理工作在十年前就开始做了,只是垃圾分类标准一变再变,工作做做停停,使部分市民心生抵触情绪。如果现在试点小区也不能坚持下去,将是一件非常严重的事件。垃圾分类和减量化处理工作是一项大工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它涉及千百年生活习惯的变革,公众的思想意识的转变。对这件事情其实很容易想清楚。垃圾增多的原因是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各项消费增加了,垃圾也会增多。填埋场仅能处理很小一部分垃圾,且没几年就会被填满。经过高温焚化后的垃圾会增加二次污染的风险。在这个问题上,上海已到了无退路的地步,设想若是现在的试点失败,若干年以后再重新启动,难度不知要大多少倍。要向居民说清楚,垃圾分类和减量化处理工作不是为了别人,而是与自己每个人密切相关的。因此,一定要坚持试点,逐步推广,决不能半途而废。

全方位推进城市垃圾分类和减量化处理仍面临不少困难。一些街边虽然放置了分类垃圾桶,但许多人不知如何进行分类投放,不知道什么是可回收的垃圾。在一些试点社区,由于居委会的大力倡导,也开展了垃圾分类的尝试,但环卫的垃圾车把分类好的垃圾倒在一起运走了,仍然进入末端处理系统进行填埋或焚烧处理,严重挫伤了市民的环保积极性,产生了负面影响。可见,没有完整的收购、运输、加工、销售、成品市场等组织的再利用产业体系的支持,垃圾分类无法产生经济效益,只能是劳民伤财的空忙。

推进上海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处理工作的措施

必须从源头减量、分类投放和资源化利用三方面来解决问题。首先要减少垃圾的源头量。包装废弃物的年排放量在重量上已占城市固体废弃物的1/3,而在体积上更达到1/2之多,还有的商品采用过厚的衬垫材料,保护功能过剩,也就是常说的过度包装,现在还没有很好解决。过度包装会污染环境。消费者抛弃大量包装废弃物,加重对环境的污染。国家已立法限制过度包装。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标准委于2010年3月28日了《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国家标准。既然国家已立法限制过度包装,就应该严格执行,从生产企业查起。

其次要做到分类投放,现在的主要做法是分拣。分拣地不无例外地脏水横流,臭气冲天。居民走过避之不及,因此分拣地的选择又成了大问题,有的小区为此还闹出矛盾。此外,分拣工作又脏又累,分拣工的待遇低了肯定不行。利用分拣来开展垃圾分类肯定不是长久之计。所以要向居民讲清道理,让他们逐步养成习惯,坚持分类投放。分类时按照可资源化利用的出路来做。垃圾主要包括废纸、塑料、玻璃、金属和布料及厨余垃圾六大类。在开始的时候为了方便推广,可以按厨余果皮(湿垃圾)与其他垃圾(干垃圾)进行分类投放,但干垃圾一定还要按用途再分类。

还要考虑下游的资源化利用处理。通过综合处理回收利用,资源化处理,可以减少污染,节省资源。如回收废纸可造再生纸节省木材;回收塑料饮料瓶、发泡塑料饭盒、塑料包装袋等可获得二级原料;回收废钢铁可炼好钢,比用矿石冶炼节约成本,减少空气污染,减少水污染和固体废物。上海居民家庭生活垃圾中60%是厨余垃圾。垃圾分类试点开展后,居民可把包括剩饭剩菜、菜皮果皮、茶叶渣、过期食品在内的厨余果皮(湿垃圾)与其他垃圾(干垃圾)进行分类投放,便于后续的收集、转运、处置,可最大限度地减少生活垃圾末端处置量。经生物技术就地处理堆肥或集中堆肥,可生产有机肥料。其他包括废电池、废日光灯管、废水银温度计、过期药品等有害垃圾,需要另外特殊安全处理。为了便于资源化利用处理,要建立垃圾下游产业的专门回收队伍,由厂家直接回收,实现多渠道回收,引入价格和服务的竞争机制,以此提高他们的服务质量和垃圾的回收率。这些工作可以由政府组织,或者政府出台政策,通过市场化的运作来开展。

广泛开展上海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处理软件建设

为了在全社会营造氛围,要加大宣传力度,让垃圾分类资源化处理的理念深入人心。目前的宣传是初步的,主要依靠试点小区的宣传栏、黑板报、大标语等传统手段,做得好的小区会发放宣传手册。上述宣传远未达到营造全社会环保和节约资源的氛围的程度。应该广泛利用电视、广播、主要纸质媒体等手段,高强度地宣传,使市民树立垃圾分类的环保意识,阐明现有的垃圾处理方式对社会生活造成的严重危害,宣传垃圾分类的重要意义,呼吁市民积极参与。同时教会市民垃圾分类,使之逐渐成为自觉和习惯。一定要让市民知道,分类投放的垃圾到哪儿去了,如何进行资源化利用的。营造环境十分重要。可以让大、中、小、幼学校,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大型国有企业先做起来,起到示范作用;要求学校每学期至少开设一、二次讲座;幼儿园经常开展教育,使小朋友养成垃圾分类投放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