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水考察报告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04:35:56

防水考察报告篇1

【关键词】抗浮设防水位;水位确定

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a

抗浮设防水位是指基础砌置深度内起主导作用的地下水层在建筑物运营期间的最高水位。抗浮设防水位是工程结构设计,尤其是纯车库或地下广场式结构设计的一项重要参数,通常由勘察单位在详勘报告中予以明确。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各勘察单位的工程经验不一,同时受勘探资料的数量及准确性的影响,在相邻场地上各单位提供的抗浮设防水位有时可能差别较大。

而抗浮设防水位对工程的安全性、经济性均会产生比较大的影响,所以我们在设计管理工作中应充分认识、理解抗浮设防水位的概念。下面以千佛山大厦工程抗浮设防水位的确定过程为例,阐述一下抗浮设防水位的确定原则及途径,希望对其它项目的类似工程能有所帮助。

需要考虑抗浮的情况

对于高层建筑的地下室,在建成之后的使用阶段,一般抗浮是没有问题的。在地下室的施工阶段,当地下室的侧墙已经施工完毕,如果场地没有采取降水措施或者已经停止了降水,即浮力就已经产生,这时如果荷载由于过小的话将是相当危险的,但如果高层建筑采取了桩基,桩基本身是能够承受拉力的,如果这时桩基能起作用,也是没有问题的。

抗浮问题比较严重的是纯地下车库或地下广场式建筑,上面没有楼房,一般只覆盖了些土做绿化,这种情况在工程的使用期间的抗浮验算一般是通不过的,这时就应考虑抗浮设防需要抗浮桩或抗浮锚杆。如果使用期间的抗浮验算没有问题,不需要采取抗浮措施,但是,一定要注意施工期间的验算,也就是当地下室的侧墙已经做好,顶板和上部荷载尚未完全施加时,千万不能因为施工已不再需要降水而将其停了,如果停了肯定要浮起来。

很多高层建筑的基础埋深超过10m,甚至超过20m,高层建筑的基础埋置超深或较深时,一般都有地下室抗浮问题,尤其是施工期间地下室刚做好而上部建筑还未施工时,如果遇暴雨,常发生地下室上浮等问题。地下室上浮是非常严重的工程事故,上浮时地下室可能开裂,而且产生倾斜,最终将报废等。

二、千佛山大厦工程简介

该工程位于历下区文化西路15号,南邻文化西路,西侧为佛山街,东侧为普利海辰大厦,北侧为小南营街。规划用地8553.8平方米,建筑面积63887.09平方米,其中地下建筑面积23641.87㎡平方米。地下4层,功能为车库,基底绝对标高为34.8米;地上12层,功能为商业、餐饮及写字楼。本工程的主楼部分自重足以抵消地下水浮力,不考虑抗浮问题,抗浮设计主要考虑主楼以外的纯车库部分。

为就解决主楼以外的地下车库部分的抗浮问题,该部分建筑地基需要采取抗浮措施的要求(如设置抗浮锚杆或采用高密度砼配重),因而给基础造价、施工难度和施工工期带来不少问题。需要不需要打抗浮锚杆或采用高密度砼配重呢,打多少抗浮锚杆或配置多少高密度砼配重,关键要看抗浮设防水位的高低。根据有关规范规定,确定抗浮设防水位,一般勘察单位按照该场地历年地下水最高水位和场地近3~5年地下水最高水位确定,但规范没有明确如何确定和如何利用这一水位。常使一些对水文地质条件不太熟悉的设计人员,简单地把近3~5年地下水位高程与建筑物地基底板高程之差作为抗浮水头设计,这样的计算方法,常得到过大的基底地下水浮力,从而被迫做出各种抗浮措施设计。

三、抗浮设防水位的确定

为避免地下水的浮力影响建筑物,确保基础正常使用功能和上部结构整体稳定性,同时避免工程造价的增加、施工工期的延长、施工难度的增大,合理地确定抗浮设防水位尤其重要。

(一)确定原则

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第7.1.3条:

对高层建筑或重大工程,当水文地质条件对地基评价、基础抗浮和工程降水有重大影响时,宜进行专门的水文地质勘察。

2、《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72-2004)第8.6.2条规定:

(1)当有长期水位观测资料时,场地抗浮设防水位可采用实测最高水位;无长期观测资料或资料缺乏时,按勘察期间实测最高稳定水位,结合场地地形地貌、地下水补给、排泄条件等因素综合确定。

(2)场地有承压水且与潜水有水力联系时,应实测地下水水位并考虑其对抗浮设防水位的影响。

3、《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地基与基础)》(2009年版)第7.1.4条规定:

抗浮设防水位参照如下情况综合考虑:

(1)设计基准期内抗浮设防水位应根据长期水文观测资料确定;

(2)无长期水文观测资料时,可采用丰水期最高稳定水位(不含上层滞水),或按勘察期间实测最高水位结合地形地貌、地下水补给、排泄条件等因素综合确定;

(3)场地有承压水且与潜水有水力联系时,应实测承压水位并考虑其对抗浮设防水位的影响;

(4)在填海造陆区,宜取海水最高潮水位;

(5)在大面积填土面高于原有地面时,应按填土完成后的地下水位变化考虑;

(6)对一、二级阶地,可按勘察期间实测平均水位增加1~3米;对台地可按勘察期间实测平均水位增加2~4米;雨季勘察时取小值,旱季勘察时取大值。

(二)地下抗浮水位的确定

1、当有长期水位观测资料时,抗浮设防水位可根据该层地下水实测最高水位和建筑物运营期间地下水的变化来确定;无长期观测资料或资料缺乏时,按勘察期间实测最高稳定水位并结合地形地貌、地下水补给、排泄条件等因素综合确定;在南方滨海和滨江地区,抗浮设防水位可取室外地坪标高。

2、场地有承压水且与潜水有水力联系时,应实测承压水水位

并考虑其对抗浮设防水位的影响。

3、只考虑施工期间的抗浮设防时,抗浮设防水位可按一个水

文年的最高水位确定。

(三)需要掌握的资料

1、场地区域的气象资料、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背景;

2、地下水的补给与排泄关系、赋存状态与渗流规律;

3、地下水位的长期观测资料;

4、从长期观测资料与地下水补给、排泄关系分析得到的影响地下水位的主要因素。

(四)地下水位的影响因素

1、需预测的地下含水层的水位与大气降水入渗的关系;

2、城市规划中地下水的开采量变化对该地下水的影响;

3、建筑物周围的环境与周围水系的联系;

4、其它各层地下水与其补给排泄的影响。

四、抗浮设防水位的确定途径

本工程详勘工作由山东省地矿工程勘察院承担,其在详勘报告中明确本工程的抗浮设防水位为44.5米。建筑设计单位山东省城建设计院即按照此水位进行结构计算,计算的结果是纯车库部分自重不足以抵消地下水浮力,需要设置抗浮锚杆或采用高密度砼配重。需要增加费用约200万,增加工期约1个月。为节约投资及工期,开始考虑降低抗浮设计水位的可能性及途径。

经对详勘报告进行详细分析,并对周边工程的抗浮设计水位进行调研,发现存在如下问题:

1、详勘报告中所描述的第四系孔隙潜水径流趋势与周边区域内地下水流场径流趋势不符。周边区域内径流方向为自东南至西北方向,但场地内水位的最高点在西北侧,低点在东南方向,径流方向呈现自西北至东南方向。

2、场地东侧紧邻普利海辰大厦,经调研海辰大厦勘察报告,场地内未见孔隙潜水水位。

3、经调查周边环境,发现在场地西北侧紧邻场地红线处,有一废弃的暖气沟,沟内常年积水,深度在4米左右。并且在此部位的支护桩施工过程中,有两颗支护桩在灌注过程中出现异常水量增大的情况。

综合以上情况,高度怀疑西北侧勘察孔的水位偏高是受暖气沟内积水影响。若此影响消除,则可适当降低抗浮设防水位。出现此问题后,与勘察单位沟通,可否结合现场实际情况调整抗浮设计水位数值。勘察单位答复数值不能修改。遂与业主沟通确定,委托济南市勘察测绘研究院组织实施专项水文地质勘察。市勘院经过充分的调查取证,形成了《千佛山大厦水文地质调查与抗浮设防水位咨询报告》,报告查阅了自1962年开始记录的历年的降雨量、蒸发量、场地周边300米范围内13个项目的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场地周边1978、2012年版1:500地形图,再次基础上对西北侧积水对抗浮水位的影响进行了详细论证。得出了以下结论:

1、场地内含水层为:第四系孔隙含水层、风化闪长岩裂隙含水层、石灰岩裂隙岩溶含水层。第四系孔隙水补给风化闪长岩裂隙水,且水力联系密切,石灰岩裂隙岩溶承压水多年水头低于本工程基底设计标高,本场地抗浮设防水位标高可不考虑风化闪长岩裂隙水、石灰岩裂隙岩溶承压水的影响。

2、场地内第四系孔隙水为潜水类型,主要赋存于场地上部粘性土及其下部碎石层、砾岩层内。其地层的渗透性较弱,富水性差;上游迳流补给区短,地下水位季节性变化幅度大。

3、场地内地下水补给主要为大气降水补给,同时受场地北侧暗埋暖气管沟与污水管道渗漏补给影响,导致场地地下水位北高南低,与区域地下水流场迳流趋势存在异常。

4、场地地下水主要以大气蒸发与补给风化闪长岩裂隙含水层形式排泄。

5、岩土工程勘察期间实测场地最高稳定水位42.49米,基坑降水前期地下水位监测实测2012年丰水期最高水位为43.00米。

6、结合场地区域地形地貌特征、场地内第四系孔隙潜水补给、排泄特点及各工程项目实测最高稳定水位、及场地内勘察时期实测最高稳定水位、水位监测阶段丰水期最高水位综合考虑,建议建筑场地内地下室抗浮设防水位为43.50米。

在千佛山大厦水文地质调查与抗浮设防水位咨询报告》完成后,我项目部请总工办金总进行了审查并于2012年11月1日组织相关专家召开了专家论证会,专家对咨询报告的相关内容及结论予以认可,并出具了书面专家论证意见。后将咨询报告及专家意见转设计单位按照新的抗浮设计水位进行结构设计。

防水考察报告篇2

关键词:质量:勘察:风险:工程地质

安全是一切工程施工、考察等环节的关键内容,假如一项工程项目缺乏必要的考察,那么后续施工时,很可能出现因地质环境勘察不到位引起的塌陷等问题,出现该种情况不利于工程桩基础的稳定性与牢固性,另外,在对工程进行地质勘察时要全面分析地质勘察中的质量风险,明确影响地质勘察的原因,并采取一定的风险防控措施,下文就上述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

一、地质勘察质量主要风险及识别

(一)人员风险。人员风险是由于缺乏专业技能,导致勘察质量达不到标准。勘察人员是项目建设的直接参与者,若在勘察过程中缺少专业知识或操作技能,必然会影响到项目建设效率,不利于地质勘察项目规划与改造进程。

(二)报告风险。报告风险是由于勘察报告在提交之后出现的异常风险,主要表现为报告内容与实际地质情况的差异性,影响了勘察项目作业流程的有序进行。比如勘察报告中,对原始数据收集缺少审核指标,一些潜在的地质病害未能及时发现,影响了项目风险规划与改造工作,这本质上是数据类型的失误与风险之一。

(三)安全风险。“安全意识”是一种基本的职业素养,缺少安全意识使现场勘察作业具有风险,这会造成勘察项目安全指标降低,不利于工程地质建设活动的有序进行。对于潜在的地质安全隐患,要做好全面分析与勘察工作,才能不断提升项目的开发水平,若失去足够的安全意识,勘察风险指数会不断提高。

二、影响工程地质勘察质量风险的原因

(一)人为因素影响。一些勘察人员工程概念不明、勘察侧重不清、操作方法失当、勘探手段和使用设备相对落伍。分析勘察数据时,勘察人员使用的参数分析方法和计算公式不当、适应条件不清等,造成工程勘察u价报告中基本地质条件不清、主要工程的地质问题界定模糊、地质危害论证不充分、遗漏地质数据或报告错误数据等问题。

(二)地质环境复杂和气候变化影响。工程地质勘察目标之一是自然地质,山川、河流、盆地、丘陵等都不是独立存在的地质形态,一个勘察范围内会出现复杂多变的地质条件。野外勘察时,勘察条件有限,勘察工具搬运困难且稳定性差,加之岩层风化,取样后分析困难。同时,野外气候变化频繁,昼夜温差较大且降雨量不均导致岩体不规律的干湿变化和热胀冷缩等给地质勘察和取样造成不便,影响了勘察结果的精确性。

(三)管理因素影响。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缺乏规范制度,岩土工程地质勘察市场缺乏调控,勘察工作缺乏监管。地质勘察的作业环境主要在野外,勘察过程由勘探单位独立操作,其勘察工作是否全面、取样是否充足、实验是否客观都无从考证,其提供的勘察数据可靠性、真实性、全面性无法得到保证,以至于延误工期,使工序复杂化。

(四)市场因素影响。作为岩土勘察市场需求方的建设单位由于缺少勘察方面专业知识而忽略了工程地质勘察的重要性,在选择地质勘查合作单位时以节约经费为主要考量,对勘察单位实力、勘察技术、勘察结果要求很低造成岩土工程勘察市场门槛低,业内竞争激烈,从而演变出一些以低报价、低质量抢占市场份额的不正当竞争行为。

三、防控地质勘测风险的措施

(一)地质保护。为了进一步落实地质勘察流程,要建立相对稳定的地质保护方案,提高勘察项目质量监督与控制水平,解决传统勘察模式存在的不足。要从项目规划与分析角度考虑,避免早期勘察中潜在的风险。例如,地质勘察前期做好风险评估与规划工作,对潜在地质灾害进行综合防护,加快区域地质改造流程,构建符合现代化的地质防护体系。

(二)优化管理。地质勘察作业是企业内部经营重要事务,对内外调控管理形成了综合性保障体系,可降低地质灾害防控不足产生的风险损失。为了更好地参与市场经营,企业要优化勘察项目管理平台建设体系,以风险分析为依据,全面调整原有的勘察项目管理模式,共同完成长期经营改革目标。勘察项目管理合作阶段,既要懂得相关勘察项目管理方法,也要懂得部门之间的相互协调。

(三)风险预警管理。新时期,要建立更加多元化的风险预警体系,重视地质区土地规划与分配改革,构建符合现代化发展风险识别系统方案,这样才能带动地质区改造与建设的协调。结合风险识别系统中对勘察项目的要求,需从总体规划、管线布置、平面布局、绿化布局等方面,提出用地准则土地建设的具体对策,为地质区土地开发项目施工提供性指导。

(四)综合决策管控。勘察项目管理为企业提供足够的信息保障,让施工单位有足够的风险防控措施,并参与技术领域研究工作,利用高科技控制地质灾害对项目施工造成的危害性,这些将决定最终的项目收益水平。科学设计是先进战略决策,地质改造工程必须依赖于设计合理,才能构建符合生产运行的新模式。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整个工程地质勘察过程中,对工程的安全评价是防范安全风险事故发生的重要环节,对工程进行地质勘察时,通过科学的工程质量风险评估,可明确发生风险的地方、原因、等级等,为今后的工程建设提供质量保障。

参考文献:

防水考察报告篇3

【关键词】深基坑;岩土工程勘察;软土地质;测试方法

1、深基坑勘察问题的提出、分析与处理意见

1.1对淤泥质超软弱土没做不固结不排水(UU)强度试验。

众所周知,粉砂土富水性较强,而淤泥质土层富水性贫乏,在这种一侧富水,而另一侧隔水的条件下,导致在接触带上富水最集中,由于长期受其水的浸泡软化,致使淤泥质土中天然含水量很高,天然孔隙比和液性指数很大,其性质接近于淤泥,可能为淤泥质超软弱土。对这种特殊性土应进行钻探取样做不固结不排水(UU)强度试验或现场做十字板剪切试验。鉴于该土性对基坑工程的严重危害性,因此,建议钻探取样做不固结不排水(UU)强度试验或现场做十字板剪切试验,确定土的性质,同时,提醒勘察同行在进行深基坑围护方案设计时,应注意在淤泥质软土与粉砂接触带上,往往淤泥质软土是最软弱的。

1.2没有合理分层

如某超高层建筑为2F基坑,发生过深基坑整体塌滑事故,后据补勘查证,淤泥质土层很厚,达30m,按其性质可细分为3个亚层:第1层淤泥质土性质最差,含有较多的腐烂植物残骸或富含有机质,埋藏较浅,厚度较大,处于基坑开挖深度范围以内;第2层淤泥质土性质稍好,但仍处于流塑状态,厚度较大,位于坑底;第3层淤泥质土性质相对较好,其性质接近于软塑状态,但埋藏较深,形成了淤泥质土的性质由上而下逐渐变好的特征。但查看原先地质报告,发现没有对淤泥质土的明显特征引起重视,仅粗分为一个大层,由于没有细分层,导致淤泥质土统计的抗剪强度C、值偏高,是引发深基坑滑塌事故的一个重要因素之一。由此可见,对深基坑而言,细分层很重要,而对很厚的淤泥质土层更应该进行仔细分层。就本工程补勘来说,对很厚的淤泥质土层划分为3个亚层是合理的。

1.3钻探没有详细查明淤泥质土等软弱夹层

如某多层住宅小区,1F地下室,但在打桩和基坑开挖过程中发现淤泥质土等软弱夹层多处没有查明,与勘察成果报告不吻合,造成多次补勘和采用加桩进行补强的措施。究其原因主要有:①地质条件复杂,据邻近场地钻探揭露,以淤泥质土为主的软弱夹层较多;②项目没有搜集资料;③对地下室勘察没有引起重视;④采用网格状布孔,由于孔少控制不了淤泥质土等软弱夹层在水平和竖向上的分布情况。应沿建筑物周边线并兼顾角点和沿基坑外侧布置勘探孔,孔距取较小值;不能打浅孔,而是深孔;不应是控制1/5取原状土试样孔,而至少是1/3取原状土试样孔;补勘不能都集中在所谓问题最多的地段,而还要兼顾面上的情况,分层对软弱夹层。当厚度大于0.5m的淤泥质土等软弱夹层或透镜体,宜进行单独分层。

1.4土工试验测试数据不正确

如某超高层建筑为2F基坑,从土工试验测试数据来看,淤泥质土天然含水量高达50.8﹪,天然孔隙比和液性指数接近于淤泥,对比区域水质资料,明显高出很多。分析原因:①可能受原基坑中的原河流长期浸泡软化有关;②可能与取土和土工试验操作不当有关鉴于目前取样和土工试验都有不规范之处,综合分析,笔者倾向于第二种可能性。若是这种情况,应在室内资料整理与报告编写阶段,作异常值剔除。土工试验正确性直接关系到判断基坑安全性的问题,因此,土工试验测试数据必须是真实、准确,关键是规范取土和规范操作。

1.5土层定名有误

如某超高层建筑为2F~3F基坑,从土层定名来看,将该沉积环境中的黏质粉土和淤泥质粘土夹黏质粉土,均定名为砂质粉土。错误的定名,影响了分析评价和降水方案的选择,若是砂质粉土,可以采用轻型井点或管井降水;而黏质粉土和淤泥质黏土夹黏质粉土,不宜采用降水,而是排水,即用集水井和明沟抽排即可。

1.6土的抗剪强度测试方法和取值的问题

如何选择土的抗剪强度测试方法、合理取值和应用,应视土的性质、周边环境条件和深基坑开挖深度等具体情况选定。一般情况下,对饱和淤泥质等软土宜选择三轴不固结不排水(UU)强度试验,而对排水条件较好的粉砂土可采用三轴固结不排水(Cu)强度试验;但在实际工程中发现采用的是由地区经验得出来的固快值和快剪指标进行设计。

1.7勘察成果报告

深基坑属于高层、超高层建筑重要的不可分割一个部分,常在勘察成果报告中单列一节,发现存在的主要问题有:①在深基坑设计参数表中,对填土有的C、φ经验值没有提供;②土的抗剪强度多提供的是直剪固快资料;③使用不一,有的用直剪固快峰值,有的用勘察单位的推荐值,而有的设计则用自己的经验值;④提供的建筑抗浮设防水位相差很大;⑤分析评价力度不足,该写的不写,不该写的却占很大篇幅。

如何编好这一章节,关键是要针对深基坑的周边环境、破坏后果严重程度、基坑深度、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等情况,至少应做到以下几点:①应列表阐明基坑设计参数,对填土可提供C、φ的经验值亦可;②重在评价,基坑围护方案点到为止;③建筑抗浮设防水位宜可取当地历年来的最高洪水位或地势较低地段,可按室外地坪标高确定;④须提出降(排)水或截水、如何使用设计参数、对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和监测等有关要求。

2、原因分析、防止措施、体会

2.1原因分析:质量意识淡薄,对深基坑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勘察有“重主楼、轻基坑”的现象,缺少在沿基坑外侧布孔或调查;勘察市场竞争不规范,受工期短和勘察费用低等因素有关;缺少刻苦学习和钻研业务,仅凭个人意愿行事。

2.2预防措施:对深基坑勘察重要性有足够的认识,对超大超深基坑事故的诱发或发生更应引起足够的重视;规范勘察市场竞争;多学习规范,正确理解规范精神和严格执行规范的有关规定;对深基坑事故应及时进行处理,总结经验与教训。

2.3几点体会:深基坑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开挖又是一个综合性的岩土工程问题,因此,不能简单地将深基坑支护结构作为临时性结构而降低勘察精度来考虑问题。深基坑勘察要求高于和严于浅基础和桩基础(无带地下室)的勘察。在地质(土质和水)和环境双重复杂条件下,对深基坑周边的外侧应布置勘探点,一般间距可控制在30m,并对深基坑周边环境条件应进行详细调查,将调查结果融入勘察成果报告,可供深基坑围护设计时参考。深基坑事故,重在预防,关键要做到精心勘察,精心分析,测试数据真实、准确和正确评价。对山区滑坡、崩塌、泥石流、边坡失稳等地质灾害国家很重视,多有报导,但从勘察角度来研究深基坑问题却不多见。

3、结论

本文结合软土深基坑岩土工程勘察成果报告和质量信息反馈等几个常见的勘察问题,分析了原因并相应作了处理。最后强调以预防为主,并明确提出了深基坑勘察应严于浅基础和桩基础(无带地下室)的勘察观点。

参考文献

防水考察报告篇4

一、建立、健全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法人责任制

(一)按照《水利产业政策》,根据作用和受益范围,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划分为中央项目和地方项目。中央项目由水利部(或流域机构)负责组织建设并承担相应责任。项目的类别在审批项目建议书或可行性研究报告时确定。已经安排中央投资进行建设的项目,由水利部与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协商确定类别,报国家计委备案。

(二)中央项目由水利部(或流域机构)负责组建项目法人(即项目责任主体,下同),任命法人代表。地方项目由项目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组建项目法人,任命法人代表,其中总投资在2亿元以上的地方大型水利工程项目,由项目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下同)人民政府负责或委托组建项目法人,任命法人代表。

(三)项目法人对项目建设的全过程负责,对项目的工程质量、工程进度和资金管理负总责。其主要职责为:负责组建项目法人在现场的建设管理机构;负责落实工程建设计划和资金;负责对工程质量、进度、资金等进行管理、检查和监督;负责协调项目的外部关系。

(四)项目法人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和《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与勘察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工程监理单位签订合同,并明确项目法人、勘察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工程监理单位质量终身责任人及其所应负的责任。

(五)在长江中下游堤防工程项目中,长江水利委员会负责组织建设的一、二级堤防中的穿堤建筑物、基础加固、防渗处理、抛石固基等施工难度大、技术要求高的工程,由长江水利委员会负责组建项目法人,任命法人代表。工程建设的征地、拆迁、移民、施工影响补偿、防汛抢险、与地方实施工程的衔接、竣工验收和工程移交等与地方有关的事宜,由长江水利委员会与工程项目所在地的省人民政府(或授权部门)签订协议,并确定协议双方执行责任人,明确双方的责权关系,保证互相配合,防止互相推诿,以免影响工程施工和防汛。

二、加强水利工程项目的前期工作

(一)大江大河的综合治理规划及重大专项规划,由水利部负责组织编制,在充分听取有关部门、地方和专家意见的基础上,报国务院审批。尚未经过审批和需要进行修订的规划,要抓紧做好修订和报审工作。

(二)水利工程项目应符合流域规划要求,工程建设必须履行基本建设程序。水利工程项目的基础上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开工报告或施工许可(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权限和程序批准开工报告的建筑工程,不再领取施工许可证)等前期工作文件的审批,按照现行的基本建设程序办理。

(三)水利工程勘察设计单位承担水利工程的勘察设计工程,必须具备相应的水利水电勘察设计资质,严禁无证或越级承担勘察设计任务。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在审批勘察设计单位的水利水电勘察设计资质前,须征得水利行政主管部门的同意。

(四)地质、水文、气象、社会经济等水利工程设计的基础资料,凡不的,要向社会公开,实行资料共享。

(五)水利工程项目的安排必须符合流域规划所确定的轻重缓急建设要求,既要考虑需要,也要充分研究投资方向、投资可能、前期工作深度等多种因素,严格按照基本建设程序审批。水利部门、受委托的咨询机构要对有关技术、经济问题严格把关,提出明确意见。不具备条件的项目不予审批。

(六)前期工作费用按照类别分别由中央和地方承担,其中用于规划和跨流域、跨地区、跨行业的基础性工作的,在中央和地方基本建设财政性投资中列支,严格按照基本建设程序进行管理;用于建设项目的,按规定纳入工程概算。中央和地方在安排建设的前期工作费用,并要合理安排资金勘察设计工作。

(七)年度计划中安排的水利工程项目,必须符合经过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所确定的建设方案。工程施工必须具备施工设计图纸,完备各项校核、审核手续。

三、加强水利工程建设的施工组织

(一)水利工程建设必须按照有关规定认真执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合同管理制等管理制度。未按规定执行上述制度的,计划部门不安排计划,财政部门停止拨付资金。

(二)各级水利部门对水利工程质量和建设资金负行业管理责任。

(三)承建水利工程的施工企业必须具备相应的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资质,并由项目法人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的规定通过招标择优选定,严禁无证或越级建水利工程。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在审批施工企业的水利水电施工资质前,须征得水利行政主管部门的同意。工程施工不得分标过细或化整为零,严禁违法分包及层层转包。需组织群众进行土料运输、平整土地等单纯的工序和以群众投工投劳为主的堤防工程,必须采取相应的保证质量的措施,具体措施由水利部负责制定。

(四)承担水利工程监理的监理单位必须具备与所监理工程相应的资质等级,并由项目法人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的规定通过招标择优选定。堤防工程中,长江一、二级堤防工程的监理由长江水利委员会负责归口管理,其中一级堤防工程的监理由所属的具备资质条件的监理公司承担;二级堤防工程依法通过招标方式择优选定监理单位,报长江水利委员会批准。其他流域一、二级堤防工程的监理,属流域机构直接负责建设的堤防工程,报水利部批准;不属流域机构直接负责建设的堤防工程,由项目法人依法通过招标方式择优选定监理工程,报流域机构批准。三级堤防等其他水利工程的监理单位,也要依法通过招标方式择优选择。

(五)进一步完善合同管理制。由水利部商有关部门,尽快组织制定《堤防工程施工合同范本》,并严格按要求组织实施。

四、严格水利工程项目验收制度

(一)水利工程建设必须执行国家水利工程验收规程和规范。水利工程验收包括分部工程验收、阶段验收、单位工程验收和竣工验收。堤防工程的分部工程验收由监理单位主持;阶段验收、单位工程验收由项目法人主持。竣工验收,一级堤防由水利部(或委托流域机构)主持;二级堤防由流域机构主持;三级及三级以下堤防由地方水利部门主持。工程验收必须有专家参加,充分听取专家的意见。

(二)水利工程竣工验收前,质量监督单位要按水利工程质量评定规定提出质量监督意见报告,项目法人要按照财政部关于基本建设财务管理的规定提出工程竣工财务决算报告。在以上工作基础上,验收委员会鉴定工程质量等级,对工程进行验收。

(三)要充分考虑堤防工程应急度汛的特点,当工程具备验收条件时,要及时组织验收。验收中发现不符合施工质量要求的,由项目法人责成施工单位限期返工处理,直至达到质量要求;对未经验收及验收不合格就交付使用或进行后续工程施工的,要追究项目法人的责任。未经验收而参与度汛的工程,由项目法人负责组织研究制定度汛方案,保证安全度汛。

五、加强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计划与资金管理

(一)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法人必须按照国家批准的建设方案和投资规模编制年度计划,严格控制工程概算。

(二)中央项目的年度计划由水利部报国家计委,地方项目的年度计划由省计划和水利部门进行初审,其中一、二级堤防和列入国家计划的大中型项目的年度计划,须报送流域机构审核,由省计划和水利部门联合报送国家计委、水利部,同时抄送流域机构备案。

(三)地方要求审批项目或在年度计划中要求中央安排投资的,要在申请报告中说明地方资金的具体来源,并出具出资证明。凡不通过规定渠道报送的项目,一律不予受理。地方资金不落实的项目,不予审批,不得安排中央资金。地方已承诺安排资金,但实际执行中到位不足的,中央计划、财政、水利等部门要督促地方补足,必要时可采取停止审批其他项目、调整计划、停止拨付中央资金等措施,督促地方将建设资金落实到位。

(四)完善协商和制约机制,减少计划下达和资金拨付的层次和环节。中央项目的计划和基本建设支出预算分别由国家计委和财政部下达到水利部,地方项目的计划由国家计委和水利部联合下达到省计划和水利部门。地方项目的基本建设支出预算,由财政部下达到省财政部门。国家计划和基本建设支出预算下达后,省计划、财政和水利部门应及时办理相应的手续,凡可将计划和基本建设支出预算直接下达到项目法人的,要直接下达到项目法人。项目法人应根据国家下达的投资计划和基本建设支出预算,合理安排各项建设任务。

(五)各级计划、水利部门要根据规定,按项目的轻重缓急安排计划,对特别急需的项目尤其是起关键作用的工程(如重要干堤的重点险段、重点病险水库的度汛应急工程等)应优先安排。

(六)水利基本建设资金管理要严格执行国家水利基本建设资金管理办法的规定,开设专户,专户存储,专款专用,严禁挤占、挪用和滞留。水利基本建设资金必须按规定用于经过批准的水利工程,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名义改变基本建设支出预算,不得改变资金的使用性质和作用方向。

(七)各级计划(稽察)、财政、水利等部门下达计划、预算、稽察情况的文件要同时抄送各有关部门,做到互相监督,互相配合,及时通气,堵塞漏洞。对查出问题的责任单位,有关部门要采取有效措施督促其整改,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并按规定严肃处理。

(八)设计变更、子项目调整、建设标准调整、概算预算调整等,须按程序上报原审批单位审批。由以上原因形成中央投资节余的,应按国家有关规定报国家计委、财政部、水利部审批后,将节余资金用于其他经过批准的水利工程建设项目。

(九)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借口和理由由取概算外的工程管理费。

六、加强对水利工程建设的检查监督

(一)各级计划、财政、水利及建设部门要充实检查监督力量,对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及移民建镇项目的工程质量、建设进度和资金管理使用情况经常进行稽察、检查和监督,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按管理权限查处,并应及时将有关情况向同级人民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报告。上级主管部门要定期和不定期对项目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稽察。

(二)地方水利部门负责对地方投资的水利工程进行检查监督,定期将工程进度、工程质量、资金管理、工程监理和工程施工队伍等情况的检查和抽样检测结果,向上一级水利部门作出书面报告。水利部(或流域机构)负责对中央投资的水利工程进行检查监督,发现问题要及时查处,督促有关项目法人进行整改。

(三)加强专家对项目前期工作和项目实施过程的监督。对重大项目和关键问题,要组织专家进行充分的论证。对专家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要认真研究,对合理可行的意见要及时采纳。

(四)欢迎新闻媒体、人民群众和社会各方面的监督。各有关部门要设立举报电话,完善举报制度。对群众用各种形式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要认真分析,及时处理。

七、其他

防水考察报告篇5

2001~2006年共收治46例。Ct示丘脑出血11例,全部破入脑室;原发性脑室出血6例,脑叶出血12例,基底节区出血17例。根据多田氏公式计算,出血量20~30ml21例,40~60ml19例,60~80ml6例。

术后护理

病情观察:①意识监测:密切观察患者意识变化,30分钟记录1次,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并协助处理。如穿刺术后意识障碍逐渐加重,可能有继发性出血,本组1例穿刺术后意识障碍无好转,第2天出现抽搐,经Ct检查为颞叶脑内血肿破入脑室并蛛网膜下腔血肿。经及时调整穿刺针位置,降压,胃管注入心痛定、倍他乐克后,病情得到控制。本组资料显示意识障碍程度轻者,出血量较少≤30ml,意识障碍程度重者,出血量较多(30~80ml),说明意识障碍程度与出血量呈正比。②观察生命体征。③瞳孔观察:资料中显示出血量

护理

保持呼吸道通畅:患者术后多处于昏迷状态,须抬起下颌或放置口咽通气管,防止舌后坠阻碍呼吸,并取平卧位,头部抬高15°将头偏向一侧,防止误吸。一般不用安定药物,以免抑制呼吸及咳嗽反射。吸氧2~4L/分,视病情调节吸氧时间,观察呼吸频率、形态的变化,一旦有中枢性呼吸衰竭先兆症状时,立即报告医师紧急处理,必要时配合医师进行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

注意安全:防止引流管脱落,翻身及护理操作时,避免牵拉引流管,昏迷病人及幼儿加床档,适当约束健侧肢体,以防抓脱引流管,躁动不安者给予镇静剂,较大患儿及清醒患者,告知置管重要性及目的,以取得合作。

微创引流的护理:术后妥善放置引流袋的位置,穿刺针与穿刺部位原则上呈水平位,脑室引流引流管的高度略高于伤口10~15cm,引流袋低于穿刺部位20~30cm,更换引流袋和调节引流袋高度时应避免大幅度升降。血肿引流采取低位,即引流后自然放置在床头低于血肿水平进行引流。保持引流管通畅,防止引流管受压、扭曲或折叠等。如引流管中液平面无波动,考虑管腔是否阻塞,立即报告医生根据医嘱进行处理,每12小时1次向管腔内注入尿激酶1万U(加5m1生理盐水稀释),夹闭4小时后开放,观察引流情况。

严格无菌操作,防止颅内感染:注意观察脑脊液的量、颜色、性状及速度,每班观察并记录刻度0位置,每日引流量不超过400ml为宜。若颜色鲜红,引流液量明显增多,可考虑有新的出血,保持穿刺针敷料干燥、无污染,每日更换敷料及引流袋1次,搬运患者时应先固定好穿刺针,夹闭引流管再搬运,防止逆行感染和引流管脱落。本组未发生穿刺处及颅内感染。

并发症的护理:

①胃肠道应激性溃疡:重症脑出血微创术后,发生应激性溃疡实属多见。应保护胃黏膜屏障,合理应用止血药物及H受体拮抗剂进行预防,尽早为患者保留胃管,给患者进食应避免刺激、生冷、硬食物,及时评估患者有无溃疡、频繁呃逆呕吐等先兆症状的出现,以便及时处理。②泌尿系感染:本组发生1例,取尿标本作细菌培养,根据培养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用0.9%生理盐水150ml加庆大霉素针16万U行膀胱冲洗,1~2次/日;外阴及尿道口用0.5%碘伏棉球擦拭消毒,1~2次/日,1周后感染控制。③肺部感染:本组发生1例,经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静脉应用抗生素,用庆大霉素针8万U、α糜蛋白酶4000U、地塞米松针5mg加生理盐水20ml行雾化吸入,2次/日,连续1周好转。④肠道感染:本组发生1例,经调整饮食配方及鼻饲抗生素,3天后好转。

防水考察报告篇6

【关键词】传染病;预防;措施

1996年5月19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在其发表的1996年世界健康状况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中说,人类健康仍面临着传染病的严重威胁,世界同各种传染病作斗争的任务更加艰巨。报告列举了造成传染病蔓延的诸多因素:城市人口暴涨,居住环境既拥挤又不卫生;战乱和天灾导致人口流动;日益发达的航空业和贸易为疾病远距离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病原体可在几天、甚至几小时内从一个国家带到另一个国家;由于社会和经济的原因,一些国家的公共卫生系统甚至面临瘫痪。为此,wHo把1997年世界卫生日的主题定为“全球警惕,采取行动,防范新出现的传染病”。

1新发传染病的概念及流行特点

新发传染病(emerginginfectiousdiseases,eiD)是相对于过去所认知的旧传染病而言的,是指近30年来,人们新认识或新发现的那些能造成地域性或国际公共卫生问题的传染病[1]。其流行特点为:人畜共患性、细菌与病毒为主导病原体、传播速度快流行范围广。常见的新发传染病为:艾滋病、埃博拉出血热、SaRS、人禽流感等。

2预防措施

传染病的预防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做好此项工作可以减少传染病的发生及流行,甚至可以达到控制和消灭传染病的目的,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是我国多年来与传染病斗争策略,预防为主是防患于未然的集中体现[2]。

传染病预防措施可分为:①疫情未出现时的预防措施;②疫情出现后的防疫措施;③治疗性预防措施。

2.1疫情未出现时的预防性措施在疫情未出现以前首要任务是做好经常性预防工作。①改善饮用水条件,实行饮水消毒;结合城乡建设,搞好粪便无害化、污水排放和垃圾处理工作;②预防性接种又称人工免疫,使机体产生对传染病的特异性免疫力,以提高人群免疫水平,预防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③在某些疾病流行季节,对易感者可采取一定防护措施,以防止受感染,如应用蚊帐或驱避剂防止蚊虫叮咬,以预防疟疾、丝虫病、乙型脑炎等感染;④健康教育对预防传染病非常重要。饭前、便后洗手,不随地吐痰等卫生习惯的养成是文明生活的具体内容之一。可以针对不同病种按照季节性有计划、有目的地宣传传染病的症状及防治方法,达到普及卫生常识、预防疾病的目的。

2.2疫情出现后的防疫措施是指疫情出现后,采取的防止扩散、尽快平息的措施。要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①临床上发现具有特征性的症状及体征可早期诊断,但有时应有实验室诊断,方才较为客观、正确。在传染病诊断中,流行病学资料往往有助于早期诊断,如病人接触史、既往病史和预防接种史等。②疫情报告是疫情管理的基础,也是国家的法定制度。因此,迅速、全面、准确地做好传染病报告是每个临床医师的重要的法定职责。③将病人隔离是防止扩散的有效方法。隔离要求因病种而异。④对接触者的措施:应急预防接种,潜伏期较长的传染病,可对其接触者进行自动或被动免疫预防接种;药物预防,对某些有特效药物防治的传染病,必要时可用药物预防。如以抗疟药乙胺嘧啶、氯喹或伯喹预防疟疾;服用喹哌、增效磺胺甲氧吡嗪或青蒿素等预防耐药性疟疾;用强力霉素预防霍乱;用青霉素或磺胺药物预防猩红热等;医学观察,对某些较严重的传染病接触者每日视诊、测量体温、注意早期症状的出现;隔离或留验,对甲类传染病的接触者必须严加隔离(霍乱老疫区的接触者是否隔离,需根据当地情况而定),在医学观察同时还需限制行动自由,在指定地点进行留验。⑤对疫源地污染环境的措施疫源地环境污染因传染传播途径不同而采取的措施也不相同。地段医师或基层单位的医务人员尤应注意。肠道传染病由于粪便污染环境,故措施的重点在污染物品及环境的消毒。呼吸道传染病由于通过空气污染环境,其重点在于空气消毒、个人防护(戴口罩)、通风。虫媒传染病措施重点在杀虫。经水传播传染病的措施重点在改善饮水卫生及个人防护。

2.3治疗性预防措施正确并及时地治疗病人,可以尽早中止传染过程,缩小传染源作用,有时也可防止传染病病人(如伤寒、疟疾等)形成病原携带者。孕妇在妊娠初4个月患风疹所产出的婴儿患有出生缺陷的机会很大,可考虑人工流产,以防止缺陷胎儿出生。

发现疫情后,要立即报告卫生防疫站,以便取得指导。在单位领导下制定防疫措施方案,重点是尽量控制疫情,使之不在机构内扩散。立即隔离、治疗病人。密切接触者(一般指同活动的班组)应检疫,即本班组与其他班组隔离、医学观察、施行适合的应急预防接种、给预防药物及消毒。疫情扑灭之前暂停接受新儿童。将有关情况通告所有家长,取得谅解及配合,共同合作扑灭疫情,避免进一步扩散。

参考文献

防水考察报告篇7

关键词课程体系工作过程系统化地质灾害与防治技术资源勘查类专业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ki.kjdkz.2015.05.016

GeologicalDisastersandpreventiontechnologyCurriculumSystem

BuildingBasedonworkprocessSystematization

CHenGXianfeng[1],Heping[2]

([1]YunnanLandandResourcesVocationalCollege,Kunming,Yunnan652501;

[2]KunmingUniversity,Kunming,Yunnan650214)

abstractUnlikemainlystudents'motorskills"basedprofessional,vocationalresourceexplorationisthemainprofessionaltrainingclassstudents'mentalskills"intheprocessofbuildingworkonasystematiccurriculummoredifficult.takingGeologicalHazardandControltechnology,forexample,onthebasisofmarketdemandfortalentresearch,analysisbyoccupationalstatus,typicaltasksandworkprocessanalysis,buildingontheworkoftheprofessionalcurriculumsystematicprocess,designedtohighspecialtygraderesourceexploration"basedonworkprocesssystematization"curriculumsystemconstructionconceptofreference.

Keywordscurriculum;workprocesssystematization;GeologicalDisastersandpreventiontechnology;resourceexplorationmajors

基于工作过程的教育课程理念与设计方法由德国菲利克斯・劳耐尔教授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2003年我国教育部首次在全国范围内引入“工作过程系统化”的理念,目前,在加工制造类、建筑类甚至农业类、服务类专业中,已经较好地体现和运用“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理念,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不同于主要以培养学生“动作技能”为主的专业,高职资源勘查类专业主要培养的是学生的“心智技能”,在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时困难较多。

1专业概况及课程体系构建背景

我国地质条件复杂,是世界上地质灾害最严重、受威胁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而我国正处于向工业化和城镇化转型发展时期,基础建设和资源开发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各类基础设施建设、国土资源调查、矿产勘探开发等项目开展初期和进行中都必须进行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水资源、地质灾害条件的评价和调查工作。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工程建设引起地质环境条件的强烈改变,对人类造成极大的危害,因此,在各类基础工程建设、资源及自然环境评价等工程的开展过程中,懂专业、会管理的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也有了更大的需求,特别是生产第一线的各类工程技术人员、施工管理人员普遍不足。

但是我们也必须面对这样一个现实:一方面,勘察行业用人单位人才需求量较大;另一方面却是大量高职地质灾害与防治技术专业的毕业生就业面临着新的挑战,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就业困难,主要原因是用人单位嫌应届毕业生动手能力差、上手慢、基本技能掌握不够。造成社会对人才的职业能力要求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差距是多方面的,其中专业课程体系的不合理是最根本的原因,其具体表现有:(1)以往专业课程体系重理论,轻实践,不能有效培养高等技能,这就要求教师应当具备“既是教师,又是工程师”的“双师”能力;(2)以往重知识的系统性,忽视了知识与具体工作任务的联系,这就要求时应以“工作过程为导向”重新开发课程;(3)以往专业基础课、专业理论课、专业实践课的机械分段排列之间越来越缺乏内在的有机衔接与灵活配合,这就要求专业学习领域的课程应“理论实践一体化”。

2课题体系开发流程

高职院校课程体系开发流程可以用图1表示:

图1地质灾害与防治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开发流程图

3职业岗位分析

地质灾害与防治技术职业(群)从事的是工程地质勘察、水文地质勘察、地质灾害调查与评价、地质灾害勘察与防治、地质环境评价、地质灾害监测与预报等方面工作。

地质灾害与防治技术入职岗位有工程地质技术员、水文地质技术员和灾害地质技术员。

工程地质技术员岗位:从事工程地质编录、采样,岩土体参数统计分析、工程地质资料整理、工程地质图件编绘和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的编写等业务。

水文地质技术员岗位:从事水文地质测绘,水文地质观测与编录,水文地质资料整理,水文地质图编绘,水文地质勘察报告编制等业务。

灾害地质技术员岗位:从事地质灾害调查与评价,地质灾害监测,地质灾害勘察及防治施工监理,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等业务。

通过上述岗位分析可知,该专业是以地质学与灾害学的理论和实践为基础,培养具有地质灾害调查、勘察与评价等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能适应21世纪工程建设发展需要,爱岗敬业,能在工程地质勘察、地质灾害防治、地质环境评价、基础设施勘查设计等单位从事地质灾害调查、勘察与评价、地质灾害监测与预报防等方面工作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高职地质灾害与防治技术专业应以上述职业岗位作为课程开发的平台,其中,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技术员岗位业务是专业基础能力培养的主要载体,地质灾害技术员岗位业务是专业核心能力和综合能力培养的主要载体。

4典型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分析

各职业(群)岗位所对应的典型工作任务及总结出的工作过程见表1。

5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归纳为行动领域

行动领域是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基础,是与职业紧密相关的职业能力的工作任务的总和。地质灾害与防治技术专业行动领域可归纳为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编制、水文地质勘察报告编制、区域地质灾害调查与评价报告编制、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编制、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报告编制、地质灾害专项勘察报告编制等六大行动领域。

表1典型工作任务及工作过程

6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构建

与多家企业联合,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专业知识和技能要求,结合岗位群特征和职业岗位能力要求,将地质灾害与防治技术专业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学习领域课程体系由两类三块构成:两类即必修课和选修课两类;三块即专业学习领域、基础学习领域、拓展学习领域。

以“岗位(群)―典型工作任务―行动领域―学习领域课程”的开发思路,构建地质灾害与防治技术(地质灾害勘察)专业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该体系能满足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是符合该专业职业岗位要求具备的能力、知识、素质要求的课程体系。

6.1首先开发专业学习领域课程

通过调研,与省内外多家企业共同论证,确定职业岗位,分析各职业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归纳总结完成相应典型工作任务必备的职业能力,将典型工作任务归纳提炼为行动领域,再将行动领域转化为学习领域,开发专业学习领域课程共计14门课程。

专业学习领域包括理实一体课程、仿真实训、野外实习、校外顶岗实习。

理实一体课程(7门):(1)地质灾害调查与评价;(2)地质灾害勘察;(3)地质灾害治理;(4)地质灾害监测;(5)地质灾害灾情评估;(6)地基勘察与基础选型;(7)水文地质勘察与评价。

仿真实训(4门):(8)岩土工程勘察;(9)地质灾害勘察;(10)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11)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

野外实习课程(2门):(12)地质认识实习;(13)综合地质填图实习。

校外顶岗实习(1门):(14)校外顶岗实习。

6.2其次开发基础学习领域课程

专业学习领域课程直接面向的是学生的职业能力,该领域课程的实施需要基础学习领域等课程的支撑。根据专业学习领域课程学习的需要,来开发基础学习领域课程,包括专业基础学习领域课程、文化基础学习领域课程和思想政治学习领域课程,共计19门。其中,专业基础学习领域课程是为学生学习专业基础知识、培养学生专业基础能力而开发的、学生完成学习性工作任务的课程,计9门;文化基础学习领域课程根据专业所需的文化基础和知识开发,培养的是学生的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计5门;思想政治学习领域课程严格按国家教育部和云南省教育厅的精神和相关规定,结合学院实际情况设置,计5门。

专业基础学习领域课程(9门):(1)地质学基础;(2)测量与地图;(3)矿物岩石肉眼鉴定;(4)地质构造识别与分析;(5)地貌与第四系识别;(6)地质信息处理;(7)工程岩土鉴别与评价;(8)工程地质分析与应用;(9)水文地质分析与计算。

文化基础学习领域课程(5门):(10)交流与表达;(11)高职英语;(12)高等应用数学;(13)计算机文化基础;(14)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

思想政治学习领域课程(5门):(15)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1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17)形势与政策;(18)入学教育;(19)国防教育和军事训练。

6.3最后开发拓展学习领域课程

根据地质灾害与防治技术专业职业岗位能力要求,主要是职业拓展能力的培养要求和职业目标的实现需具备的能力。最后开发拓展学习领域课程共计4门,设为选修课。

选修课(4门):(1)工程建筑概论;(2)工程力学;(3)遥感地质解译;(4)气象与水文。

另外,通过选修课、专题课、讲座及假期社会实践活动等形式,设置体育课、三生教育、地质安全规程等课程,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地质灾害与防治技术专业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见图2。

7结语

本文以地质灾害与防治技术专业为例,尝试构建该专业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以期为高职资源勘查类专业“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理念的课程体系建设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赵飞,曾宪均,侯江丽等.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开发研究与探索[J].教育与职业,2009(6):120-122.

防水考察报告篇8

1资料与方法

1.1定量资料

1.1.1不良反应主动监测前后数据分析[1]包括主动监测前后aeFi报告率的比较,aeFi的发生时间、制品种类、接种剂次、接种季节和人群分布特征。

1.1.2aeFi主动监测模式的建立

①基于社区的aeFi主动监测模式:对在2008年7月―2009年12月建卡的新生儿发放预防接种后不良反应记录册,要求家长在每次接种疫苗后进行体温和局部全身反应的观察和测量,医务人员进行电话随访,或在儿童下次疫苗接种时进行主动询问。对不良反应填写《aeFi主动监测登记表》,并逐级上报。

②基于医疗机构的aeFi主动监测模式:在闵行区二级综合性医院(市五、吴泾、闵行区中心医院)建立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监测哨点,在儿科门诊建立预防接种后不良反应记录册,对在就诊时发现的与预防接种相关的疾病进行登记和报告,院防保科和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按旬、月进行主动监测。

1.2定性资料

参加访谈的对象为儿童家长和不同部门的医务人员,包括卫生行政部门、疾控中心免疫规划管理部门、区域二级综合性医院管理人员和临床医生。

对儿童家长采用门诊拦截式,对医务人员采用小组访谈,以事前设计好的提纲内容进行访谈,了解访谈对象对问题的看法与观点。根据专家知识背景与专业经验将资料形成不同的主题和类别,所有访谈内容均录音记录,并整理为文稿,记录关键信息供研究分析。

1.3aeFi定义与分类

以卫生部下发的《预防接种工作规范》中aeFi的定义与分类为标准。aeFi分类为预防接种不良反应、实施差错、偶合事件、注射反应、不明事件;不良反应分类为一般反应和异常反应。

1.4资料分析

将aeFi监测个案资料输入上海市免疫规划aeFi监测信息管理系统并导出为excel文件后,进行整理统计。采用内容分析推断法对定性资料进行分析讨论。

2结果

2.1不良反应主动监测前后数据分析

2.1.1aeFi报告率2007―2009年共收集到接种后不良反应事件302例,aeFi报告率为276.56/10万。主动监测前的aeFi报告率为87.25/10万,主动监测后的aeFi报告率为455.67/10万。

2.1.2aeFi分布特征

①制品种类:在所有疫苗接种不良事件中,一般反应报告率居前三位的依次为Dpt、Hib和pCV,分别为840.58/10万、681.82/10万和529.41/10万;细菌类疫苗的aFei报告率高于病毒类疫苗,aeFi发生按种类分析有逐年上升的趋势(表1)。

②人群:2007―2009年沪籍儿童的aeFi报告率是非户籍儿童的1.62倍。沪籍儿童和非沪籍儿童主动监测后的aeFi报告率分别是主动监测前的7.51和3.93倍。

③发生时间:aeFi报告率与疫苗接种月份有相关性,从1月开始,报告率呈上升趋势,7―8月份为最高,9月后报告率逐渐下降。

④接种剂次:Dpt与JeV随接种针次增加,报告率有上升趋势;opV第三剂aeFi报告率较前两剂为高。其余疫苗随着针次的增加,报告率逐渐降低。

⑤临床表现:一般反应中临床表现主要以注射局部红肿硬结(126例)和全身低于39℃发热(152例)为主;异常反应中临床表现以全身皮疹(1例)与发热超过39℃(23例)为主。

2.1.3哨点医院报告情况

哨点医院aeFi总体监测的敏感性差,市五医院、区中心医院的aeFi报告率分别为1.02/10万、8.96/10万。报告aeFi共16起,其中一般反应11起,异常反应1起,偶合事件4起;报告的aeFi临床表现主要是以发热为主,占75.00%(表2)。

表2哨点医院aeFi报告情况与临床表现分布

2.2定性访谈

2.2.1预防接种门诊家长访谈实行预防接种不良反应主动监测以来,接种门诊的医务人员与儿童家长关于aeFi相关知识的交流增多,家长对儿童预防接种后aeFi的关注度增强,有利于提高监测的敏感性。家长说“接种门诊的不良反应记录册,上面有每种疫苗可能会有什么不良反应,还让我们每次打完针都自己测体温,加强监测”。

预防接种主动监测模式中,发放给家长的aeFi联系册对增加家长不良反应知识及提高对aeFi报告的敏感性起到重要作用。家长回答说“如果接种预防针后体温到了38.5℃就会到医院就诊,采取一些降温的办法,这些知识都是从预防接种不良反应记录册中知道的。”“这本册子对我还是很有帮助的,上面写得挺详细的,因为咨询医师的话需要问题非常具体才能提问咨询,对于广泛的症状,电话咨询往往说不清楚,还是自己看比较有帮助。”

部分家长在儿童预防接种后出现不良反应时,没有意识到要主动将信息报告给接种门诊的医务人员,医务人员的主动随访或到下次进行预防接种前主动询问对增强aeFi报告的灵敏度非常重要。同时在医院儿科门诊建立起合理的aeFi监测、报告机制有利于提高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的报告率。有家长谈到:“孩子8月龄打麻疹疫苗时发生过一次,当时发热39℃,到医院就诊了,但是没有报告过接种的医师,直接去的儿科医院”。

2.2.2医院儿科门诊医师访谈医院儿科门诊医师在aeFi的报告、处置、解释上发挥重要作用。他们“常遇到小孩上午进行了预防接种,下午出现发热等症状,家长会认为是接种疫苗所引起的,对小孩进行检查后发现咽部有红肿,有卡他症状,我们常对家长进行解释发热可能是由于上感引起。”因此建立以医院儿科门诊为阵地的aeFi主动监测哨点,加强对儿科门诊医务人员aeFi常见类型、报告程序、处理方法的培训,不仅增强医务人员对预防接种不良反应识别的敏感性及处置能力,同时有利于医务人员对预防接种后偶合疾病而引起的发热等症状的解释,从而消除家长对预防接种安全性的顾虑。

在启动aeFi主动监测项目前,儿科门诊医务人员对儿童中可能因预防接种引起的发热等不良反应的报告缺乏相应的机制,同时考虑到预防接种,尤其是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是必须接种的,报告不良反应心存顾虑。认为“没有一个规范处置流程,能不诊断不良反应尽量不诊断,但回避也不是办法,需要摸清报告,还是需要消除顾虑加强监测。”通过aeFi主动监测网络的建立,让医务人员获得更多了解aeFi监测及处置相关知识及信息的机会,同时也有利于理顺儿科门诊对aeFi的监测、报告流程。

3讨论

随着免疫规划针对传染病的有效控制,aeFi受到了公众与社会的广泛关注。我区从2001年起建立预防接种不良事件报告制度,2005年全面实施了《上海市aeFi监测方案(试行)》[2],与全市相同所有监测到的aeFi事件均由家长报告等被动方式(占95%)为主,尽管我区的aeFi报告率处于全市平均水平,但由于医务人员对aeFi报告的顾虑以及缺乏培训,发现并报告的途径单一等诸多因素,仍然导致aeFi漏报现象的发生。

3.1主动监测前后aeFi监测系统的敏感性和准确性

2009年全面实施主动监测后,本社区aeFi报告率为455.46/10万,是2007年的5.21倍,高于区平均水平的3.47倍,报告及时率和完整率均>95%,监测的敏感性和准确性得到了全面的提高。

3.2主动监测前后aeFi分布特征

按病毒类与细菌类疫苗统计,主动监测开展前后aeFi报告率有年度增长的趋势。按不同人群分析,沪籍儿童和非沪籍儿童主动监测后aeFi报告率分别是主动监测前的7.51倍和3.93倍。在以被动报告为主的方式下非沪籍儿童的aeFi报告率略高于沪籍儿童,之后沪籍儿童的报告率高于非户籍儿童且增长趋势明显。主动监测前后aeFi按疫苗接种剂次分布大致相同,Dpt与HepB随接种针次增加,报告率有上升趋势,opV第三剂aeFi报告率较前两剂为高,其余疫苗随针次的增加,报告率逐渐降低,与应颖、钱晓华等[3-4]的调查结果一致。

3.3定性访谈

近年来,风险沟通策略被用于描述和解释免疫规划项目中发生的aeFi[5]。对受种者、家长、接种人员和免疫规划工作人员而言,aeFi是一种风险,为便于更好地开展aeFi监测工作,我们自编了《宝宝预防接种反应记录册》发放给新生儿家长,除了宣传疫苗接种后的常识和发生不良反应后的常规处理办法外,在各疫苗接种宣传页的下栏内留出空格,由家长自行填写记录宝宝接种疫苗后24h内的体温、注射部位和身体不适体症,便于家长观察记录和及时就诊处理,主动配合和参与预防接种工作。这种家长主动参与aeFi监测的模式有利于保持公众对预防接种的信心,作为一种风险沟通策略,对提高家长预防接种的依从性和巩固免疫规划项目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与朱渭萍等[6]在医疗机构实施预防接种不良反应主动监测可行性的定性研究中的调查情况类似,卫生行政和免疫规划管理人员认为在儿科门诊开展aeFi主动监测工作很有必要,需要上级政策上的支持。绝大多数临床医生认为目前的监测工作流于形式,aeFi漏报普遍存在,原因主要是未受过相关方案和免疫预防工作的培训,门诊工作量大,另外不能明确症状与预防接种之间的因果关系也是影响报告的因素。在本文试行的4个监测哨点中,报告率远远低于接种门诊,除了培训不足、临床门诊工作量大外,还与报告程序繁琐、甄别难易、工作量绩效有关,临床中更应注重以建立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报告机制为主的监测模式,并完善规范处置的绿色通道。aeFi作为一种风险,除了预防工作者外,全面提高临床儿科医生开展沟通风险策略的各项技能是至关重要和迫在眉睫的,帮助他们掌握预防接种知识、aeFi的报告流程、处置规范可以使我们有效地建立起aeFi主动监测哨点,并以它作为预防接种工作中临床与预防整合的切入点,将一个成功的风险沟通转变为机遇,为免疫预防工作营造一个更健康和积极的社会环境,各方形成合力,树立公众对预防接种的信心,降低其对免疫规划项目的负面影响,保持免疫规划项目的成果。客观评价aeFi主动监测模式所取得的效果,由于对被接种者所实施的主动观察,是否使观察对象或家长出现霍桑效应从而引起观察的偏倚,进而导致aeFi报告大于实际发生数,仍需要在一定的时间内进行观察和评价。

4参考文献

[1]余峰,余翠萍,吉美蓉.上海市龙柏社区2007―2009年预防接种不良反应报告率分析[J].上海预防医学,2010,22(7):394-396.

[2]陶黎纳,胡家瑜,郑英杰.上海市2006年预防接种安全性分析[J].中国疫苗和免疫,2008,14(4):297-303.

[3]应颖,蒋天兰,吴慧芬.2001―2004年上海市普陀区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监测分析[J].上海预防医学,2005,17(6):267-269.

[4]钱晓华.上海市虹口区预防接种不良反应主动与被动监测情况分析[J].中华医学与健康,2006,3(8):5-8.

[5]郭飚.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对免疫规划项目的负面影响及应对策略[J].中国疫苗和免疫,2008,14(6):549-552.

防水考察报告篇9

一、工作职责

1、学习防洪和法律法规等相关业务知识,熟悉所负责水库的防洪预案,严格执行上级防汛部门下达的水库度汛方案和防汛调度命令,认真执行水库报汛规定,准确及时地完成各项报汛任务。

2、密切关注当地气象预报和水雨情,经常进行水库水雨情观测、检查,掌握水库存在的问题,对水库运行情况、水雨情及工程险情做好详细记录。

3、做好水库的检查观测、养护、修理和调度运用等日常生产管理工作,在汛前必须清除大坝杂草柴,保证水库大坝等工程设施的整洁,便于水库观察、除险,确保水库安全运行。

4、当水库工程出现危及大坝安全的险情时,要在第一时间向人民政府和防汛办报告。同时,按照制定的水库防洪预案办事,迅速通知有关部门和人员紧急抢险和疏散群众。

二、工作要求及纪律规定

1、在汛前,必须清除大坝杂草柴,砍杂范围包括:大坝(背水坡、迎水坡、坝顶、坝脚以外十米)砍杂、溢洪道清理、入库通道杂草清理等,砍杂必须清除彻底、规范,乡防办将把汛前水库砍杂工作作为年终考核、工资发放的基本依据。

2、在汛期,当库水位低于汛限水位时,每天至少进行1次巡查,而且必须在当天的8时前对水库建筑物进行检查,并向乡防汛办报告水库运行情况;当库水位达到汛限水位且库区无降雨时,每天至少进行2次巡查,每日上午8时和下午16时向乡防汛办报告水库运行情况。当6小时降雨量达到25毫米时、24小时降雨量50毫米时,要在1小时内向乡防汛指挥部报告。当日降雨量达80毫米以上或水库超汛限水位运行时,对水库进行24小时检查观测,并随降雨强度加大而增加报告(长时间降雨情况下,每1小时巡查水库一次),对可能出现险情的部位进行不间断监视、观测,并向乡防汛办汇报水库运行情况。

3、实行零报告制度(零报告制度不同于不报告),当某一水库没有出现险情时,水库安全管理员也必须予以上报,上报情况可以为“正常”,但决不允许不报告。

4、在汛期,特别是在集中降雨时段,小型水库安全管理员要在每天的上午8时将水库水位和相应蓄水量情况上报乡防汛办。

5、在汛期,水库安全管理员要保证手机或电话通讯24小时畅通,手机或电话号码有变更,应及时上报乡防汛办,由乡防汛办报县防汛指挥部。

6、各个安全管理员要按照水库巡查记录手册的内容要求逐项做好记录。

三、年终工作考核细则

防水考察报告篇10

根据XXX文件要求,XX党支部于XX年XX月XX日召开党员大会,推荐党委委员候选人。大会应到会有选举权的党员X人,实到会有选举权的党员X人,有选举权的党员到会人数超过应到会人数的XX,会议有效。经过反复讨论酝酿,广泛征求党员意见,并以无记名投票方式推荐产生了XX名党委委员候选人。最终推荐XX、XX、XX为党委委员候选人。

特此报告。

XX党支部

XX年X月X日

党委委员候选人推荐报告县委组织部:

我乡11个村分别于2016年12月28日——2017年1月3日召开党员大会,推荐了下一届党组织委员会委员和书记、副书记候选人初步人选。各村党组织根据推荐结果,综合考虑平时掌握情况,按不低于委员职数20%的差额比例确定了下一届党组织委员会委员、纪检员候选人初步人选,提出了书记、副书记候选人初步人选。我乡党委于2016年1月3日召开会议,按不低于委员职数20%的差额比例推荐了各村党组织下一届委员、纪检员候选人初步人选,并提出了书记、副书记候选人初步人选。现将推荐结果报告你们,请予审核。

附件:1、中共金源乡村党组织委员会委员候选人初步人选名册

2、中共金源乡村支部委员会委员、书记、副书记考察对象名册

中共西充县金源乡委员会

2017年1月3日

党委委员候选人推荐报告各党支部: 

因党委委员、副所长王蔚国同志离所,为确保所党委工作顺利有效地开展,拟在近期增补党委委员1名。现将推荐党委委员候选人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候选人的推荐条件 

(一)党委委员候选人必须是党的组织关系在所的中共正式党员,党龄三年以上(含三年)。 

(二)候选人须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觉悟,政治立场坚定、党性强、有大局观、办事公道、善于团结协作、对自己要求严格;具有较强的工作能力,有较突出的工作业绩。 

(三)候选人须求真务实,廉洁正派,群众观念强,威信高,能够得到广大党员群众的认可和支持。 

(四)现任党委委员、纪委委员不在推荐范围。 

(五)所领导班子中党员领导干部原则上应为党委委员候选人。 

二、候选人的推荐名额 

每一位党员可推荐2名候选人。党支部在党员推荐基础上,支委会讨论确定3-4名候选名单报所党委。 

三、推荐步骤及时间安排 

(一)各支部召开党员大会,认真组织党员进行推荐,并于1月20日前将党委委员候选人推荐名单报党群办。 

(二)党群办将各支部推荐名单汇总后,召开党委会确定候选人初步名单后,下发给各党支部进一步推选。 

(三)各党支部将推选结果报所党委,党委会讨论确定最终2名候选人名单。 

(四)党委向中共宁波市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请示,召开党员代表大会,增补党委委员。 

(五)待中共宁波市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批复同意后,组织召开党员代表大会,采用差额选举的办法增补1名党委委员。 

中共中科院宁波材料所委员会 

2016年1月5日

党委委员候选人推荐报告学校第二次党代会筹备工作领导小组:

根据《关于酝酿产生中国共产党鲁东大学第二届委员会和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候选人预备人选的实施意见》(鲁大党发[2017]10号)要求,中共***总支部委员会召开扩大会议,各党支部书记和学校第二次党代会代表参加了扩大会议,对学校党委研究确定的“两委”委员候选人初步人选进行讨论酝酿,按照要求分开推荐了党委委员候选人初步人选和纪委委员候选人初步人选(名单详见《鲁东大学第二届党委委员和纪委委员候选人初步人选名单》)。

特此报告。

***党总支(盖章)

2017年4月10日

党委委员候选人推荐报告党委委员候选人石井波同志的德、能、勤、绩、廉方面进行了综合考察。

石井波,男,1965年9月出生,汉族,大专。1984年9月至2001年3月依山乡财政所;2001年3月至2004年11月任某水产科员;2004年11月至今任农业畜牧综合服务中心主任。

一、学习方面情况

石井波同志能够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执行党对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对农村的各项工作吃得透、掌握的准确,并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

二、德、能、勤、绩、廉方面情况

石井波同志个人总体素质高,团结同志、乐于助人、工作服从组织安排,有一定的工作能力,能够按照中共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履行职责,品德良好,遵守机关纪律,勤政廉政。特别是在党风廉政建设活动中,他更是积极参与,能够认真学习有关的理论知识,收听、收看廉政教育宣传节目,并写出心得体会。

三、工作方面

该同志工作能力强,有一定的开拓精神,是一名德才兼备的干部,他的职务是农业畜牧综合服务中心主任,在他的带领下,先后组织了二次农民技术人员的培训班,讲解水稻栽培技术和后期管理工作。请县推广中心专家来我镇就水稻稻瘟病的预防和治疗作了专题讲解,并在镇里有关领导的支持下,为农民解决了近百台的喷雾器,为确保农民水稻大丰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受到了群众的好评。

四、中心工作情况

该同志包扶五四村,能够及时准确的了解和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困难,从春种到秋收,在五四的田间地头,经常能看到他的身影,积极帮助指导农民对农作物栽培技术和管理。

五、不足之处

该同志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工作吃苦,敢于碰硬,有成绩也有不足。一是对新的栽培技术掌握不够全面;二是工作中要加大工作力度,为农民快速增收提供保证。

通过对石井波同志的考察,考察小组认为石井波同志素质过硬,工作能力较强,个人综合素质较好,可以作为党委委员候选人。

中共某换届选举考察领导小组

2006年9月20日

党委委员候选人推荐报告按照中共某第十三届党代会换届选举工作的具体要求,魏相和同志经全镇十四个党支部党员大会讨论推荐,采取由上而下,由上而下的方式进行推选,经某党委换届考察工作小组对党委委员候选人魏相和同志的德、能、勤、绩、廉方面进行了综合考察。

魏相和,男,1966年5月出生,汉族,大专。1996年入党,1990年至2005年某政府统计工作科员,其间兼任农经站农审员、企业办会计、统计;2005年至现在任某司法所司法助理。

魏相和同志能够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自觉的坚持学习政治理论知识和党在农村的路线、方针、政策,有较高的思想觉悟和政治觉悟,个人总体素质高,团结同志、乐于助人,工作服从组织安排,工作能力强。有很强的认识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善于团结协作,工作中任劳任怨、积极进取、作风踏实,工作业绩突出,特别是在包村工作中,他包扶柞树村,对待柞树村的工作比对待自己家的生活还要重视,把村里的工作和群众的疾苦放在首位,在柞树村整村推进工作中,他夜以继日工作在第一线,帮助村里出谋划策,及时解决整村推进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矛盾,在平时工作中能够同群众打成一片,积极解决提出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努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赢得了广大群众的赞誉,密切了干群关系。该同志能够积极参加镇里组织的各项活动,特别是在党风廉政建设活动中,他更是积极参与,能够认真学习有关的理论知识,收听、收看廉政教育宣传节目,并书写学习笔记和学习心得。

通过对魏相和同志的考察,考察小组认为魏相和同志素质过硬,工作能力较强,个人综合素质较好,可以作为党委委员候选人。

中共某换届选举考察领导小组

2006年9月20日

党委委员候选人推荐报告张宏明同志经全镇十四个支部党员大会推选,镇党委换届考察工作小组对纪委委员候选人张宏明同志各方面进行了综合考察。

张宏明,男,1973年6月出生,汉族,本科。1993年8月至1999年11月依山乡农技站技术员;1999年11月至2001年6月依山乡农技站站长;2001年6月至2004年11月某农业综合服务中心负责人;2004年11月至今任某科技科员、综治专干。

一、学习方面情况

该同志能够学习刻苦,能够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经常学习党对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有一定的理论功底,并做到了理论联系实际。

二、德、能、勤、绩、廉方面情况

该同志始终以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的行为和行动,思想进步、工作突出、克尽职守、任劳任怨,能够遵守纪律、勤政廉政。

三、本职工作情况

该同志负责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这项工作千头万绪,错综复杂,即接触群众,又接触干部,还要平衡执法机关的关系,特别是综治维稳工作,都是硬性指标,来不得半点马虎,综治维稳工作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也是群众非常敏感的一项工作。在抓综治维稳工作中,他时刻把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放在首位,认真加以解决,并组织村民进行十户联防,加强治安防范;同时,还成立了治安联防巡逻队,全天候、全方位的执勤看护,杜绝了小偷小摸、打架斗殴等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

四、中心工作

该同志包扶柞树村,他对包村工作有一定的经验,是一位老工作队员,从春种到秋收,他始终在第一线,张宏明同志曾经从事过农技工作,对农作物的病虫害防治有着独到的见解,他经常出入在田间地头,帮助农户排忧解难,指导生产。

五、工作中不足之处

该同志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工作能力强,有一定的成绩,但也有不足。工作中一要加大力度,让违法犯罪行为无生存之地,没有滋生的土壤;二要加强对执法机关的检查督办力度;三要继续完善“十户联防”“警民联防”工作,发挥联防队的作用,为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保驾护航。

通过对张宏明同志的考察,考察小组认为张宏明同志素质过硬,工作能力较强,个人综合素质较好,可以作为纪委委员候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