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考察报告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04:36:20

中学考察报告篇1

2017年4月25日,德惠市教育系统中层后备干部学员一行,在进修学校王校长及干训部黄主任的带领下对德惠市第四中学教育教学的现状进行了考察,通过考察大家发现我们学校有许多值得学习借鉴的经验。

一、凝聚合力,提升专业学识,形成最具活力的办学团队

在考察中我们发现:学校的管理层的素质越高,越具有办学特色;我校的校级领导可以说全是教育专家(高学历,高素质),内行领导内行,保证学校按教育规律良性发展,领导层具有前瞻性和超前意识,这是取胜的法宝。名校、名校长、名老师的三名工程,在我校体现得十分充分。学校以树立先进的办学思想,培养一流人才为理念,高师强徒,师生共同奋斗。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领导班子建设的加强

作为学校的主要负责人,大事原则、小事引领、宽容理解、团结、干事、一直是校长带班子的风格。自建校以来,校长带领全体班子成员始终坚持学习,通过学习促进修养,在完善领导岗位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的同时又构建了领导述职及评议制度,增强了班子成员的全局意识、发展意识和创新意识,树立了领导在教师心目中的良好形象,从而得到了教师的信任和尊重。

2.加强专业引领,提升师德水平

做为校长,要把学校做大、做强、更重要的是关注教师的成长,引领教师的专业发展。我校一直坚持少一些评比,多一些引领,创造宽松的工作氛围,帮助每一位教师找到工作的快乐和职业的幸福感,让每个人成为最好的自我。引领教师学会反思,通过找遗憾发现问题,在研究状态下工作。如今,学校已成为教师才能充分展现的舞台,成为教师专业得以迅速成长的空间。教师的个人素质和专业水平快速提升。

在xx年年4月,我校通过语言文字规范化的验收,被长春市教育局和长春市语委办评为“长春市语言文字规范化”合格单位。12月,我校通过教师专业发展型学校的验收,被长春市教育局评为长春市教师专业发展型学校。

二、规范引领,强化安全意识,构建自主德育的基本体系

1.突出自主管理,完善德育运行机制

几年来,学校始终坚持先成人后成材的育人思想,建立了由校长负总责的德育工作机制,今年又认真研究了我校学生的特点,提出为他们一生发展奠定品行基础的自主性德育,通过“中学生养成教育达标制度”,“班级自主管理方案”以及“学生自主管理目标实施方案”的践行,让学生感受当家作主的主人翁精神,让他们带着依恋、带着母校给他们的勇气和智慧去搏击自己的人生。为此,学校政教处和团委定期深入学生中间去,参加他们组织的演讲、辩论、竞赛等各种社团活动,家长会、年级组会、学生座谈会的召开以及各项活动的开展,不仅培养了学生的上进心、自强心,更主要的是激活了他们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使我校在“自我管理、自我发展、自我提高、自我完善”方面有了跨越式的进步。

2.强化安全意识、保护学生的身心健康

积极完善各种安全防范措施和设备,建立安全保卫制度和组织,对师生经常加强安全教育,经常自检自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8月份,我校在省市食品卫生安全应急演练中成绩突出,受到了上级领导的好评。xx年,学校举进了三次安全教育讲座,深入开展“安全隐患整治”、“平安校园“创建、“消防安全演习”等活动,极大增强了广大师生的安全防范意识,排除了各种安全隐患,校园内无任何事故发生。

三、重视教研、优化教学过程、彰显丰硕的教学成果

1.立足校本研修,优化课堂教学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高素质教育的渴望以及教育自身激烈的竞争,从xx年开始,我校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给合校内外资源提升教育素质。一直坚持“请进来、走出去”、专题讲座、教学设计、示范课、评优课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引导和促进每一位教师按素质教育和新课程理论的要求去改进和改革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成功地构建了德惠四中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学新模式。被德惠市教育局评为“德惠市新课程改革实验先进单位”和“德惠市首批教育科研实验基地校”。

2.倡导效率教学,取得喜人的教学成果

大家都知道,我校无论初中还是高中,生源都比较差,面对差距,校长经常坚持“不求抓一手好牌,但求把手中的牌打好”的理论,针对我校的实际,制定出了适合我校发展的教书育人方案,引导学生全面、主动、和谐发展,大幅度地提高了教育水平和教学质量。xx年,我校中高考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在8月份德惠市政府召开的“德惠市教学质量总结表彰”大会上,初高中双双获得“德惠市初中教学质量优胜单位”和“德惠市高中教学质量优胜单位”的称号。值得一提的是,高考继xx年、xx年连续两年获得“长春市高考质量评估b组一等奖”之后,xx年又稳获此殊荣。

四、加强装备,创建优质资源,营造和谐稳定校园环境

中学考察报告篇2

一、学习考察前作好充分准备,明确考察目标和任务,保证考察实效

考察学习,与单纯的参观旅游不同,它有非常明确的目标和任务,考察学习回来后,要能吸收对方的经验并能指导自己的工作。所以,在考察学习之前两周,我们就印发了《高中学校课程开发的基本程序》《格致中学打造创新新课程》《上海市格致中学拓展型课程指导》,淮安市清浦中学、合肥168中学《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等学习资料供考察小组成员学习,让大家在理论与实践两方面对校本课程开发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在考察出发前一周,邓校长又召集考察小组成员开会,明确了本次考察的目的和任务,将后勤保障、文字记录、录像摄影、收集资料、通讯报道、考察报告等相关任务分配给各位老师。并要求每位成员根据自己对学习材料的理解和本次考察学习的任务各自提出5个问题,在出发前一天由马国祥老师、徐斌与邓校长进行整合梳理归类,再统一安排提问的内容和顺序,确保提问明确、有针对性。当晚到达无锡酒店的第一件事就是将所要提的问题进行了重新分工。一是这些问题确实是我们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二是每一个问题都提到点子上,明确又具体,让对方好回答。邓校长还要求考察小组成员利用休息时间,登录xx高级中学网站,充分了解学校的历史和现状以及办学特色,特别是校本课程方面的突出作法和先进经验。。

二、考察过程认真投入,分工合作,节奏紧凑,收获丰富。

10月14日早上8:00前,我们比预约提前约二十分钟到达学校,由学校办公室朱主任带着我们参观学校校史陈列馆和学校行政楼文化布置。xx省xx高级中学已有百年历史,由19XX年建立的匡村学校发展而来,现在的校区是十年前搬迁到此建成的新校区。学校建筑气势恢宏,布局合理,学校文化建设立意高远、制作精美。百年校庆后留下的校史陈列馆藏品丰富,呈现出学校一个世纪来的发展历程和辉煌成果。

上午9:00,学校唐江澎校长同时给我们和来自陕西宝鸡高中的考察组介绍学校历史和现状,谈自己的教育理念,着重介绍了锡中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方面的四个做法。一是更新教育信念:教育究竟为什么?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什么?在明确教育的终极价值、终极目标的基础上,形成各学科的学科宣言。二是制定学科教研组的发展规划来促进学科教研组发展,促进学科发展。主要做法是:分步式,培养学科领袖;搭建学科发展平台。三是鼓励教师读书。要让教师过上专业生活,教师不读书就没有专业生活。要悟道,不要只在术上做文章。学校实施五年“百万百卷”读书工程。四是让教师进行专业研究。研究课程,研究课堂教学,研究评价。

唐校长讲话思想深刻,生动活泼,整个过程没有文字材料,没有ppt,看似漫谈,实则主题鲜明、思路清晰,将自己教育理念、办学思想、学校的管理特色、课程特色方方面面的事情介绍给我们。

10:20,唐校长讲完后,就在原会议室,学校课程处胡主任接待了我们,回答我们在校本课程开发中的各种疑难问题。我们是有备而来,问题提得非常有针对性,也非常具体实在,连连得到胡主任肯定,多次感叹说“这个问题提到点子上了”。经过近两个多小时轮番上阵、连珠炮似地提问,胡主任给我们解答了在校本课程开发阶段、实施阶段、评价阶段近20个问题,解开了我们心中许多疑惑。胡主任刚过30,却已经成长为全国课程开发的专家,谈论起课程开发,如数家珍。

下午4:00,回到酒店,邓校长马上组织小组开会,要求大家整理笔记和收集到的资料,交流思想,并布置15日上午的工作任务:每位老师设想五门可以在我校开设的校本课程,并联系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培养目标以及学校校本课程的框架体系来进行说明。

15日上午,下午考察小组在学校分头找老师交流,收集资料。按照我们自己的需要,向老师和领导收集到《校本课程开发学生调查问卷》《近几年课程开设目录》《校本课程框架》《精品校本课程评分规则》及多门课程的课程纲要。

回到酒店后,邓校长组织大家谈自己的设想,马国祥老师将自己连夜写出的五份草案,提供给大家讨论,其他几位老师也谈了自己的设想。下午黎晨老师和孙奇誉老师在火车上接着详细地谈了自己的设想。老师们的设想都能从学生、学校、社区的实际,以及老师自身的特长出发,很有新意和启发性,对接下来的校本课程开发作好了理论准备和思想准备。

中学考察报告篇3

一、本次考察我看到了什么。

第一,通过对xx中学、xx中学、xx实验中学、xx中学四所学校的参观考察,我首先看到的是这些先进单位丰富多彩而富有教育意义的校园文化。这些校园文化有的和当地的人文地理环境结合起来,充分挖掘乡土教育资源,打造乡土教育文化,让孩子们在具有浓郁的家乡特色的校园文化中快乐成长。如东庐中学。有的充分利用历史故事和经典名着创建校园文化,让学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感受传统文化,接受经典教育,如宜兴实验中学。更多的则是充分发挥师生的积极性、能动性,或写或画,建立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在建设校园文化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能力,增强了学生的兴趣,这一点对于我们农村学校特别具有借鉴意义。

第二,通过参观这些学校,我看到了先进单位细致入微的精细化管理。比如xx中学的讲学稿的每一个环节都要经历层层把关,宜兴实验中学的每一棵树上都挂着介绍这棵树植物属性的小牌,金陵中学每一个宿舍门外都张贴着这个宿舍的量化评分表,这些先进单位所搞的每一项活动,都有积累,有整理,有总结,我想这种精细化管理是保证这些单位成为名校的基石。

第三,在这些先进单位我还看到了一支朝气蓬勃、富有思想、干事创业的校长队伍,这些校长都年富力强,懂教育,会管理,有理想,有思路,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也是最有价值的因素。“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选准人,用准人是一项事业兴旺发达的关键。

第四,丰富多彩的育人活动,这是我在这些单位看到的又一亮点。书法绘画,小制作,手抄报,宣传栏,运动会,世博志愿者参与活动,家长会,各种才艺展示,精彩纷呈。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去育人,既增长了学生各方面的才干,又增加了学生求知的乐趣,让学生快乐的成长,成长的快乐。

第五,现代化的办学条件是我从这些先进单位看到的让人吃惊,让人羡慕的地方。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同样经济基础也决定着教育的兴旺发达。国家、政府对教育的投入如何,将直接影响到这个国家和地方长久的发展。不要说xx中学、xx实验中学这些投资上亿元的城市学校,就是xx中学、xx中学这些乡镇学校也投资在几千万元以上,高大宽敞明亮的教学楼,漂亮的塑胶跑道,优美的校园环境,完备的实验设备,让我们这些生活在欠发达地区的教育者羡慕之极。

二、通过考察学习我想到了什么。

第一,这次考察学习对我的震动很大,思考了很多。我首先想到的是文化熏陶对于学校管理,学生成长的重要性。

第二,我想到的是,精细化管理,扎实落实对于贯彻思路、政策的重要性。再好的办法如果不去落实也会付之东流。就像xx中学提的口号一样“良心﹢认真﹢方法﹦成功”“常规﹢过程﹢细节﹦奇迹”。

第三,我想到的是,一个有作为,有思想的校长对于学校发展,学生成长乃至国家、民族兴旺发达的重要性。陶行知先生使“晓庄师范”成为了永恒,苏霍姆林斯基让“帕布里什中学”成为了经典。东庐中学和后六中学以及我们山东的杜郎口中学当年都是面临倒闭的学校,就是因为换了一个有理想、有作为、有思路、有办法、有韧劲的校长,几年之内就发展成了全国知名的学校。

第四,我想到的是,责任心、使命感对于一个校长成为一个好校长的重要性。天下校长无数,但是精英校长有数,责任心、爱心、使命感使然。

第五,我想到的是,善于总结,积累教育成果对于一个学校成为名校的重要性。流星之所以成不了恒星,就是因为没有留下自己的轨道。

第六,我想到的是,我们学校与参观名校的差距,知耻而后勇,知不足才能进步。通过这次参观我进一步理清了把我们学校办成名校的思路,增强了信心和勇气。

中学考察报告篇4

中小学教师赴南京苏州杭州三地考察报告

2012年10月17日,考察第三站,苏州工业园区新城花园小学。这所学校是中国与新加坡合作发展区内第一所公办小学。新城花园小学是新城区素质教育的一个窗口,他不仅有现代化的教育教学设备,更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和高质量的教育教学水平。听了一节音乐课,一节语文课。她们的课堂教学绽放了教育的魅力,让课堂焕发了生命的活力,全面激活了课堂教学的“一池春水”,造就了“轻负担高质量”的教学特色,真正让学生的学习生活幸福、快乐。走进新城花园小学,随处可见红黄蓝三原色组成的“太阳花”,红色象征热情开朗,黄色象征温文尔雅,蓝色象征聪慧睿智。这里的孩子知识丰富,做事自信,处处彰显了“大气、胆气、灵气”的“太阳娃娃”的特质,迸发出“太阳娃娃”的阳光活力。该校学生上课坐姿特别端正,朗读能力特别强,显示出平实的教育功底,课堂气氛活跃,教师上课轻松自如,不做作,真实,令我们钦佩。

2012年10月19日,考察第四站,杭州市学军小学。这所学校具有悠久的历史,有着娇人的成绩。学军小学的特色校园文化让我震撼,走进大厅,浏览着学校丰硕的教育教学成果,欣赏着漂亮的学校沙盘,让我深深感觉到这里是教师和学生享受成功喜悦的大舞台。学校现代化的教育设施,深刻的人文内涵和优美舒适的校园环境,一树一草都成景,一砖一瓦皆育人。在这里,老师不仅注重对学生文化知识的积累,更注重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更关注学生情感价值观的行成,不仅重视对学生基础知识的传授和基本技能的训练,更注重对他们创新技能的培养。在这里,孩子们被真正还原成一个“人”,个个活泼可爱,不谙世事。通过参观校园文化,听取领导报告及听课,让我感受到,学军是一本书,翻开它看到一页页的精彩;学军是一艘船,教育科研是他们的风帆;学军是爱心铸就的摇篮,力求如春风化雨般的关爱;学军是智者,让我们领略他的博大胸怀。

考察时间短暂,仅仅5天,然而江南学校的经验及做法给我们的启发是很大的,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要力争突出教学个性,在尊重儿童生活学习的基础上,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让学生在探索中学习,在合作中学习,在具体而生动的情境中学习,使学生在学习中形成敢于发言、敢于质疑,勇于探索、勇于创造的健康个性品质,师生间建立一种平等交流民主商讨的朋友关系,因个性施教,以新课标为纲领,以新理念为准绳,备好课、上好课、抓住学生的作业批改和评价四个教学要素,使我们每一堂课的设计都精细化,让每一堂课都上的精彩。

以上是我这次江南考察的所见所思,虽浅薄且不全面,但毕竟是我的收获,敬请老师们指教。

中学考察报告篇5

6月23日,“***专题培训班”全体学员在中共**市委党校的安排下赴**市人民政府行政服务中心学习考察,听取了**市人民政府行政服务中心副主任**同志的情况介绍,实地考察了审批大厅和“办事”窗口的工作情况,并与中心管理人员和部分窗口工作人员进行了座谈,详细了解了中心的运行情况。经过考察,**市人民政府行政服务中心很多成功的经验和做法,可为我县行政服务中心的规范运作提供很好的借鉴,现将考察的情况报告如下:

一、**市人民政府行政服务中心的基本情况

**市人民政府行政服务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于2002年6月26日正式对外办公,为**市人民政府派出机构,目前共有39个部门的110项行政许可(服务)项目在中心统一办理,中心办公面积约1.5万平方米,其中一至四层为办事大厅,五至七层为综合办公区。

中心在确保行政许可主体、事项和行政收费“三必进”的同时,借助完善的内、外网络,全面优化审批流程,压缩审批时限,加强部门间的合作,实行联动式许可和模块化服务。中心以便民、利民、为民为宗旨,以最大限度向企事业单位和市民提供优质、高效的行政服务为目标,全力打造一流水平的“一站式”服务平台。中心通过深入落实岗位责任制、首问负责制、失职追究制、一次性告知制等制度,注重加强中心的文化和窗口人员队伍建设,努力实现“高效率行政、零差错服务”。经各部门共同努力,中心工作步入健康发展轨道,“一站式”服务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好评,已经成为**市一张靓丽的名片。

二、**市人民政府行政服务中心的运作特点和创新思路

**市人民政府行政服务中心起步早、运作快、起点高、效果好,我们感到**市中心有以下几方面特点:

(一)领导重视,执行到位是中心建设与发展的关键。**市政府把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列为民心工程,市长亲自抓,在全市大会上逢会必讲审批制度改革,亲自参与有关具体工作,并督促落实。在工作方式上,由常务副市长和政府办公厅、监察局、编办、法制办、物价局一道,集中对全市审批项目逐项审核清理,与市政府各委办局一把手逐一谈话,一项一项地确定该部门保留的审批项目和审批流程,最后由市政府常务会议审定通过需保留的审批项目和审批流程,并向社会公布实施,市政府按照“审批少、职能顺、服务优、效率高”的总体思路,围绕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创建服务型政府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二)部门支持,授权到位是中心建设与发展的基础。中心的窗口能否真正代部门行使审批权、成为能管事、能办事、办成事的机构,是衡量中心运行成败的尺度。通过考察发现,**市中心各窗口工作人员的思想观念有很大转变,增强了全局观念和服务意识,这与审批制度改革到位和授权充分密切相关。一是中心的管理层即是**市行政审批管理办公室,入驻部门将过去分散于各个业务处室的审批职能和审批人员全部集中到一起成建制进入中心,实行“一个窗口受理、一个处室审核、一个领导审批、一个公章办结”的审批流程,所有审批环节均在中心内部完成。真正的实现了职能调整到位、窗口授权到位、进厅人员到位。

(三)以人为本,不断创新是中心建设与发展的动力。一是清理行政审批要件。中心会同相关部门组成清理小组,对全部行政审批项目所涉及的审批要件逐个核定,在保证依法审批的前提下,通过减少、简化、合并和实施“一表制”,企业基本信息共享等措施,申请人需提报的行政审批要件减少30%以上。二是简化行政审批程序。各部门行政审批处成建制进入中心后,原来需要多个环节的行政审批程序,已经简化为窗口受理、后台审批、窗口发件3个环节。三是压缩行政审批时限。对所有行政审批项目的审批时限进行压缩,承诺行政审批办理时限不得超过5个工作日。四是更新服务理念。中心倡导“宁可麻烦自己百次,不让群众多跑一趟”的服务理念,倡导“事无巨细、事必躬亲、事不过夜、事半功倍”的工作作风和为申请人节约“每米路、每元钱、每分钟、每句话”的服务思想。

(四)实施电子政务是中心建设与发展的手段。

实施电子政务,保证行政审批的快捷高效。他们重点建设了行政审批网络办公系统,具有审批、管理、监察、服务四大功能模块和行政审批流程规范功能,全程监控功能、网上审批功能等10项功能。先进的行政审批网络系统的实施,支撑中心规范、有序运行,为大幅度提高审批效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五)制约监督到位是中心建设与发展的保障。市监察局向中心派驻了监察部门,依托先进的软件管理系统,实现了对审批工作“事前、事中、事后”的全面监督;按照“谁审批、谁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建立起审批人员,审批处长,主管局长为主体的问责机制,提高了进厅人员的行政效能和依法从政意识,初步实现了“无障碍,无差错,无投诉”的目标。

三、我县行政服务中心建设与发展的建议

我县行政服务中心从2003年10月开始运行以来,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目前与其他城市的中心相比,已明显落后,处于下游水平。在行政审批效率、体制机制创新、服务质量、软件配备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通过这次考察学习,针对目前我县中心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借鉴**的经验,提出如下建议:

(一)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将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摆在实现“四县”建设目标的突出位置。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城市之间的竞争主要体现为环境的竞争、政府效能和服务水平的竞争,开展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精减行政审批事项,简化审批手续,创新审批服务方式是吸引投资、提升城市形象和竞争力的关键所在。不少城市缺乏竞争力,对人才和投资者缺乏吸引力,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复杂、不规范的行政审批行为和低效的审批方式让人望而却步。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把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摆在突出位置,作为当前的一项重要工作,切实加强领导,为实现“四县”建设目标创造良好的县域经济环境。

(二)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实行审批体制、机制创新。一是继续清理行政许可、审批项目。**市是副省级城市,目前保留的市级行政审批项目只有110项,我县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是226项。建议继续清理行政许可项目。结合贯彻《县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清理行政审批项目再造行政审批流程的通知》精神,依法减少到最低水平。二是创新体制机制。建议在“三定”方案中明确县直各部门成立审批专班(股),把分散于各股室的审批职能、人员全部集中到一个专班(股),成建制入驻中心,实行一个窗口受理、一个股室审核、一个领导审批、一个公章办结的审批流程,所有审批环节均在中心内完成,彻底解决窗口是“收发室”的问题,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一站式”办公。三是简化审批要件、减少审批层级、压缩审批时限,创新服务方式。按照纵向压缩层级,横向减少环节的要求,对审批服务流程进行再造。四是加强政务公开。根据每个项目编制窗口告知单,放在窗口柜台前,上列项目名称、申报材料、办事程序、办事时限、收费标准、联系电话、网址等内容,从而在办件过程中使“一口清”提升到“一纸明”的高度,同时也要能满足群众通过中心网站、大厅电脑触摸屏查询相关资料。

(三)实施电子政务,强化审批监督。加强中心的电子政务建设,构建多功能的网络平台,是中心提高行政效能,提高审批效率的重要手段,建设多功能行政审批网络办公系统,依托先进的管理软件,能够达到对审批工作“事前、事中、事后”的全面监督。建议把目前正准备建设的城域网、政务公开系统及网上审批工作对接起来,对目前现有的办件系统软件进行升级,在现有功能基础上增加办件网上查询、同步(网上和大厅)公示、远程审批等功能,实现审批工作的快捷高效,把审批系统终端连接至监察部门,邀请监察部门参与窗口管理,使之形成监督合力。建立一个以行政审批服务为核心,覆盖全市各部门的现代化行政审批服务电子系统。实现行政许可审批从申请,到受理、审批、查询、申诉,考核行政许可审批的全过程的网上服务,让更多的群众和客商在家里即可办理审批事项,为群众提供高效、快捷、方便、优质的服务。

中学考察报告篇6

(一)具体目标

1.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心理现状

2.当前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心理特点

3.当前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心理成因及对策

(二)调查方法

1.问卷调查

学生问卷,内容涵盖教育价值观、学习态度、学习需求和学习目的四个方面。问卷调查在渔峡口镇第一、第二初级中学进行,共发问卷1021份,回收有效问卷1004份,接近理想的高效样本数。

2.座谈会及个案调查

整个调查共召开了两次教师座谈会,四次学生座谈会。这些座谈会,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生动的典型材料,而且为理性分析提供了基础。

二、调查结果分析

对学生问卷调查分析,以及多次教师、学生座谈结果显示,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心理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

(一)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心理现状分析

1.教育价值观

调查显示,大部分农村初中生具有较为明确的教育价值观。74%的学生认为学习的作用是提高自身素质,10%的学生认为学习的作用是为了考中专和大学,16%的初中生没有考虑。

调查还显示,农村初中生的教育价值观带有显著的经济社会特征。他们认为,农村青年的经济收入与受教育程度成正比,其中65%的学生认为高中中专毕业生挣钱多,25%的学生认为初中毕业生挣钱多,8%的学生认为小学毕业生挣钱多,只有2%的学生认为文盲能获得较高收入。

2.学习态度

调查结果表明,67%的学生对学习的热情较高,24%的学生对学习的热情中等,9%的学生害怕学习。这与他们“考中专或大学”意识淡化是相一致的。值得注意的是,害怕学习的学生数占相当份额。而且,我们在调查中还发现,90%的学生都有自己“最讨厌的课程”。学生害怕学习或讨厌某些课程的根本原因,一是与教师的教学方法紧密相关;二是与该课程的实用价值紧密相关。调查结果显示,86%的学生对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实用性强的语文、数学、物理、化学、劳技学习热情较高,而对学术性较强的历史、地理、生物、英语不感兴趣。在学生讨厌的课程中,英语是初中的核心课程之一,有57%的学生认为“英语对于我们以后的生活几乎没有用处”。

3.学习习需求

当前,“特长”是师生共同关心的热门话题,许多教育工作者甚至把“特长”看做是“素质教育”的代名词对于这一认识的争议性,不属本文讨论的范畴。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大部分学生对“特长”有正确的认识,其中,92%的学生有自己感兴趣的目标,且有52%的学生希望得到教师的指导。同时,78%的学生希望在劳技课、活动课上学到较多的、实用的农业科技知识,使之能对他们以后的工作有所帮助。

在对调查结果的整理中,我们得到了一组令教师们震惊的数据,52%的学生认为“学校老师能满足自己的学习需求”,48%的学生认为“学校老师能力有限,希望得到名师指点”。对于这一结果,也许我们对信息的有效度产生怀疑,或者强调它的地域性特点,但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教师行为滞后”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学生的认同,并越来越严重地影响着他们的学习。

4.学习目的

调查结果表明,对于初中毕业后的打算,55%的学生选择读高中或中专,18%的学生选择就业,27%的学生还没有考虑。有读大学愿望的占37%。

初中学生对于“务农”的态度是我们调查的重要目标之一。调查结果表明,农村初中生大部分不愿意务农,其比例随年级变化,且该心态呈现出一种特殊的波动,其波动特点为:初一为69%,初二为58%,初三为72%。

(二)当前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心理特点

调查显示,当前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心理与以往农村的初中生的学习心理相比,有明显不同。

1.教育价值趋向多元化、务实化、功利化

自己跳出“农门”,走向城市。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已经认识到了教育的重要价值在于帮助他们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使他们掌握生存、生活所需的基本的文化科学知识,以增强自己在未来社会的竞争能力。在此基础上,部分家庭经济条件较好且成绩优秀的学生则致力于追求大学教育。

初中生的教育价值观的另外两个特点是务实化和功利化。初中学生越来越强烈地追求未来教育输出的经济价值,他们中的很多人从经济的角度去衡量所学课程的价值,继而决定自己在不同课程上的努力程度。他们要求课程教学更多地联系生活和生产实践,渗透更多的实用技术。

我们知道,由于年龄和学识的制约,初中学生的认知、分析、判断等能力既不成熟又不稳定。事实上,相当多的初中生的教育价值观是迷茫的。其原因在于:一是越来越多的中专生和大学生难以就业,从而使他们对考中专或大学失去信心;二是学术性较强的初中文化课程难以满足学生对职业技术的需求,难以使他们产生学习的内在刺激和利益驱动。这些原因使越来越多的学生厌学。更为严重的是,我们在教师座谈和学生家长访谈的过程中发现,由于对学生前途的失望,部分家长和教师也失去了对教育的信心,厌学情绪在受教育者和教育者身上同时滋生并蔓延,我们称这一现象为农村教育的世纪迷茫现象。不可否认,这一现象所反映的是一种消极的教育价值观。

2.学习需求的纵向多层次和横向多目标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农村初中生由于个人的学习基础、教育价值观和对未来的期望等方面的差异,使他们的学习需求具有纵向多层次和横向多目标的特点。学习需求的纵向多层次是指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深度要求不一。初中毕业后准备就业的学生,只要求掌握基础知识;准备考中专的学生,要求课程教学难易适度、学业成绩达中等水平;追求大学教育的学生,则要求最大容量地掌握所学知识,学业成绩达上等水平。学习需求的横向多目标是指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广度要求宽泛。他们既要求学好学术性较强的课程知识,又要求充分培养自己的特长,还要求掌握更多的实用技术。

3.学习目的明确,但具有主观性和不协调性

对学生的问卷调查表明,73%的学生具有明确的学习目的。但是,通过对调查问卷的对比分析和对学生本人的考察,我们发现,学生的学习目的具有严重的主观性和不协调性。学生学习目的主观性突出表现在:他们已经认识到了未来进入城市就业或在农村非农产业就业的艰难性,但有67%的学生却表示不准备在农村务农。很明显,如此大的一个群体具有这个想法是极不现实的。此外,40%的学生希望自己以后在事业上能取得成功,但他们中48%的学生没准备接受高等教育,甚至不准备读高中中专,从而忽视了科学文化知识对于事业的

发展所起的基础性作用。学生学习目的的不协调性主要表现为思想与行动的不协调。调查结果表明,33%的学生将准备在农村务农,但这部分学生在上劳动技术课时并不认真,平时也很少接触农业科技方面的资料。同时,37%准备考大学的学生中有相当多的人在学习上并没有显现出相应的积极性,而是呈现出一种消极等待的学习态度。

三、对调查结果的思考

(一)当前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心理状况成因分析

当前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心理状况,其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他们正在健康地成长,同时也存在消极的一面,不容忽视。

1.市场经济发展的影响

从宏观角度看,农村初中生深深地感触到了国家经济发展的快步伐,欣喜于辉煌的经济成就。调查结果显示,98%的学生对未来充满美好的向往,其中有82%的学生对“竞争”这一市场经济的本质属性了解较深。从微观角度看,市场经济在农村的逐步深入,使农业的生产结构、生产方式不断变化,而轰轰烈烈的农民打工队伍更使农村人的生活发生了质的变化。农村初中生对于这些变化极为兴奋,因为他们享受到了蕴藏其中的经济利益和文化利益,使他们不愿生活在农村,且幼稚地想及早结束学业而外出打工。

2.国家高等教育改革的影响

随着高等教育的改革,将有越来越多的人获得上大学的机会,以至于部分学生对考大学信心十足。但是,我国高等教育招生和分配制度的改革,对学生的负面影响也很大。调查结果表明,26%的学生认为家庭难以负担未来读大学的高额费用而放弃考大学的愿望;52%的学生认为大学不包分配而感到前途渺茫,从而在学习上漫无目的。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由于高等教育招生和分配制度改革的影响,使部分德、才兼备的学生感到迷茫和失望,并逐渐淡化了对学习的兴趣,失去了学习的积极性。

3.农村教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影响

素质教育是一种突出生存能力和生活能力的教育。其对于学生的积极作用,是使他们认识到了具有真才实学、一技之长的重要意义,从而要求课堂教学更多地联系生活实际和生产实践,并自发地抵触以考试为中心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教学方式。其对于学生的消极作用,是使部分学生过多地追求学习的功利性,而忽视了学术性较强的文化课程的基础性意义。

4.家庭教育的影响

当前,农村初中生中有一部分是独生子女,处于一种相对优越的生活环境中,备受家人的宠爱,他们一般表现为意志不坚强,缺乏进取精神,耽于生活享受。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在接触众多的学生家长后,发现很多家长对学生的要求较低,且大多数侧重于纪律方面,而对学生提出考高中、特别是考大学要求的家长越来越少,从而在学习上对学生形成了一种内家庭松外学校紧的矛盾局面。

5.学校教育的影响

在农村教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进程中,农村初中越来越重视特长教育和培养学生的个性。可是,由于资金和人才的制约,对于学生学习的纵向多层次和横向多目标需求无法满足,从而导致学生需求与学校教育之间的矛盾冲突。

6.教师的影响

在诸多的影响因素中,我们认为,教师对于学生的影响最直接、最持久、最有效。但当前的问题是,由于教师行为滞后,所以使教师的教育和教学工作对学生学习产生的制约和负面影响越来越大。

(二)形成健康的学习心理的对策

影响学生学习心理的因素非常复杂,因而帮助他们形成健康的学习心理的任务十分艰巨。为了适应改革开放新形势的要求,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应积极地帮助农村初中生形成健康的学习心理。

1.增加投入,创造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

当前,农村学生已经感受到了社会进步的快节奏,初步了解了渗透于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高科技。但在日常的学习中,他们接触的却是落后的仪器设备、简陋的实验场所、过时的科技知识,这种强烈的反差必然使他们感到厌倦并产生抵触。因此,只有增加硬件和软件的投入,使仪器设备、实验场所、科技知识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才能对学生产生求知的诱惑和刺激。

2.帮助学生准确地了解和把握未来

由于主客观方面的原因,农村初中生对国家市场经济发展、高等教育改革、素质教育实施等的了解既不全面也不深入,所以有必要以专题报告的形式,向他们介绍国家市场经济发展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和存在的困难以及未来的美好前景;向他们介绍高等教育改革中招生制度的合理性、科学性,收费制度的公平性、保护性,分配制度的灵活性、公正性;向他们介绍素质教育实施的具体内容、价值和未来取向,以帮助他们明辨是非,消除误导。

进行职业指导,帮助学生了解不同职业主要是务农的特点、现状和发展趋势,从而使他们在学习期间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在毕业时选择自己适合的就业岗位。

开设心理辅导课程,对学生进行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能力、考试心理、学习适应性等内容的辅导是当务之急。

3.在普通教育中渗透职业教育,使农村初中生成长为适应农村经济发展要求的复合型人才

*年,原国家教委等四部委联合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农村教育“应该从办学为了升学转到以为本地区物质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为主,兼顾向高一级学校输送新生这个方向上来”。我们可以尝试在农村初中进行初中后职业教育——学期职业培训或“3+1”制的培训。但我们应该引以为鉴的是:传统的也是落后的农村职业高中教育,当前步入了关、停、并、转的恶劣境况。那么,在农村初中实施职业教育,则必须致力于追求教学内容的科技化和教学方法的科学化。

4.紧扣素质教育的主旋律,制定科学的课程教学计划和考核标准,主动适应学生的纵向多层次和横向多目标需求

为了真正体现素质教育的特点,在普教中渗透职教,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就必须进行课程改革,相对均衡各学科在教学时间上的比重,淡化各学科考核的学术标准,以使学生具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去进行各学科的均衡学习和最感兴趣的学科的强化学习。

中学考察报告篇7

这次宁波之行,我们重点听取了“十一五”中国经济增长中的矛盾及其思考、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继续走在前列、实施港桥海联动促进宁波经济发展、创新民营经济发展与城市竞争力提升、民营经济与宁波活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产业技术水平、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网络与当代社会、干部心理素养与心理效应等10个方面的专题报告和讲座,实地考察了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北仑港、天一广场、余姚丹山赤水、全球生态500佳奉化市滕头村、全国小城镇建设示范镇慈溪市周巷镇、省级全面建设小康示范村慈溪周巷长胜市村、宁波雅戈尔集团、浙江吉利汽车有限公司等10个现场教学点。这些考察点各具优势,各具特色,集中代表了宁波市改革开放前沿、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果。置身高楼林立的都市,徜徉富饶整洁的村庄,靠前观察深入实施城乡联动、产业联动、港桥海联动、内外联动、生产生活生态联动、经济社会发展联动等“六大联动”发展战略的澎湃之势,亲身感受建设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的矫健步伐,无不为宁波的发展成就而惊叹,无不为宁波成为长江三角洲南翼的经济中心而折服,无不被诚信、务实、开放、创新的宁波精神深深打动,无不被广为传送的甬城之爱而感动。

宁波全市总面积9365平方公里,总人口556.7万,其中市城区面积2560平方公里,建成区人口213万,辖6区、2县和3个县级市,是首批对外开放城市、副省级计划单列城市。宁波市依托其优良的港口资源条件、雄厚的制造业基础及接壤上海、濒临杭州湾的独特区位优势,经济发展空前,活力四射,城市面貌日新月异,人民生活富足,一个长江三角洲南翼的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正散发熠熠光彩。宁波人坚持走在前列、干在实处、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先后获得了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等多项桂冠。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446.4亿元,其中第一产业128.84亿元,第二产业1353.53亿元,第三产业964.03亿元;完成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466.5亿元,地方财政收入212.38亿元;实际利用外资23.11亿美元,实现外贸进出口334.95亿美元,其中出口222.33亿美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740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810元。在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中国综合实力百强城市排名中,宁波市位居第18位,其中经济发展水平位居第8位。在《福布斯》中国大陆商业城市排行榜中,连续两年位居前列,在中国社科院公布的中国200个城市竞争力排名中,宁波位居第6位。宁波市下辖的余姚市、慈溪市、奉化市、象山县、宁海县都为全国综合经济实力百强县即,县域经济与城区经济之比为5:5。

在这次异地教学中,全体学员都强烈地感受到,宁波市的今天或许就是我们市的明天。要加快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步伐,就必须认真总结他们的先进经验,学习借鉴他们的做法,将对我们实现由小康向现代化的历史跨越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概括起来,宁波市的发展至少有这么几条基本经验。

1、时时事事围绕经济建设中心,时时事事紧扣发展这一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第一,他们促发展不为形势所左右,不被其他工作所干扰、冲淡。不管某一时期国家出台什么宏观调控政策,他们就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当别人还在争论、左顾右看的时候,他们早已走在前头,用一句诗来讲,就是“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第二,他们促发展的领导力量集中。即2、4、8理论,市级、县市级、乡镇级领导分别保证有20%、40%、80%的精力用于抓经济建设;每条线、每个部门都在为经济建设主战场服务,而且这些服务不是抽象间接的,而是具体直接的,有实实在在的工作任务和考核要求。第三,他们促发展敢于突破框架和本本,只要符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发扬“四千万”精神(千方百计、千言万语、千辛万苦、千山万水),在实际操作中进行变通。第四,他们促发展,有着十分强烈的机遇意识,既善于抢抓机遇,又关于变挑战为机遇。他们认为宏观调控是机遇,人“下”是我“上”的机遇。紧紧抓住了国企改革、市场经济培育和发展等历史性机遇,获得了先发优势。

2、面向新世纪,建设和发展做到视野开阔,着眼长远,高起点、大手笔。无论是繁华的天一广场商业圈、老外滩、东钱湖、三江口,还是宽阔气派的鄞州大道、现代化的高教园区、花园式的雅戈尔工业园等等,无不是悠久历史文化与现代时尚活力的交相辉映,无不是东方底蕴与西方时尚、实力与魄力的有机融合。城市建设是这样,其他如人才引进、企业集群发展、旗舰企业培育、争创名牌以及社会事业发展等等也一样,以超前眼光的大气魄、大手笔、大动作来精心设计建设。在未来的竞争中,宁波把自己定位于国际航运中心、国际金融结算中心、外贸进出口中心。在区域发展上,他们正在实施“东扩北联南统筹中提升”,就是要建设东部新城和现代化的深水港、航空港、信息港,推进产业高度化、协调化,构筑宁波经济圈。

3、十分重视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社会事业、人文环境既是区域发展的资源和条件,同时又是区域发展的重要目标,是区域社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宁波市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把精力和发展的重点放在基础设施、科教文化事业、社会保障、环境保护上,大投入、大建设,创造了一个非常优越的基础设施条件、良好的人文环境和富有现代气息的城乡环境。优越的环境和优良的条件,吸引了一个个大的项目投资宁波,截止底,累计批准外商直接投资企业10026家,投资总额406.8亿美元,合同外资254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22.7亿美元,29家世界500强公司在宁波投资兴办56家企业。他们抓精神文明建设,着重抓教育文化事业发展,抓科学生活方式的倡导和示范,抓城乡生态环境保护和环境污染治理,抓各行各业的工作和服务规范,抓社区文体活动的开展,抓社会运行秩序的管理,从而达到提高人的素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4、干部有敢于直面困难与挑战的精神状态,有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来担起建设跨世纪的重任。一个地方能否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干部的精神状态和干部的素质起着关键的作用。或许诚信、务实、开放、创新的宁波精神是最好的诠释。一是责任心、事业心、使命感。学习考察中,不管是党政干部还是党校教师,无不传递着一种时不我待的忧患意识和奋起直追的时代精神,都以发展为己任,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二是不满足已有的成绩,自我加压,超越自我。宁波把上海作为自己赶超的标杆,规划跨行政区域,以都市圈来统筹整个大宁波市的发展。三是敢于突破、敢开先河,按照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为有效发挥北仑区域的整体功能,理顺了北仑区、开发区的管理体制,两区合并,实行“一套班子,两块牌子”,推动了北仑区域的快速发展。四是埋头苦干,求真务实。务实的宁波人长期受浙东学派的熏陶,强调的是要实事求是,低调办事,不事张扬,众富不露富。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目前正面临着全面接轨沪杭的机遇和挑战,以及周边城市的激烈竞争,如何在竞争的夹缝中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综合实力确保嘉兴首位、浙江领先和全国升位,宁波的经验值得借鉴。我们应围绕打造环杭州湾现代工贸强市、长三角文化旅游名市、杭嘉湖宜居创业新市这一目标,在发展大产业、构筑大载体、促进大统筹、优化大环境上下功夫,努力促进由小康向现代化的历史跨越。

1、在发展大产业上要明确两个支点: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在产业经济中,先进制造业体现产业重心,现代服务业体现增长潜力。先进性是制造业生命力和竞争力的根本体现,打造先进制造业的第一条就是要把科技、信息、人才切实武装到企业中去,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引进先进管理理念,向科技要效益,向信息要效率,向人才要发展。与此同时,要积极应用先进适用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改造提升,努力培育和发展高新技术。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就是要立足现实基础,抓住皮革经编、家纺印染、印刷包装、机械电子、医药化工等“1232”产业,通过扶强扶优、合并改造等途径,大力培育发展龙头企业;要发展壮大中小企业,使龙头企业与配套的中小企业形成紧密协作和比较健全的产业链,从而提升产业发展层次。要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就是要立足生产业的支撑和推动,加大经济增长的中间投入。要按照跳出工业抓工业的思路,推动现代金融、现代物流、现代商务等生产业跨越发展。特别要重视金融体系建设,积极探索建立以民间资金为主体的风险投资资金,引进一批外资外地银行,强化信用担保,拓展资本市场,改善金融生态环境,为发展提供强大的金融支持。

2、在构筑大载体上要突出两个重点:基础设施建设、工业园区建设。要致富先筑路。积极推进高速公路连接线、运河改道、通村达户到组道路建设,构筑公路、铁路、水路等多种运输方式协调发展的综合运输网络体系,努力发挥综合交通运输优势,方便与外界的联系,缩短与各地的时空距离。要进一步理顺省级开发区、省级特色工业园区和镇工业功能区的管理体制和运作机制,通过大开发、大投入,实现大集聚、大招商,真正构建发展的大平台。要突出产业的专业化布局,引导分散在全市的块状经济向园区集聚,加快推进园区布局结构的调整,更好地发挥集群功能。要加快各工业区的信息化、生态化改造步伐,着力建设数字化、循环型园区。

3、在促进大统筹上要抓住两个节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城乡社会事业一体化。从的实际来看,统筹发展的重点是统筹城乡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突出产业建设、农民增收这个关键环节,按照城乡一体化的思路,着重做好发展设施型农业、城郊型农业、观光休闲农业、外向型农业和生态型农业等五篇文章,加快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建设;培训和扶持农业龙头企业,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要把握减少农民、减少村庄的社会发展趋势,长远性、高起点制定好新农村建设规划,力促城市文明向农村文明辐射、城市文化向农村传播。深入开展“小康示范、百村整治”、“生态家园”工程,大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推进社会事业发展,加大对农村文化事业的投入,挖掘本地传统文化资源,培育乡土文化,繁荣农村文化事业;加强城乡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建设,建立健全农村疫病控制、卫生监督、妇幼卫生机构,尽快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网络。推进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切实解决好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加大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建立健全城乡教师对口制度,调整全市中小学校布局,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推进城乡基础教育均衡发展。

中学考察报告篇8

一、清徐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概况

清徐县位于山西省中部,太原市郊,总面积609平方公里,人口30万,辖4镇5乡193个行政村,是全国四大葡萄名产地之一和山西老陈醋的正宗发源地。全境依山面川,汾河纵贯,交通便利。近年来依托独特的资源优势,形成了以食品加工、清洁能源、冶金铸造、新材料、新型建材、高新技术、精细化工、运输商贸为主的经济主框架。食醋、暖气片、出口焦、金属镁四大产业规模为全国之最,全县综合经济实力居山西十强县之列。XX年清徐国民生产总值达39.16亿元,乡镇企业总产值73.21亿元,财政收入达3.11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118元。同时,城镇建设日新月异,旅游服务业方兴未艾,各项社会事业蓬勃发展。

近年来,清徐县经济迅猛发展,城市面貌日新月异。但是,城市急速扩张裹挟进来又来不及消化的村庄形成了典型的“城中村”现象。处于清徐县经济、文化、政治中心的迎宪、春光、南营留、西关四村就处在这样一个尴尬的位置。

XX年底,新一届清徐县委、县政府站在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执政为民的高度,把提升城市功能和品位,改善居民人居环境的城中村改造工程提上议事日程,并于去年11月28日召开全县城中村改造工作动员会,正式拉开了城中村改造的序幕。

清徐县在兼顾经济发展、农民利益、城市建设的基础上,按照“整体展开、重点推进、分步实施”的原则,实施城中村改造。城中村改造后,将撤销原迎宪、春光、南营留、西关四村村委会、党支部,组建成立新的居委会和党的组织,社区居委会负责管理居民的日常事务,原村全体在册村民全部转为城镇户口;原村集体资产由新成立的工贸股份有限公司负责经营管理,全体村民既是居民又是股民;原村全体在册村民以股民的方式参与原村集体资产的收益分配。

为了体现最大限度地让利于民的原则,县委、县政府就城中村改造作了以下规定:零费用整体转户,所需费用由县政府承担,转户后符合条件的居民纳入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范畴;村改居后,原城中村居民按照新的区域划分,纳入新的社区居委会管理,并参与原村集体资产收益的分配……一言以蔽之,就是在改造后,原城中村居民将同时拥有农民和市民的双重身份,同时享受城市居民和公司股民的双重利益。

在推进城中村改造工作中,驻村工作组人员讲大局、讲原则、讲奉献,积极主动投身其中,不厌其烦处理问题,做深入、全面、耐心细致的宣传发动工作。有的居民一时不理解,工作人员坚持骂不还口,笑脸相迎,主动帮助群众解决困难,赢得了他们的理解和信任,得到了他们的配合和支持。

通过城中村改造,使得农民的组织形式、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向更有利于城市化管理、市场化经营的方向转变,实现管理职能和服务职能的分离,通过全体居民的共同努力,最终建成组织健全、环境整洁、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的社区居委会。目前,清徐县城中村改造工作正在积极推进,这将是一个全赢的结局。

二、几点启示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在短短的1天学习考察中,考察团一行不仅亲眼目睹了清徐在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中的高品位发展、大手笔规划、创特色建设以及重实效管理,而且切身感受到各地解放思想、不断创新、勇于开拓、大胆实践的浓厚氛围,可以说,一天的学习考察都是一堂生动的教育课,给予考察团深切的感受和丰富的启发。概括起来,启示最深的主要有以下几点:

我县城中村改造工作首先应从解决农民的市民身份转变、实施改造的“阳光”操作,以及全面落实试点村改造扶持的配套政策等方面,真正实现城中村改造的城市化目标。

解决农民的市民身份转变

城中村改造首先要解决农民到市民、村委会到居委会的转变。在此过程中,政府部门实施土地整理,通过剩余土地和集体财产的整合,达到资金平衡,并建立就业养老等一系列社会保障体系。同时,通过将村集体经济转化成原村民拥有的股份制企业或物业,解决村民转变成市民后的生活出路问题。

改造过程实行“阳光作业”

政府为此营造一个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环境。城中村居住地和生产生活留用地将进行总体平衡,通过阳光作业引进投资商、开发商,同时通过土地整理划出部分地块给开发商实施商品房开发,从而使城中村得到彻底改造,提升整体城建水平。

中学考察报告篇9

现今,中学生的生活,学习环境与其父母一代已完全不同,大部分家庭中的独生子女的高消费生活越来越严重。再者,由于目前一般家庭的经济状况比以前有极大的改善。父母大多不愿自己的子女“受委屈”,又随着家庭观念的转变,家长更尊重子女的意见,鼓励子女发展自身能力。因此,中学生在诸多的影响下消费观念产生了极大的变化。

根据调查数据显示:有零用钱的学生占了被调查总数的98%,没有的仅占1.4%,现在的学生都是家里的“独苗”,家长对自己小孩几乎是百依百顺,疼爱有加,即使自己在省吃俭用,孩子那里总是应有尽有,可是谁也不想让自己的孩子过得好些呢?有些父母在自己的孩子身上放上零花钱,这些零花钱是家长对孩子成长的一部分投资。只有少数家庭的孩子可能每天的生活都是由父母来安排,所以也不需要什么零花钱了。但是对父母来说,高中生各方面的开支较多,学习上的花费明显多于初中生。对于在学习上的正常开销,家长们的出手毫不犹豫的同时,同学们的生活花费和日零用钱,也随之“水涨船高”。

因此中学生的消费行为反映了以下的几种消费心理特点:

1、求新性。中学生处于求新求异、富有好奇心的年龄阶段对外界新事物的接受能力特别强。于是在社会许多新鲜玩意的吸引下,“试一试”的想法成了这种心理的源泉。

2、兴趣性。据了解,由于有的学生是“追星族”便将每月开支中的大部分用在购买自己偶像的磁带或cd上等等,总的来说,主要消费对象自己的兴趣爱好有关,换言之,兴趣爱好越广泛,所花费的款项也就可能同比例增长,更何况现在的学生,兴趣广泛是普遍的事。

3、从众性。身在周围都是同龄人的环境中,加之有不少学生的家境不错,特别容易出现攀比的风气。这便使许多人产生“别人有什么,我也要有什么”的想法,加上时下的某些时尚主题,促进了这种心理的形成,跟进了流行大军。

中学考察报告篇10

领导重视是开展社区教育工作的基础

平湖市、慈溪市开展社区教育工作的时间并不算长,但市区领导对这项工作高度重视。一是注重硬件投入,所考察的四个化技术学校校舍面积均达2000平方米以上,学校的办公设施是现代化、网络化、信息化,二是注重政策倾斜,学校实行四独立,办公经费社区成员人均2元,教师队伍做到专兼职结合,每万人口配备2名专职教师,专职教师基本是“双师型”由市编制委员会批复,三是注重加强领导,镇党委一把手书记亲自担任社区教育委员会主任,其他职能部门领导为成员的社区工作领导小组,全市还建立了以县社区学院为龙头、乡镇化技术学校为依托、村居为骨干、居民家庭为学习点的社区教育网络。

紧贴需求是开展好社区教育工作的关键

平湖市有着独特的地域优势,陆地面积537平方公里,人口48万,外来务工人员达32万,常住人口80万。海域有1083平方公里,海岸线长27公里,有部级深港码头,机电、服装是主导产业,近年又积极实施城乡均衡发展一体化格局,独山港镇、新仓镇社区教育中心抓住有利时机、因地制宜,积极开展新型农民培训。一是针对外来务工人员多开展劳动力转移培训,让外来务工人员掌握一技之长,努力使他们学得会、用得上、留得住,为本地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二是积极实施蔬菜工程、现代农业、都市农业工程,随着大量外来务工人员的涌入,无疑给城市生活带来更多需求,他们把培训重点又放在都市农业上,既提高了农业的产出,又满足城市蔬菜供应需求,可谓一举两得。三是城乡发展一体化,农民集中居住后农民变成市民,就需要开展农民素质提升工程,这三大工程作为新型农民培训工作重点。受到了党委政府的肯定,外来务工人员的欢迎,当地农民朋友认可。社区教育向纵深发展,除了开展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外这两所学校努力地当好政府参谋,主动为企业服务。独山港镇化技术学校花重金聘请高科技管理人员为企业做领导的智慧、企业管理与转型升级、企业品牌与企业文化等专题讲座。新仓社区教育中心走校企合作之路,专门为进日资企业举办日语培训班。他们的培训应该说非常贴近企业实际,帮助企业解决困恼,真正为企业着想,主动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

创新思路是开展好社区教育工作的举措

慈溪市有15个镇5个街道,为扎实有效地搞好社区工作,他们创新思路、整合资源,把全市化技术学校组建为5个集团,其目的是发挥集团优势、克服每所学校在培训工作上势单力薄的局面,组建集团后可以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如一所学校举办培训班,相关的学校只要打开数字化接收器就可以组织学员在自家里接受相应的培训,不仅节约了培训成本也方便了学员就近培训。为打造特色、发展一镇一品,市教育局根据各镇的产业特色,为全市每所成校投入200---300万元,建好实训基地。在掌起镇成校我们看到的是数控实习基地、在龙山镇成校我们看到的是电工装备车间实习基地,在新型农民培训上,掌起镇成校利用自家的30多亩农业实训基地,以引种、试种、培训、推广、咨询服务为宗旨,真正做到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帮助农民赚,在培训形式上实行“菜单式”、“订单式”和送教下村式培训。龙山镇化技术学校学校坚持“面向农村,服务经济”的办学宗旨,加快推进社区终身教育事业发展,注重实效,树立品牌,争创示范,不断拓展办学渠道,他们通过自主和联合办学有机结合,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档次不断提高,开设了网络教育、成人函授大专、成人高中、成人中专等多种形式的学历教育,特种设备管理与操作、计算机、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劳动预备教育,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母亲素养工程培训,老年大学,普网培训以及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社会教育、社区活动等。此外两所学校还组建研发团队,开发编写六门社区教育课程和10多本社区教育读本。

几点启示

通过学习考察期间的审视对比,我们深切地感受到成人教育、社区教育如何创特色,如何发挥农村成人教育的职能,带领农民致富、社区文化繁荣等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1、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思维,切实为农村发展提供智力支持,诚然我们宝应的经济和他们沿海发达的地区相差甚远,学校的硬件设施、教学设备有很大的差距,虽说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但我们不能安于现状、更不能墨守成规。要勇于开拓、不断创新,要做到只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借口。

2、校长是一校之魂,必须树立高度的责任感,必须端正办学思想,要认真学习、领会外地先进成功的经验和做法,要多研究、善思考。利用本地资源、结合本地实际做大做强我们自己的品牌,目前主要是在新型农民培训、品牌培训、技能学历双提升上如何做出精品、做出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