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考察报告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04:37:07

图书馆考察报告篇1

1图书馆员专业化实现途径

1.1专业课程认证

目前,取得高等院校图书馆和信息专业学位或文凭已成为进入澳大利亚图书馆与信息行业从事专业工作的入职资格。aLia作为全国性行业标准组织,负责对大学和职业技术教育学院开设的专业课程进行认证。目前有10所大学提供本科生和研究生层次认证课程,有17所职业技术学院提供职业技术教育层次认证课程。aLia课程认证与会员类别相关联。已学完认证课程并取得学位或文凭,同时符合aLia章程的入会申请者可直接获得专业会员资格,其中学士学位、研究生文凭或硕士学位获得者可获得馆员会员资格,职业技术教育文凭获得者可获得图书馆管理员会员资格。上述两种会员资格通常作为从事图书馆和信息专业工作的必备条件。

1.1.1认证目标2013年aLia的课程认证综述表明,课程认证的目的是促使图书馆与信息专业教育提高质量,确保学生能体验到高水准的课程,从而为用户提供优质高效的图书馆与信息服务,并帮助用户提高信息素养[2]。为使未来的专业人员履行好这一重要职责,专业教育必须使学生具备以下素质:掌握核心专业知识和技能;提升和捍卫图书馆与信息服务的伦理价值;理解用户信息需求和动态的信息环境特点;理解本行业对国家的重要性,为行业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做出贡献;注重专业研究、继续教育和职业发展[3]。

1.1.2认证原则与标准课程认证关注的重点是确保课程质量以及课程与当前和未来专业实践的相关性。认证要求:课程包含核心专业知识和技能科目,以确保最高标准的专业实践;课程项目提供了灵活多样的授课模式,配备了数量充足的合格教师和优良的设施设备,制定了质量控制政策;通过课程项目与本行业之间的协商机制,使课程获得来自行业的建议和支持;鼓励和促进教师与本行业从业人员之间的交流和交换;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以促进专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4]。作为审查依据的认证标准包含以下主要内容:(1)课程计划:课程目标、入学要求、学生支持。(2)课程内容:科目设置、课程实施、学习活动。(3)学生考评:作业、实习、学前资历认可。(4)师资力量:教师数量和专业水平、授课资格、交流与进修。(5)资源配备:设施和设备、信息与通信技术、图书馆与信息资源。(6)质量保障:设立课程咨询委员会、开展课程评估。(7)政策机制:课程对学校战略重点的体现、教师科学研究支持[5]。

1.1.3认证方法与流程申请课程认证的学校需要提交回应上述标准的文件,并通过由教育机构相关人员、aLia教育项目负责人和本行业从业人员组成的考察小组实地考察的方式进行审查,审查结束后aLia将考察报告提交给该校以正式确认认证结果。课程认证一般为每五年一次,为确保长期质量,已获认证的课程项目还需通过提交“年度课程报告”的方式接受监测。所有认证和监测过程都由aLia记录在案,有据可查。获准认证的课程会在aLia网站上进行公布,并与提供课程的学校链接,以供有意注册的学生和有意招聘雇员的图书馆和信息机构选择参考。具体认证流程为:学校提出认证申请aLia向学校发送文件,包括认证指南和调查问卷确定考察小组成员学校返回调查问卷和有关文件考察小组成员审阅文件向学校发送认证考察计划实地考察形成考察报告向考察小组成员发送报告初稿以供审阅和修改向学校发送报告初稿以供事实核查向aLia理事会提交正式报告向学校提交正式报告和理事会认证决定。

1.2职业资格认证

1.2.1认证条件与方法“职业发展计划”是aLia开展的一项鼓励专业人员参加学习活动以提高专业水平和能力,进而获得职业发展的项目[6]。参与该项目满一年并符合相关条件,馆员或图书馆管理员会员即可将会员类别升级为“注册专业人员”,满三年并符合相关条件,即可获得“注册馆员”或“注册图书馆管理员”专业资格。参与该项目的会员需制订计划并参加相关学习活动以获得规定积分、记录和总结活动情况,并接受抽查。aLia每年随机抽取10%的参与会员,对其持续学习活动情况进行审查,以确保参与会员遵守计划并随时保持记录。

1.2.2学习活动类型职业发展计划采取了计分方式,会员可通过参加各种学习活动获得相应积分,每种活动都标明了具体得分。主要活动类型包括:(1)aLia职业发展工具包:利用该工具包制订参加活动计划,并对完成计划情况进行自我评估;(2)短期课程学习:课程由高等院校、成人教育机构或aLia培训项目提供;(3)aLia任职:担任aLia理事会或各委员会成员、各分支机构负责人等;(4)非正式学习活动:包括研讨会、讲座、自学、远程/网上学习、工作场所学习等;(5)主持与报告:担任各种研讨会、讲座、培训课程、报告会的主持人或主讲人;(6)专业阅读:阅读专业期刊、专著及其他媒体出版物。aLia通过网站提供了大量电子版的各种专业读物,如期刊、研究报告、调查报告、标准、指南等;(7)专业写作:在专业期刊上、参与编写专业教材或专著、撰写工作报告和项目报告等;(8)岗位交换:暂时借调到另一部门或机构,从事不同于原岗位的工作;(9)高等教育课程学习:选修单独科目或学习完整课程;(10)专业研究:承担基于工作实践的研究项目。

1.3职业教育培训为使专业人员不断更新知识和技能,aLia与高等院校、相关专业机构、教育机构、有关专家学者等合作,通过开办培训课程、讲座、研讨会等方式,为专业人员提供继续教育机会和知识交流平台。所有课程都可以计入“职业发展计划”积分,一些课程甚至可以计入正式大学课程学分。许多课程都采用了自学的方式,以适应当今繁忙的工作生活节奏,所有课程都可进行网上注册。aLia通过网站对即将开办的课程进行预告,介绍课程主题、授课时间、授课方式、授课对象与目标、课程内容、主讲人介绍、注册信息、可获得的“职业发展计划”积分等信息。课程内容范围广泛,形式多样,既有图书馆与信息专业知识和实用技能,又有其他学科知识;既有现场培训,又有网上授课或利用社会化媒体的在线交流。

2启示与借鉴

2.1行业协会的作用aLia在从业人员专业化过程中发挥了主导作用。一方面,作为制定和维护行业入职标准的专业机构,行业协会通过课程认证的方式保证了专业教育的高质量,使教育机构能够培育出合格的毕业生,规范了从业标准,在入职资格的环节上起到了“把关”的作用;另一方面,通过实施开展职业教育与培训、职业资格认证等活动,鼓励和支持专业人员持续更新专业知识和技能,不仅使专业人员提高了专业素质,拓展了个人职业发展空间,同时也为本行业提供了在日新月异的信息环境下持续发展的动力,提升了行业的专业权威性和社会影响力。

2.2体制改革与创新目前我国图书馆行业管理组织还是以学会系统为主,各级学会在从业人员专业化过程中都发挥了积极作用,如开展专业培训、举办专业会议、组织开展学术研究与交流等。但学会属于学术性团体,由于受体制、机构性质等因素限制,还难以充分行使行业管理职能,如专业人员职称评定等工作目前主要还是由政府有关主管部门主持实施,而专业课程认证、从业标准制定等活动也尚未开展,这也从另一方面表明我国图书馆行业管理组织在这一领域还可以大有作为。目前,图书馆管理体制改革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有关主管部门和图书馆行业管理组织可以利用这一良好契机,推进图书馆行业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将学术性行业管理组织向行业协会的方向过渡、重组、转制,下放政府管理权限,强化行业自主管理职能,充分发挥行业管理组织在从业人员专业化过程中的作用,进一步推动我国图书馆职业的专业化建设。

2.3专业化目标与要求明确的专业化目标与要求是实现从业人员专业化的前提条件。aLia制定并向全行业和社会公布了相关政策声明,以实现行业目标为目的,对从业人员需要掌握的核心知识与技能、需要具备的专业素质、应该达到的专业水准等提出了明确具体的要求,成为开展一系列相关活动的基准。目前,我国图书馆行业管理组织在这方面尚未制定具体政策或提出明确要求,但从业人员专业化问题已颇受关注,如2014年中国图书馆学会年会就以“馆员的力量”为征文主题,有多个分主题涉及馆员专业化问题。中国图书馆学会可以借鉴国外行业协会的先进理念和实践,展开进一步研究,制定出符合我国国情、适应当前行业发展需求并具有一定前瞻性的图书馆员专业化目标与要求,为我国开展相关工作提供原则性的指导。

2.4专业教育与认证提高专业教育质量是从源头上保证从业人员专业化的重要途径,课程认证就是有效的实施方式。对我国图书馆行业和图书馆学专业教育来说,专业课程认证都是一个新领域,可以学习国外行业协会已取得的丰富经验。aLia课程认证政策完善,目标明确,标准详尽,程序规范,可以为将来条件成熟时我国开展相关工作提供借鉴,同时也可为目前我国图书馆学专业教育在教育机制、培养目标、核心课程设计等方面提供参考。

2.5职业资格评定目前我国与国外图书馆行业职业资格认证制度相类似的是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职称)评定制度,在这方面也有许多可向国外行业协会借鉴之处。aLia职业资格认证在制度设计和实施方法上呈现出以下特点:激励机制、动态化管理、注重实效、灵活性、个性化、可操作性强等。aLia十分重视专业人员的持续专业学习和技能发展,要求他们在参与职业发展计划期间不断进取,增长知识,提升技能,这就确保了整个行业始终处于更新、提升、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状态,而这正是职业发展计划的主要目的。同时学习活动类型既灵活多样又与实际工作相关,避免了单一化专业学习与实际工作脱节等弊端,可供参与者根据实际情况和个人兴趣进行选择,“积分制”也使计划的实施更为简明清晰,便于操作。这些制度和措施为我国图书馆行业相关领域的工作提供了很好的启示。

图书馆考察报告篇2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图书馆使命;和谐社会

所谓图书馆使命,是指图书馆在社会传承和发展中所应担当的角色和责任,是图书馆的根本属性,为图书馆提供了存在的理由,它代表着图书馆的方向和未来,是图书馆未来一段时间内要实现的目标,它是图书馆管理者和从业人员的行动指南,是图书馆开展各项活动的依据和动力,也是图书馆管理决策、效率评价、协调和考核的基本依据。本文试图从历史的角度,探讨新时期图书馆使命的提出、形成以及它的内涵,就新时期图书馆的使命、愿景和基本职能提出一点粗浅的见解。

一、教育使命

学习型社会的提出是对现代社会发展特征的一种理论描述,是指在信息社会中,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信息与知识的急剧增长,知识更新的周期缩短,创新的频率加快,对人的素质的要求提高,人力资源的重要性增加,学习就成为个人、组织,以及社会的迫切需要。2006以“建设学习型政党,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为主题的全国创建学习型社会论坛在上海召开。图书馆是创建学习型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图书馆应该着力于培养全社会的学习氛围,提高学习的持久性、长久性,提倡公民终身学习的兴趣和能力,为公众提供学习空间和学习资料,帮助他们实现个人价值。

实现学习型社会的关键是培养全社会的阅读习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每年的4月23日定位“世界阅读日”,各国政府或民间组织也都在举办各种各样的阅读活动,如英国的“阅读起步”,美国的“大阅读”,台湾的“儿童阅读年”等等。我国多年来更是将提倡全民阅读、建设学习型社会作为重要的国家战略,党的十报告提出了“开展全民阅读活动”的号召,中央和地方政府创办了多种以倡导阅读为内容的大型活动,类似“深圳读书月”这样的以阅读为内容的节庆活动,已经在全国遍地开花。今年全国图书馆年会的主题就是“阅读引领未来”,充分展示了图书馆在推广阅读教育方面以文化人的努力和作用。

在文化部今年下发的“全国第五次县以上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标准”中,“社会教育活动”一项也占有重要地位。在总分1000分的标准中,“社会教育活动”在省级公共图书馆占45分,市级50分,县级90分,少儿馆省级115分,市级100分,县级45分,大体是5%至10%。这是一个很大的比重,要知道,在同一标准中,县一级公共图书馆的建筑设备只占50分,经费和人员只有60分,也只有5%左右。这充分说明国家主管部门对图书馆社会教育使命的认可和重视。

二、保障信息公平使命

图书馆是开展“知识服务”的社会设施,在这种服务中必须确立维护社会信息公平、保障公民信息权利的理念。信息公平是在信息社会中凸显出的理念,是公平、正义、平等现代观念在信息活动中的体现。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信息获取机会的公平,信息技术手段使用的公平问题。由于地区发展的不平衡,人们贫富差距等原因会形成信息鸿沟,信息鸿沟使得信息更多地流向信息富有者,信息贫困者更难更少地获得信息,形成信息马太效应。这种信息的偏向性流动,使得信息弱势群体、信息匮乏者所获信息的内容、层次、种类受到很大局限,失去了获取信息的自由,损害了公众平等获取信息利益的权利,深化了信息供求的矛盾,使得信息的供给无法满足最普遍的公众的信息需求。图书馆是弥补信息鸿沟的重要渠道,它的最大优势在于“公益”。根据2011年初文化部、财政部《关于推进全国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免费开放工作的意见》,大部分公共图书馆都实现了免费开放。杭州图书馆馆长褚树青的宣言“我无权拒绝他们(乞丐)入内,但读者有权选择离开。”充分体现了图书馆对信息公平的追求和坚持。

二是信息获取资源的公平。获取信息资源的公平是保护公民知情权的需要,公民的知情权已经被写入国际公约,是重要的基本人权之一。保护公民知情权要求信息的公开透明和自由流动。2008年5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十六条第一款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在公共图书馆设置政府信息查阅场所,为公民、法人或这其他组织获取政府信息提供便利。这项规定是在国家层面上我国法规对图书馆参与政府信息公开的明确要求,意味着图书馆作为政府信息公开的义务主体之一在实现信息获取资源的公平封面将起到的重要功能要。在“全国第五次县以上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标准”中,特别增加了“政府公开信息服务”的考察项目。许多图书馆都在显著位置设立了政府公开信息查询点。

三、服务社区,建设和谐社会的使命

英国在2003年的《未来框架》中,明确提出了促进社会和谐(socialcohesion或socialinclusion)的使命。这个使命是指公共图书馆的以下责任:利用公共图书馆在社区内的优势和各种服务,为社区提供安全、温馨、中立、面向所有人的空间,充当社区的公共港湾;通过信息服务和终身教育服务帮助弱势群体提高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主动寻找图书馆的“非用户”,为之提供针对;帮助社区居民建立共同的社区身份意识,减少社会排斥。在我国,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并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重大使命。公共图书馆作为国家开办的公益性文化机构,以其独特的功能和内在的文化力,如丰富知识、提高素质、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娱乐身心等,在繁荣先进文化、促进和谐社会建设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根据文化部最新统计数据,2012年,全国共有县级以上独立建制的公共图书馆3076个;而据图书馆界第一份综合性研究报告《中国图书馆事业发展报告2012》,县县有图书馆的目标基本实现,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基本形成;第一个公共图书馆服务国家标准《公共图书馆服务规范》;手机图书馆、24小时自助图书馆等新的服务形式发展迅速;总分馆、流动图书馆、图书馆联盟等多种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模式日趋成熟;图书馆新馆建设持续升温,出现了一批堪称城市标志性建筑的图书馆。遍布城乡的图书馆提供了充满人文关爱的服务,各种社区服务活动丰富多彩,遍地开花,包括讲座、展览、读书会、演讲会、朗诵会、报告会、主题论坛、专题陈列、新书推荐、网络竞赛、音乐欣赏、影视观摩、参观考察、学术研讨、技术体验、科普教育,等等。在可见的未来,图书馆独特的服务功能很难被其他服务机构、信息渠道(包括互联网)所超越。

参考文献

[1].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共图书馆宣言(1994年)[eB/oL],2011.5.8.

[3]蒋永福.社会包容:现代公共图书馆的使命.中国图书馆学报[J],2009(11):004-009.

图书馆考察报告篇3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中文期刊;期刊采访

中图分类号:G258.6

期刊是高校图书馆馆藏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学术性、前沿性、新颖性等特点使期刊成为进行学术研究活动不可或缺的文献资料。期刊采访工作直接关系到期刊馆藏的数量和质量,关系到合理的馆藏结构,也直接影响了期刊资源的建设、利用和图书馆的服务水平。因此,我们要不断完善期刊采访订购工作,有效提高馆藏期刊质量。

1围绕学科专业合理配置馆藏期刊资源

坚持系统性、针对性、特色性相结合的采访原则。期刊采访要根据图书馆的性质、任务,从读者的使用需要来规划和采集馆藏期刊,突出学科特色和专业特色等,集中建立特色化期刊信息资源,从而使图书馆在馆藏期刊的内容质量、使用质量和构成质量上得到优化。

2确保馆藏期刊的连续性和完整性

刘振兴院士说过:“没有过去的科技文献,就不会有现在的科技发展,没有现在的科技发展,就不会有将来的科技发展。”知识的继承创新、研究的开展提高,都需要借助于连续、完整、系统的学术期刊。期刊能够定名、定时、定量地连续跟踪报道某学科的研究发展动态,因此,只有保证馆藏期刊的连续性、完整性,才能更好地服务读者。

3引入期刊招标的采购运作模式

期刊招标是指图书馆在期刊采购前将采购的要求、条件、方式、程序等公开向有潜力的期刊商通告、公告、邀请函,然后由图书馆对投标商的应标书进行公平公正评价,最后选定中标商并与之签订合同的采购方式。采用期刊招标的采购运作模式,图书馆应从服务、价格和资质三个方面制定评标内容,具体来说,就是从“订到率”、“到刊时间”、“到刊完整率”、“期刊变更情况及信息反馈”、“期刊补缺”、“包装和清单”、“数据服务及加工”等方面考察供货商的服务能力;从“期刊折扣率”来考察供货商的价格优惠程度;从“征订期刊品种和数量”、“合作伙伴的数量”、“年营业额”等方面考察供货商的资质。从而在招标过程中,将期刊的采购资金合理分配,将风险尽可能降低,科学规范地完成招标工作。

4建立多元化中文期刊馆藏体系

目前,以数字技术和网络为主要载体的电子期刊不断涌现,电子化、网络化成为图书馆期刊资源建设的发展趋势,图书馆应当根据学校的专业设置、学科建设、科研项目,在参考读者意见和经费的保障下,确定中文纸质期刊和电子期刊的采购比例,建立多元化的馆藏体系。图书馆订购的电子期刊主要是指期刊数据库,“维普”、“万方”、“清华同方”是我国名列前茅的期刊全文数据库,许多图书馆都有订购,实际它们在核心期刊收录率、学科覆盖率等方面都不尽相同,也有许多重复部分,期刊采访过程中,应了解它们的重复情况,根据学校的专业设置、学科重点、读者需求来选择,以免重复订购。

5提高采访工作者的素质

期刊资源建设在环境变化中不断深化,对采访人员的业务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期刊采访人员要对期刊资源的状况和期刊资源数据库的发展有深入的研究,要有较强的专业技术能力,尽可能满足广大读者的需求,同时还要做好采访前的调研工作,制定相应的采访策略。采访人员要广泛听取专业老师的建议,经常向各系教师、科研项目组学习咨询,从而实现期刊馆藏的科学决策,还要拓展期刊信息采访手段、获取途径,提高数字期刊资源保障的能力,并探讨采访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

参考文献:

[1]徐守杰.数字环境下图书馆学术期刊的订购[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8,(6).

图书馆考察报告篇4

第一部分:所考察各校的特点

一、深圳高级中学

1.概况

深圳高级中学创办于1997年,公办全寄宿学校。学校占地面积65667平方米,建筑面积67000平方米。现有教学班46个,在校生2500人。专任教师200人,其中特级教师3人,高级85人,一级98人,本科以上学历183人,平均年龄36岁。

2.学校建筑特色

(1)学校建筑庄重典雅,具有东方与西欧结合的风格。

(2)建筑群错落有序,色调统一,现代文化浓郁。

(3)教学区,办公区,运动区,服务区划科学合理。

(4)学生宿舍带有卫生间,安装有空调。

(5)大型建筑中设置了图书馆和报告厅等公共设施,绿化面积达40%。

3.校园网络建设投资大,达1200万。各教室有多媒体教学设备,学生机房建设六个,教师备有笔记本电脑。

4.办学特色

(1)分层教学(a、b、c)。(2)学生自律管理。

5、借鉴之处

(1)在建筑设计上可以借鉴其东西结合的风格,以及建筑功能区划的思想(如报告厅连体设计)。

(2)在办学上可以借鉴其分层教学的做法。

二.深圳实验学校

1.概况

深圳实验学校于1985年建校,集高中、初中、小学、幼儿园一体,分为四个部分的独校园。xx年兼并一所民办中学,现该部单办高中。

2.校园建筑特色

整体一般,呈天井形两进院落。但教学功能区划合理,学校绿化面积达标,植物种类多,建有房顶植物园和阳台花卉。

3.办学特色

(1)从管理者到教师在观念上的转变明显。

(2)隐形课程、壁画、雕塑、讲座。

(3)固定活动。

10月份为教学开放周,邀请社会各界随时来校听课,同时为学校提出意见和建议等。

4.借鉴之处

(1)建筑方面:浮雕(深圳高级中学也有)、植物园。

(2)办学方面:教育观念的更新和转变。

三.珠海市第一中学高中部

1.概况

珠海市第一中学占地300亩,现有教学班46个,在校生2500人,于1999年新建,由清华大学设计。总投资2亿人民币。

2.建筑特色

(1)整体规划科学合理,功能区划符合现代示范高中的要求。

(2)各年级的教学楼,学生宿舍楼单列。公用设施:图书馆、体育馆、游泳池等一应俱全。

(3)该校正在新建图书馆和大型体育馆,在功能使用上更为超前。

(4)运动场馆,球类田径分离。

3.办学特色

(1)学校管理制度科学化、程序化。

(2)教研教成果显著(出版了多本教师教研成果著作)。外出考察报告范本

4.现代信息技术

校园网络、教学监控系统、校园电视台和多媒体教学共投资xx万元,属国内一流。

5.借鉴之处

(1)建筑方面:功能区划,各功能区的连通,以及建筑的外型和色调。

(2)校园网络建设。

四.中山纪念中学

1.概况

创建于1934年,由中山先生之子孙科创建。校园面积350亩,寄宿制学校,在校生3700人,教职工200多人。

2.建筑特色

主体建筑群对称排列,红墙绿瓦,中轴线最高处为逸仙堂,左右两侧为庆龄堂、寿屏堂、鹤龄堂等,均以中山先生好友命名。近年竣工的科学馆、体育馆、游泳池、艺术楼与旧建筑遥相呼应,整个校园郁郁葱葱。

3.办学特色

建校60多年来,该校秉承中山先生“为国育人”的遗教,以培养高素质、高层次人才为宗旨,以“中山精神+现代素质”为办学特色,九十年代以来,高考升学率都在90%以上,被省教育厅誉为“低进高出,加工能力强”的学校,多次评为市级、省级、部级模范学校。

4.借鉴之处

(1)建筑古香古色与现代气息的交融。深厚的文化底蕴。

(2)校园文化建设。

五、重庆一中

1、概况:1931年建校,占地220亩,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教职工400人,学生4000人。该校具有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革命经历。

2、建筑特色:沿校园中轴线是空旷的广场和体育场。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体育馆。学生宿舍和办公楼在两侧而立,给人以视野开阔的感觉。

3、办学特色:(1)教学成绩好,每年升入重点院校的学生比例很大。(2)国际交流和联合上取得喜人的成绩,该校与美、英、法、韩、新加坡等国的一些知名中学都有友好往来。(3)“科技四小”活动成果显著。

4、信息技术教育:投资1000余万元。每个教室都有多媒体教学设施,教师都有笔记本电脑,连通100兆宽带。

5、借鉴之处:

(1)建筑方面:广场设计与建设,坡地的绿化,建筑的排列。

(2)办学方面:对外交流

六、重庆三中(重庆南开中学)

1、概况:重庆南开中学创办于1936年,完全中学。现有教学班96个,学生5000人。该校创办以来,共培养出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31人,省部级领导和将军20多人,xx年升入清华大学学生49人,xx年升入这两所大学的学生40人,是一所全国重点中学。

2、建筑特色:中心地带开阔,两翼为教学楼、图书馆、艺术馆、体育馆和科学馆,给人以空旷感觉。建校时间长,正在改造原有建筑。

3、办学特色:

(1)办学质量高。

(2)教研教改工作卓见成效,形成了一支优秀的师资队伍。

(3)形成深厚的校园文化。

5.借鉴之处:

(1)建筑规划要给人以醒目流畅之感。

(2)在校园文化建设上体现学校特色。(校史展览馆将该校风雨60年的奋斗历程缩浓该室)

七、江阳华士高中、华士实验学校国际部

1.概况

华士高中是江阳市华士镇属高中,该校占地100余亩,投资1亿多元,正在申报部级示范高中。华士实验学校国际部属社会力量办学,该校从幼儿园一直至高中,占地面积100余亩。

2.建筑特色

这两所学校在设计和建筑风格上有相似之处。突出南方建筑特色,曲线型建筑多。呈井字形状,四廊相连,外观美,特别是华士实验学校国际部。其幼儿、小学、中学的建筑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教学功能。

3.借鉴之处

(1)在设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学生年龄特点和不同学段教学功能特征。

(2)规划中应考虑学生休闲之地(小公园)外出考察报告范本

图书馆考察报告篇5

>>敦煌石窟覆斗顶的考古学观察(下)敦煌石窟覆斗顶的考古学观察(上)敦煌石窟考古的进展考古学视角下的古代玉带钩初探《敦煌石窟全集》考古报告编撰的探索知识考古学视域下的图书馆史观中国考古学视野下的文化遗产保护考古学视域下的土司遗产:以海龙囤为中心“学科互涉”视域下美术史学与考古学的关系研究地理学与考古学视野下的昭王南征新背景下看中国考古学敦煌石窟考古绘图中的佛龛展开图画法刍议敦煌石窟形制浅谈敦煌石窟艺术临摹的发展与变迁敦煌石窟壁画独特的设色技法研究敦煌石窟壁画中舞蹈形象的文化意蕴为1650岁的敦煌石窟上色敦煌石窟壁画中蔓草纹的语义变迁图说敦煌石窟壁画中的鼓类乐器敦煌石窟中牢度叉斗圣变消失与再现原因再探常见问题解答当前所在位置:

[18]赵化成,高崇文.秦汉考古[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17-18.

[19]佚名.三辅黄图·陵墓[m/CD]//四库全书·史部·地理类·宫殿簿之属.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迪文出版公司,1999.

[20]刘庆柱.西汉十一陵[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157-161.

[21]阎根齐.芒砀山西汉梁王墓地[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294-295.

[22]甘肃省文物队,甘肃省博物馆,嘉峪关市文物管理所.嘉峪关壁画墓发掘报告[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5.

[23]戴春阳,张珑.敦煌祁家湾西晋十六国墓葬发掘报告[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4:172.

[24]左丘明.左传·成公二年[m]//四库全书·经部·春秋类.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迪文出版公司,1999.

[25]陕西省文管会,等.咸阳杨家湾汉墓发掘简报[J].文物,1977(10):12-13.

[26]阎道衡.永城芒山柿园发现梁国国王壁画墓[J].文物天地,1990(1):32.

[27]徐州博物馆,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徐州北洞山西汉墓发掘简报[J].文物,1988(2):7.

[28]洛阳市博物馆.洛阳西汉卜千秋壁画墓发掘简报[J].文物,1977(6):1.

[29]张卓远.汉代画像砖石墓葬的建筑学研究[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11:36.

[30]阎根齐,米景周,李俊山.商丘画像石[m].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1991:20.

[31]河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河南襄城茨沟画像石墓[m].考古学报,1964(1):118-119.

[32]安丘县文化局,安丘县博物馆.安丘董家庄汉画像石墓[m].济南:济南出版社,1992:5-7.

[33]南京博物院,山东省文物管理处.沂南古画像石墓发掘报告[m].北京:文化部文物管理局,1956:3-9.

[34]蒲朝绂.武威汉墓的分期与年代[J].西北史地,1990(1):65,73.

[35]甘肃省博物馆.酒泉、嘉峪关晋墓的发掘[J].文物,1979(6):2.

[36]戴春阳.敦煌佛爷庙湾西晋画像砖墓[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35.

[37]敦煌文物研究所考古组.敦煌晋墓[J].考古,1974(3):192.

[38]甘肃省敦煌县博物馆.敦煌佛爷庙湾五凉时期墓葬发掘简报[J].文物,1983(10):51-52.

[39]何晏.论语集解义疏·为政[m/CD]//四库全书·经部·四书类.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迪文出版公司,1999.

[40]佚名.周礼·春官·冢人[m/CD]//四库全书·经部·礼类·周礼之属.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迪文出版公司,1999.

[41]王充.论衡·四讳篇[m/CD]//四库全书·子部·杂家类·杂说之属.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迪文出版公司,1999.

[42]贺西林.洛阳卜千秋墓墓室壁画的再探讨[J].故宫博物院院刊,2000(6):71.

[43]洛阳市第二文物工作队.洛阳尹屯新莽壁画墓[J].考古学报,2005(1):112-117.

[44]甘肃省博物馆.武威雷台汉墓[J].考古学报,1974(2):90,图版贰:3.

[45]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酒泉十六国墓壁画[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9:4.

[46]孙毅华,孙儒僩.敦煌石窟全集·石窟建筑卷[m].香港:商务印书馆,2003:158.

[47]樊锦诗,马世长,关友惠.敦煌莫高窟北朝洞窟的分期[m]//敦煌文物研究所.中国石窟·敦煌莫高窟(一).北京:文物出版社,东京:平凡社,1982:186.

图书馆考察报告篇6

行动素养:信息时代民众迈向成功的关键

近代文化变迁中的图书馆学思想

文华图专师资力量探析和启示

系统用户搜索行为日志分析

论作为pim对象的个人信息

民办图书馆的概念界定与类型

全民阅读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探索

基于语义搜索引擎的学科知识服务研究

门户网站公众满意度提升对策研究

高校图书馆组织机构变革历程分析

广东省图书馆权利状况调查

民族志方法与图书馆用户研究

农民专业合作社信息服务消费的作用力分析

《图书馆学季刊》及其学术特点刍议

大学毕业生就业信息搜寻行为研究

大数据时代的信息分析变革研究

新市民社区信息服务创新与思考

基于XmL中间件的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研究

专利地图和知识图谱视角的大数据比较研究

中国古代国家修书活动控制史论

文化统计框架中的图书馆:定位与统计指标

图书馆员刻板印象的形成与矫正研究

公共图书馆数字视障资源服务的调查与思考

国外信息服务机构的数据管理政策调研与分析

国外开放存取发展中的政府介入行为分析与借鉴

网络问答社区用户信息行为研究进展及展望

我国图书情报领域大数据研究热点分析

大型电网企业凝炼关键情报课题的途径与方法

图书情报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发展状况调查报告

二十世纪前半期图书馆与中国文化传承研究

面向图书馆的服务等级协议研究

结合替代计量学的数字图书馆知识服务新模式

描述研究人员论文水平的文献计量新指数

研究数据管理能力成熟度模型评析

政府购买图书馆公共服务的背景及实践探索

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在图书馆发展中的作用探析

基于用户信息的馆藏资源语义化研究

数字化平台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应用研究

企业共建共享公共图书馆服务的探索

图书馆学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之他山之石

我国高校学生信息和媒介素养现状调查和分析

语义环境下馆藏资源深度聚合结果可视化框架研究

基于用户声誉的数字图书馆知识社区资源管理机制研究

教育质量管理:aaCSB认证与我国的图书馆学本科教育

国外图书馆行业组织LiS教育认证标准及其质量控制要素研究

英国高等教育质量评估体系中的图书馆与情报学教育

数字化时代的图书馆与情报学第一学位课程体系——基于英美的考察

图书馆考察报告篇7

论文摘要:简要介绍了美国大学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的情况,通过比较,分析了我国高校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在借鉴美国高校图书馆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我国高校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的具体办法。

随着多媒体技术、互联网的广泛应用,读者需求的个性化发展,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层次也更加深入,高校图书馆的工作内容、工作方式都发生了极大变化。图书馆人力资源的数量、质量决定着图书馆事业的活力和发展水平,所以对高校图书馆的人力资源管理也提出了新的课题。由于科学技术水平的领先地位和雄厚的财力基础,美国图书馆事业在各个方面都走在世界的前列。通过比较中美大学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对优化我国高校图书馆管理模式,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一、美国大学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情况

(一)馆员的学历水平

美国大学图书馆里的图书馆员一般必须有美国图书馆学会(ala)承认的图书馆学或信息学硕士以上学位。根据1999年美国图书馆协会(ala)的readex数据库提供的信息,美国高校图书馆中拥有学士学位的信息服务人员占总人数的3%;拥有硕士学位的人员占62%,其中ala认证的图情硕士占57%,非ala认证的图情硕士占5%;拥有双硕士学历的人员占到37%,他们既是图情硕士,又是其他学科的硕士;博士学位人员占5%[1]21。图书馆员即专业馆员,相当于我国中级以上职称人员,图书馆员必须有美国图书馆学会承认图书馆学或信息学硕士以上学位,如果要终生受聘还需要有第二硕士学位,在最初受聘的五年内必须参加有关的培训和学术会议、或工作有突出贡献、或在专业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方可长期聘用,若在五年之内得不到长期聘任就会被辞退或要自动辞职。

(二)馆员的考核制度

美国高校图书馆对工作人员实行严格的绩效评估,并把评估的结果与薪资待遇联系起来。对专业技术人员的年终考核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工作业绩、业务水平与社会效益。被考核者除了撰写详细的述职报告之外,还应呈交有关的附加材料,如同事与直接上级的评语,所参加学术团体领导者的介绍,参加学术会议的通知及本人宣读过的论文副本,公开出版与发表的论著,科学技术革新项目及其成果的论证文件,对今后图书馆发展的建议以及本人下年度的工作规划等,这些都归入被考核者的个人业务档案。此外,图书馆员接受专业继续教育,参加行业内的学术活动,发表学术论文的数量等也要作为绩效评估的内容。专业技术人员的资格评定及其任命不是终生的,一年一次,评聘合一。

(三)馆员的培养机制

在美国图书馆,几乎每个馆员都有接受培训与再教育的机会。国家规定馆员在最初受聘的5年之内必须参加有关培训与学术会议等,平均每个图书馆每年有15万美元的培训费,每人至少每年有2500美元的培训费[1]22。所有的图书馆都要向新进人员提供在职教育。很多图书馆还把达到继续教育的目标与奖金提升或与其他专门奖励结合起来给予工作人员鼓励。另外,为美国图书馆信息服务人员提供继续教育的权威机构很多。1975年在美国高等教育法案的支持下,成立了图书馆继续教育网络。该网站介绍图情界继续教育的动态、计划、课题,进行全国性的协调,对美国图情人员进行高度浓缩的在职教育。此外,诸如美国图书馆协会这样的一些权威性的职业协会,也针对图情人员开展继续教育教程,在协会内部建立了图书馆继续教育信息交流网,开展远程教育等。

(四)人员的组织结构

美国大学图书馆用了较多的人力在参考咨询、公共服务、人员培训和电子图书馆开发上。美国的大学图书馆中,大多数公共服务场所都有充足的专门的图书馆职员解答读者的提问[2]。美国高校图书馆将决策权下放给学科馆员,每个学科图书馆员既要负责有关学科文献的预定、购买、检索、咨询,又要负责学科课题、承接学科项目。学科馆员如果没有合理、多元的知识结构,很难胜任这些工作。美国高校图书馆对于临时项目或任务的完成,普遍采用团队方式开展。同一部门内部分成若干技术小组,不同部门之间的技术小组再进行组合,形成相应服务团队。主要包括技术服务团队、公共服务团队和管理团队。各团队成员主要包括:懂专业的图书馆发展委员会顾问,作为团队队长的图书馆馆长或副馆长、学科馆员等。

二、我国高校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人员的学历水平有待提高

国内高校图书馆馆员的学历以本科及以下为主,而且学科专业单一。一部分人员是图情专业毕业生,但不具备其他专业学科的背景;一部分是具有其他专业背景的人员,却对图书情报知识了解甚少;同时具有其他专业学位和图书情报学学位的人才非常少。知识结构不合理,自然会影响信息服务的效果。很多人员只能从事简单的文献整理、登录、入库、借阅等工作。尽管他们的工作经验比较丰富,但仍然无法满足高校图书馆,对于既掌握现代化信息手段,又具有图书情报知识,并有一定专业背景知识的需求,难以开展专题咨询、信息检索、二次文献的翻译等深层次的信息服务工作。

(二)馆员考核机制不完善

目前相当一部分高校图书馆还保持着原来固有的“大锅饭”分配方式,没有合理的考核机制和薪酬激励机制。首先是很多高校图书馆没有重视考核机制,没有建立科学合理的、完善的考核体制。另外就一般高校图书馆目前的情况来看,专业人才岗位收入和普通工作人员的岗位收入几乎没有什么差别,很多需要高新技术的岗位(例如计算机系统维护、网络维护、专业信息导航等)都是需要由专业人才承担,但在这些专业人才的工资待遇和其他待遇上都没有得到合适的体现,与在普通岗位的工作人员几乎没有区别,这样就与其他单位同等专业技术岗位相比收入和待遇或者偏低,又没有合适的发展空间和科研条件,这样就严重打击了专业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3]。

(三)馆员需要接受培训更新专业知识

如今的图书馆工作是以数字化技术为主的现代化操作,进行图书情报和现代化技术培训刻不容缓。图书馆人员的一次性的学习和教育经历,已经不能满足图书馆及其环境不断发展变化的要求。然而国内高校的图书馆馆员缺乏必要的培训与再教育机制,人员的培训与再教育经费、时间、政策等方面都缺乏必要的保障。整体上缺少统筹规划,在培训对象和培训内容上存在一定盲目性和不规范性。人员培训与再教育的内容局限于图书馆学、情报学、文献检索等学科基础知识,对于针对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在图书馆应用上的培训,在深度和广度上都与实际工作有很大差距。知识结构长期得不到提高与更新,就更难以利用日新月异的技术,服务水平难向深层次发展。

(四)馆员的配置需要进一步合理化

目前,一部分高校图书馆没有科学合理的配置岗位,很多工作由于其工作模式固定、工作内容简单枯燥,使工作人员感觉乏味,缺乏挑战性。还有部分专业性、业务性强的工作是由没有该专业背景、不熟悉该专业情况、不具备该技术能力的人员担当;而部分专业人员在不能发挥自己专业特长的岗位长期从事知识要求低、技术含量低、简单重复性的工作。这种情况很可能造成岗位任务不能高效准确的完成。因此,高校图书馆要充分调动馆员积极性、创造性,使其发挥巨大潜能。只有这样,才能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才能形成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用人机制。如山东工商学院图书馆在这方面做了大胆地尝试。在2005年初进行机构设置之后,重新制定岗位指标,让全馆人员根据岗位,结合个人特长及条件选择所喜欢的部门和岗位。第一,部主任通过报名、演讲、民意投票,最后根据得票高低来决定是谁胜任;第二,进行业务岗位双向选择,每人填报两个岗位,在部主任愿意接受、本人自愿的基础上确定自己的岗位;第三,签定目标任务书,馆长与部主任、部主任与馆员层层签订,使每个部门、每个馆员明确自己的职责与任务,大家共同为实现目标积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4]。

三、借鉴美国成功经验,完善我国高校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

(一)定期进行人员培训与再教育

各馆根据本馆馆情,可举办短期培训班,进行专题或综合性的集中培训;轮流安排职工参加有关学术团体举办的学术研讨会、专题学术报告会等;组织馆员分批到有关的图书馆参观访问,实地考察,学习其他馆的先进经验;组织各种业务水平测试,督促职工不断学习,提高业务水平;定期聘请国内外知名专家来馆开展专家报告会。

(二)建立公平、公正、合理的绩效考评机制

对馆员工作数量和质量的测量遵循客观与公正的原状,对馆员进行测评过程中,注重馆员的工作实际成果,培养和鼓励馆员务实的工作作风。测评程序要包括征求馆员意见、民主评议、民意测验以及馆员参与考评机构等,增加考评工作的透明度,做到考评过程和考评结果的公开。让馆员知道自己的绩效考评结果,对于绩效好的人员是一种鼓励,对于绩效一般或相对较差的人员也是一种鞭策。

(三)合理配置人员的岗位

利用轮岗制度,将馆员交叉派往图书馆内部各个部门或岗位进行学习和工作,让馆员全面直观地了解图书馆的各项业务,训练和提高馆员多功能作业、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可使管理者考察到馆员的业务特长等情况,使他们的能力与岗位相适应。馆员处于适合的岗位上,可以激励他们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组合,建立全新的知识构架,发展各方面综合能力,不断提高个人综合素质,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其积极性、发挥其才能。

参考文献:

[1]胡广霞.数字时代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模式研究[d].天津:天津工业大学,2007.

[2]邓珞华,周欣平.中美两国高校图书馆管理之比较[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1,(1):8.

图书馆考察报告篇8

摘要:文章介绍了广东工业大学图书馆开展学科服务前期的调研和筹划过程,分析了学科服务战略目标的设定和因地制宜的学科团队组建的情况,提出学科化服务推出的模式、方式和工作内容范围,总结了学科服务的两大特色以及取得的成果。

中图分类号:G25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5)05-0048-03

学科服务的创新和推广是适应现代高等教育的一项重大举措,也正在成为图书馆在新信息环境下创新发展的重要出路和主流业务模式[1],成为高校图书馆在服务创新方面的一大亮点[2]。广东工业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重点大学。近年来,学校高度重视学科建设及师资队伍建设,科研整体实力不断增强。广东工业大学图书馆(以下简称“我馆”)为了适应学校学科建设发展的需要,充分挖掘和整合学科资源以支撑学科创新发展,于2012年9月正式推出学科服务。我馆学科服务经过两年多的实践,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因此,笔者汇总了我馆开展学科服务创新实践的案例,分别从前期筹备、开展实施(目标制定、团队组建、推出模式、服务方式、工作内容)、本馆特色以及成效和构想等方面详细介绍了我馆学科服务工作的实践和探索过程,抛砖引玉,以期与同行相互探讨,为共同提高图书馆学科服务整体水平贡献绵薄之力。

1我馆学科服务工作开展的前期调研筹备

我馆管理层以前瞻的眼光,站在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考虑到学校学科建设的发展需要,决心在图书馆开展学科服务。馆领导先后多次亲自带队或派馆里骨干人员出外考察学习,进行了一系列深入的调研和准备工作。如2011年年底,我馆派出学科服务主要负责人及骨干人员,参加了在厦门大学举办的“CaLiS三期建设项目第四期学科馆员培训班”;2012年5月,我馆派学科服务主要骨干人员参加了立足上海交大的“CaLiS三期访问馆员”项目,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学科服务培训学习;同在2012年6月底,副馆长带领员工赴北京中科院国家科学图书馆、清华大学图书馆等进行学科服务的调研和学习。通过这些实地的学习和调研,我馆了解了学科服务在管理层面上应该考虑和设计的原则,掌握了学科服务的模式以及工作内容和细节,为学科服务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我馆学科服务工作的开展和实施情况

2.1组建学科服务团队,设定学科服务战略目标

学科服务是一项对工作人员的学科专业背景、图书情报专业能力、综合素质等要求都较高的工作[3]。我馆推行学科服务,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工作人员的数量和素质问题。首先,从2006年以来,随着退休人员增加,我馆在不断自然减员,每年新近员工非常有限。其次,2010年我馆获得第4批查新站资格。我馆查新站设立在信息咨询部,信息咨询部本身肩负着参考咨询及文献传递的大量工作,所以学科服务的开展,很难再启用信息咨询部的人员。根据实际情况,我馆在读者服务部,即传统的流通阅览部组建了一个学科服务小组,制定了相应的管理方案及实施细则。

为了保证学科服务的质量,馆里把有限的人力放在刀刃上,确定以点带面,初步以机械工程学科作为学科服务的试点学科,确定了切合实际的、面向学校管理层面和学院科研团队的知识服务战略目标,对学科服务目标进行了精确定位[4]。我馆以战略目标为指导,对工作进行了具体部署和调整,希望在试点的基础上,积累更多的经验,并在各种条件成熟后向其他学科辐射。

根据图书馆员工的特点、特长和现实情况,我馆挑选了来自流通阅览部共5名馆员组成我馆学科服务团队。通过两年多的发展,我馆的学科服务团队已经形成了一个以流通阅览部门为主体,完全没有咨询部门、查新部门人员参与的一个兼职服务团队。现在我馆的学科服务团队以一名分管副馆长和一名流通阅览部主任为领军人物,学科馆员4人(包括1名新招聘的雇员),培训学科馆员2人,学科协助馆员3人,学生辅助人员2人,学科服务团队人员职称情况见表1。

从上表可以看到我馆学科服务团队人员的技术职称呈梯级形态,其中副研究馆员和馆员共占46.2%,是学科服务团队的中坚力量。兼职队伍的优势在于灵活度很高,不会对图书馆现有业务造成冲击,以免协调不好反而影响我馆的现有业务(尤其是我馆的查新业务也是一项新开展的业务)。另外我馆在队伍建设过程中,在流通阅览部门发展了协助咨询馆员和学生辅助人员,这是因为随着学科服务工作的拓展,业务量不断上升,原有兼职人员也明显不够,因此发展了协助咨询馆员及学生辅助人员,来辅助学科馆员完成一些任务。辅助梯队的形成,为学科服务工作的系统深入提供了一定的支撑力量。在工作量的协调方面,兼职学科馆员减免流通阅览部门50%的工作量,以便更专注学科知识服务工作。目前我馆的学科服务已达到了良好的服务效果,成为我馆深化服务、提升形象的“名片”。

2.2学科服务的推出模式和服务方式

我馆在组建好学科服务团队之后,制定了详细的《学科服务工作方案》。在图书馆网站上制作了介绍学科服务的网页,并设立了专门的学科服务工作室,每天轮流有2~3名学科馆员值班。学科馆员制作了读者需求调查表、教授访谈推荐函、学科服务学科总名片及个人名片,申请了学科服务专门邮箱。2012年9月,我馆领导带领学科服务人员一行亲自登门,正式将学科服务团队引荐给机电工程学院的领导和学科带头人。紧接着,学科服务团队又对机械工程学院的各个重点科研团队进行了独立拜访,给他们介绍了学科服务的工作内容,听取了各个团队老师的实际需求并作了记录,与他们建立了QQ、电话、e-mail等快捷的服务对接,并对院系、重点科研团队老师进行定期联络和需求反馈。我馆对学科服务也采用了校内新闻、校报、工作会议、宣传栏等多种途径的宣传。

2.3学科服务的工作内容覆盖范围

我馆学科服务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三大方面:学科咨询和资源建设服务,学科信息培训服务,宏观科研分析服务。在一年多的实践中,我馆学科服务团队在兼职服务的时间里,很好地完成了以上的学科服务工作,形成了良好的操作规程和服务范式。有些老师和研究生,通过我们的名片,将需求传递到学科服务团队。下面把我馆所做的学科服务工作内容具体的加以阐述:

2.3.1学科咨询和资源建设服务:主要包括学科咨询类的具体工作,资源荐购、资源推广和提供资源建设的建议。一年多来,我馆分别做了以下工作:①协助科研团队联系购买外文图书、期刊及市场报告等。②为科研团队提供期刊论文、电子图书的原文传递。③进行学科知识库的资料收集、整理和利用。④为重点科研团队提供论文被引情况证明及报奖证明资料,协助重点科研团队申报重要项目的前期资料准备。⑤提供、更新学科SCi期刊信息、投稿指南。⑥进行科技信息跟踪服务,每月提供科技论文、专利的摘要的aLeRt。⑦进行专利发明人的专利分析,为申报不同级别专利奖的申报人提供专利分析报告。

2.3.2学科培训服务:包括新生入馆教育、专题讲座、嵌入式信息素养教育及特色培训。我馆学科服务团队成员有部分教学经验丰富的馆员,在培训的方式上灵活多变,大部分是根据用户的需求开展的,主要有以下的模式:①面向学院,对学院的老师、研究生进行信息技能培训。②面向科研团队,根据需求进行个性化的讲座。③面向科研团队及老师,开展一对一操作答疑培训。④开展嵌入式教学,将信息检索课嵌入科研老师的专业课程或毕业设计。⑤根据共同需求,联系企业技术人员来科研团队开展个性化的培训。

2.3.3宏观科研分析服务:完成宏观科研分析报告是我馆学科服务的一个重点。我馆开展的宏观科研分析主要是针对学校及学科的发展进行选题,通过科学数据和文献资料的情报收集、整理和分析,形成较全面、完整的分析报告。这些报告为充实学校行政部门和各科研院系的决策,提供了参考性的数据依据或事实依据。通常宏观科研分析报告是比较大型的报告,涉及的文献和数据较多,因此基本是团队协作完成。目前我馆已完成和即将完成的宏观科研分析报告有:①《大学生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调研报告》。②《基于webofScience及eSi的广东工业大学科研数据统计分析》。③《广东工业大学专利现状与分析报告》。④《可拓学科科研影响力分析报告》。⑤《海外学术人才信息的情报挖掘》。⑥《广东工业大学化学学科科研态势分析》。⑦《基于eSi的广东工业大学主要学科数据分析》。

3我馆学科服务的主要特色

图书馆的任何服务都要满足适用原则,要紧紧围绕读者需求来开展。我馆学科服务的一个显著的特点是:本着用户需求至上的原则,开展富有个性化、深层次的学科服务。我馆在开展学科服务过程中,在尽量切合用户需求的同时,善于利用与用户联系交流的机会或者在其他场合中发掘用户的潜在需求,引导和激发用户的需求。例如,学科团队完成的大型报告《大学生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调研报告》,就是基于我校当时正在着手进行的深化教学改革,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战略需求,学校为此制定了《广东工业大学大学生创新行动计划》方案,并成立了创新行动计划专家委员会。我馆完成的这份报告,吸收和整合了国内外有关“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相关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报告中着重对国内外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方法,特别是教学方法、课程体系设计、专业设置以及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等方面作了全面的调研,并对我校创新人才的培养提出了一些建议。该报告是我们学科服务小组首次完成的宏观报告,它是我馆在了解到学校的需求后主动提供的知识服务,服务对象是学校相关决策部门。这份报告获得了校领导的称赞,并表示希望图书馆多开展类似的服务。

有了成功的经验,我馆认识到在学科服务工作中,发现需求、主动服务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学科服务不是以往大家都了解的传统服务,因此,用户有时未必了解图书馆还可以提供深层次的知识服务,也不了解深层次的知识服务包括什么内容。我馆在开展学科服务的过程中,随着对用户需求和潜在需求的把握,逐渐认识到深层次的知识服务是创建学科服务品牌必不可少的内容。因此我馆在任何时候都注意抓住时机,致力挖掘和开展深层次的知识服务,逐渐让用户了解学科服务,激发了用户的潜在需求。深层次的学科服务为我馆赢得了多方面不俗的口碑,使我馆的服务形象、服务能力、队伍结构均发生了很大变化。

4我馆学科服务的成效与展望

4.1我馆学科服务获得的认可与好评

我馆的学科服务开展两年多以来,获得了学校、学院和科研老师的多方认可和好评。在宏观层面上,学科服务团队完成的《大学生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调研报告》《基于webofScience及eSi的广东工业大学科研数据统计分析》以及《广东工业大学专利现状与分析报告》,获得了学校决策层及相关部门的肯定,从文献计量的角度给科研管理者提供数据参考。《海外学术人才信息的情报挖掘》是我馆面向人事处人才引进工作提供的信息挖掘,其中涵盖了计算机学院、自动化学院、轻化学院、机电学院、土木学院五个学院共1,000多人的顶级海外华人的通讯地址及代表作,受到人事处的欢迎和好评。在中观、微观层面,我馆对我校原创可拓学科的科研影响力进行了全面的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提供的《可拓学科影响力分析报告》是基于可拓学科研团队要求我馆为他们的报奖做收录证明,通过沟通了解,我馆完成了这份报告,获得了可拓学科研团队的大力称赞,同时我校科技处也将此报告中的数据作为参考。图书馆学科服务团队还开展了面向学院师生的信息技能培训,分别在我校许多学院和校期刊中心举行了讲座。师生听完讲座后踊跃提问,并表达了希望图书馆也能在另外一些学院全面开展学科服务工作的愿望。

4.2学科服务全方位深化图书馆服务

学科服务的开展全方位深化了图书馆的传统服务,在资源建设方面,由于和学院科研团队的近距离接触,资源采购上能获取更多的信息和专业建议;学科馆员和科研老师的无缝联系,原文传递的需求量也逐渐增多。学科服务工作的开展也可为我馆传统的服务建立后备力量,在这两年来,学科服务团队也承担了少量国内外查新、专利查新、专利分析报告及科研团队报奖证明等业务,目前专利分析报告这项任务基本由学科服务团队承担。学科服务团队的成立,为我馆深层次服务挖掘和储备了一定的人才,积累了一定的实力。目前我馆学科服务团队还开拓了2个信息服务平台:广东工业大学――茂名科技信息服务平台和广东工业大学――番禺节能科技园科技信息中心。这两个信息服务平台为我校提供了服务地方科技发展和经济建设的平台,也是我馆积极融入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切实为茂名市、番禺节能科技园的科研机构及企业的科技创新、产品研发、知识产权保护等提供科研信息服务,助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开端。这也使图书馆的知识服务不仅服务于高校,同时也可以服务社会、服务企业,不仅提升了高校图书馆的核心竞争力,也体现了图书馆的公共服务精神。

5结语

图书馆开展学科服务是一个需要不断探索和反复实践的过程。通过两年多来的实践与探索,我们深刻体会到,因地制宜地制订符合图书馆馆情、适应学校科研发展的学科服务战略规划,是高校学科服务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条件;以用户需求为中心,引导和激发用户需求,开展深层次的信息咨询及信息分析和整合服务,是高校学科服务工作深化的关键;构建学习型的高效率学科服务团队,多方面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是高校学科服务工作良性发展的保障。

参考文献:

[1][ZK(#]初景利,杨志刚.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图书馆新消亡论论辩[J].图书情报工作,2012(11):5-11.

[2]初景利.我国图书馆学科服务的难点与突破[J].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12(4):l-4.

[3]陆莉.“211工程”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现状调查与分析[J].图书馆学研究,2013(4):59-63.

图书馆考察报告篇9

关键词:非专业人员;职业成长;构想

收稿日期:2007―11―25

作者简介:陶文萍(1971―),女,汉族,湖北省武汉人,湖北师范学院图书馆馆员,主要研究图书馆学。

非图书馆学专业人员指非图书馆学专业及相关专业毕业在图书馆工作的人员,如中文、数学、物理、英语、计算机等专业的毕业生。图书馆学专业人员和非图书馆学专业人员共同构成图书馆专业人员。①高校图书馆非图书馆学专业人员所占比重较大,有些高校馆高达80%以上,这部分人从事着图书馆工作,抱临时心理和封闭心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部分人的工作态度、工作水平、工作质量直接关系到图书馆队伍的稳定、图书馆事业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所以促进非图书馆学专业人员职业成长极其必要。

一、导师制:适应阶段的培训模式

(一)导师制的基本程序

首先挑选一批品德高尚、事业心强、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图书馆学专业馆员或工龄虽短但业务精湛、创新精神强的馆员为导师,建立“导师库”。首先由新入馆的非图书馆学专业人员提出拜师申请,通过双向选择确定师徒关系。然后图书馆举行正式“拜师”仪式,向导师颁发正式《导师聘书》,签署《导师责任书》,与徒弟签订“二年适应”责任书,明确达标要求。

(二)导师的基本职能

1.导德:主要是引导徒弟对图书馆职业的认同以及对职业责任的认同,具有“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职业理念,无私奉献的职业精神,“爱岗敬业”的精神境界。2.导知:引导学习图书馆学情报学的基本知识、计算机网络知识、数据库知识等。3.导能:指导徒弟结合相应岗位提高所需要的技能,基本能胜任日常工作。

(三)导师制的实施措施

1.轮岗:图书馆定期安排徒弟轮岗,了解图书馆不同岗位的工作职责、流程、应具备的知识和工作技能,熟悉、适应馆员角色。在简单型的岗位(如流通、阅览、文献加工等)上应安排较少的实习时间,在复杂型的岗位(如文献分类、文献编目、参考咨询、网络技术、系统管理、数据库管理等)应安排较长的实习时间。2.现场指导:导师现场指导徒弟如何工作,并针对徒弟的不足,帮助徒弟及时改正,导师每周必须指导三次并作好记录。3.考核:每半年,图书馆根据《导师责任书》对导师进行考核,根据徒弟责任书,采用实践操作和笔试相结合的形式对徒弟进行岗位技能、知识考核比赛,并评选出“先进导师”和“优秀徒弟”,予以表彰并给予一定的经济奖励。

二、学科馆员制:合格阶段的培训模式

学科馆员,是指既具有图书情报专业学科背景,熟悉本馆拥有的各种文献信息资源,又具有某个学科专业知识,熟悉该学科教学科研情况,能够胜任为特定学科的教学科研提供针对的馆员。②适应阶段的非图书馆学专业人员基本上能适应馆员角色,但还需要进一步提高业务水平。由于非图书馆学专业人员具有一定的学科背景,如果再进行图书馆学专业的培训,使他们成为学科馆员,实行个体的人生价值。这样,实施学科馆员制,不但提高了图书馆的服务层次,还有利于图书馆人员队伍的稳定。

(一)学科馆员的工作职责

学科馆员主要为对口院系进行学科个性化服务。工作职责有三个方面:专业参考帮助、学科联络、对口学科文献信息资源建设。专业参考帮助包括馆藏文献建设的咨询和指导,数据库检索;进行学科用户教育;定期宣传推介图书馆的文献信息资源及服务项目,把学科热点问题、发展趋势、代表文献等经过二次、三次分析加工,为学科用户教学科研提供参考;对学科重点用户教学或科研课题提供全程定题文献信息跟踪服务。学科联络主要是负责图书馆与对口学科用户之间的各种联络。对口学科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包括学科馆员结合学科内容、动态,追踪学术前沿,收集对口学科院系的推荐文献信息目录,进行图书馆相应学科文献资源、学科数据库和学科专业导航库的建设管理及协助对口院系资料室的资源建设。

(二)实施办法

先选择高校的重点学科进行试点,每个学科馆员负责与一至多个对口学院或系的“图情专家”进行学科联络和一般的学科参考咨询工作,在此基础上再升级到深层次的文献信息服务和建设工作。形式上学科馆员可采取专职或兼职。

(三)具体培训方法

1.学习

图书馆应建立一套健全的继续教育体系:(1)在职攻读学位。图书馆通过把非图书馆学专业人员送到高校接受系统的、正规的图书情报学硕士教育,重构个体专业知识结构,培养图书馆复合人才。(2)短期岗位培训。通过举办各种类型的短期培训班、专题研讨班开展多种形式技能的培训。(3)自学。组织和引导非图书馆学专业人员根据自身客观条件和工作需要,进一步学习对口学科专业和图书馆学专业知识、网络知识、数据库知识等,提高自身素质。对通过自学形式取得图书情报学专业学历的给予奖励。(4)提供各种机会让非图书馆学专业人员听取专业学术报告,参加国内外各种学术交流活动,组织他们到兄弟院校图书馆参观与经验交流。

2.反思

非图书馆学专业人员不仅要学习、实践,更重要的是在实践中要不断地反思,才能真正在图书馆职业上成长起来。图书馆应积极倡导他们主动进行自我剖析和反省。具体做法:对自己的工作成败进行反思:“成功经验是什么?失败的原因是什么?今后如何改进?发现哪些问题?有哪些困惑?如何解决?”分析自己的现状:“自己的优势在哪里?劣势在哪里?有哪些专业发展的机会?又有哪些威胁?我的目标在哪里?我目前达到什么状况?”等等,并作好日常记录,把日常记录进行整理成为工作指南。

3.交流

馆员在工作中通过个体在对自身实践的反思基础上,又借助于专业理论获得的实践性知识,是具有个性化的专业见解和创意,对个体和集体都是可贵的财富。图书馆应提供各种交流平台,组织学科馆员进行个体、集体层面的经验交流,真实地袒露自己的思想、工作尝试、难以解决的工作困惑,人人参与讨论分析与研究,重构自己的实践性知识。图书馆把这些交流经验分类整理成册,形成图书馆的内部学习资料或工作指南,以促进学科馆员整体职业素质的提升。

三、行动研究法:成长为骨干阶段的培训模式

在学科馆员向成长为骨干阶段进军时,不能仅仅满足于胜任对口学科服务,还应该以科研促服务,服务带动科研来科学地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促进职业成熟。图书馆组织、吸收学科馆员共同运用行动研究法,把行动和研究联系进来进行科研,为行动而研究、对行动的研究、在行动中研究,促进学科馆员从经验型向研究型转化,这就是行动研究法培训模式。

1.行动研究内涵

《国际教育百科全书》中把行动研究定义为:“由社会情景(教育情景)的参与者,为提高对所从事的社会或教育实践的理性认识,为加深对实践活动及其依赖的背景的理解,所进行的反思研究。”③

2.具体做法

Kemmis和metaggart精辟地总结了行动研究的基本过程:计划,即设计一个研究方案以改进现状;实施,即把这个方案付诸实践;观察,即观察并记录实施这一方案的效果;反思,即在实施过程中进行思考、分析和评价研究结果,在此基础上制订下一步的研究方案。④

第一,计划选题。学科馆员在对口学科服务的实践中以敏锐的专业目光发现实际问题并提炼成课题,并且制订方案:思考它是否具有可行性,此项研究期望获得的结果,打算运用什么研究方法,计划安排多长时间等。

第二,实施方案。通过学科馆员运用合适的研究方法和工具,将方案付诸实践,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并根据行动进一步进行计划调整。

第三,观察行动。学科馆员进行自我观察或对他人进行观察,应该知道观察什么,要用专业意识和头脑把行动的结果进行详细地观察、记录,并把它们汇总进行分析、研究。

第四,反思改进。每个学科馆员必须分析评价整个研究结果,反省成败,思考如何改善失误,拟定改进方案后进行反复实施、观察、反思改进。最后把行动成功获得的新知识、新经验上升为理论,从而指导学科馆员的实践工作。

注释:

①刘君君,周进良.高校图书馆非图书馆学专业人力资源的职业生涯开发[J].图书馆学刊,2006,(4):48

②转引自张丽莎.“学科馆员”的深层次文献信息服务[J].图书馆杂志,2005,(12):48.

图书馆考察报告篇10

【摘  要  题】国际信息

【关  键  词】加拿大/美国/图书馆事业/启示

受加拿大麦吉尔大学图书馆情报学研究生院院长麦克奈利(peter  F.mcnally)教授的邀请,笔者于2001年8月—2002年8月,以访问学者身份在加拿大留学一年。期间,笔者曾与美、加多位业内名人、教授、图书情报机构各层次负责人、博士硕士生、专业人员接触和交谈,听取他们对美、加图书馆事业的介绍,同时也向他们宣传我国图书馆事业的新成就。在紧张的研修、工作之余,笔者还考察和参观了美、加东部10余所有代表性的图书馆,并有针性地收集、阅读了一些论文、资料,从而对美、加图书馆事业的发展现状、特点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

1 对5所美、加图书馆的考察情况

1.1 麦吉尔大学图书馆

麦吉尔大学图书馆始建于1821年,是加拿大一所著名大学的研究型图书馆。其收藏的图书、缩微品、视听资料等极为丰富,截至2000年4月底拥有图书1  853  648种(2  196  508册)、连续性出版物14  274种(930  818册,含合订本或盒)、乐谱41  346种  (42  107册)。所有图书资料由技术服务中心(与其它分馆平级)统一采、分、编、加工和分配,并分藏于建筑和艺术分馆、生物学分馆、教育图书馆、数学与统计学图书馆、健康学图书馆、管理学图书馆、人文和社会科学图书馆、伊斯兰研究图书馆、麦当劳校区图书馆、音乐图书馆、法律图书馆、医药史图书馆、自然科学和工程图书馆、古籍特藏部和地理信息中心15个分馆。

据2000年4月麦吉尔大学图书馆年报的统计(以下同),该馆有读者座位5  438个、读者研究室88个,供读者使用的计算机267台,读者用复印机56台。平均每年接待读者300余万人次(节日通常闭馆);校外馆际互借借进图书2万余册次(不含个人所借),借出1.5万余册次;借阅书刊70余万册次(不含续借量),在馆阅览视听资料7.8万余件,借阅保留本18万余册次;解答简易咨询19万余人次,参考咨询17.5万余人次;举办各种讲座、讨论会和参观活动800多场,参加读者达1万余人次。另据2001年年报统计:该馆2000-2001年年度总经费达811万加元。现有正式员工220名。

全馆共有200多个数据库,其中27个数据库已成为学校在线期刊索引系统(peRUSe)的组成部分,其余均链接在校园网上或通过上网预订使用,内容主要有:文摘、索引、全文期刊和百科全书等。该馆还提供电子数据资源服务。其数字化工程始于1996年,政府和私人基金会共计拨款37万加元,用于启动有关加拿大建筑、皮毛交易、县区地图和机械工程技术等6个文献数字化项目。该馆的在线目录(mUSe)涵盖了2/3以上的印刷型和电子型馆藏书刊资料,无论在馆内还是在馆外,查检都非常方便。

1.2 凡尔登市图书馆

这是加拿大蒙特利尔市的一所小型社区图书馆。该馆拥有可通过网上查检的书刊资料10万余种,其中以社科文艺类书刊为主。它提供书刊、报纸、杂志、光盘、录像带的借阅,辟有儿童读物借阅处,一次最多可借15册书刊(包括2盘视听资料)。还提供网上浏览、预约、续借、馆际互借、书展、咨询、为老年人送书上门、为儿童讲故事、导读等多种服务,全年对外开放。馆内的加拿大专题室可查阅近1  000个家庭的史料,从而形成了该馆的一个服务特色。

1.3 魁北克省图书馆

这是加拿大魁北克省政府正在兴建中的一个新的省级公共图书馆。笔者通过与拉克瓦馆长(Yvon-andre  Lacroix)访谈,并阅读了他提供的新馆建设方案、计划等资料及两次亲临施工现场参观,对该馆建设留下了深刻印象。

该馆经过先期国际招标、落实设计方案后,于2001年11月开始施工,总投资9000余万加元(约折人民币5亿元),计划于2003年冬完工,年底对外开放。新馆位于蒙市中心地区,所在地既有多路公交车,又有长途汽车始发站,并紧靠蒙市最大的地铁枢纽站(距市中心图书馆仅一站路之遥)。新馆建筑有6层,其中地下两层附有停车场,留有400个车位;总使用面积为3.3万平方米,铺设电缆线100多公里,可供250名工作人员同时办公;设有2900个读者座席(其中包括400个多媒体工作站),计划容纳400万件藏品(其中包括100万册图书)。新馆将配备800台计算机,均可用于播放DVD和CD,另将配备130台打印机和6台扫描仪。新馆各层布局方案如下:

地下二层:设有地铁连接体、青少年图书馆、会议中心、会议室、展览厅、网络服务处。

地下一层:设有咨询和导读台、办证和借还处、读者活动区、开放14小时以上的图书馆借阅区、报刊杂志借阅处、视听残疾人通道、新读者服务处、咖啡屋、300个座位的礼堂、书展区、林荫道。

第一层:设有魁北克省专藏和家谱室(共有3层,其中两层在夹楼内),艺术作品、广告画和印刷品室,语言和文学室,古籍、艺术家专著和私人档案室。

第二层:设有科学技术室、软件图书馆、经济和商务专题室、职业招聘查询中心、缩微品专藏。

第三层:人文和社会科学室、历史专题室、地图和图纸室、政府文献室、采编和研读区。

第四层:音乐和有声档案室、视听图书馆、行政办公室。

1.4 美国纽约公共图书馆科工贸图书馆

美国纽约公共图书馆是北美地区极负盛名的一个公共图书馆群,它除有1个中心馆、4个研究图书馆(即:人文社会科学图书馆,表演艺术图书馆,斯冈博格黑人文化研究中心,科工贸图书馆)之外,还有80多个分馆遍布全纽约市。4个研究图书馆主要由私人投资,其拥有的4000万件藏品面向18岁以上的学者、研究人员和专业人员开放。

该馆位于纽约曼哈顿区麦迪逊大街188号,馆内设施完备,宽敞明亮,所藏书刊资料涉及广告、天文、银行、生物工艺、商贸、地球科学、经济、工程、环境科学、财经、食品科学与工艺、普通科学、科学史、劳资关系、保险、国际贸易、管理、市场、材料科学、数学、房地产、机器人技术、小型企业、统计学、纺织工业、贸易和技术、交通、工会、城管、动物学等领域,还藏有其它许多专门资料。该馆提供的服务主要有:信息咨询、商务咨询、场馆出租、有偿文献检索与递送、培训、讲座、展览、专题数据库和纽约小型企业资源的查检。读者出具个人身份证件并签字,就可以在该馆或任何一个分馆免费申领借书证(儿童只要能写自己的名字,并有一位家长或监护人的签字,也可免费申领分馆的借书证)。借书证不得转让,如遗失需及时报告,如补办新证则须付款。读者所借书刊资料逾期不还将罚款。所借的书刊、唱片、电影拷贝、录像带、录音带和CD均可还至任何一个分馆(只有两个分馆除外)。

该馆也是纽约公共图书馆系统中的一个专门研究中心,可供借阅的商业贸易类藏品,无论印刷型还是电子视听型,均为各馆之最,其中可供在馆浏览、复制的检索资料如指南、手册等工具书共有6万余册,其余资料如论文、公司信息、业界趋势和统计、营销数据等,则可在该馆或在其它任何地方通过网上馆藏目录查找到;还提供170多种有关商贸、企业、政府、专利和科技信息的数据库供人们检索。其他馆藏电子信息资源有:小型企业信息资源、市场研究和出口研究资料、专利和商标的检索与利用业务培训,为个人和公司提供有偿检索和递送文献等服务。纽约市退休经理人员服务公司的顾问,常年在馆为小型企业主和打算创办公司者免费提供业务指导和帮助。

1.5 加拿大国家图书馆

该馆位于加拿大首都渥太华,拥有2  000余万件藏品,其中有图书、杂志、报纸、视听资料、乐谱、歌集、文学手稿、论文、政府文献和缩微制品等。由该馆等20个加拿大图书馆形成的图书馆联盟,于1997年3月发起了加拿大数字图书馆工程,并将目标定位于:

·阐明和实施数字图书馆计划的策略;

·数字图书馆标准及其最佳实例;

·协调各种业务活动,避免数字化资源的重复建设;

·建立与信息始创者、出版商、信息技术企业、档案馆、文化机构、各级政府机构以及个人用户和机构用户的合作关系;

·提高加拿大数字图书馆活动在国内外的知名度。

加拿大数字图书馆建成于2000年5月9日,数字化网页有:儿童网页(www.nlc-bnc.ca/kids)、教师网页(www.nlc-bnc.ca/teachers)、历史网页(www.nlc-bnc.ca/history)、文学网页(www.nlc-bnc.ca/literature)、音乐网页(www.nlc-bnc.ca/music)等。另外,网页www.nlc-bnc.ca/caninfo可提供按主题查找有关加拿大信息的主要网站;网页www.nlc-bnc.ca/amicus可提供1300个加拿大图书馆的2400余万条全文记录,还可利用其查找图书馆的馆藏和借阅规则,并保存检索结果以编制书目;网页www.imagescanada.ca则可提供有关加拿大历史事件、人民、风土人情的图像资料,获取数以千计的、收藏在各加拿大文化机构网站上的图像资料。

2 美、加图书馆事业的特点

2.1 现代化

由于美国、加拿大图书馆事业均建立在发达的经济基础之上,因此具有明显的现代化特点。以公共图书馆为例,据对加拿大146个公共图书馆(服务范围在5万-10万人)电子服务情况的统计,(2000年)这146个馆有联网工作站1  845  491个,平均每馆30个;在馆使用的数据库有1  593个,平均每馆有近11个;可供馆外使用的数据库有304个,平均每馆有2个多;接受电子方式递交的咨询208  013件,平均每馆接受1  430多件;共接待电子访问(如检索图书馆目录,浏览图书馆网站)1  845  491次,平均每馆接待12  640多次;利用因特网站点11  327  231次,平均每馆77  583次。

2.2 超前化

加拿大紧邻美国,两国在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军事务领域的合作、交往紧密。受美国的影响,加拿大的图书馆专业无论在理论与实践研究方面,还是在事业发展方面都显示出许多超前性。以加拿大图书情报界近几年兴起的虚拟化参考咨询服务为例,1999年先后有10余家公共图书馆、大学图书馆或政府部门牵头,着手实施区域性虚拟化参考服务试验项目。这项服务在美国图书馆界被称为数字化参考服务,也有称之为“实时服务”、“即时服务”和“24小时/7天服务”的。这种服务的基本含义是:读者可在任何时间、地点,通过图书馆或相关机构的国际网络,向图书馆专业人员提出咨询并获得解答。由美国国会图书馆等16家图书情报单位联合发起的全国性“合作数字化参考服务”(CDRS)项目始于2000年初,2001年又有oCLC加盟。而加拿大图书馆界则对国家图书馆在全国性项目中的协调、领导和规范作用展开了讨论。

2.3 规范化

美国、加拿大均是法制国家,人们的法律意识很强。加拿大现有的国家图书馆法于1985年生效,至2001年8月31日曾修订过几次;现有大学的图书馆情报专业研究生教育,执行的是美国图书馆协会认证委员会的标准,且每隔几年要申请认证、接受评估一次,以取得办学资格认证书。各图书馆的借阅规则、借书权限、期限等规定都很齐全,违章则罚款,先来后到,秩序井然,且制度面前人人平等,不存在通过人情关系享受借阅特权的现象。

2.4 社会化

美国、加拿大图书馆的经费主要来自税收。公民利用图书馆的意识、信息意识比较强。国家有法定的图书馆日。公共图书馆普遍附有儿童借阅室,且经常通过故事会等方式来吸引儿童利用图书馆。公民也乐于向各级各类图书馆捐赠、遗赠图书,因而以个人名字命名的图书馆非常多。以加拿大最大的公共图书馆——多伦多公共图书馆为例:其2000年总经费为126  600  159加元,其中市税收109  876  261加元,省税收6  192  240加元,联邦税收622  910加元,图书馆税收4  425  511加元,受赠1  977  610加元,其它收入3  505  627加元。

2.5 人文化

这里所说的人文化,主要指图书馆各项工作所体现出的以人(读者、用户)为本的精神和氛围。这种精神在美国、加拿大图书馆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它们在建筑与环境建设上,多采用库藏与阅览区合一或紧密相连的大开架、大通间格局,讲究通风、采暖、采光、进出便捷(多无围墙)和绿化,设有残疾人专用通道和标识,处处体现着图书馆的人本理念。在文献信息资源建设中,在保证印刷型书刊资料入藏数、质量的同时,亦注重电子出版物等非书资料的购藏,注重数据库的引进与自建,较早就开始了数字图书馆工程;在信息服务方面,各馆均有咨询台,常年解答指引性咨询,另设有专题咨询馆员,各馆主页上均辟有常见问题解答栏,数字化参考服务正在普及;各种馆内路标、库位架位指引牌明显;办证、联机查目、预约借书、复印、扫描等非常便捷(有些馆还有自动借书设备);一证在手,即可借阅所有馆藏资料,包括录音录像带、CD、VCD等,还可上网浏览,发e-mail进行馆际互借等;各种公益讲座、培训、娱乐活动常年不断;多设有馆外还书箱,可在任一分馆归还从其它馆借的书刊……,时时体现着图书馆的人文关怀及对读者的亲和力。

3 对我国的启示

图书馆专业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其事业的发展有赖于经济的繁荣,信息产业基础、通信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信息化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近10年来,我国信息通信产业已取得了巨大发展。已经拥有一个覆盖全国、通达世界的信息通信网,电话用户总数达到3.5亿户,其中固定电话1.9亿户,移动电话1.6亿户,网络规模容量跃居世界第一位。固定网和移动网的传输与交换都实现了数字化,网络的技术层次进入了世界先进行列。计算机的普及程度也在迅速提高,上网已成为许多普通百姓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成就极大地推动了城市信息化、企业信息化和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的发展,也推动了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我国图书馆专业理论研究和教育也已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多名专家入选国际图书馆协会联合会(iFLa)各类分会,本专业国际核心期刊也有了中国编委,这些都是不争的事实;其现代技术的应用水平也与美国、加拿大缩短了距离。当然,我国图书馆事业的整体现代化水平(含广大农村和边远地区),规范化、社会化和人文化程度与美国、加拿大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笔者认为:按照我国现有的发展速度,至少还要10多年方能赶上美、加的现代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