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依赖症调查报告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04:38:18

手机依赖症调查报告篇1

关键词:手机媒体依赖心理90后大学生实证研究

中图分类号:G2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5(b)-0192-01

2015年2月3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1]。截至2014年12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5.57亿,占比由2013年的81.0%提升至85.8%。手机媒体的迅猛发展使得“手机依赖症候群”的规模迅速扩张,尤其是90后大学生对手机的依赖心理尤为显著。因此,研究大学生对手机依赖心理的归因并对症下药就显得十分有意义。

1手机媒体的特点

手机媒体的基本特征是数字化,具有网络媒体互动性强、信息获取快、传播快、更新快、跨地域传播等共性。手机媒体因其载体的特殊性也有其他媒体所无可比拟的优势与特点。

(1)受众正态性。手机依赖的人群普遍呈现正态分布特性,主要集中在中青年年龄段,而那些心智不完全成熟、抗诱惑能力不够强的学生便是手机消费的主流群体,在手机媒体的潮流中首当其冲。

(2)文化多元性。手机文化是当今社会兴起的又一场风暴,很多人被卷进其中,尤以大学生为主要目标。微信、QQ、微博、人人等聊天工具的盛行,手机游戏、网络小说的泛滥让很多学生沉迷其中,影响了自己的学习甚至是日常生活。

(3)归属依赖性。北京安定医院精神科郑毅主任认为,“手机依赖症表现为对手机过分依赖”[2],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手机的滥用,不该用的时候也频繁使用;二是手机过多地影响生活、工作和学习;三是停机或手机不在身边时,身体会出现一系列的不适反应,包括生理和心理反应。”[3]

290后大学生依赖手机媒体的心理成因

手机依赖症,又称“手机依赖综合症、手机综合症、手机焦虑症、手机瘾”,“是指个体因为使用手机行为失控,导致其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明显受损的痴迷状态。”[3]要及时遏制这种痴迷状态的深化,就要从根本出发,揪出其心理因素,由心理来影响行为。对此,该文由调查总结出以下心理因素。

(1)满足心理。手机强大的功能是毋庸置疑的,它简直就像是多啦a梦的魔法口袋,能满足使用者的一切需求。拍照不用相机,付账不用钱包,照明不用手电筒,记账不用账簿,甚至办公都可以不用电脑,直接用一部手机就可以解决一切,功能性极其强大,所以过度依赖的现象就不可避免。

(2)猎奇心理。大学生还未迈出社会,他们渴望了解这个即将踏入却又充满未知的世界,所以手机成了最好的平台。对他们而言,这种方式不用花费任何代价就能得到他们想要甚至于更多的信息。这样方便快捷的信息搜索工具极大地满足了大学生的猎奇心理,一有想了解的事就找手机查询成了家常便饭。

(3)虚荣心理。大学校园里的手机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一种时尚与品位,从最初的iphone4到现在的iphone6plus,时不时掏出自己最新款的手机可以在心理上得到一种虚荣与满足。大学生的群体效应不可小觑,一个人的依赖可以被逐渐放大成一群人的依赖。所以“虚荣心”、“从众心理”、“攀比心理”等不良的心理状态便也成了诱导大学生群体逐渐养成手机依赖习惯的重要因素[4]。

(4)无聊心理。大多数大学生在回答为何如此依赖手机的时候,不约而同地指出是因为“无聊”。大多数人都会在自己闲碎的时间里借助手机打发时间。所谓无聊,均来自于注意力缺乏,只有在不专注的时候才会产生无聊的感觉。

(5)关爱心理。作为90后的大学生,生活在这个竞争压力日益增大的社会,父母忙于工作,而部分同学又是独生子女,每当我们渴望沟通、有情感交流和社交需求时却得不到满足,就只能将自己的注意力转而放在手机上面,通过手机沟通的形式、排解心理压力、实现心理诉求活动[5]。

3手机依赖心理的防治机制

(1)加强社会监督。调查中有87%的大学生承认是社会趋势的发展使得他们越来越依赖手机:购物用“美团”、旅游用“糯米”、照相用“美拍”,这些已经是司空见惯的事情,就连吃饭,学生也更愿意去有免费wifi的餐馆。所以针对这些客观环境我们建议:充分调动社会资源对手机依赖的现状进行观察和监督,同时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引导商家转换经营方式,用产品特色取代用wifi吸引顾客的手段。

(2)加固校园防护。学校应当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6],对有严重手机依赖症状的学生群体及时进行健康教育,鼓励学生排遣不良情绪、释放自身压力,这样就不会将自己的全部心事交给手机。现高校普遍出现wifi覆盖的现象,学校应采取一定的节制措施,如对上网时间进行限制或减少对学生开放的权限等。用外部条件的限制来约束那些自制力不强的学生。

(3)加增自我管束。调查中,上课、走路、吃饭时挂Q、听音乐、看电子书或浏览网页的占到62.5%,而且有47.5%的同学会下意识的查看手机有无短信或来电的习惯,调查中有接近半数的同学承认他们的手机从不关机,而且躲在被窝里玩手机也成为了一种司空见惯的现象,如若睡前不摸手机他们便会焦躁、不安,甚至睡不着。因此,也有65%的同学承认,玩手机现在已对他们的生活、学习、工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他们对手机已经产生一定程度上的依赖。

学生要学会自我管理,作为90后的大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是一个成年人,应以正确合理的态度使用手机,不能盲目地被手机奴役,任它压榨宝贵的时间、左右自己的情绪。同时,及早认识到手机依赖症的成因和危害,防止自己陷入不可自控的地步。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http://.cn/,2015-02-03.

[2]王纯.关注手机依赖综合征[n].健康时报,2005-01-27.

[3]师建国.手机依赖综合症[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09(2).

[4]梁维科.浅析当代大学生对智能手机产生依赖的主要原因[J].山东青年,2012(10).

手机依赖症调查报告篇2

关键词:大学生手机依赖;社交焦虑;对策

手机作为一种新型通讯工具,在现代人的生活中扮演者日益重要的角色,在全世界尤其是中国得到迅速普及。美国市场研究公司尼尔森的《2013移动消费者报告》显示,中国智能手机普及率66%,已超越美国、英国。可以说手机早已融入大部分中国人尤其是大学生生活中。手机在方便生活的同时,也带来新的“苦恼”―手机依赖症。

手机依赖也称手机成瘾、病理手机使用,是由于某种原因过度滥用手机导致使用者出现生理或心理不适应的一种现象。[1]社交焦虑是指对某种或多种人际处境有强烈的忧虑、紧张不安或恐惧的情绪反应和回避行为,一般起病于青春期。处于青春期和青年期过渡的中国大学生正面临着社交焦虑的困扰,若不及时调整,很可能延伸到成年甚至发展成严重的社交焦虑症。

过去的研究有探究网络依赖与社交焦虑、手机依赖与孤独感的关系。本研究旨在了解大学生手机依赖与社交焦虑的相关关系,及两者可能的联系,提出对策,为高校心理健康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一、对象和方法

(一)对象

本研究于2014年4月在海南某高校展开,发放问卷125份,有效问卷114份,有效率91.2%。男生44人,女生70人;大一12人,大二14人,大三32人,大四56人。

(二)方法

1.大学生手机依赖量表

引用问卷,分析后剩余21道题。采用4点记分制,得分3、4分检出符合该项目。符合0-6个症状为无手机依赖,符合7-12个症状为轻度手机依赖,符合13个以上症状为严重手机依赖。Cronbachα为0.801,显示较好的内部一致性信度,量表总分与其它条目相关系数至少为0.41。结果说明,问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

2.交往焦虑量表

交往焦虑量表(iaS),本量表是Leary于1983年建立的,用于评定独立于行为之外的主观社交焦虑体验的倾向。含15条自陈条目,按5级分制回答。所有条目与其它条目相关系数至少为0.45,Cronbachα系数超过0.87,显示了较好的信度和效度。[2]

3.统计分析

采用SpSS19.0统计分析。

二、结果

(一)大学生手机依赖与社交焦虑基本情况

114名大学生中,有手机依赖倾向者49人,占43.0%,其中轻度手机依赖38人,占33.3%,严重手机依赖11人,占9.6%。

大学生社交焦虑均值m=44.12(SD=9.206),低社交焦虑(≤29.12)组3人,占2.6%,高社交焦虑(≥48.16)组28人,占24.6%,中间(29.12~48.16)组83人,占72.8%。

(二)大学生手机依赖与社交焦虑的相关关系

大学生手机依赖与社交焦虑相关系数r=0.361,p

以社交焦虑总分为预测变量,手机依赖为因变量,逐步回归分析,社交焦虑对手机依赖的预测力能解释13.1%的变异量。

(三)大学生手机依赖与社交焦虑在性别和年级上的差异

大学生手机依赖性别平均分女生高于男生,且表现显著差异(t=2.701,p

大学生手机依赖总分在年级上未表现显著差异(F=0.543,df=3,p>0.05),交往焦虑程度总分在年级上未表现显著差异(F=2.429,df=3,p>0.05)。

三、讨论

结果显示,超60%的大学生在排队或其他等待中总利用手机打发时间,超50%因手机消息中断学习,超40%在做事之前总先玩一会手机再做、若忘带手机会感到焦虑不安,近40%会时不时拿出手机看是否有新消息、每次用完后又忍不住再玩手机。这些数据显示,手机依赖在大学生群体中较普遍,对其生活和学习的影响很深。

刘红等2010年贵州4所院校442名大学生测验中,有131名手机依赖者,占总数29.8%。[3]黄时华等2010年广州8所院校536名大学生测验中,有140名手机依赖者,占总数26.1%。[4]本研究114名大学生中,轻度手机依赖占33.3%,严重手机依赖占9.6%。相比之下,本研究中手机依赖比率较大,导致该差异可能原因有:(1)本研究样本总数较小,取样存在误差(2)本研究总体手机依赖比其他高校严重(3)以上调查均在2010年,四年中手机发展迅速,也是手机依赖更深的可能原因。

社交焦虑量表常模来自美国三所大学1140名受检者,其均值m=38.19(SD=9.17)。任顺元对杭州5所大学273名大学生社交焦虑测验均值m=39.173(SD=8.141),高焦虑者占总人数14.3%。[5]认为本研究中大学生群体的社交焦虑现象较严重。

大学生手机依赖在性别上差异显著,女生手机依赖均值较男生高,这与韦耀阳的研究一致。[1]造成这种结果的可能原因是女生在人格特质上较男生更敏感,更易产生孤独、焦虑等不良情绪。交往焦虑程度在性别上差异显著,女生普遍高于男生,这与邢强等的调查一致。[6]但也有学者认为,交往焦虑在性别上并无差异,男性相比而言更不愿意承认自己在交往上的焦虑症状。年级因素对大学生手机依赖和交往焦虑均无显著差异,说明年级可能与这两者无密切关系。

相关分析表明,手机依赖与社交焦虑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即随着社交焦虑程度的增加,表现更高手机依赖倾向。回归分析表明,社交焦虑能有效预测大学生的手机依赖倾向,说明社交焦虑的大学生可能更易产生手机依赖。

四、对策

第一,引导大学生进行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确立目标,明确责任,避免逃避。许多学生因突然改变环境的不适应而迷失目标、空虚寂寞,对手机产生依赖。高校可定期举办相关活动,引导大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确立目标,充实自己。在积极健康的生活状态中,大学生自然会远离社交焦虑和手机依赖。

第二,引导大学生构建完善的社会支持关系,避免孤独。根据韦耀阳的研究,社会支持与手机依赖和社交焦虑呈显著负相关。[7]在面对困境时,若大学生拥有完善的社会支持网络,他们就能利用这些资源。因此,高校应致力建设良好的社会支持氛围,引导大学生构建完善的社会支持体系。

第三,建设心理健康中心,及时做好心理健康干预工作。对新生做全校心理问卷,筛查并个别辅导。平时开展心理健康活动,促进大学生建立融洽的人际关系,缓解社交焦虑,远离手机依赖,发展健康的心理和完善的人格。(作者单位:琼州学院)

参考文献:

[1]韦耀阳.大学生手机依赖与孤独感的关系研究[J].聊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

[2]汪向东(执行主编).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3年增刊

[3]刘红,王洪礼.大学生的手机依赖倾向与孤独感[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2,26(1)

[4]黄时华,余丹.广州大学生手机使用与依赖的现状调查[J].卫生软科学.2010(6)

[5]任顺元.大学生社交焦虑的调查与分析[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7(12)

手机依赖症调查报告篇3

【摘要】随着使用手机的普遍,青少年手机依赖症的出现也越来越多,危害很大,但相关的文献资料很少,给诊疗带来了很大的难度。本文尝试分析手机依赖症常见症状、诊断标准、危害,结合青少年特殊的生理心理特点与手机的特性,探讨手机依赖症的心理成因,及社会、家庭、学校三方面如何共同努力,积极有效地防治青少年手机依赖。

【关键词】青少年;手机依赖;心理成因;防治

1概述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和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手机被称为继报刊、杂志等纸质媒体、广播、电视、网络之后的“第五媒体”[1]。根据美国皮尤研究中心2008年3月5日公布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约51%的受访者认为日常生活中难以割舍手机,45%的受访者认为互联网必不可少,显示美国人对手机的依赖程度高于互联网、电视或固定电话。截至2009年8月底,全国移动电话用户数已达到6.8亿,3G手机用户中10-19岁的用户占到了23.0%,且呈现出稳定增长的趋势。2009年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进行调查发现,有74%的中学生有手机,其中使用过手机上网的占82%;在使用过手机上网的学生中,知道手机网站上有色情信息的占83%。这种迅速增多的“带着体温的媒体”就象一把双刃剑,尤其是对价值观人生观尚不成熟的青少年来说。但是,当前国内外学术界和临床却少有这方面的专门研究,本文希望在青少年手机依赖症的心理成因及防治对策上做些探讨,以期引起社会对该问题的重视,为预防青少年手机依赖症,及早发现,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2手机依赖症状及其危害

2.1概念:

手机依赖症又称手机成瘾,目前全世界都没有统一的定义和诊断标准。虽非正式医疗诊断,但已被认为和赌瘾、毒瘾、酒瘾或饮食疾患类似,属于“冲动控制失序”的范畴[2]临床上一般参照成瘾行为的概念[3],指个体因为反复过度使用手机导致的一种精神行为障碍,表现为认知、行为和生理症状群,导致其生理、心理、社会功能明显受损。最明显的特征是明知道这种行为所带来的严重后果但难以自拔,减少或停止使用手机时出现戒断反应。

2.2常见症状:

①手机是唯一的通信工具,不使用固话;②依赖手机电话簿和短信箱,不用大脑记忆号码和日程信息;③手机没有信号或信号减弱时心烦意乱,无法做其他的事情;④睡觉也要开机,总害怕手机自动关机;⑤经常查看手机,一阵子没收到短信就怀疑有问题;⑥常常觉得手机铃声响了、在振动,可拿出来看又没有;⑦忘带手机或手机不在服务区内,马上心烦意乱,无法做其他事情;⑧接听电话时总觉得耳旁有手机辐射波环绕;⑨经常有手脚发麻、眼睛干涩模糊、心悸、头晕、冒汗、肠胃功能等症状出现[4]。如果以上九条超过五条,已影响生活、学习、工作及家庭等社会功能,持续超过三个月,就考虑诊断手机依赖症,需要介入心理治疗。如果只符合症状标准,但严重标准及病程标准都不够条件,考虑为有手机依赖症状,要提请重视调整,随诊。

2.3危害:第一:通过手机上网或短信的交往是虚拟化的交往,可能导致现实交往能力的退化,不利于健全人格的塑造。第二:网络及短信中的不良信息,会影响认知判断能力不成熟的青少年。第三:过分使用会影响学习,分散注意力,且客观上为逃课、舞弊提供了条件。第四:造成不必要的消费,助长攀比心态,加重父母的经济负担。第五;造成潜在的不安全因素,如有的学生边走边打电话,增加被抢劫、车祸等几率。第六:对身体的影响:主要对视力、听力的损害,尤其是手机的辐射,手机垂直时头颅吸收率为总功率的38,大于倾斜放置时的34.4[5]。尤其对未成年人,他们使用手机吸收的辐射量比成年人多50%,最终可能损害中枢神经系统,引发肿瘤。[6]

3手机依赖的发病机制

传统成瘾行为的研究分为生物医学模式、心理模式和社会系统模型。[7]现代社会则广泛采用Gegorgeengel所提倡的健康与疾病的生物心理社会模型[8],认为健康和疾病取决于生物、心理、社会三个因素的共同作用。青少年手机依赖症也取决于以上三因素的共同作用。

3.1青少年心理生理共同特点:

青少年处青春期,生理上是个体身体发育的鼎盛时期及性成熟时期,心理上则发展相对缓慢,处于自我同一性整合时期,从幼稚向成熟过渡。心理生理发展的不同步,使青少年呈现种种特殊的矛盾和表现,经历种种心理危机,特别容易出现心理行为问题[9]。他们要求独立,标榜个性,丰富的内心需要释放,而手机具有便携性、即时性、隐秘性、美观性及强大的多种功能,同时是一种外化的成熟象征,使用手机有助于其在同龄群体中获得地位和认同,手机理所当然地成为青少年的宠儿。尤其是短信,刘素娟等曾对上海青少年做过调查,显示78.5%的青少年短信费用占到手机费用的一半以上,40.3%的人短信费用占到手机费用的80%,62.7%的同学认为用短信交流更容易表达自我,更轻松[10]。

3.2青少年手机成瘾者心理因素

3.2.1成瘾人格特质:中外研究都发现成瘾者多有自卑、害羞、自信心低落、人际关系敏感、自我控制力差、自我评价低等人格[11]。具有这些人格者缺乏社交技巧,在面对现实中无法处理的问题时,易在虚拟的人际关系及游戏中获得安慰和认同。但不同于网络及其他行为成瘾者,手机依赖者还包括了性格外向、好交际者。日本东京大学的一项研究通过多元回归分析提出外向且高赞许动机者容易手机成瘾。高赞许动机者对社交线索更敏感,更倾向于通过迎合同伴的需求,获得好评价[12]。中国青少年使用手机的流行病学的分布需进一步研究。

3.2.2家庭教育:大多数研究发现成瘾患儿父母教养方式多为惩罚、干涉、拒绝、过度保护等,父母正确的教养方式使子女形成热情、自信、独立积极情绪较多的人格特点,促进心理健康发展。[13]西班牙马德里大学2007年对1328个13-20岁青少年进行手机使用调查研究,发现家庭经济状况较好,手机功能复杂,父母没有引导孩子合理使用手机,规避风险的家庭,孩子手机成瘾的概率显著增高。父母之间的关系及亲子关系状况都与手机依赖显著相关[14]。

3.2.3其他因素:研究发现手机依赖者与青少年抑郁症状、网络依赖、吸毒、吸烟、学业不良显著相关,[15]但各共病因素间因果关系需进一步研究,具体案例具体分析。国内外研究还倾向于认为手机依赖症与性别有关,女生比男生比例高。西班牙一项研究显示,20的青少年有手机依赖,女生占26.1,男生只有13。[16]广西师范的一项研究也发现女生有更多的去断反应[17]。因为女性有更强的感知、交流、表达情感的能力与需要,可能感受到更多消极体验而诉求于通过手机获得更多的人际联系,寻求帮助,以使压力和不快得到更好地解决和释放,因此会表现出比男性更多的手机依赖感。男生则喜欢网上冲浪及玩游戏。[18],但澳大利亚的一项研究未显示性别与手机依赖之间的相关关系,[19]也许与东西方国情文化、取样差异、使用的手机依赖标准不同及各地经济状况有关。

4防治策略

4.1国内外防治现状:

虽新闻媒体时有报道青少年手机成瘾的极端个例,但国内学术研究仅仅停留在利弊分析等定性的层面,缺乏大样本的实证定量研究。学校、家庭及社会都缺乏对手机依赖的认识与重视,更谈不上预防。治疗上则无章可循,缺乏规范的治疗机构,政府监管力度不够,有些治疗技术安全性、有效性尚不确切,却公然应用于临床,正所谓“300个网瘾机构有300种疗法”。如山东临沂精神病院杨永信发明的电击治疗网瘾及问题孩子引起了巨大争议。16岁网瘾少年邓森山在网瘾训练营被教官殴打致死,这样的惨剧层出不穷。因此,提高对青少年手机依赖症重视,探索有中国特色的防治策略是当务之急。

国外相对重视青少年的成瘾行为防治。美国网络成瘾中心执行主任金伯利o杨博士2009-04-21在接受《生命时报》记者采访时说,要治疗成瘾行为,尤其是对青少年,要多管齐下,从预防、引导、发现、治疗各环节一起努力。德国网瘾治疗负责人加尔纽博士则说首先要让孩子意识到网络、手机仅是工具,不是朋友,德国心理诊所的治疗师由医学、心理和运动专家组成,治疗手段多种多样,通过帮助孩子们远离“旧环境”,引导他们改变自己的生活。英国心理学家坦尼娅o拜伦博士提出给网络游戏分级,由政府规定,一定的年龄只能使用限制级别的游戏。法国则禁止12岁以下未成年人使用手机。

4.2预防策略

4.2.1社会方面:首先政府要加强监管,规范手机服务商的工作职责,加大查处力度,尽可能从技术层面净化虚拟空间,减少色情、暴力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如美国出台《儿童互联网保护法》,规定所有公共网络资源必须安装色情过滤软件,否则就无法获得政府提供的技术补助资金。其次,提高对科研的投入,构建学术交流平台,学习先进国家的有效经验,少走弯路。其三,要加强公益平台的健康教育,宣传手机依赖的危害及法律风险,引导更多家长青少年产生自我防范意识。

4.2.2学校方面:首先,应积极开展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提高青少年对媒介信息的批判性接收能力。通过班会,讲座,小课题等形式鼓励让学生自己查阅资料,讨论手机使用利弊、手机对身体的影响、手机接听礼仪,手机依赖的危害,在主动探索的过程中让学生对“黑色”及“黄色文化”有警惕性,避免造成手机依赖症。其次,学校与有关部门配合建立不良短信的举报机制,有效控制有害短信在校园里的传播。在新生入学训练时就开始引导教育,防患于未然。既体现人性化管理,有彰显管理的纪律性。在处理使用手机的违规事件时,要避免简单粗暴,化冲突为契机,否则容易激起青少年的逆反心。第三,开展提高青少年心理素质的活动,特别是对高危人群要加强宣教疏导。第四,强化手机积极作用,多维度营造绿色校园手机文化,开拓新的师生、亲子交流平台,如开展手机饰品设计大赛、铃声DiY、重大节日短信大赛等活动,将手机使用的教育和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创新能力、提高音乐素养、审美能力,弘扬传统美德,培育民族精神结合起来。

4.3.3家庭方面:父母首先要加强与孩子的沟通,培养良好的亲子关系,多鼓励引导,少批评讽刺,提高孩子的自信心。合理安排学习与娱乐,培养课余兴趣,增加与人面对面的交流。其次家长应引导孩子如何合理使用手机,在选用手机时尽量选择功能不太复杂,合适学生使用的手机。另外,要多与学校沟通,了解孩子动态及学校规定,互相配合,保持一致。

4.4治疗:

目前无公认成熟方案,多参照网瘾患者治疗。笔者认为对于手机成瘾者的矫治,需要考虑成瘾的年龄、性别、沉迷的内容、类型、严重程度、学生的配合度等不同情况,综合应用认知-行为疗法、家庭治疗、团体心理辅导等方法。如有共病,或戒断症状严重,则需配合药物、物理治疗。总的来说,采用“家庭-个体-团体”综合干预效果较好,其中,家庭的态度是改变问题的关键。如果家长,急于求成,反反复复,没有建立稳定的关注方式,不仅与事无补,反而会使孩子失去信心,使用“破罐破摔”方式应对,给治疗造成更大的难度。在治疗之初,建立设置时要反复强调这一点,既可提高治疗效果,又可避免医疗纠纷。

综上所述,手机并无好坏,关键是如何使用手机。青少年手机依赖不仅是心理问题,更是社会问题,需要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关注高危人群,共同努力才能取得防治最好的效果。目前关于青少年手机依赖症的研究还需要引起重视,需要大样本的调查研究,从依赖的不同类型、机制、特点等多方面做进一步深入研究,才能更好地指导预防及治疗。

参考文献

[1][6]

田丽.手机文化对初中生的影响及教育对策-以济南十二中为例.山东:山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8

[2][12][18]motoharutakao,ph.D.,Susumutakahashi,m.S.,masayoshiKitamura,m.a.addictivepersonalityandproblematicmobilephoneUse.Cyberpsychology&Behavior2009,12(5):501-507

[3]心理治疗学.全国卫生技术资格考试专家委员会编写.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442-443

[4]师建国.手机依赖症.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09,19(2):138-139

[5]侯建强,牛中奇,陈建华,白冰,黄华.手机辐射与人体头颅相互作用的仿真分析.中国生物医学工程报.2009,28(5):713-718

[7]杨波,秦启文.成瘾的生物心理社会模型.心理科学.2005,28(1):32-35

[8]GerringRJ,ZimbardopG.psychologyandLife.pearsoneducationCompany.2002:316

[9]林崇德主编.发展心理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346-358

[10]刘素娟,闵凤.当代青少年短信使用状况的调查分析.思想理论教育,2008,(90):62-65

[11][13]熊锦林.湖南省中小学生网络成瘾.湖南:中南大学.硕士论文.2008

[14][15][16]mercedesSánchez-martínez,m.D,angelotero,m.D.,ph.D.FactorsassociatedwithCellphoneUseinadolescentsintheCommunityofmadrid(Spain).Cyberpsychology&Behavior,2009,12(2),131-137

[17]杜立操,熊少青.大学生手机依赖状况调查及干预对策研究.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9,25(7):26-28

手机依赖症调查报告篇4

【关键词】大学生手机依赖使用与满足

一、理论回瞻及样本特征

(一)相关理论回瞻

1、早期的媒介依赖理论

媒介依赖理论是由德弗勒和鲍尔・基洛奇在1976年提出的,它的核心思想是:受众依赖媒介提供的信息去满足他们的需求并实现他们的目标。媒介依赖理论的基本假设是:一种新的媒介在社会站稳脚跟后,人就会与媒介之间形成一种依赖关系,这种关系具有双向性质,但相互依赖中较强的一方是媒介,他们主要从传播内容方面控制着人,“人越是指望收到有用信息,只要他们还没有失望,他们的依赖性就越强烈。”①

2、“使用与满足”理论

这个理论研究起源于20世纪40年代的美国。该理论把受众成员看作是有着特定“需求”的个人,把他们的媒介接触活动看作是基于特定的需求动机来“使用”媒介,从而使这些需求得到“满足”。②

3、有关手机依赖的国内研究现状

(1)车基金会2006年6月发表《台湾学生使用移动电话调查报告》,其调查对象包括岛内2242名小学生(五年级以上)和大学生,调查显示近7成学生有手机依赖症。③

(2)南开大学政府管理学院的一个学生课题组完成的《“短信文化”对大学生心理及行为影响的问题研究》,课题组对“手机依赖”的定义是:使用手机(短信息)作为其人际互动主要手段的群体,存在强烈的、持续的需求感和依赖感的心理和行为。④

(二)样本特征

本研究在兰州四所高校――兰州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兰州交通大学、兰州城市学院的大学生手机依赖现状及成因进行了问卷抽样调查。本次调查共发放了400份问卷,每所大学各100份,回收率为100%,其中有效问卷398份。所有有效问卷数据录入SpSS11.5进行分析,结果均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样本性别构成中男女比例基本持平;在所有的样本中,按照各校专业比重大小进行抽样,理科和文科的样本总数为73.7%,其他还包括工科、医学、农学、艺术和体育;在年级的样本中,大二(26.1%)和大三(26.1%)选取的样本数最多,考虑到大四的学生大多离开学校去实习,所以它的比例最小,占样本总量的22.6%。

二、调查结果分析

(一)大学生手机使用的基本情况

1、大学生所处的年级与手机使用状况

我们的调点是针对那些已经使用或正在使用手机的大学生展开,对他们使用手机的年限做了四个答案的设计:一年以下、一年到两年、两年以上到三年和三年以上。经过计算这四所大学的学生手机使用年限大都集中在一年以下和一年到两年之间,再通过与年级的交叉观察频次分布,我们可以发现,大一学生使用手机大多集中在一年以下,大四学生使用手机大多在三年以上,与此相同,大一学生使用手机在三年以上的仅仅有6人,大四学生使用手机在一年以下也只有14人。

2、大学生个人手机使用状况

调查数据显示,有90.8%的大学生使用一部手机,同时也有8.8%使用两部或两部以上的手机。究其原因,我们参见表1。

3、大学生的平均月生活费与每月手机话费

在这里我们提出假设,认为大学生的平均月生活费控制每月手机话费,然后采用卡方来验证这个假设是否正确。因为表2中的Chi-Square=132.619,df=20,查表得到明显水平的Significance=0.00005<α值0.05,所以有足够的理由说明大学生“平均月生活费”与“每月手机话费”有关。

再来通过表3来看看它们之间的关系。大学生在300元以下和300到400元之间的生活费,他们的手机话费主要集中在一个区间内,也就是在50元以下;生活费在中间的两档的,手机话费为20到100元;生活费在601到800元和800元以上的大学生手机话费主要落在了50到100元之间,在这一档上也有近45.3%的手机话费在100到150元的。

(二)大学生手机依赖的情况

1、基本依赖情况

在此我们设计了一些隐蔽性的问题,如图4、5、6所显示:大学生的绝大部分“经常”会在出门前确认自己是否带手机,如果发现没有带会“立即回去取”,通常在“手机快要停机时”就去交话费。

2、基本功能上依赖的情况

作为手机的基本功能:电话和短信,我们想知道大学生对哪一种功能更加依赖,因此设计了以下的问题。(见表7、8)

3、手机依赖与社会生活

我们针对这一结论对大学生的社会交往、家庭关系做了一部分问题的分析。其中问到:“手机的使用是否减弱了您与人面对面交流的欲望?”有81.2%的大学生的回答是使用手机没有减弱与他人的交流欲望。为巩固这个问题的答案统计,我们接下来又提出:“手机的使用对您的人际交往圈有什么影响?”时,有高达66.6%的大学生选择了“扩大了交往圈”,仅仅有5.0%选择了“缩小了交往圈”。

四、结论

(一)受众特点

在对大学生手机使用的基本状况进行分析时,我们发现出了以下几个特点:

1、学生中的大部分人是从上大学才开始使用手机的

正如前面所述,大学生使用手机的年限与年级基本成正比例的关系,年级越低使用手机的年限就越少,这说明了大学生在步入这个与自己接触的社会文化不同的大学时,他们急需要一种与外界进行沟通的手段,手机很自然地成为了其间的中介,满足了大学生的需求,扩大了受众(大学生)的社会交往圈;再者,在远离家庭的呵护下,不仅是学生在一段时间内渴求与亲人的联系,同时亲人们也需要利用手机与自己的孩子进行近距离的接触。

而且通过问卷调查我们发现,有高达80.2%的大学生开始使用手机的原因是由于自己生活和学习的需要。手机成为了大学生活必不可少的一种工具。

2、手机基本囊括了大学生所需的所有功能

以前学者研究的结果显示:短信的隐蔽性和自由的特点,避免了直接交流的尴尬;其价格便宜,符合了大学生的消费观念;它的多种形式(包括声音、图片、彩信等形式)更是满足了大学生的口味。大学生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短信一族”。⑤短信功能已经成为大学生手机依赖功能的一个构成部分,但与接打电话功能相比较而言,它还不是学生最依赖的功能。

我们在对大学生使用手机的附加功能的调查中发现,在基本功能不改变的情况下,手机在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必需品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手机内含闹钟、mp3和mp4、游戏、记事本和备忘录、照相机和录像机、电子字典、录音收音、蓝牙红外、wap上网等等。只要拥有一个多功能手机,不必再买其他电子产品去浪费钱财,而且使用起来方便快捷,这就更能满足大学生的需求。

3、大学生手机话费消费观念与生活费多少有关

手机话费的多少与生活费基本成正比例关系(见表3)。在大学生的消费观念中,他们中的大多数是根据生活费的多少进行手机话费消费的,很少有“只打电话,不吃饭”的学生,大多数的大学生还没有失去理智地完全依赖于它。

(二)手机依赖特点:

对于把大学生对手机的依赖说成了一种“病症”这个问题,我们得出的结论是:学生对手机的依赖不是什么病症,这种依赖是正常与合理的依赖,并没有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具体来说:

首先,大学生对手机依赖的现象是存在的。如图4、5、6的结果显示:对手机依赖性已经在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了。大学生接触手机的目的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这种需要和大学生所处的环境密切相关。根据“使用与满足”的理论,我们可以推出:受众(大学生)的心理需要和期望是促使手机依赖行为的前提条件。具体来说,大学生与外界联系与传播信息,就如在自助餐厅就餐,每个人根据自己的口味和食欲来挑选饭菜。在这个“餐厅”里的主角是学生,手机只是为学生服务的。

其次,大学生对手机的依赖是良性的依赖。在我们推理出大学生的手机依赖确实存在的同时,我们也得出这种依赖并没有影响到大多数学生的正常学习与生活。在学习中,譬如在上课时,学生的手机状态有76.0%处于振动状态;一旦接到电话,他们的处理方式也大都是“挂掉,发短信说明并询问”和“挂掉,不予理会”共占73%,这个数据说明手机并没有影响到教师的授课和其他同学的听课情况。这些调查结果都反映出了:大学生并没有沉浸在只有手机的世界里,失去理智。

最后,我们得出结论:大学生的手机依赖更多的是对于手机功能的依赖,而不是对于手机本身的依赖;这种依赖是具有合理性的,不能将其称为“病症”。

参考文献

①谢新洲:《“媒介依赖”理论在互联网环境下的实证研究》,《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4年4月。

②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③《台湾学生七成有手机依赖症》,《北京档案》,2006年第10期。

④《“短信文化”对大学生心理及行为影响的问题研究》,省略。

手机依赖症调查报告篇5

关键词:中学生;手机依赖倾向;对策

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第39次调查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7.31亿,其中手机网民6.95亿,中间包括1.63亿19岁以下青少年,占手机用户总数的23.4%。而依据有关调查资料表明,有相当一部分中学生利用手机在课堂上看电子小说,下课聊微信,晚上休息时间看视频、听音乐,甚至用手机在考场上作弊。这意味着功能日益强大的智能手机,在给我们日常生活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对广大的未成年人,尤其是中学生的正常学习和生活带来严重的冲击。针对这一突出的问题,2015年3月至今,我课题组成员在邓州市组织了初高中学生及家长数百份问卷调查,以及进行师生访谈和移动通讯公司有关领导的咨询,提出中学生摆脱手机依赖倾向的具体对策,以供教育同仁和中学生家长们作为参考:

一、加强家长监督,是预防出现手机依赖症的重要前提

1.在经济方面铲除孩子形成不良消费习惯的物质土壤。中学生的经济来源主要是家长的支持,所以家长在学生平时消费方面给予适当的限制,有利于让孩子远离手机。如每月生活费定时定量支付给学生,尽量少给孩子留大额的零用钱,就可以减少中学生私自购买手机的机会。2.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做好孩子的思想教育和交流沟通工作。为此家长要适时提醒孩子远离手机,尤其是不能玩手机游戏,观看网络不良视频,慎交网友。多讲述身边同龄孩子由于迷恋手机而造成的学习成绩下降甚至出现其他违法犯罪的故事,让孩子对如何使用手机形成正确的观念,拒绝不良诱惑。3.增加亲子活动,促进孩子身心健康成长。在周末或假期,家长要抽出时间,多陪孩子进行有益的体育和户外活动,让他们了解外面五彩缤纷的世界,感受阳光和亲情。多同他们平等沟通交流,少采用打骂、训斥等简单、粗暴的方式来教育孩子。注意尊重孩子真实的想法,让孩子能够信任家长。学会遇到问题,能够及时向家人倾诉。这样培养出阳光的孩子,往往就不会沉迷于对手机的依赖。

二、规范学校管理,是促使中学生远离手机依赖的主要保证

中学生的绝大多数学习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所以学校管理是避免孩子形成手机依赖倾向的重要保证。1.学校要筹资搞好校园公用电话、学生平安卡、校讯通等基本通讯设施建设,使家长能够联系到学生,及时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学习、生活以及思想状况,从而让家长对孩子的在校情况放心。[1]2.学校加强中学生使用手机危害宣传,制订并落实限制校园内学生使用手机制度。我们建议在每年高一新生入校时,及时召开家长会议,通过播放中学生使用手机影响学习和身心健康的视频和ppt图片,以及展示宣传册及专题版面等方式,让孩子家长充分了解智能手机对中学生的危害,为创建无手机校园做好家长思想方面的工作。3.学校在进行校园管理过程中,要采用科学化、人性化的管理方式。我们建议应该是由学校每周开学统一收缴学生手机保管直至周末放学再与返还的办法,有利于中学生理解和配合学校管理工作,避免个别受处分学生出现异常的冲动行为。4.适当增加学校报刊阅览室、微机室开放时间,开齐体、音、美等综合素质教育课。[2]积极引а生认识今天开放的世界和国家蓬勃发展的现状,让美好的中学时代沐浴知识的阳光,让青春释放出活力和正能量,从而为孩子远离手机提供精神方面的支撑;5.创立学校心理咨询室,积极利用心理干预,促使具有手机依赖倾向的孩子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逐步让他们摆脱对手机的依赖。6.班主任和任课教师要引导和督促中学生养成正确使用手机的良好习惯。班主任要在在自习课和晚上就寝等学生爱玩手机的时间,多到教室和寝室检查,督促学生养成不迷恋手机的良好习惯。

三、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能力,是让中学生远离手机依赖的关键

中学生是否拥有良好的自制力,能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决定他们能否远离手机的关键。1.中学生要充分认识玩手机的危害,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不要把拥有手机做为时尚的标志,更不能把携带高端智能手机进入校园做为自我炫耀的资本。2.在学校生活中,要让孩子全身心关注学习过程,促进自身身心的健康成长。以生活朴素为荣,以成绩优秀为荣,以富有责任心为荣,以身心健康为荣;以生活奢侈为耻,以成绩落后为耻,以缺乏责任担当为耻,以嗜好不良为耻。3.要求孩子正确选择交往对象,慎交网友和异性朋友。4.在平时生活中正确使用使用手机。要把它归位为大众通讯工具,而非娱乐工具。作为一位有担当的青少年,自己要控制好手机,而不能成为手机控。必要时,自己可以让家人协助,下载有关戒除手机依赖的app软件,逐步改掉机不离手的不良习惯,力争做阳光少年。

四、通讯公司要为中学生摆脱手机依赖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2015年底,全国移动通讯部门在工信部的统一要求下,逐步实施实名登记制度。结合同移动通讯公司管理人员的访谈活动,以及国外教育部门通过立法方式限制未成年人使用智能手机的规范做法[3],我们课题组成员建议:各移动通讯公司应当规范网络运营行为,对未成年人上网系统服务实行时间性限制。建议每天未成年人手机上网时间不得超过1个小时,尤其要在晚上休息时间(21点后至早上7点前)杜绝未成年人使用智能手机上网,从而为孩子们的身心健康成长创造良好外部空间。

总之,让孩子远离手机依赖,还中学生一个健康、阳光的中学时代,是我们老师、家长和社会的共同愿望。“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百年前梁启超先生为中华民族复兴,就发出这样振聋发聩的呼吁。作为21世纪初的中华民族的一员,就更应该奉献出我们的爱心,为今天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各自的岗位上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王萍.中学生手机依赖症[J].大众心理学,2011(07)

[2]丁冬泉.初中生“手机依赖症”的早期干预研究[J].考试周刊,2012(46)

手机依赖症调查报告篇6

[关键词]中学生;手机依赖;心理机制;心理动机

[中图分类号]G6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7)12-0062-03

一、问题的提出

1.中学生使用手机的现象非常普遍。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的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8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50.3%;手机网民规模6.20亿,占比提升至90.1%……网民中学生群体的占比最高,为23.8%”……随着信息社会的不断发展,智能手机和互联网的不断普及,中学生使用手机的比例还会继续升高。

2.中学生手机依赖现象对其影响巨大。手机在带给人们便利的同时,也给人们尤其是中学生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如手机依赖。手机依赖是指个体过度使用手机不能自控,造成心理、生理和社会功能明显受损,影响正常生活、学习、工作的心理依赖行为。部分学生却因过度使用手机不能自控,违反规定带手机进入学校,影响学习,导致成绩下滑,出现视力下降、头痛、失眠、焦虑等现象,甚至有时因为上课不能玩手机而产生幻觉,也因此与同学、亲人面对面的交流越来越少,导致心理、生理、社会功能受损,影响了正常生活。

3.研究手机依赖的文献时我们发现,现阶段研究者主要都停留在现象研究、数字统计和调查层面上,研究对象多数都是大学生。一些学者对中学生依赖手机的成因有所研究,但都肤浅、粗疏,实用价值不大,而对依赖手机心理机制和干预的研究很少,虽有少数研究者有所涉猎,但都停留在局部,比较抽象,实用价值不高。心理机制是指个体从事某种事情的心理构成因素及其发挥作用的方式的总和。本文研究的心理机制是指中学生对手机依赖的心理构成因素及其相互关系,主要指心理动机。

因此,从手机依赖所产生的后果来看,系统深入地探究中学生手机依赖的心理机制,为中学生手机依赖找到对症下药的干预措施打下一定的理论基础很有必要。

二、研究方法

1.本次采用调查问卷的方法,对冷水江市中学生进行随机抽样调查,共发放问卷1200份,回收1014份,回收率84.5%;其中有效问卷1009份,有效率为99.5%。对调查获得的数据用SpSSforwindows19.0数据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统计。其中男生534人(52.9%),女生475人(47.1%)。本次调查问卷统计的数据显示,在收集的1009份有效问卷中,拥有手机的人数有891人,所占比例高达88.3%。

2.调查问卷由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2014年度课题“中学生手机依赖的心理机制与干预研究”课题研究组设计。问卷含四个部分:(1)背景资料。包括教育程度、性别、是否独生子女、父母是否离异、是否留守子女、是否隔代教育、是否拥有过手机7个人口统计学变量。(2)手机依赖心理干预对策背景资料。共9个单项选择题,其中第1题为家庭教育环境,有溺爱型家庭、放任型家庭、专制型家庭和民主型家庭4个选项。(3)心理依赖量表。共设计25题,问卷采用5点计分法,从“很符合自己的情况”到“很不符合自己的情况”共5个层次的选项。从“过度使用不能自控”“心理功能受损”“生理功能受损”“社会功能受损”“影响正常生活”五个维度进行计分。症状总得分80分以上者可判定为手机依赖。通过统计,总体来看,中学生手机依赖情况不太严重。在拥有手机的891人中,判定为手机依赖者的有86人(症状总得分80分以上),所占比例只有9.7%,手机严重依赖者19人(症状总得分100分以上),所占比例2.1%。(4)心理依赖动机量表。共设计20题,计分方法与第3部分相同。从自我情绪调节、逃避冷漠亲子关系、获得同伴亲密关系、逃避繁重学业、宣泄五个维度进行计分。该表的信效度良好,心理依赖量表总体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911,其内部各因素的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6-0.760,心理依赖动机量表总体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898,其内部各因素的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604-0.735。

本文主要通过第3个部分即心理依赖动机量表的五个维度来探究中学生手机依赖的主要心理机制。

三、研究结果

(一)中学生手机依赖与中学生手机使用心理动机五个维度显著相关

1.中学生手机依赖与自我情绪调节的相关性研究。中学生手机依赖总分与自我情绪调节在0.01水平上显著正相关(sig.=0.000),相关系数0.421。自我调解情绪包括4题:大多数时候,我更喜欢通过手机随时随地倾吐内心,宣泄情绪(35题)。玩手机能帮助我缓解紧张、焦虑等负面情绪(40题)。相比其他方式,我觉得玩手机更能让我放松(45题)。大多数时候,玩手机是我释放学习压力的一种有效方式(50题)。

2.中学生手机依赖与逃避冷漠亲子关系的相关性研究。中学生手机依赖总分与逃避冷漠亲子关系在0.01水平上显著正相关(sig.=0.000),相关系数0.496。逃避冷漠亲子关系包括4题:当有苦恼不便贤ㄊ保我也很少通过手机短信或聊天软件向父母倾诉(36题)。有烦恼时,与其向家人倾诉,我更愿意用手机上网发表看法或写微博(41题)。很多时候,我选择玩手机来避免与亲人相处时的尴尬(46题)。我觉得使用手机是我抗议父母不民主教育的一种方式(51题)。

3.中学生手机依赖与获得同伴亲密关系的相关性研究。中学生手机依赖总分与获得同伴亲密关系在0.01水平上显著正相关(sig.=0.000),相关系数0.518。获得同伴亲密关系包括4题:用手机与我有好感的他(她)联系、交流让我感觉彼此更亲密(37题)。通过手机交流,我更容易从同学、朋友处获得情感上的支持和帮助(42题)。生活圈里的小伙伴都有手机,没有手机似乎让我显得不合群(47题)。使用手机能让我与同学交流时有更多共同话题(52题)。

4.中学生手机依赖与逃避繁重学业的相关性研究。中学生手机依赖总分与逃避繁重学业在0.01水平上显著正相关(sig.=0.000),相关系数0.629。逃避繁重学业包括4题:处理学习问题我时常觉得困难,玩手机却游刃有余(38题)。相比学习帮手,手机更多时候是我学习倦怠的一种寄托(43题)。相比学业,在手机游戏里,我更能体会到成就感(48题)。学业成绩太差,玩手机是我逃避学业现实的一种方式(53题)。

5.中学生手机依赖与宣泄的相关性研究。中学生手机依赖总分与宣泄在0.01水平上显著正相关(sig.=0.000),相关系数0.437。宣泄包括4题:我通过手机查阅资料,解开自己对性知识的疑惑(39题)。当我有性冲动时,玩手机能帮助我转移注意力(44题)。很多时候,玩手机是我排解望、性冲动的一种方式(49题)。我所了解的性知识主要来自于某些媒体节目或网站(54题)。

(二)人口统计学变量及家庭教育环境对手机使用心理动机的差异

1.手机使用心理动机的性别差异。在自我情绪调节(sig.=0.000)、逃避冷漠亲子关系(sig.=0.001)、获得同伴亲密关系(sig.=0.000)、逃避繁重学业(sig.=0.000)、宣泄(sig.=0.000)手机使用心理动机五个维度上,在0.05水平上存在显著差异,且男生的秩均值均高于女生。

2.手机使用心理动机的教育程度差异。逃避冷漠亲子关系(sig.=0.010)、获得同伴亲密关系(sig.=0.008)、逃避繁重学业(sig.=0.000)、宣泄(sig.=0.000)手C使用心理动机四个维度在0.05水平上存在显著差异,而在自我情绪调节(sig.=0.765)这一维度上差异不显著。高中生的秩均值均高于初中生。

3.手机使用心理动机的独生子女差异。在自我情绪调节(sig.=0.120)、逃避冷漠亲子关系(sig.=0.520)、获得同伴亲密关系(sig.=0.431)、逃避繁重学业(sig.=0.773)、宣泄(sig.=0.449)手机使用心理动机五个维度的独生子女在0.05水平上差异均不显著。独生子女除宣泄这一维度秩均值低于非独生子女外,其他维度都高于非独生子女。

4.手机使用心理动机的父母离异差异。在逃避冷漠亲子关系(sig.=0.018)这一维度在0.05水平上差异显著,而在自我情绪调节(sig.=0.163)、获得同伴亲密关系(sig.=0.057)、逃避繁重学业(sig.=0.462)、宣泄(sig.=0.992)四个维度上差异均不显著,父母离异子女的秩均值均高于父母未离异子女。

5.手机使用心理动机的留守子女差异。在获得同伴亲密关系(sig.=0.655)、逃避繁重学业(sig.=0.991)、宣泄(sig.=0.465)三个维度上,留守子女的秩均值高于非留守子女,而在自我情绪调节(sig.=0.299)、逃避冷漠亲子关系(sig.=0.491)两个维度上,留守子女的秩均值略低于非留守子女。但手机使用心理动机五个维度的留守子女在0.05水平上差异均不显著。

6.手机使用心理动机的隔代教育子女差异。在自我情绪调节(sig.=0.985)、逃避冷漠亲子关系(sig.=0.798)、获得同伴亲密关系(sig.=0.100)、逃避繁重学业(sig.=0.027)、宣泄(sig.=0.013)五个维度上,隔代教育子女的秩均值高于非隔代教育子女,其中逃避繁重学业、宣泄两个维度在0.05水平上存在显著差异。

7.手机使用心理动机的家庭教育环境差异检验。在自我情绪调节(sig.=0.008)、逃避冷漠亲子关系(sig.=0.000)、获得同伴亲密关系(sig.=0.006)、逃避繁重学业(sig.=0.015)四个维度上,专制型家庭的秩均值高于放任型家庭,放任型家庭秩均值高于溺爱型家庭,民主型家庭秩均值最低,而在宣泄(sig.=0.010)维度上,溺爱型家庭秩均值高于放任型家庭,放任型家庭秩均值高于专制型家庭,民主型家庭秩均值最低。五个维度在家庭教育环境中均存在显著差异。

(三)中学生使用手机心理动机的特点

通过上述调查问卷得出的数据,我们对中学生使用手机心理动机的特点进行分析,结果发现,中学生使用手机心理动机表现为:逃避繁重学业的心理动机最强(相关系数0.629),然后依次为获得同伴亲密关系(相关系数0.518),逃避冷漠亲子关系(相关系数0.496),宣泄(相关系数0.437)和自我情绪调节(相关系数0.421)。同时,在性别、文化程度和家庭教育环境上存在显著差异,男生心理动机高于女生、高中生高于初中生,家庭教育环境从高至低为专制型、放任型、溺爱型、民主型,而在是否独生子女和留守子女上差异并不显著。隔代教育子女在逃避繁重学业、宣泄两个维度存在显著差异,且隔代教育子女要高于非隔代教育子女。

四、综合讨论

1.通过本次研究发现,中学生使用手机有五种显著的心理动机,即自我情绪调节、逃避冷漠亲子关系、获得同伴亲密关系、逃避繁重学业、宣泄。其中逃避繁重学业的心理动机最强,高中生又显著高于初中生,这可能与高中生的学业负担大于初中生有关。中学生正处于成长阶段,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会存在各种困惑,尤其是青春期性方面的困惑。然而,在现行的应试教育体制下,由于中学生的学业负担过重,使他对人际关系、情绪调节等方面的处理存在压力,却没有足够的时间及其他途径来减压放松。在这样的情况下,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智能手机的普及,手机成为中学生现有条件下最简便的娱乐、交际和获取信息的方式。但是,正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大多比较叛逆,所以笔者认为一味地禁止他们使用手机也并不能解决手机依赖问题,关键还是在于正确引导。因此,要解决中学生的手机依赖问题,学校和教师应该另辟蹊径,正确地引导学生释放学习压力。

例如,开展合唱比赛、诗歌朗诵、文艺汇演等形式多样的文艺活动,开展球类比赛、跑操以及举办运动会等各种体育活动,进行走出校门担任社区义工、交通协管员、从事环保宣传等各种社会实践活动。这样既可以让学生释放压力,提升自身素质,增强凝聚力,又可以充实学生的课余生活,减少和缓解手机依赖的现象。教师要改变过去那种应试教育下呆板的教学方式,开展研究性学习,多与学生进行谈话,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引导和解决他们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惑。同时,也要引导学生以健康的心态使用手机,让手机成为家校联系、保持班级凝聚力的重要纽带和学生学习的重要工具。

手机依赖症调查报告篇7

中国消费者协会和中国道路交通安全协会日前发出提醒儿童乘车“四不宜”:即12岁以下儿童不宜坐副驾驶位置、家长不宜抱着孩子乘车、不宜让孩子在车里做游戏、不宜让孩子头部探出天窗。专家还建议:超过4岁或体重超过18公斤的儿童,应乘坐面朝前方、座位加高的安全坐椅,并以安全带固定身体的方式乘车。

0.78次

清华-人人社会化媒体研究中心对来自人人网上全国活跃的近4万名高三、本科及研究生的调查结果显示:考生仍然扎堆报考京沪港的高校,设计、戏剧影视类曾经的冷门专业成为了新宠;生活方面,在校大学生平均恋爱0.78次,平均每月可支配费用为1383元,平均月花销1152元。

3杯

重庆第三军医大学的一份研究报告发现,儿茶素可能成为老年痴呆症潜在的治疗药物,目前最常见的饮食中含有这种物质的就是绿茶。研究者指出:人需要每天喝10~15克绿茶才能起到一定作用,按每次泡茶用3~5克计算,也就是3杯绿茶。

15分钟

据美国《侨报》报道,澳大利亚研究人员对900名参与者长达5年的跟踪调查后发现:那些每天使用防晒霜的人皮肤明显年轻,老化程度比未使用防晒霜的人低24%。只要每天花15分钟做点防晒工作就能减少患皮肤癌的风险。

16%

国家人口计生委培训交流中心近日的《2012-2013中国男女婚恋观调查报告》显示:在男性会主动交出工资卡这一项调查中,排名最前的是湖南长沙(16%),最后的为江苏无锡(9%)。而深圳“80”后女性对男方最低收入的要求为8437元/月,其次为浙江杭州7828元/月、河南郑州7006元/月。

6.72个小时

近日,智联招聘《2013年白领手机指数调研》显示:白领每日使用手机的时间变长,近80%的白领表示患有手机依赖症,高达75.84%的白领表示需要24小时开机。其中,北京白领使用手机时长最长,每天6.72个小时,上海白领为5.45个小时。

不要批评你太太的缺点或怪她做错事,要知道,就是因为她有缺点,有时做错事,她才没有找到更理想的丈夫。

——一位婚姻幸福的岳父的忠告

为什么美女大多目光短浅?因为围得水泄不通的男人遮住了她们的视线。

——有人这样戏言做美女的风险

很多人的悲剧在于:不是不知道要做什么,而是知道要做什么,却仍然没有做。

——行动力是成功的第一步

每个人都是囚犯,手机号码便是编号。

——手机方便了人,也困住了人

发微博和检查电子邮件比咖啡、酒精、性、工作、消费更具诱惑。

——德国最近一项调查记录人们每30分钟产生的欲望,样本为18~85岁的205人,结果令人非常意外

手机依赖症调查报告篇8

现代社会的进程越来越快,人们的工作压力也越来越大,人际交往日益频繁,信息更新流通速度快,而手机的功能早已经超越打个电话那么简单,随着手机日新月异的各种功能的开发,让所有使用手机的人,在这些功能面前趋之若鹜,不能自拔,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还是学习,还是人际交往,还是感情处理,隐私的表达等,这些原因使得手机成为大多数人工作和生活的重心,手机无形中在这些人的心里占据了相当重要的地位。

某网站做了一项关于“你是否离不开手机”的调查,结果显示,超过九成的人离不开手机。其中,学生族和上班族是对手机最依赖的人群。而如果必须要在手机和钱包之间作出选择,选择手机的人占压倒性的多数。美国马里兰大学曾对10个国家的1000名学生做了一项名叫“无设备世界”的调查,让他们在一天之内不使用包括手机在内的任何多媒体设备。结果显示,离开了手机让他们“坐立难安”。一名参与项目的学生说:“过了一阵我就开始强烈想念我的手机。平时我会把它放在口袋里,手握住它,这样就能让我感到莫大的安慰。”

手机控在生理,心理,社会功能功能角度对人的影响:

生理上:智能手机的功能异常丰富,原本应该是睡觉的时间,但很多人可能玩兴正浓,还在不停地刷微博、聊天,打乱了正常的生活规律,导致第二天精神萎靡。有研究显示在床上使用1个多小时手机等会发光的电子产品,会阻碍人体生成褪黑素,生理周期将受到影响,并使睡眠处于浅状态。人体生物钟长期被打乱,则会影响新陈代谢、情绪、免疫力,导致疾病多发。

此外,人们在玩手机的过程中往往忽略了身体的疲劳感,事实上,长时间盯着手机屏幕会造成眼疲劳;长时间低头使用手机会造成颈部、手臂肌肉疲劳;而长时间过度使用触屏手机,会导致手部关节、肌腱损伤性症状群,包括手指、手腕关节疼痛无力,动作不灵活等,形成所谓的“触屏手”。

英国特需理疗师协会日前专门报告称,智能手机在不知不觉中延长了使用者的工作时间,“无意识加班”时间平均达到2小时18分钟。该协会警告,智能手机等设备正将使用者变成“屏幕奴隶”。超时工作的不良后果,除更易导致颈椎和背部疾病外,还在无形中增加了工作压力,由此导致更多的生理隐患。

心理上:‘手机依赖症’是一种心理疾病,多见于比较孤僻、自卑、相对缺乏自信的人。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这种心理不适应状况出现增多趋势,特别易发于白领人群。这些人在日常生活中频繁使用手机,无意识中手机成为其生活的一部分,在来电数量突然减少或手机丢失的情况下,通常会出现相关症状。“一旦没有人发短信或者打电话来,心里就会感觉很失落,产生自我挫败感。”人的注意力受到了严重的影响,思维不断被打断,这大大削减了思考的能力,让思维变得更难以深入。此外,过度关注手机还会让人处于应激状态。外间的一切变化,随时可以接收得到,让人难以安定。“即使是在休假的时间里,也与手机形影相伴,让自己的行踪时刻掌握在每一个想与你联络的人手里。其实这样做并不能得到真正的休息。

社会功能上:如果一味依赖手机,被其奴役的话,会给心理和社交带来严重影响。“朋友们在一起,全都低头不语,手机成精神寄托。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就这样疏远了。手机会让人陷入一种持续的“多任务”状态,长此以往甚至会让人们患上类似“注意力障碍”的心理问题。在这种情况下。

重建健康积极的心理:

一:学会删除:和其他类型的“上瘾”相比,手机上瘾的纠正更为容易些,最重要的是要意识到这是个问题,并删除一些“非必要”的软件。实际上,手机只是一个工具,人是否被其奴役,关键在于你能不能牢牢掌握主动权、选择权。不是所有的程序都适合你,也不是所有的软件开发都是你需要的,勇敢删除不需要的,从这一步开始调整心理状态。学会删除,学会做减法,这是最关键的心理重建的第一步。

二:对不同人群的强制措施:比如,中小学生自制力不强,家长应该加强监管。对于初中以下的孩子,家长最好不要给其配备手机;如果给孩子配了手机,应该严格控制其手机上网流量,并约法三章,如上课时间不许玩手机等。对于成年人,陈一建议应注意不要沉溺其中,通过自我约束逐渐减少不必要使用手机的次数,尝试着离手机远一点。比如,“很多人上车第一件事就是掏出手机来玩,这简直成了下意识的习惯了,其实完全可以静下心来,看看车外,放松一下身心。”

三:重建阳光心理:要舍弃手机基本是办不到的,解决“手机依赖症”的关键在于找到生活重心,从充实自己的生活开始,尽量避免把心思集中在手机上。“要多在现实生活中积极与人交流,尽量将生活的重心从手机上转移,可以多参加一些有益身心的活动,如听音乐、郊游、健身等。很多人甚至明明是朋友有聚会,一起吃饭,唱歌,旅游的时候,都各自在玩手机,通过微博或者QQ和对方说话,这其实就是对手机依赖过于严重,真的很严重的话就要去看心理医生,以免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以及人际交往了。”

手机依赖症调查报告篇9

【关键词】大学生手机依赖现象对策

【中图分类号】C91【文献标识码】a

手机已成为人们交流联系的基本工具,根据中国工信部统计数据,截止到2015年2月,我国移动电话用户已经超过12.9亿户。大学生群体喜欢接触新鲜事物,手机本身的信息交流功能强大,因而成为大学生的新宠。但若使用不当,严重的容易形成手机依赖综合征。

手机依赖综合征,又称手机综合征,是指个体因为使用手机行为失控,导致其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明显受损的痴迷状态①。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在享受现代科技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也产生了手机依赖现象,并且数量在逐年增长,甚至严重影响到了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因此,深入探讨手机依赖的成因及解决对策,将对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大学生手机依赖的现状

在我国,手机依赖现象在大学生中普遍存在,国内调查得出的总体的手机依赖率为15%~30%②,但各个地区标准不同,导致检出率不同③。例如,根据台湾的一项研究表明,近七成学生有手机依赖现象;另外,据江苏省的一项调查发现,40%的学生若忘记带手机,则会觉得很不舒服,没带手机就无法忍受的占到了37%④;天津市的一项研究表明,虽然明知道没有来电或者短信,还是有73.2%的学生无意间翻看手机,并且一旦忘记携带手机,心理上就会觉得紧张或者空虚,甚至出现幻听或拇指自觉颤动等症状。

国外研究中发现,手机依赖率得出的结果超过28%⑤,但也会由于检测标准的不同,而导致检出率不同,如一项韩国的研究显示,75%的本国大学生出现了“手机中毒症候群”;36%的英国学生报告说自己无法离开手机;西班牙近四成的年轻人,每天用在手机上的时间超过4个小时;新加坡的一项研究表明,每四个人中就有一个患上手机依赖综合征,93%的人会在用餐时用手机,近60%的人报告说,即使是如厕时也会使用手机打电话或发信息。美国一项研究现实,智能手机用户每天查看手机的次数高达34次,甚至阶段性的频率可以高至每十分钟一次,这样的频率大大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状态。

大学生手机依赖的成因

现实应用需求。从现实上讲,手机已经渗透到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如网店购买衣服便宜又方便;可以用手机订外卖;外出旅行预定酒店住宿,价格合适又省事;火车票飞机票等也可以不用再去火车站或机场排队购买了,这种手机智能化在给大众带来更多选择和方便的同时,也让大众不知不觉被“囚禁”其中。手机的娱乐功能,如手机游戏、音乐、影视、社交等等,让大学生们沉浸其中、无法自拔。此外,当手机成为工作和学习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后,如老师在班级QQ群或者微信群中的重要消息,不得不及时查看,久而久之,用不用手机已经无关个人选择,而是被工作学习所迫、被科技所绑架。

人格因素。通过对手机依赖与五大人格的关系调查研究发现,手机依赖的大学生在神经质和社交焦虑上的得分明显高于非手机依赖的大学生,而在严谨性、宜人性、外向性、开放性四个维度上,手机依赖的大学生得分明显更低。这说明手机依赖的个体在人格上可能会表现出情绪敏感、易紧张、内向、多疑和自律性差等特点,并且在人际交往时容易紧张与害怕⑥。另外,通过对手机依赖与艾森克人格量表的关系调查研究发现,高精神质的大学生手机依赖倾向强。也就是说具有难以适应外部环境,与别人不友好,孤独、不关心他人等特质的人更容易产生手机依赖,他们内心有想和他人交往的动机,但羞于开口,因此会通过手机来与他人进行交流,或通过手机来缓解焦虑,从而形成手机依赖的特质,但手机依赖行为又强化了神经质特质,因此更加无法适应环境⑦。秦曙的研究发现,不自信、低自尊及孤僻的个体,容易形成手机依赖。但也有研究者认为,手机依赖的程度与个体社交能力成正比,即为人越热情好客、越愿意与人接触的个体,手机依赖现象越严重。

另外,国外研究者也对造成手机依赖现象的人格方面原因有一定研究,例如澳大利亚的研究者在调查中发现,内外向、神经质、自尊水平是影响手机使用的主要因素,内向性格的被试者更容易表现出手机依赖倾向。Bianchi的研究发现,外向型低自尊个体手机依赖现象较严重。另外,日本的一项研究表明,影响手机使用的主要社会因素包括:与家人、社会公共场合、同伴的接触。

综上所述,内向并且自我评价较低的个体更容易回避现实,容易出现手机依赖现象;若个体虽然是外向性格,但如果属于低自尊,也会通过手机的方式过度与他人建立联系,寻求他人认可,导致手机依赖现象的出现。

非制度化的群体规范。高校中正在形成一种“手机文化”,大学生拥有较高的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易于接受新鲜事物,手机软件的使用也在无形中将学生“绑”到了手机上,形成了虚拟的社区群体,面对面的两个人都可能会放弃交流的机会,而转向手机通讯工具。另外,手机社区的虚拟性和片段性,可以使自己有选择地向他人展示自己,形成自己的公众印象,加之大学生注重别人对自己的看法,为了经营自己的形象,会花大量的时间在手机网络上,导致形成手机依赖。

另外,除了课下用手机交流和娱乐外,大学生上课使用手机也成为了群体的一种非制度化共识。课堂上,若学生对学习内容不感兴趣,就会拿出手机来玩,这虽然并没有违反学生守则中有关逃课的说明,但无意间构成了一种新式的“旷课”行为,还会带动其他同学加入这一队伍。因此手机依赖的学生越来越多也就不足为奇了⑧。

情绪宣泄。手机交往的本质就是运用工具与熟悉或者陌生的人表达自己,包括表达自己的情感、态度或价值观等,手机交往与面对面表达最大的区别是具有隐蔽性。大学生情感丰富,容易多愁善感,思想容易偏执,因此会遇到更多的压力,如爱情、家庭、友情、学业、工作等。大学生遇到挫折事件往往更多的是选择与人交流,当他们羞于面对面交流时,手机交往的优势便成了最恰当的交流方式。另外,手机的易携带性使其成为完全私密化的交流工具,不管遇到任何困惑,他们都可以通过手机随时随地与自己的朋友交流,使自己的情感及时得到倾诉,并且这种倾诉方式能够最大限度地保护他们的隐私。正是由于这种隐秘性,使得大学生在用手机交流时,可以忽视原本的角色而敞开自己,情绪更容易得到宣泄,从交流中得到满足,这种交流过程对于前文所述的那些具有难以适应外部环境,与别人不友好,孤独、不关心他人等特质的个体来讲,有较强的吸引力,因此极易导致手机依赖。这也为此类大学生未来适应社会,埋下了隐患⑨。

大学生手机依赖的对策

手机是现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有利工具,但使用不当就会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造成负面影响。大学时代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也是大学生取得学业成就的时期,处理好手机使用和学习生活的关系至关重要。因此,我们要从多个方面入手,积极努力减少手机依赖现象。

提升个人素养,自觉抵制手机依赖。手机传递的信息丰富多彩,既有文字、图片、声音、视频,又有可以互动的软件应用,另外,手机交流方便自由,随时随地进行讨论和分享知识,但也正是由于这种特性,导致信息大量重复,其中不乏垃圾信息、不健康的资讯和歪曲事实的描述等,这就加大了信息选择的难度,导致学生们无法在手机上受到知识的熏陶。另外,由于微博、微信的兴起,信息传递的方式较之以前出现了片段化的特点,大学生读书的时间大大减少,学生无法静下心来读一本书,更多的是喜欢刷微博、刷微信,而过度摄取手机的片段化信息不但会影响到学生的注意力,还可能导致大学生思想的片面化,一方面使得大学生懒于思考信息的准确性和客观性,另一方面也使大学生缺少了连贯的思考能力。因此,大学生更应该在利用手机带给他们的便利、享受自由表达的同时,加强自身的文化修养,多读书读好书,建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信息筛查的能力,自觉抵制不良信息的侵蚀,不做“低头族”。

加强人际沟通,着眼外部精彩世界。大学生应多接触现实,学习一些沟通的技巧,进而改善手机依赖现象。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实现:首先,参加社团、郊游、健身等活动,在有共同兴趣爱好的团体中分享彼此的兴趣、情绪,增强社会支持,在此过程中发现现实交流的益处,将更多的注意力转移到现实生活中去。另外,适当增加社会实践活动也是一种不错的方法,大学生时代拥有较多的自由支配时间,因此增加社会实践,走出校门,将自己的生活充实起来,不仅可以排除对手机的依赖,还可以增加实践经验和未来的生存技能。其次,家长要鼓励大学生接触现实。虽然大学生已经成人,但是家庭在大学生的生活中仍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家庭是大学生成长的基地,家庭塑造了大学生的人格,家长应在尊重大学生的前提下与他们平等沟通,鼓励学生自由思考,鼓励学生在保证学习成绩的前提下发展其他兴趣特长,积极引导大学生在保证人身安全的前提下接触外界新鲜事物,给大学生安全的心理氛围,培养大学生积极的心态,使大学生将注意力从手机的小屏幕转换到精彩的外界环境中。

学校、社会制度引导,优化学生所处环境。首先,学校方面应鼓励学生正面面对困难,多举行宣传活动,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手机的作用,正确使用手机,学校可以组织相关的活动,如讲座及团日活动,推荐给学生一些实用的手机学习工具以及对他们未来有帮助的理念,变限制学生使用手机为引导其正确使用手机,在不影响学习和生活的前提下,用手机做一些有益的事情。大学期间的世界观、价值观还未定格,容易受到多方面的影响,手机的不良信息就是其中之一,因此学校应引导学生多关注有利于自身发展的积极信息,教师或辅导员可以将有益的微信平台、微博等推荐给学生。另外,由于课堂教学是一个有组织有系统的学习过程,课堂上使用手机是不利于授课的,这也可以制定一定措施,保证学生使用手机的规范性。例如某学院新学期开学第二周,推出了“手机入袋”的规定。学生上课时都需要将手机交至讲台处的手机袋中,袋子平时由班干部保管,袋上标有学生姓名,若手机没入袋,则将被记为“旷课”。从反馈效果来看,学生上课积极性有所提高。

其次,社会方面小到衣食住行,大到国家的规章制度,都可以为减轻手机依赖现象提供解决方案。例如意大利某饭店规定,用餐前先交电话,并且这一规定受到了越来越多餐馆的响应,他们认为用餐是一种很惬意的事情,但是由于手机的存在,使得原本和谐的用餐场合变得匆匆忙忙、心不在焉。这一规定使得人们把注意力重新拉回到美食上。另外,韩国的多个部门联合制定了《2014互联网中毒预防及缓解推进计划》,并将义务对韩国714万名小学、初中、高中生进行网瘾预防教育。这项教育非常严格,在训练中严禁学生用手机上网。除此之外还要参加各项团体活动,如跑步和赛马等,甚至有些学校还会让父母陪同。这样不仅增加了孩子们与他人接触的机会,也增进了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交流,使孩子不再用手机的方式与他们进行倾诉,或用逃避的方式面对问题。在法国也刮起了一股“断网”热潮,他们纷纷将智能手机换回老式手机,他们认为智能的现代手机虽然将丰富的信息呈现给了人们,但导致的结果却是人们陷在手机里无法自拔,因此他们用这种形式重新找回生活的乐趣。美国的金伯利教授是治疗网瘾的专家,他认为治疗孩子的网瘾,要从五个方面综合入手:第一,学校方面应明确网瘾的现实危害,并约束学生的网络使用情况,规范管理学生上网。第二,以课堂的形式,宣传网瘾的危害。第三,防患于未然,若发现学生有网瘾的倾向,教师与家长应该及时进行干预。第四,积极引导学生与外界多进行交流,发展学生多方面的爱好,并鼓励学生参加集体活动。第五,与学生共同探讨有关网瘾的问题,从学生中寻求正确对待网瘾的方法。

寻求专业心理援助,探索解决根本问题。手机依赖综合征若得不到及时处理,将会出现如精神不集中、记忆力减退、失眠等症状,有时也会出现抑郁及毫无征兆的心理低落现象,这时需要学校和家庭共同努力,适当对他们使用手机进行限制,避免把心思集中在玩手机上。必要时,可运用专业的心理咨询或治疗。其实,较多的手机依赖综合征患者深层原因并非是喜欢玩手机,很有可能是生活中的适应问题、情感问题、学业问题等的延伸。因此,通过专业的心理咨询服务,将深层原因找出并解决后,手机依赖现象也将随之消失。具体的治疗方法可以有多种,如系统脱敏法,学生为自己使用手机的时长制定计划,每天在固定时间段内不使用手机,随后,可以每次适当延长不使用手机的时间。必要时配合一些抗焦虑、抗抑郁的药物治疗。

(作者单位:天津师范大学津沽学院教育系;本文系天津师范大学津沽学院院级重点课题成果,项目编号:JKVii1309405)

【注释】

①师建国:“手机依赖综合征”,《临床精神医学》,2009年第2期,第138~139页。

②刘红,王洪礼:“大学生的手机依赖倾向与孤独感”,《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2年第1期,第66~69页。

③宫佳奇,任玮:“兰州市高校大学生手机依赖状况分析”,《新闻世界》,2009年第10期,第141~142页。

④刘传俊,刘照云,朱其志等:“江苏省513名大学生短信交往行为调查”,《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8年第5期,第357页。

⑤LeUnGL.mediatedinterpersonalcommunication[m].mabwah,nj:Lawrenceerlbaumassociates,2008,pp359~381.

⑥王欢,黄海,吴和鸣:“大学生人格特征与手机依赖的关系:社交焦虑的中介作用”,《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4年第3期,第447~450页。

⑦洪艳萍,肖小琴:“大学生手机依赖状况及其与人格特质”,《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3年第4期,第626~628页。

⑧楼锡锦,沈黎勇,林博峰:“大学生使用手机状况研究报告”,《中国青年研究》,2009年第2期,第75页。

手机依赖症调查报告篇10

【关键词】肺结核;护理体会

血行播散型肺结核(HDpt)是结核菌进入血流后,广泛散布到肺而引起的肺结核,属于重症肺结核。本病起病急,早期诊断较困难,临床症状较重,治疗难度较大,并发症多,预后差,死亡率较高。2006~2008年我科收治32例HDpt患者,经采用多种措施并精心护理,取得显著疗效,现将治疗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临床护理

1.1一般护理(1)休息:结核病是一种消耗性疾病,特别是结核病进展期、中毒症状明显或病灶处于高活动状态,机体耗损大,此阶段应卧床休息,伴咯血时要绝对卧床休息,保证患者有良好的睡眠,每天不少于10小时。待病情好转后,可以恢复适当体力活动,但睡眠仍应充足。(2)病室要求:环境对患者疾病可产生多种影响,良好舒适的环境可减轻对患者的刺激[1]。病室应做到舒适,保持适宜的温度、湿度,注意通风,保持病房空气新鲜。床旁应放置有盖痰杯,痰液要吐入杯内,痰杯每日进行消毒处理。(3)病情观察:严密观察病情变化,观察生命体征是否平稳,如有咯血、高热、呼吸困难等应立即通知医生并协助医生处理。注意控制输液的速度,以免加重心脏的负担。严密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特别是利福平对肝脏的损害,注意观察小便的颜色,巩膜有无黄染,患者有无肝区不适等。链霉素对听神经及肾脏的损害,护士更应仔细观察,一旦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应及时报告医生进行处理。用药要求向病人交代清楚,嘱咐患者抗结核药物一定要饭后服用,避免胃肠道反应。对痰液不易咳出者,进行雾化吸入,增加气管湿度,使痰液稀释便于咳出从而缓解咳嗽、气紧等症状。

1.2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按呼吸道感染性疾病隔离常规,对痰菌阳性的患者要安排在同一间病房。工作人员进入病房或与患者接触,须穿隔离衣、裤、鞋、戴口罩、帽子。与患者接触后,认真洗手,先用肥皂反复搓洗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必要时在75%乙醇溶液中浸泡3~5分钟。患者用过的药杯用1:2000的含氯制剂浸泡30分钟方可使用,病室定时开窗通风2~3次/d,每次30~60分钟,紫外线消毒1~2次/d,每次30分钟。地面、床头柜、窗台用1:2000的有效含氯制剂喷洒、擦拭1次/d,每日湿式扫床1次。应向入院病人宣传卫生知识,树立消毒隔离观念,教育患者不要越过隔离区域,不要随地吐痰,痰应吐在杯中,经过消毒后再弃去,咳嗽、喷嚏、大笑或大声讲话时要用手或手帕掩住口鼻。对探视人员进行呼吸道隔离教育,接近患者时要戴口罩。严禁将儿童带入病房。出院时,对用过的物品均应严格消毒。

1.3高热的护理体温在39.0℃以上的患者,应予物理降温。可采用冰袋、冰帽、冷敷、乙醇擦浴、温水擦浴等方法,物理降温的操作一定要规范、落实,如果操作不到位则达不到降温效果。物理降温30分钟后必须再次测量体温,将结果记录在体温单上。重视口腔卫生,注意口腔护理,每日早晚应进行口腔护理,饭前、后均应漱口,以减少口腔感染的机会。口唇干燥者,可涂唇膏,有疱疹者可用抗生素或抗病毒软膏。及时更换汗湿的衣服及被服,并注意保暖使患者舒适。在患者大量出汗或退热时,应注意观察有无虚脱现象。

1.4营养支持肺结核是一种慢性消耗性疾病,患者常有体质虚弱、食欲不振、营养不良。而血行播散型肺结核又属于重症结核,加强营养支持是治疗的重要环节,增加抗病能力,增强免疫机能,应当根据病情合理调配饮食。根据病人的口味与需要制定食谱,指导病人进食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食物,如牛奶、豆浆、蛋类、鱼类、肉类、水果、蔬菜等,食欲不佳者可少食多餐,以保证机体需要量,促进机体修复能力,提高机体免疫功能,促进使病灶愈合。

2心理护理

(1)结核病人均有恐惧、焦虑、担忧等心理,同时也存在害怕把疾病传染给家人的心理状况,在心理因素影响下患者往往睡眠不佳,情绪不稳,影响治疗。针对病人的心理状况,护士首先要认真解释、安慰病人,做好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启发患者正确对待疾病,正确认识自己。让病人面对现实,不回避问题,锻炼自己的性格,以积极的态度接受治疗。在积极的心理抚慰下,让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顺利地接受和配合治疗。(2)部分病人心理上猜疑加重,对周围事物非常敏感,有较重的自卑感和孤独感,对治疗失去信心,情绪低落。对这类病人护士应用亲切、诚恳的语言多开导,取得病人的信任,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并与病人家属一起关心爱护病人,使之消除怀疑、失望等心理紧张情绪。(3)被动依赖和习惯心理。肺结核病人由于住院时间长,恢复缓慢,长时间受疾病的折磨,容易产生被动依赖情绪,顾虑患病后会给家庭、工作带来影响[2],总认为自己身体的虚弱,离不开别人的照顾,一切靠家人,行动上被动性增加,对医护人员也充满依赖心理,总认为自己离不开医院。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在做好宣教的同时,并以微笑的表情,亲切的眼神,热情的指导,并结合病人不同心理特点做好心理护理,既讲明病情,有鼓励信心,帮助患者克服被动依赖自卑心理,使之消除不安,消除依赖。对病情已好转的病人,让其渐渐恢复正常生活。这种做法增强了病人的自信心,减轻了心理负担,提高了日常生活的自理能力,增强了自我保护意识[2],加快了身体的康复。

3出院指导

为了巩固患者治疗的效果,促进健康恢复,当病人临床治愈出院时,应对患者进行指导,我们对病人强调了三点:(1)出院后应加强营养,注意休息,以增强机体抵抗力和提高免疫功能[3]。(2)继续抗结核治疗,按医嘱正确服药,同时自己注意药物的毒副作用。定期进行肝功能复查和X光胸片检查,以了解药物疗效和身体恢复情况,若出现原发症状加重或咯血应立即就诊。(3)保持良好的心态和健康向上的情绪,正确认识疾病,不背思想包袱,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保持思想稳定,适当参加一些社交活动,有助于调整心情。

参考文献

[1]陈艾华,陈冬娥,胡慧,等.护理干预对急诊科低钾血症患者焦虑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2007,22(5):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