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读书调查报告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04:41:01

大学生读书调查报告篇1

关键词:大学毕业生;读书;调查

中图分类号:G3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122(2011)09-0034-02

一、问题的提出

我国高校从1999年开始扩招,在校大学人数持续递增,相应的大学毕业生从2003年起人数逐年猛增,据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可知,2010年大学毕业生达631万。2003年至今大学毕业生人数分布如图1所示,人数总计达3539万,且年龄大部分分布在22~30岁范围,他们正是富有朝气的青年人,时间充裕,求知欲强,并有一定的经济支出能力,构成了极具潜力的图书市场。

图12003~2010大学毕业生人数统计

此次调查主要针对2003~2010年大学毕业生,涉及人数达170人,被调查大学毕业生主要分布在制造工业、服务业等行业,从事出版编辑、技术研发、产品制造、市场营销等工作。调查方式以大型书店(如西单图书大厦)书面调查与网络问卷调查形式为主。

二、调查结果分析

在调查的大学毕业生中,本科毕业生占总数人的68.6%,研究生(硕、博士)占总人数的31.4%;从事技术的人员占总人数的56%,管理人员占33%,经商人员占总人数的5%,其它人数占6%;收入水平1001~2500元占24%,2500~5000元占总人数的66%,5000元以上的占10%。由上述数据统计与分析可知,所调查的大学生人群知识层次较高,研究生学历所占比例较高,大部分大学毕业生从事技术工作,收入水平集中在2500~5000元范围内,且70%的大学毕业生在业余生活中选择读书。

1.兴趣广泛。如图2示。文学类图书具有思想性、欣赏性和启发性,深受他们喜爱,喜欢阅读文学类的大学生最多,达27.12%;其次是社科类,占总数的21.47%,阅读社科类图书既可扩大眼界又可增长见闻;教育类、生活时尚类、自然科学类、经管类分别占总数的14.12%、14.12%、12.99%和10.17%,各数据相对比较均匀。由统计数据可知,当今大学生图书阅读兴趣广泛,并不拘泥于一类图书,而是博览群书。

图2大学毕业生阅读兴趣调查

2.读书目的明确。如图3所示,其中读书目的是个人爱好占总人数的78%,学习、丰富知识、消磨时间和陶冶情操分别占36%、42%、20%和15%。从上述调查结果可知,他们读书具有很强的自主性和明确性,具有有较良好的阅读动机,并且注重图书的实用性。学习和丰富知识两项所占的比例也说明大学毕业生对学习求知欲强,追求新知识、新信息,对学习有强烈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图3大学毕业生读书目的调查

3.读书量略显欠缺。如图4所示,月平均读书量在一两本杂志的比例为76%,占绝大部分,月平均能读到几部文学作品的仅为4%。可见大学毕业生的读书量略显欠缺,有待加强,这与他们将大部分时间和精力专注于工作不无关系。

图4大学毕业生读书量的调查

4.阅读习惯过于“自我”。如图5所示,78%的大学毕业生只关注自己感兴趣的部分,目的性较强,常常浏览图书情节占到62%,而细读和做读书笔记的比例仅分别为16%和14%。在对他们不良读书习惯原因调查发现,认为工作压力太大,没时间阅读图书占总人数的72%,没有合理计划,无阅读习惯占36%,认为图书太多,无从选择的占到11%。

图5大学毕业生读书习惯的调查

5.读书场合五花八门。如图6所示,72%的大学毕业生会在临睡之际读书,但此时读书一般历时不长。乘坐长途车和火车虽然占66%的比例,但是毕竟乘坐频率不高。去书店和图书馆读书比例虽然只有36%,但是一般时间集中,且可能会即时购买自己喜爱的图书。

图6大学毕业生读书场合的调查

6.书店仍是读书、购书的最佳场合。如图7所示,他们大都有一定的经济支付能力,且借书、租书手续繁琐,这使得大学毕业生不愿借书来读;大部分大学毕业生全天的工作时间都在电脑前办公,视觉疲劳使得他们更愿意阅读纸质的书本,如在书店购买或网购自己能永久持有的书本。在后续的调查发现62%的大学毕业生认为借用图书馆的书不太方便,还是自己拥有比较好,而且随时会去书店。

7.买书很“挑剔”。如图8所示。其中书的类型占总人数的85%,即大学生购书首先选择自己急需阅读的图书,价格影响最小只占42%,而图书作者、到货速度、环境与服务、质量与包装所占的比例分别是55%、65%、67%和65%,各影响因素所占比例都比较大,说明他们购书自主性强,要求面面俱到,购书很“挑剔”。

图7大学毕业生读书方式调查

图8大学毕业生购书影响因素调查

8.购书消费额可观。如图9所示。月均花费在50~100元占总数的34%,居于多数。月均花费200元以上、100~200元、30~50元和30元以下分别占4%、22%、24%和16%。由此可见大学毕业生月均购书花费集中在50~100元内,年消费额达1000元,购书消费量可观。

大学生读书调查报告篇2

调查报告是在占有大量现实和历史资料的基础上,用叙述性的语言实事求是地反映某一客观事物。下面就让小编带你去看看小学近视情况调查研究报告作业范文5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小学近视调查研究报告1进入小学四年级以后,我发现我们班戴近视镜的同学逐渐多起来了,在我座位的四周就有李林泉、于涵冰等同学。见到我小时候的玩伴,现在在东方一小上学的浩浩,听他说,他们班也有不少人近视了。我听姑姑说,她们小时候同学中近视的不很多。这是为什么呢?带着这个疑问,我开始进行了调查。

一、调查

我对近视的同学进行了统计,我发现我们班就有十多名同学戴近视镜,四年级其它班也有近三分之一的学生近视。低年级近视同学较少,而高年级的同学近视率更高,六年级平均每班近视的学生有二十多个。在农村听我上六年级的哥哥说他们班近视的人只有几个。

二、分析

我对这些近视同学的家庭、学习、个人习惯等进行了调查。我发现我们班学习好近视的有五人,坐姿不正确导致近视的有四人,不做眼保健操的有两人,看电视、玩电脑过度导致近视的有七人。在农村导致近视的一般都是坐姿不正确或过度用眼,有的营养方面跟不上。在近视的这些人中,有一些同学的父母一方或双方为近视。

三、结论

1、有些同学坐姿不正确导致近视。

2、有些同学不做眼保健操导致近视。

3、有些同学玩电视、电脑过度导致近视。

4、有些同学受到父母近视的遗传,自己又过度用眼,更容易导致近视。

四、建议

1、要养成好的学习习惯,不在过强、过弱光下看书;

读书写字坐姿端正。

2、不要长时间看电视、玩电脑。

3、养成做眼保健操的习惯。

4、加强预防近视的宣传,保护好眼睛,及时治疗眼病。

小学近视调查研究报告2这个学期的星期五我们学校举行了一次身体检查。报告单出来了,我发现我们班的'同学都有近视眼。我给我们班的同学进行了一次小学生近视眼调查报告来调查我们班近视眼的主要原因。

一、调查

我拿了我们班同学的报告单进行了分类和总结,调查法,图表说明法,访谈法,关察法,归纳法。

二、分析

大多数人都是平时不注意保护眼睛而导致近视的。不注意用眼卫生如看电视和上网时间太长等等。是现代儿童近视大增的主要原因。调查表明,学生近视的发生与其父母或兄弟姐妹有无近视有密切关系,高度近视基本上是由遗传造成的。父母或家族中有近视的儿童应该作为保护视力、预防近视的重点对象。

三、结论

1看电视的距离太近。2看电视的时间太长。3写作业的姿态不正确。4在光线太强或太弱的地方看书。5长时间在电脑前。6看激光。7不认真做眼保健操。8在车厢里看书。9不合理吃东西。10遗传因素。

四、建议

为有效预防近视等眼病:一定要养成良好的用眼卫生,合理吃东西,锻炼身体,保鄣身心健康。保护好自己的眼睛!

小学近视调查研究报告3随着电脑的普及,许多的小孩子都患上了近视,因此,家长朋友们都比较关注这一方面的问题,担心孩子的健康。实话说,我也患上了近视。我的周围,患近视的同学很多,因此我很想弄明白他们又是为何患上近视的。于是,我对小学生近视原因进行了调查。

一、调查的目的

1、调查学生的'近视情况,找出近视的原因、近视对个人的影响及其预防和治疗方案。

2、通过调查近视情况,提高人们预防近视的意识,从而降低近视率。

二、实践过程

1、我上网查阅资料,了解一般人是怎样患近视的。

2、我阅读了近来的报纸及杂志里有关近视的相关内容,深入地探索近视的原因、危害及预防。

3、我打电话给患近视的同学和朋友,问他们是怎样近视的以及近视所带来的不便。

4、我到清远市眼科医院咨询院长,小学生患近视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三、调查数据及分析

我在调查中发现,近视在12~18岁为高速发展期。小学生近视眼发病率为20、13%,中学生为56、12%,高中生为23、75%。每年,患近视的人数呈递增趋势,而且近视度数大增,上千度的近视眼都不是少数。学龄前儿童用眼不多,但患近视的比例也大为增加。

四、结论:

(一)近视的原因:

1、学龄前儿童患近视主要是因为先天性眼球发育不健康导致,如弱视、斜视、散光等眼部疾病都很容易导致近视产生。

2、小学生近视主要是因为看电视距离太近、时间太长和所看电视的画面浓度太深;

玩电脑时间过长;读书、写字时不注意距离与姿势,在光线太强或太弱的阳光下、车厢里看书;不认真做眼保健操等因素导致眼部疲劳,而导致近视产生或加重;不合理饮食;看激光;小学生补课、家庭作业、钢琴班、舞蹈班等等之类的课外培训,都会使得小学生缺乏运动,睡眠过少。

3、中学生近视除了上述原因外,还因为学习任务重,压力大,功课多,户外活动少,导致用眼过度,加重近视。

4、遗传因素、环境污染和摄入营养成分的失衡也是患近视的重要原因。

5、患近视后未及时治疗或不戴眼镜,加重近视程度。

6、不合适的配镜,如配镜过矫或配镜不足。

7、全身健康状况差

如体弱、早产儿、营养不良、偏食的儿童。

8、孩子如果长期吃含糖精食品,也会引起视力的降低,因为过多糖份的摄入会造成钙、铬等微量元素及维生素B1吸收不足,会致使眼球壁弹性降低,眼轴拉长,从而促使近视发生和近视度数加深。

(二)近视的危害:

1、容易受损伤:孩子得了近视配戴眼镜后,由于儿童活泼好动,若不慎受撞击破碎,轻者眼睛被扎伤,重者导致失明。

2、学习成绩下降:孩子得了近视不配戴眼镜看不清字,配戴了眼镜后容易造成视疲劳,注意力不集中,使学习成绩下降。

3、影响孩子前途:孩子得了近视,升学选择专业和就业有很大限制,前途受到极大影响。

4、遗传后代:现代医学已经证明,由于后天因素得的近视,如不及时治疗,也将遗传后代。

5、危害身心健康:由于孩子近视,多种体育活动无法参加,影响孩子身体正常发育,致使孩子体质虚弱多病,身心健康受到极大影响。

6、活质量低下:由于孩子近视,日常生活极其不便,例如:交际、旅游外出、参加娱乐活动都有很多困难,由此产生心理障碍,致使生活质量低下。

7、导致并发症:得了近视如不及时治疗,不但度数会不断加深,最终成为高度近视,

还可导致视网膜脱离、黄斑出血、青光眼和白内障等并发症、甚至失明。

8、太多不便:由天气变化而带来的太多不便,如:雨天、黑暗时、夏天太热、冬天太冷,带眼镜进出,温差太大容易反霜,擦拭后带来镜片磨损,致使视物模糊,度数逐年增加。

五、建议:

1、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合理饮食,不偏食,多吃含维生素c和维生素a,d的食物。

关于近视的调查报告优秀范文社会实践报告

2、要纠正不良习惯,养成良好的用眼卫生,看书、写字时姿势要端正,光线要充足,坚持做眼保健操。

3、要尽可能少上网或看其他辐射性强的东西,不让眼睛长期处于疲劳状态。

4、要定期到眼科医院做检查,及时发现眼病,及时治疗,听从医师的指导,逐步矫正视力或防止近视度加深。

小学近视调查研究报告4通过调查表明:本班同学患有近视的人数大约占了本班总人数的19.23%。其中80%的同学都是自上初中以后才患有近视,20%的同学则是从小学就开始患有近视。

一、患近视的原因:

通过进一步调查,我们发现大多数的同学患有近视都是因为在写字看书的时候眼睛距离书本太近所致使的;其次就是长时间看电视、上网,致使眼睛疲劳过度而引起的;有的同学是因为在昏暗的情况下看书、走路看书以及在强光下看书而造成的.近视;还有一部分同学晚上睡觉前有看书的习惯,为了舒服,便躺着睡,久而久之,也患上了近视。

此外,我们还发现,城市同学比乡村同学的近视患病率明显高,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现象变得越发明显,这是为什么呢?据调查显示,这是因为乡村生活更接近大自然,空气也比较新鲜。并且乡村同学看电视和使用计算机的频率相对于城市同学而言则明显更少。

另外,阅读姿势不良会造成视力减退,阅读时间长的同学近视眼患病率明显高于阅读时间短的同学,阅读距离越接近书本的,近视眼则进展得越快。

由以上资料表明:本班同学的近视归纳起来无非三点:用眼过度、用眼不卫生、缺乏保护眼睛的意识。

二、预防近视的方法与措施:

为了取得本班同学近视的预防和治疗方法,我们对本班视力良好的同学也展开了调查。根据调查的结果,我们总结出了以下几点预防和治疗近视的方法与措施:

1、每天坚持做两次眼保健操。

2、看书、写字姿势要正确:眼离书本一尺,胸离书桌一拳,手离笔尖一寸。

3、不要行走是看书,不要在强光下看书,不要在昏暗的地方看书以及不躺着看书等。

4、尽量少上网,注意作息时间的安排(例:不长时间看书、看电视等),不让眼睛过度疲劳,看一小时书或写一小时作业远眺十分钟等。

5、睡眠要充足,并多接近大自然,坚持锻炼身体和加强营养,不能偏食,常吃青菜,坚持良好的用眼习惯,并定期检查视力(正常情况下,人眼3个月左右屈光情况就有可能发生变化,所以要定期检查视力,做到早发现、早矫正、早治疗)等。

调查总结:近视要防患与未然。因此盲从现在开始要样成良好的习惯。并普及健康的用眼知识。对已近视的同学要好好治疗,控制其再度加深。

小学近视调查研究报告5一、问题的提出

我们班近视的人数很多,我也是其中一个。我常常想: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近视呢?难道近视也会传染吗?对于这个问题,我百思不得其解。于是,我对这个问题进行了调查。

二、调查方法

1、去医院问问医生,了解为什么近视。

2、通过调查同学的近视情况,来了解近视主要在那一种人身上多发。

3、上网浏览,调查全国的近视率。

三、调查情况和资料整理

1、绝大多数是因为上网、看电视过多而引起,有极少数是遗传。

2、全班同学中有一半的人近视,我发现主要分布在经常上网玩游戏的同学身上。

3、全国小学生近视率为28%,初中生近视率为60%,高中生近视率为85%,大学生近视率竟高达90%!

四、结论

1、小学生近视多数是因为上网次数高,看电视时间长引起的,有极少数是先天性遗传。

主要还是因为电脑辐射伤害眼睛,还有的是因为在阳光集中、阳光昏暗的地方读书写字,或不爱护自己的眼睛造成的。

2、同学近视的罪魁祸首应该是电脑,许多同学都是在玩电脑游戏的时候不知不觉近视的。

有些同学竟然在网吧里无忧无虑地玩,这会导致各种眼病的发生。

3、全国小学生有大约五分之一的几率近视,也就是说5个小学生里面至少有一个是近视眼,可真是可怕。

小学近视情况调查研究报告作业相关文章:小学生近视调查报告范文

关于近视的研究报告三篇

小学生近视调查报告范文(2)

近视调查报告范文精选3篇

同学近视调查报告450字

关于近视的调查报告优秀范文(2)

关于学生视力社会调查报告

小学学生体质健康分析报告

中学生近视调查报告3篇

大学生读书调查报告篇3

【关键词】调查报告写作教学目标体系

调查报告是对某一事物或某一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后,将调查所得到的材料和结果,以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的报告。[1]目前,对于调查报告写作教学的研究较少,需要通过学习借鉴和实践研究予以明确。

一、现状:教学实际与课程标准脱节

调查报告属应用类文本,在语文教学历史上有着比较高的关注度。夏丏尊、叶圣陶合著的语文学习经典之作《国文百八课》中,将报告书作为重要内容专门编写了一课,选两篇调查报告作为例文,还指出:“报告书的阅读和写作已和现代生活分离不开,所以应当加以详切的注意。”[2]在不同年代、不同版本的语文课程标准(或大纲)中也能发现它的踪迹。1941年的《小学国语科课程标准》“第五学年”有“书信、报告等实用文的分析写作”[3]这一要求;1963年、1988年及以后的教学大纲中有“小学五年级:写简单的计划、报告等应用文”的要求。由此可见,小学生能写报告是语文课程设计者的共识。

但调查报告在现实教学中的处境却是尴尬的。笔者在日常调研中,对区域内的部分教师进行了访问,语文课中进行调查报告写作教学的几乎为“0”,对130名左右的小学高年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是:调查报告的写作是“写得最少”和“最怕写的”。调查报告在实际教学中形同虚设。

二、追因:写作教学目标的缺失

调查报告为何在实际写作教学中被搁置、被放逐?为何普遍达不到课程标准的“合格线”?这无外乎外部和内部两个方面的原因。外部原因如写作测评标准“文学化”的导向,“应用文只是个格式问题,没啥可教的”的观念影响。内部的原因更为关键,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分类不清。教师对文体本身感到陌生,不清楚调查报告究竟有哪些样式,该如何分类;二是指向不明。教师对调查报告这个写作样式归属的教学板块感到疑惑,教材中它出现在“口语交际”“习作”“综合性学习”三个部分,那写作教学究竟要教什么?写作之前的调查活动要不要纳入教学范畴?

这些问题的解决,必须以调查报告写作教学目标的建构作为基础。

三、借鉴:国外小学调查报告写作教学参考

日本、美国、前苏联、德国、印度等国在语文教材中都编排了调查报告的写作内容,其编排的形式和呈现的内容各具特色,日本和美国教材尤其突出。

1.日本:目标清晰、策略具体。

日本课程中,与“调查报告”高度相关的研究是以教育学者和实践者野村芳兵卫为代表的“生活调查作文”。这项历时八十年的研究,有“定位准、分类清”和“方法和程序明确”两大特色(见表1)。其中,社会调查部分还紧扣语文的学科特点,把“语言课题”作为必选内容。[4]

表1:日本小学生活调查作文教材内容分类及举例

我国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关“调查报告”的内容也覆盖了自然与社会两大领域,但是内容的序列性不强,对难度的把握不准,如在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教材中出现的调查报告例文《关于李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难度过高,不好操作。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三年级下册有调查学校绿化情况,六年级上册有访问家乡名人这些内容,但在实际教学中,大多被当成状物文或写人文的写作内容了。

2.美国:学生主体、综合开放。

美国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调查内容充满趣味,他们强调将学生置于生活大背景中,启发多元化思维,增强学生解决社会生活问题的实践能力。

美国亚利桑那州小学语文六年级教材“调查”专题[5]

认知测试通常一个月你收到或挣多少钱?你是怎样花的?制作一个如下图所示的饼图。

知识拓展(略。主要讲许多邮购销售的产品作了虚假广告。)

深层阅读读《花和雀斑膏》(小说),把作者的经历和感受与你自己的体会进行联想。

阅读反馈(略。要求学生回答从概括内容、推想观点与评价文本三个维度提出的问题)

选择练笔为杂志写一则邮购雀斑膏的广告;看自己制作的消费饼图,写下自己新预算的概要。

日本和美国“调查报告”教材的呈现方式,都力求用案例作为调查报告的内容目标;用身边事反映社会现象的方式设计思维发展目标;用结构化的问题明示写作的过程目标。这些均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经验。

四、建构:小学调查报告写作目标体系设计

建构小学调查报告写作教学目标,缘于一线教学的需求。以下是我们通过学习课程标准和相关文献,结合课堂教学实践,整理出的各学段调查报告类型、部分写作内容和写作教学总目标,以期为教师教学提供参考(见表2)。

表2:小学调查报告写作教学参考标准·总目标

上表是教师在教学调查报告之前,选择“教什么内容”、“教到什么程度”的一种参照,至于“怎么教”的实践问题,我们还进行了操作化的建构,即借鉴SoLo分类理论①,开发写作层级表体系(包括相关的写作知识、层级表、案例和学生写作升级策略)。课前,教师基于学情,预先制定a、B、C三个层级的评价表,选取与之相对应的多个案例。课上,教师先组织学生学习知识;再学习案例,通过比较和综合,共同讨论确定a、B、C层级的评价标准,给案例定级;而后模仿、内化,练写片段。下一节课依据升级策略进行修改升级。教学中,我们不求“面面俱到”,坚持“一课一得”,下面以小学五年级的社会调查类型的报告写作为例,介绍其总目标下“格式与规范”专项的层级表(见表3)和配套的案例。

表3:小学生调查报告“格式与规范”专项目标层级表

小学生语言调查报告(等级案例)

为了解小学生的写作情况,我于2013年4月8日采用了网上问卷的形式,对常州市虹景小学五年级某班48名学生进行了调查。

1.20.9%的同学非常喜欢写作文,60.5%的同学比较喜欢,16.3%的同学不太喜欢,2.3%的同学不喜欢。

2.有51.2%的同学能及时记录下生活中的见闻与感想,58.1%的同学能经常积累好词好句,65.1%的同学写作前会先构思、列提纲,55.8%的同学写作后会主动修改。

3.小学常用文体中同学写得最多的:新闻稿占1.6%,倡议书占1.6%,看图写话占3.1%,书信占3.1%,写人记事文占27.1%,儿童诗占0.8%,童话占2.3%,剧本占3.9%,解说词占3.1%,写景状物文占16.2%,演讲稿是0,日记占29.5%,读(观)后感占7.8%,调查报告是0。

4.同学认为写得最少,甚至没有写过的:新闻稿占21.7%,倡议书占8.5%,看图写话占4.7%,书信占4.7%,写人记事文是0,儿童诗占12.4%,童话占7.0%,剧本占14.0%,解说词占3.1%,写景状物文占0.8%,演讲稿占7.0%,日记是0,读(观)后感占0.8%,调查报告占15.5%。

分析及升级策略:这篇报告按照调查问卷的先后顺序罗列了所有的统计数据,但缺少结论,对照层级表,此案例为C级。可以通过两条策略进行升级:对数据进行筛选和合并,对数据集中反映的情况进行分析并形成结论。

(调查概述略)

1.喜欢写作文的同学人数达到了调查总人数的81.4%。

2.通过问卷,可以知道有一半以上同学的良好习作习惯正在养成。其中,养成“写作前先构思、列提纲”和“能经常积累好词好句”这两项习惯的人数最多。

3.日记是同学们写得最多的一种文体,占29.5%;其次是写人记事文,占27.1%;写景状物文写得也比较多,占16.2%。这三种文体老师经常布置,所以写得比较多。

4.同学们写得比较少的文体依次是:新闻稿、调查报告和剧本,分别占21.7%、15.5%、14.0%。

通过调查,我知道因为老师经常布置写日记、写人记事文和写景状物文,所以这三种文体同学写得比较多。

再分析:经过修改,这篇报告在运用数据时有了“加工”的意识,突显了调查反映的问题,但结论部分过于草率,此案例为B级。

(调查概述略)

1.同学的写作兴趣较浓。调查中,81.4%的同学表示喜欢写作,可见,大部分同学还是愿意写作的。

2.能形成部分写作习惯。通过分析调查数据,我发现所列四项写作习惯,每一项都有过半的同学养成。其中,“写作前先构思、列提纲”的习惯养成人数最多,因为平时训练得比较多。

3.记叙类文章写得多,而议论、应用类文章写得比较少。通过调查,我发现近三成的同学认为日记、写人记事类文章是写得比较多的。而写得最少的文体调查中,选择新闻稿的最多,占21.7%。

基于以上调查,我认为我们平时的写作,有些“偏食”了,偏向于写人记事类,可能因为考试检测中,这类文体比较多,所以老师反复训练、教学。而对于议论类、应用类的文体我们写得太少,甚至还没有。我建议老师让我们写一些议论类和应用类的文章,让我们多接触一些不一样的文体,锻炼不同的写作能力。

再分析:这篇报告在分析问题时采用了总起的结构,使数据反映的情况更为清晰。结论部分有原因分析和建议,逻辑严密,为a级案例。

调查报告写作教学目标的建构,始终追求三性:①序列性:即总目标与专项目标之间,不同的专项目标之间,体现相互照应式的序列。②生活性:即内容设计体现学生的年龄特点、学科综合和社会发展需求。③指导性:即知识、层级表、案例与策略四者与学生的发展状况密切相关,每个材料可以让学生多次学习和对照,实现自主发展。

【参考文献】

[1]董小玉.现作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夏丏尊,叶圣陶.国文百八课[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410.

[3]叶黎明.写作教学内容新论[m].上海教育出版社,2012:21-27.

[4]张荣华,方明生.调查作文的比较、分析与反思——小学语文教材的中日比较[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8(5):40-46.

大学生读书调查报告篇4

湖南人民出版社韶山分社从筹备到授牌成立历时3年,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和市文化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局共同领导。该分社是湖南人民出版社授权范围内相对独立的生产经营分支机构,也是全国唯一一家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复设立的异地出版分社。

韶山分社将以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立足湘潭,遵循着力打造红色图书品牌的总体经营战略和发展思路,以政治理论、社会科学、文学艺术为出书范围,服务市委、市政府工作大局。

——《中国新闻出版报》

上海市民阅读报告

逾三成受访者每天读书超半小时

2012年8月13日,上海市新闻出版局《上海市民阅读状况调查分析报告(2012年度)》,这是上海连续第二年就市民阅读状况组织专门调查并权威报告。报告显示,在网络阅读比例显著上升的情况下,上海市民依然对传统纸质阅读情有独钟。

报告称,86.63%的受访上海市民认同阅读“非常重要”“比较重要”和“越来越重要”。而在首选阅读方式方面,56.69%的上海市民依然青睐“传统(纸质)阅读”。与此同时,32.06%的上海市民首选“网络阅读”,首选“电子终端阅读”的占10.66%。

选择纸质阅读的原因主要与阅读的质量和要求相关。调查显示,近七成受访者认为“纸质阅读”具有最好的阅读效果,超过三成的受访者每天读书超过半小时。与此同时,47.96%的上海市民每天上网时长超过一个小时,网络阅读以其博采信息、搜索便捷、成本低廉的特点日益占据重要地位。

本次调查自2011年11月启动,采用随机抽样和方便抽样相结合的方式,于2012年1月开始在上海全市17个区县范围内发放调查问卷数千份,基本覆盖各个阶层和年龄段。

——《光明日报》

全国少先队启动红领巾阅读推广计划

全国少先队“红领巾阅读推广计划”启动仪式日前在山东青岛举行。活动旨在为少年儿童提供优质文化产品和便捷的文化服务,引导红领巾们在阅读中吸取优秀文化成果。

“红领巾阅读推广计划”由中国少先队事业发展中心、青岛出版集团主办,《少先队小干部》杂志社和青岛出版集团少儿期刊中心承办。本次活动希望通过“红领巾阅读推广计划”的实施,用5年时间,在全国建立5000所红领巾阅读活动示范学校,让阅读这一终生学习能力成为陪伴孩子们成长的最好礼物。

据了解,主办单位将整合各方面资源,向基层少先队组织捐赠红领巾图书角;并组织少先队辅导员、教育工作者、少年儿童工作者等相关人士,开展儿童阅读推广、专家讲座、参观交流等形式多样的公益性阅读推广活动。

——新华网

黑龙江动漫产业基地签约七重点项目

在日前举办的第六届中国(哈尔滨)青少年动漫周期间,黑龙江动漫产业基地成功签约7个重点产业合作项目,签约项目总金额达3350万元。

这7个重点合作项目为“三角和他的朋友们项目”制作与发行,iDC服务器托管合作项目,云存储、云科技服务项目,手机阅读业务项目,动画片《甜甜圈宝贝》合作播放项目,《鸿门Q宴》游戏研发、升级与运营项目,知识产权法律服务合作项目。

——《中国文化报》

《农民画说新疆巨变》出版发行

被新闻出版总署列为全国“迎接党的十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的《农民画说新疆巨变》,日前由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以维、汉、哈三种文字出版发行。

这套丛书是阿瓦提县的100多名农民,将身边的变化和在广播、电视里听到和看到的新疆变化,以及自己对党对政府的感激之情、对美好明天的无限憧憬,画成一幅幅油画和水彩画。阿瓦提县文化馆征集了几百幅农民画举办了画展,并得到了前来阿瓦提县调研的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春贤的肯定。张春贤评价道:这是出自农民之手、发自农民心声、反映农民心愿、农民最喜闻乐见的作品。

在阿瓦提县文化局的大力支持下,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对这些农民画进行了分类整理,并派出专家指导农民画家对画作进行修改和创作,历时10个月终于出版了这套由维吾尔族农民集体创作的《农民画说新疆巨变》丛书。

——《新疆日报》

湖北公布五大违禁侵权案

收缴出版物450余万册

近日,湖北省新闻出版局公布上半年该省查处的五大违禁、侵权案件。

上半年,湖北省共收缴各类非法出版物450余万册,检查出版物市场、店档摊点1.6万余次,检查印刷复制企业7913家次,取缔关闭无证无照经营门店225个,查办案件176件,其中违禁出版物案件2件,色情23件,侵权盗版105件。

大学生读书调查报告篇5

4月15日下午3时,广西医科大学在综合楼一楼报告厅召开麦可思调查报告解读会,仇小强书记、赵劲民校长、罗国容书记、韦安光副书记、唐安洲副校长出席会议,招就处、校办、规划办、教务处、教评中心、后勤处、学工、团委等职能部门及各学院领导、辅导员参与会议。会议由唐安洲副校长主持。

在毕业生调查报告中,他依次解读了毕业生收入分析、专业相关度、职业期待吻合度、就业现状满意度等主要指标,分析毕业生读研、求职、对核心课程有效性评价、对社团活动评价、满意度评价等数据,他与新生调查对应,重点指出毕业生职业期待吻合度、就业现状满意度等反映出来广西医科大学在教育教学、就业指导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最后,他结合经验总结广西医科大学的亮点,并在招生、教育教学、就业指导、学生工作方面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唐副校长在会上分析学校自身开展的一系列调查情况及遇到的瓶颈,他对两份调查报告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他说,两个调查给我们全新的角度来审视学校,让我们用第三只眼来看待学校,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学校评价机制的客观性、科学性、专业性和公正性,他要求大家会后认真研究学习调查报告,结合工作实际,学会运用数据、用好数据,进一步充分挖掘数据对自身工作的参考价值,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完善各项工作,进一步推动学校人才培养方案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全面提升广西医科大学综合办学实力和毕业生的综合竞争力。

大学生读书调查报告篇6

为全面反映儿童与家庭阅读的关系以及数字代时代背景下阅读方式及理念的转变,全球知名的童书出版、教育及传媒公司学乐出版公司(Scholastic)联手营销战略研究咨询公司哈里森集团(HarrisonGroup)自2006年起连续了五期《儿童与家庭阅读报告》。

《2014儿童与家庭阅读报告》覆盖了全美25个主要城市,研究对象为家长和儿童共2558人,其中包括0-5岁儿童的父母506名,1026位6-17岁的儿童及其家长,调研时间为2014年8月29日至9月10日。其中0-5岁儿童的阅读情况通过对其父母的调研进行考察,而针对6-17岁的儿童,报告用“经常性阅读者(frequentreaders)”和“非经常性阅读者(infrequentreaders)”对样本进行了区分,以突出二者之间的对比。其中经常性阅读者定义为一周有5-7天的时间进行了阅读,并享受到了阅读乐趣的儿童;而非经常性阅读者定义为一周里为了乐趣而进行阅读不超过一天的儿童。数据显示6-11岁的经常性阅读者每年平均阅读43.3本,而非经常性阅读者为21.1本;而当到12-17岁时这个差距更大,变为经常性阅读者每年阅读39.6本,而非经常性阅读者为4.7本。可以看出随着年龄段的上升,经常性阅读者与非经常性阅读的差距急速拉升。

一、影响儿童成为经常性阅读者的三大因素

报告对6-17岁的儿童进行调查,发现三个突出因素影响其成为经常性阅读者(见图1)。即①儿童通过阅读感到愉悦;②儿童认为为乐趣而进行阅读是重要的;③父母是经常性阅读者。其中儿童本人通过阅读感受到了乐趣,或者仅是主观上认为自己感受到了乐趣都有助于儿童成长为经常性阅读者。

此外,对于6-11岁的儿童来说,还有一些原因也对其成长为经常性阅读者起了作用,包括父母早期大声给儿童朗读图书、书中有儿童崇拜的角色以及花费较少的时间用于电脑上网。对12-17岁的儿童来说,在学校能够独立自主地进行阅读、阅读电子书、一个大的家庭图书馆、被告知过阅读水平以及有父母参与阅读习惯也起到了很好的影响效果。

经常性阅读者非经常性阅读者+

图1成为经常性阅读者的三大影响因素

1.为乐趣而阅读

数据显示,在6-17岁的儿童中,97%的经常性阅读者称他们在为乐趣而进行阅读,而75%的非经常性阅读者认为他们已经有一段时间未感受过阅读的乐趣了。从图1中也可以直观地看出,经常性阅读者同非经常性阅读者在“通过阅读感到愉悦”的选项上差距最为明显,尤其是在12-17岁的阶段,差异达到87:6。这充分说明了只有乐趣才能成为儿童持续阅读的动力。并且73%的儿童表示,如果发现了喜欢的图书,他们会阅读得更多。在“儿童认为什么样的书是有乐趣的”调查中发现,自己挑选、让人大笑、能提高想象力的书是儿童优选的三个选项,另外渴望一个虚拟的故事,聪明、坚强、勇敢的角色,能学会新东西,解决问题的书也紧随三个选项之后。

通过数据可以看出,除了书本内容应该符合儿童的心理外,自主挑选更能提高儿童的阅读乐趣。

2.父母是经常性阅读者,互动性阅读受儿童欢迎

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影响巨大,通过图1可以看出,在阅读上这种影响同样存在。父母是经常性阅读者的子女有42%在12-17岁时发展成为了经常性阅读者,而在父母是非经常性阅读者子女中这个比例仅为15%。

除了父母是个阅读爱好者之外,互动性的阅读对子女成为经常性阅读者的影响也十分突出。在美国,与父母的互动性阅读中,包括两个不同时期:一个是幼儿还不会说话的时期,这个时期主要是父母朗读、儿童听的时期;还有一个是略大后的互相交流着阅读的过程。美国有73%的父母在孩子1岁前就开始朗读图书给孩子听,更有30%的父母称孩子出世后的三个月以内就开始对着孩子朗读图书了。而6岁前给儿童念书的父母则达到了91%,父母表示6岁前给孩子朗读图书主要是为了培养其词汇及语言运用的技能。研究也表明,早期阅读是儿童接触书面语言的形式和运用的机会,是儿童掌握词汇构成和文字表征的机会,同时也是儿童发展学习读写的倾向态度的机会。遗憾的是,8岁之后给儿童朗读图书的父母比例大幅下滑,儿童的读书数量也在这个点上呈急剧下滑态势。23%的父母在儿童9岁之前就停止了给子女朗读图书,他们普遍认为此时子女已经有了自主阅读的能力。

不同于父母的认识,83%的6-17岁儿童表示,他们非常喜欢父母大声给自己朗读图书,对于他们而言,这是与父母共享的一段美好的特殊时光。对6-11岁儿童的调查显示,40%的儿童希望他们的父母能继续给他们朗读图书。在“随着年龄增长而阅读量下降”的原因调查中显示,有36%的儿童选择了“当我更小的时候,有人读给我听,但现在我必须自己阅读”。这表明了父母的参与分享式阅读对于儿童的阅读习惯有巨大的影响,并且随着识字能力的提高,儿童对于父母朗读式的读书仍然抱有很大的兴趣。

3.培养儿童认识上对“趣味阅读”的肯定

在所有样本中,有86%的父母意识到趣味阅读的重要性,而仅有46%的儿童认同了这个观点,这说明阅读的趣味性认识,并没有通过父母很好地传达给子女,54%的儿童没有将“乐趣”作为进行读书活动的原因。而通过图1也可以看出,意识到图书是为了“乐趣”而非其他有着重要的意义,这种信念的认可与坚持对于儿童能否成为一个经常性阅读者有着重要的影响。据此,父母或学校在培养为了乐趣而进行阅读的理念上应加大力度。

二、数字时代背景下影响阅读的因素分析

在数字时代,一方面,电子书在儿童阅读中的普及度越来越高;另一方面,非阅读的数字化娱乐活动也影响到儿童阅读的时间。

1.纸质书与电子书的对比分析

随着电子书设备、移动设备在6-17岁儿童及其父母间的普及,读电子书还是纸质书成为了数字化时代的热点话题。以下是2009年至2014年6-17岁儿童读过电子书和没读过电子书的数据对比,见图2。

读过电子书没有读过电子书

图22009-2014年6-17岁儿童阅读电子书的比例情况

由图2可见,随着时代的推进,通过电子书的形式进行阅读的比例以20%左右的比例稳步增长。虽然父母在电子书与纸质书的选择中,48%的父母更倾向于纸质书,但61%的数据仍然表明了电子书已经成为儿童进行实际阅读的一个不可忽略的形式。2014年的报告里显示,儿童在学校里进行电子书阅读的比例(21%)比2012年(12%)几乎翻了一倍。同时,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多数父母逐渐减少了对培养儿童阅读爱好的相关鼓励行动,但是对于阅读电子书的鼓励随着儿童年龄的增加而增加,虽然增加的比例并不显著。

然而,77%的阅读过电子书的儿童称,他们仍然偏爱纸质书。并且同2012年的数据相比,偏爱电子书的儿童从19%下降到了11%。在没有看过电子书的儿童中,对电子书感兴趣的儿童也从2012年的51%下降到了37%。这表明在电子书的一番技术掀起的热浪之后,纸质书可能会引来一次儿童偏好的回归。

2.阅读与其他数字化娱乐活动

数据显示,2014年更多6-17岁的儿童把时间花在了用电子设备玩游戏或app、上网。其中一周5-7天时间里用电子设备玩游戏或app的儿童数量从2012年35%上涨到50%;一周5-7天的时间里用移动端设备上网的儿童数量从21%上升到37%。数字时代,儿童的网络时间也在向移动端倾斜。儿童自己拥有电子移动设备后,非阅读的数字娱乐活动开始大比占用儿童的时间。对随着年龄增长而阅读量下降的原因调查中也显示,有60%的儿童选择了“现在有很多其他的事比阅读更有乐趣”,认为阅读是有趣的儿童比例也从2010年的60%下降到了2014年的51%,非阅读的数字化娱乐活动已成为吸引儿童时间的最大竞争者。

三、学校对6-17岁年龄段儿童阅读的影响

学校作为儿童获取知识的场所,本应是阅读的最佳环境。但报告显示,44%爱好阅读的儿童表示大部分的时候他们是在校外进行趣味式阅读,还有31%的儿童表示在家阅读和在校阅读的感觉是一样的。这个数据显示了学校在提供良好的阅读环境上表现的不如人意。在随着年龄增长而阅读量下降的原因调查中显示,有47%选择了“我不得不在学校里读那么多的书,以至于我不认为读书是种乐趣了”。

值得注意的是,家庭收入水平与在校读书的偏好显示了较为明显的反向关系,见图3。

图3家庭收入同在校阅读偏好的关系

通过图3可以看出,贫穷家庭里的孩子比富裕家庭里的孩子对在校内读书表现出更大的偏好水平,其中原因可能是由于家庭经济问题不愿意在图书上花太多开销,也可能是父母本身对阅读就不够重视。对于这部分儿童,到了一个新的环境之后,更有可能将阅读同学校关联在一起。针对这种情况,学校既应该努力呵护其阅读行为,同时更应当有效地进行引导,鼓励其趣味阅读,而非将阅读作为强行灌输知识的工具。

1.自主选择性对在校阅读的影响

校园阅读的调查显示,70%左右的6-17岁儿童表示他们在学校里从未根据自己的爱好去选择图书并进行阅读过。这表明在学校的阅读没能充分发挥出儿童自主选择的主动性,阅读大多是以一种被迫式的方式在进行。而52%的6-17岁儿童表示对独立自主式的阅读表达出了良好的倾向性,仅有38%的学生希望减少这种阅读。值得思考的是,在“儿童最喜欢什么样的书”的调查中,有91%的儿童表示“我最喜欢的书是我自己挑选出来的书。”,90%的儿童表示“我更加倾向于阅读我自己挑选出来的书”。这两个数据在不同的年龄段差别并不明显。这个高度相关性的数据值得注意,与其成年人绞尽脑汁帮儿童挑选好图书,不如放手让儿童自己挑选图书,更能够培养孩子的阅读爱好。

2.阅读水平的测试活动对阅读的影响

在美国1-12年级的儿童里,51%表示他们曾经被告知过阅读所处的水平,而这部分儿童里,又有51%的儿童依据他们被告知的阅读水平选择了今后所读的书目,包括挑选更高层级的图书(28%)、同等层级的图书(16%)、更低层级的图书(7%)。而4-12年级的儿童大多表示选择较高层级的图书是因为对某一类知识有较多的积累和爱好或者是想要挑战一下自我。

四、儿童阅读的培养仍需要家庭和学校的多样化引导

通过对报告的深度解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条结论:第一,自主选择权对于儿童提高阅读乐趣尤为重要。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学校,儿童对于自己选择一本书,然后再进行阅读的方式表现出了强烈的好感度。选择权可能比图书本身的内容更有利于促进儿童进行阅读。第二,父母给儿童进行大声朗读,以及学校对阅读层次的测试对儿童阅读习惯的培养具有促进作用。据研究,4-6岁幼儿阅读兴趣不存在年龄、性别上的差异,但互动式分享阅读却能有效提高4-6岁幼儿阅读兴趣和叙事能力。此报告的调查情景中,无论是父母给儿童进行大声朗读,还是学校通过建立阅读水平评级以带来的儿童间的阅读互动,其本质上都是以社交的方式渗透于阅读习惯的培养。尤其是当社交工具成为儿童熟悉的娱乐方式后,父母引导式的让阅读行为融进儿童的社交圈,可能会极大地促进儿童自发性阅读行为。第三,大部分的父母将数字化的娱乐活动或音视频的观赏同阅读严格的区分开来,认为一种是在玩,而另一种是在学,但二者之间其实有着潜在的可转化联系。在儿童选择较高层级的图书进行阅读的原因调查中,35%的儿童选择了“我看过电影,所以想来看看书”,这表明,音视频的广泛传播有可能会对阅读带来正面的影响效果,通过更为直观的音视频可以从多个方面去帮助孩子理解原本不太能够理解的事物,并不断提升其阅读的层次。这种引导同样可以从其他数字化娱乐活动中向图书过渡,如《三国杀》的游戏就可以引导孩子对三国的历史进行阅读。

大学生读书调查报告篇7

一、根据上级活动要求制定以下活动内容与计划,有步骤开展读书活动:

1、5月28日,确定活动方案;

2、6月29日在全校进行宣传发动,与各年级进行明确分工,并把活动宣传下发到各年级各班,组织与动员队员自由参加;

2、7月10日—8月31日,我校少先队大队部组织队员开展暑期系列读书活动。

二、组织队员积极参加xx区及街道组织的各类读书活动

1、参加读书活动启动仪式

参加光塔街社区的启动仪式,组织队员在少儿馆网站开通新书、好书推介与图书点评活动。以及“小游戏大学问”科普游戏嘉年华。组织队员到广州少年儿童图书馆沿江馆三楼借阅处、海珠分馆中小学生借阅处,进行借书与阅读活动

二、组织队员参加城建2222年知识竞赛

引导队员在少儿馆网站下载竞赛题,领取读书知识竞赛题,参加有奖知识竞赛活动。

三、开展“我做小小调查员”活动

让队员在活动地点领取以及登陆少儿图书馆网站下载《阅读调查报告表》,确定调查对象——小调查员身边的亲人、朋友和邻居,通过填写阅读调查表,一方面让队员们走出学校、走出社区,增长见识;另一方面让队员们掌握科学的调查方法,进行合乎逻辑的分析,扩阔写作思路,提高写作能力。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设计阅读调查,完成调查报告表。

四、社区好书交换读书活动

大学生读书调查报告篇8

现代社会要求人们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意识,合作意识和开阔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在内的多方面能力。

《新课程标准》对阅读作了相应的要求。要求学生具有独立的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为了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九年课外阅读的总量在400万字以上。

二、研究的对象与方法:

(1)调查时间

2006年8—9月

(2)调查对象

采取随即抽样的方法,选取了甘肃省永昌县的五所农村初中学校(新城子中学、红山窑中学、焦家庄中学、东寨中学、六坝中学)的七至九年级的学生,每校分别抽取200名,共一千名同学作为调查对象,发放问卷1000份回收有效问卷768份。

(3)调查内容及方法

为了解我校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及存在的问题,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三个年级的学生进行了调查:

1、学生阅读动机和兴趣;

2、学生阅读时间;

3、学生的阅读种类;

4、学生的阅读方式;

5、学生阅读书籍的来源;

6、学生阅读时间及做读书笔记的情况;

7、阅读中外名著及杂志报刊的情况;

8、学生阅读数量。结果采用问卷调查法、数学统计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社会调查报告格式·社会调查报告怎么写·中学生社会调查报告·大学生社会调查报告

三、调查结果及其具体分析

本次调查发放问卷1000份,收回768份,问卷调查整理后得到如下结果:

1、阅读兴趣和动机

阅读兴趣:

a感兴趣70%,

B一般24%

C不感兴趣6%

阅读动机:

a增长知识,开拓视野48%

B娱乐休闲8%

C提高写作能力44%

从阅读的兴趣和阅读的动机来看,大部分学生喜欢课外阅读,也认识到课外阅读能够增长知识、开拓视野、提高写作能力。

2、阅读的时间

阅读时间段:

a双休日24%

B完成学习任务后49%

C随时读27%

阅读时间长度:

a每周2小时内20%

B2-4小时56%

C4-6小时20%

从阅读时间看,大多数学生能够坚持每周阅读,基本不读的只占4%,这说明学生大部分能意识到课外阅读的重要性。

3、阅读的种类

阅读种类:

a作文选30%

B故事书8%

C影视娱乐10%

D中国古典名著15%

e童话寓言10%

F武侠小说3%

G杂志1%

H诗歌散文2%

i卡通类15%

J言情小说2%

K报刊类5%

L外国名著0%

从阅读种类看,喜欢看作文选、卡通类口袋书、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的人数多,其次是影视娱乐,童话寓言和故事书的人数也有一定比例,但对杂志、报刊、外国文学名著,诗歌散文的涉猎几乎为0。

4、阅读的方式方法

阅读方式:

a随便翻翻8%

B应付式15%

C认真做笔记77%

有无计划性:

a有计划30%

B无计划70%

从阅读方式和有无计划地阅读上来看,学生阅读存在很大问题,如无计划性、无目的性,没有养成良好的作读书笔记的意识和习惯,这些也将直接影响课外阅读的质量。

5、阅读数量

阅读数量:(一学期阅读量)

a10本以上0%

B5-10本0%

C1-4本75%

D0本25%

从阅读数量上看,一学期读5本以上的为0,还有25%的学生一学期未看一本书。这与《新课程标准》一学期阅读要求相距甚远。对《新课程标准》要求阅读的文学书目调查中发现,阅读5本以上的只占5%,阅读5本以下的占75%,一本都没看过的占25%。

6、阅读书籍来源

阅读书籍来源:

a自己买50%

B向别人借30%

C学校图书室20%

从阅读书籍的来源看,学生有自己购买书本的条件。

7、他人对课外阅读的影响

他人对课外阅读影响:

a父母40%

B老师38%

C朋友20%

D亲戚2%

从他人对课外阅读影响看,教师的影响仍然很小,教师对学生课外阅读的作用有很大的潜力可以挖掘。

四、存在的问题

通过调查发现了一些共性的问题:

1、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较高,以增长知识,开拓视野为主要动机;

2、学生课外阅读的时间少且阅读量不足;

3、学生课外阅读的种类单一,无选择性;

4、自主地会做笔记的学生较少;

5、学生读中国古典名著和卡通类娱乐杂志及影视作品的比例大,而对现代诗歌散文、小说和报刊类涉猎较少。

五、反思与建议

从调查的结果来看,学生课外阅读量如此贫乏,尤其文学名著阅读量严重不足,对科技读物也不重视。课外阅读量的严重不足直接影响课堂教学。自2000年试行新教材以来,任课教师感触最深的是学生知识面太窄,看的课外书太少,很多问题无法交流,语言感知能力较差。课堂内的一些问题因少于或没有接触过此类知识而无法议论,无法自行解决,这样老师不得不越俎代庖,影响教学效果,学生的很多能力无法得到锻炼。从调查中发现,现在的大多数学生都明白课外阅读的重要性,部分学生也非常喜欢,而且大部分学生都有能力购买一些课外读物,可为什么课外阅读量还如此少,课外知识还如此贫乏?审视我们的教育环境,教育方法,本人觉得有如下原因:

1、教师不真正重视课外阅读。教师比学生更清楚课外阅读的重要性,但在行动上并没有真正重视起来,在升学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学校注重的是升学率,教师为了完成指标,让学生扎进作业堆,只顾“眼前利益”,没有对语言教学的策略进行深入思考,没有在策略上取胜的意识。不会留些空余时间让学生看课外书,更没有心思指导学生看课外书。调查中发现,“阅读书源”来自自己购买的比例大,研究“课外阅读教学”指导的潜力很大。“影响课外阅读的原因”是教师不重视。调查中,老师没有强行要求的占60%,很多学生在回答“为什么不看课外读物”时说,老师不强行要求,也看不懂。

2、电视、音乐等视听媒体的冲击,这一代孩子基本在电视机、VCD前长大,他们更热衷于那些图像式、声音式的东西,对文学的迷恋程度大大降低了。阅读的启蒙教育太晚了,看书并不是为了领略语言文字世界的精湛,而是图消遣,寻开心。如今,家家户户都了有电视、VCD机。于是不少学生把课余时间都花在看电视、听音乐。80%的学生把“休闲娱乐”当作阅读目的,久而久之将会导致一代人的知识贫乏、思维贫乏、文学修养贫乏、这是十分可怕的。

面对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我们这些教育者又该如何呢?

首先,学校尤其语文教师要转变观念,变苦教、苦学为讲究策略的巧教活学。新课程的推行,考试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更侧重于学生能力的考察。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全体语文教师应认真贯彻素质教育,为学生的课外阅读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比如,减轻作业量,调整出课时让学生读书。给出书目让学生去读,没有书籍的学生应在教师的指导下购买到2本。学校也应开放图书室,为学生创造好的阅读环境,培养阅读氛围。语文组还可以开展读书笔记展评,读书知识竞赛,提高学生阅读兴趣。

大学生读书调查报告篇9

小学生关于近视眼的调查报告

这个学期的星期五我们学校举行了一次身体检查。报告单出来了,我发现我们班的同学都有近视眼。我给我们班的同学进行了一次小学生近视眼调查报告来调查我们班近视眼的主要原因。

调查

我拿了我们班同学的报告单进行了分类和总结,调查法,图表说明法,访谈法,关察法,归纳法。

分析

大多数人都是平时不注意保护眼睛而导致近视的。不注意用眼卫生如看电视和上网时间太长等等。是现代儿童近视大增的主要原因。调查表明,学生近视的发生与其父母或兄弟姐妹有无近视有密切关系,高度近视基本上是由遗传造成的。父母或家族中有近视的儿童应该作为保护视力、预防近视的重点对象。

结论

1看电视的距离太近。2看电视的时间太长。3写作业的姿态不正确。4在光线太强或太弱的地方看书。5长时间在电脑前。6看激光。7不认真做眼保健操。8在车厢里看书。9不合理吃东西。10遗传因素。

建议

为有效预防近视等眼病:一定要养成良好的用眼卫生,合理吃东西,锻炼身体,保鄣身心健康。保护好自己的眼睛!

小学生关于近视眼的调查报告

近视在当今社会是个严重的问题,甚至已被人视为一种潮流。

随着年级的增高,我班同学近视的人数逐渐增多,已远远超过了一半人数。

经过调查,我发现,我班同学视力大多数在4.8与4.9最多,只有少数同学的视力还保持在5.0以上。戴眼镜的同学有11个,但近视的却有20个,而我们班只有31人啊!没有近视的只有11个呀!

通过百度网,我查到了近视眼可分为三种。第一种是轴性近视眼,是由于眼球前后轴过度发展所致。第二种是弯曲度过强所致。第三种是屈光率性近视眼,是由于屈光率间质率过高所引起。

针对这些调查资料,我要对大家提个建议:

要正确做好写字,读书的姿势,不要趴在桌子上或扭着身体。书与我们的眼睛保持适当的距离。看书、写字时间不应该太长,中途保持适当休息,少玩电脑。看书、写字时的光线要适当。维生素b对眼睛有好处。近视的同学应该多吃含锌较多的食物。认真做眼保健操。

一起宣传保护眼睛,让大家眼里的世界更加明亮!

小学生关于近视眼的调查报告

1.问题的提出

我们班有好几个同学都戴上了小眼镜,看着他们的样子,我真替他们难过,现在都近视了,往后学习,生活,工作肯定会不方便的。可他们确无奈地常开玩笑说:“我们是‘眼镜蛇’,很值得研究。”于是我决定给还没有近视的同学一些帮助,预防近视。

2.调查方法

1.看有关的书籍和报刊。

2.上网浏览。

3.防问,了解学校同学的近视状况,以及近三年同学视力不良的发展造势

3调查情况和资料整理

1.近视的原因:在车箱里看书;在阳光下看书;在床上趴着躺着看书;长时间看电视或玩电脑;看书写字离书本太近了。

2.正确做法:1.胸离桌子一拳,笔尖离手一寸,眼睛离桌子一尺。坚持每天做眼保健操。写字时,心要静,人要坐正,脚放平。2.多到外面去看看,不要用脏手擦眼睛,眼睛疲鍵的时候多看看远方一些绿色的东西,注意让眼睛休息。

大学生读书调查报告篇10

阅读的回暖与中国经济快速发展有关,与发展中国家的国民在发展初期心态浮躁、在到达一定阶段后心态渐渐平复有关,与此相关的当然还有其他种种因素。但与此关系最密切的是我国政府和相关机构以及出版社在推广国民阅读方面所作的巨大努力。

在阅读推广方面,我国各界纷纷行动起来,以各种形式遏制全民阅读率下降,以期待短期内见效。

首要做法是荐书。近年来,新闻出版总署等部门以“向青少年推荐100本好书”等方式积极引导青少年阅读,以开列“农村书屋必备书目”等方式引导广大农民多读书、读好书,受到广大青少年和农民读者的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