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争调查报告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04:41:27

竞争调查报告篇1

基调系统的使命是透过提供关于用户体验、营销有效性、应用服务水平和竞争策略的评审准则和观察分析,来改善电子商务的绩效表现。

基调系统用户体验排行榜是行业竞争环境调查研究项目的一部分,用以了解主要网上商业的用户体验和营销有效性。

排名是以大规模的行业调查研究为基础,利用了基调系统的独有方法、专利技术和调查研究方面的专业知识,来了解用户在网络上进行某个目的时所表现的行为和态度。调查研究的目的是提供具可比性的评审准则、对用户体验度的观察分析,以及这些因素对用户满意度、吸引新用户和品牌认知度方面的影响。

基调系统调查研究方法概述

基调系统利用独有的用户调查研究方法,量度真正的用户在互联网上进行实际搜索时的情况。

使用专利的webeffective技术,基调系统收集用户与网站互动时所作出的反应和行为,并了解他们的动机。基调系统能全面理解用户的网上体验,以及网上体验与搜索题目之间的关系。对中国而言,这是首次搜索引擎公司能运用真实而深入的分析,了解用户的想法和行为,以及个中原因。

共1,200位中国用户参与基调系统中国搜索引擎网站的用户体验排行榜的调查研究,其中70%的被访者来自中国的主要城市,另外30%来自其他不同地区,这次调查研究他们在使用下列搜索引擎时的情况:

·阿里巴巴/雅虎中国

·百度

·Google(中国)

·搜狐/搜狗

用户须就一系列的网站使用体验范畴进行指定搜索,并提供使用时的反应。调查研究网站使用体验的范畴包括:

·一般搜索

·新闻搜索

·产品搜索

·图片搜索

·音乐搜索

在用户表达他们的反应及回答有关问题的同时,基调系统会按照超过250项评审项目,纪录他们在每个网站的行为及收集他们的反应。

其后,基调系统透过一系列的指数及分析推动业务成功的因素来评估用户体验带来的影响,进一步研究有那一家网站能达到最佳的商业表现,以及有那些主要因素令它们取得成功。

基调系统的调研方法1.确定研究的策略和目标2.组织大型和符合目标的参与者群体3.参与者在家中、办公室或网吧上网4.参与者通过我们的软件,回答以简体中文发出的指示和回答问题5.收集参与者的行为、想法和态度资料6.作出结论和提供可行建议

结果:基调系统

2005年秋季用户体验排行榜

最佳网站

基调系统用户综合体验排行榜是各用户体验排行中层次最高的一个,它根据调查研究中共250项用户体验的指标及评审准则,综合网站表现所得的分数来进行排名。这综合排行榜反映有那些网站在用户满意度、吸引新客户以及维护公司品牌方面最为成功。

虽然在调查四家网站中有三家的表现十分接近,但Google中国在整体方面仍然脱颖而出,成为最成功网站,为进行网上搜索的用户提供最有效的服务及获得最满意的体验。以下的图表显示整体用户表现指数排名最高的网站。这项指数和其他指数的全部结果均刊于完整的调研报告中。

基调系统用户综合体验排名

排名中国搜索引擎

1Google(中国)

个别成功领域

最佳网站取决于它们能否带动主要业务成功的因素,包括用户满意度、品牌效应以及未来倾向使用度方面取得成功。基调系统的调查研究量度了各网站在这些范畴的成功度。Google中国在用户满意度及未来倾向使用范畴中的胜出。

用户满意度指数

排名中国搜索引擎

1Google(中国)

Google(中国)在用户满意度方面是最佳的搜索引擎网站。与调查研究中的其他网站比较,用户使用满意度指数最高的搜索网站时,一般感到较为满意、感到较少不满,和较容易使用。

未来倾向使用指数

排名中国搜索引擎

1Google(中国)

Google(中国)在未来倾向使用指数领域中也位居首位。用户使用未来倾向使用指数最高的网站,在未来返回使用及视之为首选的机会较高。

服务水平表现指数——可靠性指数

排名中国搜索引擎

1Google(中国)

服务水平表现指数——反应速度指数

排名中国搜索引擎

1百度

Google(中国)反应速度及可靠性方面都表现出色,在多项反应速度和可靠性范畴也较其他网站优胜。正如基调的调查研究报告(如下)显示,中国互联网的整体状况甚佳,而Google在整体排名中跻身于首位。服务水平测试应用了七项主要测量指标以决定整体排名的优胜者:宽带使用(也就是aDSL)、拨号回应、回应时间的一致性、地理区域的一致性、网站的负荷处理能力、服务可用度和网站中断时间。

取得成功的重要推动因素和行业最佳标准

基调系统还对各项推动因素进行复杂的统计分析,以确定有那方面的用户体验对网站成败影响最大。推动因素分析不仅解释了网站表现背后的原因,还显示了各网站应集中改善的范畴,以最有效地达到理想的业务表现。

对搜索引擎而言,对用户满意度、未来倾向使用度和品牌忠诚度产生最大影响的推动因素包括主页吸引力、一般搜索质量和影像搜索质量。

主要推动因素

排名推动因素

1主页设计和吸引力

2一般搜索质量

3图像搜索质量

基调系统把各个网站的上述推动因素进行比较,确定影响成功的重要因素。Google中国在主页设计和吸引力、一般搜索和图像搜索方面表现最佳。它简洁的整体设计、搜索结果的高相关度和不夸张的广告编排都是Google的强项——对中国用户而言亦具吸引力。

基调的调查研究发现,在音乐搜索质量和使用原因(为用户带来的价值)两项推动业务成功的因素方面,其他网站的表现较为优胜。

音乐搜索质量

排名中国搜索引擎

1百度

百度在音乐搜索范畴表现最佳。这次调查研究中的mp3搜索分类是特别为中国市场加入的。在这项排名中,百度用户的满意度较高、搜索质量较高,及搜索结果相关性较高且有较佳排列。

使用原因

排名中国搜索引擎

1阿里巴巴/雅虎中国

阿里巴巴/雅虎中国在提供方便搜索途径的显着优势获得用户的认可,并明显领先于其他搜索引擎。使用阿里巴巴/雅虎中国邮箱的用户在使用该网站搜索功能时感到更加方便,也有意在未来更多使用其搜索功能。

意见反馈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各网站在个别推动因素方面的表现和原因,基调系统的分析师在研究表现最佳网站的同时,亦研究了各调查参与者在调查期间提出的反馈意见。这些数据都是利用基调数据分析工具,从中国参与者提供的答案中选取的。

例如,在主页设计和吸引力和一般搜索质量方面,用户特别偏爱Google中国的简单风格。网上用户针对Google中国的评论包括:

主页设计和吸引力

·“我喜欢Google简单、明了的主页设计。”

·“我喜欢它的简单、整洁。”

·“总的来说,它的设计和安排很好。”

·“网站的结构简单、清晰”

一般搜索质量

·“搜索结果相关性非常高;甚至广告都与搜索内容相关。”

·“搜索结果完全是我想得到的。”

达到全球最佳技术标准

在一个月的时间里,基调系统在中国境内四个站点进行服务水平测试,在每个网站测量约13,000个数据点。调查结果显示,四个网站均达到或超出了互联网可靠性和反应速度的全球最佳标准。事实上,中国搜索引擎业已经超出了当前公认的优异标准。例如,宽带(如aDSL)搜索平均反应速度介乎0.35秒和2.7秒之间,行业公认的标准是1.5秒。测量结果显示中国搜索市场整体网络状态良好。

此次调查研究的完整报告还深入剖析了其他影响服务水平的因素,包括:拨号回应、回应时间的一致性、地理区域的一致性、网站的负荷处理能力、服务可用度和网站中断时间。

中国用户不满度较高

这次调查其中一项出人意料的结果,是相对北美用户,中国用户在使用搜索引擎时的不满度较高。不满原因主要包括搜索结果重复(50%的参与者对这方面表达不满),搜索结果排序欠佳(43%)和搜索结果不合时宜(36%)。此次调查研究的完整报告并深入分析了中国用户对搜索结果不满的具体原因。

有趣的是,中国用户的不满情绪和不满的范畴介乎35%到50%,而北美用户的此类数据仅为十多个百分点。这表示在搜索质量上,所有中国搜索公司仍有巨大的改善空间。

基调系统中国搜索引擎用户体验排序

这份摘要?X载了基调系统中国搜索引擎用户体验排名的主要结果。此次调查研究的完整报告也包括逾百项测量数据等资料。这些资料不仅反映在各用户体验评审类别下表现最佳和最差的网站,更解释各项排名的原因。以下的分析项目将可提供更多启示:

基调系统推动因素分析

这次研究的关键性结论源自对各网站排序的理解。基调系统复杂的推动因素分析指出了有那些范畴的用户体验最能影响网站的成败。这分析并找出影响网站表现的最重要因素,从而反映有那些范畴应该得到特别的关注,以提升在关键领域方面的表现。

被访者分类

调查研究中,被访者分类帮助我们了解特定用户群如何与调查中的各网站互动和反应。基调系统将主要评审指标放在业内差距最大的分类群中进行调查,如高收入和低收入群体。

定性分析

基调系统调查研究团队使用特别的定性分析工具分析被调查对象的评论,寻找和比较各网站的共同性。我们每份报告的定性分析方法是一样的,这些工具为逐一比较各报告的用户反馈提供了公平、定量的方法。

互联网惯例比较

调查参与者不仅比较同一行业中不同网站的用户体验,还将其与其他业务类型网站的使用体验作比较。基调系统提供网站与互联网的惯例作出比较,该公司不仅了解其网站与同业平均水平的比较,还可比较其网站与互联网惯例之间的差异。基调系统的通过对上百个不同行业的评估结果,找出互联网普遍的惯例。

纵向比较

基调系统用户体验排名为纵向比较和行业标准提供了坚固的基础。这次是对搜索引擎市场的首次调查(第一轮),基调系统计划从此每年进行一次定期调查。每次调查都将采用类似的研究方法,调查分析的基础是基调系统统一评审标准,因此每次的评审数据都有可比性。

基调系统用户体验调查研究

基调系统是领先的用户体验调查研究服务供应商,提供行业性和度身订造的调查服务,研究用户在网上的行为。基调系统的调查研究为多个纵向行业在网上用户体验方面和行业趋势和网上竞争策略方面提供启示。

基调系统用户体验排名为各行业提供了业内主要网站用户体验的可比标准,关注网站体验如何影响客户行为和态度。基调系统对多个行业进行用户体验排名,除了搜索引擎外,还包括银行、信用卡和零售业等。

基调系统服务水平排名提供了特定行业主要网站的应用水平标准,评估一个网站的服务水平是否满足客户的需要。与用户体验排名一样,基调系统亦为多个行业进行服务水平排名。

竞争基准分析提供竞争策略方面的启示

行业需要量度进展的评审准则了解客户行为背后的原因策略优次规划相对强项和弱项策略建议竞争基准量度网站持续地成功的评审准则深入分析客户反馈意见、态度和行为推动因素分析与竞争对手的可比分析表现优异同业的最佳标准

基调系统

竞争调查报告篇2

1企业自身

通过对企业自身进行详细的调查和分析,可为企业运作提供丰富的情报。在一个企业中技术中心(研究院)、市场部(销售部)、财务部、人力资源部、生产、采购、设备部、计划部等部门掌握着企业研究开发、市场营销、财务、人事、生产运营、人财务、产供销等信息。以从企业内部建立的信息网络中获取这些信息。企业允许每位员工把自己搜集到的情报上传到企业竞争情报系统。2企业竞争对手的情况竞争对手是竞争用户最为关注的对象,竞争对手相关信息数量庞大,内容繁杂,这其中包括需要确定谁是自己现实和潜在的竞争对手,竞争对手的背景和基本信息、产品/服务、财务、技术、营销、人员、组织结构、生产运营等方面的信息。

2.1公司名录

确定谁是自己的竞争对手,了解对手的背景和基本信息,最基本的需求是获得公司名录信息。工商、税务、黄页、竞争对手网站、企业名录出版物和数据库是最常用的名录信息源。如托马斯美国制造商名录、康帕斯全球企业名录、盈科黄页服务等。竞争对手的基本信息包括名称、地址、电话、成立时间、性质、法人代表、行业类型、经营范围、雇员人数、企业规模、机构设置、进出口权等。这些信息一般可通过企业注册表获得。

2.2经营状况

竞争对手的经营状况包括地理位置、设备办公条件、工作或生产是否活跃、员工的知识水平、领导者的风格、主要“客户”情况、所处竞争环境、对新产品的开发计划、生产的秩序效率、原材料采购地域及支付方式、主要原料供应商名称及联络方式、主要产品及品牌、产品销售地域、销售方法及收款方式、开户银行、经营场所、人员情况等。竞争对手的这些经营状况可以通过实地参观考察、访问等多种途径获取。

2.3产品/服务

有关产品/服务的竞争情报需求又可进一步细分为对产品/服务种类、特征、新产品开发和产品项目情报四种类型[2]。种类情报主要通过查阅公司名录、产品名录、公司主页、产品样本和手册;检索数据库;询问经销商;参加展览会;联系相关行业协会等途径获得。特征情报主要通过访谈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的员工;开展反求工程;查阅产品样本和手册;订阅剪报;检索数据库和询问经销商等途径获得。新产品开报主要通过订阅专业报刊杂志、产业研究报告;参加行业会议和展览会;走访行业主管部门和行业专家以及直接联系竞争对手等途径。产品项目情报主要通过订阅行业协会出版、产品样本和手册;检索数据库;询问经销商和直接联系对手等途径获得。

2.4财务和资信

如竞争对手为上市公司,其年度报告是极为有用的竞争情报信息源,几乎包括了所用作为商业秘密的工业普查资料上的企业财务信息。其财务信息可通过查阅其向社会公布的财务报告;订阅各类机构和证劵分析师的分析报告;联系竞争对手的前雇员和退休员工获得。非上市公司的竞争对手可以通过订阅综合性商业出版物、行业出版物;检索资信数据库;联系政府机构和行业协会;委托信用调查机构开展调查等途径获得。

2.5市场营销

有关竞争对手市场营销方面的情报需求,占据着竞争情报需求的优势地位。如能有效获取,将是赢得市场竞争优势的关键。竞争对手的市场营销情报包括对手的营销组织、营销策略、营销渠道、市场占有率、销售价格、广告预算、广告效果、售后服务、客户忠诚度等诸多种类。

(1)营销组织情报:通过订阅产业研究报告、报刊和专业杂志、产品样本和手册;互联网搜索;访谈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员工、经销商和竞争对手等途径获得。

(2)营销策略情报:包括销售制度、广告宣传、人员推销、营业推广、公共关系和网络营销案等系一系列方法。主要通过监测并分析销售活动;阅产品样本和手册;互联网搜索;访谈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员工、经销商和竞争对手;委托行业或市场调查机构代为搜集等途径获得。

(3)营销渠道情报:包括销售渠道的形成、销售渠道的实力及国际销售策略。主要通过竞争对手的产品展览会、发放的宣传材料、广告的投放情况、连锁店或者分销商等获得。

(4)市场占有率情报:通过查阅行业协会出版物、产业研究报告、多外公开的档案、政府出版物;委托行业或商业调查机构代为搜集等途径获得。

(5)销售价格情报:通过访谈一线销售人员、竞争对手、经销商、客户;访问主管价格的政府部门的网站;订阅行业协会出版物;检索数据库和电子商务网站;委托专业调查咨询机构代为搜集等途径获得。

(6)广告预算情报:通过订阅报刊和专业杂志、竞争对手的财务报告;访谈竞争对手、广告商、媒体广告部员工;委托专业调查咨询机构代为搜集等途径获得。

(7)广告效果情报:通过访谈客户、经销商和一线销售人员;订阅报刊和专业杂志、产业研究报告;委托专业调查咨询机构代为搜集等途径获得。

(8)售后服务情报:通过访谈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员工、客户、经销商、竞争对手等途径获得。

(9)客户忠诚度情报:通过访谈经销商、客户;委托专业调查咨询机构代为搜集等途径获得。

2.6公司人员

竞争对手的管理人员和人力资源状况对于了解对手公司的管理风格,人才优势有着重要的意义。竞争对手管理人员的信息主要通过阅读公开出版社或公司网站上的传记资料;观看对管理人员的访谈;聆听管理人员的讲话;访谈竞争对手和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员工等途径获得。竞争对手的人力资源状况可通过阅读企业招聘企业,信用调查报告、与竞争对手有关的庭审记录;访谈行业主管部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企业内部人力资源部门等途径获得。

2.7组织结构

了解竞争对手的组织结构,可以判断出各个业务部门在对手公司中的地位、某一决策问题的决策点和关键决策者。组织结构的变化也可能预示着公司的战略调整。竞争对手的组织结构信息主要通过订阅公司网站上的组织结构图、企业名录和资信类数据库;访谈竞争对手的员工和资深业内人士等途径获得。

2.8生产运营

竞争对手的生产运营情报:包括对手的生产、产能以及工程和研发状况,涉及公司内部的核心经营数据、直接竞争对手处获取有一定难度,但可以通过与公司的生产运营活动相联系的第三方接洽获得一部分信息。

(1)生产情报:主要通过订阅行业协会出版物、产业研究报告。访谈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员工、供应商、设计施工单位;查阅规划委、建委、质监局、法院、卫生防疫站等政府主管部门公开的档案文件并从中推断;委托专业调查咨询机构代为搜集等途径获得。

(2)产能情报:主要通过订阅行业研究报告、行业协会出版物。访谈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员工、供应商、运输部门、客户;查阅环保局、消防局等政府主管部门公开的档案文件并从中推断;委托专业调查咨询机构代为搜集等途径获得。

(3)工程和研报:主要通过查阅专业期刊、会议论文、科技报告、专利;检索科技类数据库;访谈行业协会、科技主管机构、技术专家和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员工等途径获得。

3竞争环境

从社会环境获取竞争情报是指在企业内部和企业对手之外搜集相关情报,获取的情报主要有行业情报、市场情报、消费者情报、客户信息情报、宏观环境情报。

(1)行业情报:行业情报内容包括行业类别、行业基本信息、行业生命周期、行业技术水平、行业政策、行业竞争格局等。主要通过查阅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政府行业主管部门的统计数据或市场调查报告、阅读财经类报刊和专业杂志等途径获得。

(2)市场情报:市场情报内容广泛,类型多样,可分为市场结构、市场规模、商业网点分布、市场发展前景等几类。可通过查阅统计年鉴等工具书、调查问卷、模型分析、阅读财经类报刊和专业杂志、政府出版物;亲自调查获取一手信息;委托专业调查咨询机构代为搜集等途径获得。

(3)消费者情报:消费者情报是企业正确制定产品开发策略和市场销售策略的基本前提,其内容包括消费需求、消费动机、消费行为、品牌知名度和消费满意度等。可通过调查问卷、座谈会、回访、专业的媒体调查机构提供的数据等途径获取。

(4)客户信息情报:客户信息情报是企业的利润来源,也是企业经营风险的根源。其内容包括客户基本信息、客户组织信息、客户经营效益、客户信用评价等。主要通过实地访问等途径获取。

(5)宏观环境情报:所有行业都会受到宏观环境的影响,企业能做的是监测这些宏观环境因素的变化和根据这些变化调整自己的经营方式和战略定位。企业的宏观经营环境包括政治环境、技术环境、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等。①政治环境信息。政治环境的变化包括国内政治环境的变化、发生重大国际事件、政府变革、权利转移以及一些具体的立法和规章制度的变化。政治环境信息主要可通过阅读时政类报刊和专业杂志、政府出版物、订阅网络新闻、加入论坛、博客等、听广播、看电视、检索新闻和法律法规数据库、通过驻外使馆、新闻记者等进行搜集;与政府主管部门建立良好的关系网络等途径获得;②经济环境信息。经济环境的变化包括经济周期的影响、世界贸易方式的变化、汇率和商品价格变化、资本市场、劳动力市场的变化以及经济对供应商和特定用户群的影响等。经济环境信息主要通过阅读财经类报刊和专业杂志、政府出版物、访问国内外的财经类网站、浏览知名经济学家的博客、搜索财经类数据库、与主管经济的政府部门建立良好的关系网络、亲自调查获得一手信息、委托专业调查咨询机构代为搜集等途径获得;③社会环境信息。社会环境信息的变化包括社会地理环境、气候环境、交通环境、通信变化、人口构成、人们的品味、习惯的变化以及对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关注等。社会环境信息主要通过阅读报刊和专业杂志、检索人口统计数据库、亲自调查获取一手信息、委托专业调查咨询机构代为搜集等途径获得;④技术环境信息。技术环境上的变化包括技术变革对产品、工艺、分销渠道的影响等。技术环境信息主要可通过检索技术类出版物,如期刊、会议论文、专利、技术标准、技术报告等、检索科技类数据库、订购行业协会出版物、咨询专家、学者和工程技术人员等途径获得。

竞争调查报告篇3

中国石油销售分公司加管科:

根据加管字[2017]1号文件精神,片区接到通知后,立即组织成立零售市场调查组,片区领导十分重视本次调查工作,亲自组织开展加油站竞争对手市场调查。

一.林西片区内主要竞争对手的情况

片区所属范围内无中石化加油站,但社会加油站凭借其地理位置和价格差异的优势对我系统内加油站销量冲击比较严重。全县共有社会加油站共计12座,2017年销售总量8000吨,占林西销售总量的18.6%。现有的主要竞争对手有以下几个:

1.东环路加油站

东环路加油站地理位置优越,地处林西镇内东环路东南角,距离林西片区南出口加油站1公里,距离林西片区第九加油站3公里,2017年1月已经开业,汽柴油销售价格低于我系统0.2元/升,严重冲击林西片区镇内加油站的油品销量。

2.统布永兴加油站和二钟加油站

永兴加油站、二钟加油站进货渠道广泛,自己有油罐车,有一定运输能力,进货比较方便,经常在辽宁锦州、阜新等炼化企业和河北中石化油库购进低价柴、汽油,在资源宽松时,其销售价格低于林西经营部0.14元/升左右,严重冲击林西片区所属统布、大水加油站的油品销量。

3.新城子亨通加油站

亨通加油站地理位置优越,处在省道S204线道边,其进货渠道比较广泛,经常在辽宁锦州、阜新等炼化企业和中石化购进低价柴汽油,在资源宽松时,其销售价格低于林西片区系统内加油站0.2元/升,严重影响林西片区双井、古城加油站的销售。

4.鑫安、大青牧场加油站

鑫安加油站、大青牧场加油站规模较小,进货渠道少,年销售量较少,其油品销售价格与我系统加油站基本一致,对我加油站的影响较小。

二.下一步具体的竞争策略

1.深入开展市场调研分析,为营销决策提供依据

进入2017年,根据林西市场销售情况,为做到从容应对市场,牢牢把握市场主动权和市场信息。从1月份开始,我公司将组织人员对成品油市场进行全面调研。主要走访重点部门、重点用户,对林西32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进行全面走访,对重点工程项目已经开工14家进行全面调研。布置做好重点用户走访调研工作、要求加油站掌握好所辖区域全部用户资料,摸清本加油站车流量情况,竞争对手情况,周边系统外价格情况,通过调研分析为销售工作奠定基础。

2.做好农用柴油销售,实施好农业项目供应工作

首先开展农业用油大户全面走访,摸清农机具数量,提前做好春耕柴油销售库存储备工作,要求各加油站积极走访乡镇春耕

生产用油需求数量,掌握第一手数据,确保春耕生产用油的平稳供应。二是对农业项目和新农村建设及重点农机大户进行分片拉网式走访,组织开展送油下乡活动,根据需求,启用小油罐车将油品送到田间地头,为农业生产用油搞好服务。

3.做好客户的开发,加强客户分析维系工作

根据分公司制定并下发了客户开发、维系责任方案,我们将全县所有的客户全部进行登统造册,并分布到各加油站,逐一落实责任人,经营部正副经理、行政股室负责人以及库站经理,都要承担客户开发和维系责任。每个人都有明确的开发和维系对象,做到千斤重担大家挑,人人头上有指标。加大销售和效益与薪酬挂钩的力度,多劳多得。随着生产恢复和新项目的开工建设,落实客户开发责任,将全县所有项目100%的分解落实到每个人,充分调动了全员促销积极性。

4.密切关注市场变化,准确掌握竞争对手情况

林西地区现有加油站28座,其中社会加油站12座,在市场竞争逐渐激烈的情况下,我们密切关注市场动向,准确掌握竞争对手情况,如实掌握社会加油站的资源情况、进货渠道、购销价格和促销措施。经营部要求周边加油站密切关注竞争对手情况,建立好竞争对手档案,及时汇报经营部,有针对性地调整营销策略,

5.落实规范、强化服务、树立中油品牌形象,努力扩大零售销售。

加大加油站工作的考核和绩效工资的执行力度,调动员工销售积极性。一是以抓住客户管理为核心,以站为单位,对供应区内的顾客需求进行详细调查,全面掌握重点客户的基本情况,保住老客户、抓住机动客户、开发新客户。二是加强加油站现场管理,要从小事作起,关注细节,使加油站每个管理细节做好、做细、做精。三是做好规范服务,以规范的服务来经营我们的加油站,通过优质的油品、准确的计量、优美的环境、亲情的服务和顾客交朋友,拉近与顾客距离,提高车辆进站率和顾客回头率及油箱加满率,保证销售持续增长。

2017加油站市场调研报告范文相关文章:

1.2017市场调研报告常用范文

2.2017市场调研报告范文

3.2017市场调研报告格式

4.2017市场调研报告

5.2017物流市场调研报告

6.关于2017市场调研报告

7.2017年建材市场调研报告

8.2017家具市场调研报告

竞争调查报告篇4

市场调查、信息收集是辨认市场机会,确立企业竞争优势,建立市场竞争战略的出发点。国内多数中小型企业普遍缺乏对市场调查、竞争情报收集的足够重视,你有这个意识我很高兴。

市场调查是营销管理的基础工作,具有长期性、动态性,是需要专项化的工作,在管理时更需要全面落实。

为了更好地回答这个问题,我将市场调查、营销信息统称营销信息采集系统,分为内部报告系统和外部情报收集系统两部份。

一、内部报告。包括客户订单;销售预测表;销售汇总报表(月、季分地区);销售价格水平表;存货统计表;应收帐款统计表。

客户订单要按照行业、地区、交货期、产品规格进行归类;销售产品预测表要分产品种类成交可能评估值、交货期、按年、季、月,如批次多,则要分到每周;销售汇总报表要统计详细,分产品,分时间段,分地区、分人员;销售价格水平表要能够从中看出大类产品的价格状况、赢利能力及分地区、分人员的赢利能力,从中可看出某地区的贡献利润值;存货统计表要将企业内部产品供应状况做一一统计,注意要与销售预测表配合来看,同时注意存货的动态变化,如产品规格复杂、交货频繁,存货期的统计则周期要短,最好借助计算机信息系统每日进行统计。应收帐款统计表要区分帐龄,并结合客户信用分析使用。

以上报表提供结果数据要形成制度化,定期统计,一切数据只有在经过集合、归纳,对比时才有意义。

内部报告系统的核心是订单收款循环。这不仅是收集市场情报,也是分析企业内部营运状况,是营销管理的基础工作。重要的数据,往往就在身边。

二、外部情报收集系统。应从五个方面着手:

1.消费者调查。应注意从消费者的角度收集,了解消费者的欲望需求,不要将消费者的意愿、表述"翻译"成制造商的想法,要客观。如工业品需注意:客户要求我们产品在其整体产品中的功能要求,可能的话要实际操作客户如何使用我们的产品。

2.产业市场调查。尽可能收集本行业的发展、现状、趋势,行业生存条件等方面内容,密切注意新技术在本行业的运用,同时也要关注与本行业相关行业动向,如房地产业对建材行业的影响。

3.竞争调查。对竞争者的调查,要注意对其市场行为规律的分析,特别是主要经营者的变动及其它动向。在这里要提醒的是,竞争不仅来自于同行业间最类似的产品,还来自例如供应商、客户、替代品、新加入的竞争者等多方面的威胁。由于各企业所处的行业不同,要有所区别。有些行业新技术不断涌现,产品更新换代快,因而替代品威胁成为主要的竞争压力,就应列为竞争调查的重点。

4.营销渠道的调查。市场网络成员的地区、数量、规模、性质、营销能力、信用等级,代替竞争者产品情况、合作情况、主要经营者的情况等做专案记录,并需做动态的调查,定期(如半年)更新一次。

5.宏观环境调查。要注意经济环境的变化,特别是主要产业的发展变化对本行业的影响,有些行业反应较快,如石油价格的变化等等。中国经济仍处于转型期,各项法规政策及政府主管部门职能都在转变之中,要注意收集,并注意产业发展趋势的要求与政府行为的力度,如环保的要求对很多行业企业(如小化工企业)成了生死线。

外部情报的收集该如何着手?在这里提供一些简单易行的方法:

1.自行收集阅读书报(经济类)、行业出版物,安排专人做简报工作,将有价值的信息收集下来供传阅分析之用;同外部人员交谈,包括供应商、顾客、经销商及外界其他人士,在闲聊之中,或许就会得到重要情报;同本公司内部人员交谈,如采购人员、送货人员、销售助理等;也可以在公司管理上提出要求,如让员工在工作日报表上记录信息情报。

2.由于销售人员在一线服务,对市场反应最为敏感,要重视发挥他们的作用。在销售人员的工作中,将情报收集列为其基本工作之一,并列入考核。

3.鼓励经销商收集、提供情报,可考虑将经销商情报收集纳入年度评定指标之中,并给予适当奖励。当经销商认为他参与到企业的发展之中,他的积极性也会高涨许多。

4.购买情报。这分成二种:一是向权威专业情报机构购买,价格虽然高些但毕竟值得;二是向行业资深人士购买,这个方法较灵活,并且可就某一问题要求深入调查,但一要选对人,二是要处理好合作关系。

5.购买专业新闻简报、国家经济统计年鉴、行业统计年鉴,这些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并要归纳为好对本企业有用的信息。

竞争调查报告篇5

日前,某省某企业准备斥资247万元人民币与美国某公司设立合资公司,并约定将该投资用于向外方指定的某设备商购买设备,该美国公司提供了盖有“俄亥俄州政府印章”的营业执照正本和美国某知名银行提供的“aaa级”资信证明以及公证书。在审查外方提供的各种文件时,主办人员发现其中两份文件在外方公司名称上存在一个字母的差异,这引起了主办方的注意,经综合考虑当事人提供的有关资料和情况介绍,感觉到外方资信状况存在不实之处,于是建议合资中方对外方资信状况进行全面调查,中方当事人同意了律师的建议,并委托资信调查处进行调查。

调查处通过我国贸促会驻外机构、协作律师事务所和协作调查机构等渠道,对外商在当地注册情况、实际办公情况、通讯情况及银行信用情况进行了全方位的调查,调查结果表明该外方公司提供的营业执照是虚假的,在美国该州根本没有这样一个公司存在,其指定的设备销售商更不像其所说的那样是德国某集团在我国设立的独资公司,而是一个投资根本尚未到位,甚至拖欠办公场所租金,由某外籍华人个人在国内设立的独资公司。

很明显,外方与设备商具有合谋诈骗的嫌疑。调查处立即根据各个渠道反馈回来的信息出具了资信调查报告,建议中方在取得足够的保证之前,不要汇款给外方指定的设备销售商。

当事人在收到报告后,立即通过当地银行止付了准备付款的票据并向当地公安部门报案,迅速抓获一名诈骗嫌疑犯,该犯供认他们确实是一个通过伪造国外企业注册证明而进行诈骗活动的团伙,曾三次诈骗国内其他企业得逞,同时还供认出该团伙其他人员的情况,其他几名嫌疑人正在被通缉之中。由于资信调查处认真、细致的全面调查,不但使此次诈骗活动露出了马脚,使中方避免了247万元人民币的损失,受到了中方企业的好评,而且打击了利用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进行诈骗的犯罪活动。

一般情况下,调查处提供的资信调查报告中包括:企业概要(地址、成立日期、法定代表人等),财务状况,公共记录,法院记录,银行往来,企业背景,经营范围,业务运作,重要评估等内容。并可就其他事项进行特别调查。

此外,调查处还可以对外企业资信状况,提高企业知名度;提供机械设备价值评估、市场调查等服务。资信调查的概念

信用调查是通过对“交易对象”广泛的了解、调查,以了解和验证“交易对象”的信用的过程,又称资信调查、征信。企业或者个人通过信用调查服务机构可获得合作方的诚信和信誉程度报告,用来防范风险、规范行为。

信用调查五大内容:一、在工商部门注册的企业名称、资本金、企业法人情况、经营活动有无超越本身范围和企业经营情况;二、在税务部门登记的企业有无漏税、拖欠税款情况;三、通过海关了解企业进出口情况;四、通过法院等司法部门了解企业与其他企业有无经济纠纷,有没有违规信息,法人有没有会影响到企业未来发展的个人违法纪录;五、逐渐与股份制银行合作,了解企业的支付情况。资信调查的途径

信用调查报告的资料来源

信用调查报告的资料一般来源于以下几个途径:

从官方渠道获得资料

如各地工商局的企业注册、变更和年检资料;企业纳税的有关报表;统计机关的企业经营数据等;审计部门的审计报告等。详情请看>>>

竞争对手调查实施要点

从经营者的动向来把握情报

(一)虽然是没有什么变化的事情,如果仔细做分析的话,将会有一些深入的发现,至于能否发觉问题就要看营业员了。

(二)对经营者的评价往往是信用调查中最困难的一环。从经营者的动向来把握情报

(一)虽然是没有什么变化的事情,如果仔细做分析的话,将会有一些深入的发现,至于能否发觉问题就要看营业员了。

(二)对经营者的评价往往是信用调查中最困难的一环。

(三)对经营者进行评价时应和本人保持密切的接触,而依此来做判断虽然是原则性的,但如果不可能做到或者有困难的情况时,应配合联系依几个已知的要素来做推测的方法。

(四)如果将经营者评价做区分的话,可将其大致分为:

1.经验。

2.能力。

3.性格三点。

如果能做到不偏向任何一方,而取其平均的话,就可称其为优秀的经营者了。

(五)"经验"并不只意味着经历。虽然说其有十年的事业经历,但是过去在事业上有没有失败过,或者在经历上有不凡的风格和实绩,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评估资料。

(六)"能力"有着许许多多的要素,行销能力、计数能力、劳务能力、管理能力、金融能力等是主要的,这些可从日常的营业活动中得知。

(七)经营者的"性格",是可以从营业员的身上反映出来的。营业员的言语、作为、动作中就可判断其经营者是否为一个不平凡的人物。

从营业状态中抓住情报

(一)所谓营业状态,并不是指和本公司的交易额的多少,而是指顾客将售货款提高而得到利益,是否顺利的上升的事情。

(二)营业状态是经营实态把握的第一步,这是很容易从外观上抓住的,唯独营业员的判断是重要的。

(三)判断营业状态的基准,大致可区分为:

1.营业情况;

2.与交易往来户的关系;

3.决裁条件、支付情况;

4.与交易往来银行的关系和评价;

5.业绩现况等。

(四)"营业情况"因范围广大,所以要将其重点抓住。不但不可轻视本身的感觉,同时绝对禁止只从外观上来做判断。广泛的同同行业和交易往来户,再加上交易往来银行的评价,来做最终判断。

(五)从"交易往来户关系的好坏"就可以看得出其公司的将来极为重要的进货处的质量上、信用上是否有问题,而没有实力者是不行的。贩卖处也不只是贩卖处,连和他有交易来往的地方的好坏也要调查清楚。

(六)"决裁条件、支付情况"即可知其经营恶化的前兆。应注意其原因和理由及看其经过情况,是非常重要的。

(七)"与交易往来银行的关系和评价"虽然在调查上是相当困难的,但却可以知道许多事情真相。

(八)"业绩、现况"从头到尾所说的就是这点。营业员的顾客管理的原则就在这里,如果做不到,那就不算是个合格的营业员。

从会计方向来抓住情报

(一)要从会计上来抓住情报的话,大前提就是要能拿到损益表。

(二)将自己的经营实绩展示给别人看并非是不好的事。营业员必须能有这种说话的工夫。

(三)在此之前,交易开始时即应确实将损益期中的损益表的交付、明确定立规则。所有的成员,都应有此概念来执行。

(四)如果不能拿到损益表,也可从许多情报中来做推测,情报的组合建立是营业员和管理者本身的事情。

(五)连续三至四期赔钱的企业是相当危险的。除了一些大企业或者优良企业,否则连续的赔钱,在金钱上当然没有理由能支持。

(六)如果支付期间是长期性的话,必须要有周密的检查追踪。本着公司的立场,是以缩短其支付期间为原则。

(七)在平常,就要做到严格地检查计算错误,而且要确实遵守已约束的支付条件。

(八)以损益表为基准,财务比率分析和损益表的分析是营业员必须的基础知识。

(九)损益表亦不可囫囵吞枣。

分析资产状态,获得情报

(一)从借贷报告表中可得知资产有流动资产和固定资产,固定资产更可分为有形固定资产、无形固定资产、投资等。

(二)如果能拿到财务报表的话,就可以从数字上来作判断。

(三)一般对于流动资产的把握是很困难的。但是以决裁条件例如(现金的入帐、支票付款期很短等)都可看出是不是好的往来对象。

(四)从外表唯一可以衡量的事物就是商品的库存量。不但要看实际的库存量,亦要检查其入货、出货的情况。

(五)固定资产在此指的大部分是事业用(并非贩卖用的)的土地和建筑物,在所辖的登记所里取得其不动产登记簿誊本。

(六)能知道其固定资产的价值额也是很重要的事情。

(七)在借钱的时候,不论是个人或者法人,在常识上一定有其担保的抵押品。如果分析其登记簿就可发现相当不可思议的事情,像企业的资金操作的状况,都可以分析出来而做判断。

(八)不要觉得一点点的费用和劳力是可惜的,而应要有那种对全部交易往来户做调查的气度才可。(九)如要知道无形固定资产、投资的事情,几乎是不可能的。

竞争对手调查目的及内容竞争对手调查旨在

了解竞争对手综合情况

获取竞争对手一手情报

发掘竞争对手的发展模式和发展策略

研究竞争对手的核心竞争力

分析对手与自身的相对竞争优势及劣势

制定市场发展策略

调查内容

竞争对手注册资料及发展现状

竞争对手历史变更情况及重大新闻

竞争对手投资方介绍

竞争对手组织结构,管理层介绍,内部运营机制调查

竞争对手生产情况调查(生产能力、生产设备调查)

竞争对手经营情况调查(供应情况调查、销售情况调查)

竞争对手财务状况调查

竞争调查报告篇6

关键词:营利性机构中小企业竞争情报供给

在市场竞争白热化的今天,竞争情报已经成为继资金、人才、技术之后的第四大企业生产要素,掌握信息,是在经济全球化以及当前金融危机席卷的大环境下获得竞争优势和生机的重要条件。然而目前占据我国企业群体绝大部分的中小企业,仍然还存在竞争情报意识和实践经验不足的问题。信息失灵已成为中小企业在市场竞争形势下处于被动境地的重要原因之一。

中小企业自身力量的薄弱决定了中小企业竞争情报需求必须通过外部供给才有可能实现。近年来包括政府、营利性机构和第三部门在内的组织都越发重视中小企业的竞争情报工作。

营利性咨询机构是帮助企业和企业家,通过解决管理和经营问题,鉴别和抓住新机会,强化学习和实施变革以实现企业经营目标的一种营利性的、独立的、专业性咨询服务机构,是中小企业竞争情报供给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我国咨询业的兴起和快速发展,营利性咨询机构在中小企业竞争情报供给中发挥的作用越发引人注目,有效弥补了政府和第三部门的不足。对其展开研究,对于充分发挥营利性咨询机构的力量,有效提升我国中小企业竞争情报获取和应用能力具有现实意义。

一、营利性咨询机构提供竞争情报服务的形式

目前我国国内的营利性咨询机构向中小企业提供竞争情报服务的主要形式有市场调查,行业研究、竞争对手分析、媒体监测以及竞争情报培训等。

市场调查是指通过运用科学的方法,有目的、有系统地搜集、记录、整理有关市场营销信息和资料,分析市场情况,了解市场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为市场预测和营销决策提供客观正确的资料。中小企业可以通过它们获得包括市场环境调查、市场状况调查、销售可能性调查在内的市场调查报告,也可以通过市场调查机构对消费者及消费需求、企业产品、产品价格、影响销售的社会和自然因素、销售渠道等方面开展调查。目前在我国专业从事市场调查服务的机构以零点研究咨询集团、新华信市场研究咨询有限公司以及赛诺市场研究公司为代表,根据其成立背景和资源的不同,关注领域也有所差别。

行业研究的涉及面很广,通常包括该行业的消费者动向、行业整体发展现状和趋势以及行业主要参与者的信息。以行业研究为主要业务,通常会侧重某一个或某几个行业,并且对该行业的分析和研究已经形成自己的风格,以行业研究报告的形式对外提供竞争情报产品,例如华通行业研究、中研普华行业研究、慧聪行业研究等。这些行业咨询机构网罗了各个行业的专家,并拥有自己的特色数据库,有的还与政府机构保持密切联系。它们对现有的行业信息和资讯进行分析和研究,可以为中小企业在行业竞争情报方面提供有力的支持。

竞争对手分析是指根据企业的需求,有目的性地对企业的主要竞争对手的经营战略、财务数据、市场策略、组织架构、人员情况等与其经营相关的各个方面或某一特定方面展开调查和分析,从而帮助企业制定应对策略,获取竞争优势。目前来看,多数从事市场调查及行业研究的营利性咨询机构都同时提供竞争对手分析的服务。

媒体监测是指通过对媒体定对象内容的集中性收集、分析和反馈,根据企业需求形成相应的媒体监测报告,对企业的广告、公关和营销决策提供重要的参考信息。随着市场上广告投放量的增大和互联网的普及,对媒体广告特别是互联网广告的监测与分析,成为媒体监测机构的一项重要业务。中小企业限于企业规模和经济实力等方面的局限性,一般在产品宣传、公关等方面的费用较为有限,了解市场中各个媒体的宣传效果,效率分析,以及竞争对手的宣传方式和媒体选择,对于中小企业在有限的资金下选择最有效的宣传媒体和宣传方式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国内较有代表性的营利性媒体监测机构有上海梅花信息有限公司,该公司的主要产品包括跨媒体的广告监测数据库、新闻监测平台等。

营利性咨询机构还可以通过向中小企业提供竞争情报的知识培训来提高中小企业竞争情报意识和素养,帮助中小企业增强竞争情报获取和应用的能力。

二、营利性咨询机构在中小企业竞争情报服务中的优势和劣势

一方面,置身于激烈的市场竞争之中,营利性咨询机构对中小企业在竞争情报方面的个性化需求保持敏锐的嗅觉;不断变化的市场形势和迅速发展的企业使营利性咨询机构需要对行业发展、市场形势、科技创新等方面都保持高度的关注,这使得营利性咨询机构具备较高的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专业而及时的差异化产品和服务更是营利性咨询机构作为中小企业竞争情报供给主体的最大优势所在。

另一方面,我国的营利性咨询机构的起步较晚,尽管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已初见规模,但仍然存在较明显的不足,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我国目前对咨询业缺乏统一的行业规范,准入门槛明显较低,对从业人员也缺少明确的考核标准,这些都导致咨询机构的整体资质和从业人员的素质均呈现严重的良莠不齐的现象。第二,营利性咨询机构和咨询从业人员的良莠不齐,从整体上降低了咨询服务的有效性和准确性,导致中小企业对咨询服务业的信任受损。第三,营利性咨询机构的服务通常价格较高,这导致中小企业在从营利性咨询机构获取竞争情报服务时需要付出较高的成本。第四,我国咨询从业人员存在较明显的专业人才不足和人才结构不合理的情况,一部分从业人员来自大学、研究单位和信息研究部门,他们虽然有丰富的专业知识,但是往往缺乏现代咨询意识、战略眼光、咨询经验、市场竞争观念和系统观念;大部分咨询师虽然在某些领域有经验但是往往缺乏专业的理论基础做支撑。

三、对策探讨

根据上文的分析,笔者认为可从通过几个方法尝试改善营利性咨询机构在中小企业竞争情报供给中的不足,从而更加充分的发挥其作用。

从政府层面上,可以加大政府扶持力度,以提供政府补贴的方式一方面鼓励营利性咨询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价格较为低廉的服务,另一方鼓励中小企业向营利性咨询机构寻求竞争情报支持的积极性。实际上,在许多竞争情报业发达的国家,中小企业竞争情报服务的中介组织往往具有半官半民的非营利色彩,政府对这类组织的服务内容、运转方式都从政策法规方面进行了明确的定位,并直接从国家财政中给予必要的支持。

从行业层面上,可以出台较完善的咨询机构的行业规章,设立准入门槛,通过执业资格限制、定期考核等方式确保咨询工作者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在这方面日本实施的中小企业诊断士制度就很值得我们借鉴;同时,可以通过行业协会等行业性机构对营利性咨询机构积极开展正面的宣传,使中小企业对其有正确的判断,减轻乃至消除不信任感。

从商业咨询机构自身看,可以通过多方合作的方式,达到提升自身综合实力,降低经营成本,从而更好地为中小企业提供竞争情报产品和服务。比如积极关注政府部门的中小企业服务项目,以和政府合作或者承接政府项目的方式间接实现为中小企业竞争情报服务;也可以尝试与高校展开合作,如委托高校定向培养储备人员,从而提高企业的整体知识水平;还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同中小企业展开合作,以资源互补的方式既降低服务成本又为企业提供相关服务,从而达到双赢的结果。

参考文献

[1]赵辉.咨询公司在企业竞争情报活动中的作用[C].庆祝中国科技信息事业创建45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2001:433-436

[2]沈固朝.竞争情报理论与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3]陈柳钦.我国现代咨询业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9(4):21-23

竞争调查报告篇7

随着《反垄断法》的颁布实施以及相关配套法规及措施的不断完善,我国外资并购反垄断立法、执法迈上了一个崭新的台阶。本文试对我国外资并购中的反垄断审查(即经营者集中审查)体系作一个简单的总结和梳理,包括外资并购反垄断审查的法律依据、经营者集中定义、反垄断审查执法部门、经营者集中的申报、经营者集中的审查、经营者违法集中的处罚以及经营者提起行政复议及/或行政诉讼。

主题词:外资并购经营者集中反垄断审查

2007年8月30日,被誉为“市场经济宪法”的《反垄断法》获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高票通过,并自2008年8月1日起施行;2008年8月3日,《国务院关于经营者集中申报标准的规定》宣告生效;2008年8月23日,经营者集中的执法部门--商务部反垄断局(以下简称“反垄断局”)挂牌成立。至此,我国外资并购反垄断立法、执法迈上了一个崭新的台阶(虽然相关配套法规尚需不断完善),同时也宣告了在我国施行逾五年的包括《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暂行规定》及《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的规定》在内的相关反垄断审查条款退出历史舞台。

自《反垄断法》实施以来至2009年3月20日,商务部共收到40起经营者集中申报,反垄断局依法立案审查了29起,目前已审结25起:其中无条件批准23起,附限制性条件批准1起(英博集团公司收购aB公司),禁止了1起(可口可乐公司与中国汇源果汁集团的经营者集中)。可以说,当前中国的反垄断审查(尤其是经营者集中审查)得到了全球各界人士前所未有的关注。笔者结合自身长期从事外资并购的经验,试对我国外资并购中的反垄断审查(即经营者集中审查)作一个简单的总结和梳理。

1.外资并购反垄断审查的法律依据

1.1法律:《反垄断法》第四章“经营者集中”;

1.2行政法规:《国务院关于经营者集中申报标准的规定》;

1.3部门规章:拟出台(已出征求意见稿)的《经营者集中申报暂行办法》、《经营者集中审查暂行办法》及《关于对未达申报标准涉嫌垄断的经营者集中调查处理的暂行办法》等;

1.4规范性文件:反垄断局出台的《关于经营者集中申报的指导意见》及《关于经营者集中申报文件资料的指导意见》等。

2.经营者集中定义

反垄断法及相关配套法规中并未对经营者集中作出直接定义,而是用列举的方式规定了经营者集中的三种方式:

2.1经营者合并;

2.2经营者通过取得股权或者资产的方式取得对其他经营者的控制权;

2.3经营者通过合同等方式取得对其他经营者的控制权或者能够对其他经营者施加决定性影响。

根据《经营者集中申报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的规定,上述“取得对其他经营者的控制权”包括:(一)取得其他经营者50%以上有表决权的股份或资产;(二)虽未取得其他经营者50%以上有表决权的股份或资产,但通过取得股权或资产以及通过合同等方式,能够决定其他经营者一名及以上董事会成员和核心管理人员的任命、财务预算、经营销售、价格制定、重大投资或其他重要的管理和经营决策等。此外,该征求意见稿还规定:“两个或两个以上经营者共同设立一个新的企业,构成《反垄断法》第二十条所称的经营者集中”。

3.反垄断审查执法部门

《反垄断法》实施之前,商务部和国家工商总局共同承担外资并购反垄断审查的执法工作;《反垄断法》施行之后,根据国务院职能分工,商务部是负责经营者集中审查的执法部门,反垄断局具体承办这项工作[商务部、国家工商总局、国家发改委三部门分工执掌反垄断执法权,分别负责对“经营者集中”、“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和行政垄断及价格垄断行为的执法。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已成立价格监督检查司,负责“依法查处价格违法行为和价格垄断行为”;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成立了反垄断与不正当竞争执法局,负责垄断协议、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方面的反垄断执法工作(价格垄断行为除外)]。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反垄断法第三十一条的规定:对外资并购国内企业或者以其他方式参与经营者集中,涉及国家安全的,除依照本法规定进行经营者集中审查外,还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国家安全审查。根据笔者的理解,该等“国家安全审查”与反垄断法并无直接关系,其职能将由发改委、商务部等部委组成的部际联席会议来共同承担。

4.经营者集中申报标准

《国务院关于经营者集中申报标准的规定》规定:经营者集中达到下列标准之一的,经营者应当事先向国务院商务主管部门申报,未申报的不得实施集中:

4.1参与集中的所有经营者上一会计年度在全球范围内的营业额合计超过100亿元人民币,并且其中至少两个经营者上一会计年度在中国境内的营业额均超过4亿元人民币;

4.2参与集中的所有经营者上一会计年度在中国境内的营业额合计超过20亿元人民币,并且其中至少两个经营者上一会计年度在中国境内的营业额均超过4亿元人民币。

营业额的定义及计算办法,《经营者集中申报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已作出具体规定。

应注意的是,即使经营者集中未达到上述规定的申报标准,但按照规定程序收集的事实和证据表明该经营者集中具有或者可能具有排除、限制竞争效果的,反垄断局也应当依法进行调查,商务部目前已公布了《关于对未达申报标准涉嫌垄断的经营者集中调查处理的暂行办法(草案)》的征求意见稿。

5.经营者集中申报主体

根据《关于经营者集中申报的指导意见》:经营者合并方式的集中,由参与合并的全部经营者申报;其他方式的经营者集中,由取得控制权或施加决定性影响的经营者申报,其他经营者予以配合。申报人可以自行申报,也可以依照有关规定委托他人申报。

6.经营者集中申报文件

申报的文件、资料包括但不限于如下内容(具体内容及细节应参照商务部反垄断局《关于经营者集中申报文件资料的指导意见》):

6.1申报书。申报书应当载明参与集中的经营者的名称、住所、经营范围、预定实施集中的日期。申报人身份证明或注册登记证明,境外申报人须提交当地有关机构出具的公证和认证文件。委托人申报的,应当提交经申报人签字的授权委托书。

6.2集中对相关市场竞争状况影响的说明。包括:集中交易概况;相关市场界定;参与集中的经营者在相关市场的市场份额及其对市场的控制力;主要竞争者及其市场份额;市场集中度;市场进入;行业发展现状;集中对市场竞争结构、行业发展、技术进步、国民经济发展、消费者以及其他经营者的影响;集中对相关市场竞争状况影响的效果评估及依据;有关方面的意见,如地方政府和主管部门的意见等。

6.3集中协议。包括:各种形式的集中协议文件,如协议书、合同以及相应的补充文件等;支持集中协议的各类报告,如集中交易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尽职调查报告、行业发展研究报告、集中策划报告以及交易后前景发展预测报告等。

6.4参与集中的经营者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上一会计年度财务会计报告。

6.5反垄断局要求提交的其他文件资料。

7.经营者集中豁免申报

《反垄断法》第二十二条规定:经营者集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不向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申报:

7.1参与集中的一个经营者拥有其他每个经营者百分之五十以上有表决权的股份或者资产的。

7.2参与集中的每个经营者百分之五十以上有表决权的股份或者资产被同一个未参与集中的经营者拥有的。

8.经营者集中审查时限

反垄断局经营者集中审查工作分两阶段进行:

8.1为期30天的初步审查阶段。

初步审查阶段从正式立案受理之日起开始启动,30天届满前,反垄断局做出是否实施进一步审查的决定,并书面通知经营者,商务部做出审查决定前,经营者不得实施集中,反垄断局作出不实施进一步审查的决定或者逾期未作出决定的,经营者可以实施集中。

8.2为期90天的进一步审查,必要时还可延长60天。

反垄断局决定实施进一步审查的,应当自决定之日起九十日内审查完毕,作出是否禁止经营者集中的决定,并书面通知经营者。作出禁止经营者集中的决定,应当说明理由。审查期间,经营者不得实施集中。有下述情形之一的,反垄断局经书面通知经营者,可以延长前款规定的审查期限,但最长不得超过六十日:(一)经营者同意延长审查期限的;(二)经营者提交的文件、资料不准确,需要进一步核实的;

(三)经营者申报后有关情况发生重大变化的。反垄断局逾期未作出决定的,经营者可以实施集中。

9.经营者集中审查内容

根据《反垄断法》第二十七条的规定,反垄断局主要从如下几个方面对经营者集中进行审查:

9.1参与集中的经营者在相关市场的市场份额及其对市场的控制力;

9.2相关市场的市场集中度;

9.3经营者集中对市场进入、技术进步的影响;

9.4经营者集中对消费者和其他有关经营者的影响;

9.5经营者集中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

9.6反垄断局认为应当考虑的影响市场竞争的其他因素。

10.经营者集中审查方式

根据《反垄断法》第三十九条的规定,反垄断局调查涉嫌经营者集中行为,可以采取下列措施:

10.1进入被调查的经营者的营业场所或者其他有关场所进行检查。

10.2询问被调查的经营者、利害关系人或者其他有关单位或者个人,要求其说明有关情况。

10.3查阅、复制被调查的经营者、利害关系人或者其他有关单位或者个人的有关单证、协议、会计账簿、业务函电、电子数据等文件、资料。

10.4查封、扣押相关证据。

10.5查询经营者的银行账户。

在实践中,反垄断局可以采取包括但不限于上述措施的工作方式实施调查。以可口可乐和汇源果汁经营者集中案为例,反垄断局通过书面征求意见、论证会、座谈会、听证会、实地调查、委托调查以及约谈当事人等方式,先后征求了相关政府部门、相关行业协会、果汁饮料企业、上游果汁浓缩汁供应商、下游果汁饮料销售商、集中交易双方、可口可乐中方合作伙伴以及相关法律、经济和农业专家等方面意见。

11.竞争问题评估

以下援引可口可乐和汇源果汁经营者集中案中反垄断局的评估结论,从中可以分析反垄断局对于竞争问题进行评估及决定是否禁止经营者集中的主要思路:

a)集中完成后,可口可乐公司有能力将其在碳酸软饮料市场上的支配地位传导到果汁饮料市场,对现有果汁饮料企业产生排除、限制竞争效果,进而损害饮料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b)品牌是影响饮料市场有效竞争的关键因素,集中完成后,可口可乐公司通过控制“美汁源”和“汇源”两个知名果汁品牌,对果汁市场控制力将明显增强,加之其在碳酸饮料市场已有的支配地位以及相应的传导效应,集中将使潜在竞争对手进入果汁饮料市场的障碍明显提高。

c)集中挤压了国内中小型果汁企业生存空间,抑制了国内企业在果汁饮料市场参与竞争和自主创新的能力,给中国果汁饮料市场有效竞争格局造成不良影响,不利于中国果汁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12.反垄断审查的中止及恢复

《反垄断法》第四十五条规定:对反垄断执法机构调查的涉嫌垄断行为,被调查的经营者承诺在反垄断执法机构认可的期限内采取具体措施消除该行为后果的,反垄断执法机构可以决定中止调查。中止调查的决定应当载明被调查的经营者承诺的具体内容。反垄断执法机构决定中止调查的,应当对经营者履行承诺的情况进行监督。经营者履行承诺的,反垄断执法机构可以决定终止调查。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反垄断执法机构应当恢复调查:(一)经营者未履行承诺的;

(二)作出中止调查决定所依据的事实发生重大变化的;(三)中止调查的决定是基于经营者提供的不完整或者不真实的信息作出的。

13.经营者集中审查结果

根据《反垄断法》第二十八条、第二十九条的规定:“经营者集中具有或者可能具有排除、限制竞争效果的,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应当作出禁止经营者集中的决定。但是,经营者能够证明该集中对竞争产生的有利影响明显大于不利影响,或者符合社会公共利益的,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可以作出对经营者集中不予禁止的决定。对不予禁止的经营者集中,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可以决定附加减少集中对竞争产生不利影响的限制性条件”。

商务部审查经营者集中案件,可能有两类审查结果:一是禁止;二是不予禁止,具体包括无条件批准和附加限制性条件批准。针对具体案件对相关市场竞争造成的损害不同,商务部可以附加三类限制性条件:一是结构性救济,即强制交易方对其部分资产进行剥离;二是行为性救济,即禁止并购企业从事某种可能产生排除或限制竞争效果的滥用行为;三是混合型救济(前两种条件的结合),不仅强迫合并企业进行剥离,还要求对其并购后行为施加限制。

14.审查结果公告

根据反垄断法的要求,审查决定的方式有两种:对于禁止经营者集中的决定或者对经营者集中附加限制性条件的决定,商务部应及时向社会公布;对于其他决定,则只通知申报方。

15.经营者违法集中的处罚

《反垄断法》第四十八条规定:经营者违反本法规定实施集中的,由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责令停止实施集中、限期处分股份或者资产、限期转让营业以及采取其他必要措施恢复到集中前的状态,可以处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竞争调查报告篇8

[关键词]财经类高校 竞争情报教育

竞争情报课程

[分类号]G351

1引言

随着竞争情报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对竞争情报人才的需求也益显迫切。在人才市场上,与情报收集、分析相关的职位越来越多,市场对于竞争情报人才的需求正逐步显在化。例如,传化集团在招聘广告中就有“化工及相关专业,对纺织印染和助剂有相当程度的了解,有较丰富的外语知识,具有敏锐的情报搜集和分析能力”。

相对于市场对竞争情报人才的迫切需求,国内竞争情报教育(以下简称Ci教育)明显落后,尽管目前已经形成以硕士为主、本科和博士为辅的Ci学历教育体系,但是正式开展Ci学历教育的单位只有23家,相对我国几千家大学的总量来说微乎其微。

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高校在竞争情报人才的培养方面,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本文结合财经高校的专业特色、发展需要,探讨在财经类高校开展Ci教育的必要性以及合理的教育模式和方法。

2 财经类高校开展竞争情报教育的必要性

2.1 财经类高校自身发展的需要

据统计,自1993年至2001年,全国经管类本科专业点增长了273%;至2006年,开设经济学专业的大学达434所。这使财经类院校面临激烈的生源竞争,同时丧失了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学科优势。根据武书连、吕嘉、郭石林的《2007中国大学评价》,全国财经类高校中仅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与上海财经大学进入前100名,分别名列第76和第90位;经济学a等级以上的20所院校中,财经类高校仅有5所;管理学a等级以上的40所院校中,财经类高校仅有3所。可见,在综合类、工、农、林、医、师范类院校与财经院校的强势竞争之下,财经类院校必须要寻求自身的突围之道。

人才是院校的直接产品,如果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需要,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人才,良好的就业状况将成为财经类院校的优势之一。对财经类本科教育来说,“培养具有某种特色或能力的高级经济管理专门人才”的目标似乎定位过高,把经管类本科生的培养定位为面向企业、面向基层的职业应用型经营管理人才或许更适合市场经济的发展形势。为了适应信息时代的市场竞争,这些经营管理人才应具备基本的竞争情报意识和情报技能。因此,对财经类院校而言,引入和深化Ci教育,是教育面向市场经济的需要,也是财经类院校改善学生就业、发展自身的需要。

2.2 培养竞争情报人才的需要

一直以来,国内情报机构工作人员鲜有经济学、工商管理等学科背景,因此对企业经营管理方面的情报缺乏深入系统的分析,进而导致情报工作对企业决策缺乏应有的指导作用。而政府主导的竞争情报学会工作多局限于单纯的学术探讨。高校Ci教育也大多在图情专业开展,相对于商学院学者进行的竞争情报研究,图书情报专业的学者发表的研究成果更多。

据调查,42%的企业要求竞争情报人才不仅“具备图书馆情报学专业的学历”,还必须“熟悉企业经营和企业业务流程”,“了解市场营销”。在相关招聘职位描述中,23%的企业需求“竞争情报研究分析员”、“情报分析员”等普通工作人员,77%的企业需要的则是管理层的竞争情报人才,如“竞争情报项目经理”、“高级产品经理――竞争情报方向”、“信息分析师”等。这就要求竞争情报人才具备必要的管理学知识和一定的管理能力。因此,我国的Ci教育大多围绕情报学领域的现状,需要做一定的调整。

目前,部分高校的情报学专业增设了经管类课程,如武汉大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在专业主干课程中设置了经济学原理、管理学原理、市场营销等课程。在经管类专业推广Ci教育,可以看作是从另一个角度改善竞争情报人才结构的途径。经管类专业是财经类院校的“主打”专业,在财经类高校中开展Ci教育,学生的经济学、管理学基础能使之更适应企业竞争情报工作的需要。因此,在财经类高校普及竞争情报教育,也是培养竞争情报人才的需要。

3 财经类高校开展情报教育的现状调查

在武书连主编的《挑大学选专业2007高考志愿填报指南》一书中,中国大学经济学类前100名高校中有24所财经类院校,管理学类前100名高校中有19所财经类院校,据此本文选择财经类院校中经济学类前10名、管理学类前10名高校,合并共11所院校进行分析,包括:上海财经大学、东北财经大学、西南财经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江西财经大学、天津财经大学、南京财经大学、浙江工商大学、浙江财经学院。

高校的Ci教育,尤其是本科教育,其目标应是培养学生的竞争情报意识,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产权和商业秘密保护知识,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竞争情报搜集,并能综合利用各种方法进行情报(信息)分析,从而支持决策。这需要开设包括竞争理论、信息检索、信息分析方法、知识产权法、战略管理等在内的一系列课程。本次调查选择了11所院校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和工商管理专业,根据其教学计划中课程的设置或主要课程内容简介分析财经类院校Ci教育现状。当然,对于所调查的院校来说,这些课程的开设可能并非针对竞争情报人才的培养,但客观上完成了Ci教育的部分内容。

3.1 信息管理专业竞争情报课程开设情况

在所调查的11所院校中,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在Ci教育方面的差别较大,有些院校课程体系相对完整,如中央财经大学信息学院,既有情报收集方面的课程,如文献检索,也设置了情报分析所需要的现代统计软件、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以及经管类课程;西南财经大学在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中设置了经济预测与分析、市场信息调查与分析课程等。同时,也有个别院校甚至连文献检索或信息检索方面的课程都没有出现在专业课程列表上。

总的说来,在这11所财经类院校中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Ci教育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在教学计划中未出现包含“竞争”或“竞争情报”字样的课程名。

・普遍开设有经济管理类课程。11所院校信息管理专业的主要课程基本包括了:经济学原理、会计学、统计学、财务管理、管理学、市场营销等课程,在中央财经大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中甚至设有国际金融、国际贸易课程。

・大多开设了情报分析所需要的方法类课程。如上海财经大学的“管理中的定量方法”、“数据挖掘与分析”;西南财经大学的“经济预测与分析”、“市场信息调查与分析”;江西

财经大学的“管理统计学”、“经济数学模型与计算机仿真”;南京财经大学的“信息分析与预测”;等等。

・文献或信息检索课程的普及不尽如人意。尽管1984年教育部就规定全国高校必须普遍开设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程,但是在本次调查的11所财经类院校中,执行情况并不乐观。譬如,东北财经大学网站上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教学计划与主要课程介绍中均未出现文献检索或信息检索课程。

3.2 工商管理专业竞争情报课程开设情况

在所调查的11所院校中,工商管理专业在Ci教育方面的情况基本相似:

・普遍开设了“战略管理”课程,并辅以案例教学与实践教学,如上海财经大学的“企业战略管理”有实践课程。部分学校开设有选修课“博弈论”,如西南财经大学的“博弈与信息”。

・大多开设了情报分析所需要的定量方法类课程,如中央财经大学的“应用统计学”、“计量经济学”、西南财经大学的“统计学”等。

・普遍缺乏情报收集方面的基础课程,除了中央财经大学在工商管理专业设有“文献检索”课程外,其他院校的教学计划或主要课程介绍中未见“文献检索”或“信息检索”类课程。信息的收集与整理是竞争情报工作的基础性环节。快速高效地获取所需信息,需要了解各种信息源、掌握一定的检索技巧,这些正是信息检索课程的主要内容,缺少信息检索内容的Ci教育是不完整的。

信息管理专业的相关课程侧重于信息收集的方法与技巧、信息整合与分析的方法,工商管理专业的Ci教育由于“企业战略管理”课程的开设,显得更为深入,这一点与美国的Ci教育状况相似。

3.3 分析

根据上述调查,可以看出:财经类院校中Ci教育的普及程度不高。

3.3.1 Ci教育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这一点在课程名称中可见一斑,在调查的11所财经类院校中,“竞争情报”没有出现在教学计划或主要课程的列表中,只是在个别学校某些教师的研究方向上可以看剑“竞争”的字样,如西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的黄旭教授的研究方向中有“营销与竞争战略”。这应该是目前Ci教育在财经类院校普及的关键所在。

3.3.2 没有建立Ci教育课程体系根据调查发现:目前财经类院校的相关专业教学计划中,都只是出现了Ci教育所需的部分课程,其中普遍缺乏知识产权类课程的设置。

3.3.3 缺乏实践教学这个问题在全国各高校Ci教育中普遍存在。竞争情报是一门特别强调实践的学科,仅通过课堂授课很难让学生真正掌握竞争情报知识和技巧,案例与实践教学必须纳入Ci教育体系中。

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就是竞争机制,在知识经济时代,竞争情报已成为一种新的提高竞争力的战略手段。教育必须而向市场经济的需要,因此财经类高校应积极推广和普及Ci教育工作,在课程内容及授课方式上进行必要的改革。

4 财经类高校开展竞争情报教育的措施探讨

4.1 财经类高校竞争情报教育的内容

企业需要不同层次的竞争情报工作人员,既需要高层次的情报分析人员,也需要较低层次的情报收集和市场调查人员,而且对从事不同行业的情报人员的要求也也不尽相同。因此,财经类高校中的Ci教育,其教学目的与教学内容根据专业不同应该有所区别,将学历教育与普及教育相结合。学历教育指的是开设Ci教育专业,或在相关专业中设立竞争情报方向的课程;普及教育指的是在其他专业中开展竞争情报普及性教育。

在财经类院校中,可以通过在信息学院增设竞争情报专业,或在信息管理专业、工商管理专业设置竞争情报方向实现竞争情报专业教育。其教学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情报意识,并使之能明确情报需求,高效快速地搜集到所需信息,具有信息分析与综合能力、情报传播与利用能力,为经营管理、经济决策服务。由此,教学内容应该包括:①竞争情报概论(包括竞争情报概念、基本特征及作用,竞争情报工作的一般流程,竞争情报的研究内容等);②竞争情报信息源及搜集方法;③竞争情报项目的规划;④竞争情报分析方法(竞争环境分析、竞争对手分析等);⑤企业竞争情报系统的构建;⑥竞争战略;⑦竞争情报与法律(商业秘密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知识产权法等);⑧反竞争情报,等等。

在工商管理类专业的Ci教育中,应结合各校各专业的实际情况,参照专业教育,进行调整。根据前述调查,工商管理专业普遍开设有战略管理类课程,在此类课程中,对竞争环境的分析、企业自身特点与核心竞争力的分析、竞争策略等内容均有涉及,因此在Ci教育的目的上侧重竞争情报知识的普及和学生竞争情报意识的培养,使之学会基本的竞争情报搜集、分析和综合利用方法,并掌握一定的知识产权和商业秘密保护知识。教学内容应该包括:竞争情报基础知识介绍;竞争情报收集技巧培训;情报分析的方法和策略;信息法的基本内容;适当介绍企业竞争情报系统的研究与使用现状、国内外常用的一些竞争情报系统产品等。

4.2 财经类高校竞争情报教育的分阶段实施

根据前述调查,财经类院校的竞争情报教育普及程度不高。在这种状况下Ci教育的实现可以分阶段进行。

4.2.1 起步阶段 采用专题讲座形式进行竞争情报知识的普及。在这个阶段,由于教材、师资、课时安排等方面条件尚不完全成熟,竞争情报暂不列入教学计划,可以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邀请竞争情报领域的专家学者来做专题报告,或者邀请竞争情报培训机构人员、企业中从事竞争情报工作的人员,也可以组织本校信息管理专业教师、图书馆工作人员进行专题讲座,以此来提高大学生的竞争情报意识和对竞争情报工作的重视。

4.2.2常规教学阶段 将竞争情报列入教学计划,作为正式课程开设。在专题讲座形式取得一定成效和经验之后,可考虑进行竞争情报的常规教学,根据各个院校的实际情况,配备合适的授课教师,安排合理的教学课时。课程类型可以根据专业不同有所区别,对信息专业学生,竞争情报可以作为专业选修课;对工商管理或其他专业学生,竞争情报可作为公共选修课。教学内容也应有所区别。

4.2.3 扩展教学阶段 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竞争情报是一门实践性、操作性很强的学科,仅通过课堂授课很难让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竞争情报的工作方法与技巧。因此,Ci教育应该重视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的结合,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扩展教学可以有以下几种途径实现。

・案例分析。在授课过程中穿插案例分析,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并鼓励部分学生参与案例搜集与整理,建立案例分析库。

・开发竞争情报教学实习系统,作为开展Ci教育的实验室。通过该系统,可以让学生参与情报项目的选择与规划、情报的搜集和加工整理、情报分析、报告撰写等一系列环节,实现理论教学、示范项目解析、课程实习等环节的有机结合。

・课外实习。积极寻找与企业的合作机会,为学生提供课外实践环节,如企业调查、参观访问、撰写调查报告及课程论文等。也可以与情报机构和企业联合办学,学校为企业提供理论的指导,企业为学校提供实习的基地,开辟长期性的教学实践基地,让学生走出教室、走出校园、走上社会。

竞争调查报告篇9

“神秘”报告

这份名为《在华跨国公司限制竞争行为表现及对策》的报告是由国家工商总局公平交易局牵头完成的,而针对跨国公司垄断竞争的调研工作早在2003年初就已经开始,由北京、上海、广东三省的工商部门与公平交易局共同开展。2003年3月和4月,公平交易局邀请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中国电子企业协会、中国通信工业协会、中国洗涤用品协会、中国橡胶工业协会、中国软件行业协会以及联想、乐凯、微软等国内外的行业领头者召开了两次座谈会,以了解跨国公司在中国市场所占的市场份额、外资并购情况以及在经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限制竞争行为。

2003年10月底,国家工商总局在广东召开了“跨国公司限制竞争研讨会”,对调研情况进行了初步小结,并邀请法律专家和经济学家对如何监管跨国公司垄断竞争行为发表了看法。2004年,调查报告以工商部门工作研究的形式发表在国家工商总局内刊《工商行政管理》上。

一石激起千层浪,这份调查报告将人们对于跨国公司损害民族产业的忧虑重新提上了议程,而在媒体眼中它成为了高举反跨国公司垄断大旗的先驱者,中国的《反垄断法》何时才能出台,开始为人们所关注。这则报告的牵头者―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公平交易局,也逐渐浮出水面。

公平交易局是国家工商总局的16个直属单位之一,其名称虽然并不为外界所熟知,但是它所肩负的一项重要工作则可谓尽人皆知:打击非法传销。在1998年整顿混乱的直销市场时,这个“神秘”的机构大大地发挥了作用。此次调查报告正是由该局旗下的反垄断处来最终负责的。

不过,调研并非始于公平交易局,而是北京大学经济法研究所的盛杰民教授去年所做的一份研究报告《警惕跨国公司在华限制性竞争行为》。起因则是国内的一名商家指控瑞典软包装巨头利乐公司,认为其在经营中存在不正当竞争以及不符合《价格法》的行为,如捆绑销售自己的机器和制作材料、设置行业壁垒等。利乐在中国的无菌软包装市场占据了95%的份额,而乳品包装更是其优势领域。盛杰民在研究中指出了利乐存在着一些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行为。而早在1991年利乐就因为在欧洲的液体包装纸盒市场实施了滥用垄断地位和捆绑销售、限制竞争等不正当行为,被欧盟及欧洲法院判处巨额罚款。这使得工商部门开始关注利乐,从而开启了长达一年的调研。

原本只发表在国家机关内刊上的一份不起眼的调查报告,一个月间竟成为了媒体曝光率最高的词语。质疑来得如此突然,跨国公司们显然还无以应暇。微软避开了直接的询问,仅以三点声明做了回答,“微软全力支持中国根据惯例为保障公平贸易所做的努力;微软在中国的运营完全符合法律法规;另外微软将一如既往地支持中国信息产业的发展。”利乐公司则表示目前正在与政府相关部门沟通,尚不方便表态,但是在他们给记者发来的一份市场份额说明中强调了“乳品包装市场呈现多样化趋势”,公司占优势的纸质包装其实只占到整个液态乳品包装市场的33%。

与前两者避而不谈的态度相比,柯达则显得准备充分,在其发出的一份措辞严厉的媒体声明中,对人们质疑颇多的“九八协议”、收购乐凯股权等做了详细的说明,称“九八协议”是中央政府正式批准、所有程序和具体执行都符合中国法律、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的要求,绝没有限制其他外商进入中国,也没有形成任何限制竞争的局面;柯达仅拥有乐凯集团上市公司―乐凯胶片20%的股权;柯达品牌在中国市场50%的份额是消费者自愿选择的结果,消费者也完全能够从市场上购买到任何品牌的胶卷。

事出有因

这份看似突然的报告并不是工商部门的心血来潮之作,从报告的调研时间就可以看出其由来已久,而几年来,围绕中国民族工业与跨国公司之间的纷纷扰扰也为这样一份报告的出台做了注脚。

反倾销问题是束缚中国企业扩大国际贸易的最大难题。从欧盟首次对中国昆明的一家小型化工企业进行倾销调查以来,中国的民族工业遭遇了大大小小的反倾销考验,每一次都耗资巨大,耗费无数人力。世贸组织秘书处的统计数据显示,2003年全球世贸组织成员发起的194起反倾销调查中,就有54起是针对中国的。公平交易局的资料也显示,2004年第一季度中国企业遭受国外反倾销诉讼的数量,比去年同期增长了80%,涉案总额达到了3.3亿美元,涉及行业也越来越多。

在应诉反倾销的同时,中国企业也开始学习如何利用国际规则进行反倾销,自1997年中国第一起反倾销案―新闻纸案立案以来,截止到2004年3月20日,已经立案27起,涉及到21个国家和地区,产品涉及了轻工、冶金、化工、纺织等行业的20多种产品。2003年7月历时一年的欧盟对温州打火机反倾销案落下帷幕,中国打火机企业应诉成功,欧洲打火机制造商联合会最终撤回了诉讼,成为中国首例反倾销成功的案例。

此时,中国反倾销立法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如何以符合国际规则的反倾销法律法规来规避其他国家滥用反倾销法、最大限度地保护自己成为一个难题,尽管中国政府已经于2001年入世前夕就颁布了《反倾销条例》,并于2002年1月开始实施,在国际贸易中的不平等地位仍然困扰着还不成熟的中国民族工业。

2004年5月,美国商务部宣布对中国彩电业反倾销的终裁认定“中国企业对美国彩电业造成了实质性损害或存在实质侵害的威胁”,这个结果令人大跌眼镜,甚至有法律界人士称中国彩电业以最大的努力换来了最不想要的结果。

在这样的时候,这样一份针对跨国公司的反垄断调查的出台,来得突然却也似乎正是时候。

竞争调查报告篇10

一、网络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特点

与实体社会的不正当竞争行为相比较而言,目前在网络上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呈现出以下特点:(一)普遍性。当前在互联网上各种不正当竞争行为极为普遍。有关各网站间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诉讼每年呈上升势头。网络上不正当竞争行为是实体社会不正当竞争行为普遍存在的缩影。国内是如此,国际上也如此。在互联网上的不正当竞争是没有国界的。(二)跨国性。互联网并非是局域网,它将全世界24小时联系在一起。由于网络不正当竞争行为常常是跨越国界的,使得有些被侵权网站难以及时有效的保护自己的权利,因为这涉及到各国的管辖权、国内联单法、申请执行等种种问题。(三)不确定性。所谓不确定性是指在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认定上往往存在着争议。这是由于国内的反不正当竞争法是针对实体社会,在制定时不可能将未来出现的网络上的不正当竞争行为规范在内,因而在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认定上,往往只能类推适用现有的反不正当竞争法或者扩大解释将其适用于网络空间。这样必然导致网络上的不正当竞争行为难以得到有效制约,在具体的某些竞争行为上,传统的法律无法对其进行定性。(四)隐蔽性。网络不正当竞争行为都是在虚拟的环境中进行的,与传统现实世界中的不正当竞争行为相比,具有很强的隐蔽性。(五)影响更为深远,危害更为严重。网络是一个开放的平台,它的普及为信息的迅速传播提供了技术条件。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厂商之间的竞争也在世界范围内展开,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影响也日趋深远,而网络为这种不正当竞争行为提供了比现实社会更为便利、涉及面更广的平台。

二、工商部门在网络不正当竞争监管中存在的问题

工商部门是不正当竞争行为的主要监管者,是《反不正当竞争法》的最主要执法者,理所当然也是网络不正当竞争行为的主要监管者。近几年,各地工商部门对网络不正当竞争行为加大了查处力度,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问题依然较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不正当竞争行为监管的无序性。一方面,与现实世界对企业的监管不同,企业的网站信息并不在工商部门备案,企业在网络世界中的“地址”——网站域名也不在工商部门备案。另一方面,工商部门对网络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监管层次不强,网络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实施者可能是具体的经营者,可能是网络运营商,也可能是网络推广的承办商、分包商等,而现在工商部门对网络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监管分类尚在探索阶段,尚未形成具体的分类监管方法,监管的层次性不强,造成了较大的监管空隙,让不法分子有机可趁。目前,查处网络不正当竞争行为的主要力量是基层工商所和基层工商局,而基层工商所和基层工商局所掌握的资源有限,对诸如网络产品中的不正当竞争行为、跨区域的网络不正当竞争行为等查处难度较大。

(二)查处网络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单一性。就现阶段来说,工商查处的网络不正当竞争行为绝大部分是网络虚假宣传,镇海工商分局20**年查处的网络不正当竞争行为,全是利用网络虚假宣传类的,其它类的网络不正当竞争行为未查获过。究其个中原因,主要是因为各基层工商所和基层工商局所掌握的资源极其有限、执法人员的专业知识不够造成的。

(三)网络专业知识较为匮乏。目前,各地工商部门开展网络不正当行为的监管尚处于起步摸索阶段,没有专门的培训,一线巡查的执法人员网络方面的专业知识较为匮乏。特别是网络技术发展较快,执法人员的知识更新速度无法跟上。20**年在查一网络不正当竞争行为时,在当事人否认自己曾在某网站上做过虚假宣传后,我局办案人员联系该网站,调出该网站数据库中的资料,结果登记的ip显示的是广东中山的ip,非宁波的ip。数据库中的资料还显示登记注册的人确系当事人的营销人员,虽怀疑该员工是使用在该网站上登记注册的,但由于自身知识的匮乏,无法进一步查证,最终也造成该案件就此中断。

(四)监管时效性不强,巡查手段落后,取证困难。网站内容及网络广告都具有较强的时效性。而目前工商部门巡查网络的手段较为落后,“普遍撒网”式的搜索一方面耗费的时间漫长,造成了监管上的时效性不强,往往造成巡查到时未发现不正当竞争行为,而发生不正当竞争行为时,执法人员未巡查到。网络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证据较为单一,现阶段最直接的证据是网页内容,但网页内容瞬息万变,证据很容易灭失,再加上证据保留的难度大,给办案造成不便,甚至会造成案件无法办理。

三、建议与对策

(一)加强对网络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调研,及时掌握网络不正当竞争行为动态。网络技术日新月异,网络不正当竞争行为也在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作为网络不正当竞争行为的主要监管部门如不能及时掌握网络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动态,就无法对其进行有效的监管;另一方面,任何的立法行为都是建立在大量调研成果的基础上的,否则,制定出的法律反而会给执法者带来更大更多的执法困难,因此只有进行了大量的调研之后,才能制定出一部行之有效的执行性较强的法律。

(二)建立健全统一有效的投诉网络。网络不正当竞争行为有其特殊性,特别是网络不正当竞争行为的隐蔽性,更需要受害者和热心群众的积极投诉。工商部门应在借鉴现实世界中的经验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综合网络的特殊性,建立健全的投诉举报网络。借鉴公安部对非法网站的监管经验,由工商总局建设统一的专业的的网络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监管网站,实现“以网治网”。近几年公安部对非法网站的监管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成绩,关闭了大量非法网站,而其与其他部门合作,建立专门的诉网站的做法值得工商部门借鉴。可考虑建设统一的、专业的监管网站,加强与其他如通信管理局、信息产业部等部门的合作,通过在网站上公示违法主体、强制关闭违法网站、屏蔽境外发生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网站等等,增加处罚的层次性,增强监管的有效性。利用现有网络系统和工商部门12315系统,及时向下传递投诉举报信息。对各类信息进行分类,对于可在经济户口中即时查证的投诉举报及时采取各种措施,对于需进行进一步查证的投诉举报可利用现有的12315系统及时传递给各个相关工商部门。加大宣传力度。投诉举报网站的建立后,需要更多的热心群众的参与,这就要求我们工商部门对此进行大量的宣传。同时,通过宣传,还可以提升工商部门的形象,宣告工商部门通过“以网治网”的方式向网络不正当竞争行为全面“开战”。

(三)对网络不正当竞争行为进行分类监管,消除监管空隙。将经营规范、证照齐全的网站归为一类网站,将经营较为规范的归为二类网站,将存在轻微违法行为的归为三类网站,将问题较多、需要重点监控的归为四类网站。一类和二类网站实行“远距离”监管,不做或少做巡查;对三类网站实行“近距离”监管,做常规巡查;对四类网站进行“零距离”监管,实行重点巡查。对不同的经营主体实施不同的监管:大型的开发网络产品的公司,如网络实名、搜索引擎等网络产品的实际拥有者,由工商总局公平交易局负责监管,定期备份这些产品中的数据;大型的网络交易网站、贸易类网站,涵盖的用户量较大,注册用户的地域较广,由各自网站拥有者所在地的省、直辖市工商局负责监管;对于网络广告经营者、网络推广公司(包括网站制作公司)、以市内交易为主的交易网站,由所在地的市一级工商局负责监管;对于公司、企业的宣传性网站由各基层工商局和基层工商所负责监管,实时巡查。

(四)规范网络广告经营者的经营行为。目前,众多的网站充斥着虚假宣传,特别是针对工商部门注册登记项目的虚假宣传,如冒用集团名义、擅自更改企业名称、夸大注册资本等等。工商部门应根据法律的原则,通过行政法规的方式规范网络广告经营者的经营行为:对于公司、企业在一些公众网站、专业网站上公司、企业类的信息,该公司、企业应向网络广告经营者提交相关证件,网络广告经营者对相关证明文件负有审查责任,而市一级工商部门通过日常巡查对网络广告经营者加强监管。通过如此手段,必将大大减少与此相关的不正当竞争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