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形态发言稿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04:47:03

意识形态发言稿篇1

 

一、把握内涵,进一步解决好“意识形态是什么”的问题

意识,是一个生物学概念,是人的头脑对于客观物质世界的反映。意识有一个孪生兄弟,就是思想,思想是客观存在反映在人的意识中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结果。意识指向过程,思想反映结果,我们常把两个词连用,称作“思想意识”。形态,就是形式和状态,指向外在表现,人的思想意识由里及表、由内向外呈现出来,就是意识形态。简单讲,意识形态就是人的观点和观念。当然,人的意识形态不会凭空产生,是同外部环境,特别是社会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因此,意识形态的形成受社会环境影响,同时,也反映一定的社会属性。“主流意识形态”是指一定时期内一个社会占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现阶段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核心,具有新时代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小学教育的主流意识形态是什么?个人理解,就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教育发展理念,学生要厚植爱国主义情怀,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自身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使自己早日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教师要不忘立德树人教育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材教育使命,在教书育人的具体实践中,把自己锻造成“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教师;教育干部要政治站位高、教育情怀深、敬业精神强、专业本领硬、引领作用好、办学特色明、教育质量优,人民满意,社会肯定。

中小学校意识形态建设工作,在贯彻执行普遍性要求的同时,更要结合教育工作实际,尊重教育规律,紧紧围绕新时代中小学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内容要求,创造性予以落实,并呈现行业性、系统性、针对性等特点,实现意识形态工作由宏观向具体、由虚向实的转变。

二、提高认识,进一步解决好“意识形态为什么”的问题

意识形态具有明显的社会属性和阶级属性。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要旗帜鲜明地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确保社会主义颜色不变、旗帜不倒、道路不偏。但是,主流意识形态工作也面临着严峻挑战,对中小学意识形态建设影响更大,我们必须有清醒的认识。

1.经济全球化的冲击。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各国文化交流日趋频繁,以美国为首的少数西方发达国家趁机对包括我国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进行文化和意识形态渗透,一些国人误将全球化等同于“一体化”,缺乏民族自信自尊,这不利于坚守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

2.新科技革命的竞争。新科技革命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使人们的注意力集中到了科技如何运用的层面,而忽略其背后深层次的国家主权和意识形态等因素。另外,当代科技的迅猛发展也使得人们更为关注综合国力竞争中人才、科技的争夺,而忽视了其中民族文化、价值观的差异和对抗。

3.市场经济负面效应的干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催生竞争创新等进取意识的同时,也带来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等消极观念,引发一些人道德上的迷失,以至滥用等价交换等原则,从而影响社会共识的达成。

4.非主流社会思潮的蔓延。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社会正发生深刻变革,社会生活多元、多样、多变的特征日益明显,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一些社会思潮呈现空前活跃的态势,使人们在价值评价和行为选择上出现困惑和迷茫,不利于社会主义共同信念的确定。

5.网络舆论管理的艰难。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人们对“海量”信息选择的自主权大大增强,但也削弱了主流意识形态的凝聚力,互联网开放、多元、瞬间的信息传播方式,提供了相互交流的便捷,但也使网络谣言走上了“快车道”,加大了舆论管理的难度。

对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建设面临的挑战,教育工作者要有敏锐的鉴别意识,结合工作岗位实际,以高度的政治自觉,采取积极有效措施,予以有力应对。

三、精准施策,进一步解决好“意识形态怎么办”的问题

教育的特殊功能,决定了学校在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工作中的特殊地位和独特作用。为此,教育系统要占好学校主阵地,打好教育主动战,唱响育人主旋律,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工作中,科学谋划,精准施策,作出应有的贡献。概括讲,要认真做好四方面工作:

1.建设好班子。学校领导班子,是教育教学工作的领导核心,学校党组织是意识形态建设工作的领导者和组织者,无论学校领导班子还是党组织,要自觉肩负起意识形态建设的主体责任。古语讲“欲影正者端其表,欲下廉者先之身”,要求师生做到的,以校长为班长的班子集体要率先垂范做到,躬耕实践做好,作为党组织培养出的教育干部,要紧紧围绕党的教育方针和教育的初心使命,站在“社会主义颜色更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更高、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更正”的政治高度,同敲一面锣,同唱一个调,共同唱响中国声音,同心激发民族力量,携手作出教育贡献,让党和人民放心。

2.引领好队伍。教师队伍,特别是党员教师队伍,是建设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力军,为此,要立足更高的政治站位,从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庚续发展,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高度,把自我价值的实现,主动融入民族复兴的伟大实践,画出个人价值与国家利益相融合的最大“同心圆”,与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同频共振,以奉献诠释责任,用作为守护担当,在民族复兴的大舞台上,彰显自己魅力,实现人生价值。

意识形态发言稿篇2

保证思路畅通,帮助消除怯场心理

编列提纲为演讲的语流疏理了河床,规定了流向;而成文的讲稿,则具体地描绘了语流的状况。演讲者由于预先设计好了蓝图,心中有底,思路畅通无阻,便可以消除演讲时的种种顾虑和恐惧心理,轻松自如,有利于一心一意加强态势技巧,全力发挥主动性和灵活性,使演讲声情并茂,圆满成功。

避免临场斟酌词句,增强语言的感染力

演讲主要是以有声语言和相关的态势语言来表达思想的。有声语言不仅具有传声性,而且具有表情性。演讲者不仅通过声调的高低强弱、语气的轻重缓急生动具体地反映客观事物,而且可以通过声调、语气或动作表情等把“只可意会,难以言传”的东西表达出来,使听众心领神会。然而,在没有讲稿的情况下,演讲者在演讲现场临时把思想转变为有声语言的过程很短,没有足够的时间来斟酌?句,必然会出现一些“嗯”“嗯”“呀”“呀”,凌乱、啰唆、模糊和不必要的重复等毛病。为了防止口头语中的各种偏差,必须减少现场临时斟酌词句的情况,预先写好演讲文稿。因为根据提纲撰写演讲文稿,事实上是把默讲变成书面语言,其实质是把口头语言变成书面语言。在这个过程中,经过认真、仔细的揣摩,那种词不达意、言不及义的现象能得以克服。在正式演讲时再将这种书面语言的讲稿转变为有声语言时,就能做到出口成章,使语言表现力大大增强。

促进演讲规律的研究

演讲是一门独立的学科。演讲稿的写作有别于一般文章的写作,也不同于平常讲话记录。演讲稿虽然是书面表达的形式,却要特别考虑口头表达的需要和临场的需要。它虽然最终用口语发表,但却又具有规范、严谨的特点,有更为明确的目的性和清楚的条理性。

无论是从发表形式还是从内容构成上看,演讲稿的撰写都有其个性特征。这种特征是受演讲的特点影响和制约形成的。因此,通过对演讲稿的撰写和研究,还可以促进和加深我们对演讲的各种技能技巧的研究,正如河床规定了水流的走向,而水流的冲刷又对河床的形态产生相应的影响一样。

对选材和提纲的实践性进行检验,进一步保证内容的完善

人们认识问题有一个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逐步深入完善的过程。演讲者完成了材料的收集、整理和提纲的编列以后,演讲内容已经有了大体轮廓,但它毕竟只是一个框架,而不是完整的文稿。如果仅仅根据提纲去讲,就有可能因为选材、组材和提纲的疏漏而出现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也可能由于认识的原因而出现临时性更改,打乱阵脚,还可能出现对于判断的程度、范围等的表述失当,等等。按照提纲写出讲稿,实际上就等于按照提纲进行默讲。这种默讲不像临场演讲那样,一旦讲出就变成最终形式。在这个过程中,演讲者有充裕的时间对自己的讲话进行修改,?它完美贴切。因此,这个默讲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对选材、组材和提纲编列是否恰当的一次实践性检验,也是认识进一步深化、思想进一步明朗化、条理化的过程。通过撰写演讲文稿,可以进一步修改、完善、充实演讲内容,保证演讲的质量,保证内容的完美,使观点和材料得到高度的统一。

意识形态发言稿篇3

关键词:新闻播音教学固定腔调应对方法

一、引言

新闻播音工作是播音从业人员有声语言创作工作的一种,担负着传递信息、引导舆论、联系群众与政府等重要职能,被称为“最后的把关人”,其有声语言创作过程中的语言表达能力对新闻消息的传播乃至媒体公信力的塑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学生在进行新闻播音实践练习时,比较常见的问题就是因为固定腔调的出现导致新闻播音工作不尽如人意。新闻播音的基本要求是叙事清楚、新鲜感强。很明显,固定腔调的出现必然与这两项基本要求相违背,是新闻播音教学中必须为学生解决的问题。

二、固定腔调及其表现形式

在广播电视的新闻播报当中,我们经常能听到一种播音腔调,他传达出来的有声语言语意不清晰,重点不突出,理解起来有障碍,无论文稿说的是什么事情,无论文稿是什么题材,播音员都是同一种腔调、同一种模式,甚至连抑扬顿挫、轻重缓急的形式、位置都相差无几,总以一种固定不变的声音形式表达出来,我们称之为新闻播音中的固定腔调。通俗地理解,新闻播音的固定腔调就是单纯地念稿,是播音员在有声语言表达时“不走心”、“以不变应万变”导致的。

探究固定腔调出现的原因,有一部分人认为是一味追求“播音腔”导致的,这种说法其实是错误的。已故老一辈播音学界泰斗张颂教授曾谈道,以前对“播音腔”的理解普遍是正面的,“播音腔”很好地体现播音“三性三感”的语言特点,具备独特的美学价值。后来,播音语言的庄重性被误解成了刻板,亲切感被误解成谄媚的状态,也就逐渐形成外行人对“播音腔”的错误理解,并进一步导致固定腔调的出现,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新闻播音质量和传播效果。

固定腔调以其固定不变的声音形式应对着内容万变的新闻稿件,从他们声音形式的特征看,大体有以下几种类别:

1.“刻板调”

主要体现为节奏单一,语势单一,停顿较多而连接较少。新闻播音讲究“归堆抱团”,要求少停顿多连接,在表达过程中尤其注意根据语意设计合适的停顿及连接位置。一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为了减少出错,播起稿件来一板一眼、煞有介事,不管句子长短与否,也不管句子与句子之间、句子内部的逻辑关系究竟如何,四平八稳,语势平平,甚至每一个句子的起调和落调的音高位置都是相似的,听起来十分刻板且乏味,毫无新意。

2.“拖沓调”

这种情况与“刻板调”很明显的区别在于停顿位置减少了,但是却一味地连接,错误地理解“新闻播音语势常扬”,不仅不加分析地将句尾音节上扬,而且往往将这个音节加重或者归音时严重超出原本的音高调值限制形成扭曲。这种固定腔调的形式往往伴随着气息轻浮、语调轻飘、音色发虚等问题。

3.“谄媚调”

播音的语言特点讲究“三性三感”,其中就有“亲切感”,说的是恳切谦和、息息相通。但在现今一些媒体中,出现了不少播音员为了“亲切”,很刻意地口语化,大量使用语气助词,由此为成长阶段的播音学生塑造了很不好的形象,让人感觉絮絮叨叨、十分小气,更有甚者满口“港台腔”,影响很不好。

新闻播音中的固定腔调很容易令人反感,更会严重影响传播效果,必须得克服,尤其对于学习阶段的人而言,树立正确的播音员意识,养成良好的播音习惯,掌握正确的播音技巧尤为重要。

三、应对固定腔调的方法

在新闻播音教学中,要使学生克服固定腔调,笔者认为,首先要让学生认识到播音的正确创作道路,然后加强学生对有声语言创作内部技巧的体验,并使用恰当的外部技巧对稿件进行表达。

1.理解播音的正确创作道路

张颂教授从播音创作的党性原则、创作源泉及新闻属性特征对播音的正确创作道路进行了定义。正确的创作道路立足于播音创作本身的特质,着眼于创作大环境,比较深刻且全面地反映了播音创作的质的规定性。新闻播音的语言技巧和声音形式必须以稿件的具体内容和包含的思想感情为核心进行处理。新闻是对新近发生或者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要求播音工作遵循“叙事清楚,新鲜感要强”的原则。这里提到的“清楚”不仅指在播音表达时吐字归音清晰,还要求播音员进一步理解稿件内容之后,准确传达出稿件的精神和价值。“新鲜感”更要求播音员根据稿件内容调动自己的播讲愿望从而进行表达。

2.使用语言表达的内部技巧加强体验

这里所说的内部技巧,主要指播音创作时对稿件内容的理解、感受,即体验。面对稿件,播音员使自己的思想感情处于运动状态,对文稿内容进行具体感受的深化,达到“理清头绪―设身处地―触景生情―现身说法”的境界,进而使思想感情从集聚到迸发。不同的文学体裁需要有不同的思想运动状态,新闻播音有其鲜明的语言特点,需要运用体验的技巧达到真实、新鲜。在体验的过程中,还要设想稿件内容传达时相应的受众及受众在了解这一内容后可能的反应,增强自身的身份感,丰富创作时的对象感,使体验更生动具体。

3.使用语言表达的外部技巧具体体现

要使学生克服播音时的固定腔调,更多的还是要让学生进行播音创作时的语言表达外部技巧准确、贴切并且多样化。

新闻播音的语言以叙述语言为主,受叙述内容和写作手法多样化的影响,进行有声语言创作时要求根据内容的变化,让播音语言丰富多彩,语势上有起伏,节奏上有配合。

播音中要打破固定腔调,使语义表达清楚、准确,安排好恰当的停连很重要,重音的选择也要遵循“少而精”的原则,分析好“主要重音”和“次要重音”的位置及关系。重音在表达时方式很多,但基本都是在对比中体现,如弱中有强、强中有弱;低中走高、高中降低;快中有慢、慢中转快等,相应的可以采取虚实法、强弱法或者快慢法进行处理。句子、层次、段落之间的转换和衔接还要依靠恰当的语气实现,语气是内在语的外在表现形式,是由波峰型、波谷型、上山型、下山型、半起型五种基本语势的变化体现的,通过五种语势可以支配停连、重音,也可以形成不同的节奏类型。在分析稿件的节奏时,要注意“主导节奏”与“辅助节奏”的关系,尤其注意“渗入句”的表达。

4.掌握灵动的话筒前状态

灵动的话筒前状态是建立在由具体稿件引发的强烈播讲愿望的基础上的。播音员面对文字稿件的内容,从分析到理解到感受,随着内容的进一步发展,思想感情也在不断深化,由一点一点地积聚,到最后将思想感情以有声语言形式表现出来,这时已经非说不可,这就是进行有声语言创作时正确的话筒前状态。

影响话筒前状态的因素很多,如学生对语言表达内部技巧的掌握程度、心理因素、生理因素等。内部技巧的使用需要学生将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播音工作是个体行为,形成的个体心理十分复杂,而在话筒前受到生理因素的影响导致播音工作不理想是播音专业学习者容易遇到的状况。话筒前常见的生理状况主要是紧张和懈怠两种。生理的紧张往往由心理紧张造成,在这种状态下,“口脑不一致”,思维跟不上语言的节奏,播音时语言十分刻板,谈不上灵活多变,甚至大脑一片空白,词不达意。懈怠的状态则表现为有气无力,播讲愿望很不强烈,情感消沉,表情麻木,思维停滞,反应迟钝。

教学中要使学生认识到正确的话筒前状态是随着稿件内容的变化而变化的,它本身是运动的。

四、结语

播音工作讲究“气随情动、声随情走、情声气结合”,思想感情是核心,而思想感情需要播音创作主体对稿件进行具体地分析、理解和感受。在新闻播音教学中,督促学生克服固定腔调,就是要学生充分意识到新闻播音不是一成不变的,必须从稿件内容出发,恰当使用语言表达的内外部技巧,最终“达到恰切的思想感情与尽可能完美的语言技巧的统一,体裁风格与声音形式的统一”的新境界。

参考文献:

[1]陈雅丽.实用播音教程――广播播音与主持[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2.

[2]张颂.播音创作基础[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4.

[3]张颂.中国播音学[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4.

意识形态发言稿篇4

[关键词]文化;文化哲学;实践;物质

[中图分类号]a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5918(2016)02-0075-02

虽然在马克思的著作中找不到“文化哲学”一词,但是,我们却能从中找到丰富的文化哲学的精神,这些文化哲学的思想贯穿于马克思的经典文本中,本文试图从马克思的经典文本《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德意志意识形态》和《共产党宣言》人手,来解析马克思的文化哲学思想。

一、《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文化哲学思想

虽然我们在《手稿》中没有发现文化哲学这个词,但是马克思对异化劳动的四个规定性,其中涉及了人的“类本质”,以及人的发展学说,不仅仅是批判资本主义的学说,更是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哲学思想。

(一)文化的起点

文化产生于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之中。自然在没有进入人类的范畴时,只是遵守着自然界的规律而周而复始。随着人在自然界身上打上了人的烙印,随着人改造自然的同时,也在改造着自己,由此而产生了语言,产生了文字,进而有了文化。《手稿》指出:“没有自然界,没有感性的外部世界,工人什么也不能创造。”由此得出自然是文化活动的基础,离开了自然,人类不仅仅是失去了劳动的对象那么简单,人类甚至连自己的生存都难以为继,而由人类劳动衍生出来的文化更是无从谈起。

(二)文化与实践的关系

在《手稿》中,马克思使用了“类生活”来阐释人与自然的关系,肯定了人首先像动物一样依赖这自然界,但是另一方面马克思又肯定了人的“意识”的作用。马克思认为,因为人类的“意识”,自然界进入了人类的实践领域,从而使自然界成为了人的“无机的身体”。马克思在《手稿》中写道,“这种生产是人的能动的类生活。通过这种生产,自然界才表现为他的作品和他的现实”,其中的“作品”和“现实”即我们说的文化。马克思接着阐述了这种“生产”的作用,这种“生产”使得人类不仅仅停留在意识中在精神层面上使人二重化,更是通过实践,能动地、现实地实现了二重化。如果说自然界是文化形成的基础,那么实践则使文化的形成变得可能。虽然动物也生产,但是动物却只生产自己直接需要的东西,只能支配自己的肉体,只能按照自身种的属性去生产,而人类突破了这些限制,不仅生产自身,生产自然界,更生产出了一个充满文化气息的人类社会。

(三)文化的价值取向

人的需求与动物的需求明显是不一样的,动物的需求只能在大自然中获得,而且是一种本能的需要,而人显然不同,人的需求不仅仅能从自然中直接获取,人类更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实践改造活动创造出大自然中没有的物质来满足自己的需求。正如马克思所言,“劳动这种生命活动、这种生产生活本身对人说来不过是满足他的需要即维持肉体生存的需要的手段。”首先,马克思承认维持生命是人类与动物一样必须进行的生产活动,而后才是建立在人这一“类存在物”的文化实践活动,即满足个人的特殊需要。文化实践活动的最终目的是追求文化的真、善、美,即其价值性。但是私有财产的存在束缚了这一追求,尤其是在资本主义阶段。私有财产在《手稿》中经过马克思一层一层地剖析,露出了它的本来面目,在马克思看来,追求文化的真谛,寻求人性的解放,得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只有通过对私有制的扬弃来实现,而只有人类发展到了共产主义才能实现这个梦想。

二、《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文化哲学思想

《形态》中,马克思阐释意识形态更多的是从文化角度进行,文中的“精神生产”即文化。在《形态》中。马克思通过对一般意识形态的批判,得出了他的唯物主义观点,是物质决定意识,而不是意识决定物质,预言了意识形态的历史宿命,而且总结了意识形态消失的途径。

(一)文化的前提

在《形态》中,马克思认为人类文化实践活动的前提不是黑格尔的“绝对精神”,不是鲍威尔的“自我意识”、施蒂纳的“唯一者”,也不是费尔巴哈的作为超历史的抽象的、一般的人,而是“处在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发展过程中的人”。从中可以看出马克思的唯物主义立场。意识虽然在人类历史上起着这样那样的重要作用,但意识从来都不是凭空而来,而是有生命的个人的意识,而且是处在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中的人的意识。

(二)文化的继承性

“历史不外是各个世代的依次交替,每一代都利用以前各代遗留下来的材料,资金和生产力”。因此,意识形态具有一定的继承性,意识形态从来都不是凭空出现的,而是现实中的个人在实践中改变了环境,通过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通过人的对象化活动得到的精神成果,它也不仅仅是某个单个的“现实中的个人”的成果,也是历史长河中人类集体智慧的结晶,而这种结晶以文化的形式得以保存下来,得以影响从事实践活动的后来人。

(三)文化的阶级性

虽然意识形态不是产生于阶级社会之中,可是人类的发展史告诉我们,在阶级社会中意识形态始终代表着某个阶级,体现着这个阶级的利益,而这个阶级则是统治阶级。马克思在认为“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意识形态的阶级性是阶级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是统治阶级的话语体系,体现着统治阶级的利益。世界上只要有阶级的存在,那么国家的意志必然是体现统治阶级利益的,必然是为阶级统治辩护的。

(四)文化的世界性

工业文明取代农业文明的进程中,资产阶级为了获取利润,开辟了世界市场,把商品销往世界各地,这也在无形中加剧了人与人之间跨地域、跨民族的交往,而且在交往过程中交往的内容和范围也在增加和扩大,这也不再限于物质与物质的交易,也包括了民族文化的交流和互相影响,进而促进了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地球村的形成,并在这个基础上形成了相应的文化,文化又影响着地球村中的个人。正如马克思在《意识形态》中指出,“单个人才能摆脱种种民族局限和地域局限而同整个世界的生产(也同精神的生产)发生实际联系”。在世界往中,各民族的文化不断发生着冲突、融合,吸收着新的内容,不断推陈出新,改变着个人的思想,也改变着世界的外貌,个人为了适应这样一个新的世界,不得不吸收这种世界性的文化。

三、《共产党宣言》中的文化哲学思想

在《宣言》中,马克思既阐明了文化发展的社会物质基础,又揭示了资本主义文化的双重性,并对文化发展趋势作了很好的阐释。

(一)资本主义文化的双重性

马克思在《宣言》中对资本主义文化的双重性作出了合理地科学地评价,既给予了肯定,也予以了批判。在人类发展史上,我们不能抹杀资本主义文化的进步作用,它在人类史上第一次举起了“民主”“科学”的大旗,对封建专制发起了进攻,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人类的思想,建立了“民主”国家,对人类文明起了促进作用;另外我们不得不承认资本主义不仅创造了历史上任何一个朝代无法比拟的物质财富,资本主义更把世界引入到一个新纪元,把精神文化带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文化不再受到地域和空间的限制,文化交往的广度和深度不是之前任何一个时代可比拟。

另一方面,马克思也对资本主义文化的弊端做了无情的批判,尤其是对金钱拜物教作了深刻的批判。“它使人和人之间除了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就再也没有任何别的联系了。”这句话极好地解释了资本主义文化重物质性,而缺乏了文化本身应有的价值性;除此之外,马克思在《宣言》中揭露了资本主义文化在世界性进程中的虚伪性和野蛮性。马克思指出资产阶级为了获取最大利润,不但剥削和压榨着本国的无产阶级,它甚至强迫性地在世界各地推行着它的“工业文明”,不惜用大炮使东方从属着西方,把世界史变成了一部“血淋淋”的压迫史,把西方的文明发展史建立在亚非拉国家的血与泪上,进而彻底揭开了资产阶级的虚伪面纱。

(二)文化的发展趋势

在《宣言》中,马克思阐释了在人类历史从各自“闭关自守”转向世界历史的过程中,文化与文明也从民族性转向世界性。“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于是由许多种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学形成了一种世界的文学。”一方面,马克思指出了随着资本主义时代的到来,随着工业文明的发展,世界发展的全球化和一体化的趋势是不可避免与逆转的。另一方面马克思也指出在世界历史的形成过程中,世界文化格局呈现出民族性和世界性并存的局面。

意识形态发言稿篇5

关键词:电视节目主持人全方位编辑意识重要性

在电视节目生产过程中,编辑环节与主持人工作关系最为密切。编辑是一个节目的参与者、把关者,而主持人是把全体幕后采编人员的集体劳动成果传递给观众的关键人物。有了编辑的精心策划、撰稿,要想使节目最终呈现良好的播出效果,就要求在播出环节中有一个能够承上启下、衔接各方,有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在突发情况和紧急事件面前能果断作出正确判断的主持人。如果主持人没有参与节目的整体构思,就无从谈起衔接各方组织协调,如果主持人对节目的各个环节不熟悉了解,就不可能在突发情况后镇定自若、拿捏有度。所以电视节目主持人如果只会在播出时播讲编辑写好的稿件,就无法胜任这项灵活多变的工作,不能真正地融入节目中,是随时可能被替代的。

不参与节目后期制作的主持人只是整个节目制作过程中孤立的一环,在节目中没有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只是一个尴尬的符号。相反主持人如果在节目的选题策划阶段就参与其中,就会站在整体的角度理解节目的要求和期望达到的效果;在录制完节目后,如果能对自己亲自撰写的导语进行编辑剪接,把需要突出强调的通过后期制作表现出来,就可以将自己的思想融入其中,在节目中占据更多的主动性和发挥空间。换个角度说,主持人录节目之前如果知道自己想要的成片什么,心中有数,口播录制时,就会更顺利,避免做无用功。因此,主持人有全方位编辑意识,熟悉节目成型的各个环节有其重要性。

一、什么是主持人的全方位编辑意识

全方位编辑意识包括:节目前期策划,润色文字稿件,整体、局部的处理,画面、声音的运用,等等。有人批评主持人“只会念别人的稿子,是生活在编导笼罩下的寄生藤”。这种说法虽然片面,但也确实点出了当下一些主持人的工作缺失。试想,如果这位主持人具备全方位的编辑意识,从节目前期策划、撰稿等都参与其中,同时后期对节目的编排处理也渗透自己的想法,这样他自然对节目整个采制过程了如指掌,这样的主持人主持节目自然酣畅淋漓。

二、主持人如何加强全方位编辑意识呢

1.主持人应积极参与节目的策划。一档节目的出现,首先起源于策划,然后才谈得上主持,否则节目主持就会打乱仗。节目策划确定了节目的选题、定位、结构、节目风格、受众群体等,主持人不从策划开始介入节目,就无法理解节目的来龙去脉,难以在播出时达到预期的效果。主持人的策划包括宏观策划和微观策划两个方面。宏观策划是对节目整体上的把握、对全局的思考,包括节目的创意、定位,节目的组织与调度,等等。微观策划是具体到对节目内容和形式的策划和创意,包括对选定题目确定主题和报道形式等的策划。举个例子,央视新闻节目主持人白岩松在大型采访节目《岩松看日本》中,充分参与节目,他作为《岩松看日本》的领衔者,从寻找话题、确定采访,到取材采访、完成播出都全面贯穿节目制作始终,不愧为节目的灵魂人物。也正是因为白岩松参与策划、确定选题,所以在他无论主持节目、采访嘉宾还是现场即兴点评才会眼光敏锐、智慧,提问客观公正,点评深刻到位。由此可见,主持人参与策划对更好地驾驭节目,充分展示自己的能动性是多么重要。

2.主持人要亲自创作稿件。主持人除了有良好的表达能力外,还应有较高的驾驭语言文字的写作能力。一般来说,节目主持人都会从事节目相关的文字写作。如新闻节目主持人会写导语、通讯、评论等;知识性节目主持人会写科普文章;其他类型的节目主持人为了适应主持节目的需要,会写播讲稿、解说词、串联词等。如果只会拿编辑稿件播读出来,主持人就只是一个没有思想的传声筒,是随时可能被取代的。当遇到突发事件时没有稿件就说不出话来的主持人是不称职的。修改润色文字稿件是主持人的工作需要,也是主持人文字处理能力的表现,包括对自己撰写部分的推敲,对别人撰写部分的修改,使稿件更能传达要表现的思想情感,并符合自己的语言风格、个性特征。需要注意的是,主持人创作稿件要把握三个方面,即为节目主持服务、文字与声画相融合,同时表达也要适应视听的需要。

电视语言是为“听”而写,在表达上要注意口语化、简明化、具体化、形象化。口语化就是要通俗易懂,符合语法和逻辑。因为电视语言是转瞬即逝的,不像文字停留在眼前可以反复推敲,所以要让观众一听就懂。简明化不等于口语化,那些长篇大论、拐弯抹脚的表达,虽然观众也听得懂,但是冲淡了画面,观众听了心烦,显然不能算是最佳表达。简明化就是要言简意赅,句子成分完整,不用倒装,少用关联词,让观众听了不假思索就能明白。具体化也不难理解,举个例子“气温高达38摄氏度”远比“天气很热”要明确,“掌声持续了三分多种”也比“掌声雷动”要具体。形象化与简明化并不矛盾,它要求语言色彩有表现力,这在一些主持人的解说中更为明显。

3.主持人要熟悉编辑业务。一般的编辑工作分为两种:一种是对直播节目的编排,参与节目前期工作的选题、构思、列提纲或撰写稿件、串联节目内容,直播时进行现场采录和现场编发;另一种是对录播节目的编辑,除了参加前期准备工作外,主要在后期阶段对摄录的声像素材进行鉴别、筛选,然后进行编排,使之成为一个完整的节目形态。不论哪一种,编辑的每一步工作都直接影响到节目的最终呈现样态。

4.在节目的播出过程中,主持人要具有“现场编辑意识”。主持人在面对摄像机进行播讲时,不仅要照顾现场的场面,而且必须考虑到经过镜头的传达自己怎样出画面,这些画面在电视荧屏上出现,会给观众产生怎样的印象。一般说来,现场主持和报道必须进行“现场编辑”,否则拍回的画面很难进行调整。有时候主持人忘了观众收看,只顾同现场的观众进行交谈,画面拍下来难以编辑,结果显得非常零乱。有时候主持人拿着话筒一个接一个采访,回来剪辑时发现很难处理,同期声带入画面也不好剪辑。因此现场内的观众和屏幕前的受众都要兼顾。

现场编辑意识还包括临场应变和即兴发挥能力,节目主持人在节目的制作过程中如果遇到突如其来的情况,在客观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就应充分调动主观能动性,使大脑处于高度高速运转状态,快速思维,马上作出判断和反应,并进一步在此基础上进行发挥,使变故巧妙地朝好的方向转化。当前大多电视节目的录制都是一气呵成的,更有相当一部分节目是以直播形式播出的。主持人语言表达上的一点混沌都会给节目的播出和制作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并会影响到电视节目的视听效果。

举个例子来说,凤凰卫视主持人陈鲁豫在整理

意识形态发言稿篇6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

一、三部著作对共产主义的表述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中提到:“共产主义是扬弃私有财产的积极表现;开始时它作为普通的私有财产出现。共产主义是从私有财产的普遍性来看私有财产关系,”“对私有财产的最初的积极扬弃,即粗陋的共产主义,不过是想把自己作为积极的共同体确定下来的私有财产的卑鄙性的一种表现形式。”“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扬弃,因而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为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

《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形态》)一文中是这样对共产主义定义的:“共产主义对我们说来不是应当确定的状况,不是现实应当与之相适应的理想。我们所称为共产主义的是那种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的运动。”“共产主义者不向人们提出道德上的要求,比如你们要应该彼此互爱呀,不要做利已主义者呀等等;相反,他们清楚地知道,无任利已主义还是自我牺牲,都是一定条件下,个人自我实现的一种必要形式”

《共产党宣言》(以下简称《宣言》)中,马恩第一次运用唯物史观,从主体与客体、历史与现实等不同角度,分析了资本主义、资产阶级的产生、发展的过程。文中突出“两个必然”“于是,随着大工业的发展,资产阶级赖以生产和占有产品的基础本身也就从它的脚下被挖掉了。它首先生产的是它自身的掘墓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

二、三部著作中共产主义理论的联系与区别

当我们将《手稿》中的上述思想与公认的马克思主义著作相对照,我们就不难发现,《手稿》中关于共产主义的观点,是其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萌芽。如《形态》中指出:“我们称之为共产主义的是那种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运动。这个运动的条件是由现有的前提产生的。”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及以《宣言》结束语:“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这些思想都可以在《手稿》中找到其萌芽,这说明,《手稿》中有关共产主义的思想观点,确实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前奏。

《手稿》可以说是马克思青年时代思想进程的总结,同时是走向成熟阶段的起点。在这之前,马克思的批判矛头主要指向德国封建专制制度,从这一手稿开始主要是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形态,这是马克思第一次对共产主义的本质特征所作的表述。

《形态》一改《手稿》对共产主义的抽象玄思,伴随着实践唯物主义世界观的正式确立,把共产主义彻底感性化和现实化,从不同的视角开辟了实现共产主义的实践途径,其终极目标就是人的全面发展。

首先,马克思在《形态》中对共产主义的描述更趋现实和合理:共产主义已不囿于异化的消除和人的本质向人的回归,而是以消除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弊病为底蕴,是通过革命实践能够达到的全新境界。

其次,共产主义是“世界历史”性的事业,要在世界历史中完成。马克思说:“交往的任何扩大都会消灭地域性的共产主义,无产阶级只有在世界历史意义上才能存在,就像共产主义——它的事业——只有作为‘世界历史性'的存在才可能实现一样。”这样,马克思就不仅把共产主义从天国拉向人间,而且从实现条件上指明“共产主义只有作为占统治地位的各民族‘一下子'同时发生的行动,在经验上才是可能的”。马克思这个设想的意义不在于它的现实可能性,而在于它已经关注共产主义的实现条件和途径,这与《手稿》相比不能不说是一个很大的进步。[论文网LunwenDataCom]

第三,共产主义是永无止境的实践过程。马克思在《手稿》中提出了共产主义消灭异化、使人全面地占有自己的本质和最终解决人与自然和人与人之间矛盾的崇高使命,但就人的现实存在来说,这个使命很难完成。所以,马克思提出的共产主义的这个高远的目标只能伴随人类同行,在全部人类无止境的历史中才能实现。这就与共产主义的现实维度形成悖论:现实维度指明只要达到必需的条件,共产主义一定能够实现,而形上维度却说共产主义只能在“历史的全部运动”中或“在现实中将经历一个极其艰难而漫长的过程”才能实现。针对这个矛盾,马克思在《形态》中提出“共产主义对我们来说不是应当确立的状况,不是现实应当与之相适应的理想。我们所称为共产主义的是那种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运动。”这段名言一方面澄清了将共产主义囿于可以企及的平台的简单理解,另一方面指出共产主义是一种运动,是在消灭现存状况中的现实生成过程,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实践过程。

意识形态发言稿篇7

现在,一些记者时常抱怨稿件难发。为何难发?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记者缺乏足够的版面意识,不能不说是一个重要原因。有版面主编典型话语为证:“手头的稿件又多又少——可用可不用的太多,令人眼睛为之一亮、不用觉得遗憾的太少。”

记者的版面意识体现在哪些方面?

首先是政治意识。记者必须有强烈的政治家办报、为政治家办报、党报姓党、党报既是党和政府的喉舌又是人民群众的喉舌、党报是党和政府密切联系群众的桥梁等意识。这些靠什么体现?通过版面来体现。但版面内容的来源靠记者。只有每个记者都以版面的政治意识为己任,在采写稿件时有浓烈的政治意识,版面才能很好体现自己的功能。因此,记者必须时刻坚持讲政治,增强传播先进文化、传播党和政府声音与民众呼声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时刻不忘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倡导积极向上、团结奋进的精神;时刻不忘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

记者作为版面内容的提供者,要体现强烈的政治意识,采访必须深入、扎实,吃透两头(一头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一头是下情、民情)。写作时,必须导向明确,旗帜鲜明。这样,版面编辑编稿时才会从容、正确、准确,避免误导。

版面误导是政治家办报的大忌。要避免版面误导,记者首先不能被误导、被利用,必须时刻胸有“定盘星”,以大局为重。记者采写每篇稿件都必须考虑:稿件发出以后,是否有利于促进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是否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的稳定与发展,是否有利于各类矛盾的缓和与化解。绝不能小事闹大,恶意炒作;绝不能为吸引读者眼球,挑起事端。

其次是服务意识,也可称之为换位意识。群众需要什么、喜好什么,记者就应该向版面提供什么。2002年,总书记视察《人民日报》时,明确要求新闻工作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记者要体现服务意识,就必须坚持“三贴近”原则。贴近实际,就要遵循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牢固树立实践的观点,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贴近中心、贴近大局、贴近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主战场,把回答和解决实践中提出的重点、焦点、热点作为关注目标,提供的稿件让读者觉得有用、“解渴”。贴近生活,就要深入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和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中去,始终把报道的视点对准火热的生活。只有这样,才能抓住生活本质,把握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特征,从现实生活中挖掘生动事例,汲取新鲜营养,展示未来生活的美好前景,从而传递生活变化的新信息,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新需求,进一步激励广大人民群众同心协力,奋发图强,为创造更加美好的新生活而努力奋斗。贴近群众,就要增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观念,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报道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体现群众意愿,把握群众脉搏,努力做好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的文章。要牢固树立群众观念,多反映群众的切身感受,使报道可亲可信、深入人心。力推的新闻界“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就是贴近群众的最好手段。在9月6日召开的“走转改”专题会议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部长刘云山强调,要让“走转改”成为一种基本理念和价值取向,成为新闻宣传工作的常态和机制。在这次会议上,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尹汉宁介绍,改版后的湖北日报由于贴近群众,市场认可度和受众覆盖率大幅攀升,实现了历史性跨越。

其三是“营销”意识、市场意识。在各类媒体竞争加剧的市场条件下,报纸要生存与发展,要提高在读者心目中的位置,扩大市场占有率和影响力,迫使报纸竞争的“关口”前移,必须增强记者的“营销”意识、市场意识。因此,在选定题材、体裁、话题时,时刻考虑报纸版面的卖点,以版面尽可能吸引读者、增强版面社会关注度为己任。

要让版面有卖点,就必须注重策划。要善于选定和设立热点话题,牵动人们的眼球和神经,引起读者广泛和持续关注。

现在,新闻媒体争夺受众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电视更加注重镜头语言的运用,增强现场感;广播继续发挥以同期声见长的优势,让听众“不见其人,却先闻其声”;新兴网络以“超大容量,无限链接”满足着各种人群的不同需求。传统的平面媒体报纸则必须在深度、可读性上做文章。尤其是党报记者,必须发挥自身素质过硬、理论功底扎实、信息来源丰富、资讯获取权威的优势,根据版面的需求对新闻题材进行再挖掘、再分析、再研究,对同质的新闻题材进行策划包装,“制造”出卖点。

要让报纸确保市场强势,就必须积极创新,包括表现形式的创新、语言的创新。党报记者固步自封不行,必须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在较高层次上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有效性、吸引力,力求提供给报纸版面的新闻作品人无我有,人有我特、我新。

以《辽宁日报》为例。2009年以来,其编采人员共同努力增强“营销”意识,创新报道内容、创新版面编排,现在每天零售量达到2.3万份,年广告收入由4000万元增至过亿元。辽报记者刘立纲说:“用普通百姓愿意看、看得懂、记得住的语言来写稿子、拟标题,是报社的基本要求,是编辑记者的普遍追求。”

其四是精品意识。这是记者版面意识的重要一环。精品意识体现记者的职业精神、职业道德、价值取向和职业素质。笔者认为,记者的精品意识可分为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欲成就精品要有高标准的追求,包括选定独特题材、确定合适体裁、创新表现形式、谋划切入点、锁定报道规模,等等。另一个层面,从版面的角度看,必须杜绝低级错误。这些错误包括文字错误、逻辑错误、概念错误、标点符号错误、人名地名职务错误,等等。这些低级错误如果不在采写环节消除,编辑见到此类稿件就头疼,哪来竞争力?这些低级错误,大部分不是水平问题,而是态度和责任心的问题。如果记者以求真求实的精神去采访,以出精品的意识来写作,以编辑的眼光将把关的关口前移,这些错误就完全能够避免。近年来,湖北日报为杜绝版面的低级错误,采取了多项措施,如实行责任编辑对主编负责、主编对总编辑负责制度,坚持每天晚上编前会集体把关制度、低级错误公示与处罚制度等。但关键的还是靠记者以精益求精的态度把好第一道关。

记者增强版面意识,必须避免采写的盲目性。最低层次是要适应版面。你采写的稿子准备供给哪个版面?如何采写才能“适销对路”?什么样的稿件才能基本过关?如果连这一点都做不到,盲目地提供“二类苗”、“三类苗”,甚至残次品,版面就难免亮起“红灯”。

意识形态发言稿篇8

【关键词】滞留/回忆/时间意识/思维/语言

一、引子

开篇伊始,首先需要说明的是:撰写这篇文章的意图主要在于大致地说明和解释胡塞尔内时间意识现象学分析中的“滞留”(retention)概念,包括它的含义的形成与变化的过程。这些工作是在胡塞尔现象学的框架内进行的。但这篇文章的还有一个附带的意图:通过对胡塞尔在研究文稿中与此有关的思考以及对此概念使用的历程的思考来指明心智与语言之间的内在关系,或者也可以说,指明观念与概念之间的内在关系。

这里需要对后一个意图多说几句:胡塞尔差不多是一个用笔来思维的人。他用加伯斯贝格速记法将自己几乎是毕生的思考记录在四万多页的文稿上。从这里的讨论所采纳的角度来看,这些文稿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准备以各种形式公开发表的文稿,如讲座稿和著述文稿。我们可以将它们简称为讲座稿,因为胡塞尔发表的所有著述都建立在他讲座稿的基础上。另一类是没有计划发表、纯粹是思考记录的研究文稿,包括写给自己的札记等。我们将这类文稿称作研究文稿。讲座稿可以说是为他人或以表达思考为目的的文稿。研究文稿则属于为自己或以记录思考为目的的文稿。这两类文稿在语言方面的区别,差不多可以用表述语言和独自语言来标识。

笔者并不想把胡塞尔当作一个实验兔,但要想探讨思维与语言的关系问题,他在这里的确是一个难以替代的最佳观察对象。而之所以能够以胡塞尔的研究文稿为一个分析案例,乃是因为他的这类文稿有一个特殊的表述风格。与讲座稿不同,胡塞尔自己的研究文稿常常是某种程度的自言自语。他本人也将它称作“自我对话”①,亦即只是循着自己的思路向下走,完全不去顾及读者和他人的理解困难与可能。在某种意义上,这是最为纯粹的思考。因为它撇开了媚俗的成分,不必在表达的流畅通俗上花费心思,从而可以完全专注于实事本身。

在现已发表的考证版《胡塞尔全集》(husserliana)中,有一些完全是广义上的讲座稿,如第一卷《笛卡尔式的沉思》、第十八、十九卷《逻辑研究》;还有一些则基本上是研究文稿,如第二十二卷《算术与几何研究》、第三十三卷《关于时间意识的贝尔瑙文稿》。但构成《胡塞尔全集》现有近四十卷之绝大部分的,则是将两类文稿收集在一起出版的著作。

若想研究这两类文稿的区别,以及由它们所包含的表述语言和独白语言的区别,可以用第十卷《内时间意识现象学》来做一个典型的案例分析。因为该卷前面的a部分为讲座稿和一些研究文稿,胡塞尔为公开发表而对它们做了修定,因此这个部分在总体上属于讲座稿,即准备公开发表的文稿;后面的b部分则主要由研究文稿组成,没有经过胡塞尔本人以发表为目的的整理和修订,因此基本上属于对自己思考之记录的研究文稿。这两部分的内容有重复的地方,但各自的风格仍然很明显。除了传诉语言和独白语言的说法之外,我们也可以按史迪芬·平克的说法将研究文稿中的语言称作“思想的语言”,而将讲座稿的语言称作“传诉的语言”或“表达的语言”。②实际上对这个区分所做的类似的命名还有很多,例如内部语言与外部语言,如此等等。我们暂时还不想说:它们就相当于思维与语言的区别。

二、“滞留”概念的前史

胡塞尔对时间现象的分析描述,或者说,他的内时间意识现象学研究,基本上是由三个步骤组成的:

(1)延续是如何被我们感受到的,时间感是怎样的?这个问题涉及对内时间意识之形成的描述。

(2)我们所说的主观时间是怎么一回事?这个问题涉及对内在时间之形成的描述。

(3)我们如何会用客观的标准来衡量原本是内在的、主观的时间?这个问题涉及对客观时间之形成的描述。

在这三个步骤中,第三个步骤是无关紧要的,因为这基本上是由科学家也可以回答的常识。而第二个步骤则比较复杂,因为原则上可以说,这一步骤的主要内容在于对内时间意识的反思,并因此而将内在时间构造出来。而这个步骤取决于这样一个最为困难和重要的问题,我们的内时间意识是如何产生的?它构成第一步骤的基本内容。因此,胡塞尔的时间现象学,大部分不是时间现象学,也不是内在时间现象学,而是内时间意识的现象学。③胡塞尔曾将此称作“极为重要的实事,也许是整个现象学的最重要实事。”(huax,333)

时间问题构成现象学意向分析的重要内容,甚至可以说是一半的内容,因为意识的意向性大致可以分为“横意向性”和“纵意向性”。关于这两种意向性,笔者在“胡塞尔早期内时间意识分析的基本进路”一文中曾概括说:“与‘横意向性’相关的是在意识活动在每个瞬间中完成客体化的过程,并构造出意识的相关项:意向的统一(单位)。但这个意向的相关项只是在一个瞬间中的相关项,它并不是永恒不变的,而是不断地下坠。这时便涉及‘纵意向性’。它关系到在一个瞬间与另一个瞬间中之间的联系,关系到从一个显现到另一个显现的连续过渡。”④

正如胡塞尔的意向分析在横向的现象学描述中把握到在意向活动和意向相关项之间的意向关系的本质结构一样,他的意向分析在纵向的现象学描述中也把握时间意识与时间之间的意向关系的本质结构:时间的基本形式是三维的:过去、现在、将来。而每个现在点又由三个基本因素组成:滞留(retention)、原印象(impression)、前摄(protention)。

在这三个因素中,“滞留”的性质尤为特殊。这不仅是因为它体现着我们流动感、乃至时间的基本特征,代表着感知行为向回忆行为过渡的一个环节,并且像彗星尾构成彗星的大部一样构成现在点的大部,故而受到胡塞尔最大的关注,对它的讨论几乎贯穿在胡塞尔早期时间意识分析的始终,以至于许多人会有胡塞尔的时间研究只关心过去,而不关心将来的印象,这个印象只是在看到胡塞尔1917-1918年的《关于时间意识的贝尔瑙文稿》后才有可能逐渐消除。⑤

此外,“滞留”引起注意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它在后来的现象学时间分析中引起的争议和讨论相对较多,这种情况使得“滞留”在现象学的时间意识研究中成为一个差不多是无法绕过去的话题。

但“滞留”概念本身并不是一个现成的哲学语词。拉丁文中的retentio意味着拦阻、抑制、拒绝、延缓等。它与胡塞尔所说的“滞留”的涵义相差较远。也就是说,胡塞尔在使用这个语词时赋予了它新的含义。

从文献上看,在胡塞尔有可能写于1904年的第27号文字中,“滞留”一词第一次出现,但还不是在后来才明确界定的意义上。⑥而在胡塞尔1905年的“内时间意识现象学讲座”中,这个概念又被放弃使用。在那里,对“滞留”的相应表达仍然是“清新回忆”、“原生回忆”,或直截了当地称作“回忆”。以后直到1908-1909年,“滞留”概念才被胡塞尔重新引入,并确定了它的最终含义。因而在经埃迪·施泰因加工、海德格尔编辑、并得到胡塞尔认可而发表于1928年的《内时间意识现象学讲座》中,“清新回忆”和“原生回忆”统一被改作“滞留”,许多地方使用的“回忆”一词也被改为“滞留”。

这个修改的过程,或者说,“滞留”概念的形成过程,是我们这里所要深入探讨的课题。

三、“滞留”概念的形成

可以说,在1908年之前,胡塞尔没有在真正的意义上使用过“滞留”的概念。他起初一直用“清新回忆”、“原生回忆”来描述意识流中某种不再是现在、却又尚未过去,不再被感知到、但又仍然以一种非回忆的方式仍然被意识到的东西。为了较少受到以后才形成的“滞留”概念的影响,我们在这里暂且将上面所描述的这个“东西”称作“”。

在1904年的第27号文字中,胡塞尔这样来描述这个“”:“它曾是‘刚刚’自身当下的,它还在直接的(清新的)回忆中。(刚刚听到的)声音c还以回忆的形式是当下的,我知道它刚刚逐渐消散,因为我在回忆中还拥有它。它对我还是当下,尽管不再是自身当下的,而仅仅作为刚刚过去的才是还当下的。”(huax,212)

以后在指称这个“”时,他也使用诸如“原生-过去的东西”(primr-vergangen)(huax,319)、“原初的过去意识”(huax,325)这样的概念。

从总体上看,胡塞尔在这几年对“”的思考中表现出两种趋向,第一个基本趋向是从感知的角度来定义“”,把它看作一种意向,但它已不再是感知的意向,而感知意向的延续,意向在这里是指“仍然意指着”。例如,“这个意向、对此声音之意指(dasdiesen-ton-meinen)在延续着,延续得比响起的声音更长。它不再在此:不再是感知。但‘它’‘仍然被意指’。”又如,“感知本身恰恰具有一个延续,并且可以在其延续中被感知到。但这个延续不是a的延续,它并不赋予a以新的时间,它仅仅赋予w(a)以时间和延续。”再如,“感知显现在意识中维续,同时我却并没有始终感知到这个a(作为延续着的a)”⑦,如此等等。

这个趋向主要出现在胡塞尔关于时间札记的文稿中。在1928年发表的《内时间意识现象学讲座稿》中,这个趋向只是偶尔得到显露。⑧

第二个基本趋向是从回忆的角度来定义“”。这个趋向占有主导地位。即使在1928年的《内时间意识现象学讲座》中,也就是说,即使在他已经创造了“滞留”的概念来指称“”时,胡塞尔仍然是在与“回忆”的关联中来描述“”,仍然更多用“清新回忆”或“原生回忆”来定义“”。这也是后来的批评家⑨认为胡塞尔没有区分“滞留”与“回忆”的根据。关于这个趋向的例子在《内时间意识现象学讲座》中比比皆是,只需参见讲座的第14、19节等等即可,这里不再列举。

需要注意的是,在胡塞尔的研究文稿中,尽管“滞留”概念是在一份或许写于1904年的文稿上出现(原文是:“这当然要以在持续的滞留与认同情况下对同一个相位的重复的当下化为前提”。(huax,211),但却并非在它以后用于“原生回忆”概念的那个意义上、即在1908-1909年才完全确定的意义上被使用。胡塞尔在这里——在第50号文字的结尾——明确地区分说:“如果将那种与以前的意识相位有关的滞留称作回忆,那么错误就已经犯下了。回忆始终只是与一个被构造了的时间客体有关的一个表达;但滞留则是一个可以用来标识意识相位与意识相位之意向关系(一个根本不同的关系)的表达,在这里不可以将意识相位和意识连续性本身重又看作时间客体本身。”(huax,333)

但在此之前,甚至在第50号文字中,胡塞尔始终赋予"retention"这个概念以含糊不定的意义。他的使用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种情况:

(1)在难以确定的、含糊的意义上使用:例如“这当然要以在持续的滞留与认同情况下对同一个相位的重复的当下化为前提……”(huax,211)“如果时间片段通过重复与滞留而被多次经历……”(huax,215),“……(随意的)滞留,而且是再造性的滞留……”(huax,216),如此等等。

(2)将“滞留”直接等同于回忆,即当作“回忆”的同义词:“以回忆或期待的形式,或以非滞留和非期待、直接的时间直观的形式”(huax,302),“‘回忆’(滞留)”(huax,326),如此等等。

(3)把“滞留”作为“回忆”的同义修饰语使用,例如“如果关于声音-现在的意识、原印象过渡到滞留的回忆中,那么这个回忆本身重又是一个现在,即属于一个新的声音-现在”(huax,325)。

(4)将“滞留”与“回忆”或“再造”并列使用:例如“我们具有一个属于声音之切入点的回忆、滞留的持续系列”(huax,326),“滞留的(再造的)变异”(huax,382),等等。

如前所述,胡塞尔在1908-1909年期间才最终确定用retention这个概念、而不是用其他的或生造的概念来表达“”状态。不放弃retention的理由很可能在于,它在词形上既有别于intention(意向),正如protention(前摄)也有别于intention(意向)一样,但又不是与意向毫无关系。因此胡塞尔在1928年发表的《内时间意识现象学讲座》中可以说,“滞留是一种意向性,而且是一个特有种类的意向性。”(huax,[471])

需要说明的是:不仅“滞留”、而且整个内时间意识,即由滞留、原印象、前摄三要素构成的内时间意识(或原意识)之总合,都不应被理解为通常意义上的意向性,即构造对象、指向对象意义上的意向性,而只能被视为一种“特殊的意向性”,或者说,一种“特有种类的意向性”(huax,[392]、[471])。或许我们可以将它称作一种非对象的意向性。它们意味着,时间性以三重方式被内意识到:滞留、原印象、前摄。用胡塞尔的话来说,“在我还把捉着已流逝时段的同时,我也贯穿地经验着当下的时段,我也‘附加地’——借助于滞留——接受它,并且还朝向将来的东西(在一种前摄中)。”(huax,118)

只有当反思的目光指向它们时,它们才成为意向的对象。但它们本身并不曾是指向对象的。我们也可以像胡塞尔那样用另一些术语来定义它内时间意识:隐形认知、背景意识、不及物的思维、非对象的觉知、非陈述命题,以及如此等等。

三、“滞留”与“回忆”的本质区别

虽然定义“”的“滞留”概念之含义在1908-1909期间才得以确定,但“”不是回忆,也不是感知,这个区别胡塞尔从一开始(例如在写于1893至1901年期间的第10号文字中)就了然于心,只是他很长时间没有找到合适的语词和表达而已。如前所引,直至在写于1908-1909年的第50号文字的结尾部分,他才明确地意识到:“如果将那种与以前的意识相位有关的滞留称作回忆,那么错误就已经犯下了。”⑩

这里需要说明两点:其一,胡塞尔所说的自己的“错误”,并不是指他没有区分“回忆”与“滞留”(后面的论述将会明白无误地证明这一点),而是指他在表达上把“滞留”说成“回忆”,因此这是一个表达方面的错误。

其二,这个表达错误后来仍然没有完全得到纠正。他当时的最大问题似乎在于:总是习惯于从“回忆”的角度来比照和规定“”,甚至干脆把“回忆”的名称留给“”,而把通常意义上的回忆特别称作“再回忆”(wiedererinnerung)。这个做法在1928年发表的《内时间意识现象学讲座》中也部分得到保留。尽管其中大部分“回忆”和“再造”的概念已被改为“滞留”,但“原生回忆”、“清新回忆”的概念仍然在《讲座》中得到使用,或是作为“滞留”的同位语,或者作为对“滞留”的说明。

但毫无疑问的是,胡塞尔最迟在1901年,即在写于1893至1901年期间的第10号文字的一开始就已经区分:“我再回忆一个人,一个进程。我再回忆一个声音。但我也‘原生地’‘回忆’一个声音”(huax,164)。

这里可以注意到,胡塞尔在“原生”与“回忆”上加了引号。这表明他对这两个词的使用不尽满意,可能是因为它们有些辞不达意,但胡塞尔这时似乎没有发现更好的选择,甚至在后来的思考中也逐渐习惯了这个组合概念,以至于在确定了“滞留”概念的含义后仍然会保留“原生回忆”这个概念。

胡塞尔在上述文字中还继续区分:“a)声音在想象中‘被更新’(‘被再当下化’,被再造)。b)声音刚刚逐渐减弱,但不是以一个想象材料、一个‘再造’的方式显现。尽管如此,我‘刚刚听到’它,还具有对此的意识。对它的意向还在延续,同时意指的连续性并不必定会中断。”因此他确定:“这就是一个本质区别!”(huax,164)

这个本质区别在他以后的分析中越来越清楚地显露出来。除了上面描述的这个差异之外,胡塞尔还从各个角度来考察“滞留”与“回忆”之间的其他差异,例如,

第一,“滞留”是刚刚过去的意识(11),“回忆”是重新再造的意识。胡塞尔这样表述说:“将一个本原的现在转变为一个再造的现在,这样一种意识变异完全不同于那种将现在——无论这个现在是本原的还是再造的——转变为过去的意识变异。”(huax,[406])

第二,“滞留”只是当下意识、当下经验的一个部分,“在我还把捉着已流逝相位的同时,我也贯穿地经验着当下的相位,我也‘附加地’——借助于滞留——接受它,并且还朝向将来的东西(在一种前摄中)。”(huax,[471-472])相反,“回忆”则是完整的过去意识,它本身也是由滞留、原印象、前摄组成,当然是以变异了的方式。

第三,“回忆”所涉及的是一个被构造了的时间客体;“滞留”则是指意识相位与意识相位的意向关系。“滞留本身不是一种将已流逝的相位当作客体的回顾”(huax,[472]),而是“一个可以用来标识意识相位与意识相位之意向关系(一个根本不同的关系)的表达”,而“回忆始终只是与一个被构造了的时间客体有关的一个表达”,因此,“不可以将意识相位和意识连续性本身重又看作时间客体本身”。(参见huax,333)换言之,“滞留并不生产(既不本原地也不再造地生产)延续的对象性,而只是在意识中持留被生产物,并给它加上‘刚刚过去’的特征。”([396])

第四,“滞留”具有一种不断映射的特征,是一种不断渐次变化的活动,即现在不断地渐次变化为刚刚过去和更过去;而在回忆与感知之间却不存在这样的不断过渡,它们的区别,“是一种分立的(diskreter)区别”(参见huax,[405-406]),换言之,在过去与现在之间没有过渡,只有切换。

第五,“滞留”的目的在于,构造连续性,乃至意识流的统一;而“回忆”的目的则在于:把过去的内容当下化。对此可以参考胡塞尔的一段思考:“在原初构造内在内容的每个原相位中,我们都恰恰具有这个内容的过去相位的滞留和将来相位的前摄,而只要这个内容还在持续,这些滞留就在充实着自己。这些‘特定的’滞留和前摄具有一个模糊的视域,它们流动地过渡到不确定的、与过去和将来之河流的流逝相关的滞留和前摄中,现时的内容通过它们而嵌入到这个河流的统一之中。因此我们必须将滞留和前摄区分于再回忆和期待,后者的目的并不在于内在内容的构造性相位,而是在于将过去或将来的内在内容当下化。这些内容在持续,它们具有其时间,它们是个体的客体性,这些客体性是变化或不变的统一。”(huax,[437])

第六、也是最后一点:“滞留”构成“回忆”的前提。这一点需要得到较多的阐释。

胡塞尔主要是在以下思考中表达这个论点的:“在一个原素材、一个新的相位出现的同时,先行的相位并没有失去,而是‘被继续把捉着’(即是说,正在滞留着),借助于这种滞留,一种对已流逝之物的回顾成为可能”(huax,[406])。

这个论点初看起来并未在胡塞尔的后续分析中得到充分的展开。因此它更多会引出一个疑问:为什么还特别要说:没有滞留就不可能有回忆?没有滞留,不是连当下意识、感知也都是不可能的吗?

实际上胡塞尔在其研究文稿中曾经给出过一个进一步的解释:“滞留是一个现在活跃的和可以成为自身被给予性的行为,它确然地超越自身,将某个并不实项地寓居于它之中的东西设定为存在的,即设定为过去存在的。但这里需要学到的东西是:在绝对自身被给予性的领域之内出现一个超越的有效性,它是并且必定始终是无可争议的,因为它不仅意指对它而言实项的超越者,而且还以显然有效的方式、以绝对有效的方式设定它,并且不会像在外感知情况中所发生的那样总是无法避免非有效性的可能性。”(huax,344)

这个说明的重要性在于,它指明了“滞留”的两个基本功能,一方面是它能够超越绝对自身给予的实项内容,另一方面是指它能够绝对有效地设定这个内容的存在。(12)如果我们把胡塞尔在这里所说的“绝对自身给予的实项内容”理解为“原印象”,那么“滞留”(“前摄”也是如此)便可以说是超越这个内容并设定这个内容存在的功能。在这个意义上应当可以说,“原印象”与“滞留”-“前摄”的关系,类似于在客体化行为中的“当下拥有”(gegenwrtigung)与“共当下拥有”(mitgegenwrtigung)的关系。(13)

以上这些,可以说是胡塞尔眼中的“滞留”与“回忆”之差异的基本要点。

四、“”与“滞留”等概念的关系问题,以及心智与语言的关系问题

从上述概括的重构中已经可以明显地看出,虽然在术语的使用和表达的方式上尚未成熟,胡塞尔从1901年前后开始至少已经清晰地看到或意识到:他用“清新回忆”、“原生回忆”所指称的东西,既不是回忆,也不完全是感知;它根本不是一个独立的行为;而作为一个独立行为的一部分,它不属于回忆(除非是在回忆中以变异了的方式),而是属于感知;它是感知行为的一个部分、一个因素。因此,用所谓“原生回忆”、“清新回忆”、甚而“回忆”、“再造”的概念来定义和描述它,是根本行不通的。以后在此问题上产生的许多误解,恰恰是因为胡塞尔对“滞留”这个意识成分的不合适概念界定而造成的。再加上尽管胡塞尔本人已经在1908-1909年开始使用明确界定的“滞留”一词,但在发表的《讲座》中对此概念的使用和说明却又并不十分彻底,所以这个概念才会为后人留下争论的余地。

简言之,在胡塞尔那里,“”从一开始就是那一个,而与对它的表达常常变化不一。胡塞尔清楚地看到了“”,却难以或拙于用恰当的语词和概念来描述、阐释它。在古人所说的“辞不达意”、“只能意会,不可言传”之说法中的“意会”与“言传”之间的张力与间距,在这里再次得到了印证。

这里所说的“看”或“意”,是指心智的活动。“”是心智活动的相关项。心智活动或精神活动在这里不等于通常意义上的语言行为。l.维果斯基、st.平克等语言心理学家都明确地主张有“无语言的思维”,并提供了许多科学实验与科学观察的证明。(14)在这种无语言的思维中,心智活动不是借助文字语言来进行的,如平克所说,“人并不是以英文、中文来思考的”(15)。只有当我们想把思维的结果表达出来的时候,我们才会借助于中文,或者考虑——假设表达者懂得多种语言的话——选择哪一种语言。

心智活动大都是借助于“心像”来进行的,或借助于某种处于“思维语言”、“内部语言”、“自我中心语言”之间的东西。这里对胡塞尔的时间意识分析的观察,可以算作一个较为典型的案例:他清楚地看到“”——这是心智借助于心像进行活动的结果;他用许多独白式的语言来规定“”——这是心智与独白语言的初步关联;他最终用“滞留”概念来表达“”——这是心智与传诉语言的进一步关联。在这三个步骤中,心智活动都是主动的和第一性的。

即是说,在这个案例中,如果要问,究竟是有了“滞留”概念才使得“”的存在得以确立,还是反过来,是心智先把捉到了“”,然后才通过某种语言将它表达出来,那么答案是不言而喻的。

与此同理,并不是我们有了“爱情”这个词,才有了能够为我们体会的爱情。而是反之,这种在中文中被叫做“爱情”的心绪或感受,是可以为所有人都体验到的东西,因此,全世界主要语言中才会都存在着类似于“爱情”的词汇。毫无疑问,接受这样一种看法要明智得多:爱情这种感受活动或心理状态是人类共有的,只是不同的语言对此采用了不同的词汇而已。

我们在这里还可以佛教唯识学的分析为例:小乘佛教将心识分为八种:眼、耳、鼻、舌、身、意;大乘认为还有另外两种:末那识和阿赖耶识。作为第八识的“阿赖耶识”概念,是大乘佛教的独创。接下来,佛教大小乘都认为,有一批能够伴随着这些心识活动一起发生的心理现象,其数量或是四十六种,或是四十九种,或是五十一种,例如信、惭、愧、无贪、无嗔、无痴、勤、轻安、不放逸、行舍、不害,或者,忿、恨、覆、恼、嫉、悭、诳、谄、害、憍、无惭、无愧、掉举、惛沈、不信、懈怠、放逸、失念、散乱、不正知,如此等等。在这些对心理现象的概念表达中,有许多是无法在其他意识哲学、心理哲学中找到应和的。

对于这些概念术语,例如“阿赖耶识”,维特根斯坦很可能会说,“语词是可以发明的;但我在其中却无法思考到任何东西。”(16)但是,几乎所有佛教学者都会否认它们仅仅是语词而已,并且认为可以在所谓的“观心”活动中找到与这些语词对应的心理现象。而且佛教学者这方面完全可以用维特根斯坦另一句话来反诘他本人:“如果他没有把它嗅出来,那我帮不了他的忙,他完全没有鼻子。”(17)或者也可以借用胡塞尔的话来讥讽:“假如他不具有另一种感官,我们怎么能使他信服呢?”(18)

的确,如果印第安人能够分辨30种不同的红色,而我们只能分辨10种,那么我们没有理由说:其余的20种都是虚构的。这意味着,这些心识活动和伴随现象,虽然是通过语言而最终得到确定与区分的,但显然不是因为有了相应的语词才产生出对应的心境;而是恰恰相反,因为有相应的心境,才可能通过各种生造的概念来予以固定。这种概念固定当然会使原先的心境失去许多丰富的内涵,但它使得这个心境的最显著特点得以彰显,从而使相应的心境有别于其他的心境。这便是概念化的长处与短处所在。

常识也告诉我们:每个人每天的语言表达,只是他的思维活动的极小一部分,甚至可以说是无法比拟的。这是我们意识到许多,却表达得相对很少的原因。而且大多数的情况是:我们看到的、想到的、意识到的,决定了我们要表达的,要传诉的。这里可以说是存在着一种心智决定论的根据,而非语言决定论的根据。

的确,语言有极大的能力可以通过将思维确定下来的方式,反作用于思维,并帮助心智创造和补充我们体验世界的范畴。这是毋庸置疑的,无须否认的。但这毕竟不是我们所要讨论的问题所在。这里的问题毋宁在于,在语言与心智的相互作用中,哪一个起着决定性的和奠基性的作用?哪一个起着帮助性的、工具性的作用?

胡塞尔在《逻辑研究》中便曾对这个问题做过思考,他的结论是倾向于心智决定论的:“称谓对象在对它的各种范畴理解中是从相应的实事状态中‘被推导出来的’,这个实事状态在其真实存在中自在地先于称谓对象。”他还在另一处举例说,“当‘某物’在动,当‘它’簌簌作响〈'es'raschelt〉,当‘有人’摁铃以及如此等等时,我们所进行的表象,亦即那个先于所有陈述和所有动词表达而进行的表象,也是一个带有不确定朝向的表象;而这个‘不确定性’在这里属于这样一些意向的本质,这些意向的确定性恰恰在于,表象一个不确定的‘某物’”。(19)

在胡塞尔时间意识分析中出现的“”情况,以及这里所再现的对它的变化反复的规定、描述和表达,只是为此心智决定论的真实状态提供了又一个新的例证而已。

注释:

①埃德蒙德·胡塞尔,《内时间意识现象学(1893-1917)》(zurphnomenologiedesinnerenzeitbewuβtseins(1893-1917),hrsg.vonrudolfboehm),海牙,1966年,第195页。——海牙,1966年,第276页。——以下凡引该书,均在正文中简称huax。其中用方括号[]标出的页码为《内时间意识现象学讲座》(图宾根,1980年,第二版)的页码,即该书在《哲学与现象学研究年刊》上初次发表时的初始页码。该页码在《胡塞尔全集》第十卷中以边码形式出现。

②关于胡塞尔内时间意识现象学的这三个基本步骤,笔者在“胡塞尔早期内时间意识分析的基本进路”(即将发表)一文中有较为详细的论述。

③参见st.平克,《语言本能——心智如何创造语言》,洪兰译,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三章:“思想的语言”。

④参见同上,第二节:“内时间意识:第二种意向性”。

⑤例如参见j.r.门施,“胡塞尔的未来概念”以及d.洛马尔,《前摄‘前摄’了什么?——论胡塞尔贝尔瑙时间意识手稿中对前摄的分析》,均载于:《中国现象学与哲学评论》第六辑:《艺术现象学·时间意识现象学》,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第138-166页、第167-190页。

⑥参见huax,211,注1。

⑦第27号文字和第26号文字(1904-1905年)。

⑧可以参见《内时间意识现象学讲座》的第16节。

⑨就像j.德里达在其《声音与现象》中所做的那样。

⑩参见《胡塞尔全集》第十卷,《内时间意识现象学》,第333页第23行,以及该页的编者注2。此外,在最迟写于约1909年的一个附加说明中,胡塞尔也有类似的明确表达:“再现、立义——它们在这里是不合适的语词。这里所涉及的并不是展示,而是滞留。在95[页张]上已经强调过:这不是感觉(即不是较弱的感觉,不是像糟糕的比喻所说的那种‘减弱的感觉’)。”(huax,283)

(11)胡塞尔也将它称作“仍然-意识(noch-bewuβtsein)、持留意识(zurückhaltendesbewuβtsein)”(huax,[434])。

(12)“设定”在这里是指对相关内容之存在的认定,没有这种认定,日后对此内容的回忆再造就是不可能的。

除此之外,胡塞尔在其早期的时间意识分析中还对滞留的其他特征和功能做了细致的描述:例如,它是个体同一性的形成依据(huax,[420]、[422]),它具有双重的意向性(huax,[434]),如此等等。但这里不再对此多做展开。

(13)这个比喻并非不适当,因为胡塞尔本人便不仅用“映射”(abschatten)一词来描述空间意识中的“共现”,而且也用它来描述时间意识中的“滞留”(参见huax,[390]、[405])。这里的关键在于,前者是客体化行为的一部分,后者作为原意识则只是非客体化行为的一部分。

(14)参见维果斯基,《思维与语言》,李维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七章“思维和言语”,以及平克,《语言本能》,洪兰译,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第三章“思想的语言”。

(15)平克,《语言本能》,同上,第89页。

(16)l.wittgenstein,wittgensteinundderwienerkreis,gesprche,aufgezeichnetvonfriedrichwaismann,frankfurtammain1984,s.66.

(17)参阅:l.wittgenstein,wittgensteinundderwienerkreis,a.ao.,s.178.

意识形态发言稿篇9

关键词:编辑组稿;策划准备;物色作者

【中图分类号】:G214.1【文献标识码】:a

组稿是编辑工作中非常重要的环节,组稿工作的成败,直接关系到书稿质量的好坏,而书稿质量的好坏又直接关系到出版社的品牌、声誉和效益。在编辑实际工作中,有时作者提交的书稿与选题策划的设想会有所偏离,有的甚至相差甚远,给选题计划的顺利实施带来不必要的麻烦。笔者认为,组稿工作,不仅仅是把一个选题落到实处的过程,更是一项细致的需要长期积累的过程。只有在选题准备阶段与积累作者资源方面做足功课,作者提供的作品才能够与编辑策划意图相符合,组稿工作才能够顺畅进行。

一、选题策划阶段做足充分准备,使作者清楚领会选题意图

组稿工作是将选题策划内容付诸实施的过程,是选题确定之后具体落实的第一步。通过寻找作者,与作者进行充分沟通,使作者清楚地领会选题策划的意图,并能按照选题规划的时间顺利完成书稿,是组稿工作的重要内容。

编辑工作中的稿件来源,一部分是作者自然来稿,一部分则是编辑通过深入细致的市场调研与周密的策划组织的书稿。对于后者,则需要编辑物色能够承担这一选题项目的合适作者。由于作者往往是某一领域的专家,所以,在与作者进行沟通交流时,编辑有必要在某些方面做足充分的准备,如对本专业图书的市场状况、历史、现状、发展态势要有充分的了解,对这一领域读者需求及口味变化有一定的把握,对同类出版物的特点、优势及最新动态有大致的判断,对图书市场的变化规律有一定的认识。只有对市场有充分的了解,才能对所策划的选题有充分的发言权,在与作者沟通、交流的时候,才能把编辑的想法、思路准确地传递给作者,而不至于有时受专家想法的影响而产生动摇。当然,要尊重专家的想法,征求作者的意见,充分协商,形成共识。向作者说明选题策划的详细构想,包括选题的内容、题材、规模、编写体例、作品要呈现的风格、特点、读者对象等等。写作过程中,要随时跟踪了解作者写作进度,如果作者在写作过程中对选题内容、方向产生不同的理解,要及时与作者商讨、沟通。如果作者在创作中有什么困难,尽可能的给予支持与帮助。当然,不能随意打断作者的创作思路,也不能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作者。

比如,辽宁人民出版社《课外语文》杂志卷首栏目的组稿工作就是这样。《课外语文》的读者是初中学生,卷首组稿时,首先考虑的是杂志的定位,要给读者传达什么。作为教辅读物,杂志认为还应该以正统但不失趣味的定位来引导学生。杂志希望能通过卷首的文字,让学生感受到文学的魅力,通过阅读,能够让学生的心灵进入文学世界,感受文学世界的广大、丰富,受到文学之美的熏陶,从而领悟文学的内涵,以此淡化文学的工具化、功利化色彩,提高语文学习的兴趣,减轻学习压力与负担,使学生真正找到精神家园,寻找到心灵的归宿。我们对杂志理念进行了具体而简洁的阐释,即“走出书本、走出课堂,通过课外的广泛阅读来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并以此为宗旨向作者约稿。

二、积累作者资源,建立一支不同读者对象的高水平作者队伍,为落实选题储备力量

意识形态发言稿篇10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C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21.109

学术期刊编辑是围绕着道德规范、科学技术标准规范和工作规范等方面进行[1,2],是通过策划、审编和规范使论文适合交流、传播、永久记录和存档科学研究成果的再创造活动。

在期刊编辑中,“保证质量、尽善尽美”和“尽存原貌”仅仅是两种极端编辑加工思想,反映了编辑加工度的规范化标准有浅度加工、适度加工、深度加工和过度加工[3-5],说明期刊编辑加工没有一个定量指标,可以在一个适度规范化范围内完成。英语稿件在多位编辑和作者中交叉审核时,编辑和作者均要按照期刊明确的道德规范和期刊的规范化体例格式加工稿件。对于不能确定的英语语言内容,期刊编辑更应当与作者多方沟通,树立作者是参与者和执行者的编辑加工思想。

1学术道德规范

每一位作者都应当按照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撰写科技论文,严格遵守国内外公认的论文写作规范。在编校nSt论文中,通常会涉及下面几种论文学术道德规范化问题。

第一,署名。学术论文的署名者应对科研成果承担相应的学术责任、道义责任和法律责任。在nSt论文的修订和清样等环节,涉及到增添或删减作者,调换作者顺序,更改通讯作者等问题。编辑部原则上按照初稿中作者顺次处理,初次投稿时一定要准确排列作者的顺次。

第二,重复发表。学术论文是作者亲自进行深入研究、周密思考、精心写作、反复核查后获得的创新性知识成果。语言表述重复率在20%的稿件,部分图表或研究内容已经在其它期刊发表的稿件,nSt均视其为重复发表。小于20%语言表述重复率的优质稿件,必须进行重大修订。

第三,文献遗漏。nSt要求论文中所使用的他人研究成果,包括观点、结论、数据、公式、表格、图件、程序等必须一一注明原始文献的出处,应该在文后全部按文献标注规范详实列出,避免遗漏和错误,防止和杜绝侵害他人知识产权。

2体例格式的规范

科技期刊体例格式按照国家有关科技期刊编排标准编写,反映期刊的办刊规范风格的各种科学技术标准规范和工作规范,体现在稿件撰写模板格式和稿约中,放于数字化平台上,供编辑和作者撰写稿件时严格执行,表明对论文摘要,引言、正文、结论等各部分的要求,对图表、公式、参考文献、标点符号、各级标题、正文字号以及行距等规范性标准。这是期刊与作者首次直接沟通,也是作者参与稿件编辑的重要步骤,为期刊的后续编辑加工和同行专家评审稿件提供方便。作者按照稿约和文章模板的要求撰稿和规范化论文,也提高了稿件的录用率。

在返修同行评议和审编稿件的各环节,编辑需要与作者通过电子邮件和电话等方式让作者参与修订,稿件是作者撰写的,编辑的各种疑问只有作者最有资格回答,除非明确的体例格式错误,所有疑问编辑均不可主观臆断。

第一,审编图表、公式和文本中的变量符号用斜体,限于编辑的专业背景,有些符号编辑或许会产生疑问;编审图表的标题、注释和说明是否准确表达了论文物理意义;编审图文或图表是否有游离或多余的内容;编审图表是否需要重新设计等。

第二,避免引言和结论的内容与摘要内容重复。在引言中,要规范稿件是否通过介绍背景资料、数据、时间和事件,表明了在研究方法、理论和技术等方面的创新性和论文的价值,稿件是否刻意回避了直接相关的文献,有意抬高稿件的原始创新性。对于摘要中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四要素,应当引导作者撰写论文必须要解决的问题,运用何种技术和理论解决这些问题,以及这些问题解决后达到了什么理论水平或实用成就。结论部分应当让作者阐述解决了理论或实验难题后,得出了什么规律性的真理,并能够在理论或实际中应用,包括原始创新,对前人理论和实验的检验、修正、补充和发展等,作者也可以阐述这些研究的不足和通过进一步研究要解决的问题。

第三,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编辑要引导作者按照期刊模板和稿约中文献的著录格式修订文献。例如,给作者修订若干文献,包括文献内容,项目,次序和符号等,供作者参考。

第四,涉及实验动物的论文,作者应当注明动物级别,介绍动物的种类、数量、品系、性别、体重、来源,以使论文准确反映科研工作,增加其科学性、可比性、可重复性。

3英语语言的规范

目前,中国的英语期刊约有200种,如果没有英语为母语的专家把关英语语言质量,编辑部应当强化和培训编辑的英语写作水平,注重对作者英语语言的润色,增强英文期刊的可读性,避免论文的英文错误表达造成对科研成果的误解。

在nSt期刊编校的各个环节,英文错误在稿件的图表、正文和文献中均会频繁出现。作者按照稿约中对英语语言质量的要求,撰写出语言清晰、简练和表意准确的英语文章,对作者和编辑都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对稿件进行英文语言初审,从源头上把好语言关,以免影响同行专家对稿件的创新性和科学性判断。初审稿件英文写作的方式很多,例如,为作者的稿件修订1-3段文字供作参考,建议作者通过语言润色服务公司帮助,通过母语为英语的外籍专家帮助等。保证初审英文写作后优质稿源获得同行专家的好评。

编审环节需要进行稿件的语言润色,以使文章达到出版要求。在对nSt稿件的英文语言修订中,涉及到下面英语词法和语篇两个方面的问题。

英文词法润色方面。名词或动词与介词的固定搭配表示特定意义,要准确使用介词;明确科技期刊中祈使句通常使用的词汇和应用范围,具有命令、威胁和警告功能的祈使句,建议作者用被动语态;减少频繁使用模糊词汇,增强论文的科学性;在语篇中准确使用英语词汇的词性、时态和语态等各种形式;删除具有重复表达和游离表达等多种形式的冗词;使用正确的名词和动词的单复数形式,尤其是他们的不规则形式;为了使英语语言更加简洁和明晰,避免重复,nSt论文要求正确使用各类代词。

在语篇润色方面。在一个英语句子中有多个名词词组时,各个中心名词在时间、顺序和方式等方面都要有前后照应的逻辑照应关系;同范畴和非同范畴的术语不允许并列在一起,以免造成上下义的关系混乱;通过形式或形态上的语言标记,省略名词、动词或分句,避免重复阐述;在英语中没有状性主语,要修订具有状性主语作用的时间、地点和工具等名词词组作句子的主语;对于并列句,要省略重复的句子成分;比较级结构中要避免前后比较不一致,被比较对象包含于比较中,than后面的重复内容不用代词等;游离内容与上下文没有联系,增加阅读困难,此类英语句子必须删除;如果按照中文语法将英语单词顺次写出,校审稿件时必须杜绝此类写作。

对于这些涉及到词法和语篇的英语内容,如果删除的文字内容较多,应该与作者及时沟通,让作者参与到稿件的修订中,并尊重作者的反馈意见。当然,如果是明显的中式英语或英语错误,编辑可以自己作主修订。

4结语

规范化是提高英文期刊办刊质量的保证,期刊的学术道德和期刊的体例格式具有明确的规范化度,要在稿件模板或稿约中全面阐述,供编辑编审和作者撰写文章时执行,也有利于编辑与作者沟通。英语语言的规范需要在初审、同行评议、编校和统稿等各个环节严格把关,尤其是初审要加强英语写作的审核。

参考文献:

[1]韩纪富,张晨钰.关于科技期刊编辑加工工作的思考[J].编辑之窗,2012,(6):81-82.

[2]朴红梅,穆楠,姜媛媛,胡娟.科技期刊编辑加工原则及方法之我见[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3,25(2):141-142.

[3]郭建顺,张学东,李文红.责任编辑对英文摘要质量的调控――关于中英文摘要的一致性[J].编辑学报,2012,24(3):236-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