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小学英语家长会发言稿十篇小学英语家长会发言稿十篇

小学英语家长会发言稿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04:49:31

小学英语家长会发言稿篇1

下午好。我是英语l老师,我很珍惜这次跟家长们交流的机会。下面我简单介绍本班这上半学期的基本情况。

本学期开学以来,我对本班学生严格要求,大部分学生都有所进步。我班学生大都喜欢英语课堂,课堂上遵守纪律,回答问题积极,比较爱表现。总的来说,我认为我班的学生都是好孩子,遵守纪律,爱学习。只是有些小缺点。例如个别学生上课总想做些小动作,爱聊聊天,导致课堂注意力不集中,行动不够迅速。学习方面,有些学生没有学习的自觉性,不知自己预习、复习,只是等老师提醒。作业方面,大部分学生能按时完成,个别学生无法按时完成。

针对这些情况,我想向家长和同学们提些建议,希望我们能一起成长,一起进步。

1,同学们要养成自觉学习的习惯。每天在家先完成作业,写完后再做些其他有意义的活动。让学生劳逸结合,看电视玩电脑时间适度。

2,多读多思多背。英语成绩想提高,就要学“背多分”。英语不是我们的母语,不经常花心思去读读背背,很快就忘记的。你背多了,自然分数也高了。

3,同学们要对所学的知识归纳、巩固复习和提高。万丈高楼从地起,没有稳固的根基,起不了高楼。好成绩不是一两天就可以获得,必须踏踏实实学好每一天。课堂上学的知识只是一个开始,更多知识的吸收还是需要课后的努力。我个人学习经验就是除了按时完成作业还要经常回头复习巩固,尤其是把错题摘抄出来多读多练才会有进步。

4,家长要花点时间在学习上帮助孩子。在学校,大部分孩子能认真完成作业,某些孩子的作业不认真,老师会让他重写,直到写好为止。但有些孩子回家的家庭作业却不是令老师们很满意。我非常理解做父母的心情,我们白天工作,晚上要担负起教育孩子的责任。现在社会压力大,家长大都非常辛苦。但是,大家再怎么忙,也不该忘记对孩子的教育和辅导。尤其是学习不太自觉、学习习惯不太好的孩子,我们做父母的更应该付出一些时间,陪陪孩子。我想每天抽出20分钟,还是可以的。例如,在饭后和孩子聊一聊学校的情况,问一问最近的学习内容,查一查家庭作业的完成情况是否和家庭作业本上的记载内容一致、家庭作业的质量如何。督促孩子每天读课文或预习或复习。双休日有时间,可以帮助他默写单词,温故而知新。这种父母与孩子的交流是很重要的,很难得的,平时孩子在校一周,回家如果基本的交流都没有,家长以后就不要怪孩子跟你们有代沟。

5,正确对待考试成绩,不以成绩论英雄。的确,分数的多少,反映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但我们更应理性地去分析冷静对待,关键是要静下心来和孩子一道认真帮助孩子查找问题,分析失分原因,督促孩子改正,使孩子不断进步。

有家长和学生反映越是高年级对英语越没有兴趣,成绩越来越差,问我怎么办说实话,我也很难回答这种问题,但是我想说的就是同学们你们先问自己需要什么举个例子,你们每天都吃喝拉撒吧,但你会很喜欢吗答案肯定不会,但是你需要,你已经习惯了,所以当你明白你的需要,习惯去做一件事,你就会坚持去做。学习英语就是要长时间坚持才有效果,才会慢慢成功。如果你把学习英语获得的每一次成功,每一次好成绩当成快乐,那么你就有兴趣了。如果你不努力,每次考50、60分也没所谓,习惯这种成绩,你肯定没有成就感,肯定觉得英语难学,更不要说对它有兴趣。

小学英语家长会发言稿篇2

关键词学术期刊小众菌物学国际化

中图分类号:G237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ki.kjdkx.2015.12.068

internationalRunningRoutesofSmallminorityofacademicJournals

――take"FungiResearch"asanexample

LiYanshuang,SonGChangzhan,JUShanhong,wanGLilan

(FungiResearcheditorialDepartment,JilinagriculturalUniversity,Changchun,Jilin130118)

abstracttaking"fungiresearch"forexample,theworld'sleadingjournals,anddiscussthenicheinternationalacademicjournalsRunningroutesthroughdomesticandinternationalsolicitingcontributions,accesstoqualitymanuscriptsources,expanddomesticandforeigneditorsandreviewersgroups,optimizationmanuscriptsource,toensuretheacademicqualitypaper,increasetheproportionofenglishandenglishmanuscripteditingcapability,withinternationallyrenownedprofessionaljournalsdisciplinesametimelycommunication,improveacademicjournalsnicheinternationalvisibilityandrecognition,avirtuouscircle,soastoachievementofatrulyinternationalfoundation.

KeywordsacademicJournals;minority;fungi;globalization

学术期刊是一种经过同行评审的期刊,发表在学术期刊上的文章通常涉及特定的学科。学术期刊展示了研究领域的成果,是科学技术传播和交流的媒介,是展示学术研究成果的窗口和开展国际学术交流的园地,①是凝集科学共同体的纽带与工具,对科学研究成果的传播和传承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②其内容主要以原创研究、综述文章、书评等形式的文章为主。

近年来,我国学术期刊的发展有目共睹,涌现了一批具有国际影响的杂志,如《细胞研究》的SCi影响因子2014年为12.413,《动物学报》为1.594,《植物学报》为3.335。可以看出,学科较大、研究范围广、研究人员多等是其共有及必备的条件。但学术期刊中还有很大一批专业性强、受众小,且比较分散的学术期刊,即小众学术期刊。③以《菌物研究》为例,该刊为2003年创刊,中国工程院李玉院士担任主编,吉林农业大学和中国菌物学会联合主办。菌物是真菌、卵菌和黏菌生物的统称,④从生物界的分类系统看,菌物虽然包含丰富的类群,但相比于动物、植物要小得多,从事菌物研究的科研人员要少很多。所以,《菌物研究》为典型的小众学术期刊。为提高小众学术期刊的国际影响力,笔者首先对国际影响力较大的国内期刊进行了深入调查和分析研究,得出经验,继而针对小众学术期刊的特殊性进行比对分析,从而达到变小众期刊劣势为优势,真正提高其国际影响力,为我国的小众学科发展提供学术交流平台。

1国内具有国际影响力期刊的优势

1.1刊发文章的载体语言

通过调查发现,所有具有SCi影响因子的国内期刊刊发论文的载体语种均为英语。因为英语为国际通用的交流语言,为便于学术研究与参考,必然使用英语作为载体语言。

1.2期刊主编的影响力

具有国际视野和影响力的主编是学术期刊的灵魂,⑤拥有一位具有国际视野的主编是学术期刊国际化的前提。⑥如《细胞研究》的主编为中科院细胞生物研究所裴刚院士,在细胞信号转导方面上的科研成果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只有主编了解该领域最新的研究进展情况以及学术科研最前沿,与学科领域内的最优秀的科研人员熟识并可以约来稿件,才可以保证期刊能获得并发表国际范围内的优秀研究成果。

1.3编委和审稿人层次水平

审稿人承担着期刊的审稿任务,对期刊稿件的评审和学术质量的掌控起着关键性作用。⑦凭借主编的影响力,召集到本学科本领域从事科研的大专家和学者作为期刊的编委会成员,随着期刊的壮大和发展,吸引国内外更优秀的或刚刚成长起来的研究人员。编委会专家兼有审稿人身份。编委和审稿人的学术水平和国籍分布对于期刊稿件质量的控制、期刊发展选择的方向和战略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编委和审稿人来源的广泛性反映了一个期刊的国际化程度,拥有一个由较高国际知名度的同领域专家和学者构成的遍布全球的编委会是使得学术期刊国际化的重要特征。《仿生学报》的迅速崛起并在国际同领域站稳脚跟,与主编和编委群体的决定性作用是分不开的。

1.4作者群体

对影响力较大期刊的作者群体进行分析,其作者地区分布相当广泛,基本国外作者比例达到50%以上,甚至70%以上,不乏美国、日本、德国、英国的科研人员。拥有国际化的作者来源是期刊得到国际认可的重要反映。作者的国际化是论文质量国际化的基础和关键,吸引来自全球的优秀作者的投稿,从而报道本学科国际范围内最优秀的成果,是学术期刊国际化的重要表现。

2小众学术期刊国际化策略

2.1组稿

(1)国内组稿。为提高我国的科研水平,国家加大科研立项力度,有很多行业内的大课题、大项目,此类研究成果是国内组稿的首选,如国家自然基金,农业部、科技部体系项目等。此外,国内一些领先的学科前沿、重大科研成果也应在组稿之列。以《菌物研究》为例,基金项目论文比例基本达到了100%。确定国内组稿方向,为提高国际影响力起到基础性作用。查找国内外著名的本学科、本专业的专家、学者及研究方向、成果等,有针对性地进行约稿,约稿内容即为其相关研究领域的最新科研成果,提高约稿的成功率。统计国内外进行菌物学专业研究的各大专院校及科研院所,赠予样刊。宣传本刊的同时邀其投稿,从而扩大稿源。统计关于菌物学方面的国际知名刊物及其影响因子,对其优缺点进行分析,提出稳定和扩大作者群及读者群的方案。

(2)国际组稿。虽然国内的科研水平逐步攀升,但不得不承认在很多方面,与国际先进科研水平有很大差距。为真正提高刊物的国际影响力,国际组稿是重中之重。首先,通过国际会议进行组稿。由于我国在各个科研领域与发达国家的学术交流日趋频繁和紧密,行业内由我国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承办和主办的国际会议是国际组稿的重要来源,根据会议内容,了解最新研究人员的相关研究方向,针对性约稿。其次是主编及编委发挥作用,在参加国外举办的专业国际会议时进行组稿。尤其是国际编委的作用要凸显,扩大国际编委数量,增加国际优秀研究论文。向国内外著名菌物学专家约稿,开辟专栏,同时向国内外从事专业研究的科研工作者组稿。充分利用和凭借主编在国内外菌物学界的学术成就及声望,进行期刊宣传。

2.2审稿

不论是国内稿件还是国际稿件,学术质量是必须把握的方向盘。扩大审稿人的队伍,增加新进有成果的科研人员。可以通过编委和审稿人推荐,也可以通过网上自荐,根据其本身学术成就确定其审稿人身份,不分国别,给予优厚报酬。将优秀投稿作者及作者提供相关专业方向专家发展为审稿人,在吸纳审稿人队伍的同时也是期刊的宣传手段,审稿人都是潜在的作者群体。确保了期刊论文的学术水平,才能促进期刊的长远发展。

2.3与国际著名刊物进行交流学习

查阅大量文献,确定本小众学术期刊期刊在国内外相同专业的科技期刊中的地位和等级。通过对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相关专业的学术期刊,如mycology、FungalDeversity等学习办刊经验及国际通用的菌物学专业文章的编辑加工规范,提高专业学术性期刊质量水平、发展为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操作模式。在编辑加工规范方面一定要在尊重国家标准的同时与国际接轨,如编辑规范国标中规定表示一种物体的长卓硎保た矶家械ノ唬撬芯镅Ч势诳泄赜阪咦哟笮〉拿枋鼍ざ群竺挥械ノ唬矶群笥械ノ唬晕颐遣扇〉脑蛭鲈诿枋鲦咦拥认晕⒔峁沟拇笮∈庇牍释ㄓ迷蛞恢拢旯劢峁沟拇笮∶枋鲇牍冶曜家恢隆

2.4期刊文种选择

在稿源充足的前提下,与作者沟通,逐步将期刊过渡为具有国际影响力及竞争力的英文期刊。要想与国际前沿的研究水平接轨,就必须使用英文作为研究描述文字,否则仅提供英文摘要,信息量远远不够。在任何国家的学术期刊国际化进程中,载体语言的选择都已成为不可忽略的要素。中国学术期刊的国际化不可避免地面临载体语言的选择。都经历了从汉语到中英文双语再到全部英语的过程。虽然,有分析认为中国学术期刊的国际化不能简单地等同于英语化,而应以汉语作为中国学术期刊国际化载体语言的首选,以此促进中国学术研究的本土化、创新性,获取较为有利的话语权。但现今条件下,为便于和促进与国外同行的交流发展,英语还是最佳选择。只有当我国的科研水平领先或持平于国际研究水平时,再考虑载体语言的如何选择才有利于中国学术期刊在世界学术出版界的生存、发展和繁荣。⑧

通过组稿获得了优质稿源,同时经过审稿人对学术质量进行把关,还有重要的一关是编辑加工。高素质的编辑队伍对于期刊的国际化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与国内外作者的无障碍沟通、编辑规范的灵活掌握,给作者良好印象,很容易获得作者后续研究成果的报道,经过作者推荐,一传十,十传百,扩大了作者群体,增加稿源。

3结语

通过总结分析国内著名学术期刊的办刊优势,找出小众学术期刊发展方向及策略,从扩大专家学者等作者群体到约稿审稿、编辑加工等工作流程等各个方面入手,将小众学术期刊的学术水平和期刊地位等级层次逐步提高,使之成为在国际上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专业期刊将指日可待。

注释

①⑤朱作言.学术期刊国际化任重道远[J].中国科学基金,2003.3:135-136.

②程磊,张爱兰,李党生.国际化视角cellresearch办刊经验点滴[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0.21(5):672-675.

③李静.数字出版环境下专业性小众学术期刊发展探究――以社会主义学院学报为例[J].中国出版,2013.15:59-62.

④李玉.菌物资源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3.

⑥钱俊龙,熊樱菲,潘小伦,张爱兰.国际化――学术期刊必走之路[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3.14(Z1):749-753.

小学英语家长会发言稿篇3

【要点导悟】——把握文体知识,夯实写作基础

应用文是文章类别的一种,是有不同固定格式或要求的各种文体的总称,在日常工作、生活与交往中广泛应用。应用文的体裁、样式很多,细分起来恐怕在百种以上,但就我们中学生从学英语的角度来看,常用的主要有以下10种:启事、图表、书信、日记、通知、便条、致词、报道、电话会话、贺卡。各类形式的应用文有特定的规格、写法,总的要求则是内容真实、用词准确、条理分明、格式正确。特别是要注意英语应用文在行文方法和书写格式方面都与汉语应用文不同,在日常学习和训练时要注意区别。

【发言/演讲稿类】

发言/演讲稿是在公共场合向一群人宣告某件事情的文稿。发言稿可以分为欢迎辞、欢送辞、演讲稿等形式。

1.发言/演讲稿的语言:发言/演讲稿的语言形式一般少用复杂句,而以简单句为主要的表述形式。同时,发言/演讲稿必须有感染力,所以可以使用祈使句、感叹句、强调句等句式来达到这种目的。常用语有:warmlywelcometoourschool(factory等)./wefeelgreatly(very)honouredtosee(meet,bewith)mr.(mrs./miss).../weareverygladtomeet...inourschool(factory等)./weareveryexcitedanddelightedingto.../Firstofall,let'sextendourwarmwelcomeandcordialgreetingtoourdistinguishedguest(s).../Let'sgiveourbestregardsandrespectstomr.(mrs.).../wewishmr....apleasantjourneyhomeandgoodhealth./wishhimthebestofhealthandsuccess./Lookingforwardverymuchtoseeinghimagain./pleasetakeourkindrespectsto...(意为“代问……好”。)/nowlet'swarmlywelcomeprof.Smithtogiveusaspeech./itistimeforustoinsistontakingphysicalexercise./wishyourvisittoShanghaisuccess.等。

2.发言/演讲稿的结构:由于发言/演讲稿属于单向式语言交流的一种形式,所以为了引起对方的注意力,首尾必须使用称呼语和结束语。另外,发言/演讲稿是针对具体事件进行的,所以发言/演讲稿主体部分应该阐述清楚事情的缘由和结果(或要求)。为了使发言/演讲稿的结构清晰明了,通常采用分段方式将缘由和结果(或要求)表达出来。值得注意的是,在分段的基础上,发言者每一段的起始部分还要利用提示句概括出段落中心思想。如:agreatmovementconcernedaboutthesituationhasspreadaroundthecountry./whatwillwestudentsbeabletodo?等。

3.发言/演讲稿的内容:由于发言/演讲稿是在具体事情的基础上来展现发言的目的的,所以发言稿第一部分的内容应该以详细完整地介绍事情为主,具体地讲,包括事情的发生、发展及结局。发言/演讲稿第二部分的内容就是提出主题(如欢迎、欢送、号召、建议、个人看法等)。

【日记类】

日记属于应用文范畴,常用来记述自己一天生活中所发生的有意义的事情,或用来抒发自己当天对某些事件的感受以及自己将来的打算等。要写好它,就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格式正确:英文日记与中文日记写法大致相同,都应在写正文之前先依次写明日期、星期几以及当天的天气情况。日期和星期通常顶格写在日记的[Jp+2]第一行,其写法是:先写月、日、年,再写星期几。一般而言,月可以用缩写形式,日可以用基数词也可以用序数词,年可以省略,星期不用缩写形式。例如:2012年4月1日,星期六,可以写成april1(st),2012,Saturday。

天气情况应该写在日期和星期的同一行稍微靠右的地方,表示天气情况的词语是形容词,首字母必须大写。如:Fine(天气晴朗的),Sunny(阳光明媚的),Cloudy(多云的),Hot(炎热的),Cold(寒冷的),Cool(凉爽的),Snowy(下雪的),Foggy(有雾的),windy(刮风的),Rainy(下雨的)。

2.表达清楚、准确、连贯:日记正文中写人记事要写真人真事,抒情要抒发真情实感,议论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3.日记记叙的是当天发生的事,通常要用过去时态;但如果发表一点感想或进行说理,则用一般现在时。

【信件类】

信件属应用文之列,用途极为广泛。信件类英语作文应注意以下几点:

小学英语家长会发言稿篇4

[关键词]实验稿;2011版新课标;课程改革;英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5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712(2012)10-0037-04

在进入21世纪以后,教育部开始第八次基础教育改革。在教育改革的大环境下,2001年教育部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实验稿》),也正是在《实验稿》的基础之上,整个中小学的英语教育发生了极大的改变。但是在十年的改革中,《实验稿》也存在一些需完善之处。于此,教育部于2011年颁布了《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以下简称2011版新课标),这对于《实验稿》是一种有力的补充和完善。同时,从2011版新课标的内容发展也能够洞察过去十年英语基础教育改革的成果和问题。

一、2011版新课标的发展

2011版新课标在很多方面都延续了《实验稿》的思路,包括总体框架、设计思路、课程理念和总体目标等。与此同时,其也对部分地方作了修改,这些修改对《实验稿》是一种发展,更是突破。

(一)强调英语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2001年《实验稿》中提出:“英语课程的学习,既是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和实践活动,逐步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过程,又是他们磨砺意志、陶冶情操、拓展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开发思维能力、发展个性和提高人文素养的过程。”而2011版新课标在此基础上提出:“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就工具性而言,英语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即学生通过英语课程掌握基本的英语语言知识,发展基本的英语听、说、读、写技能,初步形成用英语与他人交流的能力,进一步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为今后继续学习英语和用英语学习其他相关科学文化知识奠定基础。就人文性而言,英语课程承担着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任务,即学生通过英语课程能够开阔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形成文化意识,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发展创新能力,形成良好的品格和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英语课程有利于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尽管《实验稿》也提到人文性,但是可以看出其主要还是追求将英语课程作为一门工具,这也是长年以来我国基础教育的事实。2011版新课标则正式提出英语课程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首先,英语课程作为工具要求学生去掌握这门语言。其次,英语课程的人文性表明在将英语作为一门工具掌握的同时也需要通过对外来文化的学习丰富自己的文化,提高人文素养。

(二)减少学习内容、灵活课程开设

就笔者对两次课程标准对学习内容的分析来看,2011版新课标在学习内容上大为减少。《实验稿》中对各年级掌握的词汇量要求为:小学700个,中学1600个,高中3500个。而在2011版新课标中,小学词汇量是600到700个,初中是1500到1600个,高中是3300个。仅仅从词汇量来看,新课标减少了学习内容。

尽管两次课程标准都提出在小学三年级开始开设英语课程,但实际上在全国各个地方,英语课程开设时间并不相同。于此,2011版新课标提出:“考虑到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经济和教育发展不平衡的实际情况,各地可根据师资条件、资源配置等情况,制定本地区的课程实施方案,确定小学开设英语的起始年级及小学和初中毕业时应达到的级别要求,特别是小学英语课程的开设,要充分考虑师资力量的配备和教学条件等因素。”在这一程度上讲,新课标对于课程的开设灵活性更大,更加注重地域性的差异。

(三)增强新课标的可操作性和指导性

笔者在对比两个版本的课标时发现,2011版新课标在课标附录中增加了大量的教学案例,这些案例的增加有利于一线教师对新课标的理解和把握,也更有利于增强新课标的操作性。

(四)改变对“任务型教学”的表述

在《实验稿》中,已经有关于“任务型教学”的提法:“本课程倡导任务型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情感和策略调整,以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促进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这样的描述让很多教师认为《实验稿》否定了其他教学法,只提倡“任务型教学”。于此,2011版新课标提出:“教师要通过创设接近实际生活的各种语境,采用循序渐进的语言实践活动,以及各种强调过程与结果并重的教学选径和方法,如任务型语言教学途径等,培养学生用英语做事情的能力。”这样的提法就避免了一线教师的误解,也更为严谨。

除此之外,2011版新课标还在许多地方作了改变,由于比较细微,笔者在此不再一一叙述,在后文中会有涉及。

二、经验与问题并存:十年英语课程改革

2011版新课标的颁布在一定程度上是对未来英语教育的展望和指导,同时,从课标的修改情况也能够洞察出十年来英语基础教育改革的成功之处和问题所在。

(一)经验:十年改革的成功

在全国统一的基础教育改革浪潮下,英语基础教育改革也迈入了自己的轨道。在十年中,英语课程的改革取得了明显的效果,这些成功的经验也是未来英语教育发展的宝贵财富。

1.英语教育人文价值的凸显

与语文课程相比,英语教育的人文性一直受到忽视,甚至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英语课程仅仅是作为工具而存在。但是,从《实验稿》明确提出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开始,英语课程也逐渐改变作为工具的一条腿,而成为工具与人文兼具的两条腿。在英语课程中,人文性理应得到彰显。学生在英语课程学习过程中陶冶自身情操,培养个性,都是人文性的体现。同时,英语作为外语,还伴随着外来文化的影响。通过对英语的学习,学生对外来文化理解和鉴别,逐渐形成自身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对文化也能够有自己独特的看法,这些也都深刻影响着人文性的形成。在2011版新课标中,明确提出了英语作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这种对人文性的坚持也表明对此理念的认同,更体现出英语课程改革在这一方面的成功。在某种程度上说,坚持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也是将来英语教育发展的一大特点。就笔者对教师的访谈结果看,人文性等一系列新的教育理念实质上已经融入教师的脑海中。尽管在考试制度的压迫下,教师在很多时候不得已而需要采取很多灌输的教育方式,但是教师在课堂之余都会学着去反思,去寻找符合教育理念的更好的教育方式。人文价值与教育理念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这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过去的十年课程改革,英语教师已经在这方面有所改变。

2.多种教学方式并存

在以往,由于众多学者对凯洛夫教育学的误解,造成了凯洛夫教育学的教育方法在中国成为简单的讲授法,这种现象一直持续到课程改革之前。在课程改革中,诸多专家开始学习美国和日本,寻找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也取得了一些明显的效果。目前,除了简单的讲授法之外,还有诸如讨论法、情景教育、任务型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并存。也正是这些新的教学方式促进了英语教学的发展,而学生在这些新的方法中更加发展了主体性,身心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当然,新的教学方式的发展并不否认传统讲授法的优点,相反,讲授法在目前还是最重要的教学方法。笔者从《实验稿》和2011版新课标对任务型教学的描述中分析到:英语教学鼓励多种教学方式,在注重讲授法的重要地位的同时,也希望教师多采用更多的先进教学方式进行教学。

3.多元评价方式形成

在传统的教学评价方式中,存在着诸多问题,例如,传统评价往往以分数为唯一标准,评价对象主要限于学生。这样的评价方式在英语课程改革中是被抛弃的。从《实验稿》开始,已经倡导多元评价方式并存。在十年中,教学评价逐渐走向一个多元的趋势,表现在:分数依然是主要评价方式,但已经不是唯一的标准;更多的评价方式逐渐展现出来,如表现性评价等;评价对象由学生变成学生、教师、教材甚至是课程标准等。甚至在2011版新课标的附录中增加了评价方法和案例。

(二)问题:不容忽视的存在

尽管在某种程度上这十年的英语课程改革取得了一些可观的成功经验,但是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关于英语教育的问题却依然存在,这些问题也要求对英语教育进行更深的改革。

1.区域性差异造成英语教育发展水平参差不齐

笔者在前面已经分析了新课标和《实验稿》之间关于课程开设的差异,这里主要是以地区之间的差异为依据而定的。我国人口众多,城市与农村之间差距也非常明显。而英语作为一种外语,对各种条件的要求远远大于其他课程。就目前国内英语课程开设的情况分析,在城市或者一些条件好的农村地区,英语课程在幼儿园阶段已经开始开展,进入小学就正式开设;而在大部分农村地区,英语课程还是在小学三年级时候开设,实质上很多农村地区的小学英语课程更多体现在形式上,真正的教授英语课程还是在进入中学后。除去城市农村的差异外,我国还有诸如东部和西部的差异等。就笔者的调查发现,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英语教育水平差异非常明显。如,一些东部地区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能够无障碍地与外国人进行交流,而一些西部地区学生在初中才开始接触英语,并且他们的英语学部分还处在“哑巴英语”阶段。

由于地区差异造成的英语教育发展水平的差异并不能完全依靠英语教育本身的改变来得到解决,这更多地需要国家综合国力的发展以及地区差异的缩小才能得以根本地解决。从新课标的发展我们能够看到课标对此问题已有所洞察,在制定上也提出了灵活的方案。

2.课标的操作性和执行力存在偏差

在我国教育界,一直存在一个无法避免的问题: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之间脱节。这个问题由来已久,也受到众多研究者的关注,但是却无法得到很好的解决。如果说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之间存在某种脱离的话,那课程标准应该起到联系二者之间的桥梁作用。就课程标准制定来讲,其是在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在教育实践的引导下制定的;在作用上,课程标准应该对教育理论进行“消化”,体现出先进的理论思想,并能够很好地指导教育实践。最为重要的是,课程标准所面对的主要对象是一线教师,因此其必须具备很强的操作性。而长期以来,课程标准似乎总是面临着“可有可无”的尴尬情况。20世纪90年代,教师对课程标准几乎是脱离的;到了21世纪以后,课程标准才开始被重视,教师也开始逐步学习和理解课程标准,但遗憾的是,教师对于《实验稿》的把握和理解还都不能深入,这一方面与教师的理论知识欠缺有关,另一方面则是《实验稿》本身在制定上存在操作性不强的问题;在2011版新课标中,尽管部分地方作出了修改,甚至在附录中加上了操作案例,但是在正文中很多地方仍然缺乏明确性,更需要专家的解读和教师自身的理论理解。从这个过程中,笔者认为,多年来的教育理论与实践的脱离并没有因为课程标准的制定而得到解决,加强操作性将是未来课程标准的发展方向。当然,我们也不能否定课程标准本身作出的努力,只是这样的努力还需要加大。另外,多年以来畸形发展的考试制度也制约了课程标准的执行力实施。在考试的重压下,教师在一定程度上无法去执行课程标准的某些要求,而只能选择传统的增加分数的方式来讲授知识。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醒专家,仅仅寄希望于课程标准的颁布和实施能够带来较好的变化是不现实的,还需要在症结上“下药”。

3.英语教师专业化尚不完善

新课程改革在改革路径上主要着力点在学校和教师身上,通过改革学校和教师以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笔者在前面提到,作为压抑着教师和学生的考试制度目前还无法得到较大力度的改革,因此改革需要从学校和教师身上入手。)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需要改变原来的形象,必须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在过去的十年中,教师专业能力的确得到了部分改变,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学校在招聘新入职教师时,提高了学历、专业知识等要求;另一方面,教育部门和学校也加大了对教师的在职培训。通过这两个主要方式,教师专业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一些新的教育理念至少开始在教师脑海中形成。但是,这种改变仅仅是表面的,众多教师还是停留在以往的专业水平上,他们无法在考试制度的打压下寻找到一种能够提高学生知识与能力的好方法。(笔者以为,如窦桂梅这样的老师在中小学中属于现象存在。)近年来,在中小学,特别是在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师还是处于紧缺阶段,因此在广大农村地区,英语教师专业化水平还相当低,这不仅体现在教育理论水平低下,更表现在英语专业知识不够。对在职教师的培训无法保证能够让每位教师都获得提高。往往是本身优秀的教师去接受培训,再回来将主要思想以讲座形式介绍给其他教师,这样的培训注定是片面的,也不具备普及性。总的来看,英语教师专业化还处于起步阶段,发展还很不完善,这需要在未来的课程改革中加大力度。

(三)新的挑战

从《实验稿》到2011版新课标,英语课程改革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这种变化之中,英语课程改革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收获,也还存在诸多问题,特别是2011版新课标对英语课程改革提出了更大的要求和挑战。

1.本土抑或舶来:英语教育的立足点之思

可以说,在英语教育中怎样处理好本土观念和舶来思想,一直是个争论不休并悬而未决的问题。这个问题是英语教育的立足点的问题,它直接关涉着英语教育的整个发展方向。就目前来看,国内的英语教育建立在第二语言学习理论上,基本上采用国外关于第二语言学习的理论进行教学。除却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在文化上,英语教育也更多选择外来文化作为教学文化。《实验稿》和2011版新课标都强调要坚持立足于本土,兼收并蓄。然而,怎样将本土文化和理论融入英语教学中依然是当下需要解决的问题。

2.考试制度对评价方式的制约

在十年的课程改革中,评价方式是比较重的转变,传统以分数为中心的评价方式正在发生改变。目前,已经有多种评价方式并存,这对英语教育来讲是极大的改变。然而,我们也深深地明白,在高考制度未发生真正改变的情况下,要让多种评价方式真正走入评价体系中恐怕还是不切实际的。这正是课程标准提出的教学要求与现实考试评价的实际操作尚不能很好地协调的原因。这就要求教师学习评价的理念,而不仅仅限于评价方式。即使是采用传统的分数评价方式,教师也可以在这之中加入现代评价新理念,以此来推动评价方式的改革。诚然,要促进评价方式的真正改变需要进行考试制度的调整,这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三、结语

2011版新课标标志着英语课程改革的一个新的开始,回首过去十年,英语教育向前迈进了一大步。笔者在对两版英语课程标准进行分析以及对一些中小学英语教师进行访谈后发现,英语教学十年来在很多方面都取得了进步,也还有很多问题存在。没有哪一次课程改革是完美的,也正是这些问题引领英语课程改革迈向新的方向。众多中小学教师表示,在十年中,他们从英语教学的门外踏入门内,开始逐渐地接触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同时,除却教学本身,他们还以研究者的姿态审视课程改革,不断地反思,摸索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随着《国家十二五教育规划纲要》的颁布和实施,未来的十年是值得教育理论者和实践者期待的。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荣风静.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中学英语教学目标对比研究[J].教学与管理,2012(3).

小学英语家长会发言稿篇5

针对英语作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的教学现状,尝试了“启动式目标教学法”在英语过程写作中的运用,在写作教学中以学生为本,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让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喜悦,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

[关键词]启动式目标教学法英语过程写作兴趣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180053

写作是高中英语学习中重要的一部分,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听说读写四项基本语言技能之一,是一种重要的语言输出运用交流方式,是学生英语综合水平的重要体现,在英语高考150分中写作分值为25分。从语言的运用和高考所占分值的比例,不难看出写作很重要。

如何有效地进行英语写作教学是高中英语教师亟待解决的一大难题,特别作为高一打基础的阶段。因此探索出行之有效的高中英语写作教学法很迫切,很必要。在高一上学期学校推行启动式目标教学法,我有幸成为课题组的一员,对任教班级高一(1)、(4)班实施了启动式目标教学法,尝试“启动式目标教学法”以提高两班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

一、启动式目标教学法

启动式目标教学法是一种以教学目标为核心和主线实施课堂教学的方法,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学目标为主线的教学方法。此方法能在课堂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最大限度地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启发学生动眼观察、阅读;动耳接收教学信息;动手实验操作、记笔记;动口表述研讨;动脑思索创造而达成课堂教学目标的教学模式。启动式目标教学法强调从真正意义上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各种感官的功能,通过学生自主学习而完成教学目标,充分注意到培养学生适应未来学习和工作的能力。

[Jp3]启动式目标教学法的理论依据是“掌握学习理论”。“掌握学习理论”是美国著名教育家和心理学家布卢姆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来的。布鲁姆掌握学习的理论指出:教学的四个要素是:线索、参与、强化和反馈――纠正。

二、英语过程写作

英语过程写作提倡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师生、生生间的不断交流。整个写作过程在轻松愉快的合作氛围中进行,学生积极主动,其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注重来自教师及同伴的反馈和评改,评改以教师、同伴与作者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强调多次修改,修改是写作过程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学生应通过多次修改来提高自己的认知、思维和写作能力。整个过程在学生充分地讨论、展示成果、质疑、反馈、评改和修改中进行从而完成教学目标。

三、启动式目标教学法在英语过程写作中的运用

1.运用“启动式目标教学法”完成写作前任务――审题和提纲

(1)第一步:审题(小组活动――学生代表发言――其他同学补充)

目标:文章主要内容;文章体裁;文章时态。

(2)第二步:列提纲(小组活动――学生代表发言――其他同学补充)

目标:一列文章结构,二列每段的关键词和短语,三列句型和句式。

a.结构就是文章段落及每段主要内容。

b.关键词:确定文章结构后,列每段相关的关键词和短语。

c.句式:在草稿纸上列出一些相关的高级句型和句式,并尝试运用。如强调句、倒装句、省略句、定语从句、主语从句、同位语从句、形式主语、形式宾语、非谓语动词等等。

(3)启动式目标教学法在第一步审题和第二步列提纲中的运用

a.课前:准备阶段。课前,教师安排好题目,围绕目标:审题、文章结构、每段的关键词和短语、句型和句式等让学生归纳或查阅资料,激活学生的大脑思维。

b.课上:导入阶段。学生围绕目标:审题、文章结构、每段的关键词和短语、句型和句式等在小组内交换课前所归纳和查阅的有关资料,合作共享并进行整合。

c.课上:呈现阶段。鼓励小组中的学生代表迅速将综合的内容进行口头表达。

d.课上:辅导阶段。教师引导和帮助学生归纳整理各小组呈现的内容,以便独立写作时使用。[HJ1.8mm]

2.运用启动式目标教学法完成写中和写后任务――写稿和修改

(1)写稿(个人独立完成)

目标:学生在15分钟内独立完成100词左右的文章写作。

在列完提纲后,就开始写稿。这个过程是课堂写作教学的中心环节,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在写稿过程中,学生依据写稿前讨论的关键词和短语、句型和句式进行隔热创造性写作。有了写作前的第一步和第二步,学生对写作的材料和内容有了充分的准备,他们会大胆地进行个人写作,没有畏惧感,积极性很高。

(2)范文分析和修改(小组活动――学生代表发言――其他同学补充)

目标:学习好的语言表达方式、让学生在修改的过程中发现错误并改正错误。

个人完成初稿后,教师先给出范文,在小组中分析范文的篇章结构、好词好句、句式句型结构后,学生代表发言,其他同学补充,将好的语言表达方式摘抄下来进行积累使用。

范文分析完后,让学生小组间交换文章,进行个人独立或同伴协作修改,修改后,小组内讨论并评选出优秀作文,小组代表把优秀的作文在全班面前展示和朗读,对篇章结构及语言运用等方面进行分析,使学生倾听其他同学的优点,对自己的作文进行反思评价。

(3)启动式目标教学法在写稿和修改中的运用

在写稿和修改过程中,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教学目标为主线,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写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引导学生参与英语课堂写作教学活动,让学生进行独立动手限时写作训练。写稿完成后范文分析和小组间交换文章进行修改,启发学生动眼阅读、分析、发现优点、发现错误;动手记录好的语言表达方式;动耳倾听他人的优缺点;动脑修改他人的写作、反思自己的写作;动口进行小组讨论交流并陈述自己的观点。

四、“启动式目标教学法在高一英语过程写作中的运用”的初步效果

1.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使其体验成就感

过程写作课上各个阶段的“启动式目标教学法”教学活动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改变了传统的写作模式,不再让学生独自一人去承担和完成整个写作过程,不再让学生产生写作孤独和恐惧感,他们不再承受无助的心理压力。写作前的审题和提纲的讨论让学生既体验到参与讨论的乐趣,又增强了写作的自信。在独立写作时有内容和材料的辅助,让学生觉得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能唤起他们强烈的写作欲望,提高他们的写作兴趣,同时又能使其体会到点滴进步的成就感。

2.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身体各功能能力

以小组为单位,每个学生进行讨论、分享、小组内综合归纳、代表发言等活动,让所有学生自由交换各自的想法,增强了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过程写作课上各个阶段的启动式目标教学法教学活动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学生不断进行讨论、发言、朗读、独立写作、记笔记、发现错误、改正错误、写作评价、写作反思、倾听他人观点等训练,培养了他们的动口、动手、动脑、动耳能力,整个课堂活跃、积极,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写作课堂。

3.促进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有成功的喜悦

在过程写作课上,学生依据教师和其他同学提供的材料,积极运用大脑进行思维,亲自发现同学在作文中的错误并修改,使自己成为“发现者”和“改正者”,改变了传统的改正模式,不再让教师去发现和修改,学生成为写作的主人,增强了语言运用的能力,同时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4.高一期末考试成绩初见成效

本人对高一(1)、(4)班实施“启动式目标教学法”,其他班为对比班。

高一(1)班的作文均分、主观题和客观题均分、英语均分高出其他几个班,位于第一;高一(4)班的作文均分、主观题和客观题均分、英语均分位于第二。表明学生写作能力有所提高,同时对语法、改错以及学生的英语总体水平也起到促进作用,随之得到提高。

高一(1)、(4)班学生的英语取得优异成绩,在英语学习中学生表现出较浓的学习兴趣,初步树立了自己是英语学习活动的主人和积极参与者的意识。

五、“启动式目标教学法在高一英语过程写作中的运用”的反思

1.班级人数多,积极发言的学生数有限

在写作课上,虽然学生基本都参与课堂活动,但课堂上积极主动发言比较多的学生主要是优秀和外向的学生,由于学生人数有60人,学习成绩较差和内向的学生就有机可乘,坐着不说话,不回答,被动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在今后的教学中还需要多提供机会、动员和鼓励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

2.检测全班每个学生课前“学习目标”整理和归纳的认真程度存在困难

通过一段时间观察,部分学生课前目标归纳欠认真,要点遗漏,敷衍了事,有的抄袭其他同学的,有的未能理解,照读参考资料,有的学生因为习惯于熟悉的老的教学模式,在思想上、行动上还有一定的惰性和排斥。教师需要运用情感和教学方面的策略,鼓励学生接受新的教学模式进行自主学习并认真完成目标。

[参考文献]

[1]陈静波.高中英语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韩立福.知识建构型视野下的上课问题与对策[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3]张正东.外语教育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小学英语家长会发言稿篇6

【关键词】2011版英语新课标;初中英语教学;启示

一、课程标准的地位和作用

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课程标准应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因此,课程标准的变化注定了教师教学方向和内容的变化,英语教师必须在仔细咀嚼这些变化的基础上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

二、英语新课标的变化

(一)关于课程性质。2011版英语新课标在课程性质部分增加了关于对语言和外语的认识:“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思维和交流工具,也是人们参与社会活动的重要条件。学习外语与学习母语一样,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增加的这些内容有助于课程实施者更加全面地认识英语课程的性质和价值。

(二)关于基本理念。

一是调整了基本理念的顺序安排,使六条基本理念更为紧凑、连贯。

二是修订稿将原来的“采用活动途径,倡导体验参与”改为“强调学习过程,倡导体验参与”。将“本课程倡导任务型的教学模式”修改“现代外语教育理念注重语言学习的过程,提倡采用任务型语言教学等各种强调学习过程的语言教学途径和方法”。

三是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强调英语课程应做到寓素质教育于英语教育之中。要根据学生身心成长特点和接受能力,关注他们的情感态度和学习需求;用生动、多样的方式,寓教于乐,通过实践和体验教育,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建立成功感和自信心,通过英语学习使他们的基本素质得以全面提高。

(三)关于内容标准。二级和五级的词汇量分别改为700个和1600个左右的单词,并且在词汇量的要求上增加了灵活性,在1600个单词中,给300个左右的单词标上了*号。为体现在具体语境中学习和使用单词的理念,新修改的词汇表中不标注单词的词性和中文释义。

(四)关于教学建议。主要是对有关任务型语言教学的表述做了一些调整。实验稿明确倡导任务型语言教学途径,并要求教师“尽量采用任务型的教学途径”。修订稿则是“倡导注重过程的语言教学途径”,鼓励教师积极尝试和使用其他符合新课程理念和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外语教学途径和教学方法。

(五)关于课程评价。对评价建议的表述进行了调整和修正,特别对“注意评价方法的多样性和灵活性”这一条建议进行了必要的补充和完善。提出了一些具体的评价形式和方法,使这一条建议更具有可操作性。对评价与教学之间的关系作了进一步的阐述。

三、对初中英语教师的启示

(一)英语课程的必要性。有助于英语教师加深学生对初中英语课程的认识,认识到学习英语这门课程的必要性。笔者在一线教学中,发现许多学生或者家长都普遍存在着这样一种误解,他们认为学习英语的目的就是为了应付考试,在中考或者高考结束之后立即停止了英语学习,因而导致了“哑巴英语”这种现象的出现。新版课程标准对英语课程性质的重申强调了英语作为一门语言的重要性,教师们应该在教学中不断深化这一点,让学生认识到英语课程的必要性,在世界日益全球化的今天,对英语这门课程的学习是必不可少的,在什么情况下都不能丢掉,使英语真正成为人与人之间相互交流的一种工具。

(二)以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为依据。新课程标准体现了将素质教育寓于英语教育之中的理念,认为要根据学生的身心成长特点、接受能力和他们的情感态度、学习需求为英语教学设计和实施的依据。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也发现了这一点的重要性,比如说,现在的学生和往届的学生非常不同,之前的学生看到老师往往就会避之不及,而现在的学生则非常积极,喜欢和老师进行交流。这一点就说明了他们的心理特点存在差异,而教师们就应该善于抓住这种心理差异,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针,抓住学生的热情,引导他们的学习。

(三)调整教学内容。修改后的新课标在教学内容上一方面是增强了音标和语音语调学习的重要性,更加注重英语语音模仿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英语教师加强音标教学,之前的英语教学淡化了音标学习,没有单独将音标列为一项重要的教学内容,而新版课程标准的出台要求英语教师必须调整教学内容,在初中一年级将音标先于课本讲授,使学生在英语的起步阶段就打好扎实的语音基础,掌握标准地道的英语发音;另一方面在词汇上给300个左右的单词标上了*号,属于强化词汇,这样在实际过程中教师就能更清楚地了解学生的词汇水平,将需要强化的单词和生词分开教学。另外,强调在语境中进行教学的重要性,这一点完全改变了之前运用汉语进行词汇教学的途径,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注意创造词汇的使用语境,而不是用汉语进行解释。

(四)改变语言教学途径。2001版课程标准明确规定了要使用“任务型”的教学途径,教师应依据课程的总体目标并结合教学内容,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完成一个个任务的过程中学习和使用英语。而新版课程标准则鼓励教师积极尝试和采用多种符合新课程理念和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外语教学途径和教学方法,这样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就没有必要完全苛求任务型的教学方式,而是根据需要变换自己的教学方法,使教学更具有灵活性。

(五)综合运用多种评价方式。新修订的课程标准给教师提供了多种评价方式,如:自我评价、同伴评价、家长评价、教师评价等,以实现形成性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并提出了形成性评价可采用与课堂教学活动接近的形式以及平时测验、学习档案、问卷调查、访谈等形式。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注意发挥这些评价方式的积极作用,对它们进行综合利用。

四、总结

总之,修改过的2011版英语课程标准在更多的方面体现了英语课程的人文性和工具性,英语教师应该在认真思考自己教学的基础上对之做出合适的调整,使学生在语言知识、语言技能等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各个方面得到良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赵发春.新课程标准下中小学英语教学的平稳过渡[J].中国校外教育,2012(3).

[2]徐金波.实施新课程标准,完善初中英语教师的评价体系[J].林区教学,2011(10).

[3]农红宇.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问题研究[J].基础教育研究,2009(16).

[4]教育部.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小学英语家长会发言稿篇7

关键词:高职学生英语演讲技能存在问题自主学习培养方案

一、引言

演讲能力被看成是成功人士的必备能力之一,是交际的必要手段。基于高职高专毕业生工作的需要,应用能力是教学环节中必不可少的培养方向。然而,传统的课程设置对学生的综合能力,尤其是应用能力的培养存在一定程度的制约。何其莘等在《关于外语专业本科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中谈道:“在语言技能训练中往往强调模仿记忆,却忽略了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分析问题和独立提出见解能力的培养。”高职英语教学中同样存在这样的情况。针对这一问题,我认为学习英语演讲,积极开展演讲活动,是锻炼学生综合技能的重要途径,也是当代大学生顺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本文就高职学生英语演讲技能培养的重要性,目前所存在的问题,以及与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演讲技能培养方案进行探索。

二、高职学生英语演讲技能培养的重要性

演讲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是讲话人在交流过程中处于中心地位向听众作连续性发言的行为,是人类活动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更是二十一世纪人才必备的技能之一。学习英语演讲,积极开展英语演讲活动,是当代大学生顺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同时对于高职高专学生来说,又是锻炼自己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演讲理论认为一个成功的演讲者应当具备至少八种素质:(1)自信;(2)能清楚地交代思想;(3)能很好地使用语言;(4)广博的知识;(5)较强的思维和逻辑能力;(6)能抓住听众;(7)能够激励信念;(8)有幽默感。因此,把演讲作为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教学手段有着极大的实践意义。它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表达能力;可以挖掘潜能,培养学生独立运用知识、思考分析和提出见解的能力;可以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文化素养;可以培养学生的勇气、信心和快速反应能力。

三、目前学生英语演讲中存在的问题

演讲的意义毋庸置疑,但是,从英语演讲中体现出来的问题也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1.语言表达能力较差。

在进行英语演讲训练中,我发现许多学生都存在着一个共同又明显的问题,即语言表达的困难。他们不能清楚流利地把自己针对某一演讲话题的思想用英语表达出来,一些英语专业的学生也会有同样现象。

2.演讲相关理论知识薄弱。

通过观察和与学生的交流,我发现大多数学生缺乏对英语演讲的体验,对于英语演讲相关理论知识知道很少,更谈不上系统学习,如演讲的类型、形式,演讲内容的选择编排,演讲稿的撰写,演讲技巧的合理应用,等等。要运用英语进行演讲,除了英语的语言基本能力要求,更需要对演讲本身有深入的了解。

3.当众表达缺乏自信心。

当众上台演讲需要有很好的心理素质,很多学生一上台就很紧张,语无伦次,满脸通红,额头出汗,思维混乱,原本准备好的演讲稿内容由于紧张全忘了。由此可见,由于缺乏口语锻炼,尤其是当众演讲的能力培养,不少学生不敢、不愿开口讲英语,形成了缺乏自信心不开口说英语缺乏自信心的恶性循环。

4.知识面狭窄,思辨能力匮乏。

很多学生对各种新闻时事或身边发生的事件缺乏关注、缺乏思考,未能充分扩展知识面,对一些相关学科知识也不甚了解,导致演讲内容匮乏,临场逻辑不清,思维混乱,吞吞吐吐,词不达意,条理不清。这些问题都充分反映出学生的思辨能力亟待提高。

四、高职学生英语演讲技能培养途径的探索

英语演讲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因此必须遵循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教师的职能只是给予指导,提供适合的材料,组织课堂,以及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评价。大部分时间是由学生自主学习,进行观看、模仿、讨论、实践、总结和进一步提高。也只有这种多层次、多角度、循序渐进性的实践才能加强学生的演讲技能。为此,我大胆地进行了一些实践研究。

1.实践研究目的。

(1)让学生充分了解如何为英语演讲做精心准备,并清楚地知道何为成功演讲。

(2)能熟练使用基本的演讲技巧,如演讲稿的结构,视觉教具的使用,时间的控制分配,以及恰到好处的肢体语言,等等。

(3)能克服怯场、紧张情绪,和观众进行自如交流。

(4)能进行演讲稿的撰写。

(5)掌握现代多媒体设备的使用。

(6)能成功地用15分钟时间进行指定话题的现场演讲。

2.前期准备。

为了不影响正常的教学计划,我在任教的8个班级中随机选出了32位有兴趣参与的学生参加此次实践,他们的英语水平基本上能代表学生的英语现状。将他们按英语水平平均分为8组,每组4人。我们的任务都在课后进行。为期2个月。

3.开展过程。

(1)第一周:观看。

观看的目的是消除学生对演讲的语言和思想障碍,激发他们对英语演讲的兴趣,理解英语演讲的特点,并为下一步的总结和模仿做准备。教师可以推荐一些网站,提供一些经典的视频和演讲材料给学生观看。学生也可以自己寻找材料。提醒学生注意观察语音、语调、语言的处理、口才、肢体语言、面部表情、精神状态等方面,学会归纳和总结。

(2)第二周:总结。

每一小组4名成员都被分配到不同的任务:2人准备总结演讲的结构框架、视觉教具和时间管理等内容;1人负责总结归纳演讲技巧,比如肢体语言、目光交流、克服紧张,以及和观众间的交流;1人准备现代演讲所使用的多媒体设备、硬件等的介绍。通过分工合作,最终完成每组的ppt,然后围坐在一起分享、讨论、交流心得体会。

(3)第三、四周:模仿。

从第一阶段的观看,总结归纳何为成功的演讲之后,就可以进入第二阶段――模仿。这一阶段可以从朗诵演讲稿原稿开始。要求学生先扫清语言障碍,彻底理解原文及当时发表这篇演讲的背景,然后请学生大声地模仿语音、语调,注意长句子的处理,以及非语言因素,如面部表情、肢体语言、精神状态等。精彩的段落要求学生背诵。

(4)第五、六周:演讲稿准备。

在学生对英语演讲及其特点有了彻底的学习领悟之后,接下来可以让学生掌握演讲稿的撰写。教师可以给定几个话题,也可以让学生自定话题,然后让学生在课后收集材料,列提纲,撰写演讲稿。这时,教师需要多指导,帮助学生一起修改,给出意见,让其他组的学生互相评价并多提意见,在此基础上再进行修改,反复几次之后,演讲稿基本上可以成形了。这种准备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并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5)第七周:演练。

现在可以在小组内互帮互助,依次轮流演讲,当其中1人演讲时,另外3人做好记录,记下优点和缺点,并进行录像,然后各自根据大家的意见和观看自己的录像进行修改提高。本周的最后一天为小组内决赛,根据评分标准,选出本组最高分获得者,参加与另外小组优胜者之间的决赛。这样的活动让学生充分参与其中,他们的兴趣十分浓厚,参与非常积极,英语学习的兴趣也大大提高了。

(6)第八周:成果展示。

参赛同学自发邀请了班上同学或其他班级同学来助阵,场面十分热闹而又紧张。也可以邀请部分老师和学生担任评委,这可以给学生提供在公共场合发表演讲和互相学习的机会,比赛分为三部分:自我介绍,命题演讲和自由问答。通过角逐,最终获奖的前三名同学将推荐参加全国或省英语口语类竞赛。

五、总结与思考

此次高职学生英语演讲技能培养方案实践活动在一定程度上获得了成功,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当然,由于不能改变学校原先统一规定的教学计划,我们的活动主要安排在课后进行,因此在时间和精力上比较有限,同时未能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也未能在即兴演讲、自由问答等方面对学生进行进一步的指导,以后有机会的话,我们会进一步地完善。

英语演讲课程的目的不是让每个学生都成为优秀的演说家。我们的目的是让学生的英语语言综合技能得到发展,尤其是个人综合素质大大提高。在此次活动中,学生的学习热情大大激发,自主学习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懂得了合作与竞争,学习的目的性更加明确了,我认为这些对学生来说都是比演讲本身更加宝贵的财富。

参考文献:

[1]文秋芳.英语口语测试与教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2]彭杏利.从英语演讲比赛看大学英语口语教学[J].英语教学,2009,(17).

小学英语家长会发言稿篇8

微博建设热火朝天,“CR体”则依然延续其热情、全面铺开!之前错过“CR体”征集的同学们,这次有福啦!“CR体”征集将在CR上连续刊登三期,持续时间更长,向更多读者开放!快快拿起手中的笔,一起来创造“CR体”吧――小编等着你们的来信哦!^_^

CR小编伤不起,“CR体”要顶起!

现在网络上各种“体”很流行啊,CR小编们看在眼里,羡慕妒忌恨呐~~~所以决定借此机会,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蜂蜜”力量,一起来创作“CR体”啦!

要求:内容创意无限,不低俗、不谄媚,容易记忆,高辨识度,能充分体现CR的风格和理念,可以根据不同的事件需要更换各种主语和修饰语,形式不限,总字数(包括标点符号)不超过116个字。不要加过多的语气助词和标点符号哦,亲!

例如:学英语的孩纸伤不起啊伤不起,CR小编一赶稿也很疯狂呢有木有!一起放下压力,享受英语享受阅读哦亲!(创作时请注明可变换的部分)

参与方式:可以通过信件、电邮或微博私信的方式投稿,内容包括姓名、联系电话、地址、邮编,及你所创作的“CR体”。资料不全者作弃权处理。

截止日期:2012年3月30日,获奖名单将于2012年6月号上公布。(邮件以发出的时间为准,信件以到达广州的邮戳为准。)

奖项设置:小编们会通过投票的方式,在“CR十周年庆”及本次活动的参赛者中,选出三个最有创意、最能代表CR的“CR体”,并奖励其创作人名人掌上电脑一台,获奖的“CR体”将用于日后CR的各种宣传活动。

投稿地址:

信件请寄:510405,广州市1913信箱《疯狂英语阅读版》“CR体”活动参赛稿(收)

电子邮件请发至:(请在邮件标题处注明:“CR体”活动参赛稿)

活动说明:

1、所有奖品购买以及运送所需费用均由广东认真企业有限公司承担。

2、奖品不可退换,不可用以领取现金。

小学英语家长会发言稿篇9

  在教师座谈会上的发言稿

  要开好一个座谈会,首先要明确它的主题、目的,事前做大量的调查研究,多查一些数据性的资料,分析研究,得出最后的结论。下面是中国人才网整理提供的,欢迎阅读参考!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九月天高云淡,九月丹桂飘香,九月硕果累累,九月笑语绵绵。在九月这个清风飒爽的季节里,第27个教师节带着秋的馨香如期而至。

  教师,是美的耕耘者,美的播种者;用美的阳光普照,用美的雨露滋润,让孩子的心田绿草如茵,繁花似锦!如果教师是大桥,她能连接被割断的山峦,让孩子走向收获的峰巅;如果教师是青藤,坚韧而修长,它能指引孩子采撷到崖顶的灵芝和人参;如果教师是一个蚌,那么孩子便是蚌里的砂粒,她会用爱去舐它,磨它,浸它,洗它……经年累月,砂粒便成了一颗颗珍珠,光彩熠熠。不计辛勤一砚寒,桃熟流丹,李熟技残,种花容易树人难。幽谷飞香不一般,诗满人间,画满人间,英才济济笑开颜。作为一名教师,特别是一名正衡的教师,我感到无比的幸运、骄傲和自豪,但同时也认识到了身上那份沉甸甸的责任。

  泰戈尔说过:“果实的事业是尊重的,花的事业是甜美的,但是让我做叶的事业吧!因为叶是谦逊地专心地垂着绿荫的。”

  为了叶的事业,八年的弹指光阴里,有年轻气盛的躁动、有浅尝甘霖的欣喜、有屡遭挫折的痛楚,也有不眠不休的焦虑。是孩子清纯的眼眸给了我勇气,是领导关切的话语给了我力量,是同事真诚的微笑给了我鼓励,是家长无比的信任给了我信心。于是,在时间的雕刻下,昔日那分明的棱角已消失,往日那青春的冲动已溶解。今日,面对孩子,多了一份耐心,多了一份爱心,多了一份责任心。

  为了叶的事业,八年的如梭岁月中,有存在于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彷徨、困惑、悲观、甚至绝望。是苏霍姆林斯基让我明白了“教师一定要有自己的教育理想”,是李镇西让我明白了“让教师和学生过一种完整、幸福生活”,是刘铁芳让我明白了“教育需要教育本原的回归”。于是,在灰色和苍白的现实色彩中,总愿意去探寻一些明媚的色彩,并努力将这些色彩熏染开去,让灰色和苍白中出现一抹绯红。今日,即便是带着镣铐跳舞,也要力争在教育的舞台上舞出自己的舞姿。

  让我们为花的盛开、果的成熟忙碌着,耕耘着,默默地垂着叶的绿荫吧!

  最后衷心祝愿各位老师身体健康、工作顺利、家庭美满、生活幸福、天天开心、事事如意,祝愿我校学生心态更阳光、学业更优秀、特长更明显、口才更一流、视野更国际、素质更领袖。

  #拓展知识#发言稿写作技巧:

  一、从领导角度、统揽全局;

  二、搜集材料,分析综合;

  三、把握政策法规,体现行业特点;

  四、谋篇布局、讲究风格;

  五、反复修改、贴近听众。

  在教师座谈会上的发言稿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

  时间过得很快,这个学期又临近中考。作为九年级219、220班的英语教师,我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1、加强学生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

  开学初重申学习英语的有关规范内容,督促学生在思想上提高认识。平时,发现做得好的方面及时表扬,在班中树立榜样;发现不良现象及时纠正。在班上实行小组长负责制,每个小组选2至3名学习习惯较好,正义感较强的学生作为小组长,每位组长负责管理、帮助1至2名同组同学,包括课文背诵、单词听写、督促和检查作业等。

  思想方面,每个单元我都要利用一定的时间结合该单元内容进行爱国主义,环保意识,尊敬师长,爱护公物和学习英语的必要性及重要性等教育,让学生在成才的同时学会做人。上个月26日清晨当胡主任告知我小龙老师去世的噩耗时,我一下子不能接受,情绪非常低落,因他曾是我班七年级时的历史老师,我当时利用早课让学生全体起立默哀一分钟,并要求他们在体谅教师的辛苦,尊重教师的付出的同时平时加强锻炼,少吃垃圾食品,注意饮食平衡,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生感触很深。

  2、注意对他们的教育方法。

  采取鼓励与表扬相结合的方式,在课堂上、试卷和作业上,我总是告诉学生,“你是最棒的!”“你进步了。”“你的字写的真好看。”“你今天很认真!”等等。课堂上尽量控制好情绪,多微笑授课、讲解,并尽可能耐心重复重点难点,反复操练。

  3、讲求科目特点。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科,我要求学生多读、多背、多记单词,形式多样:课代表示范,组长指定同学上前表演,分组读,分角色练习等。同时适时适度进行表扬、鼓励。要求学生过关的内容,我通常自己先背一遍,示范一次,再带着他们重复一遍。这样,能跟着我的节奏走的学生越来越多。

  最后,祝大家工作顺利,在会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谢谢大家!

  在教师座谈会上的发言稿

  各位领导,各位家属:

  大家好!

  首先,我作为太中教职工的一名家属代表,感谢乡学区给了我们今天这样一次交流,座谈的机会,也感谢领导对我们教师及家属的关心。我和我的丈夫是太芝庙中学普通的教师。结婚几年来,我们是相互扶持,相敬如宾。在平时的生活中,我总是告诫自己,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来支持丈夫的工作,自觉做到不该问的不问,不该说的不说,用特殊的爱关心理解丈夫的工作。

  好妻子是丈夫的贤内助,能和丈夫分担忧愁,共度难关。我们常常一起讨论班级的管理方式,教学的看法。作为班主任的他,时时刻刻都挂念着他的学生。我们的住房离学生宿舍近晚上就寝后,无论天气多寒冷,他有多疲惫,一旦听闻寝室有什么风吹草动,他马上就会向寝室跑去。有时我开玩笑的说:“你干脆住男寝室算了”。偶尔,他有事请假,我就是他们班的临时班主任。看着他每天起早贪黑,工作辛苦。我只能在生活上多照顾,精神上多鼓励,行动上多支持。平时家里的事尽量不让丈夫伸手,工作上的事不让丈夫操心,互相包容,互相理解,做到多一分温暖,少一分冷漠;多一分关心,少一分埋怨。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

  我自己平时从不与人攀比,以一颗平常心对待我们的生活。曾经有朋友问我:“你们还呆在那个山窝窝教书?你买房了吗?你家有车吗?面对这样的问题,我只是一笑了之。不错,现在人们都在追求高品位的生活,但这不是幸福生活的全部。其实我们注重情趣,注重放松的心情,只要两个人的心在同一个高度和谐地振动,那就是幸福。

小学英语家长会发言稿篇10

毕业论文,是大学本科教学的最后1个环节。是对整个大学阶段学习的回顾与总结,是学生综合能力的体现,也是对学生的1次语言及相关科学研究的1次基本训练,因此,要求学生以高度认真负责的态度对待此项工作。

做好毕业论文的指导工作是整个大学教学和教育的重要和必要内容,也是理论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每1位教师都要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敬业精神投入到此项工作中去,指导学生顺利完成毕业论文任务。

2、毕业论文的阶段及要求(1)准备:学生可以自由选择研究范围(语言、文学、文化、社会问题、应用英语、经济、贸易、科技、社会生活等),但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对研究对象进行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来确定毕业论文题目。

(2)撰写提纲:学生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分析和研究所采集的资料的基础上,撰写毕业论文提纲。同时也要求每1位指导教师在学生形成毕业论文提纲前1定要与每位被指导的学生进行讨论,毕业论文提纲应尽量做到全面缜密,理顺所要论述内容,避免以后反复修改。

(3)第1稿:要求学生必须严格按照指导教师审定后的毕业论文提纲进行写作,不可自行其是,随意更换主题。第1稿完成以后,指导教师主要检查学生是否按照既定的提纲和思想在写作,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如学生采取不认真的态度,指导教师应对其提出严肃的批评教育,拒不接受者,指导教师有权提出相应的处理意见,或交学院毕业论文工作小组处理。如果指导教师不认真指导,随意放学生过关,以后阶段出现的问题由该教师本人负责。(5)第3稿:要求学生在文风、文章格式、修辞等方面有所提高。指导教师要对第3稿进行全面的审阅,并提出修改意见,以保证定稿打印时所有的错误和疏漏都得到更正,错误率控制在规定范围内。同时,教师还要提醒学生在打印前再校对,以保证尽可能地将正确的版本打印出来。

(6)毕业论文答辩:毕业论文的答辩是毕业论文工作的最后阶段,要求学生予以充分的准备和重视。论文答辩前,学生们必须充分熟悉论文,答辩时,要求学生能脱稿进行5~10分钟的毕业论文内容的陈述,并流利、准确地回答答辩委员提出的问题。在答辩过程中,参加答辩的教师要对答辩人的语言技能(语音、语法、词汇、语用)、口笔头能力、论文内容和答辩的表现进行认真纪录,客观公正地评分。

2、毕业论文的内容:

毕业论文的内容可以涉及语言知识、与语言有关的问题(如,语言教学、文化等)和相关专业的知识和内容(如经济、贸易、管理、市场营销等)。其他内容,须经论文审题小组集体审定。学生有选择的论文内容的自由,指导教师可以提出建议,但不能代替学生做出决定。论文内容要能反映社会和时代特征,具有理论价值或实践意义,有新颖性。论文可以对某个理论问题的探讨,也可以是实践问题的解决。论文不仅要反映学生的综合能力,而且要反映他们对相关问题的较为正确的论述,要有1定的独立见解。论文必须做到主题明确、论据清晰、内容具体而充实,切忌空谈。写翻译的论文,除实例分析外,还要提供原文的译文,以便弄清译论的依据。如果论文是实践性的,它必须提出1定的解决途径、方案。

3、毕业论文的评审:

指导教师在对论文评定成绩时,要参照学生的学习成绩、平时表现出的语言水平和专业8级考试的成绩,以正确衡量学生真实的语言和认识水平。指导教师对学生的毕业论文成绩提出异议,如不被采纳,可提交学院毕业论文工作小组商议和仲裁。指导教师如发现学生的毕业论文有抄袭现象,应及时向学生指出,学生若不接受批评,指导教师应提交到学院毕业论文工作小组处理,严重者取消论文资格。指导教师应杜绝送分的做法,也不可因个人原因影响对学生论文评价的客观性和公正性。4、论文的格式:

论文的规格:正文长度5,500—8,500单词。

使用的语言:英语

论文分题目、引言、正文、参考文献、致谢等部分。

引文要注明出处。直接引用要加引号,间接引文要以转述的方式出现。然后以括号把引文来源写清楚:(作者名,年份,引文所在页码)

论文正文部分:

1、题目大写,3号字,新时代罗马字,大写下面可写1个附标题,4号字;

2、作者名,5号字,班级,学号

3、指导教师名,5号字,职称

4、摘要:用300词,5号字,英文1页,中文1页

5、关键词:不能用专有名词,词与词之间空4格(或1个tab键),不加标点符号i.ii.iii.iV.V.Vi.Vii.Viii.iX.X.iii.1.1.1,1.1.2,1.1.3/2.1.1,2.1.2,2.1.3,/3.1.1.…

结论

7、参考文献(Bibliography):先英文,后中文

作者名,出版年月,文章名/书刊名,出版社,地点

9、致谢(acknowledgement)

5、毕业论文质量标准

(1)选题恰当、与毕业生的知识水平与认识能力相当;

(2)内容丰富、资料翔实、论证充分有力;

(3)观点正确、逻辑性强、无违反国家大政方针的观点;

(4)叙述清楚、层次清晰而丰富;(6)用词、造句、谋篇、布局等方面无明显失误,修辞错误率控制在2%。

英语毕业论文大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