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培训心得体会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05:15:08

大数据培训心得体会篇1

关键词 干部培训院校 用户需求导向 馆藏建设策略 分类号 G253.2

在我国,干部培训院校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类:单一型干部培训院校,指仅承担培训党政干部、公务员这一特殊群体的培训教学任务;多元型干部培训院校,指不但要承担干部培训任务,还要进行普通高校的招生和各类联合办学。随着近年来政府对干部培训任务的强化,干部培训院校及为其提供重要支持的院校图书馆也面临着非常大的挑战: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和时间提高干部培训效果是人们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单一型培训院校“只承担党政干部、公务员培训”这种比较单一的办学特性,决定了其可以集中精力思考干部培训的需求,通过提供针对性更强服务来提高培训效果。单一型干部培训院校图书馆的读者与高等院校图书馆及公共图书馆读者需求有着非常大的差别,这就决定其馆藏建设不能采用普通图书馆的建设模式,需要充分挖掘干部培训的信息需求,探讨适合自己实际情况的馆藏建设策略。

1 干部培训的信息需求分析

单一型干部培训院校图书馆读者是来参加培训的高级党政干部和从事干部培训教学的教师。干部培训和一般意义上的社会培训相似,都是根据现阶段和未来工作需要而进行的具有“查漏补缺”性质的教学。由于干部培训学员在校时间比较短,不可能像普通学历教育学生那样广泛涉猎某一个学科和专业的资料,对资源有严格的选择性和针对性。干部培训又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社会培训,干部培训面对的是各级党政干部这样一个特殊群体,一般都具有较高的学历、知识水平和政治素养,也有相当丰富的社会阅历和工作经验,其关心的问题与一般社会培训用户不同。干部培训的内容也往往涉及社会和政治热点、决策难点、工作顺利开展的智力和技术支持等方面。干部培训这种既不同于正规的学历教育,也不同于一般的社会培训的特点,决定了干部培训用户相对独特的信息需求。概括起来,该类信息需求主要具有如下特点:

1.1 以政策为核心内容的信息需求

党和政府通过制定和实施各项政策来实现对国家的管理和推动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各级领导需要充分理解和掌握这些政策。干部培训中,政策相关的培训也占据了非常大的比重。每当有新的重大政策出台,一般都会有相应的干部培训。干部培训政策方面的信息需求不但包括相关政策的权威原文,还包括各类政策执行细则、对政策理解的辅导资料、有关政策制定的发展状态以及执行情况、国内外与之相关的政策执行做法以及政策空白点信息、政策脱节点信息等。政策需求相关的信息还包括各类法律法规信息。法律是经过规范化,带有强制性的政策。随着依法治国进程的加速,全民的法律意识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各级领导也要依法执政才能保障其工作的顺利进行。各级领导需要掌握那些已经制定的法律、法规及其执行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以及国外相关法律的成果和进程等方面的信息。

1.2 信息需求的新颖性、动态性和系统性

当今社会,国际形势风云变化,国内也正处于经济和社会突飞猛进的发展时期,各种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各类有关国计民生的法律法规政策制定和更新的频率都非常快。因此,各级领导对于各类信息的新颖性有非常高的要求,需要掌握与现实关系密切的实践和理论的最新成果及相关信息。而且为了突出重点,顺利开展工作,各级党委政府都分阶段、分步骤进行相关的工作,每个阶段都有特别关注的内容,这就造成了各级领导信息需求的动态性,只有和各阶段主要任务相适应,才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另外,由于任何一项政策和工作开展的决策,尤其是重大决策,会牵涉到社会的方方面面,所需要的信息也需要对各个方面的信息有一个相对完整的了解,这是各级领导干部信息需求的系统性。这些信息需求势必会带到干部培训中来,这些需求也应该体现在干部培训学院图书馆的馆藏建设中。

1.3 信息需求的多层次性

干部培训用户信息需求的多层次性取决于干部培训内容的多层次性。从培训的内容分析,干部培训主要可以分为三大类:政治发展类培训,主要培训包括党的基本路线、党风政风相关内容、廉政建设等方面的内容;决策支持类培训,主要涉及各级领导干部进行科学决策需要的政策法规、国情省情以及本地具体情况、各类产业的发展情况等,包括战略性决策和战术性决策;工作发展类培训,主要涉及各级领导顺利开展工作所需要基本知识和技能,包括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法律、办公自动化知识等方面的内容。

2 用户需求导向的馆藏建设内容

基于以上对单一型干部培训院校图书馆信息需求特点的分析,笔者认为干部培训院校图书馆与普通学历教育院校图书馆虽然在两者“为院校教学科研服务”这一根本目标上相同,但是由于两者办学的根本目标和任务不同,决定着其承担的职能也有比较大的差异。学历教育院校图书馆由于其院校的“研究型”职能对馆藏学科资源完整性、稳定性要求比较高,资源类型则更强调是对知识内容较为成熟的图书、期刊等的采集和管理,而单一型干部培训院校图书馆则由于其“培训型”职能对馆藏资源的政策性、新颖性等要求较高,而对学科完整性、稳定性要求相对较弱。而且由于干部培训时间比较短,如果馆藏资源对用户需求满足的针对性不够,那么图书馆在干部培训中重要作用就很难发挥出来。单一型干部培训院校图书馆比普通学历教育类院校图书馆更需要强调用户需求导向。

根据前文论及的干部培训的三大类内容,干部培训院校图书馆业务发展类培训内容所需要的馆藏和普通学历教育院校图书馆的馆藏需求相似,馆藏建设所需要内容也差别不大,只是对实用性、新颖性和系统的要求更高一些。而对于政治发展和科学决策培训内容,则是干部培训院校所特别考虑的内容。美国管理学家赫伯特・西蒙提出的科学决策理论认为,科学的决策过程至少要包括4个步骤:①找出存在问题,确定决策目标;②拟定各种可行的可供选择的方案;③分析比较各备选方案,从中选出最合适的方案;④决策的执行。在该过程中,前三个步骤需要掌握决策所需要的各类信息资源,后一个步骤则需要获得决策执行效果等方面的反馈。为了使参加培训的领导干部在培训过程尽可能获得科学决策的相关信息,干部培训院校图书馆应该深入思考采集和管理哪些馆藏资源。

针对前三个步骤需要的信息,结合业务发展类培训的要求,干部培训学院图书馆应该重点采集以下4类资源:①履行决策职能所需的业务和科学文化知识

相关的资源。这部分资源具有长期稳定需求,内容上包括党建创新理论、法律法规、信息化技术、经济管理和实用科技知识等。除此之外,还应该包括名人传记、励志类文献、廉政建设相关史实案例等在内可供各级领导干部自身发展参考的资源。②国情、省情、市情和社会热点相关的文献资源。这些资源包括:反映国情、省情、市情的人口、文化、社会、经济等发展相关的统计数据、调查报告、论文著作等;反映当地文化传统、生活禁忌、民族民风等情况的著作(包括相关古籍);报刊、网络等媒体社会热点报道和分析;国家和地方制定的各类法律法规、行业规范和相关政策。③与当地省市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发展、历史传统等相似的国内省市以及国外情况,跟踪收集这些省市和地区发展过程中制定的政策、法律法规、所遇到的重大问题及解决方案和执行效果。④中间信息和灰色信息资源。中间信息是信息机构所产生、获取或拥有的源信息中尚未传播或者只在小范围、不稳定或不完全传播的公共信息。而灰色信息是指没有公开的、潜在的信息,或需要通过一些合法的、特定的渠道才能获取的信息。这类信息包括社会新闻、学术手稿、预印本、演讲稿、专题讲座、政府资助研究项目的主题报告,调研报告、对策建议、社会动态、经验总结等。

针对决策的第四个步骤,干部培训学院图书馆应该采集那些相关决策反馈的资源:①采集本地媒体、国内重要媒体以及国外媒体对于本地重大决策的深度报道和分析资料;②重视目前网络媒体及相关论坛产生的各类有关当前决策的讨论、评论、意见和建议等。

3 用户需求导向的馆藏资源建设策略

3.1 拓展决策支持类资源的采集渠道

由于决策支持类资源,诸如各类统计数据、政策法规、各类领导讲话指示、国情省情市情的介绍以及其他中间信息和灰色信息,通过一般的渠道获取比较困难,干部培训院校图书馆资源的采集必须在普通图书馆采购渠道基础上进行拓展。

3.1.1 利用传统渠道侧重采集决策支持和政策相关的信息资源 这里的传统渠道是指图书馆通过出版社、各类书商和数据库商获取公开文献的普通渠道。①利用传统渠道与政策类、管理类、法律类、统计类等专门出版社,比如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学习出版社、法律出版社、中国统计出版社等,与他们建立密切联系,跟踪相关出版动向,及时购买相关的纸制和数字文献资源;②注意收集与地方历史文化密切相关的文献资料,历代地方贤达著作及其作品的研究资料,与地方方言相关的文献资料,与本地经济、科研密切相关的文献资料;③密切跟踪政策相关或者决策支持相关的数据库产品的研制和开发,比如:“党的十七大报告专题数据库”、“人民日报全文数据库”、“参考消息全文数据库”、“中国动态经济信息库”、“邓小平理论研究全文文献数据库”、“学习时报全文数据库”、“领导决策与案例数据库”、“行政管理文献数据库”、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网的“国研报告数据库”“宏观经济报告数据库”、“行业经济报告数据库”等,并及时采购。如果经费不足,可以选择购买那些挖掘比较深入而且能够长期更新的数据库。

3.1.2 加大中间信息和灰色信息的采集力度 干部培训院校图书馆应该设有专门的工作人员来采集中间信息和灰色信息。①充分利用培训院校与接受培训的各级各机构培训干部之间的联系,与相关政府机构、新闻媒体、专业协会、行业协会、地方史志、党史研究整理部门等合作收集由这些机构产生的中间信息;②通过购买、索取复制或者自己录制的方式获得无版权要求或可获得版权的重要领导讲话、相关培训课程、会议、广播和电视媒体中重要领导和专家学者对于时政热点的分析;③对于政策法律法规类信息,除正规渠道获取外,还要充分借助互联网密切跟踪国家立法机关、相关部委,及时获取新政策和法律法规的新动向和研究进展;④注意收集网络灰色文献,比如地方政府网站、地方新闻、媒体资讯网、社会团体网站和旅游网站以及决策相关的数据、情况介绍等灰色资源;⑤设专人跟踪社会热点和重大决策出台后当地重要媒体(包括网络媒体)上出现各类评论、意见及建议之类的网络资源。

3.2 利用先进信息技术采集和组织馆藏资源

3.2.1 网络资源的采集技术 干部培训院校图书馆对于前文提及要获得网上的政策、法律法规以及网上各类灰色信息,单纯凭借人工浏览和查找是非常困难的,为了满足干部培训需求的新颖性、动态性,需要借助现有先进的信息技术:①充分利用现有各类搜索引擎,除Google、百度等主流搜索引擎及其主流搜索功能以外,还需要充分利用博客搜索引擎(如:souyu,有道等)、视频搜索(如:sogou视频搜索、看看吧视频搜索)、统计数据搜索(如:百度统计数据搜索)、新闻搜索(如:有道热闻搜索)以及Google趋势搜索以及百度法律搜索等。调研熟悉各类搜索引擎,分析其侧重点和优势,将其应用于灰色文献采集中;②对于那些锁定的目标网站,则可以采用tRS网络信息雷达系统这类较为完善的商业系统,来实时监控和采集目标网站内容的变化,并自动收集和整理,也可以采用网络跟踪犬(X-Dog)之类的网站跟踪软件跟踪其变化。对于提供了各类RSS提要的网站,还可以采用RSS阅读器跟踪获取;③对于中间信息,培训院校图书馆可以与其他机构建立网络协作系统,利用互联网建立交流服务平台供各个机构自己采访到的中间信息。

3.2.2 数字馆藏组织技术 对于采集到的数字资源、自己数字化的资源或者从本校教工以及培训学员那里征集到数字资源,只有有效地组织,才能方便地被培训干部用户使用,这也需要充分利用现有软件和技术:①利用开放源代码的数字资源管理软件DSpace、Fedora等构建机构仓储库对数字资源进行高效的组织和管理,也可以利用mySQL等数据库管理软件自主设计虚拟网络馆藏或特色数据库以组织这些资源(比如:甘肃省行政学院构建的省情资料索引专题数据库、构建和谐社会专题数据库);②利用知识深度标引技术,突破原有的只对文献的描述,对文献的具体内容,如概念定义、统计数据、图表进行深度标引,对于经典原著则进行全文标引,便于培训干部和培训教师的知识搜索需求;③将从各级统计部门、农业部门、经济部门、社会保障部门和专业数据协会等处获得各类数据,利用数据集管理的相关技术建立数据集,满足用户对数据分析的需求;④利用oai、Z39,50及SRU/SRw、openURL等资源互操作协议将从各种途径获得的数字资源与本馆原有书目资源等进行整合,提供统一的检索;⑤利用模糊查询技术、语义本体,借助于maX技术实现用户检索数字馆藏时的自动提示、自动补充和查询趋势分析,方便用户检索使用数字馆藏。

3.3 根据干部培训需求动态补充调整馆藏资源

大数据培训心得体会篇2

1.加强教育培训师资人才的管理

建设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永远是教学发展的核心重点。没有高质量的教官队伍,再完美的教学设计,再领先的教学理念,再先进的教育技术对民警培训工作都将是无意义的。1.努力建设高水平的教官队伍。要结合本地区的公安工作特点和优势,设定教官等级和准入制度,提高教官待遇标准,吸引高质人才进入教官队伍。要使“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真正成为教官队伍建设的核心理念,就必须设定教官等级和准入制度,提高教官待遇标准。教官水平决定在训民警水平,教官素质决定在训民警素质,教官知识能力决定在训民警知识能力。要在晋职晋级、工资待遇等方面,制定稳定的奖优赏优政策制度。这是教官队伍建设中吸引人才、稳定队伍、提高水平的战略方向。注重教官在职培训和继续教育,促进教学水平可持续发展。承担培训任务的教学机构,可通过理论和实战集训,组队深入基层所队调研,开辟新知识新技能“第二课堂”,广泛开展警务技能研讨会、研讨班等方法,不断提升教官的知识能力和教学训练水平。建立健全教官在职培训、继续教育的评估机制,正确引导教官通过“终身学习”模式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和教学水平。对拒不参与继续教育,或在职培训效果不佳,教学脱离公安实践的教官要予以淘汰。2.优化教官知识结构。教官要能够运用教育技术,掌握学科最新进展,把握政策导向,组织领导团队开展教学工作。要避免教官只懂警务实战技术,不懂课程研发;只能具体操作、不能教学设计;只会动作示范、不会讲解传授。要鼓励教官突出自身专长,优化知识结构,努力自主研发课程,设计教学,不断提升教学水平。还要搭建学术专业平台,鼓励支持教官开展警务实战理论和实操的学术研究和学术争鸣。随着近些年来全国各地公安机关开展全警大练兵、苦练基本功等活动不断深入,各地培训机构的实战教学水平迅速提高,经验日趋成熟。要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迎潮冲浪,将自己优秀的警务实战教官打造成“掌门人”级别的教学精英,从而在警务实战教学、学术领域打上自身独有的“烙印”,将警务实战教学推向新的高度。

2.加强教育培训资源配置管理

教育培训资源配置的管理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公安教育培训质量。教育培训教学资源可以理解为一切可以利用于教育、教学的物质条件、自然条件、社会条件以及媒体条件,是教学材料与信息的来源。当代教育心理学认为,在现代教育培训中,教师和学生也是教学资源,包括教师资源、学生资源、课程资源和装备资源等四大方面。1.师生资源公安教育培训长期以来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教师的理论知识丰富而学员的实战经验丰富。虽然经过多年的轮岗、选调,一些教育培训机构的这个问题已经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但仍没有根本解决。其主要原因是没有重视学生资源是教育培训的重要资源之一。为此我们建议:一是临时延聘专家型教师。但临时延聘专家型教师是在教学任务下达时间短、警种专业教学特殊等情形下的一种无奈之举,难以确保教学质量和教学的一贯性、连续性。二是开放互动课堂。开放互动课堂是由教师进行理论讲解,而由实战经验丰富、表达能力良好的优秀学员进行典型案例讲解或模拟实战演示。现代教育心理学认为,精通实操(战)远远不够,只有上升到潜意识中的实战理念,才能在千变万化的环境、情境中应变自如。而从实战上升到理念,需要教师的高度总结、概括、升华。2.课程资源目前在公安教育培训工作中,课程开发、研发、创新热度高,课程资源积累、共享、开放忽视多,造成重复开发、研发、创新,造成大量的、不必要的、本来就稀缺的教学资源浪费。为此我们建议:一是建立健全公安教育培训课程资源库。从省部级机构到基层公安教育培训机构,都应建立健全公安教育培训课程资源库。公安教育培训课程资源库应包括教案、讲义、课件等图文材料,也包括视频、音频等课程媒体材料。经典的公安教育培训课程资源库,可通过定期的评比入选、更新。优秀的新研发、新创新课程优先入库。课程资源库在内部应完全公开、全部共享。二是建立健全公安教育培训课程辅助资源库。对公安教育培训课程的教案、讲义、课件等研发可能需要使用的文稿、书籍、图片,以及经典实战案例、视音频资料(的可设立访问等级)等,建立较为完善、全面的课程辅助资源库。课程辅助资源库的建立,可以极大方便教师特别是基层教官根据需要研发、更新课程内容,而不会将宝贵的备课时间用在寻找、搜索具体素材方面。3.装备资源目前,我国公安教育培训工作仍处于初级起步的发展阶段。虽然上级对公安教育培训多年投入了大量建设资金,但教育训练基地硬件建设装备资源发展仍处于滞后状况,影响了公安教育训练工作的上层次,上水平。

3.坚持广泛调研与科学设置课程相结合

要进一步加强教育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公安教育培训工作谋求新发展的措施和途径,就必须找准公安教育培训工作与公安实际的结合点和切入点,从而推动教育培训工作向纵深发展。而采取各种有效形式开展全方位的调查研究,则是极为有效的工作方式。一是深入基层所队代职调研。教育培训机构教官,必须带有明确的调研课题或课程研发方向深入基层所队代职调研。由于教育培训机构派员深入基层调研与轮岗交流有着本质的不同,根据我们的实际经验,建议教官调研者可任基层所队临时副职,以便于教官调研者能同时调研基层所队领导和普通警员实际警务工作的真实情况、面临的真实问题,从而研发出更受基层欢迎的、更贴近基层警务实际的教育培训课程。二是课堂调查问卷。在教育培训期间,应定期不定期地开展问卷调查,广泛听取参训民警的意见和建议。既可对授课教官的水平能力进行正确评估,也能便捷获知基层的课程培训需求。三是利用内部网站、办公自动化系统广泛征求基层单位和基层民警意见。四是加强与科研单位和上级训练部门的沟通。为把握国内外教育培训动态,了解当前和将来公安民警应对新形势和新局面所必须具备的前沿理念和前沿知识,应广泛加强与有关科研单位和上及训练部门的沟通联系。五是加强教学交流。加强与省内外相关教育培训单位的横向交流,可以掌握教育培训发展动态,更新教育培训理念,学习好的做法,进一步拓宽自己的工作思路。通过调研和交流,促进培训机构掌握基层警务真实情况,了解实际需求,从而把握重点,创新思维,更新理念,将调研中吸取的意见建议和发现的问题,融入到新的教育培训课程之中,采取更加科学的教学训练方法,优化教学手段,积极探索适应形势发展和基层工作需要的“科学、实用、高效、规范”的训练新机制,逐步实现警务实战训练活动的规范化、制度化,实现教育训练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转变,确保培训实效。

4.在课程设置中贯彻教育培训理念

当代教育心理学认为,特殊职业从业人员并非是天生就有特殊能力的人,而是由“普通人”通过专业训练设计和培养出来的。对于警务工作来说,警察强于普通人的力量更多来自于专门的警察装备和专业的警察训练。当今发达国家的警察教育培训,教给学员的不仅是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传输诸多先进的警务理念并贯穿培训始终,直接影响着他们以后的警务生涯,从而内化为执法理念。为此,要坚决将教育培训理念贯彻到课程设置并落实到教育培训之中。将先进的教学设计、先进的教育培训理念、先进的专业教育心理学方法加以科学整合,将会培训出具有优秀执法理念的警务工作者。

5.坚持纪律教育与职业精神的培养

“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要把政法干部队伍建设成为一支党和人民放心的、能够担当重任的高素质的队伍,一支忠诚可靠、纪律严明、作风过硬、秉公执法、训练有素、业务精通的队伍,就必须将综合职业道德培养、综合职业精神养成与理论、实战教育培训有机地结合起来。“所谓职业道德,就是同人们的职业活动紧密联系的、具有自身职业特征的道德准则、规范的总和。”“人民警察职业道德是指警察在工作中应该遵守的,以社会舆论和内心信念来维持的,调整警察各种职业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以及警察个人在工作中表现出来的道德品质状况。”根据当代后现代主义、人本主义、建构主义心理学相关观点,警察综合职业道德培养、综合职业精神养成是一个长期综合过程。必须遵循他律时期、自律时期和价值目标形成时期等三大发展形成时期的特点,耐心而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培训。为此,教育培训应相应地分三个阶段进行,即主体形成阶段——主体反思阶段——主体自觉阶段,从而完成从他律到自律的过程,从而完成真正意义上的警察综合职业道德培养、综合职业精神养成。

6.加强教育培训工作的战略前瞻性研究

只有理念上的创新,才有实践上的创新;只有战略上的前瞻,才有实际上的推进。新时期的公安教育培训工作必须敏锐把握时展趋势,树立符合不断发展的警务实际要求的培训新理念。1.教育培训管理者要立足实际,加强战略前瞻性研究,引领公安教育培训工作的发展。战略性前瞻研究,是把握未来发展、把握时代脉搏、把握发展趋势的研究,但要立足当今、不能好高骛远。一是知识上要与现代科技进展——特别是当代教育心理学、教育技术学等学科——保持同步;二是建立健全警务教育培训大数据系统,综合科学分析,完善优化公安教育培训课程体系。2.加强教育培训工作的战略前瞻性研究,是公安教育培训工作创新的必要前提和必由之路。其特点是分析过去、探索发展,立足当前、预见未来,依据进展、把握趋势。要创新公安教育培训工作,教育管理者和管理部门,就必须加强教育培训工作的战略前瞻性研究。

二、当代教育心理学最新进展对民警教育培训课程设计的启示

课程设计,指拟定一门课程的组织形式和组织结构。课程设计决定于两种不同层次的课程编制的决策。广义的层次包括基本的价值选择,具体的层次包括技术上的安排和课程要素的实施。课程设计包括两个层面:一是侧重于技术层面,即课程设计是课程工作者从事的一切活动,包括他对达成课程目标所需的各种因素、技术和程序,进行构想、计划、选择的慎思过程;另一个层面更为侧重具体设计前的理论研究和准备。也就是说,课程设计是指教育机构的专家学者对课程的研究并拟订出课程学习方案,拟订教育教学的目的任务,确定选材范围和教学科目,编写教科书等,为决策部门服务。(一)公安教育培训课程设计要根据教育培训内容、对象选择匹配的价值取向现代教育心理学各学术流派对课程设计的价值取向不尽相同。学术理性主义取向主张学校课程的主要功能,是通过最有价值的学科的教学增强个体的认知能力,重点强调知识、技能和各种学科的价值,倾向于教师为中心,重视以讲解的方式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揭示价值观;认知过程取向强调学生学会如何学习的必要技能和过程,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和教师为中心相结合,强调学生的心理发展;人本主义取向主张学校课程,应该向学生提供有利于促进人的发展的经验,强调学生学习活动过程,认为学校课程应当为增强个体的自我概念以达到自我实现提供机会。为此,教师必须提供一个有利的情境,以促进学习者的自我学习;社会重建主义取向强调学校在社会改造中的作用,要使社会成为更加理想的社会,在课程中就要表现社会需要、社会问题、现实的理想和未来的憧憬,帮助学生通过小组活动、小组讨论和社会调查等参与到社会的结构与管理之中。社会重建主义取向不仅强调学生能够适应社会,而且还要具有改造社会的意识和本领;科技取向强调运用各种设备和媒体,确定更有效的方法完成事先所期望的任务。而在内容的选择和组织上,科技取向常常运用其它课程取向的观点。各种课程设计价值取向各有优缺点。公安教育培训课程设计,应根据教育培训内容、对象选择匹配的价值取向。比如系统理论课程设计,总体课程设计可依据理论体系以科目为中心进行设计,使系统理论体系层级叙述完备、框架构成逻辑性强;在重点知识点讲述上,应采取以学习者为中心进行设计,以调动学习兴趣、记住重点、掌握难点;在知识理论难点上,以解决问题为中心进行课程设计,力透难点。(二)公安教育培训课程设计要以教学效果最优化为导向受后现代主义、人本主义、构建主义教育心理学影响,当代课程设计价值取向更多地倾向于多种取向的综合。公安教育培训课程设计,应采取多种整合或综合优势的取向,兼顾系统的学科内容、学员与公安工作实际的需求,以使设计出的课程能够发挥更全面的功能、获得最好教学效果。单一形式的教育培训课程设计不可取,但亦不能因为热衷于跟潮流、多取向而忽略教育培训的宗旨。公安教育培训课程设计必须以教学效果最优化为导向。

三、当代教育心理学新进展对民警教育培训技术发展的启示

教育技术是通过创造、使用、管理适当的技术性的过程和资源,以促进学习和提高绩效的研究与符合伦理道德的实践。受构建主义、人本主义、后现代主义教育心理学理念影响,现代教育技术、教育实验技术日新月异,而许多心理学实验技术已经证实可以走出实验室而广为教育工作者采用。如设计型实验或设计型研究、心理学网络实验和测量技术、交互式学习技术、学习兴趣的任务内测量技术、认知负荷测定技术、概念图与图论测量技术等。而大数据综合分析整合技术、多价值取向教育技术则必将是未来教育技术学实际应用的大趋势。(一)大数据分析整合技术是宏观教育技术发展的热点趋势大数据(bigdata),或称巨量资料、海量数据,指的是所涉及的资料量规模巨大到无法透过目前主流软件工具,在合理时间内达到撷取、管理、处理、并整理成为帮助企业经营决策更积极目的的资讯。大数据是目前最火爆、最前沿的科技界概念。大数据的特点为4个“V”——Volume、Variety、Value、Velocity。即:第一,数据体量巨大。从tB级别,跃升到pB、eB级别,甚至达到“恐怖”的DB、nB级别;第二,数据类型繁多;第三,价值密度低,分析整合价值、商业价值高;第四,处理速度快。根据以上,我们建立公安教育培训的大数据系统的优点将是多方面的。1.建立公安教育培训的大数据系统可以保存完整历史培训档案大数据特点之一就是数据体量庞大而价值密度低。由于大量的阶段性价值淹没在海量数据之中,许多数据或许目前看不出价值,但若干时间之后都成为弥足珍贵的历史数据、历史史料。建立公安教育培训的大数据系统,仅需要一个数据库服务器和海量数据硬盘阵列,及时输入上课信息即可简单组建。当然,许多目前看来非常琐碎的信息,譬如:学员出生日期、籍贯、学历、培训经历等身份简历信息、授课教官的身份简历信息、上课情况、教案、讲义、课件、上课视音频文件、学员因公负伤或牺牲情况、学员获奖晋升情况、学员工作差错处分情况等等,都可输入大数据系统。目前看来越琐碎越普通细节的相关信息,越具有历史保存和未来分析价值。2.建立公安教育培训的大数据系统是分析目前公安教育培训现状的有力工具基于公安教育培训的大数据系统的分析结论,将是分析公安教育培训现状的最权威的报告。由于大数据体量巨大、数据种类繁多齐全,基于公安教育培训的大数据系统既可分析诸于教育培训与受训学员立功授奖、受伤牺牲、差错事故的关系,亦可从长远角度分析受训学员家庭子女因素对教育培训效果的影响,还可分析整合多因素、多技术对教育培训工作的综合影响等等,从而可以对当前的教育培训效果作出科学权威评估和评价。3.建立公安教育培训的大数据系统是开展公安教育培训前瞻性研究的依据由于公安教育培训的大数据系统的分析结论的科学性、权威性,对当前的教育培训工作的合理内核和存在问题进行真实展现,从而成为公安教育培训前瞻性研究的最科学、最权威的依据。(二)多价值取向教学技术是课堂教育技术发展的未来趋势受后现代主义、人本主义和构建主义教育心理学影响,当代课堂教学技术更多地倾向于多种价值取向的综合。无论是警务理论教学还是警务实战教学,每节课程都不可能是完全意义上的绝对单纯内容教学,所以也不应该采取特定价值取向的教学技术。1.课堂教学技术的价值取向应以最佳教学效果为目标教学,包涵“教”与“学”两方面概念。最佳教学效果,就是教的好、学的佳的理想教育状态。各种教育心理学流派的教育技术价值取向各有优缺点。公安教育培训的课堂教学技术,应根据教育培训内容、培训对象选择合理的价值取向。比如手枪应用射击教学,总体课堂教学可依据以科目为中心进行开展;在手枪应用射击实战理念讲述上,应采取以学习者为中心进行教学,采取实战案例法教学技术;在应用射击难点上,以解决问题为中心开展教学,体验实操实练。2.课堂教学技术的价值取向应与教官教学艺术相统一由于各个教官知识阅历、气质类型、表达艺术不尽相同,课堂教学艺术不可能完全一致。即使教学内容完全一致的课堂教学,不同的教官不可能采取或使用完全一致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技术。教育培训理念的核心是有效教学,有效教学的核心是教学效益。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官个体差异性是授课方式方法和教学技术生动化、多样化的有力保障。但只有将教学科学上升到教学艺术,才是“教”、“学”的最高境界。而前提是,课堂教学技术的价值取向与教官教学艺术完美统一、完美合一。

四、当代教育心理学新进展对民警教育培训理论教学的启示

当前民警教育培训理论教学范围十分宽泛,主要包括政治理论、法律法规、公安业务、职业道德与纪律作风、警察礼仪、心理健康等内容,教学重点一般集中在法律基础知识、公安业务知识、执法规范化、和谐警民关系、公安信息化、群众工作能力、廉政教育、保密教育、现场保护及证据意识和提取证据能力等方面,范围宽泛,内容丰富。依据当代教育心理学最新进展及发达国家警务理念未来发展趋势,我们认为警务理论教学未来趋向于整合成“一个素质、两个理念”为主体内容的综合教学模式。“一个素质”,指的是现代警察综合职业素质。现代警察综合职业素质教育内容主要包括:政治理论、法律法规、公安业务、职业道德与纪律作风、心理健康、公安信息化、群众工作能力、廉政教育、保密教育、现场保护及证据意识和提取证据能力等;“两个理念”,指的是执法规范化理念、服务职业对象理念,教育内容主要包括:法律法规、公安业务、职业道德与纪律作风、警察礼仪、执法规范化、和谐警民关系、群众工作能力、廉政教育、保密教育等。“一个素质、两个理念”的教学内容有交叉重叠,但在教学设计、教学方向上有差异。现代警察综合职业素质是人民警察对自我、自我职业的必备道德和必备素质的认同、认可;执法规范化理念、服务职业对象理念是人民警察在对自我、自我职业的必备道德和必备素质的认同、认可的基础上,自觉履行职务与义务、限制性行使权力的认同和认可。

五、当代教育心理学新进展对民警教育培训实战教学的启示

大数据培训心得体会篇3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本次调查研究共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对象为2010级和2011级浙江双语班学员。浙江双语班共有学员1233人,对其下发问卷354份。问卷根据学员汉语水平分层次发放,其中初级班132人,中级班134人,高级班88人,被调查人数占全部人数的28.71%,回收率为100%。调查问卷在课题组指导下现场完成,有效率为100%。在问卷整理过程中,有21名学员由于语言能力问题,把单项选择当成多项选择回答,他们的问卷在统计中作删除处理。第二阶段调查主要对阿克苏地区的库车、新和、温宿3个县的7所初中、小学的218名双语教师进行问卷和访谈。问卷共发放218份,回收212份,回收率为97.24%,回收问卷全部有效。

两次问卷调查内容的重点不同,对浙江双语班学员的问卷侧重了解他们对双语培训的需求和困难,对学校在职双语教师的问卷侧重了解他们对实施双语教育的困惑。

二、调查内容和结果分析

新疆地区的双语教育为“少数民族学校中使用汉语教授数学、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等学科内容的教育”[1]。浙江双语班是针对阿克苏地区所有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全员培训,旨在让全部符合条件的教师通过接受两年脱产的双语培训,能成为一名双语教师,改用汉语教授数学、物理和化学等学科。为此,笔者的调查从教师培训成长的角度着手,侧重从学习动力、方法、困难等方面展开。

1.教师参加双语培训的动力

学习动机,可分为内部学习动机和外部学习动机。内部学习动机是指个体对学习活动本身发生兴趣而产生的一种学习动机,学习的推动力主要来自个体内部。外部的学习动机是指在学习活动以外的诱因激发出来的动机,它是由外部的一些刺激人为地影响学习者产生的一种学习动力。在问卷中,笔者对浙江双语班学员参加培训的动机的动力源进行了探究与合理的分析。

(1)内部动力

对于浙江双语班参加双语教师培训的内部动力源,笔者从学习汉语的“兴趣”、培训过程中的“乐趣”、学习者自身对汉语学习的“求知欲”,以及是否相信自己“能学好汉语”四个方面出发进行调查。数据表明,学员对学好汉语表现出很高的“一致性”。98.87%的学员“想学好汉语”,72.88%的学员表示“能学好汉语”。这说明从2010年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后,新疆中小学教师对少数民族地区将全面实施双语教育的精神已全面领会,并在思想上已认同“通过双语培训使自己成为一名双语教师”的举措。

但高度的一致性并不能真正说明参训教师的学习已完全达到自发程度,在学习培训过程中,学员时常会出现言行不一的现象。如学员寒假作业完成情况统计的数据中,68.1%的学员没有完成读写作业,35.3%的学员没有完成听力作业,认真完成口语、听力、读写的学员分别只有32.1%、30.6%、12.9%。以上数据说明,教师群体作为一个有知识的群体,“明理”显得容易,但要认识转化为行动,还是要依靠引导与激励。

(2)外部动力

双语培训作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更多地反映着社会对教师的要求,而不是教师作为个体自身求知的反映。所以,外部动力对教师的培训学习似乎更有意义。数据表明,教师参加双语培训的压力是非常大的,这些压力有的来自自身,但更多的是来自周边环境,如社会、学校和家庭。有72.32%的学员参加培训是想得到双语合格证;有98.02%的学员认为培训要有合格奖励的机制,这样做可以产生正强化,也有利于培训质量的提高。

(3)培训学习动力分析

综合调查问卷的数据和访谈情况表明,虽然争当合格双语教师已成为绝大多数浙江双语班学员的共识,但从学习的实际行动看,培训学习动力还不够。尚有8.76%的学员参加培训属于被学校派遣学习,出于无奈,学习起来“随大流,没有动力”。因此,建立合理且有效的培训激励机制是保证培训进程、提高培训质量的重要手段。同时,在建立培训激励机制的方法上,要形成教育行政部门、学员所在学校、培训院校的多方参与,政策激励,教师考核、考评以及培训评价要多方联动,使外部动力的正强化和教师成长的内部需要相结合,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2.汉语学习的方法

中小学教师双语培训的方法与模式应得到关注。为了解受训教师期待的培训模式和在学习汉语过程中的重点、难点,笔者就“培训类型”“培训评价”“学习的重点与难点”“学习方法”等问题进行了调查。

(1)关于培训模式与评价

关于“怎样的培训类型更有利于少数民族地区教师双语培训”,学员比较一致地认为,到汉族学校实习的方法效果会明显,其次才是脱产两年的培训(见表1)。

在访谈中,校长们还谈及了当前培训的主要问题是没有良好的学习环境,认为去浙江、上海等地培训比在本地培训更有效,因为环境不一样。同样道理,校本培训的效果就更有限了,但如果到本地的汉族学校实习培训,效果就会超过一般的脱产培训。

关于“用什么样的评价标准来衡量培训学员的水平”,数据表明,有81.31%的被访者认为中国汉语水平考试(HSK)成绩代表不了学员参加培训后的真实水平(见表2)。有的教师HSK考试已达到八级,但汉语教学的能力仍然没有什么进步。这与学者李泽林提出的“双语教师培训≠HSK等级考试”相一致。这也充分说明,在双语教育的一线,教师和培训班学员已十分明确“双语教师培训的基础是汉语言学习,但绝非等同于汉语水平考试或普通话培训”[2]这一道理。

(2)对学习难点与方法的认识

在汉语课程的学习上,笔者对调查数据按难易程度不同赋值统计的方法进行分析(见表3),大部分学员认为最重要的学科是“口语”,一些学员能听懂教师和同学的话,但复述起来就十分困难,至于专业汉语概念的复述,难度就显得更高了。因此,笔者认为,在教学上要增加口语课时,并不断创造让学员开口说话的情境。对于参加培训的新学员,还要注意发音的训练。

开口说话是学习第二语言和应用第二语言的最好方法。一些学习成功的学员在访谈中告诉笔者:他们成功的方法是“生活中,与汉族人大胆交谈;学习上,坚持预习和复习;遇到疑惑,通过汉语沟通解决”。

3.学习过程中的困难

民族教师学习汉语的困难较多,有学习者自身的困难,也有工作生活环境中的困难(见表4)。浙江双语班学员面向的是35周岁以下的中小学教师,其中85.31%的人已婚并有子女,工作和学习的矛盾突出。另外,第二语言学习存在相对的关键期,过了关键期语言学习会变得困难。一般来说,超过17周岁再学习一门外语,无论怎样训练都不可能把它当作母语来使用了[3]。浙江双语班大多数学员在26周岁以上,已失去了最佳语言学习期,学好汉语尤其艰难。下面主要从学员的视角分析他们学习的主要困难。

(1)学习环境问题

浙江双语班在培训期间,常有学员因家庭困难(如亲属生病、孩子上学等)而影响学习。笔者在调查中设计了“目前影响您培训学习的主要因素或困难”的问题,让学员根据困难程度排序,答案却是“没有学习语言环境”排在第一(见表4)。在统计时,笔者还专门对汉语水平高的班级和汉语水平低的班级进行对比,结果完全吻合。这充分说明,在培训院校内,汉语言环境已成为制约学员培训学习的最大障碍。

语言学习只有在适当的环境中才会产生效果,这些环境既包括课堂教学有意识创设的环境,也包括课堂教学以外的生活环境。学习者在一定环境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同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才能获得相应的知识技能[4]。因此,当前浙江双语班学员对学习环境的认识和期待,是培训院校值得重视的一个问题。

(2)存在心理压力

在实际调查中发现,教师对能否从民族语言教学转型为汉语言教学所形成的心理压力应受到关注。如表4所示,“家庭困难”和“担心受训后不能胜任双语教学的心理焦虑”分值十分接近。一般认为,家庭困难可以物化,且容易克服和解决。而对将来汉语教学的“心理焦虑”是精神上的,它不仅会影响学员在校的培训学习,还会影响今后的工作和生活。

三、几点建议

根据调查问卷和访谈的数据分析,阿克苏地区在双语教育的实施和双语教师的培训上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为进一步改进培训方法、提高培训质量、推进双语教育创造了条件。

第一,要重视加强培训学员的政治思想教育,增强他们的师德素养,提高作为人民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成长需要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否则就会产生混日子的思想。教师只有把实施双语教育看成是国家兴旺、民族进步的大事,才会形成“学习汉语”的内部动力。

第二,建立健全双语培训的激励机制,强化外部动力的作用。一方面要政策到位,目标明确,对刻苦学习、成绩显著的学员进行重奖。另一方面,要建立教育行政部门、培训院校、学员所在学校齐抓共管的督查机制,加强学习过程中各环节的管理。

第三,完善双语培训的课程计划,进一步突出教学重点的难点。要积极创造条件,营造良好的汉语学习环境。在师资和设施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采用小班化的课堂教学。

第四,顺应成人学习的特点,关心学员的学习和生活,最大限度地消除他们因工学矛盾而引起的后顾之忧。要注重对学员心理疏导,关心他们的心理健康。

第五,积极探索双语培训的评价模式,改变只以汉语水平考试为唯一标准的评价方式,采用口语交流、课堂教学模拟和综合考试相结合的评价方法。评价还要关注让学员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成功的乐趣,从而形成想学汉语、学好汉语的内驱力。

本文系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2011年度立项课题“浙江援助阿克苏地区少数民族双语教师国家通用语言培训的实证研究”(课题编号ZC125-02)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李儒忠.新疆双语教育的界定[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10(4).

[2]李泽林.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双语教师培训政策研究[J].民族教育研究,2010(2).

[3]陈宝国,彭聃龄.语言习得的关键期及其对教育的启示[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1(1).

大数据培训心得体会篇4

关键词:大数据;考研培训机构;内部控制

1977年,我国正式恢复高考,并实施公费培养在校大学生的精英制度,大学毕业生实行国家分配。行至1993年,我国部分高等院校开始接收自费生(赞助生),此时,高等教育走下象牙塔,全国高中毕业生的升学率呈几何变化,其波及效应使大学毕业生含金量和就业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大学生自主择业成为主流。1998年,受亚洲金融危机影响,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日趋严峻。“大多数公司,尤其是多数的中小型企业,投资步伐放缓。并且影响了欧、美、日等国的投资者对投资亚洲也包括中国在内的信心”。为了缓解经济危机引发的就业压力和扩大内需,我国政府制定了高校扩招政策。“2000年以后,国家为进一步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实现高等教育的全面推广,我国对大学生扩招比例又进行了上调,扩招幅度高达38.16%。”截止到2017年,全国高校计划招生人数高达735.119万人。高校大规模扩招的续曲是考研大军的急剧膨胀。据教育部的《2018全国研究生招生数据调查报告》,2017、2018年研究生报名人数实现两连涨。2017年研究生报名人数201万人,2018年增幅18.4%,达到238万人。在这千军万马争过考研独木桥的过程中,考研的衍生产品———考研培训机构也如雨后春笋般地生长起来。考研培训机构的增加,随之而来的是考研培训机构的质量管理和行为规范等问题的出现,特别是考研培训机构内部控制措施的提升和科学化。面对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和快速扩大的考研培训市场,传统的内部控制方法屡屡表现出与现代教育培训机构发展不相适应的窘境。亟须“可通过对内部控制体系目标设定的创新和要素的完善,达到适应教育培训机构长远、快速、健康发展的要求。”2018年1月24日,人民日报以“民办教育培训机构野蛮生长需加以规范”为标题的报告,为培训机构规范化和科学化管理吹响了号角。同时,大数据的应用为考研培训机构规范化管理提供了更科学的可操作方法。

一、内部控制基本理论及其政策导向

现代内部控制理论的产生与实践在西方已有近百年的历史,以美国、加拿大、英国为代表的三大内部控制框架体系为主流。内部控制的基本目的是纠错去弊,防范企业风险和处理好企业的借鉴与创新、继承与发扬之间的关系。(一)内部控制基本理论和目的。1934年,在美国《证券交易法》中出现了“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概念。在这部《证券交易法》中,将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定义为“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是指由发行人的首席执行官和财务官或履行类似职能的人设计或处于其监督之下,由董事会、管理层和其他人员实施的,为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和根据一般公认会计原则编制财务报表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即内部控制是企业在自我调节和自我约束方面的内在机制,是企业各层员工共同实施以保证企业基本目标实现的一系列控制活动。内部控制的目的是为了保护企业的资产安全与完整性,确保财务会计信息和管理信息的真实可靠性,保证企业经营效率和效果及遵循国家法律法规和接受政府等部门的监管。由于不同的企业、行业、各种单位社团的经济活动不同以及经济形势的变化,影响企业发展的内外部风险也会不同。而有效地实施内部控制,不但会避免寻租和搭便车行为,同时也会增强企业对风险的抵抗能力,推动考研培训机构的管理创新,实现传统考研培训机构向现代化考研培训机构的飞跃。(二)内部控制的政策导向。内部控制的政策导向是以企业风险管理为主,提醒不同领域、不同类型的企业在运营过程中加强风险控制意识,关注企业经营中供应链的关联性和风险的波及效应。大数据时代,为企业内部控制提供了一定的信息保障,为企业“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中,企业建立与实施有效的内部控制,应当包括环境、风险、控制过程、信息与沟通、监督等五要素”的理念提供了可能。

二、广州市某考研培训机构内部控制现状

(一)广州市某考研培训机构基本情况。广州市某考研培训机构成立于1999年,注册资金500万人,从业人员约60人。经过近二十年的努力,该考研培训机构品牌综合实力已经形成,是其所在地区最出名的四大考研培训机构之一,特别是在英语、数学及政治等考研辅导领域均有一定的权威性。其签约的培训教师中,不仅有名师,还有考研辅导行业最红的数学教师等。其学员不仅遍布广州市的12个区,还有来自佛山市、清远市、江门市及肇庆市的部分学员。随着该考研培训机构业务量的扩大和资金流的增加,考研培训市场竞争的激烈和考研门槛的提高,其内部控制也逐渐被提到议事日程,日益受到培训机构投资者和管理者的重视。(二)亟须收支环节的控制制度。广州某考研培训机构的客户主要是在校大学生和应往届毕业生,大部分前来参加考研培训的学员支付学费方式以现金、微信、支付宝和银行转账支付为主。在考研培训行业,考研培训的科目不同,选择的培训教师和培训的形式也不同。这两个不同直接导致考研培训费用的不同。辅之以培训费用优惠政策的不同,出现了不同学员之间培训费用差别较大和收入不透明的现象。某考研培训机构为了提高员工的招生积极性和教师们的培训质量,对培训教师实行差异化的劳务费,同时对招生人员设立了底薪加提成的薪酬制度。这些貌似公平的收支结构,却增加了考研培训机构的账务名细和统计难度,出现了资金流的混乱。特别是在考研培训旺季,临时租用场地培训、个性化培训及税费缴纳等无疑使收支额度大幅增长,而差异性支出费用也增多,给培训机构的财务人员及时核清账目造成一定的困难。为此,广州市某考研培训机构传统的收支管理制度已不能适应竞争与发展的需要,亟须利用大数据技术科学的管理和规范资金收支流程和账目。(三)财务信息存在不对称性。“将适当的信息,用适当的方法,传递给适当的人,从而形成一个健全、迅速、有效的信息传递系统,以有利于企业目标的实现。”据调查得知,几乎所有参加考研培训的学员都是自费报名参加学习。因此,这些学员对缴费后的收据和发票没有必须开具的要求。从企业角度,为了节约纳税成本,也会故意或非故意地不给学员开具发票。而且有些学员,会以不要收据和发票为由向考研培训机构经办人员提出减少培训费用的要求。为了吸引学员来此培训,大部分培训机构都会采用这种非常规的手段来招收学员。于是,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不对称性出现了,寻租空间影响了培训机构的资金安全。(四)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教而优则仕”是考研培训机构的通则。培训教师可以花高价聘请,管理人员的使用以节约管理成本为主要目标。于是,某考研培训机构在任用管理人员的时候,以选择学历较低者或是亲朋好友为主。“重教轻管”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就是,学员越多,教师的讲课费也就越高。而管理人员的工资水平变化不大,无形间影响了管理人员的积极性。更有甚者,催生了部门之间员工的攀比心理,导致管理人员与培训教师私自招收学员的情况。

大数据培训心得体会篇5

【关键词】信息化;干部教育培训;网络培训;实训教学;大数据

党的十、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分别对信息化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去年2月,同志在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指出,“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要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网络强国”。这对于党校系统开展信息化工作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和战略意义。近年来,成都市委党校高度重视信息化工作,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围绕着“训用结合”的核心思路,提出信息化工作起源于技术,但绝不仅仅是技术,而是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改革,是培训管理流程的再造,是培训方式的创新,在推进干部教育信息化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与实践。

一、以多方合作为突破口推进干部教育信息化工作

信息化建设需要高额的经费投入和持续的人力资源,为了加快学校信息化建设的步伐,从2008年开始,我校加大力度与多方合作,将学校信息化工作的视角从校内延伸到校外,充分发挥合作单位的优势和作用,共同协作开展信息化工作。

一是与成都市委组织部合作,将信息技术融入到组织部的干部调训工作中,既解决了以往大规模干部轮训在管理上的难题,又保证了成都市干部教育培训专题“小班制”模式的改革,突出干部培训的专题化、短期化、小班化,既提高了干部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又调动了干部培训的积极性,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二是按照“共建共享、协同发展、优势互补、市场导向”原则,对接高端资源,与部级院校合作开展干部网络培训工作,积极探索以校地合作模式推动干部培训工作,同时也积极指导区(市)县建立在线学习平台,将优质资源向基层延伸。

三是为在实训教学中更好的开发本地案例,与成都市相关部门一道,完成了成都近十年突发事件案例整理、国有资源整合运营及城市建设重大案例整理共计40万字。收集和记录了大量第一手资料和素材,开发和形成了《曹家巷拆迁记》等12个具有典型意义的实训案例。

四是提出“瘦运维”的建设理念,与成都市有关部门合作,将信息系统托管到具有较强技术实力的单位,既节省资金和硬件资源,减少系统运维的工作,又有助于提高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例如,我校门户网站和网络培训平台依托成都市云计算中心的虚拟化平台进行建设,电子政务内网网站也加入到成都市电子政务内网网站集群进行统一建设和管理。

二、以网络培训为着力点提高干部培训针对性和实效性

同志在全国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充分发挥网上优势,开展在线学习、网络培训,以适应现代培训发展的新趋势。当前干部网络培训和集中培训一样已全部纳入组织部调训。我校不断改革创新,在国内率先实现了干部培训的全程数字化管理,逐步确立了具有成都特色的共建共享的网络培训模式。

一是有效配置高端资源。2011年3月,我们与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共同建立了全国第一家、西南地区唯一的基地――“中浦院成都网络教学基地”,全面负责中浦院在西南地区的网络培训。依托适时共享的上千门高端优质教学资源,围绕推动成都市重大决策和战略部署的落实来配置课程,通过专家学者重点解读、理论知识测试等手段,系统强化干部对所学专题的理解,提升了干部执行力,为市里一系列重大决策和战略部署的落实添加了助推剂。

二是搭建平台延伸触角。成都市从2009年开始将全市6000多名副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全部纳入网络培训,并不断扩大网络培训的覆盖面。我们一方面共享网络培训资源,指导11个区(市)县相继建成在线学习平台,另一方面先后与成都市社会工作者协会和成都村政学院合作创建“成都社工在线”和“成都村政网络学院”两大平台,开展社会工作者和乡镇、村(社区)干部、大学生村官培训。

三是健全机制精细服务。构建了“需求分析、培训考核、评价反馈”机制,实施精细化服务。根据成都市经济社会发展并结合干部现实需求来配置课程。强化了学时管理与量化考核相结合的培训考核。注重培训结果评价,将评价结果作为修改网络培训专题、改进教学方法的重要依据。

三、以实训教学为抓手提升干部执政能力

实训教学是一种突出操作性、强调互动性、注重实效性、兼顾理性的现代培训方式和手段,体现了“理论与实际高度结合”、“教师与学员高度投入”、“学员自身管理经验与模拟情景高度融合”三大特点。我校为提升干部执政能力,近年来从多个方面扎实推进实训教学。

一是成立专门机构。我们从教辅部门抽调有教学经历并懂计算机的人员,专门成立了“实训室管理与案例开发中心”,为实训教学快速推进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是加强师资培养。学校安排相关教研人员参与实训室的规划建设,选派教师到中国浦东干部学院等干部培训机构学习进修,掌握实训方法与技巧,并定期开展实训教学研讨和交流活动。

三是完善实训功能。在实训室建设和运行过程中,广泛征求教师和学员的反馈意见,不断完善和拓展各个实训室的功能,使实训室的功能配备与教学的契合度更高。

四是注重课程开发。我们组织教研骨干依托各实训室提供的功能围绕“当家学科”进行课程开发,把县域经济社会具有真实性、典型性和针对性的工作实例纳入案例教学内容,初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实训教学课程体系。

五是完善运行机制。制定实训室的管理办法,配备专门的实训助手,探索推行教学小组、教务处、教学研究室、实训中心共同负责实训教学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的“四位一体”运行管理模式。

四、以大数据为核心探索建立科学的干部培训管理机制

中组部干教局王新堂副局长在全国干部网络培训工作上专门指出,大规模的干部培训必然产生海量的管理、学习数据,但大数据的收集分析利用还是个新领域。我校将干部培训工作的调、培、用作为一个整体进行顶层设计,分三个部分实施干部培训大数据的采集与分析。

一是会同成都市委组织部建立了“成都市干部培训管理系统”,实现了全市干部培训从“调训”、“培训档案”到“培训结果分析”的全程数字化管理。通过干部培训管理系统,可以查看学员的参训率、学时及学分等培训量的记录。

二是将干部培训管理系统与网络培训平台及我校“智慧校园”体系中的教务、学员管理系统的数据进行对接。以干部为主体将网络培训、集中培训、专题培训等干部培训的各项数据整合到一起,形成了成都市的干部培训大数据库。

三是通过对干部培训大数据库的分析,形成直观的“知识储备图”,相对反映出干部自身知识结构,干部可根据实际查缺补漏。培训机构在培训布局和优化课程内容设计上更加科学、更有针对性,做到按需配餐、有的放矢,实现组织需求与个体需求的有机统一。组织部门在干部选用上,面对相同岗位、不同考察对象时,可以根据其知识储备,为实现“人岗相宜”提供参考,提高干部选用的匹配度。

五、以“智慧校园”建设为契机提高干部培训管理服务水平

“智慧校园”是一个基础设施成熟完善、智慧应用全面深化、信息资源重复整合、管理和服务水平显著优化的信息化体系。我校从制度、管理和技术等多个途径,按照“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层层推进、不断完善”的原则实施“智慧校园”建设,推动学校各项工作的现代化、制度化和规范化。

一是制定整体建设规划。我们提出了以互联网、校园网、无线网、电子政务内网、Vpn专网为网络基础平台,数据中心、一卡通平台为数据支撑,综合信息管理平台为业务应用集群的“三位一体”的“智慧校园”应用架构,为学校的教学、科研、资政、管理和服务等各项工作的提升提供强有力的信息化支撑。

二是借建设之机加强和完善学校内部管理体系。学校业务集群是“智慧校园”的基石,该业务集群集成了oa、教务、人事、学工、科研、财务、后勤等各项业务,通过统一的建设在部门间形成了有效的规则制度、顺畅的信息传递和清晰的办事流程;校园一卡通是“智慧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将学员住宿、就餐、考勤、图书借阅等业务集成到一张卡上,大大方便了学员在校的学习和学校对学员的管理。

三是扩大知识服务的对象。我校将校园无线网与“移动图书馆”的建设及新媒体学习结合起来,不仅给教职工和学员提供了无线上网服务,方便大家的学习生活,同时也在教学过程中及教学之余将优质的学习资源向学员开放,为其提供更加丰富的知识服务。

大数据培训心得体会篇6

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对于提高劳动力职业素质、促进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此,借助于社会网络分析工具,通过对江苏省某市劳动力培训网络进行调查,对该市的培训社会网络进行结构性分析,旨在发现当前培训网络构建中存在的问题和弱点,以期为进一步优化、完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网络及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事业的推进提供参考。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培训网络;结构分析;社会网络

一、引言

实施和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是实现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的基础,也是当前实现中国经济发展转型、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战略举措。围绕这一工作,近年来江苏省对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已经基本形成了培训主体多元化、培训方式多样化、培训内容丰富化并且具有一定区域特色的培训体系。在当前新型城镇化建设不断推进的背景下,农村劳动力转移进入了攻坚阶段,这对于当前江苏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提供了更高的要求。从形式上看,江苏省已经在省、市、县、乡镇各级形成了由政府、培训机构、企业等组成的涵盖多类型培训主体的培训网络,形成了一定的培训规模。但是从运行效果上看,各类培训主体间的交流和协同还有待增强,纵向和横向的资源整合还有待优化,部分培训机构开设的课程与企业和市场需求脱轨,培训内容缺乏实用性,培训方法缺乏针对性,从而影响培训效果。对于上述瓶颈问题的突破和解决将有助于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效率和效果,从而更好地推进剩余劳动力转移工作。基于此,本研究以江苏省某市(县级市)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网络作为研究样本,借助于社会网络分析工具,对当前劳动转移培训社会网络进行结构性分析,旨在发现当前培训网络构建中存在的问题和弱点,为进一步完善江苏省农村劳动力转移体系、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事业的推进提供参考。

二、某市劳动力转移培训网络构建

江苏省Y市系县级市,属于传统农业大市。随着近年来农业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高,该市务农人数不断下降,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成为该市推进农村劳动力人口转移的一项重要举措。为了厘清该市劳动力转移培训网络结构,为优化该市培训网络提供政策建议,本研究基于该市现有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网络展开社会网络结构分析。社会网络研究的首要步骤就是要选择网络的节点,界定网络的边界。针对该市农村劳动力培训网络的研究将围绕该市的政府主管部门、培训机构和企业等构成的多元培训主体网络而展开。其中政府主管部门是相关培训政策的制定者,也是各类培训资源的协调者;培训机构直接承担农村劳动力的培训工作,负责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的实施,包括市职教中心、市电大、乡镇成人教育中心校以及社会培训机构等;而企业既承担吸纳农村劳动力的任务,也承担一部分劳动力的岗前培训。针对某市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网络的上述主体,本研究采取随机抽样与分层抽样相结合的方法,最终选取政府劳动力培训主管部门、培训机构、农村劳动力吸纳企业作为研究样本,共计23个网络节点。在进行网络结构分析时,分别以a1指代政府劳动力培训主管部门、C1—C11指代培训主体(其中C1表示市职教中心、C2表示市电大、C3—C8表示该市重点乡镇的成人教育中心校,C9—C11表示社会培训机构)、e1—e10指代劳动力吸纳企业,这些企业在吸纳劳动力就业的同时,也通过订单班和委托培训的形式参与到培训过程中。

本研究对培训机构和相关企业之间的培训合作关系进行了逐一调查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编制了0—1关系矩阵,其中1表示行动者之间存在合作关系,0表示行动者之间没有合作关系。而后对关系矩阵进行了对称化处理,并借助于UCinet计算该网络中各成员单位的节点数、中心度和结构洞等网络指标,进行当前该市劳动力培训结构性指标的分析。某市劳动力转移培训网络结构如图1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政府部门a1位于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的中央,负责与企业、培训机构等各类型网络主体的协调与沟通,居于绝对核心的位置;市职教中心C1一方面承担了一定规模的企业培训,另一方面与其他培训机构联系广泛,因而处于劳动转移培训的中心位置;该市电大也积极参与了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所以也接近中心位置;C9在政府的支持下自主进行社会培训,与其他培训主体和企业无直接联系,所以在网络图中除政府主体外,该主体并未与其他主体发生联结;另外,图中显示其他社会培训机构、企业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一些培训机构通过订单班的形式和企业共同推动劳动力培训。通过计算所得该市农村劳动力培训density为0.100。由这一数据结果可知该网络中培训主体之间密度较小,当前该市培训各主体结构中虽具有一定程度的互动合作交流,但是总体而言农村劳动力培训主体间联系还不够紧密,各主体间的联系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三、网络结构性参数及其测量

社会网络视角下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网络是劳动力培训各主体以培训为纽带建立的各类关系的总和,对其进行结构分析有助于厘清当前培训网络中各主体的关系,并籍此判断网络性质、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针对社会网络进行结构分析的过程中,往往借助于节点度、中心度和结构洞等结构性指标进行测量。

1节点度节点度(nodedegree)是与某个节点直接连接的其他节点的个数,是这个节点相邻的全部节点的数量。这一指标描述了节点进行网络联系的总体规模,如果一个节点与许多其他节点直接连接,则该节点具有较高的度数中心度,表明该节点在网络中比较重要,说明该节点具有较大的“权力”。在社会网络分析中,关于节点度的测量有绝对度数中心度和相对度数中心度,其中绝对度数中心度反映直接与该点相连的点数,相对度数中心度反映绝对度数中心度的标准化形式,后者多用于不同规模网络图的比较。鉴于本研究的性质和劳动力转移培训网络的特点,本研究采用绝对度数中心度来测量与网络个体直接相连的点数,反映网络节点在整个网络中所处的位置和拥有关系权力的大小。机构的联系较少。

2中心度中心度(centrality)是用来测量网络主体在社会网络中权力大小、位置优劣的指标。中心度的描述指标包括接近中心度和中间中心度等指标。其中,接近中心度是测量网络节点之间的“距离”指标,一个节点与其他节点越接近,越可能处于网络的中心,也越容易传递信息。中介中心度用来反映节点从多大程度上控制其他网络主体的交往,体现了一个节点位于网络中其他节点对(pointpair)的中间程度的测度。换言之,中介中心度就是某一节点处于网络中任意两个节点捷径上的能力。Freeman认为,“处于这种位置的个人可以通过控制或者曲解信息的传递而影响群体”。与网络中其他主体相比,占据网络优势位置的主体无疑将有机会获得更多的知识和信息。由社会网络理论可知,节点度和网络关系存在正相关。在劳动力转移培训网络中拥有较高的节点度,就意味着组织在网络中具有较多的机会接触其他网络主体,这为组织进行正式和非正式的交流和沟通并获取网络资源和信息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由表1可见,在由政府主体、培训机构、企业等多类型主体构成的劳动力培训网络中,a1居于中心位置,具有21个节点规模,政府主体与各类培训主体均建立密切联系。而在非政府主体中,C1节点数量规模最高。C1为市职教中心,承担了该市相当数量的劳动力转移职业培训,同时与企业建立了良好的联系。另外,职教中心还参与一些培训课程标准的制定,与当地其他培训机构也保持较好的联系,因而在培训网络中具有强大的影响力。当然从数据中也不难发现一些培训主体处于相对封闭的孤立状态,节点度不高,除了与政府机构的联系外,与企业和其他培训由社会网络理论可知,接近中心度数值越大,表明越接近其他网络主体。由上表可见,在本研究的接近中心度测量中,a1的接近中心度最大,说明政府节点与其他点的距离最近,处于网络的中心位置。从培训机构看,C1的接近中心度为70.000,在所有的培训机构中数值最高,表明市职教中心与政府、企业以及其他培训机构节点位置较近,与上述主体具有高强度的沟通和交流。C2的接近中心度次之,值为60.000,说明该市电大与其他培训主体同样保持着较为密切的关系,而其余C类机构数值较小,说明它们与其他网络主体的距离较远。而从企业角度看,接近中心度普遍数值不高,这是由于在当地,企业并不是培训的主导方,处于劳动力转移以及劳动力转移培训的最末端,在培训中通常扮演参与者和配合者的角色,因此企业节点与其他网络节点普遍距离较远。中介中心度是测量网络行动者对于资源的控制程度的重要指标,通常情况下,这一测度值处于网络中心度取值在0—1之间,值越大,特定行动者控制其他主体交往的权力越强;值越小,就越趋向于边缘化,权力越弱。从本研究的数据来看,除政府主体外,C1、C2、C8的测度值较高,说明他们位于较多其他培训主体交往的路径上,具有较强的控制其他网络主体的能力,在劳动力培训方面具有较强的话语权和影响力。与此同时,企业e2、e6、e8、e10以及培训机构C5、C9、C10的中介中心度为0,说明以上主体不能控制网络中的任何一个节点,对网络中的信息、能量、资源的影响力相对薄弱,在劳动力培训网络中处于相对边缘化的位置。

3结构洞Burt率先提出了结构洞(structureholes)理论,指出结构洞是行动者之间的非冗余的连接,是一种由三个以上行动者关系形成的特殊结构,这一结构可以为中间人带来利益。假设i,j,k三个节点构成了一个关系网络,如果i,j与k有联系,但是i,j之间却没有关联,此时k就是一个结构洞,因为i,j之间如果要有联系,必须要借助于节点k,i与k的“桥”关系。结构洞在网络中扮演中间人的角色,结构洞为中间人获取“信息利益”和“控制利益”提供了机会,从而成为社会资本。在结构洞的测量上,UCinet中的结构洞指标包括有效规模、效率、限制度和等级度等多种不同的结构洞测度指标。目前,国内外的研究普遍将“有效规模”作为测度指标。一个节点的有效规模等于这一节点的个体网规模与网络冗余度之差。通过对劳动力转移培训网络结构洞的测量,由表3可以发现a1的值最大,占有结构洞数量最多,其有效规模与实际规模比较接近,究其原因是由其培训活动行政管理者的地位所决定的。C1的测度值为10.179,在调查涉及的非政府主体样本中数值最高,表明其在网络中占据的结构洞数量众多,占据绝对有利位置,在网络中应用结构洞的能力很强。这与C1作为职教中心校的工作性质具有很大的关联。该校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中与当地很多企业建立了直接的联系,同时还与其他培训机构进行交流,进行师资上的培训和指导,这使得自身很容易发挥“知识中介人”的角色,凭借自身的位置权力来获得异质知识和信息。但同时,在培训网络中仍有一些培训主体拥有结构洞数量较少,这将使得其难以接近网络中的其他企业,对于异质组织的信息流及资源的获取也就无从谈起,对于培训知识的更新以及自身的发展极为不利。

四、结论和政策建议

本研究以某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网络作为调查对象,借助于社会网络分析工具,分析得出当前该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网络的若干结构性特征,这将有助于发掘当前劳动力培训网络中的深层次问题,对于进行纵向和横向劳动力培训资源的进一步整合及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的深入推进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在节点度方面结果显示当前某市农村劳动力转移网络各节点间存在较大差距。其中劳动力培训政府主管机构具有较高的节点度,表明其在转移劳动力培训方面与企业和培训机构建立了普遍的联系,实现了对于基层企业和培训机构有效的垂直领导。同时,也发现除少数培训机构和用人企业外,该市培训机构和企业节点度普遍不高,甚至一些培训主体仅与行政机构建立联结,各级职业培训机构间的沟通和联系不够,缺乏不同培训主体之间的横向联结和跨界联结。在培训实践中,横向联结是推动同类型培训主体间知识和经验互补的有效途径,而跨界联结则有助于推动不同类型培训主体间异质知识和经验的习得。以培训机构为例,横向联结可以促进培训机构间教学经验和方法的交流,而跨界联结则有助于及时把握企业的动态需要,这对于进一步增强培训实效意义重大。鉴于近年来少数社会培训机构在劳动力转移培训中存在培训知识陈旧、与企业需求相背离的现实问题,在当前阶段尤其要注重推动“两个层面”的互动交流:职教中心、市电大、乡镇成人教育中心校与社会培训机构在培训经验上的互动交流;企业与社会培训机构在培训内容上的互动交流。

2在中心度方面网络的整体中心度较高,其中接近中心度为56.539%。根据社会网络理论,若网络中心度过高,则反映网络的集权度高,网络成员之间的互动较低。目前该市的网络结构中显示网络中心度偏高,权力在全网的整体分配不够均衡。针对这一现象应采取如下应对措施:一方面,在保障行政部门统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政策方向的前提下,适当弱化行政部门的行政指令功能,增强行政部门对于各组织的协作协调功能;另一方面,通过制定政策增强培训主体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推动培训工作更有效地开展。这既符合十八届三中全会中所提出的转变政府职能的要求,同时对于社会培训主体积极性的调动也具有积极意义。

3在结构洞方面结构洞的存在至少涉及到三个网络主体之间的关系。从前文分析可知,在某市培训网络中,除政府主体外,C1、C2等主体占有较多的结构洞,不但在自己所属的圈内具有较大的影响,同时还充当了“桥”的作用来联结不同“小圈子”,扮演了联结培训机构和企业凝聚子群桥梁的作用。但是不难发现,这类网络主体总体数量还较为稀缺,这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前该市高水平、高标准的具有真正示范意义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和学校较少,还没有能够真正产生高质量培训的辐射效应和带动作用。基于此,为了促进不同培训主体间的交流,提高劳动力培训的效果,应该建立更多的具有示范意义的培训学校标杆和课程标杆,这对于推广和示范劳动力转移培训经验、促进不同培训主体的知识和经验的流动及满足现实企业需求和劳动力培训需要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刘军.整体网分析讲义:UCinet软件实用指南[m].上海:格致出版社,2009.

[2]王科.网络时代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多方联动平台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1,(9):63—67.

[3]王彩芳.农村劳动力培训中的政府行为优化对策研究[J].中国国情国力,2011,(12):29—31.

[4]马斌,冯志军.江苏农村劳动力转移与职业教育基地建设研究[R].2006.

[5]朱丽颖.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农民工市民化的教育转化路径探析[J].理论月刊,2015,(2):153—157.

大数据培训心得体会篇7

关键词: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心理阻力;成因;对策

教师的业务素质、学术水平及教学工作适应能力直接影响到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中小学教师进行继续教育是提高教师素质、提供优良师资的关键所在。但很多教师还不能正确认识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对继续教育在心理上存在一些抵触心理。本文就中小学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的心理特点、影响中小学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的成因以及如何消除中小学教师对继续教育的抵触心理等方面进行探讨和分析。

一、中小学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的心理特点

通过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笔者总结出当前中小学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的心理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状态:

1.功利心理

一些中小学教师把参加培训和获取某种“利益”联系起来。根据“您愿意参加继续教育的原因是什么?”的数据调查,希望得到提高的占到30.4%,为了晋升职称需要的占到54.5%,为了学分的占到9%,为完任务的占到1.3%,其他占4.8%。从数据调查情况看,参训教师对继续教育的作用基本上有比较深刻的认识,他们把继续教育培训作为自己在专业上发展的有效途径及知识更新的主要窗口,他们既有发展性的需求,也有功利性的需求。但为了晋级需要而来参加培训的占了大半部分,显示出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的功利心理比较突出。

2.应付心理

根据“您是否愿意参加继续教育?”的数据调查,愿意的仅占10.1%,不愿意的占了81.5%,无所谓的占了8.4%。“每次参加继续教育,您的心理状态一般是”的数据调查反映,“无可奈何”的占了53%。从数据调查情况来看,中小学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培训并非发自内心,大部分是迫于无奈,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对继续教育培训表现出学习的被动性和强迫性,这种应付心理势必会影响培训的效果。

3.休闲心理

根据“在继续教育培训过程中,您的心理状态一般是?”的数据调查,“想抓紧时间学点东西”的占了21.5%,而“趁机好好休息一下”的占了53%,“得过且过”的占了18.8%,“烦躁不安”的占了5.1%,其他占1.6%。从数据上来看,参加继续教育的教师大部分抱着休闲的心理,借学习的机会趁机从繁忙的工作中解脱出来,暂时放松放松。有些中小学教师参加培训既没有求知以提高自己的内在需求,也不是迫于外界的压力,他们参加培训抱着休闲的态度,出来学习一段时间可以放松一下身心,达到休息的功效,上课姑妄听之,对培训学习不投入热情。

二、中小学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心理阻力的成因分析

1.工作压力大,培训时间长

教师工作强度大,负担重,担心培训会耽误自己的工作,故而对参加培训有心无力。调查显示有57.8%的教师认为培训时间过长,有40.6%的教师认为培训耽误了日常教学工作。被调查的中小学教师中有43.9%的教师周工作量在20节课以上,个别教师甚至超过30节。沉重的工作压力使他们无法安心参加培训学习。目前,学校人事制度在逐步深化,实行岗位聘任制和岗位责任制度。岗位责任制意味着教师各自都有自己的工作任务,如果他们完不成岗位任务,就不得不面对“低聘”的残酷现实。教师之间无法彼此分担任务,全员培训的教师培训显然无法实现。

2.继续教育实效性不大

应该说,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培训的效果还是有的,但继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教师培训低效是教师对参加继续教育产生心理阻力的重要原因。根据调查,35.9%的教师认为继续教育没有效果,仅仅8.9%的教师认为有明显的效果。培训机构的培训计划、方法不够科学。短期的、集中的、统一的、被动的、报告式的“满堂灌”不符合教育规律,也不适合教师培训,难以发挥教师的主动性、创造性,常常使教师感到落不到实处,依然无法解决自己在教育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加上教师多是利用节假日培训,时间短,难有实效,教师普遍感到失望甚至反感。少数培训教师或是最新成果掌握不足,教改动态信息贫乏;或是所教非所学,教学内容不切合中小学实际,不能适应培训工作的需求。这也是造成中小学教师对参加继续教育缺乏积极性的一个重要原因。

3.培训机构在课程内容的设置上针对性不强

“您认为目前继续教育培训内容存在的最大问题是?”的调查数据显示,40.2%的教师认为培训内容理论性太强,24.1%的教师认为培训内容繁杂、抽象。受训教师反映,继续教育课程设置不合理,缺乏层次性和针对性。继续教育培训模式单一,培训实效性较差。在当前的新课程培训中,主要培训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标准、教学策略、学科课程教学方法等,而较少涉及课程开发。继续教育课程的设置和教师实际需求不符,使教师觉得学习的理论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帮助不大,而且浪费时间和精力。

三、克服中小学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心理阻力的对策与建议

1.改变传统的培训模式,切实减轻受训教师工作强度

首先,培训课程要紧贴中小学教学的实际。中小学教师都是工作在教学第一线,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只有结合他们所任教的课程,才能在他们身上找到“共鸣点”。其次,教学方式要以研讨为主,体现中小学教师的自主意识。最后,创新继续教育形式。对于偏远地区的农村教师和山村教师而言,长期外出脱产培训,会使日常教学工作与参加培训学习发生冲突,精力牵制太大。有鉴于此,各级培训机构应该解放思想,开动脑筋,比如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送教上门。或者积极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展远程教育。

2.增强课程内容设置的针对性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能否全面推开,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继续教育自身的效用的高低。调查发现,每一批次的受训教师,他们的教师素养、业务能力、教学基本功、学历层次和年龄结构,甚至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都各不相同。因此,就要求继续教育的课程设置尽量适合每一批次的受训教师,突出针对性和层次性。此外,还可以考虑增强课程内容设置的灵活性和弹性,让同一批次的不同学员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在完成一些共同的、面向全体学员的必修课的同时,选修一些自己迫切需要的或自己感兴趣的科目,为将来的教育教学工作打下基础。

3.构建继续教育考核评价的制度保障,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

大数据培训心得体会篇8

关键词:公务员网络培训;移动学习;ioS;app

中图分类号:tp3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6)36-0108-03

当今是信息爆炸的时代,知识更新快,生活节奏快,快速学习成为优秀人才必须的素质,移动学习恰好能够满足人们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随时随地学习的需求。公务员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更需要不断地更新知识结构,提升思想道德、业务能力素质,考虑传统的公务员培训模式,学员基本上是被动接受,缺乏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而且我省公务员人数众多,经费、时间和地域等多因素的影响,好多基层公务员面授的机会很少,所以,经过多次研讨,我们将移动学习、微课引入公务员队伍的培训中,开发公务员网络培训学院手机端app,从而更好地满足公务员多样化、差异化的需求。

1系统架构以及功能

1.1系统架构

公务员网络培训系统架构如下图1所示,在服务器端,提供服务和服务接口,以http协议提供数据请求,并使用Json格式进行数据传输,保证app应用提供数据请求服务。在数据库端,为了解决数据量增长过快、数据读写频繁问题,使用SQLServer作为关系性数据库,redis作为内存数据库对查询数据进行缓存,提高整个系统的响应性能。对于流媒体视频服务器,在对比adobe的FmS和wowzamediaSystems的wowza后,考虑到同时支持ioS的hls和android的rtsp协议,我们采用wowzamidiaengineServer这款流媒体视频服务器软件。

1.2系统功能

公务员网络培训手机app主要是实现了用户的分级管理机制,以省公务员局为一级管理中心,负责管理、指导、监督和检查全省公务员网络培训工作;以市(州)政府人力资源及社会保障局(公务员局)与省直机关人事(干部)部门为二级管理中心,负责本地区、本部分(或系统)公务员网络培训工作;以县(市、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为三级管理中心,负责本级及以下机关公务员网络培训工作。围绕三级管理中心,划分出业务模块,包括平台学员管理模块、新闻模块、课程模块、专题班模块、脱产培训班模块、调研管理模块、心得交流模块、成绩管理模块、系统管理模块,如图2所示。

1)学员管理:对学员的权限进行分级管理,用户登陆app后,为不同权限级别的用户提供相应的功能模块。

2)新闻管理:主要实现培训动态和培训通知的管理,当有最新新闻的时候,会及时推送给学员,提醒学员查看。

3)课程管理:根据课程目录树呈现课程资源,用户可以按照课程类型、课程时间进行课程筛选,作为选课的参考;也可以按照课程关键字进行课程检索,作为选课的参考。课程管理还包括学员学习过程管理,包括选课、取消选课、课程学习、学习监控等。

4)专题班管理:每个专题班是围绕一个主题或者一系列的课程的组合。

专题班管理包括专题班的报名、取消报名、专题班学习、学习进监控等。

5)脱产培训班:实现线下的培训的信息化管理,包括培训班报名、取报名、二维码签到等。管理员在web服务器端建立培训班,生成每个班级的二维码,学员到场培训的时候可以扫描二维码进行签到,实现面授培训的信息化管理。

6)调研管理:学员根据年度要求撰写调研报告,经过各级管理部门审核评选,获得推优的调研报告将被收录到调研报告集,并获得培训加分。

7)心得交流:学员进行学习心得的分享和交流,学员在学校过程中可以实时发表心得体会,也可以查看其他学员公开交流的学习心得。

8)成绩管理:学员可以实时查看公务员培训的年度要求,查看各学习任务的完成进度情况。

9)系统管理:包括学员账号信息查看、账号密码修改、设置自动登录、账号注销等。

2定制的在线学习过程性监控

通过分析时下流行的各培训机构的app,对目前主流的在线学习软件做了分析和研究,结合在线学习的特点,制定一套在线学习的过程监控流程,如图3所示:

在学习的过程性监控主要包括学习进度监控和学习交互监控。学习进度监控主要是实时监控学员的年度完成任务情况,及时更新学习进度状态,实时统计学员所选的专题、课程、课件学习进度完成情况,及时更新进度数据;学习交互监控包括在线研讨、学习心得、测试题完成情况的监控。通过在线学习的过程性监控,实现以下功能:

1)防挂机:app中的课程学习界面在学员学习时间达到20分钟的时候,弹出一个窗口,检测学员是否在线,如果超时,学员未作出反馈,说明学员在挂机没有进行学习,软件会自动退回到首页,要求学员重新进行登录校验。

2)防拖拽:每次学习结束,都会保存当前课件的最远学习位置,学员可以在起点和最远位置之间对视频进行拖拽,无法拖拽越过未播放的视频。

3)课件续看:学员再次打开课件的时候,会自动从课件上次播放位置开始播放,实现续看。

4)外界中断处理:来自外界的移动终端的中断,比如说打入电话,按了手机的Home键等,视频会停止播放,停止计时。

5)随时题目测试: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会随机弹出课程相关的测试题目,学员进行作答,如果学员没有及时作答,会自动跳转到相应的知识点,提示学员进行重复学习。

6)课程进度个性化展示:通过进度条提示用户课件、课程、专题班的完成进度,直观方便。

3建立多元化的公务员培训评价机制

app通过多种方式从课程类型、学习时长、学习过程中的测试答题、调查问卷、心得体会、多层面排行等方面对学员的学习情况进行综合评价。

1)课程多样化:课程分为一般课程和微课,课程类型分为必修课,选修课,和必修必选课。

2)在线时长评价:实时记录学员的在线学习时间,作为学员成绩评定的指标。

3)过程性测试题:学习过程中会弹出相应的测试题,学员答对试题会有相应的加分。

4)撰写调查问卷被推优:学员提交的千字以上的调查问卷经过层层筛选,被省级推优的给予相应的加分。

5)发表心得体会:学员可以通过手机端提交简短的心得体会,相互交流,学员提交的心得体会如果被推荐的话,系统给予相应的加分。

6)排行:按照个人、单位、县区进行多角度统计,在课程通过率、在线时长等方面进行多层面排行。

4未来展望

通过将移动学习、微课程引入到公务员培训中,使得基本公务员可以随时随地进行有选择性的短时间自主性学习,开拓公务员网络教育培训新模式,有利于公务员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未来在开展培训的过程中,我们将把更多的功能移植到手机端,让公务员可以利用碎片化时间更好的学习,同时,将大数据应用到公务员网络培训中,挖掘公务员培训的倾向、学习特点包括学习时间段、频率等,对广大公务员进行针对性、定制培训,推送培训资源、进行有效监控。

参考文献:

[1]吴小建,黄健荣.公务员远程网络培训模式探析[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10(3).

[2]陶明华,王斌.网络课程学习过程中监控策略和实施方法的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10(3).

[3]刘铭,朱舸,王佳.iphone程序开发基础教程[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

[4]江波,覃燕梅.基于微信的移动图书馆app服务系统设计与实现[J].现代情报,2013(6).

[5]崔维,李晖,刘佳佳,等.基于ioS的企业app客户端的开发与实现[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24).

[6]宿营.浅析ioS应用开发[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4(10).

[7]张华,于萍,孟宪颖,等.基于ioS平台的一站到底app客户端的设计与实现[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3).

大数据培训心得体会篇9

利用大数据开展培训是比较艰难的,但它的分析能力可以让企业的管理现状得到明显改善。通过分析各个职能部门复杂的数据,大数据能够帮助企业获得可以推动变革的洞察力,使其能够接纳并留住高水平人才,并开展高效的管理。大数据不仅可以改善员工的培训环境,甚至可以让培训活动焕发新的活力。

为某个企业创造价值的个体,并不一定是那些在权力结构中发挥作用的人。这些个体往往具有洞察专业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可以影响其他员工,懂得企业如何组织培训才能富有成效,并能跨越障碍解决问题。

提取价值

nwHGlobal的水利工程公司使用大数据技术来寻找可以与其合作的顶级合作商,使这些合作商能够促进并巩固企业从一个it架构过渡并巩固成一个共享服务运营体。社交网络分析公司activatenetwork的业务发展及市场推广高级副总裁赛瑟・霍布斯说:“该公司将顶级变革推动者认定为学习榜样。在过去的六个月里,通过共享服务,nwHGlobal节省了2500万美元。”通过利用更高水平的专家人才,该公司能够比其他公司更加迅速地突破瓶颈和障碍,并在互联网上更高效地传播信息。

在activatenetworks,哈里伯顿致力于利用网络分析技术改善多个相互关联的团队在全球范围内开展沟通与交流的条件。在此项分析的基础上,哈里伯顿通过创建混合式的项目团队、将个体链接到其他平台和使用专业的自动定位器等方式,力图加强团队培训平台间的关系。九个月后,团队之间的链接效率提高了25%,运营效率提高了10%,新产品收益增长了22%;与此同时,由质量不佳引起的成本削减了66%,客户的不满程度下降了24%。这些改进不仅可以帮助企业的各个团队达成有效共识,还可以促进他们对最佳实践经验和创新能力的交流和沟通。

还有一些企业利用大数据分析留住人才。“参与度、绩效和社交联系是决定一个员工能否胜任工作的关键因素。”霍布斯指出,“随着时间推移,你可以观察并了解手下的员工究竟适合做哪项工作:他们是否找到了自己擅长的专业领域,是否对项目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和思考,是否对现状持观望态度,工作负担是否过重等等。而那些越来越不合群而且缺乏活力的员工,往往是阻碍企业发展的风险因素。

对于管理者来说,个人关系网的广度和深度是通往成功的关键。“如果企业顾问没有在30天之内做好工作关系网的沟通协调工作,那么他的工作能力就很值得商榷了。”霍布斯给企业高管更多的时间――60天。他认为,这段时间可以验证高管是否具备与关键下属和其他部门开展紧密合作的能力。“如果高管没能顺利地开展沟通活动,或者使关系网破裂,那就说明他根本无法承担这个岗位的职责。”

改善培训效果

被全球企业大学理事会认定为“2013年度最好的企业大学”的美国国防采办大学(DefenseacquisitionUniversity,英文缩写为DaU),就运用大数据分析评估其培训计划效果。美国国防采办大学为美国军队超过十五万名现役和预备役采购人员和it人员提供培训

课程。它利用知识工程顾问,将多个系统――包括人力资源、预算和会计等体系中的学员数据库和学员信息进行整合。因此,“我们可以将多年的培训效果作为评判和调查的标准,考察教学软件、硬件设施以及个性化的课程设计对企业整体绩效的影响程度。”美国国防采办大学战略规划和培训效果分析总监克里斯・哈迪博士说。

在对成千上万节岗位培训的课程质量和导师作用进行调查研究后,美国国防采办大学要在培训结束60天后对学员的工作表现和业务成果进行评估。调查结果显示,接受过研究生教育的年长学员倾向于通过传统课堂教育从导师那里获取知识,而对那些倾向于参与在线培训课程的年轻员工来说,过硬的培训课件质量才是保证培训效果的关键因素。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发现导师的作用被明显地提高了。通过对数据的比较,哈迪博士意识到导师作用和培训课件质量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这些导师在美国国防采办大学中的影响力比其在其他组织中更大,不仅如此,客座讲师还可以向员工提供能在今后的工作和企业经营活动中发挥作用的高水平个性化培训课程。

哈迪博士正在致力于推进美国国防采办大学和培训效果分析团队合作开展跨越业务范围的趋势分析。“如果你不主动分析数据,就不会看到这种趋势。”他说,“但是,在分析了晋升回报率、培训体验、培训地点、业务单元差异等数据后,大数据在跨越业务范围后发挥的作用会越来越明显。我们可以利用一些驱动因子来解决很多问题。例如,可以使用Knowledgeadvisors'metrics的重要指标软件分析远程教育回报率下降的原因,还可以了解到政府工作效率的低迷和员工休假为何会消磨企业的斗志。”

哈迪博士说,“目前,我们正在将学员信息系统与业务成果应用到培训中去。”美国国防采办大学已经开始追踪和收集培训地点、培训质量、花费成本、学员评估等数据。一旦完成数据整合,这个联动系统的运作模式将近似于一个可以提供培训范本、学习规则和知识共享的人才管理库,可以利用其对员工开展更有效的培训。

学会利用隐藏的信息

先进的分析能力是开启深藏在海量数据中有用信息的钥匙,只不过很多企业一直认为这些信息没有使用价值,或者压根就没注意到它们的存在。这些信息可以将网络科学和行为科学结合起来,提高团队协作和员工敬业度。霍布斯认为:“我们通过收集这些隐藏信息来辨认一个人所属的关系网,认识其对团体的影响力和对团队做出的贡献。因此,我们可以使用富有弹性的解决方案,为关键的业务项目提供微观和宏观两个维度的意见。”由于这些隐藏信息发挥了巨大作用,大数据的作用不容企业小觑,影响力已经不再是管理层的特权了。

activatenetworks为企业提供的激活企业社交平台的软件解决方案,可以投射到数以百万计的个性化网络中。这个方案可以搜集数据并通过分析电子邮件流量中的元数据、表头信息和工时戳记(而不是电子邮件的内容)等方式识别个人关系网。不仅如此,企业“还可以构建员工性别、任期等描述性数据,关系网和电子邮件数据、参与度和附加技能的行为模式信息。通过对这些数据的筛选,我们可以精确地找到那些能够真正助推企业发展的人才。”霍布斯说。

了解以上这些关系后,大数据就可以“推动产品的上市时间,简化组织的复杂性,提高团队协作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可预见的错误,并帮助企业监测随时可能出现的变化。反过来,通过缩短销售周期、领导亲和力和无缝对接的用户体验,它还可以加速用户收入的增长。”霍布斯说。

尽管当前的分析手段已经十分先进,但一些数据仍然是遥不可及的,医疗记录中的医生叙述就是一个很恰当的例子。在患者遭受痛苦和慢性病的折磨时,这些以纸质记录形式保存下来的信息和经验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其中一些关键信息可以应用到其他患者的治疗当中去。QLiK技术公司副总裁兼产品经理唐纳德・法莫将这种现象称为“水冷却器作业”,因为它展示信息的方式模仿了人类接收数据的生物原理。

“这个问题不仅仅是技术层面上的,因为人们还会通过对话和叙述来分享经验。”法莫说,“自然的分析是一种建立在认知技术和天赋上的技术和经验的组合。”因此,大数据分析可以从技术和经验两个维度中获得利用价值。

最后,企业通过利用跨职能团队开展大数据分析,可以使海量数据的价值不断提高。大数据将推动企业制订以培训效果、生产率和利润产出为核心的方案――这才是利用大数据要解决的大问题。责编/王奇

i4cp(instituteforCorporateproductivity,即企业生产力研究所)发表的《大数据时代:对组织和人力资源的进展报告》提出:人力资源专业人士在塑造新的劳动力分析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以下是i4cp的克里夫・史蒂文森总结当下的市场领导者获取的经验教训后提出的几条建议:

・确定企业培训效果分析的需求

评估下属的分析能力,在掌握相关数据后,还需确定企业首要关注的问题――集中精力处理那些严重落后于可接受标准的部门,要么提高其主管的能力,要么让缺乏能力的主管离开,以保证领导核心分析能力的持续提升。

・提高培训效果分析的强度

尽管工具和技术的运用在某些工作中仍然占有重要地位,但是为了使分析结果更加精确,培训应将重点放在使用大数据做出更优决策这一工作上,而不仅仅将数据的运用局限在具体的工具和运算技术中。这种类型的培训可以促使员工以更加实证的角度思考问题。企业中的职能部门也许已经具备这类培训所需的技能,因此可以将这些技能作为专业主题来培训其他员工。

・控制大数据流动性的预先准备

大数据产生的“噪音”来自于其对数据的形容词――“大”中。如果企业打算将这些庞大的数据有效利用起来,就应提前考虑其硬件和软件设施是否已经落实到位,企业的人力资源系统能否将已收集到的大量数据合理、灵活地运用到管理工作中去等问题,更重要的是,企业应该在淹没在大数据漩涡之前,先搞清楚自身究竟希望利用大数据达到何种目的。

・利用培训效果分析做出决策

大数据培训心得体会篇10

关键词:全民健身;社会体育;体育指导员;莆田市

一、前言

全民健身是调动人民群众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以增进身心健康为主要目的的群众性体育健身活动,它的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体育发展水平、国民素质的重要标志①。社会体育指导员指的是竞技体育、学校体育、部队体育以外的群众性体育活动中从事技能传授、锻炼指导和组织管理工作的人员②。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经济和科技水平的快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繁重的体力劳动已逐渐被脑力劳动和机械化操作所取代,对提高社会质量的要求更加强烈,对健康的认识也更加科学。人们对健康的理解不仅仅停留在没有疾病的基础上,体育锻炼作为增进健康,增强体质、愉悦身心和预防疾病的重要手段也越来越得到人们的认可。社会体育指导员作为社会体育知识与技能的的组织者、指导者和传播者,其作用的发挥对促进社会体育的进一步社会化、科学化、产业化和法制化产生重大的影响,直接影响到我国社会体育发展的质量、深度和广度③。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了莆田市部分社会体育指导员作为研究对象。

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通过学习研究了《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制度》《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及其它有关的文件资料,同时检索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中国期刊网,查阅了大量社会体育指导员发展研究相关的学术论文,并对所得资料进行了分类、整理和归纳。

(2)问卷调查法

依据社会调查研究的基本原则对问卷进行设计,参考相关心理学与体育学专家的建议对问卷内容进行筛选。

问卷的发放以现场收发的形式对莆田市各地200名正在进行培训和指导的社会体育指导员进行了随机抽样问卷调查,回收问卷188,回收率94%,有效问卷185份,有效率98.4%。

(3)访谈法

对莆田市个别优秀的社会体育指导员进行访谈,从深层把握现状,寻找规律。

(4)数据统计法

利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所有有效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

三、结果与分析

1.莆田市社会体育指导员人员结构特征

(1)性别与年龄特征

莆田市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男女比例分别为:女性社会体育指导员占58.4%,男性占41.6%,女性略高于男性。这说明了随着社会精神文明的不断提高,从事社会体育工作的女性的数量正在不断的扩大。莆田市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年龄结构呈现不合理趋势,年龄偏大:18-35岁占30.8%;35-59岁占50.3%;60岁以上占18.9%。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年龄结构在一定程度上与健身群体的年龄结构具有一致性。莆田市社会体育指导员年龄结构以中老年人为主,青少年所占比例不高,反映了莆田市社会体育指导员年龄结构老龄化的现实状况,通过分析认为其主要原因是:①中老年人群多数为退休人员,家庭稳定,经济来源稳定,没有任何家庭和经济负担,并且闲暇时间充足,有足够的精力投身到体育锻炼活动中,以增进健康,增强体质;②参加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的人员中老年人占多数;③青少年喜爱的项目开展的太少;④服务方式主要以无偿为主仍是当今社会体育指导员健身指导服务的主要方式,这样直接导致了那些承担着赚钱以成家立业、养家糊口的年轻人无法加入到社会体育指导员的队伍中来。年龄结构不优化的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容易造成社会体育人才队伍的断层和真空,不利于社会体育工作的可持续发展。(表1)

(2)职业特征与收入水平

调查结果显示,在调查的莆田市社会体育指导员中,学生占16.2%;专职体育工作者占4.9%;机关干部占17.8%;企业职工占15.7%;无职业者占31.4%;其他职业者占14.1%,表明莆田市社会体育指导员主要是以兼职为主,占95.1%,专职为辅,占4.9%。其中年收入在0.5万元以下的占43.8%;0.5-1万的占8.1%;1-1.5万的占12.4%;1.5-2万的占15.7%;2万以上的占20%,这是由于在莆田市,社会体育指导员并非是一种职业。在走访中我们得知大多数社会体育指导员是社会上的体育爱好者和热心人士,特别是老年体育指导员往往出于兴趣爱好、丰富阅历、充实闲暇时间等单纯的动机。④而真正为了获得报酬而来的少之又少,这样的氛围对推动全民健身运动固然有着一定的帮助,然而较低的物质回报也决定了社会体育指导员多是以兼职为主,专职为辅的性质,那些承担着赚钱以成家立业、养家糊口的专业人员无法将全部精力投入其中。因此,不断增加专职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数量是社会体育指导员真正走上职业化的道路的重要途径。(表2-表3)

(3)技术等级水平与学历结构

莆田市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技术等级水平非常不合理,目前拥有等级证书的占41.6%,无证指导的高达58.4%。他们的学历结构:小学以下的占6.5%,初中占40.5%,高中及中专占22.7%,大专及以上占30.3%。能力始终是建筑在知识基础上的,学历可以从客观上反映一个人知识的占有总量,知识量过少,必然会限制个人能力的发展⑤。社会体育指导员在指导过程中,传授体育运动技能的同时,传授体育健身知识、体育健身教学方法、依据不同的健身对象因材施教的安排健身内容等也是必不可少的。莆田市社会体育指导员培养的数量还大大不够,未能满足社会对体育指导员的需求。这是因为有很大一部分具有证书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并没有进入到实际工作中来。在对无证指导人员进一步的访问中了解到,绝大部分的社会体育指导员是因为对体育运动的喜爱以及在某个运动方面有一定的天赋或具有某项运动的特长,但是他们体育专业理论知识贫乏或一知半解,只知道怎么做并不知道为什么这样做,这样做的意义是什么,技术等级越低,这方面变现就越突出。因此他们在进行社会体育指导时,在科学性和安全性等方面存在严重欠缺,这就需要引起有关部门足够的重视,必须进一步的优化其技术等级结构,提高社会体育指导员系统的体育专业知识,使其知识结构科学化、系统化,以利于发挥社会体育指导员在体育锻炼中的作用,发挥他们在全民健身中的作用,使越来越多的人能够在科学、安全、有效的基础上进行体育锻炼,否则将影响群体活动的积极性和健身锻炼的效果。(表4-表5)

2.培训渠道

调查表明大多数社会体育指导员是通过长期锻炼体会、短期培训班、体育院校专业培训和经验累积而获得相关的体育指导基础知识的。其中经过体育院校专业培训的仅23.2%,这对社会体育指导员实际体育指导工作的开展将产生不利的影响。并且在科技高速发展和网络普及性和优越性越来越得到人们认可的今天,教学网络化将成为今后社会体育指导员体制改革的必然趋势。因此我们在加大长、短期培训的同时,也应该适当的增加教学网络化的力度。(表6)

3.培训方式

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采用集中培训与自学、统一考试相结合的培训方式。[6]问卷中对各种培训方式的选择中,39.5%的人选择了集中统一面授,辅助自学为主;31.4%的人选择了按指导对象的不同分开培训;18.9%的人选择了按指导项目的不同分开培训;10.3%的人选择了按服务方式(有偿无偿)不同分开培训。相关部门在今后培训内容的制定上应该充分参考广大培训人员的的意见,有意识的满足学员的需求。(表7)

4.培训内容

通过访谈得知,创新能力、指导健身能力、过硬的体育技能、扎实的理论基础、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对一名合格的社会体育指导员非常重要。并且一名优秀的社会体育指导员不仅要具备以上各种能力,还应具备一定的社会适应及活动能力、善于沟通能力、保健能力和审美能力。因此在以后的培训上,我们应加大培训具有全民综合能力的社会体育指导员。

5.健身指导

据调查显示,有75%的人参加过社会体育指导,主要从事的指导项目有妈祖功、妈祖操、广场舞、健美操、篮球、羽毛球、武术、游泳等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健身项目,这与人文环境、体育运动项目历史文化以及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对象都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在调查中,妈祖操、广场舞和健美操以其特有的优美、简单的动作,较强的实用性和广泛适应性以及在音乐的伴奏下进行,器械可繁可简,场地可大可小,时间可短可长,在练习中又可根据具体情况而变化,配以音乐,增强练习者的激情,深受人民喜欢。而在莆田还有一大部分人热爱武术的武痴,他们练习的项目主要是各式的气功、太极拳、太极剑,经常不定期的举行太极拳、太极剑的比赛,普及率很高,习武成风。

6.培训认识

课程设置是人才目标的具体体现,是为实现人才的培养目标服务的,因此在课程的培养中占非常重要的地位⑥。据调查表明,还是有一半以上的指导员认为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训是重要的,能够在提高理论水平的基础上重点加强技能水平。在培训时间上,部级和一级的社会体育指导员为80学时,其他级别则以自学为主⑦。在调查中,44.3%的指导员认为培训时间明显不够长,应有所延长;34.6%的指导员认为培训时间略为不够,可适当加强;只有21.1%的指导员认为培训时间已经足够,不需要增加。这说明目前莆田市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的时间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应适当增加。调查还表明大部分指导员认为莆田市社会体育指导员在培训课程的内容上存在问题,39.5%的指导员认为培训缺乏对项目技能的培养;25.4%的指导员认为培训缺乏对指导能力的培养;这些数据说明莆田市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训课程并没有充分重视专业指导能力的培养和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实际需求,这样严重限制了莆田市社会体育指导员专业指导能力的发展和提高。因此在以后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中,不仅要增加培训时数,而且在内容上应加重对项目技能和指导能力培养。(表8-表9)

7.培训效果

据调查表明,有93.0%的社会体育指导员认为参加培训对实际指导工作有意义;只有7%的社会体育指导员认为参加培训对实际指导工作没有意义,并且在调查中超过95%以上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对培训的管理和培训内容感到满意,87.6%的社会体育指导员认为培训的难度适中,能够帮助到他们日常的健身指导工作。这些数据充分说明了莆田市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训对实际指导工作具有良好的实践意义。但是毕竟只有建立科学的培训制度,才能培养出更多更好的高质量社会体育指导员⑧。因此在以后的培训内容上,应针对我国社会体育发展的实际情况和群众的需求紧密结合,设计出有结构层次并且有空间有序性和时间连续性的课程结构,在优化培训课程的基础上不断提高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综合素质。(表10-表12)

四、结论与建议

1.结论

(1)莆田市社会体育指导员总体数量不足,无证指导占多数;女性指导员比例略高于男性;以初中学历居多,高中、中专及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也占有一定的比例,整体文化素质偏低,不能满足作为社会体育指导员所要具备的条件。

(2)莆田市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年龄结构普遍偏大,职业化程度普遍不高,掌握和推广的内容单调,多为义务教授和推广,不能满足现实社会的需要,需要进一步培养年轻型的专职社会体育指导员。

(3)莆田市社会体育指导员主要健身指导服务方式为无偿为主,从事的指导项目有妈祖功、妈祖操、广场舞、健美操、篮球、羽毛球、武术、游泳等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健身项目,这与人文环境、体育运动项目历史文化背景以及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对象都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

(4)莆田市采用集中培训与自学、统一考试相结合的培训方式,社会体育指导员大多数是通过长期锻炼体会、短期培训班、体育院校专业培训和经验累积而获得相关的体育指导基础知识的。

(5)莆田市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训课程并没有充分重视专业指导能力的培养和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实际需求,限制了莆田市社会体育指导员专业指导能力的发展和提高。

2.建议

(1)一方面加强对低学历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训,在丰富其专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提高他们的技能水平,使他们的综合能力得到提高;另一方面,吸纳更多体育专业大学生加入到社会体育指导员的队伍中来,吸引和吸收更多的高素质体育人才加入到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中来,全面充实和优化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

(2)提高政府职能,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健全社区体育基础设备,建立专门的青少年社会体育辅导站,以改善现有的社会体育辅导站练习者年龄严重老化的问题。

(3)今后应侧重于对社会体育指导员的职业制度和立法的研究,政府相关部门应与专业体育院校协作,加快社会体育指导员的职业资格鉴定的进程,完善培训制度,严格执行持证上岗,并打破资格终身制,建立严格的社会体育指导员考评制度。

引文注释

①陈英军.湖南省全民健身运动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4(6):137-142.

②邓星华.论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养.[J]体育学刊,2001(1):30-32.

③肖莲花.湖南省社会体育指导员现状与对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05.

④黄鑫.赤峰市社会体育指导员现状及存在问题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报),2011.27(11):202-203.

⑤韩春利.体育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⑥刘倩.北京市海淀区城市社区体育指导员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D].首都体育学院.2009(05).

⑦倪同云,白玲,陈琳,杨新利.完善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管理体制的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2,38(1):3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