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服务心得体会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05:17:40

志愿者服务心得体会篇1

关于精选志愿者服务心得体会范文  作为一名大学生,这次活动是我第一次参加志愿者服务活动,可以说志愿者服务给了我最好的锻炼机会和实践舞台。突出的感受就是通过志愿者服务平台,眼界更加开阔,心灵更加清纯透彻,对奉献过程中得到的快乐感受也更加深刻。正如志愿者服务口号“助人助己,乐人乐己。”以助人为快乐之本为座右铭。

  参加志愿者短短的一天时间里,让我学习到了很多,感受到了很多,领悟到了很多,成长了很多……如果要我逐一去描述的话,恐怕真是几个小时也未必能够说完!作为志愿者我们不过是在尽一份真心,如果你有着水一般玲珑剔透又充满灵性的灵魂,就让周围的一切都会因你的光彩而变得美丽。如果你有一颗犹似水晶的心肝,常常在笑着,你的气质会不经意间感染身旁的人。小小的动作都会有巨大感染。并不是一定要做一些轰轰烈烈的事。

  在志愿者的大家庭里,来自社会不同地位的人们。有来自不同地区的人们,不同的年龄,不同的面孔,不同的想法。有在校的学生、有就职的上班,可我们有一颗同样奉献的爱心的心。即使观点和做法不一样,可是这位爱心的中庸让我们紧紧联系在一起。所以我学会了沟通,跟小龄的学生就要站在他们的观点去想问题,跟同龄的大学生,上班族就要提出自己的观点相互交流。我们同微笑、同服务,共吃苦、共幸福,互相帮助、团结协作。原本不相识,也变得熟悉,原本的陌生人,也成了朋友。多么珍贵友谊。

  从志愿者的服务工作中,通过谦虚,我学会了许多人生的经验。通过活动,我得到很多的快乐与心灵的满足,这一切都是我宝贵的财富,是书本学习不到。在许多的志愿服务的活动中,我体会到工作的成效取决于个人的积极性。积极地投入、热情地参与、耐心地引导、不厌其烦地解释说明,即使棘手的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我们互学习,互努力,共付出,共奉献,原本没有的经验,也装的满满的。所以我们志愿者既是奉献者,也是受益者。工作锻炼我的思维,更磨练我的意志。

  使我更有能力,真心去实现人生的价值,从而回报于社会。同时感谢促进会给予我的这次机会,如果有机会我会一直把这个志愿者当下去的。

  关于精选志愿者服务心得体会范文

  做志愿者这一年多以来,我一向为能够有很多兄弟姐妹感到很开心。因为我一向觉得既然能够做志愿者应当都是看透了,人世间很多功利才会来做这些,在旁人眼里觉得是傻瓜做的事情。那么在我的眼睛里就没有人与人之间的高低贵贱的区别。

  志愿者的管理其实是一门科学。其实现实的情景也不必须和想象的那样单纯。不明白我是不是该说,其实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所谓的志愿者人群有大部分是来凑热闹的,甚至有些人是带着各种各样的目的来的。可是我一向觉得不管是带着什么目的加入进来。只要做的事情是对志愿服务有帮忙,能够帮忙到需要帮忙的人,不对志愿工作大方向有影响,我们就应当学会包容。

  此刻的志愿者工作其实是处在一个分关键的时刻。经过热闹的xx年。已经有很多人提出了xx年为志愿者元年的说法。这其实对志愿者事业是一个分好的契机。其实此刻是更需要的是对志愿者工作进行规范的时候了。仅有进一步规范化管理,将来才能够做到真正实现志愿者,能够真正服务于社会的目的。可是此刻志愿者团队能够说是穷出不层,很多时候,穿上一件写有志愿者字样的衣服,挂上一个牌子就说自我是志愿者;扯起一个旗帜就称自我是一个团队。很多自称为团队的,其实就那么一两个人。

  在那里当然并没有其它的意思,可是说句心里话。这样的情形对将来志愿者工作其实是很不利的。那些所谓的不规范的志愿者的行为,其实也给将来志愿者工作带来了负面的影响。

  所以我有几个想法:

  一、探讨和总结什么是真正的志愿者精神和文化。人们到底为什么要来做志愿者是应当引发更多人来思考的一个问题。在这一段时间,我和北京的志愿者杨涛夫妇一向在合作策划一个叫“聚源入川”的活动。也就是由此思考引发出来的一个人文公益活动,我们把志愿者精神和水文化相结合。水是生命的源头,志愿者精神也应当和水一样,是人们的生活状态到达必须境界后,一种人性最质朴的回归。汶川、北川一带原本就是传说中大禹的故乡,也是中国水文化的发源地。地震在那里发生后,把那么多人心里面如水的情怀都震发了出来。大家不顾一切奔往四川做志愿者。那么我们不应当让人们心里,已经引发出来的善心随着地震的过去,而又隐藏回去。我们应当把这种每个人心里面,最美的一面更多更好的提炼,让已经离我们远去的生命不至于白白的牺牲。

  二、完善志愿者考评认可机制,可是更重要的是给予志愿者发自内心的认可,志愿者的心其实是很敏感。如果应对的人不是真诚的,会被很快觉察出来。他们当面不会说什么,可是现实中会采取用脚投票的态度。仅有当各个部门真正把志愿者当朋友,当兄弟看待时,志愿者也自然会认真做好很多事情。

  三、规范志愿者培训机制,设计确实可行的志愿者培训课程。让每一个刚刚来做志愿者的人们,能够明确的明白自我该干什么,能够做什么,怎样去做。

  四、认真的给来参加志愿服务的成员志愿者工时记录,因为做的时间的长短,是唯一能够量化衡量志愿者工作的标准。那么仅有那些真正从事志愿服务时间长的志愿者才能够真正沉淀下来。也才能够真正经过时间的考验,来让真正优秀的志愿者升华。此刻志愿者工作浮夸风其实分盛行,很多所谓的明星志愿者居然是被包装出来的。然而经过必须的了解后,明白真相后,反而对志愿者工作是一种打击。我们应当经过真正实实在在的工作来规范志愿者工作。

  五、政府应当为志愿者工作供给实质性更强的支持。比如供给相对固定的`办公场地,和一些办公设施。志愿者和很多志愿者团队,能够用自我的时间和金钱来无偿服务社会,可是同时也都不约而同的在团队发展到必须时候,面临生存的问题。因为在团队组建初期,大家凭着最初的热情能够不顾一切,志愿者能够一次甚至次的付出。可是不帮忙他们解决一些最根本的问题,也是很难坚持下去。志愿者团队就象是一个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我们要做的工作应当是怎样把那些,真正拥有志愿者精神的人留下来。

  关于精选志愿者服务心得体会范文

  志愿服务是奉献社会,服务他人的一种方式,是传递爱心,播种礼貌的过程。

  对被服务对象而言,它是感受社会关怀,获得社会认同的一次机会。对社会而言,它是提升社会礼貌风气,促进社会和谐的一块基石。

  在志愿服务过程中,我自我也得到了提高、完善和发展,精神和心灵得到了满足。志愿服务既是“助人”,亦是“自助”,既“乐人”,也“乐己”。所以,志愿服务是一举两得的好事,我们每个人都应当进取参与。

  “被需要是一种幸福”。这感觉我是在真正的做志愿服务之后才获得和理解。把志愿服务当做自我的生活资料和生活方式,时时刻刻去帮忙需要帮忙的人,做奉献爱心的事,我想这就是当一名志愿者的真谛。我们应当更加努力的去服务社会,为更多的人送去温暖,让更多的人看到期望。

  我们就是当代的雷锋,是徐徐升起的朝阳,是期望和爱心之光奉献是爱心铸造的一道彩虹,五颜六色,清新飘逸,带给人温馨和欢乐,也是连接的纽带,连之后你我他,汇成心的桥梁,更是应对需要帮忙的人伸出的一双手。

  也许坚持,就是期望能把一份爱心传递下去。也许坚持,是因为我们在付出的过程中看到了最纯真的笑容、最纯净的眼神。在志愿服务的过程中,我并不寂寞,因为我相信有许许多多的人在与我做着相同的工作,我应当感到骄傲。

  在志愿服务的过程中,我深刻的认识到:奉献真的带给了我许多欢乐,让我感觉到了自我的存在与存在的意义。在未来,我们应当更多的去帮忙他人,做更多的志愿服务活动,它会让我们的生活更有意义,更有价值。与此同时,也让我们的精神世界得到了满足,可谓是一举两得啊!

  在志愿服务的过程中,虽然我做的都是很小有很琐碎的事,但对我来说却意义重大。尽管我只是打扫卫生,整理文件,可是我的工作却给村委会的其他工作人员供给了一个干净、舒适的工作环境,这样也有利于他们的工作。

  经过这次的志愿服务,我深刻的体会到工作的辛苦,也更深深的感受到了由于付出而收获的欢乐。我走出了理论知识,落实于实际生活,真正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如要坚持公共场所的整洁,我也会提醒身边的人注意坚持公共卫生,因为这次的志愿服务活动让我重新体会到劳动者的辛苦,体会了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明白了要珍惜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其实,生活不仅仅是为自我和自我的家人努力,还能够为这个社会而努力。再如做事情的时候要肯吃苦耐劳,不怕脏,不怕累,懂得与人交流。

  这次的志愿服务最重要的是让我的思想认识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让我体会到了为他人、为社会做贡献的乐趣,懂得了尽自我所能为社会奉献一点绵薄之力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情,明白了服务社会是我们每个人的义务。社会就是一个大家庭,而我们每个人都是这个家庭的一员,我们每个人都有为这个家庭服务的义务也仅有我们每个人都为社会奉献一点自我的爱心,我们的社会才会不断的提高,最终建成和谐社会,志愿服务是一种服务社会的不错形式。

  在参加志愿服务活动中,要勇于担当。不怕脏,不怕累,全心全意投入到每一个活动中。同时,充分发挥自我的聪明才智或一技之长,为社会做一些有益之事。要想做好一名志愿服务者,还必须要不断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思想境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这样,才能使自我的人生修养和修养水平得到更好的提升,也更会用心关注民生,做出更有利于社会的贡献。在参加志愿服务活动是这样,平时学习生活也应如此。不论生活、学习还胜作,都能够用志愿服务的标准来要求自我,切实做一名实实在在、有一与社会的好人,还要鼓励身边的人,一齐参加这项活动。

  “机遇只偏爱有准备的头脑”,我们仅有经过自身的不断努力,拿出百尺竿头的干劲,胸怀会当临绝顶的壮志,不断提高自我的综合素质,在与社会的接触过程中,减少磨合期的碰撞,加快融入社会的步伐,才能在人才高地上站稳脚跟,才能扬起梦想的风帆,驶向成功的彼岸。

  我想,志愿服务是一片广阔的沃土,我期望更多的人加入这支充满生机和期望的劳动大军,共同挖掘、共同探索,为社会,为他人做出一份有意义的贡献。这也是对自我的锻炼,对自我人格的一种升华。

志愿者服务心得体会篇2

精选关于志愿者服务心得体会范文  我叫朱成龙,是屯溪区老街社区一名党务工作者,也是社区七彩志愿者服务队队长,在自我从事党务工作中,我将党建工作与社区志愿服务工作相结合,把志愿服务工作纳入党建工作重要载体,以项目建设抓社区志愿服务服务工作,现将社区志愿服务工作谈如下心得体会:

  一是七彩志愿队伍功能化建设。

  我在原有义工服务的基础上,大胆创新、进取实践,规范重组了由500余人参与的七支志愿者队伍,分别是赤是大爱的热情―党员志愿者、橙是陪伴的温暖―文艺宣传者、黄是明亮的旅途―平安守护者、绿是一路的期望―环保守护者、青是坚守的支持―诚实守信者、蓝是纯净的友谊―法律援助者、紫是祝福的温馨―爱心服务者。将信息咨询、求助热线、承办、服务承诺等多项资料统一齐来,并差异化的建立社区“七彩服务套餐”,使“七彩志愿者”分类别的活跃在老街保护与管理、旅游咨询、义务导游、礼貌创立、居家服务、困难帮扶、老年互助等志愿活动当中。

  二是七彩志愿服务主题化建设。

  以“七彩志愿者”为切入点、以主题活动月为着力点、以居民受实惠为落脚点,精心安排,按照七支志愿者队伍功能定位,按月份依次启动志愿服务活动特色月。分别以“有事慢慢说,有我天天在”为活动主题,配合协助社区做好各类群众思想工作;经过社区说事点的“逢四说事”,进取发挥与片区居民更加熟悉、更加贴近的优势,在两会期间及时有效的把各类纠纷矛盾化解在片区,化解在萌芽状态;为社区营造出欢快祥和的生动画面;以“七彩映老街、铸就新辉煌”为活动主题,开展各类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组织有文艺特长的社区居民参加社区各类大型活动。并进取参与“老街居民论坛”、“老街文化大家谈”“纳凉电影周”等一系列活跃居民文化生活的主题活动;以“心连心共创完美家园、手拉手共建礼貌老街”为活动主题,组织黄山学院、黄山电大大学生志愿者、青年团员,重点开展老街背街小巷守绿、护绿,环境整治、保护新安江母亲河、承诺认领绿化带等环境保护活动。以“平安老街,我来守护”为活动主题,成立老街夜间巡逻打更队,夜间安排两名巡逻打更队员进行安全巡逻。同时在“一”国庆节及重要节假日期间定期开展日间巡逻志愿服务、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利用人在基层的优势,广泛收集

  各类治安信息,主动为有关部门供给线索;在日常生活中向片区居民、经营业主宣传治安知识,增强居民安全防范意识,切实提高了群众自我保护自我防范水平。以“志愿模范在岗位,服务居民在行动”为活动主题,挖掘一些有技术特长的党员群众,组建服务队,为社区中困难党员群众服务,密切了党群关系;利用自身的人脉资源,进取为片区内的居民供给义诊、法律咨询、家电维修、家政服务等便民利民服务活动。

  三是七彩志愿服务制度化建设。

  创新志愿服务模式,建立志愿服务“双卡”跟踪管理登记制度。由志愿者和受助居民共同持有“老街社区七彩志愿者服务登记卡”,志愿者每次上门服务后,志愿者和受助居民在各自卡上登记服务日期、服务地点、服务资料、服务时长等服务信息,最终双方签名确认。服务登记卡上公布社区工作人员以及七彩志愿者的联系方式,方便居民及与社区及时沟通联系。经过这样的志愿服务模式,社区就能够全程掌握了解七彩志愿者与受助居民的帮扶情景,同时服务登记卡的记录也是社区年度“七彩志愿者之星”及“大爱心人士”评选表彰工作的主要依据,使七彩志愿者的服务进取性被充分调动了起来,最大化地发挥志愿服务的示范效应。在社区涌现出了“放心茶”茶博士志愿者汪芳生、“护街使者”潘秀娟、“光明使者”林灶华等一批先进典型。在他们的影响和感召下,先后培育了杰出青年“茗香茶庄”徐江、爱心人士“迎春茶社”王少君等一批新党员业主志愿军,让“一个党员一面旗帜、一个志愿者一个形象”在老街高高飘。

  精选关于志愿者服务心得体会范文

  我很高兴能够参加铁路春运的志愿者服务工作,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天时间,但是我收获了很多。

  刚开始工作的时候,因为我们大都是新人,相互之间很陌生,对这工作也很生疏,我们的队长看到我们的情况,就给我们讲解了很多注意事项以及处理突发情况的处理方法,让我们迅速的熟悉了这项工作,同时通过闲时的交流,我们队员之间也相互认识了,工作时配合得很密切。我们负责的是接待老年人的工作,一些老年人没有儿女的陪伴,独自携带行李上下车很艰难,我们的工作就是帮他们搬运行李,引导他们进出车站和上下车。

  我们通过这次的志愿者活动,我不仅结识了那么多拥有爱心的朋友,更重的是??

  参加这志愿者活动,我们不但服务了他人,也锻炼了自己,提高了自己。在工作中,我们学会了如何去与别人沟通,如何去处理一些问题,如何与同事团结协作;同时也磨炼了我们的耐心,增强了我们的爱心,提高了我们承受工作压力的能力。还有就是让我们学会了以微笑面对他人,让我们懂得了微笑的力量,提升了我们的人格魅力。

  社会需要和谐更需要爱,正如那首歌唱得:如果人人都献出一份爱,那么我们的世界将变成美好人间。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参加志愿者活动,服务他人,提升自己!

  精选关于志愿者服务心得体会范文

  来来去去,走走停停,哭哭笑笑一年就这样完了,志愿服务时间半年就这样过去了,想问自我到底收获了什么,失去了什么,什么值得,什么不值得,一下子在2011年1月1日的凌晨12点后翻涌而来,就在2010年与2011年的界点,1月1日打文件总是2010年,一次一次的改,一次一次的感慨一次。

  时光如梭,转眼间,我已经在秀水工作了将近五个月了。刚来的时候,陌生的一切让我感到无比的恐惧和无助,我面临别的志愿者没有的困难:一是沟通障碍,xx的方言听不懂,我是外省的,在大学里同学都在说普通话,很难适应;二是饮食习惯的差异,我是北方人,热衷于面食,从小就不喜欢吃肉。在秀水,大部分是回族,吃的是牛羊肉;三是,饮酒风俗,我从来没有喝过酒,在那里要入乡随俗。

  别的还没熟悉,就连最起码的在办公室里,电话不能接,来办事的老百姓也不能接待,那时我真的有了回家的念头。可是想想自我来那里的初衷---扎根基层、服务基层、锻炼自我,鼓足了信心乡要适应这一切。看到这些,服务单位的领导和各村的村干部,都尽量的和我说普通话,领导在一齐说“自从小孙来,秀水人说话都不正常了”。经过服务单位领导的关心和自我的努力下,最终克服了这些困难。在饮食上,自我买了个锅自我煮饭吃。风俗上,能不喝就不喝。

  在党政办,工作比较繁琐和复杂,主要有打扫卫生、接待、拟写各种软件资料。生活过的繁忙而充实,时而欢乐时而忧愁,笑过也哭过。

  2010年8月15日,秀水发生特大洪灾,我负责灾情的宣传和报道,这是我接到的第一个比较大的任务,面临着挑战。第一次着手写材料,笨拙可想而知,但我还是很开心,使自我增长了不少信心。

  也在这期间,我有了学习新闻报道、拍摄的愿望,像记者一样。暗自想象着,如果学会那该多有成就感啊。可是,一方面本职工作很忙没时间;一方面新闻方面有同事王教师负责。只能经常向王教师学习摄像机的用法和操作技巧。多学一点,增长才干。

  我们经常下队,十分有意思,记忆最深的由两次,一次是去田坝村帮财政所发放精品苹果补贴,看到了一张张淳朴的充满喜悦的笑脸,那时真的很开心,觉得自我最终有一点作用,自我来那里很值得很值得,也是为了百姓的笑容更灿烂我会更加努力的工作。一次是去新坪村,下队绩效考核,当时正在收购核桃,一位中年妇女就解开自家的核桃袋子,两手掬了大把的核桃放在我手心,满满两手,但她还在往我的手心放,还时不时往我的包里塞,多么善良纯朴的相亲们呐,没有城市的勾心斗角与冷漠、猜测,渐渐的我喜欢上了这个地方。

  到了九月份,在领导的关怀和同事的帮忙下,我开始就能像其他同事一样,按时按量完成各项工作指标,更重要的事,辛苦而又复杂的工作,使我从父母溺爱、别人眼里孩子般柔弱长成一个自食其力有工作的人。九月初,和我一齐来的小王我们一齐录贫困农户信息表1464户,足足录了20天时间,最终完成了这项任务。

  九月中旬,我被推荐县里参加第六次人口普查指导员培训,在培训时,认真做好笔记,直到2010年12月份,在同事的共同努力下完成第六次人口普查任务。

  十月初开始,因为我乡整治办缺工作人员,经过党委会议决定,将我下文件下到政治办的工作人员,主要负责整脏治乱相关软件资料的拟写、账务管理、工资的发放等。

  十月中旬,我又帮农业中心录地膜补贴表,在分管领导和我的共同努力下,为我乡老百姓争取了17万元的补贴,等待发放。

  11月份,办公室正是十分繁忙的时期,面临年终考核,我们加班加点,补考核的软件材料。

  11月28日,县里举办“青春建功新农村,携手共建新家园”信合杯演讲比赛,要求志愿者参加,当时已经是11月26日了,李根让顾小峰写稿,晚上快十一点时才拿到稿子,篇幅约1800字之多,因为时间短、篇幅长、不是出自本人之手,熟悉稿子仅有一天的时间,难度相当的大。11月28日比赛如期举行,刚上台的小朋友,脱稿、并且流畅富有感情,而我,此刻还不能脱稿,怎样能在台上为志愿者争光呢,怎样能代表志愿者表达心声,比赛紧张地进行着,已经没有任何心思看稿子了,好多次,我都想放弃,心里很矛盾,一方面想到就算不能给志愿者争光,但也不能给我们志愿者丢人吧,很没有信心;一方面,这么短的时间李根、顾晓峰、我都付出了努力,就这么放弃,大家的努力不就白费了吗?不能就这么放弃。比赛进行到中途,我决定拿着稿子上台。轮到我了,我很紧张,因为我很少参加这样大的比赛,声音颤抖,腿也在直打哆嗦,效果比预想的还要差,但还是读完了。不管怎样样,还是传达了我们志愿者来xx四个月的工作和精神。经过这个比赛,虽然没有得奖,但对我来说是一个挑战,以后要多学习演讲艺术,学习更多的知识,发挥自我的长处,抓住每一次锻炼自我的机会。

  2010年12月22日,被服务单位推荐去纳雍培训远教,因为自我虽是分到远教办的,到真正去涉及这份工作的时候已经是11月了,很多知识都不了解,认识浅薄狭隘,这次培训给我很大的收获。

  2010年末,党委会议决定,关于低保的各项工作由我和刘毅、金旭负责。虽然新一年的任务刚下达,下一年我会继续认真工作,公平公正、热心的完成任务。

  平时没有大的活动和独自完成的工作外,我们的工作涉及方方面面,如:安全生产、zd、危房改造、生态礼貌家园、政协、工会、扶贫、民政、整脏治乱、草地生态畜牧业、烤烟生产、远教、纪检检查、党务党建、邮件的收阅、各类文件的拟写、xx政府网的管理、党建先锋网管理等等。

  四月之久,让我受益匪浅:

  一、锻炼自我的忍耐力。以前我,脾气很大,情绪不好而影响

  工作,遇到工作上的烦恼和困难,不会克制自我。也许父母的溺爱和学校温室,使我任性。办公室需要的是心平气和、遇事忙而不乱、处事圆滑、口才好、善于接待等等。我一向在努力向其他同事学习。磨练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

  二、学会了自立,学会了坚强。也许很多人都理解不了在它乡的哭闷。我理解,两年前,我独自背着行囊来到了贵州读书,陌生的一切总会让人感到恐惧与不安,还好刚来的时候认识了两位老乡,一向就这样走过了两年。此刻我又来到了离家比贵阳还远的xx,没有亲人,没有陕西的老乡,没有自我喜欢的面食,语言不通。有家不能回,想家也不能回,我羡慕我身边的每个贵州籍贯的朋友,能够经常回家看看。我也是一个恋家的人,一个人,要独自应对自我遇到的各种难题,对家人只能报喜不报忧,这一切有多煎熬。此刻慢慢地觉得,自我原先是能够四海为家的,自我也能够像男孩子一样四处漂泊、流浪。

  三、增长了才干。从不会写文件,学会了写文件,不懂就问领导同事。他们都很细心地帮忙我。还学会了处理棘手的问题。每一次学习,都是一次成长的过程。

  四、学会了为人处事。在社会上不像在学校那样单纯。是很复杂的,怎样合理的处理人际关系,已经是进入社会必修课程。在党政办,接触比较广泛,最基本的两条就是尊重他人、乐于帮忙他人。时间短,我们学习的东西还很多很多。以后,要多向他人悉心学习。

志愿者服务心得体会篇3

关于志愿者服务心得体会范文精选  从未走出校园,去懂得生活的艰辛;从未踏入社会,却知道付出爱心。都说90后的我们是温室的花朵,是杰伦带坏的小孩,是高傲、叛逆、颓废的一代,可是,我们同样也是乐观、开朗、有爱心、有打不倒的精神对未来充满希望的一代。他们对未来有美好的幻想,现实却常常给他们敲来狠狠的一棒;总以微笑示人,却心怀忧伤。

  身为大学生的我们,周一至周五像个听话的乖孩子,在学校这个纯真充满阳光洒满友情的地方,为着梦想努力,向着未来出发。而周末总是最放松的时刻:不用担心还没有读完的专业课本,不用去想明天早起的晨读,甚至不用为一日三餐而伤害脑细胞。放下心里的一切,做自己想做的:躺在床上,睡一个甜甜的懒觉;坐在操场上,沐浴暖暖的阳光,坐在微机室,遨游于丰富的网络世界;也可以静静的发呆,畅想属于自己的未来。总之,周末是属于我们的。可是总有那么一些人,他们:喜欢周六迎着晨阳赛跑,喜欢志愿者的充实生活,喜欢医院老师和蔼微笑,喜欢病人的满意笑容,当喜欢变成一种习惯……

  想想做志愿者的日子,像是打翻的调料瓶。笑过也气过。但是每次“回家”的时候都装有满满的感动。

  输液室:看到因针扎而痛哭的孩子,你会尽努力的逗他,为的只是让挂满泪痕的脸庞绽放笑脸,当你抬头时,看到的是家长欣慰的笑容。可是年幼的孩子怎么知道被扎的是他、哭的是他,疼的却是父母的心啊!

  导医台:为来往的病人提供帮助似乎同样是种幸福。当你上前微笑问“您好,请问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吗?”这似乎也可以为病人较少病痛。在这,或许很辛苦,或许走的路最多,或许要求你牢记医院布局,但是,这也是最需要志愿者出现的地方:搀扶年迈的爷爷奶奶,为被病痛折磨的病人指明就诊道路。虽然微不足道,但我们已很知足。

  病房陪检:在这总能看到:夫妻履行着“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承诺,儿女践行着“感恩之情,忠孝双全”的责任。虽然病痛在身,但能感觉到其间流露出幸福的味道。走进每个病房,出来时,总会说:祝您早日康复,虽然只是路祝福。

  无论你身处什么岗位,都会在穿上志愿者都时绽放微笑,医院老师和蔼的笑容总会让怕做错事的你感到安心。无论你在医院哪个位置,都会为所需帮助的人提供服务。当病人带着伤痛走来只为向你道声“谢谢”时,心里装的全是感动和祝福。

  志愿者之家是我们温暖的小窝,是我们休息的天堂。每次来这,都会让我们认识许多原来素不相识现在却很要好的朋友,在寒冷的冬天,与朋友坐在长长的楼梯上晒着暖暖的太阳,心也是暖暖的。我们喜欢在这听苏彬老师讲些富有哲理的故事,在这,可以懂得许多你还不懂或还没有去想过的人生。就像苏老师所说:“你们还没有踏入社会,就像一张白纸。”而他,认真的向我们这些白纸或书写或涂鸦。让我们能够更好的成长。

  志愿者服务带给了我们太多太多,每当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学校时,脸上总是带着满足和笑容,因为我们过的充实,因为我们收获了感动,收获了成长。

  关于志愿者服务心得体会范文精选

  首先我很荣幸能成为一名志愿者。

  能够帮助有需要的人我觉得是一件很开心的事.我对志愿者工作的认识其实并不多,只知道是无偿的,对志愿者的要求是要有责任心,有耐心等等。虽然我了解得不多,不过我相信随着今后参加活动的次数增多,我对组织的了解也会更深。

  我参加志愿者的原因是希望能帮到更多有需要帮助的人,能给别人带来温暖,同时我觉得作为一个公民在享受各方面的权利的时候是应该尽一些力所能及的义务的。另一方面也是受到社会青年志愿者的影响,很羡慕他们有那么有意义的事做。或许我不能经常参加活动,但我都希望自己能坚持下去,哪怕贡献的力量不大。

  此外,希望通过做不同的工作,对自己有更好的认识,更好的融入社会。同时也锻炼一下自己的能力,为以后自己收入高一级学校增添砝码。

  我一直想做一名志愿者,其实我参加志愿者就是希望能给社会带来多一点的爱。很多时候,我们生活在现代社会总会觉得缺少了爱,缺少了被关怀。尤其是随着人渐渐地长大,接触到更多的人与事的时候,我们的思想就越来越复杂。同时我们会对这个社会越发不满,觉得现代社会就是一个很虚伪的社会。但是其实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会有一份爱,是一种对弱势群体的一种无名的爱。我相信凭着这心中的一份爱的种子,从我做起,从我们年轻人做起,我们可以让自己,让别人看到这个社会始终还是温暖的。所以从这方面看,我觉得我们更应该让更多的年轻人加入我们其中。参加协会,我希望得到的只是一份体验。

  作为一个志愿者,在助人的同时,也是自助。在使其他生命活出色彩的同时,志愿者也可以从中得到思想上的升华,学会与人沟通,学会关爱他人,也更深刻地领会到生命的意义。而且,支援者的活动,也为我提供了一个接触社会的机会,提供了一个锻炼自己的机会。

  最后,我将带着这份收获去迎接我县30岁生日的庆典大会,迎接各位尊贵的嘉宾,同时我将牢记老师交给的知识,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本着志愿者的精神,奉献自己的青春。

关于志愿者服务心得体会范文精选  为倡导市民礼貌乘车、打造和谐公交,市委组织部、市机关工委、团市委倡议成立铜都党员义工、青年志愿者公交服务队。很荣幸,我成为其中一员。3路公交这个平台上,用我的微笑、我的热情、我的耐心,服务着广大乘客,并在付出中收获欢乐、在奉献中提升自我。

  我的服务的时间段是早上7点到9点。因在之前没坐过3路公交,于是,9月1日晚上,我到上海路的候车点等候我即将服务的公交车。没想到,不明白公交车从哪个方向先驶过来的我,等了将一个半小时才等到。和晚上的志愿者小喻一齐上车,开始我们的志愿服务。可到了汤家岭才发现,我们分“幸运”为一辆没有站台录音的公交车服务。我和小喻分工,一人发传单,一人报站台。当我报错一个站台名时,我脸刷的一下全变红了,连连和车上的乘客道歉,真怕他们觉得志愿者狠孬,暗下决心,晚上必须要记清所有的站台名,用真情的服务,塑造志愿者的良好形象。到香屯终点站后,我记下了两位司机的手机号码,并和黄师傅约好第二天早上6点四在财政局附近的朱潭埠见。第二天我如约上车了,跟大家说声早上好后就开始我的志愿之旅,给大家发宣传单、提示注意事项、宣传优待政策、帮扶有需要的乘客,等等。此后每一天,我都按时上车。在工作日,做满两小时后,我立刻回局里,并进取转入工作状态,完成日常工作;在周末,我则做三至四个小时,然后再去市里逛逛。

  每一天,我都会说上四遍乘车注意事项。在车子从始发站发车三站之后和从广场启动后,我都会和乘客说“各位乘客,欢迎乘坐3路公交。我是这辆车的志愿者。在这跟大家说几个注意事项。一,请各位发挥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给老弱病残孕及抱小孩的等特殊乘客让座;二,黄色的三个位子是老弱病残孕的专座,请大家以后上车时尽量把这些位子让给他们乘坐;三是车上是个公共场合,请大家爱护卫生,不要吸烟、不要乱扔果皮杂物,同时请大家尽量坚持安静,要聊天的乘客也请小声一点;四是司机师傅会提前一点报站台,要下车的乘客就按门铃,不方便按门铃的乘客就说一声要下车,这样我们到站就会停车,要不我们就直接开走,节俭大家的时间。多谢大家的合作!”

  每次,我都会尽量给特殊乘客上车安排座位。特殊乘客上车后,若是没座位了,我就问没有人给他让让座,若问了三遍了仍没人让座时,我就会带着特殊乘客到年轻人旁边,请他让座,然后对让座者说几声多谢。实在没办法给他腾位子时,就会对他说声抱歉。这样的我,时常被乘客感激着、包容着,分幸福。也更加坚定,要用实际行动,引导大家养成自主让座的习惯,而不是我们志愿者在车上时被动让座。

  每时,我都进取宣传我毛交的优待政策。70周岁及以上的老人、伤残人、盲人能够免费乘坐公交,只要出示有效证件就能够(盲人除外)。有时遇到上车时投币的老人家,我会上前询问他是否办理老年证,并告之若是满70周岁了,可到民政局办理老年证,这样,以后就能够凭证免费乘坐公交。若遇到不投币或是误以为拿着绿色老年证和残疾证可不投币得乘客,我会劝说其投币,并告之后两者不属于优待政策的享受对象。

志愿者服务心得体会篇4

来自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志愿者代表、媒体人士、爱心企业和npo组织代表共160余人参加论坛积极献言,围绕“志愿服务组织的合理架构(常态与应急状态)”、“志愿服务立法研究”、“灾后重建中志愿服务项目规划”、“爱心企业参与灾后重建志愿服务的有效模式”和“灾后重建志愿服务经验分享”等5个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其中,“全球之声”时事评论员毕研韬教授、香港理工大学陈锦棠教授、可可西里管理局才嘎局长、《国家历史》杂志刘红燕副主编、西南财经大学韦克难教授、瑞莱克思教育培训中心王洁琼咨询师等专家学者分别发表精彩演讲。他们观点独特、见解深刻的演说激起了在场嘉宾的强烈共鸣,赢得现场阵阵掌声。来自宝马、安利和卫通等爱心企业代表除了介绍企业在参与抗震救灾志愿服务工作过程中取得的经验外,还就爱心企业如何更有效地参与灾后重建志愿服务进行了探讨。同时,来自法律界的专家以“完善立法,为建立志愿者服务长效机制提供保障”为题,阐述了当前形势下志愿服务立法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分论坛上,npo组织代表、圣爱基金会负责人发表倡议,号召全体志愿服务组织继续关爱四川,情牵四川,践行志愿精神,为四川灾后重建作出积极贡献。

抗震救灾志愿服务基本情况

“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害发生后,在四川省委、省政府和团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四川各级团组织把抗震救灾作为最紧迫的任务,经省抗震救灾指挥部直接授权,负责组织抗震救灾志愿服务工作,在省、市、县三级迅速建立了志愿服务指挥中心,及时志愿者招募公告,构建立体化、多层次的志愿服务体系,按照灾区需求,及时派遣志愿者队伍参与抗震救灾。在抗震救灾的关键时刻,各级团组织充分发挥社会动员优势,有力有序有效组织志愿者深入开展抗震救灾志愿服务,在抢险救援、医疗救治、卫生防疫、心理抚慰、物资转运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在那段与生命争分夺秒的日子,志愿者们乘火车、赶飞机、白驾车、搭顺路车,从四面八方赶来;

在团省委机关、成都、德阳、绵阳、广元、雅安、阿坝等地的志愿者招募中心,来自全国各地的志愿者排起长龙;

在通往灾区的高速路上,绿色的军车,白色的120救护车,贴有心手标志、挂有爱心横幅的各式志愿者车辆川流不息,一场全国人民齐心参与的抗震救灾的大决战场面令人振奋…

据不完全统计,共累计接受志愿者报名118万余人,有组织派遣志愿者18万余人,开展志愿服务达到178万余人次。派出的志愿者队伍中包括9.34万余大学生青年志愿者,其中有4万余名大学生志愿者积极协助党委政府,将灾区群众帮扶和心理调适工作结合起来,开展了群众思想工作。在那场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以爱心换取希望,用生命换取生命的大救援中,志愿者成为抗震救灾的一支重要力量,涌现出众多先进团队和个人:全国抗震救灾英雄集体绵竹市青年志愿者协会,全国抗震救灾模范陈岩、蒙祖海、尹春龙。抗震救灾志愿服务工作得到了各级党政的充分肯定,得到了广大青年的广泛认同,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

当抗震救灾志愿从抢险救援阶段转入恢复重建阶段后,抗震救灾志愿服务也迅速调整状态,从应急转入常态。我们及时从志愿者队伍、组织、资金、阵地等方面入手,夯实志愿服务基础,强化服务保障,构建志愿服务长效接力机制,深入持久有效开展志愿服务。

一是积极构建四川省应急志愿服务体系。联合省应急办等14家职能部门制发了《关于加强四川省应急志愿服务工作的意见》,成立了四川省应急志愿服务工作领导小组,构建应急志愿服务体系并纳入省政府应急处理运行体系。在紧急状态下为政府处置公共应急事件提供后备和补充力量。10月上旬,我们迅速组建省应急志愿服务总队,并赴茂县等重灾县执行应急志愿服务任务。市、县两级应急志愿服务队的组建工作相继启动。

二是努力构建志愿服务综合保障体系。加强与社会各界合作,加大与民间社团、公益组织交流力度,透过基金支持、社会捐助、政府出资购买服务等方式为志愿服务提供经费保障。成立了“卓卓志愿者公益基金”,首批争取社会资金150万元。

三是派遣骨干志愿者队伍继续深入灾区一线支援抗震救灾。紧急抽调非灾地区西部计划志愿者参加抗震救灾基层工作队驰援重灾县(市、区)团委:紧急增招并向全省灾区增派了1000名西部计划抗震救灾专项志愿者,有效充实了抗震救灾志愿者队伍的力量。

四是着力建设巩固志愿服务阵地。我们已在全省重灾县(市、区)建设各级各类志愿服务站300余个,未来三年将在全省建成1000个“志愿者服务站”,有效拓展志愿服务站工作领域和项目。

五是有效推动志愿服务立法进程。在省人大的重视和支持下,将《四川省志愿服务条例》纳入2009年立法调研计划,争取依法合理界定志愿服务内容、范围,明确志愿者及组织内涵、权利、义务和相应法律责任。抗震救灾志愿服务的几点启示

在抗震救灾志愿服务的六个月里,我们面临了少有的遭遇和处境,经历了少有的困难和考验,承担了少有的压力和责任,受到了少有的关注和关切,赢得了少有的掌声和赞许,收获了少有的坚强和振奋。总结回顾起来,有几点启示值得我们思考和珍视。

(一)党政重视支持是开展抗震救灾志愿服务工作的巨大动力。在抗震救灾志愿服务工作中,总书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看望慰问志愿者,总理亲自向团省委下达组织大学生志愿者参与群众工作和心理调适工作的重要任务。省委书记刘奇葆对深入开展志愿服务提出了明确指示。省长蒋巨峰就抗震救灾志愿服务作具体要求。省抗震救灾指挥部授权团省委统筹志愿服务工作,中央和省委单独下达志愿者表彰名额,充分反映了党政对团组织和志愿者的信任和关心。

(二)应急快速动员是开展抗震救灾志愿服务工作的有效方式。从第一时间应急快速反应到形成合力,从志愿者有力有效组织到抗震救灾志愿服务队有序派遣并成为抗震救灾的重要力量,从志愿者队伍在关键时刻迎难而上,不畏艰险,冲锋在前,到广大志愿者以超常的坚定坚强坚韧,与灾区群众同生死共患难,尽己所能,无私奉献。志愿者充分体现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展示了高尚的情怀。我们的社会组织动员能力得到了锻炼、经受了考验。

(三)有效整合资源是开展抗震救灾志愿服务工作的重要方法。面对灾区群众特别是灾区青少年的迫切需求,我们以项目化运作方式,以志愿服务形式吸纳、凝聚了一大批社会团体、青年组织、企业协会、QQ群、车友会等民间组织,联系了宋庆龄基金会、国际美慈组织、李家杰珍惜生命基金、日本长腿叔叔育英会等国际国内知名组织参与志愿服务工作,整合了大量的社会资源,有效拓展了志愿服务的工作领域。

(四)完善组织体系是开展抗震救灾志愿服务工作的根本保证。依托全省团组织、志愿者协会等组织网络,我们迅速成立了省、市、县三级抗震救灾志愿者指挥中心,构建了立体化、多层次的志愿服务体系,建立了志愿服务工作站、志愿服务联合办公室等,形成了抗震救灾志愿服务工作制度,建立了志愿者数据库,针对性开发了志愿服务项目,准确对接服务与需求,积极统筹协调,有效组织引导志愿者,形成了志愿服务的合力。

灾后重建志愿服务面临的新形势

当前,全省的抗震救灾工作已全面转入灾后重建阶段。灾后恢复重建阶段的任务更加艰巨,影响更加深远,责任更加重大。不久前,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明确了以人为本、民生优先,尊重自然、科学布局,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创新机制、协作共建,安全第一、保证质量,厉行节约、保护耕地,传承文化、保护生态和因地制宜、分步实施的重建基本原则,用三年左右时间完成恢复重建的主要任务,基本生活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达到或超过灾前水平,努力建设安居乐业、生态文明、安全和谐的新家园,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同时,省委九届五次、六次全会客观分析了当前全省面临的形势,科学提出了灾后恢复重建三年基本恢复、五年发展振兴、十年全面小康的总体目标和建设人民安居乐业、城乡共同繁荣、人与自然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家园的总体要求,明确了用好“两个机遇”(即灾后恢复重建和扩大内需的机遇),围绕“两个加快”(即加快建设灾后美好新家园和加快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强化“三个全面推动”(即全面推动灾后恢复重建、全面推动“八项民生工程”、全面推动“一枢纽、三中心、四基地”建设)的发展规划。这给志愿服务事业的深入发展带来了广阔的发展前景和难得的发展机遇。

面对新形势,如何推动灾后重建志愿服务的深入持久有效开展,有几个问题是我们当前必须要思考和解决的。一是如何广泛发动社会各界深入持久参与灾后重建志愿服务。从当前实际来看,灾后重建志愿服务还存在参与组织规模较小,参与人数有限、参与主体较单一、志愿服务管理不够规范等具体问题,有待我们广泛普及志愿理念,大力弘扬志愿精神,动员更多的社会力量深入持久参与灾后重建。二是如何全过程参与灾后重建志愿服务。灾后重建中,志愿服务不能仅仅在几个月里集中爆发,应该是一场考验意志的“志愿长跑”。灾难考验了我们的应急机制,灾后重建工作要求我们从应急状态下的志愿服务行动向常态下的志愿服务行为转变,全方位、全过程参与到心理抚慰、农房重建、医疗卫生、困难帮扶、就业创业等生产生活多个领域。三是如何构建灾后重建志愿服务体系。灾后重建中,如果缺乏统筹协调的工作体系,志愿服务有限的资源将难以发挥最大效用。有必要尽快建立统一完备的组织管理体系,协调整合志愿服务资源,应对多样化的志愿服务需求,搭建志愿服务平台,提供高效到位的志愿服务。四是如何实现灾后重建志愿服务的可持续发展。结合当前志愿服务发展实际,立足灾区重建实际需求,着眼长远建立健全志愿服务管理、服务、保障、激励等长效机制,将对深化志愿服务行动,促进志愿服务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和强大的动力。

灾后重建志愿服务的几点构想

灾后重建,是一项长期任务。

(一)进一步完善志愿服务体系。重点做好灾后重建志愿服务总体规划,健全完善省、市、县三级志愿服务体系。一是在现有志愿服务组织的基础上,加强各级志愿者协会特别是县(市)级协会的建设,形成自上而下、层次完备、相互协调的省、市、县三级志愿服务协会体系,不断增强协会的自主发展能力。二是做好志愿服务站建设,加强组织体系网络建设;建立志愿服务站社会化运行模式,按照志愿服务站建设规划,整合各种资源,大力推进城市社区、街道和农村特别是灾区安置点志愿服务站的建设,不断延伸服务范围,拓展志愿服务领域,扩大社会覆盖面和影响力:三是加强与民间社团、nG0组织等公益组织的联系、交流与合作,引导、支持他们积极参与灾后重建志愿服务,建立开放合作的灾后重建志愿服务组织体系。

(二)进一步拓展志愿服务项目。“项目化管理、社会化运作”是多年探索形成的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灾后重建中,我们将紧紧围绕受灾群众最直接、最紧迫、最现实的需求和灾后重建各个方面,广泛实施心理抚慰、规划建设、医疗卫生、助孤助残、结对帮扶、义务支教等志愿服务项目。专门成立的灾后重建志愿服务项目运营办公室,将就灾后重建志愿服务项目的规划、开发与实施,逐步拓展服务领域,建成长期项目与短期项目结合、全省项目与地方项目互动、重点项目与一般项目共同发展的志愿服务架构。

(三)进一步培育志愿服务骨干队伍。结合不同群体的特点和专长,我们将大力培育志愿服务骨干队伍,重点在组织专业化志愿服务方面下功夫,大力引进专业志愿者,着力培育本地志愿者,努力实现“专业志愿者本土化,本土志愿者专业化”。一是进一步加大西部计划志愿者培训、管理力度,以西部计划志愿者为主体,以大学生志愿者、社区志愿者为补充,培育人员相对稳定、专业化水平较高、服务能力较强、结构合理的志愿者骨干队伍。二是继续做好全省应急志愿者队伍的建设工作,强化志愿服务理念和服务技能的培训,提高志愿者队伍的服务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一批反应迅速、机动性高、突击力强、服务专业的应急志愿者,实现志愿服务的专业化、有序性。

志愿者服务心得体会篇5

一、志愿服务工作的区域推进

北京市作为我国的首都和志愿服务的发源地,在奥运会的筹办和召开过程中采取了活动载体、区域推动的有效策略,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2008年奥运会之后,北京市决定把志愿服务作为奥运的精神遗产,在全市范围内(尤其是中小学)广泛推广。

(一)志愿服务工作区域推进的政策支持

为推动中小学志愿服务工作,教育部于2009年出台了《教育部关于深入推进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意见》,北京市也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弘扬奥运精神,建立和完善学生志愿服务长效机制的意见》。

为进一步弘扬志愿服务精神,促使中小学生参与志愿服务常态化,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于2010年组织专家编写了北京市《中小学志愿服务手册》系列教材,其中小学手册名为《学做志愿者》,中学手册名为《践行志愿者》。教材图文并茂地向中小学生介绍了志愿者、志愿服务的基本含义,并用学生身边的典型讲述了志愿服务事迹,还推荐了适合学生参加的志愿服务的具体内容,旨在倡导中小学生以志愿者的身份参与到服务社会的各项活动中,从而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及社会参与意识。

2010年末,北京市中小学志愿服务推广工作开始在西城区和昌平区进行全区性实验,在东城、海淀、丰台、石景山、密云、大兴的部分实验学校开展区域性实验。实验主要采用课内外相结合的方式,课内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品德与社会课程为依托,结合《手册》内容进行志愿服务精神教育;课外结合学校活动开展志愿服务实践,通过实验摸索出一套区域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机制的有效经验和实践模式。至此,北京市中小学开展志愿服务教育和活动的序幕正式拉开。

教育部和北京市有关志愿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和《志愿服务手册》为区域推动志愿服务工作提供了政策支持和专业保证。

(二)志愿服务工作区域推进的实验研究

根据北京市教委和教科院的统一部署,北京市西城区于2011年1月成立了“建立中小学志愿服务活动长效机制的实验研究”课题组,采取行政推动和科研引领相结合的工作策略。西城区教委副主任赵蓬欣任组长,负责课题研究的领导工作;西城教育研修学院德育心理部主任侯玮和西城区教工委团委书记魏锴为执行组长,具体负责课题研究的过程性领导和大型活动的设计组织;中教一科科长张洁、小教一科科长梁勇、中教二科科长李蕾、小教二科科长芦乃静为副组长,分别协调南北区域的中小学实验学校的课题研究工作。

西城区在广泛调研和自主申报的基础上,确定由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北京市第十五中学、北京市一五九中学等10所中学和北京市第二实验小学、北京小学、北京市西城区广安门外第一小学和北京市西城区半步桥小学等15所小学作为实验学校参与课题研究。

课题研究持续半年时间。2011年1~2月为研究部署阶段,3~6月为课题实施实验阶段,7~9月为课题总结结题阶段。

(三)志愿服务工作区域推进的实验成果

在志愿服务工作区域推进实验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把握三个重点:一是把《志愿服务手册》的使用作为切入点,二是致力于志愿服务长效机制的建立,第三是坚持课题研究和实践行动的有机结合。实验取得了丰硕成果,十余所实验学校的实施方案、教师的教学设计、学生的收获体会被北京市教科院出版的成果集收录,7所实验学校总结出志愿服务校本实施的成功经验。

2011年5月,西城区组织召开全区德育干部和团委书记、少先队辅导员会议,推广交流实验学校的经验。北师大附中姚茜老师《普及、持久的青年志愿者活动》、北师大二附中陈颖老师《“机制”确保志愿服务有效落实》、北京市第十五中学范苑老师《以课程化助推志愿服务,落实公民教育》、北京市实验二小何建雯老师《小学志愿服务长效机制的整体设计与思考》、西城广外一小李颢老师《“立体式志愿服务”设计与实施》、北京小学邓学军老师《知行合一的志愿服务运行模式初探》和西城半步桥小学李林的《“阶梯式志愿服务”设计与实施》等专题发言给与会者很大的启发。目前,西城区中小学志愿服务工作已经在各中小学扎实展开,形成燎原之势。

在实验过程中,西城区还将专门致力于志愿服务研究和推广的“小天使行动基金会”引入到课题研究,他们不仅为课题研究提供专业指导,还为实验学校的项目推动提供专项资金支持,《志愿服务教师指导手册》就是他们奉献给课题组的一份丰厚的礼物。

二、志愿服务工作的校本实施

学校是开展中小学志愿服务工作的基本单位和主阵地,志愿服务的区域推进必须依靠各中小学的校本实施。以下是我们经过实验研究和经验总结形成的志愿服务校本实施的成功策略。

(一)形成科学有效的运行机制

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的学生志愿服务工作由学生处和团委共同负责,他们一直致力于科学有效志愿服务运行机制的建设,形成了独特的志愿服务活动的“师大二附模式”。该模式由相互衔接的组织运行机制、项目、培训认证、学分认定、评价激励、宣传推广、支持保障、团队建设机制协同构成。

组织运行机制。学校逐步建立起校团委指导、志愿者协会统筹、各部门分工负责、各服务队建设落实的组织体系和完善的组织运行机制,实现志愿服务组织的科学高效运转。

项目机制。在每学年初,由校团委、志愿者协会向全校学生进行动员工作,新一轮志愿服务项目招募信息(包括工作内容、工作时间、工作地点、所需人数等),供全体同学自主选择申报。

培训认证机制。服务项目招募完成之后,由培训部开展志愿服务必备常识、通识技能和特定服务的专项技能志愿者培训,培训合格之后方能注册认证,颁发正式录用通知。

学分认定机制。学校将综合实践模块中10天社区服务必修学分,折合成80学时的志愿服务必修内容。学期末,由学生处、团委根据学生的服务和评价记录,完成对学生的学分认定工作。

评价激励机制。志愿活动与学分挂钩,能够确保志愿服务的基础学时;五四志愿服务活动系列表彰、“质朴杯”十佳志愿服务项目和十佳志愿者评选活动,则更是激发起志愿服务热情,满足了志愿者自我实现的需要,让志愿服务活动管理更加人本。

宣传推广机制。学校通过《三色草》校刊“真情讲述”志愿服务专栏、学生电子平台中志愿者协会专属页面、校园宣传墙报、校园宣传展板、校园网络新闻等进行广泛宣传。

支持保障机制。每周二下午4-5点是团活动专属时间,由校团委根据共青团工作需要安排相应内容,开展志愿服务团队组建专题团会、志愿服务工作培训、志愿服务项目集中展示和评比等活动。

团队建设机制。志愿服务项目团队建设的内容包括团队文化理念建设、团队合作凝练等,还特别注重团队成员间和团队间的情感体验和收获心得分享。

(二)打造专业引领的品牌基地

北京师范大学附中的志愿服务工作运行模式由分工明确的组织机构、分级管理的志愿服务团队、科学规范的工作流程、双线牵动的激励机制、立体开发的基地建设、深度开发的品牌建设六部分构成,形成了一套具有学校特色、符合志愿服务活动运行规律的长效机制。

专业引领、深度开发的品牌基地建设是北京师范大学附中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最大亮点。基地建设是学校志愿服务活动的重要内容,师大附中采取了校内外结合的立体开发策略,即:校内开发一些固定的志愿服务项目基地,志愿服务从身边实事做起;校外开发多个志愿服务基地,志愿服务深入社区和义工站点。在校内外基地中,北师大附中的志愿者们开展了系列活动:

“让蒲公英撑开精致的小伞,传递我们对打工子弟的深切关怀。”从2007年12月至今,师大附中的志愿者每周日下午都会准时到岗,为蒲公英“种子”们(即外来务工人员子弟)补习功课。学校一位随行的《中学生时事报》小记者曾经在新闻稿中这样写道:“志愿者服务队成立以来,最牵动人心的莫过于帮助那些和自己同龄而命运却截然不同的蒲公英‘种子’了……处在不同环境的同龄人聚在一起,互相探讨学习中的问题,分享彼此的校园生活。志愿者们纠正‘种子’们普通话或者英语的发音,‘种子’在和志愿者熟了之后,腼腆地教志愿者几句家乡话。在没有暖气的教室里,总会传出阵阵爽朗而温暖的笑声……”

“让我们怀着感恩的心帮助年迈老人穿越生死的轮回。”师大附中志愿者服务队开辟了赴朝阳门医院第二病区临终关怀的活动项目。同学们会带着自己精心准备的小礼物去探望年迈老人,削苹果、倒茶水、读报纸、讲故事……这些看起来微不足道的小事,却为老人们带来轻松和快乐。临终关怀活动是生命与生命的对话,是心与心的碰撞,是爱与爱的传递,志愿者们用自己的爱心温暖了老人们最后的世界。

“让快乐的花绽放在智障儿童的心上。”启蕊智障康复培训中心里有一些智力残障人员、自闭症和抑郁症患者。在融合活动中,志愿者们通过拔河比赛、“吹泡泡”等游戏与孩子们拉近距离,用爱带给他们关怀,用真诚带给他们尊重。一位长期参与活动的志愿者说:“活动中,附中人的爱心温暖着我,智障孩子感动着我……在他们眼里,世界是如此美丽,而他们的心灵也是如此的纯净。我们呼吁更多的好心人来保护这片纯净,让这个世界因爱变得更美丽。”

“让悠扬的歌声和柔美的舞蹈温暖孤寂老人的心。”2009年至今,志愿者们每隔一周的周日,都会到颐寿轩敬老院与老人们聊天、游戏,天气好的时候还会将老人们推到附近公园晒太阳,接触清新的大自然。2010年重阳节,志愿者们把用“小天使基金”购买的按摩垫送给老人,为他们送上浓浓的节日祝福。学生志愿者在院子里唱着老歌,与老人们联欢,《在那遥远的地方》《我的祖国》《南泥湾》……引得老人们也随之引吭高歌。

“走进自然,让绿色环保理念在附中生根发芽。”自从世界性环保组织“根与芽”2005年来到了附中,校园里就刮起了一阵绿色的旋风。在这短短的几年中,学校“根与芽”小组组织了校内外各种各样的环保活动,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废物减量、回收、再利用”主题环保活动、“爱水好生活”活动……2009年“根与芽”中国气候峰会上,附中“冰上王者”展台吸引了各个年龄的参与者,获得了第四期绿色阳光行动优胜小组和2009年“根与芽”中国峰会项目成就奖的荣誉。

对于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感受和意义,一位志愿者在国旗下演讲时这样说道:“这是一片成熟的紫色天空,有我们的梦,有我们助人为乐的真诚,让快乐的花沿着大地的纹路,静谧地绽放在智障儿童的心上;让蒲公英撑开精致的小伞,为传递我们对打工子弟的关怀而匆匆赶路;让我们帮助年迈老人怀着一颗感恩的心穿越生死的轮回,守候一路苦涩与甜美,一路空灵与沧桑。”“请让我们来帮助你,就像帮助我们自己;请让我们去关心你,就像关心我们自己。因为有爱,这个世界变得更美丽。”

(三)构建立体多元的服务模式

在学校志愿服务工作中,北京市西城区广安门外一小构建了“立体式志愿服务模式”。广外一小志愿服务的突出特点是定位准确、设计立体、制度规范。

定位准确表现在,学校把小学志愿服务主要定位在家庭和学校,与学校和家庭生活紧密结合,非常符合小学生志愿服务特点。

立体设计表现在,学校设立了校级、班级、家庭、社会等多种志愿服岗位,以服务不同的区域和人群。确立校级志愿服务岗,实现学生自主管理;启动班级志愿服务岗,打造班级育人特色;确立家庭服务岗,小小志愿者走进生活;寻找社会服务岗,将小志愿者带进社区。

制度规范表现为,建立管理层、指导层、服务层三层志愿服务组织机构,建立以志愿服务手册、服务学习手册、新版学生评价手册为载体的志愿服务评价体系。

(四)实现学校文化的有机整合

西城区第二实验小学“以爱育爱”的办学理念和学校文化,与志愿服务“团结、友爱、互助、进步”的宗旨非常吻合。因此,他们的志愿服务不是另起炉灶,而是寻求与学校文化的有机整合。

在辅导模式上,他们采取了“大手拉小手”和“项目带动”两种辅导模式。学校教师、家长义工、高校学生、高年级学生都伸出大手拉小手,Ja(即国际青年成就组织)志愿者服务项目、青基会“小天使在行动”项目、人民大学手拉手项目都成为学生志愿者的培训载体。

在与学校文化整合方面,他们设立了学校“育爱志愿服务基金”,开展了“育爱杯”评选活动,实现了志愿服务与学校“以爱育爱”办学理念的有机融合。

在志愿服务基地建设过程中,西城区的志愿者们提出了“体验学习”的志愿服务理念,让金融街街道、金融街少年宫、教科文组织、西城区少儿图书馆、西城区科技馆、西长安街邮局、国土资源部、宋庆龄故居等都成为了学生志愿服务和体验学习的场所。

三、中小学志愿服务工作的定位和建议

从世界范围来看,志愿者是公民社会的重要支撑,志愿服务精神培养是中小学校神圣的职责。从我国社会发展和学校教育的发展来看,志愿服务精神是未来公民社会重要的精神内涵之一,是学校道德教育重要和有效的载体,中小学校必须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加强志愿服务精神教育。由于志愿服务工作既是一项全民参与的公共事业,又是一项具有内涵深刻、意义重大的专业性工作,中小学生作为一个由未成年人构成的独特群体,开展志愿服务教育和志愿服务工作必须有准确的定位才能有效、持续、广泛地进行。

(一)中小学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定位

中小学生志愿者是志愿者中的一个特殊群体,有其不同于成人志愿者的特点。因此,在中小学校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必须准确定位,建立不同于社会志愿活动的运行体制、机制。笔者认为,中小学校志愿服务的定位应该基于三点,即:学习重于服务,体验重于认知,未来重于当下。

1.学习重于服务

成人志愿服务的侧重点是服务,是奉献志愿者用自己的时间、经历、专长和爱心,为他人、社区和社会提供服务,构建和谐、互助、友爱的人际关系和社会氛围。中小学是教育机构和育人组织,培养对象是未成年人,是未来社会的公民、建设者和接班人。中小学生志愿服务的重点应该是学习,而不是成人意义上的服务;中小学志愿服务应该定位于培养未来的具有奉献精神、责任感和志愿服务精神的公民。这样的定位有利于扩展中小学志愿服务的领域和范围,有利于根据高中生、初中生、小学生的不同年龄特点设计志愿服务活动,有利于全面普及和推广志愿服务活动。

志愿服务是一种学习。服务他人,成长自己。因此,我们的切入点不仅要考虑社会对志愿者的需求,更要考虑社会为中小学生志愿服务提供的服务和载体。

2.体验重于认知

志愿服务是一项具有奉献精神和专业精神的事业,志愿者只有深刻领会志愿服务的宗旨、精神,掌握相应的技能,才能自觉地和更好地服务他人、服务社会。但是,志愿服务更是一种实践性活动,是一种体验式学习活动,因此,志愿服务必须定位于以参与、活动、体验为主,而不是以认知为主。

小学生年龄很小,从理论上讲,应该定位于以认知为主,参与为辅,而不是体验为主,认知为辅;应该定位于学做志愿者,而不是践行志愿者。但是,从实践来看,小学生更应该体验重于认知,因为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很低,活动和体验是小学生重要的学习方式。因此,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的志愿服务都应该以参与志愿活动的体验式学习为主,而不是以学习志愿服务理念和精神为主。只是随着学生年龄的增大,参与志愿服务体验的途径、形式和内容可以不同,以逐步向成人志愿者靠拢。

3.未来重于当下

鉴于中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中小学校的功能定位,应该把中小学志愿服务教育的重心放到未来,而不是当下。这样的定位有利于对学生进行价值引领教育,有利于得到家长的广泛参与和支持。

小学生由于年龄小、技能水平低、服务能力差,又存在诸如安全、费用等问题,很多学校和教师认为开展志愿服务难度大。其实,如果我们把志愿服务定位于学习、体验,为未来的发展服务,操作起来就会容易得多,很多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

比如说,西城广安门一小在校内和班级设立了很多简单的志愿服务岗,让小学生自主申报,不仅使志愿服务教育得到很好落实,还改变了学校的管理文化,由过去的看管盯式的被动管理转化为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他们还准备建立以家庭志愿服务为核心的小学生志愿服务管理体系,让小学生在家庭中开展志愿服务,此外,通过家长的引领、陪伴,实现小学生的社区、社会志愿服务,学校承担学生的教育、评价等工作,家长完成帮助孩子体验志愿服务的任务。只要家长意识到志愿服务对孩子未来成长的益处,就一定会大力支持这类活动。

(二)中小学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建议

中小学开展志愿服务工作受到多方因素的制约,需要按照学生身心特点、志愿服务运行规律和学校工作实际来开展。经过我们的研究、实践和思考,提出以下意见和建议。

1.教育行政部门应该制定相关的教育政策

目前针对中小学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国家还没有明确的政策和制度保障。在教育部文件中,普通高中要求学生在高中三年时间内完成10天的社区服务,学生可以获得2个学分。初中和小学还没有明确的时间规定和要求。

在实际运行过程中,部分学校用志愿服务代替社区服务,这是具有操作性意义的一种变通,应该得到认同。北京市共青团系统对共青团员参加志愿服务活动有时间的规定,原来是48小时,现在很多学校把此项要求和社区服务结合,要求所有学生都完成80小时的志愿服务,这也是一种很好的整合和变通,值得提倡。

通过课题研究,我们认为,北京市的区级教育行政部门也可以制定区域性教育法规来支持学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比如,对小学、初中、高中可以分别提出完成志愿服务的时间要求,把志愿服务纳入教育评价体系之中,如此可以促进区域性的教育特色和品牌形成。

2.学校应该建立科学、有效的志愿服务运行模式

中小学校是组织学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组织单位,只有建立科学有效的志愿服务运行模式,才能切实推进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对于如何在中小学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我们提出以下意见和建议:

建立党委领导、德育副校长主管、团委和少先队负责实施的学校志愿服务管理体制;尝试(下转第35页)(上接第52页)建立校内志愿服务学分制管理,与志愿服务时间规定相结合,构成推动志愿服务活动的长效机制。学校还应该建立与学生评价手册、综合素质评价、评优评先等相结合的评价激励机制。

学校应该建立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志愿服务体系,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志愿服务基地、项目和机会;学校志愿服务应主要定位于在体验中进行服务学习和服务教育,以区别于社会性的成人志愿服务。学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应该和德育常规管理结合,和德育主题教育结合,和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有机结合,而不能另起炉灶,成为师生的负担。

志愿者服务心得体会篇6

关键词:青年志愿者;志愿服务;心理健康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经济文化的发展,青年志愿者行动已逐渐成为目前我国青年参与面最广、参与程度最高、具有极高知名度的群众性公益活动。我国青年志愿者的活动时间虽短,却取得了出人意料的社会反响,出现了青年踊跃参加,群众热情欢迎的局面。志愿活动的发展无疑是我国公益事业的一次进步,一次飞跃性的发展。但由于历史和现实的种种原因,我国的志愿者组织活动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自身还存在一些不可避免的问题。志愿者在志愿服务的过程中,需要付出大量的体力、心力、脑力,同时还必须表现出和谐交流的精神风貌。因此青年志愿者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及应对困难的心理准备。

心理素质是指除智力因素以外,决定和影响人活动的一切非智力因素,即保证人们成功地进行各种活动的心理条件的总和。心理素质是人的素质结构的核心因素,是使人的素质各部分“联系起来”成为能动发展主体自身的内部根据。心理素质所反映的既是结果更是过程,它是一个人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的必要条件,对人的成功非常重要。

我国志愿者数量虽庞大,但其心理素质总体较低。尤其随着志愿服务活动的扩大,志愿者数量的增加,志愿者所要面临的困境及心理健康问题也在不断增加。有调查结果显示,不少志愿者在服务中途会退出或产生退出念头,许多志愿者尤其是支援灾区的志愿者在服务任务结束后难以回到正常的生活中去。由此可见,志愿者必须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才能合理应对即将面临的困境及心理健康问题。

一、志愿者目前面临的心理困境

(一)社会舆论的压力

1、社会对志愿者的期望过高

近年来,由于志愿服务范围的扩大,媒体的宣传力度也在不断加大。然而,过度的宣传和表彰,使得社会、众人对志愿者的期望过高,人们往往忽略了志愿者作为平凡人所需要的、普通的、人性的满足。而当这些压力一旦超出个人心理承载能力的时候,很多志愿者在服务过程中就容易产生诸如身体的疲惫、心灵倦怠等问题。这不仅给志愿者的工作带来不便,由此也带来许多负面的心理问题。

2、服务对象的不理解

尽管青年志愿者活动发展迅速,但仍然有许多人不了解这一群体,甚至对志愿服务抱以抗拒的态度。在汶川,地震对各种基础设施造成巨大的破坏,救灾初期组织管理又比较混乱,志愿者面临多方面的压力,如道路不通、补给不畅、联系中断等各种困难,余震和次生地质灾害的危险,此时遭遇到部分地方官员和受灾民众的不理解的困境,使得志愿任务难上加难,甚至无法进行,令许多志愿者不知所措。

(二)知识与技能的缺乏

1、专业知识的缺乏

08年北京奥运会志愿者人数近百万,包括10万名赛会志愿者,40万名城市志愿者和40万名社会志愿者。志愿者在赛会服务中将面临多种严峻考验,如要面对高强度的工作、高效的团队协作要求、运动员及观众的文化背景差异、志愿工作环境中的突发事件、危机事件等,如果应对不良,可能影响服务的质量,甚至影响赛事的顺利进行。因此,赛前专业知识的普及和培训是很有必要的,让志愿者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否则会严重影响服务质量。另外,对服务对象缺乏了解也会影响到服务质量。

2、服务技能的缺乏

青年志愿者在工作过程中,不仅需要维持现场秩序,还要应对各种突发状况,如游客意外受伤,老人突然发病,儿童与家长走失迷路等。这就需要志愿者有充分的应激能力及知识,才能正确采取应急措施,合理应对突发状况。如今的青年志愿者很大一部分是在校大学生,由于年龄和生活经验有限,很多志愿者缺乏与人沟通的能力,即便经过短期培训,也仅限于理论层面,难以娴熟使用,在工作过程中容易爆发波折情绪。尤其在面对无理、面对无奈、面对奖励、面对疲劳、面对孤独等情境时,很可能导致心理困境。

(三)自身心态失衡

1、理想与现实的心理落差

每个青年在真正去做志愿者之前,总是怀着满腔热血,希望自己能做出点成绩来让所服务的对象感到温暖和满意,得到他人认同。然而,由于自身能力和现实条件的限制,在服务的过程中,总会遇到许多意想不到又无法避免的事情,可能需要做很多琐碎的小事或者要面对各种矛盾,这时就会产生心理冲突,使他们在服务过程中达不到自己的心理预期,从而产生强烈的心理落差。

2、情绪易受服务对象的影响

志愿服务有很多不同的分类,不少是以弱势群体为服务对象的志愿任务,如应急救援、社区关爱、助残助老等。在进行该类志愿服务时,由于志愿者接触和帮助的对象在物资上、身体上乃至心理上都处于弱势,他们的经历和痛苦很容易引起志愿者的共鸣,同时也会对志愿者心理产生一定影响,使得任务难以继续。

二、原因

青年志愿者在志愿服务的过程中之所以会遇到种种的困境,其实是一种正常的现象,只要正确对待,自然可以化危机为转机。总的说来,这些困境产生的原因有来自于组织的,也有来自于志愿者本身的。

(一)社会的了解与支持不足

青年志愿者遇到的困难是较多的,特别是政府重视不够和社会的了解与支持不足,是许多志愿者都提到的困难因素。志愿者需要开展针对困难群体的服务时,希望政府提供资金、场地或政策、措施的支持,一些基层政府、社区机构漠不关心;还有志愿者为一些孤老寡残人士提供服务时,不仅周围居民不理解,亲属也干涉,他们认为接受了志愿者服务,就是“家丑外扬”,是丢脸的事情。所以,要让社会对志愿服务从不理解到理解,从怀疑到欢迎,争取政府部门对志愿服务从忽视到重视,从干预到支持,都需要志愿者诚恳、热情、坚韧、细致地付出努力。

(二)志愿组织的失职

一些志愿团体习惯于搞形式、造声势,谋求引起领导重视,这就与志愿者的初衷产生矛盾。志愿者在加入组织后发现并未做实事,不免感到失望。许多组织前期培训工作没有做到位,或是后续跟进不及时,导致服务过程中志愿者遇到紧急情况时得不到相应的援助,产生心理压力或怠倦时得不到心理疏导,令志愿者的工作难上加难。

(三)志愿者自身心理素质差异

1、志愿者本身的心态失衡。一部分青年志愿者认为志愿办事就是只要奉献,捐弃小我,服务大众;还有一部分认为志愿者可以乘借完成任务的机会旁观比赛,与体育明星近距离接触等。其实,志愿者是没有特权的。例如在奥运会中,更多的任务是在亚运村里做洁净、在球场外做征询办事、顶着骄阳收门票等。这就形成志愿者对任务的感觉是:“复杂”、“枯燥”、“单调”,从而对志愿服务失去兴趣,觉得有落差。

2、志愿者本人思想准备不充分,心理承受能力不高。每个人的心理素质良莠不齐,面对问题的反应及处理方式不尽相同。许多志愿者满怀热情和信心参与志愿活动,在实际工作过程中,遇到困难或是心理压力时,一些心理素质偏低的人便感到难以承受,从而不得不中止志愿服务。

三、青年志愿者必要的心理准备

(一)社会舆论的理解支持

首先,社会应当对青年志愿者有一个合理的定位,并且运用正面的宣传与积极的舆论,使青年志愿者能够从社会上获取正面信息,认同自己的角色及工作,坚信自己的付出有意义,从而产生积极的心理态度,同时对志愿者工作的社会责任感增强。

其次,社会的正面反馈也会影响志愿者的心理。在服务过程中,社会对志愿者工作的正面反响是对志愿者的肯定、鼓励与支持,对青年志愿者心理素质的提升也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志愿组织的辅助

1、志愿组织服务前培训

由于青年志愿者缺乏专业知识和经验,志愿组织对其进行服务前培训是很必要的。不仅针对服务内容,还要针对志愿者的心理素质进行强化培训,要加强志愿者心理品质的培养,使他们有良好的应对能力,遇到生活上的各种逆境时要有灵活的反弹能力;要积极地陶冶志愿者的心灵,使他们保持乐观的心态,多看到好的一面,对工作寄予期望,从总体上强化志愿者的心理素质,增强信念、承受力及意志力。

2、个别心理辅导

个别心理咨询是针对有特殊问题的志愿者,咨询师与志愿者之间的一对一的个别会谈。通过建立良好的咨访关系,倾听志愿者对自身问题的描述与感受,确立希望达到的目标,利用多种影响技术,向志愿者提供观察问题的视角,引导志愿者作自我探索,选择适当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制定有效的行动方案,帮助志愿者解决问题的同时,发展志愿者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个别青年志愿者进行心理辅导是很重要的,应当多倾听他们对自身及志愿工作中的体会与感受,帮助他们解决对志愿工作心理困惑,减轻心理压力,增强承受挫折的能力,增强对各种环境条件变化的心理应变能力,提升心理素质,使他们能够对志愿者角色正确定位,从而更好地完成志愿工作。

(三)志愿者自身调节

积极的心态是进行志愿服务的关键,保持良好的心态也是志愿者必要的心理准备。青年志愿者要始终牢记自己的志愿服务的宗旨和精神,调节自己的心理,保持乐观的心态。当心理问题产生时,要坚持自己的信念,坚定信心,适当缓解压力,保持内心的平静,不忘志愿之初衷。

另外,青年志愿者在志愿活动中难免遇到各种难题和困境,增强意志力使大学生在面对各种环境条件的变化时能够坚持自己的信念,坚定目标,顺利解决困难,走出困境。如出现工作倦怠时,志愿者应立即进行自我调整,以保持旺盛的斗志。

参考文献:

[1]李剑萍,《试论青年志愿者的社会角色》,《青年与未来》,1995年第3期;

[2]穆青、聂阳阳,《08后的志愿者:心理复归与重新定位》,《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9年第6期;

[3]叶明,《大学生志愿者心理素质提升研究》,《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第4期

[4]谭建光、凌冲、朱莉玲,《现代都市志愿者心态分析》,《中国青年研究》,2005年第1期;

志愿者服务心得体会篇7

[关键词]和谐志愿者文化培养

[作者简介]李礼(1980-),女,湖南娄底人,广西科技大学财经学院团委书记,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广西柳州545006)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3年度广西共青团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重点立项课题“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目标下的团员青年群体文化创新研究”(项目编号:GQt-a2013005)和2012年度广西高等学校科研项目课题“新形势下民族地区和谐稳定与高校青年志愿服务创新研究”(项目编号:201204LX266)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4)06-0189-02

青年志愿者在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等大型活动和重要事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志愿者活动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重视。在纪念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90周年大会上,同志号召广大青年,争当奉献社会的模范,带头学雷锋,积极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多做扶贫济困、扶弱助残的实事好事,大力传播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公德,即是对志愿服务时代价值的高度肯定。党的十报告在论及“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时指出,要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推动学雷锋活动、学习宣传道德模范常态化。这些论述都成为高校志愿服务科学发展的思想指南。

一、和谐视阈下高校志愿者文化的价值定位

志愿者文化,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由志愿服务的性质决定的,在志愿服务的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根植于志愿者群体,具有鲜明的导向性和实践性,并以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特别是社会资源为载体的独特的文化类型,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相统一,与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相统一,其文化核心内涵是“自愿”“无偿”“奉献”“互助”。随着高校志愿者事业的发展,高校志愿者文化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校校园文化的具体体现。在和谐校园的建设过程中弘扬志愿者文化,是大学生认同、塑造、传承核心价值观的集中体现。志愿者文化建设有利于加强大学生志愿者的战斗力和凝聚力,培养和塑造出新时期具有优秀品质和良好风貌的大学生志愿者。高校应该大力发展志愿者文化,培养高校大学生的公益意识,提高青年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促进大学生的成长成才,也将利于从实践层面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体验性和实效性。

二、和谐视阈下加强高校志愿者文化建设是时代的要求

大学生志愿者文化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具体体现,培育高校志愿文化将是建设和谐社会文化与和谐校园文化的时代要求。

1.志愿者文化是实现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途径。志愿者把社会关怀意识和对生命意义的追求看成是自我价值实现的有效途径,他们通过志愿服务充分体验了自我价值实现的幸福感和社会归属感。马斯洛在其《人本哲学》中认为,具备自我实现功能的个人,往往具备感悟、接受、自我超越、社会情感、爱、尊重、自我实现的创造性等特点。志愿行为的维系和坚持,使志愿者得到自身生命价值的肯定:志愿服务得到别人认可、接受、尊重和感激,同时也激发了志愿者对自我生命的喜爱、接纳和肯定。这些自我价值的实现,很容易让人获得一种成功的满足感,是生命自主感和幸福感的真实体验。

2.志愿者文化对和谐人际关系的构成具有促进作用。孔子提出“二人为仁”,指出和谐社会需要和谐的人际关系。志愿活动中“互助、友爱”精神也表示和谐的人际关系是维系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如今,志愿活动已成为形成社会认同感和社会凝聚力的重要内容之一。志愿者通过志愿服务重新塑造了一种没有亲缘关系的新型人际关系和社会公益关系。志愿活动增进了陌生人的交流与合作,搭建了人与人之间相互帮助、相互信任、心灵依傍的情感纽带,也满足个人情感归属的需要,进而促进了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3.志愿者文化是和谐社会建设中的必要文化元素。当前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群体结构日益复杂,社会贫富差距扩大态势明显,社会机制有待整合和完善,许多弱势群体和边缘群体需要关注和关怀。通过志愿服务活动关心关爱弱势群体,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社会群体分化所带来的社会矛盾,可以更好地推动社会和谐发展,促进了人与社会的互相融合,推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4.志愿者文化是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有益途径。建设和谐社会的一个主要目标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绿色环保和生态平衡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志愿者在环境保护、维持自然生态平衡、创造节约型社会以及绿色GDp等许多重大公益活动中充当着生力军,充分地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精神,对推动社会进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大作用。

三、和谐视阈下高校志愿者文化培养的现状

作为特殊的青年群体,高校大学生是志愿者活动的主力军。高校通过开展各种志愿服务活动,帮助学生走向社会公益事业,回报社会,弘扬了大学生的精神文明风尚。然而,目前大学生志愿活动还存在许多需要完善的部分。

1.高校志愿活动策划还不够丰富,缺乏品牌活动和专业活动。现阶段大学生开展志愿者活动主要集中在扶贫帮困、支教扫盲、社区服务、基层服务、公益活动等方面,开展的范围比较狭窄,活动内容比较单调,且重复作业,缺乏真正有意义的大活动和专业性活动,甚至有些活动流于形式。另外,高校志愿活动的受益人群、文化影响和社会辐射作用还不能充分体现志愿精神的要求,在活动组织、策划、宣传和教育功能的发挥等方面都还有待提高。

2.高校志愿者缺乏完善的权利保障机制。大学生从事志愿服务提倡自愿参加,但是志愿活动本身也存在主体维权问题,志愿者们都很关注志愿服务中的安全保障和相关的服务证明等各项权利保障。而目前,大学生志愿者的各项保障机制都不是很完善。大学生从事的志愿服务多为校内组织,经费主要来源于学校或者学院拨款,自筹或个人负担。虽然目前权利保障的落实都由组织活动相关部门来提供,但由于活动经费有限,许多活动需要志愿者自担费用,致使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很难参与其中。通过调查显示,40%的志愿者认为志愿者的权益保障比较欠缺,65.71%的志愿者表示经济因素是阻碍其参与志愿活动的重要因素之一。

3.高校缺乏完善的组织建设机制。虽然许多地方都成立了青年志愿者组织,但工作处于初级的、自发的阶段,既无志愿者档案,又无“一助一”登记册和约定书,更谈不上招募、培训、服务的一体化运行。

4.高校志愿服务水平有待提升。尽管高校参与志愿服务的学生人数总量很多,但是大学生志愿服务水平还有待提升。由于没有统一的管理,缺乏有效的指导、培训,大学生志愿者意识水平、服务水平参差不齐,很多志愿服务活动都停留在自发阶段而不是自觉阶段。大学生虽然掌握了一定的专业知识,但不一定适合志愿服务活动的各种具体需求,并且部分学生志愿者的年龄较小,思想不成熟,还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专业和能力上的不足,某种程度上也限制了服务水平的提高。

四、和谐视阈下高校志愿者文化培养对策

1.弘扬志愿文化,提升服务意识和专业素养,增强大学生志愿服务效果。大学生作为志愿文化建设的主体,既是志愿文化的创造者,又是志愿文化的传承者。他们专业素养的高低决定了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的高低。为进一步提高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大学生志愿者应该以身作则,主动从多渠道了解志愿者精神及主要任务,充分认识志愿者服务的意义和价值,积极培养自己的志愿奉献精神,主动寻找需要志愿者的活动或机构组织,并积极投身公益事业当中,为社会服务。此外,通过志愿者文化这个德育平台,积极参加志愿者机构组织的素质及技能培训,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成为服务热情高、专业技能强、服务效果好的志愿者,在志愿服务过程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积极地为他人提供帮助,进而获得自我能力提升和社会价值实现的双丰收。

2.建立和完善志愿者服务体系,增强志愿者文化的凝聚力。在建设和谐校园文化背景下,志愿者文化是高校和谐发展的强大文化动力,同时志愿服务也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学生参与社会公益事业的重要载体。要更好地推进高校志愿文化建设,高校必须建立和完善志愿服务体系,树立以人为本的志愿服务思想,增强凝聚力和向心力;建设和强化与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相适应的志愿者文化,培育先进的志愿服务理念、价值标准和志愿服务精神,提高志愿服务主体与志愿客体的共同发展能力。要建立健全志愿文化制度建设,进一步规范志愿者行为;注重高校传统文化的传承以及高校文化教育的优化,积极培育和完善高校志愿文化环境,利用高校和当地的文化资源,实现现代志愿文化与高校本土文化的契合,促进高校志愿文化的良性发展。

3.建立高校志愿行动保障机制,加强志愿者权益保护,完善组织运行机制。面对志愿者合法权益难以得到有效维护的现状,高校应当制定一系列规章规定,明确志愿者的权利与义务,并设立专门的调解机构来处理志愿者与服务对象之间的纠纷,给出公正的裁决。建立一套多方位多角度、规范化具体化的志愿者保护机制来维护志愿者正当权益。同时,为了更好提高和完善服务内容和服务手段,高校应尽快从多渠道筹建青年志愿服务基金,进而解决青年志愿者活动的资金问题。此外,高校必须规范青年志愿者组织的运作机制,使其向制度化、科学化的方向健康发展。

4.提倡志愿服务长效化,打造品牌活动,鼓励高校志愿活动特色化。2008年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大学生志愿者向全世界展示了他们对“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志愿精神的践行成果,志愿者的自身素质及志愿组织的组织水平都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大型志愿服务除了有较大的社会公益性外还附带着巨大的宣传效应,我们要好好把握机会,重点调查今后社会公益服务的重大缺口,对相关问题进行研究和综合分析,有效制订出科学的服务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专业服务人员的培训,提高志愿者活动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此外,为了实现志愿服务长效化,还需要队伍建设,推动志愿服务组织化、专业化;创新志愿者活动形式,加强项目建设与扩大宣传范围,提高活动影响力,吸纳社会资源,共同打造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品牌活动。

[参考文献]

[1]李春宏,王杏珍.高校青年志愿者行动的文化内涵分析[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11(2).

[2]田庚,杨依凡,刘旭霞.我国新农村建设中社区志愿文化导向机制研究[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4(4).

[3]王素彩,谢丽乔.弘扬青年志愿者精神培植青年志愿者文化[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3(1).

志愿者服务心得体会篇8

关键词:体育赛事;志愿服务;发展;特色

中图分类号:C91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2)27—0049—02

一、中国体育赛事志愿服务的现状概述

我国体育赛事志愿服务的历史可追溯至20世纪的90年代,1990年亚洲运动会在北京正式召开,北京团市委组织20万人形成了义务服务总队,为亚运会提供相应服务,亚运会的到来对当时的中国意义非凡,此次赛会的服务组成也成为北京青年参与国际重大活动的初步尝试,这标志着我国城市重大体育赛事志愿服务行动正式启动。其后,伴随着中国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中国体育赛事志愿服务也不断提升水平,谋求更高的发展,其服务领域更加广泛,服务手段日益现代化,服务的科学理念也日益深入人心,社会对此的关心也开始从无到有。2008年北京迎来了奥运会的召开,中国赛事志愿服务以此为契机,得到了更好的发展,经过一系列的积极行动,中国体育赛事志愿服务在宣传与动员方面、志愿者招募及培训方面、志愿者服务意识的培养与塑造方面、志愿服务的分配机制方面和组织管理方面都呈现出时代的特点。下面以此作为论述的各个层面逐一介绍目前体育赛事在各个不同角度的展现。

在宣传与动员方面。我国体育赛事志愿服务主要依靠各级体育部门和共青团等相关部门,其核心力量皆为政府组织,其行政手段具有较强的说服力及影响力,特别对于招募志愿者、赛会中的实际服务等方面,政府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这样的宣传与动员主体以及由此带来的宣传与动员力度使得体育赛事志愿服务在体育主管部门与团组织的领导下更便捷地在社会中获得全方位的大力支持,可以保证志愿服务顺利开展而不被不法分子加以利用从而产生危害,使民众对此充满更多的信赖。同时,这也将为体育赛事志愿服务的统筹和协调带来有利的保障,对于志愿精神在全社会的弘扬也具有很大的益处。

从招募方面来看,在目前我国已开展的体育赛事志愿服务中,北京奥运会的赛事志愿者招募工作具有全国领先的水平。招募人数之多,招募范围之广,皆为历史之最。通过北京奥运会的个案可以从某种程度上了解到全国在招募工作中的基本方法和涉及的主要环节。北京奥运会志愿者的招募工作启动时间为2006年,在其后的2007—2008年间奥运会志愿者的相关工作全面推进,这也成为了北京奥运会志愿服务工作的关键发展阶段,其招募工作的主要体系如下。

在这六大体系中,首都高校奥运志愿者和港澳台及海外志愿者的工作体系主要负责赛会志愿者的招募工作,其他体系主要承担城市志愿者以及社会志愿者的招募工作,这使得奥运会志愿者工作的“六加一”总体格局得以逐步推进和完善,奥运会、残奥会赛会志愿者、城市志愿者、社会志愿者、“迎奥”志愿服务、奥组委前期志愿者、志愿者工作成果转化等六个项目和“微笑北京”主题活动,按计划、稳步地推动相关各项工作的逐步发展。至2008年3月31日志愿者报名结束,报名人数高达1125799人,其中908334人同时报名残奥会志愿者。从招募工作来看,北京奥运会的招募工作及其与国情相适应的模式取得了成功。

在志愿者培训方面,我国国内体育赛事志愿者的培训是以定位培训、集中培训、专业培训为主的基本模式。北京奥运会志愿者培训内容主要考虑到此届奥运会的特点,根据我国的主要国情,将培训内容最终设置为:通用、专业以及岗位培训,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

在志愿服务意识的培养与塑造方面,国内体育赛事志愿服务主要坚持的一个原则就是“以人为本”。通过志愿服务展现出来即提供更为合适的人性化服务。我国举办的大型体育赛事涉及种类广,又加上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赛事参与人员,例如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等来自四面八方。真正的人性化服务是提供满足各类体育赛事及广大参与者的相应需求,针对不同的服务对象采取更加合理更加科学的服务方法和服务内容,使赛事的所有参与者都能得到充分的尊重和个人需求的最高程度满足,以为参与者提供安心、舒适、恰当的服务为己任,让整个社会充满人文气氛,并致力于消除差异和隔阂。

在分配机制上来看,中国体育赛事志愿服务活动的分配方法一般都以随机分配为主,参考志愿者的专业背景和个人经历,进入具体工作岗位时,赛事组委会将志愿者以志愿服务小组的模式进行划分,集中制定工作目标和内容。在志愿者队伍的组织管理方面,我国体育赛事志愿服务管理以自上而下的层级管理制度为主。

二、我国体育赛事志愿服务的特色分析

(一)人力资源充沛

志愿者服务心得体会篇9

【关键词】志愿服务,志愿活动,志愿服务保障机制

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中国上海世界博览会的成功举办使高校乃至全国的青年志愿者行动掀起新一轮的高潮,也给高校的志愿者工作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本文中较为全面的分析了当代大学生志愿者活动的情况,以及对当今青年志愿者活动在策划和开展的过程中存在的一些不足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办法。

一、开展青年志愿者活动的目的和意义

对社会而言,青年志愿活动具有以下积极意义:一是传递爱心,传播文明。青年志愿者在把关怀带给社会的同时,也传递了爱心,传播了文明,这种“爱心”和“文明”从一个人身上传到另一个人身上,最终会汇聚成一股强大的社会暖流;二是有助于建立和谐社会。志愿工作,提供了社交和互相帮助的机会,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及关怀,减低彼此间的疏远感,促进社会和谐;三是促进社会进步。志愿工作正是鼓励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服务社会的行列中来,对促进社会进步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对青年志愿者个人而言,志愿活动具有以下积极意义:一是奉献社会。志愿者通过参与志愿工作,有机会为社会出力,尽一份公民责任和义务。二是丰富生活体验。广大青年学生朋友拥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基础,缺乏的是社会经验,每一个大学生朋友都需要经过社会的历练和洗礼,志愿者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不仅服务了社会,也锻炼了自己,能力与才华在志愿者活动中得到充分的展示和发挥。

对服务对象而言,志愿活动具有以下积极意义:一是接受个人化服务。志愿者服务,提供大量的人力资源的同时,更能发挥服务的人性化、个人化及全面化的功能,从而令服务对象受益。二是帮助融入社会,增强归属感。通过志愿者服务,能有效地帮助服务对象扩大社交圈子,增强他们对人、对社会的信心,同时,志愿者以亲切的关怀和鼓励,帮助服务对象减轻接受服务时的自卑感和疏远感,从而使其建立自尊心和自信心。

二、当代大学生青年志愿者活动存在的问题

(一)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积极性不高,动机多样。在校大学生志愿者多是跟随学院组织或社团组织,自主性、能动性较差。志愿者的参与动机分为三类,传统型动机(以责任感为轴心)、现代性动机(以发展为轴心)和后现代性动机(以快乐为轴心)。同时,大学生志愿者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动机多样:有些人认为志愿服务可以增强人际交往,实现自我价值,属于现代性动机;有些人认为志愿服务重在关爱他人,服务社会,属于传统性动机;有些人在志愿服务中也收获了种种快乐和感动,也愿意继续参与到志愿服务当中,属于后现代性动机。

(二)大学生志愿服务缺乏经济支撑和法律保障。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主要渠道是学院组织和社团组织,社团组织是大学生因志向相同或兴趣爱好相似而自发形成的学生团体。活动经费主要是向会员收取会费,而公益社团本着无偿性这一特质,活动经费更无保证。志愿服务分校内和校外,校外活动更多一点,可存在诸多安全隐患,对大学生的正常生活学习造成不便。

(三)社会活动造成的志愿者活动的盲从。雷锋月等一些节日的到来往往把志愿者活动推向高潮,这本是一件好事,可是不少的志愿者组织往往在这个时候盲目跟从,在不确定志愿者活动的是否必要的前提下,为了完成上级组织下达的服务任务,盲目开展活动,造成了“雷锋三月来,四月走”的笑话。曾经有媒体报道,说一个敬老院的老爷爷一到3月就恐慌,问其原因,说是每年三月,都会被洗好几次澡,洗的皮肤都起来了。这样的问题非常值得志愿者活动组织的思考。

(四)志愿者组织者个人原因导致的志愿者活动的不足。作为一个志愿者服务队的主要负责人,其思想决定了整个服务队的工作路线,他的决策影响着整个阶段的志愿者服务形式和服务内容,如果他的思想单一,缺乏创新,那么整个服务队便不能更好的服务社会。有时候盲目的学习其他服务队的活动,使得不能充分发挥自己服务队的优势,更不能较为正确、规范地服务于他人、服务于社会。可以说目前高校的志愿者队伍的管理很大一部分处于“需要就找,用时才管,完事就了”的状态,没有明确志愿者发挥作用的主要领域和方式,缺乏对志愿者的长期有效的管理,没有建立从招募、登记、日常管理到保障、激励的制度,无章可循,方式单调,不利于形成相对稳定的队伍,不利于调动志愿者的积极性,制约了进一步的发展。

三、解决当代大学生志愿服务中所存在问题的对策

(一)人员招募机制。建立一支具有一定的专业服务水平、扎实的工作态度、充满爱心和责任感的大学生志愿者队伍,是开展我院青年志愿服务的有利保障。因此完善其组织招募机制,让更多的学生青年参与到志愿者队伍,是青年志愿者事业发展的基础。志愿者招募机制包括了人员招募原则、宣传动员、组织建设、注册登记等工作制度,旨在规范管理工作,建立志愿者的队伍和个人服务档案,大力加强队伍建设。

志愿者服务心得体会篇10

为全市优抚对象提供热情细致、贴心周到的服务,把深切关怀送到他们的心坎上,让他们真切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同时希望市民政局、各镇各街道同两个志愿者队伍一道,共同筹划好、组织好、落实好各项献爱心送温暖服务,齐心协力推进优抚对象精神关爱活动健康深入开展。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志愿者演讲讲话,方便大家阅读与鉴赏!

志愿者演讲讲话1尊敬的各位领导、志愿者朋友们:

大家好,我是来自珲春边境经济合作区国家税务局的徐振南。我非常荣幸能作为志愿者代表在这里发言,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全市广大志愿者朋友们向长期以来一直关心和支持我们的各位领导和志愿者组织表示衷心的感谢。

志愿者精神概括起来是: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在雷锋日记中有这样一段话: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颗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坚守着你生活的岗位。这段话恰如其分地体现了雷锋精神的实质,雷锋精神在志愿者精神中有完整而充分的体现,志愿者精神是雷锋精神的延续和发展。像雷锋一样乐于助人,对于他人的痛苦和社会的问题保持敏感,尽到公民的责任,践行奉献的意义,从而提升整个社会,这正是雷锋永恒的意义,也是志愿者精神永恒的意义。所以,今天,请允许我向广大志愿者和社会公众发出倡议:

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加入到志愿者队伍中来,尽已所能,服务社会。发挥自己的专业、能力和特长,关注珲春发展,关心社会生活,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服务社会和人民。让珲春因志愿者的存在而更加美丽,社会因志愿者的奉献而更加和谐。

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投身到珲春志愿服务事业中去。广泛深入社区、深入农村、深入家庭,大力开展讲文明树新风、扶危助困、社区服务和应急救援等志愿服务项目。用爱心和智慧,为珲春增添绚丽!

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传播志愿精神的真谛。传承和发扬雷锋精神,大力弘扬志愿服务精神,用奉献传承中华文明、用友爱共筑心灵家园,用互助搭建爱心桥梁,促进社会共同进步!

春天播撒希望,爱心铸就梦想,微笑由你我接力,和谐在世界传递。让我们携起手来,传递微笑、传播文明,唱响“爱心奉献”之歌,为珲春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际合作示范区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让志愿者的微笑成为珲春靓丽的名片!

志愿者演讲讲话2同志们、朋友们:

大家好!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举行“武汉理工大学航运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与纺机社区十周年志愿者活动启动仪式”,目的,就是要动员和凝聚更多的热血青年来服务社会、奉献爱心、传承文明。在此,我代表航运学院对本次志愿者活动的正式启动表示热烈的祝贺!同时,也借此向一直以来服务在各条战线的广大志愿者致以崇高的敬意!

志愿者活动,是一项崇高的公益事业,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新时期、新阶段、新任务,伴随着志愿者活动的蓬勃发展,航运学院的志愿服务工作也取得了长足进步。在扶贫济困、传播文明、环境保护以及参与大型活动等方面,广大志愿者发挥了独有的、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是近年来,在阳光敬老院温暖行、爱心幼儿园、义务献血、社区义务家教等诸多方面,都做出了突出贡献,并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本次启动仪式作为航院青协与纺机社区历史上的首次整体启动仪式,既有对以往工作的总结和肯定,也有对今后工作的安排和部署;既是里程碑,又是新起点;既承前启后,又继往开来;应该说意义非凡,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就此,为开展好志愿者服务活动,对大家提几点希望。

一要提高认识——把责任“担”起来。一名志愿者就是一面旗帜,一次志愿服务就是一次爱的奉献,一项志愿活动就是一次志愿责任的充分体现。参与志愿服务不仅是一种觉悟、一种荣誉,更是一种责任。希望广大志愿者要提高认识,担起责任,坚守“服务大局、奉献社会、温暖他人、彰显爱心”的宗旨,履行“志愿服务、竭诚奉献”的使命,要用一颗温暖、关爱、赤诚之心,积极深入社会、服务社会、献身社会。对于青协而言,组织这项活动是一项义不容辞的责任,要力求做真、做实、做到位,要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丰富和创新活动载体,要不辱使命,切实担负起组织者、引导者和实践者的三重责任,全力推进志愿者活动的深入开展。

二要营造氛围——把精神“扬”起来。志愿者服务既是一项十分光荣而高尚的事业,也是助人为乐、扶贫济困、传承中华民族美德的充分体现,尤其是志愿者精神,更是一种重要的文化软实力,是一股温馨的道德清流,能充分体现出当代优秀青年的自觉性、活跃性和先进性。希望广大志愿者,要志存高远,振奋精神,立足新起点,迎接新挑战,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青年志愿者精神,以优质的服务和无私的奉献来展现你们的风采。希望各级团组织要进一步强化志愿者精神的自我培植和社会养成,带好团队,做好服务,树好品牌,吸引更多的青年加入到志愿者行列,切实把青年身上蕴含的参与社会、服务社会的蓬勃热情、旺盛朝气和巨大能量保护好、引导好、发挥好,使志愿服务真正成为广大青年的自觉行动和道德追求。

三要真抓实做——把作用“活”起来。实践表明,志愿服务不仅是国家强盛不可或缺的动力,也是促进社会和谐的有生力量。志愿服务的质量和效果,将直接决定志愿者服务事业的影响力和生命力。今天的启动仪式,既是拉开的序幕,也是吹响的号角,希望大家迅速地动起来、热起来、活起来,要守誓言、起作用、做表率,争做爱心使者,展现爱心成果,为吴起增添动人的音符、和谐的乐章、文明的色彩。希望各级团支部在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中,要结合实际,真抓实做,活化作用,不断扩大活动的影响力。要紧紧围绕“打造绿色吴起、构建温馨家园”为目标,大胆创新,力求突破,主动寻求服务机会,积极挖掘服务内容,找出各界关注、群众需要、志愿者能为的载体,开展系列特色服务,为百姓解难、为社会分忧、为和谐出力。

“赠人玫瑰,留有余香”。同志们,朋友们,社会因奉献而美好,青春因展现而亮丽,社会为有你们的倾注而更显精彩,因为有你们的奉献而更加美丽。希望大家在武汉理工大学航运学院团委、纺机社区委员会的正确领导下,用爱心传承文明、用真情奉献社会、用行动实现诺言,为推动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贡献力量!

最后,预祝本次启动仪式圆满成功!

祝朋友们学习进步、工作顺利!

谢谢大家。

志愿者演讲讲话3同志们,志愿者朋友们:

阳春三月,万象更新。今天,我们隆重集会,举行关爱他人、关爱社会、关爱自然志愿服务进社区活动启动仪式,这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弘扬雷锋精神的具体行动。在此,我代表解放街道基建社区向所有践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志愿者朋友们致以诚挚的问候和崇高的敬意!志愿服务,是一项崇高的社会公益事业,也是城市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志愿者行动在我市实施以来,紧紧围绕“党政关心、社会需要”的热点难点问题,努力拓展服务领域,不断壮大注册志愿者队伍,常规活动、专业项目、重大活动志愿服务工作齐头并进,亮点纷呈。这些成绩都离不开高素质的志愿者队伍和高水平的志愿服务,更离不开全体居民的积极参与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希望大家立即行动起来,以主人翁的姿态投入到志愿服务中去,迎难而上,再创佳绩。借此机会,我想对志愿者朋友们提三点希望:

第一,围绕中心,服务社区。希望大家把志愿服务活动自觉置于党的领导之下,在思想上、行动上与同级党委政府保持高度一致,通过志愿服务进社区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不断增强服务意识和宗旨观念,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切实把党的关心和温暖送到社区、送到群众之中去。

第二,发挥特长,无私奉献。“志愿者”不仅是一个称谓,它还意味着付出、意味着奉献.希望大家充分发扬“勇于吃苦、甘于奉献”的精神,结合本社区的实际情况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满足广大社区居民的精神文化需要和特殊群体的成长发展需求,在奉献中体验快乐,收获成功。

第三,传播理念,倡导文明。志愿服务的核心理念是传递爱心,传播文明,加强人们之间的关怀和互助,促进社会和谐。希望大家通过这次志愿服务活动,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传播志愿服务理念,影响和带动更多的人关注和参与志愿服务,使参与志愿服务成为人们的日常行为和自觉行动。

同志们,朋友们,让我们高扬理想主义旗帜,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将专业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努力成为爱心善行的传承者、志愿服务理念的普及者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我相信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社区的精心指导下,通过志愿者的不懈努力,我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必将取得显著成效。

最后,预祝这次“志愿”服务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谢谢大家。

志愿者演讲讲话4同志们,志愿者朋友们:

今天,距离第_届世界元老乒乓球锦标赛开幕还有整整30天,由自治区团委、体育局共同举办的赛会志愿者誓师大会暨培训班拉开了序幕。这对于进一步提高赛会志愿者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更好地为赛会服务具有重要意义。在此我代表自治区团委和青年志愿者协会向各位光荣的志愿者表示热烈的欢迎!

第_届世界元老乒乓球锦标赛,是我区历史上承办的规格最高、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强的重要体育赛事。它的成功举办其意义远远超过了赛事本身。办好这一赛事,既是落实国家和自治区的要求,也是内蒙古人民的共同期待。同时,更是我们向全国乃至全世界展示内蒙古自治区经济繁荣、社会和谐、民族团结、文明进步的良好形象的一次重要机会。从历届体育赛事的成功经验看,志愿者的优质服务都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今天,借培训班开班的机会,我向大家提几点希望和要求。

一是希望大家珍惜为赛会服务的宝贵机遇。大家从全区4600多名报名者中脱颖而出,将作为全区几十万青年志愿者的代表,可以说非常幸运。你们当中,有曾经在奥运会上服务的志愿者,可以说,一次成功的志愿者经历会是人生中最可宝贵的经历之一,对在座的许多人来说也许会成为人生中唯一的经历。大家可以想想,比赛开始之后,你们要在场馆服务近一周时间,直接参与赛会,直接面对全世界的媒体、全世界的运动员、各国的观众。你们350人的背后,是2400万内蒙古人民的目光。希望你们好好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认真学习,强化责任,勤奋工作,不负使命,为这次赛会的成功举办贡献力量,为内蒙古争光。

二是希望大家不断强化志愿服务意识。志愿精神体现为自愿地参加推动人类发展、促进社会进步的活动,体现为满腔热情地为社会提供服务,体现为以积极的精神实践生命的价值。当选赛会志愿者是一种光荣,同时也意味着更大的责任与使命。志愿者是赛会成功举办的重要基础和保障,也是赛会致力于团结、友谊、进步、创新理念最直接与最形象的诠释。参与志愿服务不是去看比赛、看明星,是需要付出辛勤劳动的。我相信大家申请当赛会志愿者也早都做好了思想准备。希望大家一定要进一步增强光荣感与使命感,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承担起为赛会做贡献的历史责任,表达内蒙古人民追求“和平、友谊、进步”的强烈愿望。希望大家把“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深深根植于田,内化为一种自觉行动和追求。在参与志愿服务中,不断获得心灵的感动、精神的升华和思想的成熟。

三是希望大家不断提升服务本领。相信大家都已经看到,在20_年的奥运会、今年玉树抗震救灾等重大事件中,到处都活跃着志愿者的身影,广大志愿者谱写了一曲曲壮丽的青春之歌。相比这次赛会而言,我们的志愿者工作任务会相对繁重,服务对象众多,服务内容广泛。这不仅需要具有志愿精神,还需要有能力为赛会提供良好优质的服务。今天了解了一下大家的培训安排,感觉很系统、很实用。希望大家珍惜这次培训的机会,在培训过程中,尽可能多地磨砺自己的意志,尽可能多地掌握服务知识,进一步提升服务本领,增强团队意识、合作意识和纪律观念。希望每位志愿者都要端正态度,认真学习,不断提高综合能力,使自己真正成为一名能够代表内蒙古志愿者能力和水平的合格赛会志愿者。

四是希望大家努力树立良好形象。你们作为第_届世界元老乒乓球锦标赛的赛会志愿者,肩负的使命是奉献给世界各国朋友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一种自由健康、积极向上的和谐氛围,也是一种人类文明的共同遗产。你们,每人都是一面旗帜,代表的都是内蒙古有志青年的形象。你们虽然来自不同的领域,但首先你们是“内蒙古青年志愿者”。在世界人民面前,你们代表的是内蒙古的形象,更是中国的形象。你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反映着13亿中国人民的形象与素质。大家一定要树立“一盘棋”的思想,严格遵守赛会各项要求和志愿服务管理规定,服从统一指挥调遣,不讲任何条件和代价地执行工作任务。要服从团队分工,团结合作,相互支持,发挥服务团队整体作用,增强团队凝聚力和战斗力。我希望等到赛会成功闭幕,我们自己来总结的时候,可以听到这样一句评价:内蒙古的志愿者个个都是好样的!

同志们,志愿者朋友们,乒乓盛会,即将到来。我相信,我们内蒙古优秀的志愿者会用真诚地行动弘扬志愿精神。我也相信,只要大家勤奋工作,真诚服务,自觉奉献,我们内蒙古志愿者将成为赛场上最亮丽的风景线。

预祝培训班取得圆满成功!

志愿者演讲讲话5尊敬的各位老人家、服务中心的同志们:

大家早上好!

我们是来自_____的志愿者。在此我们向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各位老人家表示衷心的问候。

一直以来,我们秉承“助人自助,提升自我”的服务理念,倡导“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组织____系统的志愿者们发挥自身的优势特长,广泛开展社会公德活动,增强___人的社会服务意识,提高综合素质,倡导团结友爱,积极进取的服务新风尚,为推动文明城市建设而努力。今天,我们的志愿服务队带着工具来到这里,是要对我们___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大院的绿化进行美化,给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营造一个整洁、舒适、绿色的居住环境,送上我们城管人对老年人的一份关怀。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老人是国家、民族的财富。敬老、爱老、助老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先辈们传承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敬老、爱老、助老是我们文化传统中的精华,也是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和亲和力的具体体现。在此,我向我们____志愿者队伍发出倡议:用我们的实际行动关爱老人、尊敬老人、孝敬老人、共建和谐,帮助老人们解决力所能及的困难,尽自己的绵薄之力,给老人们多一份关爱,促进全社会爱老、尊老、敬老、助老的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

最后,祝老人家们健康长寿,幸福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