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制药毕业论文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05:19:21

生物制药毕业论文篇1

[关键词]药学;毕业实习;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6)11-0114-02

药学专业培养具备药学学科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实验技能,能在药品生产、检验、流通、使用和研究与开发领域从事鉴定、药物设计、一般药物制剂及临床合理用药等方面工作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药学在世界各大经济领域可以说是发展最快的门类之一,医药公司的年经济效益增长率已经高于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1][2]并且,由于它关系到每个人的健康,已越来越受到国家和社会的重视。

一、我校药学类专业学生近三年毕业实习工作概况

长春中医药大学药学类专业作为实践性学科,毕业实习是药学类各相关专业后期实践教学的主要组成部分。药学院每年根据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药学类专业学生的实习计划,毕业实习安排在第八学期进行,实习时间不少于16周,毕业实习工作主要包括毕业实习岗前培训,实习岗的设定与分配,实习过程监管,毕业论文管理、实习成绩综合评定等主要内容。其中毕业论文包括选题、开题、论文提交、论文评阅、论文修改、论文答辩等环节。近年来,我院药学类专业实习生人数较多,也给实习安排、管理、就业等工作带来了巨大挑战。

从实习岗位分配情况表1中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还是留在本校和科研院所等主要基地来完成实习的,由于严抓毕业论文答辩,自行联系实习单位的学生的数量逐年下降。

从毕业论文的成绩分析上来看,校内基地的论文优和良成绩的数量还是明显高于校外基地,说明校内实习基地的质量还是高于校外。

二、毕业实习工作采取的措施

(一)完善管理制度

药学院重视实践教学工作,由学院相关领导、教研室主任、办公室和学生工作办公室相关人员组成毕业实习领导小组。同时不断完善相关管理制度,相继制订和修订了《药学院本科毕业实习手册》、《长春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毕业实习及论文工作实施办法》、《药学院关于加强对本科毕业实习工作管理的通知》等文件,对毕业实习时间、实习内容、请假制度、毕业论文要求、毕业实习考核等有关问题做了相关修订。

办公室负责制订实习计划、下达实习任务、与实习基地沟通和指导教师的选派、组织论文答辩等工作,以及学生工作办公室负责学生的日常管理、过程监督等。各个部门联动,能够保证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生活、学习、思想、纪律方面都有专人负责,推进实习工作顺利开展。

(二)改革实践教学模式

学院将实习与就业相结合,通过实习促进就业。学院和有招聘意向的有关用人单位沟通,邀请其到学校举办招聘会先聘用学生,后安排实习。此外,还与签订实习协议单位联系取得实习名额,在安排实习前根据学生的就业意愿安排实习岗位,力求达到实习促进就业,就业带动实习的效果。

推行毕业实习双导师带教制,确保学生实习质量。学院为自行联系实习单位的实习生配备中级以上职称的校内教师为第二指导教师。第二指导教师除了在实习过程中做好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开题、结题等阶段性的指导,还在学生返校后,负责学生论文撰写的指导修改和初步审评。[3]

(三)加强实习基地的建设

随着学生数量的不断增多,学院不断拓展药学类的校内外实习基地,不断加强实习基地的建设。[4]通过在药学院科研实验室、研发中心、人参研究院等部门建好校内主基地,同时也与省内科研院所和知名企业为主的18家校外实习基地签订了实习协议。这些实习基地包括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吉林省中医药科学院、吉林省药品检验所等省内一流的医药研发机构,也包括修正药业集团、北京双鹭药业、敖东集团、吉林紫鑫药业等国内知名的药品生产企业。这些基地科研水平高、设备先进、专业仪器门类齐全,能够满足学生实习的专业需求,保证实习质量,通过实习也缩短了学生步入社会的适应期。

(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学院在实习前强化基本实验技能训练,开展专题讲座,把20项基本技能考核和综合性实验作为毕业实习的一部分,纳入教学计划并赋予学分。20项基本技能都是化学基础课各种基本实验操作,综合性实验根据不同专业,分为三类,中药学类学生完成中药来源、鉴定炮制加工提取分离制剂成品质量检验药理药效的全过程;药学和制药类学生完成原料、药物合成制剂成品质量分析药理药效药物代谢全过程;生物制药专业学生完成生物药物发酵制剂质量分析药理药效全过程,以培养学生对所学专业知识综合运用能力,为毕业实习和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通过实验技能的强化训练,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得到了提升,获得了实习基地的好评。

学院定期组织有关管理人员到各个实习基地检查实习生的实习内容和进度,了解学生的表现情况和毕业论文撰写情况,及时总结,做好实习监管。

严格做好出口把关。每年5月末学生从实习基地返校后,利用1周左右的时间完成毕业论文修改和完善,在6月初由学院统一组织毕业论文答辩。答辩组根据学生论文创新性、规范性、科学性及学生答辩情况打分,近三年评选出优秀论文167篇,但同时有28名学生因论文不合格延期答辩,其中有12人因延期答辩不合格而延期毕业。

三、实习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和经验总结,药学类专业学生的毕业实习取得了良好效果,但当前实习工作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毕业实习与就业矛盾,个别企业要求签订三方协议的学生在实习期就进入试用期状态,实习期间安排大量的日常事务性工作,科研工作或生产实践内容较少,与毕业实习相关性不强等。

目前学生在就业去向上选择医药销售类岗位的学生比重偏大,部分企业要求学生提前上岗,这部分学生的实习条件参差不齐,实习质量无法保障。

实习单位反映的主要问题是部分学生自律能力较差,组织纪律观念淡薄,学习主动性不够强,基本实验操作技能差,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不强,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

而实习学生提出的要求主要围绕个别单位专业不对口,部分生物制药、制药工程等工科类专业学生的实习内容与中药学、药学等理学类专业学生相同,不能体现工科专业特色和要求;个别单位因科研条件所限,带教教师指导不足等原因也影响了个别学生的毕业论文质量。

四、提高实习工作质量

(一)要以人才培养质量作为核心,将实习工作做精

应根据各专业的特点及学科的特殊要求、根据医药行业的需求和医药教育发展的状况,充分考虑学生就业、考研、教师的科研工作以及横向联合科研项目的需要,制订针对性、实效性更强的实习方案,特别是要做好制药工程、生物制药等工科类专业学生的实习方案设计。

(二)要以内涵建设搭建框架,将实习工作做硬

要加强实习基地的建设和带教教师的培养,为毕业实习工作提供有力保障。[5][6]要重视发挥实习基地的作用,听取他们对药学教育和人才培养方面的意见和建议;通过专家指导、项目合作、带教教师交流培训等方式,培养一支专业水平高、经验丰富的带教教师队伍,提高实习质量。

(三)要完善和健全各项制度,将实习工作做细

要进一步完善实习工作的质量监控体系,针对学生就业、实践教学的发展形势完善毕业实习教学和管理办法,为实习工作提供制度保障。要进一步完善实习检查制度,由药学院领导、专家和教学以及学生工作管理人员组成实习检查小组,加强对实习工作的交流与检查,要通过实习小组负责人对各实习点的情况进行动态管理,加强实习监管。

(四)要明确各方人员的岗位职责,将实习工作做实

药学类专业学生毕业实习包含的环节涉及学生管理、教学、就业等多个部门的工作范畴,不应只是教学部门或行政部门的事,要明确各部门、实习基地各方人员在实习过程中的管理职责。[7][8]只有既有横向分工,又有相互协助,才能做好现阶段的实习教学工作。

[参考文献]

[1]杨玉芳.药学本科生在医院实习的带教体会与思考[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7(S1).

[2]叶桂存,张辛,段继华等.药学专业毕业生应具备能力的调研报告[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2).

[3]杨波,李津明,张晓丹.药学专业课程大实验的设置与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2(11).

[4]蒋鸿辉,漆小鹏.高校本科生毕业环节与就业的矛盾及对策研究[J].大学教育,2014(6).

[5]董吉贺.教育实习质量监控:问题与反思[J].山东高等教育,2014(6).

[6]王鹏,赵峡,方玉春等.药学专业实习模式及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药学专业,2015(3).

生物制药毕业论文篇2

毕业实习是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适应社会以及形成良好工作认知的重要学习阶段。统计数据表明,近年来每年有60%药学毕业生就职于医药企业的研发、生产、药品经营和医药管理岗位;但不容忽视的是,国家医疗制度改革已提出药师应提供给患者用药的安全、有效、经济、合理的必要服务,药学高等教育应加强引导培养药学服务型人才。有资料表明,医院药剂科的工作内容将由传统的药房发药、药品摆放等内容转向“以病人为中心,以合理用药为手段”的药学服务。因此,面向药学服务培养技能型人才,已成了近年药学专业教学改革的重点,笔者提出针对在医院实习的药学专业学生,在药学人才培养中应构建比较规范的以“药学服务型”为目的毕业实习模式,同时应完善基于“药学服务型”毕业实习的质量监控体系。

1.优化药学服务型人才培养机制,构建“立体化”的专业实习模式

研究表明,结合患者使用药物的过程,我国多数医院目前所开展的药学服务有用药前药学咨询、用药中参与临床治疗、用药后合理用药评价。在药学服务工作过程中,除了专业知识之外,还涉及到与患者、医生、护士以及同行等交流问题,如何能将药学工作者认为正确的药学服务内容传达给不同的人群,获得非专业人士的认同,不仅体现出药学服务工作者的专业水平,更重要的是展现了“药学服务型”工作人员的整体综合素质。为此长沙医学院药学院在“药学服务型”人才的培养方案中,将具有“药学服务能力”的人才培养目标贯穿于教学环节的每个阶段。目前已初步形成了涵盖“药学服务理念”的人文教育的相关课程,基于药学服务的实践及毕业课题研究3个环节的实习模式,进一步完善了基于药学服务人才的培养体系。

1.1强调药学人文教育的重要性,构建“服务型”的药学人文教育

著名药理学家吴春福教授认为传统的药学教育理念是以药物为中心,而不是以“人”和患者为中心;教学内容则是以药品为中心,并没有考虑药学服务型人才培养中全面素质教育。因此现有的药学教育思想难以满足社会药学服务型人才的岗位需求。所谓药学服务是指药学工作者药学工具及自己掌握的药学专业知识,向社会民众尤其是患者提供与药物使用有关的各种服务的总称。因此,学院在开展“药学服务型”人才培养的教学中通过创新教学方法,利用现代教学技术开展了如下工作:

1.1.1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创新人文教育新模式通过多渠道开展人文知识培训和再学习,鼓励教师授课过程中增加人文知识的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学院鼓励教师在教学中采取tBL、pBL、CBL等教学活动,以多元化评价模式将人文精神在专业课教育中潜移默化地传递给学生。在培养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要求教师自己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并起到示范作用,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确立“以人为本,药学服务”的理念。

1.1.2优化课程结构,积极建立网络文化教育阵地结合药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学院依托互联网的技术,让学生在学院网络教学资源中选修相应的人文课程,从而形成网络教学的新途径。学生可以利用自己的碎片时间学习人文教学内容,解决了课堂教学时间受限的困境,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1.1.3延伸第二课堂空间,强化校园人文建设校园活动等第二课堂作为药学人文教育的有益补充,将课堂教育和第二课堂紧密衔接,建设校园文化平台,促进学生人文内涵的形成间。因此,通过开展药学人文论坛、药学人文电影展播、药学人文对话等特色的第二课堂,形成校园药学文化活动,为培养学生良好人文素养提供坚实的保障。

1.2理论对接实践,积极推进“药学服务型”的毕业实习

毕业实习是药学人才培养的最后环节,是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理论联系实际和综合应用能力培养的关键节点。经过大学前3年的学习,学生基本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理论知识体系,但在药学实践中笔者发现学生并不能有效地将所学理论应用于药学服务。开展基于“药学服务型”的毕业实习成为学生走向社会的重要保障。

1.2.1落实实习单位准入制度,积极建设实习单位实习是培养学生职业技能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能让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得到很大的提升实习基地的建设一直都是学院常抓不懈的工作,结合“药学服务型”的人才培养要求,学院积极创造条件,帮助学生打通“药学服务”实习通道,选择医院综合实力雄厚、药学服务走在前列的省内医院和社会药房。通过现场参观,考察实习基地相关设施设备,与带教人员进行交流,评估带教人员专业素养等方式,与实习单位就开展“药学服务型”实习模式进行协商,形成考察报告上报学校,经审核批准后建立学院实习基地。经过几年的努力,目前已经和省内多家医院和社会药房形成实习单位网络群,确保了开展药学服务的实习效果。

1.2.2规范实习教学内容,落实毕业实习带教活动实习过程中,学生先通过对医院药库、药房、静脉配置中心、临床药学等部门的轮转实习,了解药品在“药学服务领域”流转、存放、发放及临床药学研究等工作流程,然后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自主选择深入了解“药学服务”的用药前咨询活动、用药中临床指导、用药后的合理用药评价等环节,根据临床科室或者疾病等用药特点,开展深入学习。实习中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提高学生“药学服务理念”的职业素养。

1.3开展“药学服务型”毕业课题研究

毕业实习过程是一个全面训练的过程,由于实习时间的限制,学生只能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选择药学服务的某一领域完成研究。在开展研究的过程中,学生通过査阅文献、结合实习内容,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完成选题、设计、开展研究、分析、总结以及撰写毕业论文。在毕业论文答辩时,实习学生汇报自己的研究工作和实习内容,而后由医院药学相关专业的教师组成答辩委员,按照毕业论文要求,实事求是地评定毕业论文质量。开展药学服务型毕业课题研究,可以使学生在实习阶段比较系统地剖析药学服务内容,发现药学服务存在的问题,并结合自己的专业和综合素养进行解释,使学生对医院药学服务有一个全方位应用性掌握,对医院药学服务的工作内容和性质提前做好职业准备。

2.构建药学服务型毕业实习质量监控体系

人才培养需要有完善的质量监控体系做保障。因此,学院在开展药学服务型毕业实习过程中,建立了初步的实习阶段质量关键控制点,主要包括完善的实习管理过程和规范合理的实习考核方式及内容,形成了有效的实习质量监控体系。

2.1加强实习过程管理,健全实习管理机构

2.1.1开展实习前教育工作学院在实习前需要开展教育工作,教学内容主要分为两部分,第一为实习中的安全纪律等规章制度教育,要求学生学会在实习单位遵守各项规定,做好安全防范,第二是介绍实习内容和实习要求,强调学生在实习期间的任务以及实习中如何将通过工作完成理论和实践的结合。通过开展教育,学生提前对药学服务实习的工作流程、工作内容有初步了解,让学生更能在较短时间内适应实习环境。

2.1.2建立健全实习管理机构为统一规范学生实习的管理和监控,成立了以分管院长为首的实习管理机构,主要部署和管理学生的毕业实习事宜。建立了定期联络制度,以便执行和落实实习安排,及时了解学生的实习动态,解决实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2.1.3完善管理程序,出台“制度化”管理建立权责明确、纪律严明的管理制度,实习期间,学生由实习单位带教老师直接管理,实习单位通过采取实习岗位培训及岗位轮转等措施,结合考勤管理制度,确保学生实习学习时间。同时学院严格执行定期联络制度,考察学生在实习基地的实习活动。通过有效的制度及严格的执行,学院可以掌握学生的实习情况,有效地监督实习单位带教教师的教学质量。

2.2规范实习考核方式,创新考核内容

药学服务型的毕业实习考核以内容案例分析为主,主要考査学生在工作中遇到问题的应对及解决能力。针对药学服务型的毕业实习,制订了“阶段化”的考核方式。

2.2.1引导学生及时总结,提高实习效果在实习阶段初期,学生往往存在着理论知识与实际药学服务脱节的问题。带教教师要帮助学生熟悉工作内容,积极引导学生通过书写实习心得,学会将理论知识与药学服务实践相结合,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学院定期会将实习中优秀的实习心得总结在学院实习网站发表,给予表扬,提高学生的实习积极性

2.2.2建立“阶段化”的考核形式带教老师针对不同的药学服务内容,结合阶段性和系统性的原则,制订实习培养计划,提高学生的实习兴趣和积极性。在药物咨询方面,主要考察学生理解和运用药物的能力,向患者讲解如何安全、有效、合理和经济地使用药物,让学生能把理论和实践融会贯通。在合理用药方面,主要考察学生处方点评的综合应用能力,在“考核”中让学生加深理解产生不合格处方的原因以及如何指导医生开具合理处方。在临床药物治疗方面,主要考察学生对药物的不良反应、用法用量、特殊人群用药、药物的相互作用、配伍禁忌、储存等方面的掌握程度。通过组织开展药学服务阶段性考核,检査学生药学服务的真正能力。

3.总结

生物制药毕业论文篇3

摘要:

探讨高职高专专业人才培养问题。教育部最新文件要求将现有药物制剂技术专业、生物制药技术专业、中药制药技术专业合并为药品生产技术专业,专业合并需对现有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修订和整合,适应专业发展和市场需要。该文对此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药品生产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考核制度

为进一步规范高等职业教育专业(以下简称高职专业)设置管理,指导高校依法自主设置和调整高职专业,教育部对《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目录(2015年)》和《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设置管理办法》进行了修订,制定高职专业目录(2015年)。其中将生物制药技术、药物制剂技术等六个药品制造类专业合并为药品生产技术。原有的人才培养方案不满足合并后的药品生产技术专业的需要,结合我校当前教育资源和教学改革实际情况,经研究决定对现有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修订,制定更加适应社会发展和市场需要并具有我校特色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1专业现状

目前,在我国旧的普通高职专科专业目录中药品制造类专业有生物制药技术、药物制剂技术等六个专业,专业类别繁多,学生填报专业时不知道这些专业间的区别和联系,尤其化学制药技术与药物制剂技术、生物制药技术与生化制药技术不好区分[1]。同时用人单位在招聘时往往也根据自己企业情况选择相应专业,导致这个专业的毕业生不能到其他专业对应企业就业。药品制造类专业划分得过细、专业面太窄无形缩小学生的就业面、限制了专业口径,不利于复合人才的培养、不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人才的需求[2]。在这大的背景下,教育行政部门根据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将药品制造类相关专业合并为药品生产技术,有利于学生更好就业和满足市场需求。

2根据专业调整进行人才培养方案修订

以强化培养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及综合素质为出发点,积极探索建立了“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产学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制订出具有我校特色的新版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以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建设、医疗卫生事业培养高端技能型专业人才。

2.1制定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方案

深入企业一线开展广泛的社会调研,召开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座谈会、认真听取对人才培养方案的意见,了解该专业毕业生在用人单位的表现以及对毕业生的评价,以便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的目标规格和就业面向。组成了由企业专家,校内领导、专业带头人、专业教师的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充分发挥由企业专家参与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作用,听取了对该专业的教学培养方向、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等宝贵意见和建议,共同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3]。在新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对职业面向、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培养目标进行了重新修订,突出了初始岗位群和拓展岗位群、职业能力、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

2.2构建培养职业能力为主线的课程体系

遵循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成长规律,对接职业标准、职业资格标准,结合生产过程和典型工作任务,合理设置课程、安排教学内容,构建了以“重基础、宽口径、强实践、高素质”为职业能力培养主线的课程体系[4]。将课程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必修课程包括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综合实践课,选修课程包括公共任选课和专业限选课。

2.2.1公共必修课

按照教育部统一要求开设形势与政策、英语等公共必修课;针对学生目前比较严峻就业形势,开设就业指导加强就业思想教育、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同时针对大学生心里健康问题发生率比较高的情况,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大学生从正面进行自我教育、自我指导,主动正确认识自我、积极悦纳自我、有效控制自我、正视现实。同时开设相关课程实践教学活动,以利于加强学生思想素质、文化素质及心里素质的教育,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专门人才[5]。

2.2.2专业必修课

专业必修课包括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基础理论课教学要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以讲清基本知识、强化实际应用能力为教学重点,同时为专业课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因此,将无机化学、分析化学合并为药用基础化学,将人体解剖学、生理学合并为人体解剖与生理,为了适应药品生产企业质量检测岗位的现代检测技术需要单独开设仪器分析技术,也为后期学习药物检测技术课程学习奠定基础。同时为了体现原有生物制药技术、中药制药技术两个方向,同时开设了生物化学、药学微生物基础技术、天然药物学;专业课教学要加强针对性、实用性、能力和素质,注重学生适应现展需要,具备一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开设药物检测技术、药物制剂技术、药物制剂设备等十二门专业课。为了进一步完善“双证书”制度,促进“课证融合”,将考证课程纳入课程体系。

2.2.3综合实践课

为了强调知识与技能的应用、学科关联与沟通、校内实验教学与企业真实场景相结合、培养学生独立工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减少校内验证性和重复性的实验内容,增加了实践性、技能性、工艺性综合实践课,利用我校中央财政支持的生物制药实训工厂和药品检测中心,开设了贴近生产和检验的药物制剂生产技能实训、药品检测技能实训。药物制剂技术课程一些验证性和重复性的实验在药剂实验室开设,一些实践性、技能性、工艺性综合实训在生物制药实训工厂内进行,保证了学生有足够时间、足够机会进行实际动手训练,校内的实验实训课占到课时总数27%,加上顶岗实习、毕业实习,实验实训课数和理论课数比高达1∶1。

2.2.4选修课

选修课程包括公共任选课和专业限选课。公共任选课包括大学语文、美术鉴赏等十六门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进学校教务系统进行任选一门课、由学校教务处统一安排教学和考核,有利于学生发展个人兴趣爱好,提高情操。为了提高学生文献查阅能力、为后期撰写毕业论文或专业综述提供帮助,开设了药学文献检索;为了扩展学生就业面,增设专业拓展课程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药品市场营销学、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学生可以根据以后就业方向从四门专业限选课中任选两门进行学习和考核,考核成绩录入学生成绩档案,也作为是否能够毕业的一项指标。

2.3完善考核制度,构建合理、全方位的考核体系

在校学习期间课程考核分考试或考查两种方式,成绩采取百分制形式,考查在平时的教学中进行,考试由全校统一安排时间进行,凡有国家统一能力等级考试的均参加统考。在实习期间,由实习的科室(部门)进行不定期考核,结束时、由实习的科室(部门)给出实习鉴定,根据学生实习期间表现采用优、良、中、及格、不及格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记入学生学籍档案,成绩不合格者不予以毕业[6]。毕业考试进行专业技能考核,考试时间考虑到学校和学生实际情况、将毕业考试安排在学生进实习点前组织考试,毕业考试内容包括药品生产技术专业基础综合知识、药品生产技术专业专业综合知识,凡获取专业相关资格证书可代替专业综合知识成绩。毕业实习结束后进入毕业论文或专业性专业综述撰写阶段。修满本专业规定所有课程且成绩全部合格,完成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或专业性专业综述,并符合国家教育部、安徽省教育厅及我校学历管理的要求,授予国家全日制普通专科(高职)药品生产技术专业毕业文凭。

参考文献:

[1]马宁,张青松.综合型药学人才培养新模式的构建[J].中国医药导报,2015,22(12):55~58.

[2]别同玉.高职药学人才需求分析及展望[J].当代职业教育,2012,10(5):221~223.

[3]蔡晶晶,王雅洁,王蔷,等.生物制药技术特色专业建设的探索[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4(2):84~86.

[4]冯年平,范广平,林长兴,等.中药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探讨[J].药学教育,2002,18(1):15~16.

生物制药毕业论文篇4

(建议代码083002t)

一、专业简介

    为满足国家生物医药新产业发展战略发展需要,面向具有生物基础的相近学科设立特色生物药学微专业。本专业是由办学十六年的原药学专业发展而来,至今已形成完备药学科学知识体系,包含现代药剂学、基础药物化学、现代药理学、药物分析、生物制药等分支方向;具有职称、学历、学缘和年龄结构合理的优良师资,12名专职教师,其中高级职称、海外经历教师、具有硕士招生资格教师比例均为70%以上,专任理论教学教师均有博士学位;已建设技术设备完善的科研教学平台——生物研发中心占地面积800m2,已被评为威海市重点实验室,能够培养具有综合素质和社会竞争力的高级生物药学专业人才。近五年来,原药学专业一志愿率和就业率一直高于本院其他专业,且约50%应届毕业生进入国内外一流大学读研深造。为进一步增强相近学科学生的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该专业以本学院生物雄厚师资为依托,形成多学科交叉优势,以生物药物研究和药用生物技术为主要方向,追踪国际药学新技术发展趋势,通过完备的药学、生物医学等能力体系的构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生物药物开发、生产与设计、质量控制等方面的复合型创新型科学技术人才。

二、培养目标

为适应国家生物医药新产业发展战略发展需要,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跨学科专业人才的需求,本专业遵循“以应用素质教育为方向,以理论知识学习为基础,以专业培训为核心”,生物药学专业毕业学生应掌握生物药学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研究方法和管理知识,并具备生物药物研制的实践能力及基本专业素养。本专业培养能适应我国生物医药卫生事业发展需要,能够在生物药物研发、生产、质量控制、流通以及药用生物技术研究相关的复合型创新型科学技术人才。

三、结业要求

结业要求1:具有坚定民族精神和一定的国际视野、强烈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人格健全,身心健康。

结业要求2:专业知识要求。掌握生物药品分析、现代药剂学、现代药理学等的基本实验技能、方法和技术;掌握生物药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具备药物研究与开发、药物生产、药物质量控制、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能力;熟悉药事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了解生物药学及相关领域前沿与发展趋势、医药行业发展需求,进一步深化生物药学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实验技能。

结业要求3:专业技能要求。掌握生物药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手段和相关实验操作技能;具有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以及综合运用;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和综述的基本方法。了解生物药物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以及相关产业的发展情况,掌握中外文资料查询、文献检索以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得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

结业要求4:专业素质要求。具有较强的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并且具备初步处理安全突发事件和消减环境污染的能力;能够在生物药学研究领域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的角色,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针对应用生物药学技术的具体问题,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意识,具有一定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一定从事生物药学学科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的能力;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及时了解国际前沿动态,从而能够适应生物药物行业发展的能力,增强职场竞争力。

 

四、核心课程设置

具备生物学和普通化学基础的本科生均可选修该微专业。本微专业的核心课程设置为:生物药品分析及实验、现代药理学及实验、现代药剂学及实验、基础药物化学、生物制药技术和人体生理解剖学。

 

五、结业学分   

“生物药学”微专业共设9门课程,共20学分。

 

六、结业方式  

学生在主修专业毕业前,在学制3年内修满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及学分,由学校颁发生物药学微专业证书。

 

七、生物药学微专业课程设置及学时分配表

课程类别

课程号

课 程 名 称

总学时

分配

考核方式

开设学期

上课方式

课内教学

实验教学

实践教学

实践周数

28135530

 

人体生理解剖学

2

32

32

 

 

 

考试

1

线上线下结合

28135540

 

生物药品分析

3

48

48

 

 

 

考试

2

线上线下结合

28135550

 

生物药品分析实验

1

32

 

32

 

 

考查

2

线下

28135560

 

基础药物化学

2

32

32

 

 

 

考试

4

线上线下结合

28135570

 

现代药理学

3.5

56

56

 

 

 

考试

5

线上线下结合

28135580

 

现代药理学实验

1.5

48

 

48

 

 

考查

5

线下

28135590

 

现代药剂学

3.5

56

56

 

 

 

考试

7

线上线下结合

28135600

 

现代药剂学实验

1.5

48

 

32

 

 

考查

7

线下

28135610

 

生物制药技术

2

32

32

 

 

 

考试

8

线上线下结合

合计

20

384

256

112

 

 

 

 

 

 

八、课程(项目)与毕业要求对应关系表

课程名称

毕业要求1

毕业要求2

毕业要求3

毕业要求4

毕业要求5

……

人体生理解剖学

L

H

H

m

 

 

生物药品分析

L

H

H

m

 

 

生物药品分析实验

L

H

H

H

 

 

基础药物化学

L

H

H

m

 

 

现代药理学

L

H

H

m

 

 

现代药理学实验

L

H

H

H

 

 

现代药剂学

L

H

H

m

 

 

现代药剂学实验

L

H

H

H

 

 

生物制药技术

L

H

H

m

 

 

 

 

 

 

 

 

 

生物制药毕业论文篇5

专业

考核课程

考核(答辩)地点

联系电话

1020106金融

00052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上机

21003金融毕业论文

浙江大学

www.ce.zju.edu.cn0571-88981102

1020110国际贸易

00052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上机

21006国际贸易毕业论文

浙江大学

www.ce.zju.edu.cn0571-88981102

1020115经济学

00052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上机

21040经济学毕业论文

浙江大学

www.ce.zju.edu.cn0571-88981102

1020119餐饮管理

00052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上机

00991宴会设计实践

21078餐饮管理本科毕业论文

浙江工商大学

0571-88071024-8305

1020155文化产业管理

04126文化产业创意与策划实践

04128文化市场与营销实践

21099文化产业管理本科毕业论文

浙江传媒学院

0571-88024529

1020202工商企业管理

00052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上机

00151企业经营战略(实)

00154企业管理咨询(实践)

21046工商企业管理毕业论文

浙江工商大学

0571-88071024-8305

1020204会计

00052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上机

21004会计毕业论文

浙江财经大学

0571-88923845

1020208市场营销

00052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上机

00184市场营销策划(实践)

21045市场营销毕业论文

浙江工商大学

0571-88071024-8305

1020210旅游管理

00052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上机

00197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实)

00200客源国概况(实)

21063旅游管理毕业论文

浙江工商大学

        

0571-88071024-8305

 

1020213企业财务管理

00052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上机

00207高级财务管理(实)

00208国际财务管理(实)

21087财务管理本科毕业论文

浙江工商大学

0571-88071024-8305

1020216电子商务

00907电子商务网站设计原理(实践)

00909网络营销与策划(实践)

00912互联网数据库(实践)

00914电子商务与金融(实践)

00916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实践)

00998电子商务安全导论(实践)

21050电子商务毕业设计

宁波大学

浙江工商大学

0574-87220028

0571-88071024-8305

1020218人力资源管理

00052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上机

21056人力资源管理毕业论文

嘉兴学院

0573-83643005

1020224房地产经营与管理

02383管理信息系统实验

02395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

10224房地产法实践

10226房地产经营管理实践

21093房地产经营与管理本科毕业论文

浙江工业大学

0571-88320108

1020229物流管理

02383管理信息系统实验

07040物流技术(实践)

07042物流中心规划设计(实践)

07045物流系统分析与设计(实践)

07047物流软件开发工具(实践)

07999物流管理毕业设计

浙江工商大学

0571-88071024-8305

1020232劳动和社会保障

00052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上机

21097劳动和社会保障本科毕业论文

浙江财经大学

0571-88923845

1020314销售管理

00052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上机

10504组织间销售(实践)

10506销售风险管理(实践)

10512销售管理本科毕业论文(实践)

10517销售客户管理(实践)

浙江工商大学

0571-88071024-8305

1020320中小企业经营管理

00151企业经营战略(实)

00154企业管理咨询(实践)

12014中小企业经营管理本科毕业论文

浙江工业大学

0571-88320108

1030106法律

21005法律毕业论文

浙江大学

www.ce.zju.edu.cn0571-88981102

1030108律师

21044律师毕业论文

宁波大学

0574-87220028

1030203社会工作与管理

21067社会工作与管理毕业论文

杭州师范大学

0571-28868900、28865238

1030302行政管理学

21002行政管理毕业论文

浙江工商大学

0571-88071024-8305

1030401公安管理

21007公安管理毕业论文

浙江警察学院

0571-87787212

1040102学前教育

00881学前教育科学研究与论文写作(实)

21058学前教育毕业论文

浙江师范大学

0579-82282367(http://cjy.zjnu.net.cn)

1040107教育管理

21053教育管理毕业论文

浙江外国语学院

0571-88218228

1040108教育学

21047教育学毕业论文

浙江师范大学

0579-82282367(http://cjy.zjnu.net.cn)

1040110心理健康教育

21049心理健康教育毕业论文

浙江大学

www.ce.zju.edu.cn0571-88981102

1040112小学教育

21080小学教育本科毕业论文

浙江师范大学

0579-82282367(http://cjy.zjnu.net.cn)

1040125义务教育

09336课程与教学案例评析(实践)

09337义务教育校本课程开发(实践)

09419义务教育毕业论文(实践)

东北师范大学

 

1040202思想政治教育

21051思想政治教育毕业论文

浙江外国语学院

0571-88218228

1050104秘书学

00052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上机

00510秘书实务(实践)

00524文书学(实践)

00528管理信息的收集与处理(实践)

21057秘书学毕业论文

浙江工商大学

0571-88071024-8305

1050105汉语言文学

21001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

浙江大学

www.ce.zju.edu.cn0571-88981102

1050113汉语言文学教育

21054汉语言文学教育毕业论文

浙江外国语学院

0571-88218228

1050201英语语言文学

00602口译与听力

21041英语语言文学毕业论文

浙江大学

www.ce.zju.edu.cn0571-88981102

1050202日语

21081日语本科毕业论文

浙江师范大学

0579-82282367(http://cjy.zjnu.net.cn)

1050206英语教育

10051口译(实践)

10052听力(实践)

21055英语教育毕业论文

浙江外国语学院

0571-88218228

1050305新闻学

21043新闻学毕业论文

浙江大学

www.ce.zju.edu.cn0571-88981102

1050309公共关系

10261公共关系本科毕业论文

中国计量学院

0571-86875601

1050310播音与主持

07174播音与主持创作基础(实践)

07177即兴口语表达(实践)

07179普通话语音与发声(实践)

07181广播播音主持(实践)

07183电视播音主持(实践)

07184形象造型与形体

21082播音与主持本科毕业论文

浙江传媒学院

0571-88024529

1050311广播电视编导

01170电视画面编辑基础

01171电视摄影造型基础

01180电视采访

01182电视文艺节目创作(实践)

21083广播电视编导本科毕业论文

浙江传媒学院

0571-88024529

1050408音乐教育

00729键盘(实践)

00732简明配器法(实践)

10187伴奏(实践)

10204形体舞蹈(术课)

10205器乐(术课)

21086音乐教育本科毕业论文

浙江师范大学

0579-82282367(http://cjy.zjnu.net.cn)

1050410美术教育

00742美术技法理论(实)

07073版画(实践)

07075计算机辅助设计(实践)

07076油画(实践)

07077广告设计

21076美术教育本科毕业论文

浙江师范大学

0579-82282367(http://cjy.zjnu.net.cn)

1050412环境艺术设计

00699材料加工和成型工艺(实)

04315色彩

04317素描

06224园林艺术学(实)

06918工程图学基础(实)

07078专业绘画

07079计算机辅助设计

10207形态与空间造型实践

10208室内环境艺术设计(实)

10209公共环境艺术设计实践

10210建筑环境艺术设计实践

21077环境艺术设计本科毕业论文

中国美术学院

0571-86652216

1050418数字媒体艺术

00693绘画基础

07217形态构成(实践)

07220数字摄影技术(实践)

07221美术设计与创意(实)

07222数字录音制作

07224数字影像制作技术(实践)

07226电脑艺术设计(实践)

07228电脑动画(实践)

07230影像与剪辑艺术(实践)

07232数字影视合成(实践)

07234摄影基础(实践)

21085数字媒体艺术本科毕业论文

浙江传媒学院

0571-88024529

1050419服装艺术设计

10122时装画

10123服装色彩

10125服装CaD(二)

10126立体裁剪

10128展示设计

10129女装构成与工艺

10130高级女装设计

10131男装设计

10133男装构成与工艺

21073服装艺术设计毕业设计

浙江科技学院

0571-85121904

1050421工业设计

00699材料加工和成型工艺(实)

01935产品构造

04852产品设计程序与方法实践

07075计算机辅助设计(实践)

07078专业绘画

10256工业设计本科专题设计

10257工业设计本科综合设计

10258工业设计本科毕业设计及论文

中国美术学院

0571-86652216

1050433视觉传达设计

10134书籍装帧(实)

10135商业摄影

10136计算机辅助设计

10137图形设计

10138标志设计(二)

10139编排设计

10140广告设计

10141包装与容器设计

10142企业形象设计(CiS)(二)

21072视觉传达设计毕业设计

浙江科技学院

0571-85121904

1050451动漫设计

01160动画运动规律

01937角色与场景(实)

01938Digitalpainting(数字绘画)

01939动画运动原理与时间掌握(实)

01940影片后期制作

01941动画制作(一)

019423DSmaX软件(一)

01943maYa软件(一)

01944Softimagexsi软件(一)

01945建模及骨架绑定

01946灯光及材质贴图制作

01947角色动画

01948aftereffect(一)

01949Combustion(一)

04849色彩

04850素描

07930动画制作

10260动漫设计本科毕业论文

中国美术学院

0571-86652216

1070102数学教育

21052数学教育毕业论文

浙江外国语学院

0571-88218228

1080307机电一体化工程

02201现代设计方法(实践)

02203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实践)

02239模拟、数字及电力电子技术实验

02242工业用微型计算机实验

02244计算机软件基础(一)实验

02247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课程设计

21012机电一体化工程毕业设计

浙江科技学院

0571-85121904

1080605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02307自动控制理论(二)实验

02309电力电子变流技术实验

02366计算机软件基础(二)实验

02654高电压技术实验

21036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毕业设计

浙江大学

www.ce.zju.edu.cn0571-88981102

1080702计算机及应用

02327操作系统实验

02334软件工程实验

04734数据结构实践

04736数据库系统原理实践

04738C++程序设计实践

04748JaVa语言程序设计(一)实践

21030计算机及应用毕业设计

浙江工业大学

0571-88320108

1080705电子工程

02307自动控制理论(二)实验

02355信号与系统实验

02357数字信号处理实验

02359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实验

02366计算机软件基础(二)实验

21064电子工程毕业设计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0571-88809040

1080709计算机网络

03143互联网及其应用实验

04734数据结构实践

04736数据库系统原理实践

04748JaVa语言程序设计(一)实践

21065计算机网络毕业设计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0571-88809040

1080806建筑工程

00421物理(工)实验

02276计算机基础与程序设计实验

02441混凝土结构设计课程设计

02443钢结构课程设计

02449建筑结构试验实验

05721流体力学(实践)

21042建筑工程毕业考核(设计或论文)

浙江大学

www.ce.zju.edu.cn0571-88981102

1080807道路和桥梁工程

00421物理(工)实验

02276计算机基础与程序设计实验

02388工程测量实验

02392工程力学(二)实验

02406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设计

02408路基路面工程课程设计

02410桥梁工程课程设计

06077结构设计原理课程设计

21066道路与桥梁工程毕业设计(论文)

浙江大学

www.ce.zju.edu.cn0571-88981102

1081323食品质量与安全

01969现代食品检测技术实践

02515食品化学实践

05765食品毒理学实践

10263食品质量与安全本科毕业论文

中国计量学院

0571-86875601

1081722汽车营销与售后技术服务

00052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上机

00897电子商务概论(实践)

05836汽车维修技术(实践)

05837汽车市场调查与分析(实践)

05839汽车故障分析(实践)

05840汽车售后服务工程(实践)

05842现代汽车技术(实践)

21096汽车营销与售后技术服务本科毕业设计

宁波工程学院

0574-87080899

1082208计算机信息管理

03173软件开发工具(实)

04736数据库系统原理实践

04738C++程序设计实践

21048计算机信息管理毕业设计

 

浙江工业大学

 

0571-88320108

1082240产品质量工程

01957电器产品质检技术实践

01959机械产品质检技术实践

10262产品质量工程本科毕业设计

中国计量学院

0571-86875601

1100311检验

01653实验室管理学实践

01655生物化学及生物化学检验(二)实践

01657病原生物学及检验实践

01659免疫学及免疫学检验(二)实践

01661血液学及血液学检验(二)实践

10259检验本科毕业论文

浙江大学

www.ce.zju.edu.cn0571-88981102

1100702护理学

21060护理学(本科)临床考核

21061护理学(本科)毕业论文

浙江中医药大学

0571-86613544

1100801药学

02900生理学实验

02904药理学(一)实验

10112临床药理学实验

10113药剂学(二)实验

10115药物分析(二)实验

10117药物化学(二)实验

10120天然药物化学实验

21074药学毕业论文(或设计)

浙江工业大学

浙江中医药大学

0571-88320108

0571-86613544

1100802中药学

03048分析化学(二)实验

03054中药制剂分析实验

10152中成药药理学实验

21094中药学(本科)毕业论文

浙江中医药大学

0571-86613544

2020110国际贸易(高中起点)

00052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上机

21071国际贸易(高中起点本科)毕业论文

浙江工商大学

0571-88071024-8305

2030106法律(高中起点)

21069法律(高中起点本科)毕业论文

宁波大学

0574-87220028

2050201英语(高中起点)

00094外贸函电(实践)

00593听力(实践)

00594口语(实践)

00602口译与听力

21070英语(高中起点本科)毕业论文

浙江师范大学

0579-82282367(http://cjy.zjnu.net.cn)

2050305新闻(高中起点)

21043新闻学毕业论文

浙江大学

www.ce.zju.edu.cn0571-88981102

点击查看:

2016年自考报名时间及入口汇总(全年)

2016年自考时间安排汇总(全年)

生物制药毕业论文篇6

化学工程与工艺。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为广东省名牌专业,培养从事化工生产、科学研究、产品开发、管理、营销等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员。本专业要求学生掌握化工生产过程的基本原理、方法、工艺和设备的特点和规律,既可在化学反应工程、传质与分离工程等传统化工领域从事科研和设计,又可在生物化工、环境化工、精细化工、能源化工、高分子化工等相关领域从事新工艺、新产品、新技术的研究与开发。主要课程:物理化学、流体力学与传热、传质与分离工程、化工热力学、化学反应工程、化工系统工程、精细化工、化学工艺学、生物化学工程、现代分离技术、环境工程、能源工程、新材料导论、化工商务、现代化工物流技术、化工自动控制、计算机应用等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毕业生可在基础化工、石油化工、生物化工、轻工、冶金、能源、环境、化工物流、化工贸易等部门从事生产、设计、科研和产品开发、管理、教学、营销等工作,也可到金融、商检、外贸、海关、公安、政府部门等从事相关工作,或攻读更高的学位。毕业生适应面广,能力强,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近年来一次就业率多次达到100%。

应用化学。创办于上世纪80年代初,为国内最早创办的应用化学专业之一,2005年被评为广东省名牌专业。目标是培养具有较系统的化学理论基础和实验技能以及良好的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能够进行应用化学领域的研究、开发、生产、管理的高级科技人才。要求学生在较扎实地掌握工科公共基础、外语、计算机技能的基础上,系统地学习化学方面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以及相关的工程技术知识,受到应用基础研究方面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训练,能从事应用化学专业,尤其是精细化学品化学、工业分析,应用电化学和现代测试技术等专业方向的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主要课程: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仪器分析、流体力学与传热、传质与分离工程、化工原理实验、结构化学、分离化学、无机功能材料、无机合成、精细化学品概论、有机合成、有机分析、环境化学、工业分析、商品理化检验、胶体与界面化学、催化及能源化学等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毕业生可在商品检验、食品检验、环境保护、环境监测、化工安全评估、涂料、医药、洗涤用品、化妆品等相当广阔的领域就业,近年来一次就业率近100%。也可以攻读更高学位。

能源工程及自动化。本专业培养具备能源基础理论和工程知识,能从事在石油化工、天然气输送及利用、电力生产及自动化、制冷与空调等传统能源领域及太阳能、生物质能、风能等可再生及新能源领域进行研发、工程建设及运行管理工作的跨学科复合型高级人才。能源工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广东省是能源消耗大省,且一次能源匮乏,电力产业发展迅速,夏季时间长,空调和食品冷藏需求旺盛,液化天然气(LnG)的引入及惠州、湛江等几个石油化工基地的建设将使广东能源结构发生很大的变化。本专业将为能源工程领域培养急需的高级专门人才。本专业主要学习:化工原理、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传热学,换热器原理与设计,制冷技术、工业催化、天然气开采与利用、燃气输配、燃气燃烧与应用、石油炼制等基础及专24业课程。学生将在专业学习阶段分为石油化工及天然气利用两个模块。毕业生可在石油炼制、天然气输配、电力生产、制冷空调、能源化工、可再生能源开发、高等院校等从事生产、管理、设计、营销、教学、科研工作,也可攻读更高学位。自2004年创办以来,本专业毕业生供不应求,一次就业率均为100%。

制药工程。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适应21世纪制药工程发展需要,具有制药工程专业知识,能在医药、农药、生物化工、精细化工、轻工和环境保护等部门从事医药产品生产工艺、新药研究与开发、医药企业管理、医药产品营销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学生主要学习有机化学、物理化学、药物化学、药理学、制剂学、生物化学、化工原理、制药工艺学、制药工程学、制药分离技术、制药过程控制原理与仪表、计算机应用、药品营销、药事管理与法规等。毕业生可在制药企业、医药公司、医疗卫生、高等院校从事生产、管理、设计、营销、教学、科研和药品开发工作,也可到金融、商检、外贸、海关、公安、政府部门等从事相关工作,或攻读更高学位。制药工程专业涉及化学制药、生物制药和天然产物(包括中药)制药三大方向。本专业将在专业知识,创新能力和业务素质三方面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的培养和训练。毕业生知识面宽、适应能力强,就业前景广阔,近年来一次就业率均为98%。

(来源:文章屋网)

生物制药毕业论文篇7

关键词:高职院校;药学专业;产学结合

目前,很多从高职医药院校毕业的药学毕业生存在就业难、走上岗位后不适应一线工作的困境,这显然与我国医药事业发展规划与理念相悖的。究其原因,在于高职院校的教学模式与企业、行业脱节,要想解决这一矛盾,就必须采取产学结合模式进行药学教学。

一、当前高职药学专业教育的困境

(一)培养出的学生与社会、企业要求有差距

从高职药学专业的教学目标来看,其与企业、行业的需求并不矛盾,但从实际情况来看,药学专业毕业生的专业素养和工作能力却大多不能达到企业、行业要求的岗位标准,甚至需要企业花费大力气进行岗前培训才能适应。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①课堂教学模式不能模拟实际工作环境,学生边学边忘;②实训中心设施落后,无法模拟企业一线设备,导致学生所学与实践脱节;③教材不是一线人员编写,与生产实践脱节;④教师教学压力大,教学时敷衍了事。

(二)产学结合无法实现共赢

药学专业历来是实践教学的重要专业,但很多企业、医院并不愿意接纳高职专业实习生,很多学生去了也是从事简单、重复性工作,学不到“真本事”,其原因包括:①招生规模扩大后,医药市场劳动力需求量供大于求;②学校送出去的学生并不能在短期内为医院所用,还有的学校经常提一些不实际的要求,打击了企业、医院的积极性。

二、高职药学专业产学结合教学模式的建构思路

(一)教学计划的制定

1.推行药学专业产学结合教育模式。高职院校可以邀请企业、医院共同建设产学结合教育基地,共同编写专业教材,共同制定教学计划,共同评价毕业生。理论联系实际,强化认识,付诸实践,提高学生动手能力,提高全面素质。

2.增加实习环节,定向毕业实习。为加深学生对专业课程的理解,为定向毕业实习打好基础,在学习专业课程之前,学校可以安排学生进入医院临床科室、药房、药检所、医药公司等进行见习,待学完专业课后再进行综合实习,或参与学校科研项目研究。

3.增加医院临床、医药公司实习内容。随着执业药师制度的实行,以及药品分类管理制度的深化,医院药房、零售药店等越来越需要能够指导合理用药、规范化管理药品、懂营销规律的综合性人才,但是高职院校在这方面的培养方案还是个空白。针对这种情况,高职院校可以增加医院临床、医药公司实习内容,在满足医院、药企需求的同时也为毕业生拓展新的就业渠道。

4.建立药学三层次实践教学体系。第一层次是在校内基础课、基础实验阶段,主要是确保学生的基础能力,并在该阶段内进行产学结合教育基地参观;第二层次是产学结合教育基地技能训练阶段,训练内容包括专业课基地见习,专业课现场教学,专业课内实验室训练等,目的在于强化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这一阶段的教学要杜绝重复性、验证性内容,增加技能性、工艺性实验;第三层次是定向毕业实习阶段,定向实习的场所为医院、医药公司、药厂等,在这一过程中实施双导师制,建立严格的考核制度,全面检验学生的工作能力、专业知识掌握情况,确定就业方向。

(二)课程体系设置

课程体系设置的原则在于压缩总学时,剔除重复、陈旧的内容,减少验证性实验内容,减少化学课时,增加医学、生物学课程,增加人文选修课,最终杜绝高分低能现象,给学生更多的实践空间。

1.公共课。公共课的意义在于培养大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促进他们更快的适应工作环境,养成坚韧、健全的人格。高职院校可以增设人文社科类的选修课程,或是外语、计算机等课程。

2.基础课。基础课的设置必须以服从专业需求为第一原则,以讲清概念、注重实践为重点。在21世纪,生物科学将是最重要的带头学科,生物制药必然会打破化学药品的垄断局面。因此,药学教育也要从“化学模式”转变为“化学-生物学模式”。在课程设置上,可以把有机化学和无机化学合并,化学分析与仪器分析合并,生理学与人体解剖学合并,寄生虫学与微生物学合并。

3.专业课。专业课必须服从实践需要,突出实用性、实践性,提出陈旧、重复性内容,重视拓展学生的视野,强调因材施教,增强学生的就业适应性。药学毕业生不懂医学是当下一个严重的问题,针对这一现象,应当增设临床医学、生理病理必修课,增设药事管理、生药学等课程,授课也应采取“现场+课堂”的综合授课方式。

4.考核。在教学期间,所有的国家统一能力等级考试均应组织学生参加,学生现场抽取考题,由考核小组根据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情况,理论联系实际情况,技术应用情况打分。考核合格后进入毕业论文撰写阶段。

生物制药毕业论文篇8

论文摘要:中等职业教育要以就业为导向、以就业岗位需要为核心设置专业并开发课程。对医药中等职业教育层次的专业、课程及教学进行改革,从而使毕业生的一次就业率达97%以上,再就业率达100%,各专业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

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是职业教育定位的科学之处,并已经得到职教战线同仁的公认。中等职业教育重在职业能力的提高,而职业能力是指职业活动效果、质量、速度能够起决定性作用的能力,如操作能力、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技术创新能力、组织与协调能力等等。将这些职业能力分解开来,就置换为中职教育教学中的专业设置及课程设置与开发,它们始终是社会需求与中职教育工作紧密结合的纽带,社会需求和就业岗位需要永远是中职教育的活力所在。

近年来,在国家教育部门的正确引导下,职业教育理论研究专家和职业教育实践者经过探索,将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定格在培养技术操作型人才上。据此,作为医药中等职业教育,本校来对专业设置、课程设置、实践教学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从而使各专业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

一、市场调查与分析。企业需求为第一

本校从1990年代开始,成立专业委员会作参谋,请医药行业的专家和往届毕业生参加,召开各种形式的座谈会,请用人单位和历届毕业生对本校各专业开设的课程提出意见和建议,征询用人单位对各专业人才的需求状况,对人才基本素质、专业知识和能力等方面的期望与要求,对岗位群知识与技能的需要等,将医药企事业单位的意见和建议放在首位,了解市场需求人才的特点。自2000年开始,学校连续5年,对于来学校招聘毕业生的用人单位、省内外医药企事业单位进行了多方面调查和研究,先后采用“问卷调查”、“召开座谈会”、到企事业“现场调研”等方式,收集到大量用人单位的意见和建议及最新岗位需求信息。

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统计、综合与分析,为学校的专业开设、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的改革,提供了可靠且最新的依据。

二、紧密结合就业岗位需求。科学调整专业并合理设置课程

在充分调查、了解市场需求和就业岗位需要的基础上,准确把握用人市场对中职毕业生的要求,根据需要有针对性地调整和设置专业。在座谈会和问卷调查中,用人单位和历届毕业生认为学校的传统专业,如化学制药、中药制药、医药商品经营等3个专业适合社会需求,并已向社会输送了数千名毕业生。但这3个专业包括的职业领域较广,如果在每个专业中根据岗位群的需求设置专门化,则毕业生会更受欢迎。因此,学校近几年相继开设了药物制剂专业、药物分析检验专业、生物制药专业、微生物制药专业作为化学制药专业的专门化方向;开设了中药专业、中医药专业,作为中药制药专业的专门化方向。几年来,上述专业的招生和就业均保持较好的势头。

根据近几年的问卷调查情况,多数用人单位认为,学校拟开设的两个新专业中,医药物流需求量较大,前景看好;而中药栽培虽然也有需要,但据目前的状况和实际,用人量不大,就业面窄,且省内已有相关学校开设有此专业,所以新开专业意义不大,学校综合这些意见后,决定开设医药物流专业,暂不开设中药栽培专业。因此,以就业为导向,是中等职业教育应该牢牢把握的航向。

根据用人单位和毕业生的建议,针对企业的需求和中专生在实际工作岗位的需要,学校先后在几个专业中增删了十几门课程。如删去了物理化学、统计学原理、财务管理学、市场经济分析、拉丁语等理论性太强、实际岗位中用得少的课程,增加了药事法规与管理、抗生素生产技术、商务礼仪等必备课程。并且增加了综合化课程,如片剂的制备、注射剂的制备、医药经营知识必备等,在学生学习的第五学期还开展了实训周,集中一周时间对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动手操作进行综合化训练,将各门学科的知识与技能串起来,例如片剂制作技能,让学生在学校的全真实训场——片剂车间,从配料开始,经过混合、制粒、烘干、压片、包衣到包装,包括半成品和成品检验等做完全过程,使学生体验“真枪实弹”的操作。另外通过增加实验、认识实习等增加实践教学的比例。与此同时,对各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每一届-4,改,每3—5年都有一些大的修订,做到将教学内容的侧重点指向岗位需要。由于这些做法,使毕业生连年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

三、以培养操作型人才为目标,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与教学改革

要培养操作型人才,必须有操作型教师队伍作支撑。学校在教学工作任务连年增加的情况下,坚持教师参加实践制度,并作为对教师考核的一个指标。每年的寒假、暑假及两个黄金周都是教师参加实践的好机会。教师们赴竹林众生有限公司、辅仁药业、开封制药厂、宛西制药有限公司、天方医药集团公司、杨森药业集团公司、羚锐制药集团公司、麦迪森制药公司、河南省医药公司、周口同和堂连锁公司、禹州药材市场、毫州药材市场等医药企业参观学习,多次到百泉药材交易会和大型制药设备交易会、周口制药设备厂、武汉制药设备厂等工商企业参加实践。另外,每学期都进行教师基本功竞赛,包括普通话、板书、实际动手操作技能、实验技能、实训技能等。在有限的财力支持下,鼓励教师考取职业资格证书,成为“双师型”教师,如执业药师、会计师、经济师,还包括各类对口的高级工等级证书等,并组织教师参加在职研究生班的学习。目前学校已有双师型教师40人,已结业在职研究生42人。

根据培养操作型人才的需要,在全校教师中开展“我培养的对象需要学习什么”、“如何培养实用型人才”等讨论,通过讨论,端正了认识,摒弃过去以学科系统为主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树立中职学生学习应以“够用为度”的思想,后续课程和实际中直接需要的知识必须讲,后续课程和实际工作中间接用到的知识略讲,后续课程和实际工作中用不到的就不讲。根据这个原则,学校编写了一批校本教材,并组织教师参加全国医药职业教育研究会组织的全国统编教材的编写,在学生中运用,切合学生实际需要,与生产实践相结合,学生和企业反映良好。

四、大力推行“双证书”制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学校从1998年开始,在学生中实行部分学分制,鼓励学生在取得毕业证书的同时,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职业学校必须把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摆在突出的地位。近年来,学校依据国家的职业分类标准中,医药类各工种岗位群的职业技能要求,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计划,将职业资格证书课程纳入教学计划中,将职业资格证书课程考试大纲与教学大纲相衔接,按岗位群分为不同的模块,按各模块的需求设置实训项目,并加大实训人力物力的投入,抽出23周时间让学生参加实训,使每个学生在毕业前均参加不同工种的中级工技能鉴定。几年来,学校学生在拿到毕业证书的同时,有99%的学生均能顺利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与此同时,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每学期都利用第二课堂和选修课,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培养,有一部分学生在拿到“双证书”的同时,还拿到“普通话等级证”、“计算机等级证”、“高级营销员证”等证书,这就为学生的就业提供了有利的通行证,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业意识,并提高了他们再就业的能力。

生物制药毕业论文篇9

1合理调整了仁济学院中药学专业课程体系

原有的中药学专业课程体系基本上是中医药学-化学传统教育模式[2]。这种课程体系尽管有其合理性并一直保持至今,但存在许多弊端,主要表现在:一是课程结构过于专门化,知识面窄;二是课程的设置没有体现学科的发展;三是课程的设置忽略了能力的培养。为此,我们对课程设置进行了调整。首先,夯实基础,在原有的基础上适当增加一些西药和与临床有关课程如药物化学、中医学、临床药理学等。其次,增加一些新兴中药学科的课程如中药学前沿讲座、细胞生物学、中药市场营销等,而在任意选修课中开设了中药与美容、中药与保健等与本专业相关的一些近缘课程,增设的新课程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应用型知识和丰富多彩的学科前沿动态知识,了解中药在临床上的应用,为今后的实践工作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同时,适当地删除或压缩了如中成药分析、中医药概论、炮制学、方剂学、有机化学和分析化学等传统学科的课时数。

2建立了仁济学院中药学专业课程负责人制

课程负责人制是通过聘任课程负责人并由其统领课程建设小组的任课教师来实施、优化课程教学与建设的一项新型管理制度。从2009年3月份开始,我们制定了切实可行的仁济学院中药学专业课程负责人制度。通过招募或指定工作热情、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承担课程负责人,明确其职责、工作目标、管理权限等。课程负责人开展负责制引导下的系列教学实践活动,包括检查和审议课程组教师的教案、讲稿、多媒体课件,集体备课、互相听课,组织课程组成员讨论确定教材、教学参考书,制定或修订课程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学进度表、考核方法等。同时,组织制订课程建设规划,规范课程教学文件,进行教材建设和组织教学改革活动,负责本课程的青年教师培养和教学管理、教学评估等。通过互相学习,调查学生的学习情况,收集学生反馈的信息,及时讨论并改进教学方法,共同提高教学质量。

3完善了仁济学院中药学专业实习教学体系

中药学实习实训教学体系包括野外见习、Gap种植基地、中试基地、浙江格鲁斯特生物医药有限公司、附属医院等知识板块构成。野外见习是药用植物学课程学习中的重要环节,我们已在泰顺乌岩岭国家自然保护区、龙湾潭国家森林公园和永嘉林坑建立了野外见习基地,时间为一周。通过野外见习,使学生熟悉了中药的生长环境、生态、资源保护和利用的理论知识,了解了中药资源调查的基本技能、方法,也培养了学生团队协作精神。通过瑞安温莪术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已通过国家Gap认证)实习,可以使学生更清楚地了解道地产区药材种植、采收加工、质量控制,并掌握道地药材的植物形态、生长环境,药用部位的主要特征等方面的情况。温州医学院药物中试基地、浙江格鲁斯特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温医控股)示范教学基地实习,通过这些实习,学生初步了解药品的研发、生产、质控及营销过程,为今后的就业打下扎实的基础。毕业实习是中药学专业本科学生培养过程中重要的内容之一,通过毕业实习,使学生了解药品的使用、剂量、规格和注意事项,熟悉药品调剂的整个过程。我们原定第八学期进行毕业实习,但在每年的例行教学实习检查中了解到中药学专业学生下点实习时间偏短,这期间不少学生要参加研究生考试、公务员考试,找工作等,真正投入到实习实践工作的时间大大减少。为此,我们从2008级开始,对中药学的教学计划进行调整,学生第七学期下点实习,第八学期初返校,以便学生真正实习下点时间延长,加强学生实习训练的时间,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

4健全了中药学专业实践教学管理体系

由本院教师、附属医院药剂科带教老师和企业带教老师共同建立实践教学指导委员会,制订了具体的教学实践管理规章制度,使实践教学管理规范化和科学化,保证药学院实践教学体系有效运转。由教学院长主管,药学院教学办公室主任负责,在实习单位科教科和业务科室的协助下,选定合格的带教教师组建带教教师库。依托实习基地的师资力量,聘请高级职称以上实习带教教师组成实习教学考核专家库,对学生的实习情况进行具体指标的考核。每年邀请实习基地带教教师参加本科生毕业论文答辩,建立常规性的带教教师参加论文答辩制度。借此平台,带教教师可以了解药学院教师的科研动向,结合自身实际,优势互补,加强双方的合作;同时,增加了实习带教教师彼此交流的机会,有利于各项工作的开展。为了实现资源共享共享,达到学生、学院、实习基地“三赢”,建立药学院后期实践教学网络信息平台,实现了学院与实习基地间的通畅互动。逐渐完善此平台的功能和互动空间,使中药学实践教学工作更好地贯彻实施。

生物制药毕业论文篇10

转眼之间大一第一个学期只剩下短短的半个月,如今知识经济迅猛增长源源不断,人才竞争日趋激烈,我不由考虑起自己的前程:在机遇与挑战面前,作为一个学习中药学的大学生,我将如何面对?俗话说,欲行千里,先立其志。因此,我首先要把自己今后学习生活以及工作目标大致计划一下,让多一份力量鞭策我、激励我在未知多变的人生旅途中稳健前行。

一、自我分析

结合人才测评报告等分析方法,我对自己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的分析。

我的人才素质测评报告中,职业兴趣前四项是社会型(8分)、企业型、现实型、研究型(7分)。

报告分析显示,社会型的人喜爱训练人、治疗、教育人的活动。他们具有教育能力和善于与人相处等人际关系方面的能力,这种类型的人适合于做教员、咨询、社会工作者等以与人接触为中心的社会服务性工作,其人格特征是社交的、爱帮助人和善解人意的。

在我自己看来:我的社交能力一般,并不能在与陌生人的交往中占据主导地位;性格上具有内外向的双重特点并倾于外向但有时有点情绪化。关心他人不知道方式,易与他人发生摩擦,而自己却不知道,而且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情感。但我对生活和对待他人总是充满热情,有着积极乐观的态度。总的来说,我的性格相对较符合社会型的特征。

二、职业分析

参考人才素质测评报告建议等途径方法,我对影响职业选择的相关外部环境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

1、家庭环境分析

经济状况:父亲是公务员,总体经济情况较好.

家人期望:我的体质不算很好,所以父母都希望我通过对中药的学习来调养自己以及家人的身体。

家庭文化及影响:我的家人对传统医学都非常信赖,小姨是学习中药学的,外祖父舅舅母亲也对养生方面很有研究,这使我对中药学和传统医学有着极高的热情。

2、学校环境分析

学校特色:我们大学的校名就是“湖南中医药大学”,而中药学又是其中开办历史最久最有经验也是在各类中医药学校中最具权威的专业。

专业学习:中药学是医药学同中国传统文化的统一,发展空间大发展潜力大,社会需求量大市场广阔。

实践经验:我校拥有1.4亿元实验器材,8所省内知名的附属医院,创建了具备二级甲等中医医院临床基本诊疗技能训练条件的“模拟医院”,为我们的实践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3、社会环境分析

就业形势:中药学本科就业方向大致分为如下几种:

从政:政府机关部门,如到各级药监局,中医药管理局作公务员;

学术:教科研单位,如到中医药类大中专院校作教师、科研院所作实验研究人员;

基层:医院、药店、药厂,如到各级医院药房、制剂室作药剂师、各医药企业内部或其下属药店作管理人员、各药厂作技术员等;

经商:医药公司作销售代表。

就业政策:在现阶段中国的药品市场西药略占主导,但中国传统医药正呈上升趋势。国家已放宽对中医药的政策,并加大对中药科研的投资。

竞争对手:竞争对手主要为同专业以及相关专业如药学、制药工程、药物制剂学科的人才。

4、职业环境分析

行业分析

(1)行业现状: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健康的重视,医药行业的发展前景可观。随着中国文化在国际上的风靡,中国传统医学在世界医学界也越来越被重视。目前,中国已经具备了比较雄厚的医药工业物质基础,医药工业总产值占gdp的比重为2.7%。

(2)发展趋势:传统医学地位的提升自然带动中药的发展,学习中药学的人才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但“以药养医”这样影响医药产业发展的体制仍然不能消除。

(3)人业匹配:中药地位的提升使各企业、药厂对掌握此技术的人才更为看重,在国有大中型企业、国内私营企业及外资企业对这类人才的薪酬待遇都十分优厚。这也带动了中药学的发展,为企业和人才及广大人民带来实惠。

职业分析

(1)工作内容:

指导和参加药品调配、制剂工作,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技术操作规程,严防差错事故。

负责药品检验鉴定和药检仪器的使用保养,保证药品质量符合药典规定。

参加科学研究和技术革新,配合临床研究,制作新药及中草药提纯,了解使用效果,征求意见,改进剂型,并经常向各科室介绍新药知识。

解释和配制处方,进行药物的服用指示、分配、标签、妥善的处理;为病人选择并提供基本用药的指导。按照处方为顾客配药,并且向顾客说明如何服用等相关事项。

向购买者提供药品用途、禁忌、不良反应等信息,回答病人和其他专业医务人员的咨询。

从事研究、开发,并参与医药产品的生产制作,负责新药产品的医效实验,对新药进行生产质量监控等一系列工作。

(2)工作要求:掌握大量理论知识,掌握实践操作技能,细心谨慎尽职尽责。

(3)发展前景:医药业是世界贸易增长最快的朝阳产业之一。现阶段,在城市里,药店星罗棋布,据调查显示,目前我国有近1/3的患者自行到药店买药服用。《药品管理法》规定每家医药零售店中都配有一至二名执业药剂师,于是药剂师的缺口凸显。国家药监局提供的数据表明,我国的执业药剂师只有一万多人,远远不能满足这一新生的社会需求。有鉴于此,可以预见在未来的五至十年中,我国的药剂师人数将会大量的增加。  1  与2011年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书相关的文章:

到栏目查看更多内容>>

三、职业定位

内部环境因素

优势因素(s)

我的优势在于我的观察力很好并且好奇心旺盛。在熟悉的人面前非常活跃。我能够经常反思自己,哪些对哪些做错,以及如何完善自己的人格和关注心理健康。懂得开导自己,并以己推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弱势因素(w)

我的缺点是兴趣虽广,但没有专长的一面;有时不大喜欢喧哗的场面,人多的场合不擅口头交际,这让我有时在人际交往中处于被动状态;不大能主动参加积极性高的活动。缺乏毅力、恒心,学习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有时多愁善感,喜欢随遇而安,缺乏进取心。对自己的一些方面缺乏信心。

外部环境因素

机会因素(o)

当今社会大家在温饱之余更关注身体健康,我所学的中药学正是广大人民一直信赖的传统医药学,这就决定了我们专业毕业后就业不会困难;这一类的人才的需求量大并且需要的范围广,无论是政府部门(药监局)、医院、药房、制药企业都需要。

威胁因素(t)

中药行业对专业知识的要求较高,而大学本科生在基础理论方面就缺乏竞争力;相关工作单位在进行招聘时,有时需要应聘者持有执业药师证,考取执业药师证又需要本科学历加三年相关工作经验,我们在大学毕业时较难达到这一要求;目前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相当严峻,有许多药学相关专业的毕业生仍然未能就业,因而,这一岗位的竞争也会相当的大,并且也有许多在其他的岗位积累了一些工作经验的毕业生加入到这一岗位的竞争中来,就业压力就更加巨大。

结论:

职业目标:将来从事药剂师职业

职业发展策略:进入医院药房

职业发展路径:技术与管理相结合的路线

具体路径:药剂员——药剂师——药剂科室副主任——药剂科室主任——业务副院长——院长

四、计划实施

1、短期计划(大学计划)

时间跨度:2011——2013

总目标:大学毕业时要拿到英语六级证、计算机国家二级证及相关的各项专业资格证书。学习成绩名列前茅,各科成绩优秀并累积相关工作经验。

分目标及计划内容:

大一期间,认真学习高等数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学等基础的专业知识。通过计算机国家二级考试,期末考试综合成绩均在良好以上。担任班团干部以培养自己的组织管理能力。

大二期间,上学期通过英语四级考试,下学期通过英语六级考试。通过普通话考试并争取拿到一乙。争取在本学年内成为预备党员。掌握学习到的基础知识,为大三的专业知识学习打下良好基础。并利用课余时间阅读中医药方面的书籍,拓展自己的专业知识面。期末考试成绩保持良好。

大三期间,学习专业知识,并取得技术资格证。

大四期间,在实习岗位中不断总结经验完善专业知识职业技能,并继续理论知识的学习,了解掌握古代药典中实用的理论知识,为正式工作坚实基础。争取在毕业前加入中国共产党。

2、中期计划(毕业后的五年计划)

时间跨度:2013——2018

总目标:实现质的飞跃,从初出茅庐的新手长成专业能力过硬的专业人才及管理人才。

分目标:

毕业后第一年至第二年:在医院药房从事基础工作。

毕业后第三年:从事技术要求较高的技术工作,对中药进行研发并能在学术期刊上。

毕业后第四年:通过执业药师考试成为一名执业药师。从事高级技术工作,并在药房中担任一定职务。

毕业后第五年:从事专业技术指导与检查工作,在权威性学术期刊上。

3、长期计划

时间跨度:毕业后十年或十年以上(2018——)

总目标:担任并能胜任药房主任,用专业技术及领导、创新才能带领单位与我个人共同进步。完成心中的梦想。让自己对社会不仅做出物质贡献还有精神贡献。

五、评估调整

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必须根据实施结果的情况以及因应变化进行及时的评估修正

1、评估的内容:职业目标评估:如在大学毕业前有更感兴趣的职业,我将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职业目标。职业路径评估:重视个人机遇,如遇重大变故会重新修正、调整方向.

2、评估的时间:一般情况下,我定期一年做一次评估规划。当出现特殊情况时,我会随时对评估进行相应的调整。

3、规划调整的原则:尽力争取不改变职业,根据市场及个人爱好,适当改变专业内部工作性质,适时适度根据市场调整工作方向。坚持不懈,永不言弃。

结束语

现实是未知多变的。定出的目标计划随时都可能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这一点,我们应该有充分心理准备。因此,在遇到突发因素、不良影响时,要注意保持清醒冷静的头脑,不仅要及时面对、分析所遇问题,更应快速果断的拿出应对方案,对所发生的事情,能挽救的尽量挽救,不能挽救的要积极采取措施,争取做出最好矫正。相信如此以来,即使将来的作为和目标相比有所偏差,也不至于相距太远。

人生的长跑刚进行了小小一程,与其后悔过去的失败,不如去思量明天该如何选择。这份职业规划,让我对自己以及自己今后的职场生活不再举棋不定,而是向着梦想鉴定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