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鉴赏论文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4 10:34:02

艺术鉴赏论文篇1

注意观摩很多优秀的影视作品,以便能尽可能多的选择,集思想性、艺术性为一体的中外优秀影视作品来给学生赏析。能及时将最新影视动态、热映影片、中外电影节颁奖典礼、时间、优秀获奖作品等穿插其中,不仅极大地丰富课程的内涵,更使课程接轨时代。挑选具有电影史上公认的具有思想深度、艺术水准、画面唯美,情节极富张力、演员表演富有感染力的主流影片和艺术片便成为观摩片的首选。

二、资料平时多搜集

影视鉴赏课的课程素材需要广泛搜集并精心准备。本人作为该课程教师,为上好这门影视鉴赏课,本人所用的影视载体均是自费购买的高分辨率的DVD光盘,从不用从网络上下载的影视资料,以避免影像快进或倒退时操作时影响上课效果,经常利用假期以及周末,淘购一些艺术性、思想性、趣味性的影视资料;其次,课程的主题和内容既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又应该高于生活,同时,也可以采用经典与流俗的作品进行对比,使学生在对比中对知识的掌握更加牢固。另外,所选教材影片做到既能兼顾“艺术经典性”与“类型多样化”,又能起到提高学生艺术修养的作用,和能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所谓的“艺术经典性””指的是,在电影发展过程中,那些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准和丰厚的精神内涵,它铭刻着民族文化的辉煌与荣耀,代表着该民族最高的艺术成就及其文明发展的历程,思想和语言深刻、技术水准高超、艺术价值久远的名家名片。艺术经典不属于一个时代,而是属于永恒。“多样化”是指影片类型的多样化和影片叙事模式的多样化。以经典艺术片作为鉴赏的范本,尽可能照顾到影片的各种类型,对于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是不可或缺的。

三、内容讲授多角度

对于影视鉴赏课,授课所选用视频资料的主题和内容,既要与学生的生活有一定联系,同时也要高于学生生活,同时,一部电影每个人的理解是不同的,作为教师,在教和学的互动中,引导学生对某一论题展开多层面、多视角、多维度的讨论,在讲授课程中,可以对影片的内容进行多维讲授、多角度赏析,让学生在探讨中启发心智并领会电影艺术的独特魅力。并尽可能多的使同学们了解到民族的优秀文化,增强其民族自信心。比如,在讲到电影《霸王别姬》时,分别从一个主题:迷恋与背叛;两段历史:京剧的历史、中国近现代史;三角关联:小说作者李碧华、电影作者陈凯歌、演员作者张国荣;对剧中四个人物进行剖析,以及对电影的音乐、服装、化装等进行简要的分析,帮助学生能进入电影。

四、电影知识多串联

在讲课中,运用以点带面的方式,不仅仅让学生了解某部影片,还让学生对与此联系的某类电影现象和导演、演员的著名作品能有所认识。例如在欣赏戏曲电影时,首先应是学生了解戏曲的基本特点。即:戏曲歌舞化,表演程式化,角色类型化,剧种特色化等;针对进行分析;通过电影剧情、角色扮演、演唱流派、戏曲音乐等进行分析,易于理解影片内涵,做到了班级普及戏曲知识、校园弘扬民族文化、拓展大学生的艺术视野;在介绍戏曲电影的艺术形态外,可对影片中的蒙太奇、长镜头等电影语言的运用进行介绍。总之,通过赏析不同的影片,能对影视传达的历史、人文、生态、风俗等有进一步的了解,更重要的是通过欣赏老师精心挑选的影片,使学生不仅掌握影视基本知识和影视美学风格的特点,还对他们人格的塑造、品质的培养、情感的丰富都起到潜移默化的功效。

五、影视时事多引入

从电影诞生到今天,已有百余年历史,无数电影艺术家为人类贡献出了不胜枚举的中外经典电影,从默片到有声,从色彩单一到五彩缤纷,电影见证了科学技术对艺术的影响,经典已有许多,新作层出不穷。但是,由于课程性质一般作为公选课和课时的影响,单靠影视鉴赏课来进行赏析的影视作品是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观影欲望和需求的。在讲授影视鉴赏这门课时,除了影片本身致敬经典外,把握青年学生的猎奇求新的心理特点也尤为重要。除了分析经典电影、解读精彩片段外,与时俱进,与世界接轨,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等掌握相关资料和信息,把经典和时尚都介绍于学生。使同学们了解同龄人所关注的话题、评论等。这些影视时事的信息介入对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兴趣,引发电影热情,培养思想独立无疑可以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比如,在上课中,我会引导学生了解最新的影视动态,比如世界的三大电影节的代表性电影、今年的《大话西游》20年、电视剧《红高粱》的播出、高仓健的去世播放《千里走单骑》等,都可以使同学们重温经典,感受传奇。

六、课堂引导多思考

影视艺术被称为“第七艺术”,融汇了文学、戏剧、音乐、绘画、雕塑、舞蹈,以及声、光、电、色彩等一系列艺术因素和科学技术成果,成为综合能力强,表现能力极为丰富、生动,审美价值极高的综合艺术形式。对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能力,构建健全人格,具有潜移默化、不可替代的作用。在讲课中,能感受到大多数学生对影视艺术的鉴赏停留在注重故事情节、人物命运,喜欢有头有尾的故事,追求圆满结局的中低层次上,因此培养一种与影视艺术相适应的审美眼光是很有必要的。同样一个艺术作品,不同的人鉴赏所获得的效果并不一样。我们将文艺鉴赏划分为上品文艺鉴赏、中品文艺鉴赏和下品文艺鉴赏三个层次。划分依据重在两维:一看鉴赏心理活动过程是否完整;二看鉴赏理解是否合情合理,深识堂奥,富有创造。文艺鉴赏的完整心理过程包括“直觉体验认识”三个阶段。“直觉”就是不假思索地感知作品;“体验”则是对作品获得初步美感之后的再理解、再确认;“认识”就是艺术享受与艺术判断融为一体后再反观作品的最高审美把握。歌德也曾将艺术鉴赏分成三个境界:一是不假思索地享受美;二是只作判断不享受;三是在享受的同时作判断,在判断的同时进行享受,并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再现作品的精髓。此所谓三种不同境界,它们的关系是由浅入深、逐层递进的,实际上这与文艺鉴赏完整的心理过程基本一致,不过“享受”应该贯穿鉴赏活动的全过程。

七、课外影评作总结

艺术鉴赏论文篇2

(一)影视艺术的视觉性特点

影视艺术视觉性的表现之一在于影视能够以动作表现出人物的内心活动,戏剧中同样也有这样的特点,但因为观众距离舞台较远,且视角比较固定,观众很容易忽略某些细小却重要的动作,观众的观看和体验受到了很大程度的限制。因此,演员在表演时会有夸张的肢体动作,以便能让后排的观众看清楚。例如,《卖花姑娘》这部影片中,得知母亲死讯的妹妹跌倒在地时双手做出了向前抓的动作,极致地表现出妹妹对母亲的爱及在失去母亲后的悲痛,具有极强的威慑力及感染力。

(二)影视艺术的视觉性情感

影视艺术视觉性的另一个表现是影视能够借助镜头把人物脸部的细节、表情和眼神等进行放大,进而表现出人物的内心活动。在影视作品中,由于可以借助特写或大特写的镜头表现形式,其人物普遍具有比在其他艺术形式中更为细致的细节、表情和眼神,因而更加贴近生活,具有更强的表现力。例如,在《归心似箭》这部国产影片中,玉贞赠送了一管小烟袋给魏得胜,用以表达感情。由此可以看出,影视艺术中通常以物件等细节展示人物的感情,而采用以物寄情的手法能够最大限度激发观众的观影兴趣。

二、影视艺术的审美鉴赏

(一)影视艺术审美鉴赏的策略

(1)做好心理准备。观众看电影时总是会带入个人喜好,或是追求情感的平衡或释放,从目前的调查情况来看,大部分观众对影视作品的观赏主要强调的还是其娱乐功能,目的在于消遣和调节。如果从影视鉴赏的角度出发,观众的目标会更为鲜明,心理也更为紧张,在视听信息的获取上表现得更积极,思维也更加活跃,有些会自己与作品进行同化和融合,有些则会出现游离状态,即突破原先的剧本模式,通过思考、分析、联想和判断,挖掘出影片更深刻的艺术内涵。[2](2)做好影视作品的信息准备。影视作品的信息主要包含作品故事的梗概、作品人物的简介、作品的时代背景及主创人员的风格和特点等,其来源主要是媒体,鉴赏观众通过这些作品信息能够对作品进行全方位和多角度的了解和把握,在进行艺术价值高的作品的鉴赏时,这一点尤为重要。(3)把握局部与整体间的关系。观众在鉴赏影片时必须对影片进行分解,再以分解为基础对影片进行综合,即结合自身生活经验、观影经验及相关影视知识,合理地整合分解的过程和结果。

(二)影视艺术鉴赏的方法

影视艺术鉴赏的方法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内容鉴赏。二是形式鉴赏。(1)内容鉴赏可以从宏观角度、微观角度及影视风格进行,其中,宏观角度通常与文学息息相关,主要考察作品的社会性、民族性和时代性内涵。首先,用文学方式对主要用故事情节作为其叙事和抒情框架的影视作品进行鉴赏时,要紧紧围绕人物的活动和事件,把握该事件是如何体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及思想感情的。其次,结合情节及人物安排了解作品的主题及创作者的创作思想。然而,作品创作者由于审美视角、创作心态及创作手法的多元化,其作品的思想内涵及主题指向往往也带有多元化和复杂化的特点。在这类影视作品的鉴赏中,既要从情节和人物活动等方面进行分析,也要对创作者的创作思想进行体会,以把握住作品复杂而丰富思想内涵。[3](2)形式鉴赏可以从听觉元素、视觉元素和综合元素的角度进行鉴赏。听觉元素的鉴赏特指对声音,即语言、音效和音乐的鉴赏,合理巧妙的音效能够突出作品中的造型表意。视觉元素与美术有密切的联系,主要包含镜头、服装、道具、化妆、特技和场景等元素。综合元素的鉴赏主要包括艺术和科技、形式和内容以及各部门间智慧的融合。

三、结束语

艺术鉴赏论文篇3

关键词:美术;鉴赏;性质;特点;分析

所谓的美术鉴赏,可以被理解为鉴赏者在对美术作品观摩的过程中应用自身的认知能力、生活阅历、道德素质以及审美观念对作品的意境与内涵进行体会、分析、辨别、理解、认可以及想象的过程。其作为一种特别的美术接受形式,具有娱乐、享受等多样化的性质,有助于陶冶欣赏者的性情。本文作者结合相关美术作品,进而达到对美术鉴赏的性质与特点客观而深入分析的目标[1]。

一、分析美术鉴赏的性质

由上文简要的论述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美术鉴赏是一种性质特殊的美术活动,在活动的过程中鉴赏者的情趣、品位得到提升,身心得到放松与调节,同时调动了鉴赏者对艺术境界追求的积极性,此时他们也会客观的去认识以及挖掘艺术作品的价值深度。总之,一部优秀美术作品的完成时建立在建设的基础之上的;美术鉴赏具有使心情愉快、陶冶情操以及塑造自我的功能。此时,美术鉴赏的性质大体上是在以下几个方面体现出来:一是美术鉴赏使一种审美享受。其携带这一性质主要是因为距离感、假定性和超越感的存在。所谓的距离感,就是说被鉴赏的美术作品能够将人类思想的改变、文化发展的情况以及文明更替演变的过程展示出来,例如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这一美术作品以素描的形式将观者对事物观察的准确性表现出来,真实的将15世纪末期犹太人生存的面貌展现出来。鉴赏者隔着时间的跨度对本部美术作品进行赏析之时,将会获得不一样的情感体会,此时现实与美术作品之间产生了距离美;所谓的假定性就对鉴赏者提出了相关的要求,充分的利用自身的想象力,将美术作品中虚设的背景、情节等勾画出来,将特定的美术语言转化为惟妙惟肖的形象图,这是非现实的,但是对鉴赏者来说是审美上的再创造;超越感就是鉴赏者对作品进行赏析的过程中思想与现实之间的跨度,不考虑个人功利以及物质实用性等因素,而专注于审美价值的方向;二是美术鉴赏可以被视为艺术再创造的一种形式。通常认为,鉴赏是在创作之后才出现的一种行为方式,作品的质量直接关系着鉴赏的效果这一定论是较为肤浅的,因为美术鉴赏不是对艺术作品价值评判的一种被动回复方式。而之所以认为美术鉴赏可以被视为艺术再创造的一种形式,主要是因为观赏者始终是积极的、主动的去参与艺术作品意义的构建等环节,此时若没有鉴赏者的加入,艺术家笔下的作品就不够完美。由此我们可以推断的是一件优秀的作品的出现出来需要创作者的努力,还需要鉴赏者的认知理念以及审美情趣去将空缺有效的弥补,此时美术作品的意义更加的丰满,因此可以说鉴赏环节的落实使作品得以再创造,此时鉴赏演化为观者审美能力再创造的一种行为方式;三是美术鉴赏时观赏者对其艺术价值的判断。观者在对美术作品进行鉴赏之时总会对其造型结构、色质优劣有所评价,对其主旨以及内涵做出评论,这是普遍存在的理性现象。而对于美术鉴赏而言,其主要包括情感的、艺术的判断,此时情感发挥着主导的作用,其将鉴赏者爱憎好恶、抑扬褒贬等品质体现出来。例如鉴赏者在对梵高的《向日葵》进行欣赏时,在辩证思维的引导下,能够体会出梵高在最为痛苦煎熬的生活中对自然、朴实、阳光精神境界的向往与追求,这件色彩对比强烈的作品对法国的野兽主义,德国的表现主义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效果。总之,这一性质存在于美术鉴赏中,使欣赏不再是单一化、公式化、概念化,同时也使鉴赏意识与审美情趣建立健全。

二、探究美术鉴赏的特点

1、使鉴赏者的综合素质得以提升

这是因为美术作品将丰富多彩的世界展示给观者,自然景观也好,人文景观也罢;此外美术作品中渗透率创造者的情感与情绪,或激愤或低沉,鉴赏者超越了文字的局限性,去感悟精神世界,开拓眼界;“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美术鉴赏的又一特点是能够协助欣赏者强化自身的审美能力,在艺术的熏陶下,欣赏者的思想道德素养明显的提升,此时的对美术作品的赏析使观赏者的身心得到了良性的发展与成长;另外,不同的美术作品中涵盖了不同地区的、不同民族的民族精神以及境界的差异性与共同性,此时鉴赏环节的启用,协助鉴赏者开发自身的智慧,建立健全了审美情趣;当然,鉴赏环节的开展具有的最大特点是使美术作品得以再创造,这是因为鉴赏者在情绪情感的变化之中,传承优秀文化成果的基础上,将新鲜的元素再一次融入进行美术作品之中;

2、鉴赏主体与客体的统一性

主客体同时参与对美术作品的赏析,这才是对艺术的鉴赏。而美术鉴赏的最终结果取决于心理、情感活动的复杂性,主客体之间在情感对话以及精神境界融合的基础上,才会使审美活动具有再创造的意义;

3、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统一结合的特点

有些美术作品中带有某些学者对其理解、认识、评价的字眼,这是对美术艺术作品价值与本质的揭示,但是只有在鉴赏者情感接受与肯定的情况下,它们才成为理性上被认可的事物,此时鉴赏者认知上的感性方式与艺术作品所传播的理性内容统一化,也是鉴赏者情感因素与理性因素整合的形式。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统一结合衍生出的意义是重大的,其促使鉴赏者认清事物的本质,端正了情感态度,走向了实践路线。

三、结束语

总之,美术鉴赏的性质与特点是多样化的,美术鉴赏也可以被视为一种性质特殊的审美消费行为,是生产到消费的过程;特点还包括审美经验与审美再创造、制约性与能动性、享受与判断、教育与娱乐的统一性。美术鉴赏对审美理念的培养发挥了巨大的辅助作用[2],因此,艺术领域提高对美术鉴赏工作的重视程度,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协助鉴赏者感受艺术特色与魅力,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同时升华美术作品的艺术价值。

参考文献

[1]张凯.浅论美术鉴赏的性质和特点[J].美术教育研究,2012.

艺术鉴赏论文篇4

艺术接受

这一部分从艺术传播、艺术鉴赏、艺术批评三个方面阐述了有关艺术接受的知识与基本理论。学习这部分内容,要注意结合艺术传播的实际,结合自己鉴赏艺术作品的体会来理解。同时,还要补充自己没有的鉴赏实践活动,如艺术批评。此外,运用所学知识和理论进行艺术鉴赏,也是全面理解鉴赏理论、巩固鉴赏知识的有效途径之一。这部分内容在考试试题中约占20%的比例。

学习要求:了解艺术传播的涵义,理解艺术鉴赏的意义,掌握艺术鉴赏的过程,理解艺术批评的内涵与功能。

一、艺术传播

1.艺术传播指的是某种信息的传递和交流,是艺术信息在社会系统中的运行。艺术传播具有公共化与个人化相互交融的特点。它借助一定的物质媒介和传播方式,将艺术信息传递给艺术接受者,使其得到扩展。

2.构成艺术传播的五个要素是艺术传播主体、艺术传播内容、传播媒介、受传者和传播效果。

艺术传播主体即艺术传播者,是指艺术传播活动中控制与发送艺术信息的人或机构。艺术传播内容是指通过传播媒介传送的艺术信息。传播媒介是用来承载并传递艺术信息的载体和渠道。受传者是指艺术传播活动中接收到艺术信息的受众。传播效果指艺术信息在传播活动中产生的效应及其对受传者的影响程度。

3.艺术传播的方式有很多种。历先后出现口头传播、文字传播、印刷传播、电子传播和网络传播等方式。在现代社会中艺术传播的主要方式有:现场表演传播方式、展览性传播方式和大众传播方式。

(1)现场表演传播方式,是指传播者与受传者面对面进行艺术信息传播的方式,具有沟通直接、手段多样、反馈及时、互动性强等特点。

(2)展览性传播方式,是指在一定的场所陈列艺术作品,供观众直接接受艺术信息的传播方式。

(3)大众传播方式,是指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进行大规模艺术信息传播活动的方式,主要包括报刊、广播、影视、网络等。

二、艺术鉴赏

1.艺术鉴赏的性质

艺术鉴赏是一种以艺术作品为对象、以受众为主体的欣赏活动,是接受者在审美经验基础上对艺术作品的价值、属性的主动选择、吸纳和扬弃。它是一种积极能动的再创造活动。

2.艺术鉴赏的主体能动性

(1)对艺术作品审美娱乐属性的享用

(2)对艺术作品审美认知属性的认知

(3)对艺术作品文化价值的阐释

(4)对艺术作品形象或意境的再创造

3.艺术鉴赏的过程

(1)审美期待

①审美期待是艺术鉴赏的准备阶段,指接受主体在欣赏之前或欣赏过程之中,心理上往往会有一个既成的结构图式,它使接受者具有了审美需求,并希冀在欣赏中得到满足。②审美期待可分为形式期待、意象期待和意蕴期待。形式期待即指艺术鉴赏者由于艺术作品的类型或形式特征而引发的期待指向;意象期待即指接受者由于作品中特定的意象或形象而引发的期待指向;意蕴期待即指接受者由于作品呈现的深层的审美意蕴、人生哲理和情感境界而引发的期待指向。

(2)鉴赏流程

鉴赏流程包括艺术的直觉与感知、体验与想象、理解与创造。

①直觉与感知艺术直觉是指人们在审美活动中对于审美对象具有一种不假思索而即刻把握与领悟的能力。审美感知是指人们在注意审美对象形式特点的同时,也开始关注审美对象的意义。鉴赏活动往往是在直觉与感知的心理基础上开始的,它将使鉴赏者完成对作品形式美的注意和对其意义的初步感受。

②体验与想象在鉴赏过程中,主体以自身审美经验为基础,潜入作品规定情景之中进行审美体验,不断推进与作品中所包含情感的交流与融合。同时由于审美想象和联想的展开,鉴赏者可以与作品或艺术家进行交流,洞察其深层意蕴,并逐渐生成审美愉悦。

③理解与创造理解既包括对于作品的形象、情境、形式、语言的审美认知,也包括对于作品整体价值的追寻。艺术鉴赏的结果是接受者审美再创造的完成。鉴赏者对于作品中形象、情境、典型和意境的补充与完善,正是审美再创造的结晶。

(3)审美效应

审美效应主要有以下三种表现:

①共鸣共鸣是指在鉴赏过程中,鉴赏者为作品中的思想情感、理想愿望及人物命运所打动,从而形成的一种强烈的心灵感应状态。不同时代、阶级、民族的鉴赏者,在鉴赏同一部作品时可能会产生相同或相近的审美感受,也可称作共鸣。

②净化净化是指接受者通过对艺术作品的鉴赏和共鸣的产生,使情感得到陶冶、精神得到调节、人格得到提升的状态。

③领悟领悟是指接受者在鉴赏艺术作品时由此引发的对于世界奥秘的洞悉、人生真谛的彻悟以及精神境界的升华,这是一种更高层次的审美效应。

三、艺术批评

1.艺术批评的性质

艺术批评是根据一定的思想立场和美学原则、理论体系,对以艺术作品为中心的一切艺术现象进行理性分析和审美判断的创造性文化活动。

2.艺术批评的类型

在艺术批评出现过多种批评类型,主要都是围绕“客体世界”、“艺术家”、“艺术作品”、“读者(接受者)”等艺术活动要素进行的。

(1)社会历史批评

社会历史批评立足于“客体世界”来评价艺术,强调艺术作品必然自觉或不自觉地打上这个社会历史环境的印记。艺术作品价值的高低取决于它对社会历史生活的深刻反映程度以及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力。如19世纪法国丹纳在其《艺术哲学》中从种族、环境和时代三要素出发,进行艺术批评。

(2)心理学批评

心理学批评从创作主体_____艺术家的精神世界入手来评价艺术。它既可以从艺术家的创作动机、创作中的心理活动来理解艺术作品,也可以从艺术作品折射出的心理因素来反观艺术家的心理状态。如20世纪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运用精神分析方法来研究艺术现象和艺术作品。

(3)文本批评

文本批评认为艺术作品本身是一个自足的整体,其意蕴和魅力需要从文本中去寻求。尤其注重艺术作品的文本语言和物质媒介。如20世纪西方符号学强调对艺术作品本身或艺术符号的研究。

(4)接受批评

接受批评模式强调从接受者的角度研究艺术活动,认为观众、听众和读者的接受过程才是艺术研究的中心所在。这种模式突出了接受者在鉴赏艺术作品过程中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如20世纪60年代出现在德国的以尧斯和伊塞尔为代表的接受美学强调从接受者的角度研究艺术作品和艺术史。

3.艺术批评的功能

(1)通过对作品的分析和阐释,评判其审美价值。

(2)通过将批评的信息反馈给艺术家,对创作产生影响。

艺术鉴赏论文篇5

关键词:音乐欣赏;音乐审美;接受美学;音乐分析;解构主义;音乐技术

音乐是一种依靠听觉来感知的时间艺术,古今中外的理论对音乐创作、表演关注的同时,也对“音乐欣赏”的理论诠释所重视,有人还将这一诠释视为“三度性创造的艺术”[1],以此来和创作、表演的一、二度创造艺术相提并论。中国远古的“高山流水觅知音”、西方音乐中阿门达对贝多芬《f大调弦乐四重奏》中“情人离别”的感受等故事,都说明欣赏是音乐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钱仁康先生认为音乐欣赏是作曲家和演奏家寻觅知音的重要组成环节,它要在4个方面下功夫:沟通音乐信息、发挥主观能动的审美作用、判断音乐作品的艺术价值、接受感心动耳和荡气回肠的艺术享受,把音乐欣赏引导纳入寻求音乐美感的快意中[2]。李宝杰主编的《音乐鉴赏》(下文简称《李鉴》)就具有钱先生所言及的探索,它是在理论探索之中应时代之需进行的学科理论建构。

一、继承传统推动学科

撰写“音乐欣赏”类书籍的传统不仅在国外盛行,在中国也自古有之。中国古代文人在品乐中留下了精彩文献,老庄的“大音希声”、孔子的“闻韶乐三月不知肉味”、嵇康的“声无哀乐论”等赏乐格言已为世人所熟知。进入20世纪后,随着西方专业音乐理论的传入,中国的“音乐欣赏”领域进入新的境界,黄自的《音乐的欣赏》(1929)等系列著述的诞生就是早期的代表[3]。新中国建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音乐欣赏领域更是获得了极大的发展,上海文艺出版社组编的《音乐欣赏手册》(1981)内容丰富、文笔活泼、实事求是、编排新颖[4],钱仁康的《音乐欣赏讲话》(1982,1991年又出续编)注重知识理论与技术分析相结合、内容形式与辩证关系自然地结合、知识介绍与审美认识、艺术想象启发相结合[5],孙继南的《中外名曲欣赏》(1985)通过通俗的笔调、深入浅出的介绍,喜闻乐见地评介了古今中外不同历史时期和艺术流派音乐名家的声乐、器乐作品(见赵沨序言),杨民望的“世界名曲欣赏”系列(1991)等,将中国在“音乐欣赏”领域的探索逐步引向纵深。

近年来,“音乐欣赏”类的著述更是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如:《中国民族音乐欣赏》(江明惇)、《世界名曲与cd指南》(杨雁堤)、《中外名曲欣赏》(邹燕凌)、《中外名曲50首欣赏》(张鸿玮)、《中外音乐名作欣赏》(张志军)、《中外名曲欣赏指南》(宋申)、《中外名曲100首欣赏》(杨惠芬)、《中外名曲赏析》(王盛昌)、《中外音乐名作欣赏》(冯步岭)、《音乐名作赏析》(张文元)、《中外经典音乐欣赏》(周世斌)、《音乐名家名曲•中国篇》(王安国)、《中外音乐名作选析:1.2.3》(王少华)、《中外音乐名作赏析》(朱之谦)、《中西名曲欣赏》(关伯基)、《声乐作品欣赏》(武兰平)、《世界名曲赏析》(李虻)、《音乐欣赏》(张旭)、《中外名曲赏析》(茅原)、《外国音乐欣赏丛书》(人民音乐出版社编)、《中国音乐欣赏丛书》(湖南文艺出版社编)、《交响音乐名作鉴赏》(胡企平)……另外,以辞典形式对中外音乐作品进行鉴赏评介的还有缪天瑞的《音乐百科词典》(人民音乐出版社1998年)、罗传开的《外国名曲欣赏辞典》(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年)、罗忠镕的《现代音乐欣赏辞典》(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林逸聪的《音乐圣经》(三卷本,华夏出版社1999、2000)等,著述虽然繁多但良莠不齐,比如:有人对《现代音乐欣赏辞典》所做贡献的高度赞扬[6],而有人认为《音乐圣经》是“快餐时代的低劣出版物”[7],《中国民族音乐欣赏》是“一本谬误百出放胆抄袭的教材”[8]。而在期刊的研究文章方面,据笔者统计,从新中国建立后至今的见诸于刊物的“音乐欣赏”类的论文就有6千余篇,是所有音乐研究中最为兴盛的领域。这些论文有涉及到具体作品欣赏的,有以音乐欣赏课程教学的角度予以解析的,等等。

这些研究成果的不断涌现,一方面表明“作品欣赏”在音乐传播中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必将促使人们去深思“音乐欣赏”应具有学科化建构的意识。否则,欣赏类著作的撰写必将停留在重复的层面上,难以适应信息化时代大众对音乐文化传播的渴望与需求。《李鉴》的出版可说是应时代之需进行的较好学理探索的成果之一,它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公共艺术限定性选修课程规划教材,集合了音乐院校和综合院校“音乐欣赏”的一线授课教师,把编者们多年来对该领域教学的有益经验进行整合,编写中表现出“教材”所需要的普适性、进阶性的特点从而展现出较强的个性特色。它按照课堂教学的规律来分类不同专题,每个专题又“有史有论”、“有个案有线索”。它以音乐体裁的专题史发展为形式,将散性的个案鉴赏整合为可供学科化教学实施的艺术专题。书中内容既有宏观历史线索的勾勒,又有微观作品的音乐内涵解读,尤其注意了选修课的广宏涵盖面和对象的特殊性,其施教对象并非只考虑到音乐专业学生,文科诸专业甚至工科院校也是其涵容的对象。这些教材化的建构特点是李宝杰、冯立斌、齐宜婷、唐继凯、夏艳洲、王青等编者深入认识“音乐欣赏”既往学术成果,整合优化其精要,是在新时期的学科化发展理念下所做出的探索。这一探索既有教学讲解中的历史性价值评判,又有学科视野下的进阶性、整体性、艺术性,还依据学科发展特点注重了学术规范的要求。这一探索把音乐技能培养与情感心理引导相结合,在音乐耳朵感染中接受文化、历史与生命律动的音韵美。它以既往“音乐欣赏”领域的研究成果为研究对象,以学科教学实践所需要的规律进行整合、优化,从其论述线索中可以看出它对“音乐欣赏”学科建构的推动性贡献。

二、观念新颖构思精巧

拓展阅读视野和促进音乐文化发展是《李鉴》在编写观念上给读者的印象之一,而以音乐体裁为艺术单元、以历史纵横向的音乐学理比较是其构思上给人的特色之处。其构思的精巧在于不同于以往个案解读,而是以专题历史沿革为导引的论述线索,这就涵盖了学术极为丰富的信息,还以“延伸”阅读的补充方式扩展其正文之外的内容,使个案解读的鉴赏中增添了宏观的学科涵容广博。而这些观念和构思又是为其欣赏的专业课程化教学服务的,它不同于以“单曲介绍”为形式的、辞典式的“音乐欣赏”著述。

从观念上看,《李鉴》从影响爱乐者审美情趣的深层机理出发,进行音乐欣赏表现方式的挖掘,对音乐历史文化语境下的古今中外经典作品进行了技术性的解读。它体现了音乐欣赏在走出用文学化、美术化方式理解音乐的误区上的实践[9],注重音乐作品的技术信息解构,注重对象的艺术品格剖析,尤其以爱乐者的知识建构为技术解析对象,以雅俗共赏的叙事方式展开其逻辑层次。

《李鉴》既有整体编写的统一性控制,亦有个案性格化的叙事展开。这种控制与展开都是编写团队深入理解既往音乐欣赏领域的优点而作出的学科化建构。如“管弦乐”部分,编写者将其分为以序曲、组曲等形式的“管弦乐”和以多曲哲理联缀的“交响乐”,这一区分既有传统的习惯又有学理的技术细分,体现出明确的整体与个体关系。在欣赏导引部分,编者以交响乐历史发展为宏观线索梳理,给读者建构起观念上的初步印象,从词意、乐意、乐史的层面为读者建立起了交响乐这一体裁的学理知识,这为后续的“名曲”技术层面的解读铺垫了基础。在《艾格蒙特序曲》个案的技术解读中,编写者以歌剧的戏剧结构为基础而将音乐结构的发展置于主题思想的层次剖析之中。这种个案的叙事在宏观的知识导引下逐步引申展开,将贝多芬作品中特有的“英雄性”乐意及其思想逐层渲染。这种编写观念和构思是着眼于学科教学的实际,立足于学生乐思的接受实践过程,由此彰显出《李鉴》编写的特色。

 三、体例独特结构清晰

体例的创新是《李鉴》给笔者的第一印象,其体例以“艺术歌曲”、“器乐独奏”、“歌剧”、“室内乐”、“管弦乐”等体裁为结构单元,以中外音乐经典作品为个案内容为叙述逻辑,将各体裁的历史和技术特点娓娓道来。而每一部分又细分为多节,分述不同内容的代表作。这样的论述方式除了给人以体例独特而有别于以往的“音乐欣赏”,还在结构上以层层递进的展开给人以线索清晰之感,而章节式的体例有助于教学过程的具体实施,延伸的推荐曲目又有了“课外作业”的意味。每章的“欣赏导引”除了给人以体裁专题史的知识铺垫外,还给教学过程的导入注进了理性逻辑。

以国民音乐素质的培养、音乐审美接受的理论与实践的层面看,《李鉴》从每部作品的作者、背景、戏剧结构等方面来层层推进,将普通音乐课程新标准、艺术课程实施规律予以“音乐欣赏”化的贯彻。这一强调音乐审美来推行新时期乐教核心的方式,使《李鉴》的体例具有了宏观学科视野下的具体课案实践的探索意味,这与音乐欣赏的学科发展背景是相合的,体现出欣赏的目的、内容、过程乃至逻辑这些新时期对音乐欣赏学科发展提出的新要求[10]。

如《李鉴》中的“艺术歌曲”,它以艺术歌曲的历史发展为“欣赏导引”,以“德奥”、“意大利”、“法国”、“俄罗斯”、“中国”等国别为结构单元,对艺术歌曲的经典作品进行了鉴赏。编者以艺术歌曲发生发展为出发点,以历史进程中的不同国家各领风骚的艺术歌曲鉴赏为突破口,将作品进行技术解析,并结合歌词意蕴对其抒情性特质进行了阐释。

如果从教学的角度看,《李鉴》中的艺术歌曲叙论结合、层层展开、灵活多变地将教学过程所需要的知识与技术呈现出来。这种体例和结构有助于教学过程中的实施步骤推进,也符合不同教学单元的个性展开。其思路之清晰、叙事之独特是《李鉴》最突出的特色之一。

四、阐释精到引领乐品

音乐欣赏是一种在娱乐基础上的深刻社会素质建构的有效艺术形式,它不仅是一项审美实践活动,还是一项创造性的审美活动;它既是音乐实践的最终目的,又是推动时代音乐发展的力量[11]。一部优秀的“音乐欣赏”论著就是社会审美引导的美丽风景。要达到引领思想风尚的艺术效果,光依靠作品的视听还无法达到准确表意的目的,其中精到的欣赏理论阐释是必不可少的。

《李鉴》的阐释精到首先表现在每章的标题上,如:“乘着歌声的翅膀”——抒情歌曲、“魔鬼的颤音”——器乐独奏、“今夜无人入睡”——歌剧精粹、“如歌的行板”——室内乐等。这些标题多以各体裁的经典作品为指代,使标题的指向性意图明了,直达乐意,文风活泼,加强了“娱乐性”阅读的情趣。

阐释的语言风格也是《李鉴》阐释美学的表现形态之一。如:对江文也的《台湾舞曲》的论述,编者引论到:

20世纪早期是中国音乐与世界音乐发生碰撞的特殊阶段,由于多变的局势动荡,致使一些较早踏上现代音乐之路,在那个时代华人音乐家阵营中并不多见的,本该成长为世界级的作曲家,或者说已经在一定范围内产生了世界影响的作曲家,却过早地断送了艺术生命,留下了永久的遗憾。这就是本节所要介绍的台湾籍作曲家江文也的艺术道路及其惊世之作交响诗《台湾舞曲》(《李鉴》第191页)。

这段引论以简略的笔墨将《台湾舞曲》的创作背景及成就精要地呈现出来,其后,论述以“追随世界音乐潮流,追求奇特的形式结构,探求新的音响”为作品技术阐释中心,将这一创作阶段中的江文也的曲作特色呈现开来。阐释中,编者以结构内容的逐层表达为逻辑层次,如在乐曲的开始处所鉴赏的内容,它解析出《台湾舞曲》的“有意打乱旋律节奏的轻重关系”的特色,并就此延展出乐曲整体性的节奏形态特质;又以回旋曲几个插部的节奏和旋律形态特征,来说明乐曲中所运用的印象派手法的娴熟,表达了作曲家深情款款的故土情怀、对民间音乐的主动发展以及对管弦乐创作的技术和思想。这种以技术解读为中心,以作品特色和思想的呈现为延展,以结构层次的挖掘为逻辑线索,《李鉴》的阐释可谓精到。

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看,艺术接受的本身也是一种创造,也是一种带有主观能动性和批判精神的再创造活动。[12]而音乐欣赏是要在音乐形式内容的解读中寻求的思想的启迪和升华,把音乐作品描绘的意境与欣赏者的情感触动相对应[13],遵循创造美和接受美的规律是音乐欣赏阐释的基本准则,只有精到的乐意阐释才会触动品评音乐的美感境界。《李鉴》的阐释中注意了乐意内涵的直观性表达,如在贝多芬第九交响乐《合唱》的阐释中,《李鉴》从音乐主题的造型分析入手,结合启蒙主义的思想背景,将席勒的诗意和贝多芬的乐意进行了对照直至解读,展示出作品中“欢乐”的思想主旨,使听乐者感受到作品中崇高、雄伟、博大和恢宏的乐境,从而感染聆听者的思想,在忘我的审美体验中获得精神的提升(《李鉴》第200页)。从这些阐释可以看出《李鉴》中的鉴乐思想,其主旨和终极目的是为接受对象精神境界的提升创造了条件,文中立意可见一斑。

《李鉴》其它方面的特点还有很多,如:谱例遴选适当、文笔流畅活泼、论述由浅入深、图文并茂等。这些特点都将使其“音乐欣赏”的诠释具有学科化、学术化、艺术化和可读性特色,必将使读者更能从中感受音乐欣赏的理论价值和艺术美育贡献。

当然,作为初尝音乐欣赏新形式的学科化实践,《李鉴》也并非完美无瑕。比如:从总体上看,它在细致展示音乐作品创作过程的同时,导致其背景知识部分的展开过于繁琐,这一“喧宾夺主”的“展开”影响了所要进行的技术解读等主体部分的展开;从局部来看,编者将拉赫玛尼诺夫的《c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格什温的《蓝色狂想曲》、门德尔松的《c小调小提琴协奏曲》等作为室内乐的体裁,这显然不适合编者对室内乐体裁的界定;而局部比例失衡也限制了某些体裁解读的正常展开,如对音乐剧部分的阐释,《李鉴》只用了《演艺船》之“老人河”、《猫》之“回忆”、《音乐之声》之“孤独的牧羊人”三曲具有片面性无法全面展现处于“朝阳产业”发展态势中的音乐剧艺术的音乐风采。这些欠缺如能在将来的修订中予以调整和完善,可能会使《李鉴》走进更多的教学课堂,并为更多的赏乐者所喜欢。

参考文献:

[1]赵沨.中外音乐欣赏-序[c].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5:1.

[2]钱仁康.中国音乐欣赏丛书-总序[c].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1:2-3.

[3]冯长春.黄自音乐美学思想的基本观点及其本质探微[j].中国音乐学,2000(3).

[4]晓耿.简评《音乐欣赏手册》[j].人民音乐,1982,(11).

[5]沈念慈.寓深于浅博约相照——简评钱仁康的《音乐欣赏讲话》[j].人民音乐,1985(8).

[6]王震亚.世界现代音乐的投影——《现代音乐欣赏辞典》简介[j].中国音乐学,1998(1).汪申申.全方位了解现代音乐的良师益友——评《现代音乐欣赏辞典》[j].人民音乐,1998(2).

[7]刘诗嵘.误人子弟的“圣经”[j].人民音乐,1996(6).

[8]刘国杰.一本谬误百出放胆抄袭的教材——评《中国民族音乐欣赏》[j].中国音乐,1992(4).

[9]周海宏.走出用文学化、美术化方式理解音乐的误区——对普及严肃音乐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的分析[j].人民音乐,2001(3).

艺术鉴赏论文篇6

关键词:美术鉴赏;高中美术

随着高中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创新教育随之步入课堂。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必须转变传统思想观念,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以及教学资源来适应新的课程改革标准。且素质教育对于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高素质的人才不仅要具备丰富的知识,创新的能力,更在于有美的心灵,美的品质。

在中学开设美术鉴赏课,让学生在欣赏名家作品的过程中,欣赏美,感受美,认识美,适应美术教育的要求。而美术鉴赏是人们接触艺术作品时产生的一种审美活动,是一种通过艺术形象去认识客观世界的思维活动。鉴赏者在鉴赏艺术作品的过程中,不仅产生了美的感受,陶冶了情操,美化了心灵,而且培养了正确的审美观点和审美意识。从严格意义上说,美术鉴赏即从哲学、美学、美术学、历史学、社会学等角度对美术作品的表现形式、艺术技巧、思想内容、文化价值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批评后,所作出的价值判断。因此,新课改下美术作品鉴赏课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的一系列的审美活动,其中,教师应当注意:1.教师是沟通学生与美术作品之间的桥梁。2.教师要引发学生对美术作品的真实情感。3.教师要设计好一系列问题。4.尊重学生对作品的看法。

在美术作品鉴赏教学中,我认为可以采用这样几种鉴赏方式和鉴赏方法,来促进中学美术作品鉴赏课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种鉴赏方式:专题美术鉴赏、随堂美术鉴赏、参观鉴赏

专题美术鉴赏——是利用整节课时,围绕某一个阶段或某一美术种类进行全面的介绍、赏析,使学生较系统、较深入地了解有关这一美术类别作品的特点、相关的文化背景及其鉴赏方法,提高学生对美术作品的理解。

随堂美术鉴赏——是从某一技法的角度进行的示范性美术鉴赏,使学生较直观地了解这一美术种类的特点和表现技巧。为了提高学生的审美文化素养,现代美术教学正将“美术鉴赏”渗透于日常美术教学的全过程之中,遍及每一课。

参观鉴赏——是组织学生参观美展、博物馆,访问美术家并看其表演,或参观城市建筑,去商业街观看橱窗、商品造型、装潢等活动。依据教学侧重点的不同,可组织不同的参观点。有的重在了解祖国传统文化,有的重在对表现技法的理解,有的重在启发学生的设计等等。但由于客观条件所限,目前参观鉴赏仅在少数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开展。

灵活多样的授课方式,以此激发学生的兴趣

1.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自主学习的理论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只有在主动参与的学习活动中,学生才能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调动自身的创造潜能。

美术鉴赏中,学生往往凭单一印象(直觉)来鉴赏美术作品,但直觉会受到个体知识和经验的局限,根据这些,课前给学生充分的时间预习,引导学生利用图书馆、网各搜集与鉴赏有关的资料,让学生有备而“赏”,从而缩短与鉴赏内容的距离,产生鉴赏的兴趣,上课时,教师出示鉴赏作品后,教师不要立即讲解,可以让学生读画几分钟,也可以以讨论的形式,再请他们说说自己对作品的第一印象,然后再出一些思考题,引导学生观察画面,如画面以什么颜色为主?画了些什么?颜色是暖色调?还是冷色调?整幅画感觉是欢快的,还是伤感的?这都是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主观感觉、胜于教师的讲解。这样也改变了那种以教师唱独角戏为师生共同参与,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观点。

2.鉴赏与给画、工艺相结合,从中领悟作品内涵

美术鉴赏课不应是一味地鉴赏,有的时候让学生进行临摹作品从中体味作品的内涵,这样就打破了鉴赏课纸上谈兵,光说不练的局面、更有助于学生的理解作品,美国教育家艾期纳的DBae教育理论把美术教育分为:美术创作,美术史、美学、美术评论四个领域,且这四个领域不是孤立的,它们之间相互交融与渗透,形成多向互动的关系,因此,鉴赏教学与工艺、绘画教学的关系是相互作用的,学生有了绘画的实践,能够更好的理解与认识艺术作品,只有让学生了解作品中的优点和美的因素,才能有效地指导自己的美术学习活动,从中获得美的体验。

3.情景创设,从中品味艺术魅力

优秀的艺术作品,在总体形式结构背后都有蕴含丰富的感情、或思想、或意念、或某种意味着等等的精神内涵,即意蕴美。在审美直觉这种表层的心理活动刺激了鉴赏者的直觉,将不满足于停留在表面的连锁反应,这时时教师应积极配合学生调动自己的生活体验和审美经验,激起他们丰富的想象和情感。从而在欣赏的过程中,鉴赏主体(学生)受到鉴赏对象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接受审美思想的启示,展开想象调动相关的各种感觉实行通感,使自身的情感融入画面。“转轴拔弦两三声,未成曲调先有情”,情境的创设可以使学生很快地排除外界、内心因素的干扰而进入审美心境,这一点无为重要。教师应利用一切可能,采用电化教育法、语言描述法,设置情景等“不择手段”而为之,往往事功倍。中国古代艺术理论尤其强调“虚静”,主张鉴赏艺术时既要虚廓心灵,凝神体验。在欣赏时,播放一曲音乐,创设一种艺术氛围,能使学生装自觉地由日常生活的自然态度转向审美态度,摆脱实用的功利观念的和外界的干扰在浓烈的鉴赏氛围中步入神与物创设一种艺术氛围,就能使学生自觉地由日常生活的自然态度转向审美态度,摆脱实用的功利观念和外界的干扰,在浓烈的鉴赏氛围中步入神与物游洞幽发微的胜境。

对于我们教师而言,我们应用心去体验作品的内涵,引导学生去正确地认识作品,把握创作者的思想意图。美术鉴赏教学发展到今天,总的来说时间不是很长,成功的经验也不多,总结经验,是为了坚持正确的方向,希望同行与专家们都来研究探索中学美术鉴赏教学的规律和方法,以达到和谐的教学效果,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素质而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美术鉴赏》人民美术出版社

艺术鉴赏论文篇7

就文学结构而言,鉴赏性批评是最为靠近创作的部分。从某种角度讲,鉴赏是文艺创作的延伸,它主观色彩强烈,具有创作的某些属性,有读者把若干优秀鉴赏文章、著作,当作散文阅读,乃至读后啧啧赞叹不已。鉴赏又是评论性批评的基础。或者说,它是创作与评论的一个过渡性环节。

鉴赏是我国古代文论的一脉,是我国古代文学的重要遗产。诗、词在文学创作中占据主要位置,鉴赏文字大多存留于点评与诗话、词话之中。明清小说出现以后,恣肆的鉴赏长文应运而生。往往中国历史上的文学选注家,也是鉴赏家。

“五四”以来,中国文坛鉴赏之风甚矣!名家蜂起,美文滔滔。诸如叶圣陶、俞平伯、朱光潜、傅庚生、丰子恺、郁达夫、萧乾等等,人们还可以开出一长串鉴赏巨擘的名单来。

共和国成立后,20世纪50年代、60年代,虽然鉴赏批评不及此前繁茂,但依然有大家活跃于文坛。茅盾的文学理论三方面兼而有之,但无疑他是一位杰出的鉴赏家。他的这一时期的鉴赏性批评主要集中于当代短篇小说的鉴赏领域,融个人才情、创作经验、文学理论与对评论对象的人格识见为一体,才情并茂,词语简约,常有画龙点睛之笔突现,令读者为之莞尔。美学家、雕塑家王朝闻的鉴赏性批评涉及文艺门类广泛,而身手不凡,尤其于细节的鉴赏令人击节叫绝,叹为绝版。作家孙犁为人持重,其鉴赏文字朴素清新、思想入木三分,何等功力!文艺理论家、编辑家黄秋耘的鉴赏文章浸透着人道主义精神,行文呈现一种别具一格的淡淡的哀愁,他的文学鉴赏独树一帜。

上述鉴赏大家薪火相传,为现当代文学史增辉添彩。当今文坛,不能说没有鉴赏文章与著作,也不能说没有鉴赏人才;但无鉴赏名著,无鉴赏大家,乃是有目共睹、有耳共闻的事实。今日之鉴赏与创作相比,其差距难以道里计。鉴赏大家的缺失,对文坛创作不利,对读者接受亦不利。其实,我们的鉴赏性美文是读者、特别是青年读者的华夏美食,非舶来品洋快餐可匹抗矣。倡导与发展鉴赏性文学批评,是关涉当前文化建设的不可或缺的艺术工程。

要发展、提高鉴赏性文学批评,其重要环节是期待涌现一批鉴赏大家。我们且不要去侈谈什么鉴赏大师,那是若干年以后的事情。

鉴赏大家,可以由作家兼而得之。作家本身从事文学创作,对创作之三昧、之甘苦有切实体味,有深刻感悟,有美文妙笔。也可以由主观性色彩强烈的评论家兼而得之。评论家可能理论色彩强一些,但只要艺术上敏锐,有独特的艺术感受能力,也可以写出好的鉴赏文章,也可能成为鉴赏大家。还有一些学者也可能成为这个队伍的成员。20世纪30年代、40年代鉴赏大家中坚力量几乎是大学教授群体。

要造就鉴赏大家,外部环境正在逐步改善,不会存在大的阻力。如何造就鉴赏大家?或者说鉴赏者应该沿着什么途径、向什么目标前进?简而言之,首要问题在于独特的审美观。无自我独立的审美观,不会成为鉴赏大家,只能是随风俯仰、人云亦云的芸芸之辈。其次,要有独特的审美感受,即独特的感情评价。审美观是灵魂,审美感受是血肉之躯。还要有独特的语言表达,即有形象化、个性化的文字。

艺术鉴赏论文篇8

【关键词】教学内容;美术鉴赏

目前高校美术鉴赏课程的设置所使用的教材大多是参考美术史论而编写的,基本属于20世纪60年代美学理论的框架,在鉴赏美术作品中,容易影响学生全面认识理解和评价艺术作品。21世纪的今天,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才素质已经逐渐从智力型向审美型过渡,美学思想的传授应该贯穿这门学科的始终,它要与美,特别是艺术的发展紧密相连。因此,在美术欣赏课程的设置中,笔者建议应该相应地增加其中的一些讲授内容:

1现代美术作品的鉴赏

现代主义美术是极富创造力和个性的艺术形式,艺术家力求不重复前人,不雷同于同时代人,突显自己的个性,从独特的角度来审视和探讨人生,探索新的绘画语言。作品中体现出前所未有的艺术创新精神,而这种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正是我们现在的学生所需要培养的素质。加强现代主义美术鉴赏,必将在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教育中发挥积极作用。

我们在鉴赏传统的具象美术作品时,很容易通过画面表现的人物、场景、情节、色彩等元素感受和理解画家要表达的内容情感。但在以抽象为特征的美术作品中,对抽象画面的象征性、代表性、暗示性和形式美的鉴赏则占有主要地位。形式因素不如具象画面中的内容那样显而易见,那些夸张、变形的形象,点、线、面的构成,色彩的宣泄、韵律的变化,肌理的表现等形成了作品独特的艺术个性。欣赏者只有先读懂它独特的艺术语言,了解一些现代美术观念,才能进一步欣赏到画家要表达的艺术境界。高校公共美术鉴赏教育应有意识地从传统的对美术作品的内容的解读上,上升到全方位的引领大学生从美术作品的内在和外在因素来鉴赏作品。并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大学生的现代美术审美素养,进而理解现代美术作品。

2进行东西方美术作品的比较

对东西方美术作品的具体比较鉴赏,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进入美术文化的学习,但比较的目的是在中外两种美术作品的分析中求同存异,探求它们共同的精神指向。无论何时、无论何种表现形式,优秀的作品总在力图揭示人类共有的问题,昭示人类共同的理想与心愿,反映内在的精神风貌。美术鉴赏不是简单的欣赏、浏览,它必须涉猎到人类文化的诸多领域,美术作品鉴赏的学习,也是对人类不同历史文化的学习。如果上升到这一认知高度,那么我们就可以确立比较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人们的鉴赏设立这样一个理念:如果能透过两种形式不同、地域不同的艺术作品看到艺术家们内在思想上的联系,就可以让学生懂得,两种文化的存在都是因为各自的出发点不同而各具其文化意义。

3增加流行美术的鉴赏内容

当代大学生人大多出生于上世纪80年代。他们是极富标志性的一代人,出生于中国社会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80年代,成长于国家全面建立市场经济体系的90年代,成熟于我国加入wto的21世纪。他们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生活方式、爱好追求等方面都形成了与前代人的明显区别的特征,在他们的价值观念和社会心态上,表现出更明显的世俗化的倾向及透明的心态,对新鲜事物有较快的接受能力,喜欢快节奏的流行文化。调查显示,在美术方面则明显地体现为对以动漫、卡通、漫画等为代表的流行艺术的热切关注和喜爱,同时他们也扮演着流行文化积极的创造者和响应者。流行艺术的盛行与当今媒体的发达有关,一些流行艺术所表现的内容,所塑造的形象是他们熟悉、羡慕、追求的,是与他们的生活相贴切的。人们对卡通、动漫、漫画褒贬不一,但时至强调对多元文化理解的今日,人们更加能以一种宽容的态度看待它们,80年代出生的新生代喜爱它们的人越来越多。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们的欣赏口味,价值观,对以往的经典美术作品是个严峻的挑战。为了适应视觉艺术广泛影响人们生活的现实,很多国家的美术教育都在适时地调整变化。在这个“知识爆炸”年代里,文化的循环周期越来越快,公共美术教育中当代文化的缺失是相当严重的。因此,应该适当的在高校公共美术鉴赏教学内容里,利用现代流行艺术中的有益成份,恰当引导,对激发学生对美术公共课的兴趣,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将产生积极的意义,同时这也是加强公共美术鉴赏教育与大学生们的实际生活经验紧密联系的一种形式。

4加强对建筑的鉴赏

对建筑艺术的鉴赏,首先在于经典的建筑具有行云流水般的空间序列,能够以变化有序的空间和环境给鉴赏者提供无数流动、变化的视觉形象,因而建筑也被称为“凝固的音乐”。鉴赏者置身于这一序列中的情感,随着建筑景观的变化而起伏、而转化,并被时间化、音乐化、生命化了。

建筑艺术的形象虽然不能直接反映生活,具有很大的抽象性,但是其风格可以揭示出一定时代和一定社会的心理情绪、审美理想和时代精神。在欧洲,人们把建筑比喻为“石刻的史书”。…

艺术鉴赏论文篇9

关键词:交互艺术;沉浸式体验;艺术教育;交互艺术教学

1“交互艺术”与“交互式体验”

1.1交互艺术发展简史

所谓交互艺术,通俗来讲,即能够使艺术鉴赏者参与艺术作品,真正意义上与艺术作品在某些方面产生互动,给予艺术鉴赏者体验感,而非像常规艺术形式那样单纯靠感官使鉴赏者被动接受的一种新兴艺术门类。交互艺术理论和其前身均萌发于20世纪,伴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进步,交互艺术作品所带给受众的艺术体验也越来越细致和强烈,至今,交互艺术的代表——电子游戏、交互装置艺术、剧本体验推演等,已经成为大众审美领域炙手可热的全新“宠儿”,而增强鉴赏者和艺术品间互动性的探讨与尝试,也已经成为艺术创作领域最尖端和前沿的话题之一。那么,交互艺术到底是怎样带给受众不同于常规艺术门类的独特体验的?这要从其发展的起源说起。“交互艺术”的雏形最早可以追溯到1938年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放送的著名广播剧《世界大战》,该剧由英国科幻小说大师H.G.威尔斯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来,美国著名电影人奥逊威尔斯自导自演,主要讲述了火星人入侵地球的故事。该剧以日常新闻中插播紧急信息的形式推动故事剧情发展,配合真实的地名、几近以假乱真的声音效果,在当时二战前夕的紧张气氛下,使得上百万收听该剧的美国和加拿大广播听众信以为真,数十万人甚至逃离家园,引起了极大的社会震动,后来这个事件也成了传播学上的经典案例。以今天的眼光来看,《世界大战》虽然是一部广播剧作品,但其在创作思路、呈现形式和表现手法上都有着“交互式艺术”的强烈风格,因此我们也视其为“交互式体验”的先驱之作,乃至于“交互艺术”思路的雏形。20世纪60年代初,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革新,世界上第一款电子游戏《乒乓》横空出世,“第九艺术”正式登上历史舞台。作为人类历史上第一种真正意义上需要鉴赏者完全投入作品,并通过自己的操作来进行作品体验的艺术门类,电子游戏的诞生无疑是革命性的。但在发明之初,由于技术的限制,最早期的电子游戏只是乒乓球、足球、网球等体育运动在电脑端的简单模拟程序,而真正让电子游戏进一步迈向“交互式”体验时代的,则是20世纪70年代雅达利、南宫梦等一系列专业游戏公司的相继诞生,电子游戏越来越精良,操作性与可玩性越来越强,游戏中甚至引入了故事情节、人物塑造的概念,一直到今天,电子游戏都作为交互艺术的主力军,牢牢把控着市场,以其别具一格的艺术体验形式影响了自70年代诞生至今的几乎所有年龄段的人。自21世纪以来,在20世纪“立体主义”“未来主义”“结构主义”等现代文艺思潮的影响下,一大批思想前卫、眼光独到的艺术家纷纷开始尝试赋予艺术作品体验性和参与性,从而带给艺术鉴赏者全新的艺术感受,随之应运而生的交互装置艺术、交互电子艺术、体验式艺术等大行其道。近年来风靡全球的日本teamLab装置美术展,就是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体验式展览之一,该团队所创作的交互装置艺术能够使参观者置身于全景的画面中,并充分运用光学传感、全息投影、交互现实等尖端技术,实现了让每一个参观者都可根据自己的行动或行为影响整部作品,从而使每一个人都获得了与众不同的艺术体验。当然,在交互艺术大行其道的同时,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常规艺术门类中的一批优秀创作者也在尝试以体验的形式打破常规艺术门类被动感知的单一欣赏方式,让观众们主动“参与到艺术中来”。

1.2其他艺术领域在创作中的“交互式”体验探索

20世纪90年代,交互艺术“让观众参与艺术作品,成为作品的一部分”的体验思路开始跳脱出电子游戏,在影视艺术上率先开花结果——其中最具影响力的作品当属被誉为“伪纪录片”的风格恐怖的电影鼻祖《女巫布莱尔》。该片由丹尼尔麦里克、艾德亚多桑奇兹两位导演联合执导,以纪录片和录像带拟真拍摄的手法,制作了一段讲述三名大学生调查女巫布莱尔传说最终全部遇害的“影像记录”。本片拍摄仅用了8天,耗费成本6万美元,却斩获了第五十二届戛纳国际电影节“最佳海外电影”奖项,并收获了2.48亿美元的全球票房,成为至今为止世界电影史上投拍成本与票房最为悬殊的电影。这样的成绩再一次证明了“交互式体验”带给鉴赏者的感官刺激与强大的生命力。来到21世纪,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创作者们的才思泉涌,强调“交互体验”和主打互动式鉴赏的艺术创作开始触及的艺术门类越来越广泛、越来越全面。例如2008年由马特里夫斯执导,在拍摄手法和宣发方式上几乎与《女巫布莱尔》如出一辙的科幻电影《柯洛佛档案》,2014年由美国鬼才编剧J.J.亚伯拉罕创作的“浸入式”小说《忒修斯之船》,2016年、2017年在上海、杭州等地火爆的“沉浸式”戏剧《无人入眠》,还有近年来内地许多博物馆和历史人文景区根据当地历史故事所举办的“沉浸式体验展”等等,几乎涵盖了常规艺术门类的方方面面。

1.3交互艺术的特点

正如前文所述,交互艺术是一种强调鉴赏者以某种194文艺教研形式参与艺术作品去体验艺术,而不是单纯地从感官上去接受艺术,力求在作品中打造真实与虚拟互相交汇的一种艺术形式。交互艺术并不是一个单纯的新兴艺术门类,它的出现更带动了其他艺术领域的创作者们通过“交互体验”这种思路创作浸入式艺术作品,涵盖了影视、戏剧、文学、绘画等艺术门类,并在近年来异军突起,迅速风靡市场,成为一种艺术体验的全新潮流。那么,一个作品被归类为交互式艺术到底要具备哪些特点呢?笔者认为,交互艺术作品首先要具备的应该是体验感。应运用高超的艺术手段和巧妙构思,让鉴赏者真正融入艺术作品,进行真正的“体验”,并在作品的细枝末节铺设充分的能动性和可操控性,让鉴赏者产生“自己的举动或行为正在影响作品”的意识。其次便是力求真实感。交互式艺术作品的创作者们大多强调让鉴赏者在作品中淡化甚至混淆现实世界与艺术作品所设定的世界之间的界限,而要达到这一点,交互式艺术作品往往在其宣发和呈现方式上另辟蹊径,大胆跳脱出常规艺术给欣赏者划定的框架,并在这些大胆尝试中寻找新的灵感和艺术体验。最后,交互式艺术作品在内容创作上大多都十分大胆和前卫,并希望在内容与形式上双双打破传统常规艺术在创作和鉴赏方面的固有模式,这种在创作上的超前性使得创作人员大多都在作品中刻意隐含或深埋作品的立意,而让鉴赏者在作品中通过体验自行获得基于自我主观能动性的认知与体会,产生某种意义上的“管中窥豹”“盲人摸象”感。

2交互艺术的教学核心

2.1交互艺术和交互式体验广受好评的深层次原因

为何交互式体验思路能够获得如此成功?这其中的深层次原因究竟有哪些?可以预见,无论是交互艺术的成功,还是受众对于交互式体验的追捧,都将为新一代的艺术创作者和艺术批评家提供全新的启示与思考。关于交互艺术的成功,笔者从思想、艺术观感与市场需求等方面总结了以下三个关键性的原因:第一,文艺思潮和理论研究的影响。对于一种艺术风格或一个艺术流派的诞生来说,理论和思想方面的坚实基础打造是必不可少的。我们可以看到,交互艺术正是伴随着20世纪六七十年代后现代主义思潮在欧美国家的广泛出现而应运而生的。从其强调给予受众不一样的艺术体验的风格特征,我们也能够看到创作者在作品构思与艺术表现手法上都带有典型的“打破传统”“反叛常规”的后现代主义思想。随着后现代思潮的不断发展,受众在这些思潮的冲击下对于艺术的定义与认知也在不断更新,这样的背景下,在创作与鉴赏环节显得“离经叛道”“有违常规”,甚至也许在很多人眼里根本不能被称作是艺术作品的交互艺术也逐渐被人们熟知并接受。第二,超强的感官刺激与冲击力。由于在创作和表现手法上与常规艺术形式不同,交互艺术和具有交互式体验的艺术作品往往能带给人强烈的感官刺激。例如电影《女巫布莱尔》中,三名大学生手持DV疯狂逃跑以躲避女巫的追逐,虽然观众在画面上只能看到颠簸的画面和演员的惊恐神情,但这样的表现手法却比常规恐怖片中以第三人称的全景视角表现女巫追逐大学生带来的真实感与恐怖气氛要巧妙得多。再如,在一些主要讲述故事情节的电子游戏中,玩家通过控制游戏人物、完成游戏目标来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等到游戏结局尘埃落定,玩家通过游玩会产生自己与游戏角色共渡难关或将自己代入人物角色和故事情节的体验,这也是常规的电影、戏剧完全无法比拟的。第三,受众对于能动性与体验性的强烈追求。在当下信息爆炸的快节奏时代里,人们越来越难以接受那些欣赏门槛高、晦涩难懂、庞杂冗长、形式常规的传统艺术门类,迫切需要具有超强体验性与感官刺激、欣赏门槛较低、通俗易懂并可以充分融入其中的新型艺术作品。此外,在新艺术思潮的影响下,作为长期被动接受作品的鉴赏者,也有想要参与作品内容、从艺术欣赏者转化为艺术体验者的需求,那么作为满足这种特定需求的交互艺术作品,也就如雨后春笋般繁荣发展起来。资料显示,时下全球最大的电子游戏网络售卖平台——Steam平台,每年的交易产值高达43亿美元,而在影视领域,几乎每年都有类似《女巫布莱尔》和《柯洛佛档案》风格的小成本伪纪录片的诞生,并在各大国际电影节上和全球票房口碑方面大放异彩。这些都足以说明,在当下交互艺术和交互式体验有着强大的市场需求的社会环境下,艺术受众更青睐体验性和享受性的艺术风格。综上所述,交互艺术具有无限潜力和广阔的发展空间,相信随着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交互艺术的前景是十分可观的,在可以预见的未来,除了艺术门类的拓宽与作品的不断问世,交互艺术在艺术学理论领域的构建也势必会更加完备。不过要想达到这一点,光靠现有的发展条件和少数优秀艺术家的创意灵感是不够的,交互艺术想要继续健康地向前发展,其相应的艺术教育教学体系也要跟上脚步,如若不能培养出专业的交互艺术创作人才,那么交互艺术的别致创意也终究是昙花一现,无法真正形成完备的艺术门类和理论体系。那么,培养交互艺术人才的关键是什么?成为一名交互艺术创作者又需要具备哪些素质?在现阶段交互艺术发展的初期,对于该艺术门类进行专门的人才培养是否可行?交互艺术创作应当怎样学?学什么?这便是我们接下来要探讨的核心问题。

2.2奇思妙想与官能感受:交互艺术人才培养的教学核心

笔者根据自身对众多优秀交互艺术作品的鉴赏和认知,并紧密结合艺术教育学理论中的相关原则和经验,总结出两大关于交互艺术人才培养的教学核心。这两大核心内容决定了交互艺术作品的创作,同时也是一名交互艺术创作者的必备素养。接下来笔者将详细剖析这两大核心内容第一,奇思妙想的创意。如果我们对交互艺术的特点和其大受好评的原因进行分析,就不难看出,要想创作出一个交互艺术作品,其最大的难点不在于技术水平,也不在于成本高低,而在于作品灵感,也就是艺术创作者的构思与编创环节。以《女巫布莱尔》为例,从电影拍摄技术的角度讲,本片的成本和技术手段甚至可以称得上是简陋至极——总成本6万美元,拍摄周期8天,全程使用一部16厘米手提式摄影机,整个剧组从演员到后期制作也不过21个成员。这与现在那些动辄预算数十亿、拍摄工期漫长、设备先进、剧组人员庞大的好莱坞流水线式大片形成鲜明对比。然而就是这样一部“简陋不堪”的《女巫布莱尔》,其带给观众们的临场体验和艺术效果却远远高于如今的任何一部“爆米花大片”。演、编剧为了能让观众真正意义上与艺术作品实现交互体验,在叙事手法和互动体验方面下足了功夫。正是在作品构思方面的灵感和巧妙的情节设计,使得影片大获好评。无独有偶,一款优秀的电子游戏作品光有绚丽的画面、优秀的人物形象是远远不够的,其最重要的元素在于出色的故事剧情、良好的操作手感和让玩家身临其境的代入感。例如风靡全球、总用户数量达到1.6亿之多的多人在线角色扮演游戏《魔兽世界》,推出数十部续作,故事剧情几乎贯穿人类历史的《刺客信条》以及一经发售全球月销量达到300万份的《生化危机》等等,这些优秀的电子游戏作品无一例外都具备上述特点,从而广受玩家好评。其中一些优秀的游戏故事甚至被改编为电影、小说等其他艺术形式,这也足以证明,在一部优秀的交互艺术作品中,前期编创是多么重要。因此,我们可以说,对于交互艺术和那些拥有交互式体验的艺术作品,科学技术和高成本不过是进一步增强其艺术表现力、发挥其艺术感染力的工具,而真正能够使受众参与艺术,让作品获得良好口碑的关键,还是在于创作者的灵感和奇思妙想。第二,注重鉴赏者的官能感受。当然,除了对创意的构思之外,对受众感官体验的精准把握也同样重要。注重鉴赏者在艺术鉴赏中的审美感受,这几乎是所有优秀艺术作品的共通之处。所谓官能感受,即鉴赏者充分调动自身的感知器官和能力,充分地投入艺术作品而获得的感受。众所周知,在常规艺术中,鉴赏者的审美感受来自视觉、听觉,电影、电视、戏剧等综合艺术往往是视觉和听觉双重接收信息,而一些前卫的行为艺术在鉴赏时需要运用到触觉、嗅觉,我们根据这些感觉获知关于作品的信息,产生属于我们自己的艺术感受,并根据自己的审美取向对作品作出自己的理解与判断。交互艺术则不同,它所带来的艺术感受不仅仅局限于这些基础感知,而是更进一步,将鉴赏者的自我意识拉进作品之中。在鉴赏交互艺术的过程中,鉴赏者不再是被动接受的一方,而是需要用自己的行动把作品继续下去。就好比我们阅读小说,我们只是在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审视这个故事,而如果你在玩一部电子游戏,那么你就是这个故事里的角色,你的行动将决定人物的生死、故事的起落。这样的鉴赏体验将带给受众更加逼真和全面的感官体验,可充分调动鉴赏者的身心,使其全心全意地投入作品,成为作品的一部分,并在鉴赏之后得到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艺术体验和感受。

2.3实践教学中的具体方法

上述两点内容是笔者总结出的关于交互艺术教学的核心,那么,如何培养受教者这两方面的能力呢?接下来我们将从艺术教育学的理论出发,结合实例进行总结。首先,关于对受教者在创意构思能力方面的培养,需要施教者在教学中运用观照的方式,即通过艺术媒介和艺术教育情境的有意识引导,使受教者在教学过程中进入艺术意向的观照状态,去感知艺术作品背后的创意和灵感,通过艺术媒介去体会作品的情感以及创作者如何通过创意构思使鉴赏者获得艺术体验,从而培养受教者的创意性思维,通过分析和理解交互艺术创作者的创作思路,让其形成独特的思考模式。当然,需要注意的是,在前期的教学中,我们需要通过艺术鉴赏和讲解分析的方式来让受教者理解作品的创作思路,但要让受教者真正形成创意性思维,还需要培养受教者的“虚静心态”。所谓虚静,是指和现实的物质与功利拉开一定的距离,从而为充分发挥创意和才思中的艺术性创造条件,只有在创作中充分去除过强的功利心和其他杂念,纯粹地构思作品的艺术性与欣赏性,这样的创意构思才会更加优秀和成功。其次,施教者还应当运用动情的方法,让受教者学习如何在作品中增强鉴赏者的官能感受。正如前文所述,交互艺术的特点在于需要鉴赏者通过体验的方式充分投入到作品中,因而在创作时一定要把握住能调动鉴赏者官能感受的方式,这也是增强作品交互性与体验性的关键。为了实现这一点,在教学中施教者应该通过诱发和引导的方式调动受教者的学习积极性,令其沉浸在艺术媒介的氛围中,感受并体悟作品带来的官能感受,从而使受教者在今后的交互艺术创作中能够站在鉴赏者的角度去思考受众需要怎样的感官体验和交互元素,从而创作出更加具有交互性和体验感的交互艺术作品。

艺术鉴赏论文篇10

国画展的展示设计功能主要在画展观众的艺术鉴赏活动中得以应用。艺术鉴赏又称艺术欣赏,指人们在接触艺术作品过程中产生的审美评价和审美享受活动,也是人们通过艺术形象去认识客观世界的一种思维活动。在艺术鉴赏过程中,感觉、知觉、表象、思维、情感、联想和想象等心理因素都异常活跃。在艺术鉴赏分类中,可大致将其分为审美直觉、审美体验、审美升华共三个部分。国画展的展示设计功能体现主要在上述三个部分中得以体现。其在具体的应用活动中,更具人性化,更能迎合受众的审美需求,可有效将展示信息传递给参观,要求设计者在进行展示设计时,尽可能的抓住受众的心理,并为其为创造一个舒适而实用的观赏环境。

2展品陈设及画作说明在审美直觉阶段中的运用

审美直觉,是指审美活动或艺术鉴赏活动中,对于审美对象或艺术形象具有一种不假思索而即刻把握与领悟的能力,使人刹那间暂时忘却一切,聚精会神地观赏它,全部身心沉浸在审美愉悦之中。艺术审美直觉是主体在审美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对客体的整体性直观而做出的一种对其本质性和内在联系的迅速而直接的当下综合判断[1]。在艺术中,审美直觉既可以作用于创作,也可以作用于欣赏。就艺术创作而言,艺术审美直觉实则是创作主体通过直观客观的感性形式而对其表现性内涵加以直接把握的艺术思维洞察能力。

国画展览中的展品陈设及画作说明等基本信息都是在审美直觉环节中重点要领会的内容。展品陈设在此是指国画作品的位置顺序摆放。国画是用中国所独有的毛笔、水墨和颜料,依照长期形成的表现形式及艺术法则而创作出的绘画。它的种类繁多,按其题材有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等。中国画的画幅形式,按表现方法有水墨画、重彩、浅绛、工笔、写意、白描等技法形式,按表现形式有壁画、屏嶂、卷轴、册页、扇面等画幅形式。因此,在开展国画展展示设计时,应遵照列别的不同,将其划分成不同类别,一个类别为一套展示,便于观看画展的受众,在走进展厅后能够迅速对国画的题材、表现方法、表现形式等有直观明了的了解。

其次,在画作说明是上,国画作品还要署名画家及作品内容的简介,这也是国画作品最显著的特点之一。在画作说明的比例分配中,重点介绍画家名称及其身份背景,作品内容的简介内容较少,其一方面为受众鉴赏画作造成了一定的障碍,但也为受众留足了想象的空间。中国画艺术作品,一般会展现出创作者这一时期内,自身的人生经历、思想情感、艺术经验等,是创作者的主观意志的体现。受众想要更深一步的了解创造人的国画作品,还要对画家本人及作品创作经历进行深入了解,同时加上受众自身的生活经历和审美领悟,才能真正的了解到绘画作品的深刻内涵。因此,在进行国画展展示设计中,作者简介、创作经历、作品解析的画作说明是缺一不可的。基于此,在深入了解了画展基本信息的同时还要尽可能针对画作的内容进行周围环境的营造,只有外在环境与内在环境的同时结合,再能推动观众进入鉴赏活动的审美体验及升华阶段,对绘画作品有着质变性的审美感受[2]。

3展示设计的气氛营造在审美体验及升华阶段的运用

艺术鉴赏中的审美体验,是指分调动创作主体的情感、想象、联想等心理因素的基础之上,使艺术审美活动进行到高潮,激发再创造的想象力和联想力,使鉴赏人的情感丰富起来,达到身临其境的独特感受,使受众受到心灵上的洗涤,将创作者所创造出来的艺术作品,作为鉴赏者自身的生命活动,其也是艺术鉴赏的高潮部分,也被称之为最高境界。通过艺术鉴赏的审美再创造活动,在艺术作品和艺术形象中直观自身,实现本质力量的对象化[3]。想要达到最高境界,除了所鉴赏作品的所要达到的硬性要求外,还要保证外在展示的最优化,使受众在审美直觉和审美体验均达到最佳的精神境界。

其中,展厅中的灯光、音效、布景设施,打造等设计都是重点考察的环节,要保证其余与展览内容的本身具备同一性,每一个板块主题都与展览大纲“紧密相连”“环环相扣”,同时,要尽可能多的营造不同的观赏视角,设定不同的浏览路线,丰富受众的视觉感受。通过不同的展示设计语言,为国画主题的展示创造氛围,使画展内容与展示形式达到和谐统一[4]。例如,音乐的使用是来源于审美中的通感现象,通感又叫“移觉”,就是将本来表示甲感觉的词语移用来表示乙感觉,使意象更为活泼、新奇的一种现象。古筝和国画都是我国的传统艺术,古典风格古筝曲目和国画作品都给观众以古典高雅的艺术享受。例如《渔舟唱晚》,这首古筝曲目,是众多曲目中的经典范作,描绘了夕阳映照下渔人载歌而归的场景,再听众脑海中描绘着一幅气度高雅的国画人物山水图。这些紧扣国画展览主题的展示设计给观众以身临其境一般的艺术享受,对于国画艺术作品有着深切的审美体验。从而引起受众的共鸣,达到艺术鉴赏的的心灵相通,提高观众精神上的审美体验。

4信息反馈设计在艺术鉴赏及艺术创作中的重要性

所谓产品“信息反馈设计”就是在受众鉴赏国画作品之后,所产生的鉴赏感受,并以文字形式或口头表达的方式加以叙述出来,并被加以收集和整理。而鉴赏评价,则指来源于艺术批评家的言论,具备较高的专业性和借鉴价值。但画展受众的评价专业性较低,但其资源丰富,同时具备更高的真实性,使画家可以接收到不同生活阅历和背景的观众的鉴赏评论。由此可见,画展中的信息反馈设计是展示设计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画展中的信息反馈设计方式十分丰富,可根据画展的具体情况加以设置。例如在画作展示墙的对面设置留言墙,用宣纸作为背景,让观众用毛笔记录自己对于国画作品的鉴赏评价,不但具备较高的实用性,同时也增加了鉴赏的娱乐性,也更能调动人们参与的扔钱。此外,还可以进行鉴赏评论表格的设计,将创作者对于作品可能给予观众的感受评价加以记录和整理,采集观众的艺术评价,调动观众的参与积极性,让更多的观众参与到鉴赏评论中,从而推动艺术鉴赏与艺术创作更深远的发展。

5结语

中国国画所具有的意境美并不是国画作者对艺术形象的简单刻画,而是在通过利用独特的绘画创作技巧的基础之上实现艺术形象与主题思想的统一。其来源于艺术家对生活的感悟,艺术鉴赏受众对作品的审美感受对艺术家的艺术创作意义重大。国画展展示设计在艺术鉴赏过程中的应用,对提升中国国民艺术素养及修养品格具有极高的价值。

参考文献:

[1]肖春霞,米梅月.建馆收藏艺术珍品展示国画艺术神韵——国画大师易图境作品收集回顾[J].档案时空,2015(12):22~25.

[2]郭琛薇.国画创作中中国笔墨文化元素的应用[J].美与时代(中),2016(4):46~47.

[3]于倍蕾.展示设计中地域特色形式的研究[D].山東轻工业学院,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