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考勤管理制度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05:20:44

员工考勤管理制度篇1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劳动纪律和工作秩序,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章公司作息制度

第二条公司上班时间为8:30~12:00,13:00~17:30(可分为夏季、冬季作息时间)。

第三章工作制

第三条公司一般实行每天8小时标准工作日制度。实行每周6天工作周制度。

第四条由于公司工作性质为连续作业和受季节影响的岗位。按标准工作日换算为以周、月、季、年等周期计算工作时间。

第五条遵照国家法定节假日制度。

第四章考勤范围

第六条公司除高级职员(总经理、副总经理)外,均需在考勤之列。

第七条特殊员工不考勤须经总经理批准。

第五章考勤办法

第八条公司实行视频考勤制度,员工每天上下班必须视频登记。

第九条员工忘记视频打卡时,须说明情况,并留存说明记录。

第十条考勤设置种类:

1.迟到。比预定上班时间晚到。

2.早退。比预定下班时间早走。

3.旷工。无故缺勤。

4.请假(销假)

①请假

a.集团公司机关及所属企业规定的假期包括病假、事假。

b.请假程序:请假员工要填写请假条(到公司行政部领取统一假条),注明原因、请假天数,各部门经理签字后方可休息,假条存放在考勤员处,作为日后发放工资的依据。

c.批准权限:一般管理人员请假3天以内由直接上级批准,3天以上报本部门经理批准;部门经理请假需总经理批准方可休息。

d.病假:持县、市级医院证明,员工可请病假;员工因受伤或遵医嘱休息,方可休病假。

e.事假:因私事须请事假的,须本人先填写请假单,( )经批准后可享受事假。,

②销假程序:

a.在假期内返回工作岗位的,需及时到考勤员处销假,如不能及时销假的,在假期内的按缺勤处理;假期已满的按旷工处理;

b.如在假期结束后不能及时返岗的应及时和考勤员及主管领导联系申请续假,带返岗后及时补办续假证明并报于考勤员。

5.出差。

6.外勤。全天在外办事。

7.调休。

第六章考勤统计与绩效

第十一条公司考勤工作由部门负责人全权负责。

第十二条每月1日~31(30、28、29)日,为一个考勤周期。

第十三条各部门需于每月2号之前上报考勤。包括考勤统计表,电子考勤记录单。

第十四条考勤与绩效工资挂钩:

1.不按规定时间上、下班的均按迟到、早退处理;

2.迟到、早退每次扣除日工资的50元;

3.因公外出、请假经部门经理书面证明除外。

4.旷工:

①未经请假、假满未续假、迟到、早退超过30分钟未到岗位者按旷工处理;

②员工旷工除不发薪资、津贴外,按每旷工一天扣除三日工资。

③当月旷工5天,全年旷工累计7天,予以劝退。

员工考勤管理制度篇2

关键词:高校教职工考勤

一、高校教职工考勤的必要性及作用

严格执行教职工考勤制度,是建立正常的教学、科研工作秩序,促使高校教学、科研、医疗、科技产业、管理等各项工作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高校教职工的考勤情况是学校开展岗位聘任、向教职工发放工资及其它待遇的直接依据。但是,有的基层单位并没有及时上报准确的考勤信息,导致不在岗人员照常领取薪酬的不公平现象。所以,只有严格执行科学合理的考勤制度,提高考勤结果的准确性,才能准确反映高校整体人力资源效率状况,才能为新的收入分配制度提供合理的依据,从而提高工作效率,规范教职工行为,加快高校的正规化建设和快速科学发展。

二、高校教职工考勤现状分析

笔者对全国部分高校的教职工考勤制度做了网上调研,发现当前全国大部分高校执行的考勤制度都大同小异,无非归纳成以下三点:第一,全校教职工考勤工作由学校人事部门综合管理,各基层单位指定专人负责,月末将本部门教职工的考勤情况汇总报人事部门。第二,在学校规定的工作时间内,教职工由于个人原因不能出勤的,须按规定办理请假、续假、销假手续。第三,除专任教师(不含见习期内教师)外,全校其他职工一律执行坐班制。

三、当前高校教职工考勤存在的问题

各高校绝大部分教职工都能爱岗敬业,严格遵守考勤制度,实事求是履行考勤手续。但是,有极个别同志纪律观念不强,有事不请假;也有个别考勤员敷衍了事,虚报、瞒报、迟报、不规范填报等现象一直存在。出现这些现象的根源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高校教职工考勤管理工具的落后

当前,高校教职工考勤管理所使用的工具还只是手工记录,各基层单位指定专人负责,月末将本部门教职工的考勤情况汇总报人事部门。这与许多企业所采用的打卡方式的考勤管理工具相比就显得极为落后。当然,手工记录有“人性化”的优势,但是它的劣势也是显而易见的:效率低、准确性差,以及难以避免的“人情化现象”;同样,打卡方式虽然有它的优势:效率较高、准确性较好,但它的不足之处是无法避免的代打卡现象。如果我们能够很好地融和两者的优缺点,取长补短,设计一种良好的考勤管理工具,那将使我们的考勤工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高校教职工考勤核实的难点

(1)出勤核实的难点

高校考勤和企业考勤有明显的区别。企业员工的考勤非常简单,无非就是上班及请假;而高校教职员工根据人员类别不同,出勤的方式也不同:“除专任教师(不含见习期内教师)外,全校其他职工一律执行坐班制。”也就是说,专任教师可以在没有教学任务的情况下不到单位上班。那针对这种专任教师工作时间、工作地点的任意化,甚至工作内容的多样化等等,该用什么方法来有效地进行核实呢?

(2)缺勤核实的难点

当前,各高校一般都规定:“在学校规定的工作时间内,教职工由于个人原因不能出勤的,须按规定办理请假、续假、销假手续。教职工请假时应递交书面申请,说明请假原因,注明请假期限,并提供相关的证明材料。”其一,在证明材料的提供问题上,就表现出了教职工的诚信问题。如果某教职工想利用病假来进行他的“第二职业”,按照规定,他只需提供正规医院所开具的病假条及本人的病假申请交给本部门即可,于是,他找到了医院的“熟人”定期帮他开具病假条。由于部分基层主管领导和考勤管理人员对大多教职工“过度”信任,也可能由于到医院核实过分麻烦,也就让这位老师“蒙混过关”了。其二,由于各单位的“人情化现象”,虚报、瞒报、迟报等也是屡见不鲜。一旦各基层单位考勤负责人都这样敷衍了事,那又何谈“核实”二字呢?

四、高校教职工考勤管理的改进

1.要充分重视考勤工作的重要性

(1)加强对教职员工的考勤管理

在高校当前开展精神文明建设的工程中,加强对教职员工的考勤管理是学校工作作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进一步完善各项考勤制度,加大学校考勤工作的力度。

(2)增强部门考勤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责任感

各高校都要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颁布《教职员工考勤暂行办法》,各部门考勤工作的管理人员、考勤员应认真学习并严格执行《暂行办法》,且应在日常考勤中起表率作用。

(3)提高考勤员的管理能力

高校的考勤管理工作具有特殊性和复杂性,因此要进一步提高考勤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全校的兼职考勤员要通过参加各种形式的培训,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专业知识水平,以适应高校考勤管理的现实要求,提升考勤管理能力。

(4)建立考勤工作领导负责制

各基层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教职工考勤工作的主管领导,组织人事秘书为考勤工作的直接责任人。

2.在考勤管理中要“刚”、“柔”并施

“刚”和“柔”分别指“刚性管理”与“柔性管理”。所谓刚性管理是指根据成文的规章制度,依靠组织职权进行的程式化管理;所谓柔性管理则是指依据组织的共同价值观和文化、精神氛围进行的人格化管理。它们虽各有优缺点,但要硬性地评价孰优孰劣是毫无意义的,在实际工作中两者是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刚性管理是管理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完全没有规章制度约束的单位必然是无序的、混乱的,柔性管理也必然丧失其立足点。柔性管理是管理工作的“剂”,是刚性管理的“升华”,缺乏一定的柔性管理,刚性管理亦难以深入,二者的有机结合才是高效益管理的源泉。一个单位是以刚性管理为主、还是以柔性管理为主,则完全取决于该单位员工的素质、工作的性质及文化传统。

(1)考勤管理中的“刚性管理”

一是制定规范化、细则化的考勤制度。管理需要制度的约束力,有了完善、规范的考勤制度,高校考勤就规范统一、有章可循了。我们在制度中应详细列出各种假期的请假手续、假期中的各类待遇以及未经批准假期的惩处程序等。

二是各单位应重视并加强教职工考勤工作,教育并引导广大教职工高度重视考勤工作,认真学习学校颁布的《考勤细则》,使广大教职工遇到请假等事宜时做到心中有数,严格按照请假手续进行。

三是考勤结果要作为平时考核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绩效奖励挂钩;也要作为教职工年度考核、业绩考核、岗位聘任、解聘、晋级、调整工资等重要依据之一。

(2)考勤管理中的“柔性管理”

与“以规章制度为中心”的刚性管理不同,柔性管理,究其本质,是一种“以人为中心”的“人性化管理”,它在研究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的基础上,采用非强制性方式,在员工心目中产生一种潜在说服力,从而把组织意志变为个人的自觉行动。

一是在“以人为本”的校园文化感召下,推行“人性化”考勤管理制度。在迟到、病假、学术假、年休假等体现学校人文关怀的假种管理上,给予教职工宽松的环境。如奖励制度,对当月考勤表现好的部门及教职员工给予奖励等。

二是在具有导向、约束、凝聚、激励作用的校园文化前提下,注重沟通,调动教职员工士气。如设立部门全勤奖,获奖的部门有活动经费,可以安排团队活动,使团队沟通更加顺畅,工作环境更加和谐,有效提高团队凝聚力。

第三,虽然是人事部门制定了符合校园文化的考勤管理方案,但教职员工的自我管理所起的作用也是不容忽视。问题员工在学校中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这部分员工有思想,有主见,并不见得就一定会成为学校发展中的害群之马,关键是看职能部门如何运用好自己的职责权限,如何引导这部分问题员工,将他们的聪明才智引入正途。

3.建立适用于本校的考勤网络管理系统

高校教职员考勤是高校人事工作的重要环节,传统的考勤方式是手工考勤,后来随着电子化的普及,各种各样的考勤系统随着考勤制度的规范化诞生。现在很多单位都在使用考勤软件即考勤管理系统替代传统的手工考勤,大大减少了手工统计的工作量。暂且不谈教职工的诚信问题。这种系统以网络为载体,主要功能是,每个教职工可以以自己的用户名和密码进入系统,输入自己当天的出勤工作内容或缺勤原因(可选)。系统可实现考勤数据实时传输,局域网内可实时查看考勤情况,管理人员可分别对自己所管理部门进行考勤报表、查询及管理工作;同时可方便实现网络提交请假及审批工作。

4.建立定期通报制度及不定期抽查制度

在奋发、进取、和谐、平等的校园氛围中,树立考勤管理的公平、公开、公正性。管理者可以采取在学校内部定期公布各部门月考勤情况的形式及不定期抽查某部门某月的考勤情况,这样既起到了教职工对考勤情况的自我核实,以保证考勤结果的准确性,也培养了教职员工自我监督、互相监督的习惯;同时,激发了教职员工的团队荣誉感,消除员工不满情绪,以树立榜样知觉效应。

事实上,考勤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它涉及到教职员工的教学、组织化过程、报酬及福利等,当然它还直接影响着教职员工的工作士气和忠诚度,并可能带来工作中的冲突。然而,如果学校仅仅想通过制定一份完好的考勤管理制度来达到规范员工出勤的目的,只能陷入自己的一厢情愿,因为毕竟制度是死的,人是活的,理想往往与现实是有差距的。因此我们要通过各种有效途径来尝试各种考勤方式,发挥出教职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节省高校的绩效管理成本,使各高校的教育事业得到良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员工考勤管理制度篇3

关键词:高职院校;后勤工作;绩效管理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高职院校要想得到更好地发展,就一定要加强对院校后勤工作的重视程度,并且在后勤工作过程中加强绩效管理,这样就能促进管理质量的上升,发挥服务育人的效果,进而院校也才能更加稳定的发展。而这一现象也有很多高职院校认识到了,但是,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还是存在着较多的问题,使得后勤工作质量受到了影响。针对这一点,笔者主要对高职院校后勤工作绩效管理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且提出了相应的加强措施。

一、高职院校后勤工作绩效管理所存在的问题

1.高职院校后勤绩效管理认识不够

高职院校在进行后勤工作过程中,虽然有很多学校意识到了其重要性,但是,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还是有些人没有真正认识到后勤工作是高校育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管理过程中,没有通过绩效管理提高后勤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也正是因为这样使得高职院校后勤绩效管理工作受到了限制[1]。

2.绩效考核指标不够科学

很多高职院校在进行后勤工作绩效管理的过程中,已经把绩效管理作为工作的一部分,但是,在实际绩效考核过程中其考核指标也过于随便,不够科学,这样就不能对员工工作进行量化评价,起不到真正的考核作用,这也是其所存在的问题之一。

3.绩效考核制度不够完善

高职院校后勤工作绩效管理过程中,绩效考核制度不够完善也是其所存在的问题之一。就目前而言,很多院校后勤工作管理人员都没有针对绩效考核制度进行思考,在管理过程中会因为担心员工之间会产生冲突,而不进行管理,也正是缺乏相应的绩效考核制度,使得员工意识不到这一工作的优势,极大降低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二、高职院校后勤工作绩效管理加强措施

1.强化战略性高职院校后勤工作绩效管理

就目前而言,各高职院校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竞争也在不断的加深,在这种情况下,高职院校要想得到更好地发展,就一定要加强对院校后勤工作绩效管理的重视程度,在管理过程中采用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式,同时制定战略性的发展理念,这样就能真正提高院校后勤工作绩效管理工作质量,促进高职院校的稳定、长远发展。在后勤绩效管理过程中,管理人员一定要制定相应的战略目标,并且在管理过程中按照目标进行管理,以此来明确后勤工作的方向,这样工作人员工作积极性也会随之上升,进而就能真正提高高职院校后勤工作绩效管理质量[2]。

2.加强工作人员对绩效管理的认识

高职院校后勤工作绩效管理过程中,要想真正提升其质量,管理者还需要加强工作人员对绩效管理的认识,提高其重视程度,这样才能使其真正的投身到后期管理工作中,进而才能真正发挥出高职院校后勤工作绩效管理的价值。针对这一点,绩效管理工作人员在绩效管理过程中,一定要加强和员工的沟通,以此来加强工作人员对绩效管理的认识,同时还可以认真听取工作人员对于绩效管理的建议,以此来对绩效管理进行完善,进而就能更好地进行绩效管理工作,并且还能提高工作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和责任感,真正促进高职院校后勤工作绩效管理质量的提升。

3.对后勤工作绩效管理制度进行完善

高职院校后勤工作绩效管理过程中,要想真正提升其质量,对于绩效管理制度的完善也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完善了相应的管理制度,才能使绩效管理工作有制度保障,进而就能真正促进高职院校后勤工作质量。因此,高职院校在发展过程中,其后勤部门一定要进行相应的创新,并且建立其相应的绩效管理制度,以此来为后勤工作提高较为良好的环境。针对这一点,院校可以在后勤部门中设立一项独立小组,让其进行绩效管理,然后在管理过程中还需要对员工绩效管理档案进行完善,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绩效管理工作的科学性、规范性。除此之外,针对员工福利和薪资方面,管理人员也一定要加强重视,为其制定合理且民主的绩效考核制度。

4.加强员工绩效评价的科学性

高职院校后勤工作绩效管理过程中,要想真正提升其质量,还需要确保员工绩效评价的科学性。在进行绩效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其本身就具有一定的系统性,所以说,在绩效考核过程中,相应的绩效考核机制也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建立了相应的绩效评价机制才能对内部工作人员进行动态化管理,进而真正保障后勤绩效管理工作质量,确保绩效管理价值的实现。因此,在对员工进行绩效评价的过程中,一定要指定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同时在考核过程中,其判定指标也一定要确保其可行性,这样才能提高工作人员工作的积极性,进而才能真正促进学校后勤工作质量。

三、结语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后勤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院校要想得到更好地发展,就一定要加强对后勤工作的重视程度,在管理过程中同时还要加强对绩效管理的重视程度,切实提高高职院校后勤绩效管理质量。而要想提高绩效管理质量,就需要管理人员强化战略性高职院校后勤工作绩效管理、加强工作人员对绩效管理的认识、对后勤工作绩效管理制度进行完善、加强员工绩效评价的科学性,以此来确保绩效管理工作是实施,真正发挥其价值,促进后勤工作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金仕仙.高职后勤绩效管理模式的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5,47(35):89-90.

员工考勤管理制度篇4

目前,高校后勤工作中普遍存在与时俱进意识不强、管理体制不畅、队伍结构不合理、员工素质偏低、工作效率不高等问题,加强高校后勤管理工作更显得意义重大。笔者认为,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加强高校后勤工作,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1高校要高度重视后勤工作,建立健全管理机制

(1)高校领导要重视后勤工作。首先,学校领导应重视后勤管理人员的选拔和培养,选择爱岗敬业、后勤管理经验丰富的同志充实到领导岗位。其次,学校领导应将后勤人员职称分级考核纳入学校评价的工作范围,解决他们的切身利益,充分调动后勤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再次,要注重提高后勤人员的凝聚力。一方面,要在学校要形成尊重后勤管理人员劳动的舆论氛围,另一方面,要努力改善后勤职工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同时,要妥善处理后勤管理人员、后勤工作人员、教师、学生的关系,形成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和工作氛围。

(2)加强制度建设,不断完善健全后勤管理体制。后勤虽然在服务教学工作、科学研究的关系只是间接的辅助,但如果没有很好的管理,一些问题可能直接影响教学科研。相反,高质量的后勤管理服务,可以为员工创造良好的工作、学习、生活环境。因此,后勤工作是高校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要重视后勤工作,加强后勤管理。

面对当前高校后勤管理工作,要认真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从实际出发,坚持改革创新,坚持以人为本,充分调动后勤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按照教育法律和经济规律,建立岗位责任制度和经济责任制相结合的管理制度,努力实现科学管理。与此同时,还必须从学校管理改革的大局,认真探索建立符合校情的高校后勤管理制度。

完善后勤管理机制要从激励机制、引导机制、制约机制、监督和反馈机制四个方面进行。引导机制为高校后勤管理指引正确的方向,使自身的发展符合法律和市场经济规律,不偏离轨道;激励机制可以充分调动并发挥后勤管理组织和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制约机制确保后勤管理活动有序,按照标准化的方向发展;监督反馈机制从制度的角度来看,后勤应该设置监督委员会,由学校领导、纪律检查、监察、审计部门相关人员和大学生代表组成,整体监督后勤服务活动的操作,并提供定期的反馈信息。

(3)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高校后勤工作实行的是学校办后勤,形成了封闭的、庞大的后勤结构,目前已无法满足高校扩大招生,实现突飞猛进发展的需要。为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学校后勤管理工作可以参考其他管理,实行责任制,实现责任的划分,以此提高后勤工作的管理水平、服务质量和经济效益。

2后勤部门要建立奖惩机制,加强对后勤人员的管理

(1)建立奖罚机制后勤管理工作主要是充分调动后勤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最有效地发挥财力和物质设备条件的作用,更好地为教学、科研以及学校各项工作服务。①推行责任制务必要更好地为教学、科研和师生员工生活服务;②进行必要的计算和测算,确定比较合理的定额、指标,在承包单位的内部,要建立岗位责任制和经济责任制,实行职、权、利相结合,贯彻按劳分配的原则,做到职责明确,责任到人,纵横协调,制度配套,严格考核,奖惩分明,多劳多得;③要相应地改革工资、奖励制度。

(2)坚持以人为本,强化服务意识,提高工作效率。后勤部门的本职工作就是为教学、科研提供物质保障,为广大师生提供服务,因此,后勤工作人员要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明确工作职责,从每一件小事做起,不断提高服务质量,以自身的优质服务取得师生的信赖、支持和赞誉,促进后勤部门工作更好地开展。在对后勤工作人员考核时,也要坚持以人为本,多为后勤工作人员考虑,关心和解决他们切身利益的问题,使他们工作起来更有激情,更有动力。

3后勤工作人员要提高认识,强化服务

员工考勤管理制度篇5

【关键词】市场经济医院后勤管理;改革

中图分类号:R19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2)2-278-01

医院后勤管理,就是围绕医院的任务和工作目标,对这个系统实行计划、组织和调控的活动过程,即便是纳入后勤社会化运作的部分,也应从系统的角度进行协调和调控。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医院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速后勤模式的改革,医疗服务市场门槛的降低,对医院后勤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通过分析我院前期后勤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采取的有效对策和进行的一些改革,为医院今后的后勤管理工作提供一些可参考意见,以供探讨。

1医院后勤管理工作前期存在的问题

1.1后勤部门人力资源过剩,专业技术人员匮乏

前些年我院后勤部门资源过剩,但相对缺乏空调、电力、水暖、医疗设备维修、维护的专业技术人才,组成人员中部分是医疗医技岗位不能胜任的人员,未曾经过专业技术培训直接上岗。

1.2后勤部门人员素质较低,工作能力较差

前些年因医院后勤部门门槛较低,多数后勤人员为中专学历,文化素质普遍较低,相对工作能力也较差。

1.3后勤部门管理干部学历低,管理手段较差

以前不少后勤部门的管理干部,学历低,相对缺乏管理知识,对后勤部门及医院医疗的工作性质、特点了解不够,导致后勤服务不能满足临床医疗工作的需求。

1.4规章制度不够完善,后勤服务较为被动

医院以往后勤部门的规章制度不够完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后勤职工就形成了吃大锅饭的思想,认为干多干少都一样,没活时到处转,有活时又互相推诿,消极怠工,有的工作无人管。

2加强及完善医院后勤管理的对策与建议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应正确把握医院后勤管理发展的方向,循序渐进地推进医院后勤服务社会化,只有这样,才能使医院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有良好的社会影响力和经济效益,真正实现更快更好的发展。

2.1实行人事制度改革及后勤服务社会化

自2004年我院实行人事制度改革以来,近半数属上述情况的人员相继办理了退休手续,并于同年实行了后勤服务社会化,先后将我院的工衣、被服洗涤、卫生保洁和安保服务交由外部单位承包。这样不仅杜绝了人力资源的浪费,还可以为医院节约成本。

2.2加强后勤人才队伍建设

首先,在招聘后勤人员方面采用对外聘用制度,在外吸纳了许多电力、水暖方面和医疗设备维修、维护的专业人员。其次,加强岗位培训。随着各类后勤设备的机械化、自动化水平的提高,对技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医院鼓励员工参加各类技术培训,并对这些专业技术人员采取了持证上岗、考核上岗等制度,进行等级及职称考试,采取多种形式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术,这有效的提高后勤管理人员的工作技能,保证了医院对这方面专业技术人员的需求,也给临床科室提供了强有力的后勤保障。

2.3提高管理干部整体素质,实行干部考核及末位淘汰制度

我院现今聘用的后勤管理干部不仅要求学历为大专及以上,而且尽量考虑从专业技术人员中选一些热衷于后勤管理工作的同志充实到后勤管理部门,增强医院后勤的管理力量。每年组织后勤管理干部进行学习、培训和业务技能考核。每年与医院负责人签订责任状,与绩效挂钩和实行年底末位淘汰制,这些举措使得我院后勤管理干部的素质大大地提高,责任心和工作积极性也都被调动起来了,许多后勤管理干部在节假日期间也都无私奉献的加班加点的主动工作。

2.4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转变服务观念。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完善的工作制度是医院后勤保障服务处于良好工作状态的基本保证。制度建设是医院各项建设的重要内容,制度建设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医院的发展,也体现医院的管理水平。我院作为襄阳市的一所三级甲等大型综合性中医医院,近些年发展迅速,患者对医疗及后勤服务的要求也日渐增高。如果没有完善的后勤管理制度,后勤工作就很难井然有序地进行。我院后勤管理系统现已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制度文化,对脱离实际和难以执行的制度进行了及时地调整和修改,先后在安全工作制度及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等方面进行适时地补充。并在日常工作中树立“以病人服务为中心”、“为临床一线服务”、“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的理念,每天安排专人专班深入到医院各病区进行后勤工作查房、征求临床科室和患者意见,定期实行下收下送服务等。

2.5利用经济手段加强后勤部门管理

核心是把经济责任和物质利益结合起来,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将分配、奖惩与各类人员的业绩考核直接挂钩,体现奖优罚劣、兼顾公平的原则。我院对后勤各岗位考核评价工作采取了横向、纵向相结合的检评制度。横向检查即科与科、人与人之间有组织地相互检查和评比;纵向检查即医院各职能科室和临床科室对后勤科室,后勤科室对各班组及个人进行的检查评析。采用此考核方法以后极大地降低了原来的吃大锅饭、工作互相推诿、消极怠工等不良表现,有效地提高了职工的工作效率,调动了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为医院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2.6利用现代化、信息化的管理手段

医院后勤管理和服务工作具有内容多、服务面广、任务艰巨、要求高等特点。因此,利用现代化、信息化的管理手段,对于提高后勤管理的整体水平,改变后勤管理方式和面貌,提高效率和效益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我院现已设立网络管理中心,并不断地引进网络技术人才。建立了管理信息系统、计算机网络终端系统,建立了数据库,改进工作方式和运作模式,同时通过软件系统进行相关数据的汇总、统计,迅速地为医院的管理层提供决策依据,这一跨越式的举措有效地提高了医院后勤的管理水平、工作效率及服务质量。

3结束语

医院的后勤管理是一个系统而庞大的管理体系,是医院工作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涉及医院内的方方面面,在医院管理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虽然这几年我院的后勤管理工作通过院领导、管理干部及后勤职工的共同努力已经颇见成效,但是我院仍需继续努力地培养后勤职工的主人翁意识、有效地发挥后勤职工的主观能动性、创造力,树立“以病人为中心”、“一切为临床一线服务”的意识,才能全面的提高后勤工作的服务水平,更好地促进医院的改革发展。

参考文献

员工考勤管理制度篇6

关键词:精细化考勤;系统;应用

1精细化考勤实施背景

长期以来,很多单位沿袭人工方式进行考勤管理,每个单位都有专门负责考勤记录的人员,即便如此,科学准确地管理考勤也绝非易事,特别是对于一个员工总量3万余人,实施行政两级管理的特大型国有企业,考勤管理工作涉及人员、班次、请销假等诸多因素,每日考勤统计工作量及难度巨大。利用计算机管理考勤不仅能使管理人员从繁杂的考勤管理工作中解脱出来,而且能够科学规范的进行考勤管理。2010年,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在公司推广,经过系统的讨论和差异分析,公司认识到随着中国乃至整个世界信息技术发展的潮流,必须要向精细化的考勤管理平台转型,按统一的标准、统一流程进行规范管理。

2精细化考勤的主要功能

员工考勤有两个主要的功能:一是员工出勤、缺勤、休假等的原始记录,是对员工违纪等情况进行处理的依据;二是为薪酬管理模块提供计算依据。

精细化考勤管理与粗放式考勤管理的区别就在于对员工考勤过程进行记录,实现员工工作班次和休假定额的管理,对员工休假、缺勤、出勤、加班等信息的维护,通过考勤计算和审批,产生相应的考勤统计信息,实现考勤流程的精细化管理。

3精细化考勤在系统建设中的应用

3.1分析系统功能,确定实施方向

组织对精细化考勤管理中的“班次管理”、“排班管理”、“缺勤及休假管理”、“加班管理”、“考勤计算及审批”等功能进行分析,撰写差异分析报告,提交班次、考勤项、假期等各类相关业务的配置说明,并对重点问题确定实施方向:一是转变考勤系统模式,将原来的“出勤则给”的考勤维护方式转变为“缺勤则扣”的模式;二是实施班次工时制度,将员工出勤按小时计算;三是细化请销假审批流程;四是按薪酬管理模块需求设定计算结果输出项。四个重点问题的确认,奠定了精细化考勤在公司成功推广的基础。

3.2细化管理角色,明确分级负责

角色管理也称权限管理,考勤管理中所提供的角色有“考勤排班”、“考勤员”、“考勤管理”“考勤审批”四项,其中考勤审批与前三个角色互斥,但在实际工作中单一的角色划分不能满足工作的需要,还存在着分级管理的问题,如各基层单位的“计划工作时间”应由公司统一指定,“休假定额”的生成应由二级单位确认等。为此,公司在权限采集时将各个管理角色按“公司级”、“分厂级”、“车间级”进行划分,满足管理需求。在此基础上,对各级用户的管理职责进行明确,如考勤的真实性由审批用户负责;基层单位无权使用批量导入考勤数据的权限;计划工作时间的修改由二级单位人事部门负责监督管理;休假定额由二级单位人事部门依据有关文件管理维护等。权限的分级管理是一个权限下移和规范的过程,基层用户有了更多的权限,但同时也有了更大的责任,考勤数据一经审核无法更改,有效的保证了历史数据的完整性。

3.3规范工作规则,加强班次管理

计划工作时间,即记录员工的工作计划安排情况。计划工作时间设置过多则不便于管理,太少则不能满足工作需求,科学的设置计划工作时间可以保证员工作息时间合理,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开展工作,特别是轮班人员的计划工作时间设置问题。公司结合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计划工作时间的设置要求,重新分析确定了公司的计划工作时间,取消了一些设置陈旧、不利于员工休息计划工作时间,将原来的20个运行方式归并为14个,归并后更加适用于当前企业发展要求。

精细化考勤在Sap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应用各不相同,公司更加关注精细化考勤管理每一个环节,对每一个操作力争做到“精细”。如:规定“组织单位的班次计划”只适用于员工每月考勤暂时性不规则或修改量较大时使用,正常情况下无批准不允许在此维护员工班次,并要求员工“值班”或“休假”必须从“替班”及“缺勤及休假”中操作,将员工考勤的每一个状态在系统准确的位置中留下记录,便于查询和管理。

3.4合理配置系统功能,提高工作效率

公司应用精细化考勤管理平台,将规则性日常工作交由系统自动完成。一是合理配置工时计算规则。公司对所属计划工作时间班次实行工时制,即常白班人员工作一天按7小时计算;五班三运转人员一个班次按8.25小时计算;四班二运转人员白班按8.25小时计算,夜班按11.55小时计算;三班一运转人员一个班次按18.55小时计算,并对于轮班人员有缺勤时,根据假期类型的不同确定不同的计算公式,如轮班人员“年休假”期间,缺勤工时按每天7小时计算,轮班人员休病假,缺勤工时按原轮班工时计算等,通过工时计算规则的设置,实现了考勤工时管理。二是员工加班工资的自动计算。因公司实行工时制度,对于每个工作日的工时有严格的计算公式,当轮班人员在节日期间工作,系统自动按工时计算加班工资,减少了系统数据维护的工作量,提高了数据准确性。三是夜班津贴的自动计算。公司夜班津贴根据不同的单位性质,轮班计划规则自动判断执行标准参与计划。为了更好地匹配考勤与工资的自动核算,共设置考勤计算结果输出项21项,为工资自动运算提供依据。

3.5编制管理手册,强化系统应用

用户手册是系统应用过程中必要的规范性指导文档,同时也是管理文档,公司在系统推广应用过程中坚持每季度进行一次管理手册更新,并相应有针对性的组织提升培训;在系统应用过程中,明确由业务为中心,关键用户协助开展工作的方式进行,并将各单位系统运行情况纳入经济责任制进行考核管理,强化系统应用。

员工考勤管理制度篇7

关键词:柔性管理学校后勤管理以人为本

学校的后勤管理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和其他各项工作的正常运行、提供重要保障服务的一项工作。学校的后勤管理工作质量直接关系到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和声誉;关系到学校的长远发展。做好后勤管理工作是让一线教师安心教书育人,让学生在舒适的环境中静心学习,办好学校的一个重要保证。一直以来学校后勤管理主要依靠行政手段,即依靠组织机构和领导者的权威,以强制性指令来管理。行政手段的根基是下级服从上级的组织原则。如果下级不服从上级,视上级的指示、命令为儿戏,讨价还价,各种行政手段就不会奏效,就会失去其原有的权威性与强制性。这是造成许多政策一旦贯彻下去便改变了性质的主要原因。这严重制约和影响了学校后勤管理工作的发展,也不同程度地影响了教学工作的展开。柔性管理作为行政管理的一种补充,正逐步地应用于学校管理的方方面面。

一、柔性管理的内涵与特征

柔性管理是管理的新模式,有别于传统的以纪律约束为核心的行政管理。从本质上,我们可以认为柔性管理是一种“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管理。所谓柔性管理,是指管理者在研究人们的行为规律和心理特征的基础上,在深入了解被管理者的前提下,采用非强制性的方式,对被管理者的心理及行为规律由他律转化为自律,由组织管理转化为自觉管理的一种人格化管理的新模式。柔性管理的最大特点在于它是非强制性的,充分发挥被管理者的创新性,并最终在被管理者心中产生潜在的说服力,具有明显的内在驱动力和影响的持久性,是被管理者发自内心的自觉行为,因此具有一定的深度和难度。归纳起来,柔性管理具有以下特征。

1.内在的驱动性。柔性管理主张管理者用非强制性的管理方式来管理学校后勤系统全体职工及其行为,管理的最终目的是得到学生的认同。运用柔性管理的方式可激发后勤系统全体职工内心深处的主动性,增强自身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因此,柔性管理具有明显的管理行为的内在驱动性。而只有当组织目标变成个人理想追求时,内在的驱动性和自我约束力才能从根本上发挥作用。

2.影响的持久性。柔性管理是通过发挥情感的凝聚功能,使管理者从内心真正关心、爱护和信任工作人员,并把外在的规范转化成后勤工作人员内心的承诺,从而实现教育管理的目的,这样管理的影响力才更具持久性,进而达到更好地为学生服务的效果。

3.激励的有效性。激励是柔性管理中协调职能处于被动状态时的有效方法之一,管理者要充分利用一切有利机会,恰到好处地激励全体职工。这种激励具有一些制度的约束和命令的强制执行无法达到的理想效果。因此,在实现柔性管理之后,并不仅仅依靠各种规章制度的约束,而是依赖人的主动性和自我的管理,从而增强学校后勤管理效果。

二、柔性管理策略在学校后勤管理工作中的运用

1.创建后勤员工全面参与的管理机制。

由于学校系统员工是一个具有较高文化素质和道德素质的特殊社会群体,较少迷信和盲从他人,难以接受命令式的管理,更反感管理者用行政命令的方式来推动学校后勤管理目标的实现。创建学校后勤员工全面参与的管理机制,一方面可以增强后勤员工的主人翁意识和工作责任感,激发采取积极行动的动机,增强管理的有效性。另一方面可以使后勤员工全面了解学校情况,提高对学校后勤管理决策的认可和接受度,从而进一步增强与学校的一体感,明确认识到自己的工作对学校整体发展的意义及所作的贡献,提高对自身地位及存在价值的认识,获得成就感及自我实现需要的满足,这就使他们的工作更为主动,在面对困难时坚持不懈地完成任务,实现作为管理者的抱负。为此,在学校后勤管理中要适当减少行政化色彩,充分发展以后勤员工为主体的各种组织功能,并赋予这些组织相应的后勤事务管理职能,为他们的自我发展、自我激励提供舞台。

2.创建个性化的后勤员工激励机制。

据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威廉・詹姆士研究发现:在缺乏激励的环境中,人员的潜力只能发挥出20%―30%,而在良好的激励环境中,可以发挥潜能的80%―90%。柔性管理注重激励过于控制,管理者必须本着物质手段和精神手段并重的原则来设计激励体系:物质激励主要通过经济手段来激发人的动机,从而调动人的工作积极性的激励方式,具体包括福利待遇、业绩奖励、工作环境激励等。精神激励指主要通过理想、成就、荣誉、情感等非经济手段激发人的潜能,以此调动人的积极性的激励方式。在了解后勤员工实际需求的基础上,后勤管理者尽最大努力地为后勤员工多创造培训、进修的机会,给后勤提供发挥才能的机会,创造实现自我价值的条件,使其有时间、有精力去从事创造性的工作。

3.构建动态性后勤员工绩效考核机制。

绩效评估是后勤管理中的一个难点,构建学校后勤管理的绩效考评体系,一是制定考评标准要尊重个性化和层次性、差异性;二是运用考评方法要坚持灵活性、多样性。对于不同工种的员工,在考核内容相同的情况下,可以对不同的考核项目分别设定不同的权重,以体现不同工作的差异性。避免以同一把尺子来衡量所有员工,失去考核指标的实效性。在考评过程中,无论是标准的制定,还是方法的选项,都要突出后勤员工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后勤员工的参与意识,在尊重后勤的人格、尊严的基础上,给予后勤充分的信任和鼓励,培养后勤自主参与考评的意识,以达到考评的真正目的――促进后勤员工的自我发展和完善。

4.构建柔性的后勤员工岗位流动机制。柔性的岗位流动机制建立的着眼点在于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日本索尼公司总裁森田认为,一个员工在一个位置干得太久,就会变得麻木不仁。因此,他鼓励员工自由地在公司内部挑选自己满意的岗位与职业,最终员工工作的劲头足、精神饱满。学校要允许后勤员工在不同岗位间有序合理流动,倡导后勤员工在最适合自己的领域从事相关活动,最大限度地激发后勤员工的工作激情和工作能力,让其在工作中体验生活与快乐。

参考文献:

[1]于红伟.论学校的行政后勤管理工作[J].党史博采,2010,(06).

[2]郑勇.论柔性管理在现代学校管理中的利用[J].教育探索,2004,(05).

[3]冯周卓.走向柔性管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16-17.

[4]段成芳.浅议高校教学管理的柔性化[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5,(03).

员工考勤管理制度篇8

(一)后勤管理的重视程度偏低。教学工作能否较为轻松、顺利地落实与学校的后勤管理密切相关。但是,个别学校对后勤管理的工作不够重视。首先,学校把教学工作放到第一位,这并没有错,但是有些学校认为只要搞好学生的教学工作就可以了,忽略后勤管理的重要性,这就会对实际工作的落实产生消极影响。其次,很多学校考虑到资金的开销,想减少后勤管理人员与设施的投入,这就导致了后勤人员不足,后勤设施滞后。

(二)管理观念相对较落后。首先,后勤管理按照行政的思想与手段进行管理,而实际上,后勤管理应该被理解为服务部门。其次,后勤管理部门存在依赖心态,存在懒惰性。最后,很多学校的后勤管理部门忽视管理的质量与效果。工作人员完全服务于上级的指示,并没有根据具体的形式做出决策,导致后勤机构的管理范围过广,质量大大降低。

(三)后勤管理系统与结构存在漏洞。首先,很多学校在后勤管理路线上走的是直上直下的线性管理模式,直属于学校领导,并没有自身独立的结构模式,即没有独立的法人地位。所以说,学校后勤管理不能够按照企业运营的模式进行管理,致使管理结构的内容与形式不协调。其次,后勤管理的规章制度不完善,管理散漫,导致后勤管理的混乱性。最后,后勤管理的监督机制存在漏洞,很多情况下是道德的约束,严重影响了管理的效率与效果。

(四)管理人员的素质与水平偏低。首先,学校后勤综合管理人员的文化程度偏低,很多学校的后勤管理人员都是临时工,并没有相关专业的管理技术,缺乏管理经验,对自身职责的认知不够,服务意识淡薄。其次,后勤管理人員的来源相对单一,多为学校教师与职员的家属,工作比较懒散,工作效率低。再次,后勤管理人员并没有相应的竞争机制,员工年龄相对偏大,思想固化,这也制约了后勤管理的发展。

二、小学后勤综合管理的对策

(一)对小学学校后勤管理的重视程度要提高。首先,学校后勤管理人员一定要主动学习管理的专业知识,加强对后勤管理的进一步认识,从片面认知提升为全面认知。其次,学校的上级管理人员一定要认识到后勤管理工作的不可替代性以及对于学校开展其他工作的推动作用。在对后勤管理工作的地位和作用充分认知后,要协调好学校的整体工作与后勤综合管理的关系。最后,要做到学校资源配置的合理性,加强学校各项管理设施的建设,尤其是后勤管理这一项,及时有效地加大投入,保障后勤管理的有效实施。

(二)提高后勤管理的服务意识。首先,后勤管理人员要把行政管理转变为服务管理,要有为教师和学生服务的理念。后勤管理人员不仅仅要完成上级布置的各项任务,还要与上级、教学部门、管理部门进行沟通,满足教学工作的需求。要从服务人员的角度出发,提升服务的质量,充实服务的内容。其次,后勤管理人员要把自己的工作性质由无偿服务模式转变为有偿服务模式。但是,我们要清楚受服务的人员应该提供有偿的费用,要严格遵守学校后勤的服务理念与管理模式。最后,要把后勤原本的“量多质少”的模式转变为“质量并多”的模式。在传统的后勤管理中,往往只注重管理的范围与内容,而忽视了管理的效果与成效。后勤工作要想取得发展,一定要提升服务质量,达到优质服务的目标。

(三)建立有效的后勤管理系统。首先,完善后勤的管理机制,使后勤的管理工作有据可依。在实际的工作中,要加强管理的执行力,将原有的依靠人为管理的模式转变为依靠制度约束的模式,从而提高后勤工作人员的纪律性。其次,要对原有的管理模式进行再创新,对后勤工作的实施做到全面把控,提高后勤管理的综合性。最后,加强后勤的成本输出,建立健全监督体系,实现经费管理的最优化。

(四)领导重视是关键。首先,学校领导应充分重视后勤管理人员的选拔,把有敬业精神和后勤管理经验的人充实到后勤领导岗位。其次,把后勤人员的职称、考级问题等纳入学校正常的考核工作的范围,切实关心后勤服务人员切身利益,充分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第三,要重视增强后勤群体的凝聚力,妥善处理好后勤群体内部的人际关系及后勤人员与教师、教师和学生的人际关系。

(五)提升后勤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想提高后勤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就要加强后勤管理队伍的建设。学校要加强对后勤工作人员的素质教育与培训,不断提高后勤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加强思想教育,提高服务意识。

参考文献:

[1]张代全.实行后勤社会化不能“一刀切”[J].中小学管理,2000(12).

[2]王振洪.关于高校领导干部重视后勤工作的思考[J].浙江师大学报,1998(4).

[3]陈翰孙,田莉莉.加强中学后勤社会化监督管理的实践与思考[J].中小学管理,2005(12).

[4]长青.谈谈后勤管理的基本要素[J].时代文学(双月版),2006(4).

[5]陈启国.后勤改革之忌[J].中小学管理,2001(11).

员工考勤管理制度篇9

【关键词】大后勤人文环境改革创新信息化流程改造

[abstract]introduceGaoChuncountypeople'shospitalthroughlargelogisticssystemofresourcesintegration,creategoodhumanandcultureenvironment.applicationofiSo9001,BBmiperformanceappraisallargestmanagementsystemandthroughinformatizationinnovationhospitalbiglogisticsserviceprocesstoimproveservicequalityandlargelogistics

[Keywords]Logistics;Humanisticenvironment;Reformandinnovation;informatization;reengineering

引言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医疗卫生事业步入快速发展阶段。不仅给医院带来了机遇,同时也给医院带来了挑战。医院后勤工作涉及面广、工种多、业务面广、专业化程度高,医院后勤工作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医疗、科研、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以,随着医院的不断发展,医院的后勤管理越来越引起医院管理者们的高度重视。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给我国医院后勤管理带来了许多新的思考。诸如“一包了之”、“后勤专业化分工”、“内部承租承包”等等,均不能满足医院后勤管理的需要。特别是基层二级医院后勤管理,给现今医院管理者提出了新的课题。如何提高后勤服务质量,优化后勤服务流程,成为各家医院敏感的课题。我院后勤保障科是由总务、设备、保卫、基建、信息等多个部门组成,如何管好这支庞大的队伍是我科需要研究的一大课题。以下是我科后勤保障工作开展的一些做法:

一、创造积极向上的人文环境,激发员工工作热情

1.创新用人机制,加快人才梯队建设,大力推行班组长竞聘上岗制。我院大后勤包括工勤人员在内共有160余人,在编在职职工只有20余名,后勤班组管理人才严重缺乏。为解决这一难题,在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我院突破人事关系因素将合同制编外员工纳入竞聘范围,在全院范围内公开招聘后勤班组长。这一举措大大激发了原先认为是“临时工”员工的工作热情。

2.推行“科、班组、员工”三级BBmi绩效考核体系。由于大后勤工作面广、专业分工多,为加强科室管理,加大压力传导机制。科室应用BBmi绩效考核体系实现三级考核。医院对科室进行考核、科室对班组进行考核、班组对员工进行考核,并与年底评优评先挂钩、每月的绩效工资挂钩。将能做事、做好事的员工能够通过考核体系体现出来。

3.建立公平公正的奖罚措施并及时公示。每月对科内员工的违规事件、突出表现事件进行及时处罚与表扬。对及时反馈到个人,并在全科进行公示。以起到警示作用,从而提高员工的自律率。

4.有计划对各工种员工进行业务及服务理念培训。为提升员工的服务水平、服务理念。年初制订全科各工种各专业的培训计划,每月按计划安排相关专业人员对员工进行培训,从而提升员工的整体素质。

二、通过信息化建设优化服务流程

1.开发后勤服务监管理系统。我院近年实行后勤维保跟单制,维保人员绩效考核依据维保单进行核算,实施多劳多得,在一定程度中提高了维保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但仍然存在一些细节性问题。如维保单相对分散、维保任务完成情况反馈不及时、维保材料没有详细说明、维保及时性不够等。为此,我院自主开发出后勤维保监管系统。这一系统的建立,对所有任务全程实现计算机管理,每个环节可实现实时网上审批与审核、实时监管、实时统计分析等,并可实现任务级别的识别。通过系统的应用大大提高后勤服务效率与服务质量。

2.开发物资、设备申领管理系统。后勤服务物资、设备品种复杂,科室申领必须报主管部门、后勤部门、分管领导等多个环节审批。由于单据也不尽一致,导致申领科室满院跑着填写单据并报审批,如果碰上部门人员不在也只好搁置。针对上述现象,我科组织自主开发网上物资、设备申领管理系统。申领科室只需在科室计算机上申领提交后,由主管部门和后勤部门直接网上审批,后通过计算机分管领导审批。这样,大大提高物资、设备申领效率,提升后勤服务水平。

3.开发网上投拆、pDCa管理系统。我院后勤保障科由总务、设备、保安、基建、信息等多个部门组成的大科制。人员素质参差不齐、部分结构复杂,并且有些部门涉及双重管理。如何有效与临床、医技科室建立畅道的沟通渠道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为此,我科针对不同的员工对象,分别开通“员工心声”、“pDCa管理系统”等多个反馈渠道。及时、有效地收集我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进行整改并考核当事人,从而提高后勤工作效率与服务质量。

三、不断创新管理模式,提升服务质量与效率,控制管理成本

1.成立后勤调度中心。原先后勤各班组管理人员分散办公,管理人员沟通渠道不畅通,应急时资源不能有效利用。并且,后勤每日事务杂,专业分工多,各科室的需求往往被踏来踏去,从而大大降低了后勤的服务质量与效率。为解决这一问题,我科成立了后勤服务中心。每日所有事务统一扎口由调度中心进行调度与管理,并同时录入计算机系统进行监管。通过这一流程的改造,大大提高了后勤的办事效率。

2.推行日巡查制度。后勤除每日的维保外,也承担着对各科室卫生、医疗垃圾分类管理、安全、节能等的监管。为主动发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我科每日派相关专业人员每日对各科室进行巡视,并对巡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的反馈。

3.建立重要数据的监测制度。每月科室定期安排管理人员对医院内外顾客满意度进行调查,并将调查结果进行监测与考核,使班组、员工及时了解服务对象的满意度情况。为解决地下水管爆裂造成对医院的重大损失,我科每周安排专人对水、电、汽进行有效监测,发现异常数据及时汇报,组织人员查出存在问题的根源,避免更多的不必要损失。

4.不断完善iSo9001在科室管理中的应用。结合科室管理的现状,我科按照“安全、维保、采购”三大体系对iSo9001进行程序性文件与支撑性文件修改。摸索出一套适合我科管理的iSo9001体系,并将该体系真正应用到科室的管理中。通过iSo9001实现对我院工作环境、安全管理、成本控制等有效管理。

结语

以上是对我院后勤保障管理的一点心得与体会。在基层二级医院所辖地区专业维保单位不够专业、管理不够到位的状况下。要想做好医院后勤管理,还需医院自身不断努力,特别是在人才梯队的培养、管理的“精细化”、“专业化”上下功夫。

员工考勤管理制度篇10

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随着煤炭企业由单一的以生产煤炭为主向跨地域、跨行业发展,对我们企业的后勤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在搞好现有的工作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努力寻求一种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与企业情况相符合的、优质高效、具备市场竞争力的后勤管理模式,以推动企业的发展。那么,作为企业的后勤工作部门,怎样充分体现自己的功能,优化组织结构,提高人员素质,改善服务质量,提高管理水平?笔者认为,其一,要确立后勤工作的创新意识,适应企业的发展,积极探索为企业提供可靠、稳定的后勤保障和服务的新模式是我们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企业的服务理念、服务项目、服务模式也在不断变化,煤炭企业后勤工作兼具管理、技术、服务为一体的属性。后勤工作和后勤管理面临新的挑战,这就要求我们积极探索煤炭企业后勤工作的新思路和新方法,提升后勤工作水平,这对于促进企业高效稳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我国煤炭企业后勤工作发展现状

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就目前国内后勤系统的整体情况看,人才相对缺乏的问题还比较突出。后勤管理队伍专业技术人才缺乏,人员素质有待提高。由于我国现有煤炭企业后勤工作涉及的内容繁多,包括环境保洁、物业管理、职工餐饮、工程维修、矿区保安、矿区园林绿化等,因此从事这些工作的职工文化程度相对较低,专业技能不是很强,给后勤产业的发展带来困难。我国煤炭后勤人才工作随意性较大,对后勤人才缺乏引进、培养、内部竞岗、人才储备等机制,后勤管理系统缺乏规范的教育与培训体系,不能满足企业快速发展的要求。

其次,后勤信息化程度总体水平偏低。企业后勤信息化是企业发展的标志,培育和发展新的信息网络建设,对于我国煤炭企业未来发展意义重大。但我国后勤管理信息化建设进程相对滞后,后勤部门还没有完全进入“数字后勤”,大多数煤炭企业还没有将职工消费、核算、业务流程等形成统一的后勤管理数据信息平台,同时也缺乏一批既具有后勤业务水平,又有着一定计算机和网络操作技能的职工队伍,影响着煤炭企业推进后勤信息化建设速度。

第三,绩效考核制度仍需健全。

煤炭企业后勤部门存在固定资产利用不合理,资源不能有效调配,缺乏管理者和专业技能岗位公开选聘制度,考核和制约机制不健全等现象。因此浪费、不负责任现象时有发生,限制了企业的发展。

2.提升煤炭企业后勤工作的对策

坚持服务为本的后勤工作宗旨。后勤工作在大中型企业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煤炭企业又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坚持服务为本的后勤工作宗旨,就要提供优质服务,严格律己,接受监督。制定详细的餐饮、供水、供电、供暖、维修、浴池、绿化、文体配套设施等服务的规章制度和详细的考核细则,逐步使服务走向科学化、规范化。后勤工作必须切合实际,把这些看似简单又不容易做好的工作做好,想职工所想,急职工所急,为生产作业提供良好的后勤保障服务,从而提升整个企业的形象和内涵。让职工在工作和生活中处处享受到企业改革发展的成果,产生自豪感和为企业奋斗的责任感。

坚持科学管理,积极推进后勤改革创新。煤炭企业后勤改革是企业发展的内在要求,要坚持科学发展,建立有效的服务创新机制,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律,科学筹划和安排,积极推进企业后勤改革。要虚心学习成功者的新经验,克服过去单一的做法,不能两只眼只盯在本单位的后勤体系建设上,要走出去、引进来,不断与同行切磋交流,达到开阔视野、增长才干、促进企业发展的目的。首先,要在管理和制度上创新。高效的管理制度,以及与管理体系相配套的考核、评价和激励机制能够促进干部、员工认真行使自己的职责,管理好职责范围内的每一项工作。其次,要正确引导服务创新心态,准确把握职工需求,做好沟通、相互理解,将后勤服务工作视为一件关乎企业稳定和长远发展的重要基础工作。再次,专业技术和提升服务质量上创新,引入行业标准,优化服务工作,推行用户满意度管理等方法,从员工的态度、服务诚意、素质等方面全面提升。

3.如何提高后勤管理人员队伍综合素质

后勤管理队伍建设是做好煤炭后勤工作的重点之一。在煤炭企业后勤深化改革过程中,领导干部要深入研究和掌握煤炭企业后勤管理规律,坚持科学发展观,深化后勤改革。干部首先要敢于挑战和创新,以奉献、发展的思想指导工作。后勤管理人员在思想上热爱矿业,热爱后勤工作,热心为矿区职工生产服务。紧紧围绕煤炭企业生产中心任务和后勤保障服务两个重点,求真务实、廉洁奉公、严于律己、甘于奉献的开展工作。与此同时,煤炭企业后勤领导要具有较高的专业知识,熟悉矿区生产作业工作,了解各部门的需求与发展。

增强员工素质和人才培养工作。大中型煤炭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优秀的后勤员工团队。后勤员工是企业宝贵的资源,在提升团结协作精神,提高科学化和规范化后勤发展水平上发挥中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员工培养上,企业后勤部门要不定期开展学习班、研讨班、岗位技能竞赛等活动。在打造优秀的企业后勤文化上,要结合工作特征,充分挖掘员工特长,例如开展饮食健康讲座、餐饮文化知识竞答、环保与低碳生活、生产安全知识普及等一系列具有典型特征的后勤企业文化活动。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把专业知识与文化结合起来,寓教于乐,最大限度地提高职工参与学习实践的积极性。另外,后勤人才培养工作也要重视建立健全绩效考核制度。由于后勤工作涉及服务对象广泛,工作量大,因此建立健全绩效管理制度是当前煤炭企业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现代煤炭企业建立绩效管理制度要坚持客观、全面、公开的评价原则,要多方面、多渠道、多层次、多角度考评,并将考评结果公开,接受监督,提高员工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4.建立信息化后勤管理系统

在我国煤炭企业后勤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大多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建立满足本单位基本工作需求的相对独立的信息系统,从而忽视了各单位管理系统之间的兼容性和横向信息共享的能力。现代煤炭企业后勤信息化建设,要整合资源,重视应用,全面实现管理思想和控制业务流程。同时信息系统的实施,还需要后期维护和系统功能的不断完善和升级。煤炭企业后勤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推进在提高整个后勤管理水平和保障能力中具有积极作用,是提升现代管理水平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企业核心能力与技术创新战略[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