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会管理制度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05:35:51

协会管理制度篇1

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书法协会理事会编印

二0一四年三月一日(第二版)

目录

第一部分有关书法协会的基本情况

1、书法协会简介……1

2、书法协会宗旨……1

3、书法协会会训……1

4、书法协会社团编号及类型……1

5、书法协会指导单位……1

第二部分组织机构

1、总则……1

2、书法协会干部职责……2

a、会长……2

b、常务理事会……2

c、副会长……2

d、财务部……2

e、秘书部……2

f、策划部……2

g、宣传部……2

h、组织部……2

i、外联部……3

第三部分书法协会管理制度

1、总则……3

1、会员……3

3、会员的权力……4

4、会员的义务……4

5、会员的奖励制度……4

6、会员的惩罚制度……5

7、干部的奖励制度……6

8、干部的惩罚制度……6

第四部分书法协会财务管理制度……6

第五部分书法协会常规活动的举办……7

第六部分附则……7

有关书法协会的基本情况

第一章书法协会简介

书法协会成立于2005年10月,是陇南师专美术系指导管理下的文娱类社团,自成立以来,以展示中国书法魅力,提高当代大学生的艺术修养为宗旨。营造校园书法气氛为本质,在陇师校园里树立了良好的形象,书法协会举办了一系列书法展及书法临帖大赛。邀请了校内外的专业指导老师指点授课,开展讲座,以及会员间的互助观摩活动提高了会员的书法水平,培养了一批书法爱好者。

第二章书法协会宗旨

展示中国书法魅力,提高当代大学生的艺术修养

第三章书法协会会训

挥毫泼墨风骨洒脱;笔墨流转神韵自现;

借古开今厚积而发;以书会友以技载道。

第四章书法协会社团编号及社团类型

第一条社团编号:Stw0506

第二条社团类型:文娱类

第五章指导单位

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美术系

组织机构

第一章总则

本社团由陇南师专美术系主管,按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对各项活动进行讨论、决定。日常事务由会长、常务委员进行管理决定。

第二章书法协会干部职责

第三条会长:负责制定每学期工作计划,领导协调各部工作,监督活动的开展及实施,对全社负责。任期一年或两年(最多两年)。

第四条常务委员会:负责讨论、决定各项日常事务,对会长、各部长进行工作监督。任期一年或两年(最多两年)。

第五条副会长:协助会长做好各部的协调及分管工作,保证活动的正常开展和评优工作。任期一年。

第六条财务部:管理社团所有经费,并隔时对理事会及会员汇报开支情况。任期一年。

第七条秘书部:做好每次会议记录,并负责会员注册。任期一年。

第八条策划部:做好每次的活动策划(提前一周做好)、活动总结(最迟活动结束后两天,必须附活动剪影)、学期总结、学年总结。任期一年。

第九条宣传部:主要负责每次活动的宣传(展板、通知、海报、横幅等)。任期一年。

第十条组织部:组织好每次活动场所,并做好干部、会员的考勤工作(隔时向理事会及会员汇报出勤情况)。任期一年。

第十一条外联部:负责联系指导教师以及联系其它社团,并负责活动报名统计。任期一年。

书法协会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十二条本着为广大学生服务的原则。

第十三条为确保各项活动的正常有序展开。

第十四条为了营造校园书法气氛,在陇师校园里树立了良好的形象。

第十五条为了进一步规范书法协会的管理制度,繁荣校园文化生活,促进校园精神文明建设。

第十六条书法协会所有成员必须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以及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书法协会的有关规定。

第十七条书法协会所有成员应当是具有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正式学籍的学生。

第二章会员

第十八条凡正式取得我校学籍的各系(部)学生,承认书法协会章程,上交相关申请材料者,均可申请加入书法协会。

第十九条会员须遵守国家法律,遵守陇南师专各项管理规定,不得假借我社团名义做出违反国家法律的事件。

第二十条会员是我社团各项工作的动力所在,调动会员积极有序的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是我社团锻炼会员能力的主要目标。

第三章会员的权利

第二十一条有参与书法协会组织的各项活动权。

第二十二条有对各项活动具有建议、批评、监督权。

第二十三条有参加书法协会职务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第二十四条有代表书法协会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权。

第二十五条有享受学期(学年)评优权。

第二十六条有监督书法协会财务开支情况的权利。

第四章会员的义务

第二十七条遵守《高校学生管理制度》及遵守《陇南师专书法协会管理制度》。

第二十八条要为书法协会的发展出谋划策,积极发挥自己的特长。

第二十九条要有集体意识及团体精神,努力争取和维护社团荣誉。

第三十条积极踊跃地参加社内活动,服从社团安排,认真完成社团安排的工作。

第三十一条凡社团举办活动或召开会议,不得无故缺勤,有事须向社团请假,以免影响活动的正常举行。

第三十二条会员每学期开学必须到书法协会统一注册。

第五章会员的奖励制度

对书法协会有贡献者,活动积极者。

第三十三条每学期举办一次颁奖典礼,对社团有贡献者,活动积极者给予表彰。

第三十四条工作突出者可向学校推荐授予“优秀积极分子”荣誉称号。

第三十五条每次会议及培训全勤者学分评定时可奖励2分。

第六章会员的惩罚制度

第三十六条有攻击本社团的言论和行为,以及组织和煽动闹事,破坏社团正常工作者,取消学期社团评优资格。

第三十七条在纳新过程中,徇私舞弊招收者,取消学期社团评优资格。

第三十八条在举办活动过程中,因个人原因,耽误进度者,取消学期社团评优资格。

第三十九条故意不参加社团会议、活动,累计三次者(包括三次),取消本学期社团评优资格,请假三次按缺勤一次计,但在第三次前连续三次按时出勤者,将抵消前一次缺勤,并且减1.5分。

第四十条视情节严重者给予取消某些权利(须有理事会全体通过,社长宣布方才生效),并且减2分。

第四十一条违反国家法令、法律、法规、条例,被追究刑事责任者给予除名(会长须办理会手续,盖书法协会会章方才生效)。

第七章干部的奖励制度

第四十二条每学期举办一次颁奖典礼,对社团有贡献者,活动积极者给予表彰。

第四十三条工作突出者可向学校推荐授予“优秀社团干部”荣誉称号。

第四十四条每次会议及培训全勤者学分评定时可奖励3分。

第八章干部的惩罚制度

第四十五条有攻击本社团的言论和行为,以及组织和煽动闹事,破坏社团正常工作者,取消学期社团评优资格。

第四十六条在纳新过程中,徇私舞弊招收者,取消学期社团评优资格。

第四十七条在举办活动过程中,因个人原因,耽误进度者,取消学期社团评优资格。

第四十八条故意不参加社团会议、活动,累计三次者(包括三次),取消本学期社团评优资格,请假三次按缺勤一次计,并且减2分。

第四十九条视情节严重者给予取消某些权利(须有理事会全体通过,社长宣布方才生效),并且减3分。

第五十条违反国家法令、法律、法规、条例,被追究刑事责任者给予除名(会长须办理会手续,盖书法协会会章方才生效)。

书法协会财务管理制度

第五十一条本社团的经费来源以会员纳新收入为主,校团委的拨款、指导单位的拨款、社会赞助为辅,社团实行财务统一管理,各项收支都纳入财务部的管辖范围。

第五十二条本社团的财务工作由财务部具体负责,财务部部长独立管理账本,凡财务收支状况(款额、时间、事项等)须明确,真实记录在册,同时须附有书面凭证(必须有专用章、水印)方可予以报销。

第五十三条实行财务公开制度,每次活动后的总结会上须向理事会及会员汇报财务开支状况,并随时接受理事会及会员的质询与监督。

书法协会常规活动的举办

第五十四条每周必须对会员进行培训。

第五十五条每学期必须对会员进行两次考察。

第五十六条每年3月中旬--下旬必须面向全校举办“西狭杯”临帖大赛。(报名费3元/人)

第五十七条每年11月上旬--中旬必须面向全校举办“西狭汉风”临帖大赛。(报名费2元/人)

附则

第五十八条本制度经指导单位、书法协会理事会联合颁布。

第五十九条本制度暂试行两年,根据运行情况将作出适当修改,在试行期间,其效力与正式文件等同。

第六十条本制度解释权归书法协会理事会。

第六十一条书法协会下届理事会可以聘请上届理事会成员为本届常务理事会,聘期一年。

第六十二条本制度自2014年3月1日起生效。

修订后记

书法协会是以展示中国书法魅力,提高当代大学生的艺术修养为宗旨,营造校园书法气氛为本质的文娱类社团。

书法协会经过八年来的发展,会员数量和规模在逐年上涨。为了进一步加强对书法协会的管理,提高管理的科学化水平,发挥书法协会繁荣陇师校园文化、促进人才成长中的积极作用,我们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有益的实践,并取得了成果。

我们这次对《陇南师专书法协会管理制度》进行修订,主要体现两个方面:一是对原有的一些管理制度根据运行情况进行了适当的调整;二是收录一些新制定的管理制度,这次修订是集体的智慧,更是广大干部、会员工作实践的结晶。在此,我们也向历届的干部、会员表示衷心的感谢。

书法协会在发展,管理制度也需要不断完善,我们希望以后的干部、会员根据社团发展的需要,不断完善社团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也希望广大书法协会干部、会员在社团管理制度的完善上不断贡献自己的青春智慧。

协会管理制度篇2

第二条委员应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事业,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遵守国家的宪法、法律和法规,遵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遵守和执行市政协全体会议、常委会议作出的各项决议、决定。

第三条自觉增强组织纪律观念,正确处理好本职工作和履行政协委员职责的关系,积极主动参加市政协组织的会议和活动。

第四条密切联系群众,开展调查研究,了解和反映他们的愿望和要求,真正成为社会各界的代表。

第五条每位委员每年至少提交一件有较高质量的提案,至少反映一条有价值的社情民意信息,至少参加一次专题调研视察活动。

第六条委员参加政协会议和活动实行签到制。确因特殊情况不能参加的,应履行请假审批手续。需提前离会或中途不能参加的,应经会议(活动)主持人批准。

第七条市政协每年开展一次优秀提案、优秀年会发言、优秀调研报告和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的评选表彰活动,以激励先进,树立典型。

第八条市政协要努力为委员履行职责创造条件、提供方便。认真负责地督办委员提案,对委员的建议和反映的问题及时予以答复。支持和维护委员的民利,保护委员参政议政的积极性。

第九条委员有下列情形之一,其委员(常委)资格终止:

(一)本人声明退出政协委员会;

(二)委员工作调离本行政区域;

(三)本人因离、退休提出辞去委员职务;

(四)未经批准长期不参加政协会议和政协组织的活动。

第十条委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常务委员会视情给予警告处分或撤销其委员资格:

(一)严重违反政协章程或市政协全体会议和常务委员会的决议;

(二)受到党纪、政纪或刑事处分。

协会管理制度篇3

一、加强组织协调,促进治理工作落实到位

在去年清理整顿工作的基础上,我局工作组充分发挥组织协调作用,加强领导、密切协作、突出重点开展专项治理工作。一是加强领导,全面落实工作责任。为加强对行业协会、学会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的组织领导,民政局成立了以党组书记、局长沈文虎为组长,党组成员、社工委专职书记蒋燕为副组长,相关人员为成员的行业协会、学会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行业协会、学会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方案》,明确了行业协会、学会专项治理工作的主要工作目标、责任分工和工作措施,落实了责任股室和人员职责,为专项治理工作的有序开展奠定了基础。二是密切协作,形成清理治理合力。行业协会、学会专项治理工作涉及业务主管部门,时间紧、任务重、政策性强。为此,民政局细化分工,按治理方案积极自查自纠,及时汇报进展情况,及时落实安排部署。同时,主动做好行业协会、学会突出问题专项治理的组织协调工作,加强与业务主管部门协作与配合,做到登记管理机关与业务主管单位分工协作、配合密切、行动一致,形成了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三是突出重点,着力推进清理整顿。经自查自纠,县民政局登记管理的将本级14个行业协会和9个学会的名单及时提供给业务主管单位,为治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主动提供资料,确保行业协会、学会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取得实效。二、把好准入关口,推进“三脱离”工作深入开展。

去年,我县各行业主管部门继续加大源头把控力度,进一步推进协会与政府部门在人员、机构、财务、业务、办公场所“三脱离”工作。对新设立的行业协会,严格按照“三脱离”的标准进行审查,不符合“三脱离”标准的一律不审批或登记,确保行业协会与政府部门全面、彻底脱钩。对去年经整治已经分开的行业协会进行“回头看”,尤其是对检查验收中发现问题的行业协会进行重点检查,防止出现“回潮”现象,坚决杜绝假分开、明脱暗不脱的行为。

二、强化行政监管职能,增强行业自律

一是规范市场准入和退出。严格按照人员、机构、财务、业务、办公场所“三脱离”标准,认真审查新登记行业协会的资质条件和主体资格,不符合“三脱离”标准的,不予核准审批或设立登记。做好资质年审和年检,加强对行业协会主体资格的日常监管。完善行业协会退出机制,将不具备执业资格、屡次违法及严重失信的行业协会清出社会组织。二是规范行业协会执业行为。健全完善执业检查、报告备案等制度,定期或不定期地对行业协会执业情况进行检查,抽查执业报告,提高执业质量。强化行业协会收费行为管理。加强监管,防止出现监管“真空”。三是严查违法违规行为。突出重点,加强行业监管和执法力度,严查违法行为。坚持“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原则,深入分析案件成因,研究防治办法,以查处促规范,努力做到查处一类案件、规范一个行业。

协会管理制度篇4

[关键词]农民;用水协会;运行;法律制度

中图分类号:D92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4X(2015)40-0357-01

水资源是我们赖以生存的重要条件之一,我国虽是水资源拥有大国,但是人均占有量却不高,解决水资源问题不能仅仅依靠水利工程和技术手段,也要重视水资源的管理问题。随着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民用水者协会的诞生是为了更好的管理水资源。赋予农民行使的权力,参与水利灌溉管理的过程。农民用水者协会的建立是农村采用科学用水方法的先行者,也是水资源管理制度改革的发展方向。

一、农民用水者协会概念与法律性质

农民用水者协会是由农民自发组织的不以盈利为目的的组织团队,自觉自愿的管理、服务用水水渠的灌溉区,实行自主经营、独立核算有法人资格的组织。得到地方政府的水行政主管部门的委托,实行对水利工程设施的维护、管理、使用等相关的权力,农民用水者协会自行管理、使用。农民用水者协会的法律性质就是受地方政府的水行政部门的委托,行使特殊职能的民间团体。是介于地方政府水行政部门与供水单位、用水户之间的沟通机构,有收取使用水水费的权力,并上交给供水单位。它是具有双重委托性质的民间机构,具有水利灌溉管理权和收费的权力。

农民用水者协会的法律性质决定了它的特殊职能,协助地方政府部门管理水资源灌溉,为政府部门节约了行政开支,提升了用水户的交易地位,改变了资源信息的对称性。政府部门授予农民用水者协会委托权,既节约了政府的开支,又加强了水利灌溉工程和用水户之间的关联纽带,使得水利工程即有人用,又有人管理,大大的加强了水利工程管理建设、维护,保证了农业用地的灌溉条件。

二、农民用水者协会运行中的法律现状

(一)协会职能与村委会混同

由于农民对农民用水者协会思想意识的薄弱,导致了农村村委会虚设协会组织名义,将农民用水者协会与农村村委会合并,会长由村长担任,而不是由农民民主选举产生。这样做违背了农民用水者协会组建的初衷,自主参与、自主管理、自我维持,致使农民没有行使到自己的权力。

(二)协会法律地位与法律责任模糊不清

农民用水者协会的职权具有一定的行政性,只是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有时在行使权力时,很容易就将自身定义为政府部门的下属机构,违背了建立协会时的自主参与、自主管理、自我维持思想,不能确保团体的独立性。协会法律地位与法律责任模糊不清致使了许多弊端的出现,例如协会对收取水费的支配权力。在出现不良后果时,很难确定法律责任,使得惩戒机构无法实施。

(三)法律制约监督机制不完善

农民用水者协会只是遵守国家出台的相关法律法规,没有具体的法律规章制度和相应的管理监督机制,致使用水户无法行使自己的监督权力。政府没有对授权的者进行道德水平的监督,有时没能按照政府的意愿办事。政府没有具体的监督管理条例,没有做到细致化,这样做不能促进农民用水者协会的发展。不能仅仅依靠合同制约,还要保证农民用水者协会的道德水平,加强管理行为规范。

(四)协会管理者缺乏专业性、独立性

首先,由于受到传统的管理模式的影响,对农民用水者协会的组成成员一般都是指派性的,或是由村干部直接担任。这样做没有实现农民用水者协会建立的真实目的,使得机构与村委会形成了混乱的局面。其次,农民用水者协会工作人员的专业性不高,不能满足农民用水者协会的发展需求。协会组建的初衷是具有法人资格的独立性的团体,其特点是独立的核算、自主管理、自负盈亏。所以要拥有自己的专业性强的会计管理人员等,负担协会的专业性职责工作。最后,由于农民用水者协会工作人没有将全部的精力放在协会工作上,造成了工作效率不高,没有建立规模化管理。

三、农民用水者协会运行中法律制度的完善

(一)明确农民用水者协会的法律地位,完善制约监督机制

法律制度要明确农民用水者协会的法律地位和管理权限,保证用水户和管理者的行为准则。在农民用水者协会的内部建立相关的监督管理机制,给用水户一定的监督权力。运用正规的管理合同调节政府水行政部门与用水户、农民协会之间的关联,明确规定他们的行为范围界定,形成农民用水协会的法律主体责任制,降低政府部门的监督成本。设立相关配套的评估机制,由政府水行政、民政、财政、审计等部门监督执行,推动农民用水者协会的健康发展。

(二)合理划分农民用水者协会权责范围

农民用水者协会是有农民自发组织的团体机构,工作职能与村委会有相似之处,短期内无法消除。依赖于传统的管理模式,使得农民用水者协会工作开展缓慢,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为了改变现状,可以实行农民用水者协会权责范围的合理性划分,实现其独立性的特点。真正的做到了农民自主参与、自主管理、自主维持的特性,发挥农民用水者协会最大职能化,赋予协会实权。

(三)政府应加大对农民用水者协会的支持力度

地方政府部门要加强对农民用水者协会工作的支持力度,农民用水者协会是一个自负盈亏的独立团体,在资金周转方面需要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才能保证良好的运转。首先,地方政府部门要设立节约用水专项资金,其中,一部分设为农民用水者协会的周转经费。其次,在进行农田水利建设的补助款项时,要抽取一部分资金作为农民用水者协会的建设和维护的经费。再次,地方政府要对农民用水者协会的工作人员进行专业性的培训,培训的费用由地方政府承担,确保农民用水者协会的正常运转。最后,地方政府要帮助农民用水者协会建立相关的法律法规管理机制,包括评估管理机制、监督机制、成绩激励机制等。

结束语

综上所述,农民用水者协会的组建,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效果,赋予了农民参与和管理水利灌溉的权力。对供水单位和用水户的沟通起到了桥梁纽带的作用,大大的增强了地方政府水行政部门的管理效率。农民用水协会的产生与发展是水资源管理的有效途径,是节约水资源的重要手段。农民用水者协会的建立是农村采用科学用水方法的先行者,也是水资源管理制度改革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余娜如.论农民用水者协会运行的法律制度[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4(9).

[2]赵立娟.农民用水者协会运行绩效及存在问题分析――基于内蒙古世行wUa项目的分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1(2).

协会管理制度篇5

关键词:市政管理;南京市;协商民主;治理;制度平台;制度演进

中图分类号:F299.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7408(2013)09-0028-03

协商民主是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一种民主理论和实践,强调公共事务的治理之道在于政府、政党和公民间的协商合作,公共政策必须经由公共协商的过程,并建立政治国家与公民社会的最佳关系。这种民主形式不仅注重人的“偏好”的聚集,也注重“偏好”的形成过程;不仅在形式上代表公民意志,也在实质上符合公民的利益,是一种兼具实质民主和程序民主的民主形态,得到了国内外的普遍认同。中共中央在十报告中提出要“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1]报告对协商民主的渠道建设的认识,不仅强调了“政协组织”、“党派团体”的作用,更为突出地是强调了“国家政权机关”的作用。

虽然协商民主的理念越来越受到关注,但已有的实践往往只集中在政协组织、派和社会团体的参政议政活动,相对于中央提出的通过“国家政权机关”(包括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等)渠道广泛地开展协商民主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由于市政机构直接管理民众的日常生活和社会公共事务,对挖掘现行政治体制在整合民意、协调利益等方面的潜能具有巨大作用,因此,进行体现协商民主理念的市政管理体制改革,就显得尤为重要。在这一方面,南京市的改革实践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范例。不仅如此,这类改革的探索对把握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发展方向,也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一、南京市在市政体制内建立协商民主制度平台的改革概述

在市政体制内建立协商民主的制度平台,是指在政府的工作流程中,建立协商民主的工作机制,并使这种机制成为政府决策和政策执行的必要环节。现以南京市成立的城市治理委员会为例解说这个问题。

1.在市政机构内部建立协商民主制度平台的体制改革。南京城市治理委员会是在原来的城管委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但职权范围更为广泛,在城市治理工作中具有指导、组织、协调、监督、考核有关部门等市政管理职能,并有权对城市治理中的重大事项处置作出决定。科恩曾指出“在理想的协商中,参与者在形式和实质上都是平等的”。[2]为了实现这种平等,参与者必须打破身份的限制。比如南京城市治理委员会的组织机构由两类人员组成:一类为公务委员——政府在市政工作中的负责人,共39人。由南京市市长任主任、三位副市长兼任副主任,其他委员分别为城市治理的相关部门、直属单位的负责人。城市治理委员会下设办公室,负责城市治理委员会的日常工作,市城管局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另一类为公众委员——有24类不同社会群体的代表,共45人,由公开征集及评选的方式产生。具体做法是先从145名参选者中,审核出符合报名条件的129人,这些参选者被分成了24个类别组,按照事先确定的名额分配比例确定名单,现场摇号选出。公众委员有权力影响甚至参与城市治理委员会的职权行使。在市级城市治理委员会建立后,南京各区、街道也开始陆续成立本级的城市治理委员会,在社区建立议事平台,从而逐步形成自上而下的、以民主协商的组织平台为基础的城市公共治理体系。

2.在市政机构内部建立协商民主制度平台的工作机制。从民主的政治条件来看,协商民主强调以协商、合作替代竞争、冲突,它所蕴含的价值在“稳定”仍是中国社会发展前提的情况下,既有利于应对国内日益复杂的利益冲突,也回应了公民日益高涨的民主参与需求,非常契合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需要,有着广阔的应用空间与发展潜力。南京城市治理委员会的制度设计,在民主、稳定和效率之间找到了结合点,避免了民主滥觞的可能性。

第一,通过“第三方”立法,构建协商民主的规范。指导城市治理委员会工作的法规——《南京市城市治理条例》,重新界定了政府作用的范围及方式。尤其突出地表现在该条例是由第三方(中国人民大学法学专家)领衔起草立法,在国内首次提出了“城市治理”的概念,并将“柔性管理(优先采用教育、劝诫、疏导等手段)”、“公众参与”等体现协商民主的治理理念,及其工作方式写入城市治理的原则。这些原则经省人大常委会审查批准后,获得了法律地位。通过立法机关对城市治理规范立法,使具有协商民主特征的体制改革获得了法律保障,从而避免了因人废事的可能性。

第二,协商民主的制度设计获得了在一个治理平台上实现多中心治理的效果。将公民或社会组织的利益诉求和政治表达,直接纳入到市政体制内有序释放、协调或采信,这样在体制内就形成了一个统一的治理平台,不同的政府部门以及各类社会成员代表,在城市治理委员会内部的讨论和决策,既是民主协商,也有利于形成协调一致的行动。这在治理绩效上的优越性在于,一方面,公民在有公权力为背景的政治表达中,通过合作网络的权威性,找到了参与公共政策制定和执行的有效途径;另一方面,将公民参与城市治理的行为设定在体制内,又可以在行政系统刚性的制度约束下,有效地避免民主极端化的乱象。

第三,协商民主的机制通过对公民个体的“行政吸纳”,实现了对社会组织的“行政吸纳”。城市治理委员会的公众委员中有19人是各类社会组织的代表,在各自的社会组织中拥有较强的影响力。这些民间组织往往以共同的群体利益作为其形成和存在的基础,相关成员常常对某些公共政策和社会问题持相同或相似的看法和观点,并具备一定的集体行动能力。公共权力系统通过“吸收”社会组织的负责人,将这些公民自发形成的组织机构纳入到现行管理体制下,既有利于提高行政系统的决策和执行能力,也有利于民间组织的意见进入现实的城市管理程序,深化了国家与社会合作管理的程度。

从南京的市政体制改革来看,将涉及到群众切身利益的议题,经过协商对话、参与决策等过程制定出公共政策,有利于各方利益主体在知情、平等的条件下,达成妥协和共识,不仅增强了政府公共政策的民意支持、公共政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也让公共决策的贯彻、执行受到了公民更为有力的监督。

二、在市政体制内建立协商民主的制度平台适合国情、务实可行

在市政机构内部建立民主协商机制,是与中国渐进式改革发展路径相一致的可行的制度改革方式,对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实现党的领导和人民当家做主的有机统一,增强政权的合法性有着重要意义,因而也是实现“中国梦”的富有实效的改革实践。

1.通过市政机构改革建立协商民主的制度平台,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方式。在今天的中国,不可否认的是,党委和政府对城市的日常管理发挥着直接并且主要的作用。因此将协商民主的治理机制,直接引入到市政管理机构,在统一的治理平台上,建立开展公开、平等、形式多样的协商机制,有利于各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充分表达意见和诉求。对于重大的社会问题和公共议题,在进行充分的沟通协调的基础上作出的决策,有利于充分关照各方利益,直接体现了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基本要求。同时由于政府的转型是在党委领导下实现的,因此,通过市政机构改革建立协商民主的制度平台,有利于推进党的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切实保障人民当家作主。

2.通过市政机构改革建立协商民主的制度平台,是推动政治体制改革的有效方式。就制度本身的特征来讲,我国的政治制度是一种非竞争性的民主体制,通过民主竞选影响公共政策的渠道非常有限。在这种情况下,民主协商的制度建设与选举民主的制度安排相比较,更有利于满足人民群众的参政意愿,并切实提高社会治理的质量。我国目前协商民主的制度设计,从内容上看,偏重于政治协商,较少关注一般公共事务;从吸纳的人员上看,主要是社会精英、派和人民团体代表。而以协商民主的理念推动市政体制改革,将政治体制民主化的建设重点转向行政领域,提高普通公民的参与机会,这既有利于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实施直接惠及百姓,也有利于改善党群关系。因此,建立体现民主协商的市政机构改革,与我国政治体制的改革方向和现实需求相契合。

3.通过市政机构改革建立协商民主的制度平台,是增强体制共识和政权合法性的必要手段。詹姆斯·博曼说:“协商民主是一个复杂的理念,有着多种多样的制度形式,但无论它采取什么样的形式,它必须考虑公共理性的理想,承认合法的决策应该是‘所有都接受’或者至少是‘大家不会无礼拒绝’的决策。”[3]我国的社会转型带来了社会结构和阶层的分化、社会利益的多样化,这必然会造成思想观念、利益取向等方面的冲突。这些冲突会具体体现在日常生活中的各个方面,而市政管理工作又往往直接面对这些问题。因此在市政机构内部建立协商民主的工作机制,可以充分实践协商民主的求同存异、体谅包容的基本原则。建立政府和民众协商对话、利益协调的工作机制,有利于消除疑虑、增强互信、减少纷争。因此,在市政管理机构内部推行协商民主的制度改革,把社会各阶层的民主意愿、利益表达和参政行为纳入到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渠道内的改革,是增强体制共识,提高政权合法性的必要选择。

4.通过市政机构改革建立协商民主的制度平台,是与中国渐进式的改革路径相契合的可靠手段。我国已经确立了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民主建设必须在这个制度前提下开展。同时改革发展的渐进性,也决定了民主成长的渐进性。这就需要不断地在既有的制度框架下,完善公民民主参与公共事务的制度平台,满足民众日益增长的民主需求。通过改革市政机构,建立协商民主的制度平台,就是一种对原有制度缺陷进行弥补的制度演进。这种改革并不完全打破现有制度的基本框架,而是在原有的政府管理机构的基础上进行了职能调整,通过设立有一般民众参与民主协商的制度安排,突破身份差异的限制,满足了公民参与和管理公共事务的需要。因此市政机构进行协商民主的改革,充分发挥了中国渐进式改革路径的成功经验。

三、深化在市政体制内建立协商民主制度平台改革的对策建言

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对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有着不可或缺的意义。由于政府是协商民主的重要参与者,也是最有条件和能力落实协商结果的政治载体,因此在市政管理体制内建立协商民主的制度平台,是建设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体系的关键环节。

1.加强协商民主在市政管理工作流程中的程序和机制建设。首先,要把协商民主真正纳入到决策程序,畅通反映社情民意的渠道,保证民意有条件对决策的结果产生直接的影响;其次,要细化市政管理活动过程中协商民主工作机制的各类会议制度,保证民众在知情环节、沟通环节、讨论环节以及参与决策环节的权利;最后要完善民主监督机制,保证民众对市政决策、执行过程以及执行结果的监督和质询,健全民意反馈和评价环节的工作机制,从而在政府与公众之间形成一种良好的互动关系。

2.在市政管理体系内部形成自上而下、彼此衔接的协商民主的组织平台。协商民主是一种适用范围广泛的民主形式,从我国市政管理属地化特征比较明显的工作实际出发,协商民主的工作平台和机制不仅要建在市级政府,在区、街道以至于社区也要有相应的体制建设。由于基层民主管理的载体还包括社区组织、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等,因此市政管理体系内部的协商民主组织系统,必须是开放的、与社会组织相衔接的,从而在自上而下广泛的民主互动中,提高市政管理的治理绩效。

3.在市政管理体系内部探索和建立多形式、多层次、全方位的协商格局。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讲话中强调,“要深入拓展协商民主的形式”、“努力构建多层次、全方位协商格局。”[4]这个讲话同样适用于以协商民主为导向的市政管理体制改革。由于在市政管理机构内推行协商民主的改革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必须不断探索方式方法,弥补细节上的疏漏和程序中的缺陷,全方位地完善协商格局,只有如此才能够把中国社会蕴藏着的推动协商民主发展的内生动力充分释放出来。

4.将实践探索和经验总结有机结合起来,最后通过立法实现制度性的保障。协商民主既然是基于我国基本政治制度的民主形式,在我国民主政治中占有重要地位,那么,进一步以法定的形式将协商民主的内容、主体和程序等加以明确规范,将柔性的民主协商刚性化,有利于保障协商民主依法、有序地实施,既增强了协商民主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也提高了协商民主的效率。

参考文献:

[1].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n].人民日报,2012-11-18.

[2]乔舒亚·科恩.协商与民主合法性[m]//.陈家刚.协商民

主与政治发展,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3]詹姆斯·博曼.协商民主时代的来临[m]//.陈家刚.协商民

主与政治发展,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协会管理制度篇6

论文关键词:领导干部管户制度税收管理员主管协管制度分类管理模式

推行领导干部管户制度和税收管理员主管协管制度(以下简称“两个制度”)是全面落实税收管理员制度、破解科学管理“三大难题”的重要举措。2008年,太原市国家税务局国际税务管理处立足实际,把握方向,精心组织,在探索中落实,在落实创新,较好地落实了“两个制度”,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第一,分析形势,把握现状,明确思路,找准方向。我处所辖涉外企业345户,注册地遍及6个城区,分布较为分散,区域特征不明显。2005年实行税收管理员制度后,我处根据管户特点,在税源管理上引入了分类管理模式,将纳税人划分为13个行业37个类型,将税收管理员分为5个税源小组.根据管户数量、税源规模,按行业实行分类管理。通过这种管理方式,我们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了税收管理员工作。

太原市国家税务局的“两个制度”下发后.我处多次组织大家进行学习、讨论,对税收管理员制度的落实情况进行了同顾总结。大家认为,国际处在探索落实税收管理员制度上,以加强税源控管、实现科学管理为目标的方向是清晰的,按行业进行分类管理的方法是正确的,是符合税收管理员制度的要求的,这些都为推行“两个制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也存在一些制约税收管理深人发展的问题:一是税源管理小组南科室指定,组长和人员的管理尚处摸索巾还未形成科学的管理制度;二是税收管理员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存在执法风险;三是税收管理员零缺位1=作调整不规范,缺位时临时指定或自由组合,具有临时性、不同定性,给税收管理员的考核和责任追究造成困难;四是处领导忙于日常事务,到企业渊研_t作没有J+J制度的形式加以确定,难以达到全面、深入了解企业情况。分析以上情况,我们认为在全处推行“两个制度”是解决以上问题的有效办法.主管、协管共同管户.可以促进学习交流,实现资源共享,有助于提高税收管理员的工作能力,提升税源管理水平;领导干部管户,可以掌握第一手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有利于指导丁作,准确决策。

基于以上的分析和认识,我们确定了在全处推行“两个制度”的工作思路:以继续实行税源分类管理为前提,以明确职责为基础,以加强考核管理为保证,协同推进“两个制度”的落实。

第二,振奋精神,统一思想,精心组织.顺利实施。一是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确保“两个制度”顺利推行我处在明确了工作思路以后,进一步深入调查研究,发现一些同志对实行“两个制度”仍存有顾虑。如:主管员的职责基本上与现在的税源小组组长相同,会不会名称变了,内容不变,换汤不换药;现有领导日常事务已很繁忙,实行领导管户,会不会增加一些不必要的工作量;税源管理小组过去实行双人管户,小组长由科长指定,现在实行主管负责制,需要经过考试考核进行选拔,有没有必要如此兴师动众;担心协管员积极性不高,工作干劲不如从前;五考试的难易度不好把握,一部分同志认为应考些应知应会的知识,考得难了,对长期从事税源管理、经验较为丰富的年龄大的同志不利等等。

在摸清大家的思想状况后,我们及时召开动员大会,认真学习市局文件,深刻领会精神实质,引导大家统一思想、达成共识,即:推行领导十部管户和主管协管制度不是缩减现有管理员,让一部分同志“靠边站”,更不是借此机会调整干部岗位,而是让有能力、素质高的同志在管理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成为大家的标杆和榜样。而且主管资格实行两年一聘,成为主管并非一劳永逸,成为协管并非再无机会。人情人理的思想政治工作消除了顾虑,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全处税收管理员表现出很高的参与积极性,主动报名踊跃参加主管员的考试选拔,无一人放弃。主管员选拔考试结束后,1名公出差未能参加考试的税收管理员,主动要求单位组织补考。

二是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搞好主管员的选拔工作。主管员资格通过考试和考核相结合的方式确定,按照主管员和协管员l:l的比例在所有税收管理员中择优选拔。税源管理部门正、副职不参与主管员资格的确认,执行领导干部管户制度。为了真正能选拔出德才兼备、业务水平突的主管员,并体现公平公正的原则,我们对主管员资格选拔采取集巾考试、民主测评、工作实绩考核的方式进行。

考试内容涉及政治理论、税收业务、会计知识、法律常识等内容,着重考察税收管理员的综合知识,处领导亲自监考、亲自判卷,力求使主管员考试在公平、公正的原则下进行。民主测评采取全科人员背靠背测评方式进行,主要从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工作交绩、廉政等方面进行测评。工作实绩部分的考核,按照税收管理员“五清一会”的内容要求,依据所管纳税人一定时期的税源管理状况和辖区征管质量考核相天指标进行测评。

经过集中考试、民主测评、工作实绩考核程序,总分存前的5名同志在全处进行公示后经处领导集体研究确定为主管员,未取得主管员资格的税收管理员均为协管员,同时指定两名税源管理科副科长为主管员。正是南于思想重视、方法妥当、组织到位,我们在5月底就按照程序顺利完成了主管员的选拔工作,全处共确定7名主管员,以1名主管员和1名协管员为单位组成7个税源管理小组,并按行业将管户划分到组,各税源管理小组对所辖管户实行共同管理,按照主管协管岗位职责落实税收管理员制度,履行税收管理员职责。

三是明确主管协管和领导十部管户丁作职责,进一步规范税源管理。按照市局《税收管理员制度(试行)》的规定,我处明确了主管协管和领导十部管户工作职责。在税源管理作中,主管员和协管员按各自职责履行所辖管户相应的税源管理职责,主管员负有本税源管理小组税源管理的领导责任.主管员、协管员对分管管户的税源管理工作负有直接管理责任,对共有事项两人负有连带责任。

主管员对纳税人涉税事项调查、纳税评估和日常检金等制度规定需双人上岗的工作进行组织安排。每项具体业务需要双人上岗时,纸质文书南主管员、协管员按管户分别依据相关业务操作规程的要求制作,两人共同签字;需在综合征管软件巾操作的初审事项,由主管员进行.缺位时要进行操作授权。对不需双人上岗的事务性工作和不对分管纳税人实施具体行政行为的日常税源管理事项,按各自管户分别履行税收管理员职责。2名副处长在管户工作中担任主管员,并指定所辖管户所属的税源管理小组主管员或协管员为临时协管员,共同组成临时税源管理小组开展工作。对领导管户的选择,我们确定了3条标准:管户所属行业具有代表性,经济业务具有典型性,税源比重具有重要性。按照标准,我们筛选了4户企业.分别属于农副产品收购、免税农产品、房地产、分支机构四种类型,由每名副处长各管理2户。同时领导干部管户实行按年轮换制,调整管户要与上一批次类型不同。

领导干部管户的工作职责与税收管理员相同,但更侧重于了解和掌握税收管理员制度落实及税源监控情况,把握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具体指导工作。,职责的清晰划分,避免了主管协管都要管、加重企业负担的问题,也防止了主管协管都不管,造成税源管理漏洞。

四是建立3个配套制度,促进落实,推动发展。为了确保“两个制度”真正落实到位,我们针对运行巾发现的问题,建立了《主管员、协管员aB角零缺位制》《矛盾协调机制》和《领导干部管户考核办法》。针对以前税收管理员缺位时临时指定、捌整不规范的问题,我们规定了主管员、协管员缺位时的补缺方式,按确定的7个税源管理小组实行主管协管推磨式补缺,使补缺工作更加规范、快捷。针对主管协管在办理共有事项时现意见分歧的问题,我们规定双方要在坚持原则的基础上积极协商处理;对不能自行协涮的,南税源管理科长进行协调,科长在听取双方意见后,不以主、协管员身份及管户归属为依据简单划分,而应综合考虑进行协封;科长无法协调的,提交分管处长处理。针对担心领导管户流于形式的问题,我们通过《领导十部管户考核办法》加强考核。领导干部管户工作考核与其他管理员相同,由税源管理科科长按照税收管理员考核办法按月考核、按季打分评价,此外在年终要写关于落实税收管理员制度、履行税收管理员职责以及加强税源管理等方面的工作性测查研究报告,列入对领导十部的特别考核内容。

协会管理制度篇7

一、意思自治原则的确立及其体现

意思自治原则是国际私法上合同制度中的一项基本原则,也是目前各国在处理涉外合同的法律适用问题上普遍采用的主要原则。所谓意思自治是指合同当事人有权协议选择解决争议的法律。这项原则的适用,有利于稳定当事人的法律关系和及时有效地解决争议,因而为多数国家所采纳,并在仲裁法中作为一项基本原则予以确认。我国《涉外经济合同法》同样把意思自治原则作为合同法律适用的首要原则,从而使我国涉外仲裁直接受该原则的影响,并将其贯穿于仲裁的全过程,使涉外仲裁与国际仲裁制度基本一致。但是,我国国内仲裁情况则不同,由于受当时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当事人的经济活动和经济纠纷过多受国家行政和司法的干预,使当事人意思自治无法在仲裁制度中得到体现。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及其在我国实践中的执行,为我国仲裁制度的完善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市场经济的发展必然要求“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在我国民商法律制度包括仲裁制度上的适用,为了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我国《仲裁法》将“意思自治”确立为一项基本原则并在其相应内容中得到全面体现。

第一,当事人采用仲裁方式解决纠纷,必须出于双方自愿并以书面表示。这就是说,双方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如果约定将未来发生的纠纷提交仲裁的,则应当在合同中订入仲裁条款;如果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就仲裁问题未达成协议而在纠纷发生后双方约定将其提交仲裁的,则应签订独立的仲裁协议。没有仲裁协议,一方申请仲裁的,仲裁机构不予受理。

第二,仲裁地点和仲裁机构,均由双方当事人共同选定。涉外仲裁首先遇到的就是仲裁地点的选择,按我国法律的有关规定,仲裁地点包括本国、被诉国和第三国,当事人只能从中择一;国内仲裁的当事人则应约定国内某个具体的地点。无论涉外仲裁还是国内仲裁,当事人均应在仲裁地点确定后选择具体的仲裁机构,并将地名和机构全称列入仲裁协议。

第三,仲裁事项,由双方约定。仲裁事项是指法律规定的仲裁范围内的一切商事性质的关系所引起的事项。按照《仲裁法》的规定,仲裁事项可以理解为除婚姻、收养、监护、抚养、继承纠纷,行政争议和刑事事件以外的因执行合同所发生的或与合同有关的一切争议。至于具体仲裁事项,由双方当事人在仲裁协议中约定。没有约定或者约定的仲裁事项超出法律规定的仲裁范围的,仲裁机构无权仲裁。

第四,仲裁员由当事人选定或委托指定。当事人不但可以选择或委托指定仲裁员,还可以约定由三名或由一名仲裁员组成仲裁庭。当事人如果约定由三名仲裁员组成仲裁庭的,应当各自选定或者各自委托仲裁委员会主任指定一名仲裁员,第三名仲裁员即首席仲裁员由当事人共同选定或者共同委托仲裁委员会主任指定;当事人如果约定由一名仲裁员成立仲裁庭的,则必须共同选定或者共同委托仲裁委员会主任指定仲裁员。

第五,仲裁是否开庭与公开进行,由当事人协议。仲裁法原则上规定,仲裁庭应当开庭但不公开进行,但是,如果当事人协议不开庭的,仲裁庭应采纳当事人的意见并根据仲裁申请、答辩书以及其他材料作出裁决。如果当事人协议仲裁公开进行的,仲裁得公开进行,但审理内容涉及国家秘密的则除外。

第六,在仲裁过程中,当事人可以自行和解和自愿调解。既然仲裁是当事人自愿选择的,那么,在申请仲裁后,当事人也就可以自行和解,达成和解协议,也可以撤回仲裁申请;在仲裁庭作出裁决之前,只要当事人自愿,仲裁庭应当调解,调解达成协议的,仲裁庭应当制作调解书,调解书与判决书具有同等效力。

第七,裁决书是否写明争议事实和裁决理由,由当事人协议。《仲裁法》原则上规定,裁决书应当写明仲裁请求、争议事实、裁决理由、裁决结果、仲裁费用的负担和裁决日期,但当事人协议不愿将争议事实和裁决理由在裁决书上写明的,可以不写。

上述各项内容均是“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在我国仲裁制度上的充分体现。当然,这项原则在我国仲裁制度上的适用与在合同制度的适用一样,均受到一定的限制。在仲裁制度上,当事人可以自愿选择仲裁,但这种意愿须以书面表示,即须订立书面仲裁协议;当事人可以约定仲裁事项,但约定的仲裁事项不得超出法律规定的仲裁范围;当事人可以选择仲裁员,但选择的范围仅限于仲裁机构提供的仲裁员名册中的仲裁员;当事人在仲裁过程中可以自行和解和自愿调解,但必须在仲裁庭作出裁决之前进行。以上各项自由和限制,既符合仲裁的特点,也符合仲裁制度发展的客观规律。

二、协议仲裁制度的实行

协议仲裁制度是指当事人依据合同约定的仲裁条款和事后达成的书面仲裁协议将纠纷提交仲裁机构仲裁的制度。协议仲裁制度的一个最大特点是以当事人自愿为基础,包括在协议中约定仲裁事项、选择仲裁机构、仲裁地点和指定仲裁员等,使仲裁协议能发挥以下三个作用:第一,仲裁协议能约束当事人。既然,仲裁协议是双方当事人达成的,当事人就必须自愿受其约束。在纠纷发生时,就必须将其提交仲裁,如有任何一方不按仲裁协议规定提交仲裁,而向法院起诉,另一方则有权请求法院终止诉讼程序。第二,仲裁协议是仲裁机构受理案件的依据。仲裁协议都必须指定仲裁机构,被当事人合法指定的仲裁机构即取得该案件的管辖权,应予以受理。第三,仲裁协议能排除法院的管辖权。联合国《承认及执行外国仲裁裁决公约》第2条第3款规定:“当事人就诉讼事项订有本条所称之协议者,缔约国法院受理诉讼时应依当事人一造之请求,命当事人提交仲裁,……。”这一规定肯定了仲裁协议具有排除法院管辖权这一作用,只要有合法有效的仲裁协议存在,即使一方当事人违反协议向法院起诉,法院也不能受理,而应命其提交仲裁,即使受理了,另一方当事人也有权请求法院终止诉讼程序。当然,无效的仲裁协议例外。根据我国《仲裁法》第17条的规定,凡约定的仲裁事项超出法律规定的仲裁范围的仲裁协议;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仲裁协议;一方采取胁迫手段,迫使对方订立的仲裁协议,均为无效仲裁协议。

由于协议仲裁最能体现当事人的意思自治,故为国际公约和西方国家仲裁法规所普遍采用。在我国的实践中,按照《涉外经济合同法》第37条第2款、《技术合同法》第51条第1款、《著作权法》第49条第1款的规定,我国对外经济贸易仲裁和海事仲裁、技术合同争议仲裁和著作权合同纠纷仲裁,以及经济合同仲裁机关受理技术合同、企业承包和企业租赁经营合同纠纷案件均已实行国际上普遍采用的协议仲裁制度。而国内经济合同争议仲裁按照《经济合同法》(1981年)和《经济合同仲裁条例》(1983年)的规定并没有实行该项制度,按其规定,只要经济合同发生纠纷,任何一方当事人均可向国家规定的合同管理机关申请仲裁。申请仲裁时,一方当事人须向仲裁机关递交申请书,仲裁机关收到申请书后,经审查符合条件的,则在7天内立案。这种仲裁不要求当事人订立仲裁协议,因而不能充分体现各方当事人的意愿,不利于纠纷的有效解决。直到《民事诉讼法》(1991年)施行之后,国内经济合同争议仲裁才实行协议仲裁制度。《民事诉讼法》第217条和修改的《经济合同法》(1993年)第42条以及《仲裁法》(1994年)第4条、第21条第1款和第58条第1款的规定均明确肯定了该项制度的实行,使我国内外仲裁均统一适用了协议仲裁制度。

三、协议管辖制度的确立

由于协议仲裁已成为仲裁制度的一项基本制度,因此,凡实行协议仲裁制度的国家均同时实行协议管辖制度,此项制度的实行是由合同当事方在仲裁协议中指定管辖和审理该合同纠纷的仲裁机构和仲裁员,即仲裁机构对某一合同纠纷的管辖和审理权产生于合同当事人的授权。

仲裁中的协议管辖与诉讼中协议管辖虽然都为国际上普遍承认,两者均赋予当事人自由选择解决纠纷的机构的权利。但选择的自由度有明显区别,当事人在协议选择管辖法院时,受法律规定的某些条件的严格限制,如须以书面表示;不得协议选择上诉法院;对合同争议案件,只能协议选择与该合同有密切联系的地点的法院等。我国《民事诉讼法》第244条同样对诉讼中的协议管辖作了限制性规定,即涉外经济纠纷的当事人可以协议选择管辖法院,但必须符合以下三项要求:(1)协议选择管辖法院必须以书面形式作成;(2)选择的法院必须是与争议有实际联系的地点的法院;(3)选择我国法院的,不得违反我国法律关于级别管辖和专属管辖的规定。但合同当事人在选择仲裁机构时,除须以书面表示外,不受以上其他条件的限制,这是由于仲裁自身的特点所决定的。

从我国仲裁的管辖制度看,曾一度实行地域管辖、级别管辖、指定管辖和移送管辖相结合,而以地域管辖为主的制度。在这项制度下,当事人无权选择仲裁机关和仲裁员,仲裁机关也无权受理不属于自己管辖范围内的案件。仲裁机关受理案件的权利由国家法律硬性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合同仲裁条例》的规定,各仲裁机关对案件的管辖主要是根据地域管辖和级别管辖来划分的。前者是确定同级仲裁机关对案件的管辖权,它是根据仲裁机关的管辖区域、当事人的住所和纠纷的主要发生地来划分的;而后者则是确定上下级仲裁机关对案件的管辖权,它主要是根据案件的社会影响和争议金额多少来划分的。因此,在一般情况下,经济合同纠纷案件由合同履行地或签订地的仲裁机关管辖,在执行中有困难的也可以由被诉方所在地的仲裁机关管辖。由于实行地域管辖和级别管辖制度无法体现当事人的意思自治,使仲裁的特点与优势得不到发挥,因此,它不受当事人的欢迎。

随着协议仲裁制度的实行,我国《仲裁法》明确了协议管辖制度。《仲裁法》第6条规定:“仲裁委员会应由当事人协议选定”。“仲裁不实行级别管辖和地域管辖”。根据这一规定和《仲裁法》的其他有关规定,可以从以下三方面来理解:第一,仲裁机关对纠纷案件的管辖权来自当事人的协议,只有被当事人在协议中指定的仲裁机关才对该案有管辖权;第二,否定级别管辖和地域管辖的实行,即明确指出我国原来实行的地域管辖和级别管辖制度已由协议管辖制度所取代;第三,仲裁员对纠纷案件的审理和裁决权来自当事人的协议,非当事人选定或委托指定的仲裁员无权审理和裁决有关案件。

协议管辖制度的确立有助于意思自治原则在仲裁中的贯彻和协议仲裁制度的实行。意思自治原则能否在仲裁中得以贯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协议仲裁制度和协议管辖制度的实行,只有全面实行这两项制度,意思自治原则才能在仲裁中得到具体体现。

四、民间性仲裁机构的设置

仲裁机构的设置是仲裁制度的组织性制度,仲裁机构是执行仲裁制度和实现仲裁任务的组织保证,正确确定仲裁机构的性质,设置反映仲裁特点的民间性仲裁机构,是公正解决纠纷,提高仲裁质量,完善仲裁制度的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仲裁机构从广义的角度讲,包括仲裁管理机构和仲裁裁决机构,从狭义的角度讲,它仅指后者。前者包括常设的仲裁委员会、仲裁协会和临时组成的仲裁庭,它们是对仲裁日常事务、仲裁人员、仲裁工作进行管理、协调和组织的机构;而后者仅指临时组成的仲裁庭,它是唯一有权对当事人提交仲裁的争议进行审理和裁决的机构。仲裁机构的管理权直接渊源于仲裁法律规范,它主要在仲裁机构系统内部起组织、管理和协调作用;而仲裁机构的裁决权不仅渊源于仲裁法律规范,而且基于当事人在仲裁协议中的授权,其作用是对当事人的有关纠纷通过裁决予以解决。这两种权力虽然作用不同,但两者有着密切的联系,仲裁管理权服务于仲裁裁决权,而仲裁裁决权以仲裁管理权为依托,没有仲裁委员会管理仲裁工作,就无法保证仲裁庭对当事人提交仲裁的争议及时、正确、有效地行使裁决权。

纵观我国仲裁机构的设置和布局状况,其种类繁多,性质各异。涉外仲裁的仲裁机构是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和中国海事仲裁委员会,它们均隶属于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中国国际商会),仲裁员由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从对国际经济贸易、科学技术和法律等方面具有专门知识和实际经验的中外人士中聘任,是民间性仲裁机构;但国内仲裁的仲裁机构包括各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设立的经济合同仲裁委员会,省级以上(含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计划单列市和经济特区等)的科学技术行政管理部门设立的技术合同仲裁委员会,国家与地方各级房地产行政管理部门设立的房地产仲裁委员会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设立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等。以上几种仲裁机构(除技术合同仲裁委员会外)均设置于各自的行政管理部门之下,并受其领导,业务上受上级仲裁委员会的指导和监督,仲裁员主要由各有关的行政管理人员兼任,当事人无权选择仲裁机关和仲裁员,其行政性质相当明显。从仲裁制度的本质看,它是民间性质的,因为,仲裁机构的仲裁权来源于争议双方当事人的意愿,即当事人的授权是仲裁权形成的前提,这就决定了仲裁机构的仲裁权有别于国家法律赋予有关机关行使的行政管理权,从而也就决定了行使仲裁权的机构的独立性与民间性,我国原有某些仲裁机构的行政性,与仲裁制度的本质属性相悖,仲裁的特点与作用因而未能在我国国内仲裁中得以发挥。

针对这一现象,《仲裁法》对仲裁机构的设置进行了改革,首先,确定了仲裁管理权由社会团体法人中国仲裁协会行使,改变原来仲裁管理权由行政管理机关行使的做法。中国仲裁协会由仲裁员组成,仲裁委员会均为中国仲裁协会的会员,仲裁协会对仲裁委员会和仲裁员主要起协调作用。第二,仲裁委员会视需要而设。《仲裁法》第10条规定:“仲裁委员会可以在直辖市和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设立,也可以根据需要在其他设区的市设立,不按行政区划层层设立。”这一规定改变了原来仲裁机构按行政区划和行政管理隶属关系层层设置的做法。第三,确定了仲裁机构的独立性与民间性,根据《仲裁法》第14条和第13条的规定,仲裁委员会是独立于行政机关的机构,仲裁委员会之间也没有隶属关系,仲裁员从各行各业的专家、学者和专门技术人员中聘任,这就革除了以往仲裁机构受制于行政机关,行政管理人员任仲裁员的弊端。我国《仲裁法》确立了仲裁机构的民间性,体现了仲裁制度的本质。

五、或裁或审和一裁终局制度的适用

或裁或审制度是指当事人有权选择仲裁或诉讼之一种方式解决纠纷的制度。在这种制度下,当事人如果选择仲裁解决纠纷,就必须在合同中订入仲裁条款或者在纠纷发生后订立仲裁协议将纠纷提交仲裁,仲裁机构受理案件的依据是仲裁协议。法院只受理没有仲裁协议的案件。一裁终局制度是指仲裁机关对当事人提交的案件作出裁决即具有终局的法律效力。在这项制度下,仲裁机关作出的裁决,对双方当事人均有约束力,双方必须自动履行,而不得要求该仲裁机关或其他仲裁机关再次裁决或向人民法院起诉,也不得向其他机关提出变更仲裁裁决的请求。或裁或审和一裁终局制度是国际上普遍实行的制度,关于仲裁的国际公约和绝大多数国家的仲裁法均确立了这两项制度。例如,联合国《国际商事仲裁示范法》第2条第1款规定:“向法院提起仲裁协议标的诉讼时,如当事人一方在其不迟于其就争议实质提出第一次申述的时候要求仲裁,法院应让当事各方付诸仲裁,除非法院发现仲裁协议无效、不能实行或不能履行。”这一规定确立了或裁或审制度,《国际商事仲裁示范法》和《承认及执行外国仲裁裁决公约》均有类似规定。这些规定均为各国仲裁制度的统一提供了法律依据。

我国仲裁的一个突出特点是,涉外仲裁和国内仲裁均为各自独立的体系,适用不同的法律、规则和程序。涉外仲裁的各项制度,包括或裁或审和一裁终局制度均已与国际仲裁制度接轨。但国内仲裁则不然,尤其是经济合同仲裁,在实行或裁或审制度之前,它经历了只裁不审、又裁又审和可裁可审等阶段。只裁不审是指经济合同发生纠纷后,只能报有关主管机关裁决,而不可向法院起诉。新中国成立至1978年期间,经济合同纠纷的解决就适用了这项制度。又裁又审是指经济合同发生纠纷,当事人只能先提交仲裁,对仲裁机关的裁决不服的,当事人才可向法院起诉。1978年至1981年,经济合同纠纷的解决就是适用这项制度的。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79条的规定,劳动争议的解决依然适用该项制度。可裁可审是指经济合同发生纠纷时,任何一方当事人既可以向法律规定的经济合同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也可以向法院起诉。但当事人一方或双方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在收到裁决书之日起15天内,向法院起诉。因此,可裁可审制度实际上也就是“裁审自择”和“一裁两审”制度。1981年至1991年新《民事诉讼法》施行前,即适用该项制度。可裁可审与只裁不审、又裁又审相比,虽有明显的优点,如当事人有权选择不同的方式解决纠纷,对裁决不服还可向法院起诉等。但其本身也有许多不足之处:第一,当事人意思自治无法体现;第二,仲裁裁决的法律效力得不到肯定;第三,仲裁迅速、及时、有效等优势难以发挥。

协会管理制度篇8

【关键词】律师管理体制两结合问题完善

自1979年恢复律师制度以来,为了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的律师管理体制经历了从单一的司法行政管理过渡到司法行政机关为主、律师协会为辅的律师管理体制,再到现行的司法行政机关和律师协会“两结合”管理体制。总体而言,我国现行的律师管理体制是适合我国国情,是很有必要的。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中国法治进程的推进,应当认识到我国当前的“两结合”律师管理体制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我们应当回顾我国律师管理体制的发展历程,在借鉴国外律师管理体制模式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我国律师管理体制的问题并对其完善,以使其适应并推动我国律师业的发展。

一、我国律师管理体制的历史发展及现状

律师管理体制,是指律师工作管理系统中的机构设置、权限划分的组织制度及该制度所确定的法律关系,是一个国家法律规定或者认可的对律师进行管理的制度。律师管理体制是否合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管理的功效,影响着律师事业的发展。

(一)我国律师管理体制的现状

2007年修订的《律师法》扩大了律师协会的职权,进一步确认和完善了“司法行政机关宏观管理下的律师行业管理”的律师管理体制。

(1)司法行政机关的行政管理。按照律师法的有关规定,司法行政机关对律师行业的管理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宏观的监督和指导。《律师法》第四条规定:“司法行政部门依照本法对律师、律师事务所和律师协会进行监督和指导。”第四十四条:“全国律师协会章程由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制定,报国务院司法行政部门备案。地方律师协会章程由地方会员代表大会制定,报同级司法行政部门备案。”

律师执业资格审查权。《律师法》第五条规定了申请律师执业的条件。第六条规定了申请律师执业的程序、初步审查机关和审核机关,“申请律师执业,应当向设区的市级或者直辖市的区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提出申请,并提交材料,受理申请的部门应当自受理之日起二十日内予以审查,并将审查意见和全部申请材料报送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作出是否准予执业的决定。

(2)律师协会的行业管理。

保障律师依法执业,维护律师的合法权益。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的宗旨是:团结和教育会员维护宪法和法律的尊严,忠实于律师事业,遵守律师执业道德和执业纪律。维护会员的合法权益;提高会员的执业素质;加强行业自律,促进律师事业的健康发展,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促进社会的文明不断进步而奋斗。

制定行业规范和惩戒规则。全国律师协会已经制定了《律师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规范》、《律师协会会员处分规则》。新的律师法明确规定了律师协会有“制定行业规范和惩戒规则”的权力。

组织律师业务培训和职业道德、执业纪律教育,对律师的执业活动进行考核。

组织管理申请律师职业人员的实习活动,对实习人员进行考核。2007年修正的律师法规定了申请律师执业证书时需提交“律师协会出具的申请人实习考核合格的材料”。

二、我国实行“两结合”律师管理体制的必要性

(一)单一的行政机关管理体制存在缺陷

首先,律师行业是专业性很强的职业,其发展有着自身的规律,对律师行业的管理应该适应律师行业发展规律的要求。行政管理机关往往很难关注很深,缺乏对律师行业发展规律的把握。

其次,司法行政机关管理过宽、过滥,会降低管理效率。同时,单一的律师行政管理容易导致管理的主观化、官僚化,不但不能充分调动律师参与管理的积极性,甚至会压制律师的积极性,从而制约律师业的发展。

(二)律师协会行业管理的不足

首先,律师制度是我国司法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律师协会并非是律师业自身发展的产物,而是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政治体制改革,在司法行政机关的全力推动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我国律师协会产生和发展的特殊历程决定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仍然需要司法行政机关的扶持和指导。

其次,律师协会是律师自己的行业组织,维护律师的共同利益是其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在律师管理的过程中必然会出现国家利益、公共利益与律师协会会员之间利益的冲突,在这种情况下,作为律师利益代表的律师协会可能会选择其会员的利益而放弃其他利益。

三、完善“两结合”律师管理体制的建议

(一)我国“两结合”律师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现行的司法行政机关和律师协会“两结合”的律师管理体制与原来单一的司法行政机关的管理体制相比,有了较大的突破,比较符合我国的国情,有力的推动了我国律师业的健康发展。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民主法治的进步,现行的管理体制也暴露了许多弊端。

(1)律师协会的管理职能不健全。律师行业的管理一般体现在律师执业资格证审查权、律师行业规范制定权、律师惩戒权方面。在我国现行的律师管理体制下,律师执业资格证的授予和实质意义上的律师惩戒权,例如律师一定时期的停止执业、律师执业资格证的吊销,都由司法行政机关行使,律师协会只有行业规范制定权和一些口头意义上的惩戒权,例如训诫、通报批评、公开谴责。

(2)律师行业规范制定权方面。我国现行的《律师法》只规定了律师协会享有行业规范制定权,并没有规定司法行政机关也有这项权力。但是司法行政机关在行使管理权的过程中制定的规章也包含了部分行业规范。这样,当二者对相同的事项都制定出行业规范时,律师就会无所适从。

(3)司法行政机关和律师协会之间的人事关系未理清。目前,相当一部分律师协会秘书处人员与司法行政律师管理处人员为“两块牌子,一套人马”。律师协会的会长要么由离退休的司法厅局长担任,要么由在任的司法行政机关领导兼任。由于这些领导不是执业律师,在管理的观念和方法上都有行政化的色彩,使名义上的“两结合”管理变为实质上的单一管理。[于志强:《试论我国律师管理体制》,载《理论研究》2011年第12期。]

(二)明确“两结合”管理体制下律师协会的管理职能

(1)律师执业资格审查权。要成为律师,首先必须取得律师执业资格。我国《律师法》第六条规定:“申请律师执业,应当向设区的市级或者直辖市的区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提出申请,并提交下列材料:国家统一司法考试合格证书;律师协会出具的申请人实习考核合格的材料;申请人的身份证明;律师事务所出具的同意接受申请人的证明。受理申请的部门应当自受理之日起二十日内予以审查,并将审查意见和全部申请材料报送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我们可以发现我国律师执业资格审查权严格来说属于司法行政机关所有,律师协会只是分享了一小部分律师执业资格审查权。笔者建议把申请律师执业资格的初步审查权交于省级的律师协会,省级的律师协会进行初步审查后将申请材料报送省级政府司法行政部门,由省级政府的司法行政机关作最后的决定。从而更好地体现“两结合”的管理体制。

(2)律师行业规范制定权。如前所述,我国现行的《律师法》只规定了律师协会享有行业规范制定权,并没有规定司法行政机关也有这项权力。但是司法行政机关在行使管理权的过程中制定的规章也包含了部分行业规范。这样,当律师协会依法行使法律规定的行业规范制定权时,却有可能因为制定的行业规范与司法行政机关“非法”制定的部门规章相抵触而无效,岂不可笑。[吴瑞文:《我国律师管理体制研究》,第26页。]笔者主张,我国目前的行业规范制定权全部划归律师协会行使,行业规范由律师协会制定后由司法部进行审查并实施。这样就不会出现上述所说的尴尬情景。

(3)律师惩戒权。律师惩戒权是律师行业规范制定权的延伸,只有拥有了律师惩戒权才能够保证律师协会制定的行业规范的实施。

我国目前由司法行政机关和律师协会共同行使律师惩戒权。针对上述律师惩戒权方面的不足,笔者建议应当将我国律师协会的行业惩戒权扩展为:训诫、通报批评、公开谴责、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一定时间的停止执业、一定时期的停业整顿、吊销律师执业证书调查建议权。司法行政机关只保留吊销律师执业证书的决定权,即除吊销律师执业证书的权力,由律师协会和司法行政机关共同行使外,其他权力均归律师协会所有,这样能更好的促进律师行业的自治发展。

(三)明确“两结合”律师管理体制下司法行政机关管理职能

(1)司法行政机关对律师协会的监督。对律师协会制定的行业规范进行审查。律师业的行业规范由律师协会制定后由司法部进行审查并颁布实施,通过这两个管理主体运作程序的结合来赋予其以部门规章的法律效力。对律师资格审查权。如前所述,律师执业资格证的审核和颁发由司法行政机关行使,申请律师人员的实习、初步审查等程序由律师协会来组织进行。对律师协会惩戒权的监督。司法行政机关对同级的律师协会作出的惩戒认为不当时可以要求其说明理由,认为理由不成立时可责令改正,仍不改正的可以自行作出处罚决定。

(2)司法行政机关对律师协会的指导。司法行政机关的指导应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制定行业发展政策,主要包括组织制定律师行业的发展规划,推动相关法律法规规章的出台以完善律师制度的法律体系。协调改善执业环境,主要是协调公安机关、法院、检察院等相关部门保障律师的调查取证、会见、阅卷等执业权利。调整法律服务供需关系,履行法律援助义务,解决法律服务供需矛盾的问题。

在坚持“两结合”的前提下,笔者分析了我国现行的律师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完善的建议,对律师执业资格审查权、律师行业规范制定权、律师惩戒权等权力进行了重新划分。提出以上权力主要应当由律师协会来行使,同时在具体权力的行使过程中体现司法行政机关对律师协会的监督和指导。这样就使律师协会拥有更多的自治权力,同时司法行政机关也站在更高的角度,对律师协会进行监督和指导。

参考文献:

[1]王国良,黄瑞,肖萍著.中外律师制度比较研究[J].江西人民出版社,2003.

[2]韩玉芹.论“两结合”律师管理体制之完善[J].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6.

[3]于志强.试论我国律师管理体制[J].理论研究,2011.

协会管理制度篇9

 

关键词:劳动合同;劳动关系;劳动者;用人单位

依据劳动合同建立劳动关系是世界各国的普遍做法,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必须依靠劳动合同这一法律形式。劳动合同是确立和调整劳动关系的基础,是现行劳动法律所确定的核心法律制度,是调整劳动关系的重要内容和依据。2008年1月1日开始正式实施的《劳动合同法》对劳动合同的实行提出了明确要求。但由于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对劳动合同的重要性重视不够,使得劳动合同在实施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如:不订立书面合同,劳动合同短期化等。当前,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迫切需要完善劳动合同制度。

一、坚持正确的原则

(一)不例外原则。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作为调整劳动关系的重要手段和机制,所有企业都应该实行,不能例外。不能认为只有经营状况好的企业才可以实行这一制度,经营状况不好的企业就不能实行。事实上,越是生产经营困难的企业,涉及职_工切身利益的问题越突出,遇到的劳动关系矛盾越尖锐,越需要通过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来调整劳动关系,化解矛盾,凝聚职工和经营者的力量,齐心协力搞好企业。当然,企业性质、规模和经营状况不同,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的具体内容、形式、范围和重点可以有所不同,适当灵活。在新建企业和小企业比较集中的地区、行业,可以推行区域性、行业性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

(二)平等协商原则。坚持平等协商与签订集体合同相协调,重在平等协商。平等协商是工会代表职工与企业围绕劳动关系问题进行广泛讨论、沟通协商的重要机制。平等协商的过程,就是劳动关系双方求同存异、逐步达成共识的过程。劳动关系的许多矛盾,就是通过双方的平等协商来解决的。集体合同是平等协商的结果,平等协商是签订集体合同的前提和基础。平等协商的水平决定着集体合同的质量。如果平等协商机制不健全,协商不充分,就不可能有高质量的集体合同。平等协商不仅是签订集体合同必经的法定程序,也是履行集体合同过程中处理发生的矛盾和遇到的问题的重要手段。因此,要充分认识平等协商的重要性,在调整劳动关系的全过程中都要抓好平等协商。必须明确:集体合同的条款,不经过平等协商,企业和职工都不能单方面修改或拒绝执行。

(三)重点突出原则。坚持把职工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实施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制度的重点,这是推行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能否取得实效的关键。如果职工群众最关心的劳动关系问题,协商中没有提出,集体合同没有涉及,合同条款看起来很多,但大多无关痛痒,这种合同不会起到调整劳动关系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作用,企业和职工也不会满意。因此,必须把坚持劳动标准与适应企业实际情况统一起来,立足企业的具体现实,把劳动关系中最重要、企业和职工最关心的问题,尤其是工资收入问题、社保问题等作为平等协商、集体合同的重点,并在协商过程中努力加以解决,在集体合同条款中加以具体体现,不断增强这一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完善劳动合同管理体系,加强劳动合同管理

协会管理制度篇10

关键词:国际民事诉讼;协议管辖;管辖协议

协议管辖,亦称合意管辖,是指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双方当事人通过协议将他们之间业已发生或可能会发生的涉外民商事争议,交付某国法院审理的管辖权制度。协议管辖是意思自治原则在国际民事诉讼领域的延伸和体现,已为当今世界各国所普遍接受和采用。

一、协议管辖制度在国际上的发展

协议管辖制度虽然最早可追溯至罗马法汇纂中的规定,但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并未得到各国的广泛认同和重视。不过,自20世纪中叶起,国际社会对协议管辖的态度开始发生变化。可见,协议管辖制度逐渐为各国所接受并最终在国际上得以确立,其实就是其自身优越性在国际社会逐步得到广泛认同的集中体现,是一种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随着时代的进步,各国间民商事交往与合作的日益密切以及科技的迅猛发展和商业实践的深刻变化,协议管辖原则在近年来也呈现出一些新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管辖协议的形式要件日益放宽

过于强调书面形式,很多时候并不利于国际民商事争议的妥善解决,无益于保护当事人的正当权益。因此,许多国家都主张对管辖协议的书面形式作扩大和灵活的解释。

(二)协议管辖的适用范围日益拓展

目前的发展趋势是,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打破陈规,逐渐将协议管辖原则广泛适用于身份、婚姻家庭、继承等原先被视为的领域。

(三)协议法院与案件之间的联系日遭淡化

比如,近年颁布的国际私法大都没有要求当事人必须选择与案件有联系的法院。

二、协议管辖制度运用的合理限制

采用协议管辖原则,承认当事人协商选择管辖法院的权利,实际等于将各国的国际民事管辖权交由当事人重新进行分配。但是,几乎所有国家都在采用协议管辖原则,充分尊重当事人自主选择管辖法院权利的同时,又对协议管辖原则的运用作出一定的限制,以维护本国的公共秩序和确保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从各国的立法和实践以及有关的国际条约来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协议管辖不得违反一国的公共秩序

几乎所有国家的立法和实践都表明,违反一国公共秩序的管辖协议是无效的、不能接受的和不可执行的。而不得对一国法院具有专属管辖权的争议进行协议管辖,也是出于维护该国公共秩序的考虑。对于属于本国专属管辖范围内的案件提交外国法院审理的管辖协议,各国均不承认其效力,也不执行外国法院依此协议行使管辖权所作出的判决。

(二)协议选择的法院不得存在重大的不方便

根据不方便法院原则,如果当事人选择的法院存在诉讼上严重的不方便,可以拒绝受理当事人的案件或中止已经开始的诉讼,而由当事人另向较方便的法院,因为不方便的法院审理案件会造成资源的浪费、诉讼的拖延,甚至会因取证困难、证据不充分而影响案件的公正判决。不方便法院的选定,本质上也有悖于当事人的真实意志。

(三)协议管辖不应与弱者保护原则相抵触

为实现实质意义上的公平,各国法律都对弱者利益给予加重的保护,这一精神在协议管辖原则上亦得到了体现。

(四)当事人在所选定的法院必须能获得有效的救济

当事人在协议选择的法院不能获得有效救济,管辖协议即为无效或无法执行。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基于两方面的原因:(1)所选择的法院不能有效地行使管辖权。(2)所选择法院不能给予公平的救济。此外,未订有明示的管辖协议的当事人之间,如果争议发生后一方当事人向一国法院提讼,另一方当事人出庭抗辩该法院的管辖权而非应诉答辩,不能被推定为在当事人之间达成了一项默示的管辖协议,因为被告的出庭并不构成对该法院管辖权的服从。

三、我国协议管辖制度的不足与完善

协议管辖制度在我国亦得到接受和采纳。然而,对比国际上有关协议管辖制度的一般立法与实践,特别是协议管辖制度在晚近新的发展趋势,我国的协议管辖制度显然还存在较多不足,有待进一步的完善和深化:

(一)在适用范围上可作进一步的拓展

对于协议管辖的适用范围,我国将其限定在涉外合同或者涉外财产权益纠纷,但是对于涉外合同纠纷应如何界定并不明确。而且,由于目前我国法律中存在允许“一事两诉”的制度弊端,在离婚诉讼中引入协议管辖制度,还可以有效地防止和减少“一事两诉”现象的产生。

(二)对管辖协议的形式可作进一步的简化和放宽

管辖协议作为一种特殊的合同,其形式亦应得到一定程度的简化和放宽,而无须固守传统的书面形式。

(三)应取消或放弃对协议法院与案件之间联系的要求

我国要求当事人必须协议选择与争议有实际联系的地点的法院,不仅与当今国际上主张漠视或淡化协议法院与案件之间的联系的发展趋势背道而驰,而且在实质上排除了更受当事人青睐和欢迎的却与案件无实际联系的中立法院或专业法院参与选择的可能,使当事人选择法院的范围大大缩小,为当事人就管辖法院的选择达成一致设置了不必要的障碍,从而也一定程度上妨碍了协议管辖制度优势的充分发挥。因此,要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协议管辖制度,须取消协议法院与案件之间联系上的要求。

(四)应对协议管辖制度的限制运用作出更为全面、合理的规定

我国关于协议管辖不得违反我国级别管辖和专属管辖的限制规定过于简单和粗疏,不足以保证协议管辖制度在合理范围内得到适当运用。为此,应明确规定公共秩序保留制度的限制,适当引入不方便法院原则,体现和贯彻弱者利益保护原则。此外,对于管辖协议的订立手段和方式亦应有所要求和控制;当事人能否在协议法院获得有效的救济亦是衡量管辖协议效力的一个重要因素。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