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厂统计员工作总结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05:45:12

电厂统计员工作总结篇1

【关键词】数据采集;现场总线;标准;故障诊断

背景

火电厂在近年来的不断的发展,大规模的建设,而降低火电厂的运行成本,在建设的时候采用有效的设计措施和施工方案,可以在电厂的实际运行时提高经济性。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在火电厂中具有丰富经验的热控专业人员提出,在电厂中加强使用控制系统的物理分散和功能分散性可以有效的提高电厂运行经济性。现场传统的DCS控制器的功能分散在实际的应用中对控制工程造价的降低效果不是很理想,而近年来,DCS控制器的功能不断的提高,控制系统的物理分散也不断的完善,从电厂中常用的远程i/o、远程控制站、电源柜、配电柜,在电厂中安装在智能采集前端,而通常电子设备之间分布性很散,距离大,尤其是集控楼之间。而如果采用DCS系统,就可以有效的降低安装设备的应用。目前通常的做法是对电厂主厂房进行布局,采用紧凑的布置,可以降低设备的用量,但是这样的做法,只能在小范围降低火电厂的建设成本,但是从实际经验看,只有对控制系统的优化,通过对i/o和控制功能的结合,就是使用现场总线技术,才是降低火电厂运行经济性的关键。

1.火电厂现场总线

目前的常规火力发电厂的机组热力和主厂房区域采用的是DCS系统,辅助系统通常使用pLC作为主要控制系统,电厂控制技术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在主厂房区域使用DCS控制系统,采用pLC作为其他辅助系统,近年来逐渐发展起来的发电厂实时监控系统(SiS)、发电厂信息管理系统(miS)以及辅助控制系统等,为总线的设计打下了厂级控制和管理的基础,同时性能优化、状态检修和故障诊断的管理和监控软件。现在的总线控制系统是双向通信、计算机、数字化的控制系统。通过对火电厂的数据采集和网络的相结合,实现双向通信的监控和控制,对电厂生产的每一个部分进行信息监控,使电厂实现网络化和数字化的管理,降低运行的成本,提高建设的经济性。

2.现场总线投运存在的应用

已经投运的山东莱城发电厂扩建工程3、4号机组采用德国西门子teLepeRm-Xp分散控制系统,400V及以下电动机配套西门子公司的SimoCoDe电动机控制保护设备,SimoCoDe电动机控制保护设备安装在开关柜中,每台机组共计83台电动机及电加热器通过pRoFiBUS现场总线与teLepeRm-Xp相连。目前发电厂已投入运行,现场总线系统运行基本稳定。

现场总线技术投运的实践来分析,pRoFiBUS总线技术在国内外发电厂中有过较多成功的应用,如德国的尼德豪森(niederaussem)发电厂、国内陕西杨凌热发电厂、山东龙口发电厂、河北三河发电厂、广安发电厂、国华宁海发电厂一期工程等。

现场总线技术应用在发电厂中根据生产过程各种控制信号的不同,各现场总线标准也需要对不同的控制场所有所调整,因此需要根据不同的工艺过程选择较合适的现场总线标准。两种总线标准相比而言,FF较适用于连续量控制(取代4~20ma模拟量),而pRoFiBUS较适用于离散量控制,但同时也适用于连续量控制。

3.现场总线技术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现场总线技术具有一系列的特点和诱人的优越性,尽管建设数字化和信息化电厂的呼声越来越高,但是对于存在多回路耦合的复杂控制,需要在不同网段间传输数据,就可能影响控制的实时性。如网段、设备分布设计不当,就可能影响到工艺系统及设备的安全运行,目前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1)能够支持现场总线标准的智能现场设备的规格和品种较少,针对电厂开发。

(2)现场总线标准种类很多,用户选择无所适从。

(3)现有电厂的基建模式。现在电厂控制设备的采购大多是由设计院编制设备规范书,由建设单位组织采购,也有一些设备由施工单位采购,还有的控制装置由主机厂配套或分包。这种设备的采购方式难以保证按照统一的总线标准供货。根据现在的实际情况,即使规范书中的技术条件十分明确,往往现场到货却是另一回事。不同的现场总线标准是不兼容的,结果花了钱却起不到效果。

(4)投资方、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甚至设计院的技术人员对现场总线技术缺乏深入的了解。现场总线是一个新型控制系统,作为现场总线应用的技术人员,尤其是设计院的热控设计人员如果还停留在对DCS的认识水平上是无法设计合理的现场总线控制系统,也不可能发挥现场总线的优势,甚至不能保证现场总线控制系统的正常工作。

(5)缺乏合理的设计周期。现在大多数电厂的工程设计周期被大大压缩,因此从设计院来讲能按常规方案完成设计已经是十分紧张。

4、总线技术的改进与创新

电厂现场总线的选择。前面已经讲述了,不可能采用一种总线解决所有的工业控制和过程控制。工业自动化控制包括电厂里的供水、燃料、输灰等,与电厂相近的石化行业和制造业采用现场总线技术的控制系统均具有成熟的经验。而在火力发电厂中使用的是传统的DCS,还有近年来逐步推行的FCS也就是现场总线控制系统,火力发电厂是一个技术密集型的高技术企业,为了提高生产的安全性和降低生产的效率,需要不断的在细节改进工艺和控制系统的智能化、数字化,使得运行人员在集控室的能尽可能多的掌握电厂的实际运行情况并对其进行控制和调整,以达到经济性和安全性运行的目的,这就需要现场总线技术的应用,同时在应用的时候还要不断的改进创新和完善。

提高前端数据采集的准确性,比如对电厂中温度的控制,可以使用热电阻和热电偶进行测量,像一次风机的马达线圈、包括引风机、送风机、发电机线圈、铁心、再热器金属壁温度等只用对其采集数字信号。在现场总线中使用智能的前端采集系统,对保护的测温点进行检测,之后将检测的数据送入支持现场总线协议的进口阀岛。可以有效的提高电厂的信息采集和传递水平,提高运行经济性。

电厂统计员工作总结篇2

关键词:电厂生产统计任务重要性对策

中图分类号:F2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5(a)-0197-01

显然,电力生产是基于用电需求而有机统整发电、配电和输电等环节,构建起的电力系统,相关环节都发挥了各自重要的作用,缺一不可。作为整个系统源头的电厂,要想实现现代化的科学管理,就必须将生产统计作为日常工作规划和安排的基础。就生产统计来说,可以帮助电厂企业建立机组运行台账,实现机组数据的录入。只有基于生产统计工作获得的数据,电厂企业才可以开展动态分析和静态分析,进而获得企业生产设备的运行规律,找出设备运行的薄弱环节和缺陷,并反馈给检修技术工作人员和企业的主管领导,总结出电厂生产的最佳运行模式,确保电厂能够持续和稳定的运作下去。

1电厂生产统计的主要任务

归纳而言,电厂生产统计的主要任务为:推动电厂企业基础管理工作的健全和完善,全面落实业务主管部门和上级统计部门安排的相关统计调查任务及各项统计报表,围绕企业生产经营指标的高效完成、经济效益有效提升的中心任务,对电厂企业的生产情况进行统计监督和统计分析,并起到统计信息咨询的重要功能。

2电厂生产统计的重要性

电厂企业使电力市场的重要组成要素,电厂企业经营生产的最终目标是在确保质量的基础上,实现自身效益的最大化,促进企业资产的升值,维护企业持续、健康和稳定的发展。通过下列数据公式:收入-成本=企业利润,可以发现,要想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必须基于节支和开源这两个主要途径。开源,也就是增加电厂企业的收入,在购电合同的基础上,电厂企业最大限度的生产电力,从而生产出更多的上网电量,获得尽可能多的经济效益。显然,由于阶梯电价问题,导致必须重视电量结构,为了有效增加电厂的经济效益,不能没有计划的生产电力。因此,电厂必须重视生产统计工作,开展科学合理的设备管理,对设备运行和企业的工作安排予以合理的调整,从而实现电量结构的有效优化,最终实现谷段少发、峰段多发的工作目标,最大限度的优化电厂企业生产电力的平均电价。从而使电厂企业通过电力结构优化和电量增发来实现自身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所谓节支,即重视和强化成本管理,尽量避免浪费和不必要的支出项目,利用节能降耗措施,满足国家的同网、同质、同价的竞争要求,减轻企业市场竞争的压力。而电厂生产统计能够科学和实时的发现电厂企业生产经营环节中的弊端、缺陷和问题,可以为电厂管理者提供管理所必须的数据和资料,从而使电厂能够有效减少自身的非必要成本,利用尽可能小的成本来换取最大的经济收益。

在电厂日常经营生产过程中经常提及增收节支的重要性,但是真正作到的企业的数量屈指可数。现阶段之所以没有暴露出激烈的矛盾,主要原因在于当前电力市场还处于绝对垄断的环境之下,还没有引入和放开市场竞争。一旦电厂企业直接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就不可避免的会使电厂面临突出的成本问题。由于成本+利润=电量×电价,一旦电厂生产成本过高,则会相应的抬高电厂企业的电价,有可能导致电力无法上网,最终使企业无法产生经济效益。总的来说,科学细致的开展电厂日常经营生产的管理工作是落实增收节支的重要途径,显然电厂生产统计在该过程中能够发挥明显的作用和功能,从设备运行状态监测、设备检修到运行方式调整,从资金运营到科技更改,都需要涉及到电厂的方方面面,要想科学合理的进行管理,就必须依赖生产统计所提供的资料和数据。

对于电厂来说,生产统计具备了监督、咨询和信息等主要功能。通过生产统计,能够详细和全面的获得电厂企业的当前动态数据以及历史数据资料,使电厂在面对动态变化的燃料市场以及电力市场时,可以系统、全面、及时和准确的为电厂管理者提供燃料消耗、燃料供应、机组运行状况、电价和上网电量等诸多重要信息,这也是电厂生产统计的优势和强项。需要注意的是,电厂生产统计一定不要简单的停留在对数据的低层次加工之上,这无法充分展示电厂生产统计的重要性和显著优势。因此,电厂生产统计还应当具备监督功能和咨询功能。也就是要基于现代统计学理论和电厂相关资料数据的基础上,对电厂日常经营生产过程中的一般规律予以总结,推动生产统计的多样化和高层次进程。

3加强电厂生产统计工作的相关措施和对策

(1)结合电厂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推动电厂生产统计工作的开展。在不久的将来,电厂企业将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电厂生产统计工作应当立足于服务电厂的基础之上,贴合电厂实际和工作安排构建和完善出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一定要全面体现企业的竞争实力、技术实力和经济实力,起到为电厂企业生产技术管理和经济管理服务的目的。细而言之,电厂生产统计一定要涵盖电厂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方方面面,具体应当涵盖以下方面:①电厂的电能质量、发电设备可靠性、安全生产性、电厂发电量、上网电量、供电量、厂用电率、煤耗等相关指标;②电厂面临的内外部环境以及生产形势等;③电厂生产过程中的各项成本数据及利润数据;④结合上述几个指标构建得到的固定分析模型。

(2)强化生产统计分析工作。在电厂日常经营生产活动中,管理者为了更好的了解和掌握电厂当前的运行现状,依赖于直观的数据报表和简洁的数据分析。所以,电厂生产统计要在数据认真、实时统计的基础上,发现电厂生产环节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电厂领导提供科学管理的依据,以便采取对策更具针对性和有效性。只有严格的落实了电厂生产统计工作,才能从根本上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才能够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

(3)重视生产统计工作的人才队伍培养,有效增强统计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首先,必须要进行思想观念上的转变,从思想认识层面提高对电厂生产统计工作的重视程度。其次,必须提高电厂统计工作人员的敏感性和工作责任感,让他们形成企业生产和发展依赖客观详实的统计数据的意识。最后,要强化业务培训,引导统计工作人员学习现代统计理论、预测方法和分析方法、电厂生产管理知识、现代经济学知识、财务管理知识以及计算机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参考文献

[1]王萍.生产统计在安全生产中的作用[J].科技风,2013(24).

[2]顾艳.生产经营统计数据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及作用[J].中国市场,2011(27).

电厂统计员工作总结篇3

一、原监控系统运行情况

原监控系统投运以来,设备经过近10多年的运行,已进入故障频发期,同时由于计算机产品更新换代较快以及兼容性问题,导致备品备件难以购买。存在以下问题:(1)通信机经常发生通信中断故障;(2)与中调数据通信经常发生中断;(3)上下位机及公用LCU通信经常中断;(4)LCU主备切换后不能正常工作;(5)下位机程序经常发生死机现象,运行人员无法操作;(6)通信装置故障频繁,不能及时采集实时数据(7)对外通信扩展不方便,许多外部设备的信息无法采集到pLC中。整个系统的开放性和扩展性不强。系统的保护、励磁、调速器、辅机控制系统与监控系统的连接通过硬件信号回路,没有提供标准的通信口和通信协议。(8)随着外部控制设备的更新改造,所需测控点数增加,原有配置已无法满足要求。(9)aGC/aVC响应速度慢,不能满足调度要求。(10)当地显示界面即一体化工控机故障率比较高。(11)设备和自动化元器件老化、过时。

二、监控系统设计原则

2.1全厂综合自动化本着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经济实用的原则,按计算机监控系统为主的指导思想进行总体设计和系统配置。系统投运后可满足“无人值班”(少人值守)的要求。

2.2系统采用先进、成熟的全分布式开放系统。软硬件安全可靠,能在水电厂环境下长期连续安全运行。

2.3计算机监控系统高度可靠,各项技术性能指标满足部颁DL/t578-95《水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基本技术条件》的要求,并且与计算机技术当前的发展水平相适应。

2.4系统配置和设备造型符合计算机技术发展迅速的特点,既便于功能和硬件设备的扩充。

2.5软件采用模块化、结构化的设计,使监控系统更适应功能的增加和规模的扩充。

2.6人机接口功能强,操作方便,显示的画面和打印的文件清晰醒目。

2.7系统具有与青海省调计算机系统进行数据通讯的功能,实现调度四遥功能和aGC/aVC功能。

2.8系统具有与微机励磁、微机调速和微机保护管理机等智能装置的通信功能。

2.9实时性好,抗干扰能力强。

三、系统结构及特点

3.1系统结构

监控系统可分为主控级和现地单元级。主控级设有2个主计算机兼操作员工作站、1个工程师工作站和2个远动工作站、1台厂内通信工作站、1台打印机及历史数据服务器、1台语音报警计算机,以及配套的设备。主控级除完成电厂的监视控制外,还可实现与电力调度系统、模拟屏等的通信,是整个电厂的控制核心。

1.主控级计算机兼操作员工作站

主控计算机兼操作员工作站包括对整个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的管理,aGC、aVC计算和处理,数据库管理,综合计算功能,各图表、曲线的生成,事故故障信号的分析处理等。同时供运行值班人员和值长使用,具有图形显示、全厂运行监视和控制功能、发操作控制命令、设定与变更工作方式等功能。

2.工程师工作站

工程师工作站用于修改定值,增加和修改数据库、画面和报表,并可作一定的软件开发及维护工作。工程师工作站还可以进行运行人员和操作及维护等培训工作。

3.远动工作站

系统共配置2套远动工作站,相互冗余热备,负责与省调度远动通信,每套远动工作站均为两个通信接口,分别对应光纤通道与载波通道,当光纤通道发生故障时,远动工作站能自动切换至载波通道。每套远动工作站提供8个异步串行通讯口,并配置2个调制解调器。

4.厂内通信工作站

系统配置1套厂内通信工作站,完成与厂内其它系统如水情测报、miS系统智能模拟屏等的通信工作,厂内通信工作站同时提供8个异步串行通讯口。

5.打印机及历史数据服务器

系统配置1套打印及历史数据服务器,用以对电厂级各打印机的管理及历史数据库的管理。

6.语音报警工作站

系统配置1套语音报警工作站,用于当监控对象发生事故或故障时,发出报警音响,语音报警和显示信息,并能自动起动自动呼叫系统,向远方责任人员发出信号等。

7.网络

所有计算机及pLC都按ieee802.3ethernet标准联成冗余网络,网络设备采用高档CiSCo100m光纤网络交换机。每个网络节点的通讯传输速率均为100mbps,介质为光纤。

8.时钟同步系统

采用GpS卫星时钟系统对监控系统的主控级计算机和现地控制单元(LCU)进行时钟同步。

9.语音系统

采用两个扬声器组成的语音辅助事故报警器,接收语音报警工作站多媒体语音源的驱动,将系统发生的事故等信号通过预先录制的普通话播放出来。

10.设备

系统各工作站均配置一套光刻录机,供备份数据信息等。

11.LCU

LCU共6套,包括:机组LCU4套,开关站LCU1套,公用LCU1套。厂用电及控制电源单独设备一套pLC,以现场总线方式挂在公用LCU上,LCU主要完成对各生对象的数据采集及监控功能,其设计能保证当它与上位机系统脱离后仍能在当地实现对有关设备的监视和控制功能。

3.2系统特点

1、采用全分布式开放系统结构,主控计算机、操作员工作站、工程师工作站等都使用符合开放系统国际标准的UniX操作系统,网络软件为tCp/ip、工作站图形系统符合X-window标准。上述各计算机及LCU-CpU或pLC都可直接接入网络,获得高速通讯和共享资源的能力。

2、网络上接入的每一设备都具有自己特定的功能,实现功能的分布。既保证了某一设备故障只影响局部功能,又利于今后功能的扩充和分批投运。

3、系统先进、可靠。冗余化的设计和开放式系统结构,使系统既可靠实用、又便于扩充,整个系统性能价格比高。

4、LCU采用高档pLC模件,使系统的可靠性和可维护性大大提高。

5、监控系统配有远程诊断的功能

四、系统功能

4.1数据采集和处理

1、模拟量的采集与处理

模拟量分为电气模拟量、非电气模拟量及温度量。

2、开关量的采集

开关采集包括事件顺序记录(Soe)型开关量和普通型开关量两种。

3、脉冲量采集与处理

脉冲量主要指来自脉冲电度表的有功电度及无功电度等,即时采集。

4、数字量采集与处理

数字量信号主要指水位等BCD码输入量。采用多点开关量并行采集,然后转换为相应模拟量数值。

5、测点数值及状态的人工设定

4.2安全监视及事件报警

1、全厂运行实时监视。2、参数越限报警记录。3、事故顺序记录。4、故障及状变显示记录。5、事故记忆。6、温度检测。7、语音报警。

4.3电厂运行指导

1、开、停机过程监视。2、电站一次设备操作指导。3、厂用电系统操作指导。4、事故和故障处理指导。

五、结束语

电厂统计员工作总结篇4

关键词分布式计算机监测系统;数据处理;网络运行

中图分类号:tp27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7597(2013)20-0099-01

目前我国许多大型火电厂的大型机组都采用国外的DCS系统,这种系统的费用十分高昂,一些规模在100mw的中小型机组根本不适用,这些中小型机组一般都是采用仪表监测的办法,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占用了许多人力资源。使用计算机对机组的开关信息量等信息进行采集,可以取代部分以前的仪表,大大缩小监测人员的监视圈,并且使用计算机进行数据统计要比其他的常规仪表更加便捷、直观和集中,可以有效提高监测工作的时效性和可靠性。目前已经有一些中小型的火电机组开始使用分布式计算机监测系统了。

1分布式计算机监测系统的软件设计

对于分布式计算机监测系统的软件设计可以采用windowsnt为开发平台,为了保证软件的安全可靠性,发挥汇编语言的实时性和高级语言的运算力的优点,将二者有机的结合,要选取mSVB5.0与8088两种语言的混编程序。在具体工作中,使用汇编语言的子程序进行数据采集与通信的工作,使用高级语言来完成上机位的信息显示、数据处理和打印的工作。整个软件主要由以下四部分组成。

1.1网络的初始化程序

网络的初始化程序主要是对整个监控网络的设备进行任务初始化,通过设置网络、网卡、与采集前端机的工作方法,设定网卡是否允许越线中断、事件中断和自动查询前端等功能,选择适当的网络工作方式。赋予各个主机的操作权限,确定其工作的模式,设定前端采集机的工作模式、周期及通道。

1.2数据的收集程序

数据的收集程序主要采取现场采样的方法,在采集站进行工作。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信号主要有模拟量与数字量两种。数字量涵盖开关量与脉冲量两种数据。对于不同时刻的检测点设计成为相对应的数据采集软件,从相关的设备中进行数据采集,对信息进行组织,变成可供传送的信息资源。

1.3系统的通信程序

在整个计算机的检测系统的数据通信功能是由数据的传送和接受量大模块组成的,这实际上就是单片机之间的通信。在系统中上位机会向通信适配卡指令,收集采集站传输出来的数据,以供上位机的随时使用。

1.4数据信息处理与管理程序

数据信息处理和管理程序的功能是通过数据获取程序和组态管理程序构成的。其中数据获取程序的功能是通过调用网卡设备的驱动程序,收集下位机的数据采集信息,同时采用动态数据交换的方法实现的,把获得的数据传输给管理程序。组态管理程序的组成包括:数据库组态、流程画面的组态以及前期数据库组态构成的。通过这样一个程序完成系统数据的存储、显示、打印、警告、分析计算等功能。其中数据存储包含对实时数据、报表数据、警示数据的存储;显示部分是对当前的运行数据和历史数据进行显示;用户的展示界面使用DDS工具,提供简洁的功能键使用提示,提示的内容包括:图号的切换以及站号的变换等内容。

2系统各种功能的实现

2.1检测系统功能实现的作用

分布式计算机监测系统具有多项功能,通过系统功能的实现为火电厂的工作提供了很大便利,检测系统通过对下位机收集数据的采集、整理和显示,方便工作人员了解电厂设备的实时工作状况,在一台计算机上就可以了解电厂整个运营状况,不必再奔波于各类仪表中,而且检测系统还具有警示作用,为工作人员发现问题提供参考。

2.2分布式计算机监测系统的功能

1)数据的显示:通过对所有设备的实时数据趋势的显示、前期数据的显示,呈现出数据棒状图和流程图,方便工作人员对电厂设备运行状态的了解。

2)数据的查询:系统具有较强的信息存储功能,可以对历史上收集的各类运行信息进行存储,工作人员可以查询相应信息,为工作提供参考。

3)打印报表:系统提供信息的打印功能,包括:系统的警告记录、值班信息、燃煤消耗量、发电量等报表的调去和打印。

4)人工输入:为了满足一些工作的要求,系统提供相应的人工数据服务。

5)在线分析:系统通过对下属子系统上传数据的计算整理,为工作人员提供火电厂的发电量分析、煤的能源消耗量分析、存在事故风险分析等服务,提高管理人员对电厂生产状况的掌控能力。

6)权限划定:为了更好的明确职责,方便管理。在系统中会对不同的工作站设定不同权限,由电厂工程师和管理人员负责系统综合高级操作,其他分站的工作人员只负责常规的设备检测与维护。不同的操作站需要不同的登录密码,这样就使系统管理更加明确。

7)与上级管理系统相连接,进行实时的信息传递。

3系统的内部通信技术

分布式计算机监测系统的通信技术是一个多主机的网络构成,主机与主机之间的通信完全在网络的总线上进行。主机的运行方式主要分为:只讲式、听讲式与只听式。为了使主机之间实现信息共享,可以设置备用主机,所有的主机都可以获得本机前端机的数据,也可以获得其他主机前端机的数据,采用听讲结合的方式,每个主机都有占用总线获取信息的权利。整个网络的运行模式包括:主从运行模式和循环运行模式两种。因为电厂内的主机数量一般不会很多,所以在循环模式下各主机使用总线的机会是均等的,这为主机及时接收前端机传递过来的信息提供了方便,使主机能够对信息数据进行及时的处理和显示。

4总结

分布式计算机监测系统是一项复杂的工程,需要大量的信息技术支持,在整个网络中各个子系统对火电厂的设备运行情况、发电量、燃煤消耗量以及安全指数进行检测,通过前端机向系统主机传递各类数据,工作人员通过主机可以实现对整个电网运营情况的把控。系统提供的信息存储和调取、打印功能方便了工作人员对电厂不同时期运行状况的综合分析。总之,分布式计算机监测系统对加强火电厂的管理、提高人员工作效率起到了重要作用。

电厂统计员工作总结篇5

由于底吹炉在4月15日突发锅炉爆管漏水情况,总厂立即采取紧急转炉措施,并将情况及时向公司领导汇报。公司经慎重研究,决定进入年度停产检修。总厂紧紧围绕公司下发的《关于总厂底吹炉系统年度停产检修工作安排》文件精神,组织和发动相关车间、部门按计划、步骤全面展开年度检修工作,现将此次停产检修情况总结如下:

一、   检修的基本情况:

本次年度停产检修以底吹炉及余热锅炉为主线,共涉及三个车间66个检修及改造项目(底吹炉32个,硫酸车间18个,动力车间16个)。其中:改造项目主要有增加锅炉三烟室155㎡对流管束、锅炉爆破清灰、底吹炉虹吸道和铅包改进、电收尘增加热风吹扫、底吹炉岗位收尘系统改造等7项;大的检修项目有:更换2#皮带、底吹炉更换氧枪区内衬耐火砖、电收尘95瓷柱和第三层分布板更换、配料抓斗行车轨道校正和凸轮控制器检修、铸渣机轨道与升降机构更换及首尾不同轴校正、硫酸电除雾清洗检查和转化器五层触媒更换、板式换热器清洗、污酸处理厂房地面防腐、污酸站电缆线改道、空分制氧系统检修维护等10项。检修时间从4月16日开始,到5月17日实现底吹炉点火烤炉,5月23日投底铅,基本完成了此次检修的任务。但在投料的过程中出现氧枪堵塞及转炉过程中挂损8根直升烟道弯管,后经氮氧管道清理吹扫及更换弯管,于5月28日恢复正常生产,至今整个系统生产正常,创造了连续生产35天未转炉的历史最高纪录,平均日产粗铅近90吨,基本达到了此次年度检修的目的。

二、   检修取得的成绩和收获:

这次年度检修具有突发性、时间长、任务重、覆盖面广、参与人员多等特点。总厂在公司领导的正确指挥下,带领车间及广大员工按照既定的目标和计划,克服诸多困难,发扬吃苦耐劳、连续作战的精神,众志成城、团结协作,最终完成了此次检修任务,基本达到了预期目的。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及个方面。

1、公司领导高度重视,检修管理人员以厂为家,全身心投入。

此次检修得到了公司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指导,为此公司作了周密的部署和详细的安排,召开了检修专题会,并下发了《关于总厂底吹炉系统年度停产检修工作安排》的通知,明确了检修组织领导机构和检修计划安排及进度。特别是在检修攻坚扫尾阶段,总经理亲自挂帅,分派了工作组进驻总厂现场办公,指导协调解决问题,给予了总厂检修团队极大的鼓舞。总厂检修管理人员日夜奋战在检修现场,督促检修质量和进度,出现问题集思广益,一起研究解决,各车间钳电工在总厂的统一指挥下,相互支援、协同作战,体现了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很多车间领导和管理人员在此期间放弃了正常的休息时间,吃住在厂里,将全身心都投入到检修工作中,表现出较强的工作责任心和主人翁精神,为检修任务的完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部分车间、项目检修组织得力,按期、保质完成检修任务。

此次检修由于涉及三大车间66个项目,任务十分艰巨。总厂在公司下发的停产检修工作安排通知的基础上做了更具体的安排和部署。组织动员各检修车间全力以赴,按时、按期、安全、保质完成各项检修任务,力争尽早恢复生产。各车间积极行动,按照计划有条不紊的开展检修工作。特别是动力车间制氧站,在检修项目的确定、备件的准备、技术方案和人员的准备等方面都提前做了细致的安排,并且在开车过程中发现氧压上不来时,及时组织技术力量进行分析判断,找到了吹扫时存在的“死角”,及时解决了问题,在预定的时间内完成了全部检修任务,于5月21日17:00正式输送氧气,保证了底吹炉的生产需要。硫酸车间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紧扣公司及厂部做出的检修计划要求,积极组织员工加班加点,顺利的完成了18个检修项目,在5月19日14:18实现转化系统升温,于5月21日20:00具备接气条件,满足了底吹炉投料的需要。底吹炉的许多子项目如:2#皮带更换、铸渣机检修、岗位收尘系统改造、抓斗行车检修等都按期、按计划完成。

 3、积累了大量的宝贵经验。

此次检修虽然事先有详细周密的计划,对大量的问题做了前期的预判和相应的对策,但在检修过程中还是发现了许多新问题。如制氧系统在解体空压机过程中,发现机内存留一块钢板,几个轴瓦已经磨损十分严重,如不及时停机检修,将有可能导致整个空压机报废,其损失及后果将不堪设想;氧气站在检修完成后开车积液过程中,借助外单位技术力量,大胆的尝试开阀积液这一新的操作方法,结果使送氧时间提前了10个小时左右,节约了电费;底吹炉在检修完成后首次投料发现氧枪堵塞,对管道进行了全面的清理吹扫,发现了止回阀过滤网已经破损,失去虑渣的作用,同时还发现主氧管有一处开裂漏气现象,使得这些问题都及时得到了解决。

4、各改造、检修项目经投产检验效果良好,生产稳定。

从5月28日正式投产至今,各检修、改造项目运行稳定,效果理想。经检修后的余热锅炉压力、温度一切正常;增加的爆破清灰收效良好,解决了锅炉积灰易堵塞的老难题;岗位收尘系统的改造使岗位冒烟现象得到了很大的改善,特别是渣口,几乎杜绝了冒烟现象;铸渣机经轨道更换和首尾同轴的调整,运行十分顺畅,故障维修率急剧下降;电收尘分布板的更换、一号电场的恢复使收尘效果大大改善,尾气的粉尘含量大大降低;空分制氧系统自开车运行以来一切正常稳定;底吹炉已经连续运行35天未转炉,创造了历史最高纪录......总之,经过近一个月的生产检验证明,此次检修效果是显著的,结果是成功的。

三、检修存在的问题:

此次检修最大的问题是未按照公司规定进度计划完成,比计划时间延后了10天。导致未按计划完成的原因,归结起来主要有客观、主观两方面的原因。

(一)、客观方面原因分析:

1、底吹炉突然暴管事故紧急停炉,进入年度停产检修,使得准备作有些措手不及,从检修项目、检修施工队伍组织、检修方案与技术、备件材料准备难以满足临时要求。但时间安排还是按照年初的计划30天。

2、施工队伍进场不及时。

(1)锅炉改造厂家施工进场滞后,且施工人员力量不够。从4月15日停炉通知厂家,到17日还只来了1人,21日,在公司领导与厂家领导联系下,厂家才增派3人,现场焊工只有2人,到4月25日再增派了4名安装工,5月12日管子焊好后,扁钢没有焊就只留1个焊工了,导致后来焊扁钢无法按计划时间焊完。

(2)电收尘检修到5月17日才进场,还是在总厂领导多次催促厂家,在公司领导出面催促下才到现场。

3、底吹炉炉结过厚,打炉结非常困难。因是暴水管而突然停炉的,停炉程序不可能按照正常停炉操作规程进行,使得炉内渣没有放出,炉结厚达1.5米左右。

4、5月中上旬连续几天下雨,5月11日中午全厂停电4小时,影响主线项目锅炉改造施工。

5、锅炉、电收尘检修项目和任务增加,材料临时申报,采购一时进不来。

(1)锅炉钢管备货少了,联系厂家临时快运发过来,采购部同时采购;8根弯管临时找加工厂家加工,先到资兴,没有此次规格的弯管机器,后多处转辗打听才找到铁路锅炉厂加工好;

(2)电收尘备件到要开炉的前一周才到齐货;

(3)铸渣机变频电机和减速机到20日才到货,没有时间进行更换了。

6、维修人员严重不足,正常维修人员定员9人,实际加从其它岗位临时调派2人充当维修工外,总共还只有7人(机修共只有5人),停产检修任务多,就显得严重不足。

  (二)、主管原因分析:

1、计划性不强,准备工作不足。

从2010年11月份就开始准备2011年元月份年度停产检修工作计划,总经理办公会、公司调度会决议中,强调检修工作要从项目梳理、技术方案、施工队伍、备品备件、材料、组织分工等方面准备好,但计划从2011年1月份,修改到4月底,结果4月15日爆发锅炉暴管施工而停炉。显得准备工作不充分。

2、对困难估计不足,过于乐观。

(1)打炉结时间总厂开始计划7~10天,结果从4月19日开始打到5月10日才结束,共花了21天时间,耽误了更换内衬时间,也就耽误烤炉时间。

(2)锅炉管的损坏比预计的要严重得多,工作量增大,而施工人员不足,材料准备不足。

(3)电收尘原计划只检修分布板,厂家到停产中期才来检查,增加了热风吹扫,时间来得晚,还要临时备材料。

3、部分项目负责人组织工作不严密,措施不力。

(1)锅炉检修人手不够时,没有想更多的办法增加人手。在锅炉试压后,过分听信厂家的意见,锅炉管之间的扁钢没有密焊厂家维修人员就撤离了,以至5月23日复产时锅炉多处漏烟气。在锅炉水冷壁弯管被刮擦漏水停炉抢修时,也没有加派人手补焊。到再次开炉过程氧枪堵而停炉处理时,才安排6名焊工进行焊补。

(2)在爆破清灰装置按装过程中,关键施工环节责任人现场监督不够,把关不严,以至从氮气主管接口焊渣没有清出来,多次清扫管道才查到该问题,耽误有效处理时间。

(3)打炉结时间大大超过预期时间后,没有采取有效(激励)措施,以至打炉结时间长达21天,耽误了筑炉和烤炉时间。

(4)项目负责人责任意识和质量意识不强,抓不到关键点。底吹炉本身打炉炉结就耽误了较多的时间,在砌筑虹吸道的过程中,没有进行全过程质量跟踪把关,开始砌筑时有人发现用错了砖,跟当时现场施工队的人说了一声后,就没有人去落实,以至到第二天上午基本砌筑完了才发现仍然在继续。后来又只得返工,耽误了时间。

(5)没有严格的检查验收程序。

相当部分项目在完工后没有进行严格的验收,以至失去了正常的检修管理秩序从而造成不良后果。安装爆破清灰装置割焊动了氮气管焊渣没有清理,导致22日开炉时就堵氧枪。安装锅炉水冷壁管尺寸不对,导致处理氧枪堵转炉时,挂坏8根锅炉钢管,抢修了4天。

4、检修组织经验不足。

(1)梳理的检修项目基本上是2010年11月准备的,就再没有进行系统的梳理,没有按照正规的管理流程上报公司进行审批。特别是流程设备上的改造,公司监管力度不够。以至检修过程临时增加了检修和改造项目。

(2)氧气、氮气管道按照其他厂家经验,在停产检修后复产前是要进行管网吹扫的,吹扫只用了2个小时),并且没有对管道进行敲打。都没有注意到氮气、氧气管的阀门上还有过滤网,也就没有拆开过滤网清理,走了弯路耽误了时间。

(3)管道割焊的焊渣是应该及时清理的,避免焊渣堵管道。但在安装爆破清灰装置接气源氮气管施工时就没有注意此事。锅炉水管要求更严格,厂家在对锅炉弯管抢修时,公司管理人员巡视时发现,大量的焊渣留在管道内,问到厂家施工人员还说没有事,不及时处理,肯定将堵塞锅炉排污管。

四、值得今后改进和总结的经验

1.加强设备管理的组织建设工作。

要建立公司、厂部、车间三级设备管理的组织网络,公司级的设备管理,目前应以技术工程部为核心,宏观规划布局设备的基础管理工作,在设备的日常点检、巡检、维护保养、计划检修、特种设备、维修费用控制、备品备件等方面的管理等进行系统的策划与提升,要达到各级设备管理的责任明确、系统管理力制度体系健全并运行有效、设备事故与故障率不断降低、满足生产需求的目的。

目前这些工作还处于较低级的阶段,基础管理工作平台比较薄弱,表现的设备故障率也比较高、临时抢修的项目多,检修的质量也不是很理想,设备技术管理指标体系还没有建立,这都需要公司设备归口管理部门牵头加强做好组织建设工作。

2.转变设备管理观念。

要逐步改变重抢修轻预防检修和计划检修的思想。设备检修要象生产任务一样,建立设备月检修计划,最大可能减少临时性抢修,以充分保障生产的稳定性,尽可能降低设备对生产成本的影响。

3.加强系统设备的年度检修的的管理。

(1)年度系统停产检修应建立预算管理模式,对项目计划、费用控制等都要进行规范管理。

(2)要从设备检修项目的计划、备品备件和检修材料的准备、施工队伍和施工方案的准备、施工过程的进度和质量监督控制、交付生产前的试车验收、检修资料等各个环节的管理都要有层次的设备管理责任人,并制定设备管理考核经济责任制,严格按制度进行考核。

底吹炉的年度检修是从2010年10月份就开始做计划的,计划是想2011年的元月份检修后过春节,由于公司经营策略的调整,修改到4月底进行,但这次检修尽管是突发事故提前进入检修,但离4月底也只有半个月的时间,但系统检修的项目不是很清晰、以至临时增加的项目比较多,材料准备不及时,临时采购的比较多,工作比较被动。象热风改造、铸渣机增速改造等项目都没有按照公司规定经过专业部门进行审核的,就显得没有秩序不健康,影响正常检修进度。

4.加强设备维修与设备管理基本技能和责任感的培训。

   从检修时间的延期的原因分析,出现虹吸道砖砌错、开炉氧枪堵塞、转炉挂坏锅炉水冷壁管、一级电除雾检修后不能正常运行,这些项目问题体现在有的的责任没有到位,有的是我们的技术与管理水平不够,因此,要加强设备培训。建立公司、总厂设备管理组织机构,建立设备月工作列会制度,有利于设备基础管理的提升和设备问题的协调。

5.加强设备资料的管理。

目前设备的资料管理几乎还是空白,体现设备采购进厂后,说明书等资料没有人签收归口存档管理;设备检修基本没有记录,维修运行记录没有妥善的管理;项目建设的设备资料、大修和改造的验收资料等都没有较好的归档管理;设备事故基本上没有分析会制度,资料就更加没有,不利今后设备的精细管理。一旦经手的技术管理人员或维修人员离职,就很容易造成资料遗失。这些工作都需要各责任单位安排责任人进行归口、归档管理。

2011年的检修工作已经落下帷幕,我们面对的是下半年艰巨的生产任务,我们将以此次检修为契机,充分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发扬成绩、改进不足,努力提高工作水平。我们有理由有信心,在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的正确领导下,在陈明辉厂长的直接代领下,总厂全体员工将振奋精神、团结拼搏、以昂扬的斗志,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努力实现全年生产目标,将总厂各项工作推向新的高度!

 

                         综合回收总厂

电厂统计员工作总结篇6

关键词:KKS;电厂标识系统;数字化电厂

前言

目前,数字化电厂理念日益深入发电企业,信息技术与电力生产的应用结合对于提高电厂的生产效率、运行安全、管理水平等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此前提下,发电企业必须在设计、建设、经营各个阶段采用统一的编码规则来描述各类系统、设备、部件,从而使规划设计阶段生成的信息资源能够应用于后续的工程建设、经营管理过程中,在设备整个生命周期中都能采用先进的管理思想和现代信息技术使其处于受控状态,建成一个数字化电厂。广州珠江天然气发电有限公司(以下称展能电厂)从项目筹建时就引入了KKS编码系统,在设计、安装、调试、运营各个环节以KKS编码为基础实施了设备挂牌、信息系统建设等一系列工作。本文将基于展能电厂的经验,初步探讨以KKS编码为基础建设数字化电厂的编码系统基础。

编码标准的应用情况和选择

主要的编码标准和国内的应用情况

目前,国际上并无统一的电厂编码标准,常见的有:由德国VGB技术委员会编写的KKS编码、由英国GeC公司定义的CCC(CommonCoreCode)编码、法国电力公司提供的eDF编码、美国BeChtel公司在1997年公布的SDn(StandardDocumentnumbering)编码、意大利的eam编码、法国aLStom公司提供现场装置编码,等等。

早在20多年前,电力行业就了设备可靠性统计编码和设备事故统计编码2种编码,但这2种编码仅限于满足行业统计部门的数据统计要求,不能满足电力设计院、发电厂的要求,所以后来各电力设计院、发电厂分别引入了国际上通用的编码系统,如华能大连电厂、华能岳阳电厂使用了英国的CCC编码,大亚湾和岭澳核电厂使用了法国的eDF编码等等。在1998年后,各大电力设计院和发电集团陆续开始推广采用KKS编码,KKS编码逐渐成为事实上的行业编码标准。

虽然国内电力行业应用KKS编码多年,但是由于KKS编码体系中有一些执行较为灵活的弱规则,不同单位会存在不同的理解和约定,造成差异,影响编码的可读性。针对这些问题和设计院、发电厂的需要,2005年12月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公司联合各发电集团公司编制了《电厂标识系统编码规定》,以KKS编码体系为基础,根据国内电力行业的应用实践对原有KKS编码体系中的弱规则进行了强化,并在此基础上对实施过程中需要定义的内容做了进一步约定,使电厂的标识更加规范统一。

编码标准的选择

编码标准的选择主要考虑几个方面。

编码的信息表达完整规范,具有唯一性。

符合国内外有关标准,国际应用广泛,易于对外接轨,在国内有一定的使用基础和应用实例,为电力行业大多数单位接受。

有严格的编码规则,有专门的技术管理机构,并有良好的可扩展性以适应新技术的发展。

非基于某一特定语种的编码,易于学习掌握,具备应用计算机进行处理的能力,方便输入和检索。

根据以上4点因素考虑,KKS编码系统满足了各方面的要求,无疑是编码标准的首选。结合上述国内KKS编码的应用情况,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建议遵循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公司的《电厂标识系统编码规定》。

KKS编码结构和规则简介

KKS编码由相关工艺码、安装位置码、地点场所码组成,根据不同的专业、系统类别和设备类别进行编码。相关工艺码描述标识对象所在系统的工艺特征;安装位置码描述电气、仪控设备在盘柜中的安装位置特征;地点场所码描述设备所在建筑标识物中的位置以及建筑标识物本身的特征。具体的KKS码由上面三类码中的相关工艺码、安装位置码、地点场所码之一单独组成,或由其中二者或三者组合而成。三种代码类型用相同的标识方法分成4或3层,其名称与格式如下:

分类层次0层1层2层3层

相关工艺码=全厂系统组代码设备组代码元件组代码

安装位置码+全厂安装单元代码安装空间代码

地点场所码+全厂建(构)筑物代码房间代码

KKS编码在数字化电厂中的应用

在信息系统中的应用

数字化电厂目前尚无明确的定义,但一般认为是基于数据库和计算机网络支持的,具有控制层、管控结合层和辅助管理决策层3个层次的信息系统。

控制层直接与生产设备关联,提供设备的运行实时信息及状况,如展能电厂的机组离散控制系统DCS、9Fa燃机机岛控制系统markVi、电气网络控制系统nCS、分布式电气控制系统FeCS等。KKS编码在这些控制系统中既可标识某一系统设备或元件,也可标识一个逻辑点、一条报警信息。作为基础数据,应该在这些控制系统安装调试前完成编码清册,统一导入。

管控结合层,即厂级监控信息系统(SiS),是管理和控制之间的桥梁,完成厂级生产过程的监控,对机组性能进行分析和优化,为控制层提供操作指导,同时为辅助管理决策层提供所需的分析统计信息。SiS系统通常包括生产过程监控、经济指标分析、优化运行操作、机组及厂级性能计算、全厂负荷优化调度等子系统,这些子系统都建立在统一的数据库平台之上。而这个数据库的数据除了来源于直接控制层的数据外(导入相应的KKS编码即可),还有基于实时数据的二次计算产生的新数据,这些数据需要对其进行KKS编码。

辅助管理决策层是以公司总体的经营计划为主线,包括物资管理、燃料管理、设备检修管理等各部分,协调各部门运转,确保电厂运营的经济、安全、规范。以展能电厂为例,其资产管理使用的是国内应用广泛的maximo平台,在该平台导入KKS编码作为系统设备或元件的代码,同时和物资编码建立起对应关系。

在设计、建设、运营各阶段的应用

KKS编码可支持设计、建设、运营等的设备全生命周期的应用。在设计阶段,展能电厂在招标中就要求设计单位和各设备厂家须在各自设计范围内提供标准的KKS编码,标注在各类图纸资料中。但是由于各家单位KKS编码水平参差不齐,存在大量编码错、漏、重的问题,要求各厂家自行纠正不现实,为此展能电厂建立了KKS编码项目小组,对所有系统图纸上的系统、设备、元件进行KKS编码整理清册。这一基础工作非常重要,KKS编码整理清册的质量关系到下一步导入信息系统顺利与否。项目小组成员也可以通过KKS编码整理工作熟悉了机组设备,这对于新建电厂的员工来说尤为重要。

在KKS编码整理清册的基础上,在工程建设阶段的主要工作是陆续将各类编码导入各个信息系统中。建设单位也以图纸上的KKS编码为辅助,方便而准确地将设备安置在规定的位置上。在设备安装基本完成的时候,展能电厂开展了设备挂牌工作,设备挂牌的基本信息包括中文名称、KKS编码,对于由Ge公司提供的9Fa燃机机岛设备,为了与大量的厂家设备资料对应、方便维修人员,还加入了相应的英文名称和Ge设备代码。另外,展能电厂将KKS编码标注在系统图册中,有助于员工学习和熟悉系统,快速定位设备。

在生产运营阶段,除了在各信息系统上应用KKS编码外,由于各类技术改造工作的开展,还要将系统设备的变动情况反映到KKS编码上。因此,还应该建立全生命周期的编码维护机制,保留KKS编码维护人员,以保障KKS编码的有效性、可用性。目前大部分电厂正是缺乏对KKS编码的后续维护更新工作的足够重视。

应用KKS编码中的常见问题和经验

展能电厂经历了设计、安装、调试、运营各个阶段的KKS编码应用过程,其中遇到的问题、得到的经验对后来的电厂实施KKS编码建设数字化电厂具有典型的借鉴意义。

很多电厂在应用KKS编码的时候往往全部委托给咨询单位编制,这样做虽然省事、完成速度快,但是不利于员工学习KKS编码和后续维护。展能电厂采用了咨询公司负责培训和项目顾问,自身员工进行KKS编码的做法,节约了经费,也培养了一批熟悉KKS编码规则的员工,有利于后续维护。

在一个新建电厂项目中,KKS编码工作应尽早开展,初步设计时就进行KKS编码,在设备招标时引入初步设计中的KKS编码,使不同制造商、供应商形成统一的编码体系,方便管理。

在电厂中,信息人员、检修人员、运行人员对KKS编码的深度要求和分工是不同的,运行人员一般只关心系统设备,而检修人员则对于设备不同专业的部件还需要进行区分。所以,在KKS编码实施过程中,需要由信息人员先确定信息系统可以接受的编码格式要求和导入要求,再由运行人员整理和编制到设备级的编码,最后由各专业的检修人员在设备级编码的基础上再分解成部件级编码。

KKS编码包括相关工艺码、安装位置码、地点场所码3类编码,考虑到时间和工作量的关系,往往少编或者不编安装位置码码和地点场所码,只要相关工艺码能够确保编码的唯一性,这种做法是可以接受的。但是对于新建电厂,安装位置码和地点场所码的作用仍不容忽视,建议尽可能进行编制。

KKS手工编码工作量很大,容易出错,可使用国内较成熟的辅助编码软件。编码录入时容易混淆全角和半角字符,出现错误,人工难以发现,这时也可以采用计算机自动查找的方式校对,如利用excel的宏程序检查表格。

发电集团旗下通常有多家各类型的电厂,应制定和遵循统一的编码规则,有利于各信息系统平台的整合,有利于进行统一的资产管理、物资管理、检修管理等工作。

结语

KKS编码符合电厂信息化管理的要求,是国内电厂首选的编码标准,也是建设数字化电厂的基础性工作。通过KKS编码在设计、建设、运营各阶段应用于控制层、管控结合层、辅助管理决策层3个层次的各个信息系统上,为发电企业通往信息化管理架起了一座桥梁。

作者简介:林志文,工学硕士,就职于广州珠江天然气发电有限公司,运行值长,从事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的运行工作。

参考文献:

[1]王聪生.发电企业信息化的基础一一电厂标识系统[J].电力信息化,2004,4(6).

[2]张培华,王俊刚,李铁苍.数字化电厂设计与分析[J].中国电力,2007,40(12).

电厂统计员工作总结篇7

关键词:自动化;改造实施阶段;BSJ2200系统;

中图分类号:tm6文献标识码:a

1.概述

1.1广安电厂正在运行的综合自动化系统结构

广安电厂目前二期、三期所采用的综自系统为BSJ2200系统(BSJ后台+LCU前置+SLC测控)。各期小室SLC测控装置通过GetwaY网关与LCU前置机通讯,再由前置机将数据上送到后台机(DCS系统与前置机直接通讯)。二期与三期之间通过网络通讯。

1.2广安电厂改造后的综合自动化系统结构

本次站控层改造采用nS3000V8后台机替换BSJ后台机,采用nSC301V总控及nSC311a通道切换箱替换LCU前置机、串口服务器及老通道切换箱。改造后,各期小室SLC测控通过GetwaY网关与nSC301V总控通讯,再由nSC301V总控将数据上送到nS3000V8后台(DCS系统直接与nSC301V总控通讯)。二期与三期之间通过网络通讯。

1.3改造实施阶段划分

本次站控层改造可分为两个阶段: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具体安排见下文。

2.准备阶段

1)现场勘查及货物核实(预计1个工作日)

广安电厂正在运行的BSJ2200系统已经投运近10年,产品较老、系统较为复杂,需要详细查看现场综自系统网络框架及相关配置,为后面的改造工作做好充分的准备。

查验到货情况确认是否有所遗漏或错误,同时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考虑是否增补或更改相关设备。

2)数据导出和导入(预计1个工作日)

在不影响老系统运行的情况下将相关数据导出,做好备份并经行整合。

将整合后的数据导入到nS3000V8后台形成初始数据库。

3)nS3000V8数据库、画面、报表等制作(预计5个工作日)

对初始数据库经行修改和补充形成完整的nS3000数据库。

主接线图、控制图、光字牌、遥测表、报表等制作。

4)nSC301V总控配置(预计1个工作日)

根据实际情况,参考nS3000V8数据库配置nSC301V总控通讯参数。

准备阶段预计总工作日:1+1+5+1=8

3.实施阶段

1)nSC301V总控及nSC311a通道切换箱组屏(预计3个工作日)

由我公司专业配线安装人员进行nSC301V、nSC311a单装置上屏柜组装工作。

2)网线及串口通讯线的敷设(预计1个工作日)

由我公司专业调试人员指导用户进行网线及串口通讯线的敷设并做好标记。

3)通讯调试(预计2个工作日,仅三期改造,下同)

将SLC测控通过GetwaY网关以串口232通讯方式接入nSC301V总控,再由nSC301V总控将数据送到nS3000V8后台。这个阶段,老后台机仅退出一台,新后台机仅上一台,方便新老后台信号的核对,待新后台机运行稳定后再进行另一台老后台机的更换。

4)开关量核对(预计1个工作日)

首先通过静态核对方式进行nS3000V8后台与BSJ后台的遥信量核对,接着再通过短接线短接遥信端子方式进行细致核对。

5)模拟量核对(预计2个工作日)

通过静态核对方式进行nS3000V8后台与BSJ后台的遥测量核对。

6)遥控核对(预计2个工作日)

对全站所有电压等级的设备进行遥控实验需做如下安措:

退出全站压板;将所有间隔KK把手切换至就地;

遥控试验时,各小室安排人员检查SLC测控装置的遥控返校和遥控执行的显示灯,并且工作人员还需查看nSC301V总控的遥控记录,确保遥控完全正确。

实施阶段预计总工作日:3+1+(2+1+2+2)X2=18

4.注意事项

1)本次改造分为二期、三期改造,为确保改造工作的安全可靠,具体实施时,先将涉及设备较少的三期监控系统进行改造,一切顺利完成后再进行二期改造。

2)nS3000V8及nSC301V接入监控系统时,需事先确保不跟现有系统设备ip地址冲突,否则会引起数据跳变。

3)SLC测控接入nSC301V总控通讯调试时,若在一个小时内未通讯成功,需立即恢复与老系统通讯。

4)通过短接线短接遥信端子方式进行遥信核对时,需注意事先将遥控端子做好遮挡,避免误碰遥控端子。

5进行遥控试验前,需退出全站遥控出口压板并将所有间隔KK把手切换至就地。

电厂统计员工作总结篇8

各部室、公司:

根据《企业档案工作管理规定》及我厂档案管理工作升“国家二级”的需要,各单位应将在2000年度工作、活动中形成的有保存价值的各种载体文字、图表、声像文件材料,加以收集、整理、归档,3月底前移交厂档案室。

归档材料应字迹清晰、签署完备、用蓝黑或碳素墨水书写,纸质优良、规格(a4纸)符合质量要求。移交文件材料目录一式二份(见附表),一份同材料一起移交档案室,一份本单位留存备查。望各单位高度重视,切实组织好资料归档工作,安排专人具体负责,对照归档类目进行整理、汇总、按时移交,确保各类档案资料归档率达到100%,为实现我厂档案管理工作升“国家二级”目标创造条件。

附件:1.XX年度档案资料归档类目

2.文件、资料移交目录表

二XXX年X月X日

附件1:

XXXX年度档案资料归档类目

根据电力部《电力工业企业档案分类规则》,各单位应对以下资料进行及时归档:

办公室

1、 上级发文、各类公文、平行文(包括:传真、函件等)

2、 以厂党委、行政名义印发的各类上行文、下行文及重要的通知、规定、办法等

3、 本厂年度综合经营计划、月度工作计划、各部门年中、年度工作计划、总结。

4、 本厂党委会、党委扩大会、党委民主生活会、厂长办公会、生产调度会及专题会议记录形成的材料。

5、 参加上级召开的各种会议带回的文件材料。

6、 领导外出学习、考察材料。

7、 上级领导来厂视察、检查工作、专题研究所做的指示、及有关记录材料。

8、 专题调研工作材料。

9、 本厂荣获的各种奖励(荣誉证书、奖状、奖牌和报批材料。)

10、 以厂名义出具的各种介绍信、证明信存根。

11、 本厂内部组织机构变更、终止用印的印章。

12、 企业工商管理、法律事务、合同材料。

13、 电话记录。

14、 重要的信访、接待工作材料。

15、 收、发文件记录。

16、 党务、行政工作大事记。

17、 莱电动态。

政工部

1、 组织、宣传工作计划、总结。

2、 共青团、青年工作计划、总结。

3、 党员、团员管理(组织生活、组织关系介绍信存根)。

4、 组织建设、党、团员教育有关材料。

5、 党、团费管理。(收支、结存使用情况统计表)

6、 理论学习时事政策、法制教育、精神文明建设、专题演讲活动材料。

7、 反映本厂重要活动的广播稿件、照片、音像材料。

8、 表彰优秀党员、团员及事迹材料。

9、 团代会文件材料。

10、 党员、团员名册、统计报表。

11、 外出学习、开会带回的文件、资料。

工会

1、 工会工作的计划、总结、通知。

2、 职代会文件材料。

3、 企业民主管理和班组建设(合理化建议)材料。

4、 劳动竞赛和评选劳模、先进集体、个人典型报批文件材料。

5、 重大文体活动材料。

6、 统计报表、简报、工会信息。

纪监审部

1、 纪检、监察、审计工作计划、总结。

2、 关于纪检、监察工作的指示、通知、规定。

3、 党员干部民主评议材料。

4、 专项审计工作材料。

5、 统计报表、工作信息。

保卫部

1、 武装、治安、保卫工作的通知、规定、办法等。

2、 年度统计报表。

人事部

1、 干部调配、人才交流材料。

(大中专毕业生分配、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干部调动介绍信存根、报到证)

2、 劳动定员、合同工、技校生、临时工、退役人员安置材料。

3、 职工调配、职工调动介绍信及存根、工资转移证。

4、 干部职称、技师评审材料。

5、 奖惩处分材料。

6、 干部、离休、退休、职工名册、劳动管理、社保、教培年度统计报表、简报。

7、 职工教育培训规划、计划、总结。

8、 教育培训经费管理材料。

9、 职工继续教育、技术比武材料。

10、 职工教育培训年度统计报表。

一流办

1、 重新修订的企业管理标准、工作标准。

2、 企业创一流形成的文件资料。

3、 企业现代化管理有保存价值的材料。

4、 QC小组获奖成果材料、证书。

5、 创一流考核标准、实施细则。

6、 重要的经济责任制考核材料。

计财部

1、 财务管理制度、规定、办法、通知。

2、 固定资产的新增、报废、调拨、折旧等。

3、 流动资金核定、结算。

4、 专项资金的提取、分配(更改、大修、科技资金、福利、奖励资金、公积金等文件)。

5、 财务的收支、成本计划、经济分析、统计报表、编制说明。

6、 税收(含财政、税收、物价检查等)。

7、 价格管理。

8、 会计报表。

9、 会计帐册。

10、 工资单。

11、 会计凭证。

12、 会计档案移交、销毁清册。

生产部

1、 生产技术、科技工作管理的规定、办法、通知。

2、 技术革新、改造、设备异动的申请、报批、鉴定材料。

3、 设备技术管理材料。(设备可靠性管理、设备评级与可调出力、设备异动、完善化材料)。

4、 miS系统技术资料及验收情况材料。

5、 节能管理工作材料、总结。

6、 生产技术监督材料(五项监督)总结。

7、 环保工作计划、规划、总结、自查报告、年度统计报表。

8、 粉煤灰综合利用合同 、协议、总结。

9、 科技工作长远规划计划、总结。

10、 科学技术研究实验报告、专题总结、鉴定、科技成果及专利申请材料。

11、 技术革新和合理化建议材料。

12、 生产、经营工作计划、总结。

13、 生产技术经济指标完成年度报表、典型日志。

14、 标准计量工作文件材料。

15、 全厂性试验、经济调度试验等。

16、 外出学习、开会带回的文件、资料。

安监部

1、 安全生产管理的规定、办法、通报、通知。

2、 安全技术措施、计划总结、报告。

3、 事故报告、调查分析材料。

4、 简报、年度统计报表。   

运行部

1、电气专业系统图。

2、值长运行记录。

3、运行技术材料、专题运行分析、技术措施、总结。

检修分公司

1、各专业修订的检修规程、管理制度、办法。

2、各专业系统变更、设备异动的图纸、说明书、合格证等材料。

3、各专业重大技术革新方案。

4、外出学习、开会带回的文件、技术资料。

实业总公司

1、年度多种经营计划、工作计划、总结、经济活动分析。

2、公司体制改革、机制建设过程中形成的材料。

3、年度统计报表。

基建办

1、基建项目施工管理的规定、办法、通知等。

2、工程开工前办理的有关手续及证明文件材料。

3、厂办公楼、招待所、检修楼、连廊、室外检修间及莱城东区#2楼施工、竣工图纸、验收资料。

4、燃油泵房图纸。

5、小型基建项目的申请、批准、合同、协议、施工图、竣工图、验收材料。

6、外包工程项目有关材料。

物资分公司

1、物资管理的通知、办法、规定。

2、主要物资供应、招标、投标、合同、协议、来往函件。

3、年度统计报表。

燃运分公司:

1、燃料管理制度、规定、通知等。

2、甲、乙除木器说明书。

3、输煤系统现场除尘设备说明书及图纸。

4、甲、乙螺旋给煤器说明书。

5、年度统计报表。

附件2:

文件、资料移交目录表

单位:

序号

移   交   内   容

移交人

接收人

电厂统计员工作总结篇9

一、项目管理在发电厂设计中的优势

项目管理的实质就是通过采用相关的管理制度和措施对于实施中的项目进行指导,并且可以确保在既定的期限或条件的限制下通过较小的人力物力的付出来满足人们的需求。相较于其它的管理方法来说,更加的科学和实用。

1.基于发电厂的实用性来说,通过科学的设定项目管理的目标,制定系统性的项目管理程序可以很好的实现发电厂的设计。在这个发电厂设计的过程中可以很好的发挥出现有的技术优势,并且能够很好的确保这个设计出来之后的实用性是比较可靠的。

2.通过项目管理方法的使用,可以很好的实现对发电厂设计团队的配置,通过管理能力较强的负责人的选择和综合能力较好的技术人员的优质组合可以很好的提高发电厂设计的效率,这对于成本的控制来说是十分有利的。

3.项目管理可以很好的实现团队凝聚力的提升,这对于发电厂设计的完整性和科学性是十分有利的。同时可以通过合理地激励机制激发设计者的能力和创新思维,充分的满足他们的精神需求和物质需求,这些对于发电厂设计工作来说都是不可或缺的。

二、项目管理在发电厂设计中的运用

1.做好前期的组织工作

发电厂的设计是为了更好的为人们的生活提供充足的电力,因此在发电厂的设计中需要相应的章程来指导和规范,并且需要明确的进行科学的资金与各项参考标准的预算,同时规范化的设计流程也是必不可少的,这也是检验设计目标实现与否的重要参考依据。需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合同的审批、制定项目立项书、项目实施计划、项目实施控制、项目验收。其中项目的立项书必须明确的包含采购、软件开发等方面的要求,同时也要定期的进行项目进程的总结和汇报,在后期,必要的总结和资料的整理也是十分重要的,这样既可以很好的帮助项目的实现,同时也能通过系统性文件的展示很好的为后期发电厂的兴建增加更加有力的支持。

2.项目管理的启动规划

通过集体会议的方式进行项目计划的移交,并且明确项目的各项目标和实际的项目管理的细则,同时进行必要的人员的配置和相关信息的传达。通过目标的细化和各阶段的分离进行工作的安排,并且明确各个阶段的资金的分配比例,从而制定出系统性的项目管理的计划。

3.项目管理的具体实施措施

(1)全面引入风险管理机制。设计项目的项目管理是一门实际操作性很强的工作。它要求管理者拥有较强的沟通技巧和具备超前的风险意识,尤其牵涉到新工艺和新技术的工作包及其相关接口。管理人员在项目初期就根据专家意见和过往的工程实例按照其重要程度对项目的所有工作包和接口进行细致的划分,定量地划分为5个风险等级,列为日常风险管控和项目沟通的重点,同时建立风险登记册,对其在设计过程中有可能出现的提资错误和提资延误、进度拖延等风险作出预测,从而提前通过组织专业和设备厂家一起消化参考资料,共同协商解决问题,将风险消化在工作实施之前。

(2)项目进度和接口的动态管理。设计项目的进度和接口动态管理相对传统的管理模式,创新主要在于接口更细化,责任更明确,管理动态化。设计接口“动态”管理的主要管理流程如下:①工作分解。首先要对项目的设计工作和牵涉的接口清单进行工作分解,这是精细化管理的基础。②编制进度和接口管理计划。进度和接口管理计划由专人编制,编制时要充分考虑与里程碑计划、设备材料采购计划、施工安装计划等之间的逻辑关系来合理确定,并注明影响工作完成的各项约束条件。计划一旦确定,不轻易变更。参与设计的各专业人员需要严格按照达成一致的进度接口计划进行工作。③实施“动态”管理。最终的“动态”管理实际是由专门的管理人员具体实施的。专业部门根据接口资料状态的不同合理安排进度和人员投入,并每月提交相关表格以便管理人员及时输入系统,对设计进度和接口进行“动态”跟踪。特别对于开“天窗”出版的施工图,接口的动态管理延续至现场,并交由各专业工代继续完成接口清单的跟踪管理,确保在图纸实施施工前所有接口都处于关闭状态,这一措施有效避免了施工返工。

4.项目管理的控制及收尾

做好全面的准备工作之后,进行人员的组织和开始发电厂的设计是比较核心的内容,并且需要预先进行先关数据的设计和试运行,并进行具体的记载和数据分析,以此来作为参考将可能出现偏差的范围逐渐的缩小。在进行项目的总结的过程中需要进行客观的评估和可行性的鉴定,值得注意的是项目执行的过程中的各种文件图纸的存档和整理工作也要形成一定的系统性,这样既可以很好的给施工方呈现出一种严谨的工作态度,同时也可以为下一阶段的发电厂的施工提供较好的辅助作用。

三、总结

电厂统计员工作总结篇10

故县水电厂投产于1992年,共有三台机组,总装机容量60mw,单机容量20mw,设计发电水头65m,最大水头90m,最小水头44m,多年平均发电量1.0亿Kwh,是以防洪为主,兼顾灌溉、发电、供水等综合利用的工程。三台发电机分别经两台主变压器接到110kV母线上,通过一回110kV线路接入洛阳地区电网,承担着洛阳电网的调峰任务。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为了适应电网的发展形势,逐步实现电厂的“无人值班”(少人值守)目标,电厂自2001年开始进行计算机监控改造。经过招标,故县水电厂选用了国电南自的SD200型水电站自动化系统,该系统采用全开放,模块化结构设计,操作方便,配置灵活,具有良好的可靠性、可扩充性和可移植性,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故县水电厂的自动控制、监视与调节。

2监控系统的结构和配置

2.1系统结构

计算机监控系统采用基于以太网的分层分布、开放式结构,有主控级和现地控制单元级两级。主控级设有运行人员操作工作站2台、通信工作站1台、工程师工作站1台、网络交换机1台、打印服务器1台、打印机2台、GpS、UpS等设备。现地控制单元设备共5套LCU,其中3套机组单元、1套公用单元设备和1套变电站单元设备。(详见故县水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结构图)

2.2主控级结构和配置

主控级操作员工作站设有美国iCSpⅢ/800工作站2台,双机冗余结构为主/从热备用工作方式。其中一台为主控机负责采集控制功能的实现,主要完成全厂的运行自动化及其管理,另一台为系统管理机负责监视网上各台机的运行情况,备份主控机的数据库,并在检测到主控机故障时立即担当主控机的所有功能并报警。来自现地控制单元LCU的实时信息直接在两台主机的CRt显示刷新。正常情况一台工作,一台备用,若一台主机故障,可自动完成双机无扰动切换,由另一台接替工作。每台操作员工作站配置一台21寸纯平彩色显示器,完成全厂设备监控,取消常规的模拟屏、常规控制台、常规机组自动盘。

工程师室设有1台工程师工作站和1台通信管理机,工程师工作站采用美国iCSpⅢ/800工业级微机,用于修改定值,增加和修改画面,并可进行系统维护、软件开发及远程诊断等。此外,还可用于离线设置,对运行人员进行操作培训。通信管理机采用美国iCSpⅢ/800工业级微机,用于电站计算机系统与电力系统调度计算机和连接其他需要与计算机通讯的设备,系统可及时将故障信息通过音响形式报警,以便于运行维护人员及时处理。

系统设置卫星时钟1套,联想D-LinK24换机1台,不间断电源UpS(2KVa)2台,系统设有Hpa3幅面激光打印机2台,通过打印服务器与网络相连接。主控级与现地控制单元采用以太网络连接,通讯介质为光缆,保证了网络通讯的可靠性。

2.3现地控制单元及结构与配置

单元控制级按控制对象性质分为机组控制单元、公用设备控制单元和变电站控制单元。全厂共设置5个现地控制单元(LCU),即3台机组各设置1个LCU,公用设备设置1LCU,变电站设置1个LCU。

机组LCU主要由一体化工控机(美国康泰克pⅢ/600、可编程序控制器(Ge90-30pLC)、电量采集装置(SDD200)、自动准同期装置(SDQ200)、温度巡检装置(南瑞SJ-40C)、测速装置(DZK-2)和不间断电源(500Va)组成,每台机组LCU包括两个分布式pLC,一个用于压油装置和漏油泵的控制,另一个用于机组快速闸门的控制。分布式pLC选用了Ge公司的Versamax产品,该产品提供了全面的分布式控制系统,可作为分布式子站连接在LCU上独立运行,其i/o模块具有带电插拔功能。

公用设备LCU主要由一体化工控机(美国康泰克pⅢ/600)、可编程序控制器(Ge90-30pLC)、电量采集装置(SDD200)、自动准同期装置(SDQ200)、微机直流接地检测装置(HYD196)和不间断电源(500Va)组成,公用设备LCU包括两个分布式pLC,一个用于高低压空压机的控制,另一个用于检修泵和渗漏泵的控制。变电站LCU主要由一体化工控机(美国康泰克pⅢ/600)、可编程序控制器(Ge90-30pLC)、电量采集装置(SDD200)和不间断电源(500Va)组成。

2.4计算机监控系统软件配置

SD200系统在硬件选择上以系统的开放性和兼容性为指导思想,具有很大的灵活性,支持异型机联网。系统采用windowsnt操作系统,采用VisualC++编程,以tCp/ip协议作为网络通信协议,执行ieee802.3标准,加上专用的实时数据库管理软件和多种应用软件,构成了基于开放环境下的计算机监控系统。

SD200系统软件以实时数据库为核心,包括数据库管理包、开发包、运行包、通讯管理包。软件开发包可以使不熟悉计算机软件编程的电厂运行人员、工程师通过各自的工作站完成画面制作、画面显示、打印制表、参数设置和操作控制等功能。软件全鼠标驱动、下拉式菜单、汉化界面,面向对象操作,直观易学,十分方便。

系统的软件构成如图所示:(略)

可编程序控制器(pLC)采用Lm90软件包开发梯形控制程序,在程序的编辑中尽量采用子程序,分模块、分功能编辑,强化程序的可读性,直观、简洁,易于理解和修改。

3计算机监控系统的功能

SD200监控系统可实现远方计算机自动监控和现地计算机自动监控,其主要功能包括:数据采集与处理、时间顺序记录(Soe)、事故追忆记录及相关量记录、有功功率联合控制(aGC)、无功功率联合控制(aVC)、现地控制单元LCU功能、控制与调节、显示打印和参数设定、电厂设备运行管理、系统通讯、中文语音报警、卫星同步对时、故障自诊断和自恢复功能。其中对主要功能说明如下。

3.1数据采集与处理

现场数据通过主用数据采集控制单元完成,预处理后送往上位机,上位即将实时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周期、定时或召唤计算分析,形成各种实时数据库和历史数据库,用于画面更新、趋势分析、控制调节、打印报表、事故记录和分析。数据处理功能是进行各种数据滤波、补偿、越复限比较、数据格式化,并分时累加形成各类表格供打印、显示使用。

3.2安全监视和事故报警功能

对电站的水利机械系统、发送电系统、厂用电系统、直流电系统,油、气、水等系统的实时运行参数和设备运行状态以召唤方式进行实时监视显示。显示内容一般包括电气主接线图、控制流程图、过程曲线、各种统计报表等。当发生异常时,能对发生的异常情况进行记录,并发出语音报警。系统根据预定的策略进行处理,并能为运行人员查找故障提供比较方便的手段。发生事故时,可自动转入事故、故障显示,并推出相应的事故、故障环境画面及光字牌,同时启动系统报警。

3.3自动发电控制(aGC)和自动电压控制(aVC)

监控系统可根据提供的负荷曲线或值班操作人员即时给定的有功功率值,以及各机组的效率特性曲线、电站的运行工况并考虑机组振动、汽蚀等约束条件,计算在机组负荷变化后的水头下电站的机组最优开机组合和负荷分配方案,将全厂总有功输出调整到任一给定值,实现全厂最优运行。

自动电压控制(aVC)功能是监控系统根据电站母线控制曲线,监视母线电压变化,自动调节机组无功功率,使电站母线电压维持在给定的控制曲线范围以内。目前系统未实现aGC、aVC控制。

3.5现地控制单元LCU功能

现地控制单元是一整的单元控制装置,不仅能完成实时数据采集并及时发送给上位机,接收并执行上位机的命令,自动完成开、停机操作和有功、无功功率的调节,并且能在脱离系统时独立工作,运行人员可通过LCU的现地人机联系手段实现现地控制操作。

4计算机监控系统的特点

故县水电厂监控改造中取消原常规控制模式,在中控室设置了信号返馈屏,返馈屏信号机组部分独立采集(当监控系统通讯故障时,可保证对机组重要信息的监视),公用和变电站部分取自监控系统。为实现电站的“无人值班”(少人值守),计算机监控系统必须具有实时性、安全性、易于维护性等特点。

网络是计算机监控系统的重要环节,LCU过去常用的方法是通过现地工控机上网,这是受当时pLC硬件及软件的局限性所导致。2000年以后,pLC直接通过10/100m网络自适应模块上网正在成为水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的主推模式,在此方式中,去掉了工控机这一薄弱环节,而且pLC直接接入网络交换数据。这样大大提高了数据的交换速率和系统的可靠性。基于以上原因,故县水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采用了pLC直接上以太网方式,工控机与pLC经集线器连接后也上以太网。此方式大大提高了系统的响应速度,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现地控制单元可同通过与工控机通讯,实现其显示与操作,并可脱离上位机独立运行。

4.1良好的开放性与实时性的统一

系统采用符合开放标准和硬件设备和操作系统,当系统硬件升级换代时,不因硬件的变化导致系统软件投资的浪费,另一方面结合水电厂实时过程控制的特点,下位机采用可靠的开放硬件环境,结合实时操作系统,使整个系统的性能达到良好的统一。

4.2分布与集中的完美结合

系统的分层分布结构,融会网络分布系统的优点,使系统的资源配置利用更加合。实时数据库的分布,提高了系统的可用率和可靠性。集中的历史数据库减少了数据库的重复设置对硬件资源的影响。

4.3可维护性

系统具有自诊断和寻找故障的程序,在运行中可更换部件,消除故障。采用开放式系统,硬件易更换。可通过系统编程台修改和增加软件。

4.4系统的安全性

为保证电站设备的可靠运行和控制,SD200系统采用分布式系统结构,系统中局部设备故障,不影响系统的可靠运行。系统中重要设备采用冗余配置,软件具有完善的防错纠错能力。

4.5系统的可扩充性和可变性

监控系统的硬件配置具有一定的余度和扩展能力,系统点参数可以根据需要方便的进行更改。

5计算机监控系统改造运行总结

5.1改造过程概述

故县水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改造工程是故县局自行设计,自行招标的工程。2001年6月进行了工程招标,国电南自的SD200水电站自动化系统中标。

故县水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包括上位机和现地控制单元,其中现地控制单元由5个现地LCU、8个分布式控制系统组成。整个监控系统自2001年7月由厂家开始设计制造。2002年3月故县水电厂计算机监控自动化改造工程正式启动。首先进行上位机和1号机组计算机监控装置的安装和调试,随后依次进行了2号机组、3号机组,目前变电站监控装置的安装正在进行,公用部分的施工于10月开工,电站的监控系统改造将于2002年底全部投运。

5.2现场运行情况

故县水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在投运过程中严格按照施工组织方案实施,系统调试首先进行静态调试,然后空载试验,最后进行带负荷试验,逐级进行,发现错误及时改正,在一定程度上缩短了系统调试时间,减少了机组停机时间。故县水电厂监控改造虽然是老厂改造,但是经过全局人员的上下努力、通力协作和精心组织,改造过程并未对电厂的正常运行造成大的影响,基本上保证了机组的正常发电运行。

系统现场运行过程中暴露出不少问题,经过处理,目前系统运行基本正常,但是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1)现地控制单元pLC电源模块的供电电压最初为交流220V,直流110V,因现场无法提供直流110V的电压,使得pLC供电电源只有交流220V,这样一旦厂用电失电,pLC也将失电,影响了系统的稳定和电厂的安全运行。为解决此问题,将原pLC电源模块更换为24V供电模块,电源取自现地控制单元柜上的两路24V开关电源,分别为交流220V和直流220V变换而来。

(2)在2号机组监控试运行阶段,机组温度巡检装置曾出现故障,温度巡检不能正常进行。经厂家更换后,新装置运行正常,分析认为是温度巡检装置内部个别元件质量不过关造成的。

(3)各分布控制子单元与现地单元的通讯。在通讯调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较多,占用了整个系统比较多的调试时间。1号机组的闸门和2号机组的压油装置在调试时一直无法正常通讯,经多方排查,发现通讯接头在制作中有接线错误和焊接头有毛刺,焊接头的毛刺致使通讯收发线短路,从而导致通讯混乱。通讯接头经处理后,通讯恢复正常。

(4)网络通讯方面。监控系统在投运过程中,随着1号、2号和3号机组的逐步加入运行,主机的数据刷新速度明显变慢,甚至出现通讯中断的现象,为解决这一问题,厂家进行了多方努力。SD200系统在上位机网络中担负核心任务的是交换机,本系统是初次使用交换机,以前投运的系统均使用集线器,在对系统软件和其余硬件检查的基础上,将系统交换机改用集线器代替,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考验,系统通讯基本正常。目前,有关系统交换机不能保证网络通讯的问题正在做进一步的探讨。

(5)语音报警信号取自位于工程师站的通讯机,信号从通讯机送出经信号线至中控室,由于受到强电干扰,报警系统无法正常工作,经分析决定将语音信号在工程师站经过主音箱放大后,再送至中控室,此方式经调试,语音报警系统得以恢复正常。

(6)机组压油泵、漏油泵、空压机和排水泵的pLC自动回路与继电器常规手动回路,设计为手动切换。当pLC发生故障而运行人员有未及时发现时,便可能发生压油装置油压过低、漏油箱跑、油风压异常等事故,因此监控系统对报警准确性要求较高,在系统出现异常时,语音报警系统应能可靠报警,以便于运行人员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尽量缩小事故范围。

(7)水力监测系统元件不健全,监控系统aGC、aVC功能尚不能投入使用。

(8)微机保护除动作硬接点信号接入监控系统外,保护的动作信号和保护定值实现了与监控系统的计算机通讯,但目前保护动作时的故障录波信息尚无法与监控系统通讯。因与监控通讯,保护装置的故障录波信息读取较为繁琐,给事故分析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此问题有待于进一步优化解决。

5.3系统需要完善的方面

故县水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虽已投入运行,但由于部分设备安装不到位或功能有限,系统功能目前还不够完善,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开发完善。

(1)进一步调研选型,逐步完善与水电厂经济运行密切相关的信息,如流量、上下游水位、机组振动、摆度、汽蚀、尾水管流态等参数,尽快实现电厂的自动发电控制和自动电压控制。

(2)原电能计量为常规电度表,此次改造未进行更换,使得监控系统在电能统计、累加方面无法准确计量,今后将适时更换为全智能计量电度表,完善系统的运行管理。

(3)研究开发电厂信息管理系统(miS)系统。电厂信息管理系统(miS)应由两方面的内容组成,即非实时管理的厂级管理系统和实时管理的厂级监控信息系统共同构成。非实时管理的厂级管理系统主要体现在生产办公管理和职能事务管理两个方面;非实时管理的厂级监控信息系统也称SiS,是电厂miS和全厂各实时生产控制系统之间的桥梁,其目的是实现全厂信息共享,真正做到管控一体化。

(4)逐步实现与局办公自动化系统、地调系统的通讯连接。

6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