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行政论文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05:51:39

服务行政论文篇1

20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方发达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普遍陷入困境,公共行政机构庞大臃肿、效率低下,公众对政府不满情绪高涨。在这样的背景下,英美两国政府率先展开了一场公共行政改革运动。西方学者在总结这场改革实践的基础上发展出不同方向的管理理论,被统称为新公共管理理论,其中具代表性的有:

1.小政府理论。这一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弗里德曼和哈耶克,他们认为政府在社会公共管理活动中要尽可能少地干预市场,政府的主要职能只是为社会公众提供市场提供不了的公共服务和产品。

2“.流程再造”理论。这一理论由哈默和钱皮提出,它源于企业经营管理理论和方法。流程再造理论认为企业要适应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必须要围绕顾客的需求对现有业务流程进行重新思考和改革,使企业在成本、质量、服务、效率方面得到大的提升。后来这一理论被逐步引入到社会公共管理和政府行政管理中,用来改造传统力量强大的官僚制体系。

3“.重塑政府”理论。该理论的代表人物是奥斯本和盖布勒,他们在《改革政府———企业精神如何改革着公营部门》一书中全面阐述了这一理论。奥斯本和盖布勒认为要解决当前政府部门的弊端,就要重新定位政府职能,用企业家精神去重塑一个“企业化政府”,用企业经营管理的成功方法指导政府机构的运行,提高政府部门工作效率。该理论的核心要素是以顾客为中心,强调政府部门应对他们的顾客———社会公众负责,聆听他们的呼声,并把社会资源放在顾客手里让他们挑选。上述不同的管理理论虽然侧重点不同,但是他们“共同的主题就是对市场机制和市场术语的运用”。从源头上讲,新公共管理理论就是将企业管理的一些原理、技术和方法应用于公共管理部门,通过引进私营部门成功的市场经验,实现在公共部门的良好管理。在新公共管理理论中,“公共管理者集中地关注责任和高绩效,试图重构官僚机构、重新界定组织使命、使机构程序合理化并分散决策权”,可见,新公共管理理论的根本价值取向在于效益和效率。随着我国高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办学层次的不断提升、办学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行政管理的地位和作用更加突出,工作任务日渐繁重和复杂。但是,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我国高校行政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与高校的教学科研机构属性不相适应,对外屈从政府和社会压力,不能维护高校自主办学和学术自由,对内干预学术事务、侵犯学术权力,行政管理的低效率越来越成为高校发展的阻碍。因此,亟须要对当前高校管理进行改革,寻找一种新的管理模式以适应高校的快速发展。而新公共管理理论在管理效益和效率上的价值取向正可以为此提供理论支撑。

二、新公共服务理论与高校行政管理

新公共服务理论是欧美一些公共管理学者在对新公共管理理论进行反思和批判基础上建立的一种新的公共管理理论。这一理论代表人物是罗伯特•B•丹哈特和珍妮特•V•丹哈特,他们在《新公共服务:服务而非掌舵》一书中对新公共服务理论进行了系统阐述,提出了新公共服务的七大原则:服务而非掌舵;公共利益是目标而非副产品;战略地思考,民主地行动;服务于公民而非顾客;责任并不是单一的;重视人而不是生产率;超越企业家身份,重视公民权和公共事务。新公共服务理论认为,公共管理者在管理公共组织和实施公共政策时要把重点放在如何为公众服务上,而不是依仗手中的权力为政府航船掌舵和划桨;要向公众放权,由公众来决定航船的方向;公共管理者的职责只是建立具有高度响应力和高效执行力的行政机构来为公众服务。新公共服务理论是在对新公共管理理论批判继承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它肯定了新公共管理理论对推动当代公共管理实践活动的积极意义,同时摒弃了作为新公共管理理论核心的“企业家政府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关注的重点在于民主价值和公共利益,主张把效率和生产力置于民主、社区、公共利益等更广泛的框架体系中,力求建立一种以公共协商对话和公共利益为基础的公共服务行政。可见“,新公共服务理论的价值取向是民主,高度重视公民权利、公民意识、公民身份和公民价值,追求最大程度的公平、民主和公共利益的最大化。”新公共服务理论的核心就是把民主、公平和公正看作是公共行政的首要价值取向,把公共利益的获取放在首位,并时刻强调行政部门的服务性。根据这一理论,高校行政管理就是要建立以服务为核心的行政管理模式,把为师生服务作为高校行政管理部门的根本宗旨,把为师生服务作为学校管理的出发点和归宿。在具体的管理实践中,高校的管理部门应倡导实践民主、公平、公正的价值观念,努力使行政管理者、教师、学生之间形成一种互相尊重、彼此平等的和谐关系,要充分考虑并积极维护师生员工的合法权益,尊重他们的意愿,努力使全体师生平等地享有学校的发展成果。

三、服务行政理论与高校行政管理

“服务行政”概念来源于“公共服务”,1913年,法国著名法学家莱昂•狄骥在《公法的变迁》一书中,最早论述了“公共服务”的概念和意义。1938年,德国行政法学家厄斯特•福斯多夫在其代表作《当成是服务主体的行政》一文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服务行政”概念。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学者开始了“服务行政”理论的系统探讨研究,“服务行政概念逐步被引入到行政模式的构建中来,成为直接思考行政改革目标模式的理论探索”。服务行政理论涵盖有多个方面的内容,我国学者普遍认为为人民服务、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服务行政最根本的主题。在服务行政模式中“,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仅是一种行政观念,而且是通过立法的形式被确定下来的一种制度”;服务成为了“一种基本理念和价值追求,政府定位于服务者的角色上,把为社会、为公众服务作为政府存在、运行和发展的基本宗旨”;“政府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就可以实现对个体目标和社会整体目标的系统整合”。服务行政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一主题,与我国高等教育目的是一致的。教育理论家阿弗烈•诺夫•怀海德(英)在《教育的目的》一书中指出:学生是有血有肉的人,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和引导他们的自我发展之路。我国《高等教育法》规定:高等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使受教育者成为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高等教育专题规划》中也明确:高等教育坚持育人为本,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高等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人才培养水平的根本标准。当然,这种一致性需要一套科学的行政运行机制做保障,这是高等教育理论研究者与实践管理者所面对和要解决的重要课题。

四、结论

服务行政论文篇2

行政权力能否合法、适当、有效地运行,直接关系着政府职能的发挥,对于建设法治政府具有重要意义,理应受到宪法的调整。宪法不仅确认行政权力存在的正当性和价值取向,而且提供行政权力运行的基本原则和基本规则。我国宪法第二十七条第二款规定:“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必须依靠人民的支持,经常保持同人民的密切联系,倾听人民的意见和建议,接受人民的监督,努力为人民服务。”这从根本上确立了我国服务行政模式的基本理念和价值诉求。2004年3月国务院颁布的《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提出:经过十年左右坚持不懈地努力,基本实现建设法治政府的目标。为此,要求各级政府和行政机关要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强化公共服务职能和公共服务意识,简化公共服务程序,降低公共服务成本,提高办事效率,提供优质服务,方便行政相对人,逐步建立统一、公开、公平、公正的现代公共服务体制。[①]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的发展,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树立服务行政的理念,建构服务行政法的法制体系,已经成为我国依法治国、依法行政进程中一个重要的现实课题。

二、政府职能的发展与服务行政模式的出现

政府职能是政府在一定历史时期内根据社会环境的需求而履行的职责和功能,它反映政府的实质与政府活动的方向。政府职能是一个历史的范畴,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在性质、内容、手段、价值取向等方面都会发生相应变化。

在早期自由资本主义时期,资产阶级从巩固政权的目的出发,强调个性自由。对国家权力的恐惧是自由主义最为显著的特征之一。为防止国家权力过分扩张造成对个人权利的侵害,自由主义对国家职能进行了严格限定,主要有国防、社会治安、税收等,另外还包括某些最低限度的公共机关和公共设施的维护(这被戏称为只需要三个官-军官、警官、税务官-的国家)。自由主义认为,应该将国家职能局限于维护个人自由所必不可少的尽可能小的范围内,强调“管得最少的政府就是最好的政府”,政府仅仅扮演“守夜人”的角色。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前的自由主义法治时期,这种传统行政模式都是公共行政的主要类型。所以有人对此形容道:“直到1914年8月,除了邮局和警察以外,一名具有守法意识的英国人可以度过他的一生却几乎没有意识到政府的存在。”[②]在这种古典自由主义的理念下,所谓行政主要指“公共权力”的行使,体现为国家为了保障公共秩序而对个人自由所加的限制,国家的任务是保证公民社会的自由发展所需要的社会秩序的维护。因此这一时期的国家行政模式也被称为“秩序行政”、“管制行政”,单方性、命令性和强制性是其主要特征。

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经济状况发生了巨大变化,由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时期,创造了巨大的社会财富。但也出现了严重的社会问题,如贫富悬殊、两极分化等,一部分人连生存都遇到极大困难。一些国家的宪法逐步引进并确立了“社会国家”(也称为“福利国家”)的理念,强调“使每一个人都过上人一样的生活”。在立法和制度层面上,主要表现为对社会经济强者的经济自由权的积极限制和对社会经济弱者的“社会权”的保障。如《魏玛宪法》第151条第1款就规定:“经济生活的秩序,以确保每个人过着真正人的生活为目的,必须适用正义的原则。每个人经济上的自由在此界限内受到保障。”

与这种社会国家的理念相适应,人们对行政和行政运行模式的认识也在发生变化。法国著名学者狄骥就认为:“这种公共权力绝不能因为它的起源而被认为合法,而只能因为它依照法律规则所作的服务而被认为合法。”[③]学者的论述中开始出现“服务行政”理念雏形。但正式提出“服务行政”概念与理论的是厄斯特。福斯多夫(ernstforsthoff)。福斯多夫于1938年发表《当成是服务主体的行政》一文,明确提出了“服务行政”概念,认为生存照顾乃是现代行政的任务。[④]自此,服务行政的理念被越来越多的国家认同,其内涵也获得极大的丰富。于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各国掀起一股行政改革浪潮,形成了一场持续至今的新公共管理运动,其重要价值导向之一是实现由‘以政府为中心’的重管制模式向‘以满足人民的需求为中心’的公共服务模式转变。有专家对其意义作出高度评价认为:“服务行政是人类行政模式的一种人性回归,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公共行政。”[⑤]

历史上这种由“秩序行政”向“服务行政”模式的转变不是偶然的,除了社会、经济发展变化的原因之外,从行政自身的因素考察,最根本的原因是因为行政民主化的支撑。在传统的行政管理过程中,行政相对人只是作为单纯的行政管理对象,扮演非常被动的角色,没有积极参与管理过程的任何权利和权力可言,没有(似乎也无需)体现民利和权力制约的行政管理制度安排和法律制度选择。随着20世纪下半叶在世界范围内出现的新一波民主潮流及其对各领域的影响,现代行政管理和行政法制实践中越来越多地增加了民主因素,特别是直接民主因素,公民参与行政成为新的制度价值追求和民主判断标准。公民不仅成为行政管理的客体(对象),在很大程度上也成为行政管理的主体,即可以通过行政民主的方式在行政机关做出行政行为的过程中使公民的意志得到更充分的体现,可以得到行政机关更优质的服务,甚至可以主动要求行政机关提供某种服务。这与管制行政时期公民仅仅作为完全被动的管理对象,已不可同日而语。从这个角度而言,服务行政的实质就是民主行政。

这种世界范围内行政权力运行模式的转变,对我国行政管理实务与理论也发生了深刻影响,我国行政体制改革不可避免地卷入这一潮流之中。我国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之下,由于国家特别是行政机关对可支配资源的垄断性占有,行政运行模式是一种典型的管制行政。行政权力的触角伸向了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政府职能的发挥出现了严重的异化。在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后,政府逐渐从管不了也管不好的领域退了出来,行政管理更多地强调社会公众的意志,政府行为更有效地回应公民的需求和利益,并对社会公众负责,逐步形成“服务行政”的管理模式。通过经济、政治、行政体制改革,强调社会调节机能的发挥,将一部分政府职能转移给行业协会和社会中介组织去行使,力图改变原来政府机关既做裁判员又做运动员的混乱局面,行政权力的运行立足于为经济与社会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服务上。

笔者认为,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行政权力运行应符合适度、柔软、弹性、协调的要求。所谓“适度”,要求政府在发挥职能过程中既不越位也不缺位,不侵入社会自主调整的领域,同时要完成本身的应有职能,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所谓“柔软”,要求尽可能多采用一些非强制性的行政管理方式,如行政指导、行政合同等,充分发挥行政机关的引导作用,调动行政相对人的积极性;所谓“弹性”,要求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过程中要充分发挥灵活性和积极性,快速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关系,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尽可能创造更好的社会环境,为行政相对人提供更好的服务;所谓“协调”,要求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过程中尽可能征求和听取行政相对人的意见,让行政相对人尽可能参与到行政管理过程中来,并促使行政相对人主动配合行政机关的行为,提高行政效率。一句话,这就促使正义不仅成为正义,而且成为一种看得见的正义。

三、服务行政法的价值定位与制度框架

现代市场经济社会是法治社会,引导人们行为模式的规范是国家制定的各项法律、法规。根据法律保留的原则,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行政管理需要法律的保障和调整。根据哲学的一般原理,法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它必然且必须反映客观存在的经济基础。与历史上的“秩序行政”向“服务行政”的变迁相对应,行政法也开始了转型发展。

传统的行政法,以行政机关的权力为本位,以秩序行政为中心来构建,其核心内容围绕着行政行为展开,所关注的是国家强制力的直接应用,所强调的是行政机关对公民的管理和公民对行政权力的服从。这样的行政法被称之为管制行政法(或称管理行政法)。

服务行政成为公共行政的重要内容,不可避免地引起行政法内容的重大变化:一是行政法的价值取向更加强调行政的公共服务职能,弱化行政权力的管制职能,提倡行政管理方式方法的创新,日益广泛地采用一些非强制性的行政管理行为方式;二是由原来的权力本位转变权力与权利平衡基础上的权利本位,强调以人为本、尊重人权,重视对公民权利的保护和对国家权力的控制,呈现出行政管理和行政法制的民主化发展趋势。从这个意义上说,服务行政法也就是民主行政法,行政民主是服务行政法的核心价值所在。

公民权利是国家权力的本源。根据现代国家的理念,国家的一切权力皆来自于人民的授予,人民授予的权力应该服从于、服务于人民权利;但在具体的行政法律关系中,公民以个体的形式面对强大的行政权力,处于弱势地位,首先必须通过法律的规定对行政权力进行控制,从而有效保护公民权利,因此“行政法就是对行政权力进行控制的法”,这是西方控权论的主要观点。然而,服务行政法不仅仅是控权法,它更强调人的本位,注重公民在行政管理过程中的民主参与。从国外行政法律制度的历史发展轨迹来看,在行政民主理念的引导下,直接体现现代参与民主精神的行政法律制度不断出现,如:立法参与,执法参与,审议会,陈述申辩,听证,民意测验……不难看到,这一系列民主化跃迁中,有相当一部分是行政程序和权利救济程序方面的制度创新。[⑥]这也是走向法治政府的必由之路和重要举措。

服务行政法的价值理念与我国宪法确立的人民政府执政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完全一致的。特别是通过2004修宪使得“人权入宪”以后[⑦],我国行政法的立法、执法、司法和救济过程将会更加重视行政民主的价值追求和制度创新,更加注重公民的民主参与和对公民权利的保护。而行政法的这种民主化进程也是服务行政法逐步确立、逐步取代管制行政法的过程。因此,“行政法的民主化进程”也可转述为“行政法的专制主义缓和与退缩进程”。

近些年来我国行政法民主化发展的制度表现丰富多彩,可以视为行政民主性逐步增强的成果,例如:被授权组织、受委托组织、特邀监察员等主体制度的发展;行政契约、行政指导等行为制度的发展;告知、听证、证据、公民参与等程序制度的发展;代表评议、行政申诉[⑧]、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国家赔偿等监督与救济制度的发展。这些制度或者直接赋予和保护公民的民利与其他合法权利,或者通过制约行政权力从而保护公民的民利与其他合法权利。这些行政法民主化进程的成果均为服务行政法提供了具体的制度支撑。显然,以行政民主化为基础的服务行政法,完全契合了加强人权保障的历史潮流和现实需要,最大程度地实现了行政机关和行政相对人的协调和统一,可谓“行政法的未来是强烈的服务化的未来”。[⑨]

服务行政法的制度架构也是建立在行政民主化的基础之上的,“行政民主”和“民主行政”是服务行政法律制度建构的最基本的价值内核,公民在行政过程中的广泛民主参与是服务行政法律制度建构的主线。从宏观的层面上来讲,服务行政法的制度架构主要包括如下要素:民主化基础上的行政立法制度;民主化基础上的行政执法制度;民主化基础上的行政司法制度;民主化基础上的监督救济制度。目前在这四个方面,我国行政法已出现并正在发生着一系列制度创新,逐步深入地体现了服务行政法的理念。例如在行政立法中的听证、广泛听取意见制度;行政执法中的听证制度、申辩制度等,行政管理过程中还出现了许多作为替代、补充和高效手段的其他柔软灵活的行政方式,如行政指导、行政契约、非拘束性行政计划等非权力强制性的行政管理方式和手段;行政司法中简化程序、减免制度等许多方便和服务于公民的措施;监督救济中的申告处理、复议申请和公开接受公民监督的举措等等。

四、服务行政法的现实课题与发展趋势

(一)我国服务行政法的发展面临的现实课题

虽然我国行政法初步确立了服务行政法的理念,在制度建设上也有所体现,初步建立起以民主行政为核心的法律制度。但是,法律制度的建构和实施乃是一个综合而复杂的过程,要使服务行政的理念在调整社会关系的过程中得以充分落实,需要法律制度、法律环境、法律文化等各方面协调配合、共同作用。如果仅有制度的规定,而没有其他方面的共同的作用,则“徒法不足以自行”,只能算是“形式意义上”的服务行政法,我国要真正实现“实质意义上”的服务行政法,尚需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这也是经过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加快步伐的行政民主化和法治化进程,是我国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的奋斗目标。具体而言,摆在我们面前亟需认真研究解决的重要课题是:

1.行政主体和行政公务人员必须切实树立服务行政理念。行政法制确立后,大量的规范和制度是通过行政主体和行政公务人员去具体实现的,因此行政主体和行政公务人员是否具有服务行政理念尤显重要。行政公务人员应当树立服务意识、改进管理方式,顺应由管理行政、秩序行政、指令行政转向服务行政、发展行政、指导行政这一时代潮流,积极向行政相对人提供信息、政策、专业技术等方面的指导帮助以及各种公共服务。行政管理和行政法制诸环节已经出现的越来越多的行政民主的要求和规范,例如行政立法过程中的座谈会、论证会,行政执法过程中的听证会和当事人陈述事实、申辩理由,行政相对人评议行政机关与行政首长,采取具有协商性和可选择性的行政合同、行政指导等柔软灵活的方式实施行政管理等等,行政公务人员对此应当充分了解并积极推行。

2.通过加强立法和行政立法来推进服务行政法律制度创新。社会关系处于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之中,法律制度必须回应、适应这一变化,否则就会落后于现实。当下我国行政法律制度中虽然有了一些体现服务行政的具体制度,但仍然有一些不符合现实需要的具体制度和做法未得到及时清理和调整,甚至有些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创设的具有行政专制倾向的具体做法还存在于行政实务之中。及时废止滞后的法律规范,推动服务行政立法,是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客观要求。

3.进一步完善和切实遵守服务行政的具体制度。我国已经初步建立了一些服务行政的制度,但还不够完备,例如行政公开制度只是在部分法律法规中有所规定,行政公开的范围、方式等还没有在法律层面进行集中整合的系统规定;有些已经建立的制度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例如修改完善行政诉讼制度的呼声已经引起了学界和立法机关的高度重视。已经建立的制度要切实得到遵守,还需要完善违反制度规定的监督和责任机制,督促行政主体和行政公务人员必须依法办事。

4.营造服务行政的良好社会环境。行政主体的行政管理活动不是孤立的行为,必须接受来自各方面的监督制约,特别是各类民主监督制度。各级党委和人大对于行政机关的服务行政行为要给予理解和支持,对于违法行政行为要通过适当的方式督促纠正。公民对于行政机关的服务行政行为应予配合,在服务者和被服务者的互动过程中消除信息不对称带来的矛盾,通过相互协商和理解达成行政两造的一致。

5.重定政府角色,调整政企关系,实现政企分开。服务行政法的发展也对政府职能的调整提出了新的要求。政府既要成为管理者又要成为服务者,政府在这双重角色中要恰当定位,实现政府职能的科学调整转变。这就难免涉及到与旧体制、旧机制的冲突,而此类冲突的解决只能通过深化改革来实现。要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真正实现“政企分开”的目标,使政府成为行政法治意义上的管理者和服务者,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秩序和环境。为此,《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强调提出:要实现“政企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基本理顺,政府的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基本到位”;“要进一步转变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管的方式,切实把政府经济管理职能转到主要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上来。在继续加强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管职能的同时,完善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要进一步加强政治文明建设,加快思想文化变革,使行政主体和行政公务人员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观念,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树立自觉配合服务、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

(二)我国服务行政法的发展趋势展望

从行政法律制度建设的角度看,21世纪前中期我国行政法在增强民主性和服务性方面会发生一系列深刻持久的变化:(1)基础理论方面:行政民主论有可能成为21世纪我国行政法学的基础理论之一而发挥应有的指导作用;(2)主体论方面:表现为多元化、分散化、社会化,例如行政审议会的建立和发展,非政府组织的发展和完善,第三者角色和行为效力的发展;(3)行为论方面:表现为行为方式的多样化、柔软化、简便化、参与化、规范化和高效化,例如行政指导行为、行政合同行为的积极运用和规范化;(4)监督救济论方面:表现为多元化、多样化、系统化、民主化和便民化,例如规范化的行政怨情处理制度,建立人大监督专员制度和抽象行为司法审查制度,更加便民的行政赔偿制度和行政补偿制度,等等。

参考文献:

[①]参见该文件第3条、第5条、第6条的规定。

[②]a.J.p.taylor,englishHistory,1914-1945,1.转见[英]威廉。韦德著,徐炳等译:《行政法》,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年第1版,第3页。

[③][法]狄骥著,钱克新译:《宪法论》,商务印书馆出版,1962年版。转引自陈俊著:《中关村科技园区立法之“服务行政”要论》,载《政法论坛(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01年第2期。

[④]参见陈新民著:《公法学札记》,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版,第48页。

[⑤]沈荣华著:《论服务行政的法治架构》,载《中国行政管理》2004年第1期。

[⑥]例如2004年7月1日起施行的《行政许可法》,就通过许多行政程序和权利救济制度设计强调了服务、便民、参与、救济与效能的统一,这也是现代行政法对服务行政模式发展的回应。

[⑦]我们现在所说的“人权入宪”,是特指2004年3月十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首次把“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以及相应的重要原则(例如为了公共利益征收征用土地和私有财产应给予补偿的原则)载入宪法,进一步体现了在宪法层次为人权和公民基本权利的保护提供更全面、更明确、更有力的制定法依据这一重要修宪目标,这对于我国人权法制和行政法制的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服务行政论文篇3

【摘要】国内外社会经济形势的变化,世界性金融危机对中国社会经济的影响,为政府行政管理和政府职能转变提出了新的课题。构建科学的政府绩效评价体系是政府行政适应形势变化,转变政府职能的有效途径。建立政府绩效综合评价、公共政策评价、项目绩效评价、预算绩效评价制度是新形势下构建科学的政府绩效评价体系,深入政府行政管理改革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形势政府绩效评价制度建立思路对策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加速了国际经济市场化、信息化、知识化的发展。国际上,经济发展地区格局和政治中心地位角色已发生了巨大变化。在国内,经济体制和行政体制改革得到不断深化,国民经济持续保持高水平增长。但社会结构日益复杂,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社会财富分配不公平、就业保障、医疗保障、社会和谐、官员等社会政治、经济问题愈加突出。行政环境中各种不确定因素也更加复杂,社会民众对政府的期望值也在不断提升。与此同时,政府规模的扩大和政府角色的膨胀使稀有资源消耗过多,导致政府缺乏足够的财力来保障政府各项政策的推行和落实。官僚制组织的治理模式使得政府难以在行政资源配置、行政效率等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要求政府行政部门放下官僚架子,改变命令式行政方式,期待政府廉政清洁、求实高效、重民心、顺民意。渴望通过宏观调控,合理分配社会资源、公平分配社会财富已是社会民心期望所向。特别是在世界性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已显露端倪,市场经济的利益是图已酿就“市场失灵”,政府作用凸显重要的时刻,政府如何在这场严重经济危机中审时度势,领导中国人民同心协力渡过难关,战胜危机。形势的变化为政府管理提出了新的课题,要求政府管理必须具备灵活的应变性和高超的技能性。同时也为政府职能由“全能型”向“服务型”转变,政府行政由“行政命令”向“民主法制”的转化提供了大好契机。

毋庸置疑,政府绩效评价是政府管理一种有效工具和基本手段,它已逐步形成一种世界性潮流,成为政府管理改革发展的基本趋势,并以行政管理的常态方式和基本手段,不断渗透到公共管理的各个领域。进入21世纪,行政评价已开始转向制度化、法制化建设轨道。评价主体多元开放、社会公众和服务对象广泛参与、评价技术的科学性不断增强、评价主题以公民意志为导向已成为当今世界性行政评价的发展动态。实践充分显示,行政评价既是政府行政管理的有效方式和工具,又是一套系统的制度安排。其实质是对“”行政管理的革命,坚持绩效导向,从崇拜权威到注重绩效;坚持公民导向,从对上负责到对下负责;坚持结果导向,从重投入到重结果。

一、新形势下构建政府绩效评价体系的现实意义

构建科学的政府绩效评价体系是新形势下政府实现职能转变、改变行政职能、建立服务型政府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我国进入改革发展新阶段的必然要求。它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突破改革瓶颈制约,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构建民主化法制和谐社会具有全局性的战略意义,具体可体现在:

1.建立科学的政府绩效评价体系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制度保障;

2.建立科学的政府绩效评价体系是建立政府与民众广泛沟通的有效渠道,落实公共利益、广泛接受社会民众监督的有效途径;

3.建立科学的政府绩效评价体系是深入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有效调动国家行政人员干事创业积极性的基本途径;

4.建立科学的政府绩效评价体系是深化政府行政管理改革、提高政府行政效率、建立政府绩效目标管理的切入点;

5.建立科学的政府绩效评价体系是政府行政寻求社会民众支持、获取民心、建立政府威信的有效方式,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课题。

二、新形势下构建政府绩效评价体系的几点基本思路

构建科学的政府绩效评价体系,全面开展政府绩效管理和评估工作,首先要以坚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坚持与时俱进,着力推进政府行政管理的改革和创新;坚持以实现公共利益、民众满意为标准;以注重实绩、体现作为为导向;以职能转变、增强服务为理念;以系统全面、突出重点为基础;以民主公开、群众公认、社会广泛参与为要求;以提高效率、增强政府执政效能为动力。优化公共资源配置,强化政府责任,体现全方位、多层次,适宜中国特有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府绩效评价体系。

1.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力争避免片面追求形象业绩,建立政府绩效综合评价制度

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正确的政绩理念,弘扬求真务实精神,深化体制改革,提高政府执政效能,这是新形势下构建政府绩效评价体系的最基本原则。绩效评价体系应以目标管理为基点,全面评价各级政府在一定时期内行政职能履行情况和工作状况,重点考评政府在经济调节、市场监管、重大事件处理、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履行情况。力争避免追求形象业绩,片面地以GDp、招商外资为政府业绩主要考核指标。评价实践已显示,单纯追求经济指标使不少地方政府将自己的业绩放置于对“显绩”形象的追求,对长远发展有利的“潜绩”却置于被忽略地位。特别是一些地方政府为了实现“招商引资”,获取显赫的形象业绩,过于看重外资规模和引资落实,在优惠政策上不断做出让步,甚至出现了外资“空手套白狼”的情况。在发生外资非正常撤离后,“招商引资”为当地经济和社会遗留下许多后患。对政府绩效要实施综合考评,运用科学、合理的评价方式评价政府管理活动对经济发展、社会建设成效的影响和贡献。充分考虑各地区经济、社会环境的差距,制定适宜、合理的综合考评指标,着重对政府公共利益实现的评价,科学评估政府潜在绩效状况。

2.以实现公共利益为理念,提高公共服务质量为导向,建立服务型政府绩效考评制度

在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世界性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产生严重影响的今天,就业、生活水准的保障;社会秩序的安稳;社会地位的平等;财富分配的公平等已成为社会民众广泛热忱关注的公共利益问题。社会民众迫切渴望政府能够从保障民众的切身利益出发,改变政府行政职能,以实现公共利益为行政理念,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因此,政府绩效评价必须能够对政府部门在一定时期的工作表现和成效进行科学的、客观的评价,以改进机关作风,增强工作效率,不断提升公共服务的能力和水平,提高公众满意度。改革工作绩效自我总结、自我对比、自我肯定的传统考评方式,要根据各行政组织职责履行的社会效果进行评估,按照社会公众对行政组织服务的满意度定优劣。

3.以决策科学化、民主化为目标,建立公共政策政府绩效评价制度

依据现代质量管理理论,工作质量形成于过程。行政绩效评价作为行政工作质量管理的一种有效工具,其体系应具备对行政行为事前、事中、事后的管理和评价机制,以实现对行政绩效形成的全过程、全方位监督、控制和管理。一个完整的政策过程,包括政策的制定、执行和评估。长期以来,我国存在着重政策制定,关注政策执行,轻政策评估现象。一些政策脱离实际得不到及时修正和更新,甚至个别政策在实际执行中产生了破坏性社会影响,但却没有得到有效及时的纠正。政府的一些不当决策不仅造成了国家财产和社会资源的损失和浪费,恶化了生态环境以及民众对政府的信任度下降、甚至由于行政行为失当和行政决策的失误,政府的权威性也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政府绩效评价体系中必须建立公共政策定期审查评估机制,建立科学规范的公共政策评估框架体系,健全完善政策评估信息系统。实行跨部门评估审查,排除部门利益制约,完善外部第三方和公众参与政策评价机制。

4.以优化公共资源配置为核心,建立项目绩效评价制度

公共项目既是公共财政投入的主要领域,又是公共管理活动的重要内容。项目绩效状况是政府行政绩效水平的直接表现。因而,项目绩效考核是政府目标管理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建立有效的项目绩效评价考核制度,根本改变重前期立项、轻后期评价的现象,将项目绩效置于项目决策和项目管理的核心地位,以提高项目资金和公共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使用效率。

5.以突出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为重点,建立预算绩效评价制度

在世界各国,特别是英、美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将绩效评价与预算挂钩作为绩效评价制度的基本要求。在我国,实行预算绩效评价是公共管理和预算管理改革的重要内容和改革发展方向。坚持按绩效和工作成果分配财政资金是建立预算绩效评价制度的基本原则,强化预算绩效评价在预算管理中的作用,大力培育预算绩效管理理念和文化是建立预算绩效评价制度的基本要求。评价指标是评价制度的核心内容,具有较强的导向性,反映了行政组织的政绩观。因此,构建科学的预算评价制度,必须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制定科学的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完善绩效评价测量标准,采用多样化的评价计量方法,制定结果运用刚性规则,落实实效化的绩效评价结果运用,以形成正确的导向,使绩效评价发挥应有的作用;必须将预算绩效评价与绩效审计相结合,充分发挥绩效审计在完善预算绩效评价制度中的作用。

6.以考评结果实效化运用为目的,建立绩效考评问责制度

国家人事部《中国政府绩效评价研究》课题组在研究报告中将“绩效评价与目标管理责任制紧密结合”作为评价体系建立的首要原则,同时也是检验评价是否有效的重要尺度。目标责任制是对政府管理一种约束性的常规制度,考核需以考评客体的责任目标为依据,测量其实现目标的程度和效果。政府作为社会服务公共部门,在行为上必须明确自身应承担的责任。这不仅需要对自身的责任做出承诺,而且还必须建立相应的能使公众对这种责任进行识别和测量的工具。绩效评价是公众领域内重要的“责任度量工具”,其最终目的就是要凸显责任制度的重要性,既强调对行政优绩的激励,又要突出对行政行为失当和行政决策失误的评价,并确认其应追究的相应责任。因而在行政评价体系中,责任制度是一项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础内容。必须形成不仅“有绩必奖”,而且“有责必问”、“有过必究”的问责制与行政评价结合的评价体制,以避免行政管理中普遍存在的“奖励有余,惩戒不足”现象的发生。

7.以运用现代科学方法为手段,增强绩效评价适用性,建立绩效评价动态管理制度

行政评价指标的遴选,对评价体系构建是至关重要的。指标选择和设定的科学性、合理性和适用性直接影响到指标的适用性和可操作性、评价结果的有效性,甚至影响到评价的可信度和权威性。特别是随着社会经济形势、工作环境和工作目标的变化,指标的适用性、有效性将发生变化。同时,过多过繁的评价指标不仅会严重影响评价结果的有效性和评价的可操作性。而且还会加大评价成本。为此,有必要对指标设置与选择进行动态管理,构建绩效评价动态管理制度,以实现评价指标的适用性和合理性,提高评价效能。

三、新形势下完善政府绩效评价体系的几点对策思路

建立科学的政府绩效评价体系,增加政府服务职能,提高执政效能,完善政府管理体系是我国体制改革发展进入新阶段面临的重大战略选择。

1.增强政府管理应变性,适应国内外形势变化要求,实施政府绩效战略

公共行政资源是宝贵的资源。在我国现阶段,一方面由于经济发展的客观条件,可提供的公共行政资源十分有限;另一方面又是政府规模的扩大和政府角色的膨胀使稀有资源消耗过多,有限资源没有得到有效配置,导致政府缺乏足够的财力来保障政府各项政策的推行和落实。而国内体制改革的发展、国际形势的变化和国际竞争的加剧都要求我们更加重视对稀有行政资源的优化配置,将政府绩效管理问题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上,明确提出实施政府绩效管理战略,坚持绩效导向,运用科学的绩效评价引导、优化行政资源的配置,充分利用政府所拥有的公共行政资源,最大限度地挖掘政府的优势和潜力,以适应国内外形势变化对政府行政所提出的新要求,为国家经济社会建设注入新的活力。

2.优化政府职责配置,完善政府绩效评价的组织体系

增强政府服务职能,构建服务型政府是新形势下对政府行政提出的必然要求。完善政府绩效评价体系,就要按照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不断健全和强化政府绩效评价的职能,完善政府绩效评级的组织体系,建立专业化和权威的政府绩效评价机构,履行政策制定、绩效督查和科学评价职责,以确保政府绩效评价在组织体制上的权威性。

3.实施内外部评价相结合,建立多元化、开放透明的政府绩效评价体系

目前中国正处于社会发展的转型期,建设服务型政府,不仅要求政府及社会公众都要更新观念,并且还要形成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有效制度安排,创新政府管理机制,真正以公民满意度作为服务的终极目标。基于公民满意度的第三方绩效评价使政府服务置于公众监督之下,最大程度保证“民意”的传递,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必然要求。同时,考核对象的差异性,考核内容的全面性,绩效的多维性要求必须建立多元化的考评主体。因此,在完善政府内部评价机制的基础上,引入“第三方评价”机制,推进评价主体多元化,扩大政府绩效评价参与面,将管理和服务对象纳入评价体系,吸纳各方智能优势,对政府绩效进行科学诊断和评价。充分发挥立法机构、政协组织和民间社会团体在绩效评价中的特有职能,深入开展公民评议活动。并使多元化评价体制制度化、法制化。

4.强化政府绩效评价职能,加大绩效评价力度,实施评价结果实效化运用,完善体系激励机制

考核是手段,结果运用是目的。激励作为考评体系中重要的构成要素,不仅在内容方式上要求体现出全方位、多层次——有奖有惩,有褒有贬,而且还要具备必要的强度和力度,真正做到奖励不搞平均,惩处不搞“下不为例”的惯式。完善绩效评价体系,激励是一项大有文章可作的内容。实效化地运用绩效评价结果,强化绩效评价职能,加大绩效评价与单位等级评定、领导成员业绩考核、干部选拔任用结合的力度。以政府绩效评价为基础,促进行政干部、公务员考核科学化。建立政府绩效评价结果公开制度,强化绩效评价的激励作用。

5.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更新行政理念,增强服务意识,营造政府绩效评价体系良好运行环境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突出改革的重点,将建立科学的政府绩效评价体系置于行政管理改革的重要位置。为了适应国内外社会经济形势变化的要求,引入学习和创新机制,构建学习型行政组织。在行政履职上,加强组织领导,坚持改革创新,更新行政理念,强化绩效意识,将民众之苦为己任,改变行政官僚作风,增强服务民众政绩观。在社会服务上,从我做起,以身作则,塑造廉政公洁、服务于民之形象,树立文明执政、营造和谐社会之榜样。在行政组织建设上,加强宣传和培训,融合国际行政管理理念,深化政府行政理论研究,推行政务公开,构建行政透明服务型政府。力求从全方位为建立科学的政府绩效评价体系创建良好的运行环境。

参考文献:

[1]天津市政府管理创新研究、东丽区委区政府课题组.科学构建政府绩效考核体系的研究报告.

服务行政论文篇4

高校是人才云集的地方,高校行政管理的对象都是高级知识分子以及博士、硕士生及大学本科生,所以在高校行政管理的过程中,一定要优先考虑这些人的需求。不仅要提供良好的办公条件、福利待遇,还要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和环境布置,包括良好的硬条件和软环境,为他们解决后顾之忧,使他们能安心地工作生活,安心地扎根在高校。高校行政管理服务的特殊意义就在于为教师、学生的发展而服务,为满足高校师生的教学活动而服务,从而确保高校师生的教学、科研工作得以顺利进行。首先,高校行政管理要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对于专业的教师来说,他们的发展小到课程的开课、学生的选课、教学计划的确定、教学大纲的制定、教学内容的完善等,大到学历提升、进修、挂职、职称评定、教学改革课程、教学项目内容、横向纵向科研的申报、审批、学科建设的发展方向以及科研经费的使用分配等问题。教师素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高校的声誉,有了好的声誉才能吸引更多的学生前来,因为生源是全国各地的,因此在范围这么广的情况下,名师、教授等高素质的人才显得尤为重要。因此高校行政管理要从培养名师、服务人才等方面做更好的服务,为他们的教学科研提供更好的工作环境和氛围。其次,高校行政管理要维护和保障学生的权益。高校行政管理服务的对象也应该包括学生的受教育权,所谓的受教育权,就是高校学生受到公平、公正的与教育相关的各种形式以及各种类型教育的权利。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所受到的教育对于以后的发展包括工作、生活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还会对走上社会以后人的个性发展权、社会发展的成果权以及社会发展的参与权起到很大的作用,在现今社会,受教育权是人权的一种具体体现,因此,尤其是高校,一定要维护学生受教育权,不轻易地剥夺学生受教育的权利,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整合学校教育、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全面树立为学生服务的理念,以学生的成长成才为中心,建立起帮助学生成长、解决学生困难、方便学生办事、维护学生权益的服务体系。真正做到关心有实际困难的学生、关爱学生的成长进步,关注学生的就业等动态,真正做到维护和保障学生的利益。

2高校行政管理的服务方式特性

高校行政管理的服务特性,主要是指高校行政管理各职能部门应该以教师员工、学生等利益相关人员的需求为目标,以教师员工、学生等利益相关人员为主要服务对象,通过更加完善的服务方式和服务理念为教师员工、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2.1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

以人为本就是以人为中心,突出人的发展,教育人、引导人、帮助人、关心人。其根本内涵就是肯定并尊重人的价值、尊严和自由。把教育与人的幸福、自由、尊严、终极价值紧密联系起来,使教育真正成为人的教育。并不是管理人、约束人、控制人,而是创造条件发展人。人是教育的中心,也是教育的目的;人是教育的基础,也是教育的根本。一切教育必须以人为本,教育是核心,管理是保证,服务是拓展。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利用手中的职权,往往把别人的人格、尊严和自由放在一边,不管不顾,甚至牺牲别人的利益来成全自己。长期以来,高校行政管理职能部门的工作人员,把自己当成手握大权的官员,经常强迫教师和学生,淡化职责,要求教师和学生服从命令。这是一种缺乏以人为本精神内涵的具体表现。高校行政管理以人为本的最根本意义就是把教师、学生的人格尊严、自由、利益、个性给予充分的肯定、支持和保护,把教师、学生的利益放在最重要的位置,有效的管理应该是服务型而不是强制型的,要结合实际情况加入人性化的管理方式和手段,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

2.2加强行政管理制度的改革与创新

传统的高校行政管理都是以强制性的方式来执行的,行政管理各职能部门的管理权力过度集中,这种管理方式势必会引起教师、学生的不满,长期下去自然会影响高校的发展,因此要加强行政管理制度的改革与创新。高校要大力构建以服务型为主体的行政管理体制,不断推进行政服务的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建立公开透明的校务院务制度,健全相互回应的制度,使教师在遇到相关的问题时,能第一时间得以解决,还要建立完善行政管理的监督机制以及服务综合能力的评价机制,有了这种机制不但能约束行政管理人员,更能提升高校行政管理的服务水平。

2.3提升自己、提高工作效率

为了能更好地服务于高校行政管理,高校行政管理人员无论在学历、职称、思想、行为上都要要提升自己,通过自身的学习和锻炼,使自己完全处在一个可持续的发展状态,能完全适应高校的发展。行政人员要增强行政服务意识,充分认识到高校行政管理的核心任务就是为师生及相关利益者服务。提高行政管理人员的服务能力,要明确岗位职责,强化服务意识,分工明确,提升管理水平。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参加一些高水平的培训教育,更新一些管理新的理念,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解决在实际管理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提升管理人员的政治思想素质、道德素质、文化素质,积极地面对困难,使自身有较高的文化层次、专业知识以及管理水平,充分提升自己,使自己能完全适应高校的发展。

2.4加强行政管理的理念

服务行政论文篇5

摘要:行政服务中心是现行行政体制下开展的一种新型行政工作制度和行政办事方式,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具体表现模式,其对建设服务型政府、效能政府有极大的研究意义。论文关键词:服务型政府行政服务中心行政许可行政服务中心是本世纪初我国地方政府治理中出现的新鲜事物。它有多个说法,有的地方叫做行政审批服务中心,有的地方叫做行政中心,有的地方叫做政务大厅,一般正式文件里叫做行政服务中心。不管其称谓如何,行政服务中心是现行行政体制下开展的一种新型行政工作制度和行政办事方式。基本模式是:政府多个相关职能部门将行政许可、审批工作和各类大众服务性工作纳入行政服务中心,在这个通透式办公场所中,通过集中服务部门,集中服务项目,简化服务流程,优化服务机制,以良好的服务作风依法开展政务活动的一种便民方式。它集首问责任制、办事承诺制、一站式办公等多种便民措施为一体,目的是为了提高行政办事效率,防止以行政权力谋私。现在,我国不少地方包括区县级单位都建立行政服务中心,涉及数千种政务工作。如北京市18区县和43个政府部门全部建立了行政服务中心,涉及各类行政许可和服务事项约2000余项。根据2007年l月的中央纪委第七次全会报告统计,全国建有2166个行政服务中心。可见,行政服务中心已是十分普遍的现象,对建设服务型政府、效能政府有极大研究意义;其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具体表现形式。一、行政服务中心出现的主要背景(一)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需要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强调要建设服务型政府,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这是我们党首次在党的文件中提出服务型政府建设的明确要求。在改革开放和发展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政府传统的管理模式越来越不适应形势需要,要履行好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职能,为社会公众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迫切需要加快政府改革,创新行政管理体制,这样才能加快服务型政府建设。行政服务中心就是适应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需要而出现的。(二)是为了改变政府及其公务员服务意识淡薄的现实2005年某网站刊文:惊闻“政府机关人员敬业度最低”!文章称,根据调查,政府机关或企事业单位的员工敬业度最低。敬业指数用来反映员工对本岗位的热爱程度,指数越高则表明员工越热爱本岗位,反之亦然。调查显示,“爱岗不敬业”的现象在政府机关人员中大量存在:他们“热爱”自己的岗位却缺乏相应的职业素质和敬业精神。行业敬业指数高低既有行业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因素,还有外部的客观环境、竞争压力等因素。由于政府机关人员的工作压力、责任意识、忧患意识等远远逊色于那些市场化、商业化程度比较高的行业的员工,而政府人员敬业与否与其工资标准、福利待遇并没有直接联系才造成如此低的敬业指数。如此低的敬业指数,如何提升政府工作效率,更逞论建设效能政府、服务型政府了。行政服务中心就是为了回应提升政府及其公务员职业道德水准特别是敬业精神的需要而成立的。(三)是为了配合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而成立2001年10月,中央就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行部署,国务院批转监察部、国务院法制办等部委的《关于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的实施意见》。全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监察部,承担行政审批日常工作。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要求政府取消不必要的行政审批项目,随着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深入推进,政府职能加快转变,更加重视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提升政府工作效率。行政服务中心就是为了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从源头上治理和预防腐败而成立的。(四)也是为了配合《行政许可法》实施而成立2011年《行政许可法》实施,按照行政许可法的精神,行政机关要将直接管理与间接管理、动态管理与静态管理、事前行政许可与事后严格监管、管理与服务等有机统一起来,要充分利用间接管理手段、动态管理机制和事后监督检查,加强对经济和社会事务的管理。这对进一步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推进政府管理体制创新,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将产生积极推动作用,有利于建成效能政府。行政服务中心就是为了配合行政许可法的更好实施而成立的。二、行政服务中心的运行模式(一)基本工作模式各地行政服务中心的工作模式,归纳起来有:一口全程代办式、大厅承诺办结式、网络信息服务式、牵头单位式等。“一口全程代办式”即设立统一的对外受理窗口,全程代办、及时回复。一些服务事项少、每天接待群众较少的单位按照“一口受理、全程代办、内部运作、按期办结”的要求,在受理窗口一次性地把服务事项办理完毕;“大厅承诺办结式”,就是政府职能部门或多个政府职能部门统一设立服务大厅,厅中设立多个窗口,为群众办事全程的模式。这种模式关键在于提高一次办结率,同时依法按承诺时限办结。一些服务事项多,接待群众量大的部门大多采用这种方式。“网络信息服务式”,就是通过电子政务的信息化服务模式为群众服务。这是政府服务形式的发展方向。“牵头单位式”即对行政许可事项需统一办理或联合办理、集中办理的,由一个牵头单位负责受理并协调其他相关部门共同办理,统一送达办理结果。以上几种模式,都可以在行政服务中心里进行,但是有的在中心只是完成一部分,有的在中心则能全部完成,这要视申办人的申办事项而定。(二)基本工作制度各地行政服务中心已经制定和出台了一些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制度和办法。如全程办事制工作流程、行政服务中心工作实施细则、行政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行为准则、行政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岗位职责、行政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考核办法、行政服务中心投诉督查办法等制度规定,明确和完善了行政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的岗位职责、工作程序和行为规范以及考核、责任追究办法等制度体系,保障了行政服务中心的规范运作。(三)工作关键环节即整合环节按照事权责相一致和便民高效的原则,政府部门内部、部门之间的职能要整合,办事程序和工作流程要优化调整,办事效率要提高。政府部门只有整合了进入中心的各项职能,效能政府的目的才能真正得以实现。三、行政服务中心的初步成效行政服务中心的建立,实现了在现行体制下对政府行政管理工作的重新组合,通过创新和改进工作方式,推动政府部门工作方法的改变,减少部门之间的推诱扯皮和相互挚肘,从而提高服务水平和工作效能。(一)提高了工作效率行政服务中心实行一口受理,全程代办、按时办结等工作模式,改变了政府部门内部科室各自为战、分别对外的传统模式,由一个窗口统一接待申办人,各种手续在部门之间自行流转,限期办理,最后由一个窗口统一送达申办人,促使各单位自我清理审批事项和审批环节以及部门间的繁杂规程,降低了行政成本,提高了行政效率。(二)实现了办事公开透明行政服务中心办事公开制度贯穿于中心工作全过程。服务项目、办事手续、办事程序、完成时限、收费标准、投诉办法等全部向社会公开,办事过程置于社会监督之下,增强了办事透明度。受理室的设立使得经办人与申办人相对分离,减少了申办人与政府工作人员打交道的机会,较好地防止了以权谋私、与民争利行为。(三)提高了政府服务意识人本、服务、高效是行政服务中心的宗旨。把申办人的需求作为第一信号,在行政服务中心里成为政府各部门的实际行动,改变了政府机关“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现象。(四)提高了电子政务水平行政服务中心促使政府各部门进一步改进工作方式,通过电子政务的形式,为申办人服务,提高了电子政务的水平。参考文献:1.毛昭晖.中国行政效能监察—理论、模式与方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第41一53页.2.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2005年10月26日3.康贵民.服务型政府框架下行政监察职能研究[D]博士论文,2009年5月4.《党的十四大以来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历次全会工作报告汇编》,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

服务行政论文篇6

根据行政管理职能和主要环节,着重探讨公共行政管理中的公共政策质量、行政决策质量、行政执行质量、公共服务质量。

(一)公共政策质量

1.公共政策质量的含义公共政策质量是学界研究工作的核心,因其涉及面广,难于对其内涵和外延作明确界定,对公共政策质量的评价标准虽然有所涉及,但尚不完整、不成体系。简单地说,公共政策质量就是公共政策的好坏程度,对公共政策质量的评价往往带有很强的主管感受性,拥有不同的价值偏好和评价标准。因此,应从广义上来拟定评价公共政策质量的标准。与政策的价值相联系的是其利益相关性,多数公共政策都涉及到对以利益为核心的的社会价值的分配。2.公共政策质量评估判断公共行政质量的好坏主要标志是在尊重人民和意愿的基础上,实现公共利益,促进社会正义和社会公平。公共政策质量评估是公共政策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科学的评估活动能够发现公共政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便及时地总结经验,纠正错误,从而公正地判断某一政策本身的价值,为延续、革新或终结公共政策提供依据。因此,公共政策评估不仅有利于检验公共政策的效果、效率及效益,也有利于提高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水平,不断提高政策的质量。丁煌[3]在分析政策执行梗阻的政策质量因素时认为,高质量的公共政策具有合法性、合理性、明确性、协调性、稳定性、连续性、科学性、目标具有弹性、政策之间能够良性循环的特征。

(二)行政决策质量

1.行政决策的概念及特征简单地说,行政决策是指政府及其行政机关为了实现一定的目标而抉择行动方案,做出决定的过程。各级政府及行政部门几乎每天都在作出这样或那样的决策。行政决策的特征:决策主体的确定性、决策的广泛性、决策依据的法律性、决策实施的强制性、决策目标的非营利性。行政决策是行政管理活动的基础,科学的行政决策是行政管理科学化的前提。2.行政决策质量的影响因素评价一个行政决策的优劣可以有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标准,如合法性、科学性、合理性、安全性、可行性、成本、满意度、幸福感。影响行政决策质量的因素非常广泛,经验、决策程序、决策技术、决策体制、决策条件、决策环境、决策主体、权力、组织文化、决策者的个人偏好、胸怀、气度、决策者对风险的态度等都是影响决策质量的因素。现实中,屁股决定脑袋的决策比比皆是,因此,有人说决策失误是最大的失误,领导人决策失误带来的浪费和损失是很巨大的,而决策性浪费和损失,尽管是“最大浪费”,但从没有人视之为犯罪。3.提高行政决策质量的途径决策是一项高强度高难度的思维活动,决策思维的基石是逻辑思维,其中又以形式逻辑为基础。形式逻辑是决策分析的基础。基于此,提高行政决策质量必须建立起现代行政决策体制,构建基于系统化的决策管理系统,实现决策信息系统、决策咨询系统、决策系统、决策执行系统、决策监督系统的闭路循环。重大行政决策应当实行责任制,跟踪评估。违法决策造成损失的,决策者应该承担相应的责任。

(三)行政执行质量

1.行政执行的特点行政管理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制定决策和执行决策的过程。行政执行是指行政机关和经法律授权的社会组织,为贯彻落实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决策机关发出的决策指令所进行的行政管理活动。行政执行是联系整个行政过程的核心。行政执行是国家行政人员的一项经常性的活动,是行政管理过程的基本环节之一。2.行政执行质量的影响因素行政执行是质量赖以产生和形成的重要环节,也是行政工作质量的主要体现。影响行政执行质量的因素很多,如行政决策不完善、行政执行态度不坚决、行政执行效率低下、行政执行资源不充分、执行手段、方法、执行队伍和人员、执行环境、文化等。

(四)公共服务质量

1.公共服务公共服务起于英、德、美等经济发达国家,20世纪80、90年代,大多数发达国家的公共部门都出现了一个显著变化,即从传统公共行政向新公共管理转变,其基本取向是提高公共管理水平和公共服务质量。公共服务是21世纪公共行政和政府改革的核心理念,包括加强城乡公共设施建设,发展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公共事业,为社会公众参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活动等提供保障。公共服务以合作为基础,强调政府的服务性,强调公民的权利,其终极目标是最大限度地实现公共利益。2.公共服务质量政府公共服务质量是指民众每次接受政府服务时,该服务所能满足民众的期望与需求的程度。其核心内容是关心服务效率、效果和服务质量,鼓励参与和协作,主张灵活地选择具有更高成本和效益比的方法,强化国家核心战略能力等。

二、公共行政质量监控和保障

(一)建立公共行政质量监控和保障体系

共行政质量监控和保障体系是政府以提高和保证公共行政质量为目标,运用系统方法,依靠必要的组织结构,把政府内各部门、各环节的质量管理活动严密组织起来,将公共政策、行政决策、行政执行和公共服务的整个过程中影响行政质量的一切因素控制起来,形成的一个有明确任务、职责、权限,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质量管理的有机整体。行政质量监控和保证体系相应分为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和外部质量保证体系。公共行政质量内部保障体系包括公共行政质量管理决策子系统、信息收集与处理子系统、质量评价与诊断子系统、信息反馈子系统。

(二)行政质量问责制

政府行政管理的“公共”性质在于代表公共利益,坚持公共目的,承担公共义务或公共责任,这也是公共行政质量标准的价值追求。1.内部问责内部问责制度是政府内部的问责体制,阐明政府如何有效地履行责任,如何对政府自身的活动进行有效的评价,并检验出政府在哪些地方需要改革,如何进行改革等。内部问责主要是政府内部的一种自觉行为。2.外部问责或社会问责社会问责是一种依靠公民参与来加强行政问责的问责途径,它通过普通的市民或公民社会组织,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来推进行政问责。政府要坚守职责,合理利用与分配公共资源,要对社会及民众和各方利益相关体等肩负一定的义务与责任。

三、公共行政主体构建质量管理体系的几点思考

由于行政工作具有明显区别于企业型组织活动的自身特性,并且这些特性已经影响到了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在公共行政主体中执行的效果和可持续性,因此有必要从行政质量管理需求和行政工作特点出发,研究构建专门适用于公共行政工作的质量管理体系。

(一)秉承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全过程管理和“持续改进”的理念

全过程管理方法和“持续改进”的理念作用和重要性不仅已经在长期的质量管理实践中得到了验证,而且与公共行政工作过程对输出结果质量存在重要影响的特性,以及公共行政工作不断追求进步的自我驱动实现了良好的契合,因此是公共行政质量管理体系构建过程中应坚持的原则和理念。

(二)简化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和运行的工作程序,突出可操作性和效率性

服务型政府建设的一个重要目标是为人民群众提供方便、快捷、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也就要求在尽量短的时间内动用尽量少的公共资源来得到预期的公共服务质量。繁琐复杂的体系不仅意味着更多时间、工作量和公共资源的投入,也会影响公共行政主体贯彻并保证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的积极性,并增加其难度。因此,公共行政质量管理体系应超越拘泥于细节的状态,合理简化和优化工作程序,实现效率最大化。

(三)强化对质量目标及其测量方法科学性的判断

质量目标是一个组织在质量方面所追求的目的,是组织一切质量管理活动的基础和指引,如果制定的质量目标缺乏科学性、可操作性和可考核性,不仅容易造成组织理解和实施上的困难,也会从根本上影响整个体系的科学性,对于公共行政主体而言尤其如此!相对于企业型组织,公共行政工作的输出结果更加抽象、决定质量的构成要素更加复杂、对质量目标实现程度的判断更加困难,必须在质量管理体系建设过程中首先解决树立科学适当的质量目标和确定有效的质量目标测量方法的问题。

(四)建立工作绩效评估体系

服务行政论文篇7

关键词:服务型政府;特点;问题;路径

中图分类号:D63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1.01.37 文章编号:1672-3309(2011)01-90-02

全球化、信息化以及知识经济的到来极大地改变了社会的方方面面。在后工业时代下。政府必须进行适当的改革以适应新形势。服务型政府为我国政府改革指明了一条重要的道路。本文在总结国内研究现状的基础上,试图归纳当前研究的不足。进而指出今后研究的方向。

一、中国服务型政府研究的主要领域

(一)关于服务型政府的概念界定

2004年2月21日,国务院总理在中央党校省部级主要干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专题研究班结业式上的讲话中提出了服务型政府的概念,同年3月8日,总理在参加全国人大会议期间,又强调:“管理就是服务,我们要把政府办成一个服务型的政府,为市场主体服务,为社会服务,最终是为人民服务。”这是官方对服务型政府的权威阐述。

我国一些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服务型政府的概念进行了研究。张康之(2000)教授把历史上的政府行政分为3种模式:统治型政府、管理型政府和服务型政府。服务型政府在根本性质上与其他两种政府类型的性质相反,它将彻底抛弃旧的治民观念或“为民作主”的观念,而确立为民服务和“人民作主”的理念。刘熙瑞(2002)教授认为服务型政府是“在公民本位、社会本位理念指导下,在整个社会民主秩序的框架下,通过法定程序,按照公民意志组建起来的以为公民服务为宗旨并承担着服务责任的政府。”陈华栋(2004)认为,服务型政府是指“政府由原来的控制者改变为组织者和服务者,从以控制管理为主转变为以提供服务为主。管理目标由经济领域为主转移到以公共服务领域为主。其运行以服务公众为宗旨,以培育完善的市场为过程、以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为原则,激活社会资源的竞争性,实现资源高效配置,推动经济高效运转。”张超力(2005)认为,服务型政府是一种崭新的政府治理模式。它是指“政府遵从民意的要求,在政府工作目的、工作内容、工作程序和工作方法上用公开的方式给公民、社会组织和社会提供方便、周到和有效的帮助,为民兴利、促进社会稳定发展。”汪自成(2009)所主张的服务型政府,是指为谋求民众福祉而经由民主方式产生的、以服务为理念、以发展为手段、以制度为保障的现代政府。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服务型政府是以服务为理念,以公众为导向。以服务公众为核心职能,将创造必要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环境和条件作为根本任务的现代政府。

(二)服务型政府的特点

杨兴坤(2005)认为,服务型政府具有法治化、开放透明、负责任、高效、有限性、道德化、民主参与、创新、民治性、人性化的特点,同时,服务型政府的中国特色包括服务对象的人民性,发展建设的方向性、参与的全民性、服务路线的透明性、构建的过程性与渐进性。吴丽娟(2005)指出服务型政府的特点:第一,人民民主和对人民负责:第二,法治、有效相统一:第三,为全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胡志福(2008)认为服务型政府是以为民众造福为基点、以民众的需要为出发点的以民为本性:在权利、职能、规模上受到法律明文限制并接受监督的有限性;依法行政,实现法治政府的规范性;公开政务政情,让群众享有知情权、选举权、参与权、监督权的公开透明性。连志慧(2009)认为服务型政府具有“公民本位”、“社会本位”的行政理念,服务者的角色定位,有限政府的职能转换,民主政府的制度安排,责任政府的制约机制。透明政府的服务程序,法治政府的行为准则,高效政府结果取向等特点。方宏杰(2009)认为服务型政府主要特征:第一,政府权利、规模、职能范围有限,行政公开的有限性:第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以民为本特征:第三,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依照法定程序活动的法治性:第四,敏锐发觉社会问题,并迅速作出回应的回应性:第五,运转速度快、办事效率高、行政成本低的高效性,

(三)构建服务型政府存在的问题

杨兴坤(2005)指出,当前服务型政府存在五方面的问题:服务型政府建设存在观念上的误区: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相关机制和法律制度不完善:缺乏明确的服务要求和服务标准:服务流程不规范:公务员素质不能适应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客观需要。吴丽娟(2005)阐述了构建服务型政府存在的文化障碍:行政主体文化障碍、行政客体文化障碍、行政制度文化障碍。沈亦周、董莎(2008)介绍了治理语境下我国服务型政府构建的滞障问题:社会自组织能力欠缺,社会与国家关系存在极大的不平衡:社会自治基础薄弱,政府须承担过量的提供公共服务的任务:传统集权观念的制约,公民社会表现出典型的政府主导性。治理前提不够充分。耿立春、易容(2009)阐述了电子政务环境下服务型政府构建所存在的主要问题:观念上的误区:数字鸿沟导致服务对象的局限性:公务员综合素质亟待提高。李兆峰(2009)指出当前建设服务型政府的主要问题是人本主义的缺失。社会公共领域的关注不足,建设的局限。民主参与机制的缺位,法制化程度较低等。

(四)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路径

傅耕石(2007)指出,在我国服务型政府构建中,现代公民的培养是基础:政治的民主化与法治化是前提:执政党执政能力的提升是关键环节:政府转型与政府自身的建设是主题。王冬(2008)认为,构建服务型政府应从强化政府伦理理念和精神的建设,实现管制向服务职能的转变,推进公职人员行政人格的培养,加强行政伦理制度建设等方面实现突破。潘莹(2009)认为,建设服务型政府要为市场主体创造平等竞争环境:坚持依法行政理念,推行政务公开制度建设阳光政府:改革行政审批制度,贯彻行政许可法,完善政府微观规制体系:加快电子政务建设步伐,提高政府管理现代化水平:改变公共财政支出结构,提高公共服务支出的总量与比例:继续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立符合中国特色的公共服务体制和模式。张娟(2009)指出建设服务型政府,首先,必须继续推进机构改革;第二,积极创新运行机制和管理方式;第三,提高公务人员队伍素质:第四,推行“阳光”政务。实行“一站式”办公;第五。改革行政审批制度。王东强(2009)指出,建设服务型政府,~要变革理念,即建立服务型政府必须树立在民、以人为本、顾客至上、有限政府、依法行政、民主开放、高效廉洁、公正平等和诚信守责九大基本理念;二

是引入战略工具。包括组织目标、激励机制、责任机制、权力结构和组织文化:三是探索规范化的制度创新:四是引入社会化和市场化机制。

二、我国服务型政府研究的不足

1、研究时间短。服务型政府是中国学者提出的概念,有别于西方国家的“公共服务型政府”。张康之于2000年发表了《限制政府规模的理念》一文,首次使用服务型政府这一概念,到现在仅十年,该理论还处于初始发展阶段。

2、成本研究的缺失。国内学者对服务型政府的作用和功效所作的阐述很多,但对建设此类型政府没有进行成本的研究。

3、专业性强,综合性差。我国的研究者对服务型政府的研究角度和侧重点根据自身专业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因此,对服务型政府的研究文献大多专业性较强,大部分只是从本学科人手,缺乏学科问的相互交叉和综合分析。

4、实证研究、个案研究少。当前对服务型政府的研究大多停留在质的研究层面上,抽象性较严重。实证研究比较少,定量分析欠缺,导致构建服务型政府操作层面的缺陷。另外,服务型政府的个案研究更为缺乏。

三、今后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一是服务型政府与其他政府改革理论之问的对比研究:二是服务型政府的局限性:三是服务型政府如何与经济、政治体制改革相协调;四是通过实证研究探讨构建服务型政府的最优路径:五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条件与基础。

参考文献:

[1]傅耕石,服务型政府的构建[D],吉林:吉林大学行政学院,2007:120-177。

[2]胡志福,构建服务型政府研究[D],北京:中国政法大学,2008:9-10。

[3]陈华栋,论服务型政府[J],理论界,2004,(05):1-2。

[4]张超力,论服务型政府的理论基础[D],河南: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05:30-35。

[5]汪自成,服务型政府概念探析[J],太平洋学报,2009,(06):54-60。

[6]杨兴坤,论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服务型政府建设[D]。重庆:重庆大学贸易与行政学院2005:13-16。

[7]吴丽娟,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的行政文化建设及其消解对策研究『D1湖南:湘潭大学,2005:30-49。

[8]沈亦周、董莎,治理语境下服务型政府的构建[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2008,(03):72-76。

[9]耿立春、易容,论在电子政务环境下服务型政府的创建[J],思想战线,2009,(35):18-19。

[10]李兆峰,中国服务型政府建设的经济法分析[D],重庆:西南政法大学,2009:18-24。

[11]连志慧,论服务型政府的建枸[D],北京:中共中央党校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2009:13-21。

[12]方宏杰,构建我国服务型政府的理论与实践[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9,(10):230-232。

[13]王冬,行政伦理视野下服务型政府的构建[D],广西:广西师范大学,2008:23-31。

[14]潘莹,关于构建公共服务型政府的理论思考[J]北论观察,2009,(06)1:37-39。

[15]张娟,我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路径选择[J],经济工作,2009,(11):90-91。

[16]王东强,服务型政府理论研究综述[J],行政论坛,2009,(06):48-50。

服务行政论文篇8

论文摘要:在服务型政府建设过程中,公共安全服务方式也要随之转变和优化。理论结合实际分析可知,这种转变和优化应当为公共安全服务的主体应当由一元转化为多元,将公民参与公共安全服务制度化,公共安全服务要向长效方向优化,要完善公共安全服务的公开、透明制度。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在服务型政府建设过程中,公共安全服务方式也要随之不断转变和优化。本文将拟对这种转变进行分析,以期对实战部门有所裨益。

一、服务型政府的概念、本质及特征

对于服务型政府的概念,专家学者已经进行了许多讨论。如果不能在理论上明确服务型政府的概念,在实践中就容易出现偏差。笔者认为,《服务型政府:从概念到制度设计》一书中阐述的服务型政府的概念是非常正确的,即服务型政府是现代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重点强调权力的来源和归宿是人民,并且基于政府的公仆身份进行运作,最终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的一种政府体制。豍由此可见,建设服务型政府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的必然结果。服务型政府的本质就是社会本位、民本位。豎服务型政府强调政府公仆身份的确认,并把政府的服务性贯穿于政府行为始终,这也是服务型政府的最显著特征。在建设这样的政府过程中,作为公共服务中的一类的公共安全服务的服务方式也在随之不断地转变,这种转变使公共安全服务不断优化,使其变得更加科学、合理、有效。对于这一点,下文将进行详细论述。

二、从建设服务型政府相关理论角度分析公共安全服务方式转变

任何一项制度架构的建立都需要一系列的理论支持,服务型政府无论从政府理念还是制度设计都有其深厚的理论作支撑。笔者认为,新公共管理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以及公共物品理论至关重要。新公共管理理论作为当今行政改革的主流理论,它很好地回答了如何提供高效率、高质量的服务问题,“公共服务”始终是新公共管理的核心价值和终极追求,致力于使公众更加容易获得公共服务,增强公共服务对公众需求的反应力,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了服务型政府的特色。新公共服务理论对“价值的许诺、服务大众、授权和分享领导权、务实的渐进主义和献身公共服务”豏的关注,使其观点建立在公共利益的观念之上,建立在公共行政人员为公民服务并确实全心全意为他们服务的基础之上,可以说,从根本上触及了政府服务的内核,成为服务型政府非常重要的理论支持。公共物品理论认为,公共物品提供过程中存在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的情况,豐因而,完全由政府提供公共服务存在着一些弊端。此理论与服务型政府建设关系密切。

以上理论要求对公共服务方式进行变革。公共安全服务是公共服务的一个类别,它的方式也应该随之改变。运用公共物品理论的观点进行分析可知,公共安全服务可以分为以下四类,即(1)同时具有排他性与竞争性的纯私人物品,如私人保镖服务等;(2)具有排他性与非竞争性的俱乐部物品,如大型文体活动安全服务、娱乐业安全服务等;(3)具有非排他性与竞争性的公共池塘资源物品,如居民社区和单位内部安全服务等;(4)同时具有非排他性与非竞争性的纯公共物品,如警察刑事侦查活动和治安行政执法行为等。豑这四类中,除了纯公共物品必须由政府即公安机关提供之外,其他的均可由其他社会单元提供。那么问题就出现了,即公共安全服务全部由政府提供与只有其中的纯公共物品由政府提供,剩余的由其他社会单元提供这两种公共安全服务提供方式那个更科学、合理、有效。用新公共管理理论的观点进行分析就能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新公共管理理论主张以公众的公共安全需求为导向,认为如果所有的公共安全服务均由政府来提供,政府的可用资源是有限的,没有充足的人力财力物力有效地提供这些公共安全服务。例如当前国内的警力不足问题。并且这种情形还会使政府权力扩张,效率低下等问题。相反,如果政府将公共安全服务的提供权下放,使其他社会单元提供其中的纯私人物品、俱乐部物品和公共池塘资源物品,不仅会节约政府开支,缓解政府资源紧张的压力,还在允许甚至鼓励其他社会单元提供公共产品的同时引入了竞争机制,促进公共安全服务的质量和效率的提高。在此基础上,新公共服务理论强调政府要与公民之间建立诚信关系,主张公民参与公共安全服务,公民参与公共安全服务的决策使决策体现公民的公共需求,公民对公共安全服务进行监督以提高其质量和效率等。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在与建设服务型政府相关的理论视角下公共安全服务的主体应当有政府一元转变成由政府和其他社会单元组成的多元;应当使公民积极参与到公共安全服务的决策、监督、绩效考核等环节中去,以充分表达他们的公共安全需求,建立政府与公民之间的诚信关系,促进公共安全服务的质量和效率的提高。但是,理论必须要与实际相结合。仅仅从理论角度对于我国公共安全服务方式转变进行分析远远不够,还要结合当前我国的实际情况,从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策略角度进行分析。

三、理论结合实际,公共安全服务方式转变分析

要想回答公共安全服务方式应当如何转变这个问题不得不考虑当前我国社会的基本情况。当前,我国社会正处在现代化进程中,正在经历社会转型期。在这个阶段,一方面,在改革开放的作用下,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一些新的需求也在不断出现;另一方面,各种社会矛盾凸显,社会对公共安全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此外,在市场经济的作用下,人们的利益意识不断增强。再加上行政体制改革滞后于经济体制改革,旧的价值体系的不断解体的过程中新的价值体系还没有完全的建立起来。使得在利益的诱引下,社会规则的权威受到了极大的挑战,社会越轨和失范行为频频发生。

从我国社会处于社会转型期这一基本情况出发,上文提到的相关理论。笔者认为,公共安全服务方式应当有以下转变。

(一)公共安全服务的主体应当由一元转化为多元

通过上文分析可知,处在社会转型期的社会规则权威受到挑战,社会越轨和社会失范行为会频频发生,这使得公共安全需要增加,并且由于当前社会出现了阶层的分化,各个阶层的公共安全需要也有所不同。面对数量和种类不断增加的公共安全需求,政府由于资源有限及其他一些原因不能够有效地提供公共安全服务。新公共管理理论论证指出,服务型政府是以公共需求为导向的政府,政府要满足公共需求。这就要求政府将相应的公共安全服务提供权下放,使企业和其他社会单元也能够提供公共安全服务。如果政府与某些其他社会单元都提供公共安全服务,即使提供的种类不同也引入了竞争机制,这种竞争存在于政府和提供公共安全服务的其他社会单元之间,也存在于提供公共安全服务的社会单元之间,促使公共安全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提高。从另一个角度考虑,如果政府不将相应的公共安全服务提供权下放,在巨大的社会需求和利益的作用下,一些社会机构会在“地下”提供公共安全服务,如私人侦探业和私人保镖业。它们在“地下”运作,政府不能对其进行有效监管,这反而使公共安全收到威胁甚至破坏。

(二)将公民参与公共安全服务制度化

服务型政府的本质是社会本位和人本位。新公共服务理论论证指出,公民只有参与到公共安全服务的决策、运行和监督中,才能真正通过决策表达其公共安全需求。在社会转型期,这一点显得更为重要。在这一阶段,公民的公共安全需求会不断增加,公民只有参与公共安全服务的决策才能使其公共安全需求充分的体现在决策中。此外,在这一阶段,社会秩序面临严重的危机,尤其是社会规范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冲击。规则本身应有的权威受到了挑战,无视规则,亵渎、曲解甚至自立规则的现象随处可见。豒所以,即使公共安全服务的决策中充分体现了公民的公共安全需要,公共安全服务的主体是否会保质保量地提供公共安全服务还具有不确定性。这就需要公民的监督。所以,要将公民参与公共安全服务制度化。

(三)公共安全服务要向长效方向优化

当前我国社会处于社会转型期,各种威胁甚至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不断发生。在这种情况下,像“严打”这样的公共安全服务手段只能在一定时期内消除某些危害公共安全的问题,但之后这些问题还会卷土重来。不能长期维持社会治安的良好状态,所以,公共安全服务要向长效方向优化。

(四)完善公共安全服务的公开、透明制度

在当今处于社会转型期的社会中尤其重要。通过上文分析可知,当前的社会有越轨和社会失范频频发生。在私利性的作用下,提供公共物品的主体在缺乏有效监督的条件下往往损害公共物品的质量来满足自身的需要。公共安全服务作为公共物品的一种也是如此。而公开、透明的制度为公民有效监督公共安全服务创造了条件。

注释:

豍王丽莉.服务型政府:从概念到制度设计.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年版.

豎高小平,王立平.服务型政府导论.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豏罗伯特·B·登哈特.公共组织理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豐马纾.公共物品理论视野下的社区矫正——一种经济学的分析.甘肃社会科学.2007(3).

服务行政论文篇9

【关键词】新公共服务理论;服务型政府;路径

一、新公共服务理论概述

(一)新公共服务理论产生的背景

新公共服务是公共行政在以公民为中心的治理系统中所扮演的角色的一套理念,它将公民置于整个治理体系的中心,强调政府治理角色的转变即服务而非导航,推崇公共服务精神,旨在提升公共服务的尊严与价值,重视公民社会与公民身份,重视政府与社区、公民之间的对话沟通与合作共治。

(二)新公共服务理论的基本内容

1.服务于公民,而不是服务于顾客。在新公共服务理论家们看来,协助公民表达和实现公共利益将成为政府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政府的功能并不仅仅在于掌舵、控制和引导新方向。他们认为,与政府互动的并不简单是顾客,而是公民、顾客与公民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有鉴于此,鉴于“顾客”与“公民”的不同,作为新公共服务政府就是要为公民服务,而不是服务于顾客,是“试图鼓励越来越多的人们去履行他们作为公民的责任,进而特别关注他们的声音”。

2.追求公共利益,承认公仆责任。公共利益是政府追求的目标而不是附属品,重新肯定公共利益在政府服务中的中心地位是新公共服务理论的核心原则之一。新公共服务理论家们强调,作为公共行政官员必须促进建立共同的公共利益观念,创立共同的利益和责任。一方面是行政人员应整合和表达公共利益,帮助公民实现公共利益。

3.重视人,而不只是重视生产率。新公共服务理论家们特别强调“通过人来进行管理的重要性”,他们认为“如果公共组织及其所参与的网络基于对所有人的尊重而通过合作和共同领导来运作的话,那么,从长远来看,他们就更有可能取得成功”。

二、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基本情况

(一)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的理论构建

我国服务型政府的理论框架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第一,服务型政府应该是一个民主和责任政府。民主是服务型政府的前提,人民是社会主义国家的主人,政府受人民委托行使权力,公民通过法定程序和渠道参与社会管理,表达自己的愿望。责任政府则要求政府在提供服务时必须对服务对象负责。第二,服务型政府应该是一个公正和透明的政府。公平、正义和平等是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也是政府行政的价值取向。政府公共性的根本体现,是保障公民的合法权利、保障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服务型政府应当是“阳光政府”,根据公众的需要提供政务信息,落实公民的知情权,给人民群众以更多的监督权,增强政府工作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第三,服务型政府应该是一个法治和信用的政府。法治是现代行政的基本手段、发展趋向和根本标志,是建立合理的政府与社会、政府与市场、政府与公民关系的前提,因而也是服务型政府的重要保障。法治的实质是秩序,政府既是秩序的建立者,也是秩序的遵守者。一个法治政府必然是一个信用政府,必须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侵权要赔偿。第四,服务型政府应该是一个有限和开放的政府。现代政府是一个权力有限的政府。政府不是单一的“掌舵者”,它的主要职能在于提供社会公共产品和服务,为各种市场主体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与平等竞争的条件,为社会公众提供安全和公共产品,为劳动者创造就业机会和提供社会保障服务,弥补“市场失灵”。最后,服务型政府应该是一个高效廉洁的政府。服务型政府必须高效行政、廉洁从政。高效,就是要求政府运转速度快,办事效率高,行政成本低,管理效益好。廉洁,就是要求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廉洁从政,杜绝腐败现象,做到用权为公、执政为民,决不能、化公为私。

(二)目前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由于缺乏对服务型政府价值理念深层次认知,导致在实践中存在将服务型政府建设简单化的倾向,将服务型政府建设等同于简单的便民措施,更多地局限于操作层面和技术层面的探索,而制度化程度较低。

2.一些地方政府在推动服务型政府建设中出现的政府权力扩张现象也值得深思。正如有学者深刻指出的那样:“以权力的扩张作为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前提,事实上就已经抽掉了学者们反复强调的服务型政府理应具有的主义内涵,与中国政府改造的总体趋势是背道而驰的”。

3.缺少政府与公民的有效互动,公民参与热情不高。而事实上,离开民众的积极支持和热情参与,建设服务型政府很可能会流于形式。可以说,理论滞后于实践,理论上的模糊和认识不清,已经成为制约当前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进一步深入的、紧迫而突出的问题。

三、构建我国服务型政府的路径选择

(一)转变行政观念,确立民主、服务新理念

新公共服务理论认为,公务员应该认识到利用基于共同价值的领导来帮助公民表达和满足他们共同利益的重要性,而不是试图控制和掌握社会发展方向,行政官员应该整合和表达公共利益,帮助公民实现公共利益。因此,作为政府,首先要摆脱传统行政效率至上的惯性,树立民主行政和服务行政的理念,大力强化公共服务意识,落实公共服务行为,否则服务型政府的构建就只能是一种空洞的设想。

(二)转变政府职能

转变政府职能是构建服务型政府的基本要求,只有转变政府职能,服务型政府才不会“错位”“越位”“缺位”。为此,政府必须做到以下几点:政府要作为公共产品的提供者,要为市场发育、运行创设公共基础设施条件,为经济发展营造必不可少的良好的硬环境。

(三)系统性的渐进变革

从新公共服务理论的视角出发,服务型政府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政治与行政体制多方面和多层次的内容,这不仅有如何从操作层面的技术和管理手段上改进服务效率和品质的问题,更涉及到政府与公民关系的主义内涵的重构,涉及到政府公共行政的制度创新和行政理念、行政文化的转变和重新确立。

参考文献

服务行政论文篇10

[关键词]“一站式”服务;行政服务中心;述评

[中图分类号]D6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2426(2012)07-0080-04

行政服务中心是我国地方政府在探索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程中出现的新生事物,自2004年《行政许可法》颁布实施以来,行政服务中心建设在全国范围内铺展开来,目前已基本形成覆盖各级地方政府的纵横交错的行政服务网络,成为服务型政府建设的有效载体。国内学界关于行政服务中心的研究思路,表现为由单纯的国外概念引介和研究视角模仿逐步转向本土现实的实证研究与理论思考,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总结梳理近10年来国内研究的宏观逻辑和发展脉络,了解把握其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无疑有助于该领域研究的进一步拓展深化。

一、行政服务中心研究的兴起与理论渊源

行政服务中心的诞生是国外管制改革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催生的产物,其推广普及的理论动因则是“一站式”服务理论的萌生与发展。从本质上看,“一站式”服务理论既是对政府管制理论的继承和创新,又是对政府管制理论的扬弃和超越。20世纪70年代,以哈耶克(Hayek)、弗里德曼(Friedman)、布坎南(Buchanan)等人为代表的新自由主义学派开始重新思考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平衡问题,试图摆脱全能政府的惯性思维,主张应通过恢复“有限政府”以避免“政府失灵”。进入20世纪80年代,随着凯恩斯主义共识的逐渐破裂和各国管制改革的陆续启动,反对政府干预的批判性研究渐趋理性,学术研究的主流转向放松政府管制、强化公共服务等更具建设性的议题。斯蒂格里兹(Stiglitz)从经济学角度对市场失灵进行的系统化分析,奠定了政府管制理论的研究基础。布雷耶尔(Breyer)、史普博(Spulber)、施蒂格勒(Stigler)等人围绕管制的范围领域、方法选择、政策措施等,相继提出了三种不同的管制模式,分类管制、适度管制的思想逐渐深入人心。80年代末期掀起的政府再造浪潮,又为政府管制改革注入了管理主义的价值内涵,顾客导向、无缝隙政府理念的提出以及政府治理模式的转变,反映出人们追求善治的努力和趋势。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现代企业管理的理念和方法被大量引入到政府管理,“一站式”服务进入到学者们的研究视野。威玛(wimmer)等人最早从一体化公共服务的角度对“一站式”服务的概念进行了界定:“‘一站式’服务是指为用户——所有的顾客提供一体化的公共服务。它允许公民、企业和其他机构能够拥有24小时的全方位公共服务,无论他们在家里,还是办公室或者是移动中”。[1]欧洲学者库彼克(Kubicek)和哈根(Hagen)在其合作完成的《欧洲一站式政府概述》一文中,通过全面的定性与定量分析,对欧洲各国“一站式”服务的国家战略、实施类型、服务渠道等进行了研究,并对其未来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以“一站式”服务理论为操典,英国在政府机构改革中率先建立“一站式商店”的做法,成为其他国家仿效的榜样和模板,行政服务中心这种新型政府服务机构很快在各国普及开来。国外学界有关行政服务中心的研究,基本都纳入到“一站式”服务或“一站式”政府的研究范畴之内。值得注意的是,“一站式”服务理论体系的逐步确立,既与政府现代化的潮流交织在一起,也为相关后续研究搭建起一个开放式的逻辑框架。随着信息技术的全球化普及和纵深化发展,“世界各国越来越少提‘一站式’政府服务机构的概念,而大力提倡‘电子政府’的概念越来越多”,[2]国外学界对“一站式”服务的研究重点也顺势由“物理一站式”转向“虚拟一站式”,电子政务、“一站式”政府门户网站、电子治理等日益成为“一站式”服务研究的主题。

二、行政服务中心研究的本土化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