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文化论文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05:54:55

乡土文化论文篇1

[论文摘要]论述温州园林中乡土文化元素的应用,如城市传承历史的园林框架,内涵丰富的园林场所要素,以及底蕴深厚的建筑符号方面等,试图挖掘其内在的文化底蕴,以求在温州园林得到更好的应用和体现。

浙江温州历史悠久、人文荟萃,以“永昌堡”为代表的人文遗存敦实沉稳,历经数百年风雨而弥坚,建造精美,体现了温州悠久的传统建筑文明。温州山川秀美,溪水习习,历来就是钟灵毓秀之地。以“楠溪江”为代表的自然景观吸收了江南山水的清新秀美的地域特色,同时也蕴涵着浓厚的江浙文明,讲究小桥流水、山回路转的文化意境。

一、得天独厚、传承历史的园林山水背景

温州具有良好的自然山水环境条件,以瓯江为主要的水空间轴,南、西、北为绵绵群山,环抱城市平原。东边为东海出海口又是百岛之乡的洞头列岛,瓯海江之中又有灵昆、七都、江心屿。城市中及郊区则是河网密布,又有一些小山头镶嵌其中。景观框架:

两圈:由山体围合形成内外两圈。

外圈:以城市周边远山包括瓯北罗浮群山、景山、吹台山、大罗山等,元宝型平原形态,形成城市的园林山水背景。

内圈:围绕老城区的郭公山、松台山、积谷山、中山公园、华盖山、海坛山等形成内圈,围合温州古城,是城市的历史文化极核,也是整个城区的园林公园框架。

两轴:由水体构成纵横双轴。

横轴为瓯江。它是温州的母亲河,是构成温州城市大山水的主轴线和景观通廊。轴中包含了(江心屿、七都岛、灵昆岛)三颗明珠。江心屿风光秀靓,古迹众多。这里是温州自然地理和历史文化的凝聚点,是温州的象征。纵轴是温瑞塘河。它是城市南北走向的生态轴。连贯温瑞平原,其支流密布延伸至城市内部各处,是构成城市内部山水园林的最主要场所。

一片:三水网,是温州水乡风貌的突出反映,是城市山水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点:杨府山是城区中部最高最大的山,是主城区中部的地标和景观控制点。

二、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园林场所要素

所谓的城市文脉就像人的性格一样,是内在的,相对稳定的元素。它取决于一个地方所特有的环境特征、文化基因及价值取向。文化是一个城市园林发展和形成特色的基础。城市园林的建设不仅要利用自然的山水环境条件,还要把山水诗和山水画这些诗情画意的文化内涵融于城市空间环境中。

(一)温州典型的山水园林空间的场所要素。古榕、小桥、河流、凉亭、远山,是温州典型的山水园林空间的场所要素,是“温州山水画面中的景物。”在园林建设过程中既要保护传统的历史文脉和山水城市空间特征,又要力求把蕴涵其中的乡土文化元素应用其中,使温州园林更具地方特色,更具生命力。

(二)人与自然山水和谐的生活空间。温州平原是水网地带,传统的村落基本上沿河布局,而且分布较散,许多村落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并创造了一些人与自然山水和谐的生活空间,我们的园林建设应吸收其精华,使城市的园林山水空间有更加丰富的内涵和多样的形式。

(三)手法独特、别具一格的传统人文水景。“水”的意象来自于温州当地发达的山水文化。作为江南水乡,“小桥流水”、“近水人家”、“九曲十八弯”……,传统的水系构成不仅仅体现在自然山水当中,还体现在人文景观当中。村落、城市当中的水道不仅是生活用水的来源、交通运输重要的通道,还是文人墨客反复咏唱的题材,这种亲水的居住生活方式经积淀到当地居民的文化基因当中,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永昌堡”的护城河系统就是人文水景的典型代表。永嘉芙蓉村的水系处理手法尤为独特,其按“七星八斗”的思想进行规划设计。“星”指道路交汇处方形平台,“斗”指水渠交汇处方形水池。道路、水系都是结合散布的“星’、“斗”而形成的,其规划布局隐喻村寨可纳天上之星宿望子孙后代人才辈出如繁星。另一方面突出“利为战”的目的,其星可作战时指挥台,其斗贮水以利战时防火攻以水克火。主街中部南侧凿一内湖水色清冽。村内引溪水沿寨墙、道路沟通各“斗”形成流动水系清流涓涓,迁回于宅边、道旁既可供村民洗涤、防火,又可调整小气候。

三、古意浓郁、底蕴深厚的建筑文化符号

(一)楠溪江的耕读文化和民居建筑。楠溪江中游古村落及其乡土建筑是中国乡土建筑文化中最为突出、最为综合的代表。乡土建筑的存在方式是村落。每个楠溪江村落大体可说是一个完整的生活圈,村民的杜会生活自成一个独立的系统。楠溪江村落建村古老,有建于晚唐的,如茗番村、下圈村,建于五代的有枫林、苍坡等,大量的是两宋时期所建。楠溪江建筑类型相当丰富,几乎包括了商品经济发展前农村里可能有的全部建筑类型。尤其是以文化建筑,如书院、读书楼、文昌阁、文庙和一些起教化作用的牌坊和亭阁为典型。自隋到宋,特别是至南宋末年,宋室偏安江左,大量衣冠南渡,使楠溪江文化达到高崎。楠溪江以村落建筑为代表的文化就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产生的。楠溪江的村落建筑虽然经历了近千年的沧桑风雨,却旧颜未改,仍然保留有宋代建筑的寨墙、路道、住宅、亭榭、祠庙、水池以及古柏等,处处显示出浓郁的古意及深厚的文化内涵。

(二)泰顺廊桥的古蕴遗风和精巧结构。泰顺被誉为“千桥之乡”、“浙南桥梁博物馆”,桥梁数量达958座,石碇步248条,结构类型也多种多样,有堤梁式桥(即碇步)、木拱桥、木平桥、石拱桥、石平桥等。据《泰顺交通志》记载,到1987年底,全县现存桥累共计958座,总长16829延长米,其中解放前修建476座,7923延长米。包括木拱廊桥、木平廊桥和石拱廊桥在内的明清廊桥30多座。其中在世界桥梁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木拱廊桥6座。即泗溪姐妹桥、三魁薛宅桥、仙居桥、筱村文兴桥、三条桥。木拱桥以较短的木材,通过纵横相贯,犹如彩虹飞架宽阔水面,其巧妙的结构,令人惊叹!

四、结束语

21世纪的园林设计思潮不应该只是符合使用机能的需求,要力避大量制造普同性东西,更应在针对设计对象使用者的特殊性及个别性上多加著墨。今天的园林更加注重对作品本质和历史文化内涵的探求,以特定的形式体现出对历史文脉和环境的关注。历史对我们来说是一笔财富,但对历史的狭隘的理解却常常成为创作的羁绊。对历史的尊重不是沉湎于对昔日形式的怀念,而是创建一种符合当今时代的形式。园林人必须清楚,从设计对象所处的文脉中进行设计解析和创作,透过文化历史符号系统来进行创造性的设计,同时还要尽量摆脱已往的符号形式与结构,用新的技术、材料以全新的形式结构进行再诠释,发展那些有承接价值的传统文化。这样温州园林将更有乡土气息,有文化之根的作品更具生命力。

参考文献:

[1]郑晓东.温州山水城市空间初探.现代城市研究,2001.1.

[2]彭慧锋.古典与现代的交融,传统与时尚的结合.华中建筑,2000.

[3]何光华.贝聿铭的建筑思想及创作手法[J].中外建筑,1998,(6):44.

[4]杨裕富.设计的文化基础[m].台北:亚太书局,1998.

[5]戈悟觉.《瓯越文化丛书》.作家出版社,1998.

乡土文化论文篇2

相对于外地或异域景观、城市景观、高雅景观,通常将乡土景观称为地域性景观、乡村景观和寻常景观。纵观国内外研究现状,对于乡土景观的概念界定有传统乡土景观和“新乡土”景观之分。传统乡土景观一方面表现为土生土长的自然景观,是乡村田野风光、民间村落、道路、河流水系、树林等所构成的农业文化现象的复合体;一方面表现为反映文化体系特征和地理特质的文化景观,是当地人生活方式在大地上的投影,包括民居、寺庙、祠堂、石佛、图腾、历史典故以及洗衣场所、水井、水车、晒谷场等生活风景在内的地域综合体。“新乡土”景观指形态与文化的本土化和乡土化,是一种自觉的追求,用以表现某一传统对场所或气候条件所做出的独特解答,并将这些合乎习俗和象征性的特征外化为创造性的新形式,这些新形式能够反映当今的价值观、文化和生活方式。这种“新乡土”景观概念,是一种基于历史、文化、生态和社会的生命过程的延续和再生,是一种衔接历史和未来的桥梁、纽带和联系。

2中原经济区的乡土景观元素和造景符号的挖掘

人类学家L.a.怀特曾经说过:“自从人类诞生以来,人类种族的每一个成员从他降临人世的那一刻起,便生存于一定的气候、地形、动植物群地带的自然环境之中;同时也要进入一个由一定的信仰、习俗、工具、艺术表达形式等所组成的文化环境。”此话表明了乡土文化是某区域内独特的自然环境与乡土人文环境的综合表现。由此可见,只有对能够代表地域特色的元素和符号进行挖掘,才能营造出独具特色的乡土景观。

2.1自然环境元素的发掘

乡土自然景观是乡土景观物质形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着乡土生活生产景观以及乡土精神文化景观的形成。下面将中原经济区自然环境要素归纳为天、地、木、水四部分进行挖掘与提炼,进而分析中原经济区乡土自然景观的气候、地形地貌、植物及水环境特征。

2.1.1天———自然要素之气候

不同于植物、建筑、乡土材料等其他景观要素,气候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但它在乡土文化的形成过程中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中国划分南北气候的“秦岭—淮河”带穿过河南南部地区。线以北约占全省总面积的70%,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地区;线以南约占全省面积的30%,为亚热带湿润半湿润地区。由此可见差异性显著的气候,造成农作物品种的差异,也形成了不同的农业景观。线以北主要种植小麦玉米为主,因此在豫中、豫北的农村便随处可见房前屋后黄橙橙的玉米和碾子。而线以南种植水稻为多,所以就形成了一系列围绕水稻产生的乡土景观。除此以外,人们还会采取一些措施去适应气候,营造出宜居的生活环境。比如,豫西冬季寒冷干燥,以西北风为主,夏季炎热多雨,以东南风为主,因此在对建筑周围绿化时,在建筑的西北角多种植物以挡冬季的西北寒风,南侧适当种植以局部遮阳防晒,东南侧留有空隙以便通风与采光之需。总而言之,虽然气候的不可移植性使我们无法直接利用,但我们可以利用气候对乡土景观要素的影响,因地制宜地进行造景,正如印度建筑师柯里亚所说,让“形式服从气候”。

2.1.2地———自然要素之地形地貌

地形地貌即指地球表面所呈现出的各种各样高低起伏的地理形态。河南境内有平原、山地、丘陵、黄土高原、盆地、台地等多种地貌类型。不同的地貌本身形成了各异的乡土景观外貌和空间格局,不同的地貌还影响到乡土民居建筑的类型、外观以及内部结构。整体来说,河南以平原为主,民居则多为合院式建筑,布局一般比较规整,院落大多为一进或多进,也有带侧院的,形成多重院落;豫北西邻陡峭的太行山南段东麓和王屋山南麓,依山就势,形成台阶式院落;位于黄土高原地区的豫西部分又以窑洞式民居建筑独具特色。此外,乡土建筑是人们适应当地地理环境生活的产物,当地的自然材料不同,居民建筑的形式也各异。比如,豫北山地聚落式乡土建筑,均就地取材,形成了明显地域特征的三个片区,即:济源山地地区以生土材料为基材的夯土墙坡屋顶民居片区;焦作修武山地地区夯土墙平屋顶民居片区;安阳林州山地地区石板岩式坡屋顶民居片区。其中值得注意的是,生土还是可降解的生态建筑材料。还有,不同地貌决定了人们不同的耕作方式和土地利用类型,水田、梯田就是不同地貌的产物。

2.1.3木———自然要素之乡土植物

河南省内植物资源丰富,使用乡土树种,不仅符合适地适树、因地制宜的原则,还能够节约成本,更重要的是人们对乡土植物表达地域特征效果的认可。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乡土植物的广泛合理的运用本身就是乡土景观设计中一项重要的原则。以中原地区的郑州市为例,列举其城市中常用的乡土植物。

2.1.4水———自然要素之水

河南横跨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四大水系,境内1500多条河流纵横交织,流域面积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493条。河南整体上水资源丰富,农业发达,田间水渠四通八达。豫西的黄土高原、豫北部分太行山地由于缺水,在家家院落里有取水的水井和储水的水缸,或者用来收集雨水的水窖。由此可见,水资源的分布情况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环境,也影响着乡土景观的外形特征和空间格局。对于水元素的提取丰富多彩,山间清泉、林间小溪、村口古井、水边湿地、田间洼地、河流堤岸等都可以成为以“水”元素为主题的乡土景观的临摹母本。

2.2人文环境元素的挖掘

从人文大环境来看,包括历史、名人、典故传说等方面的历史文化元素;包括乡村聚落、乡土民居、乡土生活小品、民间传统工艺等方面的物质文化要素;也包括民俗民风、图腾崇拜、地方方言、性格观念等方面的精神文化元素。中原地区(河南)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源地,历史悠久,拥有大量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通过对具有中原地域性的乡土景观元素进行提取、模仿、再生、创新,并应用在环境的营造中,无形中展现了中原经济区强大的文化软实力。本着能够从乡土文化中提取造景要素的思路,本文将中原地域的文化归纳为农耕文化、宗教文化、民俗文化、历史文化以及戏曲文化。

3乡土景观元素在新型城镇环境中的表达与营造

由上文已知地域文化的多样性决定了乡土景观元素的丰富性,这些源自于当地乡土生活,带有浓郁地方特色的符号和元素,其表达手法和营建形式也是多种多样和不拘一格的。在乡土景观营造过程中,通常将提取出的乡土元素通过陈列与集聚、引借与提炼、夸张与变异、融合与创新等手法,结合现代景观造景的特点,以建筑装饰、植物造景、雕塑小品、硬质铺装和实物展示等形式表达出来。在新型城镇环境中与人们生活朝夕相伴的主要有居住区、街道、公园、城市河流等绿地,不论哪种绿地形式,要做到能给人带来不同的空间体验与心理认知的乡土文化,它们都有着相同的基础和目标,即结合本土文化特征,营造出唤起乡风乡情的情景图式或记忆片断,追求一种“保留自然质朴的乡村风貌,营造物种生态和文化生态良性循环的人居环境”。以下试着从乡土景观设计的角度出发,系统化地提出几点方法或注意事项:(1)最小限度地改变自然土地,营造顺应自然规律的景观;(2)灵活运用地域的历史性和时间的沉淀性,营造具有年代记忆的景观;(3)人性化空间尺度,设计有亲切感的人性化空间;(4)营造能够感受广阔感和深远感的场景;(5)以绿色和土为主体的柔和风景;(6)以当地材料为主体;(7)能够体验大地的丰收;(8)设置交流场所;(9)使用乡土树种,种植方式尽可能多样化;(10)丰富的水和植物使多样的生物可以生息。

4结论

乡土文化论文篇3

【关键词】和孝镇;村落地名;来源;乡土文化

一、和孝镇的基本概况

和孝镇属于河南省汝南县下辖的一个古镇,“它位于县境南部,距县城约36公里,东临梁祝镇,南靠大王庄乡,西与常兴乡相邻,北与官庄乡接壤。东西宽7公里,南北长11公里,总面积72平方公里。”[1]和孝镇下辖16个村委会:和孝村、新集村、大庙村、薛岗村、陈屯村、邱井村、梁岗村、林阁村、黄寨村、王楼村、后马村、林楼村、郭庄村、黄屯村、吕屯村、小田村等,由122个自然村、214个村民小组组成。

二、和孝镇的地名来源

和孝镇作为镇人民政府所在地是区域经济、文化、公共服务中心。关于和孝的名称来源,笔者曾询问了一些村里的老人和文史爱好者。韦明山,男,77岁,和孝镇和孝村第六小组村民。据韦明山老人回忆:和孝,原名和店,由于当地人口音“和店”便读成了huo店。关于和店的名字来源,这位老人给我们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咱们当地生有一种鱼,称为火头鱼,俗语称“huodou”,传说南头的湖里曾有一只huodou精,由于当地人惹怒了这只huodou精,它便吐出一把火烧了和店,所以称为“火店”,也就是“和店”。其实所谓的火头鱼只是当地人的叫法,这种鱼被称为黑鱼,是乌鳢的俗称,河南一带叫火头鱼。黑鱼也被称为“孝鱼”,这是因为鱼妈妈每次生鱼宝宝的时候,都会失明一段时间,这段时间鱼妈妈不能觅食,不知道是不是出于母子天性鱼宝宝自己争相游进鱼妈妈的嘴里,直到鱼妈妈复明的时候她的孩子已经所剩无几了。传说,鱼妈妈会绕着他们住的地方一圈一圈地游似乎是在祭奠,所以后来人们称黑鱼为孝鱼。“万事和为贵,百善孝为先”。家乡人注重孝道犹如这孝鱼一般,一般家里面有老人去世,祭奠仪式隆重而庄严。虽然没有找到有案可稽的文史资料可以证明“和孝”的名称来源与这种火头鱼有关,但这种鱼十几年前在和孝镇地区的确随处可见,大人小孩都喜欢在河里捉鱼。由于最近几年的环境恶化,河流污染,这种鱼现在已经很少见了。

关于和孝地名的来源,我们家乡还有一种比较流行的传说。据家乡文史爱好者程新耀解释:“和孝村在明朝时期就有了,它本来的名称是:‘火烧店’,以前这个地方还不是村庄,只有几家卖茶的店面,有一年失火,将这几个店面都烧光了。随着来此定居的人越来越多,人们便将此地称为‘火烧店’。人们通常省略最后的一个字,(由于当地人口音便将‘烧’读成第四声),久而久之,火烧就变成了和孝。”。

探究和孝镇地名传说,我们从中获取了多种地名成因,形成了丰富的地名文化。

三、和孝镇村落地名命名特点

现代地名学将地名结构分为地名通名和地名专名两大部分。“地名分类是地名学理论建设中的重要方面。根据不同的目的和原则,可以采用不同的地名分类方法。不同的地名分类法又产生不同的地名分类系统。以地名通名分类可分为自然地名和人文地名两大类。自然地名中又可以分为山名、河名、湖名、海名、高原名、平原名、盆地名、沙漠名等等。人文地名中,也可进一步分为聚落名、道路名、桥梁名、行政区域名、文物古迹名等。如果以地名专名分类,则可分为姓氏地名、地物地名、意愿地名、数量地名、颜色地名、人物地名、军事地名、方位地名等等。”[2]

按照地名的通名分类,和孝镇属于人文地名中的聚落地名,也属于乡级行政区划单位。通过表1展示的和孝镇所有村落名称中,我们不难发现一些常见的村落地名通字,例如:镇、集、屯、寨、楼、阁、庄、园、坡、沟、塘、岗、洼等。

“镇”、“集”是唐后期伴随着小商业城市的兴起发展而来的。“屯”意为“包起来”、“卷起来”,随着屯田制发展,逐渐演变为建有一圈防御性围墙的寨子。从现在的许多口语地名中我们还可以清楚的了解到寨子的存在,比如和孝村的四周曾经围起了一圈土墙,称为寨墙,土墙里面为村民居住地,称为寨里,土墙外面的耕地称为寨外。楼:古代指筑成的狭而曲的土台,现指自然村落名称。“镇”、“集”、“屯”、“楼”等都与社会制度、经济发展有关,属于人文类地名专用字。而“沟”、“塘”、“岗”、“坡”地名用字都是因地形地貌特征而得名,属于自然类的地名用字。和孝镇全乡地势西高东低,岗洼较多,属岗坡地,从地名中可以得知自然村的地势地貌情况。

按照地名专名分类,通过分析表1我们可以得出和孝镇122个自然村落地名,有以下5种类型:宗族姓氏类、地貌特征类、地物标志类、传说故事类、复合型。

宗族姓氏类:通过表2我们可以看到宗族姓氏类的地名占大多数,116个的村庄都是以血缘关系和地缘关系聚集而来。这一类的地名都以村落的主要姓氏为名,例如:赖屯,全村人都姓赖。任化庄,全村主要由任姓和化姓组成。

地貌特征类:这类地名都是以当地的地形特征来命名的,例如程洼、赵坡。洼指地势较低,坡指地势偏高。这也正体现了和孝镇岗洼较多的地貌特征。

地物标志类:这类地名都是因当地特殊的建筑或有标志性的地物而来,具有地方特色。例如:邱寺,因寺庙得名。据《颜真卿志》记载:贞元元年(785年)正月五日,颜真卿被李希烈胁裹移囚到蔡州,关押在龙兴寺中。颜真卿的尽节地龙兴寺到底在哪儿?许多考证,历来说法不一。2005年春,在和孝镇邱井村邱寺自然村检查维修一座桥梁时发现两块清代光绪年间的石碑,这两块石碑的发现为我们考证颜真卿的尽节地――蔡州龙兴寺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这两块石碑分别是《重修苏庄桥记事碑》和《重修龙兴寺记事碑》。《重修龙兴寺记事碑》是一块残碑,碑文部分字迹还能辨认,碑头刻“万古流芳”,碑文为:大清光绪三十一年岁次乙巳清初重修龙兴寺碑记。

传说故事类:这类地名都因当地传说故事而来。比如:和孝村。(本文第二部分已有介绍)

复合型:这类地名主要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类型的复合。例如:高庄,是典型的复合型地名,高庄全村人除了两家之外都姓王,本应是典型的宗族姓氏类地名,应该称为“王庄”,但是据村里人回忆:“有一年发大水,周围的村庄都淹了只有高庄地形高免受一灾,所以地名就改称为高庄。”再比如赖大庙,它既是宗族姓氏类地名,也是地物标志类地名。

通过对和孝镇122个自然村地名归类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在村落地名通用字中庄类地名所占比重最大,村落地名专名中宗族姓氏类地名所占比重最大。

四、乡土文化

村落地名具有特殊的文化价值,不仅展现了地名形成与发展的自然环境,揭示了地名承载的历史文化与乡土文化形成与发展的土壤,而且呈现一个地方的历史内涵和文化底蕴,犹如一个人的名字传递着家族的血脉一样,地名承载着地方独特的乡土文化。通过对和孝镇地名的分析可以得知宗族姓氏类地名所占比重最大,说明该地区宗族文化传统深厚。

1、宗族文化

中国是典型的农耕社会,土地是基本的生产资源。村落家族成员被固定在一定范围的土地中获取生存资料,从播种到收获,自给自足,具有封闭性、稳定性、世代累居等特点。“宗族统治是我国古村落的一个显著特点,它包括两层关系:宗族成员天然处在一定的血缘关系中,它是村落形成的最基本人际关系要素,组成了血缘群体;由一族人习惯地居住在相对封闭的一块地域,构成地缘关系,形成地缘群体。血缘群体和地缘群体构成了自给自足的生活单元,使村落与城镇、村落与村落之间产生明显差别。”[3]

和孝镇地处平原,四季分明,水源充足适合农业发展,是典型的农耕社会,继承了祖辈相沿已久的礼俗来维持村落秩序。这些礼俗习惯、文化传统渗透于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时节、耕种、宗教、习俗、语言、人际关系等等。在和孝镇宗族姓氏类的自然村落中,全村都是一个姓,但有的村落中,由于“上门女婿”(虽为上门女婿,孩子仍随父姓)、要饭逃难定居于此等因素,各自然村的村长仍由大姓氏担任,一般由村里面权势威望较高的长辈或财产多、弟兄多的大族长辈担任,这就形成所谓的人治社会。它在维护村落世代形成的道德观、价值观方面具有积极意义。比如:训斥村里不孝的儿孙们、劝和邻里之间的争吵、以传统道德解决村民之间的利益关系、解决某些道德事件等。比如:一家老人如果只有两个女儿而没有男孩的话,那么两个女儿出嫁后就会保留一个女儿的耕地,确保老人家可以老有所养。但是另一方面我们也越来越感受到某些消极观念所带来的负面效应。随着血缘关系的重要性降低,人们将财产视为自己的和非自己的,将村里的大小事件视为该管的和不该插手的,许多村落里的价值观和道德观,都建立于个体层面上。比如农民们最关注的私宅问题、耕地问题等等,这些所谓村落里的“家长”也在谋取自己的私利,一些世代形成的价值观念正在被利益这个恶魔慢慢的侵吞。

2、方言文化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人说一方话,这就是指方言,和孝镇更不例外。和孝镇属于河南,自然说的话可以称为河南话。但河南话只是地理文化概念,在《河南方言与中原文化》一书中,作者将河南话分为四个区:东区、西区、南区、北区。和孝镇虽然在地理上属于南区,具有地域特色,这也体现在地名的发音上。当地人经常将h和f混读,比如“刮风”通常读为刮hong,把“放学”说成“晃学”,此外当地人发he的音为huo,所以和孝变读成了“火孝”。并且当地人不分平舌翘舌都读为平舌,比如赖柏树(shu)变读成了赖柏su并且发音为轻声。在和孝镇村落中“庄”的出现率极高,通常当地人将zhuang读成zhua或zhuo。读成zhua的时候发音为上声,比如毛庄读成毛zhuǎ。读成zhuo的时候发音为轻声,比如周庄读成周zhuo。方言是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生活的反映,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彰显了地域的风土人情、文化特色和社会现象。语言就是家乡的名片,也是一个地方的标识。你张开嘴,发出音的同时也将你的归属地向人们展示了出来。

近年来打工热潮吸引了和孝镇许多的农民外出务工,直到现在大部分50岁以下的农民基本都在农闲时外出务工,只在播种、收获时节和春节时回乡几天。村庄里留守的也只有年幼的孩子和年迈的老人,甚至于出现了村里“老了人”(指老人去世)都找不到可以抬棺下葬的青壮年,人抬棺下葬的习俗逐渐演变为用车代替。由于长期在外务工,他们逐渐成为农村里的“城市人”。留恋于城镇的繁华和便捷的交通,农村已成为他们回不去的故乡。故乡在他们的观念里逐渐淡化,过去挣钱只想着在村里盖一座漂亮的楼房,而如今打工赚钱在城镇买房,已成为一种流行的趋势。随着大部分青年人脱离农村,这些村落也在慢慢消失,村落地名也随之成为历史,蕴含其中的乡土文化也逐渐谈化,这正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

五、结语

村落地名具有独特鲜明的地方性。本文简述了和孝镇的概况和区划沿革,走访调查探究了和孝镇的地名来源,通过分析和孝镇自然村名的命名特点,我们发现农村地名中宗族姓氏类地名所占比重最大,说明其宗族色彩浓厚;地貌特征类地名排列第二,说明其地貌特征明显。通过对和孝镇自然村地名的分析,揭示和孝镇地名中蕴含的宗族文化、方言文化等地域文化特色。在快速追求文明的进程中,我们应该思考在新形势下如何保护和继承农村地名文化,有效开发地名文化资源。农村地名不应沦落仅仅用于定位的工具,我们应该从文化产业的角度,开发挖掘农村地名所独有的文化特色,大力弘扬农村地名文化。

【参考文献】

[1]王海建,付建月,贺曙辉,王二玲,王怀若.汝南县志[m].河南:中州古籍出版社,2011.

[2]尹均科.浅谈区域地名研究[J].中国历史论丛,2003.18(第三辑).

[3]朱晓明.历史环境生机―古村落的世界[m].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2.

【作者简介】

乡土文化论文篇4

(安徽大学文学院,安徽合肥230039)

摘要:在民族文化研究成为潮流的时代下,民族文学研究成为探宄民族文化神秘之窗的捷径。宁夏回族作家马金莲在西海固土地上构建起具有民族特质的乡土乐园世界,探宄出最苦西海固却拥有极高的幸福度背后所隐藏的民族文化内涵。作者通过个体生命的饥饿体验,挖掘民间理想:在城乡二元文化中,寻找灵魂家园:以及通过边缘者视角,发掘人物超越话语的神性。

关键词:民族文化:乡土:城乡对立:边缘者

中图分类号:1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596(2015)08-0157-03

文化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不同的单元体若想持久生存,都需建立一种稳态性的文化机制,以期获得其群体认同。而民族文化作为民族得以繁衍不息的根本,通过民族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和伦理道德等凝聚着本民族人民的心理认同感,建立了一种隐形的文化壁垒、因此在当下民族文化研究潮流中,作为人类文明的一种表达”的民族文学成为打开民族文化神秘之窗的重要形式,各民族文学创作者们纷纷将自己的审美体验融于艺术想象中,共同探视群体隐含的共存文化,使得民族文学创作出现百家齐放的繁荣景象。

而自然环境是文化产生的基础,“自然类型和生长在这土地上的人民的类型和性格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民族文学作家在艺术创作过程中不约而同的以地域环境为基点,研究不同地域上所呈现的不同的生存方式和思维习惯。“80”后女作家马金莲是宁夏回族文学创作者中的突出代表,她将作品立足宁夏西海固乡土,在文本叙事中作者拒绝政治意识形态的进入,将乡土的一切置于地域和宗教文化的体系中去思考与表现,呈现出西海固的地方特色及回族文化特征并折射了中国社会主义农村改革前后的中国西部农村现实和农民处境。但在她质朴的文风下,将最苦西海固通过默默温情展现出人在严酷自然环境面前的绝望无助,但人与人之间却能守望相助,给予读者的不仅是感伤的情绪,更是一种价值观念的熏陶和情感取向的认同,为读者揭示出生命的活感性和文化的诗意性。并且文本中贯穿着浓厚的宗教文化气息,其笔下的艺术形象即使生活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中依然拥有着很高的幸福度,人们将生存的突破寄予在真主“可能虚幻的永恒中”,现实的一切都是真主对自己的历练和奖励,因此这里的人民怀着向善的心面对现实中的一切,挖掘出了回族文化背景下回族人生存状态、心灵归依和精神境遇,建构了其创作的文学深度和人文关怀。

一、诗意的乡土

马金莲的小说有着浓厚的乡土情结,她在叙事中借助个体生命的生存进入到民间文化生态与世俗生存的本真境况,在西海固的土地上寻找最为本源的生命情态和存在本相,以对本民族生存的探索获得更多历史、地理和文化的支撑,述说着田园劳作、土地生存的悲悯。从她对日常生活的审美关照,对乡土风情的醉心描绘和对乡村百姓的诗意刻画,可以见其对乡土日常生活审美化的立场。即使在如此贫瘠之地苦苦挣扎,马金莲对乡土生活的理解依然是积极向上的。在小《永远的农事》中虽然开篇“人活着,屎难吃,苦难下”,为读者营造出农田劳作的艰辛,但是土地已经在春风的日夜吹拂下苏醒过来”,却通过开春土地上可喜的景象,为我们营造出质朴轻松的艺术想象。土地是农民生存的根本,“我们的一生都与这种叫做庄稼的东西有关……一年四季,从开春到入冬,上至快入土,下到刚刚懂事的娃娃,我们全都把精力心思花在庄稼上。”H即使再苦再累日子还得过,好歹都得往下过”,在现代文明背后的乡土社会,人们从生至死都在土里刨食,为生存奋斗,但是他们依旧虔诚的相信,只要脚踏实地的流着劳动的汗水,真主就会看到自己的努力和坚持,即使没有获得回报那也只是真主对自己的历练,这种纯粹而又坚定的信仰,是这片土地给予人们最朴素也是最至理的生存哲学和生活智慧,融注着作者的民间理想,而不是外在于现实生活的理想,是同老百姓在日常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乐观主义和对苦难的深刻理解联系在一起的,是普通人在寻求自由、争取自由过程中所表现开朗、健康、热烈,并富于强烈的生命力冲动。”这里依然在困顿中挣扎的最淳朴、最勤劳的乡民有着远离城市喧嚣的平实和拙朴的人生观念,通过他们的生存哲学触及到了民族结构的心理深层,是特定地域民族文化的审美镜像,体现了马金莲炙热的乡土情结和人文关怀。

她的小说致力于描写她生活区域的穷山恶水的民间,记载了在饥饿状况下,人的种种窘迫。但马金莲的乡土世界与余华等人借饥饿的乡村暴露人在生存需求得不到满足的情况下罪恶不断、人性扭曲不同,她笔下的西海固人民活出了虽苦犹甜的坚韧,深刻体现和保存了西海固文化的精神特征和风貌。《长河》里的西海固到处是金黄的色彩”,洋溢着丰收的喜悦”,但作者的用意并不是想勾画出一个乌托邦世界,而是借此来反衬生存的艰苦和表现乡民在将面对苦难时秉承着吃苦耐劳的精神所映衬出的内心的强大力量《糜子》中一场突如其来的冰雹打碎了赛麦一家生存的希望。在这片贫瘠干旱的土地上,靠天吃饭的生存现状并没有击垮人们的精神支柱,即使一年四季不能闲的农人们?在严冬里,焐在土炕上歇息真的是一件最舒服最最幸福的事”,即使几十亩地里的收成加起来才半口袋”,父亲也不允许母亲长吁短叹,依旧坚韧的过着自己的生活。特殊的地理环境,导致饥饿如影随形,在特殊年月中大人不得不偷吃拌着尿液的种子以缓解饥饿,孩子不得不减少活动以延长生命的长度,正如林语堂所说:“凡是到中国旅行过的人们,无不为中国劳苦大众低劣的生活水准所震惊,尤其使他们感到不可思议的是,中国人在这种条件下居然颇感快乐和满足。”在西海固贫瘠的土地上到处充斥着饥饿,而饥饿不是怨天尤人的悲悯,而是生存的一种常态,将苦难回归到大地本身,获得一种来自精神信仰上的大乐。而作者对饥饿忍受的描写,就是对底层生命韧性的肯定,是对民间生存价值取向的流露和体现。马金莲的小说中借助乡土生活的饥饿背景寻觅诗意的家园,构建西海固地区的乐园图式,将现实贫困诗化为身心的净化与自然健康的人性状态,蕴含着作家对西海固乡土生命的讴歌与赞扬和对宗教信仰的秉持。

二、城乡的二元对立“文学是意识形态性的”,文学不仅是人类审美的对象,更是传达着人类精神思想与政治意识的场域。厚重的文化和共同的宗教信仰使得西海固形成了共同的保守、静态的文化性格,对城市文明形成一种本能的排斥,但乡土文明依旧在城市现代化进程中被逐步被蚕食。《舍舍》中保守的乡民为了生计涌向大城市,在城市文化熏陶下逐渐丢弃了传统回民的特殊装饰,烫了头发,化了妆,摘了头巾和盖头融入都市文化中,而乡村小媳妇舍舍虽见了世面”,却依然坚守回民传统,成为这方圆,年轻一茬里,她是唯一戴着盖头的小媳妇儿……坚守住了一份教门上的传统的东西”。在社会风气迅速变化的当下,马金莲看到了回民们观念的转变,体现出城市文化的强大,但作者借助典型形象在向读者传达事实的同时,也用文中主人公的操行表达了自身对城市文化的抵制,渴求坚守住回回穆民的操行。但是作者没有站在现代文明的高度上来审视乡村传统,去批判乡土的落后与愚昧,而是立足宗教文化的体系来审视从乡村走出去的这群人的生活方式和精神状态的变化。其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乡村人”的个体生命单位,体现对他们的宗教关怀,以期在世俗世界中营造一个守护他们灵魂纯净的精神家园,实现生命纯真的救赎,这也成为其作品的价值归宿。

随着现代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走出家乡,在都市文明的浸染下逐渐忘记了他们曾经的信仰,同时也把都市文明的习气带回到他们曾生活的土地上,使得宗教信仰至上的文化体糸受到了现实的严重冲击。而由传统道德支撑的精神支柱在城市的浮华下,侵蚀了他们的身心,偌大的城市隐藏着诱惑与罪恶,不再有乡村的恒定与善良。人们因为日子紧困而出外打工挣钱,但年轻人被外面是花花绿绿的世界,能挣来养家糊口的钞票”诱惑着,而老一代坚守的庄风不再被年轻人遵行,麻将、牌九也进入了这个封闭淳朴的山沟沟。甚至出外打工的小媳妇们被都市繁华迷失双眼,为了金钱沦为妓女,更是严重冲击了乡村固守的伦理道德。《少年》中的哈三、哈赛和着众多从家乡走出来的少年成为工业体制下最廉价的劳动力,小小年纪忍受着身体的摧残和心灵的煎熬,还要被层层剥削,这时的他们无比怀念那个黄土地上的矮房,那是他们生存的根和灵魂栖息的港湾。在马金莲笔下的他们,从乡村走进城市,流转于城市底层,他们没有获得平等的社会资源,从事着最辛苦最廉价的工作,他们有的为了生存不得不忍耐艰苦的工作环境:有的渴望融入城市却学了皮毛,成为城市与乡村的边缘者:有的被金钱迷失双眼,成为被城市和乡村都排斥的道德堕落者:而有的在无法获得公平的社会资源与人格尊严时,重回到那片生养他的土地上。马金莲在文本中通过典型环境下塑造典型人物,尽力描摹出他们自然状态下的生命本真,以返现现代文明对社会存在的假丑恶和不平等对人尊严的践踏和对身体的摧残。同时透过这些平淡的现实文本,从这群出外打工的年轻人的遭遇中,我们也可以体会出作者对于他们遭受不平等社会待遇的微弱抗议,对于挣扎的异化生灵们谴责而又同情的悲悯,而故乡的温情是他们肉体得到拯救,灵魂得到净化的最终归宿,以期实现唤醒祖祖辈辈都在坚守的精神向度和价值准则,体现出的是作者对传统乡土文明的坚守和对其内含的普适性价值观的传播。

三、边缘者视角

受传统社会环境和宗教因素的影响,西海固形成了以男性为中心的地域文化,儿童和女性往往是被社会生活与家庭生活边缘化的群体。而在马金莲的小说中,却给予了他们极大的关注,她直接采用儿童或女性视角作为叙述者,以一种类似于局外人的身份洞察周边的一切事物,关照着这片土地上最为原声态和最为纯洁的一面、

在现代文学中出现的孩童视角并不少见,孩童不仅仅是一种叙述视角,也是一种叙述心理和认知方式。孩童缺少社会认知,对事物的攫取不会带入太多社会偏见,因此他们对事物本质的认知更为纯粹,不经意间就能揭示出事物的真实面貌。同时立足孩童的视角,以孩童的懵懂拒绝对人物进行道德善恶的评判,让人物在相对自然的生存空间中充分展示自己,使生命得到完美再现。在马金莲的小说中,作者通过孩童视角着重挖掘西海固人民平凡生活中的人情美和人性美,同时将宗教信仰和生存哲学蕴藏在童言童行的表现中,还原民间生存经验,张扬生命意识,因此作品显示出对人类生存状态的高度的人道关怀,表现出对人们生存欲望的深刻理解和同情。”小说《长河》中儿童将村民们的无常视为自己的节日,因为送埋体可以得到两毛或五毛的海底耶”,还可以大摇大摆在主人家进进出出地自由活动”。他们单纯无邪的眼中真实地再现了大人的悲痛和凄然,展现了面对死亡时人们真挚的情感和内心深处的纯洁。《父亲的雪》中我因气母亲改嫁,坚决不喊新爸爸,而新爸爸却因大雪天护送我”回家落下病根而死,真切的反映了一个孩子深深的忏悔和对深沉父爱的理解《巨鸟》中的我”被安排守家的任务,却失职的让喜鹊咬死了二十一只鸡娃娃,“由于这沉重的教训,我忽然长大了,成熟了……我的肩上也该担一份生活的担子,认真往下抗。”从一个稚嫩儿童的顿悟,让读者真真切切了解到这里生存的压力,连一个爱玩的孩子都知道承担生活的压力。“穷人的孩子早当家”,马金莲笔下的童年生活都是在困苦的环境下,用稚嫩的肩膀担起一部分家庭责任的成长过程,更加真切的反映西海固地区凄厉的生存环境并表达了作者对他们的关切和同情。

乡土文化论文篇5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乡土资源;教学平台;途径

一、“乡土化”资源范畴界定

乡土资源包含的范围较广,可以是自然资源、生态资源、政治资源、经济资源、文化资源等等。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的“乡土化”资源主要是指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引入地域特色和乡土元素教育载体;在众多的乡土化资源中“红色资源”是非常重要的资源载体之一。红色资源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凝结的思想、政治、文化、精神产物,也是中国革命斗争过程中形成的物化产物,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战争年代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所形成的具有思政育人意义的历史遗存,并以物质的(旧居、旧址、遗迹等)、信息的(标语、文件、书信等)、精神的(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长征精神等)等形态表现出来的教育资源。

长期以来,我们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只是课堂教学,忽视了实践教学,如何使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提高其实效性,是每一个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者都在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推行“引进来,走出去”的教学思路,采取“乡土化”资源教学路径就是一个良好的教学途径,比如在《中国近现代纲要》的实践教学中融入红色资源,让学生们参观渭南渭华起义纪念馆;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爱国主义专题的讲解中,让学生走进乡村,了解农村,激发他们内心的爱国主义情怀,让学生切实体会思想政治理论课厚重、朴实的物质内容。

二、“乡土化”资源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意义

1、激发学习兴趣,深入理解教材内容

引入乡土资源教育,通过考察、走访、研究与分析等方式,将学生生活的体验融入到课程内容,延伸课堂教学,开拓学生视野,以培养学生主人翁责任感和热爱家乡的使命感,将教学收益与社会效益最大化。如在讲授《西方经济学》时可以结合陕西省周至县的猕猴桃以及礼泉县的苹果等近年来的价格的变化让学生理解价值规律的意义;在《中国近现代纲要》的教学中组织学生参观西安事变旧址让学生亲身感受西安事变的过程及历史意义等;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核真正深入学生的灵魂深处。

2、乡土资源有助于学生树立科学的信念和崇高的理想

理想信念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充分利用乡土资源,用红色资源武装学生头脑,利用延安、秦岭等陕西乡土红色资源,通过重温历史事件、了解优秀文化遗产等的方式,感受中国共产党的风雨奋斗历程,树立科学崇高的理想信念,激发学生的奋发进取精神和创新精神,明确自己的神圣历史责任和使命,自觉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3、乡土资源有助于学生成长成才

将“乡土化”资源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通过挖掘本地区的“乡土化”人文资源、自然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使学生在乡土文化的熏陶中,提高综合性学习的能力,对于增强学生的信念教育、道德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大学生自觉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三、“乡土化”资源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路径

1、第一教学平台——彰显课堂教学特色

第一教学平台即课堂教学,教师采取“乡土化”教学模式,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按专题进行讲解,针对每个专题再去挖掘“乡土化”资源的结合点,如教师讲解中国大革命时期的历史时,可以挖掘、借鉴陕西省文史馆以及各地的党文史馆、纪念馆等资源,使课程内容充实、饱满,使原本枯燥的理论知识用鲜活的历史人物再现历史事件,彰显特色课堂教学,以便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

2、第二教学平台——实践教学基地常态化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离不开实践教学基地的建立,但目前因经费、安全规章制度不健全、无法保障等原因没有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落到实处的“挂牌”基地不乏其数。再者就是实践基地教学的细节工作不到位,不能简单地将学生带到实践基地,请一个导游讲解一下就算实践教学了,要让学生在实践基地进行调研、走访,记录信息,亲身感受当地的风土人情,体会新农村建设的历程,在怀念历史,展望未来的过程中,提升人格修养,从而坚定崇高的理想和信念,坚定自身的使命与担当,只有将“乡土化”资源物尽其用,才能真正做到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实效性。

3、第三教学平台——网络教学信息化

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指导学生是信息化时代教学的必然要求。乡土化资源如何和网络教学结合,切实发挥这种教学手段的作用是一个需要亟待探讨的课题。网络信息技术指导教师可以利用QQ、mSn、e-mail、微博、课程网站等对整理好的乡土化教育资源课件在课程网站或教师微博或QQ空间进行上传,以及将以往的学生实践学习情况的照片、视频、成果进行上传,学生可以依据兴趣选择性学习;而且实践表明这种将“乡土化”资源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教学的效果是值得进一步推广的。

4、第四教学平台——研究式教学

深入开展研究性学习,走进农村,感受乡土知识。乡土知识是中国传统文化在特定的地区自然人文环境条件下的变异和发展,学生们通过乡土知识的学习可以了解很多书本中没有的知识,丰富视野、陶冶了情操。学生们可以采取抄录碑刻、参观纪念馆、访问耆老、记录兴趣点和知识点等方式,为立项选题研究积累素材,如“延安精神的如何引领新时代的青年”、“志愿者扎根西部的源动力”等课题的顺利开展得益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依据学生的所学专业、兴趣爱好、选题上给以指导,让学生可以从不同的视角研究问题,培养学生的研究特质,一旦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课程,如书法专业的学生可以研究一下中国共产党老一辈革命家的书法精髓与人格魅力;服装设计专业可以研究一下红军部队的服饰变迁;中文专业的学生可以选择革命文献的整理研究等,这样的实践教学可以大大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从而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

综上所述,将“乡土化”资源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结合教学内容挖掘“乡土化”资源的地域知识,依赖“四个教学平台”进行全方位的教育,让学生在课堂中聆听理论知识的魅力;在实践教学基地亲身体验“乡土化”资源地域特色;在网络教学中可以将课堂虚拟化,学生随时都可以访问这一平台,方便学生的同时也拓展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空间;在研究式学习中最大可能的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在实践中调研、钻研、求证知识,真正从课堂中走出去,带着疑问学习和实践,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乡土文化论文篇6

【关键词】乡土文化;中医药文化;中医药教育;高职高专

【中图分类号】R2-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10)16-076-2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华大地,每一方圣土都有着成千上百年的文化积淀,这些文化因素每时每刻都在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医药文化作为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份,它自然而然地渗透于每一寸乡土。乡土文化与中医药文化有着密切联系,将乡土文化融入到中医药高职高专教育之中,有助于培养热爱家乡、热爱中医的实用中医人才。

1中医药高专以培养“乡土中医药人才”为己任

中医药高专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为当地城镇社区和农村基层培养专科层次的实用中医药人才[1]。中医药高专院校的多数学生从故乡来,学成后又回到故乡去反哺于故乡。所以,中医药高专教育主要是培养愿意到基层去,能为本土人民群众健康服务的“乡土中医药人才”,简称“下得去、用得上的中医人才”。

2中医药高专应加强传统文化和乡土文化教育

在高职高专教育强调“以就业为导向,理论知识以必需、够用为度,注重技能培养”的影响下,加上学制短,中医、西医两种医学交叉教学,生源素质较差等原因,中医药高专院校很少注重给学生喂养优秀传统文化的食粮,易使当代青少年学生错误地认为传统文化已经过时了,产生功利主义思想。尤其是在“就业就是一切”指挥棒的指挥下,有些中医药院校更是舍弃了“人文”传统,“把大学降低到市场经济的附属地位,市场需要什么,大学便做什么,一种产销对路,短、平、快的人才培养模式悄然形成”[2]。

医学是对生命充满人文关怀的科学和实践活动,医学科学发展的过程始终贯穿着人文精神[3],脱离人文关怀谈医学,学生就会成为医学匠人。中医药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中,脱离传统文化谈中医,学生很难真正理解中医,也就学不好中医。乡土文化是一个特定地域内发端流行并长期积淀发酵,带有浓厚地方色彩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4]。乡土文化的地域范围放大到全中国,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从学习乡土文化入手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和人文精神培养,学生易于接受。所以,不论课时有多么紧张,不论技能是多么的重要,传统文化和乡土文化教育对中医药高专来说是必需的。

3中医药高专开展乡土文化教育的途径

乡土文化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将乡土文化教育列入人才培养方案,贯穿于教学之始终,分阶段实施是一条有效途径。由于中医药高专教育学制短、课时紧张,乡土文化教育的教学时间和教学形式可以灵活安排,可通过开设课程,组建兴趣小组,建立专题网站进行辅导,举办学术讲座、文化节和知识竞赛等多种途径实现。如我校在中医药类各专人才培养方案中列入《三峡文化与三峡中医药》这门课程,纳入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之中,前4个学期均开设,每学期32学时,教师和教学时间不固定,灵活安排,重在营造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生的方法,引导学生自学。

3.1入学教育普及乡土文化,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1)开展乡情教育,强化学生热爱家乡之情。每个学生对家乡都有或多或少的认识,但由于当前我国基础教育对乡土文化教育的缺失,学生对家乡的了解多数是零碎的片断,不够系统全面;多数是直观的感受,缺少理性的思考。在新生入学前两周,学校结合军事训练的理论教学时间,用4―6个学时向学生讲解家乡的历史文化、发展现状、未来规划等,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发展历史,强化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如我校地处长江三峡库区,学生入学时就对学生讲长江文化、三峡文化、讲三峡库区沿线城市未来的发展,顿时使学生开拓了视野,对家乡产生了自豪感、认同感。

(2)开展本地中医药历史文化教育,培养学生热爱中医之情。中医药有着两千多年的历史,各个地方乡土文化中富含中医药文化。学校通过系统研究整理后,在新生入学时开展1次本地中医药历史与来来的讲座,安排1―2次参观,如参观学校中医药博物馆、中药园、中医药专业实训室等,使学生初步了解中医药在治病救人方面的重要作用,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学生的专业思想。如我校每年均安排中医药类专业新生参观校内富有特色的中医药实训中心、中医文化陈列馆、中药科技馆、生命科学馆、药用植物园,并讲解长江三峡地区中医历史文化,学生一开始便对中医药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和浓厚的学习兴趣。

3.2深入探究乡土文化,提高学生职业素质

(1)以典型乡土文化为例,引导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主要通过对本地的神话传说、民间习俗、知名人物、文化古迹等进行深入剖析,引导学生去思考、发现其中的文化现象,引导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提高人文素质。如以“长江三峡地区是亚洲人类的发源地”[5]等三峡考古发现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去探究中华民族繁衍昌盛的秘密是什么,引导学生了解巴文化、蜀文化、楚文化等。又如处于长江边,以“水文化”为切入点,从“大禹治水”、《易经》论水、五行之水、人体之水、自然之水等方面进行讲解,引导学生去学习传统文化知识,去思考中医、去理解中医。

(2)扎实开展乡土中医药文化研究和教学,提高学生专业素质。中医药高专院校要发挥学校人力、物力优势,对本地区中医药历史文化进行深入研究,对老中医学术思想进行总结,并将这些成果应用于教学之中。如我校从2005年开展《三峡地区中医历史文化发掘与中医学术经验整理研究》,形成三峡地区中医历史文化发展概论、老中医学术经验集成等成果,2009年获得了重庆市万州区科技进步一等奖。我校利用这些成果开发了《三峡中医药》校本特色教材开展教学,并邀请三峡有名的中医药专家到校开展学术讲座,一方面通过介绍名老中医高尚的医德、严谨的治学态度和修身养性之法,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另一方面通过传授医家的学术经验,帮助学生提高专业素质。

参考文献

[1]苏绪林.浅论中医药高职高专教育的发展方向[J].卫生职业教育,2007,2(23):13.

[2]仪垂杰.当代大学人文精神的反思与重建[n].光明日报,2006-11-07(6).

[3]张宗明.高等中医教育应促进医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9):106.

乡土文化论文篇7

乡土文化内容丰富,它涵盖了这一区域人们所有的生活内容,但从总体上可分为物质的和精神的或自然的和人文的。乡土文化作为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它具有民族文化的共性,如我国乡土文化中的任何一支在道德价值观上都会体现仁义礼智信、忠勇孝悌恕等内容,在审美上体现“乐天忧世、崇阳恋阴、尚贵羡仙、自然至美、中和为美”的审美追求等。乡土文化最大的特性还体现在其区域性特征上,并且这种区域性特征在道德价值观上差别并不大,最主要的差别表现在审美观和包括自然资源、民俗文化、地方文学、古今名人在内的具体内容上。这种差别也正是乡土资源开发与语文教学相结合的意义所在。

教育部《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关于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有三个方面的具体阐释: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及整体素质;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遵循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则,构建开放、有序的语文课程。结合乡土文化的特征与这三个方面的阐释,乡土资源的开发与语文课堂相结合有了充分的理论依据:

1.乡土文化为实现新课标基本理念提供丰富的资源。新课标是教材编写的理论依据,反过来,教材是对新课标的再组织、再创造,是新课标精神的体现。目前课堂使用的教材无论是人教版的还是鲁教版、北师大版的,都以此作为编排的依据。但这三版教材作为全国通用教材都只体现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共性,因此在资源的提供上有一定的限制。而乡土文化既体现中华文化的共性,又体现地方文化的个性,那么在教材的编排上,在体现新课标的大前提下,既是对通用教材的补充,又是新课标精神理念在地方深入贯彻的体现。乡土文化内容的多样性和获得方式的多样性,使得它与通用教材相比,体现新课标精神的内容和手段更为丰富。

2.乡土文化资源的开发体现“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及整体素质”的新课标理念。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语文素养的要素包括语文知识、语言积累、语文能力、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思维能力、人文素养等。而乡土文化多是以语言的方式存在的,如戏曲、楹联、地方历史等;或是借助语言为工具体现其存在,如乡土民俗、名胜古迹等。前者本身就是一种语言艺术、语言现象,对其开发也就是对语文知识的学习、语言的积累;后者需要资源开发者对语言文字准确生动地运用,这更能有助于语文能力的提高、语文学习方法的改进。两者相结合从而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增强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3.乡土文化资源的开发体现“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的新课标理念。前文笔者已指出乡土文化此与彼的最大区别主要是审美观和具体文化内容的区别,正是有这种区别,才有乡土资源开发的必要,也正是在对这种区别的深入研究中,培养和提升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比如在教师的适当引导下,让学生在了解颍上“四句推子”的基础上谈谈其与黄梅戏的异同,谈论的过程便是一个探究的过程,谈论的收获便是学生审美能力的加强。

4.乡土文化资源的开发体现“遵循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则,构建开放、有序的语文课程”的新课标理念。新课标指出:“学校应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按照具体条件和学生的需求,有选择地、创造性地设计和实施课程,开发利用各方面的课程资源,建立互补互动的资源网络,发展教师的教学个性和业务特长,根据时代的需要建设开放、多样、有序的语文课程体系。”这是我们进行乡土资源开发的理论依据:新课标的指导是基本原则;“按具体条件和学生的需求”是课程资源开发的条件。每个地方、每所学校都具体地存在于某一区域,都有自己的乡土文化,都有开展乡土资源开发的条件,而了解自己家乡的文化,增强对家乡的自豪感进而热爱祖国文化,也是每个学生的需求;而对乡土文化资源的开发形成的课程资源与通用课程资源相比,更具有选择性和创造性。原则、条件、方式的符合,必然会带来“发展教师的教学个性和业务特长,根据时代的需要建设开放、多样、有序的语文课程体系”的结果。

以上是新课标基本理念给乡土文化资源开发与语文课堂相结合带来的理论基础,此外,两者相结合也有其现实的基础――学生学习、了解家乡文化意义。高中生虽然十几年都生活在家乡这片土地,但他们的年龄较小,见识相对有限,再加上三五岁始便困于学堂、困于书本知识,对身边事、家乡文化了解不多,也缺乏了解的意识,这是因为应试教育迫使学生无法去关注课本知识以外的东西,但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倘若学生只是以将来是否有用这种观点来看待知识,他就会没有激情,计较个人的利益,动机不纯,甚至情操低下”,而且高中生在心理上又有求知欲旺盛,做事的动机层次提高,对社会各方面的关心程度增强的特点,若能以丰富的教学手段来让学生学习、了解乡土文化,一方面符合其求知欲旺盛的特点,满足其对社会各方面关心程度增强的心理;另一方面,乡土教育是知识教育,更是道德情操教育与审美教育,它不像一般的课堂教育,出于应试教育的关系,教师课堂教学中或多或少地在道德情操教育和审美教育上自觉地或不自觉地有所忽视,长此以往,学生自然会没有激情,计较个人的利益,动机不纯,甚至情操低下,但乡土教育的内容不明显地出现在考试所要掌握的范围内,没有应试知识的拖累,师生更能从以文字、声音、图画、仪式等为媒介的乡土文化中愉悦而轻松地获得道德情操和美感的熏陶。

乡土文化论文篇8

【关键词】乡土文化;思想政治课;运用

“思想政治课讲的内容太枯槽”“我们不喜欢生硬呆板的说教”“思想政治课的话题太大太空,离我们的生活太远”……这是一些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看法。确实思想政治课的基本理论抽象而深奥,思想政治课的教材也存在着滞后性等弱点。怎么能让学生喜欢呢?笔者认为在教学实践中,充分利用乡土文化,化抽象为具体,化枯燥为生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生活是最好的教材,《新课程标准》提出:在达到课程标准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应考虑地区区域性等特点,选取学生关心的具有教育意义的现实生活和社会问题,以及先进人物的感人事迹作为主要素材,避免空洞说教。要能把握课程标准要求,创新性地利用教学文化,注意把现实生活纳入教学视野,强化贴近生活、联系生活、基于生活的认识,让鲜活的社会素材进入课堂,实现教材与学生现实生活交融,更好地实现“三维”目标。所以,因地制宜地选乡土文化为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服务,就成为我们探讨的话题。以下就是笔者根据长期以来的教学实践谈谈乡土文化,以及笔者教学所在的福建南平浦城地区的乡土文化在思想政治课中的运用。

一、乡土文化及浦城地区乡土文化的内容

乡土文化又称为区域文化,主要是指本地区的历史事件、历史名人、名胜古迹、出土文物、土特产品、特色文化、政治时事等,范围相当的广泛。福建南平浦城地处闽、浙、赣三省边际交通枢纽,其历史悠久、文化丰富、古迹众多、地貌多姿。近年来在经济、文化、教育、科技、交通等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浦城优越独特的生态环境、悠久丰富的历史文化、快速发展的社会经济都是富有价值的教育文化资源,自然成为我们进行乡土文化教学很好的内容。

二、乡土文化进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原因

(一)乡土知识教育具有重大的人文价值

现在我们生活在一个全球化的时代,开放意识、全球意识已经深刻地影响着新一代年轻人的精神面貌,这当然是有积极意义的。但让人遗憾的是:年轻一代与生养、培育自己的这块土地,其蕴含着的深厚文化,坚守在其上的人民,在认识、情感,以至心理上的疏离、陌生也日趋严重了。正因如此,高中阶段的思想政治课也必须同其他学科一道,共同承载坚守文化之根的使命,实现教育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所要求的课程目标――让青年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关心祖国命运,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树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志向。”

(二)教材中选取的案例不能体现地域性差异

各地在统一使用国家教委编写的教材,而这些教材中选取的案例不能体现地域性差异。乡土素材能够用学生耳熟能详、热心关注的真人真事去弥补这种差异带来的不足,发挥学生身边榜样的模范教育作用。通过这些区域性的真人真事,能够更好地体现新课改中“生活德育”理念,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并以此用所学过的知识去解释身边事物,善于从身边的实际生活中认识、体验和感悟所学知识的道理,规范行为,加深认识。

(三)开发利用乡土文化适应了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新课程改革对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而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生活性、实践性、开放性等特点决定了课程的实施更需要有丰富的课程文化作支撑。新课程标准要求思想政治课程教师主动开发课程文化,要积极自主开发,要结合地域特点、学校特点、教师特点、学生特点出发,发挥各自的优势,实现特色开发,努力使课程文化的开发呈现出多样性、丰富性、独特性。而开发乡土文化以作为课程文化便是其中最直接、最广泛、最有说服力的具有自主开发特色的教学文化。

三、开发利用乡土文化当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在新课程改革全面实施的过程中,许多学校经过一段时间的实验,依托地域文化,深挖课程文化,甚至还编写了具有乡土特色的校本教材,做了积极而有效的尝试。然而教师对于乡土文化的利用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和改进的问题:

问题一:穿新鞋,走老路,照搬教科书。部分教师仍被旧的课程体系严格束缚,不能从课程内容的传授者中解放出来。

问题二:脱离教材,盲目利用与开发。为了出新、出奇,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完全脱离教材盲目进行课程文化的利用与开发。

问题三:内容贪多,形式求全。认为给学生补充的区域课程文化越多越好,在呈现形式上出奇却没有考虑到教学内容的需要。

问题四:选取课程文化时未加考证或断章取义。有的教师选取的材料是直接从网上下载下来的,也不考虑材料是否可靠。

造成以上问题的原因主要是:(1)对课程标准和教材的研究不够深入;(2)对区域性课程文化的开发、利用不够重视;(3)乡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学缺乏有效的统整。

四、利用乡土文化扮靓思想政治课堂的原则和策略

(一)乡土文化选取的原则

将乡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学整合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获取知识的能力,培养创造性学习的习惯。据此,在整合教学内容、组织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必须遵循以下三条基本原则:

1.基于课程标准。作为国家课程纲领性文件,课程标准规定国家对国民在某方面或某领域的基本素质要求,具有权威性,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制约着教学内容的选择。因此,乡土课程文化的选择应有利于课程目标的实现。

2.尊重教材。教材是在国家课程标准目标指导下,由教育专家编写而成的,反映国家对培养人才规格的要求,具有很强的科学性,是教学很好的载体,教师在进行教学文化统整的时候,必须自觉尊重教材的学科逻辑,不要轻易否定,这是教学文化统整的前提。

3.重视学生。教师对教学文化进行统整开展教学,必须激发学生主体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人的潜力是无穷的,教师不但要认真研究学生的现实水平,还应努力挖掘其潜在水平,并从源头上激发其参与整个教学过程的热情,这就需要考虑学生自身知识结构及认知能力,学生普遍感兴趣的话题,学生对猎取新知识的兴奋度等。

(二)乡土文化的运用策略

1.发掘乡土文化,丰富教学内容,弥补教材缺陷。教材是一种课程文化,但不是唯一的课程文化。长期以来,思想政治课缺乏吸引力,就是政治教师“照本宣科”,教学内容远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它不仅使学习活动与学生的生活实际隔离,也与学生长远发展相去甚远。发掘乡土文化,在教学上适当运用,能更清楚地说明教材,弥补教材之缺陷。因为这些文化从根本上来说就是生活在学生身边的、学生也非常渴望能够了解的东西,将这些内容补充到课程中去,学生能不感兴趣?

如在讲《生活与哲学》模块中的《实现人生的价值》这一课题内容时,我讲述了浦城最美妈妈和浦城最美警察的故事,在故事当中让学生展开讨论如何珍爱和尊重生命?怎么样实现生命的价值?在讨论中使学生明白珍爱生命不仅仅要学会珍爱自己的生命,也要珍爱他人的生命,并在要在对社会的贡献中实现生命的价值。这个事情刚刚发生在浦城,并且学校针对这个事情专门举行过演讲活动和征文比赛,所以学生都比较熟悉,这就弥补了教材中的案例远离生活的缺陷,达到活跃课堂,实现教学目标的目的。因此在丰富教学内容,弥补教材缺陷上,乡土材料起到了教材所不能比拟的作用。

2.选用乡土文化,激活课堂氛围,实现教学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多运用乡土文化,可以使学生受到感情上和思想上的震动,激发出对家乡的强烈的感情。

如在讲《文化生活》模块中的《体味文化》这一框题时,当我提出:“你认为我们浦城的文化有什么特色?你最感骄傲在哪?”时,顿时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七嘴八舌,答案五花八门,但有一点共通的是对这个问题都非常感兴趣,所以,不用我提前布置准备,同学们日常耳闻目染,资料不少,有人对浦城的旅游文化感到自豪,有人感到浦城的饮食文化有悠久的历史,有人认为浦城人的创业精神很了不起……讨论完之后我在用多媒体展示浦城的名人英雄、名胜古迹、民间传说时,学生们不仅感受到浦城丰富的文化底蕴,而且近一步升华到爱国爱乡的教育。在(下转64页)(上接62页)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潜移默化地学到了知识,也进行了一次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

3.巧用乡土文化,改变教学方式,提高课堂实效。不同的教学方式,学习状况会有较大差异。有一组研究数据显示不同方式对学习掌握知识的不同效果:讲课5%,阅读10%,视听20%,演示30%,小组讨论50%,实际操作75%,教会学生立即应用所学知识90%。这组数据表明,课堂的上课方式要灵活多变,尤其要给学生充分参与的机会,真正做到以人为本。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巧用乡土材料、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式、手段如采用分组、辩论、小品表演、社会调查等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形式合理调整课堂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如在讲《经济生活》模块中的《公司的经营》这一框题时,我在完成新课的讲授后设计了活动环节――“如果你是浦城正大生化有限公司总经理”的经营策略。由于浦城正大生化有限公司是福建的知名企业,有着30余年抗生素生产历史,是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的“全国外商投资双优企业”,拥有先进的金霉素发酵工艺技术及相配套的先进设备。学生对企业很熟悉,也很有亲切感,学生很容易结合所学的课本内容,积极思考,热烈讨论,把“如果我是浦城正大生化有限公司总经理”的经营策略一一道来,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在为家乡的经济建设做宣传,潜移默化地激发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总之,在思想政治课教学文化异彩纷呈的今天,乡土文化为丰富教学内容,落实生活化教学理念,提供了非常好的文化利用契机。犹如一汪清泉不断地滋润着思想政治课堂,为思想政治课教学注入勃勃生机和活力。教师要在新课程教学理念与策略的指导下,关注乡土素材的时代教育意义及其对学生健康成长的价值取向,对乡土素材做到精心收集、正确分类、合理筛选、恰当运用,精心设计教学,促进学生开展生活化的研究性学习和体验性学习活动,从而有效地提高了教学的实效性。让我们在思想政治课堂上绽放美丽的乡土之花。

【参考文献】

[1]康喜明.运用乡土文化资源提高政治教育实效[J].甘肃教育,2014(9).

乡土文化论文篇9

就20世纪中国乡土小说的总体格局来看,大陆和台湾在分期上几乎没有大的分歧,1949年既是一个政治概念的划分,同时又是一个文学在两岸发生突变的时期,文学作为一种工具抑或政治的简单传声筒,同时作用于两岸的文学创作。直到七八十年代,两岸的文学才逐渐开始面临着根本的转型。因此,我们在总体把握上,将它分为三个时期,即五四至1949;1949至七八十年代;七八十年代至本世纪末。但为了行文的方便,我们还是将它们切割成五个阶段。

无论是胡适的“八不主义”文学主张,还是陈独秀高扬的“文学革命”的大旗,抑或是周作人倡导的“人的文学”,无疑都打上了西方资产阶级人文主义的烙印和色彩。换言之,五四文化先驱们的思想移植是针对中国几千年强大的封建统治无可更易的文化现状的,反封建是当时新兴知识阶级不可回避的迫切文化命题。因此,作为新文学最初的实践者,也是中国乡土小说的开拓者的鲁迅,在其一开始进行白话小说创作时,就将小说主题定位在批判国民劣根性和弘扬人道主义的阈限中。生活在王权意识中的国人魂灵的麻木,异化病态的扭曲性格,以及水深火热的生存苦难,都使得鲁迅在一提起那支犀利的笔时就充满了“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复杂情感。于是,强烈的启蒙和拯救意识便成为五四及五四以后中国大陆乡土小说的一贯性主题,它不仅缔造和滋养了五四以降的大陆“为人生”的乡土小说流派,使之一直延续至今,而且“鲁迅风”作为一个“被仿模式”,它也深深地影响着五四以后台湾乡土小说发端的走向。可以断言,作为五四文学,尤其是中国乡土小说创作的主流话语,批判现实主义一直是站在创作潮头上的。

作为大陆文化的一个支脉,五四时期前的台湾本土文化尚浸润于农耕文明之中。一方面是一成不变的中国古典文学对台湾上层贵族文化的主流性制约;另一方面是来自本土文化的民间文学的世俗性影响,这两种文学的流向沉浸在亘古不变的农业文化氛围之中相安无事,互斥而又互补地缓缓前行。当五四新文化的春雷惊醒了台湾的知识分子之时,张我军们所能进行的文学工作也就是传播、介绍中国大陆文化思潮和文学的走向,至多也只能对大陆的文学进行一些摹仿和移植。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与大陆文化血脉相连的台湾文学就是中国文学的一支,亦如台湾作家叶石涛所言:“从遥远的年代开始,台湾由于地缘的关系,在文学和社会形态上,承续的主要是来自中原汉民族的传统。明末,沈光文来到台湾开始播种旧文学,历经两百多年的培育,到了清末,台湾的旧文学才真正开花结果,作品的水准达到跟大陆旧文学并驾齐驱的程度。”(注:《台湾文学史纲》,叶石涛著。)也就是说,到了五四时期,作为和中原文化,乃至大陆占统治地位的主流文学刚刚磨合得比较和谐的台湾文学,就被五四新文化的强劲“西风”以摧枯拉朽之势扫荡得七零八落。当然,我们也不可否认这样一个铁的事实,这就是日本文化对台湾本土文化的隐形的影响:“长达半个世纪的日本文化的强制推行和潜移默化的影响,也使台湾本土文化带有某种程度的日本色彩,从而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台湾文学的本土形态。这也是历史发展无庸回避的客观事实。”(注:《台湾文学史》(上卷),刘登翰等主编,第19页。海峡文艺出版1991年版。)这就是台湾文学因着历史和地域的缘由,所形成的与大陆文学不同的文学题材、风格,乃至于文体的根本内在原因。然而,根深蒂固的汉文化的遗传基因是使台湾文学有着不可改变其中华色彩的更深的血统原因。因此,五四文化新基因的植入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可以说,台湾的新文学是以台湾的现代小说为主体内容而成为发端的,而台湾的现代小说又是以乡土小说为主体内容进入先锋状态的。同样,台湾的乡土小说亦是沿着五四新文化火炬照亮的文化批判道路,跟在先驱者鲁迅的身后,一步一个脚印踩过来的。台湾的现代小说之父赖和之所以被称为“台湾的鲁迅”,其道理就在于此。

作为五四风云席卷下的大陆和台湾乡土小说,它们所呈现出的反封建主体是一致的,所不同的是台湾的乡土小说多了一层本能的反日本殖民统治的色彩。这种主题内容的台湾乡土小说一直延伸到台湾光复以后,这不能不说是台湾乡土小说的一种潜在延绵的主要内涵。但是,从两岸的创作群体和创作实迹来看,民族精神所构成的共同创作母题——苦难的现实和现实的苦难——促成了两岸现实主义创作精神的不断高涨。

而从乡土文学的艺术角度来看,台湾乡土小说一开始就呈现出了它鲜明的地方色彩和风俗画特征,无论是从乡土文体本身来说,还是从文学语言的特质来说,地域文化的限制反而强化了乡土小说的艺术张力,然而,我们也不能不清醒地看到审美张力之下所形成的地域文化的局限性。值得注意的是,由乡土文体与语言所引发的台湾乡土文学的第一次论争,虽然不会得出圆满的结论来,但是,论争本身就标志着台湾乡土小说的日趋成熟。

从30年代后期到40年代是中华民族陷入多灾多难岁月的年代,两岸乡土小说的共同母题是以抗日为先导的。抗日的母题不仅成为共通话语,而且也使人们从中看到了众多作品中崛起的一个个民族的脊梁。抗日,这在台湾民众来说是一个永远的民族情结,所以,也同时是台湾乡土小说的永远主题。因此,在这一时期的特殊文化背景之下所产生的两岸乡土小说,无疑是在悲壮绚丽的风俗、风景、风情画面上涂抹的血色历史。就此而言,大陆和台湾两地所产生的不同地域的抗日作家群的乡土创作就有了更有现实意义更有民族情感的文化内涵。当然,这一时期大陆和台湾的一些独具乡土风情的恋歌亦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如沈从文与“京派小说”,以及钟理和的悲情小说等。在救亡、启蒙和唯美的文学选择上,因着作家不同的经历与审美经验的差异,而显出迥异的个人风格。

整个50年代的两岸乡土小说是进入了一个主流话语与民间话语既互斥又互融的年代。从表层结构来看,大陆乡土小说已开始从充满着现代性的五四文化话语告别和剥离,乡土小说创作几近成为简单的政治传声筒,而台湾乡土小说创作却在与主流话语的不断疏离中突现出民间意识。然而,从深层的文化心理来看,大陆乡土小说的异端话语和台湾乡土小说的皈依主流的情结也都或多或少、或隐或现地反映在作家作品当中。这种有意识的剥离是非常艰难的,而同样受制于主流话语,台湾的乡土小说在以林海音、钟理和、钟肇政等为代表的创作实迹中,较好地完成了文学回归民间的审美之路,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60年代的两岸乡土小说是在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的怪圈中盘桓的年代。大陆的乡土小说由于在极左政治意识形态的笼罩下,导致了伪现实主义的空前泛滥,严重的概念化、脸谱化倾向致使乡土小说创作迅速颓败,其间虽有“中间人物论”的抗争,但丝毫经不起主流话语的打压,瞬间即灰飞湮灭。而台湾乡土小说却与大陆截然相反,在各种复杂的社会和政治原因下,导致了台湾现代主义小说创作的崛起,拉开了传统与现代之争的序幕。虽然此时台湾的乡土文学的概念与大陆的乡土文学的概念已然发生了质的歧义,但其实像白先勇这样用现代主义手法来表现“乡土”的作家,从本质上来说却是个道道地地的乡土意识作家。从另一方面来看,以李乔等为代表的现实主义乡土小说创作的日盛,又有力地证明了台湾乡土小说进入多元化“黄金通道”的事实。两者表面上的互相排斥却掩盖不了殊路同归的乡土小说的繁盛。这一时期台湾乡土小说在艺术手法、语言技巧、文体形式等方面的探索,无疑是和大陆的乡土小说创作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乡土文化论文篇10

关键词:新课程;乡土资源;校本课程

中图分类号:G63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7-0253-02

一、问题的提出

(一)敢问路在何方?

广东高考试卷上有一道颇具地方特色的题目,就是对“对子”――给出的上联是:“荔枝龙眼木瓜皆为岭南佳果”,请考生对出下联。显而易见,答案不止一个,考生可以回答的一个下联是:“丹霞西樵鼎湖均是广东名山。”专家称,如果熟悉乡土文化,回答好这个6分题不成问题。然而据传这道题很多考生都得了零分。出题者的本意是想了解学生对广东本土人文的熟知程度,结果却让人大跌眼镜。可见,乡土教育的薄弱,是学生失分的关键。

为此,广东省教育厅下发通知,从当年秋季开始将在全省普通高中开展新课程试验,要求高中学生三年内必须选修28分以上的地方课程(总学分144分)方可毕业,将地方课程正式列入学生考核范围内。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现在的学生天天忙着上课、考试,唯“课堂中心,分数唯一”和“智育中心,内容单一”,他们哪有时间了解家乡历史和风土人情呢?从这个角度讲,乡土教育的缺失不仅是乡土知识的缺少,更是乡土教育观念和乡土教育意识的缺乏。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最好方法就是根据新课程理念,结合地方人文自然资源,研发乡土校本课程。

(二)历史遗留迄待解决?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对乡土教育一直都有提及,但改革开放之后,由于全国统一了教育教学体系,乡土教育难有立身之处。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推进,地方课程被列入国家课程体系,为乡土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机遇,但是在应试教育的理念下,迫于考试的压力和家长、学生唯分数论英雄的思想,老师和学生都没有太多的时间和精力顾及考试以外的知识。在这种情况下,大多数学校尤其是全国、省市重点学校,都把开设乡土教育等考试以外的课程当作是忽视升学率的绊脚石,只要没有上级部门的硬性规定,鲜有学校而为之。可以说“应试教育的罪过之一就是它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乡土知识教育。”

(三)乡土教育难成气候?

我校和不少地方学校一样也开始了乡土教育的尝试,开设校本课。由于措施跟不上和应试教育的惯性思维影响,尽管学校和老师们在探索,在尝试,但是承受着重重压力,而很少按规定的时间进行教学,从根本上将乡土教育处于缺失的状态。乡土教育教学取得的成绩,主要是少数教师的个人所为,如我校刘建兵、樊江峰老师编写的《镇江文化概要》,李金国老师编写的《山水镇江》,秦向荣教师主编《生活中的数学》已经出版,吕品老师撰写的校本论文――《镇江历史与文化》在省级校本论文评比中获一等奖等。乡土教育只在各地部分学校零星存在,没有形成科学合理的教学体系。在一次校本课上课前对学生作关于“人文奥运与民间文化”一项调查表明,学生对自己家乡的历史人文自然资源了解十分匮乏,关于地方历史与文化知识的调查中,800多名被调查学生得分平均为65分。有41%的学生不知道“闻名世界的八达岭长城主要修建于哪朝”。因此对大中小学生开展乡土历史人文自然资源教育十分必要。

二、理论依据

(一)新课程理论

《历史课程标准》指出,教学形式要个性化,教学途径要多样化,教学活动要丰富多彩,充分研发地方人文历史自然资源。《地理课程标准》规定:乡土地理是必学内容。乡土地理帮助学生认识学校所在地区的生活环境,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增强爱国、爱家乡的情感。乡土地理要结合所在地区的自然、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突出区域地理特征,体现人地关系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二)石中英先生的本土教学理论

中学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国际意识和全球观念,而且要培养他们的家乡观念和乡土意识;不仅要培养学生应该具有的个性特征,而且也要培养他们对本土社会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本土教学理论专家石中英先生在《本土知识与教育改革》指出:要发展以本土知识学习和研究为主的地方性课程。学生在参与过程中,加强对地方人文自然资源的了解,从而产生报效祖国、报答家乡的思想。

三、扎根于乡土资源的校本课程的研究与开发

我校地处长江与运河交汇的地方――镇江,经济发达,人文自然资源丰富,有国家绿色农业示范园、历史文化遗址、集园林、书法、雕刻于一体的焦山,近代英国领事馆――镇江博物馆等,三千多年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众多的教育基地为校本课程的研发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校本课程研发必须扎根于家乡历史人文自然资源这片沃土。

经过多年的努力,我校校本课程研发以整合为开发方式,以尊重为开发原则,以发展为开发目标,逐渐形成具有我校自身特色的校本课程。

如通过主题“镇江区域旅游与未来经济发展”的校本课程研发,我校李金国老师编写了校本教材《山水镇江》,通过该课程使学生了解自己的生存环境,规划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魅力,从而形成学校自身德育工作的特色。如通过乡土地理课堂教学和课外乡土考察等活动,使学生了解家乡镇江旖旎的自然风光,众多的人文景观,丰富的物产资源,家乡社会和经济的建设成就,以及乡土发展优势。另外,还组织课外活动小组的学生利用双休日对本市主要名胜古迹,如西津古渡、金山寺、北固山公园、焦山、南山风景区等进行乡土地理旅游;参观梦溪苑、赵伯先事迹展览、镇江烈士纪念馆等;通过乡土地理讲座介绍茅以升、赛珍珠、李岚清等镇江籍名人。通过乡土历史人文自然资源的利用、保护研发,培养学生树立科学的环境资源观、可持续发展观。如通过主题为“近现代镇江的历史与文化”的校本课程的研究与开发,我校刘建兵老师、樊江峰老师编写了校本教材《镇江文化概要》,通过该课程使学生扩大掌握地方历史知识的范围,深入了解地方历史和中国近现代史发展的基本线索,使学生学会综合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认识历史和现实问题,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历史观,树立为家乡和祖国现代化建设作贡献的理想。如充分利用镇江图书馆、博物馆、革命历史博物馆等馆藏资料,山炮台、焦山炮台等历史遗迹,赛珍珠故居、镇江英租界等遗址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因此我校在开发和建设乡土校本课程过程中,有意识地抓住有利的“契机”,因势利导地对学生浸润思想教育。在镇江这片热土上,还形成了独特的历史传统文化、革命历史文化、忠义文化、山水文化、书画文化,所以乡土校本课程研究与开发要与语文学科、历史学科、政治学科、地理学科、美术学科等紧密结合,探索适合镇江地域乡土文化教育的新路子。掌握镇江近现代历史和文化知识不是校本课程唯一和终极目标,而是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如通过主题为“异域文化与乡土知识”的校本课程的研究与开发,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增强学生参与国际交流的意识,从而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语言文化教学。如充分利用学校的社团活动――英语角和外籍教师的有利条件进行口语练习,如参观英国领事馆,了解西方建筑与中国建筑的异同,再如参观赛珍珠故居和聘请专家对赛珍珠及其《大地》进行专题讲座,进一步理解为什么说赛珍珠是中美关系史上的一座“人桥”。

四、实践与反思:走向校本天地宽

(一)有助于学生理解教材的内容,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欲望

通过对地方人文历史自然资源的研发和学习,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个个故事、一段段历史不仅使学生上课认真听讲,提高课堂效率,而且会主动进行实地考查,如有些学生为了了解镇江西津渡的历史,或向爷爷奶奶打听,或查阅有关地方志,或实地考察,从而了解西津渡的发展变迁史。如在实施新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我特意补充了一些有关“鸦片战争中镇江之战”的材料:焦山古炮台抗英的历史图片资料;西津渡口激战的场景,特别是当英军攻打镇江城时,年过半百时任副都统的海龄高呼“保国卫家,与城共存亡”,在镇江浴血奋战,沉着、坚毅、视死如归,为国捐躯的壮烈场景……这样,一下子就把学生拉进了历史,实现了教科书中历史知识与地方人文历史的无缝链接。这样做,既活化教材,使学生加深了对教材内容的理解,也极大地提高了学生探究的兴趣。

(二)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品质和掌握了科学的研究方法

乡土校本教材的研发倡导的是师生独立选题、独立研究、独立思考,从提出问题、制定方案、实施研究、成果汇报等均由师生自行完成,从而培养学生善于质疑、乐于探究的能力。

学校校本教材的研发实质是师生运用科学研究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提升师生的研究精神和实践能力。研发过程中信息如何收集、处理、提炼?如何运用有效信息解决实际操作中的问题?如何与他人合作和交流?研发成果以什么样的方式展示?学生就在这很多的“第一次”中体会到探究的乐趣,也从中初步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