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发展论文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05:55:59

文化发展论文篇1

我国文化资源异常丰富,是文化资源大国,但又是文化产业弱国,实现文化产业化是刻不容缓的任务。文化产业不仅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社会经济发展、政治进步和综合国力增强的推动力量。

1.文化产业化是发展先进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要的重要途径

当今中国,广大人民温饱问题已经解决,高层次的精神需求提到议事日程。管子说:“衣食足则知礼仪,仓廪实则知荣辱”。江南一带“堂前无字画,不是旧人家”的民谚,也反映了人们物质需求满足以后,便开始追求精神需求的满足。特别是“五一”、“十一”长假,上千万人参与休闲旅游的情况,就说明了越来越多的普通民众享受着过去只有少数富人才能拥有的闲暇,生活的内容向更高级的精神消费提升。根据我国城镇居民家庭收支抽样调查,在总消费支出中,娱乐教育文化服务的消费支出比重,1985年为8.2%,1999年已提高到12.3%,并且,随着社会生活的多样化,大众文化消费也呈现多层次、多样化的趋势。

中国文化要成为先进的社会主义文化就必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体现出民族性、科学性和大众性。在塑造先进文化的过程中,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一样,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文化产业化加快了文化迈向现代化的步伐。发达国家的文化,都是伴随着产业化的过程走上现代化的发展道路的。可以说,文化产业化是文化面向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产业化促进了现代科学技术向文化的各个领域的渗透,促进了精神产品生产过程的现代化,使文化作为精神生产活动能够生产出满足现代人需要的精神产品。目前,在文化领域已经或正在形成的科技产业、大众传播业、艺术产业、休闲娱乐产业、体育产业等都体现出了明显的时代特征。与文化事业相比较,文化产业能在更大程度上满足人们的文化消费需求、引领人们的文化消费时尚。比如互联网是现代人享受、消费文化产品的最具时代气息的新手段。它可以满足人们多方面的精神需要,如帮助人们进行网上阅读、信息传递、心灵交流、接受教育,通过网络游戏进行娱乐等。它把科技产业、大众传播业、艺术产业、娱乐休闲产业等方面的文化成果集中起来。可以说,互联网是由这些文化产业共同建立起来的。没有文化产业提供支持,互联网这样一个现代文明的标志就失去了它存在的基础。

其次,文化产业化有力地推动着我国文化走向世界。世界上许多标志性的文化现象都渗入了产业化的因素。奥运会是世界体育文化的最高殿堂,北京能够成功地申办2008年奥运会是我国文化走向世界的一个大手笔,是政府行为和商业运作的结果。没有产业化提供商业支持,单靠政府行为是根本做不到的。在表演艺术方面,一些商业性质的文化机构,把我国的传统艺术、民间艺术、现代的优秀艺术成果介绍到世界各国。

再次,文化产业化能积极地引导文化的未来发展方向,充分体现文化的民族性、科学性和大众性。文化发展的方向性蕴涵在它的民族性、科学性和大众性当中。民族性使世界文化更加丰富多彩;科学性使文化摆脱愚昧,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大众性塑造了大众文化,使文化发展更加具有方向性。大众文化产品的社会需求量大,消费人群广泛,传播的速度快,消费需求随社会环境的变化而经常改变。正是由于大众文化具有这些特点。所以,单靠政府去引导大众文化产品的生产和消费是很难做到的。只有通过产业化,引入市场机制,进行商业运作,才能实现供求关系的平衡。文化的大众性的发展方向才能更加清晰地体现出来。

2.文化产业化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社会经济向前发展的有效动力

党的十六大确定了“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的经济发展战略,特别强调要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现代服务业大体相当于第三产业,其中包括文化产业。在我国现有的产业布局中,第三产业的发展还不充分,而在第三产业中,文化产业又是相对薄弱的环节。要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除了第一、第二产业及其内部各部门之间要进行调整之外,还应该通过发展文化产业等途径来加大第三产业的比重,提高其运行质量。文化产业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在发达国家表现得十分明显,在我国也已经显现出来。美国的影视业已经成为全美国居于前列的创汇产业,可以与其航天工业、航空工业、现代电子工业并驾齐驱;英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平均速度是整个经济增长率的近两倍;日本娱乐业的收入与汽车工业的产值大体相当。在推行积极财政,以消费拉动需求,进而带动社会经济总量增加的政策环境下,我国通过发展文化产业,已经在一定范围内刺激了国内消费需求。据统计,我国2000年实际文化消费总量为800多亿元,到2005年达到6000亿元。这两个数字之间的差是5200亿元,这意味着从2000年到2005年这5年间,我国的经济增量当中有5200亿元是由文化产业的发展带来的。同时,化消费总量的增加也引起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它会使我国衡量居民生活质量的恩格尔系数继续下降,进而使我们离完全意义的小康社会更进一步。

3.文化产业化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助推器

文化作为精神产品,它首先表现为政治法律思想。政治法律思想及其相关的政治舆论、政治信息作为文化产品在社会政治制度建设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政治法律思想是政治体制改革的先导,是党和国家制定路线、方针、政策和法律的依据,它影响着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水平,也影响着社会的稳定与发展进程。文化产业能够提高政治法律思想以及政治舆论、政府信息的传播速度和内在质量,保证政治制度建设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进而提高政治的文明程度。比如现代大众传播业、出版业已经走上了产业化道路。它们除了承担着社会公共舆论信息的传播任务之外,还承担着社会政治舆论的传播任务。传播的内容就包括政治法律思想。由于大众传播的介入,政治法律思想以及政治舆论、政治信息的公开程度增强,使它们的真实性、健康性更能得到保证。随着大众传播产业化水平的提高,传播技术和手段的发展进步,传播范围的扩大,社会舆论、政治舆论的公开、公正程度的加大,不健康的舆论信息将被有力地阻挡在传播路径之外。这将会提高党和国家决策的科学性,增强公民的民主与法律意识,提高政府行政的透明度,推动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建设走向民主与文明。

4.文化产业化是增强综合国力的重要影响因素

综合国力是衡量一个国家国际影响力的综合评价指标,它是一个国家各方面实力的总和。在这个评价指标体系当中,不仅包括政治实力、经济实力、军事实力和外交实力,也包括含有科学技术在内的文化实力。文化实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构成要素。不论在人类的发展历史当中,还是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国力的竞争始终都表现为经济实力、政治实力、军事实力和文化实力的竞争。

在综合国力竞争中,发达国家不仅在经济、政治和军事上对处于弱势地位的发展中国家施加巨大压力,而且还在文化上利用其发达的文化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进行渗透。甚至一些国家在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上推行强权的同时,也不断地推行他们的文化霸权。

与霸权文化的渗透力相比,发展中国家抵御外来文化入侵的能力较弱。其原因在于文化产业化水平不高,文化产品的生产能力差,制约了文化国力的提高。中国是文明古国,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但是,随着文化产业化在世界范围内的兴起,大量文化产品在发达国家被作为工业产品生产出来或被直接作为精神商品投入消费领域,中国文化在国际竞争中面临的压力与挑战越来越大。特别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我们还将面临如何应对文化霸权的问题。我们要提高综合国力,除了其他方面的竞争力要继续保持不断增强的势头之外,还必须加快发展包括科技在内的文化产业,提高科技文化的国际竞争力,进而促进综合国力的提高。

二、文化产业化的内涵

所谓“文化”,人们通常是指作为意识形态的精神文化。它包括科技、教育、文化、体育、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旅游等部门的活动及其产品。“文化产业”,就是以创造和销售某种文化观念、文化符号和文化服务为主的产业。“文化产业化”,用一句通俗简单的话说,就是文化走向市场,把文化当产业一样经营。说白一点,就是用文化来赚钱,然后再用赚来的钱发展文化。

文化产业的崛起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未来学家沃尔夫·伦森说:“人类在经历狩猎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之后,将进入一个以关注梦想、历险、精神及情感生活为特征的梦幻社会。人们消费的注意力将从物质需要转移到文化需要,从科学和技术转移到情感逸闻趣事。”这就是说,一个以满足心理需要、文化需要为主体的新世纪正在崛起,这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人们在基本的物质生活得到满足以后,就更多地关注文化上、精神上、心理上的需要。即使是物质上的衣、食、住、行需要也大大文化化了。比如穿衣,不再讲结实、耐穿,而是更多关注美丽、时髦和品牌。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文化,这叫“经济文化化”。在经济文化化的同时,要求文化经济化,即文化进入市场,文化进入产业,这就是“文化产业化”。

如今,“文化产业化”已成世界潮流。当今世界,在发达国家,文化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支柱产业。以日本为例,1995年娱乐业一项生产经营收入就高达35万亿日元,超过当年日本汽车工业的总产值。美国的文化产业就更发达,1996年仅版权产业的产值就达4250亿美元,占美国国民生产总值的6.7%。美国的视听产品,是仅次于航空航天的第二大出口产品。《泰坦尼克号》一部影片的年收入高达几十亿美元,相当于中国好几个大企业的年收入总和。美国的《读者文摘》,已发展成为年收入20亿美元的国际性大产业。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文化产业有了长足进展。据统计,1999年全国文化市场产业单位已达27万多家,从业人员113.4万,固定资产价值315.7亿元。但是在整个国民经济体系当中,文化产业还处于低迷状态。以1998年的统计为例,全国文化产业的增加值仅占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值的0.75%,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2.33%,从业人员仅占就业人数的0.4%。而英国的文化产业,平均发展速度是整个经济增长率的近2倍,从业人员占全国总人数的5%。在我国现有消费结构中,文化消费只占3%,仅是发达国家的十分之一。1997年我国实际文化消费总量大约为650亿元。到2005年我国文化产业的消费能力达6000亿元,增长空间极大。数百亿元的实际消费量与数千亿元的潜在消费需求,形成了巨大的反差。这说明在21世纪,“文化产业是财富之源”一点不假。

[摘要]文化产业的崛起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文化产业化”已成世界潮流。我国是文化资源大国,又是文化产业弱国,实现文化产业化是刻不容缓的任务。

[关键词]文化产业化必然性

参考文献:

[1]周莹张志勇:发展文化产业化是社会全面进步的客观需要.理论观察,2004年第2期

文化发展论文篇2

地方文化发展的方向问题,是决定文化发展性质和成败的关键,那么到底应该朝着怎样的方向发展、以什么形式发展,并如何在发展中扬长避短和趋利避害等,这些都可以和地方高校有机结合起来。一方面,高校本身就是一个“小社会”,是整个大社会的“缩影”,高校文化发展本身就是社会文化发展的代表;另一方面,高校是地方的最高学府,其中的师生都有着较高的素质,所以高校文化较之于社区和一些企事业单位来说,更加先进和丰富。特别是一些专业契合的教师,还能够通过自己的科研或创作,为地方文化发展添砖加瓦。所以说,高校文化正是地方文化发展的风向标,能够给与其多方面的理论指导和借鉴,从而保证其沿着一条健康、正确的方向发展。

2.为地方文化发展营造氛围

氛围是指某一种情调和氛围。具体到地方文化发展来说,就是人民群众对某一种文化的认可和接受程度。换言之,就是文化发展的群众基础。群众基础越牢固,文化发展就越迅速、越丰富。而如果群众基础比较薄弱的话,那么这种发展将会是举步维艰。而且这种氛围的形成绝不是一朝一夕之功,需要多个部门多年的努力和积淀才能形成。而高校大学生作为地方社会的一员,他们的众多文化行为,正在丰富着这个城市的文化氛围。比如有的同学利用自己的专业技能,积极参加一些社会公益活动等;有的同学加入到当地举办的一些文艺活动中等,一时间都成为了当地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所以从整个城市的角度来看,大学生的身影是无处不在的,他们本身的文化行为,正在丰富和提升着这座城市的文化氛围,从而为后续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为地方音乐文化发展扩宽渠道

一个城市的文化发展可以有特色,但是决不能单一。如果文化发展十分单一的话,无异于一种固步自封。而因为地方高校的存在,从客观上给地方文化发展提供了一个丰富的视角,大学生们的很多尝试,都使文化发展的渠道得到了拓宽。比如很多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纷纷组建了自己的工作室。旅游专业的毕业生,则和当地的旅游资源相配合,对一些传统的旅游项目进行革新等。虽然他们现在的发展速度和规模都十分有限,但是谁也不能否定他们的这种努力,而是要予以充分的鼓励和支持。必要的时候,地方政府和高校还可以展开积极的合作,联手打造一个新的文化项目,让学生放手去尝试,并给与人、财、物等多方面的支持,相信一定能够有新的收获。

二、地方文化对高校发展的影响

1.为高校提供更多的资源支持

上个世纪末,高校开展了前所未有的大规模扩招,虽然在很大程度上了圆了众多学子的大学梦想,但是也从一定程度上让高校各种资源和设施陷入一个紧缺的状态。以各种文艺设施为例,多数学校的音乐厅、乐器等,要么比较陈旧,要么在数量上十分缺少,已经难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但是与之相对是,地方一些文化资源和设施却十分充足和完善,并长期处于一种空闲的状态。所以能够给高校以充分的支持。比如将地方的音乐场馆向高校开放,既满足了活动的实际需要,也吸引了广大群众观看演出,可谓是一举两得。所以作为地方政府部门来说,理应为高校提供更多的资源支持,正所谓“送人玫瑰,手留余香”,在给予高校以多方面的帮助同时,地方文化发展也会以此而受益匪浅。

2.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

高校教学目标是为了培养出既有着扎实理论知识,又有着娴熟实践技能的高素质人才,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众多大学生们都是明显缺乏实践技能,即难以将自己所学到的知识转化为实践。受到多个方面的影响,大学教育还是以理论教育为主,没有充分认识到实践的价值和意义,相关实践活动的缺乏,自然导致了学生实践技能的不足。而在与地方文化互动的过程中,则可以使学生的实践技能得到充分的锻炼。比如参加公益演出的音乐专业的同学们,参加健康公益活动的医学专业的同学们等,都由此获得了一个充分展示自己技能和知识的平台,既为各种活动的开展贡献了一份力量,又使自己的技能得到了充分锻炼。彻底改变了之前那种闭门造车的状态,真正做到了学有所长和学以致用。

3.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了全社会所关注的话题。其实从本质上来说,之所以出现就业难,就是因为岗位数量和就业生数量之间的矛盾。所以增加岗位数量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所在。但是这种增加并不是盲目和机械的,而是要符合社会发展实际情况的。近年来快速发展的文化事业,涉及到的方面众多,所需要人员数量较大,从客观上缓解了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整个文化发展是一个产业链,伴随着这个链条的变粗变长,也就从客观上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能够使学生在学校中将所学到的技能充分发展出来,既实现了个人价值,也实现了社会价值。

4.促进高校自身的改革

作为高校来说,其培养目标是要以市场需要为导向的,有什么样的市场需要,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方能保证学生的顺利就业。但是从实际来看,高校自身教育改革的步伐,始终都赶不上社会发展的需要。而地方文化的发展,因为和高校密切关系,则可以成为高校的一面镜子,让高校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之处。从而积极做到查缺补漏和扬长避短。比如结合专业实际,新开设一些实用课程等,如果学生能够在学校内对相关知识有所了解,则又为自己的就业增添了一个新的砝码。所以说,地方文化的发展,正是高教育改革的助推器。高校应该主动将自身建设和地方文化发展相比较,真正认识到现实需要和自身的不足之处,进而做出有针对性的调整。

三、结语

文化发展论文篇3

(一)全国文化发展现状

文化产业近几年蓬勃发展,其在经济中的地位不可估量。在联合国教科文组里提出了“文化圈”模型,其中揭示了文化的再生产理论,讲述了文化的循环发展五个阶段:创造、生产、传播、展览/接受/传递、消费/参与。在高树生如何认识文化产业中提出了文化产业经济分析模型,即将文化传承和创新的周而复始的延续过程视为文化再生产,其包括创作、生产、传播和消费四个类别。

(二)国内旅游业发展现状

我国国内旅游的经济总量远高于国际旅游,可以看出国内旅游带来了经济效益,其供给面大,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呈现蓬勃发展的趋势。而文化旅游作为旅游业的一部分,也已经成为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体现为:文化旅游—经济发展—文化旅游地区建设—经济发展,这是一个循环的促进过程。

(三)南锣古巷现状分析

南锣古巷是北京市政府确定的第一批25片历史文化保护区之一,也是北京市胡同肌理保存的最完整的棋盘式传统居民区。对南锣古巷的Swot分析,如下:StRenGtHS:历史悠久,地区特色使商业化和古老的北京胡同融合一体;weaK-neSSeS:较高的商业流给附近居民出行造成不便;oppoRtUnitieS:文化商业街定位既很好利用了南锣古巷的历史人文气息,也方便吸引投资激活当地经济;tHReatS:商业开发和古城特色保护的平衡,过度的开发则导致古城特色不在,开发力度不够便无法带来较好的经济效益。

二、研究思路

(一)地区发展路径构想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南锣古巷的主要优势在于其文化遗产丰富,利用文化资源我们在城区范围内进行文化再生产,从而达到地区经济发展的目的,在南锣古巷地区投入产出是一个循环促进的过程,通过不断促进本地区文化建设中以获得进一步的收益,使得经济发展循环上升到更进一步。

(二)文化作用的实证研究

通过文化旅游投入产出的流程图,来设定投入产出模型,先忽略它的循环效益,把经济建设的初步成果看做是一个静态的投入产出的过程。由此可知,在地区的范围内,文化产业可以带动经济的发展,并随着经济的发展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这是一个循环受益的过程。

(三)地区发展的路径研究

除了主要的投入外,经济效益的获得还来源其他因素,在投入产出中体现为间接消耗。在南锣鼓巷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除去最开始的对其基本设施的建设,中间产品的产出以及投入对其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初步的文化创造对经济、人力、资本和产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从而形成此类中间产品的发展,对经济效益有一定的影响,而中间产品的发展和壮大又对文化的建设发挥重大的作用,进一步带动地区经济的发展。

三、结论及建议

(一)文化旅游业在地区经济发展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文化旅游业在地区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增强,利用文化的投入产出分析得出,文化产品带动地区经济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不是一个单独的个体,而是成为一个产业,可以形成一个文化再生产过程,其涉及面广,辐射力度强,具有较好的带动作用,这样可以使得地区的人、财、力充分的利用,实现文化和经济的循环发展圈。

(二)利用文化遗产可以带来地区的繁荣

文化的再生产过程给地区的发展带来了思路,部分地区由于具有丰富文化遗产的优势,利用其发展经济一方面是对传统和历史文化的传承,另一方面也可以免去再寻其他路径发展所耗成本,因此,地区的发展可以利用文化的再生产过程循序渐进的发展,不断开发并发展文化旅游产品,以此来吸引游客,加深游客对传统和历史文化的理解和认同,进一步吸引招商引资来促进经济发展。

(三)地区的特点决定其发展方向

利用历史文化是南锣鼓巷发展的必然选择,在其Swot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历史文化资源的丰富是此地区的重要优势,而与历史文化相关的旅游产业也是经济发展不可估量的一部分。南锣古巷作为重点保护区,历史文化的传承十分重要,因而地区发展以保护和还原原有面貌为主,以此设计旅游产品,带动地区文化旅游业发展,增加旅游人流量,带动地区经济发展。

(四)注重商业的开发和古城特色保护的平衡

文化发展论文篇4

【关键词】中职校;体育教育;促进;校园文化

1.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文化水平的提高,社会对于各种各样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随之,对于教育的要求相应提高,对于教育的重视度也不断增加。近年来,我国不断深化教育改革,尤其是新课改以来,对于素质要求的重视增加,对于学生综合素质和全面发展提出了很多要求。中职校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和体育技能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中职校体育教育近年来不断被广大教育者所认可,并逐渐推向全国各地,体育教育的发展对于促进校园文化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将对中职校体育教育的重要性进行探究,并阐述中职校体育教育促进校园文化发展的方式,希望为我国的中职校园文化发展提供依据。

2.体育教育的重要性探究

由于社会的飞速发展,企业对于人才的要求偏向综合化、全面化,要求人才不仅是拥有专业的过硬技术,更加要心理健康、身体健康、能够适应环境变化。相对来说,职业院校的学员大多经历了社会上的中考或者高考的筛选,落选的经历给这些学员的心理大大小小造成了一定的打击,他们在性格上通常存在着自卑、暴躁易怒等特点,因此,容易冲动发生斗殴事件,社会上对于职校学生的印象并不好。为了转变社会对职校学生的看法,在职校中广泛开展体育教育能够在教导学生在体育运动中发泄情绪,舒缓压力,并且将体育教育与健康教育结合到一起,让学员在体育学习的过程中对于体育教育的思想、技能、理论知识以及实践方法进行了解内化,在增强体质的同时,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完善性格缺陷,锻炼在社会中竞争需要的能力及心理素质。此外,体育教育的过程中,能够缓解学员长期枯燥的学习生活带来的压力,给学员一个放松的方式,能够让他们更好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再者,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学员之间相互配合、互相协作,对于他们人际交往能力的提升有很大的帮助。

3.体育教育促进校园文化发展的途径

文化发展论文篇5

1.民间舞蹈是人体动态文化

民间舞蹈是一种文化现象,它用人类自身的形体动作和思想情感表现社会生活,体现民族历史,传情达意,抒怀。民间舞蹈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紧密相连,早在史前时期,我们的祖先就用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来表达他们最激动的感情,舞蹈活动几乎渗透到劳动、狩猎、争战、祭祀和等一切领域。人类进入阶级社会后原始舞蹈也随之发展分化,一部分成为为奴隶主表演的舞蹈,以后发展为宫廷舞蹈;另一部分是奴隶们的舞蹈,从祭祀性或其他功能的舞蹈逐渐发展成为民间舞蹈。由于各民族历史发展不平衡,许多少数民族没有本民族的文字,因此很少在史书中留下它们的踪迹。然而极为宝贵的是植根于人民生活沃土中的民间舞蹈,经过数百上千年的传承演变,至今仍流传于各民族群众生活中,尤其是地处边疆交通不便的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直至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仍较多地保留着原形态的舞蹈特征,具有舞蹈史前史的性质。它们的表演形式、风格特色及其内容所折射出的文化内涵,涉及到民族历史、、生产方式、风土民情、道德伦理、审美情趣等各个方面,可以说民间舞蹈是社会文化交织融合的总汇演。

2.民间舞蹈的文化结构

历史悠久的民间舞蹈,在长期的创造、传承和演变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文化结构。从文化人类学和民俗学的视角,通过文化层次分析法来剖析研究,以便使我们更为准确地揭示其全貌和特质。

任何文化的产生、发展、演化都离不开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民间舞蹈的时间性,即民舞文化的纵向面,展现民舞产生、发展、变迁的过程,可称之为“时间文化层”,即其历史层面。从时间文化层来分析民间舞蹈的形态,可分解为“原生形态”和“变异形态”二种形式。二种形态的生成都具有一定的条件和背景,主要是自然生态环境、社会历史背景、民舞群体的民族心理和审美心理等方面的综合互动作用。原生和变异二种形态的演变,不是简单的更替,而是累积和融合,它表现为原生形态舞蹈的基本节奏、步伐、动律和体态的基因及其功能、文化内涵,有选择的保存和新形态的重新整合。民间舞蹈的空间性,即民舞文化的横断面,展示民间舞蹈的结构、表演环境、表演形式和程式,可称之为“空间文化层”。从空间文化层来分析民舞结构,可分解为“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二种构架。表层结构是指民舞表演中可见的物质性、动态性等符号,符号象征物具有指称、意味和记忆等功能。深层结构是指民舞主体即特定民族群体的、民族心理、审美情趣等无形的意识形态,它是蕴藏在民族群体头脑中的宗教观念、价值观念、生死观念等。

二、民间舞蹈与当代社会转型

1.“社会转型”简说

世界上的一切文化现象总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其变异性是永恒的,稳定性是相对的,在社会转型期尤其如此。1978年以来,我国社会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化,进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生产力为首要任务的社会主义新时期,我国社会进入了从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型的加速期。何为社会转型?社会学家认为:“‘社会转型’意指社会从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或者说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过程,说详细一点,就是从农业的、乡村的、封闭的半封闭的传统型社会,向工业的、城镇的、开放的、现代型社会的转型。当我们说社会转型时,着重强调的是社会结构的转型。在这个意义上,‘社会转型’和‘社会现代化’是重合的,几乎是同义的。”〔1〕社会转型期不是一切都变,也不可能一切都不变,哪些该变,哪些不该变,都有一个向度的问题。本篇论文无意去探讨“社会转型”这一社会学术语,而是想通过吸收社会学家的科研成果,在当代我国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从人文学科透视、分析传统的民间舞蹈生存与发展的现状,剖析其变异原由,使我们能较为全面、客观、理性地看待这些现象。

2.民舞生存空间的变化

我们知道,历史上由于我国各民族地区社会结构、经济类型、生产方式等方面的制约,千百年来民间舞蹈是在特定时空、特定群体中传承的,这个“特定时空”大多包括宗教仪式、祭祖祈神、年节聚会、生产劳动、婚丧嫁娶、谈情说爱等各种民俗事象;这个“特定群体”是指各民族的广大民众。尤其是地处边疆的少数民族人民,他们总是喜爱用本民族的民间歌舞表达自己喜怒哀乐的情感,就是在劳动小憩或亲朋相聚的日常生活中,他们也要唱唱跳跳歌舞一番,民间歌舞是他们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生产的快速发展,通讯、交通的大力改善,各民族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都有了空前的提高。特别是在一些交通较为便利,自然和文化资源丰厚的少数民族聚居区,他们在发展富有民族特色的旅游业、民族贸易等地方经济中,接触了外界,开阔了视野,他们还通过电视、电影、广播、报刊、电脑网络等现代化传媒方式,认识世界,了解经济文化的最新信息。当代色彩纷呈的科学文化知识丰富了少数民族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并正在改变着他们的思维方式、生产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西方的迪斯科、现代舞、卡拉ok等娱乐方式迅速传播,尤为青年人所青睐,传统的民间舞蹈不再是群众唯一的娱乐形式。在社会转型加速期,由于传统文化因素和现代文化因素的摩擦,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的撞击,文化娱乐形式的多样性和普及性,特别是价值观念的转变等诸多因素,使古老的民间舞蹈文化正在发生着程度不同的变化,这一变化呈多元、多样、复杂性的发展态势。

三、民间舞蹈的时空移位与新包装

1.民舞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90年代,我国加快了改革开放的步伐,市场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民族地区经济和文化的对外联系,为该地区的社会进步和文化变迁创造了条件。许多少数民族地区大多奇山异水风景秀丽,文物古迹多有保存,奇特的民族风情,深厚的文化底蕴,因而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成为这些民族地区发展的首选项目,旅游业的发展使该地区走出封闭的山寨,逐渐摆脱贫困,走上致富的道路。与此同时,在一些大中城市,也掀起了兴建民俗村、民族园、风情园的热潮,这些旅游景点规模不等,他们将各民族风格独特的建筑荟萃一起,并配上身着盛装的本民族群众载歌载舞,动静结合,交相辉映,使游客在一天或半天之内饱览民族风光。这一时期利用传统的民俗节日,采取文化搭台,经贸唱戏的现象十分普遍,甚至根据商品流通的需要生造出各种五花八门的节日,民族歌舞自然是其中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此间的民间舞蹈在旅游景点或节日活动中,展现风土民情,渲染节日氛围,增加活力和参与性,加强与商客游客的感情交流,创造宽松和谐的气氛等,都发挥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2.民舞文化时空的移位

民间舞蹈多与信仰民俗、岁时节日民俗、人生仪礼民俗紧密相连,其表演的时间性和空间性无不受到民俗活动时空的制约。长期以来各民族各地区都形成了独特的节日、祭日,并从常日中突出出来,且以年为周期,循环往返,周而复始,不同的节日、祭日还形成了程式化、仪式化以及禁忌等约定俗成的风习。然而旅游景点的民族节日和歌舞表演,打破了原时节性和空间性的局限,反复再现节日民俗事象和民间歌舞等场景,使民间舞蹈赖以依存的民俗文化时空发生了变化,其内容逐渐脱离了原有的含义,成为旅游观赏文化的组成部分。以贵州雷山郎德村为例:这一带风俗约定,农历六七月间吃新节后才开始吹芦笙,到正月十五以后禁止吹奏,据说是春天后吹芦笙惊动谷神会造成粮食歉收。过去对违者处罚很重,要本人宰牛扫寨发誓不再违犯。作为旅游点开发后,现在只要游客一到,不论春夏秋冬哪一天,村民们照常吹芦笙跳《芦笙舞》迎接。过去只有在十二年一次的“鼓社节”(吃牯脏)才敲击的铜鼓,也照例每日向游客敲响。〔2〕滇东南彝族地区也有此风俗,每年四月初八“跳宫节”后不能再敲击铜鼓,理由也是铜鼓声会惊动谷神而使庄稼歉收,如今也已改变。

云南石林是著名的旅游胜地,石林周围居住着彝族支系撒尼人和阿细人,边弹大三弦边跳《阿细跳乐》,是他们的代表性舞种。改革开放前,彝族人民基本按照传统习俗过火把节,没有表演成分,没有商业性质。节日期间或花好月圆之际,撒尼、阿细青年男女总要会聚一起,围着篝火跳乐(月),他们以舞蹈的方式自娱自乐,表达彼此之间的爱慕之情。近十多年来,节日活动产生了质的变化,节日期间国内外、省内外游客和商人大量涌来,其人数无数倍于当地彝族人。昔日彝家老少高举火把游弋田间驱瘟逐疫的火崇拜仪式,变成了广场的象征性篝火;昔日围着篝火自娱自乐、谈情说爱的《跳乐》,变成商业性的歌舞表演;昔日以血缘群体和地缘群体为节日的主体,变成数倍于本族人的外来者。

3.民舞形态的新包装

民间舞蹈在新的时空环境内,展示给游人的舞蹈形态大多是经过加工后的新包装,在“原汁原味”的基础上,经改编更加光彩夺目,显示出民间舞蹈无穷的魅力,此种民舞具有“新民舞”的意义。旅游景点的民间舞面对的是广大游客,经过加工改编后的民间舞突出了表演性和观赏性,强化了原民舞的风格韵律,动作变化更为丰富优美,既保持了民间舞蹈的“土风”味,又适应旅游文化的艺术欣赏品味。云南德宏州的《新嘎光》就是生动的一例。傣族人民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傣家人说“没有歌声和舞蹈的日子,就像吃菜没放盐巴一样”,“看不见孔雀跳舞,就得不到幸福和吉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德宏地区成为国内外旅游和经贸的热点,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精神食粮的需求越加迫切,旧的民舞形式已不能满足现实生活的需要。80年代中,州歌舞团和群艺馆的舞蹈家们,在原民间舞的基础上,从中加以精选、提炼,整理改编出《新嘎光》,既保留了抒情典雅、韧性起伏的动律特点,又规范发展了动作组合,很快得到傣族群众的认可,特别受到广大青年的欢迎。

全国民舞集成工作的大力开展,有力地促进民间舞蹈的收集、整理与改编,使一些濒于失传的民间舞蹈获得了新生,也使一些基础较好的民间舞更加焕发出生命的活力。藏族《龙鼓舞》是青海省黄南州新挖掘的原始祭祀舞蹈,每年于六月跳神会时祭祀神灵、禳灾驱邪、保佑村民人寿年丰,青壮年男子手持单面鼓在神师的引领下边击鼓边跳。经整理加工,将流传下来的13段(套)动作,更趋完整规范,以雄健粗犷的跳跃击鼓动作,表现了请神、敬神、送神、降魔以及模仿雄鹰、骏马、海螺、太极等形象,无论从动作的发展、队形的变化或情绪的渲染,使这古老的舞种得以新生。陕西的《安塞腰鼓》、安徽的《花鼓灯》、山东的《鼓子秧歌》、青海玉树的藏族《卓舞》等一大批民间舞蹈,都在保留原基本节奏、步伐、动律、体态的基础上,进行了不伤筋骨强化精华的加工,在服饰、道具、音乐伴奏上突出了民族色彩,加强了表演性和观赏性,适应了当代审美的要求。加工后的民间舞又回到民间,从而带动了民间舞蹈形态从原生或半原生形态向变异形态的发展演变。

四、多元、多样、复杂性:90年代民间舞蹈的发展态势

我国社会转型的加速,促进了传统民间舞蹈文化的变迁。90年代这一发展呈多元、多样、复杂的发展态势,即民舞文化内涵和功能的多元性,民舞生存时空的多样性,民舞群体观念的复杂性,以便适应社会各方面的需求。

1.民舞文化内涵和功能的多元性

民间舞蹈文化的变迁,首先表现在其内涵和功能的大包容量,在当代社会多元文化的相互渗透浸染下,使其古今交错、新老混杂。青海玉树草原的赛马会是康巴藏区远近闻名的草原盛会,每年于七八月水草丰美、牛肥马壮时节,都要在玉树结古镇草滩上进行民族歌舞、格萨尔说唱、赛马、射箭等表演,以及贸易交流等。90年代初,玉树当地的藏传佛教各教派寺院,把法舞《羌姆》搬上民俗节日赛马会进行展演,这在佛教史上是前所未有的事。数百年来,《羌姆》作为藏传佛教法事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传承方式始终恪守传内不传外的原则,即遵循在寺院内由喇嘛僧侣表演的规则。现在寺院的活佛和喇嘛自愿地把法舞和群众性民间歌舞联合演出,从而使《羌姆》冲出了寺院的禁锢,增强了表演性、娱乐性,淡化了佛法的神秘感、威慑感,把宗教和世俗的关系拉近了,这一作法在全民信教的藏区很有积极意义。可以说,这是新时期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落实的结果。《羌姆》法舞的变化,不仅体现在表演时空的移位和表演程序的简化,更重要的是加强了人神同乐、宗教世俗化的发展。

民间舞蹈的内涵和功能是通过民俗事象的主旨予以体现的。贵州黔东南苗族地区的“鼓社祭”(俗称“吃鼓脏”)是其最为隆重的神圣节日,它是一个由血缘家族、宗教为核心的“江略”(类似军事联盟的氏族组织)举行的祭祀祖先的活动,每隔12年举行一次,届时众人要跳《踩鼓舞》,踩鼓时要身背祖先“央公央婆”跳舞。央公央婆的象征物是用杉木雕刻成的男女半身像。在踩鼓时象征交媾的表演中,要绕寨一周,表示祖先看望子孙繁衍,人人都是央公的孙子。〔3〕80年代以后,苗区的生产单位“家庭化”,加速了家庭经济的私有化,以家庭为单位的生产劳动,再一次呼唤人们的劳动互助,这种互助自然是在有血缘关系的人们之间发生。由此给人们提出了恢复“江略”团结的需求,通过鼓社祭,人们在祭祀祖先时同跳《踩鼓舞》,共饮“江略”酒,似乎又回到了同一血缘的圈子里,使人们获得“江略”认同感的满足。从苗族鼓社祭的活动中,我们看到这里既有祖先崇拜的信仰痕迹,又有加强群体之间的心灵交流增强认同感的心理需求,还有击鼓而舞的愉悦。多元多层文化内涵和功能的特点在当代民间舞蹈中具有共性。

2.民舞生存空间的多样性

民间舞蹈生存传衍的空间包括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随着当代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这一空间呈现出多样、交叉的立体式形态。绝大部分的民间舞蹈仍然在原产地传承发展,它们较多地保留着民舞的原生形态,或原生和变异并存的状态,只要这个地区和民族继续保留着适合于民间舞蹈生存的民俗活动空间,民间舞蹈将与人民永存。作为某一特定民间舞蹈形态和风格的传衍,往往伴随着一个时代的需要或结束而延续或消失。旅游文化、商贸集会或各种文化节,扩大了民间舞蹈传播的空间,经过加工整理的民间舞蹈,增强了表演性和观赏性,当其反馈回群众后起到升华提高的作用。当然,这种改编应该十分慎重,不负责任瞎改乱编只能糟蹋民间舞蹈的精华,尤其给青年人造成误导,成为披着民间舞外衣的假冒伪劣产品。

3.舞群观念的复杂性

民间舞蹈文化的深层结构,是指民舞的载体——舞群的思想观念,即其、价值观念、婚姻观念、生死观念、审美取向等。舞群的思想观念受到社会主体文化和传统文化的影响和制约,舞群的年龄、职业、接受教育的程度等对其思想观念也起到重要的制约作用。一切文化观念的核心是价值观念。原生形态的祭祀舞蹈的核心是万物有灵观念,其中以祖先崇拜尤甚,具有极强的功利性和实用性。“从原始社会解体到奴隶制或早期封建社会,祖先崇拜是压倒一切崇拜的宗教活动”〔4〕人们以为只有隆重的祭祀,才能获得祖灵的庇护,避免灾难,因为祖灵是直接掌握人们命运的。祖先崇拜的意识根深蒂固,在少数民族的生活中通过传统的祭祀年节和民间舞蹈,一直延续到近现代,土家族《跳摆手》祭“八部大王”,瑶族、畲族《跳盘王》祭始祖盘王,苗族“吃牯脏”跳《木鼓舞》、《芦笙舞》祭祖神等,均系祭祖仪式和舞蹈。许多少数民族没有本民族文字,他们把民间舞蹈视作民族历史的教科书,通过民间舞向族民传授民族历史知识,使子孙后代永不忘本。如今生产生活水平提高了,享受着现代文明带来的物质成果。但是,人们仍然希望得到祖先神灵的庇护,使自己的生活幸福、事业发达,家族兴旺,寻根念祖、祈求祖神保佑的思想并未消除,通过参加祭祖民俗活动,同胞共跳摆手舞、芦笙舞,与祖神进行勾通使自己的心灵得到寄托的观念依然在一部分人心中延续。当然,中国民众也在努力使民间信仰适应新生活方式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郑杭生.中国文化模式转型中的几个问题[a].人类学与西南民族[c].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1998.

〔2〕杨正文.黔东南苗族社区的变迁态势[a].人类学与西南民族[c].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1998.

〔3〕杨@①国.苗族舞蹈与巫文化[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91.

〔4〕蔡家麒.论原始宗教[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8.

文化发展论文篇6

1.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价值与信念。这种价值与信念,一旦被员工接受,员工就会产生一种归属感,把自己视为企业的一员,信赖企业,把企业作为发挥个人潜能、实现个人抱负的舞台,从而积极参与企业的各项活动,完成自己分担的任务,为创造良好的企业形象而努力,所以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内在驱动力。客观地说,企业可持续发展既需要物质要素,也需要文化这个纽带。一个企业如果缺少了文化纽带,就不可能得到健康、持续的发展。正如有学者所指出的那样,企业文化是企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源泉和智慧之源。因为文化既反映了企业素质和企业发展层次,也反映了企业发展的内部动力状况。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惨败之后,在短短不到三十年时间内经济崛起的秘密,就是依靠他们的“社风”、“社训”等企业文化的驱动。企业文化对于企业员工具有凝聚作用和动力激发作用。有人曾经打过这样的比喻:企业员工有如企业的一个个“岛屿”,而企业文化就像“水”一样,把这些一个个“岛屿”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协调一致、充满活力的人力资源系统。企业文化之所以有如此重要的作用,关键在于企业文化会使企业的共同理想、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渗透与内化于员工内心,形成统一的企业意志。

2.且这种意志会作为群体文化心理“积淀”下来,传承下去,对企业发挥长久的心理效应。当初“亚洲四小龙”的崛起,也就是在企业中注重渗透中国儒家重家族、重群体、重社会、重国家和轻个人的伦理观念与勤劳敬业的道德规范。可见,企业文化也是企业发展的最有力的驱动器,它可以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提高劳动生产率,这也是一种“文化力”的情感力量。企业文化可以为企业增加智力资本。企业文化建设是增加企业智力资本积累的重要渠道。企业文化建设好的企业,不仅对内具有凝聚力和向心力,而且对外有着强大的吸引力。就企业人才建设而言,企业文化既可以留住人才、培育人才,也可以更好地吸引人才,从而从根本上解决企业人才缺乏和流动频繁问题。企业文化建设有利于企业的品牌塑造。事实上国外一些有成就的企业老板,都是把企业文化建设作为企业品牌塑造的重要手段的,深圳的三九集团、四川的长虹集团、河南的亚细亚商场、广东的健力宝集团以及荆沙市的活力28集团等企业,也都善用企业文化塑企业形象。显然,企业文化也是提高企业外部影响力的重要因素。此外,企业文化也有助于提高企业决策水平。一般来说,企业的决策都是建立在企业的价值理念基础之上的。所以企业的价值理念的建立与弘扬对于企业决策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企业文化不仅是企业的一种管理手段,也是一种企业思维的导向,它决定企业的决策方向。因为企业文化所内涵的价值观念,是企业思维模式和行为规范的体现,当然也影响了企业决策模式的形成。

二、企业文化是提升企业层次的核心要素

企业文化的力量是通过人的行为来体现的。而这种“人的行为”并非个体人的行为,而是一种集体力量。有关研究表明,企业是其全部员工构成的一个整体,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为了实现一个共同目标而组成的团队。企业文化的作用最重要的是激发团队力量。所以从这一点看,企业文化有着提升企业层次的整体功能。所以,可以这样说,企业文化是企业经营的最大资本或企业重要的战略财富,是企业经营管理中挖掘不尽的富矿。有人这样说过,没有文化的企业是愚蠢的企业,愚蠢的企业是没有竞争力的。这一说法阐明了这样一个道理:现代企业的竞争本质上是一种文化的竞争。纵观发展得比较好的企业,都是不遗余力地抓文化建设的企业。以浙江为例,德力西集团坚持“以德服人、力创未来”;正泰集团“以人为本,文明塑魂,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并把“创新意识、团队精神”作为企业文化的精髓;红蜻蜓集团倡导“平常心态、了解自我、文化亲和、自然发展”;神力集团推进“人才为本、科技兴业、诚信服务、报效社会”的企业文化建设。约翰·科特研究指出,企业文化对企业不只是具有动力激发作用,更有长期经营业绩的作用。温州的许多企业的老板就有这样的共识:要保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要把企业做成“百年老店”,就必须依靠独特的企业文化作支撑。由此,我们可以这样说,企业要发展必须实现经济组织与文化组织的统一。企业文化是企业精神、价值观念所在,也是广大员工认同的道德规范所在和员工利益的希望所在。所以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可以为企业输入不竭的发展动力,提高企业的发展水平,实现人的发展与企业发展的统一。从管理科学的理论来说,企业文化建设也是一种高级的管理手段与方式。考察一下跨国公司在华企业的发展,他们越来越多地着力进行企业文化治理,着力于让合资企业员工按照母公司所倡导的价值理念和规范行事。从另一个角度说,企业文化建设也有利于改善企业形象,塑造企业品牌,增强企业的吸引力和对外影响力。困难企业之所以困难,资金、市场、人才都可能是影响因素,但最关键的问题可能还是观念落后、文化贫乏所致。企业现存的最大弊病是看有形的太多,看无形的太少。企业的成功首先不在于有形的东西,而在于无形的东西。这无形的东西就是文化。困难企业要想走出困境,最根本、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走出文化低谷。为此,企业发展不能只是埋头抓生产,埋头抓经营,还必须埋头抓文化。

三、结语

文化发展论文篇7

中国传统建筑的“传统四有”与“现代四缺”

传统建筑的教育状况通过对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在营造和教育上的比较,可概括归纳为“传统四有”与“现代四缺”。“传统四有”,指在既往形成的传统建筑营造教育中有明确的建造体系,如多种结构类型;有清晰的空间体系,如空间的等级序列;有相应的营造技艺,如各种建造材料的加工技艺;有脉络的师承方式,如依托于方言分区上的传播关系。“现代四缺”,指现行建筑学教育体系中,缺少中国传统建筑的教育内容,如与传统建筑相关的课程少且处于体系中的附属地位;缺少资源转化,如有关传统建筑的典籍丰富,但缺乏向专题教学资源的转化;缺少营造技艺的延续,如各地传统建筑存留类型和技艺众多,但缺乏延续的方式;缺乏营造实操的引领,如在现行建筑学教学中缺乏具有传统建筑实操能力的教师、缺乏开展实践教学的基地。一句话概括,即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有建造体系、缺教育体系。

当代建筑学教育体系概略

当代建筑学教育体系概略主要分为:布扎、包豪斯和建构3个体系。布扎体系为巴黎美术学院的建筑学教学体系,在建筑学教育上侧重将前人已有的建造形态转换成要素,再转化为形式组织规则,进而通过艺术构图进行设计。布扎体系的教育核心在于建筑实体艺术形式的创造,在形式上的创新能力成为专业教学的培养目标。包豪斯体系随现代建筑运动而起,成为现代建筑学教育体系的主体,在教育上侧重从功能行为、空间类型的角度出发,以人的行为方式设计空间建造逻辑。包豪斯体系的教育核心在于空间上组织的创造,在空间组织形式上仍然呈现出艺术创作的取向。建构体系在建筑学教育上关注于建筑空间的构造逻辑,侧重空间与材料、构造之间的对应组织,如空间的骨骼和外表皮形态呈现,建构体系的教育主轴为空间建造语汇的培养。以上3个建筑学教育体系建构均源自西方,暂且不论体系之间的优劣,三者均很好地将空间的建造现象转化成了适于传授的专业课程,并形成了理论知识和技能方法之间的配置。国内高校的建筑学教育体系由西方引入,早期主要为布扎体系,现行的建筑学教育主体为包豪斯体系,由于深受布扎体系中艺术精英思想的影响,在现代建筑学教学中呈现出较为强烈的艺术创作倾向。如在设计课程教学中追求空间造型、形态构图的独特与变化,审美悟性的启发教学多于规则理性和营造逻辑的传授教学,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侧重于艺术创作而非工程建造。此外,由于现行的建筑学教育体系为西方引入,在教学内容的主体架构中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与营造必然是缺位的。

面向历史建筑保护的教育课程与专业

国内外针对历史建筑保护开设课程与专业可追溯到上世纪60年代,如1962年国际文物保护与修复研究中心(iCCRom)与罗马大学合作开设建筑保护课程,哥伦比亚大学在1964年开设研究生历史建筑保护专业。国内的高校也先后开设了与历史建筑保护的相关专业,如东南大学开设了建筑遗产保护专业、同济大学与北京建筑大学开设了历史建筑保护工程专业、香港大学开设了建筑文物保护专业。国内外多所高校在本科和研究生阶段开设了与历史建筑相关的教育课程,比较下来,研究生阶段开设的课程普遍比本科阶段多。在大学教育中提出创新能力的培养已经有多年了,但从专业教学的规律上比较素质与能力的培养,创新能力很明显是无法培养的,但创新意识和创新素质是可以培养的。在高校的教育体系中,尤其是本科阶段应该提倡专业规则教学和专业素质教学,为日后形成创新能力做储备。具体到历史建筑保护专业的人才培养上,由于该领域涉及到的内容复杂,多包含对历史建筑的认知、传统建筑结构与构造的认知、对建筑设计的理解和历史文化等人文知识的储备,只有经历了相对较长时间的专业训练后,才能成为具有从事历史建筑保护工作能力的人才。要做到这一点,仅仅依托现行建筑学教育体系中的本科阶段、研究生阶段的培养是远远不够的。那么,如何更新建筑学教育体系,在本科阶段将素质培养到何种程度,研究生阶段培养到哪种层次,就成为了建筑学教育在体系建构中需要关注的焦点。

建筑学教育体系中的中国传统建筑课程

在现行建筑学教育体系中,基本都开设了与中国传统建筑相关的课程,如中国建筑史、古建测绘等课程,但在教学深度上普遍都停留在专业认知层面,而非专业建造层面。中国建筑史包括中国城市建设史等课程,在教学内容上偏向于断代认知,孤立地讲授如唐代、宋代、明代或是清代建筑史内容,列举各朝代的建筑风格。从中国传统建筑系统的角度看,这仅仅是认知层面的教学内容,缺少脉络延续层面的内容。古建筑测绘课程更是单纯的对象认知,教学过程中只是训练了学生对具体某个传统建筑外观尺寸的了解,而非掌握构造尺寸的由来,对于隐藏在构件内部的构造尺寸更是不得而知。传统民居专题课程在教学中属于科普认知范畴,教学内容展现出丰富的地区与民族传统建筑类型与样式,但基本不涉及各种类型在建造上的规律。

历史建筑保护专业教学课程体系的问题

对国内高校在历史建筑保护专业教学课程体系的问题,粗略列举以下4点:第一,专业课程体系结构与内容应该如何搭建?既然是一个独立开设的专业,就会有相应的且区别于其他专业的教学体系、课程结构以及教学内容,而这部分工作还处在探索阶段。第二,工科类院校设置历史建筑保护专业如何依托建筑学教育的基础?高校开设此类专业基本上是“2+2”或“3+1”模式,即前两三年与建筑设计课程设置相同,后一两年有所区分。暂且不论学期长短,历史建筑保护专业嫁接在建筑设计课程体系之上,嫁接到何种程度就涉及到专业课程建设的问题。第三,如何改变传统建筑知识的方志式讲授方式?涉及中国传统建筑与文化的专业课程,在讲授中通常描述一个地区和另外一个地区的类型不同、一个元素与另外一个元素的区别,偏向于方志式描述性讲授。讲“异”的同时忽略了“同”的普遍性原理讲授。第四,保护设计、保护实操在教学中如何形成主次配置?在主干设计课程上与传统建筑知识、实操如何衔接,即用何种载体去讲授“同”、用何种载体去训练保护设计的类型、用何种方式去传授实操技艺,专业教学课程的主次结构配置亟待研究。作为资源的传统建筑中国地理版图广阔、气候环境多样、历史悠久、民族众多,由此形成了传统建筑在空间实体类型和地区文化类型上的丰富资源。由于自然环境的类型多样,在建筑的营造中应对环境要求、获取建造材料、加工技艺多元化,加之民族文化、等人文要素诸多方面的影响,中国的传统建筑呈现出各个地区和民族独特的类型。传统建筑多样化的空间实体类型,具有转化成为教育资源的潜力。如在地区空间分布上,建筑类型以及营造中的形变等体现出建造智慧和建造逻辑;在建造材料上,对木结构、夯土、石筑等材料加工技艺体现出建造的技术逻辑;在民族信仰上,传统建筑在空间实体上反映出文化共同体的状态;在方言文化圈上,传统建筑的形态样式可以体现出建造传播的脉络等。当然,随着社会经济的变迁,传统建筑的这些方面不可能全部原封不动地继承下来,但将其转化成专业教学资源至少具有两个方面的价值,即在历史建筑保护实践方面,对历史建筑修缮、保留构件如何衔接、修缮材料选择、砖墙和瓦片等修缮方式具有实操价值;在传统建筑文化方面,对未来的传承发展和文化标准的建立具有基础支撑价值。

传统建筑的教育转化

面向传承与发展的传统建筑教育体系

面对传统建筑文化在当代的传承与延续需求、未来的发展与自强趋势,在教育体系建构上有5个方面的内容需要实现转化:一是从类型缺位向体系建设转化。我国的建筑学教育体系由西方引进,在这其中中国传统建筑是缺位的。在教育体系中仅仅将中国传统建筑中的某一部分或者某一类型提炼出来作为辅助教学载体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将中国传统建筑从空间到文化融入教学课程体系当中,进而构建其中国本土建筑的教育体系。二是从对象资源向教育载体转化。如前所述,中国传统建筑与文化作为实体对象资源非常丰富,但缺乏将其转化成教育载体。只有实现了对象资源向教育载体的转化,才能将传统建筑营造背后所蕴含的智慧、技艺以及文化等传授下去。三是从图典书籍向专业教材转化。关于传统建筑的图典书籍众多,有《营造法则》、《工部则例》、《营造法原》等,如同字典不是教材一样,有关传统建筑的法则、案例、图典也不是教材。要构建传统建筑的教育体系,就需要将这些丰富的图典书籍转换化为可传授的专题教材。四是从方志讲授向规律掌握转化。对传统建筑的方志式讲授是描述性的,该部分内容是专业教学的基础,是面向过去的,要构建面向未来发展的传统建筑教育体系,应更多地侧重对于差异性现象背后的专业规律的掌握。五是从兴趣培养到能力建构转化。中国传统建筑在思维环境中普遍被认为是“老建筑”、“旧建筑”和“破建筑”,本土建筑文化在现行的建筑学教育体系中缺位,导致在传统建筑方面培养出来的人才匮乏。也有少量从事于传统建筑保护和设计的人才出现,但多是由于个体的兴趣使然。对于专业教育层面而言,人才培养仅仅寄托在兴趣培育上是远远不够的,更多地应该通过教育体系的建构而落实在素质和能力的培养上。

实操能力培养的教育基地建设

文化发展论文篇8

一、中西方文化发展的过程

与中西方文化冲突相对应的是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交融。如果文化冲突是不同质的文化相遇后所发生的排斥现象的话,那么文化的融合则是不同质的文化之间的相互补充和相互整合的过程。交流与交融是相互的,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基本线索包含西方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西学东渐”)和中国文化对西方文化的影响(“中学西传”)两个方面。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与交融主要是从近代17世纪开始的。在17世纪以前,中西方文化各自独立的发展了自己独特的文化。从西方文化对中国文化的态度发展来看,经历了17世纪“好奇”、18世纪“赞美”和19世纪“不屑”的过程。而中国文化对西方文化则经历了17世纪“礼遇”、18世纪“淡漠”和19世纪“震惊”的过程。近代以来“,西学东渐”主要经历了启蒙时期:科技文化、政治文化、精神文化的进入;探索时期:问题与主义之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前苏联文化影响;曲折时期:封闭与半封闭、中断与悬搁;开放时期:复苏与传播、冲突与重构、借鉴与创新。而在“中学西传”的过程中,主要经历了文明西传:如道德文化、科举文化、文学艺术等;思想西进:如儒家思想、道教哲学、中国禅宗等;方法论西渐:如整体思维、古代兵法、阴阳思想等过程。

二、中西方文化发展的趋势

文化发展论文篇9

[关键词]短信文化;影响;剖析

短信文化是近来迅速崛起的一种新兴文化,它茁壮成长的发展态势对社会生活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短信文化的迅速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市场空间,催生了“拇指经济”,产生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成为一个日益庞大的“利益蛋糕”,形成了目前拉动经济增长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短信文化的市场前景诱人,利润丰厚,本文尝试对短信文化及其影响进行初步剖析,以求教于方家。

一、对短信文化的综合考察

1.短信文化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自觉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成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

短信文化,是在有限的字数(中文70字,英文140字)内利用现代传播技术传递信息的一种新型文化现象。短信存在字数的严格限制,但是中国传统文学文字凝练、内涵丰富的传统使得它脱颖而出。它独特的优势和无所不在的涵盖范围,对社会生活各个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被人冠以“第五媒体”的称号。短信成为文字游戏的时尚平台,它融合了人机传播和大众传播的种种优势,并以其特有的时尚号召力,成为维系亲情、友情、爱情的重要纽带。根据短信内容风格的不同,目前短信可分为三大类,即情意绵绵类,幽默诙谐类、哲理意蕴类[1]。

(1)短信努力挖掘传统文学中的精华,充分汲取其丰富的文化底蕴和深厚内涵,巧妙地利用中国传统文学中的各种文学技巧,使得短信文化呈现出异彩纷呈,美不胜收的审美效果和愉悦功能。如: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值此七夕佳节之际,谨祝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

利用北宋著名婉约派词人秦观的脍炙人口的爱情名句,含蓄隽永,温情脉脉。不仅弘扬了传统文化,而且恰如其分,表达得体,令人心旷神怡,会心一笑。

笔尖耕耘桃李地,墨水浇开智慧花。桃李芬芳满园馨香,师生情长没齿不忘!值此教师节之际,祝天下所有的教师教师节快乐!

采取对联的形式,将师恩情深衬托得淋漓尽致,别出心裁。寥寥数语,充分体现了短信文化传情达意,节日祝福的表达功能。

白云从不向天空承诺去留,却朝夕相伴;

星星从不向夜晚许诺光明,却努力闪烁;

风景从不向眼睛说出永恒,却始终美丽;

我从不向你说出思念,却永远牵挂!

用排比、对比、拟人等修辞手法娓娓道出毕业分别时的深深依恋,情意悠长。

(2)短信由于其特殊的亲和力,使得它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现实动感,传递出了大众心态和百姓呼声,成为准确测量当今社会众生生存欲望与情感轨迹的晴雨表与体温计。如:

嫁到俺村吧,俺村条件不赖:穿衣基本靠纺,吃饭基本靠党,致富基本靠抢,娶妻基本靠想,交通基本靠吼,治安基本靠狗,取暖基本靠抖。

利用排比的方式,将中国农民式的幽默表现得活灵活现,令人喷饭,读来让人拍案叫绝,个中蕴涵的无奈、渴望等心理状态由此可见一斑。

计划生育部长下乡普查,问农民:您知道近亲为什么不能结婚吗?老农憨厚的笑答:呵呵呵呵,太熟,不好下手。

采取问答的方式,将国计民生这样重大的问题用俏皮话来调侃,回答出人意外,深得相声小品个中三昧,足见短信的娱乐搞笑功夫。

2004年天气预报:你将遇到金钱雨,幸运风,友情雾,爱情露,健康云,顺利霜,美满雷,安全雹,开心闪,此天气将会持续一整年!

巧借电视节目形式,让人耳目一新,虽是祝福一类老套,却感觉不俗,没有了那种裸的铜臭宣传味道。这完全得益于作者对这则短信处理技巧的高超,令人欣赏叹服短信文化对现代文化的成功改造。

(3)短信文化作为一种雅俗皆宜的“土”文化,它集民间智慧与传统精华于一身,充分利用出奇制胜的创新策略,对传统文学进行大刀阔斧的艺术处理与文化设计,使得传统文化“柳暗花明”,枯木逢春。如:

台上讲话像孔繁森,台下做事像,见了群众像泰森,喝了酒像鲁智深,见了领导像和珅。

利用押韵的传统文学技巧,植入现代人们的情感心态,将贪官众生丑像描摹得活灵活现,实属“生吞活剥”,却“骂”出了文化,令人拍案叫绝!

生活中用纯善的心灵面对;用自我的方法支配;用皇帝的御饭养胃;用清洁的空气洗肺;用小猪的感觉去睡;用灿烂的阳光晒被,预祝元宵佳节月圆人圆事事圆!

采取了同字格的手法,体现现代人的思维,表达的是一种健康的人生姿态,不乏幽默、诙谐、机智。

生命中有你,感觉精彩;回忆中有你,感觉温馨;旅程中有你,感觉骄傲;失落中有你,感觉坚定;朋友中有你,感觉开心!

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感觉”一词反复使用,分别对应于“精彩、温馨、骄傲、坚定、开心”等一组表示心理状态的词,结构整齐,排列有序。

短信文化充分利用现代的传播方式,对象不分年龄层次,不受地域限制,方便、快捷、廉价、私密性好、通俗易懂。它整合了新的人际交往模式,形成了新的人际交往圈,成为加强人际关系沟通媒介,维系亲情、友情、爱情的重要纽带。

2.短信文化的不足也日见端倪,不利短信文化的健康和长远发展

短信文化也伴生了许多社会问题,如功利性太浓,疏于管理等不利因素,降低了短信文化的文化色彩和欣赏价值。无视短信文化的健康和长远发展的“杀鸡取卵”做法,为短信文化的进一步走向市场和生活埋下了隐患,无疑对短信文化发展带来消极影响,产生负面作用。

(1)短信文化成为生活在现代社会重压下的人们舒缓压力的一种渠道,使短信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了现代社会人们的病态宣泄,导致短信文化具有“另类文化”性质,形成对社会理性化趋势的一种反动。如:

心里测验:觉得自己智商挺高的往下按;

觉得自己还挺幽默的往下按;

觉得自己挺有魅力的往下按;

觉得自己相貌挺靓的往下按;

测验结果:非常不要脸。

这是一则典型旨在搞笑的短信,它没有积极健康价值,仅是消磨时光,打发无聊的笑谈。

考试如此多娇,引无数考生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胆子太小,

唐宗宋祖,不得不抄。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最后只把白卷交,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

全部重考。

这显然是整篇模仿了的诗词《沁园春•雪》的片断。这则短信宣泄了部分大学生对考试所持有的消极态度,夹杂着调侃、诙谐、无奈等情绪。

此类短信作为真实自我的展示,向我们提供了一本全真的情感手册。它们的感性化的情感表现,调侃式的人生哲学,嬉皮士的搞笑风格,诠释了现代人生存现状和情感空间,其中蕴涵的诸多无奈、感伤、愤世嫉俗与游戏人生的态度,无疑值得我们认真面对,需要加以正确引导。

(2)短信文化与当今时尚息息相关,它避免不了时尚的前卫性和盲目性,无形中就会给短信发展的前景设置陷阱和增加不确定因素。时尚成为主流的生活节拍,引起越来越多人的仿效。不分“青红皂白”的附庸风雅无疑对短信文化的正确理解存在着片面性和狭隘性。

1)一等美女飘洋过海;

二等美女广州珠海;

三等美女留在上海;

四等美女乡下等待;

五等美女下放劳改。

2)你要钱没钱,要才无才,要貌无貌,已被本市列为三无闲杂人员。

3)从后面看我想犯罪,从侧面看我想撤退,从正面看我想自卫!

这几则短信勾画出了以貌取人的社会现实。短信文化受时尚影响较深,它的存在和发展就毫无疑问和时尚挂钩,但时尚本身带有超前性和盲目性,由于现代人对时尚和流行的追逐和亦步亦趋,使得短信文化染上了这种“富贵病”和“时尚病毒”,人们在很大程度上可能被这种主观上的盲从心理所左右,最终导致对短信文化的全面了解的缺乏和隔膜,造成短信文化在人们心目中的应有形象的偏差、倾斜或倒置。

(3)短信文化中的“精英”分子——短信们受利益驱动,且缺乏必要的监督,迎合某些人的低级趣味,杜撰信息,制造文化垃圾和灾难,犹如洪水猛兽,扰人视听。这种不负责任使得短信文化环境受到污染,对短信文化的合理性和生存空间构成了严重挑战。

把六十岁的男人思想搞乱,把五十岁的男人财产霸占,让四十岁的男人妻离子散,把三十岁的男人腰杆搞断,让二十岁的男人都他妈滚蛋。

这是一则黄段子,格调不高,流传甚广。这种话语用于短信文本中,很不得体[2]。

短信文化中起着至关重要作用的人是短信们,他们是短信文化中的活跃分子和领军人物。据南方都市报报道,如今手机短信如此疯长,是因为出现了一个庞大的专门创作短信出售的群体,而他们创作的内容是少人监管的。一位短信透露:现在的短信有两大特点——要么涉黄,要么开政治玩笑。手机短信息的发送几乎完全是个人的事,电信部门只提供技术支持,令短信息通过电信网络到达对方手中。对手机短信的内容,电信部门是不负责检查的[3]。由于存在这样一个监管真空,可想而知,一些短信为了使自己的短信赚钱,就充分利用某些人的不正常心理,使出浑身解数,大量编写一些黄色信息,吸引一部分人的眼球,这些文化垃圾,在校园和社会上造成了极不好的影响。同时,也使得短信文化的文化品味和艺术质量大打折扣,短信文化的生存地位受到质疑。

(4)短信文化伴生了新的道德伦理问题,无疑对现代人的素质提出新的考验。不良短信腐蚀着我们的精神和道德,将引发道德和信仰危机。

1)当我狠下心扭头离去的那一刻,你在我身后无助的哭泣和撕心裂肺的痛苦让我刹那间明白我是多么爱你,我猛地转身哭着把你抱紧喊:这头猪我不卖啦!

2)你走!找一个值得你爱的去爱吧……我不够了解你和你的感情。我知道有些事不能强求有些距离无法跨越,就像昨天我真的无法相信为了根骨头你就跟人走了。

利用动物来调侃戏谑人,以满足某些人的猎奇心理。诸如此类短信超出了伦理道德底线,将引发新的问题,一些短信中过分成分已经引起了人们的担忧。一些不良短信被一些喜欢猎奇的爱好者广泛传播,严重威胁着现代人的心理健康和道德责任感,如任其放纵自流,长此以往,会导致我们整个民族的道德精神的衰退甚至是集体滑坡,这绝非危言耸听,杞人忧天。

(5)短信文化处于一种隐性的位置,因此被一些不法分子盯上,将其作为实施其罪恶目的的重要场所。如:

尊敬的用户,你在我们活动中有幸获得了一等奖,请在月日之前去地领奖。

这样的诈骗信息已经屡见不鲜。不法分子利用一些人爱发横财的心理,大量发送许多虚假中奖信息,骗取巨额钱财,造成许多人被骗,家庭破裂的严重后果,同时,也引起了社会不稳定,需要引起我们高度警惕,现代技术不能成为新的犯罪工具。

(6)短信文化给整个社会现实心态、信用评判、真实尺度等方面带来前所未有的变化,一些未经证实、别有用心的“莫须有”信息,给人们制造恐慌,弄得风声鹤唳,草木皆兵,严重干扰社会的正常秩序和长远稳定。

如“非典”时期,就有人利用当时的特殊情况,利用短信胡乱造谣,混淆视听。2005年的禽流感期间,就有人利用当时的特殊情况,同样有些人出于其不可告人的目的,弄得人心惶惶,真假难辨。

(7)短信文化是一种快餐消费,速食文化,它的快捷与营养不良同时并存。

上联:看背影急煞千军万马。下联:转过头吓退各路诸侯。横批:我的妈呀!

短信文化众多内容经不起仔细咀嚼,它的大众化的投其所好的创作方向,一次性消费的模式,使自身误入了庸俗化的歧途。不假思索的即兴发挥,追求流行的价值取向使得它的文化底蕴和艺术品位流于肤浅,成为不能持久的速食文化。

(8)短信的轻易模仿和简单克隆,发送廉价的温情和空洞的问候,会导致我们思维停滞和创新的弱化,个性的消失。

1)你帅,你帅,你天下最帅,拳打地痞无赖,脚踏妖魔鬼怪,心中却是无奈。你以为是东方不败,其实你是衰神二代!

2)你帅,你帅,头发像团海带,身披一条麻袋,腰系一根鞋带,没事就爱使坏!你以为你天下最帅,其实你是神经二代!

两则短信如出一辙。一则短信流行开来,马上引起众人仿效和复制,使其欣赏价值降低,让我们的自我创新能力逐渐缺乏,这种单纯的跟风形式会导致短信文化的贫瘠与荒凉。超级秘书网

二、短信文化发展趋势及促进其良性发展的对策建议

针对短信文化目前所处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为使短信文化发挥积极交流和正面教育功能,弘扬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须树立新型的科学发展观,让短信文化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建议如下:

(1)信息提供商履行商业伦理道德规范,网站和电信部门不要唯利是图,应以诚信为本,提倡行业自律,以社会公共效益为重。

(2)提高个人文化素质,短信和手机用户增强社会公德意识。作为一个新兴的文化产业,在满足我们的正常交际和文化需求的同时,需要大家以身作则,提高自我约束能力。大家善意爱护,使它更具生命力。

(3)大力整顿文化市场,切实加强文化环保意识。为了让短信文化的健康发展有一个更好的环境,我们需要对文化市场进行全面整顿,树立全新的文化环保意识,促进文化的内外兼修,标本兼治。

(4)成立短信文化跟踪调查中心,随时掌握动态,及时作出正确评估。短信文化作为一种紧随时代的时尚文化,成立跟踪调查研究中心,防微杜渐,及时作出正确评估,有助于我们对短信文化作出全面评估,加强对短信文化进行指导和管理。

(5)短信文化需要社会各界积极配合,增强整体意识,形成集体优势,才能确保短信文化一方“净土”。短信文化作为一种影响深远的新型文化关系到社会生活各个方面,需要群策群力,社会各界共同关心和努力,形成整体力量,使短信文化能永葆青春,茁壮成长。

(6)未雨绸缪,德法兼治,建立完善有力的社会监督机制。形成德法兼治,多管齐下,相互协调的监管局面,还短信文化一片晴空。

三、结语

短信文化必须树立新型的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进一步丰富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提供更宽广的用武之地。

[参考文献]

[1]李存.试论“短信文学”[J].文艺评论,2005,(1):26-31.

文化发展论文篇10

关键词:企业文化;企业发展;中国特色

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企业生产经营的目的是要不断地满足广大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与文化的需要,为社会提品或劳务,企业在社会主义现代化中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但是要发展企业就要弘扬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现代化企业管理理论的新发展,它反映了管理理论与实践发展和我国企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要求。企业文化具有企业目标导向,行为约束,动机激励和企业凝聚力等基本功能,它能够使企业适应外部变化,进行内部协调,减少职工焦虑,始终困扰企业的宗旨,为企业总目标服务。正因为企业文化具有这些功能,加之本人在企业工作中充分认识到企业文化在企业改革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所以,下面就企业文化与发展间的关系加以论述。

一、首先,从企业文化的内涵上分析,它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一)企业文化突出重视人的因素,注重人的价值观念,道德意识的作用,对于人的培养致力于提高起素质,以自觉地培养某种价值观念为立足点。

(二)企业文化在培养企业价值观念方面,注重以集体主义价值观念为核心。

(三)企业文化重视职工参与管理的作用,使职工感到自己的价值和责任,激发职工的工作主动性,提高工作质量,促进管理改善。

(四)企业文化是一种文化融合。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文化不仅要受到本国传统文化和其他组织文化的影响,而且要受到国外的民族文化和组织文化影响。一个先进的企业文化必然是博采众长,融合提炼的效果。

二、其次,企业文化包容以下几个丰富内容

(一)企业基本信念。企业文化的灵魂是以企业价值观念为核心的企业基本信念,即企业精神,它是企业宗旨,使命和理想的界定,一般以高度思想语言来概括和表达。例如美国国际商用公司(iBm)以“iBm就是服务”为信条,以“尊重个人、顾客至上、追求卓越”为基本信条,企业精神一旦成为全体职工的共识,就为一切工作定下主旋律和格调,对企业职工起着巨大的导向和激励作用,使企业获得强大的精神主动和内在活力。企业价值观念是企业精神的核心,也是企业文化的基石。

(二)企业道德实质特定的企业中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来维持,它是社会道德在企业行为中的具体体现。它们是1.坚持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的原则。2.兼顾国家、企业、职工和消费者利益的原则,把国家利益放在首位。3.坚持社会主义公平与竞争原则,使企业每个成员都享有平等的经济权力与政治权力。4.坚持社会主义主人翁劳动态度原则。

(三)企业规章制度是企业及其成员共同的行为规范,是企业文化规划化的反应。是构成企业文化的重要内容。

三、企业文化的演变

(一)企业文化得由来。70年代末80年代初,美国经济发展与日本产生了较大得差距,导致了美日比较管理学研究得热潮,在美国产生了一批具有世界性影响的管理著作。通过研究,总结出日本企业善于学习别人先进成果和极为重视做人的工作的两条成功经验,从而提出了企业文化理论。

(二)我国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我国与企业文化有关的实践可追述到本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民主资本主义企业。建国以后,以普遍的政治理论做为企业共同的文化准则,以企业劳动模范英雄人物为核心,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提出过许多有益的企业信念,鼓舞了亿万职工的斗志。但站在历史与现实的结合点上看,我国企业文化水平普遍看来仍十分落后,多数企业的企业文化缺乏个性,许多企业尚未认识到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四、塑造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

(一)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的目标模式。我国当前所要建立的企业文化,一是具有本企业独特性格和鲜明特色的企业文化,这是企业文化的个性。二是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密切联系的企业文化,这是企业文化的共性。其具体表现在:企业必须牢固树立追求利润与社会服务相统一的企业经营宗旨和观念;树立职工当家做主的职工主体精神;树立艰苦奋斗,百折不挠,克服任何困难的精神;树立团结协作等集体主义精神;提倡求实、奉献、开拓、创新、“严”字当头、民主、竞争等社会主义风格,这个模式的最终目标是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活力。

(二)建设有中国特色企业文化的原则。塑造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应遵循以下几条原则:1.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与坚持改革开放相结合。2.是坚持洋为中用,古为今用相结合。3.是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4.是坚持继承和创新相结合。

(三)建设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的途径和方法。根据企业管理发展的趋势,按照企业文化建设的目标模式,必须建立起适合我国政治条件和符合国情,符合我国企业现状及发展的企业文化。

1.建设企业文化要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密切结合,通过经营管理活动逐渐形成企业文化。

2.建设企业文化必须明确企业经营发展战略,使战略意识,经营宗旨成为企业文化的一项重要内容。

3.企业领导者是建设企业文化的带头人,现代企业经营的重要趋向是企业经营者从管理者型向企业家型转变。

4.企业文化建设必须以全体职工为主体,以人为中心,真正推行民主管理,运用民主管理加强企业文化。

5.企业党、政、工、团齐抓共管。

6.对明确的企业精神、宗旨哲学、方针目标、价值观念等进行大力宣传,企业领导进行示范,宣传先进事迹,树立英雄人物,从而深化企业文化的实践。

企业发展与企业文化二者不能分开,如果只谈企业发展而否定企业文化,或只谈企业文化而抹煞了企业发展的观点都是错误的。应该用辩证的,唯物的,联系的观点来看待两者的关系。

综上所述,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企业文化提高了企业。企业才能发展。我们处在新世纪的开始,面对新世纪的挑战,在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环境中,要立足于现实。从本单位,本企业的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的企业定会飞速发展,我们的国家将永远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参考文献:

[1]玛格丽塔・斯通,李钊平.经济学家[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07.

[2]李钊平.商业周刊[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07.

[3]曾仕强.中国式管理[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