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专科护士论文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05:56:29

骨科专科护士论文篇1

通讯作者:陈秀丽

【摘要】目的探讨专科化管理对骨科手术围手术期整体护理的影响。方法手术室设立专科组,在手术设备、环境、人员相对固定的前提,选择50例采用传统方法随机抽取护士配合的骨科手术为对照组,选择50例采用专科护士配合的同种手术为实验组。分别对两组患者术前对骨科手术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术中手术医生对护士配合的满意度、平均每台手术时间;术后患者对手术室工作的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较对照组患者术前对骨科手术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明显提高;术中手术医师对护士配合满意度明显提高,平均每台手术时间显著缩短;术后患者对手术室工作的满意度明显提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专科化管理能够进一步深化手术室围手术期整体护理,提高手术室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有利于改善医护和护患关系。

【关键词】专科化管理;骨科手术;深化;围手术期整体护理

笔者所在医院自2010年起,手术室实施专科化管理,设立专科护士组,根据手术种类分为4个专科组,其中设有骨科组,与传统管理方式进行比较,专科化管理进一步深化了手术室围手术期整体护理,提高了手术室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有利于改善医护和护患关系。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以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4月份50例采用专科护士配合的骨科手术为对照组,其中脊柱结核24例,膝关节结核15例,髋关节置换5例,胫(腓)骨骨折6例。以2010年6月50例采用传统方式配合的骨科手术为实验组,其中脊柱结核25例,膝关节结核14例,髋关节置换4例,胫(腓)骨骨折7例。两组年龄、性别、病程、文化程度、家庭背景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专科分组方法手术室成立专科护士组,各专科护士组设组长1名,组员2~3名,专科组长不轮转,专科护士每半年轮转一次。

1.2.1专科管理方法管理框架实行三级管理,即护士长-专科组长-组员[1]。护士长每月组织一次各专科组长座谈会,了解各专业存在问题,并制定解决方案;同时组织一次各专业基础理论和操作技能考试;定期征求专科主任、医生意见,发放满意度问卷调查表,及时收集反馈意见和建议,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切实起到督导作用。

1.2.2骨科组专科组长要求(1)主管护师及以上职称、大专及以上学历,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2)曾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骨科专科知识,精通本专业理论和技能,经验丰富;(3)具有高度责任心和严谨的工作态度,担负本组疑难、复杂手术和新开展手术的配合工作,做到术前有准备,术后有小结;(4)负责骨科手术间的管理,做好骨科手术器械、仪器及特殊手术用物的管理,定期检查指导本组器械的清洗、保养及灭菌,发现问题及时处理;(5)严格管理好术中所用的人体植入物品,详细登记;(6)负责专科组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不断学习业务知识、人文知识及心理知识,指导本组护士正确实施术前访视、术中关怀及术后回访工作;(7)经常听取医生评价和回访手术患者,征求患者和家属的意见,总结经验不断完善手术配合技巧,提高专科护理质量。

1.2.3骨科专科组员要求(1)服从组长管理,完成专科组常规工作任务;(2)协助专科组长参与新手术项目、疑难、复杂手术的开展;(3)掌握本专科常用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如骨科常用的C-臂X机、电动止血器、高频电刀、电动床等,熟练掌握各种摆布;(4)虚心学习,不断总结经验提高专科理论和技能水平,熟悉手术医生的个人习惯与特殊要求,熟练完成手术配合。

1.3观察指标(1)患者术前对骨科手术相关知识的知晓率;(2)术中手术医师对护士配合满意度;(3)平均每台手术时间;(4)术后患者对手术室工作的满意度。

1.4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实验组较对照组患者术前对骨科手术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明显提高,平均每台手术时间显著缩短(p<0.01),见表1。

表1两组患者术前对骨科手术相关知识的知晓率、

平均每台手术时间比较

2.2实验组较对照组术中手术医师对护士配合满意度、术后患者对手术室工作的满意度明显提高,见表2。

表2两组手术医师对护士配合满意度、术后患者对手术室工作的满意度比较

3讨论

3.1专科化管理提高了手术室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以往手术排班是管理者根据手术的大小、护士的年资随机安排,手术配合流动性大,不能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同时由于医生的习惯不同,易出现理解偏差而影响手术配合质量。实行专科分组后,医护相互固定,使护士强化掌握专科理论和技能,通过连续性专科手术配合,护士熟练掌握了手术配合路径,如安置、特殊用物的准备、手术配合注意事项等,使手术配合趋于规范化、程序化,减少了差错发生。熟记医生的习惯及特殊要求,掌握了手术配合技巧,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医护配合熟练而默契,协调了医护关系,提高了医生满意度[2]。手术进行顺利,减少了因传递器械失误、设备使用不熟练、摆布不合适而浪费的时间,手术时间缩短,减轻了患者痛苦,提高了工作效率。

3.2专科化管理进一步深化了手术室围手术期整体护理工作内涵多数患者术前怀有焦虑、不安心理,导致失眠、心率加快、血压升高等一系列应激反应,直接影响手术效果[3]。如果患者对手术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他就会尽可能地调动自身的潜能予以应对,并尽力配合。专科护士通过专科组培训和连续性专科手术配合,具有更丰富的专科知识及人文知识,在对患者进行术前访视时,能够根据患者的文化背景,用适当的语言向患者讲解并提出应对策略。

术中注重人文关怀,对清醒患者注意控制手术间的环境和声音,保护患者的隐私,不随意议论患者的病情,尤其是骨科器械的撞击声,经常给予患者解释和安慰。巡回护士关心体贴患者,经常出现在患者的视线范围内,使患者有心理依托感,增强战胜疾病的意志。亲切询问患者感受,必要时握住患者的手,减轻患者紧张、恐惧感,使其心理得到稳定,确保手术顺利完成。

术后随访了解患者对手术的感受,运用专科知识做术后指导。收集患者及家属的意见,评价护理服务效果,针对问题加以改进。将健康宣教、心理护理、康复指导贯穿手术患者护理的全过程,使患者感到手术室对自己的关心和重视,密切了护患关系,提高了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深化了“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服务理念[4]。

综上所述,手术室通过专科化管理,系统培养专科护士,提高了护士的综合素质,使护理工作由被动式变为主动式,提高了工作效率,密切了医护和护患关系,提高了围手术期整体护理工作质量。

参考文献

[1]毛晓萍,戴红霞.手术室专科护士组的设置与管理.护理杂志,2005,22(8):83.

[2]张剑芳.手术医生档案在手术室的应用与管理.护士进修杂志,2006,2(3):3.

[3]谢倩,杨敏,陈莉,等.我国医院手术室术前访视的现状及展望.中华护理杂志,2003,38(10):809-811.

骨科专科护士论文篇2

做法:

1强化骨科护士继续教育的意识:明确骨科护士继续教育的重要性,继续教育不仅是护理人员梯队建设的铺路石,也是提高护士应变能力的加油站,更是保证护理质量的基础。

2制定骨科护士继续教育计划:对不同职称的护士进行不同难度和深度的专科理论和技能培训,熟练掌握骨科常用护理技术、骨科常用治疗技术及护理配合、骨科护理概论(如骨与关节的解剖与生理、骨折的基本知识、骨科病人的护理评估、常见症状及护理、营养护理、康复护理、常用药物护理等),逐步掌握专科各疾病护理。

2.1定期进行业务学习:除了学习对常见病的护理外,还要对新业务、新技术进行专科护理讲课,借鉴他人的护理经验、掌握新的专科护理方法,并进行多次ppt讲课,使护士们了解新的理论和技术。

2.2定期进行护理查房:通过对病人病史的熟悉及汇报,和病人面对面的交流、沟通,快速地提升了护士的床边综合能力,并且找出护理问题,针对护理问题,加深护理人员对骨科常见护理问题的认识,更好地掌握护理方法,总结护理经验。

2.3组织疑难病例讨论:针对病人情况,由护士提出护理难点及护理问题,制定护理措施,便于护士系统的学习该疾病的知识,更好地掌握护理方法,总结护理经验。

3做好知识的巩固:运用晨会提问的方式,对专科护理知识进行提问。一人回答,另外一人补充,最后由护士长全面点评。

骨科专科护士论文篇3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选择2014年8月~2016年3月于我院骨科实习的104名护生为研究对象,年龄19~22岁,平均(20.34±1.25)岁,其中95名大专生,9名本科生。根据带教方法的不同分为各52例的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护生的年龄,学历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教学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方法:即由带教老师负责讲解相关护理方法,护理注意事项等,包括骨科护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技能,并对实际工作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即时讲解,实习结束后对护生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技能进行评价,带教实习时间为4周。观察组采用阶段式带教培训方法:根据4周的实习时间制定带教计划,第1周安排护生对骨科疾病的相关知识及基础护理理论进行学习,并对护理实际操作进行初步了解;第2周需进一步安排学习骨科的护理知识,并对实际操作技能做到熟练的掌握;第3周运用护理程序,教师指导护生从心理,生理,社会等各方面对患者进行护理,满足患者的需要,培养护生发现问题,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第4周教师与护生通过不断的沟通与交流,对于护生提出的疑难问题或者相关操作难点进行详细的解答与指导,加深护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及相关护理技能的操作与应用[4]。带教实习时间为4周。

1.3观察指标

4周实习结束后,采用我院自行设计的骨科护理理论与操作技能考核表进行评价,每项评分100分,分数越高,表示护生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掌握更好。

1.4统计学方法

选择SpSS14.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4周实习结束后,经过考核,观察组与对照组护生的骨科护理理论知识评分分别为(96.32±2.14)分与(89.19±3.94)分,而护生操作技能评分分别为(93.59±4.20)分与(84.20±4.11)分,观察组护生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护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护生在踏入真正工作岗位前所进行的临床护理的实习作为重要的阶段,能为护生将来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而在实习阶段所采用的带教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对护生的理论知识的运用,尤其是实际操作技能的掌握均产生影响,从而对整个护理队伍的建设和质量产生影响[5-6]。在以往骨科护理教学中,对护生多采用经验式教学,没有系统的对护生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技能进行培养,不注重二者相结合的重要性,并且不注重与护生的沟通与交流,忽略了对护生独自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阶段式带教方法能够循序渐进,有条不紊的推进教学计划,加强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能力的相结合,通过不断的沟通与交流,使护生将理论知识学以致用,激发了护生的参与意识和学习兴趣,方便了护生的学习,使其变被动灌输为主动学习,同时调动了护生间的互动性;带教老师也可以结合自身临床工作经验及临床病例对护生进行操作培训,根据护生的技能掌握以及护士理论知识掌握情况,做到个性化培训[7-8]。在本文研究中,观察组护生采用阶段式带教培训方法,在4周实习时间结束后,其骨科护理理论知识评分与操作技能评分均高于采用传统带教方法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了阶段式带教方法的优越性。总之,阶段式带教方法在骨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提高了护生的护理理论与实践能力,也有利于护生更好的适应骨科护理工作。

作者:韩书环马巧灵李三华单位:河南省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二附属医院

参考文献:

[1]赵泽艳,邹家柳.临床护理路径管理模式在骨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与体会[J].中国当代医药,2013,20(1):144-145.

[2]程晓红.iCU专科护士护理带教模式的探讨[J].价值工程,2011,30(33):300.

[3]孙晓光.专业集中规范培训对骨科新护士综合能力的影响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22):297-298.

[4]孙雪婷,高洁,马语莲.阶段式带教方法在骨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4,39(6):821-822.

[5]李克群,蒲静.阶段式带教入科在骨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1(7):120.

[6]吴莉青,刘艳,孟杨,等.应用阶段递进式带教计划培训护理本科实习生的教学效果[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4):890.

骨科专科护士论文篇4

【关键词】骨科护理;发展

【中图分类号】lR4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7-4444-01

【abstract】thisarticlefocusesonthebasicsoforthopediccare,includingcarepath、fixationtechniquesandbraceimpactsontheorthopediccare;thenewtrendandnecessityofdevelopmentoforthopedics.

【Keyword】orthopediccare;development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医学技术的不断提高,骨科的新理论、新技术也在发展与应用,从而使骨科的护理技术和理论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护理对象的转变,病人的需要增高,对我们骨科护理也是一种新的挑战。精密的内固定系统取代了传统的石膏外固定,同时可以在术后早期下床活动,不但减少了各种并发症的发生,而且大大方便了护理工作的完成。为了适应现代护理模式的转变,适应骨科新技术的发展,骨科护理也在不断的发展,这是一种必然。

1骨科护理

1.1临床护理路径的骨科护理中应用

临床护理路径是一种跨学科的、综合的、深化整体护理的整体医疗护理工作模式。简单的说,就是患者在住院期间的护理模式,即对患有一定疾病的患者,以时间为横轴,以入院宣教、接诊时诊断、检查、用药、治疗、护理、饮食指导、活动、教育、功能锻炼、出院指导等理想护理手段为纵轴,制作一个日程表。对何时做什么检查、治疗、护理,病情达到何种程度,何时出院等目标进行详细的描述与说明记录。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可以减少护理进行文件记录的时间,提高其工作效率,同时由于护理活动的程序化和标准化,护理项目也不会被遗漏。临床护理路径是护士由被动护理转为主动护理,不再机械的执行医嘱,而是有目的、有计划的进行护理。临床护理路径已在骨科护理中得到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在股骨干骨折手术病人中得到了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在锁骨骨折手术病人中得到了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在内固定物取出术中也得到了很好的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

1.2内固定技术的发展与骨科护理

内固定技术的发展,使骨折固定更加牢固,大大的方便了临床护理工作,如某种骨折,以前通常是普通钢板固定外加石膏固定,要求护理在进行不同护理的同时还要注意石膏的护理与观察。现在由于内固定技术的发展,采用钢板内固定后,不需要石膏外固定,使护理工作由复杂变得简单,固定更加牢固,并且患者术后早期可以下床活动,减少了由于长时间卧床所引起的各种并发症,有利于肢体的早日康复。然而内固定技术的发展,在更多情况下对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骨科护士在术前、术后的护理中更需要注意一些新的问题。

1.3支具的发展对骨科康复护理的影响

支具治疗很早就已出现,有时是作为重要的保守治疗手段,大多数是作为手术后的辅助治疗,由于以前受支具材料及工艺的影响,支具治疗一直未受到关注。近年来,随着材料工艺的发展,支具治疗也越来越多。支具治疗使单纯的基础护理逐渐转向康复护理,对我们护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如手外科治疗中,桡神经损伤的患者,维持关节的功能性,使用手功能支具,不仅能防止患者出现垂腕、垂指畸形,同时可以锻炼患者手部的肌肉力量,防止肌肉萎缩的发生。因此,骨科护士不仅熟练掌握支具的作用,同时还要正确的指导患者功能锻炼。

2骨科护理专业发展的新趋势

2.1专科护士发展趋势

随着骨科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的应用,为了提高专科护理质量,更好的满足患者的需求,一部分护士必须对不同专科进行深入的学习,从而在某一专科领域具有较高的水平和专长,能独立解决该专科护理工作中的疑难问题,并指导其他护士工作,而成为该专科的临床护理专家。我院已分为关节、脊柱、手足、创伤等4个专业学科。医疗的细分化,必然会带来护理工作的细分化、专业化。骨科新技术、新项目的不断引进,要掌握临床护理的最新发展,为病人提供最优质的服务,就需要加大对骨科临床护理专家的培养。

2.2骨科学的发展迫切需要相适应的专科护理

老年病人逐渐增多,使老年骨科护理需求增加;疾病或病种的改变及非生物材料的应用所带来的护理需求增加;康复医学的发展将拓宽了专科护士的职能,使专科护理又面临新的挑战。因此,骨科学的发展迫切需要与之相适应的专科护理。

2.3临床护理路径与整体护理的整合趋势

随着我国加入wto,外资企业介入我们医疗市场,医疗保险制度的推行,使医疗费用逐渐走向按病种支付的方式,医院不仅要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护理服务,还要降低医疗费用,这是医疗体制改革的需要。整体护理的实施,使患者对护士和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大幅度提高,同时对医生的诊疗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只有将医疗护理工作一体化,才能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最优质的医疗护理服务,临床路径是一种病种质量管理模式,并非所有的病例都合适,对于未纳入临床路径的患者也应提供整体化医疗护理,可借鉴临床路径的工作方法,为每例患者制定科学的治疗、护理方案,将整体护理融入整体化医疗服务中,促进整体护理的深化和发展,使临床路径和整体护理形成整体化医疗服务体系,最大限度的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保健服务需求。

参考文献

[1]张明珍.健康教育在骨科临床护理的应用探讨[J].吉林医学,2010(6):2939.

骨科专科护士论文篇5

关键词:流程管理;骨科;外来植入;器械管理

流程管理是以规范化构造卓越流程为核心,以提升组织业务绩效为根本目的的一种系统方法,诞生于20世纪90年代。现如今随着临床骨科的快速发展,各种全新的手术模式以及手术层出不穷,医生在临床对患者进行治疗中,对各种手术器械的需求也随之增加。而手术室则是手术器械供应、监控管理以及系统中的重要环节[1-2]。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8月~2012年8月,我院未实行流程管理时,院内开展骨科手术共886例,其中150例关节置换术、167例脊柱内固定手术;180例髓内钉手术;212例创伤接骨板手术;115例关节镜手术;62例其他骨科手术。2012年9月~2013年9月实行流程管理后,开展骨科手术890例,其中152例关节置换术;156例脊椎内固定手术;162例创伤接骨板手术;155例髓内钉手术;153例关节镜手术;112例其他骨科手术。

1.2方法我院对外来植入器械全部实行2类进行流程管理,分别为长期存放以及临时外送植入器械。对于长期存放的外来器械完全纳入到消毒供应中心标准化的管理流程中,所有骨科外来植入器械从清洗、包装、灭菌、储存、发放以及日常保养全部按照我院消毒技术规范要求严格进行管理。对于临时外送器械则根据手术安排执行。手术室护士长提前1d通知器械公司,将所有器械送至消毒供应中心的去污区。由专科护士进行核对之后,便将所有的器械送入消毒器中进行全面消毒,最后由专科护士进行灭菌使用。专科护士将对使用后的器械进行全面清点,并进行消毒处理,与器械公司人员进行核对,由器械公司人员收回。

骨科外来植入器械均采用条形码进行跟踪流程管理,清洗消毒灭菌之后都有完整的监测记录。若是出现了植入物,每次进行灭菌时都需要严格执行生物监测,经检测合格后才能进行使用,对相关的各种信息进行存档和记录。从根本上保证骨科外来植入器械的质量以及患者的安全。

具体实施流程:院内开展了手术室消毒供应中心的专科护士;将所有库存式植入器械全部存放于消毒供应中心,将院内所有库存式植入器械进行全面的维护、管理和保养。依据手术程序单的安排配套骨科器械,同时进行有效的灭菌处理,定期将库存植入器械进行清洗、上油和保养,从根本上保证器械质量。同时,对院内信息管理进行强化。制定一份内植入物清单签收单。由骨科专科护士与器械人员共同清点器械和假体数量,从根本上进一步保证器械的完好性以及准确性[3]。在骨科器械使用过程中,将手术室护士以及临床医生明确分工。院内的所有置入器械均全部经过院内领导以及设备科审核批准后才能使用。而手术室护士则需根据当天手术单以及术中所需要的器械通知公司产品。除此之外还需要制定出一套完善、科学的核对统计制度,使手术能够安全有序。

最后,流程管理中还强调强化消毒隔离意识,确保骨科假体、器械的质量。使用后以及送入的置入器械全部需在消毒供应中心中进行,同时由专科护士进行签售、检查和清点。使用后的所有器械需全部通过清洗机彻底清洗。患者若是使用后,对器械造成了一定污染,则应当通过清洗机将所使用的器械彻底清洗,最后通过高压气枪吹干。

1.3流程评价本研究数据以SpSS18.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比较以t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经χ2检验,以p

2结果

2011年8月~2012年8月我院未实行流程管理时,共出现差错16例,其中6例器械部件缺漏;3例器械损坏未得到及时更换;4例器械出错导致手术延时;3例器械包物件不相符。2012年9月~2013年9月实行流程管理后,无1例出现差错。

3讨论

骨科外来植入器械主要是指经销商提供给医院临时供患者使用的相关器械,其中包括创伤内固定器械、脊柱、安装工具以及人工关节等。现如今由于骨科植入器械价格昂贵、更新也相对较快,它在普通器械基础上添加了专项操作器械,是我国市场经济中的一种产物。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限制,一套器械往往会同时供给于2家医院使用。这就加大了骨科外来植入器械中潜在的风险,同时也给手术室的器械管理造成了较多的困难,成为了院内感染的主要因素之一[4]。

对于器械公司而言,为了能够进一步降低成本通常不会采用专业的清洗方式,时常为人工手洗,严重缺少专业的洗涤设备,对于那些应当拆卸清洗的设备没有拆卸清洗,从而出现了血液沉积,这就直接影响了器械的保养以及洗涤效果,更无法保证骨科植入器械的灭菌质量,加大了医疗隐患。置入器械中的血液残留会对灭菌效果造成直接影响,有不少文献均表明,对接触血液的植入器械进行抽查,其血液残留的阳性率为40%,HBSaG阳性率为3.1%,即便是经过1w期灭菌的染毒材料,依然能够检测出器械上的丙肝病毒。正因如此,保证器械灭菌质量的关键就是把好清洗、消毒关[5]。

在骨科外来植入器械管理中运用流程管理,能够保证术后器械清洗质量的专业化,同时也是消毒供应中心以及手术室护理管理的重点。库存式植入器械全部由专科护士统一进行管理,病情定期进行保养,器损坏率大大降低,防止器械公司出现错送和漏送情况。我院2012年9月~2013年9月实行流程管理后,无1例出现差错。

由此可见,在骨科外来植入器械管理中运用流程管理,能够为患者提供更加准确、安全、及时的医疗护理服务,进一步保证了手术器械清洗消毒灭菌的质量,使器械以及植入物更加规范化,降低了医源性院内感染和患者的生命安全[6]。

参考文献:

[1]严彬,王晓宁.流程管理在骨科外来植入器械管理中的探讨[a].中华护理学会.中华护理学会第15届全国手术室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汇编[C].中华护理学会,2011:146-151.

[2]严彬,王晓宁.流程管理在骨科外来植入器械管理中的探讨[a].中华护理学会.创建患者安全文化――中华护理学会第15届全国手术室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汇编(中册)[C].中华护理学会,2011:146-148.

[3]李伟娟.骨科外来植入物的管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06:121-122.

骨科专科护士论文篇6

[关键词]品管圈;骨科;交接班;质量管理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721(2016)09(a)-0185-04

品管圈(qualitycontrolcircle,QCC)是由相同、相近或互补性质工作场所的人们,自发组成活动团体,通过全体合作、集思广益,按照活动程序,活用科学统计工具及品管手法,来解决工作现场的管理、文化等方面所发生的问题及课题[1]。交接班制度是医院管理的核心制度,它不仅能保证临床医疗护理工作的连续性,且是保障护理质量和安全的重要环节[2]。

随着现代医疗专业发展的日趋精细化,护理服务作为医疗服务中的一个环节,各类交接点不断增加,复杂多变的情况及信息丢失的情况不断出现,因此交接班流程设计的根本理念是先找到关键交接点,分析交接类型和内容,减少不必要的交接环节,提高患者的诊治效率,降低医疗风险[3-4]。为提高骨科交接班质量,突出专科交接重点,减少信息传递的缺失,提高护理安全管理意识,我们利用质量管理手段及QCC精神,使骨科护理交接班达到一个质量控制的持续改善,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通过QCC及计划-实施-检查-处理(plan-do-checkaction,pDCa)循环的管理手法,应用个性化的现状-背景-评估-建议(situation-background-assessment-recommendation,SBaR)沟通模式,测评2015年4~9月改善前与改善后住院患者满意度及医生对护士工作满意度、护士体验综合评分,评价交接班质量合格率,具体方法如下。

1.1现状把握与质量分析

1.1.1现状分析、目标设定随着我院质量管理工具临床应用到我院成为全国QCC培训基地以来,QCC及质量循环管理相关知识、管理方法、统计分析、效果评价等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质量改进项目。科室成立QCC小组,圈名为“风信子”。风信子代表的精神是不抛弃不放弃,永远坚定自己的人生信念。圈员根据主题拟定活动计划表,组织讨论分析制定出“骨科医护集中交接班及护士床旁交接班考核查检表”,根据查检表相关内容对全科护士进行培训,以达到全员准确有效地进行现状数据收集,并将收集记录现况值并统计分析不良因素,依据柏拉图“二八原则”找到改善重点为:交接内容缺失、交班流程不规范、沟通不到位等。

通过查检2015年4月医护集中21人次、a班及p班护士床旁交接班378人次,并收集交班质量监控考核指标为改善前数据,依据标杆管理[5],设定交接班质量合格标杆值为85分,其中医护集中质量不合格例数12人次、护士床旁交接班质量不合格例数226人次,从而计算出目前我科医护集中交接班合格率为42.86%,护士床旁交接班合格率为40.21%。

1.1.2从要因中找出真理,分析出影响要因为了尽快达到目标值,我们组织圈员开展头脑风暴,查找影响护理交接班质量因素,应用要因选定评价表,进行投票计分,并利用“鱼骨图”,对每个改善重点进行评价分析,从而选定主要要因。①交班模块专科重点不突出:主要专科症状与特殊阳性体征未重点交接。②医护沟通不到位:主要是交班护士未将重点信息及时传递给医生及接班护士。③交接流程不规范:交接班常常出现交班过于形式化,年轻护士交接班信息链较乱,出现交接班前后顺序不一致。④护理程序应用不规范:护士在临床实践工作中评估问诊及评判性思维欠缺,评估背景与护理措施脱节,解决问题能力差;同时把诸多原因放于临床实践分析,再应用真因验证查检表及柏拉图进行验证,在实践过程别要注意避免概念模糊性要因,确保选定真因的科学性及合理性。

1.2对策拟定及实施

全体成员针对上述真因,根据“二八”定律(80/20法则)及六何分析法[6]5w1H原则,详细拟定对策,就圈能力、可行性、效果进行评价,根据评分结果确定对策并落实实施时间及各实施步骤的效果评价。

1.2.1完善交接流程,规范考核标准完善和制定集中及床旁交接班流程、交接班质量考核标准:流程及标准在改进中注重了交接顺序、口头交接重点、交班者与接班者共同查看内容及与患者沟通重点等,使交接班实现实用性、整体性、规范性。

1.2.2设计个性化的SBaR沟通模块,突出骨科交接专科性SBaR沟通模式是一种以证据为基础的标准沟通方式,关节外科患者SBaR交班卡,包括SBaR四个方面,结合骨科专科特点,广泛收集医生在交接班中最想获取的信息及建议,及护理人员在专科交接中要传递的那些重要信息,自主设计骨科患者SBaR交班卡如图1。

交班卡临床应用应体现专科的特殊性,若生搬硬套,会被该模式的框架局限影响交班质量,因此结合专科特性制定个性化沟通模式具有必要性及可行性[7],所以在我科SBaR交班模式应用过程中,突出细化骨科专科信息,如疼痛评分、的放置、肿胀、及围术期各类信息评估等,有效提高了交接沟通效率,体现了专科个性化。

1.2.3加强专科理论培训,落实护理程序应用目前,护理理论和护理实践之间存在着较大差距已成为公认的事实[8]。有研究表明,47.2%的护士在工作中曾应用到护理程序相关理论,并没有在临床得到广泛的实践[9]。护理程序是护士应用评判性思维,挖掘自身创造力的一种解决问题的科学工作方法,是护士在医院环境中进行专业护理活动的核心思想与基本方法[10]。本研究实施过程注重理论培训,落实层级导师制,将护理程序应用于骨科交接沟通整个流程,将出现的阳性体征或不适症状等相关问题,结合评估背景,落实处理措施,做好评价和进一步建议,真正做到理论联系于临床实践。

1.2.4推进“医护一体化”,促进沟通有效性在质量管理活动中,医护共同参与培训,成立4个医护诊疗小组,构造“医护一体化”工作模式。SBaR沟通交接模式它不仅改变传统的交接班模式,而且对护士的专科知识有较高的要求,因此在培训中,笔者要求护士明白SBaR沟通的优势及扎实专业知识的重要性。培训主要采取集中理论授课、案例分析、情景模拟、视频演示等。在实践应用过程中,医护是团队合作关系,“医护一体化”的工作模式是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医生在培训中掌握了SBaR交班变革的目的及意义,并在实践应用过程中提出了许多好的见解及建议。

1.3流程的标准化、常规化

对现有交接流程简化、整合、增加、优化等方式提升了流程效率。明确流程负责人的形式来监督流程的整体表现及落实情况,使流程达到标准化、常规化。

1.4效果评价指标及方法

1.4.1目标达成率及进步率笔者围绕主题及现况有效值来科学地确定目标值。即目标值=现状有效值+改善值,其中改善值=(100-交接班合格率)×圈能力×改善重点即医护集中交接班目标值为79.31%,护士床旁交接班目标值78.35%,所以交接班质量有36.45%及38.14%的改善空间。在对策实施过程中,笔者利用分析护理交接班质量改善前后的查检表,依据查检数据来考量目标达标率,目标达成率=(改善后-改善前)/(目标值-改善前)×100%,进步率=(改善后-改善前)/改善前×100%[11],提高目标达成率及进步率来确定效果评价。

1.4.2交接班质量评价根据“交接班质量考核查检表”,针对影响交接班质量影响不良因素及交接班质量合格率进行查检,收集数据作为评价依据。

1.4.3综合素质评价也是无形的效果评价,笔者采用自制评分对护士在活动前后进行调查,根据团队合作感、职业价值感、安全文化感、品管手法、沟通协调能力、解决问题能力6项指标,其中每项分值为1~5分,分别进行统计,自评总分并进行改善前后的对比,来评价活动前后成员的综合素质表现。

1.4.4护理工作满意度评价根据我院制定的《住院患者满意度调查表》《医生对护士的工作满意度调查表》进行查检评分,总分为100分,每月月底对我科70%的住院患者及80%的医生进行满意度调查,并将改善前、后工作满意度调查表进行统计、分析及比较。

1.5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

2结果

2.1改善前后交接班质量不良因素及合格率的比较

通过QCC管理手段,收集交接班质量改善重点的各项查检指标,交接班质量合格率改善前后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1显示,QCC活动后,护理交接班质量明显提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2.2医护集中交接班、护士床旁交接班目标达成率、进步率的比较

医护集中交接班目标达成率为104.49%,进步率为88.87%;护士床旁交接班目标达成率为104.03%,进步率为98.68%。

2.3改善前后护理工作满意度及护士综合素质的评价

测评改善前后住院患者满意度及医生对护士工作满意度,结果分别由改善前89.78%提升到98.32%及78.77%提升到90.13%;护士体验综合评分得到了大幅度提升(表2)。

3讨论

3.1提升质量管理、健全工作流程

国内许多文献报道,QCC活动是提高护理质量管理的一种手段[12-13]。本研究结果表明,将QCC应用于管理活动中,各项满意度调查,特别是护士体验综合评分得到了大幅度提升。在整个活动过程中,笔者细化骨科专科信息,突出专科性、实用性,让每个护士在工作中能有效将专科理论知识与临床护理实践相结合,从而提升护士的专业价值感和护理质量。

3.2促进医护有效沟通,推动“医护一体化”的发展

“新型医护一体化”的专科治疗责任小组,每个小组分管固定的床位,由三线医生、二线医生、一线医生、二级责任护士、一级责任护士和助理护士组成。实行医生及护士共同查房,共同参与疑难危重患者的病案讨论,制定诊疗及护理方案[14]。在整个活动过程中,起初护士交接缺乏信心,特别是一些年轻护士认为自己的专科知识欠缺,缺乏对下一班或经管医生及高年资护士提出自己建议的勇气,通过模式及流程的改进,促进了护士主动学习、善于交流的能力,特别是在团队自信上得到较大提升。在医护交接班过程中,除晚班护士交接基本信息外,责任组长针对本组重点患者专科特殊信息及阳性体征进行传递性、建议性医护交接,同时责任护士对专科症状与特殊阳性体征采取主动报告并积极应对的措施;各诊疗小组建立微信群,将信息管理融入到护理交接班,让医生及护士能及时、准确地得到第一手信息,保证患者的最大利益,大大提升了医生对护士能力的认可及医护团队合作力,促进了“医护一体化”工作模式的大力推进。

3.3提高医生及患者满意度,提升护士价值体验

护士在整改质量过程中不断进步,医生更愿意倾听护士的交班汇报,因为可以从汇报中获得他们需要或忽略的重要信息。相关文献表明,良好的交接模式能提高护士向医生汇报病情的准确性,交接质量更具有专业化、个性化,保证了科室的安全管理,大大提升了医生及患者的满意度[15]。在本次质量管理活动中,改善前后住院患者满意度及医生对护士工作满意度均提升,特别是护士体验综合评分得到了大幅度提升。管理活动也大大提高了护士团队合作、职业价值、安全文化、品管手法、沟通协调、解决问题等综合素质,这与欧少青等[16]的报道相符,让护士知道质量控制是循环改善,也是一种文化建设,更是一种精神激励,从而激发了护士职业满意度的提高。

3.4存在的问题及改进

本研究QCC应用了个性化SBaR交班模块,完善了交班流程及考核标准,弥补了电子版病例在交接过程中易丢失患者信息、遗漏专科交班重点这一缺陷。但在临床应用过程中,科室年轻护士较多,在专科理论及交接班专科表达上存在改进的短板,这也是今后需改进的方向。持续改进和简化交班模块,继续加强年轻护士的规范化培训,提升护士专科的评判思维。同时需更好地利用各种管理工具,基于临床实际存在的问题,发展医护及多科室配合共同管理,改善工作中的不良状态,注重改良工作的临床实用性,使我们的工作流程和管理制度更加标准化、常态化,为质量安全、优质服务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刘庭芳,钟勇.中国医院品管圈操作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

[2]付沫,唐霖,肖继荣,等.提高骨科护士床边交接班质量的规范化管理[J].护理学杂志,2013,28(14):63-65.

[3]赵滨,刘会玲.优化床旁交接流程在主任制整体护理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19(9):1066-1069.

[4]李岩,王东信,许幸,等.全麻术后交接流程管理模式探讨[J].中国医院,2008,12(4):65-68.

[5]朱士俊.医院管理学――质量管理分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66-67.

[6]许晨耘,柯雅娟,陈茹妹,等.品管圈活动在手术病理标本安全管理中的运用[J].中国护理管理,2012,12(1):20-22.

[7]沈蕴之,蒋红,黄莺,等.个体化现况-背景-评估-建议个体模式的临床应用级效果评价[J].中华护理杂志,2014,49(6):688-691.

[8]史雪峰,玄英哲.护理理论、护理实践、护理研究的关系[J].中国实用医药,2008,3(5):126-127.

[9]耿笑微,万巧琴,刘宇,等.护理学及其相关护理理论的应用现状及影响因素的调查与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06,41(3):277-280.

[10]thomazVa,GuirardelloeB.Sistematizacaodeassistenciadeenfermagem:problemsidentificadospelosenfermeiros[J].Revnursing,2002,5(54):28-33.

[11]祝志梅,牟宝华,陈林.以品管圈为载体创建优质护理病房的实践与体会[J].护理与康复,2012,11(6):558-559.

[12]刘玉琼.持续质量改进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华夏医学,2007,21(2):375-376.

[13]朱亚玲,钱宇,王海平.品管圈对提高骨科手术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的护理效果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6,54(5):137-140.

[14]毕玉田,陈客宏,蔺武军,程晓斌,周林.新型医护一体化与医疗安全[J].中华管理学杂志,2014,30(9):659-661.

[15]徐双燕,姚梅琪,周海燕.标准化沟通方式在医护间沟通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2,47(1):48-49.

骨科专科护士论文篇7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7月-2014年12月参加我院护理骨干系统培训的62名护士,均为女性,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1人。年龄24~33岁,职称:主管护师12人,护师50人;学历:本科47人,大专15人。两组在年龄、学历、职称、工作能力等方面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31名护士按照院内培训计划实施。干预组31名护士则在实施院内培训计划的基础上,采用Swot分析法进行培训模式上的探索和改进。1.2.1Swot分析法(1)内部优势(S):工作主动性强,刻苦好学;中医基础较好,均经过医院100学时中医药知识及技能的系统培训;本科毕业占75%以上,思维活跃,具有创新能力;有一定的临床经验,能较好地理解和互动交流;动手能力强,具有较好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工作计划性强,示范小组开展总结汇报准备充分,课件的制作效果反响良好。(2)内部劣势(w):对中医护理方案的理解程度不同,临床应用能力参差不齐;部分中医护理技术操作标准尚不统一,示范教学未做到专人专项;带教安排分层不清晰,缺乏系统的科研学习方法,观察数据收集不完整;信息管理系统不完善,效果评价体系不完善;自身工作压力大,部分带教老师经验不足,互动较少。(3)外部机会(o):①政策层面:十二五期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大力发展中医护理事业的文件,《中医护理事业发展纲要(2011-2015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加强中医护理工作的意见(2013版)》等,加大了中医护理人才培养的力度,突出了中医护理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同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启动了中医护理重点专科建设和全国中医护理骨干人才培训项目,进一步强调了中医护理人才培养的作用。②医院发展层面:新住院综合楼的投入使用,开放床位扩增,业务范畴不断拓展;医院重视护理工作,护理部、科室重视对骨干护士职业发展的管理,积极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外出进修、学习、院内轮转等培训机会;分阶段有序进行护理岗位培训,使得骨干护士在不同阶段满足不同的发展需求;为骨干护士提供实践护理管理的机会,例如院内公开竞聘护士长、责任总护士岗位管理等制度的建立。③患者对中医护理的需求:中医护理是在中医基础理论体系的指导下,体现中医辨证施护特点的护理理论和护理技术[6-7]。它具有简、便、验、廉、副作用少等特点,其理论符合现代医学模式的需求,养生保健优势也迎合了人们不断提高的健康观念。中医特色护理技术的开展,辨证施膳、情志护理、八段锦、太极拳等技术的不断应用,使得中医疗效愈加显著,患者对中医护理的重视不断增加,需求也越来越明显。④中医护理学科发展迅速:中医护理学科理论体系不断建立;护理重点专科建设对优势病种的中医护理方案进行梳理及应用,形成标准的中医护理模式;中医护理教育不断完善,形成多层次、多形式的完整的中医护理教育体系;中医护理学术活动蓬勃发展,2013年5月中华护理学会加入国际护士会,全面促进中医护理对外合作与交流,推动中医护理走向世界[8]。(4)外部威胁(t):中医专科发展晚,20世纪50年代,我国政府提出“中、西医并重”的卫生工作方针,中医药学得到长足发展;中医护理学内涵模糊,学科界限不清,各级管理人员对中医护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临床开展中医特色护理受限;中医医院护理队伍中目前仍以西医院校毕业生为主,对中医护理知识掌握不到位。(5)排列因素,构建Swot矩阵,结果见表1。

1.2.2根据Swot分析结果制定培训对策(1)成立中医护理骨干培训管理小组,每年遴选培训专家库,参培护士可以自行选择带教老师。建立导师制管理考核方法,采取“师带徒”中医传承教学模式,实行专人专教,积极开展中医护理经验筛选、梳理与传承。(2)重点围绕开展中医护理方案和特色技术的疑点和难点问题开展研究,组建兴趣学习小组,分层次有针对性地安排课程。开办“杏园护理讲堂”,对中医护理质量管理、中医护理方案、中医特色技术等知识和技能开展培训,参培人员定期面向全院进行汇报交流。(3)竞聘选拔中医护理专项操作示范教员,修订完善中医护理操作标准,统一录制视频。建立示范员管理考核制度,要求示范员必须在科内担任教学工作,在院内各病区开展中医护理操作示范工作,形成中医护理技术推广模式。(4)制作中医护理骨干培训专用手册,落实每次培训的细节,做到参训签到、记录、强化练习、考核一体化,将培训过程及结果与个人绩效考核相结合。利用学会平台及信息化技术手段,创建中医护理专业委员会交流群,中医护理专科建设交流群、专科小组交流群等网络交流系统,方便学员学习交流,资源共享。(5)培养护士的临床科研一体化思维,通过对中医护理方案严谨的设计、培训、实施、评价、总结、反馈、再培训实施的每个环节,将方案的临床应用转换成共同参与的方案改进,调动护士的工作积极性,规范中医护理方案的临床实施,建立信息化质量管理系统,完善中医护理效果评价体系[9]。

2结果

两组中医护理骨干护士的培训效果从护士对中医护理方案应用掌握情况,护士对中医药知识及护理技能水平得分,护士自我认同感得分,以上3项对比结果见表2~表4。

3讨论

骨科专科护士论文篇8

关键词提高;骨外科;危重患者;护理质量

在长期的临床护理实践中,我们发现骨外科危重患者多是长期卧床及复合伤的病人,此类病人护理时间长,并发症出现率高,远超普通患者。我院骨外科护理组通过对危重患者的常规护理质量等5个方面进行培训,使我科护士的专科危重患护理能力得到快速提高。下面将取得的成果作一总结:

1提高骨外科危重患者的护理质量:

1.1提高骨外科危重患者的常规护理质量提高常规护理质量非常重要,因为无论普通患者,还是危重患者,都需要护理人员进行常规护理[2]。因此骨科对护理人员的培训非常严格,无论是常规处置,还是各项制度的掌握,都非常细致的落实,每周一次按照三基三严的内容进行考核,使全科常规基础护理质量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1.2提高骨外科危重患者个体化护理质量骨外科对危重患者的个体化护理非常关键,根据骨科疾病的特点及程度进行护理,尤其是复合伤患者,除有完备的相关护理方案,还要有应对突况的预案,同时密切配合经治医师的治疗意见,突出重点,使骨外科危重患者的个体化护理在实际工作中体现出来。1.3提高骨外科危重患者护理病案书写质量护理病案是护理质量的标志,除了体现危重患者的基本病情信息,还要体现护理特点,护理重点及具体实施的骨外科护理方案[3],住院患者的护理病情变化过程得以实际体现,尤其对围手术期患者的护理准备着重体现,通过加强护理病案书写,使骨外科护理质量有了切实保障。1.4提高骨外科危重患者的心理护理质量对外科患者的心理护理尤为重要,危重患者由于其病情重,肢体活动受限,患者患病后的心理波动非常大,可产生严重的心理障碍。鉴于此,我科对患者的心理护理尤其重视。对于患者目前心理状态,人格类型,性格特点及疾病相关的心理变化进行综合分析,得出结论,提出心理护理的重点及注意事项。通过专业的心理指导及疏导,有效地提高了危重患者的心理护理质量。1.5提高骨外科危重患者消除高危因素护理质量对外科危重患者的高危因素在护理中尤为重要[4],患者术后由于创伤大,体质差,术后容易出现肢体血栓的形成,术后褥疮形成及术后肢端切口感染等情况发生率明显增高。上述并发症与护理质量有直接关系也是影响护理质量的高危因素,对于高危因素,骨外科护理工作严格贯彻到位,消除了高危因素,从而最大限度的保证了患者的护理安全。

2结果

骨科护理组进行关于如何提高危重患者护理质量的相关方面,对于本科护士进行系统的相关任务培训,使我科护士对骨外科危重患者的护理能力有了整体的提升,同时最大限度的保障了医疗及护理安全。

3结论

对于临床各科室来说,提高危重患者的护理质量都是一个重要课题[5],我院骨外科对护理人员进行提高危重患者的护理质量培训,使科室护理队伍的危重患护理能力不断提高,有效提高了危重患的护理质量,同时也培养了高素质的专业护理队伍,危重患者的治疗护理能力的提升也降低了护理安全风险,减少了患者治疗期间并发症的发生,其理念与方法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潘晶.急危重患者院前转运的护理[J].中国保健营养.2013(06).

[2]虎妍妮.护理质量管理探讨[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03).

[3]闫丽芹.提高危重患者护理记录质量在提高护理管理的效果研究[J].中外医疗.2011(30).

[4]刘兴利,张平.临床危重患者护理风险及护理管理[J].中国民康医学.2011(02).

骨科专科护士论文篇9

  医院骨科护士工作心得1

  光阴似箭,一晃眼,走进xxx市一医院,来到骨科成为一名救死扶伤的护士已经半年了,骨科护士实习小结。自毕业以来,我一直以严谨的态度和积极的热情投身于学习和工作中,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辛酸。接触到临床后,发现,自己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熟练的临床操作,良好的职业道德,还必须培养自己的耐心和爱心等等。六个月的使用期即将结束,但我对自己的要求会更加严格,特自我鉴定如下:

  在思想上,有很强的上进心,勇于批评与自我批评,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能严格遵守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的,积极参加医院和科室组织的各项活动并能尊敬领导,团结同事,实习总结《骨科护士实习小结》。

  在学习上,严格要求自己,凭着自己对成为一名优秀白衣天使的目标和知识的强烈追求,刻苦钻研,勤奋好学,态度端正,目标明确,基本上掌握了一些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熟练的掌握了专科知识和各项专科护理操作,作到了理论联系实际。除了专业知识的学习外,还注意各方面知识的扩展,广泛的涉猎其他学科的知识,从而提高了自身的思想文化素质。

  在工作上,我积极配合上级领导和同事,正确执行医嘱及各项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做好基础护理,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和三查七对制度。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及时解决。在工作中能理论联系实际,遇到不懂的问题能及时向护士长及年资深的老师请教,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对待患者能文明礼貌的服务,做到举止文明、态度和蔼,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积极与患者沟通,及时了解他们的心理动态,以便让患者接受更好的治疗,并做好健康宣教。

  在生活上,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生活充实而有条理,以严谨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打理好自己的每一天。为人热情大方,诚实守信,乐于助人,拥有自己的尺度均衡的处事原则,能与同事们和睦相处,积极参加各项课外活动,从而不断的丰富自己的工作阅历和生活。

  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医护工作中。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更加不断努力地学习上进,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技术水平,从而使自己的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更上一个台阶,以便能更好的服务于患者。争取做一名优秀的护理人员,以无愧于白衣天使的光荣称号!

骨  医院骨科护士工作心得2

  护理工作特别锻炼人的耐心和心理素质,用心去做,使个人的综合素质都可上一个台阶。面对病人因病痛的折磨而痛苦万分,看到他们的家人因你的护理工作做的好而对你万分感谢,这时你的心里总有一分安慰和收获的喜悦。尽管我的实习工作六个月左右,但却成为了人生最宝贵的财富。以下就是我制定的护理专业实习自我鉴定。

  护理工作实习的半年多的时间里,在带教老师的悉心指导与耐心带教下,认真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其法律法规,并积极参加医院组织的医疗事故护理条例培训,多次参加护理人员学习,通过学习使我意识到,法律制度日益完善,人民群众法制观念不断增强,依法办事、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已成为人们的共识,现代护理质量观念是全方位、全过程的让病人满意,这是人们对医疗护理服务提出更高、更新的需求,因而丰富法律知识,增强安全保护意识,并且可以使护理人员懂法、用法、依法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理论水平与实践水平有了一定提高。在实习过程中,本人严格遵守医院规章制度,认真履行实习护士职责,严格要求自己,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关心病人,不迟到,不早退,踏实工作,努力做到护理工作规范化,技能服务优质化,基础护理灵活化,爱心活动经常化,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做到理论学习有,有重点,护理工作有措施,有记录,实习期间,始终以“爱心,细心,耐心”为基本,努力做到“眼勤,手勤,脚勤,嘴勤”,想病人之所想,急病人之所急,全心全意为患都提供优质服务,树立了良好的医德医风、在各科室的实习工作中,能规范书写各类护理文书,及时完成交接班记录,并做好病人出入院评估护理和健康宣教,能做好各科常见病,多发病的护理工作,认真执行无菌操作规程,能做好术前准备指导,并完成术中,术后护理及观察,在工作中,发现问题能认真分析,及时解决,能熟练进行内,外,妇儿及重症监护等各项护理操作,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同时,本人积极参加各类病例讨论和学术讲座,不断丰富自己的业务知识,通过学习,对整体护理技术与病房管理知识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和了解,期间我对自己的工作做出了护士自我鉴定。

  以上是我的实习。通过半年多的实习,本人理论水平和实践水平都有所提高,在今后的工作中,本人将继续努力,牢记护士职责,不断加强思想学习与业务学习,全面提高自身综合水平,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

  医院骨科护士工作心得3

  如果说护士是一个个天使,那么,我认为那洁白的左边羽翼上承担的是爱心和真诚,右边羽翼上承担的是无私和奉献。在我的脑海中,护士是因为得到上帝的信任,才会把一个人的生命托付给你。八月份在骨科工作的这段日子,体会更为深刻。

  住在骨科的病人来住院的时候都很匆忙,我们要在最短的时间里了解病人、记住病人,也只有如此,工作起来才会得心应手。很多时候,病人因车祸、摔伤,来的时候都满身是血,同时也在疼痛中煎熬着。这时,如果你不慌不忙地、细声慢语地跟他们交代着,他们肯定会友感。我们首要的是缓解病人的痛苦,满足病人生理上、安全上的需要,当然这就意味着我们必须有扎实牢靠的基础知识,只有这样,面对紧急病人时我们才会有条不紊地完成自己的使命。

  在科学不断进步的现代社会,医学也日新月异,有许多先进的技术日趋成熟,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如果我们不继续努力学习,那就会掉队啦!譬如说,断肢再植,在没工作前,课本上就只是概述它是通过什么原理可以实现,而我们也只是被动的接受,甚至还质疑过,但是无法实践证明呀!现在临床工作了,有机会实践了,就像骨科的39床那个女孩,才20岁,手指就被机器压断了,虽然医生给她手指接上了,但是没有护士的悉心照料肯定不行,手术结束后的24小时内,护士每隔半小时,有时甚至15分钟就去给她做放血试验,防止她的手指血流受阻。就算是大小夜班也不依旧,毫不马虎。这些不充分体现了一种白衣天使的责任与爱心吗!

骨科专科护士论文篇10

骨科。康复护理。干涉

1.1骨科康复护理人员素质不高。

·

长期缺乏骨科康复护理的专职康复护士,骨科康复工作往往由骨科护士承担。目前,骨科临床护士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康复的理论知识,缺乏意识、经验和能力。因此,康复护理单纯以口腔健康知识教育和术后并发症的预防为基础,缺乏对患者功能锻炼的指导。

1.2患者的心理问题在影响康复的因素中,

的心理问题是一个重要方面。这是因为骨科患者发病突然,心理上难以接受。同时,骨折的治愈期较长,患者担心骨折愈合后会再次发生骨折,因此患者有悲观和恐惧心理。骨折后,患者大部分时间都在病床上。长期卧床和心理问题容易导致并发症。

1.3护士忽视患者的出院指导。

·

在患者住院期间,护士可以根据患者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及时给予指导,这可以极大地促进患者的康复。然而,患者的住院治疗只是整个治疗过程的一部分,大部分时间是在出院后的康复期。然而,由于骨科患者的康复期长,恢复缓慢,患者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出院前需要更高的健康水平。如果患者在出院后没有适当运动或使用非标准药物,可能会增加疼痛程度。因此,护士应加强对患者的出院指导。

2.1加强护理人员培训,提高护理水平

要改变护理人员综合素质低下的现状,应建立健全健康教育管理体系,定期组织对护理人员的教育和评价。在实施环节,各科室应重视康复在骨科的发展,将康复护理知识和技能列为评价骨科护士的重要指标,并引导他们增加理论知识的学习。同时,应建立不同层次的护士差异化培训计划,定期评估其学习成绩,并将其成绩纳入绩效评估。对于新护士,科室应采取各种形式的岗前培训。可选择科室资深护士或外部专家作为讲师,重点培训和学习康复护理的技术规范和日常操作。通过岗前培训,使护士在上岗前具备丰富的康复护理知识,系统、全面地了解工作环境和性质,进而提高临床工作能力。这不仅是提高护士综合素质的客观要求,也是满足康复患者的需要,为今后的顺利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对于老员工,通过在职继续教育的形式,鼓励他们进一步提高工作能力。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患者对护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护士,只有不断学习新的理论知识和技术,才能满足新的护理需求。医院相关人员可将康复护理知识作为护士继续教育的重要内容,要求员工参与,增加对继续教育学习效果的评价。

2.2加强对患者的心理咨询。

,每个骨科病人都有不同的疾病病情和个性,所以患者的心理反应也有很大的不同。面对疾病,一些患者表现出更多的恐慌状态,这是由于患者对疾病后果的不清楚认识和不必要的担忧。一些患者持否定态度,因为患者的残疾程度超过了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一些患者在治疗一段时间后会意识到疾病造成的残疾,一些患者表现出更多的依赖他人,拒绝主动进行康复锻炼,缺乏独立生活的信心。因此,心理康复护理在骨科病人的护理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做好骨科康复护理,应从患者心理入手。首先,当患者首次进入病房时,护士应主动向患者问好,帮助整理患者用品,介绍同一病房的室友,建立患者入院心理登记卡,进一步了解患者的生活习惯和个性特征。对于急诊患者,通知医生在最短时间内处理患者,并根据病情严重程度给患者用药。患者情绪稳定后,介绍医院主治医生及注意事项。对于择期手术患者,应正确解释术前常规检查,鼓励患者对手术有信心,消除患者的紧张心理。

2.3加强对患者的出院指导。

·

的康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出院后的治疗。出院前,护士应就饮食、休息、功能锻炼和药物治疗等方面明确说明注意事项。如有必要,他们可以以卡片的形式逐一列出这些事项,并留下您的联系信息,以便患者在有问题时能够轻松联系。同时,护士应定期回访患者,掌握患者动态信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此外,应告知患者及其家属定期复查。事实证明,优秀的康复护它可以降低骨科并发症的发生率和致残率,缩短患者在医院的治疗时间,降低患者的治疗成本,进而提高患者对医院的满意度。因此,医院应以病人为中心,着重从护士和病人的角度分析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制定相应的改进对策。然而,任何事情的改善都不可能一蹴而就,骨科康复护理也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各级医院人员的配合,在持续服务实践过程中不断改进。

引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