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管培训方案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06:08:20

高管培训方案篇1

针对高等院校青年教师的培养培训相关措施,国内外已有一些先进经验值得借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也明确提出:“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和实训基地建设,提升职业教育基础能力。”针对教学研究型综合大学,学科门类众多,难于统一实施教师培训培养计划。文章针对这个问题,提出行之有效的高校工科类教师实践培训管理方案。

一、内容目的及方案

1.加强校企合作教师培训基地建设

以华北理工大学信息工程学院为例,加强院校与企业间的密切联系,通过产学研密切合作,重视面向工业界的合作基地建设,并将工科类教师企业实践周期、内容及形式制度化,为工科教师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提高教育能力创造条件。通过论坛以及集中培训的方式提升“双师型”教师的综合素质,更新在校教师知识结构、授课技巧、设备调测等技能。了解企业的运营模式,公司业务与教学的关系,为通信工程专业实训课程教学改革提供技术支持(见下图)。

2.创新工科教师教育教学培训制度

实施校内外培训相结合。校内培训主要是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强化实践教学、整合重组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采取研究性教学方式等方面,以提高教学素质。重点支持工科教师参加行业、企业培训,包括参与相关行业的短期培训或学术研讨会,了解行业发展的最前沿信息;创造条件与企业合作,定期选派教师去企业参加短期培训课程或企业内部培训计划。另外,组织工科教师参加国际培训,包括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国际教育组织的国际学术会议;邀请国际教育专家到学校进行暑期短训;选送工科教师到海外高水平大学访问交流,并把熟悉一门工科课程教学全过程作为访学交流的要求之一。

3.工作中的任务及目标

针对信息工程学院通信类课程企业培训制定了详细的工作任务及目标。具体包括:深入学习无线网络设备开通、调测与维护工作,明确通信行业人力资源需求,形成通信专业人才需求报告,并在1年内能够独立承担与企业合作相关课程的授课任务;学习并掌握tD-SCDma、tD-Lte系统结构及其关键技术,掌握移动设备的工作原理,熟悉设备的开通流程、调测方法及安装规范,完成设备现场安装调测案例,与企业合作编写完成无线网络设备调测、维护实训指导书,为通信工程的专业课程教学与教学改革提供支持;与企业专家合作,发表高质量论文;自挂职锻炼起,1年内成功申报科研项目一项。

二、解决的问题

解决教师自身实践不足的问题,促使其更加重视工程实践。现代工程的集成性要求多学科专业知识融合才能解决复杂的工程问题。工程活动涉及理论研究,新产品、新工艺的设计和试验,以及产品的制造、运行与维护、营销、管理、咨询等多个领域和环节,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工科教师具备综合的能力,而这些能力需要到真实的环境中去锻炼。

高管培训方案篇2

关键词:培训档案管理利用

当前,知识经济使培训成为员工队伍建设的基本途径和提高劳动自身技能与劳动效率的重要手段。特别是随着终身学习型社会的倡建和继续教育制度的逐步完善,培训成为个人完善自我知识和经验储备的一个重要途径。培训档案工作作为培训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被日益推到培训工作的前台,并成为培训工作成败得失的一个重要标志。

1培训档案的内涵及特点

1.1培训档案是指培训机构在培训教育教学、管理和服务工作中形成的对培训机构或社会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是对培训的计划、内容、对象、结果、进度等培训业务全方位、全过程的记录。

1.2培训档案的特点

与其他行业机构的档案相比较,培训档案的主要特点有:

1.2.1培训档案材料的形成时间短且不固定,具有分散性。一般说来,各类培训长则几个月,短则只有几天或者更短时间,对培训资料整理和建档立卷工作提出了严峻挑。所以培训档案要在培训结束后及时立卷归档,否则极易造成归档材料的漏缺,影响档案材料的齐全完整。

1.2.2培训档案的来源广泛,内容丰富,类型复杂多样。每一类培训,其内容、形式和要求都有不同。一般来讲,仅培训的业务档案就几乎涉及各类学科和社会的各个领域,从学科知识培训、业务技能培训到思想素质教育培训等,但凡社会机构和个人生活工作的领域都有培训的影子。这就是资料数量大、涉及内容多、学科种类繁多,成为培训档案显著特点。另外,参加培训的人员有各个阶层,各个职务级别,年龄层次分布广。这就要求档案人员必须了解各种培训工作的过程,熟悉各种培训工作特点,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组卷,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培训档案的质量。

2培训档案的归档范围及分类

2.1培训档案的归档范围

培训是一种有组织的知识技能和素质教育活动。按照培训工作材料的形成规律,能够形成培训档案的培训材料来源有三个方面:一是培训前期筹备过程中形成的调研资料、培训方案、培训教学活动和学员管理工作安排等资料;二是在培训过程中形成的教学资料、考试考查资料、各种管理记录、学员学籍登记表册和培训合格证审验记录等;三是培训教育教学活动结束后,对培训效果跟踪调查和咨询服务资料与记录等。

2.2培训档案的分类

2.2.1学员培训档案

学员培训档案是培训管理部门为受训者建立的体现受训者在一定时期内参加培训项目的记录性文件。档案的主要内容涉及个人姓名、性别、出生年月、学历、职务、职称、单位、参加培训的名称、培训日期、培训学时、培训机构、授课人、培训结果、培训费用等。

2.2.2培训班管理档案

培训班管理档案是培训管理人员在培训管理过程中形成的一些过程性文件档案,包括培训计划、培训项目建议书、培训项目评估报告,培训中心及外聘培训师资档案、培训办班通知、培训课程表、培训班学员签到表、学员成绩表、培训班教师授课测评表、培训效果评估表及改进意见书、其他资料(培训照片、课件、报道等等)、培训证书打印发放等。

2.2.3培训知识储备档案

培训知识储备档案是由培训管理部门负责积累和不断完善的、在培训过程中形成的知识数据档案,主要包括以专业类别划分的自行设计和开发的培训课程、各种介质形态的培训书籍和讲义、培训实况影像记录光盘,另外还包括以发生时间为分段的同一培训课程的版本修订、知识补充与变更情况档案等。

3目前培训档案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1对培训档案材料的重视不够,档案管理意识不强。培训与其他教育形式一样,也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教育形式。但是它与其他教育形式相比较,具有后教育性和短期性的特点,难以得到与学历教育相同的重视,从而忽视了培训的档案管理工作,导致培训档案不归、漏归现象时有发生。

3.2培训档案的管理队伍薄弱,管理能力不强。大部分基层管理人员、教师到学校领导对培训档案管理工作认识不足。往往都是兼职档案工作,又缺乏档案管理专业知识,造成培训档案管理不善。

3.3培训档案缺乏健全的管理制度。当前,很多企业在培训档案管理工作中,对于归档材料的范围界定并不非常明确,以至于在存档过程中出现大量应归档材料的丢失,培训档案管理工作呈现出很大随意性。

3.4管理手段很落后,工作效率不高。培训档案工作基本上沿用传统的手工作业,不仅重复性劳动量大、时间长、速度慢,而且极大地影响了档案的工作效率,制约了培训档案的编研开发与服务工作的主动性。即使一些培训机构使用了一些现代化管理设备,但因缺乏综合处理的技术能力,也未能对档案工作效率提高产生预期的效果。

4加强培训档案管理的主要对策

培训档案的管理工作是单位整体档案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规范地做好培训档案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做好培训档案的管理工作应该从档案类别的划分、标准统一的档案管理、规范化管理流程三个方面加强管理。

4.1科学合理地划分培训档案的类别。培训档案的管理应按照“分门别类”进行存储及管理,便于保存、统计及查询。基于这一目标并结合本单位当前开展的培训,将培训类型进行合理划分,如将培训类型划分为技能培训类、岗前培训类、竞赛类、合作培训、学历教育四大类别的档案分别进行登记、编目、分类整理、保管,便于查找、统计和分析。

4.2加强制度建设,规范档案管理。要规范培训档案工作流程,依据《档案法》的要求,严格制定归档、保管、借阅等各项操作规范和工作规程。不定期地对培训档案归档数量、质量情况以及超期未还或未办理相关手续等情况进行通报。明确责任,强化档案管理意识。规章制度是档案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要通过制度建设,强化监督指导和落实,加大管理力度。

4.3提高培训档案管理者的素质。要重视培训档案管理者的岗位培训和专题培训,系统学习档案管理知识,加强与兄弟单位培训档案工作的横向联系,学习同行的管理方法和经验,扩大知识面,进一步提高业务水平。

4.4强化信息管理,提高培训档案管理的现代化程度。为了能让档案管理工作能更好的满足现代化管理的要求,培训档案的管理部门,就应该主动使用现代化的档案管理手段和现代化的档案管理工具,例如:计算机、多媒体和自助服务设备等等,以此来改变以往存在于档案管理工作中的不合理现象,与此同时还要加强档案在网络方面的建设,让档案信息能够更好地实现实时传递,从而更好的服务于单位培训工作。

5培训档案的管理实践

5.1培训档案的收集与整理:培训材料内容广、数量大,加上各类培训的专业内容不同。因此,必须进行培训档案的整理、分类、汇集成册或加工成资料库,并按照档案的规范整理要求进行编目,合理组卷装盒,并录入计算机。

5.2培训档案的管理:根据培训档案的分类,分别建立学员培训档案、培训班管理档案、培训知识储备档案三个大类。应按照分类将材料放置入档案盒子内,立卷编档号,记录所存档案的类别、目录及时间。保存档案要完整规范、分类要准确,有利于查找。电子化是提高培训档案管理效果的有效手段。

5.3培训档案的利用:通过对培训档案材料的深入分析,检验培训目标是否达到、培训方式是否合理、培训效果是否达到、培训结果是否满意等。这对于培训计划的制定、培训内容、方式的确定,对于培训教学将起到非常重要的参考作用。对培训档案进行再开发、利用,有利于单位下一年度培训计划的制定和实施。针对已进行的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找到新的解决方法和途径;吸取已开办的培训的优点,在今后的培训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赵和选.对培训机构档案工作现状的思考[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33):185-186.

[2]王宗水.干部教育培训档案管理浅析[J].潍坊高等职业教育,2012(4):93-94.

[3]杨颖琦.供电企业培训档案标准化、流程管理[J].中国电力教育,2013(33):161-162.

[4]张丽娟,赵.企业培训档案的管理[J].陕西档案,2012(2):44-45.

[5]李荔侠.浅谈培训中心培训档案的管理及应用[J].商情,2007(4):112.

[6]侯亚萍.浅析煤炭企业教育培训档案的完善与管理[J].办公室业务,2012(15):69-71.

作者简介:王梦曦(1985--),女,四川南充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上接第147页

一样其知识结构系统中是策略知识多于原理知识的。下面笔者将举出真实案例来说明案例教学对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作用:

案例:一般现在时第三人称单数谓语动词词尾要加-s是我国学生英语学习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学生在应用时会常常出错,经常忘记在谓语动词的词尾加-s。事实证明,用传统的方式讲授并不能起到较好的效果。廖老师在讲授这个问题时是这样做的:

首先,呈现两个句子:Helikesmilk.Shelikesnoodles.

然后,她给学生讲了一个小故事:这天,like刚出门就看见了he,他瞥了一眼he然后说道:“你以为你有根双节棍就很威风了吗?我才不怕呢!我可是有保镖的。”说完,like就把s拉到自己身边,like就变成了likes。然后,like就继续往前走,走到半路遇到了she,like马上大叫:“保镖s快来啊!别看she是个小女生,也厉害着呢!”幽默风趣的讲述逗得学生们哈哈大笑。

由于廖老师把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提前进行了强化处理,所以,在接下来的练习中,学生基本上没有出现漏掉s的现象,课堂教学的效果非常理想。

把语法规则放在故事中教,这一做法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使得他们听得开心记得牢固,用得准确,为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当这样的案例展示在师范专业的学生面前时,他们就会思考得出,原来抽象、枯燥、干巴巴的语法教学也可以这样具体、形象、丰满、生动。从而得出自己在教学方面的独特方式,知晓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动机是非常重要的,让他们对所学知识感兴趣他们才能够更好的吸收知识。通过这样的方式职前的英语教师们会变得更加专业化。

3.3改变师生观

师生观是指教师对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定位、对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定位以及师生应当是一种什么关系的认识。这种认识非常重要,它直接影响到教师的教学态度、施教行为和教学方式,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行为、学习方式和学习习惯。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是教育的主体,处于绝对的权威地位。学生则是知识的接受者,是教育的客体,处于教师权威的管理和控制之下。在职前英语教师培训的过程中,受到这种师生观支配的英语教师常常采用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生硬的传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有的准则和方式。在这种传统的师生观的影响下,作为知识的传授者,教师经常是站在讲台上告诉学生“为什么”和“是什么”。作为知识的接受者,师范专业的学生们则经常是被动的听教师对专业知识的讲解。被动地做笔记,被动的记忆但却不会灵活的运用。由于师生之间是主动传授与被动接受的关系,因此,他们很难形成真正的互动关系,很难形成真正的合作关系,很难形成平等的伙伴关系;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也就很难构建出相互交流、沟通、共同思考的关系。

而案例教学的方法却全然不同,在实施案例教学的过程中,师生的关系首先是平等的,双方可以就具体案例在相同的平台上提出自己的观点。在此,教师不再是高人一等的感觉。教师与学生出于品等的地位,由教师去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思考具体案例的可行性和必要性,而不是教师直接给出答案。教学的具体过程是开放性的,学生可以主动提出自己的观点,就算看起来是错误或不沾边的观点也大可勇敢的提出来。因为有了各种不同的观点,学生们才能够在众多的观点中过滤筛选出一个最佳的方案,才能够激发职前教师们对教学方式的主动探索。也只有是自己主动积极的去探索而发现的结论或策略才能够被灵活的运用到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去。

4.结语

基于案例教学的特点,本文推敲论证了将案例教学法应用到职前教师培训中对教学情况三个方面的改善与提高。实践经验证明案例教学法能够为教育理论和教学实践搭建桥梁。珍贵的教学理论财富能够通过案例教学法的方式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让师范专业的同学们更容易理解复杂的理论知识并学会灵活的运用。无疑,将案例教学法应用与职前英语教师的培训中去具有着重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郑金洲.案例教学指南[m].上海:华东大学出版社,2000.

[2]吕良环.英语案例教学论[m]安徽教育出版社,2011,84

[3]Cooney,t.J.Researchandteachereducation:insearchofcommonground[J].JournalforResearchinmathematicseducation.1994.25(6):608-636.

高管培训方案篇3

关键词: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档案管理;现状;实践

2011年10月14日,浙江省卫生厅网上了关于浙江省住院医师规范化临床培训基地(第一批)名单,确定全省116家住院医师规范化临床培训基地,我院名列其中。我院是浙江省首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同时也是首批国家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示范基地,浙江省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后备基地。这三年多来,我们经过积极探索,形成较为完善并具有我院特色的培训档案,对促进培训工作有一定的帮助,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现总结培训档案管理现状及介绍我院培训档案管理实践工作。

一、培训档案管理的现状

(一)培训档案管理制度尚不明确

目前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没有一个明确的培训档案管理制度,各培训单位主要根据省厅基地评审和年度考核指标为参考,自定义归档范围和归档内容,致使一些很有价值的资料未能及时整理归档,档案的完整性和规范性有待商榷。

(二)档案管理的方式和手段相对落后

管理培训档案普遍固守旧模式,未能走出惯性思维和传统理念。管理硬件各单位参差不齐,以传统纸质档案收集为主,各类数据库录入为辅。档案管理的数据库结构不合理、种类不齐全,因输入工作量大、预处理工作繁杂等原因未能及时进行电脑输入,使大量信息资源闲置并浪费,约束了住院医师培训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

(三)培训档案管理队伍力量相对薄弱

培训单位对培训档案管理缺乏内需动力,思想上不重视。一般没有设专门的培训档案管理人员,而是由培训管理人员、教学秘书或医教干事监管。监管人员不但档案意识不足,而且缺乏档案管理专业基础知识,在日常归档工作中存在缺项漏项、重点不突出、文字资料和图表资料不符等现象。

(四)档案经费投入和工具配备不足

由于新模式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处于摸索阶段,各培训单位的工作重心主要在培训管理和质量改进上,未能充分认识到培训档案管理的重要性,对档案管理工作的经费投入不足,缺乏专门的工具配备和专业的管理人员,导致培训档案归档不全。

(五)培训档案利用率较低

培训单位的大部分档案管理仅仅是把住院医师的档案加以保存,并未进一步进行开发和利用,造成档案资源的浪费。

二、我院培训档案管理实践

(一)专款专用,加强硬软件设施建设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建成以来,我院设立专门账户,培训经费的使用按专款专用方式进行专项管理,主要用于基地建设、培训费用、培训对象的工资福利待遇或生活补贴等。医院领导重视培训档案管理工作,推进培训过程中计算机的应用,建立考试专用电教室,引进了医学学习与考试系统、学习签到与学分管理系统、带教老师与学生匿名互评系统等,减轻了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量,提高培训档案管理效率。

(二)定期培训,加强档案管理队伍建设

为了规范我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建设,加强培训档案管理,提高培训质量和实效,我院特设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办公室,由两名专职人员负责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管理和考核工作,其中一名工作人员为助理档案馆员。13个培训学科的学科秘书及各科室的科主任秘书负责培训原始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定期交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办公室审核与归档。定期召开科主任秘书会议,对科主任秘书进行档案相关知识培训,建立秘书QQ群、微信群等网上交流平台,让科主任秘书分享档案收集和归档的方法,以便取长补短,提高档案管理水平。

(三)合理分类,加强培训档案完整性

主要可概括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档案、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师资培养档案、住院医师培训对象档案。基地档案包括:基地简介、培训学科、制度建设、设备情况、经费管理等。师资培养档案包括:师资队伍花名册、进修计划、关于规培带教和管理的师资培训、学术活动记录、学员对带教老师的评价等。培训对象档案包括:学员个人基本信息资料、轮转计划、考勤、出科考试理论和技能成绩、参加学术活动情况、带教老师对学员的评价、奖惩等。

(四)深入研究,加强培训档案的利用

我院通过对培训档案的研究与对比,如对带教老师评估表、培训对象出科成绩等的研究和对比,分析带教老师教学水平和培训对象对培训内容的接受能力等,从而采取措施改进培训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培训对象档案翔实、客观地体现了培训对象在培训中培训效果的动态变化,有利于对其开展针对性、个性化的培训,提高培训质量。同时,培训对象档案记录了培训对象的平时表现、培训效果,为选送单位提供客观数据,让选送单位了解培训对象取得的培训成绩、培训接受能力和获奖情况等,便于共同加强对培训对象的管理,促进规范化培训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嘉兴市第二医院推行的新模式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档案管理实践时间不长,还需要不断探索。本着在“实践中优化,在优化中提升”的理念,不断加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档案管理工作,从而促进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质量的持续改进。

参考文献:

[1]涂师平.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档案管理与利用[J].继续医学教育,2013,27(3):4-6.

高管培训方案篇4

探讨档案职业培训质量保证体系,必然涉及谁来保证的问题。一方面,政府在档案职业培训方面要发挥经费支持、政策要求等多种作用;另一方面,需要专门的培训机构实施培训。此外,受训者所在单位还应该提供必要的时间和条件支持v此因素相对较小,可以不重点考虑w。因此,档案职业培训质量的保证者,就既包括政府v管理主体w,也包括培训机构v实施主体w。政府部门主要包括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门、财政部门等,其中档案行政部门是档案职业培训的直接主管部门。培训机构则主要包括各级档案干部培训教育中心、档案学会、设有档案学专业的高等院校、社会培训机构等。由于质量保证有政府部门和培训机构两个主体,而两个主体在作用和功能上是有区别的,因此,就保证主体这一维度,可以把档案职业培训质量保证体系分为以政府部门为主体的外部质量保证体系和以培训机构为主体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两种s外部质量保证体系包括经费、政策、制度、机构等保证体系,这个体系主要是行政管理层面的体系;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包括需求调研、方案设计、效果评估等实施过程及其管理的体系,这个体系是实施机构层面的体系。本文对两种质量保证体系及其相应的质量管理文件建设进行了探讨。

一、构建以政府部门为主体的外部质量保证体系

(一)加强法规建设。目前,我国继续教育的立法还不够健全,没有从法制上确立继续教育的地位。在档案继续教育方面,1997年国家档案局了《档案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暂行规定》,此后,各省也都结合档案工作实际,制订了本地档案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实施方法。从内容上看,这些规定和办法主要是关于档案继续教育的性质、对象、教育内容等方面的基本规定,从效力上来看,它属于行政规章,其效力要低于行政法规。因此,国家档案局和有关政府部门应尽快建立健全档案继续教育的有关法律法规体系,通过立法对各类档案专业人员在继续教育中的权利、义务、时间、内容、经费、保障措施等做出明确的规定,使档案职业教育培训做到有法可依,真正走上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

(二)建立以市场为主导的档案职业培训机制。目前,我国档案职业教育培训由档案行政部门主导,各级档案干部培训中心承担档案职业教育培训职能,档案行政部门通过行政手段直接参与培训活动。这一培训模式是在我国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曾发挥过积极作用,其优点是计划性好,便于集中资源办培训,缺点是社会化程度低,缺乏市场竞争机制。随着市场经济逐步确立和政府职能的加快转变,以及档案管理技术、方法、理念和手段不断更新,传统的主要以行政主管部门为主导的档案职业培训模式,在管理制度、运行机制、政策保障、教学方式等方面面临着不少新情况、新问题,教学质量表现不尽人意,较难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档案工作现实的需要。因此,要加快档案职业培训模式转变,改变传统的以档案行政部门为主导的档案职业培训体制与机制,向政府宏观管理指导下以市场为导向的档案职业培训模式与机制转变,培育档案职业培训市场,推进档案职业培训模式市场化和社会化。档案培训机构作为独立质量主体进入档案培训市场,平等竞争,以优质服务取胜。

(三)建立培训机构质量评估与资格准入制度。档案职业培训市场化和社会化,还须档案行政部门对培训机构、培训市场进行督导检查,政策引导。档案行政部门要建立培训机构质量评估与资格准入制度,设计一套科学的质量评估指标体系,对现有的档案培训机构的师资水平、办学条件、管理制度、学习效果等进行定期评估、认证,以确认其质量水平。对质量评估合格的培训机构,档案行政管理部门颁发资格证明,准许其从事档案职业教育培训。建立档案培训机构退出机制,质量评估认证不合格的培训机构,档案行政部门应及时对其批评、警告,屡次未能合格的,撤销其培训资格。持续规范的培训质量评估和资格准入评审不仅可以从源头上杜绝不合资质的机构进入档案培训市场,还可促使培训机构加强自身建设,改善质量管理,提升培训质量。

(四)建立非终身制的档案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目前我国还没有建立档案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由于档案行业缺少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不仅影响了档案部门工作的专业化水平,还导致档案培训机构和参训人员缺乏提升培训效益和质量的压力和动力。从我国档案事业的发展状况来看,我国已经基本具备了推行职业资格认证的条件。国家档案局应将职业资格认证制度纳入档案立法范畴,制定档案职业技能标准或任职资格条件,并依据这些标准设计出具体的考核办法。档案工作者通过资格认证,就可获得档案职业资格证书。以再认证制度代替档案职业资格终身制,明确规定档案职业资格证书的有效期,过了有效期就要对档案职业资格证书进行再认证。认证机构依据申请者的专业工作经历、教育培训水平、专业学术活动、社会实践服务、学术写作成果、课程考试成绩等几方面情况进行考核评分,分数合格者就可以通过考核,再次获得资格证书。档案职业资格证书不仅体现了档案继续教育的成果,使参与档案继续教育并取得优秀成绩的档案工作者获得了资格证明,同时也是对档案培训机构教学质量的考核检验,促使培训机构改进服务提升质量。

(五)建立档案培训教师资格认证与持证任教制度。师资队伍建设,是档案职业教育培训质量保证的关键。建成一支以兼职教师为主,专、兼职教师相结合的师资队伍是符合职业培训特点的成功做法。我国档案职业培训的兼职教师主要是来自各级档案行政部门的专家型领导、来自高等学校的档案学教授、来自档案杂志社、档案学会的专家,来自档案工作一线的优秀档案工作者。这些兼职教师有较深的档案学术修养,但缺乏高水平教育技术和授课艺术,有的还不了解档案工作现状和实际情况。而档案职业培训的性质特点决定了教学人员应具有成人教育培训方面的经验,通晓培训内容,理解培训目标,具有足够的教学方法和学习过程的知识和技巧。因此,档案行政部门要建立档案培训教师资格认证与持证任教制度,加快步伐开展兼职教师的培训工作,兼职教师经培训考核后,凡符合任教条件的,由省档案局批准发给兼职教师证书,方可从事兼职教师工作。建立兼职教师进修培养、科学研究、考核管理、资格复审制度。档案行政部门建立兼职教师人才库,对档案兼职教师进行跟踪管理,定期对其进行考核和复审。

(六)加强档案职业培训教材建设。培训教材建设是档案职业培训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培训工作做得如何,培训内容是关键,培训教材是支撑点。档案职业培训应从上岗培训与继续教育培训两方面,根据不同层次培训对象设置课程体系、安排教学内容。档案行政部门应设立教材专项基金,用于教材的编写、出版、发行。由国家档案局组织档案教育中心、档案学会、高等院校的档案学知名专家学者成立培训教材编审委员会,负责教材的规划、编写、审核等工作。省市档案局根据本地区档案工作的热点、焦点、难点问题,有针对性地编写出版教材参考资料,制作电子图书和多媒体课件。编写的教材应反映国内外最新档案学理论与工作实践最新成果,突出成人教育的特点,并符合受训者的实际需要。

(七)加强档案职业教育培训的科学研究。档案职业培训需要科学的理论指导,档案行政部门应通过课题立项、经费资助等方式组织研究力量开展档案职业培训科学研究,探讨档案职业培训的科学规律。研究探讨的主要内容包括:档案人员在职学习的动机、策略、规律;档案人员专业成长阶段划分,处于不同专业发展阶段的档案人员的发展需求、所面临的困惑和所关注的问题、期望得到的帮助等;档案职业培训的性质、目标、教材建设、教学方法、条件设施等。通过深入系统的研究,探讨档案职业培训的规律与特点,为我国档案职业教育培训提供科学理论指导。

(八)设立专项经费,提供发展保障。发展继续教育的关键问题是大力增加对继续教育的投入。国家应设立档案职业培训专项经费,地方各级政府必须明确界定档案职业教育培训的经费拨款项目和数量,并真正落到实处;参训档案人员所在单位可以分担部分培训费用,尽量减少参训人员个人所需承担的费用。

(九)完善档案职业培训激励机制。档案在职教育培训工作的根本持久力来自于广大档案工作者的认知度和自觉执行力。各级档案行政部门要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激发广大档案工作者参加职业培训的内部动力。

1.让档案培训与单位和个人利益相关联。将档案职业培训与相关单位和个人利益挂钩,会产生直接的外部激励作用。建立档案人员培训考核、登记制度和学员学习档案,把档案专业技术人员每年接受继续教育、资格培训的情况及考核结果计入个人业务档案,作为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聘、上岗任职、评级晋升的重要依据和必备条件。将档案部门工作人员参加教育培训的情况作为对单位档案工作年度评估的考核指标,与单位档案工作评级选优挂钩,必将激励档案部门领导和工作人员做好职业教育培训工作。

2.创设有利于档案专业人才成长的激励机制。为档案专业人才成长提供教育培训机会和实践锻炼平台,鼓励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工作人员攻读硕博学位,或者进修某一相关专业;逐步实施带薪进修制度和进修加薪制度。设立档案专业人才培养计划,遴选有发展潜力的中青年骨干人才进行有针对性的重点培养,为他们提供学术交流、科学研究、实践锻炼的机会,引导他们在档案工作中增长才干,成为优秀的档案专业高层次人才。加大档案科研工作的组织力度,设立档案科研专项经费。对热心档案业务研究的档案工作者要及时给予课题立项、经费申请等方面的扶持,促进档案工作者刻苦学习、努力实践,把自身潜能调动与开发出来。建立档案科研成果评审奖励制度,进一步提高奖励金额,扩大奖励覆盖面,对杰出的档案专业技术人才授予荣誉称号,以激励更多的人加入档案科研创新行列。

二、构建以培训机构为主体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

(一)预防为先,实施档案培训教学全过程管理。继续教育不同于学历教育,培训水平及学习成效不宜制定统一标准,难以进行量化考核,容易使继续教育流于形式,不注重实效。因此,仅仅依靠对培训结果的考核评价不足以保证培训教学的质量,必须对培训教学的全过程进行管理控制。档案职业培训教学过程包括需求分析、目标设计、方案设计、效果评估等环节,实施全过程管理就是要使影响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和关键环节始终处于受控状态。一方面以预防性的活动控制教学全过程,避免发生质量问题;另一方面,一旦发生失误时也能及时地作出反应,通过调整和改变教学质量监控措施,有效地纠正失误。

需求分析。为实现高水平的教育培训服务质量,必须首先调查了解学员的需求,并针对学员的需求进行培训项目的设计和开发。影响档案职业教育培训需求的因素很多,如我国档案政策调整变化及新标准出台,新科学技术在档案工作领域的应用,学员的岗位职能、行业背景、知识结构等等,都将影响档案职业教育培训当前和潜在的需求。需求分析可以针对不同行业、企事业单位或个人进行分析;需求分析的方法包括确定调查对象、问卷调查、客户访谈、专家咨询等。

目标设计。培训目标应基于档案职业培训的需求分析。确保档案培训项目有明确的目标群体,培训目标依目标群体的需求而设计。档案职业培训目标应涵盖档案理论知识、档案职业道德与价值观、档案操作技能。培训目标是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策划的基础,同时也是测评培训效果、提供信息反馈的依据。学员和教师应充分理解培训目标并了解如何达成目标。

方案设计。培训方案包含培训课程、教学方法、教学设施、时间安排等内容。教学内容应与培训目标相匹配。目标确定后,聘请培训项目领域中学术造诣较深、实践经验丰富的档案专家担任教师,由专家设计教学内容、方法、手段和时间安排等工作计划。培训内容可以由几门课程组成,应确保课程之间内容编排合理,逻辑层次清晰,每一门课程支持不同的培训目标。同时,培训内容应反映档案领域最新的研究成果,符合国家档案工作规范。教学方法应适用于目标群体,除了充分考虑成人学习的规律,还应考虑档案队伍中非档案专业学历比例大,人员流动频繁等特点;教学策略和教学方式多样化,满足不同学员的不同学习风格。无论采用何种教学方式,都应使学员有机会积极参与,使教师、教学内容及学员之间充分互动。

效果评估。学习效果评估是档案培训活动的必要组成部分,是培训项目研发的内容之一。培训结束后,要认真组织培训考核,形成培训成果,实现以考促学。培训目标决定对受训者采取何种方式进行学习效果评价。考核评价形式包括:口头考试、书面报告、培训机构内部组织或外部组织的标准考试、以及撰写考察报告、工作方案、研究论文与学习心得等。

(二)关键在学,强化主体积极参与和积极转化。培训是教学双方互动的过程,培训的效果取决于双方的共同努力。但教是外部条件,学是内在的根据,学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当前档案职业培训工作的一大特点,就是教育培训对象有着较高的文化程度和良好的知识结构,他们的学习具有自我导向、以丰富多样的人格化经验参与、以问题为中心、以追求实效为目的等特点。根据大量研究和实践的总结,笔者发现在档案培训中,学员的积极参与与积极转化是关键性因素。档案培训机构在教学与管理活动中,要充分尊重学员的主体地位,鼓励学员积极参与培训过程。积极参与主要反映在带着问题学习,带着问题思考,与教师互动,与同伴交流。积极转化体现在学员学以致用,及时地把自己所学所悟转化为档案工作的新理念、新技能,改进自己的工作,提升工作绩效。

(三)按需施教,加强档案培训的实用性和针对性。档案职业培训应与档案事业发展需求紧密相联,以档案工作需要来确定培训目标和方向。培训机构要重视培训需求分析,了解档案工作者最关心、最薄弱、最需要是什么,做到有的放矢。针对不同行业、不同层次、不同技能水准的档案人员设计相应的培训方案,使相应的学员得到相应的培训,让教与学相契合。一是更多采用专题培训模式。一次短期培训安排两三个专题,一个专题针对一两个实际问题,传授者说得清说得完,受训者也因学习内容“单一”而学得透。二是探索开展培训自学和远程教学。远程教学和分散自学可以由学员自行安排学习进度、学习时间,把握学习重点,让培训更具针对性。档案专业理论知识的培训适合远程教学和学员分散自学,问题研讨和技能培训适合现场集中授课。三是逐步加大实训教学力度。当前档案培训对技能操作的实训教学重视不够。档案培训现状是“应知”教学有余,“应会”培训缺失。应提高实训教学在档案培训中的比重,使之在档案培训中的课时比重达到百分之二十至百分之三十。

(四)以评促建,积极开展培训质量自我评估。运用科学的理论、方法和程序,对培训工作的全过程及其效果进行系统的评价,建立有效的回馈圈,是档案培训质量保证的重要方面。除了档案行政部门对培训机构进行评估监督以外,培训机构自我评估也是改进质量的重要手段。自我评估是以培训机构为主体,自己组织的对机构内部教学活动进行的各种评估。自我评估是培训机构内部教学质量保障和质量管理的重要基础。培训机构通过自我评估,能及时掌握自身培训工作状况,增强质量保证意识,有效达成培训目标。对培训结果评估的内容至少应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对学员的满意度进行评估;二是对学员学习结果进行评估;三是对培训教师的教学进行评估。除了对结果进行评估以外,对输入因素的质量作预先评估审核也很重要。对培训方案、培训课程、培训师资、培训教材、培训经费等因素,都应该组织档案专家按照一定标准进行审核评估,合格的才允许运行,不合格的进行修改调整。自我评估要制度化,评审后要有相应的改进措施,评估结果要与奖惩挂钩,实现以评促建、以评促改,提升质量的目标。

三、加强档案职业培训质量保证体系文件建设

质量管理(即质量保证)是通过文件和活动两种形式实现的。文件是承载质量内涵的文字表述和文本,包括制度、流程、标准、表格、记录单等。质量管理活动是依据文件、运用文件进行管理的活动,包括质量的规划、测量评估、控制改进等。因为质量管理活动离不开质量文件的引导,因此质量文件十分重要。当前,档案职业培训在质量文件建设方面比较薄弱、不够完备。因此,加强质量文件建设是完善档案培训质量保证体系的重要基础性工作。

档案培训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内容包括:①质量方针,是该组织总的质量宗旨和方向,比如有的定位于“培训高水平档案创新人才”;②质量目标,是管理层提出的在质量方面所追求的目标,比如学员满意度超过90%、课件提供率100%;③质量标准,它包括政府的政策制度和培训机构内部的质量标准,政府部门的政策制度包括:档案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实施办法、档案培训机构质量评估与资格准入制度实施办法、档案培训教师资格认证与持证任教制度实施办法等;培训机构内部的质量标准包括:培训方案质量标准、培训课程质量标准、培训师资质量标准、培训课堂教学质量评估办法、培训效果评估办法等;④质量信息,即培训活动各方面各环节的质量信息,诸如学员学籍卡、学员出勤率、学员成绩登记表、培训满意度、培训活动记录等。

高管培训方案篇5

关键词:供电企业档案管理培训

0引言

近年来,随着社会科技及信息化的发展,企业档案规范化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2009年,国家档案局颁布了档案行业标准《企业档案工作规范》(Da/t42),对企业档案业务工作、档案信息化建设和档案工作设施设备配备等方面提出了方法和技术指南。为更好地贯彻《企业档案工作规范》,2010年9月福建省档案局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企业档案规范化管理评估工作,进一步推动企业档案工作规范化、科学化建设。同时,随着供电企业信息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办公自动化系统和档案管理信息化系统等技术手段在供电企业得到广泛应用。如何有效提升档案工作人员的业务技能和素质,适应企业信息化发展和档案工作规范化的要求,成为企业档案工作人员需要深入思考和认真面对的问题。

1加强县级供电企业档案专业培训的必要性

为有效发挥企业档案信息资源在服务信息化企业建设中的作用,龙岩电业局在档案“国家一级”标准基础上,对照《福建省企业档案规范化管理评估指标体系》要求,紧紧围绕档案工作组织与制度、档案业务、档案信息化建设、档案工作设施设备四大基础工作,率先在全省供电系统内开展企业档案规范化管理评估工作,通过专业垂管带领县级供电企业开展档案规范化评估工作。如何更好的开展企业档案规范化管理工作,档案管理工作如何以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为主要内容,紧密结合企业技术创新、技术改造、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从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培训手段、硬件设施等方面全面开展档案管理工作,这些都对县级供电企业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和专业培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面对高标准、严要求的企业档案工作规范,只有高素质的档案管理从业人员才能够满足岗位需求,《企业档案工作规范》对企业档案工作人员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其中档案人员应定期接受档案业务培训是要求之一。因此,供电企业档案管理专业培训要充分考虑现有档案工作人员结构特点基础上,注重加强档案业务培训教育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加强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运用,不断提高档案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适应企业信息化发展要求。

2现阶段县级供电企业档案管理专业存在的问题

档案管理专业培训是企业在职继续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把企业相关专业人员培养成为管理专家的一项重要手段,也是加速企业技术创新、技术进步的重要途径。目前大部分县级供电企业已认识到企业档案管理的重要性,客观上受县级供电企业档案管理人员业务技能水平的限制,县级供电企业档案管理规范化和标准化建设步伐已远远落后于地市公司,也成为影响信息化企业建设的短板之一。

由于县级供电企业管理较为粗放,以及结构性缺员问题的影响,县级供电企业的档案管理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有:相对于安全生产、电网建设等专业,档案管理专业并非供电企业的主营业务,在人员配置、培训安排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弱势;且绝大多数县公司档案管理人员身兼数职,档案管理专业知识掌握不深不透;档案管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部分人员年纪较大,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够;除上岗取证培训外,档案管理人员培训力度远远低于其他专业培训,造成档案管理人员很难跟上企业信息技术快速发展需求。面对这些问题,笔者从县级供电企业档案管理人员现状出发,结合多年档案管理的经验,提出针对县级供电企业开展档案管理培训的有效途径。

3县级供电企业档案管理专业培训的有效途径

在企业培训工作总体要求下,档案管理培训应结合县级供电企业档案管理人员现状及工作特点,采取灵活的培训方式,开展实用性、针对性强的培训,在实践基础上学习培训,使档案工作人员能克服工学矛盾,有效提供业务技能水平。

3.1开展专业集中培训

结合七个县(市)公司档案管理工作实际情况,在全省供电系统率先开展档案专业技术帮带,采取集中培训的方式,通过每年定期举办档案管理培训班,学习和强化各类载体档案的收集、整理、分类、期限划分等基础理论知识,掌握数字档案的操作与运用,各专职档案管理人员通过理论培训与现场实践相结合的方式,现场学习取长补短互为所用,提高各档案管理人员业务素质。开展集中培训,可以合理集中利用人力物力财力资源,一次性将大量人员集中起来统一培训,在学习培训的基础上相互沟通、探讨,增强档案工作人员学习的系统性、专业性。

3.2采取个别针对辅导

结合集中培训人员的学习成果情况和新任职档案管理人员业务盲点的情况,采取一对一的个别指导的培训方式,组织业务能力强的教师给集中培训结束后有疑问的档案管理人员进行单独答疑和指导,并在后期工作中做好经验总结。各县级供电企业新任职档案管理人员到供电公司综合档案室进行跟班培训,学习国网公司、省公司有关档案管理标准和各类档案整编规则,做到手把手的传帮带,培训各类载体的收集、整理、分类、组卷、编目及数字档案馆系统的实践操作。引导新任职档案管理人员独立完成文书、单项基建工程、全宗卷等档案整编工作。根据整编结果进行点评,汇总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工作的对策和方法,短而快的提高新任职档案管理人员的理论和实际操能力。

集中针对全体档案管理人员进行短期综合培训,辐射面广,但是却不能兼顾到每一位档案管理人员,此时,个别指导的培训方式就显得尤为重要。同时,当有极少数新任职档案管理人员参加到工作中时,个别指导比组建业务学习班级来得更高效和更经济。所以个别指导也是档案管理专业培训的一个重要手段。

3.3实时在线及时答疑

电脑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对档案管理是一个新的机遇和挑战。合理利用数字化档案管理系统来培训档案管理人员,是当今档案管理培训的必要手段。根据全省供电系统统一采用《国家电网档案馆信息系统》的信息平台优势,开展定期和不定期的在线数字档案检查、指导和督促,及时解决、梳理县级供电企业在日常档案工作存在的难点、疑点、定期通报各公司档案工作完成情况,在线指导各公司专职档案管理人员在数档系统中完成文档、科档、会计、照片、实物档案的整理与归档,提高归档率、准确率和完整率。

3.4以查代培整体提升

每年定期组织各县公司专职档案管理人员开展档案互查工作,各专职档案管理人员检查兄弟单位各载体档案年度归档整理情况及归档及时率,部门立卷制度和档案月度绩效考核执行情况等。通过互查平台,了解各县公司档案管理现状,协助做好诊断分析,有针对性地开展业务对接指导,发挥基础较好的县公司的辐射示范作用,以先进带落后的方式开展县公司之间的帮扶,带动管理基础较弱的县公司快速提升档案规范化管理水平。在检查基础上,为档案管理人员提供沟通交流机会,形成比学赶超、取长补短互为所用的良好氛围,真正达到以查代培整体提升的效果。

3.5上下协同夯实基础

充分利用外部资源,采取“走出去”的培训方式,组织档案工作人员参加国家档案、省市档案局、省电力公司等上级单位举办的档案业务培训,通过培训使档案工作人员及时了解档案工作新动态、新方向,掌握档案规章、标准和规范等,为档案专业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4结论

县级供电企业档案管理培训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充分考虑各单位档案管理人员现状,采取多种灵活培训方式和模式,只有这样档案管理工作才能真正做到有的放矢,才能真正为企业服务,为企业创效。

参考文献:

[1]朱桂兰.浅析电力企业档案管理[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2(12).

高管培训方案篇6

【关键词】新形势;就业培训;档案工作

就业是民生之本。我市高度重视就业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把稳定和扩大就业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目标,实施就业优先战略,推动创业带动就业,保持了就业局势总体稳定。随着我市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就业总量压力依然存在,结构性矛盾更加凸显,促进就业任务十分繁重。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稳增长的重要引擎,是缓解就业压力的有效途径,要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把创业与就业结合起来,不断优化创业环境,以创业创新带动就业,催生经济社会发展新动力。

就业技能培训是一项民生工程,是对农民工开展送技能活动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提高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实现良好就业的重要保证。通过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引导农民工转变就业观念,提高就业能力,促进劳动力转移,为推动农民工就业再就业工作,促进滕州市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就业培训档案管理工作是党和政府工作中不可缺少的基础性工作,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工作的不断推进,就业培训档案工作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培训档案管理工作,对于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指数、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政府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目前的就业培训档案工作还存在一些不适应的地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就业培训档案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和能力不高。二是就业培训档案服务和管理的创新不强。这些问题的存在,极大制约着就业培训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与发展。如何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培训档案工作,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点做起:

一、提高思想认识,强化服务意识

随着社会事业的快速发展,就业培训档案管理工作的压力与日俱增,管理难度不断增大,务必要进一步提高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给档案管理工作以人员、资金以及政策上的大力支持。同时,要把就业培训档案工作纳入本单位的工作规划,不断建立和完善档案管理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加大投入力度,关心爱护档案工作人员,切实解决实际困难,改善工作环境,提高工资待遇。

另一方面,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项服务性很强的工作,服务既是前提也是目的,因此,要不断强化服务意识。一是进一步提高服务的主动性。不仅为个人提供服务,而且应主动为用人单位提供服务。要做到积极主动,就要根据不同时期的重点工作,加强与各部门的联系,了解各部门对档案信息和档案的需求。就是说档案工作不能只停留在建档案、管档案这个标准上,要大力开发档案信息资源,积极主动地提供服务。二是增强开发意识,进一步提高档案服务的深度和广度。对于档案的提供利用,必须该开放的开放,该解密的解密,真正做到开放办档案,使档案在为领导、为群众、为社会服务的过程中实现其价值。三是要树立及时服务观念,即针对“求快”是档案用户在档案利用实践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在第一r间内满足档案用户的需求。四是要树立准确服务观念,即要在准确把握用户利用需求基础上提供档案利用服务,不能超出用户需求的范围,提供一些无关的档案与资料。

二、创新档案服务方式,搭建快捷的就业信息平台

档案作用的发挥程度直接取决于档案利用服务方式,服务方式的转变可以更有效地提升再就业效率。传统的档案利用服务方式主要有档案阅览服务、档案外借服务、档案展览与陈列服务、制发档案复制本服务、制发档案证明服务、档案目录信息服务和档案咨询服务等。现在,上述服务方式仍然不可缺少,但却迫切需要创新。档案利用服务方式的创新更体现在提供现代化的服务方式上。随着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档案的保管条件逐步改善,利用范围越来越广,我们的服务方式也应随着形势的变化不断创新。要结合工作实际,变“看摊守业,等客上门”等被动式服务为“招客上门”主动式的服务。创特色,抓实效,使档案服务真正走进群众。声像档案是以声像记录为主、文字说明为辅的档案;电子档案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形成的,以代码形式存储的档案,两者都具有纸质档案无可比拟的优势。声像档案作为专题档案使用非常合适,而电子档案则兼具各种优势,是未来发展趋势。网上服务则能实现与用户的零距离服务,最大便利地满足用户的各种服务。通过上述方式,可以直观快捷地将再就业人群的培训情况、个人特长、个人要求呈现给用人单位,为用人单位和再就业人群搭建就业平台。

三、改进档案管理模式,进一步规范化管理

我国档案工作许多传统的做法和管理模式对做好不同时期的档案工作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也有一些传统做法已不再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尤其是新时期就业培训工作的需要,必须进行创新。要在立卷制度上更新,在工作手段上改进,尽量简化档案部门长期推行的一些繁琐、呆板的操作步骤,取消一些繁琐的不必要的过程、环节、步骤,尽量缩短立卷归档周期,这样也便于推行部门立卷工作。目前档案部门已将计算机应用于档案管理,但多数仅限于各类档案目录的输入、输出或检索,而在档案管理其他方面的应用则很少。其实,我们只要观察,就不难发现在我们日常档案管理工作中,还有许多工作可以利用现代化技术来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如采用条形码来代替档号,既安全可靠,又方便快捷,可大大提高借阅归还档案的速度。

高管培训方案篇7

关键词:气象培训师资分类管理

1.培训师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培训师资是培训工作开展的主导者,培训师资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培训质量和效果的好坏。由此看来,培训师资的管理水平、专业化程度、业务能力体现了培训的核心能力,培训师资的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在实际培训工作中,师资的专业背景不同、工作经历不同、专业化程度不一致,从事的工作也不尽相同,有日常培训事务的管理,还有参与课程教学、教学辅导和实习指导等任务,不同岗位、不同背景的师资如何有效管理仍存在一定的难度,师资的后续培养和提高也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如何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师资的培养、管理和考评,如何达到师资队伍综合素质的整体提升将是一道急需解决的难题。

2.师资类型和职责的划分

根据培训业务的教学和管理两大方面,本文将培训师资分为管理类师资和教学类师资。管理类师资主要针对培训班的教学班主任和生活班主任,教学类师资主要包括讲座类、基础理论类、研讨式教学、案例式教学、实习指导和现场体验式等教学师资。[1]

师资类型的明确也是师资职责的明确,下面将结合实际的培训管理和教学工作明确和细化师资的职责范围。

2.1管理类师资

教学班主任主要负责培训教学实施方案的策划、制定,培训教学的前期准备、中期实施和后期总结。具体如下:

(1)负责培训教学实施方案的制定;

(2)负责培训相关的费用预算和决算;

(3)负责与培训授课教师进行教学要求沟通和交流;

(4)负责培训培训用品(教材)的购置(或领取)和发放;

(5)负责学员报名审批和学员基本信息的维护;

(6)负责培训期间教师的接待、介绍和教师基本信息的维护等;

(7)负责教师讲课费的制定和发放;

(8)负责培训相关教学资料的收集、整理、统计和上报工作;

(9)负责培训期间学员考勤记录和监督工作;

(10)负责培训期间宣传工作;

(11)负责学员考核、考评工作(考试成绩、结业论文等考核);

(12)负责培训班档案归档和日常管理。

生活班主任主要负责培训学员食宿管理和监督,负责学员文体活动的策划和组织工作。具体如下:

(1)负责培训学员报到的相关安排;

(2)负责学员食宿方面的管理和监督工作;

(3)负责学员文体活动方案的策划、制定和实施;

(4)参与完成培训相关费用的结算和统计。

2.2教学类师资

专家讲座和基础理论类师资主要参与干部综合素质类培训的专题讲座和业务技术类培训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题讲座,授课方式多以讲授为主,采用直接、快速、精炼的教学方式让学员掌握主要的理论知识,主要目的是提高学员的理论知识水平。该类师资的职责具体如下:

(1)按照教学计划的要求,参与教学相关的讲义(或教材)的编写;

(2)以文字、图表和音视频等形式形成教案(或课件);

(3)参与课程(或讲义)相关的案例(或个例)开发的指导;

(4)负责课程的考核(或考试);

(5)负责或参与课程(或讲义)的修订和完善;

研讨式教学类师资主要围绕教学目标设置研讨题目和情境,通过教师的引导,充分调动和发挥学员的主动性,采用不同方式进行研究、讨论和探索,在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引导学员进行思考和分析问题,最终得到解决的措施或思路。[3]该类师资职责具体如下:

(1)按照教学计划的要求,研究分析研讨题目,深入分析其内涵;

(2)根据研讨题目和学员情况,设计研讨教学方案(含教学目标、组织流程、研讨方法和总结点评)和课件;

(3)依照教学方案做好前期准备和组织实施;

(4)负责或参与研讨式教学方案修订;

(5)组织或参与培训教学交流活动。

案例式教学类师资主要通过典型的案例(或个例)背景的介绍,注重培养学员主动思考和分析问题的兴趣,引导学员主动的研究和讨论,形成自己的观点进而达到交流和互动。[4-6]具体职责如下:

(1)按照教学计划的要求做好案例调研和分析;

(2)结合教学目标撰写案例材料、教学手册和课件;

(3)负责案例教学的前期准备和组织实施;

(4)负责或参与案例材料或教学方案的修订;

(5)组织或参与培训教学交流活动。

现场体验式教学师资主要围绕教学目标,设置或创造与教学内容相对应的教学场景或氛围,引导学员亲身参与其中,强调教师和学员之间的互动交流和现场体验,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学员理解教学内容,快速达到教学目标。[7]具体职责如下:

(1)按照教学计划的要求做好体验式地点的调研和选定;

(2)结合教学目标撰写体验式教学方案和课件;

(3)负责体验式教学的前期准备和组织实施;

(4)负责或参与体验式教学方案的修订;

(5)组织或参与培训教学交流活动。

实习指导类师资主要围绕教学目标,设置实习环境,通过实际的操作、演练和分析,更形象具体地在短时间内掌握业务技能,对学员实践能力有很大的帮助和提高。具体职责如下:

(1)按照教学计划的要求做好实习指导方案;

(2)结合实习要求完成实习前的场地和设备的准备;

(3)按要求做好实习指导教学;

(4)负责或参与实习指导方案的修订;

(5)组织或参与培训教学交流活动。

3.师资的管理与考评

在各类师资指责明确的前提下,要以各类师资的职责为依据加强师资的管理,把师资的职责与年度工作任务相统一,有利于促进各项工作的落实,更有利于师资的管理和考评。

参考文献:

[1]聂清凯,杨佳木论干部教育培训研讨式教学[J].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2010,(2):88-92.

[2]朱诗柱.税务成人培训教学方法与教学组织形式的探讨[J].扬州大学税务学院学报,2000,(2):33-36.

[3]谭运进.研讨式教学模式研究[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08,(1):112-115.

[4]韩晓琴.案例教学法及其在成人培训中的应用[J].湖南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22(107):11-14.

[5]段红林.案例与研讨式教学在安全培训中的实践[J].铁道劳动安全卫生与环保,2001,34(6):270-271.

高管培训方案篇8

关键词:电力安全安全教育案例培训

在电力安全教育中,对电力企业职工的培训是安全教育过程中最为重要的环节,努力提高电力安全的培训效率是加强电力安全教育培训的可靠保障。然而,当前多数电力企业的安全培训效果并不理想,当然这其中也存在多种多样的原因,下面浅析目前安全培训的弊端,结合实际工作,谈谈电力安全事故教育在安全培训中的作用。

一、电力安全培训的弊端

1.思想重视程度不足。由于安全培训相对一线生产经济效益比较缓慢,不能立竿见影,造成人们长期以来对安全教育重视程度不够,因而一些企业领导在思想上不重视,行动上走过场,同时,这种消极态度也会影响到下属职工,受训人员常常也不能对电力安全培训重视起来,并不能真正意识到安全培训的重要性。

2.培训方式简单陈旧。照本宣科是目前教育领域的通病,即便是多媒体教学已普及,只是模式上的变更,教学形式并未出现新的效果,而安全培训应该具有更为灵活多变的教学模式,仅仅依靠传统的知识传输,不利于提高电力安全培训的效果。

3.管理人员培训缺失。当前,大多数企业把安全培训的重心放在一线职工身上,而管理人员及领导者通常不在培训之列,这是一种不正常的培训人员安排,同时也导致了部分管理人员和领导者行动上、意识上的培训缺失。电力企业领导、管理人员是电力安全生产的决策者、指挥者和组织者,他们的安全责任更大,他们的安全意识的强弱程度将影响着整个电力生产状况的安危,因而对管理人员进行电力安全培训将更为重要。

二、电力安全事故案例培训的作用

目前,电力安全事故培训模式化,安全管理部门对安全事故进行分析,得出事故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以及经济损失,形成事故文件下发各部门组织学习,效果无从反馈,下面我从一起安全事故,浅析一下安全事故案例培训对各级各岗位人员的作用。

案例:某供电局在修复农村低压线路故障过程中发生倒杆,造成一名员工死亡的一般人身事故。

事故直接原因:(1)电杆损坏严重,抗弯强度大幅下降,已不能满足登杆作业的强度要求。(2)防倒、断杆措施不足。(3)风险管控能力不足,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不足,采取的措施不足以保证作业的安全。

事故间接原因:线路组成构件强度配合不符合要求,当线路遇外力冲击时扩大了受损范围。

暴露的问题:(1)故障抢修管理方面,作业班组执行故障抢修管理制度刚性不够;(2)项目建设管理方面,一是图纸设计流于形式,没能结合现场山地的实际设计,以至工程无法按图施工;二是盲目施工,施工单位在无法按图纸施工的情况下,未办理设计变更,更换导线,并加大线路档距;三是现场监理不到位,监理失职,未能督促施工单位按照设计图纸施工或办理变更;四是项目建设管理存在严重的“以包代管”,没有项目设计进行审查,在材料发生变更、竣工图与原设计方案出入较大的情况下均未能督促相关参建单位履行设计变更手续;验收流于形式把关不严;(3)执行电气工作票制度不到位。

通过上述案例分析,可以看出案例培训在安全培训中具有以下作用。

1.管理人员安全培训的重要性。有管理人员认为,我抓好生产,完成生产指标已经很不错了,安全与我何关?上面的案例分析,可以看出,管理人员安全意识到位、管理到位,这样的安全事故本可以杜绝的。在管理人员中开展案例培训,因为管理不到位造成事故的原因,教育管理人员安全生产不仅仅是一线职工的事情,管理作用也很重要。

2.事故案例培训的普遍适用性。安全事故案例,从多角度分析事故原因,教育各环节工作人员,因为他们的工作不到位,为事故的发生埋下隐患。上述案例教育设计人员,因为设计没变更、现场设计不到位,造成施工无法按图施工,验收人员把关不严等均为事故发生留下隐患。

3.事故案例培训效果明显。安全事故案例,血的教训,极其严重的后果,深深震撼每一位学习人员,培训的过程同时也是警钟敲响的过程,这种无形的影响势必使电力安全培训效果更加明显。

4.事故案例培训意义深刻。案例培训是完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环节,创新安全培训模式,强化安全意识的重要性、安全防范的重要意义,宣传效果明显,教育意义深刻。

三、结束语

通过上述文字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电力安全事故案例培训的重要作用,在培训中使用典型案例,可以使培训更加科学化,培训效果更加明显。当然,最终的目的仍然是要提高职工的业务素质与专业技能,确保企业安全生产,

[1] [2] 

高管培训方案篇9

管培中心将管理人员全员培训工作列为转型期落实新定位、满足新要求、实现新职能的战略任务,坚持“专项工作专业运作”的原则,通过“双向沟通业务对接”的途径,采取“集中管理分散操作”的模式,举全力开展管理人员全员培训工作。

战略领航,价值为帆

管培训中心突出国网冀北电力和管培中心双重战略的合力引领,以国网冀北电力“两个价值最大化”的传播、推动与实践以及管培中心的核心价值提升与职能实践为源动力,指引管理人员全员培训的工作方向。

追求“两个价值最大化”

“十二五”时期是国网冀北电力发展的战略机遇期、管理转型期和改革攻坚期,根本任务是加强队伍建设和品牌建设,努力追求企业综合价值和员工工作价值最大化(即“两个价值最大化”)。管理人员全员培训,成为2013年加强管理人员队伍建设、推进“两个价值最大化”的重要措施和有效途径。管培中心以此项目为突破口,以传播、推动和实践“两个价值最大化”为使命,全力服务公司发展战略。

提升与实践管培中心核心价值

管培中心以管理人员全员培训为抓手,以企业大学战略目标为引领,紧紧围绕公司党组要求、新的功能定位及品牌建设,通过与公司的职能对接、业务对接、岗位对接,深入培训研发与实践,全面提升培训内在品质,提升核心竞争力,打造培训品牌,力求全面落实管培中心新的职能定位,实现管培中心的核心价值。

方案策划,破茧成蝶

通过举行管理人员全员培训专项工作动员会、研讨会、汇报会、审稿会、小组会等会议,分别从企业层面和员工层面开展培训需求调研分析,确定了2013年管理人员全员培训总体方案和财务、人资、运维、营销等四个专业培训方案标准模板和范本,为3月初召开国网冀北电力全体部门培训负责人会议提供了高质量的会议资料和极具价值的实践参考,为4月份开始实施培训及全年培训的预期完成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人员分类明晰是前提

依据《国家电网公司岗位分类标准》,管培中心对公司管理人员进行了明确的专业类别划分,确定了干部系列4类人员和一般管理人员16个专业类别。其中,干部系列分为中层干部(部门负责人类,包括党群中层、行政中层、助理、副总师)、县级供电局长、供电所长、班组长;一般管理人员分为人力资源、财务资产、物资管理、行政事务、党群管理、监察审计、教育培训、规划计划、工程建设、电网运行、电网运维、电力营销、安全监察、科信环保、综合管理和经法管理等中类专业划分人员。

岗位能力分析是基础

岗位能力分析是培训需求分析和培训方案策划的重要参考依据,管培中心不等不靠,利用现有的资源条件,编制了《管理人员能力素质标准》,主要依据以下四项资料:《国家电网公司岗位分类标准》、国网冀北电力《公司本部岗位工作标准》、2006年原华北电网有限公司《员工培训发展手册》、2009年原华北电网有限公司部分管理人员能力素质模型、培训方案。其中,管培中心编制的《管理人员能力素质标准》,经公司专业部门审核修订后,作为了本次管理人员全员培训方案策划的主要依据之一。

通用能力与专业能力兼顾是原则

坚持通用能力与专业能力统筹兼顾的原则,落实在课程设计上,突出以下四个方面:⑴体现国网冀北电力特色,把国网冀北电力的文化、战略、品牌建设等内容,列为通用知识模块的培训重点。⑵强化执行力的建设,把执行力、组织协调沟通列为通用能力模块的培训重点。⑶着力提升岗位适应性,把专业的形势任务、政策法规、制度流程、信息管理系统、基本业务知识、安全生产等列为专业知识模块的培训重点。⑷增强岗位履职能力,把重点业务或从业人员相对多的专业人员能力提升列为专业能力模块的培训重点。

培训班类型设置是技巧

管培中心详细分析了各中类专业人员规模与工作特点,决定设置“调考班”、“强化班”、“综合班”三种培训班类别。调考班,培训对象为2013年度有调考任务的专业,培训内容突出专业知识和能力;强化班,培训对象为核心专业或人数多的专业的管理人员,培训内容以专业知识与能力为主,兼顾通用管理知识与能力;综合班,培训对象为人数少的若干小类专业人员,培训内容以通用管理知识与能力为主,兼顾专业知识与能力。

管理为根,创新为魂

为高质量高效率完成管理人员全员培训工作,管培中心创新管理机制,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奋力推进管理人员全员培训。

“两晒”、“五推进”措施有力

“两晒”:即通过创办管培中心《品牌建设动态》,定期“晒工作”、“晒业绩”;把项目团队在项目策划、项目实施、组织管理成效、课程开发进度、总结完善提升等工作成效展示出来;把培训师的培训授课及培训研究等工作业绩进行科学统计并展示出来。

“五推进”:即通过制定《管理人员全员培训项目团队建设推进方案》、《培训师队伍建设推进方案》、《培训项目与课程体系建设推进方案》、《课题研究推进方案》以及《教研活动管理推进方案》,明确目标、细化措施、设定节点、落实责任,务求实效。

业务竞赛营造学术氛围,推进团队工作

2013年,管培中心围绕管理人员全员培训项目,开展“我来上一课”和“项目团队劳动竞赛”两项业务竞赛活动,以营造学术氛围,推进团队工作。

管培中心统一下发2013年课程开发计划和课程开发标准模板,组织培训师认领开发课程,经过助教、学习、开发、成果展示与试讲等环节,评选年度十佳精品课程,以提升专职培训师授课能力,优化课程开发流程、确保课程开发质量。

针对管理人员全员培训的20个项目团队,从培训项目方案制定、《管理人员能力素质标准》构建、培训规模、培训运行规范化程度、团队成员参与授课情况、公司专业部门及学员满意度、成绩分析报告、培训总结、培训事故等维度全方位考查项目团队工作质量与成效。

专题会议推进专项工作

国网冀北电力月度公司级培训中心工作例会,定期沟通管理人员全员培训项目方案策划、实施情况、团队动态及存在问题,保证了培训沿着公司要求的轨迹规范运行。管培中心月度工作会建立管理人员全员培训月汇报制度,由培训管理部回顾上月工作情况,提醒业务部门需注意的关键事项,公布当月培训计划,并对项目实施相关工作提出具体要求。管培中心不定期召开专题会,统一项目运行规范,检查团队工作进度与质量,协调团队工作,解决团队疑问,强化整体合力,提升管理水平。

实时沟通,动态调整计划分布矩阵大表

为均衡分布培训计划,预览培训学员人数分布情况,合理安排培训资源,管培中心设计了各专业类别的培训项目期次和时间分布矩阵大表,直观地反映了管培中心在全年时间里,每周计划接待的培训、会议等项目数量及总人数。培训管理部与20个项目团队实时沟通培训计划变动情况,及时合理地反馈计划调整建议,为管培中心宏观运行稳定提供了保障。

专业团队,职业运作

管培中心成功建立了项目团队与国网冀北电力对口专业部门的对接关系,畅通了管培中心与公司的沟通渠道。在项目团队组建过程中,以专业对口为基础,打破部门与教研室界限,盘活管培中心内部人力资源,以专职培训师为主,吸收其他部门相关岗位人员,组建以中类专业管理内涵为核心、覆盖小类专业业务范畴的无边界项目团队,突出团队专业特质,实现了专业部门对培训项目开发与运行的垂直影响,缩短了业务链条,提高了工作效率。

管培中心严格遵循iSo10015培训质量管理标准,按照《国家电网公司培训项目质量管理暂行办法》的有关要求,科学进行需求分析、方案策划、组织实施和效果评估。

培训需求分析由项目团队从企业层面和学员层面并行分析,重点寻找“三集五大”体系建设磨合提升阶段,员工岗位胜任力提升与企业发展要求的结合点。

方案策划由项目团队首先编制本专业管理人员能力素质模型,再结合本专业人员情况,设计培训课程、办班类型和人员划分。

组织实施阶段,由专门的项目负责人对培训班实施报到接待、日常管理、师资联络和费用管理。来自国网本部、国网冀北电力本部的相关领导,国网领军人才,省公司、地市级优秀人才,高校学者及管培中心专职培训师组成专家级、职业化培训师团队讲授培训课程。

所有项目通过学员满意度调查问卷开展一级(反应层)评估;通过结业考试开展二级(学习层)评估;重点项目已经形成三级(行为层)评估实施方案,待学员工作一段时间后,由项目团队深入学员工作现场调研走访。

弓如满月,矢志未来

管理人员全员培训是任务、是挑战,同时也是管培中心实现功能转型、全面提升核心竞争力和综合服务能力的良好机遇。正确把握好完成任务和提升能力的关系,才能升华自我、铸造品牌。

构建培训项目与课程体系

项目团队结合培训实施情况以及学员、培训师等的反馈信息,再度审视本专业管理人员能力素质标准和培训项目方案的科学性,在项目结束之后,对管理人员能力素质标准和培训实施方案进行合理的修订。依据各专业类别《管理人员能力素质标准》并结合培训实践,编写相关专业类别培训课程关键信息,包括课程名称、培训目标、适应对象、授课方式、考核方式、重点难点、学时分配;通过收集并研究专家授课资料和助教听课,深入课程内涵,对原有的较为粗浅的培训大纲进行更科学准确的深加工,最后整合形成《培训项目与课程体系手册》(2013版)。

集中管理教学资料

管培中心将收集全部专业类别,所有专兼职培训师的授课资料,包括讲议、课件、素材等。对这些资料按照专业中类进行分类,规范编号,并将课件信息与课程关联,以利于查询和统计。拟开发建立基于网页版数据库的培训教学资源库,将培训项目体系、课程体系、课件、讲议、题库、指导书、教材、素材、案例、经验等培训教学资源有序存储和集中管理。

总结提升项目管理模式与团队运行机制

高管培训方案篇10

【关键词】培训材料;管理;创新

培训材料的整理是一次培训过程的历史记录和真实反映,它由文字材料、图表、音像、照片等材料汇总而成,是培训内容的客观反映和具体总结,对于提高下一次培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培训材料整理的意义

(一)培训材料是培训质量和管理水平的重要依据。部级的培训不是简单的培训,培训质量要求高,整理材料特别严谨。它的特点是:培训内容丰富,材料特别多,有时多达几百份,材料要求齐全,缺一不可。整理这些材料不是简单的工作,而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高素质档案人员,利用现代化信息系统收集、装订、保存这些培训材料。材料整理的质量和管理水平至关重要,它随时迎接上级部门的检查、监督,同时为下一次培训提供宝贵的经验。

(二)培训材料的整理也关系到单位的声誉。培训材料的整理从开班到结束,时间半年、一年不等,我们收集、整理的材料也需要半年、一年甚至更长。时间长,内容多,要求高,它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有专人负责,利用科技档案管理模式整理材料。培训材料的收集、装订、存档看出一个单位的办学质量,办学水平,它是一个单位形象的标志,关系到单位的声誉,它犹如一个人的穿着打扮,看出一个人的整体素质。这就要求档案管理者具有高素质。

二、培训材料整理工作具体展开

(一)培训材料的搜集。培训材料的搜集是培训材料档案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培训工作从培训宣传、发动、开班到正式上课、结束都有许多图片、图表、电子档等等。各种材料不仅要有纸质版,还应形成电子档。作为档案管理人员,必须对这些资料进行积极的搜集、整理、分类、归档。作为培训工作组织者,更应该合理把握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制定相应的培训材料档案管理工作计划。

(二)培训材料的归档。培训材料的归档工作是一项复杂并细致的工作,它必须严格按标准和要求进行,从它最初形成到最后的立卷、归档都要经过几项具体内容。例如:《贫困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分为一、二、三期,每期分为:《贫困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综合目录》和《贫困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材料》两大块。贫困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综合目录》包含:《花名册》《开班申请》《协议书》《签到表》《工作进度表》《实习接收证明》《录用证明》《就业花名册》《贫困证明》。《贫困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材料》包含:《学员登记卡》《扶贫对象审批表》《证明》《身份证》《结业证》。归档应反映培训工作的全过程。

(三)培训材料的保管。经过国家审批的培训,不同于一般的培训,培训质量高,材料整理严,保管相当重要。培训材料的保管包括培训材料的保存、借阅、返还等各个环节。应由专人负责,制定相应的制度。其他人不得随意翻阅档案材料。收集、整理好的档案材料放进档案盒,随时迎接上级领导的检查。也为下一次培训工作提供宝贵的经验。

三、加强培训材料管理的创新意识

(一)克服过去存旧档案管理观念,以全新的理念整理这些材料。计划经济档案管理模式走到今天,已完全不适应时代的发展,尤其是培训材料的收集、装订、归档更应改革创新。培训内容更加复杂、繁多,每次培训材料都得接受有关部门的检查,标准更高,管理更完善。我们应该改革旧的档案管理模式,建立新的模式,社会化开放式档案管理模式就是一种新的模式,是对现代档案管理模式的补充。

传统档案管理模式和社会化开放式档案管理模式各有利弊,传统档案管理模式对档案的保密、保护和方便本机构使用具有优势,但过于封闭,利用面不广,实行规范化、网络化管理难度较大;新的管理模式服务面广,便于社会各种机构和人员利用,易采用现代化、网络化管理方式,但存在易泄密、丢失等问题,我们应取长补短,充分发挥两者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