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工作展望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06:18:56

个人工作展望篇1

《学生日常管理》主要是狠抓班级到课率、建立健全班级制度,组织开展具有特色、主题鲜明的主题班会、团日活动、党员宣誓活动、养成教育、考研、考公务员、考教师资格证的宣传和动员、职业规划相关问题的讲授、大学生创业的讲授、文明寝室创建,学习经验交流会、论辩赛、数学建模等等。在此基础上,建立班级网站,班级通讯录等,大大方便同学们日常浏览信息的需要,同时也增加了班级各项工作的透明度,使班级各项工作都有条不紊的进行,从目前情况来看,我带的这四个专业在分院以至在学院到课率

都是最高的,第一我不敢说,而且学生们都已经养成了一个良好习惯,就是每一天只要有课都会提前五至十分钟左右到教室。迟到了少了、旷课的少了、违纪的少了、学习的积极性高了、每个人都有一个奋斗的目标。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心理状态的了解,违纪学生的后续管理、班费的用度、学生安全意识的薄弱、学生对就就业形势及就业率表示担忧,评奖、评优的“公平、公正、公开”性得不到很好的解决等等。这些问题凸显,这说明在工作当中,辅导员的方法和方式非常重要,我的做法就是依据“平时的到课情况,班级活动的参与度、学习态度的好中差、学习成绩的占班级百分之多少、有挂科及清考现象”这些数据,在评奖评优、发展党员中采取适当的合理的办法做到让学生没有意见,但还有一种就是也是我用的最多的班级举手表决。由学生自己定,最后由我审核。这样定下来的学生大家都没有什么意见,并且会在班级网站公布一个星期,如果有问题,可及时反馈到我。这样,真正做到让学生明白,只有做好身边的事情,做好自己的事情,做好非常小的事情才是平时的表现之一,除此之外,我会经常性找学生谈话,谈话内容主要针对学生现有困惑、压力的形成、缓解的方法等等。作为辅导员,我用自己的言行来纠正和指导学生们的言行和学习的态度,课上是师生关系,课下是朋友关系,很多学生都亲切的叫我“雷哥”。还有学生称呼我为“雷导”。呵呵,刚刚接到了院学工处通知,我所带的四个专业有三个专业纪检工作获得了今年的表彰,这些荣誉的取得让我有一丝丝欣慰。欣慰我的学生们的付出总算有了一个好的收获。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牢固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大学生,更加深入扎实地贯彻落实好《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提出的各项任务。要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有效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不断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更好发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作用;进一步创新方式方法和途径,不断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亲和力感染力;强化环境育人功能,进一步营造有利于大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加强和改善大学生管理服务工作,努力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大力加强队伍建设,切实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育人能力;进一步完善长效机制,不断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科学化水平。李长春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关键在领导。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充分认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纳入党委和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科学发展考核评价体系,加强高校领导班子建设,加强统筹协调,加强督促检查,扎扎实实地推进各项工作,不断开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局面。

《坚持每天写辅导员工作日记》辅导员工作日记是我们学院的特色,但我个人认为,辅导员工作日记里包括:工作计划、班级工作开展情况、听课、走访宿舍情况汇总、找学生谈话、其他等都是我们

上一页

个人工作展望篇2

一、主要工作情况

1、重视理论学习,坚定政治信念,明确服务宗旨。

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xxxx”重要思想和党的xx大精神,积极参加局机关组织的政治活动,能针对办公室工作特点,挤出时间学习有关文件、报告和辅导材料,进一步明确“xxxx”要求是我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是推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保证,通过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用以指导自己的工作。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公道正派,坚持原则,忠实地做好本职工作。

2、做好个人工作计划,加强业务学习,提高工作能力,做好本职工作。

重视学习业务知识,积极利用参加培训班等机会聆听专家的指导,向专家请教学习,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紧紧围绕本职工作的重点,积极学习有关经济、政治、科技、法律等最新知识,努力做到融汇贯通,联系实际。在实际工作中,把政治理论知识、业务知识和其它新鲜知识结合起来,开阔视野,拓宽思路,丰富自己,努力适应新形势、新任务对本职工作的要求。

3、勤奋干事,积极进取。

认真做好本职工作和日常事务性工作,做到腿勤、口勤,使票据及时报销,账目清楚,协助领导建立健全各项制度,保持良好的工作秩序和工作环境,使各项管理日趋正规化、规范化。完成办公日常用品购置、来人接待、上下沟通、内外联系、资料报刊订阅等大量的日常事务,各类事项安排合理有序,为办公室工作的正常开展提供了有效保证。

4、成绩斐然,争取长足进步。

几年来,坚持工作踏实,任劳任怨,务实高效,不断自我激励,自我鞭策,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自觉维护办公室形象,高效、圆满、妥善地做好本职工作,没有出现任何纰漏,取得了一定成绩。

二、存在不足

一是政治理论学习虽有一定的进步,但还没有深度和广度。二是事务性工作纷繁复杂,减少了调研机会,从而无法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三是工作中不够大胆,总是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改变工作方法,而不能在创新中去实践,去推广。

个人工作展望篇3

(2004年5月22日)

各位来宾、各位朋友、同志们:

今天,我们与内蒙古草原兴发股份有限公司鄂尔多斯分公司在这里隆重举行绿鸟鸡义卖捐资助学活动。这是我区教育事业上的一件喜事,对于振兴我区教育事业,推动我区精神文明建设以及更好宣传草原兴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此,我谨代表东胜区委、政府对这次活动的成功举办表示热烈的祝贺!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我区教育事业发展的草原兴发股份有限公司及社会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谢!并向前来参加仪式的各位来宾表示热烈的欢迎!

捐资助学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是中华民族扶危济困传统美德在新形式下的发扬光大,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行为同道德行为相结合的一个善举,它所产生的积极影响是广泛而深远的。内蒙古草原兴发股份有限公司鄂尔多斯分公司是全国最大草原肉食品生产企业,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草原兴发鄂尔多斯分公司自2001年进驻东胜以来,秉承“草原兴发,绿化天然”企业理念,得到了广大市民的支持与厚受。草原兴发公司在做大、做强自己事业的同时,情系教育,捐资助学,用实际行动真心回报社会,为贫穷地区教育的发展献爱心、做实事。用实际行动,继承和发扬了中华民族扶贫济困的传统美德,也为光彩事业树立了榜样。

我们希望能有更多的企业及仁人志士像内蒙古草原兴发公司的领导和员工们一样,关心我区的教育事业和扶贫帮困工作,为加快我区经济发展给予更多的关心与支持。

最后,我们真诚地祝愿内蒙古草原兴发股份有限公司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一帆风顺,兴旺发达!

祝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工作顺利,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谢谢大家!

在希望工程“助学促发展,托起新希望”主题活动启动仪式

暨联通公司捐资仪式上的讲话

省委副书记刘东辉

(2003年9月27日)

同志们:

今天,团省委举行的希望工程“助学促发展,托起新希望”主题活动启动仪式暨联通公司捐资助学仪式,是贯彻落实省委工作会议精神,推动“科教兴省”战略实施的重要举措,也是贯彻落实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促进农村教育事业发展的实际步骤,很有必要、很有意义。借此机会,我代表省委、省政府向活动的启动表示热烈的祝贺!向与会同志并通过你们,向全省希望工程工作者致以亲切的问候!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希望工程的联通公司及社会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谢!

团省委围绕省委确定的“努力快发展,全面建小康”的奋斗目标,启动希望工程“助学促发展,托起新希望”主题活动,不仅赋予了希望工程以新的时代内涵,推动其向纵深发展,更对我省贫困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给予了有力的支持和帮助,对于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必将产生积极的影响。这一活动的开展,标志着我省希望工程工作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联通公司事业发展不忘回报社会,把支持希望工程当作自己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捐资200万元帮助贫困地区发展教育,不仅体现了联通人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心,更反映出联通公司的现代经营管理理念和企业精神。如果我们的企业都能像联通公司这样,致富思源,关爱社会,希望工程事业就会发展的更好,我省贫困地区教育事业就会发展的更快。

刚才,希斌同志就开展希望工程“助学促发展,托起新希望”主题活动讲了具体要求,我都同意。下面,我就深入抓好希望工程工作讲三点意见:

一、要充分认识到希望工程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

希望工程以救助贫困地区失学儿童重返校园为宗旨,自实施以来,得到各级党政组织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和热情参与。我省自1992年实施希望工程以来,累计筹资4800多万元,捐助贫困儿童6万余名,援建希望小学400多所,以实实在在的工作,为全省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省委工作会议确定了“努力快发展,全面建小康”的宏伟目标,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省战略,大力发展教育事业。由于历史原因和自然条件的限制,我省一些地区青少年因贫困失学或难以完成学业的情况仍然存在。据教育部门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全省贫困学生约有80多万人,其中绝大多数集中在农村。帮助他们完成学业是党和政府以及全社会共同关心的大事。刚刚闭幕的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发展农村教育,办好农村学校,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所在,是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实施希望工程对于推动贫困地区基础教育的发展、从根本上增强贫困地区发展后劲,激发人们尊师重教的意识、促进“科教兴省”战略的实施,弘扬中华民族扶危济困的传统美德、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都具有非常重要意义。此次希望工程“助学促发展,托起新希望”主题活动的启动,对于促进我省希望工程事业的发展必将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二、社会各界要齐心协力共筑希望工程

希望工程作为一项取诸社会、用诸社会的社会公益事业,离不开全社会的大力支持和热情参与。各级党政组织要高度重视希望工程工作,把实施希望工程作为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具体体现。各级党政领导要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来认识希望工程工作,给希望工程以实实在在的支持。加强社会宣传是做好希望工程的重要途径。新闻媒体要对希望工程给予关注和支持,加大宣传力度,深入挖掘希望工程题材,把人民群众支持教育、关心下一代的远见卓识之举,把他们身上所表现出来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和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可贵品格给予尽情讴歌,把受助儿童刻苦学习、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和他们成长成才的可喜变化进行充分展示,在全社会形成关心、重视、支持希望工程的良好氛围。实践证明,企业的支持是希望工程获取资金支持的重要渠道,支持希望工程也是企业回报社会,提高企业声誉,树立企业形象,促进企业发展的有效途径。联通公司在这方面带了个好头,希望今后有更多有实力的企业和有远见的企业家参与到希望工程中来,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推动希望工程事业蓬勃发展。

三、共青团组织要不断推动希望工程向纵深发展

希望工程是共青团创造的具有广泛社会影响和崇高声誉的公益品牌,作为希望工程的实施主体共青团组织,要一以贯之地做好希望工程工作,保证希望工程事业的健康发展。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坚持以管理促发展的推进战略,进一步明确职责,建立起科学规范、完善健全的运行机制,全面提高希望工程的管理水平;要坚持把实施希望工程与团的重点工作结合起来,使其相互促进、协调发展;要积极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实施希望工程的新路子、新机制,不断提高希望工程的社会化程度,拓展筹资渠道,扩大救助规模,使希望工程在经济社会加快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同志们,刚刚颁布的《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既为希望工程的

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希望工程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要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和省委工作会议精神,努力实践、开拓创新,用责任和爱心谱写希望工程新的辉煌篇章,为实现我省“努力快发展,全面建小康”的宏伟目标做出新的、

在驻苏部队"红星助学"仪式上的讲话

各位领导、同志们、同学们:

军民一家亲。在"八一"建军节即将到来之际,在今天这样一个简朴而热烈的仪式中,我们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这一句话非同寻常的意义。

一直以来,驻苏部队首长和广大的指战员同志们都在关心、支持着苏州教育事业发展,围绕教育需要,积极为各类教育工作开辟场所、创造条件、配备人员、提供方便,在"精神文明共建"、青少年国防教育、新生军事训练等多项活动中,付出了无私的劳动、倾注了极大的热情、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在此,首先请允许我代表中国共产党苏州市委教育工委、苏州市教育局,向大家致以崇高的敬意!向参与这次捐赠活动的各位部队首长、广大指战员同志、特别是离退休的老同志表示衷心的感谢!

当前,随着改革事业的蓬勃发展和"两个文明"建设的逐步深入,由于弱势群体生活困难所引发的相关问题,尤其是来自贫困家庭子女的受教育问题,正在越来越得到整个社会的关心和重视。

在市委市府的正确领导下,苏州市教育局在顺利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同时,一直坚持把"不让一位学生因为经济上暂时遇到困难而辍学"放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积极从自身实际出发,想方设法,帮助这些学生解决实际困难。多年来,一方面我们指导各级各类学校,继续加大对贫困生的费用减免力度,不断完善奖学金、助学金机制,持续开展机关、学校党团组织"帮教助学活动",一手抓济贫、一手促解困;另一方面,2001年9月在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我们在苏州市三十三中学、苏州市觅渡中学开办了两个免费教育班,积极尝试以一种"相对集中办学"的方式,解决城区一部分贫困学生接受义务教育的问题。一年来的办学实践证明,这种"相对集中办学"的方式有利于针对所出现的突出矛盾,及时解决问题;有利于针对受教育者的共性特点,准确提出对策;更有利于我们在实践的过程中,为今后解决类似问题积累科学经验、寻求更好途径;同时"相对集中办学"的方式,也有利于我们借助整体优势,逐步扩大影响,争取更多的人对弱势群体更大的支持,最终推动整个社会都来维护这部分受教育者的合法权益,使他们在学到知识的同时健康、快乐地成长。

众人拾柴火焰高。正如当初我们所预料的,免费教育班的开办得到了来自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今天驻苏部队"红星助学"行动更是把这种支持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

"红星助学"行动从1996年至今,在驻苏部队已经坚持了将近七年。在这七年中,尽管驻地经济飞速发展,但是部队的同志仍旧秉持严谨的作风,始终过着俭朴的生活,从部队首长到机关干部、特别是离退休的老同志们始终能够把驻地群众生活的疾苦放在心中第一位,以有限的津贴,奉献着无私的爱心。帮困助学、扶危解难,把对党的满腔赤诚,对人民的古道热肠,一次又一次转化为关心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实际行动。

这种行动是积极实践江总书记"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忠实"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突出表现,是党的性质与宗旨的具体落实,是支持改革、巩固大局、维护稳定、促进发展的重要举措。

另一方面,驻苏部队"红星助学"行动在塑造"威武之师、文明之师"光辉形象的同时,还为驻地精神文明建设,尤其是为当前全国上下正在深入开展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宣教活动作出了表率,让参加今天活动的同学,不仅得到了帮助,更受到了一次实实在在的教育,获益匪浅。

同学们,贫困是暂时的。作为困难的一种,贫困有时也是一笔财富。古往今来,在苦难中成长、在挫折中成功、在逆境中成材的事例不胜枚举;"穷且益坚,志在青云"的典范也比比皆是。关键就在于你是以怎样态度去面对所遇到的困难。大家尤其要学会善于鼓励自己;要自立、自信、自尊、自强;要不断培养积极、健康、成熟、向上的心态,勤奋努力、奋发有为、攻克难关、拼搏而上;得到他人的帮助,不能永远停留在感恩的层次上,要懂得放下包袱、正视现实。知识改变命运、勤奋成就未来,用自己的双手去热情拥抱美好的明天,这才是帮助你的人最想看到的结果,这也才是你对他人、对社会最好的回报。

最后,再次向参与这次捐赠活动的各位部队首长、广大指战员同志、特别是离退休老同志表示衷心的感谢!"八一"建军节即将到来,祝愿大家节日愉快、身体健康、合家幸福、事业进步!

在新美公司与塔尔拉克乡“一助一”爱心助学仪式上的讲话

政协副主席--么景林

(2002年10月6日)

新美公司的领导、同志们:

今天,新美公司与塔尔拉克乡油地双方在这里隆重举行“一助一”爱心助学仪式,首先,我代表县委、县人大、县人民政府、县政协四套班子向新美公司全体领导、职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亲切的问候,向你们无私奉献、关心教育、帮助灾区失学儿童重返校园的行动表示衷心的感谢和诚挚的敬意!

下面我对塔尔拉克乡被救助的少年儿童提出几点希望:

希望你们从小树立远大理想。理想是人生的太阳,是催人奋进的动力。少年有志国家有望。不论今后干什么工作,都要把个人的奋斗志向同国家的前途命运紧紧的联系在一起,把个人今天的成长进步同祖国明天的繁荣与昌盛紧紧的联系在一起,牢固树立起振兴中华的雄心壮志,立志为民族争光、为祖国争光。只有这样,才能保持正确的人生航向,真正成就一番事业。

希望你们从小养成优良品德。这是一个人做人做事的根本。只要心中有国家,心中有集体、心中有他人,我们的社会就会变得更美好。教育少年儿童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学习好实践好社会主义道德,从一点一滴、一言一行做起,逐步养成文明礼貌、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勤俭节约、热爱劳动的好品行,努力成为一个品德高尚的人,一个有益于社会,有益于人民的人。

希望你们从小培养过硬本领。过硬的本领是一个人成功的基础,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更是这样。一定要引导少年儿童以强烈的求知欲和上进心,珍惜今天这来之不易的上学机会,发愤读书,刻苦学习各门功课,打好知识基础,立场成才。还要积极参加形式多样的课外校外活动,接触自然、了解社会、开阔眼界,增长见识,不断提高实践能力。引导少年儿童自学、自理、自护、自强、自律,全面发展,茁壮成长。

个人工作展望篇4

关键词:期望落差;新员工;离职行为;管理途径

一、引言

在动态的市场竞争环境中,为满足持续改善组织绩效、不断提高组织竞争优势的需要,企业不断加大对于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视,人才是企业核心竞争优势的重要组成部分。权威统计数据显示,新员工的离职率高居不下,成为我国企业离职大军中重要组成部分,不仅阻碍企业当前的发展,更影响企业长期战略目标和发展存续。

当前我国企业的新员工主要是90后的年轻人,其离职主要受尝试性就业心理影响。对于新员工心理特点进行分析,我们发现,新员工所持有的入职期望越高,面对实际企业现状产生的期望落差越大。一旦新员工如果无法及时调整期望落差,适应工作环境,离职的可能性就越大。新员工入职期望与工作、团队和企业发展现实形成的落差,成为其高离职意向的主要诱因[1]。从员工心理角度分析新员工离职行为的诱因,从内因上减少新员工离职意向,对探索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新途径和企业发展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二、相关文献回顾

李强等人的实证研究得出结论,入职期望与员工的组织承诺、工作满意度和工作绩效正相关,企业入职培训需要关注新员工入职期望,减少期望落差对组织社会化结果产生的破坏。通过对国内企业实际情况的实证研究,总结出入职期望的三个维度:工作期望,团队期望和企业期望[2]。本文对于员工心理的研究支持并采用这种维度学说。

马华维和姚琦通过对国内四百多位员工进行的实证研究得出结论,新员工的入职期望中工作期望、团队期望和企业期望的三个维度之间存在较高的相关关系,其中工作期望是入职期望中最重要的维度[3]。

张勉对于员工离职的研究结论认为对于员工离职的研究应该引入生存分析[4],关注相关因素的时间顺序,探求工作时间与员工离职现象之间的关系。这为后来学者研究入职期望的动态变化对员工离职行为的影响提供了理论依据。

三、新员工离职行为的诱因分析

(一)工作期望落差与新员工离职行为的关系

工作期望是入职期望最重要的维度,指新员工入职前持有的对于薪酬水平、工作条件、内部激励和外部激励的原有认知。新员工入职期望受其在校学习和兼职经历、自身压力(经济压力、时间压力等)以及周围环境等因素的影响。由于欠缺工作经验,入职后企业实际的工作环境和工作强度是新员工入职前难以预料的;管理者对于员工的重视程度和新员工工作获得的物质激励水平也是新员工关注并重视的。公平理论认为,员工倾向于高估自身投入而低估工作所获的报酬,因此与其原有的期待形成差距。工作期望越高,实际工作环境产生的落差越大。

当企业提供的薪酬水平和工作条件与新员工自身工作期望的均衡点形成落差时,新员工倾向于获得的报酬与其高强度工作付出不成正比,在面临障碍时没有动力积极制定明确而富有挑战的计划来克服障碍,严重影响其工作积极性。工作上的期望落差使新员工对工作的负面行为增加,对于工作未来发展前景的预期也因为消极心理的增多受到影响。新员工在组织中的成长速度的客观的,他们能够通过大量工作实践不断积累经验,提高职业技能水平;而管理者提供的薪酬和激励水平很难伴随员工在工作中的成长及时得到提高,导致新员工工作方面产生的期望落差影响员工实现自我价值的欲望。新员工缺乏充足的动力,积极、主动、及时地调整对自身在工作中的定位,整合周围资源解决工作中的挫折和困难,因此离职倾向增加。

(二)团队期望落差与新员工离职行为的关系

新员工对于团队的期望包含两个方面:第一方面是对上级关系所持有的认知,即对自身与上级领导之间关系所持有的认知,包括对上级领导的整个团队的期望、管理的公平性和上级对新员工本身的重视及欣赏。第二方面是对团队中同事关系所持有的认知,包括了在工作中同事之间的团队合作和人际关系的融洽程度等。团队期望受新员工在校经历正向影响。

一方面,新员工刚刚进入组织对管理风格和企业文化缺乏了解并认同,相应的管理者也很难立即了解员工的情况,因此新员工很难立即赢得管理者的重视和关注。只有当管理者认为新员工能够适应工作条件和内容,才会让其承担重要的工作并对工作成果加以肯定。管理者对新员工考察的时间有可能持续一两个月甚至更久,新员工会因此觉得不受重视程度,对于工作现状产生沮丧等消极情绪,进而影响其工作满意度和工作积极性。

新员工进入组织之初自身经验不足,组织的原有成员对新员工存在固有的心理定势,认为其职业技能水平不高、经验匮乏,需要经过长期的磨合和培训才能胜任工作岗位。随着新员工的加入,整个组织的资源和利益也面临着重新分配,每个原有的组织成员液需要对自己重新定位来达到人际关系和部门利益的新的均衡,这通常会引起原有组织成员的竞争意识和排他意识。复杂的人际关系给新员工形成人为的工作障碍,影响员工积极心态。团队期望的落差令新员工觉得即使设定完善计划,也很难从工作困境和复杂人际关系中利用合理资源,无法顺利的通过团队协作攻克其工作难题。因而对未来的工作前景预期水平下降,离职意愿和离职行为增加。

(三)企业期望落差与新员工离职行为的关系

新员工的企业期望是指员工入职前对于企业的管理风格、制度结构、公平和激励等方面所持有的认知。新员工关注重点在于组织人本环境,上级领导管理的公平性和管理的科学性。

新员工刚刚走向工作岗位,朝气蓬勃充满进取心,具有强烈的实现自我价值的愿望。他们需要一个公平的管理环境、多通道的职业发展路径和可以预见的良好的发展前景作为动力。一旦新员工认为组织并不重视其职业生涯发展,或组织管理者对于原组织成员存在明显偏好,就会对自身职业发展前景的产生消极预测。同时,企业内部管理风格和竞争机制欠缺公平,令新员工工作产生难以控制的障碍,对企业管理的负面印象增加。一方面没有足够的动力实现自我价值积极工作,工作满意度下降;另一方面在面对工作中的挑战时,也不会坚定不移的为企业奋斗,企业忠诚度水平同样下降。

四、新员工离职行为的管理途径探讨

(一)工作方面。

新员工的工作期望受其在校经历和周围环境影响,往往对自身定位并不准确,对工作环境预计不足,面对工作实际情况的接受能力也不足。而这些不足归根结底是受其工作经验和社会经历欠缺的影响[5]。管理者减少新员工的工作期望落差要兼顾两个方面:

第一,重视新员工入职培训,引导新员工积极调整自身定位。培训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环节,也是对新员工职业生涯影响最深的环节。受培训成本和时间所限,企业对新员工入职初期培训内容多直接跟职业技能挂钩,对工作的环境、工作强度和工作报酬等了解不足。在培训中涵盖工作环境相关信息有助于新员工形成对工作现实的初步认识,能够促使其调整心态,正视自身的差距和工作现实,缓冲工作期望产生的落差。

第二,改善作条件,明确激励制度。新员工职业技能水平欠缺、经验不足,就职初期往往难以适应工作强度和内容。管理者要正视新员工的弱点,酌情安排工作任务,培养员工的自信和自我表现能力。另一方面改善企业的考评和薪酬福利制度,明晰激励条件和激励措施,为新员工提供清晰明确的努力方向。科学的考评和薪酬激励能够引导新员工正视自身职业技能的不足,及时调整自身定位,减少期望落差,顺利完成从组织是“外部人”向“内部人”转化,加深其组织社会化程度。

(二)团队方面。

为确保团队协作和企业健康有序发展,管理者需要重视两个方面:

第一,在日常管理中正视新员工工作成绩。尽管新员工的职业技能水平存在不足,工作经验欠缺,管理者仍然要重视新员工的工作努力。在日常的工作安排中要针对新员工的能力和不足为其酌情安排工作挑战,训练和提升新员工的工作技能,促进员工的职业生涯发展。同时在考核和奖惩激励上对新员工和老员工一视同仁,奖惩标准公平而明确。管理者对新员工的工作努力和工作成果的认可,会提高其对工作的乐观水平和自我实现的欲望。

第二,确保团队工作氛围和谐有序。团队协作是企业竞争有序和健康发展的前提,单人独木并不能担当重任。管理者要明晰工作目标和团队协作的必要性,鼓励老员工带新员工的行为,弱化原有成员对新员工的排斥心理,促进团队健康有序发展。只有新员工顺利建立了自己的人际关系网络,才能够在工作中获得来自各方资源的支持和努力。这是提升企业凝聚力的保障。

(三)企业方面。

第一,管理者在企业方面应该重视组织文化的建设和管理制度的完善。新员工刚刚进入组织,容易接受现存的企业文化。对企业文化的认同能够影响并加深新员工对企业的情感承诺,留人要留心,工资福利固然重要,然而感情的融洽尤为重要。人是重感情的,在平日里能将员工当作自己的亲人,时时处处多一点关心,当企业需要的时候,他们也就会尽己所能,不会轻易离职。要倡导亲情文化,通过多种形式的沟通,最终达成“解决问题+快乐心态”的目标。员工关系专员不仅仅对离职员工进行离职面谈,还定期深入了解每一个在职员工的工作和生活情况,及时解决员工工作和生活中的问题。包括工作关系、工作压力、岗位能力、培训需求、生活问题、家庭问题、心理问题、个人成长等。通过定期组织的员工面谈和每月提交的员工离职情况分析,及时了解员工动态,给决策者提供有效的参考。

第二,管理者同时需要在日常管理中坚持管理科学和管理公平[5],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一方面重视科学管理,培养新员工积极的工作态度;另一方面坚持管理公平。不仅在奖惩标准上对新老员工一视同仁,透明公开;而且注重培养企业内部良性竞争的氛围,促进企业发展健康有序。

五、结语

改善对新员工的管理方法,关注员工心理问题已经成为解决新员工离职问题的重要渠道。本文从员工心理方面分析其离职诱因,探索期望落差对新员工产生离职意向的影响。不仅系统探讨了工作期望、团队期望及企业期望三个方面的落差与员工离职行为的关系,还对于管理员工离职行为给出新的对策建议。分析结果认为,工作、团队和企业三个方面产生的期望落差与新员工离职行为正相关。新员工入职期望越高,面对组织环境所产生的希望落差越大。

新员工的入职期望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工作的进行在不断的调整变化的。管理者们需要重视新员工的入职期望和期望落差,坚持科学管理手段,采取主动策略促进员工期望落差的调整。在工作中调整自身的期望落差,积极适应组织是新员工融入组织,提高工作效率和组织承诺的前提。

同时,管理者需要重视对新员工心理的引导和组织文化建设,既引导新员工正视自身定位积极融入组织,同时又坚持完善企业工作环境和激励制度。在提高管理水平兼顾管理科学性、公平性的同时,关注员工整个团队的有效协作,确保企业和谐有序健康发展,形成独特的企业魅力。通过引导员工调整自身的入职期望来适应工作现状,达到加快新员工组织社会化进程,降低离职意向并有效减少员工离职行为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符益群,凌文辁,方俐洛.企业职工离职意向的影响因素.中国劳动,2002,7

[2]李强,姚琦,乐国安.新员工组织社会化和入职期望研究[J].南开商业评论,2006(9):38-42

[3]马华维,姚琦,新员工入职期望及其影响因素[J].心理科学,2007,30(1):79-83

个人工作展望篇5

一、寒亭区希望工程实施的现实意义

希望工程不仅在当代中国青年运动史上,而且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都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希望工程不仅是全团的品牌工程,更是我区社会公益事业的一面旗帜。在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进一步深化实施希望工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实施希望工程是共青团落实区委区政府“民生”要求的具体举措。区委区政府明确提出建设“产业、生态、人文、民生、平安”的魅力新寒亭,而希望工程作为共青团组织发起实施的旨在保障贫困青少年平等享有教育权利,改善贫困地区办学条件,促进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社会公益事业,紧紧抓住了“就学”这一广大青少年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通过广泛开展捐资助学活动,为贫困学生解决就学难题,有效改变了贫困青少年的生存和生活状况,无疑是落实“改善民生”要求的具体举措。

实施希望工程是共青团“讲政治”、服务党政工作大局的重要抓手。“讲政治”是共青团的安身立命之本,但是“讲政治”不是空洞的口号,而要落实到行动上、落实到服务党政工作大局的具体实践中。一方面,希望工程始终关注青少年学习生活状况,反映青少年需求,把贫困学生的困难境遇和渴望求知的集体诉求传递给社会,并动员社会力量伸出援手。另一方面,通过充分发挥共青团的组织优势和宣传优势,宣传党和政府助学政策,使青少年学生在得到资助中,感受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进一步坚定永远跟党走的信心和信念。

实施希望工程是共青团服务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直接手段,是共青团服务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最直接、最有效手段。希望工程的实施为弱势青少年学习知识、改变命运提供了机会,无数因贫困束缚求学步伐的青少年学生,在希望工程的帮助下,顺利读书上学,健康成长成才;希望工程的实施为广大青少年了解寒亭、认识社会搭建了平台;为广大青少年投身道德实践搭建了平台,培养了直面困难,正视差距的勇气,帮助广大青少年在参与中奉献,在奉献中提高,在提高中升华,为其健康成长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实施希望工程是净化社会风气、助推社会和谐的重要力量。通过希望工程资助贫困青少年学生,不仅帮助这些学子实现求学梦想,改变人生命运,也帮助无数家庭缓解贫困,重燃希望。这对于缓解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希望工程爱心助学活动的开展,使捐赠者实现了自己奉献爱心的夙愿,使受助者感受到党的温暖,营造了团结互助、平等友爱的和谐氛围。同时,希望工程本身就是一种扶贫济困、助人为乐的爱心行动,更是一种团结友爱、互助和谐的新型人际关系的表现形式。

二、寒亭区希望工程实施的基本情况

寒亭区自实施希望工程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热情参与下,“纳甲玉冰助学金”、“希望工程圆梦大学”等工作已成为品牌,深受社会的好评。希望工程的实施在寒亭区经济建设和社会生活中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和良好的综合效应。

党政重视,组织保障有力。长期以来,区委领导对共青团工作和青少年事业非常重视,对希望工程工作十分关心,在出席团的重要会议和重大活动中,经常对我区开展希望工程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和评价,寄予殷切的期望和要求。多年来,热心参与希望工程事业的组织和个人遍布各个领域、各个行业、各个层次,希望工程在我区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广泛参与、广泛认可的一项社会公益事业。

思路清晰,筹资渠道拓宽。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青少年个性化和多样化的需求、社会对青少年成长的需求、社会大众对慈善公益事业在管理和服务上的需求日益增强,团区委根据这种变化,积极拓展希望工程新领域,通过创新营造品牌的影响力,强化项目的吸引力,提升资源的整合力。设计实施的“纳甲玉冰助学金”进一步提升了希望工程的社会认知度。

基础扎实,工作管理有序。全区各级团组织认真履行职责,全力做好希望工程基础工作,为不断巩固和扩大希望工程成果创造了条件。一是加强基本材料采集,夯实工作基础。建立了待救助学生、受助学生、希望学校资料库,并按年度更新,积极向上争取、向外推介,增强了工作主动性。二是将希望工程工作列入共青团目标考核重要内容。三是在确定受助学生方面,坚持“品学兼优、家庭贫困”的原则,由学校、团组织层层审核把关,确保将最需要救助的学生纳入希望工程视线并实施救助。

服务到位,工作透明度增强。团区委严格履行好希望工程实施主体的责任,注重调查研究,精心组织实施,严格管理监督,狠抓工作落实,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在推荐资助对象、公示受助学生、发放资助金、加强信息反馈、做好跟踪督查等各个工作环节中把好关,切实保证每一笔资金能够及时、有效、合理的使用,并及时向捐助贫困生的单位和个人反馈捐款去向和所资助的对象,组织受助生写感谢信等。这些举动进一步提高了希望工程的透明度,增强了希望工程和团组织的信誉,得到有关捐款单位和个人的高度赞赏。

宣传有效,品牌感召力提高。通过各种媒体介绍推介希望工程,借力宣传,引起社会共鸣。加强了与电视台、报社、网络等部门的合作,加大对希望工程的宣传,积极呼吁社会各界人士对寒亭区希望工程进行捐助。

三、对寒亭区希望工程实施的思考和探索

从寒亭区当前农村教育对希望工程的迫切需求,结合平时工作实践,今后一个时期寒亭区希望工程深化拓展的基本思路和主要工作方向仍是坚持希望工程的核心价值,继续以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为主要资助服务对象,在稳定、扩大资助规模的同时,不断提升希望工程品牌内涵。

完善资助模式,做好贫困学生结对和教育工作。目前我们已经形成了由小学到中学、大学范围的救助体系,但是,数量比例分布存在不平衡的现状,主要以小学为主,中学次之,大学为辅的形式。如今,“留守儿童”和进城务工农民子女读书问题已成为新的社会热点,我们要把更多关注的目光投向贫困初中生、高中生、大学生和进城务工子女。要大力推广“区牵线搭桥、学校负责落实、双方直接联系、重在培养教育”的资助模式,通过捐助双方“1+1”结对助学,不仅对农村贫困学生在经济上给予资助,更重要是通过捐助双方的交流在思想上进行培养教育,使他们常有感恩之心和奉献意识,促进社会和谐。

转变工作观念,强化希望工程的后续管理和发展。调整资助布局,变分散资助为相对集中资助,在集中资助的原则下,稳步扩张;在广泛社会动员的基础上,做好重点对象的劝募。强化项目后续跟踪管理,做到管理到校、管理到位,加强受助生的跟踪培养和后续发展,并使双方能够保持联系,增进感情沟通。要不断加强业务培训,提高希望工程工作人员工作能力,增强做好希望工程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加强监督管理,确保希望工程持久健康运行。强化监督,确保希望工程杜绝腐败、立于不败之地。要把系统监督和社会监督有机结合起来,既要监督希望工程项目落实情况,也要监督社会上以希望工程名义开展的活动,使希望工程获得良好的发展环境。加强资金管理,并通过媒体、公示等方式向社会公布,接受监督。

个人工作展望篇6

摘要:心理契约是维系组织和成员关系的。理纽带,是维持和发展员工与组织关系的内在力量。充分发挥心理契约的作用,重视心理契约的构建,对于创建充满活力的企业组织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心理契约;员工;管理;期望;激励

1心理契约的内涵

心理契约是美国著名管理心理学家施恩教授提出的名词。他认为,心理契约是“个人将有所奉献与组织欲望有所获取之间,以及组织将针对个人期望收获而有所提供的一种配合”。它虽然不是一种正式的契约,但它却发挥着正式契约不可替代的作用。

2心理契约的特点

2.1可预测性

(1)可预测性是心理契约得以建立的前提。在人际交往中,双方行为的可预测性,是建立在信任关系之上的。只有建立了信任关系,双方才能对彼此关系的走向进行预测,也才能真正建立心理契约。

(2)心理契约的建立使这种可预测性得到强化。心理契约的达成乃至实现是一个员工和企业之间不断互动的过程。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双方可能达成较多的心理默契,这样双方的心理距离也越来越近,工作中也更容易达成默契。

(3)心理契约的危机是可预测的。在与企业关系上,员工往往要求企业制度规则保持一定的公平性和连续性;在与领导的关系上,员工往往期望领导是值得信赖的,如果员工认识到自己对企业和领导的期望是不现实的,往往容易出现心理契约的危机。企业可根据预测作好相应的调整和完善,以防止心理危机的出现或减少损失。

2.2主观性

心理契约没有正式的文字记录,而是以心理期望的方式埋藏在契约双方的内心深处,期待着对方去理解、估测。由于这种心理期望是一种主观感觉,个体对于他与企业之间的相互关系就有自己的体验与见解,这往往就会造成自己的期望与企业的理解不一致。

就员工来说,员工对企业的期望,不仅取决于企业的相关管理政策,而且也受到自身因素(如个人经历、心理特性等)的影响。很多员工在工资福利、培训、晋升等不同方面对企业寄不同的期望,这就意昧着心理契约有着很强的主观性。具体来说,这种主观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2.1个人认知上的差异性

在与企业的关系上,有些员工看到了企业行为中积极的一面,认为企业履行了契约;有些员工较多地看到了企业行为中的消极的一而,认为企业未能尽到自己的义务。南于存在这种认知上的差异,不同的人对企业的评价是不相同的。

2.2.2不同员工的需求、期望可能不一样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揭示了人们需求的阶段性和多样性。表现在现实生活中,心理期望呈现出多样性和差异性。如果忽视个人需求、期望,就容易导致员工与企业的相互期望未能很好的匹配。这种情况在企业管理中的存在是较为普遍的。

2.3不确定性

正式契约的内容、职责、权利都是明确固定的,不能随契约一方的主观意愿的改变而发生改变。而心理契约的本质是一种心理期望,它会随着工作的社会环境以及个体心态的变化而发生改变。人们在一个企业中工作的时间越长,心理契约所涵盖的范围就越广,同时在员工与企业之间的关系中,相互期望和责任的隐含内容也就越多。这也使心理契约的内容具有更大的不稳定性与不确定性。

心理契约不像正式契约那样通过谈判、协商的方式把彼此的要求、期望明朗化、公开化,也不可能用书面形式记录在案。心理契约往往只能以自己的“心”为“秤”,用“感觉”来“衡量”。

2.4动态性

由于心理契约的主观性与不确定性,决定了心理契约具有动态发展的特点。这就要求心理契约双方根据环境变化和企业发展来确定心理契约的内涵,切忌一成不变。心理契约没有固定的模式与统一的标准,在一个企业适用的心理契约在另一个企业不一定适用。因此,应根据企业内外环境的变化和员工需求的变化作出相应的调整和完善。

2.5双向性

心理契约是企业与企业成员之间建立的一种双向交互性的联系。一方面是指员工对自己在企业中的权利、发展等方面的期望,另一方面是指企业对于员工的忠诚、责任等方面的期望。应该说,企业与企业成员双方在心理契约中都处于完全平等的主体地位。在向对方提出期望与要求时,应注意双向沟通,尽量去领会并满足对方对自己的期望。通过双方的交流沟通,达成对企业与个人的发展的共识,从而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3心理契约在员工管理中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3.1心理契约适应了现代管理方式的变化

从本质上讲,管理归纳为两类:一类是以工作为中心,强调规章制度的刚性管理,另一类是以人为中心,注重人的情感需要的柔性管理。

在企业管理实践中,单纯的刚性管理缺乏人情味,将人与机器设备相提并论。在这种管理方式下,我们可能发现命令越来越难以奏效,权威越来越难以维持。而柔性管理恰恰弥补了刚性管理的不足,通过柔性管理能够达到刚性管理达不到的目的。因而管理柔性化的心理契约,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管理柔性化的心理契约本质上是一种“以人为中心”的管理,要求用“柔性”的方式去管理和开发人力资源。它是在尊重人格独立和尊严的前提下,在提高广大员工对企业的向心力、凝聚力与归属感的基础上所实行的管理。它不是依靠外力(如上级的发号施令),而是依靠权力平等、民主管理,从内心深处来激发每个员工的内在潜力、主动性和创造性,使他们能真正做到心情舒畅、不遗余力地为企业开拓优良业绩。在市场竞争激烈的今天,这将必然成为企业取得竞争优势的法宝。

3.2心理契约适应了人才流动的变化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人才流动的机制已经形成。它打破了工作单位终身制,使员工和企业都有了一种双向选择的权利。这实际上对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单纯只靠正式契约,仍然留不住企业需要的人才,

心理契约虽然没有一个客观的标准,但是却能真实地体味到彼此的感受和认知。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要想留住优秀人才的心,就必须要注重心理契约的管理。

3.3心理契约适应了员工激励的需要

心理契约是现代企业中员工和企业间关系的最佳结合点。员工如果能够体验到组织对他的信任和满意,感到组织给予的精神鼓励与物质报酬和他的期望相符,那么他就会加倍努力,努力实现组织的期望。因此,心理契约是企业与员工之间双向的心理期望。

3.3.1心理契约激发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1)心理契约的无形规约的存在,能促使员工不断以心理期望来审视自己与企业的关系,促使员工在动态环境变化中不断调整自己的行为,以保持与企业的良好关系。同时将个人职业生涯发展与企业的发展紧密地联结在一起,从而提高对企业的忠诚度。

(2)心理契约可以使员工发挥主观主能动性,避免企业与员工个人之间由于“信息不对称”而带来沟通障碍与工作效率低下。从而充分发挥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与能动性,提高工作效率。

(3)心理契约可使员工拥有努力的方向与目标,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如当员工认为将获得有较高的薪水和提升机会时,就会为企业发展贡献自己的技能与忠诚,作为对企业的回报。

3.3.2依据个体需要和期望进行激励

每个人的需要和动机有很大的差异,即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时期的需求也不一样。有些人希望努力工作换取更高的薪酬和别人的尊重,有些人的满足感是来自挑战性的工作。但只有当满足了较高层次的需求后,才能使人感到最大的满足,这种满足在现代员工心理契约是最重要的成分。

根据美国心理学家弗罗姆的期望理论,激励水平的高低取决于期望值和效价的乘积,在不考虑期望值时,效价越高,对员工的激励水平也就越高。换句话说,以员工期望的方式提供给员工想要的东西,能提高员工的被激励水平和满意度。当员工渴望职业发展和获得别人尊重时,他对金钱的评价是较低的,这时如果以金钱作为对其工作投入的回报,就不能满足他的期望。因此,在管理实践中,激励要从个体的实际需要和期望出发。

3.4心理契约适应提高管理水平的需要

要认识到管理者和员工之间应该是合作关系,而非雇用与被雇用的关系,这有助于提高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因此,在管理实践中要有意识、有计划地对员工的心理契约加以引导和管理。

3.4.1良好的心理契约是规划员工职业生涯的重要方式

在企业中,员工追求的不仅仅是一种经济利益,员工还将企业看作发展自我的舞台。一个优秀的员工如果得不到发展,他就会选择离开。因此,企业有义务最大限度发挥员工的能力,为每一个员工提供一个不断成长和建功立业的机会。良好的心理契约的维持,就在于企业对员工这种权利的尊重和支持。

在实践中,企业的管理人员要善于沟通引导,让员工参与其发展计划的商讨制定,在企业中能够找到一条满意的职业发展道路,主动地把全部身心和情感融人到企业发展中。

3.4.2良好的心理契约是建设企业文化的重要途径

企业文化是企业内共有的价值观、信仰和习惯体系,企业文化一旦形成,对于企业成员就会产生角色规范和价值导向作用。这种对群体角色的认同,最终以心理契约的形式发挥作用,使企业、员工双方能够在共同的平台上相互作用、相互发展。从这一意义上讲,企业的心理契约是企业文化的内化。

4构建以员工为中心的心理契约

4.1心理契约的构建激励企业准员工

招聘过程中传递真实有效的信息是建立心理契约的基础。为了在聘用的初期获得满意的心理契约,企业应该把真实的工作情况告诉应聘者。即在招聘过程中应真实介绍企业的结构、劳务合同的主要内容、新员工的工作项目和职责以及工作的具体要求等,让员工对企业有相对真实的总体印象。

这样的招聘虽然有可能降低了应聘者的接受率,但却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员工对工作的期望值,增进工作满意度及对企业的忠诚度。

4.2心理契约的调适激励企业新员工

进入企业后,企业管理者应加强与其沟通,做到彼此了解和相互适应。

理解歧义是心理契约违背的重要原因,因为心理契约的内容有较大的主观成分,员工和企业双方对契约内容的理解难免会存在偏差,因此沟通显得非常重要。一方面,沟通便于上级与下级间相互了解,减少因为理解歧义而带来的消极情绪。另一方面,沟通提供了一种释放情绪的表达机制。员工可以通过沟通来表达自己的挫折感和满足感,。在这个过程中,建立和增进感情,培养了员工的信任度。

4.3心理契约的修补激励企业老员工

由于聘用契约在签约期内相对稳定,而聘用双方的心理契约则随环境变化而变化。雇用契约签订后,伴随着员工职业生涯各阶段的发展,员工对企业的认识逐步加深,需求也随之发生变化。这些变化会带来心理契约内容的改变。如果这些改变没有被及时认识和重视,就会产生误解。轻则会影响员工的工作情绪,忠诚度和满意度的下降。重则会造成心理契约的破裂,企业核心人才的流失。因此,必须重视双方心理契约的动态调整。

由于企业环境条件的不断变化和人们对心理契约的理解歧义,心理契约违背几乎是不可避免的。当发生心理契约违背时,企业应该采取有效措施,对心理契约进行修补。

首先要做好解释,如企业确实因为各种困难无法兑现当初对员工的承诺时,管理人员不能推诿或遮掩回避,而应当及时地向员工做出解释和说明,以求得员工的理解和谅解。其次,尽可能采取补救或补偿措施,减轻心理契约违背的负面影响。

4.4运用心理契约的维护激励企业全体员工

个人工作展望篇7

今天,团县委、县希望工程办公室与××(单位、企业)联合在这里举行“××希望之星”捐助仪式,为10名贫困大学生发放助学捐款,这是××(单位、企业)第二次向希望工程捐款,帮助刚刚考入本科院校的贫困生。这一义举对倡导扶危济困、互帮互助的社会文明新风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是个私企业对我县精神文明建设作出的又一份贡献。在这里我首先对专程前来参加此次活动的两位经理表示最热烈地欢迎和诚挚地感谢!向今天受捐助的同学表示亲切的问候!我县希望工程助教兴学活动自九四年启动实施以来,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果。在全县各级党政领导的重视关怀和社会各界人士的鼎力支持下,全县共收到捐助资金××多万元,对外协调资金××万元,援建希望小学××所,希望书库××个,三辰影库××套,资助失学儿童××名。近年来,希望工程工作不断拓宽筹资渠道、拓展救助范围,先后开展为下岗特困职工子女献爱心、情系贫困大学生、贫困孤儿接对救助行动、希望工程名信片发行等捐资助学活动,在全社会产生了强烈反响。希望工程的实施,对改善农村的办学条件,激发贫困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我县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以及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弘扬扶贫济困,助人为乐的社会新风,促进我县精神文明建设都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我县希望工程工作的广泛开展,离不开社会各界的支持和积极参与。×××和×××、×××集团等给予了热情的关注和支持,前年捐款×××余元,帮助了××位考入大学的贫困同学,今天,又捐款××余元,资助10位在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同学,虽然捐助款对受助者上大学来说只是杯水车薪,但这对一个经营才三年的私营商业企业来说已经很不容易了,我觉得这个捐赠充分体现了我县部分私营企业爱党、爱国、爱民的崇高情怀,也充分展示了他们关心他人、关爱社会的可贵精神风貌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同时,也向社会各界展示了××、××集团和××良好的企业形象。

希望工程工作功在当前、利泽千秋,希望团县委、县希望工程办公室积极创设优秀的活动载体,不断拓宽资助渠道,用事实和真诚打动社会人士、用高度的诚信取信于社会、用事业的壮大回报社会,推动全县的希望工程工作跃上一个新台阶。同时,也希望社会各界一如既往地支持参与这一社会公益事业,为贫困孩子的学习生活和健康成才提供切实的帮助,用爱心为他们撑起一片蓝天,给他们创造一个美好的明天,为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促进社会的文明进步做出积极的贡献。

个人工作展望篇8

论文摘要:心理契约是以期望为主要形式的没有明文规定的主观心理约定,在学校管理中具有重要意义。学校应建构符合学校组织特点和教师角色特点的心理契约管理模式,加强沟通、保持学校与教师之间期望的动态平衡,信守对教师的承诺并在学校不得不违背契约时及时进行政策解释,努力提高教师对学校工作的满意度,营造以促进师生发展为本的管理机制。

近半个世纪的组织行为学研究表明.社会组织与成员之间在本质上是一种基于契约的交易关系。契约原则在现代社会生活中无处不在,以界定当事人权利和义务、规范社会行为和生活方式。心理契约与经济契约、合同等正式契约不同,是未成文的非正式契约,如承诺、互惠等,对于组织与管理者赢得员工的忠诚,改善员工与组织关系,提高组织效率和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被广泛应用于人力资源开发、组织文化建设等领域。

心理契约概念来自于心理学.由组织行为学家引入管理领域,国外学者在探讨心理契约概念的同时,也对其结构提出了很多理论。有的侧重于契约内容特质的归纳,有的侧重于因素提取,得出二维和三维因素两种更具普遍性的心理契约结构。我国心理契约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文献主要集中在2000年以后,而关注心理契约与学校管理的人更少,因此,研究心理契约在教师管理与队伍建设具有特殊的意义和价值。

一、心理契约的内涵及其特点

心理契约(psycho1ogicalcontract)是组织与成员之间对彼此应付出什么同时应得到什么的一种主观心理约定。是内隐的、没有明文规定出来的各自所怀有的各种期望,有的清晰些,有的则比较模糊。组织心理学家阿吉里斯(argyris)1960年首先运用心理契约概念描述工厂中雇员和工头之间的关系[。被誉为“心理契约之父”的莱文森(levinson)认为心理契约是非书面化的、未成文的契约,是组织与员工相互持有的、用以表明双方隐含的和未公开说明的相互间期望的总和。

大量研究揭示出心理契约具有主观性、不稳定性与不确定性等特性。这是因为心理契约是个人的主观感觉,而每个人对自己与组织之间关系的体验与感受有很大差异,心理契约还会因工作环境、个体心态的变化而不同,双方的期望也会随员工在组织内工作时间的增多而增多。主观性与不确定性特点决定了心理契约具有动态发展的特征,这就要求组织与成员双方必须根据环境变化和组织发展不断确定心理契约的内涵。国外研究者还发现心理契约主要体现在交易、关系和团队三个方面]。交易维度是指具体的、短期的和经济方面的交互关系,可以用工资、奖金等经济价值度量;关系维度是比经济利益更为广泛的、长期的、社会情感方面的交互关系.包括忠诚、责任、福利保障、专业发展等;团队维度则是指员工能够组成一个为实现组织目标而遵循特定规范要求的集体.每个员工都能积极从事角色职责以外的工作和任务,主动为他人的事业发展承担责任。中国学者认为员工心理契约的内容主要由规范性责任、人际型责任和发展型责任构成,即组织给员工提供一定的经济利益和物质条件、人际环境和人文关怀、发展空间等。员工则遵规守纪、尽职尽责、创造和谐人际关系等。

二、学校管理中的心理契约

学校和教师之间除正式的聘任契约外,也存在着规约双方相互责任、权利和义务的心理契约。上述研究为心理契约在学校管理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前提。

通过宣扬办学理念和校长及其他管理人员管理工作.学校无时无刻不在表达对教师的期望。希望他们能够自律、尽责,学为人师、行为示范,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潜能保证教学质量、满足学校工作需要和发展要求;教师也总是通过提教学建议、参加教职工代表会议或其他活动,关注并期望学校提供更好的工作环境与条件,希望得到预期的报酬与晋升,希望民主参与权得到尊重,以至获得个人职业与生活的安全感、归属感、价值感等。

相对于地方一般居民和其他职业的从业者而言,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不论是从学历还是工作和生活条件来看,都属于具有较高文化水平和文明素质的知识群体,追求并享受较高水平的生活。在关注个人物质生活的同时,他们还特别在乎高质量文化生活和精神需求的满足,对个人名利也较为淡泊,在与学校的心理契约关系中处于弱势地位时,个人价值与追求的诉求表达与处理方式总是比较温和。一般情况下,教师没有尽职尽责或出现违背契约的言行时,会得到学校给予的明确的降职、降薪甚至开除等处分;而学校违背心理契约,教师发现自身地位、待遇等与学校承诺不一致时,管理者的改革措施与解释缺乏说服力时,个人问题不能得到及时解决时.教师为解决问题而不断奔走的并不多见,其问题与要求很难得到合理、有效的解决与补偿,只能以时间的流逝或自嘲淡化自己对学校的失望和愤怒情绪。因此,如果学校在管理中过于依赖规章制度、合同条款或质量控制等外在制约因素.对提高教师工作积极性和学校管理绩效既不现实又不具有科学的可操作性,甚至有教师认为这样的管理是对自己人格和修养的侮辱。学校管理者应该认真研究和分析心理契约的管理效应,认真履行学校对教师心理契约的承诺,提高教师满意度.对于激发和调动教师积极性、增强学校凝聚力、促进学校整体和谐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心理契约理论在学校管理中的应用

建构心理契约动态管理模式要求学校管理者必须摆脱过去那种通过制度管理教师、通过经济手段制裁教师或调动教师积极性的思路,站在尊重教师人格、满足教师期望的角度考虑激励措施,把学校的组织目标与教师的人生意义、职业目标统一起来,为教师专业发展和个人发展创设良好环境。

1、建立符合学校、教师特点的心理契约。研究表明,挑战性愿景使组织成员有更大的空间发挥才能,会提高成员对组织以及组织管理者的心理认同度。学校是从事教育工作的公益性社会组织,教师是社会成员中具有较高文化水平精神追求的群体。学校管理者应该针对学校教学科研、养成教育、管理咨询等工作内容与要求建立不同的教师团队,分别赋予不同的工作要求和期望,结合其热切追求的共同回报,引导他们产生趋同于学校的心理期望,建立既符合教师自身价值追求又具有一定挑战性的学校发展愿景。这样的学校愿景不仅反映出学校管理者对教师知识水平和专业技能的认可与尊重.还能够为教师提供展示能力与实现专业发展的机遇,更易于引起教师的心理共鸣、产生强大的感召力,可以有效提高并持久保持学校凝聚力,使教师更愿意奉献他们的忠诚与才能。

2、加强沟通、保持期望的动态平衡。心理契约的主观性和动态性决定了学校和教师的期望都在随各种客观条件的变化而不断调整.管理者必须理顺学校信息反馈体制,建立健全各种正式、非正式的沟通渠道。沟通是指学校管理者与教师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信息的有效传递与接受,是知识型组织成员提高效率和信息资源共享的重要途径,也是建立共同价值观的基础。教师各自掌握着特殊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教学工作具有较强的独立性,管理者应该利用各种渠道和手段创造一种开放的沟通环境使教师能够分享他们的工作经验和想法,表达自己的失落感和满足感。如果教师们能够顺利地表达内心情感并得到理解与认可,及时消除彼此之间的分歧、误会和成见.就能更好地调整心态和行为。因此,又必要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管理者也要具备较高的沟通技巧,通过中层管理人员的工作或各种会议、文件等方式向教师表达学校的发展前景以及对教师个体及群体的希望和要求,并通过中层管理人员的工作或教师自身的诉求,随时了解并掌握教师个体及群体对学校的合理期望.实现教师与学校双方期望的协调统一和默契,保持双方期望在动态中的平衡。

3、信守承诺、及时解释。作为一种信念系统,学校心理契约建立在教师与学校双方互相信任的基础上,学校违背契约会导致教师产生强烈的背叛感.甚至失去安全感。研究发现,组织有意违约、无力兑现与理解分歧等原因导致52%的从业者经历过心理契约违背,81%的人反映组织至少有一个承诺没有履行,对个人的组织评价、工作态度和职务行为等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工作满意度和忠诚度大大降低。学校在心理契约中始终处于主动和强势地位。管理者应该首先要信守对教师的心理承诺。尽量履行承诺,以换取教师的忠诚。因为每位教师都会认为.只要自己履行契约中自己的责任.组织就会履行对他们的义务。当学校不能满足教师期望,或者教师反映学校有心理契约违背时,管理者不能漠然处之,应该迅速开展调查和研究,及时分析原因并采取补偿措施,对于学校已经无力承担的承诺或教师自身的理解错误.应该通过耐心细致地引导,给予教师合理解释,以免教师出现极端行为。

个人工作展望篇9

泉州市希望工程于1992年正式启动,十七年来始终致力于扶持泉州市相对贫困落后地区发展基础教育事业,已成为共青团多年来精心运作、成效显著的品牌工作,得到了社会各界和海内外热心人士的热情支持与参与,成为侨乡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面旗帜。截至目前为止,泉州市希望工程累计接受社会各类捐款2060多万元,建设希望小学54所,希望园15个,为贫困地区学校建立希望书库200多套,资助贫困学生和失学儿童8060多名,有效地改善了贫困地区的办学条件和教学设施状况,促进我市贫困地区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共青团泉州市委希望工程的成功转型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并使希望工程的良好成效和影响得到了新的持续。

特殊青少年群体的现实需求就是希望工程转型的方向

“这是我第一次接触电脑,感觉手有点不听使唤。”日前,在洛江南山小学宽敞明亮的教室里,来自四川德阳的五年级学生唐鹏程笨拙的握着鼠标,在身旁青年志愿者的指导下进行着简单的操作。教室里一起学习的还有他的同学――一群留守儿童及外来工的子女们……

在泉州市盲聋哑学校,一双稚嫩的小手正从凹凸不平的盲文书本上滑过,一颗颗突起类似文字的图案,正是他们用来触摸世界、感知世界、了解世界的途径。在他的身后是我省特教学校中最具特色、藏书最多、借阅率最高的盲文希望书库。旁边的绿色网吧为残障学生联通世界、开阔视野、接受现代信息技术教育提供了一个平台,盲聋哑学校学生第一次实现了独立上网。多媒体活动室里的学生正倾听着激昂的《命运交响曲》……。同时,团市委还组织发动各级团组织、志愿辅导员以“希望园”为基地,开展爱心互动、支教活动,并对家庭困难学生进行帮扶。

这些正是泉州团市委为解决贫困地区学校设施不足,为留守儿童、外来工子女及残障青少年儿童等特殊群体在学校的学习、生活、娱乐和课余活动创造良好的条件和温馨充实的精神家园而发起推动实施的“希望园”的组成部分和工作内容。

进入新世纪后,随着义务教育阶段国家“两免一补”政策的全面实施,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资助以及中小学布局的重新调整之后,继续发动社会力量来建设“希望小学”及资助这些孩子已经较难引起社会共鸣,希望工程在新世纪这个交叉口,面临转型的需要。如何在新时期让希望工程更加符合青少年的利益诉求和现实需求,成为泉州共青团组织服务青少年的一个工作重点。泉州团市委通过深入留守儿童较为集中的县(区、市)和贫困中小学开展调研,进一步摸清了留守儿童在我市的分布情况、群体特点以及在落实留守儿童各项工作措施等方面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等情况,研究寻求留守儿童工作进一步突破所存在的难点。调研过程中,发现对这些学生精神关爱不够以及学校设施的缺乏问题尤为突出,由此泉州团市委率先提出了在华侨农场归侨侨眷子女、留守儿童、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残障儿童等特殊青少年群体较为集中的学校建设“希望园”的构想,针对学校设施不足的问题,确定“希望园”由希望书库、绿色网吧、多媒体活动室等组成,为特殊群体青少年学生在学校的学习、生活、娱乐和课余活动创造良好的条件和温馨充实的精神家园。并在2007年就建成服务留守儿童、盲聋哑学校孩子、归侨侨眷子女等多个希望园……积极开创了希望工程的新模式。此举更是得到了前来泉州调研的团中央、团省委和有关工作部门领导的充分肯定。

2008年泉州团市委结合“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制定了“团建创新应先行,服务大局应先行,青年为本应先行,事业运作应先行”实践载体,着重发展好能突出体现海西特色和泉州特点的共青团工作的建设和内涵,深入推动“希望工程”工作转型,进一步拓展“希望园”的覆盖范围,在设施相对落后及弱势青少年群体相对集中的学校中积极推进“希望园”建设。积极构建关爱特殊青少年群体的长期阵地和长效机制,不断提升、扩大希望工程的影响力和覆盖面。去年以来团市委在南安蓬岛中心小学、惠安庆桥中心小学、安溪龙涓崇文学校、永春蓬壶中心小学、德化葛坑中心小学、洛江虹山中心小学等学校建设了“希望园”。截至目前,泉州团市委在各县(区、市),已援建希望园15个,发放各类助学金、扶助金70余万元,500多名中小学生和考入重点大学的应届高中毕业生受到资助,这些希望园已让上万名青少年儿童得到不同程度的受益。同时,依托希望园进一步延伸手臂,组织引导各级团组织、青年文明号,各类青年社团、学生社团等挂钩单位定期、不定期到联系点开展关爱行动,帮助归侨子女、留守儿童、外来工子女、残障儿童健康成长、快乐生活、全面发展。

建立“希望园”支持服务体系和运作机制确保实效

为进一步争取全社会对帮扶困难青少年群体工作的支持,提高“希望园”的影响力和覆盖面,泉州团市委在依托《泉州青年报》和“泉州共青团网”、泉州市青少年事务中心“12355”热线等自身资源为载体开展宣传的同时,也注重通过深入社会有关层面,争取慈善总会及有关慈善基金的支持,并重视加强与泉州主流新闻媒体的合作与联系。一阶段以来,通过各种渠道、不同方式的广泛深入宣传,“希望园”的影响力和覆盖面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从希望工程的成功转型到“希望园”所取得的成效,得到了我市社会各界人士甚至海外华侨的赞赏和认可,许多爱心人士纷纷主动加入到捐建“希望园”的队伍中来,为“希望园”捐资出力。

为了加强开设“希望园”的成效,团市委建立了由学校、团县委、团市委沟通协调的支持服务体系。同时建立起“希望园”资金专用、进度跟踪、定期复查等一系列从捐助到申请、审批、建设再到回访复查等相关配套管理制度,经多次不定期回访复查显示,前期已建的15个“希望园”,均按期投入使用,现所有设备运行状况良好。严格的制度管理把关,为确保“希望园”发挥应有的效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因此让捐建人的爱心愿望得到有效的保障。

个人工作展望篇10

一是提高认识,加强宣传,营造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

在诸城青少年网站开辟“希望工程”专栏“网上救助”项目,使网站成为希望工程救助的另一便捷渠道;利用电视台、报纸、刊物等媒体,积极推介希望工程各项品牌工作,计划在《超然台》设立“爱心托起明天的太阳”栏目,定期刊登需救助学生名单,供社会各界救助;继续在市区主要干道设立“全社会都来参与希望工程建设”形象展示牌,呼吁社会各界关注和支持青少年教育事业,为贫困青少年健康成长成才提供帮助。

二是突出重点,创新载体,不断拓宽救助渠道

继续在全市开展“新一轮希望工程劝募行动”,进一步拓宽希望工程工作的新途径。

深入调查研究,全面掌握全市贫困青少年基本情况。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规范和完善贫困青少年档案库,更新有关档案材料,更加全面、客观地掌握全市贫困青少年的数量、分布情况和贫困状况,及时为各种贫困青少年提供学习生活上的帮助。

积极整合社会资源,多方筹募和争取资金。继续做好“希望工程募捐箱”的维护、管理工作,做好资金使用。今年7月,得利斯集团、信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诸城市农村合作银行、诸城市供电公司成立希望工程专项基金或出资,重点救助中考品学兼优家庭贫困的高中生。

采取多种救助方式。同时将发动青年志愿者、青年文明号等与贫困学生结对子开展义务健康检查、捐赠学习用品等活动。团市委发起“希望工程·圆梦大学行动——爱心接力计划”,募集“圆梦大学”资金,山东美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诸城百盛商场有限责任公司、新雪竹国际服饰有限公司山东分公司经理王强等单位和个人在本次活动中表现突出,分别获得“希望工程·圆梦大学”行动“杰出贡献奖”、“爱心企业奖”、“爱心公益人物奖”等荣誉。

三是健全机制,强化管理,促进希望工程健康发展

加强基础管理,促进希望工程工作全面发展。完善希望工程资金管理制度、例会制度,建立贫困学生档案,使希望工程工作制度化、规范化。计划每月召开一次专题会议,各单位少先队辅导员参加,并将贫困生情况及时进行通报,以促进希望工程的顺利开展

认真做好通过“网上救助”、“希望工程募捐箱”、社会各界捐助收到的捐款和省、市青基会划拨贫困中小学生助学金的规范管理工作。对通过“网上救助”、“希望工程募捐箱”、社会各界捐助收到的贫困生捐款,我们将严格按照捐方意愿,及时将捐款送到贫困学生手中。在划拨贫困生捐款和中小学生助学金工作中,做到资金一到位,就及时划拨,同时做好捐款和助学金的用途跟踪调查。在资金划拨后,督促学生做好复信工作,加强捐方与受资助贫困学生的有效沟通和交流,使他们互通信息,提高捐方对受捐助学生的信心。

目前在团市委的积极倡导下,越来越多的单位和个人积极参与或自发组织开展“希望工程”助学活动,在全社会弘扬了扶贫济困、助人为乐的良好风尚,成为我市共青团工作的“品牌工程”。

下步,团市委将继续牢固树立服务贫困青少年的理念,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扎实做好各项基础性工作,积极营造全社会关心、关注贫困青少年的良好氛围,努力帮助他们解决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一是继续严格管理机制,保证品牌效应

要保证品牌效应,就需要严格审核受资助人资格,全面覆盖全市所有符合条件的学生。工作中一定要做到捐助资金发放到确确实实需要的人手里,不严格的控制必然导致品牌形象的破坏。对于偏远乡镇的困难学生要更加关注,通过团组织所覆盖的网络全面调查符合受资助条件的学生,并加强学生间的相互监督,大范围的捐助活动要做到受助生公示,要确保“贫者我知、需者我助、伪者我查、资助相当”,从而扩大并提升品牌影响力。

二是扩大救助范围,建立全方位救助体系

一直以来,我们根据自身实际,不断的扩大救助范围,争取多方资金援助偏远乡镇的孩子,使他们和所有的有条件的孩子们一样,能够接受正常教育的权利,有一个健康的学习、生活心理。目前我们已经形成了由小学到中学、大学范围的救助体系。但是,数量比例分布存在不平衡的现状,由于我们国家仍是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所以相对而言,对小学、中学的救助就相对多一些,主要以小学为主,中学次之,大学为辅的形式。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在不断加大救助数量的基础上,尽力调整救助结构,使条件困难的、品学兼优的学生都能救助,顺利完成学业。

三是加强希望工程小学教师和辅导员培训,打造希望工程校园文化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