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人生感悟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06:20:09

我的人生感悟篇1

逝者如斯

我栖身的大学位于终南山下,有条河正好穿过。河上有座吊桥――木板和铁链做成,走上去摇摇晃晃,颇有诗意。我每天早晨上班都要从桥上走过。走到一半的时候停下来,站在桥上远眺终南。青山绿黛、蓝天白云。山风习习、大河滔滔。每当这时我总会不由自主地想起一句话――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尽管此前我曾无数次地听过并说过这句话,但惟有身临其境的此时此刻,方才真正体会到这句话所蕴含的那种人生的深味。望着脚下那滚滚的河水,不由你不飘飘欲仙、若有所思。我一边反复吟咏着“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一边在脑海里想象着这样一个场景:大雨初晴,山野苍翠。在弟子们的簇拥下孔子登上某个高处,弟望着奔流不息滚滚而去的河水,想想自己周游列国十四年,颠沛流离、栖栖遑遑、累累若丧家之犬,到头来终究是一事无成。韶华易逝,走过尚值壮年,今已白发须须。人生苦短,譬若朝露。想一这孔子感慨万千、唏嘘不已,禁不住吟出:“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浮生却似冰底水,日夜奔流人不知。试想,孔子若是没有那种沉痛的人生的挫败感,他就很难休会到那种强烈的生命的流逝。孔子将生命融进了学问。

应无所住

我蜗居于一栋楼的高处。背靠终南、面朝关中,八百里秦川尽收眼底。夜里我常站在楼道北望长安。一眼望去,灯火辉煌,以至于似乎隐约都能听到笙歌鼎沸。然而望着那灯火闪烁处,我却总有一种不真实的感觉。那一闪一闪的灯光总给人一种幻灭和虚无的感觉。这时,我总会想起《金刚经》里的一段话:“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眼望大千世界,所见皆为“幻相”。平日里我们深陷红尘、置身职场,汲汲以功名、碌碌于钱财,美其名曰“为理想生活打拼”。然而究竟什么才是“理想的生活”却很少有人认真思考。一旦我们跳出来,站在高处、远处或别处,再来打量欠的“现实生活”,便会发现原来我们和那背着壳的蜗牛、蠕蠕爬行的蚂蚁并没有什么两样。佛法教人“应无所住”,即使我们无法做到忘情和“出世”,但至少我们可以与现实拉开一定距离,不一定要事事执著、专注,有时候要“应无所住”,要有一种人生的“钝感”。

悲欣交集

我所有的小区有位领导,位高权重。我曾亲眼目睹过他颐指气使地训斥下属。谁也没想到他突然得了一场大病,花了很多钱命算是保住了,但却留下了后遗症――腿脚不便、需要人搀扶。有一天我带着四岁的女儿从他身边经过,他望着我们笑,脸上露出几丝慈祥。走过他身边的那瞬间,我突然眼睛湿润了,有一种欲哭的感觉。

我的人生感悟篇2

2.你明明知道你需要放手却放不下,因为你还是在等待不可能的发生,这种感觉真的很难受。

3.愿你沉稳又执着,对热爱的事情都全力以赴,又满载而归。

4.时间是外在的光斑,还是心跳微妙的浮点。

5.没必要让所有人知道真实的你,或者是你没有必要不停地向人说其实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因为这是无效的,人们还是只会愿意看到他们希望看到的。

6.不管全世界所有人怎么说,我都认为自己的感受才是正确的。无论别人怎么看,我绝不打乱自己的节奏。喜欢的事自然可以坚持,不喜欢的怎么也长久不了。

7.当你能看懂一件事情的时候,说明你长大了;当你能看清一件事情的时候,说明你开窍了;当你能看破一件事情的时候,说明你理性了;当你能看透一件事情的时候,说明你成熟了;当你能看淡一件事情的时候,说明你放下了。

8.一心不能2用,做事要专心致志。一口不能插2匙,做事不可操之过急。一人不抵2人智,做事要多与人商量。做事2一点,成功快一点。

9.今天你2了吗?对生活要2:刷刷牙,洗洗脸,迎接美好每一天,对亲人要2:长要敬,幼要疼。对工作要2:洒热情,收获丰。愿你每天都很2,幸福美满。

10.心里放不过自己,是没有智慧;心里放不过别人,是没有慈悲。

11.要用行动控制情绪,不要让情绪控制行动;要让心灵启迪智慧,不能让耳朵支配心灵。人与人之间的差别,主要差在两耳之间的那块地方!

12.乐观是一首激昂优美的进行曲,时刻鼓舞着你向事业的大勇猛前进。

13.自己战胜自己是最可贵的胜利。

14.人生在世最大的勇气不是不怕死亡,而是坚强的活着,勇敢的面对生活带给的压力和考验!

15.是一趟旅途,每个人都在途中,路过的都是景,擦肩的都是客,遇到的都是缘,回忆的都是念,时光如淡烟,我们抓不住,美好一瞬间,不能长久拥有,学会从过去中转身,幸福才会招待你。

16.我越来越相信,创造美好的代价是:努力、失望以及毅力。首先是疼痛,然后才是欢乐。

17.先做人,后做事。

18.你是千山暮雪流成的小溪,汇成屡屡清泉,我像一颗鹅卵石,静静地享受你的抚摸。

我的人生感悟篇3

关键词:语文教学阅读感悟精神支柱

语文教学实现着阅读感悟的文道结合,实现着工具性与人文性的高度统一,促进着学生在凭借语言文字所蕴含道理的感悟上形成理想的精神支柱。语文教学如何让学生在阅读感悟中形成精神支撑?

一、形成精神支撑的阅读感悟需群文悟读

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人们似乎都看到这样的现象,初中生的阅读感悟一般都针对所描述的正面人物,一般都对充满雄壮之美的人物形象作品比较喜欢,容易进入更深层次的阅读感悟。譬如学生喜欢阅读感悟《木兰诗》,却不恭维《最后一课》。初中生对热烈、奔放的作品十分喜欢,对相关的中性作品喜好度比较低,如对叶圣陶的《多收了三五斗》、老舍的《在烈日和暴雨下》、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就不感兴趣。尽管我们在引领阅读感悟中都做出比较极大的努力,促使学生对其产生兴趣,但有时还是收效甚微。这是学生阅读感悟形成理想精神支撑的大碍,语文教师必须力避这样的现象。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应对语文教材做出比较大胆的重新组合或者优化组合。如教材中体现爱国主义情感的作品比较多,在学习时可先让学生树立这样的意识,爱国主义不仅仅体现在沙场的决战,也不仅仅是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涵盖十分丰富而又相当精彩的内容。如让学生回味《把我的心在带回祖国》、《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再让学生阅读文本,如读着《最后一课》、《木兰诗》,这时学生所产生的感觉不片面,不仅感到杜甫和肖邦的爱国,感到古代女民族英雄木兰的爱国,而且感到韩麦尔先生的爱国。

二、形成精神支撑的阅读感悟需群体悟读

语文课程学习应当是个性化的阅读行为,我们不能以教师的讲授替代学生的阅读。但在现实阅读教学中,还没有真正落实学生的个性化阅读。譬如一些课堂的主人虽然已经不是老师,但是那些学有余力的学生在替代所有学生的个性化阅读感悟。又如在一些教学课堂内,学生的合作讨论可以说是风靡一时,也就是合作讨论在自不自觉地代替学生的个性化阅读感悟。学生的阅读感悟不仅是一两个学生的事情,而且是全员的事情,我们并不否认一些学生感悟的启迪引领作用,但应当绝对否认那种替代型的阅读感悟。尤其是形成学生精神支撑的阅读感悟,还应当以学生自己的感悟为准。“学生耳中听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心悟”。譬如学习《我的叔叔于勒》时让学生去阅读感悟,则有学生联系身边所见所闻这样说:“在我们的身边也有着不少像于勒这样的人,但他们中的多少人被政府、社会温暖着,也被社会和政府广泛意义的扶持着。这说明于勒之所以就是被人认为十足的败家子,是不是因为他没有得到社会和政府的温暖及扶持呢?”大家便在你一言我一语的共同讨论中达成共识:关注弱势群体是政府、社会及所有人的共同责任。

三、形成精神支撑的阅读感悟需正确悟读

语文课程是形成学生良好道德情感的重要课程,但是如果学生对相关文本没有比较正确的感悟,就不可能形成良好的道德情感。从平时的阅读教学不能产生正确阅读感悟的内容不多,不能产生正确阅读感悟的学生也不多。从我们所秉承的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人生观、理想的价值观看,语文教学,学生阅读感悟的正确性是不能留下空白和遗憾的。对于是不能正确感悟的内容,尤其不能正确感悟的学生,要以极度的责任,以饱满的热忱予以关注。“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更需要哈姆雷特形象的完美,不能完全凭着学生的兴致乃至某种程度上的激进对人物乃至事件给予不正确的判断和评价。如教学老舍的《在烈日和暴雨下》,有学生对祥子不予同情,认为祥子太傻,怎么就不找个比较安稳又有固定收入的工作?怎么就不找份不受日晒和风吹雨淋的工作?由此对老舍不予恭维,对大师产生怀疑。应当说这是学生没有知人论世产生的错误判断,当和学生一起围绕老舍所处的时代乃至作品所处的时代背景后,学生所做出的判断就显得比较正确。

对语文教学形成学生理想的精神支撑,需要我们做出认真的思考,甚至是某种程度上的深入研究,这研究不仅仅是研究教材,还应当研究自己所教的学生。自己所教的学生具有怎样的精神境界,自己所教的学生应通过阅读文本需要达到怎样的精神境界等都是我们必须研究的范畴。

参考文献:

[1]叶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论中小学课程改革深化[J]教育研究,1998.

我的人生感悟篇4

       一、初中科学教学应关注感悟学习教育

       感悟过程中涉及许多科学方法的使用。如学习者会通过观察、实验等来获得信息,会通过分析、归纳等逻辑思维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学习者不受原有知识的限制,通过联想、想像、直觉等非逻辑思维方法,对头脑中某些观念、表象进行重新组合、选择和建构。因此,无论是过程,还是结果,感悟都具有创新的特征。教育

       感悟过程及感悟能力的提高,还与学习者原有的知识和经验有关。原有知识和经验越丰富,则越容易形成感悟。同时,感悟的形成,需要学习者积极的探索和深入的思考,需要学习者对学习对象感兴趣,需要坚强的学习毅力和强烈的学习动机作为支撑,因此,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也影响着学生的感悟和感悟能力的提高。正因为此,感悟的东西往往很难遗忘,感悟的程度高,学习的效率就高。

       科学学科的独特性在于它需要学生通过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方式,认识自己生存的物质环境;需要从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制备等角度来认识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需要应用大量的科学实验和观察手段等来收集需要的信息;需要用特殊的科学语言对众多的科学事实进行科学概括和理论思维。而一门学科的认识和研究方法,只有在不断地学习和研究过程中,通过感悟才能获得。因此,初中科学教学应促使学生感悟。

       二、初中科学教学中促使学生感悟的策略

       1.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激发感悟

       “感悟”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科学的学习必须是先“感”,对基础知识有一个透彻的了解,才能由“感”及“悟”。而“感”指学生的感性认识。感悟过程及感悟能力的提高,与学习者原有的知识和经验有关。原有知识和经验丰富,则越容易形成感悟。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帮助学生形成丰富的感性认识,这是学会感悟的先决条件。

       可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利用科学实验,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如在讲燃烧的条件与灭火的时候,教师可以设置问题:平时我们是如何灭火的?学生就会联想到油锅里的油着火的时候要迅速盖上锅盖、灭火器灭火、消防队员用水管灭火等。再如在讲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时候,让学生做镁、锌、铜与盐酸反应的实验,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得出反应剧烈程度的不同,金属有的能和盐酸反应,有的不能与盐酸反应的感性认识。 2.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促进感悟

       “感”是“悟”的基础和前提。“悟”是“感”的升华,是学生把知识化为内需的手段。学生形成了丰富的感性认识,有了“感”,但必须有“悟”,才能形成感悟。那么在教学中,教师应在对新新信息进行适当的讲解之后,给学习者创造自主学习的空间,让他们自己去对新知识进行深刻的思索,在头脑中重新组合、选择和建构知识,由此产生新的知识。同时教师又要对学生的思考进行启发式引导,这是学生学会感悟的关键所在。

       3.及时评价,激励感悟

我的人生感悟篇5

关键词:感悟 语文 感悟学习实施策略

《现代汉语词典》解释:“感悟,有所感触而领悟。”《说文解字》:“感,动人心也;悟,觉也。”感悟也可以说是在心动的基础上,把握事物的本质,最终达到一种自我的觉醒和提高。语文感悟学习指的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学习中充分调动自己已有的感知经验。激发自己的情感和想象,通过体味、领悟来获取语文知识,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进而培养健全的人格,塑造良好的个性的一种整体性学习方式。

一、语文感悟学习的特点

(一)主体性

中国的禅宗讲求顿悟,世尊拈花,迦叶微笑。迦叶微笑是因为他领悟了佛法真谛。语文感悟学习也要学生自己“微笑”,这样就极大地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叶老说过“学生跟种子一样,有自己的生命力,教师所能做到的,只是供给他们适当的条件和照料,让他们自己成长”,教师只是起一个“拈花者”的作用。如在《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中指出的一样:“未来的学校必须把教育的对象变成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受教育的人必须成为教育他自己的人,别人的教育必须成为这个人自己的教育。”也正是因为语文感悟学习具有主体性,所以我们更应看到主体间的差异性,尊重主体的个性。

(二)情感性

情感是感悟的动力,也是语文感悟学习的起点。所以在语文感悟学习中,情感是必不可少的。文本中的语言不仅只是单个的文字符号。而且也是一种情感符号,这里面融入了作者深厚的情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只有调动自身的情感,在与文本情感的交融共鸣中,才能感悟到文本的内涵。语文感悟学习要达到的是一种对意义的体悟,同时促进自身的发展,如果仅有意义的生成,没有情感反应,那么这种学习方式与单纯的接受学习,与单纯的认知活动没有什么区别。所以可以说语文感悟学习是一种伴随着情感反应的意义生成学习。

(三)整体性

语文感悟学习已经超越了对语音、词义、语法的抽象的条分缕析,它是对文本进行多角度、多层面、多方面的整体把握,它获得的不仅是语言的表面意义和语素意义,而且是隐含意义和非语素意义、内部语境意义和外部语境意义的总和。这种整体的多种意义的总和根本不可能被机械地割裂。正如我们不可能将“黑夜”单纯地感悟为“白昼的反面”,将“田园”感悟为“种菜的地方”一样,我们应该更多地把握“黑夜”和“田园”中蕴涵的深层意义。

(四)灵活性

语文感悟学习打破了以往学习中教师单纯地讲,学生单纯地听的局面,感悟的内容从单纯的课本转移到生活的各个方面:感悟的方法也由原来的听讲转到运用各种方法,在具体的语境中可以感悟,在上下文的联系中可以感悟,在不同的参照对比中可以感悟;学习的环境也由课堂扩展到社会;评价感悟结果的方法也要坚持开放性和多样性的统一。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语文感悟学习不可能是封闭、单一的,而是灵活多样的。

二、语文感悟学习的实施策略

具体实施语文感悟学习,应该从两方面入手:

(一)从学生这方面来说

1、生活感知是语文感悟学习的源泉

美国教育家华特曾指出:“要使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我们都知道,亲身经历某种事物往往更容易产生感悟。以前的学习限于课堂上教师讲、学生听,学生拘泥于课堂,囿于课本,学校的高墙将外面多彩的世界隔绝起来,忽视了学生的感悟体验,正是因为这样,语文学习一直在幽暗的低谷中徘徊,所以我们更应该走出课堂,让学生充分感悟生活,实现自我的全面自由发展。

感知生活过程就是积累经验的过程,积累是语文感悟学习的关键。中国古代许多理论家都强调积累,如“读万卷书”、“积水成渊”、“得之在俄顷,积之在平日”这些都在强调积累。很多语文教育家都强调背诵,其实背诵的过程就是积累的过程。在语文感悟学习中,积累显得尤其重要。《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的“语文素养”就把“丰富的语言积累”看成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2、情感和想象是语文感悟学习的动力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写道:“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人情。”可见在一定意义上情感是文章的灵魂。积极的情感本身就是一种动力,语文感悟学习中的“情感”是教师、文本、学生三者情感的统一,教师要注意引发、调动学生的情感去把握文本中蕴涵的丰富的情感,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情感的动力作用。

想象是一种对记忆中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思维方式。丰富敏锐的想象力是语文感悟学习的一个重要特征。对文本“言外之意”的体会、对“味外之味”的把握这才是真正的感悟,通过想象方能捕捉到文本隐含的意义。同时想象的跳跃性、自由性也能使感悟主体迅速在记忆的经验积累中搜索与此境相关的契合点,从而完成感悟的使命。优秀的文本都存在着很大的张力空间,存在着很多意义的未定点,这些“召唤结构”的填补还需要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3、理解和对话是感悟的条件

语文感悟学习不仅是要把外在的知识内化为自己所有,而且要通过学生的理解反省,使外在的知识促成自我人格的全面发展。例如在学习鲁迅的《孔乙己》一文中,文章的最后多次提到“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这句话,只有我们真正理解了在掌柜眼中孔乙己的生命还不值十九个钱以后,我们才能真正感悟出鲁迅写此文的用意,预示了孔乙己悲剧命运的必然性,揭露了当时社会的人情冷淡,世态炎凉。

语文感悟学习是学生与感悟对象之间的对话的过程,只有两者互动、交流、对话,学生才有充分发展的空间,才能真正发挥主动性,感悟才能实现。这里的对话更多地强调一种情感的对话,只有用情感对话、交流、碰撞,我们才能读出《故都之秋》的清净悲凉;《荷塘月色》的静美优雅;“乱石穿空,惊涛拍岸”的豪迈情怀……

(二)从教师这方面来说

虽然感悟是学生的事,但是我们也不能忽视教师的作用。教师是情境创设的领导者。而不是凌驾于学生之上的权威。教师在民主的师生关系中的地位是“平等者中的首席”。教师所做的这一切,角色转换带来的直接成果就是为学生更好地感悟创造条件,所以教师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在感悟的过程中,教师扮演着不同的角色。首先,教师以一个组织者的身份出现,为学生创设一种情境,一种氛围,激发学生情感,唤起学生的需要,为学生的整体感悟创造适宜的条件。例如在学习《最后一次演讲》时,教师可以预先渲染当时的政治环境、残酷的暴行、闻一多的凛然正义,然后再用激情的声调去朗读,这样学生就容易初步感悟到文章的内涵。

在感悟的深层阶段,教师以一个引导者的身份出现,调动学生的想象,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深入探索文本的内涵,在感知的基础上,把握语言符号背后蕴涵的深层意味,深层感知作者的情感内涵。在学习《为了忘却的纪念》一文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挖掘它的深意,要领会文章的内涵是“忘却”还是“纪念”?当读到“我于是就逃走”这句话时,要引导学生体会这句话的内涵:作者真的怕死吗?

我的人生感悟篇6

法强调的即是“自悟、顿悟”。我们从现代心理学角度推之。所谓的“感悟”就是“感受、领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就是感受的过程,它就是“领悟”。自觉,灵感等的产生都在领悟中突发,这种突发的领悟就是‘’顿悟‘’。也就是说是一种创造性思维,所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运用感悟式教学法,意义是重大的。

【关键词】自悟;感悟;领悟

一、领悟教学法的基本原则

领悟教学法的基本定义强调的是“自悟,领悟”,于是需要考虑的第二个问题则是“感悟教学法的基本原则”,“自悟”,即是学生自我阅读,自我感悟。所以基本原则是要尊重学生的“自悟”。很长时间以来,教师或以自己的心得加于学生;或是参考的答案固定了教学方向,限制学生的自由;或强调阅读技法,而忽视个体的情感体验;或以群体阅读代替个体阅读;或以作者的感受来人为的提升学生的领悟。这种不以接受者的角度引导学生阅读的教学造成主体错位,使学生认为阅读就是应付老师的提问,就是琢磨作品的答案,而与自己无关,以致迷失了自己,这样谈何“自悟,领悟”?以别人的“感”使学生“悟”甚至用别人的“悟”取代学生的“悟”,这是剥夺学生感悟,剥夺学生感悟就是扼杀学生思想活力的教学专制。

在此我们强调学生在阅读中“自悟”,但并不排斥教师的引导。教师的作用应是激励、引导、评价学生的阅读活动“引”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确定阅读的目标,制定阅读步骤;“导”则是引导阅读方法,组织交流,进行评价。教师的引导是非常重要的。能读得懂的课文,学生并不能读懂其深刻含义。教师在这种情况下,则应激励学生深入思考,获得更加深刻的感悟。孔子云“导而弗牵”说的也是这个道理。例如教学郁达夫写的“故都的秋”。我考虑的是根据阅读材料的主题情趣,提供条件和环境,让学生把自己的最先感知,最深感受表达出来。但在设想教程时,我觉得有难度。“故都的秋”的作者,在作品中表达的心境是二十年代人物的心境。作为现在的年轻人要去体会当时人物的心情,恐怕很难产生共鸣。于是我作三步尝试:

(1)引导学生把握全文的主体情趣即“清”“静”“悲”“凉”。

(2)引导学生感“语”悟情。如文中有这样一段描写:皇城人海中有一椽破屋,清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里一坐,仰头看见的是那很高很高碧绿的天地;耳边是飞鸽的飞声,低头细数着槐树底一丝漏下的月光和破壁腰中蓝色牵牛花加上那疏落尖细且长的秋草的陪衬。让学生品味选段中的“破屋”“疏落”“秋草”,悲凉的秋意早上心头。特别是文中一段扫街的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尘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上去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学生品味眼前所描绘的景物,引发心中皆有的感情,他们便心神领会,觉得无比真切,无比自然。

(3)引导学生感文悟情。“文”即作品的整体。感“悟”是作品的局部阅读,但更应注重的是整体阅读。格式塔心理学派的研究表明:感觉并不是各种感觉要素的复合,所谓知觉并不是先感知到各种成分再注意到整体,而是先感知到整体的现象而后才注意到构成整体的诸成份。再以“故都的秋”为例。引导学生理解此作品可以从表现手法、结构、表达方式等方面入手,但都离不开内容。任何孤立地理解都没多大的意义。前面我们谈到的利用“故都的秋”的语言悟情则显得淡然。如果把文中的议论抒情一段与借景抒情一段综合起来理解,使学生感悟更深刻。因为作者在议论抒情一段中强调不同时代,不同国别,不同层次,不同境遇的古今中外文学人士,尤其是作者中都有共同的感受即“深沉、悠远、严厉、萧索的感触。”作者将自己的主观情思做纵向考察和横向比较,强调秋给人的悲凉感受。学生读之,仿佛自己的某些感触也得到恰到好处的表现,从而更深层次地感悟郁达夫先生创设的‘’清、静、悲、凉‘’的意境,理解作者特有的苦闷、阴郁、落寞的心情。

二、感悟教学法的基本规律

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他在青少年时目睹社会人世变幻无常,感到生老病死难以解脱。于是,他来到你尼连禅河边静坐沉思,实行苦行,经过6年仍未获得人生解脱之道。他决定抛弃绝食和苦刑,在菩提迦叶一棵树下,练珈跌坐,静思冥索,最后终于觉悟,“行道成佛”。释迦牟尼的这一经历给我们的启示有三:

(1)核心是“自悟,顿悟”,但“悟”离不开对事物的认识,即感知“社会人世变幻无常”。

(2)思接千载,即释迦牟尼的“静坐沉思”“静思冥索”强调了“思”的重要。

(3)强调过程的艰辛,即“历经6年仍未获得人生解脱之道”“最后修成正果。”于此我们推论出:感悟教学法的三条规律:

(1)感知(2)凝思(3)过程。

(1)感知。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总是从感知开始的。释迦牟尼感知人世终成正果。作家感知社会生活终写成优秀文学作品。除去对社会生活的感知,学生主要还是对作品的感知。这种感知带有审美倾向。刘勰在他的“文心雕龙”中将这种感知特点形象的描绘为‘’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如阅读“林黛玉进贾府”,学生对林黛玉这种寄人篱下的弱者形象以及趋炎附势故作姿态的扭曲形象有所认识。再调动自己记忆海洋中得这类形象,于是在认知中产生认同感,调动起同情和厌恶的情绪。“物色之动,心亦摇焉”,感知和情绪活动高度和谐,学生的感知力在不知不觉中充分激发。

(2)凝思。思维是学生掌握知识的中心环节。要正确的理解事物,牢固掌握知识,就必须通过积极的思维活动。孔子说的‘’学而不思则罔‘’就是在这个意义上说的。感悟教学法很重要的一点便是引导学生会思。会思则要敢于质疑。‘’疑‘’是探求知识的起点,也是激发学生的支点。南宋理学家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却要无疑,到这里是长进‘’。陆九渊也说:“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顾颉刚先生也说过:因怀疑而思索,因思索而辨别是非;经过“怀疑”“思索”“辨别”三步以后,那本书是自己的书,那种学问才是自己的学问。可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否思考出问题,然后质疑,解疑,就是他能否真正学到知识,并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关键。(3)过程。感悟重在过程,即对文章感受、理解、吸收的过程。很多文章不是一读就懂的,感悟首先在于读感,有所得。如读“荷塘月色”,可以让学生自己去领会美词佳句;让学生自己去感受“朦胧的月色”“幽幽的荷香”“斑驳的树影”“渺茫的歌声”;让学生自己去感受“颇不宁静”的心思,去感受“独处的妙处”。这样一个过程,说来容易,学生读来便难了。一要认真读,讲究心定,而要仔细体会,讲究慧悟。三要寻根问底,讲究毅力。以上论述的“感知”“凝思”“过程”三条规律,既有它们的独立性,但有是统一的。

三、感悟教学的策略

实施感悟教学法,教师是关键,首先教师要改变原有的教学观念,大胆发现,大胆创设情境,把学生导入“思考的境地”,让学生“知情”“知美”“明理”。确定了这一前提,那么,谈的便是策略问题。

策略(一)引发想象。想像对于文学作品的审美感受的重要性在于有了它才能提供感受的广阔天地。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必须以作品的语言为根据去充分发挥想象力。它才会以具体生动的面貌呈现于头脑中。而只有当在头脑或多或少的有了形象在浮动,才有体验和感受。引发想象可利用幻灯、画片、实景等情景教学手段,例如我收集古诗词中关于月的吟诵的诗句,把这些诗句分成四类主题(1)望月思乡,这是人类咏月的永恒的主题。(2)望月怀人,包含有情人之间的怀念之情,征戍之人对亲人的怀念。(3)月的阴晴圆缺变换的规律。(4)月的永恒存在。(5)月的多种意象。如“明月如镜”“残月”“朦胧月”“松月”“水月”“烟月”“霜月”。从其形状特征中领悟人生百相。根据这5例主题,用电脑制作出各种“月”的画面,在配上诗句,使学生有深刻的感悟。例如对月圆缺变换的规律,学生悟出“阴”与“晴”,“圆”与“缺”是辩证的统一,不能分割。“阴”与“缺”是“晴”与“圆”的基础。而“晴”与“圆”又是“阴”与“缺”最终目的和必然趋势。坚定认识识到这一点,学生能站在历史的高度审时度势的踏上人生之路,对未来充满信心。又如‘’月的永恒存在反衬出人世的短暂,让学生悟出生命的重要。

(二)引发联想。感悟离不开联想。例如纵横交错的联想,从视、听、味、闻、触等知觉上激起反响,让人以深刻感悟。有的联想具有深远感,给人崇高和壮美。如让学生读王焕之的“登鹳雀楼”诗:“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杜甫诗中的名句“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王维诗中的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都是收放得宜的联想,从中感悟其深远、壮大、崇高的美感。

(三)激感。情感激发方式是多种多样的,读,可以有表情的高声朗读,可体验作品崇高,悲凉或激昂或欢悦。听,让学生配乐朗读,加深体验。其次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掌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导出他们的真情。这种方法较适宜写作引导。例如高三的学生,普遍认为生活枯燥,没有快乐可言。我设计了一个话题作文,内容如下:一群年轻人到处寻找快乐,却遇到了许多烦恼、忧愁和痛苦。他们向苏格拉底求救:‘’快乐到底在哪里?‘’苏格拉底说:‘’你们还是先帮助我早一条船吧。‘’这群年轻人暂时把寻找快乐的事放在一边,找来造船的工具……终于造出了一条漂亮的船。新船下水了,他们把苏格拉到请上船,一边合力荡桨,一边齐声唱起歌来。苏格拉底问:“孩子们,你们快乐吗?”他们齐声回答说:“快乐极了”。请同学们根据这个故事一“快乐”为话题,写篇作文。出这道题的意图是:让学生明确什么是快乐,明确快乐是时时存在的,关键在你如何去寻找,感受快乐。真正的目的还在于让学生摆脱忧郁的心境,去寻找快乐体会快乐。有位同学在作文中写道‘’快乐就像个精灵,活动在人体内,有时会蹦出来,绽放出快乐的光芒;有时它会故意躲起来,与你捉迷藏。‘’这段话确有真情实感。他们体会到生活中快乐地存在,而进一步认识到‘’快乐‘‘在人们的心灵间。有的同学在文中阐释自己对快乐的理解,如劳动创造快乐;从生活的烦恼,忧愁中去感受快乐;有从自己经历的点滴小事中去感受快乐。有的同学理解更深刻,他认为人对快乐的态度不尽相同;有人剥夺快乐,有人奉送快乐。也有同学谈到快乐的高境界,如范仲淹的‘’后天下之乐而乐‘’。在作文中大家‘’放飞快乐‘’确确实实的感悟快乐。我想这次作文真是一箭三雕,即引领学生做了一次“快乐”的旅游,放松了高三忧郁心境,也提高了学生追求快乐的境界,又是一次作文实践,写作能力得到提高。岂不快哉,乐载。

(4)用导语或深情并茂的解说使学生入境。“入境”即“产生感情上的共鸣”。我曾经组织过一堂话题讨论课,话题是‘’感悟生命‘’。我用画面‘’奥马尼拉的痛苦‘’,再配上解说词,大意是1985年11月的一天,哥伦比亚的一座火山猛然爆发,滚烫的泥浆摧毁了阿美诺镇。一位美国联系图片社的记者发现了废墟瓦砾中的一位12岁的小女孩奥马尼拉,她身陷泥浆中,只露头脸和(颈胸,她被塌下的断壁卡住,脊椎严重受伤,并在岩浆中浸泡了长达六十多个小时而无法动弹,但她凭着意志坚持着。由于无法抢救,大家眼睁睁看着她死去。那位记者用相机记下了这悲壮的场面。让学生进入这种情境,对生命产生深刻认识。接着提出三个问题给学生思考

(1)如何关注与生俱来的生命。

(2)如何看待死亡。

(3)对生命所处的恶化环境状况,人们生命意识的淡薄,你是如何思考的?通过讨论,大家对生命的感悟更深。有一位学生在讨论到生死问题时,一直抹眼泪。课后我问她,她说想到自己的亲人总有一天会死去,便很伤心。她后来在作文中写道: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脑子里便会浮现出这样一幅画面:‘’四面白色的墙,一张白色的床,妈妈静静的躺在上面……我一个人蹲坐在角落里,脸上什么表情也没有,眼神呆滞……我不敢想下去,我不知道失去亲人朋友有多恐怖……‘’最后她悟道:“家人的离去只是身体上的隔绝,而心灵是不会遭到遗忘的,生命的失去只是一种自然法则。”‘’……只要带着充满爱、充满感激的心去体味人生的潮起潮落,无论是自己的死亡还是家人、朋友的离去,我们都不会在恐惧了。‘’我想这位同学对生死有了深刻的感悟,她会更珍惜生命,珍惜生命的每时每刻。她会去创造生命的辉煌,而面对死亡她将是坦然的。除此之外,有的学生谈到生命的价值,谈到要热爱自身珍贵的生命,不仅要爱惜人类的生命,更需要承担对具有连带关系的生命的责任。学生们的感悟越加深刻,而人生的意义更加明确。

结束语:

可见,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运用感悟教学法,意义是重大的。学生的感悟、领悟到的情感宣泄,不仅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净化了学生的心灵,激发了学生生命的活力,从而有力的促进了学生的成长。

参考文献

[1]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探索:陕西教育,2005年7月;

我的人生感悟篇7

关键词 教学探索 模式创新 阅读感悟

语文课堂教学可谓千变万化,尤其是阅读教学,需要教师积极探索语文阅读教学的新模式,让学生充分地阅读,从而引导学生读出欠缺,读中思变,读后求异,不仅要在阅读中整体感知,还要在阅读中有所感悟,依靠阅读培养语感,熏陶情感。

一、初步阅读,整体感知

语文教学中,初读课文能给人感知一个整体轮廓。心理学家指出:“人类心理最基本的特征是在意识经验中显现整体性。”一个人看到一个新事物,总是对这个事物进行整体的观察,留下印象,然后才会去寻找个别特征。这种认识事物的方法,常常不符合心理学的规律,往往把整体给肢解了,感知到的事物仅仅是局部,而重要的、有价值的信息就出现了感知的偏颇,从而影响整体感悟。

在课堂阅读教学中,整体感知课文的时候,我们不需要也不必追求事物感受程度的完美无缺,只要是学生自己的切身感受,就是自己经验的体现。教师的“告知”代替不了学生的“感知”,要以学生的自我阅读代替教师详细的讲解,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创新意识。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先创设条件,设计情境,让学生通过初步阅读训练,尽快投入到感知状态中,自觉自愿地去感知,在初步领悟的基础上力求提高整体感知的质量。尽管这种能力因人而异,刚开始提高的速度不明显,但只要我们持之以恒地加强训练,学生进入感知状态的速度一定会加快,感知的效果一定会提高。学生只有学会“整体感知”,才会“有所感悟”。

二、找“缺”充实,读中感悟

教师要让学生充满自信,在读中有所发现,有所感悟。感悟,是通过感触,对眼前的事物经行深加工,从中领悟。读中感悟是建立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经过感受、揣摩、联想、回味等一系列复杂的心理活动,对各种信息进行评价总结,产生新的感悟,是读者将作者的内心世界以自己的理解与之沟通融合的过程。

学生对文章的阅读往往细致入微,能提出许多问题体会出许多感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进行不断地充实。读出文章的“缺”是阅读主体渴望和探究式的感悟,这是对文章的内涵深入地剖析,反映了学生主动思维、积极探究的情感体验。同一种阅读材料,有时候,学生能发现文章中的“缺失”并进行充实;有时候,能深入感悟到文章的深刻内涵;有时候,学生能感悟到作者难以言表的内心。学生通过对文章的“找缺”,体会到文字的绝妙,这是课本的“缺失美”,犹如维纳斯一样,需要学生用心体会才能发现这种缺失的充实,是老师的理性分析讲解所无法替代的。

三、求“异”思变,多样感悟

学生在阅读中往往会意见分歧很大,产生争论。因为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潜意识的存储有限,心理活动过程的进程有异,教师要加强学生自主阅读感悟的适当诱导。有的感悟游离于浅表状态,有的甚至“悟”入歧途,产生“偏悟”。这时,教师要提示“悟点”、指点“悟路”、指导“悟法”、引导“悟活”。教师要引导学生在阅读中遇“异”思变,学生对同一问题往往有不同的见解,在阅读时,教师要掌好舵,在引导学生整体感悟中,抓住关键语句,深入感悟,读中悟情,读中悟理。教师要引导学生悟中思变,变中求同,充分发挥想象的作用,让感悟的过程成为碰撞思维、探究创新的体验经历,从而帮助学生掌握感悟的方法和技巧,达到“有灵而生、有能而悟”的境界。

阅读教学中要有所感悟,就是要让学生各有所悟,各有所获。“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语文教材内涵丰厚盈实,学生个性多种多样,感悟方式各有千秋,答案更是丰富多彩,学生感悟的程度和结果当然是不尽相同,教师不必刻意追求感悟的深度和广度,需要培养的是学生求异思变的能力。

四、读出语感,升华情感

我的人生感悟篇8

关键词:阅读教学真实感悟策略思考

中图分类号:G623.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082(2016)10-0139-01

平时的阅读教学,尤其是在进行公开教学时,我们总会出现如此的埋怨:所教的学生怎么就不会去配合的呢?怎么个不会法,说白了,就是学生不能在老师的指挥棒下去感悟,去表述自己的感悟,尤其是表述自己比较正确的感悟。那就没有办法改变学生的如此局面?平时的教学笔者做出三个方面的思考和实践,现拙于笔端,期求教正。

一、学生真实感悟需学生具备挑战的胆量

我们所教的学生虽然在离开老师的当下都是那样的夸夸其谈,有时相互之间竟然能够口若悬河地交流着,甚至就是面红耳赤地争辩着,但就是腼腆于教师,不敢在有教师的大庭广众之下表述自己的见解。因为学生都有这样的感觉,阅读教学中的自我感悟,有些感悟与老师可以说是大相径庭的。而且在诸多阅读感悟的课堂中,一般都是老师在启发过程中,在引领过程中,或者就是直接的授予中获取的。老师所授予的感悟就是那样的准确、精辟到位,而我们自己的感悟又如何呢?还是自知之明点好,不要去做那些自不量力的傻子,也不要去吃力不讨好的傻事儿。学生持有如此念头是不奇怪的,也都是我们惹的祸。要想学生真实感悟需学生具备挑战的胆量,学生挑战于老师的胆量如何形成?还应当建筑在平时语文阅读感悟的课堂实践上。平时的阅读感悟多期待学生阅读感悟的成功,教师不要学生感悟时抢头功,那学生将会完全可能在老师的等待下表达出自己的见解,逐步形成挑战文本、资料、老师乃至于自我的胆量来。如学习《我的叔叔于勒》,有学生以为于勒不是十足的败家子,有学生以为就是十足的败家子,但就是相互之间都不大勇于去发表自己的见解,生怕自己说错,而引起别人的嘲笑。老师去做肯定或否定的评价?应当说没有这个必要,还是让学生去争论不休为妙。教学时,真正让学生去争辩时,学生还也真有几下,能够有板有眼说出其感悟的学生还真是不少。

二、学生真实感悟需学生形成挑战的能力

学生都想能够真实感悟,也都想说出自己的真实感悟。但他们也深知自己的能力如何?他们是多么迫切希望自己能够有这样的能力,能够去逐步地形成阅读感悟的能力啊!作为老师需要做的是什么?教会学生真实感悟形成挑战能力。其实,我们也深知,学生挑战能力一般是教不出来的,如同学生的创新水准和创新能力一样,只能让学生从阅读感悟的实践中得来。平时的阅读教学,如果我们把阅读感悟的主体地位确立给学生,甚至就是某些意义上的全体学生,那一个个学生阅读感悟的能力将会完全意义上形成起来。反之,不但不可形成,还完全可能泯灭学生真实阅读感悟的积极性。如和学生一起学习诸葛亮的《出师表》,所教的这班学生跟以往所教的不很一样,大家不像在小学学习阶段,不少学生不大喜好于老师牵着牛鼻子走了。如有学生则对诸葛亮的《出师表》提出了非议,提出非议的学生感到诸葛亮有些虚伪,特别是在向皇上奏表时,为什么要那样的谦称自己?这样的谦称给人大有不合时宜之感。学生这样的感悟有理由乎?应当说是不无理由的。但需要站在怎样的时代去看,如果站在封建帝制的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角度,这样的理解就显得很不正确了。因此,让学生从知人论世的角度去反复阅读文本,反复字斟句酌于文本尤其是那些处于关键的语言文字,学生便比较有意义地感到:作为诸葛亮是当时的一位蜀相,曾辅佐于刘备,后又辅佐于刘禅。他是位以赤忱之心辅佐两朝的臣子。在封建帝制时代君臣不平等的前提下,诸葛亮如此的谦卑,越能体现出对皇上的赤忱。

三、学生真实感悟需学生进入挑战的境界

入选于初中语文教材的文文本本,说其是美甲胜天的富矿应当说是极不为过。初中学生阅读感悟只有神游于教材文本的字里行间,才可以产生真实的感悟。这真实的感悟应当涵盖着几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是学生自身比较独特的见解,其次是作为初中学生所必须获取的比较深刻意义上的感悟。平时的阅读教学,我们都以学生能够获取浅表意义上的感悟即为满足,很少让学生进入真实感悟的理想境界。让学生探究表面文字的意义需要,让初中学生探究文本内层之文学意义也需要,还更需要初中学生去探究深层的文化意义。从如此之类的意义上讲初中学生阅读感悟的真实必须让学生真正意义上挑战的境界。学生进入挑战的境界,可以是对文本的挑战,可以是对作品人物的挑战,还可以是对老师的挑战。应当说学生可以挑战的对象无所不在,学生可以挑战的时空也无所不有。学生能够进行挑战的资源有时是自己发现的,有时也可以就是他人提供的,更可以就是阅读感悟中学生感悟的错误资源所生成出来的。不管其可感悟的资源来自哪方面,作为语文老师都应当让学生进入挑战的状态,进入挑战的境界。如教学汉乐府的《木兰诗》,如果让学生去比较简单的阅读感悟,学生只能从花木兰的代父从军去看到她的雄壮美。教学中,笔者让学生进行深刻意义上的阅读感悟,进行广泛意义上的阅读感悟。不少学生则从木兰的“唧唧复唧唧”的叹息声,从“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的愿望中看到花木兰的柔情美。学生还能比较创新地感悟到,雄壮美、柔情美是促进社会主义建设的两大精神支柱,更应当就是未来实现伟大中国梦的精神支柱。学生的感悟比较深刻地体现出学生的自主地位,也比较体现出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完美统一的特征,实现着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形成。

参考文献

[1]叶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论中小学课程改革深化【J】教育研究1998

我的人生感悟篇9

关键词:本真自然;阅读感悟;策略思考

凡聆听过名师乃至大师的语文课,人们不仅仅就是啧啧称赞,且感到就是相当的内心有愧。怎么我们就不能达到如此之教学境界?是我们的教学功底就差吗?并非就是如此,而是我们没有去让阅读教学的课堂变得本真自然。如何做到本真自然?

一、本真自然的阅读感悟其学生必须是主动学习者

2012年所出台的语文课程标准是在前标准修改基础上修改的再版,应当说比较系统和完善。如必须将以学生为主体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可以说就是新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所以,让学生成为阅读教学课堂的主动学习者,是我们所必须坚守的。让学生成为阅读感悟的主动者,首先必须解决的问题是能够培养学生老老实实去读文的习惯。著名特级教师钱梦龙先生在这方面是颇有建树的,先生数十年语文教学思想返璞归真后的智慧凝结,就是这样一句朴实不能再朴实的话语,那就是“老老实实地教会学生读书”。平时的阅读教学,我们教会学生读书了吗?应当说是不仅仅没有教会,而且在一定的时段内还不是那么真实意义上让学生去读。因为人们大都在做着以自己的讲授替代着学生的个性化阅读感悟,那学生则在某些层面上不需要去读书,更谈不上去老老实实地读书了。学生连最起码的读书都没有可能,那还算得上是什么阅读感悟的主动者,学生不是阅读感悟的主动者,那阅读教学的课堂只能是我们教师去做着矫揉造作的精彩,体现不出阅读感悟的本真自然。所以,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无论教怎样的文本,都想方设法让学生能够老老实实地读书。

二、本真自然的阅读感悟其学生必须是活泼探究者

在语文教学中,都在思考着学生的探究问题,如思考着学生阅读感悟之探究的领域和相关的深度问题。有专家就提出阅读感悟的三个层面,即表层、内层、深层。应当说最容易探究的是文本之表层,它所需要探究的是表层之文字意义,稍有难度的是内层的文学意义,最难的应当就是深层的文化意义。本真自然的阅读感悟也应当就是实现学生活泼探究由表及里的文字、文学和文化方面的意义。怎样让学生做到阅读感悟的本真自然,需要具有比较理想的阅读感悟的情境,促使学生去活活泼泼地进行探究。对学生活泼探究的情境创设,应当说当今的教学技术带来了许许多多的便捷。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只要多思考利用多媒体为文本制作出画面和乐曲,让多媒体审美功能的优化在具体的教学课堂中得以充分体现,那学生则完全可以进入比较理想的探究境界。这里必须引起人们注意的是,多媒体的运用应当力求做到与文本审美性和思想性的结合,力求做到其与学生的完美结合,力求做到与教师形体语言的完美结合。如我们教学《木兰诗》,可以利用事先录制好的磁带去朗读示范,但还必须有教师自身的朗读示范。朗读中我们可以配置一定的乐曲,但所配置的乐曲不仅仅要有雄壮之美的情感基调,还应当有柔情美的情感基调。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学生去实现理想的阅读感悟。

三、本真自然的阅读感悟其学生必须是积极合作者

阅读感悟中,学生也不完全就可能将所有的问题都感悟得出来。因为学生的个人智慧也总是有限的,他们也根本不能去感悟出所有。怎样去处理学生感悟中所不能感悟的问题?其途经只能有一条,即让学生去凝聚集体的智慧。初中学生也是有着自己思想的,表现在具体的学习中是很少乐意去合作甚至不去积极意义上合作的。阅读教学的课堂,如果没有了学生之间的合作,则体现不出阅读感悟的本真自然。所以,阅读感悟的本真自然我们所必须思考的还应当包含着学生的积极合作。让初中学生实现阅读感悟的积极合作,需要具有比较理想的问题。这问题群的设计者可以是我们老师自己,但也不完全局限于我们老师,如学生在阅读感悟的合作讨论中就可以生成出诸多新的问题来。如教学《我的叔叔于勒》,学生对作品的主人公产生分歧,学生所说的理由都有一定的道理,而且还陈述得有板有眼。当学生各执一词时,老师仅发出这样的话语:你们的争辩真有意义,作品的主人公到底是谁?你们的争辩已经获取到了效果,大家可以保留自己的意见,因为阅读文学作品就应当是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生欣然接受了老师的陈述。

本真自然的阅读感悟课堂需要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中才可以建构起来,需要教师去思考,需要教师去引领。教师在具体的引领中,极有可能会产生磕磕碰碰,但不要紧,坚持就是胜利。

参考文献:

[1]肖川.教育的理想与信念[m].岳麓书社,2003.

我的人生感悟篇10

【关键词】生活感悟创作源泉

【中图分类号】G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0-0081-01

“愁纲愁线愁情愁理愁眉苦脸愁断肝肠”,这是不少学生怕写作文、厌写作文的真实写照。究其原因不仅仅是缺乏生活,更重要的是不善于感悟生活,不能从生活中感悟思想、人文精神、个性品质、绚丽多彩的世界。学生只有学会感悟生活,笔底方能涌波澜。所谓感悟生活,就是让学生多体验观察生活,融入自己的情感世界,形成自己独特的思想认识。只有提高对生活的感悟力,才能有感而发,让自己的文章内容鲜活而富有个性。那么,如何才能提高对生活的感悟力呢?

一、加强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教育,提高学生高尚道德品行和明辨是非的能力。学生的作文是其个人的思想品行修养、生活积累、文化知识、写作技能、语言表达等诸多方面综合素质的展示。古往今来的名家,无不是崇尚德行的典范。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是他英勇赴国难,为国而献身的思想体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名句,正是因为他有博大的胸怀和远大的抱负……一个思想平庸、情感鄙俗的人,是不可能对生活做出深刻感悟的。只有不断学习,提高自身文化修养,培养自己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从生活中感悟那些最优秀、最美好的东西,你才会胸中有激情、笔底涌波澜。

二、要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关注身边的生活,培养学生对生活充满激情、充满新鲜感。平时,让学生做有心人,留心周围各种各样的人和事,仔细观察周围的自然风景、风土人情。对凡人常事、一切司空见惯的景象都充满新鲜感,对生活充满无限激情,积极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带着感情和想象去看待生活中的普遍现象,触发学生发出“每一天,都是内容不同的一本书、风格迥异的一幅画”的感悟。多角度去观察周边的一切,用好奇的眼光去看熟知的东西,让学生感悟古人“夕阳芳草寻常物,鲜用都是绝妙词”的感叹。真正做到从生活中感悟,从感悟中不断让自己的情感升华,让自己对现实生活有着更深层的认识,触景生情,有感而发。

三、要善于引导学生勤于思考,培养学生对生活的感悟。从生活中发现有意义的写作材料,激起学生写作欲望,情不自禁提起笔来。作文中最精彩的部分,就是生活中爆发出的最美丽动人的火花。生活是人生最好的老师,但生活对人的教育从来都不是滔滔不绝的说教和明白无误的表白,而是默默的暗示,让你去真情的感悟、去真情的抒写。这就要求学生要勤于思考,热情追求,从日常生活中悟出生活的哲理、人生的价值、生命的意义;从丰富多彩的自然现象联想到现实生活。

四、让学生走进生活,感悟生活,而不是让学生写作停留在课堂。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地昼夜不息。”这告诉我们生活是学生作文之本,作文是学生生活的产物,生活是创作的源泉。课堂作文教学,师生共同活动,是通过教与学,培养学生写作兴趣,传授各种文体写作思路、写作方法和技巧,帮助学生提升修改作文的能力的活动,通过技能的展示,更多的是作者对生活的认识的再思考、再反应的集中体现。“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写作犹如巧妇做饭,写作方法、写作技巧再怎么高超,如果没有生活中的“米”――写作材料,也是无法写出实感来反映现实生活中的东西,表达出真情实感。因此,课堂写作教学,切不可让学生只停留在课堂,而要学生更多地走进生活,多留心、多观察、多思考和多积累,特别是要培养学生对生活多感悟,从大到九八抗洪、汶川地震、北京奥运、国庆阅兵,小到我们身边发生的点滴小事、展现的人文景观。我们不少学生总是把自己关在教室里,眼睛总是盯着课本,不能积极参加班级活动、社会活动、家庭劳动,不主动和同学、老师、父母、亲友以及邻居交往,他们自然也就无法感受生活的乐趣,当然也就不会对学习生活、劳动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更多地思考和感悟,写出的文章也就自然枯燥无味、毫无生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