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关论文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06:21:27

公关论文篇1

提要:沟通是通过语言、表情、动作、信件、礼物等各类载体,通过对话、协商、讨论、演讲等方式进行思想与感情传递和反馈的过程,以求达到思想一致、增进互信的目的。它是缓解心理压力的基本途径,是社会个体实现人生价值的必备技能,是处理人际关系的必不可缺的手段,是公共管理的基本工具。要想学会有效沟通,需要重点把握以下要点:一、树立积极主动沟通意识,强化自信心态,平等对待对方,防止消极畏缩;二、遵守社会公共道德规范,注重文明礼仪,学会真诚倾听,充分尊重对方;三、欣赏对方优点,适度肯定赞美,缩短心理距离,营造良好氛围;四、包容不同观点,坚持自己意见,彰显个性与顾全大局风范;五、把握拒绝艺术,维系合作关系,展示个性魅力;六、灵活运用多种方法,注重使用非语言与电子沟通方式,提升个人形象。

关键词:学会沟通魅力形象

社会心理学家研究表明:人际交往中70%的问题皆因沟通不畅所致。沟通不仅是营造和谐合作人际关系的需要,更是社会管理与企业管理的不可或缺的手段;不仅对于政治人物重要,而且对于普通社会个体的工作、学习、生活具有积极意义。美国是个全民参与选举总统的国家,每到总统换届选举时,总是有候选人在公开场合发表慷慨激扬的演说,向民众描绘自己施政的宏伟蓝图以及上任后给民众带来的各种好处,充分展示个人魅力,积极争取民众支持;甚至有的候选人专门走进黑人贫民窟,抱起衣衫褴褛的小孩亲吻一口,与乞丐们握手,谈天说地,并在电视上连续播出类似场面,塑造自身亲民爱民的良好形象。这些有效的沟通方式,增进了民众的了解,增加民众的信任,对成功竞选总统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美国社会学家跟踪大批公众人物和企业界成功人士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美国80%的成功人物主要依靠与方方面面的良好人际关系和较强的沟通协调能力;只有20%的成功人物依靠天才的光芒,比如专业能力。中国是重视礼尚往来的传统国家,良好的人际环境和有效的沟通能力对于普通人群更加重要。俗话讲:“众人拾柴火焰高”;“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职场人物纵然自身的才华横溢,但是如果不会沟通,不能争取上级的支持、周围同事的配合和外部相关利益人的信任,最终的结果只能是处处碰壁,难以做出出色成绩,实现个人理想。诸多的例子证明,作为一个社会人,必须学会沟通,充分展示个人魅力,塑造良好的自我形象,才能左右逢源,在复杂的人际关系和利害冲突中做到游刃有余,实现人生价值。

一沟通的内涵

中国古代“沟通”一词的涵义是指将两条河流联通,使河水相互流动;借用其本意,是指通过语言、表情、动作、信件、礼物等各类载体,通过对话、协商、讨论、演讲等方式进行思想与感情传递和反馈的过程,以求达到思想一致、增进互信的目的。沟通既是管理的工具,也是一种个人技能,更是缓解沟通者心理压力,创造和谐人际环境的必备手段。

在信息社会,沟通的类型和方式越来越多,一般包括语言沟通、非语言沟通。语言沟通包括口头语言沟通、书面语言沟通。书信、留言条、文字报告等属于书面语言沟通。非语言沟通包括语气、语调、表情、肢体动作(比如舞蹈、手势等)。随着信息技术发展,电子沟通也成为一种重要方式,比如电话连线、电子音频视频、电子邮件、手机短信等都是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沟通过的补充形式。一般来讲,沟通不会使用单一的方式,往往是多种方式综合运用,而将语言沟通与非语言沟通有机结合是最为有效的沟通方式。

沟通的基本要素包括:(1)沟通内容,即讨论的主题和所要表达的思想。(2)沟通的方法,包括使用电子媒体、正面宣扬、反面案例分析、理性解释、感性劝说等,常说的“晓之以情、动之以理、诉之以法、分析利害关系”等都属于沟通方法范畴。(3)沟通动作,比如沟通时的微笑或者严肃的表情,目光的游移,手势等都属于动作的内容。根据研究表明:就沟通基本因素的影响力而言,沟通的表情动作的影响力最大,可信度最大,占55%;而沟通的内容影响力最[:请记住我站域名/]小,只占7%,这也从侧面说明语言内容的诚信度最低,最富有变化性。(3)沟通方法占38%,对听者的影响力相对较大。这说明,有效的沟通需要高度重视沟通时的动作,灵活地选用技巧方法,将各类因素进行良好整合,才能实现沟通目标和成效。

二沟通的重要意义

人类社会中所有人的生活、学习、工作都离不开沟通,可以说沟通伴随着人类社会存在而存在,发展而发展。尤其在生活节奏快、经济发展快、人类精神压力较大的今天,良好有效的沟通更是释放心理压力、改善心理状态、实现人生价值的必要手段。

(一)有效沟通是缓解心理压力的基本途径。

据世界权威机构抽样调查资料显示:20__年全球大约有65亿人口,其中至少有10亿以上的人每天都要遭受失眠、抑郁、强迫、自闭等精神疾病的困扰。而据中国卫生部调查资料显示,截止20__年年底,中国人口接近14亿,而患有不同程度心理疾病群体约有1亿7千万,重症患者超过20__万;更严重的是不单青少年、老年人群体中患者较多,而且正向事业有成的中年人群体、甚至儿童蔓延。导致这些心理疾病的因素有很多,但最主要是缺乏与社会、与周围人群的良好沟通,最终出现心理抑郁、心情烦躁、情绪不稳等症状,导致人际关系紧张。而有效的沟通,能够让人大胆都表达自身的想法,宣泄自己的感情,释放心理压力,既能给对方留下真诚可信的印象,也便于倾诉者达到心平气和的效果,塑造阳光心态,以乐观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的挑战。同时,沟通中听众亦可充分了解倾诉者内心的真实想法,冰释前嫌和误会,也使自身的紧张心理舒缓下来,同样利于心理减压。因此,积极主动的沟通便于双方缓解心理压力,减少抑郁等心理疾病的出现,使个人形象更加光彩照人。

(二)高效沟通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备技能。

无数的实践证明:能够高效沟通的人不一定是事业成功者;但事业成功者必定是会高效沟通的人。纵观历史和现实社会上的政治家、企业家、学者等都具备较高的沟通能力。日本著名企业家松下幸之助也有一句名言:“管理,过去是沟通,现在是沟通,未来也是沟通。”作为一个管理者,如果善于沟通,将会引导下属全面深刻领会法规政策的意图,提高执行力,激励下属为完成任务而努力奋斗;作为职场上的被管理者,拥有高效的沟通能力,能够及时反馈意见,提出合理化建议并促使上级采纳,展示个人才华。由此可见,无论是从政者、经商者,还是普通的职场人士,要想在不同行业、不同领域、不同岗位实现人生价值,必须学会高效沟通,以此为工具,展示个人魅力,塑造自我形象,赢得他人的信赖与支持,从而实现个人抱负,成为一个对社会的有用之才。

(三)到位沟通是处理人际关系的必不可缺的手段。

社会是形形的人组成的共同体,人生在世,每个人都需要与周围的人发生各种各样的经济关系、情感关系等,也就说社会个体必须与其他个体或者群体发生关系,发生关系的双方有可能在熟人之间,比如同事之间的交流;也可能在陌生人之间,比如消费者与售货员之间的交流。无论哪种情况,如果人际关系紧张,必然会给社会个体的生活、工作、学习带来种种障碍,使其屡屡受挫;如果社会个体与亲人、朋友、同事以及陌生的相关利害人建立了相互信任、相互帮助的人际关系,营造温馨和谐的人际环境,必然心情舒畅,事业通达。而良好的人际关系,一是靠到位沟通,把心里真实想法表达出来,运用技巧让对方接受其观点,并达成一致的意向;二是依靠物质利益,比如利用人们平时所讲的“请客送礼”维系良好的人际关系。其中到位的沟通是科学处理人际关系的首要手段,不但有利于节省“关系成本”,而且有利于夯实沟通双方的情感基础,发展长期的、稳固的友好合作关系。

三有效沟通的基本途径与要点

有效沟通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既要针对特定的目的,又要综合运用各种方法;而且影响沟通成效因素也非常多,涵盖沟通的环境、当事人的性格特征、心理倾向、价值观等。那么,如何学会沟通,展示魅力,塑造自我形象呢?重点需要把握以下要点。

(一)树立沟通意识,强化自信心态。

马克思主义认为: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现代社会学也强调:心态决定成败。也就是说,要想学会有效沟通,首先需要具备主动沟通意识,遇到思想郁闷、工作难题、周围人误解以及各类挫折的时候,不是垂头丧气、自我封闭、怨天尤人、消极避世或者过分压抑,而是以积极心态想办法与人沟通,通过情感诉说,积极寻求别人的理解、支持、帮助,化解矛盾纠纷,战胜挑战。同时,沟通者还需树立平等观念和自信心态,破除畏惧心理,不论对方的年龄多大,不管其身份和社会地位高低与否,不管其是上级领导还是自己的下属,都要一视同仁,平等对待,在沟通态度上要谦和有礼、真诚相待,在沟通心态上要充满自信,落落大方,该表达的思想一定表述清楚到位,该证明的道理一定论述全面、清晰,有理有据,避免出现“浅尝辄止”、“说半句、留半句”的现象,让对方懵懵懂懂。一个善于沟通的人和那些演讲家无论在什么公开场合都能滔滔不绝,能言善辩,其实最关键的是他们具备自信心,完全相信自己能够说服别人,证明自身的正确。因此,每一个社会人应当摒弃唯唯诺诺处事的心态,有意识地培养自身的沟通观念,以自信的语言和自信的行动表达自身观点,坚信自己的思想正确无比,相信通过自身努力能够影响或者改变他人的行为。通过树立沟通意识,强化自信心态,就可以展示自己善于交往、性格外向的魅力,塑造谦虚自信的良好形象。

(二)注重文明礼仪,学会真诚倾听。

人类社会的发展史,既体现在经济科技文化进步史,也体现在社会文明进步,尤其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遵循社会公共道德规范,遵守社会文明礼仪规则成为人际交往中必须恪守的法则。文明礼仪体现一个人的基本素质,是社会交往的名片,对于树立个人形象极为重要。在社会交往中,任何人不喜欢与言语粗俗、喜欢暴力的人建立友谊,相反都喜欢与彬彬有礼、体贴关心他人的建立友好合作关系,因此应注意讲文明语,做文明事,当文明人。应特别注意以下两点:(1)见面与送别时的礼节。见面时,应面带真诚的笑容,以站立、问好、点头、握手或者眼神主动打招呼,避免给人留下“清高、自傲”的印象;送别时,亦应站立,握手或者挥手致意,并提醒对方:“慢走,注意安全”等,或者表达一下对下次交流的期待:“与你交谈我感到非常快乐,并且跟你学会了很多知识,希望以后有更多的机会向你学习!”诸如此类的语言要学会灵活运用。(2)学会询问和倾听。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人不管对方的是否对自己的话题感兴趣,也不顾听众的感受如何,一味地口如悬河,甚至会打断他人的话题,出现“抢白”现象;还有的人在倾听别人诉说的时候,眼睛斜视窗外,长时间沉默不语,对他人的话题表现出不耐烦、不热心的举动。这两种方式都表现出不敬之意,不利于沟通。良好的沟通,不在于过多的陈述自己的观念,也不在于语言多么优美,而在于语言行为得体,根据对方的心理需要,适时询问和倾听,给对方一个展示自我的机会,满足对方倾诉的需要,从而可赢得对方的信赖,留下一个尊敬对方的好印象。当对方演说兴致十足时,不可中途打断其语言,要以倾听为主,目视对方,并要时而询问几个问题,亦可提出一些相反的意见,引导对方继续说下去,获得更多的信息;当对方表达完自己观点时,再重点陈述自己的想法。

(三)欣赏对方优点,适度肯定赞美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的心理需求分为生理、安全、情感、尊重和自我实现五个层次,这些需要基本按层级递进,但是次序不是完全固定的。而在沟通中如果能够善于发现对方优点,并对其进行适度的肯定和赞美,能够满足其情感、尊重、自我实现的这三大需求,快速拉近双方的心理距离,消除对立、抵触、怀疑情绪,便于迅速取得一致意见,达到沟通目的。首先,要善于寻找对方的优点。在沟通前先以“赞美”为前奏,活跃一下气氛,对方的事业成就、人品、健康状况、甚至个性化的穿戴都可作为赞美的内容。一般来讲,赞美对方细节性的长处更能体现沟通者对对方的关注,显得更加真诚,因此对于一般人来讲不宜赞美对方人所共知的优点,应当挖掘一下对方的新亮点,找准对方引以为豪的兴奋点。比如,“听说你的孩子很聪明,你的教育方法很独到,一直想跟你请教一下,今天有机会了。”其次,要把握赞美艺术。一味的曲意逢迎,大话、虚话说尽,会给人留下浮夸印象;过分的赞美就会令对方怀疑沟通者的不良动机,引起对方的反感,因此赞美要讲究艺术,一要态度真诚,发自内心去赞美对方,最好带有个人感受与体验,比如“你今天变化真大啊,我差点认不出来了”;这句话比“你今天真漂亮,超过某某明星了”要显得真诚。二要有针对性和具体性。当品尝了别人为做的丰盛晚宴后,一句“你做到那个糖醋里脊真好吃”比“你的烹饪技术真不错”效果要明显;当下属完成了一件繁难任务时,一句“我们办公室三年没有解决的难题让你三个月就处理好了”,比“不错,再接再厉”更具有激励作用。

(四)包容不同观点,坚持自己意见。

中国的公共管理,比如政府机构,向来采取“民主集中制”,即决策人员要树立民主意识和大局意识,既要包容不同的观念,也要服从大局,一旦大多数人通过决议,少数人可以保留个人意见,但在行为上要坚决贯彻执行集体决策。这种方式对于沟通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每个社会个体的知识结构、阅历经验、获得的信息、兴趣性格等都存在差距,产生不同的观点是正常现象,正是因为有了不同的思想,所以才需要以沟通为手段,达到意见一致的目的。对于不同的观点,要采取”一分为二”的方法,辩证地分析合理成分与不合理部分,对于合理部分给予积极的肯定,并主动采纳合理化建议,修正自身思想;对于不合理的部分要积极引导对方改正,以便统一认识。当然,引导对方修正自身错误观点,也要讲究艺术,既要保护对方的自尊心,又要想方设法使对方愉快地接受正确观点,避免争的面红耳赤,影响和谐沟通的氛围。社会交往活动,最忌讳人云亦云,毫无主见,留给对方一个畏畏缩缩的形象,因此当对方的观点全部错误时,应坚持自己的正确意见,比如当上级决策失误时,要在合适的时间与场合,在考虑到充分保护上级权威性的前提下,积极陈述个人意见,以期帮助上级改变方针路线;而上级一旦形成决策,就要声明保留个人意见,并表明个人态度:维护决策权威性,执行上级命令。让上级感觉到,自己是一个有主见、有见识、有个性、并且顾全大局之人。

(五)把握拒绝艺术,展示个人魅力。

在沟通中,拒绝对方的不合理要求是经常碰到的现象,没有掌握拒绝艺术的人往往会伤了和气,给对方心理留下阴影,造成人际关系的紧张;把握拒绝艺术的人,不但能够持续维系与对方的良好的关系,而且可以让对方感受其人格魅力,增强互信。一、运用肢体语言或者行为暗示进行拒绝。例如,当对方提出不合理要求时,始终保持的笑容突然中断,目光频频环顾四周,时常看看手表,用表情的变化和肢体语言表示无法认同对方的观点,满足其要求。再如,办公室的年轻人总觉的自己的计划非常完美,要求上级按照其方案改变决策。上级为保护其工作热情,不予正面拒绝;当其呈送方案时,领导借故开回走开。此后一连几天,上级派人将能够否定其方案的一些资料信息送到年轻人办公桌前,对重点内容并做好记号,并交代送信息的人:一句话也不要说,只管送。此举不但使年轻人主动意识到自身的幼稚,知难而退,而且充分保护了其好胜心和自尊心,更让年轻感受到上级的关爱栽培之意,达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境界,展示了上级的领导艺术和人格魅力,提高了下级对上级的信任度和尊敬程度。这些方法值得借鉴。二、直接分析法。拒绝对方时,要尽量选择在私人场合或者人少的环境,重在直接陈述拒绝对方的理由,比如社会条件的限制,自身状况不具备条件等,切实让对方了解到自身的处境的难处,造成一种“不得不拒绝”的态势,争取对方的理解与宽容。三、迂回拒绝法。先向对方表示同情,或者肯定对方的积极态度,然后说明拒绝的理由,最后表示条件成熟时可以答应对方请求。比如,在上述年轻人提出方案的案例中,上级可以这样拒绝:“能提出这个方案,说明你对工作很用心,方案内容也比较有创意,但是有点不切合实际,你看·······希望你继续保持这种热情,相信有一天你的方案会更加完美!”

(六)运用多种方法,提升个人形象。

多种沟通方法综合运用,效果才会更明显,个人形象才更加饱满,个性才更加鲜明。应特别注意容易被忽视的以下几点:(1)注意使用眼睛。“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最能反映沟通者的真实意图。倾听对方时,不但要点头,适当询问,而且目光要在对方眉毛与嘴巴之间游移,防止出现环顾四周的现象,表示关注,理解;赞美对方时,不可表情凝重,不可“怒目而视”,应当面带笑容,目光温和,甚至可以发出亮光来。(2)注意语气、语调、语速的变化。演讲者始终使用一种语气语调,会让人觉得毫无情感;沟通者根据表达的内容适当变化语气语调会让人觉得情感丰富。低沉缓慢的声音显得严肃庄重,对方会认真对待;急速的语调表示情感到了高潮,容易引人注目;语气或疑问,或感叹,或悲愤,或激昂,都要根据沟通内容而变,并要配以手势、表情的变化,才能更加真实地表达自身的意图。比如,在联合国大会上,我外交人员发言,当驳斥某些国家对我国人权问题的干涉时,语气坚定,语调充满愤怒,语调严肃缓慢,目光紧盯某些国家外交人员所在位置,挥舞拳头,表示出愤慨和维护国家的坚定信心。而在肯定我国与友邦政治经济合作成绩时,则满脸的欣喜,目光柔和,语气肯定,语速不急不缓,语调多赞美感叹,内容多鼓励,表达出对友邦的尊敬和继续深化合作的期盼。同一个外交人员在同一个会议发言中的表现判若两人,变化无常,沟通效果非常明显,树立了爱憎分明、灵活处理复杂国际关系的良好形象。(3)注意使用电子沟通方式。电子媒体是信息社会重要沟通方式,能够弥补当面沟通的种种不足,克服时空上的限制。比如,主人在夜晚送别客人时千叮咛万嘱咐,注意雨天夜路安全,但仍然觉得意犹未尽,半小时后给客人发送短信,或者打电话询问一下是否安全到家;此方式能成功树立无微不至关爱他人的形象。再如,求职者与招聘方当面初步沟通后,为了加深用人单位印象,利用手机短信或者电子邮件再次表达对招聘方的感谢和竞岗成功后服务用人单位的决心,能够树立懂礼节、知感恩的形象,助推求职成功。

总之,沟通是现代社会个体必须掌握的技能,无论是对于管理者、被管理者以及普通人群都非常重要。学会沟通,能够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帮助社会个体事业成功;学会沟通,能够缓解沟通者本人的思想压力,以阳光心态乐观地生活;学会沟通,能够展示个人魅力,提升个人形象,实现人生的价值,最关键的是要树立积极沟通意识,培养沟通自信,掌握沟通技巧,灵活地处理社会交往各类情况,真正让沟通成为利他、利己、利社会的工具。

参考文献

[1]李延喜,人际交往与人际关系[m],中国经济出版社,20__,55-57

[2]任宏、王林,公共管理中的沟通艺术[m],重庆大学出版社,20__,33-64

[3]乔治·索罗斯索罗斯(美),管理·沟通·成功[m],机械工业出版社,20__,22-28

[4](美)韦克特著,秦传安译,世界心理疾病研究[m],新世界出版社,20__,21-23

[5]董伟,公共关系沟通艺术[m],上海教育出版社,20__,321--333

[6]吴伟良,社会心理学[m],上海人民出版社,20__,第四版

[7]姚玲珍,领导行为艺术与沟通艺术[m],北京大学出版社,20__,123--132

[8l张建新、王力国编,公共管理学概论[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__年4月第一版。

公关论文篇2

关键字:媒介公关误区;注意力经济;媒介形象;媒介公关理念

一、引言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应用,数字电视频道的大量扩充以及相应内容资源的开发生产,尼葛洛庞帝在《数字化生存》中所乐观预言的后信息时代已经到来,人们在比特流包围下享受着丰富而个性化的“媒体飨宴”。但是个人选择的丰富化伴随着的是信息爆炸、信息洪流,相对于以往信息资源的不足,如今的信息环境出现了另一种资源短缺——注意力。与其把1000个电视节目传送给每个人,还不如在1‰的实时瞬间,把某个节目传送给某个人。传播比特的速度与人类消费比特的速度并不正相关。注意我,才会认识我、了解我、喜欢我,如何在一个喧闹的空间里引起众人的注意成为这个注意力稀缺时代的关键,一切个体和企业,当然也包括媒介都跨入了注意力经济时代。

市场经济环境下,媒介纷纷被迫“断奶”。有着舆论引导者和经济创收者双重角色的中国媒介在产业化运营要求下,为了确保社会效益同时实现经济创收,采取了种种措施。媒介曾经打响产品战略,开创厚报时代;也一度实行产品推销,发起“洗楼行动”;还借鉴了市场营销从受众出发的科学理念,一改以往居高临下的自说自话以迎合市场需求。然而媒介的经济运营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媒介是典型的二元产品市场,受众为内容产品市场买单,付出自己宝贵的时间资源,而广告商为受众的注意力购买媒介广告位,媒介经济说到底就是一种眼球经济。后信息时代,人们面对着太多选择而无从选择或逃避选择,学者疾呼电信带宽不是一个问题,但人的注意力的宽度却是个问题。2在这样的信息消费现状下,越来越多的媒介已经意识到自身品牌打造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媒介自身也需要公关以塑造良好形象的观念得到普遍认同。凤凰卫视、央视这两家国内最著名的媒介品牌成为媒介公关案例的典型。但是,媒介对公共关系管理的认知远没有达到系统化、科学化的程度,更多的是零碎松散的通过一些活动和事件来发出一时的声音。由于对公共关系和形象塑造理念和理论上的尚不明确,导致媒介公关的策划和实施中存在着诸多误区。针对目前的信息环境和受众环境,本文通过对媒介公关所存在误区的分析,探讨科学媒介公关首先需要把握的基本理念,希望能对媒介的品牌打造和形象塑造有所裨益。

二、媒介的公关误区

媒介公共关系即媒介组织为改善与其相关公众之间的联系状况,增进公众对媒介组织的认识、理解和支持,建树良好的媒介形象而进行的一系列传播管理活动。可见媒介形象是媒介公共关系管理的最终目标。在不同公众心中树立良好的媒介形象,首先需要的就是发出声音,并且这种声音能够引起公众的注意并得到正确的理解。阿尔·里斯的《公关第一,广告第二》核心的观点在于广告的主题应该重复由公共关系在潜在顾客心目中创造出来的形象。公共关系创造品牌,广告保卫品牌。他认为在翻天覆地的广告信息轰炸下,广告的可信度已经大为降低,只有通过公共关系才能树立起让人们信服的品牌形象。而媒介向社会提供的是特殊的精神产品,只有具有良好的媒介公关形象才能赢得公众的信任,得到社会各界多方面的支持和帮助。

虽然,许多人还对媒介公关是否会影响媒介自身公信力持有怀疑,但是许多公关意识超前的媒介已经收获颇丰。凤凰卫视正如它那金光闪闪旋转着的台标一样成为媒体中的一大金字招牌,对于凤凰卫视品牌的形成,公关功不可没。飞跃黄河的轰动效应、吴小莉被点名事件、凤凰卫视有限公司在香港的成功上市等一系列公关策划让在大陆尚未大规模落地的凤凰台的品牌形象深入人心。可见,公关作为一种媒介形象塑造的手段无所谓好坏,结果和影响取决于操作是否科学得当,分析媒介公关所存在误区的必要性也正在于此。媒介的公关误区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一)一时一事,系统整体观念缺失

公共关系是为建立和维持一个组织的商誉及其与各个公众之间的相互理解而进行的有计划的和持久的努力。2然而许多媒介的活动经常是应时或者一时兴起的发挥,活动主题和媒介形象缺乏统一,公关策划也欠缺连贯性。媒介良好形象的塑造并非是一蹴而就的,必须通过长期有计划系统性地规划和执行。媒介与一般企业不同,它有着与生俱来的话语优势,对日常一个个新闻事件的连续报道,尤其是在社会危机或者重大事件发生时第一时间发出客观公正的声音都是媒介形象的直接体现。媒介公关的整体观念要求媒介的公关意识应该贯穿媒介运营的全过程,并且它需要培养媒介的全员公关意识。只有频繁地、连贯地表现出媒介经过整合后统一的核心价值,才能让媒介良好的形象真正烙入人心。

(二)公关过度,公器私用

相对于一般赢利企业,媒介首先是社会公器。从公共关系角度而言,具有正确的公众观念是媒介良好形象塑造的前提条件。任何媒介的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它的受众,媒介公信力和亲和力的打造必须依赖媒介以公众利益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所谓过犹不及,传媒对公关底线的把握不当,非但不能起到提升形象的作用,反而会造成一味炒作、公器私用的负面效应。例如凤凰卫视的女主播刘海若事件就由于有炒作之嫌,并没有得到预期的社会效应。媒介公关的策划必须时时强调公益性,符合媒介形象并科学运作,以免价值贬值,甚至有损媒介的公信力。

(三)声势浩大,核心价值模糊

媒介军师喻国明教授说:“现在媒介已经从卖内容、卖广告发展到了卖活动的阶段。”3注意力是这个时代最稀缺最宝贵的资源,但是吸引注意力并不是品牌建构的全部,而仅仅只是开始。许多媒介的公关策划仅仅是造大了声势,却没有注入媒介的核心价值,这样的公关活动产生的效应必然是短暂的。品牌作为无形资产,它的效用是通过能和公众保持一种亲密持久的共赢关系来体现的。短时的关注只是得到一个让大家认识你了解你的契机,但是在这种时候却没有清楚地表明你是谁,只能说是令人遗憾的注意力浪费。英国公共关系协会对公共关系的一系列定义之一认为:公共关系的核心是声誉,即你所做的事、你所说的话以及别人所说的关于你的话所共同造成的总体结果。评价一次公关策划,可参考许多定性和定量的标准,注意力指标是其中之一,公信力和亲和力才是媒介公关形象的核心评价指标。因此,媒介公关的策划需要的绝不仅仅是一时的波澜壮阔,必须体现与其自身形象一致的价值观。

(四)娱乐公关,三思再三思

形象是固定的,它可以超越时间和地域的界限,但形象的表现形式是不断改变的。现今,媒体娱乐化倾向愈演愈烈,许多媒介为了吸引眼球总是策划一些选美、扮丑等形式雷同却格调低下的活动。一些活动看似另类夸张,实际上只是对一些哗众取宠的娱乐元素的重新拼配,并无新意。可惜,即使注意力在一开始看起来像是个性化的,敏感的受众也会迅速变得习惯于这个错误的个性化。3媒体使用娱乐元素的确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经济效益,但是无节无度带来的短时效应是以牺牲媒介公信力为代价的。其实,形象塑造可以采用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一味的娱乐化也会由于新鲜感的降低而失效。媒介的活动策划可以是文化的,也可以是服务性的、亲民的,只要有助于媒介良好公关形象的树立,它可以具有丰富的想象力。

(五)媒体本位,遗漏回路

在市场经济体制之下,作为社会系统之一的大众媒介,也不得不接受市场经济的游戏规则和利益原则,从“媒体本位”回归“受众本位”。但在媒介的实际操作中,根深蒂固的“媒体本位”观念仍然无意识地左右着媒介,使其常常从自己的利益、意志、兴趣出发,很少考虑到受众的实际状况和需要。媒介在许多事件报道和活动开展中并没有真正从受众角度出发,也没有很好地重视受众的反馈和互动,媒介传播依旧遵循着单向线形的陈旧模式。在传媒技术地不断革新下,尤其是网络传播的异军突起使得媒介与受众能够以较低的成本进行实时的沟通互动,为增强和维护双方的良好关系创造了条件。媒介公关从一定意义上也是一种沟通管理,遗漏回路的公关操作是与市场法则不相容和的,这样的沟通方式必然造成双方关系的断路。高品质的公共关系沟通只能通过双向平衡模式获得,而平衡模式的核心就是对反馈进行高品质的管理。4受众永远是上帝,传媒要生存和发展必须走下高不可及的神坛。[page_break]三、媒介公关的基本理念

尽管公共关系学科发展已有近百年历史,但媒介公关是在媒介生存环境变化下应时而生的年轻的学科子体系,许多理论尚未明确,仍需不断在实践中探索总结。喻国明教授曾表示,媒介的公关有两点原则需要把握:一、媒介影响力越来越大,很多人不知道应如何面对媒体,媒体应该运用公关把自己透明化;二、媒介的公关诉求效果应该达致双赢,获得自身利益的同时也要保证公众利益。否则不叫“公关”,而是隐瞒欺骗。5媒介公关在应用层面的操作技巧探讨只有在科学的学科理论体系下才能体现出价值。

对应上文关于媒介公关所存在误区的分析,媒介公关有以下三大最基本的理念需要廓清和把握:

(一)媒介公关是品牌战略,而非营销战术

战略与战术的区别有三个:战略针对整体性问题,战术针对局部性问题;战略针对长期性问题,战术针对短期性问题;战略针对基本问题,战术针对具体问题。长期以来,公关仅仅被当作一种广告和宣传手段,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也正是因为观念上的缺失,导致公关实践往往是一种短期而没有系统连贯性的操作,由此产生的公关效果不是转瞬即逝,就是前后矛盾。品牌形象是受众通过点滴的品牌接触逐渐形成的。1imC理论的精髓就是要通过一切接触点的管理来寻求和顾客之间的一种长期共赢关系。因此,媒介公共关系实践作为一项追求声誉的活动,要真正帮助媒介塑造起稳定统一的良好形象,获得有利的生存发展资源,就必须上升为一种长期、整体、系统的战略考虑。

(二)媒介公关实践必须是从“受众本位”出发的互动行为

有一种办法可以吸引顾客的注意力,那就是先注意顾客。2注意力经济时代,媒介不仅要通过各种手段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还要维持消费者的注意力,而依旧按照“媒体本位”的陈旧观念,孤傲地与受众进行没有反馈互动的单向沟通是不可能达到的。媒介要培养与受众之间和谐自然的亲密关系,它的公关实践必须是从“受众本位”出发的互动行为。媒介公关的“受众本位”理念具体体现在任何时候,尤其在发生社会危机的第一时间发出自己的声音,负责地向受众提供充足的信息,以保证受众知情权;媒介的新闻策划遵循真实性和客观性原则,可以借事造势,借题发挥,但要避免一味追随商业逻辑,过度炒作;媒介活动策划主题健康,弘扬文化,支持公益,而非仅仅强调一些低级趣味的娱乐性元素;注重受众行为数据库的整理和更新,分析归纳受众需求以更好地开发改进媒介产品等。

(三)媒介公关需要致力于多赢平台的搭建

大众传播媒介作为社会的一个具有自我特点和结构的子系统,它自身的各种要素和资源之间,它与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社会系统之间均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彼此磁吸的互动关系。3媒介公关只有采用共生共存的竞合策略,致力于搭建多赢平台,才能创造有利于自身成长的和谐环境。搭建多赢平台,媒介公关必须做到:(1)客观公正,满足受众的信息需求;(2)反映民心,支持公益;(3)引导舆论,做好党和政府的喉舌工作;(4)诚信待人,培养和谐创新的组织文化;(5)与一切利益相关者之间利益共享,互惠互利。多赢共荣是维持长期关系的必要条件,也是媒介生态环境良性循环和动态平衡的要旨。媒介公关作为一种品牌战略,它理应是有远见的,是服务于媒介可持续发展的。

四、结束语

随着入世后相关体制的逐步放开,媒介所面临的挑战也越来越大,国外资本在媒介领域的渐进渗透,使得竞争由国内转向国际,激烈程度的加剧更加凸现媒介经营能力和品牌号召力的作用。此外,媒介新技术的发展,尤其是数字化产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契机,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媒介产业的竞争环境。渠道霸权时代已经结束,传媒和传媒人不再是高枕无忧的资讯提供者,他们也经历着身份的转变。媒介要取得先发制人的竞争优势,就要不断保持对产业发展格局、发展环境的快速把握。未来,成就一个深入人心的媒介品牌将成为媒介竞争的又一制高点。

广告是让大家买我,公关让大家爱上我。媒介要在市场竞争中游刃有余,就需要培养起对媒介的声誉、形象以及公众关系进行全面科学管理的意识。在当前的营销环境下,通过媒介公关来完成与公众的情感诉求和关系建立是媒介形象塑造和品牌打造的基础,而媒介形象塑造和管理的成败必然直接关系到媒介的运营情况,甚至生存状况。如果媒介的公关实践不是在科学的理论体系下整体战略规划的,必然会走入误区。公关的运用不当,或运用过度,即使吸引了公众的注意力,所能带来的也只能是一场媒介的形象危机。因此,媒介公关理念不应只是精神层面的。理念是务实的,尽管如何运用公共关系来成就媒介良好形象的细化勾勒还需要在长期实践中不断探索和修正。[page_break]参考文献

1、【美】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海南出版社,1997年2月

2、【美】托马斯·达文波特约翰·贝克著,《注意力管理》,中信出版社,2002年3月

3、【美】达里尔·特拉维斯:《情感品牌》,新华出版社,2003年5月

4、【英】桑德拉·奥利弗:《战略公关》,科学普及出版社,2004年6月

5、【美】劳伦斯·D·阿克曼:《形象决定命运》,中信出版社,2002年8月

6、【美】艾·里斯劳拉·里斯:《公关第一,广告第二》,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

7、何春辉编著:《中外公关案例宝典》,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年3月

8、邵培仁:《论媒介生态的五大观念》,《新闻大学》,2001年第4期

9、《公关领域存在明显缺憾传媒公关的话题正当其时》,

公关论文篇3

关键词:公共关系;文物工作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博物馆等文化场所的青睐较以往来看有了一个巨大的增长变化,就文博单位而言,其作为社会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整个社会网络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公共关系一词源于美国,80年代左右进入到我国,在我国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在我国文物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将公共关系的活力注入进去,不仅能够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也是对我国公共关系的有效发展与实践。

一、概念综述

(一)公共关系

自改革开放以来,西方许多的先进的工作方式以及管理模式也随着改革的大潮涌入我国,公共关系就是其中一员。公共关系的概念始于美国,80年代传入我国后发展到现在,已经普遍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所谓公共关系,是指通过各种有效的传播手段,力求在相应组织与公众间通过各种活动的开展形成比较良好的一种关系状态,其主要目的在于塑造一种良好的公众想象,从而为后期与公众的良好互动奠定有利的情感基础,实现组织的最终事业目标。

(二)公共关系对文物工作开展的有益性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日益加快,人们对于精神食量的渴求较以往而言有了大的飞升,文博单位就此在社会系统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处在这样一个复杂的社会网络中,文博单位的主要工作是对相关的文物进行收集与整理,最后通过一定的宣传形式,促进社会效益的实现。而就文物工作的整个流程来看,都与公众在不断进行着交流,不管是宣传环节还是服务环节都需要与公众进行接触,因此,在具体的文物工作开展过程中,将公共关系的思想注入其中,并对公共关系中一些先进的管理思想进行借鉴和应用是必要的。

二、就工作对象而言

文物工作的工作基础是公众,换言之,公众就是文物工作的公关对象。在从文物的收集整理阶段到相应宣传工作的准备,再到后期的展览,与公众的接触贯穿整个文物工作的始终。就现阶段的社会发展而言,组织或者事业单位的对象基本上都是群众,一个企业的形象的优劣以及影响力的大小,通常是通过公众的敏感程度来断定的,就文物工作本身的特点来看,从涉及到公众的方面而言,主要分为内部公众与外部公众两部分,内部公众是指文博单位的职工,外部观众主要指的是相关的业务部门,其他的文博单位,银行、税务机关以及社区等;如果依据相应状态进行纵向进行划分的话,主要分为潜在性公众、知晓公众以及行动型公众;如果从稳定程度以及组织程度方面进行考虑的话,又分为临时型、短期型以及稳定型、组织型四种公众类型。如果是权力型公众的话,还可以就其性别、学历、年龄、爱好以及职务等方面再进行详细的划分。通过上诉介绍,我们基本可以对文物工作开展的基础——公众的相关内容有所了解,从相关阐述中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文物工作的对象不仅数量庞大,并且种类繁多,在和不同人群打交道的过程中,可能会采取到不同的方式方法,从这一层面来讲,对公共关系中的相关理论加以应用就显得很有必要了,比如在进行宣传的过程中,如果我们对宣传对象的特点以及不同的心理需求层次有所了解的话,便可有针对性的采用有效的宣传方式与手段,与盲目进行宣传的方式相比,前者可能更容易取得良好的宣传效果.因此,在文物工作的进行过程中,对公共关系的相关理论进行有效的利用,提高对于公众的重视程度,不仅能有效的避免一些问题,同时还能提高文物工作各项决策的科学性,使文物工作超程序化与有效化方向发展。

三、从协调手段的有效性来讲

协调是公关的重要手段之一,同时也是公共关系的重要研究工作之一。而就文物工作本身的性质以及其开展过程中体现出来的特点而言,协调手段是必不可少的。组织在公共环境中开展相关活动,公共关系的处理不仅要将组织的决策和思想传递给广大的公众,同时还应将群众对组织决策或者是活动的反响回馈给组织,在组织与公众之间不断进行有效的协调,从而促使组织活动的最终目的与参与公众愿望尽量的保持一致,从而最大限度的促进组织与公众之间的良性互动。

就我国的文物工作来讲,其发展速度较快,进而对于文物工作的开展质量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在工作的开展过程中,要想取得较好的效果,首先应与公众建立起良好的关系互动,争取赢得公众的信赖以及配合。公众关系是一个复杂的网络系统,不同阶层的人群和对象有着不同的特点,且介于这些人群之中,不同的公众有着不同的利益需求,文物工作开展过程中会与不同利益以及视角的人进行互动,在互动的过程中,为了准确的了解公众的需求,文物工作人员会通过各种协调手段的采取,达到相应的目标。在文物的收集阶段,有的文物持有者对文物的或许有较强的保护思想,并不愿意将文物交付相关的文博单位,在这一过程中,有趣立足点与出发点的不同,文物工作者在一定程度上和文物持有者之间是存在一定矛盾冲突的。既能让文物持有者交出文物,又不能和文物持有者发生冲突,文物工作的进行过程中就需要文物工作者采取缓和冲突的协调手段来开展;在文物展示过程中,有的文物由于其材质的特殊性,在参观过程中有些行为是不被允许的,比如拍照、触摸等,相关文物工作者在对观众进行提示的过程中有可能不能得到公众的理解,在这种情况下,文物工作也对协调手段进行有效的利用,在对公众进行提示的过程中,应让公众明白文物的特殊性,尽量首先让公众自己明白自身行为的不当等,上述这些情况在文物工作开展过程中都是常有的事,文博单位应提高对协调手段的重视,着力提高相关工作者的协调能力,减少在工作开展过程中的阻碍力量,提高文物工作的工作质量与效率。

四、从工作目标来看

就公共关系处理过程中的工作目标来看,其与公众进行接触以及互动的主要原因是与公众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一定的利益联系,简而言之,即指公众的行为对组织会产生一定的利益影响。从文博单位相关文物工作开展的目标来看,其主要是通过公众的观赏度来提高相应的社会效益,这里的社会效益既有显性的,同时也有隐性方面。从显性方面来说,通过收取门票等方式,可以为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积累一定的资金来源;从隐性方面来讲,通过参观活动,不仅满足了公众对于文化精神食量的需求,同时还能有效的提高公众的文化素质,为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发展奠定有利的群众基础。总的来说,公共关系的最终工作目标是提供更好的服务,在这一点上,文物工作的开展与公共关系有着高度的统一性。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文物工作是一项公众基数大,工作开展过程中与公众关系密切的工作,它不仅与公共关系在手段、目标以及基础方面有着一定的统一性,而且就公共关系研究的发展来看,文物工作与其有着较深的渊源,因此,文物工作开展过程中应将公共关系的有关研究成果进行有效的借鉴和利用,从而提高文博单位文物工作的效率,为我国的文化建设做出相应的努力。(作者单位: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文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

参考文献:

[1]任杰.遗址博物馆公共关系研究[D].复旦大学,2011.

公关论文篇4

[关键词]公允价值;相关性;可靠性;

我国于2006年2月了一系列新会计准则,公允价值是新准则最大的亮点。但我国对公允价值的使用仍存在着较大的争议和疑虑,有人认为公允价值的使用会造成信息质量的失真。在公允价值会计成为国际潮流,我国新会计准则之际,对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对信息质量特征的影响进行澄清,探究公允价值的渊源和本质,有利于我国公允价值会计的施行,有利于新会计准则的顺利实施和我国会计准则的国际协调。

一、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主要内涵

1.相关性与可靠性

一般而言,相关性和可靠性是两条最主要的质量特征,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会计计量属性的选择,关于公允价值计量属性质量特征的争议也集中于此。相关性是指会计信息与决策相关,是服务于投资者经济决策,面向未来的质量要求。可靠性是指信息能免于错误及偏差,并能忠实反映它意欲反映的现象或状况的质量,可靠性是面向过去的质量要求,信息如果不可靠,不仅无助于决策,而且还可能误导信息使用者。

2.可靠性和相关性关系的重构

相关性是会计信息有用的本质,可靠性是会计信息有用的基础,二者必须兼顾。传统观点认为,它们存在着此消彼长的矛盾,无法做到协调一致。我们认为,会计主要信息质量的关系权衡应服务于会计目标并受到会计环境的影响。

第一,提供财务信息不是盲目的,是服务于会计目标的。会计目标有受托责任与决策有用两种观点,受托责任观要求会计能真实、客观地反映经营者受托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因此对可靠性的要求较高;决策有用观认为应向信息使用者提供对他们决策有用的信息,强调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在资本市场成为企业主要筹资场所以后,决策有用观得到更多的认同,相关性受到更多的重视。

第二,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企业竞争日趋激烈,资本市场的日益发展,风险和不确定性加大,无形资产,衍生金融工具等软资产大量涌现,对会计信息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应地对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也从可靠性转向了以可靠性为前提的相关性。

基于以上分析,应将相关性放在第一位,但若缺乏可靠性作保障,信息仍然无用,相关性仍然需要可靠性的保障。可以将相关性作为一个综合性的总体质量标准,将可靠性作为首要的质量标准,以相关性统领可靠性,以可靠性作为相关性的保障,实现相关性和可靠性和谐统一,打破两者矛盾对立的局面。

二、公允价值的内涵

各国会计准则对公允价值定义并不完全一致。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的定义是“公允价值,指在当前交易中,自愿的双方买入(承担)或卖出(清偿)一项资产(负债)所使用的金额,换言之,该项资产(负债)是在非强迫或清算拍卖的情形下买入(承担)或卖出(清偿)的”。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的定义是“公允价值,指在一项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自愿的双方交换一项资产或清偿一项债务所使用的金额”。我国新颁布的基本会计准则的定义是:在公允价值计量下,资产和负债按照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领计量。从各国的定义可以看出,公允价值的定义实际上是一个很广的概念范畴,而不仅仅是与其他计量属性相并列的一个概念,可以说它是其他属性成立的一个基础,即需要反映交易和事项内含的公平、允当的价格,并同时兼具可靠性、相关性的信息质量特征。

关于公允价值与其他会计计量属性的关系,可以肯定的是,公允价值概念是会计环境变化的产物,它绝不仅仅只是现有几个会计计量属性的简单统称。一般认为,公允价值是一个与历史成本相对立的复合计量属性,这包括两层含义:第一,公允价值不包括历史成本;第二,公允价值可包括现行成本、现行市价、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等几种,它与现行价值概念十分接近。但从上述各种定义看,公允价值和历史成本并不是对立的。第一,历史成本和公允价值在逻辑上是一致的。历史成本(收入)作为已经发生的交换价格,就是过去那个时点的公允价值,因此可以看作是公允价值的一种表现形式;第二,现行成本、可变现价值、现行市价,短期的可变现净值和以公允价值为计量目的的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在没有实际交换价格的情况下,是通过模拟实际交换价格来实现公允价值的方式,也可以看作是公允价值的表现形式,这些计量属性就是现行价值。现行价值包括现行成本、现行市价、可变现净值和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不包括历史成本。第三,具体而言,公允价值概念与上述各计量属性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必然的,而是有一定条件的,只有符合公允价值定义、具有相关性和可靠性质量特征的上述计量属性才是公允价值。由于对公允价值的争议和疑虑,主要集中在公允价值范畴中现值的运用及其与历史成本的对比上,为满足下文分析的需要,我们将其称之为“狭义的公允价值”,用“公允价值(现值)”的形式表示,而将包括现值和历史成本在内的公允价值称之为“广义的公允价值”。

三、公允价值计量(现值):基于会计信息质量的分析

公允价值(现值)计量如何在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中发挥作用,我们可以明显地从会计计量的目的中得出。以货币计量来反映会计要素的内容,往往由于对会计要素计量属性运用不当而影响会计要素计量的结果,从而造成会计要素账面价值与其实际价值的偏差。因此,会计要素计量属性的正确选择和有效运用是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基础。

(一)公允价值(现值)计量的信息质量特征:相关性

公允价值(现值)反映的是在特定的时点和经济状态下,市场对资产或负债的定价。而公允价值(现值)的变化,也反映了市场对资产或负债所认可的价值变化。在完善的市场中,市场定价反映的是所有市场参与者对资产或负债价值的期望值,是一个统计上具有无偏性的指标,这个指标中包含了所有影响该资产或负债价值的信息。现阶段,企业的某些无形资产,如商誉、知识产权、人力资源、衍生金融工具等在现有的计量模式下遇到了难题,这些都严重影响了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有用性。公允价值(现值)计量属性的运用,至少在一些方面满足了外部信息使用者的要求,提供了较为相关的财务信息。相对而言,历史成本反映的是在资产获得时或者负债形成时市场对其价值的评价,而市场只有在资产转让或负债偿还时才反映其价格的变化,即被确认为利得或损失。这种会计处理方法与瞬息万变的金融市场是格格不入的,更何况,转让或偿还并不是导致损失或利得发生的事项。所以,公允价值(现值)与历史成本相比,能更准确地反映企业的财务信息,有助于提高信息使用者的决策能力。

关于公允价值(现值)的应用范围,不少学者认为只限于或主要限于衍生金融工具的计量,中国目前没有什么衍生金融工具,所以没有必要研究公允价值(现值)会计问题。但实际上,作为一种复合计量属性,公允价值(现值)的应用范围十分广阔,传统财务报表内外的几乎所有交易和事项都可能涉及公允价值(现值)计量问题,例如固定资产,通常是用历史成本计量的,但事实上,按照国际会计惯例,企业用于生产经营的固定资产按历史成本计量,而用于偿债或投资的固定资产则应按公允价值(现值)计量。所以公允价值(现值)的应用有助于从多方面提升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保证会计信息质量。

(二)公允价值(现值)计量的信息质量特征:可靠性

在公允价值(现值)信息的质量特征方面,最大的挑战来自可靠性而不是相关性,计量的可靠性是决定能否采用公允价值(现值)计量的重要因素。下面,我们针对公允价值(现值)计量的两种主要反对意见进行论述,一是认为公允价值(现值)计量技术较难掌握,涉及许多估计,误差较大,因而造成信息可靠性降低;二是认为公允价值(现值)会导致利润操纵,造成会计信息失真和欺诈。

1.估计和假设是会计所固有的,公允价值(现值)计量难度较大,但可以做到可靠

首先要澄清的是,公允价值(现值)确实不能提供绝对可靠的会计信息,任何信息系统都无法提供绝对可靠、一致的信息。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在《编制财务报表的框架》第86段提到:成本或价值在许多情况下都需要估计,合理的估计是报表编制工作的一部分,这并不会贬低其可靠性。

第一,公允价值(现值)会计主要对历史成本会计下的某些资产特有利得和损失进行表内确认与计量,仅是根据时间的推移和市场价格的变化进行调整,因此并没有否定历史成本会计下初始交易所取得的账面价值。这些确认、计量所依据的主要是相同资产或类似资产的市场价格,在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这些市场价格还是比较可靠的。经过多年发展,我国也基本具备了公允价值(现值)应用的土壤,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我国在强化公司治理,提高运作透明度,构建上市公司综合监管体系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证券市场的有效性逐步提高。

第二,公允价值(现值)会计虽然涉及到未来的交易的预测,如金融衍生产品的未实现损益,这一定程度上违背了传统会计所倡导的收入/实现和权责发生制原则,表面上看是不可靠的。但一些金融衍生产品涉及的金额巨大,如果不及时地在表内反映它们的价值变化,将会给投资者带来极大的风险,而且有些金融产品,如美式期权是随时可以交易的,如果在报表截止日不及时反映其价值,那么也会发生传统的利得交易,从而导致会计信息既不相关也不可靠。何况现在许多金融产品也有许多成熟的估价技术,如著名的B-S期权定价公式,根据其计算出的价格具有一定的可靠性。所以,只要公允价值(现值)会计能够提供相对可靠的信息,就是会计计量的一大进步。

第三,公允价值(现值)计量表面上是为了追求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但实际上,它是通过提高真实性来提高相关性。真正的(不是被故意歪曲的)公允价值(现值)的本质就是真实与公允并存、合理可靠和相关并重。公允价值(现值)计量不可避免地需要对未来现金流量的金额、时间分布和折现率做出主观判断,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其可核性可能不如历史成本计量属性,但其具有更大的预测价值,更能如实地反映企业的经济实质。而且由于公允价值(现值)是市场的无偏定价,同一会计主体各个会计期间以及不同会计主体之间,计量技术都是一致的,使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及时性、中立性、一致性也大大增强,足以用此弥补可核性不足之所失,况且历史成本会计下的再度计量所涉及的主观判断也并不比现值少,其可核性也值得怀疑。超级秘书网

2.公允价值(现值)和利润操纵之间并无必然的关系

在我国、面对经济形势和不断出现的新情况、1998年曾在《债务重组》、《非货币易》等会计准则中采用了公允价值(现值)、但时隔不久、由于企业滥用公允价值(现值)严重影响了企业真实财务状况的披露、在后来新制定的企业会计制度中取消了公允价值(现值)。所以有人说,由于会计准则有经济后果,上市公司利用公允价值(现值)操纵利润会损害投资者的利益,为了保护投资者利益,就要回避公允价值(现值)。但事实是,公允价值(现值)要想成为利润操纵的工具需要同时具备三个要素:上市公司管理层蓄意造假、会计审计人员失去职业道德与证券市场监管失灵。事实上具备了这三个要素,任何制度也不能有效发挥防护作用,再好的准则也无能为力。即问题不在于公允价值(现值)本身的问题在于政策的执行运用,公允价值(现值)是利润操纵的一个手段而不是根源、只有消除根源才能杜绝利润操纵,这是公允价值(现值)能合理使用的一个必要前提。公允价值(现值)作为一项技术,既可以用来提高财务信息的质量,也可以用来扭曲会计信息,做好做坏取决于企业管理层的道德素质和社会诚信水平。另外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相比,我国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充分地考虑了我国的国情,对公允价值(现值)作了审慎的改进。比如在投资性房地产准则中就明确规定投资性房地产所在地有活跃的房地产交易市场,企业能够从房地产交易市场上取得同类或类似房地产的市场价格及其他相关信息,能对公允价值(现值)做出合理的估计,才可以运用价值计量属性。可见只要严格地按照准则实施,公允价值(现值)在我国就会真的做到公允。

四、结论

在我国新会计准则之际,发掘并深刻领会公允价值(现值)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并正视它的技术规范,是当前需要正确认识的问题。在FaSB和iaSB纷纷强调并采纳公允价值(现值)作为计量的基本属性的背景下,我们更应该看清财务会计发展的历史潮流,并顺势而为。真实与公允是公允价值(现值)的渊源和根本特征,公允价值(现值)计量属性的运用与盈余操纵无必然联系,不会损害会计信息质量的可靠性。回避和取消现值与公允价值(现值)的结果是不但无济于治理盈余操纵,又丧失了相关性,还带来一系列会计准则的前后矛盾,始弃终乱的后果。

[参考文献]

[1]谢诗芬.公允价值会计问题纵横谈[J].时代财会,2003(2):12-16.

公关论文篇5

危机公关论文参考文献:

[1]蒋宏,徐剑。新媒体导论[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

[2]俞可平。治理与善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3]俞可平。增量民主与善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4]刘长敏。危机应对的全球视角--各国危机应对机制与实践比较研究[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

[5]马晓河。关于区域性灾害危机管理的思考[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6]李君如。危机治理与社会和谐[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7

[7]张成福。危机状态下的政府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8]丁元竹。问责性、绩效与治理[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8

[9]苏丽文着。董关鹏译。政府的媒体公关与新闻[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10]李普曼着。阎克文等译。公众舆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危机公关论文参考文献:

[1]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m].海南:海南出版社,1999

[2]许南,周实。从7·23温州动车事故看我国行政问责制度[J].沈阳干部学刊,2012,(3):39~41

[3]林莉。传统媒体应对新媒体的竞争策略[J].新闻爱好者,2012,(12):39~40

[4]郭乐天。互联网虚假信息的控制与网络舆情的引导[J].新闻记者,2005,(2):18~23

[5]吴志敏,郭文亮。近年来我国公共危机管理研究综述[J].广西社会科学,2012,(6):27~31

[6]赵志立。新闻传媒在危机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J].当代传播,2011,(2):4~6

[7]杜涛。网络舆论的演变特征分析[J].新闻爱好者,2005,(1):35~40

[8]周春燕。基于电子政务条件下的公共危机管理系统研究[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2):125~128

[9]刘俊。新媒体之我见[J].广告大观,2009,(6):26~27

[10]梁莹。危机公关和政府形象[J].社会,2011,(8):38~40

[11]李小翠,唐俊。新媒体:在关注和热议中前行[J].新闻记者,2009,(3):22~24

[12]邱楷。从瓮安事件看网络环境下的政府危机公关[J].武汉工程大学学报,2010,(1):24~27

[13]刘澎。浅议企业的公关危机与危机公关[J].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1):14~18

[14]王忠国。突发事件的政府应对策略分析[J].辽宁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0,(1):19~21

[15]唐正繁。我国农村群体性突发事件的政府危机管理[J].贵州社会科学,2011,(6):15~18

危机公关论文参考文献:

[1]刘首兵。我国突发事件的政府应急管理探析[J].改革与开放,2012,(3):25~27

[2]石英华。转轨时期的公共危机与政府管理[J].财政研究,2012,(8):16~20

[3]李正国。危机公关、媒体角色与国家形象的修复[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1,(3):11~15

[4]张传芹,方磊,张文卿。构建信息化时代政府危机管理系统的理论架构[J].科学学研究,2004,(1):54~59

[5]龚伟。网络群体极化倾向的引导规避[J].网络传播,2011,(4):123~128

[6]黄宏。试论手机媒体的负面影响及控制[J].新闻记者,2010,(5):25~18

[7]吴玉宗。论加强政府公共关系[J].社会科学研究,2010,(6):31~36

[8]姜进章,谢晶,王方群。浅论转型环境下政府的媒体宣传策略[J].江汉论坛,2011,(5):14~19

[9]李华荣。哲学视野中的公共关系[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0,(9):29~32

[10]徐和建。正确舆论是妥善处理公共突发事件的"方向盘"[J].新闻与写作,2011,(10):17~21

[11]薛澜,张强,钟开斌。危机管理:转型期中国面临的挑战[J].中国软科学,2012,(4):30~32

[12]孙多勇,鲁洋。危机管理的理论发展与现实问题[J].江西社会科学,2004,(4):14~18

[13]王丽平,刘大鹏。开展互联网上典情控制的方针、对策[J].吉林公安高等专业学校学报,2006,(2):5~9

公关论文篇6

企业的公共关系策略分三个层次:其一是公共关系宣传,即通过各种传播手段向社会公众进行宣传,以扩大影响,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其二是公共关系活动,即通过举办各种类型的公关专题活动来赢得公众的好感,提高企业的美誉度;其三是公共关系意识,即企此员工在日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中所具有的树立和维护企业整体形象的思想意识。在企业的经营活动申,公共关系策略经常与其他管理活动配合使用,以便充分发挥各项管理工作的整体效应,使企业经营管理工作的实施效果更好。

一、公共关系的基本概念与特征

国际公共关系协会提出的定义:公共关系是一种管理职能,属于一种经常性与计划性的工作,不论公私机构或组织,均通过它来保持与相关的公众的了解、同情和支持,亦即审度公众的意见,使本机构的政策与措施尽量与之配合,再运用有计划的大量资料,争取建设性的合作,而获得共同的利益。

美国公共关系协会征询了2000多名公共关系专家的意见,从中选择了四则定义,中两则的内容是:首先,公共关系是一个人或一个组织为获取大众之信任与好感,借以迎合众之兴趣而调整政策与服务方针的一种经常不断的工作;同时,公共关系是将此种已调整的政策与服务方针加以说明,以获得大众了解与欢迎的工作。

美国公共关系研究与教育基金会主席R.哈罗博士,通过征求83名公共关系领导人的意见,研究了472个定义,得出结论,公共关系是一种特殊的管理功能,它帮助一个组织与其公众之间建立和保持相互沟通、了解,接受与合作的渠道;参与问题和纠纷的处理,将公众的意见传达给管理部门并做出反应;明确与加强为公众利益服务的管理责任;它还作为监视预警系统,帮助管理部门预先做好应变准备,与社会动向保持一致并有效地加以利用。它用调查研究和正确并合乎道德的沟通技术作为其重要手段。

1978年,在墨西哥城举行的第一次世界公共关系大会上,对公共关系概括的定义是:公共关系是一门艺术和社会科学。它分析发展趋势,预测结果,为组织领导者咨询并实行服务,提供计划的行动方案,这种行动方案将服务于该组织和公众的共同利益。

公共关系就是企业利用各种传播手段,沟通内外部关系,塑造自身的良好形象,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创造良好环境的经营管理艺术。美国市场营销协会定义委员会将其定义为:“发起者无需花钱,在某种媒体上重要商业新闻,或者在广播、电视中和银幕、舞台上获得有利的报道、展示、演出,用这种非人员形式来刺激目标顾客对某种产品、服务或商业单位的需求。”公共关系作为基本特征:

1.公共关系是一种长期活动,涉及的不是一种产品或一个时期的销售额,而是有关企业形象的长远发展战略。公共关系着手于平时努力,着眼于长远打算。公共关系的效果不是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所能达到的,需要连续的、有计划的努力。企业要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和信誉,不能拘泥于一时一地的得失,而要追求长期的稳定的战略性关系。

2.公共关系的目标是为企业广结良缘,在社会公众中创造良好的企业形象和社会声誉。一个企业的形象和声誉是其无形的财富。良好的形象和声誉是企业富有生命力的表现,也是公关的真正目的之所在。企业以公共关系为促销手段,是利用一切可能利用的方式和途径,让社会公众熟悉企业的经营宗旨,了解企业的产品种类、规格以及服务方式和内容等有关情况,使企业在社会上享有较高的声誉和较好的形象,促进产品销售的顺利进行。

3.公共关系活动的对象是与其相关的组织与社会公众,具有相当的广泛性。这里包括企业外部的顾客、竞争者、新闻界、金融界、政府各有关部门及其他社会公众,又包括企业内部职工、股东。这些公关对象构成了企业公关活动的客体。企业与公关对象关系的好坏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企业的发展。

4.公共关系采用的传播手段的多样性,既可以通过新闻,宣传等传播媒介间接传播,也可以通过人际交往形式直接传播。而商业广告的传播手段则以广播、电视、报纸、杂志四大新闻媒体为主。

5.公共关系的活动以真诚合作、平等互利、共同发展为基本原则。公共关系以一定的利益关系为基础,这就决定了主客双方必须均有诚意,平等互利,并且要协调、兼顾企业利益和公众利益。这样,才能满足双方需求,以维护和发展良好的关系。否则,只顾企业利益而忽视公众利益,在交往中损人利己,不考虑企业信誉和形象,就不能构成良好的关系,也毫无公共关系可言。

6.公共关系是一种信息沟通,是创造"人和"的艺术。公共关系是企业与其相关的社会公众之间的一种信息交流活动。企业从事公关活动,能沟通企业上下、内外的信息,建立相互间的理解、信任与支持,协调和改善企业的社会关系环境。公共关系追求的是企业内部和企业外部人际关系的和谐统一。

二、公关活动的对象、活动方式与基本手段

企业开展公关活动,往往面临着不同的公关对象。公关对象的特点和要求不同,其工作的内容也有差异。一般来说,企业公关活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企业与消费者的关系;2.企业与相关企业的关系:3.企业与媒介的关系;4.企业与政府的关系;5.企业与社区的关系;6.企业与内部公众的关系。

公共关系的活动方式,是指以一定的公关目标和任务为核心,将若干种公关媒介与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套具有特定公关职能的工作方法系统。按照公共关系的功能不同,公共关系的活动方式可分为五种:

1.宣传性公关。是运用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各种传播媒介,采用撰写新闻稿、演讲稿、报告等形式,向社会各界传播企业有关信息,以形成有利的社会舆论,创造良好气氛的活动。这种方式传播面广,推广企业形象效果较好。

2.征询性公关。这种公关方式主要是通过开办各种咨询业务、制订调查问卷、进行民意测验、设立热线电话、聘请兼职信息人员、举办信息交流会等各种形式,连续不断地努力,逐步形成效果良好的信息网络,再将获取的信息进行分析研究,为经营管理决策提供依据,为社会公众服务。

3.交际性公关。这种方式是通过语言、文字的沟通,为企业广结良缘,巩固传播效果。可采用宴会、座谈会、招待会、谈判、专访、慰问、电话、信函等形式。交际性公关具有直接、灵活、亲密、富有人情味等特点,能深化交往层次。

4.服务性公关。就是通过各种实惠,以行动去获取公众的了解、信任和好评,以实现既有利于促销又有利于树立和维护企业形象与声誉的活动。企业可以以各种方式为公众提供服务,如消费指导、消费培训、免费修理等。事实上,只有把服务提到公关这一层面上来,才能真正作好服务工作,也才能真正把公关转化为企业全员行为。

5.社会性公关。社会性公关是通过赞助文化、教育、体育、卫生等事业,支持社区福利事业,参与国家、社区重大社会活动等形式来塑造企业的社会形象,提高企业的社会知名度和美誉度的活动。这种公关方式,公益性强,影响力大,但成本较高。

三、公共关系的工作程序

公共关系活动的基本程序,包括调查、计划、实施、检测四个步骤:

1.公共关系调查。它是公共关系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开展公共关系工作的基础和起点。通过调查,能了解和掌握社会公众对企业决策与行为的意见。据此,可以基本确定企业的形象和地位,可以为企业监测环境提供判断条件,为企业制定合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等。公关调查内容广泛,主要包括企业基本状况、公众意见及社会环境三方面内容。

2.公共关系计划。公共关系是一项长期性工作,合理的计划是公关工作持续高效的重要保证。制定公关计划,要以公关调查为前提,依据一定的原则,来确定公关工作的目标,并制定科学、合理而可行的工作方案,如具体的公关项目、公关策略等。

3.公共关系的实施。公关计划的实施是整个公关活动的"高潮".为确保公共关系实施的效果最佳,正确地选择公共关系媒介和确定公共关系的活动方式是十分必要的。公关媒介应依据公共关系工作的目标、要求、对象和传播内容以及经济条件来选择;确定公关的活动方式,宜根据企业的自身特点、不同发展阶段、不同的公众对象和不同的公关任务来选择最适合、最有效的活动方式。

4.公共关系的检测。公关计划实施效果的检测,主要依据社会公众的评价。通过检测,能衡量和评估公关活动的效果,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发现新问题,为制定和不断调整企业的公关目标、公关策略提供重要依据,也为使企业的公共关系成为有计划的持续性工作提供必要的保证。

四、企业文化与企业公共关系的异同点

企业文化与企业公共关系,都是现代企业求生存发展的产物,两者有着共性和区别。

1.企业文化与企业公共关系的共同点

(1)相同的战略目标。企业文化是用企业的价值观把全体职工凝聚在一起,最大限度地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努力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促进企业生产力的发展。企业公关是企业运用传播手段,使自己适应环境并促使环境有利于自己的发展,从而树立自身良好形象融通企业内部关系的一种策略活动。它的根本目标,也是通过提高企业素质和增强企业的竞争力,使企业出效益,发展生产力。

(2)共存环境制约。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无不受到内外环境的影响,制约着企业的思想和行为,企业文化与企业公关,都包含着企业的思想和行为,都同样受着企业环境的制约。①民族人文环境。企业的思想行为必然孕育着民族的传统基因,必然受到民族人文因素的影响。②政治经济环境。政治的稳定是企业发展的保证,企业的思想和行为必然受到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不同的经济体制对企业有很大的影响。③社会道德环境。社会道德要求企业必须兼顾国家、集体、职工三者利益,要具有社会责任感。④现代交往。现代交往观念制约着企业,必须协调与外界各方面的关系,改善外部环境为企业的经济的良性运转铺平道路。⑤企业内容环境。企业内部的人际关系、人员素质、资金设备等因素,也都会影响企业的思想和行为。

(3)一致的内求团结。企业公关包括外部公关、内部公关,不仅要协调企业外部公众之间的关系、内部各类人员部门之间的关系,增强企业的团结和凝聚力,这种内求团结的实质,就是企业为增加职工之间彼此了解,确立共同目标达成价值共识而进行的各种文化沟通,企业内部的公关就是用内在激励(工作价值+自身存在价值),精神激励、物质激励等相结合的方法,调动职工的积极性,这些和企业文化中企业价值观和企业精神的培育基本是一致的,它们从不同角度和提高策动企业生产发展的人文力量,提倡人的因素第一信任人、尊重人、激发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企业产生强大的凝聚力,促使企业职工团结一致,从而提高企业的整体效益。

2.企业文化与企业公共关系不同点

(1)范畴不同。企业文化属管理理论范畴,强调管理的文化层面,重视价值观;企业公共关系属管理实践范畴,强调操作性强。

(2)实施者不同。企业文化是企业家倡导,企业全体人员集体共同创造;企业公关是企业提倡企业全体人员都要具备公关意识,但实施主要是专门负责公关的职能部门和公关专业人员。公关部门在组织内的隶属关系有两种:一种是由总经理(最高领导直接负责或)下设公关副总经理。另一种是由总经理(最高领导间按负责或)下设经营副总经理——再下设公关部,但由总经理间接负责。

(3)对象不同。企业文化的对象是企业内部全体人员;企业公关的对象是企业内部、外部的各类公众、公关对象比企业文化的对象要广得多。

公关论文篇7

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者对于相关问题的探索主要是集中在3个方面,即互联网的传播特性研究,危机公关策略研究,以及前述两者相融合后的网络环境下的危机公关策略研究。其中涉及危机公关的部分内容主要包括两个分析对象,即政府和企业。相关成果包括多篇著作以及多篇论文,可谓成果丰富。例如,郭志台编著的《媒体公关:如何用好营销新利器》,赵志立所著的《网络传播学导论》,[美]哈特所著的《打造成功的新闻发言人》等等。

1.互联网传播特性研究

作为新媒体一员的互联网有着区别于传统媒体的显著特点。现今大多数学者主要研究的方向就是通过与传统媒介进行分析比较,从而得出网络在传播方面的新特征,从而更好的指导大众使用这一新媒体。戴黍在《网络传播特征、问题与对策》说道:“网络为我们创造了一个虚拟的环境,在网上,相隔千里与比邻而居并无不同,物理学中的距离在网上都可以视为零,任何在线网络用户都可以实时地接收和发送信息。”并且他总结了网络传播的6大特征:低成本、高速度、大容量、多功能、可互动、跨文化。赵志立在《网络传播学导论》中全面研究了网络传播的各项内容,也归纳总结了其特征:时效性、开放性、海量性、交互性、虚拟性以及综合性。陈维维和冯莉在《浅析新媒体的传播特性》中提到的多元性、否定性和反思性也是作为新媒体一类的网络所拥有的特点。当然还有其他相关内容,仅为举例,不再赘述。

2.危机公关策略研究

此领域的研究主要分为政府危机公关分析和企业危机公关分析,着眼于危机在不同领域的实际危害研究,强调危机公关的重要性,并且针对主体的真实反映提出切实可行的处理方法。两类主体所处的地位不同,所面临的问题不同,其目的也不同,政府着力于解决社会问题,建设廉洁政府,以期获得民众的信任从而维护社会稳定,企业则针对可能出现问题的产品质量、人力资源、财务状况、宏观政策环境等环节进行调控,以期树立企业品牌从而获得利益。但就应对策略而言则大致相同。吴亚涛和宋卫威在《浅析政府危机公关策略》中提出了公关的四项原则:时间性、真诚性、透明性以及维护政府形象(若主体为企业,则是维护企业形象)。鲁津和徐国娇在《论政府危机公关的效益》一文中则提出了公众至上、三t以及维护形象原则,强调了社会公众的重要性。郭震在《企业公关危机预警管理问题探究》中提出了危机压力表构想实施,将危及预测量化,形成直观感受,可以精确预测出危机的强度与爆发的可能性。美国学者哈特在《打造成功的新闻发言人》中指出“未雨绸缪至关重要。在危机环境中,你不能改变或减少所面临的事实,但是,你可以也必须控制由大众媒介传播给公众的信息。”等等。

3.网络环境下的危机公关策略研究

该研究话题结合了上述两方面内容,针对网络传播的独特属性分析危机公关主体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进而提出解决措施。研究者们大多主张勇于面对,及时沟通,积极处理,反馈反思。郭志台在《媒体公关:如何用好营销新利器》中提到要像做好网络公关,应当做到以下几点:与网络媒体沟通合作、尊重网络媒体、平时多网络新闻、不能忽视评论&论坛等。潘黎和王其军在《网络时代的危机公关》一文中提出了网络对公关危机正、负两方面的影响,明确了节省成本,沟通效果好,主动性增强等优势,也体现了对于促使危机快速升级,不真实信息以及容量过大的缺陷,进而提出建议。赵爱华和曹德胜在《网络时代的公关危机及处理对策》中提出了网络环境下的应对危机应对措施改变:由“捂被子”变为“揭被子”,大大方方讲出来,将占先机;变被动为主动,加强信息监管;对症下药,变“堵”为“疏”。王洁在《试论公关危机的传播管理》中将危机传播管理分为预防时期的沟通管理,处理时期的沟通管理以及危机善后时期的沟通管理,并相应提出了应对措施,如模拟危机,重视意见领袖,妥善处理受损公众等等。彭赤兵在《网络条件下公关危机的防范》一文中提出了应当贯彻CS营销理念(企业针对顾客需求而采用的指导思想),通过树立自身优良形象,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可谓危机预防的首要战略手段,做好自己,不出纰漏,维持形象,也就把危机扼杀在萌芽阶段。

二、发展趋势及存在的问题

新技术不断出现的今天,网络这一新媒体也在逐步的发展和变化,依据这些变化而带来的新特点必将成为学者们的研究热点,并通过新特性的研究为政府、企业等组织提供相关相应变化了的公关危机应对策略,使得处理问题的方法同样与时俱进。对于网络传播环境以及相应的危机公关策略将会在时代的发展中碰撞出新的火花。

前人的研究对网络传播特性以及相应的公关策略做出了系统的分析阐述,多方面概括了网络传播的特征,提出了多层次、多阶段的危机公关方式。但纯理论的阐述占多数,实际案例的穿插还不够到位,围绕一个公关事件引发相关思考的文章并不是很多。此外,这些文献的研究大多停留在团体组织层面,即对政府和企业进行危机公关分析,涉及到个人层面非常少。自2008年年初的“艳照门”事件爆发后,明星的个人危机公关问题出现在大众面前,许多人关注这个问题但没有深入的探讨相关应对方法。可以说当前的研究在这两方面存在一定的空白,有待后人填补研究。这些国内外的研究成果一方面给与我理论上的指导,同时也为我在这方面的研究留下了广阔的空间。

主要参考文献:

[1]郭志台.媒体公关:如何用好营销新利器[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2.

[2]Hart•H著,卫五名译.打造成功的新闻发言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1.

[3]赵志立.网络传播学导论[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9.2.

[4]叶皓.政府新闻学:政府应对媒体的学问[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9.

[5]Blair•m著,胡波译.360度品牌传播与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9.

[6]陆群,张佳昺.新媒体革命[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10.

[7]李伦.网络传播伦理[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3.

[8]邵培仁.传播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6.

[9]吴亚涛,宋卫威.浅析政府危机公关策略[J].时代经贸,2008,6:89-91.

[10]陈维维,冯莉.浅析新媒体的传播特性[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9.3,2:81-83.

[11]杨舒.网络环境下企业公关危机管理新模式探究[J].现代商业.2009,20:140

[12]鲁津,徐国娇.论政府危机公关的效益——“躲猫猫”时间的媒介传播案例解析[J].现代传播双月刊,2009,3:32-34.

[13]戴黍.网络传播的特征、问题与对策[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01.8,4:8-13.

[14]彭赤兵.网络条件下公关危机的防范[J].企业经营,2005年,10:66-67.

[15]王洁,刘学慧,杨媛媛.试论公关危机的传播管理[J].法制与经济,2008.9,179:126-127.

[16]赵爱华,曹德胜.网络时代的公关危机及处理对策[J].商场现代化,2008.3,533:92.

[17]刘惠文,杨彩霞,周洪博.试论网络传播与公关形象[J].科技论坛,2009,2(下):81-84.

[18]潘黎,王其军.网络时代的公关危机[J].科技创业月刊,2004,8:87-88.

[19]刘德杰.网络传播中的“议程设置”探析[J].新视窗,2009,4:88-89.

[20]干勤.危机管理及其相关概念探析[J].商业研究,2001年,4:138-140.

[21]杜岩,程永运,张玉恒.企业公关危机管理新思维化“危”为“机”——以康师傅“水源门”事件为例[J].价值工程,2009,4:106.

[22]林育祯.网络环境中的企业危机公关策略研究[D].厦门:厦门大学,2008.

[23]中国互联网络中心.中国互联网网络发展统计报告[R].北京:中国互联网络中心,2007.

[24]新浪新闻中心.中国网民数达3.84亿继续居全球首[eB/oL]./c/2010-02-03/132419620921.shtml,2010.2.3.

公关论文篇8

1.1公共关系变得更必要

互联网的出现,由于它具备的巨大的优势,短时间内便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和普通。尤其是在中国,近些年网民数量急速攀升,计算机、互联网无论是在家庭生活中还是企事业单位中的普及率也大大提高。人们获取信息知识的途径逐渐向网络转移。网络信息技术带来的图书馆的服务方式、资源管理等发生的变化,公众需求的改变,使得图书馆需要更多地借助网络来开展公共关系显得更紧迫,更有必要。

1.2公共关系变得更主动

图书馆作为公共关系的主体,本身的思想及所采用的策略方法决定了公共关系活动的特点。随着网络信息技术在图书馆中的普遍应用,由于网络具有开放性、互动性、迅速性等特点,从而使图书馆在开展公共关系活动时变得更加主动自由。在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主动性就大大地加强了,图收馆可以通过自己的网站、网络论坛、电子公告等工具信息,突破了传统媒介的局限性,图书馆可以“为所欲为”按照自己的想法,计划与公众交流信息、影响公众。1.3公共关系变得更高效网络具有传统的传播媒介所不能比拟的优势,使得图书馆公共关系活动更加高效。从传播范围来看,近些年计算机、互联网、手机网络等的普通使得图书馆可以借助网络技术极大地提高传播半径,扩大影响面。从传播时间上来看,图书馆可以通过网络实时、全时地信息,打破了诸如广播、电视等时长、时段的限制。而且,信息的及时更新或重要信息长时间的关注,可以使信息更具连续性、突出性。从传播方式来看,这里体现的不仅仅是从传播媒介的转变,更重要的是图书馆与目标公众的互性的增强。总之,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得传播方式、内容更丰富、更具体、图书馆公共关系的效有显著提高。

2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公共关系的策略

既然网络信息技术的给图书馆公共关系带来了重要的影响,图书馆的传统的服务方式也发生了新的变化,图书馆有必要充分地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来提供全新的服务,提高自己公共关系的效能。具体策略如下:

2.1利用图书馆网站建立良好形象

塑造良好形象是公共关系的重要内容,也是主要目的,而图书馆的网站是图书馆在网络环境下通过公共关系活动建立良好形象的重要工具。它的设计思路、设计风格、体现了图书馆的精神和文化,同时也向公众传达了图书馆服务的理念和价值。读者对于图书馆网站的评价很大程度影响着读者利用图书馆资源的意愿以及对其服务的满意度。因此,图书馆网站不仅是读者利用图书馆资源和服务的重要媒介,而且也代表着图书馆的形象,是图书馆借以向当前和潜在读者乃至全世界推销自己的工具。

2.2利用网络工具进行全面沟通

网络信息技术山极大地丰富了图书馆与公众之间的交流的方式,网络论坛、电子邮件、新闻公告与读者评论、FaQ、手机网络甚至在线不聊天室等多样的网络工具方便了图书馆与公众的沟通。网络交流具有互动性、及时性、广泛性、开放性、多样性等特点,用户可以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来使用图书馆的资源和服务,并可以向图书馆提出要求、提供建议,图书馆也可以通过网络工具即时地得到读者的反馈信息,从而有效地了解读者的需求和自身所需要改进的方面。图书馆可以根据视频的点击观看量实时地了解读者的兴趣需求,以便在今后的资源提供上做到有的放矢。像这样的服务方式,通过资源共享不仅提供了图书馆资源的使用率和价值的充分发挥,而且广受公众的欢迎,赢得了赞许。

2.3通过网络方式提供全新服务

2.3.1读者个人数字图书馆的建立。

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允许读者建立专属于自己的个人数字图书馆,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兴趣、时事热点、问题疑惑等自主地收集图书、期刑及学术论文等。图书馆可以根据读者的设置,建立读者档案,向读者推荐相关的读物和最新的知识更新。类似于商业领域推销商品一样,不仅是读者自己去寻找所需的内容,图书馆也可以将自己的资源“推给读者”。

2.3.2建立图书馆网络社区。

网络社区除了我们熟悉的网络论坛(BBS)之外,还包括贴吧、在线聊天、个人空间等形式的网上交流空间。图书馆关键是要为读者提供一个环境,鼓励用户进行信息和思想的交流。网络社区的参与者不仅包括图书馆读者,还包括图书馆服务人员、图书馆行政人员、图书商等等。根据讨论的主题和兴趣的异同将网络社区设置不同的板块,具有相同兴趣的用户可以进行交流沟通,具有问题疑惑的读者可以通过平台进行提问寻求解决。

2.3.3提供图书馆网络咨询。

如今咨询行业发展迅速,而图书馆作为一个图书资源和知识的聚集地,理应成为行业咨询业务的重要场所。不同于商业咨询行业涉及到企业的发展战略、市场推广、形象塑造等内容,图书馆开展的咨询业务主要面向的是一些专业知识的参考咨询。当然,图书馆要做到真正的专业咨询,不仅要完善自己的数字资源,有些时候还需健全自身的专家系统,这样才能提高咨询的效率和质量。

2.3.4建立资源共享机制。

Ftp资源的建立如今已成为各个图书馆资源服务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用户可以通过Ftp查并下载图书馆提供的丰富的数字资源,如学术论文、各种软件、公用文档、电影和音乐等。图书馆还可以开辟ptop的资源共享方式,用户不仅下载享受图书馆因有的资源,也可以参与到图书馆的服务当中。经过注册认证的用户可以上传自己所拥有的资源,不仅丰富了图书馆的资源,还可以极大地调动读者的参与性、积极性、接近读者与图书馆之间的关系。这样的服务方式真正实现读者与读者、读者与图书馆之间互动的交流和资源共建共享。需要注意的是,图书馆要做好其中监管的角色,完善共享的机制,避免一些诸如版权方面的纠纷问题。

3结束语

公关论文篇9

关键词:医学生;公关素养;人文教育;医患关系

党的十要求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策略落到实处,而医患关系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医患关系具有公共关系的属性。因此,医学生的公共关系素质教育问题与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具有密切关系,成为医学教育必须思考和解决的紧迫问题。

一、医学生公关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医患关系是医疗实践活动中产生与发展的一种最基本的人际关系。著名医史学家西格里斯曾经说过“:每一个医学行动始终涉及两类当事人:医师和病员,或者更广泛地说,医学团体的社会,医学无非是这两群人之间多方面的关系”。可见,医生与患者的关系是整个医学活动中最显性和最本质的关系。医患关系本应该是一对共同面对疾病互相协作、目标统一的“利益共同体”。然而近年来一系列杀医、辱医案的频发,凸显出当前医疗体制下的医患关系错位,导致我国医患矛盾的持续恶化。这也进一步让人们反思当前的医学教育模式。资料表明,我国医学院校的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学时大约占总学时的8%左右,而国外医学院校的课程基本上是由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医学三大类组成,其中人文类课程占总学时的比例,以美国、德国为多,达20%~25%,英国、日本约为10%~15%。由于历史的原因,建立在前苏联模式上的传统医学教育观念、机制、模式存在着诸多弊端,其中,最显著的在于过于强调医学专业知识的学习,忽略人文修养的培育,从而导致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不高,自我认知和协调能力不强,大部分医学生在公众意识、沟通能力方面存在明显短板,随着疾病谱、死因谱的变化,难以适应现代医学模式需要,也不符合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新形势。而公关教育正是基于社会学、管理学、心理学等多学科角度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一门科学。医学生可以通过接受良好的公关教育,提高其对于社会关系的认知、公众关系的管理、组织形象的塑造等全方位能力。

二、医学生公关素质的内涵

公关素质是一个综合性概念,它是以公关意识为根本,以基础文明为基础,以公关知识和公关能力为主线的的一种内在构造。公关素质的高低对于公共关系工作的成败有着直接的决定作用。所谓的医学生公关素质,是指医学生在其所从事的职业领域中应具备的公共关系意识、公共关系知识和公共关系能力三个层面的综合体现。

1.公关意识层面。这是整个公关素质的核心层面。公关意识是公关主体的一种自觉状态,即公关主体可以使自己的思想、动机和行为保持在一种能够主动遵循公共关系原则、适应和协调各种环境变化的状态,这种具有开放、能动、创造性的状态有助于从事公共关系相关工作。医学生的公共关系意识主要包括塑造医务人员个人和医疗机构组织形象的意识、服务患者和社会的意识、真诚沟通交流的意识、创新审美的意识和守护健康生命的意识。

2.公关知识层面。知识结构是公关素质的基础内容,是基于公共关系基本职能所需要的学科基础知识、行业相关知识以及从事组织机构信息传播、决策咨询、关系协调与形象管理事务所具备的服务的管理知识。而医学生的公共关系知识,除了基本的公共关系理论和实务知识之外,还必须掌握医学心理学、医学伦理学、医学社会学等交叉学科,特别是能够从社会学角度认知医学,对自我角色的判断将更具科学性。

3.公关能力层面。公关能力是公关素质的集中体现。包括人际交往能力与传播能力、自我调节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创造策划与管理能力等。医学生的公共关系能力主要体现在自我认知能力、医患沟通能力、媒介关系处理、危机处理能力、服务创新能力。

三、以人文教育引导医学生公共关系素质的培养

医学院校的公共关系教育应基于现代医学模式,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坚持以人文教育引导医学生公关素质的培养。

1.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公关素质教育过程中,教师要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的教育理念,注重学生作为学习参与者的身份,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课堂的主人,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大数据时代,学生获取学习资源的渠道变得更加丰富,教师作为知识传授的主体性和权威性正在发生变化,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教育环境的改变。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师生互动、合作、随机交流,运用观察、调查、讨论和社会实践引导学生,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中正确的师生关系有利于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和人际关系氛围,充分发挥教育教学环境在联接课堂教学与大学生人生规划中的桥梁作用,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融入社会群体、进行社会角色定位的能力。这对医学生将来从事医疗卫生事业,正确地处理医患关系具有重要的熏陶作用。

2.倡导学生注重个人形象。个人形象既是一个人的外表或容貌,也是一个人内在品质的外部反映,它是反映一个人内在修养的窗口。个人形象可以体现出健康、品味、自信心、对自己和他人的关爱程度。医生无论是从学识还是从职业的角度,都应该属于社会的精英阶层。然而,我们的医学院校在培养未来的医生过程中,重专业轻人文的倾向,使广大医学生在校期间,就缺乏关于礼仪、审美、沟通等方面的系统训练,走上工作岗位之后,面对复杂繁重的医疗服务,不知所措,疲于应对,暴露诸多问题。在公关教育中,个人的形态、举止、言行都是训练的重点,最终目的不是为了培养一名会看病的医生,而是一个完整的人,这个活生生的人是有高情商的并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和情感体验,只有正确认识自我,才能科学地对待患者和疾病。

3.造就学生良好的个性和健康的心理素质。医学生在学校、规培、临床三个阶段都面临着繁重而持续的学习压力,特别是当前医疗行业负面的舆论环境对在校的医学生会产生消极的影响。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任何人的生存与发展都离不开健康的心理素质。大学是人生中非常美好而特殊的阶段,大学生群体生活、集体学习,建立起一种局域网络关系,但相对于整个社会大网络,又比较封闭。因此,这个阶段大学生的心理素质趋于成型,若不能进行有效的干预和引导,将会对其学习、成长产生负面影响。有的大学生封闭自卑,不善交往;有的大学生以自我为中心,同理心缺乏;有的大学生不会处理同学关系、师生关系、恋爱关系,导致人际关系失调;也有的大学生没有团队意识,独来独往,限制了自身的发展高度。公共关系的平等诚信、共享共赢、双向沟通的理念,有助于大学生广结人缘、发展友谊创造人和的环境,有利于维系良好的人际关系状态和增强组织的凝聚力。

4.注重沟通能力的培育。不少研究表明,大多数的医患矛盾、纠纷、冲突并不是因为医疗技术和医疗结果本身所造成的,而是由于医疗服务的我过程中医患双方缺乏正确、必要、有效的沟通所造成的,由于医疗技术相对专业,医生和患者处于信息极不对称状态。虽然患方也存在诸多问题,但毕竟拥有信息优势的医方才是医患沟通的主体。我国医学教育实践中是以业务技术训练为核心,极少向医学院校的学生传授与病人沟通的能力。仅有良好的医德不足以保证医生会沟通、能沟通、善沟通,沟通能力需要通过系统的教育和训练得以提高。公共关系强调用双向沟通手段来实现个人、组织、社会的信息传递与交流。询问、倾听、解答、面对面的沟通是医务工作中必要的一环。此外,在“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是伴随着新媒体的发展而成长的,应正确引导大学生善于利用社会化媒体,发挥社交网络较强的实效性和现场感的优势,搭建医患沟通新平台,积极改善医患关系。

5.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政府在不同阶段持续推进医药卫生体制的改革,取得了一定效果,但也困难重重。当前,我国医疗卫生行业的舆论环境相对被动,媒体、公众认同度低,医疗卫生机构的公共关系意识和能力存在短板。应该承认,医疗卫生行业的公共关系整体处于不良状态,知名度高、美誉度低。人力资源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资源,医学生将来都是医疗服务实践者、医疗机构管理者、医学科学研究者的主力军,他们的思维将会决定行业的发展与走势。公关教育强调管理的创新战略,公关策划活动更强调内容与形式的创新性,这些都有利于打破医学生相对封闭、保守的思维局限,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作者:王力余苏珍单位:江西中医药大学江西应用科技学院

参考文献:

[1]朱伟红.认识医患关系的公共关系属性维护医院良好形象和声誉[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0(2):4-5.

公关论文篇10

论文摘要:本文主要介绍在对区域现状公路网的分析与评价中,技术评价的主要特征及参数的计算与确定,从而对现状公路网的功能和服务水平作出定量的评价表述。论文关键词:现状公路网特征及参数分析与评价目前,在众多的前期预工可研报告中,普遍存在对现状公路网在技术方面的分析与评价不够全面的情况,本文就起其技术评价中的四项特征指标(道路特征、交通特征、服务水平、通达程度)作一般性的介绍,以便在今后的工作中对区域现状公路网分析和评价的更加全面完善。其目的在于发现问题、准确分析、评价现状公路网的优劣程度。运用道路与交通特征参数对公路网上的交通流与组成公路网道路特征及路网所提供的服务水平,从宏观上给以定量表述,从而为公路网现状评价、公路改建或新建项目的制定和实施提供更加充分的论据。四项特征指标所包含的具体参数见图1.一、四项特征指标1.公路网交通流特征参数表述路段交通特征的物理量为路段交通特征参数,主要有交通量q、交通密度k、车速v、车头距h、通行能力c,其中q、k、v为路段基本交通参数,这些集中反映了路段交通流的最基本特征。公路网中每段道路由有限个路段组成,因此,整个公路网的交通特征与路段交通参数有直接的联系,现用“网流量qw、网车速vw、网车流密度kw来表述整个公路网的交通特征,称之为公路网的基本交通参数。①网流量:是指组成公路网中各路段交通量的加权(里程权)平均值,用qw(辆/日、小时)表示,公式如下:式中qi——第i个路段上的交通量(辆/日、小时)li——第i个路段上的里程(km)lw——公里网的总里程(km)pi——里程权(pi=li/lw)根据(1-1)式可以计算出公路网中各类技术等级公路的网流量,如:国道q国、省道q省、县道q县的网流量。q国=∑q国i.p国iq省=∑q省i.p省i(1-2)q县=∑q县i.p县i式(1-2)中,q国、q省、q县、p国i、p省i、p县i分别表示国道、省道、县道的路段交通量和相应的里程权。容易证明:qw=q国。p国q省。p省q县。p县(1-3)式中:p国=l国/lw;p省=l省/lw;p县=l县/lw其中:l国、l省、l县分别表示区域内国道、省道、县道的总里程。网流量这一指标从客观上反映了整个公路的交通负载情况。②网车流密度:是指某一时刻公路网单位长度路段上所拥有的车辆数。用kw表示(辆/km),其公式如下:(1-4)式中:n——某一时刻整个路网上的车辆数(辆)。ki——第i个路段的交通密度(辆/km)。由式(1-4)知,网车流密度为各路段车流密度的加权平均值,权值同前。这一指标反映了公路网上车流的密集程度。③网车速:是指各路段上平均车速的调和平均值,用vw表示(公里/小时)。公式如下:式中:vi-第i个路段上车辆(公里/小时)。wi-第i个路段上车公里权(wi=qili/∑qili)此参数是反映网流量在路网中运行快慢程度的指标。可以证明:网流量、网车速度及网车流密度有下列关系④网行程时间:是指公路网上车辆行使单位里程所需的时间,用tw表示(小时/km),按下式计算:以上是描述区域公路网中交通特征参数,具有实际意义,通过它们的计算可反映区域现状公路网实际交通状况。2.区域公路网道路特征参数与交通特征参数相类似,道路特征参数与路段特征参数有直接关系,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