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绳技巧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06:27:23

跳绳技巧篇1

1、跳绳方法是用前脚掌起跳和落地,切记不可用全脚或脚跟落地,以免脑部受到震动,当跃起在空中时,不要极度弯曲身体,而成为自然弯曲的姿势。跳时,呼吸要自然。

2、有节奏。握绳的方法两手分别握住绳两端的把手,通常情况下以一脚踩住绳子中间,两臂屈肘将小臂抬平,绳子被拉直即为适合的长度。

3、摇绳的方法向前摇时,大臂靠近身体两侧,肘稍外展,上臂近似水平,用手腕发力作外展内旋运动,使两手在体侧做画圆动作,每摇动一次,绳子从地经身后向上向下,回旋一周,绳子转动的速度和手摇绳的速度成正比,摇动越快,则绳子回旋越快。

(来源:文章屋网)

跳绳技巧篇2

一、激励教学策略概述

激励教学策略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主要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一定的措施,对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动机进行激发,继而实现教育教学目标,其可分为负激励和正激励,需要正确选用激励教学策略。通常在小学体育跳绳教学中运用激励教学策略时,其具有如下优势:①创设良好的学习气氛。通常小学生可以接受教师的激励性评价,以平和的态度面对教师的评价,在这种情况下,能够保证体育跳绳教学氛围的和谐与良好,让学生更好地学习与成长。当然教师在跳绳教学中采用激励教学策略时,可借助互动与游戏等方式加以实施,进而加强师生与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良好的氛围中感受跳绳的乐趣,增强教学效果[1]。②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在小学体育跳绳教学活动中采用激励教学策略时,教师可以采用不同的激励形式,让学生在参与中强化自身的探究实验能力与创新能力,有效掌握跳绳技巧,继而实现学生的综合发展。如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通过跳绳示范,向学生讲解单人跳的要求与技巧,然后要求学生自我练习,对有冲劲的学生进行语言激励,激发学生的斗志,使其更好地掌握跳绳技巧。③增强跳绳教学效果。在小学体育跳绳教学过程中运用激励教学策略时,可以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跳绳活动中,达到平衡能力提高和身体素质锻炼的目的。而不同的激励方式对学生会产生不同的激励点,通过激励教学策略的运用可以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在活动中达到激励,感受学习的乐趣,继而在跳绳活动中创新跳绳的花样,实现身心的健康发展。

二、激励教学策略在小学体育跳绳教学中的运用

(一)目标激励策略的运用

教师在小学体育跳绳教学中应用激励教学策略时,需要恰当设置教学目标,如教师开展三人跳活动时,如果所有学生都掌握了跳绳技巧,这时教师可以设置“传授花式跳绳技巧”的目标,继而掌握学生的整体发展情况,保证教学的质量与进度。另外,小学体育跳绳教学的内容往往属于较高的目标,会使学生存在畏难心理,这就需要教师将其划分为若干小目标,并通过适当的鼓励来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进而有效完成目标任务。以“30s跳绳”为例,教师可以从学生个体差异情况出发,制定科学的目标,将其分为2~3个阶段完成,让学生逐步分阶段完成目标任务,获得学习的成功。

(二)竞争激励策略的运用

小学生具有较强的荣誉感和好胜心,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跳绳活动时,可以结合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恰当运动激励教学策略,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体育教学活动中[2]。以“跳短绳”为例,教师可以将全班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进行跳短绳比赛,通过多轮比赛后推选出优秀的成员参与班级比赛,最终荣誉属于每一小组。当然教师也可以小组为单位,适当组织对抗赛与友谊赛等,创设活跃积极的竞争环境,让学生在良性竞争中掌握跳绳技能,感受成功的喜悦。总之,学生在创设的竞争环境中进行学习,往往会具有更为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学习意愿,活跃与发展思维,提高教学效率与质量,确保跳绳教学活动的顺利实施。

(三)言语激励策略的运用

教师的言语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而恰当的言语激励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快速进入到学习状态,因此教师开展跳绳教学活动时,可以结合学生特点和学科内容,采用适当的言语激励,提高教学效果[3]。例如:有些学生在学习跳绳时存在一定的畏惧心理,害怕绳子打到自己而不愿参与其中,这时教师可以用期待的言语激励他们:你是绳子的主人,可以自由掌控它,老师相信你可以掌握跳K技巧;或者是在学生练习跳绳的过程中,教师用“你的动作很好”“你的绳子甩得真棒”等语言来激励学生。这样能够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跳绳活动中,激发学生对体育课的学习兴趣,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将激励教学策略应用在小学体育跳绳教学活动时,可以通过目标激励、竞争激励和言语激励等方式,从而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营造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与综合能力,提高教学效果。因此作为一名小学体育教师,必须要强化自身的道德素质修养以及文学艺术修养,对激励学习的方法与技巧进行努力学习,使体育课堂教学更具精彩性和生动性,促进体育教学有效性的提升。

【参考文献】

跳绳技巧篇3

       教学目的:在《大纲》中,明确地规定了小学体育的目的:“通过体育教学,向学生进行体育卫生保健教育,增进学生健康,增进体质,促进德、智、体全面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的的素质奠定基础。”

       一年级教学目标:

       〈一〉进一步了解上体育课和锻炼身体的好处,知道一些保护身体健康的简单常识和方法。

       〈二〉进一步学会一些基本运动,游戏,韵律活动和舞蹈的方法发展身体素质和基本活动能力。

       〈三〉体验参加体育活动的乐趣,遵守纪律,与同学团结合作

       一年级体育教学进度表

周次计划进度

一引导课  体育常识:做早操的好处

1、队列队形;2、游戏;块块集合

二1、基本体操:2、队列:排纵队,横队;

1、基本体操;2、游戏:块块集合;

三1、基本体操;2、游戏:一切行动听指挥

1、复习基本体操;2、游戏:挑战应战

四1、队列;原地转法;2、复习基本体操;

1、技巧;前后滚动;2、游戏:障碍赛跑;

五游戏课:1、端水平衡;2、障碍赛跑;

1、技巧:复习前后滚动;2、游戏:绕木棒接力;

六1、韵律活动;2、走:各种姿势的走;

1、用各种正确姿势的走;2、游戏:迎面接力;

七1、队列:报数;2、复习,各种姿势的走;

1、韵律活动;2、队列:报数;

八1、技巧:前滚翻;2、游戏:跳垫子游戏;

1、技巧:前滚翻;2、游戏:换物接力;

九1、劳动模仿操;2、游戏:迎面接力;

1、劳动模仿操;2、游戏:换物接力;

十1、队列:齐步走-立定;2、复习劳动模仿操;

游戏课:1、蹦蹦跳跳;2、猎人猎枪老虎;

十一1、队列:走圆形;2、十字接力;

1、技巧:立卧撑;2、游戏:换物接力;

十二1、基本体操;2、游戏:“8”字接力;

1、徒手操;2、游戏:改换目标;

十三1、跳小绳;2、游戏:迎面接力跑; 第一范文网整理该文章……

1、走跑交替;2、复习跳小绳;

十四1、走跑练习;2、游戏:跳进去拍人;

1、韵律活动;2、找自己的家;

十五1、跳小绳;2、游戏叫号赛跑;

1、跳双绳;2、游戏:迎面接力

十六1、走跑交替;2、游戏:单脚跳接力;

1、30秒跳小绳;

十七1、技巧:前滚翻;2、游戏:跳垫子游戏;

1、技巧:前滚翻;2、游戏:换物接力;

十八1、队列:齐步走-立定;2、复习劳动模仿操;

游戏课:1、蹦蹦跳跳;2、猎人猎枪老虎;

十九游戏课:1、端水平衡;2、障碍赛跑;

1、技巧:复习前后滚动;2、游戏:绕木棒接力;

二十1、跳小绳;2、游戏:迎面接力跑;

跳绳技巧篇4

1、妈妈一声“开始”,我便双手扬起绳子,当绳子快落地时,双脚飞快地弹跳起来,绳子就从我的脚下钻了过去。就这样升起落下,嘴里不停地数着、、、……刚开始时,我被绳子绊了一下,但马上又重新开始跳,我飞快地弹跳着,只听到耳旁的绳子嗖嗖地响着,脚下的地板也发出咚咚的声音。

2、我脚尖一踮地,双腿抬起来,双手抡起跳绳,只听见跳绳打到地上“啪啪”直响,彩色跳绳从头上掠过,又从脚下一闪而过,好像一个光环。

3、现在,我来当裁判员,妈妈开始跳了。只见她双脚并拢,把绳子放在小腿肚上,随着我一声开始,便轻快地弹跳起来。只见她一会双脚跳,一会单脚跳,一会跑着跳,而且速度极快,看起来还面不改色,一分钟就跳了130个,而且还是变着花样跳。我要向妈妈学习其它的跳法。

4、跳绳比赛开始了,选手们就立刻开始“手舞足蹈”“手忙脚乱”。只见选手的绳子上下飞舞,选手也是全神贯注,丝毫不敢疏忽。哇塞,五(1)班的王晗同学像马达一样快,真担心给王晗记分的同学会被送进精神病院。哎呀!有一位同学给停了,不过他立刻摆好姿势,又以“惊天地,泣鬼神”的速度跳了起来……“嘟……”比赛结束了。

5、跳绳看起来很简单,跳起来可有不少学问呢!跳绳分单跳、双跳、群跳,单跳又分跑着跳、前跳、后跳、窜花跳等等。

6、跳绳开始了,同学们有的跳单摇,有的跳双摇,还有的跳双脚交换跳。轮到我了,我拿起跳绳,先在左手上绕了两圈,再右手上绕了一圈,然后向前走一步,把跳绳放在脚后跟上面,两只手把绳子往上一拉,手臂往前伸,这时绳子和我的手臂大约成一个45,左右的角,最后往前一摇,脚一抬,就跳了过去。

7、第二个决赛可不同,那些同学都是表现跟我一样好的。比赛开始了,我咬住牙,拼命地跳。地上马上响出了打地的声音,头也直冒汗。比赛终于结束了,我以为会比第一次跳得少,没想到跳了82下,我惊叹不已、比赛开始,我是第二组上场的,一上场我非常紧张,心怦怦地跳个不停。只听裁判一声令下,在场的同学们都飞快地跳了起来。我心想:“尽量不要踩绳。”跳着跳着,我一不小心踩到了绳,我看别人还在跳,我赶紧接上去。不知跳了几下,我的手就有一点酸,速度慢了下来。

8、跳绳,许多同学都很拿手,但对于我这个其它功课虽好,体育方面却是“低能儿”的人来说,有着一种恐惧感。寒假结束前,体育老师叫我们在假期里练习跳绳,为下学期的达标测试做准备。为了避免“大红灯笼高高挂”的悲剧再次发生,我下定决心努力练习跳绳。

9、学校的跳绳比赛终于开始了,哨声一响,同学们就上下舞动着绳子,飞快地在绳子间跳起、落地……我也不甘示弱,奋力地跳着。一分钟过去了,我竟然跳了一百四十四个,我激动地一蹦三尺高。

10、开始了,前几回合我一直遥遥领先,把她们几个抛在后面。后来,她们越跳越好。只见她们左脚一抬,右脚一踮。绳子稳稳地从脚底下串过。如同一只蝴蝶在空中飞舞。这时,一阵风吹来,绳子顺着风的方向飞去,这下我得意了,心想:“呵呵,这下看你怎么办。”就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她们灵机一动,顺着风的方向,一边跑,一边跳绳,绳子像吸住她们的腿似的,又让她们控制住了。我这个“常胜将军”一时哑口无言。

11、我对跳绳有特别的好感,再次练习,没想到一口气跳了100多下。于是,()我开始计算我一分钟跳的次数,发现最多可以跳一百二十多下了!虽然,我连贯性不高,还没能做到每次都跳得很好;虽然,我没有达到达标要求,但我终究学会了跳绳!我自己和父母都为这一点点的进步感到高兴!

12、我原以为妈妈跳得不怎么样,谁知她一甩绳子就轻松地跳了起来,她的左右脚飞快地交替着抬起,绳子也甩得飞也似的,“呼呼”的声音在我耳边呼啸,打在地上“叭叭”直响。这一跳就是196下,我这才认了这个教练。

13、我跳着跳着,两手越分越开,手中的绳子越来越短,不一会儿就拌着脚了。妈妈在一旁一边让我手靠拢些,一边时不时地帮我纠正姿势。第二天,妈妈给我制定目标:一分钟跳90个。虽然这对我来说有些困难,但是为了取得优秀的比赛成绩,我还是坚持了下来。第三天,妈妈又给我加了5个,第三天,第四天……慢慢的,我已经熟练地掌握了跳绳的技巧。

14、记得刚进跳绳队的时候,我们只会鱼贯跳长绳,但是现在我们会跳很多种花样。记得刚进队跳绳队的时候,我们连鱼贯跳长绳都不是很熟练,但是现在我们已经熟能生巧了。这跟我们的努力息息相关,然我们更加明白了“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这句话了、回到家后,我拿出跳绳准备在外面练习,突然想起自己根本就不会跳。这可怎么办呢?第二天,我叫姐姐教我学跳绳,姐姐答应了。在姐姐一遍又一遍的示范下,我总算明白了跳绳的技巧,可是一次只能跳过一个。第三天体育课上,夏老师看我这样,就亲自指导我跳绳。在老师的帮助下,我有了进步,学会了一口气跳十几下。在随后的一个月里,我天天练习跳绳,跳的个数越来越多了。

15、我们玩得最多的是单跳中的前跳,这个最简便,可这里面也有技巧,邻居家的小彤彤今年才七岁,可她跳起来又快又轻盈,一口气就能跳九十多下,可我只能跳三十多下,就跳不动了。我仔细观察她跳的动作,原来,她跳的时候,两只脚只离开地一点点,并只用脚尖着地,所以轻巧,而我呢,每次都蹦得老高,双脚重重地落在脚地板上,咚咚直响,不但容易累,还显得很笨拙。

16、跳绳既可以驱寒,消磨打发时间,因为我最近在练习跳双蹦,可是只会跳一个,我又可以在这儿多练习练习。真是一举两得!想到这儿,我便跳了起来。一次,两次,三次……慢慢地,慢慢地,我跳得气喘吁吁,前额和后背都出汗了,我终于可以连续跳好几个了,我心里真的好开心,好有成就感。

跳绳技巧篇5

跳绳是大众体育中喜闻乐见的运动,它把跑步的作用,跳跃的竞技和舞蹈的优美结合在一起。在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的今天,在体育活动场地不足的城市,跳绳是一种健身效果非常好的运动,且经济方便,简单实用,特别适宜在气温较低的季节,冬季最适合

跳绳。

跳绳运动的配备十分简单,只需一条绳、轻便衣服及一对适当的运动鞋便可;此外,跳绳所需的地方也不多。跳绳易学,不需要特殊的技巧,跳法灵活多变,是非常难得的个体运动与群体运动相结合的运动项目。

一、跳绳好处多多

跳绳不但可以增强小腿、踝关节的力量,提高弹跳能力,而且可以增强身体的控制能力、协调能力和灵巧性。跳绳除了可使神经、肌肉、骨骼发达外,对内脏器官也有良好的刺激作用,可以提高其机能,因此对健康的保持与增进有相当大的功效。

跳绳还对练习者提高节奏感、改善大脑神经系统的机能有较好的作用,能够增进脑细胞的活力。跳绳可以明显加强新陈代谢的功能,促进心肺发育,有效训练个人的反应和耐力,有助于保持个人体态健美,从而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

跳绳可以促进血液循环,使人精神舒畅,行走有力,对骨骼的生长、增强心肌、促进呼吸系统功能等都有良好的作用。跳绳练习可以提高有氧和无氧代谢能力,有效地发展心血管系统,还能促使肌纤维中的蛋白质含量增加,能量物质储备增多,毛细血管网增生,从而使肌肉变得结实而富有弹性。

二、跳绳前的准备活动

跳绳时,心脏收缩频率加快,小腿和脚踝的肌肉活动量加大。为了让身体适应强度,每次跳绳前要活动活动手脚,脚尖脚跟交替站立,下蹲,用脚掌缓缓转动身体,直腿弯腰,前后左右弓箭步,最后原地跑步,心跳逐渐加快后再正式开始跳绳。

跳绳运动是一种极安全的运动,绝少有运动伤害的发生,即

使跳跃失败或停顿,也不会有坠落、跌倒、冲突或被用具所伤的危险。况且跳绳者又能随自己的身体状况、体力及技术度来自由调节跳绳的速度及次数,因此大家可安心练习。

三、练习跳绳时应注意的事项

1.选择适当的场地

选择软硬适中的草坪、木质地板和平整的灰尘少的泥土地,

尽量不要在硬性水泥地上或凹凸不平的场地上练习,以免发生运动损伤或引起身体不适。

2.穿着适当的服装

最好穿运动服或轻便服装,穿软底布鞋或运动鞋,这样活动起来会使你感到轻松舒适,也不容易受伤。

3.充分做好准备活动

跳绳是一项比较激烈的运动,练习前一定要做好身体各部位的准备活动。跳绳前先让足部、腿部、腕部、踝部做些准备活动,跳绳后应做些放松活动。

跳绳方法是用前脚掌起跳和落地,切记不可用全脚或脚跟落地,以免脑部受到震动,当跃起在空中时,不要极度弯曲身体,而要自然弯曲。跳动时,呼吸要自然有节奏。

4.要循序渐进地练习

开始练习跳绳时,动作要由慢到快,由易到难。先学单人跳绳的各种动作,然后再学较复杂的多人跳或团体跳绳动作。

5.活动时间

跳绳的时间,一般不受任何限制,但为避免引起身体不适,饭前和饭后半小时内不要跳绳。学生可利用课间操或下课时间或课外活动时间来练习。

四、握绳和摇绳的方法

握绳的方法:两手分别握住绳两端的把手,通常情况下以一脚踩住绳子中间,两臂屈肘将小臂抬平,绳子被拉直即为适合的

长度。

摇绳的方法:向前摇时,大臂靠近身体两侧,肘稍外展,上臂近似水平,用手腕发力作外展内旋运动,使两手在体侧做画圆动作,每摇动一次,绳子从地上经身后向上再向下,回旋一周,绳子转动的速度和手摇绳的速度成正比,摇动越快,则绳子回旋越快。

“花儿红,鸟儿叫,柳树底下把绳跳。单脚跳,双脚跳,脚步越跳越灵巧。你也跳,我也跳,一个挨着一个跳。挺起胸,向前进,脚儿轻轻别摔跤。”

跳绳技巧篇6

自课程改革以来,体育课堂教学的现状,有喜也有忧,广大体育教师在体育课堂教学中进行了不断探索与实践,并在练习设计与教学环节上摸索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提高练习效率的办法,但有些教师在设计教学时选择练习内容随意、盲目,缺乏主题与层次性,对练习的方式考虑不到位,练习形式比较单一,学生缺乏练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达不到课堂教学所要达到的效果。如何设计和打造有效的体育课堂教学是我们作为一线的体育老师们一直以来关注以及在思索着的问题,也是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保证。跳绳,作为一种普通又经济的体育器材,是一种非常方便、实效的运动健身器材,在许多中小学的体育器材室内都能看到,它为广大农村、城市学校对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带来了方便。由于它简单易行,健身效果良好,又经济实惠,而且不受场地的限制,因此深受人们喜爱。其独特就在于它的经济实惠性,可操作性,普及性,安全性,便捷性以及卓有成效的健身性等。

二、跳绳运动在体育课中的定位和作用

跳绳花样繁多,运动量适中,安全性高,对场地要求也不高。跳绳是以下肢蹦跳、上肢配合的一项全身运动,它除了拥有运动的一般益处外,更有很多独特的优点。跳绳每半小时大约消耗热量四百卡,对心肺系统等各种脏器、协调性、姿态、减肥等都有相当大的帮助。尤其对少年儿童的协调能力、平衡能力、节奏感以及内脏的锻炼都大有裨益。随着绍兴市越城区教育局在区各中小学推广跳绳运动,它越来越成为学生喜爱的一项活动。

1.用于有氧和无氧耐力锻炼

中小学生在校进行的耐力练多采用女子800米或男子1500米段落跑步的手段,正常情况下需要3至5分钟,这样的练习方法时间长了,往往使人感到枯燥乏味,长时间单一的练习会使学生感到厌烦,甚至会产生抵触情。如果加入一定次数的跳绳练习可明显提高练习效果,提高耐力水平。安排以耐力练习为目的的跳绳练习时,可采用中间间歇10秒,反复进行3-5次,每次跳一分钟,总练习时间与跑步的时间大致相同的方法。开始练习时,着重动作的放松、协调、熟练后再逐渐增加强度(提高频率)。还可以采用一组快频率跳,一组轻松愉快的节奏跳,紧张与放松跳交替进行,而且中间没有间歇的练习方法,也能达到满意的效果。

若是以无氧耐力为目的,可以采用半高抬腿和高抬腿跳绳练习。用时间(约三十~四十秒)和次数控制强度,中间间歇可用每分钟的脉搏次数来掌握或用1-2分钟间歇,一般进行3组左右为宜。训练水平高的学生可以适当增加组数。

2.用于发展弹跳、灵巧性和协调性

跳绳练习用于发展弹跳、灵巧和协调性也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手段之一,可采用多种方法从易到难,逐步提高能力水平。

(1)直腿跳:双脚前脚连续跳动,膝关节略微固定,可采用单摇跳和双摇跳,亦可采用交叉臂摇绳跳。

(2)分腿跳:①跳起腾空时,两腿前后分开,落地瞬间并腿。②跳起腾空后两腿左右分开,落地时并拢。因为边跳绳边做分腿动作,所以分腿幅度不宜太大。

3.集体跳绳用于提高学生的时空判断能力、增强节奏感

集体跳绳无论人数多少、时间长短都可以根据情况灵活安排。人数少时,可采用两人摇绳其他人跳的方法。入绳后跳的次数可由学生自定,一般不超过五次为宜,所有学生循环进行。人多时可分组重复以上练习,也可以安排两组跳绳同时进行。将两组跳绳分开距离平行排列,学生跳完第一绳后再进行第二绳,进行大循环跳绳。根据学生水平来控制摇绳的频率,学生可以通过对进出绳的速度、时间判断以及中间的跳动来锻炼他们这方面的能力。这一练习可提高学生兴趣,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加深感情,同时又使学生大脑的学习中枢得到了积极性的休息。

4.通过自主练习与合作练习,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①自主练习,自愿组合。在跳花样绳教学中,教师要求学生在自己的“技巧”上做各种适合的花样跳法,也可以随心所欲地创设各种“跳”法。个人跳绳看谁的花样多,单摇、双摇、单摇编花、双摇编花、蹲双摇、绕八字跳等等。

两人一组的“外手转摇跳”,三人一组“短飞飞”,有个人的交错绳跳,有8人一组“长中短”跳,还有10人一组“十字波浪”。学生根据自己的跳绳技巧自愿选择不同的跳法,教师巡视各组的跳绳情况针对学生的技术问题进行指导,同时留心观察哪些同学跳的技术好、哪些同学摇绳的技术好,以便为下一环节“重组创新”作准备。

②重组创新。教师根据刚才学生的练习情况进行重新分配,把每种花样技术好的学生重新组合,目的是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创新。跳的好的和摇绳的好的同学分在一组,并提出高要求在原有的花样基础上进行创新,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特点用上课前准备的物品,也可以不用物品但要对原来的花样进行改编或创编新花样。在一节市属级体育优质课“绳彩飞扬”中,有的学生在跳交错绳中跳起了优美的扇子舞,有的一边拍球一边跳绳,有的学生一边踢毽一边跳绳,还有的学生一边跳绳一边翻起了跟头。重组创新的动作也许不是很协调,成功率也较低,但是学生会在重组创新中感受思考的快乐,促进创新能力的培养,而且因为是自主创新的动作练习起来会特别认真,从而起到了很好的健身效果。

跳绳技巧篇7

一、跳绳的技术分析

1.跳绳上肢技术。上肢是带动绳的摇动,是跳绳的前提保障。绳的摇动以手腕的用力为主,手臂自然下垂靠近身体,以此为标准选择绳的长度,如果绳太长会使两臂向两侧张开,这样就影响了手腕的用力。跳绳动作的学习不可一蹴而就,而是从基本动作开始练习,刚练跳绳时要有意识地规范动作,双臂往里收且放松,身体也保持自然,两眼不可看绳,而要向前看,形成正确的身体姿态。

2.跳绳下肢技术。下肢是跳绳的核心,需要配合好上肢,为了使身体自然轻巧,要做到起跳和落地都用前脚掌,如果用后跟着地可能会造成身体僵硬,而且容易造成损伤。膝关节要微曲,这样能起到很好的缓冲作用,如果太直,可能会因身体没有缓冲力量而对大脑造成损伤。跳起后要保持身体重心的稳定,使落地平稳,为下一次的起跳做好准备,如果失去重心就会对下一次的跳跃造成负面影响。根据手摇绳的速度自然调整跳起的高度,摇得快则跳得低一点,频率快一点,如果摇得慢,则可以跳得高一点,放慢频率。根据自己的身体能力自然地调整呼吸节奏,有利于氧气的供应充足。

二、运用科学的跳绳训练方法

对学生跳绳的训练需要科学,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其跳绳的成绩,而不是随意地让学生跳,否则即使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有一定的提高,但是这种提高也是有限制的,不容易更进一步的提升。正确的训练方法,有利于学生在短时间内完成任务,有效控制其他项目的训练进程,而且提高其中考的考试能力。

1.把跳绳训练放在上课的平时,而不能临近考试了再进行突击训练。体育中考的分数是总分的一部分,所以学生一定要重视中考体育成绩。中考项目的训练不是初三才开始的,而是在初一或者初二时就要把中考项目贯穿到体育教学中,在体育课上要有意识地让学生接触跳绳。

2.训练时间要科学。很多考试项目是在30秒内完成的,所以在平时的训练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时间的训练,掐准时间,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练习的时间以每天进行2-5组为宜,可以一次性训练,也可以分开时间训练,比如早上2组,下午2组等。但是当考试来临的时候要注意减少运动量,重点对薄弱项目进行专项训练,以保证不失分。

3.学校要取得家长的支持与配合。在体育课上有限的时间内进行训练是不够的,再加上有些学生怕苦怕累,不想训练,所以对这些学生来说,时间是得不到保证的,这就需要家长多做工作,说服学生,在体育课上多练习,在家里也要在家长的监督下完成跳绳训练任务。

4.进行适当的心理训练。跳绳考试时间很短,在短时间内取得好成绩不但需要有好的技术,而且还需要有好的心理素质,如果学生心理素质不好,可能会在考试时造成紧张,使本来很好的技术不能得到发挥。所以,在平时的训练中,要严格控制学生的时间,在一定的时间内对所发挥的成绩进行比较,不能跳到一半因为跳得不好就中止了,这样,只能给自己找借口,而没有严格考试的那种心理。所以,平时的训练也要与正规考试结合起来。第一要树立信心,因为信心是运动潜力得以充分发挥的重要心理因素,特别是在考试前,教师就要鼓励学生树立必胜的信心。第二,集中注意力,平时的训练要严格认真,全心全意地去练习,而不是三心二意或者不在乎自己的训练。第三是自我暗示调节,有些学生对自己没有信心,也没有兴趣去跳绳,但是还要去面对考试,所以要假设自己对跳绳感兴趣,特别是在考试时如果紧张,则可以运用心理暗示法。

总之,跳绳是学生中考最常选择的项目,在跳绳训练时要掌握跳绳的技术特点,运用正确的训练方法,在考试前要做好心理辅导,这样能在有效的时间内提高中考成绩。教师多用心对学生进行辅导,学生也要在训练中多动脑、多思考、多训练、不怕吃苦,做好准备,这样在中考时才会取得可喜的成绩。

参考文献

[1]杨志鹏.体育中考后体育教学中出现的现象与看法[J].考试周刊,2010(47).

跳绳技巧篇8

一、概论界定

1.中职学生

中职生就是在中职学校念过书或毕业的学生,在以下几种学校中读过书的都可称为中职生:中等专业学校(简称中专);技工学校;高级职业中学(简称职业高中);成人中等专业学校(简称成人中专);其他机构(教学点)。

2.1分钟跳绳

1分钟内,1人在一根环摆的绳中做各种跳跃动作的运动。一分钟跳绳是中考体育考试的科目之一。

二、跳绳健身的作用

跳绳是对多种脏器具有保健功能的运动,英国健身专家玛姆强调说,跳绳能增强人体心血管、呼吸和神经系统的功能。他的研究证实,跳绳可以预防诸如糖尿病、关节炎、肥胖症、骨质疏松、高血压、肌肉萎缩、高血脂、失眠症、抑郁症、更年期综合征等多种症病。跳绳有利于学生身体、能力、心理、团队、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体现了新课改以学生发展为本,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体育教学不再是简单的体育,而是通过身体的教育,达到育人、育智、育心的功能。

三、跳绳与学生德育

跳绳运动本身具有鲜明的德育功能,在中职学生开展体育运动,能够调动学生锻炼身体的积极性,从而激发学生积极进取,刻苦锻炼的精神并能使学生养成坚忍不拔的意志,培养学生具有优良道德素养,能让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关系融洽,形成和谐的教育氛围。

四、跳绳在学校中的开展

中职学校体育与健康课以培养学生兴趣,培养每个学生能掌握1个以上运动项为目标,保证每周有二节体育课授课。跳绳运动简单易行,运动器材简单,教师讲授容易,不受场地限制,是中小学生校内开展较为普遍的项目。在体育教学中将跳绳作为中职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运动技能,列为每学年学生体育学科学业质量评价必测项目。

五、学生跳绳兴趣的培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跳绳作为阳光体育运动最适宜开展的一个项目,场地要求小,器械简单,价格低廉,运动花式变化多端,运动安全性高,运动实效性强。艺术和体育集于一体,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集于一体,对于改善青少年体质、智力都有很大的帮助。跳绳因为不受场地、人数、性别限制,形式多样,学生可在自己的“技巧”上做各种适合的花样跳法,也可以随心所欲地创设各种“跳”法。如可以单人单跳、双人跳、单人双摇、单人三摇、三人一组跳短飞飞、跳前后交错绳、多人一组跳起长中短、跳十字波浪、8字跳绳等,通过各种跳法,提升学生的学习求知欲。

六、1分钟跳绳能力培养

1.跳绳的技术

跳绳技术看似简单,但技术细腻,每个环节需紧扣。从选绳开始,尽量选用好些的绳子,绳柄稍长一点;跳绳时握住绳柄的中后端,便于摇绳;绳子的长度双脚踩绳两端拉到腰部或稍向上(初学者为胸部);摇绳大臂自然下垂,小臂稍外展,手腕摇绳,这样不易疲劳;前脚掌起跳落地,跳得不要太高,只要能过去绳就可以了,膝盖稍弯曲缓冲。

跳绳注意手脚协调,也就是手摇绳的速度要和跳的速度匹配,手腕发力增加摇绳速度,如卡绳太多,可进行绳感练习,如行进间跳、倒后跳、慢跳等。

2.跳绳的技巧

摇绳的主要部位是手腕,跳起的高度不宜太高,一般约3cm,落地时稍有屈膝缓冲动作,跳起的双脚膝盖一般都是直的。小腿更不能有明显屈膝,呼吸要有节奏,全身要放松。

3.跳绳的训练五法

(1)持续法:学生对跳绳的技术还不是很熟练,跳的个数还比较少,这时,教师应让学生反复练习,每次不限时跳300~500次,以便学生能很快地掌握技术动作要领,提高跳的个数,这种方法适用于初期的训练。

(2)延时法:学生基本掌握技术后,还不能稳定地发挥技术水平,这时教师要采取延长时间的做法,如:跳绳比赛为三分钟,在训练时,让学生跳90秒。这样,提高了他们的心肺功能和身体素质,又提高了他们跳的能力,使他们尽快熟练掌握技术动作,提高成绩,这种方法适用于学生已基本掌握技术动作后所进行的训练。

(3)缩时法:学生已熟练掌握技术动作,但掌握的是比较粗糙的技术动作,还不能领悟到某些动作的真正要领,这时教师要采取缩短时间的方法。例如:跳绳,比赛时间为三分钟,训练时,让学生跳90秒,并规定个数,这样,学生为了达到教师规定的个数,能自觉地把跳的频率加快,当然,最初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每个学生的标准,按循序渐进的原则,不要最初就制定很高的标准,让学生产生恐惧感。这种方法适用于学生已经熟练掌握技术动作后进行训练。

(4)达标法:学生在达到一定的成绩后,应记录每人的项目和成绩,第二天让学生破自己的记录,破自己记录的学生完成本天的训练任务,没有破自己记录的学生则加练3~5分,教师及时记录破自己记录学生的成绩,然后第三天仍然以破自己记录为标准,这样,提高学生训练的兴趣,使学生提高成绩较快,这种方法适用于学生以掌握动作要领并达到一定水平之后进行训练。

(5)重复达标法:学生的成绩达到一定的标准后,教师给学生规定标准,让他们每天训练时达到3~4次这个标准,但必须是两人数,一人数个数,一人数坏的次数。例如:跳绳,30秒跳必须跳到40次,只允许坏一次,如果坏两次或两次以上则这次的成绩不算,继续训练直到达标,这样,学生可以提高连续性,又可以在一定的水平上保持自己的成绩。

4.跳绳的心理训练

1分钟时间很短,如果心理状态出现问题,直接影响成绩。要以平和、积极的心态来面对,既不能妄自尊大,也不能妄自菲薄。体育水平较高的学生不能沾沾自喜,因为你还面临巩固现有成绩和能否正常发挥水平的考验;水平相对较低的学生也不能丧失信心,因为你的体育成绩提升空间较大,需要用积极的态度和踏实的锻炼来提升。

跳绳技巧篇9

跪跳起是小学技巧教学内容之一,它是运动负荷较大的一个项目,对学生腰腹力量和身体的协调、灵敏、平衡能力有较高的要求,跪跳起练习动作难度大、富有较强的挑战性。

一、动作分析

在水平一时,学生已经学习过爬行、滚动、滚翻等各种技巧动作,对垫上技巧并不陌生。跪跳起教学中重点要抓住摆臂弹性起落的同时两脚压垫,屈腿上提的时机。摆压是完成跪跳起的动力源,而提腰收腿的时机是关键,也是教学难点所在。在摆压阶段主要通过多种方式的练习让学生的膝关节离地逐渐过渡到膝、小腿离地,使学生身体重心第一次升起,紧接着迅速提腰快速收腿完成身体重心的二次腾起,从而完成跪跳起的完整动作。摆压阶段也是起点,学生往往不注意“大脚”的形成,即小腿和脚面。教师要规范动作,同时还要提醒学生绷脚面,利用“大脚”进行压垫。在垫上练习时,随时检查学生是否有勾脚的动作。摆臂随意,是学生经常出现的一个问题,教师要及时示范摆臂制动的动作。提收阶段是难点,受学生个人腰腹力量及身体协调性影响会有不同表现。

摆:有制动、有节奏;压:成大脚、似弹簧;提:身体腾、重心起;收:时机准、快收腿。

跪跳起动作对发展学生协调性和腰腹力量等有积极作用。其动作完整、连贯,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身体和心理特点、认知水平,准确把握“跪跳起”动作节奏,能使学生快速、协调、连贯、轻巧地掌握“跪跳起”动作;同时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强化体操意识。“跪跳起”动作的节奏、用力顺序及用力的部位非常重要,在教学中可通过教师及学生喊出“拍节”等方法,帮助学生掌握动作节奏、用力顺序及用力部位,强化体操动作要点,培养学生对节奏的感知和调控。教学中在辅助练习的基础上,可强调学生通过动作强化关键环节体验“摆(摆臂)、压(压垫)提(提腰提膝)、收(收腿)、站(站立)”,帮助其掌握动作节奏和动作要点,使学生快速掌握“跪跳起”动作;同时建立信号、语言与动作的联系,促进其思维发展。

二、教学辅助性练习

结合对跪跳起教材动作技术的分析,以及教学实践的研究设置一些适合跪跳起教学的辅助练习。

(一)摆臂、压垫协调配合练习

1.原地类

(1)摆压“转体”。

方法:学生双腿跪立垫上,然后做摆臂压垫身体向左或向右转体45°或90°落垫练习。

教学意图:通过在垫上摆臂压垫,体会摆压协调配合和用小腿及脚面形成“大脚”压垫的技巧。

(2)摆压头触手。

方法:学生2人一组,一人双腿跪立垫上,做摆臂压垫。另一人站在练习者后侧方,当练习者身体向上起时,用头触手。

教学意图:运用头触手的方法,让学生做到膝离垫,并不断调整手的高度,进一步提升摆压配合的能力。

(3)纸片滑过膝关节。

方法:学生2人一组,一人跪立垫上,另一人把a4纸折成长方形,然后蹲在练习者前侧方,当练习者做摆压练习时,辅助同学迅速把纸片从练习者双膝下滑过。

教学意图:利用辅助器材纸片,引导学生迅速做出摆压动作,提高同伴间配合能力。

2.行进类

(1)摆臂压垫连续行进。

方法:学生双腿跪立垫上(后半部分),做摆臂压垫(小腿及脚面)连续行进练习。

教学意图:通过连续的行进动作,提高摆压动作的协调配合能力及手臂制动能力。

(二)提腰、收腿?f调配合能力

1.原地类

(1)高处跪跳下。

方法:利用宽体操垫叠放4层或利用一级跳箱,让学生在高处进行跪跳下练习。

教学意图:体会身体在摆臂压垫后,提腰及收腿的动作方法。

教学建议:此项练习中采用较硬的小体操垫,便于身体的弹起。

(2)弹力踏板跪跳起。

方法:学生跪立在弹力踏板上,借助给踏板的作用力,使身体得到向斜上方弹起的动力。

教学意图:体会借助外力,帮助身体快速弹起,完成提腰收腿动作。

2.行进类

(1)跪跳行进接跪跳起。

方法:在纵向排列的小垫上,做连续两次跪跳行进然后快速接跪跳起动作。

教学意图:借助水平方向行进的惯性,进一步增强身体快速提腰的动力。

(2)踏跳空中收腿。

方法:学生助跑1-3步,然后双脚踏跳身体迅速腾起收腿,两臂上摆制动,然后双腿屈膝缓冲落地。

教学意图:利用助跑踏跳的方式使身体迅速腾起,然后体会摆臂、提腰收腿及屈膝缓冲落地的动作。

(三)摆、压、提、收协调配合能力练习

1.牵引类

(1)你拉我起。

方法:学生2人一组,一人双腿跪立垫上,另一人将绳子套在练习者腰背部,站在练习者正前方并准备进行牵拉。当练习者摆臂压垫身体腾起时,帮助者顺势牵拉绳子,帮助练习者完成跪跳起动作。

教学意图:让练习者充分完成摆压提收动作,并能借助外力巧妙完成跪跳起动作。

(2)拉弹力绳跳起。

方法:学生一人双腿跪立垫上,另一人站在练习者后侧牵拉弹力绳,弹力绳分别套在练习者左右两腿上。当练习者跪立垫上时弹力绳已经拉开,当练习者向上跳起时弹力绳迅速收缩,帮助者顺势提拉弹力绳,帮助练习者完成跪跳起。

教学意图:利用弹力绳的弹力,在身体腾起时快速收缩弹力绳给身体一个动力,帮助完成跪跳起。

2.支撑类

(1)双手体前撑垫跪跳行进。

方法:练习者双腿跪立垫上,双手撑垫连续做撑垫跪跳行进。

教学意图:通过连续跪撑垫练习,体会正确的压垫(脚和小腿)方法。

(2)跪跳起组合练习。

方法:利用四块小垫子如图进行摆放,然后练习者跪立低垫,做跪跳上高垫,紧接着做两次跪撑行进,最后从高处做跪跳下练习。

跳绳技巧篇10

摘要:本研究通过对无锡市大桥实验中学初三年级第一、第二次体育模拟及体育中考跳绳项目考试成绩的比较分析和训练实验方法的比较研究,发现跳绳的技术特点、训练方法以及考生的心理因素对考试成绩有决定性的作用。本研究旨在通过跳绳训练的研究,为体育中考的练习方法提供依据。

关键词:体育中考;跳绳;技巧;训练方法;心理辅导

一、前言

纵观几年来无锡市体育中考跳绳项目的考试,其趋势是要求越来越高。以2009届中考为例,30秒满分92个,在不间断的情况下,一秒钟要跳到三个以上才能得满分。可见学生对跳绳的技术特点及练习方法必须掌握的非常娴熟,才能在中考跳绳项目中取得好成绩。对于初三体育教师来说,如何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练习方法以达到最佳训练效果是至关重要的教学目标。

对于学生而言,体育中考选择跳绳项目的比较多。这是因为跳绳是一项传统项目,平时大家都进行一些练习和游戏,所以对该项目比较熟悉。与其他技巧性较强、必须有一定基础才能选择的项目相比,学生选择跳绳项目是明智的。该项目成绩在短时间内提高相对比较容易,这对于平时体育成绩不太好或者不喜欢运动的学生来说也是比较适合的。

鉴于此,笔者结合所在学校体育中考跳绳项目训练实践,就初三学生第一、第二次体育模拟考试及中考跳绳项目成绩进行对比,寻求每次考试后改进的训练方法的有效性,以对以后跳绳项目的训练起到促进作用。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无锡市大桥实验中学2009届初三年级选项跳绳的学生,共计263人。

(二)研究方法。将学生的第一次模拟考试、第二次模拟考试、体育中考成绩进行对比。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各次考试成绩的比较与分析。一模过后,虽有8位女生将跳绳改成了仰卧起坐,但对总成绩的对比影响不大。从表1可看出,一模、二模、中考成绩呈明显的递进趋势,丢失总分从一模的97分到中考的8分,丢失总分少了89分,使失分人数占总人数的比降到2.28%。

从表1中可以发现,一模30秒跳绳丢失总分达97分,成绩不理想。在一模过后改进练习方法,主要强调技术动作,考生每天跳绳的数量可逐渐增加,速度不必太快,重要的是保持连续性,同时,对少数动作不是很协调的学生加强动作指导。经过2个月的练习,第二次模拟考试跳绳失分明显减少,但离中考要求还有一段距离,另外,在考试中发现大多数失分的学生平时成绩很好,一考试就拿不了满分。针对这种情况,在二模过后进行心理疏导,让学生适应考试气氛,把考试当成平常的一次练习。经过学生相互测试、换教师测试等多种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到体育中考跳绳失分仅8分,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成绩。

表1:各次考试成绩的比较表

(二)跳绳技术的研究结果。运动技能是指人体在运动中掌握并有效地完成专门动作的能力,也即是指在准确的时间和空间里正确运用肌肉的能力。体育考试要想取得成功,正确技术的形成是前提,也是关键。

(三)跳绳上肢技术。跳绳主要是手腕用力,手臂自然下垂靠近身体,不可向两侧张开,这样更能把手臂的力量全都集中于手腕爆发出去。两手心尽量向下或者相对,手心朝下便于发力,比如乒乓运动中的扣杀。跳绳要从基本动作开始,刚练跳绳时要有意识的把动作改回来,将双臂往里收,但不可太紧张,身体微屈但不僵硬,两眼直视前方,养成跳绳的良好姿势。

1.跳绳下肢技术。学会了手的动作剩下的就是脚了。起跳和落地都用前脚掌,同时脚尖和脚跟需用力协调,防止扭伤。切记不能用脚后跟着地,否则速度提不上去。膝盖微曲,这样可以缓和膝盖和脚踝与地面接触时的冲撞,防止受伤。最重要的是避免跳起后两脚往前伸,保证重心的稳定。跳绳时不必跳得过高,以能让绳子通过为宜。当跃起时,身体自然弯曲,同时呼吸节奏协调。在练习跳绳时,让学生掌握一口诀“双腿要有节奏感,一左一右交递踩;双眼不必上下看,耳听绳速用力甩”。

2.跳绳训练方法的研究结果。运动训练方法是在运动训练活动中,提高运动水平、完成训练任务的途径种办法。正确的训练方法,有助于顺利地完成不同时期的训练任务;有助于有效地控制各种运动能力的发展进程;有助于科学地提高学生考试的能力。

(1)不突击训练。体育中考的分数要计入总分,这就意味着所有学生都必须高度重视。初一、初二的体育课上就要有意识地让学生接触跳绳,比如准备活动可由跳绳代替慢跑、徒手操,同时强调动作的正确,这既改善了准备活动的质量又训练了正确的跳绳动作技术,这与初三时的临时抱佛脚相比,效果要好得多。

(2)训练时间适宜。只要是考试要求在30秒内完成的项目,学生在平时练习时都要掐准时间,以时间来计算。建议考生每天进行2―6组训练,可早上2组,下午2组,晚上2组。而到临近考试的一周左右时间里,因人而异,运动量可适量减少。同时制定训练计划,2月16日―3月31日为第一阶段,在这段时间里,考生可加大运动量进行训练;而4月1日―18日为第二阶段,考生可进行拾遗补缺,对薄弱项目进行专项训练,保证多拿分;18日后便是调整期,运动量要逐渐减小。

(3)家长配合训练。有些学生怕苦怕累,而有些文化课成绩不太好的同学,认为这几十分救不了自己。家长和老师一定要协同配合,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家长可以在学生回家后学习之余帮助一起跳绳计数,以达到训练和调节紧张学习的双重目的。此外,由于学生运动量的增加,家长要适当给孩子增加一些营养。如果学生出现腿部酸疼或有疲劳感,要适时进行放松,勤用热水泡脚洗脚,或者做一些按摩、热敷等常规性治疗。

(4)做好学生的心理辅导。现代科学研究证明,学生的心理因素,影响着身体、技术和战术的发挥程度。如果心理素质发展不好,心理能量发挥不好,即使身体、技术、战术水平再好,也难以在考试中取得好的成绩。所以良好的心理素质是考试取得成功的保证。①树立信心法。信心是运动潜力得以充分发挥的重要心理因素。学生平时训练基本都能达到考试标准,只是训练与考试的气氛不同,会造成学生心理紧张,影响发挥。在考试前教师进行理论引导时应强调平时的训练成绩,让学生树立必胜的信心。②注意力集中法。学会集中自己的注意力,对于完成训练和比赛任务非常重要。平时训练及模拟考试时教师应及时提示学生把注意力都集中到跳绳上,同时给自己的跳绳计数,做到对外界事物的影响“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提高自己的抗干扰能力。③自我暗示调节法。自我暗示调节法是用语言、思想或表情对心理活动施加影响的方法。为了消除考试前的惊慌,使大脑安静下来,可以指导学生进行口诀暗示,如“镇静,镇静,镇静就是胜利,我相信自己的力量,我一定会取得胜利”。

四、结论与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