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商管理制度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06:33:24

供应商管理制度篇1

一、考核方式

本制度实行36分制,即根据全年12个月,各定点供应商在当月内无违反定点协议规定、无违法经营、无投诉等情况得满分3分,全年共36分。有上述情况则相应扣分,全年扣完36分为止。并依据扣分情况进行处罚。

市财政局政府采购办负责对定点供货商进行考核,必要时邀请监察、审计、有关人员参加,每月实行定期或不定期稽查。

二、稽查内容

1、是否遵守职业道德,文明经商,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

2、所提供商品是否明码标价,价格是否合理,是否超过规定的指导价。

3、所提品是否正规厂家品牌,是否有掺杂使假、以次充好或克扣欺骗用户等行为。

4、是否有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是否有送礼品、给回扣、多开或少开税务发票等不正当行为。

5、中标供应商在收到各采购单位订货要求后,在承诺的供货时间内不能供货的;

6、所提供的货物高于市场上同品牌同型号产品普遍价格的。

7、拆换、调换、截留产品零部件的。

8、有串通、贿赂、欺诈行为的。

9、其他严重违法、违规、违约行为。

三、具体扣分标准

序号

违规情形

扣分

标准

1

是否明码标价,每发现或投诉一次

3分

2

是否按月及时报送价格、型号变化情况

3分

3

有指导价的商品是否超过指导价,没有指导价的商品价格是否超过市场平均价,每发现或投诉一次

3分

4

所售商品是否正规厂家生产、是否销售“三无”产品,每发现或投诉一次

3分

5

办公自动化耗材是否原装正规产品,质量、数量是否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每发现或投诉一次

3分

6

因耗材的不兼容性造成原机型损坏,每发现或投诉一次

3分

7

违反职业道德,以次充好或克扣欺骗用户的,每发现或投诉一次

2分

8

中标供应商在收到各采购单位订货要求后,在承诺的供货时间内不能供货的

3分

9

用不正当手段拉客户,给回扣或多开发票的,每发现或投诉一次

3分

10

是否建立比较完善的财务制度,是否有偷、漏税等行为,每发现或投诉一次

2分

11

对各用户是否热情,所售商品是否送货上门,是否为各用户建立完备的配送制度,每发现或投诉一次

2分

12

其它违规行为,每发现或投诉一次,视情况扣分

1-6分

四、违规处罚

1、当月扣分在6—8分内,采购办将在定点单位之间进行通报。

2、当月扣分在8分以上15分以内或当年累计扣分15分以上24分以内,采购办在《中国财经报》、《中国政府采购网》、《青岛财经日报》、《青岛政府采购网》等媒体进行曝光,并没收二分之一的质量保证金,定点单位从当月起进行整顿,整顿期间,暂停有关政府采购事项。

3、当月扣分在18分以上或者当年累计扣分36,除在以上媒体曝光没收全部质量保证金外,立即取消定点资格,取消三年内参加政府采购的资格。

4、各定点单位的扣分情况,将作为下年度定点招标的重要参考依据。

供应商管理制度篇2

关键词:制造企业;供应商管理风险;控制;有效措施

经笔者研究分析,现阶段,制造企业供应商管理风险主要是供应链风险管理,随着制造企业竞争环境越来越激烈,企业想得到更好的经济利润,就需尽快的适应当前的市场环境,就必须加强对供应商供应链风险管理控制,完善的供应商管理工作,充分企业供应商队伍的稳定和可靠,促进制造企业可持续发展。笔者将从:制造企业供应商管理风险分析、制造企业供应商管理风险控制的有效措施,两个部分进行阐述。

一、制造企业供应商管理分析

经笔者研究,部分制造企业在供应商管理方面还具有许多不足之处,首先由于外部环境限制,我国制造企业对于供应商管理还未形成一定制度,各项体系的构建缺乏完善,最终限制供应链管理工作难以开展;其次是制造企业协同意识不足,未能与供应商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且对供应链管理工作的认识不足,未能建立起有效的共享平台,无法将供应链与企业之间的核心竞争力有效整合在一起。综上,我们发现制造企业在供应商管理工作的开展上明显力度不够,不能对供应商供应链风险给予有效防范,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企业发展,为企业今后的可持续化道路造成不少障碍。

二、制造企业供应商管理风险控制的有效措施

综上,笔者对制造企业供应商管理现状进行了研究分析,为了促进制造企业供应商管理工作的开展,企业必须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例如,构建合理的供应商管理绩效综合评价模、采用适当的供应链管理模式、加强供应链管理基础建设等,为制造企业供应商管理工作的开展给予一些建议以供参考。

(一)构建供应商管理绩效综合评价模型

制造企业要想控制供应商管理风险的出现,首要任务是构建一个合理的供应商绩效综合评价模型。该模型的建立实际上是对供应商管理工作予以规范,提高供应商管理工作质量的不断提高。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制造企业而言,要建立一个合理的供应商管理综合评价模型,还必须制定一系列管理制度,为绩效综合评价模型的构建奠定重要条件。要控制供应商管理风险,做好供应商评价选择工作是十分关键的,选择的好坏对采购物品的质量和成本有着直接的影响,能在企业生存与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此外,制造企业还必须加强与供应商之间的沟通交流,对供应商管理工作给予充分重视,确保供应商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总的来说,供应商管理风险的出现与制造企业管理不当有直接联系,企业要想降低供应商管理风险的出现就必须加大管理力度,做好沟通交流,建立有效,合理的供应商管理绩效综合评价模型,以此促进供应商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充分降低管理风险,使制造企业与供应商之间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为制造企业经济效益的增长增添一臂之力。

(二)采用适宜的供应链管理模式

综上,笔者对制造企业供应商管理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发现供应商管理风险主要来源于供应链风险。据此,要想降低供应商供应链风险的出现,制造企业必须构建适应于企业的供应链管理模式,由于制造企业经营特点及发展规划与其他企业不同,那么制造企业在建立供应链管理模式时必须对企业自身特点足够了解。在这里,笔者将以某大型超市为例,该超市实行的QR供应链管理体系,该体系是通过eDi等信息技术来实现订货补货等经营信息的交换,该超市利用该体系大大缩短了交货送货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为超市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从这个例子不难看出,只有对企业自身特点充分了解,才能构建相适应的供应链管理模式。而对于制造企业而言,他们必须根据企业特点,建立核心企业供应链体系,制造企业供应链的建立必要以经济实力与竞争力为核心,将信息技术应用其中,建立一个范围相对较小的资源共享平台。实际上,核心供应链管理体系的建立不论是对于制造企业本身还是供应商本身,都具有一定益处。对于制造企业而言,核心供应链体系的构建加强了企业与供应商之间的联系,将欺诈等不良行为的出现。另外,对于供应商而言,供应链体系的建立能让制造企业与其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对其业务的拓展,规模的扩大,经济效益的提高都具有重要作用。不过,核心供应链的建立对于企业信息化程度要求较高,它必要以严谨的科学技术为主,以防共享的资源被违法利用。事实上,制造企业在供应链体系的构建上完全可以选择由第三方服务公司提供信息交流平台的aSp模式,该模式充分应用了信息技术的优势,充分拓展供应链范围,实现资源信息共享,大大降低信息平台日常维护开销,同时也能根据企业实际需求及时变更供应伙伴。

(三)加快供应链管理基础建设

良好的供应链管理基础是供应链管理工作开展的重要前提,适宜的供应链管理模式的构建也离不开供应链管理基础建设,因此,如何加快供应链管理基础建设成为制造企业必须解决的问题。实际上,部分制造企业在供应链管理基础的建设上已经取得了些许进展,他们将信息技术引用其中,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例如,海尔集团,在供应链管理基础建设方面加大了投入力度,选择的mySap供应链管理体系,该体系包括了物料管理、制造计划、销售与订单管理、财务与成本管理等多个信息模块,该系统实施后,海尔集团逐渐完成了信息同步的建设,极大的提高了供应链的反应速度与准确性。海尔集团的成功为其他制造企业也带来了发展契机,部分制造企业开始复制海尔集团的成功之路,加强信息化建设力度,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推进了供应链管理基础建设效率,也大大缩短了工作流程。上述,笔者提到制造企业可以通过aSp模式来开展供应链管理工作,该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能促进制造企业供应链管理体系的建立。制造企业要想控制供应链管理风险,还要对自身企业准确定位,充分挖掘自身优点,加强与供应商之间的互动交流,与此同时,制造企业应注意发展自身的企业文化,努力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形成品牌效应。

(四)对供应链管理体制进行长远合理的规划

供应链管理风险的控制离不开供应链管理体制的建立,制造企业应根据自身特点构建一套有效的供应链管理体制,并对其进行合理规划,为制造企业供应链管理工作的开展奠定重要基础。以龙岩卷烟厂为例,改企业为了适应市场环境变化,有效构建了供应链管理体制,并对其实施长远合理规划,从而达到快速响应客户需求的目的。供应链管理风险的控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需要制造企业上下的共同参与,制造企业要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就必须对供应链风险加强管理,与供应商之间形成了一种长期稳定的关系,大大减少采购成本,实现了制造企业的长效发展。此外,制造企业还必须大量吸纳人才,并对在职人员实施相关培训,树立良好的风险管理意识,为供应链风险管理工作的开展创造良好条件。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笔者对制造企业供应商风险管理现状进行了分析研究,从中发现不少问题,为了改善管理现状,制造企业必须及时转变管理观念,加强与供应商之间的联系,构建良好的供应链管理体系,顺应时代的发展,把握住发展机遇,充分提升制造企业自身竞争力,对供应链管理体制进行合理规划,为制造企业树立良好形象。制造企业领导必须加强对供应商管理工作的重视,加大管理力度,重视管理人才的培养,为企业良好供应链管理体系的建立创造基础。

参考文献:

[1]张莉立.制造企业供应商管理风险控制探讨[J].现代商业,2012(10):162.

[2]孔令夷.制造业供应商管理现状及模式选择[J].生态经济,2013(04):106-110.

供应商管理制度篇3

【关键字】物资供应分类管理选择机制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和全球化,企业产品强调以顾客需求为导向的快速反应,企业不得不为满足这样的需求而调整个物流运作流程,同时实施与业务合作伙伴(供应商和客户等)协同商务的供应链管理。

一、供应商管理及其必要性分析

供应商管理是指为企业生产和经营提供原材料、设备及配件和其它资源的企业,供应商既可以是生产企业也可以是流通企业。供应商管理的目的就是要建立一支稳定可靠的供应商队伍,为最终客户提供高质量和快速的产品和服务保障。

供应商管理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供应商管理有助于提高客户对于企业产品和服务的满意度

目前,很多公司与供应商之间仍是相互对立而非合作伙伴关系,其交易过程仍是典型因利害冲突的非信息对称博弈过程。如供应商通过减少要素的投入来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偷工减料即是其道德风险的表现。而由于这种信息不对称使得客户在采购环节加大检验、监督管理的力度,无形中增加了管理成本。只有加强供应商管理,使供需信息共享,才能达到低成本、高柔性的目标。

2、供应商管理有助于提高供应商对客户需求反应的敏捷性

即时制生产(Justintime)、零库存管理、精益物流等逐渐在生产领域、流通领域、管理领域中普及,在这样的环境中,供应商对客户需求反应的敏捷性成为考核供应商绩效的重要指标。要提高满足顾客需求的敏捷性,作为供应商必须具有控制资源市场的能力;作为客户,要充分发挥采购职能的优势,只有加强供应商管理,使采购方与合格供应商建立合作伙伴关系,才能提高供应商对客户需求反应的敏捷性。

3、供应商管理有助于保证采购质量,降低采购成本

供应商产品的质量是客户产品质量的组成部分,供应商的质量管理体系同时也是客户的质量管理体系的组成部份;从成本角度考虑,供应商的成本一定程度上也是采购方的成本,供应商成本的增加势必最终转移到采购方的手中。所以,选择合适的供应商,使供应商在动态竞争环境中保持提高产品质量、合理降低成本的持续改进状态,对保证采购质量,降低采购成本具有积极的意义。

二、做好供应商管理工作的要素分析

供应商管理体系包括供应商管理方法、供应商选择机制、供应商竞争机制和供应商与客户之间合作机制。从这四个方面入手可保证供应商管理体系的完整和高效。具体实施如下:

1、供应商分类管理方法

aBC分类法是企业管理的经典理论,该理论告诉我们,20%的供应商需要80%的管理精力。在供应商管理中,不是每个供应商都需要同等的管理关注,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我们的注意力应该放在起关键作用的因素上,加强管理的针对性,提高管理效率。在上述管理思想的指导下,对供应商按重要性进行分类,找出关键的少数供应商,进行重点管理。我们可依据表1,对供应商进行aBC划分。

表1:

在保证供应方面,对这三类供应商的要求是一致的。但a类供应商为公司提供了重要的物资供应且数量少,对其加强管理是降低采购成本的潜力所在,所以要投入主要精力,进行重点管理。而对于B、C类供应商,因其所提供的物资比重小、数量多,他们不是降低采购成本的重点,可以作一般管理。

但是,这里需要强调指出的是,aBC分类管理无法真正反映供应商提供的物资的重要性和物资市场的复杂程度,所以,在应用aBC分类管理方法的同时,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切实做好供应商的分类管理工作。

2、建立供应商的选择机制

选择供应商,是企业以适当时间、适当数量、适当价格、适当品质采购物资的起点和重要保证。因此在进行供应商选择时,必须要综合考虑候选供应商各个方面的表现,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适当的选择准则。

供应商选择的准则主要集中在质量、价格、交货、服务等四个方面,此外还包括其他方面的因素。下面对各种选择准则进行归纳和总结,以便为供应商的选择提供基础,如表2。

3、完善供应商之间的竞争机制

对于供应商的选择,既可选择独家供应,也可选择多家供应。要有意识地在供应商之间引入竞争机制,促使供应商在产品质量、服务质量和价格水平等方面不断优化。同时,在保持供应商相对稳定的条件下,要对供应商实行动态管理,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也要建立一套得力的监控措施,建立供需间的新型合作关系。

供需方是同一个价值链的两个节点,这个价值链是有机联系的整体,在这个价值链上,产品与服务的最终消费者对成本、质量和服务的需求成为链中所有参与成员共同追求的绩效管理目标。作为链上的成员,在考虑自身利益的同时,要兼顾其他成员的利益,才能链上个成员可持续发展的长久根本。供需双方必须充分认识这一利益准则,使采供关系逐步摆脱传统模式,逐渐形成有利于采供双方共同利益的新的关系模式。采供新旧关系模式的对比如表3。

总的来说,供应商管理是一种改善采供方关系的新型管理机制。供应商的管理要求以大量的供应商的信息为基础,建立完善的供应商档案,对供应商的各种信息进行全面、(下转第119页)

(上接第33页)持续的收集,为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受到传统采供方关系模式的影响,双方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会受到各种质疑和阻力,实施起来有一定难度。但是,如果企业能够很好的吸收、运用现代供应商管理的理念,这个企业将会看到在利润、客户满意度等多方面获得提高,进而提高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从而达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供应商管理制度篇4

关键词:供应商适应行为;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中图分类号:F253.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409(2014)11-0025-05

theempiricalStudyontheinfluence

FactorsofSupplieradaptiveBehavior

ZHanGYantao,LiSuicheng,LiBo

(Schoolofeconomicsandmanagement,Xi’anUniversityoftechnology,Xi’an710054)

abstract:

thispaperstudiestheinfluencefactorsofsupplieradaptivebehaviorbasedontransactionalandrelationalperspectives.thewholestructuralmodelwascarriedoutfittinganalysisandhypothesistestingusingstructuralequationmodel.theresultsshowthattheinfluencefactorsconsistoffourlevels,namelysupplier,manufacturer,relationalandenvironmental.theinfluencefactorsofsupplierlevelcontainsuppliercapabilitiesandtopmanagementsupport.theinfluencefactorsofmanufacturerlevelcontainmanufacturerdemanduncertaintyandlongtermorientation.theinfluencefactorofrelationallevelcoverstherelationshipbetweenpersonnelofsuppliersandmanufacturers.theinfluencefactorsofenvironmentallevelincludecompetitiveintensityandtechnologyuncertainty.theseveninfluencefactorsallhavepositiveeffectsonsupplieradaptivebehavior.

Keywords:supplieradaptivebehavior;influencefactors;empiricalstudy

从供应商获取资源是制造商提升核心能力、赢得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1]。促使供应商做出适应行为,能够保证制造商获得所需资源。供应商适应行为是指供应商开展的旨在满足制造商需求的活动[2]。在向制造商做出适应行为的过程中,供应商运用专业知识等资源帮助制造商开展运营活动,提升市场竞争力[3]。促使供应商做出适应行为,成为制造商面临的重要议题。

学者运用社会交换理论等,运用访谈法、问卷法等,探讨供应商适应行为影响因素问题,获取了一些影响因素[4~6]。这些影响因素为:供应商对制造商秉持的管理导向、制造商对供应商秉持的管理导向、沟通、互惠、供应商对制造商的信任等。可将这些因素归纳为供应商、制造商以及关系等3个层面。学者从其中单个或多个层面提取管理变量展开研究。那么,除了已有研究提到的因素外,在供应商、制造商和关系等3个层面,是否还有其他因素?是否还有其他层面的影响因素?这两个问题有待回答。

以制造商―供应商二元关系为情境,以交易观和关系观为理论基础,进一步探索供应商适应行为影响因素,解答上述两个问题。在此,制造商指的是生产最终产品的企业,供应商指的是为制造商提供原材料、零部件等的企业。

1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1.1理论基础

交易观和关系观阐述了供应商向制造商做出适应行为的原因[7]。交易观基于经济视角,强调供应商做出适应行为是为了满足制造商需求,响应外部环境变化。关系观从社会视角出发,认为供应商做出适应行为旨在双方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

综上,供应商适应行为的影响因素涵盖供应商、制造商、关系和环境等4个层面。学者并未考虑环境层面的因素。从供应商、制造商、关系等3个层面提取新因素,并将环境层面因素纳入研究框架。

1.2研究假设

1.2.1供应商层面因素

(1)供应商能力

供应商能力是指供应商拥有的能够为制造商创造价值、不易被竞争者模仿的技能、知识和资源[8]。

供应商具备的生产、技术及交货能力,保证其能够合理调整生产工艺,采用适当生产技术,调整产品规格;按照制造商要求准时交货,提供可靠服务。供应商具备的创新能力使得其能够参与制造商新产品开发等运营战略活动,提供专门知识、技术等资源,为制造商设计零部件,对生产工艺提出建议[9]。在为制造商创造价值的同时,供应商能力也为自身赢得了收益。提出假设:

H1:供应商能力正向影响供应商适应行为。

(2)供应商高层管理者的支持

供应商高层管理者的支持是指供应商高层管理者认为供应链管理活动重要,参与客户关系管理,提供所需资源[10]。

高层管理者的支持是企业采用新技术、开发新产品的关键成功因素[11]。供应商高层管理者的支持能够和制造商确定共同目标,保持双方活动的一致性,促使供应商向制造商进行战略投资,甚至为制造商提供专用产品,支持制造商开展运营活动,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提出假设:

H2:供应商高层管理者的支持正向影响供应商适应行为。

1.2.2制造商层面因素

(1)制造商需求不确定性

制造商需求不确定性是指制造商偏好和期望的不可预测性[12]。

供应商适应行为具有明确目的,旨在满足制造商需求。当制造商需求发生变化时,供应商将重新配置资源,在产品、生产计划、技术以及人员等方面进行调整,将提供的生产要素和制造商需求相匹配。制造商需求不确定性是供应商适应行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提出假设:

H3:制造商需求不确定性正向影响供应商适应行为。

(2)制造商长期导向

制造商长期导向是指制造商有意愿做出短期牺牲和供应商维持业务关系以获得长期收益[13]。

制造商对供应商坚持长期导向,表明前者期望与后者延续业务关系。延续业务关系需要双方投入资源,支持对方开展经营活动。供应商需支持制造商运营活动。由此,供应商提供原材料、技术、知识等,帮助制造商提高运营活动效率和效果。提出假设:

H4:制造商长期导向正向影响供应商适应行为。

1.2.3关系层面因素

双方人员间关系。“关系”(Guanxi)是指非正式的私人关系和人际关系[14]。“关系”也存在于企业间,是企业间人际关系的集合[15]。

企业间私人关系有助于企业间合作[16]。在制造商―供应商二元关系中,双方人员在业务活动中将形成良好的私人关系,主要通过双方边界人员(供应商销售人员和制造商采购人员)建立。良好的私人关系有助于供应商建立对制造商的信任。由此,供应商将继续与制造商开展业务,满足后者需求,进行基于信任的交换。提出假设:

H5:双方人员间关系正向影响供应商适应行为。

1.2.4环境层面因素

(1)竞争强度

竞争强度是指由于市场上存在大量竞争者且缺少增长机会,企业间竞争的激烈程度[17]。

制造商所需的同一种零部件通常多家供应商可提供。供应商需要采取竞争策略,为自身赢得生存和发展空间。供应商可通过向制造商做出适应行为,在更广方面、更深层次上满足制造商需求,为制造商创造更高价值,从而提高制造商忠诚度,为供应商带来更高收益。供应商适应行为是应对同业竞争的策略。提出假设:

H6:竞争强度正向影响供应商适应行为。

(2)技术不确定性

技术不确定性是指技术开发变化和不可预测的程度[18]。

技术不确定性促使制造商和供应商合作。制造商需要供应商贡献专门知识、技术等资源,参与设计新产品方案,开发零部件,共同应对技术不确定性带来的挑战。提出假设:

H7:技术不确定性正向影响供应商适应行为。

基于以上分析,构建供应商适应行为影响因素概念模型,如图1所示。

2研究设计

2.1问卷设计

借鉴已有成熟量表,对概念模型中构念进行初始测量。与企业采购、生产以及销售部门负责人进行深入访谈,并征求专家意见,对题项合理性、表述准确性、易懂性进行完善,并提出补充题项。在此基础上,收集小样本数据进行题项纯化处理,由此形成正式调查问卷(见表1)。采用李克特5点计分法测量量表。调查对象对题项所述内容表示完全不同意、完全同意分别计分1、5。表1中,“我公司”指供应商。这种表述方式的问卷由供

为了满足该制造商需求,我公司改变了产品规格为了满足该制造商需求,我公司调整了生产工艺为了满足该制造商需求,我公司调整了生产计划为了满足该制造商需求,我公司调整了契约条款为了满足该制造商需求,我公司调整了交货条款为了满足该制造商需求,我公司调整了销售组织我公司为该制造商提品使用方面的技术信息

Brennan等[4]

供应商能力(SC)

SC1SC2SC3SC4SC5

我公司具备对生产工艺进行调整的能力我公司具备准时供货的能力我公司具备参与该制造商生产工艺改进的能力我公司具备参与该制造商新产品开发活动的能力我公司具备为该制造商提供优质服务的能力

mller和trrnen[19]企业访谈

供应商高层管理者的支持(tmS)

tmS1tmS2tmS3

我公司高层管理者认为,与该制造商的业务关系很重要我公司高层管理者支持供应链管理活动我公司高层管理者参与供应链管理

Li和Lin[10]

制造商需求不确定性(mDU)

mDU1mDU2mDU3

该制造商对我公司产品的偏好在发生变化该制造商致力于开发新产品该制造商与我公司其他客户的需求不同

Jaworski和Kohli[12]

制造商长期导向(Lto)

Lto1Lto2Lto3

对该制造商而言,与我公司保持长期关系很重要该制造商相信,从长期看,和我公司业务关系是有益的该制造商关注于双方关系的长期目标

anderson和weitz[13]

双方人员间关系(GX)

GX1GX2GX3GX4

我们是很好的私人朋友,喜欢这种类型的关系我们在双方业务往来中保护对方“面子”在节假日,我们交换礼物,以表示感谢当对方需要时,一方愿意提供帮助

Chen等[20]

竞争强度(Ci)

Ci1Ci2Ci3

我公司行业内竞争很激烈在我公司行业内,存在很多促销战我公司能够提供的产品,竞争者也能够提供

Chan等[21]

技术不确定性(tU)

tU1tU2tU3

该制造商行业内,技术环境具有不确定性该制造商行业内,技术开发具有不可预测性该制造商行业内,技术快速变化

Zhao等[22]

应商填写。由制造商填写的问卷中,将“我公司”替换为“该供应商”,将“该制造商”替换为“我公司”。

2.2数据收集

共向我国11个省市93家制造企业发放320份问卷,收回267份,有效问卷256份。调查对象为供应商人员(销售人员)和制造商人员(采购人员、生产人员、运营经理及技术人员)。通过电子邮件发送电子版问卷,并通过电子邮件回收问卷。

3数据分析与结果讨论

3.1量表信度和效度检验

观察变量Cronbach’sα值,判断量表信度,结果如表2所示。各变量Cronbach’sα值均在07以上,说明各量表题项内部一致性良好,量表信度良好。

使用已有成熟量表,并进行预测试。各量表题项具有较高代表性和综合性。因此,各量表内容效度较高。建构效度检验包括聚合效度和区别效度检验。其次,计算各变量的aVe值。如表2、表3所示,各变量aVe值均高于05,且其算术平方根均大于该变量与其他变量的相关系数,表明各量表的聚合效度和区别效度较高。综上,各量表效度良好。

为了满足该制造商需求,我公司改变了产品规格为了满足该制造商需求,我公司调整了生产工艺为了满足该制造商需求,我公司调整了生产计划为了满足该制造商需求,我公司调整了契约条款为了满足该制造商需求,我公司调整了交货条款为了满足该制造商需求,我公司调整了销售组织我公司为该制造商提品使用方面的技术信息

Brennan等[4]

供应商能力(SC)

SC1SC2SC3SC4SC5

我公司具备对生产工艺进行调整的能力我公司具备准时供货的能力我公司具备参与该制造商生产工艺改进的能力我公司具备参与该制造商新产品开发活动的能力我公司具备为该制造商提供优质服务的能力

mller和trrnen[19]企业访谈

供应商高层管理者的支持(tmS)

tmS1tmS2tmS3

我公司高层管理者认为,与该制造商的业务关系很重要我公司高层管理者支持供应链管理活动我公司高层管理者参与供应链管理

Li和Lin[10]

制造商需求不确定性(mDU)

mDU1mDU2mDU3

该制造商对我公司产品的偏好在发生变化该制造商致力于开发新产品该制造商与我公司其他客户的需求不同

Jaworski和Kohli[12]

制造商长期导向(Lto)

Lto1Lto2Lto3

对该制造商而言,与我公司保持长期关系很重要该制造商相信,从长期看,和我公司业务关系是有益的该制造商关注于双方关系的长期目标

anderson和weitz[13]

双方人员间关系(GX)

GX1GX2GX3GX4

我们是很好的私人朋友,喜欢这种类型的关系我们在双方业务往来中保护对方“面子”在节假日,我们交换礼物,以表示感谢当对方需要时,一方愿意提供帮助

Chen等[20]

竞争强度(Ci)

Ci1Ci2Ci3

我公司行业内竞争很激烈在我公司行业内,存在很多促销战我公司能够提供的产品,竞争者也能够提供

Chan等[21]

技术不确定性(tU)

tU1tU2tU3

该制造商行业内,技术环境具有不确定性该制造商行业内,技术开发具有不可预测性该制造商行业内,技术快速变化

Zhao等[22]

应商填写。由制造商填写的问卷中,将“我公司”替换为“该供应商”,将“该制造商”替换为“我公司”。

2.2数据收集

共向我国11个省市93家制造企业发放320份问卷,收回267份,有效问卷256份。调查对象为供应商人员(销售人员)和制造商人员(采购人员、生产人员、运营经理及技术人员)。通过电子邮件发送电子版问卷,并通过电子邮件回收问卷。

3数据分析与结果讨论

3.1量表信度和效度检验

观察变量Cronbach’sα值,判断量表信度,结果如表2所示。各变量Cronbach’sα值均在07以上,说明各量表题项内部一致性良好,量表信度良好。

使用已有成熟量表,并进行预测试。各量表题项具有较高代表性和综合性。因此,各量表内容效度较高。建构效度检验包括聚合效度和区别效度检验。其次,计算各变量的aVe值。如表2、表3所示,各变量aVe值均高于05,且其算术平方根均大于该变量与其他变量的相关系数,表明各量表的聚合效度和区别效度较高。综上,各量表效度良好。

3.2整体结构模型和路径效果分析

运用amoS软件对整体结构模型进行拟合分析。如表4所示,Cmin/DF=1072005,其他拟合指标均位于理想数值区间内,表明整体结构模型的拟合度较高。如表5所示,7条路径的标准化估计值均为正,且均在005显著水平下显著。由此,7个假设均通过检验。

3.3结果讨论

本文结果表明:从供应商、制造商和关系等3个层面提取的新因素以及环境层面因素对供应商适应行为具有正向影响。供应商适应行为影响因素来自于供应商、制造商、关系及环境等4个层面。

供应商不仅受到管理导向影响,若具备能够满足制造商需求的能力,或得到高层管理者的支持,也将向制造商做出适应行为。

制造商层面的影响因素包括制造商需求不确定性和制造商长期导向。制造商需求不确定性从行为目的角度揭示了供应商适应行为的原因。相较于制造商管理导向,制造商长期导向侧重于制造商期望和供应商维持业已建立的业务关系,供应商适应行为为双方维持业务关系提供了保障。

学者较多考虑关系层面的影响因素。本文研究表明,除了已有研究提及的因素外,关系层面因素还包括制造商和供应商双方人员间关系。企业间私人关系将对企业间行为产生影响,激发供应商做出适应行为。

学者已认识到应考虑环境层面因素[23]。本文研究发现,环境层面因素包括竞争强度和技术不确定性。向制造商做出适应行为是供应商得以在市场上生存和发展的手段。技术不确定性增强了制造商与供应商合作意愿,需要供应商做出适应行为,将技术、专门知识转移给制造商,化解技术不确定性给制造商带来的压力。

4结论与展望

基于交易观和关系观,探索供应商适应行为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供应商、制造商、关系和环境等4个层面因素均对供应商适应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这些因素包括供应商能力、供应商高层管理者的支持、制造商需求不确定性、制造商长期导向、双方人员间关系、竞争强度和技术不确定性。

研究结论有助于从多角度认识供应商适应行为背后的驱动力量,设计供应商适应行为管理机制,为制造商有效管理供应商提供了理论借鉴。通过明确哪些因素具有正向影响,进而采取管理策略以促成这些因素,将促使供应商主动适应制造商,增强制造商市场竞争力。

为了明确各因素在促使供应商做出适应行为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有必要探索因素的作用机理。这一问题有待于展开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mahapatraSK,narasimhanR,Barbierip.Strategicinterdependence,GovernanceeffectivenessandSupplierperformance:aDyadicCaseStudyinvestigationandtheoryDevelopment[J].Journalofoperationsmanagement,2010,28(6):537-552.

[2]BrennanR,turnbullpw.adaptiveBehaviorinBuyer-supplierRelationships[J].industrialmarketingmanagement,1999,28(5):481-495.

[3]Lockstrmm,LeiL.antecedentstoSupplierintegrationinChina:apartialLeastSquaresanalysis[J].internationalJournalofproductioneconomics,2013,141(1):295-306.

[4]BrennanDR,turnbullpw,wilsonDt.DyadicadaptationinBusiness-to-businessmarkets[J].europeanJournalofmarketing,2003,37(11/12):1636-1665.

[5]mukherjia,FrancisJ.mutualadaptationinBuyersupplierRelationships[J].JournalofBusinessResearch,2008,61(2):154-161.

[6]ChangmL,ChengCF,wuwY.HowBuyer-sellerRelationshipQualityinfluencesadaptationandinnovationbyForeignmnCs’Subsidiaries[J].industrialmarketingmanagement,2012,41(7):1047-1057.

[7]LeonidouLC,palihawadanaD,ChariS,LeonidouCn.DriversandoutcomesofimporteradaptationininternationalBuyersellerRelationships[J].JournalofworldBusiness,2011,46(4):527-543.

[8]HarmsenH,JensenB.identifyingtheDeterminantsofValueCreationinthemarket:aCompetence-basedapproach[J].JournalofBusinessResearch,2004,57(5):533-547.

[9]SchieleH.accessingSupplierinnovationbyBeingtheirpreferredCustomer[J].Research-technologymanagement,2012,55(1):44-50.

[10]LiS,LinB.accessinginformationSharingandinformationQualityinSupplyChainmanagement[J].DecisionSupportSystems,2006,42(3):1641-1656.

[11]颜波,向伟,石平.农产品供应链中物联网技术采纳的影响因素分析[J].软科学,2013,27(3):22-26.

[12]JaworskiBJ,KohliaK.marketorientation:antecedentsandConsequences[J].Journalofmarketing,1993,57(3):53-70.

[13]andersone,weitzB.theUseofpledgestoBuildandSustainCommitmentinDistributionChannels[J].JournalofmarketingResearch,1992,29(1):18-34.

[14]YeungiY,tungRL.achievingBusinessSuccessinConfucianSocieties:theimportanceofGuanxi(Connections)[J].organizationalDynamics,1996,25(2):54-65.

[15]ChenH,ellingerae,tianY.manufacturersupplierGuanxiStrategy:anexaminationofContingentenvironmentalFactors[J].industrialmarketingmanagement,2011,40(4):550-560.

[16]白如彬,周国华,谭德庆.跨组织私人关系、组织间合作关系与组织速度竞争优势路径关系研究[J].软科学,2013,27(1):91-95.

[17]auhS,mengucB.theinfluenceoftopmanagementteamFunctionalDiversityonStrategicorientations:themoderatingRoleofenvironmentalturbulenceandinter-functionalCoordination[J].internationalJournalofResearchinmarketing,2005,22(3):333-350.

[18]VasconcelosFC,RamirezR.ComplexityinBusinessenvironments[J].JournalofBusinessResearch,2011,64(3):236-241.

[19]m?llerKe,t?rr?nenp.BusinessSuppliers'ValueCreationpotential:aCapability-basedanalysis[J].industrialmarketingmanagement,2003,32(2):109-118.

[20]ChenZ,HuangY,SternquistB.GuanxipracticeandChineseBuyersupplierRelationships:theBuyer'sperspective[J].industrialmarketingmanagement,2011,40(4):569-580.

[21]ChanRY,HeH,ChanHK,wangwY.environmentalorientationandCorporateperformance:themediationmechanismofGreenSupplyChainmanagementandmoderatingeffectofCompetitiveintensity[J].industrialmarketingmanagement,2012,41(4):621-630.

供应商管理制度篇5

引言

作为国家的重要基础产业、先导产业,铁路工程建设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具有投资规模大、施工周期长的特点,铁路工程建设项目所涉及的物资也具有数量大、品种多、质量高的要求。物资是构成工程成本的主体,作为物资管理中处于中心地位的物资采购管理,就是工程项目质量和效益的源头,必须加以严格控制。在铁路工程领域应用并推广物资集中采购模式,通过对主要物资进行统一集中采购,可以有效提高铁路工程建设投资效益,保证物资采购质量、工程建设质量与进度,大大促进铁路建设项目的顺利进行。然而,由于物资集中采购管理工作的流程较长,工作繁杂,任何环节的管理不善,都可能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供应商管理是物资集中采购工作中的重要环节,是将物资集中采购由计划转为实施的承接,而如何更好的选择、评价、监督与激励供应商,便成为物资集中采购成功实施的前提与保障。

1供应商管理在物资集中采购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只有不断加强、优化供应商管理,与供应商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才能促进物资集中采购工作的顺利开展。具体而言,供应商管理在物资集中采购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1有利于大幅度降低物资采购成本

物资集中采购是通过集合与统一企业内部各种物资采购需求,形成一个大的采购计划或采购订单,并进行统一集中的供应商管理、采购价格管理、采‍购招投标管理等进行综合地绩效考察、询价比较、择扰采购,再通过统一的采购、库存、结算控制等,以最大化地利用采购规模优势,实现提升采购工作效率、降低采购成本的目的。铁路项目中物资成本占整个建设工程项目成本的60%左右,选择好的供应商,直接从厂家采购或者从一级商采购,可以有效降低物资的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另外,优质供应商资金实力雄厚,可以减少物资采购过程中的资金占用成本,有可能使成本降低5%左右。由此可知,在物资集中采购中,通过供应商选择管理,经公开竞争、评审确定‍后选定的供应商的整体实力强,控制产品成本能力高,从而有利于大幅度地降低物资采购成本。

1.2有利于大大提高物资采购质量

质量管理是从供应商这个源头开始的,如果供应商提供的物资质量能得到100%的保证,那么公司就可以降低因供应商原因造成的质量问题而产生的质量成本。因此,物资采购可以通过供应商这一源头把好质量关,对供应商实行准入制度,并加强对供应商的考评与监督。如实时对供应商提供的‍产品质量、服务进行追踪,及时收集使用单位的意见,并结合日常‍掌握的情况,对列入合格供方名单的供应商重新审核验证,淘汰不合格供应商。通过供应商管理,可实现对供应商服务质量和采购物料‍质量的控制,有利于大大提高物资采购质量。

1.3有利于净化铁路物资采购市场环境

通过对供应商的‍优化管理,准入供应商获得了铁路企业稳定的采购市场,为供应‍商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合作前景。此外,通过对供应商的监督与激励,有利于让供应商专注于质量和服务的‍提高,并能够按照规‍范的市场行为进行交易,降低了不正当交易发生的可能性。由此可知,在物资集中采购管理中,通过对对供应商的选择、考评、监督与激励等一系列管理工作,将实现对供应商群体的重新整合与洗盘,无疑将对铁‍路企业整个物资采购环境起到了较好的净化作用。

加强供应商管理,有助于更好地进行物资集中采购工作。然而,目前铁路工程物资集中采购的供应商管理现状并不乐观,虽然供应商数量较大,但仍存在供应商供应质量差、响应慢、与供应商之间的关系不稳定等问题,一定程度造成了物资集中采购成本高、效率低、物资质量不稳定的后果。下面,我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和公司物资集中采购实际,探讨优化铁路工程物资集中采购供应商管理的主要策略,以提升供应商管理水平。

2合理选择供应商

供应商的选择就是从众多类型相同的潜在的供应商中,选出能够最大程度的保证物资成本与质量满足项目要求过程。由于铁路工程对所需物资的技术标准、质量、交货期‍要求相对较高,所以供应商一旦选定,公司就须与供应商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关系,而供应商是否具有优质的供货质量,直接影响到铁路工程的稳定性、连续性和经济效益,所以供应商的选择至关重要。然而,目前公司的供应商队伍良莠不齐,从而无法充分发挥物资集中采购的优势,并易导致不良的连锁反应。因此,要做好集中物资采购工作的第一步,就是要有计划、有步骤地科学合理地选择供应商,重新评估现有的供应商,实行淘汰机制,增加优秀的供应商,使采购活动获得实质性响应,实现物‍资集中采购工作的高效进行。

目前,公司建立了有效地供应商选择的标准体系、方法,经多因素、多部门的综合考核与评价,列为物资合格供方后,方可予以采购。不过,为了降低采购成本,且最大程度地保证物资质量满足‍铁路物资部门的需要,在物资采购选择供应商时,应遵循以下三个原则:一是竞争性原则,即集中物资采购选择供应商应通过竞争性采购实现,因为大批‍量的采购订单可吸引全国范围内的优秀的供应商,有利于最大程度地选出满意的‍供应商,获得质量和成本的最优;二是路径最优原则,由于铁路集中采购的物资需求辐射全国,在选择供应商时‍应考虑到配送运输的成本,路径的最优化以便降低运输费用、及时供货、便利的‍服务支持和快速反应,从而能够有效降低成本;三是专业化原则,即将采购的物资与铁路工程建设专业结合考虑,考虑供应商在‍铁路物资供应方面的专业技术优势,可以大大提高采购管理的效率,降低物资供‍应中的质量、运输等风险。

3完善供应商绩效考评体系

通过合理的选择供应商,可获得较为满意的、具有综合实力的供应商,从而大大降低了供应商管理风险,并为后期的管理打下较好的基础,有力地保证了铁路工程的顺利推进。不过,供应商是否认真地执行其各项职能,则最终体现于供应商绩效水平的高低。因此,物资采购过程中必须对已经通过认‍证的、正在提供服务的供应商的绩效进行有效的考评,以监测和了解供应商的表现。通过绩效考评,可再一次地对供应商进行优胜劣汰,并可根据绩效考评结果,进行适当激励,或与供应商沟通其不足并予以改进,从而得以不断提升物资集中采购管理的工作效率。

3.1制定适用的绩效评估指标

只有制定适用的供应商绩效考评指标,才能使绩效评估做到公平公正,使评估工作有法可依。具体而言,应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原则、定量原则、成‍本性原则和可操作性原则,分别对业务技术指标(如价格、质量、‍付款周期、交货周期、服务、经营业绩等,考‍核的是供应商的管理水平、经营业绩)、商‍业信誉指标(合同履行情况、有无违规违纪‍记录等,考核的是供应商是否信守合同,并‍且能做到无论是买方市场,还是卖‍方市场情况下都能遵守商业道德)等考核‍指标给出相应的分值,同时根据物资产品‍类别、金额、影响大小、供应风险等来设定‍指标权重,计算加权分,并得出评估分。

3.2充分运用绩效考评结果

如何充分运用绩效考评结果极其重要的,考评了但应用不充分,则考评的价值就未完整体现。因此,应充分运用绩效考评结果,一是可实现对供应商的分级管理(如a、B、C、D四个级别,对应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并根据供应商级别的‍不同,在信息交流、技术‍支持、质量控制、入场检验、采购份额、付款方式等方面‍都实施不同的管理,其中D级供应商应从《公司物资合格供方名单》中剔除;二是通过对供应商绩效考评得分的排序,得出供应商的排名顺序,而公司则可针对a级与B级供应商的需求加大激励力度,如可以优先付款,以提高其对公司的满意度与忠诚度,结成重点长期合作与培养的战略伙伴;三是由于绩效考评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客观反映了供应商的某些方面的成功与不足,所以公司应针对其中的不足对供应商提出相应的整改建议,以助于建立起和谐稳固的供应商群体。

4建立有效的供应商监督机制与激励机制

由于公司供应商的数量较大,绩效考评工作较为繁琐,通常以年度为周期,可能无法及时发现、了解供应商情况。因此,为了防止出现供应风险,提升供应商素质,应建立有效的供应商监督机制与激励机制,以日常检查与定期考核为手段,适时适度地监督与激励供应商,以做好铁路工程物资供应商的‍后续监管,做到奖罚分明,以促进促进物资采购部门与供应商之间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提高优质供应商进入铁路工程物资‍采购市场的积极性。‍

4.1建立有效的供应商监督机制

在与供应商实际合作的过程中,难免会有某些供应商出现质量或服务上的问题。因此,为了确保物资集中采购工作顺利开展,必须建立有效的供应商监督机制,以约束供应商的不良行为。具体措施如下:

4.1.1利用合同实施监督

采购合同是采供双方签订的基本法律文书,‍是项目部和供应商对双方在采供活动中的权利义务达成的书面协‍议,具有法律效力‍。因此,公司可利用采购合同的约束力,对供应商进行有效的监督,在具体设计合同条款时,要充分考虑采供‍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如产品成本控制不力、交货不及时、产品质量等‍存在的问题和缺陷等,在合同中要明确此类情况出现时的处理方式及双方的责‍任和风险。在实际中体现就是一定要按照公司合同示范文本签订采购合同,以规避各种风险。

4.1.2建立市场监督小组

只有增强对供应商的实时监督,并采取相应的惩罚手段,才能真正及时、有效地规避供应商风险。因此,公司应建立供应商市场监督小组,并制定相应的供应商管理条例,以做到依法监督、依法执行,从而既让供应商不敢轻易违规,亦可以严格保护供应商利益。在成员方面,市场监督小组成员应包括公司、项目部物资成员以及各地优秀的供应商,以共同监督市场状况;在职责方面,主要是根据各种渠道的投诉,对供应商资质、物资质量、服务等各种违规现象进行调查取证;三是在确定违规事实后,将采取快速落实,严肃处理的态度,对违规的供应商进行处罚,轻则处于罚金,重则取消供应商资格。总之,供应商市场监督小组应做明确供应商的权力与责任,做到责权匹配,责任到人,追责有据。

4.2建立有效的供应商激励机制

通过监督,可增强供应商的危机感,而激励则可以增强供应商的积极性。因此,为了保证采供双方的利益,实现共赢‍结果的局面,必须建立有效的供应商激励机制,以维持良好‍的供应关系。具体措施如下:

4.2.1加强与供应商合作关系

铁路工程物资采供双方的合作关系的起始阶段‍仅仅是供应商关系管理的开始阶段,物资集中采购过程中重要的是在供‍应商关系管理过程中,与供应商关系的维护、改进和发展伙伴关系。铁路工程物资采供双方的‍合作伙伴关系,不仅可以加深相互了解,解决采供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而‍且也会使供应商相信与单位长期合作的可行性,尤其在其选择一些影响双方合作关系的不利行为时,会充分考虑到其行为会对其长期利益造成‍的损害,从而减少这种有害选择的机会成本。因此,应加强与供应商的合作关系,具体可可根据绩效考评结果,将供应商分为短期目标型、长期目标型、渗透型等,建立相应的合‍作关系,使供应商管理有层次、有重点。

短期目标型供应商(C级)是指建立在短期合同上,适用进行‍临时资源供应的供应商,仅建立一般合作关系,保持信息联‍系即可。

长期目标型供应商(B级)是指采供双方为了共同的利益,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关系的供应商。与其合作关系,应确定供应‍商的总体策略,引人淘汰机制,签署框架协议,从长远利‍益出发,相互配合,不断改进产品质量与服务质量,共同‍降低成本。

渗透型供应商(a级)是指在长期目标型基础上发展起来,将‍对方视为自己企业延伸的供应商,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以获得更好‍品质、更紧密的伙伴关系和更低的成本等更多的支持。比如,中铁股份有限公司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旨在将股份公司系统内石化产品的需求优势与中石油的资源优势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以市场换资源。为进一步深化股份公司与资源企业的战略合作关系,实现施工生产用石化产品的集采专供,中铁物贸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了“中石油铁工油品销售有限公司”,以统一石化产品供应渠道,确保供应质量与数量,切实降低采购供应成本。

当然,在与供应商建立某种合作关系之后,这种合作关系还要根‍据铁路工程需求的变化进行相应地调整和变化,如果一旦发现某个供应商在生‍产、经营、质量、服务等环节出现问题,应及时调整供应商合作关系战略。

4.2.2采取有效的激励方式

为了提升供应商对公司的满意度与忠诚度,应采用有效的激励方式激励供应商,相当于授之以“渔”,而非授之‍以“鱼”,从而有利于建设稳定高效的供应商渠道,提高物资集中采购绩效。例如对公司的部分信息与供应商进行共享,从而建立起优质高效的信息沟通机制,有利于及时反馈质量信息,互通生产信息,共享市场信息,传递成本价格信息,通过信息的准时、准确传递,使双方成为利益共同体,实现供应商与企业之间的系统化、集成化运作。

结语

根据‍《铁路“十二五”规划》可知,我国铁路建设仍处于大规模发展时期,而铁路工程的特点也决定了其采用物资集中采购的优越性。供应商是为铁路工程建设项目提供原料、设备及其他资源的企业,若要保证铁路工程的顺利完成,就必须有一批可靠的供应商为其提供必需的物资供应。因此,要做好物资集中采购管理工作,就必须建立一个稳定可靠的供应商队伍,并通过不断优化供应商管理策略,与供应商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以利于大幅度降低物资采购成本,提高物资采购质量,并最终利于大大提高铁路工程建设投资效益。具体而言,物资集中采购中在优化供应商管理时,应从合理选择供应商、完善供应商绩效考评体系、建立有效的供应商监督机制与激励机制等三个方面出发,实行优胜劣汰,奖罚并重,以使准入供应商整体实力得到提高,并建立质量好、价格低、服务优、信誉佳的供应商队伍,满足企业日益发展中对物资集中‍采购的需求,促使物资集中采购管理工作的高效运行。

参考文献:

[1]王晓云.‍浅谈企业物资集中采购及其风险控制[J].‍神华科技,2011(6)

[2]颖.铁路物资部门如何加强供应商管理[J].铁路采购与物流,2011(3)‍

[3]张孝荣‍.我国铁路工程物资集中采购供应管理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

供应商管理制度篇6

关键词:供应商分类方法供应商管理

一、供应商分类管理概述

分类管理是常用供应商管理方法,其具体的工作原理是将企业所需要的服务或者产品有效分类,也被称之为战略定位,通过这种方法就能根据产品或者服务的性质将其有效区分,并根据其自身的特点采取相应的管理策略。分类管理要贯彻实施在整个产品生产过程之中。分类管理的主要优点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可以降低采购工作的工作量,促进工作效率的提升;第二,对成本进行了有效控制,缩减了成本支出。

二、供应商分类管理的方法

在实际工作中对于所有的供应商都采取一样的选择和管理方法,必然会给企业带来不同程度的问题。所以,要根据供应商类别的不同对其进行分类管理。这样做的优点有以下几个方面:降低大大减轻了采购部门的工作量;将管理工作制度化,提高工作的效率降低了管理的成本投入。

现阶段常用的划分依据是产品的采购金额和购买风险。根据两种划分标准把供应商分为以下四类:第一,战略物品供应商是指企业,通常指企业生产中需要大宗采购而且采购风险大的产品供应商;第二,重要物品供应商,指的是投入成本较大,但产生的风险较小的物品供应商;第三,瓶颈物品供应商,其特点是成本投入少,风险大;第三,常规物品供应商,其特点是成本投入少并且风险相对低的物品供应方。通过其性质将供应商有效划分后,就要开展与其相对应的管理策略制定:

(一)战略物品供应商管理策略

在进行战略物品供应商的挑选时,要对供应市场进行细致的调查,不要局限于本土供应商,要大范围筛选优质供应商,从而为企业的关键产品的生产提供有力保障。

(二)重要物品的供应商

重要物品在企业的日常生产中的消耗量非常大,并且占据成本支出的比例也比加大,但是其在供货市场中可供选择的范围也比较广泛。如果制造商能够选取此类供应商,必然可以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促进企业的发展和进步,但是制造商必须重视价格的变动趋势和控制成本投入,选择最佳的供应商并建立长期而且稳定的合作关系。

(三)瓶颈物品供应商

瓶颈物品的采购比较困难,因为供方市场比较紧缺,可供选择的余地较小,并且在现阶段无法用其它物品代替。所以,要注重与此类供应商构建稳定而且长远的合作关系,提高对其的重视,及时与其进行交流和沟通。根据实际生产情况,制定合理的风险计划,进一步确保生产的进度,避免意外状况的发生。

(四)常规物品供应商

常规物品在供方市场中有很多可供选择的余地,并且可以使用其他物品代替。因此对于此类供应商,一般合作关系即可。其选择的最关键原则就是降低物品的成本,并且便于运输和使用。在与其保持正常合作关系的同时,可根据实际的产品市场情况开发竞争制度,从而为产品成本的降低和企业利润的提高做出贡献。

三、不同类型供应商分类管理对策

不同类型供应商应采用不同管理对策,可以减少采购成本和管理成本的费用,实现绩效评价、管理模式和采购支持等量优整合对策。作者建议对于供应商采取分类管理整合对策效果更佳;而对于保持长期合作的比较重要的供应商,可以采用双赢对策;对于保持一般合作关系的普通供应商,要采用低成本对策;而有些需要长期合作的瓶颈型供应商,可以采用积极灵活对策;对于一般交易性关系的供应商,可以考虑要管理成本降到最低。根据企业性质不同和供应商的不同特征,对供应商进行类别划分,可以对供应商进行有效的管理,加强管理成本的控制,从而提高企业管理中的工作效率。通常情况下,企业可以根据产品以及供应商对自身的紧密度和重要性,分为四种类型:盘剥型、核心型、边缘型和发展型。发展型的供应商和企业是长期合作关系,为企业可以带来更多的价值,打比方减少单一供应商带来的风险所发展具备同样供应能力供应商,为了增强行业资质和企业信誉需要选取国际化供应商等。在与企业互利合作方面,核心型供应商和企业的战略发展有着重要作用,而这些都是其它类型供应商不可比拟的,所以企业要确保双方积极合作下,始终保持真诚合作的关系,从而将资源能够对接成功,实现双赢的局面。相比较之下,企业在盘剥型供应商方面,占据着十分明显的主导优势,掌握着更多价格、交期、服务等话语权。在企业的日常运营中,供应商提供了所需要的产品及服务,此类型供应商的数量就会逐日增多,但是企业和他们之间交易额度还不是很大,所以,企业对于此类供应商要做到严格把关,真正实现有效管制管理费用的效果。对于和企业合作业务相对减少的供应商,企业应该科学进行评估,考虑其是否在将来能为自身带来更多的效益和外部资源,然后进行有效的管理。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供应商的管理制定出一套合理科学的管理制度,既可以进一步提升管理工作的工作质量与技术水平,又能够为企业节约成本,同时又可以提高企业的在供方市场中影响力和信誉度,从而为企业与优秀供应商之间的合作奠定良好基础,进一步促进企业的顺利生产和行业发展。

参考文献:

供应商管理制度篇7

关键词:企业;物资管理战略;优化

一、采购管理

(一)供应商关系管理。集团化采购物资供应商的管理是物资装备部负责的,企业物资供应部门负责自采物资供应商的管理。相关管理制度对供应商关系管理的管理原则、内容、方式、方法等有比较全面的规定,但也存在不足。为查漏补缺,企业除完全贯彻总部文件精神外,还应本着主动搜集优质资源的原则,建立下列供应商管理的机制和方法:有效参与机制,通过建立自助网页宣传相关的政策、管理制度等,物资采购信息、生产动态等,让供应商及时掌握相关的信息;主动进入和成长机制,如自荐产品、提供域外业绩查询路径等;对目标供应商在集团以外提品和服务效果量化考核办法,为采购扩源奠基,互联网大数据运用的兴起,为企业开展此项工作提供了可能;细化供货供应商群体,根据物资属性按或明细或小类或大类按比例配置供应商数量。藉此形成货源充足、稳定、质量可行的资源市场,为提升企业保供服务水平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采购策略及方案的制定。制定采购策略及方案时,充分考虑后续操作,目前以框架协议采购为主要实现形式,在此要主要强化以下相对薄弱的方面:物料属性同质性分析,采购数量、金额分析预测准确性的提高,质量标准的明确,供应商供应能力同质性配置等。

物料属性同质性分析,主要是判断同一个框架协议中物料的特质是否满足采购方案各项要求。采购数量、金额分析预测,决定着框架协议采购的规模和执行效果,既影响着商务条件的确定,还对企业生产产生深远的影响。采购数量、金额分析预测,作用的重要性和不被重视的现状,要求强化其职能并实施考核,提高采购预测的准确性。质量标准代表采购什么品质的物资,质量标准的明确,对采购策略及方案商务实施、货物验收、过程控制等至关重要。质量标准应该由物资需求单位提出,建立需求计划会审制度,会审内容应包括规格型号,质量标准,调度调剂、改制代用、到货时间等,对不符合要求的需求计划发回重新提报。

(三)采购策略及方案的商务实施。采购策略及方案制定后,商务实施的重点工作是市场分析、成本构成分析、全生命周期总成本分析。重中之重是市场分析,好的市场分析一定要全面而重点突出;其次是商务操作规范性的控制,其有效控制是采购策略及方案商务实施合法合规的保障,也是商务操作效益的保证。

二、供应管理

(一)储备管理。储备包括信息资源储备和实物资源储备,如今,储备应以信息资源储备为主,实物资源储备为辅。

实物资源储备的形式有资金、代储、第三方储备和供应商库存管理。对本企业实物资源储备,可以考虑将总库-分库模式改为平行库模式,建立库存管理信息系统,通过该系统自动测算物资需求地与各库位的距离,以最近距离确定物资发放的库位,快速响应需求;探索实物资源储备管理超市化建设,提高物资供应速度。

信息资源储备主要指储备资源信息,建立即时物流供应圈,随时通知随时送达。要顺利实施即时物流供应圈,充分发挥其优势,应主要做好以下工作:对油田使用物资储备缺货风险进行识别和分类,筛选出适合开展即时物流供应圈的物资;研究企业周边的物流环境,判断即时物流供应圈实现范围;筛选具备优质库存管理条件的供应商;加强供应商库存管理的量化考核,并进行业绩引导。

(二)物流信息系统建设。物流信息是指反映物流各种活动内容的知识、资料、图像、数据、文件的总称。它是物流进步的基础,是物流作业的关键因素,是企业物资供应有效保障的基石。物流信息系统是高效发挥物流信息作用的载体,它是管理系统在某一涉及物流的企业中的应用。

三、过程控制

供应过程控制是对物资供应计划、供应商选择、采购价格、合同、进度、质量、物流、资金等各个环节存在的风险进行有效识别,主动采取措施加以防范和化解,保证物资安全、及时、经济供应的一种重要活动。它是一项系统而繁重的重要活动,企业应认清其作用并高度重视,理清物资管理各环节的关联,系统建立风险前置控制指标,预防、发现和解决问题,促进物资管理的升级。

供应商管理制度篇8

关键词:供应商关系管理;采购流程;供应商绩效;差异化管理;汽车制造企业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tK412文章编号:1009-2374(2016)19-0158-03Doi:10.13535/ki.11-4406/n.2016.19.076

1汽车制造企业供应商关系管理

供应商关系管理经历多个发展阶段,如图1所示。相对仅仅是买卖交易的传统供应商关系,基于供应链合作关系的汽车制造企业更关注包括汽车零部件原材料供应商、零部件供应商、制造企业、经销商、最终消费者在内的整条供应链的供需平衡,希望通过供应商关系管理的运行寻找共赢。

汽车制造企业通过降低成本能够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进而提高企业在市场环境中的竞争力,这突显了开展供应商关系管理的重要性。以往企业体系庞大,所有功能都由企业内部自产自销、大而全的模式已不再适合,尤其是汽车行业,零部件子系统涉及电子、铸造、

冲压和注塑等诸多专业领域,整车厂从投资和精力角度难以自给自足,只有通过和供应商链上游的零部件供应商合作方式才能适应当前市场需求。一方面,汽车制造企业采取全球范围招标的方式对产品性能、质量、价格、配套供货服务等方面进行比较,择优选择;另一方面,零部件供应商企业也将其产品面向全球销售,接受市场竞争。汽车制造企业与零部件企业构成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发展以实现最终的收益。为了进一步满足客户满意度,提高产品的盈利能力、提高产品竞争力的共同诉求更加迫切。

汽车制造企业如果没有进行供应商关系管理,双方仅仅是短期商务合作关系,就会出现当市场客观环境变化时双方仅从自身利益出发而给对方带来更多损失。零部件供应商为躲避市场变化而不愿意针对汽车制造企业的产品投资独特装备及技术,而仅使用现有资源满足汽车制造企业需求的情况,这些状况对于整条供应链的可持续良性发展是不利的。通过汽车制造企业对零部件供应商关系的管理,有助于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长期战略合作可以增进双方的信任度和依赖度,消除部分影响双方合作的不确定性因素,可以一定程度地扭转和减少不利状态,提升供应链竞争力。如汽车制造企业单纯仅依赖自己或集团内供应商体系发展则可能会导致汽车制造企业机构臃肿和规模过分庞大,最终导致投资战线过长过深、管理层次过多、管理难度大、管理效率低和管理成本过高等直接问题。

2w汽车制造企业供应商评价指标现状

w汽车公司拥有庞大数量的零部件供应商,尽管w公司已经开展了针对庞大供应商的供应商管理,但是管理过程中仍存在不足及待优化的部分,表现在供应商关系维护管理上还存在风险隐患。w汽车公司每月、每年都会由供应商评估体系中的审核小组成员共同完成对供应商绩效的考核,但存在部分指标主观性较高、考核指标及范围存在漏洞和缺失的情况和评分分值的定义不准确等情况,导致不能对供应商进行全面、客观和可量化的评估。另外对供应商的分类还不够清晰,针对评审结果对供应商进行管理的实际效果不明显,未能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进行供应商差异化管理,而是一视同仁地对待供应商或者根据购买金额、购买数量和市场紧缺性简单进行供应商重视度的调整,在与供应商共同分担风险的功能上相对薄弱。

目前w汽车公司的供应商绩效评价指标是从质量评定、服务评定和产品开发能力和价格四个维度进行。质量评定由供应商质量管理部执行;服务由物流部门评定,细分为供货管理、供应商服务和安全三个子项;产品开发评估由技术中心开展,包含供应商开发能力、供应商开发合作态度、供应商按时提交样件和供应商提交样件质量四个子项。通过评估可以相对全面地评价供应商从产品开发、生产到交样质量的全过程。w公司当前的供应商绩效评估表如表1所示。

w汽车公司供应商体系庞大,每年供应商的数量还在不断增加。供应商类型包括底盘类、钣金类、内外饰类、电器类和发动机类。如果细分还能将类别细分。不同类型的供应商特点表现完全不同,对于钣金类的零件,由于零件体积大,要非常注重控制物流环节,避免零部件在运输过程中发生损坏导致质量问题,物流环节的及时率及安全性也是重要考核的对象;对于电器零部件,注重的是开发环节,在开发环节需要对零部件的功能及耐久性开展考核,产品开发成功后服务环节压力相对较小,所以电器件供应商的绩效考核重点在评估开发能力。要开展对供应商绩效评估流程的优化,要从针对供应商类型进行区分,将适用普遍型的评价标准细化为针对不同零部件类型的评价。

3w汽车制造企业供应商评价指标优化建议

上述的供应商绩效评估环节中的主要问题有:(1)供应商绩效评价的标准是普遍适用性标准;(2)供应商评价体系没有将整车和发动机零部件区分开;(3)供应商评价体系没有将质量标准细分;(4)供应商绩效评价体系存在主观因素。本节针对以上问题,通过提出改进建议改善上述问题,减少问题带来的负面

影响。

针对当前w公司的供应商绩效评估体系中的不足开展如下修改优化:(1)将技术指标中的供应商开发合作态度剔除出分值评价体系,上升为否决项;(2)将质量评定细分,增加零部件质量、过程能力、质量问题解决和质量持续改进四个子项。质量要求对所有零部件适用,一视同仁,采用共同的评价标准;(3)根据整车零部件的分类分为底盘件、钣金件、内外饰件和电器件,还设定了通用型标准,适用于其他零件;(4)将分值标准进行调整,适用不同的零部件特点。更改后的整车零部件供应商绩效评估指标如表2所示:

w公司零部件供应商绩效评估指标的优化基于以下考虑:(1)态度决定一切,如果一家供应商在开发过程当中不愿意与企业配合,不提供开发的服务,存在态度的问题,而又期望能够拿下量产件的生产订单。这样的只期望收获而不愿意付出的供应商应当列入供应商观察清单,并逐渐减少配额;(2)细化质量标准,让供应商质量部门的工作更加透明直观,改善各区域之间的信息沟通透明度。细化指标,有利于对供应商质量进行横向对比,对供应商开展有针对性的质量管理工作;(3)将普遍适用型标准改为分类标准,可以解决原有指标中横向可比性差的问题。对供应商绩效的比对在分类内进行,确保了比较可有效性;(4)不同类型的零部件有其特点,故在开展供应商绩效评估的过程也需要针对其特点开展。偏重设计的供应商需要重点评价设计环节。偏重物流运输的大型零件,需要针对物流过程重点评价。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所有供应商的质量标准都是相同的,要一视同仁。

当前w公司的供应商绩效评估指标没有将发动机零部件供应商区分开来,由于发动机零部件供应商体积小、精度高、对研发能力要求高、零部件种类众多,故需要按照整车供应商绩效评估的大框架,建立对应发动机零部件供应商的绩效评估指标。根据发动机零部件供应商的分类,并参考发动机零部件的特点,本文提出针对w公司发动机零部件的绩效评估指标。如表3所示。

按评价结果分为a、B、C、D级,a级≥90分,75≤B级≤89,60≤C级≤74,D级

指标的优化和运行需要通过若干个循环来完善。首先提出指标,指标需要通过试运行,评估运行的效果,然后组织对指标进行回顾和讨论,评估指标中的不完善之处,修正指标,再进行整个循环直至指标达到比较完善的状态。这个过程如图2所示:

在开展供应商绩效评估的过程中,需要调整工作模式,以尽量减少个人主观因素对结果的影响。本文提出基于工作小组的模式来对供应商绩效评估工作的模式。这种工作模式要求对供应商开展绩效评估过程的时候,通过小组评价的方式开展。首先通过工作层级人员评价,这个评价层级需要包括产品工程师、供应商质量工程师、物流工程师和采购员。这个层级的工作小组是开展具体工作的人员组成的小组,其对供应商的研发、质量、物流和商务方面的情况非常了解,能够对供应商进行全面的评价;其次,组成有产品经理、供应商质量经理、物流经理和采购经理的联合评审小组,对供应商绩效评审的结果进行审核把控;最后,由采购中心总监批准供应商绩效审核的结果。如图3所示:

4结语

通过供应商绩效评估模式指标的优化和工作模式的改进,实现了针对不同类型的供应商的评估和横向对比;减少了评价过程的主观性,强调跨区域参与和分层评审,提高了评审结果的客观性。

参考文献

[1]埃尔拉姆,乔伊,王微怡,等.采购供应管理价值增

值[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供应商管理制度篇9

一、石化企业物资采购中供应商管理历史状况 

物资采购工作是石化企业正常运转的保证,需采购的物资包含原材料、设备等,而提供物资的企业统称为供应商。从以往管理状况看,石化企业物资采购中的供应商管理存在诸多的问题,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供应商准入管理的无序性与盲目性,物资采购制度组成中,重要部分之一为供应商准入制度,从2010年以前的状况来看,供应商准入标准并不明确,考量依据缺乏,导致石化企业盲目的开展准入管理,无法保证供应产品的质量,甚至恶性竞争行为出现在供应商中,最终影响石化企业的发展;第二,供应商选择规范性与科学性不足,石化企业采购人员进行物资采购工作时,采购管理知识比较落后,再加上其他影响因素的存在,使得人为因素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供应商的选择,降低选择的规范性与科学性,进而使物资采购质量受到极大的影响;第三,缺少综合评价供应商,以往评价供应商时,主要以供货质量记录、质量管理体系状况为依据,尽管存在考察供应商的环节,但形式性比较强,无法发挥评价与审核的真正作用,甚至会导致供应商垄断局面的形成,不利于石化企业的发展。 

二、石化企业物资采购中供应商管理策略 

(一)建立供应商评审组织机构 

在石化企业采购市场中,每类物资都具有较多数量的供应商,不过,每个供应商并不具备相同的技术能力、竞争能力及经营状况,这就需要石化企业认真的鉴别,准确的选择可靠的供应商,保证采购物资的质量。供应商鉴别工作的开展要由专门的评审组织机构负责,因此,石化企业应在企业内部建立完善的供应商评审组织机构,机构成员包含监督处、机动处、采购部门等各个相关部门,保证供应商评审工作的科学性与全面性。 

供应商评审组织机构建立后,还应共同商议制定供应商管理制度,按照制度严格评审供应商,保证供应商选择的合理性。所有供应商必须经过严格的资格审查并合格后,才能加入石化企业的供应商网络,严禁先采购后审查。对供应商从业资质做出重点考察。供应商选择中,保证选择科学性的有效措施即为强化资质管理。石化企业在选择合作的供应商时,应先让供应商提供相应的资质证明文件,如营业执照、注册资本、资信等级等,同时,资信调查工作也必须要开展,对供应商的财务状况、产品情况等作出全面的了解,之后再作出选择。供应商入网后,严格限定其许可供应产品目录,采购部门不得向供应商采购其许可供应产品目录以外的物资。按照供应商准入“谁考察,谁负责”、供应商选用“谁采购,谁负责”的原则,落实管理责任。 

(二)优化调整供应商结构和布局 

石化企业采购部门要通过竞争方式择优选择供应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指定供应商,严格控制从中间商采购。凡独家采购必须报企业主管领导审批。采购部门应该对交易供应商的整体实力和供应风险进行年度综合评估,淘汰不合格供应商。即每年组织生产、设计、机动、技术等部门和使用单位,对交易供应商资质、生产装备、产品质量等进行综合评估,对不合格供应商终止交易资格。采购部门要对供应商的履约能力包括质量、服务、交货、性价比等方面进行的评价,还可以可从抢险救灾、紧急保供、绿色低碳、小订单响应、发票开具及时性、历史合作,以及诚信缺失、扰乱采购秩序、不合理竞争、需求响应不及时等方面进行评价。 

石化企业采购部门可以根据评价结果、业绩排名、年审结果等分类、分级管理供应商。还可以采用简单的分类方法,根据80/20原则,划分为重点与普通供应商,重点供应商为所有中排名靠前的20%,普通供应商为剩余80%。实际分类、分级管理供应商时,可采用多种划分标准,此种方法有利于提升供应商管理的科学性。采购部门可以建立供应商奖惩制度。对在保供工作中有突出贡献的供应商进行嘉奖。对有违约行为的供应商给予警告、通报、暂停交易资格、取消供应商网络成员资格等处罚。 

石化企业采购部门要考察供应商生产成本与价格。石化企业与供应商合作达成后,双方均可获得相应的经济利益,属于共赢局面,而为了实现合作共赢,石化企业还需要分析拟采购物质的成本构成情况,分析时可采用价值工程方法,分析之后,通过判断,尽量的降低采购成本。 

(三)积极预防供应商垄断局面的形成 

石化企业开展物资采购供应商管理过程中,不仅要与供应商之间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同时,还需要对供应商垄断局面的形成做出积极的预防,避免处于被动采购物资状态,導致企业议价能力削弱。石化企业管理供应商时,应从长远的角度出发,切不可只关注短期利益,订货应在业绩引导下进行。石化企业应合理控制供应商规模,确保采购有序竞争。优化调整供应商准入办法,积极引入行业内优秀供应商,避免过度依赖一家供应商,并能从容应对供应商方面发生的任何问题。关于供应商的相关信息,采购人员应尽量全面的了解,如产品销售量、采购份额等,判断供应商依赖企业合作的程度,以能有效的掌握主动权,防止处于被动局面。 

石化企业应认识到,物资采购中的供应商管理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企业应坚持长远、动态的原则,科学的开展供应商管理,合理的选择供应商,维持良好的合作关系,预防垄断的形成,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查淑萍.中石化建设项目物资采购管理策略探讨[J].中国经贸导刊,2017,(02). 

供应商管理制度篇10

[关键词]电子商务;供应链;供应链管理;策略

一、电子商务实现中的供应链管理规范

电子商务不仅仅包括直接带来利润的商品买卖活动,即狭义的电子商务,也包括所有借助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进行的支持利润产生的其他活动,如产品产生、需求服务、销售支持、用户服务、业务协调等。电子商务的兴起是一场由技术手段飞速发展而引发的企业运作革命。从供应链管理的角度来看,电子商务有两方面的涵义:

1.电子商务是现代信息技术。电子商务在生产、流通等领域最直接的体现是采用以计算机为基础的自动信息处理方式,包括原材料管理、资金转移与支付、产品营销、产品交易、市场信息的搜集等,几乎涉及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

因为it技术,尤其是edi、internet/intranet等现代it技术,在企业管理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因此电子商务得以在现代企业运作中占据重要地位。从另一个方面来说,信息技术的运用使得传统的企业及供应链运作模式变得不合时宜,如电话、传真等落后的库存信息传递方式在实时数据采集、数据仓库及智能数据分析等面前变得黯然失色,传真等业务往来手段也远不如电子邮件的便利。www.133229.com所以说,电子商务是建立在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之上,而不是凭空产生的商业运作模式。

2.电子商务是建立在信息技术之上的企业管理模式及思想的变革。电子商务不仅给企业和消费者带来了便利,更重要的是它使企业的管理模式发生了深刻的变革。这种变革不是偶然性的,它有其必然的变化规律。20世纪90年代,在世界竞争日益激烈、顾客需求不断变化的形式下,企业面临着投资负担增加和市场风险加大的压力,迫使企业从事自己不擅长的业务。从企业经营目标来看,以往企业的经营目标经历了以产品为导向、以销售为导向、以利润为导向等阶段,但这些战略目标随着时间的推移已不再适应时代的发展。同时,迅速发展的现代信息技术以惊人的速度渗透到企业采购、生产、库存、销售等各个环节。市场的变迁和信息技术的普及使得企业管理者开始思考各种全新的经营管理模式来适应外部环境的变革。管理者认识到,大而全的企业扩张战略永远不可能赶上瞬息万变的市场变化,企业只有关注自身的核心业务才能“以静制动”,而不会陷入为了控制整个生产链而进行的低效扩张漩流中。现代信息技术的出现以及广泛应用使得这种战略管理模式的转变有了技术上的基础。电子商务就是在这样背景下产生了全新的企业管理与经营模式。

二、供应链管理

(一)传统供应链管理分析

1.传统供应链管理结构分析。传统的供应链管理仅仅是一个横向的集成,通过通讯介质将预先指定的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和客户依次联系起来。这种供应链侧重于内部联系,灵活性差,仅限于点到点的集成。因此,供应链管理成本高、效率低,而且供应链的一个环节断了,将会造成整个供应链运行瘫痪。

2.传统供应链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传统供应链管理的横向集成特性难以适应经济全球化、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新形势,严重制约了我国企业的市场表现,表现在:

(1)过分强调自供——自产——自销的一体化供应链模式。企业表面是是无事不能,但实质上却严重影响了企业核心业务的开发,挫伤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企业注重了自身的资源利用,关注物流,却忽视了资本流、信息流和工作流;缺乏与外部的合作伙伴关系,产、供、销各自为政,造成产品库存积压、资金浪费和企业间的目标冲突。

(2)强调竞争而忽略合作。供应链各结点之间的关系被视为交易伙伴而不是合作伙伴,致使双频繁地讨价还价、拖欠货款、缺乏诚信,导致竞争大于合作;而不同供应链之间的竞争则更为激烈,价格之战、亏损经营,其结果常常导致两败俱伤。

(3)缺乏服务平台和电子交易手段,缺乏市场响应机制。没有统一规范的信息服务平台和安全、可靠的电子交易平台,没有建立对用户不确定性需求的跟踪管理系统,不能及时回应顾客需求,顾客满意度下降,企业信息丢失,形象受损,供应链的所有成员不能协调一致,信息得不到共享和快速传递。

(4)重下游轻上游现象严重。由于观念上的偏颇,只重视下游的顾客,而忽视了上游的原材料供应商,以为“供应商有求于我”,致使双方缺乏信任。

(5)供应信息不准,长鞭效应严重。由于客户信息不准,单方毁约情况较多,供应链信息传递扭曲,制造商难以根据订单进行生产,只好根据预测进行生产和库存,由此增加了库存成本,削弱了企业的竞争力。

(6)管理信息系统不健全。企业与企业之间缺乏联系,信息不能共享,造成信息重复、滞后或失真。

(二)电子商务供应链管理分析

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供应链管理是一种集成的管理思想和方法,它融合了当今现代管理的新思想、新技术,是一种系统化、集成化、敏捷化的先进管理模式,是对供应链中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增值流、业务流及贸易伙伴关系等进行的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一体化的管理过程。供应链管理的最主要思想是系统理论。供应链管理与电子商务都是一个从生产商到最终用户的价值增值过程,电子商务是在一个更新的、更有效的技术平台(网络)上构建的供应链,实现电子商务的价值增值过程就是一个供应链管理过程。

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供应链管理出现了如下新的特点:

1.管理信息化。当今市场在急剧变化,企业要想在激烈竞争的环境中取得持续发展,最主要的是要掌握用户需求的变化和在竞争中知已知彼。信息技术的应用是推进供应链系统中信息共享的关键,改进整个供应链的信息精度、及时性和流动速度,被认为是提高供应链绩效的必要措施。因此,企业管理战略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制定供应链运作的信息支持平台,如集成条形码、数据库、电子订货系统、射频识别、电子数据交换、全球定位系统等信息交换技术和网络技术为一体,构建企业的供应链信息集成系统。

2.横向一体化与网络化。以前企业为了追求资源的整合,往往借助于“纵向一体化”来实现高度的控制,但是纵向一体化却因为管理组织臃肿、业务领域过于庞杂,造成风险增强、管理成本上升,所以从上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横向一体化”的供应链思想开始兴起,即利用企业外部资源快速响应市场需求,本企业只抓最核心的东西:产品方向的和市场。“横向一体化”形成了一条从供应商到制造商再到分销商的贯穿的所有企业的“链”;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和集成业务流程、与供应商和客户建立协同的业务伙伴联盟。

3.生产经营的敏捷柔性化。全球性市场竞争的加剧,单个企业已经难以依靠自身的资源进行自我调整,在上个世纪末,美国提出了以虚拟企业或动态联盟为基础的敏捷制造模式。敏捷制造面对的是全球化激烈竞争的买方市场,采用可以快速重构的生产单元构成的扁平组织结构,以充分自治的、分布式的协同工作代替金字塔式的多层管理结构,注重发挥人的创造性,变企业之间的生产竞争关系为“共赢”关系,强调信息的开放和共享、集成虚拟企业,而电子商务的兴起为实现敏捷制造提供了可能。

4.物流系统化、专业化。在此前的企业经营管理中,物流作为商务活动的辅助职能而存在,其本身并不构成企业管理的重要领域,其业务管理也往往是分散进行,没有总体统一的协调和控制。在电子商务时代,物流上升为企业经营中重要的一环,其经营的绩效直接决定整体交易的完成和服务的水准,尤其是物流信息对于企业及时掌握市场需求和商品的流动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物流活动必须综合起来,进行系统化管理。在这种要求下,人们利用系统科学的思想和方法建立物流系统,包括社会物流系统和企业物流系统,从而使得物流活动能够从全方位、全过程、纵深化地得到管理和协调。

三、面向电子商务的供应链管理结构

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供应链管理是利用以internet为核心的信息技术进行商务活动和企业资源管理的方式,它的核心是高效率地管理企业的所有信息,帮助企业创建一个畅通于客户、企业内部和供应商之间的信息流,并通过高效率的管理、增值和就用,帮助企业准确地定位市场、拓展市场、提供个性化的服务,不断提高客户的忠诚度,加强与供应商的合作,促使企业采购过程的科学化,提高企业内部管理效率,从而提高企业的产品销售量,降低成本,获取更大收益。相对于传统的链式供应链,因其对市场反应速度的缓慢而显示出局限性,建立基于电子商务的供应链管理结构迫在眉睫。该结构通过internet/extranet/intranet将企业的内部资源(人、财、物、技术、信息、设备、时间)和外部资源(如上游的供应商和制造商、下游的分销商和客户以及银行、认证中心、酌送中心等相关机构)有效地整合在一起,满足传统企业利用全社会一切市场资源快速高效地进行生产经营的需求,实现对企业的动态控制和各种资源的集成和优化,进一步提高效率和从市场上获得竞争优势。建立电子商务下的供应链管理结构主要考虑互联网、信息技术和企业内外部资源的整合。这种结构把企业的全部经营活动融入到电子商务之中,达到企业活动的高效率和最优化。

四、基于电子商务的供应链管理的内容

电子商务环境下供应链管理主要涉及:需求预测、生产计划和控制、库存控制、采购、客户管理。供应链管理是以同步化、集成化生产计划为指导,以各种技术为支持,尤其是以in-ternet/intranet为依托,围绕物流、信息流、资金流来满足需求。

1.信息流。需求信息高度透明,供应链上游企业同时获得了市场的真实需求信息,避免需求信息的失真导致需求变异放大效应,是供需一致;通过internet在线下单,订单的处理速度和在成员企业之间的移动速度相当快。

2.物流。信息流指挥物流,信息的高度共享和快速流动带来高速物流;物流的适应性强,由于物料或产品在指定时刻到达指定地点,可减少甚至消除各节点企业的库存。

3.资金流。资金流的方向是从用户到分销商到供应商。在线支付方式提高了订单的执行速度和交货速度。

五、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供应链管理策略

1.应用电子商务实现集成化供应链管理。供应链管理模式要求突破传统的采购、生产、争销和服务的范畴和障碍,把企业内部以及供应链节点企业之间的各种业务看作一个整体功能过程,通过有效协调供应链中的信息流、物流、资金流,将企业内部的从供应链与企业外部的供应链有机地集成起来管理,形成集成化供应链管理体系,以适应新竞争环境下市场对企业生产和管理运作提出的高质量,高柔性和低成本的要求。

2.电子商务在供应链管理中应用的切入点分析。电子商务环境下供应链中信息量庞大而复杂,如果处理不当或处理不及时,就有可能造成信息的失真,进而影响到供应链的稳定。而jit(准时制)、qr(快速反应)、ecr(有效客户反映)、erp(企业资源计划)等先进的管理体系策略的应用可以解决供应链上出现的上述复杂问题,提高企业和整个供应链的弹性,能迅速对市场需求做出反应,保证企业及供应链的高效运行。(1)准时制(justintime)。准时制是指将必要的原材料、零部件以必要的数量在必要的时间送到特定的生产线生产必要的产品。准时制是电子商务条件下对生产领域物流的新要求。其目的是使生产过程中的原材料、零部件以及制成品能高效率地在各个生产环节流动,缩短物质实体再生产过程中停留的时间,杜绝产品库存积压、短缺和浪费现象。准时制虽然是企业内部的一种管理模式,但它作为一种管理思想,在提高整个供应链对客户的响应时间、实现零库存生产、降低供应链的物流成本等方面仍然具有重要的作用。(2)快速反应(quickresponse)。它是在准时制思想的影响下产生的,是为了在以时间为基础的竞争中占据优势,建立起来的一整套对环境反应敏捷和迅速的系统。因此,快速反应是信息系统和准时制物流系统结合起来实现“在合适的时间和合适的地点将合适的产品交给合适的消费者”的产物。快速反应系统的目的在于减少原材料到消费者的时间,最大限度提高供应链的运作效率,对客户的需求做出最快反应。(3)有效客户反应(efficientconsumerresponse)。它是指在食品杂货分销系统中,为消除不必要的成本和费用,给客户带来更大效益而进行密切合作的一种供应链管理策略。它的目标是降低供应链各个环节如生产、库存和运输等方面的成本。有效客户反应是一种运用于工商业的策略,它改变了以往以单方面行动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4)企业资源计划(enterpriseresourceplan)。它是一种基于企业内部供应链管理思想和系统,它把企业的业务流程看成一条供应链管理,并把企业划分成几个相互协同作业的子系统,对这条链上的所有环节如订单、采购、运输和分享等进行综合管理。企业资源计划是在市场竞争全球化的背景下产生的,它包含的管理思想是非常广泛、深刻和科学的,这些先进的管理思想之所以可以实现,是同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分不开的。企业资源计划不但是一个全新概念的管理系统,而且代表先进的现代企业管理观念和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1]现代物流管理组.供应链管理[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02.

[2]张铎,周建勤.电子商务物流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