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质分析报告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06:33:58

水质分析报告篇1

[关键词]水嘴;质量;监督抽查

中图分类号:tF66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4-0330-01

一、产品及行业概况

水嘴又叫水龙头,是一种通常用在水管上面对水介质实现启、闭及控制出口水流量和水温度的阀门式装置,主要用于厨房和卫浴间,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目前市场上以陶瓷片密封水嘴为主,因其结构可靠、款式新颖多样、坚固耐用、节水性能好等特性而成为消费市场的主流。据不完全统计,陶瓷片密封水嘴的销售量占市场总量的98%以上。图1所示为常见的水嘴产品。

二、本次监督抽查情况

(一)样品来源

本次监督抽查全部在流通领域采样,采样地点包括销售市场和电商平台,共采集样品50批次,销售市场20批次,电商平台30批次。样品产地涉及广东、浙江、福建、江苏、上海等地,样品品牌有和成、伊奈、乐家、摩恩、toto等。

(二)检验项目

本次监督抽查的具体项目及检测依据如表1所示:

(三)检验结果

本次水嘴质量监督抽查50批次,经检验合格39批次,合格率为78%,不合格项目为金属污染物析出、表面耐腐蚀性能,见表2。

三、不合格项目质量分析

1、表面耐腐蚀性能性能

表面耐腐蚀性能是将试样放入盐雾试验箱中,经24小时后观察试样表面是否腐蚀,腐蚀面积是否达到相关评级要求。试验中,要求箱体中的氯化钠溶液浓度为50g/L,同时在其中加入适量的冰乙酸,以保证盐雾箱内收集液的pH值为3.1~3.3。pH值的测量应在25℃士2℃用酸度计测量。pH值可用冰乙酸或氢氧化钠调整。

水嘴的使用环境一般为湿度较大的场所,如洗手间、厨房,且存在一定的洗洁精、洗涤剂等具有弱酸性的化学制剂,在长期使用过程中,腐蚀性的液体和气体对电镀表面产生腐蚀作用,造成麻点、气泡、生锈、腐蚀斑等不同的缺陷,严重影响产品的美观和使用性能,镀层质量直接影响产品的使用寿命、光洁度和耐磨度;劣质的电镀层结合力弱、镀层稀薄,达不到设计要求。本次监督抽查表面耐腐蚀性能项目39批次合格,合格率为78%。主要缺陷为镀层脱落、麻点、生锈、腐蚀斑等,见图2。

表面耐腐蚀性能不合格的原因分析:某些企业为了追求利润,采用低等级的黄铜、回炉料来制造基体,造成其铸造性能差,容易产生裂纹、夹杂、粗品缺陷,制成的产品表面疏松,含有较多的砂眼,不耐腐蚀;还有部分厂商生产水嘴主体材料采用黄铜,而手柄和阀盖则采用铸铁等低价劣质材料来生产,此类产品在腐蚀试验中往往主体不出现腐蚀痕迹,而手柄和其他附属件会产生严重的腐蚀现象。在本次抽查中,我们发现了大量的低价产品均有此种情况,如图2所示。

2、金属污染物析出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除了对水嘴节能、节水、安全、美观等质量指标外,水嘴金属污染物析出也成为建筑五金行业关注的环境健康安全指标。本次监测按GB18145-2014规定的金属污染物析出检验方法检测和判定。铅析出统计值Q是将每个样品浸泡19天,每天要在相同的时间更换5次浸泡液,每次更换时间间隔为2小时,每5天停止更换浸泡液2天,直至第19天完成浸泡过程;最后要收集第3、4、5、10、11、12、17、18、19天的第一次更换的浸泡液作为测试液,将测定值进行数据统计得到铅析出统计Q值。非铅金属污染物的析出量取第19天收集的水样进行检测。

GB18145-2014《陶瓷片密封水嘴》标准中对金属污染物析出量的控制要求为铅≤5μg/L、锑≤0.6μg/L、镉≤0.5μg/L、铬≤10.0μg/L。铅析出超标是本次监测中发现的主要问题之一,共有3批次样品检出铅析出超过标准值,析出值达到6-7μg/L,问题率为6.0%。其他重金属未见超出标准值。

重金属铅析出量不合格的原因分析:水嘴的铅析出主要来源于与水接触的基体材料。目前水嘴生产企业多数选用加工铜Hpb59-1(Cu57.0~61.0、pb0.8~1.9)和Hpb59-3(Cu57.5~59.5、pb2.0~3.0)、铸造铜合金ZCuZn33pb2(Cu57.0~61.0、pbl.0~3.0)和ZCuZn40pb2(Cu58.0~60.0、pb0.5~2.5)。有些水嘴生产企业选用回收黄铜,如钥匙铜、汽车水箱铜等(铅质量分数4%左右,甚至更高)。根据水嘴化学成分分析数据可知大部分铜合金中铅含量在0.02%到3%,有3批次水嘴铅析出量达6%~7%。在铜材中适当加入铅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改善铜材的切削加工性和提高耐磨性。水嘴铜合金中的铅与水接触后可直接溶出到水中,尤其是水嘴中滞留的“隔夜水”铅含量更高。不锈钢材质的水嘴因其本身铅含量极其低,基本未测得铅析出值。因而材质本身与铅析出有密切关系。

铜制的水嘴可能有铅析出的危险,是不是铜不适合作为水嘴的材料呢?其实不然,欧美发达国家主流水嘴都是用黄铜制造,最主要的原因是铜的抑菌性。室温下,铜合金可以在两小时内杀死超过99.9%的细菌,并且令细菌无法产生抗体,铜质水嘴内壁不会滋生细菌,这是其他材料(如不锈钢、塑料)所不具备的优势,因而使铜成为全球最有效的接触面材料,任何其他材料(例如银离子涂层或不锈钢)都无法与之媲美。

四、消费提示

考虑价格因素对产品质量水平的影响,合乎标准要求的铜合金、不锈钢材料以及良好的电镀过程均有一定的价格限制,消费者不应贪图价格低廉而选择一些劣质水嘴产品,给自身的健康带来隐患。低铅铜材、纯铜的水嘴更健康的、耐腐蚀性能更好;纯铜、不锈钢材质的水嘴不含铅,但生产成本很高,价格也较高。

参考文献

[1]段先湖.2012年陶瓷片密封水嘴产品质量国家监督专项抽查结果分析报告[J].陶瓷,2012,12:26-36.

水质分析报告篇2

财务报告,也称财务会计报告,是指企业对外提供的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的文件。财务报告包括会计报表、会计报表附注和财务状况说明书,其中,会计报表是财务报告的主体和核心,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及其相关附表。公司财务报告的功能在于以货币形式提供关于企业经济资源、义务以及影响它们经济活动的连续记录。这些项目及其任何变化按照编制报表日公认的财务会计准则加以确认和计量。财务报告的目的是提供关于企业及时、相关、可靠的量化的财务信息。

财务报告关系到高级管理者所关注的许多问题,如公司战略、与股东的关系、公司股价、股利政策及资本结构。由于信息不对称,财务报告使用者很难获得公司全面、准确的内部信息,获得信息的手段和渠道比较缺乏,分析公司财务报告就成为较佳的信息获取手段。

一、注意阅读审计报告

公布公司的财务报告通常会附有一份由审计人员出具的审计报告。审计报告是专业的注册会计师根据独立审计准则的要求,在完成预定的审计程序以后出具的对被审计单位财务报告表示意见的书面文件。它是对整个财务报告质量高低的总体评价,一般有四种类型:无保留意见;保留意见;否定意见;拒绝发表审计意见。这四种意见中,后三种属于不利意见,注册会计师将对其提出不利意见的决定作出必要的说明。与财务报表一起的审计报告必须与报表一起阅读。分析财务报告时,应当特别注意这些不利意见,尽量剔除引发这些不利意见的错误根源所造成的影响,以期获得客观、真实的会计信息。

二、会计政策选择分析

财务会计和披露决策反映了许多基本惯例或概念,它们或多或少地被接受并用于指导选择适当的会计政策。在实务中,会计惯例多是功利主义的,它们之所以被接受源于它们有助于涉及会计数据的决策。会计政策的选择形式上表现为企业会计过程的一种技术规范,但其本质却是经济和政治利益的博弈和制度的安排。公司经理人员被允许作出许多与会计有关的职业判断,因为他们最了解公司的经营和财务情况。公司管理层的财务决策对财务报告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包括影响财务报表数据、分析人员对数据的理解、会计规则的选择、科目调整、格式选择和计量判断等。

财务报告分析的目的就是对交易和事项加以确认、评价公司会计数据反映经济现实的程度以及执行会计政策的正确性。分析公司运用会计政策灵活性的性质和程度,确定是否调整财务报告的会计数据,以消除由于采用了不恰当的会计方法而造成的扭曲。

一般来说,分析一个单位选择会计政策、估计的程序是:1.辨明关键的会计政策;2.评价会计灵活性;3.评价会计战略;4.评价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5.辨明潜在亏损;6.消除会计扭曲。

三、全面分析财务报告

财务报告的主体和核心是会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股东权益变动表及其相关附表。表与表之间都有紧密的联系,单独分析某个报表是不可能对公司的财务状况、经营业绩和发展趋势了解全面的。因此,将报表与报表分裂开来分析是得不到全面、可靠的信息的,甚至会得出错误的结论。正确地分析应是全面和系统的,如在分析销售收入时,单看利润表上的销售收入是没有太大意义的,因为有些收入可能是通过赊销方式取得的,并不是所有在利润表中的收入都已变成“真金白银”,这时分析销售收入就要结合资产负债表中的应收账款项目、现金流量表中的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栏目中的数字进行分析,如果结合会计报表附注中的有关情况说明则更佳。在分析财务报告时寻找报告中的关键数字是很有必要的,也是分析报告时的重要技巧,不可轻视和忽略。一拿到报告就从头到尾、逐字逐句地阅读和分析是不明智的,这样做没有方向,没有重点,前看后忘,得到的信息只能是片面和零乱的。一般来说,拿到报告后,先审阅如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利润、现金流量等几个反映总体方面的关键性的数字,对企业的经营规模、经济效益、财务状况有一个大体的印象。然后再根据自己的需求进一步分析,如债权人更关心收益质量和资产的安全性,而投资人则更关心成长性方面的数据。将上述数字与本企业上年指标相比,与同行业平均水平相比等,寻找其中正常的或可能异常的迹象,便于在具体分析时能够把握大局,抓住重点,使具体分析更具针对性,提高分析效率,增强分析的准确性。在作财务报告分析时,一定要重视对报表附注的分析,因为许多在报表中未能反映的信息往往通过附注予以披露,如公司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账户余额详细说明、表外负债及风险、或有负债等信息。在分析会计数字之前必须先阅读附注。

四、合理运用财务比率分析

财务比率是解释财务报表的一种基本分析工具,它通过一些数学方法把财务报表中的某些项目联系起来。财务比率是对财务报告信息进行重新组织的结果。比率分析旨在评价公司当前和过去的业绩,并判断其业绩是否能够保持。财务比率分析应根据公司和公司所属行业的特点进行具体分析,从中找到一些对分析公司及其所属行业有用的线索。包括:将公司与同一行业内的比率对比;将公司在各个年度或各个会计期间的比率对比。财务比率分为四类:一是流动性比率;二是偿债能力比率;三是资金管理能力比率;四是盈利能力比率。就具体目的而言,不同财务比率的作用大小是不一样的。在开始分析时,应就自己分析的目的来选择相应的比率类型,然后计算那些最能达到目的的比率。在分析时,要将一定时段内的某一比率与标准进行对比,深入分析它们之间的主要差异和原因,最好从多角度来对多种比率进行比较,加深对财务报表的理解。

但要注意,财务比率分析有很大的局限性,这是因为:一是财务数据可能会受到管理层的重大影响。二是比率分析只反映数量性的信息,对诸如管理层道德观、能力等质量性因素未考虑。三是因为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的不同,公司间比率的比较可能有误导性。四是孤立的一项比率没有太大意义。五是根据财务报表计算出来的比率反映的是公司过去的情况。所以,运用财务比率分析时,不要被其误导,只有灵活使用,才能使之成为一种有用的分析工具。

五、重视收益质量与成长率分析

在为一个公司的股票进行定价时,投资者一般会通过研究公司财务报表所反映的收益水平和收益变动情况,结合公司目前和未来经济价值创造能力来作出评价,这项研究和评价称之为收益质量分析。收益质量分析着重进行两项评价:一是公司收益质量的绝对水平;二是公司收益质量的相对变化。绝对收益质量评价影响到公司的价格收益倍数;收益质量变化体现了公司经济价值的正面或负面的变动,这个变动是由营业环境或财务环境的变化或者前景变化引起的。

通常收益质量评价可以做如下解释:高质量收益指标较好地反映了公司目前的状况和未来前景,同时表明管理层对公司经济现状的评价较为客观;反之,低质量收益指标表明管理层可能夸大了公司真实的经济价值,对公司状况进行了粉饰,或者表明管理层没有客观地反映公司目前的状况和未来前景。收益质量上升表明管理层的决策越来越客观地反映了公司环境,同时也表明了公司增加经济价值不是依赖于降低收益的质量,而是提高了创造能力;反之,收益质量下降表明相对于过去,公司目前状况和前景正在恶化,管理层通过降低收益质量来增加收益,企图向外界传达比公司实际状态要好的经济状态信息。可见,收益质量分析突出了公司目前和未来的替换价值创造,因而可称之为实质性分析。

要分析收益质量应特别注意识别“会计红旗”。会计红旗表示公司收益下降或对收益不利的影响因素,如审计报告有异常的言词;公布日期比正常的日期晚;应收账款的增长与过去的经验不一致等等。“会计红旗”可能暗示,公司特征正在发生变化,公司的会计数据具有潜在误导性,或者在分析报表过程中需要格外注意。

成长率分析对公司的定价具有重要的意义。公司价值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公司销售收入、收益及股利的预期成长率。一般来说,成长特点和成长分析主要包括三个步骤:1.对成长率的各个变量进行数量计量;2.说明各种成长来源,包括成长来源的数量性分析,也包括质量性分析,重点是各种来源之间的相互关系、公司经营特点和财务特点、研究会计期间的外部环境及其变化趋势;3.预测未来的成长水平和预测分析可能的财务效率和经营成果。

无论是收益质量分析或成长率分析,都要着重对现金流量表进行仔细地分析。分析现金流量表,我们可以得到许多很有价值的信息,可以看出资产和负债之间关系的变化,特别是收益与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之间的关系,是收益质量分析非常有价值的信息。如虽然收益增加了,但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减少了,这表明收益增长可能是通过非经营活动取得的;股利低于收益但高于经营活动现金流量,这意味着目前的股利水平可能是不可持续的。

六、参考其他重要的信息

财务报告分析,顾名思义,就是对报告的数据和信息进行再加工。如果单纯地就报告而分析报告,其产生的信息所发挥的作用仍然有限。因为企业的经营状况要受到整个国民经济、各个行业部门和企业自身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因此,分析报告时就必须在有关报告信息的基础上,参考其他重要的信息再展开分析。一般情况下,需要参考的信息有:国家的宏观经济形势、国家有关的法令和政策,行业主要经济指标、行业技术进步的变化,企业的经营观点、企业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主要领导者的资历、整个劳动者队伍的素质等。

水质分析报告篇3

【关键词】学业质量监测报告撰写

学业质量分析报告是大规模学业质量监测结束后,对学生学业表现进行客观分析,并为日后教育教学工作提供改进建议的书面报告。一份好的报告不仅能真实反映某地一段时期内的学生学业水平,也能帮助教师找到学科教学的薄弱之处及改进之法,同时还能为相关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管理者确定下一步工作的重点提供参考。可以说,学业质量分析报告是学生学业表现的“晴雨表”,是教育教学工作的“指挥棒”,其作用不容小觑。因此,本文以前期监测工作经验为基础,结合撰写报告时的常见问题,归纳出提高学业质量分析报告撰写能力的几点建议,以供参考。

一、一套清晰的思路是撰写分析报告的首要条件

首先,要明确为什么写这份报告、写给谁看。如果主要读者是教育行政部门或学校管理者,报告应偏宏观,侧重于对整体情况的描述与分析,并为工作方向的调整提出建议。如果主要读者是学科教研员或教师,那么报告应偏微观,侧重于对学生学科表现的描述与分析,并为教师教育教学的改进提出建议。只有先找准了立脚点、有所侧重,才能清楚自己究竟要写些什么。

其次,要明确学业质量分析报告的总体架构。目前,国内学业质量分析报告至少包含如下内容:一是基本情况概述,用来介绍命题思路、监测内容、试题框架结构、试题质量指标数据(如难度、区分度)等;二是监测结果分析,既有对监测结果总体情况的概述,又有不同群体间的成绩比较(如男生女生、前后三分之一等),还要通过学生答题情况来客观描述他们的学业表现,具体分析成绩和问题所在,并进一步探寻原因;三是建议部分,即针对监测结果及归因分析,为相关教育工作者提出改进意见。当然,撰写报告并非必须按此行文,只是作为一份完整的学业质量分析报告,这些基本内容不可或缺。

此外,需切忌偏离学业质量分析报告的核心思路,用过多笔墨来描述某道试题或某套试卷的质量,将学业质量分析报告与命题质量分析报告相混淆。

二、一定的教育统计知识是撰写分析报告的技术保障

教育工作者在自己的实验、调查或教学过程中,总难免涉及各种各样的数据资料,撰写学业质量分析报告更是如此。为科学而准确的处理监测数据,更好地呈现分析结果,撰写者必须具备一定的教育统计知识。

(一)了解一些常见的监测概念或统计指标

就学业质量监测而言,常见的概念或指标主要包括信度、效度、难度、区分度、标准差、平均分、得分率、优秀率、及格率等。在运用它们来解释分析数据时,有些问题须加以明确。

第一,试题的难度系数并不像信度或效度那样,越大越好。通常,试题难度在0.35―0.8之间为宜,全卷的平均难度多控制在0.5―0.6之间。但如果要判断某套试卷难度系数是否合宜,还要依测试性质而定。例如挑选学生参加竞赛,具有明显的选拔性,需要难度水平较高的试卷,因此整体难度控制在0.1左右较合适;而高考兼有为高校选拔合格新生和评价中学教学质量的双重职能,兼具选拔性和基础性,所以试卷难度一般都控制在0.5―0.6之间;若是以反映学生学业水平为监测目标的标准参照考试,并不具备选拔性特征,那么试卷难度比高考难度再低些更为适宜。

第二,信度、效度、标准差等皆由一定公式、经过复杂计算得出,简单的相加或求平均并无实际意义。例如,某次考试两班平均分相差不多,但一班标准差为14.09,二班标准差为25.71,可见一班成绩的差异程度较小,其平均分的代表性更大。如果计算出四年级整体的标准差,也可从中看出学生学业水平的差异程度,即标准差越大,说明两极分化越严重。但若只是简单地两班相加求平均,得出的数据并无意义。有些教师还曾计算不同学科间的“平均信度”或“平均效度”,更无科学性可言。

另外,平均分等指标有单位,信度、效度、标准差等指标没有单位,表述时应注意规范。

(二)明确常见统计图/表的绘制原则

我们在审读学业质量分析报告的过程中,经常遇到一些令人困惑的图表。例如,在没有题目的情况下,图中看不出每一柱的指代含义,更不清楚每一柱的具体数值;表格没有明确指出数据代表什么,理解成平均分或得分率都有道理。这种模糊的表述使它们失去了应有的优势。为使统计图表能清楚、明确地展现出统计事项的数量特征,绘制时应注意:图表题目要准确、凝练地概括图表内容,表题写在表的上方中央,图题写在图的下方中央;统计表内数据要填写整齐,统一小数位,并注明单位,暂缺数据用“……”表示,不存在的数据用“―”表示;统计图中必要的数据、单位、图例、文字说明等应清晰明了,并依据数据性质灵活选择条形图、饼状图、折线图等不同的表现形式。

除上述教育统计知识做技术保障外,更重要的是在众多数据中找到关键数据,并做出合理解释。切忌只提供数据而不做说明,或提供的数据与说明关系甚微,即数据说明不了问题或所述问题没有相应的数据支持。总之,在撰写学业质量分析报告时,必须坚持一个理念:用数据说话。

三、一种规范的态度可以为分析报告的撰写锦上添花

行文流畅、语句通顺、措词严谨、标点规范、数字序列正确等,都是态度规范的体现,这既是对报告质量的高要求,更是对文章细节的普遍关注。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报告建议切忌假、大、空,一定要源于监测结果中发现的问题,并提供实践改进的“抓手”,这样才算是科学且理想的学业质量分析报告。

水质分析报告篇4

关键词:水环境监测;质量;精确度;准确度;保证措施

中图分类号:F25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和入河污染物总童,已严重超出河流的水资源和水环境承载能力,水资源短缺和恶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因此,水环境监测的任务也越来越重。但水环境监测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质量影响因素较多,为了保证监测质量,确保监测数据的科学性、客观性、准确性,必须采取相应的质量保证措施,不断提高水环境监测水平,为水环境污染的治理和预防提供信息数据。

1实验室基础条件质量保证措施

1)环境。实验室必须清洁整齐便于操作,要尽量减少因室内温度、湿度、电源电压波动、空气中污染成分对分析监测的影响。相互有干扰的监测项目不在同一实验室内操作。分析仪器设备、玻璃量器应进行定期检定校正。根据实验需要,选用合适材质的器皿,使用后应及时清洗、晾干,防止灰尘等沾污。

2)用水。一般分析实验用水电导率应小于2.0μs/cm。自制去离子水要经常检查水质,特殊用水则按有关规定制备,检验合格后使用。盛水容器应定期清洗,以保持容器清洁,防止沾污而影响水的质量。

3)化学试剂。应采用符合分析方法所规定的等级的化学试剂。配制一般试液,应不低于分析纯级。取用时,应遵循“量用为出,只出不进”的原则,取用后及时密塞,分类保存,严格防止试剂被沾污。不应将固体试剂与液体试剂或试液混合贮放。经常检查试剂质量,一经发现变质、失效的试剂应及时废弃。

4)试液。应根据使用情况适量配制。选用合适材质和容积的试剂瓶盛装,注意瓶塞的密合性。注意试液的有效期。试剂瓶上应贴有标签,应写明试剂名称、浓度、配制日期和配制人。试液瓶中试液一经倒出,不得返回。保存于冰箱内的试液,取用时应置室温使达平衡后再量取。

5)标准溶液。应使用基准试剂或纯度不低于优级纯的试剂配制。建议尽量购买有证标准物质使用。

2实验室内质量保证措施

2.1空白试验

空白值是指以实验用水代替样品,其它分析步骤及使用试液与样品测定完全相同的操作过程所测得的值。要求每批样品至少做一个全程序空白。尽量不用空白做参比。影响空白值的因素有实验用水的质量、试剂的纯度、器皿的洁净程度、计量仪器的性能及环境条件等。一个实验室在严格的操作条件下,对某个分析方法的空白值通常在很小的范围内波动。空白值大或变化大时应查找原因。空白值测定结果不应大于检出限,可以采用质控图进行控制。

2.2精密度控制

精密度是使用特定的分析程序,在相同受控条件下重复分析测定均一样品所获得测定值之间的一致性程度。反映了分析过程随机误差的大小,用相对偏差表示,相对偏差偏差越小说明精密度越高。要求凡能做平行样的分析项目,不少于10%平行双样,样品较少时每批样品至少做一个。根据方法给定精密度,地下水按《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地表水和废水可参考《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平行双样允许偏差符合规定质控指标的样品,最终结果以双样测试结果的平均值报出。双样测试结果超出规定允许偏差时,在样品允许保存期内,再加测一次,取相对偏差符合规定质控指标的两个测定值报出。

2.3准确度控制

准确度是指测量值与真值之间的符合程度,是反映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的综合指标。准确度检验方法:1)使用有证标准物质进行分析测定;2)加标回收率;3)不同方法的比较。

一般要求每批样品不少于一个准确度质控样品,也有要求10%质控样品。测得的绝对误差和回收率应符合方法规定要求。

2.4校准曲线

校准曲线是表述待测物质浓度与所测量仪器响应值的函数关系,包括工作曲线和标准曲线。校准曲线是取得准确测定结果的基础。工作曲线是配制一系列浓度标准溶液,用于分析样品完全相同的方式分析标准溶液测得的仪器响应值在扣除零浓度的响应值后绘制的曲线。标准曲线则是在经过实验证实,标准溶液系列在省略部分操作步骤如前处理后,测量响应值所得数据绘制的曲线。

2.5检出限

检出限是指某一分析方法在给定的可靠程度内可以从样品中检测待测物质的最小浓度或最小量。所谓检测是指定性检测,即断定样品中确定存在有浓度高于空白的待测物质。检出限受仪器的灵敏度__和稳定性及其波动性的影响。

2.6监测分析方法的适用性检验

实验室开展新项目,分析人员在承担新的分析项目和分析方法时,应进行分析方法适用性检验。方法适应性检验包括以下内容:空白值的测定;分析方法的精密度测定;分析方法的检出限估算;校准曲线的绘制。通过上述实验了解和掌握分析方法的原理和条件,达到方法的各项特性要求。

2.7人员比对、仪器比对、方法比对

人员比对重点放在新上岗人员及新调换项目。仪器比对重点是不能使用标样及标准物质进行考核的仪器,如大气采样器。方法比对重点是一些比较重要的监测,如污染纠纷、仲裁。

2.8质量控制计划

定期使用有证标准物质(参考物质)进行监控和或使用次级标准物质(参考物质)开展内部质量控制;参加实验室间的比对或能力验证;使用相同或不同方法进行重复检测或校准;对存留样品进行再检测或再校准;分析一个样品不同特性结果的相关性。

3实验室间质量保证措施

1)实验室间比对。按照预先规定条件,由两个或多个实验室对相同或类似的被测物质进行测定并评价的过程。

2)能力验证。一般由具有一定权威性的部门组织,以确定实验室从事该项测试活动的技术能力。

3)质量控制考核。上级站对下属站进行考核。所考核样品可以是标样也可以是实际样品。

4数据记录及处理质量保证措施

4.1数据记录

原始记录应成为监测过程符合相关标准、规范要求的证据,是监测报告的最重要的支持依据。原始记录应使用墨水笔或档案用园珠笔书写,做到字迹端正、清晰。监测过程中应及时记录,不能靠回忆记录。原始记录不得涂改。当记录中出现错误时,应在错误的数据上划一横线,并将正确值填写在旁边。并在右下方签名(或盖章)。所有的改动应由改动人签名。谁写错谁修改,不允许其他人改动原始监测数据。

数据记录要与所使用的量器精度相匹配。记录测量值时,要同时考虑到计量器具的精密度和准确度,以及测量仪器本身的读数误差。对检定合格的计量器具,有效位数可以记录到最小分度值,最多保留一位不确定数字(估计值)。

记录应包含足够的信息以保证其能够再现。应认真研究方法,编制原始记录的格式,保证信息全面。特别是现场监测记录容易忽略很多必要的信息。

1)容量分析应记录基准溶液的名称、浓度及标准溶液的标定过程,重量法应注意恒重过程,各种仪器分析应注意记录仪器参数。

2)无论是室内分析还是现场监测,对环境条件有要求的分析项目,要做好环境条件记录。

3)应详细描述采样点位置,最好附采样点位图,应记录采样仪器、采样方法、采样容器、采样量,添加保护剂的种类。

4)各类样品在流转过程中要记录状态,特别是外送样品除状态外,还要记录其与要求的偏离。样品要按规则编号。

5)除测定记录外,要有仪器校准记录。

6)要有监测时工况特别是主要排污设备的开工负荷的记录。

7)要对评价结果有影响的环境条件进行记录。

8)各种在报告上显示的信息必需在原始记录上有体现,也就是说报告上的信息一定不能多于原始记录。

4.2数据运算

记录原始观察数据使用有效数字。由有效数字构成的测量值必然是近似值,因此测定值的运算应按近似计算规则进行。一个分析结果的有效数字的位数,取决于原始数据的正确记录和数值的正确计算。在数值计算中,当有效数字位数确定之后,其余数字应按修约规则一律舍去。在一系列操作中,使用多种计量仪器时,有效数字以最少的一种计量仪器的位数表示。

4.3结果报告

结果报告至少应包括的内容为:标题;实验室的名称和地址;检测和/或校准报告的唯一性标识(如系列号)和每一页上的标识,以及报告结束的清晰标识;客户的名称和地址(必要时);所用标准或方法的识别;样品的状态描述和标识;样品接收日期和进行检测和/或校准的日期(必要时);如与结果的有效性或应用相关时,所用抽样计划的说明;检测和/或校准的结果;检测和/或校准人员及其报告批准人签字或等效的标识;必要时,结果仅与被检测和/或校准样品有关的声明。

要使用法定计量单位报出结果。水和污水分析结果用mg/L表示,质量浓度较小时,以μg/L表示,质量浓度很大时,例如CoD12345mg/L应以1.23×104mg/L表示。环境空气和废气中污染物质量浓度一般用mg/m3表示。

分析结果有效数字所能达到的位数不能超过方法最低检出浓度的有效位数所能达到的位数。例如,一个方法的最低检出质量浓度为0.02mg/L,则分析结果报0.088mg/L就不合理,应报0.09mg/L。

根据《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当地表水和污水中污染物浓度测定结果在检出限(或最小检出浓度)以上时,报实际测得结果值,当低于方法检出限时,报所使用方法的检出限值。并加标志位L。统计污染总量时以零计。需要指出的是实测检出限会随测定次数而变化,为了保持监测结果的一致性,当方法经过方法适应性检验,建议以方法检出限报出结果。

在报出结果时,对一些特定的监测结果应说明结果的表示形式,如总硬度以CaCo3/(mg/L)表示。对结果进行评价时,使用评价标准一定要正确。

5三级审核制

审核范围:采样、分析原始记录、报告表。审核内容包括监测采样方案及其执行情况、数据计算过程、质控措施、计量单位、编号等。

第一级审核为采样人员之间及分析人员之间的互校,主要检查原始记录的完整性和规范性,分析方法、仪器设备的适用性,数据记录和结果计算的正确性;第二级为室(科或组)负责人的审核,主要审核原始记录和监测报告的一致性,报告内容完整性,数据准确性和结论正确性;第三级为站技术负责人(或技术主管)的审核,主要审核报告报告内容完整性和符合性,监测结果的正确性、结论的合理性。第一级互校后,校核人应在原始记录上签名,第二、三级审核后,应在报告上签名。

6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水环境污染日益加剧的今天,水环境监测已成为水环境保护中一项前瞻性、根本性的工作。因此,必须认识到水环境监测的重要性,不断提高监测质量,才能确保监测数据的代表性、准确性、可比性、完整性,才能为水环境保护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水质分析报告篇5

一、施工企业财务报告的概论

财务报表指的是以日常会计核算资料为基础,然后按照一定的格式和方法来确定指标,内容主要是综合反映企业在某个特定时间内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以及现金流量状况等。而施工企业的财务报告则是指公司专门的财务人员制作能够展现企业一段时间内工程施工方面的具体财务情况,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较为明晰的企业财务状况和发展情况。在当前的法律框架之下,通过分析施工企业的财务报告存在的问题来提高财务报表在实际使用中的效率,使之能真正为企业管理者做出正确决策而效力。

施工企业制作财务报告,主要就是为了分析一段时间内企业的资金流向等具体财务状况,以及通过这些报表数据来分析未来的发展趋势,使得使用报表的人能够清楚明白地了解整个发展和走向。

为了制作好科学规范的财务报告,我们可以通过分析比较法以及因素分解法来分析比较财务状况,制作财务报告。

二、施工企业财务报告的重要性

毫无疑问,施工企业的财务报告是极其重要的。对于施工企业经营而言,财务报告是对于工程具体实施过程中一段时间的财务分析报告,能够具有针对性地对近期企业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

观测资金在工程中的使用和流失,加强对于财务的管理,从而更好地把握在建设过程中成本的控制制和风险的规避。无论是工程建设前期的财政管理和成本把控,还是建设过程中的风险规避,后期对工程的成果建设和稳定过渡,以及对工程完成后的投资评判,这些环节和财务管理紧密相关。而当财务管理出现问题时,会对工程产生较大的影响,而财务报告的具体分析有利于对工程建设过程中实际财务状况的掌握,以及发现过程中存在的偏差和错误,并加以及时的纠正。此外,实施工程施工的财务报告分析还可以加强企业对财务的分析能力,了解资本市场的需求,加强对资本的反映速度,从而有利于企业的生产和发展。

因此,做好施工企业的财务报告十分有必要。我们首先要认识到工程施工财务报告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才会去具体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针对具体问题找到解决措施。

三、施工企业财务报告中存在的问题

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由于建设资金的持续投入,势必得加强对建设各个阶段的财务管理,做好相应的财务报告。然而在目前,施工企业财务报告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可能一方面是我国工程施工这一行业的发展历史较短的限制,工业往往缺乏足够的经验和对财务报告分析指标的整体系统的把握和认知。并且,施工过程随着经济时代的发展而越来越具有复杂性,现实就是工程施工行业使用了其他行业的指标体系并没有形成其自身的标准体系,这也是施工企业报告中存在的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

施工企业财务报告中还存在一个问题,就是财务报告分析过程其实是一个具有很强专业性的工作,一旦出现分析错误就会造成较为严重的后果,也会导致工程风险的增加。而事实上,现在很多工程施工公司没有对财务部门给予足够的重视,导致从业的财务人员的技术性不够强,只能完成简单的报表和财务核算活动。并且,企业对财务报告的认知错误,认为数量很重要而忽视质量也是影响财务报告优质性的原因之一。

四、存在问题的解决措施

针对以上工程中财务报告存在的种种问题,需要我们思考这些问题该如何解决。

现阶段,总体而言,我国施工企业最常采用的财务报告分析方法有因素分析法和比较法。由于每个企业有不同的企业文化和背景,财务报告又是基于不同的工程,可以有公路建设,也有水坝建设等等,因此我们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针对不同的情况和对象,采用不同的方法,可以在因素分析法和比较法进行取舍,一方面是便于工程的顺利进行,一方面也是为了公司的发展前景。所以说,重点不在于哪种方法更具有优势性,而是要根据自身特点结合实际情况来做更好的选择和措施。

针对施工企业报告分析缺乏专门的分析体系这个问题,需要我们从施工企业整体行业的特征出发,不局限于对数据的分析,而是从各个方面出发,综合其中各项财务指标,建立起科学合理的施工企业财务报告分析体系。

此外,由于财务人员的专业素养参差不齐,因此十分有必要提高财务报告分析制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并且在具体分析的过程中要对财务报告的内容进行充分的理解和分析,而不是单纯只注重数据分析,更应该从财务报告的整体性出发进行具体的分析,运用科学合理的财务报告分析的审计技术和方法,跟上新兴技术的发展,使财务报告的分析制作更简单易行也更便于理解。同时,不能只注重财务报告的数量而忽视其质量,更要认识到“质量”的重要性,让企业获得长久发展的能力。同时,还要切实提高施工企业的财务报告的审计水平,更新管理观念,权责分明,制定出相对于的审计办法。

五、总结

综上所述,对于施工企业而言,财务报告分析是十分重要的。然而目前我国施工企业的财务报告还存在很大的不足,缺乏需要的系统性指标体系,对财务报告内容的认识不够深刻,对质量的忽视以及专业从事人员的专业素质存在不足等等一系列问题,需要我们通过一系列的手段加以改进和完善,从而真正做到高质量和专业性的施工企业财务报告研究。

参考文献:

[1]张影.浅谈工程建筑的财务报告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4,10:108-109.

水质分析报告篇6

1.1项目概况

根据潘集煤泥矸石电厂(以下称电厂)水资源论证报告书,取水水源为淮河蚌埠闸上地表水,取水口位于凤台县淮河凤台大桥下游500m处,采用淹没式取水,设计最大取水流量0.23m3/s,年取水量约460万m3(6000h)。电厂采用带冷却塔的二次循环冷却水系统,主要用水系统有循环冷却水用水、化学补充水用水和厂区生活用水,总用水量38875m3/h,回收水量38100m3/h,补给水量775m3/h,耗水量150m3/h,排水量25m3/h。电厂生产过程中主要产生的污废水有化学处理系统废水、除灰渣水、冷却塔排污水和生活污水等,退水系统采用雨污分流制,雨水通过排涝泵房提升排至淮河,污废水经处理达标后外排至泥河,年排放量1.5万m3,入河排污口拟建在淮南市潘集区赵前村北部的泥河上,为明渠自流连续排放。项目取水对周边水环境及其他用水户影响较小,退水对水环境影响不大,不会对第三方产生影响,但枯水年的枯水期对农业、一般企业用水有一定的影响,项目为此积极实施应急补水措施,分摊部分相关费用。机组设计间接冷却水循环率98.2%、重复水利用率98.6%,全厂用水重复利用率98.0%,设计发电水耗率为0.79m3/s•Gw,单位产品取水量28.7m3/万kw•h。为了节约和保护水资源,电厂采取了相应的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

1.2水资源论证后评估

1.2.1取水方案评估报告书所提出的取水方案与建设项目的实际取水方案基本一致,其取水水源、取水方式以及取水口设置与实际情况完全一致。但建设项目实际的取水量与报告书中建议的取水量略有不同,虽然建设项目取水规模略高于报告书给定的取水量,但实际运行小时数高于报告书设计年运行时数,如若按报告书设计取水能力取水,实际取水规模仅为设计能力下取水规模的67.13%~81.35%,优于报告书的取水规模。由此可见,报告书取水方案论证基本准确。

1.2.2用水方案评估报告书中提出的用水过程和水量平衡分析方法正确,用水指标符合设计规范中的节水要求。报告书取水主要用于锅炉补给水、冷却塔用水和生活用水,与实际情况一致。但在对用水结构和用水过程进行分析时发现报告书水平衡分析存在问题,机组设计重复水利用率、总耗水量、总用水量、总回收水量和报告书中水量平衡图相矛盾。经修订后,报告书中给定的重复水利用率用水指标仍然符合火力发电行业的考核指标。

1.2.3退水方案评估报告书提出拟建项目废污水通过污水处理装置处理达标后排入泥河,最终汇入淮河,其对淮河现状水质影响微小且影响范围有限,不会对其他用水户产生影响,这种退水方案可行,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实际情况略有不同,建设项目实际运行时没有另设排污口,且污染物外排放量高于报告书中退水量的24.13%~24.61%,但考虑到实际退水是送至潘三矿污水处理站,经处理符合《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后排入泥河,不会引起泥河的正常使用功能。由此可见,报告书中退水规模论证偏小,实际退水按取水许可要求退至潘三矿污水处理站,与报告书有一定区别,报告书退水方案需进一步完善。

1.2.4取水影响评估报告书提出拟建项目取水规模460万m3,与取水许可允许的最大取水量一致。2011年蚌埠闸上游来水约88.7亿m3,潘三电厂取水量仅占蚌埠闸上游来水量的0.05%,项目取水对淮干径流量的影响较小,未引起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大的提高;尽管2011年蚌埠闸来水属偏枯年份,但蚌埠闸上淮河年最低水位仍可达到16.6m,项目取水对蚌埠闸下水资源状况、对取水口下游的功能区纳污能力影响均较小,不影响区域工农业、生活以及航运的正常用水。与报告书论证结论一致,因此报告书取水影响分析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1.2.5退水影响评估报告书指出外排水对泥河水质影响不大,对泥河水的使用功能不会造成影响,泥河两岸不存在地下水用水户,在泥河中下游也没有重点生态保护点和水生生物保护要求,因此退水不会对泥河生态产生影响。项目实际退水按项目取水许可要求直接送至潘三矿污水处理站,经处理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二级标准后排入厂址附近的泥河,经自净后排入淮河,没有对周边水资源状况、水环境状况和其他用水户产生明显影响。由此可见,实际运行条件下尽管建设项目退水方式与报告书不同,但退水影响和报告书中退水影响基本一致,可认为报告书中退水影响分析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1.2.6节水措施评估由用水方案评估可知,报告书中提出的用水指标符合设计规范中的节水要求,所计算出的潘集煤矸石电厂平均耗水率为0.79m3/s•Gw,我国建设火电厂有关规范规定,带冷却塔循环供水系统的火电厂设计平均耗水率为0.6~0.8m3/s•Gw,建设项目的平均耗水率达设计规范节水要求的上限,与目前的技术经济水平和国内同行业相比,尚具有很大的节水潜力。建设项目实际运行时除新水利用率较报告书低外,其他用水指标均高于报告书中用水指标,说明实际运行中较好地落实了报告书中的节水措施,报告书中节水措施合理有效。

1.2.7水资源保护措施评估鉴于建设项目取水可能对论证区水资源、水体功能及相关因素均产生一定的影响,为将此类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保障经济发展与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在工程施工期和运行期应采取相应的水资源保护措施,报告书提出合理布置和使用内部设施、减缓电厂水污染措施、保障区域水功能区划水质目标的实现、保护地下水资源、水量平衡监督管理措施等工程措施,水资源量保护措施、加强电厂用水节水和环保措施等非工程措施,目前各项水资源保护措施运行良好,说明报告书论证结果真实可靠,提出的水资源保护措施合理有效。

1.2.8取退水影响补偿措施评估报告书中提出建设项目取退水对周边水资源状况、水环境状况和其他用水户基本无影响,特枯年份为保证电厂的正常运行对农业用水、城镇居民生活用水和其他重点工业企业用水造成的损失,经由政府协调有关部门,积极实施应急补水措施,业主分摊相应费用。截至目前,建设项目取退水没有对周边水资源状况、水环境状况和其他用水户产生明显影响,且没有遇到特枯年份,与报告书一致,说明报告书论证结果真实可靠,提出的取退水影响补偿措施合理。

2结论和建议

2.1结论通过对潘集煤泥矸石电厂水资源论证后评估,水资源论证报告书对电厂的取用水、退水方案,取退水影响,节水及水资源保护各项措施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论证,除个别论证结论需重新调整外,大部分论证结论正确,总体而言报告书结论与项目实际运行情况较为一致,报告书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可行性和有效性。

水质分析报告篇7

关键词:水利工程;质量检测;质量监督;信息化;浙江

检测工作是质量监督工作的重要环节。随着质量监督队伍的不断壮大,过去凭借经验推进质量监督工作的方式难以适应新形势新要求,特别是在实体质量监督工作中“让数据说话”的信息化检测手段更加让人信服。然而,目前浙江省质量检测行业情况不容乐观,一方面存在检测单位数量少而检测任务量大的突出矛盾,另一方面由于缺乏有力的监督管理手段和机制,存在部分检测单位弄虚作假的情况。因意识不足、条件不具备或研究开发深度有限,水行政主管部门或水利检测机构将信息技术引入到行业管理或检测过程的少之又少,以行业主管部门牵头进行的以互联网平台为载体,集成行业管理和检测行为为一体的研发和应用更是空白。浙江省各水利工程质量检测单位中,部分引入信息化技术对企业内部流程管理进行了提升,但仅停留在简单管理运用层面;部分由于意识尚未转变或能力不足,极少探索检测过程的信息化实现。为此开发了浙江省水利工程质量检测信息化平台,应用信息化手段提升检测效率、规范检测行为,推动浙江省水利质量检测行业发展。

一、总体目标

本系统总体目标是开发出一套适用性强的水利工程质量检测信息化平台,为浙江省所有检测机构提供数据接入、业务流转的线上业务操作平台;同时为省、市、县三级水行政主管部门提供实时全省水利工程质量检测相关数据,动态监管全省水利工程的检测数据平台;为建设单位提供项目相关的工程质量检测数据和报告,为施工和监理单位提供项目相关检测在线委托和样品管理的平台。具体业务需求和流程见图1。

二、研发内容

该平台包括基础数据库、试验检测、数据应用三个方面核心模块功能。1.基础数据库模块建立水利工程质量检测机构基本数据库,包括水利工程检测单位企业基本情况、仪器设备、主要人员、检测人员、计量认证、诚信情况等基础信息,对公众提供检测单位资质等级、有效期、地址、联系方式,质量检测员及外省检测单位分支机构等信息查询服务,实现全省检测单位信息共享。具体内容如下:①建立检测机构企业基本信息库。包括企业基本信息、地址、联系方式、组织机构、工商许可、企业负责人等信息。②建立检测机构计量认证信息库。实现对检测机构通过的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计量认证相关信息的录入和查询功能。③建立检测机构仪器设备信息库。包括检测机构仪器、管理信息、检定信息、使用信息等。④建立检测管理人员、检测人员信息库。包括检测人员基本信息、持证信息、培训信息等。⑤建立水利工程见证、取样员人员信息库。包括全省水利工程见证取样员人员信息、见证员人员信息、相关培训信息等。⑥建立外省检测单位分支机构信息库。包括外省检测机构分支机构信息、母体检测机构信息、分支机构本省计量认证信息等。⑦建立省内工地试验室信息库。包括工地试验室母体检测机构信息、人员信息、授权信息等。⑧各信息库互联互通以及应用。

2.试验检测模块该模块是系统平台的核心模块,搭设水行政主管部门、水利工程质量检测机构相互联通的互联网工作平台,规范水利工程质量检测数据及监管信息的提取、采集、传输。实现水利工程质量检测数据实时上传功能,对岩土、混凝土、金属结构、机械电气、量测等类别实现水利工程质量检测报告的在线生成、监管和共享。对全省水利工程质量检测报告形成统一格式,实现全省工程检测报告标准化、检测行为智能化,提高检测监管效率和精细化水平。具体内容如下:①实现各检测单位网上委托、收样、检测报告生成的全过程管理。在线填写工程检测委托内容、检测试件收样管理信息、检测报告跟踪管理信息等,实现全过程进程可视化管理。②部分检测试件实现唯一识别检测过程。检测试件与唯一性标识相绑定,在取样、制样、送样、收样、试验过程、试验结束等检测流程中实现试件可溯源性管理。③室内检测(力学性能检测)实现数据自动采集、自动生成检测报告功能。检测记录表自动读取对应试验室仪器设备传感器采集的数据,通过记录表内含的数据计算公式,进行计算、修约和结果判断,同时自动评判检测结果。④室内检测(非力学性能检测)实现手动填写原始数据、自动生成检测报告功能。记录表模板依据最新的水利检测规范标准统一设置数据计算公式,进行计算、修约和结果判断,用户只需输入最基本的检测数据,即自动计算生成并评判检测结果。⑤室外检测(现场检测)实现现场委托、信息定位功能,并与相应检测报告相关联,信息包括室外检测相关部位、检测内容、委托方信息、见证信息等。⑥检测报告格式和文本样式实现全省统一。统一全省检测机构检测报告格式、各类试验报告格式及文本样式。⑦实现检测报告的真伪性识别功能。在线查询检测报告编号及防伪标识。⑧实现委托进度查询和报告在线下载功能。⑨检测数据需要和现有的水利建设工程信息数据平台整合。

3.数据应用模块数据应用模块是体现智慧检测的核心要素。该模块将检测单位、水利工程、检测项目、检测指标等信息按不同维度在系统平台中进行统计分析展示,以掌握水利工程建设质量情况,为质量控制趋势提供参考分析。同时,利用每个水利工程项目的检测数据、检测报告,跟踪项目建设过程中的质量状态,实现对项目的全过程质量监控。具体内容如下:①根据不同权限实现各检测单位试验数据的显示和归类。②根据不同权限实现对各项检测指标的查询、统计和分析。③根据不同权限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可按项目、属地、工程类别等进行查询、统计和分析。④根据统计分析结果对项目、检测机构等进行预警。⑤根据不同权限实现不合格检测报告的统计分析。

三、关键技术和创新点

1.关键技术①提炼检测项目指标。根据法律法规、检测管理办法等,研究分析提炼5大类检测中水利工程涉及的24项检测项目584个检测指标。②划分不同层级用户的协同操作模式。检测信息化平台开发需要解决监管到什么程度的问题。平台是行政主管部门、检测单位(工地试验室)、委托单位共用的协同操作平台,各层级单位和部门对工程质量检测的职责几乎完全不同。不同层级用户在平台中监管处理的事项均有差别,系统划分了各层级单位和部门的具体处理事项,形成协同操作模式。③跨平台数据接入与采集的方法。检测信息化平台开发需要解决现场检测数据如何实时上传的问题。平台涉及多种类型、多种数据接口、多种通讯方式的检测设备。这些设备在检测试验过程中产生大量检测数据,有些是实时数据,有些需要附带地理位置信息,有些是工地现场的数据。通过开发跨平台数据接入与采集方法,确定传输的通讯方式,确保数据的及时性、准确性、完整性,确保海量数据上报的安全性和通畅性,解决了平台开发的关键技术问题。④建立水利工程质量检测数据多维度、多埋点的标准网格化数据。通过网格化检测数据定义,将检测数据单元格细化到每一个可自定义的节点。以对水利工程质量的多维度、多埋点的统计和智能分析为数据基础。对水利工程质量进行预判,给监管者提供决策参考。

2.创新点全省检测机构通过本平台进行在线受理、检测过程管理、检测结果计算、出具检测报告的工作流程。检测范围涵盖水利工程质量检测资质要求参数指标以及常用水利工程质量检测参数。检测业务委托方可在平台上查询检测信息、管理检测结果。通过检测过程取样唯一性识别标识防伪,进行检测试样溯源性全过程管理;通过改造后的设备自动采集检测数据,直接上传平台,自动出具成果报告;通过平台出具全省检测报告,报告编号唯一,且具备二维码防伪标识,杜绝虚假检测报告,打击了检测造假等不良行为。具体创新点如下:①实现了基于web的水利工程检测数据集中管理检测业务处理模式。②实现了多层级、多角色、多类型终端协同操作的模式。③实现了利用“物联网+”模式对检测原始数据的采集,实现了多种设备类型、多种数据接口、多种通讯方式的统一接入。④建立了水利工程质量检测的基础网格化数据单元,并形成标准化的格式记录单和检测报告。⑤建立了水利工程质量多维度、多埋点的智能分析模式。

四、实践效果

1.检测业务处理和流转效率提高基于web的检测业务工作平台实现了检测业务的受理、检测、出具报告等全过程线上管理。检测业务程序性的处理和流程由过去的5~10天缩短到现在的3~5天,极大地提高了检测工作效率。同时,为了进一步适应移动互联网的需求,开发了专属app,移植了web端的全部功能。

水质分析报告篇8

“一案五报告”制度实现了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有机互融

在切实加大查办案件力度,提升依纪依法查办案件水平的同时,明确要求查处每一个案件后,不仅要形成高质量的案件调查报告、查案工作总结报告,而且要根据不同的案情,分别形成案发单位整改意见报告、典型案例通报报告或对上建议报告,对有影响的大要案原则上要同时形成五个报告。

1、全面反映案件查处情况,形成高质量的调查报告。调查报告是全面反映案件调查程序和实体的重要材料,是案件调查工作成果的集中反映。一份高质量的调查报告,对案件定性量纪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市纪委要求每查结一个案件,都要求案件承办人及时起草调查报告。调查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被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调查工作程序及结果的概要情况;已查实的违纪政纪的问题;调查组的意见建议。调查报告还要重点反映查案程序的合法性、规范性以及案件证据收集的充分性和关联性,对涉嫌违法犯罪的,必须写明查实的违法犯罪事实,提出定性和处理意见,为案件审理和剖析提供翔实的原始资料。

2、认真总结案件查办工作,形成高质量的查案工作总结报告。每一个案件的成功查办,都有一些值得总结借鉴的经验或需要吸取的教训。因此,市纪委要求认真总结查办案件的得失显得尤为重要。案件结束后,由分管领导或案件主办人组织召开总结会议,认真进行总结分析,并形成书面总结报告。查案工作总结报告的主要内容为:一是认真总结案件突破和查办的整个过程,梳理出该案件成功突破和彻底查办的“关键因素”,为今后工作提供“向导”和“路标”。二是认真总结案件成功查办的基本经验,力争找到一些带有规律性的东西,使今后工作少走一些弯路。三是认真总结查办案件过程中的不足,分析原因,引以为戒。四是认真总结违纪违法案件的成因、特点和规律以及所带来的启示。

3、及时排查问题,形成高质量的案发单位整改意见报告。市纪委通过多年的查办案件工作实践认识到,某些领域案件之所以查而又发,一些单位腐败之所以层出不穷,甚至“前腐后继”,很大程度在于制度不健全、不落实。为此,在认真剖析案件的基础上,注重分析和查找案发单位内部管理、制度建设上有哪些问题、漏洞和薄弱环节,进而以监察建议书、纪检建议书等形式下达整改通知,督促案发单位限期抓好整改,做到查处一起案件,完善一套制度。

4、深刻剖析典型案例,形成高质量的典型案例通报报告。市纪委认识到深刻剖析已查办的典型案例,对党员干部进行教育,是纪检监察机关开展党风廉政教育的最大优势,也最能震慑腐败分子。为此,注意选取一些典型的案例,深入分析腐败分子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主客观原因、案件造成的严重损失和危害、案件带来的警示等,形成高质量的案件剖析报告,并以下发通报、召开警示教育大会、拍摄电教片等形式,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筑牢党员领导干部的思想道德防线,做到查处一起,教育一片。

5、积极建言献策,形成高质量的对上建议报告。对一些案件暴露出来的涉及全局性工作、不属纪检监察机关职能范围解决的体制机制等方面的深层次问题,市纪委及时以《送阅件》的形式,呈报宜兴市委、宜兴市政府主要领导,从本地区经济、政治、文化以及社会等宏观方面提出加强和改进工作的建议,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参考。

“一案五报告”制度实现了查办案件与教育、制度、监督的良性互动

宜兴全面推行“一案五报告”制度以来,通过扎实有效的工作,取得了预期的效果,在切实加大惩治力度,提升依纪依法查办案件水平的同时,增强了教育的针对性,制度建设的有效性,监督制约的互动性。

1、提升了依纪依法办案的水平。市纪委对查案工作进行事后总结,不仅是一个总结经验得失的过程,更是一个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的过程。市纪委通过总结不仅全面提升了依纪依法办案的水平,而且也全面提高了办案人员的业务技能和水平,更推动了查案工作向更高水平迈进。“一案五报告”推行以来,案件检查部门向审理部门提交的调查材料,从未出现定性错误、量纪不当、证据缺失的问题,向司法机关移送的案件从未出现定性不当、当事人事后翻供的情况。

2、有力地推进了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市纪委注重深度挖掘查案中存在的个体问题,多视角排查案发单位制度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举一反三、以点带面,有力地推进了宜兴市制度建设深化提高年、规范执行年活动。两年来,下发多份纪检监察建议书,在市纪委的指导下,案发单位共建立和完善各项制度150多项,有力地推进了宜兴市党风廉政制度建设。

3、增强了党员干部警示教育的说服力。市纪委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全面剖析,召开全市领导干部警示教育,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使党风廉政教育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警示教育更具针对性,更有说服力,对于引导党员干部以案为鉴,吸取教训具有极强的警示提醒作用,进一步增强了党员干部廉洁从政、勤政为民的自觉性。

水质分析报告篇9

关键词:企业经营;财务报告;分析;重要性;探讨

中图分类号:F2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7-0-01

一、前言

从目前的企业发展来看,财务管理不但是一项基础工作,还是关系到企业财务核算和整体经营的重要手段之一。只有不断地提升财务管理手段,才能保证企业的经营管理达到预期目的。在财务管理过程中,财务报告分析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通过对财务报告的有效分析,可以获知企业整体财务经营状况,并以此为依据,制定企业未来发展战略,提高企业经营管理的实效性。基于这种考虑,在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应对财务报告分析引起足够的重视,并认识到财务报告分析的重要性,推动财务报告分析工作取得实效。

二、财务报告分析的内涵

中国加入wto以来,经济全面融入世界经济大潮的激烈竞争之中,这一快速变化的趋向对企业财务管理的方方面面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也使之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财务管理工作更具综合性、复杂性、敏感性和动态性。和此同时,财务报告分析是企业财务管理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企业经济活动分析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财务分析,对于加强企业财务管理,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要确定财务报告分析的内涵就必须从实践出发,抓住核心并对财务报告分析主体和目的进行高度概括。财务报告分析主体可以分为企业内部分析主体和企业外部分析主体。由于财务报告分析的主体多元化导致了财务报告分析内涵难以确定,财务报告分析的目的也呈现多元化。对于这两类主体分析目的进行归纳和总结,发现这两类主体进行财务报告分析的目的在于通过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分析。通过分析未来影响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系列因素并展望企业未来一段时间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为企业的投资管理和其他一些目标提供依据。由此可见,财务报告分析是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三、财务报告分析的具体内容

目前来看,在财务报告分析中,主要应对以下内容进行重点分析:

1.企业经营环境的分析

在财务报告的分析过程中,应结合企业的经营环境进行分析,并从财务报告中的数据分析企业的经营环境的优劣,并以此作为制定政策的依据,使企业能够制定相应政策,优化经营环境,满足市场竞争的实际需要,提高企业素质。

2.企业所处行业的整体分析

从财务报告的分析中,可以得出企业的生产经营数据。需要将此数据与企业所处行业的整体财务状况进行对比分析,找出企业在行业发展中的位置,分析企业在行业中的优势和劣势,达到优化企业发展手段,提高企业发展速度的目的。

3.企业面临的竞争情况分析

在对财务报告的分析中,不但要分析当年的数据,还要对比往年的数据,以及搜集竞争对手的市场经营数据作为重要的对比对象,全面掌握企业面临的竞争情况,达到提高企业竞争力,满足企业实际发展需要的目的。

4.企业自身经营实际分析

在企业的财务报告分析中,财务报告最直接的反映出了企业自身的经营数据,能够反映出企业真实的经营管理业绩和管理水平。为此,应通过对企业财务报告的分析,分析企业自身经营出现的问题,并制定相应对策,提高企业发展质量。

四、财务报告分析的重要性

之所以要进行财务报告分析,不但是财务管理工作本身所决定的,也是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一项重要任务。从目前企业经营管理实际来看,对财务报告进行分析是十分重要的,其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财务报告分析关系到企业政策方针的制定

对财务报告的分析,能够获得企业经营管理的第一手数据,企业可以以此为依据制定未来的发展方针和政策,保证政策符合企业发展实际,具有一定的可行性。所以,财务报告分析的重要性表现在企业政策方针的制定上。

2.财务报告分析是衡量企业经营管理效果的重要手段

由于财务报告中体现了企业的所有财务数据,对财务报告进行分析,可以获得企业经营管理效果的基本信息,以确定企业的经营管理状况是否达到预期水平。由此可见,财务报告分析已经成为了衡量企业经营管理效果的重要手段。

3.财务报告分析促进了企业快速稳定健康发展

利用财务报告分析手段,企业获得了经营管理的第一手材料,管理层也对企业的整体财务状况有了深入的了解,对企业经营管理起到了较大的促进作用。所以,财务报告分析促进了企业快速稳定健康发展,满足企业发展需要。

五、结论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知,财务报告分析是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企业的策方针的制定、衡量企业经营管理效果、促进了企业快速稳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我们应对财务报告分析引起足够的重视,认真开展财务报告分析工作,满足企业经营管理的实际需求。

参考文献:

[1]任广顺.浅议医院财务报表分析[J].内江科技,2010(03).

[2]黄兰.厦门钨业股份有限公司财务报表分析[J].品牌(理论月刊),2010(11).

[3]袁金辉.浅析财务报表及其分析指标体系的基础与内容[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09(01).

[4]曹亮.提高财务报表分析水平为企业经济发展服务[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30).

水质分析报告篇10

关键词:检验检疫质量分析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F752.1文献标识码:a

一、当前质量分析工作的重要性

党中央高度重视质量工作。党的十中央明确提出“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把“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写进“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的指导思想。针对质量问题也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指出要切实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强调新常态下发展方式要从规模速度型转向质量效率型,提出“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三个转变重要指示,总理也提出“质量发展是强国之基、立业之本、转型之要”。经济新常态下,支撑我国经济增长的传统优势正在减弱,新的动力、新的优势亟待培育,质量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集中反映,是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关键。质量作为稳增长、调结构的重要突破口和驱动力,是促进国际竞争力提升的重要手段。提升出口产品质量安全竞争力既是经济发展战略问题,也是重大政治问题,其作用举足轻重。在我国经济发展迈向“质量时代”的大背景下,提升质量,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质量工作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构建“放、管、治”三位一体质量提升格局显得尤为重要。

近年来,质检总局审时度势,分析和把握质检系统新的工作定位,在质检改革和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努力转变职能,强化宏观质量管理,开展质量提升,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抓质量取得标志性成果,如,推动质量发展纲要实施,推动建立了地方政府质量考核制度,宣传和实施质量强省战略,召开中国质量(北京)大会,开展第二届中国质量奖评选,开展全国“质量月”等。

2016年1月的全国质检工作会议上,质检总局局长支树平前所未有地明晰了大质量工作机制、前所未有地把提升质量摆到了战略位置,并提出“要建立健全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定期拿出质量状况分析报告,将产品质量与经济发展质量有机结合起来,不断提高权威性、可读性和含金量,为各级党委政府提供决策参考”。2016年2月,支树平局长又在人民日报发表署名文章《建设质量强国的基本遵循》,系统地阐述了质量的地位和作用、质量发展的特征和目标,指明和厘清了质量管理方法,这在质检系统都是史无前例的。

有鉴于此,如何科学合理地评价一个地区或国家的质量发展水平就成为首要前提。长期以来,产品质量分析作为评价质量状况的有效工具首当其冲,它是根据统计调查数据,对报告周期内全国、行业或区域内产品质量现状、趋势、特点进行分析、评价,提出措施和建议的一项综合性管理工作。产品质量分析能够描述一个地区或整个国家在进出口领域的产品质量状况,能够定期评估分析地区、行业质量状况和质量竞争力水平,比较研究国内外质量发展趋势,体现出口相关产业国际竞争力,能够贴合地方政府和领导的期待与需求,并为地方经济发展决策管理提供依据和支持,是地方经济发展的“晴雨表”,是检验检疫工作的立局之本、根基所在,也最能体现检验检疫在地方政府工作中的作用和作为。

二、质量分析的现状和困难

检验检疫的职责是把关和服务。在新形势下,把关重要,服务更为重要。地方政府的领导经常会问辖区检验检疫机构:本地区出口产品的竞争力如何?与周边地区相比,优势、弱势在哪?可见,地方政府对这方面的需求是迫切的。检验检疫部门敢于担当,迎难而上,努力满足地方政府需求,但在推进质量分析与地方经济结合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体现在:一是部分同志的思想观念转变不到位。许多同志习惯于微观的检验检疫业务,重检验、轻监管的现象依然比较突出,阻碍了检验检疫管理思想、管理观念、体制机制的“转型升级”。二是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结合度需要提升。受业务特点影响,质量分析工作侧重分析进出口产品质量本身,与地方经济发展的结合度不够高,针对性和有效性不强,参与地方经济发展的深度和广度都有待加强,高质量的质量分析报告尚不够多,参谋助手作用有待加强。三是质量分析的层次和水平有待提升。长期以来,检验检疫部门撰写的质量分析报告,习惯于罗列表层的检验检疫数据,某种程度上更像是进出口产品检验检疫不合格批次的统计报告,结合外经贸实际情况提出质量安全隐患和预警分析不够多,针对产品质量波动情况,提出改善产品质量的、有利于企业或者产业发展的具有借鉴意义的建议不够充分。四是“信息孤岛”成为制约质量分析水平提升的瓶颈。当前检验检疫质量分析工作所采用的数据来源,基本上局限于辖区检验检疫通关放行和检验监管的数据,缺乏必要的产业数据支撑,数据量小,涉及范围窄。从进出口层面看,缺乏非法检商品的相关数据;从关联度看,缺乏工商、质监、海关、外经贸等部门的数据。数据来源不足,“信息孤岛”效应非常明显,缺乏整个区域的进出口产品质量、产业发展数据,限制了检验检疫质量分析结果的效果应用。五是报告内容有待丰富和优化。目前检验检疫质量分析报告是依据总局《产品质量状况分析报告编写规范》来编写,包括综合分析和专题分析,由引言和正文构成,引言内容是概括阐述报告周期内宏观经济情况及产品质量总体状况,并做出趋势判断。正文内容是分析制造业产品质量安全和一般性产品质量问题,主要包括质量安全状况、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采取的工作措施和成效、质量安全隐患和预警分析、下一步措施和建议等。但从实际情况看,“下一步措施和建议”内容比较单薄,不够接地气,提出改进质量管理和监管工作的措施和需要请各级人民政府支持的建议不够。

三、原因分析

一是观念和认识不到位。大部分同志更习惯于微观具体的检验检疫业务,习惯于工作量的统计,对宏观质量管理和质量分析认识不足,没有下功夫认真研究,撰写的质量分析报告总体水平不高,更多地停留在表面,与质量分析报告的内在要求不符,与总局、地方政府的要求差距甚大,对产业发展缺乏决策参考价值。二是制度有待完善。目前,质量分析报告的编写依据是2011年质检总局下发的《产品质量状况分析工作制度(试行)》,依据该制度可写的内容还比较单薄,数据统计没有做出具体要求,导致报告的内容与地方经济发展的结合度不够,提出的措施和建议的可行性有待提升,因而可被地方政府采用和利用的措施和内容不多,影响和制约了质量分析的利用率。三是指向性不强。组织开展检验检疫的质量分析工作,首先要回答:质量分析的目的是什么?统计哪些数据?如何分析?得出什么结论?只有弄清楚上述问题,才能最终确定质量分析的指向性,才能通过一系列数据,得出质量分析的结果,才能对地方政府制订政策、产业发展和检验检疫监管等方面提出科学的建议措施。四是能力不足。检验检疫工作长期以《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实施检验检疫的进出境商品目录》(以下简称《目录》)为界限,以批次货值为考量,渐渐失去了对宏观质量管理、质量分析研究的能力,且长期处于弱化状态,不能适应当前职能转变的需求。五是准备不充分。《目录》削减前,未建立既有统计分析制度和法律法规,储备不足、跟进不够,导致《目录》削减后无所适从、无米可炊。六是缺乏质量分析人员。目前检验检疫系统缺乏经过专业培训的质量分析人员,分支机构没有明确的质量分析岗位,质量分析工作的延续性差,没有形成长期坚持的一项工作,主动研究质量分析工作的氛围还没有形成,制约了质量分析工作的开展。

四、相关对策和思考

一是提高质量分析意识。针对质量分析薄弱的现状,要迅速把该项工作作为重中之重来抓,要充分意识到,面对当前改革发展的形势,检验检疫部门要更好地发挥职能作用,服务社会经济发展,做好质量分析工作应成为检验检疫部门发挥职能作用的一个重要抓手,展示检验检疫形象的一个重要载体。

二是完善检验检疫产品质量状况分析素材模板,从格式、内容和数据上加以改进,重点强化数据分析和统计,规范数据报送,提出建议的可行性和针对性,鼓励直属检验检疫局根据自身业务特点,结合地方实际情况,主动报送质量分析亮点。

三是建立健全数据采集制度和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在构建“放、管、治”三位一体质量提升格局背景下,在《目录》缩减和逐步放宽合格评定模式的形势下,为确保分析数据的权威性和准确性,有必要建立有法可依的数据采集分析制度,并纳入统计序列和定期公报内容。建立健全以产品质量合格率、出口商品质量合格率、顾客满意指数为主要内容的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进一步提高分析报告的权威性、可读性和含金量。

四是探索建立大数据背景下的质量分析。以大数据整合和分析为基础,尽快建立起全国统一的检验检疫大数据分析应用中心,管理和规范全国检验检疫各项数据的录入、存储和分析应用,加强检验检疫系统实验室检测、检验监管等数据的采集、整理、分析和应用研究工作,定期从数据中发现规律、分析趋势、总结特点,及时风险预警信息,提高质量安全监管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五是建立部门联动机制。与质监、海关、外经贸局等部门开展基础数据共享、互动和整合,突破“信息孤岛”,加强系统外部关联职能部门、社会实验室、国内外消费者组织质量数据的采集、整理、分析应用研究工作。

六是强化质量分析的作用。通过阶段性的质量分析,更科学地把握进出口产品质量对地方经济发展的影响,如产业结构、行业生存环境、发展趋势等,为地方政府宏观经济调节和产业发展政策提供决策支持,为企业提升产品质量、应对市场变化、规避贸易风险提供帮助。

七是加强质量分析人才队伍建设。要重视产品质量分析人才队伍的建设,积极选配责任心强、熟悉质量、统计和计算机业务的人员专职或兼职从事质量分析工作。有条件的单位,可以设置质量分析专门的岗位和职能。采取“送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定期组织从事质量分析人员进行培训,并开展相应的学习研讨、能力提升活动,提高全系统质量分析人员的能力,为编写高质量的质量分析报告做好人力资源的准备。

参考文献:

[1]国家质检总局.加强质量监督管理――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年)[m].北京:中国质检出版社,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