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历史复习提纲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06:40:17

初二历史复习提纲篇1

这篇初二历史单元知识点复习提纲的文章,是

《第一单元》第一课鸦片战争林则徐虎门销烟鸦片战争根本目的、根本原因:英国为了扩大国外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原料,把中国作为主要侵略目标。鸦片危害:1.白银大量外流,威胁到清朝的财政,也加重了人民的负担。2.人们身心健康收到严重摧残。3.官吏更加腐败,军队战斗力削弱。鸦片战争直接原因:虎门销烟——导火线虎门硝烟意义:是中国禁言运动的重大胜利。它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气焰,表明了中国人民维护民族尊严的决心和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林则徐领导禁烟运动,维护了我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因而理所当然成为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英国发动鸦片战争借口:保护通商1840年6月,英国舰队封锁珠江口,鸦片战争爆发1814年,英军强占香港岛。道光帝感到有损尊严,决定对英宣战。鸦片战争英雄人物:关天培、陈化成等三元里人民抗英战争:群众自发的,近代最早的人民自发抗敌战争,展示了中国人民的反侵略精神1840.6~1842.8南京下关。中英《南京条约》1842年8月,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南京条约性质: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主要内容:①割地:香港岛;②赔款:2100万银元;③开放通商口岸: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签订《南京条约》对中国的危害:破坏中国领土完整。加重中国人民负担。便利外国的倾销和他们原材料签订《南京条约》根本意图:获得了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在通商口岸租地建屋并永久居住等特权。(破坏了中国贸易权,租界,国家的居住权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性质:封建社会——半殖民地封建社会地主与农民——资本注意列强于中华民族从鸦片战争开始,中国人民肩负着既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又反对本国封建统治的重任(身上背负着双重任务)南京条约严重破坏了关税自主权。便利外国商品推销和对中国原料掠夺鸦片战争影响:使中国社会性质发生改变,成为半殖民地国家,半封建社会林则徐:中国近代开眼看世界第一人,编译《四洲志》,《华事夷言》第二课火烧圆明园和太平军抗击洋枪队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原因:取得更多的侵略权益,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1856年,英、法发动侵华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俄、美以“调停”为名,从中渔利。火烧圆明园对中国影响:不仅给中国文化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也是对世界文明的践踏和破坏1860年10月,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西方列强迫使清政府先后签订《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外国公使常驻北京。增开11处通商口岸;外国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外国人可入内地传教、经商;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给英、法巨额罚款等。俄国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1.清政府2次鸦片战争战败的根本原因:封建制度的腐朽2.到19世纪80年代为止,俄国共割占中国北方领土150多万平方公里。俄国是近代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3.第二次鸦片战争与鸦片战争的变化:1.通商口岸数量越来越多2.侵略范围势力占了东北、西北地区3.割的领土越来越多4.第二次战争使中国丧失了更多的领土和主权,中国外殖民地程度加深了太平军抗击洋枪队1.1851年1月,洪秀全发动农民起义,定国号为“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1853年,太平军攻克南京,改南京为天京,定为都城。2.太平天国不仅沉重地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还同外国侵略者进行了坚决的斗争。3.意义:充分表现了中华儿女反侵略斗争的英雄气概。第三课收复新疆和甲午风云左宗棠收复新疆左宗棠:陕甘总督1.1.态度坚决,很有谋略2.新疆人民支持3.收复新疆是正义战争2.1881年,中国收回伊犁3.建设新疆、开发新疆:兴修水利,屯田积谷,提倡种棉养蚕,开矿办厂。修筑城堡,建设道路,夹道种柳4.1884年,清政府设立行省,任命刘锦棠为新疆第一任巡抚。黄海大战甲午中日战争:1894年,日本蓄意挑起中日战争结果:日本攻陷辽东半岛和北洋海军基地威海卫,中国战败。中日《马关条约》1.1895年,清政府派李鸿章去日本求和,签订《马关条约》:中国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和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增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日本人可在通商口岸设立工厂。2.《马关条约》给中国造成的危害:民族危机加剧:①经济上具体表现②政治上④刺激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的野心⑤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3.三国干涉换辽:①设立银行,开矿办厂,进一步扩张在中国的经济势力。②帝国主义各国还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纷纷在中国建立“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③美国“门户开放”第四课八国联军侵华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一场大规模的反帝爱国运动——义和团运动,首先在山东发起。义和团起因:帝国主义请略加剧,使民族危机空间严重1900年6月,英、俄、德、美、日、法、意、奥八国组成联军,发动侵华战争。《辛丑条约》1901年,11国强迫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中国赔偿白银4.5亿两;拆毁北京至大沽的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由各国派兵保护;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辛丑条约》危害:使清政府置于列强的控制之下,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政府已经完全变成了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第二单元》第五课洋务运动19世纪60年代初,清朝统治集团中出现了洋务派。他们主张引进西方先进的军事技术,维护清朝统治。洋务派在中央以奕为代表,地方有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他们冲破顽固派的阻挠,掀起洋务运动。洋务运动三个内容:①近代工业的创办(核心)②新式海陆军的建立③近代文化教育制度的兴起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以“自强”为目标,引进西方的机器设备和生产技术,创办一批近代军事工业。的: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洋务派又以“求富”为目的,创办了一批近代民用企业。: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汉阳铁厂困难:1.传统势力阻挠2.资金不足,原材料短缺,运输问题3.外国侵略势力破坏。引进机器工业,培养一批科技人才,刺激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启动中国近代化的进程。派用新式枪炮、轮船装备军队,改造陆军,建立新式海军。大量翻译西方书籍,创办一批培养翻译、军事、工业人才的新式学堂,并派人出国留学。作用:为民族自强做了努力,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外国经济实力的扩张。没使中国走向富张道路。轮船招商局:打破了外国轮船公司在中国的垄断地位,还一度兼并美商的旗昌轮船公司汉阳铁厂:当时亚洲的钢铁厂第七课辛亥革命兴中会和中国同盟会1894年11月,孙中山在檀香山成立团体兴中会,提出了“振兴中华”的口号。(第一个资户团体)兴中会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初步建成。三民主义——民族权生驱除内虏(核心)平均地权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孙中山:第一个提出革命实现资产阶级理想的人1905年8月,中国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成立,孙中山为总理,黄姓为执行部蔗务,。口号、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民主革命的指导思想结论:三民主义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也没有着眼于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中国同盟会: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它推动了全国革命运动的发展。武昌起义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爆发后,各省纷纷响应,。结果:清朝统治土崩瓦解中华民国成立1912年元旦,孙中山在南京宣誓救治,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定都南京,改用公历,以中华民国纪元,临时参议院随之成立。清帝于1912年推诿,清朝统治结束。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总统,辛亥革命落入袁世凯手中,北洋军阀的统治建立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辛亥革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了清朝统治,结束2000多年封建帝制,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社会进步。但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和人民的悲惨境遇。第八课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的兴起1915年,陈独秀上海创办《青年杂志》他认为中国革命多次失败是犹豫几千年的封建文化毒害的结果,认为只有首先*中国的封建而代之以西方文明,中国才有救。新文化运动基本内容:提倡民主,反对专职,提倡科学,反对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4提倡,4反对)。封建正统思想前期新文化运动性质:是资产阶级新文化反对封建主义旧文化的斗争。新文化运动开启了思想解放的阀门,激发了人们追求救国救民真理的热情。新文化运动新发展后期发展: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新文化运动|前期:资产阶级新文化对反对封建主义旧文化的斗争1915|后期: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传播,具有新民主主义的性质《第三单元》第十课五四爱国运动1919年5月,巴黎和会传来中国外交失败的消息。一场以学生斗争为先到的爱国运动,首先在北京爆发导火线:中国在巴黎和会中外交失败中国提出的要求: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特权、废除“二十一条”等要求。五四运动、反帝反封建性质(口号):外争国权,内除国贼、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取消二十一条、誓死争回青岛1919.6.3.新阶段:①主力军:学生工人②斗争中心:北京上海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6月3日以后,无私爱国运动发展到一个新阶段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成为运动的主力19世纪是五十年代,中国无产阶级产生。六七十年代后,民族资产阶级产业工人从1914年的100万人增加到1919年的200万左右三罢斗争:上海许多工厂工人罢工,学生罢课,商人罢市成果:①北洋政府释放被捕学生。②罢免了曹汝霖、陆宗舆、张宗祥的职务。③中国出席巴黎和会的代表拒绝在队的合约上签字。五四运动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在于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发挥主力军作用。其他原因:运动波及全国广大地区,且广泛群众性形成对北洋军阀政府强大压力。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五四运动性质:中国近代第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学生在运动中起了先锋作用。最主要依据: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发挥了主力军作用。历史作用:扩大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出尽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的结合。五四运动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同时标志着由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族主义的信用新民主主义革命指无产阶级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区别:①领导阶级不同②指导思想不同③发展前途不同作用:*了清朝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统治,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民主阶级观念深入民心。五四:取得了初步胜利。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发挥主力军作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性质:辛亥革命:中国资产阶级领导的就民族主义革命。五四运动:中国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后领导的新革命。第十一课中国共产党的成立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毛泽东、周恩来等一批先进青年逐步成为马克思主义者1920年初,陈独秀、李大钊开始筹建共产党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传播极其与工人运动相结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建立干部条件:一批先进中青年知识分子逐渐成为马克思主义者国际条件:共产国际的阻力1920年8月,陈独秀等在上海建立中国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核心)10月,李大钊在北京建立了共产党早期组织同年秋到1921年春,共产党早期组织在长沙、武汉、济南、广州及旅居法国巴黎和日本东京的中国留学生中相继建立。上海共产党早期住址骑着核心和纽带作用(陈独秀号召力、影响力大)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时间:1921年7月23日中共一大是秘密召开的,会址: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7月31日,会议代表转移到浙江嘉兴,在南湖的一艘游船上举行党的奋斗目标:*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党的组织原则:民主集中制。中心任务:组织工会,领导工人运动。大会选举了党的中央领导机构——中央局。陈独秀为书记。陈独秀当上书记的原因:1.陈独秀在新文化运动中影响很大,名望高。2.他领导的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为党的成立做了大量工作。共产党与其他政党区别: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工人阶级的利益,还代表中国广大人民和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共产党是中国历新型的政党,是中国革命胜利的保证。中共二大认为中国社会仍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是革命的敌人,工人、农民、小资产劫机和民族资产阶级是革命的动力第十二课北伐战争和南京国民政府建立黄埔军校的建立目的:培养革命骨干,建立一支可靠的革命军。1924年国共合作国民党在广州黄埔建立了陆军军官学校孙中山任军校总理,蒋介石为校长,廖仲恺为党代表。共产党员周恩来等人先后担任政治部主任,恽代英等人在军校任教官。办学方针:军事训练与政治教育并重北伐的胜利进军广州国民政府进行改组,汪精卫任主席北伐主要对象:北洋军阀的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三大派系方针:先集中主力于两湖战场,扫除吴佩孚的实力,然后挥师东进,歼灭孙传芳的宾利,最后消灭张作霖的军队,统一全国叶挺独立团英勇善战战功显赫,为第四军赢得“铁军”的称号。湖北湖南:北伐主战场战果: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1927年初,国民城府由广州迁到武汉,武汉成为全国革命的中心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七一五政变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轰轰烈烈啊的国民革命夭折原因:客观上:中外反动势力结成联盟,反革命力量大大超过了革命力量。主观上:中国共产党处在幼年时期,缺乏革命经验,国民后期党中央对国民党*缺乏警惕武汉国民政府迁往南京,与南京国民政府合并,任用“国民政府”之名,史称“宁汉合流”宁汉合流是2个反动政权合二为一,是反革命势力达成的妥协。南国政府性质: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反动政府,标志着国民党一党专政建立南京国民政府围绕关税和领事裁判权等问题,在外交上开展了“改定新约运动”军阀张作霖仍把持北京政权。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发动“二次北伐”,迫使张作霖往东北撤退,发起了皇姑屯事件。不久,北伐部队占领北京。1928年底,张学良宣布东北“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称东北易帜。标志着国民政府在形式上完成了南北统一。北京在1928年6月改名北平孙中山遗嘱包括《国事遗嘱》第十三课人民军队和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南昌起义南昌起义是由共党打响武装反对国民党*的第一枪意义:1.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创建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2.于1933年被中共中央革命军军事委员会定为中国工农红军的纪念日,后来被定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军节。时间:1927年8月1日领导人物: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事件:南昌起义爆发人数:2万多人激战5个小时井冈山会师1927年9月,毛泽东在湘赣边界地区发动秋收起义,毛泽东决定放弃攻打长沙,转向农村进军。1927年10月到达井冈山。毛泽东率工农革命军在井冈山地区……(p65)1928年1月,湘南农民纷纷*参加革命。起义部队攻下宜章、郴州等地,建立了地方苏维埃政府1928年4月,成立中国工农红军第4军(第一支正式红军)军长:朱德党代表:毛泽东政治部主任:陈毅意义:为中国革命开辟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道路,同时也是共党工作中心由城市转到农村的战略转变开端(1928.7)星火燎原赣南、闽西发展为中央革命根据地。井冈山红军在彭德怀指挥下,以井冈山根据地为基础,建立了湘赣革命根据地1930年上半年,全国共有大小根据地15个,红军发展近10万人。开展了土地革命,废除封建土地制度,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人民,以瑞金为首都。毛泽东任临时中央政府主席,朱德为中央革命军委员会兼红军总司令。第十四课红军长征长征的开始1933年秋,蒋介石调集100万军队,亲任总司令,向革命根据地发动第五次围剿。1934年10月,中国中央机关和红一方面军8万多人,从江西瑞金、福建长汀等地出发,突围长征。红军在连续突破敌人4到封锁线,度过湘江后,人员折损过半,只剩3万多人。毛色东提出放弃去湘西,转向敌军力量薄弱的贵州的建议,得到中央大多数领导人的赞同。红军转入贵州,强渡乌江,攻占遵义城。遵义会议:内容:批评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的错误,肯定了毛泽东指挥红军作战的基本原则;改组了中央领导机构,增选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分工:由张闻天代替博古负总责,接着,又成立由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组成的三人小组,负责全军的军事行动。意义: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生死攸关转折点,标志着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1935年10月,中共中央和红一方面军到达陕北的吴起镇,与陕甘根据地的红军会师。路线图:p71红四方面军从川陕根据地出发,红二方面军从湖南桑植出发。1936年10月,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会师,长征胜利结束红军长征意义:红军长征,是历史的壮举。长征的胜利,保存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基本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为开创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奠定了基础。《第四单元》第十五课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九一八事变和抗日救亡运动九一八事变时间:1931年9月18日地点:沈阳城背的柳条湖村事件:蓄意炸毁南满铁路一段路轨,蔑称是中国军队破坏。日本以此为借口,向东北军驻地北大营和沈阳城发动进攻,并在第二天占领沈阳国民政府对日本侵略实行不抵抗政策,张学良奉命讲东北军撤至关内。不到半年,日军占领了东北三省。东北成为日本殖民地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918事变后,东北人民住址抗日义勇军,中国开始了局部抗战918事变后,中国人民坚决要求抗日,反对国民政府的不抵抗政策。1935年,日本策划华北事变。一二九学生运动反对华北自治,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一二九学生运动促进了民宗法的觉醒,掀起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高潮。西安事变中共中央在陕北瓦窑堡召开政治局会议(瓦窑堡会议)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在西安发动兵湅,扣押了蒋介石,通电全国,提出停止内战等主张。国民党当权实力中出现了对张、杨讨伐和谈判的两种对立主张。中共党以民族利益为重,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周恩来等到西安参加谈判。蒋介石被迫答应“停止剿共,连共抗日”,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意义: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借宿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第十六课全民族的抗战七七事变时间:1937年7月7日事件:日军炮轰卢沟桥,制造了七七事变,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七七事变标志着全民族抗日战争开始8月13日,日本进攻上海,制造了八一三事变。第二天,国民政府发表声明,表示要“实行自卫,抵抗暴力”。9月下旬,国民党公布国共合作宣言,中国工农红军改变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第二次国共合作标志着抗日统一战线正式形成。(第一次国共合作是革命统一战线)国民党在正面战场,共产党在敌后战场(敌后抗日根据地)南京大屠杀国民政府由南京迁至重庆。杀了30多万人。血战台儿庄(国民)李宗仁指挥中国军队在台儿庄与日军血战近20天意义:抗战以来正面战场胜利百团大战(共党)1940年秋,八路军总部发动“百团大战”。指挥:彭德怀兵力:105个团攻击重点:华北日、伪军据点和交通线意义、作用、影响: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规模的战役。它振奋了中国人民的抗日精神,在国际上引起了极大地反响第十七课抗日战争的胜利(打了8年)共产党敌后战场:1944~1945春局部反攻︱国民党正面战场:1945.4~1945中共七大召开时间:1945年4月~6月地点:延安(中央所在地)党的政治路线:政治方面:放手发动群众,走群众路线,壮大人民力量。任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人民。目标: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思想方面:大会通过的新党章明确规定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组织方面:大会选举产生了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央委员会。意义:指明了抗战胜利后中国的光明前途,形成了全党高度的思想统一和政治团结,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抗日战争的胜利1945年夏,美、英盟军在太平洋战场加强了对日军的攻势美国在日本广岛和长崎各投下一颗原子弹。苏联也对日宣战,出兵中国东北和朝鲜北部,向日军发起猛烈进攻。中国军队也对日发起全面进攻。一方面:8月9日,毛泽东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的声明,命令八路军、新四军及其他人民军队,想日寇发起全面反攻另一方面:蒋介石命令国民党军队像日占区推进。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政府向盟国投降的签字仪式在“密苏里”号上举行。9月9日,侵华日军在南京向国民政府递交投降书。全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结束台湾回归和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甲午中日战争:全面侵华战争1937~1945宣告了日本侵略者在台湾50年殖民统治的结束,台湾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中国人民第一次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洗刷了民族的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第五单元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重庆谈判和人民解放战争转入反攻重庆谈判国民党坚持独裁统治,在美国的支持下,阴谋发动内战蒋介石采取假和平、真备战的策略,1945年8月14日、20日、23日邀毛泽东去重庆谈判毛泽东去谈判的原因:为争取和平、民主。经过了43天,签署了《双十协定》《双十协定》内容:国民党接受了共产党提出的和平建国基本方针和召开政治协商会议的建议,却拒绝承认解放区和人民军队的合法地位。同意与共产党“长期合作,坚决避免内战”;实行政治民主化。重庆谈判意义:1.表明了中国共产党的和平诚意,扩大了中国共产党的影响。2.《双十协定》签订后,蒋介石再要发动内战,就将处于政治上的被动地位。中共中央转战陕北时间:1946年6月标志着全面内战爆发国民党进军中原解放区等解放区,扬言用3到5个月时间,消灭共党领导的人民部队中共中央决定建立最广泛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从1946年7月~1947年2月,解放军放弃了105座城市,歼敌71万人,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蒋介石收缩战线,重点进攻山东和陕北(榆林市、延安市)。1947年3月,国民党胡宗南部向延安猛扑。为诱敌深入,党中央和西北解放军主动撤出延安。西北解放军在彭德怀的率领下,采用“蘑菇战术”,歼敌3万余人,粉碎了敌人对陕北的重点进攻。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从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的标志性事件。在鲁西南强渡黄河,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歼敌:5.6万人,横跨陇海线,涉越黄泛区,千里跃进,到达大别山区。回复并扩大了中原解放区,像一把利剑插入敌人的心脏三支大军互为犄角,钳制中原,威胁南京、武汉。其他解放区也先后转入反攻,形成了全国规模的战略进攻态势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三大战役辽沈、淮海、平津战役意义: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主力,奠定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胜利的基础渡江战役4月21日,强渡长江。23日,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意义: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统治中国22年的南京国民党政权垮台,中华开始准备步入统一。

初二历史复习提纲篇2

[一、考纲之“变”]

每年高三文科师生关注考纲最多的莫过于其“变化”,希望能从其“变”中领悟出当年高考历史的命题趋势。比较分析2012年考纲与2011年考纲,我们发现其变化不大。如果说有变化,主要表现在下列两个方面:

1.考试内容方面的变化主要集中在选考内容。

变化之一是由2011年高考的“历史上的重大改革”、“中外历史人物评说”二选一,变成了“历史上的重大改革”、“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四选一。

变化之二是删减了一些考点,又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必修教材上已有的内容;还有一种是比较偏的、历史上相对不太重要的考点。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减轻学生的备考负担。

变化之三是增加了“运动”。但这一变化,对于今年高三文科学生而言,基本上没有什么意义。因为,既然是选考内容,只要不选做这类试题就可以了。当然,如果同学们觉得考纲补充这一考点,今年就很可能考这一历史知识,也不妨就英国运动的历史背景、进程、主要内容、作用和影响进行深入复习,且最好从网上搜索有关“运动”的最新研究成果,以增强应对这方面考查的能力。不过,笔者认为考纲补充这一考点,并不在于考查这一历史知识本身,而是为了突出历史上的法制建设,引导我们重视思考与探索历史上的法制建设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意义。也就是说,考纲补充这一考点给我们的最大启示,就是要求我们关注关于法制史的复习,深刻认识法制建设与社会发展的关系,认识法制建设与民主建设的关系等。总之,有关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史实和认识,理应成为我们复习备考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

2.考纲的“题型示例”变化很大。

其中,“理解试题提供的图文材料和考试要求”、“辨别历史事物和历史解释”、“理解历史史实,分析历史结论”、“使用批判、借鉴、引用的方式评论历史观点”四个层次的例题均被置换为2011年高考全国新课程试卷中的试题。这些试题的置换,说明了2012年高考历史学科将继续秉承新课程改革的精神与理念,更加注重对史实的把握、对历史学科基本素养和能力的考查;同时也说明了2012年高考将会继续加强对历史观点评述的考查力度,试题的难度特别是对学科能力考查的难度会有所加强。特别是非选择题的置换,更是暗示了今年高考会就同一历史大事或历史话题做出不同评价,“古今贯通”、“中外糅合”的基本格调将会继续保留,试题会将对主观题的革新、突出历史论证进行到底。这就为高三最后阶段的历史复习指明了方向。

[二、考纲之“不变”]

当然,比较分析2012年高考与2011年高考的考纲,我们会发现其更多体现的是“不变”。如2012年考纲在考核目标与要求方面,依然是“获取与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事物”四个方面的能力目标与要求。在考试内容(只增加了“运动”)、考核目标、题型题量、试卷结构甚至是试题难度等方面没有什么大的变化,与2011年的考纲保持基本一致。因此,“稳中求新”仍然是考纲的基本特点与要求;实实在在提升“获取与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事物”的能力,仍是我们复习的主攻方向。为此,笔者特结合往年高考的典型试题作一简析,希望对提高同学们的相关能力有所裨益。

1.获取和解读信息。

获取和解读信息在能力方面的要求包括三个方面:第一,理解试题提供的图文材料和考试要求。第二,理解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第三,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

例(2011年高考全国文综新课标卷第29题)洪秀全尊奉“皇上帝”,自命为上帝之子下凡救世,认为其他一切偶像皆为妖魔。太平天国运动初期,太平军所到之处毁学宫、拆孔庙、查禁孔庙“妖书”;而在后期洪秀全则要求“学尧舜之孝弟忠信,遵孔孟之仁义道德”。太平天国运动由反孔到尊孔主要是因为()

a.拜上帝教不足以支撑其政权B.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战局出现逆转

C.反孔受到传统士绅的抵制D.太平天国未能得到西方势力的支持

第一,理解试题提供的图文材料和考试要求。本题提供的材料是关于洪秀全和太平天国如何对待偶像崇拜及孔子学说的相关描述,要求学生对题干所提供的材料信息做出正确解读。

初二历史复习提纲篇3

一、编写学习提纲,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历史与社会学科隶属于文科类,阅读教科书学生能获取历史知识,不仅是提高学科成绩的重要途径,更是培养学生智力的重要前提。因此,在教学之初,首先就应该教会学生阅读教材。由于历史与社会学科内容具有一定的过去性、综合性和史论性,学生在初次阅读的时候,难免会遇到一些困难和障碍,尤其是一些基础较差的学生,更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这就需要教师对于学生的阅读方法进行重点指导和训练。我最常用的教学方法就是通过编写阅读提纲的方式,为学生导读,将其引导到阅读的正规上来。长时间训练下来,不仅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了显著的提升,而且学生还逐渐地学会了自己编写阅读提纲,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提高。

二、创设问题情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由于传统认识的片面,导致多数学生都认为历史与社会学科的学习,只需要死记硬背,不需要思考和理解,其实不然,历史与社会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针对教学内容,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分析和解决问题,从而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发展他们的智力。教师创设问题情景,应该注意三个方面:首先,问题的设置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深到浅进行层次性的递进,实现学生由不会到会的转变;其次,问题要把握好难易,循序渐进,既不要太难,导致学生产生无助和自卑的心理,又不能太易,学生不动脑子就可以轻易解答,没有起到问题的实质性作用;最后,问题要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兴趣,有效刺激学生的好奇心。

初二历史复习提纲篇4

在高中阶段应独立设置历史课程,这一点已成为我国教育界的共识。那么,高中历史课程如何设置?教师讲授什么、学生学习什么呢?笔者认为,这是一个似乎已经解决而实际远未解决的问题,值得深入探讨。

一、在高中历史课程的设置和内容安排

按照教育部《全日制普通高中历史教学大纲》的规定,高中历史课的安排是:高一开设必修课中国近现代史,高二开设选修Ⅰ世界近代史,高三开设选修Ⅱ中国古代史。这个方案的主要优点是,让学生在初中的基础上,在更高的层次上再一次系统地学习中外历史,更多地更牢固地掌握历史基础知识,更清晰地把握中国和世界历史发展的线索。应该说,这是符合认识螺旋式上升的规律的。但此方案也存在着明显的局限,突出的有两点:第一,教学内容多,教学时间少,二者之间的矛盾难以解决;第二,初高中教学内容大量重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教学效益的提高都不利。诚然,无论是大纲的制定者,还是教材的编写者,都力图将初高中的历史教学加以区分,并为此采取了一些措施。如大纲制定者提出了“注意区分高、初中历史教学大纲的层次性”、的原则,而教材编写者的编写思路是:“初中教材偏重历史事件的过程,偏重感性描写,偏重具体生动,内容比较浅显;高中则偏重历史事件的背景原因和意义影响,偏重理性分析,有一定深度。”、但是,在学科体系、教材体例、教学内容要点无明显差别的条件下,要真正区分高初中历史教材的层次性实在是太困难了。从初高中历史教学的整体性出发,有识之士早就指出:“初中、高中历史教材两个循环的编法弊大于利。”

二、高中历史课程改革的目的

适应时代与社会发展的需要,而改革成功与否最终还是要通过中学历史教学来检验。根据这一标准,到底应如何设置高中历史课程呢?笔者的意见是,高一开设中国20世纪史(必修课),高二开设世界20世纪史(限定选修课),高三开设中国古代史(选修课)。本方案的核心是开设中国20世纪史和世界20世纪史,下面围绕这个核心谈一些看法。

为什么主张在高中开设中国20世纪史和世界20世纪史呢?

首先,按此方案中外历史都只讲近100年的历史,时间短了,教学内容少了,历史课内容过多与历史课课时极其有限的矛盾可以得到缓解。

其次,因为只讲20世纪的历史,高中历史教学内容可以重新安排,初高中教学内容过多重复的问题也可以得到解决。

再次,在高中开设两门20世纪史,是必要的甚至可以说是紧迫的。我们知道,20世纪是自有人类以来,社会发展最为迅猛、最为深刻、最为动荡的100年。从世界范围看,仅仅是两次世界性科技革命、两次伟大的政治革命(十月革命和中国革命)、两次世界大战、两大阵营(资本主义阵营和社会主义阵营)的历史,就值得我们去学习和研究。从中国历史来看,仅仅是辛亥革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完成,改革开放这三次巨变就需要我们深入地认识。而且,从思维习惯来说,人们惯常要回顾刚刚走过的那段路程,迫切地希望从刚刚逝去的历史中寻找经验,获得教益,增长智慧。因此,对刚刚跨入21世纪的人类来说,20世纪的历史显示着鲜活的光泽和特有的魅力。新世纪的历史教学应满足人们回顾和反思20世纪的迫切需要,引导青少年去自觉地、系统地梳理与反思20世纪的历史,以明确自己的职责,增强改革开放、振兴中华的使命感。

三、高中历史教学是丰富多彩的

初二历史复习提纲篇5

关键词:中考;历史复习;课标;考纲

2013年的中考即将来临,今年的中考时间紧、任务重,如何在有效的时间内抓好复习,提高学生成绩,是每一位初三教师都关注的问题。通过一学期的听评课,我发现许多老师对复习课的认识存在很大的误区:“复习课=过书+练题”。错误的思路使得课堂效率低下,学生参与度不高,复习效果不理想。我觉得复习课面对的难题主要是如何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习主动性。下面就我对中考复习的一点粗浅认识,与大家交流。

一、加强对课标和考纲的研究,做到复习有针对性

课标和考纲是中考命题的主要依据,体现了教材的主干知识。所以复习时一定要严格遵循课标和考纲要求,针对考点制订计划。复习课的讲述要注意线索清楚、重点突出,引导学生将课标要求的知识点结合教材进行归类与细化,立足基础,并辅以系统条理的板书,让学生明确其中的重难点、易混点,提高复习的实效性。此外,对于考纲中的识记、理解和运用三个层次的要求,复习既不可拔高也不可降低,训练时要坚持适度原则,拉开梯度,循序渐进,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信心。依据近几年的中考命题特点,我们一定要认真关注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时政热点与周年性事件相关的内容

如:党的十、问题、罗斯福新政实施80周年、抗美援朝胜利60周年以及、问题、新疆问题、南沙群岛争端等内容都需要关注,复习时要引导学生将其与教材内容串联起来,学会从热点中去追溯历史。

2.中外、古今联系大的内容

如日本明治维新与中国的比较,郑和下西洋与新航路开辟的联系与区别,美国独立战争与美国南北战争的关联,列宁的新经济政策、罗斯福新政与中国改革开放之间的比较等等。

3.图文并茂的内容

如:(2007中考)对外开放时沿海开放城市分布图和鸦片战争中五口通商示意图的比较、圆明园旧址图和兽首拍卖图的比较等等。这些图既可以让学生回顾旧知识,又能结合现实,很好地体现了历史事实的时代性。

4.长效热点专题

如:中日关系、中美关系、中外改革、民生问题(三农问题)、中共的重要会议、三次科技革命以及与中国的关系、日本史、美国史、资产阶级革命与改革、一战与二战等,这些内容每年的中考都或多或少会涉及,必须在复习中加以强化。

总之,教师在根据以上内容复习时要有选择、有侧重,还要精选典型习题,对于题量,教师也应根据复习内容的多少和知识的重要程度灵活掌握,总归要达到少而精的效果,绝不能搞题海战术。

二、注重学习方法的点拨,提升学生复习的信心

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叶圣陶先生也说:“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由此可见,方法在学习中的重要性。要激发学生复习历史的积极性,在复习的过程中就要授以学生听课、审题及答题、记忆的策略和方法,让学生觉得历史并不是十分难学,而是有法可循的,进而加深对历史学习的兴趣。

1.听课的方法

复习课往往跨度大、内容杂,学生听起来老有一头雾水的感觉,不知道哪个该记哪个不该记,常见一些学生很努力,恨不得把老师讲的每句话都记下来背会,但不会整理知识,不会思考方法,最终成绩考不好。这就要求教师应教给学生听课的方法:构建知识网络,掌握历史知识要素,记好课堂笔记。

2.审题及答题的方法

如:抓住“题干”和题中的关键字,读懂题意,理清题目考查的知识点。选择题可运用直选法、排除法、推断法进行选择;材料解析题要认真阅读,理解史料,找到突破口,针对所问,归纳概括;答题要紧扣题目,简明扼要,规范作答,做到要点化、层次化;开放性试题,鼓励学生发挥创造性思维,从不同角度思考,勇于各抒己见。这样学生掌握了方法,拓宽了解决问题的思路,才能在考试中发挥出自己的潜力。

3.记忆的方法

历史复习的效果如何关键还是要通过记忆程度来衡量,学生普遍对历史知识的记忆存在畏难情绪,因此教师要告知记忆的窍门,以便学生增强信心。如:采用“说记”的方式,即两个学生一组,一问一答,这样既避免了单独记忆的枯燥,又利于加深记忆效果。历史上的时间多且冗,大多数学生害怕,教师可以告诉学生:分时期分段记忆,学生只要能弄清楚事件所处的时期以及发生的先后顺序便可,对于特殊的时间可采用分类记忆法、口诀记忆法、谐音记忆法等。

很多人认为学习历史只需死记硬背便可,一定要消除这一错误的看法,同时明确:记忆历史知识是有规律的。教师要在实际的教学中根据不同的内容、不同的学生适时调整,具体问题具体对待,使学生在复习过程中及时总结,反馈经验,交流所得,进而把学习历史当作是一件快乐的、享受的事情,真正做到教学相长。

三、因材施教,分层考核,强化落实

每个学生所处的阶段、状态都是不一样的,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仔细了解每个学生的情况,设置多层次的教学目标,使全体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学有所得,完成学科要求。

历史是一门强调记忆的学科,没有记忆就没有成绩,因此对于历史知识的考查落实是必须的,一定要强化记忆效果。但考查时对于不同学生的要求也是不一样的,学有余力的学生要求掌握理解、运用层面的,学困生只要求掌握识记层面的即可,这样使得教师的指导也更具有针对性。

四、复习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不要一本资料用到底

不同资料体现了编者对今年中考的揣测,但预测的方向不得而知,因此,教师在复习时,手中要有多本资料,综合不同意见,精选多种题型,以备不时之需。

2.精讲不等同于细讲

有些教师为了复习到位,将课本知识重新完整地讲给学生,出发点是好的,但学生厌倦,教师负担也重,且抓不住要害。精讲的内容一定要是单元重点、本册重点,不可面面俱到,且一定要对照课标进行。

3.会背不一定会写

历史考试中错别字的趋向越来越严重,教师在考查学生记忆效果的同时一定要强调书写,保证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不会出现错别字,如左宗棠的“棠”,井冈山的“冈”,而板演是最好的纠正手段。

4.抛弃课本,只注重复习提纲

大多数学生在有了自己记录的复习提纲之后就会将课本束之高阁,教师在最后的复习时,一定要予以纠正,只有课本中的知识才是最原始的、最可靠的,而且反复地研读课本中的图片、材料,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总之,在复习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夯实基础、突出重点、理清脉络、把握方向,系统地复习历史知识,以求灵活运用。我始终坚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付出总会有回报。

参考文献:

[1]吴明芳.分层教学:高效历史复习课的法宝.文学教育,2012.

[2]张敏.如何上好历史复习课.考试周刊,2012(69).

[3]于友西.中学历史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08.

初二历史复习提纲篇6

   关键词:高中历史;课程设置;内容安排

   中图分类号:G423.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标号;1000-0186(2002)01-0044-05

   在高中阶段应独立设置历史课程,这一点已成为我国教育界的共识。那么,高中历史课程如何设置?教师讲授什么、学生学习什么呢?笔者认为,这是一个似乎已经解决而实际远未解决的问题,值得深入探讨。

   一

   在高中历史课程的设置和内容安排上,我国现今实施的有两个方案,一是教育部方案,一是上海方案。此外,北京不久前也已确定了另一个方案,即将实施。

   按照教育部《全日制普通高中历史教学大纲》的规定,高中历史课的安排是:高一开设必修课中国近现代史,高二开设选修Ⅰ世界近代史,高三开设选修Ⅱ中国古代史。这个方案的主要优点是,让学生在初中的基础上,在更高的层次上再一次系统地学习中外历史,更多地更牢固地掌握历史基础知识,更清晰地把握中国和世界历史发展的线索。应该说,这是符合认识螺旋式上升的规律的。但此方案也存在着明显的局限,突出的有两点:第一,教学内容多,教学时间少,二者之间的矛盾难以解决;第二,初高中教学内容大量重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教学效益的提高都不利。诚然,无论是大纲的制定者,还是教材的编写者,都力图将初高中的历史教学加以区分,并为此采取了一些措施。如大纲制定者提出了“注意区分高、初中历史教学大纲的层次性”[1]的原则,而教材编写者的编写思路是:“初中教材偏重历史事件的过程,偏重感性描写,偏重具体生动,内容比较浅显;高中则偏重历史事件的背景原因和意义影响,偏重理性分析,有一定深度。”[2]但是,在学科体系、教材体例、教学内容要点无明显差别的条件下,要真正区分高初中历史教材的层次性实在是太困难了。从初高中历史教学的整体性出发,有识之士早就指出:“初中、高中历史教材两个循环的编法弊大于利。”[3]

   1998年,上海作为发达地区制定了探索性的历史课程标准。按此标准,实施中外历史合讲的方案。与此相适应,上海版高中历史教材采用中外历史合编的体例。这一方案的优点很多,如“适应了时代的需要,有利于增强学生的世界意识”,“在教学内容结构体系上为中外历史的联系和比较提供了有利条件。同时,由于这种结构体系与义务教育阶段的历史课本有很大差异,教学内容也有很大的不同,这就有效地避免了教学内容的简单重复”。[4]但这一方案也存在一些问题。有同志已经指出:“中、外历史有的可以结合,有的不易结合,有的不能结合。例如古代史中,中国和世界历史几乎没有交叉,只好各讲各的。这样,整个教材难以形成完整体系,有拼盘感”。[5]除此之外,我们还应注意到,上海实施的中外历史合编方案,是“选择世界近现代史作为高中必修课的教学内容,并把有关的中国历史作为世界历史的一部分重点叙述,在中外比例上,中国史占1/3,外国史占2/3”。[6]也就是说,这种中外历史合编是以世界史为主,中国史为辅。而按照现行的由教育部制定的《全日制普通高中历史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的规定,中国近现代史应上105课时,中国古代史应上63课时,中国史共上168课时,世界近现代史应上68课时,中外历史的比例为168:68,中国史超过2/3,世界史不足1/3。这说明,全国现行方案是以中国史为主,世界史为辅。我国已初步形成并正在完善“一纲多本”“多纲多本”的教材建设体制,教材开始走向多样化。但作为中学阶段的教材,还是有一定的全国性的统一要求的。上海方案和教育部方案之间的上述差异,必将影响中外历史合编教材的生存。而若要在更大的范围推广使用它,这个差异无疑是拦路虎。其实,从性质上说,上海方案本身明显地带有应急性和过渡性。上海高中历史教材的一位主要编写者回忆说:“从1989年开始,上海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就进入了调查研究阶段。当时高中历史课程的最大弊端是:只设世界历史课程,不设中国史课程。但由于种种原因,当时要增加高中中国近现代史的课程是不可能的。在这种情况下,上海历史教材编写组提出了中外历史合编的方案,即选择世界近现代史作为高中必修课的教学内容,并把有关的中国历史作为世界历史的一部分重点叙述。”[7]时过境迁,现今全国高中历史课的设置已发生重大变化,高中既要开世界近现代史,更要开中国近现代史,而且后者是必修课,课时较多,前者是选修课,课时不多。在这种新形势下,给人的感觉是中外历史合编、以世界史为主的方案,似乎已完成了历史使命。当然,也可以搞一个中外历史合编、以中国史为主的方案。但可以预言,要推出这样一个方案将是十分困难的,正如有的同志所指出的,“中外历史合编,若以中国史为主线,则串不起世界史的内容。”[8]

   鉴于上述两个方案存在的问题,有同志提出高中开设专题史的方案。20世纪90年代中期,重庆龚奇柱先生就曾明确提出了此方案,并以此为题在全国历史教学专业委员会怀柔年会上作了专题发言,会后发言稿以文章的形式公开发表。与上海方案不同,按《北京市21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方案》编制的北京历史课程标准就采取了专题的方案。该方案的要旨是“以专题形式学习,选择学生‘应知能会’的重点知识,中国历史、世界历史、中外文化史中有重大影响和探索价值的问题,注重理性思考”。[9]近来,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室李伟科同志又发表文章进一步论证这一方案。文章强调指出:“在初中学过一轮中国通史和世界通史之后,高中不应再重复一个循环,而可以就一些重大历史问题进一步探讨,重点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学习初中通史体例教材提高公民的素质,学习高中专题体例教材使高中学生在初中通史学习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着重培养其历史思维能力,使其掌握初步探究历史问题的方法,这样初中和高中分成两个不同阶段,各有侧重,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可以更高的效率培养更高质量的学生”。[10]应该说,高中开设专题史的方案是有其价值的,但实施起来也有问题。第一,中学历史教育是历史基础教育。如高中历史教材,打破时序,不按历史发展的系统讲述历史,而按人为的专题组织教学内容,跳跃性过大,不利于学生掌握历史基础知识,把握历史发展的线索,划分历史发展的阶段并了解阶段的特征。换言之,专题教学可能并不是基础教育阶段学科教学的最佳选择。第二,随着课程改革新方案的出台,我国高中将普遍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在学科教学中要大力提倡研究性学习,而无论单独设置的研究性学习课程,还是历史课内的研究性学习,都是围绕专题来组织的。2000年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中,即附有22个“研究性课题参考题目”,这些题目大多可视为“专题”。如高中开设专题史,历史教材按专题来编写,则势必与“研究性学习”相互冲突。笔者以为,两相比较,把高中阶段专题史的学习安排在研究性学习课程和历史课的探究式学习活动中更合理一些。第三,我们不仅要考虑初中和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还要考虑中学与大学历史教育的衔接。从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来看,大学阶段更多地采用专题史的形式似乎更恰当一些。基于上述原因,笔者认为高中开设专题史的方案也非上策。

初二历史复习提纲篇7

关键词:高考;二轮复习;专题;注重教材;训练

历史二轮专题复习,旨在将已学知识进行系统化、网络化,找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并与相关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进行知识的重组,在专题重组的过程中进行综合能力的突破。下面就结合自己高三教学经历谈一点历史二轮复习的看法。

一、降低标高、夯实基础

怎样去做呢?那就是把一些理论性较强的问题放到我们平时问题中去解决。如我们在讲“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问题”时,应首先让学生明白两个概念,什么是“专制主义”和“中央集权”。我们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以学生回答是谁在进行专制统治,学生一般都能回答是皇帝,当然有些学生回答宦官、辅政大臣之类,也就是说权力掌握在一人或是少数人手中。另外在讲中央集权问题时,可以首先让大家回顾中国古代史,学习古代史后让学生回答有哪些事实可以说明中央政府在不断地加强权力控制呢?有的同学回答“推恩令”“军机处”等。通过这些设置来讲解这一问题,大家就容易明白这就是在加强中央集权。这样一来历史事实掌握了、概念也弄清楚了。

二、炒好剩饭

炒剩饭无疑就是抓基础,抓基础知识不应该和新课一样,又重复一遍、再现一遍,如果那样的话,复习就失去意义了,要做到温故而知新。教师在这个过程中,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如何记忆繁多的问题、知识点,学会提炼要点,归纳知识结构提纲,并不断摸索行之有效的记忆技巧,从而更好地掌握基础知识。复习时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可以把政治课中的一些观点运用到历史复习中来。同时我们可以把大篇幅的课文浓缩为简短的结构提纲,从而把复杂的变为简单的。让书“越读越薄”。

三、以小专题为主,整体把握,细节入手

大专题跨度大,标高较高,自然对学生的要求很高,如果基础薄弱的学生这样复习无异于竹篮打水,起不到效果。但是教师心中仍要做到有专题,在复习中应注意多做一些小而灵活的专题,一个专题解决一个问题。如果遇到大的专题,也要设法把它划分为小专题。如复习中国现代化进程这一专题时,侧重于探索史。中国现代化,在近代史上,称之为近代化,新中国成立后,称之为现代化。中国现代化的实质内容就是把中国建设成为先进的社会主义强国。可以将此重点内容分解为三个专题:(1)何谓近代化?主要就是指政治近代化――民主化的历程;(2)经济近代化――工业化的历程;(3)思想文化近代化――西学东渐的历程。单讲近代化会很抽象,学生难以理解。这样学生一看,浅显易懂,既掌握了知识,也提高了兴趣,这就是从小切口出发,串联基本知识,打通学科内在知识的联系。

四、依据考纲、回归教材、把握基础、加强训练

二轮复习要在研究教材的基础上认真研究“考纲”做到对考试范围、能力要求、考试样卷心中有数,尤其是对于考纲中相对去年新增的考点、新变化的考点应多加关注。回归教材。所谓万变不离其宗,教材是学生学习最基本的依据,任何能力的测试都必须以基础作为支撑,否则无异于空中楼阁。基础知识的掌握要做到“死去活来”。“死”指的是“死记硬背”,指对教材点的记忆和浅的记忆,尤其是主干知识的记忆,所谓主干知识最能反映历史进程发展趋势和本质。“活”指的是活学活用,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理解,融会贯通。二轮复习时,学生仍要自主安排时间,仔细看书,熟悉考点。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复述办法检验和加强记忆,当然也可以通过多次翻书达到熟悉的程度。看书重要,适当的训练也是必要的,训练习题便于发现复习中的盲点。练要求质,各地的优秀模拟试题和近几年的高考真题都是我们选用的好材料,做到精练精讲。

二轮复习是一门复杂、深奥的学问,我只是一个刚入门的初学者,以上观点只是的一些肤浅看法,不到之处还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但我相信只要不断思考、不断研究、大胆创新,一定会为高考的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吴勇.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指导[J].高考资讯,2008(10).

初二历史复习提纲篇8

新学期学生一拿到新书,要先了解目录,它以编课为目标题的形式,为全书构成了一个知识框架,犹如一张城市平面图,使人一目了然,尽知全塬布局和轮廓。其次,要让学一学会通读目录,把握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各个历史阶段的特点。再次,读世界历史不能按一般课目顺序来读,还需要跨越课目来读,以便进行知识归类、掌握国家史和世界重大史运运史。

阅读导言也是非常重要的,导言把本单元的内容作了提纲挈领的介绍和总结,可视为一单元的纲,在本单元开始之前和结束之后都要进行认真阅读。第一次阅读要把握本单元的轮廓,第二次阅读要体味导方的内容,并用史实来证实和总结。

正文这是一课的主题部分,属于应具体了解的基本内容,因而是阅读指导中最主要的一环。具全办法是:要求联系目录和导言揭示的基本观点、一边阅读、一边思考,务必作到根据课题提炼要求,依据子目、分段划层,推敲词语,圈点批划,分析史实得出结论。而读正文的落脚点就在最后一句上,分析史实得出结论。论从史出,即运用辩证叭物主义与历史叭物主义观点,分析史实,得出正确的结论。并且在此基础上认识每一课在整个单元里的运用。课本在正文内还插排有用楷体字写的小字。是现行课本的一大特点,该内容虽然不作要求,却是对大字的补充,多姿多彩、生动活泼,既能激发阅读兴趣,又易于理解。

现行历史课本图文并茂。地图有利于形成历史空间观,图画有利于培育历史感。历史感是指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直观性、形象怀的感受。关于读地衅,应要把课文中读到的每个地名或路线落实到地图上,这叫据史读图。有的内容可以要求学生看作地图复述有关历史过程,这叫看图学历史。学历史时将图文结合,养成“左图右书”的阅读习导。课本中的图画包括历史人物、器物、场面、漫画等,大多是课本重点所在,要重点观看,知道如何根据正文和小字内容去评价历史人物。

历史课本的文献资料在于说明历史的真实性,强化思想教育,增加趣味怀,为提高学阅读分析史料的能力提供素材。第一,是要读懂与理解。在读懂文献的基础上理解文献的大意和旨意,不要放过每一个生辟难懂的字词,以清除文字障碍,还要抓住关键词语,以突破难点,体会文献的涵义。第二要能用文献提供的原始材料来印证有关史实,以说明其实性。

第三要结合文献和课文相关的内容,来分析论证和评论一个观点、一个思想、一项政策,以回答附于文献资料的思考题。

注释是对正文的解释和补充,从内容看它本身就包含着较丰富的知识点,有的还介绍不同的学术观点,是加深理解课文,开拓视野不可获缺的辅助手段。

课文后的习题大都带有探索的意思,在读完正文后做这些题目,有助于巩固和运用所学知识,这些题目看似简单,但答之不易。在做这些题目的过程中要求意运用所学知识,不可照抄教师用书的答案,并注意不断复习,反复做。

初二历史复习提纲篇9

【关键词】导学提纲方式新颖

近年来,有关历史复习的方法或模式真是让人眼花缭乱,仔细研究这些方法,大致上有两种倾向:一是强调老师的主导作用,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二是注重学生的主体作用,却又忽略了老师的主导作用。实际上以上两种方法都是片面的。

怎样能够既充分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又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呢?既有利于减轻学生负担,又能够快速提高学生的学科素质,还要高质量的完成复习任务呢?更为重要的是必须适应当前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和人文教育的时代要求。

我不断地思考以上这些问题。结合历史学科的特点、复习课的要求在搜集各种资料以及总结各种优秀复习方法的基础上,我在实际工作中进行反复的尝试和总结,逐渐形成了一套新的复习方法即学习提纲导学法。

"导学提纲法"就是让学生在老师课前编写的自学提纲引导下,通过自学、讨论、师生共同总结、练习巩固四个环节,充分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作用。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及发散性思维能力。学习提纲导学法能充分体现和适应历史复习的特点。历史复习的特点大致有以下几点:(1)基础知识的回顾和系统,形成知识的架构和连续性,克服历史发展过程的知识空白。(2)提高学科能力和思维品质,注重创新能力的锻炼和提高。(3)实践能力的训练,即分析解决问题的规律、方法、技巧等能力的训练。(4)得出结论的训练,即语言的表达,组织和逻辑思维等方面的训练。基于以上特点,在历史复习教学中,教师要作到"四给":给知识结构、给思想、给方法、给活动。给知识结构是在学生依学习提纲自学的基础上,由教师引导完成知识结构的系统性;给思想、给方法是在落实好基础知识后,教师以学生面临的问题(重点、难点、疑点等)为出发点,通过点拨、引导,组织学生展开思维训练,以强化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完成其学科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给活动是指在整个提纲导学的过程中让学生的主体地位作用充分体现出来。其实施步骤如下:

首先:学生依据提纲自学。这个提纲是指在老师的精心备课后,依据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认真编制的,具有强烈指导作用,更加系统化、具体化、科学化的"二手教材"。其应该包括以下内容:考核内容要览、单元阶段特征提示、历史线索归纳、重点难点提示基础知识线索、问题情景设计、分析和创新能力的训练培养等等。这一步主要是通过组织学生在每天的自习课上依据提纲,结合教材进行自学,去完成他们自己能够解决的问题,并提出难点、疑点等问题。这样就把教师的"导"和学生的"学"有机地体现在了学习提纲中,为下一步打好基础。

其次:教师对学生进行自学效果的检查。在第二天的正课上,教师依据学生按照提纲学习的情况进行检查,主要是进一步落实学生自学、掌握基础知识的情况,以便准确地了解学生和提纲之间的关系,进行再备课、再深入。这样一能督促学生发挥主体地位的作用,二能为教师开展好下一步的工作做准备。

再次:突破关键,包括知识的重点、难点及疑点等等。这一步是提纲导学法各个环节中最为关键的步骤,主要是教师根据自己的精心备课(对教材重点、难点和疑点的把握,对历史知识的驾驭程度等)同通过学生自学后反馈出来的问题相结合,去设计一些问题,然后积极开展师生双边活动,通过教师的"导",如学科思维方法、解题思路、创新意识等方面的引导,组织学生进行认真的思考、讨论、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从而得出结论。这个"结论"不只是答案本身,更为重要的是一些规律、方法、技巧等,以便从中渗透学科能力、综合素质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实现课堂教学过程和效果的最优化。

第四步:学生置疑问难,教师解疑释难。这一步是前面几步的必要补充和延伸,主要是考虑到学生可能在学习过程中还会存在和产生一些老师没有发现的、而学生自身又无法独立解决的问题,所以要进行必要的回顾。

第五步:课堂测评,当堂达标。教师根据前几步的工作,特别是根据考核内容、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和人文教育的要求,针对该节学习内容来精选习题,让学生进行练习,然后师生一起进行探讨分析,纠错究错,得出经验教训,实现当堂任务当堂完成的目标。

第六步:小结。为使学生将新的知识结构化、系统化,为使学生学科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再提高,教师最后还要引导学生加以总结。当然,总结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使得学生在脑海里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总之,我们在明确当前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的基础上,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将不断完善和改进提纲导学教学法,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协作能力和创新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初二历史复习提纲篇10

未来学家预言:未来的文盲将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一些没有掌握学习方法,不会自己钻研问题、缺乏预见能力的人。所以,教师教会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能力应成为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历史这一学科的知识有着具体性,它包括具体的时间、地点、人物、条件、过程、地位诸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即每一社会、每一个国家的发展规律,以及人类社会发展的共同规律。这就要求学生锻炼思想,独立钻研,通过动脑、动手、动口,独立地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此外,在历史教学中还必须要求学生在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其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包括培养学生利用已学历史知识进行自我教育的能力,以及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认识现在、预见未来,“鉴古知今”、“鉴往知来”的能力。

“授之以渔”是我国历代教学的经验结晶,从现代教学论来认识,“教学”的真正含义应是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教师只有让学生自己学会读书,教会学生学习,才是传授了打开信息之锁的钥匙。只有掌握学习方法,才能步入攀登科学顶峰的阶梯。在平日的历史教学中,我进行了一些探索,摸索出了“把学法指导贯穿在历史课堂教学始终”的教学模式,实践证明,学法指导是培养学生能力的有效途径。

一、编写学习提纲,培养阅读能力

阅读教科书是获取历史知识、提高学生成绩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智能的重要前提。因此,教会学生阅读教科书是历史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由于历史学科具有过去性、综合性和史论性的特点,学生在初读时容易遇到许多障碍,也有一部分学生因为基础差、阅读不得法,抓不住重点。所以,在起始阶段,我重点训练学生的阅读方法,通过提问引路、审题启示、疑难突破、重点探索、提纲导读等多种方法,把学生引到自觉阅读的轨道上来。例如,在讲授中国历史第一册的《大变革时期的社会经济》一课时,我首先给学生指出:社会经济主要包括农业、手工业和商业三个方面,农业方面包括工具、技术和经验、水利及成就;手工业方面包括冶炼、陶瓷、纺织、造纸、市场等。然后指导学生按上述提示阅读教材,找出本课中的重点知识,学生很顺利地完成了任务。

指导学生整理、编写提纲,可以达到使学生既掌握基础知识,又提高学科能力的目的。这是因为:首先,学生在整理和自编提纲时,必须先仔细阅读教材,了解教材中的知识点以及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只有真正理解各种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和它们所处的地位,才能把知识点有效排列起来,这就使学生加深了对知识点的理解,一旦整理出准确的知识结构,知识点也就牢牢固定在知识结构的枝干上,从而使知识点在学生头脑中由点成线,由线成面,由面成体,构成基础知识的立体之树。其次,学生在编写提纲时,必须对教材进行分析、归纳、概括,通过思考使教材内容变得条理化、要点化,这无疑能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第三,学生在掌握了编写方法后,可以依照这种方法去整理编写同一类历史现象的知识结构,这有利于学生归纳同类历史现象的共同点,同时由于具体现象又具有特殊性,这又迫使学生注意区分同类现象的不同点,对培养学生比较历史现象能力有积极意义。第四,学生在复习、整理编写历史结构时,能帮助自己迅速查出知识掌握的薄弱环节,从而进行针对薄弱环节的复习,提高复习效率。

二、创设问题情境,培养思维能力

历史学科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具有重要作用,但部分学生由于受传统偏见的影响,仍认为历史是一门知识性学科,只需死记硬背即可,而不需理论的思考和理解,所以,他们缺乏学习历史的内驱动力。为此,教师应十分注意利用历史学科内容丰富、纵贯古今的特点,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地从历史知识本身提出各种具有较强启发性的问题,组织学生讨论,让他们自己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激发他们求知的欲望,组织学生讨论,让他们自己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激发他们求知的欲望,促进他们大胆地驰骋自己的思维和想象,发展他们的智力。 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应注意做好几点:

第一,要科学地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设疑要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先感知后概括,亦即从具体史实入手,去归纳某种结论或道理,以实现学生由学会到会学的转变。如讲华盛顿会议,先让学生概括背景、时间、地点、内容结果,然后进一步设疑:华盛顿会议的召开是否消除了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为什么?从而揭示出帝国主义的矛盾,为这一体系的崩溃和太平洋战争的爆发埋下伏笔,使学生了解帝国主义是战争的根源。

第二,要把握好度,难易适中。太容易会流于平淡,学生不屑于回答,更无助于启发思维,太难会使学生如坠迷雾中,所以设疑要难易适中,循序渐进。

第三,要激发思维兴趣。爱因斯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教师通过设疑,创设一种有趣的思维意境,从而刺激学生强烈的好奇心,无疑会使教学事半功倍。例如,讲《美国内战》前,教师首先设疑:八十年代美国民意测验结果,开国以来四十多任总统最受尊敬的是林肯,出身平民的林肯何以在美国人民心中有如此崇高的威望?大家知道《汤姆叔叔的小屋》这部作品吗?那位伟大的林肯曾对这部书的作者斯托夫人说:“一部书导致了一场战争。”那么这部书导致了什么战争呢?它的原因、性质、结果如何呢?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自己去认识、分析、概括和评价,这样便激发了学生的思维,教学效果较好。

三、教会学生理清历史发展线索,抓住学习重点

历史发展的线索就是历史发展的规律性和重大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初中历史教材的特点是范围广、头绪杂、内容多,牵扯到的年代、地点、人物事件太多,很不容易掌握,所以引导学生在这纷繁复杂的历史知识中理清发展线索,提示历史发展的规律性和重大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是十分重要的。例如,在开始讲世界史时,首先指导学生看教科书前的目录,然后教师概述世界史的分期、每个社会阶段的特征、基本内容等。在讲世界近代史时,要让学生明确必须抓住三条基本线索,即:资本主义发生、发展以及资本主义国家间的矛盾和战争,无产阶级革命斗争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

四、教给学生科学的记忆方法,提高记忆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