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历史复习提纲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06:40:32

八上历史复习提纲篇1

第1课鸦片战争1、林则徐虎门销烟(1)背景:19世纪上半期,英国成为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把侵略矛头指向中国。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掠夺白银,向中国走私鸦片,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林则徐上书道光帝请求严禁鸦片。(2)经过:1839年6月3日,林则徐下令将110多万千克鸦片在广州虎门海滩当众销毁。(3)影响: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领导这场斗争的林则徐,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2、鸦片战争(时间:1840年6月------1842年8月)直接原因:是以中国的禁烟运动为借口,保护鸦片贸易。根本原因:是为了开辟国外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3、中英《南京条约》(1)时间:1842年6月(2)内容:①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②中国赔款2100万银元③割让香港岛给英国④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3)影响:《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丧失了独立自主的地位。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1、第二次鸦片战争(1)原因:英国不满足已经攫取的权利,要求修改条约,扩大侵略权益。(2)时间:1856年10月-----1860年10月英法为主凶,美俄为帮凶。2、火烧圆明园1860年10月,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这是人类文明的一次浩劫。3、俄国侵占中国领土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趁机割占中国领土150多万平方千米。其中侵占我国领土最多的是《瑷珲条约》。4、太平军痛打洋枪队(1)1851年,洪秀全在广西金田村发动起义,建立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2)1853年占领南京改为天京,定为都城,建立起与清朝对峙的政权。为*清朝统治,太平天国派军队北伐和西征。(3)1860年,中外反动势力勾结起来,成立了“洋枪队”,由美国人华尔统领。(4)1860年,李秀成在青浦痛击了“洋枪队”,是为“青浦大捷”。(5)1862年9月,太平军围攻浙江宁波,慈溪的战斗中,击毙洋枪队的头目华尔,严惩了“洋枪队”。第3课收复新疆1、阿古柏侵占新疆(1)19世纪60至70年代,英国和俄国都虎视眈眈地想争夺新疆,新疆面临危机。(2)1865年,中亚浩罕国派陆军司令阿古柏率兵侵入新疆,占领喀什噶尔。2、左宗棠收复新疆(1)“海防”(直隶总督李鸿章)与“塞防”(陕甘总督左宗棠)之争。(2)1875年,左宗棠被任命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讨伐阿古柏。(3)1878年,除伊犁外,新疆重新回到祖国怀抱。(4)19世纪80年代初,中俄两国签订条约,中国收回伊犁,但俄国割占了中国西部的一块领土,并索取大量赔款。(5)1884年,为加强西北边疆的管理和防务,根据左宗棠的建议,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6)意义:新疆的收复,不仅打击了侵略者的气焰,而且维护了国家的利益,民族的尊严,同时对新疆的开发和建设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第4课甲午中日战争1、黄海大战(1)原因:日本为吞并朝鲜、入侵中国而蓄意挑起战争。(2)时间:1894年7月-----1895年4月(3)经过:1894年日本发动侵华战争。(4)主要战役:黄海海战,威海卫之战(5)在黄海海战中,爱国将领:致远舰管带邓世昌英勇牺牲。(6)1895年初,日军攻占威海卫,北洋舰队全军覆没。(7)结果:清朝战败,签订《马关条约》2、《马关条约》(1)时间:1895年4月(2)双方:中国(李鸿章)和日本(伊藤博文)。(3)内容:①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②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③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④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4)影响: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第5课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八国联军攻占北京(1)1900年,义和团运动发展到京津地区,斗争矛头直指帝国主义。(2)6月,为镇压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英、俄、德、法、美、日、意、奥八国联军2000多人队伍,由英国海军中将西摩尔率领从大沽经天津向北京进犯。7月中旬,攻陷天津,8月中旬,攻陷北京。到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对中国人民犯下滔天罪行。2、《辛丑条约》(1)时间:1901年9月(2)李鸿章与英、俄、德、法、美、日、意、奥签订。(3)内容:①清政府向各国赔款白银4.5亿两,以海关税收作担保,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9.8亿两。②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在界内居住。③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④清政府拆毁天津大沽到北京的炮台,允许列强各国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4)影响:《辛丑条约》的签订,给中国人民增加了新的沉重负担,清政府完全成为西方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统治秩序的完全确立,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3、知识联想:中国是怎样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答:开始沦为:鸦片战争——《南京条约》;大大加深: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完全沦为: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清朝政府成为他们统治中国的工具。第6课洋务运动1、洋务运动(1)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内外交困。(2)代表人:统治集团中一些较为开明的官员主张利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强兵富国,摆脱困境,维护清朝统治,他们被称为“洋务派”。中央以奕忻为代表,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为代表。(3)时间:他们从19世纪60——90年代,掀起一场“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2、内容(1)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创办军事工业,如:1861年,曾国藩创办的安庆内军械所1865年,李鸿章在上海创办江南制造总局,是洋务派开办的的近代军事工业1866年,左宗棠在福州创办福州船政局,开办船政学堂。(2)后期以求富为口号,创办民用工业,如:李鸿章创办的轮船招商局;张之洞创办的湖北织布官局和汉阳铁厂。(3)为实现“自强”的目的,积极筹建海军,如: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军。(4)开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等,如1862年成立的京师同文馆是洋务派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3、评价洋务运动(1)性质:洋务运动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2)目的:维护清王朝的封建统治,而不是把中国引向资本主义。(3)作用:①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②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③客观地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第7课戊戌变法1、公车上书(1)背景:《马关条约》的签订。(2)主要人物:康有为、梁启超。(3)时间:1895年春(4)意义:为维新变法运动拉开了序幕。(5)公车上书失败后,康有为、梁启超创办《万国公报》,通过介绍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情况,继续宣传维新变法。不久,他们联合朝中大臣在北京组织强学会,定期集会讲演。随后,他们又把《万国公报》改名为《中外纪闻》,作为强学会的机关报发行。维新派的政治团体形成了。2、百日维新(1)时间:1898年6月至9月,前后103天,“百日维新”。(2)内容:①政治: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②经济: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③军事:训练新式陆海军;④思想文化: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创办报刊,开放言论。(3)影响: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但不可能实现救亡图存的愿望,不可能是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道路。(4)1898年是旧历戊戌年,因此称这次变法为“戊戌变法”。(5)9月,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囚禁光绪帝,逮捕维新人士,杀了谭嗣同等人,戊戌变法失败。第8课辛亥革命1、孙中山创建革命党(1)1894年11月,孙中山在檀香山建立兴中会,喊出了“振兴中华”的口号。(2)成立中国同盟会。①时间:1905年8月。②地点:日本东京。③领导人:孙中山为总理。④性质:这是第一个全国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⑤纲领:“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⑥目标:*清朝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⑦革命旗帜(指导思想):三民主义(即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机关刊物:《民报》⑧影响:它的成立,大大推动了全国革命运动的发展。2、武昌起义(1)时间:1911年10月10日晚(2)过程:革命党人在湖北武昌发动起义,起义军迅速占领楚望台军械库。第二天清晨起义军完全占领武昌。湖北独立。3、中华民国成立:(1)时间:1912年1月1日(2)地点:南京。(3)人物:选举孙中山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4、辛亥革命的意义:①*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起中华民国;②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但是,辛亥革命的果实被北洋军阀袁世凯窃取,没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性质没有改变。第9课新文化运动1、新文化运动(1)前期背景:西方传入的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等思想观念受到欢迎,而窃取辛亥革命果实的袁世凯,为实现独裁和专制,倒行逆施,颁布《中华民国约法》,规定“国民教育,以孔子之道为修身大本。”新旧思潮发生了激烈冲突。后期背景: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使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看到了“新世纪的曙光”。(2)兴起的标志: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青年》(3)宣传阵地:《新青年》杂志和北京大学(4)两面大旗:民主和科学(5)代表人物:陈独秀:创办《新青年》,掀起新文化运动。胡适,鲁迅,李大钊:1918年在《新青年》发表《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宣扬马克思主义,这年年底,在北京创办《每周评论》。(6)主要内容:①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②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③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④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7)意义:①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②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③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④不过,新文化运动中也对东西文化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偏向,影响到后来。第10课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1、五四爱国运动(1)背景(导火线):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2)时间:1919年5月4日(3)性质: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4)两个中心:北京(前期5月4日)、上海(后期6月5日)(5)口号:①外争国权,内惩国贼②取消“二十一条”③反对在对德“和约”签字④誓死力争,还我青岛。(6)经过:前期:北京学生举行**(口号)大罢课;后期:上海工人大罢工、商人罢市、学生罢课。(7)领导人:陈独秀李大钊(8)结果:①北洋政府被迫释放学生,②罢免曹汝霖等卖国贼的职务,③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五四运动取得初步的胜利。(9)五四精神: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精神。(10)意义性质: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2、中共的诞生(1)标志:1921年7月21日中共一大在上海的召开(2)人物:毛泽东、董必武、李达等13人,代表全国五十多个党员,共产国际的代表也出席了大会。(3)一大的内容:①党的名称:中国共产党;②党的奋斗目标:*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③党的当前任务:组织工人运动;④党的机构:产生党的领导机构——中央局,陈独秀为书记(4)一大的意义:正式宣告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目焕然一新。(5)共产党性质:中国共产党不仅代表工人阶级的利益,而且代表着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第11课北伐战争1、黄埔军校(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1)创建时间:1924年;(2)地点:广州黄埔(3)领导机构:校长:蒋介石;政治部主任:周恩来(4)性质:国共合作后建立的一所革命军校(5)目的:创造革命军,挽救中国的危亡。(6)贡献:黄埔军校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政治和军事人才,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和北伐战争的胜利进行奠定了基础。2、北伐战争(1)时间:1926年7月(2)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3)目的:*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4)主战场:湖南、湖北(5)北伐军总司令:蒋介石(6)北伐战争先锋:第四军叶挺独立团。(7主要战役:汀泗桥,贺胜桥,武昌;在两湖战场消灭了吴佩孚主力;出师不到半年,北伐军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国民政府从广州迁到武汉(8)性质: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反帝反封建的国民大革命3、在北伐战争胜利进军时,蒋介石、汪精卫等国民党右派突然叛变革命,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国民党左派。(1)事件:1927年4月。(2)后果: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第一次国共合作也破裂了。4、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1)时间:1927年4月;(2)成立地点:南京;(3)性质: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反动统治。它对外投靠帝国主义,对内镇压人民革命运动。第12课星星之火,可以燎原1、八一南昌起义(1)时间:1927年8月1日(八一建军节)(2)领导:周恩来、贺龙、朱德等人(3)地点:江西南昌(4)意义:①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②成为中共创建人民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2、秋收起义(1)时间:1927年9月(2)领导人:毛泽东(3)地点:湘赣边界(4)结果:从攻打城市到进攻敌人力量较为薄弱的农村,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3、井冈山会师:(1)时间:1928年4月(2)会师双方:朱德、陈毅和毛泽东率领的军队改编成立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3)领导人:军长:朱德党代表:毛泽东(4)意义:这是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支坚强的队伍,红军在井冈山开展武装斗争,井冈山根据地不断巩固壮大。4、南昌起义、秋收起义意义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开始。

八上历史复习提纲篇2

一、马原部分

第一,知识点系统化——知识面

同学们要将之前所复习的知识点进行重新统合,因此,需要掌握马原每一章节(尤其是重点章二、三、五章)的重要考点及其它可考考点,并能够在此基础上进行基本的考点串联(学科内及学科间),基础扎实的同学可以尝试更多关联,但不可无中生有。如果基本知识点的掌握存在困难,建议同学们将书看简单些——一要划取关键词、关键句,使得每一页的内容一目了然,重点突出;二要看标题,形成附近知识点的串联,理解知识点的内容。只有在较为扎实的基础上,才可能形成较为系统、有效的知识点框架,才能在解决问题时不致于“跟着感觉走”或是无话可说。

第二,真题精细化——真题利用化

在条件允许、接触较多模拟题的前提下,着手真题的细心研究。与其说做真题是为了做题,不如说是为了熟悉真题特点以及熟络相关学科的重要考点。因此,同学们要用好2010-2013年四年成套真题,做题的同时一定不要满足于选出正确答案,而是要深究每一个选项对错的原因;分析题方面,大家一定要着手下笔答题,切莫“口上谈兵”,下笔方才知道有没有。与此同时,可以有意识地训练材料分析题的思路和答题语言。思路上,一定要有针对性;语言上,一定要干脆有力,能糅合相关考点于一身,并简要结合材料。

二、毛中特部分

第一,紧扣大纲,重点突破。

毛中特2014年新大纲相比政治其它科目变化比较大,主要是增加了十八大相关内容。同学们一定要掌握。这门课程的重点可用一二三四五数字表示,一条主线: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主线。二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三件大事: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改革开放伟大革命。四个基本理论问题: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五位一体建设: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掌握了数字所表示的内容,并要对相关内容进行复习。重点要掌握第7-11章的相关内容。

第二,学科贯通,把握联系。

从近几年的考试来看,史纲与毛中特的“毛概”部分结合的知识点较多。同学们在最后阶段的复习时,一定要把相关的知识点结合复习。比如,毛中特第三章的内容可以和史纲第四章—第七章结合,毛中特的第四章可以和史纲第八章结合。两者之间有很多共同考点,注重史论结合,可以事半功倍。

第三,联系实际,关注热点。

善于利用毛中特的有关理论对当前党和国家现阶段的重大方针、政策和战略进行分析,重点关注和李总理的重要讲话,特别是十八届三中全会的相关内容。另外,要善于利用理论对社会关注的热点进行分析,重点关注社会公平、收入分配和环境问题。

三、史纲部分:

第一,梳理考点,夯实基础。

2014年的新大纲在史纲部分有所变动和增加,所以,建议考生在复习时一定要按照新大纲要求,扎扎实实的去复习知识点。在复习时要注重选择题考点,发掘关键词,梳理出单选题和多选题考点。比如,一般出现“第一、首要、根本”等字眼的可作为单选题考点;一般在历史事件的起因、意义和经验教训等容易作为多选题考点。考生可结合真题进行复习归纳。

第二,周年纪念,重点关注。

从史纲单独作为一个学科开始,历年考题非常注重周年纪念,尤其是近几年的材料分析题。比如,2009年是建国60周年,2010年考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2011年是辛亥革命爆发100周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等。2013年是毛泽东单程120周年,考生在复习时一定要注意相关考点。

第三,把握线索,突破专题。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主要是通过历史线索进行分期。但建议考生在最后复习时,整理专题进行学习。尤其是能够以分析题的形式进行考查的考点。比如,近代以来各阶级提出的土地政策,尤其是中国共产党在各历史时期不同的土地政策;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在各个时期的特点;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所取得的伟大成就等等。

四、思修法基部分:

第一,重点复习,夯实基础。

对于选择题来说,尤其如此。经过对近几年的真题分析来看,命题相对容易,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这就要求我们对一些重要考点要着重下功夫。比如抓一些带有核心、重点等的重要概念和基本说法。近几年的考题当中几乎都会考一道带有核心的选择题,比如2013年考了一道时代精神的核心。同学们要把这一类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或者在老师的帮助下进行整理。多选题是令很多考生头疼的题目,其实这更考察你的基本功是否扎实,选项当中有一个搞不定可能就功亏一篑。因此,打牢基础很重要。

第二,练习真题,了解命题。在打好基础的同时,一定要做真题。

做真题的目的不是为做题而做题,更重要的是从真题当中总结命题规律,比如你做错的题目,是由于什么原因做错的,是否掉进了命题设置的陷阱等等。做真题要认真。

第三,结合实际,灵活运用。

分析题的考察体现得非常显著。给你几段反映现实生活实际的材料,要求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答。考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这就要求大家多关注一些相关的时事,比如体现人生价值、道德等方面的典型事例,试着去做一些分析。近几年的分析题都是如此。

五、时事与政经部分

八上历史复习提纲篇3

论文摘要:“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被列为全国大学生公共必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要围绕“纲要”课程的教学目的,把握中国近现史的主题,史论结合,提高大学生的爱国热情。

一、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必要性

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精神,学习《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简称5号文件)及其实施方案精神。胡锦涛总书记和中央政治局常委在极其繁忙的工作中,亲自审批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4门课程的编写提纲。为了贯彻5号文件及其实施方案确定,在2006年秋季开始全面实施新的课程方案,其中“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被列为全国大学生公共必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作出的决定,对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学习“纲要”课程的重要性

中国的近现代史是指中国自1840年以来直至现在的160多年的历史。

邓小平认为,了解历史,我们才能把握正确的前进方向。他反复讲:历史告诉我们,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不行,中国除了社会主义道路没有别的道路可走。“青年人不了解这些历史,我们要用历史教育青年,教育人民。”他强调,“每个党、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历史,只有采取客观的实事求是的态度来分析和总结,才有好处”。1990年4月,他在同外国客人谈话时还讲到:他是一个中国人,懂得外国侵略中国的历史。当他听到西方七国首脑会议决定要制裁中国,马上就联想到1900年八国联军侵略中国的历史。七国中除加拿大外,其他六国再加上沙俄和奥地利就是当年组织八国联军的八个国家。“要懂得些中国历史,这是中国发展的一个精神动力。”

胡锦涛认为,“历史是一面映照现实的明镜,也是一本最富哲理的教科书。”他指出:“回顾历史,总结经验,是为了加深对客观事物规律性的认识,是为了更好地面对现实,立足现实,指导现实。”因此,“在新形势下,我们要更加重视学习历史知识,更加注重用中国历史,特别是中国革命史来教育党员干部和人民。”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各条战线的生力军。为了担负起建设祖国的重任,他们必须了解中国,不仅要了解中国的今天,还应当了解中国的昨天和前天。所以学习“纲要”课程,是很有必要的。

三、“纲要”的教学策略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及其实施方案规定,“纲要”主要讲授中国近代以来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推翻反动统治、实现人民解放的历史,帮助学生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怎样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怎样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根据这个规定,进行“纲要”课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要通过对中国近现代史的叙述和分析,帮助大学生做到“两个了解”、懂得“三个选择”的必要性和正确性,这是我们在教学中应当首先明确和始终注意贯彻的一个基本思想。

1.围绕“纲”课程的教学目的,牢牢把握

党的十五大对近百年来的中国历史进行过全面的回顾和总结。十五大报告指出:“鸦片战争后,中国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中华民族面对着两大历史任务:一个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一个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这就是中国近现代历史的主题。

中国的近现代史,就其主流和本质来说,就是中国一代又一代的人民群众和仁人志士为救亡图存而英勇奋斗、艰苦探索的历史;是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伟大的艰苦的斗争,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赢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是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把一个极度贫弱的旧中国逐步变成一个初步繁荣昌盛、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历史。这就是中国近现代历史的主线。

2.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以史为主,史论结合,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1)帝国主义的侵略是中国贫穷落后的根源。近代中国的历史,是遭受帝国主义侵略、压迫、掠夺、剥削的历史。从1840年到20世纪初,西方列强发动大规模侵略中国的战争,如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略战争等。他们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领土,获得大量赔款以及取得领事裁判权、海关权、内河航行权、铁路管理权、商业贸易权、矿山权等特权。仅中日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略战争两次战争赔款,即达白银68000万余两。西方列强通过所获取的种种特权,掠夺中国的资源和财富,对中国倾销商品和输入资本,控制着中国财政经济命脉,使中国民族工业难以独立发展。帝国主义把中国作为它们争相宰割的一块肥肉,西方资本帝国主义控制中国政治、经济、外交,镇压人民反抗,怎么能给中国带来富强呢?这正是中国贫穷落后的根源。

西方列强标榜文明,八国联军侵略中国,火烧圆明园,怎么不给中国一点文明的曙光呢?通过观看历史影视资料,观看帝国主义侵略中国领土的历史事实,激发同学们的爱国主义热情。学习近代史,认识历史,认识国情,勿忘国耻,懂得落后就意味着挨打,中国要走上富强的道路,只有靠我们自己,振兴中华的使命落在了青年人肩上。

(2)中国的先进分子为什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为了挽救国家危亡,先进的知识分子历尽千辛万苦,探索真理,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代表先进地主阶级统治集团的农民战争、地主阶级的洋务新政和资产阶级的维新运动,都不能实现中国的独立和富强,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族主义革命仍然解决不了中国的独立和富强的问题。

中国的先进分子走上马克思主义指引的道路,是他们经过长期艰苦的探索之后所作出的一种选择。1917年俄国爆发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中国的先进分子把自己的目光从西方转向了东方,从资本主义转向了社会主义。

十月革命推动了中国先进分子的思想方向发生根本性的转变,因为十月革命发生在其国情与中国相同或近似的俄国,因而对中国的先进分子具有特殊的吸引力。其次,十月革命,新俄国号召反对帝国主义,并以新的平等的态度对待中国,更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1919年苏维埃俄国第一次对华宣言声明放弃沙俄在中国攫取的一切特权,更引起人们很大的震动。再次,十月革命中俄国工人、农民和士兵群众的广泛发动,并由此赢得胜利的事实,也给中国的先进分子以新的革命方法的启示。

中国的先进分子是经过反复的比较、推求,才选择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中国的一批最优秀的知识分子,经过各自的摸索,在马克思主义的旗帜下聚集起来在中国掀起了一场翻天覆地的伟大的社会变革。中国的先进分子—旦有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社会革命论的指导,这个斗争的胜利就是不可阻挡的所以,毛泽东说:自从中国人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后,中国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动转入主动。从这时起,近代世界历史上那种看不起中国人、看不起中国文化的时代完结了。

(3)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一开始就是知识分子的自我改造运动,而先进知识分子与工人群众相结合的过程,也就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先进知识分子进一步把自己的立足点转到工人阶级上来,工人群众中产生了一批有阶级觉悟的先进分子。而五四运动为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社会发展和革命发展的结果。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一个“开天辟地的大事变”,它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在授课上,可以通过影视文献,加上讲解,使学生容易接受。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革命就展现了崭新的面貌,破天荒第一次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人民指明了明确的斗争目标。中国共产党刚刚成立时,只有53个成员,现在已是领导整个国家的大党。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这种发展表明,从本质上看,代表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代表历史前进方向的新生力量是不可战胜的。

八上历史复习提纲篇4

【关键词】初三历史;单元复习;探索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历史课程是人文社会科学中的一门基础课程,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义务教育阶段7~9年级的历史课程在基础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初三是义务教育阶段的最后一年,历史课既要完成9年级新课的教学,又要进行全部六本教材的系统复习,所以任务重,时间紧,要求高,压力大。尤其是学生面临中考,心理负担特别重。寻求单元复习的有效、高效与长效,就成为初三历史教学的突破口。笔者结合八上第四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的单元复习,就此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一、教学准备

1.研读考纲,明确目标

单元复习是按中考大纲要求,分步完成基础知识的复习,为以后专题复习中学生对知识的迁移奠定基础。本单元复习中,要充分注意《能力自测》中的目标要求,促进学生对各知识点的掌握。如对九一八事变和局部抗战、七七事变和全民族抗战提出的要求是识记,而对西安事变及其和平解决的意义、南京大屠杀、血战台儿庄和百团大战、抗战胜利的意义的要求是理解。所以,在复习中,一定要让学生明确目标要求,并在教材上做好醒目标记,以便围绕考点,有的放矢地进行复习。

2.全面把握,分析考点

由于学生在单元复习中的识记量较大,所以教师一定要精选和组织复习内容,对某一知识点的不同角度命题要心中有所。教师要选做大量的题目,特别是近三年来的中考原题,以开拓视野,全面把握复习视角。如西安事变及其和平解决,可能出现的命题包括: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意义、西安事变中负责调停的中共代表、被迫答应的主张等角度。又如对台儿庄战役和百团大战的考查,重点掌握这两次战役的特点:以徐州为中心,分布在河北、山西一带,正面战场的胜利、破坏敌人交通线、主动出击日军等。再如抗战胜利的历史意义要能与新中国成立的意义相区别,前者是百年来反帝斗争的第一次完全胜利,后者是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此处应让学生在对比中理解记忆,突破口是“被奴役”,可与之后的解放战争及反动统治覆灭相联系。

3.精心设计,周密准备

单元复习是按照教材原有知识结构,结合中考目标要求进行的。教师要认真分析不同教学班的学习情况,针对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精心设计教学环节。笔者把本单元的全部复习内容设计为基础知识、考点释疑、框架构建、走进中考四个教学环节。此外,教师还应周密准备导学案和课件。

导学案是单元复习中必不可少的工具。针对本单元知识,笔者把导学案分为能级要求、基础知识、补充内容、框架构建、走进中考、自我检测六个部分。能级要求以表格方式呈现,明确标注每个知识点要求掌握的程度。基础知识点以填空题的形式出现。补充内容为抗战胜利的意义,因该内容考纲要求理解,但教材并没有归纳。框架构建主要是完成两次国共合作的总结。走进中考的选题既要全面,不遗漏主要知识点,又要精选,防止加重学生负担。自我检测应围绕本单元的重点来设计,并注意训练学生的规范书写。

教学课件的制作要与导学案紧密关联,起到提高复习效率的作用。制作时一定要考虑其视觉效果,做到图文并茂、简洁明了、背景和谐。对需要重点掌握和特殊强调的部分可采用不同颜色或不同字体。

二、教学过程

1.简洁导入,作好铺垫。让学生列举在近代史中日本对中国的侵略事件,同时把学生举出的日本发动或参与的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南京大屠杀、七七事变、九一八事变等内容展现在时间轴上,进而引入本单元复习的内容。这样做可把本单元的复习内容置于整个近代史背景下,让学生从总体上把握中日两国在近代史中的关系。

2.阅读教材,学生自主完成导学案中的基础知识部分。本部分答案可在适当时候通过课件呈现,以供学生校对。本环节是为整个单元复习作知识准备,所以,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来阅读与书写,更要保证答案的准确性。

3.考点释疑。这要求教师对本单元目标要求及常见考点的全面把握。本部分要拓展延伸,分析事件的影响,并能横、纵向思考问题。笔者认为本单元应突出如下几个重点:

(1)“局部抗战”与“全面抗战”的区分。可通过演示材料进行分析:材料1:九一八事变后命令不抵抗的漫画;材料2:日记摘选:“倭寇在卢沟桥挑衅……决心应战,此其时乎。”通过两则材料的对比,促进学生记住局部抗战开始于九一八事变,而全面抗战开始于卢沟桥事变,即七七事变后,从而达到识记要求。

(2)西安事变及其和平解决的意义。可提出三个探究问题:杀蒋后最大的受益者是谁?被迫答应了哪些主张?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有何意义?在演示答案时,“基本”“初步”两个词要使用不同颜色,以加深学生记忆。

(3)关于南京大屠杀问题。充分的史料证明这是真实存在的史实,然而,就在中日正式建交40周年之际,名古屋市市长河村隆之的一系列做法显然不合时宜。所以,适当结合时事内容,分析应如何正确处理中日关系,引导学生得出正视历史、和平共处、共同发展的结论,培养正确的历史观。

(4)与抗战胜利有关的争端问题。教师可通过课件演示的地理位置,使学生知道是台湾岛的附属岛屿,在抗战胜利后,理应回归祖国,然而由于一系列原因,导致日本始终垂涎于,中国对此事的正确态度应是怎样的?通过合作讨论,可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中华领土,寸土必争,我们绝不会允许任何国家侵占我国的领土。

(5)关于台儿庄战役与百团大战。一要演示两幅作战示意图,培养学生对历史地图的解读能力,建立起空间概念;二要掌握两次战役的特点,如展示百团大战破坏铁路的图片及百团大战战果的表格,训练学生用准确语言表述。

(6)在总结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时,要引导学生分析材料,确立正确的时间轴观念。课件出示两个时间轴:一是中国近代史,从鸦片战争开始,经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等,一直到抗日战争,引导学生得出结论:抗日战争是百年来反帝斗争的第一次完全胜利。二是从1939到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是三个法西斯国家之一,而中国是抗击日帝的主要力量,进而得出抗战胜利的世界意义,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承担了巨大的牺牲,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7)分析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虽然该内容在考纲中没涉及,但结合历年中考题,以及对知识点完整性的把握,应进行补充。笔者使用的方法是论从史出。如史实:南京大屠杀、731细菌部队、“三光”政策等,结论:中国的抗战是正义的。史实:中共的中流砥柱作用,的贡献不容忽视,人民群众示威游行、自发抗日,结论:全民族抗战。史实:加拿大医生白求恩,美国志愿航空队“飞虎队”,海外华侨多方式支援,结论:华侨和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支援。

4.搭建框架,使知识系统化。以表格的形式对两次国共合作进行总结,依次呈现目的、时间、名称、成就。第一次国共合作不属于本单元复习内容,故相对应的知识点可直接在导学案中呈现,要求学生用相同的方式总结第二次国共合作,完成相应的空格。并在两次国共合作都取得重大成果的基础上,得出结论:合则两利,分则两伤。提出对第三次国共合作的畅想,希望早日和平解决。

5.师生合作完成“走进中考”的练习题。这是对本单元知识的运用,需注意:一是在答题中,始终注意解题方法的指导。如选择题中要读准关键词,要会使用选项来反证题目;填空题要书写完整;材料分析题要注意对材料本身的使用及归纳。二是在学生“做”与教师“导”的过程中,要时刻把握时间,使基础薄弱的学生有充分的时间来理解。三是强调书写的规范,在课件演示完整的答案时,渗透按顺序书写等相关原则,确保准确。

6.自我检测,评价复习效果。为给学生减负,笔者采用随堂检测的方式,即在导学案的最后设置3个小题,请三位学生到黑板上来完成,其它学生自主完成。针对三位学生的答案,教师要进行完整的讲评,指出常见的错误,并把改正后的正确答案写在黑板上。这样做旨在通过师生合作,互动交流,激励学生,共同进步。

总之,上述单元复习课,既实现了有效,即达到了考纲要求的目标;又达到了高效,即在有限时间内完成了大量的复习内容;还做到了长效,即通过强化训练,培养了学生的解题能力,达到加深印象,持续记忆的目的。

【参考文献】

八上历史复习提纲篇5

关键词:新疆高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实践教学

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是当前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亟待解决的重要议题,而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则是解决这一瓶颈问题的有效途径。为此、教育部专门出台了《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教思政〔2012〕1号)等文件,强调实践教学的重要性,要求“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有课程都要加强实践环节,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保障机制,探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通过形式各样的实践教学活动,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观察分析社会现象的能力,深化教育教学效果”。①如何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建立符合实际的实践教学模式,并形成长效性的教学机制则成为学术界探索和讨论的焦点。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以下简称《纲要》课),作为全国高校思想政治之理论课程体系中的主干课之一,承担着帮助当代大学生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为什么和怎样选择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道路,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国家观的重任。在新疆,《纲要》课程还承担着让学生从历史的角度正确认识新疆的区情,维护祖国领土完整、反对民族分裂,与作斗争的使命。因而加强新疆高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实践教学环节是充分发挥新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主渠道、主阵地的作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了解国史、国情以及新疆区情的有效途径。本文拟就当前新疆高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实践教学活动开展的必要性,新疆高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实践教学的现状,以及新疆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实践教学模式探索等三个层面展开阐述,希冀对于建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实践教学模式提出有益的建议。

一、当前新疆高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实践教学活动开展的必要性。

(一)在新疆高校《纲要》课程中积极开展实践教学活动,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缺憾的弥补。

《纲要》课是一门以历史为载体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较强的历史性和政治性。在实际教学中因为内容多(涉及从1840年至今170多年的历史)、理论性强、课时少(标准为32学时,但在实际教学中往往因为学生专业课实践的因素,很多学校不得不压缩教学周)等原因,不得不压缩授课内容,加快教学进度,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大大削弱了课程的教学效果。另外,授课形式普遍采取两三个班甚至四五个班大合班的形式,上课人数多,增加了师生互动的难度,从而普遍出现老师“一言堂”的授课现象,降低了学生的听课兴趣,大大影响了教学效果。此外,由于现在的授课对象是“90后”,他们成长在一个和平、生活相对比较富足的时代,历史距离他们已经很遥远了,传统教学中仅仅注重课本知识传递的授课方式,在今天已经严重与社会生活实际脱节,学生难以以现代的心情理解过去的历史。因而只有把学习书本知识和参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才能使理论与实践相统一,才能进一步深化学习效果,达到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培养合格人才目的。

(二)在《纲要》课程中积极开展实践教学活动,是对教材内容的深化和补充。

目前《纲要》课程使用的教材是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出版的。内容涉及1840年至今170多年的历史,共十章。鉴于课时限制和避免授课内容与另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的重复,在实际授课中新疆高校《纲要》课普遍采取专题化教学,授课内容的范围也相应调整为第一—第八章的内容。由于这是一本理论性较强的全国通用性教材,在教材编撰上不可避免地忽视了对地方的近现代历史进程的介绍,而这部分内容对于地处祖国边疆的大学生来讲尤为重要,特别是在新疆,让大学生认识和了解近代以来新疆各族人民的反侵略斗争是近代中华民族反侵略的一部分,新疆各族人民反军阀斗争是民主革命的一部分,尤其是抗日战争时期,新疆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中国战场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是抗日战场的大后方,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因而通过开展实践教学,挖掘新疆近现代史中的历史资源和线索,对于地处边疆的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与民族分裂势力作斗争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时也是对教材内容的深化和补充。

(三)在《纲要》课程中积极开展实践教学活动,是对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是提高教学针对性、实效性的重要途径。

提高教学针对性、实效性,培养高素质的合格大学生是当前教育教学所面临的突出问题。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以新疆高校《纲要》课程教学为例,由于上述种种原因的限制,课堂教学普遍存在教师一言堂,学生积极性不高的问题,而积极开展实践教学,使学生积极投身和参与社会实践,在实践的过程中使学生亲自证实和接受所学理论知识,同时进一步将所学知识内化为自身的学习动力则是对课本知识的有益补充,是对课堂效果的有效强化,从而进一步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新疆高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实践教学的现状。

关于新疆高校《纲要》课程实践教学的现状概括起来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实践教学处于探索起步阶段,理论研究成果有待丰富。

目前专门针对新疆高校《纲要》课实践教学的研究论文还没有,但并不是一点也没有涉及。目前关于新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论文虽然数量不多,但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尤其以新疆大学的姜勇副研究员和王霞副教授为代表,对新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做了客观的分析和研究,王霞副教授最新的研究《新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探析》一文,则对新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实效性的路径进行了分析,这对于新疆高校《纲要》课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对实践教学的认知和重视程度不够,影响实践教学的有效展开。

当前,各高校普遍存在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总体上重视不够,实践教学无课时、实践活动无经费保障的尴尬局面。以《纲要》课程为例,该课程授课标准为两个学分32学时,以一个学分至少保证两课时的社会实践教学为标准,该课程至少要有四课时的社会实践教学,但是在现实授课中这一标准往往难以落实,甚至还存在压缩理论课时现象。另外实践教学没有统一的教学大纲,教学目标、教学实践、教学评价机制,完全由任课教师自由发挥,缺乏科学有效的指导和规范。实践教学因为没有经费保障,在实施中实践教学的效果和作用难以充分体现。

(三)实践教学资源的挖掘不够深入,实践教学平台没有建立起来。

实践教学资源是实践教学开展的重要保证,也是教学效果的重要体现。目前新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实践教学资源的挖掘不够深入,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在数量上与学生人数的比例不协调,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处于初级阶段,学校与实践基地虽然建立有合作关系,但在合作内容上不够深入。

三、新疆大学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实践教学方面的探索。

自2012年开始,新疆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团队就开始了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和实践,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统一思想,认识到开展实践教学是提高课堂效果,提高教学针对性、实效性的有效路径。

通过举办教研室教师研讨会分析实践教学开展的必要性,使教学团队在思想上达成共识,为实践教学模式探索,提供思想上的保证。

2.制定实践教学大纲,确定实践教学内容、考核和评价机制。

《实践教学大纲》的制定以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教思政〔2012〕1号)的要求及设置“05方案”新方案为依据,突出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得到感知、认知,直至理性认识为要求,以帮助大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分析实际问题、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大学生的认识能力、思辨能力和实践能力,使大学生更好地掌握课堂理论学习知识,在实践中学会做事、学会做人,使他们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为目的,并对实践教学的内容和考核和评价做出了细致的规定。

在实践内容上根据授课对象和授课时间,学生自由选择老师提供的选题和学生根据自身兴趣自命题的方式展开。实践教学可供学生选择的选题包括(1)新疆大学校内道路命名由来的考察。以校内资源为依托,组织学生参观校史馆、考察学校各条道路的命名由来,如雁冰路、秀松路、阿扎提路等,以弘扬传承新疆大学精神,写出调查报告。(2)乌市红色旅游资源参观考察及现状调查分析。参观校外的红色路线如烈士陵园、八路军办事处,毛泽民故居、新兵营、一炮成功和空军新疆航空队纪念馆。通过参观、考察、查阅资料,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3)经典著作选读报告。主要是引导学生与经典著作一次亲密接触,让学生对经典著作的形式、内容,以及理论体系有一个全新的认识。(4)新疆近代史中的历史人物及其评价。以查阅资料为主要手段,了解新疆近代史以来,为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而作出的贡献的历史人物,如林则徐、左宗棠等。

在具体实践要求上,(1)采取小组的形式展开。以五六人为一个小组自由组合进行活动,每组选择一个选题内容进行调研,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内容相结合,题目自拟。(2)填写《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实践教学项目登记表》,阐明选题理由和意义,项目实施方案,并撰写社会调查报告。(3)必须有小组拍摄的照片(如:调查地的情况,小组成员在调查时的照片等)作为支撑。(4)读书报告因其特殊性,以个人提交的方式完成。

在最终评价上,采取调研报告和课堂交流汇报相结合给予综合评价的方式,整个实践教学环节的比重占总成绩的20%。

3.规范实践教学实施过程,监控实践教学效果。

在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中,对于实践教学的开展时间、结束时间,最终成果的汇报时间都做了明确的规定,要求各位任课老师在上课的第1周介绍实践教学的基本情况和要求,第2—3周落实各组的分组和选题情况,第4周开始各小组利用业余时间进行实践调研活动。第10周提交《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实践教学项目登记表》,并开始课堂的实践调研报告交流汇报活动,各小组派代表以ppt展示的方式分享调研情况和调研收获,并由各组组长组成评委团进行打分。目前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和实践,教学成果显著,受到学生的欢迎。

4.不断挖掘本地历史资源,尤其是红色资源,建立实践教学基地,为实践教学平台建设提供保障。

目前我校已经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一炮成功、烈士陵园、八路军驻新疆办事处、毛泽民故居、新兵营、空军新疆航空队纪念馆等相关部门和单位建立了联系,并正逐步按计划相继建立实践教学基地,这为实践教学平台的建立提供了基础保障。另外,实践教学基地合作内容也在深化过程中,比如与实践基地合作培养优秀人才,建立大学生志愿者服务,为学生提供假期或者业余时间的实践平台,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5.通过个体实践与集体实践活动相结合的方式展开实践教学,增强实践教学影响力。

根据教学实际情况,每学期选择在校本部的班级中抽出两课时的时间开展“认真践行爱国、爱疆、团结、进步”的新大精神,了解校史,参观新疆大学校史馆、“了解历史,向革命先烈学习”,参观八路军驻新疆办事处的活动。

(1)参观校史馆,树立热爱母校的情怀。通过参观新疆大学校史馆使新大学子进一步了解了新疆大学80多年的风雨历程,尤其是在特殊的革命年代,新疆大学为新疆的人才培养及进步思想的传播作出的突出贡献。一批具有进步思想的共产党人为新疆大学的发展做出的成就,让学生肃然起敬。一幅幅生动、鲜活的图片,让学生深入了解了新疆大学80多年的发展历程,认识到80多年的风雨艰程凝聚了一代又一代的新大人的梦想和心血,树立了“今天我为新大自豪,明天新大为我骄傲”的理想信念。

(2)参观八路军驻新疆办事处,培养大学生爱党爱疆意识。通过参观八路军驻新疆办事处活动,学生对于新疆近代历史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尤其是特殊的抗日战争时期,活跃在新疆的共产党人为新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作出的突出贡献,以及新疆作为抗日战争战场的大后方的重要历史地位。通过对八路军驻新疆办事处历史的了解,学生对于抗日战争时期,共产党人在新疆为巩固抗日战争大后方做出的历史贡献有了深入的认识。通过此次参观活动,学生对于中国的近现代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同时也被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精神所感染,深感今天的生活来之不易,应该珍惜今天的美好时光。

综上所述,通过一年多的努力,新疆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团队克服困难,在经费紧缺和实践教学课时不足的现有条件下在实践教学方面作了以上积极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当然这一探索仅仅是抛砖引玉,希望对疆内其他高校《纲要》课的实践教学有所启发,同时期望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在政策上、经费上能给予倾斜,加快我们实践教学模式探索的步伐,充分发挥实践教学的感染力作用,强化课堂教学效果,从而全面增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注释:

①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http://.

参考文献:

[1]王霞.新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探析[J].思想教育研究,2013(1).

八上历史复习提纲篇6

【关键词】廉政文化廉政教育中国近现代史教学

本文系西安市社科基金项目“西安地区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研究”(13wL03)阶段性成果之一。

“廉政文化进校园,开展大学生廉洁教育”是我党反腐倡廉工作的深入与创新。加强校园廉政文化建设,促进整个学校形成“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文化氛围,对于高校培养合格人才至关重要。而将廉政文化融入课堂教学是最直接可行的方式,也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有效途径。无论是教育内容的确立,还是教育方式方法的使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课教学都具有与其他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比较优势。

推陈出新:挖掘传统廉政文化资源,突出“纲要”课教学的传承性和教育性

廉政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精华的重要方面,在历朝历代都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早在我国封建时代,就有许多廉政方面的思想和认识。古书《礼仪・乡饮酒礼》中有:“设席于堂廉东上。”引申为品行端正。“廉”古代指人对待财利的一种正确态度。古人云:“临大利而不易其义,可为廉矣(《吕氏春秋・忠廉》)。”传统意义上的廉政就是在廉洁义利观指导下行使公共权力的行政过程。古人认为从政为官者首先自身要公道正派,言必信,行必果,正人先正己。“文化”一词,其词源意义是“文治教化”,最早源于《易经》,“观乎人文,以话天下”。文化是一种精神,其核心是一种观念、价值取向。文化包含器物层面、制度层面和意识形态层面。廉政文化在中华文明史上源远流长,从《周礼》提出对官员考核的六廉,即廉善、廉能、廉敬、廉正、廉法、廉辨,到《尚书・皋陶谟》中表述的“天聪明,自我民聪明。天明畏,自我民明威,达于上下,敬哉有土”构成了中国古代廉政制度、行为、思想的深层次价值观[1]。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创造性地把继承中华民族公正清廉的道德传统与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党性原则和执政要求结合在一起,使廉政文化深深根植于中国深厚的历史文化之中,提出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等一系列影响深远的廉政思想,始终做到“八个坚持、八个反对”,“八荣八耻”,体现了优秀的文化传统和鲜明的时代精神。

廉政文化是属于意识形态层面的文化,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内容,更是“纲要”课教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纲要”课是廉政文化宣传和培育的主渠道,廉政文化也是其教学的应有之义。通过课堂教学把廉洁教育贯穿其中,不仅有利于丰富该课程的教学内容,而且还有利于创新教学模式,有利于大学生提前了解社会,提高其辨别是非的能力,使大学生在学习知识、增强能力的过程中自觉加强廉洁的道德修养。“纲要”课程教学不应仅仅停留在重复或拓宽以往的历史课程教学内容上,应当深入挖掘其中具有深刻思想政治教育意义的内涵,渗入各个章节中,或凝练为专题教学讲座形式。

廉政文化既是一种思想观念又是一种价值取向,同时也包含了制度设计,不同于一般的社会文化,它是一种文化体系,一种廉政理念。廉洁教育需要融入各种教育介体和环节之中,进行全面渗透,使廉洁教育全方位浸润、渗透到学生头脑中。“纲要”在几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是关键的一环,它不是中学历史课的简单延伸,而是一门具有历史属性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有其独特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因此这门课程的教学就不能仅仅停留在基本史实和脉络的讲解上,而应当更多地渗入诸如廉政文化等具有思想政治教育意义的历史素材,在教学中需要通过史论的有机结合,帮助大学生提升廉洁意识。对大学生的廉洁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要讲究方式方法和技巧,在日常教学中潜移默化地渗透,需要抓住大学生人生教育的几个关键期,适时进行有效教育。因为人生每个阶段的第一次都会在记忆中留下深刻印象,作为在大一开设的“纲要”课中渗透廉政文化教学内容,在某种意义上,可能对青年学生一生产生重大影响,奠定其未来的人生之路。

居安思危:回溯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的廉政治国理念,彰显“纲要”课教学的政治性和创新性

廉政文化是一个科学完整的体系,它既包括精神文化层面,又包括制度文化层面,还包括物质文化层面,用廉政文化的思想理论对大学生施加全面的影响,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是培养具有廉政文化素质的高级专门人才的需要。

我国近现代不同的历史时期均有着不同的极其丰富的廉政历史素材,这些内容可以直接用来作为廉洁教育的范本,将廉洁教育贯穿于“纲要”课教学全过程。

早在1945年7月,著名民主人士黄炎培访问延安,提出历代王朝“其兴也焉、其亡也忽焉”的周期率,表示对“政怠宦成、人亡政息”的担忧时,胸有成竹地告诉他:“我们已经找到了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2]还明确提出了“两个务必”的拒腐防变总方针和“为人民服务”的教育宗旨,并能够做到身体力行,率先垂范。独具特色的中国社会主义廉政文化理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廉政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邓小平明确阐明了“执政党的党风和廉政问题,关系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提出了“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惩治腐败”的战略方针,同时指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要靠教育,更要靠法律。则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潮之际、我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形势尤为严峻的历史情况下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是领导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时的一个重要创新。他强调,要把廉政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并进一步完善反腐倡廉教育的工作机制,形成反腐倡廉教育的整合力,促进社会形成“廉荣贪耻”的良好风尚。明确强调,要积极借鉴我国历史上优秀廉政文化,不断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

当前,中央已经把理想信念教育作为大学生反腐倡廉建设的着力点,“纲要”课教学安排学生学习和领会我们党的反腐倡廉的理论与实践以及我国古代廉政思想,对于克服部分大学生的拜金主义、功利主义和腐朽享乐观念,增强他们反腐倡廉的自觉性很有必要。

就地取材:运用地方廉政文化历史素材,展现“纲要”课教学的本土性和特色性

中国历史源远流长,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全国各地历史文化资源丰富多彩,自古及今,廉政高官更是数不胜数。

学史可以鉴今,古训必须铭记。历史的经验,莫不是现实的教材。且不说其他省市,单就陕西而言,古有西汉苏武、北宋寇准、范仲淹、唐代徐有功等,都是陕西籍的清廉官员,还有清代被誉为陕西第一好官的马学赐。以历史悠久的十三朝古都西安为例,就在这座举世闻名的古城及其周边,有许多我们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经战斗过的地方,这些极其丰富的红色资源更是充实“纲要”课廉政文化教学内容的绝好素材。我们可以在对红色资源进行深度挖掘的基础上,开发出一批生动准确、感染力强的廉政素材教育课件和教学片,使广大青年学生深切地感受到延安精神、长征精神带给我们心灵的震撼和精神的洗礼。

我国古代的清廉官吏颇多,且大多都光照史册。当今的优秀共产党员和先锋模范人物更是不胜枚举,例如,为兰考人民呕心沥血的不朽党员焦裕禄,勇往而献身的优秀干部孔繁森等,他们的这些作为是崇高和伟大的,他们的精神半点也不比古人逊色,甚至更为感人,精神更具辉煌。他们那种“民为贵”、“天下为公”的民本思想,魂系中华“爱国之心如焚”的民族凝聚精神,“先天下之忧而忧”的政治抱负,以及砥砺品德、上下求索的精神,无一不在向我们传递着正能量。更有为人民的利益呕心沥血,光照千秋的一代伟人、、、邓小平等。现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自上任以来就反复强调,要大力加强反腐倡廉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设,反腐倡廉必须常抓不懈,拒腐防变必须警钟长鸣。要牢记“蠹众而木折,隙大而墙坏”的道理,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做到有案必查、有腐必惩,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切实维护人民合法权益,努力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如果能够把这些鲜活的、具有地域特色的本土廉政文化资源很好地融入“纲要”课教学内容,无疑将会使这些优秀的品质在青年学子中发扬光大,达到为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廉政建设服务之目的。

前车之鉴:重视利用反面历史素材的警示作用,体现“纲要”课教学内容的生动性和针对性

从历代领导集体的廉政治国理念不难看出,反腐倡廉必须常抓不懈,拒腐防变必须警钟长鸣。反面教材,也可以作为“纲要”教学案例,也能从历史中找到印证。秦朝赵高、东汉梁冀、北宋蔡京、明代严嵩、清朝的和,乃至当代的刘青山、张子善等,虽然所处的时代不同,贪腐的形式各异,但攫取私利的本质没有变,荼毒民众的本质并没有变,可谓“古今一理,概莫能外”。早在明朝初期,朱元璋就曾警告各级官吏说,“覆车之辙,不可蹈也。”当今落马的各级官吏,仍然没有跑出这个“前车之辙”。纵有此丰富而生动的历史教材,仍没有让所有的官员都能引以为戒。当前,因贪污、受贿、艳照、二奶等遭曝光、被查出的官员屡禁不绝,可见反腐形势之严峻。强调牢记古训,有着很强的现实针对性。一蠹固然不能断木,小隙或许不至墙坏,但“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不管是历史上还是现实中,大贪官不是生来就贪的。清代的巨贪和,青年时期也曾是“敏而好学可为文,授之以政无不达”的能员干吏,可谓才干过人;铁道部原部长在任要职前,也曾遵纪守法、好学上进。然而,一旦打开了贪贿的阀门,就无一例外地走上了不归路。孔子说:自身不正,虽令不从,自身正,不令而从。领导干部官位越高,影响力就越大,民众寄予的希望也就越厚重。也就越应牢记古训、防微杜渐。率先垂范践行“八项规定”,在视察时不封路、不迎送,点滴善举都会激发民众的热烈感动;反之,高级领导干部言行哪怕有微小的瑕疵,亦可引发负面的“云效应”。领导干部应做美丽中国的建设者,而不应做“断木坏墙”之人。这些活生生的事例都是“纲要”乃至各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最好素材。把这些现实的反面素材作为正面素材的有效补充,正反结合进行廉洁教育,塑造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使大学生树立真诚的道德信仰,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

参考文献:

[1]郭兴全等.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研究[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12:158.

八上历史复习提纲篇7

[关键词]网络资源,历史教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0457-6241(2016)02-0060-06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是高校中一门重要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兼具历史教育和思想教育的双重特色,承担着帮助学生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三个选择”的重要任务。因此,加强《纲要》课教学,不断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水平,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网络资源在《纲要》课教学中的

重要作用

《纲要》课教学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不能搞封闭式教学,而是应该做到与时俱进,充分吸收和运用现代媒体技术,不断改善教学手段,及时丰富教学内容。在这个过程中,网络技术和网络资源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网络资源能够丰富“纲要”课教学内容

历史曲折的进程和生动的细节,远不是一本教材所能集中展现和充分表达的,更何况《纲要》课涉及的时间跨度将近200年,这其中有无数历史人物的诞生、无数历史事件的发生、无数历史现象的产生,内容丰富生动。因此,仅让学生记住概念和结论,记住一些人物的历史贡献和一些事件的历史意义,这样的历史是不真实、不全面的,这样的历史只能是“干巴巴”而不是有趣、有料的历史。而网络资源则从不同角度再现了历史的情境,以不同方式还原了历史的细节,使历史更加立体和丰满,能给学生提供直观的历史感受和情感熏陶,帮助其加深对重大历史问题的认识和理解。同时,网络资源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为人们学习探究历史提供了新的平台,一些学校开通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资源库”,包括了教学设计、文献史料、研究成果等内容,十分有利于提高《纲要》课的教学质量。

当然,《纲要》课教材还是我们学习历史的基本依据,尤其是经过了不断修订、反复锤炼之后,《纲要》课教材线索比较清晰,内容概括凝练,对历史规律的把握也十分准确。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把学好、用好教材和适当与网络资源结合起来,建构起课堂教学、网络课程、电子资源互相配合使用,教师课堂教学与学生自学同时并举的新的互动教学模式,不断建设和充实课程网站,必能起到珠联璧合的重要效果。

2.网络资源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成长于网络时代的大学生,其对网络的依赖程度之高亘古未有。网络上丰富多样的资源对大学生来说有着不可抗拒的吸引力,网络已日益融入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人际交往之中。对于《纲要》课教学来说,如果脱离网络这一重要媒介和平台,片面拘泥于教材的表述和课堂的讲授,以点名、扣分等强制手段逼迫大学生听课,则既不符合时展要求也不合乎大学生心愿。“传统的教学,基本上靠的是文字语言的阐述,其吸引力有限,学生不仅会产生模糊不清、枯燥无味的感觉,而且制约了他们对历史的形象性理解以及思维能力的培养。”网络上的资源不仅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而且更新速度快、传播范围广。

选取具有一定典型意义的网络资源,并将其运用于《纲要》课教学中,能极大激发和提高学生的参与兴趣和学习效果。通过综合运用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刺激,以视频、声音、动画、图像、文本等多种形式作用于学生的知觉和记忆系统,实现图文并茂、声色交融、视听同步,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历史的洗礼和知识的陶冶,使他们真正做到“两个了解”,懂得“三个选择”。

对于这种教学手段上的创新和教学内容上的充实,很多人都觉得颇受启发、受益匪浅:“这样的教学方式以更加生动的形式向我们传递历史知识,给我们留下了更加深刻的印象,增加了我们的学习兴趣,开阔了我们的视野。我们是真心喜爱这门课的。”此外,网络上有关中国近现代历史题材的热点问题,往往能引起大学生的关注和兴趣,对于这样一些现实性强、关注度高的问题,适当引入《纲要》课堂加以讨论、引导,帮助大学生答疑解惑、厘清思路,也是十分必要的。

3.网络资源能够促进相互之间的切磋与交流

当前全国的《纲要》课教学有统一的教材,在共同的指导思想下有序推进。虽然如此,各地的教学条件、教师水平还是存在一定的差异。一些领导重视、财政充裕的学校,《纲要》课开展的丰富多彩、有声有色,如购买教学参考资料、改善教学设备、组织外出考察调研、鼓励参加学术交流活动、开展实践教学等,而有的学校则受资金、评价体系等因素的影响,《纲要》课教学迟迟得不到有效改善,在学生的思想培育、价值引导和知识传授方面还相对滞后,长此以往就形成了一定的教学势差。而网络为不同地区、不同学校和不同教师之间的切磋与交流提供了重要的平台,对于彼此之间取长补短、缩小差距有着重要的作用。如很多学校围绕《纲要》开展的精品课程建设,组织了大批教学名师、教学骨干共同参与,其制作的教学课件、教学视频等,本身就是网络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极大方便了彼此之间的学习和交流。而一些地区和学校组织的青年教师讲课大赛,一些优秀教师的讲课视频也是重要的学习资料。如天津市每两年举办一次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大赛,就有很多教师选择以《纲要》课为授课内容,这对于一些青年教师参考、借鉴和学习起到了很大的帮助作用。另外,一些专门网站的视频公开课、资源共享课等,更是各学校《纲要》课教学的精华和精品,有些甚至是教研室集体智慧的结晶,对于人们观摩学习、汲取经验等都有一定的帮助。

二、网络资源在《纲要》课教学中的

运用路径

在一部分人的印象中,《纲要》课教学多是刻板的教材、威严的面孔,多是乏味的讲解、平白的直叙。事实上,在网络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如能灵活、恰当运用一些网上资源,如视频、音频、图片等,则可使《纲要》课情趣盎然、趣意横生,使学生产生意犹未尽之感,从而极大提高《纲要》课的教学实效。

1.充分运用网上数据资源,提高《纲要》课的丰富性

任何的课堂授课都是一种知识的输出,是平日所学积累的集中展示。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讲出深刻的内容,力求言之有据,避免枯燥乏味,使学生能有所收获和启发,这就需要教师认真的课前准备,包括寻找恰当的教学案例、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等。马克・吐温曾经说过:让他演讲3小时,马上就能讲肼10分钟,需要准备1星期肼3分钟,需要准备3星期。

《纲要》课要真正达到存史育人的重要目的,也需要认真的准备,首先要加强对史料的搜集与整理,以翔实充分的史料为依托进行授课,而不是信口开河、夸夸其谈。正如有的学者所言:‘马克思主义不赞成用史料学去代替历史科学,但历史研究必须以史料的搜集、整理、排比、考证为基础。史料的突破常常会导致研究的突破,修正或改变人们对重大历史问题的看法。”在搜集与整理史料的过程中,历史文件、资料汇编、学术专著固然是必不可少的,档案馆、图书馆、资料室也必须是经常去的,但网上一些重要的数据库也蕴藏着丰富的历史资源。如瀚堂近代报刊数据库,汇集了从北京《顺天时报》、天津《大公报》《益世报》到上海《上海新报》《申报》等近300种清末至民初的报纸和刊物,图文对照整理,首尾内容完整,大成老旧全文数据库则收录了1949年之前,清末至民国近80年间中国出版的7000多种、14余万期期刊,资料涉及文史教育、哲学经济、政治军事、工农交通等各大门类:华文报刊数据库规划从清朝嘉庆年间至今200年的4000种报刊中,对其中的10%实施数字化,建立拥有4000亿汉字和4亿篇文章的海量历史文献库,通过互联网向用户提供服务,等等。这些数据库中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对我们搜集和整理可靠历史资料大有裨益。

除此之外,一些网上图书馆提供的目录索引、文献传递等服务,也极大便利了人们的教学、研究所需,如国家图书馆、天津图书馆、深圳文献港等。而超星电子书阅读平台、读秀学术搜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人大复印资料、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等,也都有丰富的图书、报纸、期刊资源,对人们准备教案、选择案例有着极大的帮助。

2.灵活运用网上视频资源,提高《纲要》课的直观性

历史是过去的故事,无法完全重现。但是,网上一些珍贵的视频资源,却以其真实的音像、逼真的声音,最大程度地还原了当时的历史场景,使历史更加生动形象。在《纲要》课教学过程中灵活运用一些视频资源,有利于增强学生对历史演进的直观认识,对历史事件的形象感知。目前,网上的视频资源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历史纪录片,包括文献纪录片、电影纪录片、电视纪录片、理论文献片、电视教育片等,如电视文献片《伟大的历程》《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改革开放20年》《正道沧桑――社会主义500年》,专题片《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等;二是相关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如电影《外交风云》《太行山上》《建党伟业》《建国大业》《的四个昼夜》,电视剧《亮剑》《长征》《潜伏》等。这些视频资源或以独特的视角、或以艺术的手法,起到了记录历史、还原历史的作用,是《纲要》课重要的教学辅助工具。

此外,历次党的代表大会、历次大阅兵的相关视频,也能以其现代化的视听效果,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达到寓教于乐、身心愉悦的目的。如在讲授“敌后战场的开辟与游击战争的发展”这一部分时,可以组织学生观看《地道战》或《敌后武工队》等影片,使学生真正明白中国共产党敌后抗战的艰难处境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无穷智慧.在讲授“中国共产党与派的合作”和“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的历史性选择”这两节时,可以组织学生观看影片《建国大业》,使学生真正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纲领,深刻体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艰辛,在讲授“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这一章时,通过让学生观看电视文献片《邓小平》第七集《绘制蓝图》,让他们真正了解中国改革开放时如何从开始到逐步布局的,以更加直观生动的方式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过程,从而了解如何真正做到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历史实际相结合的基本规律。当然,在观看影片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简要介绍影片的历史背景,观影结束后进行适当点评,或者组织学生互动交流,相互沟通观看感悟,以及鼓励他们撰写观后感,引导学生把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把点滴感悟深化为系统理解。

3.积极运用网上音频资源,提高《纲要》课的生动性

历史是无声的,但展现历史的手段可以是有声的。在《纲要》课的教学过程中,为了使教学内容更加具有现场感和立体感,更加具有吸引力和感染力,可以积极运用网上音频资源,通过音乐的渲染和情景的铺设,使学生更好地融入历史场景之中,更好地感受历史的氛围。事实上,很多音乐作品本身就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反映着一定的历史事实和历史进程,因为艺术不是突兀而起、凭空而生的,而是源于实践、源于生活、源于群众的。“音乐作品既是一定的现实的社会关系及其所属的社会阶层的价值立场的反映和表达,也是它所属时代的文化表征和精神展现”。如《八月桂花遍地开》反映了鄂豫皖苏区第一个县级苏维埃政权成立的过程及意义,《松花江上》则呈现了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儿女痛失国土、颠沛流浪的悲惨情境,《在太行山上》则表现了广大民众团结一致,坚决抵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坚强决心和意志。在《纲要》课教学中,这些音乐作品既简短有力又意蕴深远,以其声情并茂、以“声”带“史”,传导着丰富的历史讯息,延续着一定的历史情感。在讲授“中国革命的新道路”时,针对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设和反“围剿”斗争情况,可借助歌曲《十送红军》来展现根据地人民对红军的深厚感情和对革命胜利的强烈期盼在引导学生学习“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建设”时,如能穿插播放《南泥湾》,则能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当时抗日民主根据地所面临的严重困难局面,以及广大民众自力更生、丰衣足食的艰苦奋斗精神,而歌曲《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则以雄壮的旋律、豪迈的歌词展现了敌后抗日游击队伍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此外,《南湖的船党的摇篮》《唱支山歌给党听》《游击队歌》《保卫黄河》《洪湖水浪打浪》《翻身农奴把歌唱》《志愿军军歌》等也都是重要的教学素材,在课堂上与学生一起聆听、赏析这些优秀的音乐作品,不仅能丰富《纲要》课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而且能极大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增强他们的民族认同,提高他们的艺术素养和鉴往知来的素质能力。正如茅盾所言:“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使我大开眼界,使我感动,使我这个音乐的门外汉老觉得有什么东西在心里抓,痒痒的又舒服又难受。它那伟大的气魄自然而然使人鄙吝全消,发生崇高的情感,就象灵魂洗过一次澡似的。”

4.恰当运用网上图像资源,提高《纲要》课的形象性

图像是传播知识和建构文明社会的重要媒介,建构着人们对世界的认知/想象(percep-tion/imagination)与认知/想象的方法。图像历来是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早在革命战争年代,党就致力于通过壁画、漫画、画报、画册等形式宣传革命主张,启发和动员广大群众。在当前的历史教学中,图像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与教材中的文字表述和教师的口头讲解相比,图像的视觉结构有一种特殊的效力,它们能够传播意义、陈述力量、规定位置,呈现着一种特有的视觉表达力,能够起到其他形式所达不到的认知效果和教学效果。

随着多媒体课件在《纲要》课教学中的广泛运用,开辟了文本与图像相互结合共同传递历史语言的新途径。尤其是对于广大思维敏捷、好奇心强的大学生来说,书本知识固然是比较规范、比较准确的历史语言,但图像同样也是有吸引力、感染力的历史语言。“历史中那些真正的图片,是一张张藏宝图,珍藏着人类心灵的伟大秘密。按图索骥的过程,就是人类发现自我、认识自我的过程,是心灵的一次历险。”因此,只有把文字与图像结合起来,实现图文并茂,才能更加贴近大学生的认知心理,才能真正激发大学生的学习热情。如在讲授“中国革命的历史性转折”时,可以与学生共同欣赏油画《遵义会议》,并借此向学生介绍遵义会议召开的时代背景、主要进程、历史意义以及、等人在其中发挥的重要作用.通过介绍“戴红军八角帽”照片的来历,向学生讲解红军长征的艰难曲折以及埃德加・斯诺对中国革命的重要贡献.在讲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时,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国徽和著名油画《开国大典》,使学生加深理解新中国的国体性质在学习“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时,可以让学生观看党的“十”召开场景和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的图片,以展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总之,在《纲要》课教学中善于运用各种历史图像,既符合“读图时代”人们的阅读习惯,又有利于提高《纲要》课的教学质量。

5.大胆尝试“慕课”教学模式,提高《纲要》课的开放性

“慕课”是新近兴起的教学模式,其含义为“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目前中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mooC教学模式、课程设计、参与方式等尚还处于起步摸索阶段,而选择以《纲要》试点慕课教学的更是十分稀少。“慕课”教学相对于传统课堂教学的优点在于,它改变了以往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突出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广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专长,自主选择所学课程、学习时间,实现了由“课上听课、课下作业”到“课下听课、课上作业”的重大转变,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主动性。

因此,大力整合《纲要》课教学资源,推进《纲要》课慕课教学平台建设,积极发挥其“助学”功能,有利于形成立体化、生动化的教学模式。如浙江大学的《纲要》慕课,就将该课程的基本内容浓缩为“中国近代历史是怎么开始的?――两个历史落差的转换与中国近代历史的开始”“中国的出路在哪里?――近代中国先进人士对现代化出路的探索”等八周课程,每周两小时,每小时包含若干十几分钟的小片段,其中还包含了视频、文档、随堂测验、在线讨论、在线测验等内容,极大地方便了大学生的线下学习和线上交流。此外,慕课的学习主体不限年级、不分地域,实现了最大程度的资源共享,优化了教育资源的时空分配,扩大了《纲要》课的受众群体和覆盖范围,便利了广大历史爱好者的参与和学习。进一步将慕课理念融入《纲要》课教学中,继续完善《纲要》课教学模式,将是一个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课题。

三、网络资源在《纲要》课教学中的

运用要则

《纲要》课是一项有目标、有计划、有组织的教学活动,是比较规范和系统的。在《纲要》课教学活动中,网络视频、音频和图像等资源都不是随意选取和任意运用的,而是深刻体现着教育者的教学理念、教学思路。正确选取和运用网络资源,提高《纲要》课教学的实效性和趣味性,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确保网络资源选取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网络世界丰富多彩,网上资源也是蔚然大观,使人颇有“乱花渐欲迷人眼”之感。因此,对于网络资源的选取必须确保其准确、真实和可靠,要经过反复比对、辨别,切不可采取“拿来主义”,信手拈来就将其运用中《纲要》课教学中。尤其是当前网络社会思潮泥沙俱下,不同思想观念交融交锋,使网络环境愈益错综复杂,网络资源更加参差不齐。如有人在网上极力宣扬西方价值体系,鼓吹自由主义、主义、个人主义等有人借解构历史,否定英雄人物之机,掀起思潮:有人恶搞历史人物图像,肆意传播未加证实的谣言、“野史”等。如果这样一些东西被引入《纲要》课教学,不仅不能起到育人的效果,反而会扰乱学生的思想,使学生未受其利、反受其害。所以,教师在选取网络资源时,必须切实围绕《纲要》的教学需求,着眼学生的健康成长,严格把关、认真筛选、严肃核对,必须确保所选资源的严谨客观。

对于一些颇受争议、被人诟病的网络资源则必须慎重,如历史电视剧《走向共和》,“是为了表达某种历史观点的政论剧。因此,《走向共和》是编导者们心目中的近代史,而不是真实存在的近代史。说它是唯心史观影响下的产物,是不会委屈它的”20世纪80年代的电视政论片《河殇》,大肆鼓吹“全盘西化”,宣扬民族历史文化虚无主义,手撕鬼子、单手掏心、石头打飞机等无底线的抗日“神剧”雷人桥段频出、穿帮镜头频现,实让人不忍直视。诸如此类的一些网络资源如何能介绍给学生,传播于课堂呢?

事实上,遴选网络教学资源与搜集整理史料如出一辙,需要人们以上下求索的精神,下工夫、下力气去探寻、分析和比较,以去伪存真、去粗取精,正如翦伯赞所言:“搜集史料,并不是一种容易事情。因为中国的史料,虽然浩如烟海,但他们并不像宝库里的金银聚在一起,可以应手取得,而是和矿石一样,埋藏在我们所不知道的许多地方,需要我们耐烦去探求。”

2.确保网络资源选取的典型性和针对性

《纲要》课相对其他课程而言时间跨度大、涵盖内容广,涉及的事件和人物多。《纲要》课教材侧重于把握中国近现代史发展的基本脉络、基本规律,侧重于宏观叙事而非微观描写。作为教材内容的有益补充,在选取网络资源时,应注意其典型性和针对性,围绕地域特色和学生生活实际选取案例,增强学生的亲近感和认同感,使学生感受到历史就在身边、触手可及,从而提高《纲要》课教学的吸引力和魅力。如在讲授“日本的计划及其实施”时,可以介绍日本帝国主义对南开大学校园的轰炸、南开大学的罹难以及西南联大的成立过程,揭示日本帝国主义的残暴行为和中国人民的不屈抗争,视频《西南联大75周年再回眸之学府劫难》就展示了这一段曲折的过程。这样的资料既能增强历史教学的吸引力和说服力,又能激发学生的参与感、认同感,能够唤起他们的历史记忆。又如,在学习社会主义事业在艰难探索和曲折发展中所取得的建设成就与实践成果时,可以介绍河南红旗渠的修建过程,结合纪录片《红旗渠》的播放,使学生了解在新中国极其艰难的条件下,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的高涨热情以及取得的丰硕成果,这样一来河南籍学子必然兴致勃勃、倍感荣光。

总之,在选取网络教学资料时,应该找一些教材上没有,但又与教材内容相契合的材料,这样既能丰富教学内容,又能开阔学生视野,如果仅仅拘泥于教材和教案,搞硬性灌输、生吞活剥,就可能会使学生产生逃课、厌学心理,使教学活动流于形式、教学效果大打折扣。而如果选取的网络资料十分典型和具有针对性,与学生的生活、学习发生联系,则必能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有利于他们对重大历史事件和理论问题的理解与把握,有利于他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历史不仅属于过去,它既体现公民对历史传统的继承,也促进公民获得健全的思考方式。有好的问题开始,以此构成探究主题,有助于使永久性信念和实用技能通过教学纳入到公民的头脑、心理和行为中”。

3.确保网络资源运用的恰当性和合理性

坚持网络资源进课堂,从根本上说是为了《纲要》课教学活动服务的,是为了增强《纲要》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因此,对网络资源的运用必须适量适度、恰到好处,确保网络资源是对教材的有效补充和锦上添花,而不是暄宾夺主、取而代之。要使网络资源在《纲要》课教学活动中发挥出最大的效力,就要使其与教师、学生和教材形成统一协调的整体,相互配合、共同作用。

首先,网络资源的运用不是越多越好,毕竟《纲要》课不是电影赏析课、图片展示课,教师也不是音乐播放员、电影放映员。要让学生深刻把握中国近现代史的主题、主线和主要内容,还必须以《纲要》课教材为主,教材是《纲要》课教学的最基本、最重要的依据。网络资源是对教材的有效补充和拓展,只有围绕教材的逻辑框架、理论脉络和基本观点来选取与运用网络资源,才能收到最大的教育效果。否则,在课堂上一味展示音频、视频和图像,不仅会冲淡《纲要》课教学的主题,而且也容易使学生产生视觉疲劳或者听觉疲劳,进而滋生厌烦和失望心理,以致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

其次,网络资源的运用并不意味着教师的作用可有可无、无足轻重,教师是《纲要》课教学活动的组织者、管理者,网络资源不论如何精彩纷呈都不能取代教师的认真讲解和系统阐释。《纲要》课中所运用的网络资源是对教师教学思路、教学理念的体现,是为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服务的。如果教师被网络资源所累,而不注重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和教学水平,那么有可能使《纲要》课沦为网络技术课。如一些教师因故不能上课时,就让学生整堂课地观看视频或纪录片,并且事前不向学生解释或介绍该视频(幺己录片)的背景和主要内容,事后不组织学生交流心得和感悟,不将影片的意义融入教学内容之中,那么这样的教学安排有何作用呢?

最后,不能以“人机交流”取代“师生交流”。网络资源归根到底是互联网发展的产物,盲目地、过度地依赖计算机,以冰冷机器取代鲜活个体,忽视与学生的情感交流、思想交流,无疑是十分不可取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重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对大学生培育民族精神、凝聚社会共识、增强公民意识等方面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承担着传道、授业、解惑的重要作用,只有通过有效的师生互动和心灵碰撞,解答学生的思想迷茫和人生困惑,才能帮助他们正确把握中国近现代以来的社会发展规律,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才能真正发挥《纲要》课存史求真、资政育人的重要作用。

八上历史复习提纲篇8

[关键词]纲要课;历史文化资源;绍兴;徐锡麟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6)07-0043-03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简称纲要课,是高等学校本科生的一门必修课程。纲要课与概论课、基础课、原理课共同构成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思想政治教育关系到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和未来,党和国家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尤其重视,这就对讲授思政课的高校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如何取得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是每一个思政课教师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具体到纲要课的教学,必须首先对纲要课的学科特点有精准透彻的把握,然后采用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才能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纲要课作为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既有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一般特点,也有不同于其他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特性。纲要课以史实为基本元素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这种学科的特性决定了可以利用地方文化资源,促进纲要课的课堂教学。下面从绍兴为纲要课提供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如何利用绍兴历史文化资源上好纲要课、学生考察徐锡麟故居的教学效果来论述。

一、绍兴为纲要课提供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

纲要课的学科特点,需要可感的历史文化资源来为理论提供支撑,教师可以根据所在地区、城市的地方历史文化资源,选取有代表性的、典型的历史文化资源作为与教材结合的重点案例来分析。

(一)纲要课的学科特点

作为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既有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一般特点,也有不同于其他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特性。纲要课与其他思政课相比,其他思政课程以理论为基本元素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而纲要课以史实为基本元素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以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材为讨论基点[1],纲要课的史实特点至少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教材的整体逻辑体系按照时间排列。时间是历史的根本特征,教材的十章内容从时间的跨度上,从鸦片战争中国近代史开端,到改革开放新时期,贯穿中国近现代的各个发展阶段。第二,教材每编的综述是对这一阶段历史的高度总结。上编综述“风云变幻的八十年”,是对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八十年历史的概述,包括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阶级关系的变化、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等历史内容。中编综述“翻天覆地的三十年”,是对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三十年历史的概述,包括五四新文化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人民受三座大山的压迫等历史内容。下编综述“辉煌的历史进程”,是对改革开放中国三十多年的历史概述,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和进入社会主义、新中国发展的两个历史时期的关系、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历史内容。第三,教材章节叙述上是以史为纲。教材的每章、每节甚至每一个标题,都有具体的历史内容,都是对历史的概括、总结与评价。

介于教材的这种特点,充分开发、利用史实元素对学生进行唯物史观教育和国情教育就显得至关重要。

(二)绍兴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

绍兴地处江南水乡,位于浙江宁绍平原,是中国著名历史文化名城。绍兴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从四千年前的尧舜禹时期到近代历史,绍兴出现了一大批历史文化名人,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卓越贡献。近代以来,包括浙江在内的沿海诸省较早的接受西方民主思想的洗礼,民国时期浙江是思想文化活跃的省份之一,这些都为绍兴在近代史上成为文化重镇奠定了基础。绍兴在中国近代历史上涌现的历史文化人物,从涌现的高潮上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从人物的主要的贡献上也可以分为两大类。首选,从涌现的高潮上可分为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时期。在辛亥革命前后主要历史人物有徐锡麟、秋瑾、陶成章、蔡元培、陈魏、陈志军、巩宝铨等人。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前后主要历史人物有蔡元培、鲁迅等人。其次,从这些历史人物的主要贡献来说,可以分为革命家和文化人两大类。革命家主要有徐锡麟、秋瑾、陶成,文化人主要有鲁迅、蔡元培。这两种划分有交叉,有的历史人物既是辛亥时期著名革命家又是著名学者、教育家,如蔡元培。这些绍兴历史文化名人的故居现在大多开设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故居内建有人物事迹展厅,是了解这些人物事迹和学习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基地。

教师可以根据课堂教学需要选择一个或者几个有代表性的、与纲要课教学结合比较紧密的绍兴历史文化人物作为重点,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与模式探索,力求把纲要课上好上活。

二、如何利用绍兴历史文化资源上好纲要课

绍兴有如此之多的历史文化资源,不加以利用当然非常可惜。利用绍兴历史文化资源进行纲要课的教学,至少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让学生理解纲要课的性质和利用地方历史文化资源的重要意义,二是教师带领学生开展实地考察活动。

(一)进行学习方法指导

让学生了解纲要课的学科特点和利用绍兴的历史文化资源开展课堂教学,是教师上好与学生学好纲要课的前提,为此,进行学习方法指导是必要的。在开学的第一节课,笔者就进行了主题为“利用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开展课堂教学”的学习方法指导课。指导课包括两个内容,一是向学生介绍纲要课的学科特点;二是说明利用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开展纲要课教学的意义及具体的操作办法。在介绍纲要课的学科特征上,强调纲要课是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同时也有不同于其他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特点,即以“史”为线索贯穿思想理论,以论“史”为基本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理论教育。这样使学生对纲要课有一个整体认识,也为下面的说明提供方法论支撑。在说明利用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开展纲要课教学的意义及具体的操作方法上,首先说明利用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开展纲要课教学的意义在于,历史现象的发生离不开一定的时间与空间,地方历史文化资源为历史提供了可以触摸、可以体验的立体材料,能突破教材文字平面化的局限,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其次说明利用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开展纲要课教学的具体操作方法。再好的教学理念,如果没有可操作性,不能落到实处,也是纸上谈兵。笔者所在的高校地处绍兴,利用绍兴历史文化资源开展教学具有现实性。笔者认为利用绍兴的历史文化资源至少可以做两方面的工作:一是让学生搜集、整理近现代历史上著名的绍兴籍人物,如秋瑾、徐锡麟、蔡元培、鲁迅等历史人物的事迹,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介绍;二是带学生到这些绍兴历史人物的故居参观,让学生写出参观心得体会。

(二)开展实地考察活动

绍兴的徐锡麟故居、大通学堂、秋瑾故居、蔡元培故居、鲁迅故居等都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具有代表性,参观这些名人故居对中国近现代史的学习有非常重要的辅助作用。在实际教学中可能拿不出很多时间对这些名人故居进行一一参观,因此可以根据教师的教学安排选择其中的一二处作为参观重点。教师带领学生参观名人故居分成四个步骤。第一步是确定参观对象。如果教师的教学安排在于利用绍兴的历史文化资源讲授辛亥革命,可以选择锡麟故居、大通学堂、秋瑾故居;如果讲授新文化运动,可以选择蔡元培故居、鲁迅故居。笔者选择的是徐锡麟故居。第二步是教师进行先期的参观和知识积累。教师首先自己对选定的名人故居的位置、交通路线、故居的情况、人物的主要事迹等有比较详细、准确的把握,这样才能在带领学生参观时做到游刃有余。第三步是给学生布置作业。如要求学生在参观前了解徐锡麟的有关革命事迹,并且在参观后写出心得体会。第四步是带领学生实地参观体验。笔者在前期充分准备的基础上,带领学生到位于绍兴东浦镇的徐锡麟故居参观,并且现场对徐锡麟的事迹进行讲解。

经过参观之前的教学方法指导,使学生认识绍兴历史文化资源的意义,同时也知道怎样利用这些资源进行纲要课的学习。在此基础上,选择重点考察对象,做好必要的前期准备,最后带领学生实地考察,这样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设计。

三、学生考察徐锡麟故居的教学效果

从选定考察对象到实地考察,这只完成了教学的过程,真正检验教学还要看教学的效果。考察徐锡麟故居教学的效果如何,可以从学生的参观心得体会和参观后学生的课堂表现来分析。

(一)从学生的参观心得体会中看效果

从学生参观徐锡麟故居后写的心得体会中看出,学生的收获可以归纳为两大方面,即知识方面和情感体验方面。从知识方面的收获看,通过这次实地参观,学生对资产阶级革命家徐锡麟的平生经历、主要事迹及故居的情况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同时也对徐锡麟生活时代的历史背景和历史知识有了进一步认识。从学生的情感体验方面看,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对革命家徐锡麟的敬仰之情,二是对今天美好生活的珍惜,三是促进自己努力学习。从第一方面看,学生普遍怀着敬仰之情去参观徐锡麟故居,感受到徐锡麟为民族的未来不惜牺牲生命的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受到一次爱国主义教育的洗礼。爱国主义是中国人民为实现民族复兴的不竭动力所在,纲要课的教学目标之一就是培育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从第二方面看,学生从徐锡麟等革命家事迹中,感受到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从而有助其树立珍惜美好生活的人生观。从第三方面看,学生认识到只有努力学习,才能无愧于党和人民的希望。总之,这次参观促进了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效果比较显著。

(二)从参观后学生的课堂表现看效果

笔者选择考察徐锡麟故居是出于教授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的考虑,所以在讲授这一章前,先带领部分学生考察徐锡麟故居,为这一章的教学奠定基础。从参观后的课堂教学效果来看,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从参观徐锡麟故居的学生的课堂反映看,这些学生因为已经对徐锡麟的事迹有了解,并且受到徐锡麟爱国主义精神的感染,所以在课堂中再次提到徐锡麟时,就对辛亥革命有了不同于其他同学的理解。二是从参观后的课堂表现来看,学生对纲要课的认识增加了,上课的注意力更集中,教学的实效性得以提高。

利用地方历史文化资源上好纲要课,要因地因时制宜,没有统一的模式,笔者所进行的只是一种探索与尝试。期待在利用地方历史文化资源促进纲要课的教学上出现更多的探索与成果。

八上历史复习提纲篇9

认真学习党章、严格遵守党章,是加强党的建设的一项基础性经常性工作,也是全党同志的应尽义务和庄严责任,对强化全党党章意识,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要以党的十八大党章修正案颁布为契机,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的和意义。

一、认真学习新党章,是贯彻十八大精神的必然要求

认真学习党章、严格遵守党章,是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必然要求。我们党员要把学习党章同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紧密结合起来,同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紧密结合起来。党的十八大报告勾画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宏伟蓝图,是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继续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为我们这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工作指明了方向。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贯穿党的十八大报告的一条主线。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贯彻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应该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深刻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长期实践取得的成就;第二,深刻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科学内涵及其相互联系,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第三,深刻领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部署;第四,深刻领会完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途径和要求;第五,深刻领会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第六,深刻领会党章增写党的建设总体要求新内容和关于党员、党的基层组织、党的干部新要求的重大意义,深入领会各项新内容新要求的科学内涵,坚持用党章指导和规范党的建设各项工作,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二、认真学习新党章,是巩固党的肌体健康的客观需要

党的十八大强调,我们党担负着团结带领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为此,党的十八大提出了新形势下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总要求和各项任务。我们党员要深刻学习领会、逐条贯彻落实。

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党的建设总要求,既是着眼于继承和弘扬我们党90多年来保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的根本点提出来的,又是着眼于顺应和应对新形势下世情、国情、党情的新变化提出来的。我们要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牢牢把握党的建设总要求,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使我们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

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保持党的肌体健康,始终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鲜明政治立场。各级党委要旗帜鲜明地反对腐败,更加科学有效地防治腐败,广大党员要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自觉遵守廉政准则、严于律己,杜绝以权谋私情况的发生。

三、认真学习新党章,是解读党和国家事业部署的有效途径

党的十八大根据国内外新形势,结合我国经济社会新发展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进行了充实和完善。提出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胜利必须牢牢把握的基本要求。这些基本要求是根据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深刻总结60多年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提出的,是最本质的东西,是体现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东西,表明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水平。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基本要求,进一步回答了在新的历史征程上怎样才能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基本问题。

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基本要求,是对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难点问题、热点问题的积极回应,是对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正确指引。党的十八大对各项工作的谋划和部署都是遵循和体现这些基本要求的,只要我们广大党员干部能够紧紧围绕、牢牢抓住了这些基本要求,就能更好凝聚力量、攻坚克难、继续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继续改善人民生活,从而完成时代赋予的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四、认真学习新党章,是广大党员干部提升自我能力的重要一课

党章是对党的性质、宗旨、指导思想、奋斗纲领和重大方针政策作出的明确规定,对党员权利和义务作出了明确规定,对党的制度和各级党组织的行为规范作出了明确规定,对党的各级领导干部的基本条件作出了明确规定,对党的纪律作出了明确规定。对这些重要内容,我们全体党员同志都要全面了解和掌握。

八上历史复习提纲篇10

关键词:英美文学教学学生视角英语专业八级考试毕业论文

英美文学是我国高校英语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必修课,2000年由教育部批准实施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大纲》)指出:“文学课程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阅读、欣赏、理解英语文学原著的能力,掌握文学批评的基本知识和方法。通过阅读分析英美文学作品,促进学生语言基本功和人文素质的提高,增强学生对西方文学及文化的了解。”可见这门课程的重要性。如何上好这门课是众多教师及学者这些年积极探讨的话题。有对教学方法的探讨,封闭式教学到开放式教学;对教学内容的研究,以史为主还是以文为主;有对教学手段的探讨,如何把影视作品运用到教学过程中等。这些对英美文学课程的多角度探讨,对这门课程的改革与建设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笔者转变课堂授课视角,从学生的需求出发,探讨英美文学这门课程的教学方法。

一、学习者分析

学生是教师授课的对象,是学习的主体,所以对学生进行全方位分析是上好一门课的前提。对学生的分析可以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方式和学习动机这几个方面入手。而认知水平主要是针对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英美文学这门课程一般安排在高校外语院系本科三年级阶段,英语专业三年级的学生,他们在一、二年级已经接受了英语这门语言严格的基本功训练,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已经相对较高。因此从大三学生的认知水平角度来看,当然,这里也不否认学生与学生之间会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但总的来说,他们已经能阅读、理解并欣赏英美文学的原著。至于学生的学习方式,目前,中国学生比较习惯的是接受型学习方式,虽然很多学者都在极力倡导新型的任务型教学手段,尽可能使学生多接触合作学习或者探究式学习,但是不得不承认学生还是倾向于接受型学习方式。因此,如果在课堂中完全拒绝接受型教学,而只进行合作型教学,则可能会影响教学进度,有很大可能无法传授系统的专业知识给学生。因此对当今的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英美文学课程的教学需要把接受型教学与合作型教学相结合,这样才会使英美文学教学循序渐进地进行,同时也可以增强学生的课堂参与性。最后是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动机可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内部动机可以说是学生自发的,如果学生喜欢英语的文学作品,那么他们就会自发地、积极地接触这些文学作品,而不需要外部因素来干预,学习者也会在学习活动中得到满足。外部动机是由外部诱因引起的动机。就像英美文学这门课程是一门必修课,学生选修这门课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这是不得不修的学分。其他,则因为大三学生将面临英语专业八级考试(以下简称“专八”),虽然英美文学的常识部分只占很少的分数,但还是有很多学生希望能在课堂中收获知识的一个原因。因此,与专八相结合,把专八中的英美文学常识部分引入到传统的接受型教学中,可以激发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兴趣,是一种可以实践的方法。另外,大三学生已经开始准备毕业论文,而英语专业学生中会有一部分学生选择文学作品作为毕业论文,而英美文学这门课能够让他们多了解一些作家、作品,这将有助于他们挑选到适合自己的题材。教师可以在对作品进行讲解的同时,与论文挂钩,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进行文学方面论文的选题、列提纲等工作,让学生可以提前了解到写论文的一些步骤,这样定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而这部分的课堂教学的主体应该是学生,所以,这部分教学可以结合合作型教学,不仅可以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性和协调性,还能拓宽学生视野,发挥其创新性。和论文挂钩是很好的通过外部动机让学生主动参与英美文学学习的一个方法。

虽然学生学习某一门课程的外部动机都是短暂的、有时效性的,但教师不应忽视其发挥的有益的一面。在英美文学这门课程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试着通过与专八相结合和与论文挂钩这两种外部动机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二、与专八相结合

在英美文学的课堂上讲解与专八有关的英美文学常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参与课堂活动。专八考试的英美文学常识部分主要来自于英美文学史,因此在英美文学课程的讲授过程中讲解文学史是非常有必要的。有些高校把英美文学选读和英美文学史分开教学,这样有其一定的不足。讲授英美文学选读的教师一般偏重对文学作品的讲解,而缺少对作品的横向或纵向之间联系的说明,比方说,同一时期不同作家之间他们的作品所反映出来的一些特点会存在共性;前一段文学思潮对后一代作家作品的影响等。而只讲授文学史的话,则会使课堂显得枯燥。一大堆文学基本知识的罗列会让学生难以消化,苦于记忆,无法让学生深刻体会到西方文学作品的多姿多彩。另外,2003年陈立华的《读史与读文,孰轻孰重?——谈英语专业美国文学课教学》和2004年刘加媚的《英语专业英美文学教学应文史并重》这两篇文章,都支持这门课程的教学应该文史并重,笔者也认为最好是把英美文学选读和英美文学史这两门课程结合在一起上。

陈立华和刘加媚提出了文史并重的概念,而他们所提出的解决方法是把文学史部分让学生在课堂外自学,在课堂内发表意见,然后由老师做补充或评价;而文学作品则作为课堂上精讲的部分。这样可以降低文学史在课堂讲解中的比重。但笔者认为,如果让学生在课外自学文学史,即使有课堂上学生的发表和教师的补充说明,但学生很可能对于一些文学史上的基本概念,比方说浪漫主义、超现实主义,是否正确或完整掌握产生怀疑。因此,笔者设想,可否在这门课的讲授过程中,以文学作品的精读为主,文学史的讲解为辅,并且文学史的讲解要做到简明扼要,点到即止。在重点介绍一个文学作品前,教师可以先对这个作品产生时期的文学史上的一些概念或特征进行说明,再简单介绍那个时期,其他一些有名作家的作品及写作特点,而关于重点作家的生平介绍则可以学生课外自行搜索,课堂内发表的形式完成。这样一方面有助于学生从宏观上了解文学史,和专八相挂钩,另一方面让学生通过网络在课外获得更多的文学知识。此外,在讲解完一段一定时间范围内的文学史后,可以把专八考试中出现的文学常识部分拿出来对学生进行测验,一则可以让学生好好复习学过的内容,二则可以让学生更加重视英美文学这门课程。英美文学课程与专八结合的授课方式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与论文相挂钩

英美文学课程除了文学史之外,需要重点讲授的,当然还是文学作品。英美文学历史悠长,文学作品层出不穷又各具特色,因此众多教师在对作品讲解过程中,会深入分析作品的写作特点技巧等,希望能让学生欣赏到作品的独具的美,以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但笔者认为对文学作品的课堂讲解,可以与写论文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让学生有更浓厚的兴趣参与课堂学习。

笔者所说的与写论文相结合的授课方式,是指在讲解一个文学作品时,可以发动学生搜索一些关于这个作品的先行研究,然后通过对这些论文的分析和借鉴,列出论文提纲,这样可以当做给即将着手毕业论文的学生一个提前练笔的机会,同时还可以通过小组成员的交流使他们聆听到不同的想法,并且很有可能帮助他们找到毕业论文的题材或想法。具体的做法是:在讲解某一作品时,可把一个班级分成四至五个小组,对每组成员进行工作安排。一个组的一半成员负责查找与这一作品相关的论文资料,对这些资料进行阅读分析后,发表其中的几篇论文。剩下来的成员对整个文学作品的内容进行说明。一般来说,我们所使用的教科书都是摘选一个作品中的某一章节让学生品味作者和其作品的思想特点,但只读一个作品的某一章节,是无法全面深刻地理解整个作品的内涵的,可能也无法让他们遇到感兴趣的某个点或者面,因此,在大三期间应该要适当鼓励学生尝试阅读完整的文学作品,在加深阅读功底和文学熏陶作用的同时,把握作品全局。最后,在那些发表结束后,才是对他们所读的文学作品经过讨论思考后的论文提纲的发表。当然,教师要随之对学生的发表进行评价,尤其是对学生论文提纲的原创性和创新性要予以重视。

另外,与论文结合的授课方式还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选择文学作品时,内容不能太抽象深奥,篇幅不能太长。比方说,HenryJames的作品虽然备受中外学者的推崇,但其中富含隐晦的比喻和象征和晦涩的文体,会让人感到头疼。如果让大学三年级的学生自己啃完一本HenryJames的小说,可能对作品的理解就会让他们萌生怯意,而无法实现对作品的深刻解读,更不用说列出贴切的毕业论文提纲。而作品篇幅太长,也会让学生在阅读时费尽心力,从而无法在有限的时间内实现对作品的融会贯通,影响论文提纲的质量。第二,这种授课方式不宜太频繁,一个月一次的频率为佳。如果间隔期太短,当然会对课程进度有影响,其次,对学生来说,阅读量的负担太重,这想让他们理解并欣赏一部作品的目标可能会相差甚远。如果给学生一个月的时间做准备,他们不但有较充足的阅读时间,而且有利于各小组成员在理解作品的基础上展开有针对性的讨论,找到有建设性的观点。第三,要对论文提纲的原创性或创新性予以重点评价。当今,各大高校都在强调学生论文的原创性或创新性,很多学校要求学生对自己所写的论文进行学术不端检测,以此端正学术态度,防止学生论文抄袭现象的出现。因此,在与论文结合的这种授课方式下,教师也应该重点培养学生这方面的意识,提前给他们打预防针。在各小组成员的论文提纲发表结束后,对小组成员发表的熟练程度、成员之间合作气氛和他们论文提纲的创新程度,用a、B、C、D等不同等级对各小组的发表进行当场点评,其中要强调创新性在打分中的比重,以引起学生的足够重视。

通过这种授课方式,学生与学生之间会展开互动,在面对一部作品时,不再是独自茫然失措,而是互相帮助理解作品,学会搜索资料,发现问题,展示各自的想法,扩大视野,这将为他们真正独立完成毕业论文的选题工作做提前的练习。当然,这种授课方式还会让学生感受文学作品的魅力,提高他们对英美文学这门课程的兴趣。

英美文学课程在培养专业英语人才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要上好这门课程,可以试着从学生视角出发,从他们重视的专八和毕业论文这两个角度着手,课堂应讲解或涉及这两方面的内容,促使学生积极正面地参与这门课程的学习,从而喜欢上这门课程。

参考文献:

[1]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Z].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