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的诗歌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07:30:32

徐志摩的诗歌篇1

徐志摩是现代文学史上具有才情的诗人,他的一生虽然短暂,但其诗作的艺术魅力却没有因为其生命的消逝而消逝。徐志摩生前出版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三部诗集,他逝世后又由陈梦家编写陆小曼作序出版了诗集《云游》。徐志摩的每首诗歌都构思巧妙,充分展现了他超俗的想象力和不凡的艺术才华。读他的诗歌让我感触最深的就是:他善于在诗歌中创造各种美。徐志摩通过对诗歌各种艺术美的创造,使他的诗歌作品的风格独树一帜,并因此具有了一定的美学价值。(注:谢冕:《徐志摩名作欣赏》,中国和平出版社,1983年出版,第108页。)

一、徐志摩诗歌的意境美

意境,作为一个美学范畴,是我国传统诗歌美学理论的核心和最高的美学原则。早在南北朝时期,刘勰就提出过“神与物游”的艺术要求。所谓“意”,是诗人的思想与情感;“境”,是指诗人用以表现诗人思想感情的具体形象与画面,即情感客观化,对象化。“意”是诗的生命,“境”是附在“意”上的外壳,是表现诗人主观情感的工具。诗人的思想感情只有借助具体形象的描绘才能得到生动的抒发,而具体的形象又因诗人思想感情的熔铸而获得强烈的美感力量。诗的意境创造就是要求“意”与“境”这两个方面的结合,强调诗人的主观感情与客观物境的高度统一融合。古人云:“景无情不发,情无景不生,一切景物皆情语”。这些艺术经验道出了“意境”的美学真谛。

一首好诗往往是意境深远的具有强烈感染力的艺术作品。一个好的诗人往往是心包万千,神游八方,情感丰富,物我共融,不受时空限制的。徐志摩就是这样的诗人,他的诗歌作品也是如此。读徐志摩的诗歌,可以将读者一下带入他的诗歌意境中。诗人的爱恨情仇,喜怒哀乐,统统展现在你的面前。在这人与人,物与物,情与情构建交织而成的意境里,我们将会被深深地打动,仿佛一瞬间就被诗人带入到或是凄婉哀转,或是情思澎湃的精神世界里。徐志摩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善于创造意境的诗人,他的许多诗歌都具有梦幻般的意境之美。在表现诗歌关于“情景交融”这一文学特征方面,徐志摩做得非常出色。

“情景交融”是意境创造的表现特征。王国维说:“文学中有二元焉:曰景,曰情。”意境创造就是要把二者结合起来的艺术。由于他直接关系着意境的生成,所以古人在这方面研究得非常透彻。情景交融有三种不同的类型,在徐志摩的诗歌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一)景中藏情式

在这一类意境创造中,作家藏情于景,一切都通过逼真的画面来表达,虽然不言情,但情藏景中,往往更显得情深意浓。如《月下雷峰影片》“我送你一个雷峰塔影,满天稠密的黑云与白云;我送你一个雷峰塔顶,明月泻影在眠熟的波心。深深的黑夜,依依的塔影,团团的彩云,纤纤的波粼――假如你我荡一只无遮的小艇,假如你我创造一个完全的梦境!”仅短短八句,其浓郁的诗意表现出了他卓越的构思手法。由于诗人自我的切入,写景不再成为复制或呈现,写景即写诗人之景――“完全的梦境。”在切入之时,现实的我抽身离去,自我的情感看不见了,个人的经历、思想看不见了,闪耀于读者眼前的是自然之美的形体和光辉。整首诗的韵律就是情感和思想的旋律。这首诗在写景但更是在写情。

(二)情中见景

这种意境的创造方式,往往是直抒胸臆。有时不用写景,但景却历历如现。《为要寻找一颗明星》是比较纯粹的抒情诗之一,这首诗歌不是现实世界的誊写,而是感觉领域的探索。在这首诗里,拐腿的瞎马、骑手、明星、荒野、天空、黑暗,这些具体的意象全不指向实在的生活内容。凡是这些景物总会在被理解后消失,然后被诗人的某种情感替代,这使得诗歌情中见景,景中有情,使诗歌达到了通常文字难以达到的境界,这也是徐志摩诗歌的独到之处。

(三)情景并茂

这一类是以上两种方式的综合型,抒情与写景在这里达到了浑然一体的程度。《再别康桥》可谓是这一意境类型的力作:“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全诗以离别康桥时感情起伏为线索,抒发了诗人对康桥惜别的深情。诗人以“轻轻的”、“走”、“来”、“招手”、“作别云彩”起笔,接着用虚实相间的手法,描绘了一幅幅流动的画面,构成了一处处美妙的意境,细致入微地将诗人对康桥的爱恋,对往昔生活的憧憬,把眼前无可奈何的离愁表现得真挚、浓郁、隽永。

二、徐志摩诗歌的意象之美

徐志摩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善于创造意象的诗人,他的诗歌中的意象蕴涵着丰富而鲜明的美学特征。(注:徐志摩:《猛虎集序文》,浙江文艺出版社,1987年6月出版,第518-520页。)

(一)复叠美

这里所说的复叠是指同一个意象反复出现而形成的美。“晚霞在林间里,晚霞在原上的溪底,晚霞在风头风尾,晚霞在村姑的眉际,晚霞在艳喉鸦背,晚霞在鸡啼犬吠。”这是《康桥西野色》中的第四节,诗中“晚霞”这个意象六次反复出现。这六次的出现并不是单纯的重复,而是从不同的角度和背景来衬托晚霞,突出晚霞的美丽,给读者以强烈而立体的视觉效果。《我不知道风在哪个方向吹》是徐志摩的另一标签之作,全诗共六节,每节的前三句相同,展转反复,余音袅袅。这种复叠,这种旋律的组合,为我们这些吟唱者营造和渲染了一种梦的氛围,更增添几分梦态,以至于欣赏者也同吟唱者一样最终被一股力量感染得醺醺然,陶陶然了。《我要寻找一颗明星》也是如此,徐志摩是通过对明星的复叠来传递他的感情,用这种方法表达他情感本身的价值和美,以及他的姿态、色调、律动。诗人巧妙地用了这种复沓变奏的曲谱式抒情手段,每段的演奏方式大致相同,从一个意象出发展开,又逆向回归到这个起点,但每一次的回归和复沓同时又是一种加强和新的展开。徐志摩对诗歌的精心构思,让我们在感受到这意象的复叠美的同时,也深深体会到诗人传达出来的情感。

(二)动态美

动态美是一种流动的美。两只蝴蝶,一只停在花上,一只飞在花间,最吸引人的当然是那只飞舞的蝴蝶,满天星斗;最有魅力的是闪动的星星及划破星空的流星。意象也是如此,最有魅力的是那些流动的充满生命活力的意象,充满动态感的意象当然便具有动态美了。可以说,徐志摩的诗歌,是由一个个跳跃着的意象组成的一条流动的清澈的小溪,极具动态美。“我亦愿赞美这神奇的宇宙,我亦愿意忘却了人间的忧愁,像一只没有挂累的梅花雀,清朝上歌唱,黄昏时跳跃。假如她清风似的常在我左右,我亦想望我的诗句清水似的流,我亦想望我的心池鱼似的悠悠;但如今膏火是我的心,再休问我闲暇的诗情--上帝!你一天不还她生命与自由!”在这首《呻吟语》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一只梅花雀在树梢上跳跃,可以听到它清脆的歌声,清风从我们身上划过,心在心池中鱼儿般的畅游。诗人描摹的画面绝不是静止的,而是一幅充满动态感的有声有色的优美图景,让欣赏者仿佛觉得画中的小鸟会飞出来,和煦的清风似乎吹过自己的头发。徐志摩诗歌的这种动态美可以时不时地拨动人的心弦,让心中泛起阵阵涟漪。

(三)轻柔美

徐志摩诗歌中的意象多为夕阳、清风、柳絮、云雾、春花、飞红、落叶、白云、小溪、雪花、水莲花等柔美和轻盈的意象,具有轻柔美。《雪花的快乐》就是一首轻柔而优美的诗。“雪花”在半空里翩翩起舞,任情地“飞扬”,他不去“冷寞的山谷”,不去“凄清的山麓”,不上“荒街去惆怅”,他向“女郎”寻求寄托。徐志摩在进行诗歌创作时所选择的意象都不具有很强的厚重感,与此相反,他的诗歌意象沾住她的衣襟,溶入她柔波似的心胸。“雪花”的活泼,欢快,轻盈,及生命情调;“女郎”的美丽、柔情都赋予了“生动的画面”、“活的姿态”和“含蓄着无穷意蕴的内在灵魂。”诗人高洁的人格意识,旺盛的生命意识,在这里得到生动的艺术反映。当轻柔的意象像这首诗一样溶入了诗人的灵魂,那柔美的意境便油然而生了,从而营造出一种非常柔和恬美的效果。

(四)朦胧美

徐志摩的诗歌很有吸引力和迷惑力,其原因之一就是诗中的意象具有朦胧美。“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那一声珍重里有甜美的忧愁――沙扬娜拉!”

这首《沙扬娜拉》在一开始便以一个构思巧妙的比喻,描摹了少女的娇羞之态,低头的温柔与水莲花不胜娇羞,两个并列意象贴切的重叠在一起,人是花,花亦是人,我们已经很难分辨清楚,但欣赏者却可以感受到一股朦胧的美感透彻心肺,像吸进花的香气一样。“沙扬娜拉”也因此成为日语“再会”一词最美丽和富有诗意的解释。这首诗简单,但也美丽,其美丽正因为其朦胧。那萍水相逢,执手相看的朦胧诗意被徐志摩淋漓尽致地抒发出来。他的很多诗歌作品就是用他朦朦胧胧若隐若现的形式创造意象并抒发情感的。

徐志摩诗歌的意境在这富于个性特点的意象深化和升华的基础上,同时又输入了心灵暖处的情感才变得充满轻柔、动态、朦胧之美。正如前面所描述的:他的诗歌是意境深远的,具有强烈感染力的作品。

三、徐志摩诗歌的性灵美

“性灵”的本意是人的心灵,性灵的核心是强调诗歌创作要直接抒发诗人的心灵表现诗人的真情实感。认为诗歌的本质即是表达感情,是人的感情的自然流露。袁宏道等说:“好诗应当‘情真而语直’,‘非从自己胸臆流出,不肯下笔’。”袁宏道所说的“性灵”,在绝大多数地方乃是“性情”的同义语。他说:“诗者,人之性情也。”

徐志摩就是一个主张抒写性灵的诗人,因而他追求诗歌的性灵美。徐志摩曾在《落叶》中自述:“我是一个信仰感情的人!也许我自己天生就是一个感性的人。”徐志摩的爱是泛爱!从日常生活到实践工作,他重视凭着自己满腔热烈而积极的感情,希望在许多方面有所作为。他的那份因为爱而生出的执着,从来不曾旁落,却是那些爱的回馈让他一再挫败受伤。胡适先生说:“他的人生观真是一种单纯的信仰!(注:“单纯信仰”一词见于胡适的《追悼志摩》,历来为许多评论者引用,1931年出版的第三篇诗集《猛虎集》序中也有记载。)这里面只有三个词: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徐志摩一生所痴的信仰以及为之所做的努力就在于此!”

“爱、自由、美”所包含的内容太多,内涵太丰富,意义太复杂,所以也可以说是太隐晦,太含糊,令人捉摸不定。志摩的信仰据我看,不是‘爱、美、自由’三个理想,而是‘爱、美、自由’三个条件混合在一起的一个理想,而这个理想实际上等于他与他所爱的自由结合。他梦想这三个理想条件能够会合在一个人的人生里。对此,梁启超做了更具体的解释:“所谓爱,那是无边广大……;至于自由,最崇高的莫过于内心选择自由,最普遍的是免于束缚的生活上的自由;讲到美,一只匀称的希腊古瓶是美,蒙娜丽莎的微笑也是美。在徐志摩追求诗歌性灵的过程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雪花的快乐》。“假如我是一朵雪花,翩翩地在半空中潇洒,我一定认清我的方向,飞扬,飞扬,飞扬,这地面上有我的方向。不去那冷寞的幽谷,不去那凄清的山麓,也不上荒街去惆怅,飞扬,飞扬,飞扬,你看我有我的方向。”这首诗寄托着诗人满腔热情和幻想。诗人徐志摩为了表达对爱,对自由,对美的追求,他在诗中毫无顾忌,尽情地抒发他个人的喜怒哀乐。他羡慕雪花在半空里的潇洒和自由,将自己比做雪花。他那感情和灵性都依附在这雪花上。他要歌就高歌,他要哭就长哭,他放任不羁。他自己曾说:“我的思想永远是不成系统的。”的确,他的思想很杂,很散,如一匹没有笼头的野马,不随理智驾驭。正如胡适所说的:“他的人生观是一种单纯的信仰,这里面有三个大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徐志摩是一个单纯的理想主义者,他深信自己的信仰爱,自由,美是客观存在的。只要个人的性灵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这理想是能够实现的。追求爱,自由,美绝对是他追求诗歌性灵的核心思想。徐志摩把追求性灵作为他文学艺术的至高要求,于是他的诗歌常常以抒写性灵为最大的特色。这充满性灵的诗歌中,真率地袒露他的内心世界,热情地表现他那充满狂暴激情的个性,他追求爱情,追求自由的理想,追求大自然的美景。由于徐志摩对性灵的强烈追求与抒发,所以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又一个充斥着诗人灵魂的精神世界。

四、徐志摩诗歌的韵律美

徐志摩是新格律诗的代表作家,他的诗歌注重对艺术形式的追求,讲究诗歌的格律,徐志摩的诗歌是很讲究节奏之美的。徐志摩曾说过:“一首诗是有机整体,整体与部分想关联,一首诗的关键就是它内含的音节的匀称流动,明白了诗的的生命在于它内在音节的道理,我们才能领悟到诗歌的韵律的波动性。”谈到徐志摩诗歌的韵律美,应该从两个方面来体味。

(一)诗歌的外在韵律

徐志摩诗歌的外在形式的最大特点就是十分匀称,错落有致。《雪花的快乐》最为典型。从全诗看,诗节与诗节十分均齐;从每个诗节看,都有五个诗行,排列方式也相同;从每个诗行看,基本都是三顿。在诗节、诗行的均齐排列中又有灵活的变化。每个诗节的三、四行都退后一格,从视觉上赋诗节以错落有致的动感,灵活自然的韵脚;从听觉上赋诗篇以往复回环的美感。均齐中含变化,变化中含均齐,造成了雪花飘飞回旋和谐的旋律。此外,《半夜深巷琵琶》的节奏、旋律与内容结合得极佳,体现了徐志摩的诗歌理念和韵律化的追求。这首诗共16行:“又被它从梦中惊醒,深夜里的琵琶!是谁的悲思,是谁的手指,像一阵凄风,像一阵惨雨,像一阵落花,在这夜深深时,在这睡昏昏时,挑动着仅促的弦索,乱弹着宫商角徽,和着这深夜,荒街,柳梢头有明月挂,啊,半轮的残月,像是破碎的希望,他头戴一顶开花帽,身上戴着铁链条,在光阴的道上疯了似的跳,疯了似的笑,完了,他说,吹糊你的灯,她在坟墓的那一边等,等你去亲吻,等你去亲吻,等你去亲吻!”全诗长短诗行有规律地间隔着,长句每行六个节拍,短句每三个或四个节拍,整齐而富于变化。短句诗行押韵,并多次换韵。各诗行根据情感的变化精心调配音韵节奏,全诗的韵律和谐悦耳,宛若一只琵琶曲,悲切而并不沉寂。

(二)诗歌的内在韵律

徐志摩的诗歌篇2

【关键词】徐志摩诗歌开创精神格律意境性灵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1-0053-02

徐志摩在诗歌方面的创作成就与性格经历是密不可分的。纯净、真实、热情的他具有了天才诗人所具有的一切气质。他从小生活富足,虽然以后家境慢慢衰落,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也就是少时的无忧无虑造就了他的性格,再加上传统的教育和留学的经历都为他在诗国的腾飞插上了翅膀。反过来说,他归国后的生活轨迹很大程度上是由他的性格决定的。他的性格体现在他的行动之中,徐志摩的所做所为就如他的诗歌一样惊世骇俗。而徐志摩对爱情的执着就注定了他的痛苦。而这种痛苦使他在诗歌里得到了充分的宣泄,也成就了他的诗名,也是他诗歌中成就最高的。

一、从形式上看徐志摩诗歌具有内在外在高度统一的美感

他遵从了闻一多的三美的理论,即所谓的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但又有自己独特的实践,这主要体现在他对各种诗体的尝试,他认为每一种诗体都有其最合适的内容来填充。其中最典型的是他对十四行诗体和散文诗体的尝试及突破。徐志摩诗歌的很多方面的发展都是很有创造性的,他敢于突破古典的抒情方式,并糅入西方的各种思潮,还大胆的创造新的体式,敢为新诗开拓新的格律,意境优美、唯美。

二、格律方面,徐志摩的探索阻止了新诗过于散漫、内容流于肤浅空泛之弊,从而使内容更有节制、思想更有深度

闻一多讲诗歌格律时谈到了三美,在徐志摩的诗歌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和贯彻。茅盾曾批评徐志摩的诗歌《不知道风在哪一个方向吹》中说到:“我们能够指出这首诗歌形式上的美丽,章法很整饬,音调是铿锵的。但是这位诗人告诉了我们什么呢?这就是很少一点了。”但是诗歌并不是以传达内容的多少、优劣论成败的,作者在这首诗歌里更多的是表达了一种心情,这是一种感情的传达。诗歌所承载的内容应该是多方面的,特别是抒情诗,对感情的传达的丰富程度和真实程度反而是一首诗歌成败的一个重要标准。

先来看徐志摩的外在形式,主要是谈格律方面的创新,徐志摩诗歌的格式简单但却变化多端,从而衍生出了许多的美感。

徐志摩在诗歌的结构上是独具匠心的,撇开内容单从形式上看,他的诗歌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类,一是比较整饬的方块形,这一点上与闻一多是一致的,闻一多的诗歌体式结构绝大多数都是严整的豆腐块,这可能是他们受古典诗词的影响,讲求句式、字数的整齐划一。再一种就是长节的矩形块,隔行退格的形式(或多行退格),一般退一格或者两格。第三种是每行齐头,只是从后面看多有参差,形成一个错落的美感。第四是每句均后错一字,形成倒阶梯状。

三、徐诗的意境无疑是美轮美奂的

从整体上看,徐的每一首诗都是一个鲜活的形象,而这个形象,或传达了一种感情或象征了一种精神或者势力。但无疑都是美好的意境空明清新而深远,这就使得他的多数作品都能引起读者的共鸣。共鸣属文学理论的范畴,是文学接受的最高阶段,是作者、作品与读者一种心灵的契合,从而体现作品的力度,使人的人格实现提升,而徐的诗的意境就拥有这种强大的力量。他的诗歌不单单是所谓古代诗歌中的情景交融和虚实相生,而更多的是渗进了一种强烈的抒情,其有很强的抒情感染力,读后韵味无穷。

四、“性灵”是徐志摩诗歌中的一种气质和内蕴

往往那诗人头脑中的灵光一闪,经过诗人的加工之后,便会成为一首绝唱。徐志摩同泰戈尔一样崇尚性灵。徐志摩的性灵还体现在他的文章中冥冥中像是个预言,让人感到惊讶。死亡是每个诗人都深深思考过的一个永恒的话题,但是徐志摩这样能在生前绘声绘色的描写自己死亡的人,还是不曾见到过的。

徐志摩的诗歌在白话诗歌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在某些方面具有开创之功,首先是在诗歌格律方面,很多都是值得现代诗人去借鉴和学习的,在一些方面,让后辈是无法企及的,在当时倡导诗歌的格律对于防止诗歌的散文化,寻求新诗歌在中国的发展道路方面功劳是不可磨灭的。还有他的诗歌的优美意境,唯美的追求,给后人留下了丰富的美的遗产,他有才华,他的诗歌充满着性灵,但是他并不放纵自己的才华,他只是尽情的去展示,并且有节制,放开但又不放纵。他就是这样创造着美的遗产,那一首首优美的诗歌就这样如溪流般的不经意间已在你的胸膛里流成了河流。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相信他的诗歌一定还能够继续流传下去,成为近代文学宝库中璀璨的明星。

参考文献:

徐志摩的诗歌篇3

[论文摘要]中国现代诗人的杰出代表徐志摩一生都把爱、自由、美作为自己的人生理想,但现实的残酷,个人情感生活的一再受挫,让这只无忧无虑的性灵黄鸸啼唱的却是灰色的人生。本文从现实和情感两方面的关照中,分析徐志摩诗歌创作所投射的人生惆怅,并探究其背后的原因。

徐志摩独树一帜的诗歌创作和他那永远让人道不完的情感生活,让他的诗和他的人生成为现代文学史中不可缺少的最为浪漫多彩的一章。胡适在《追忆志摩》中曾经说过:“他的人生观真是一种单纯的信仰,这里面只有三个大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他梦想这三个理想的条件能够汇合在一个人生里,这是他的单纯信仰。他的一生的历史,只是他追求这个单纯的信仰的实现历史。”但是如果我们仅从浪漫的一面来理解徐志摩和他的诗,只能让我们对诗人的理解流于表面。

仔细研读徐志摩的诗,我们会或隐或显地看到徐志摩内心深处的另一面。当信仰在黑暗的现实和失败的个人生活的面前一再受挫,诗人很难再一心一意做那只追求性灵的黄鹂;现实不断消退诗人原来附着在人生之上的绮丽色彩,让他在诗歌创作中投射的更多的是人生的惆怅。灰色的人生逐渐成为笼罩在诗人人生和诗歌中的主旋律。

一、灰色人生——温柔情爱的消退

徐志摩个人情感经历的坎坷,时刻影响着他诗歌中情感的起伏,从快乐、空灵,到四处弥漫着一种灰色的人生的无比惆怅的悲伤。我们不禁要问,是爱情的真相封杀这位性灵诗人吟唱天籁之音的歌喉,还是诗人的多情让自己迷茫于温柔的陷阱?恐怕两者皆有之。

1.自我的逃避,个人主义者的虚伪与怯懦

众所周知,1922年2月24日,张幼仪在德国柏林生了次子德生不久,徐志摩为了向自己心中的女神林徽因表明爱慕的决心,迫不及待地在同年3月与张幼仪离婚。这件事情的本质再清楚不过了就是徐志摩的移情别恋和抛妻弃子。但是诗人却将自己的负心统统算在反对忠孝节义的账上,俨然将自己装扮成为反封建反传统礼教的先驱。再冠冕堂皇的诗也掩盖不了徐志摩在这件事情上表现出的一个个人主义者的自私和虚伪。而在其与陆小曼的婚姻中,徐志摩骨子里的另一面也探出了头,面对已经将自己逼到窘迫生活尽头的婚姻,他的表现不像当年争取这桩婚姻时所表现的那样敢作敢为,除了能在好友面前吐吐苦水外,面对别人他就只能强颜欢笑,自食苦果,完全丧失了承认自己婚姻失败的勇气。徐志摩骨子里的怯懦,让他无论是面对现实还是面对自我,都不可能成为鲁迅所说的“勇于面对现实的勇士”。

当然我们不能把这些个人主义劣根性当作徐志摩品性的全部。但是至少可以说明一个问题,徐志摩在感情面前看似一往无前、敢爱敢恨,实际上内心多少是自私、怯懦的。任何现象的背后都有使之成为必然的原因,我们在这里讨论徐志摩作为一个个人主义者的虚伪和怯懦,要说明的是他诗歌中弥漫的灰色人生调子,是与他的这种性格特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2.春宵酒醒后进退失据的迷茫彷徨

恋爱的快乐是徐志摩诗歌创作的灵感源泉,但是恋爱的快乐,乃至痛苦,也让诗人堕入进退失据的尴尬。

首先表现在诗歌内容的庸俗空虚。这些饱受评论家批评的诗有《别拧我,疼》、《深夜》、《活该》等等。批评家们对这些诗的批评是很尖锐的,有人直言不讳地说这些诗里充斥着“无聊的男女调情的东西”,是“庸俗、无聊、颓废的混合物”,甚至认为诗歌的内容达到“难以人目的程度”这些诗歌创作的时间都在1928年以后,正处于诗人与陆小曼婚姻的磨合期,可是显然他们磨合得并不好,“我想在冬至节独自到一个偏僻的教堂里去听几折圣诞的和歌,但我却穿上臃肿的袍服上舞台去串演不自在的戏。我想在霜浓月澹的冬夜独自写几行从性灵暖处来的诗句,但我却跟着人们到涂蜡的跳舞厅去艳羡仕女发金光的鞋袜。(《情死》)。从中不难窥见这种纸醉金迷的婚后生活困扰着诗人,枯竭了诗人的灵感。

其次面对爱情、婚姻失败后的悲观失望。徐志摩的一生中真心爱过两个女人——林徽因、陆小曼。每一次的爱情徐志摩都是冒天下之大不韪,全身心的投入,可换来的却是伤害与失望。

二、灰色人生——现实残酷的凸现

很多人都认为出身富商家庭,求学、事业之路一帆风顺的徐志摩,除了会写些爱情诗以外,对残酷的现实生活是不会有多么深刻的体会的。实际上,徐志摩的诗歌创作中有大量反映现实的作品。有人曾经统计过,“以上海书店1994年出版的《徐志摩的诗》(共五册)第一卷中的149篇(不包括22篇译诗)作为研究对象,其中以社会现实为题材的诗有60首,占总数的40%。”。如果说徐志摩在他的情诗中描写的灰色人生仅是个人情感世界悲观情绪的流露,那么在他描写现实的作品中,我们可以感受到的是诗人把眼光投向外部世界后的震撼以及沉痛的反思。

在“欧风美语”的熏陶下,这个用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到处寻找美的理想主义者,开始对这个与自己理想相悖的古怪世界发出了自己的疑问,“……/老年人有什么悲哀,为什么凄伤?/为什么在这快乐的新年,抛却家乡?/……我独自的,独自的沉思这古怪的世界……/是谁吹弄着那不协调的人道的的音籁?”(《古怪的世界》),在疑问中,诗人渐渐认识到了现实的真相,痛苦的清醒让诗人明白了自己生活在怎样一个灰色的人生中,他也希望通过自己的呼喊让更多的人了解这是个怎样的世界,“来,我要你们到民间去,听衰老的,病痛的,贫苦的,残毁的受压迫的,烦闷的,奴服的,懦怯的,丑陋的,罪恶的,自杀的,一一和这深夜的风声雨声~合唱的‘灰色的人生’!”(灰色的人生》)。这个灰色的人生中,“到处是奸淫的现象:贪心搂抱着正义,猜忌逼迫着同情,懦怯猥亵着勇敢,侮弄着恋爱,暴力侵凌着人道,黑暗践踏着光明…”(《毒药》)这是一个人道主义者对现实最真实的概括,也是对现实最痛心的诅咒。面对如此的现实,诗人也曾经尝试寻找改造现实的途径,可是阶级的局限性和他的英年早逝,让他的种努力只能停留在“我们要守候一个馨香的婴儿出世……”(《婴儿》)的阶段。诗人只知道婴儿诞生要付出巨大的痛苦和代价,但具体婴儿该是什么样,这个人道主义者也着实找不到确切的方向,注定诗人只能继续在黑暗中徘徊,寻觅。

三、灰色人生背后的思考

灰色人生表现诗人内外交困的人生境遇,这是浮现在诗人人生悲剧之上的表面现象,背后的原因更值得我们总结反思。通过探究其背后原因,可以看到当时文人普遍的内心痛苦和矛盾。这种痛苦和矛盾表现在徐志摩身上就是个人的追求与时代氛围的错位,具体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概括:

1.超离现实的爱情不堪一击

徐志摩情感上的一路挫折是他灰色人生的开始。他的人生信条让他宁可与整个世界为敌,也要追求自己的爱情,可是他却忘记了爱情本身不只是精神的产物,它附属、依赖于现实。徐志摩忘记了自己生活的时代封建势力还很强大,他从欧美泊来的自由、理想,仅仅是上流阶层交际圈里时髦的点缀,落实到现实生活上,就会变得无比脆弱。就是在荡尽旧势力的今天,这种纯理想主义的爱情也不会有多大的胜算,没有哪个女人会天真地把自己嫁给一个能跟自己生产不久的妻子离婚的男人,何况这个女人是第一才女林徽因,天下大概只有徐志摩敢在爱情上下这个赌注。哪个男人会娶一个花钱如流水,一身是病,已为人妻却还在交际场上风光无限的女人,世上也只有徐志摩敢冒这个险。时代进步到今天,谈起徐志摩的风流情感,我们也会为他捏一把汗,何况在战乱连连的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天时、地利、人和,徐志摩在情感上哪一样都没占到,所以他的爱情、婚姻注定失败。对待现实一向冷静睿智的鲁迅曾借子君之口说出了爱情在现实中得以存活下去的真理,“只为了爱,——盲目的爱——而将别的人生要义全盘疏忽了”,“人必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不得不说在爱情上,徐志摩的的确确在正面印证了鲁迅的前半句话,在反面印证了鲁迅的后半句话。有人曾这样总结鲁迅的爱情观,“爱情婚姻不是孤立的行为,也不是共生性的结合,它要受到社会的种种制约和规范,甚至于要受到金钱的支配。

2.离开时代的人生理想最终化为空中楼阁

胡适说徐志摩一生追求爱、自由、美,他说出了徐志摩骨子里的人生理想和人生态度,但是这种人生态度像一把双刃剑,一方面,让他的人生与众不同,就像他的诗中的那只黄鹂,“艳异照亮了浓密——象是春火,火焰,象是热情。”(《黄鹂》);另一方面,这种对美,自由,爱的执着追求,是很难经得起现实考验的,在这一点上,胡适也看到了,“他的失败是因为他的信仰太单纯,而这个现实世界太复杂了,他的单纯的信仰禁不起这个现实世界的摧毁。当时内忧外患的中国,战乱连连,人民挣扎在生死线上,大的时代潮流是如何将中国带出黑暗,为中国寻找一条光明自救的道路。狂飙突进的“五四”,已经昭示了时代所呼唤的精神力量。这时的徐志摩却还在一边吟唱着康桥的微波,向往着雪花的快乐,就显得太不合时宜了。这种人生理想在时代大潮的冲击下,终究会化作空中飞沫。

3.发现了理想与现实错位后的茫然失措

陆小曼曾说过:“说起来,志摩这是一个不大幸运的青年,自从我认识他之后,我就没有看到他真正的快乐过多少时候。那时候他不满现实,也是一个爱国的青年。可是看到周围种种黑暗的情况(在许许多多散文中可以看到他当时的性情),他就一切不问不闻,专门浸沉在爱情里面。他想在爱情中寻找了许多时候的‘理想的快乐’,也只不过象昙花一现,在短短的一个时期中就消灭了。”啪显然残酷的现实让这个没有做好准备的诗人很快迷失了自己的方向。诗人也曾经努力想为改变现实做出些什么,比如曾经认为“达廷顿”庄园的道路是直达人类理想乐园的捷径,并且拿着恩厚之资助的数百英镑资金,想在中国实践农村建设计划,结果却是不了了之。躲藏在恋爱里,换来的是对婚姻的失望和无尽的为生计所累的痛苦。他后期的作品中所吟唱的“我不知道风是在那一个方向吹”,是诗人发现了理想与现实的错位后的茫然失措心态的最好注释。

徐志摩别样的人生经历、人生追求演绎的是一只性灵黄鹂别样的舞蹈,的确很美,但是在战火纷飞的年代,这只美好的黄鹂终究摆脱不了啼唱灰色人生的命运。此乃诗人之不幸,更是时代之大不幸!

[参考文献]

[1]胡适之.追悼志摩[c].邵华强.徐志摩研究资料[a].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8.

[2]陆耀东.评徐志摩的诗[c].邵华强编.徐志摩研究资料[a].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8.

[3]徐志摩.爱眉小札[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

[4]朴安洙.对徐志摩诗中现实反映的考察.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

[5]张荔.鲁迅参照下徐志摩的精神生活分析[j].鲁迅研究月刊2003(8).

[6]赵遐秋.徐志摩传e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

徐志摩的诗歌篇4

关键词:云意象爱美自由

“意象”是诗歌的审美范畴,有“象”的具体可感性,由想象力所形成的一种超越于物的形象化显现,它要表现的是一种内心的东西,是对“意”的主观创造性的表现,“意”与“象”的关系,亦即“情”与“景”、“心”与“物”的关系。

诗人意象的选择凝聚着诗人对生活的独特认识、思考和感受。阅读中国古典诗歌中,我们就会发现,“云”是诗人笔下经常运用的一个意象,文人墨客用“云”表达了自己或孤傲、或思乡、或自由、或超脱等多种情怀。徐志摩是中国现代最善于捕捉意象、最擅长运用意象来抒发思想感情的诗人之一。“云”是徐志摩诗歌中反复出现的意象,综观徐志摩的诗歌,有大约三分之一的诗歌选用了“云”意象。但徐志摩借用“云”这个“象”所表达的“意”却和古典诗词中的不尽相同,却又有相通之处,下面我们略加分析。

一、古典诗词中的“云”意象

云是一个普通的自物象,但形状、色彩、动态又显示着丰富的美。古往今来,云自然随意、孤高、闲适自由的特征被无数文人推崇,他们赋予了云特定的内涵,有的诗人是单纯对自然景象的赞美,例如:李白的诗句“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王维的“隔窗云雾生衣上,卷幔山泉入镜中”等;有的用云来表达孤独寂寞的心情,例如:李白在《送友人》一诗中写道:“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浮云”象征“游子”,浮云无根,让人深深地体会至游子的孤寂。还有人用云来寄托美好的理想,表达世事无常等。

二、徐志摩诗中的云

每个诗人的笔下都有一个常用的意象,艾青曾深沉地歌咏大地:“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而艾青对于光明、理想和美好生活的热烈追求,常常借助太阳这一意象得以表现。徐志摩的诗歌中经常出现的一个意象就是云,既有“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偶然》),又有“在夏荫深处,仰望着流云”(《杜鹃》),还有“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再别康桥》)等等,徐志摩大约三分之一的诗歌选用了“云”意象,诗人选用“云”表达着自己对单纯信仰“爱、美、自由”的执著追求。

1、对爱的追求

“爱”是徐志摩的灵性,“爱”也是徐志摩写作的动机,徐志摩的爱情诗歌注重真挚、热烈情感的抒发,浪漫、优美情调的表现,诗歌写作手法变化多样,其中有一些爱情诗选用了“云”意象。

《偶然》是一首爱情诗,语言优美,“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这首诗以“偶然”这个抽象时间副词为题,使诗歌充满情趣哲理。“云”这个意象表现了情人见面时内心的澎湃、轻柔,也说明爱情来得突然,在诗人毫无准备的情况下,爱情走进了他的心里。

2、对美的追求

在《康桥西野暮色》中,开头就提到了“紫云绯云褐云”,第二节又把云彩比喻成一块大琥珀,非常新颖别致,云将康桥郊外的黄昏美景完美地表现出来了。除了康桥之外,徐志摩还有许多描写大自然的诗篇。例如《夏日田间即景(近沙士顿)》,这首诗歌描绘了田野里的南风、柳林、豌豆、杨梅、麦浪,阳光,还有满天的白云黄云,整首诗歌语调轻快活泼,于描写自然美景的同时也充满着浓浓的抒情意味。

另外“云”这个汉字符号具有“神彩”美,云是飘荡而有色的,在视觉上,云既给人流动感,同时也给人色彩纷呈感,不显单调,有诗意,有韵味。徐志摩是“三美”主张的倡导者,要求诗歌语言具有绘画美,“云”意象能更好地表现徐志摩对诗歌艺术上的美的追求。

3、对自由的追求

云在外在形态上轻盈、飘动,而内在特质则蕴含着自由、潇洒轻松的特点,因此,云又成为徐志摩寄托自由理想的载体,比如《再别康桥》,诗人反复同“云彩”作别,这里的云彩实际象征着民主自由,诗人作别的其实是心中英美式的自由、民主,而这种民主自由是作者内心渴望又不能实现的。

徐志摩用“云”诠释着他对“爱、美、自由”的追求,“爱、美、自由”就是徐志摩的理想主义,当他的爱情陷入了瓜瓜葛葛、是是非非时,当他的政治理想无法实现的时候,“云”较好地表达了他寂寥的心情、对社会的不满和对理想的渴望。当他“独坐在半山的石上,看峰上白云蒸腾”时,又怎能不对云自由、轻松、自然的“丰姿”产生共鸣与渴望?“我亦爱在白云里安眠不醒”,这正是徐志摩对扼杀个性的黑暗社会的无声抗议。然而,个性自由失落的困扰只是他痛苦的一半,另一半则是他政治理想的破灭。徐志摩最有兴趣的就是英美式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然而当他1922年回国以后,中国的现实没有办法让他的政治理想实现,他不得不“怅望云天,泪下点点”。从这方面来看,徐志摩笔下的“云”和古典诗词中的“云”又有了相通之处,即用“云”来寄托理想,表达寂寥,抒发对社会和现实的不满。

总之,徐志摩的诗歌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是用心与爱吟唱的人生乐曲,让我们化作天空的一片云,和徐志摩一起细细品味人间至纯的爱、美、自由。

参考文献:

[1]徐志摩.志摩的诗[m].百花文艺出版社,

徐志摩的诗歌篇5

【关键词】郭沫若;徐志摩;浪漫;美

【中图分类号】i207.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7-0027-02

郭沫若是中国文坛上的彗星,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特别在诗歌方面,他的成就是绚烂卓著的。他开拓了诗歌发展的新时代,谱写下新诗史中辉煌的一页。在郭沫若的身上,集中地体现了创造社诗人浪漫主义的诗人特质。他的诗歌主观色彩浓烈,喜欢用神话题材,大胆地运用想象与夸张,风格豪放不羁,酣畅地表达了“五四”狂飙突进的时代精神。而徐志摩的诗歌,在中国现代诗歌史上无疑是最为引人瞩目的文学现象之一。徐志摩是一个追求爱、自由和美的诗人,是一个带着一身浪漫情趣的诗人,在寻求单纯的自然美中体现了诗人洁美的灵性。他是一个真正的诗人,十年的诗歌创作生涯,为中国诗坛留下了许多不朽的名篇。他的诗歌轻灵飘逸,同时注意对诗歌意象的经营与追求,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诗歌韵律之美。郭沫若与徐志摩,同为新诗史上杰出的诗人。朱自清先生就曾经认为:“现代中国诗人须首推徐志摩和郭沫若”。他们的诗歌一样是对美的追求,一样表达了诗人自身的浪漫情怀,然而这种关于浪漫的诠释,这种诗歌美的形式,却又是这样地截然不同。本文将结合他们的思想与诗人具体作品的艺术特色来作一粗浅的探讨。

1思想上不同的来源

郭沫若早年曾留学日本,1918年考入九洲帝国大学学医,开始诗歌创作,早期诗作受布鲁诺,斯宾诺莎泛神论思想影响。泛神论认为:“本体即自然,神即自然”,神是非人格的本源,但这个本源不在自然界以外,而是和自然界等同。“泛神论”是一种哲学学说,它在斯宾诺莎那里,实质上是一种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在资产阶级革命初期反对封建和宗教的斗争中,泛神论起过进步的历史作用。[1]由于民主思想和进步文学的鼓舞和影响,郭沫若深深领悟到:在鼓舞人们的政治热情,在进行改革社会的斗争中,文学是有着积极的作用和巨大力量的。而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成功,一九一九年中国的“五四”爱国运动,这些伟大的革命运动,都进一步地激励了郭沫若的革命炽情。郭沫若是和我国新文化运动一起成长起来的,他一登上文坛,就显示了诗人和战士的勇猛姿态。1921年8月问世的《女神》中凝铸着的作者诅咒黑暗社会、反对传统制度的思想感情,几乎达到了狂热的境地;而对新社会的憧憬,对黎明的渴望和战斗的炽情,也达到了沸燃点。因此,郭沫若是带着革命浪漫主义的倾向踏上文学道路的,他的《女神》是引发黎明的火炬,是呼唤暴风雨的海燕。《女神》充满着渴望光明、自由、民主的激情。

关于徐志摩的思想来源,很早以前就有人指出:徐志摩的思想之“杂”,几乎近于杂乱无章的地步。徐志摩自己对此也直言不讳,声称他的思想“永远不是成系统的”。如果从现象着眼,我们发现他的世界观确实很难纳入某个确切的思想体系,欧文的空想社会主义、罗素的基尔特主义、萧伯纳的费边主义、尼采的超人主义哲学、卡莱尔的英雄崇拜观和“衣裳哲学”、泰戈尔的人道爱、哈代的悲观主义等等都在徐志摩那里占有各自的位置,他的世界观就想是一个五颜六色的大杂烩。[2]然而我们发现,执着地追求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理想是徐志摩思想的核心。因而他的艺术追求是充满博爱性灵的艺术,充满具有人的灵性的艺术。在徐志摩的思想体系中,“爱”是一个举足轻重的结构因素。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很少有人像徐志摩一样赋予“爱”以万能的力量,对“爱”顶礼膜拜,奉若神明。虽然在徐志摩的笔端,“爱”常常表现为男女间的“恋爱”和“亲情”,但实际上,他的“爱心”有着相当宽泛的内容,这就是西方文艺复兴的人道主义的博爱精神。徐志摩就是这样,企图用“爱”来扫荡侵占人们心灵的一切卑琐和庸俗,他以“爱”为基石,开始一砖一瓦地营造他的理想世界。正是因为郭徐两人在思想上的不同,才决定了他们诗歌的表现形式也截然不同。虽然同样是对美和自由的讴歌和赞颂,同样是对于浪漫和理想的追求,但两位诗人却采取了不同的表现方式。郭沫若情感的释放是那样的肆无忌惮,酣畅淋漓。他的浪漫,是一种狂飙式的革命主义精神。徐志摩的诗歌是精巧的,带着诗人优雅的气质。他的浪漫是温柔的,缓慢的,像是宁静的湖面,漂浮着淡淡的哀愁。

2不同的艺术创作特色

徐志摩的诗歌篇6

【论文摘要】张幼仪、林徽因、陆小曼三个女性的出现是浪漫诗人徐志摩生命进程中的必然。爱是徐志摩生命的动力。他的才华与成就,都是由爱所激发所建立的。徐志摩之所以是现在的徐志摩,是与他浪漫的婚恋经历分不开的。对于徐志摩来说,爱是他的精神世界中占统治地位的主题,是他“生命的中心和精华”,是他个性的鲜明标志。三个女性对徐志摩诗歌的创作都产生了积极的作用。今天,我们应该重新来思考徐志摩与三个女性及其文学创作的当代意义。

    假如我是一朵雪花,

    翩翩的在半空里潇洒,

    我一定认清我的方向,

    飞甩,飞庵,飞肠—

    这地面上有我的方向!

    他们爱得热烈、大胆,爱得毫无保留:

    昨晚上,

    再前一晚也是的,

    在雷雨的猖狂中,

    春

生人残冬的尸体,

……

    桃花早已开上你的脸,

    我在更敏锐消受,

    你的媚,吞咽,

    你的连珠的笑……

    一时间,陆小曼成为志摩诗情的世界,灵感的发源。《多谢天!》、《我有一个恋爱》、《鲤跳》、《天神似的英雄》···。一首首情艳意深的诗歌从他的笔底流出,记录着他们爱的狂喜的体验。

    而当徐志摩与陆小曼的情爱沿着洒满鲜花的清澈见底的小溪而步人苦涩悲凉,似乎是情断意绝的危崖境地时,他写了小说《花城》以及《生活》等诗:

    阴沉,黑暗,毒蛇似的蜿蜒,

    生活逼成了一条雨道:

一度陷人,你只可向前,

手扔索着冷壁的粘潮

……

除了消灭更有什么愿望?

    相形之下,康桥则从来是他梦魂萦绕的地方,旧地重游,景物依然,人事已非。徐志摩再也觅不回当年那一种狂放的喜悦,只好把这一份深情默默地珍藏。于是,这样的旋律不由自主地从心底流出:

……

寻梦?撑一支长篙,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徐志摩的诗歌篇7

纪念诗人徐志摩诞辰110周年、穆旦逝世30周年

为了纪念“五四”以来为中国新诗发展作出不可磨灭贡献的中国诗人们,其中包括海宁的两位杰出诗人――中国新诗史上第一次有组织的格律诗运动的领导者之一徐志摩和现代诗歌开拓者穆旦,由浙江省作家协会、中共海宁市委宣传部主办,海宁市文联承办的’2007海宁・中国新诗九十年学术论坛暨纪念诗人徐志摩诞辰110周年、穆旦逝世30周年活动于9月26日、27日在海宁举行,中国作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著名报告文学家张胜友,政治部副主任、著名军旅诗人张庞少将,北京大学中国新诗研究所所长、北大教授、著名文艺理论家谢冕,浙江省作协党组书记、主席黄亚洲及有关方面领导、作家、诗人百余人参加了活动。

活动进行了“回顾与展望――中国新诗九十年”和“徐志摩、穆旦与中国新诗”两场专题学术研讨会,谢冕、李小雨、张德强、沈泽宜、张同吾、龙彼得、骆寒超、南鸥等著名诗人、诗评家和王学海、章景曙等本土学者在会上发言,通过总结和研讨新诗成长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以期更好地推动中国新诗的发展。

新诗90年――在创造中前进

谢冕

中国的新诗从准备开始到现在应该是比90年还要多,从晚清的时候开始那些改良主义先驱们就想在诗歌方面进行改革,可是他们的改革没有成功,到胡适、陈独秀倡导新文化运动,然后引导了一种探索。特别是胡适,他的开创功不可没。就是说,他尝试着试图用我们的现代汉语白话入诗。这是中国文学史上最重大的一次挑战,也是最艰苦的一次挑战。

当然他们当时是以旧体诗为对立面,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对立面。他们有他们的局限性,但是他们创造的这种成果,使得我们能够用现代汉语,能够用白话,能够在诗当中表现现代人的情感,现代人的思维,而且很多现代人的术语、语汇都已经注入到我们新诗当中来。当然,这90年或者这100年当中我们有一种痛苦的过程,非常痛苦的过程,这种痛苦到现在还留在我们心中,也就是说我们新诗始终不能有一个亘古的东西,我们的新诗始终没有一个对比的东西,难以到达古典诗歌的境界,但是却开创了一个全新的诗歌世界!

新诗的运动应该感谢我们浙江的诗人,王国维是海宁人,他在诗歌理论、诗歌美学领域上是有开创性的。我们今天还在享受他的遗产和他的成果。要是说中国新诗史没有浙江诗人的加入,那是写不成的;没有海宁诗人的加入,那是写不成的。徐志摩先生、穆旦先生都是新诗建设当中里程碑式的人物。

以历史的眼光

理解百年新诗

张同吾

我谈一下徐志摩和穆旦。我读大学刚刚了解徐志摩的时候,他正是现代文学史上被批判诗人的代表性人物。1998年在首都师大教学的时候,我开始讲解徐志摩,非常皮毛。1982年《诗刊》某期登载了徐志摩、戴望舒等人的照片,正好我去拜访北京一位非常有名望的老诗人,正好他那里有这期诗刊,他指着《诗刊》对我说:“为什么鲁迅批判的人物都出来了?”然后就很生气地把杂志摔在了桌子上。这使我们理解了历史的前进是非常艰难的,在我们心目中沉寂的被抹去的许多认知要恢复是需要时间的。

现在我们确实置身于中国最好的历史时期,同志提倡构建和谐社会,构建和谐世界,当我们将来拉开时间的距离,不管是从哲学理念上,还是从历史和文化意义上,将会懂得这个举措将是何等的重要,这意味着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将进入到更加宽容、更富有人类意识、更祥和的历史时期。于是我们就会想到恩格斯说过的一句名言:“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对徐志摩,对于穆旦他们,我一直怀有淳朴的崇敬,对于我们的当代诗人来说,这种认知,这种开掘,我想仅仅是一种开始。站在今天这个时代的高度和文化的高度,来回首百年诗史,看看新诗诞生与发展的轨迹,时宽时窄,曲曲折折,惨淡和辉煌,成就和不足。这种认同是很难的事情,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所以我们觉得对徐志摩、对穆旦等大师的认知,对他们的人文价值、他们的诗学价值、他们的美学价值的理解还是需要时间的。

中国当代新诗的发展现状及思考

李小雨

新世纪以来,中国新诗展现出不同于以往任何年代的繁荣与活跃,如汹涌大潮,多元共生。目前在中国,每年约有五千种诗集出版,有数千个诗歌社团在活动,出版各类民间诗刊数百种,诗歌活动种类繁多。网络诗歌兴起,诗歌网站、诗人博客上万家,网上诗歌写作更显示出它的随意性、大众性、娱乐性、平民性,同时,由于流动人口的增多,外出打工人员增多,也促使了更加年轻的诗歌群体在开放的背景下迅速成长,视野开阔,交流融合,老年人和企业家及政府官员写诗者增多,旧体诗歌的读者和作者远远超出了新诗。

但是,诗歌在当今又是被边缘化的、被冷落的。以上的热闹,似乎终究是小圈子里的热闹,出版诗集虽多,但却少有人买,刊物订数下降,靠四处找资金维持出版,大众并不关心诗人的所思所想和诗歌创作。诗歌在当前的冷热尴尬、泥沙俱下,至少说明了诗歌深陷困境的三个方面问题:

第一,中国新诗外部环境的改变。由于社会化大潮变革的步伐加快,人们很难停下来欣赏和思考本应是细致回味的、极具诗人个性化内心的抒情独白。又由于高科技的发展使社会阅读快速直接,人们似乎进入了一种浅层次的“读图时代”,并在休闲娱乐上有了更多的选择,从而冷落了诗歌。

第二,中国新诗自身的问题。中国新诗自1917年从西方横向移植,发展至今,仅仅经过了90年,许多问题尚未解决。比如,新诗是否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传统?新诗为什么要分行排列?是否只有分行排列才是诗?新诗的形式区别在于其语言方式的独立价值何在,比如与歌词的区别何在?诗的叙事写法与散文的区别何在?再如,新诗如何回归中国古典诗词的传统?如何继承传统?由于今天语言环境的改变,以往旧体诗词中的语言所指和意象背景已不同于今天的时代,那么如何再表现“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新意古韵?是否新诗语言的张力不足以表达“旧瓶装新酒”这样的对新诗的期望?当前的新诗既然如此民间化、甚至低俗化,网络诗歌和朗诵活动又如此之多,为什么仍然处于一种小众化的困境?诗歌该如何面对明天,面对未来的发展?

第三,中国诗人自身的问题。经过了30年各种诗体的创作和实践,中国当代新诗已经进入了一种“难度写作”,它要求写作者具有更加全面的思想、历史、哲学、社会学、美学、文学、心理学的文化高素质,而我们的诗人似乎还缺少这些更深层次的心理准备和文学积淀,缺少耐得住寂寞的高贵精神,显得浮躁和急功近利。

古典诗歌的传承与回归

沈泽宜

在中国谈诗意义非凡,中国的诗歌至少有三千年的历史。就我个人的研究、体会,中国的诗歌历史可以追溯到4500年左右。简短精练是中国诗歌的最显著特点,它抓住了事物的核心,是我们的感受之中我们想要说的话中最宝贵的东西,最要紧的一两句话,决不长篇大论。所以我个人以为唐代诗歌绝句是诗中之诗,寓永恒于刹那,寓大千于微尘。

绝句是诗中之诗,但是近20年,很少有人去碰触。我们似乎忘记了自己的祖宗,忘记了远古的呼唤。向西方学习,我个人非常欣赏向西方学习,近30年来的学习使我们的青年诗人打开视野,空间想像力大大丰富。他们现在的文字跟我们50年代是不能相提并论的,远远超过我们。但是请问你丢掉了什么?丢掉了中国诗歌深厚的人道关怀,一种悲怜精神,一种对歌颂和谐社会的永恒期盼以及对破坏和谐的不义统治者的断然拒绝和抗议。所以我觉得谈起这些来,我是既痛苦又激动。

古诗给我们中国留下了隐喻、象征、反复、跳跃、省略、空间交叉等多种表现手法。又譬如《诗经》里的《东山》这一代表作,就是原始的突出的意识流。我们今天所用的现代技巧性的手段与《诗经》里面百分之九十有联系。所以我希望各位中青年诗人能够在向西方学习的同时,向我们的古典大师学习,想想我们的祖先。当时没有诺贝尔奖,如果有,我们的屈原,我们的李白,我们的杜甫,我们的苏轼不能获奖吗?所以希望大家以后能继承这种传统,以开创的心态来接受全世界诗歌的影响,来共同构筑我们新诗下一阶段的辉煌发展。

让诗歌的脸

布满时代沧桑

张德强

我们在这里讨论新诗90周年,显得十分热闹,十分隆重,但新诗在当下社会的名声却不那么好,不那么响亮,影响不是很大。诗歌似乎离读者越来越远,尽管这两年时不时冒出一两条有关新诗的热门话题、焦点新闻(梨花诗、朗诵、天问公约等),引起过一些喧哗与骚动,但都是诗外功夫,哗众取宠,夺人眼球而已,这对于诗歌本身的繁荣发展毫无用处。当然,诗歌本来就属于小众,它正在回归原本的位置。写诗不能成为全民运动,不是大叫大喊的喇叭,那样的话反倒会给诗歌带来灾难。但同时我们也应该好好反省一下,为什么当下的诗歌会变得如此低靡、失落,变得如此地不被广大读者所欢迎?原因何在?新诗发展到今天,究竟有没有一些值得我们好好继承发扬的传统?

回顾新诗90年历史,我个人觉得,它就与时代的脉搏紧紧连在一起激烈地跳动,与社会现实生活及人民大众的情绪密切相关。新诗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打头阵,成了狂飙突进的急先锋。可以说,紧贴时代,关注现实,反映民声,是新诗赖以生存发展的关键,是新诗的优良传统,也是它担当的一种社会责任。因而那些诗能在千千万万读者中引起强烈共鸣,成为经典名篇,流传至今,经久不衰。

今天我们纪念新诗90年,就要好好地总结近百年来新诗的经验教训,继承发扬新诗的优良传统,用现代的诗歌语言艺术地反映生活在21世纪人们的生存状态和社会心里,表现民族愿望和血肉人生,而不是那种标语口号式的分行文字。当然,在这个多元化的社会,新诗正日益多元化,可以允许有不同的尝试,不同的实验,不同的探索,但新诗的繁荣和振兴将指日可待。

生命意识的回归与诗歌精神的重新确立

南鸥

在我看来,生命意识,是指个体生命的信仰、价值、尊严、情感的本体性觉醒,它强调个体生命意识的主体性释放和重构,这种释放和重构的形态,直接标志着一个时代进步和开放的纬度。而诗歌精神是一个时代的诗歌写作应该确立、闪耀的一种精神立场和诗歌理想,它是对该时代的信仰、价值、尊严和审美等方面的一种诗性的揭示、指认(承受、批判、赞美)、命名和呈现的一种精神向度。是诗歌对一个时代及其主体生命诸多层面的彻照和关怀。

一、对一个时代心灵存在的发现和指认,是诗歌精神的立场和向度。对当下价值的倒塌和崩溃,真、善、美的模糊,人的灵性和本真情感的摧残、吞噬进行揭示、指认、命名和呈现;对一个时代人文精神内核的开掘和主体价值向度的引导是当下诗歌写作必须深刻切入、着力表现的,是这个时代的诗歌精神的立场和向度。

我们知道,当下诗歌走下圣坛是诗歌自身的进步。但从千百年文化传承的角度,我始终认为诗歌是一个时代的圣者和歌王,她依然应该开掘一个时代人文精神的内核,应该引领其主体价值的向度。一个时代有其自己的诗歌精神,它是该时代诗歌写作应该确立和闪耀的一种精神立场和诗歌理想,是诗歌对一个时代及其主体生命诸多层面的彻照和关怀。因此,当下的诗歌精神就是把转型的阵痛和“后现代”对一个时代的肢解以诗歌的方式凸显出来,发现和揭示伤口的深度和纹理,以诗歌的名义对这段历史进行客观的指认和有效的命名;就是揭示人的灵魂在价值倒塌、道德沦丧、心灵麻木、人格扭曲、旨趣庸俗的现实氛围之中的挣扎、绝望和前所未有的精神的分裂;就是重新激活、唤醒信仰、价值、尊严、情感等诗歌基本元素的内在活力,开掘、引领一种独具时代内涵和特点的新的价值理念及美学原则。

二、对个体生命的反复追问和重新命名是诗歌的宿命。拯救心灵,恢复人的主体意识,对一个时代个体生命的灵魂进行反复追问和当代性的重新命名,是诗歌的宿命。这种重新命名就是重新赋予生命信仰、价值、尊严、自由、人格、心灵和情感,就是对生命的这些基本元素进行有效的洞悉、穿透、上升和照耀,并让其释放出质地、光泽和鲜奶的香味。这是当下诗歌的宿命,是当代诗人的宿命!

早在上个世纪,当西方社会同样为物欲横流的时代欢呼雀跃时,弗洛伊德已经把世界推到了病房,尖锐地指出这是一个充满疾病的社会。而真正意义上的诗人,不应该成为病毒的携带者和演绎社会疾病的小丑,而应该把诗歌融入生命真切的存在之中,用痛楚或者狂欢的手指触摸本真生命的纹理和细节,像触摸胎儿的脐带和灵魂的叶片,凝视她颤动万物的瞬间和力量。

做中西艺术的宁馨儿

龙彼得

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学现象,20世纪中国新诗中的现代主义,是在西方现代主义诗学与中国古典诗学的双重背景下产生的,是西方文化与东方文化交流与融会的结果。从20年代对象征主义的实验、30年代现代派的崛起、40年代现代主义诗歌的大量创作,到五六十年代台湾“横的移植”、现代诗的繁荣,再到70年代末中国大陆以“朦胧诗”为标志,席卷整个80年代的现代主义诗歌大潮……中国新诗中的现代主义,经历了一个曲折、漫长的发展过程。尽管它经常以疏离大众的先锋姿态与区别主流文学的边缘立场出现,但现代化与民族化的矛盾冲突及互补始终没有停止过,并贯穿了全过程。无数有抱负、有才华的诗人的理论探索与创作实践,使它终于取得了与现实主义、浪漫主义同等的地位。

40年代时由于英国诗人兼批评家燕卜逊在西南联大关于《当代英诗》的讲学、英国著名诗人奥登的访华并写出了他在中国抗日战场上的见闻――他最好的十四行成了从象征主义向后期象征主义、即狭义现代主义的转型。抗日战争的硝烟,将这些诗人推入了时代风暴的中心,突出于强烈的自我意识中的同样强烈的社会意识,使他们的作品有别于西方的现代主义,而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匆匆走过90年,中国新诗一直在西方化与民族化之间左冲右突,创造出中西快速融合、现代与传统融合、自我与人类融合的现代诗歌,我思考:现代中国诗或云中国现代诗应该走什么样的道路?因为是现代的,它必须与世界诗潮接轨,参与全球化交流;因为是中国的,它就得与民族诗学挂钩,突出本土性特征。这决定了我们的基本策略,是横的移植与纵的继承相结合,即将外国诗的新鲜经验与中国诗的优秀传统融会在一起,在中外宽可全地球的横坐标、古今长达几千年的纵坐标所构成的立体交叉点、迷人的金十字上,发展中国诗。

我对新诗的几点想法

骆寒超

我谈谈对新诗的几点想法:

第一,从中国新诗的思想内容上来说是人的需求的开始。过去,我们都是束缚在封建礼教以及对大自然的需求之中,而对人性的需求揭示得太少,有些无视人性的需求。我们说人性有三层涵义:原我的人性、自我的人性、超我的人性。按正常和常规的人性来说那是自我人性,而我们更多的时候是体现原我的人性,一种的愿望,一种潜意识的本能展现,还有一种更高的就是超我的人性,有高度的政治性。我比较欣赏徐志摩的人性,他是正常的人性、常规的人性,这是他毕生追求的。我们新诗现在的立足点我认为也应该是常规的自我人性。当然,常规人性在以前出现过一些问题,经常涉及到政治的因素,使常规人性得不到体现,这在那个时代可以理解。但是现在是和平年代,我们再强调超越常规的人性就显得不合时宜了。

第二,中国新诗发展90年的演变规律就是新诗的创作原则所体现的创作诗潮的演变。现实主义是一个社会学的概念,他作为一个创作精神可以,但不可以作为创作原则,它只是创作原则的一个方面,不可以概括一切。

第三,中国新诗是情和理的关系。现在出现的问题是理性登堂入室。我曾经说过一句话:诗有情无理是容许的,有理无情是不行的。这是诗歌常识上的问题,现在我们学习了一些西方的东西,把诗理搞得混乱了,使诗歌走向了理性,这是非常危险的,把理性用智性化一下,这种状态是不可以存在的。当然,情绪、情感必须升华,升华为一种正义,如果在西方是智性的就是东方的正义。正义是什么?是专供诗歌的人警戒的,它需要升华为一种自然规律、人生的感悟,决不是理性。

第四,语言与形式的问题。中国新诗与古典诗的不同,决不是白话与文言的不同,它是两大语言体系的不同。古典诗是点面感发式语言,新诗是线性陈述性的语言,前者是自觉语言,是感性的,后者是逻辑化的,是理性的。所以两者最好结合起来。这样,我还要讲讲海宁的两位诗人,徐志摩是一个杰出的诗人,他对人性有自己独特的语言把握。至于穆旦,他作为一个诗人,在中国诗人未来的价值上将高于徐志摩,因为徐志摩是大众化的,穆旦是学院派的,他接受西方,他注重语言的意象化和理性化的结合,他把接受的语言和传统的语言进行磨合,是很有成就的。

徐志摩在新诗中

章景曙

诚如赵遐秋教授说的,用白话能写出最美诗的是徐志摩。我赞同这一观点,并认为新诗从徐志摩、闻一多这里进入成熟期,有了建构和建格,有了诗歌美学的理论。就诗美是最高的艺术美而言,可以认为徐志摩的诗是中国新诗最初也是第一个高峰。徐志摩对新诗的贡献,一是他的作品,二是他的理论,三是他的活动,最后一点是他在东西方诗歌间的沟通和交流融合。

寻求光明和理想,歌颂自然与爱情,诅咒黑暗与丑陋;体恤穷人和弱者,反对战争和暴力是他诗作的基本内涵。“仅就其思想内容而言,和同时代的许多民主主义作家相去不远,而艺术上的轻柔感为同时代的其他诗人所不及”。(陆耀东语)

轻柔感是志摩诗歌的基本特征。比如他的《雪花》《再别康桥》《沙扬娜娜》《月下雷峰影片》《我来到扬子江边买一把莲蓬》《山中》等等。

而徐志摩诗歌的最主要特征是极富“音乐美”。他认为“一首诗的秘密也就是它的内含的音节的匀整与流动。音节是诗的‘血脉’”。

徐志摩诗歌的另一特征是他的形式感。整体讲究排列形式的建筑美感,而在具体的修辞和句法结构上他也精心追求。

轻柔感、音乐感、形式感,我认为是徐志摩诗歌最明显的美学特征,正由于此,使徐志摩的诗获得了许多人的爱好,也巩固了新诗的阵地,使其成为新诗歌的标志性诗人。

当下诗歌创作的五个问题

王学海

当下中国诗歌的写作现象的主要倾向在于“就是句子的分行”、“随口而出的分行话语”、“说到哪里算哪里”和“纯生理的感官经过”。这就无形中严重地影响中国新诗健康发展与品位提升。而底层写作的非抵制化“泛写”与某些编辑选载民刊诗歌的情绪化投入,更加重了这种危险性,这也是每个真正献身诗歌创作,把她当作事业来做的诗人们的忧虑或焦虑的病灶所在。

比照当下新诗的浮躁写作,实在有必要向古典诗词学习,但这种学习又不是谁跟谁的问题,而只是个借鉴。我们这一代诗人要担当的,是注重母语,分析汉语特征,特别是从中华古典诗词中去寻找“创作心理”与“用词规律”,然后把它带到新诗创作的过程中,磨合出一个新的、好的方法。当然,这也极有可能是一个理想主义的说法。

一些原本的诗歌爱好者,甚至是一些研究者,还站在原有(七八十年代,甚至是五六十年代)的审美欣赏角度、水准去看待和评介当下的新诗,无法与诗人进行真正的心灵沟通,更谈不上产生审美的共鸣。责任不在诗人,而在固步自封的读者。

徐志摩的诗歌篇8

但,即便具备了上述两个基本要素,诗歌翻译仍是困难重重,译者还得了解诗人所在国度的文化传统,历史背景,此外对诗人的人生经历也必须了如指掌,这就给诗作的翻译增添了难度。

某种意义上,诗歌是一种根本无法翻译的文学样式,因为诗歌带有诗人复杂的内心体验,这种体验具有唯一性,外人很难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

很多人对此不理解,“我们平时不是能接触到很多国外的诗作吗?”但不得不承认的是,即便在阅读世界文学泰斗的诗作时,总觉差了些味道,体现不了诗人的灵性。泰戈尔、雪莱、普希金、叶芝、艾略特这些诗人够如雷贯耳了吧,如果就目前国内我们所能看到有关他们的译作而言,可称道的并不多。这并不是他们不够优秀,而是诗歌本身具有不可翻译性。

以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泰戈尔为例,冰心、郑振铎都翻译过他的诗作,其中,郑振铎翻译了《新月集》和《飞鸟集》,冰心翻译了《园丁集》和《吉檀迦利》。迄今为止,他们的翻译被公认为最为国内泰戈尔译本中最出色的。这些译作中出现了“如果你因失去了太阳而流泪,那么你也将错过群星”、“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等妙曼而又脍炙人口的诗句。但就整体而言,这些翻译过来的作品依然存在灵性不足的毛病。

其实,也有不少人指出,由徐志摩翻译泰戈尔的作品最为合适,北京大学毕业后,他1918年赴美留学,期间结识美国女诗人艾米莉・狄更生,经过后者的举荐,1920年,徐志摩又以特别生的资格赴英国剑桥大学学习。作为新月派的代表诗人,徐志摩在诗歌上具有很高成就,其代表作《再别康桥》更是现代诗不可多得的作品。更为重要的是,徐志摩也与泰戈尔相识相知――1924年泰戈尔访问中国时,徐志摩就是陪同人员兼翻译,泰戈尔第二次来华还在徐志摩的寓所住过几天。但据徐志摩的妻子陆小曼透露,徐志摩之所以没有翻译泰戈尔的诗作,是因为担心翻译过来会伤及泰戈尔的完美。

今天,在我们接触的诗歌译作中,很多作品都平淡如一杯白开水,这也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这些西方诗人以及他们的作品在中国的传播效果。

其实,中国的诗歌更难翻译,因为中国诗歌通常会运用很多表现手法。《诗经》中脍炙人口的《硕鼠》,就用比喻的方法描绘事物,表达对统治阶级的痛恨和不满。如果将其直译,艺术性就大打折扣了。而格律、押韵等,都具有唯一性,使得翻译成外语根本行不通。而在李白的诗歌中,夸张用法十分普遍,如“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等,可以说,外语再好,文学成就再高,翻译成外语后就彻底变了味。

而且,诗歌的用词十分微妙,往往差一字,味道就大不相同。唐代诗人贾岛的“鸟宿池边树”,“宿”字的妙趣就只能意会,不可言传,更别说用外语翻译。所以,诗歌讲究用字,贾岛说,“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徐志摩的诗歌篇9

关键词:李白徐志摩爱情诗内容

自古以来,爱情都是文人墨客们永恒的主题。古今中外有很多著名的诗人,他们写过许多动人的爱情诗篇。李白生活于盛唐时期,写下了许多不朽的诗篇,爱情诗大致有40多首;徐志摩生活于20世纪初期,其创作受英美诗歌影响,一生感情经历坎坷,共有诗集《志摩的诗》等。他们都是浪漫主义诗人,一个是追求个性解放,珍视生命本体,关注妇女的命运的歌咏爱情能手,另一个“爱祖国、反封建、讲人道”,敢于对爱情大胆追求,他们对爱情有着不同的理解。就此我们对两位诗人的爱情诗做以下对比研究:

一.李白与徐志摩爱情诗内容的相同点

中外文学爱情诗众多。两位诗人虽相差一千多年,但他们在爱情诗中存在不少相同之处,现就对他们的相同点做简要分析:

(一)都表达对爱的赞美和憧憬

爱情诗表达情感丰富。二人诗中多表现他们对爱情的赞美和向往。

1.对初恋少女爱情的礼赞

对美丽恋情的动人描绘,对坚贞爱情的热情礼赞,性情浪漫,质朴而纯真,是他们诗的一个重要内容。李白的《越女词》(其三)写道:“笑入荷花去,佯羞不出来。”这句诗描写了春心萌动的少女见到意中人时的心理,表达对纯真爱情的赞美;《长相思》中的“日尽花含烟,月明欲素愁不眠”[2]倾吐着自己对情郎的相思不能寐,表达对纯真爱情的礼赞;徐志摩的《雪花的快乐》写道:“假如我是一朵雪花/翩翩的在半空里潇洒/我一定认清我的方向――”[4]以“雪花”自比,运用了借代的手法,以那潇洒飞扬的雪花为意象,表达了对纯洁初恋的向往,表现了对美好爱情的憧憬和追求。

2.对昔日真挚、炽热爱情的赞美

对昔日爱情的美好礼赞,他们愿生死追随,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他们作品里都有体现。李白《长干行》以回忆为主描绘青梅竹马的童年时期到“为君妇”的感情萌生、发展的过程,细腻地描写对夫君真挚动人的情感;《春思》中“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2]思妇责怪不解人意的春风,以明志自警,表达她对丈夫的忠贞不二。

徐志摩《阿我来扬子江边买一把莲蓬》诗的第二节写诗人在品尝莲瓤,莲瓤的清甜像曾经有过的温存,诗人的思绪又回到了昔日美好快乐的时光,那是十分令人心醉的欢恋,心心相印、情投意合,是一种将身体和灵魂都交予对方的爱情,诗人似乎又听到了情人那甜蜜而又坚贞的盟言:“永远是你的/我的身体/我的灵魂”[4]表达自己要保持挚爱她的感情,对坚贞爱情的热情礼赞。总之他们都表达了对爱情的赞美和憧憬。

(二)都关注女性的现状和命运

无论在古代的李白还是现代的徐志摩,都以同情、怜悯的态度体察着、感受着她们的痛苦,为她们倾诉着种种不幸。

1.表达失恋的忧伤和痛苦

从古至今,情场失意之人颇多,有的是对生活和爱情的失望,有的是表达对爱情失利的伤痛之情。李白的《长门怨》写有的过着幽居失宠的生活,表达了对生活和爱情的失望;《代赠远》描写丈夫喜新厌旧,表现平民妇女爱情的不幸;徐志摩的《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表现了爱情发生变化后的伤痛感情;《丁当一清新》写道:“檐前的秋雨又在说什么/还有你心理那个留着做什么/蓦地里又听见一声清新/这回摔破的是我自己的心”[4],作者将秋雨拟人化地来写,饱含诗人的内心孤独与凄苦,更是表现了爱情破裂后的痛苦心态。

2.反映妇女对现实处境的不满

无论古代还是现代社会,都充斥着男女不平等的现象,女性对此颇多抱怨,这在他们作品里都有体现。李白在《北风行》写“她”由思而悲,由悲而愤,是寡妇对生离死别的悲愤和倾诉,可见作者关注社会与妇女;徐志摩的《一块晦色的墓碑》写路边埋着一个美丽灵魂的女性,表达了对蒙冤的纯洁灵魂的同情和为之不平的思绪,体现了诗人那种博大的人道主义精神。

(三)斥责薄情无义的负心人

负心之人各朝各代都数不胜数,他们始乱终弃,口是心非,虚情假意,古今两位诗人对他们都有一定的谴责。李白在《寄远十二首》中,借用一个女子的口吻警告男子,对待爱情要矢志不变;徐志摩的《枉然》表现了对负心女子不能再给予爱的愤激之情。《运命者的逻辑》则表现了对出卖灵魂的女人的无情诅咒。可见诗人们都关心她们的命运。

二.李白与徐志摩爱情诗内容的不同点

上面提及了他们爱情诗的相同点,使读者了解了这些诗歌的具体内容。但两位诗人又有所不同,现做如下分析:

(一)思想观念不同

李白和徐志摩的社会背景与时代不同,他们的思想观念也有所区别。

1.李诗:怜悯同情女性,揭示自卑心理

李白身处于封建社会,受到当时思想的束缚,他只能深表同情但不能反抗社会。《江夏行》写的是一个女子不幸嫁与了重利轻别离的商人,从此独守空房,青春虚度。《长干行》也表现对年华易逝、岁月催人老的惆怅和对征夫的期盼之情,作者深表同情,却无力反抗的悲哀。

2.徐诗:具有反抗意识与现代色彩

徐志摩接受了资产阶级民主自由思想,在个性解放新思潮的影响下,具有很强的反封建意识,不顾一切,舍命追求他理想的人生。《这是一个懦怯的世界》表现了对“容不得恋爱”的旧世界的愤怒之情,呼唤恋人勇敢抗争,逃出“牢笼”,争取爱情自由。《决断》是对虚伪了几千年封建道德的一种强烈的挑衅。

(二)情感范围不同

两位诗人的情感经历和阅历不同,他们的情感范围也有所不同。李诗是对广大女性阶层的情感,徐诗是对个人情感的宣泄。

1.李诗:代表女性阶层的普遍情感

他是盛唐诗坛的代表作家,因道家思想影响甚深追求个性解放因而珍视生命本体,关注广大妇女的命运和青年男女的爱情生活,诗人从青年时代起就仗剑出国辞亲远游大半个中国,他真真切切地领略到了各地的风土人情,观察到了各阶层人物的心理状态,因此他的大多数情诗不像其他诗人专写自己的儿女私情,他写的多是普遍存在的女性,是一种普通、广泛的情,如《江夏行》、《北风行》等都描写了广大人民的悲惨生活。

2.徐诗:诗歌为个人情感的宣泄

徐志摩的爱情诗是他真实生活中爱情的写照,是人之天性自然真率的流露。众所周知,艺术来源于生活,生活是艺术的源泉。爱情诗歌的特点是对真挚情感的自然抒发。“徐志摩与张幼仪、林徽茵、陆小曼的爱情纠葛,在同一文化背景卜呈现出不同的爱情范式,即徐与张的“媒约恋”、徐与林的“知己恋”、徐与陆的“素性恋”。三种爱情范式的变异形态虽不尽相同,但情感内质的纯洁,转换方式的健康,认知态度的严肃却是相同的,其间倾满着诸多社会、家庭以及文化的无奈阻隔和冲破阻隔的抗争与斗争,有着波澜不疲爱情灵性的诗化律动。这使他的诗作既引领时代,又确立自身诗界席位,更留卜何为纯诗珍品思考空间的重要一翼。”[1]徐志摩的爱情生活跌荡起伏、荡气回肠。张幼仪、林徽因、陆小曼都为这些名篇做出了贡献:自由爱的向往《这是一个懦弱的世界》、失恋的痛苦《落叶小唱》、爱的倾慕《我有一个恋爱》、爱的执著《雪花的快乐》、相爱之人的分离《翡冷翠的一夜》、爱的迷惑《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由此可见,诗人用诗歌的形式真实记录了自己的爱情生活,并进行了思考。

三.两人爱情诗内容对比分析的意义

从上述内容来看,他们的数十首爱情诗是不可多得的抒情佳作,具有重大意义,现分析如下:

(一)珍爱生命,珍惜爱情

爱情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平等、民主的爱情的感觉与思考,追求更加美好的爱情生活,提高了我们对情感生活的理解与尊重。爱情不仅是神圣和伟大的,也是普通和平凡的,每一种纯洁和执著的爱情都是值得歌颂。启示我们要树立坚贞不渝的爱情观;对朝三暮四者的鄙弃,培养人勇于走出爱情坟墓的勇气;培养真、善、美的情操。

(二)爱情交流中精神层面的追求

爱情诗是一种精神的情感追求,是心灵上的沟通,有的静静地付出与守候,委婉而含蓄;有的大胆追求,直抒胸臆。爱情诗可以为记忆留下最为美好的片段!当今社会的爱情交流充斥着快捷化、物质化,爱情诗在以它的存在警示我们:生活中,爱情更多的是一份责任,是精神层面的交流,只有这样我们的爱情才不会失去它本身的意义。

(三)体会诗人写作的美感与技巧

他们的写作具有独特的美感和技巧。感动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在写诗时要融合他们的技巧,并有所突破,这样才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

李白爱情诗有的直率纯真,痛快淋漓;有的深沉含蓄,耐人咀嚼;有的大胆追求,想象丰富。他多写人世间的情,但带有作者自己的情感、给人一种若即若离的感觉,从而更具有普遍意义。这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徐志摩的爱情诗具有意境美、柔情美、含蓄美和忧郁美,如他的《雪花的快乐》意象单纯美丽,具有意境美;《她是睡着了》以独特的想象,描写了情人的睡态美,和那香甜、酣畅的梦;《沙扬娜拉》运用含蓄的艺术描写,生动地刻画了一位温柔的日本女郎跟情人告别时娇羞脉脉的神情;《月夜听琴》表现了一对心心相印的恋人未能实现恋爱自由的抑郁。我们要学习他多采取比喻、象征等多种表现手法,使诗意朦胧,带有神秘色彩。除此以外,我们还要善于调动一切景物来抒感,也善于用感情的目光观察事物。语言上,我们要学习诗人采用一种平白口气来写,给人以亲切真实感。

总之,以上所言,便是我们对于李白和徐志摩爱情诗内容对比的看法。应该承认,“一千个读者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对事物的看法都有些不同。当今社会人们对待爱情都追求表面化、物质化、快捷化,品味爱情诗让我们懂得要珍惜爱情,注重思想上、灵魂上的沟通,经得起时间考验,就像叶芝的《当你老了》中“惟独一人曾爱你那朝圣者的心,爱你哀戚的脸上岁月的留痕”诗人的爱无疑更加深沉和忠贞。时间给爱情带来了重重的考验,然而它也验证了爱情。只有经过岁月的千锤百炼,爱情才能坚如磐石。愿我们都能珍惜爱情,保持那颗纯情的心。

参考文献

[1]冯肖华.真灵性与逝水情的诗化律动--徐志摩爱情诗的情感脉络[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14(01).

[2]萧涤非,程千帆等.唐诗鉴赏辞典[m].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234(其他篇目详见《唐诗鉴赏辞典》).

[3]李白,杜甫.李白杜甫诗全集[m].北京燕山出版社,1995:57(其他篇目详见《李白杜甫诗全集》).

徐志摩的诗歌篇10

在以前的教学中,学生们往往会因为《再别康桥》优美的意境而被震撼。但也总存在这样一个问题:学生对诗歌意象的理解,新诗的鉴赏方法感觉理解困难,并且觉得枯燥无味。更何况我现在任教的是中职学校,学生的理解力较普通高中的学生弱。因此,在设计这节课时,我充分考虑了我所任教学生的情况,适当地减少了一些教学内容,降低了难度,具体如下:

一、借鉴同仁们的做法,先不急着进入课题,而是让学生看课题提问题。

由导语:“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这首离别诗牵动了多少文人学者的心。徐志摩;一个人这样悄悄的来,又一个人这样悄悄的走了。进入今天所学的内容《再别康桥》。

借助多媒体打出“再别康桥”和“徐志摩”这几个字,让学生合上书本,暂时先不要看书,而是把目光聚焦在多媒体屏幕上的这几个字,然后再提出问题。结果同学们提出了“什么是康桥,康桥是什么地方,康桥在哪?”,“为什么再别康桥?”“什么时候再别康桥”“既然有再别,是不是在这之前就有一别?这一别和二别之间是怎么联系过渡的?”、“再别康桥这首诗写了什么?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等等一系列关于诗歌内容理解上的问题。尽管有的学生因为同学提出的问题幼稚而发笑,但我觉得这种方法很好!因为它促使学生动脑了。所以我会适时地加以鼓励,始终微笑着听学生讲。这样做对进入这首诗是极为重要的。因为它既避免了老师的填鸭式的满堂灌,又能调动学生学习这首诗的兴趣。学生能够充分地进行思考,动起来。这对于培养中职学生的自信心也大有帮助。正好我们学校最近号召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自问自答中乐学。

二、采用“由浅入深”式教学。

我个人认为诗歌不好讲,尤其是现代诗歌。散文也是。我想语文老师都有体会吧。

在走近诗歌前,我先用多媒体展示了一段徐志摩“康桥情结”的文字――“我不敢说康桥给了我多少学问或是教会了我什么。我不敢说受了康桥的洗礼,一个人就会变气息,脱凡胎。我敢说的只是――就我个人说,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的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康河,我敢说是全世界最秀丽的一条水”。由徐志摩《吸烟与文化》中的这几句话启发学生,让学生从诗歌中找出徐志摩描写母校――剑桥风光景物的诗句。学生边读边找,很轻松地找出了二、三、四三个诗节,紧接着我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本首诗的意象。意象――寓“意”之“象”,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简单地说就是作者将自己的主观感受融入到了客观景物上。搞清楚什么是意象后,然后让学生找出本首诗中的意象。最后我将“河畔上的金柳”、“软泥上的青荇”、“榆阴下的一潭”、“别离的笙箫”几个意象特别点出来,作为重点和难点给学生做了强调和讲解。

诗中的意象不仅仅描写的是康桥景观之美,更能体现诗人对康桥的眷恋。正好也印证了诗人在《吸烟与文化》中的:“我早想谈谈康桥,对它我有的是无限的柔情”。

三、本首诗我采用的是以读促教。

(1)走进本首诗前,我先在大屏幕上打出爱因斯坦的一句话送给学生。这句话是“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然后就是安排个别学生读。目的为了发现问题,譬如是不是有些字读得不对,以便及时纠正读音。因为中职生的学习习惯养成不是很好。他们中间很少有人预习或提前查阅资料。(2)听专家的录音,目的是让学生找出自己在朗读上的不足,提醒学生要把握诗的节奏,然后体会诗所表达的情感。(3)要求全体学生集体读诗,适当的营造一点气氛。让同学们都参与进来,使同学们的大脑中多留下这首诗的一些痕迹,从而加深整体感知本首诗的效果。这样做的目的是让我们这些不愿动嘴的中职生张嘴读诗,感受诗之外的乐趣,给自己一个自信的理由。让自己也当一会课堂的主人。此外,还有揣摩读、有感情地读,像“在星辉斑斓里放歌”和“但我不能放歌”两个诗节之间的过渡时应如何把握人物内心感情的起落;“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中“甘心”二字包含徐志摩对剑桥的什么感情等等不一而足。期间可以交叉反复的读,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加深理解体会本首诗的诗意。整堂课我要求学生一直不断地读,在书声朗朗中既可以调动学生的主体性,又不失课堂结构的完美。

四、用歌声唱响自己对诗歌的理解。

再别康桥的七节可谓是情感跌宕起伏的七幅图画:(难分难舍)挥手作别云彩图、(欢喜和眷恋)河畔金柳倒影图、(更欢喜和眷恋)青草水底招摇图、(对康桥永久的眷恋)榆阴浮藻清潭图、(感情达到高潮)撑篙漫溯寻梦图、(情绪低落,静思默想)黄昏夏虫沉默图、(悄悄作别)挥手惜别云彩图。诗歌的画面随着诗人的情感在不断地流转,这其中包含了诗人复杂的情思,这里有别梦的无奈,有温梦的飘逸,有梦破碎的怅然若失,有寻梦得梦的达观,有欲歌不能欲皈依却要别离的忧伤惆怅,有不忍打破康桥静美而又要完好存忆的洒脱豁达。七副画面依次动态地与诗人的心灵距离越来越近,诗人喜爱沉醉的情感也越来越浓。

可是让中职生理解到这个高度,似乎是不可能的事。因此我只能采用调动学生的积极心,让他们试着理解诗人想要表达的感情。中职生的自信不足,可是他们对一些表达情感的歌曲却情有独钟。所以我选择让他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唱歌。唱出的歌要能表达出徐志摩对康桥的情感。通过“唱”的形式,在悠扬旋律的伴奏下,诱导学生不再拒绝古典诗词,沉浸于诗词,牢牢抓住了学生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