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国真诗歌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07:30:36

汪国真诗歌篇1

“最好的青春应该像诗歌一样,激情、浪漫、快乐、富裕幻想,并且充实。这样的青春很美好,令人向往。”汪国真说自己的青春并未如此鲜亮,而是有些灰色。但实际上,谁能一直活跃于聚光灯下,谁又能永远成为时代的弄潮儿?

今年,频频出现于电视、报纸、杂志、网络上关于汪国真的报道,将这18年前“轰动朝野”的著名诗人重新拉回人们的视野。又见汪国真,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惊讶。18年前,电视还不普及,人们印象中的汪国真就是《年轻的潮》那本诗集上的一张肖像,金丝眼镜,儒雅的笑容;而18年后,面前的汪国真,还是一样的金丝眼镜,一样的笑容儒雅,如果你不仔细看,你甚至很难发现他眼角的细小皱纹。

这18年,时代的沧桑巨变似乎将汪国真遗漏,发生在他身上的变化,让人疑惑时间是否凝固。如果追寻,你会发现,也许是因为青春的快乐和浪漫一直都在诗人身上活跃,这无意中抹掉了时间的痕迹。

“青年是属于诗歌,诗歌也属于青年,诗歌是浪漫的、激情的、幻想的,这些更多是属于年轻人,更多地属于青春年华。”诗人汪国真,他的青春年华也正像诗歌一样,演奏着抑扬顿挫的悠扬旋律。

扬:“汪国真年”

1991年被称为“汪国真年”。这一年,学苑出版社出版了他的第一本诗集――《年轻的潮》。甫一出版,诗集引起的轰动几乎让所有的人惊呆。

“(那时),20多家出版社在组我的稿。《年轻的潮》再版了很多次,其中的一版就达到15万册,正版总共大约有60多万册,盗版是正版的三倍左右。这完全出乎我的意料,我想也出乎喜爱我的读者的意料。”

很短的时间内,汪国真应邀去了40多所高校演讲,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北京广播学院、北京电影学院……

当时场面的狂热令汪国真都不敢相信。

“印象最深的是在北京医科大学,我第二天去演讲,而在头一天晚上,学生们就纷纷拿课本去占位子。还没到第二天,位子就全占满了。”

而在首都师范大学,由于演讲时学生人数太多,会场人员只好事先在门口摆张桌子,堵住大门,可到后来,学生们竟然把桌子给踩翻了。

那时比较普遍的情况是,汪国真每天安排两场演讲,演讲结束后,学生们纷纷冲上前去要签名,汪国真根本走不了,这样往往耽误了接下来的行程。学生会只好事先安排好学生,由他们手拉手围出一条通道,这样,汪国真才能慢慢挤出去。

在与学生们交流中,汪国真被问到最多的问题,就是关于“那些动人的诗歌是怎么创作出来的?为什么您的每一首诗都能够说出我们的心里话?”

“这些诗歌都是根据我自己的亲身经历写出的,是我对生活的所思所悟,借用了诗歌的形式表达出来。因为人性是相通的,所以才能引起那么多人的共鸣。”面对学生们真诚的眼神,汪国真也真诚地回答。

读者的热情更是以大量的信件传递给汪国真。

“有一个女军官,给我来信,说她生日那天收到了8份同样的生日礼物――8本同样的《汪国真诗集》!”

而让他记忆深刻的来信还有一封是一个叫维玲的读者写的。

维玲是个高考落榜的学生,本来在班里学习成绩最好,但因高考失误却没考上大学。那时,她情绪极度低落。一天下午,维玲的母亲从外面回来,拿给她一封信,是同学们写给她的。大意是说:“维玲,我们还是特别想看到你的笑容,希望你还想以前那样开朗,在信的结尾我们送给你一首诗,是汪国真的《跨越自己》――

“……向上的路总是坎坷又崎岖/要永远保持最初的浪漫/真是不容易/有人悲哀/有人欣喜/当我们跨越一座高山/也就跨越的一个真实的自己”

看着这首诗,维玲的眼泪顿时涌出。她说,从那时开始,她知道了一个叫汪国真的诗人。“您是我们年轻人的朋友,永远的朋友。”在信的最后,维玲这样对汪国真说。后来,她真的振作起来了。

那时,上海《文汇读书周报》上有个栏目――《一句话书评》,其中的一期这样评价汪国真的诗:“与其说是读诗,不如说是读自己的心声。”还有一句话写道:“众多年轻人的心事,都被这位极富才华的青年诗人一语道出。”以其诗歌的清新洒脱、豁达乐观,汪国真成了一代青年的青春偶像。

著名社会学家、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教授周孝正这样解释了当年的“汪国真现象”。

“那个时候,大多数人还是关注政治斗争,都是‘与天斗与地斗其乐无穷’,他的诗非常特别,述说个人的情感和心声,这在之前是没有的。就像邓丽君的歌,有一种很亲切很柔美的味道,所以风靡一时。”

抑:“热爱生命”

而在风靡一时的前两三年,汪国真的人生还处于迷茫状态。

1988年,汪国真已到了而立之年,是一家出版社的普通编辑。“当时,我的事业没有着落,虽然有工作,也只是一名普通编辑而已;感情也没有着落,还没有结婚。真的有一种一事无成的感觉。”

而那时,他的投稿仍然经常被退。从大学起,他就很爱写诗,写完觉得不错的,就给全国及各省市的刊物投稿。工作以后,他仍然坚持投稿,但因为常常被退,就出现一些风言风语,嘲讽他,讥笑他。

此时的汪国真开始不安,开始怀疑自己。“说不上是人生的低谷,但至少有一种一事无成的感觉。到了30岁还什么都没有立起来,有一种紧迫感,有一种压力,很失意,感觉自己怀才不遇,知音太少。”

无数个夜晚的踌躇之后,一首著名的诗《热爱生命》诞生了――

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我不去想能否赢得爱情/既然钟情于玫瑰/就勇敢地吐露真情/我不去想身后会不会袭来寒风冷雨/既然目标是地平线/留给世界的/就只能是背影/我不去想未来是平坦还是泥泞/只要热爱生命/一切都在意料中

“这首诗是在有点困惑、有点迷茫、有点失落的情况下,写给自己的心声。在一定程度上,它是为了激励自己,给自己的人生困惑一个回答,也是对人生的一种探索。”但没想到,这首写给自己的诗歌,后来却激励了好多人,影响了一批又一批处于迷茫和困惑中的年轻人。

然而,这首诗的发表很不顺利。诗作完成后,汪国真自我感觉很好,就投给北京的一家文学刊物,结果被退稿。然后,他又寄给四川省一家文学刊物,依然没有音讯。就在汪国真已对发表不抱什么希望时,这首诗却在青年出版社的《追求》杂志上发表。很快,多家媒体转载。1988年第10期《读者文摘》以这首诗作为卷首语刊载,而几乎同时,另一本拥有巨大影响力的杂志――《青年文摘》也转载了这首诗。

汪国真开始走红。向他邀约的稿件和专栏越来越多。

挫:人民说你是诗人你就是诗人

随着汪国真的走红,他所受的置疑也越来越多。当时有很多专业的文学刊物,以及许多教授学者,都指责汪国真的诗歌形式过于简单,内容过于直白,缺乏诗歌应有的意境。

10余年后,汪国真说起这些争议和指责时,只是淡然微笑。“这些争议都不会影响我的生活,也不会影响我的创作。我属于越挫越强的人,不容易向困难屈服,无论顺境逆境,我都会按自己的内心去选择。”

事实上,他也从来都不认同那些对他的批评和指责。

“有人批评我的诗歌没有意境,不够含蓄,他们认为好的诗歌应该有意境。我承认,有的诗是需要意境。给大学生讲课时,我举了两个例子。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和‘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都很有意境,这是好诗;而‘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这首诗有意境吗?没有!但它是一首好诗,没有任何人敢否认;它含蓄吗?它也不含蓄!那这就回答了这个问题,好诗不一定都要含蓄,都要有意境。含蓄和意境不是判定诗歌好坏的标准。”

而面对那些说他诗歌过于简单的批评,他也完全不以为意。

“事实不是这样,像谷建芬、徐沛东这样知名的老艺术家,也很喜欢我的诗歌。而我去演讲的场所主要是高校,对象是大学生,他们的知识和阅历也不能说‘简单’。即便是‘简单’,安徒生写童话,都是写给儿童的,但你就不能说他的童话不好,人家是世界级的文豪。评价文学作品好与不好,也不是按照读者的年龄来区分。”

似乎,他也确实有这样的理由自信。

10多年前,蔡国庆给他打电话,要他的地址,说要给他寄稿费。汪国真很惊奇,不明就里。原来,他有一首诗《挡不住的青春》已被知名作曲家徐沛东谱曲。这首歌作为辽宁电视艺术中心拍摄的电视剧《万岁高三(2)班》的主题歌风靡一时。

“当时我并没有请徐沛东谱曲,他只是在杂志上看到这首词,就谱了曲。我想,他应该是喜欢的。我也觉得很荣幸,毕竟他是我很欣赏的作曲家。”

而跟知名作曲家谷建芬的交往则更有趣。诗集出版以后,汪国真收到一封谷建芬的来信,向他索要电话和诗集。信的内容大概是这样:“汪国真同志,我在一家报纸上,知道了您的地址,现在给您写封信。您的诗写得很好,很清新,我想我们是能够合作的,希望能够得到您的诗集。”

后来,他们成为朋友。一次,谷建芬跟他讲了件趣事:有一天他正津津有味地阅读《汪国真诗集》,边读边往里面夹纸条。爱人问他为何要夹,他说是为了将来谱曲用。爱人随即说,我看你每首都夹了纸条,干嘛还要夹?干脆别夹了!

说到这里,汪国真笑着。对那些批评他的言论,他更不屑了。

“如果我按照批评我的人的思路去写诗,结局就会像那些走不出来的诗人一样。你觉得那是含蓄的、深刻的,但读者不喜欢、不满意,市场不认可你。人民说你是诗人你就是诗人,你不能自封为诗人。”

“评价作品的艺术标准,一是读者,二是时间。没有读者的作品很难称为好作品,有读者但经受不住时间考验的作品,也不是好作品。”

让汪国真津津乐道的是,他的诗歌经受住了这两者的考验。有大量读者认可,同时时间跨度也足够长。

他一直保持收藏自己盗版书的习惯。“从1991年到2008年,每年的盗版书我都收藏了。不久前去外地,一下子买到2007年和2008年的盗版诗集。有的地方错得离谱……”说到这里,他语气里分明是兴奋。

而在2000年和2003年,汪国真的诗歌也相继被收入中学课本。“初一和初三的全国统编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上册和九年级下册。”他记得很清楚,“如果没有艺术魅力,这些诗歌10年之后早被人忘记了。而现在已经过了18年,却得到专家和成年人认可,这就说明它肯定具有一定艺术魅力的。”

“手抄本和盗版代表一种民间的认可,收入课本就意味着得到专家学者和官方的认可,而正式出版物则两者兼而有之。这说明我的诗得到方方面面的认可。”他高兴地总结。

顿:浮躁是青春的大忌

回首当年的青春岁月,汪国真总会提到15岁进工厂的日子。

15岁那年,汪国真没上高中,直接进了工厂。由于工厂要充分利用机床,员工常常得“三班倒”。“当时最头疼上夜班。15岁正是贪睡的年龄,但却要整晚睁着眼睛,不能睡,很痛苦。”但他还是觉得自己挺幸运,“我还有不少同学下乡插队,那里条件更艰苦。”

在工厂,汪国真一干就是7年。对于这段时光,他很感激。“到社会上历练了7年,有好处。思想和感情更成熟,对社会的认知少了许多学生气,更接近实际。”

在他看来,正是这7年,让他有了日后的辉煌。“在工厂的7年,我了解了普通人的想法。如果是从学校门到学校门,我的思维更多地带有学生气,跟大众会有距离,会妨碍我走向社会。如果没有这7年,我的诗歌不会有那么广泛的受众。”

如今,汪国真已不太写诗,也远离了当下的诗坛。他独处一隅,静心作曲,目前已有几首曲子入选中央音乐学院教材;而不久的之前,他还静心练了几年的书法,并得到中联部礼宾局的国礼聘书。在每个领域,他都取得一定造诣。

如今的汪国真,淡定如常。曾经的那个时代,青年的汪国真们过早地走入社会,体验到社会生活的艰辛,但无形中也锻炼了他们,磨炼出不屈的意志。“当下年轻人,也许他们不如当年刻苦,却更有活力,更有想法。同时,在众多的选择面前,也充满困惑。”

汪国真诗歌篇2

用时间回应争议

全国掀起一股汪国真热的时候,整个诗坛正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诗歌正在成为只供少数人的自娱自乐的一种文学形式。正当诗人们为诗歌的边缘化而痛心疾首的时候,这个叫做汪国真的年轻人用惊人的销量打破了“诗歌巳死”的魔咒。

汪国真第一本诗集《年轻的潮》的出版,基于一个偶然,一群中学生当时正用手抄的形式争相传阅他的诗,某出版社编辑的妻子正好是一名中学教师,编辑从妻子那里获知了这个信号,凭着敏锐的市场触觉,这家出版社找到汪国真,将他的诗推向了市场。

一直把写诗当好的汪国真却没有想过自己的诗集会热卖,等到一夜成名时,诗坛对于这个最初只靠着一帮学生娃娃捧的年轻人却并不服气,各种批评的声音接踵而来。很多人说他的诗缺乏诗意、内容太过通俗。有人甚至断言,三年以后就不会再有人读汪国真的诗。汪国真自己并不理会这么多,质疑声中,他继续埋头写作,《年轻的风》《年轻的思绪》《年轻的潇洒》等诗集也相继问世,每一首诗流传的时间都不止三年。20年时间里,这些被批过于浅白的诗一直魅力不减,光是盗版的汪国真诗集销量就超过两千万册。

20年过去,当年的青年诗人已经到了知天命的年龄,再见汪国真,一套最新出版的《汪国真诗集20周年纪念版》摆在我面前,他却一如当年的率性。此次将原诗再次整理出版,来自各界的好评声中依然裹挟着种种争议,对此,汪国真毫不理会。他自信满满地说:“时间证明了我的诗歌的生命力,数量庞大的盗版书给我颁发了一枚最真实的奖牌!这枚奖牌没有人情,没有潜规则,没有内幕,没有红包,全部是读者真实的投票。”

在诗坛,汪国真创造了足够多的传奇:作为中国诗坛最后一个辉煌的诗人、当代唯一靠写诗富起来的诗人……这些名头一直让各大媒体津津乐道,汪国真自己对这些名头却不以为然,“我没想过要扭转什么,我也没有这么大的能力。”说起现在的诗坛,汪国真更是坦言:“我早巳不关注诗坛,这个诗坛离读者很远,离我也很远。”

把兴趣做成了事业

汪国真最初开始练书法只是出于一个简单的目的――给人签名的时候能够把字写得好看一些。虽说只是业余爱好,他在练习的时候却毫不含糊。汪国真在家关门临帖练习了两年,接着又开始学习国画。一段时间的苦练过后,一些喜欢汪国真诗文的人开始找他题字,慢慢地又发现他的国画也不错,很偶然地,汪国真又进入了书画领域。

实力就是机遇。汪国真这样评价自己的幸运。

汪国真也是抱着这样一个心态在学习作曲。音乐和古典诗词都是自己的兴趣所在,最初产生给古典诗词谱曲的想法,是想让孩子们通过唱的方式对古典诗词产生更大的兴趣。也有人质疑汪国真的三心二意,汪国真从不把这些质疑放在心上。“别人怎么看,那是他们的事情,我只是做我喜欢的事情。”

正是有了这份从容,汪国真作曲的工作坚持了十年,怀疑声中,他已经制作完成了40多首古典诗词的谱曲。2009年11月,汪国真在北京音乐厅举办了名为“唱响古诗词”的作品音乐会,大部分的曲子演出之后反响都还不错。

多领域涉足的汪国真如今已经有了自己的工作室,专业的经纪人和工作人员将他的作品变成各种经济收益。然而,钱挣得多了,汪国真的性情却并没有变。“我写诗、从事书法和绘画的创作,以及后来的谱曲,没有一样是可以冲着钱去的,只是很碰巧,我把自己的爱好做成了事业。”

的确,汪国真写诗的时候,诗歌正在没落,他转向书法和国画时,当时的艺术品市场也不算景气,而为古典诗歌谱曲的工作,在各种流行歌曲盛行的今天,更是一个冷门。

因为实力,汪国真相信,我们有的时候可以引导潮流。

汪国真诗歌篇3

只知道,确定了就义无反顾。要输就输给追求,要嫁就嫁给幸福。

人生并非只有一处,缤纷烂漫,那凋零的是花――不是春天。

你也许曾被这些片段吸引,也许读到这些小诗,感悟到了人生意义的点滴。但你可能不知道,它们都是出自汪国真之手。而他,26日凌晨,永远离开了我们。

4月26日凌晨两点十分,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创作院艺术家、当代诗人、书画家汪国真,因肝癌医治无效去世,享年59岁。这位在90年代掀起一股“读诗热”、诗集销量以百万计的文学巨人最终还是走向了“远方”。

汪国真1956年生于北京,祖籍福建厦门,毕业于暨南大学中文系。在上世纪90年代掀起一股“汪国真热”,其诗句“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等影响了整整一代人。据悉,主席曾引用他的诗句“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向世界重申中国爬坡过坎、闯关夺隘的改革决心。这使得汪国真的诗歌作品更广为人知。

汪国真1

汪国真的诗,青春,励志,温暖――

汪国真写诗之路

诗人不是救世主,也不要故作深沉,写出自己的特色与真情实感就足矣。

汪国真祖籍厦门,父母自厦门大学毕业后被分配至劳动部,1956年,汪国真在北京出生。在机关大院长大的汪国真,父母对他给予的最大影响是读书的习惯,他在八九岁时接触了《三国演义》、《水浒传》、古典诗词,通过大院间的互相借书,读了《复活》和《安娜・卡列尼娜》。

1971年,15岁的汪国真初中毕业。“我们班40多个人,四五个能够上高中,主要是工农兵子女。一部分去插队,还有一部分进工厂。我的幸运呢,就在这里――我被分到工厂了,开X51立式铣床。”“那不是童工吗?”“就是童工啊!”汪国真说,“才15岁,正是渴睡的时候,最怕上晚班,总打瞌睡。”

就在北京第三光学仪器厂,汪国真度过了7年“三班倒、开铣床”的工人生活,荒废时间在打扑克与乒乓球上,“要说学习吧,也就偶尔看看小说”,“我以为自己要一辈子当工人了”,心有不甘。他认为自己的领悟能力还可以,因为曾经获得北京仪表局铣工比赛第一名。

1977年恢复高考的消息突然传来,他凭直觉感到“要凭很短时间改变命运”。他早知道暨南大学各方面条件比较好,“还有游泳池”。1978年9月,汪国真考入暨南大学中文系,时年22岁,他感到他的好日子来了。

“考文科有点违背我的初衷。”他说。汪国真的兴趣是去学理工科,家里也希望他将来往技术型人才方面发展。但是汪国真仔细衡量了一下自己的水平,觉得没上过高中,报考理工科肯定吃亏,而文科相对来说把握更大。“我小时候看《三国》《水浒》读唐诗宋词,总算是看过一点书。”汪国真说,学文不是自己最初的志向,某种意义上说是迫不得已。

迫不得已选择文科的汪国真,考上了刚刚复办的广东暨南大学中文系。这是一所华侨学校,硬件设施比当时大部分高校都要好,汪国真觉得在这里读书挺舒服。大学时代的汪国真属于各方面都不显山不露水的那种,以至于老师和同学对汪国真后来的走红都大跌眼镜。去年暨南大学百年校庆,广东电视台采访了汪国真的一位老师,老师说,没想到这个学生会出名,他也就是个中等成绩,很难让人注意。汪国真说自己只有两点与众不同,一是写字速度奇快,考试时永远是第一个交卷;二是阅读杂志奇多,他每天都跑到阅览室去翻阅各种报刊,目的很简单,就是投稿。他开始进行“写作”,形式是诗歌,从实用角度出发,那是所有文学体裁中字数最少的。他自有“谋略”:“我的字差到连毕业论文都是找人誊写,编辑要看我的字会非常费劲。我这个人比较善解人意,我就要替人家考虑。你写得长,编辑没人认真看,即使写得不错,也是白写。诗歌字数少,可以让他在厌烦前看完。”汪国真表示他看过“朦胧诗派”北岛、顾城、舒婷等人的诗,但是受影响很小。他的同班同学张润森则表示:“他写得很多,但写得很差。”汪国真抄录了很多报纸杂志的通讯地址,并且细心揣摩它们的文字风格,然后挨个投稿。那也是汪国真遭遇退稿最多的几年,退回来的稿子就换一家再投,如此循环,乐此不疲。“也说不清楚为什么,可能就是觉得发表文章很光荣吧。”那个年代学校里创作风气都很浓,汪国真就这样开始试着写诗。

1979年4月13号,汪国真对这个日期记得很牢。那天在食堂吃饭时,一个同学告诉汪国真:“《中国青年报》发表你的诗了。”汪国真第一反应是“你蒙我呢”,自己没往中国青年报投过稿啊。同学说真的,好像是写学校生活的一组小诗,汪国真半信半疑地跑去女生宿舍借报纸。学校给男生宿舍订的是《南方日报》,《中国青年报》只有女生宿舍有。汪国真看到4月12号的中国青年报上确实发表了自己的诗,一时狂喜,可还是摸不着头脑。过了一礼拜,中国青年报记者梁平给汪国真来了一封信,信中说汪国真同学你好,我在你们学校的刊物上选了你的诗发表,现寄上稿费两元,希望你以后继续给我们报纸投稿。这封信和稿费给汪国真“莫大的鼓舞”,两块钱够他请同学们下一次馆子了。最重要的是,自己没主动投稿,居然能被大报选中,简直是天上掉馅饼,汪国真觉得自己“还行”。

那是汪国真的诗第一次公开发表。

这个“被动的”事极大地鼓励了汪国真,从此,他常去阅览室,记下地市级以上刊物的地址,“把作品像撒网一样撒向全国各地的报刊”。90%是退稿,3个月后换信封再投往另一家,“我当时写和投都很随意,对自己要求不是很高”。也有人认为他有极强的“发表欲”,但他认为自己是“有事业心”的人。

汪国真2

手抄本到畅销书

汪国真诗歌篇4

“我不去想我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那个年代的诗,面向青春,引领潮流。像被心灵鸡汤感染一样,在你涉世未深,对美好情感充满热忱的年纪,汪国真用最浅显易懂的语言,描绘了一个个情感的乌托邦。

在那个时代,他的诗是整个时代的象征,虽然后来曾被常常诟病,但是喜欢过汪国真,喜欢过汪国真的诗并不丢人。文艺视野打开后,逐渐发现更有深度,更有韵味的文章,那个时候喜欢过汪国真诗的年轻人就会忘记了写在小本本上的诗歌。

多年以后,当你回忆起曾经喜欢诗歌时的激越与激情,青涩而美好,稚嫩又真纯,那就是青春的底色和原味吧。我们每个人的青春时光有许多部分组成,而我的青春时光,就是在这些诗歌中度过的。

即使当年的文学和诗歌都已成为昨日黄花,可是却也永远会留在我们的脑海里。

汪国真诗歌篇5

汪国真在当代从诗人华丽转身成为书画家、作曲家,在诗歌、书画甚至还有音乐作曲等各个领域均游刃有余、得心应手并创出自己风格和特色。他经常创作年轻诗歌深入生活、观察生活,不断积累进步,因而被称作青春期诗人。汪国真的诗作尽是鸡汤语录体,但汪诗有适合的读者群,就是中高考的考生,这也是被称作青春期诗人的来源。汪国真是目前为止为数极少的单靠写诗就发家致富的诗人,仅正版诗集收入就上百万,他为诗的市场化和产业化,诗人的职业化都提供了有益的借鉴。汪国真尊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他人生的中后期,他的古诗词修养和书法造诣算不上多高,但都很像样。这对他的读者群及读者群的后代们的示范意义不容小觑。

(来源:文章屋网http://www.wzu.com)

汪国真诗歌篇6

[关键词]归田园居其三;典籍英译;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4244(2013)02-148-3

一、引言

诗歌是一种高度浓缩精炼的文学体裁。语言凝练、情感丰富、意境悠远,加上大量声色词、修辞格的运用,富于韵律感和节奏感,给人无限的想象空间,令人回味,惹人遐思。对译者来说,要完美地传达这种神韵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理想的诗歌翻译应力求做到“意美”、“音美”、“形美”。这是我国著名翻译家许渊冲先生提出的“三美”标准。其中“意美”是首要的是诗歌翻译的根本,不仅包括字面意思,还包括内在情感和意境。“音美”也就是诗歌的音乐性,主要体现在押韵上。译文的韵律手段并不强求要与原作完全一致,而是要发挥译语的音韵特点,再现原作的“音美”。“形美”指诗歌的体裁、句式结构以及用词特点。

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伟大的文学家、卓越的田园诗人,在我国乃至世界的诗坛上均享有崇高的声誉。事实上,在中学阶段,陶渊明的作品就早已深入我心,但始终挥之不去的仍是他笔下的那首《归田园居》其三。《归园田居》(五首)是陶渊明的重要诗篇,表现了诗人归园田居的坚毅信念和田园生活给他带来的愉悦。“第三首以浅显的文字、平淡的语调,通过对一天躬耕田园的具体描写,表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是‘豪华落尽见真淳’的优秀作品,被称为‘五古中之精金良玉’”。这首诗可谓脍炙人口:“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这首五言古体诗,是陶渊明辞官归田第二年所写,是他隐居乡间的生活写照:诗人每天身临田间劳作,天不亮下地,月亮出来才回家。陶渊明是中国最伟大的田园诗人,中国田园诗的真正奠基人。正是陶渊明的诗歌以其高远的思想意境、丰富的生活感受和卓越的表现才能,形成了平易中见精粹、朴素中见华彩的艺术风格,在中国文学史上产生过巨大的影响。

由于上课时受到古诗英译妙处的启发,决心找自己想要看的古诗英译来进行鉴赏,正好发现了汪榕培先生著的《英译陶诗》。汪榕培先生是我国新一代学者的代表,我国当代著名的语言学家、词汇学家,更是卓越的翻译家。在书中,汪榕培先生用诗中画,画中情,情中意为题,开辟一个章节来详述这首五言古体诗。全诗虽短,但是处处精彩动人。

二、诗歌《归田园居》其三及译本

当然,一首好诗歌会受到译者和读者的青睐,而在这本著作中汪榕培先生呈现了中外不同学者的不同译文,他们自然是各有千秋。下面作者意欲运用许渊冲先生的“三美”标准赏析其中的四个本人觉得比较有代表性的译本。现将此英文译本摘抄如下:

andrewBoyd的译文十分老到,是几个外国译者中极具代表性的一位。

onReturningtoLive

inmyownHomeintheCountryⅢ

ihaveplantedbeansbelowthesouthernhill;

theweedsabound―theyoungbeanshootsarefew.

earlyiriseinthemorningtotendmyrows,

whenireturnwithmyhoeiamwearingthemoonlight.

thepathisnarrow,theflowersandgrassaretall,

andmyclothesarealldrenchedinthedewsofnightfall.

wetclothesarelittleenoughtobear,

Butletnotmypurposebeabandonedever!

谭时霖先生的《陶渊明诗文英译》是国内译者独立完成的唯一一部陶渊明全集译文,他的翻译在吸取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表达理解和遣词造句颇有独到之处。本人倒是十分欣赏这种清新,韵味十足的译文。

BacktoCountryside(3)

DowntheSouthRangebeansiraise,

weedsrunriotbuttheshootsareweaklyfew.

weedingistartatsunrise,

Hoeacrossmyshoulder,moonlightseesmehome.

thetrailisflankedwithweedsandtrees,

wetaremyclotheswitheveningdew.

Littledoesthecolddewbotherme,

aslongasihavemywill.

许渊冲先生是当代汉诗英译的大师,在《英译陶诗》中,汪榕培先生提供了两个译文,皆出自许渊冲先生之手,第一个是20世纪80年代的译文,用的是英雄双韵体。而汪老先生又在20世纪90年代呈现了最新译文,改用隔行押韵的四音步抑扬格。

Returntonature(Ⅲ)

isowmybeans‘neathsouthernhill;

Beanshootsarelostwhereweedso’ergrow.

iweedatdawnthoughearlystill;

iplodhomewithmymoonlithoe.

thepathisnarrow,grassestall,

witheveningdewmyclotheswet,

towhichipaynoheedatall,

ifmydesirecanbutbemet.

在保持原诗的形式方面,原诗是五言古体诗,汪榕培先生的英语译文,基本上用的是十音节五音步抑扬格律。

BacktoCountryLife(Ⅲ)

wheniplantbeansatthefootofSouthernHill,

Beanshootsarefewbutrankgrassgrowsatwill.

iriseatearlydawntoweedandprune

till,hoeonshoulder,ireturnwiththemoon.

asthepathisnarrow,grassandbushestall,

theeveningdewswillsoakmydressandall.

it’snothingifmydressiswetwithdew

aslongasmydesiresindeedcometrue.

三、题目及内容分析

首先看标题的译法,四个译本表达稍有差别,此外,《归园田居》组诗标题“归园田居”的各种译法大同小异。这些译法都没有错,各有千秋,但是重要的一点是标题应言简意赅。虽然returntonature十分简单,但是nature的范围与定义跟田园并非一致,因此相比之下,“BacktoCountryLife”最为贴切,back体现归,countrylife两个单词就能容易让作者与全诗的劳作场面相联系起来。

第一句的翻译,四个译本的结构不尽相同。但就个人而言,谭时霖先生的“DowntheSouthRangebeansiraise”相比之下,更加出彩。而具体到词的选择上,我们可以细细品味。对“南山下”的翻译,四个译本的处理分别是“below”和“thesouthernhill”,“down”和“theSouthRange”,“‘neathsouthernhill”,“atthefootofSouthernHill”。南山,根据本诗的背景,应该指的是陶渊明的故乡江西庐山,而南山下,应该指庐山脚下,而很容易发现,只有王培荣先生的介词“atthefootof”才是最准确的。陶渊明笔下的“南山”指的是他家南面的庐山,当然是个专有名词,所以,汪先生有意大写了字母S和H,成为SouthernHill。由于新开垦的土地不适合种植其他的庄稼,只能种上容易生长的豆类,结果还是杂草茂盛而豆苗稀疏,因此会有“草盛豆苗稀”的场景。波依德用了“abound”和“few”,十分中规中矩的用词。谭时霖先生选择了“runriot”和“weaklyfew”,有生动的无奈之情。许渊冲先生的“lost”和“overgrow”则更显绝望。而汪榕培先生用了“few”和“growatwill”其实大同小异,但关键是“rankgrass”形容词rank意为杂草丛生的、过于茂盛的,指生长无度,自由漫生,是个贬义词,用来表明人们不得意的事物。汪先生正确理解了陶诗原意,因此英语词汇选得合适。

第二句描写诗人清晨起床以后下地锄草,整整干了一天,直到明月东升,在一片宁静的月光之中,扛着锄头沿着田间小路往家走。译文中,除了波依德的“tendmyrows,”本人认为处理较为模糊以外,其他三个版本都才用了“weed”这个动词。汪榕培先生还使用了“prune,toweed”与“toprune”是一对同义词,都有除掉之意,在这里叠用起来,是为了与后句押韵,且符合音节数量的需要。后半句的处理,波依德采用了“return”和“wearingthemoonlight”,是十分安全的表达。汪榕培先生则将“ontheshoulder”提前,这是个独立主格结构,正是荷锄之意,用得简洁精练、形象逼真,同时又保证了音步的一致。值得注意的是第二和第三个译文,这两个译文的意境差别似乎有点大。谭时霖先生对词的选择可谓是精妙,“across”和“see”这两个词就勾勒出了一副惬意的场景。诗人悠闲地将锄头搁在双肩之上,双手耷拉在两端,月色皎洁,护送他走在田埂间。而许渊冲对“plod”一词的使用就打破了这种惬意,因为“plod”意为沉重而缓慢地前行。综上所述,本人更青睐谭时霖先生对这一句的处理,十分清新惬意,意境十足。

这一句的翻译中,道狭指的是狭窄的田间小径,第一,三和四译文均采用了“narrowpath”这一组合进行表达。而谭时霖先生选用了“trail”这一词就表示了(乡间的)小路,小径,可谓是言简意赅。对于草木长的处理,四个译本倒是有一些出入。因为是新开垦的土地,狭窄的荒径上草木丛生。波依德将其理解为“flowersandgrass”,这一组合过于美好,不太符合那种草木丛生的画面。而王培荣先生译为“grassandbushestall”,首先tall将长的意思体现了,其次,木译为“bush”而非“tree”,考虑十分周到,因为“bush”是矮小的灌木丛,试想,在一条荒径上,“tree”的概念略显高大,因此“bush”更契合当时的氛围。而且,汪先生将“道狭草木长”译为“asthepathisnarrow”,“grassandbushestall”并列句,在tall之前省略了“are”,它们一起构成原因状语从句,在传神存貌这方面,汪先生的译文处理的确是得心应手。再看后半句,事实上,这一部分的重点在于“湿”这一字的处理,我阅读过的版本大概有以下情况:“soak,drench”,“dampen,moisten”以及“wet”.在这,波依德和汪先生采用了“soak”和“drench”,这似乎太过,因为这两个的单词的准确意思是浸湿,即为“completelywet”,但是原文的沾字应理解为露水轻轻把衣角打湿,并无浸湿之嫌。而在这用“wet”,通俗易懂,因而最佳。诗人往家走的时候,草叶上的点点露珠沾湿了衣裳。写的是实景,也可以理解诗人认为朝廷荒秽、世路艰虞,自己也难免要受到牵连。诗句、画面、心情再一次达到了完美的结合。

“衣湿不足惜,但使愿无违”。对于这一句的处理,四位译者都有其独具匠心之处,“bear,bother”,“paynoheedatall,it’snothing.”谭时霖先生仍旧保持了整首译文的清新和独特韵味,而汪榕培先生的处理则朴实无华。再看原诗最后一句“但使愿无违”,对于这个愿,“desire”相比之下比“purpose”和“will”更为准确,许渊冲先生采用met来与其搭配,是为了句子的韵律。汪先生将其翻译成“aslongasmydesiresindeedcometrue”,愿无违”指不违背自己的志愿――能在乡间隐居、田间劳作的愿望,汪先生选用了“cometrue”这一肯定句形式,其效果是,既与译文保持协调一致,句末的“true”又同上一句末的“dew”构成押韵。

四、结语

古典诗歌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奇葩,诗歌的翻译有利于促进中外文化的交流。然而诗歌的翻译却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作,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断努力。在诗歌的翻译批评这一研究层面,除了王宏印先生尝试提出的这六个标准外,其他观点鲜见于报刊中。尽管在理论上,我们尚处于探索阶段,但是随着中西文化的频繁交流以及翻译实践的不断展开,一个多元化的诗歌翻译批评标准必将应运而生。

参考文献:

[1]汪榕培.英译陶诗[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

[2]汪榕培.让陶渊明走向世界[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1).

[3]汪榕培.陶渊明诗歌英译比读研究[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4]许渊冲.翻译的艺术.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2006.

汪国真诗歌篇7

  

最新关于《热爱生命》读后感范文  脍炙人口的小说《热爱生命》曾经轰动欧美,并得到了列宁的称赞。作品中表现出的强烈的大自然气息,勇敢和冒险的浪漫精神,人“要活下去”的坚强意志深深地吸引着我,使人读来激动不已。这篇小说中,杰克·伦敦以巨大的艺术力量平静地叙述了一个惊心动魄的生命与死亡抗争的故事,表现了对生命的.酷爱如何帮一个人战胜了死亡;尽管病饿交加,筋疲力尽,仍然在徒手搏斗中把紧跟在后面的一只饿狼制服了,并且通过冰天雪地的荒野挣扎着来到海边,终于被一艘捕鲸船救起。

  这个悲壮的故事,生动地展示了人性的伟大和坚强。充分展现出人性深处的闪光点,生动逼真地描写出了生命的坚韧与顽强,奏响了一曲顽强的生命赞歌,可谓撼人心魄。

  生命本身蕴涵着巨大的潜在能量。生命有时极其脆弱,瞬间,它可能就会化为乌有;可是生命有时又异常强大,强大得让令人惊叹。这种能量让你不管面对什么,哪怕是吞噬你的荒野、野兽,还是饥饿、疾病的折磨,都会支撑着你勇敢地战胜它。而在背后支撑生命、提供能量的无疑就是坚定的信念。只要心中生存的信念还在,只要不轻易放弃自己的生命,再窘困的处境也能绝处逢生。另一方面来说,热爱生命,就要有所信仰,有所追求。当人们没有了信仰,没有了追求,生命便完全成了一副躯壳,与一具行尸走肉何已?!

  现实生活中,有人慨叹生不逢时、人生如梦,有人抱怨活着真没意思,更有人说人生就是痛苦和无聊;于是在这种没有信仰的人生观唆使下,我们看到的是太多的生活的空虚和无聊,太多的游戏人生,太多的颓废和消沉以及百无聊赖……前些天看到一则报道,说我国目前每年自杀的案例中大多数在农村,而农药又是罪魁祸首;这也多少从侧面反映了我国目前农村人口总体素质相对城市有待进一步提高的问题。遇到生活中或工作上的些许困难、小事,不是想方设法去克服解决,而是“气不打一处来”,小事闹大,大事则要闹得寻死觅活。这同小说中的主人公克服险阻、艰难求生的勇气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可能有不少人曾经看过残疾人演出或残疾人运动会,那些身残志坚的勇士们克服着种种难以想象的困难甚至折磨,做出了连健全人都难以完成的任务。他们是热爱生命、勇于同困难作斗争的典范。

  杰克·伦敦的《热爱生命》给了我们深刻的启示:为了达到一个人生的目标,就要同人生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做殊死的搏斗,并且敢于胜利。面对生活、工作遇到困难甚至生命受到威胁的时候,我们不能坐以待毙;只有奋起抗争,因为除了胜利,我们别无选择!这篇小说中的主人公在重重艰难险阻面前,想要放弃生命,选择死亡是再容易不过的事情,但他却没有甘心就死,他选择了抗争。因此,人生要有所追求,要活的轰轰烈烈,成就一番事业,在生活中就要学会坚强、学会抗争,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辜负生命的重托,才能对得起生命本身。

  人,在自然中是渺小的,渺小得如同满地的荒草。但渺小的“人”因为拥有顽强的生命和坚定的信念而从远古走来、创造了异彩纷呈的文明和财富。

  让我们永远拥抱伟大的、顽强的生命;让生命之树常青!

  

最新关于《热爱生命》读后感范文  《热爱生命》的作者是美国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杰克·伦敦。这篇故事给了我们这样的启示,生命是珍贵的,我们要热爱生命。故事情节曲折生动,它充分地描绘出了人物的动作和心里活动。

  《热爱生命》主要讲了一个淘金的年轻人在北极圈迷了路。他在生存环境极为恶劣的条件下,忍受着劳累和饥饿,艰难地走着走着。最后,他终于走到了海旁边,被一艘捕鲸船营救,因此重获生命。

  读了这篇小说,我对生命有了更深的了解。

  如果主人翁没有要活下去的坚强意志,没有强大的毅力,没有不变的决心,而是选择死亡,那他就不会坚持走下去,更不会重获生命。他非常坚强,尽管脚多次被磨破,脸多处被割伤。他遇到了一只病狼,这只狼跟了他几天。当病狼想扑上去吃这个“病人”时,他无力地抠住狼的牙床,狼也无力的咬着他。突然,他的脸紧紧顶住狼的咽喉,他的嘴里全是狼毛。半个小时后,一种令人讨厌的液体如同铅液灌进他的嘴里。在他危在旦夕的时刻,他却不放弃生的希望,这使他热血沸腾。他多次摔倒,又顽强地站了起来,从没有动摇过要活下去的决心。功夫不负有心人,他被捕鲸船发现,成功的生存下来。我深深的敬佩主人翁。

  生活需要强大的自信和坚定的信念。有些人因为不堪生活的压力而放弃生命,结果给了他们的家人带来无尽的痛苦。有一个美国商人,因为无法忍受金融风波的压力而跳楼自杀,在生命垂危的时候才醒悟,生命是多么重要,于是,他决定把他的器官捐给那些需要、热爱生命的人。正如培根所说:“任何个人财富都不能成为个人最终的生命价值。”相反,有些人能在逆境中更加努力地工作、学习。他们东山再起,重获快乐。我想,聪明的人更应如此。假如生活就是一件毛衣,当毛衣破了洞,他们也能找出那只露出一点儿的线头,把它扯出来,绕成线团,重新编制出一件漂亮的衣服。

  让我们珍惜生命,热爱生命吧。正确的面对生命,不要轻易放弃它,我们一起来寻找属于自己的那份快乐生命,像《热爱生命》中的主角那样,接受生命中的风风雨雨。绽放自己的生命,放飞自己的生命,让它像一只雄鹰,自由自在地在蓝天中飞翔。

  

  

最新关于《热爱生命》读后感范文  

  汪国真的诗作,强调意象和个人理想的追求,对安抚痴迷者的心灵起过很大的作用。

  《热爱生命》,可以说是汪国真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诗以四个肯定的回答表达出为何要热爱生命的哲理。四个段落,看似相似,却各有其趣。四个段落分别以"成功"、"爱情"、"奋斗历程"和"未来"为意象进行分析和回答。这四个意象可以说是包括汪国真、席慕容在内的一些清新哲理派诗人惯用的几个意象,不晦涩,不故弄玄虚,不生僻难解,可以说是完全区别于朦胧诗的特点,也是汪国真的诗歌取得成功之原因所在。

  中国的诗歌,从最早开始,就大多承载着歌唱功能的,但是朦胧诗却背弃了这个主要功能。尽管朦胧诗在八十年代受到读者的极大关注和追捧,但它毕竟是残缺的、先天不足的。我个人虽然非常欣赏朦胧诗,但对这一缺陷却深感遗憾。

  朦胧诗多半孤傲,这帮助诗歌成功,也促使它衰败。相反,汪国真的诗歌背弃孤傲,甚至在韵律的营造上有了进一步的提高。他的诗歌基本上都是可以直接拿来谱曲歌唱的,热衷于流行音乐的年青人,自然也较容易接受这种诗歌形式了。

  在意境上,汪国真似乎不如朦胧派。汪国真惯用"爱情"、"成功"等意象,他的大量作品都采用了这些基本意象,这也许是汪国真本人的偏好,也可能是为了迎合意识形态的一种妥协吧。

  其实,汪国真的诗歌不是单纯的说教,他说"既然已经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他没有呼喊口号非要你去这么做,而是娓娓吟唱建议你去这么做,对九十年代的诗歌读者来说,这是非常明智的一种教化手段。

汪国真诗歌篇8

关键词:中国;古典诗歌;真挚友谊

友谊是人生旅途中激人奋进的伴侣,是人类最美好的感情之一。友情与亲情、爱情鼎足而三,成为除血亲、姻亲之外的以道义、志趣相维系的一种重要感情。在崇尚友情的中国古代社会,不少侠义之士甚至把这种感情看成比姻亲感情更为重要的一种感情。所谓“朋友如手足,妻子如衣服”,即是这种朋友感情重于姻亲感情的最好注脚。当然,我们在这里并不是提倡这种“朋友如手足,妻子如衣服”的狭义的朋友情感,只是证明友情的重要而已。庞坚先生在《海内存知己》中说:“如果说没有亲情,社会将紊然无序;没有爱情,生活将索然乏味,那么没有友情,世界也将黯然失色。”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曾在他的经典著作《论语》的首章中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的事吗?实际上孔子是在教给他的学生求学、做人的道理。一个人要增长知识,必须有朋友。《礼记·学记》中所谓“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说明没有朋友对于成就一个人的学问是很可怕的障碍。要在社会上立足,没有真挚的友谊更是不行,所谓“一个好汉三个帮”,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可见友情是一个多么亲切的词汇,友情对于人生来说,又是多么的重要。可以说,人生离不开真挚的友情,事业离不开志同道合的朋友。唐代诗人王勃的名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就洋溢着关山难阻,心心相印的真挚友情。朋友只要知心,就不会因为分隔万里而彼此疏远,即使是远在天涯海角,也会觉得好像近在咫尺一样。明代陈子龙的《仲夏直左掖门送夏彝仲南归》诗中也写过类似的诗,“丈夫重知己,万里同一乡。”意思是说大丈夫交友看重的是知己,即使远隔万里,也象是同在一乡一样感到亲近。正是因为这种朋友间的真挚友谊,才使好友之间的离别呈现出一种高昂的气势和壮阔的情怀,可见朋友间的真挚友谊对彼此的鼓舞和砥砺是何等的重要。

重视朋友间的真挚友谊,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之一。在漫长的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流传着多少动人的心心相应的友谊故事啊!著名的古琴曲《高山流水》中记载的俞伯牙和钟子期的知心友情,至今仍振聋发聩。钟子期亡故,伯牙痛失知音,伤心欲绝,将琴摔碎,发誓终身不再弹琴,以表示对知心朋友的哀悼。也正因为这感人的真挚友谊,《高山流水》的古琴曲一直流传到今天。1977年8月22日,《高山流水》作为友谊和“知音”的象征,被录入美国“航天者”号太空船上携带的一张镀金唱片上,发射到太空,作为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与地球人类文明的信息,向宇宙其他星球的高级生物寻求友谊和“知音”去了。在悠久的中国文学发展史上,又有多少歌颂真挚友谊的诗章在广袤的大地上流传啊!可以说,从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开始,就产生了人类追求真挚友谊的诗章。《诗经·小雅·伐木》中的“嘤其鸣矣,求其友声”,以幽谷的鸟寻求和鸣之声来比喻人对朋友的寻觅。从西汉开始,随着社会的动乱,产生了一大批抒写朋友离别之情的诗。如《文选》中收录的四首苏武诗,其中第四首中的“良友远别离,各在天一方”,就写出了作者对友人离别,天各一方的依依惜别之情,感情真挚,别意萦回。此后历经各代,歌颂真挚友谊的诗篇,便不绝如缕,形成了中国文学史上蔚为大观的歌颂真挚友谊的诗篇。所谓“不求同日生,但求同日死”,更是说明了这些诗篇中所描写的朋友之间的情谊之深。古往今来的歌颂友谊的诗篇从不同的角度歌颂了人类最美好的朋友之情,堪称中国古典诗歌这个丰富的矿藏中一批熠熠生辉的珍宝。

一、歌颂真挚友谊的诗篇的形式

歌颂真挚友谊的诗篇,大多在形式上有明显的标志。一是挚友不在身边而生思念挚友之情。这样的诗作常常用“寄”,如王僧孺的《春日寄乡友》和庾信的《寄徐陵》;“怀”,如谢胱的《怀故人》和杜甫的《天末怀李白》,如白居易的《同李十一醉忆元九》和贾岛的《忆江上吴处士》;“得”,如元稹的《得乐天书》和陈与义的《得席大光书因以诗迓之》;“思”,如王安石的《思王逢原二首》;“闻”,如元稹的《闻乐天授江州司马》;“赠”,如曹植的《赠王粲》和陆凯的《赠范晔》。二是偶遇挚友而引发叙旧之情。这样的诗作常常用“逢”,如严羽《临川逢郑遐之之云梦》和徐熥《酒店逢李大》;“遇”,如吴伟业的《遇旧友》;“会”,如韦应物的《淮上喜会梁州故人》。三是送别挚友而抒发依依不舍之情。这类诗作常用“送”,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和王昌龄的《送柴侍御》;“别”,如谢胱的《别王丞僧孺》和何逊的《与苏九德别》;“留”如叶清臣的《贺圣朝·留别》和刘辰翁的《摸鱼儿·酒边留同年徐云屋》。此外还有两者皆可用的有“示”,和“酬”等等。前者如王安石的《示长安君》;后者如朱彝尊的《酬洪异》。最为感人的是“见”和“哭”。前者的“见”并非指人,而是见到挚友的诗作,而陡生思念挚友之情。如白居易的《蓝桥驿见元九诗》:“蓝桥春雪君归日,秦岭秋风我去时。每到驿亭先下马,循墙绕柱觅君诗。”全诗短短28个字,写出了元、白之间珍贵的真挚友谊,正象赖汉屏先生所说的,“尤其可贵者,结处别开生面,以人物行动收篇,用细节刻划形象,取得了七言绝句往往难以达到的艺术效果。这种细节传神,主要表现在‘循、绕、觅’三个字上。墙言‘循’,则见寸寸搜寻;柱言‘绕’,则见面面俱到;诗言‘觅’,则见片言只字,无所遁形。三个动词连在一句,准确地描绘出诗人在本来不大的驿亭里转来转去,摩挲拂拭,仔细辩认的动人情景。且七言中三用动词,构成三个意群,吟诵起来,就显得节奏短而迫促。如繁弦急管并发,更衬出诗人匆遽的行动和急切的心情。通过这种传神的细节描绘和音乐旋律的烘托,诗人的形象和内心活动,淋漓尽致地展现在我们面前,使人深深地为他怀友思故的真挚情意所感动。”后者的“哭”则表示了挚友亡故后自己的悲痛之情,正是由于悲痛,更显示了朋友之间的真挚情谊。如李商隐的《哭刘蕢》:“上帝深宫闭九阍,巫成不下问衔冤。黄陵别后春涛隔,湓浦书来秋雨翻。只有安仁能作诔,何曾宋玉解招魂!平生风义兼师友,不敢同君哭寝门。”李商隐和刘蕢有着共同的政治倾向的好朋友。刘蕢是唐敬宗宝历二年进士。唐文宗时曾召试贤良方正直言极谏,刘蕢在对策中曾大胆地揭露了当时朝政的黑暗腐朽,引起了考官的激赏,但也触怒了掌权的宦官。李商隐出于哀时忧国和痛恨宦官乱政,对刘蕢的高风亮节表示异常的钦佩,把刘苜引为知已,并写过《赠刘司户蕢》一诗。该诗把同情知友之情和忧时愤国之情结合起来,抒写了自己对刘蕢的敬佩和同情。刘蕢去世后,李商隐又先后写了《哭刘蕢》、《哭刘司户二首》、《哭刘司蕢》等诗。这些“哭”诗,特别是这首《哭刘蕢》,不但表达了李商隐对刘蕢的真挚情谊和由衷敬佩,也显示了产生这种情谊的共同的思想政治基础。由于全诗深挚的感情和朴素真切的表达,该诗赢得了后世文人的高度评价。清代大诗人纪昀称这首诗“一气鼓荡,字字沉郁。”

二、歌颂真挚友谊诗篇的内容

在中国古典诗歌这个姹紫嫣红的百花园中,歌颂朋友之间真挚友谊的诗篇是其中最为绚丽夺目的花朵。无论是歌颂友谊篇章的数量,还是它的质量,其成就都是相当可观的。朱光潜先生说:“中国叙人伦的诗,通盘计算,关于朋友交谊的比关于男女恋爱的还要多,在许多诗人的集中,赠答酬唱的作品,往往占其大半。苏李、建安七子、李杜、韩孟、苏黄、纳兰性德与顾贞观诸人的交谊古今传为美谈”这些歌颂友谊的诗章,内容十分丰富,涉及的范围十分广阔。要而言之,主要涉及以下三个方面:

1、抒发挚友之间互相眷恋的无限深情

朱先生在论述中国文学史上这些歌颂真挚友谊的诗篇时,列举了苏李、建安七子等文学史上传为美谈的佳话。其中最为感人的是李白和杜甫之间的真挚友谊。唐玄宗天宝元年(745),44岁的李白和33岁的杜甫第一次在洛阳相遇。尽管他们年龄相差11岁,但由于两人都有着相同的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的伟大理想,都有着对朝政腐朽不满的愤慨之情,都有着对黎民百姓凄惨生活的关注和同情之心,更有着用诗歌来作为武器,抒发心中块垒的不平之气,因而两人一见如故,只恨相见太晚,真所谓“白头如新,倾盖如故”,短暂的相见,成就了文学史的一段真情佳话。李白和杜甫同游鲁郡,并于东石门分别。李白写了《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全诗追叙了两人相处的欢乐岁月。“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我们马上就要像飞蓬一样各奔东西了,何时再聚首欢饮呢?暂且让我们喝个痛快吧!短暂的诗章道出了两人间的兄弟深情。此后他们再也没有见过面,但彼此都十分牵挂。后来,李白写了《沙丘城下寄杜甫》,其中的“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写出了李白对杜甫的无限深情。李白对杜甫的思念之情,就象这浩浩荡荡的汶水,伴随着杜甫向南方悠悠流淌。诗人寄情于流水,流水不息,相思不绝,可见李白对杜甫的一番真情。而杜甫写给李白的作品更多,他的《与李十二白同寻范隐居》,就真实地描写了两人之间亲密无间,胜如兄弟的生活。另外的《春日忆李白》,通篇始终贯穿着一个“忆”字,把杜甫对李白诗歌的倾慕,对李白兄弟般情谊的思念,写得深厚无比,情意绵绵;《天末怀李白》写因秋风起而思念李白,全诗感情千回百转,思念之情萦绕心际。吟读全诗,其思念的殷切,关注的细微,感情的真挚,令人反复咏叹,婉转低回,不能自止。尤其是《梦李白二首》,写杜甫思念李白,积思成梦,其情之真切,其爱之深细,更写出了杜甫对李白的情谊之深。古代李杜并称,不仅因为他们诗歌创作上的成就并称为诗仙诗圣,更因为他们之间的友谊不同寻常。千百年以来,历代读者读李白、杜甫互相思念的诗章,仍不得不为他们之间的真挚友谊而感动,可见朋友之间的真挚情谊是何等的感人。

2、抒发挚友之间依依惜别的深情

江淹的《别赋》说:“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古代由于交道工具的缓慢,道路的险阻和通讯方式的陈旧,因而把朋友之间的离别看得非常重。所谓“长亭送别”,“折柳惜别”等无一不反映了古代离别给彼此双方带来的痛苦和思念。正因为如此,古送别的诗歌或留别的诗歌就成为了中国诗歌史上蔚为大观的景象。汉代李陵的《与苏武诗》中的“良时不再至,离别在须臾”,写出了相逢的欢乐和即将离别的伤感。唐代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中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去阳关无故人”,写出了“无故人”的悲酸。唐代韦应物的《赋得暮雨送李曹》中的“相送情无限,沾巾比散丝”和宋代陈与义《别孙信道》中的“如君那可别,老泪欲沾衣”,更写出了朋友间离别的深情。有相逢就有离别,挚友之间的离别,必然激起心中情感的波澜。这种抒发挚友离别之际依依惜别的深情,令后世读者无不为前人的真挚友谊而感动。正是这种感动,成就了中华民族重友惜情的美好情感。如王维的《送沈子福之江东》“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春归。”好友乘船东去,诗人依依惜别,感情的潮水奔涌而出。正象著名学者陈贻掀先生所分析的:诗人“望着大江南北两岸,春满人间,春光荡漾,桃红柳绿,芳草萋萋。这时,诗人感觉到自己心中的无限依恋惜别之情,就象眼前春色的无边无际。诗人忽发奇想:让我心中的相思之情也像这无处不在的春色,从江南江北,一齐扑向你,跟随着你归去吧!‘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多么美丽的想像,多么蕴藉而深厚的感情!”这种依依惜别的深情,不仅表现在作者送别挚友之时,也常常表现在作者离开友人留给朋友之时。最著名的留别诗当首推李白的《赠汪伦》了。天宝十四年(755),李白在安徽泾县游览桃花潭,临行时,汪伦来送李白,感于汪伦的情谊,李白写下了这首著名的留别诗:“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诗人即地起兴,以潭水之深来比喻友情之深,巧妙地将送别地点与友朋的情感勾连起来,真挚地表达了诗人与汪伦之间的深情厚谊。桃花潭水是那样的深湛,但还不及汪伦送别我时的情谊之深。“不及”二字,将汪伦对作者自己的情谊描写得淋漓尽致,语浅情深,意近神远,深得后人赞赏。清代诗评家沈德潜在《唐诗别裁集》中说:“若说汪伦之情比于潭水千尺,便是凡语。妙境只在一转换间”。正因为李白写出了自己和汪伦之间这种依依惜别的深情,使得全诗具有了一种沁人心脾的感人的艺术力量。

3、抒发对挚友的慰勉和赞美之情

汪国真诗歌篇9

这还真不是特例――古往今来,那些诗人、作家、文艺分子都是这样干的。

扬州是个好地方

中国的城市,像西安、南京这样的几朝古都,时人往往评价为有帝王气,却不是温柔乡的所在,可以出将入相,没法偎红倚翠,不是个享受生活的地方。

要说古代文人心中首选的安居城市,多半就是扬州了。南北朝时期就有了“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的说法,到了唐朝,又有“扬一益二”的新口号。当时的中国,北方经济地位下降,长江流域地位上升。扬州首当其冲,人口聚集,商业鼎盛。

但奠定扬州最宜居城市地位的,还是唐代那几位大诗人的吹捧。那时的诗人写出来的诗要被歌妓传唱。有个“旗亭赌唱”的典故,王昌龄、高适、王之涣三大诗人去旗亭找歌妓唱曲,歌词就是他们的诗了,谁的诗唱得最多,谁就是最优秀的诗人。所以,跟如今的民谣歌手相似,诗人一旦写好了一个地方,那个地方就要火。

关于扬州,最早也最出名的诗,当属李白写的“烟花三月下扬州”,只字不提扬州如何好,如何繁华,却尽得风流――在最美的时候,应该去最好的地方。

扬州有多好,还是杜牧比较清楚。早年间他来扬州给淮南节度使牛僧孺当秘书,公务之余,常常私服外出,饮酒宴游。杜牧出身世家,本有贵公子习气,来到扬州正是如鱼得水。牛僧孺不太放心,还专门派兵三十人暗中保护。而沉迷于花街柳巷的杜牧从未察觉,可见他当年玩得有多开心,他只关心“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这些年少轻狂,后来就化为了那句“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贾岛就是慕名而来。他到扬州,写了首诗很有意思:“闻说到扬州,吹箫有旧游。人来多不见,莫非上迷楼?”大意就是听说大家都往扬州跑,但怎么街上都看不见人呢?莫非都上迷楼去玩了?所谓迷楼,就是隋炀帝当年在扬州修的豪华宫殿,寻欢作乐之所。

宣城的追星族

大诗人李白,爱旅游,也爱追星。他是南朝诗人谢眺的粉丝,因为谢眺曾在宣城做过两年的太守,李白便也追随着偶像的足迹到了宣城。在宣城,李白登谢i楼,写下了著名的“抽刀嗨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李白前后七次来宣城,写了不少好诗,给宣城做了不少形象广告。比如宣城的杜鹃花,李白看见了就写出“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这样的好句子。后来他又登谢x楼怀念偶像,写出“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的名句,简直要把宣城的风景吹上天。还有北郊的敬亭山,也因为他那句“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名扬大江南北,李白的粉丝竞相慕名而来。

李白来宣城,本为追星,但万万没想到,他也成了后人追星的对象。李白的偶像效应,就这么转化成宣城的旅游效应。更好玩的是,当时竟然还有人懂得利用李白做旅游营销。

宣城附近的泾县名士汪伦给李白写信,信中写道:“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地有万家酒店。”这一下子打动了李白,他欣然前往。结果去了就被坑,汪伦告诉他,“桃花”其实是潭水的名字,“万家”其实是酒家姓氏,根本没那么夸张。

虽然受骗,但汪伦热情款待李白,李白的心情也好得很,他在桃花潭边住了十多日。临走那天,汪伦恋恋不舍,唱着山歌为他送行。李白很感动,诗兴大发,写出了“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不仅让汪伦出了名,也让宣城这个桃花潭,从一个既无特色又无关注度的小众冷门景点,摇身一变成为千百年来无数文人墨客饮酒、聚会、怀古之圣地。

杭州引发的战争

杭州的名气,来得稍晚一些。虽然白居易在杭州刺史任上写了不少好诗,还极力称赞西湖说“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但杭州的真正繁荣,还是要等到宋朝时中国经济中心进一步南移,尤其是南宋迁都杭州之后。

和李白一样,苏轼也是漂泊半生,也是一路走一路吹。比如去黄州,就留下了光耀千古的前后《赤壁赋》。相比李白,他更爱吃,在黄州他戏作炖肉歌:“黄州好猪肉,价贱如粪土,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到了惠州,又说“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苏轼来过两次杭州,先是当通判,后来当知州。跟白居易一样,他给杭州做了不少好事,疏浚了西湖,也留下了“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的名句。

汪国真诗歌篇10

前一首是抗日名将吉鸿昌临刑前用树枝在雪地上写下的就义诗,曾被收入《革命烈士诗抄》等多种诗歌选本,电影《吉鸿昌》中也有这个真实而感人的情节。这首诗多年来可以说是家喻户晓,能默诵者,决非仅是诗的爱者。后一首是汪精卫早年某刺清廷摄政王载沣被俘后狱中所作,曾传诵一时,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尤其是因了它的作者汪精卫的蜕变,多年来已很少有人提起或引用,日趋暗淡。两诗的作者均有着“鼎鼎大名”,两首诗也都写得慷慨激昂、气壮山河,却有着不同的命运,令人深思,值得玩味。

我们不妨先简要回顾一下这两人在历史上各自做了些什么。

吉鸿昌(1895??1934),河南扶沟县人。1913年入冯玉祥部当兵,因骁勇善战,屡立战功,从士兵擢升至军长。他为人正直,不畏权势,人称“吉大胆”。1930年9月接受蒋介石收编,任第22路军总指挥兼第30师师长,奉命“围剿”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因其厌恶内战,对“剿共”态度消极,1931年8月被蒋介石解除兵权,出国“考察”。期间环游欧美,发表抗日演说,寻求国际声援。1932年4月,吉鸿昌在北平加入中国共产党,按党的指示联络冯玉祥出山组织抗日武装,毁家纾难,变卖家产6万元购买枪械。1933年5月,与冯玉祥、方振武在张家口建立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任第2军军长、北路前敌总指挥,率部向察北日伪军进击,连克康保、宝昌、沽源、多伦四县,将日军驱出察境。蒋介石反诬同盟军破坏国策,令何应钦指挥16个师与日军夹击同盟军。吉鸿昌率部战至10月中旬,终因弹尽粮绝而失败。后潜往天津继续从事抗日活动,参与组织中国人民反法西斯大同盟,秘密印刷出版《民族战旗》报,宣传抗日,并准备重新组织抗日武装。1934年11月9日,在天津法租界被军统特务暗杀受伤,被逮捕并引渡到北平。敌人使出种种手段,企图让他投降。吉鸿昌宁死不屈,大义凛然地说:“我是共产党员,由于党的教育,我摆脱了旧军阀的生活,转到工农劳苦大众的阵营里来。我能够加入革命的队伍,成为共产党的一员,为我们党的主义,为人类的解放而奋斗,这是我毕生的最大光荣。”1934年11月24日,吉鸿昌被蒋介石下令杀害于北平陆军监狱,刑前赋诗一首,流传至今。去年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我写了组诗《永远的丰碑》,其中有一首《吉鸿昌》:“有的人为了脑袋/丢了灵魂/而你为了祖国/丢了脑袋//你其实就是为抗日而死啊/蒙羞的该是/那些向同胞开火的/枪口”。这首诗,正是以吉鸿昌的就义诗为依托写成的。

汪精卫(1883-1944),名兆铭,字季新,“精卫”是号,想必是取“精卫填海”之古意。祖籍浙江山阴(今绍兴),出生于广东三水。1903年赴日本留学,积极追随孙中山先生致力于推翻满清王朝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1905年参与组建同盟会,曾任《民报》主编。1905~1906年资产阶级革命派与改良派论战期间,发表一系列文章,宣传革命主张,抨击清政府和改良派,影响巨大。1907年随孙中山赴南洋。1910年3月,谋炸清摄政王载沣,事泄被捕,武昌起义后获释。1925年3月孙中山病危,汪精卫代为起草遗嘱。孙中山病逝后,汪精卫于1925年7月任国民政府常务委员会主席兼军事委员会主席。1927年在武汉发动“七?一五”反革命政变。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主张对日妥协。1938年12月离开重庆,发表公开投降日本书。1939年底和日本签订卖国密约《日支新关系调整纲要》。1940年3月在南京成立伪国民政府,任主席,以“和平反共建国”为口号,破坏抗战,镇压沦陷区人民,并组织伪军配合日军向中共抗日根据地进攻。1944年11月10日,病死于日本。

汪精卫行刺摄政王时抱着必死的决心,根本没有想到生还。他在写给孙中山的《致南洋同志书》中写道∶“吾侪同志,结义于港,誓与满酋拼一死,以事实示革命党之决心,使灰心者复归于热,怀疑者复归于信。今者北上赴京,若能唤醒中华睡狮,引导反满革命火种,则吾侪成仁之志已竟。……此行无论事之成败,皆无生还之望。即流血于菜市街头,犹张目以望革命军之入都门也。”浩然之气,跃然纸上。汪精卫冒死去北京刺杀清政府高官,用事实击碎了关于同盟会领袖是贪生怕死的“远距离革命家”的谎言,挽回了民众对革命党的信心,在当时激起强烈反响。此行之壮烈,不亚于当年的荆轲刺秦王。尤其是那首题为《被逮口占》(又名《慷慨篇》)的绝命诗,从狱中传出后,立即被许多报纸争相转载,“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成为当时向往革命的热血青年广为传诵的佳句。

客观公正地说,早期的汪精卫,的确是一个思想解放、追求民主、推进共和的热血青年,也确实为革命做出过很大的贡献。假如汪精卫当年被俘后被清廷以惯例处死,他无疑会作为一名杰出的资产阶级革命家而名垂史册。那首绝命诗也会与荆轲的“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谭嗣同的“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续范亭的“窃恐民气摧残尽,愿将身躯易自由”、夏明翰的“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一样光照千古。那样,中国历史上就会少一个汉奸,多一个英雄。但历史不能“假如”,清政府没有成全他的名节。在事关民族危亡的紧要关头,政治上的幼稚、短视抑或人格上的缺失,使他做出了一个极其愚蠢而谬误的抉择,堕落为世人唾骂的头号大汉奸,成为中华民族的千古罪人,毁了自己曾经光荣的历史,也糟蹋了一首本可传世的好诗。这无论如何不能不说是个令人扼腕叹息的悲剧。有人曾经把汪诗稍作改动,成了:“曾经慷慨歌燕市,无奈从容做楚囚,恨不引刀成一快,可惜终负少年头。”还有:“曾经慷慨歌燕市,可惜最终做汉奸,未曾引刀成一快,留得骂名臭万年。”是调侃,是批评,也含着惋惜。

近年来,有一股“翻案风”颇为热闹,为曾国藩翻案,为李鸿章翻案,为刘文彩翻案,乃至为秦桧翻案。赶此“时髦”,也有人把汪氏从故纸堆里拣了出来,为其评功摆好,详加考证其如何不好烟酒、不近女色、生活清廉、不恋权位、不搞帮派等等。还有人对汪氏的文才、口才以及书画艺术津津乐道。殊不知,对政治人物的盖棺论定,主要是看“大节”的。鲁迅说:有缺点的战士毕竟是战士,苍蝇再完美,终究是苍蝇。一个逆历史潮流而动,与法西斯强盗某求合作的人,想摘掉汉奸的帽子,我看很难。

写到这里,忽然想起,去年在邢台席殊书屋,见到过一本颇厚而精致的旧体诗词选本,书中引人注目地收入了汪精卫的那首《慷慨篇》。当时未买,现在竟连书名也记不得了。这大概是建国50多年来首次将汪诗“入典”。这也说明,虽然汪氏的“汉奸”帽子未必能摘掉,但“因人废文”的时代已经成为历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