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迁通知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07:32:29

搬迁通知篇1

搬迁通知范文2021

新城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本人xxx,身份证号xx,于200x年x月x日与贵公司签订了《商品房买卖合同》(合同编号为:cpcbxxxxxx,以下简称“合同”),本人作为买受人购买了贵公司开发的房地产住宅项目尚锦城第bxx幢xxx单元xx层xxxx号房(以下简称“房屋”),本人已先后通过支付首付款和银行贷款方式向贵公司支付了全部房款人民币xx元,并于xxxx年xx月一次性还清贷款,解除了贵公司贷款担保责任.

由于贵公司未能在合同约定期限内即20xx年x月x日

搬迁通知范文2021

中伟生物饲料有限公司:

我单位与贵公司已于20xx年x月签订了《解除合作合同书》,双方合作关系终结.但至今贵公司尚有部分资产主要是一些办公设备、生活用品、仓库杂物、大棚、地磅等放置在我单位的土地上未搬走,影响我单位对该块土地的开发利用.为此,请贵公司于20xx年x月x日前将上述资产搬迁,恢复地块原貌.如贵公司逾期不搬迁,我单位将依法进行处理,因此产生的各种费用及造成的后果由贵公司自行承担.

联系人:

特此通知

xx县xx城镇建设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20xx年x月x日

搬迁通知范文2021

因xxxx新城开发建设需要,经xxxxxxx开发区管委会研究决定,对xx村、xxx村联建房住户进行动迁,现就拆迁有关事项通告如下:

一、拆迁期限:xxxx年x月x日~xxxx年x月x日.

二、拆迁范围:根据规划红线,包括:

1.xx村东起地方铁路煤炭专场、南到xxxx厂、西至xx村和xx村的村主干道、北及xxxx范围内的联建房;

2.xx村东起原xxx村宅基地、南到原xxx宅基地、西至xxx、北及xxxxx范围内的联建房.

三、拆迁政策依据:按《xxxxxxx开发区x、xxx联建房拆迁补偿安置办法》执行.

四、安置地块:xx、xx安置组团.

五、过渡期限:过渡期暂定20个月.

六、签约地点:xxx村委、xxxx村委.

七、本次拆迁范围内的房屋产权和使用纠纷应在拆迁期内解决,逾期不解决也不终止拆迁.

特此通告.

xx市xx区xx街道办事处

xxxx经济开发区拆迁管理办公室

20xx年x月x日

搬迁通知范文2021

尊敬的各位客户:您好!

因公司业务发展需要和规模的扩大,自20xx年x月x日起,我司将搬迁至新的办公地址,具体联系方式:

新办公地址:xxx

电话:xxx

邮编:xxx

搬迁通知篇2

为全面推进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着力解决沉陷区群众居住和生活困难,促进矿区和谐稳定。经省政府同意,现就进一步做好采煤沉陷区居民搬迁、安置、补偿工作通知如下:

一、高度重视采煤沉陷区居民搬迁安置补偿工作

两淮矿区是全国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是我省能源、原材料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由于多年来大规模的煤炭开采,形成了较大面积的采煤沉陷区,不仅给当地居民生产生活带来了困难,而且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威胁。2**年,省政府办公厅《关于采煤塌陷地复垦及征迁工作有关问题的意见(试行)》(皖政办〔2**4号)实施以来,全省采煤沉陷区治理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随着搬迁成本的上升和新井建设步伐的加快,原有政策规定已不能适应搬迁安置补偿工作的实际需要,一些矛盾和问题日益显现。各有关市、省直有关部门和煤矿企业要站在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坚持以人为本,以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高度负责的态度,充分认识做好采煤沉陷区居民搬迁、安里、补偿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正确处理国家、企业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关系,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完善政策措施,努力实现矿区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安全发展。

二、做好搬迁安置补偿工作的总体要求

采煤沉陷区居民搬迁安置补偿工作,事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事关矿区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各有关市和煤矿企业要认真落实《煤炭法》、《矿产资源法》、《土地管理法》、《劳动合同法》、《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等法律法规,严格依法办事,积极主动做好采煤沉陷区居民搬迁安置补偿工作。新村选址既要符合城乡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要求,又要认真开展地质勘探和科学论证,确保选在无煤稳定区域,并尽量使群众能在耕作场所就近居住。新村建设要注意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与小城镇建设相结合、与扶贫开发相结合、与生态环境修复相结合,努力建成设施齐全、功能完善、环境整洁的新村镇。

各地要在深入调研、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研究制定具有较强操作性的办法规定,切实将搬迁安置补偿工作纳入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要坚持依法合规办事,坚持按程序公开操作。有关基层政府、煤矿企业要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及时将居民搬迁补偿的标准、方式、兑付时间以及新村建设的一揽子方案等张榜公布,接受社会监督,切实维护采煤沉陷区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三、科学制定搬迁安置补偿政策

采煤沉陷区村庄搬迁工作由所在县级人民政府负责。有关市县政府要认真编制新村建设规划,并与煤矿企业共同选择新村址,在不压煤的地段规划建设新村或实行并村建镇,避免出现二次搬迁。

沉陷区村庄搬迁补偿,可采取按人口支付搬迁安里费或据实补偿两种方式。被安里人员应属于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且属当地公安机关在籍常住农业人口。具体补偿方式及补偿标准,由所在省辖市人民政府根据当地实际与采煤企业协商确定。乡(镇)、村企业及事业单位建筑物和附属设施的搬迁,参照所在地规定补偿标准,按重置价折旧后予以补偿。违章搭建、抢建、证照不全的,一律不予补偿。

煤矿企业要对土地沉陷稳沉后且积水不超过1.5米的城市规划区外的土地进行复垦,复垦后交给原集体土地所有者使用;对稳沉后且在城市规划区内的土地,应依法办理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转为建设用地并依法使用,进入当年耕地变更调查流,予以变更;对稳沉后积水超过1.5米的宜渔区,由煤矿企业整治后交给原集体土地所有者使用,同时给予一定补偿;对稳沉后积水超过1.5米的不宜渔区,由煤矿企业予以征收,并修复生态环境。

土地沉陷和复垦(平整)期间,造成农业绝产或减产的,煤矿企业应按当年损失负责补偿。绝产地青苗补偿标准,由各地按照不同类型土地核定。减产地青苗补偿标准,为绝产标准减去当年实际收益。在多煤层开采、稳沉期较长的矿区,征地补偿费用按规定一次性付清。

征用塌陷土地和搬迁村庄新址征用土地,免缴水利建设基金,耕地开垦费执行省定下限标准。搬迁村庄的新址位于城镇建设用地规划范围内,且新址用地面积小于旧址的,免缴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

四、严格操作程序,稳妥推进村庄搬迁工作

对因采煤造成土地沉陷需要搬迁的村庄,有关煤矿企业要提前2年通报县级人民政府。自接到通报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县级人民政府在沉陷区所在地的乡(镇)、村通告,告知沉陷区范围、搬迁村庄名称、搬迁补偿安置标准、禁止建设等内容,并与煤矿企业共同调查核定采煤沉陷区村庄户数、人口等基本情况。县级人民政府应当自通告之日起1年内,组织有关部门完成沉陷区村庄搬迁规划和新村选址、规划、用地报批工作。新村建设要在村庄搬迁补偿费、公共设施配套建设费到位后1年内实施完毕,企业要按照协议约定及时支付费用。原有村庄房屋等应当在新村建设完毕后6个月内拆除。拆除费用由煤矿企业承担。

新村建设期间,有关基层政府要加强对搬迁村庄居民原有住宅及基础设施受损情况的监测,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加固维修。对破坏严重并影响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要果断采取临时安置措施,坚决防止出现屋塌人亡的恶性事故。

新村建设过程中,要严格建立“六公开一监督”制度,即公开住宅面积、补偿标准、补偿金额、选定房型及单价、新房总价款、新房款与补偿金价差,并推选村民代表全程监督资金使用、工程招投标等工作。

五、切实做好被征地农民就业与社会保障工作

鼓励和引导各类企事业单位、社区吸纳被征地农民就业,支持被征地农民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各有关市及沉陷区所在基层政府要积极开发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困难的沉陷区被征地农民就业。

财政、国土资源、劳动保障部门应加强协调配合,按时将沉陷区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资金及时足额转入当地财政部门开设的社保基金专户。沉陷区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资金筹集的具体办法由省劳动保障厅、省国土资源厅会同有关部门另行制定,报省政府审定后实施。

六、进一步加强领导,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

采煤塌陷区居民搬迁安置补偿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推进难度大。各相关市政府要切实加强领导,明确牵头领导和责任部门,建立健全相应协调机构,及时协调解决拆迁安置补偿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县(区)、乡(镇)政府要发挥在沉陷区村庄搬迁安置中的主导作用,成立专门工作机构,负责具体实施工作,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有关煤矿企业要切实担负起应尽的责任,积极配合做好新村建设工作,并按出资比例和工程建设进度,及时足额拨付资金。发展改革、国土、建设、财政、劳动保障、审计等部门要加强协作配合,强化监督管理,确保搬迁补偿资金专款专用,确保新村建设质量。

搬迁通知篇3

财税(2007)61号《关于企业政策性搬迁收入有关企业所得税处理问题的通知》明确规定企业政策性搬迁收入,是指因当地政府城市规划、基础设施建设等原因,搬迁企业按规定标准从政府取得的搬迁补偿收入,以及搬迁企业通过市场(招标、拍卖、挂牌等形式)取得的土地转让收入。《企业会计准则第16号一政府补助》第二条规定,政府补助,是指企业无偿从政府取得的货币性资产或非货币性资产,但不包括政府作为企业所有者投人的资本。从以上规定可以看出企业政策性搬迁收入属于政府补助,会计准则和税法从不同角度均有相关规定,二者的侧重点不同。

[例]某城区甲工业企业,原厂区位于市中心,对周围环境有一定污染,经研究决定甲企业搬迁到郊区。当地政府给予1000万元的经济补偿,甲企业通过市场拍卖形式取得的土地转让收入4000万元。甲企业的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均搬迁到新厂区,发生搬迁费150万元;厂房等建筑物拆迁取得资产的变卖收入6507/元,厂房等建筑物的账面原价3000万元,已计提折旧1900万元。甲企业在郊区购置土地使用权发生支出18007/元,购置并建造与搬迁前相同用途的固定资产及厂房发生支出25007/元,甲企业的搬迁工作2年后结束。

(1)甲企业收到当地政府给予1000万元的经济补偿时,会计处理为:

借:银行存款

100013000

贷:专项应付款

10000000

笔者认为,甲企业受到当地政府给予1000万元的经济补偿,虽然是从政府无偿取得的资金,但不能完全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6号――政府补助》的规定计入营业外收入或递延收入,因为此款项中有一部分是对企业搬迁的一种经济补偿,先将其计人专项应付款,以后发生的各种搬迁费用及税法允许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在项目,直接从专项应付款中转出,核算清晰且准确。

(2)甲企业通过市场拍卖形式取得的土地转让收入4000万元,会计处理为:

借:银行存款40000000

贷:专项应付款40000000

因为根据财税(2007)61号《关于企业政策性搬迁收入有关企业所得税处理问题的通知》的规定,搬迁企业通过市场(招标、拍卖、挂牌等形式)取得的土地转让收入。属于政策性搬迁收入,也应先计人专项应付款。

(3)甲企业支付各种搬迁费用时,会计处理为:

借:专项应付款 1500000

贷:银行存款

1500000

(4)甲企业拆迁厂房等建筑物,并取得厂房等建筑物的变卖收入650万元时,会计处理为:

借:专项应付款 11000000

累计折旧

19000000

贷:固定资产

30000000

借:银行存款

6500000

贷:专项应付款

6500000

因为根据财税(2007)61号通知的规定,企业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应将搬迁收入加上各类拆迁固定资产的变卖收入、减除各类拆迁固定资产的折余价值和处置费用后的余额计人企业当年应纳税所得额。因此,拆迁固定资产的变卖收入增加专项应付款,拆迁固定资产的折余价值和处置费用减少专项应付款。

(5)甲企业购置土地使用权,购置并建造与搬迁前相同用途的固定资产及厂房时,会计处理为:

借:无形资产 18000000

贷:银行存款

18000000

借:固定资产 25000000

贷:银行存款

25000000

借:专项应付款43000000

贷:资本公积43000000

根据财税(2007)61号通知的规定,企业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可以扣除用企业搬迁收入购置或建造与搬迁前相同或类似性质、用途的固定资产和土地,上述支出不计人应纳税所得额。因此。上述支出应直接从专项应付款中扣除,同时增加企业的资本公积,不计人营业外收入。

(6)甲企业的搬迁工作2年后结束,计算应计入当年应纳税所得额的搬迁收入。

计入当年应纳税所得额的搬迁收入=1000+4000-150+650-11013-4300=100(万元)

会计处理为:

借:专项应付款1000000

贷:营业外收入

搬迁通知篇4

政策性搬迁收入的会计处理和税务处理

农批市场收到的政府搬迁补偿款,一般由以下几部分构成:一是对农批市场土地和地上建筑物成本的补偿,包括拆迁费用及损失补偿;二是为解决搬迁而产生的一系列衍生问题而发生的费用,包括员工安置费用、市场经营损失补偿等;三是对企业重新购建新市场而支付地价和建设市场建筑物等资本性支出给予的补助。第一种属于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处置所得款项,第二种属于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第三种属于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按照财会〔2009〕8号文件,搬迁市场应将收到的补偿款首先确认为“专项应付款”,然后将上述三部分自专项应付款转入递延收益后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6号——政府补助》不同的会计处理,即第一种按处置收益额转入“营业外收入”,第二种按实际支出转入“营业外收入”,第三种按资产每年摊销数额转入“营业外收入”。如果收到的搬迁补偿收入扣除转入递延收益金额后仍有结余的,则作为资本公积处理。(二)关于税务处理1.关于企业所得税。关于政策性搬迁,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政策性搬迁或处置收入有关企业所得税处理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9〕118号)对此类搬迁收入的企业所得税处理方法作了明确规定,即企业因政府政策性搬迁取得的收入可以按扣除其搬迁(含重建,下同)支出后的差额确定计税所得额,而且用政策性搬迁或处置收入购置或改良的固定资产,可以按照现行税收规定计算折旧或摊销,并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企业从规划搬迁次年起的5年内,其取得的搬迁收入或处置收入暂不计入企业当年应纳税所得额,在5年期内完成搬迁的,企业搬迁收入按上述规定处理。根据这个规定,如果农批市场属政策性搬迁,并且在5年或多于5年的时间内才搬迁完毕的话,则5年内可以不用对搬迁收益纳企业所得税,并且新购建的固定资产不仅可以对补偿收益税前抵扣,而且折旧还可再次税前抵扣,这也说明国家对政策性搬迁市场的优惠税收政策。当然,农批市场如要申请搬迁税收优惠,必须向税务部门提供政策影响的证明资料,如政府部门的搬迁文件或公告、市场管理方与政府部门签定的搬迁协议、市场管理方制定的搬迁计划以及搬迁后新市场购建土地和建筑物的立项及规划搬迁次年起的5年内完成新市场购建土地和建筑物等任务的实施依据等等,并且待税务机关对这些证明资料审核通过后才能按有关政策性搬迁规定来缴纳企业所得税。2.关于营业税。关于政策性搬迁,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土地使用者将土地使用权归还给土地所有者行为营业税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8〕277号)规定,只要纳税人能出具县级(含)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收回土地使用权的正式文件,无论其是否由政府财政拨付补偿款,该搬迁均属于土地使用者将土地使用权归还给土地所有者的行为,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营业税税目注释(试行稿)〉的通知》(国税发〔1993〕149号)规定,不征收营业税(高金平,2010)。因此,如果农批市场能提供当地人民政府收回土地使用权的正式文件,并向房地产所在地税务机关申报核准后则可以免交营业税(高金平,2010)。3.关于土地增值税。关于政策性搬迁,《土地增值税暂行条例》第八条和《土地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十一条均有规定,即因城市实施规划、国家建设的需要而被政府批准征用的房产或收回的土地使用权免征土地增值税。因此,农批市场如能提供当地人民政府收回土地使用权的正式文件,并向房地产所在地税务机关申报核准后免交土地增值税。

非政策性搬迁的会计处理和税务处理

(一)关于会计处理目前企业会计准则和税法仅对政策性搬迁有特别规定,因此如果农批市场无法提供政策性搬迁的相关证明材料,则搬迁行为应认定为企业的商业行为,应按照企业会计准则关于资产转让的处理方法,即将搬迁收入扣除所清理或报废的资产的账面价值以及其他因搬迁直接导致的费用后的余额计入当期损益处理。如某农批市场因自身发展需要从城中心搬迁至郊区,原市场由某房地产开发公司承接改造更新,那么该批发市场应根据与房地产开发公司签定的转让协议和搬迁进度合理确认转让资产收入,并将原市场土地成本、固定建筑物清理损益确认成本,从而得出搬迁损益。当然,为防止上市公司通过关联交易实现利润,会计准则亦规定明显高于被处置资产公允价值和清理费用的收入差额不能计入损益,因此,如果确有证据表明市场所收到的搬迁补偿款显著高于市场建筑物的公允价值和因搬迁产生的直接费用之和,则市场建筑物的公允价值与账面净额之间的差额可以计入当期损益;但是超出公允价值的部分视同搬迁受让方所给予的与重新购建新市场相关的捐赠,计入资本公积(陈品琴,2010)。(二)关于税务处理1.关于营业税。截至目前,国家税务总局尚未出台有关非政策性搬迁补偿费是否要交营业税的文件,似可参考的文件是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征用土地过程中征地单位支付给土地承包人员的补偿费如何征税问题的批复》(国税函〔1997〕87号),规定对于土地承包人取得的土地上的建筑物、构筑物、青苗等土地附着物的补偿费收入,应按照营业税“销售不动产——其他土地附着物”税目征收营业税,而一些地方税务机关近年来也相继制定了一些有关搬迁补偿款项营业税税务处理的规定,如福建省税务局的闽地税发〔2004〕63号、深圳市税务局的深地税发〔1999〕462号和重庆市税务局的渝地税发〔2002〕156号等分别对拆迁补偿业务征收营业税问题作了不同的规定。鉴于目前尚无搬迁补偿费营业税税务处理的统一政策,笔者认为农批市场针对此类业务与其税务主管部门和专管员多作沟通,并提供相关说明资料,税务部门将结合各地营业税的征收规定与市场实际情况确定市场搬迁收入营业税的具体征收办法,市场方再根据规定进行相应的税务处理。2.关于企业所得税和土地增值税。搬迁市场应按税法规定对搬迁补偿收入征收企业所得税和土地增值税,无优惠政策。综上所述,农批市场搬迁有政策性搬迁和非政策性搬迁两种,最为关键之处在于准确判断是否是政策性搬迁。

作者:李青云单位:深圳市农产品股份有限公司布吉农产品批发中心

搬迁通知篇5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主动避灾。坚持群众自愿、政府主导、阳光操作的原则,以“整体搬得出,长期稳得住,逐步富得起”为目标,通过避灾搬迁,提高灾区人民的抗灾水平和能力,确保灾区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改善灾区人民的生产生活条件。

二、目标任务

从今年起,对居住在受地质灾害隐患威胁的高山陡坡、沟壑边缘、地陷区域的群众在自愿基础上实施移民搬迁,安置到安全地域生产生活,彻底消除隐患威胁,使他们搬迁后的抗灾能力显著增强、居住安全环境和条件明显改善、生产生活水平有所提高。

三、基本原则

1、坚持自愿搬迁的原则。居住在地质灾害易发区内,需要搬迁的居民,必须在自愿的基础上,由本人申请搬迁。乡(镇)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做好宣传、动员工作,确保在自愿的基础上,实现搬迁。

2、坚持政府主导的原则。避灾移民搬迁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面广,必须由政府主导,组织各方面力量参与实施。

3、坚持轻重缓急的原则。根据地质灾害核查和实地调查,按受威胁的程度排列轻重缓急,在规定时间内有计划地实施完成我县地质灾害避灾移民搬迁安置工作。

4、坚持整体搬迁的原则。在地质灾害易发区内,对威胁人民生活财产安全、工程治理难度大或工程治理效益差,且具备避灾搬迁条件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实施整体搬迁,主动避让地质灾害,最大限度地保障地质灾害易发区人民的生命与财产安全。

四、补助标准

避灾移民搬迁户的建房补助标准为人均4000元,其中省补助3500元,市、县配套500元,直接补助到搬迁户的资金人均不少于3500元。结合我县实际,参照县2011年农村危房改造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地质灾害避灾移民搬迁每户补助金额不低于15000元,超过15000元的按实际人口计算。

五、安置方式的选择

安置方式由避灾户移民选择决定,通常采取以下几种安置模式:

(1)集中安置。选择条件较好的地点建设移民集中安置点。就地集中安置时,移民耕种原有的耕地,经营原有的山林、河流;异地集中安置时,可通过转让、出售、租借、联合承包等多种方式,流转原有的耕地、山林的使用权,取得新的耕地、山林的使用权。

(2)分散安置。选择县城、集镇和条件相对较好的村庄进行分散安置。通过先购新、旧房,建造新房的方法,确保安居乐业。

(3)敬老院安置。将符合“五保”条件的孤寡老人安置在敬老院。集中安置点的选址要与小城镇建设规划和新农村建设相结合,科学规划,慎重选择。尽量做到“六近”。即近路、近水、近电、近田、近校、近医院。必须做到“一高两避”。即高于洪水线,避开地质灾害威胁,避开泥石流灾害威胁。集中安置户均安排宅基地40-140平方米,人均拥有0.5亩以上耕地或户均转移1个以上的劳动力,以及适量的菜地。分散安置要尽量选择县城、乡镇和靠近乡(镇)政府、村委会、学校、卫生院或公路沿线基础设施条件较好的地方。安置点选择要尊重多数移民意愿,由移民自主双向选择。

避灾搬迁移民集中安置点建设必须符合乡镇土地利用整体规划,尽量使用非耕地、不占或少占耕地,严格禁止占用基本农田。按照“建新拆旧、一户一宅”的安置原则,坚持“五统一分”。即: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基础设施建设、统一资金管理、统一竣工验收和分户自主建房。每个集中安置点的移民必须达到10户以上。移民新村均要在进村路等明显地段因地制宜建立永久性标示牌,标示“县X乡(镇)避灾移民搬迁新村”字样。

六、相关政策

1、移民对象的认定必须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实行全过程“阳光操作”。避灾移民搬迁的对象是居住在国土部门认定的危害程度高、治理难度大的地质灾害隐患点的群众。列入地质灾害危险区的搬迁对象,原则上在2010年10月1日之后应达到“四有”,即有房屋、有人住、有户口、有土地。在操作过程中,要坚持“户申请、村推荐,乡审查,县批准”的程序,并在移民迁出地行政村张榜公示两次以上。无异议后,组织移民填写《地质灾害避灾移民搬迁确定对象审批表》,农户、村委会、乡镇政府、县国土资源局、县扶贫和移民办分别签署意见,并加盖公章。

2、凡迁出原村民小组的村民,原山场权属不变。在新安置点未调配田地的,原田地承包使用权不变,如在新安置点调配了田地的,原田地应收归原土地所有权单位重新调配,如属整体搬迁的,且在新安置点已落实田地的,原田地应由当地政府或原村委会统一处置。不论何种安置办法,坚决执行“一户一宅”的政策,原房屋必须拆除且房屋宅基地一律归还集体,由村民小组或村委会统一安排,有条件的,可列为土地开发“增减挂”,也可作为集体建设预留地。

3、搬迁户在教育、医疗等方面享有与安置地当地村民同等的待遇。户口原则随人走,根据本人意愿也可不变。

七、实施步骤

我县地质灾害避灾移民搬迁工作,按照“政府主导、部门协同、村民自主、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总体思路,分五步实施。

第一步:调查摸底,核定对象。在国土部门摸底调查的基础上,乡(镇)要对本地急需并自愿避灾搬迁的群众进行核查,确定准确的避灾搬迁点和人数,上报县地质灾害避灾移民搬迁工作领导小组。

第二步:制定避灾移民搬迁规划。以乡(镇)为单位,制定详细的工作方案和避灾移民搬迁规划,包括移民搬迁的组织、搬迁对象的核实确定、安置方式、安置点的选择、安置点安置人数、山场田地调配、基础设施建设等。不但要规划好移民的避灾,还要规划好搬迁移民的生产生活,保证移民搬迁后的生产生活条件有所改善。新的移民搬迁集中安置点必须进行地质灾害评估。乡(镇)规划于8月5日前上报县地质灾害避灾移民搬迁工作领导小组。

第三步:做好移民搬迁前期准备。有关乡(镇)和单位要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手段,广泛、积极地宣传地质灾害隐患对生命财产的威胁,宣传党和政府的避灾移民搬迁政策,让群众充分认识到地质灾害隐患的严重性,务必让群众自愿搬迁,务求隐患点整体搬迁。要做到宣传工作“四到户”,即:工作人员上门到户、宣传资料发放到户、政策规定宣读到户、群众疑虑解释到户。努力做好迁出地和接收地的干部、群众的思想工作。有关乡镇和单位要尽快落实和审批当年的搬迁对象、确定安置方式和安置点,积极开展安置点用地的报批、征地、建设规划以及水电路等基础设施的报批和建设等工作。今年的搬迁安置前期准备工作8月30日前完成。

第四步:组织实施避灾移民搬迁。完成移民新建房屋的建设和水电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组织移民户有序搬迁,完成补助资金的拨付,完成相关档案资料的搜集、整理和报送工作。此项工作年底前完成。

第五步:检查验收。有关乡(镇)及单位在按时完成避灾搬迁任务的基础上,开展自查和验收,进行相关工作的总结。县地质灾害避灾移民搬迁工作领导小组将根据工作的开展情况,在2012年1月或2月份组织有关乡(镇)及单位交叉检查验收。同时,将此项工作列入对各乡(镇)和相关单位年度综合目标考评,从2011年起每年按年度对避灾搬迁移民目标任务进行年度考核,考核对象为各乡(镇)政府,考核内容是搬迁安置工作进度与目标任务的完成情况。对完成任务好的乡(镇),县政府予以表彰,对完成差的予以通报批评。

八、工作要求

我县地质灾害避灾移民搬迁工作坚持在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开展,以乡(镇)政府为主体组织实施,各职能部门和有关单位密切配合,彻底消除地质灾害隐患。

1、加强领导,明确责任。为扎实有效开展我县地质灾害避灾移民搬迁工作,成立由县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县发改、财政、监察、审计、农办、扶贫和移民、国土资源、建设、民政、农业、林业、水利、交通、规划、教育、卫生、广电、电信、供电、爱卫办、红十字会等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县地质灾害避灾移民搬迁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县的地质灾害避灾移民搬迁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扶贫和移民办,由县扶贫和移民办主要负责人兼任办公室主任,并从县国土资源局抽调一名分管领导兼任办公室副主任,协抓日常工作。

有关乡(镇)也要成立以乡(镇)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负责本乡(镇)的移民搬迁工作,做到层层有人抓,事事有人管。

2、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地质灾害避灾移民搬迁工作涉及面广,情况复杂,工作量大,是一项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保障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大事。有关乡(镇)和县直相关单位要利用会议、电视、广播等多种形式宣传地质灾害的危害性和防治方法,讲解本次移民搬迁工作的目的、意义和相关政策,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3、部门配合,通力协作。避灾搬迁工作涉及方方面面,各相关部门要在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加强协调、密切配合。县扶贫和移民办负责日常工作的组织和协调、计划和资金的协调、移民搬迁工程的业务指导和监督。县国土资源局负责地质灾害隐患核查、移民搬迁摸底调查、搬迁安置新址评估、避灾业务指导以及安置用地的保障;县财政局做好地质灾害避灾移民搬迁、农村危房改造、交通、水利等资金的筹措、使用和监管;县新村办要争取将避灾移民搬迁安置点纳入新农村建设点;县交通运输管理局要负责安置点的公路建设;县水利局负责安置点的饮用水工程建设;县供电公司负责安置点的用电建设;县建设局负责农村危房改造与避灾移民搬迁的对应衔接,抓好地质灾害避灾搬迁移民建房技术的鉴定、质量监管工作;县监察局负责专项资金的监督检查;县审计局负责专项资金使用情况的审计;县民政局负责特困户帮扶工作;县农业局协助有关乡(镇)落实集中安置点的田地调配和改良耕作条件的技术指导;县林业局协助相关乡(镇)做好山场调配及原退出土地的还林等工作,并为原林区移民争取上级扶助资金;县城乡规划局协助有关乡(镇)做好安置点的选址和规划工作;县卫生局负责落实全县医疗诊所的地质灾害避灾搬迁工作;县环保局、司法局等部门要依法履行职责,积极支持配合做好相关工作;县教育局负责各教学点的地质灾害避灾搬迁工作;县爱卫办负责落实安置点的改水改厕工作;县红十字会要积极争取社会慈善救助资金帮扶困难户进行移民搬迁;县文广新局及电信等部门要根据各自的职能,分别负责安置点的通电视和通信等工作。

总之,各有关部门要通力协作,从大局出发对地质灾害避灾移民的搬迁工作给予全力支持。凡涉及到的有关规费,要尽量给予减免。各有关单位和部门要结合各自职责就此项工作制定专门的帮扶方案,各有关部门的方案要于8月5日前报县地质灾害避灾移民搬迁工作领导小组,确保全县地质灾害避灾移民搬迁工作顺利实施。

4、加强监督,严格规范操作。避灾移民搬迁工作时间紧、任务重,有关乡(镇)和单位要坚持“政府主导、群众自愿、阳光操作”,以“整体搬得出、长期稳得住、逐步富得起”为目标,严格规范操作,切实将此民生工程建设成为民心工程,确保移民安居乐业,确保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1)补助资金的管理。避灾搬迁移民建房户补助资金由扶贫移民资金、农村危房改造资金、地质灾害治理专项资金、财政资金等整合构成,各项资金分别执行各自的现行管理规定。避灾搬迁移民个人建房补助款实行专户储存,专款专用,封闭运行,用“一卡通”直接发放到避灾搬迁移民户。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根据资金来源,实行项目管理和报账制管理。

(2)档案管理。完善避灾移民搬迁试点的档案管理制度,推进搬迁移民档案信息化管理。(1)农村危房改造材料归档,按照武府办规定对农村危房改造档案管理的要求整理归档。(2)地质灾害避灾移民搬迁试点工作的材料归档,按照赣扶移规定执行。凡涉及搬迁移民的政策文件、会议记录、规划管理、指标分配、资金发放、进展情况、检查验收等文字、图片、音像资料等,有关乡(镇)、扶贫和移民办都必须妥善保管。移民户的搬迁申请报告、安置点的选择情况、移民的公示、集中安置点的建点申请报告、移民户花名册、移民搬迁资金“一卡通”发放表、搬迁移民户档案等,要做到一户一档、一乡一册、一年一卷,档案整齐、规范。

搬迁通知篇6

第一条为切实加强避灾扶贫搬迁规范管理,推进全市避灾扶贫搬迁工作规范化,全面提升避灾扶贫搬迁工作水平,根据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陕南地区移民搬迁安置工作实施办法(暂行)》、《陕南地区移民搬迁安置建房资金筹措方案和陕南移民搬迁工程有限公司运行机制的通知》和《进一步做好陕南陕北移民搬迁安置工作的通知》等有关规定,立足市情实际,结合相关工作实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坚持从落实生命至上、避灾优先的安全工程,改善生存条件、加快脱贫致富的扶贫工程,保护自然环境、推进和谐发展的生态工程,实现住有所居、提升生活质量的安居工程,促进人口聚集、推进城镇化的先导工程的战略高度,不断深化对避灾扶贫搬迁工作的认识,科学定位,统筹安排,高点规划,推动避灾扶贫搬迁工作向“建设管理项目化、搬迁群众主体化、搬迁规划体系化、建设主体市场化、购房关系合同化、质量监管全程化”转变,全面提升避灾扶贫搬迁工作质量和水平。

第三条做好避灾扶贫搬迁工作,要坚持四条原则:1.坚持把避灾扶贫搬迁工程作为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有力抓手,注重与统筹城乡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城乡一体的人口布局、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布局规划的有机衔接,为实现搬迁得出、稳得住、能就业、快致富目标奠定坚实基础,助推农业人口就近就地城镇化。

2.坚持集中安置为主,政府主导,县级统筹,科学规划,企业运作;实行市县统筹谋划,一盘棋部署,一体化布局,分年度实施。

3.坚持安全至上、节约集约、适度规模、抓大缩小、基础配套、长治久安,统筹市域、县域搬迁布局规划,鼓励搬迁对象进城入镇住社区,推进跨区域安置。

4.坚持因户施策,工作到人,实行以户定建、以户定业、以户定扶,确保搬迁群众住的称心、服务跟进、增收有门。第四条避灾扶贫搬迁要紧紧围绕提速度、强管理、重配套等重点,抓住关键环节,着力抓好落实。

第二章对象认定

第五条搬迁对象类型。凡符合地质灾害、洪涝灾害、扶贫、生态或工程移民(符合搬迁条件)五种类型之一的农村群众,即可确定为避灾扶贫搬迁对象。搬迁对象依照类型分别由县区发改、国土、水利、扶贫和民政等主管部门审定。

第七条审核程序。按照本人申请--村张榜公示、向群众反馈确认后上报--镇政府初审、张榜公示向村组反馈后汇总上报--县区张榜公示、向下反馈实施的“三上三下、三级公示、三榜定案”审批程序,张榜公示期为7天,确保公开、公平、公正。

第八条避灾户、危居贫困户、特困户是搬迁安置的重点对象,要按照“避灾户优先、危困户倾斜、特困户交钥匙”的要求,区分轻重缓急,确定搬迁方式和搬迁时序,实施有序的梯次搬迁。对避灾户要优先实施搬迁。危居贫困户搬迁要采取政策倾斜、干部包抓等办法加大支持,加快搬迁。特困户主要采取“交钥匙工程”,即由政府负责建设50平方米左右的房屋,供特困户无偿居住,周转使用,产权归公。对五保和孤寡老人等特困户还可以通过入住敬老院(敬老院安置不能超过当年特困户安置总任务数的40%)、调剂闲置房、能人托养等方式进行妥善安置。避灾户、危居户和特困户安置户数每年不低于总搬迁任务的30%、20%和10%。

第九条鼓励搬迁群众进城入镇,跨县区、跨镇办、跨村组集中安置。对跨县区进入集中安置社区的,迁出县区只负责对象资格审查认定,完善相关资料,其他工作由迁入地负责,搬迁任务计入迁入地。跨县区搬迁一律由农户向迁入地申请,由迁入地汇总后报市搬迁办通知迁出地进行资格审查和资料完善,由市搬迁办将相关资料、手续转入迁入地。对没有进入集中安置社区的,由迁出县区按迁出市外政策兑付。

第十条分散安置必须是经过统一规划,完成地灾、洪灾评估等前置审批手续,选择基础和公共服务设施相对较好的区域,重点用于进城入镇、特困户安置以及中心村庄整治和传统村庄的保护,以多户联建为主,杜绝新的单庄独户,避免复制传统农村,堵塞各项管理漏洞。每年分散安置户数不超过总搬迁任务的15%。

第十一条搬迁对象分户以公安部门提供的户籍为准。对2011年以后符合分户条件且在公安部门办理分户户籍的搬迁对象,可以按新户籍享受搬迁安置政策。

第十二条对干部、职工或城镇人员家属(父母、配偶、子女)是农村户口且符合搬迁类型的,可以享受搬迁安置政策。

第十三条坚持实行以户定建,搬迁群众全程参与,增强搬迁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强化搬迁安置对象的主体地位,保障其知情权、选择权、监督权、参与权。

第三章规划设计

第十四条规划选址

1.避灾扶贫搬迁社区建设选址应避开山洪、风口、滑坡、泥石流、洪水淹没、地震断层等自然灾害影响的地段,避开各类保护区、有开采价值的地下资源和地下采空区,向城镇、干线公路、中心村、川道、产业聚集区靠近。

2.将避灾扶贫搬迁与区域内市政建设、棚户区改造、保障性住房、敬老院、重大工程建设搬迁安置等结合起来,做到以户定房,以人定建,平衡供求关系。

3.避灾扶贫搬迁规划选址必须进行地质、洪涝灾害评估及环境影响评价。对分散安置和100户以下集中安置小区,地质、洪涝灾害及环境影响评估评价由县区移民搬迁机构组织相关部门和专业技术人员现场踏勘后,进行综合论证,并按规范出具结论性意见书。对100户以上集中安置小区,由县区移民搬迁机构委托符合相关资质要求的专业机构进行评估,并出具评估报告书,县区住建、规划部门将其作为核发选址意见书的前置要件。

第十五条规划编制

1.从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高度,统揽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新型城镇化体系规划,精心编制总体规划和县区布局规划,每个安置小区要结合实际编制完善建设规划,形成避灾扶贫搬迁总体规划、县区布局规划和小区建设规划为一体的避灾扶贫搬迁规划体系,统揽避灾扶贫搬迁工作。

2.规划编制应以县区为单位,委托具备乙级以上城乡规划编制资质的单位编制。

4.对100户以下的集中安置小区,基础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按照自然村的标准,规划水、电、路等基本生活所需;对100-500户的集中安置小区,按照行政村的标准重点保证;对500户以上的集中安置小区,要按照集镇的标准,实现基础和公共服务设施全覆盖。

第十六条规划布点由各县区组织初审后,于每年9月底前将第二年确定的符合要求的各集中安置点布点规划报市搬迁办审定,经批准后进行规划并评审,未批准的不列入移民安置计划。严格按照省市要求做好规划评审和技术审查工作。各县区应编制《避灾扶贫搬迁布局规划》和《避灾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建设规划》并做好规划评审。各县区将初评完成的《避灾扶贫搬迁布局规划》报市规划行政管理部门进行技术审查,完成报批后30日内报省住房建设厅备案。对《避灾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建设规划》,安置户数100户以下由各县区住建、规划部门组织评审;安置户数100-400户的由各县区住建、规划部门初审,报市规划行政管理部门进行技术审查;安置户数400户以上的,由县区住建、规划部门评审、市规划管理部门初步技术审查后,以县为单位报送省住建厅进行技术审查。完成技术审查的规划设计方案都应根据相关法规按程序进行报批。市搬迁办会同市规划局每年末和第二年初集中开展来年规划审查,属省住建厅审批的,由市规划部门邀请省住建厅专家到市上进行集中审批,优化服务,加快进度,提高质量。

第十七条在避灾扶贫搬迁工程建设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规划,按规划实施。凡是没有按照规划要求进行建设或边规划边建设的,市县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要依法责令立即停止纠正,并视情节做出严肃处理。市县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按有关规定强化规划监督管理,维护规划的严肃性。

第四章项目管理

第十八条避灾扶贫搬迁工程要严格按项目管理的要求,以县为主,以安置社区为单位实施,形成以规划定规模、以规模定项目、以项目定资金,全程监管、终结审计的项目化管理机制。

第十九条县区政府是避灾扶贫搬迁的实施主体,县区移民搬迁机构具体负责实施,各相关部门做好指导和监督。对集中安置项目,各县区搬迁办要按照规划设计、项目核准、项目备案、招投标、项目验收、终结审计的项目管理程序,认真组织实施。

第二十条项目备案审批

2.建立搬迁对象台帐,并逐级报备。按照以户定建、以人建房的要求,准确建立移民搬迁台帐,报县区政府审批。避灾扶贫搬迁对象台帐主要内容包括:县区名称、集中安置区名称、安置规模、搬迁安置类型、户主姓名及身份证、家庭成员、联系方式等。县区移民搬迁办将经市、县区移民搬迁领导小组审定批复的各类报批手续以及对象台帐准备齐全,报市移民搬迁办进行初审后,报经省移民搬迁办公室进行技术审查,合格后确认备案。

3.未经备案的移民搬迁安置项目不得开工,不能纳入搬迁安置范围,财政不予拨付建房补助资金,不提供周转金,不纳入年终目标责任考核和年度目标任务考核。

第二十一条强化质量监管

1.坚持质量安全“零容忍”和“终身制”,全面做好质量安全管理。认真做好环评、安评、质监工作,采取“行政、中介、群众自治”三结合的办法,抓好全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

第二十三条避灾扶贫搬迁档案资料包括对象基本信息、对象入住信息、电子影像信息、项目信息、资金信息等,所有资料都要实时准确录入陕南移民搬迁信息化管理系统,严禁随意调整、空项、漏项等。

第二十四条推进社区化管理

2.用合同方式依法规范搬迁安置群众购房关系,明确买卖双方权责。县区要结合实际,制定避灾扶贫搬迁制式合同,约定搬迁户和政府间的权利义务。

3.由搬迁群众自主选择安置社区、安置方式、房屋面积、房屋位置,并取得房屋土地证、产权证,自主决定是否转移户口、自由处理原有财产、继续享受原土地、林地承包权以及由此产生的收益及各项惠农政策。搬迁群众同等享受新居地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以及社区提供的各类服务。

4.各县区政府要及时完善基础设施和必要公共服务设施,提供基本的公共服务,方便生产生活,促进群众入住。依法依规对群众进行管理,加强对搬迁安置群众的素质教育和文明教育,开展各类文明创建活动,引导搬迁安置群众逐步改变生活习惯,适应新环境,建立新关系,享受新生活。

第二十五条坚持有业安置与有土安置相结合,以有业安置为主。

1.区别情况,分类安置。要按照“一区一策、一户一法”的思路,逐安置小区、逐户制定增收办法,确保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各县区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对全市搬迁群众家庭就业状况进行调查摸底,逐户掌握人口、劳动力情况,以安置社区为单位形成台账,以县区为单位建立移民户劳动力就业状况信息库。对家庭无就业、无劳动力的移民户,纳入社会保障,按政策享受农村低保等优惠政策;对有劳动能力、缺乏劳动技能的,整合人社、扶贫、农业等部门的培训项目,结合贫困人口创业培训工程,大力开展移民户创业就业培训,提供就业创业信息和机会,促进群众增收;对接收移民搬迁对象就业的企业、社会组织,要给予优惠、扶持和奖励政策,鼓励其吸纳搬迁群众就业。

2.广开就业渠道。通过安置社区服务岗位和门面房经营安置一批、城镇经商安置一批、园区景区提供就业岗位安置一批、技能培训劳务输出安置一批,确保户均至少有一人就业。

3.大力发展特色产业。以县、区为单位,建立土地、山林等涉农生产要素流转信息服务系统,创新流转管理办法,打造流转平台,实现有土安置。要规划产业板块,培育市场主体,大力建设农业园区,落实一村一品,培育壮大山林经济和涉水产业发展,降低群众对土地的依赖程度,转变生产生活方式,多渠道增加收入。

第五章资金管理

第二十六条资金筹集

1.省级财政补助资金。省上每户按1.5万元,特困户再增加0.9万元的标准补助建房资金;省上整合的项目资金,用于集中安置到户补助和“小配套”设施建设,户均3.9375万元(按照总搬迁安置任务的80%计算);鼓励楼房化安置奖励资金户均0.5万元(单体建筑物在四层及四层以上的搬迁户)。

2.市、县(区)按省政府有关规定,落实农户搬迁建房补助资金,每户不少于1.5万元,特困户再增加0.9万元。市、县(区)财政分别于当年10月30日和11月30日拨付并归集到陕南移民搬迁共管账户。

3.各县区人民政府要根据辖区避灾扶贫搬迁工作需要,足额预算项目前期工作费用,确保避灾扶贫搬迁工作正常开展。搬迁群众要加大自筹资金力度,采取投工投劳、亲友邻里互助、金融信贷等方式筹措建房资金,发挥主人翁作用。

4.鼓励民间资金参与建设。通过招商引资,吸引有实力的企业投入技术、资金参与移民搬迁工程,鼓励在外创业成功人士、返乡能人通过回报家乡等形式投入移民搬迁工程,允许村组干部、农村能人带头投身移民搬迁工程,积极引导社会团体、慈善机构等捐赠、捐助资金投入移民搬迁工程,努力在全社会形成工商资本、返乡能人、村组干部以及社会团体共同参与的多元投入避灾扶贫搬迁工作机制。

第二十七条建房补助

1.建房资金补助严格按照省政府有关规定,执行兜底政策,最低不能少于市上确定的建房差别化补助标准,即按照分散安置、集中安置(占天占地、一户一宅)、楼房化安置三种类型,每户至少按3万元、4万元、5万元予以建房补助。对入住统规统建单体四层及以上楼房的搬迁安置户,每户再增加0.5万元建房补助资金。各县区对进城入镇上楼的户,还可制定更加优惠的补助、帮扶政策,加大力度。所有补助资金,通过“一卡通”直接兑现到户。

2.对市内跨县区入住集中安置社区的,由迁入县区负责兑现建房补助资金;对迁出市外或市内跨县区安置但没有进入集中安置社区的,由迁出县区负责兑现补助资金。

3.在优先保障城镇中低收入家庭住房需求的前提下,按照搬迁对象自愿的原则,可利用存量保障性住房安置搬迁对象,并严格按照保障性住房的有关规定管理。搬迁对象资格审查确定后,经县区人民政府批准,县区移民办和保障房管理中心签订协议,县区移民办按成本价格统一回购保障性住房,并按程序分配到移民户,建房补助资金具体兑付和住房分配、管理办法由各县区人民政府制定。

第二十八条资金管理

2.各级财政、监察、审计、避灾扶贫移民搬迁等部门要严格执行市监察局、市避灾扶贫移民搬迁办下发的移民搬迁“十严禁”工作纪律,切实加强避灾扶贫移民搬迁资金的监督检查和审计,防止违纪违法行为发生。对违反规定,挤占、挪用、截留、套取资金的单位和个人,依照有关规定,追究有关单位和个人的责任。

第六章用地管理

第二十九条坚持依法依规用地、专项指标保障用地、节约集约用地,推进集中安置、统规统建、社区化管理。

2.避灾扶贫搬迁安置项目农用地转用审批方法和程序:项目承担单位申请--所在地县区国土部门初审--市国土局审核--市政府审批。

3.移民搬迁供地方式:申报市人民政府通过农用地转用审批的移民搬迁项目,按照集体建设用地的审批程序进行审批;对全部或部分使用国有土地的,可按照经济适用房的用地政策,按划拨方式供地。

4.县区申请受理土地审批项目应完善的相关资料:用地请示、项目立项文件、规划选址意见书、环评意见、地灾评估、用地预审、征地协议、集中安置点土地利用现状图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勘测定界报告及勘界图、用地平面布置图等。

5.严格控制占地面积,分散安置户均不超过0.25亩(含附属房屋及院落用地),集中安置安置户均不超过0.2亩(含公共用地),且集中安置率要达到85%以上,上楼安置率要达到60%以上,城镇安置率要达到60%以上。住房面积人均25平方米,户均按照60-120平方米确定,最大不超过140平方米。

第三十条土地、房产证办理。按照“搬新拆旧、一户一证”的原则,移民搬迁使用国有土地安置的,办理国有土地使用证;使用集体建设用地安置的,可在公安部门办理户籍迁移手续后,按宅基地进行土地登记并按有关规定核发土地使用证。县区房产行政主管部门要根据土地登记及规划许可结果,依法对移民搬迁安置房进行确权登记,并及时颁发房屋产权证。

第七章成本管理

第三十一条严格控制房屋成本。通过招投标、价格听证、搬迁群众代表与建设企业商讨、配建商品房补差以及争取各类补助资金等多种方式,控制成本,降低价格。

第三十二条认真落实优惠政策。市县区财政、税务等部门要按照陕西省人民政府印发的《陕西省移民搬迁安置税费优惠政策》(陕政发[2012]4号)等有关文件规划,减免避灾扶贫搬迁有关税费,降低建设成本,减轻群众负担,最大限度保护搬迁群众利益。

第八章落实责任

第三十四条加强领导。各县区政府为陕南移民搬迁责任主体,“一把手”为第一责任人,负责抓好工作安排部署、规划实施、项目管理和监督检查,扎实推进避灾扶贫搬迁工作。县区政府要成立移民搬迁安置领导小组,明确各成员部门的职责,相互配合,高效工作。要设立移民搬迁安置办公室,正科级规格,原则上挂靠县扶贫开发局(也可以单设),落实10-15名人员编制。要保障经费,配强力量,确保避灾扶贫搬迁工作顺利推进。

第三十五条广泛宣传。各级各部门要从斩断贫困复制链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高度,深刻认识移民搬迁安置工程的重大意义,广泛开展大调研、大培训、大宣传活动,提高干部认识水平和工作能力,充分调动搬迁群众积极性,进一步加快搬迁步伐。

第三十七条严格奖惩。坚持每月检查通报、每季度检查评比、半年考核、平时考核和年终单独考核相结合的考评机制,考核结果与县区年度目标责任考核挂钩。对完成移民搬迁任务且成效显著的县区,给予表彰奖励。市政府每年从避灾扶贫搬迁省级整合资金中提出10%,用于奖励当年避灾扶贫搬迁工作成绩突出的县区,并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支持大型集中安置社区建设;对没有完成年度任务、没有按照省市标准兑现补助资金、工程质量安全存在严重问题,并因此造成重大财产损失或人员伤亡的县区实行“一票否决”。对工作进展迟缓、项目实施不力、资金使用不当的,严肃追究县区主要领导责任;对移民搬迁对象审定过程中弄虚作假,或移民搬迁建房擅自超规划、超面积、超标准的,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对套取、骗取搬迁住房的,依照相关规定处理,并依法收回住房;对移民搬迁过程中渎职和贪污、侵占、截留、挪用移民搬迁资金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第九章附则

第三十八条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执行。在此之前市县制定的与本办法不一致的避灾扶贫搬迁各项政策、规定,一律停止执行,以本办法为准。

搬迁通知篇7

一、不同财务制度下企业搬迁补偿款的会计处理

2005年8月,财政部了《关于企业收到政府拨给的搬迁补偿款有关财务处理问题的通知》(财企[2005]123号),首次在财政部文件层面上明确了企业在收到政府拨给的搬迁补偿款时应进行何种会计处理的问题。该文件主要内容可归纳如下:

第一,企业收到政府拨给的搬迁补偿款,作为专项应付款核算。搬迁补偿款存款利息,一并转增专项应付款。第二,企业在搬迁和重建过程中发生的损失或费用,应核销该专项应付款。其中,因搬迁出售、报废或毁损的固定资产,作为固定资产清理业务核算,其净损失核销专项应付款。以下各项直接核销专项应付款:机器设备因拆卸、运输、重新安装、调试等原因发生的费用(注:也就是可搬迁设备因搬迁而发生的增量费用),企业因搬迁而灭失的、原已作为资产单独入账的土地使用权,用于安置职工的费用支出。第三,企业搬迁结束后,专项应付款如有余额(指贷方余额,即拨款结余),作调增资本公积金处理,由此增加的资本公积金由全体股东共享:专项应付款如有不足(指借方余额),应计入当期损益。第四,企业收到的政府拨给的搬迁补偿款的总额及搬迁结束后计入资本公积金或当期损益的金额应当单独披露。

与财企[2005]123号文相比,财税[2007]61号文的规定有较大的区别,主要表现在搬迁补偿范围方面。财企[2005]123号文明确限定为“政府拨给的搬迁补偿款”,而财税[2007]6l号文除此之外,还包括搬迁企业通过市场取得的土地转让收入,但搬迁的必须是以当地政府要进行城市规划、基础设施建设等为原因的;当以搬迁补偿款重置固定资产、技术改造或购置其他固定资产时,搬迁补偿款扣除相关支出后余额的计入问题,财税[2007]61号文规定是计人当期应纳税所得额,而财企[2005]123号文规定计入资本公积的金额没有扣除此类资本性支出。

财会[2009]6号文与[2007]61号文的规定又有所区别。财会[2009]6号文规定:企业因城镇整体规划、库区建设、棚户区改造、沉陷区治理等公共利益进行搬迁,收到政府从财政预算直接拨付的搬迁补偿款,应作为专项应付款处理。其中,属于对企业在搬迁和重建过程中发生的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损失、有关费用性支出、停工损失及搬迁后拟新建资产进行补偿的,应自专项应付款转入递延收益,并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6号――政府补助》进行会计处理。企业取得的搬迁补偿款扣除转入递延收益的金额后如有结余的,应当作为资本公积处理;企业收到除上述之外的搬迁补偿款,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企业会计准则第16号――政府补助》等会计准则进行处理。

二、现行准则下企业搬迁补偿款的会计处理

关于企业搬迁补偿款的会计处理,会计准则没有明确规定,但从职业判断的角度,企业收到的搬迁补偿款可以分为三块:一是因搬迁而被政府收回土地使用权和不可移动固定资产报废等损失的补偿,属于相关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处置所得款项;二是对搬迁过程中发生的可移动资产的拆卸、运输、重新安装、调试等原因发生的支出,以及人员安置等费用性支出的补偿,属于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三是对企业重新购建土地使用权和房屋建筑物等无形资产、固定资产的资本性支出给予的补助,属于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然而,企业在收到政府的搬迁补偿时,往往难以明确区分以上三部分款项。在实务中,一般是在与政府签订了相关补偿协议,确定补偿总额的基础上,企业根据自身编制的搬迁和重建支出预算,合理划分搬迁补偿款。

(1)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处置所得款项的会计处理。对于相关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处置所得款项的会计处理,应当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中关于资产处置和终止确认的规定。如果企业收到的搬迁补偿款小于相关资产账面价值和处置时发生的相关税费,则应根据相关的需终止确认的资产公允价值比例,将其分摊到每一项需要终止确认的资产,作为各该项资产的处置收入。并且。其与相应资产原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作为资产处置损失计人营业外支出或其他业务支出。

(2)与收益相关政府补助的会计处理。与收益相关政府补助的会计处理则应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6号――政府补助》中第八条规定:对于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用于补偿企业以后期间的相关费用或损失的,确认为递延收益,并在确认相关费用的期间,计人当期损益,用于补偿企业已发生的相关费用或损失的,直接计人当期损益。

(3)与资产相关政府补助的会计处理。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6号――政府补助》第七条的规定。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除按照名义金额计量的公允价值不能可靠取得的非货币性补助外,应当确认为递延收益,并在相关资产使用寿命内平均分配,计入当期损益。在搬迁过程中,企业往往会重置多项资产。因此需要将搬迁补偿款总额扣除上述第一、第二部分后的结余按照合理的比例或方法分摊到各项重置资产,在各该资产的折旧年限内平均摊销,计人营业外收人。如果在上述第一、第二部分的费用和损失发生完毕后,新资产的购建尚未完成,则应当将补偿款结余先计入“其他应付款”或者“长期应付款”科目,到相关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将相对应的补助款转入递延收益,在资产的折旧年限内按照直线法摊销。

三、企业搬迁补偿款会计处理应注意的问题

其一,企业在搬迁时对可移动固定资产的拆卸、运输、重新安装调试等所发生的支出,在实务中多采用简化的处理方法,直接费用化处理。但从理论上讲,应当将这些固定资产的原账面价值中所包含的前一次安装、运输、调试支出及其所对应的累计折旧,首先分别从原值和累计折旧中转销,再将本次新发生的拆卸、运输、重新安装和调试支出增加其原值,在该圊定资产的剩余可使用年限内计提折旧。

其二,人员安置补偿方面。企业搬迁的人员安置补偿如属于《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所定义的辞退福利,则应当遵循该准则中关于辞退福利确认和计量的规定,进行相应的会计

处理。目前,已执行新准则的企业在确认和计量辞退福利时.除了《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及其应用指南和讲解以外,还应同时遵循以下规定:所有已执行新准则的企业。均应执行《企业会计准则实施问题专家工作组意见(2007年4月30日)》:对于上市公司,应同时执行证监会“上市公司实施新会计准则协调小组”会议纪要中有关辞退福利的规定,具体见深交所的《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执行新会计准则备忘录第6号》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执行新会计准则备忘录第5号》;对于国有企业,其辞退福利的预计还应当同时符合国务院国资委《关于中央企业执行有关事项的补充通知》(国资厅发评价[2007]60号)中的有关规定。

其三,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6号――政府补助》的规定。对政府补助的会计核算采用“总额法”,即在利润表中,政府补助不直接冲减相关的费用或损失,而是单独确认为一项营业外收入。

搬迁通知篇8

山东新巨龙能源有限责任公司龙固矿井位于巨野煤田中南部,处于鲁西南平原地区,矿井主采3层煤层平均厚度达6.88米,由于地表软土层特厚,煤层开采后,地表最大下沉值将达6米以上,地面建筑物受损严重。矿井井田面积180平方公里,范围内村庄稠密,人口众多,经济相对落后,共有42个村庄,2500余户、82000多人需要次第搬迁。为了保证企业持续快速发展,新巨龙公司将大规模的搬迁这些压覆煤炭资源的村庄。

压煤村庄搬迁涉及搬迁群众搬迁、安置和生产生活恢复等工作,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和政治性工程,关系到社会、经济、人口、环境、政治、文化等诸多方面,不仅会大面积征收土地用于新村建设和群众安置,还要及时对压煤村庄群众居民房屋及时进行拆除,才能保证煤矿持续采煤,进而在压煤村庄搬迁过程中基于征地和搬迁补偿等方面产生了多方面利益诉求。随着煤矿逐步开展压煤村庄搬迁工作,搬迁利益也变得多元化,多层次化和复杂化,造成压煤村庄搬迁工作也越来越困难,成为了地方政府和煤炭企业都将要正视的难题。

二、煤矿建立压煤搬迁利益导向机制的必要性

在目前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市场经济发展不断优化完善的形势下,压煤村庄搬迁工作也必须按照市场经济规律,遵循等价交换基本原则,按照以人为本要求,对压煤村庄搬迁中各种利益需求进行有效识别分析,才能进行合理利益供给。因此,建立在压煤村庄搬迁工作中,建立利益导向机制正是遵循市场规律和实现和谐压煤搬迁的有益尝试。

在压煤村庄搬迁工作中,建立搬迁利益导向机制是新时期建设和谐社会和市场经济的要求。建立压煤搬迁利益导向机制,在科学分析搬迁群众利益需求基础上,按照市场规律有针对性地进行利益供给,能够有效缓解搬迁群众对压煤村庄搬迁工作的抵触心理,变强制性搬迁为压煤搬迁群众主动搬迁,减少社会冲突和工作阻碍,进而实现压煤村庄搬迁工作和谐有序进行。此外,在压煤村庄搬迁安置过程中实行利益导向机制,按照搬迁群众实际利益需求针对性进行利益供给,能够避免压煤村庄搬迁安置中盲目规划、超标建设;同时,也有助于与地方政府城镇建设、新农村建设的良性互动,进而实现社会和谐目的。

三、压煤搬迁利益导向机制的内涵

压煤搬迁利益导向机制是指煤矿企业通过运用物质和精神利益的激励原则,对压煤村庄群众给予补偿、补助、扶持、奖励和照顾,使得主动积极参与压煤搬迁的搬迁群众得到实惠,从而引导更多搬迁群众通过权衡利弊得失,主动搬迁安置,实现生产生活快速恢复和发展,达到和谐搬迁压煤村庄,保障煤矿企业安全高效和可持续发展目的。

首先,利益导向中的利益不是某单一的一种利益,而是物质利益、政策激励、居住环境、心灵鼓舞等在内多种利益的集合。既包含货币补偿、建房补助,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条件的改善等物质利益,也包括奖励激励和扶持帮扶。

其次,利益导向机制导向是一种基于利益的引导,以搬迁群众在压煤村庄搬迁过程中的利益需求为基础,针对性地提供利益供给,从而引导搬迁群众实施搬迁基本思路。

最后,适当给予搬迁群众供给利益的选择权是压煤搬迁利益导向机制有效实施的重要保障。企业和地方政府搬迁机构在压煤搬迁中要满足搬迁群众对搬迁工作供给利益的相对选择权,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搬迁群众积极性,保障利益导向机制效果的最大发挥。

四、压煤搬迁利益导向机制的运行模式

第一步:识别与分析搬迁群众利益需求。利益需求识别和分析是压煤搬迁利益导向机制实施的基本前提。利益需求识别是指通过问卷调查、深入访谈、群体座谈以及召开专家论证会等方式,了解和分析搬迁群众在搬迁过程中利益需求,为搬迁群众利益供给提供依据。压煤搬迁利益识别主要是在压煤村庄搬迁规划编制时期进行。煤矿企要在调查和全面分析基础上编织搬迁群众利益需求清单,为利益导向机制设计提供依据。从宏观方面来看,依据压煤村庄搬迁规划和目前的压煤村庄搬迁安置实践,主要有以下方面:一是合理补偿;二是改善居住条件;三是便利的交通和发展区位;四是生活水平必须要有提高;五是今后的发展水平;六是与安置区居民之间相互融合等方面。

第二步:统筹设计利益导向机制。压煤搬迁利益导向机制设计是指在利益需求识别和分析基础上,依据现有政策法律规定,综合衡量企业在压煤村庄搬迁过程中的经济支付额度、国家优惠政策、地方经济水平、政府管控力度等资源供给能力,制定压煤搬迁利益供给政策的过程。综合分析确定压煤搬迁合理利益需求是利益导向机制的设计的基本前提。在此基础上,煤矿企业要积极协调地方政府压煤搬迁机构,联合国土、规划、建设等不同部门,综合确定利益供给能力,在此基础上制定压煤搬迁利益供给政策。其中,利益供给能力与水平的确定受现有法律法规规定、企业补偿、地方经济投入能力、利益导向实施相关机构能力等多种因素制约,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压煤搬迁利益供给政策的制定是压煤搬迁利益导向机制设计的关键性阶段。结合新巨龙公司压煤村庄搬迁安置实践,压煤搬迁利益供给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合理补偿;二是多途径多方式安置;三是改善居住条件;四是完善安置区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五是搬迁群众后续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六是促进移民与安置地居民社会融合;七是给予适当形式精神物质奖励;八是地方政府给予的政策支持和优惠。

第三步:稳妥实施利益导向机制。压煤搬迁利益导向机制的实施是依据统筹设计利益导向机制,实际执行利益导向政策的过程。压煤搬迁利益导向机制的实施要遵循公开、公正、及时原则,充分保障搬迁村庄群众自由选择权,即搬迁群众可以依据自身条件和企业的利益供给政策规定,自由选择利益供给清单中的各种类型的利益。压煤搬迁利益导向机制的实施还要引入监督和申诉机制。通过监督机制保障利益导向机制按照公开、公正和及时原则有效实施。通过申诉机制让搬迁群众权益得到充分保障,增强利益导向机制实施效果。此外,为保证压煤搬迁利益导向机制的实施效果,可充分利用区域的报纸、网络、广播、发放传单、张贴公告等形式予以大力宣传,以推动更多搬迁群众主动实施搬迁和安置。

第四步:做好利益导向机制运行保障。压煤搬迁利益导向机制的建立和运行要受多方面因素制约,因此必须从多方面工作做好运行保障。一是做好政策保障。压煤搬迁利益导向机制作为压煤村庄搬迁安置措施中一项重要的补充,其建立和完善需要强有力的政策资源加以推动和指导。煤矿企业和地方搬迁机构应充分认识到政策的聚合、调节、引导、资源性和创新性作用,及时出台相应政策,以促进压煤搬迁利益导向机制的建立和完善。二是落实资金保障。压煤搬迁利益导向是物质利益导向和政策利益导向的结合。物质利益供给是压煤搬迁利益供给的核心要素,不仅搬迁群众安置的有效激励要以充足的资金作为基础,而且利益导向机制实施机构本身的有效运行和维护也同样需要资金作为保障。三是组织群众积极参与。搬迁群众的积极参与是压煤搬迁利益导向机制得以有效实施的关键环节。利益导向机制的构建和运行要让每个利益导向相关方都完全享有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通过有效参与使利益导向机制实施效果得以最大化。

五、新巨龙公司压煤搬迁利益导向机制实施效果

通过积极建立压煤搬迁利益导向机制,并在压煤搬迁各个阶段逐步有效实施,截止目前,新巨龙公司累计完成10个压煤村庄,共计12000余人的搬迁工作,取得了积极的成效,实现了和谐搬迁,没有发生一起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事件,保障了公司矿井生产采区顺利接续生产,完成各年的煤炭生产任务,给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第一,在编制压煤搬迁规划中,认真调查搬迁村庄现状,制定出搬迁村庄今后发展有利的利益导向。例如对补偿模式、今后发展等各个方面进行了说明和宣传。

第二,在旧村房屋丈量中,明确公告抢建面积不予丈量和补偿,对配合丈量的按户进行奖励,并按照规定及时协调乡镇政府进行清理,从而打消了搬迁群众一窝蜂抢建,担心最终补偿受损。

第三,对新村位置确定中,均以符合搬迁群众生产生活便利,交通便利和适合今后长远发展为首要考虑条件,群众易于快速接受。

第四,在搬迁补偿中,不仅按照建筑面积补偿,而且还按照人口、户口、建房补助等多种形式进行补偿,保障了搬迁补偿资金分配的公平合理,切实维护了广大搬迁群众的根本利益,调动了群众参与搬迁的积极性。

第五,通过对新村户型选择、挑房、搬迁村庄实施搬迁、旧村拆除等各个阶段,设置不同等级的奖励资金,不仅提高了搬迁群众的积极性,增加了群众利益实惠,保证了搬迁群众的快速搬迁和旧村的快速拆除。

第六,在安置房屋建设中,不仅高标准建设安置房屋,还统筹建设公共设施,建设学校、医院、公园等,大幅提升了安置房屋的档次,提升了搬迁群众安逸居住的优越感。

六、完善压煤搬迁利益导向机制的几点思考

将利益导向理论引入压煤村庄搬迁安置中是一种新的尝试。基于压煤村庄搬迁工作特点和笔者多年的实践总结,压煤搬迁利益导向机制还需进一步完善。

第一,煤矿压煤搬迁工作人员要转变观念,重视利益导向机制建立。目前,很多煤矿企业都将压煤村庄搬迁视为煤矿持续发展的“拦路虎”,认为必须采取强制措施才能有效实施搬迁,但是如果以各种可行和有效的利益作为引导,激励搬迁群众主动搬迁和安置,则可以实现压煤搬迁工作快速和谐完成.因此,煤矿企业压煤搬迁机构及工作人员要转变观念,在搬迁工作中建立压煤搬迁利益导向机制,以更好推动搬迁工作和谐进行。

第二,压煤搬迁利益导向机制的建立需要企业和政府多部门联动参与。压煤搬迁利益需求分析、供给方式分析,尤其是供给政策的制定都需要各级搬迁机构的大力配合,通过整合政府和企业多渠道模式,扩大利益导向机制实施效果,推动压煤搬迁利益导向机制的良性运行。

搬迁通知篇9

2、沐浴阳光沐着灯,先苦后甜新欢畅,走路挺胸高抬头,迈开大步唱起来,辛苦努力没白费,搬入新居乐陶陶。发条短信叫你知道,乔迁之喜等你送红包喽!呵呵,来喝喜酒吧!

3、搬一份辉煌,成功响当当;搬一份好运,喜事都成双;搬一份健康,身体永无恙。搬家了,良辰吉日庆乔迁,有你光临幸福快乐不一般!来喝喜酒哟!

4、房子越变越新,思念醇厚依旧,美酒为你飘香,金曲为你悠扬,很久不见甚关心,最近可好?希望乔迁之日,与你叙旧畅饮,碰撞青春。敬请光临。

5、重大警告:你的好友已经走失,他的故居已经人去楼空,为了方便孤独寂寞时可以找人聊天,开心快乐时可以找他分享,请在搬家时务必前往!嘿嘿,我搬家一定要来哟!

6、蜜蜂筑新巢,可酿甜甜蜜;燕子垒新窝,为孵小小燕;蚂蚁挖新洞,储备过冬粮;公司喜搬迁,定赚大钞票。发条短信通知你:我的公司搬迁了,邀你一同来庆祝,今天晚上6点整,凯旋酒店恭候你,不见不散!

7、乔迁之喜,没你简直不算喜,有你才会有生气,财气,运气,福气,气气相息,愿你来喝一杯义气,沾一沾朋友的手气!

8、人逢喜事精神爽,说出快乐共分享。年年好事都不错,今年喜事特别多。适逢升职又加薪,兄弟只差桃花运。家宴一桌加香槟,把酒言欢速光临!小弟有请,虚门相迎!

9、回首往昔,身处陋室,不敢相邀,唯恐怠慢,如今乔迁,恬静明亮,居室舒畅,特备酒宴,邀你来访,千万赏光,恭候大驾!

10、乔迁之喜喜洋洋,邀请好友来聚聚,美酒斟满如意杯,幸福甜蜜满心头。兴奋之情难言表,短信化作美祝福,分别分身不分心,愿咱情意更长久!

11、搬进新家喜洋洋,好运汩汩在流淌;搬进新家滋润润,财源滚滚进家门;今日搬家你要来,乔迁新居添光彩;喝杯水酒情谊真,一起欢笑又开心;朋友不见不散!

12、本有归隐心,难舍红尘意。闹市乱纷纷,无奈城中人。新购商品房,还好有书香。朝看有朝阳,夕看有夕阳。何妨一下楼,有酒有朋友。摆下小宴,不见不散!

13、心居寒舍,不敢把酒,身处陋室,绝少言欢。弃旧迎新,乔迁之喜。喜上眉梢,与君共享。欢迎光临,贵脚踏践地。托福托福,蓬荜生光辉。

14、乔迁新居住新房,心情舒服又亮堂,虽然新房有点贵,但是还要搞聚会,乔迁是个引子,联系才是真意。所以邀你同坐,要把感情联络。愿你及时赴约,一起快快乐乐,还要借题发挥,祝你升迁高位。

15、幸福搬,快乐搬,健康和谐一起搬,良辰吉日庆乔迁!盼大家明天前来凑热闹,我将在兄弟酒楼恭候大家!

16、择良辰吉日,我喜迁新居,旧的东西不用取,忧愁烦恼全扔去,带来幸福健康和如意,珍贵的友谊不能离,特邀好友来家聚,作为上宾把情叙,新房老友情意浓,留给你的座位不要空。

17、今日搬家心情好,欢天喜地放鞭炮。烦恼郁闷全崩掉,装满舒畅都是笑。新窝赛过金银窝,乔迁家宴短信邀。

18、告别往昔,喜搬新居,心情这边独好,乐淘淘脸上带笑,心念情谊,挂念好友,诚邀你热闹热闹,备佳肴,倒美酒,把酒言欢聚欢颜,希望你准时出现!

19、住新房,快乐淌;住新居,心情愉;住新楼,福禄厚;住新家,幸福达;搬新家,财运发;今日乔迁新居,望你参加,粘粘财气,增添喜气,不见不散啊!

20、乔迁新居喜庆事,明媚天气锦上花;新屋新居新景象,处处洋溢美满景;亲朋好友乐一堂,欢欢喜喜贺吉祥。愿你光临快乐享,幸福天天更顺畅!

21、我非新人,却是热心肠。我非新人,已买新房。本人乔迁之际,特意邀请你参加×年×月×日,在×××楼的宴席。真诚告别,情谊不断,欢迎到场!

22、鸟枪换炮,新居报到,挥手作别老宅,好友亲朋齐欢笑!幸福搬,快乐搬,健康和谐一起搬,良辰吉日庆乔迁!请你务必来见面,带个喜气让我新居吉祥添!

23、崭新的房门开了,想你的思念多了,友情的味道飘了,你收到我的邀请了,脸上爬满快乐了,心里种下开心了。诚邀参加乔迁之宴,等待与你把酒言欢。

24、树挪死,人挪活。换个环境换片天。乔迁之喜即日到,邀请亲友聚一聚,备了一份薄喜酒,吃吃喝喝谈谈心,无论我住到哪里,祝福真情永不变,彼此牵挂到永远!

25、一纸信笺,一份真情;一条短信,一份信念。兄弟,我搬新居了,所谓新家好生活,真心老朋友,为庆祝敝人乔迁之喜,特发短信通知你:记得包个大红包,我也讨个好彩头!

26、人逢喜事精神爽,今日搬家心欢畅,吉祥快乐到身旁,福星高照幸福光,亲朋聚会送安康,愿你来临捧个场,短信一封送与你,愿你届时莫要忘!

27、小弟乔迁,换了新居,特办喜宴,答谢亲友,特邀大哥,前来小聚,有你祝福,新居定会,蓬荜生辉,一定要来,不见不散!

28、经过我半生打拼,一天不敢吃三顿饭的节俭,终于咬紧牙关,狠了狠心,买了现在的新房,马上搬家了,哥们儿,你一定要来看看我的奋斗成果哟!给兄弟添点喜气!

29、朋友们,不管你是我远亲,还是我近邻,或是我兄弟,又或是我的一个过客。为了我们以后能够经常在一块聊聊,来我家坐坐,这次搬家之举,可是得麻烦你来走一趟了。

30、树移可生根,人迁即生财。迁移新居喜,只觉欠光彩。为使面增光,特请老友来。一杯清酒莫嫌寒酸,几碟小菜莫道简单。老友若能至,我便开心颜。乔迁之喜,请君赏脸。

31、搬家之前想起你,乔迁之喜需要你,设宴款待欢迎你,新房入住接待你,发条短信通知你,备好酒店等着你!哈哈,我搬家住新房,你务必要到场!

32、房子换新的啦,心情老爽啦,日子越来越美啦,突然就想起你啦,邀请你来参观啦,顺便尝尝我的手艺啦,礼物就不用带啦,你能来就是最好的啦!

33、我有乔迁新居之喜气,请你把酒言欢显义气。借你幸福甜美之福气,带来吉祥如意好运气。某月某日,敬备酒宴。承蒙关照,务必光临。

34、鸟枪换炮,新居报到,新新的房,新新的墙,但是没有换新娘。明日在华天酒店宴请各位好友亲朋,盼大家前来齐欢笑!

35、经过几月大奋战,新房落成装修完,今日就要把家搬。新房新床新家具,看着高兴心里美。以前房小无处站,现在屋大能接待。短信来把朋友邀,齐聚一堂同欢笑!

36、本人乔迁大喜,特举行盛大“温居典礼”,敬请各位新老朋友洗着净白,穿着美艳,扮着帅气,带着好礼,沾着喜气,与俾人共度新居良宵。

37、入住新房好心情,拥有新家很如意,乔迁之乐无人知,多少欢乐也无趣,特邀好友来小聚,清茶淡酒我备齐,只管带来空肚皮,酒足饭饱才惬意,这样入住才欢喜,务必赏光别客气。

38、\"在各位兄弟的支持下,小弟已搬迁新居,为了祝贺乔迁之喜,特此邀请各位兄弟好友于某日在某地特此一聚,欢迎各位的到来。\"

39、住房太小憋得慌,个头只有一米六十几,买了新房搬新家,新房里面摆酒席,乔迁之喜邀请你来参加,时间请你别忘记,某年某时,朋友们准时来啊,给我带一个女朋友呗,我的个头还有希望长高。

40、新家,新房,新人,乔迁新居乐哈哈;你乐,我乐,他乐,推杯换盏情悠悠;横批:不能少你。酒宴准备好,一个不能少,望你准时参加为盼!

41、乔迁时真开心,新房新家新气象,笑容颜挂脸上,欢天喜地笑哈哈,发短信诚邀请,一起欢聚庆乔迁,我与你情谊深,举杯一同来庆祝,乔迁之喜邀你赴约,恭候光临,不见不散。

42、搬个新家,换个心情;住个新房,放个心花;换个新居,开个心扉;来个新楼,润个心田。朋友,本人今日乔迁,愿你来临,一起看看生活美满!

43、搬新家乐淘淘,霉运被吓跑,好运来报到;快乐跟着跑,幸福来缠绕,健康吉祥都来凑热闹;你也来凑凑热闹吧,要准时啊,不见不散。

44、新的环境,新的邻居,新的房子,新的家具,新的装修,我要住新房了,乔迁之时,特邀老朋友你,共同庆贺乔迁之喜,敬请光临。

45、房奴数年,今日终成正果;喜迁新居,内心激动不已;邀朋唤友,共贺乔迁之喜;愿你光临,我能万事如意!

46、我家大门常打开,开放怀抱等你。来了过后有了默契,请不要客气。第几次来没关系,随时等待你。朋友,刚搬家了,别客气,我家的大门随时为你敞开

47、搬新家,乐淘淘,心情爽,人欢笑,置家具,装饰妙,日子美,少烦恼,设酒宴,把友邀,谈笑间,可劲闹,必须来,别想跑!

48、我马上搬家了,新居很特殊哟!用快乐做的地板,幸福做的瓷砖,用吉祥做的壁纸,温馨做的家具,如意做的电器,乔迁之日特邀你光临,看一眼惊喜,收获一生甜蜜哟!

49、家是幸福的港湾,房是家庭的据点。翘首期盼,送给你乔迁的喜柬;拱手祝愿,祈愿美好的明天。本人乔迁,短信送邀请函,请你前来幸福添!

50、今天搬家心情好,不是豪宅也够翘,小摆酒席来庆祝,举杯相约明日好。今日我家乔迁,邀请您中午来×酒店喝酒,别忘了给我带红包呦!

51、房子还是新的好,富丽明亮,温馨舒适。朋友还是老的好,心有灵犀,念念不忘。某良辰吉日,本人乔迁之喜。老朋友,诚邀你的光临。让我们吃吃喝喝,谈新叙旧,把酒言欢,不醉不归。

搬迁通知篇10

搬出去,老百姓才能活。搬出去,老百姓才能富。但处于秦巴山片区的十堰市部分地区生存环境异常恶劣,域内苦桃河库区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生态脆弱,易地扶贫搬迁势在必行。此地群众的生活牵动着十堰市委、市政府的心,截至2016年,政府共建设安置点1521个,其中集中安置26896户、74697人;分散安置12214户、40347人。

政府主导强基础

“开了3次市委常委(扩大)会议、1次全市推进会、1次全市现场督战会,经过多方讨论,易地扶贫搬迁思想才算统一了下来。”市负责搬迁的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算了一笔明白账,按照要求,十堰市在3年内要完成60万人的脱贫任务,其中36万人可通过易地扶贫搬迁解决贫困问题,占全市贫困总人口的60%,这对十堰市的脱贫攻坚来说可谓意义重大。因此,易地扶贫搬迁是十堰市的一场大仗、硬仗。

“每人不能超过25平米”“不让我们因为建房而欠了债”“干部说了,搬迁是手段、脱贫是目的”……说起易地扶贫搬迁的各项政策,当地的老百姓门儿清。让搬迁群众准确理解搬迁政策,积极主动参与到搬迁工作中来,是易地扶贫搬迁顺利开展的基础。在易地扶贫搬迁过程中,十堰市在市、县、乡、村实行“四级联动”,分层培训,深入宣传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做到宣传到村、动员到户、明白到人。在竹溪县水坪镇毛中垭安置点,63岁的刘道英老人提起易地扶贫搬迁政策不由地竖起了大拇指,“别看我岁数大了,国家的搬迁政策我可是清楚得很。国家的政策好啊,我跟着政府走。”

为选准搬迁对象,十堰市下发了《关于开展易地扶贫搬迁对象精准认定锁定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采取“5个结合”,即对象认定与搬迁安置规划相结合、与脱贫规划相结合、与宣传政策相结合、与确定帮扶人相结合、与算好资金账相结合,逐一核实搬迁对象。对象锁定之后,对照“五个一”指标,即一份申请书、一份基本信息表、一份搬迁协议、一份政策明白卡、一套合法证件,为每个搬迁户建立一份档案,做到户有档、村有册、乡有簿、县有案。

目前,十堰市的易地扶贫搬迁严格遵守“不在没有规划的地方建房、不建没有规划的房子”的规定。在实施搬迁项目之前,做足划,将规划作为一把标尺,来指引搬迁,引领脱贫,引导建档立卡贫困户改变住房观念,做到任务到县、计划到年、布局到点、落实到户。

强化举措推进度

76岁的徐英琴是竹溪县蒋家堰镇东桥村村民,虽然年事已高,但腿脚麻利。记者一到她家,便被她拉着进屋参观:50平米的屋子,南北通透,厨房、卫生间等一应俱全,还有个小后院方便归置杂物。“搬之前我们就来看过样子了。”徐英琴说。老人口中的“样子”,其实是当地建的样板房。为让老百姓住的习惯,十堰市先后4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房型设计,充分考虑传统文化习俗、房屋朝向、房间布局、外形设计等因素,确定了30多种户型设计方案供市县参考,并组织搬迁户参观体验,以便让群众放心满意地搬入新家。

为提高搬迁效率,十堰各地按照“细化流程、要件齐全、简化程序、限时完成”的要求,把握安置点选址、地址选址、规划勘测、工程招投标、质量施工监管、工程验收等关键环节,组织住建、国土、规划、林业、水务、环保等职能部门现场办公、集中审批、限时办结,切实做到程序服从项目建设进度。

在青山镇琵琶滩村易地搬迁安置点,记者看到了过来了解进度的村民,“这个房子是我家的,盖之前就选好了。”原来,为了防止工程竣工后搬迁户因为住房分配等问题产生矛盾纠纷,十堰市实行新建房屋与搬迁户“一对一”模式,即建房前明确每个搬迁户在安置点的对应房号,既防止了日后产生纠纷,又能够让老百姓时时监督自己房子的进展,一举两得。搬迁中,施工单位分别和镇村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与搬迁户签订《工程质量承诺书》,由搬迁群众代表和工程监理单位组成质量安全小组,全程参与工程的监管。

“新村有了公路,通了自来水,还有了网络,想听什么戏,我就让他们在网上给我找。村里还有小广场,有健身器械。”徐英琴滔滔不绝地向记者说着新村的好。十堰市的易地扶贫搬迁坚持生产、生活、生态相结合,统筹考虑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因地制宜地确定安置点,按户所需确定安置方式,满足搬迁群众多元化需求。

分类施策促脱贫

搬迁是手段,脱贫是目的。在易地扶贫搬迁过程中十堰市全面统筹并妥善解决搬迁户的生产生活问题,确保搬迁户“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不断为搬迁户的后续发展搭桥铺路。

第一,完善组织保障机制,采取党政同责、县乡同责、单位与驻村干部同责的办法,确保每个安置点、迁出村、搬迁户都有县级领导、乡镇领导、村干部、帮扶干部包保。

第二,签订政府、市场主体、银行机构、保险公司和搬迁户五方协议,支持扶贫龙头企业和农村专业合作社新建特色产业基地,让搬迁户在产业链上得“三金”,即土地流转得租金、基地务工挣薪金、农产品保护价收购获现金,实现稳定增收致富。湖北北斗星生态农林开发有限公司采取“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吸纳358户贫困户入社,每户年均收入1万元以上。41岁的薛华,是习家店镇茯苓村村民,去年丈夫意外去世,留下薛华、72岁的老母亲和2个正在读书的孩子,让这个本就不富裕的家雪上加霜。公司了解到她家的情况后,租用了她家的地,还安排她在公司上班,“我每月能得到土地租金,加上我在公司上班的工资,日子总算是能过下去了,感谢公司对我的帮助。”

第三,引导贫困户入股合作社,降低贫困户分散经营的市场风险。将扶持贫困户的产业发展资金和贴息贷款资金入股市场,获取保底分红和利润提成。房县土城村的黄酒专业合作社,与庐陵王酒庄合作,吸纳58户贫困户以每股股金50元入股,每斤黄酒提成0.5元,提成资金的60%用于股民分红,贫困户最高分红4240元,加上企业收益二次分红,最高获利1万余元。

第四,将部分扶贫资金投入到集体项目建设中,通过资产投资收益增加贫困户和搬迁户收入。竹溪县向家汇村由政府投资60万元,新建800亩茶园和400平米标准化茶叶加工车间,购置1套加工设备,将茶园和车间租赁给向氏茶叶合作社经营,村集体年可获得5.5万元收入,贫困户可增收6000元。

除此之外,十堰出台优惠政策鼓励本地企业优先吸纳搬迁贫困户,促进搬迁户尽快实现就业,并对易地扶贫搬迁户劳动力务工情况进行摸底调查,建立输出地政府与输入地政府、接纳企业的对接联动机制。十堰市先后举办4场劳务对接招聘会,与265户贫困户签订劳务录用协议书。郧阳、张湾、茅箭等区还积极动员和鼓励城区企业,吸纳市内建档立卡搬迁贫困户打工人员稳定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