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论文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07:57:31

移动互联网论文篇1

移动互联网不仅为高校网络德育文化、教育文化的建设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样也给高校网络创业文化带来了新的契机。现阶段,国内越来越多的高校开辟了基于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大学生创业培训和技能竞赛,在展示高校网络创业文化魅力的同时,也给大学生的就业、创业之路提供了一些新的思维。如目前很多莘莘学子利用自己对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掌握,开发新产品或在阿里巴巴、淘宝、京东商城等电商中开办店铺,进行创业。

2移动互联网对高校网络文化建设发展的积极作用

2.1监管不到位,网络信息质量受质疑。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近年来高校网络文化中不良信息变得手段多样、形式复杂,其中不乏很多违反法律、违反道德的不良信息。如、色情、暴力等低俗信息;、犯罪等技能教唆信息;、违禁药品、刀具枪械、监听器、假证件等管制品买卖信息;虚假股票、信用卡、等诈骗信息,以及网络销赃等多方面内容。在国内很多大学的贴吧中,充斥着有害的、虚假的信息,而上述信息大多通过学生的智能手机。2013年11月份,百度贴吧曾做过一项《关于高校贴吧平台信息质量》的调查,数据显示:54.33%的高校贴吧信息都是“我今天做了什么”、“我好无聊,求交友”之类的无意义、无利用价值的信息,学生个人的琐事占据了贴吧信息的80%以上。因此,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如何实施有效的监管措施,让校园网络文化平台上的信息变得更为有价值,成为了当前高校管理者应着手解决的问题。

2.2学生沉迷网络,校园学习风气养成受影响。相较于传统互联网应用软件,移动互联网平台下的智能手机客户端具有更强的便携性、即时性,这也给了大学生实现“无缝化”信息交流的空间,而这种交流甚至被引入了课堂之中。目前,在国内众多的高校中,大学生上课扎堆玩微博、看小说、玩游戏,已不再是新闻,而由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具有体积小、携带方便等特性,这给教师的监管也带来了较大的难度。长此以往,学生沉迷移动互联网络,严重影响了课堂的教学氛围、教学质量,不利于校园良好学习风气的形成,也给高校移动互联网络文化的建设带来了负面影响。

3优化移动互联网时代高校网络文化建设发展的对策

3.1加强信息质量把关,提升高校网络文化品质。为使移动互联网时代高校网络文化的信息质量得到优化,提升高校网络文化的品质,各级高校应加大对高校网络贴吧、微博平台、微信公众号等移动互联网宣传平台信息质量的过滤,不断净化高校移动互联网平台空间,确保正能量信息得到有效传播。

3.1.1加强监管。各级高校应组建专门的移动互联网平台信息监管机构,通过革新技术手段,实施网络信息过滤等措施,加强对校园移动互联网平台上虚假信息、无聊信息的管控和删选,一旦发现网络平台上出现了虚假的信息,应予以及时删除。如信息已经得到广泛传播,则应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及时辟谣,使师生的舆论导向朝正面的方向发展。同时,对于恶意制造、宣传虚假网络信息的人应给予一定的处罚,保证网络信息传播的可信性。

3.1.2提升素养。广大师生也提升自身识别虚假信息的能力,不在校园移动互联网信息平台上散布、传播、转发虚假网络信息,对于未经确实的信息不予关注、不予转载。此外,高校领导层人物也应发挥移动互联网平台信息的引导效应,对于未经证实的消息也不要转发,避免以讹传讹。

3.2实施正确引导,发挥移动互联网的正面效应。借助移动互联网技术,个人手机实现了智能化、便携化,这使得大学生之间的交流变得更为虚拟、高效。然而,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的普及,对国内高校课堂的教学质量、学习风气和校园网络文化氛围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小学生上课费嘴,初中生上课费笔、高中生上课费脑、大学生上课费流量”,虽属调侃,但也是我国大多数高校中,大学生上课的普遍状况,为使上述现状得到根本改善,充分发挥移动互联网对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的正面效应,各级高校管理者应本着“正确引导,严格管理”的思想,采取一些措施。

3.2.1正确引导。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教师、辅导员应加强对学生移动互联网使用的正确引导,告诫他们“移动互联网虽好,使用应看场合”,从思想上扭转他们沉迷网络、上课上网等不良的移动互联网使用习惯。同时,教师应多传授学生移动互联网的应用技能,让他们对移动互联网的思想认识从“娱乐”转向“学习”,如此一来,发挥出移动互联网对大学生学习的正向促进效应。

3.2.2严格管理。为实现移动互联网时代高校网络文化,特别是教育文化的正面构建,各级高校应加强对学生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应用移动互联网的管理,构建“无手机课堂”“、无游戏课堂”。

4结束语

移动互联网论文篇2

服务业在世界各国广泛发展,促进了经济水平的提升,目前服务经济大力兴起,服务经济已由传统行业向制造业或者是其他行业发展,而营销贯穿在各行各业中,在目前市场同质化严重的情况下,服务与营销的组合,更能体现出差异化。目前,由于电信运营商在面对严峻的竞争中大力切实对3G网络进行建设和推广,对手机上网资费进行调整,在终端机的引入与推广方面积极与相关厂商合作,使得移动互联网的市场需求被激发,用户购买热情和消费意愿明显增强,同时,手机应用商店模式的推出,将大量的开发团队和个人整合在一起,对不同操作系统平台的手机应用进行大力开发,手机应用数量大幅提升,极大的丰富了用户的体验感受和用户的个性化需求,使得移动互联网用户数量得到快速增长。同时,国家为了全面建成信息化社会,对移动互联网行业的发展也是格外关注,对相关提供电信服务的厂商进行规范,进行了一系列的机构改革和产业重组,在电信业内部引入竞争机制,使国内电信市场形成了多家电信服务运营商竞争格局。相关电信运营公司不仅要满足数量庞大的用户群对相关移动互联网产品服务的需求,而且还要保证在公司与其他对手的竞争中不落后,因此需要采取服务营销策略积极拓展市场,以服务营销理论为基础,大力加强自身的服务营销体系的建设,树立积极的服务意识,为公司的顾客做好售前、售中、售后服务来推动公司发展。

二、积极创新一体化的服务营销体系,促进3G时代移动互联网业发展

3G时代移动互联网业的发展,需要有一体化的服务营销体系。移动互联网产品一体化服务营销体系需要做好产品的售前、售中和售后服务工作,他们彼此联系,相互作用。从横向看,一体化的服务营销体系是多种服务项目和服务方式的综合,纵向看是关系到产品一生的服务。一体化的服务营销体系能够使用户获得相关优质产品、移动数据接入,还能使用户获得一种购物带来的了解产品信息、购买过程、购买场地与人员服务等一整套的客户服务体验的过程,使用户对企业有较高满意度。本文从一体化服务营销体系的构成要素出发,在相关移动互联网产品的售前、售中和售后过程中,对3G时代移动互联网一体化服务营销体系的创新进行分析。

1.售前服务中的创新。

1.1在广告宣传层面上对传统的宣传方式进行创新。可以从宣传手段方面进行改进,例如在宣传过程中充分体系移动互联网业的优势,利用相关技术,在相关热门应用如微信、微博或者公司的客户端中进行广告宣传,采用这种方式的前提是做好最新产品的推广内容,保证在传送过程中不仅不让相关用户反感,而且还要让用户对产品信息和内容等产生极大兴趣,达到宣传目的。

1.2在售前制度层面上进行创新。在3G时代的售前服务中,技术人员的知识水平和素质是很重要的,相关产品技术复杂,如果仅仅依靠相关企业原有的一些普通业务员进行业务推广,做售前服务显然是无法有效进行的,因此,要改变售前服务制度,积极吸引高素质人员加入,对他们提供良好的培训与待遇,提高他们的素质和思维的严谨度,提升售前服务水平。

2.售中服务中的创新。做好顾客购买产品关键阶段的售中服务,在移动互联网产品的营销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售中服务一方面是为了促进顾客进一步了解产品的功能、使用方法和优点,另一方面也是希望能在此过程中通过热情周到的服务,使顾客精神上感受到得到重视,从而提升他们的购买激情。例如中国联通公司在营业厅中提供3G网络体验,使客户在对移动终端体验过程中享受到高速度的网络服务,对相关应用能及时下载到终端中并进行试玩,而且在微博应用或者是微信等应用中通过技术手段,只要用户安装了相关应用并登录,便会得到中国联通公司的关注,并且会发送相关问候语给用户,使用户在试玩过程中精神上得到重视,而且在试玩过程中服务人员会为用户提供各种帮助,及时为用户解答相关疑问,提升客户对公司的满意度。

3.售后服务中的创新。在3G时代,售后服务在一体化的服务营销体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这是因为传统的营销过程中的售后服务仅仅是在产品销售过程中吸引客户购买产品的一种手段,而新时期,售后服务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客户对公司的认可,最大限度的保留客户。售后服务现阶段的创新主要有:

3.1不定期回访。不定期回访能及时获取客户在使用产品过程中的感受,使客户在使用产品过程中得到关怀,提升对公司的认可,增加后续购买其他产品或服务的愿望。例如中国联通公司在产品售出之后的一个月、半年、一年甚至两年还会采取电话联系、邮件寄送或者客户端中发放调查表的形式对用户的使用感受或者疑问进行调查了解,并就相关问题及时予以解决,得到广大用户的认可,公司的业绩也在不断提升。

3.2建立服务失误补救以及投诉处理机制。在服务营销过程中,服务传送时任何一个服务接触若产生服务失误,会使客户有负面的反应。采用服务补救措施能弥补和改善服务中的不足。建立投诉处理机制,能促使相关售后服务人员更好的履行职责,及时处理用户投诉,在最短的时间响应客户,提升客户对公司服务能力的认可。

三、结语

移动互联网论文篇3

1.1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现状

移动互联网是互联网和移动通信互相融合的产物,简单理解是人们用手机等移动终端通过上网使用互联网业务,是整合二者优势的“升级版本”,继承了互联网基础特征,如开放性、创新性、信息共享性、用户需求长尾化、交互性等,而不仅仅对传统互联网产品的简单复制和移植。同时,移动互联网又具备区别于互联网的本质特征,即移动便捷性、高时效性、身份可识别性、可定位性三大特征。全球的移动互联网行业发展如火如荼,渗透率持续上升。日本的移动互联业务发展很快,并最早从中获益,这主要得益于其发展的业务,包括有搜索功能、定位功能、手机电视、移动商务等。而日本之所以在移动互联网领域发展迅速的一个重要原因归结于他的商业模式成熟和产业链的完整。相较于日本,欧洲各国移动互联网的市场占有率也遥遥领先,英国以提高浏览器体验,不限量数据计划的推广,以及更快的下载速度,来稳固世界第二大移动互联网市场的宝座。其他国家如美国则以用户体验为中心,不断的对3G手机服务进行创新,也促进了移动行业的进一步增长,增强了在网用户的粘性。

1.2移动互联网在我国的发展趋势

随着智能终端的普及和移动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日益完善,中国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从最初的探索式的发展,到现在的日臻成熟。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学习、工作、娱乐、购物等领域随处可见移动互联网的身影,全民生活方式和生活理念发生深刻变革。2013年年底中国手机网民规模已经突破5.7亿,手机网民规模的持续攀升促进了手机终端各类应用的发展,同时应用开发商为用户提供了诸如预定、支付、评价等一条龙的综合,最大限度地提高了用户忠实度,保证了用户规模的稳固增长,移动互联网发展迅猛,以具备相当规模的市场空间,发展前景广阔。同时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关于促进移动互联网发展、鼓励信息消费的政策,中国各城市移动互联网从产业结构到产业规模都有了跨越式发展,特别是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的移动互联网产业的崛起,吸引了各大中小城市的跟风,全国移动互联网产业如雨后春笋般兴起并迅速发展,为促进产业转型、提升城市创新水平与竞争力积极努力。此外,我国的微博、微信、app等大的移动应用平台已日渐成熟,在庞大的用户基础和快速变化的移动终端上增长的空间巨大。技术布控上从信息堆积到个性化定制,移动互联网在不断的改变着传统中小企业的形态模式。一个属于中国的移动互联网的时代巳经到来。移动互联网的快速普及和广泛应用对中小企业会产生何种影响?各中小企业工业设计研发团队是否做好了心理和技术上的准备?

2中小企业工业设计的现状与机遇:移动互联网对中小企业的影响

2.1批判性的审视中小企业工业设计的创新障碍

中小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小企业同大公司不同,他们普遍存在产业层次低、人力资源匮乏、信息化程度较低、缺乏核心竞争力以及自主创新能力相对较弱等弊病,这种情况很难应对当今经济日益全球化、信息化,要想使企业做大做强,必须加快工业设计步伐,实施产品创新战略,提高中小企业创新能力。

2.1.1设计人才的素质及结构不合理

人才是制约中小企业创新设计能力提升的核心因素,中小企业在人才资源配置中设计人员占总研发人员比重低,绝大多数中小企业没有自己独立的设计团队,虽然少数中小企业内部有1~2位设计师,但大部分处于美工、平面人员等模糊的尴尬地位,缺乏高层次设计人才。同时设计师由于精力有限,不可能充分进行市场调研,了解客户的真正需求,容易与整个市场乃至企业的生产流程相脱节。大部分中小企业为了稳固自己的领导地位,不能大胆启用外来人才,为企业注入新鲜血液,因而形成了不良的企业文化,严重挫伤了设计人才的创新积极性。

2.1.2削弱设计开发的投资

鉴于创新的成本利益化比较,规避创新风险,中小企业对自主创新热情降低,因此产品往往会出现同质化现象。中小企业在设计投资方面实力薄弱,不能系统地针对每一阶段进行维护与监督,常到市场做不下去时才会找设计公司进行具体项目的产品设计。设计公司出于商业角度考虑,一般是按照企业提出的设计要求,并不是一种相互沟通相互合作的方式。如企业提供市面上几大主要品牌的同类产品,委托设计公司做追随性设计或直接引入公模贴牌出售,它能帮助企业在短时间内实现利润的低投入多回报。但不利于企业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发展,市场反馈继而中断,优化再设计也被夭折。

2.1.3设计管理意识的缺陷

中小企业缺乏创新的设计管理理念,陷入自主创新能力严重不足的发展困境。首先,核心领导层与管理层缺乏对工业设计的宏观认识,设计决策常常由独裁的自上而下的经理厂长说了算,使得企业在设计管理中没有一个核心设计思想的指导,最终导致产品识别的混乱。其次热衷效仿并追求外在形式变化而创新力度不够,知识产权意识薄弱,缺乏品牌形象建设和品牌经营理念,设计营销传播力度广度不够,设计咨询和决策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

2.2中小企业工业设计创新服务新模式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移动互联网为中小企业工业设计创新服务提供载体,移动互联网催生新的商业形态,使中小企业产业链内的组织进行适度转型或升级,把自己打造成一个开放式的优质资源汇聚中心,最终提升整个区域中小企业工业设计的信息化创新服务的能力。中小企业位于工业设计服务价值链的末端,是设计服务的主体,满足更多定制化"多元化和个性化需求,这种由技术推动的工业设计创新服务模式的转变必将导致工业设计产业链的升级和变革。搭建更多类似工业设计云服务平台、工业消费者行为研究中心、两岸创意设计产业联盟等的公共服务平台,为更多中小企业、设计企业提供服务。例如,虚拟化展示渐渐步入人们的日常生活,让消费者直接体验,再决定生产,使企业降低成本,带给消费者更好的感官体验。

3结语

移动互联网论文篇4

关键词:高校;基层学生党组织;思想理论

中图分类号:D261.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7)04-0121-02

最近十年是移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十年,目前移动互联网已经完成从3G到4G的变迁,正在经历从4G到5G的发展。移动互联网作为一种新媒体,提供语音、多媒体图像、数据等高品质电信服务,它们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对各行各业都产生重要的冲击和变革。对高校基层学生党组织的党建者来说,必须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迎接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挑战,开拓创新,勇于变革,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一、移动互联网的特征

移动互联网是移动通信和互联网从终端到业务融合之下的产物,它不仅继承了传统互联网的开放协作特性,还具有移动网的实时性、隐私性、便捷性、可定位等特点。移动网络取代固定网络是一个产品对另一个产品的颠覆,“行业颠覆的背后,其实是科技的换代和时代的变换。”[1]移动互联网有着鲜明的特征,这些特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使用场景的随意性

传统互联网具有固定的使用场景,以电脑为载体,主要出现在办公室、家里、网吧等地点,需要电脑才能使用网络,具有较难变动的特点。相较传统互联网而言,移动互联网就可移动和变动。利用手机、平板等移动终端,可以在马路、厕所、学校、公司、商场等公共场所、娱乐场所等各个场景进行使用,这样突破了传统互联网的固定场景模式,极大地丰富了移动互联网的适用范围,吸引了大量的用羧禾逄逖槭褂谩

(二)时间的碎片化

当前,智能手机不断普及,其强大的功能应用,不高的使用门槛为大众所喜爱,从而促成了手机上网用户的不断普及,相关调查显示:上下班途中、外出旅行、等候、休闲娱乐等“碎片化”时间段是用户使用移动互联网频率最集中的所在,使用的时间较短,一般以3~5分钟为多数,不难关注到,这其实是一种典型的碎片时间,短时长高频率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而移动运营商也正是抓住了这一特质,为迎合人们碎片化的时间而设计出诸如微信、微博、QQ等受到大众热烈欢迎的业务。

(三)实时交互性

移动互联化实现了信息的实时传递和沟通,任何人只要通过下载的软件,可以实时进行聊天、交谈、买卖,每个人成为信息的者和接受者,使个体之间可以自由平等地交流、表达自我,同时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实现语音、视频的交互,达到了信息传播及时有效的效果。

(四)“私人订制”的个性化服务

移动互联网一对一的传播途径,具有信息定制、个性传播的特点。一方面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选择软件、信息,进行个性化的选择。另一方面,一个终端代表一个受众,通过对用户的身份识别进行大数据分析,可以依据用户使用特点进行个性化的信息服务,如聊天、音乐共享、视频通话、购物理财、摄影摄像美化、游戏微博等“私人订制”项目。

(五)智能性

手机等终端设备具有定位,采集周边事物、声音、画面的信息功能,移动互联网很好地结合了此特点,实现了智能定位的强大功能,基于这一功能产生出许多衍生服务:智能定位,可以实时锁定自己和他人所在的位置,可以进行驾驶、步行、交通导航,也可以进行定位追踪等等。位置知晓,展示周边的人物、事件、店铺进行交友、评论、订餐等。此外,一些设备还在进行更新的感受温度、各种感觉的功能,因此,移动互联网的智能性还将继续更新和扩展。

二、移动互联网时代高校基层学生党组织思想理论建设的冲击

移动互联网承载着丰富的资源信息,其中包括思想品德等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作为网络互动主力军中精英的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他们思想和行为极易受到移动互联网的影响,这对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产生巨大的挑战,高校党建工作者需要足够重视,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理论建设。这种冲击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多元思想冲击主流价值理论体系

正如固定互联网、移动互联网里的内容也不全是积极向上的,网络上各种社会思潮、观点无处不在,虚假信息、网络诈骗、一些低级庸俗的色情信息经常污染网络环境,影响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的思想和行为。移动互联网上海量的、复杂信息对大学生道德价值的发展造成挑战,比如:多元文化价值观会淡化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民族意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受到冲击,会使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遗忘自己申请入党的初衷,基层党支部建设趋于平淡化、庸俗化、功利化;西方文化的渗透影响大学生国家意识、价值观和道德标准,使人们对我们的主流价值观和文化体系产生怀疑,影响文化自信;网络的虚拟性冲击现实的真实性,使传统道德的约束力减弱,虚拟世界的道德发展影响现实的道德体系和道德支撑。

(二)低俗内容占据过多时间,影响身心健康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广泛使用,特别是4G时代下,移动互联网更加便捷高效,加速了“低头族”的壮大,“低头族”们在公交、地铁、路上,几乎都是低着头看手机、平板等移动终端上网、聊天、看视频的群体。这群人中相当一大部分是大学生或大学生党员。过度低头玩手机会造成颈椎病,智能辐射会对身体造成伤害,如头疼、恶心、记忆力的减退、免疫功能降低等现象,甚至导致肿瘤。玩手机大量占用了体育锻炼的时间,锻炼的减少必然导致身体素质降低,从而引发一系列疾病。此外,沉溺于手机,过度依赖移动互联网会导致一离开手机就无所适从,产生焦虑、自闭等心理问题,引发心理疾病。4G时代网速的加快更加加剧了对大学生身心的危害。

(三)便捷诱惑影响学生的生活方式

2014年以来,移动互联网环境进一步扩大,增加了许多刺激点吸引大学生注意。在美团、大众点评等团购风潮之后,出现大量的手机订餐软件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如美团外卖、淘点点、饿了么等外卖软件瞬间席卷了大学校园。由于外卖软件具备的优惠、定位、订餐、分享等功能极大地适应和满足了大学生的需求,大学生开始习惯使用手机订餐,导致大量的学生可以蜗居在寝室。此外,一些软件如微信、微博会根据节假日,定期推出抢红包、扫描二维码等优惠活动,如2015年“双十二”支付宝的半价活动,有些活动则与电视节目合作,推出扫描赢大奖,刺激了广大大学生使用手机抢红包、赢大奖。消费刺激点增多的同时使得更多的大学生更酚谑褂靡贫互联网,无形中生活方式发生了改变,这种改变有有利的一面,但是也无形中养成了慵懒的作风。

三、移动互联网下高校基层学生党组织思想理论建设的对策

(一)创新高校基层学生党组织思想理论教育内容,提高吸引力

高校基层学生党组织思想理论建设要取得实效,就要奔着现实问题和活思想去。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要发挥裂变式的巨大能量,就要奔着现实问题和活思想去,在网络上把思想阵地激活。移动互联网的入网门槛较低,用户只需要通过数据或无线网络连接就可以进行网络访问,但是建立在庞大的网络信息基数上的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我们结合移动互联网的特点,继承已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成果,吸收合理成分汇编成专题系列,并根据最新时事发展,及时增添切合时展的内容,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最新成果用通俗易懂的形式武装学生党员的头脑。内容需要贴近现实、贴近学生,服务于学生的成长成才。

(二)善用移动互联网,创新高校基层学生党组织思想理论教育形式

移动终端已经进入几乎每个学生的手里,这些设备占据学生每天自由时间的大学70%。以微信为例,目前,微信以8亿活跃用户位居榜首。不论是人均月使用次数或月使用时长都位列第一,其生活化的功能(语音、图片、文字、视频、表情等)使得人们之间的交往越来越亲密,表达更加符合内心。对于基层学生党支部思想理论建设而言,必须善用移动互联网,“阵地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基本依托”[2],人在哪里,阵地就应该在哪里。大学生,包括党员学生,每天都有大量时间沉浸其中。基层思想理论建设完全可以充分利用朋友圈、微信公众平台进行,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拇指之间。当前,不少高校都有了自己的微信公众号用以传达最新的校园动态、师生近况、发表对于时事的态度与见解,这些推送消息都是经过发送者筛选后呈现在大学生群体面前的,既具系统性又具导向性,有利于增强基层支部思想理论建设的实效性。

(三)提高高校基层党组织党建工作者的专业化水平

高校基层党组织是要成为坚强的战斗堡垒,党建工作者在其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正如指出,做好抓基层打基础工作,夯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关键是要建设一支高素质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目前高校基层党建已经远远超越凭经验和感觉的阶段,党建工作者虽然是学生党员的“领导”,但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领导力更多的是来自于素质和能力,而不是职位。“领导素质和自身能力的不足,也会限制其个人权威的增长。”[3]因此,必须提高基层党组织党建工作者的专业化水平。

目前,国内移动数据服务商Questmobile的《2015年中国移动互联网研究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12月,国内活跃移动智能设备数量达到8.99亿,手机作为移动互联网的主要载体,设备用户年龄构成中80后接近八成,大学生是时尚的最先体验者,善于接受新鲜事物,是手机上网使用群体的主力军。而目前,高校党建工作者的年龄段多集中于35至60岁,受年龄的差异和精力的限制,他们对手机上网这种新事物的接受能力和应用能力明显要滞后于青年大学生,除了进行正常的教学,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还有相当的科研任务以及自身理论知识的完善工作,对于移动互联网这种先进的技术难以静下心来耐心探索,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便难以与移动互联网相结合。对此,要想提高基层党建工作的实效性,就必须培养出有着扎实的党建专业知识,并且掌握移动互联网技术应用和传播规律的“复合型”工作者。

参考文献:

[1]吴昊,马斌.时代的变换――互联网构建的新世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64.

移动互联网论文篇5

关键词:素质教育;移动互联网;学习生态圈

中图分类号:G40-0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8454(2014)06-0085-03

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以及智能终端(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在大学生中的普及与应用多样化,有关移动互联网对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影响已成为当前教育和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在移动互联网背景下,研究如何搭建高校素质教育学习型网络,提高素质教育中大学生的信息观念和意识,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对于加强和改进高校素质教育,增强高校素质教育的时效性具有深远意义。

一、高校素质教育与移动互联网

1.高校素质教育内涵

高校素质教育是指一种以提高受大学生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它重视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与应试教育相对应。而当前大学生的素质教育还未能做足做透,大学生的素质教育状况也是良莠不齐。

党中央国务院对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和要求,指出各级各类学校要把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作为今后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探索并推行创新型教育方式方法,突出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加强大学生素质教育刻不容缓,当前世界各国的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提高国民素质,加强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是我国教育的重要内容。作为未来国家发展的主力军,历史的使命和时代的重担需要大学生强化自身素质,为社会主义建设添砖加瓦。

2.移动互联网基本特征与应用

移动互联网是一个以宽带ip为技术核心的,可同时提供话音、传真、数据、图像、多媒体等高品质电信服务的新一代开放的电信基础网络,是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继承了移动随时随地随身和互联网分享、开放、互动的优势,是整合移动和互联网优势的“升级版本”。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平板电脑的热销,“移动改变生活”已不再是一句简单的广告词,移动互联网正快速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移动互联网应用最早让人们接受的方式,是从短消息服务开始的。目前移动互联网的主要应用包括以下几方面:第一,移动上网。移动上网是智能终端的一项重要基本功能,它主要有两大方面的应用,即公众服务和个人信息服务。公众服务可为移动用户实时提供最新的天气、新闻、娱乐、交通及股票等信息。个人信息服务包括浏览网页查找信息、查址查号、收发电子邮件、发微博、写博客等。第二,移动办公和移动学习。随着智能终端设备处理速度的加快和移动带宽的增加,利用移动互联网进行的移动办公、移动商务、移动购物、移动学习将变得越来越普及。第三,移动娱乐。通过移动互联网,利用智能终端可以随时随地地看电影、听音乐、语音通话、视频互动等。

二、移动互联网在高校素质教育中应用的研究

从移动互联网在我国快速发展伊始,国内不少专家、学者就开始关注移动互联网发展和大学生素质教育问题。2010年,山东大学杜亮指出,“创新3G时代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精心设计建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移动互联网平台,切实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利用移动互联网开展工作的能力,主动加强移动互联网信息监控及舆情分析工作,积极构建基于移动互联网平台的校园网络文化体系”;2011年,天津科技大学周慧分析了大学生移动上网行为,归纳和总结出3G时代大学生信息行为和变化特点,提出了3G时代如何引导大学生有效地利用各种信息资源、增强信息意识、提高信息素养的对策与建议;同年,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曾又在《现代商贸工业》第1期发表“移动互联网在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中的应用”,分析探讨了移动互联网对思想教育工作造成的影响,开拓创新了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2012年,南昌教育学院刘小青等深入分析了3G时代移动互联网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发展的趋势及原因,综合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提出了建议和对策。

国外关于移动互联网与大学生素质教育的研究起步比较早,研究成果也较多。如美国的pewResearchCenter的mayaSimon等在2000年的一项研究中指出,大学生把移动互联网作为课外学习的必不可少的辅助工具,然而也有一部分大学生利用移动互联网作弊;国外的达芬奇计划――从电子学习到移动学习,该项目从制作适合于智能手机和移动学习的一系列课程开始,并将这些融入到学习支持服务体系中,为学生营造一个较为舒适的学习环境,它解决了在智能手机上开展移动学习课程面临的所有问题;国际远程教育界的宿儒戴斯蒙德・基出版了《thefutureoflearning:FromeLearningtomLearning》,该书详细论述了从远程学习到电子学习到移动学习的发展,该书无论在远程教育领域还是移动学习领域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引起人们对于移动设备教育应用的高度关注。

三、移动互联网背景下推进高校素质教育的对策与措施

功能性强、使用便捷又深得大学生喜爱的移动互联网正在逐渐地被用于高校的素质教育中,这就要求高校素质教育工作要与时俱进,善于利用移动互联网这一新兴的网络媒体,推动高校素质教育理论、体制、方法的创新。

1.加快高校素质教育与时俱进,构建高校移动互联网学习生态圈

高校移动互联网学习生态圈的建设框架如图1所示,主要包括生态圈建设、利用“人人网”等社交网络形成学习圈、通过网上开放课程协作学习和自动调节与更正。

采用“智能终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教学平台+视频资源”的学习型网络创新模式,构建新型的大学生移动互联网学习生态圈雏形,并利用人人网等成熟社交网络平台,认识更多的有相同兴趣的人,和更多的人成为同学,形成大学生素质学习圈,共同探讨交流大学生在道德观念、生理健康、心理健康、人际交往、情感问题、生活习惯、社会化等方面的认识。

同时,利用大学生移动互联网学习生态圈中的素质教育开放课程以及优秀的教学资源(包括空中课堂、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模拟素质教育基地、在线学习系统、素质教育自我测评体系等),学生可根据各自的水平,按各自的速度、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可以通过学习圈内部协作发挥集体协同效应,通过圈内互相影响发挥群体聚合动力,高效率地实现素质教育目标。并通过相应的评价激励体系和信息反馈体系自我调节与更正,形成健康向上的大学生素质教育学习环境平台。

2.推进高校素质教育技术、方法创新,提升素质教育质量

高校素质教育一直非常重视教育技术、方法的创新,自计算机与互联网在我国推广应用,高校素质教育便引入了互联网和其他新型的信息化技术,并将其作为教育技术、方法创新的重要手段。目前,各类素质教育网站、论坛、视频学习平台已成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兴起和智能终端在大学生中的普及,高校素质教育技术、方法应适应移动互联网这一新兴网络媒体的特点,借鉴已有传统互联网环境下素质教育的技术、方法,逐步形成适应移动互联网背景下的高校素质教育新技术和新方法,提升高校素质教育的内涵和质量。

3.利用移动互联网新载体,丰富高校素质教育功能

移动互联网作为一种新载体和新兴的网络媒体,在实现高校素质教育的功能上将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第一,利用高校移动互联网学习生态圈,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随着时代的进步和新一代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不可避免受到技术发展的影响,利用移动互联网丰富的媒体技术,可以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周围的世界,从而提高综合素质素养。第二,利用移动互联网强大的信息功能和便捷的移动功能,在智能终端上承载加工过的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的电子教材,并提供记录用户的行为、聚合各类教学内容,支持相关学习的功能,让师生能进行实时互动交流,拓展教学新空间,增强教和学的互动方式,满足教学和学习需求。

4.加强高校素质教育工作队伍建设,提高队伍移动互联网素养

高校素质教育工作队伍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中坚力量,但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大学生通过便捷的移动互联网,可以随时随地获得大量的信息,教师在素质教育中的主导地位受到挑战。这就要求建立一支业务素质和技术水平过硬,掌握移动互联网特点,能运用移动互联网开展素质教育的高校素质教育工作队伍。

第一,转变高校素质教育工作者的工作理念。在移动互联网环境下,学生自主性得到放大,因此,素质教育工作者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工作理念,正视移动互联网环境下“人人平等”的现实,实现由素质教育教导者到引导者的转变。

第二,加强对高校素质教育工作者的移动互联网技术知识培训。大学生是移动互联网最活跃的人群,同时也是移动互联网的主要受众体,这就要求高校素质教育工作者必须掌握一定的移动互联网技术知识,利用移动互联网了解大学生素质教育学习状况,开展有针对性的素质教育工作。

四、结束语

当今的大学生对符合社会发展潮流的新生事物有较快的接受度和认可度,移动互联网的便捷性和可移动性的优势能够满足大学生自主学习和互动学习的需要,移动互联网对高校素质教育来说,既提供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在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我们要认真对待“培养什么样的大学生、怎样培养素质优秀的大学生”这一问题,从而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和有效的对策拓宽学习渠道,规避移动互联网对大学生素质教育的负面影响,引导大学生主动适应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努力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黄建磊.信息教育中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应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3(7):252.

[2]王海建.移动互联网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及对策研究[J].江西蓝天学院学报,2011,6(2):5-8.

[3]郎婧,伍玉林,肖庆生.移动互联网发展对学校网络文化及教育的影响[J].中国教育学刊,2013(S1):1-2.

[4]杨永亮.网络环境下高职学生信息素质的培养[J].当代职业教育,2013(4):93-95.

[5]杜亮.3G时代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策略[J].思想理论教育,2010(1):82-86.

移动互联网论文篇6

关键词互联网+教学;移动教学;个性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18-0139-02

1问题的提出

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制订了“互联网+”行动计划,标志着“互联网+”被纳入国家战略。在教育领域,把互联网与传统教学结合形成的“互联网+”教育,成为高等学校教育发展的长期重要目标。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更新,网络社交媒体软件功能的开发完善,信息技术在知识创造、传播与应用方面开始发挥变革性的影响。“互联网+”教学的实现需要对现有教学模式进行个性化、协作化等多模式整合性改革,并重点依托功能强大的网络社交软件,有效地为学生提供线上线下学习服务,构建协作学习、探究学习、自主学习等多种形式的学习情境,并通过“互联网+”的技术平台为移动个性化教学实现师生交互、人机交互、人与环境交互的模式。

2研究意义

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和普及,既为教学提供了极为丰富的学习资源,又提供了不受时空限制的与其他社会成员便捷沟通的平台。传统教育需要通过网络技术获得“互联网+”的能力,形成强有力的“教育能源”,使得教育形式更加开放,教学资源更加多样化,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教学关系更加紧密,同时也为实时教学和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在“互联网+”时代,非正式、按需的个性化学习方式逐渐成为社会成员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微信、微博、大学城空间作为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积极性的移动学习平台与课程资源平台,一方面为一线教师开展移动教学、信息化教学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另一方面,移动学习模式能够有效满足学习者的个性化学习需求,成为传统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及辅助教学资源。

3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互联网+”教育相关研究在2015年“互联网+”概念被正式提出之前,互联网教育已经有了十余年的发展历史,教育界已经对利用互联网开展教育的模式进行了广泛的探索与尝试,互联网技术、大数据、云计算等逐渐与教育教学结合,传统的教学形态被科技的力量重塑,可以说教育行业已逐步实现高科技化与互联网化。

学术界关于互联网教育的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三点:

1)网络信息化时代高校课程的管理与实施;

2)利用互联网技术开展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新型合作互动式教学模式研究,比如近年热门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3)社交网络软件在学科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比如微信平台在学科教学上的应用。

2015年,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互联网+”教育之后,国内学者曲大为、赵福政(2015)从互联网与教育结合的可能性入手,站在产业元素重塑角度,提出建构“互联网+”教育的高等院校教育改革路径;王竹立、李小玉(2015)等人从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的误区出发,实证研究智能手机在“互联网+”课堂的应用;颜正恕、徐济惠(2016)分析了“互联网+”教学的基本特征以及与传统在线教学的主要区别,提出构建个性化的“互联网+”教学环境,分析如何实现一体化的“互联网+”教学模式。

移动个性化教学相关研究在国外,众多学者从移动学习理论及应用方面,对基于移动互联网个性化教学进行了诸多研究,不仅研发了种类丰富的实践应用软件系统,而且在移动个性化教学的教学模式、教学效果、学习者的心理变化等方面,都取得丰硕的研究成果。由于使用移动设备进行移动学习时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学习者难以长时间地保持集中的精力,因此,目前国外的大部分专家和学者普遍将移动个性化教学的研究重点放在如何提高学习者进行移动学习的专注度上,以微课、微视频为载体的微教学模式研究应运而生。此外,国外部分学者也致力于具体移动学习项目的研究和开发,并根据学习者的不同需求,研发出具备不同功能的应用程序,供学习者更好地进行移动学习。

由于起步较晚,我国对于基于移动互联网个性化学习的研究大部分集中在应用方面,研究如何通过移动互联网,探索出一条新的个性化的教学改革道路。这些研究成果主要表现在网络技术在中小学课堂教学中的翻转应用、网络教学的实施策略和具体操作方法、移动教学与传统教育模式的结合应用等方面。近年来,随着微信大规模的普及应用,学者开始研究在教育教学中利用微信实现移动教学的应用模式,并通过实践研究来探究微信支持下的混合式学习形式是否能够有效地促进学习者的学习。

4“互联网+”时代移动个性化教学研究的理论依据

非正式学习理论非正式学习理论认为人们主要是通过偶发性学习和非正式学习的方式获取知识的,常规的教学课程来传递知识的学习方式并不是主要的方式。非正式学习理论为“互联网+”时代移动个性化教学可行性提供了理论依据,基于移动互联网技术的个性化教学让学习者随时随地学习成为可能,在移动个性化教学设计中,教师要针对不同的知识类型,使用不同的教学模式创设非正式学习的情境,帮助学习者开展意义学习。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习者通过外部环境和学习者发生相互作用,主动获取外部知识的过程。依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于移动互联网的个性化教学应在以学习者为主导的观念指导下,一方面充分利用互联网上丰富的学习资料和信息,使用适当a教学策略进行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利用互联网移动学习的特点,为学生创建与实际情境相近的学习情境,让学习者将原有的知识经验和新的知识形成有意义的建构。

个性化学习理论个性化学习是一种由学习者自主选择教学内容、制订学习计划、灵活地安排学习时间和地点的学习方式。“互联网+”环境下移动教学是学习者主动获取知识的过程,软件平台只是辅助工具,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进度等信息都具有较强的个性,为达到学习者个性化的需求,学习者可以根据自身的学习情况,自主安排学习计划。在移动学习中,各种能力不同、水平不同、年龄不同的学习者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混合式学习理论混合式学习理论是伴随着互联网技术发展起来的新型学习理论,它将传统课堂教学的优势和移动网络化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既充分发挥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观能动性与创新创造性,又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混合学习理论注重以最低的投入获得最高的学习效率的学习方式构建。因此,混合学习理论采用多元化的手段和信息来进行学习的理论观点,为在“互联网+”环境下开展移动个性化教学方式奠定了理论基础。

5研究展望

互联网与教育的结合虽是近年研究的热点,但是对于“互联网+”教育内涵的把握以及实现路径研究较少。“互联网+”教育不是“教育+互联网”,高等教育深化课程教学改革的落脚点,应该放在集中建构“互联网+”教育的实现路径,以及深入探讨实时交互性强、使用率高的各类社交软件在“互联网+”教育的具体应用上。尽管国内外已有很多针对个性化教学的研究,比如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等,但它们多是基于互联网上web浏览的方式,缺乏基于移动领域的个性化教学研究,具体到现代社交网络技术与应用软件在具体理论课程教学应用中的研究则更少。然而,移动个性化教学方式要想在具体实践中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仅仅依靠互联网虚拟的环境是不够的,发挥移动个性化教学最大潜力的关键在于线上学习与线下学习相结合,教学管理与教辅管理相结合。

参考文献

[1]颜正恕,徐济惠.线上线下一体化“互联网+”个性化教学模式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5):74-78.

[2]王竹立,李小玉,林津.智能手机与“互联网+”课堂: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的新思维、新路径[J].远程教育杂志,2015(4):14-21.

[3]范文翔,马燕,李凯,等.移动学习环境下微信支持的翻转课堂实践探究[J].开放教育研究,2015(3):90-97.

[4]杜荩萧潇.面向自主学习的互动式网络学习系统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S1):440-445.

[5]王良周,于卫红.大数据视角下的学习分析综述[J].中国远程教育,2015(3):31-37.

[6]王晨,刘男.“互联网+”教育: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教育大变革[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5.

[7]张杰夫.“互联网+”给教育带来五大革命性影响[J].人民教育,2015(13).

[8]曲大为,赵福政.“互联网+”对高等院校教育改革刍议[J].高教研究与实践,2015(3):12-15.

移动互联网论文篇7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一、移动互联网特点及高等院校学生认知发展

进入21世纪,移动互联网迅速发展成为全球信息通信领域最为瞩目的现象之一。移动互联网即依托互联网的技术、平台与商业模式,结合移动通信技术并加以实践的活动。从一定程度上说,移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而是移动×互联网。

故其特点如下:第一,移动互联网不仅继承了移动通信随时随地随身的特点,也享有传统固定互联网开放、分享和互动的优势;第二,这种流动的互联网,打破了前两代移动通信技术网络带宽窄、信息数据传输慢等技术瓶颈,使得多媒体手段可以真正融入无线网络世界。

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成熟和推广,在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的同时,也为目前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更多影响。

在互联网时代,高校学生在思想行为上具有如下特点。

首先,作为新事物的倡导者和时尚体验者,高校学生成长和发展更容易受到新生事物的影响。其次,在当前的大学校园里,由移动互联网应用衍生的手机QQ、手机微信、手机微博、手机视频等,都已经发展成为大学生所常用的沟通交流方式。最后,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不仅影响当代高校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也为新形势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进入4G时代,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利用好移动互联网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国务院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等文件,多次强调要积极探索移动互联网发展新形势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新办法,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式方法,占领新的平台,发挥其优势。

可通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调查问卷了解当前移动互联网时代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需求,并根据调查的分析结果对移动互联网时代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提出一些建议,从而帮助当代高校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1]

二、移动互联网时代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分析

高校学生是国家未来的栋梁之材,对大学生的思想教育或者提高其政治素养均与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兴旺息息相关。因此,如何进一步做好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高校建设的一大重点。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移动互联网在当今社会活动中的应用更加广泛。移动互联网在改变高校学生生活方式、学习方式、思维方式的同时,也引起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重视。

1.移动互联网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影响

(1)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新的阵地和平台。当代高校学生成长于科技迅猛发展的移动互联网时代,热衷于接受新鲜事物,也是移动互联网最广泛的使用者。

借助移动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发挥传统教育方式与网络工具相结合的优势。移动互联网技术具有资源宽广、传播迅速、信息全面等优势,不受时间与地域等因素的限制;借助互联网平台进行教学则摆脱了以往时空相对固定、辐射面相对狭窄、时效性相对较短的不足,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作用与效力上得到了无限延伸,将逐步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领域深入研究的又一课题,打造更加广阔的教育共享平台。

(2)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和手段的创新提供了可能。在先进的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支撑下,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著作、实践素材,都可以便捷地通过移动互联网络等广泛传播;在学习和研讨中遇到的任何问题,都能在网上快速地查找到大量资料。移动互联网技术的这种特点和优势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创新提供了动力,创造了条件。

(3)提升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移动互联网技术视图结合、声情并茂,营造了一种活跃、轻松、愉悦的氛围,激发着无穷魅力,使教育内容变得生动活泼,让高校学生在形象、生动、直观的情境中升华思想,可大幅度地调动高校学生获取信息的主动性和参与性,使思想政治工作更具吸引力和感染力。

同时,与传统媒体相比,移动互联网信息传播更具有实时交互性,每个高校学生都可以是信息的者、传播者、参与者和获得者,使信息交流从单向被动式向多向互动式转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及时高校学生关心的热点话题,了解学生内心深处的真实想法,有针对性地在网络环境中和现实环境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率。[2]

2.移动互联网时代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消极影响

(1)移动互联网信息价值多元化趋势。移动互联网信息传播超地域、跨文化,具有极大的自由,这同时也导致了其传播内容的纷繁复杂且杂乱无序。而且不同意识形态和文化政治势力都会利用移动互联网的自由性、输出其意识形态、价值观念甚至腐朽的思想文化和生活方式,意图占领青年的思想阵地。

而高校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和稳定期,其是非观念判断能力也有待进一步提高。如果长期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干扰和渗透,会导致高校学生思想道德滑坡,价值观念混乱,理想信念迷失,这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加大了难度。

(2)移动互联网的虚拟性给高校学生带来冲击。移动互联网的虚拟性、匿名性给人的行为提供了极大的自由,但高校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和稳定时期,是非辨别能力还相对较弱,容易沉溺于虚拟的移动互联网环境中,容易传播不良信息,出现现实人格与虚拟人格的转换,容易迷失自我,诱发产生心理疾病和认知偏差,甚至出现道德失范、违法犯罪等行为。

此外,部分高校学生逃避现实,沉浸于虚拟的移动互联网环境,现实人际关系疏远,容易出现心理问题。

(3)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和效果被移动互联网弱化。移动互联网环境下,良莠不齐的大量信息影响着高校学生对信息的正确判断。尤其是部分移动互联网运营商对商业利益的过度追求,其中充斥着快餐文化和低俗信息,有的甚至触及社会道德和法律底线,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高校学生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同时,多元的文化观念和意识形态在移动互联网中碰撞,使部分高校学生受到不良干扰,也加大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难度,使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和效果被弱化。

三、移动互联网时代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移动互联网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挑战是多方面的,要有效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政府、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学生自身共同努力。[3]

1.相关政府部门要提高对移动互联网的重视

相关政府部门要优化移动互联网信息环境,拓宽信息传播渠道,加大监管力度,建立健全信息追踪机制,构建良好的管理程序,提升移动互联网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机制技术保障水平。

相关部门要依法审查过滤信息,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防御能力,在移动互联网环境下弘扬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充满正能量的社会舆论氛围,提高移动互联网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2.高校要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平台,占领思想政治教育网络高地

高校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平台来为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服务。

一方面,教师可以不断拓宽教学和交流途径,利用移动互联网平台使用微信、QQ、微博等手机软件实时进行师生间的日常交谈沟通甚至是微视频教学讲解。

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也应主动积极投入校内的相关论坛中,利用广博的专业知识和理论方法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有力引导,利用移动网络的便捷性为学生在大学生活学习中所面临的难题出谋划策。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要能够充分挖掘网络的潜在价值为学生所用,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与主观能动性,促使大学生群体运用各类移动终端主动关注思想政治教育网站。

最后,相关工作者务必做好学校舆情分析和大众舆论的监督与指导工作,通过多种方法来了解和预测学生正在关注和即将关注的信息,提早判断,为如何在高校学生中顺利开展安全、思想和事务工作提供可靠依据。

3.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从业人员队伍建设,努力提高综合水平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队伍的素质对教育效果有着直接影响。

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水平和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的操作使用方法,积极转变传统教育观念,探索和创新教育方式与教学方法。

4.高校学生要提升自身的各方面素质,自觉抵制不良信息的侵扰

高校学生要提升自身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抵制网络带来的不良影响。

一方面,高校学生要加强对网络法律、法规的了解,文明使用移动互联网,努力提高对网络有害信息的甄别能力。

另一方面,要加强自我约束,树立正确的网络行为规范,提高自律意识和自控能力,对自己的网络行为负责,自觉抵制不良信息的侵扰,做遵纪守法的文明网民,自觉维护网络秩序。

参考文献:

[1]王怀民.积极反馈:网络思政教育的有效方式[n].中国教育报,2010-04-12.

移动互联网论文篇8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技术教学模式研讨式移动互联网技术应用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6)09(a)-0082-02

移动互联网技术课程教学大纲要求:了解移动互联网基本概念,掌握移动互联网网络技术、移动互联网操作系统、移动互联网应用技术,熟悉移动互联网典型应用案例,掌握设计思路及实现方案。但该课程教学中存在没有成熟教材、核心技术变化、缺少实验环境等问题。大多数教学模式都是以教师讲解理论知识为主,由于教材内容陈旧、课程结构不完善、教学方式不科学、考核体系不完善、师资水平有限、学生能力良莠不齐等原因,教学效果受到很大影响。如何改变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果就成为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1移动互联网技术简介

随着宽带无线接入技术与移动终端技术的飞速发展,移动互联网应运而生并迅猛发展。

目前,移动互联网技术正在改变着人们的学习、生活和娱乐方式,移动互联网使人们可以通过随身携带的移动终端随时随地获取社交、位置、视频、购物、工作等移动互联网服务。真正实现了“无所不在的网络、无所不能的服务”的思想。

前瞻产业研究院的《中国移动互联网行业市场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数据显示,我国移动互联网发展进入全民时代。截至2014年4月,我国移动互联网用户总数达8.48亿人,伴随着移动终端价格的下降及wiFi的广泛铺设,移动网民呈现爆发趋势。移动互联网领域由于其巨大的潜在商用价值越来越被业界看重。

2课程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2.1教材问题

由于移动互联网技术是一个新兴技术,还处于探索发展阶段,因此存在定义不明、核心技术不断更新变动等问题。目前已有的移动互联网技术相关教材数目并不多,而且缺少精品。虽然各书籍侧重点不同,但内容基本包括:移动互联网概述、ip技术、移动互联网热点技术、移动操作系统、移动互联网业务与核心技术等方面。基本都侧重于理论,内容广而杂,不利于学生自学;而且教师无法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在有限课时内将全部知识点讲解透彻。另外,部分教材内容已被淘汰,也给教学工作的安排和规划造成影响。

2.2实验问题

该课程实验基本涵盖ip技术、无线网络、移动应用开发等。但此类内容需要大量的基础知识储备,且对实验室配置要求较高。如果教师在课堂上详细讲解实验原理、演示实验步骤、强调注意事项等,必然花费大量的时间,留给学生操作、解决实验问题的时间就不能保证。另外,随着高校扩招,教学基本都按照大班进行,实验环境不能满足大量学生同时实验,或存在实验室配置更新滞后,无法开展最新实验等问题。实验课时、实验环境将直接影响实验教学效果。

2.3教学问题

移动互联网技术学习需要计算机网络、互联网、移动通信等基础知识铺垫。而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不同,在高校教育中又普遍采用早已制定好的人才培养方案,所以移动互联网技术作为一门新兴课程,可能出现课程衔接不当问题,影响教学效果。

传统高校教学中,采用集中式、注入式的教学方式为主。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很难在有限的课时内,透彻讲解各个章节点。而且侧重于理论的教学方式,加上专业内容枯燥、晦涩难懂,学生不能及时理解,容易造成缺少学习兴趣的局面,增加教学难度。

学生课余时间不属于教学规划时间,学生虽然可自主选择学习,但由于受到学习资料来源限制,自学效果并不是很好。

所以该课程教学容易陷入教师讲不透,学生没兴趣、听不懂、不愿学的恶性循环状态。

3教学模式研究

3.1“研讨式”教学模式

移动互联网技术涵盖面广泛,涉及理论知识颇多,而且每个知识点都具有一定的深度和难度,仅靠教师的有限讲解很难保证教学效果。在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背景下,为使教学内容与专业特点相结合,重点培养学生自学和实践能力,可采用“研讨式”教学模式。教师在课前布置教学任务,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提前查阅资料,对相关知识点做出基本了解。在课堂教学进行时,打破以往的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模式,而采用教师启发引导,以学生为主体,展开对内容讨论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讨论中了解基础知识,认同观点,构建知识体系。将学习的决定权转移到学生手中,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新思维,保证教学效果。

研讨式教学不仅能用于教学中的核心问题和最新前沿知识,而且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该以理论和实践并重的方式进行。以移动网络建构为例,让学生提出不同的解决方案,比较其对资金投入、技术要求、后期应用等方面的差异。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创新的能力,而移动互联网技术恰恰就是需要不断创新的精神。

3.2“移动互联网应用”教学模式

为将该课程“无处不在、无所不能”的思想应用于实际,便于学生理解与掌握,可引入“移动互联网技术应用”教学模式。

当前高校中,网络已经做到全面覆盖,而移动终端也被普遍使用,这些都为移动互联网技术应用教学模式的开展打下了基础。

教师提前将教案讲义、课程重难点指引、参考文献等内容放到移动互联网技术平台上,学生只要利用智能移动终端接入平台,就可以随时随地学习,与同学、教师进行互动交流。既可以掌握课堂教学内容,预习、复习等资料,又可以通过终端仿真和录制视频的形式,提前查看实验要求,理解实验原理。在终端设备上进行仿真实验,熟悉实验设备、安装顺序和实验步骤。在具体实验环节,可采用分组形式直接进行实验,大大节约实验时间,增强学生动手能力和操作熟练程度,培养学生的成就感和自主性。同时解决课时不足和实验设备不足等问题,提升教学效果。

通过移动互联网,还可以将慕课、微课等新兴教育模式与内容引入日常教学中,方便学生及时掌握最新前沿技术,解决教材受限问题。鉴于慕课上精品资源共享课和视频公开课课程资源齐全、授课质量高,微课时间短、内容精讲,涵盖了课前知识储备、课堂核心知识讲解、课后重难点检测、互动交流等教学全部过程等优势,引入上述教学模式不仅丰富了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还可以打破时间、师资水平等方面的限制,有效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

为满足移动互联网技术教学需求,科任教师需要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较强的科研能力、快速接受新事物和学习新事物的能力,而教师也可通过上述途径,学习最新专业知识,交流工作经验,分享教学心得,提高自身水平。

4结语

革新教学模式有利于教师创新教学、学生拓展学习时间和空间、提高学习效率,对高校、教师、学生都将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鉴于互联网强大的信息共享能力,也可能出现部分学生过分依赖网络,缺少自主思考的情况。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合理采用各种教学模式,努力做到扬长避短,减少学校教育与工作需求之间的差距。

参考文献

[1]薛冬娟.移动互联网技术在高校教学改革中的应用[J].时代教育,2016(3):61.

[2]吴大鹏.移动互联网关键技术与应用[m].电子工业出版社,2015.

移动互联网论文篇9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新闻评论;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122(2016)11-0147-02

新闻评论作为舆论引导、思想交流的工具,被视作媒体的灵魂,是媒体核心竞争力的体现。移动互联网改变信息生产和传播机制的同时,也丰富了新闻评论的形式和内涵,给高校评论教学带来了新的挑战。

一、移动互联网背景下新闻评论的特点

1.评论平台的多样化。“新闻评论最早起源于报刊,历经广播电视,进而发展到互联网。[1]”如今,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出现,评论开始向移动端转移,形成了报纸、广播、电视、网站、移动互联网多平台的格局。

评论平台的移动化首先体现在媒体新闻客户端中。目前,传统媒体、门户网站纷纷推出了手机新闻客户端,在这些新闻客户端中,媒体都设置了评论栏目,如《人民日报》客户端就将评论栏目放在仅次于热点新闻的第二位置。除了新闻客户端,微信公众号也成为评论的最新入口。不少媒体评论部都开通了新闻评论类公众号,例如《人民日报》旗下的“人民日报评论”、《北京青年报》旗下的“团结湖参考”、凤凰网的“凤凰评论”等。

手机客户端评论频道、评论类微信公众号的出现,扩大了新闻评论的入口。对评论教学而言,一方面丰富了课堂教学与课外学习的资源,另一方也相应地要求教师能够及时增补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探究移动平台评论的传播规律,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移动互联网时代。

2.评论主体的多元化。除了多平台的评论格局,移动互联网时代,新闻评论的主体也呈现多元化特征。不仅媒体可以官方评论,普通网民也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参与到评论中来。

在媒体新闻客户端的评论栏目中,评论的主体大致可以分为四类:一是代表媒体立场的官方社论,二是记者、编辑评论,三是专家评论,四是以网民为主体的网友来论和留言区即时跟帖评论。而在另一移动端的微信公众平台上,除了媒体新闻评论类公众号外,也出现了大批评论员、自媒体人的个人评论公众号。例如,《中国青年报》评论员曹林开通的公众号“吐槽青年:曹林的时政观察”,就以优质的原创评论和新闻课、舆情课的说课栏目吸引了大批粉丝。

评论主体的多元化,对评论教学而言,要让学生关注到不同主体下新闻评论的区别。而类似于新闻课的公众号则为学生自主学习搭建了较好的平台。

3.话语表达形式的创新化。无论是手机客户端的评论栏目,还是评论类微信公众号,都可以推送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媒体信息,也支持利用超链接技术拓展评论空间,这就打破了传统媒体对评论文本的限制,使评论不再是单一的文字传播,而是具备了丰富的话语表达形式,能够进行整合式创新。如腾讯网“今日话题”就以整合式编辑的方式创新了评论形态;《人民日报》客户端中的评论栏目,在文字基础上增加了音频,简单的创新使得评论具备可读与可听两重特性。

对于评论教学而言,除了训练学生的文字技能,也应该训练学生的整合式编辑能力,引导学生利用互联网多媒体特性进行评论创新,优化评论的阅读效果。

二、移动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群体的变化

1.碎片化的阅读模式。移动互联网改变了信息生产与传播的机制,也改变了高校学生的认知和学习方式。学生越来越习惯从微信、手机客户端获取信息,但在快速、即时、高效接收信息的同时,也造成了阅读的碎片化。

从笔者评论教学的具体实践来看,学生就体现出了较强的碎片化阅读习惯,他们常常利用课堂走神时、课间休息时登录微博、微信、手机客户端,接收来自移动端的信息,但对信息的阅读往往是跳跃的、有选择性的,对其记忆也是短时化的,常常只记得住新闻标题或者是自己感兴趣的新闻。

对评论教学而言,教师必须了解学生的这种碎片化的阅读方式,引导学生去关注一些和评论教学相关的微信公众号、手机客户端,同时利用学生感兴趣的、碎片时间阅读的新闻来设置议题,进行相关评论训练。

2.网络端的表达习惯。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普通人提供了思想交流的平台,一定意义上扩大了言论的空间。新闻评论,“进入了‘公民写作’和不同观点辩驳的时代”[2]。对当代大学生而言,通过移动端能够接触到大量信息,因而他们的思想非常活跃,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他们更加愿意在网络平台,特别是社交媒体上进行表达,在实际的课堂讨论中却常常沉默。而同时,学生在社交媒体中的表达常常是碎片化的、只言片语式的,有着独特的观点却无法形成完整的逻辑。

以笔者所带的评论班级为例,笔者的学生喜欢通过朋友圈、微博转发信息并附带评论,也常常会在微信公众号的推文、笔者朋友圈的转发文章下面进行留言。比如2016年7月笔者在朋友圈转发了公众号“团结湖参考”关于“天涯副总编金波猝死”的评论《我们为什么要把自己累死?》,许多学生就在底下留言。但在课堂上,他们常常不愿意单独发表意见。这种现象,一是由于互联网身份的平等与自由,使他们更倾向于网络端表达,而传统课堂学生则认为自己是处于“被教导”的地位;二是出于社交安全的考量,他们更愿意在匿名或在一群人中发表意见,而不愿意单独说话。因而,对评论教学而言,教师应该注意到这种现象,有技巧地引导,与学生开展有效沟通。

3.学习过程中的互联网依存症。媒介技术的发展,扩大信息获取渠道、观点表达渠道的同时,也扩大了知识获取渠道,给大学生学习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另一方面也产生了不少隐患,许多大学生不愿意费力去记忆专业知识,阅读专业书籍,进行独立思考,而常常利用网络特别是搜索引擎完成作业,产生了学习中的互联网依存症。事实上,网络上的知识,是零碎而不系统的,无法帮助学生构建起专业学习的完整逻辑。而对评论学习而言,最重要的是观点的表达,学生需要有独立思考的能力,能够对新闻形成自己鲜明、深刻的判断,并将这种判断表达出来。这种能力的培养并非一蹴而就,需要学生多读书、多观察、多思索、多写作,教师在教学时应当注意。

三、移动互联网背景下评论教学改革的思路

1.课程目标的调整。以往评论课程的教学,往往局限在传统评论,通过案例分析、写作训练让学生了解“社论”“评论员文章”“编者按”“短评”“广播电视评论”等的文体特征,掌握这些评论的写作技巧,提高学生的新闻业务能力,较少涉及网络评论,基本不涉及移动互联网背景下出现的微博、微信、朋友圈评论等新型评论样式的教学。对学生的训练,更侧重于文字技能的培养,把“新闻评论”变成“评论写作课”,忽视了移动媒体环境下学生综合编辑能力的培养。学生学完一个学期或一个学年的评论课程,仅仅熟悉了传统媒体的写作套路而不了解新媒体评论。但事实上,对学生而言,毕业后可能会进入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也可能会进入企业网站、公众平台从事新媒体编辑。

因而,在新闻评论课程目标的设计上,教师应该树立全媒体意识,通过课程的讲授与训练,使学生了解移动互联网时代评论的表现特点和表达方式,掌握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的整合式编辑技能,培养能够适应报纸、广播、电视、新媒体全媒体平台的新闻评论人才。

2.教材内容的增补。教材是教学的主要依据,是“根据课程目标、课程标准(教学大纲)的要求,系统地阐述一门课程内容的教学材料,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源泉。[3]”目前国内评论教材有很多,有偏重理论的,也有偏重实践的,但都具有一定的滞后性。

以笔者所在高校为例,评论课程教材为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马少华编著的《新闻评论教程》(第二版),这本教材以案例贯穿评论知识,并在每章后面都有相应的练习题,实践性较强,比较适合应用型本科高校。但第二版出版时间为2012年,距今已有四年,教材内容还是以传统评论为主,网络评论只有一个章节,没有最新的网络评论专题、微博言论、微信评论等教学内容。因而,在实际教学中,笔者调整了课程内容,减少了传统评论的教学课时,增补了“网站评论频道编辑”“网络评论专题制作”“微博言论呈现形态与编辑技巧”“微信评论公众号编辑”等内容,以专题形式讲授,与业界现实接轨,获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3.教学方法的改进。评论写作会占据大量时间,因此教师通常将写作训练放到课堂之外,以作业形式布置。在传统评论课堂之中,还是遵循“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这样的“满堂灌”形式,使学生会认为自己处于“被教学”的地位,主体意识不高,无法调动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事实上,“如同电视现场需要观众的积极参与,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应仅仅是教的角色,学生也不仅仅是学的角色。[4]”教师应该意识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通过各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设计形式丰富的活动,增加评论课程的实践性和趣味性。以笔者教学为例,除“小组讨论”“五分钟热点讲评”常规活动外,笔者还安排了富有特色的“做中讲”活动。“做中讲”改变了传统评论写作训练在课堂之外的模式,通常在前一天给学生布置评论话题,根据教学内容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标题、论点提炼、写作思路梳理或微博评论等简单的训练内容,再讲授具体内容,讲授完成后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再次修改作业,形成“做中学”“学中做”的一体化模式。

除了富有特色的教学活动,笔者还改进了案例教学法,案例的选择不局限于传统评论,而是在新媒体中挖掘多样化的案例。案例的讲解也不是单向的“教师讲+学生听”,而是建立教师学生之间的双向互动,通过提问、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实现思想的碰撞。

在课堂之外,笔者利用新媒体建立了评论精品课程网站、学生微信社群,突破了单一课堂的时空局限,构建起全方位的互联网学习平台。课程网站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弥补了课堂知识的不足,实现了资源共享,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微信社群的建立,则有助于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向沟通;在社群中适时地发起话题讨论、进行观点交流,可以帮助学生激发评论兴趣。通过多重教学方法改革,笔者较好地提升了评论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周丹婧.移动互联网背景下新闻评论创新发展研究――以《南方都市报》评论版与腾讯《今日话题》为比较对象[D].暨南大学,2015.

[2]马少华.眺望更开阔的评论教学范式[J].国际新闻界,2004(6).

移动互联网论文篇10

或许一句“发展还不成熟”并不足以概括移动广告行业的发展现状。事实上,包括宝洁、可口可乐、雀巢和伊利在内的很多传统企业早已盯上了消费者手中的移动设备,期待在移动端这个新的战场占得先机,分得一杯羹。

不论是图片、文字还是视频,终究是广告的表现形式。而广告到底投放在哪,投放效果怎么样对于广告主来讲,不管什么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广告效果好就是好媒体。就如风行网的王宇鹏说的一样:“我们并不以不是新媒体为耻,反以不是新媒体为荣”。

就目前来看,移动视频或许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会挑起移动广告这个大粱。而王宇鹏的同行,绰号“牛魔王”的暴风刘耀卿,虽然也在论坛上“大言不惭”地唱衰移动广告,但他也不得不承认,非常看好移动视频的发展。

业界非常认同视频会拯救移动互联网广告也可以从一组数据上得到佐证:根据pptV统计,其客户端用户的消费能力惊人,仅安卓客户端的移动终端购机成本平均就达到了3138元——这在安卓世界俨然已经是一个高富帅的价格了。

第三方广告技术公司秒针系统的创新研究部总监高宝珠也认为,网络视频的二三线市场,省级市场的购买是非常有空间的,在一些经济发达比较好的省,网络覆盖基本已经超过一半。

当然,与传统网络广告不同,移动视频广告一方面收到了屏幕小和展现时间碎片化等方面的限制,另一方面也增加了多点触控、LBS和移动性灵活的优势。

比如在上文提及的“移动广告,视频先行”的论坛上,爱奇艺的葛承志就展示了其正在研发的移动视频产品,可以通过手势来选择视频播放的结果。这也有利于在增加可玩性的同时,加快移动广告的商业价值转换。

总体来说,广告主对移动互联网广告的认可还有待进一步发掘,也正是因为如此,也使移动互联网广告处于一个创新红利的阶段,按华通明略谭北平的理解,则是价格的洼地,效果的红利。正因为有了移动设备的发展,人们看视频的场所由原来的桌子上和沙发上逐渐转移到床上、车上甚至是厕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