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学习总结经验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08:04:05

高三学习总结经验篇1

一.发挥集体智慧

开发校本复习材料,组长组织有效分工细致,老师们认真完成,尤其是疫情期间精工合作,共克时艰;充分吸取往届经验,并研究高考最新动向,合理订制复习进度,调整复习重难点,例如数列和概率统计的复习;

二.仔细研究考试大纲,了解高考新动向

《考试大纲》对高三备考的参考价值,它是高考的导航灯和牵引线,给我们明确了考试的范畴和重心,备课组进行集体研读,每位老师对大纲内容至少有整体的把握,以及“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四层考察内容的研究。

三.认真做好三轮复习的合理规划

在高三的复习中,我们主要进行了三轮的复习。第一轮复习主要是夯实基础,有讲有评,重视基础知识的整合,将高中阶段所学的数学基础知识进行了系统地整理,有机的串联,构建成知识网络。主要是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应用和常规的解题方法和技巧。第二轮复习:在疫情期间,我们针对高考“在知识交汇处命题”的特点,对重点的能得分的章节进行适当的小专题综合,建立知识的跨章节联系,狠抓学生的练和错题讲评,落实到每位学生,同时也是对第一轮复习的巩固提高!限于学生的实际水平,专题的综合度较小、难度也不大,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轮复习:疫情后回到学校,主要是查漏补缺,对二轮的分模块专题又进行了一遍专题强化,拔尖促高,进一步加强对重点知识和重要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四.重点模块循环重现,单项训练与综合训练相互交替

因为高考数学复习的知识既有系统性特点,又有独立性特点,在第一轮复习各知识点得到巩固后,数学知识网络基本上建立起来了,但第一轮复习前后横跨的时间很长,就会出现学习后面忘记前面的情况,而模块知识循环重现则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因此在二轮复习每个模块的同时,布置一些其他综合试题给学生留作业做练习,一般不多,同时,我们还进行了每周一次的综合测试,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且在进行三轮复习之前,我们针对二轮期间易错点,重难点进行里又一次的补漏筛查,使学生又巩固复习一遍,效果良好。

五.重视小题的限时训练,加强解答题的得分能力

要让成绩上去就一定得小题分上去,所以我们在小题的限时训练方面从三轮后期开始狠抓,基本上是每天一次限时练,每次训练的题目都按照高考的要求,训练的时间是一节课,每次练完以后我们都会及时而详细的讲评。同时,对客观题解题方法和技巧进行了专门训练。在第三轮复习中,我们还特别向学生强调解答题的答题要求,就是常说的容易题争取不丢分(规范表达少跳步);中等题争取少丢分(得分点不能省);难题争取多拿分(知道一点写一点,不知道也要写一点);克服“会而不对,对而不全”的问题。对于学生做的每一个解答题都按照考试评分标准给分,让学生了解解答题怎样去得分。

六.加强学法和解题技巧的指导,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整个复习过程中,我们一直注意学生的学法指导,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

(1)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提高阅读能力。审题是解题的关键,数学题是由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和图形语言构成的,拿到题要“宁停三分,不抢一秒”,要在已有知识和解题经验的基础上,逐字逐句的仔细审题,细心推敲,将隐含条件转化为明显条件,有时须联系题设和结论,寻找突破口,从而形成解题思路。

(2)要求学生养成解后反思,归纳总结的习惯,提高分析和概括问题的能力。解完题后,要不失时机地回顾下列问题,如何分析、联想、探索出解题途径的?问题获得解决的关键是什么?通过解题后的回顾和反思,就有利于发现解题的关键所在,并从中提炼出数学思想和方法,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要求学生养成纠错订正的习惯,提高自我评判能力。对做错的题要反复琢磨,寻找错因,写出心得,进行更正,日积月累,反复查看。不少问题就会豁然开朗,避免以后犯同样的错位。

2022年高考备考建议

1.回归课本。课本是根基,在进行复习时,要回归课本,发挥课本例题或习题的作用,注重基础,抓牢基础,充分利用课本弄清问题的来龙去脉,对知识追根溯源。

2.从今年高考题来看命题者依然坚守“重视通性通法,淡化技巧”.因此高考数学备考不宜过难过偏,要多从归纳解题通法的角度去进行教学备考。

3.从2021年学生答题情况来看,大部分考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掌握较好,存在主要问题有:第16,21题。在考前复习时,我们讲过类似的题目,所以说学生大部分是有思路的,但是最后结果往往没算出来。计算能力较薄弱,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重视探究运算技巧和熟练程度。

4.要充分利用高三的各种形式的考试和练习,优化答题策略、思考答题技巧,培养好的答题习惯和书写习惯。

5.及早强调和要求答题规范,后期很难改变;

6.科学安排专题练习和综合练习,针对性、实用性强

7.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根据班级情况适当拓展;加强数学练习,丰富练习类型,试卷的风格要有变化、多样,出题人的想法往往与众不同

8.适当增加限时训练,注意提醒学生在平时做题中培养认真细心的好习惯。

9.加强尖子生间的相互交流和沟通。

10.重视基础,强化基本题型的反复训练,力争该拿的能拿到满分;

高三学习总结经验篇2

关键词:学习动机;思想政治课;团体辅导;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

1引言

团体心理辅导的理论和方法自20世纪90年代介绍到我国大陆以来,获得了蓬勃的发展,目前它在心理健康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且取得了较好的实证效果[1~5]。而在目前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学中,仍以传统讲授式教学方法为主,学生的学习动机不足是影响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问题。那么如何改进教学方法,从而提高学生对这类课程的学习动机呢?由于团体辅导本身的特点和优势[6],以及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一些方面的共通性[7],能否把团体心理辅导的方式应用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以促进学生对这类课程的学习动机,从而提高教学的时效性呢?本研究以参加高等院校四门政治理论课之一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以下简称《基础课》)的学生为研究对象,拟通过准实验的设计的方式对比团体辅导式教学与传统教学对学生学习动机的不同作用机制,以考察团体辅导式教学的干预效果及机制。

2研究方法

2.1研究被试

采用整群抽样法,抽取武汉市综合性重点大学的2010级大一学生6个班参加本次研究,总人数为897人,其中,男生占总人数的59.4%,女生占总人数的40.6%;汉族学生占到了总数的93.8%;在专业分布上,工科学生占总人数的55.4%,而文科占总人数的23.7%,商学为2.1%,医学为15.5%,理科为3.3%。

2.2研究设计

本研究采用准实验设计,在自然状态下选择6个班分为实验组、控制组、对照组三个组别,每个组别两个班级。其中,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被试都接受《基础课》的教学,但是两组使用的教学方法不同。实验组采用团体辅导式教学方法,而对照组采用传统讲授式教学方法。同时,两组在教学内容、教学老师和教学时间段等方面相同。而控制组在干预时间段内,不做特殊处理,他们在自然状况下进行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同时,在实验阶段,他们没有接受《基础课》的教学。在干预前后分别对三个组别使用同样的问卷进行测量,以考察干预效果。

2.3研究工具

2.3.1大学生《基础课》学习动机问卷

采用自编的“大学生《基础课》学习动机问卷”进行干预的前后测。该问卷由20个项目组成,分属四个维度,分别为:认知修养动机、情绪情感动机、人际互动动机、获得认可动机。量表采用5点计分。得分越高表示学习动机越强。经过检验,总问卷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92,四个因子项目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分别为:0.91、0.83、0.78、0.69。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为X2/df=3.65,RmSea=0.045,nFi=0.985,RFi=0.980,CFi=0.989,iFi=0.989。结果显示该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2.3.2教师教学态度他评问卷

该问卷有10题,总分为100分,由高校教务部组织学生给教师的教学态度进行打分,不同题目有不同的权重。它作为评价教师教学效果的一个指标,是独立于教师和学生以外的第三方进行的,可以保证结果的客观性。该问卷主要是对教师教学态度的评价,所以,可以作为评价教师教学态度及其对学生的期待的指标。该问卷将作为本干预研究的辅助工具来检测干预中的教师期待效应。

3团体辅导方案的设置

本研究采用成长式结构性团体,团体规模为120~150人,分成10~13个组,每组组长1名,副组长1名。团体领导者由具有5年以上该课程教学经验的老师带领,并有1名研究生作为助手。团体活动共18次,每周1次,持续18周,每次活动时间为1.5h。

本团体辅导法以认知行为主义、人本主义为理论基础,整体目标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打下扎实的思想道德和法律基础,提高自我修养,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团体阶段目标为:①适应大学生活、学习;②树立理想信念、理国;③人生观、价值观的探索与树立;④提升道德意识与道德行为;⑤具备社会主义法律意识。

4研究结果

4.1干预前各组的学习动机基线水平比较

以不同组别为自变量,以大学生《基础课》学习动机的前测总分和各个维度分为因变量,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其中,自变量具体而言有以下类型:使用团体辅导教学方法进行《基础课》的教学的班级为实验组,使用传统教学方法进行《基础课》教学的班级的为对照组,不进行《基础课》教学的班级为控制组。在三组都没有进行学习动机的干预以前,对其进行前测,结果如表1。

从结果可以看出,在干预以前,三组在学习动机总分以及各个维度上都有显著性的差异。使用LSD法进行多重比较,结果发现,在《基础课》学习动机的总分、情绪情感动机维度和获得认可维度上,控制组的分数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实验组(p0.05)。在认知修养动机维度和人际互动动机维度上,控制组和对照组的分数显著高于实验组(p

4.2干预后团体辅导组与其他组别的学习动机结果比较

自变量同上,以大学生《基础课》学习动机的总分和各个维度的后测分数为因变量,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经过4个月左右的干预,结果如表2。

从以上结果可以看出,大学生学习《基础课》的动机总分上存在显著差异。具体到学习动机各个维度,在认知修养动机、情绪情感动机和人际互动动机等方面三组都有显著性的差,而在获得认可动机维度方面三组没有显著性的差异。

使用LSD法进行多重比较,结果发现,在《基础课》学习动机的总分上,实验组的分数显著高于对照组和控制组,而对照组与控制组没有显著性的差异。在学习动机的具体维度上,实验组的认知修养动机和情绪情感动机得分显著高于其他两组,而对照组与控制组差异不显著。在人际互动动机维度上,除了实验组的分数显著高于对照组和控制组以外,对照组的分数也显著高于控制组。而在获得认可动机维度上,三组没有显著差异。

将研究结果对照研究假设,发现在学习动机总分方面,研究假设得到部分验证;在学习动机之认知修养动机、情绪情感动机两方面,研究假设也是部分得到验证;在人际互动动机维度上,研究假设得到完全验证,而在获得认可动机维度上,研究假设没有得到支持。这说明,使用传统讲授式教学方法除了在提高学生人际互动动机方面有显著性的效果,在其他方面效果不明显,而团体辅导教学方法可以显著提高学生对《基础课》的总体学习动机。

4.3同一组别中的《基础课》学习动机干预效果检验

实验组、对照组、控制组分别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以进一步考察不同教学方法对学习动机的干预效果。结果如表3。

从以上结果可以看出,控制组在人际互动动机维度上,前后测没有显著性的差异。而在学习动机的总分以及其他维度上,后测分数都显著的低于前测分。这说明,没有进行《基础课》教学的班级,对《基础课》的学习动机有个自然下降的过程,而且这个下降的幅度还是非常显著的。

对照组除了在认知修养动机方面,后测显著低于前测,在其余的维度以及动机总分上,前后测都没有显著性的差异。结合控制组的前后测比较结果,对照组的前后测比较结果说明:使用传统讲授式教学方法对大学生学习《基础课》的动机有部分干预作用,虽然没有显著提高学生《基础课》的学习动机,但是避免了学生总体学习动机的自然下滑。而在认知修养动机方面,传统讲授式教学法无法显著阻止学生学习动机的下滑。

可动机上,则是后测显著低于前测。在认知修养动机和情绪情感动机两个维度上,前后测没有显著性的差异。结合控制组和对照组的前后测结果,实验组的前后测结果表明,使用团体辅导的教学方法不仅阻止了学生学习《基础课》的总体学习动机下滑,还显著提高了对课程的学习动机,具体而言,其显著提高了学生对《基础课》的人际互动动机,有效阻止了认知修养动机和情绪情感动机的自然下滑,并显著降低了学生学习《基础课》的获得认可这一外部动机。因为获得认可动机指的是希望在课堂上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肯定而学习的动机,属于外部动机的范畴。

4.4教师期待的组间差异

在进行实验的过程中,我们尽量减少额外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为此我们设计为同一名教师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教学。同时,为了检验教师期待是否对实验结果造成额外的影响,我们使用“教师教学态度他评问卷”的得分为因变量,以实验组与对照组为自变量,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同时这次施测每个班至少有30名同学参与评分,也保证了样本的代表性。t检验的结果显示,实验组(m±SD=91.73±2.22)与对照组(m±SD=91.09±2.38)的教师在教学态度以对学生的期待方面没有显著性的差异(t=0.707,p=0.484)。这说明,从统计学指标而言,教师的态度以及期待没有显著影响实验结果的科学性和客观性。

5讨论

5.1干预前三组的思政课学习动机的组间差异

从以上结果可以看出,在干预以前,实验组在《基础课》学习动机的总分以及各个维度上的分数都显著低于控制组,同时在认知修养动机维度和人际互动动机维度上显著低于对照组,而在情绪情感动机维度和获得认可动机维度上的则与对照组没有显著性差异。产生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在于研究者是在自然状态下随机选择实验组、对照组和控制组,这样就无法保证三组在干预以前处于相等的状态。之所以会选择在自然状态下随机选组,是为了不破坏正常的教学秩序,最大程度上接近真实的教学情境,以提高实验的外部效度,便于在真实的教学情境中推广本实验的研究结果。另一方面的原因在于现实条件的限制。如果根据90后大学生《基础课》学习动机的调查结果来选择在基线水平上相等的三个组别,无疑可以提高实验的内部效度,但是在现实条件下,研究者无法根据实验的需要自由选择教学的班级,而是受制于学校的统一安排。所以就造成了实验组、对照组以及控制组在干预以前差异显著的状况。虽然前测中实验组的学习动机显著低于对照组和控制组的,但经过研究者的干预后,实验组的学习动机显著高于另外两组的话,更加说明了团体辅导法对于提高90后大学生学习动机具有显著性的作用了。

5.2团体辅导教学法的干预效果

从以上结果可以看出,总体而言,团体辅导的教学方法较之传统的教学方法而言,可以显著提高大学生“基础课”的学习动机。具体而言,团体辅导的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从《基础课》中获得有关理解他人、认知自我、提高适应力和道德修养等方面知识,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愉快、高兴、释然的感受,并有更多的机会与老师和同学进行交流。而至于传统的教学方法在学习动机的总分以及认知修养动机维度、情绪情感动机维度上,与不进行《基础课》教学的控制组班级,没有显著性的差异。这说明了传统教学方法在提高学生《基础课》的学习动机方面,效果并不明显。综上所述,团体辅导法的教学效果优于传统教学法。

对于同一组别前后测配对样本t检验的结果,使用团体辅导教学方法可以显著提高大学生《基础课》的学习动机,而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基础课》教学,前后测的学习动机没有显著性的差异,而不进行《基础课》教学的班级,其《基础课》的学习动机有一个显著的下降过程。

具体而言,使用团体辅导教学方法,同学们觉得最大的收获是获得了很多与教师和同学互动的机会,满足了他们人际互动的需要。这是因为团体辅导法采取分组讨论的形式,给予了同学们一个互动的平台,同时任课教师鼓励同学们进行积极的交流,努力为他们营造一个平等、宽松、相互尊重和信任的团体氛围,这增强了组员对团体的归属感,增加了学生的互动,满足了其人际互动的需要[7]。同时,由于他们对《基础课》的内部动机提高了,所以,在外部动机方面,也就是获得认可动机方面反而会下降。

对于对照组,也就是使用传统教学方法进行《基础课》教学的班级,从结果中我们可以看到,在认知修养方面,学生感到自己的收获与预期相差甚远。使用传统教学方法无法显著提高学生对思政课的学习动机。

而对于控制组,也就是没有进行《基础课》教学的班级,在学习动机的总分以及其他的维度上,都有一个显著下降的过程。这可能因为学生对思政课的学习动机本身有个自然下降的过程,也可能跟额外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干扰有关。比如,思想成熟可能是一个重要的额外变量。对于刚入学的大学生而言,他们对学校各类课程的期待可能存在一个过高的现象,而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他们对大学的认识逐渐深入,思想更加成熟,从而对课程的期待也有一个理性回落。再者,实验的前测与后测实施的环境不同,主试的不同等都有可能对实验结果造成干扰。当然,这一结果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传统的教学方法也存在一定的效果,因为其可以维持学生对《基础课》的学习动机的水平保持相对稳定,而避免了学习动机的自然下降。

6结语

团体辅导教学法可以显著提高大学生思政课的总体学习动机,尤其体现在激发了学生的人际互动动机。同学们觉得用团体辅导法教学的最大的收获是获得了很多与教师和同学互动的机会,满足了他们人际互动的需要。这基于团体辅导法为学生营造一个平等、宽松、相互尊重和信任的团体氛围,使同学们在互动的平台上彼此进行积极的交流,增强了组员对团体的归属感,满足了其人际互动的需要。另外,由于团体辅导法相比传统讲授式教学法更加激发了同学们对思政课的内部动机,而外部动机也相应地转化为了内部学习动机,进一步促进了学生对高校思政课学习内容的认同与内化,提升了教学实效性。

参考文献:

[1]aghrafiem.theeffectofRogeiangroupcounselingontheself-esteemoffemalestudentswithintellectualdisabilities[J].JournalofappliedResearchinintellectualDisabilities,2006(19):273.

[2]BransonBm,petermanta,CannonRo,etal.GroupcounselingtopreventsexuallytransmitteddiseaseandHiV:arandomizedcontrolledtrial[J].SexuallytransmittedDiseases,1998(25):553~560.

[3]HutchinsonnL,FreemanJG,QuickVe.Groupcounselinginterventionforsolvingproblemsonthejob[J].JournalofemploymentCounseling,1996(33):2~19.

[4]LarkinR,thyerBa.evaluatingcognitive-behavioralgroupcounselingtoimproveelementaryschoolstudents’self-esteem,self-control,andclassroombehavior[J].Behavioralinterventions,1999(14):147~161.

[5]taftCt,murphyCm,elliottJD,etal.attendance-enhancingproceduresingroupcounselingfordomesticabusers[J].JournalofCounselingpsychology,2001(48):51~60.

高三学习总结经验篇3

王羚说:

每天埋头学习,时间一下子就过去了。学了些什么,有多少进步,别人不知道,我自己也不太清楚。一天是这样,一个月也是这样,眨眼就到期末了。粗粗一想自己好像有很多问题:语文的基础知识需要强化;复习数学时急于求成,总想做大题,结果小题失分;英语听力、完形填空、阅读理解都有问题;化学老是审题不清,基础也不扎实……啊,这么多问题,看来是没救了!

爸爸妈妈说:

高三第一个学期马上要结束了,我们问了孩子几个问题:你觉得这一学期收获了什么?存在哪些不足之处?制定的目标为什么没达到?下学期又有什么计划?我们希望孩子空下来的时候,总结这一学期走过的路,为下学期的学习找到方向。

心理老师建议:

但凡有所成就的人,都会时常回顾过去,总结经验教训,从中收获启发感悟。对同学们来说,取得成绩不沾沾自喜,发现不足也不气馁,据实总结得失经验才能更好地学习。期末已至,对一个学期的学习情况作一个客观的评估尤为重要。让我们和王羚一起来填一张“期末总结表”吧。

首先,成绩和不足是总结的中心任务。表中有期末成绩、进步之处和不足之处三项内容,同学们可以对每一门功课的成绩作出评价,列出进步和不足之处,为下一步的分析奠定基础。

其次,分析自己的学科兴趣和自我管理情况,了解自己对学习的主观态度。比如王羚认为自己语文期末成绩一般、基础知识薄弱的原因是主观上比较懈怠;而英语词汇量不足是因为计划每天复习的词汇不能按时按量完成,所以在“自我管理”一项中均填了“不足”。而她对数学兴趣十足,感觉每节课都能学到许多东西,这一学科的“学习兴趣”“较浓”,“自我管理”也“较好”。

然后,总结经验和教训。整理归纳取得成绩的经验和失败带来的教训,对以后的学习有很好的借鉴作用。经验可以填写在“有效的备考策略中”,用几个关键词概括。

最后,根据以上总结制订下学期计划。通过前三步的总结同学们已经掌握了自己的学习情况,应结合下学期的学习任务和要求,明确努力方向,提出改进措施。当然,还可以和老师沟通一下,把他们的建议记录下来,这样制订的计划会更有针对性。

高三学习总结经验篇4

中央的《决定》和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用五个字对《文选》出版发行的重大意义作了高度概括:“最好的教材”。具体讲,就是为我们更深入地学习领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供了最好的教材;为我们更好地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供了最好的教材。那么,《文选》为什么能够成为“最好的教材”呢?这是由《文选》内容上的三个特点所决定的。

《文选》生动记录了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13年非同凡响的历史进程,因而它也成为我们更深刻理解这13年艰苦奋斗历史的最好教材。这段历史是我们很多人都亲身经历的,许多事至今都历历在目。但人类的认识规律告诉我们:感觉到了的东西,并不一定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我们对历史的认识,不能停留在感性的水平上,更应上升到理性的水平。因此,通过学习《文选》,重温这段历史,可以使我们清楚地看到,在这13年里,以为核心的党中央是如何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坚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不动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从容应对来自各方面的困难和风险,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从而可以帮助我们从理性上更深刻地理解这段历史。这对于帮助我们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和信心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文选》科学总结了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13年我们党在战胜各种困难中所形成的宝贵经验,因而它也成为我们更深刻领会这13年所形成的基本经验的最好教材。我们党从来是一个高度重视总结经验的党,并且也是一个善于总结经验的党。通读《文选》,我们会深切地感觉到,《文选》中绝大多数文章,从一定意义上讲,都是在总结方方面面工作的经验。在《文选》一至三卷中,最重要的总结经验的文章有三篇:即在纪念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2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对改革开放20年经验的总结;在通报中央政治局常委“三讲”情况的讲话中对主政10年经验的总结;在十六大报告第一部分中对主政13年经验的总结。这些基本经验,标志着我们党对“三大规律”的认识、把握和运用的水平都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因此,通过学习《文选》,深刻领会并长期坚持这些宝贵经验,对于我们提高应对国际国内复杂局面、领导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能力和水平,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文选》集中展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重大理论成果,系统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体系,因而它也成为我们更好地学习,更准确、完整地把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体系的最好教材。《文选》出版前,我们学习、宣传、研究“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所遇到的最大困难就是缺少原著依据。当时我们学习和研究“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主要依据仅是一些零星的文本,如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论科学技术》、《论“三个代表”》、《论党的建设》以及《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加强和改进执政党建设》等,但这些文本不是专题摘编,就是语录汇编,都不够系统、完整。通读《文选》一至三卷后,我深深感到,这三卷比较全面地反映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孕育、形成、发展的历史轨迹,集中反映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一系列富有独创性的理论成果,从而为我们深入学习、研究“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供了最好的文本依据。因此,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和理论工作者学习《文选》,对加强和改进党的思想理论建设,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更好地把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科学发展观之间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统一关系,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我们这样归纳的思路,也蕴涵着希望为我们深入学好《文选》指明方向,即学习首先应从深刻领会这13年的历史进程入手;其次再深入到深刻领会这13年的基本经验的层次;最后再深入到深刻掌握这13年形成的新的理论成果上去,并进一步认识这些创新理论成果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真正全面完整地把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体系。这实质上也反映了人类认识从感性具体上升到理论抽象,再上升到理性具体的辩证思维的过程。我们学习《文选》也应遵循人类这一辩证思维的规律。

高三学习总结经验篇5

本课题研究内容是提高薄弱学校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研究。重点是以研究英语课堂教学为主,研究高效课堂在初中教学中的对策与实效性。优化课堂教学方法,探索薄弱学校开展初中英语高效课堂模式存在的困难与不足,原因分析,通过理性的分析,进行总结归纳,最后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以及从理论与实践层面加强对薄弱学校的课堂改革,实现课堂的高效率。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1.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进步的需要。

2.认真落实201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全面推进课程改革的需要。

3.2013年9月凯里市启动了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2014年3月制定了《关于积极推进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意见》,教育局并多次组织教师外出学习,并于3月18日组织全市600多名校长和骨干教师参加全市“高效课堂教学观摩会”,这些都为高效课堂改革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4.凯里市属于少数民族落后地区,师生比较封闭,教学观念落后。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不强,师生的语言能力也比较薄弱。所以高效课堂模式在凯里九中和十四中这两所薄弱学校的实践与研究将对全市实施高效课堂模式,在有效的时间内提高英语的教学效果,都有积极的意义和作用。

二、课题研究的步骤和主要过程

(一)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4年11月至2015年3月)

1.确定课题组成员并拟定了课题的实施方案、确定课题的研究目标、内容、方法和实施步骤。

2.在课题开展外出学习实地考察。

3.召开课题组成员研讨会,认真学习相关理论。我们还从网上下载学习了相关视频和相关的文章。这些都为课堂实施积淀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4.拟定出合理可行的施行方案。以小组①撰写了开题报告。以②确立了第一阶段的实验计划。③设定调查问卷。④设计好小组合作,确定小组(好中差搭配,同等条件可以自由组合)成员,小组评价机制。⑤确定上课流程:(课前预习)展示―合作探究―小组合作―达标测评―点拨总结。

(二)第二阶段:验证阶段(2015年3月到2015年8月)

探索性阶段的经验和教训,进一步改进教学方法,初创初中英语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共同探讨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对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进行合理引导,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1.确立了第二阶段的实验计划。

2.对学生进行了英语学习的问卷调查。以小组合作学习为基础。

3.完善了小合学习的分工制度,小组学习的责任,小组评价等。

4.打造高效课堂常规课流程。

5.加强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研究。

(三)第三阶段:深化展示和结题阶段(2015年9月至2016年6月)

1.课题组举办课题研讨会,开展课题公开观摩实验课,交流实验教师论文,同时重点对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探索。对课题继续进行进一步的实验。对本课题进行全面的总结,归纳材料,写课题总题报告。

2.进行总结、撰写研究报告,形成结题报告。总结探索性阶段的经验和教训,进一步改进教学方法,完善以小组合作学习为基础,创建初中英语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共同探讨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对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进行合理引导,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四)具体操作

1.制定了第三阶段实验计划。

2.制定可行的策略以

1)课堂形式:合作学习-学生展示-教师点评-每节课总结、反思、测评。

2)课堂流程:预习交流-分配任务-完成任务-合作学习-展现拔高-穿插巩固-达标测评等。以小组

3)课堂气氛:和谐、民主,学生敢问、敢说、敢表现自我,形成一种积极主动、争先恐后,人人参与、紧张活泼的氛围,使读、说、议、评、写贯穿始终。

3.确立了小组合作的高效课堂模式。

三、课题研究成果:

(一)促进了学生素质素养的全面发展

1.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起初上课时,学生胆小羞涩,很少有主动要求展示的学生,都是教师点名,但经一个学期的训练以后,他们渐渐地抢着展示,有时同时站起来好几位同学一起汇报。

2.在活动中彰显和发展了学生的个性。在课堂上教师经常采取小组竞赛的方式来学教学。在开始竞争前,各小组会积极合作,小组成员各显其能,这无疑是体现了差异教学。

3.通过课题实验,提高了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①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乃至于解决问题、设计问题的能力。

②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课堂应当是学生施展灵性,张扬个性一展才华的殿堂。

③合作意识和交往能力得到提高。

4.学生成绩提高了,爱上本学科的课了。

实验第一学期两班均分差距:9.68分;第二学期两班均分差距:15.22分;第三学期两班均分差距:15.6分。

实验第一学期两班均分差距:0.79分;第二学期两班均分差距:3.64分;第三学期两班均分差距:3.67分。两张表均显示在课题研究后,实验班学生的平均分、及格率和红分率均超过了对照班学生。虽然差距不是太大,但也说明了此次实验有了一定的收获。

(二)教师的科研能力得到提升

近两年的课题研究,不仅培养了教师的科研意识,锻炼了科研能力,课题组教师们勤于思考,边实践边总结,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三)薄弱学校的高效课堂模式是:“小组合作”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在小组合作中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和参与欲,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展示异彩纷呈时,教师要能画龙点睛。在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中,教师自身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四、课题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今后的设想

1.教学设施的落后,学校经费不足,不能更好的服务教学。

高三学习总结经验篇6

一、以“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为依据。

在高三化学总复习期间,教师应对照化学学科《考试说明》的内容和课本的重点知识,正确处理好《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即考纲)与课本之间的关系。《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是中学化学教学的基本依据,也是高考化学命题的基本依据。现行课本是依据大纲编写出来的教科书。因此,引导学生搞清“纲”与“本”的关系,对搞好高三总复习尤为重要。高考总复习要重视课本,但又不应依赖于课本。在总复习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分析,研究《教学大纲》和考纲,对照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和课本上的重点知识,找出知识点和考点,把课本知识进行适当的深化和提高。教师应抓重点、抓规律,抓知识的归纳小结,抓知识点和考点的联系,不让学生死记硬背。教师还应结合《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的内容,合理分散教材的难点,强化知识的重点,对知识点的处理应源于教材,高于教材。教师要明确考试的目的、能力要求和考查内容,力求抓住五点:①知识点;②考试点;③能力点;④德育点(爱国主义、科学史);⑤实际点(联系工农业生产、国防科技、环保知识的实际)。近几年高考化学的命题思路是“守纲不守本”,即知识守纲、守本、不超出课本的范围,而能力不守本,可以大大超越课本。因此,教师不要随意拓宽知识范围。

二、立足教材,采取有效措施,解决本学科复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高考化学内容可大体归结成以下六块。学生在复习时应按“块”复习训练,适当选些题做,特别对当时做错或不会做的题,认真分析一下,查漏补缺,会有很好的效果。

1.基本概念“块”。

这一块包括物质组成和分类线、性质变化线、化学用语线、分散系统线、化学量线等五条知识线(或小系统)。

2.基础理论“块”。

这块包括结构理论(原子结构、分子(即化学键)理论、晶体结构理论)和元素周期律、周期表线、电解质溶液(含氧化―还原理论)线、化学反应速度和化学平衡理论线。理论块是化学的灵魂。

3.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块”。

这一块是化学的基石,可划分为金属线和非金属线,统一在周期系中。

4.有机物“块”。

这一块的核心是烃及其衍生物线,重点是结构和化学性质,而结构又是官能团和与官能团直接相关的化学键。

5.计算“块”。

这一块纵贯化学各部分,学生要掌握基本类型、解题规律和解题技巧。

6.基本实验“块”。

这一块充分体现了化学学科的特点。它含仪器、基本操作、制备、鉴别(定)、提纯、定量实验、试剂存放、事故处理等。

教材是化学总复习的根本,它的作用是任何资料都无法替代的。学生在复习时应以教材为主体,使化学知识系统化、结构化、网络化,并在教材基础上进行拓宽和加深,不断完善和深化中学化学知识。

三、经常联想,善于总结,使教材知识网络化。

经过高一高二阶段化学的学习,有些学生觉得个别知识点已学会。其实,高考考场得分,学会仅是一方面,还应总结归纳、经常联想,找出同类题解法的规律,才能更有把握不失分。也就是说,化学学习重在掌握规律。有人说:“化学难学,要记的东西太多了。”这话不全对。实际上,学好化学的关键在于怎样记。例如对无机化学来说,学生在学习元素及其化合物这部分内容时,可以以“元素单质氧化物(氢化物)存在”为线索;学习具体的单质、化合物时既可以“结构性质用途制法”为思路,又可从该单质到各类化合物之间的横向联系进行复习,同时结合元素周期律,将元素化合物知识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网络。

有机化学的规律性更强,“乙烯辐射一大片,醇醛酸酯一条线”,熟悉了官能团的性质就把握了各类有机物间的衍变关系及相互转化;理解了同分异构体,就会感觉到有机物的种类繁多实在是微不足道。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循环往复地联想,不仅可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记忆,而且有助于思维发散能力的培养。实践证明,只有许多零碎的知识而没有形成整体的知识结构,就犹如没有组装成整机的一堆零部件而难以发挥其各自功能。所以学生在高三复习阶段的重要任务就是要在教师的指导下,把各部分相应的知识按其内在的联系进行归纳整理,将散、乱的知识串成线、结成网,纳入自己的知识结构之中,从而形成一个系统完整的知识体系。

四、讲究方法,归纳技巧,把握重点,消除盲点,勇于号脉高考。

1.多选做中等难度的题。

学生应以考纲为基本框架,以课本为“血液”,以教师的讲解和点拨为“营养”,对课本知识进行扫描式清点,多选做一些中等难度的题,尤其要提高选择题的正确率。

2.复习先考虑主干重点知识。

复习到最后阶段,学生在全面系统地掌握课本知识的基础上,应该做到重点突出,尽可能与高考试题接轨。猜题、押题是不可行的,但分析重点、琢磨重点、强化重点、变通重点却是完全必要的。学生一定要避免盲目地追赶时髦、花较多时间去找热点材料和热点题目的做法。

特别提醒的是,学生除了要留心变化的内容外,更要关注不变的内容,不变的内容才是基础,应该将其列为复习的重点。对于考试内容的覆盖面,学生首先要考虑主干知识、重点知识,然后考虑其它。

3.关注常考的热点知识。

在一轮复习时,学生要全面浏览教材章节,熟悉教材内容,在二轮复习时学生要按专题构建复习体系,形成“考纲、考点、教材、知识点”的网络。

近三年高考常考的热点知识如下:(1)阿伏伽德罗常数;(2)氧化还原;(3)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4)溶液、离子浓度及其转变;(5)元素在周期表的位置、原子结构和性质、核外电子的排布和电子式;(6)化学键、晶体类型及性质特点;(7)元素及其化合物的重要性质;(8)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9)盐类水解、离子浓度关系(大小的比较);(10)离子共存;(11)溶液的pH值及计算;(12)阴阳离子的鉴定、鉴别;(13)原电池、电解池;(14)有机化学思想、官能团的确定、同分异构体、同系物;(15)四大反应;(16)有机聚合体和单体的相互转化及计算;(17)实验仪器的洗涤、实验装置、基本操作;(18)混合物的计算;(19)化学史、环境保护、能源材料;(20)新信息、新情景题的模仿思想。

4.重视基本实验,形成技能创新。

高三学习总结经验篇7

[关键词]病理学;创新性实验;实验教学体系

[中图分类号]R36[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3-9701(2012)04-0141-02

Discussionofdiscoverableproblemsandadjustedprograminpathologyinnovativeexperiment

CHenQiongxia1,2DenGHao1,2

1.JianghanUniversitySchoolofmedicineDepartmentofpathologyandpathophysiology,wuhan430056,China;2.Jiangdapathdogyinstitute,wuhan430056,China

[abstract]Cultivatingstudents'scientificresearchinnovationabilityisthecurrentmedicaleducationconceptofchangeandinnovationeducationmodeldevelopmentdirectionandthetrendoftheteachingreformofhighereducationatpresent.inordertoimprovetheeffectofteaching,thispaperreviewedinnovativeexperimentteachingofourdepartment,andsummarizedtheresults.

[Keywords]pathology;innovativeexperiments;experimentalteachingsystem

创新性实验教学是在常规的实验教学基础上,以科学问题为引导、科学研究为载体、开展的以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宗旨的实验教学活动。创新性实验教学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切入点之一,通过实验教学过程,力争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1]。

2006~2008年,我室逐步在传统的病理学理论课和实验课教学的基础上开展了创新性实验教学,按照将创新性实验教学作为常规教学的补充和延伸的思路,我们根据学生学习兴趣安排学习内容,并将创新性实验教学过程分成三个阶段实施:第一阶段是基本实验,第二阶段是提高型实验,第三阶段是研究创新型实验。创新性实验教学不记学习成绩,不以实验完成情况为评价指标,最后以实验报告的形式完成实验。其间完成创新性实验临床医学本科学生共计18人,并由本科生发表学术论文四篇[2]。本文拟对本室在创新性实验教学中发现影响临床医学本科专业教学过程的问题以及后续的改进工作进行初步的探讨。

1教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本室在2006~2008年的创新性实验教学中,本室18名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均以自愿的形式参加创新性实验,实验完成率达100%;能对三阶段实验进行总结的学生5人,占27.8%;能针对实验总结、完成学术论文并发表的学生4人,占22.2%。虽然该实验完成情况与该阶段本室制定的教学思路是相符的,但是,实验总结率以及率偏低。总结各教学环节,我们认为可能有以下问题对临床医学专业创新性实验教学的实验总结率以及率产生影响。

1.1教学过程时间长

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较多,学习任务量较大,病理学创新性实验从第二学年开始进行,三阶段的教学需2学年完成,其间有大量其它课程开设,第三阶段的教学完成时,学生多处于临床见习及临床实习阶段,研究的总结和论文的完成将占用学生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因此对实验的总结及论文的完成产生影响。

1.2学生的学习目的不同

在创新性实验教学的过程中,学生会经历由新奇到疲倦的学习过程,在该过程中,学生的学习目的决定其学习过程,并对其实验总结及论文完成的情况以及心理诉求产生影响。

1.3教师对学生的要求不同

教师有无科研项目,指导学生数量、责任心等都会对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及实验总结及论文完成的情况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2教学思路的调整

根据以上总结的情况,我们在创新性实验教学作为常规教学的补充和延伸的教学思路的基础上将教学思路调整为创新性实验教学是常规教学的补充和延伸,是鼓励和引导学生开展个性化学习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

3教学过程的调整

基于教学思路的调整,在本学院基础医学实验中心的帮助和指导下,首先对创新性实验的设立进行了调整,由教师、学生自行开展创新性实验调整,教师在现有科研课题基础上,提出适合于本科生的为期1个月的研究计划,由实验中心专家组进行审批。学生以自愿报名的形式组成研究小组,每组不超过5名学生;其次,本室对创新性教学过程进行了调整,进一步明确了三个教学阶段的目的,并结合教学目的规定了教学时间以及考核内容。

3.1基本实验阶段

3.1.1教学目的引导学生接触科学研究,了解研究背景并学习相关理论知识。

3.1.2教学内容由各小组指导教师组成导师组,以讲座的形式对文献的查找、研究相关理论、研究相关技术理论及操作进行讲授与讨论,并由各研究小组对研究过程进行研讨并分工,指导学生完成相关内容的综述写作。其中,集中讲授环节1周,指导学生完成综述1个月。

3.1.3考核内容教师讲座课件及教案,科研小组学习记录,学生讲座笔记和学生综述。

3.2提高型实验阶段

3.2.1教学目的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研究,了解科学研究的目的和过程。

3.2.2教学内容在各小组指导教师指导下,各研究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完成研究计划制定的科学研究,教学时间1个月。

3.2.3考核内容教师相关研究记录,科研小组研究记录和学生研究笔记。

3.3研究创新型实验阶段

3.3.1教学目的引导学生总结研究过程,掌握科学研究的意义,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创新思维以及科学敏感性,并进一步引导有兴趣的学生有目的地开展科学研究。

3.3.2教学内容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以汇报及讲座的形式,由各小组指导教师组织各个小组创新性实验的总结,讨论实验得失,完成结题报告。第二阶段:由学生根据其研究过程及兴趣提出研究方案,由指导教师及基础医学实验中心专家组进行审阅、评估、指导并由学生在指导教师的帮助下独立开展研究工作,研究经费由教学部门及指导老师提供,要求学生完成研究后总结并成文。其中,第一阶段教学时间1周,第二阶段时间1学期~1学年。

3.3.3考核内容第一阶段为教师、学生实验报告以及结题报告;第二阶段为教师、学生实验报告以及科研论文。

4取得的成绩

(1)2009~2010年度我教研室完成创新性实验学生共计18人,其在学校及临床教学点的学习和工作表现获得广泛好评;(2)2009~2010年度根据我教研室创新性实验开展情况,申请省级教学研究项目1项;(3)2009~2010年度15名参加创新性实验学生均已完成创新性实验第一及第二阶段的学习,第三阶段学习结果有待进一步地观察。

5讨论

创新性实验是一种探究性学习过程,通过创新性实验,使学生接触科研实际,并在与教师共同完成的科研过程中,逐渐形成科学、客观的科研思路,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创新性实验的各个教学环节从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到教学设备使用,均处于相对开放的状态,但是如何组织创新性实验、如何对实验过程进行管理并在规范的组织和管理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学习,当前报告较少[3-6]。

本室自2006年以来开始开展创新性实验教学,在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的基础上,经过不断总结和调整,至今已经历了两个阶段的改进。2006~2008年,我们结合创新性实验教学的教学形式,主要在加强教学队伍建设、提高教学人员的综合素质以及实验室的管理与仪器、设备的更新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整和培训。已初步组成了一支核心骨干相对稳定、结构合理、实验教学和理论教学互通、科研能力强、爱岗敬业、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教学团队。在教学团队建设的同时,有目的地进行了实验室建设,已初步建成集形态学-分子生物学为一体的分子病理教学平台,并逐步完善了该平台所属实验室管理体制,使实验室的开放能有序进行,创造了良好的实验环境,满足了创新性实验教学多样化的需求。

2008年至今,我们在前一步的工作基础上,进一步深入体会创新性实验的本质,在原有的常规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的补充和扩展教学思路的基础上,将个性化学习的理念引入创新性实验的教学过程中去。并通过明确教学目的、理顺教学过程、规范教学行为等环节加强教学管理,以保证教学过程合理、有效地进行。规范化的教学过程,在创新性实验的早期能帮助教师合理地引导学生在相应时间内接触科学研究并亲历科学研究过程,保证学生在该阶段明确自身学习目的及学习诉求并决定自身的学习方向;而在创新性实验后期,在前期的培训基础上,为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在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以及研究所需要的实验条件和经费方面提供了保障。创新性实验教学中该规范化教学过程的实施,将使创新性实验真正做到由验证型向提高型、研究创新型过渡,由以教师为中心的学习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并通过对教师和教学过程的要求,使个性化学习在严谨、求实的教学过程中得以保障。

综上所述,经过五年的实践,我室病理学创新性实验的开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并针对在实践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整,我们将针对这些调整及其导致的教学效果的变化作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苏博,陈胜秋,马飞,等.实施新的人才培养方案,造就适应21世纪高素质人才[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0,3(1):13-16.

[2]邓昊.病理学创新性实验初步探讨[J].考试周刊,2009,3(4):207.

[3]高治平,胡弼,李波平,等.浅论开放式医学机能实验教学体系[J].医学教育探索,2004,3(4):35-36.

[4]代红燕,南瑛,田为真,等.深化基础医学实验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7,3(1):95-96.

[5]陈洁,周增恒,曾志嵘.高等医学院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医学教育探索,2008,7(2):274-275.

高三学习总结经验篇8

一.研究信息,看准方向

怎样着手进行化学总复习,复习的目的和任务是什么?这是刚刚进入高三的同学所面临的第一个问题,也是面临新高考,老师们必须要解决好的一个问题。因此,就必须对一些信息进行研究,从中领会出潜在的导向作用,看准复习方向,为完成复习任务奠定基础。

1.研究高考化学试题。纵观每年的高考化学试题,可以发现其突出的特点之一是它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始终保持稳中有变的原则。只要根据近几年来宁夏等课改先行高考形式,重点研究一下宁夏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就能发现它们的一些共同特点,如试卷的结构、试题类型、考查的方式和能力要求等,从而理清复习的思路,制定相应的复习计划。

2.关注新教材和新课程标准的变化。与以往教材、课程标准相比较,现在使用的新版教材和课程标准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内容的调整,实验比重的加大,知识的传授过程渗透了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增加了研究性学习内容和新科技、化学史等阅读材料。很显然,这些变化已体现在高考命题中,熟悉新教材和新课程标准的这些变化,将有利于把握复习的方向和深难度,有利于增强复习的目的性。

3.熟悉考试说明。考试说明(即考纲)是高考的依据,是化学复习的“总纲”,不仅要读,而且要深入研究,以便明确高考的命题指导思想、考查内容、试题类型、深难度和比例以及考查能力的层次要求等。不仅如此,在整个复习过程中要不断阅读,进一步增强目的性,随时调整复习的方向。

二、强化“双基”,构建“网络”,突出主干知识的教学

主干知识:是学科知识树的树干部分。由核心概念、基本技能、主要规律和原理组成,是支持学科的脉络,约25条

核心知识:考试大纲中对测试内容要求为理解(掌握)层次的知识。《考试大纲》里列出的化学核心知识占39.8%,其中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占21.2%,常见元素的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占6.8%,有机化学基础占3.4%,化学实验占2.5%,化学计算占5.9%。化学计算自起没有单独成大题,而是融入无机、有机、实验三块之中,趋于淡化。

高考无论怎样改,“双基”都是很重要的。加强“双基”教学是我们每年在高考之后都要强调的话题,而且是如何强调也不过分的。高考理综化学试题来看,造成绝大多数考生失分的主要原因,不是试题的难度,而是学科“双基”上的不足。这就启示我们,高考复习备考时一定要降低重心,强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复习,不盲目追求考试“热点”。故在复习备考时,要注重学生知识的基础性和全面性,要把落实“双基”放在首位。首先,要认真引导学生阅读课本,依照考试说明的要求,对每一个知识点逐一落实,不留盲点,全方位复习。同时,要注意每年考试说明中的“变化点”,这些“变化点”在高考中一般都有所体现。其次,当学生把课本知识弄懂后,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注意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元素化合物、有机物、化学实验等知识分别通过点、线、面连成知识网络,把零散的知识系统化、条理化、网络化。但要注意知识的归纳不局限于某一章节,要将整个中学阶段的相关知识融入其中,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如复习化学实验有关知识可归纳为:45对物质的分离与提纯;14种气体制备与检验;22种离子的检验,只用一种试剂鉴别的20组物质;10类特殊组合实验装置等。

通过归纳、总结、类比、联想,既增强了知识的系统性和条理性,又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综合能力。

三、切实抓好三轮复习,夯实基础知识,提高综合应用能力

打好基础、落实基础是首轮复习的首要任务。进入第一轮复习前,学生对已学过的知识遗忘较大,这一轮花费的时间也最多,大约六个月左右。

第一轮:夯实基础,系统构建化学知识结构。

任务:以课本为中心,按照教材的结构体系,进行系统的单元复习。不仅要让学生认真阅读教材,掌握教材的编排体系,理清知识脉络,熟悉知识的落脚点,而且还要勤于动脑、动手,做一些各种类型的练习。

措施:回归教材,突出知识“全、联、活”,采取“查、讲、练、考”四环节进行。全:细致无漏,知识覆盖面要全。联:加强知识间的联系,把分散、零碎的知识要联系起来。活:专题训练,思维变通,灵活运用。查:检查课本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了解学情,教师对学生的薄弱之处做到心中有数。增强“讲、练、考”的针对性。讲:对知识点进行归纳整理,使知识规律化;练:每讲完一个专题,配以适当数量的练习;考:每考一次,及时对试卷进行分析、讲评,指出存在的问题,做好错误统计;教师自我反思、回顾、诊断、总结在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及时调整复习计划和复习方法。

第二轮:培养综合能力,提高化学综合素质。

任务:重点是知识的系统化、条理化、结构化和网络化。即将分散的知识点连成线、结成网。培养和提高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综合能力、迁移能力、运用能力、探究能力、创新能力。同时也是查漏补缺的重要阶段。

措施:分块归纳,专题讲座、强化训练。重点放在掌握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上

第三轮:综合训练,提高实战能力。从知识、能力、心理上全面做好考试准备,提高学生对高考的适应性和应试能力。

四、抓落实,向规范化训练要质量

学生的应试能力最终要落实到卷面上,在卷面上,不会做和会做做不对及会做做得慢都是等效的,所以,有人提出高考成功的秘诀是:会题做对。这种观点是很有道理的,怎样才能做到“会题做对”呢?这些可以通过规范训练、规范讲评,得到较好的解决。

1、要规范学生的学习行为,首先规范教师教学行为。从语言表达到化学用语的书写,教师要身体力行,做好表率。要重视自己的言行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2、要营造规范训练的氛围,将规范教育寓于常规训练之中。提出“糊里糊涂做十题,不如明明白白做一题”等标语口号,时刻警示告诫学生。

3、限时限量,对学生进行解题速度和准确率的规范训练。后期复习,训练很多,但要多搞定时训练,形式可不拘一格,可以是整套摸拟,也可以是专题训练某一题型,时间可以是一小时,也可以是一课时,也可以是10分钟、20分钟、30分钟等。

4、创设条件,让学生充分暴露思维过程,针对学生思维上的缺陷,对症下药,讲清错因,并辅以跟踪补偿训练,在纠错改错中达到规范训练的目的。

5、结合高考评分标准及阅卷实际,对学生进行规范书写、规范答题训练。如,(1)化学方程式、结构简式、电子式等化学用语的书写问题;(2)简答题的规范答法;(3)计算题的格式、步骤、量纲;

6、对学生进行审题方法、审题能力的训练与指导。审题不严谨。最常见表现是:题干中的信息审不全;隐含的信息审不出等。会做的题目不得分或得不全,70%以上的原因是审题造成的。尝试用“读、划、联、挖”四字审题训练法,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还是很具实效的。

7、积累错题,力求做到“题不二错”。要求每位学生,都要建好用好错题笔记(或抄或剪或贴),红笔纠错,错题入集,二次批阅,专题补偿。每次考试或练习后都引导学生反思①错在哪里?②错的原因?③补救措施?④有何启发?

8、规范讲评,讲评力求做到以下几点:(1)归类讲评,对出现的问题要进行归类讲评,切忌头疼医头,脚疼医脚。(2)重点讲评,精讲不等于少讲,而是针对讲评。针对讲评,从大的方面来说,讲重点、讲热点、讲双基应用的薄弱点,讲学生的易错、易混、易模糊点。具体讲每一个题时,应重在讲思路、讲方法、讲规律。(3)注重过程评析。要创设条件,让学生充分展现思维过程(你是怎么想的,你为什么要这样想?);针对学生思维缺陷,切实讲清错因,以达到“与其伤其十指,不与断其一指”教学效果。(4)变式讲评。注重变式(一题多变、一题多解、多题归一)训练,从多角度归纳总结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规律,讲评不仅就题论题,更重要借题发挥,讲这个题的规范解答;讲这个题的深化变形;讲这个题与同类型题目的联系等,使讲评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5)讲评课也不能“满堂灌”,必须给学生留有思考时间与反思的余地,一般约10--15分钟,时间长短可根据校情学情而定。(6)跟踪补偿,二次过关。针对学生存在的重点问题,要设置跟踪补偿练习,补偿练习又分当堂补偿和专题补偿,每次讲评,要求学生,红笔纠错,错题入集,二次批阅,专题补偿,三次过关。无论什么课型,讲与练都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最基本的重要环节。这更是一轮复习教学中首先要研究好的一对矛盾,讲须练、练必讲,但讲什么、练什么,讲多少、练多少,有个度的问题,这个度是个教学艺术问题,也是决定课堂教学效率高低的关键。

五、加强实验教学,尤其注重实验设计能力的培养

化学实验设计能力就是学生运用已具备的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构思解决问题方案的本领,它是实验的最高层次,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创造性,是学生最感头疼、最难得分的领域。在复习备考时,可先易后难,先常规后创新。如可先将学生熟悉的实验“改头换面”,后做陌生实验的设计,先设计能力要求较低的简单实验,后设计能力要求较高的综合实验。教师在讲评实验时,应着重突出实验设计的思路,鼓励大胆假设,自主创造,激发学生创新的愿望;要组织学生对提出的方案分析评价,启发学生多角度、多方面思考问题,寻求多种可行的方案,训练学生思维的批评性、深刻性、开放性和创造性,提高学生对实验方案的评价能力。题海无边,盲从必陷。双基训练,思维首选。纠正对中学实验考查的错误认识。有人认为高考实验题的设计通常不用课本上的常规实验,而是一些颇具“创新”的新实验。所以,综观近几年部分省市高考题和各地大量的模拟题,似乎很难见到课本中的原有实验。这一错误认识直接导致中学化学实验教学走入歧途。有的教师认为不考课本中的实验,复习时敞开课本中的实验或者对课本中的实验关注程度不高,而是一味搜集大量所谓新颖的实验题,死泡题海。须知,课本中的实验都是经过精心选择和设计的基础性内容,而且经历了长期的实践检验,具有典型性。化学实验教学应该以课本中的实验为本,而不能离开课本另搞一套。

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

高三学习总结经验篇9

一、校长必须亲力亲为

校长作为全校教师的领头雁,是确保教学目标得以实现的坚实保障。首先,要有责任意识。课改是趋势也是任务,作为校长不能等也不能靠,必须利用校长的号召力、决策力、执行力带头率领教师搞课改。校长的基本职责之一就是点燃教师的课改激情,通过业务学习、专题讲座等形式,向全体教师宣讲一些现代教育教学理念,引领教师树立远大目标,激发教师敢于担当的责任心,激发教师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让教师真正感觉到教育是一种实现自身价值的事业。其次要有开放和创新意识,能清醒地发现问题并引导好课改方向。校长要主动“献课”,能主动上公开课,甚至是示范课,这样做一方面能够及时发现和解决课改中出现的问题,另一方面能够起带头作用,从而保证课改的稳步推进,思考并制定相关的评价、奖励等制度,出台推进课改的实施方案和措施。再次要有坚强的意志,具备坚定的自信心。面对课程改革实验以及平时各项工作中的困难、压力,校长应有较强的心理承受力,善于从困难中寻找突破口,用顽强的意志力去征服困难,走出困境。

二、教师队伍形成合力

课堂教学改革需要有一大批骨干师资作基础,选定骨干并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带头、辐射、示范、激励作用在课改中十分重要。骨干教师是教师队伍中的中坚力量,课改骨干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并发挥三个带头作用。这三个条件是:一必须是教学骨干,只有这样才能带动周围的教师共同学习,共同提高。二要有研究力,一方面是自己的研究力,骨干教师是靠高水平的研究成果来影响周围的教师,用自己为学校争得的荣誉影响周围的教师;另一方面是研究的能力,能深入课堂并能指导教学,能组织开展活动并能协调好班级和任课教师间的关系。三是善于总结和反思,能及时总结教改当中的经验,反思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方案,能针对课改写出阶段性的方案和报告等。三带头是:带头学习,向书本学习,向他人学习;带头研究,研究教育发展大趋势,研究教育教学方法,研究教育教学问题;带头实践,切实转变教育教学思想,改变教育教学方法,引领校本教研,在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实践中起示范带头作用。

三、走校本特色课改之路

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不能照搬照抄外地经验,只有结合自身实际走校本特色的课改之路,才能保证课改的健康持续发展。课改不可能一帆风顺,更不可能一蹴而就,作为课改的一线指战员,切不可急于求成,对于这一点必须有清醒的认识,必须要有一个先实验后推广,先探索后创新的过程。综合各地课改经验,可将课改过程归纳提炼为“三步九字法”。

第一步通过“学”、“议”、“试”,盘活思路,构建模式,在个别学科、班级进行实验。首先是学习理论,学习和参观外地经验;其次组织教师开展讨论,统一认识;再次就是在这些基础上确立实验区,上实验课。在实验区先制定一个比较可行的程序,经过层层琢磨修改,进行实验,引领教师一起备课、听课、评课,肯定成绩,指出问题,大家一起研究、讨论,形成共识,找到合适的模式。第二步通过“练”、“导”、“立”,逐步推广,总结反思,改进模式,健全机制。首先是通过练习课、推广课进一步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其次带着问题,学习理论和先进经验,请专家视导;最后经过反复论证确立模式,结合本校实际,制定出一系列的评价考核制度。第三步通过“推”、“评”、“奖”,全面铺开,强力推进,总结评比,推广经验,表彰先进。全校统一,人人参加,加强行政推动力度,督促教师迅速进入状态,形成推进的合力,及时总结评比表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在实施中进一步健全机制,保障课改的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四、课改必须实施捆绑评价

高三学习总结经验篇10

关键词:高三物理复习;探究性学习

新课程标准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引导者,在高三物理复习课中也应该得到充分体现。为学生营造好良好的学习探究氛围,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思维能力,鼓励学生去分析、归纳知识,再对知识进行再扩展和延伸,有利于学生的思维向多角度展开,灵活运用规律来解决物理问题。因此,高三物理复习课中引入探究性学习尤为重要。笔者结合高三物理复习经验,分析了高三物理复习探究性学习实施策略和注意事项。

一、高三物理复习中探究性学习的实施策略

1.分析教材,确定探究必要性

高三学生的学习时间紧,任务重,在实施高三物理复习过程中只有注重问题探究的必要性,才能防止探究性学习影响学生的复习效率。在物理复习中,教师应该针对具体的复习内容,确定复习重点和难点,把握复习要点,注重学生的能力提高。特别是在第一轮复习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生对教学大纲基础知识的讲解和把握,防止学生在高考基础题和中档题中丢分。例如,在学习电磁场问题的时候,可以从电场和磁场的基础知识开始分析起,进而确定带电粒子在电场磁场中的应用问题为探究性问题,并设立探究专题。

2.目标定位,注重教学统一

当教师对教材内容作了分析之后,确定了某一专题的研究必要性,就应该积极设立研究的目的,并将教学统一起来,促进课复习效率得到提高。例如,针对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的运动问题,应该从问题的研究目的、意义、深度、时间、效果等进行定位,通过有计划有层次地进行探究提升探究的有效性,让学生掌握与电磁场相关的知识,提高解决有关电磁场知识的能力。此外,在课堂复习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教学统一,让多样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自主学习统一起来,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激发,课堂热情得到高涨,课堂复习效率得到提高。例如,针对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的运动问题,可以从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和学生展示和教师总结来实现。

3.创设问题情境,提出问题

探究性学习离不开问题情境的创设,让学生融入到问题情境中去,能够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通过自主思考、合作探究,实现对问题的解决。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教师营造问题情境,提出问题的对于学生的问题意识、问题能力培养更为重要。因此,创设什么样的情境,问题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提出,问题以什么样的方式提出,是否能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等等,都是高三物理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例如,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运动中的问题探究,可以以多媒体的方式引入,展示例题和分析例题,对于复习的有效性具有重要的意义。此外,在提出问题的时候,应该注重问题的开放性,让问题具有一定的探究价值,例如在物理情景设置和相关问题的提出可以由学生自己来完成,这样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了学生的探究能力。

4.分组合作,讨论探究

探究性学习应该发挥团队的力量,充分发挥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特长和优势,促进学生在分组合作中增强体验,获得知识和技能。在和谐的问题情境创设中,问题的开放性给问题本身带来了一定的复杂性和综合性,再加上答案具有多样性,单凭一个学生的力量是很难思考全面的,因此需要引入小组合作探究的模式。在复习的过程中引入小组合作探究,首先应该先将学生进行分组,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进行自由讨论。因为问题的多样化严重,难易程度不同,一开始问题比较简单,课堂气氛是热火朝天的,到了探究的最后阶段因为研究难度的提高,学生就已经进入了研究阶段了,学习气氛也就调动起来了。

5.体验过程,体验成功

探究性学习活动是一种探究性极强的学习活动,强调的是学习过程中的体验和感知,注重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探究意识的提高,让学生学会思考、合作和学习。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学目标的三个维度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和态度情感价值观。在高三物理复习过程的探究性学习中注重探究过程,正是响应了教学目标的要求。因此,在探究式复习过程中,让学生亲自参与到实验、讨论、思考和学习中去,体验到知识的形成过程和知识的由简单到困难,对于学生的学习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6.综合分析,总结提升

在高三物理的复习过程中,强调的是知识的习得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因此合作学习之后的总结提升,构建知识框架尤为重要。合作学习中的过程体验和感知之后,教师应该加强结果的分析和提升,注重问题得到有效地解决,实现探究性学习效果的继续优化。例如,针对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的运动,教师可以在学生合作探究之后,让学生根据本组的结论进行总结,并派一名代表在班级面前进行结果展示,分享合作结果。最后,再由教师进行综合分析,总结提升,构建起知识模型,提升合作学习的效果。

三、高三物理复习探究性学习模式中的注意事项

首先,高三物理课堂复习应该坚持以学生的知识水平作为基础,促进复习有效性得以体现。设计好一门复习课,应该先掌握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精心设计复习课堂流程,为学生搭建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思维水平的问题情境,并思考出在课堂中可能发生的不确定因素和应对策略,促进课堂有效性。

其次,高三物理课堂复习应该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原则,为学生提供一些自主活动空间,让学生感受到知识的形成过程,充分满足自己的求欲望和表现欲,突出学生的个性,从而发展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在课堂探究性氛围中,只有平等和谐民主的教学环境才能让学生充分发挥主人翁的作用,让教师发挥组织者、设计者的作用,真正体现每一个学生的真实水平。

第三,高三物理课堂复习应该坚持启发学生的总结提升能力。因为问题的开放性和复杂性,很多问题只有通过集体才能实现解决,因此教师要注重学生的总结提升能力的培养,让学生自己构建模型,实现对问题的解决,进而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