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多媒体教学论文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08:09:11

小学多媒体教学论文篇1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多媒体已经走进了越来越多的学校,成为教师上课的必备手段,但是在其应用过程中还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多媒体课件流于形式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电脑、投影仪以及电子屏设备得到了较多的应用。多媒体已经深入到小学语文的每一次教学过程中,有的学校甚至要求教师必须采用多媒体教学。这就导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盲目地使用多媒体,一些原本只需口头说明的东西,教师也要去准备相应的课件,浪费了教师的备课时间,使得多媒体设备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

2.弱化了其他教学手段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选择合适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但是调查中我们发现,不论什么课程什么内容,教师完全采用多媒体,忽略了板书和教师语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语文课对教师的语言能力要求较高,如果教师一味地拿着ppt课件去读,就失去了语文教师教学的意义。

3.使用时机不当

多媒体课件中含有丰富的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其对学生进行一一展示,但是由于ppt不能长时间地停留在某一张幻灯片上,如果使用不当就会影响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学习。教师在课堂讲授完成后,设置了一些小问题,要求学生对其进行作答,如教师在某个课程教授完成后,用ppt向学生提出了一个问题:你能够想到哪些词语,可以用来描述暮春三月的美丽景象?这本来是一个锻炼学生思维能力和词汇运用能力的机会,但是如果此时教师使用多媒体设备不当,将相关词汇早早展示出来,那么就起不到预期的效果了。

二、多媒体在小学语文中的应用实践

小学多媒体教学论文篇2

目前,随着现代教育思想的提高,课堂教学已由原来传统教学模式,逐步向传统教学和现代教学相结合的模式发展。而现代教学模式则要求既能准确、迅速地传输教学信息,又能及时反馈调节,从而实现教学过程的整体优化。这就是多媒体技术。正是由于多媒体技术迅速推广,教育教学改革也就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在课堂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已经成为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趋势。自九十年代以来,多媒体技术迅速兴起、蓬勃发展。尤其是多媒体技术是运用计算机对文本、图形、图像、动画和声音多种媒体信息进行综合处理与控制,使之变成图、文、声三位一体的集成,并可直接输出的技术,所以能提供最理想的教学环境,因而对教育、教学过程产生深刻的影响。多媒体技术之所以对教育领域具有重大的意义,是由于多媒体技术本身具有许多对于教育、教学过程来说是特别宝贵的特性与功能,这些特性与功能是其他媒体(例如幻灯、投影、电影、录音、录像、电视等)所不具备或是不完全具备的,同时多媒体技术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显示与重放;模拟、仿真与动画技术的应用可以使一些在普通条件下无法实现或无法观察到的过程生动、形象的显示出来,可以大大增强学生对抽象事物、过程的理解和感受。要明确的是这里所说的多媒体技术是以计算机为中心的多媒体技术。而不是以前提到过多媒体组合教学,以前所谓的多媒体技术只是将几科媒体加以简单的组合(例如把幻灯、投影、录音、录像加以组合)。今天的多媒体技术则是以计算机为中心,把语音处理技术、图像处理技术、视听技术都集成在一起,而且把语音信号、图像信号先通过模数转换变成统一的数字信号,计算机可以很方便地对它们进行存储、加工、控制、编辑、变换,还可以查询、检索。所以利用多媒体技术作为辅助教学手段,以其软件多方位、立体化的开发和利用,以及贮存信息量大、画面丰富、多种媒体综合运用等特点,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建立了一个动态教学环境,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想象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利用多媒体教学已经被大多数老师认可,并在教学中频频使用。

相对于在职业教育教学当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非常广泛。这是由于职业教育当中不少专业科目需要有直观的认识和学习,而用传统的教学手段——!—粉笔、黑板、挂图、标本、仪器等,学生只能看到表象,而看不到实质,这就对学生接受知识产生了阻碍作用。例如《机械制图》的这门课程的主要特点是利用视图及表达方法来表现各种零件及部件的形体结构及有关国家标准的介绍,同时它所研究的对象是具体的三维立体,包括各种基本几何体、组合体、零件、装配体。而这些知识的学习只靠教师的讲解不够的,需要有图和实物来进行说明。

因此,教师为了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要在课堂中绘制各种模型的视图。而画图过程要占用课堂许多时间,但要减少绘图,势必会影响教学效果。这样在45分钟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往往讲不了多少知识,教师也付出了许多体力。同时,由于黑板的限制,教师在完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要不断的更新板书。但在课堂小结时,却无法把本节课所讲内容再现出来。此外,教师在绘图的过程中,无法同时和学生进行交流,很不利于组织教学。另外,对一些立体结构在传统教学中,教师一般采用各种木制教具来做现场演示。而这种模式有很多局限性:教材是不断变化的,木制模型往往与教材相脱节,而且可供选用的模型有限,教师不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用教具,不利于学生全面了解空间型体的结构;另外木制教具的体积较小且造型单一,在教室中演示时,只有部分学生能观察清楚。讲解时可选造型有限;对于大型的零件与装配体,教师不可能在课堂上进行演示,即使在车间中参观实物也不可能随意进行反转、拆卸、剖切使学生观察内部结构及装配关系。但是利用了电子三维立体模型来进行课堂演示,木制教具与课堂教学的矛盾就可迎刃而解。

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可以通过各种手段和特技加工制作出教材中的各种三维立体模型在课堂教学中演示,因为电子三维立体的真实感完全与现实中的零件一样,教师可根据实际教学需要对其点、线、面、体等不同要素设置不同的颜色来加强对所讲内容的表达;另外,教师在autocad、3dma环境中可以随意旋转、剖切、拆卸、放大电子三维立体。有利于加深学生对各种立体、零件、装配体空间结构及组成的理解;最后,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随意改变对模型的观察视口,并把该视口与视图建立联系。这样在教学中可用生动的画面形象直观的表述现实中的各种零件及装配体,调动学生的空间想象力。使抽象空间立体投影与平面图形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清晰的印象,从而使学生建立起良好的感性认识。论-文-网

再例如《机械基础》当中,对一些运动机构的讲解,必要的演示是不可缺少的,而从平面图上学生很难观察到机构运动的特点,但通过多媒体将这些机构的运动特性,从动的角度来反映出来,将动态和静态展现到学生面前,使得学生豁然开朗。怎么才能达到这样的效果呢,教师此时就可以使用powerpoint和flash制作课件,将运动内容通过课件的形式表现出来,将每一步的运动,一步步地演示出来,这样有了直观性,起到本节课的预期效果。如图我们可看一下齿轮机构:这个图充分反映出了外啮合直齿圆柱齿轮的啮合特点。那么同学们在看到这个图后,就很明确的知道了,以后在机器中遇到这样的两个齿轮的啮合形式就是外啮合直齿圆柱齿轮。当然,教师还可以用动画效果来更为明确的进行说明。

上面是教学中利用了多媒体技术最基本的方式。那么,多媒体技术与仿真技术的结合则是对职业教育教学有了重大帮助。它进一步反映出了多媒体技术与专业教学的内在联系。

多媒体计算机和仿真技术结合可以产生一种强烈的幻觉,使得置身其中的人全身心地投入到当前的虚拟现实世界中,并对其真实性丝毫不产生怀疑,通常把这种技术称之为“虚拟现实”(virtualreality,简称vr)。换句话说,虚拟现实是由多媒体技术与仿真技术相结合而生成的一种交互式人工世界,在这个人工世界中可以创造一种身临其境的完全真实的感觉。在职业学校数控机械加工专业中,学校现在的实习设备满足不了学生的实习需求。这些仿真技术就发挥了作用。数控切削仿真系统,模拟了数控切削加工的每一道工艺和程序,并将有可能出现的问题和障碍也含盖进去了。那么同学们在使用这个仿真系统时,就能够感觉像是在数控切削机床上操作,就可以根据所加工零件的要求,进行编程操作并模拟,演示出来加工后的成品的样子来。同时如果同学们操作过程中,出现了误操作,那么仿真系统也给出了相应的障碍,将学生从而找到问题、分析问题,最终达到解决问题。这为学生再进一点实际操作数控切削机床奠定了基础,有助于学生理论和实际相合。

多媒体教学作为现代化教学的一种手段在优化教学效果中起着重要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恰当地选择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的洞察力,有效地实施素质教育。同时也要认清多媒体技术作为一种辅助教学手段,应以提高教学质量为宗旨,不应该“一刀切”“一哄而上”。又例如在《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中对于孔、轴的最大间隙、最小间隙、配合公差的计算,用屏幕显示具体计算过程及某些公式的推导过程显得相当机械、呆板(来源:文秘站)。如果只用计算机来“代劳”教师的板书,教师编制的课件实际上是“黑板翻版”型课件,固然可省下原来的板书时间而使教学节奏加快,但学生看不到教师作图解题的示范,难以理解与消化教师讲题的过程,不得不囫囵吞枣,尤其是上课补充的知识点或例题,学生有时上课来不及抄录,课后在学生头脑中没有留下深刻的印象,教学效果受到影响。这就要求教师在使用什么样的手段授课,应根据所讲内容而定,将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教学手段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这是在使用多媒体技术应该注意的问题。

充分把握使用多媒体技术,这对职业教育教学起到不少好处。它有助于能力培养:

(1)有助于观察能力的培养。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根据学生观察的需要把事物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化繁为简,使难以观察到的事物清晰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从而使学生可以细致、全面地进行观察,启发积极思考。

(2)有助于概括能力的培养。思维活动有许多的特点,概括能力是其中最基本的特点。概括的过程是把个别事物的本质属性推及为同类事物本质属性的过程,也就是思维由个别通向一般的过程。掌握概念,就是对一类事物加以分析、综合、比较,从中抽象出共同的、本质的属性或特征,然后把它们概括起来有助于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3)有助于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就具体教学来说,利用表象形成概念是培养学生概括思维能力的主要方法,巩固知识和应用知识是培养学生推理思维的主要方法。由于自然知识之间如链条一样连接着,本身就具有科学的逻辑关系。

小学多媒体教学论文篇3

关键词:小学语文多媒体教学设计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2117(2014)18-0-01

1当前语文多媒体教学设计的作用及存在的问题

“教学是一项有明确目的的人类活动,是为了达到一定的教学目的,每位教育工作者都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白觉或不自觉地依据一定的教育思想和自己对教育、教学过程的理解以各种方式、方法对教与学的双边活动进行设计和安排。但是由于教学中涉及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而且是在不断变化的,所以,仅仅凭借经验和直觉等主观判断来制定教学设计,未必能很好地解决所有的教学问题。”[1]多媒体教学可以变传统的以“教室、教材、教师”为中心的教育为开放式的学生教育;可以变“一刀切”式的教育模式为个别化、因材施教的教学;可以变被动单向式学习活动为尊重学生个性特点的双向交互式学习,因此受到广大师生的喜爱。目前,多媒体教材的应用效果并不明显,学校和学科教师也没有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作用。究其原因,主要是演示性的较多,智能型的较少,而且交互性不强,有的只是以幻灯片罗列的形式,甚至没有声音,只是单维效果,没有达到多种媒体共同创建信息化的学习环境的效果;有的设计整体色彩和主题不协调、或是背景和前景色调过于相近,影响了视觉效果。

2小学语文多媒体教学设计策略

2.1厘清多媒体教材内涵

多媒体教材是一种根据教学目标设计的、表现特定教学内容、反映一定教学策略的计算机教学程序,它可用来存储、传递和处理教学信息,能让学生进行交互操作,并对学习作出评价的教育媒体。多媒体教材媒体语言是建立在语言基础上的一种综合语言形式,它以计算机为核心,通过视听元素的组合,以崭新的视听形象来传播知识信息。媒体语言包括文本、静图(包括图形和图像)、色彩、声音、活动视频、动画和画面组接与过渡等元素。知晓什么是多媒体教材的内涵将有利于我们对小学语文教学的设计,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所以,我们认为小学语文教师要对适合本课程教学的多媒体教材教育优化与整合,做到为我所用。

2.2合理应用其传播特性

媒体是有语言特性的,只有对媒体语言能够理解和解释,才能正确使用这种媒体。在众多的教学媒体中文本是最基本、最重要的成分,在概念的表达,描述抽象、复杂的问题方面具有简洁明了、精确度高的独特优点,而且最擅长的是高度概括各种极为抽象和具有结论性的表述。文本的输入和修改都极为方便,数据量小,它在课件中实现课件内容的变换、跳转的功能。另一个就是图形、图像媒体,其具有较强的形象直观性,它不仅能够以直观、生动的图形图像有效地传播教育信息,产生一目了然的视觉效果。而且还具有丰富的色彩、多变的布局,本身具有强烈的审美性和艺术感染力。色彩是光刺激眼睛再传至大脑视觉中枢而产生的一种感觉,对于多媒体教材的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不管是字体、图片等单个元素还是整体合成,在色彩运用时要避免屏幕色彩过杂,注重整体色调的统一,强调色彩的对比关系,确保主体突出,利用色彩营造特定情绪气氛。声音媒体包括解说、音响、配乐。它在教学内容阐述、表达主题思想、烘托气氛、渲染情绪、描写背景、激发联想、转换场景、强化节奏及唤起注意等反面有重要的作用。所以只有充分了解各种媒体语言的特点,合理使用,才不会产生“事倍功半”的结果。

2.3符合小学生身心特点

在教学内容设计上要符合小学生的身心特点,以动画内容设置为例,不能为了形式上的多样性而滥用动画。动画的运用要体现学习者的学习特点,要符合心理学规律,把教学中那些深奥抽象的概念转化为有条理的具体形象,从感性到理性,循序渐进地提示出事物的本质特征,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动画的应用还要选择恰当的时机,在多媒体教材中,使用动画的最佳时机,是借助动画形式,表现抽象的教学内容和复杂的工作原理。实践证明,只有抓住小学生的身心特点,所设计出的多媒体课件才会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因此,教师平时要多了解教学对象,多走人学生生活,多参与他们的活动,从而对其进行全面地掌握,为我们的教学设计提高针对性。

例如,曾有一位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这样实施多媒体教学的。其用录像机将学生课间生活的全过程拍摄下来,然后以这个录像内容作为训练写作记叙文的主要内容。上课时,首先播放录像后并引导学生从整体和细节上把握课间生活的全过程,以确定记叙的重点和详略;其次,要求学生边看边说,以增强叙述的条理性和生动性;最后,当堂动笔作文,选出较优秀的作文通过实物投影仪,当堂评议。

上面这个案例,我们发现学生课间生活的场景在课堂上得以反复地再现和定格,师生都能从中选取所需要的信息,充分发挥了信息技术对教学的支持作用,学生的参与兴趣也被激发了。

总之,多媒体教学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深化课程教学改革的需要。多媒体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手段进入小学语文课堂,它集声音、图像、视频和文字等为一体,展示了其充满生机活力的独有魅力,不仅可以为学生创设多种学习环境,还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

(吉林省双辽市兴隆镇中心小学校,吉林双辽136421)

参考文献:

[1]北京未来新世纪教育科学研究所.多媒体教学指导[m].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2006.

[2]尤婷.谈多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J].学周刊,2012(14).

小学多媒体教学论文篇4

【关键词】教学;媒体;效果;能力

在当今课堂教学中,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一句话就是重视受教育者基本素质发展的教育。为了实现素质教育的总目标,为了培养创新人才,电化教学手段已经广泛的运用于各科教学当中。这种现代化教学手段现如今已发展到电脑多媒体参与语文教学,把声、图、像、文、情、境与看、思、读、写等诸多手段结合起来,组成一个立体化、多方位的语文课堂教学形式,电教化教学的生动、形象、具体、直观的优势,大大提高了课堂有效时间的利用率,增加了教学传播信息量,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开阔了视野,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培养了思维能力,这种教学手段,自它产生的那一天起,就给课堂教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改革,掀起了课堂教学史上一次意义深远的革命。如何根据教学需要恰到好处的使用电教媒体呢?

1利用多媒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现代心理学告诉我们:“新奇、多变的事物能增强大脑皮层的刺激强度。采用新颖的方法,能使学生集中注意力,提高兴趣。”而多媒体手段应用最明显的特点就是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初是对学习过程和学习外部活动感兴趣,对学习内容却兴趣不浓。因而,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激发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为成功的课堂教学奠定基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地进行学习。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力求做到让学生变得鲜活,让学生学得兴致盎然,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享受学习的乐趣,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如在教学《群鸟学艺》一课时,我先在课前精心地搜集了各种鸟的图片,在导入新课时,我采用了故事导入法,告诉学生今天老师给他们请来了一群可爱的鸟朋友,然后利用多媒体出示鸟的图片,学生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他们的学习兴趣被激起。在此基础上,揭示课题。这样的教学,学生就会容易入情入境,展开想像,比起简单的讲述更能激发学生的灵性,开启学生学习之门。

2使用电教手段,突破教学的重难点

多媒体教学以图形和动画为主要手段,同时可将图形由静变动,由小变大或由大变小,由慢变快或由快变慢,通过观察使学生如同身临其境,不仅可以接受到大量的教学信息,而且能获得清晰明快的感受。画面生动,图文配合,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注意力更集中,因而提高课堂效率。

3创设情境,提高教学效果

在教学中,构建语义的理解、体会,要引导学生对问题充分思考后,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知识的积累等发表不同的见解,对有分歧的问题进行辩论。通过辩论,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感悟,懂得了知识是无穷的,再博学的人也会有所不知,体会学习是无止境的道理。要注意挖掘教材的思想教育因素,对环境进行选择加工,创设需要的教学环境,让他们在声像的环境中受到美的熏陶、情的感染。电教多媒体的使用,促进了学生与作者、教者的情感交流,可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4使用电教多媒体,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全面展现自我发展说写能力

新课标强调: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巧设问题,引导学生,点拨学生的思路,学生要通过自己的活动,获取知识。所以说,课堂舞台上的主角不是教师,而是学生。没有学生积极参与的课堂教学,不可能有高质量和高效率。心理学家认为:“课堂上只有经常性启发学生动手、动口、动脑,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探索知识,寻求答案的最佳学习状态中。”如在教学《群鸟学艺》一课时,揭示课题后,我先让学生围绕课题提出问题,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学课文,把找到的问题答案用直线划出,不明白的地方用问号标出。自学时要求学生做到边读边想边动手。通过这样动手、动口、动脑训练学生,能促使他们在最大限度里发挥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在自主学习中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因此,课堂教学中,利用多媒体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在全方位参与中学习,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参与率,使语文课堂生机勃勃,充满活力。语文教学中巧用电教手段,有导视启思之效。有目的地进行口语交际训练,就是为学生创设一个训练的具体环境。如用图来展示,可把单幅图分解后再综合,逐步由静态变为动态,用连贯的活动投影指导学生观察,化难为易。寓说话、写话练习于丰富多彩的生活情境中,融观察、思维、想象、表达为一体。说话、写话既有顺序又有重点,由眼观——脑思——口说——手写,多种感官并用,不但进行了一次生动有趣的说写训练,而且能使学生受到深刻的教育。

5运用电教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观察能力是认识事物的基础,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观察训练,使学生的观察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培养学生的观察素质,使其观察能力得到提高。利用多媒体手段开展教学活动进行思维训练,达到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目的。

总之,运用电教多媒体教学手段参与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激发了师生的积极性,使教师从传统的教学中走出来,更使学生从单调的苦学走进了轻松地乐学。充分体现了学习的主体地位,发挥了主动精神,认真观察,积极思考,能发现提出问题,并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通过自己动脑、动口、动手去获取知识,发展智能,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

参考文献

小学多媒体教学论文篇5

“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关键是改革,改革才是教育的根本出路。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手段的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部分。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现代教育技术集投影、幻灯、录音、录像、电视、语言实验室和多媒体计算机等多种媒体实施教育,将为教育带来一场深刻的革命。

近年来,现代教育技术虽然在教育教学的各个领域中得到较好的应用和发展,但是,多媒体计算机深入到课堂教学还只是停留在某个研究活动的点缀阶段,它对教育改革产生整体作用离我们还较遥远。主要原因在于实现多媒体教学的条件不够和多媒体教学的模式还没真正形成,致使多媒体教学研究不能全面深入下去。本文结合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趋势和我校十八年电教实践经验,谈谈多媒体优化小学语文教学的实现和模式。

二、实现多媒体教学的各种因素

(一)物的因素

物指的是运用多媒体教学的硬件设施和软件配置。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同样,实现教育现代化,必须有现代教育设备和配套软件做坚实的基础。一般要求“六室四系统”。“六室”:(1)普通教室:每班“五机一幕”(即投影仪、录音机、录放机、彩色电视机、多媒体主机、投影银幕)。(2)计算机室:多媒体配置,按最大班额计算需两人一机。(3)多功能电教室:面积在100平方米以上,配有多媒体计算机、录像机、VCD、视频放大器、音频系统、综合传统媒体与现代媒体功能的多功能教室。(4)语音实验室:要求64座。(5)声像资料室(兼视听阅览室):面积56平方米以上,配有多媒体计算机、电视机、录像机、投影仪各一台。(6)设备贮存室:面积56平方米,要求具有防潮、防火、防盗等功能。“四系统”:(1)闭路电视系统。(2)演播系统。(3)计算机网络系统。(4)现代教材系统:各种电教教材成套化、系列化、多媒化,形成教学素材包。

(二)人的因素

人的因素是指教学全过程中直接影响教育教学效果的参与者。教师是教育的实践者和实施者,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实现教育现代化、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的决定因素。这就要求:(1)更新教育观念、增强现代教育意识,强化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这就需要加强对教师进行现代教育技术理论的培训。(2)加强电教技能的培训。电教技能包括媒体操作、教材制作、媒体选用、媒体设计与组合、课堂电化教学设计、实验经验总结等基本技能。培训的方式有自学、讲座和进修。

三、实现多媒体教学的模式

(一)模拟教学模式

现代教育技术的模拟功能,是较早开发和利用的一种辅助教学功能,特别是传统的电教媒体所特有的,目前学校电化教育辅助教学也基本上属于这种教学模式。

模拟教学模式,主要是利用现代教育媒体的模拟功能把抽象的概念,难以观察清楚的现象,跨越时空的事物,不易实现的实验,通过动画、录像、投影的形式,进行信息处理和图像输出,在显示屏幕上,进行微观放大,宏观缩小,动静结合,图文并茂,在短时间内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使学生获取动态信息,从而形成鲜明的感性认识,为进一步形成概念、上升为理性认识奠定基础,同时降低了学生对知识理解的难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也有利于抽象思维能力的提高。

多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模拟教学,主要适用于跨越时空的事物再现。如《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中所描绘的东北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物变化及其丰富的物产。教学时,可根据各个教学重点环节,利用录像分别再现春、夏、秋、冬等季节的景物特征及其重点词语的定格画面。像这样运用录像资料来展现其真实画面,学生才有身临其境之感,教学重难点的解决才有破竹之势,学生的能力才能有更进一步的提高。

多媒体模拟教学将从根本上改变我们的教学观念,极大地改变了传统的粉笔加黑板的单一教学手段,为学生获取知识开辟了更宽的道路。

(二)个别辅导教学模式

个别辅导教学模式源于斯金纳的机器程序教学法,基于多媒体计算机的诞生和系列配套教学软件、工具软件的形成以及有鉴于目前班级授课制的弊端,实现个别化教学,也是语文教学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重要途径。多媒体课件具有较强的交互功能,这是它的一大特点,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学习的实际情况,提出需要学习的内容,计算机便及时出示学习内容,并且可以向学生提问,对问题进行分析,作出判断,给出反馈。若学生学习遇到困难,它还可以指导学生学习有关方面的内容再渡难关。这样循序渐进,学生所学知识就会得到不断的巩固,学习能力也不断提高。

识字教学在小学低年级阶段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教学内容单调、枯燥,学生难以读准字音、记住字形、写会笔顺、理解字义并用其说话。加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习水平参差不齐,教师进行个别辅导难以实现,对此,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计算机实现个别辅导教学。如:《我是中国人》一课的识字教学,本文共有五个生字(我、是、爱、国、星),我们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采用如下步骤:(1)教师引导学生初步掌握字的音、形、词、义、写、句;(2)学生利用课件进行交互学习,要求学生找准学习的疑难点,请求计算机帮助解决其疑难点;(3)学习有余力的学生可以更进一步学习新的知识。

这种教学模式要求首先要做好课件的设计与制作。设计的程序分支越多,预想的情况就丰富,就越能全面为学生服务,并取得理想的效果。其次,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但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地位,教师要帮助学生总结自己的个性特性、学习方法、学习风格,从而培养一批有个性、有特色、具有良好的学习品质和学习方法的学生这一目的就会实现了。

(三)新授课教学模式

新授课教学模式的多媒体Cai课件是以教学课题为主要线索,以强化教育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而设计,为充分利用计算机硬件资源,尽量发挥软件的表现手法而编写的。新授课教学模式是以Cai课件为主要信息传输源。它以多种方式、不同表现手法对新授课的内容进行加工处理,生动有趣地展现于学生面前,起到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集中注意力、化抽象为直观的作用,同时也体现了媒体在教学中的优势。

如《鹅》这首诗包含了丰富的信息:有鹅的叫声、鹅的形象以及鹅的动作等。传统的教学方法、手段难以将这丰富的信息表达清楚,而多媒体教学却正好适合表现这些丰富的信息。教学的具体步骤:(1)“曲项”利用动画展现一只白鹅浮在水面上不断伸曲脖子。(2)“曲项向天歌”在前一个动画的基础上,合成鹅叫的声音效果。(3)“白毛”利用一幅静止的大白鹅浮在水面上的图片,突出其白色的羽毛。(4)“白毛浮绿水”展现一只大白鹅浮在碧波荡漾的水面上,突出其“浮”的悠闲的神态。教师在此引导学生观察水、鹅毛的颜色对比以及鹅的悠然动作。(5)“红掌”出示白鹅挥动红色的脚掌向前划水的动作和划水的“哗哗”声。(6)整体讲解这首诗时,出示一幅动画:亭台楼榭,杨柳依依,一个小孩在不断向湖里那群欢叫着的鹅抛撒谷粒。整个教学过程文图并举,声情并茂,视听结合,渲染了气氛,创造出了原诗的意境,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使学生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了知识,理解了诗意,同时强化了记忆。

教师在教学新课之前首先要透彻地领悟Cai教材设计的意图。其次,教师在备课的同时要认真地备好媒体(即媒体展示的时机、语言的组织等)。再次,教师在运用Cai课件时,不能以课件为中心,应以文字教材为中心,并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达到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培养学生能力的目的。

(四)培训与练习模式

快反馈、强矫正是提高学生学习质量的重要途径。利用多媒体计算机存贮量大、运算速度快、Cai交互性能好的特点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和练习,这样,可以引导学生对问题的思维过程、方式、结果的正确与否进行立即判断,以矫正思维过程。在问题出示的同时可以充分挖掘多媒体计算机的软硬件资源,增强趣味性,增加问题判定的形式,展现语文之美于其中。这样,学生会感到心旷神怡,在一种美的情境中学习,真正做到寓教于乐。

如学生刚刚学习拼音字母的大写后,很难做到大小写一一对应辨别,当出示大写字母时,先要想一想字母歌中的前后顺序,然后去对应小写字母,再想其发音和写法。我们在此可设计一个多媒体Cai课件进行训练,训练分为三个步骤:(1)出示小写字母时,学生点按小写字母后,出示大写字母,并发其音,示范其写法;(2)将屏幕一分为二,上面出示大写字母,下面出示小写字母,学生判断后,用鼠标点按对应的小写字母,若点按正确,发出“棒!”的鼓励之声,并奖赏10分和一个笑脸;若点按错误,发出“要努力!”,罚一个哭脸,同时展示正确的答案。(3)在屏幕上只出现大写字母或小写字母,要求学生从键盘上输入与之对应的字母。输入还设计了控时程序,要求学生必须在规定时间内输入完毕,否则要在成绩栏扣出一定的分数。这样循序渐进、趣味性较浓且带有一定强度的训练充分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了知识的内化。

四、应注意的问题

(一)教学内容和形式问题。

多媒体教学要以研究运用多媒体优化教学目标为宗旨,不是研究用更多的媒体将知识灌输给学生。在媒体的选用过程中不能认为媒体越先进,教学就能取得很好的效果,要求做到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二)为“电教”而电教问题。

多媒体教学要从教学的实际需要出发,不能以运用了电教媒体就说明是电化教学或者运用电教媒体的种类越多、档次越高教学效果就越好,多媒体教学要注重择优性原则,不能认为每次课都得用上多媒体进行教学。多媒体教学并没有排他性,传统教学的精华我们不摒弃,而要发扬光大。

(三)电教技能滞后问题。

多媒体教学媒体操作技能非常重要,具有良好的媒体操作技能是教师上好一节电教课的前提。教师不但要掌握硬件操作能力,而且还要具有软件设计、制作的一般技能和综合运用各种电教媒体的技能。

(四)师生关系不协调问题。

小学多媒体教学论文篇6

在教学中教师运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示与本课时相关的图形、图片,使得原本抽象事物变得形象化。比如,在小学数学中,“认图形”一课中,长方形、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图形,在传统课堂上老师会展示给图学各种图形的模型或者用卡片剪成各种图形让同学观察各种图形的特征,但是生活中不可能只是很单纯的图形,这个时候多媒体的作用凸显出来了,可以用多媒体展示出各种图形在生活中的应用,这样可以使学习的知识和生活相结合,让学生更好的掌握各种图形。举个例子,可以先在多媒体上展示出很多种物体,汽车、房子、桌子等,让学生在其中找到所学过的图形,汽车的轮胎是圆形,房子的房顶从侧面看是三角形,将这些图形展示给学生们。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的观察水平,也巩固了所学知识。

二、让学生正确认识数学,提高学习效果

小学数学是今后数学学习的基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教学固然重要,但是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主动学习才是最重要的,多媒体教学可以使用动画效果,将一些语言教授中学生不容易理解的知识通过多媒体展示出来,让学生深刻的了解知识的内涵。比如小学数学课本中有一课是“长方形周长公式”,其中有公式的推导过程,“能够用几根4厘米和6厘米的小棍,能拼出一个长方形?请同学动手动脑,拼一下。”先让学生拿小棍拼一下试试,然后思考周长的计算方式,然后再利用多媒体演示计算过程:4+6+4+6=20(厘米),4*2+6*2=20(厘米),(4+6)*2=20(厘米)。这样分解的过程展示给学生,学生也跟着动手动脑思考,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更加深刻,提高学习效率。

三、设置故事情节,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

小学生的年龄较小,喜欢听故事和新鲜事物,我们要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进行教学。比如在学习“9加几”时,用计算机作出幻灯片,小猫和小狗进行数学竞赛,小狗说什么数学题都难不倒他,小猫不相信,马上出题考考他:一共有9个苹果,放在篮子里,小猴带来了4个苹果,问共有几个苹果?怎么列式?这个问题确实难不倒小狗,但是森林里的其他小动物却不知道了,这个时候老师可以问,那么我们的同学知道么?从而引出一节课的主要内容“9的加法”。通过使用多媒体教学和教师的指导,不但可以将知识更加直接的反映给学生,还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方式和扩充知识领域,还能培养学生对于空间的认识。可以说教给学生的不仅是知识,还有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学习习惯的形成,这些更为重要。

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新课标要求对学生进行“减负”,这就意味着要减少学生学习的时间,把时间还给学生,让他们充分利用课余的时间。所以,老师要保证课堂的教学效率,在45分钟里是否充分的利用了时间,让学生有效的进行学习和吸收新的知识,那么吸引学生注意力,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就是提升课堂效率的重要表现。多媒体教学的重要作用就是使得课堂更加生动、轻松、吸引人,做到这些的前提是老师了解学生们的喜好,比如喜欢什么样动画,什么样的音乐等。了解到了这些,教师在教学中就针对学生的兴趣对症下药,把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起来。小学生,这个年纪的孩子正是好动的时候,对很多事物都充满了好奇,不时的在课堂上安排一部分潮流的东西,引起学生的共鸣,然后引导出本节课要学习的知识,使课堂的氛围在轻松愉快中度过。此外,也可以设置一些游戏,“数学知识谁最懂”总结现阶段所学的知识,看谁回答对的多,胜利的给一朵小红花,鼓励学生的学习热情。

五、结束语

小学多媒体教学论文篇7

在所有的学校中,教师需要大量的教学资源,这一观点是不容置疑的。虽然书本教科书仍在教学地位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也有着显著的作用,但是它的内容是书面的、限定的。因此,全国的大部分学校都开始引进多媒体设备,使用多媒体教学。如今,它已然成为一种常见的、重要的教学工具,帮助教师进行多元化教学,也帮助学生进行有声有色的学习。

二、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一)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学习新事物和新知识是需要学习者不断付出的,不是每个人从一出生起就愿意不疲不倦的学习,在漫漫的学习过程中,学习环境与教育程度都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尤其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自己应该还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不知道为什么一定要学好语文这门学科,没有形成对语文的一种基础认知,他们只是有着极强的好奇心,新鲜的事物都能吸引住他们。而多媒体恰恰符合这一点,它的声态教学与动态教学在一定的程度上能够让学生集中精力学习,创造了一个舒适良好的学习环境,让他们对学习语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二)能够充分展示课本内容。

从传统的教学模式来讲,一味的书本教学是古板的,枯燥的。然而对于语文教师来说,怎样才能科学合理地讲透教科书,让学生理解到课文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在哪里,这在另一层面上也是影响学生听课和学习的一个因素。多媒体教学的引进,很大程度上地帮助语文教师们解决了这个问题。因为多媒体教学能通过图像、文字、音频等相关情景去直观地讲述课文里所要教的内容,这样一来就可以帮助学生们去更加生动简单地学习新知识。多媒体教学课件采用的是超媒体的结构,能够最大化地激发学生在认知方面的潜能,使学生快速地学习到新知识,当然,从一定角度上也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提升语文教学的综合效率。

多媒体教学的使用比起之前的传统教学模式更具有表现的张扬力与带动学生的吸引力。它能快速地吸引到学生的目光,让学生自主产生想学习的想法,这就很大程度上地提升了语文教学的效率。因为,只有当学生自主地产生强烈的学习渴望的时候,才能开发学生大脑思维,从而能够快速有效的找寻到所需要学的知识点,然后聚精会神的学习。再加上这种教学工具可以进行无限压缩,让教学信息可以无限储存、利用,这就更加方便学生细致的学习,提高整体素质。

三、多媒体教学的注意事项

(一)学会适当使用多媒体教学。

采用多媒体方式教学的主要目标就是优化教学条件,并不是借用多媒体给学生大脑里强塞进各种新知识。采用这种方式教学时,不能有因为多媒体的科学技术很先进,很高超,那么教学效果也一定会很好的想法。我们要学会从实际情况入手,不能把多媒体的技术质量与教学质量划等号,要明白怎样才是更科学的选择,不要每次上课都必须使用多媒体,最好把教学知识与教学方式相互统一,相互结合。

(二)处理好教师与学生间的关系问题。

多媒体采用的教学方法与传统的教学方法不一样,因为它采用的是计算机科学信息技术,这导致在教学过程中可能会减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直接联系,使学生依赖网络,然后单方面的学习语文新知识。因此要注意,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懂得更科学化的、合理化的去有效使用多媒体,不要让学生淡然与老师的关系。

四、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措施

(一)熟练掌握多媒体科学信息技术。

引进多媒体教学,就要利用其丰富性的优势,把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进行有机的、生动的相结合。要想使一节课讲授的有趣生动,使学生都愿意主动学习,那么教师就要熟练多媒体的操作,发挥多媒体许多可用的优势来进行高效率的教学。如果操作不够熟练,就会耽误课堂教学时间,打乱课堂的教学进度,这样可能就会打断学生的学习思维,间接地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要熟练多媒体的操控,才能发挥其在教学过程中最大的作用。

(二)创造优良的学习环境。

语文是所有学科里最为重要的一门学科,书本里会描写到各种各样的情境,这时,我们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来虚拟制造出各种各样的意境,使学生可以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形成对新事物的认知,更加细微的、感同身受的去了解和学习新知识。这也迎合了当今教学时代的趋势,与时俱进。

五、结束语

小学多媒体教学论文篇8

一个人拥有的知识总是有限的。音乐教师不可能熟知所有音乐知识、技能,各个教师的音乐修养也千差万别,这就制约了音乐教学成效。教师不知道的事情,有可能学生却略知一二。为了弥补知识上的必然欠缺,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从网络中扩大知识面,主动探索未知的音乐领域。比如,《欢乐的山寨》篇章中,有的学生对少数民族的生活习性了解得非常少,为此,笔者要求学生通过网络查阅的方式,获取关于土家族风俗习惯的知识。当然,考虑到并非各个家庭都有网络,笔者也就没有作硬性的指标,但要求查阅了的同学一定要同其他同学分享。这样,在课堂上,各个学生都十分活跃,都乐于将自己所知道的情况同大家分享。可见,学生在了解了这首音乐的背景知识后,也更加深了对音乐本身的了解,更能体会到其民族风格。

二、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可调动学习主动性

在传统音乐课堂上,大多是通过播放磁带、教师领唱的方式来教授音乐,这种单调、枯燥的方法让学生十分地被动,也难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很难说是成功的教学方法。多媒体技术应用于教学领域显著地改善了教学环境,提高了音乐教学的质量,教师事先准备好影像、动画等课件,便能以丰富性吸引学生眼球。比如,《铁匠波尔卡》课程中,笔者首先让学生想象一下铁匠的工作场景,然后,再播放动感的旋律。在屏幕上,播放出一系列画面:早晨的太阳徐徐爬起,远处的大森林在烟雾缭绕下显得十分安静,草地上的松鼠、野兔跳跃奔跑,小鸟快活地四处飞翔,学生见到森林的美景,都十分沉醉。随后,音乐声中出现了“叮当”声,学生静心聆听,认真观看,发现在远处的房屋中出现了铁匠的身影。播放完课件之后,让学生先回想刚才播放了哪些画面,并要求他们做出打铁的动作。笔者再次播放乐曲时,学生们根据自己的想法都在模拟拉风箱、打铁的动作,并在嘴里模拟声音。学生的惟妙惟肖、淋漓尽致的表演让课堂生动活泼,大家的兴致都十分活跃。可见,多媒体为学生创造了“乐中学、学中乐”的条件,是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积极性的。

三、小学音乐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的注意点

(一)不可忽视师生交流在多媒体课堂上,某些教师的工作就是点击鼠标来变换音乐、切换画面,看似非常忙碌,不停地说话,其实很少注意到学生的反应。计算整堂课,在多媒体上的用时比与学生对话、交流的用时更多。也就是说,教师接触多媒体,学生也接触多媒体,但师生间的接触几乎为零。现代师生关系是亲切、和谐、平等的关系,不再是教师站在讲台上,俯视学生的关系。教师要“弯下腰”,同学生零距离地交流,和学生做朋友,融入学生群体中,了解学生的生活、学习状况。教师不能因为多媒体技术提供了教学的便利,反而忘掉了师生间的交流。

(二)教师讲授比多媒体表演更重要多媒体融合了动画、声音、图像、图形、文字等元素,突破了“教材、粉笔、黑板、嘴、教案”式的传统讲授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此,教师就以为自己已经自由,所有的一切都可由多媒体全权:多媒体代替语言,代替激情,代替伴奏。其实,机器教育始终没有教师教育所带来的教学效果大,教师不能以生硬的、冰冷的机器来替代声情并茂的演唱、娴熟的演奏、娓娓动听的话语,而要理解音乐教育的人文性特点,并建立同学生间的情感纽带。总之,多媒体给教师带来教学方便,但不正确的运用,也会带来一些弊端。教师应该围绕着教学目标、学生成长来适当地调控自身与多媒体间的关系,走出教学误区,科学施教。

四、结语

小学多媒体教学论文篇9

一、利用多媒体引情激趣,营造氛围

兴趣对学生学习所产生的影响要远远的超过教师的督促与说教。那么在小学音乐教学的过程中,想要取得良好的效果,教师就应该要激发出小学生们对音乐的学习兴趣。现代音乐教学就是要能够让学生去感受音乐、体会音乐。利用多媒体技术将各种文字、图像等与音乐本身进行有机的结合,能够为学生们创造出逼真的教学情境,并能够充分的调动学生们的多种感官同时接受刺激。

小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主要来源于具体的形象。形式较为新颖的事物很容易引起小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出他们的学习兴趣。利用多媒体与各种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能够为学生们营造出一个色彩缤纷、声像同步、动静结合的教学情景,从而充分调动他们的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激发出他们对音乐的兴趣。[1]例如在教学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大鹿》的时候,因为他们的生活环境等诸多因素的限制,使得很多同学都没有见过大鹿,为了能够让学生们感受到歌曲中的音乐形象,可以将大鹿相关的图片或者是影视片断剪辑成为小影片,在课堂上通过多媒体放映出来,让学生通过具体的大鹿形象来感受出音乐中的大鹿形象,激发出他们的兴趣。

二、巧用多媒体引发意境,激感

多媒体在展示音乐意境时,有着快捷、方便、超越时空限制等多种优点。教师可以制作色彩鲜艳的多媒体画面与逼真的形象,再结合音乐本身,在多媒体的有声、有色、有形、有象的展示下,很快就能够帮助学生进入紧扣歌曲内容的特定的音乐意境中去。[2]例如在教学五年级上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时,教师可以准备这样的一组电视电影镜头:第一个镜头,人民音乐家聂耳先生在一间简陋的小屋里,在昏暗的灯光下进行《义勇军进行曲》的创作;第二个镜头,随着聂耳先生创作音乐时的脸部特写镜头的逐渐拉近,不断地闪现出抗日将士们冒着敌人的炮火冲锋陷阵的场景,并适时的响起冲锋的号角;第三个镜头,强劲有力的号角声激发出聂耳先生的音乐创作灵感,并不断地激励聂耳先生在粗糙的五线谱纸上奋笔疾书,谱写出《义勇军进行曲》;第四个镜头,随着《义勇军进行曲》歌声的由弱到强,不断地闪现出抗日救亡运动风起云涌的画面;最后一个镜头是在庄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歌声中,在万人瞩目中,天安门前国旗缓缓升起。通过这一组镜头,能够让学生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创作过程有一个清晰的了解,并能够在镜头播放的时候很自然的就进入到《国歌》的意境中去。

三、活用多媒体提供条件,培养创造

前苏联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影响青年人的心灵的手段中,音乐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音乐是思维的源泉,通过音乐教育能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多媒体的应用则是让音乐更加容易的发挥其培养学生创造性的作用。通过多媒体能够给学生提供发展创造思维的有利条件。为了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可以设置一下五个教学环节:(1)自由探索;(2)引导探索;(3)即兴创作;(4)有计划的创作;(5)巩固概念进行教学,有效地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

小学多媒体教学论文篇10

一、多媒体可以创设情景,吸引学生投入课堂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教学情境,可以全方位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如在《让我们荡起双浆》一课中,我以本班学生的年龄与心理特点为出发点,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运用多媒体制作了生动有趣的课件。教学伊始,我首先让学生回忆自己在公园划船的经历或者在电视上观察到的划船的景象,接着打开多媒体让学生欣赏了一段小小船儿水中游的视频资料:五月的天空晴朗,万里无云,太阳像个红球,一点儿也不耀眼……微波荡漾的江面,一切都那么安静……画面中从江面划过一条小船,几名学生坐在船上,唱着歌,其中还夹杂着几声清脆的鸟叫。生活在都市中的孩子很难体会这些,在声、光、色、像创设的情境中,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并对“划船”这一美丽的现象有了基本了解,感受到了荡起双浆的真实情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学习课文的有利心理因素被激活了,求知欲在这种情况下自然而然地转向了对课文内容的学习。

二、多媒体应用于小学语文教学中,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

多媒体可以对复杂事物或现象进行分解、综合,对容易混淆的事物或现象进行比较鉴别,使学生能较快地通过思维活动形成概念,并且从中学到正确的思维方法。例如,在教看图学词学句《鸡鸭鹅》一课时,为了更好地使学生认识“这边”“那边”所表示的位置不是绝对不变的辩证关系,初步懂得辩证地看问题,并丰富和发展学生的语言,在课本插图的基础上,我设计了观察者在岸上、水中的辅助课件。我在教学时先出示一幅画面,让学生思考第一句话:“这边少,那边多”是观察者站在哪里看的?学生正确回答后,我呈现观察者在岸上的图像,启发学生思考:这句话还可以怎么说?有的说:“鸡少,鸭和鹅多。”有的说:“近处少,远处多。”还有的说:“岸上少,河里多。”然后我变更观察者乘着船在水上看的短片,学生经过观察和思考,很快便说出:“这边多,那边少。”“近处多,远处少。”“岸上多,河里少。”最后师生共同小结:“这边”与“那边”所表示的位置关系不是绝对不变的,随着观察者的位置变化,这两个词所代表的位置也会相应地发生变化。这样,既更好地完成了学词学句的教学任务,又初步培养了学生的辩证思维,发展了智力。

三、应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化抽象为具体,释疑解难

多媒体独特的音像效果可以将教学中比较抽象、复杂的内容变得具体形象,使学生通过有趣逼真的符号、语言、文字、声音、图像更直观、更容易地理解文章内容。尤其是对于语文教学中的文言文,小学生刚开始接触时,由于其内容、语言离现实生活较远,学生学习起来会感觉有些吃力,甚至无法理解。这时,教师就可以请多媒体来帮忙,释疑解难。比如,在讲古诗《宿建德江》一课时,诗中描述的意境十分优美,但学生却对里面的两句产生了疑问,即“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中,为什么天比树还低?而月亮为什么与人接近了?这种情景又是怎样的呢?同学们犯起了嘀咕。

于是我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了当时的景象,学生根据电脑所呈现出来的画面立刻明白了其中的“玄机”。原来“天低树”并非指天真的比树低,而是因为原野极为空旷,放眼望去,远处的天好像比树还要低些,同时学生根据月亮在水中的倒影,明白了江水很清,月亮倒影江中,看起来就好像与人接近了。这样,在多媒体的帮扶下,学生顺利地度过了难关,领悟到了古诗词中的意境表达。

总之,恰当地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小学语文教学,有助于创设情境,引领学生走进文本,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智力和思维能力。现代教育技术进入语文教学课堂,有效地转变了教师的观念和角色,多媒体所起到的组织、引导、控制以及解答作用,改变了传统的一言堂、满堂灌的状况,形成了以学生为中心、自主学习、生动活泼的氛围,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激情,提高了语文课堂的教学效果。小学语文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多媒体的应用也仅仅是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但是它集中体现了现代教育技术的特点和优势,其意义是深远的。如何进一步发掘它的教育功能,我们还将进一步深入研究,不断探索,在实践中提高应用水平。

参考文献:

1.尹洪双.浅谈多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吉林教育,2004.(12).

2.石郑雨.结合小学语文教学浅谈多媒体手段的魅力[J].吉林教育.2008.(16).

3.徐红艳,冯秀香.语文多媒体教学的误区及对策[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