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基本知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08:10:24

初中化学基本知识篇1

关键词:化学;知识;衔接;重要性

随着义务教育初中化学课程改革的推进,初高中教学衔接问题成为教师关注和议论的热点。不少高中教师反映,初中毕业生如果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不好,与高中化学课程学习的知识要求差距较大,那么,高中化学课程的教学就相对困难。当然也的确存在这样的问题,例如,我的2008届一名中考生化学成绩差1分满分,可在高中第一次的化学测验中只得了19分。同时高一学生也普遍反映高一化学内容多、理解困难、习题难做,学习兴趣普遍降低。在此,我想对这一问题作一些粗浅的探讨,谈谈自己在新课程背景下初、高中化学教学有效衔接方面的一些思考。

一、初、高中化学教学及目的的差别

对比初、高中教学大纲中教学目标及目的的阐述可知:初中化学是启蒙学科,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素质教育。从教科书及教学实际中可以看出初中化学主要要求学生掌握简单的化学知识,包括基本概念、化学用语、基本理论、元素化合物知识、基本化学实验技能、简单化学计算及化学在生产生活中的某些应用,其知识层次是以要求学生“知其然”为主。高中化学是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实施的较高层次的基础教育,化学知识逐渐向系统化、理论化靠近,要求学生对所学知识不但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这一教学目标的转变,是学生感觉到化学知识难学的主要原因。

二、重视初、高中教材知识的衔接

(一)初三教材中出现但不做要求,高中知识需要应用的部分内容

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同素异形体、用电子式表示物质的结构、两性化合物及典型两性氧化物、元素周期表等知识。

(二)高一时需对初中某些知识加深、完善

1.氧化—还原反应

初中知识仅从化学变化中的得、失氧观点简单地介绍了有关氧化—还原反应,而进入高中后,则需要从元素化合价的升降,电子的转移(得失或偏移)方面,即从本质上来介绍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在高中化学中,氧化反应的概念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由现象到本质的发展过程。

2.结构理论的初步知识

(1)初中化学简单举例介绍了原子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情况,在高中化学知识里却介绍了核外电子排布的三条规律,给出了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2)在初中化学里只列举了有关“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简单例子,能够认识什么是离子化合物,什么是共价化合物即可;高中在此基础上介绍了离子晶体、分子晶体、原子晶体的概念、结构特征和物理性质等。由此可知高中教材对于化学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较初中知识更为完善、更严密,也更兼顾科学性和学生的可接受性。

3.有关化学计算内容及方法的承上启下

(1)关于溶解度的计算

初中化学只要求掌握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中的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溶解度三者之间的简单计算。但温度改变、溶解、结晶问题的计算,作为中学化学计算中的一个重要的类型,同时也是高中知识的一个常见的考点,在高中知识里只作常规要求。

(2)“差量法的计算”的应用

这种方法在中学基础计算中应用较广,但初中阶段却不作重点要求和掌握,在高中却要结合有关新课内容补充讲解并使学生逐步掌握。

4.实验室制取常见气体

初中已学过氧气、氢气、二氧化碳三大气体的实验室制法,并分别介绍了其反应方程式和仪器装置。高中知识里要结合氯气、氯化氢、二氧化硫、氨气等气体的实验室制法从反应原理、反应装置、收集事项等四个方面对此加以归纳,并将之扩大为学习气体制取的一般方法。

三、积极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

初中教学过程中,应积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以便学生升入高中后能自觉完成高中知识的学习。加强化学实验的教学,积极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使学生的实验能力、计算能力、知识迁移能力得到较大的提高。学法指导的目的是使学生快速适应高中化学的学习要求,在“欲学”的基础上做到“会学”,进而达到“学会”。因此,学法指导应渗透于学生的学习活动之中,与优化主要的学习环节和建立学习常规相结合。

初中化学基本知识篇2

关键词:初高中教学衔接衔接与盲点学习方法学生心理

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082(2015)11-0254-01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好的开头等于成功了一半",而作为高一新生的教师,这关重要的就是第一节课,这节课将关系到今后老师在学生中的地位。而偏偏高一化学按大纲要求就是连续九课时的去复习初中所学到的知识,就学生的角度来说,开学的第一节课都很好奇,希望可以尽快学习到不久前刚发下的自己已"看"过好几遍的的新课本,这时课程大纲却让他们去复习初中所学过的知识,就会打压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其中一部分老师也觉得很有压力,主要是因为高中的老师不清楚初中化学的教学流程,甚至一部分教师会产生"何苦呢"的思想,有的教师认为花九节课复习,太浪费时间,到具体章节用到初中知识时稍加点拨即可,花这么多时间"炒旧饭"不值。

初高中衔接复习是非常必要的。主要的原因,是因为初中的化学主要强调的是定性分析,学生只要记住化学现象与结论就可以,而高中的的化学要较抽象些,不仅要进行定性分析,还要结合定量分析,且明确高中除了记住"是什么"外,还要求弄清"为什么"和"是什么"和"是多少",初中化学要求形象思维,通常从熟悉、具体、直观的自然现象或示范实验,建立化学概念和规律,而高中化学除了加强形象思维,还通过抽象、理想化的模式建立化学概念和规律,这需要给学生一个学前教育的提醒。提高初中阶段的记忆知识,许多学生的学习方法是不合理的,学习只靠教师,不独立思考,不会总结知识学习,最终养成被动接受知识的习惯;到了高中阶段,要求学生有一个强大的理解、记忆和学习知识的能力,从一个例子,又一个例子中深刻理解化学。如果我们还是死记硬背的方式来学习高中的化学,会提高学习的效率。故利用复习时间灌输高中化学学习思想和学习方法应是最佳时机。除了要逐渐适应高中化学学习的要求,还要适应高中教师的教学方法和高中化学的学习方法。与初中的教学,高中教学过程能力的大、进展快、知识点的全面性、教学性强的课堂教学。高中老师的要求也与初中相异,注重方法的点拨而"稍轻视"不断地反复多次。利用学前复习时间来适应学生的新要求,对教师的教学方式和适应教师的教学习惯,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影响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经过调查研究笔者发现,西北地区的化学教学衔接问题成因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一、初高中化学教学目标及知识体系的差别

1.教学目标的差别

初中化学是属于启蒙学科,同时也是属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素质教育。就其教科书以及教学实际中都明显比高中化学简单,其只要求学生去掌握一些基本的、简单的化学知识与实验技能,其涉及到的方程式、计算公式也比较简单,主要的知识层次大多是以要求学生“知其然”为主。

而高中所学的化学,是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实施的较高层次的基础教育,化学知识也开始向系统化、理论化逐渐靠近,这就要求学生对化学知识要进一步的去认识,不仅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此外,学生还要运用所学到的化学知识去解决具体的问题,最好是能发挥自身的创新精神。

2.知识体系的差别

从上述初中化学与高中化学在教学目标可以清楚地认识到:他们的知识体系存在很大的不同。准确掌握初中化学知识体系与高中化学知识体系,这有利于对高中化学学科的研究。初中化学主要是对生产和生活实践中,遇到的一些化学现象的学习和探索;其中化学实验是学生学习的化学基础手段,因此,初中的化学知识系统不是很完善的系统。教材主要着重于从感性认识到总结归纳到理性认识这一条构建初中化学知识体系。

而高中的化学主要以试验为主,结合基础化学知识,来构建全新的化学知识体系,继而去探究高中化学中的基本规律与方法,这样就可以强化对化学知识的学习。教材着重于从“生活实际化学实验化学原理问题探究方法化学规律”来构建高中化学知识体系。

我研究初高中化学教材发现:高中化学对初中化学知识进行了合理的延伸与拓展,对初中化学教材许多之处进行很好的衔接,但是也发现存在一些盲点区。

二、初、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科书内容的编排上的差异

初中的化学主要注重基础,学生是在初中的学习中逐渐开始认识化学、了解化学与生活的联系,通过对化学常识与基本概念的掌握,然后慢慢去运用它们。所以,应对初中化学提出主要的五个主题:科学探究、身边的化学物质、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的化学变化、化学与社会发展。新课改下的初中化学教学内容与物理生物等一起编排在《自然科学》中,它没有以独立的学科形式出现,更没有以高中或大学化学专业教育的预备教育为目标来选取教学内容。教学的知识内容大都贴近学生日常生活实际,遵循从感性熟悉上升到理性熟悉的规律,轻易理解、接受和把握。教材语言比较通俗,直观性、趣味性强。

初中化学基本知识篇3

论文摘要:由于高中化学学习使用的是课改实验教科书,若是初中毕业生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不好,与高中化学课程学习的知识要求差距较大,那么高中化学教学十分困难。教师必须做好化学新课程初高中化学教学的有效衔接,具体地应做好教材知识内容的衔接、学生学习方法的衔接、学生学习心理的衔接。

随着义务教育初中化学课程改革的推进,初高中教学衔接问题成为教师关注和议论的热点。不少高中教师反映升入高中学习的使用课改实验教科书的初中毕业生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不好,与高中化学课程学习的知识要求差距较大,高中化学教学十分困难。高一学生也反映高一化学内容多、理解困难、习题难做,学习兴趣降低。本文结合笔者在教学中的实践,谈谈对在新课程背景下初、高中化学教学有效衔接的一些思考。

一、对比初、高中化学教学及目的的差别

通过对比初、高中教学大纲对教学目标及目的的阐述可知:初中化学是启蒙学科,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素质教育。从教科书及教学实际中可以看出初中化学主要要求学生掌握简单的化学知识包括基本概念、化学用语、基本理论、元素化合物知识、基本化学实验技能、简单化学计算及化学在生活、生产及国防的某些应用;其知识层次则以要求学生“知其然”为主。高中化学是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实施的较高层次的基础教育,化学知识逐渐向系统化、理论化靠近,对所学习的化学知识有相当一部分要求学生不但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学生要学会将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具体总是还能在实际应用中有所创新。

二、重视初、高中教材知识的衔接

(一)初三教材中出现但不做要求,高中教材中没有出现但做要求的内容

1.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

2.同素异形体

3.用电子式表示物质的结构

4.两性化合物及典型两性氧化物

此部分内容集中在高一年教材的第五章,在授该章内容时,应注意加以补充,以免学生出现知识的空白点。

(二)高一时需对初中某些知识加深、完善

1.氧化—还原反应。初中知识从得、失氧观点简单的介绍有关氧化—还原反应、高一年则从化合价、升降,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即从本质上来介绍氧化—还原及应及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在高中化学氧化反应的概念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由现象到本质的发展过程。

2.结构理论的初步知识

(1)初三只举例介绍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情况,高一年级介绍了核外电子排布的三条规律,给出了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2)初三只列举有关“离子化合物”和“共和化合物”的简单例子,高一则在此基础上介绍了离子晶体、分子晶体、原子晶体的概念结构特征和物理性质等。由上可知高一年级教材中对于化学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较初中更为完善、更严密,也更兼顾科学性和学生的可接受性。

3.有关化学计算内容及方法的承继

(1)有关溶解度的计算。初中只要求掌握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溶解度三者之间的换算。但温度改变、溶解、结晶问题的计算是中学化学计算中的一个较为重要的类型,也是高考中常见的考点,在高一年级时要适当补充。

(2)“量差”法的应用。此法在中学基础计算中应用较广,初中阶段不要求学生掌握该法,在高一年级要结合有关新课内容补充讲解并使学生逐步掌握。

4.实验室制取常见气体

初中已学过o2、h2、co2气体的实验室制法,并分别介绍其反应方程式,使用仪器装置内容。高一年级要结合cl2、hcl、so2、nh3等气体的实验室制法从反应原理、反应装置、收集事项等四个方面对此加以归纳,并将之扩大为学习气体制法的一般方法。

三、加强学法指导是搞好初、高中衔接教学的有力保证

(一)开设学法指导课

即可以在上高中化学课伊始,结合讲解初高中化学的区别:如知识的总量增加,知识的系统性与逻辑性增强,理论性知识的比重增大,对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表达能力、实验能力、计算能力、记忆能力及知识迁移能力的要求大大提高;介绍学习高中化学应采用的正确方法:如重视实验,抓好课前的预习与课后的复习,及时进行各种知识技能的总结归纳,要用理解记忆法识记知识,等等。

(二)学法指导要与建立学习常规结合起来

学法指导的目的是使学生快速适应高中化学的学习要求,在“欲学”的基础上做到“会学”,进而达到“学会”。因此,学法指导应渗透于学生的学习活动之中,与优化主要的学习环节和建立学习常规相结合。

要从高一第一堂化学课起,就建立和坚持必要的学习常规,如课前做好预习,记好预习笔记,答好预习思考题;上课做听课笔记;课后做学习小结;按时独立完成作业;等等。

总之,初高中化学的教学衔接问题,化学启蒙教育向化学科学基础教育的过渡是客观存在的。我们要想尽一切办法搞好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综合运用各种科学方法使高一学生尽快适应高中化学学习,为将来奠定坚实的化学学习基础。

【参考文献】

[1]高佩德,冯德琴.初中与高一化学教学衔接工作之我见[j].西北成人教育学报.1999,(3).

初中化学基本知识篇4

关键词:初中;化学;起始课程

到现阶段为止,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重视初中课程的学习,同时开始关注初中生刚刚接触的课程的学习情况,化学就是其中比较受关注的课程。因此,初中校园中的教师也需要在根本上重视化学起始课程的学习,保证学习内容能够在老师的教学和学生的考试内容中体现出来。同时还要重视化学课程的基础内容,合理使用教学器材和实验用具,保证学生具有良好的化学基础,这样也能为未来的化学课程学习做好铺垫,这才是现阶段我国初中化学起始课程的重要内容。

一、基础内容是化学起始课程的前提

(一)初中化学起始课程要求学生掌握好化学基本技能

在初中校园中,化学课程的本质就是改革,经过多年的改革,很多校园中的老师已经意识到化学课程的起始教学对于学生未来意义重大,但是由于学生初次接触到化学课程,很多学生都感觉到,课程内容比较难,所以老师为了更加有效地推动课程的进步,还需要重视化学起始课程的学习,保证学生能够掌握化学的基本内容和技能。

(二)使学生了解到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和方式

在化学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学习的过程和学习的方式主要包括四个方面,首先就是通过教学活动了解化学课程的基本内容和课程,并且学会使用观察和实验的方式获取相关的信息和课程内容。同时学生在化学起始课程中,还需要简单地解决化学问题,清楚地表达自己对于学习内容的观点,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还需要在化学起始课程中突出自己的参与性和主动学习性,保证学生能够学习到实验的过程和内容,这也是化学课程中最基本的过程和学习方式。

(三)确定正确的学习价值观念

在化学课程的起始教学中,老师需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这样学生才能了解到化学课程在未来的使用方向,并且保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这样才能在起始课程中保证学生具有学习兴趣,同时对于未知的学习内容有强烈的学习欲望,以此才能保证学生的正确价值观,促进化学起始课程学习的发展。

二、保证化学初始课程在教学和考试过程中体现出来

(一)关于知识和技能的评价导向

化学课程的学习主要就是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提供最为基础的化学知识技能,这也是化学初始课程的重要作用。同时也是初中教育阶段最为基本的性质。所以针对初中化学起始课程的学习,需要按照考试的主要内容进行分析和学习,同时按照学习的发展原则了解最为基础的化学知识和化学技能,这样才能保证学以致用,利用起始的化学知识为未来的学习内容做好铺垫。

(二)学习过程和方法的评价导向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够保证学生以科学的视角进行探究,能够保证化学课程探究活动的主要意义。因此,在化学起始课程中,老师需要使用正确的学习评价导向引领学生快速发展,了解化学符号和化学公式在日常考试和学习中的使用状况,以此促进学生快速发展。

三、做好初中化学起始课程的基本内容

(一)了解基本知识和基础技能的含义

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的技能主要包括:需要保证学生明确课程要求,并且准确把握课程中的主要内容,这样学生在了解到化学符号的含义之后,才能意识到化学学习的重要性,这样学生不需要通过死记硬背就能学会化学课程和学习内容,同时也能在这样的基础上把握化学知识和其他知识的内在联系,掌握化学课程的本质。

(二)合理使用化学教材

初中化学课程主要就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课程素养,并且保证学生能够在根本上了解化学课程的内容,掌握课程的基础知识,以此促进学生学习成绩的进步。因此,老师需要确定学生能够在知识技能和学习过程中了解教学目标,这才是初中化学起始课程学习的前提和重要内容。初中化学课程对于学生来说是一门新的学习内容,所以在课堂上老师的教学也属于起始课程,需要在根本上改善学生对化学课程的认识,掌握好化学课程的重点,这样才能使学生得到良好的发展。

根据以上的研究和分析内容能够看出,初中阶段的学生对于很多课程都处于比较陌生的阶段,例如,对于化学和物理课程,初中学生都属于初次接触。因此,在校园中老师还需要重点对学生的起始学习课程进行教学,保证学生能够打下良好的基础,这样才能促进学生进步。化学课程的起始学习阶段,老师需要在学生的基础上开始教学,并且保证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了解最基本的知识和技能,把化学课程和生活、社会相联系,促进学生进步。由此可见,做好初中化学起始课程的教学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保证学生未来的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国带.化学教学与化学学习的“可持续发展”:浅谈初高中化学的衔接[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1(3):72.

[2]陈赛清,陈良壁.新课程背景下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的调查与研究[J].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S1):184-188.

初中化学基本知识篇5

关键词:中考;初中化学;特点;策略

我们不能把重视考试这一心态就看作是应试教育的特点,相反时刻分析考试重点难点,掌握考试的出题规律和考查方向,有利于我们更有效的培养人才,因为考试的目标也是为了选拔更加优秀的人才,更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初中是一个学生成长、成才的关键时期,我们必须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了满足这个需要,教育方式和考查方式也会随着社会需要发生一些变化,而分析考情会使得我们的教育更有目的性和针对性,知道哪些素质是学生必须具备的。

初中化学教学的侧重点还是在于基础知识,学生需要掌握基本的知识点和基本技能,但是在新课标的要求下,我们越来越意识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是多么的重要,这是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最坚实的基础。初中化学教学必须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这也明显地反映在中考化学试题中,考试要反映素质教育的要求,体现教育改革的动向,对初中化学教学有指导作用。

一、化学中考试题反映出来的普遍特点

(一)初中化学考查的大多数还是基础的知识点

初中化学ρ生来说是新接触的一门科目,对于新事物的认识、学习,当然是要从基础开始,而要想真正掌握一门知识,必须要打好基础。近几年化学中考试题还是从基础出发,注重学生的基本知识点的掌握,比如考查物质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和特点,考查合成材料的特点并判断哪些是合成材料,考查基本的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考查物质的基本化学性质等。这些基础的题目只要学生能掌握好基本的概念和一些物质的基本特点就比较容易解答。

(二)更加注重化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生产活动的联系

理论如果不应用到实践中去检验是没有任何价值的,近年来,在新课标的影响下,教师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这也反映在中考试题中,很多题目都是与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的生产发展有很大的关系。比如“下面哪些做法会对环境产生不利的影响”;比如给出一个食谱,让学生分析一下这个食谱合理不合理,还需要补充哪些类型的食物;比如分析所给物质中哪些对人体有很大的危害,误食会引起中毒。这些问题都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掌握这些知识有利于人们的身体健康,有利于维护良好的生活环境。

(三)考试题目更加灵活,需要学生筛选有效信息

考试不仅要考查学生的专业知识,也要考查学生的基本能力,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筛选信息的能力。有些题目的题干可能比较嗦,给出的信息比较繁杂,这就需要学生能够迅速判断哪些信息是有用的,哪些信息是障眼法,读完题目要知道出题者的考查意图是什么,这样才能尽快答对题目。

(四)重视实验操作的考查

近几年中考化学试题更加侧重对实验操作的考查,实验操作本就是初中化学的教学重点,也是难点,这不仅需要学生有较强的动手实践能力,还要有主动探究学习的能力。很多考试题目给出几张实验操作的图片,让学生判断哪个实验操作是正确的或是存在问题的,还有些题目给出一张称量的天平的图片,让学生读取图片上的数据进行答题。当然还有专门的实验探究题目,这样的题目大多是大题,又分几个小题,既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和实验操作的正确性,还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分析中考化学试题的特点,目的是为了完善初中化学教学,因此教师不仅要掌握较高的专业知识还要有开阔的思维和眼界,还要紧跟时代的步伐,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能够根据试题的特点反思自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改正。

二、初中化学教学的侧重点

(一)注重对基础知识的掌握

不管试题如何改变,都不会放弃对基础知识的考查,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要保证每一个概念和知识点的掌握都要扎实,万变不离其宗,不管考题的形式如何改变,要考查的知识点总会通过抽丝剥茧显露出来。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真正理解每一个概念,而且要通过各种形式的题目让学生能够灵活应用所学的基础知识。教师要重视学生的知识掌握是否牢固,要把工作落到实处,不能放松对学生的考查和监督。

(二)适时走出课堂,联系生活、生产实际

要让学生保持对生活和自然界化学现象的好奇心,也要给予学生更多的机会去认识这些化学现象,感受化学对人们的生活和社会发展产生的积极作用,而且在教学中联系实际生活更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给予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动力。在平时的课堂上要多给学生提供一些资料,让学生了解社会的发展变化,了解化学知识在其中产生了多大的作用,在平时的生活中也要引导学生多关注身边的化学知识,比如哪些食物含有的营养成分多,含有哪些营养成分;哪些物质含有剧毒,或是都无毒的物质经过混合也会产生有毒的物质等等。

(三)培养学生处理有效信息的能力

知识的考查从来不是单一的,要注重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在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基础上注重知识的实际应用。所以在平时的训练中,教师要把基础的知识放到实际应用的题目中去考查,题目的信息看似繁杂,但是考查的知识却是基础的。教师可以把信息容量比较大的化学实例拿来进行分析,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要训练学生怎么把无用的信息删除掉,看到问题的本质。可以给学生一些材料进行阅读,让学生把可能考查的知识点筛选出来,以此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掌握知识点之间的联系。

(四)加强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初中化学基本知识篇6

教材衔接学生心理教学方法

1、明确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的差异,做到衔接教学心中有数

初中化学新课程是以培养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为根本宗旨,具体而言就是要以促进学生在知识技能、过程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得到全方面发展为基本课程目标;而现行高一、高二的化学必修课是面向全体高中学生的进一步普及加深化学知识,以适应多种社会选择的教学;高三的化学选修课则是根据部分学生的个人特长、兴趣爱好而进行的化学知识的提高教学。

从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的诸方面比较中,我们不难发现,义务教育化学新课程坚持以学生为本,把以掌握“双基”、培养能力为中学化学教学的目的和任务逐步转向了以培养科学素养、实践能力为核心的化学教学目的和任务。因此,深入开展化学课程标准的研读活动,切实把握化学新课程在教育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的变化,提前做好应对工作,这是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中首要解决的问题。在课改理念下搞好初、高中化学的衔接教学,教师必须认真学习课程标准,分析初、高中化学教学的共同性与差异性。

1.1初、高中化学教学的共同性

初、高中化学教学的共同性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在课程理念上均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在课程性质上均体现了化学课程在基础教育中的基础性和实践性;在培养目标上均强调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即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和谐发展。

1.2初、高中化学教学的差异性

初中化学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注重教学的基础性和启蒙性;高中化学是与初中化学相衔接的基础教育课程,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要求学生主动构建自身发展所需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科学体验的过程中认识科学的本质,掌握科研的方法,培养科学的态度,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因此,初、高中化学教学在培养目标的层次上有一定的差异性。初中化学是启蒙学科,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素质教育。从教科书及教学实际中可以看出初中化学主要要求学生掌握简单的化学知识包括基本概念、化学用语、基本理论、元素化合物知识、基本化学实验技能、简单化学计算及化学在生活、生产及国防的某些应用;其知识层次则以要求学生“知其然”为主。高中化学是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实施的较高层次的基础教育,化学知识逐渐向系统化、理论化靠近,对所学习的化学知识有相当一部分要求学生不但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学生要学会将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具体总是还能在实际应用中有所创新。

2、搞好衔接教学需要采取的措施

2.1.明确新课程标准,认真研读教学大纲,合理把握教学尺度

初中化学额教学的目的在于普及知识技能而高中的化学则是对学生知识的进一步加深,将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进行比较,可以看出,新课程坚持以学生为本,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及科研能力的高等人才,是中学化学教学目的的重大转变,但这一目的实施主要是通过过选修的部分进行的。必修1和必修2的学习仍是以普及化学知识为主,因此,应认真研读教学大纲,控制好教学的广度和深度,许多内容不宜过分扩展,留到选修时再讲,这样可以减轻学生的负担,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2.2.做哈知识的承上启下,设立循序渐进的教学策略

要控制好高中化学新概念的教学进度,不要操之过急,要按照由浅入深的原则逐步地深化,对较难理解的个别概念可分阶段给出定义,最后再达到完善的定义。必修一的教材在编写过程中也要注意到初高中知识点的衔接,因此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教材已有的资料进行两者的自然过度,同时根据学生的情况再加以适当的铺垫。

2.3.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技巧,做好教学方法的衔接

高中化学有些知识较抽象,增加了教学上的难度,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要多运用日常生活中化学知识和比较形象生动的语言来解释高中化学教学上的一些化学原理。通过例子,不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吸引注意力,而且启发学生的思维,提高理解概念的能力。还可以用实验做为引导,先让学生观察,进而做出概括总结,对一些无条件演示的实验,可采用多媒体教学进行演示,以增强化学知识的直观性。

初中化学基本知识篇7

初中阶段属于义务教育阶段的素质水平教育,是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因此义务教育阶段的教材课程注重体现启蒙性和基础性。初中教材内容少、知识形象、简单、易记、易懂,所解决的问题基本超不出教材知识的范畴。教材对学生综合分析的能力、思维的深度和广度要求较低,基本上停留在形象思维的层次。高中阶段是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实施的较高层次的基础教育,教材的知识逐渐向系统化、理论化靠近。比如:化学学科中的“物质结构”“氧化还原反应”“物质的量”“元素周期律”“化学平衡”;物理学科中的“平抛运动和圆周运动”“几何光学”,数学学科中的“函数及其应用”“方程和方程组”等问题的知识理论性强,抽象程度高。

现行的高中教材与初中教材相比,深度、广度明显加强,由描述性知识向推理知识发展的特点日趋明显,知识的横向联系和综合程度有所提高,研究问题常常涉及本质,在能力要求上也出现了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飞跃。就其思维本质来说,初中学生思维主要停留在形象思维或者是较低级的经验型抽象思维阶段,而高中学生处在思维活动的成熟时期,开始运用理论型抽象思维,并向辩证思维过渡。而高中生以理论和抽象思维为主,教材注重从微观定量的角度揭示事物的本质,注重教材概念和原理的推导过程、产生条件以及它们的灵活应用。由于知识面的拓宽,有了更多知识迁移机会。

因此,在当今新课程背景下如何立足于初中教材这个角度,对初、高中衔接问题进行探索,意义深远。抓好初、高中教材的衔接是很有必要的。高、初中教材衔接要做好:一是初高中教材知识的衔接;二是学习方法的衔接。本套书从教材知识、教材思想方法和解题技巧两大方面进行了比较详尽的讲解。

为了切实做好初中到高中的衔接工作,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先行一步初中升高中衔接教材》的出版就是我们长期研究的成果和一线教师对衔接的要求的结晶。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先行一步初中升高中衔接教材》编写的出发点就是在初中高中思维本质的区别上,系统地介绍了高中教材的主干内容、教材的思想方法及解题技巧,通过合理的安排学习内容,使学生能够较为轻松地实现思维方式的转变,为高中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先行一步初中升高中衔接教材》共分为数学、物理、化学、语文、英语5个学科,其具有以下特色:

1.激发学生学习教材的兴趣

物理、化学这两门学科在每一讲均设置了小栏目“物理(化学)激趣”,通过有趣的事例、生活实践、新科技、新事物等激发学生学习教材的兴趣,引入本讲涉及的主要知识。

2.落实从初中到高中的衔接过渡

在各个学科每一讲均设置了小栏目“初高中知识链接”,概述该讲在初中的相关内容、要求,以及到高中后这部分内容中概念模型的建立和运用在视角及刻画上的变化,思想方法上的提升,使学生明白同一内容在初高中学习上的区别和联系,明确初中已经掌握的知识,清楚高中的目标要求和侧重点,使学习更有目的性和针对性。为高中学习做好必要的铺垫。

3.加强对基础知识的学习

在各个学科每一讲均设置了小栏目“知识梳理”,归纳整理本讲所学知识,引导学生从单维到多位转变,形成知识网络,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4.实现方法指导与实践练习结合

在各个学科每一讲均有若干个“突破点”典型例题,通过例题解析、点拨,对相关知识的学习方法做了提纲挈领的解说。在每个“突破点”例题后均有1~2个针对性较强的“点对点突破”练习题,进行强化训练。每一讲最后都设有“小试牛刀”栏目,对相关知识的运用能力进行了考查。

5.注重对思想方法的训练

根据各个学科的特点,设置介绍高中阶段常用的教材思想方法和解题技巧的内容,使学生跳出具体内容的学习,学会归纳、整理,进而总结学习的规律,实现思维方式的转变。

初中化学基本知识篇8

研究近几年我市的中考化学试卷,可以看出试题符合新课改的发展趋势。试卷具有本学科特色,体现素质教育。化学中考试题特点表现在:

1.重视对化学基础知识和技能的考查,体现基础性和启蒙性。

时代、社会需要人才,素质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然而能力尽管高于基础,但必须基于基础。近两年考查的内容均在初中教学大纲之内,考查的知识点都是学科主干知识,而且历年都有,重点突出。试题背景不拘泥于教材,问题不拘泥于大纲,试卷无偏题、怪题和难题。大多数属于初中化学最基础知识。即使属于开放性试题也仍然体现学科的基础性。考核学生对基础知识理解和掌握的程度,检查学生是否认识到基本概念和规律的实质。试题能遵循课程标准的要求,紧扣教学大纲和教材,基本覆盖了初中化学重要的核心、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以氧气、氢气、二氧化碳、铁等身边的化学物质的知识为主线,将方法与能力的考核贯穿其中,既强调了基础又突出了重点。此外,注意在具体情景中考查学生对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分子与原子、物质的分类(单质、化合物和混合物),质量守恒定律等基本概念、原理的理解和认识,避免机械记忆概念。2012年试题中的1、2、3、4、6、7、8、11、13、14、16、19;2013年试题中的1、2、3、4、7、8、11、12、14、16等题基本上在教材中能找到试题的原形。计算题是最典型的综合题。两份试卷中涉及的单质、化合物的名称或化学式40多种,化学反应20多个,实验基本操作9种,指示剂2种,计算技能3种。旨在引导我市广大教师充分认识初中化学的启蒙性、基础性,加强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利用适当的题型考查学生对常见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其实际应用是否了解,以及对化学基本概念的认识程度。体现学科的特点,使用恰当的方法考查学生能否运用简单的化学语言描述、分析和解释一些简单的化学现象和化学问题。

2.重视实验能力的考核。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初中化学实验教学要重视实验基本操作,树立安全意识,初步养成良好的习惯。要重视通过典型的化学实验事实,帮助学生认识物质及其变化的本质和规律,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和技能,进行实验设计和操作,侧重学生在探究活动中的实际表现。同时,鼓励学生通过实验发现和提出有探究价值的化学问题,体验科学家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初步形成科学探究能力。由于近代的科学教育太注重教材和书本知识,使得科学的本质被淹没在一般的细枝末节中。现行教学中的实验教学都属于“注入式”,在整个演示过程中,学生始终只是观众,没有自主思考的空间。学生对操作的细节、现象印象不深,化学实验成为知识的简单再现。试题在体现化学学科特点—实验时,纯记忆内容(如一贴、二低、三靠等)减少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探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查增加。如2012年中招第16题根据装置选择的依据,制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原理,操作注意事项等解决问题。第18题结合实验流程图探究烧碱制备的实验探究题,考查实验的整体性、有序性和表达的准确性。由于题目的情境新,联系实际,因此能力考查力度明显加大。引导化学实验教学切实向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等方面发展。这样的命题充分体现了素质教育的要求和课程改革的方向,反映了学生的思维品质,体现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有机融合,渗透了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

3.试题关注社会热点,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试卷设计了一些与实际相联系的题目,这些试题让学生在阅读、解答的过程中体验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突出了中考化学试题的教育功能。2012年试题涉及:试卷上的油墨和早餐,pm2.5及硫酸厂废水处理,防火材料、水与粮食安全问题等。2013年试题涉及:防治骨质疏松,改善能源结构,减少白色污染、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汽车尾气的处理、合成材料、食物营养、洪泽湖水样的研究,牙膏中摩擦剂含量的探究等,注意从科学发展的前沿、人类可持续发展中遇到的重大问题、日常生活中常见现象中选择素材,涉及健康、材料、环境、能源的热点问题,将基础知识和技能放在实际问题的背景中及从知识的整体联系上去考查。有利于加强学生对化学科学新成果及其使用价值、发展前景的关注,对化学实际问题的研究和探索。开阔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总之,试题很好地体现了学科知识与社会实践和科技发展的紧密联系,体现了学以致用的命题思想。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从化学视角观察社会,了解目前的新科技、新能源,了解化学的应用和化学对社会的影响,让学生感到身边处处有化学。同时认识化学研究的方法和化学学科的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些题目的设置,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化学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从化学的视角认识和解决生活、科技、生产及环保等方面的问题,逐步做到知识和方法的迁移应用。这类试题将引导初中化学教学把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作为课程的重要目标,体现化学教育的人文价值。

4.注重对知识分析整合能力的考查,体现开放性。

初中化学基本知识篇9

关键词:农村高中化学用语衔接教学

abstract:thechemicallanguageknowledgecontentmore,knowledge,isthefoundationofchemistrylearningaxis,ruralstudentslearnchemistryisthefaith,andalsoisthecountrysidestudent'sweakpoint,sohowtomakestudentsfromthememoryoftheelementsymbols,andmasterthewritingofpatentlawmethod,knowtheclassificationandmaterialfromthefourbasicreactiontypeangle,letthestudentthroughinteractiveexchangelearning,andbuildsupthelanguageknowledgeframeworksystemofchemical,soastoachievethehighschoolchemistrylearningsmoothtransitionandcohesion.

Keywords:ruralhighschool;chemistryteachinglanguage;cohesion

中图分类号:G42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引言]高中化学课程,既需要初中提供一定的化学用语基础,又不能要求太高,只能在高中教学和学习过程中逐步提高。为便于衔接,初中化学启蒙教育、高中必修和选修模块有必要比较明确地从定性、定量两个方面规定化学用语学习的要求。课改实施大纲下的教材,教学内容安排基本上遵循学科体系,如果初中化学在化学用语教学上特别在元素符号、常见元素的主要价态、常见物质化学式的记忆与书写、常见化学反应与相应现象的表述方面要求不明确、过低或不落实,而高中教学要求的起步知识又相对较高,两者必然造成脱节。

从教农村高中化学10余年我个人认为:初高中衔接期是指从进入高一开始至高一下学期期中前后。下文我就我们学校学生的特点,从元素化合物的知识衔接、教法衔接、学法衔接上谈谈自己的见解及看法以资同仁的指点和共勉。

一、农村初高中化学用语衔接教学必要性

随着义务教育初中化学课程改革的推进,中考考试与评价选拔制度改革实验的发展,升入高中学习的初中毕业生,所掌握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化学用语与高中化学课程学习所需要具备的知识要求差距较大,这样导致高中化学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感到十分困难。十几年来我校高一学生普遍反映高一化学内容多、理解困难、习题难做,学习兴趣降低。初高中化学用语的衔接教学问题,成为我们学校教师和学生关注和议论的热点问题。

初中课程改革后的化学学习要求、中考化学考试要求过低;初中化学教学过分强调探究学习和过程方法教育,忽视接受学习和描述性、结论性、规律性知识的理解记忆,双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知识学得不扎实;中考化学用等级制评价作为中考录取的参考(近一两年有加5、2分)而语、数、外却用实际分数计入总分作为录取依据,造成学生、家长、学校领导只重视三个工具学科忽视理化学习的不良倾向。特别是农村中学的入取:在高一级的中学入取后,才由农村中学入取,造成生源学习基础更差。根据我校对高一新生入学化学成绩统计:2010届共有743人,化学成绩:107人a,358人B,255人C,23人D;

普遍认为高中化学教师不理解初中课程改革理念,以老眼光评价课改后的初中学生,对初中学生的化学基础,特别是化学用语要求过高,学生不适应高中的教学方式。根据调查表明:我校高一学生,大多是基本的化学用语的应用几乎不懂运用。我个人认为:初、高中学科教学中存在的教学衔接问题实际上并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出现的新问题。新课改革实施之前,初高中化学衔接也存在问题,只是在基础教育改革进入实验性实施后,由于初中化学课程标准、教科书与高中课程标准、教科书学习要求和内容选编衔接的处理不好;新旧课程的差异、考试改革的冲击等原因,衔接问题显得更为突出、更为复杂。那么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下面我就自己在教学中对化学用语的衔接教学上谈谈自己的做法。

二、农村初高中化学用语的衔接教学

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作为化学用语的作为一种化学专业的特殊符号系统,对化学专业知识的学习,正确而熟练地掌握是绝对必须的。初中化学教学作为化学启蒙教育,这方面要求太高是不需要的,但从为高中化学学习提供基础角度看,若要求太低,必然造成高中化学学习的很大困难。教师在高一学习阶段的化学教学策略、教学方式和方法上下工夫,研究怎样针对学生的学习基础与心理发展特点进行教学,以实现学科知识、学科方法和学科思想诸方面学习要求的平稳提升。

1、物质的分类知识的系统化

对于初中化学教育与而言,只要求通过一些简单事例(如纯净物与混合物、氧化物、酸、碱、盐的区别)的了解,对物质分类有个初步了解识,认识物质种类繁多而有序,可以依组成性质加以分类就足够了。而高中则要求帮助学生深入了解物质的分类方法,教材通过分散在各章节的各类物质典型代表物的学习,帮助学生系统地了解各类物质的区别与转化关系。如知道从性质上区别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两性氧化物:知道氢氧化物种除碱外还有两性物质;盐从组成上看是否有氧分含氧酸盐和无氧酸盐;从组成的元素或原子团看可分钠盐,硫酸盐等。从初中粗浅地认识氧化物发展、过渡到高中系统地认识三类氧化物及其转化,在教材编写顺序和教学方法处理上要求上做周密的考虑和安排。否则,也将造成衔接的困难。

因为才从初中生入高一的学生由于心理发展的不成熟,学习主动性不强、依赖性较大,重记忆、模仿,理解相对肤浅,把课后学习等同于完成作业,不善于通过自学、复习、加深理解、提高应用能力。要适应高中学习,在接教学不是通过几课时教学能完成的,知识的衔接、学习方方式的优化、学习能力包括学习自我控制能力的提高都有一个过程。所以在这部分的教学我们教师应要先整理好知识,分层次,分时期的对学生进行讲授教学。

2、元素符号、化学式的书写与记忆

(1)各抒己见发挥联想巧记元素符号

元素符号的书写与记忆,是我们农村中学学生学习化学的一个坎,刚接触化学都兴趣很高,可是到了元素符号书写时,学生马上就出现分化,因此农村初高中化学衔接我个人认为元素符号的书写与记忆至关重要。但是在农村高中的学生的一个特点又是对记忆的知识存在胆怯,他们在思想上存在学习惰性,缺乏主动性,在这部分教学我采用联想互动的教学策略。

例如:在记忆碳元素符号时,用酒精灯烧一根细木条让学生观察外形变化成“C”学生马上就记住了,拼音法记金属钠“na”;象形法记金属铁“Fe”;谐音法记硫“S”(水流的形状)……引发学生各抒己见,互动交流各自的记忆方法。这样既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增强学生的交流合作学习。改变了传统的死记硬背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是学生的学习方方式得到优化、学习能力包括学习自我控制能力的提高。

(2)系统归纳学会化学式的书写

高中化学课程,既需要初中提供一定的化学用语基础,又不能要求太高,只能在高一必修模块的学习过程中逐步提高。为便于衔接,初中化学启蒙教育、高中必修和选修模块有必要比较明确地从定性、定量两个方面规定化学用语学习的要求。课改实施大纲下的教材,教学内容安排基本上遵循学科体系,如果初中化学在化学用语教学上特别在元素符号、常见元素的主要价态、常见物质化学式的记忆与书写、常见化学反应与相应现象的表述方面要求不明确、过低或不落实,而高中教学要求的起步知识又相对较高,两者必然造成脱节。

我在这部分教学中遵循认知规律:化合价常见原子团物质分类物质命名化学式的书写,归纳出一种符合我们学校学生认知和学习的知识网路体系:化学对物质进行命名时通常是从右到左,再标定元素化合价根据化合物: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的原则进行确定化学式。

金属:直接用元素表示该物质,例如“Fe”等

纯净物:单质

非金属:除固态非金属和稀有气体用元素符号表示外,

其余在元素符号右下角写上“2”表示该物质,

+n

氧化物:X2on通常2和n有最小公倍数时要约去

物质化合物:-n

无氧酸:命名“氢某酸”HnX(此时X非氢、氧元素)

酸+n

含氧酸:命名“某酸”HnXom

+n

碱:命名“氢氧化某”X(oH)n

-n

无氧酸:命名“某化某”HnX(此时X非氢、氧元素)

盐+n

含氧酸:命名“某酸某”XnYom

混合物

3、四大基本反应得网络化

四大基本反应是初中学生学习化学反应的基础,也是高中新课程中提出的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中,对物质性质研究从物质分类观这一角度进行研究物质性质的奠基。因此如何把四大基本反应知识让学生掌握好、牢是初高别是农村初高中化学学习非常必要的衔接教学。

(1)建构知识体系网络让知识系统化

对这一部分的衔接教学,我是采用了,建构主义的一些思想:创设回顾学习的情境合作学习,探究知识间的联系结合过程交流形成知识网络、规律利用网络规律合作学习掌握规律的运用。

上图是初中化学的四大基本反应类型的各物质间的相互关系,这部分必修中也有体现,根据多年的农村高中教学的心得:物质间的性质关系的规律,学生掌握清楚后,对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学习具有重要的作用。教师可以从这低点出发联系学生实际展开复习。利用规律解决化学方程式书写的乱、错等问题。

(2)发挥联想创设情境掌握知识

现在的初中学生死记硬背的毛病少了,视野比较开阔,探究兴趣、获取与加工信息的能力有所加强,初步形成小组合作学习的习惯。比较重视、熟悉化学知识间与已有经验、生产生活实际的联系,运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相对较强。知道根据已有经验和知识对简单的化学问题进行探究,提出假设或猜想,并能设计实验进行验证。动手能力增强,但实验规范欠缺。而旧课程则重视学科知识体系和文本知识的理解、记忆,技能的模仿、训练,对学习过程缺乏必要的关注,学生文本知识掌握较好,而知识的理解与灵活运用较薄弱,对化学与实际生产、生活的关系了解不多,知识面较为狭隘,不善于从化学的角度、用化学的眼光审视和解决与化学有关的实际问题。

例如,我在上这部分知识内容时对复分解反应aB+CD=aD+CB的讲解,创设情境对并排的两张桌子(我们的学生桌,一张坐两位同学)的同学进行座位的交换,而且是按不同桌子的内侧或外侧的对应交换,让学生理解“相互交换”是什么意思。这样一来学生马上就懂得复分解反应的书写规律,进而对置换反应也有了自己的理解,效果极佳。

我在对这部分的衔接教学中采用例题分析,教给学生图表的运用后,再让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见互动交流,互相提问检测,让学生在交流中学习,在学习中总结,在总结中质疑,在质疑中引发求知欲和好奇心,从而达到新课程倡导主动学习、探究学习与交流合作学习等多样的学习方式,要求教师重视创设学习情景、设计组织学习活动、指导支持学生的学习的精神。

三、互动交流学习构建知识体系达平稳过渡与衔接

新程改革要求高中学生知识面要宽,参与课堂学习活动积极性较强,有合作精神,比较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初中课程改革在学科知识、技能的学习上与旧课程相比,要求的深度、学习的系统性有所降低。

在高中学习的初始阶段,教师必须研究初中化学的课程标准和教材,了解高一新生的学习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和心理发展程度。依据教学要求和学生实际采取“低起点、高落点”的教学策略,注意创设学习台阶,分层次落实教学要求,帮助学生突破重难点,争取不同程度学生都能逐渐适应高中课程学习,减少学生的学习程度的进一步分化。

教学中除了要针对学生学习基础中的缺陷做一些必要的补充讲解和训练外,要充分利用教材所提供的资源,发挥初中学生学习方式上的优势,帮助学生保持和发展学习兴趣和提高学习信心。因此对我们农村高中的教师应该在了解新生的基础上,更要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转化及师生的教、学的方式的变化上让师生相互适应。

参考文献:

初中化学基本知识篇10

初中化学教学效果问题解决策略

初中化学对于初中生来说是一个全新的知识领域,其理论性与实践性都极强,它要求学生们在较短的时间内理解大量的内容并加以熟练运用,无论是对于学生还是对于教师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一、初中化学的教学现状及其出现的问题

1.知识零乱,难以掌握

初中化学的学习时间短,知识量大,对于刚刚接触这个学科的学生来说有着一定的难度。当前教材涵盖的知识面非常广,但是许多知识点都是点到为止,并不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其重点在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对科学过程的感受,并不对整个学科的完整性与逻辑性进行严格的强调,主要是培养学生将知识的学习过程与方法和价值观结合起来的能力。教学中以几种常见物质为认知主线展开,渗透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等相关知识,这样的编排特点显得知识零乱、缺乏逻辑性,对于初学者来说,则不容易掌握。

2.学科的基本思想易被忽视

教师无法完全转变过去的教学模式,对于基础知识依然有着极高的重视度,将过多的时间花在了对于学生的基本技能的训练上,这些完全不符合新课程的教学要求。新课程之所以新,就是由于它对教师学科思想方法培养的教育要求提高了,由之前对于学生的“双基”教育提升到了现在的“三基”教育。由于“双基”在教学中对于教师有着明确的要求,使得教师有章可循,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相对容易;而现在的基本学科思想、基本学科方法是建立在基本技能训练的基础之上的,对于教师的教学要求并不明确,考核制度不够完善,需要教师在潜移默化在基本教学中,对于教师来说这是难以把握的,也是最容易被忽略的。

3.实验室运转存在的问题

实行新课程,实验探究教学量比以前增加了许多,但是,目前相当多的学校没有专职的实验员,而实验探究教学的增加,又使用了全新的教材,这无疑加大了一线教师的工作量,加上许多学校设备设施不完善,缺少资金维持实验室的运转,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实验探究过程又变成了黑板上的“纸上谈兵”。这样的教学效果,当然还不如原教材的验证性实验。

同时,某些学校实验室配备、实验人员管理跟不上,班级成班率过高,应试教育压力大等因素,无形之中加大了一线教学人员的工作量,加大了实验探究教学的难度,不利于培养学生的个性。至于课外探究,在升学的压力下,则荡然无存。

义务教育阶段,我们需要培养的是学生掌握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熟悉基础的探究思维,了解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事实。

二、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完善方案

1.注重基础知识,联系生活实际

初中化学知识主要分为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元素及其化合物和化学计算四大部分。就拿元素及其化合物来说,知识内容庞杂,涉及到二十多种元素,六十多种化合物和众多的化学方程式,但中考重点始终是初中化学那些最基本、最核心的内容。坚实的化学基础知识,清晰的化学知识结构,是解决新问题的坚实基础,所以对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应准确把握,并扎扎实实地落实到位。在平时的教学中应注重基础知识和生活常识的联系,将化学知识回归到实际生产、日常生活中去,使学生能真正理解其原理,从而做到举一反三。

2.改变学生的学生学习方式

在化学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使得学生对化学有一个直观的理解,而且更要倡导新的学习方式,及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这也是实施新课程最为核心和最为关键的环节。

(1)自主学习

它是相对于被动学习(机械学习、他主学习)而言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情感的投入,学习过程有内在动力的支持,能从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对认知活动能够进行自我监控,并作出相应的调适。

(2)合作学习

它是指教学条件下学习的组织形式而言的,相对的是“个体学习”与“竞争学习”。它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要素:积极承担在完成共同任务中个人的责任;积极的相互支持、配合,特别是面对面的促进性的互动。

(3)探究学习

它同时也可以成为发现学习,是相对于接受学习而言的。接受学习将学习内容直接呈现给学习者,而探究学习中学习内容是以问题的形式来呈现的。

3.重视化学实验

由化学实验作为增强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手段,是其他教学方法所无法比拟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地研究实验,挖掘教材中潜伏的各种实验素材,重点开发学生感兴趣的实验资源,并根据初三学生的特点,结合社会热点,将课本上显得单调的实验,设计成趣味实验,向学生展示化学魅力,为了让学生保持对实验的好奇心、自信心,钟情于做化学实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要给予适当指导,还应该将一些复杂的、学生难以独立完成的实验进行改进,使之变得简单易操作。

4.重视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加强审题能力训练

教学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教师的教,只有通过学生的学,才能起作用见效率。“受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指导学生学习方法,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对于提高课堂实效性是十分重要的。在学生预习时,教师可编写学案,列出提纲让学生自学,发现问题,带着问题听课。学生听课时,要让学生做到“眼到、耳到、手到、心到”。动耳听清知识的来龙去脉;动脑加以分析、归纳,将知识加以整理以便加强记忆;动手将重点内容做笔记以备复习。

另外,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多应渗透学生审题能力方面的训练。如在讲习题时,老师可以帮助读题,在读题时把题目的关键词通过语速、语调等反映出来,通过多次的训练,让学生形成读题就想到找关键词的好习惯。要加强综合题的分解训练,一道综合题都是由若干个基础知识点拼接而成的,通过训练要让学生具备将综合题分解成基础知识点和从中提取有用信息的能力。只要让学生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课堂教学效率必将大大提高,学生也将受益终身。

三、结语

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如果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情感投入真正投射到学生的心灵上,就能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能使学生的思维更活跃,增强学生学习的责任感,这样就会使教学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使得化学教学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王文艳.初中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