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事招聘论文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08:20:53

人事招聘论文篇1

招聘启事是用以面向全社会招募适用人才时使用的一种启事。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人事部门,都有权向全社会招聘启事。招聘启事可以张贴,也可以在报刊、广播、电视、网站上刊载或播出。

招聘启事的作用不仅是向全社会传播招募人才的信息,为各类人才提供发挥才智的机会,同时也可以借机宣传自己,让人们了解本单位的实力、特点,在全社会造成广泛的影响。

(二)招聘启事的写作

1.标题

招聘启事的标题有三种写法。一是只用“招聘启事”四字作标题。二是用招聘单位名称加文体名称的方法构成标题,如《〈焦点〉杂志招聘启事》。三是用招聘单位加招聘岗位加文体名称的方法构成标题,如《暨南大学特聘教授招聘启事》。

2.正文

招聘启事的正文内容比较丰富,大致上说,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招聘单位情况介绍。当前社会的人才流动是双向选择机制,不仅招聘单位选择自己认为适用的人才,人才也有权选择单位,此所谓“良禽择木而栖”。招聘单位必须把自己的优势宣传出去,才有可能吸引各类人才应聘。对自身情况的介绍,要求做到全面准确,实事求是。

第二,待聘岗位介绍。主要是待聘岗位的名称和所需人数。

第三,招聘条件和岗位职责。这部分要对应聘人员的资历、学历、学位、职称、能力、成就等方面提出要求,同时说明应聘人员到岗后,需要履行什么职责,完成什么任务。

第四,聘任之后享受待遇。这是应聘者十分关心的问题,包括工资、奖金、津贴、安家费、住房、配偶工作安置、子女入学等多个方面的待遇,要一一写明。

第五,应聘材料。要一一说明应聘者需要提供的所有材料,譬如应聘申请、个人履历、学历学位证书、职称证书、已取得的业绩、所承担的科研项目,以及近期免冠照片等。

第六,应聘程序。包括招聘方将采用什么方式选拔录取,例如是考试还是由专家评议,确定后由谁颁发聘任证书,聘期时限等等。

3.联系方式

包括地址、邮编、电话、传真、电子邮箱、联系人等项目,均需一一写明。

【例文】

暨南大学特聘教授招聘启事

暨南大学源于1906年创办的暨南学堂,是中国第一所由国家创办,以招收华侨华人、港澳台青年为主的华侨大学,也是国家重点建设的“211工程”大学之一。学校设有16个学院,36个系,66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13个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个博士后流动站,其中产业经济学、水生生物学学科点被教育部批准为高等学校重点学科。为适应国家知识创新体系的建立以及暨南大学建设高水平大学的需要,现根据教育部批准设置的岗位(长江学者计划)、广东省教育厅批准设置的岗位(珠江学者计划)和我校的学科建设需要,面向国内外招聘“特聘教授”。有关招聘事项如下:

岗位名称

长江学者:生物医学工程、水生生物学

珠江学者:产业经济学、文艺学

招聘条件及岗位职责

1.具有博士学位。年龄一般不超过45周岁。

2.具有较高的学术造诣,在科学研究方面取得国内外同行公认的重要成就。

3.具有活跃的研究思想,对本学科建设和学术研究工作具有创新的构想,具有领导和组织本学科中青年学术梯队在其前沿领域赶超或保持国际先进水平的能力。能够主持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的研究,近5年承担过部级课题。

4.开设1~3门学科核心课程。

待遇

1.除享受学校教授同等工资、福利、医疗等待遇外,每年给予10万元人民币奖励津贴。同时还可参加校内的业绩考核,按考核成绩领取相应的业绩津贴(我校业绩考核优秀的教授,年薪已超10万)。

2.学校提供130平方米住房一套;个人计算机、空调各一台,电话一部;

3.学校帮助安排配偶工作和子女入学、入托。

4.按照具体情况优先配备工作助手,给予一定的科研启动费和安家费,根据本人课题需要给予相应的科研配套经费。

聘任

1.应聘材料

⑴个人简历(从大学至今,不间断,必要的证明材料需提供复印件);

⑵充分反映本人学术水平的有关材料(包括论文、论著目录、论文被收录和引用情况、获奖情况、主持完成的研究项目等)。

⑶个人近期免冠照片2张。

⑷应聘申请,包括本人意愿、工作设想、预期目标和经费计划。

以上材料请通过互联网或邮件、传真向我校人事处提出应聘申请,亦可由同行专家、亲友代为推荐。

2.聘任程序

⑴学校聘请3名同行专家进行评议。

⑵学校学术委员会评审,报教育部批准,校长聘任。

⑶聘期5年,分为两段,首期为3年,聘期内考核合格,续聘2年。续聘期考核合格,聘任为暨南大学教授。

联系方式

1.来信请寄:中国广州暨南大学人事处(邮编:510632)

2.电话:(8620)8522650785220__3

3.传真:(8620)85221417

4.e-mail:

人事招聘论文篇2

论文摘要:国资委首次向全球招聘中央国企高管人员,采用向市场公开选聘的办法,打破了长期以来采用的任用制,影响及意义重大。尽管此次招聘尚有不少局限性.却是一个关键性的良好开端。向市场公开招聘绝不是一个孤立的行为,它涉及到国企改革的许多方面,涉及到人事制度改革的诸多层面。它的成功运作将为后续改革提供一定的经验和模式。快速

   国有企业的改革一直是个很现实的问题.面对来自国内、国际同行的激烈竞争,国企人事制度改革则显得更加敏感和紧迫。如何选拔国有企业的主要领导人一直是困扰国有企业改革多年的难题a2003年9月.挂牌不到半年的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对外发出公告,组织6家中央国有企业面向海内外公开招聘7名高级经营管理者。由国资委牵头在全世界范围内公开招聘高级管理人才活动尚属首次.这是我国国有企业人事管理上的重大突破。此举打破了多年来国有企业高管人员选用上的任命制,采取了引人市场机制选拔高管人员的聘任制.这无疑是国有企业。尤其是重大国有企业人事制度改革迈出的关键性的一步,其影响和意义是重大的。此次招聘活动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可圈可点的思考。

一、此次招聘活动的意义

   (一)预示.国有企业人事制度改革走向市场

   人事制度改革是个系统工程,它涉及到招聘机制、激励机制、考核制度、监控机制、薪酬制度等方面的改革,各部分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从高级管理人员的选聘人手,利用职业经理市场选拔合格人员不失为一种走向市场的举措。在国资委成立之前,196家中央企业领导人的任免主要是通过中央组织部门纳人干部序列统一管理;国资委成立之后,其中53家大型骨干企业的一把手仍然由中组部直接任命.副手由国资委负责管理;但是其余143家中央企业的正副职位都归口国资委统一管理。目前国资委正在对中央企业实施一场制度变革.即通过建立科学的业绩考核体系.对干部人事制度、企业用工制度以及薪酬分配制度进行彻底的改革.从而最终在国有企业中建立起干部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工资能高能低的市场化激励机制。

此次招聘的高管职位将面向全球.按照自愿报名、资格审查、统一考试、考察了解、决定聘用等程序,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规范化运作。从人力资源市场上选拔到合格的人才。这是国企人事制度改革向市场迈出的关键性的一步。

   (二)利于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使经营权与所有权真正分离

   现代企业制度要求产权明晰,经营权与所有权真正分离。在现有情况下,理论上国资委只负责管理中央国企的董事会,企业的高管由董事会负责任命。虽然此次招聘是由国资委负责牵头.有越姐代疤的嫌疑.但走向市场广泛征求高管人才.本身就意味着将企业的经营管理权与所有权进行分离。当然.这只是迈出的第一步,还不足以使经营权与所有权真正分离。但后续改革,如经营决策权.包括聘用总经理的权利逐步让渡给企业的董事会.都将使国企建立起真正意义上的现代企业制度。

二、此次招聘的局限性

   这次招聘是一次时代的进步,但也存有一定的局限,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招聘的范围窄

   由于是首次公开招聘高管人员,整个招聘活动具有明显的尝试迹象.因而不可避免存在局限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外公开招聘的企业少快速

   公开向市场招聘的企业是6家,共7个职位,而受国资委管理的大型国有企业有196家,招聘的企业数只占3%.所以改革的力度还很小。当然一旦此举获得成功.则可以在国企中进行推广.大规模地进行公开招聘。

   2、招聘的地域窄

   虽然此次招聘是面向海内外公开招聘高管人员。但从6家企业的招聘要求来看,只有中国对外贸易运输(集团)总公司对应聘人员不限国籍,其他5家企业均要求具有中国国籍。这样在某种程度上提高了高级管理人员进人的门槛,把全球众多优秀的人力资源挡在了门外。目前中国国有企业与跨国公司在人才选拔上有很大的差距,跨国公司在人才选拔上采用的是“全球资源”.有的董事会成员40%以上是外国人;而我们的国有企业目前大部分只采用本地人。

   3、招聘的职位单一

   从招聘的职位要求来看,六家企业招聘的职位清一色的都是副职.其中5名副总经理,2名总会计师。众所周知.企业的副职的职权比起总经理级别的职权要有限得多,很难对企业进行根本性改革,一把手才是关键。再者,在此次公开选聘的七个高级职位中。有五个岗位都是招聘财务、金融方面的高级人才,这表明高级专业技术人才目前在我国国有企业中的需求特点。而综合性高级管理人才(正职)的公开招聘还是空白。

   (二)招聘选拔的不完全市场化

   此次招聘,根据报名情况,由国资委招聘领导小组确定符合条件的人员参加笔试.笔试取得优异成绩的人员进人到最后的面试,负责面试的考官除国资委的领导和招聘企业的总经理之外,还将邀请相关领域的著名专家一起参与。整个招聘将在11月底之前全部结束。招聘结果必须经国资委认可,并由国资委统一颁发聘用证书。国资委曾经一再强调,要给国有企业充分的自主经营权。而国企副总经理的职位还要国资委亲自组织选拔和认可,有上级主管包揽的嫌疑.代替了本属于企业董事会的决策行为。

三、为确保招聘的最终成功,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公开向市场招聘绝不是一个独立的行为,它的成功与诸多方面的工作是分不开的。

   (一)招聘应与整个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协调发展

   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涉及人力资源计划、工作分析、员工招聘与配置、绩效考核、员工培训、员工薪酬和员工激励等方面的工作.招聘只是其中的一个环节。由于人力资源管理是一个密不可分的系统.各环节之间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相互协调、所以要协调好以下工作。

1、做好招聘的基础工作

   每一个企业都有自己个性化的职位和职位要求.同时对需要设置何种职位及其要求都应纳人企业的人力资源战略和计划当中,避免职位招聘的随意性.并且有针对性地选择到适合企业真正需要的人才。因此任何一个科学合理的招聘都应该以有效的工作分析为基础.并围绕企业的人力资源战略和计划去开展。大型国有企业责任重大,对于高管职位的招聘更应该做好这方面的工作。快速

   2,做好招聘的后续工作

   企业在招聘到合适的人员后,必须进行科学的绩效考核,给予合理的薪酬,有效地激励他们,以保证他们在企业中更好地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合理确定高管薪酬

   高管的薪酬在大型国有企业中是一个非常敏感的问题。不切实际的完全市场化的做法和不分对象按级别确定薪酬的做法都不合适,必须考虑收人的公平和效率。为此应作好以下几个环节的工作。

   1、改革现有的薪酬制度,与国际接轨

   在旧的薪酬分配制度下,对国企高级管理人员的考核和薪酬制度与普通行政部门的干部相同,报酬的多少与企业的经营情况没有密切的联系,而是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根据相应的级别来制定薪酬。这种与市场行为背离的做法,负面效应大,高管的积极性不大,责任心也不强,并带来短视行为。

   2,建立公平、公开、会正的业绩考核体系

   薪酬的确定是与业绩挂钩的,而合理的薪酬则应建立在科学考评体系的基础上。企业员工的薪酬制度是否合理、是否具有适度的激励功能、是否与员工的工作贡献有效地挂钩、薪酬总体水平是否适度等都可以通过业绩考核获得信息。根据业绩考核的结果,对于核心型的、贡献大的高管人员应当予以相当大强度的激励和薪酬。所以建立公平、公开、公正的业绩考核体系有利于合理确定各级人员的薪酬.使之制度化。

   3、建立合理的薪酬体系

   此次招聘面向全球,必然会吸引到国际化的职业经理人,但他们的加盟是有条件的。众所周知,企业的背景、发展前景及职位的高低固然是吸引人才流人的因素,但是薪酬的高低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若所招聘职位的薪酬明显低于国际职业经理人市场的行情,则很难吸引到一定的人才;若薪酬完全与国际接轨,而与企业自身的薪酬体系相去甚远,则又会引发企业内部的不公平,影响其他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所以要建立合理的薪酬体系,既保证对外具有吸引力.能招聘到合格的人才;又保证对内具有公平性,能够有效激励各级员工。

   (三)提供相应的适合“空降兵”发挥才能的平台

人事招聘论文篇3

[关键词]信息化;人事外包;人力资源管理;社会化招聘

中图分类号:F272.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4X(2017)13-0068-01

1人事外包业务概述

人事外包也称人力资源外包(humanresourcesoutsourcing,简称HRo),是指企业根据需要将人力资源管理(humanresourcesmanagement,简称HRm)业务中的非核心业务、低附加值或成就感低的业务外包出去,由第三方专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服务机构代为管理和服务,以便企业专注于核心业务、高附加值业务和降低经营管理成本的一种业务形式。人事外包诞生伊始,就以其规模化社会运作,大大降低单个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成本,特别是把人力资源部经理从日常事务性工作中解放出来,转变为专注于发展对企业具有战略意义的核心业务而备受企业青睐。

其实,任何一种业务模式和管理工具的价值和生命力,都会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企业发展阶段的不同而发生改变。综合国内外人事外包的发展状况,人事外包业务包括人员外包、人事事务外包、人力资源管理职能外包三大类别。人员外包一般指劳务派遣,也称人才租赁。人事事务外包一般指人事业务,主要指围绕员工所产生的各种日常事务性工作外包,包括调动手续、档案管理、户籍关系挂靠,接转组织关系、转正定级、社会保险、个人所得税、住房公积金、职称申报、职业资格评审等等。人力资源管理职能外包是指针对人力资源管理所开展的各种职能管理活动,包括人才招聘、员工培训、薪酬福利等。

2信息化时代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和状态的变化

2.1新媒体是低成本人力资源管理的便捷和高效工具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新媒体下的定义是:“以数字技术为基础,以网络为载体进行信息传播的媒介。”广义的新媒体日益挺进企业的日常管理工作当中,例如,手机短信、飞信等各类即时通讯平台、QQ、博客、微博、微信等等,可根据其特点应用于通知告示、网络会议、讨论工作、安排工作、传递资料、传播信息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相对于传统的人工做法,新媒体极大地减少了人力资源管理者和员工的工作负担,为人力资源管理者提供了便捷和高效的管理工具。手机媒体、触摸媒体、数字报纸、数字杂志、播客、数字广播、iptV、数字电视、移动电视、数字电影等新媒体,为企业宣传推广、电视广播会议、培训讲座、自我学习等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节约了大量的成本。

2.2低成本社会化招聘更加高效并促使各部门承担更多招聘工作

在信息化时代,越来越多在职者,尤其是“80后”“90后”员工每天都有上社交网站的习惯。根据2011年JobVite社会化招聘网站统计数据,在使用社交媒体招聘的企业当中,有80%的使用Linkedin,有50%和45%的企业分别使用Facebook和twitter。根据2012年8月的《2011/2012世界工作报告》,85%的中国受访企业主相信社交媒体将成为招聘人才的重要手段。与Linkedin社交网站类似的中国知名网站有优士、天际、美丽人生、若邻、人人、人和、红桃网等。所谓“社会化招聘”是指招聘者利用各类社交媒体(SnS社交网站、微博、论坛、QQ群、信息平台等)招聘信息,收集求职者信息,进行人才测评而开展招聘工作。与“专业网站招聘”离线人机交互不同的是,社会化招聘是招聘者通过社交平台和求职者进行一对一或一对多的在线分享与交流。社会化招聘不单单是人机互动,还可以是人人互动;可以传播企业文化、人力资源政策,还可以深入、真实地了解企业。企业对于求职者的了解不再局限于简历,其“人脉圈”的状况,是其职业经历和能力的良好佐证。不用依赖第三方,直接与中高层优质求职者沟通,节省了招聘费用,提高了效率和质量。社会化招聘平台是一个网络社区,其功能除了招聘以外,还可以延伸到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讨论、问题咨询、资源共享等,并且这个网络社区资源人才库还可以重复使用和扩容。在社交媒体关注了某人或加为好友后,对方发出的信息会送到你眼前,信息会被有选择性地主动传递,快捷而富有针对性。未来的优秀管理者首先必须是一个优秀的人力资源管理者,因为人力资源管理的日常执行业务往往是通过各部门管理者在本部门工作时加以落实的,作为实际使用人力资源的各部门管理者,对求职者有实际的录用权,因此,人力资源部通过社交媒体与求职者在交流过程中,迟早会引入用人部门的相关人员来回答本领域的专业问题,从而减轻人力资源部的工作负担。

3人事外包在基层员工特别是劳务派遣员工的招聘上保持较大优势

社会化招聘促使本公司各部门分担了更多的招聘工作,从而减轻人力资源部的招聘负担,也使企业招聘工作脱离人事外包成为可能。但是,在人力资源管理“新常态”下,“招工难”与“用工荒”的现象正从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蔓延,出现了技能人才和一线普工的“双短缺”现象,显现出高级技术人才和高级管理人才“双高缺”状况。企业对于基层员工的招聘需求量很大,仅靠社会化招聘的方式,根本无法满足需求。大多数基层员工的招聘,还有部分中高层员工的招聘是要通过人事外包招聘业务、企业常规招聘等方式去完成,特别是劳务派遣员工的招聘工作,大部分企业都是通过人事外包的渠道去解决。另外,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建设一个具有知名度和美誉度的社会化招聘公众账号相当困难,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宣传也难以达到预期效果。中小企业虽然可以借助具有社会化招聘功能的知名社交平台去招聘,与聚集在知名社交平台上的潜在求职者进行真诚交流,但由于企业自身实力有限加之社会人才“双短缺”现实,社会化招聘的效果也特别有限。因此,人事外包在基层员工特别是劳务派遣员工的招聘上保持较大优势,如果能将社会化招聘与人事外包、企业常规招聘等其他方式优势互补,招聘效果将更加突出。

4结语

新媒体工具不断普及,极大地减少了人力资源管理者和员工的工作负担。在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时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整体上对人事外包的依赖大幅度减少,但是据此判断人事外包儆谙ρ舨业还言过其实的。人事外包业务应该根据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时代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和需求,调整其业务的社会定位,扬长避短,寻找新的外包业务增长点,只有这样才能使人事外包业务取得更大突破。

参考文献

[1]穆静.人力资源管理外包及其应用研究[D].天津大学,2005.

人事招聘论文篇4

关键词:招聘;甄选;面试官

一、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和改革向纵深推进,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都面临着更加激烈的竞争。而企业要想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招聘到优秀并认可其企业文化的员工无疑成为重中之重。因为人力资源是企业的第一资源,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而企业要想招聘到优秀并认可其企业文化的员工,面试甄选过程中的面试官无疑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招聘是企业选聘新员工,补充新鲜血液的最主要途径,面试作为招聘过程中极为重要的环节,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着招聘工作的成败。现在的招聘工作,特别是高端人才的招聘工作,已经不再是单纯“卖方市场”,而是“双向选择”的过程,企业作为招聘方在选择合适的员工,应聘者同时也在选择合适的企业。而在面试过程中,面试官的身份是双重的,既是评价者又是企业形象代表,既在考察、评判应聘者是否是本公司需要的人才,又担负着向应聘者传递企业文化和企业核心价值观的重任。从整体上看,面试就是面试官与应聘者的一个互动过程,面试官对应聘者的印象形成、能力评估和分数评定等工作都在这个互动过程中完成,同时在这个互动过程中,应聘者也通过面试官进一步了解公司的企业文化以及应聘岗位的相关信息,并最终决定是否要加入所应聘的公司。因此,面试过程中面试官的水平和作用的发挥直接影响着招聘工作的成功与否。

为了帮助企业选聘到优秀的员工,专家学者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一直在努力、在尝试更为有效、更客观的招聘方法。但是无论开发出多少招聘方法和测评环境,面试都是招聘工作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面试过程中面试官的作用都无法用其他方法取代。面试是面试官通过对应聘者的观察,对其能力或特质做出评价的活动过程(macan,2009),它对最终的人事选拔决策影响至关重要(wilk&Cappelli,2003),面试也是目前人事招聘最常用的方法之一(Lievens,Highhouse&DeCorte,2005)。但是很多企业在招聘过程中,特别是面试环节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偏差。本文将通过对D公司招聘面试分析来探讨企业在招聘面试中如何更好的发挥“考官”的作用,以提高企业招聘工作的效率和效果,并针对企业在招聘面试过程中的问题提出了建议和对策,以期帮助企业提高招聘工作的效率和效果。

二、企业招聘概述

企业招聘就是指在企业总体发展战略规划的指导下,制定相应的职位空缺计划,寻找合适的人员来填补这些职位空缺的过程。招聘包括招募、甄选和录用三个部分。招聘工作的有效实施无论是对于人力资源管理本身还是对于企业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表1是招聘工作的原则、意义和影响因素。

遵循科学的程序和步骤进行招聘能够提供企业招聘工作的效率和降低企业的招聘成本,因此企业为了保证招聘工作的科学规范和提高招聘效率,一般都会遵循一定程序和按照一定的步骤实施招聘活动。企业招聘工作的一般程序如图1。

在招聘工作中,企业会按照如图1的程序实施招聘工作,确定招聘需求和制定招聘计划相对比较容易,但甄选相对来说比较难。甄选工作的目的就是从大量的求职者中选出适合自己公司的人员,做到人―岗匹配。甄选的方法有很多,常见的有简历筛选、测试甄选、面试甄选、背景调查及其他办法。

面试甄选是招聘工作中一种必不可少的甄选方法,当然也是难度最大的方法。因为面试可以使招募人员有机会直接接触应聘者,判断职位候选人的语言表达能力、情绪控制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处理专业事务的能力等,并最终判断候选人是否适合公司空缺的岗位。同时,面试过程中也是宣传公司、向应聘者展示公司企业文化的过程。面试甄选虽说有助于面试官直接接触应聘者,并评价应聘者,但是面试甄选也对面试“考官”提出了较高要求,因为不合格的面试“考官”会直接影响应聘者对公司文化的认知,同时也会大大降低优秀人才选择与公司签约的几率,进而大大提高招聘成本。因此一名合格的面试官应该具备以下知R、素质和技能:

第一,深刻理解公司的企业文化,并且能够运用准确的语言向别人传达自己公司的企业文化。

第二,了解招募岗位的责任、要求、工作关系、环境特点以及工资福利和发展机会等方面的信息。

第三,提前了解应聘者前期提供的相关信息。

第四,具有一定的知识面和驾驭能力,能够很好地控制面试过程。

第五,面试官在面试过程中应该始终保持礼貌、谦逊,不向应聘者暴露出急躁、不感兴趣等不良情绪。

三、企业招聘中面试官的作用分析

在面试甄选过程中,面试官的作用尤为重要,一方面担负着测评、评判应聘者的重任,另一方面代表着公司的形象,担负着向应聘者展示公司企业文化的重任。面试官的能力、素质和工作状态直接影响着面试的成败,如果面试官不能准确的评价应聘者,很可能导致公司招聘不到最合适的人,如果面试官不合格,会直接影响公司在应聘者心目中的形象,直接导致最优秀的人才流失。因此,为了招聘到合适的优秀人才,选聘合适的面试官并发挥其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D公司是一家物流公司,在业界享有一定的声誉,并且业绩也做得不错,营收逐年增加。D公司为了提高管理效率,打造真正属于自己的企业文化,设立了企业文化研究岗,准备招聘一名博士专门负责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的相关工作(属于公司的高端招聘)。通过前期的内部推荐和在网络上招聘信息,应聘投递简历以及简历筛选等环节,最终确定了一部分应聘者进入面试环节,并且是分批次进行面试。此次D公司的企业文化研究岗的招聘是面向全国著名高校进行的招聘,作为应聘者之一,笔者通过前期简历投递,并顺利通过初选,进入到了面试环节,全程参与了其中一个批次的面试。D公司的招聘工作总体做得很细致,如通过微信、邮件和电话联系应聘者确定参与面试时间,以及帮助面试者安排住宿等,都让应聘者感受到了D公司的诚意。但在招聘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特别是面试过程中有几个问题比较突出,也是大部分企业招聘面试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对空缺职位的职位分析不准确。

D公司招聘的是企业文化研究岗的员工,但是在简历筛选环节却并不聚焦,或者说对空缺职位的分析不够准确,并没有弄明白企业文化研究岗的员工需要什么样的专业背景和专业技能。跟笔者同一批次面试的应聘者是国内四所大学的四个不同专业的博士研究生,分别是企业管理,创业管理,新闻学和文化产业经济等四个方面的博士。其学历背景和专业背景完全不一样,但却在面试同一个岗位,并且前面几个批次的应聘者的专业背景也各不相同。由此可知,D公司并不清楚企业文化研究岗需要招聘什么样的人,更不清楚应聘者应该具备什么样的专业背景和专业技能。

第二,招聘的岗位职责与实际工作不一致。

D公司的招聘岗位职责是企业文化研究岗,面试之前告知大家主要的岗位职责是从事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管理方面的研究,但是在面试过程中,“考官”告诉大家企业文化研究岗的主要工作职责是记录总经理的讲话,然后加工整理成文章。当笔者询问:之前不是说主要做企业文化建设方面、管理方面的工作吗?面试“考官”的回答是:“总经理的讲话就是企业文化!”不可否认,企业文化会深深烙上企业创始人和最高管理者的印记,但是一个公司的企业文化建设、管理绝不仅仅是总经理的讲话这么简单。

第三,面试“考官”对公司企业文化理解不到位。

面试官在面试过程中是代表公司形象的,在面试的过程中既是在测评、评判应聘者是否是公司需要招聘的最合适的人选,同时担负着向应聘者展示公司企业文化、向应聘者传递公司核心价值观和理念的重任。但是在D公司的面试过程中,面试官对公司的企业文化理解并不到位,或者说没有向应聘者很好地展示公司的企业文化。因为面试官连公司的使命、核心价值观和愿景都不能很好地向应聘者展示。

第四,面试“考官”缺乏人力资源管理知识,特别是面试工作的专业知识。

面试官在对应聘者进行面试的时候,除了要准确地评判应聘者、很好地理解并向应聘者展示公司的企业文化和传递公司的核心价值观、理念以外,还应该具备一定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知识,特别是面试工作的相关知识,只有这样才能给应聘者以专业的印象,给应聘者留下良好的印象。但是D公司的面试官却缺乏相应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知识。笔者在面试过程中,曾向面试官询问入职后的职业发展路径是什么样的?主面试官花了10分钟,竟然没有把这个问题向笔者讲明白。这让笔者对D公司的印象大打折扣。

第五,面试“考官”针对关键问题讲解不到位,严重影响面试者的期望值。

D公司在前期与应聘者的沟通中,说企业文化研究岗的招聘属于公司的高端招聘,主要是面向全国著名高校的博士生进行招聘,起点高、发展前景好,薪酬福利优厚、提供30万的综合年薪,同时公司会给配备公务车辆。但是在面试过程中,笔者通过询问和面试官的讲解,发现这个企业文化研究岗的主要工作就是记录总经理的讲话,并没有一个很好的职业发展路径,同时薪酬福利也并没有之前承诺的那么好,而是每个月的工资大概有1.5万左右。由于之前的承诺和现实的出入太大,严重影响了面试者的期望值。最终也导致了四个面试者中的三个都明确表示不会来D公司上班,另一个也表示只是会考虑来D公司上班。

四、发挥招聘中面试官的作用,提高企业招聘效率的对策

提高招聘效率和有效性是每一个企业招聘工作追求的目标,也是企业降低成本和获得最有效的人力资源的有效途径。要想提高企业招聘的有效性,特别是对于公司的高端招聘,就必须充分发挥面试官的作用,精准评价应聘者,同时向应聘者展示公司的企业文化和传递公司的核心价值观和理念。那么具体应该如何以最优的方式发挥面试官在面试甄选中的作用,以提高招聘效率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1.提高面试官的专业素质和专业能力。面试时招聘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面试环节的好坏直接影响招聘的效率和有效性。而面试官是面试的主角,主导整个面试过程,因此面试官的专业素质和专业能力的高低将是面试成功与否的关键。如果面试官的专业素质和专业能力不足,不仅不能精准评价应聘者,还会影响公司形象,让优秀的应聘者对公司的良好印象大打折扣。因此,在招聘的时候,一定要谨慎地选择面试官,并适时进行培训,提高面试官的专业素质和专业能力,以提高面试的有效性,进而提高招聘效率和降低招聘成本。

2.深刻理解认同公司企业文化,传递公司核心价值观。在招聘过程中,面试官不仅担负着精准评价应聘者的任务,还担负着向应聘者展示公司企业文化和传递企业核心价值观与理念的重任。因此,面试官首先应该深刻理解并认同公司的企业文化和价值观,面试官也只有从内心认可自己公司的企业文化和核心价值观,才能够很自豪地向应聘者展示公司的企业文化,进而让应聘者认同公司的企业文化。其实,最成功的招聘工作,也就是把认同公司企业文化的优秀人才招聘到公司合适的岗位上来。因此,一名合格的面试官应该深刻理解认同公司的企业文化,并能够很好地向应聘者传递公司的核心价值观。

3.认真做好空缺岗位的职位分析,熟知岗位说明书和工作规范。在面试过程中,面试官在尽力了解应聘者、评价应聘者的同时,应聘者也在尽可能地了解公司和自己未来岗位的工作情况。招聘的最合适的员工就是通过招聘的各个环节,尽可能地做到人岗匹配,而对空缺岗位的要求是面试官评价应聘者是否适合空缺岗位的主要依据。因此,面试官要想通过面试选拔适合目前空缺岗位的员工,就必须认真做好空缺岗位的职位分析,熟知空缺岗位的说明书和工作规范。

4.做好前期时腹ぷ鳎熟悉应聘者的相关信息。在招聘过程中,面试环节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整个招聘工作,但是面试工作不是孤立的,而是在整个招聘前期工作的基础上进行。因此,面试官要想通过面试环节精准评价应聘者是否适合公司目前的空缺岗位,还必须熟悉应聘者其他方面的相关信息。因为面试甄选毕竟有时间限制,面试官也不能从各个方面了解应聘者,并且有的信息是面试甄选无法了解到的。因此,面试官要想通过面试选聘最适合公司空缺岗位的员工,就必须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熟悉应聘者其他方面的相关信息。

5.避免不当的心理效应,并对面试效果进行跟踪评价。面试甄选工作在招聘过程中是最重要的环节,直接影响着招聘的成败,因此要想提高招聘效率和降低招聘成本,就必须对面试工作进行管理。面试官也是有感情的,在面试时会不可避免地受到主观的心理效应影响。影响面试官的主观心理效应主要有归因效应、异性效应、首因效应、晕轮效应、惺惺相惜效应等,这些主观的心理效应都会影响面试官评价的准确性,因此面试官在面试时应注意调整、避免这些不当心理效应的影响。除了挑选合适的面试官之外,还应该对面试工作的效果进行跟踪评价,认真总结每次招聘过程中的面试工作经验和教训。同时,也可以从多方面对面试工作进行评价,例如对通过面试录用的新员工进行访谈,了解面试工作是否向他们展示了公司的企业文化,他们是否通过面试更加深刻地理解并认同了公司的核心价值观等。

参考文献:

[1]徐建平,周瀚,等.结构化面试中面试官的评分及影响因素[J].心理科学进展,2014,(22):357-368.

[2]董克用,李超平.人力资源管理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

[3]强国民.面试官在企业招聘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6,(12).

[4]盛青.如何使招聘面试更有效[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4,(10).

[5]孙少博.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对组织效能的影响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学位论文,2012.

[6]曾建权.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与实务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学位论文,2003.

人事招聘论文篇5

一、解析现阶段民营企业的招聘现状以及存在的缺陷

1.招聘理念上存在的偏见

例如某市a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1998年,是民营企业的典型代表,注册资金高达5000万元,现有在职员工300人,管理人员45人,专业技术人员70人,该民营企业设置的子公司有房地产、装饰、物业管理、金融担保。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是在2004年设置并启动,各个子公司的人事业务由人事专员分管。之所以所该民营企业在招聘理念上存在偏见,是因为对于企业中的任何职务,只要应聘者满足高学历、高职称的标准就有极高的几率被录用,而且在录用人员的使用上目光相对短浅,急功近利,提倡“招之即来,来之即用”的人力资源使用原则。例如有的民营企业的招聘工作中对前台文秘的学历要求是研究生以上,保安的学历不能低于本科。总之,唯学历论、唯职业论这些传统招聘理念在企业招聘进程中的渗透,降低了企业招聘工作的效率。

2.招聘工作做得不到位,人事规划以及岗位分配工作不合理

民营企业受自身条件的约束,一般会采用现缺现招的方式开展企业员工的招聘工作。这样的招聘方法使企业相关人员不能对以后岗位人员的需求量或者配置的形式进行评估工作,有时在时间条件的限制下而下调人员录用的水准。此外,民营企业频繁性的出现对录用指标改动这一随意举措,标准泛泛,对录用人员的配置工作造成了阻碍。

3.招聘流程随意性大,实施过程不规范

有关调查数据显示,56%的民营企业认为所处企业对外传播的招聘标准与实际职业之间存在统一性,但是对此只有4%的应聘者表示赞同。招聘工作实施的不规范具体可以体现在:一是负责招聘工作的人员随意分配,主体与辅体人物不明确,招聘环境的简陋以及在面试过程中对答案得标准设置得不一致。此外,不规范的招聘操作流程还体现在经验式招聘理念的渗透,使招聘让分院更容易以貌取人,这使民营企业形象亏损的同时,也是对应试者人格不尊重的外在表现形式,此时民营企业的招聘工作缺乏公平性。上述的数据信息还证明了招聘企业在招聘标准的拟定以及执行方面存在很大的出路,也就是说“内外不符”的形象极为显著,这也折射出这样的道理,开展对招聘工作者的职前培训的工作是势在必行的内容。

4.负责招聘工作的人员职业化素质不高

在很多民营企业的招聘工作中,很多工作人员不能依据科学的分析工作去决定应试者去与留的问题,他们凭借自己的主观感觉去落实取舍工作。尽管有些招聘人员认识到评价中心、人才测评以及情景设置等现代化招聘手段的重要性,但是由于对其理解的不透彻等因素,致使这些招聘手段的性能没有充分的发挥出来。中人网《人才招聘问题调查报告》中显示,只有18%的面试者对企业招聘人员的专业素质表示肯定的态度。总之,民营企业招聘工作人员职业化素质不达标,会给企业的招聘工作带来负面的影响。

二、探究民营企业完善招聘工作的可行措施1.解放用人思想观念,创新用人理念

(1)建立健全人力资源观念。这就需要企业招聘工作人员对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下的现代化招聘的含义透彻的理解,端正思想态度,不要认为企业人事部门的工作项目就是完成人力资源活动的开展,企业的其他部门以及人事部门应该树立对人力资源进行有效开发与管理这一工作意识与观念;

(2)树立职业岗位与能力互为匹配的招聘观念。要想树立这一招聘观念,负责招聘的工作人员应该积极摒弃经验主义、封建思维模式,以及学历论与海归论等片面观念的困扰,在招聘过程中以应聘者的能力最为录用的主要指标,学历发挥的仅是一种极为普通的辅能。此外这一招聘观念要求从事招聘工作的人员时刻秉持德才兼备、任人为贤的现代人事招聘原则;

(3)端正招聘的工作态度,理性的对各种招聘工具进行应用。在部分民营企业招聘中,有时会出现以血型、星座、相面等招聘方式去决定应聘者的去与留,这是极为不科学的。因此端正招聘态度是极为重要的,这样能力测评、评价中心这些招聘技术的实用性才会充分的发挥出来,这是对毛姆崇拜、机械操作等不良显现的有效遏制。

2.积极落实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的基础工作内容

(1)拟定完整度高、科学性强的人力资源规划。参照民营企业的发展战略目标,对该企业在未来几年发展的人力资源需求量进行科学的预测,拟定重要人力资源获得、储存以及应用的制度与措施,这样民营企业就能在某一时间点上获得必要的人力资源去辅助企业事业的顺利运营与高效发展。所以本文作者认为,人力资源的规划工作是企业在招聘工作开展时必须落实的一项重大工作项目,它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工程,需要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拥有坚持不懈的工作风范,对与人力资源规划相关的资料进行不断修整与改进工作,使其处于优化的模式中,更加符合民营企业事业的发展趋势;

(2)开展企业岗位的分析工作,进而明确工作的性质。这是指在招聘工作开始的阶段,招聘工作人员对岗位开展的分析工作,借助这一途径明确相关岗位的具体责任、技能操作水平以及职业工作者综合能力的标准与要求。对招聘岗位的说明书进行详细的编写,这招聘工作才会落实标准化的目标。此外科学的分析工作还发挥着其他的现实作用,它能使民营企业中各个部门、各个职位的工作内容、工作义务以及技能水准明确化、公开化,在这一分析工作的配合下,招聘标准以及任职资格的拟定工作践行科学化的路线,此时招聘工作不再受招聘工作人员主观意识的制约,更具客观性、公正性、可行性等多种性能。

3.拓宽人才招聘的渠道现阶段,人才招聘的渠道是多样化的,例如人才市场、报刊、因特网、猎头公司或者是熟人引荐等。对于民营企业而言,人才招聘的渠道也不应该是单一化的,将各种招聘渠道的优势汇聚在一起,灵活的对其加以应用,协助招聘工作的顺利进行。

(1)从民营企业内部选拔优质人才。这是实现人才培养最简单的途径,因为如果这些人才来源于企业的内部结构,那么他们固然比外部人员遵守规章制度,便于管理,节约成本费用,这也是实现优质人才培养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总之,对于我国大多数中小型民营企业而言,在资金相对短缺,时间不充足的局势下,有重点、有目标、有计划的对企业内部人员进行培养与选拔工作,例如对销售业绩好的企业员工进行栽培与选拔,使其销售经验愈发充实,最终使其胜任销售总监等职务。总之,从民营企业内部选拔优质人才,是提高招聘工作效率极为可行的对策;

(2)外部选择性招聘工作的开展。这一举措的落实,使民营企业在外部环境中比较容易的获取企业发展过程中所需的人力资源。外部选择性招聘的渠道也是极为广泛的,例如借助人才市场的大环境完成人力资源的选择与招聘工作,这就对民营企业负责招聘工作的人员提出标准,要求在激烈的人才竞争的市场局势中构建“会获取到企业所需人才”的招聘信念,在对人才招聘的过程中将民营企业的创造成果成就展示出来,以吸引优质人才的目光,最大限度的落实适用人才的招聘工作。当然外部招聘的渠道还有米哦你赢企业积极与科研机构、高校联合,慧眼识珠,完成对优秀人才的识别与利用工作;此外民营企业也可以以加薪等条件作为吸引人才的诱饵,这就会使同行企业中的人才资源涌入进企业中。

4.提高民营企业招聘人员的综合素质

(1)民营企业应该建立健全招聘岗位的窗口意识。对招聘工作人员的选择进行严格的把关,提高对他们举止言谈的重视程度,尽可能的挑选一些形象好、素质俱全的人员参与招聘工作或者辅助招聘工作的开展。将招聘工作纳入进民营企业日常化管理的体系中,分配一些专业技能强的人员对人力资源的管理、开发、利用进行把关工作,这样民营企业招聘人员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的同时,企业的人才资源也会应用得恰到好处,为企业最大经济利润的获取贡献自身的力量;

(2)完善从事民营企业招聘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专业化培训工作的开展可以使民营企业从事招聘工作的人员建立并健全企业现代化招聘的意识观念。此外在招聘工作开始的初期,工作人员将与招聘有关的知识反复的温习,在此期间还可以有专业的人士对其进行相关的指导工作。总之当参与招聘工作的人员具有服务意识、形象意识以及竞争意识之时,他们的专业知识才会更加的充实,招聘技巧以及策略才会多样化,此时从事民营企业招聘工作人员才会将专业化以及职业化的特性为己所有,为已所用,提高招聘工作的质量;

(3)考核评价激励体制的确立提高招聘工作人员的素质能力。民营企业考评体制在招聘工作中的渗透,可以最大限度的提高招聘工作人员的服务质量。考核评价激励体制是什么呢?就是应聘者以文书的形式对从事招聘工作人员的行为表现进行点评,对其工作过程中存在的不足进行投诉。目前这一体制已经成为民营企业对从事招聘工作人员绩效考核的又一大重要依据。总之这一体制的应用,使招聘人员对自己的言行举止更加严格的约束,不负责任、不礼貌等不良行为出现的几率明显的降低,也就是说民营企业招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大幅度的提高,此时企业有更大的可能去吸引更多高素质的应用型技能人才,推动招聘工作的高效运转。

三、探究企业招聘的意义

企业开展人才招聘工作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具体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得以体现:一是它可以作为企业人力资源的填充的有效途径。尤其是对我国中小型民营企业来说,他们的人力资源处于动态化的模式中,这主要是因为企业内部人员的升迁、降职、辞退、解聘、伤亡等因素造成的,最终导致企业人力资源的结构松散与不完整。此时招聘工作的开展自然就成为补充企业人力资源的基本途径;二是招聘工作可以被视为传播与发扬企业形象的重要手段。德斯勒在《人力资源管理》的著作中曾写道“研究结果显示,公司招募过程质量的高低会明显地影响应聘者对企业的看法”这样一句话。在相关经验的陪衬下,我们能够认识到这样的道理:民营企业招聘工作的开展有利于影响力以及知名度提高档次,当然招聘工作也是企业形象建立健全的有效路径之一。在民营企业招聘的进程中,与该企业有关的文化以及营销理念顺利的传达到外界,当然企业结构也随着招聘工作的运营而充分的显现出来,一方面有利于应试者充分的了解企业的整体情况,另一方面使企业面貌得以展现;三是人才招聘工作可以作为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的主要捷径。

四、结束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企业用人理念的日新月异,民营企业中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已经不满足时展的需求了。因此积极的引进优质的人才,优化人力资源的结构,这已经是民营企业在生产运营过程中必须开展的工作内容之一。总之,提高对招聘工作的重视程度,拟定并不断完善招聘思路与规划,尽最大努力使人力资源规划与战略规划有机融合,坚持以道德为先的用人原则,那么在此基础上,民营企业必然会在招聘工作中收获技能强、职业道德素质高的优质人员,以推进企业的发展进程。

参考文献:

[1]凌文辁等.有效的招聘[m].中国纺织出版社,2003(1).

人事招聘论文篇6

关键词:人性化;高校;人才招聘

中图分类号:C9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122(2010)09-0183-02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我国高校的办学规模迅速扩大,办学资源短缺问题日益突出,高等学校间人才争夺日趋激烈,各高校都十分重视人才招聘工作,对于高校人才招聘工作,人才是招聘工作的主体,但如何在招聘中更好的体现“人才是招聘工作的主体”,体现出高校“爱才、惜才、尊重人才”,那么加强人才招聘程序的研究,建立“人性化”的高校人才招聘程序,这将十分重要,也将影响到高校的人才招聘工作。

二、传统的高校招聘程序细分后的环节

(一)招聘信息,收取应聘者简历。高校在进行招聘时通过多种途径进行招聘信息的,参加各种人才招聘会是最常见的一种方式,在招聘会上收取应聘者的简历。对一些特定高校招聘信息,通过公布招聘邮箱的方式获取应聘者简历。另外,利用本校校园网招聘信息,应聘者可以通过校园网比较方便地了解到学校各个方面的信息,通过邮箱投寄个人简历。[1]

(二)初步遴选审核应聘者信息。高校人事主管部门收到应聘者的简历后,不论纸质的、电子版的简历,招聘人员将集中根据一定的标准通过应聘者的显性信息进行初步的遴选审核。

(三)高校二级单位审核。人事主管部门将初步遴选审核通过的应聘者简历下发到学校二级单位,由学校二级单位审核确定参加面试、试讲人员。

(四)组织面试、试讲,确定待签约人员。人事主管部门通知参加面试的应聘者,由高校及高校二级单位组织相关人员对应聘者面试、试讲,由人事主管部门及高校二级单位领导确定待签约人员。

(五)高校人才引进工作组确定签约人员。人事主管部门将待签约人员报高校人才引进工作组评议,确定签约人员。

(六)应聘者与高校签约。人事主管部门通知确定签约人员,代表高校与应聘者签约。

三、高效的传统招聘程序

高校在传统的招聘程序中,应聘者往往处于被动地位,扮演被评估、被审查的角色,应聘者始终被动接受安排。应聘者失去了所谓的“招聘工作的主体”地位,使得招聘程序生硬,缺少“人性化”,这样并不能很好的展现高校招聘以人为本、尊重人才的观念

(一)高校招聘人员接收到应聘者的简历,开始对应聘者进行初步遴选审核,对审核通过的简历再由学校二级单位审核确定参加面试、试讲人员,而对于审核未通过的应聘者和二级单位审核未确定参加面试、试讲的应聘者往往则不再处理,不论这个过程如何,应聘者始终不了解自己应聘的情况如何,而这样的一个简单过程,高校又需要多长的时间,对于一个应聘者来说是个未知数,应聘者只是被动的等待。[2]

(二)高校确定了参加面试的人选,安排应聘者参加面试,面试一般都会告诉应聘者面试的时间、地点、内容及面试时所带的材料,而这些信息都是招聘单位单方面的安排,是否考虑到应聘者的实际情况,是否为路程较远的应聘者考虑到报销路费,安排食宿,这个程序上应聘者仍然扮演被动的角色。

(三)高校的面试程序中,为了能够充分的了解应聘者的专业水平、心理素质、语言表达能力等各方面情况,应聘者需要参加应聘单位的试讲,面试试讲过程中一般由具备一定专业水平及丰富教学经验的人员组成考评小组,应聘者受到各个人员的衡量、评价和评分,同时接受面试人员的提问。[3]面试试讲完后,在结果未确定的这个过程中,应聘者仍处于一种被动等待的状态之中。

(四)招聘单位在确定签约对象后,通知应聘者签订协议,在签订协议前安排应聘者先进行体检,等待体检结果出来后,进行签约。应聘者接到招聘单位签约通知后同样需要等待,等待着体检结果,这一过程仍然使应聘者处于被动的状态。

四、应聘者被动的状态表现

应聘者从投出去的第一份简历开始就接受着招聘单位的评估和审核,他们并不知道自己的简历是否被应聘单位接收到,不知道自己是否符合单位条件,他们怀着复杂的心情,盲目将简历投向各个招聘单位,而并非一个招聘单位,这样不利于高校的人才招聘工作

(一)应聘者的被动状态使得他们迷茫将自己的简历投向多个招聘单位,在他们接到面试通知时,也许他们都早已忘记了这个应聘单位的名字。

(二)应聘者在等待通知的过程中,难免会接到不同单位的通知,他们不了解单位的条件,他们会选择多个面试的机会,在参加完多个面试之后,便开始被动的等待,他们不知道自己会被哪个单位通知签约。

(三)应聘者最终的结果,将受到招聘单位程序的直接影响,应聘者也许同样会接到不同单位的签约通知,但他们也许永远不会选择相同工作环境下的最后一个单位的签约。[4]

五、“人性化”的高校人才招聘程序

如何建立“人性化”的高校人才招聘程序,让应聘者真正成为招聘工作的主体,改变应聘者被动的状态,体现高校“爱才、惜才、尊重人才”的观念,使得招聘单位真正能够在人才的竞争中处于优势,招聘到所需人才

(一)加强招聘程序的精细化,公开化。高校招聘人员应该建立科学的招聘程序,注意考虑细节问题,做到招聘程序的“人性化”,在招聘信息的同时,公布高校招聘程序(如下图),使应聘者对应聘程序有一个全面的认识,改变应聘者所扮演的“被动角色”。

(高校招聘程序及时间安排图)

(二)建立招聘人员的服务意识,凸显应聘者为主体的招聘工作。加强高校招聘人员服务意识的培养,建立良好的“爱才、惜才、尊重人才”的招聘理念,将应聘者作为招聘工作的主体。[5]

(三)加强招聘人员与应聘者之间的信息沟通,形成两者间的互动。应聘者满怀着希望将个人简历投向高校,他们希望第一时间能够知道自己的简历是否被高校招聘人员收到,希望知道自己的条件是否符合高校的应聘条件,希望知道什么时间能够参加面试等信息,作为高校招聘人员,就应该将这些信息及时的反馈给应聘者,建立起相互的沟通(如下图)。

(招聘人员与应聘者间的信息沟通程序图)

(四)加强对应聘者的人文关怀,提高校形象建设。在诸多的应聘者中,对于省外、国外的应聘者来讲,来到一所外地高校,会产生一种陌生感,他们对这里也许没有任何的认识,这就需要高校招聘人员对应聘者有一定的人文关怀,让应聘者不仅了解高校的概况,同时了解高校所在地域的文化,让应聘者体会到高校对他们的热情,提升高校的形象。[6]高校招聘人员是要招聘人才,但同样要注意高校的形象建设。

高校人才招聘是高校引进一流人才的主要途径,只有加强对招聘工作的认识和研究,形成科学、高效的“人性化”招聘程序,才能体现出高校“爱才、惜才、尊重人才”的观念,进一步提升高校人才招聘工作,以期高校能在人才招聘中获得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张国民.胜任力视角下高校教师招聘体系探究[D].中国论文下载中心,2005.

[2]李惠.高校教师职务聘任制的实践与思考[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

[3]胡先锋.论高等学校教师的招聘[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5(1)

[4]于海棠.基于知识管理的高校人力资源配置[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6(1).

人事招聘论文篇7

关键词: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农机科研

1、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的由来

随着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事业单位选人用人手段逐步深化、不断完善。2002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关于在事业单位试行人员聘用制度的意见》,要求事业单位凡有空缺,除岗位确需使用其他方法选拔人员的以外,都要试行公开招聘[1]。2003年出台的《事业单位试行人员聘用制度有关问题的解释》,明确了招聘经费来源和招聘公告的要求[2]。2005年底,原人事部长张柏林签发的(人事部令第6号)《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暂行规定》,对招聘范围、条件、程序,招聘计划、信息、资格审查,考试考核、聘用和纪律监督等作了明确规定,是事业单位进人首个专门规定。2010年起,按照《广东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办法》,广东省开始在全省事业单位实施公开招聘,2012年,随着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在本系统的全面落实,笔者所在的省属农机科研事业单位编制内进人统一实施公开招聘。

2、实行公开招聘的优势

作为一家创建于1958年、历史悠久的农机科研单位,我所在实施公开招聘之前增人程序为:向上级主管部门报送计划、经批准后自主聘用工作人员。增人途径主要有接收毕业生、从国有企事业单位调入工作人员等。具体招聘过程是:通过网站、媒体、大专院校就业指导处等信息,筛选简历、自主组织面试、考察、体检录用等,类似于企业的进人方式。有一些人员是先签订劳动合同,经过长期的使用,确定其能力素质和岗位要求相匹配,再正式入编。这种方式的好处是用人比较灵活,招聘效率较高、成本较低,弊端是选择面较窄,容易产生单位人员“近亲繁殖”的现象,很难避免一些“关系招聘”、“人情招聘”。

本系统实施公开招聘后,收到良好效果。公开招聘规范了招聘行为,避免了进人存在的信息不公开、程序不透明、监督不到位的问题,避免了“关系招聘”、“人情招聘”等弊端,遏制了用人的不正之风,能够促进实现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用人局面。公开招聘扩大了选人用人视野,拓宽了择人进人渠道,优秀人才通过公开招聘竞争进入各单位,提升了人员整体综合素质水平[3]。但是,随着公开招聘的起步实施,也暴露出一些存在问题和急需完善的方面,需要进一步改进。

3、公开招聘需要完善的方面

3.1招聘周期时限要求不明朗

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在各地区、各行业实施起步时间不一,还缺乏法律法规的约束,规章和规范的制度、流程的指导。公开招聘需完成报批指标、设定资格条件、招聘信息、进行资格审查、组织笔试、面试、体检、考察、录用等一系列环节,目前没有设置相对统一的招聘周期,对时限控制要求不明确,由用人单位所属厅局级主管部门自行把握,难免会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而拖长时间,对于编制未满而又急需补充人员的用人单位和亟待求职的毕业生双方均容易错失最佳时机。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如果不能做到像公务员考试那样固定时间,也不能做到像企业那样随缺随补,随时招聘,对于招聘周期的合理设置还需要摸索。

3.2笔试环节缺乏针对性。

农机科研事业单位的主要任务是为社会提供农机装备研发等专业服务,70%以上的工作人员是专业技术人员,强化专业测试、突出专业特点是公开招聘的必然要求。但是2012年笔者所在的单位首次参加本系统组织的公开招聘,笔试试题由上级主管部门委托市人事考试中心命题,统一组织笔试。基本上是参照公务员考试的题目类型,考察公共基础、行政能力等,没有考察专业基础知识,应聘科研管理、研发工程师和其他专业岗位人员考题没有区别。这种方式比较粗放,缺乏针对性。

3.3面试环节手段单一,缺乏科学性。

笔试成绩从高到低排列,按1:3的比例进入面试,面试环节采用结构化面试。面试考官由上级主管单位人事部门和业务对口处室领导以及招聘单位领导等组成。面试时由考官提问,面试者回答,考官通过考生的言语应答、试室内举止来评判其专业知识、沟通表达、逻辑思维、临场应变等综合素质,为其打分。由于缺乏科学的量化和可操作性强的具体评价指标体系,面试考官基本上是凭感觉、经验、印象来给分,缺乏对考生这些显性特质乃至性格气质、职业兴趣、成就动机等“冰山下”深层特质的科学评价手段,因此,面试环节具有较大的主观性,难免会产生一些“晕轮效应”、“类我效应”、“以偏概全”、“印象分”等偏差。

3.4对于高层次、高技能人才缺乏高效的分类考察手段

2013年度,本系统公开招聘的基本做法是:继续采用“笔试+面试”方式,博士可以直接进入面试,硕士及以下学历人员不论水平层次,均需和其他应聘人员一起先参加统一组织的笔试,再按成绩高低顺序进入面试。这种方式按学历高低有所区别对待,但对于学历不高但实际能力强且不善于考试的紧缺人才、高技能人才,高层次科研人才和在单位已经过一段时间聘用使用、双方均相互满意的人才等无法做到高效地区别对待,怎样合理设定报名资格条件和考试考核办法,做到既能避免量身定做的“人情招聘”、“关系招聘”、“照顾招聘”,又能把真正适合事业单位各岗位的人员筛选出来也是急需完善的方面之一。

4、完善建议与措施

本系统公开招聘工作刚刚起步,存在不足之处在所难免,今后应该不断学习借鉴其他系统、单位的先进经验,不断采取措施进行完善提高。为此,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4.1设立合理的招聘周期

公开招聘应规范各环节的操作时限,设立紧凑、合理的招聘周期和规范的工作流程。建议本系统事业单位补充低级别岗位人员应在每年下半年上报第二年增人计划,第二年的春节前定期组织考试考核,与大专院校毕业季接轨,给有意加入事业单位的人员一个稳定的预期。此外,对于急需引入的高层次、高技能、复合型等紧缺人才给予更大的灵活性,设立绿色通道,随报随批,随批随考,及时组织考核考察,以免错失良才。

4.2注重笔试的专业针对性

事业单位公益服务的专业技术性较强,强调操作性、执行性和具体性,和公务员考试相对来说比较统一的标准相比,应该更注重其差异性,因此有必要减少公共素质测试试题的比例,根据岗位说明书所载的具体岗位要求,以专业基础知识为主,加强专业题库建设或命题培训,使笔试题目更有针对性。

4.3提高面试环节的规范性和技术含量

在规范性方面一要设立面试考官任职准入资格,面试考官应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人力资源专业素养。二要建立人力资源管理专家库,丰富面试官的组成,除了行政领导外应加入人力资源专家和具体用人岗位直接主管人员等。三要规范面试官的产生程序,避免面试考官选择中的随意性,确保面试考官的权威性。在技术性方面一要对面试考官进行测评方法和技巧培训,提高其选人识人能力。二要在面试中综合运用现代人事测评方法,灵活采用结构化面试、情景模拟、压力面试、无领导小组讨论、公文筐、基于胜任素质模型的面试等工具,对应试人员进行深度评估,提高招聘的科学性。此外还应实施合理回避制度,把规范程序和尊重单位用人自有机结合,自觉接受监督、妥善处理反映问题。

4.4合理进行分类考核

突破单一“笔试+面试”模式,对不同层次的应聘人员进行分类考核,科学高效地进行筛选。对于高层次科研人才,直接以成果、专利、论文等要素答辩或专题报告形式考核其科研创新能力;对工勤技能型人才进行操作性考核或短期试用考察;对管理人员的考核应着重于政治素质、沟通协调和组织实施能力。例如中国农业科学院就在公开招聘中,根据不同岗位采取了分类考试的方式,对专业技术岗位采取聘请相关专家组织专业笔试和面试的方式,而对于高层次人才则通过专题学术报告的方式直接进行考核[4]。对不同类型岗位区别对待,有重点有层次,效果明显。

5、结语

公开招聘、阳光操作、规范有序,实现公开、公平、公正选人用人,给广大应聘者均等的机会,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是打破事业单位“近亲繁殖”,在更大的范围内科学选人用人,避免“萝卜招聘”、“人情招聘”、“关系招聘”,打破“透明天花板”、促进社会阶层合理流动的有力手段,必须大力坚持和扎实推进。同时,对于公开招聘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和暴露出来的问题,也必须通过不断努力去改进、完善,使之更加科学、高效,更加切合实际需要。在2013年7月25日举行的今年二季度新闻会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新闻发言人尹成基指出,下半年我国将加快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立法步伐,出台多项条例和规定。其中就包括完善和规范公开招聘制度,研究制订卫生、教育行业公开招聘办法,探索文化、科技、农林等行业公开招聘办法等内容[5]。我们期待,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能够加快完善、不断提高,达到科学选人用人的目的,有力促进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晓初.规范管理完善制度全面推进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在全国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J].中国人才,2010(17):6

[2]丁丽芸.我国各级别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存在问题的研究―来自我国15省区的经验数据[J].探求,2012(1):105-110

[3]常.农业科研单位公开招聘工作的战略思考[J].农业科技管理,2012(2):91-93

人事招聘论文篇8

交通运输部档案馆(以下简称:档案馆)是交通运输部部属公益一类事业单位。主要负责研究制定交通运输系统档案工作相关规划、标准、规范,组织实施交通运输系统档案业务工作。为加强档案馆人才队伍建设,根据工作需要,2018年拟面向社会公开招聘4名在编工作人员,现将相关事宜公告如下:

   一、招聘岗位及要求

   (一)招聘岗位

   档案馆2018年度将面向社会公开招聘4名在编工作人员,分别为档案管理、档案信息化管理、科技档案管理、综合行政管理等4个岗位。

   (二)资格条件

   应聘人员应满足的资格条件包括基本条件和岗位条件。

   1.基本条件

   (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2)遵守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

   (3)具有良好的品行;

   (4)符合招聘职位所要求的各项资格条件;

   (5)适应岗位要求的身体条件;

   (6)具有本科以上文化程度;

   (7)北京市城镇居民户籍;

   (8)人事档案及社保手续完备;

   (9)履行岗位职责需具备的其他条件(依所聘岗位实际情况设置相应条件)。

   2.岗位条件

   档案管理岗位1名

   (1)专业:档案学或相关专业;

   (2)文化程度:全日制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学士及以上学位;

   (3)政治面貌:中共党员;

   (4)岗位要求:具备系统的档案学基础知识与文书知识,熟悉国家档案管理的方针、政策和法规,掌握信息技术和档案管理基本理论及技能,有较强的办公自动化管理的能力、文字写作能力和档案研究能力。具有档案系列中级职称以上任职资格或有研究成果者优先;

   (5)具有3年以上档案管理工作经验,年龄不超过35岁(具有高级任职资格者年龄不超过40岁)。

   档案信息化岗位1名

   (1)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档案学、信息资源管理专业(具有计算机和档案专业双学位优先);

   (2)文化程度:全日制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学士及以上学位;

   (3)岗位要求:掌握档案管理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与业务技能,熟悉国家电子文件管理的政策法规和标准规范,组织或参加过电子文件管理系统或档案管理系统设计开发工作,对档案信息化建设有一定工作思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备较强的理论和文字功底以及较好的沟通协调和分析研究能力。具有档案系列中级职称以上任职资格者优先;

   (4)具有3年以上档案信息化管理相关工作经验,年龄不超过35岁(具有高级任职资格者年龄不超过40岁)。

   科技档案管理岗位1名

   (1)专业:档案学、交通工程等相关专业;

   (2)文化程度:全日制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学士及以上学位;

   (3)岗位要求:掌握档案管理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与业务技能,熟悉国家档案管理的政策法规和标准规范,具备较强的理论和文字功底以及较好的沟通协调和分析研究能力。具有档案系列中级职称以上任职资格者优先;

   (4)具有3年以上档案管理相关工作经验,有交通工程档案管理经验者优先,年龄不超过35岁(具有高级任职资格者年龄不超过40岁)。

   综合行政管理岗位1名

   (1)专业要求:行政管理、法学、中文、人力资源管理等相关专业。

   (2)文化程度: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学士及以上学位;

   (3)政治面貌:中共党员;

   (4)岗位要求:掌握国家事业单位行政管理、人事管理制度及劳动管理的法律、法规,熟悉事业单位绩效工资、绩效考核实务和财务管理工作。具有良好的综合协调、文字写作能力;

   (5)从事3年以上综合行政管理工作经验优先,年龄不超过35岁。

   二、报名程序及资格审查

   (一)报名时间和方式

   1.报名时间:自公告之日起至2018年3月25日。

   2.报名方式:采取网上报名方式,报名者须如实填写《交通运输部档案馆2018年度人才招聘报名登记表》(以下简称:登记表,见附件)。在报名时间内将登记表及个人相关材料通过电子邮件发送至[email protected],邮件主题以“岗位-姓名-专业”命名,登记表等材料请以附件方式发送,登记表命名方式同邮件名称。

   (二)资格审查

   根据报名者提交的相关材料进行资格审查,通过资格审查的人员准予参加笔试。参加笔试人员须持以下材料,接受资格复查:

   1.《登记表》1份;

   2.户口本(卡)原件及复印件;

   3.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

   4.学历(学位)证书原件及复印件;

   5.近期1寸免冠彩色照片2张。

   三、招聘程序

   (一)考试

   资格审查合格人员参加考试,考试分为笔试和面试两部分进行。

   1.笔试

   参加笔试的人员、时间、地点另行通知。笔试采取闭卷方式进行,主要测试应聘者的知识应用能力和专业素质。

   笔试结束后,依据各岗位参加笔试人员的成绩从高至低排序确定进入面试人数。面试人选经审核确定后,由招聘工作办公室通知本人。

   2.面试

   主要测试应聘者的实际工作能力或相应职业技能水平,每名应聘人员面试时间为20-30分钟。参加面试的人员集中封闭待考,面试顺序通过抽签决定。

   (二)体检和考察

   1.体检

   通过考试的应聘人员,组织进行体检。体检标准参照公务员录用体检标准执行。体检医疗机构应为交通运输部指定的体检医疗机构。

   2.考察

   对体检合格的应聘人员进行考察。

   (三)公示

   根据考试、体检和考察结果,研究确定拟聘用人员,拟聘用人员名单在交通运输部网站人事教育司子站“人才招聘栏”公示,公示时间不少于7个工作日。公示期满后对没有异议、没有问题反映或者反映问题不影响聘用的人员,经集体研究确定聘用人员,按规定程序办理聘用手续。

   (四)聘用

   确定聘用人员后,通知新聘人员报到,签订聘用合同。新聘人员实行试用期制度,试用期满1年并考核合格的,予以正式聘用。试用期包括在聘用合同期限内。考核不合格的,取消聘用。

   四、注意事项

   应聘人员应对其所提交材料的真实性负责,凡弄虚作假者,一经查实,即取消聘用资格。

人事招聘论文篇9

关键词:中小企业;招聘现状;存在问题;解决办法

随着我国“四个全面”的提出,中小型企业已发展成为我国经济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社会的发展和稳定具有一定影响力。员工是构成企业的基础,是企业发展的决定力量。美国钢铁大王卡内基曾说过:“即使将我的所有工厂、设备、市场和资金全部夺取,但只要保留我的技术人员和组织人员,4年之后,我将仍是钢铁大王”。可见,如何招聘到合适的人才便成为企业管理者必须思考的严峻课题。

1当前中小企业人才招聘的现状

1.1从事招聘工作人员的非专业性

我国目前大部分中小企业在部门设置的时候并没有单独设置人力资源部,而是由办公室或行政部等部门兼任。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和开发的工作重视性不够,忽略了人力资源部是现代企业架构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企业正常有序的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等方面的支持。还有一部分企业虽然在内部设立了人力资源管理人员,但其职责也仅限于管理档案,发放工资、缴纳社保,还是以“事”为中心的传统管理,没有开展真正的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的工作。

1.2对岗位需要的人才缺乏正确定位

人事匹配强调的是适当,并非越高级的人才越好用。有时候70分的人才更重视工作,更能以感恩的心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把工作完成得更好。对于中小企业来说,70分的人才更容易获得,花费的成本更低,利用的效率更高,更容易与企业共同成长。但是目前现状是,相当一部分的企业偏好招聘名牌院校毕业的学生,认为好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素质更高,这本是无可厚非的。但毕业于名校学生是否都适合本企业的需要,则没有加以考量。一旦双方发现并不合适,企业将会浪费本次招聘的成本,同时还要为下次招聘支付费用。

1.3中小企业缺乏吸引力

中小企业处于市场的弱势,竞争力不强。大型企业特别是国有大型企业在市场占有率,资产拥有量,品牌效应,工资水平,工作条件及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占有很大优势,中小企业无法与其抗衡。同时中小企业发展目标不明确,管理机制不健全,企业文化缺失,老板一言堂,企业内部高度人治化,也是造成企业难以招到优秀人才的原因。

2企业招聘人才存在的问题

2.1企业的招聘渠道不合理

招聘渠道是指企业获得人才的媒介、方法。有内部渠道和外部渠道之分。内部渠道包括晋升、调动等。外部渠道包括人才交流会、刊登报纸广告、猎头公司等。企业通过普通招聘方式很难找到合适的人才,这是因为真正成熟的优秀人才一般会被自己的老板重用,不会特别关注广告中的职位,也不会轻易到招聘会去找工作。他们即使需要跳槽,一般会通过业界的朋友引荐,猎头公司的推荐或者竞争对手直接挖掘。即使有才华出众者,往往由于人际关系能力较差、以自我为中心,难以与人合作等原因,频繁跳槽。而内部招聘则容易引起内部勾心斗角,不公平竞争,影响员工积极性。另外,由于找到的高级人才年薪很高,远远超过企业内的其他人才,经常可能产生企业内部的不良情绪,产生企业内部的矛盾,到时候,他们可能不配合这些新人的工作而想看笑话,不利于企业工作的开展。

2.2招聘基础工作薄弱

大多数中小企业通常采用现缺现招的办法进行人才招聘。其做法使企业对未来人才的需求和配置存在无法估计的严重缺陷,甚至在时间紧迫的情况下,有时会降低录用标准。无疑,这种招聘方式无法达到人才的合理配置。另外,很多中小企业在招聘时往往也存在临时确定招聘标准的随意行为,所定标准要么宽泛,要么随意性大。招聘时招聘人员对评判尺度难以把握,操作起来更是随意,难以发挥各种甄别测评工具的真正效用。

2.3忽视应聘者的价值观

中小企业在招聘过程中,招聘人员往往看中应聘者的学历、知识水平、专业技能、工作经验等方面的内容,很少去关注应聘者的价值观与本企业的文化及企业的经营核心理念相符合;应聘者的价值、个性、性格特征是否与其所应聘的岗位相符合。企业文化在企业中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是企业的灵魂,是构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是企业发展的原动力。什么样的企业文化必然要求有什么样价值观的员工。企业文化和员工价值观的融合是企业发展的动力之一。充分发挥企业文化的软作用必然要求企业在招聘过程中重视应聘者的价值观。如果企业所招聘的新员工与企业的文化或公司的价值观念不符合、不接近的话,哪怕在某一专业领域是个人才,招聘的结果都是失败的。只有认同企业文化价值观的人才,才可能成为公司忠实的员工。实践证明,好的企业是一个汇集了具有良好价值观和全心投入、满腔热情的人的公司。

3企业招聘人才的对策

3.1丰富招聘渠道,权衡好利弊

目前主要的招聘渠道有:

3.1.1网络招聘

现在是互联网+的时代,网络招聘已经成为企业招聘及人才寻找企业的有力途径。不需要企业投入过多的成本,只需要支付广告费。招聘广告做得好,不光为企业招来合适的人,也等于对公司的宣传,势必起到一举而多得的功效。

3.1.2校园招聘

现在很多企业会定期选择固定的高等院校举办专场招聘会,是招聘应届生还是招聘有工作经验的,社会上一直存在争议。但不得不说的是,很多公司通过这种方式输出了很多企业的中流砥柱。应届生的很多品质是这些企业看重的,所以应视企业的性质和文化进行选择,在使用校园招聘时应选好专业对口的院校。

3.1.3业内推荐

业内推荐就是直接从行业内挖过来,需要HR具有行业内的良好关系与渠道,如不然,亦可将此项工作交给猎头。但是,由于专业人才机构的服务费用较为昂贵,只有对于招聘企业的重要人才、核心人才、发展战略型人才、高管等才会诉诸此方式。

3.1.4内部竞聘

企业从外部招聘来的员工,有时虽然是有相关经验,亦需要一定的时间来适应企业的文化和人际关系,而相关岗位上的一些员工,他们熟悉文化,工作轻车熟路,可以通过内部竞聘的方式,可以让他们来弥补这个空缺,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激励内部员工,或晋升或转岗,增强人才培养的灵活性。

3.2做实做细招聘的基础工作

3.2.1做好向人事部门提供招聘报告的工作

公司在年终时将公布前一年的业绩及各部门绩效情况,并在此基础上制定接下来的业绩目标,并分配至每一个职能部门,各部门根据分解的绩效目标进行科学地核算,每个岗位需要多少人才,尚有哪些岗位存在人才缺口,并统一向人事部门提出申请。

3.2.2人事部门筛查后按程序上报

人事部门在接到各部门的人员需求之后进行汇总,初步筛查后向主管高层领导进行汇报,高层会根据公司接下来的发展目标提出修改意见,包括新增岗位、特殊人才、合并岗位、裁剪岗位等等。

3.2.3人事部门执行根据批示履行招聘职责

人事部根据高层的决策方向调整并制定最终的招聘计划,在确定招聘需求的基础上制定详尽的计划,定位工作职责,并有针对性地对工作性质、学历、性别、年龄、政治面貌、经历与经验、情商、协作性、管理能力等进行界定。只有这样才可使后续工作真正做到有的放矢。

3.3用公司的软实力来吸引人才

3.3.1用公司在行业内的良好名声来吸引人才吸引

这是目前招聘时各公司都会考虑的问题,就因为如此,一些并不是行业内名声大噪的公司必须通过一些关键词来宣传公司。例如:行业内发展最快企业;中国行业排名10强企业,最具潜力发展企业,享受国家补贴政策企业等等,用这些让应聘者看的眼花缭乱,最终达到招聘成功的目的。

3.3.2用企业文化吸引人才

一年企业靠实力,十年企业靠经营,百年企业靠文化。文化力能够大大提高公司的管理力,从而推动公司发展。好的企业文化是吸引人才的重中之重,公司在招聘中,应慎重描绘公司的企业文化,包括企业发展史、价值观、目标、理念、目标等等。让应聘者从公司良好文化中能够看到自己的未来,能够是很好地将自己目标与企业目标融为一体。从而提高招聘人才的效率。

招聘是企业的一项基础管理工作。企业和职位各有各的特点和要求,有很强的个性,不能随意借鉴。同时,招聘虽有理论支持,更需要长期的工作实践,要发展具有企业特色的招聘之路。在未来的工作中,招聘还将是一个需要我们长期去探讨、去完善重大课题。

参考文献:

[1]王强等著.《人力资源管理十讲》,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3月,第三版,第82页

[2]谢晋宇等编著.《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创新》.经济管理出版社,第三版,第297页

[3]安鸿章等著.《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年,第二版,第72

[4]徐晓青著.《招聘若干问题解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三版,第49页

人事招聘论文篇10

关键词:企业;人力资源;招聘

一、企业人资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企业人力资源在招聘过程需要将应聘者的个人特点与所应聘的岗位特点进行有机地整合,才能够充分获得较为理想的人资管理成效。但事实并非如此,很多企业的人力资源在招聘这一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是不容小视的,那么如何正确地认识并且提出解决招聘问题的相关策略,能够有助于构建有效的人资招聘体系。企业人力资源招聘员工的标准直接能够影响企业的生动力,可见企业人力资源招聘在整个企业的重要性。

二、企业人力资源在招聘过程中存在的误区

(1)企业招聘规划性较弱。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对于目前来看,我国的企业人资管理现状分析在招聘企业员工的规划性而言是存在一定落后的状态的,没有有机的结合企业内部与外部环境动态分析,对于企业人力资源的需求进行合理的安排预测,企业员工的供求平衡以及在招聘人员时所存在的漏洞使得人力资源的实质性没有得到保障与肯定,这样便使得企业与企业员工之间造成了利益不均衡的现状。各大企业中的岗位聘任条件基本包含了学历、经验、专业、技能、性别以及个性特征一系列诸多要素。以现实情况来讲,企业人资在机构的面试过程中,往往对于前五项内容掌握的比较好,但是对于能力这样的抽象内容认识的相对来说比较模糊,不能够完全的得到结果,对于个人的个性特点更加是缺乏确定性。所以对于企业在招聘岗位的过程中缺乏清晰明确的定位,从而造成了许多企业无论招聘何种岗位都要求高学历的现象。但是,在实际的操作、工作中却是一些非常简单的劳动,人岗不匹配,造成大量的人才资源浪费。

(2)企业文化理念较为涣散。通过以往经验来看许多企业在招聘人员时都会向求职者提出各类条件,其中大部分包括了学历、知识、专业能力以及经验等各个方面,很少企业会去关心该应聘者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这样来看应聘者能否很好地融入到企业的理念和企业的文化也是值得关注的一项,应聘者的性格特点是否能够符合该单位所特定岗位职位等。与此同时,应聘者更加关注的是他们的薪酬待遇,对于企业文化的核心思想普遍缺乏了解,有的员工在上岗后发现公司所崇尚的文化与自己希望存在很大差距,造成人才流失。

(3)企业招聘方法单一。一些单位存在岗位空缺时,首先考虑的是社会引进,对自己企业内部员工并不是特别的重视,外来和尚会念经。但是,招聘企业外人员不仅仅是增加了企业招聘成本,还会面临着一定的风险,因为企业文化地融入需要一些时间,还会造成企业目前现有员工的安全感出现危机。面试是企业招聘中最常见的人才判定办法。依照面试内容的划分,主要包括结构面试、情景面试、无领导小组讨论办法等多种评判标准,但是,很多企业在招聘中只是将面试简单的作为唯一的招聘手段,面试部分缺乏灵活性,如面试时采用几个口答题,测试面试者专业知识和情商,不能完全反应面试者综合能力。

(4)企业招聘人员素质较弱。企业招聘人员的言行举止会被视为企业形象的展示,应聘者对企业的第一印象都是来自于企业的招聘人员。事实上,企业招聘者他们自身所存在的问题同时也会影响到招聘工作的效果。有些企业的招聘人员素质较弱,如对于应聘人员的尊重程度不够,关心不够,有的存在私心,考虑应聘者将对自身职位造成威胁。

三、改进企业人力资源招聘工作的应对策略

(1)建立健全的企业招聘制度。传统的企业人才招聘,主要是关注的是专业与学历,基本忽视了对应聘者素质的考量。企业引进人才与培养人才,一定要保证个人学历与能力并重的原则,创新人才选择体系。在企业招聘的过程中,可以参照国家公务员考试选拔的模式,全面推行阳光招聘形式,可以加大笔试和面试的考核力度,特别要注重对能力水平的测试考核,真正地做到引进优秀人才,确保企业急需的人才能够真正地引得进来。企业中的相关岗位,特别是部分比较重要岗位人员使用,首先要采取内部招聘,做到公平、公开、公正、透明,这样不仅为企业员工提供展示能力与才华的平台,同样也是选优汰劣的过程。只有经过公平、公开、公正的选拔,才能够真正地让企业中的人才发挥出最大的能力水平,让企业真正地做大做强,才能取得最好的企业效益。

(2)建立多样化招聘渠道。招聘标准的高低对企业人力资源的招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可以说,企业是否招聘到最合适的员工,与本企业制定的招聘要求,具有相关性。合理的招聘要求不仅仅可以为本企业招到满意的员工,并且还可以可降低企业所支付的成本,还可以有效的提升招聘过程中的有效性,大力吸引高素质的员工来到企业。企业在开始招聘员工前,应当明晰所需要的岗位职责,全面落实岗位对员工的素质与能力的要求,从而制定出各个招聘岗位的岗位说明书,应作为开展企业招聘的标准。要结合企业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关的招聘原则和标准。招聘一般有校园招聘、内部招聘和社会引进几种方式,需要招聘对企业发展而言特别重要岗位的人员时,这就需要求职者具有高人一等的专业能力,可采取社会引进优秀人才。通过培训能够实现企业用工需求,采取从校园引进大学毕业生是比较好的选择。如果企业招聘时的人才供给不够,企业还不想付出比较多的资金,而企业所需要的人员对其发展还不是特别重要,这样就可以降低招聘标准。同时,一旦应聘人员缺乏能够在实际操作中容易学会的技术或技能,可以提供培训机会,没有必要马上将其淘汰。

(3)建立合理化面试环节。企业应建立合理化面试环节,面试是企业在招聘面试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在招聘过程中,一定要策划好每一个面试环节,有效地防止不客观、不公正的现象发生。本文认为,在面试前,企业招聘人员要了解应聘人员的基本情况,应聘者的基本工作能力、岗位相关技能、个人的价值取向、在应聘本单位前的工作经历等。做好企业形象宣传,可以组织面试者参观企业文化室、生产现场、产品等,使面试者对本企业有一个初步了解。向面试者介绍招聘岗位,以及职业发展生涯,让应聘者对所要应聘的岗位具有清醒的认识。总之,进行面试前,企业招聘者要详细地阅读与分析各位求职者所提供的求职材料。在进行面试时,人力资源管理人员一定要用心投入,倾听各位应聘者所提问题,认真回答应聘者关心的问题,让求职者真真切切地受到企业的关心与重视,以便于提高参与求职竞争的自信心,并且还要尽量询问清楚各个细节,从而评判应聘者所具备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裴敬.人力资源招聘问题研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