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哲学论文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08:26:19

学习哲学论文篇1

摘要:中国共产党关于建设“学习型政党”的思想,早在时期就开始成形,主要体现在他的认识论思想中。关于认识的实践性、阶级性,认识的主体性思想使党内学习有了独特的含义。同时,通过结合唯物辩证法和历史观,的认识论思想为学习型政党文化建设提供了为人民服务、民主、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和群众路线、矛盾分析、调查研究的根本方法。

关键词:;认识论;学习型政党

中图分类号:D26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1605(2011)07-0013-04

十六大以来,建设学习型政党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这不仅是党中央出于对如何把握时代脉搏的深度思考,也是党内学习传统历史积淀的成果。早在时代,关于学习教育、政党组织及其互相关系的研究已经初具雏形。学习认识论思想,可以使我们从根本上把握好建设学习型政党文化的核心概念、原则与方法。

一、学习型政党文化核心概念的基本界定

要建设学习型政党文化,第一步就是要搞清楚学习型政党文化的核心概念――党内学习。从哲学的角度看,在某一程度上,学习相当于认识,认识的过程等同于学习的过程。当人们在追问“是什么”和“为什么”的时候,学习,也就是所谓的认知行为就出现了。但哲学家们对于“为什么能学习”以及“如何学习”等问题一直争论不休,也就产生了不同流派对学习概念的不同理解。重温关于认识论的基本观点,有助于我们从问题的源头来理解和把握党内学习的概念。

(一)学习的实践性

《新民主主义论》中,第一次明确把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概括为“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1]664,这一表述划清了认识论思想与唯心主义和旧唯物主义认识路线之间的界限。

在辩证唯物主义诞生之前,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争论主要集中在自然观上。唯心主义认为认识是主观自生的或者是神授予的,坚持从思想到感觉再到物的认识路线。而旧唯物主义虽然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根本前提,但他们忽视了实践的重要作用,客观世界仅被视为认识的对象而非改造的对象,因此,他们的反映论是一种消极的、直观的反映论,是照镜子式的反映。基于这两种认识路线,产生了学习论的两大传统流派,即认知主义学习论与行为主义学习论。前者认为学习不是环境引起人的行为,而是个体本身的认知结构主观地作用于环境的过程;后者刚好相反,仅将学习视为主体对外部环境刺激的反应。这两大基本流派各执一端,形成了对比鲜明的理论阵营,后来产生的学习论流派,如建构主义学习论、人本主义学习论等基本可以按此偏好分类。

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此前所有的认识论不同,它巧妙地沟通了经验与理性。指出:“反映论不是被动的摄取对象,而是一个能动的过程。”[2]15又说,“认识的能动作用,不但表现于从感性的认识到理性的认识之能动的飞跃,更重要的还须表现于从理性的认识到革命的实践这一个飞跃”[3]292。于是,人类认识的发展成为一个无止境的辩证过程。一切首先发源于直接经验,先有了被反映者,再有反映者。在实践的基础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人们再将理性认识作用于实践,随着实践的不断发展,认识的内容也不断地扩展和加深。因此,“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学习并不是客体作用于主体或者主体作用于客体的单向过程,而是客体与主体间不断转换和发展的循环上升的过程。学习,即主体通过实践被感知客体,从而进一步内化为主体的认知结构,即理性认识,再经由主体的实践活动反作用于客体,形成新的客体再进行认识的过程。

(二)学习的阶级性

绝大多数现有的学习理论在谈及学习的目的时总是表现为“要获得什么”,体现的是一种肯定性思维的倾向。这些理论的共同前提是接受现有制度和状态作为应然的存在,学习被局限在实用工具的层面,即为了体制内的生存甚至单纯的知识、智慧提升。因此,他们不能充分了解认识对社会实践的依赖,尤其是对阶级斗争的依赖关系。

在的认识论思想中,实践占有首要和决定性的地位。实践不是一般学习理论中论及的环境刺激,而是作为学习主体的人“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它是认识的来源、发展动力和检验标准。更重要的是,知识或者学习本身并不是学习的目的,实践才是认识的目的。在《实践论》中明确指出:“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认为十分重要的问题,不在于懂得了客观世界的规律性,因而能够解释世界,而在于拿了这种对于客观规律性的认识去能动地改造世界。”[3]292这种认识论的革命性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批判的理论品质。阶级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两大特征之一,“在阶级社会中,每一个人都在一定的阶级地位中生活,各种思想无不打上阶级的烙印。”[3]283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同样要重视这个特性。因为国内的剥削阶级虽然被消灭了,但阶层的分化仍然存在,世界格局也仍然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共存的状态。因此,我们倡导学习的目的不应仅仅是学习主体试图“获得什么”,更要有阶级自觉,要通过学习“改变什么”。在这个意义上,学习不仅是为了提升个人能力,也是为了促进整个阶级乃至整个社会的共同发展,改变现有的不合理因素,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

(三)学习主体的扩展

在他的哲学研究中扩展了中国传统哲学中的实践主体性思想,将以往只重视个体实践的作用扩展为重视阶级、群众主体实践的作用。在研究认识与社会实践关系中,他进一步提出“认识主体是社会的阶级”“无产阶级的认识发展过程,是阶级认识运动的标本”[2]22。这是研究工人运动得出的正确认识。1938年冬,在六中六届全会上向全党发出动员和号召,提出“发动学习运动,开展学习竞赛,把全党变成一个大学校”。1938年11月,党中央设立干部教育部,专门负责领导全党学习,创立了延安中央党校等20多所大学对党员进行正规教育。另外,创造了学习讨论会的组织形式,采取自由研究、集体讨论的启发式学习,同时,要求全党理论联系实践,在实际工作中“向社会实践学习,拜人民群众为师”[4],使全党成为了一个终身学习的“无期大学”。在多次全党学习活动中,他用实践检验证明了学习主体不仅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组织,是阶级群众。

基于以上的认识论思想,我们可以针对建设学习型政党对学习的概念进行特殊的界定。党内学习,即党员个人或党组织基于无产阶级立场,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为改变现存不合理因素,实现共产主义共同愿景而奋斗的过程。

二、学习型政党文化的基本原则

的认识论思想不但有助于我们准确地把握党内学习的基本特点,还为建设学习型政党文化提供了基本原则上的指导。

(一)建设为人民服务的学习文化

“社会的发展到了今天的时代,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责任,已经历史地落在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肩上”[3]296。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正以不可思议的速度发生着变化。新的事物、新的矛盾不断出现,建设学习型政党的直接目标就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使党能够更有效地承担起这一历史重任。但执政为谁?明确解答了这个问题:执政为民。指出,“历史的发展方向将是使世界进入共产主义这个“更高级的人类社会”[5]1468。在这个社会中,由于阶级差别的消失,人们各取所需,各尽所能,“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而共产党作为无产阶级的领导力量,其建立的宗旨就是为了解放人民,所有工作也应该围绕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原则来进行。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学习型政党建设得好不好,归根到底是要由人民群众来评判。只有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原则,坚持以人民满不满意、高不高兴、赞不赞成为检验党一切工作的标准,才能赢得人民的拥护,才能正确地领导人民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因此,学习型政党的文化必须是为人民的、为大众的。

(二)建设坚持党内民主的学习文化

怎样才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一个必不可少的要素就是充分发挥民主的政治功能。作为无产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的认识活动、实践活动都应该在民主的基础上进行,这点毋庸置疑。因此,也有学者提出“民主是一个政治范畴,同时也是一个认识论范畴”[6]223,认为民主作风、民主气氛对于正确对待不同观点的争论从而尽可能全面总结实践经验、形成正确认识具有重要意义。

在系统论述天才问题时进一步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他承认人们由于实践地位和主观状况的不同,会造成知识和才能上的差异,但天才只能来源于实践。同理,正确的认识和决策只能来源于占有大量的实践经验,而只有让党员敢于发表意见才能够尽可能地获得更多的实践经验。通过党内民主讨论的形式,党员能够各抒己见,坚持真理,正确地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正是中国共产党发挥组织力量的独特优势。党的一切决策并不是某个天才的主观构想,而是通过民主集中制形成的集体决策。本人在处理教条主义、问题的时候就非常重视党内民主的问题,在1938年《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中他进行了详细阐述:“处在伟大斗争面前的中国共产党,要求整个党的领导机关,全党的党员和干部,高度发挥其积极性,才能取得胜利……而这积极性的发挥,有赖于党内生活的民主化。”[1]528而充分的党内民主也有助于基层党员更好地对领导机关和领导者进行监督,及时地纠正错误决策。尤其是在建设学习型政党的过程中,民主决策、民主监督占有重要地位。因为组织学习是一项群体活动而非简单的政治命令,它需要高度调动组织成员的创造性和自觉性,因此,必须在为什么学、学什么、怎么学都要达成群体共识。那么,如何达成这些共识、如何保障共识的有效实施,这都离不开党内民主的发展。

(三)建设实事求是的学习文化

学习光有民主的前提还不够,必须要有科学的态度。20世纪40年代初,在三论中完整地论述了党的思想路线问题――坚持实事求是,反对主观主义。“实事”就是客观事物,“是”就是规律,“求”就是研究。要从客观事物中发现发展规律,就必须有科学的方法组织感觉材料,并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实事求是”所要解决的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态度问题,实质上,由于正确认识的反复性、相对真理与绝对真理的辩证关系,我们对待任何科学理论都应该持“实事求是”的态度,也就是强调科学理论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社会科学理论不像自然科学理论那样具有普遍适用性,它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的产物。社会科学理论本身是调查研究的产物,它可以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但这种理论是否成立,必须考虑应用对象是否符合其理论条件。也就是说,由于对象的特殊性,社会科学理论往往需要作出相应的调整甚至会发生失效的情况。学习型政党的建设刚刚起步,研究往往需要借鉴马克思主义理论或西方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社会的相关理论,这就存在着“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问题,存在着使学习型政党文化民族化的问题。如何焕发马克思主义理论包括认识论思想在新建设中的指导作用,如何科学合理地借鉴西方学习理论,都是学习型政党文化建设研究的重大课题。

三、学习型政党文化建设的根本方法

认识论思想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融合了辩证法和历史观,并提出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基本方法,这些方法在建设学习型政党文化时仍然具有很强的理论生命力。

(一)坚持走群众路线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实现为人民服务的基本方法,也是认识论思想的杰出贡献之一。建设学习型政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体现为党为了改进工作方法、提高领导能力所做的一系列决策,而群众路线必须贯穿整个决策过程。“从群众中来”就是指领导者在学习制度、方针、政策的制定和具体学习内容的安排上要深入实际、深入群众。特别是要注意发挥党员与专家、群众的合力,将学习重点放在党员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上,在制度建设、方针制定方面广泛征求专家和党员意见,总结群众经验,最后上升为系统的指导意见。“到群众中去”,就是要将前一个过程中形成的决策意见拿到党员中去宣传、贯彻,内化为他们的自觉行动。学习型政党的建设直接目的是为了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这就必须在群众的实践活动中去检验决策的正确性和有效性,以人民满不满意、欢不欢迎为最终的检验标准。

群众路线在党内集中体现为要贯彻执行好民主集中制。在《论联合政府》中科学定义了民主集中制:“它是民主的,又是集中的,就是说,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在集中指导下的民主。”[7]1057没有党内民主就没有所谓的集中,就难免使领导决策出现主观主义的错误;没有集中只有民主又容易犯自由放任主义的错误,无法发挥党的组织力量也就无法实现真正的民主。只有坚持群众路线,才能创造出大众的、民主的学习型政党文化。

(二)坚持矛盾分析的方法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组织涉及范围极为广泛的政党,它的基层党组织遍布社区、农村、各行各业。建设学习型政党,必须使基层党组织善于学习新知识、总结新实践,但每个基层党组织面临的情况是不一样的,这就要求我们采用矛盾分析的方法,科学地处理好三种社会实践在学习中的比重问题。首先,要坚持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统一的原则,鼓励基层党组织针对各自工作实践和成员情况科学调整生产实践、阶级实践和科学实践在党组织学习中的比重,切合实际地提高党组织能力,使党员在其工作、生活中真正起到先锋模范的作用。其次,要注意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区别和统一,在占有大量符合实际的感觉材料的基础上,运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科学思维方法将其上升为理性认识。光有感性认识,不上升到理性认识,就没办法正确指导实践;光学习别人总结出来的理性认识,不掌握感觉材料,也没办法深入掌握理性认识,并根据自身实践的特点调整理性认识。因此,在学习过程中,既要坚持观察的客观性、全面性,又要注意矛盾斗争的绝对性和矛盾同一的相对性。

(三)坚持搞好调查研究

认识论学说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起点在于创造性地提出了调查研究的理论。“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8]1“不做正确的调查同样没有发言权。”[8]13调查研究和群众路线、矛盾分析实际上是一个相互贯通的关系。调查研究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过程,通过调查研究收集群众意见、总结群众经验,也通过调查研究收集反馈意见,检验政策的执行情况。在这一过程中,当然离不开运用矛盾分析的方法。可以说,调查研究就是群众路线和矛盾分析的物质载体,是认识论思想中的元方法论,也是建设科学的、民主的学习型政党文化的基本方法。要搞好调查研究,一定要充分动员党的学术机构和专家针对基层党组织的学习活动做好个案调研,通过党员的切身实践积累经验,形成符合中国特色的学习文化理论,并进一步指导调研工作。

综上所述,的认识论思想是一个认识论、辩证法、历史观三者融合的思想体系。它不仅论证了学习的实践性、阶级性、个人与组织学习相结合的三大特性,并为学习型政党的文化建设提供了基本原则和方法论上的指导,即坚持为人民服务、民主、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坚持群众路线、矛盾分析和调查研究的根本方法。这是我们为建设学习型政党,建设崇尚民主与科学的政党学习文化的重要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哲学批注集[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88.

[3].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1.

[4]于景森.对“学习型政党”建设的历史贡献[J].党的文献,2004(1).

[5].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6]李恒瑞.中国革命的认识逻辑――论认识论学说的结构和特征[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5.

学习哲学论文篇2

【关键词】历史知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学意义

学生学好马克思主义哲学课程,能够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历史知识结合起来,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开拓视野,获得更多的学习思路。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历史知识的联系

当马克思主义哲学还是一门独立的学科之前,其实是历史学科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理论和观点都融入了许多历史知识,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历史知识有着必然的联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性非常强,内容是非常枯燥的,然而历史则是指过去所发生的事情,这其中就涉及到了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他们是发生在以前的真实事情。所以,哲学和历史作为两个独立的学科,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具有着很强的互补性,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课程中引用一些历史知识,能够有利于强化马哲原理的准确性,这样不仅仅能使教学内容丰富多彩,而且在很大程度上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为了提高马克思主义哲学课程的教学效果,关键在于不断改进教学方法。然而很多的历史材料都能够为马哲教学提供一些信息资源,如何将这些历史信息资源运用到马哲教学中,对提高教学质量是非常重要的。

二、历史知识在马哲教学中的应用

(一)要注意运用切合生活实际的史实

在马哲教学中,要坚持唯物主义的理论思想,在学习马哲课程前,教师应该对即将讲解的内容进行反复的研究,也就是要联系马哲教材的实际,并且按照教材阐述的内容,恰当的运用一些具有说服力的历史案例来为马哲教学顺利开展创造条件。通过在课堂上运用历史知识,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能够系统的掌握哲学知识。

(二)将历史知识渗透到马哲教学中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广大的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和继承者,是社会进行变革的主要力量。因此,运用历史史实,结合马哲基本理论,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三)巧用历史案例,设置课堂问题

在马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巧用历史案例,根据教学的基本内容和学生学习情况,设置一些问题,然后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讨论,这样做的目的是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设置的课堂问题要与引入的历史案例有联系,这样可以让学生通过对历史案例的分析,联系到问题的实质,进而提高马哲教学的质量。

三、历史知识在马哲教学中的意义

(一)有助于增强教学的生动性

在马哲教学中融入一些历史知识,能够做到以事实为依据,使整个教学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在教学中对马哲的基本理论进行阐述的时候,要引入一些学生容易接受,并且运用他们比较熟悉的历史案例。这样可以使学生在历史知识的理解过程中,能够联系到马哲基本理论知识。进而在历史案例运用的基础上,使枯燥的马哲理论更加生动。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马哲的历史感

在马哲教学中运用一些历史知识,能够使学生对马哲教学产生历史感,这种历史感是学生在学习中将历史知识与马哲课程结合在一起,经过长时间的对知识进行积累,加深知识的理解过程而逐渐形成的。因此,教师在给学生讲解马哲基本理论知识的时候,不能对某一理论进行片面的讲解,应该结合相关的历史史实,对知识进行全面的讲解,这样做有利于开拓学生学习视野,拓宽学生的知识层面。

(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中运用历史知识,不仅仅是对马哲基本原理进行深入的理解,同时可以在一些历史史料中对马哲基本原理进行进一步的认识,对于一些理科学生来说,由于他们的人文知识匮乏,让他们将历史知识贯穿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课程中,更是难上加难。所以,在马哲教学中适当的穿插一些历史知识,能够提高学生对马哲理论知识的理解能力,同时对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有着重要的意义。

(四)有助于学生将哲学理论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马克思主义哲学课程的学习,不仅仅要学习课本中的理论知识和哲学原理,而且还要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用所学的理论知识来指导实践。由此可见,马哲学科的学习有助于学生从多个角度去看待问题,并且对问题进行理性的分析和处理。将历史知识运用到马哲教学中,可以帮助学生分析马哲基本原理,学生通过实践和研究分析,能够增强学生学习得性。将马哲理论应用到生活实践中,改变了学生传统的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让学生不仅仅学习书本上的知识,同时还能将所学的知识与外界环境联系起来,学生运用理论知识不断的参与社会实践,融入社会这个大家庭中,对他们的将来发展有很大的意义。

四、总结

我国是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发展离不开各个知识领域的相互渗透,相互结合,同时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门社会学科,在社会学科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因此,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加强学生学习马哲理论其作用是非常大的,将历史知识应用到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中,对提高教学质量有着很大的影响,历史知识与马哲理论相结合,才能够更好的拓宽学生学习思路,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刘琼.试论马哲教学中历史知识的运用[J].科教导刊,2011,(4).

[2]王宵前.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7).

学习哲学论文篇3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原著课;教学方法;理论联系实际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234(2015)03―0168―02

2014年12月,笔者参加了由黑龙江大学主办的黑龙江省首届高校本科哲学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与会的各高校教师就课程设置、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改革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的交流,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观点。其中研讨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原著课的教学改革问题。笔者提交的题为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原著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出路的论文,在研讨会上进行了交流,并被编入哲学教育教学改革研讨会会议论文集。通过这次研讨会,笔者开阔了视野,学到了许多宝贵的教学经验,由此引发了对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原著课教学的几点思考。

一、充分认识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原著课的意义

首先,这是党和国家对加强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课教学的客观要求。党和国家领导人邓小平、等同志曾多次强调,在我国改革开放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的“老祖宗”不能丢。本世纪初,中共中央发出了《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为我们进一步搞好马克思主义哲学原著课教学提供了行动指南。教育部多次发文,强调开设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课的重要性,提出课程设置要体现“厚基础,宽口径”的思想。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等文件中,教育部对高校各个学科的专业设置、每个专业的核心课程都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其中,在哲学类中,教育部规定了十几门核心课程,其中就有马克思主义哲学原著导读课。这说明教育部非常重视原著课的学习,并把它作为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学生综合素质的一项重要手段。正因为如此,哲学专业把它作为专业基础必修课、核心课程。只有学生努力学习,考试合格,才能得到学分,才能毕业。

其次,它是构成哲学专业学生合理知识结构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成长十分必要。对哲学专业来说,一个合格的学生起码应具备八个方面的知识,即通识知识、方法论知识、哲学史知识、哲学原理知识、哲学原著知识、哲学专题知识、应用哲学知识和亲缘学科知识。这八个方面知识之间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缺一不可,构成了合理的知识结构。而哲学原著知识是这八个方面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掌握这方面知识对于学生学习其他方面知识意义重大。在哲学原著知识体系中,马克思主义哲学原著知识可以堪称为经典原著。它之所以称为经典,是因为它是名著、杰作、第一流的范本,是人们经过长期实践检验后共同确认为模范性的典籍和真理,具有相当高的价值性和权威性。因此,它值得专业学生认真学习,反复阅读,深入系统的研究。同时,它又是研究生入学考试的一项重要内容,常常以各种各样的形式来考查应试者的理论功底程度,特别是对报考马克思主义哲学方向的研究生来说,经典原著是必考的内容。

再次,它是培养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方法论的需要。严格意义上讲,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由原理、哲学史和原著三个部分组成的,学生仅仅学了原理和哲学史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认真学习原著,因为它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真正源头。学习原著可以直接聆听伟人的教导,深刻领会经典作家的原意和深厚的理论功底,从中学到经典作家严谨的治学态度、严肃的党性原则和崇高的人格魅力,进一步澄清后人对经典作家原意的曲解、诽谤和攻击,从而进一步捍卫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和价值性。从现实意义上说,由于受国内外各种负面因素的影响,当代大学生中一些学生存在着信仰危机、“哲学无用论”等现象,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出现了扭曲现象。如果这种现象持续下去,将是十分危险和有害的。如何帮助他们解决上述问题?一个重要的方法就是引导学生学好马克思主义哲学原著,因为它本身具有解决信仰危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功能。

二、精心筛选马克思主义经典哲学原著和教材

首先,要选择合适的马克思主义经典哲学原著。马克思主义经典哲学原著体系完整,内容庞大,数量众多。在数量众多的原著中,我们应该帮助学生选择哪些篇目呢?由于学时有限,我们选择了其中的一些篇目,并把它们分成两个部分。第一部分篇目是教师精讲、学生精读的部分。它们是《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反杜林论》(哲学篇)、《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和《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第二部分是教师略讲、学生自学为主的部分。这部分内容以聂耀东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名著导读》(第二版)中所列的马恩列斯毛的著作篇目为主,并对这些篇目作了筛选。

这里需要说明一点,为什么把上述四篇原著作为教师精讲、学生精读的内容呢?除了时间不够外,其主要原因是它们在马克思主义经典哲学著作中的地位和价值决定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是马克思同唯心主义、旧唯物主义最后划清界限的标志,是马克思哲学思想成熟时期的代表作之一,恩格斯认为它是包含着新世界观天才萌芽的第一个纲领性文件。《反杜林论》是恩格斯一部重要的论战性著作。具体到哲学篇而言,它系统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是系统阐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第一本著作,是一本“百科全书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对我们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是恩格斯的另一部经典哲学著作。它全面说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古典哲学的关系,清晰地再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和发展的规律,第一次对自己的理论来源及产生做了科学阐发,第一次明确提出并系统论述了哲学的基本问题,进一步阐发了唯物史观的几个基本原理,并丰富和发展了他们创立的哲学体系,对于我们深入探讨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是列宁最重要的哲学著作。在该著作中,列宁强调了哲学的党性原则,捍卫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地位,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为苏联哲学奠定了基础,在20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其次,选择适合哲学专业学生使用的教材。这里的教材是指各种类型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著导读或选读。这类教材是对原文的诠释和解读,它有利于学生对原著的消化和理解,完整、准确地掌握原著的精神实质。在目前公开出版过的许许多多教材中,真正适合哲学学生使用的教材并不多。我们经过精心筛选,最终确定聂耀东主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名著导读》(第二版)作为本专业使用的教材。该教材对马恩列斯毛的重要哲学著作进行了解读,同时又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及其著作进行了简要介绍,并对原著进行了简要评述。但该教材缺少原文选编、思考题。那么,导读应该导什么?在目前公开出版的各种类型的导读中,其结构五花八门。根据笔者30年的教学经验,认为一个合理的原著导读应该由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构成:原文、作者简介、写作背景、原文解读、简要评述、思考题。它们之间环环紧扣、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三、积极探索马克思主义哲学原著课的教学方法

首先,引导学生做好课前阅读原文。为什么学生学习原著一定要课前阅读原文?这是因为原著才是真正的教材,不读原文就等于没学原著。同时,原著特别是马恩列斯的经典原著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严密的逻辑性,它不像原理教科书那样容易读懂,是在当时社会历史背景下写成的,是按他们自己国家惯常的思维方式和语言表达方式写成的,它和汉语的逻辑顺序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其句子普遍比较长,读起来的确比较“绕口”。读不懂是学生学习原著的一大障碍,也是影响学生学习原著积极性的一个重要因素。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一方面要引导学生树立吃苦耐劳的精神,认真仔细的去读,反复去读,开动脑筋去读。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对读不懂的句子和其它疑问记录下来,以便教师利用课堂时间或业余时间解答。

其次,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采用“讲授-研讨式的”的教学方法。长期以来,许多教师一直采用“一言堂式”的教学方法,忽视了学生参与的机会。为了克服这种弊病,我们提出把课堂讲授与师生互动结合起来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以分三个步骤。第一步,教师讲授教学大纲规定的重点内容,特别是原著中的一些难点问题,而不是面面俱到的去讲。第二步,学生针对教师讲授的内容提出问题,或者由教师提出问题,组织课堂讨论,让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看法。第三步,教师对课堂讨论进行总结,并提出自己的看法。这种教学方法活跃了课堂气氛,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的语言表达、判断问题、分析问题、创新思维等能力均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同时,这种方法还能使学生加深对原著的理解,解决他们在读原著过程中的疑难问题。

再次,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注重学生学习原著的时效性。理论联系实际不仅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身的客观要求,而且是现实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更是学生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必然要求。理论总是灰色的,而实践之树是常青的。学习理论的目的主要在于用它来指导实践,从而达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为人类造福的实际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联系两个方面的实际:一是要联系当前国内外形势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新特点、新问题的实际,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帮助学生客观地认识现实社会中出现的重大问题。二是要联系学生自身的实际,主要是要联系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思想方面的实际,根据原著讲授的有关理论,有的放矢地进行正面引导和教育。

〔参考文献〕

〔1〕姚纪纲.谈谈如何学好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3,(12).

〔2〕蒙运芳.马克思主义哲学原著专题化教学的探索〔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4,(05).

学习哲学论文篇4

关键词:现代西方哲学;思维方式;价值评价

在我国大多数高等院校中,现代西方哲学不仅是哲学专业重要的主干课程,而且是一门选修范围十分广泛的人文素质通识课程。它对于激发学生爱智的思想热情,激活学生理论思维的兴趣与活力,拓宽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文化背景,体悟西方社会时代精神的哲学表征,提升学生的人文精神与文化素养,具有重要的思想意义和教育价值。如何改革现代西方哲学的教育教学,使现代西方哲学的教育价值得到真正实现,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本文围绕这一问题,结合我校精品课程建设的实践,展开以下问题的思考。

众所周知。现代西方哲学在我国的传播,是在中西文化碰撞的背景下展开的。在当代全球化的背景下,各种不同思想与文化之间的碰撞、交流与对话更加频繁和活跃。我们不仅需要了解自己,更需要了解别人,甚至只有通过“另一只眼睛看中国”才能真正看清自己。这就需要我们必须超越特定的情景而实现对他人的普遍理解。哲学作为“文明的活的灵魂”,是我们实现文化沟通与视界融合的窗口和媒介。就世界哲学而言,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是两种有着最大差距的哲学,其思想完全独立,视界也彼此不同。但是,对真理的追寻,对自由的渴求,对意义的追问,对正义的求索,这些问题是所有哲学都关心的普遍问题。虽然不同的哲学对这些问题的理解并不一致,得出的答案也不尽相同,但是对于生活在同一个时代的人来说,相互之间的尊重、理解与沟通是不可或缺的。当代大学生要想获得一种世界性的文化视野,不仅需要了解本国的文化,也需要了解西方的文化。不仅需要了解西方的传统文化,也需要了解西方的现代文化。现代西方哲学的非理性主义思潮、分析哲学运动、现象学运动、西方马克思主义、科学哲学与政治哲学以及后现代主义思潮等,构成了现代西方社会文化的精神脉动,是现代西方文化的思想窗口。当代大学生通过对现代西方哲学的学习,可以深切地了解西方社会的思想文化,拓宽文化背景,开阔文化眼光,获得一种现代人所需要的丰富的文化视界。

现代西方哲学的学习不仅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文化视野,而且也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思想解放和思维方式的变革,培育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新思维。哲学就其本性而言,是一种超越经验思维的理性思考。不同的哲学样式,其思维方式也不同。中国人具有自己的生存体验与历史传统,即形成了与自身生活情境相契合的思想方式和思维习惯。西方哲学体现着西方人的思维传统和思想方式。在现代西方哲学中,分析哲学的逻辑分析的方法,胡塞尔的现象学方法等,是中国人传统的思维结构所缺少和不熟悉的。它不仅给我们带来了异质性的问题,也带来了异国思维方式的“想法”。曾经一度流行的“尼采热”、“萨特热”、“海德格尔热”等等,之所以能够形成文化热点,就在于这些思想家对于我们所关心的问题给出了与我们的思维习惯不同的思想脉络。这些不同的思想脉络,促使我们发现新问题,激活我们的思想活力,甚至改变了我们对以往没有重视然而非常重要的问题的认识和挖掘。当代社会的发展需要有活力的创造精神。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创造意识与创新性思维的培育,需要通过思维方式的改变来进行。学习现代西方哲学,可以了解西方人理性思维的传统及其现代变迁,丰富自身的思维结构,开阔思维的视野,促进思维方式的变革。事实也证明,改革开放以来,现代西方哲学的引入,对于打破传统的僵化的思维模式,破除教条主义的思想束缚,起到了促进思想解放的历史性作用。

中国的发展正处于现代化的进程之中,我们已经在不同程度上遭遇并感受到一些现代性问题,并试图获得解决这些问题的思路。当代大学生具有比较敏锐的问题意识和比较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对于生活的意义、社会的正义、道德的尺度等现实问题具有浓厚的兴趣和直觉,也愿意通过思考来解答亲身感受到的现代性问题。现代西方哲学是西方现代问题的思想表征,现代西方哲学所关心的都是近几十年来人类社会和生活中非常突出的新问题,如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人的物化与异化的问题,人的价值选择的根据和标准问题等。尼采哲学中关于“上帝之死”的寓言,胡塞尔关于欧洲科学和文化危机的反省,海德格尔对技术理性宰制世界的批判,都在不同的向度上敞开了西方人与社会发展所遇到的现代性问题。现代西方哲学对于现代西方人与社会发展问题的思想批判与诊断,为当代中国大学生反思现代性问题提供了必要的思想参照系。他们可以从中了解现代西方思想家对于现代性问题的不同诊断与治疗方案,提高自己认识时代性问题的哲学素养,提升自己独立进行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思想能力。现代西方哲学所提供的是现代西方社会中各种相互冲突并不断变化着的价值观念,对这些价值观念的了解、鉴别与评判,有助于当代大学生在各种流行的价值观念中把握生活方向,理性地选择独立自主的有意义的生活方式。

学习现代西方哲学,会遇到一些带普遍性的问题。现代西方哲学思潮涉及唯意志主义、科学哲学、语言分析哲学、现象学、存在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后现代主义等众多思想流派,其中各种思想流派人物众多且思想内容丰富,学生学习现代西方哲学的旨趣又是因人而异的,学习目的彼此不同,同时哲学理论本身具有一定的抽象性,那么,怎么才能实现现代西方哲学的教育价值呢?这些问题可能是哲学教学乃至所有理论课程教学遇到的普遍性问题。通过多年的教学改革与实践的探索,我们认为,在教学改革中要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1、在现代西方哲学的教学过程中,要注重使学生从哲学观的变革入手把握现代西方哲学发展的整体逻辑,并把这种哲学观变革与西方社会的现代性变革联系起来,敞开现代西方哲学对人之存在的意义关怀,使学生获得关于现代西方哲学的逻辑感、时代感和意义感的真切理解和思想共鸣。

现代西方哲学人物、流派繁多,理论主题与思想风格差别很大,这就需要在教学中化繁为简,抓住内在逻辑,既要保证教学内容的完整性,又要保持教学内容的弹性和张力。具体来说,在现代西方哲学的教学中,需要抓住“一个问题,百个转向”。一个问题指的是“哲学是什么”的哲学观问题。这一问题是哲学的思想内核和根本问题,具有“一个或所有问题”的性质。只有引导学生面向这一问题,才能促使学生感悟现代西方哲学批判性的思想魅力,深化对哲学本性的现解,从而提升自身的哲学意识。以这一问题为前提,现代西方哲学的教学内容具体展开为“五个转向”,即“非理性主义的转向”、“语言学的转向”、“生存论的转向”、“西方马克思主义的转向”、“后现代性的转向”。“一个问题”,构成

了现代西方哲学内在贯通的思想脉络。“五个转向”,体现着现代西方哲学的整体内容。在教学过程中,以对“一个问题”的追问展开“五个转向”的整体内容,又以“五个转向”表达对“一个问题”的丰富理解。这样,既可以使学生捕捉现代西方哲学在各种转向中所实现的在哲学观层面所发生的深层变化,使学生在面向哲学自身的深刻追问中,透过看似互不相干的哲学流派的“杂多”表象,追踪现代西方哲学自我否定性的思想历程,感受现代西方哲学在思维方式上演进的内在逻辑和思想的多样性,从而形成对于现代西方哲学的整体性和丰富性的理解。在此基础上,可以根据学生的专业背景和个性化要求,有重点和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对某一方面具体内容的学习。

2、注重立足哲学的自身特点,从哲学反思的思想方式以及对人的存在意义的价值关怀入手,对理论内容进行“问题化”和“情景化”的处理,以便激活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的思想兴趣,敞开各种哲学理念所蕴含的时代性意义,使学生能够在问题意识中发现哲学前提批判的独特思想魅力。

学生学习现代西方哲学所面临的比较大的困难主要是思维方式上的困难。哲学教学的抽象性问题,是必须面对和解决的普遍性难题。理论教学的抽象性,既有教学内容的原因,也有教学方法的问题,更根本的则是思维方式的问题。对于现代西方哲学而言,中西思维方式上的差别更容易导致课程教学的抽象性问题。中国人与西方人有着不同的文化传统与思维习惯。西方哲学具有逻辑思辨的抽象性特点,其构成方式也通常是概念体系化的。中国人习惯的是经验性的以及直觉体悟的思想方式。在学习西方哲学的过程中,很容易用中国式的方法来想象和思考西方哲学的问题,这样一来,西方哲学观念体系中的问题很容易被忽视或者被荒诞化,并陷入到一种抽象性的困惑之中。其实,哲学虽然看起来抽象,似乎离现实很远。其实,哲学思考的问题是自然、社会和人的思维本质及其发展规律中的问题,这些问题源于人的社会生活现实。哲学思考的问题是时代性的,是有特定情景的。要想克服理论教学的抽象性,就需要对理论进行“问题化”和“情景化”的处理。就是要穿透理论,面向人的问题本身,把理论追溯到人所面对的问题和情景中去,实现对问题的情景化的理解。学生问题意识的培育,既需要他们参与社会实践,去倾听、感觉和思考,以获得问题意识的时代感,还要注重哲学的批判性,以获得关于问题的理论意识。就现代西方哲学而言,它是现代西方社会时代精神及其问题的思想表征。对于其理论的掌握,需要对现代西方社会的发展有所了解,对其多样性、层次性的现代性问题展开思考。在思考中,获得一种真实的、具体的、丰富的认识,学生由此进入到思想活动的状态之中。

3、在教学活动中,要注重“面向过程”而不是“面向结果”的教育方式。传统的知识论的教学模式往往面向作为结果的知识,采取“给出观点和知识、罗列并解释知识要点、举例并说明理论影响”的教学方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造性思想能力的培养,不可能在单向的知识传授中获得,必须经由学生的真切体验和思想转化来达到。在现代西方哲学的教学中,必须强化学生自身的思想体验与实践,在学生与教师、学生与思想家的思想对话与碰撞中锤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在真切的论辩中提升学生的思想创造性。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利用视频录像、网上互动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实现哲学理论教学与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结合,强化学生的思想的情境感,撞击学生的理论思维,提高学生的思想兴趣和参与意识。同时,还要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让学生在问题意识的引导下,参与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课题研究。以“课题小组”为单位搜集和组织相关材料,既独立自主又相互合作地研究问题,把自己所获得的研究结果以小组之间思想论辩的方式进行交流和沟通,教师参与组织和引导这种对话性的思想实践活动,使学生在真切的讨论实践中感受思想的变化,享受理论思考的乐趣,从中提高以哲学的方式进行思考的能力。

现代西方哲学教学面临的另一个普遍而又重要的问题是对现代西方哲学的评价问题。现代西方哲学的各种思潮都提出了各自不同的理论观点,同时也包含着不同的思想旨趣,仍具有意识形态上的不同价值取向。在现代西方哲学教学的过程中,仅仅满足于对各种思想流派的知识性介绍显然是不够的。传统的评价模式又过于简单和模式化,往往把各种思潮纳入到先验预设的教条主义的理论框架之中,对各种理论本身做出标签式的“是”与“非”的抽象断定。这不仅偏离了现代西方哲学本身的思想逻辑,也难以实施“哲学”教学应有的作用。对此,我们抓住了其中最根本的、本质的东西,并从以往的简单化的教学模式中解放出来。

学习哲学论文篇5

一、杜威教育思想概述与评价

杜威的教育思想是非常宏大的,如何对他的教育思想进行概述、如何将它的教育理论进行更进一步的系统的归类和划分是我们学习杜威教育思想时首先要面对的问题。从现有的教育史的著作中可以看到,对于杜威的全部教育思想的分类和概括有着许多不同的划分,这些方法各有异同也各有利弊,这些不同的概述体现了不同的教育研究人员在试图把握杜威教育思想体系中所进行的不同的尝试,反映了他们对杜威的教育理论的不同理解。从现有的材料看,大体分为两类:一类从杜威教育哲学的角度出发进行的划分;另一类是从杜威教育思想的角度出发进行的划分。比较这两种分类方法,以教育哲学为基础的划分方法是将杜威的教育哲学基础作为理论根源。而以教育思想为基础的划分没有区分教育学与教育哲学,教师避免了教育学与教育哲学的解释,比较简便易行。然而笔者倾向于前一种划分,因为杜威的实用主义哲学是他建立其全部教育理论的根基,杜威认为:“我们能给哲学下的最深刻的定义就是,哲学是教育最一般方面的理论。”[1]以哲学的视角去考察教育、指导教育是杜威所倡导的。在杜威的著作中既注重从哲学的角度批判教育中的弊端,也注重从哲学的角度阐述他自己的观点。要想学到杜威思想中的精髓,我们必须从他的理论根源———哲学基础上进行把握,才能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这对于我们学习外国的先进经验先进理论、对于我国基础教育的建设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结合杜威的教育思想理论体系谈谈中国教育哲学现状

(一)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哲学

杜威的实用主义哲学是美国土生土长的哲学体系,19世纪美国应用科学十分发达,但理论科学却远不及欧洲,哲学方面也是如此。内战结束时,在美国的大学里占统治地位的哲学是18世纪末传入美国的常识唯识论,19世纪八九十年代,美国哲学开始从神学中解放出来发展成独立的学科。在这一过程中在美国本土生长起来的实用主义功不可没。杜威是实用主义的集大成者,他认为实用主义首先是一种民主哲学,哲学应走出象牙之塔,改造为人们掌握自然和建立更美好社会的工具。他进而认为只有通过行动,人们才能获得有效的思想。实用主义由于强调一切思想应由效果来判断,鼓励了对传统信仰的批判,引导人们自发建立务实的原则,推动了在政治生活和个人生活各领域进行大胆的实验。实用主义哲学直接推动了教育运动的开展,并且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哲学也成为进步教育运动的理论基础。在杜威看来,普适的、永恒的、先验的真理并不存在,衡量真理的标准应是实用效果。人的思维是在疑难情境中产生,以获得经验并成为改造和指导人的活动的工具。因此真理是解决当前需要的工具,有用的就是真理,经验高于一切。

(二)中国传统教育哲学

教育是自人类社会出现以来就有的活动,中国历来重视教育,中国古代著名的学者、思想家多半从事教育,重视教育,并且大多成为著名的教育家,如果说中国在杜威来华之前未曾提出过教育哲学的概念,但关于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却是有着几千年的历史了。先秦时期诸子百家均提出各自的政治主张,建立起风格迥异的价值理论体系,并以教育的形式传播他们的理论,因此提出不同的教育理念和方法论体系,秦汉以后儒家成为中国的文化主流,并经过后世几代儒家学者的改造和发展,形成一套完整的教育哲学体系。并且儒家经学教育也深刻地影响了中国传统的教育方式和学风,从此,“读书和教书成为教学的基本形式”,“钻研文字成为治学的基本功夫”,“教育日趋脱离实际”。[2]可以说,哲学是教育实践的理论基础,哲学影响着教育哲学的方向。中国古代有关宇宙观、人生观的理解直接影响了中国的文化和教育。

“天人合一”是中国文化的基本观念之一,儒家倡导天人合一,强调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强调人与社会协调,实际是讲天人合德。因此,中国文化主要研究社会人事和伦理道德,重社会人事,轻自然研究,造成中国自然科学发展落后于西方,同时受到道家、佛家思想影响,知识分子注重心性修养,完全脱离了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更加阻塞了中国知识分子对自然科学的关注和研究,使中国自然科学长期停滞不前。

哲学对教育的影响不仅在世界观人生观等方面,还有思维方式、方法论方面的影响。例如中国古代重视经世致用、重行轻知的思维方式;“中国古代所谓的有学问不是关于客观世界的自然科学知识,而是如何安身立命和治国平天下的经世之学是人们思考问题的出发点,不是构造知识的逻辑体系,而是寻求如何把握对象的关键和契机的技巧,要求原则、原理具有应用的简洁性和直观性一系列原则、原理向人伦日用直接转化。因此,在教育上则可称为实用理性教育和知行相即教育。”[3]

然而中国哲学又有其弱点。冯友兰先生在《中国哲学史》中讲述道:“中国哲学家之哲学,在其论证及说明方面,比西洋及印度哲学家之哲学,大有逊色,此点亦由于中国哲学家之不为,非尽由于中国哲学家之不能”,至于原因,冯友兰先生认为“盖中国哲学家多未有以知识之自身为自有其好,故不为知识而求知识,不但不为知识而求知识也,即直接能为人增进幸福之知识,中国哲学家亦只愿实行之以增进人类之幸福,而不愿空言讨论之。”“故中国读书人向不重视著书立说”,“故在中国哲学史中,精心结撰,首尾贯穿之哲学书,比较少数,往往哲学家本人或其后人后学,杂凑平日书札语录,便以成书。成书既随便,故其道理虽足自立,而所以挟持此道理之议论,往往失于简单零碎,此亦不必讳言也。”[4]冯友兰先生认为,中国哲学之所以不如其他国家哲学的发展,不是因为中国的哲学家不具有这样的能力,而是中国的哲学家没有潜心进行哲学研究,哲学专著往往不是完整的系统的。中国人重实行不重为知识而知识的研究工作,学习和教学往往为了“学而优则仕”,求学是为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5]中国人首先是为了“内圣外王”而进行学习,“内圣”即“立德”,“外王”即“立功”,最后才是“立言”,即研究学问著书立说。可以说从哲学传统上讲,中国的哲学是缺乏系统研究精神的,同时中国人讲究“悟性”,重视直觉思维,在学习和研究中重视领悟和直觉,不注重形式逻辑,且重视思辨。因此中国的实证哲学受到直觉思维方式的限制难以发展。中国的教育传统便不注重实证,不注重观察和逻辑分析,也不注重研究的精确性,可以说中国的哲学是与教育哲学共生长的,两者是统一的。中国的哲学传统和教育哲学的传统是中国当代教育哲学发展的前提,古人的理论是我们研究的宝贵财富,也要求我们结合今天的现实需要进行更进一步的创造和研究。

(三)中国当前教育哲学现状

谈及中国当前教育哲学的现状,首先的问题便是对教育哲学本身存在的必要性及其含义的怀疑。许多人都会认为:已经有了教育学,为什么还要有教育哲学。而在广大中小学,无论校长还是教师,都难以表达自己对教育哲学的理解,较少树立教育哲学的观念,一些顺应改革的校长教师常常谈及各种新鲜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各种研究也较多以理念或方法的形式出现,较少论及教育哲学,较少对教育哲学进行研究,往往谈及哲学便是希腊罗马,便是西方哲学史,较少对中国传统教育哲学进行研究,新儒家的研究在中国大陆本土还不及香港台湾和其他国家的研究便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而另一方面,自20世纪80年代以后,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教育,但近年来关于教育的报道常常是负面消息,而教育哲学的缺失与这些问题的出现有着直接而密切的关系。

譬如,教育者关于民主观念的缺乏直接导致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的出现,将学生看作低于自己的个体,而不是将学生视为与自己平等的生命,这必将导致教育者忽视学生人格的独立性、平等性,恶意贬低和伤害学生人格和身心的现象出现;教育者不能从哲学的角度理解教育,而是单纯的将其视为传授书本知识的过程,这必将导致满堂灌、题海战和课业负担沉重的问题;并且教师及家长以考试论英雄的观点引发的学生心理的伤害和恶性事件的发生也就难以避免了;同时教育者忽视教育所包含的使学生社会化的应有之义,导致学生只会考试却不具有适应社会的能力,在各种危机和选择面前往往表现出茫然无知、手足无措的现象,这也是教育哲学缺失导致的必然结果。然而对于这些问题并不是因为教育哲学本身的研究已停止,而是教育哲学还停留在象牙塔内,还没被广大教育工作者所接受,而我们要做的就是使教育哲学下移至民间,在实践中寻求发展,在社会整体的文化中生根,以求中国传统教育哲学适应今日社会发展的需要。

三、重新确立教育哲学在中国基础教育中的地位

(一)何谓教育哲学

杜威认为哲学与教育是有着密切的联系的,“‘教育哲学’并非把现成的观念从外面应用于起源和目的根本不同的实践体系:教育哲学不过是就当代社会生活的种种困难,明确的表述培养正确的理智的习惯和道德的习惯的问题。所以,我们能给哲学下的最深刻的定义就是,哲学就是教育最一般方面的理论。”“哲学乃是作为审慎进行的实践的教育理论。”[6]如前文所述,杜威认为哲学是教育的基础,并用他的实用主义哲学观点来把握教育、建构他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对于上面这段话,我认为有这样正反两方面的理解:一方面,马克思主义认为,哲学是世界观、人生观和方法论的学说。哲学是人类认识世界认识人生的基本理论,也是人们进行各种活动和选择时所遵循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哲学是人们在发展过程中自己发明的一种认识世界把握世界、认识人生把握人生的一种工具,是一种不同于有形的实体的工具,是人类智慧的集合。因此,哲学不仅是教育的最一般方面的理论,更是人类一切活动的最一般方面的理论。另一方面,这段话最大的可取之处便是强调哲学对教育的指导意义,认为哲学是教育的基本理论,倡导用哲学的观点把握教育实践、建构教育理论,强调教育哲学的必要性,这对于各国教育尤其是中国基础教育是很有启发意义的。

而在中国也有许多关于教育哲学的研究,对于教育哲学的理解也有很多,一直没有一个一致的概念。石中英认为:“教育哲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全部可能与必要都是建立在对‘哲学’与‘教育’关系的认识上。”[7]周浩波认为:“如何确立‘教育哲学’的研究的独立性与自主性呢,关键的问题在于如何理解教育。”[8]而关于教育哲学的定义的表述也有很多版本,黄济先生是解放后教育哲学的奠基人,认为:“对教育哲学的定义虽然如此分歧,但是其中却有一点是共同的,就是大家都公认教育哲学的研究对象,应当使用哲学的观点和方法来分析和研究教育中的根本理论问题。”[9]同时他还认为“教育哲学应当是教育科学的概括和总结,应当给教育科学研究以理论上的指导,而教育科学的发展又给教育哲学提供了丰富的内容。”[10]黄济先生的这两段话充分说明了教育哲学的含义和教育哲学与包括教育学在内的教育科学的关系,我们完全可以在这一思想的基础上发展中国的教育哲学,重新确立教育哲学在中国基础教育中的地位。

(二)重新确立教育哲学在中国基础教育中的地位

基于以上的论述,在我国基础教育中重新确立教育哲学的地位是十分必要的,也是社会转型和文化转型的必然选择。笔者认为,哲学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哲学作为哲学在教育领域的体现,反映着全社会的文化取向和价值取向,因此重新确立教育哲学在中国基础教育中的地位既是教育理论研究领域的改革,也是全社会文化领域的改革,既要学习西方的教育理论研究的长处,又要避免全盘吸收,盲目照搬照抄;既要研究中国古代教育哲学的理论精髓,又要有所批判和创新。

首先,如何学习西方的教育理论?以学习杜威的教育思想为例,学习杜威的教育思想不仅仅是简单的掌握“做中学”、“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等一系列教育观点,更重要的是学习他的理论研究的方法,学习他进行教育研究的精神和态度。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一书是他一生教育思想的重要代表,而在此之前杜威就写了大量关于教育问题的著作,并在芝加哥实验学校将他的思想付诸于教育实践,并且通过实践不断修正他的理论体系,使他的教育理论体系形成了一个完整系统的理论大厦。

其次,在学习西方教育理论的同时,发扬中国优秀的教育传统,批判地继承古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资源,并在此基础上有所创新也是我们发展中国教育哲学的重要内容。我国古代关于教育理论的研究是十分深入全面的,今天的许多教育思想观点都可以在古人的典籍中找到根源。中国的教育曾经是世界各国学习的典范,并为中国的文化发展做出过巨大的贡献。重新研究古代的教育理论著作,可以使我们得到启发,并且对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任何一个民族的改革发展都必然以自己的传统为基础,传统文化是我们今日生存发展的根基,虽然经过中国近代数百年的动荡,中国传统文化受到巨大的冲击,但是传统文化早已渗透在民族的血液中,每一个中国人都生活在传统文化的大背景中。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是关系着国家命运的工程,割断历史背离传统必然导致教育的畸形发展。因此我们有必要从我们的祖先那里汲取营养,摒弃传统教育中腐朽的部分,批判地继承,并且不断创新大胆创造,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起中国特色的教育理论体系,才能重新确立教育哲学在中国基础教育中独特的地位。

学习哲学论文篇6

对于哲学社会科学的精神,不敢贸然下定义,只能作一个简单的个人的理解。那么,到底哲学社会科学的精神是什么呢?也许我们可以感觉得到,但是却说不清楚它到底是什么。“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哲学社会科学是以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它具有独特的性质和功能,既属于精神文明范畴,又对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党和政府的决策以及社会的进步产生巨大的作用。”[1]哲学社会科学最终的目的是要推动社会进步,能推动社会进步,则说明哲学社会科学发挥了其应有的作用,这种精神是值得学习和发扬的,而促使哲学社会科学发挥作用的精神和推动社会进步的精神,其实就是哲学社会科学的精神。“哲学社会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2]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我们一定要重视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不能一味只盯着经济的发展。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基础,但是社会发展不起来,迟早会影响经济发展。中国社会问题的进一步凸显会制约中国的发展和进步,亟须用哲学社会科学指导中国社会发展,促进中国社会全面、协调与可持续发展,而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需要用先进的、优秀的和积极向上的哲学社会科学的精神作指导,因为哲学社会科学更需要灵魂和精神。

二、哲学社会科学精神的一般特性

“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是一个事实与价值相统一的世界,对社会现象或事件的价值作出科学的、客观的评价,是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任务之一。”[3]而哲学社会科学要能够作出科学的和客观的评价,就必须具有自己的精神特性。

(一)哲学社会科学的精神来源于实践

无论是什么精神,都来源于实践,没有实践,就没有精神,哲学社会科学也是如此。而现实的情况却并不怎么乐观,我们很多人所认为的哲学社会科学的精神没有直接来源于实践,或者更准确地说是没有经过实践。他们只是从书本上看,看到的也无非是一些枯燥的言词语句,这样的学者和教师,他们往往体会不到哲学社会科学的精神,甚至觉得哲学社会科学没有精神。精神,其实就是一种灵魂,没有精神的学科是没有办法向前发展的。为什么现在我们不知道什么是哲学社会科学的精神,甚至体会不到哲学社会科学的精神?一个很大的原因就在于大多数学者和教师所接触的范围就在学校之内,没有真正走出校园,去接触社会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我们嘴上喊着精神来源于实践,可是自己又有多少实践,又有多少次实践会让我们想到和体会到哲学社会科学的精神?“实践出真知”,没有实践,没有亲身的体会,又怎么能够明白哲学社会科学的精神?因此,哲学社会科学的精神来源于实践,没有实践,哲学社会科学的精神则是匮乏的,甚至是虚无的。作为高校教师,不仅要钻研理论,更要多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把自己的思想运用于社会实践,多思考社会现实,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体会到哲学社会科学的精神,也才能有动力去做哲学社会科学研究。

(二)哲学社会科学的精神需要扎实的理论功底

哲学社会科学的精神来源于实践,这是无疑的,但是做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毕竟更多的是一种理论研究,这种理论研究不能自己凭空创造,而是必须先要虚心向前人和他人学习。作为高校教师,我们一定要有谦虚的学习精神,要不骄不躁、勤勤恳恳、刻苦钻研。对于扎实的理论功底,很多人的理解就是多学习东西,懂得多就是理论功底扎实,其实并不完全是这样的。扎实的理论功底不仅仅是懂得多、学得多,还要有自己的思想体系和创新点,要有自己的研究方向和立足点。比如2012年暑假笔者参加了陕西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班,通过研修班的学习,笔者受到很大的启发,因为研修班教学课程所安排的教师都有自己的理论体系和明确的研究方向,且不管他们的研究是否一定绝对正确,但是单凭其研究论证严密、逻辑清楚,基本上可以自成一家,这已经值得我们很多人去学习。扎实的理论功底是哲学社会科学的基础,但并不是一味地学习理论就会有新的成果,还需要认真思考。经过认真学习理论知识,我们就有了扎实的理论功底,容易有新成果,而学习过程和自己研究出来的新成果会培育我们的哲学社会科学的精神,而有了哲学社会科学的精神,则会进一步指导我们认真学习,出更好更新的成果。

(三)哲学社会科学的精神不能停留在口头上

精神是相对于物质来讲的,它不像物质那样一眼就能看得出来和看得那么清楚,但是精神依然可以通过人的行动体现出来。对于精神,我们大多时候都会在口头上进行宣扬和宣传,而这往往会忽略掉精神的贯彻和落实。哲学社会科学的精神也经常是被很多学者挂在嘴边,但真正在贯彻和落实的时候,就要大打折扣,所以我们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速度也并不是很快,其原因就在于我们嘴上说的和实际做的出入很大。就拿《延安保育院》来说,其演出非常成功,不仅音响设施非常好,演得也非常动人,很多观众都留下了热泪,可是出了剧院,又有多少人还能记得当时的情景?对于很多观众来讲,他们其实就是在看热闹,而不是在学习精神;就演员来说,他们演得非常好,也非常到位,可是他们自己又有多少人明白这种革命精神,又有多少人能够拥有这种忘我的舍己为人的奉献和牺牲精神?也许他们下了舞台,卸了妆,会完全变成另外一个人,一个和舞台上有着天壤之别的人。由此可以看出,我们的很多精神更多的是留在了舞台上和口头上,并没有被人们所践行,而是当成了一种表演。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它带有表演性,可是我们的哲学社会科学的精神不能当成一个表演节目来演,演完了就忘掉了,就没事了,这是不行的。现实的生活中,正是存在很多这样的表演性节目和宣传精神的方式,使得我们的精神和思想产生了严重的错乱,以至于下了舞台,离开了舞台,就体会不到舞台上那激动人心的精神,而我们在现实生活中苦苦寻找,却一无所获,就是因为表演性的东西往往经不起现实的考验。所以,哲学社会科学的精神也不能仅停留在舞台上和口头上,而是要把这种精神付诸实践。

(四)哲学社会科学的精神要反作用于实践

哲学社会科学的精神既然不能仅停留在口头上,那就必须将哲学社会科学的精神付诸于实践,通过实践来贯彻它和检验它。哲学社会科学的精神只有付诸于现实实践,作用于实践生活,那么哲学社会科学的精神才能永放光芒。无论是什么样的精神,只有和实践结合起来,才能成为真正的、永存不朽的和放射光芒的精神。《为人民服务》这篇文章我们很熟悉,至少在我们当学生的时候,背诵这篇文章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但是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又有几人理解?也许在很多人看来,现在不用烧木炭了,张思德当年的这种精神早就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了,事实是这样吗?当然不是,因为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并没有这样简单,它更没有过时。而有些人认为它过时了,是因为他自己一方面没有掌握和理解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另一方面是因为他没有将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与社会实践和现实生活结合起来,脱离了社会实践和现实生活,将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当成了历史和古董。在这些学者和教师眼里,他们学习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是在回顾当年的历史,而不是在学习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也正是因为他们这样理解为人民服务的精神,甚至是理解所有的精神,以至于把做学问的哲学社会科学的精神也当成了历史的回顾,而没有将哲学社会科学的精神作用于实践,使哲学社会科学的精神和实践成了两张皮,实践成了没有精神的实践,而精神成了没有载体的精神,这种情形是非常可怕的。因此,哲学社会科学的精神一定不能脱离实践,而必须与实践相结合,必须将哲学社会科学的精神彻底地贯彻到实践当中,最终通过实践来检验哲学社会科学的精神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五)哲学社会科学的精神要与时俱进

精神不是历史的,所以精神也要与时俱进,而我们往往把精神理解成过去的和历史的,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现在有不少人认为,精神什么时候有,那就是在学习的时候有,不学习的时候则没有。比如像很多人在学习为人民服务的精神、白求恩精神、抗大精神等一样,这种精神在学习的时候,他们还能多少感觉到一些,一旦过了学习时间,就会将这些精神忘得一干二净,甚至觉得这些精神现在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了。这集中反映出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精神有它的活跃期,在活跃期的时候,精神会被人们广为宣传;另一方面,精神的宣传方式和方法有问题,尤其是在宣传距现在年代较为久远的精神时,把精神的宣传结束点依然停放在了过去,而没有与现实结合起来,更没有展望未来,甚至不敢正视面临的不良问题。精神产生于过去,不管这种精神过去多么悲壮,也不管这种精神的产生过程多么的让人伤悲,但它毕竟是在过去产生的,也许在我们今天看来,并没有那样的切肤之痛,只是有了一些感动而已。要把过去产生的优良精神继续保持和宣扬,就必须让这些精神与时俱进,所以在宣扬精神的时候,很有必要将宣传节目从过去表演到今天,可以通过过去与现在的比较来学习这些精神和体会这些精神。哲学社会科学的精神更是需要如此,即哲学社会科学的精神一定要与时俱进,要将哲学社会科学的精神的延续性展现出来,使哲学社会科学的精神不断延续。哲学社会科学的精神是什么,其实就是一种敢于探索实践,认真努力学习理论知识,不断总结过去并展望未来的一种自强不息、永不停步的学习精神。而要保持和发扬这种哲学社会科学的学习精神,就必须勇于实践,并把这种精神运用于实践,再通过实践来检验这种精神,使哲学社会科学的精神永放光芒。

三、结语

学习哲学论文篇7

论文摘要:在现代社会中,图书馆信息资源对大学生哲学素质、思维创造力和学习力的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文章从当代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出发,重点论述了高校图书馆如何引导学生利用好哲学、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以及信息检索等资源信息提高自身素质的途径和方法。

图书馆信息资源是人类对客观世界认识的精华,是科学技术研究的物质载体。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各种图书资源信息对当今的青年人无疑将产生巨大的影响,各种网络图书资源的传播让青年人有了更多的吸收知识的途径。

一、当代社会对大学生素质的要求

(一)哲学素质要求

哲学素质是指一个人对于哲学问题和哲学理论的理解和领悟能力以及对于实际问题的反思批判能力。首先,大学生哲学素质的培养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哲学素质是思想政治素质提高的世界观基础,这是因为哲学能够使人确立高瞻的视点;哲学能够帮助人发现真相和认识真理;哲学能够使人形成博大的境界感。因而大学生哲学素质的培养为大学生远大的政治眼光、坚定的政治信念和良好的政治道德提供世界观基础。其次,大学生哲学素质的培养有利于提高人格素质。哲学素质是人格素质提高的人生观基础,这是因为哲学能够使人不断地追问人生;哲学能够激发人的爱智的激情;哲学能够培养人执着专注的意志。因而大学生哲学素质的培养能够使大学生具有高尚的理论修养和道德品格。最后,大学生哲学素质的培养有利于提高专业素质,哲学素质是专业素质提高的思维基础。因而大学生哲学素质的培养为大学生具有良好的专业素质奠定了坚实的思维基础。

(二)思维创造力要求

思维创造力是人的最基本的心理品质,各种发明主要靠思维创造力。培养思维创造力是真正将“人”培养成“才”的重要标志,也是其根本所在。要使学生的思维不受常规限制,既能继承前人,又能突破前人,具有不断的创造性,有思维创造力的人思维能力具有广阔性、深刻性、独立性和敏捷性的思维品质。知识产生于思维和创造之中,良好的思维创造素质,能促使人不断地追求新知。思维创造素质首先表现为勤于思考,其次表现为善于思考,要运用辩证的思维方法进行正向思维、反向思维、多向思维,才能在思维中有所收获。思维创造素质,要求学生要有丰富的想像力和构建力,能举一反三,闻一知十,触类旁通,能发现别人忽视的东西,并给予重视;能寻找新的生长点,兴趣广泛,思路开阔,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三)学习力要求

学习力是当今社会核心竞争力的集中体现。大学生的学习力是指大学生进行学习的主客观条件的总和。主观条件是学习主体的接受能力、应用能力、扩散能力;客观条件是开展学习的物质条件,包括学习设施、学习机会和学习时间等。大学生学习能力是大学生认知水平的体现,是大学生的生命力、创造力和竞争力。为了切实加强大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除了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大学生学习能力培养上的主导作用外,还要努力拓展大学生学习能力培养的其他有效途径。图书馆在高校大学生学习力培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大学生通过自我超越、改变心智模式、团体学习等提高学习能力的修炼,能在原有基础上焕发活力,创造辉煌。其成功奥秘在于:一方面是能以最快速度、最短时间从信息资源中学到新知识,获得新信息;另一方面是能以最快速度、最短时间把学习到的新知识、新信息应用到实践中去,使个人发展居于优势地位,提升竞争力。

二、现代大学生素质存在的缺失

(一)对哲学的理解和领悟能力严重滑坡,哲学素质有待提高

对哲学理解领悟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大学生哲学素质的提升。通过借阅调查我们发现,很少有学生来图书馆借阅有关的哲学书籍,更谈不上阅读了,因此,提高学生的哲学素质,让学生通过阅读哲学书籍把哲学家的问题当作自己切身的问题,或者把我们自己的问题上升到哲学的高度,这样才能进入到哲学思考的层面,才能感受哲学思想鲜活的气息。而哲学素质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奏效的,它需要在一个人世界观形成时期尤其在积累哲学知识阶段进行系统培养并强化训练。

哲学是一门追本溯源的学问,它是人类趋向智慧的历程,这种“爱智慧”的过程本身也积累了深邃的智慧。当我们重新咀嚼这些智慧的结晶时,哲学智者的思想也就复活了,我们的领悟就使他们的思想获得了现实性。伟大的哲学思想只能靠领悟,历史上那些伟大的哲学家,之所以是伟大的,就是由于他们对以前哲学家的哲学思想有自己独到的理解和领悟。

(二)大学生的创新意识严重不足,思维创造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思维创造力是人类普遍存在的一种潜能,我们国人并不缺乏这种潜能,我们曾经创造了辉煌灿烂辉煌的古代文明。但是,我们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我们大学生的思维创造力太令人担忧。我们学生之所以创造性匮乏,除了与我们的传统文化等因素有关外,还与我们教育存在的问题是不可忽视的。在当前,培养大学生的思维创造力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让大学生能够走进大学图书馆,在汲取前人文化食粮的同时,培养自己的一种思维创造力。

(三)大学生的独立自主意识薄弱,学习能力有待加强

当前大学生学习能力的现状让人担忧。我们对在校大学生学习能力的现状调查表明大学生学习能力普遍较差,主要表现在:第一,绝大多数学生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没有自己的学习方法;第二,部分学生厌学;第三,学生过分依赖老师;第四,绝大多数学生不清楚什么是自主学习和如何自主学习。

三、图书馆信息资源对大学生素质提高的途径分析

(一)阅读哲学类图书,提高大学生对哲学学习的兴趣,以提高学生的哲学素质

社会越是向前发展,哲学类图书对人类的影响就越大,就越会成为人类社会的核心信息。人们对信息的获取、分析和处理能力的大小,直接影响其在社会生活中的竞争力和可能取得的成就。当代大学生是未来的科技工作者和社会的中坚力量,他们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如何,越来越成为衡量其综合素质高低的一个重要方面。无论从学科体系,还是从人类社会的基本认识规律看,我们每个青年学生必须读,哪怕只读那种普及本的哲学类图书。我们把它比喻成知识的骨骼。

(二)阅读社会和自然科学概论性图书,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认知社会的能力

如果说哲学类图书是知识的骨骼,那么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概论性图书就是人类知识的脉络,对于培养大学生的思维创造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好的大学科概论方面的图书的信息量也是很大的,其熵值仅次于哲学类图书。信息学专家的研究表明:一本好的社会科学概论的图书是这个学科全部重要信息的80%,而它的常用信息(即有效信息是75%),一本好的自然科学概论性图书是这个学科全部重要信息的65%,而它的常用信息达90%以上。这些信息对培养大学生的科学素养和认知社会的能力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提高公民科学素养和社会认知能力,对于增强公民获取和运用科技知识的能力、改善生活质量、实现全面发展,对于提高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全面掌握电子文献资源的检索与利用,提高大学生的学习能力

图书馆对培养大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作用之一是提供大学生进行学习的基本物质条件,如大量的书籍、报刊、书桌、电子阅览室等学习硬件,以及安静舒适的学习环境、充裕的学习时间等。图书馆提供的学习条件越充分,大学生学习的效果可能就越好,其学习能力也就提高得越快。电子文献的迅速发展为现代信息社会读书治学效益的腾飞插上了翅膀,也为学生学习力的培养提供了广阔的舞台。目前我国的电子文献已经相当丰富。

总之,对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贯穿于培养人的全过程,要在统一认识,转变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基础上,依靠各方面的共同配合和广大学生的努力,才能得到实现。高校图书馆作为育人的重要阵地,只有积极引导学生在浩如烟海的图书信息中更多地涉猎对自身成长成材具有启迪作用的知识,才能真正在大学生的素质教育中发挥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学习哲学论文篇8

关键词:高校;哲学;发展现状;调查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4)03-0196-02

高等院校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重要研究基地,在哲学研究方面集中了中国75%以上的优势人力资源,发挥着“智慧库”和“思维中心”的中坚作用[1]。目前中国高校对哲学的研究现状喜忧参半,本次研究希望通过以实证研究的方式深入研究领域一线,了解高校发展的真实现状。

一、高校哲学发展现状与对策的实证研究

为较为深入地了解大学哲学研究的具体现状,提出对问题的应对策略,我们走访了重庆市的西南政法大学,重庆海联职业技术学院,重庆师范大学和上海市的东华大学、上海海事大学,广东省的深圳大学、暨南大学等几个高校,发放了500份调查问卷,对高校教师和在校学生进行了抽样问卷调查,问卷全部收回和统计,均为有效。

本课题调查问卷分为两个部分:

(一)大学教研队伍对待哲学研究在自然科学和其他社会科学中指导作用的价值取向

这部分的调查问卷结果表明:

1.你在本专业的研究学习中是否重视引入哲学的价值观和方法论作为指导方针?回答“非常注重用哲学的价值观和方法论指导自身专业的学习和研究”的占36%;回答“一般都会考虑用哲学的价值观和方法论指导自身专业的学习和研究”的占42%;回答“没有特别注意,可能会不自觉地引入哲学的价值观和方法论”的占15%;回答“自身学科的研究学习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很少考虑哲学的价值观和方法论对自身学科的指导”的占7%。

从调查的数据可以看出有36%的高校将哲学的研究和其他专业学科的研究结合非常紧密,可以同时推进哲学和其他学科研究的共同发展,但是还有64%的院校只是在一定程度上引入哲学的方法协助其他学科的研究,对哲学研究存在孤立和偏废的现象,甚至有7%的高校师生对哲学的重视程度不足,忽视哲学对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宏观指导作用。

2.你在本专业学习研究之外是否注重提高哲学素养和抽出时间研究哲学问题?回答“认为哲学是人生修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花较多时间关注研究哲学问题”的占32%;回答“认为哲学对人有比较重要的作用,会在工作之余研究和思考哲学问题”的占39%;回答“哲学学习研究有一定的价值,但是和本专业的研究学习差异较大,有时会考虑哲学问题”的占21%;回答“哲学研究太枯燥,没有自身专业的研究有趣,很少进行哲学研究学习”的占8%。

哲学是人生修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切科学研究的有力武器,大部分高校的师生比较注重哲学修养和对哲学问题的研究学习,有32%的师生将哲学研究看作工作、学习的必要组成部分,但是也有60%左右的师生虽然认为哲学学习重要,但是面对多学科学习时精力和时间的分配问题时还是压缩了哲学的研究学习时间,甚至有少部分师生由于个人的喜恶放弃对哲学的学习研究。

3.你认为哲学的研究在实践中是否有助于提高自身学科成果的成功率?回答“认为哲学研究对自身学科成果成功的贡献率很高,会加强对哲学的研究学习”的占46%;回答“认为哲学研究对自己本专业的学习研究有比较大的作用,哲学的指导意义比较明显,今后会比较注意的学习研究”的占23%;回答“哲学研究对本专业的研究成果应该是有指导作用的,但是具体体现在何处,感觉不明显,今后还会考虑对哲学的研究”的占9%;回答“哲学研究和本专业的学习研究是不同的领域,解决的方式和手段完全不一样,只要钻研好自身学科知识的研究深度,不必考虑哲学问题,就能出成果”的占23%。

4.你认为高校哲学研究的重要意义有哪些?回答“响应党中央的号召,使高校文科和哲学研究不偏离党的路线、方针”的占45%;回答“为了在当前社会价值观较为多元的情况下,引导青年学生思想的正确方向,提高青年人的凝聚力”的占24%;回答“发挥哲学的学科之王的作用,提高各个学科研究档次的等级水平”的占16%;回答“丰富文化生活,提高个人修养”的占5%。

这项调查表明,对哲学研究大多数单位还是停留在工具研究层面,是一种被动的迎合,并未将对哲学的研究上升到理想追求的层面,不过这种对待哲学研究的价值取向却能体现哲学研究意义的多样性,今后需要注意的可能就是将哲学研究顾及近期目标的情况下,提高对哲学研究的追求目标的级别,以完成更加远大和宏伟的战略目的。

(二)高校哲学研究在发展中面临的问题的调查问卷

这部分的调查问卷结果表明:

1.你们学校研究哲学问题的学科优势是否明显,是否具备学科带头人和专业的研究团队?回答“我们学校有哲学的专业带头人和整齐的研究团队,成果突出,学科优势十分明显”的占42%;回答“我们学校有一批专业的哲学教师,但是老中青代际传递不够,缺乏领军人物”的占27%;回答“我们学校有一些哲学教师和研究人员,但数量不足,缺乏研究优势”的占16%;回答“我们学校是偏重专业课的研究学习,政治哲学的研究附带在其他学科研究里面”的占15%。

调查中发现有40%左右的学校有专业的研究团队和学科带头人,这样的单位就更容易做出哲学研究的贡献,但是仍然有60%左右的院校在研究力量的组建上不是很到位,研究人员的水平参差不齐,未能形成研究集体或研究团体,由于缺乏领军人物而显得缺乏凝聚力,研究者的水平也缺乏厚度,最终造成这些单位的研究实力也是难以稳定发挥。

2.你们学校在哲学研究的资金投入上是否充足,硬件设施是否具备?回答“我们学校对哲学研究有国家专项资金和校方补充资金的投入,有相关的实验室”的占34%;回答“我们学校哲学研究可以有充足的资金保障,也正在考虑学习国外院校建立辅的文科实验室”的占25%;回答“我们学校对哲学研究资金的投入基本能够得到保证,但是总量并不是很大”的占35%;回答“我们学校哲学研究课题审批困难,资金主要靠自筹,不是十分充足”的占6%。

文科研究资金和理科研究资金在数量的对比上,一直是理强文弱,这跟国家注重科技强国和把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的指导思想是分不开的,但是近年国家也开始注意调整战略部署,将文化强国和科技强国的地位等同起来,有些学校明显感到哲学研究的经费也在逐年提高,获得资金支持的学校为哲学研究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后盾,但是还有70%左右的院校在哲学研究上的经费达到了够用的标准,不过仍然达不到充足的程度,需要继续加强投入。

3.你们学校的哲学研究是否注重和校外、国外最近研究成果的交流借鉴?回答“我们学校的哲学研究紧跟时代脉搏,经常和全国或国外专家交流,形成了定期互访,并举办了全国性的研讨会”的占20%;回答“我们学校的哲学研究是几个高校的联合研究,经常会参与全国性哲学研讨会”的占23%;回答“我们学校的哲学研究是根据党的指导性文件确定研究方向,会参与哲学研究高校间合作”的占45%,回答“我们学校的哲学研究依靠本校院系之间的交流,研究过程中会借鉴其他单位的研究成果”的占12%。

走访中发现由于各个院校在哲学研究力量上不均衡,形成了强者越强,弱者恒弱的局面,哲学研究水平较高,专家学者云集的学校,更容易获得与国外和校际交流的机会,甚至起到主导哲学研究方向的作用,但是这种院校的数量只占五分之一左右,大部分的院校只能利用校际合作或参与重点高校召集的研讨会的模式加强对哲学研究的合作研究,甚至有个别院校闭门造车。

4.你们学校的哲学研究是否有科学的评价体系?回答“我们学校有专门的课题管理科室,并且有完整的学术评价制度,可以完成对哲学研究的学术评价”的占44%;回答“学校有专门的科研责任机构,并且有较为具体的学术审核程序负责哲学研究的管理”的占29%;回答“我们学校有学术审核小组,由院系领导牵头负责运行,可以完成对哲学研究的学术评价”的占15%;回答“我们学校的学术评价由各个院系的领导兼任,负责学术任务的分配和监管”的占12%。

走访发现,大多数院校有独立的科研机构,专门负责科研项目的审批和质量控制,以及评价,这种情况占70%左右,但是仍有相当多的科研院校重课题申请轻课题的实际研究,对课题申请过程的把关也不是太严格,造成课题申请后研究力量跟不上,或者研究中的质量控制无人把关,研究成果审核机制也缺乏严密性。

二、调查走访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调查问卷中显现的问题

通过上述走访及调查问卷可以看出,高校哲学发展中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或难以克服的困难和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笔者认为各个高校应该更好地利用当前党和国家鼓励哲学研究的机会,发展好哲学研究课题。根据《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国家将逐年加大对社科基金的投入,已有计划证明,社科基金将从2009年的每年4亿元人民币到2020年提高到20亿元人民币,虽然目前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科研经费不足的矛盾仍然非常突出,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样的问题一定可以得到解决。对于某些高校研究队伍不整齐的现象可以通过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相结合的模式,在进行哲学研究的过程中培养出一批有能力有作为的青年骨干教师,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适当引入水平较高的哲学专家充实高校的科研队伍,打造一支具有凝聚力和战斗力的科研队伍。重视基础研究,统筹应用研究。“繁荣计划”专项资金针对高校基础研究实力雄厚的优势,重点支持基础理论研究,鼓励自由探索,注重长期积累,推动基础研究向世界水平迈进。同时,统筹协调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对策研究,重点支持跨学科研究、综合研究和战略预测研究。本文是通过走访和实地抽样问卷调查的模式,考察中国目前哲学研究的现状,并试图对调研中发现的问题提出初步的解决策略,更深入的研究将在后续的研究中展开[2]。

参考文献:

学习哲学论文篇9

关键词:市场经济;哲学教学改革;困境;解决对策

任何一门学科的存在和发展都是在扬弃的过程,都必须适应社会的变化和发展的需要。哲学作为曾经的一门“显学”到如今的衰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哲学教学改革仍然没有突破原有的条条框框,改革仍然被限制在高校内学科领域内,没有考虑到市场经济的发展对学校教学的影响陷入当前的改革困境。

一、市场经济背景下哲学教学改革的困境

当前,哲学教学改革已提出多年,一些高校也采取了一些改革措施。与改革之前相比,这些措施的实施给哲学的教学带来了一些新的变化,但是哲学教学改革后所取得的效果仍然与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所取得成果不相对称。虽然在一些方面哲学的教学效果与学习理想的距离有所缩短,但是如果考虑到社会现实的变化,这种缩短实际上是在不断扩大。造成这种困境的原因概况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教学改革难以突破现有观念和制度的约束与市场经济相适应。教育作为一项社会性的为整个社会发展提供所需人才的非盈利性事业,它与以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市场有着本质上的区别。改革开放以后,国家政策一直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市场经济。经济的发展必然带来政治、文化等一系列上层建筑的相应变化。这些变化是不容回避必须解决的。然而,受当前教育观念的影响和制度的制约,教育仍然被认为是教育体制内的事情,哲学教育改革仍然只停留在教育的范围,教育与市场是完全不相干的事业。这一观念仍旧难以突破。例如,教材的编纂与课程的设置滞后于社会的变化发展。国内高校就马克思主义哲学教材而言,国内教材基本上沿用或参考前苏联时期的教材,虽然国内一些为此做出了努力但是并没有取得实质性的突破。教材的编纂已经严重落后于青年学生所面对的市场经济下的社会环境。

其次,教学与学习的困境。当前在高校哲学教学过程中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就是:教师教学兴趣不高,学生学习兴趣不浓。就教师而言,尤其是青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是将哲学作为一门知识来传授而不是作为一门学问引导学生进行研究。在教学过程采用“讲坛模式”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虽然在讲授的过程中利用了多媒体等现代化手段,但是仍然不能摆脱定义概念讲解―记忆―练习―考试这样一种模式。相对于原来的“满堂灌”“填鸭式”教学并没有本质上的突破建立起一个新的改革模式和路径。相对于整个应试教育的教育体制而言,这是很难得到改变的。

再次,对意识形态错误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后,在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一系列成果的同时,在意识形态领域也产生了很多问题。对人生信仰的冲击,社会意识形态混乱,社会行为都充满功利性、目的性而失去原来的本质。哲学在教学过程中更多的被政治意识形态影响,而被误认为是政治意识形态的全部组成。与之相对的是,由于政府行政行为的失范造成公民尤其是青年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及整个哲学的学习产生抵触甚至对立的情绪。

二、困境原因的探析

造成哲学教学改革困难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就当前的情况而言,除了自身内部的因素外,更多的是外部社会因素所导致尤其是市场经济的影响。

市场经济影响下,造成学术日趋功利性、目的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即使处在校园之中也难免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信仰缺乏,社会道德沦丧,政府公信力下降,这些不良影响使学术研究和教学活动都失去了科学研究应有的品质。学术活动更多的掺杂了功利的色彩,科研成了赚钱的工具。教育事业成为像企业一样的社会组织。拜金主义盛行,教师精力不再专注于教学,开始逐渐转向市场,开始寻求社会兼职以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造成了教学质量的下降和学生学习兴趣的缺失。

对哲学的错误认知。正如孙正聿所说“改革哲学教学必须抓住两点:一是对哲学的理解,二是对哲学教学现状的评价。”[2]对哲学的错误认识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概念认识不清。哲学是一门科学,有自己的理论体系和发展过程,有自己的研究方法和研究目标。高校哲学的学习只是哲学知识的组成部分并不是哲学的全部。第二,指代不明。在中国哲学在一定意义上成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代名词,而现实中哲学不仅仅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还包括其它二级学科。马克思主义作为一门学科是价值中立的。但是由于中国的国情哲学又具有了政治的色彩。市场经济环境下,权力寻租政府行政行为的失范,造成统治基础合法性的下降,因此对于它所依赖的理论基础也就失去了信任,最终造成对整个哲学科学的排斥。

教学与学习的被动性。大学是人类科学技术存在发展和不断创新的载体,对于青年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然而,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当前的大学教育却更加趋向以市场需要为导向,以创造直接的经济利益为目的。大学不再是单纯传道授业探求真理的场所。教学与学习成了被动的接受更多的是为了完成教学目标和学业。教师授课缺乏激情与创新,学生学习被动应付。无论是从教者还是求知者,知识已经不能改变命运,学习不再成就未来。

三、解决对策的探索

现在再次提出哲学教改所面临的改革背景已经与以前有了很大的不同。哲学作为一门服务于人类社会发展的知识必须考虑到它所服务的社会的变化和发展,在改革过程中不能仅仅作为一种学科或学术范围内来考虑。本文认为现在哲学教学改革应主要从以下几点进行考虑。

哲学教学改革过程要突破教育领域,不能忽视市场经济的存在和影响。这里所说的考虑市场经济的变化指的是市场经济的发展给人们的思想带来的变化,主要是思想认识的变化并不是指教育的市场化。教育作为一种社会事业与市场经济中的企业不同,它的存在和发展不以追求利益为目标。但是,不能忽视的是在市场经济被人们广为接受的今天,它的许多理论和模式是可以被教育事业借鉴和学习。比如自由竞争、优胜劣汰、平等公平等可以适当引入到哲学的教学改革中。通过辨证的继承,来激发理论的探讨,促进理论的创新和发展。真正的理论必然能够禁得住社会实践的检验,而不是靠一些学者和机构的敝帚自珍的坚持。只有舍弃糟粕才能迎来新的发展。

打破学科界限,促进学科间的交流和融合。市场经济的开放性要求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能够培养出更多的高水平复合型人才而不是原来的专门性人才。目前我国大学哲学系在专业设置上基本上是8个二级学科及相应三级学科。在课程的讲授上只要是概论、原理、通史和原著选读等。课程设置的固定虽然有利于教学的规范、检查和评比,但是却违背了科学发展的规律。知识应该是开放的。在教学改革过程中应该在以哲学教学为基础的同时,打破学科界限,融入其它相关人文学科和社会学科,扩展哲学的学科基础和思维来源。“况且,打破专业和学科壁垒,将狭窄的专业教育转变为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并重是我们教学体系改革的目标,显然,这样的哲学课程设置是不利于向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并重的模式过渡的。”改革需要魄力和勇气,思想只有在碰撞中才能产生知识的火花才能有创新和发展。

重新界定哲学概念和范围。与其它科学一样,哲学有着自己的研究领域和范围,有科学性和继承发展的过程。因此,应该改变只把哲学界定为一个社会科学的学科的认识,改变在哲学教学过程中只讲授知识和传播知识的错误做法。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重新界定哲学的概念,纠正人们对哲学科学的错误认识,以此来提高对哲学的学习兴趣,改变学生哲学枯燥乏味的认识。此外,哲学不仅包含马克思主义哲学也包括中国哲学、古希腊哲学、德国古典哲学和西方哲学。但是在一般非哲学专业学生而言,哲学就是指马克思主义哲学。重塑哲学概念可以让学生对哲学有一个新的认识。这就要求高校在哲学具体学科划分的过程中打破原有学科界限,重新划定哲学课程和教学内容。

突破传统的教与学的模式。传统课堂的学习主要以讲授式为主。即以老师讲授为主方式,学生记忆知识通过考试为最终目标。这种方式已经严重背离了科学发展传承的本质。哲学源于社会现实又高于现实。在哲学的学习过程中应引入其他学科优秀的研究方法来弥补自身的不足。例如,社会学中的调查研究,演绎推理等。哲学主要领域的系列选修课程应该链接一些与哲学领域相关的自然科学学科和人文科学学科的课程。此外,在授课的方式上可以采用案例研究与教学为方法,切入哲学教学改革与创新。“如何实现超个体的哲学理论教学的个体化视角的补充与转化,可以有多种方案。而案例化教学模式应当是一个有效的途径。”

总之,任何一门学问都不能脱离开它所存在和发展的社会背景。哲学在改革过程中必须立足当前社会现实,打破原有的思维模式和条条框框的限制。只有如此,才能取得突破性成果获取新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孙正聿.哲学通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2]孙正聿.哲学改革之我见[J].中国高等教育,2000,(09):23-25.

[3]孙思.关于哲学教学改革的思考[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05):535-539.

[4]邵腾.转变教学观念,丰富教学手段[J].东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02):18-23.

[5]徐诚.高校哲学教学的困境与出路[J].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1).

作者简介:

秦亚芹,1981年生,女,河北安平人,衡水学院法政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政治学理论、地域文化。

学习哲学论文篇10

关键词:信息资源;大学生;素质教育

图书馆信息资源是人类对客观世界认识的精华,是科学技术研究的物质载体。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各种图书资源信息对当今的青年人无疑将产生巨大的影响,各种网络图书资源的传播让青年人有了更多的吸收知识的途径。

一、当代社会对大学生素质的要求

(一)哲学素质要求

哲学素质是指一个人对于哲学问题和哲学理论的理解和领悟能力以及对于实际问题的反思批判能力。首先,大学生哲学素质的培养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哲学素质是思想政治素质提高的世界观基础,这是因为哲学能够使人确立高瞻的视点;哲学能够帮助人发现真相和认识真理;哲学能够使人形成博大的境界感。因而大学生哲学素质的培养为大学生远大的政治眼光、坚定的政治信念和良好的政治道德提供世界观基础。其次,大学生哲学素质的培养有利于提高人格素质。哲学素质是人格素质提高的人生观基础,这是因为哲学能够使人不断地追问人生;哲学能够激发人的爱智的激情;哲学能够培养人执着专注的意志。因而大学生哲学素质的培养能够使大学生具有高尚的理论修养和道德品格。最后,大学生哲学素质的培养有利于提高专业素质,哲学素质是专业素质提高的思维基础。因而大学生哲学素质的培养为大学生具有良好的专业素质奠定了坚实的思维基础。

(二)思维创造力要求

思维创造力是人的最基本的心理品质,各种发明主要靠思维创造力。培养思维创造力是真正将“人”培养成“才”的重要标志,也是其根本所在。要使学生的思维不受常规限制,既能继承前人,又能突破前人,具有不断的创造性,有思维创造力的人思维能力具有广阔性、深刻性、独立性和敏捷性的思维品质。知识产生于思维和创造之中,良好的思维创造素质,能促使人不断地追求新知。思维创造素质首先表现为勤于思考,其次表现为善于思考,要运用辩证的思维方法进行正向思维、反向思维、多向思维,才能在思维中有所收获。思维创造素质,要求学生要有丰富的想像力和构建力,能举一反三,闻一知十,触类旁通,能发现别人忽视的东西,并给予重视;能寻找新的生长点,兴趣广泛,思路开阔,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三)学习力要求

学习力是当今社会核心竞争力的集中体现。大学生的学习力是指大学生进行学习的主客观条件的总和。主观条件是学习主体的接受能力、应用能力、扩散能力;客观条件是开展学习的物质条件,包括学习设施、学习机会和学习时间等。大学生学习能力是大学生认知水平的体现,是大学生的生命力、创造力和竞争力。为了切实加强大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除了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大学生学习能力培养上的主导作用外,还要努力拓展大学生学习能力培养的其他有效途径。图书馆在高校大学生学习力培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大学生通过自我超越、改变心智模式、团体学习等提高学习能力的修炼,能在原有基础上焕发活力,创造辉煌。其成功奥秘在于:一方面是能以最快速度、最短时间从信息资源中学到新知识,获得新信息;另一方面是能以最快速度、最短时间把学习到的新知识、新信息应用到实践中去,使个人发展居于优势地位,提升竞争力。

二、现代大学生素质存在的缺失

(一)对哲学的理解和领悟能力严重滑坡,哲学素质有待提高

对哲学理解领悟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大学生哲学素质的提升。通过借阅调查我们发现,很少有学生来图书馆借阅有关的哲学书籍,更谈不上阅读了,因此,提高学生的哲学素质,让学生通过阅读哲学书籍把哲学家的问题当作自己切身的问题,或者把我们自己的问题上升到哲学的高度,这样才能进入到哲学思考的层面,才能感受哲学思想鲜活的气息。而哲学素质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奏效的,它需要在一个人世界观形成时期尤其在积累哲学知识阶段进行系统培养并强化训练。哲学是一门追本溯源的学问,它是人类趋向智慧的历程,这种“爱智慧”的过程本身也积累了深邃的智慧。当我们重新咀嚼这些智慧的结晶时,哲学智者的思想也就复活了,我们的领悟就使他们的思想获得了现实性。伟大的哲学思想只能靠领悟,历史上那些伟大的哲学家,之所以是伟大的,就是由于他们对以前哲学家的哲学思想有自己独到的理解和领悟。

(二)大学生的创新意识严重不足,思维创造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思维创造力是人类普遍存在的一种潜能,我们国人并不缺乏这种潜能,我们曾经创造了辉煌灿烂辉煌的古代文明。但是,我们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我们大学生的思维创造力太令人担忧。我们学生之所以创造性匮乏,除了与我们的传统文化等因素有关外,还与我们教育存在的问题是不可忽视的。在当前,培养大学生的思维创造力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让大学生能够走进大学图书馆,在汲取前人文化食粮的同时,培养自己的一种思维创造力。

(三)大学生的独立自主意识薄弱,学习能力有待加强

当前大学生学习能力的现状让人担忧。我们对在校大学生学习能力的现状调查表明大学生学习能力普遍较差,主要表现在:第一,绝大多数学生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没有自己的学习方法;第二,部分学生厌学;第三,学生过分依赖老师;第四,绝大多数学生不清楚什么是自主学习和如何自主学习。

三、图书馆信息资源对大学生素质提高的途径分析

(一)阅读哲学类图书,提高大学生对哲学学习的兴趣,以提高学生的哲学素质

社会越是向前发展,哲学类图书对人类的影响就越大,就越会成为人类社会的核心信息。人们对信息的获取、分析和处理能力的大小,直接影响其在社会生活中的竞争力和可能取得的成就。当代大学生是未来的科技工作者和社会的中坚力量,他们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如何,越来越成为衡量其综合素质高低的一个重要方面。无论从学科体系,还是从人类社会的基本认识规律看,我们每个青年学生必须读,哪怕只读那种普及本的哲学类图书。我们把它比喻成知识的骨骼。

(二)阅读社会和自然科学概论性图书,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认知社会的能力

如果说哲学类图书是知识的骨骼,那么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概论性图书就是人类知识的脉络,对于培养大学生的思维创造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好的大学科概论方面的图书的信息量也是很大的,其熵值仅次于哲学类图书。信息学专家的研究表明:一本好的社会科学概论的图书是这个学科全部重要信息的80%,而它的常用信息(即有效信息是75%),一本好的自然科学概论性图书是这个学科全部重要信息的65%,而它的常用信息达90%以上。这些信息对培养大学生的科学素养和认知社会的能力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提高公民科学素养和社会认知能力,对于增强公民获取和运用科技知识的能力、改善生活质量、实现全面发展,对于提高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全面掌握电子文献资源的检索与利用,提高大学生的学习能力

图书馆对培养大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作用之一是提供大学生进行学习的基本物质条件,如大量的书籍、报刊、书桌、电子阅览室等学习硬件,以及安静舒适的学习环境、充裕的学习时间等。图书馆提供的学习条件越充分,大学生学习的效果可能就越好,其学习能力也就提高得越快。电子文献的迅速发展为现代信息社会读书治学效益的腾飞插上了翅膀,也为学生学习力的培养提供了广阔的舞台。目前我国的电子文献已经相当丰富。

总之,对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贯穿于培养人的全过程,要在统一认识,转变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基础上,依靠各方面的共同配合和广大学生的努力,才能得到实现。高校图书馆作为育人的重要阵地,只有积极引导学生在浩如烟海的图书信息中更多地涉猎对自身成长成材具有启迪作用的知识,才能真正在大学生的素质教育中发挥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