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翁柳宗元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4:20:20

渔翁柳宗元篇1

关键词:张志和柳宗元隐逸情怀《渔歌子》《江雪》

自东晋末年起,一些隐逸江湖的诗人写的诗歌,这类诗描绘了山水景物,表现了隐逸生活,抒发了内心的情感,风格恬淡,寄兴遥远,成为古典诗苑中的奇葩。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中唐诗人张志和的《渔歌子》[1]和柳宗元的《江雪》[2]均属这类作品,下面笔者就他们的隐逸情怀进行比较研究。

一、张志和与柳宗元隐逸情怀的相同之处

这两首诗词都以渔翁生活为题材,寄情山水,表达了作者厌烦官场尔虞我诈、内心向往隐逸生活的情怀。

(一)羡慕渔翁生活,寄情山水。

柳宗元在《江雪》中写道:“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四年级上册,第29页)直接点明了渔翁的身份。这两句以孤舟独钓点缀雪景,一个头戴斗笠、身披蓑衣的老者,独自一人在茫茫雪世界之中,驾一叶扁舟寒江独钓,仿佛一位遗世独立的隐士。张志和在其词作《渔歌子》中描写的“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六年级下册,第48页),以画龙点睛般的笔触,突现了整个画面的主景:一位渔翁,正稳坐船头,戴着斗笠,披着蓑衣,在斜风细雨中,悠然自得地垂钓,好像一位不食人间烟火之士。二人都羡慕渔翁的生活。

(二)厌倦官场是非,向往自由。

两位作者都生活在中唐时期,均遭遇贬谪变故。他们借助山水之景,在自己营造的精神世界里获得身心的双重自由。

柳宗元家族史辉煌,才智过人,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青年时代的他,仕途顺畅,面对日益衰败的唐王朝,他立志要革新。然而时世弄人,柳宗元参加“永州革新”失败后被贬为永州司马,《江雪》便是此时所作。经历了人间冷暖后,他独自一人在寒江垂钓,此时此刻才能远离官场纷争,享受片刻安宁,表现了他隐逸的情怀。张志和因事贬官,赦还时恰逢母亲去世,他不愿赴任,绝意仕途,便隐居江湖,终日泛舟于湖上,《渔歌子》便是此时所作。词人沉浸在美丽的山水之中,仿佛自己与那山水融为一体,那幅“江南渔歌图”展现了对湖州山水的热烈赞美,对充满诗情画意的江南春色的无限喜悦,对潇洒自在的烟波钓徒生活的讴歌,体现了渔翁隐居的乐趣。

二、张志和与柳宗元隐逸情怀的不同之处

虽然两人都身处中唐时代,但是二人的经历与个性注定了他们的不同选择和命运,展现了不同的隐逸情怀。

(一)诗词中表现的生活美感不同。

《江雪》这首诗仅仅二十个字,其中描绘的事物非常简单:雪、江、山、径、小舟、渔翁,不过是一次简单的垂钓而已,但是为了突出主要的描写对象,在开头两句诗人选用“千山”、“万径”两词,使得背景寥廓无边,这是为了给“孤舟”和“独钓”的画面做背景。“千”、“万”两字与“孤”、“独”两字,在数量上形成巨大的对比和反差,立即让人感到空阔、静寂、死灭。正当读者处于压抑之中时,作者写“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四年级上册,第29页),又以孤舟独钓点缀雪景,更突出环境的凄凉与诗人的孤独。张志和用词句“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六年级下册,第48页),就把无限春意立体传神地描绘了出来:在那苍翠如黛的西塞山前,只只银白色的鹭鸟在水面上飞来飞去;在那漂浮有粉红色桃花瓣的河水里,条条肥壮的鳜鱼正趁着汛期的到来而自由自在地追逐、嬉戏。整幅画面色彩浓艳,然而这一切都被斜风细雨淡化,于是艳丽的色彩变得如仙云,似春烟,给人以朦胧含蓄、淡雅素朴的美感,表达了词人对山水的热烈赞美,突出了渔翁生活的乐趣。

(二)柳诗的隐逸情怀更悲愤孤傲。

在《江雪》这首诗里,柳宗元选取了“冰雪”这个意象来表现其孤傲的隐逸情怀。在冰雪覆盖的世界里,其情趣不在钓上面。他在默默地等待,凄凉的环境可以考验他的意志,孤独寂寞可以让他冷静地思考。这是一种“举世皆浊我独清”的精神,世界晶莹剔透,而冰雪不受尘埃的污染,更象征了其心志的坚贞,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清高孤傲,凛然不可侵犯。张志和词中的淡怀逸致不是直接的咏怀,而是从渔父与自然景物浑然天成的情景交融艺术画面中表现出来的。词人的情与描绘的江南渔歌图化为一体,具有率真、自然、朴质、平淡的优美风格,达到了王国维的“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的“无我之境”[3],展现了其超逸的情怀。

综上所述,柳宗元的诗《江雪》和张志和的词《渔歌子》虽同为垂钓之作,但二人的隐逸情怀和思想精神区别较大:一被贬他乡与世抗俗,一放浪江湖与世无争;一悲愤孤傲,一平和超逸。我们大学生今天读来,不仅体会了美好的情怀,而且领略了其中高妙的艺术技巧,值得认真体会和学习。

参考文献:

[1][2]张庆,朱家珑.《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m].2015年5月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本文中诗句均出自此书,不再一一注出。

[3]王国维,著.文轩注,释.《人间词话》[m].2012上海三联书店

[4]舒克斌.《从柳宗元与张志和的渔父诗看儒道美学思想的异趣》[J].船山学刊,2007(2).

[5]顾易生.《中国古典文学基本知识丛书之柳宗元》[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

[6]王晚霞,主编.《柳宗元研究》[m].湖南人民出版社,2014.

渔翁柳宗元篇2

唐顺宗永贞元年,柳宗元参加了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革新运动。由于保守势力与宦官的联合反攻,致使革新失败。因此,柳宗元被贬官到有“南荒”之称的永州。他在任所名为司马,实际上是毫无实权而受地方官员监视的“罪犯”。官署里没有他的住处,不得不在和尚庙——龙兴寺的西厢里安身。于是,他怀着幽愤的心情,写下了这首千古传颂的名诗。

这首诗之所以有名,是它具有高超的艺术。仅仅二十字,便勾勒出一幅精彩绝伦的图画,作者复杂曲折的思想感情深深包含其中,的确堪称“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宋?梅尧臣)

但是,这首诗是不符合生活真实的。试看:千山万径,白雪茫茫,飞鸟绝迹,行人无踪;如此天寒地冻,令人望之而心惊,哪里还有什么垂钓的渔翁呢?青壮年恐怕都不耐其寒,何况还是一个“翁”。虽然,南方的江水冬天不结冰,但在这种情况下,照样会“冻的个寒江上鱼沉雁杳”。(明?王磐)况且,以打渔为生的人,最讲究捕鱼的季节性,冬天鱼不好动(在摄氏零度时呈休眠状态),其腹不饥,懒于进食(南方的鱼性如此),根本就不是垂钓的好机会,在冰封雪压的时候,那就更不用说了。

不过,这首诗虽不符合生活的真实,却符合艺术的真实。诗歌是文学作品,允许艺术创造,决不是现实生活的翻版。它可以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用典型化的方法,把不同时间和地点的景物,拼在一起,创造出完整的诗的意境,以寄寓作者的思想。被称为“诗佛”的王维,在作画时就采用了这种方法,创作出一幅含意深刻的《雪中芭蕉图》(原名《袁安卧雪图》),但其拼凑痕迹明明白白,一见便知。而柳宗元这首《江雪》诗,却是巧夺天工,照样是拼凑,却不露丝毫痕迹。

那么,诗人又是怎样拼凑的呢?

首先,还得了解柳宗元的住处:“寺之居,于是州为高。西序(东西墙谓之序)之西,属(连接)当大江之流;江之外,山谷林麓甚众。于是凿西墉(高墙)以为户,户之外为轩(长廊),以临群木之杪(树枝末端),无所不瞩(注视)焉。”(柳宗元《永州龙兴寺西轩记》)从柳宗元对住处的描述可知,他“无所不瞩”之景,无疑就是雪后的诗中之景。

然后,我们再来试想:诗人于当年冬天到达永州之后,心情怅惘,思绪万千,人地两生,四顾茫然。实是亲朋无一字,形影吊寒温。虽时过境迁,亦不能忘其恨。一天,寒风微动,大雪飞扬。诗人起坐无聊,出户立轩远眺。只见天地一色,茫茫无际。远处的山岭,参差错落,犹如玉砌银堆。再看那江上,水波不动,寒流无声,仿若素娟撕开偌大的裂口。在水湾深处,几株古树下面,系着一叶扁舟。又四下一瞧,没有一个行人,也没有一只飞鸟,只有诗人孑然而立。

如果没有雪景,诗人就不会联想到冷峻严酷的政治处境;如果没有孤舟,诗人就不会联想到渔翁。本来,披蓑戴笠的渔翁,是微风细雨时的装着。诗人为了既要写出冷酷无情的现实,又要写出自己孤芳自赏、顶天立地的个性。于是,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把一个平常的渔翁搬上船来。一幅极妙的大雪垂钓图便跃然纸上。

渔翁柳宗元篇3

1、原文: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2、译文:千山万岭不见飞鸟的踪影;千路万径不见行人的足迹。一叶孤舟上,一位身披蓑衣头戴斗笠的渔翁;独自在漫天风雪中垂钓。

3、赏析:这是一首押仄韵的五言绝句,是柳宗元的代表作之一。大约作于他谪居永州(今湖南零陵)期间。柳宗元被贬到永州之后,精神上受到很大刺激和压抑,于是,他就借描写山水景物,借歌咏隐居在山水之间的渔翁,来寄托自己清高而孤傲的情感,抒发自己在政治上失意的郁闷苦恼。因此,柳宗元笔下的山水诗有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把客观境界写得比较幽僻,而诗人的主观的心情则显得比较寂寞,甚至有时不免过于孤独,过于冷清,不带一点人间烟火气。这显然同他一生的遭遇和他整个的思想感情的发展变化是分不开的。

(来源:文章屋网)

渔翁柳宗元篇4

一、朗读,感受音韵之美

语文教学,以读为主,“读”占鳌头。书声琅琅是当下语文课堂所追求的一种境界,而这读,是有层次地读,是有方法地读,是有意味地读。

一是新课伊始,要“疏通全诗”地读,其目标定位是读通读顺。比如,关注“径”“翁”等后鼻音,以及“踪”“蓑”等平舌音。读时还应注意字音的长短。

二是再次通读,抑扬顿挫地读。其目标定位是读出古诗特有的节奏。有人说:“节奏是一切艺术的灵魂。”古诗的声韵即是审美的媒介,能传达出古诗特有的形式美特征。这首五言绝句,从语言形式上说,节奏鲜明,前两句是“二一二”式的、后两句是“二二一”式的停顿,再加上“平长仄短”,故教师要引导学生按照这样的节奏去诵读。

三是层层推进,声隋并茂地读。其目标定位是了解诗意,读诗达意;体J晤诗情,读诗传情;品味诗韵,读诗升华。古诗的文字是作者思想、情感、心灵之载体。每次朗读的推进都是一种隋感的递进:了解诗的内容之后读诗,引出的是意象美;了解作者的情感之后读诗,体悟的是意蕴之美;了解诗的深意之后读诗,品赏的是内涵之美。这几个层次的朗读,都要忌讳一味地追求读的形式,而应有层次地推进,反复吟咏。

二、想象,感悟意境之美

诗中有画:《江雪》这首脍炙人口、流传千古的诗作,是一幅意境深远、构图独特的泼墨写意山水画。远景:千山万岭,白雪皑皑;千道万径,琼冰玉雪;人踪鸟影,杳然不见;近处:茫茫江面,一舟静卧,一翁披蓑戴笠,凝神端坐,执竿垂钓。这画面中,天地间一片洁白,远景其实是飘缈的,为的是突出这近景:一江、一舟、一翁、一钓。渔翁沉醉于冰天雪地,专注而忘情,立身天地,融心江钓!

画中有诗:我们要在充满意境的画面中,品味诗句,理解诗意。教学中,教师可问:诗题既然是“江雪”,这诗中哪里有“雪”呢?教师可引导学生边找雪,边巧妙疏通每句诗的意思,从而领会诗的前三句只字未提雪却见雪纷飞――这“雪”隐在这“绝”、这“灭”、这“蓑笠”中的高妙写法。教师引领着学生与诗人同行,读读诗,品品雪,在慢读浙懂的过程中,这幅奇绝的画面就渐人心间了。

三、推敲,体会意蕴之美

推敲品味,就是收获鲜活的语言。“诗无达诂”,斟词酌句地品析古诗的精妙,不是架空分析和就诗论诗的误区,而需要知人论世、具体分析,引领学生深入到作者所处的时代。

其一是品味诗情。大雪寂寥,百里沧桑,这是前两句诗创设的情境;孤翁独守,寒江独钓,意蕴非常丰富。这里可带领学生质疑:天气这么冷,老渔翁为何却在独自垂钓?你有什么想要问问他的?然后让学生猜猜:为什么天寒地冻了渔翁还垂钓?接着,教师适时补充柳宗元被贬永州、孤独无友、痛失母亲、疾病缠身的悲情遭遇。学生自然能够感受到作者真实而独特的情感。一个“寒”字,是柳公经历一件件伤心事后心中的寒冷、悲伤;一份“独”情,是柳公千万孤独却坚毅不屈的清高孤傲。

其二是品味诗眼。《江雪》一诗,后人解读的意蕴更为丰富。因为它构思的巧妙之处,不仅在于以巧夺天工之笔描绘画面,而且奇以藏头逆尾的八字,巧妙嵌入字里行间,有人说这“千万孤独,雪翁尽失”就揭示了作者吟诗的主旨。如果这饱含千思万绪的情怀用一个字来概括,非“孤”无以言说,这便是我们解读此诗的“诗眼”和关键处。这个“孤”的背后,值得我们去解读:一是政治形势的冷峻、险恶;二是作者情感忧伤、孤愤;三是作者对抗浊流的孤傲人格操守。

四、表达,感悟情思之美

欧阳修认为:写作的捷径,是“勤读”“多为”而“自工”。在《江雪》的执教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两次表达式的书写,结合“知人论世”的具体分析,深入到作者内心深处,深入到文字内涵中去,展现诗歌艺术的多义性与朦胧性。

一是以文作画,白描奇景。第一次,安排在熟读古诗后,让学生找“雪”,在找“雪”的过程中,巧妙地将奇景展开。了解大意之后,教师可创设情境。音乐的渲染,诗意地描述:“这皑皑白雪在天地间尽情地下呀,下呀……一首诗就是一幅画……轻轻闭上眼睛,你眼前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教师可声情并茂地朗读这首《江雪》,然后,请学生睁开眼睛,拿起笔,将自己看到的画面写下来。

二是以笔叙情,直抒情怀。第二次写,安排在学生理解诗意之后,教师可引导学生,把诗文放在文化背景下阅读,带着学生的思维走向深处。这背景,有当时的历史背景、文化背景,也有作者的生平。教师可补充柳宗元的生平资料,以让学生补充认知。此时,让学生将作者内心的感受倾注笔端即可。

五、拓展,延伸文化之美

这首诗,传递的是一种特殊情怀。古代的士大夫因儒家思想的浸润,根深蒂固地想要有一番大作为,一心想要忠君为民,他们有满腔热忱与抱负,而柳宗元也不例外。所以,这个“钓”,钓什么?钓的是一份不屈、一份希望、一份孤独、一份清傲。这渔翁文化背后的意蕴深远得很。钓春者飘逸,钓夏者潇洒,钓秋者成熟,钓冬者坚毅。此时,教师再适当补充不同时代、不同诗人的渔翁向往、渔翁情结、渔翁咏叹,多元地理解古韵中的渔翁文化,便是有意义地拓展延伸。

渔翁柳宗元篇5

作者: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渔翁柳宗元篇6

一、营造民主氛围,激发质疑意识

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教师就要积极营造民主的学习氛围,因为氛围对培养学生创造力具有潜移默化的长效应,教师要支持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使学生敢说、想说、有话说。课堂中我们提倡小组教学、合作学习,要求教师少讲、精讲,学生懂得尽量不讲,留时间给学生独立学习和思考,使学生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学生从被动接受,无条件服从转化为以探究和主动学习为主,鼓励学生各抒己见。对于学生的回答,如果不是严谨的科学知识问题,尽量不要简单地用对与不对来评价,尤其当出现不同意见时,我们宁可把评价的权利交给学生,努力营造一种非评价的安全氛围,使学生始终保持积极的心理状态,激发并强化创造意识。

建立学习互助小组,提供各种个体学习、自主参与的机会,还学生读书、思考及语言训练的自由。对语言文字的理解,仅凭教师的照本宣科,学生的机械记忆,效果差且遗忘快,而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相互讨论等方法,自己学习来的东西不但印象深刻,更形成了一种自我学习的能力。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更可以发挥小组合作的优势,让学生按自己的思维方式、情感体验和读书方法去阅读、品味、赏析。学生可以在愉快学习的同时,激发灵感,从而获得最佳创新状态。

二、扩张思维广度,培养质疑能力

平时我们会发现有些学生思维空间大,总能海阔天空地联想,从创新的角度来看,求异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语文教学中,注意扩张学生的思维广度,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多向性和质疑能力。以《江雪》一课的教学为例,课堂交流时,教师和学生是这样对话的。

生:老师,我有疑惑,这个“蓑笠翁”是柳宗元还是渔夫?

师:同学们有什么看法吗?【不急于回答,一石激起千层浪】

生1:应该是柳宗元。前面说“万径人踪灭”,没有别人在。

生2:我觉得是渔翁。我的理解是“翁”一般都是指年纪大的人,我觉得柳宗元作诗时应该还不够“翁”。

生3:“翁”并不一定是“老翁”……

生4:是柳宗元看见渔翁在钓鱼,而不是柳宗元在钓鱼。

生5:老师,那么冷的天气里,他能钓到鱼吗?【一曲未终一曲又起】

师:是呀,这也是个问题啊。

生6:我觉得能,如果钓不到鱼,他还在这种天呆在那里钓,那他不傻吗?

生7:我不同意。这么冷的天,江面都结冰了。鱼儿怎么还会吃鱼饵呢?说不定鱼饵也已经被冻住了。

一生迫不及待了:不会,我从一本书上知道了水的沸点是100度,冰点是0度,所以,即使江面结冰了,江水依然是在0度以上……

生8:我说就像水龙头一样,冬天,水龙头结了冰,那水管子里的水就流不出来了。

生9:我们家养过鱼(应该是金鱼),冬天里它们就不吃食了。【还是不甘心,急急要表现自己的意愿。】

……

有道是“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虽然本课还有些“疑惑”未曾解决。虽说:编筐编篓,贵在收口。教师理应给学生准确的知识,可是细细想来,这些“疑”就一定要有果吗?是渔翁还是作者,这已经不再重要,因为作者早已以渔翁“自寓”。能不能钓到鱼也不是作者要去追究的,要的是那一份心境。可是孩子们在争辩中,思维被激活了,主体意识也增强了,如此层层深入的质疑争论,不仅使学生学懂了课文,更扩张了思维广度,在不断的求异思维训练中培养了他们的创造能力。

三、合理制定目标,增强创造信心

自信是一个人对自己能够达到某种目标而进行乐观充分的估计,也是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保证。心理学说的“跳一跳摘桃子”,就强调目标的制定应该是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稍作努力就可以达成,并通过成功的刺激,获得一种自我肯定的内驱力,从而更大胆地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更自信地去认识问题、解决问题,常有问题才能常思考,常创新。

比如,教学《荷花》一文时,教师抛出这样的问题:“你觉得课文中哪个句子写得特别美?”学生回答:“我觉得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这个‘冒’字写得特别美,可到底美在哪里,我也说不清。”面对学生诚实地回答,如果教师流露出不屑,孩子以后一定不敢表达,而如果老师这样说:“说不清楚没关系,你能察觉出‘冒’字用得特别美,已经很了不起了,‘冒’字还可以换成什么字?”学生填了露、钻、探、长等字。教师继续引导:“作者为什么没有用这些字,而用‘冒’字呢?用心读读前后几句话,你觉得怎样才叫冒?”学生说了使劲地、生机勃勃地、一个劲儿地、不停地……整个过程中,教师既巧妙地保护了学生的探索兴趣,又让学生深入细致地感悟到作者的用词之美,使学生与文本的对话真正成为“精神的相遇”,这是一种被吸引的创造。

四、多留质疑环节,敢于挑战权威

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学生往往把教师和教材看作知识的权威,如果一味地相信权威,缺少怀疑精神,就很容易产生盲从心理。所以教师要努力变“教教材”为“用教材”,使教材的呈现方式变“圣经”为“剧本”,课堂变“一言堂”为“群言堂”。一位哲学家曾说过:对于不懂得问题,疑问是一种明智;对于未知的事物,探求是一种才智;对于前人的定论,挑战是一种大智;而对于未来的世界,创新是一种睿智。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见解,允许学生出错纠错,努力使学生成为思想活跃、浮想联翩的创造者。

渔翁柳宗元篇7

自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古琴大家管平湖先生将古琴曲《乃》的打谱完成,在多次音乐会上演出其节本之后,不久即传遍大江南北,今已成为几乎琴人必弹之经典。但对此曲的标题读法及乐曲本意尚有歧异之见,不可不辨,不可不说。所谓辨说者,乃求其正、指其误、详其意。

一、“乃”读音之辨

古代诗中多有“乃”二字出现于有关渔父船天之作中。于今又有民族管弦乐曲《春江花月夜》中《乃归舟》一段。关于这些见于诗文音乐中的“乃”二字的读音,除琴人在说琴曲《乃》时读之为“袄矮”(ao三声ai三声)之外,几乎人们都读为“乃”(ai三声nai三声)。

《康熙字典》中解“”字时所引《唐韵》《集韵》《正韵》《韵会》等多种古籍,皆指“”音同“哀”或“唉”。“乃”读本音为“”(nai三声)。但其中《韵会》的一段颇长的释文却揭示出当时的另一种读音“袄霭”(ao三声ai三声)存在的可能:后人因《柳子厚集》中有注字云“一本作袄霭”,遂欲音“”为“袄”,音“乃”为“霭”,不知彼注自谓别本作“袄霭”,非谓“乃”当音“袄霭”。

这一段文字本意虽然是想告诉我们,《柳子厚集》的不同版本中用了“袄霭”两字,而不是“乃”两字,并不是说“乃”两字应读为“袄霭”两个音,却令我们必须思考:为什么同一首诗,同一处用词,在另一版本中(应是《渔歌调》一诗中“乃一声山水绿”一句)会有这样不同的用字。正是这一异本现象,令我们看到,这一句诗中不同版本上的两种不同之字都是形声字,不止意同而且音同。因为音意皆同才不会因版本之异而损害原诗之本意。《韵会》在这段文字的前面部分恰恰告诉了我们情况正是这样:

又按《项氏家训》曰:《刘蜕文集》中有“湖中霭曲”、刘言史《潇湘诗》有“闲歌嗳深峡里”,元次山有《湖南效乃歌》、三者皆一事,但用字异耳。

这正是说《湖中霭曲》《闲歌嗳遒深峡里》都是《湖南乃歌》《闲歌乃深峡里》的异写,并且恰恰是字虽异,而音同意同。反之,也正是告诉我们恰因为音同意同才使“乃”被“嗳”或“袄霭”所替代,产生异写。同理,《柳子厚集》中的“欺乃一声山水绿”既然有异本“袄霭一声山水绿”,则必因“袄霭”确为“效乃”的另一读音,才有与上文所引之例逻辑相同的异本。而且“袄霭”两字之音才与歌唱中作为虚字、衬腔的需要及实际状况相符,才在呼号时歌唱时明朗而顺畅。而音”霭迪”于读或无碍,却不宜入歌,更不能作为动作整齐、引发力气的号子音调,用以呼号或歌唱。尤其柳宗元诗中“欺乃一声”明明是一声呼喊。如呼声悠长辽远,其音必如“袄霭”(ao三声ai三声),这是渔翁在“西岩”之下,面江而呼,必须自然顺畅。常见的“噢”“唉”之外,还有“嘿”“呦”“哎呦”“哎呀”“啊呀”等等,这些皆为开口音,都用为呼号、喊叫。而“霭迪”两音,前者开口音,可以高亢明朗,后者“”音却是抵齿的前舌音,远不宜自然通畅地放出明朗的长音,何况其韵又归于合口,更不适宜呼号之需。古人写诗为文佳者皆本于客观实际之存在及可能,“袄霭”的读音才是诗文中“乃”二字的实际音意。此两音本是存在于民间劳动生活中的呼号音调,因无典籍先例可循,文人只能择相近之字拟写而用了“乃”二字,又有“袄霭”之另本,更有“嗳”“霭”之异读。字音歧义之发生并不足怪,如不刻舟求剑,纸上谈兵,而以实际社会存在为依据和出发点,则可信渔父也罢船夫也罢,在呼号高喊之时绝非“嗳”“霭”,必为“袄霭”,亦即“乃”之音必为“袄霭”。

二、“乃”表意之辨

上文之辨已指明“乃”应是呼喊的声音,即渔父或船夫的呼号,但诸多论述文章或音乐解说常将“乃”两字解释为“橹声”或“桨声”,不可不辨。

首先,古人对于橹声或桨声是有形声之词记写的,那就是“咿哑”,这在明代琴歌《渔樵问答》的歌词中明白而恰当地使用着:“橹声摇轧那咿哑。”这与近代人或今天用“吱吱嘎嘎”来写是十分相近的,是摇橹或划桨时橹与桨和船上的支点相磨的声音,而“嗳”“霭”“袄霭”的声调明显不能和它联系在一起,人们常作为“乃”例证的柳宗元诗中名句“乃一声山水绿”恰是证明,“乃”所形状的是呼号声而绝不可能是橹声或桨声。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烟消日出不见人,效乃一声山水绿。回看天际下中流,崖上无心云相逐。”

此诗写得个分清楚,渔翁是在江边夜宿之后,晨起点燃竹子烧水,应是准备晨炊。既不可能去摇橹也不可能去划桨。而且是“效乃一声”。如果是晨炊已罢早餐已毕,开始离岸,摇橹或划桨则必应是连续不断怎么可能“一声”即止,必应是“乃声声”才对,可见“效乃”一声是渔翁面对清江的一声呼喊,“欺乃”就是呼喊的“号子”声。

三、《款乃》曲意说

对于《乃》一曲所写,历来几乎都作为渔父之歌解,并且多引上文所提的柳宗元《渔歌调》为例,今天琴人在演奏管平湖先生打谱的《乃》时也常这样理解或说明。但从管先生打谱所展现的音乐实际来看,却非常明确地是在表现船夫或纤夫的劳动和心情,形象生动感情鲜明,而不是渔夫在渔事或归船时摇橹、划桨时的声音及漫歌的情景表现。

在管平湖先生打谱的《效乃》中(以下简称管谱《乃》)有非常明显的一呼一应的号子声调多次单纯出现或变化出现,是十分重要的形象展现和情绪表达。有时是有力的,有时是沉重的,有时是急促的,是不同情形下的劳动,也是不同状态下的心绪。

这号子声调第一次出观是中速情况下相呼应的单音,由两个两拍的单音音型再压缩成一拍,稳健中形成一种鲜明的劲力:

这一段落的最后四小节旋律性很强,但其基础乃是mimisolsol同音重复成的号子声的发展。

在下一次出现时,这同音重复的音型经过强的

第四次重现的同音重复音型用固定低音的双音加强了力度。节奏由宽而突然紧缩,再有力地放宽,更加强了音乐的激情与张力,并且有厚重之感,是一种更为顽强而紧张的情绪下的呼号。

第五次同音重复的音型出现时,用了八度双音。在演奏时处理为显著放慢的速度,表现的号子声成了辛劳中的沉重心情体现。然后回到原速作一次同音重复,恢复了生气与活力。

上述五例都是在变化发展的呼应相接的号子音型中表现了船夫或纤夫艰辛劳作的情景,展示给我们的是我国古代许多绘画中所呈现的江畔一行纤夫拉船前行的景象。完全可以确信,这一曲在古琴音乐中难得的、声情并茂的精彩之作,所写的正是船夫的号子声中的劳动与心情。

渔翁柳宗元篇8

一、充满禅意的清冷画面

深山古刹,禅宗圣境,既远离了尘世的车马喧嚣,又亲近于更近天道的山水自然,唯有在这种清静安宁的环境之中,才能更契合佛教高僧们所追求的“禅定”境界,使他们能够达到忘却尘世,清静无为的玄妙境界,从而潜心体悟禅理经义。正所谓“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而佛家的这种注重自然的出世、清幽的境界对柳诗的审美及境界追求产生莫大的影响:

“谪弃殊隐沦,登陟非远郊。

所怀缓伊郁,讵欲肩夷巢?”

在他的《游朝阳岩遂登西亭二十韵》中这种借佛法的宁静与自然的幽远,来追寻内心的平静,慰藉灵魂的伤痕,抒发愤懑的心绪的痕迹如斯明显。

在柳宗元的其他诗作中,诸如:“苦热中夜起,登楼独蹇衣。”(《夏夜苦热登西楼》);“拘情病幽郁,旷志寄高爽。”(《法华寺石门精室三十韵》);“隐忧倦永夜,凌雾临江津。”(《登蒲州石矶望横江口潭岛深回斜对香零山》);“窜身楚南极,山水穷险艰。”(《构法华寺西亭》)。种种清冷之境,幽寒之意,油然而生,无需刻意寻访,比比皆是。据李育仁的《论柳宗元的诗歌审美情趣》一文统计,柳翁在其传世的160多首诗中,竟有73首使用了“幽独”“清寒”的意象。其偏爱禅境,向往山林的心态由此可见一斑。

二、幽远静谧的禅林意境

苏轼的《东坡题跋》中曾有言:“所贵于枯淡者,谓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渊明、子厚之流是也。”无独有偶,杨万里在他的《诚斋诗话》中也曾言到:“五言古诗,句雅淡而味深长者,陶渊明、柳子厚也。”由此可见,在后辈眼中,柳宗元的诗早已成为冲淡、宁静、与世无争的代名词。而这一切的根本思想则在于他被贬谪后远离官场的尔虞我诈与政治权力的浑浊斗争之中。频繁与佛道高僧交往,在日复一日的暮鼓晨钟下,忘却个人的恩怨得失,无谓于世俗荣辱,从而达到的宁静致远的淡然意境。

且看柳宗元被贬永州后定居愚溪时的诗作:

“久为簪组累,幸此南夷谪。

闲依农圃邻,偶似山林客。

晓耕翻露草,夜榜响溪石。

来往不逢人,长歌楚天碧。”

柳翁在这篇《溪居》中,开篇即说道自己厌倦官场争斗的尔虞我诈,反而将此次贬谪引为幸事。作者正是在这种“闲依农圃邻”的怡然之下寻回那“偶似山林客”的悠闲惬意,在“来往不逢人”的宁静长夜下,一曲放歌,将自己引向“禅”的宁静悠远之上。

其在《渔翁》中所写道的“欸乃一声山水绿。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则更是表达了诗人那种心无所系,放任自流宛如天际浮云变幻无际而不执着于物的超然心境。

从自然中体味禅意,又以禅意去体味人生,放下争名逐利之心从而达到了“缘情体物”“浑然天成”的禅诗境界。

三、以拟人化的形式表达山水景物

王国维《人间词话》说:“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柳宗元的山水诗中,虽然多写“无我之境”,但更多的时候仍侧重于“有我之境”的描写。或许是怀才不遇,或许是壮志难酬,在柳宗元的诗中,无论是山石草木还是花鸟鱼虫,那些深具灵性却又无人赏识的景物比比皆是,所在多有。或许是仕途的不得志,或许是贬谪永州的怅惘,柳翁一次次的在他的诗文中抒发出那股怀才不遇、有志难伸的愤懑之气。而他所吟咏的那些对象,无论是“窈窕凌清霜”的红蕉,还是“劲色不改旧”的青松,无不有着经霜弥茂,历久弥坚的品质。然而,无论是“晚岁有余芳”的桔柚,还是“蓊郁有华枝”的新竹,却又无一处不透露着不为人知,怀才不遇的抑郁之气。而在《愚溪诗序》中,作者那与自己拥有着同样高洁品质的老友(愚溪),在作者眼中便如自己一般不为人所理解与认同,同样的遭遇天涯。他与它对话,便似与这般一个知己倾诉着自己的辛酸与不平。请看下面这首《孤松》:

“孤松停翠盖,托根临广路。

不以险自防,遂为明所误。

幸逢仁惠意,重此藩篱护。

犹有半心存,时将承雨露。”

这首诗是元和十年,柳翁被召回长安,再出柳州时所作。在途径商山时柳翁曾这样写道:“商山临路有孤松,往来斫以为明,好事者怜之,编竹成援,遂其生植,感而赋诗。”诗中所写虽只是上山脚下的一株孤松,却又处处“有自况之意”,作者借青松岁寒不凋,冬夏常青之意抒发自己坚定不移,经霜弥茂的高洁品性;而那去国离乡,独身只影飘浪江湖的寂寥心境更是被一个“孤”字表现的淋漓尽致。全诗虽然充满着诗人怀才不遇,屡遭排挤的愤懑之情,但在最后四句中却又重新振作,表现出了对未来的美好向往,对有朝一日能够重回庙堂,建功立业的憧憬与渴望。

“好在湘江水,今朝又上来。不知从此去,更遣几时回?”

这首《再上湘江》中,柳翁将流水的一去不复返与自身被贬谪的命运相联,其中情真意切之外所透露的一抹淡然忧伤,与之前的《孤松》又有不同。

而在《南中荣橘柚》中,柳翁先以“橘柚怀贞质”等句自况,在肯定了自身才华后又以“晚岁有余芳”这样的句子委婉的抒发了自己的理想抱负。而此后又以“殊风限清汉,飞雪滞故乡”等句抒发了奸臣当道,自己屡遭迫害,壮志难酬的惨痛经历,以至于“攀条何所叹?北望熊与湘。”这样的只能远望故乡,徒增感叹的悲惨遭遇。柳翁将自身的宦海沉浮与橘柚的品质命运紧密相连,可以说是达到了佛门“物我合一”的绝妙境界。由此可见,柳翁是时刻在以佛门的“物我同根”的深奥禅意,抒发着自己身为儒家子弟,胸怀经世济国的壮志伟业,却怀才不遇,有志难伸的愤懑之情啊。

渔翁柳宗元篇9

关键词:美;自然

中图分类号:J2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5)35-0187-01

南宋画家马远的《寒江独钓图》深深吸引了我,初识此画是在初中,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那大片的白,如此自然的白。在画中没有画一滴水,只有一位老翁独驾一叶扁舟,呈现眼前的是一片白茫茫、无边无际的水面。画中以简洁的手笔,描绘出一幅宁静和谐的自然画卷。让我联想起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寒江独钓图》只画了漂浮水面的一叶扁舟和一位在船上独坐垂钓的渔翁,四周除了寥寥几笔的微波之外,几乎全为空白。然而,就是这片空白表现出了烟波浩渺的江水和极强的空间感,衬托了江上寒意萧瑟的气氛,从而更加集中地刻画了渔翁专心于垂钓的神韵,也给欣赏者提供了一种渺远的意境和广阔的想象余地。可谓是“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

用“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来形容这画面正是再合适不过了。画中清冷静寂的湖面上,停一叶小舟,一位蓑笠翁正独自垂钓,对岸山势险峻,天空阴沉,将雪山反衬得更为鲜明。近处挺劲的青松被积雪覆盖,迎风傲立,枯树低枝,颇具生机。在艺术表现上,这幅画取平远布局,构图有宋人特有的笔意。画面上的色调单纯,点以赭石、花青与墨色相间。一派寒气,作品凝重而又充满生气,营造静寂、萧寒的气氛。

我们可以在这冰天雪地之中看到画中的自然美,各种自然事物呈现的美,社会性与自然性的统一。它的自然美在于自然事物本身的属性,画中的雪景浑然天成,让人深感大自然的魅力。自然美是心灵美的反映。马远的《寒江独钓图》清晰的反映了作者心灵的孤独与内心的清冷。自然的美,美与不美不完全取决于主体,也不完全取决于对象。自然美作为美的对象,其自身总要有美的属性,要包含美的要素,同时还要有主体对它的一个艺术性的欣赏。你所喜欢的对象本身必须具有美的要素,但是你之所以认为其是美的,那是因为这个对象是已经艺术化了的自然美,已被赋予了理想的美点。美与自然的关系体现在画中,这就是画中的自然美。马远的《寒江独钓图》中的自然美无处不在。它有无限的生机,它是生生不息的万物,它是一种永恒的生命感。“天地与我合一,万物与我同生”,这种“合一”感、“同生”感从生命的根部触及了美感的源头,是自然审美的特性所在。

《寒江独钓图》中也蕴含着艺术美,美的艺术形象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深深根植于生活之中。没有生活,就没有艺术形象,也就没有艺术形象的美。艺术形象的美,归根结底只不过是生活的反映艺术美的几个基本特征:直观性。艺术美的第一个基本特征是它的直观性。《寒江独钓图》蕴含丰富的艺术美,具有很强的直观性。当我欣赏马远的《寒江独钓图》的时候,可以直接看到一位老翁,孤独地在钓鱼。特别是在那大雪纷飞中,除了表现出老翁的孤独以外,还卓越地表现出天空的清冷。那种寒、冷、孤独感清晰地表现出来了。

画中还创造了清冷的艺术境界。联想柳宗元《江雪》来看,“孤舟蓑笠翁”一句似乎是画家描绘的重心,占据了画面的主体地位。这位渔翁身披蓑衣头戴斗笠独自坐在小舟上长钓。“孤”与“独”二字已经显示他的远离尘世,甚至隐隐揭示出他清高脱俗、孤傲的个性特征。远处峰峦耸立,万径纵横,然而山无鸟飞,径无人踪。往日沸腾喧闹,处处生机盎然的自然界因何这般死寂呢?一场大雪纷纷扬扬,覆盖了千山,遮蔽了万径。鸟不飞,人不行。冰雪送来的寒冷制造了一个白皑皑、冷清清的世界。这幅背景强有力地衬托着渔翁孤独单薄的身影。此时,他的心境该是多么幽冷孤寒啊!马远采用烘托渲染的手法,极力描绘渔翁垂钓时候的气候和景物,淡笔轻描,只数语便点染出峻洁清冷的抒情气氛。其笔触所到,连亘天地,高及峰巅,下及江水,咫尺之幅,涵盖万里。沈德潜评论说“清峭已绝”。顾U则说“绝唱,雪景如在目前”。

千山万径之广远衬托孤舟老翁之渺小;鸟绝人灭之阒寂对比老翁垂钓之生趣;画面之安谧冷寂衬托人物心绪之涌动。孤处独立的老翁实际是画家心情意绪的写照。体现那深远的意境之美,座座山峰,看不见飞鸟的形影,条条小路,也都没有人们的足迹。整个大地覆盖着茫茫白雪,一个穿着蓑衣、戴着斗笠的老渔翁,乘着一叶孤舟,在寒江上独自垂钓。这是一幅多么生动的画啊!这幅画面究竟意味着什么呢?

有人说,老翁钓的是雪不是鱼;也有人说,既不是钓鱼,也不是钓雪,根本就没有蓑笠翁垂钓,只不过是马远主观想象之画;又有人说,南方的寒江仍然有鱼可钓。王鼎均则认为,“寒江独钓”代表“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江上纵可钓鱼,此翁志岂在鱼?江上纵可钓雪,此翁志岂在雪?

表面上看,《寒江独钓图》可当作超然物外的静物画来读,甚至与陶渊明、王维的山水诗有相似之处。然而,诗境是心境的体现。因而,它不管是否有钓渔诗,还是表现画家心境的藏头诗,是苦闷与抗争的矛盾诗。将《寒江独钓图》中的老翁“寒、冷、孤、独”的苦闷悄然而出,越看越沉重。这是一个清幽静谧、空灵、澄清的意象世界,《寒江独钓图》在空静的气氛中,体验人生的意趣。

马远的《寒江独钓图》同样也体现了“空灵”的意象世界。“空灵”作为审美形态,它最大的特点就是静。作品中这种“空灵”静谧的意象世界,幽深清远的意象世界,体现了“禅宗”的人生哲学和生活情趣。

渔翁柳宗元篇10

一种奇妙的力量驱使他走在雪的世界,似乎是去寻找些什么。但是,眼前只是一望无际的雪地。天际的雪就像一条淡淡的线,区隔了他刚刚走过和正在走进的这两个世界。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他边吟着诗,边抬起头,天空就像一面由冰幻化的镜子,银白色的世界让它化作一片片飘落下来,在另一个世界慢慢积累,轻轻起伏。

他走在这两个世界中,雪花在他身旁徘徊、观望。他感到身体中有种燃烧的东西在慢慢冷却、熄灭。“也许这份燃烧不属于这个世界吧!”他感叹。

风刮得更猛了,成千上万的雪白色从天空掉落,突然,他停了下来。因为一条江出现在他眼前,江上荡着一叶小舟,一位戴斗笠、穿蓑衣的老渔翁独自立在江上垂钓。他环望四周,雪花似乎明白了什么,用一种好奇和同情的目光静静地凝视着他。“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诗句已在他的心底响起。猛然间,仿佛自己就是雪花中的一片,是终有一天会飘落到另一个世界的雪。又仿佛自己本属于这里,只是一阵风将自己从这个世界卷起,在另一个世界中游历一番,随后又伴着风飘落回这片茫然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