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传统文化教育心得体会十篇传统文化教育心得体会十篇

传统文化教育心得体会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5:57:26

传统文化教育心得体会篇1

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

——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作为一名一线语文教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我来说并不陌生,甚至是自己教育教学事业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的讲话再一次明确了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在教育中的重要使命和作用。这让我更加坚定了自己在教育教学时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和传承使命,让我能有足够的理论支撑去做“扎根的教育”。

扎根于小。是的,即使是承担着小学低段教育任务,优秀传统文化更不能丢弃。有人总说,学生还小,哪懂什么传统文化,连传统两字的意义都是糊里糊涂吧。其实不然,小学低段学生年纪虽小,但是已经对这个社会有了自己的认识和了解。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没有根的树如何成为参天大树,没有魂的精神是索然无味的。文化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是“润物细无声”。学生在这个阶段也许还没有领略到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但是,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这种优秀文化会成为他们精神里最坚定最有力量的一部分。就像是人们常说的,我们见到了美景可以说一句“最是西湖好颜色”、“接天莲叶无穷碧”,而不是“哇,真美啊!”、“啊!好美啊!”这样简单的辞藻。所以,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是不在于年龄多小的,一个人内心力量的有多强大就能支撑他能走多远。

传统文化教育心得体会篇2

关键词:贵州高校;水族;传统体育项目;体育教育;研究

中图分类号:G807.4.73.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959(2008)03-0177-05

一、问题的提出

贵州是多民族的高原贫困省份,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的影响,致使贵州的经济、教育、文化发展相对滞后。针对当前贵州高校体育教育师资不足,经费紧张,场地器材设施较差和教学内容单一等现状分析,如何充分利用民族地区的自然资源,因地制宜,有计划,有步骤地将丰富多彩的、资金投入小的、场地器材要求不高的具有独特的教育、健身、娱乐、竞技功能的水族传统体育项目引入贵州高校,融入体育教学课堂,这样不仅能解决高校体育办学面临的实际问题,减少经费投入,而且能大大提高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丰富和活跃校园文化生活,让学生从参与活动中去享受民族体育带来的乐趣和领悟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使贵州高校体育教育办得更具民族特色,以此来弘扬民族文化,发展民族传统体育,这对当前高校体育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经济价值,是高校体育工作者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

二、贵州高校体育教育现状

(一)领导重视程度不够,体育经费与场地器材缺乏

调查发现,贵州高校体育在整个学校教育中的地位较低,其表现在领导重视程度不够。针对国家出台的有关学校体育的政策和法规,有的学校领导在贯彻执行的过程中,存在诸多的问题。即表面上看起来轰轰烈烈,但是实际上更多的是停留在理论上,宣传力度不够,具体实施不得力,资金投入不到位,组织竞赛墨守成规,学校体育流于形式,上级检查,下面应付。据统计,在国家颁布的《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中,规定了学校体育场地器材的配备标准,但有的学校领导思想观念转变不到位,过分强调困难,依赖国家,消极等待,对高校实施“健康第一”缺乏紧迫感和责任感,严重地阻碍了学校体育基础设施的建设,从而造成贵州有的高校(特别是地区高校)一年只有几万块钱的体育维持费,没有正规的400米田径场,体育教学设施落后,运动场馆缺乏。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现有的体育经费和场地设施远远不能满足当前贵州高校体育教学和发展的需要。由于学校领导体育观念及意识的淡薄,至使“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在贵州部分高校中没有得到更好地贯彻实施,体育的价值功能在学校教育中未能得到充分的体现。

(二)改革目标不明确,观念陈旧,新的教学理念尚未建立

调查发现,在贵州高校,大学生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已试行数年,但现实告诉我们,体育教师对新的教学理念和课程目标“运动参与、运动能力、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有一定的了解,但多数体育教师对其内容和实质并不十分清楚,从培养目标到课程设置和管理模式等方面,还明显反映出传统教育思想的痕迹,教学内容陈旧,组织方法简单枯燥,教学模式僵化,培养目标单一,其原因是我们没有把改革的目标与具体操作的内容结合起来,至使以技术为中心的旧课程体系至今尚未彻底摆脱,而以体育与健康,强身育人为中心的新课程体系还没有真正落实到位,结果使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三)学生的身体素质令人担忧

调查发现,在体育教学中,学生的堕性心理增强,意志品质薄弱。据2006年贵州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结果显示,2006年与2002年相比,大学生在速度、爆发力、力量等素质及反映肺功能的肺活量继续呈下降趋势;超量及肥胖学生明显增多;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仍然居高不下。“学生体质健康存在的问题,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就体能下降、肺活量降低、肥胖比例增加的主要原因是学生体育锻炼不足,其中既有学校场地不足和体育活动时间与内容安排的问题,也有学生自身怕苦怕累、缺乏刻苦锻炼的毅力问题”,同时也存在我们对学校体育新理念的片面理解问题。

(四)忽视对学生弱势群体保健教育

调查发现,贵州民族地区高校对残疾学生上体育课的处理意见均为免修或见习,基本没有为他们开设专门的体育保健课。笔者认为不妥,因为残疾学生的身残心不残,他们不仅需要加强保健运动,提高身体素质与病魔抗衡,而且更需要在运动的广阔的天地里与师生共同沟通和交流,得到更多的关爱,使他们人残志坚,身心得到健康全面的发展。

(五)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较差

调查发现,现代多数大学生不仅生活自理能力差,而且社会实践能力较低,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师范院校毕业生面对当前课改,如何在国家三级管理体制下,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当地民族传统体育资源,开发地方课程,编制具有民族特色的教材;如何制作教具;如何设计教学情境;如何组织教学等知知甚少,无从下手。贵州高校学生在申请国家专利方面更是寥寥无几,这说明我们在开发学生潜能、提高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等方面有待加强。

(六)选用教材不合理

调查发现,现贵州高校基本试行体育选项课。其选用教材内容依次为:a、项目:篮球、田径、乒乓球、羽毛球、足球、健美操、排球、武术等;B、理论:各项运动基础理论知识、体育卫生保健常识、健身的手段与方法、竞赛规则、世界杯、国际大赛、奥林匹克知识等。而具有丰富多彩、简单易行、适应性较强、经费投入少,教育、娱乐、技击、健身价值高的民族传统体育在贵州高校没有得到广泛开展而令人深思!

三、水族传统体育的价值功能

(一)教育功能。

水族传统体育的教育功能是最本质的功能。水族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通过传统体育文化活动,教育族人在参与的活动中要相互较量,切磋武艺、顽强拼搏,领悟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获得共同进步和愉快的心理体验,起到磨练意志、启开心智的作用;水族武德教育人们要谦和忍让、立身正直、见义勇为、尊师重教、武林正气。

(二)健身功能

水族的传统体育项目,要求人们的身体直接参与活动,如打格螺、板腰、打鞋、狮子登高、翻桌子、踩高跷、耍纲花等都要通过身体运动的方式来完成,从而有效地促进了水族人民在体能等方面的健康发展。水族传统体育特有的健身价值,不仅让人们从参与的活动中享受运动的乐趣,而且能使人们在参与的过程中得到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三)娱乐功能

由于水族在长期的生活中保持相对封闭的自然状态,致使致该民族人民在特殊的社会背景、生活方式、地理环境中通过田间地头的扭扁担、随地而战的水族棋、男女青年打情骂俏的对歌、丰收狂欢的铜鼓舞、传统节庆的舞龙耍狮等民族体育文化活动来表达和宣泄内心的情感,得到身心的快乐。水族的传统体育具有较高的娱乐价值,自娱自乐、闲暇消遣、沟通情感、美化生活是水族传统体育文化娱乐的表现形式,人们通过参与各种不同形式的传统体育活动,自觉接受水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教育,从而达到愉悦身心,陶冶情操的目的。

(四)竞技功能

超越自我,向极限挑战是每个民族的精神追求。水族的赛马、武术、骑颈马、板腰、搬手劲、打格螺、抢花灯等传统体育项目具有较高的竞技价值功能。特别是赛马场上骑手的斗智斗勇的对抗性竞赛,骑马人的精湛技术;水家武术的技击对抗;骑颈马和板腰的激烈竞争,将激励水族后代形成努力奋进、勇于竞争、顽强拼搏良好的心理素质。

四、水族传统体育项目引入贵州高校体育的必要性

国家教委副主任邹时炎在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民族传统体协成立大会《要大力发展学校民族传统体育》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在学校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国,贵州是水族的主要聚居地,水族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为此,根据国家教育部的有关文件精神,贵州高校对挖掘整理和继承发展水族传统体育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作为贵州高校的体育教育应把现代体育与民族传统体育进行有机结合,突出民族传统体育特色,以此来弘扬民族文化,发展民族体育。

高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学校体育在素质教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水族传统体育是我国少数民族体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以独特的运动形式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深受人们的喜爱。水族传统体育不仅具有修身养性、强身健体、休闲娱乐的健身价值,而且还具有重要的教育、文化等价值功能,特别是对素质教育有诸多方面的深刻影响,尤其是对学生的个性发展、身心健康、思想道德、人文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培养具有深远的意义。为此,我们要充分利用水族传统体育资源优势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让学生从参与的活动中去享受运动的乐趣和领悟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提高身心素质的全面发展,使贵州高校体育教育办得更具民族特色。

五、对策与思考

(一)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构建和谐校园

高校体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增进学生的健康为主要目的,倡导以民族体育为特色的素质教育。要构建具有贵州民族特色的高校体育教育课程体系,作为教育职能部门和学校领导首先应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更新教育观念,切实按照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要求,加大对学校体育教育的监管力度,从推动贵州高校体育教育发展,继承和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和培养创新能力入手,结合民族地区的实际特点,加快民族传统体育与学校体育的融合,倡导以民族体育为特色的素质教育。要站在发展的高度,树立全新的体育教育观,注重教材内容安排的科学性、民族性、趣味性和效应性。以人为本,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确保每个学生受益,在行动上体现对学生的人文关怀,从而实现“运动参与、运动能力、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等教学目标,构建和谐校园。

(二)加大挖掘整理和研究水族传统体育的力度,引入和开展丰富多彩的水族传统体育项目

贵州高校体育应在抓好近代体育项目的同时,加大挖掘整理和研究水族传统体育的力度,引入和开展丰富多彩的水族传统体育项目。如水族武术(水家拳、水家太极拳、板凳拳、水家棍)、打陀螺、骑颈马、扭扁担、踩高跷、扳手腕、抢花灯、狮子登高、翻桌子、打地老鼠、耍纲花、打鞋、水族棋、铜鼓舞、斗角舞、芦笙舞、花灯戏等等直接引入体育课堂。其中有的可以作为基本教材,如水家拳、打陀螺、踩高跷、芦笙舞等。有的可以用游戏的形式成为课的基本部分的辅助教材,如水族棋、抢花灯、狮子登高、翻桌子、耍纲花、打鞋、铜鼓舞、斗角舞等,又有的可在分组轮换时运用组织教学。如骑颈马、扭扁担、扳手腕、水家太极拳、板凳拳、水家棍、打地老鼠等。而踩高跷、骑颈马、扳手腕、扭扁担等可作为身体素质练习。水家太极拳、水族棋和丰富多彩的水族游戏可成为残疾学生锻炼身体的内容和形式,要培养学生人人参与,个个喜爱,加强宣传力度,让我们的大学生了解中华水族灿烂的文化历史,掌握水族传统体育的健身方法,并从参与的活动中不仅得到身体锻炼,提高身心健康水平,培养努力奋进、勇于竞争、顽强拼搏的良好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而且通过教会学生动手制作简单易行的水族传统体育器材,能有效地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我们相信,有如此众多的水族传统体育项目活动支撑,贵州高校体育的教学内容将更丰富多彩,课的形式更生动活泼,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高涨,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更完善,学会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更多,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从而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加强教师对水族传统体育教材的整合能力与运用能力的培养

贵州高校在实施体育教育和素质教育过程中,应在教学计划、课程内容和校园体育文化生活等方面充分反应出不同民族体育文化特色,增加民族传统体育课程。根据目前贵州民族地区学校体育教育师资不足,经费紧张,场地器材设施缺乏和教学内容单一,学生的体能素质下降,弱势群体保健教育开展不力,社会适应能力较差等现状分析,作为体育教师,要加强对水族传统体育教材的整合能力与运用能力的培养,要因地制宜,有计划,有步骤地将资金投入小、场地器材要求不高、简单易学,具有较高教育、娱乐、技击、健身价值功能的水族传统体育项目引入学校,通过教材化处理,融入学校体育课堂教学内容,通过教学实践,提高学生的体能素质,强化残疾学生的保健教育,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暂时解决学校体育办学面临的实际问题,减少经费投入,提高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丰富和活跃校园文化生活,让学生了解中华水族的传统体育文化,并从参与的活动中去领悟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使学校体育教育办得更具民族特色。

(四)要注重水族传统体育教材的编写工作

在贵州高校引进水族传统体育项目的过程中,要注重组织人力、物力对水族传统体育教材的编写工作。其对水族传统体育各项运动的历史渊源、动作名称、运动特点、学习目标、动作要点、技术分析等进行深入研究,写出操作性较强的竞赛规则和裁判法。使教材突出民族性、趣味性、实用性和科学性。同时体育工作者应结合实际,深入实地到水族山寨,虚心向水族的民间体育艺人请教学习,学会水族传统体育运动的技能和技巧,并掌握其器材的制作方法,为高校民族体育事业的发展,提高教学质量创造有利的条件。另外,建议在历年的贵州省大学生运动会上,增设水族传统体育比赛项目,在普及提高的基础上,推动中华水族传统体育的健康发展。

六、结论

(一)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国,贵州是水族的主要聚居地,水族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当前水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生存状态面临严峻的困境,水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与全国横向相比呈严重的落后状态。为此,贵州高校对挖掘整理和继承发展水族传统体育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传统文化教育心得体会篇3

对当代青年实施传统教育的主要原则有三:1.传统教育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教育相结合.2.扎根于传统与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相结合.3.坚持“大传统”教育与突出重点相结合.对当代青年进行传统教育的有效方法有四:1.寓传统教育于社会文化建设之中.2.寓传统教育于学校的培养目标体系之中.3.寓传统教育于大型群众性的教育活动之中.4.寓传统教育于具有地方特色的精神文明建设之中

关键词:传统教育原则方法

随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逐步深入,青年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对当代青年的历史传统教育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重视.但是,我们也不得不承认这样的现实:由于过去长时间的政治运动对传统文化资源的摧残和“反传统”教育,把一代又一代中国青年置于与传统隔绝的状态,这种消极影响至今还在一些人的思想深处留有“阴景”.同时,刚刚恢复的传统教育,虽然在全国各地出现了不少好的作法和经验,但还没有形成行之有效的社会性传统教育机制和系统的可操作的方式、方法,相对于其他教育来说,传统教育在总体上还存在着薄弱现象.为此,作者在总结、借鉴国内外传统教育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学习体会,就当前我国青年传统教育的指导原则和一些可行性方法,谈一点意见和建议.

一、对当代青年实施传统教育的主要原则

(一)传统教育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教育相结合

四项基本原则是我们的立国之本,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健康发展的保证.对青年实施传统教育,必须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教育密切结合起来,只有以四项基本原则为指导,才能保证传统教育的正确方向,才能够帮助青年人明辨是非,区分出传统文化的优劣精糟.离开了四项基本原则,传统教育就势必陷入盲目,甚至误入歧途.但是,四项基本原则是在我们的国情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如脱离了优秀的文化传统,四项基本原则就会失去贯彻和坚持的深厚土壤.所以,四项基本原则教育与传统教育既是谁也离不开谁的关系,也是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

(二)扎根于传统与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相结合

对青年进行传统教育,其目的之一就是要在广大青年中坚持和发展我国文化的民族特色和民族风格,使他们认识到作为一个中国人,不仅不能忘了民族的“种”,断了民族的“根”,而且还要在吸收运用中更加民族化.从世界文化的发展趋势看,越是民族的才真正是属于世界的.扎根于传统与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相结合的原则,要求我们在实施传统教育过程中,必须正确处理以下几种关系:(1)批判与断承的关系,剔除封建糟粕,吸取民主精华;(2)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坚持在继承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有所超越;(3)本族文化与外族文化的关系,以中华优秀文化为基础,积极吸收消化其他民族的先进文化,使其融汇于中华文化之中;(4)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要有中国传统文化去适应现代化的要求,为发展现代人类文明作出应有的贡献.以上关系处理好了,就可以使我们的传统教育具有更大的针对性和可接受性,同时,关于民族传统文化的现代的命运和未来延续问题也找到了比较圆满的答案.

(三)坚持“大传统”教育与突出重点相结合

所谓“大传统”概念应该这样理解:从纵向观察,它不仅包括“从孔夫子到孙中山”,①,在中国古代和近代史上形成的文化传统,也包括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现在,在中国现当代所形成的革命传统和作风;从横向上观察,它不仅包括儒家的传统伦理道德思想,也包括墨、道、法、释等诸子百家的传统思想;不仅包括传统哲学、伦理、宗教,也包括传统教育、科技、文学、艺术、思维方式、生活习俗等.作为现实的教育活动,必须首先树立“大传统”观念,把在中国历史上所形成并延续下来的所有优秀传统文化资源,都要系统地整理、挖掘出来,让当代青年对自己民族的传统有一个完整的了解,从中吸取全面的营养.然后在全面兼顾的基础上突出两个重点教育:

重点之一是儒家传统伦理思想教育.深厚悠远、包罗宏富的儒家伦理思想,主导了漫长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浸润和滋养了二千多年的华夏文明,代表了东方传统伦理精神的特殊方向与价值取向.儒家伦理文化关于社会、人生与家庭的道德范畴与修养方法的许多思想,经加工改造后对当代青年卓有教益.

重点之二是革命传统教育.以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长期实践中,把马列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培育和形成了一整套优良的传统和作风,包括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公而忘私的雷锋精神;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三大作风;压倒一切敌人和困难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对生活和革命事业的的前途充满信心的革命乐观主义;严守纪律、自我牺牲、顾全大局、勤俭节约、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贵品德等等.这些优良传统和作风反映了我党、我军、我国人民的光荣历史,闪烁着时代的光辉,“至今仍然是我们保持革命本色、拒腐防变的巨大精神力量和可靠思想屏障.特别是在无数革命先烈身上体现出来的高尚情操和革命气节,荡气回肠,感人涕下,永远是我们学习、敬仰的楷模.”②

传统教育是我们对青年进行传统教育的出发点和基础,不从大传统观念出发去考虑问题,很容易使传统教育因缺乏立体感而显得支离破碎.如果过份强调大传统教育而忽视突出重点,就会使传统教育因不得要领而流于空泛.两个重点在传统文化中具有典型意义,在大传统教育的基础上突出重点,就能够起到“纲举目张”的作用,能将青年传统教育引向深入,进一步强化效果.

以上三大原则是我们当前在实施青年传统教育工作中应当时时把握的指导思想.除此之外,由于传统教育属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一个领域,还需要遵循思想政治教育的一般原则,如教育与青年特点相结合的原则;社会教育与家庭、学校教育相结合的原则;教育与业务工作相结合的原则;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的原则等.把这些一般性原则运用到青年传统教育领域,同样具有指导作用.

二、对当代青年进行传统教育的主要方法

加强当代青年传统教育的任务十分明确,指导原则亦已拟定,那么,教育效果就直接取决于我们在施教活动中采用何种相应方法、方式和手段.曾形象地把工作任务比作过河,把方法比作桥或船指出:“不解决桥或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不解决方法问题,任务也只是瞎说一顿.”③正确的方法来源于社会实践.在传统教育的方法、方式上,理论界和全国各地以至于国外都在精神文明的建设的实践中,作出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不少宝贵经验,为本文的总结归纳提供了现实的素材.

(一)寓传统教育于社会文化建设之中

社会文化建设所形成的文化环境与舆论导向,对青年接受传统教育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当务之急的是政府采取宏观调控的手段,按照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要求,构建弘扬优秀文化传统与借鉴外来文化的消化吸收机制,确定共享的文化传统认同及其时代价值系统.明确提出提倡什么?反对什么?并把它推向社会,成为人们的一种行为判断标准,从面形成繁荣向上的文化氛围和正确的舆论导向.

在这方面,新加坡政府近年来向国民提出的“五大共同价值观”④的作法,值得借鉴.要加快建设文化市场体系和市场运作规范,建立必要的宣传、整理、奖惩、调控、保护等综合性传统文化的运行机制.出版界有计划地组织力量系统挖掘、整理、撰写、出版正面引导传统文化的书籍和适合广大青少年阅读的读物;影视、戏剧界要改变重“宫廷戏”的作法,把能够反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历史人物、故事,经过提练、加工和艺术包装,不间断地推向文化市场,让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在愉快地鉴赏文艺作品的同时,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陶冶,达到传统教育目的;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整顿和管理好文化市场,大力支持、奖励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活动和介绍传统文化的优秀作品,严禁那些充满色情、暴力、凶杀、迷信等不健康书刊、音像制品流传社会,毒害青年;全社会都要注重对各地历史文物、古迹、纪念馆、博物馆的精心保存、维护和开发,搞好定点德育基地的建设,定期组织青少年参观游览,再现它的宝贵价值.

(二)寓传统教育于学校的培养目标体系之中

大、中、小学校是集中培养未来人才的场所.我国各级学校总的培养目标是德、智、体全面发展,对青少年学生“德”的培养是第一位的.我们理解这个“德”的培养基础和发展方向应该是:在灌输、培养、训练传统美德的基础上,再融入现代道德意识,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青少年身上得到继承发展,从而实现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现代化,为当代精神文明建设作出贡献.以学校这个专门场所对学生施加传统美德教育和影响,具有其他任何场所无可比拟的优势.学校可以通过制定完善的培养目标体系,明确地把传统美德教育纳入各科教学计划之中,渗透于各科教学和各种教育活动之中,使传统美德教育与其他各项教育互相交织,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保证人才培养的正确方面,起着主导作用.在学校开展传统美德教育的方法、方式很多,比如开设专门的传统美德课或知识讲座;举办弘扬传统美德的知识竞赛或演讲比赛;采劝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走出校园建立德育基地,进行社会调查和社会实践,了解国情民情,请当地的老将军、老八路到校内作革命传统报告;强调道德行为规范的教育和日常训练,实行严格管理和操行评定等.

这些作法总的来说是形式多样、丰富多彩,事实证明也是有效的.但问题在于寓传统教育于学校的培养目标体系之中这个重要方法及要求,在一些教育管理者思想上还没引起真正的重视,没有形成广泛的自觉意识,致使一些很好的传统教育形式成了应景、应时之作而流于形式主义.这些活动的开展还缺乏系统性、目的性和创新性,难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受教育者的主体性没有很好地发挥出来,学生往往是迫于压力被动参与,使教育效果无形中受到抵消.如何更好地将传统教育有机地融合到学校的培养目标体系之中,充分发挥出学校在传统教育中的优势,还有待于施教者进一步的努力和探讨。

(三)寓传统教育于大型群众性的教育活动中

通过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开展大型群众性教育活动,最大限度地吸引青年职工和学生参加其中,经受锻炼和陶冶,迅速提高思想觉悟水平,是新形势下加强青年传统教育的一个有效途径.这种活动的最大特点是主题鲜明,有严密的组织程序和措施.形式新鲜活泼,强调青年人自觉自愿地参与.

近年来,国家机关的有关部委和部分省市在青年中提出并尝试开展了此类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积累了不少宝贵经验.比如,由团中央、国家教委联合推出的、从1993年开始启动的“跨世纪青年文明工程”活动;上海市从1982年起在广大青年中开展的“振兴中华读书活动”.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从1994年始在全市青少年学生中开展的“五心”教育活动.⑤所谓“五心”,内容是“忠心献给祖国、爱心献给社会、关心献给他人、孝心献给父母、信心留给自己”.这项活动开展后,立即得到全市广大青少年学生的热烈响应和社会各方面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五心”教育之所以能够产生如此强烈的震撼和广泛的共鸣,就在于它正确反映了人民的愿望,及时回应了时代的呼唤.这种教育的突出优点是把社会主义道德的要求与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有机地衔接起来,找到一条崭新的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道德教育途径.事实证明,“五心”教育的效果是明显的,这种方法的运用是成功的,从这里我们可以得到许多有益的启示.

(四)寓传统教育于具有地方特色的精神文明建设之中

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在各地传承时总是带着浓郁的地方乡土特色.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在历史上曾有许多地方被誉为“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积淀着丰富而又有个性的文化遗产.各地在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过程中,就可以充分吸收利用本地先贤们创造的文化成果,注入时代内容,加以更新提高,用以鼓舞、激励和教育当地人民,特别是青少年,为地方性精神文明建设提供直接的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在这方面,我们发现湖南省岳阳市的一些作法⑥值得借鉴和推广:全面修葺文物古迹和名胜景点,开辟民族传统和革命传统教育园地;继承民间优秀传统习俗,开展独具匠心的文化娱乐活动;锤炼历代先贤和革命前辈的思想精粹,铸造富有时代气息的城市精神;挖掘从古至今的地方传说和史实,酿造丰富多彩的精神食粮,这些作法系统而具体,切实可行,把它移植过来,用以加强青年传统教育,不失为一条行之有效的好路子.

有鉴于此,我们建议今后各地对青年进行传统教育时,应充分挖掘利用具有乡土气息的传统文化资源,这样做不仅会强化青年传统教育的效果,而且还会使精神文明建设因独具地方特色而充满无限生机.

注释:

①《选集》合订本,第499页.

②迟浩田:《筑起拒腐防变的思想长城》.《人民日报》1995年8月10日.

③《选集》合订本.第125页.

④“五大共同价值观”的内容:1.国家至上,社会为先.2.家庭为根,社会为本.3.关怀扶助,尊重个人.4.求同存异,协商共识.5.种族和谐,宗教宽容.上述内容是经过新加坡大众认真反复讨论,并经国会批准颁布实行的.这五大共同价值观渗透了东方文化中的优良传统,对新加坡本土具有强烈的针对性和现实性.

传统文化教育心得体会篇4

【关键词】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辩证关系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供思想源泉

我国存在的社会道德、社会意识,都是有迹可循的,并不是凭空产生的,包括当代我们一直提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文化体现着华夏民族热烈的精神追求与价值取向,是我们民族生生不息的品质。从其本质与内涵来看,社会主义价值观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则思想,可以说是亘古不变的。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供实践范式

实践是检验真知的唯一标准,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理解如何,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够得出具体的结果。目前我们的传统文化,在大学生的行为指导中,一直体现着生生不息的力量。例如“尊老爱幼”、“自强不息”、“见义勇为”等等,都是我国优秀的传统美德。从中我们也可以逐步认识到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践行,这同时也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过程。从这里可以看出大学生对中华文明有着延续的赞叹和敬仰,在敬仰的基础之上,以传统美德为践行标准,一一去约束和管理自己的行为。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升华与创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虽然属于当代的东西,但从其本质和内涵上来看,它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批判和继承,是升华与创新。它并不是毫无保留地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吸取,也不盲目地继承封建社会中的腐朽产物,它在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有着科学的态度,通过“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的方式,使得中华传统文化与现当代教育良好结合。所以,大学生在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时,他们获得的是传统文化中,积极的一部分。它培育和引导着大学生的思想观念、

结论:中华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与融汇贯通

我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随着历史的沉淀,愈久弥香。要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涵养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首要的一点就是梳理文化本身,掌握我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明确什么方面可以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的滋养内容。无论是何种文化,其发展都是为了满足主体需求而产生和创造的,满足不同的主体层次的需求,呈现出多样性的变化。所以,从文化价值的角度,对我国的传统文化进行衡量,从中进一步挖掘涵养的能效。

二、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几点做法

1.培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形成核心价值观的自信

增强当代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与认同感,可以有效地提升民族自信心,逐步形成对核心价值观的自信与践行。马克思强调,社会存在决定着社会意识,同时社会意识也对社会存在有依赖性,社会意识的发展同时也具有历史继承性。所以,一定的历史阶段反应的是社会的现实状况,同时也是当时历史的现状意识材料。当下我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体现的正式社会状态不断发展后,呈现出的伴随性的社会意识状态。它既可以有历史线索,同时也是当代优秀文化、精神的产物,具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和精神力。传统中华文化,不仅是为了服务于世界,解释世界,同时也是为了改变世界。所以,我们要以自信的目光看待我们的传统文化,从客观的、历史的角度对优秀的传统文化加以甚是,从中挖掘具有当代的价值的东西,找到现实价值,用它来滋养和运用我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丰富核心价值观的培育

文明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来讲,文明是改造人类世界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综合。从狭义上来说,文明是精神文明,主要指思想上的进步。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众,文明指的是狭义中的文明。这种文明对于一个国家和整个社会来说,拥有则可以有良好的秩序。对于个人来说,这是提高自身修养的良好习惯。当代大学生的文化修养和素质都有待提升。校园中不乏出现插队、不说敬语、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等不文明现象。

自古以来,我们就是包含民族精神的礼仪之地,中华文明的利益享誉海外。《周易》有云,“内文明而外柔顺”,孔子强调克己复礼,提升道德水平与行为操守。我们国家,讲究的是知耻、明礼。所以,在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中我们应从文明、礼仪入手。不能让当下的大学生丧失基本的羞耻感,从而渐渐失去做人、做事的底线。我们通过对传统文化的渗透、培养大学生的礼仪风范、改善其不文明的举止,不断提升其思想觉悟。

3.树立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推动核心价值观的践行

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要从实际出发,结合理论落实到实际当中。价值观的教育属于思想范畴,重要的是教育大学生的政治素养、道德素养。思想工作本身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它有着内容空乏、形式单一的问题。教育本身讲究实践,但过于理论化的内容,容易与实践脱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不断深入人心,借助有效的工作手段来创新形式、丰富手段,不断提升果效。

所以,从中华传统文化入手,提升学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可以有效地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水平。在新时期背景下,高校不断利用中华传统文化、加强教育,取得了明显的果效。但是,高校还需要进一步明确中华传统文化对于教育的重要性,加强大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的同时,要积极结合中华传统文化。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任务,积极培养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接班人。在相关工作的设计和规划上,要明确组织分工,提升教育的系统性与整体性。

结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至今依然具有鲜活的生命力。在当代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要不断结合中华民族自身的特点来讲解,以此来提升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感,从而使其能够更好地投入实践当中。

参考文献:

[1]陆肖乐,颜筱红.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为例[J].学理论,2014,29:7-8.

传统文化教育心得体会篇5

传统文化教育是道德教育的起点,有利于大学生道德修养的提高、人格的自我完善、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建立、爱国情操和感恩意识的培养,也是弘扬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

1.1传递人文知识,丰富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当代的大学生处于一个科技突飞猛进、重工具理性轻人文理性的时代,科学知识日新月异并利用新媒介迅速传播,而需要人沉潜才可以掌握、需要主体去认真体悟的人文知识则处于式微境况。大学生除了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为成才做好准备以外,也需要储备丰富的人文知识,为提高个人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文素养从而成为完整意义上的人做好铺垫。传统文化经过历代的沉淀,积累了丰富的素材和知识。中国传统文化的起源、古圣先贤的论著、主要内容、历史作用、感人故事都可以作为一种人文知识扩大大学生的视野,积淀大学生的人文内涵。传统文化涉及文学、历史、哲学、艺术、政治、宗教等人文领域,是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的一个切入口。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把高校作为大学生人文养成的主阵地,通过指导学生阅读传统文化的经典,如《论语》、《孝经》、《二十四孝》、《弟子规》等,组织专题讲座、观看传统文化视频、板报、举办传统文化知识竞赛、汉服成人礼等主题活动,可以使大学生了解传统文化,扩充其人文知识。经过学校的传统文化教育,学生对于传统文化中的有关敬亲、奉养、侍疾、立身、谏诤、善终的主要内涵、日常生活中的伦理规范、新旧媒体的传统文化宣传会有更深层次的认识,形成比较直观的认知,为今后渗透于自己的思想意识进而转化为行动做好铺垫。

1.2重视情感教育,培养大学生的感恩意识个体主体自觉的事实与应然追求,决定了现代道德教育具体方法上必然是尊重人的主体性的、切入个体心性世界的、能激发个体心灵情感共鸣的教育方法[3]。传统文化教育首先是情感教育,直指大学生的内心深处,关注大学生的态度、情绪、情感和信念,通过父母和子女之间的血缘亲情引导大学生对父母要知恩报恩,培养其感恩意识。在传统文化教育过程中充分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考虑大学生的情感需求,积极引导大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通过各种媒介激发大学生对父母的真情实感,感念体会父母亲养育自己之不易,最终使其确立感恩的意识,在大学学习期间积极完善自身以让父母放心,今后孝敬父母、成就事业以让父母安心,对周围的人和物常怀感恩之心,善待生活以让父母舒心。从而把感恩报恩由个体扩大到社会群体。

1.3构建代际和谐,提高大学生的交往能力在目前高校中存在着一些不文明的现象,礼仪失范严重,这也影响了大学生的人际交往。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学生的礼仪教育缺失,学生的社会化程度不够,对于什么是日常生活中言谈举止的尺度没有明确的认识,不能把内在的修养体现于外。归根到底就是源于家庭教育的缺席和学校教育的不足。有些学生不知道如何与人交往,究其根源与父母的沟通就出现了问题。《论语•为政》中有这样的一句话:“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如果没有尊敬之心,赡养父母就和养犬马没有区别了,可见对于父母的恭敬心多么重要。“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弟子规》),对于犯错的父母,要和颜悦色、柔声细语地耐心劝导,如果当时没效果,等父母心情好了抓住时机再次规劝。要有耐心有礼有节地表达自己的不同看法,简单粗暴只能适得其反。与父母的沟通尚且如此,与同学的交往更是需要在尊重对方的前提下辅助一定的策略,以便培养和谐融洽的关系。“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弟子规》),谦虚礼让、长幼有序,年长者得到尊重,社会尊老敬老的纯朴和谐的风气才能自然形成。我们可以看到公交车有很多年轻人心安理得地坐着老幼病残专座,而对站在旁边的老人熟视无睹。“称尊长,勿呼名”(《弟子规》),称呼尊长,不能直接叫他们的名字,这是对长辈的尊重,直呼其名则显轻薄。现在大学生面对面称呼老师、父母姓名已不少见,更何况在老师、父母不在场的情境下。举止得体,用语文明,具有良好的礼仪风度,这样的大学生必然更容易融入集体,成为其他人所乐于交往的对象。

1.4推崇人生价值,塑造大学生的人文精神人能在家庭中为孝子,亦即可以在社会中为仁人,而参与有普遍性之文化生活。传统文化教育,重视每一个学生个体,体现着人文关怀,弘扬传统美德,立足当展的实际情况,倡导作为人类一分子的应尽的普遍义务和担当的应有责任[4]。“君子不可以不修身。思修身不可以不事亲,思事亲,不可以不知人。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中庸》)。儒家把关爱亲人、侍奉双亲作为修身的一项重要功课,而侍奉亲人就需要了解人性,了解人性就需要明白天理规律,正体现了人的主体地位。“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孟子•尽心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儒家由亲爱亲人而推己及人,由人到物,蕴含着人性的光辉,彰显着人生的价值。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传统文化教育有内在的契合之处。通过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加强大学生对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进而提升大学生的爱国情感。

3弘扬传统文化,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实践活动成效显著

利用校园文化活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实践,可以有效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促进大学生成人成才。笔者所在院系开展的历时一年的弘扬传统文化系列活动,是立足传统文化的高校学生成人成才教育实践,以事实证明了其有效性。通过探寻家乡特色,培育了学生家国情怀,提升了学生对家乡、国家的自豪感。在引导学生品读中华经典过程中,培养了学生文化创新意识,增强了对民族文化的自信。以文艺形式展现道德的力量,文化展演、汉服成人礼等活动熏陶培育了学生优雅风度、孝亲爱国的意识。通过举办传统文化主题讲座,使学生更一步明白了儒家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旨趣,夯实学生做人的道德基础,学会了人际交往中推己及人的“忠恕之道”。各班级举办弘扬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班会,使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了更深的认识。多层次志愿服务使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由内化到外化,培养了学生善待他人、关怀社会的奉献精神。

3结语

传统文化教育心得体会篇6

随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逐步深入,青年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对当代青年的历史传统教育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重视.但是,我们也不得不承认这样的现实:由于过去长时间的政治运动对传统文化资源的摧残和“反传统”教育,把一代又一代中国青年置于与传统隔绝的状态,这种消极影响至今还在一些人的思想深处留有“阴景”.同时,刚刚恢复的传统教育,虽然在全国各地出现了不少好的作法和经验,但还没有形成行之有效的社会性传统教育机制和系统的可操作的方式、方法,相对于其他教育来说,传统教育在总体上还存在着薄弱现象.为此,作者在总结、借鉴国内外传统教育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学习体会,就当前我国青年传统教育的指导原则和一些可行性方法,谈一点意见和建议.

(一)传统教育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教育相结合

四项基本原则是我们的立国之本,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健康发展的保证.对青年实施传统教育,必须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教育密切结合起来,只有以四项基本原则为指导,才能保证传统教育的正确方向,才能够帮助青年人明辨是非,区分出传统文化的优劣精糟.离开了四项基本原则,传统教育就势必陷入盲目,甚至误入歧途.但是,四项基本原则是在我们的国情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如脱离了优秀的文化传统,四项基本原则就会失去贯彻和坚持的深厚土壤.所以,四项基本原则教育与传统教育既是谁也离不开谁的关系,也是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

(二)扎根于传统与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相结合

对青年进行传统教育,其目的之一就是要在广大青年中坚持和发展我国文化的民族特色和民族风格,使他们认识到作为一个中国人,不仅不能忘了民族的“种”,断了民族的“根”,而且还要在吸收运用中更加民族化.从世界文化的发展趋势看,越是民族的才真正是属于世界的.扎根于传统与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相结合的原则,要求我们在实施传统教育过程中,必须正确处理以下几种关系:(1)批判与断承的关系,剔除封建糟粕,吸取民主精华;(2)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坚持在继承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有所超越;(3)本族文化与外族文化的关系,以中华优秀文化为基础,积极吸收消化其他民族的先进文化,使其融汇于中华文化之中;(4)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要有中国传统文化去适应现代化的要求,为发展现代人类文明作出应有的贡献.以上关系处理好了,就可以使我们的传统教育具有更大的针对性和可接受性,同时,关于民族传统文化的现代的命运和未来延续问题也找到了比较圆满的答案.

(三)坚持“大传统”教育与突出重点相结合

所谓“大传统”概念应该这样理解:从纵向观察,它不仅包括“从孔夫子到孙中山”,①,在中国古代和近代史上形成的文化传统,也包括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现在,在中国现当代所形成的革命传统和作风;从横向上观察,它不仅包括儒家的传统伦理道德思想,也包括墨、道、法、释等诸子百家的传统思想;不仅包括传统哲学、伦理、宗教,也包括传统教育、科技、文学、艺术、思维方式、生活习俗等.作为现实的教育活动,必须首先树立“大传统”观念,把在中国历史上所形成并延续下来的所有优秀传统文化资源,都要系统地整理、挖掘出来,让当代青年对自己民族的传统有一个完整的了解,从中吸取全面的营养.然后在全面兼顾的基础上突出两个重点教育:

重点之一是儒家传统伦理思想教育.深厚悠远、包罗宏富的儒家伦理思想,主导了漫长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浸润和滋养了二千多年的华夏文明,代表了东方传统伦理精神的特殊方向与价值取向.儒家伦理文化关于社会、人生与家庭的道德范畴与修养方法的许多思想,经加工改造后对当代青年卓有教益.

重点之二是革命传统教育.以毛泽东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长期实践中,把马列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培育和形成了一整套优良的传统和作风,包括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公而忘私的雷锋精神;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三大作风;压倒一切敌人和困难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对生活和革命事业的的前途充满信心的革命乐观主义;严守纪律、自我牺牲、顾全大局、勤俭节约、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贵品德等等.这些优良传统和作风反映了我党、我军、我国人民的光荣历史,闪烁着时代的光辉,“至今仍然是我们保持革命本色、拒腐防变的巨大精神力量和可靠思想屏障.特别是在无数革命先烈身上体现出来的高尚情操和革命气节,荡气回肠,感人涕下,永远是我们学习、敬仰的楷模.”②

传统教育是我们对青年进行传统教育的出发点和基础,不从大传统观念出发去考虑问题,很容易使传统教育因缺乏立体感而显得支离破碎.如果过份强调大传统教育而忽视突出重点,就会使传统教育因不得要领而流于空泛.两个重点在传统文化中具有典型意义,在大传统教育的基础上突出重点,就能够起到“纲举目张”的作用,能将青年传统教育引向深入,进一步强化效果.

以上三大原则是我们当前在实施青年传统教育工作中应当时时把握的指导思想.除此之外,由于传统教育属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一个领域,还需要遵循思想政治教育的一般原则,如教育与青年特点相结合的原则;社会教育与家庭、学校教育相结合的原则;教育与业务工作相结合的原则;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的原则等.把这些一般性原则运用到青年传统教育领域,同样具有指导作用.

加强当代青年传统教育的任务十分明确,指导原则亦已拟定,那么,教育效果就直接取决于我们在施教活动中采用何种相应方法、方式和手段.毛泽东曾形象地把工作任务比作过河,把方法比作桥或船指出:“不解决桥或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不解决方法问题,任务也只是瞎说一顿.”③正确的方法来源于社会实践.在传统教育的方法、方式上,理论界和全国各地以至于国外都在精神文明的建设的实践中,作出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不少宝贵经验,为本文的总结归纳提供了现实的素材.

(一)寓传统教育于社会文化建设之中

社会文化建设所形成的文化环境与舆论导向,对青年接受传统教育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当务之急的是政府采取宏观调控的手段,按照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要求,构建弘扬优秀文化传统与借鉴外来文化的消化吸收机制,确定共享的文化传统认同及其时代价值系统.明确提出提倡什么?反对什么?并把它推向社会,成为人们的一种行为判断标准,从面形成繁荣向上的文化氛围和正确的舆论导向.

在这方面,新加坡政府近年来向国民提出的“五大共同价值观”④的作法,值得借鉴.要加快建设文化市场体系和市场运作规范,建立必要的宣传、整理、奖惩、调控、保护等综合性传统文化的运行机制.出版界有计划地组织力量系统挖掘、整理、撰写、出版正面引导传统文化的书籍和适合广大青少年阅读的读物;影视、戏剧界要改变重“宫廷戏”的作法,把能够反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历史人物、故事,经过提练、加工和艺术包装,不间断地推向文化市场,让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在愉快地鉴赏文艺作品的同时,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陶冶,达到传统教育目的;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整顿和管理好文化市场,大力支持、奖励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活动和介绍传统文化的优秀作品,严禁那些充满色情、暴力、凶杀、迷信等不健康书刊、音像制品流传社会,毒害青年;全社会都要注重对各地历史文物、古迹、纪念馆、博物馆的精心保存、维护和开发,搞好定点德育基地的建设,定期组织青少年参观游览,再现它的宝贵价值.

(二)寓传统教育于学校的培养目标体系之中

大、中、小学校是集中培养未来人才的场所.我国各级学校总的培养目标是德、智、体全面发展,对青少年学生“德”的培养是第一位的.我们理解这个“德”的培养基础和发展方向应该是:在灌输、培养、训练传统美德的基础上,再融入现代道德意识,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青少年身上得到继承发展,从而实现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现代化,为当代精神文明建设作出贡献.以学校这个专门场所对学生施加传统美德教育和影响,具有其他任何场所无可比拟的优势.学校可以通过制定完善的培养目标体系,明确地把传统美德教育纳入各科教学计划之中,渗透于各科教学和各种教育活动之中,使传统美德教育与其他各项教育互相交织,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保证人才培养的正确方面,起着主导作用.在学校开展传统美德教育的方法、方式很多,比如开设专门的传统美德课或知识讲座;举办弘扬传统美德的知识竞赛或演讲比赛;采劝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走出校园建立德育基地,进行社会调查和社会实践,了解国情民情,请当地的老将军、老八路到校内作革命传统报告;强调道德行为规范的教育和日常训练,实行严格管理和操行评定等.

这些作法总的来说是形式多样、丰富多彩,事实证明也是有效的.但问题在于寓传统教育于学校的培养目标体系之中这个重要方法及要求,在一些教育管理者思想上还没引起真正的重视,没有形成广泛的自觉意识,致使一些很好的传统教育形式成了应景、应时之作而流于形式主义.这些活动的开展还缺乏系统性、目的性和创新性,难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受教育者的主体性没有很好地发挥出来,学生往往是迫于压力被动参与,使教育效果无形中受到抵消.如何更好地将传统教育有机地融合到学校的培养目标体系之中,充分发挥出学校在传统教育中的优势,还有待于施教者进一步的努力和探讨。

(三)寓传统教育于大型群众性的教育活动中

通过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开展大型群众性教育活动,最大限度地吸引青年职工和学生参加其中,经受锻炼和陶冶,迅速提高思想觉悟水平,是新形势下加强青年传统教育的一个有效途径.这种活动的最大特点是主题鲜明,有严密的组织程序和措施.形式新鲜活泼,强调青年人自觉自愿地参与.

近年来,国家机关的有关部委和部分省市在青年中提出并尝试开展了此类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积累了不少宝贵经验.比如,由团中央、国家教委联合推出的、从1993年开始启动的“跨世纪青年文明工程”活动;上海市从1982年起在广大青年中开展的“振兴中华读书活动”.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从1994年始在全市青少年学生中开展的“五心”教育活动.⑤所谓“五心”,内容是“忠心献给祖国、爱心献给社会、关心献给他人、孝心献给父母、信心留给自己”.这项活动开展后,立即得到全市广大青少年学生的热烈响应和社会各方面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五心”教育之所以能够产生如此强烈的震撼和广泛的共鸣,就在于它正确反映了人民的愿望,及时回应了时代的呼唤.这种教育的突出优点是把社会主义道德的要求与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有机地衔接起来,找到一条崭新的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道德教育途径.事实证明,“五心”教育的效果是明显的,这种方法的运用是成功的,从这里我们可以得到许多有益的启示.

(四)寓传统教育于具有地方特色的精神文明建设之中

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在各地传承时总是带着浓郁的地方乡土特色.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在历史上曾有许多地方被誉为“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积淀着丰富而又有个性的文化遗产.各地在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过程中,就可以充分吸收利用本地先贤们创造的文化成果,注入时代内容,加以更新提高,用以鼓舞、激励和教育当地人民,特别是青少年,为地方性精神文明建设提供直接的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在这方面,我们发现湖南省岳阳市的一些作法⑥值得借鉴和推广:全面修葺文物古迹和名胜景点,开辟民族传统和革命传统教育园地;继承民间优秀传统习俗,开展独具匠心的文化娱乐活动;锤炼历代先贤和革命前辈的思想精粹,铸造富有时代气息的城市精神;挖掘从古至今的地方传说和史实,酿造丰富多彩的精神食粮,这些作法系统而具体,切实可行,把它移植过来,用以加强青年传统教育,不失为一条行之有效的好路子.

有鉴于此,我们建议今后各地对青年进行传统教育时,应充分挖掘利用具有乡土气息的传统文化资源,这样做不仅会强化青年传统教育的效果,而且还会使精神文明建设因独具地方特色而充满无限生机.

注释:

①《毛泽东选集》合订本,第499页.

②迟浩田:《筑起拒腐防变的思想长城》.《人民日报》1995年8月10日.

③《毛泽东选集》合订本.第125页.

④“五大共同价值观”的内容:1.国家至上,社会为先.2.家庭为根,社会为本.3.关怀扶助,尊重个人.4.求同存异,协商共识.5.种族和谐,宗教宽容.上述内容是经过新加坡大众认真反复讨论,并经国会批准颁布实行的.这五大共同价值观渗透了东方文化中的优良传统,对新加坡本土具有强烈的针对性和现实性.

传统文化教育心得体会篇7

传统文化教育是中学历史教学的重要内容,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具有一定的优势。在具体开展过程中,应注意教学内容的革新、传统文化精髓的挖掘、教育教学方法的转变。而为了更好地进行传统文化教育,要注意增强教育主管部门政策的导向作用,要全面提升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发挥教师的引领作用,学校、家庭与社会三者要协调一致,共同推动传统文化教育发展。

关键词:

历史教学;传统文化教育;教育发展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历经数千年,已经渗透到社会的政治、经济、精神等各个领域。因此,当前中学历史教学中,应重视对传统文化的教育。然而,目前我国中学历史教学课堂中,由于升学考试的压力,许多学校对历史教学,仍然采取过去那种传统的教学模式。课堂上向学生们一味的灌输历史教材知识,课下要求学生反复记忆背诵,导致我国悠久的传统文化,很难融入中学历史课堂教学。如今我国正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大力提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中学历史学科,由于其自身的学科特点,可以在传统文化传承和育人方面发挥巨大作用。广大中学历史教育工作者,应承担起传承中华文化的时代使命,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积极融入传统文化教育,使广大中学生全面提升自己的传统文化素养,从小培养和完善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情操,为我国灿烂悠久的传统文化,更好地传承和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一、在中学历史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

(一)传统文化教育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重要性

“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是一个民族的人民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创造的,是集体和个人的创造力和智慧的体现,是一个民族精神的体现,也是整个民族存在的重要标志。”[1]4传统文化教育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有利于现代中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特别是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发挥着不可取代的作用。青少年在中学阶段正处于性格塑造期,这时候就需要教育工作者去引领他们往正确的道路上行驶。在中学历史教学中不断融入传统文化知识,可以给中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文化氛围。现今社会是一个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我们在不断创造新文化的同时,更要对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加以继承。因此,在今后的中学历史教育教学中,教育工作者要不断地融入传统文化于历史课堂教学之中。

(二)中学历史教学中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优势

历史学是研究过去的一门学问。中华文化延续五千余年,各种传统文化教育的素材极为丰富,而其中有不少内容直接体现在中学历史教学中。例如,初中教材中在介绍各个政治经济史后,必然会有1-2课介绍中国的传统文化。在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中,分2课介绍了“中华文化的勃兴”,介绍了文字、天文、历法、医学,介绍了屈原及其代表作《离骚》,介绍了孔子、老子和百家争鸣;在第三单元中,介绍了“昌盛的秦汉文化”;在第四单元中,介绍了“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等。可见,在如今历史教材的编写中,编者对传统文化也是给予了足够重视。除此之外,即使不是单纯地介绍传统文化的章节中,也蕴含着传统文化精神的教育资源。如精忠报国的岳飞、“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严禁鸦片抵抗外来侵略“开眼看世界”的林则徐、主张向西方学习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魏源、“天下为公”的孙中山,等等,这些仁人志士是传统文化塑造的结果,也是今天我们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楷模。由此可见,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开展传统文化教育,不仅具有丰富的传统文化素材,也同样具有得天独厚的学科优势。

二、中学历史教学中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具体方法

(一)教学内容的革新

在教育过程中,基础教育更突出传统文化的精神所在,我们需要将传统文化加以归纳总结,吸收传统文化中精华部分,并加以传承和发扬光大。传承传统文化的途径有很多,其中包括传统文学的教育、艺术的教育、传统思想道德的教育。对教材内容的革新,要求历史教师不能一味照本宣科,而要灵活处理教材,补充有用课外知识。以前历史课程的教育方式,大多都是停留在对历史事件的单纯记忆上,而没有将历史事件的因果联系串联起来。学生对这门学科学习也只是停留在应付考试阶段,大多都是考完即忘完,对这门学科没有更深刻的理解和领悟。现在我们对教学内容的革新,就要在历史课程中融入一些优秀传统文化知识,从而提升历史课程的活力,同时也传承和发展了我国灿烂悠久的传统文化。例如:历史教材中会提到“礼乐制度”,历史教师在解释“礼乐制度”的时候,可以改变以前只提到“礼乐制度”出现的时间和地点等刻板的解释,这时候我们可以融入一些传统文化知识去讲授。例如“礼乐制度”之所以出现,根本在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影响力,而如今我们所谈的和谐社会的内涵与古代礼乐文化的“和贵”精神是一脉相通的。这样的解释可以让一个个简单的历史知识点变得有文化渊源,更易理解和讲授。

(二)传统文化精髓的挖掘

中学历史教学内容中蕴含着大量优秀的传统文化教育素材,充分利用这些素材,从中挖掘传统文化精髓,对学生传统文化素养的培育,可以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例如:《大学》中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2]11告诉我们,一个人的内在德智修养,将会对今后事业的发展有很大影响。再如,《论语•述而》中有言“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3]55表示君子心胸宽广,能够包容别人,小人爱斤斤计较,心胸狭窄。在我们学习中国古代史的时候,南宋时期会提到一个名人岳飞,但是与此同时也必须要提到一个小人秦桧,秦桧心胸狭窄对忠臣岳飞进行百般残害。通过一反一正的对比,使学生们对君子和小人的人物形象能直观感知,从而让学生们学习君子高尚品行,远离小人那种心胸狭隘、心术不端的恶性。上述只是较为简单地两个例子,但由此可以看出,中学历史教学中包含丰富的传统文化教育资源,我们在教学中应该有意识地予以挖掘。当然,在传统文化中也有一些应予以抛弃的糟粕,对此我们要提升甄别能力,帮助学生提高判断力,引导学生自觉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抵制不良的文化习俗。

(三)教学方法的改革

1.巧妙设计教学课程。在设计教学课程的时候,要注意从传统文化教育入手,要运用到哪些传统文化知识?怎么样把这些知识更好的运用到这个课程中?课后会收到什么样的效果?这些问题都需要历史教育者去考虑。例如:历史教育者在讲解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十课《鸦片战争》的时候,我们可以注意鸦片战争对当时传统文化如社会制度、风俗习惯、行为工艺、仁义礼教等方面的影响,可以从思想文化上,分析鸦片战争对古老中国产生的冲击;在介绍“太平天国运动”时,可以分析东西方文化冲突对近代中国的影响;在介绍“洋务运动”时,可以分析传统思想文化在近代遭受到的挑战及其面对新的历史环境下的调适。

2.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展教学活动,已经越来越得到教师的重视,已经成为现代教学发展的重要趋势。在历史教学中,采用多媒体和网络手段传播传统文化知识会更直观、生动、形象,进而激发青少年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知欲。例如:我们在学习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十三课《辛亥革命》的时候,可以利用网络下载并筛选《辛亥革命》课程中涉及的传统文化知识的电影和其他视频资料,再利用投影仪等显示器播放给学生看,一下子使原先刻板的书本、无味的教学变得更鲜活、生动、具体,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他们思维想象力,促使他们主动学习传统文化知识的教学目的。再如:在学习高中人教版必修三《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时,可以通过网络上关于这一章节相关的历史记录片,播放给中学生看,不仅使学生们能够直观感受到我国古代重大科技发明的过程和影响、古代辉煌灿烂的文学以及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还能使学生们从中感受我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为古代中华文明和世界文明的发展和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从而培养他们爱国主义情怀和对未知世界的求知欲。除了以上这些方法之外,广大中学历史教育工作者还应该善于利用网络教学资源,如在制作教学ppt的时候,要灵活添加与传统文化相关的音频、视频、图片、表格等教学资源,以此来增加历史教学课堂的生动趣味性。平时组织学生集体观看优秀传统文化影片,优秀视频公开课以及像百家讲坛这样的电视节目等,让学生们在趣味学习中感知我国悠久传统文化的魅力,不仅丰富了历史课堂教学的形式,还能达到传播和弘扬我国传统文化的效果。

三、中学历史教学中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提升路径

(一)增强教育主管部门的政策导向作用

教育部门的政策导向会直接影响到学校教育的方式方法,进而影响对青少年的教育。我国教育目前仍旧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过分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对孩子的情感价值观教育,尤其是传统文化素养的培育存在不足。就连我们中学历史课程教学,对于传统文化的教育,也都是一种强制性的灌输。青少年没有对传统文化产生自我学习的意识,不能体会传统文化的深厚内涵和艺术价值,更别提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因此,教育主管部门要重视传统文化教育在中学的开展,注重青少年情感教育的培育,促进传统文化在中学教育中的传播与发展,最终使受教育者从心底对传统文化产生兴趣和认识,真正做到了解、接受并喜欢上传统文化。

(二)充分发挥中学历史教师的作用

1.历史教师要积极进行教育改革。“传承发展传统文化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应尽职责。所以历史教师必须要超越自我,具备新时期对教师能力的要求,要在教学中根据时代的发展特色予以教学创新。”[4]104因此,历史教育工作者要站在时代进步的高点上,革新教学内容、手段和方式方法,以灵活多变的方式来开展传统文化的教育和教学。例如,在历史教学中我们可以充分发挥大众传媒的作用,利用报刊、影视、网络等媒体去传播传统文化。改变以前历史教学中刻板和无聊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真正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提高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与此同时,在传统文化教育中,教师应结合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引导学生自觉地继承和弘扬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

2.历史教师要灵活运用传统文化知识。现代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能仅限于对教材的讲解,应该更多的拓宽专业知识,提高扩展教材的能力,这就需要历史教师阅读更多的专业书籍,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从而更好地加强历史教师对传统文化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并将其融合到自己的教育教学中。例如:历史教师在讲解太平天国这一课的时候,可以改变以前直接介绍历史发生的时间、背景、经过、结果这样的教学方式,要融入一些传统文化的知识在里面。可以讲述在太平天国时期,他们在对待传统儒家文化上是不加分析盲目排斥的。他们采取激进的反孔政策,对孔子塑像进行破坏,对儒家经典书籍进行捣毁和焚烧,并且不准子民对儒家书籍买卖和藏读。这种方式对中国传统文化无疑是一种极大的破坏。但是太平天国的将领们在政权建立后,仍旧实行专制制度和严格的等级制。可见,他们在表面上反儒学,但实际上仍旧受着封建文化的深刻影响。这样的教学既加深了学生对太平天国运动的理解,又促使学生更多地去思考,使学生们去了解我国沉重的传统文化包袱对我国历史走向影响。

(三)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开展传统文化教育

学校教育是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一环。青少年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也都大部分来自于学校教学中传授的知识。学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主要途径之一是历史课程的教学活动。学校应该有意识地通过多种途径,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加强对传统文化教育。例如,举办兴趣小组、提供教改项目、加强对教师的培训、举行传统文化知识比赛等。家庭教育同样会影响着传统文化教育的进程。从现在中国家庭教育来看,大部分中国家庭的教育,都仅仅停留在提高学生的应试成绩上,关心学生的身体健康、智力发育之类,并不关注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育。这就会造成学生情感的流失,对生活中的传统文化的漠视,没有文化底蕴,缺少对传统文化的认知。现在的家庭条件大多比较优越,在对孩子的教育中确实存在很多误区的。所以,家庭教育在传统文化教育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社会教育方面,当下信息时代的到来,使得孩子们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发生极大改变。价值追求上,他们更热衷于新颖性与时尚潮流;思维上,他们偏于急功近利,没有文化底蕴;生活环境上,他们生活在钢筋水泥的围墙之中,没有更多的机会去接触传统文化。现在信息资讯的迅猛发展、网络信息的充斥,使得孩子们根本没有机会去接触富有传统文化教育的传统文化活动。所以,社会也要为传统文化教育提供更多的发展平台与机会。例如:最近两年,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中华好诗词等这些富有传统文化底蕴的电视节目,深受广大青少年欢迎与喜爱。所以在今后的传统文化教育过程中,社会上下要积极营造这种有利的环境,使得青少年广泛参与到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中去。

作者:姚德健单位:淮北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

参考文献

[1]陈莉.浅论高中文言文教学与传统文化教育[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07.

[2]颜炳罡.大学释义[m].北京:线装书局出版社,2011.

传统文化教育心得体会篇8

一、大学语文课程地位、性质及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关系

(一)大学语文课程地位

大学语文是高等院校的一门公共必修课,是在培养大学生母语素养基础上的一门综合性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高校的众多公共必修课,如大学英语、大学数学、大学物理等课程,在高校课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而大学语文长期处于边缘化,成为高校课程体系中的“鸡肋”。造成大学语文的尴尬境遇,原因是多方面的。进入21世纪以来,国家及教育主管部门更加重视大学语文课程并相关的文件,如2006年党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强调“高等学校要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2007年3月,教育部高教司转发的《高等学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研讨会纪要》明确指出:“在高等教育课程体系中,大学语文应当成为普通高等院校面向全体学生开设的公共必修课。”然而,各高校由于师资、生源、学校性质等方面差别巨大,因而对大学语文课程的开设和要求不尽相同。许多高校大学语文课时少且还是选修课,再加上教师教学方法单一,自己视野不够开阔,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成为多数学生为了获得学分的一门课。为了改变大学语文的处境,让学生真正热爱这门课,除了高校更加重视这门课程外,教师还应该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及教师自身素质上下功夫,把学生的学习兴趣拉回到课堂上来,让学生思想观念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

(二)大学语文课程性质

大学语文是一种母语性高等教育,以培养学生综合人文素质为目标,综合素质包括两方面:“一是通过文章及文学作品的鉴赏,使学生的内心世界更为充实、丰富、健康;一是通过对各类文章写作要领及语言表达技巧的体认,提高语言文字的实际应用水平。”因此大学语文具有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特点,是二者的统一体。

(三)大学语文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关系

汉语历史悠久,书面语有几千年的历史,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主要载体。它用汉语的书面符号——汉字来记载历代的文明成果,使我们民族的文化遗产得以保存和传承,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这些文化遗产主要表现为历代的经典文献。学生在学习历代经典作品中,体味到汉语的美,深入地认识和体会中华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并产生情感共鸣,从而增强自身的人文素养。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核心内容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它体现在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人生态度、道德品质等多方面。这些内涵溶于历代经典作品之中,也流传于当代的民俗、民间艺术中;这些民族的精华经过历代的传承和发展,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力量,是推动社会发展,实现民族复兴的强大动力。当今兴起的国学热是传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进一步发展,要让国学走入中小学课堂,让国学知识普及到学校,使民族优秀的思想文化得以传承发扬。大学语文以学生阅读历代经典的书面文本为主,教师在课堂通过经典文本的讲解,并通过与学生互动讨论的方式,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而使学生对传统优秀思想文化有更多了解。学生在阅读这些有血有肉的经典文本时,心灵被触动并产生共鸣,使文本的思想内涵植根于心田,从而影响到他们的人生观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学生不仅学习了优秀的经典文献,受到美的熏陶,也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并服务于当今社会。

二、如何在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中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大学语文要承担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任务,应找准自己的定位,改变以往中小学语文应试教育模式,以一种新的视角来审视大学语文与社会生活之间的关系。在新的国际、国内形势下,我国启动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计划,中华民族将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开创未来。大学语文应当适时地抓住这样的机会,利用自身作为培养大学生综合人文素质课程的地位,发挥其以文本具有直观、感性、审美的特点来引导学生的优势,更好地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以母语高等教育为切入点,引导大学生广泛阅读中华典范作品,汲取其精华,培养学生优秀的道德品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大学语文教育应立足于母语教育,让学生阅读古今中外的优秀作品,使学生母语应用能力进一步提高,同时领会优秀作品的内涵,让经典作品影响学生的内心世界。如陈洪主编的《大学语文》有雷海宗《专家与通人》这篇短文,这篇文章虽然写于1940年,所谈论是治学上“专”与“通”的关系,但对当今社会及大学生仍然有着重要意义,其思想内容十分深刻。文章从学术上称谓的“专家”联系到治学及人生方面的“通人”,把做学问与做人统一起来,这与《中庸》的“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相契合。学生学习这篇文章后受到感染,更加明确学习方向和人生目标;文章反映了高校不仅要注重培养大学生具有深厚的科学文化知识,也要把培养他们成为身心健康,关注社会、热爱生活的“全人”,这也是当今素质教育的体现。大学语文课堂上学习的内容是有限的,要想使学生达到提高母语能力和素养,提升人文素质的目的,这点时间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要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可以为学生列出经典文献书目,让他们广泛阅读哲学、历史、文学、民俗乃至古代医学、科技等典籍,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并从中汲取有益的东西。

(二)教师应不断学习,加强自身的传统文化素养

教师在大学语文教育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自身的学识和涵养直接影响到传统文化教育的质量。大学语文教师一般是中文专业毕业,他们所学的是文学专业或语言专业,要担负起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重担,培养其具有较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质,任务是艰巨的,需要教师有较好的综合素质。所以,只依靠本专业的知识是不够的。教师还应该不断学习,增强历史、哲学、思想、艺术、民俗等多方面的知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提升自身传统优秀文化的素养,以更好服务于教学的需要。

(三)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改变传统教学方法,联系现实,把中华传统文化与当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联系起来,使学生明确二者的传承关系

大学语文课程以往多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以课堂单向传授知识为主,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这种教学方法,既使学生失去了思考问题的机会,也使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导致课堂教学事倍功半。要改变这一情况,就必须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在课堂上起引导作用,让学生思考问题,发表见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应联系现实问题,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现实社会结合起来,找到二者的共同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民族智慧的精华,我们应从优秀文化中汲取有利于国家、社会发展,有利于个人品德、人格、情操形成的要素,使这些要素在当代能够得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基本精神要加以继承与宏扬。国家正在提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包含了国家、社会和个人的价值取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传统优秀文化的核心内容,是对传统文化的高度提炼,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对传统优秀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因此,在大学语文的教学中,教师应把传统经典作品中的思想内容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联系起来,找出二者的关系,使学生在鲜活、生动的经典作品中更加准确、深入地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这可以摆脱学生只靠死记硬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条目,而对其丰富内涵无法生动、形象理解的弊端,并使学生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上升为理性认识。这样进行教学,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结束语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的国际地位日益提高,汉语在国际上越来越受到重视。在国家汉办的倡导下,我国已在世界各地创办了众多的孔子学院,世界范围的一股“汉语热”正在兴起。外国人通过学习汉语来了解中国,了解中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根本,大学生有责任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大学语文应紧跟时代步伐,作好课程的科学定位,克服以往教学方式、方法中的不足,发挥自身优势,以培养大学生人文素质作为课程教学的主要目标,把课程教学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起来,体现出本课程在高校人文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作者:罗小如单位: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参考文献:

传统文化教育心得体会篇9

关键词:学校教育;多元社会;文化抗阻;网络对抗;文化敏感性;心理距离

一、学生群体的“外来者”“沉默者”和“少数者”

当前,我国正处于现代化进程的战略机遇期和跨越期,社会转型具有多元复合的基本特征,学校教育面临着来自不同地域、不同阶层和不同民族的学生群体,要求教师充分了解自身及学校系统所持有的文化及文化传播特征。学校教育活动应让社会主流文化外的差异性群体受益,这是教育公平的体现,也是教师作为现代文化反思者和多元文化融合促进者的责任。学校是一个微型社会,必然会呈现价值多元的文化碰撞,多元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使学生群体的文化差异凸显,主要表现为“外来者”“少数者”“沉默者”和“少数者”的边缘文化抗阻。“外来者”是指“进城务工人员”等外来人口子女构成的学生群体。社会经济发展的加速吸引了大量进城务工人员,地方学校接纳外来人口子女或“民工子弟”也成为常事。此类学生大都来自欠发达地区,无论是在学校生活还是课堂交往中,他们都表现得羞怯、消极,与发达地区学生交往显得信心不足,教师对他们的期望值也较低,他们很容易被贴上“后进生”标签,进城务工人员的随迁子女和流入地学生之间不可消弭的“文化屏障”使他们难以融入到班级的正式结构中。“沉默者”则反映在学生的语言系统方面,布迪厄文化资本理论指出,“语言不仅是交流工具,还是筛选工具,语言讲究系统性、逻辑性和文化修养性,它们拉开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1〕。工人阶层或贫民阶层家庭的学生使用的语言符号和中产阶层家庭学生使用的语言符号只在语种上相同,具体的语言形式、描述方法及其依赖的生活情景系统完全不同。研究表明,中产阶层家庭学生更容易概括和表达抽象观念,相较工人阶层或贫民阶层家庭的学生,他们融入学校生活更容易,而前者则显得更困难、更迟缓、更沉默,在卫生知识、良好语言习惯和礼仪行为方面受到不公正对待的可能性大大高于其他学生,较难被理解、宽容和欣赏。“少数者”指少数民族学生群体。多元社会转型的重要标志之一是广泛的民族交往,学校教育领域的民族交往更为复杂,学校教育关注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强调尊重差异和包容多样,但要将少数民族学生完全嵌入汉族文化的教育管理格局,则会产生诸多文化偏见,这不是因为教师不尊重少数民族文化,而是汉族教师缺少对少数民族文化的真实体验,他们对少数民族群体的理解来自大众媒体的过滤,总认为民族文化抗阻是教育接触过程的文化分歧,其实,在没有接触少数民族学生之前,他们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刻板印象就已经存在了。综上可见,“外来者”“沉默者”和“少数者”的文化抗阻现象主要表现为阶层性和文化异质性。首先,教育本身没有阶层差异,但文化却带有阶层色彩,学校教育对阶层文化冲突的处理是多元社会转型无法避免的问题,大多数学校解决这一问题的手段是通过道德教育,但恰好是道德教育让问题变得更为复杂。价值多元带来了财富观和人生观的差异,道德规划在统一价值观方面显得十分乏力,学校应该走向更高层次、更具有普遍性的社会规则教育,即通过社会正义与人的尊严教育,引导年轻一带去改造社会缺陷与不足,让道德教育不再是针对“人”的批判,而是指向人们对社会发展方向和性质的一种共性要求。例如,流浪儿童在城市的边缘化生存必然伴随着歧视,但如果仅仅是质疑歧视者,则达不到任何教育目的,而应该将教育放在城市生活对个体生存的限制性方面考虑,强化城市伦理而包容人性,引导学生去理解弱势群体对主流价值的拒斥和防御,让人的尊严与社会正义成为批判的价值基础,而不是单纯地宣扬道德立场。其次,如何面对学生身上的异质文化。学生身上的异质性文化与地域文化共存,在多元社会转型期,我们应看到地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我国地域文化类型众多,如东北文化、游牧文化、青海文化、闽台文化、吴越文化、蒙古草原文化等,少数民族学生身上的文化价值观是地域文化和民族价值取向的综合体,少数民族学生的边缘化危机是多元社会转型背景下风险社会语境的一部分,社会文化越是多元,学生的边缘化风险越高,同时还附带着学业危机、心理危机以及道德危机。缓解“少数者”的边缘危机需要教师重视文化亲缘关系,实现学生深度文化交流与对话。例如,福建中学的历史教师针对班级中的高山族学生,开展了包括地方历史、本地民俗、特产小吃、地方方言、传说故事、民歌戏曲、地方文学在内的地方史和地方文化问卷调查,根据调查结果,以海西建设的时代精神为主线,确立了“绿色海西、蓝色海西、人文海西、红色海西、科技海西和五缘海西等特色文化交流专题”〔2〕,让学生自由分组选择课题,亲自动手进行资料收集,调查地方知识,并为班里的高山族学生额外布置了闽台地域文化交流专题,鼓励他们介绍自己的成长经历,展示地域文化与个体生命记忆的融合,让学生共同寻找文化的联系和差异,分析其产生的原因,由爱家乡、爱民族延伸至爱国家,建立学生对中华地域的文化集群认知。

二、网络对抗、弱势逆袭与文化断裂的教育层序格局

多元社会转型也意味着社会冲突的多发,社会类型由“熟人社会”向“生人社会”转向,社会结构的差序格局形成。在互联网技术的推动下,多元文化碰撞的网络对抗形式悄然生成,学校教育面临的以“网生代”学生为主力的文化抗阻尤为明显,学生话语权的网络迁移使他们不再担心自己的言语和行为被教师、同学或熟人所牵绊,一些学生作为弱势群体借助网络实现“逆袭”,他们隐瞒社会身份、经济能力、文化水平,将自己封闭在网络世界的“语言比拼”中不闻实务,或沉迷于网络游戏获取精神补偿和虚幻的成就感,他们网络人格和现实人格的差异对学校教育造成了严重的干扰,教育成本和教育风险随之加剧。“多元社会转型使物质文化与科学技术更新速度加快,教育制度与观念则出现迟延现象,导致断裂的教育层序格局。”〔3〕一方面,传统社会最优良、最精华的部分与现代社会逐渐失去联系,移动互联网带来的“泛文化”、次文化盛行,拉大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知识鸿沟,代际知识、文化和师生关系的裂痕催生了大量媚俗煽情、暴力感性的文化垃圾,却广受一些学生的推崇,网络文化的娱乐性对传统道义责任和人文理想的遮蔽让学校教育需要投入额外的时间和精力来“拨乱归正”。多元社会转型创造出了一种新文化———“赛伯空间”,它是对电脑化和网络化空间泛娱乐文化的称谓,也是社会转型期人类独有的文化样态,去中心、无等级和开放性消解了学生的理性思维,学校教育在娱乐氛围浓厚的感性文化领域几乎无法与之抗衡,反而呈现出越来越明显的“视听化”教育倾向,这种改变迎合了“赛伯空间”的即时性体验,“利用云媒体形态、影像画面的感官刺激来替代大脑思维和想象的无限性”〔4〕。当前,学校教育被电子媒介、全球化、城市化的宏大浪潮打乱了步伐,教育回应时代的方式并不是跟随时代,开放的媒介资源、无边界化学习和虚拟教学环境只能构成教学技术的选择,学校教育活动仍然要以文化实体为基础,网络文化是虚体文化,学校教育的优势是对自身实体文化的复合型输出。例如,南京实验中学的一位班主任发现班级学生非常热衷于网络穿越小说,沉溺穿越剧而不能自拔,在一些学生的周记本上经常会看到“择一人终一生”的影视台词,这位班主任灵机一动,组织大家观看了《我在故宫修文物》的纪录片,在黑板上写下“择一事终一生”的班会主题,从“择一人终一生”的网络虚拟文化到“择一事终一生”的传统实体文化,我们可以看出两者的根本差异,后者是包含了属性、空间、时间和方法的复数概念。只有真正理解了实体文化和虚拟文化的含金量,学校教育才会丢掉对新鲜文化的“路径依赖”,脱离感官刺激的低级教育形态,致力于内在价值的递增和自我强化,这位班主任向我们证明了现代教育完全可以通过优化和创新利用传统实体文化去传递真实情感,修补传统文化精髓与现代社会的失联。另一方面,高新技术涌现和易得的媒体系统使那些接受力和文化吸附力强劲的学生凭借开放的信息传播平台获得了知识解读、输送和再创造的渠道,显示出了师生两代人相互影响的教育特质,“巨大的社会变迁造成的文化断裂激活了年轻一代学生向年长一代反向输送价值的文化反哺现象”〔5〕。尽管“网生代”学生失去了长辈原有的生活环境,他们却表现出利用超文本阅读来建构和处理传统知识价值的创新意识,学校教育应积极应对后喻文化的崭新挑战。后喻文化来源于师生之间的代际数字鸿沟,“网生代”学生先天比教师更能把握数字化学习方式,其接触现代知识的思维频度、处理问题的方式及对先进学习工具的应用让作为数字移民的成年人反而变为了弱势群体,此类数字文化抗阻是有益的,它催促教师权威意识、信息技术运用意识、多媒体教学意识的转向。教师应改变传统信息接收的习惯支配模式,训练自身的视觉、图形思维,深入学生非线性的随机学习方式,积极向学生取经,树立互教互学的师生文化。

传统文化教育心得体会篇10

孝道贯百代,上下五千年。孝道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中国历史上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据史料记载,孝道文化萌芽于父系氏族社会,于西周正式形成。《周易•序卦传》云:“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在“三德三行”(至德、敏德、孝德、学孝行、学友行、学顺行)思想的指导下,“孝”成为西周社会占主导地位的伦理价值观念。孔子继承了商周的伦理思想,强调“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孟子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提出仁、义、礼、智,孝、悌、忠、信。汉代的朱熹在继承儒家传统思想的基础上,将佛道思想有效的吸收融合,系统地提出了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道德规范[7]。由此可见,孝道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繁衍生息、百代相传的优良传统与核心价值观。孝道文化的内涵非常丰富,养亲敬亲尊亲、生育后代、推恩及人、忠孝两全等思想在孝道文化中得到了集中体现,“爱敬忠顺”是孝道文化的鲜明特征。爱敬之于家庭,忠顺之于社会[8]。“爱敬”强调不仅要让父母老有所依,从物质条件上养活父母,使他们吃穿不愁,还要让他们老有所乐,心情舒畅地度过晚年生活。“忠顺”将孝道扩展到整个社会。从最初孝道的引申含义来讲,“忠顺”突出了弥足珍贵的民主管理思想,然而在封建社会中,“忠顺”逐渐为统治阶级利用,成为其驾驭统治人民的有利工具,精神内涵逐渐发生异化。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如今“忠顺”倡导的是要善待他人、社会和大自然,促进人、社会和大自然的健康、和谐发展,这对构建和谐家庭与和谐社会富有参考价值。

二、传统孝道文化对感恩教育的价值

孝道是中华民族尊奉的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人伦道德的基础,是先辈传承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大力弘扬传统孝道文化对加强大学生感恩教育具有重要意义。1.传统孝道文化体现了养亲敬亲尊亲的思想,使感恩教育更具有亲和力由于我国长期实行计划生育国策,人口老龄化趋势越来越明显。许多家庭逐渐形成了“421”结构,家庭结构的小型化造成了一个孩子要负担起两对父母和四对祖父母的格局,年轻人养老负担逐渐加重。基于现实的压力,一些年轻人的孝道观念受到了严峻挑战,越发迫切需要我们重拾孝道。孝道是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观,是感恩的根本体现。曾参曰:“孝有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由此可见,用孝道文化来加强大学生感恩教育,有其肥沃的文化土壤,更具有亲和力[9]。行孝道除了应满足长辈们的物质需要外,还要更加注重其精神需求,只有这样,年老的长辈们才不会觉得因为衰老而没有生活保障,他们的心灵才不会孤独和空虚,我们的家庭才会和谐。2.传统孝道文化体现了博爱的思想,使感恩教育更富有感召力孝道除包含“养亲敬亲尊亲”外,还强调“推恩”。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其意就是在人与人相处中,应当推恩及人,使孝道得以升华,以求达到博爱的境界[10]。博爱思想所憧憬的是一个高度和谐的理想社会。不同家庭、不同教育背景、不同生活习惯的学生在一起学习和生活,不同阅历、不同角度、不同知识背景的师生在一起接触和交流,发生一些观念冲突或摩擦不可避免,但是只要大家相互理解,相互关心,以博爱求理解,以博爱求支持,哪怕陌生人的一个眼神,一次抬眉,一个点头,都会让我们心中漾满甜蜜;哪怕同事的一个微笑,一句鼓励,一声关怀,都会让我们梦里充满美好。3.传统孝道文化体现了生命教育的思想,使感恩教育更具有说服力在传统孝道文化中虽然没有生命教育的概念,但无论是“孝”字中的意蕴还是孝道教育,无不鼓励着我们要关注人的价值、关怀人的生命[11]。然而当代大学生对生命的漠视现象令人担忧。“富士康”集团的“十连跳”事件,中山大学博士论文未写好跳楼自杀事件,等等,无不震撼着我们的眼睛,触动着我们的心灵。“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这是孝子的第一件要事。传统孝道文化激励着大学生要培养自尊自爱精神,明白珍惜生命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孝顺,这是对大学生最好的感恩教育。

三、大学生感恩教育缺失表现及其原因分析

社会处于变革时期,随着全球化和市场经济的到来导致大学生主体意识不断膨胀。传统文化所构建的意识世界受到了严峻挑战。大学生忽视周围家人、朋友、师长对自己的关爱,专注于自己的世界中,屡见不鲜[6]。1.大学生感恩教育缺失的表现(1)家庭生活漠视亲情。儿童是祖国未来的花朵,应当精心培养。但是长辈们爱幼的本能,使得一些孩子基本上没有接触艰苦环境的锻炼和熏陶,加之父母的娇宠和溺爱,导致部分大学生从小就不懂得生活的来之不易,许多人形成了把父母长辈的照顾视为理所当然,而不知回报的心理。山西长治上党老区一位“无奈的老农”在痛陈儿子不知感恩时感慨道:“不知在大学里除了学习文化,还能否学到良心?”从近年来媒体对此类新闻的报道来看,这种现象绝非个别。(2)人际交往漠视友情。每一个人都生活在人际关系网中,每个人的成长也都离不开人际交往。由于受自我中心思想、自我封闭、社会功利和猜疑妒忌等因素的影响,很多大学生在与别人沟通时很少在意别人的感受,也不懂得换位思考。在与别人相处时,缺乏理解、宽容和合作,遇事容易斤斤计较,容易发生冲突。从清华大学朱令被舍友投毒,到云南大学马加爵用铁锤敲死舍友,再到最近刚刚发生的复旦大学林某投毒杀死舍友,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一名学生因口角捅死舍友等事件,那一颗颗漠视友情的心,震惊的不仅仅是社会和他们的家人,更是我们每个人的心灵。(3)学校生活漠视恩情。“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给他人提供帮助的人需要的仅仅是精神上的认可与理解,而不是回报。但是如果好心人的一片热心换来的是冷漠,那无疑会令人寒心,从此社会上可能会少一个热心人。在感恩意识缺失的今天,发生在我们身边漠视恩情的案例还少吗?有些学生把尊敬老师当成了达到目的的手段,在学校时对老师尊重有加,一旦毕业跟老师形同陌路;有些学生通过社会资助完成学业,然而当他们有一定的经济实力时,再去资助别人的寥寥无几。2.大学生感恩教育缺失的原因分析(1)传统孝道文化在历史传承上的脱节[12]。传统孝道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中最具特色的一部分,是一笔巨大的文化遗产。对于这样一笔文化遗产,长期以来历史上是高度重视甚至无限拔高的。如《孝经》把孝确立为“天之经,地之义,民之行”的最高原则。但是从“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特别是在十年“”中,片面否定传统文化思想,让沉淀于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优秀伦理道德规范遭到了前所未有的践踏和摧残,家庭文化的政治化倾向造成了中国传统家庭由重视孝道向片面否定孝道转变,导致社会人情冷漠、家庭观念不强,社会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和家庭文化中的仁爱美德被不断削弱、消失。历来广泛倡导的感恩思想在如此不利环境中无法得到有效继承和发扬,对大学生进行感恩教育来说更是如此。(2)社会功利化的驱使。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一方面传统的伦理道德体系讲求知恩图报,修身立德。但现实生活中,由于利益的驱使,造成了部分大学生过分追求物质利益的最大化和自我需求的满足,而忽视了彼此之间的心灵沟通和情感交流,使人与人的交往更多带有庸俗的功利色彩。在这种环境下,大学生难免受到社会功利思想的影响,在个人成长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模式。有些大学生对利益的过分追求,迫使自己丧失了心灵的激荡和升华,感恩更是无从谈起。(3)代际关系的转变和代沟问题的加剧。现代社会打破了传统家庭的稳定性,使得代际关系发生了转变。特别是年轻一代大规模涌向城市,与年老一代城乡分居的现实,加剧了代际之间的冲突,扩大了代沟。在现行的计划生育政策下,年轻夫妇既要背负事业和自身小家庭的负担,又要以笑脸展示于4位老人面前,如此种种令他们身心疲惫,往往使他们忽视尽孝。而父母养子防老的心态较重,对子女能否“行孝道”有着较高的要求。孔子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这就要求子女不仅要在物质上瞻养父母,而且要在精神上尊敬父母。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很大一部分人已经能实现“经济上尽孝”,但也有一部分人出现了尽孝方式上的偏差,认为钱能解决一切,忽视了老人的内心需求。(4)家庭和学校教育的错位。现在的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家庭教育中父母把孩子视为“掌上明珠”,逐渐养成了孩子养尊处优的习惯;怕孩子吃亏,慢慢培养了孩子自私的心理。学校教育中注重把学习成绩放在第一位,而忽略了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加之学校缺乏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的有效引导,导致大学生感恩意识弱化和湮灭。因此,“造就”了一批以自我为中心的大学生。他们不知国家和社会的培育之恩,不知集体的扶助之恩,更不知父母的养育之恩。

四、以传统孝道文化加强大学生感恩教育的途径

中国传统孝道文化的精神实质使得其在大学生感恩教育中更具活力,同时大学生感恩教育又是传播传统孝道文化的重要渠道。以传统孝道教育为工作切入点,探索新形势下大学生感恩教育的新途径,符合大学生的成长发展规律和感恩意识的形成过程,也真正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时代要求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结合。1.在传承传统孝道文化精髓中加强感恩教育中国传统孝道文化是一个复合概念,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既有文化理念,又有制度礼仪,既有精华,又有糟粕。为此,当我们以传统孝道为切入点,对大学生进行感恩教育时,必须对传统孝道文化进行一些重新解读和有效梳理,提取其中精华,并结合新形势下感恩教育的新要求进行重新诠释,进而在继承中加强感恩教育。一是要注重吸收孝道文化精华,主动接受传统文化熏陶,从感恩认知、感恩情感、感恩行为和感恩习惯4个方面逐步培养大学生的感恩意识,提升道德修养;二是注重吸收习俗文化中“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光荣传统。例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以及被国内普遍认同的“母亲节、父亲节”等“洋节日”都是优秀习俗文化的体现,社会对这种节日的需求,正体现了我们对“养亲、敬亲、尊亲”“知恩、识恩、感恩”的渴望。2.在拓展传统孝道文化载体中加强感恩教育“五四”新文化运动特别是十年“”中,“孝道文化”被主观地框定在“政治教育”范畴,在德育理论、德育实践中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13]。因此,在崇尚“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今天,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吸取古代德育教育的成功经验,以现代教育管理理念和传统孝道文化为平台,重构学校德育教育新体系,探索校本德育新途径。一是实施“孝道与感恩教育进课堂”计划。在《思想道德理论与法律基础》等必修课和其它选修课课程中开展孝道与感恩教育,实现学校德育教育与孝道教育的对接。二是实施“孝道文化特色校园创建”计划。在学校适当之处建立一些亭台楼阁、雕刻等具有孝道文化特色的“艺术景点”,在图书馆、教学楼楼廊墙壁两侧等地尽可能镶嵌上孝道文化有关的名言警句或绘画等作品,使学生随时随地受到孝道文化的感染和熏陶。三是实施“五个感恩”计划,即定期围绕孝道和感恩教育主题开展感恩党、感恩社会、感恩父母、感恩师长、感恩同学系列活动,通过主题实践活动强化学生的感恩意识,通过主题实践活动让学生感受到中国传统孝道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民族传统的真谛。3.在构建传统孝道文化教育长效机制中加强感恩教育德育教育既是一个复合工程,也是一次全民总动员的过程,感恩教育只是大学生德育教育的一部分,而传统孝道文化教育也仅仅是感恩教育的一个视角。新形势下,如何引导大学生识恩、知恩、报恩,需要不断丰富传统孝道文化载体,着力构建“四位一体”的感恩文化长效机制。一是构建“明德育人”长效机制。要使学生“明德”,家庭、学校、社会各自承担着自身的作用和功能。家庭要以亲情为纽带,注重学生习惯养成和道德的启蒙教育;学校要以改革评价体系为切入点,注重知与行的有机结合;社会则要以给予大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为突破口,注重环境育人、氛围育人。二是构建“教书育人”长效机制。要把感恩教育纳入人才培养,着力使之“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让学生亲临其境,感同身受。三是构建“管理育人”长效机制。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各级管理工作者要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对学生言传身教,以正确的思想引导学生,以高尚的情操感染学生,以模范的行动带动学生,以出色的工作影响学生,齐心协力推进感恩文化建设。四是构建“服务育人”长效机制。要把握好每一个服务环节,做好每一个服务细节,帮助学生解决思想、学习和生活上的各种困难,营造出浓厚的“怀、大承担、大责任”的文化氛围,让学生在享受学校各项服务的过程中感受感恩文化的熏陶,让学生在弘扬优良传统孝道文化的过程中让崇尚感恩之风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