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体育教学计划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6:04:34

初中体育教学计划篇1

做任何工作都应有计划,以明确目的,避免盲目性,使工作循序渐进,有条不紊。体育教师怎么写教学计划呢?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2022初中体育教育教学计划模板参考,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2022初中体育教育教学计划1一、基本情况:

本学期所教的是八年级六个班,每个班人数都在45人左右,男女生人数差不多个半,绝大多数学生身体健康,无运动技能障碍。学生都喜欢运动,但身体协调性差,肥胖等,学习动作不协调。学生身体素质中的硬性指标,如速度、力量、耐力、柔韧等素质较差;灵敏、协调等软性指标明显不足。个体发育不均衡,下肢力量尚可,肩部肌肉群力量较差,在此类教材教学是要多加注意。腰背、腰腹力量有待于大幅度提高,这是体育练习成败的关键。

二、教材分析:

结合本校实际情况,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体育教学工作,传授基本的体育卫生保健知识和体育技能,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方法和体育文化知识,在传授中渗透思想道德教育。让每个学生都发展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好学生。

教材内容有: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田径:跑、跳、投;体操,球类:篮球、足球;身体素质练习。

教材的重点:跑中的快速跑;跳跃中的跨越式跳高;体操中的单杠动作;球类中的控球技术;

教材的难点:蹲踞式起跑;跳跃中的起跳环节;球类中的人球结合。

三、教学目标和要求:

1、使学生初步认识自己的身体和掌握锻炼身体的简单知识及方法,学会一些体育卫生保健和安全常识,培养认真锻炼身体的态度。

熟练掌握眼保健操和新的广播操。

2、初步学习田径、体操、球类等项目的基本技术,掌握简单的运动技能,进一步发展学生素质,提高身体基本活动能力。

3、“以学生为本,健康第一”是我们的目标,在体育游戏中不断地尝试与体验、练习与思考、互学与互评,感受体育运动的乐趣,体会体育运动的益处,体验到战胜困难、获得进步的成功喜悦。

四、教学措施:

1、适时了解、分析学生的学习信息。

2、营造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的、有利于学生学习的运动环境。

3、根据学生年龄特征,采用兴趣化和多样化的教法和手段,充分发挥游戏、竞赛的能动作用,让学生在自主游戏中练习,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4、根据学生实际,不断变化练习方式,不断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

5、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勇敢、顽强、朝气勃勃和进取向上的精神,启迪思维,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

五、学生方面:

1、学习目的明确,积极自觉的上好体育课。

积极学习掌握必要的体育基本知识技能与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逐步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

2、着装要轻便合体,穿轻便运动鞋上课。

不得携带与体育课无关的首饰、校牌、手机等。

六、德育渗透:

体育活动对于发展学生的适应能力具有独特的作用,在体育教学中应特别注意营造友好、和谐的课堂气氛,有意识的融入德育教育,不仅锻炼学生的意志,更重要的是能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培养学生服从组织,遵守纪律,诚实、机智、积极进取的心理品质。

本学期的德育渗透包括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

1、课堂常规:使学生按规办事、做到有规可循。

2、组织教学:培养团结友爱、养成遵守纪律的集体观,培养其具有热爱劳动、爱护公物的良好品质。

3、结合教材内容安排德育内容。

4、基础知识里安排激发学生刻苦锻炼自觉性的内容。

培养学生的自尊心、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

5、游戏里安排教育学生遵守纪律,公正诚实,积极进取、团结友爱的内容。

6、田径安排培养学生顽强的毅力和坚韧不拔等意志品质的内容。

7、球类中安排培养团结协作等集体主义精神的内容。

8、在体操中安排培养互相帮助的合作意识的内容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要激发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建立终身运动的习惯。

2022初中体育教育教学计划2一、指导思想:

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思想,充分发挥学生的主题地位,培养学生自主创新意识,敢打敢拼勇争一流及优良的团体主义精神。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够进取投入到体育锻炼中去。

二、基本情景:

本学期所教的是七年级和八年级,两个班人数在48人左右,男女生人数差不多过半,绝大多数学生身体健康,无运动技能障碍。学生都喜欢运动,但身体协调性差,肥胖等,学习动作不协调。学生身体素质中的硬性指标,如速度、力量、耐力、柔韧等素质较差;灵敏、协调等软性指标明显不足。个体发育不均衡,下肢力量尚可,肩部肌肉群力量较差,在此类教材教学是要多加注意。腰背、腰腹力量有待于大幅度提高,这是体育练习成败的关键。

他们的身体素质各异。因为初三学生面临中考,他们的学习压力十分大。如何调整好他们的心理,处理好学习与活动的安排,让他们在体育考试中取得好成绩是该学期的首要任务。另外研究到男女差别大身体素质各异:男生活泼好动,表现欲强,能够较好的锻炼;女生趋于文静,不好活动,课中就要经常与她们沟通交流,因势利导,及早转变观念,让男生带动女生,培养女生进取参与体育锻炼的习惯。以期在中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三、教材分析:

结合本校实际情景,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体育教学工作,传授基本的体育卫生保健知识和体育技能,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方法和体育文化知识,在传授中渗透思想道德教育。让每个学生都发展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好学生。

教材资料有: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田径:跑、跳、投;体操,球类:篮球、足球;身体素质练习。

教材的重点:跑中的快速跑;跳跃中的跨越式跳高;体操中的单杠动作;球类中的控球技术;

教材的难点:蹲踞式起跑;跳跃中的起跳环节;球类中的人球结合。

四、教学目标和要求:

1、使学生初步认识自我的身体和掌握锻炼身体的简单知识及方法,学会一些体育卫生保健和安全常识,培养认真锻炼身体的态度。

熟练掌握眼保健操和新的广播操。

2、初步学习田径、体操、球类等项目的基本技术,掌握简单的运动技能,进一步发展学生素质,提高身体基本活动本事。

3、“以学生为本,健康第一”是我们的.目标,在体育游戏中不断地尝试与体验、练习与思考、互学与互评,感受体育运动的乐趣,体会体育运动的益处,体验到战胜困难、获得提高的成功喜悦。

4、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掌握好初四中考多个可能被测试的项目。

5、收集并引导他们掌握更多的体育时事,丰富他们的知识,以备综合本事考试。

6、让他们体验到运动的乐趣,能够在玩中学,在学中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五、提高教育教学具体措施:

1、适时了解、分析学生的学习信息。

2、营造贴合学生年龄特征的、有利于学生学习的运动环境。

3、根据学生年龄特征,采用兴趣化和多样化的教法和手段,充分发挥游戏、竞赛的能动作用,让学生在自主游戏中练习,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4、根据学生实际,不断变化练习方式,不断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

5、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勇敢、顽强、朝气勃勃和进取向上的精神,启迪思维,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

6、利用课中或课后的时间多与学生沟通交流,转变他们的观念,变被动为主动。

7、认真备好课,向课堂45分要效率,确保学生们能够在愉悦气氛中投入到每节课的学习中。

8、课堂上,参与到学生中间,以此拉近与他们的距离,注重培养体育骨干,起到率先的作用。

课中多采用比赛的方式,激励他们敢于争创的好成绩。

9、课后做到及时反思总结。

六、学生方面:

1、学习目的明确,进取自觉的上好体育课。

进取学习掌握必要的体育基本知识技能与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逐步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

2、着装要轻便合体,穿轻便运动鞋上课。

不得携带与体育课无关的首饰、校牌、手机等。

七、德育渗透:

体育活动对于发展学生的适应本事具有独特的作用,在体育教学中应异常注意营造友好、和谐的课堂气氛,有意识的融入德育教育,不仅仅锻炼学生的意志,更重要的是能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和团体主义精神,培养学生服从组织,遵守纪律,诚实、机智、进取进取的心理品质。

本学期的德育渗透包括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

1、课堂常规:使学生按规办事、做到有规可循。

2、组织教学:培养团结友爱、养成遵守纪律的团体观,培养其具有热爱劳动、爱护公物的良好品质。

3、结合教材资料安排德育资料。

(1)基础知识里安排激发学生刻苦锻炼自觉性的资料。培养学生的自尊心、自豪感和社会职责感。

(2)游戏里安排教育学生遵守纪律,公正诚实,进取进取、团结友爱的资料。

(3)田径安排培养学生顽强的毅力和坚韧不拔等意志品质的资料。

(4)球类中安排培养团结协作等团体主义精神的资料。

(5)在体操中安排培养互相帮忙的合作意识的资料。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要激发学生进取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建立终身运动的习惯。

八、业务学习:

1、认真领会课改精神,熟练各学段教材资料,加强业务理论学习,在教学实践中提高自我的业务水平。

2、多听课,评课参与团体研讨,取其长补己之短,丰富自我的阅历。

3、充分利用多媒体、图书室等查阅教学训练方面的资料,学习新的好的教学方法。

4、努力学习电脑知识,能够制造出相应的课件利于教学。

5、多与同行共同交流,共同研讨,共同提高。

6、加强自我锻炼,提高自身素质。

九、评价教育教学:

经过测试和平时的练习采取教师或学生相互评价的方式,分优秀、良好、及格、仍需努力四个层次:

1、学习态度与行为:能否以端正进取的心态投入到体育锻炼及体育课的学习中去。

2、体能与技能:能否正确的将动作掌握与运用情景。

3、交往与合作精神:能否正确处理好与同伴的合作关系。

2022初中体育教育教学计划3一、指导思想

学校遵循“健康第一”的教育指导思想和“育人第一”的宗旨,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加强体育课改教研活动,努力施行新课程标准,用新的理念来强化教育教学活动,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培养学生勤于锻炼的良好习惯,使学生得到身心健康和协调发展。

二、本学期教学目标

学习田径、体操、小球类、民族传统体育、韵律活动和舞蹈等项目的基本技术,掌握简单的运动技能,进一步发展身体素质,提高身体基本活动能力。

培养学习各项基本技术的兴趣和积极性,以及勇敢,顽强,胜不骄、败不馁,自觉遵守规则,团结协作等优良品质。

教师方面:

认真备课,精心写好教案,不备课,无教案不准上课。

认真学习和贯彻教学大纲,钻研教材,明确教材目的与任务,掌握教材重点、难点明确本课的教学任务、几为完成任务而采取的教学原则、教学方法,组织措施等。

根据教学任务,提前准备和布置好场地、器材、及教学用具、教师不准旷课、丢课的因故不能上课,必须经学校领导同意,并做好妥善安排。

在教学中,加强与重视“三基教学”同时要注意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努力完成体育三个方面的任务。

教学原则、教学方法的运用,要从增强学生体质出发,根据青少年的心理生理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地安排好、密度和运动量。

教师要注意仪表整洁,举止大方,教态严肃、自然、注意精神文明的建设,并在课前三分钟前换好服装。在上课现场等候上课。

认真做好学生的学期、学年体育成绩的考核和评定,重视资料的积累和保管,并且定期进行科学的分析和归纳,指导和改进教学工作,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中要充分发挥体育委员,小组长及积极分子的作用并且经常做好对他们的培养和训练工作,使他们真正起到教师助手作用。

教学中要有严密的组织纪律,严格的安全保护措施与要求,严防伤害事故的发生一旦发生伤害事故要及时向领导汇报并作好妥善处理。

学生方面:

学习目的明确,积极自觉的上好体育课。注意听讲,积极学习掌握必要的体育基本知识技能与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逐步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

上体育课,着装要轻便,整齐,做到穿轻便运动鞋上课,不带钢笔,小刀等提前按教师要求,在指定地点等候上课。站队时要做到快、静、齐。

不得无故缺课,不迟到、不早退,服从领导,听从指挥,遵守课堂各项规定。

在课堂上严格执行教师的各项要求,不经允许不得随意移动器材教具要严格执行教师规定的各项保护措施。

要爱护体育器材,不得有意损害各种体育设备和用品,课后要按教师的要求如数送还各种器材。

工作要求:

1.认真学习,转变观念,力求创新

学习强化新课程标准,加深对课改工作的认识,在工作中积极实施课改要求,转变观念,用现代教育教学的新理念来指导本职工作,用创新的思维,改革课堂教学的模式,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兴趣爱好为出发点,培养学生终身锻炼的好习惯。

2.对学生进行正确的课堂评价

正确评价学生能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及时对学生进行正确的评价。评价分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在课堂中,评价要从学生的自身条件出发,因材施教,提高学生的活动兴趣。

3.抓好“两操”,积极贯彻全民健身活动纲要

学校“两操”是反映学生整体面貌的形象“工程”,是学校整体推进素质教育的一个窗口,抓好“两操”也是学校管理工作方面的一项重要内容。抓好“两操”更能促进学校的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现在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组织学生开展大课堂活动。

4.依照新课程标准,搞好体育课改活动

在教学中,要全面开展体育课改活动。在体育课中要有新的理念,要有创新意识,在上好平时家常课的同时,还要上一堂课改实验课,力求有新意。符合现代教学的发展趋势,并且每位任课教师都要交一份详细的教案和教学设计,逐步使我校的体育课正规化。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得到锻炼,身心和谐地发展。

目的任务:

掌握基本的体育基础知识,明确体育锻炼的作用,在锻炼中运用学到的知识,并不断巩固和提高。

进一步增强体质,特别是耐力素质和力量素质。

通过体育锻炼,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增强自信心,为终身体育打下基础。

学以致用,理论与实际结合,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提高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思路和教改思路:

随着学生身体和年龄的增长,可多采用一些对抗性的游戏。

因材施教,分组时采用男女分组或按身体素质分组,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在运动中享受到锻炼的乐趣。

加大教育力度,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教育水平。本学期,将按照“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努力探索新课程标准,积极改进自己的授课方式,提高自己的授课水平。在教学中严格贯彻以学生为主体,以教研为主导的教学思想,努力使每一位学生都能积极的上好体育课,学好体育知识,增强体质,使教学质量得到有效的提高。

积极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懂得科学的锻炼方法。

正确的评价自己的运动能力,增强自尊和自信,在克服困难的学习中,体验成功和活动的乐趣。

2022初中体育教育教学计划4本学期,我将按照"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努力探索新课程标准,积极改进自己的授课方式,提高自己的授课水平。在教学中严格贯彻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努力使每一位学生都能积极的上好体育课,学好体育知识,增强体质。为更好的开展好自己分担的各项工作,特制定本学期体育教学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学期七年级共三个班,学生人数为126人,每个班人数在40人左右,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与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有很大的提高,但在上一学期测试的结果来看,部分学生身体素质还比较薄弱,初一的男生在上肢力量比较差,女生的速度和爆发力不够好,在耐力方面,有一小部分学生部能达标。在学习兴趣方面,学生的积极性都很高。

二、教学内容分析

本学期的教学内容以教材为主,主要涵盖了体育与健康的理论知识以及田径中的走、跑、跳、投,体操中的技巧,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等。在这些教学内容中,有的学生比较陌生,如体操技巧、足球等,在学的过程中会有点难度。

三、教学目标

1、加强学生的体育与健康理论知识学习,培养学生终生体育意识。

2、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发展,掌握基本的体育技能与锻炼的方法。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陶冶情操,让学生全面发展。

四、教学方法和措施

1、适时了解、分析学生的学习信息。

2、营造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的、有利于学生学习的运动环境。

3、根据学生年龄特征,采用兴趣化和多样化的教法和手段,充分发挥游戏、竞赛的能动作用,让学生在自主游戏中练习,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4、根据学生实际,不断变化练习方式,不断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

5、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勇敢、顽强、朝气勃勃和进取向上的精神,启迪思维,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

五、考核项目及办法

本学期将对学生进行体育健康知识、专业技能、身体素质方面的测试,测试以笔试和达标测试为主。

2022初中体育教育教学计划5一、指导思想:

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思想,充分发挥学生的主题地位,培养学生自主创新意识,敢打敢拼勇争一流及优良的集体主义精神。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够积极投入到体育锻炼中去。

二、基本情况:

本学期所教的是七年级和八年级,两个班人数在48人左右,男女生人数差不多过半,绝大多数学生身体健康,无运动技能障碍。学生都喜欢运动,但身体协调性差,肥胖等,学习动作不协调。学生身体素质中的硬性指标,如速度、力量、耐力、柔韧等素质较差;灵敏、协调等软性指标明显不足。个体发育不均衡,下肢力量尚可,肩部肌肉群力量较差,在此类教材教学是要多加注意。腰背、腰腹力量有待于大幅度提高,这是体育练习成败的关键。

他们的身体素质各异。因为初三学生面临中考,他们的学习压力非常大。如何调整好他们的心理,处理好学习与活动的安排,让他们在体育考试中取得好成绩是该学期的首要任务。另外考虑到男女差别大身体素质各异:男生活泼好动,表现欲强,能够较好的锻炼;女生趋于文静,不好活动,课中就要经常与她们沟通交流,因势利导,及早转变观念,让男生带动女生,培养女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的习惯。以期在中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三、教材分析:

结合本校实际情况,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体育教学工作,传授基本的体育卫生保健知识和体育技能,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方法和体育文化知识,在传授中渗透思想道德教育。让每个学生都发展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好学生。

教材内容有: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田径:跑、跳、投;体操,球类:篮球、足球;身体素质练习。

教材的重点:跑中的快速跑;跳跃中的跨越式跳高;体操中的单杠动作;球类中的控球技术;教材的难点:蹲踞式起跑;跳跃中的起跳环节;球类中的人球结合。

四、教学目标和要求:

1、使学生初步认识自己的身体和掌握锻炼身体的简单知识及方法,学会一些体育卫生保健和安全常识,培养认真锻炼身体的态度。

熟练掌握眼保健操和新的广播操。

2、初步学习田径、体操、球类等项目的基本技术,掌握简单的运动技能,进一步发展学生素质,提高身体基本活动能力。

3、“以学生为本,健康第一”是我们的目标,在体育游戏中不断地尝试与体验、练习与思考、互学与互评,感受体育运动的乐趣,体会体育运动的益处,体验到战胜困难、获得进步的成功喜悦。

4、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掌握好初四中考多个可能被测试的项目。

5、收集并引导他们掌握更多的体育时事,丰富他们的知识,以备综合能力考试。

6、让他们体验到运动的乐趣,能够在玩中学,在学中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五、提高教育教学具体措施:

1、适时了解、分析学生的学习信息。

2、营造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的、有利于学生学习的运动环境。

3、根据学生年龄特征,采用兴趣化和多样化的教法和手段,充分发挥游戏、竞赛的能动作用,让学生在自主游戏中练习,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4、根据学生实际,不断变化练习方式,不断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

5、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勇敢、顽强、朝气勃勃和进取向上的精神,启迪思维,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

6、利用课中或课后的时间多与学生沟通交流,转变他们的观念,变被动为主动。

7、认真备好课,向课堂45分要效率,确保学生们能够在愉悦气氛中投入到每节课的学习中。

8、课堂上,参与到学生中间,以此拉近与他们的距离,注重培养体育骨干,起到率先的作用。

课中多采用比赛的方式,激励他们敢于争创的好成绩。

9、课后做到及时反思总结。

六、学生方面:

1、学习目的明确,积极自觉的上好体育课。

积极学习掌握必要的体育基本。

2、着装要轻便合体,穿轻便运动鞋上课。

不得携带与体育课无关的首饰、校牌、手机等。

七、德育渗透:

体育活动对于发展学生的适应能力具有独特的作用,在体育教学中应特别注意营造友好、和谐的课堂气氛,有意识的融入德育教育,不仅锻炼学生的意志,更重要的是能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培养学生服从组织,遵守纪律,诚实、机智、积极进取的心理品质。

本学期的德育渗透包括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

1、课堂常规:使学生按规办事、做到有规可循。

2、组织教学:培养团结友爱、养成遵守纪律的集体观,培养其具有热爱劳动、爱护公物的良好品质。

3、结合教材内容安排德育内容。

(1)基础知识里安排激发学生刻苦锻炼自觉性的内容。

(2)游戏里安排教育学生遵守纪律,公正诚实,积极进取、团结友爱的内容。

(3)田径安排培养学生顽强的毅力和坚韧不拔等意志品质的内容。

(4)球类中安排培养团结协作等集体主义精神的内容。

(5)在体操中安排培养互相帮助的合作意识的内容。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要激发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建立终身运动的习惯。

八、业务学习:

1、认真领会课改精神,熟练各学段教材内容,加强业务理论学习,在教学实践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2、多听课,评课参与集体研讨,取其长补己之短,丰富自己的阅历。

3、充分利用多媒体、图书室等查阅教学训练方面的资料,学习新的好的教学方法。

4、努力学习电脑知识,能够制造出相应的课件利于教学。

5、多与同行共同交流,共同研讨,共同提高。

6、加强自我锻炼,提高自身素质。

九、评价教育教学:

通过测试和平时的练习采取教师或学生相互评价的方式,分优秀、良好、及格、仍需努力三个层次:

1、学习态度与行为:能否以端正积极的心态投入到体育锻炼及体育课的学习中去。

2、体能与技能:能否正确的将动作掌握与运用情况。

初中体育教学计划篇2

初中体育教师学期工作计划一一、基本情况:

本学期所教的是八年级六个班,每个班人数都在45人左右,男女生人数差不多个半,绝大多数学生身体健康,无运动技能障碍。学生都喜欢运动,但身体协调性差,肥胖等,学习动作不协调。学生身体素质中的硬性指标,如速度、力量、耐力、柔韧等素质较差;灵敏、协调等软性指标明显不足。个体发育不均衡,下肢力量尚可,肩部肌肉群力量较差,在此类教材教学是要多加注意。腰背、腰腹力量有待于大幅度提高,这是体育练习成败的关键。

二、教材分析:

结合本校实际情况,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体育教学工作,传授基本的体育卫生保健知识和体育技能,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方法和体育文化知识,在传授中渗透思想道德教育。让每个学生都发展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好学生。

教材内容有: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田径:跑、跳、投;体操,球类:篮球、足球;身体素质练习。

教材的重点:跑中的快速跑;跳跃中的跨越式跳高;体操中的单杠动作;球类中的控球技术;

教材的难点:蹲踞式起跑;跳跃中的起跳环节;球类中的人球结合。

三、教学目标和要求

1、使学生初步认识自己的身体和掌握锻炼身体的简单知识及方法,学会一些体育卫生保健和安全常识,培养认真锻炼身体的态度。熟练掌握眼保健操和新的广播操。

2、初步学习田径、体操、球类等项目的基本技术,掌握简单的运动技能,进一步发展学生素质,提高身体基本活动能力。

3、“以学生为本,健康第一”是我们的目标,在体育游戏中不断地尝试与体验、练习与思考、互学与互评,感受体育运动的乐趣,体会体育运动的益处,体验到战胜困难、获得进步的成功喜悦。

四、教学措施

1、适时了解、分析学生的学习信息。

2、营造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的、有利于学生学习的运动环境。

3、根据学生年龄特征,采用兴趣化和多样化的教法和手段,充分发挥游戏、竞赛的能动作用,让学生在自主游戏中练习,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4、根据学生实际,不断变化练习方式,不断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

5、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勇敢、顽强、朝气勃勃和进取向上的精神,启迪思维,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

初中体育教师学期工作计划二一、指导思想

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南,深入开展教育教学研究,不断提高教学效率,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使学校的体育教育教学质量越上一个新台阶。将《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作为体育工作的基本法规,坚持“健康第一”的宗旨,把学校体育工作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部分,以科学的管理促进学校体育工作全面健康发展,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认真贯彻《学生体质学生健康标准》。创建“主动参与、强身健体”的健身氛围,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新的一学年开始了,作为工作在第一线的体育教师,己尽快入了角色。为了使教学过程中的体育课开展得有条有理,使学生创新的学习方式有所进展,为此拟定了本学年的体育教学工作计划如下:

二、教材分析

体育教材以实践教材为主。根据学生的能力以及学校的条件,体育教材主要选择田径(跑、跳、投),体操、游戏、篮球等基础项目,以便使学生跑、跳、投的基本技术得到提高;并挖掘生活中的实用技能。

三、学情分析与具体措施

授课时数根据我校校历安排和学校要求,本学年共讲20周,每周体育授课为6学时,共120学时。上课过程中,若因场地,天气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将临时调整。以基本体操、快速跑(站立式起跑、途中跑);耐力跑、定时跑、立定跳远、铅球、身体素质训练、篮球比赛等。另外在上课过程中多做一些辅助性练习,如发展耐力速度的定时跑,定距离跑;发展下肢力量,提高立定跳远成绩的跳起,原地抱膝跳,跳台阶、免子跳等;多上速度力量练习和耐力练习的课(跳跃性、耐力性的反复练习)来改善肌肉的协调性和力量的发挥。并采用小重量和不负重量的方式,通过协性练习和提高动作速度的练习来提高速度力量。每次授课一个到二个主教材(如:跑步或;立定跳远)其余(如篮球、队列队形、身体素质)训练将作每次课的准备部分内容。每节课都争取有一个或两个小游戏。及时对学生进行评价。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今天,我们教师在提高自身的教育能力的基础上,应该努力培养学生。主动进取的态度,掌握好学习方法,把握学习规律,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去探讨,去理解,去发现。去创造。将学生身心作为一个整体,通过合理的运动实践,在不断克服困难体验运动乐趣;提高运动技能,培养健康和愉快生活的态度,通过从事适宜的运动,了解自己的身体变化,增强体质,培养坚强的意志。

初中体育教师学期工作计划三一、指导思想

根据新课标精神,根据我校工作计划,制定体育组工作计划。严格按照中学体育教学常规实施细则;以课程改革为指导,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努力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注重学生创新意识、自学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开展教学研讨,从而不断促进教师自身业务素质,树立正确的学校体育教学观,提高教学质量。

二、主要工作思路与目的

1、强化常规教学管理,做好体育常规教学安排

(1)加强备课管理

要求体育教师全面深入地研究把握教材,根据《新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认真写好每一节课的教案,教案的书写要符合学校要求,并提前一周备出课堂教学设计。

(2)要认真制定学期教学计划

要根据总课时数、学习的重点、难点和学生的实际水平制定合理的学期教学计划、单元教学计划和课时计划。并积极做好体育档案的整理和管理工作。

(3)上好每一堂课,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要用新课程的理念指导体育教学,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对学生的个性、创造性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学习中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共处,学会发展,更好地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推进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

(4)加大体育教学检查力度,完善教学测评制度

要进一步完善教学检查制度,严格规范教学行为。每周检查备课情况、和上周教学反思,以促进体育教师相互之间的学习和共同提高。

2、开展好教研活动:

(1)根据课程改革精神,认真组织体育教师学习,全面了解,领悟课改精神,实行新课程标准,组织上好体育课。

(2)积极的向学生宣传学校体育活动的重要性,并有计划有组织的开展学校课外体育活动,让学生和教师在课外活动时间里都能动起来达到体育锻炼的效果。使学生和老师都能处在有张有弛的学习与工作状态中。

(3)组织研讨学校运动队的组建与训练,促进校运动队制度的完善与训练的高效性。

(4)继续抓好校广播操的质量。严抓进退场队列队形,加强全校师生对广播操的认识态度。

(5)继续抓好体育课堂常规教学工作。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增强学生对体育运动习惯对自身发展重要性的认识。

(6)组织教师开展优质课达标活动及听课评课活动。

(7)充分做好各项运动队工作,制定训练计划,抓好训练,作好比赛前的训练工作。

初中体育教学计划篇3

根据省教育厅推动普通高中布局调整、扩大优质资源、普通高中教育和高中阶段职业教育大体相当、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统一管理的要求,市教体局将结合今年初中毕业生及中考报名情况、上一年度学校计划完成情况等,制定本市2017年公办和民办普通高中招生的具体计划,分解到各县(市)及市直普通高中(另文下发)。各县(市)根据市教体局下达的普通高中计划,合理制定本地2017年普通高中到校具体计划报市教体局,市教体局在汇总、综合平衡并报省教育厅备案后,及时将全市各普通高中招生计划统一发文并通过市教体局网站等向社会公布。

(二)普通高中招生录取

1.招生对象。2017年普通高中招生对象为参加省、市和学校统一组织的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考查和综合素质评价,其结果达到普通高中招生录取要求的应届初中毕业生。

2.招生录取的原则和标准。普通高中学校招生坚持“全面衡量、综合评价、尊重志愿、择优录取”的原则。普通高中学校招生录取的依据是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省统考科目成绩和体育、理科实验操作考试成绩,下同)和综合素质评价的结果。普通高中学校在达到学业考试成绩和综合素质评定等级要求的考生中,根据招生计划和考生志愿,按照学生学业考试总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

录取为省、市示范高中的考生和定向录取的考生综合素质评价等第必须达到2B2C以上。一般普通高中录取的考生综合素质评价等第原则上应达到4C以上。安庆市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操作表、登记表沿用去年的样式,各地各校应在6月12日前完成此项工作,并将结果报教育主管部门,市区的报市教育招生考试院。在外地就读的我市户口应届考生由就读学校提供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并加盖当地县级以上(含县级)教育主管部门公章,报我市相应县(市)教育主管部门审核汇总,市区的报市教育招生考试院。

3.录取批次和志愿填报。

2017年安庆市区中招录取共分四个批次。

第一批次,省示范高中设置a、B、C三个平行志愿,每个志愿仅能填报一所高中,包括报考学校的统招(含定向)志愿,省示范高中自主招生和特长生在第一批次录取前录取。

第二批次,省市示范高中联盟共建实验班,设置a、B两个平行志愿。

第三批次,普通高中(含市示范高中、民办高中),设置a、B、C、D、e五个平行志愿。普通高中自主招生和体育特长生在第三批次录取前录取。

第四批次为中职对口升学高考班,设置a、B两个志愿。

各志愿批次按录取先后顺序分为若干个志愿轮次。各县(市、区)教育局负责所辖初中学校的志愿填报登记。各地、各校要积极引导考生填报不同层次的普通高中志愿,但不得强行要求或代办。严禁初中学校教师干预或代替学生填报志愿;严禁初中学校或教师招生过程中向招生学校索要任何名义的经费或实物。市教体局将加强对初中学校规范指导学生填报志愿工作进行督查、考核。

4.指标分配和录取原则。按照省教育厅要求,今年安庆市区省示范性普通高中继续按招生计划的80%指标定向分解到初中学校,省示范高中定向指标到校生从高分到低分依次录取,不设置省示范高中指标到校生最低录取控制线(但须达到普高招生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若未达到普高招生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所剩指标将面向所有考生按照志愿从高分到低分依次补录)。

定向指标原则上根据各初中实际在籍、就读满三年且报名参加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的毕业年级学生数,按比例切块分配,严禁将指标分配与初中升学率挂钩。对于各地出现的诸如异地扶贫搬迁、农业转移人口等政策性特殊情况,由各县(市)教育行政部门结合本地实际做出具体规定,报经当地政府同意后公布实施。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实行100%的指标分解。鼓励和支持辖区内示范高中联合招生,各校按生源成绩平行分配,逐步形成示范高中公平竞争机制。

随迁子女在安徽省流入地参加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和报考普通高中学校,与当地学生执行相同的高中招生政策。在外市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的学生,可以回户籍所在地报名参加考试录取,由教育行政部门集中设立报名点,并根据报名点报考人数,按照省示范高中定向到校的比例同等分配定向指标。

根据《安徽省教育厅安徽省军区政治部转发教育部办公厅总政治部干部部关于进一步贯彻实施〈军人子女教育优待办法〉的通知》(皖教秘基〔2013〕57号)精神,现役军人子女享受转入初中省示范高中分配指标。

5.严格执行招生计划。普通高中招生计划下达后,各地要维护计划的严肃性,不得随意变更。各地公、民办普通高中不得超计划、超班额招生,不得招收普通高中最低录取分数线以下的学生。公办普通高中一律不得跨省辖市招生。全市普通高中新生严格按照市教体局统一招生录取结果建籍。根据省教育厅要求,对擅自扩大招生计划或自行录取普通高中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以下的考生,一律不予建立学籍,不发放普通高中毕业证书,对违规招生的学校将予以通报批评,取消其当年评先评优资格,是示范高中的,取消其示范高中称号。对今年在招生等规范办学行为方面被查处的学校,2018年将按照不低于2017年招生计划10%的比例相应减少其招生计划。

安庆市城区所有普通高中录取通知书将加盖“安庆市教育招生考试院监制”印章,没有加盖此印章的录取通知书,一律无效。

同城范围内(含县域内)的普通高中学生严禁借读,各普通高中必须严格执行。已经正式录取的学生,无故不到录取学校报到,逾期视为主动放弃普通高中就学资格,招生学校不得为其申请建立学籍。

各学校要严格控制班额,不得实行大班额编班,班额不得超过54人。

6.进一步规范民办普通高中招生。根据省教育厅规定,民办普通高中招生纳入所在市、县(市、区)统一管理,其招生计划和办法由所在市、县(市、区)教育部门批准。民办普通高中必须依据教育主管部门下达的各类招生计划及相关招生政策制定招生简章、广告及招生方案,且须经当地教育主管部门审批备案后方可向社会公布。民办普通高中统一招生计划实行与当地公办学校同等管理。民办学校要划定最低录取分数线,原则上可在当地普通高中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下浮20分。

各民办高中不得擅自扩大招生计划或自行录取当地教育主管部门划定的普通高中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以下的考生,出现此类情况,一律不予建立学籍,不予发放普通高中毕业证书。各校不得私自招收未经教育主管部门批准录取或已被其他学校录取的新生。严禁买卖学籍,不得委托其他学校代为招生或为其他学校学生挂靠学籍,严禁以其他学校名义进行招生,严禁虚假、不实的招生宣传,严禁欺骗、误导学生的行为。市教体局将严格把关,规范招生行为,及时清除挂靠的学籍。

严禁民办普通高中违规设立大班额班,违规接收借读学生和乱收费,对违反相关规定的学校,教育行政部门将予以通报。民办普通高中违规招生等受到省、市教育主管部门通报的,年检一律作为不合格处理,限期整改,并按照省教育厅规定削减10%招生计划,直至取消其下一年招生计划。按照省教育厅要求,没有取得办学许可证的民办普通高中(含筹设期间)不得参与招生。

各初中学校严禁向没有在我市进行招生备案的外市民办普通高中学校提供学生的基本信息,学校和教师不得组织学生赴外市报名;严禁初中学校教师干预或代替学生填报志愿;严禁初中学校或教师在招生过程中向招生学校索要任何名义的经费或实物。不得为学生赴外市报名提供综合素质评价、学业成绩、学籍信息等证明材料。由于初中学校工作不力,导致流失学生出现入籍问题,由初中学校承担责任。引起家长上访的,由县(市、区)教育局和初中学校负责接访和处理。

7.鼓励自主招生和联合招生

为推进课程改革、促进创新人才培养和高中优质特色发展,支持各地选择示范高中在一定范围内开展自主招生,支持各地开展普通高中联盟共建办学,支持辖区内示范高中联合招生。

安庆市区2017年自主招生和联合招生情况如下:

一是安庆一中面向市域自主招生150人。其中,在安庆市城区自主招收素质全面、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特长生80人,待安庆一中龙山校区建成时,纳入到统招计划;在县域自主招生70人(含教育扶贫专项计划、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以及“家庭特困、成绩特优”的“珍珠班”学生)。

二是安庆二中东校区艺术类自主招生50人,其文化课成绩不得低于普高招生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

三是安庆七中自主招生40人。从高一到高三成建制组班。

四是安庆市外国语学校出国班自主招生不超过25人。

五是安庆城区体育特长生采取分校分类自主招生:安庆一中、安庆二中招收田径类各8人、石化一中招收田径类4人和足球类6人、安庆七中招收田径类4人和排球类12人、安庆九中招收田径类和体育舞蹈类共4人,安庆十中招收足球类12人、安庆十一中招收篮球类8人。体育特长生均纳入统招计划。体育特长生中考成绩(总分820分)需达到公办普通高中最低录取控制线。其中,具有国家一级、二级运动员资格的初中毕业生,或在省教育厅、省体育局举办的体育比赛(限省运会青少年项目)中获得个人项目前八名或集体项目前四名的运动员,中考成绩(总分820分)需达到公办普通高中最低录取控制线的80%。体育特长生专业测试方案由各校制定并于5月31日前报市教体局批准。体育特长生报名时间为6月17日—18日,资格审查时间为6月19日。资格审查工作由市教体局相关科室和学校共同完成。测试工作由学校组织实施,测试全程需录像,并可聘请家长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行风监督员、新闻媒体等参与观摩和监督,测试成绩当场公布并由学生确认后公示3天。录取时在中考文化课成绩达标的学生中,依据体育专业测试成绩从高分到低分录取,录满招生计划为止。报名参加体育特长生的考生只能选报一所学校,各校体育特长生专业测试时间一致,为6月21日上午9点,若遇恶劣天气则顺延。拟录取的特长生要与相关学校签订协议,明确在录取后的就读阶段承担的训练、参赛任务。

六是继续实行省、市示范高中联盟共建实验班(联招):石化一中与广圩中学、安庆七中与杨桥高中联盟共建办学,各举办一个共建实验班50人。共建实验班设在市示范高中,纳入第二批次招生,班主任和学科教师主要由上述两所省示范高中担任,实行教师定向交流,实验班与对应省示范实行统一教学计划、统一学科测试、统一学情分析、统一生涯指导。

初中体育教学计划篇4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发〔2014〕35号)和省教育厅《陕西省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意见》(陕教规范〔2017〕9号)、《陕西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改革实施意见》(陕教规范〔2017〕10号)和《陕西省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意见》(陕教规范〔2017〕11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细则。

一、基本原则

坚持育人为本,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培养兴趣爱好,为学生进一步发展打好基础;坚持普职并重,招生规模大体相当,持续优化高中阶段教育结构,推进普职协调发展;坚持科学规范,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培养规律,推进教学、考试、招生有机衔接;坚持公平公正,不断优化规则程序和招生机制,为学生提供平等升学机会。

二、总体思路

坚持多元评价和择优录取相结合,全面推行基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结合综合素质评价的招生录取模式;继续实行计划管理、网上报名、网上填报志愿和网上录取,建立科学合理、规范有序、公平公正、监督有力的招生管理机制;继续将省级示范高中和省级标准化高中招生计划按一定比例向薄弱初中分配,实施定向招生;招生计划、录取信息面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监督,全面实现阳光招生。

三、考试报名

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衡量学生达到国家规定学习要求的程度,考试成绩是学生毕业和升学的依据。初中学校学生必须报名参加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应届生在就读学校网上报名。社会青年和在外地市初中学校就读的宝鸡籍学生在户籍所在县区考试管理中心进行资格审查后网上报名。在我市初中学校就读的进城务工就业人员随迁子女,符合报名条件的可在就读学校报名。

参加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的考生同时建立电子考籍档案和纸质考籍档案,电子考籍档案由市、县区考试管理中心负责组建,纸质考籍档案由毕业学校负责管理。

各初中学校要为每个学生建立综合素质评价档案。档案材料应重点突出、简明扼要、真实可靠,便于高中阶段学校招生使用。

四、计分科目

全市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计分科目为“4+4”模式:以语文、数学、外语、体育作为基础录取计分科目,同时将物理、化学、道德与法治、历史作为录取计分科目。物理、化学实验操作考试成绩计入对应科目成绩并计入录取总分。

非计分科目的考试成绩和实验操作考试成绩必须达到合格及以上,作为高中阶段学校录取控制标准。

具有自主招生资质的高中学校,在统一的招生录取计分科目基础上,可根据自身办学特色和自主招生要求确定1-2科招生录取计分科目,或确定综合素质评价内容的部分指标作为自主招生的重要依据,在规定区域内招收各科成绩合格的学科特长生,具体办法和录取细则须提前向社会公布。

无综合素质评价的应届初中毕业生,高中阶段学校不予录取。

五、招生计划

1.各县区教育局根据教育事业发展需要,按高中办学条件和办学水平,确定普通高中招生计划建议数。市教育局依据全市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和普职比例大体相当等要求,审定后下达到各县区,由各县区教育局下达到公民办高中学校。招生计划面向社会公布。对年检不合格、不具备招生资格的学校不下达招生计划。

2.省级示范高中、标准化高中招生计划分为统招计划、定向计划。一般普通高中和民办普通高中均为统招计划。

3.继续实行省级示范高中、省级标准化高中定向招生。各县区省级示范高中、标准化高中定向招生计划按本校统招计划的50%编制,定向分配到县域内各薄弱初中。定向招生对象仅限初中阶段一直在中考报名学校就读的具有我市户籍的应届毕业生。宝鸡中学定向招生按原政策执行。

4.具有艺术体育特长生招生资格的学校可招收艺术体育特长生。艺术体育特长生招生计划纳入高中学校统一招生计划。

艺术、体育特长生招生继续实行网上报名、统一专业测试,艺术特长生测试工作由市考试管理中心负责组织实施,体育特长生专业成绩采用中考体育考试成绩。

5.普通高中招生计划为指令性计划,所有高中不得超计划招生。

六、招生范围

宝鸡中学、姜城中学继续面向全市提前单独招生。其他高中按照属地原则,面向本县区、本学区招生。民办高中面向全市招生。

市教育局指导各县区依据高中招生计划和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计分科目成绩划定县区公民办普通高中录取分数线。普通高中不得录取未达到录取分数线的考生。

七、志愿填报

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公布后,达到普通高中录取分数线的考生在规定时限内登陆指定网站填报志愿。民办高中不填报志愿。

1.提前单独录取志愿。中考成绩达到宝鸡中学录取分数线的全市考生均可填报宝鸡中学,宝鸡中学定向招生的生源初中考生还可填报宝鸡中学定向志愿。通过全市艺术特长生专业测试、体育成绩达到专业合格线的考生均可填报姜城中学。考生填报宝鸡中学、姜城中学未被录取,不影响被其他高中录取。

2.县区高中统招志愿。考生按初中毕业学校或按户籍选择填报一个县区内的1-3所高中。

3.县区高中定向志愿。省级示范高中、省级标准化高中生源初中校符合定向生报考条件的考生可填报定向志愿。

4.艺术、体育特长生志愿。通过全市艺术特长生专业测试的考生,可填报姜城中学艺术特长生志愿,或填报所在县区具有艺术特长生招生资格的高中志愿。体育成绩达到体育专业合格线的考生,可填报姜城中学体育特长生志愿,或填报所在县区具有体育特长生招生资格的高中志愿。未填报艺术、体育特长生志愿的考生,一律不得作为艺术、体育特长生录取。

5.移交到地方政府的原企业子校所在企业的职工子女,执行县区政府与企业签订的协议,相关考生可按协议填写原企业学校。

6.宝鸡一中考生在金台区参加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可填报金台区高中,也可按户籍所在地填报所在县区高中。

7.高新区所属六镇初中学校考生按户籍或者按学校原来隶属关系填报所在县区高中。宝鸡高新中学、宝鸡高新第一中学考生可按学校所在辖区填报渭滨区高中。

8.未完成招生计划的县区公办高中实行征集志愿制度,未被录取的考生可在规定时间内,依据公布的招生计划填报志愿。

八、新生录取

1.录取方式。在市教育局指导下,由县区教育局和考试管理部门依据学生成绩和志愿信息,统一实行网上录取。录取结果在指定网站公布。

2.录取原则。分数优先,尊重志愿;综合评价,关注特长;双向选择,择优录取;宏观调控,微观调整;阳光招生,公开公平。

3.录取依据。按照学校招生计划和考生志愿,依据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计分科目总分、参考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进行。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分a、B、C、D四个等级,达到C等及以上者普通高中方可录取。考生计分科目总分相同时,优先录取综合素质评价等级较高者。

4.加分政策。严格清理和规范招生加分项目,健全加分资格审核公示制度。学生的体育、艺术等方面特长和表现不再单独加分,全部在综合素质评价档案和结果中体现。

少数民族考生、归侨子女、台湾籍考生经审查属实的,可在总分上加5分参与录取(宝鸡中学下延一档录取)。

军人子女考生的加分分值按照教育部最新政策执行。

5.录取规则。依据考生志愿和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计分科目总分,按照“分数优先,尊重志愿”的原则进行录取。未被录取的考生可填报征集志愿参加补录。

(1)宝鸡中学、姜城中学提前录取。

(2)县区公办高中和民办高中录取。公办高中由各县区教体局统一网上录取。民办高中按照招生计划自主招生,录取结果由县区教育局负责审核。

(3)艺术、体育特长生录取。艺术特长生按专业测试成绩和学业水平考试计分科目总分之和排序,从高分到低分依次录取,录满为止。

体育特长生按中考体育成绩划定专业合格线,凡达到体育专业合格线的考生,按学业水平考试计分科目总分从高分到低分依次录取,录满为止。

九、高中学籍

录取工作结束后,县区教育局和高中学校依照录取结果,对录取学生签发《普通高中录取通知书》。学生持录取通知书在规定时间内到相应高中报到。任何高中不得私自招生,不得接收无高中录取通知书的学生。

市教育局根据普通高中录取结果,直接生成高一新生学籍信息。各县区教育局和各普通高中依据市教育局下发的高一新生学籍信息,核实学生报名情况,在规定时间内为高一学生建立全国统一的电子学籍,市教育局报省教育厅备案。

未被正式录取的学生无全国统一的普通高中电子学籍,不能取得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考籍,不发放高中毕业证书。

十、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宝鸡市普通高中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普通高中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具体负责普通高中招生的组织、实施、协调和监督。各县区普通高中招生工作领导小组要建立和完善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机制,严格落实招考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确保招生工作规范实施和社会稳定。

2.建立公示制度。市、县区教育局向社会公示高中招生方案、招生计划、录取程序、录取结果等,严格实施招生“阳光工程”,确保高中招生工作公开、公平、公正。

3.健全监督机制。市、县区教育局在招生期间向社会公布咨询举报电话,设立群众来信来访接待室,主动接受社会的监督。纪检监察部门参与招生考试和录取工作,加强监察督查。

4.加强政策宣传。各县区和学校要采取有效措施,广泛宣传《宝鸡市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确保招生政策家喻户晓。通过免费发放宣传资料、开通咨询电话等途径,为考生和家长释疑解惑。初中学校要切实做好考生填报志愿的指导和服务。

初中体育教学计划篇5

根据《*省教育厅关于推进实施素质教育的意见》(浙教基[2007]150号)和《*省教育厅关于严格控制和规范中考加分项目的通知》(浙教考[2009]2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现就我市2009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与高中招生工作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1、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是义务教育阶段的终结性考试。考试结果是初中学生是否毕业的依据,也是高中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

2、学业考试的对象为2009年应届初中毕业生和参加2009年高中招生的具有初中毕业同等学力的社会青年。

3、经教育局批准直接进入高中学校学习的应届毕业生,其学业考试成绩由所在初中学校根据平时学习表现进行综合评定。

4、学业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社会政治(含历史与社会、思想品德两门学科,下同)、体育六科。各科分值为语文120分、数学120分、英语120分(含听力测试25分)、科学150分、社会政治80分、体育20分,学业考试总分610分。各科考试时间为语文、数学、科学各120分钟,英语、社会政治各100分钟。文化考试日期安排在2009年6月11--12日,体育考试安排在2009年4月中、下旬。

5、学业考试由市教育局组织命题,学业考试命题严格按照《课程标准》和*省教育厅教研室编制的《2009年*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说明》的要求,努力体现新课程理念,加强试题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的联系,重视考查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水平。

6、数学、科学考试允许使用计算器。根据浙教基[20*]233号和[20*]109号文件精神,限用列入省教育厅教学用书目录的科学计算器。

2010年起学业考试各科不再允许使用计算器。

7、社会政治学科实行开卷考试。

8、学业考试由市教育局统一组织施考、阅卷,并继续实行网上评卷。

9、学业考试成绩不合格的学生,由所在初中学校命题并组织补考。

10、学业考试成绩在高中学校招生时以原始分数呈现,在学生档案中以等级制方式呈现。学业水平等级划分为a、B、C、D、e五级,分别代表优、良、中等、合格、不合格,具体划分办法为:a级为答案正确率在85%(含85%)以上;B级为答案正确率在75%(含75%)至85%之间;C级为答案正确率在60%(含60%)至75%之间;e级总数控制在参加考试人数的5%以内;其余的为D级。

11、为有效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全面反映初中毕业生的发展情况,实施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也是高中招生录取的依据之一。

12、综合素质评价办法见《*市2009年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

高中招生

1、符合下列条件的中国公民,具备报名资格: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守宪法和法律,品德良好;

(2)初中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力;

(3)身体健康。

2、下列对象不得报名:

(1)全日制普高、职高的在校生和毕业生;

(2)初中段学校的非应届毕业的在校生;

(3)因触犯刑律已被有关部门采取强制措施或正在服刑者。

3、报名时间:3月20日至22日,逾期恕不补报。

4、报名地点:具有报名资格的所有*户籍考生均到户籍所在地初中报名,外县(市)户籍在我市借读的考生,在就读初中报名。考生户籍关系以报名时提供的户籍证明为准。

5、报名材料:考生报名时应提交户籍证明;在*市外学校借读的考生应提交毕业学校出具是否应届毕业的证明;初中阶段有四年经历的考生须审验休学等原始证件,并交复印件;外县(市)户籍考生应由家长出具不参加我市普高指令性计划录取的承诺。上述材料由报名点审验,交招生办存档。

6、公办普通高中招生计划由指令性计划和择校生计划构成,择校生计划不超过总招生计划的20%。公办普通高中指令计划与择校生计划招生录取统一纳入招生办管理。

7、*中学指令性计划分学校自主招生、统招和定向三部分。自主招生名额不超过总招生计划的20%,用于招收品学兼优和在艺术、体育等方面具有突出才能的应届初中毕业生,自主招生办法由*中学自行制定,报教育局核准。自主招生录取结果报招生办公室审批。

8、*二中面向全市定向招收100名指令计划新生。

9、其它公办普通高中指令性计划全市统一划线招生。

10、定向名额分配办法,以报名点为单位,按学业考试总分及格人数分配。借读生定向名额单独计算,单独录取。

11、外县(市)户籍考生和往届社会青年不参加定向分配,不享受定向计划。

12、除*中学外,其他普通高中可在指令计划内招收不超过全校招生计划2%的体、艺特长生。体、艺特长生的学业考试成绩分别不得低于全市普通高中统招分数线的70%、85%。特长生招生办法由各学校制定,报招生办公室备案,各学校要严格特长生招生程序,严肃特长生招生纪律。

13、各高中学校要严格按计划招生,严格执行“三限”要求,不得擅自突破各项比例。

14、普通高中招生考生填报志愿在学业考试成绩揭晓后进行,各校要认真做好考生志愿填报的指导工作。

15、考生要慎重填报志愿,家长要负责子女志愿的审核,并签字确认。因考生或家长原因造成志愿差错而影响录取的,责任由考生自行承担。

16、普通高中录取采用划分大学区与填报志愿相结合的办法进行。稠城、江东、稠江、北苑、后宅及城西街道东河片所辖考生(以户籍为准),可在*二中、*三中、*四中、义亭中学、苏溪中学、廿三里中学等学校中选择志愿。其它镇(街)所辖考生(以户籍为准),可在大成中学、义亭中学、苏溪中学、廿三里中学等学校中选择志愿。

17、上线考生按顺序填写第一志愿和第二志愿两个指令性学校志愿及服从志愿。高中学校录取时坚持志愿优先、择优录取。

所有考生(含非*户籍考生)可在公办普通高中学校中填报一个择校志愿,该志愿作为择校生计划录取的依据。

外县(市)考生列入择校生计划录取,可填报择校生计划的志愿。

18、当两学区生源数与计划数不一致时,多余生源向生源不足学区流动。

19、自愿到民办普通高中学校就学的考生直接向学校报名,由学校审查录取,报招生办公室审批。

20、职业高中招生志愿填报工作在考生报名时进行。

21、普通中专招生填报志愿另行安排。

22、高中学校招生实行“学校负责、招办监督”的录取体制。招办根据学校招生计划按1:1的比例投档,录取与否由学校自行决定,同时由学校负责对未录取考生的解释及其它遗留问题的处理。市招生办公室监督、检查高中学校执行招生政策、完成招生计划的情况,纠正违反招生政策、规定的行为。

23、录取新生应坚持“全面衡量、综合评价、尊重选择、择优录取”的原则。

24、非*户籍考生不参加我市普高指令性计划录取,市域内“非学区学生”参加*中学录取按原借读生管理办法(义教基[20*]24号)执行。

25、录取操作规则

(1)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前置运用。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出现2个e的,公办普通高中不予录取;综合素质评价结果未达到2个a的或出现e的,*二中不予录取;未达到3个a的或出现e的,*中学不予录取。

(2)学业成绩衡量。在符合综合素质等第要求的前提下,按学业成绩从高分到低分依次录取。

(3)综合素质评价结果第二次运用。在学生学业成绩相同时,按综合素质评价结果择优录取。综合素质按5a、4a1p、3a2p、2a3p、1a4p、5p、4a1e……1p4e、5e顺序排列。

(4)烈士子女、伤残军人子女、现役军人子女的招生优惠政策参照省民政厅、省教育厅、省军区政治部浙民优[20*]196号及*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中国人民*省军区政治部浙政办发[2007]62号文件规定执行。该政策仅限应届初中毕业生享受。

(5)学校择优。对条件相当的学生,招生学校可向教育局申请提出加试,从中择优录取,但不能组织学科性的纸笔测试。

26、录取顺序

第一批:*中学、*二中、大成中学。

*中学指令及择校计划录取。定向招生录取设置最低控制分数线,最低控制分数线按定向指标数的1:2.5划定。

*二中和大成中学指令及择校计划录取(愿意接受*二中定向录取的考生,单独向招生办提出书面申请)。

第二批:其它公办普通高中(指令计划优先)

不分学校先后,按照学校招生计划和考生志愿先完成指令计划录取,然后进行全市择校计划录取。

27、经教育局批准的各类艺术、体育特长班应届初中毕业生回户籍地报考的与户籍地应届初中毕业生享受同等待遇。

28、未参加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的考生不参加*市普通高中指令计划录取。

29、教育行政部门、招生部门和学校要加大宣传力度,采取各种形式并通过新闻媒体,向广大考生及其家长宣传今年招生工作的政策、规定、办法,宣传为全面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高中招生制度改革而出台的新举措,要将报名、考试、填报志愿、录取的有关政策及招生计划、最低控制分数线和综合素质评价等第、录取结果等公诸于众,使整体招生工作置于透明的“阳光”下,置于广大群众及全社会的监督之下。

30、要加强高中段学校招生工作的领导,做到统一政策,统一组织,统一纪律,严格管理。未经批准,任何学校不得单独提前录取。

31、各校要严格执行市教育局下达的招生计划,普通高中不得超计划招生,不得突破市教育局划定的学业考试成绩最低控制分数线和综合素质评价等第规定。对违规招生部分,市招生办不予审批,市教育局不承认其学籍。

32、增强法制意识,依法招生。在综合素质评价等第符合规定的考生中,坚持从高分到低分按志愿顺序录取原则,坚持公开政策、公平竞争、双向选择、公正录取的原则,坚决抵制不正之风。

初中体育教学计划篇6

关键词:初中体育;健康教育;分析研究

在初中体育教学工作中,教师要充分关注学生的健康水平。健康既包括身体的健康,也包括心理的健康。当前初中生在这两方面都不容乐观,需要引起重视,并结合体育教学进行优化提升,本文主要针对这一方面进行简要分析。

一、当前初中生健康状况形势严峻

1.初中生体质状况日益下降

根据某地卫生组织调查研究显示,近十年来初中阶段青少年身体素质发展不容乐观,各项综合指标达到优良的比例逐年下降,小胖墩以及各种超标身材比比皆是,学生整体素质有所滑坡。

2.初中生心理健康令人堪忧

近年来屡屡发生的初中生走极端事件为人们敲响了警钟,他们涉世不深,一旦遇到困难挫折,依靠自己的力量无法解决,往往很少采取理智的方法,容易出现一些意外情况。孩子们成了温室中的花朵,经不得风雨,更见不得彩虹。

3.初中生健康知识掌握较少

问卷调查显示,有百分之四十六的初中生对心理健康、饮食健康、健康锻炼等方面的知识了解不足,或是只粗略懂得皮毛。这样的知识结构导致学生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无法全面渗透健康理念,因为缺少健康知识,生活中许多方面都不注意健康,需要加以改进。

二、在体育教学中全面渗透健康教育

初中体育教学相对于其他学科,在健康教育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广大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充分整合教学资源和空间,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的全面渗透。笔者在教学中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1.弘扬健康生活理念,指导学生制定科学锻炼计划

生命在于运动,生命不息当运动不止。当前许多初中生对健康生活的理念理解不够准确,对长期坚持体育锻炼这一要求也无法圆满实现。针对这样的状况,笔者在教学中向学生弘扬健康生活理念,同时帮助他们制定科学锻炼计划。笔者所任教的班级体重超标百分之十以上的达到四分之三,相当一部分是小胖墩,这样的身体状况不利于学生的成长。笔者引入健康生活理念之后,鼓励学生制定科学锻炼的计划,每天早上要跑步多远,在平时的课间通过哪些运动来进行锻炼,还将各部位的训练与学生时间安排结合起来。每一位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都制定了科学锻炼计划,计划首先明确自己在体育学习训练方面存在哪些问题、锻炼的目标是什么、锻炼分哪些步骤等等。制定详实的锻炼计划,使学生能够有效直面自己健康知识方面的匮乏和健康体质方面的短板,从而为科学制定计划提供详实依据。引入健康生活理念之后,学生制定了锻炼计划,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也得到了有效的贯彻。每天早上,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够按照锻炼计划的安排进行一段晨跑,呼吸着新鲜的空气,舒展着休息了一夜的身体。经过这一番锻炼之后,学生感到神清气爽,接下来投入到学习生活之中会更有激情。因此,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渗透健康教育,必须要向学生大力弘扬健康生活理念,指导他们制定科学锻炼计划,坚决贯彻落实到位。

2.宣传健康膳食知识,帮助学生纠正不良饮食习惯

现在的初中生在饮食方面有着一个误区,认为大鱼大肉才是幸福的。在他们眼中,一饱口福和健康膳食混为一体,许多学生体重超标就和自己的理念不正确有关。笔者在体育教学中运用各种机会宣传健康膳食知识,指导学生改进自身存在的一些问题。在膳食健康方面,笔者向学生介绍了什么样的饮食是健康饮食,健康饮食应当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对学生成长发挥作用。学生接触到这些知识之后恍然大悟,原来自己平时大鱼大肉觉得饮食很丰富,其实并不是最为科学的饮食,让学生对健康膳食的概念有了初步印象。接下来引导学生在体育学习中进行自我对照,饮食方面存在哪些问题,例如晚上吃得过于油腻过饱,经常吃甜食等等,这些都是不良的饮食习惯。教师对学生进行引导,要求学生说出自己在饮食方面存在着哪些认识上的误区和操作上的错误,自主表达出来征求大家的意见,分析应当如何解决。通过这样的方法,许多学生对健康膳食的了解从无到有,并与自己的生活习惯相对应进行比较,努力的纠正存在的一些不科学饮食习惯。另外,笔者还要求学生将自身的学习成果最大化,能够向周围的人包括自己的家人、朋友、邻居宣传健康膳食的知识,使他们也懂得如何丰富营养,控制饮食总量,满足身体需求等等。

3.开展健康心理疏导,引导学生保持科学客观心态

初中生的心理健康不容忽视,近年来屡屡发生的青少年走极端的案例,为每一位家长和老师敲响了警钟。体育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既要重视思想教育,也要强化对个别学生、特殊学生的疏导。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要大力弘扬团结友爱、拼搏奋进的体育精神,鼓励学生面对困难时不气馁、不放弃,勇往直前,锻炼他们顽强的毅力。同时还要立足初中生的身心特点,及时观察发现他们身上存在的一些心理问题,例如因为学习压力大过于焦虑,这一类型的学生可以经常与他们进行谈心交流,帮助他们明白压力产生动力,没有压力就不会有丰硕的成果,使他们对学习压力保持适度的规模,既避免放任放松,又不要压力过大。初中生在学习生活中还容易和其他同学产生矛盾,体育教师在大力弘扬体育精神的同时,要引导学生崇尚人文、崇尚仁爱,面对挫折时要不屈不挠,和同学相处要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使学生能够得到健康心理的疏导,帮助他们树立远大的理想,积极乐观的面对生活中的一切困难挫折,这也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基本要求。

三、几点思考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广大教师要重视健康教育的渗透,使健康融入到学生生活的每一个方面,重点要抓住三个方面。一是要坚持问题导向。体育教学中渗透健康教育,如何来研究这一项工作?要坚持哪里有问题就研究哪里,针对体育教学中渗透思想教育的一系列举措,注意发掘其中存在的问题逐一进行突破。二是要注重资源整合。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除了课堂之外还可以在课外进行讲座,运用各种研究资料和学生共同分析等等。三是要着眼学生成长。既要看到身体发展方面的身体健康,又要注重学生思想的心理健康,使两者齐驱并驾、互相促进。

参考文献:

[1]冯八武.对初中体育教学现状、问题及对策的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7,(03).

初中体育教学计划篇7

一、指导思想

中小学招生工作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坚持有利于全面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利于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缓解升学竞争,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有利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有利于建立和完善我县基础教育质量的监测和评价体系,促进基础教育的均衡、协调、优质发展;为我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智力和人才支持。

二、中小学招生计划

㈠小学一年级:20*年12月31日前出生的本县户籍适龄儿童3190人,考虑到外地民工子女的入学需求,共计划招生99个班级,4*0人。

㈡初中一年级:全县本县户籍的小学毕业生2846人,考虑到外地民工子女的入学需求,共计划招生69个班,3450人。

㈢高中一年级:全县初中毕业生3553人(其中本县户籍毕业生3455人),计划招生72个班,3440人。其中:普通高中36个班,1720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含到外地就读中专、技校、职高的考生)36个班,1720人。使初中毕业生升学比例在96%以上,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招生比例达到1:1。

三、有关招生政策规定

㈠普通高中学校指令性计划招生录取的对象必须是*县户籍的考生。外县(市)户籍的本县初中学校应届毕业生原则上回原籍报考,确有特殊情况需在*借考的,必须经教育局批准后方可到县招办办理借考手续。借考考生不参加本县普通高中学校指令性计划的录取。

㈡*一中录取的考生,要求综合素质评价等第不少于2个"a"(优良),且不得有"e"(待合格);*三中、*二中录取的考生须1个"a"及以上且不得有"e"。

学业考试成绩相同考生的录取,主要参照综合素质评价的结果,其参照顺序是:初中阶段被县级以上党委、政府表彰的模范人物;初中阶段获县级及以上优秀学生干部称号;综合素质评价3a;综合素质评价2a1p(p为合格);标志性成果的项数。

㈢省重点普通中学只招收应届初中毕业生。

㈣小学、初中一年级新生原则上在户籍所在地乡镇、街道办事处(片)、学区学校就读。个别确有特殊原因要求到异地就读者,必须持户籍所在地学校出具的同意异地就读的证明,经教育局同意后到借读学校报名。

㈤外来的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或高级以上职称的科技人员,在基层从事工农业技术业务工作的,子女就学时与所在学区学生一视同仁。企业"绿卡"持有人,其子女入学享受*市民同等待遇,并可优先挑选学校。

㈥普通高长生录取与高中招生的政策性加分。

1、普通高长生录取(原则不超过指令性计划的5%)条件:

(1)初中阶段参加市(地)级及以上正式体育比赛获个人前六名的考生和团体前三名的主力队员;

(2)初中阶段获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优秀科技创新项目省二等奖及以上或获浙江省学生艺术特长水平测试"a级"证书的考生;

(3)初中阶段获数学、科学竞赛、中小学电脑制作比赛、青少年信息学(计算机)竞赛,全国中小学教育创新作品邀请赛省二等奖、市一等奖及以上的考生;

(4)初中阶段参加市(地)级及以上体育比赛达到国家二级及以上运动员标准的考生。

以上各类比赛获奖必须由教育部门组织或参与组织方有效,其中(2)、(3)两条中两人及以上的获奖项目,只限第一作者(姓名)有效。

各初中学校依据上述条件,由学生本人提出申请、任课教师推荐、经学校领导班子集体研究确定推荐名单。高中招生学校认真审查推荐学生的材料,并通过面试、研究性学习成果答辩等形式,对符合条件的学生进行综合测试,主要考查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以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普通高中学校招收的特长生,体育、艺术类要占一定的比例。高中学校确定的正式录取名单经公示无异议后于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前报教育局批准并抄告县招生办公室。

2、政策性加分录取条件

(1)符合国家可以生育两胎政策,且已领取独生子女证的农村户籍的独生女考生,可以在学业考试成绩的基础上加5分投档(其中:*一中及县外学校加2分投档)。

(2)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考生,可以在学业考试成绩基础上加5分投档。

①归侨华侨子女;

②少数民族考生;

③港、澳、台籍考生;

④驻武部队现役军人子女。

(3)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考生,可以在学业考试成绩的基础上加10分投档。

①驻边疆国境的县(市)、沙漠区、国家确定的边远地区中的三类地区和军队确定的特、一、二类岛屿部队现役军人子女,从事舰艇或飞行等艰苦工作的现役军人子女;

②残疾军人、因公牺牲军人(公安干警)子女、一级至四级残疾军人(公安干警)子女。

同一考生如符合同一条中多款的,不能累计加分;同时符合多条的可累计加分,但以20分为限。

(4)县少年业余体育运动学校应届毕业生升学享受优惠加分的,根据武教〔20*〕114号文件规定和金市教基〔20*〕5号文件精神(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总分从750分调整为630分)作如下调整:由教育(体育)局组织参加的市级以上体育比赛,初中三年内取二个最高分相加(年度内只取一个最高分),达8分以上者,升学时在文化课成绩基础上加100分;4~7分的,升学时在文化课成绩基础上加40分。(加分换算:市级比赛1~6名按7、5、4、3、2、1;省级比赛1~8名按9、7、6、5、4、3、2、1。市级以上田径比赛中,达到三级运动员标准和少年级标准的,可按5分和2分换算)。

少体校学生也可参加加分考试,考试项目为田径,成绩达到国家三级运动员标准的升学时在文化课成绩基础上加40分。本县范围内相应学校予以录取。

少体校毕业生加分材料由体育科负责审核,加分信息5月20

享受第(4)款的少体校考生,符合前三款条件的也不再加分。

㈦县城初中、小学招生对象户籍迁入时间截止至20*年12月31日。

㈧严禁虚假的招生信息和进行有偿招生。各校所做的招生宣传广告,必须经教育主管部门审核批准。

㈨其它有关招生工作的具体事宜,在与本计划和实施意见不相矛盾的原则下,由县招生办公室制定《*县2009年中小学招生工作实施细则》,并负责解释。

四、中小学招生工作实施意见

㈠小学招生

1、为了保障学龄儿童的身心健康,小学一年级新生的入学年龄应严格控制在20*年12月31日前出生。各校对本学区户籍的生源情况要进行调查摸底,对外流生源要作详细登记。

2、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和小学要努力改善办学条件,依照《义务教育法》的规定,确保本学区户籍的适龄儿童依法全部入学。个别学校由于生源严重不足,经教育主管部门批准,可以采取隔年招生的办法。

3、壶山小学、实验小学由于规模限制,只能满足本学区户籍适龄儿童就读,今年仍不再接收学区外适龄儿童。

4、严格控制班额,全县各小学班额均不得超过45人。

㈡初中招生

1、各初中必须保证本学区户籍的小学毕业生全部依法入学。不得以任何理由拒收本学区户籍的新生,也不得以所谓的"差生"为由收取任何费用。

2、各初中学校要按划定的学区组织招生,不得跨学区进行招生宣传。对本学区户籍的小学毕业生情况要进行调查摸底,对外流生源要作详细登记。

3、城区初中按"划片、就近、均衡"等原则招生。三角店小学、武川小学、古竹小学学区户籍的小学毕业生到武阳中学就读;明招小学、武东小学、新宅小学学区户籍的小学毕业生到实验中学就读。实验小学、壶山小学、熟溪小学以本学区户籍为依据,以毕业学校为单位,按性别和毕业考试成绩以1:1比例就近录取到两所初中学校。

4、县少体校招收新生1个班,具体招生方案由教育(体育)局另行下文。

5、严格控制班额,各校班额均不得超过50人。

㈢高中招生

我县今年普通高中招生计划实行指令性计划与择校生计划相结合的招生录取方式,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实行自主招生。

1、*一中招14个班,680人。指令性招518人(含5%的特长生招生计划),择校生招162人。指令性计划按以下指标全部定向到初中学校:

(1)10%的计划按各校规范办学的考核结果(考核办法由教育局另行制定);

(2)20%的计划按各校当年参加学业考试的学生数;

(3)30%的计划按各校当年学业考试成绩优秀的人群(成绩优秀指全县总分从高到低前20%的人群);

(4)30%的计划按各校当年学业考试成绩良好的人群(成绩良好指全县总分从高到低前70%的人群);

(5)10%的计划按各校当年学业考试成绩的倒数10%的人群(该部分人群占本校学生数的比例越高,分解计划时的比例就越低)。

*一中指令性计划招生录取设置最低控制分数线,最低控制分数线原则上按指令性指标数的1:1.8划定。在最低控制分数线内按分解到各初中学校的指标数,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学业考试成绩相同的考生在录取时,依照本文第三部分"有关招生政策规定"中的第二条执行。指令性计划招生中,若某校的有效生源小于分解到的指标,则多余指标收回。

原新宅初中20*年秋学期整体并入实验中学的三个教学班的学生在*一中指令性计划录取时参照定向生指标办法方案划线录取。

*户口的本县初中学校毕业的考生,20*年6月30日前学籍已在毕业学校的参加该初中学校的一中指令性计划录取;其他考生不单独计算指标,在综合素质评价等第符合条件的基础上,学业考试成绩达到全县各初中*一中指令计划录取分数线最高分的,*一中作为补缺予以录取。

2、*二中招8个班,360人,其中择校生招72人。

3、*三中招14个班,680人,其中择校生招160人。为鼓励特长教育,发挥三中现有艺术教育的资源优势,今年招美术班70人(列入指令性计划),实行单独招生。专业课由学校自行组织考试,在专业成绩上线的考生中以综合成绩择优录取(综合成绩的计算:〈文化成绩+专业成绩×6.3〉÷2)。

4、*县职业技术学校招23个班,1100人。由*县职业技术学校在普通高中指令性计划招生后自行组织招生。

5、*一中指令性计划的招生录取,考生不需填报志愿。*二中、*三中的指令性计划招生均需填报志愿,录取时按志愿、综合素质评价等第和学业考试成绩(从高到低)一次性取足。

6、普通高中学校择校生的招生,由考生自主选择,学校自主录取。招生时严格按上级有关文件的规定执行限分数、限人数、限钱数的"三限"政策。

7、职业高中学校实行自主招生。有关学校和部门要加大宣传力度,鼓励更多的初中毕业生接受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确保普通高中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达到1:1,促进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协调发展。

8、高中学校班额不得超过50人。招生结束后,各校必须将录取名单报县招生办公室备案。

五、加强对招生工作的领导

招生工作涉及千家万户,政策性强,纪律严明,时间紧,任务重,关系社会稳定。同时,它又是贯彻落实"科教兴县"战略和实施《义务教育法》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有关部门和学校要高度重视,密切配合,认真做好各项招生工作,增大招生工作的透明度,实施"阳光工程",不折不扣地完成招生任务。

㈠各乡镇、街道办事处、有关学校必须加强对招生工作的领导,乡镇、办事处主要领导要亲自过问,关心本辖区范围内学校的招生工作,帮助学校解决具体困难。各校必须由校长亲自挂帅,组建精干的工作班子,建立工作责任制,确保义务教育阶段的适龄少年儿童都能授完法定的课程。要妥善解决好民工子女的就学问题。

初中体育教学计划篇8

2011年11月29日,美国《教育周刊》刊文指出:初中阶段对学生未来规划已至关重要。在美国,学生读到8年级(高中),会有专家帮助学生进行职业兴趣分析,为未来的大学专业选择和职业发展勾画蓝图。近年来美国教育界的流行趋势是,初中学生开始对自己未来的学术或职业生涯作出明确规划,特别是针对弱势群体家庭的初中学生。发达国家的生涯教育课程早已渗入到中小校园甚至幼儿园阶段。可见,积极开展对初中学生的人生规划教育已刻不容缓。

基于以上认识,近年来,结合新课程改革理念,我校在学生人生规划教育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一、我们将学生人生规划教育作为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纳入学校工作计划,制定了年度学生人生规划教育方案和实施计划,成立了由校长任组长、政教处为指导机构、班主任和政治课教师为主要成员的学生人生规划指导工作领导小组,从学校层面上形成了对学生人生规划教育的高度重视,形成了可靠的组织保障机制。

二、我们将学生人生规划指导纳入了学校课程计划,每学期每个班级的学生人生规划指导课保证在7个课时,要求有三节政治课和四节班会课专门用于对学生的人生规划指导,分年级学生人生规划指导讲座每学期不少于一次,教学或讲座内容的设计是按照学校制定的学生人生规划指导方案和实施计划,在学校人生规划指导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协调下,通过开展集体备课或专题研讨后形成的统一教学内容,做到了教学内容和教学时间的保证。

三、特别是近两年,我们以学校实施的“爱心阳光教育工程”为载体,把对学生进行人生规划指导作为爱心阳光教育的重要内容,通过全体教师包教包帮学生,在全校师生结对子、交朋友、多谈心、勤沟通的氛围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指导学生规划自己的人生,特别是对后进生的帮助和指导效果更为显著。

四、我们根据初中学生对成功人士的敬仰和羡慕,有计划地邀请成功人士来学校对学生进行专题辅导讲座,先后邀请甘肃滨河集团董事长徐福林、甘肃敦煌文艺出版社社长王忠民及往届高考优秀学子等民乐县籍知名人士来学校对学生进行人生规划指导讲座,产生了良好的影响。

开展人生规划指导教育以来,学生进一步明确了现在的学习和未来人生之间的关系,对未来人生的懵懂意识变得清晰而明朗,不少学生对自己的未来人生有了比较明确的方向,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学生的学习动机明确,学习动力充分,学习效果显著,过去常有的流失、辍学现象几乎绝迹,即使初中毕业中考无望的同学也并不因此而灰心丧气,因为他们对自身的认识清晰而明确,对未来的人生充满了信心和希望。

人生规划指导教育的实践让我们更加明确地意识到,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适应社会需要并能够促进社会发展的人。帮助受教育者适应社会需要而生存是教育的基点,结合社会发展、明确个人发展目标是教育的目的,也是受教育者成人成才的动力源泉。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初中阶段的学生都有自己的人生理想,但是大多数人不懂得如何规划自己的人生发展并实现人生理想。初中毕业是人生发展的一次重要抉择,是选择升学还是选择就业?升学是读普通高中还是职业高中?就业是在本地还是到外地?面对社会的激烈竞争,面对家长和老师的期望,不少学生感到困惑和迷茫。因此,初中阶段加强人生规划指引更显其必要和紧迫。而初中生人生规划指引,就是要指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了解社会发展与个人发展的关系,学会科学合理地规划自己的人生发展,适应社会发展变化,在人生的不同阶段、不同境遇能作出最适合自己的决定。因此,开展人生规划指引专题教育是以学生的需求为本位,是学生成才不可或缺的重要教育内容,是新时期学校德育的一项创新型工作。

通过开展初中学生人生规划指导教育,我们深刻地认识到,在初中阶段实施人生规划指导,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推进素质教育必须实现教育向生活的回归,教学内容要贴近学生,教学过程要突出实践教学特色,教学指导思想要注重养成作用,教育理念要强调生本教育。初中生人生规划指引以学生的生存和发展为立足点,以正确认识工作、职业和人生之间的关系为重要的培养内容,以培养创新型、身心全面发展的人才为培养方向,从而能够真正帮助学生树立学习信心、培养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动力。对初中生进行规划指引为落实好素质教育提供了发展的基础和动力。

初中体育教学计划篇9

【摘要】随着体育中考制度的实施,如何让体育中考更好地融入体育教学中去越来越得到关注。本文从改进考试制度,合理制定教学计划,提高课堂质量,加强各阶段体育教学的衔接等方面进行了分析讨论。

【关键词】体育中考;体育教学;计划;目标;衔接

体育中考制度不但促进了学生自觉掌握体育知识技能,培养了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养成了较好的锻炼习惯,同时也提高了体育教师的社会责任感和工作使命感,改变了部分学生和家长对体育教育的偏见。然而,升学压力的存在,迫使大家一味的追求高分,教学很被动的围绕提高考试科目成绩进行。这样的确使得学生的考试成绩得到了提高,但这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的体质健康问题,而且严重扰乱正常的体育教学秩序,有悖于体育教学的真正目的与实行体育中考的初宗。目前形势下,如何让体育中考更好地融入体育教学中去是值得深思的问题。下面我就这一问题谈谈个人观点:

1.改进考试制度,优化考试项目引领课堂教学自从体育进入中考以来,改革的步伐一直没有停过,全国各地在项目的设置、考试的分值以及具体的实施过程都一直在发展完善中。建立一个合理的适合本地区的体育中考制度相当重要。这些年来考试的项目由原来的单一化趋向多元化,考试分值各地也都有不同。改革初期有地方只是作为参考的不计入总分,有地方甚至取消了体育中考。但是近些年来我们可以发现很多地方开始增加分值(30分、45分、50分乃至100分)。校内考试每学年第一学期为《国家体质健康测试》,初一、初二第二学期由1000m、800m+体能类两项+技能类两项共五项组成,其中体能类和技能类考试项目不能重复。初三下学期统考由必测+自选(3选2)组成,这样的考试方式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教更多的项目,学生在得到了必要的体能锻炼的同时也学到技能,也可能挖掘出自身某个方面的特长,找到自信。所以我觉得我市的考试方案至少在现阶段还是比较合理的。在给我们的体育教学带来了挑战与压力的同时也指明了方向。

2.合理制定教学计划,注重教学内容的连续性与完整性新课标的基本理念包括: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在新课标中,学习领域划分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等。因此,体育教师应根据各个学习领域的目标要求和本校的实际情况,结合中考考试项目制定适当的学年计划、单元计划、课时计划。制定合理明确的教学计划,应参照教学大纲的要求,确保中考考试内容的同时也要兼顾教学的连续性与完整性。比如说篮球中考考运球绕杆,那么我们的上课就不能只教运球绕杆,在练习中考内容时还是要遵循该技能的基本教学规律。如篮球就要从运球到传球到投篮到简单的技战术,教学中也需要适当的讲授一些基本的篮球规则。

教学从简到难,由浅入深,初一到初三同一教学内容要逐渐增加难度和深度,单一技术的教学可以复习但不能停滞。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有了详细周密的计划,必然能使教学井然有序的开展,提高教学效率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教师强化教学基本功,明确教学目标,提高课堂质量周密的教学计划,合理的考试制度都需要教师去在课堂教学中实践,教师是课堂的引导者,正确的引导是计划推进目标达成的“保护伞”。这就首先要求我们教师具有扎实的体育教学基本功,老练的课堂组织能力。当前形势下我觉得我们教师在经常走出看、学的同时还要积极的在家里练。体育教学组内可以在学生在场的情况定期组织些基本功练习与展示。我相信我们的学生也一定很希望看老师们进行展示。这样不仅促进教师强化基本功,提高专业素质;也大大增加了其魅力指数,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学习的兴趣也会随之提高,那么我们的课堂效率,课堂质量也必然会得到提升。

与此同时,教师要让学生明白体育课堂不仅仅只是为了拿到中考分数,最重要的是通过体育课堂学会如何进行体育锻炼,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使自己成为身心健康的新一代,以强健的体魄成为社会的栋梁,未来的希望。体育课的技能掌握有它的独特之处,它更注重参与练习,不像有的课程只要能掌握相应的公式很快就能把题目完成。体育技能需要在大脑建立动作表象的基础上,还要能够通过大脑来指挥身体各部分协调完成整个技术动作,所以这就要求学生在体育课堂中认真听讲的基础上还要更多参与到练习当中去,以练促学掌握学习要领。

我相信体育课堂通过师生如此共同的努力经营,必然能使课堂质量得到提高,在实现教学目标的同时,兼顾体育中考成绩。

初中体育教学计划篇10

一、加强教育引导。消除对力量素质训练的偏见

在现有的初中体育教学体系中,体育教师对学生力量素质的训练不够重视,很少会采取系统化、专业化的力量训练教学。导致学生的力量素质很难得到系统化的训练和提升。同时,由于体育教师在平时对学生缺乏有效引导,所以很多学生对力量训练还存在着一定的偏见。尤其是一些初中女生,对力量训练的重要性更是缺乏有效了解,有些甚至认为力量训练会让身体变得粗壮,手臂变粗、肌肉发达等都会影响个人的形体美感,所以很多初中女生对力量训练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对此。初中体育教师在组织学生开展力量训练时,必须先对力量素质训练的重要性进行讲解,让学生对力量素质训练有一个系统、全面的认知,这样才能增强学生对于力量训练的积极性。例如,上肢力量的训练不仅会方便学生的日常生活,还会对个人身体的协调性、抗性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是提升跑、跳、投等动作效率的重要保障。初中体育教师应向学生传播这一观念,加强对学生力量素质训练的教育和引导,这样才能促进学生对力量训练的理解和重视。

二、制订系统、长期、有效的力量训练计划

初中生的力量训练不是一朝一夕之功,需要经历一个循序渐进、不断训练的过程。学生之间的身体素质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所以体育教师如果一味采取统一化、标准化的力量训练模式未必能够实现良好的效果。对此,初中体育教师要先对学生的身体素质情况和力量素质情况进行全面了解,然后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划分,分别制订差异化、系统化的力量素质训练方案,如上肢力量弱的学生要划分到一起,制订以上肢力量训练为主的训练计划;下肢力量弱的学生要划分到一起,制订以下肢力量训练为主的训练计划,这样才能增强初中生力量训练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同时,初中体育教师要对学生力量训练的计划和目标进行分解,而不是主观性地开展随意性的力量训练,“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力量训练模式没有太多的实际意义。例如,利用哑铃等器械开展力量训练时。初中体育教师应当让学生先从最轻的哑铃开始练起,然后逐渐尝试10×3组、15×3组、20×3组等难度较高的训练项目,并且尽量将各个项目的训练目标细化到体育课教学进度表中,这样才能保证初中生力量训练目标的逐步实现。

三、科学合理利用力量训练资源

力量训练对体育器械的依赖度比较强,所以要想对初中生的力量素质进行有效训练,除了要保证力量训练资源的充足之外,还要实现力量训练资源的科学分配,让学校现有的体育器械发挥最大的训练价值。例如,单、双杠器械在每个学校基本都有配置。但是配置数量普遍较少,如果单纯利用体育课堂时间让学生进行训练的话,体育训练资源会显得比较紧张。所以初中体育教师在课上要重点开展单、双杠使用技巧、安全防护等方面的知识,让学生在课上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和训练方法,对于学生在课上犯的错误要进行及时纠正,然后引导学生在课下多进行规范化、系统化的训练。这样一方面有助于学校体育教学资源的科学利用、高效利用,另一方面可以实现课内教学与课外训练的有效衔接,帮助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体育训练习惯。

四、对学生进行督促和激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