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课培训总结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6:06:37

道德课培训总结篇1

一、培训目标

通过培训,帮助教师知道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基本体系和内容,深刻理解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的内涵、特征、功能及基本要求,深入思考新时期我们应该提倡什么样的师德,从教师职业生成的角度正确认识教师专业发展的迫切性和现实意义,及时更新教育观念,增强发展的信心和动力,显着提升教师职业道德素养。

二、培训对象

我镇所有在职的小学教师(已参加市级及以上骨干培训的教师可以不再参加本地的集中理论培训,但须参加校本培训,并发挥引领作用)。

三、培训内容

1、《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2、《教师职业道德》

3、《教师职业道德案例库》

4、《教师心理素质教育》

5、《师德启示录》

四、培训形式

采取集中培训和校本培训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集中培训时间为一天,由区教师进修学校负责实施。集中培训力求做到精心组织,全员参与,严格考勤,努力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结合学习资料帮助教师理清学习的重点与难点,加强学习指导,督促教师做好读书笔记,不断提高学习效率,要以教师的教育实践为基础,强调教师的自主学习,重视教师的实践反思,精心组织各具特色的校本培训活动,让教师在活动中感悟,从感悟到领悟,从领悟到行动上的追求,逐步形成新的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

五、培训安排

1、准备阶段(XX年8月——XX年1月)。

主要工作:

1)调研摸底,并在此基础上,确定培训内容、培训形式,制定《师德与教师职业》课程培训计划。

2)制定《师德与教师职业》课程培训考核表。

3)根据《镇海区开展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全员培训的指导意见》和《镇海区《师德与教师职业)课程培训计划》,结合学校实际,制定《师德与教师职业》课程校本培训计划,并在XX年2月17日前报镇海教师进修学校德育教研室审核确认。

4)推荐《师德与教师职业》课程校本培训辅导员一名,并在XX年1月13日前报镇海教师进修学校德育教研室审核确认。

2、实施阶段(XX年1月——XX年4月)。

主要工作:

1)辅导员培训。XX年1月23日,《师德与教师职业》课程校本培训辅导员赴奉化参加培训,听省教师培训中心专家辅导讲座。

2)组织集中培训。

时间:上午八点。

地点:骆驼中心学校报告厅

培训对象:九龙湖镇中心(包括完小)所有在职的小学教师

主讲:师德培训讲师团成员

要求:认真做好听课记录

组织者:教师进修学校

3)组织校本培训。

从XX年2‘月至4月,认真实施学校《师德与教师职业》课程校本培训计划,至少精心组织6次校本培训活动,重点围绕《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组织教师进行理论学习,联系自身实际进行交流研讨,挖掘典型案例进行深入研究,有针对性的选择主题开展师德讨论,并与学校的校本教研活动和教师政治学习活动相结合,重视师德校本培训的过程管理。每位教师至少要上交3次培训作业(作业内容自定),要把培训教师的出勤和作业情况及时记录在培训考核表上,并按要求上交培训考核表。

3、考评阶段(XX年4月底——XX年5月)。

主要工作:

1)书面考试。4月底组织闭卷统考,主要考查教师对课程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由省统一命题,区进修学校组织考试、阅卷。考试不合格(60分以下)的教师允许有补考机会,但补考前必须重修。考试作弊的教师本课程总评不合格,并记录在案。

2)过程考核。主要通过对参训教师培训期间的学习态度、作业质量、出勤等情况的观察记录,给予培训过程恰当的综合性评价。在4月底,完成《师德与教师职业》课程培训考核表并及时上交区教师进修学校德育教研室。

3)学分登记。过程考核和书面考核合格后,由进修学校发给单科合格证书,并在继续教育登记手册中记入相应学分,《师德与教师职业》计36学分。如考核不合格,则不能登记继续教育学分。

4)总结评价。XX年4月底建立《师德与教师职业》课程培训档案(包括校本研修计划、考核表、培训总结、每位教师的学习笔记、3次作业等资料),同时将《师德与教师职业》课程培训总结及时上交区教师进修学校德育教研室。

道德课培训总结篇2

 常州市武进区礼嘉中学继续教育领导小组:

一、本校2005年度开展校本培训的目标、条件和重点

      2005年本校继续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是: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省、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和国家教育部《2003—2007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关于“实施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计划,开展新一轮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的要求,进一步创新教师继续教育制度、体系、模式、方法和技术手段。以师德教育为核心,以“新理念、新课程、新技术”培训为重点,以校本培训(校本教研)为主要形式,以贴近新课程、贴近教学实践、贴近一线教师为突破口,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宗旨.    为加强指导、规范运作、务求实效,现根据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本校实际,对2005年全校中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主要工作目标

    1、使全校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观有新的加强,青年教师的专业思想和爱生育人意识有明显提高。

    2、教师的综合素质和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在总体上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实施素质教育的理念和能力有所提高。为高中教师进入新课程,做好思想和专业准备。

3、继续扩展梯队结构合理、综合素质较高的骨干教师队伍,重点培训培养一批各学段各学科具有较高教育教学水平、在常武地区有较大影响力的优秀教师。培养一批新的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教学能手和教坛新秀。

二.条件:

本校设立了专门的继续教育和校本培训的管理机构,由教科室具体负责继续教育和校本培训工作,并有2位教师参加了区教师进修学校组织的现代教育理论课程主讲教师培训,取得合格证书。学校有规范的业务学习制度和定期的业务学习时间,为教师继续教育和校本培训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三、重点工作

    1、扎实有效地开展新课程师资培训工作。学校将继续把新课程师资培训作为年度教师继续教育的首要工作来抓。在继续加强对初中新课程师资培训的基础上,今年重点要抓好高中新课程师资的培训。本年度各教研组均应考虑和渗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内容。

2、继续开展以尽快适应岗位要求为主要目标的新教师试用期培训工作。认真组织试用期新教师参加规定的集中和分散培训活动,学校将扎扎实实开展师徒结对活动,组织新教师深入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开展各种教学研讨、评比活动,使他们尽快适应并胜任教育教学工作。

    3、大力开展教师职务岗位培训工作。按照教育局的统一要求和部署,今年将继续组织教师参加2004年晋升职称人员的培训和考核。

    4、加强骨干教师培训,积极实施名师工程。今年将继续组织教师参加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各级各类培训。

    5、继续抓好全校教师高一层次学历达标工作。组织好教育硕士的报名、辅导和参考工作;以函授和自考为主要形式和途径,促进本校教师学历层次的提高。

    6、进一步加强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切实提高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水平。学校将组织教师参加第三轮现代教育技术考核,积极做好培训工作,与此同时,组织信息化骨干教师培训,切实提高他们进行信息技术课程开发的能力。

    7、学校将根据(武教人[2004]29号)文件精神。完善校本培训的组织机构,制定培训计划,充实培训内容,加强对培训过程的管理、监控与评价。  

二、本校2005年度校本培训实施意见和考核办法

一.实施意见:采用必学和自学相结合的途径进行校本培训:

1.师德教育。以邓小平理论为指针,认真学习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四五”普法教师读本》,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广泛开展以“爱生行动”为核心的各类师德教育活动,组织教师观看杨端清同志的录像报告,大力宣传和学习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配合今年区开展的“学生评教师”师德教育活动,经常性检查、督促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执行和落实情况,坚决杜绝教师队伍中体罚学生、等严重违反师德的情况,积极引导教师以先进为榜样,提高师德修养,努力塑造礼中教师良好的师表群体形象。

⑴利用每周教师政治学习时间,学习党的“十六大”精神,学习国家大政方针,有关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实践能力培养的文件和材料。

⑵利用有影响的报刊,如《人民教育》、《江苏教育》、《德育天地》、《班主任》等,开展集体和自主学习、提高的培训工作。

⑶学习教育法规,掌握《德育大纲》要领,开展《师德规范》学习和测试活动。结合“师德标兵”,评选“十佳教师”活动,开展校本培训工作,学习《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⑷开展班主任工作、德育工作研讨活动,撰写论文,参加德育论文评选。开展德育参观活动,2月份聘请校外专家、学者来校作德育建设方面的讲座,提高德育工作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⑸学习《中小学教育继续教育课程开发指南》进行必要的辅导。听法制教育辅导报告。

2.教学业务。实施教师本职岗位的培训,学习现代教育理论,强化教育观念的转变,更新和拓展业务知识,进行教育教学能力和技能培训,适应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主要利用业务学习时间,认真做好基础教育新课程师资培训工作。组织备课组长参加区级集中培训,发挥课程改革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采用多种形式开展课程改革实验教师的校本培训工作,使全体课改教师了解和掌握新课程在课程理念、课程标准、课程功能和教学方式上的重大变化,达到更新教育理念,改变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在校内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教材教法学习研究活动,努力提高广大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和水平。

⑴加强理论培训,主要辅导《走进新课程》、《基础教育新课程通识培训学习材料选编》等理论和经验。9月份聘请校外专家、学者来校作辅导报告。

⑵辅导《课堂教学评价表》,根据项目规范课堂教学,以“五认真”要求,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培训教学设计能力,课堂教学实践能力,教学评价和检测能力。进行青年教师基本功竞赛培训。组织参加教育局的新教师试用期培训工作。

⑶组织示范课、汇报课、试验课实践活动和开展评议辅导讲座,提高操作能力。5月份开展“新课程研究”大型公开课展示活动。

3.教育科研。培训教师掌握教科研的基本知识,增强教师进行教科研的自觉性,提高教科研水平。解决实施新课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培养对教科研内容的选择,研究形式和方法的确定,研究过程的实施和研究成果的总结等方面的能力。

⑴培训课题选择,设计报告,立项要点,研究成果,开展课题活动的能力。今年4月邀请专家来校作课题研究专题讲座。

⑵运用理论和实践联系的方式,培养写作教科研论文和经验总结的能力。利用暑假,组织教师积极撰写教育教学论文,参加教育年会的论文评选和各级论文竞赛活动。鼓励在正式报刊和经验总结。

⑶开展有目的、有计划的专题教科研培训。5月份培训“说课——上课——评课”的技能。开展新课程新教材案例分析辅导讲座活动。

⑷开展年级组、教研组、备课组、课题组的培训活动,发挥群体的合力优势的作用。

4.信息化素质培训。每位教师学习现代教育技术,学习使用计算机,了解有关网络信息内容,学习网的制作,并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

⑴组织教育现代技术知识讲座和操作规范的培训。利用校本师资开设多媒体课件培训班两期,提高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能力。

⑵组织电教评优课评比辅导讲座和多媒体课件评比讲座。开展网络信息技术评优课讲座,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和应用能力。

二.考核办法:

领导小组结合学校实际情况,教师队伍建设情况,制订本校教师校本培训实施方案,有序组织,统筹安排,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校本培训,组织教师认真参加考核,建立教师继续教育档案。规范管理,逐步建立以专职为辅,兼职为主的校本培训师资队伍。

 

 

三、本校对校本培训进行管理的机构、制度和责任人

一.管理机构:

教育部颁发的《关于实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的意见》指出:“中小学校长是教师继续教育的第一责任人。”为此,建立以校长为首的我校教师校本培训领导小组,成员包括党政各部门主要负责人。

教师校本培训领导小组构成情况。组长:蒋卫山(校长),

成员:盛建锋(副校长)、余粮(副校长)、陈中良(副校长)、王建仁(教务主任)、李新其(总务主任)、尹建文(政教主任)、陈京疆(教科室主任)、陆惠芳(办公室副主任)。

二.培训制度

1、完善教师继续教育管理体制。校长是教师继续教育的第一责任人。学校教务处、政教处、教科室、总务处、校长办公室承担区教育局下达的各项教师培训任务,教科室重点负责教师的校本培训。

    2、把教师继续教育纳入学校行政工作的重要内容。要把教师继续教育和校本培训工作作为学校行政的重要内容,在行政会议上重点协商,期初制定完善的工作计划,期中对各部门的各项计划进行评估,期终总结全学期继续教育的工作成果。

    3、建立和完善教师继续教育的激励机制。把继续教育任务完成情况与年度考核、评优、评先、评职称挂钩。完善教师继续教育登记制度,建立教师完成继续教育任务情况与教师年度考核、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和教师工作岗位聘任相联系的制度。凡没有完成继续教育任务的教师,当年年度考核不能评为优秀等次,不能评为优秀教师,不得申报评审教师专业技术资格。

    对教师继续教育工作成绩优异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和奖励,对不重视教师继续教育的部门及无故不参加继续教育的个人要给予批评和帮助,对延误培训工作的要进行必要的处理。

4、学校要按要求建好校本培训档案,由教科室负责如实、及时填写教师继续教育考核的各种台帐资料。由校长办公到负责校本培训档案的收集、整理、登记和保存,加强对培训档案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

学校

意见 

(公章)法人代表签字:           年  月  日

培训部门审查意见 

 

(公章)   年  月  日教研

部门

审查

意见 

 

(公章)   年  月  日

继续教育领导小组意见 

 

                         (公章)    年  月  日

道德课培训总结篇3

个人计划,指的是一种可以使一个人的生活质量得以提高,在人生路上走得更好的工具。个人计划可以使我们在规划人生的同时可以更理性的思考自己的未来。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的教师个人继续教育计划范文,但愿对你有借鉴作用!

教师个人继续教育计划范文1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我园继续坚持以教师为本,坚持面向全员,突出骨干的工作策略,加大典型的培育工作,提高教师的能力和水平,幼儿园加强幼教改革的力度,搞好教师的继续教育,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拓展教师的知识技能,为此特别制定符合我们实际情况的工作计划。

一、继续开展教师职业道德教育。

认真学习《教师职业道德修养》、要进一步规范教职工学习制度,保证学习时间,写好学习心得。学习中要联系学校和个人实际,认真总结教育教学的经验教训,明确努力方向,达到自我教育、自我提高,明确新形势下教育教学创新工作的新任务和学校的新要求,为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努力塑造自己良好的形象,杜绝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训斥学生、不经学校允许擅自收费、随便接受学生家长宴请的现象。增强为学生服务、为家长服务、为社会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开展师德建设标兵评选活动。

二、搞好骨干教师的培训工作

在提高全体教师业务素质的同时,继续抓好骨干教师的培训工作以此推动我园继续教育培训工作的开展。

1、加强骨干教师培训工作的管理

全力配合省市各培训基地开展好省地级骨干教师的培训工作,实行各骨干教师电子档案管理制度,及时进行项目审计登记。

2、建立骨干教师博客群组

3、建立骨干教师“带徒工程”

骨干教师和新教师结成对子,以老带新,扩大骨干教师队伍,加大了以点带面的力度,已在我园初见成效。

4、课堂观摩

通过对具体的教育教学情景的观摩、学习、交流,开阔教师的视野,使教师在分享别人经验的基础上,研究自己积累反思素材,提高教师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提高自我觉察水平。

三、认真参加继续教育学习

认真学习《幼儿教师培训读本》这本书,一个现代教师如果仅仅是将书本上的有限知识教给学生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必须对学生做到教会做人、教会求知、教会办事、教会健体、教会审美、教会创造,要把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使知、情、意、行和谐统一,而要达此种教育目的,首先就必须从改变教育者开始,一个现代教师就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素质,完善自我,我自完善,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现代教师。

四、教师大练基本功活动

通过简笔画、舞蹈、讲故事、弹唱、现代信息技术运用等,不断提高幼儿教师素质。

教师个人继续教育计划范文2一、端正思想明确认识(指导思想)

坚持以师德建设为中心,以提高教师综合素质为目标,以学习贯彻十x大精神为动力,以现代化教育观念为指导,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精神为主线,注重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与更新,突出教育科研能力的培养与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形成实、活、新为特征的教学氛围,通过教学实践,加强教师对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认识理解。

二、全面培养注重实效(工作思路)

幼儿教师是幼儿园教学中的骨干力量,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生力军。而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因此,我园对教师的培训所采取的培训策略是:以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积极开展教育科学研究,迅速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为中心,全面培养,以达到提高教师综合素质的目的。

三、不断探索开拓新路(培训过程与成效)

适应21世纪教育发展需要的幼儿教师,是高素质的幼儿教师,对她们的培养应当是全方位的培养。因此在培训前,首先制定了较为全面的培训计划,使教师能在培训中得到全面的提高,有了可靠的保证。

1、开展生动的师德教育活动,加强师德建设。

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十x大精神,学习贯彻教育部颁发的《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提高教师以德治教的自觉性。力争形成爱生敬业、乐于奉献、团结协作、教书育人的职业道德。同时,并认真的组织教师学习教育教学法规,经常组织教师进行思想汇报、交流和座谈会,净化教师的思想和言行,坚决杜绝做有损师德的事。同时,提高教师的安全意识,有高度的责任感,教师真正做到为人师表、身正为范,用实际行动去赢得社会的赞誉,家长的尊敬和信赖。

2、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认真组织好教师的业务学习。

我园围绕中心园开展的各种评比活动,大力发挥骨干教师和青年教师的带头示范作用。经常开展课研和课改活动,重在深入研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精神。要求教师设计一份体现《纲要》精神的活动方案,写一份渗透《纲要》精神的有关论文,举办一次谈《纲要》座谈会。开学初,要求教师制定好自我培训计划。一周安排一次作为教师基本功练功日,一学期安排一次基本功竞赛,认真组织教师之间的教学研究活动。要求骨干教师上好示范课,青年教师每月上好一节教学研究课,35周岁以上的一学期上好两节研究课。园领导听课不少于30节,教师不少于20节。在教学过程中,侧重幼儿兴趣的培养、能力的提高、环境的创设、材料的准备及良好习惯的养成,努力提高保教质量。

3、围绕课题“培养幼儿关心他人”,搞好课题研究培训工作。

本学期,我们组织教师认真研究、实践、总结,上好课题研究课,写好有关论文,收集整理好各种材料,为下半年充分做好接替的准备,并发挥教研组的作用。双周二是作为教研组活动日,各教研组做到有计划、内容,有总结。切实提高了教师的科研意识,定期检查教师的备课。

四、积累经验,反思不足,努力实现培训工作课程化(全面总结,完善思路,形成体系)

我们知道课程化的培训工作方式还刚刚开始,我们有计划的培训与一些应急工作之间还存在着一定的矛盾;各类培训内容的衔接落实上还有待于我们进一步思考,怎样才能有效解决以上问题,仍需要我们不断实践不断探索,才能使各类培训最终形成课程化体系。

总之,教师培训是我园的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我们不断努力,不断探索,每个教师都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树立生命不息教研不止的思想。

教师个人继续教育计划范文3为了更好提高自身素质修养,提高自身能力,要努力学习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及相关知识,用知识来武装自己。身为教师就必须不断学习,不断提高。为此,特拟定个人继续教育学习计划如下:

一、学习内容及思路

以《新课程:教师如何提升职业道德修养》、《教师课堂能力的培养与训练》、《多媒体课件制作与教学应用》、《有效教学——知识建构型视野下的上课问题与对策》、《有效教学——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有效教学——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等教材为主要学习内容,结合以“国培计划”为抓手,以提升自我育德能力、创新精神、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为核心。树立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观念,增强服务于经济、服务于社会、服务于学生的意识。提高认识,更新教育观念。

二、学习形式及措施

(1)以自学为主,按时参加学校组织的集中培训。

(2)认真完成作业,作好学习笔记。

(3)参加化学组学习:课标解读、教材研讨、观摩示范课。

(4)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自学和互联网个人自主选择式学习,参与网友在教学理念和教学经验的讨论与学习。

(5)勇于实践,勇于开拓创新。

三、具体措施

1、积极参与校本培训,要以问题为中心,以岗位为课堂,以实践为老师认真学习,努力实践,合作交流,充实专业知识,培养专业技能。

2、按学校继续教育指南,积极参加学习规定的继续教育教材,在学习中认真做好学习笔记,完成培训教师布置的培训作业。

3、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自学和互联网个人自主选择式学习。

积极参与开展教学探究、解决教育教学中实践问题、总结教育教学经验。

4、积极参加学校及上级举办的各级各类培训和学习。

5、积极撰写教育教学论文、教育教学经验文章等。

在以后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会去注重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教育教学实践能力的发展,突出对课堂教学实际情境与自身教学经验的多视角、多层次的分析和反思,树立新的人才观、质量观和自身职业观,不断学习,不断更新知识结构的视角进行反思,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而努力奋斗!

教师个人继续教育计划范文4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实施新课改,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在教师,只有高素质的教师才能培养高素质的学生。因此,提高教师的政治素养、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便成为我们教师的当务之急。

为切实提高自身各方面素质,从而适应新形势下的教育教学要求,在学校的指导下,结合学校自身实际,加强学习和自修,争取在短期内使自己的综合素质有较大的提高。特作如下计划:

一、不断加强学习,提升自我,完善自我

当今世界,社会高速发展,知识瞬息更新,我们几乎每天都面临着一个新的世界。不学习,就跟不上时代的步伐。

只有不断补充自己,更新自己,才能适应不断发展的教育形势和满足不断变化的教育对象之需要,苏霍姆林斯基曾说:“真正的教师必是读书爱好者。”

学校教育虽说是由师生两个主体共同完成,但关键还是在于教师。教师的主导、导向作用是十分重要的。用什么样的教育思想、理念、模式、方法、途径来完成自己的教育、教导,将直接影响到学校的教育教学效果。

因此我重点学习《校本教研面对面》《新课程师资培训精要》《教师教学究竟靠什么》《新课程推进中的问题与反思》等,教师只有读那些能唤醒灵魂、令人感动、发人深省、让人精神沉醉的书籍,才能真正与自己的思想相碰撞,相融通,才能不断提升自己、完善自己。

二、注重自察自省

在学习过程中要善于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不清楚或不懂的地方要虚心地向老教师和有经验的教师多请教、多提问。多参与集体的学习与讨论,做好案例分析以及教学反思,及时归纳,及时总结,共同学习,共同提高。

三、认真学习,做好笔记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和教育别人。”难以想象,素质低下的教师能培养优秀的学生,为此,在学习过程中,要认真做好笔记,多写心得体会,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不断完善更新知识,完善知识结构,完善能力结构,强化教育教学水平,发展自己的教学艺术,精益求精,一丝不苟,同时要创新施教,要做到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培育一化新人。

四、端正态度,提高实效

提高自身素质,增强自身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一年一年地,一步一个台阶地,扎扎实实地学下去,这不仅是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的跨世纪人才的需要。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

道德课培训总结篇4

本次培训班为时3天,共计24个课时;培训班采取集中面授、统一食宿、脱产培训的方式;统一使用财政部组织编写的培训教材: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财政支农政策、涉农会计法规与职业道德、会计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等三个模块。培训班结束时进行了结业考试、教学评估与座谈。

一、培训基本目标和教学安排

参加培训的学员以报账员和出纳人员为主.虽然学员们专业水平参差不齐,但都是在职人员,对支农政策有一定的了解,对会计凭证、账簿、报表等会计资料已有感性认识。考虑到培训时间的限制,教学按三个模块制定了培训目标并明确了具体教学内容:

(一)财政支农政策宣讲。以了解、熟悉和掌握财政支农政策,提高财政支农政策实施成效,促进农村综合改革和新农村建设进程为目标。教学安排8课时。主要参考《甘肃省农村财会人员支农政策培训教学大纲》和财政部总校师资培训班提供的《财政支农政策与资金管理》教学内容,将财政支农惠农政策划分为三大类强化粮食增产及农业基础相关政策、发展农业产业及强劲农村发展活力相关政策、提高农民节本增效及增加收入的相关政策.同时特别强调甘肃省财政支农惠农政策的具体内容及相关管理办法。

(二J涉农会计法规与职业道德。以掌握会计职业道德具体内容和要求,了解会计档案的管理、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工作的组织与管理、农财财务内部控制制度为目标。教学安排4课时。主要教学内容包括会计职业道德、会计档案管理、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工作的组织与管理、农村财务内部控制。其中:会计职业道德、会计档案管理根据授课教师本人在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中的相关要点授课;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工作的组织与管理、农村财务内部控制的教学,参考财政部总校师资培训班《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的教学内容,结合本地区经济发展特点授课。

(三)会计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培训目标是:了解会计核算方法。了解会计核算从原始凭证取得和审核到会计报表的编制及村财务公开栏公布全过程,充分认识会计基础工作对形成会计报告的重要性.并掌握基本技能;按会计制度要求,进行会计核算,加强会计监督。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完整。教学安排8课时。教学内容以《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教材为主线,以针对性、实用性为原则,结合调研中发现的问题,阐明会计与出纳或报账员的会计分工、凭证传递、会计核算、对账等工作要点。其中:用4课时重点讲述如何建账(包括总账和明细账);原始凭证的取得和审核;记账凭证的填制(重点强调会计科目的确认和使用);账簿的登记(分别强调了出纳人员日记账的登记要点,会计人员总账和相关明细账的登记要点以及对账工作要点);会计报表的编制。用3课时以会计实务操作方式,讲述教材中第三部分的基本核算业务。用1个课时总结《中华会计学习增刊》中关于村级三项资金、村级组织征地补偿费、村级组织对政府补助资金的核算。

在会计教学中。最大限度地将会计基础相关概念、分类等理论知识依据教材做简要说明,以帮助学员回去后自学。在会计基本技能的讲解中,用财务软件将教材中第三部分涉及货币资金、往来款项、经营收支、财政转移支付资金等核算业务制作了一套模拟账套,包括设置总账和明细账,记账凭证(26个),科目汇总表,账簿(总账、日记账、明细账)、会计报表。

二、培训体会

(一)培训天数太短,课时安排紧张。学员们按时上课,认真听讲,在较短的时间内比较系统地学习了国家财政支农惠农政策。进一步提高了政策水平,强化了会计专业素质。但由于培训时间较短,不能全面了解和掌握培训内容,特别是基础薄弱的学员,需要进一步掌握会计基础知识,强化会计操作规范。

(二)集中全脱产培训。深受学员欢迎。据学员反映,他们常年身处乡村,第一次到省城参加培训,聆听了高水平教师的授课,开阔了眼界,也感受到政府对基层财会人员的关怀和对财政支农政策培训的高度重视,增强了自身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专业素质参差不齐。培训十分必要。培训结束时,学校组织了结业考试。从卷面情况看,学员们能够基本掌握财政支农政策的相关内容、操作程序和基本要求,基本熟悉本乡镇实施的各项财政支农政策。但会计业务处理方面,发现有的学员总账科目使用不正确有的总账科目和明细账科目分类不清,有的记账不规范,甚至不理解账簿登记项目的内容,也有的会计分录对应关系不规范等等,培训工作显得尤为必要。

三、教学建议

我们认为,要真正达到培训目标,需要在教学方面解决和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

(一)需要加强调研,深入了解财政支农政策执行中的薄弱环节,了解农村财会人员在会计核算工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找出典型案例,丰富教学内容,把财政支农政策真正宣传解读到位。

道德课培训总结篇5

【关键词】“岗证课对接”“德能识共育”会计金融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2-0002-02

一、“岗证课对接、德能识共育”的涵义

“岗证课对接,德能识共育”是指按照国家会计职业标准要求,将会计人员所需掌握的基本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和应具备的职业道德、职业素质贯穿于会计专业的核心课程中,系统地形成基于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工作过程的岗证课一体化课程体系,将岗位能力、职业证书考试大纲与课程标准相衔接,做到课程与岗位能力融合、课程与职业证书融通,同时注重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教育,培养德才兼备的学生。使学生不仅具有扎实、系统的专业应用知识,熟练的职业技能,还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能够零距离上岗,走上职业岗位之后具备持续发展的能力。

二、“岗证课对接、德能识共育”模式的构建

(一)构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双教学主体

双教学主体是指高等职业会计教育采取学校和企业(或会计师、税务师事务所)两个教学主体,学校主要以专业理论和职业技能教学为主,课程设置除教授基础理论、职业技能之外,注重参考职业证书考试大纲和教材进行教学;企业(或会计师、税务师事务所)提供实习岗位,学生可以在企业(或会计师、税务师事务所)边实践边理解和消化专业知识,在学校寻找实践中所遇到问题的解决方案和理论依据。

会计行业划分细,发展变化快,不同行业对会计人才有不同的需求,部分高校任课教师缺少实践经验,造成课堂教学偏理论,指导学生动手能力弱,学生普遍感受学习与工作差异大。通过高等职业院校与企业(或会计师、税务师事务所)合作,构建校企双教学主体,岗证课对接,是培养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三优学生,实现学生零距离上岗的重要途径。

(二)构建“岗证课对接,德能识共育”的课程体系

戴士弘教授在《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一书中阐述:“职业教育必须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能力为目标、以学生为主体、以素质为基础、以项目为载体,开设知识、理论和实践一体化的课程。”戴士弘教授在书中还阐述到:“职业教育培养的学生应当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应当具有熟练的职业技能,走上职业岗位之后具备持续发展的能力,还应当具有扎实的、系统的专业应用知识。”这一论断为高等职业会计教育“岗证课对接、德能识共育”课程体系设置指明了发展方向。

“岗证课对接、德能识共育”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在课程设置上是以会计职业需要为导向,在课堂教学后实行会计综合模拟操作、会计顶岗操作、跟岗见习、顶岗实习,将知识、理论、实践、职业道德教育四者有机融合。

1.创建“四合一”的课程模块,实现岗证课对接

在课程设置上,从理论课堂教学为主的课程灌输教学方式,转变为“四合一”课程教学方式(即教师与会计师合一、理论与实际操作合一、课程考核与会计综合模拟操作合一、核心课程与职业证书考试辅导合一)。创建以岗位职业技能需求为导向的课程标准建设体系,用任务驱动法组织能力实训流程,将会计理论知识与综合模拟操作共同作为课程结业考核内容,实现新型课程模块。

(1)岗课对接

邀请企业专家联合剖析会计专业面向的职业岗位群(出纳、往来结算会计、供应销售会计、投资基建会计、税务会计、成本会计、电算化会计、总账与报表会计等)应具备的能力、素质和知识结构,专任教师结合本专业的核心课程设置,将原有的理论基本知识与企业财务相关岗位的职业要求结合起来分析,把企业相关职业岗位技能区分为若干种岗位技能实训项目(出纳、往来结算会计、供应销售会计、投资基建会计、税务会计、成本会计、电算化会计、总账与报表会计等),将其技能内容融合理论知识加以强化,实现理论与实践合一的效果;同时在仿真实训教学中,有目的地将不同会计岗位工作任务作为教学项目引入到相应的课程教学,有针对性地训练学生岗位操作技术能力,实现了会计理论与财务相关工作岗位实际操作合一的成效。此外,通过会计职业技能竞赛等活动来帮助教师自身理解岗课融合的真谛,通过预先设定的实训项目来提升教学质量,促使专任教师提高专业技能水平,实现教师与会计师合一的师资培养目标。

(2)证课对接

专任教师结合会计职业技能考试大纲要求,将本专业的核心课程理论基本知识与职业证书考试大纲结合起来教学,通过集体研讨修订了核心课程标准及实施细则。学生在学习完全部课程内容后,可以通过参加职业资格考试来获取职业资格证书。实现课程与职业证书融通,学生毕业除持有学历毕业证书,还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持有初级会计师、甚至会计师职称证书。学生实现双证毕业,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

2.完善实训课程,实现“作训一体化”,为学生零距离就业打牢基础

“岗证课对接,德能识共育”,实训课程内容最为关键,是实现学生独立从事财务工作,零距离上岗的重要保证。因此,在“岗证课对接,德能识共育”会计人才培养模式中,设计安排了综合实训、顶岗操作、企业(或会计师事务所、税务师事务所)见习、顶岗实习四个环节,让学生逐步接近财务实际工作。

(1)在校内进行综合实训和顶岗操作

专业基础理论课程结束后,在校内进行综合实训和顶岗操作。综合实训是指通过提供一个企业(或经营单位)一个会计期间的经济业务,由学生担任记账会计完成全部业务的会计处理,它是学生运用各项专业技能处理各种经济业务的综合训练。顶岗操作是指在仿真的会计实训室内,让学生分别担任不同行业的财务相关岗位,如出纳、记账会计、税务会计、往来账会计、会计主管等角色,完成相应岗位的工作任务。通过上述两个环节实训,不但使学生再次熟悉了各项经济业务的会计实务处理方法,而且能够深刻体会到财务工作流程和企业内部控制要求,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会计职业素质。

(2)到企业(或会计师事务所、税务师事务所)进行见习和顶岗实习

通过校内两个环节实训后,带学生到企业进行企业(或会计师事务所、税务师事务所)见习和顶岗实习。企业(或会计师事务所、税务师事务所)见习,是让学生到合作企业、会计师事务所、税务师事务所等单位,观摩、协助相关岗位人员工作,在此过程中学习相关岗位操作技能,了解相关岗位工作要求。顶岗实习,是指将学生安排到合作企业(或会计师事务所、税务师事务所)相关岗位,让学生在相关岗位师傅的带领下独立从事相应工作。经过四个环节的实训,学生基本上具备了独立从事基层财务相关岗位工作的能力。

(三)秉承德才兼备理念,将会计职业道德教育融入日常教学

人才培养,德育为先。高职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和技能,更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价值观念和道德操守。对会计专业学生进行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既是会计教育的使命所在,更是时代的迫切要求。近年来,国内外会计舞弊案频频发生,对资本市场和投资者造成很大冲击,会计行业的独立性和公信力也受到前所未有的质疑,会计职业陷入严重的诚信危机。虽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弱化无疑是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将会计职业道德教育融入日常教学,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至关重要。

组织学生观看有教育意义的优秀影片或纪录片,例如《暴风雨中的忏悔》、《生死抉择》、《enron及worldCom会计丑闻》等等。这种生动直观的教学方式,不仅深受学生喜爱,且可加深学生印象,引导学生更深入地思考会计职业道德问题。

每学期邀请上市公司的财务总监、优秀注册会计师或法院、监狱的工作者等走进课堂,以他们的亲身经历和实践为学生传经送宝,使学生更深刻地了解社会和会计实务工作;带领学生到反腐倡廉基地、监狱参观、学习,接受教育。使学生深刻体会到法律的尊严,自由的宝贵,以及坚守职业道德的重要性,从而深刻领悟到朱基总理“诚信为本,操守为重,遵守准则,不做假账”这十六字箴言的深远涵义。

三、“岗证课对接、德能识共育”模式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存在的问题

实施“课岗证对接、德能识共育”人才培养模式,对教师和教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高职院校教师一般毕业后就直接从事教学工作,缺乏企业的实践经验。另外,现有的高职教材中仍有许多教材偏理论而轻实践,不能完全满足实践教学的需要,影响了实训的效果。

(二)对策

首先,高职院校应加强专任教师与合作企业财务人员交流,选派优秀教师到合作企业挂职锻炼,丰富现有专任教师的实践经验。其次,高职院校可以从企业引入具有较高理论素养、良好职业道德、实践经验丰富的人才加入高职教育。第三,高职院校可以与企业合作开发会计岗位课程的配套教材,以“会计岗位核算”为主线,采取“理论+实训”体例编写,使教材适应岗位教学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孔国军:高职会计专业分层教育研究[J].会计之友,2013,2(上)(104)

道德课培训总结篇6

摘要:20世纪末教育部提出了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以小本培训为主。依据小本培训的特点和意义,本文认为新课改背景下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做好小本教师培训:(1)加强认识,建立健全组织机构,是做好校本教师培训工作的基础。(2)明确目标,制订落实制度计划,是做好校本教师培训工作的关键。(3)评价反馈,总结经验创新培训,是做好校本教师培训工作的动力。  

 

关键词:校本教师培训 新课改 组织机构 目标计划 考核评价

1999年教育部在上海召开的面向21世纪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和校长培训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中小学教师的全员培训要以校本培训为主。 

所谓校本,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郑金洲在《走向校本》中这样解释:一是为了学校,二是在学校中,三是基于学校。 

校本教师培训也称校本学习即以教师为培训主体的、校长为第一负责人的,主要是在校内进行的学习与培训活动。 

校本教师培训的特点:(1)以校为本:以本校的实践活动为起点,将学校的实践活动与教育研究结合起来。(2)立足岗位:根据本校教师的岗位、基础、现状在结合本校的特征展开的培训活动,是学习、研究、实践活动三者的有机结合。(3)自主学习: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作用,教师在新课程教育教学实践中自主研讨,主动学习。(4)开放式培训:内容、方式、方法和手段都是开放的、多元化的和多样化的。 

校本教师培训的意义:有利于以最经济的时间、最简约的方式、最少财物的消耗,达到全体教师都享有培训;有利于更新教师观念,升华教师的师德修养,积累学科知识,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增强教师群体凝聚力;有利于增长教师对自己的工作反思态度和积极探索的能力,成为研究型教师;有利于促进教师和学生、同事、领导、社区、家庭沟通与联系的能力,成为成功的教育合作者及学校管理的积极参与者。 

综上所述,在新课改背景下,如何以研究新课程为切入点,在充分理解校本教师培训的内涵、充分把握校本教师培训的特点基础上,做好校本教师培训,营造一支师德素养高尚、学科知识丰富、教育教学业务精良、研究创新能力出众的师资队伍具有重大意义。 

一、加强认识,建立健全组织机构,是做好校本教师培训工作的基础 

校长作为培训第一负责人,全面指导校本教师培训,毋庸置疑是组织机构的组织者、策划者、决策者。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建立健全校本培训管理组织机构,明确分工与职责: 

(1)师德培训组织:负责全校教师政治思想教育、法制教育、职业道德教育,使教师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职业观、世界观。 

(2)教学实践培训组织:负责教育基本能力、教学基本功、现代教育技术、新课程教学的方式方法等教学实践活动,培养骨干教师成名成家,促进青年教师更快成长。 

(3)教学管理培训组织:负责班主任工作、学校中层管理工作的培训,更新管理理念,促进学校管理科学、和谐发展。 

(4)教学研究培训组织:负责新课改教学实践及教育教学管理经验的理论研究和经验总结,培养更多研究型教师。 

(5)管理与评价组织:负责培训制度、计划的落实和培训成效的评价、奖惩,使校本培训更趋合理化、科学化。 

二、明确目标,制订落实制度计划,是做好校本教师培训工作的关键 

校本教师培训体现了教育教学岗位既是学生学习进步的场所,也是教师学习研究场所的先进理念,体现了理论与实践、思想与行动的紧密联系的认识规律。因此结合本校实际,明确培训的目标,制订切实的、科学的计划,应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1)师德培训是校本培训的中心主题。“以人为本、敬业奉献”,“树形象、铸师魂”,高尚的师德是教师职业的根本,是教育教学力量的源泉,没有高尚的师德爱岗敬业就无从谈起。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和胡锦涛总书记“8·31”重要讲话精神,教育部修订并颁布实施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这是中小学教师应有的道德品质和职业行为的基本要求,这是校本师德培训的纲领。 

(2)师资培训是校本培训的重点工程。新课改是整个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教师是课改实验和推广工作的实施者和参与者。教学实践培训,可以让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育方法和教学手段,从而具备实施新课改的能力和水平。培训中树骨干标杆,传丰富经验,新老结对,“青蓝工程”,可以发挥骨干的中坚力量,更快更好地培养新教师的成长,新血液、新观念、新生力的成长可以

编辑整理本文。

带来学校及整个教育事业的有生发展。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教师,教育改革的成败关键也在于教师。在改革中求学习、谋发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师继续教育运行机制。 

(3)科研兴校是校本培训的本位要求。21世纪素质教育需要的反思型、科研型的教师队伍,当前教师发展的两个基本趋势是“教师成为反思性实践者”和“教师成为研究者”。教师的反思和研究是教师成长的结果,是教师自我发展的条件,是教师自我教育的手段。 

(4)管理能力是校本培训的技能要求。新课程赋予班主任等学校基层管理者新内涵。在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教育观念的时代,基层管理者需要重新确立自己的角色定位。转变观念,向发展型、创造型、科研型转变,做学生自我管理的导师、引路人。 

三、评价反馈,总结经验,创新培训,是做好校本教师培训工作的动力 

校本培训是促进学校发展和教师成长的有效途径之一。对校本培训进行全面评价反馈,是对培训成果的经验总结,有利于提高校本培训的实效性,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培训质量,有利于提高教师参加培训的积极性。一个有效的评价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评价要建立在有完整的培训档案的基础上。使评价有根有据,公平公正。 

(2)评价要有科学的评价体系。一套优秀的评价方案要经教师的充分讨论,具有科学性、合理性。 

(3)评价要以教师为主体。在教师自评、互评的基础上,问卷评价,结合学校量化考核得出综合评价。 

(4)评价要运用多元评价方式。要定性和定量相结合,评价结果是客观的、全面的。 

(5)评价要注重过程,注重结果,注重激励性。鼓励先进,不搞“秋后算账”,只作反思、讨论、行动。 

 

参考文献: 

[1]赵昌木.论教师成长[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2(3). 

[2]裴跃进.校本教师培训概念内涵初探[j].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2002(4). 

道德课培训总结篇7

以邓--教育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根据市教师培训方案的精神,结合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三新一德”要求和我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实际,着眼于教师综合素质、专业水平的提高和建设更加合理的师资队伍结构,服务于课程改革的需要,立足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使教师成为具有可持续性发展和自主发展能力,为培养具有终身学习和教育创新能力的新型教师打下基础。

二、总体目标

1、提高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水准,依法办学,依法治教,推出一批敬业爱生的师德标兵。

2、以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为切入,促进全体教师进一步转变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育方法和教学手段,加强知识更新与拓展。

3、加强教研活动的开展,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提高教育教学研究能力,提高创新意识和自我发展能力。

4、建立健全有效合理的机制,加强青年教师培训,促进青年教师尽快成为学校“青年骨干教师”。

三、具体目标与任务

1.全员培训

目标:通过培训,提高全体教师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水准,依法办学,依法治教,推出一批敬业爱生的师德标兵,杜绝违规的教育行为。促进全体教师教育理论、教育方法、教学手段的转变。

内容:政治思想与师德教育,教改新动态,新课程与教学策略。

方式:讲座、研讨会、考察等,并与自学相结合,侧重于实践活动(力求结合学校实际,为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服务)。

时间安排:每周一政治业务学习,3月17日、4月14日、5月12日专题培训。

职能部门:校长室、教导处、及各教研组。

2.学历教育

目标:鼓励教师参加本科进修,继续提升学历层次。

内容:各学科专业知识、教育学、心理学、教育管理学。

方式:自我进修。

3.新教师岗位培训

对象 工作未满三年的新教师

目标 为使刚毕业到校的教师尽快适应我校教育教学实际,帮助青年教师尽快熟悉教育教学业务,胜任岗位工作,提高师资队伍素质。

内容及要求 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法规、学校管理制度、班主任工作、教育常规、新课程理念和教育教学艺术等。在学校安排下,青年教师要骨干教师为师,认真向师傅请教,主动请师傅指导班主任工作,听评课和检查教案。

活动形式:采取报告、讲座、观摩、讨论以及师徒结对等相结合的形式。

步骤及时间 上岗锻炼,全学年。

4.新课程培训

目标:进一步领会课程改革的指导思(转载自文秘范文http://www.kt250.com,请保留此标记。)想、改革目标以及新课程标准所体现的理念,帮助教师了解各学科课程改革的突破点以及对教学的建议,使教师能以此为依据,在对教材进行充分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将理论运用于实践,制定相应的教学及评价策略。

内容:各级新课程培训学习材料等。

活动形式:讲座、研讨观摩会等,以教研组、备课组为单位集中学习与自学相结合。

5.教研活动

目标:通过培训,提高全体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教育教学研究能力,提高创新意识和自我发展能力,进一步提高学校办学质量。

内容:1)每学期组织教师集体学习各科《教学大纲》、《课程标准》、《教学常规》及有关小班化教学的教育教学理论的文章等(不少于四次)。

2)继续加强校内、外教研活动,教研活动有计划,每次活动有主题,活动有记录考勤。

3)每学期组织全校性教学研讨活动。各学科全体教师参与听课、评课,共同探讨教法与学法,不断丰富认识,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4)每学年请有关的专家、教研员等来校做专题讲座。

活动方式及时间安排:

1)每学期开学前,采取集中学习与自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内容(1)的学习。

2)定期与不定期地开展教研活动,方式:观摩、考察、研讨会。

3)每学年进行优秀论文、经验总结、优秀备课组评选。

4)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论文评比。

四、组织机构

组 长:林新荣

副组长:叶宗宝郑蓓蕾

成 员:各教研组长。

承担的任务:

1)全面负责学校教师继续教育的规划、实施、管理和总结工作。

2)负责校本培训方案的制定、实施和考核工作。

3)整理、留存有关继续教育的资料、考核成绩,建立培训档案等。

五、保障措施

1、设立学校校本培训领导小组,构建学校校本培训管理网络。建立由校长和资深教师组成的咨询小组,对培训内容、课程设置、培训过程进行指导。

2、积极参加各项教研活动,每学期请有关的教育专家、教研员来校做专题讲座。以备课组为依托,开展切有实效的教研活动,推进学科教学建设和小班化建设;以各类培训班、研修班为依托,开展青年教师培训活动,推进教师队伍建设。

道德课培训总结篇8

一、高度重视,充分准备集训素材

学校高度重视暑期的集训工作,成立了集训工作专班,由校长和分管校长分别任组长和副组长,全面策划、落实教师集训工作,假期准备了教育法规,教学规范,教学技能,校外、校内师德先进事迹等学习材料,并制订了《石溪小学教师集训工作方案》,为扎实开展集训活动奠定了基础。

二、认真组织,扎实开展集体活动

对应于中心校的要求,我校集训方案制定了三个方面的集训内容,为使集训落到实处,23日上午,学校召开了教师集训动员大会,明确了集训的意义和集训内容,提出了集训的具体要求,严明了集训工作纪律,为集训工作的扎实开展辅平了道路,从集训的参与度来看,全体教师的集训态度端正,学习认真,能严格执行学校集训工作方案。

1.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教育法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学习采取自学、集中学习和自查发、以及听报告的方式进行。首先是要求每位教师上网自学职业道德规范,并将规范全文抄录在学习笔记上,然后组织全校教师由校长组织学习,并针对学校的具体情况,分析学校教师师德规范的不足之处及其成因,肯定师德规范执行较好的方面和个人,明确执行师德规范的意义和要求。在集体学习的基础上,教师对自己的师德规范执行情况进行了反思自查,并做出了自评,从自评结果看,教师的自我评价客观真实,同时要求教师上网学习了师德典型的先进事迹。

2.认真组织开展教师业务学习。**月**—**日的集训中,学校没有安排教师的业务培训。但按照中心校统一部署,扎实开展了新课程教师的通识性培训、课标培训和教材培训工作。

3.切实做好师德考评工作。依照《规范》要求,结合教师职业道德实施细则的考核标准,在教师总结师德表现和自我量化评分的基础上,学校集训工作小组对全体教职工的师德表现进行了民意考评,考核结果较为理想。

三、内容生动,有效促进整体素养

1、师德工作谈得“有声有色”

8月26日上午,木港中心校开展了“首届师德”经验交流活动,会后我们进行了激烈的讨论。几位班主任老师轮流上台作经验介绍,他们或谈师德集训的体会和收获,或谈班级管理的先进经验,或谈处理偶发事件的灵活应便,或谈与困难学生的交心谈心,或谈与学生家长的交流沟通……整个交流时长两小时,每位教师都能敞开心扉,畅所欲言,谈吐心声,活动中涌现了一批特色班主任,如:尹金果、蔡克祥、胡慧君等,他们从班级管理的小事谈起,从教育学生的细微之处谈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正如陈前通校长在会后总结时所感:“师德树新风,师魂铸校风,新时期下教师的角色定位在于你不仅是慈母,你还是公仆,你不仅是学生的知己,还应永远是学生的学生!”哲理而有诗意的感言把本次活动推向了高潮,赢得了全体老师的热烈掌声,使得本次暑期集训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2、学科教学话得“精彩无限”

“新课改下的科学课程,注重的不只是直接的面授科学,而是注重实践的体验和科学素养的养成,乏味的课堂只会让学生疲惫”;“老师就要用有度的语言教育学生,用无边的爱包围学生”;“‘挚爱教育,就要爱舔着鼻涕,吮着小指的学生。”“石本无光,相击乃发灵光;水本无华,相荡乃成涟漪”。这是暑期校外培训的教师和我校骨干教师的学后所得和理念的升华。短短一个多小时的交流,在老师们心中掀起了阵阵狂澜。老师们带着反思来,满载收获去。

3、自我提升训得“锦上添花”

道德课培训总结篇9

关键词:陶行知德育方法高中思政教学

一、陶行知的德育原则与方法

陶行知在生活教育实践过程中独具慧眼,在生活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坚持“教学做合一”,总结出了独具特色的德育原则和方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生活德育论。

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精髓和核心是生活教育论。他认为,生活教育是建立在生活基础上的生气勃勃的活的教育,对每个人无时无刻不起着作用,每个人也无时无刻不进行生活教育。他在长期教育实践中总结出生活教育的三大主张:“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并将建筑人格长城的德育思想寓于生活教育中,主张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必须与生活和社会紧密联系,在日常生活中、在社会实践中及时进行品德教育使其形成健康的人格。

(二)知情意合一。

陶行知强调,知情意的教育是统一的。三者相互联系,相互渗透,互相制约,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情感是促使知识转化为追求真理的信念的催化剂,情感来源于认识,没有正确认识的情感,只能是缺乏理智的感情冲动。意志使人养成追求真理的习惯并努力奉行。陶行知对“知情意合一”的论述实际上阐明了在对学生进行知识和德行教育时,要遵循学生心理认知规律和品德形成规律,知情意合一。

(三)知行合一,注重社会实践。

知识与品行合一是陶行知针对传统教育中“教、训分家”的情况提出的德育方法。他说:“整个的生活要有整个的教育,知识与品行分不开;思想与行为分不开,课内与课外分不开,做人做事与读书分不开,即教育与训育分不开。”因此,我们在具体的道德教育中应该强调知行统一,道德认知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要把知识内化为思想,转化成行动,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陶行知认为,知识与品行在统一的基础上,还有其内在联系,即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一切真知都来源于实践,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更要注重实践,注重道德行为的训练。陶先生说:“修身伦理一类的学问最应注意的,在于实行”,“嘴里讲道德,耳朵听道德,而所行所为却不能合乎道德的标准”,“若想除去这种弊端,非给学生种种机会,练习道德行为不可”。所以,学生应该将所学的道德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在实践活动中能动地实现自身品德的发展。

(四)“集体主义”和“学生自治”相结合的方法。

陶行知主张“集体生活可以逐渐培养一个人的集体精神。这是克服个人主义、英雄主义及悲观懦弱思想的有效药剂”。集体生活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而且对学生健康心理的发展有重要意义。但是在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满足在集体之下发展民主,看重个性条件,为此他提出学生自治的观点。他认为学生自治是学生练习道德行为的有效手段,是学生自己组织起来养成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能力的好办法。

(五)情感陶冶。

陶行知十分重视情感对人的陶冶和感化作用。他认为,教育是教人化人,化人者也为人所化。真正的教育是心心相印、心与心的交流。只有从心里发出来,才能到达心灵的深处。没有感化就没有教育,更谈不上真正起作用的德育。陶行知一贯重视通过环境、艺术、校风、学风及教师的个人魅力感化每一位学生,收到“教人化人”的成效。

二、陶行知德育方法对提高思政课德育效能的启示

(一)遵循高中生认知规律和道德品质形成规律,“知情意合一”,提高学生价值判断能力。

道德品质是一个综合性范畴,有复杂的结构,包括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四个方面。知情意属于道德意识领域,是精神性的东西,对道德品质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道德认知是品德形成的基础,道德情感对主体行为有约束作用,而道德意志对品德形成过程有持续力、选择力和控制力的作用。我们教育的对象是高中生,他们存在理想信念缺失、价值观念模糊、自信心不足等问题,因此,在思政课的教学中,强调“知情意合一”,注重情感的陶冶作用。这对“真人”的培养,学生正确观念、良好品性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二)在陶行知生活德育论指导下,教学合一,教训合一。

“先生只管教,学生只管受教,好像学的事体,都被教的事体打消掉了。然而教学二者,实在是不能分离的,实在是应当合一的……教的法子必须根据于学的法子。如果让教的法子自然根据学的法子,那时先生就费力少而成功多,学生一方面也就能够乐学了”。目前,思政课教学不尽如人意,相当一部分高中生对思政理论课不感兴趣,思政课教学仍无法摆脱“课时不少、费力不小、效果不佳、声誉不高”的困境。

我想出现这种困境的主要原因是没有做到教学合一,教训合一。也就是说,教师只管自己的教学,没有顾及学生的学习状态,即他们是否对课程感兴趣,是否有所启发,有所收获,是否能解决学生困惑等;教师只注重知识的讲解,没有渗透思想、德性的教育。

为此,应在陶行知生活德育论指导下做到:其一,教师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生学的法子。具体到教学过程中我们就应该做到“四结合”:结合高中学生身心发展特征,结合学生所学专业,结合学生所关注的事情,结合社会时政热点。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摆脱思政课效果不佳的困境。如在讲授经济往来中的商业道德时,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法,选取正反两方面案例进行教学。正面案例可选取最美教师张丽莉和最美乡村教师邓丽的故事。反面案例可选取以关爱幼儿为主题的发生在我们身边的虐童事件,特别是对温岭教师颜艳红虐待幼儿事件做了重点分析。其二,教训合一,教书与育人合一。思政课属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既有理论知识掌握的要求,又有能力培养和思想素质提升的要求,两方面教学都应该重视。在教学中,既要重视相关知识的学习,又要重视学生道德意识的培养。

道德课培训总结篇10

总结近几年我校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可以用这几句话来概括,即抓住一条主线,做到两个三结合,突出三个重点,落实四个策略,实现五个一,反思六个问题。

一、抓住一条主线:以校本研修活动为主线

校本研修包括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训。校本教研就是以教师为研究主体、以解决发生在学校现场的教学问题为主的一种教研活动方式。校本教研不仅是课程改革的需要,是学校持续发展的一种原动力,更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校本培训指的是源于学校发展和整体规划的需要,由学校发起、组织,旨在满足教师个体的工作需求的校内培训活动。实践证明,校本研修这种形式,对于有效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水平,对于提高教师参与继续教育的积极性,对于弥补当前继续教育资源的不足,有多方面的现实价值。因此我校从校长到具体运作部门,都非常重视教师继续教育工作,我们在积极支持教师参加上级教研部门和院校组织的培训、教研活动及自身的学历进修外,每学年都把校本研修活动列入学校计划,精心安排,认真实施。我校每学年举行各个层次、各种形式的校本研修活动平均40次以上,同时组织去外地考察学习培训的有60人次以上。2006—2008两学年学校用于外出培训的经费约21万元,请北师大等单位的专家学者来校讲学和指导的经费约8万元。

二、做到两个“三结合”:教学、教研和培训结合,通识培训、分层培训和人本培训结合

教师成长道路有常规道路和超常规道路两种。常规道路指的是传统的拜师傅、结对子,这需要教师付出十分辛苦的劳动,加上不断的进行经验总结。这条成长道路漫长,而且只是简单的观察模仿,容易使人成为一个模子。而超常规道路则要求教师广泛学习理论,再进行大胆而小心谨慎的实验,最后探索出规律。我校是一所新学校,老教师少,新教师多,走常规道路存在老教师少的问题。而且学校起点高,可利用资源丰富。另外根据我校的目标——争取在五年内成为名校,如走常规道路教师成长的时间太长,满足不了我校快速发展的要求。因此超常规道路是适合我校教师成长的道路之一。实践证明,我校的这一决策是英明的。

学校充分利用北师大资源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进行通识培训。聘请专家学者来校讲座、听课、评课、指导教研活动。四年来,邀请教育部官员、北师大教授、英美学者、魏书生局长、省市教育专家达八十多人。

学校还根据各类教师的需求,实施有针对性的培训。“导师制”培训:对参加工作不足三年的教师,采取导师带教的培养方式;“名师工程”培训:对骨干教师,学校启动了名师培训工程,2005年引进教育部“以学术能力为本的名师培训”项目,选送25人,学习怎样读书写综述、开展教育研究、撰写学术论文,逐步成长为学者型教师,目前我校已培养省级学科带头人4名,省级骨干教师12位,市级学科带头人3名,市级骨干13名;“量体”培训:学校有部分特级教师、高级教师,属各学科领军人才,为了使他们度过高原期,稳步向专家型教师迈进,根据他们的专业特点和发展需要,学校聘请大学教授或国内著名的教育专家,对其进行一对一定向培训,目前有三位高级教师和北师大教授签订了师徒结对协议书。

三、突出“三个重点”:师德师风建设、“教学能力”培训、“教学研究”培训

在师德师风建设中,我们主要抓政治学习制度,采用发挥榜样示范作用、定期总结反思的方式方法。2003年建校伊始就确定了加强对教师进行教育法规、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的工作思路。制定《北京师范大学厦门海沧附属学校教师行为规范》,从仪表、语言、风范、思想、信念等方面作出详细规定。明确每位教职工在师德建设中的职责和任务,开展丰富多彩的师德建设实践活动,如德育教育论坛,“我喜欢的职业操守语”的撰写、推荐和评选等,引导教师在业务上求深求精。每年都对班主任、新教师进行岗前培训,推行班主任持证上岗制度,将师德建设的各项要求落到实处。每年开展一次师德标兵、师德先进个人、教学名师等评选活动,采取学生问卷、考评组评审、领导小组认定等办法,使评选公开公平公正。学校建立校园网,加强与家长和社区的联系,把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放在学生、家长和社会的监督中和教师自律意识的提高上,收效极为明显。

在“教学能力”培训中,主要抓青年教师的"导师制”、教学基本功培训和展示、课堂教学创新比赛等活动。我校每年12月份举行一届的“新课程杯”课堂教学创新比赛都把教学技能列为一个评价项目;每学年进行一次教师教学基本功训练或比赛,内容包括硬笔书法、普通话能力、常用简笔画、课件制作、试卷制作等。如2007年举行教师硬笔字比赛、简笔画比赛,2008年举行硬笔字、简笔画作业评比,2009年举行粉笔字考核。对在校内比赛成绩优异者我们优先推荐参加上级部门举行的比赛,并免于参加下一轮相应的基本功培训,这样通过比赛、考核使教师对教学基本功做到常抓不懈,警钟长鸣。

在“教学研究”培训中主要抓读书自修、推行“一组一题”、“带题进课堂”的教学与科研相结合以及教学案例、教育随笔及论文撰写辅导等活动。为引导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大力倡导教师多读书、读好书,争做学习型教师,每年寒暑假校长向全体教师赠书,布置阅读并撰写心得体会或研究论文,开学之初进行评选。课题研究的过程,也是教师学习理论、探索实践、提高教科研能力的过程。我校实施科研兴校战略,提倡“带题进课堂”,科研、教研、教学一体化。建校以来我校先后承担了部级、市级、区级近30个课题。这些科研工作大大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使教师少走弯路,提高效率,也使学生学得快乐,学得轻松。

四、落实四个策略:管理从“严”,形式从“细”,问题做“精”,结果必“思”

一是管理从“严”。我们对校本培训的管理做到严格制度,严格纪律,严格操作。我们制定了《关于教师继续教育的规定》和《校本培训实施办法》等规章制度,在各种培训活动中加强过程的监控,每次活动都有点名签到和活动记录,影响比较大的活动还要在校园网上消息。我们还建立了教师专业成长电子档案,内设5个文件夹,记录教师教育教学实践和继续教育成果,学年末进行评价和交流。

二是形式从“细”。在培训中我们注意从细微入手,细致操作,细心组织。如对青年教师实行“导师制”,由有经验的教师传帮带,我们要审查导师的资格,召开拜师会,制定《新教师成长手册》,规定了师徒交流的次数和主题,相互听课的节数,各种计划、总结及公开课等要导师签字等等,都有详细规定,期末和学年结束时一项项验收。对教师的“两笔一画”基本功培训,我们已形成制度,每年都进行培训和考核,至今已编辑了两本“硬笔字、简笔画练习丛书”,并表彰了一批培训积极分子。通过这些细致的工作,促进教师培训工作的深入。

三是问题做“精”。校本培训要以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为中心开展活动,因此,我们在培训中做到精确提炼,精心设计,精细实践。如针对教师对教学设计和教学案例、教学随笔等的写法容易混淆的问题,我们请本校有丰富教学经验的特级教师开了讲座,还结合五周年校庆出版《探索》文集,把教学设计、教学案例、教学随笔等文稿分开目录编辑,以便让教师参考对照,在每届的课堂教学比赛中把评比“教学设计”作为一项重要内容等。

四是结果必“思”。我们强化教师自我反思的渠道,引导在新课程践行中坚持多方面反思,如“研究活动中的反思、参观学习中的反思、读书活动中的反思、观摩课堂后的反思、与学生谈话中的反思、与专家对话中的反思”等。特别强调课后的反思,对教师备课本中的“教学后记”,我们提出五点实施建议:1.思想上能体现新课程理念和要求;2.内容上一事一议,一得一记;3.写法上有感则长,无感则短;4.时间上记录及时,一课后随想随记,每个教案后必写;5.学校定期检查审阅。每学期检查、展示、交流教案,现在教师都养成自觉撰写教学反思的习惯。通过这样的要求引导教师在反思中提高实践能力,生成教育智慧,使反思教学成为教师的专业行为。

五、实现“五个一”

“五个一”就是打造一批学科领军人才,形成一批特色和卓有成效的培训项目,开发一个教师继续教育网络学习平台、建成一套比较规范科学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开辟一条通往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校本培训之路。

1.打造一批学科领军人才。我们通过继续教育,不断提高各层次教师的可持续发展水平,同时通过不同层次的公开课、示范课、展示课及教学技能比赛,促进骨干教师迅速成长,目前我校共有省级学科带头人4名,省级骨干12位,市级学科带头人3名,市级骨干13名,区级骨干15人,合计占教师总人数的35%。他们已在我校的历届高考、中考和小学毕业会考,以及指导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竞赛、教育科研等方面发挥了主力军作用。

2.形成一批特色和卓有成效的培训项目。我们充分利用北师大的教育资源,经过几年探索,在教师赴京培训、教学基本功培训、青年教师“导师制”培训、教育科研培训等方面形成长效机制的培训项目。这些项目教师参与面广,具有实际指导意义,受到教师们的欢迎。

3.开发一个教师继续教育网络学习平台。为了满足教师继续教育需要,我校加大投入,在校园网上搭建五个资源平台。一是数字图书馆,目前已有1.1万册电子图书,最近通过发动教师选书,很快会增加到3.5万册。教师既可以在校园网内使用,也可在校外使用,还可以下载图书(即图书借阅),甚至可以在上面写书评、导读等。二是报纸期刊资源库,其中期刊库包含了1994年至今的1286种与教育相关期刊、杂志全文数据,报纸库包含了2000年至今210种与教育相关报纸全文数据,总数据量达2、5t,并且数据进行分类索引,检索使用非常方便。三是“国之源”资源库,它是一个符合新课标要求的教学资源库,内含1—9年级各学科教学资源,其中有图片、动画、视频、教材分析、教学设计、教法学法指导、课堂练习、测试题等。四是清华同方“动画课堂”多媒体教学工具包,内含2300多个动画,其中初中1500多个,小学800多个,这些动画覆盖了中小学主要知识,满足日常课堂教学需要。五是视频点播系统资源库,内有本校及外来的教学课件,教师可随时学习和取用。

4.建成一套比较规范科学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通过培训学习、教育教学实践以及借鉴外校成功的经验,我校先后建立和完善《课程实施方案》、《课程评价方案》、《教师发展性评价方案》、《教育教学成果奖励条例》《优秀教研组评选方案》等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其中涉及校本研修的制度就有11个。这些制度保证了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开展和成效。

5.开辟一条通往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校本培训之路。就读我校的学生家长,具有时代的特征。他们一部分是失地而成为城市居民的当地农民,一部分是购买商品房的业主。他们高度关注学校教育,但又不会正确引导孩子。所以我们把校本培训延伸到了家庭。中学部、小学部分别成立家委会,定期举行家委会和家长会,邀请家教专家给教师和家长作培训;班主任、年级组长和家委会成员举行家校合作教育研讨会;设立教学开放周,请家长进班听课并座谈;在校园网上搭建“德育网站”,内设“家校互动”、“教子有方”等栏目,刊登校园新闻和家教文章等。《厦门日报》08年12月19日在报道改革开放30年城市巨变时,以“校门口的那排布鞋”为题写了我校为改变当地家长的一些陋习,学校特意买来布鞋放在校门口,请穿拖鞋来的家长换了鞋再进校的做法,这就是用实际培训来提高家长文明素质,通过教育家长来实现家长教育,从而提高教育质量。实践证明,校本培训实现了家校教育的互连、互通、互促。

六、还需要探讨的六个问题

一是要不仅仅把校本研修作为一种活动来运作,更要把它上升为一种课程来设置和开发,还需要做许多工作,它涉及到课程计划的制定、教材的编写和选用、课程评价等方面的问题。

二是要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有必要在每次主题培训前,对教师进行需求的调查,征求意见,但这又很花时间和精力。

三是在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量已经满负荷的情况下,既要开展集体性的培训活动,又不过分增加教师的负担,使教师能从心里认同培训给他们带来的好处,这也需要组织者深思的问题。

四是在教师培训中,教师往往重视校外的教育资源,轻视校内的教育培训资源,所以,挖掘、培育和壮大本校的培训资源,发挥它的亲和力和教育力也是我们要考虑的问题。

五是教师年年培训、各种培训繁多,但我们组织者有没有反思过这样一些问题:每场的培训,我们浪费了多少时间?老师们是怎样看待这场培训的?培训后,教师的哪些能力得到提高,哪些能力没有提高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