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研究生自我鉴定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6:12:27

硕士研究生自我鉴定篇1

【2017硕士研究生毕业自我鉴定范文一】时光飞逝,日月如梭。转眼之间我已经是一名研二的学生了。在过去的一年时间里,我在思想、ѧϰ、生活都有很大的收获。

思想方面,我一直对自己有较高的要求。虽然我还没有加入党组织,但是我始终以*******员的标准要求自己。我注意学习先进的政治理论,关心国内国际大事,积极拥护党和国家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和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同时,我清醒地意识到自己所担负的社会责任。对个人的人生理想和发展目标,我也有了相对成熟的认识和定位。

在学习方面,我努力学习专业课程,并阅读了大量与本专业相关的书籍和论文,这既让我开阔了视野,也使我对自己研究方向的内容以及整个学科的结构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在英语学习方面,我顺利通过了大学英语六级考试,具备了较强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

在生活方面,我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并积极参加学校各种文体活动。刚入学时,我就加入了校研究生会并在文艺部担任副部长职务,热情为同学们服务,认真完成各项工作。除此之外,我还加入了学校研究生舞蹈队和学院的舞蹈队,并参加各种文艺演出。

接下来的的日子,我应该更加努力学习,认真钻研专业知识,争取更好的成绩。

【2017硕士研究生毕业自我鉴定范文二】我在研究生阶段所获颇丰,从学业、科研工作,到个人素质,都得到了充分的培养和锻炼,是充实且有意义的两年。

在思想觉悟上始终对自己有较高的要求,对个人的人生理想和发展目标,有了相对成熟的认识和定位。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心时事政治,关心学校的改革与发展,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并成为了一名入党积极分子,正努力学习党的知识,积极向党组织靠拢,争取早日成为一名正式党员。

在课程学习上,根据自己研究方向的要求,有针对性地认真研读了有关核心课程,为自己的科研工作打下扎实基础;并涉猎了一部分其他课程,开阔视野。

在科研工作上,研读了大量的学术论著,逐步明确了研究方向,通过自身不断的努力,以及与师长同学间的探讨交流,取得了一些比较满意的成果。这期间,在导师的指导下,查阅资料,综合分析等基本素质不断提高,书面表达的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尤其是独立思考判断和研究的能力上有了很大进步,这些对于未来的工作也都是大有裨益的。

平时生活中,为人处世和善热情,与同学关系融洽。根据自身爱好和

能力,业余参与了一些社会活动,为个人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打下基础。从思想觉悟、课程学习、科研能力,在个人素质,都得到了充分的培养和锻炼。相信这些经历都将成为我人生道路上的宝贵财富。今后,我将再接再厉,在以后的工作和学习中,不断地完善自我,相信这些经历和积累都将成为我人生道路上的宝贵财富。我将继续保持并发扬严谨治学的作风,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工作者,做一个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做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

【2017硕士研究生毕业自我鉴定范文三】三年的硕士研究生学习已经接近尾声,马上就要从学校走向社会了。回顾这两年来,通过自己不断的努力,在工作、学习、生活等各方面都有所提高。这两年的研究生学习,使我不但开阔了思路,增长了见识,更重要的是在学习和实践中锻炼了自己的实际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自身整体素质的提高使我受益匪浅。

在生活中,我积极参加各项集体活动,同学之间和睦相处,与同寝室、同专业、同班级的同学保持十分融洽的关系。平常注意锻炼身体,参加丰富多彩的各种体育活动。保持朴素的生活作风,注意节俭,抵制各种浪费行为。提高自身修养,从小事做起严格要求自己。

在学习上,文化课的学习使我对本专业有了更深刻、更准确的认识;查阅相关的文献和资料使我对专业的相关进展有了更加清晰的了解;实验相关的课程使我对很多仪器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在不断的学习中,积累了知识和经验;在平常的实验中,提高了动手技能;在课题的研究过程中,对相关的领域有了全面而具体的认知。

在思想觉悟上,我时刻牢记自己是一名党员,处处以身作则,以一名合格党员的要求严格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关心国家大事,经常通过各种媒体了解时事新闻,对国内外发生的事件都有自己的见解和判断。

当然,在不断进步的同时,自己还是暴露了一些缺点和需要提高的地方。例如,在两年的学习中并没有发表相关的论文,说明自己在学术研究上还需要继续努力。平常的待人处事中容易冲动,有时脾气比较急躁,做起事情来有些时候也欠缺考虑。所以在将来的工作和学习中要更加努力,不断严格要求自己,从各个方面完善自我,继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在思想上,我也从来不曾放松过自己。利用课余时间,我不断阅读经济、哲学、法律、文学艺术等社科类的书籍,并尽可能参与身边的各种讨论,在丰富了知识结构的同时,也大大锻炼了独立思考能力。

在研究生阶段,从学业、科研工作,到个人素质,都得到了充分的培养和锻炼,是充实且有意义的两年。相信这些经历和积累都将成为本人人生道路上的宝贵财富。在以后的工作和学习中,本人将继续保持并发扬严谨治学的作风,兢兢业业,争取取得更大的成绩。

硕士研究生自我鉴定篇2

在研究生的学习期间,自己的学习方向更加偏向于学术研究上的学习,这个学习方向是我们研究生学习中,比较困难的一个方向。但是我认为学术研究才可以更好的锻炼我们的学习成果,同时学术研究方向的学习,也可能给我们的社会做出更大的奉献,我也想要在这个期间里,让自己的学术价值得到更好的实现。所以在知道学术道路的艰辛,自己还是毅然决然的踏上了这条不知道是否有结果的道路。

但是自己这种选择好像给了自己一点点回报,在我研究生期间,我在跟着我导师的学习下,完成了很多学术上的实验,并取得了一些非常有价值的专业研究成果,这也不算辜负自己每天扎身于学术研究的学习上。同时在此期间,我与导师还接了一些企业上的项目,与导师和其他同学一起完成这些项目中的任务。我们在项目中遇到过困难,同时在困难的研究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珍贵的机遇。接受这些企业的项目,不仅在工作过程中,让自己学术知识上的能力有很大的长进,同时也让自己挣取了更多的外快,缓解了自己在研究生学习期间的学费、生活费等相关费用的压力。

在我研究生的第二年,我们导师对我在研究生期间表现也还算满意的,不仅对我的学术研究成果上有很大的赞扬,同时也让我接受他手下本科生论文的检查和批阅,这是对我学习知识能力上很大的信任。同时为了不辜负导师对我的这份信任,我在导师的帮助下,将他交给我的这份额外的工作完成的很好,给当时他指导的本科生毕业的论文创作,有过很大的帮助。

硕士研究生自我鉴定篇3

俄罗斯是一个非常重视教育的国家,其研究生教育发展模式更是别具一格,实行两轨并行的培养模式。通过对俄罗斯研究生教育发展模式的研究,对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我国的研究生教育有重要的启示。

关键词俄罗斯研究生教育发展模式启示

一、俄罗斯的研究生教育发展

苏联时代的学位制度秉承了俄国的学位体系。苏联学制结构的特殊性在于实行“专家—副博士—博士”的体系,其中学位制度体系只包括副博士和博士两级。即它的本科教育大部分专业修业年限为五年或六年,大学本科毕业生不授予学士学位,而授予“工程师”或“专家”的称号,同时在研究生教育中不设硕士学位,而设副博士和博士两级学位。当今世界各国普遍实行了学位制,大多设有学士学位、硕士学位、博士学位和博士后资格。虽然学位制度比较特殊,但俄国及苏联的高等教育水平和质量却相当于甚至超过欧美国家,因此,英法等国和我国都承认苏联的副博士相当于各国的博士,苏联的博士相当于各国的博士后资格。

从1992年开始,俄罗斯高等教育开始了一系列改革,实行多层次的人才培养体制。目前,俄罗斯研究生教育属于大学后职业教育,包括副博士和博士两个层次,实行两轨并行的学位体制。一轨是苏联时期保留下来的学位体系,即“专家—副博士—博士”学位;另一轨是从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开始,俄罗斯为外国留学生设置的学位制度,即“学士—硕士—博士”学,这一轨学位制度是苏联为了加强与外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合作和交流设立的。

在俄罗斯高校中,两轨学位体制都在实行,既有完全实行学士、硕士学位的院校,也有继续坚持实行传统的专家文凭的院校,同时在一些高校中则呈现出典型双轨制的特点,如莫斯大学、赫尔岑师范学院等等。

现在俄罗斯公民凡是已获得硕士学位及相当学历者,均可直接报考研究生。设在高等学校、科研机构以及部分教学—科研—生产联合体的研究生部,有权招收和培养副博士研究生并实施同等学历自学应试制度;招生控制数量,超过招生控制数量的博士生和副博士生培养,可以按照由自然人或法人支付学费的合同予以实施;研究生入学考试为三科:哲学、外语和专业课,一般为口试。俄罗斯博士研究生培养制度主要招收本国公民中在相应科学领域具有科学成就的副博士。

二、对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启示

中国的学位制度在不断的发展中以法律文件的形式完整地建立起来,确立了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学位的学术标准,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在政治、经济、文化日益全球化的环境中,我国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需要不断借鉴别国的经验,才能完善我国的教育体制,并适应教育国际化的要求,而俄罗斯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则对我国研究生教育有一定启示。

首先,在教育改革中对传统教育继承的同时进行创新。原苏联解体以后,俄罗斯根据本国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需要在学位管理体制上尝试了一些改革,但是,总体上看俄罗斯对原苏联学位制度进行了相当完整的继承。随着全国范围内培养的人才不能满足形势的需要,为了建立与国际接轨的新型的高等教育体系和相应学位制度,俄罗斯在对原苏联学研究生教育进行继承的同时有所创新,将原苏联等教育体制划分成若干层次,同时恢复学士、硕士学位,建立起多级高等教育体系。俄罗斯对原苏联的教育体制进行相当完备的继承的做法,很值得我们思考。中国的文化教育历史悠久,在中国古代有许多优良的教育传统是很值得我们继承的,春秋战国时期各学派是共同发展,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学术文化空前繁荣;宋代书院中自由讲学的学术氛围;蔡元培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教育思想等等。但是,在中国的教育改革和发展中,这些优良的传统已经被遗忘,一味地把西方的一些教育方法和手段应用到当前的教育中,而不考虑这些是不是适应我国的实际,是否能够真正解决我国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因此,在今后的教育改革和实践中,要对我国优良的教育传统进行继承,在继承的过程中还要根据时展的要求不断进行创新。

其次,在教育改革中应把积极借鉴与坚持自我特色结合起来。长期以来,我国学位设置模式过于死板,缺乏灵活性,研究生层次和本科生层次之间有不和谐的地方。这种学位模式不利于我国教育的发展,在以后的教育改革中,应该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对俄罗斯多层次的学位制度进行学习、研究和借鉴。另外,俄罗斯高等学校恢复实行学士、硕士教育过程中的具体做法和进展程度有所不同。这反映了俄罗斯教育体制和学位制度改革是在曲折中前进的。教育体制和学位制度改革曲折性和复杂性,对我国学位制度的改革也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各种学位制度的形成与教育发展、人们的认识水平有着密切联系,学位制度本身具有复杂性、动态性、不确定性,人们的认识总会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有一定的局限性,不可能一下子形成一个完满的制度,我国的教育实践也证明教育的改革与完善需要一定的时间,不能急于求成。积极借鉴和坚持自我本来就是一对矛盾的两个方面:没有借鉴的坚持会导致固步自封,从而落伍于时代;反之,没有坚持的借鉴则使借鉴成为无根的浮萍,带有盲目性和外铄性,缺乏理性的思维和判断。研究、学习别人在于更好、更快地发展自己,使“他山之石”以恰当的方式融合进自己的改革框架中,而达到此目的,首先的任务是先了解自己,深刻地认识自己。

参考文献

1.姜炳军.社会转型时期俄罗斯研究生教育发展状况述评[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3)

硕士研究生自我鉴定篇4

关键词:专业型硕士;研究生教育;培养方案

中图分类号:G64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9-0001-03

随着国内研究生教育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自己培养的硕士、博士开始步入社会各界,教学科研型人才的断层开始缓解,而企业的发展使得应用型高层次人才需求的呼声日益高涨。因此,1991年我国正式开始实行专业学位教育制度,但此时要求有一定工作经验才能报考专业型硕士,直到2009年应届毕业生才可以直接报考专业型硕士学位,特别是今年首次实现了学术型和专业型分开考试、划定分数线[1]。继而围绕专业型硕士教育的一系列政策和方案,包括招生政策、培养模式、质量评估等,逐渐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2-17]。以专业型硕士教育的入口,即招生为研究对象,王海燕结合其他国家现有招生方案的特点提出我国招生的改革对策[2]。由“应届本科毕业生可报考全日制专业硕士”政策引发的思考,宋燕分析了此政策的外因和内因[3]。黄怀军通过分析专业型硕士“热”的成因和本质,强调教育质量和质量监督在专业硕士学位教育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4]。孙阳春等分析美国、英国、德国、日本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估的方法,给出我国专业型学位教育质量评估的一些方法[5]。在“应届本科毕业生可报考全日制专业硕士”实施伊始,正在攻读专业型硕士学位的研究生韩腾给出了自己的困惑[6],表明专业型硕士的培养模式仍未完善,同时也说明专业型硕士培养模式是迫切需要建立和完善的。因此专业型硕士培养模式是讨论比较多的问题之一[7-17]。运用比较分析法,叶宏通过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四个要素的分析和对比,突出专业型硕士的特色[7]。贾改平[8]和李森[9]分别将国内研究生的培养与韩国研究生的培养、美国专业型研究生的培养进行比较,提出我国研究生的培养模式。运用文献研究法,宋伟伟等论述了国内全日制专业型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的政策、内涵、特点、问题[10],特别是所提出的现存问题,例如指出培养模式有“山寨版”的学术型研究生培养的倾向,将促进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的建立和完善。另外,作为对新生事物的认识和规律的把握,马永红等给出了很好的思路,即跟踪研究[11]。刘淑芳等结合天津市重点学科“职业技术教育学”学科建设与研究生培养经验,提出构建“双基地”、“双导师”、“双证书”的“三双”应用型研究生培养新模式[12],这个方法可以缓和当下需求的两个矛盾,即专业型研究生的培养为主与现有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方式为主,及专业型师资为主与现有学术型师资为主。文献[13-15]均采用了文献研究法、比较分析法及案例分析法较详细地介绍和分析了国内外专业型学位教育的发展,分别从不同角度提出了我国专业型学位教育的培养模式。王文科提出地方院校可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学科与地方优势产业[16],利于培养专业硕士的同时,使得地方高校能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也是对专业型硕士培养目的的较好的诠释之一。关于师资问题,文献[12]中也提到,而宋强等以教育硕士为例,强调师资队伍的建设问题[17]。由以上文献知,我国专业型硕士学位教育还处于摸索阶段。值得指出的是,2009年开始面向应届本科毕业生招生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在我国还是一个新生事物,还有很多问题值得研究和探讨,其中培养模式是亟待需要制定的。根据专业型硕士教育的培养目标,特别是国内行业的现状,结合现有的专业型硕士教育的发展,给出我对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思考。

一、专业型硕士研究生

专业型学位,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的定位,专业学位为具有职业背景的学位,培养特定职业高层次专门人才。专业学位国际上一般称为职业学位,即professionaldegree,是一种与行业专业技术职务的聘任形成有机联系的特殊类型的学位。因此,专业硕士培养的目标是各个领域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人才,那么在培养过程中应注重应用性、实践性。由专业型学位在国内及国际上的定位可以看出,专业型硕士的培养是有职业背景为依靠的,那么专业型硕士的培养过程中就需要有企事业单位对人才需求作为引导,由学校及教师对相应培养目标、招生政策、培养模式及质量评估进行制定,从而完成专业型硕士的招生及培养。鉴于此,结合控制理论,我们可以将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的教育作为一个系统,根据企业发展规划与企业发展现状来得出人才需求,将此作为专业型硕士研究生教育系统的调整依据。当前国内专业型硕士培养体系还处于初始阶段,下面按照它的成长情况,分如下三个阶段进行相关政策的制定。

1.成熟的专业型硕士研究生教育系统。成熟的专业型硕士研究生教育系统,也就是最理想的专业型硕士研究生教育系统。如图1所示,各个企业已成为学校专业型硕士研究生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即学校和企业共同培养专业型硕士研究生。首先企业发展规划与现有企业发展状况进行比较,所得信息来决定企业的人才需求,根据需求的具体要求,来制定新的培养目标、招生政策、培养模式、质量评估,输入到专业型硕士研究生教育系统中,培养出来的专业型硕士直接输送到企业中,投入到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例如,某医院计划将在其他地区开设新的分院,那么该医院可根据需要在具有所需专业的高校选择一定数量的硕士研究生,按照目标进行培养,特别是要求学生在实习阶段按照指定目标进行实习培养。同时,从图1我们还知,要使得整个系统正常运转,除了需要专业型硕士研究生教育系统非常成熟,还需要行业发展非常成熟,特别是企业的发展相对比较稳定,而且企业完全理解专业型硕士的培养意义,与学校构成良好的合作模式。

2.发展中的专业型硕士研究生教育系统。这里所说的发展中的专业型硕士研究生教育系统,是指各个企业还未完全融入到学校专业型硕士研究生教育中,即还未达到成熟的专业型硕士研究生教育系统。根据各个行业的发展,学校及教师在与各个企业交流及项目合作过程中,首先预测五年内各个行业的人才需求,包括人才的层次水平、具体职业要求及规模等信息,然后与现有专业型硕士情况进行比较,将所得误差信息用于调整现有的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培养的一系列政策和方案,构成新的专业型硕士研究生教育系统,从而培养出期望的专业型硕士,如图2所示。从而使得专业型硕士研究生教育系统随着社会各个行业的发展而进行不断更新和完善,形成一个跟随社会发展的自适应系统。同时,从图2知,要使得整个系统正常运转,除了需要专业型硕士研究生教育系统比较成熟,还需要行业发展预测接近事实,专业型硕士就业后各自岗位的发展状况分析比较准备,这里可以借鉴马永红所提出的跟踪研究办法[11]。特别值得指出的是各企业充分了解专业型硕士研究生教育系统的培养目标,及特定专业的专业型硕士水平和企业发展的紧密关系,从而纷纷参与到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促进专业型教育系统的进一步成长。

3.初建的专业型硕士研究生教育系统。专业型硕士研究生教育系统的初级阶段,即现阶段的专业型硕士研究生教育,是指图1、图2中的各个模块的联系还不紧密,不能构成一个自适应的系统。根本原因是处在专业型硕士教育体系中的学校和教师与企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还不充分。正如文献[6]所描述的情况,当下研究生主体正处于一个由学术型为主到专业型为主的转换期,相关具体招生政策、培养方案均未出台。一方面使得报考的学生存在一些困惑,另一方面有需求的企业也不了解人才培养的情况。所以建议从以下三方面进行构建:(1)尽快完善专业型硕士研究生招生、培养等相关政策。在借鉴国内mBa、工程硕士等成型的专业型硕士学位的招生、培养方案及国外的专业学位招生、培养方案,结合国内公司、企业等发展的进程及相关特定专业的需求,尽快制定专业型硕士研究生招生和培养的相关政策。且要进行适当宣传,要让报考的学生、家长了解,同时也要让有需求的公司、企业了解,从而使得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的招生和培养构成良性循环。(2)结合国家或地方优势公司企业建立和完善产学研联合基地。由文献[16]引发,结合国家或地方的优势产业,特别是学校的优势工程专业,发展有特色和优势的专业,从而为国家和地方输送优秀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的人才。(1)的实施过程中使更多有特定人才需求的公司、企业了解专业型硕士培养的目标和方案后,令他们参与到培养过程中,从而培养出符合社会产业需求的研究生,同时也促进了国家和地方产业的发展。(3)结合上述(1)和(2)完善培养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按照各个特定职业的需求,制定相应的课程安排和考核要求。例如,律师则需要考取律师证,并针对特定的且有一定涵盖量的法律事件,给予相应的辩护方法说明等。那么控制工程专业的硕士,可以分为技术型和管理型,其中技术型则要掌握某一特定技术,及其在当今产品中的实际应用,最后的考核可以通过具有一定创新的产品实现为标准;而管理型则需要学校一些管理类的课程和了解当今先进技术的发展等。

二、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导师

1.硕士生导师对学生培养思路的转型。当今大多硕士生导师,都是博士生,也就意味着都是经过学术型培养而成长起来的,因此学术型培养思路比较深刻,甚至可以说是根深蒂固,所以硕士生导师内在的培养思路需要转型。

2.专业型硕士生导师的培训。一方面,组织导师参加讲座形式的培训,另一方面适当组织导师参观相关公司和企业,最好是能参与到相关公司和企业中,从而引发导师深层次的思考和加速导师培养思路的转型,特别是要加速青年科研工作者在工程领域中的成长。

3.专门技术人才的引进。除了对现有硕士生导师的培训外,可以通过引进企事业单位中的专门技术人才。形式可以多样,包括直接引进作为教师、兼职教师,还可以邀请相关专门技术人才来做讲座。

随着人才市场需求的转变,国内硕士生教育体系的完善,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将逐渐在硕士研究生群体中占较大比例,相应的专业型硕士生导师的需求也随之增大,因此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和专业型硕士生导师的培养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本文从系统控制理论的观点出发,将专业型硕士教育看作一个系统,根据系统的成熟情况分三个阶段,即成熟的专业型教育系统,发展中的专业型教育系统,初建的专业型教育系统。进一步针对现有专业型硕士生导师的情况,采用培训和引进两种方法来使专业型硕士导师队伍更适应当前高校培养专业型硕士的需求。我们知道,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是与社会人才需求相关联的,因此对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培养的研究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调整招生政策――学术型硕士可改读专业硕士[J].云南教育(视界综合版),2010,(4):3.

[2]王海燕.我国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考试改革研究――以mpa为例[D].厦门大学,2006.

[3]宋燕.对“2010年起应届本科毕业生可报考全日制专业硕士”的政策分析[J].煤炭高等教育,2010,28(3):37-38.

[4]黄怀军.简析专业硕士学位教育“热”的成因与本质[J].中国成人教育,2008,(6):21-22.

[5]孙阳春,王富荣.美、英、德、日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估维度研究[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33(2):60-64.

[6]韩腾.关于全日制专业硕士的一些思考[J].中国研究生,2009,(2):8-9.

[7]叶宏.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比较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7,(11):75-76.

[8]贾改平.中韩研究生培养模式对比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

[9]李森,王振华.中美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比较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8,(12):37-40

[10]宋伟伟,李阿利.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文献研究[J].文教资料,2011,(11):175-176

[11]马永红,赵世奎,李晔.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跟踪研究思考[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1,(1):74-77.

[12]刘淑芳,周明星.应用型研究生培养模式的转型学科创新――天津工程师范学院“双基地、双导师、双证书”模式[J].职教通讯,2010,(4):19-24.

[13]李娜.科学教育与职业教育双重视野下的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0.

[14]廖文婕.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系统结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

[15]杨宁.我国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

硕士研究生自我鉴定篇5

【关键词】会计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模式创新学位教育

根据教育部教发(2009)6号《关于做好2009年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计划安排工作的通知》的要求,2009年在已下达的研究生招生计划基础上,增加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5万名,其中包括全日制mpacc的招生。相对于学术型会计硕士研究生和在职会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全日制mpacc有其独特之处。第一,生源不同。从2009年以来招生的全日制mpacc来看,学生大多数是没有工作经验的应届本科毕业生,而且绝大多数是学术型硕士的落榜生,受重视程度不高,生源质量不如学术型硕士的质量高。相对于在职会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全日制mpacc研究生大多数没有实践经验,往往理论知识丰富,实务经验匮乏。第二,培养目标不同。mpacc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面向会计职业的应用型高层次人才,而学术型会计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会计学理论,系统掌握会计学基本技能与方法,熟悉相关法规,能够运用会计学和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进行会计研究和处理会计实务,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及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的高级专门人才。第三,就业方向不同。学术型会计硕士研究生毕业后一般是从事会计的相关研究工作或是进一步攻读博士,而mpacc毕业生一般是进入实务部门,从事实务性很强的会计相关工作。如果是在职不脱产攻读研究生,无论是单证的还是双证的,都只能算作“定向或委托培养硕士生”,毕业后需要回定向或委托单位(即现有单位)就业,无法通过双向选择方式进行工作,这是在职与全日制研究生一个很重大的区别。

一、我国mpacc教育发展现状及其意义

2009年以来,全日制专业硕士首次面向应届本科毕业生招生,专业硕士发展迅速,招生比例和招生专业都有大幅度的增加。2011年全国研究生报考人数是151.2万,其中学术型120.6万人,比上一年增加1.2万人,增幅1%,专业学位30.5万人,比上一年增加11.6万人,增幅61.4%,到今年将占据硕士研究生数量的30%,全日制专业硕士3年内急速扩张。预计到2015年,专业硕士招生将占研究生总招生的50%以上,我国将形成学术型研究生和专业型研究生各占半壁江山的总体格局。与此同时,全日制mpacc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截至2009年6月,全国共有全日制mpacc培养单位28个,至2011年10月底,全国共有107家院校获得会计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2011年全国共有8972名考生报考全日制mpacc,实际录取2784名(2011年9月份入学)。2012年全国共有26815名考生报考全日制mpacc,预计录取3500—4000名。

mpacc教育指导委员会前任副主任委员、财政部会计司司长刘玉廷在暨南大学mpacc开学典礼上指出,办好mpacc教育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对高层次会计人才的迫切需要。因此,这些高层次会计人才,必须系统掌握高级会计学、审计学和财务管理等理论和技能,对实务有充分的了解,具有很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以后,会计作为一种公认的“国际通用商业语言”,对会计人员的要求日趋高标准和国际化。虽然我国会计从业人员庞大,但是高水平的会计人才还不到10%,因此大力发展mpacc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随着我国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受过会计高等教育的高层次人才将是我国会计队伍的主要力量,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保证和人力资源。为了我国会计队伍的健康发展,扩大mpacc教育的招生规模,把应届本科毕业生纳入招生计划,全面发展全日制mpacc教育,这不但适应了高速发展的经济对人才的需要,也是世界各国培养会计人才的一种趋势。

与学术型会计硕士相比,mpacc在培养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的同时,更加注重实务,以培养适应会计行业需要的高层次专门人才为主。2009年以前,mpacc学员都是有工作经验的,毕业后只发硕士学位证书,而没有硕士学历证书,导致其社会认可度低。2009年以后,国家为了适应经济发展对高级会计人员的需求,mpacc开始招收应届本科毕业生,毕业

发“双证”,也就是毕业证和学位证。这就导致了学员的差别,一些没有工作经验的大学本科毕业生将需要一种全新的教学培养模式,这给mpacc教育带来了一次新的挑战。

二、我国全日制mpacc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1、培养方向不明确

虽然国家已经出台了相关的全日制mpacc指导方针,但是各个单位缺乏社会需求调查,不能很好地了解社会需求,学生培养方向不明确,导致全日制mpacc培养与实际市场需求相脱节,浪费了资源,同时也阻碍了我国mpacc教育的快速发展。

2、培养方式单一

(1)缺乏案例教学。我国mpacc教育起步晚,加上教育理念的限制,实行案例教学的高校很少。案例资源匮乏,各个院校也因建立案例档案成本高而放弃此种方法,成为我国mpacc教育的一大障碍。

(2)教材滞后于实践。目前,mpacc的教材与实际应用衔接不够紧密且教材存在一种浪费现象,有些院校就算是定了教材也不用,有些老师根本不用教材而是根据自己的教学方法,自己组织教学。不同的老师教学水平不同,而且缺乏实践经验,难免会与实际的教学目的偏离,影响了mpacc教育的发展。

(3)师资力量不丰富。在师资队伍方面,理论上mpacc实行双导师制,也就是一名学生有两个导师,分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校内导师主要是具有丰富专业理论知识的教授,指导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和论文的研究;校外导师主要是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指导学生的实践实习,并将理论与实践相融合。但在现实的培养教育中,双导师制很难实行。一方面是缺乏实践丰富的专家做指导,另一方面是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缺乏必要的沟通,学生所学知识与实践往往不能很好的结合,形成教育与实践的脱节。由于mpacc课程设置的科目比较多,专业老师匮乏,很多老师都是现学现教,这直接导致了教学质量的下降,学生学不到实质性的知识。

3、课程设置不合理

根据社会需求和本单位的办学特色与优势,mpacc在课程设置上包括核心课、必修课、选修课和实践课的课程体系。这种课程设置表面上是解决了长期以来mpacc与学术性研究生在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上无明显区别的问题,但实际上,其设置还存在一定缺陷。一方面,专业课程设置上缺乏多样性与灵活性,很多课程陈旧、更新慢。另一方面,选修课的科目设置与本科有重复,如管理信息系统、企业税收筹划、内部控制理论与实务等课程。

4、实习单位分散,没有针对性

会计硕士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锻炼,虽然通过案例教学、实战演练等课程可以得到锻炼,但更需要通过真正的实习才能体验深刻,所以到相关单位开展实习工作尤为重要。对此,国家已有相应的指导方针,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在这种实习模式下,实习单位分散,没有针对性,效果参差不齐。有些同学甚至不去实习,只是通过熟人开好证明,应付学校了事,完全违背了mpacc教育的初衷,不仅使学生得不到良好的锻炼,还致使会计硕士教育水平质量的下降。

三、我国全日制mpacc培养模式的创新思路

1、转变传统观念,明确培养方向

各单位要摒弃传统的重理论轻实践的思想,理性认识mpacc教育对我国经济所起的重要作用。美国是世界上设立专业硕士最早的国家,早在1948年,美国德克萨斯—奥斯汀大学就设立了mpacc项目。讲求实际是美国社会的一个显著文化特征,由于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关于报考cpa的150学分的强硬要求,2000年以来,美国的mpacc具体培养目标已经明显趋向于将培养目标与获得cpa报考资格联系起来。我国的mpacc培养方向在定位于根据社会需求和本单位办学优势的基础上培养应用型高级会计人才的同时,可以借鉴美国的关于将具体培养目标与cpa报考资格联系起来的方法,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会计职业能力,优化我国的会计队伍结构,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完善课程设置,加强案例教学

课程设置是研究生必不可少的途径,针对其出现的一些问题,应该本着理论课程少而精的原则,完善课程设置的多样性与灵活性,减少课程科目重复。开设与实际应用紧密联系的课程,突出案例分析和实践研究。我国在mpacc教育中案例比较匮乏,国家应该加大扶持各院校对案例教学的投入,确保建立比较丰富的案例资源,加强案例教学,着重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与能力。

3、培养优秀师资,提高教学质量

br>

研究生教育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师资力量水平的高低,mpacc的老师必须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了解会计行业及其背景情况,才能更好的适应mpacc教学的发展。我国会计专业教师大都是理论充足,实践匮乏,因此会计教师在加强学术研究的同时,应该加强实践知识的学习。国家应该组织一批理论知识丰富的老师进行实践培养,完善教师队伍的知识结构,培养一批理论知识扎实、丰富,实践应用能力过硬的mpacc导师,这也是保障双导师制推行的重要途径。

4、发展长期稳定的实习基地,建立通往就业的桥梁

针对mpacc教育的实践环节,实习单位分散,没有实习针对性的问题,应该建立长期稳定的实习基地,上海交通大学在法律硕士领域的实习基地已经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鉴于此,作为mpacc教育来说,可以与不同类型的企业签订长期、有效的协议,在其实务部门建立本单位的实习基地,分批次有质量的安排实习生去实习,从而使会计实践环节有一个可靠的保障,学生可以得到名副其实的培养,最终确保mpacc培养目标的实现。另外,实习是通往就业的桥梁,在建立稳定的实习基地的同时,可以更好地了解社会需求,确定就业的具体方向,让学生可以做到真正的学以致用,在锻炼自己实务能力的基础上更好更快的解决就业问题。

四、结语

总之,mpacc教育在我国正处于发展时期,在国家进一步重视和社会不断需求的情况下,全日制mpacc也得到了发展,当然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也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在全日制mpacc教育存在诸多问题的情况下,我们要在不断反思自己的同时,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不断完善培养过程,促进全日制mpacc又好又快发展,以适应快速发展的经济。

(注:本文系山东省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基于需求导向的全日制会计硕士专业学位应用能力培养创新研究”(编号:sdyy11060)。)

【参考文献】

[1]高文波: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探析[j].中国电力教育,2010(36).

[2]杨晶晶:打造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的硕士专业学位教育[j].教育文化,2010(5).

[3]曲晓辉:美国专业会计硕士教育情况及启示[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3(1).

硕士研究生自我鉴定篇6

【关键词】公共管理硕士;教育质量;对策

一、我国公共管理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现状分析

(一)我国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发展的历史沿革

自1998年始,我国国务院学位办就组建设置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专家论证组,展开了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前期论证工作。1999年5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17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设置方案》,并从2000年8月起,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决定在我国开展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试点工作,2001年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在我国开设,全国24所高等院校第一次招收公共管理硕士研究生。2004年将试点高等院校扩大到47所。现在又增加了23所承办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院校。

(二)我国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存在的问题

1.教学方式重理论轻实践

公共管理教育强调案例教学、情景教学、研讨式教学、实习式教学等方法。我国公共管理硕士教育对案例教学虽然重视,也将案例教学融入课程中,然而总体来说,没有建立起高质量、规范化的案例库,缺乏对公共管理实际工作经验的深刻理解,没有建立案例开发与研究的激励机制。在教学方法上,仍以课堂讲授为主,情景教学、社会实践不足,导致课程教学过于理论化,与实践结合不紧密,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的运用仍不成熟,难以达到mpa教育的目标。

2.课程设置不够合理

根据各高校招生简章显示,在全国100所有招生资格的试点院校中,绝大部分高校公共管理硕士培养所开设的课程数量有限,各院校课程设置基本雷同。由于课程丰富性的相对欠缺,也就是选择空间小,使学生无法行使选择权。为了适应加强专业之间这种趋势,课程设置也逐渐拓宽思路,一些跨专业课程被开发出来。然而在调查中,笔者发现学生对于高校的这种作为力度不够满意,课程设计中跨学科思想不足,加之跨专业课程资源有限,远远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缺乏跨学科、跨专业的知识结构和研究意识,对于专攻于学术的普通硕士来说,会导致其在学术研究的道路上可能会越走越窄。

3.学位授予制度不够严密

首先,我国对于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论文的选题,内容没有紧密结合经济全球化与信息化的时代步伐,并且对于学科的实践性和复合性没有予以足够的重视。其次,在学位论文答辩的环节,有些承办院校流于形式,没有使论文答辩真正起到作为整个公共管理硕士教育总结验收的作用。从答辩审议专家组的组成,到学位论文答辩的各个环节,mpa学员对于专家所提问题的回答质量,都需要进一步提高和改进。

二、改进和加强我国公共管理硕士教育质量的对策

(一)完善课程设置

高校要精选或采用激励措施鼓励教师开发高质课程。要培育高质又高效的课程,必须拥有优质的资源,除了依赖优质的师资以外,还要进行课程设置的优化。笔者认为有必要和可能将部分学科、专业必修的课程作为精品课程进行培育,这样既有利于稳定课程体系,更有利于通过这些课程帮助学生建立牢固的专业基础。以充分了解学生需要和教师教学能力的作为基础规范课程开发。把好课程开发关,对新课程开发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作以科学论证是规范课程开发、加强课程建设的关键之一。

(二)加强学位授予环节的管理

首先是正确把握专业学位论文的规格和标准。专业学位的论文形式可灵活多样;论文选题应有现实针对性、应用性、创新性;论文内容强调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论文要综合反映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调查研究的能力。其次要严格进行学位论文答辩。为保证学位论文的质量,使学位论文的答辩环节能够顺利进行,学位论文的指导教师和答辩委员会成员中,应至少有一位在公共管理方面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在学位论文答辩环节,应对学位论文的质量加以正确合理的评价。只有课程考试合格和学位论文答辩通过者才可以授予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

(三)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学习借鉴成功经验

从国际上看,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公共管理硕士教育较为成熟和完善。尽管我国与这些国家在社会体制、政治制度以及历史传统和文化背景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但仅从公共管理硕士作为一种专业教育形式着眼,借鉴其相对成熟的经验和思路对我们现阶段发展公共管理硕士教育来说,不无裨益。因此,应从公共管理硕士教育的各个角度,展开国际比较与交流,取其精华,以之为我们提供启示。要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学习、借鉴国际上在培养高层次、复合型应用专门人才方面的成功经验和有益做法,促进我国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积极发展和质量的提高,加强研究探索,广泛交流、合作。(作者单位:宁夏隆德县教育局联财学区)

【参考文献】

[1]杜宝贵.我国公共管理硕士教育持续发展的现实问题及对策研究.中国高教研究,2004(1):21-23.

[2]朱立言.公共管理硕士课程设置与公务员能力建设.

硕士研究生自我鉴定篇7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多样化;弹性化

一、前言

国家的科技创新实力直接反映着国力的强弱,是一个国家文明得以昌盛、民族得以自立的首要保障。因此,世界各国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都不约而同地加强了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和竞争,都把培养创新型人才视作国家兴亡的关键所在。研究生教育作为教育体系的最高层次,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核心环节,承担着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任。而研究生培养方式自身的创新与优化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必要前提。各国研究生培养方式各具特色,研究各国研究生培养方式的特征及其对人才创新能力培养的作用,对于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及科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拟通过分析、借鉴欧美及日本等主要发达国家的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先进经验,探讨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进措施。

二、国外研究生培养方式及其特点

各国研究生培养方式各具特色,下面就世界上几个教育大国的研究生培养方式进行简要介绍和分析。

1.美国

美国高校实行学分制,学生可以自由挑选设置广泛的学分,学分可以积累、储存和转移,并在各学习领域、各高等院校和若干年内自由流通,由此促进各校在教学上的竞争。这种充分利用市场原则的模式,使得美国高等教育具有自己独特的优点,比如,适应性强,有高度的灵活性、开放性等。目前,美国研究生的培养还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把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结合起来,不仅设有哲学博士学位还设有专业博士学位,形成了研究型博士和专家型博士培养并重的新模式。美国高校与社会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使博士生的培养质量和对未来工作的适应性得到进一步提高。在博士生指导方式上则实行导师与学科指导小组相结合的指导制度,这就非常有利于交叉学科的培养,学生也可吸取不同导师的知识与经验,开启思路。

在美国,硕士研究生学制一般为两年,以学习课程为主。学校对课程的选修范围、内容、深度都有一定的规定。硕士生的前半年或第一年不定指导教师和研究方向,只上基础课,由系指定一位教授兼任研究生顾问教师跟踪每个研究生的具体情况,并在课程选择、学习期限乃至导师选定等问题上向研究生提出建议。半年或一年后硕士生可以自己选定一位教授作导师,并由该导师与其他3—4名教师一起组成一个硕士生指导委员会,负责对这位硕士生的指导,主持有关课程的考试,检查论文完成情况。美国博士研究生也要学习课程,课程包括必修和选修,并要求掌握两门外语。博士生在选择导师和进入论文阶段之间,必须通过博士生资格考试。资格考试是一种跨学科的综合考试,由各系资格考试委员会组织。考试通过后,博士生方可开始博士论文撰写工作,同时获“博士学位候选人”称号。

美国实行严格的研究生“淘汰制”,研究生入学率高,淘汰率也高。一般研究生院淘汰率在10%—15%,著名大学可达30%—40%。美国的研究生在录取后要进行系统的课程学习。期末考试成绩仅占总分的一部分,平时的考查十分普遍,如学生课堂的口头报告表现、研讨课上的表现都要计算成绩。美国研究生导师十分重视研究生论文答辩,认为应严肃对待学术研究,并本着宁缺毋滥的原则要求学生。相比之下,

3.德国

德国学徒式研究生培养模式曾是各国效仿的楷模,影响了世界各国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形成。德国的研究生培养模式以“导师制”为核心,突出强调了科学研究在培养过程中的首要地位,以培养学术型博士生为主要目标。该培养模式一直不太重视研究生的课程学习,也没有对学分的严格要求。在教学上几乎没有正规的课堂教学,而更重视讨论、实验等独立环节和实践训练等方面,实验室和讲座制被广泛地用于传授知识和提高研究技能。

近来,在保留传统学位体制的同时,德国逐步建立了与国际接轨的学位制度。德国实行的学分制无必修课与选修课之分,严格的教学管理体现在考试的严格上,学生可以不上课,但必须通过严格的考试。德国允许高等学院的毕业生进入大学直接攻读博士学位。博士生教育则没有明确的年限规定,在取得博士生资格后,博士生按其科研计划开始工作,直至完成论文并通过答辩、获得学位。

德国博士生的培养特点鲜明。在培养目标上,博士学位是唯一的高级学位,博士生培养具有学位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双重职能。在培养方式上,没有专门的研究生课程,坚持采用教学和科研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培养人才。在组织形式上,不设专职管理机构,有关事宜均由系级兼职委员会按有关法律和规则办理。另外,校外科研机构也承担一定量的博士生培养工作,但必须与高等学校合作才能完成博士生教育的全过程。

4.日本

日本对硕士生侧重于通过课程来进行培养,对博士生则侧重于通过科研来进行指导。硕士生和博士生的培养皆实行讲座制度。讲座一般由1名教授主持,另配备1名助理教授和2名助教,其主要任务是在教授的指导下带领研究生进行科学研究工作。讲座制度更多地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博士生还需协助指导硕士生的论文工作,对课程学习则没有很高的要求。

在日本,博士学位分为课程博士和论文博士两种。课程博士是脱产学习的博士研究生,一般需在获得硕士学位后,再学习三年。学习期间主要从事研究工作,并撰写课题论文。论文博士则是在职人员在工作岗位上完成论文,提出申请学位,经听取有关讲座并进行考试和论文答辩通过后,授予的博士学位。日本吸收了美国学分制的优点,但没有照搬美国学分制的模式。日本学分制规定提前修满总学分也允许毕业。另外,为促进大学间的交流、协作、谋求教学内容的充实及多样化,日本还实行了“学分互换制”,有效地加强了大学间的交流。

在日本,研究生教育与学位授予是分离的。研究生可以是硕士或博士课程毕业,但毕业不等于取得学位。日本的学位授予极其严格,尤其是博士学位的授予非常困难,必须具有独创性的研究成果。

日本研究生培养的特点主要体现在:(1)培养模式多实行高校与企业进行产学研合作,研究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在学校或深入企业进行科学研究,重视科学研究能力的培养;(2)学位论文要进行一定的研究工作,并获得相应的研究成果;(3)研究生教育的组织管理实行产官学一体化的模式,在管理和培养上研究生院与国立、公立及民间科研机构共同进行。

三、国外研究生培养方式的发展趋势

1.多样化

(1)培养目标多样化。多样化的培养目标,主要有:①培养具有从事严谨科学技术研究的高层次研究人才;②培养在社会中各行各业中能够发挥多方面专项技能的高水平职业人才;③培养学生学习和创新能力。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研究生教育除继续为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输送大批教学、科研工作者外,还肩负着培养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应用技术型人才。并且,随着高等教育的进一步推进和深化,各国更加注重培养交叉学科、跨文化和跨领域等各类符合社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

(2)培养层次多样化。为适应研究生教育培养目标要求,许多西方发达国家已在研究生培养中划分出不同层次,针对不同培养层次的研究生制定出不同的培养目标,而且这种培养层次分化已成为当今国际研究生培养方式的一种主要潮流。例如,美国授予的博士层次有哲学博士、专业博士和文科博士之分,硕士层次有哲学硕士、专业硕士之分;英国授予的有哲学硕士和专业硕士、哲学博士和高级博士之别。

(3)培养方式多样化。为适应当今社会对研究生教育的各方面需求,国内外对研究生的培养方式进行了积极探索。目前国际上比较盛行的培养方式有:①采用导师组集体指导,淡化导师对学生鉴定方面的“一言堂”的权威;②研究生培养采用完全学分制,只要修完规定的学分并完成学位论文,就可以取得相应的硕士或博士学位;③以问题为导向、以科研课题为组织形式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和网络研究生院培养模式,这是由丹麦的阿尔堡大学首创的。

2.弹性化

(1)入学资格弹性化。随着高等教育向“正规生”以外的各类人士开放程度的进一步加强,攻读研究生学位的研究生在同一领域的修业水平出现了一定程度上的差距。因此,改变以往单一的研究生入学选拔考试,针对不同的研究生培养对象采取弹性选拔制度势在必行。建立一套新型的符合当今社会需求的研究生入学考评制度,在该项考评制度中,注重考察研究生从事科研和工程应用所必需的基础知识技能,强调研究生具有团队协作能力、科研创新潜能以及高尚的人格品质。入学资格的自由度提高和入学形式的多样化是当代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主要方向。

(2)学习年限弹性化。20世纪90年代以后,一些发达国家在研究生培养中出现了缩短研究生学习年限的趋势。例如,在英国,2年制的mba培养模式已逐渐被10—21个月不等的学习年限所取代,并且,一年制的mba培养模式目前在欧洲已很常见。在日本,研究生的修业年限通常是硕士2年、博士4年,有些成绩优秀者最短3年就可以获得博士学位(含硕士课程)。

(3)学习方式弹性化。在倡导终身学习的今天,研究生教育的学习方式不再局限于全日制这一方式了,部分时间制和各种远程教育计划已在社会中逐渐盛行并得到了社会的认可。例如,在英国,半日制工商管理硕士生的数量已经是全日制学生的一倍。

(4)学位授予弹性化。过去的研究生培养方式中,通常以论文形式取得研究生学位。现在欧美发达国家的研究生学位授予方式也有了新的方式的引入。例如,在英国,有一定数量的商学院直接将学生在公司里承担的课题项目作为研究生学位要求,并且目前这种方式已经成为一种一定范围内通行的标准。

四、我国对国外研究生教育经验的借鉴与研究生教改措施

各国研究生培养模式各有千秋,但共性的东西依然存在。同中求异,异中求同是我们借鉴国际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经验,改革我国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优先考虑的重要原则。

通过学习借鉴发达国家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我们看到

1.服务社会,科学培养人才

发达国家研究生教育的专业设置及其培养目标均紧密地结合生产和科技发展的需要。目前我国政府也十分重视这一问题,为了使研究生教育更好地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颁布了新的专业目录。重新调整后的专业,有利于较宽口径培养研究生,更加适应社会的需要,加强了学科建设,保持和发展了学科优势和特色,保证和提高了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尤其是自2009年起,为更好地满足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国家决定积极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专业学位教育,扩大招收以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的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范围。但是,在看到这些成就的同时,我们也必须认识到,我国自1981年才实施学位条例,起步较晚,各方面都还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通过学位制度的改革,我国研究生教育中过于偏学术性轻应用性,过分强调传统学科、基础学科而忽视了新兴学科、边缘学科的问题,会逐步得到纠正。随着国家经济和科技的发展,今后研究生教育还将进一步改革和完善,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2.改革研究生招生办法

研究生招生办法大致分为资格式和考试式两大类。美国和德国、法国是资格式招生的代表国家;前苏联、日本与我国则采取考试式的研究生招生办法。从我国执行考试制度至今,在研究生招生中确实存在一些弊端。考试过分强调了考生的应试能力,不能反映考生的全面素质,尤其是考生的研究能力。从招生单位来讲,缺乏自,国家在宏观控制上也显得被动。另外,凡是大学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历的人都能报考研究生,使考务工作量骤增。结合国外情况,应该吸取先进的经验,改革招生工作制度。完全的国家计划应逐步向国家计划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体制过渡。各招生单位要根据自身的条件,为考生提供多样化的发展空间。在招生过程中,应该对考生的基本素质给予较多的关注,要着重考察考生的实际能力,特别是科研及逻辑思辨能力。根据国情,采取“资格式”和“考试式”相结合的招生办法应该是切实可行的。

3.大力推行研究生淘汰制

发达国家的研究生教育都具有“严出”的特点,研究生淘汰率很高,最后能够毕业并拿到学位的研究生人数将大大少于入学人数。然而,我国现行的研究生培养模式中,一些高校实行的中期筛选、学位论文答辩,基本上是走过场,无法保证学生的质量。高校必须对这种缺乏竞争活力的培养机制进行改革,代之以淘汰制。国外的经验表明,有淘汰才有竞争,有竞争才能激发研究生的创造力。随着我国研究生招生数量的逐年增加,研究生淘汰制显得更加必要。

4.坚持导师负责和集体培养相结合

以德国为代表,导师负责的学徒式研究生培养模式有其特点和长处,但也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和弊端。可以借鉴美日等国研究生培养的成功经验,充分发挥专业教研(研究)室教师集体的作用,组成梯队,采取导师负责和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指导方法,较好地克服导师负责制的不足和缺陷。

5.努力营造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环境

随着我国高校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容,为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必须努力营造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环境。建设设备先进的教学实验室、科研实验室,让学生获得最新的资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等硬环境的营造是培养创新人才必备的条件。随着社会化进程的加快,学生自主发展意识越来越强、自由空间越来越大,所以我们还应用新的人才观念和标准评价学生,建立激励机制,努力营造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文化环境、学术环境和心理环境等软环境。

6.积极推进研究生培养的国际化

在与世界教育强国的比较之下,我国研究生教育还存在差距。我国应当坚持“走出去,引进来”的战略方针,一方面鼓励大学生出国留学,分享国际教育资源,特别是要充分利用好国家留学基金委留学生计划的机遇,积极选送优秀研究生赴海外留学,同时还应鼓励利用多种途径招收国外的优秀大学生读研究生;另一方面,在通过各种优惠政策吸引海外留学生的同时引进优秀研究生导师,进行课程、教材、教学模式、考试和评价体系等方面的改革,以使我国的研究生教育逐步国际化。

针对我国研究生存在的创新能力不强、现行学位制度难以国际化和全球化、科研经费不足等问题,通过“走出去,引进来”的战略方针可以加大研究生的国际流和合作,促进我国研究生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在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学习年限、学位制度等方面与国际社会“接轨”,逐步实现国际融合。

五、结语

硕士研究生自我鉴定篇8

关键词:学士后教师培养模式;现状;分析

学士后教师培养模式的由来及国际进展

所谓学士后教师培养模式,主要指学生在综合大学的文理学院获得学士学位后,接着进入专门的师资培养机构进行一定年限(1—3年)的教师教育专业学习。这种模式最早出现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的美国,从20世纪8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开始日益重视这种教师培养模式。这种教师培养模式的出现显示了世界师范教育体系从独立走向开放,使师范教育的功能依存在整个教育体系,尤其是高等教育体系内的发展趋势以及教师教育专业化、一体化的发展方向。开展这种学士后教师培养模式比较早的国家有美国、法国、英国、德国、日本等一些发达国家。这些国家代表性的模式有:

美国的“4+2”

在美国,1986年开始兴起教师教育及教学专业化的改革运动。《准备就绪的国家》中建议,取消教育专业学士学位,本科教育致力于文理教育和对所学学科的基础训练,师范专业训练在研究生阶段进行。美国在推广五年制教学文科硕士课程的同时,各州都把硕士学位作为中小学教师的基本条件,1999年的资料表明公立学校中有56%的教师己拿到了硕士学位(1971年仅为27%)。[1]美国教师的职前培养采用的是一种本硕连读的“4+2”模式,学生无论是师范专业还是非师范专业,在四年本科学习期间,完全按照综合性大学的培养模式接受本专业的训练,经过4年学习获得学士学位后,经筛选直接进入教育专业硕士阶段学习2年,学习合格,获得教育专业硕士学位,它以培养硕士研究生学历层次的中学教师为目的,以适应社会对高素质研究型教师的需求。

2、英国的“3+1”

英国的师资培养一般是在高等教育机构(主要是大学)的师资培养课程中进行,其师资培养课程大致可分为两类,一是“教育学士”计划,为4年制师资培养课程;二是“教育硕士”计划(“3+1”),取得专业学位(学制3年)的教师申请者,在经过3年的大学学习获得学士学位以后,再进行1年的教师职业训练,才能进入教师行业,即采取“3+1”的学士后教师教育模式。

3、法国的“3+2”

“3+2”,是法国推进面向21世纪教师教育改革的一种新模式。在法国想当中小学教师者,大学本科3年(在大学第二学年对希望今后从事教育工作者进行“教师入门指导”,并在将要取得学士学位的大学第三学年进行“体验学习的职前教育”)毕业后还要在1990年新设的“教师教育大学院”(UFm,insituUniversitairedeFomationmatres;也可称为“教师培养大学部”,类似于挂靠在综合性大学的“教师教育学院”)攻读为期2年的教师教育课程,这是法国面向21世纪力图在研究生阶段进行中小学教师培养教育及其研修培训的一大政策措施。[2]

日本的“4+1”、“4+2”

日本早在上世纪的70年代就创建了以提高教师专业素质为目的的研究生院。2006年7月,日本中央教育审议会咨询报告“关于今后教师培养资格证书制度”提出了创设以教师培养为特定目的的“专门职研究生院”,培养具有实践性教学指导能力的教师。其教育职员养成审议会根据新设想的上越教育大学等的改革方案,提出今后的中小学教师应该以硕士毕业生为主的建议,有必要设置大学

本科和硕士课程衔接的六年一贯制师资培养课程(“4+2”),同时文部省允许大学设置“一年制硕士课程”(“4+1”),主要面向作为公务员的中小学教师,文部省规划到2020年,具有硕士学位中小学教师获硕士学位者要达到教师总数的40%-45%。[3]

二、我国高校实施学士后教师培养模式的现状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教育在国家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明显提高,我国积极主动地借鉴发达国家教师培养模式改革的经验,实施面向21世纪的有中国特色的教师培养模式变革。其中以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为首的一批重点师范大学和上海师范大学等地方师范大学已经积极进行了学士后教师培养模式的改革尝试,实行学科专业教育与教师专业教育相分离,为培养高学历、研究型教师进行了先导性的探索。下面的表1系我国主要师范大学推行教师教育模式改革的基本情况[4]:

我们可以看到各师范大学探索了三种富有代表性的“学士后教师培养模式”:以北京师范大学为代表的“4+2”模式、华东师范大学探索的“4+1+2”模式以及上海师范大学的“3+3”模式。

1、北京师范大学等“4+2”模式

北京师范大学在2001年率先尝试了“4+2”的研究生层次的教师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力求通过选择和分流,改革单一的四年制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形成培养规格上移的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其具体思路是:学生在本科学习期间,完全按照综合大学的培养模式接受本专业教育;在第三学年末,对志愿从事教师工作的学生经过一定筛选程序后,从中择优选拔进入“4+2”模式培养的学生人选;第四学年对他们进行本硕衔接培养,一方面继续完成本专业教育,另一方面修读部分研究生学位课程和公共课程;第五学年开进入到教育学院学习两年,攻读教育学硕士学位,撰写与中学学科教学直接相关的学位论文,毕业后担任重点中学的高中教师。东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国内主要师范大学继北京师范大学后也纷纷推出自己的“4+2”教师人才培养改革模式。

2、华东师范大学“4+1+2”模式

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提出了教师人才培养的“4+1+2”模式(即4年本科教育+1年中学教育实践+2年硕士培养)。其特点是:由华东师大、上海市部分重点中学校长和各区教育学院组成的专家组对学生进行面试。被选择对象都是具备免试直升资格、在本科阶段学业成绩处于前25%的尖子学生。学生与中学双向选择后将签约:本科毕业后,以“准员工”身份进入中学工作一年,之后再回学校学习2年。其间,学生的硕士课程设置、教学、论文指导等,都由大学和中学共同完成。这批学生在硕士期间享受“优厚待遇”——中学发给工资,大学给予全额奖学金。被选中的学生和学校都面临三次选择,首先是学生到学校实践一年,双方签订意向性合同。一年中学生拿教师工资,华东师大还将派导师与中学老师一起对学生进行指导;一年实习结束后,根据表现(此学生是否适合学校,教学水平如何等)决定是否签订劳动合同;在工作一年后,双方如有异议仍有选择的权利。如果确定进入中学的学生,攻读硕士时可获得全额奖学金,一年14000元,学校还将继续发给其工资。

3、上海师范大学“3+3”模式

上海师范大学的“3+3”模式的第一个“3”,意指接受本模式培养的优秀学生是用三年时间完成本科专业教育(来自我校各学院各学科的优生);第二个“3”,是三年“教师教育专业”方向的硕士学位研究生教育。第二个“3”又可分为“1+2”,“1”是进行为期一年的入门导向、教育实践、教职体验以及自身价值定向;“2”意指为期二年的“教师教育专业”方向设有核心课程、各学科必修课程和教职课程、“课程超市”的各种选修课程以及学位论文撰写与答辩。上海师范大学实施“3+3”模式的具体思路:学生在本科学习期间,按照综合性大学的培养模式接受各专业教育;在第三学年,根据既定标准对全校各学院本科各专业中志愿从事教师工作的学生经过筛选,从中择优选拔“3+3”模式培养的学生进入教育学院;第四学年,先要接受为期1-2个月的入门导向———“教师教育专题讲座”,然后到各种教育机构从事为期6-8个月的“教育实践”,进行教职体验以及自身价值定向,结束时授予同大学本科四年毕业一样的学士学位,并且提供三条出路:①力图使80%的优生进入第五学年攻读教职硕士课程,②可能有10%不适应教职的可通过必要的考核攻读其他学科的研究生课程,③也可能有10%对教职缺乏兴趣的可作为本科毕业生面向社会就业。第五学年,回到教育学院正式攻读“教师教育专业”硕士学位课程;第六学年,通过论文答辩并完成规定的学业者可获得硕士研究生学历和“教育学硕士学位”。“3+3”模式硕士毕业生主要面向上海市基础教育部门,期望和激励毕业生到中小学执鞭任教。

对我国高校学士后教师培养模式实施现状的讨论和建议

从上文可以看到,我国主要师范大学均纷纷实施了学士后教师培养模式的探索,那么这种新的教师培养模式究竟有何优点,目前三种代表性的学士后教师培养模式间有何区别,我国其他高校应如何实施学士后教师培养模式改革呢?

1、学士后教师培养模式的优点

第一,学士后教师培养模式能够吸引优秀的师范生执鞭任教

由于我国大多数师范大学已呈综合化发展趋势,校内各专业院系的学科水平都比较高,不仅招收本科师范生,也招收非师范本科生及进行研究生培养。在现有的体制下,各专业院系最优秀的本科师范生基本上通过直升研究生的方式转向了专业研究领域,将来毕业后很少进入基础教育岗位。实施学士后教师培养模式,会吸引一些优秀的本科师范生就读,这些人硕士毕业后多数进入基础教育岗位,也就是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为基础教育战线留住优秀的人才。

第二,学士后教师培养模式革除了传统教师培养模式的弊端

我国各师范大学传统的四年制教师培养模式基本上是各专业院系进行一贯制培养的,在校期间同时学习公共基础课程、学科专业课程和教育专业课程,学士后教师培养模式从培养目标、培养场所和机制、培养主体、课程设置上都显示出针对传统教师培养模式的优越性,无疑是值得肯定的。下表2即反映了学士后教师培养模式针对传统教师培养模式的种种优越性:

2、三种类型学士后教师培养模式的比较

我国目前主要有三种代表性的学士后教师培养模式,应该说三种模式各有其特色及优劣。详见表3:

从上表我们可以看到北京师范大学等学校实施的“4+2”在修业年限上比通行的七年制本硕培养具有经济性,能够吸引学生,但这种模式下学生的教育实践时间和空间还是没有得到充分的保证,学生与课堂教学、科学研究和第一线教学实践相结合的时间相对短了一些,在走上工作岗位前缺乏中小学提供的现场实践经验资源。而且该模式缺乏灵活的退出机制,学生在选择进入后如果发现自己不喜欢或不适合从教也无法及时退出。

而华东师范大学“4+1+2”模式则是洞悉了“4+2”模式的缺点,增加了长达一年的教育实践,并且由用人学校全程参与培养,其配套的待遇也较为丰厚,三次双向选择的进出机制相当灵活,具有吸引力;但修业年限与国际通行的学士后教师培养模式最多不超过六年相比不够经济;目前在实际运作中又遇到外地户籍的优秀的本科师范生无法通过人才评分机制落实上海户籍进入上海教师编制的问题,使得选材面越来越窄。

上海师范大学的“3+3”可以说是集前面两种模式之优点,进出机制相当灵活,修业年限也很经济,充分利用了直研学生大四学年近一年的富余时间(不需考研、不需找工作)进行教职体验和教育实践,这样的体验和实践有利于准教师后两年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科研、有利于准教师加深对于教师职业的理解、有利于培养准教师对教育事业的情感。这种模式应该说对学生具有相当的吸引力。由于其刚刚起步,其不足之处尚待进一步研究发现。

3、对我国高校探索学士后教师培养模式的建议

总的来说,学士后教师培养模式能够吸引优秀的师范生从教,为教育战线留住好的人力资源。但选拔学生时的标准相对比较高(均是直升研究生标准),属于“精英型教师培养模式”,其不太可能被用来大规模培养高层次的中小学教师,其培养规模目前还不足以解决我国基础教育师资队伍优化急需大批高素质教师等紧迫性问题。笔者对我国高校探索学士后教师培养模式提出如下建议:

应坚持教师教育大学化的改革之路

我国的师范大学,其实已经是综合大学的学科布局和学术氛围。我国的教师培养模式改革应坚持不懈地走大学化的改革和发展之路。我们的教师教育只有建立在综合大学、综合学科的高新平台上,只有在研究型大学的学术氛围中,只有在雄厚的学术实力基础上,才能适应国家对创新型教育人才和未来教育家的需要。我国新世纪教师教育实现转型的根本标志,在于建立起教师教育新的范式,将专业教育与教师养成相剥离,从“专业+师范”走向“大学+教师教育”,努力实现教师教育大学化,并积极实现学士后的教师教育,从而完成传统师范教育深层结构的真正转换。

应继续深入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

虽然我国主要师范大学在教师培养模式的改革上顺应世界教师教育改革的潮流,取得了学士后教师培养模式革新的一些宝贵成果,但我国新世纪教师教育改革之路依然任重道远。发达国家教师培养模式改革中积累的先进经验依然值得我们继续去深入学习、挖掘,并加以借鉴创新,进而深入推动新世纪我国基础教育和教师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先行探索的高校应及时总结改革的经验教训

先行探索学士后教师培养模式的各师范大学有责任在其改革探索的艰辛过程中不断反思总结改革实验的经验教训,并从理论上加以认真的梳理,一方面为其他培养教师的高等院校进行培养模式改革提供有益的借鉴,同时也可以为我国探索新世纪教师教育模式的科学理论做出先行改革者们应有的贡献。

应因地、因校制宜探索多元化的学士后教师培养模式

笔者以为,教师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是如何培养出高素质的教师,而不在于确定什么是最佳的培养模式。可以说在世界师范教育的发展历程中,没有最好的教师教育模式,只有最实用的教师教育模式。实际上各种教师教育模式都有优缺点,都有待在实践中接受检验和完善。由于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巨大差异,广大院校完全可以从所在地的基础教育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结合自身的实际条件,因地、因校制宜探索形成多元化的学士后教师教育模式,这对于中国教师教育的改革深入推进和教育现代化的实现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参考文献:

[1]GeraldGrantandChristineemurray.teachinginamerica:theSlowRevolution[m].Cambridge,massachusetts,Lon2donengland:HarvardUniversitypress,1999.13.

硕士研究生自我鉴定篇9

?眼关键词?演硕士研究生;招生;选拔制度;复试

?眼作者简介?演龙安华(1981―),男,江西科技师范大学研究生部,讲师,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涂春花(1968―),女,江西科技师范大学研究生部,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江西南昌330013)

项目来源:江西省社科规划项目《高等教育大众化与研究生培养定位研究》、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项目。

一、引言

我国硕士研究生的选拔制度现阶段是采用国家统考与学校单独考试相结合的方式。整个选拔流程如图1所示,主要包括网报、现场确认、初试、复试和录取,其中又包含各个不同的环节?眼1?演。由于招生工作中种种因素的影响,一些地方出现了重初试、轻复试的现象,导致一些有创造力和科研潜力的学生无法进入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深造,也使得一些学生入校后不适应研究生的学习和生活。另外,初试中专业基础课试题是由各个招生单位的专业老师自行命题和阅卷,试题的难易程度、评卷者和评分标准都难以统一,自然缺乏可比性。但除了统考成绩外,初试分数线中的专业课成绩也由国家统一划定,上了分数线的学生可根据需求在全国各大学间进行调剂,使得录取缺乏公平公正性。而作为选拔必须经历的一个环节,复试无疑已成为整个流程中最为重要的、最能体现选拔性和自主性的过程。

二、我国研究生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我国的硕士研究生教育最早可以追溯到清朝末年,但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现代意义上的硕士研究生教育起步较晚,且时断时续。根据王战军等一些学者的观点?眼2?演,我国研究生教育主要划分为五个阶段(图2所示):1990-1949年,学位制度与研究生教育的创制与试行;1950-1979年,学位制度与研究生教育的重建与恢复;1980-1998年,研究生教育制度建立和调整发展时期;1999-2007年,面向新世纪研究生教育深化改革与积极发展时期;2008-2013年,研究生教育进一步深化改革继续发展期。

(一)研究生教育创制与试行期

1900-1949年,中国研究生教育经历了概念酝酿――实践探索――初步法制化的推进过程,其思想萌芽于清末,探索、实践于民国。不过基本上是移植和模仿西方研究生教育,把“三级设学”与中国国情相结合,主要由社会与学界精英倡行?眼3?演。但由于尚处在摸索阶段,当时招生规模较小,全国人数也只有几百人,国家也未出台相关的招生政策。

(二)研究生教育重建与恢复期

1950-1979年,受到苏联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国开始规模化招生的实践招生,并改变招生方式,统一制定招生计划,规范考试科目和内容?眼4?演。1966-1976年中国十年“”时期是我国研究生教育受到严重摧残的时期,刚刚建立起来的硕士研究生招生制度受到破坏,期间招生规模为零。1978年恢复招生,实行较为严格的国家统一组织考试、选拔制度。

(三)研究生教育建立和调整发展期

1980-1998年,硕士研究生考试方式发生转变?眼5?演。1980-1988年,研究生招生考试自愿报名,单位推荐,公共课、部分专业基础课全国统考,专业基础课、专业课招生单位自行考试,择优录取。1990年,改为由高等学校推荐与招生单位组织考试的办法选拔。1995年后,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模式基本固定下来,入学考试分为初试和复试两阶段进行。

(四)研究生教育改革与积极发展期

1999-2007年,我国研究生招生选拔制度进行了深度改革?眼6?演,招生规模最高达到了360590人。一是研究生招生计划的决策机制发生了改变;二是科目设置的变化;三是考试内容的调整;四是报名程序的简化;五是报名程序的变革;六是复试选拔权重的增加;七是免试推荐的比例增加;八是考试法规的逐步完善。

(五)研究生教育深化改革发展期

2008-2013年,我国研究生招生继续深化改革,实行扩大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的招生政策?眼7?演。2009年是面向应届本科毕业生招收全日制攻读硕士研究生的第一年,也是硕士研究生教育从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的模式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模式转变而诞生的一年。期间,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逐年递增,2013年招生总规模达到了539000人。

三、国内外研究选拔方式发展

(一)我国现行研究生招生复试办法

近年来,我国研究生招生复试进行了一些调整,加大了复试在录取中的权重。2006年教育部首次出台了专项文件《关于加强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工作的指导意见》?眼12?演。这份文件被认为是研究生招生制度改革的一个重大举措,也是着眼于新形势下研究生招生制度建设,更加全面、系统、科学地规范了研究生的招生工作。一是强化了复试的制度性建设;二是形成了更加科学的考核体系;三是强化了创新人才的培养机制;四是强化了程序公平,管理严格;五是加强监督保障。

复试制度的提出,受到热议的同时,也被部分人质疑。首先,复试权重的扩大意味着招生单位和复试小组专家的自由裁量权增加,主观判定学生优劣的权力增大,而权力扩大往往意味着寻租空间的扩展,舞弊行为会有更多的进行方式。其次,如果超越现实的私人利益和复杂关系,贸然将招生中现有的程序和规则肢解殆尽,代之以新兴的导师好恶评判,一切惟导师自是瞻,难保不丧失公允。再者,有些招生中所发生的黑幕提醒我们,监督约束机制现在变得更加重要。如果一项改革是以得不偿失为代价,倒不如“退而结网”的好。而作为一项带有主观性的考试,复试制度改革必须配有相应的监督保障措施。

复试制度改革经历了近八年的实际招生,发挥了其积极的作用,但对不同层次、不同区域招生单位也不可能做到尽善尽美,其制度的深化改革应尽可能地将“主观复试客观化”。《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强调“健全研究生招生考试制度”、“推进研究生招生选拔制度改革”,为我国硕士生招生复试制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完善提供了指导性的意见,我们应在结合自身实际发展的经验上,继续探寻行之有效的措施和方法。

(二)国外研究生选拔主要方式

在国外,尽管不同专业或院校的研究生选拔方式也存在一定差距,但是标准化入学考试如GRe、本科阶段成绩(Gpa)、面试、推荐信以及个人陈述在大多数研究生选拔过程中应用最为广泛。walpole等?眼13?演对美国研究生招生机构中不同学科的参与研究生录取的教师进行研究发现,大部分研究生招生机构对申请人的考察方式是Gpa、GRe、面试、推荐信以及个人陈述。puryear等?眼14?演对美国107所医学院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Gpa被89所医学院列为最为重要的或第二重要的研究生选拔方式,随后依次是面试、管理学研究生入学考试(mCat)和推荐信。norcross等?眼15?演对美国和加拿大的1970个心理学研究生教育项目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最为重要的考察方式是Gpa,随后是推荐信、个人陈述、GRe/mat(米勒类推测验)以及面试等。

除上述主要的评价方式外,还有一些应用较少或正在探索的测评方式,如情境判断测验、客观人格测验、传记式数据和条件推理测验等?眼16?演。而与我国研究生选拔方式较为相近的日本,其选拔方式实行的是自主录取,主要由各大学各学部所属的研究科委员会负责,选拔标准注重全面衡量,对考生的选拔注重面试环节和考生的推荐信?眼17?演。除了考试成绩外,日本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录取标准就是考生的论文水平,即要求考生在报考时提交一份“研究计划书”,用以了解考生的研究兴趣和研究动机,考查考生的思维清晰度、研究计划可行性和研究潜能等。此外,考生本科阶段的成绩表、报名调查表、入学志愿表和健康诊断书等也相应作为选拔参考材料。

综上所述,除了标准化入学考试外,本科Gpa、面试和推荐信这三种考察方式是国外应用最为广泛、研究较为深入的研究生选拔方式,其丰富的研究成果对于我国研究生复试实践具有一定启示作用。

四、我国研究生招生复试改革展望

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宗旨是培养有研究能力和创造潜能的人才,而不仅仅是选拔考试成绩优秀的人才。因此,我国应向国外先进选拔方式学习,注重考生的复试环节而非笔试成绩,加大复试成绩在录取中所占的比重。笔试科目的减少并不意味着对考生质量要求的降低,而是对复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眼18?演。招生单位可根据招生计划调整初试分数线,保证初试上线考生的比例,只有充足的生源可供选择,才能选拔出高质量的合格人才,真正实现“择优录取”,也就打破了硕士研究生招生中只重初试不重复试的现象。另外,必须本着复试组织方式合理、复试程序规范、复试内容科学、复试形式多样和复试评判标准的原则,建立一套合理规范的复试程序和科学可操作的评估体系。复试不仅是对学生的一个考核过程,也是对学生的一个教育过程。通过一次科学规范的复试,既让学生了解到所报学科专业概况、发展趋势和招生单位的特色与优势,也激发考生的研究兴趣,并同时给考生压力,使考生意识到自己还有许多东西要学,其为今后的学习研究做更充分的准备。

?眼参考文献?演

?眼1?演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http?押//.cn.

?眼2?演廖湘阳,王战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研究生教育政策的文本分析?眼J?演.高等教育研究,2004,?穴6?雪.

?眼3?演张二初.中国研究生教育史略?眼m?演.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眼4?演游玉华.近代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发展轨迹?眼J?演.大学教育科学,2005,?穴2?雪.

?眼5?演周洪宇.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眼m?演.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眼6?演侯晶,顾丽娜.我国硕士研究生复试发展轨迹及现状分析?眼J?演.理论界.2008,?穴7?雪.

?眼7?演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网.http?押//cdgdc.

/.

?眼8?演李煌果,王秀卿.研究生教育概论?眼m?演.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

?眼9?演?眼10?演?眼11?演中国教育年鉴部编.中国教育年鉴2004-2009?眼m?演.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眼12?演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加强硕士研究生加强复试工作的指导意见?眼R?演.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熏2006.

?眼13?演walpolem.B.,Burtonn.w.,KamauK.,altameseJ..SelectingSuccessfulGraduateStudents?押in-Depthinter-viewswithGReUsers?眼J?演.princeton,nJ?押educationaltestingService.2002.

?眼14?演puryearJ.B.,LewisL.a..DescriptionoftheinterviewprocessinselectingstudentsforadmissiontoU.S.medicalschools?眼J?演.Journalofmedicaleducation.1981,56?穴11?雪?押881-885.

?眼15?演norcrossJ.C.KohoutJ.L.Graduateadmissionsinpsy?鄄

chologyin?押theapplicationprogress?眼J?演.eyeonpsi.Chi.2006,10?穴2?雪?押28-29.

?眼16?演孙晓敏,薛刚.国外研究生选拔方式对我国研究生复试的启示?眼J?演.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2,?穴1?雪.

硕士研究生自我鉴定篇10

关键词:专业学位;学术学位;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1)05―108―03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产业结构升级和诸多职业走向专业化,高级专门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对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影响也越来越大,甚至成为知识和技术创新的关键因素。研究生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要求其为社会培养现代高科技研究型人才,而且更需要培养大量高级管理、技术等应用型专门人才,这就使得研究生教育的培养目标呈多样化的发展态势。

一、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差异

我国学位制度通常分为学术(academicdegree)和专业(professionaldegree)两大类。学术学位是对人文和自然科学范围内所授学位的统称,如理学学位、工学学位、文学学位、农学学位、法学学位等。学术学位对于理论和学术研究比较重视,而专业学位则重在专业实践,是某一专业领域所授学位的统称,“培养的是既具有一定知识层次结构又能够应用实践的职业者”,如教育硕士(mea)、公共管理硕士(mpa)、工商管理硕士(mBa)等。虽然两种学位所属范畴和人才培养层次相同,都属于普通高等教育中研究生层次的教育,都是我国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培养目标、培养方式和生源、资格认定、学位获得等方面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1. 培养目标不同

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的总原则和总方向,它指导一切教学活动的进行。研究生培养目标是指通过教育使研究生达到国家和学校规定的基本要求和规格标准。总体而言,要求在“品德结构”、“知识结构”和“素质结构”方面达到研究生层次的标准,能够担任一定的科研工作。学术学位多侧重学生的理论能力培养,主要目的是能够胜任教学和科研任务;专业学位是为各行业培养具有一定理论水平、科研能力和突出实践能力,着重于应用领域的管理、技术或工程开发与研究的高级专门人才,主要培养有特定职业背景的高级专门人才,原则上招收大学本科毕业后有一定社会职业实践经验的人员。通过上述可以看出,二者在培养目标上是不同的,前者侧重理论后者侧重实际应用能力。

2. 培养方式和生源的不同

学术学位多为高校应届毕业生,实践经验少,主要是进行脱产学习;专业学位主要培养在职人员,大部分学生是来自各行业的在职人员,他们为了进一步提高理论知识和提升专业能力而入校,进行不离岗学习,强调学校和企业等单位相结合。

3. 资格认定的不同

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在资格认定方面是有区别的。一般来说,学术学位不具备专业任职资格的证明效力,它是对获取学位者在某一学科的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方面的官方认定;而专业学位则具备一定的专业任职资格证明效力,它是对获取学位者从事某一专业技术职业工作能力的认定。

4. 其他不同和发展趋势

学术学位研究生在修完课程阶段的学习之后,培养单位要给予颁发学位证书和学历证书,专业学位研究生大多只颁发学位证书,而不颁发学历证书。两者的影响和被社会认可度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社会上很多单位都按照传统的方式比较看重学术学位的含金量,对专业学位不大认可。我国现在正致力于调整硕士研究生教育结构,大力发展专业学位教育,专业学位教育所具有的复合性、应用性、职业性的特征逐渐为社会各界所认识,其吸引力也将不断增加。研究生教育的未来发展将更多地转向专业硕士学位,摆脱原来一贯的以学科和专业作为培养基础和目标的做法。这也是世界范围内研究生培养趋势的一个重大变化。

二、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现状及不足

自1991年我国开始试办工商管理硕士(mBa)专业学位以来,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规模在不断扩大,学位类型及授予学位单位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多。统计数据表明,我国开招各类专业的硕士学位已达17个,博士专业3个(兽医、临床医学和口腔医学),学位类型涉及工、法、农、医、教育、管理、财经、艺术、军事、建筑等十大门类;专业学位教育试点单位八百多个,广泛分布在全国除青海、宁夏、外的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数已经超过了十万人。

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经过多年的发展,取得了一些成绩,也表现出自身独有的特色,“但它起步晚,发展时间短,在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问题,而这些问题严重制约着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迈向整体推进、制度创新、提高质量、较快发展阶段”。在我们看到专业学位发展的可喜状态时,也要意识到有待改善之处。

1. 发展结构失衡

我国目前所设立专业学位中,硕博专业学位设置数量差距大(硕士学位17个,而博士学位仅3个),且对于不同层级专业学位,其招生单位数量也相差悬殊,层次结构发展比例出现失调,科类结构发展也出现不均衡,其发展不均衡性一方面体现在重应用学科,轻基础学科;另一方面体现在发展的功利主义取向上。有就业职位前景、工资预期较高的mBa、mpa、法律硕士和工程硕士的发展势头良好,而职业定位和就业回报不明显的发展较弱。硕士学位的专业学位发展良好,而博士学位不仅量少,在其他方面也和硕士学位差距很大。这样长期下去,势必会造成专业学位的发展结构失衡。

2. 生源分布不均衡及短缺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开展至今已有近20年的时间,这种蓬勃发展的背后实际上还隐藏着生源分布不均以及生源短缺等问题。这种不均衡是多种因素影响的结果,尤其是受各地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的制约。一部分好的院校在招生方面发展势头良好,而普通院校相对来说招生数量极少,甚至部分专业学位存在生源人数逐年减少的现象;而且随着招生院校的逐年增加,平均到每个院校的实际招生人数也在相对减少;生源相对减少,反过来也会影响教师的积极性,进而影响学科的建设。因此,生源问题必将严重影响并制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在规模和质量上的长远发展。

3. 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才培养过程照搬学术学位模式

多年来,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育课程体系基本上沿用学术型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以传授知识为主,不能充分体现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特点,即实用性、技术性、实践性不强,创新性不足,未能很好体现差异性和灵活性,从而导致人才培养缺乏灵活性、多样化和针对性,无法适应不同地区对人才规格的

需要。

4. 现有师资队伍组成结构单一

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长期以来以学术学位研究生教育为主,在师资结构上是以学术型教师为主要教学力量。这些“学术型导师”由于长期在高校工作,实际经验少,并且对引进或研发的新技术、新设备了解不够,对于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不熟悉,很难把理论和实践充分结合,因此,其教育对象便不能够接受并内化为自身可以直接使用的知识,更无法达到通过学习理论知识来解决生产工程技术中实际问题的目的。师资队伍组成结构太过单一,教师自身的知识结构和阅历,不利于达到对专业学位学生的培养目标。

三、美国专业学位教育的发展特点及启示

美国是当今世界专业学位教育发展比较好的国家,它的专业学位教育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宝贵经验,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借鉴的。美国专业学位教育早期主要向德国学习,到1970年后其教育“本土化”趋势开始加强。由此可以看出,美国专业学位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在借鉴和吸取别国教育经验的同时,又和本国实际相结合,不断创新。根据本土实用主义文化特征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它在保留文理硕士、博士学位的前提下,大力发展专业硕士学位和专业博士学位,构建了一个完整的专业学位教育体系,这样为社会既培养了学术型人才又培养了职业型、高层次专门人才,推动了美国经济迅速发展。美国专业学位发展中的有益经验,为我国大力发展新兴的专业学位教育带来深刻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1. 美国专业学位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美国专业学位的最大特点就是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和适应性。美国不仅学位级别多,其授予标准也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

美国的许多大学都开设双学位课程,比如,哈佛大学医学院为有能力的学生提供可以同时攻读医学博士和哲学博士课程的机会。学校通过开设合并课程等措施来缩短修业年限,以增大学生获取两种不同的学位的可能性。校方不仅在同一专业开设双学位课程,在不同专业间还设立联合的培养计划,比如,莱斯大学的工程硕士就设有工商管理硕士和工程硕士联合计划,由工学院和管理学院联合培养不仅懂技术,同时又兼具一定管理知识的高级技术管理人员,毕业生可以同时获取两个学位;这样的毕业生在工作中有着良好的适应能力和综合全面的知识体系,有利于美国国家的发展。美国大学根据社会发展需要修改课程设置和毕业时学位的授予,这恰恰表明它对美国的环境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

2. 美国专业学位非常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

从培养目标来看,美国专业学位设立伊始就是为了区别于学术性学位,以适应愿意从事实践性职业人员的需求,因此,它的课程设置和教学环节都非常重视培养学生将理论付诸实践的能力。

3. 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需要加强校企协作,实施“双师制”培养模式

美国所实施的校企联合“双师制”,是指研究生的指导工作要由校外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指导教师和校内指导教师共同负责,以利于提高培养对象的学术水平和他们的实践动手能力。

从美国专业学位教育的发展及现状中可以看到,不同性质的院校通过不同的教育机制积极地发展专业学位教育,殊途同归,都是为了社会、经济发展和增强国力的需要,这样的专业学位教育不失为大量培养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有效途径。因此,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要适应本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要适应本国的教育文化传统;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要充分发挥政府和公共政策的指导;国家间的相互学习、效仿、竞争是推动其发展的基本动力,这已经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产生和发展的历史所证明。

四、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进一步发展的对策

1. “市场”机制与国家宏观调控相结合,合理发展专业学位

一方面,发展专业学位教育应重视市场调节作用,让市场成为专业学位教育发展的“调节棒”;另一方面,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时间短,情况复杂,需要教育行政部门进行宏观调控和政策引导,以达到为其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的目的,并提供相应的体制支持和制度保障,逐步缩小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区域间的发展差距,扩大专业学位人才培养单位的办学自,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实现合理发展专业学位的目标。

2. 树立专业教育国际化的观念

教育国际化理念逐步深入人心,国外办学机构强势介入,这些使得中外教育力量在高科技和高层次人才培养方面逐渐形成激烈竞争的局面。因此,树立专业学位教育国际化观念,提供专业学位发展所需要的国际视角势在必行。我国专业学位教育发展要以国际职业环境为背景,通过加强国际交流来提高自身专业学位教育质量。比如,我们可以借鉴美国专业学位发展较好的地方,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来改进我国研究生教育。

3. 改变原有观念,拓宽生源渠道

生源的问题是关系专业学位能否蓬勃发展的关键。应通过传媒、网络等方式加大宣传力度,让公众深入了解并关注我国的这一教育领域,改变人们重“学”轻“术”的传统观念,从而提高人们认可专业学位教育的正面效应,从而达到扩大生源和良性循环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周频,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对策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5.

[2]耀媛,许克毅,职业背景下我国专业学位高等教育发展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5,(7).

[3]冯秀峰,屠中华,在职人员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两段制招生考试的实践与思考[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