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老人标语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6:12:59

关爱老人标语篇1

1、今天你敬老,明天儿敬你,世代好家风,美名传千里。

2、对父母不孝,对他人就不可能诚实和厚道。

3、家家敬老老年人,人寿年丰福满门。

4、老人善待儿女,儿女报孝老人。共筑家庭和谐,安享天伦之乐。

5、加强基层老龄工作,共同创造和谐家园。

6、老人亦应关心国家大事,开阔视野,跟上新形势,做到有所学,有所乐、有所为。

7、孝敬老人,孝顺父母,引领社会风俗道德。

8、忠心献祖国,孝心敬父母。

9、做文明城市主人,行敬老助老善事。

10、春蚕到死丝方尽,儿女缘何不孝顺。

11、家和万事兴,敬老要先行。

12、孝顺父母光荣,冷漠老人可耻,虐待老人犯罪。

13、宽老人心,养老人身,急老人想,感老人恩。

14、文明道德千万千,孝敬老人排在先。

15、人生都有夕阳红,尊老敬老树新风。

16、孝敬父母,为“仁”之本,做人之本。

17、全面小康社会进步,老人应当优先享福。

18、老人安天下安。()

19、养育之恩,真金难酬。极尽孝心,难于相报。

20、孟母教子千般苦,亚圣报恩成大儒。

21、养老有责,敬老光荣,虐老犯罪。

22、古有孝贤闵子骞,今天处处有孝贤。

23、家家有老人,人人都会老;今天你敬老,明天敬你老;人人都敬老,社会更美好。

24、尊重老人,孝敬父母,要从个人做起,家庭做起,领导做起。

25、对老人尽一份孝心,给社会添一分和谐。

26、尊老为德,敬老为善,爱老为美,助老为乐。

27、老人要自尊自重自爱自强,保持年德俱馨、颐养天年。

28、父母尊贵,在于对儿女的关爱和无私。

关爱老人标语篇2

“这个问题其实挺简单的”

前不久,我听了本校语文老师《小草和大树》一课,从课堂的教学目标设计,老师的引导和讲授等角度而言,我觉得非常好,唯独这位老师课堂中常用的一句话引起了我的注意和思考。

课堂教学片断:师:课文为什么以”小草和大树”为题目?学生沉默。师:这个问题其实挺简单的,谁愿意来回答?学生继续沉默。师指定一个学生回答,该生站起后仍旧沉默不语。师面带微笑,带着鼓励的神态对这位同学说:“这个问题其实挺简单的,把你想的说出来,自信点!”,被鼓励的学生仍旧没有回答,课堂越发寂静了。这位老师为什么遇到尴尬?我觉得问题就出在“这个问题其实挺简单的”这句话上。课文中的关键词语、片断,学生未必一时能找到,老师不认真解读文本,学生是一时难以回答的,即使有学生能说出些,也被这位老师的课堂用语浇灭了想发言的热情。

“教学是语言的艺术,是以语言为媒介的心与心的交流”,对于发生的问题,我们不能一味地责怪学生,而要换个角度思考问题,不妨换个说法,如“这个问题需要从人物的语言、动作和神态方面去思考,大家认真考虑一下,再把你的发现与大家分享”。多给学生一些缓冲的空间,就可以多一位同学发言,学生才真正多了一份自信。

新课标实施以来,有一种“怪味”语言一直充溢于语文课堂,不管谁回答什么问题,老师都说“好、有道理、不错、你真有主见、你真棒……”这是“激励”吗?让学生有一个衡量标准的“激励”才是有效的,才能让学生真正有所获得。

苏霍姆林斯基说“语言是一种最精细、最锐利的工具,我们的教师应当善于利用它”,所以作为语文老师,我们更应该好好关注课堂用语。

“谁来帮帮他”

我们在上课或听课中,还会经常说到或听到一句课堂用语“谁来帮帮他”。由于这句话,我们很容易将学生置于一个弱势群体之中,让他可怜兮兮的坐下,自尊全无。

也许有的老师会说:“我这是让我的学生在合作探究”,我们不妨解读一下新课标里的一段话,从而真正理解“合作探究”这一概念。“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其中“爱护”一词是前提,没有“爱护”,就谈不上“合作探究”。一句简单的课堂用语,对学生的伤害多大?我们要关注他们,爱护他们,给予他们帮助。

怎么帮?我们提倡“有效等待”。一堂课的时间不会因为等待而停滞,教师也确实要完成教学任务,所以我们不妨让这位同学坐下继续思考,两分钟后再回答,我们可以先请其他同学说说想法,那位同学也许在其他同学的启示下说出了差不多的答案,也可能说出不同的想法。通过“有效等待”,我们不会让学生走向弱势群体,长此以往,那些不愿说话的同学,注意力不集中的同学,喜欢钻死胡同的同学也许能够茅塞顿开,侃侃而谈,这不是我们语文课堂所期待的呈现吗?

关爱老人标语篇3

关键词:初中生 情感教育 微笑 语文教学

语文教学,向来是百花齐放、不拘一格,课堂教学更是声情并茂、起伏跌宕,而优化课堂教学,则是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却不太容易。情感是语文教学中课堂活跃的重要因素。教学的情感性原则是指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处于积极的情感状态中学习,并培养学生各种良好的情感品质。要上好每一堂语文课,就必须在语文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现就语文教学中如何贯穿情感教育作些探讨。

一、师爱感染是培养学生情感素质的重要途径

教育是在教师“教”与学生“学”的过程中进行的。在这一过程中,始终是人与人的双向活动,就是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心灵碰撞。中学阶段正是青少年身心成长的关键时期,他们渴望得到来自教师的爱。学生只有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关心、体贴与温暖后,才会对老师敞开心扉,进行推心置腹的交流。也只有建立在这种情感基础之上,老师的课堂讲解才会触动学生的心灵,与之达到共鸣,即所谓的“亲其师,信其道”的道理吧。反之,如果平时对学生漠不关心,缺乏爱心,而企图仅仅在课堂上用情感去打动学生,往往很难凑效。我们常常会碰到这种情况,有的老师对课文的理解很透,在课堂上也注意了情感的激发与互动,侃侃而谈,激情飞扬,但学生却心不在焉、无动于衷,我想这与平时师生间缺乏情感交流有很大的关系。

二、语文教师应有正确的学生观,营造愉快和谐的课堂氛围

首先,语文教师应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关注人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教师一定要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体,并坚信每一位学生都是可以造就的、可以成才的,更要相信学生都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

其次,教师对学生的各种爱等积极情感必然能激发出学生对老师的尊敬与喜爱等积极的态度,和愿意同老师接近的交往倾向。教师愉快、乐观的情绪对学生会产生潜移默化的感染作用,使学生也快乐起来,让学生感到与老师的交往是一件轻松愉快的事情,从而乐于与老师交往、喜欢听你的课。要提高语文教学效果,在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第三,语文教师应带着微笑走进课堂。我喜欢带着微笑走进课堂,微笑着给学生讲课。记得有位学生曾对我说过:“老师,你微笑着走进教室的那天,我最专心、最认真,我喜欢你的微笑。”从那时起,我便时常带着微笑走进教室,哪怕心情不好,我也微笑,这一切都是为了那些爱我的学生。

我会把一切不顺心的事抛在语文课堂外,永远以微笑的面容出现在学生面前,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到知识。这就是所谓的快乐学语文。

三、情感教育应以语文教师具有渊博的知识和丰富的教学语言为基础

首先,语文教师要具有渊博的知识。爱因斯坦说:学生对教师的尊敬的唯一源泉在于教师的德和才。想要上好每一堂课,教师是至关重要的因素。作为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应当具备扎实的基本功和全面的素质。知识渊博是情感富有的源头,一个知识贫乏、不善说话的语文教师已经不能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只有学而不厌的老师,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教师拥有渊博的知识,无形中能给学生以深远的影响。大大有助于语文教学。转贴于

其次,语文教师必须具有变化多样的教学语言。语文教师要学会说话、敢于说话,并有丰富多彩的教学语言,这样才能在学生中树立声望。要善于结合与学生实际有联系的事例,用自己的语言生动、形象地表述出来,让学生笑得前仰后合,将学生之心紧紧系住。丰富的语言可以给学生带来欢笑,一个有幽默感的老师不仅会给学生带去快乐,同时也能让学生感到很亲切。

四、热爱语文,陶冶自身的语文情感

新课程背景下,绝大部分语文老师都会认为语文课要上得生动感人、妙趣横生。现在,我们可以看到,语文课堂动起来了、活起来了,这是我们可以为之欣喜的。但是,我们又必须注意:情感投入需要理性。在一些语文课堂上,你会看到老师们情绪激昂、口若悬河,讲得神采飞扬;学生们你一言、我一语,笑声不断,争论不休。课堂表面看来丰富多彩、热热闹闹,老师与学生的情感投入似乎达到了少有的高度。但是,只要我们静下心来,冷静地想一想,就会发现我们的语文教学正从一个误区走向另一个误区,正在由原来的知识本位向“表演本位”陷入。

五、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善于捕捉学生的闪光点,对每位学生做出鼓励与赏识

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及时指出学生的优、缺点,用表扬、鼓励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当学生回答正确时,及时给予鼓励,当学生焦躁不安时,及时给予安慰等,这种口头评价、随机评价的方式都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如果表扬不当、言过其实,也会使学生产生反感,影响学生积极性的发挥。在教学中客观评价学生,可增强学生情绪的正向变化,对于学生的缺点和不足,最好不直接提出批评,而采用正面提出要求为好,这样做,有利于防止负面作用的产生,避免产生消极影响。总而言之,建立教育“情感场”、营造积极健康的学习环境是优化课堂教学的良药,饱含真情的语文教师一定深受学生的喜爱。学生喜欢在充满爱和愉快的环境中成长,世间没有真正不需要友爱和感情的学生。于漪有一句口头禅:“教师的天职就是爱学生。”夏沔尊说:没有情感,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的确如此,语文教师只有全身心地投入,在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才能上好每一节语文课,从而成为优秀的语文教师。

参考文献

①认知、情感、动作技能教学目标分类法——布卢姆。

②王荣生《新课标与语文教学内容》。

关爱老人标语篇4

关键词:初中英语;农村;学困生;转化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4-068-01

在英语教学中要想班级同学的英语水平和能力共同进步,教师就要做到“抓好两头带中间”的工作,尤其是抓好班级中的学困生的教育培养工作。多年的英语教师生涯让我认识到:班级中的学生就像教师的十根手指一样,虽然不一般齐,但无论哪个都让老师一样心疼。学生虽然具有很大的可塑性,但做好学生的困生的转化工作并非容易。每一位学困生身上,都凝聚着教师的很多艰辛和汗水。为此。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工作实际,浅谈英语教学中对学困生转化的一些尝试。

一、促成家长与学生、家庭与学校的沟通

农村初中学生家长长期在外务工,班级中百分之九十的学生是留守儿童,在家的监护,教育任务全落在爷爷,奶奶身上。学生缺乏应有的家庭教育、关爱、监督,从而养成任性、偏狭、爱玩、逃课等不良习惯;爷爷、奶奶年老思想守旧,对孙子非常爱和迁就,而造成了学生的任性。家长对孩子无条件的给予满足,甚至认为只要孩子读完了九年义务教育就可以了。看到孩子学习成绩不好就干脆不让上学了,早早送去打工挣钱。在这种种的不良因素的影响下,学生根本不考虑如何学习,怎样进取,为谁学习。对此情况,我长期坚持与成家长、学生沟通,把学校与家庭的教育结合起来,共同教育学生。通过这样的方式给学生带来正面的良好的影响,经常与学困生的家长保持电话联系沟通,要求家长不要过于满足学生在金钱和物质上的需求,帮助落实好学生的监护人,共同担负起学困生的转化工作。

二、用师爱去树立学困生的自信心,点燃学习的火花

学困生往往自我评价低,自卑感强,也常遭学习成绩较好同学的歧视,家长的打骂,从而产生“破罐子破摔”的想法,导致学习成绩越来越差。作为教师,首先要从关心、鼓励、爱护的角度去亲近他们,用伟大的师爱去传递父爱和母爱,让他们感受师爱的温暖,给他们树立起自信心。在学习上,老师要耐心帮助,着重基础知识的辅导,善于抓住学困生的闪光点进行鼓励、表扬。切忌粗暴、恐吓、体罚和训斥。引导他们与学习较成绩好的同学交朋友,使之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在生活上更应该多关心,多体贴,多照顾,多为他们送微笑,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让他们认可你这个老师,信任你这个老师。用师爱去点燃学困生心灵中学习的火花。

三、激发学困生对生活的热爱,培养学习英语的兴趣

常言道:只有兴趣才是学习的最好老师,只有激发出学困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才是学习好英语的前提。首先,要激发学困生对生活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了解人类社会的飞速发展进步,社会对人才的迫切需求。初二的一位女生,她不仅人长得机灵、漂亮,思维能力、反应能力都不错,但英语成绩非常差,她几乎放弃学习英语这门课。我发现她有很大的学习潜力,不能浪费人才。我从爱如手,与之多次谈心,从家庭谈到社会,从个人的前程谈到国家利益,谈话中不断给她灌输英语在人们生活中,社会中以及学科间的作用和地位。鼓励她以后一定会成为我国杰出的外交官。她含泪默默的望着我。我心中明白,谈话没白费,有效果了。进一步鼓励说,孩子你一定能行,老师相信你。她一下扑在我怀里说道“:老师,我决不让你失望”。简短的话语点燃了她生活的向往,激发出了她学习的激情和兴趣,去年中考她以满分的英语成绩考入部级重点高中――邻水中学。

四、采用“低标准、宽要求”的教学方式促学习成绩提高

对待学困生不能“一刀切”,应因人而易适当降低要求,把学单词、词汇、短语、阅读、写作和口语练习等教学目标分化成一个个学困生能够达到的中小目标,然后和他们作出一天,一周、一月的约定,鼓励他们一不步一步的走向目标,继而争取脱困。比如记单词,开始要求一天记3-5个,有进步后再升级。郎读课文成为学困生的争取目标,当自己认为可以过关时,才在老师面前朗读,对朗读过关的学生,大力表扬并给予积分。让学生们去比赛谁的积分多。这样让学困生看到自己的进步过程,享受着达到目标的喜悦,并在目标达成中产生争取更大的目标和学习动力,从而不断提升他们的英语学习成绩。

关爱老人标语篇5

一、情感教育的意义

《英语新课程标准》提出英语课程的内容和目标要建立在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体发展的基础上,最终形成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它把“情感、态度、价值观”列入构成教学目标的三个维度之一,改变以往教学只关注“知识能力”的状况,一个带着积极情感学习的学生,比那些缺乏感情或学习乐趣的学生学习得更加轻松,更加迅速。初中生在英语学习中存在较为普遍的情感问题,如因性格内向而害怕与同学和老师交流,对考试过分紧张而导致语言表达不流利等。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克服消极情感,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积极的情感体验,以促进认知目标和情感态度目标的和谐发展。

二、情感教育的作用

英语学习受情感因素的影响尤其明显。英语学习是一种对语言的学习,它注重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交流。积极的情感有助于学生主动、积极地与他人交流,从而获得更多的学习机会;而消极的情感则会对语言学习有不良影响。例如,害羞的学生总是避免与他人接触,过度的焦虑会使学生不敢表达,从而丧失展现和发展自己语言机能的机会。对情感因素的培养和发展就是要培养和鼓励学生积极情感的发展,克服或抑制消极情感。www.lw881.com

三、沟通师生关系实施情感教育

良好的教学过程是师生相互沟通、相互交流从而增强师生情感交融,促进学生学习能力提高的过程。教学中应树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创造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对老师产生信任感、亲近感产、亲切感。教师可轻松愉快地通过英语教学上的艺术性、形象性、趣味性揭示英语教材本身的魅力,达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们感觉我与他们是平等的伙伴,而不是高高在上的“老师”,所以很快这些学生就对英语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心理学家的研究和教育实践表明,如果教师热爱学生,对学生抱有良好的期望,那么他会在不自觉的状态中给予学生肯定、赞扬和鼓励,学生在得到鼓励后,会激起对老师的更真诚的信赖和尊敬,产生上进的信心和决心。这就是“皮格马利翁效应”。同样,中国古语也说的好:“亲其师而信其道。”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与任课教师有很大的关系,他们佩服、喜欢任课教师,才会喜欢上他的课,才会对英语感兴趣。在教学中,我认为“爱”是情感诱导的根基,教师对学生的爱是教师实施教育教学的手段,是取得成功的关键。因此,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对教师的亲近感,创造一个师生心理相容的良好环境,并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建立起相互信任、尊重、帮助、团结、友爱、共同进步的良好关系。学生就会由爱老师到爱上英语学科,让学生从喜欢学、愿意学到自觉学,由“苦学”变成了“乐学”。在这种融洽的师生的关系中,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就能收到预想不到的效果。著名的教育学家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育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总之,兴趣的激发,使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也就是迈向了成功,就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也会使学生情不自禁地对英语产生求知欲,达到了教学的目的。

四、优化课堂教学实施情感教学

关爱老人标语篇6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快乐教育的理念在中国教育史上有着悠久的历史,但是而后没有得到很好的继承与发展。虽然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现行的教育一改往日的沉闷之气,但是“考试”“分数”的压力付诸在学生身上的依然沉重。教育最终要追寻的目标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片面追求分数显然是不可能达到这一目标的。那我们应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来促使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快乐教育是一种以学生愉快发展为本的教育。促进每一个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是快乐教育致力的方向。通过一种生动活泼、轻松愉快的方式来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发展是快乐教育努力的目标。

随着近年来,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教育投资的热情也日益高涨。由于农村地区教育资源的相对缺乏,所以对于教育资源的竞争也是异常激烈。学生身上肩负的不仅是个人的梦想,还有祖父辈们,甚至是整个家族的梦想,可见,学生所要承受的压力已远远超出了他们所能承载的范围。

如何将“快乐教育”实施于初中英语教学之中呢?通过两年“快乐英语”暑期实践活动,得出如下结论:实施快乐教育的关键在于要做好“一根主线两个基本点”。那何谓“一根主线两个基本点”?“一根主线”是指“师生之间的爱”,两个基本点是指“课堂与课外”。在实施“快乐教育”时,老师应该在课堂、课外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以此来唤起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学得快乐、学得自在、学中有乐、乐中有学。

一、“师生之爱”是实施快乐教育的“情感主线”

快乐教育是充满爱心的教育,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实现快乐教育的基础。爱本身就是一种教育,只有伟大、无私的爱,才能造就伟大的人格。那我们应该如何来理解“师生之间的爱”呢?首先,这是一种公正的爱。老师应该爱他的每一位学生,不管是优生还是差生。只有做到对每一位同学不偏不倚,才会赢得学生的信任,从而才能创造出和谐的师生关系。其次这也是一种宽容的爱。有时候宽容与谅解也是一种教育。当学生在无意中闯了祸,让老师感到难堪、丢了“面子”的时候,老师的克制、宽容往往比批评更有效。再次这更是一种尊重的爱。老师应尊重与理解每一位学生。当我们对学生有所要求的时候,我们应想想这是学生所需要的吗?或者这样一种方式是学生所接受的吗?我们不能以爱的名义来抹杀学生的兴趣与需求。爱是微妙的,同时也是相互的。学生从老师身上学会了爱,反过来他也会把最真挚的爱回报老师。在爱意融融的环境下工作和学习,不仅是学生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更能使老师获得一种职业幸福感。

二、“课堂教学”是实施快乐教育的“主要阵地”

课堂是我们进行教学的主要阵地。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是我们实施快乐教育的关键。英语的学习,难在单词的记忆以及课文的背诵。枯燥的单词记忆以及课文背诵消磨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怎样利用好课堂教学来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呢?

(一)老师应创设出一种愉快、轻松、合作的课堂氛围。斯宾塞认为:“痛苦的学习会使人感到知识讨厌,而愉快的学习会使知识吸引人。”创造愉快、轻松、合作的课堂氛围,首先要求老师是一个充满激情和快乐的人。不管生活中遇到多大的困难,当我们面对学生时,都应该面带微笑,保持心情愉悦,把自己最好的一面留给学生。其次要求老师精心设计好导语。俗话说:“好的开始就是成功的一半。”导语的作用在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例如:在学习情景对话时,我们可以先用无声动画的形式将它呈现出来,然后对学生说:“大家平常都喜欢看动画片,今天,我们每一个人都来当一下配音演员,为这段无声动画配上音,好不好?

再次,在课堂上,老师应尽量让每一个同学争做学习的主人,并让其获得成功的体验。一个班的学生在学习上各有差异,在教学中,老师对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要求,为每一个学生创设成功的机会,激励学生在不断进步中增强自信心。

(二)课堂教学中,应采取多种多样的形式来进行教学。例如,在英语的教学中,可以采用单词竞赛、小组情景对话,让学生在相互竞争与合作的环境下,提高学习英语的热情。

(三)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快乐教育目的不在于让学生单纯的为了快乐而快乐,而在于让学生在快乐中求得发展。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也只有使学生最终获得发展与进步,他们才会获得真正的快乐。在平常的英语教学中,我们通常要求学生在课后背诵课文,但在“快乐英语”暑期实践中,我们采用“联想暗示记忆术”的方式来帮助学生进行背诵。例如:“在进行背诵的时候,我们会放上一段轻音乐,让学生处在一个积极地准备状态下,然后根据课文出现的内容,会相应地配上图画,最后依据每一句话中的关键词进行记忆。”这种记忆方法由于调动了学生多种感觉器官的参与,所以极大地提高了记忆的效率。

三、“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是实施快乐教育的“后方舞台”

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是学生成长的沃土;是培养、发展学生兴趣爱好,陶冶学生心灵的有效途径。学习英语的目的在于交流,而单靠课堂教学是很难达到这一目的的。这就需要我们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来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让学生自主、主动地进行学习。在开展英语课外活动的时候,应注意如下几点:

(一)英语课外活动的主题的选择应满足于学生的需求。快乐是一种情绪体验,只有当自身的需求得到满足时,我们才会感到快乐。才能让学生在乐中学,在学中乐。

(二)英语课外活动的开展应由学生来组织。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在开展英语课外活动时,应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权,让他们在属于自己的舞台上尽情的发挥,享受由活动带来的乐趣。

关爱老人标语篇7

关键词:教学目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教学活动是以教学目标的制定作为起点来进行的,同时,教学目标也是教学活动的终点,教学活动的效果是要通过检验该教学活动实习教学目标的程度作为标准的。

该节课堂实录选自全国第八届初中英语优课大赛,该课教材选自冀教版八年级下册,Lesson46mothersandFathersareSpecial.其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到这两个节日的相关背景知识;学习相关的词汇短语和句型;表达自己对父母的爱和感谢之情。在既定的教学目标下,本文将从三个方面对如何围绕教学目标进行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出意见和建议。

一、课堂活动设计

合理的课堂活动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途径和方式,为了实现教学目标,课堂活动的设计应该有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而不是流于形式,当今在新课程理念的倡导下,英语课堂活动逐渐趋于多样化,但有一些课堂活动只注重活动形式的新颖,而忽略了其目的是为了促进教学,导致学生学而无获。因此以实现教学目标为前提的课堂活动设计要遵循一定的原则。

(一)趣味性与知识性并重

课堂活动设计具有趣味性是为了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而课堂活动的知识性是指活动内容的目的性,即活动能够促进学生收获知识,提高技能,体会情感。

在该课的导入环节,老师首先播放了一段生动活泼的关于一个大家庭的动画短片,在视频放映结束后,利用问题whatdoyouthinkofthemotherandfatherinthisfamilyinthemovie等将学生带入家的氛围。生动活泼的动画吸引学生注意力,符合初中生爱看动画片的特征;带着问题观看视频,增强了该活动的目的性,激活了学生先前具备关于家庭的背景知识,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了准备。趣味性与知识性并重的原则在导入环节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二)情感渗透

在呈现新知识的环节,老师引入关于父母经常要事情的英文短语表达,并要求学生利用这些短语说出完整的话语,例如有学生说“mymothermakesbreakfast”,之后学生两人一组编对话,接着,老师问“whatdoyouthinkoftheparentsaftertheydoingthehousework?”,并用when引导的时间状语从句引导学生描述父母为自己做的事,例如“wheniamupset,mymotheroftenmakesmehappy.”,这一环节中很多同学都用英语发表了自己的观点,之后老师以“parentsareveryimportantandspecialtous”引出父亲节和母亲节。其意图是引导学生运用原有的和新呈现的关于家庭的词汇来表达对父母的了解,在训练口头表达能力的同时激发学生对父母的感谢之情。师生交流和学生互动的过程使学生得到启发,学会表达自己对父母的爱和感谢之情。

二、优化教学步骤

教学过程就是教师教的活动与学生学的活动按照确定的原则、目标、形式、和程序启动、互动,从而显示地生成和开展教学的过程,也就是教学活动合目的合规律地、显示地建构、生成和展开的过程,更是教学质量现实地形成的过程。这就要求各个教学步骤之间呈现相关性和次序性,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该课采用3p的教学模式,将教学过程分为导入、练习和产出三大步骤。首先用视频导入关于家庭的话题,接着在师生交流和生生互动中呈现语言知识,然后引出第二步关于父亲节和母亲节来源的音频,学生听了两遍录音后,老师让不同的学生分别回答了以上几个问题,然后引导学生连词成句,用英语复述了两个节日的基本信息。接下来老师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有关这两个节日设立原因的短文,接着阅读剩下的部分,回答相关问题并让学生以小组讨论应该怎样庆祝父亲节和母亲节。可以看出,教学步骤间的过渡时,老师都利用了合适的提问使以上的教学步骤相互关联,做到了教学步骤间过渡自然而紧凑,同时又与教学目标紧密联系。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通过流畅的教学过程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促进了教学目标的有效实现。

三、教学用时分配

目前,课堂教学普遍存在教学环节时间分配不均,出现“头重脚轻”的现象,导致教学效果甚微。因此,合理安排教学环节的用时也至关重要。这就要求老师依据教学目标合理安排用时,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调整用时,把握教学节奏,以此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本节课堂实录中,教师采用的是3p模式教学,一般而言,这种教学模式在导入环节用时最少,而将大部分时间都分配在练习和产出。该教学实录课堂时间是30分钟。根据既定的教学目标,老师在导入与呈现环节的播放动画视频和师生交流用时3分钟,这种合理的时间安排很快将学生带入了本节课主要话题的学习。接下来呈现和学习关于父母的短语和句型用时5分钟,在此步骤中,学生是主体,学生表达想法的用时多过四分钟。接着是听力和阅读环节,用时11分钟,在此环节中学生也处于积极表达观点的状态。短语句型和听力阅读这两个部分共用时16分钟。由此可以看出,这样的时间安排紧紧围绕教学目标,突出了重点,分清了主次。

本文主要从以上三个方面分析了该节优质课的亮点,这些都是英语教师值得借鉴和学习的,当然,本节优质课也有其不足之处。例如在产出部分,老师播放了关于特蕾莎修女的感人事迹,意在将本节父爱母爱升华到人间大爱的高度,但在持续三分钟的视频放映中,老师作为主体在为学生讲授,而学生只是被动接受,并且仅仅利用视频也难以真正引起学生对人间大爱的共鸣。笔者认为,课后可以让学生自主收集资料,下次在课堂上交流分享,从而对特蕾莎修女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和理解。

四、结语

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还有很多其他的方法,本文主要从教师“教”的角度,分析了如何利用教学目标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教学目标具有导向功能、激励功能、评价功能和聚合功能,因此利用好合理的教学目标,对教学的促进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第八届全国初中英语优课大赛(陈征).

关爱老人标语篇8

关键词:语文教学;情感;熏陶

随着教育的改革,情感教育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语文新课程标准把语文定位在“培养学生高尚的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陶冶情操,感悟人生,升华精神境界”。这一定位决定了语文课堂教学的本质:教育应该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这就要求教师不仅仅教学生语文基础知识、训练学生语文技能,而应该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感与价值观。教师对学生融之以情,就能激起学生的感情,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从而在师生双方共同努力下,使教与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我们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心灵世界,给予学生更多的人文关怀,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一、以良好的形象,亲切的言行影响学生

学生只有佩服教师,从心底接受教师,才会自觉地追随教师,服从教师的要求,教师对学生的表扬或批评才会显示出力量。教师应该树立自身形象,用自己的言行去影响学生,从而达到教育目的。当学生亲近你,视你为知己时,自然会对你所传授的知识乐此不疲。所以,只要学生喜欢老师,对老师的教导就会愉快地接受。心理学家马斯洛在需要层次理论中提到,每个人都有被尊重和被认同的需要,正因为这样,我们的心灵本能更倾向于喜欢我们的人。在教师的赞美声中,学生就会感受到被关注的快乐,被重视的骄傲。学生就会在师生互动中得到快乐,在快乐中找到动力,。

教育应该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情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情感教育是最为直接和亲切的,教师教学语言流畅准确、饱含真情,把对课文丰富的情感体验传递给学生,鼓舞学生的情绪,激起学生的内心体验,学生定会亲近他,拥护他,喜欢上他的课,对老师的教学工作也会主动积极配合。

二、以万分的诚信,真挚的情感打动学生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语文教学中需要注意的三个维度: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最后一个维度的处理往往成为现今语文课堂是否成功的一个标准。老师和学生之间首先要相互尊重,要有爱和诚信。老师要先从自己做起,实现与学生的情感交流,教师要不断充实自己,还要不断解剖自己,对学生讲自己的优点,也讲自己的缺点。教师承认自己的缺点并不影响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相反学生会觉得教师可以亲近,他们会从心底接受老师,正是诚信和爱架起了师生之间心灵沟通的桥梁。教师利用课余时间,与学生谈心,在这个时间里,老师要抓住机遇,放下架子,与学生进行心与心的交流,学生极有可能道出心中的不快,老师也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夏丐尊先生曾说过:“教育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成为其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老师的情感会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情感。在教学过程中,无论是范读课文还是上课的语言,老师都应充满了情感,学生在老师的感染下,就会被文中的情感打动,以致于作者的情感,教师的情感,学生的情感融为一体,产生了共鸣,促进了认知。如我教余光中的诗歌《乡愁》时,先让学生欣赏歌曲《乡愁》,在悠扬感伤的曲调中,引导学生回忆曾学过的表现思乡感情的诗句,如王建的“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维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马致远的“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等等。接着老师采用激情导入:“乡愁是中国诗歌一个长久不衰的普遍主题,虽然时代、经历不同,但乡愁情结在游子的心中不会改变,而眼前这位海峡彼岸的老人余光中,年轻时离开祖国,现在隔海远望祖国大陆,望眼欲穿,他的乡愁又是怎样的感人肺腑呢?让我们一起细细品味这位老人的乡愁吧。”在思乡情感中,教师引导学生走进了诗歌忧伤的氛围中,激起了学生对这种似熟悉又陌生的情感的了解的渴望,学生对课文内容充满了憧憬,为教学中的情感体验做好了铺垫。

三、以渊博的学识,科学的方法引导学生

一个优秀的教师,不仅要有高尚的道德品质,还要有渊博的专业知识和精湛的教学艺术。当代中学生心目中的理想的教师调查显示:学识渊博、讲课生动活泼的老师最受欢迎。学生普遍要求教师讲课生动活泼,能保持课堂活跃气氛,既能系统准确地传授本学科知识,又能涉及其他方面的知识。一次上语文课,提到时代背景,我便把这发生的历史事件都给同学梳理一遍,同学们都对老师的渊博知识产生敬佩心理。

语文教学离不开情感教育,语文课本中大量的文章能以情动人、以理服人,使我们既能陶冶同学们的情操,又能激发学生的情感,使我们语文教师能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做到既教书又育人。只要我们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做到了激情课堂、用科学的方法引导学生,我们的语文教学就能够走向成功。教师与学生心与心相通,才会产生情感共鸣。教师要在思想上引导学生,在学习上帮助学生,在生活上关心学生,想学生所想,教师应像一块指南针,用爱心指引学生前进的方向,用真诚换取学生的笑容。

四、以高度的责任,质朴的爱心激励学生

教师要注意提高自己的思想修养,严格要求自己,自觉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以身作则,以德服人,为学生树立起良好的形象。教师要具有高度的工作责任感。努力做好教书育人过程中每个环节的工作。学生渴望的不仅仅是从老师那里获得知识,更重要的是得到老师的关爱。每一位学生都渴望得到他人的理解和尊重,尤其是教师的理解和尊重。绝大部分学生不喜欢老师批评时挖苦、损伤学生,伤害学生的自尊心。

因此,在日常的教育工作中,教师应把握批评的“度”。一个好的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以质朴的爱心激励学生。法国教育家卢梭曾说过:“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自由地发展,只有真心实意地爱学生,才能会精雕细刻地塑造他们的灵魂。”所以,语文教师要做到感情投入,必须要具备热爱学生的美德。

教师在教学时,不仅让学生接受理性教育,更主要的给学生创造一种轻松、舒适、愉快的学习环境。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充分利用师生之间的感情交流,激发学生的情感,就能最终实现语文教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李镇西《爱心与教育》四川少儿出版社1998年版.

关爱老人标语篇9

我对这堂课是这么设计并完成教学的。

第一步:学生准备活动。1.搜集有关资料。2.要学生注意仔细观察校内外、家内外事物,去发现社会上及家人在爱心方面的表现如何。

第二步:选好主持人协助老师共同完成任务。为培养学生的活动主持能力,每次活动不用同样的人主持,一般是每次选择两个或三个学生,男女搭配,让学生积极参与活动、充分展示自己的能力,学生自由组合、自己主动报名当主持人,尽量让每个人都能得到锻炼,同时树立了全体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第三步:课堂安排。

(一)老师导入语(本文开头语略做改动)并提出本次活动要求和目标及重点。a、活动要求:1.当众说话时态度大方,口齿清楚,语言清晰,音量适中,神态自然,语句连贯,语意完整明白。2.能注意对象和场合,学会文明得体地进行交流。3.耐心专注地倾听,能根据对方的话语、表情、手势等理解对方的观点和意图。4.自信、负责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做到清楚、连贯,不偏离话题。5.在交流过程中,注意根据需要调整自己的表达内容和方式,不断提高应付能力。6.讲述见闻时,内容具体,有条理,有中心,语言生动。复述或转述完整准确,突出要点。7.阐述自己的观点时,观点要鲜明,要有一定的感召力。8.介绍事物,有一定的顺序,方法恰当,将特征说得明白晓畅。B、活动目标:1.让学生感悟到“爱”这种博大的感情,尤其是对弱者的关爱,从而陶冶自己的情操。2.培养搜集、组织材料,用生动具体的语言进行表达的能力。3.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C、活动重点:1.学生准备过程中的合作性和个人的独立自主性。2.细心观察,用心思考。

(二)老师引出主持人。(一男一女)(a、B、C、――组中的任意一组)。

(三)主持人以导入语边说边从教室门口走入教室讲台主持活动。导入语是“人”字的结构是你我的相互支撑,“人”字的含义是你我的相互支持,“人”字的那一撇之所以比捺长是因为人更需要帮助。正是无微不至的爱,使我们这个世界充满温馨,正是刚正不阿的爱,让我们这个世界不再孤独和减少痛苦。爱是母亲的叮咛,是父亲的斥责,老师的微笑,朋友的目光,陌生人的行动。爱让我们熠熠生辉,爱让我们的声明洋溢芬芳。因为爱,所以快乐:因为爱,所以美好。(这份导入语是由学生自己写的,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课件展示活动内容及程序,每完成一道题中间都由主持人说过渡语引出下道题内容(这个课件我已传到我们学校网站上去了):1.动动手,请你把这个圆添些元素,爱怎么画就怎么画。2.由图画所想发问,同学回答问题。(我想说的话:这是同学们一起画的画,虽然算不上十分漂亮,但是比起之前的画你是否更喜欢这个呢,看这幅画你有什么感受?)3.看乞丐图片讨论(单调的图片没有意思,孤单的人更加可怜,我们是不是要伸出我们援助之手呢?可是你发现了一个奇怪现象吗?)4.辩论赛(到底要不要帮助乞丐,自由辩限时十分钟)。5.天堂与地狱的区别。(故事略,问: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6.说一说你帮助别人的故事。7.讲一讲你看到或听到的爱的故事。8.比赛:选两组,每个同学轮流到讲台上写一个爱心人士的名字,看看哪组快,重复的不算。9.讲一讲同学们写出来的爱心人士的故事。10.Fiosh展示(动画场景)谈感受。11.说爱心名言。12.想一想世界上有那么多需要你爱的人,那么你有没有发现,你也在不知不觉地接受着别人那深深的、浓浓的爱。13.主持人小结:让世界充满爱,我们生活在同一片蓝天,鸟儿因爱而歌唱,花儿因爱而展放。我们用一份真诚、纯洁的爱去关怀他人,而别人也正用一份无私的爱来关怀你,爱比糖果甜蜜,爱比咖啡香醇,世界因为有爱而美好。14.老师总结:(对课堂评价语略――)的确,爱心是冬天里的一缕阳光,驱散了凛冽的寒霜,爱心是久旱后的一切甘霖,滋润了龟裂的心田,爱心是中的一个航标,指明了新生的希望。是啊,如果没有爱,天空不会那样湛蓝,如果没有爱,花儿不会那样灿烂,如果没有爱,人们不会有那样美的笑脸,彼此之间聆听不到亲切的问候。同学们,伸出你的手,伸出我的手,一起来关爱亲人,关爱他人,关爱整个社会,让爱充满人间。15.老师和主持人一齐说:让我们一起歌唱《让世界充满爱》。16.主持人指挥,同学们一起用手语唱歌。《让世界充满爱》,“轻轻地捧起你的脸……”

关爱老人标语篇10

大家好!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爱国与口号。

我们中国人特别喜欢标语口号,可以说,中国是一个口号大国。我们先来听几句经典的口号:“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我们的屠宰工作!”这是我省铜仁的一家屠宰场的标语。再来看看普及义务教育的口号“养女不读书,不如养头猪!养儿不读书,就象养头驴!“,更绝的是某农村宣传计划生育的口号“一人超生,全村结扎!”

仔细体会一下,大家会觉得这些口号很滑稽,但这的确是我们国人自己发明创造的。

当然,我并不否认口号的作用。标语口号具有“纲领性”和“鼓动性”,它弥补了集体行动在组织结构上的缺陷,使人的潜力得到自然充分的发挥。然而,当口号仅仅是口号,没有落实到实际行动中时,它就没有任何意义。

当我们一边响应着国家“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号召,一边上完厕所洗手后却不关水龙头,这是口号,不是爱国;当我们在政治试卷上龙飞凤舞地写下“大力倡导和-谐社会”,却因为小事与同学吵架,甚至动手,这是口号,不是爱国;同样,我们高唱着“爱我中华”,却私下里咒骂学校老师的严厉,这更是一句空的口号,因为你连老师都不尊重,怎么会尊重自己的祖国?

当爱国仅仅是一句口号时,就不是爱国了。那么,什么才是真正的爱国呢?

其实,爱国就是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为提高国家和民族的素质做自己应有的努力:在升旗仪式上保持肃穆,这是爱国;见到老师主动问好,这是爱国;倒垃圾时,双手把垃圾筐递给那位年过半百的收垃圾的老人,这也是爱国;甚至,在某位同学做“爱国与口号”的主题演讲时,报以热烈的掌声,这同样是爱国。当爱国口号和实际行动结合到了一起,我们就是真正有责任感,有使命感的中华儿女了。

正如今天,大家欢聚一堂,共同抒发对祖国的热爱;明天,我们坐在教室里,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心中高喊着口号:“读凯里一中,考名牌大学!”这就是爱国!

我的演讲完了,谢谢大家。

同学们,老师们:

大家好!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爱国与口号。

我们中国人特别喜欢标语口号,可以说,中国是一个口号大国。我们先来听几句经典的口号:“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我们的屠宰工作!”这是我省铜仁的一家屠宰场的标语。再来看看普及义务教育的口号“养女不读书,不如养头猪!养儿不读书,就象养头驴!“,更绝的是某农村宣传计划生育的口号“一人超生,全村结扎!”

仔细体会一下,大家会觉得这些口号很滑稽,但这的确是我们国人自己发明创造的。

当然,我并不否认口号的作用。标语口号具有“纲领性”和“鼓动性”,它弥补了集体行动在组织结构上的缺陷,使人的潜力得到自然充分的发挥。然而,当口号仅仅是口号,没有落实到实际行动中时,它就没有任何意义。

当我们一边响应着国家“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号召,一边上完厕所洗手后却不关水龙头,这是口号,不是爱国;当我们在政治试卷上龙飞凤舞地写下“大力倡导和-谐社会”,却因为小事与同学吵架,甚至动手,这是口号,不是爱国;同样,我们高唱着“爱我中华”,却私下里咒骂学校老师的严厉,这更是一句空的口号,因为你连老师都不尊重,怎么会尊重自己的祖国?

当爱国仅仅是一句口号时,就不是爱国了。那么,什么才是真正的爱国呢?

其实,爱国就是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为提高国家和民族的素质做自己应有的努力:在升旗仪式上保持肃穆,这是爱国;见到老师主动问好,这是爱国;倒垃圾时,双手把垃圾筐递给那位年过半百的收垃圾的老人,这也是爱国;甚至,在某位同学做“爱国与口号”的主题演讲时,报以热烈的掌声,这同样是爱国。当爱国口号和实际行动结合到了一起,我们就是真正有责任感,有使命感的中华儿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