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理雾霾措施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6:15:58

北京治理雾霾措施篇1

[关键词]北京;伦敦;雾霾;治理

[Doi]10.13939/ki.zgsc.2017.09.060

2012年前后北京雾霾问题开始引发了公众的普遍关注,“pm2.5”进入公众视野,2017年年初持续的跨年雾霾,pm2.5浓度一度处于“爆表”状态,这不得不让公众把北京雾霾和伦敦雾霾联系起来。1952年12月英国爆发震惊世界的“伦敦烟雾事件”,随后英国开始深刻反思,经历了长达几十年的雾霾治理时期。英国政府“重典治霾”成效显著,伦敦从雾都变成花园城市。“伦敦烟雾事件”值得警醒,伦敦治理雾霾的经验值得北京借鉴。

1北京雾霾与伦敦雾霾成分及形成原因比较

北京雾霾与伦敦雾霾两者的成分有所不同。英国官方数据显示,从1952年12月5日起伦敦开始被浓雾覆盖,在大约两周时间内,有4000多人死于支气管炎、冠心病、心脏衰竭等疾病,加上随后两个月中死亡的人数,“伦敦烟雾事件”共造成12000人死亡。伦敦烟雾事件的主要污染物是So2和黑烟。伦敦政府的监测数据显示,当时空气中So2的浓度峰值达到3830μg/m3,黑烟的浓度峰值达到4460μg/m3,污染物的浓度水平比伦敦平常情况高出了大约10倍,其中高浓度的So2是诱发急性呼吸系统疾病促发死亡的主要原因。

相比较之下,北京雾霾的成分较为复杂。北京雾霾是由于大气中各种悬浮颗粒物(pm2.5)含量超标而形成的一种大气污染状态。北京市疾控中心2013―2015年相关研究发现,雾霾主要成分有三类:一类是硝酸盐、硫酸盐和铵盐离子等水溶性无机离子,第二类是铅、镉、砷等金属和类金属,第三类是有机碳和无机碳等碳类物质。2016年12月21日发表于美国《科学进展》s志上报告称,中德两国研究人员破解了北京及华北地区雾霾最主要组分硫酸盐的形成之谜,发现在大气细颗粒物吸附的水分中二氧化氮与二氧化硫的化学反应是当前雾霾期间硫酸盐的主要生成路径。

从北京雾霾与伦敦雾霾两者形成的原因来看,伦敦雾霾形成的原因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当时英国正处于工业化时期,英国经济迅速崛起消耗了大量的煤炭等化石燃料,导致污染物排放日积月累,大气污染越来越严重。二是“伦敦烟雾事件”发生于寒冷的冬天,伦敦当时还没有实现集中供暖,战后英国经济困难,伦敦居民为了熬过寒冬只能烧劣质煤取暖,导致污染加重。三是汽车排放的废气以及从欧洲大陆飘过来的污染云加重了伦敦的空气污染。四是当时空气流动性差,导致污染物聚集在伦敦上空,污染物浓度剧增。

相比较之下,北京雾霾与伦敦雾霾的形成有相似之处,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第一,从污染物排放情况看,伦敦治理报告显示,现阶段的中国与20世纪50年代的英国在人均GDp、能源结构、三大产业比例等方面有很多相似之处。中国经历了30年快速经济增长期,高能耗、高排放、高污染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导致空气质量的严重退化,这是引发了近些年来的持续雾霾天气的重要原因。

第二,从雾霾形成时间上看,北京严重雾霾天气与“伦敦烟雾事件”发生的时间都是在冬季。尽管北京市已经实现了集中供暖,但是在一些城乡接合部、郊区、农村地区居民还是采取燃煤取暖,进一步加剧了空气污染。

第三,巨大的机动车保有量是导致北京雾霾的重要因素。根据相关数据统计,北京年平均pm2.5排放中机动车污染物排放占19%,2016年北京市机动车保有量达到五百多万辆,机动车排放的污染物加剧了北京地区的空气污染。

第四,区域传输是形成北京雾霾的特殊因素。根据相关数据统计,北京pm2.5有30%~40%来自区域输送。京津冀地区人口密度大,煤炭消耗量大,其中河北省钢产量全国第一,京津冀地区各种污染物的排放是全国平均水平的4倍左右。与河北省和天津市相比,近些年来北京市加大了高能耗、高污染产业的淘汰力度,污染物排放量逐渐减少,北京之所以发生严重的雾霾天气,与周边地区的污染物区域传输相关。

第五,气象条件是北京雾霾形成的直接原因。空气流动性差、逆温、湿度大等气象因素,加上北京地区三面环山的“簸箕”地形,导致污染物持续积累,形成持续性雾霾。空气流动性差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逆温现象导致大气垂直扩散能力差,尤其在冬天地面温度低,高空温度高,污染物被挤压在地面区域,浓度不断增加;空气湿度大,有利于污染物中的颗粒物吸湿增长。另外,北京属于三面环山的地形,西北方向的冷空气受山体阻挡的影响不易进入平原地区。不利的气象条件只是北京发生雾霾和英国发生“伦敦烟雾事件”的外部条件,根本原因还是污染物排放量基数大。

2伦敦雾霾治理的经验

从1950年到2000年伦敦雾霾治理过程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是准备阶段(1953―1960年)。1952年“伦敦烟雾事件”后的第二年,英国政府于是成立比佛委员会调查烟雾事件,制定应对措施。1956年出台《清洁空气法》,调整能源结构、控制机动车数量。在具体的应对措施中,最重要的内容就是划定烟尘控制区,政府财政补贴居民家用壁炉改造,更换燃料,严禁黑烟排放;设立奖惩机制。第二阶段是显著削减阶段(1960―1980年)。1968年修改《清洁空气法》加强烟尘控制;1974年颁布了《污染控制法》限制机动车燃料中硫的含量。扩大烟尘控制区是削减阶段最核心的措施,覆盖率在大伦敦地区已达到90%。第三阶段是平稳改善阶段(1980―2000年)。这一阶段污染控制重点从燃煤转向机动车污染控制。2003年伦敦政府开始收取“拥堵费”以减少机动车排放污染。同时,政府陆续出台或修订了《汽车燃料法》《环境保护法》《污染预防和控制法案》等一系列法案。2000年后相比20世纪50年代,伦敦So2下降84.2%,黑烟浓度下降47.4%。

从伦敦雾霾治理的经验来看,伦敦历经60年的雾霾治理给北京雾霾治理最大的启示是:雾霾治理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建立长效机制,伦敦雾霾治理离不开完善的立法、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的转变,推行烟尘控制区、空气质量达标、收取“拥堵费”等有效的管理措施。

但是,伦敦治理雾霾也存在其弊端,一是英国走的是传统工业化“先污染、后治理”之路,成本高、代价大。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理论中存在一个“拐点”,“拐点”之前环境随着经济的发展而恶化,“拐点”以后,产业结构转向以服务业为主,环境又得以改善。北京治理雾霾不能坐等“拐点”的到来,应尽早行动。

二是英国利用处在高端产业链的优势实现了能源进口和污染转移。从长期看,输出污染最终导致整个地球和人类的能源环境危机。[1]

3北京治理雾霾的举措探究

一是通过调整产业和能源结构带动工业污染物排放总量的下降。北京地区工业污染物排放总量过大是引发雾霾的重要原因,调整产业和能源结构是治理雾霾的可持续发展之道,应避免重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治理雾霾要处理好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的关系,GDp的增长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当然,那种一遇到雾霾就关闭工厂、车辆限行的做法也是不科学的。作为“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北京应明确自己的定位,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提高能耗、环保标准,倒逼产业转型升级,但是,应严禁将高能耗、高污染的落后产能转移给其他区域。英国在“伦敦烟雾事件”后其能源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1948年煤炭占总能源消耗的比例高达90%,到1998年下降至17%,而天然气占比从0上升到了36%。北京应进一步调整能源结构,加大天然气、煤层气等清洁能源替代利用量,积极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在农村地区积极实施煤改清洁能源,严格控制煤炭消耗总量。

二是通过加强立法推动雾霾治理的法治化。纵观伦敦雾霾治理的几十年,一系列法律的出台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我国现阶段防治雾霾的法律法规主要有:《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清洁生产促进法》《环境影响评价法》及省级地方雾霾污染防治法规等。[2]严峻的雾霾形势说明我国还存在相关立法滞后和监管责任落实不到位等问题。治理雾霾要完善立法,严格落实各项法律、法规、规章的要求,依法治霾才有可能长治久安。执法人员要加强监管力度,对于重要污染物监测比如电厂脱硫脱硝、企业排污、油品质量等的监管决不放松。

三是推动京津冀地区雾霾治理联防联控。区域传输是形成北京雾霾天气的重要原因,区域传输导致北京呈现从北向南雾霾逐渐加重的趋势。形成这一特殊现象与北京地区空气流动通道的特殊性有关。从气团运行轨迹来看,北京南部有经由沧州和天津的东南方向输送通道和经由石家庄和保定的西南方向输送通道,这两个输送通道上的污染源相对较多导致北京南城污染相对较重。北京北部的两个输送通道一是经由张家口的西北方向输送通道,二是经由承德的东北方向输送通道,这两个输送通道的污染源较少。受输送通道的影响北京有时会出现了南城雾霾、北城蓝天的现象。雾霾治理应不再局限于各地区分散应对,跨区域规划、联防联控和协同治理已经成为消除雾霾的有效策略。[3]处在同一个气候带上的京津冀地区形成了一个大的污染团,北京治理雾霾离不开京津冀地区区域联防联控。应打破现在各自为政的管理制度,成立京津冀地区区域联防联控委员会,统筹协调雾霾治理。

四是控制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研究表明,伦敦收取“拥堵费”措施减少了26%的交通拥堵。2003―2006年,pm10、氮氧化物和Co2污染物浓度分别减少了24%、17%和3%。敦在2008年推行了低污染排放区政策,目的是降低机动车的污染排放。北京巨大的机动车保有量其排污量也是巨大的,在完善机动车限行政策的同时可以考虑收取“拥堵费”,既减轻了污染物排放,又缓解了北京城区的交通拥堵问题。同时,加强燃油排放标准控制,淘汰、改造老旧机动车,积极推行新能源汽车。

五是治理雾霾人人有责,需要全民参与。雾霾问题是中国资源、环境、生活消费等全面“透支”的反映,治理雾霾是一项艰巨、复杂的工程,需要全民参与才能保证治霾工程的成功。倡导绿色出行,低碳生活,从小事做起,主动减少个人能源消耗排放,比如尽量选择公共交通工具、自行车出行,减少使用家庭小汽车的时间和频率,夏天空调温度不要开得太低等。企业要有社会责任感,认真遵守排污标准及各项规定,积极接受环保部门监督。治理雾霾不能仅依靠行政手段,要将环境保护意识上升到社会道德高度,任何破坏环境的企业和个人都应成为公众谴责与监督的对象。全民参与才能打赢北京雾霾治理的战争。

参考文献:

[1]张孝德.从伦敦到北京中英雾霾治理的比较与反思[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4(2):54.

北京治理雾霾措施篇2

关键词:雾霾治理;紧凑城市;节点城市;轨道交通;治理工业污染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

前言

连日来,我国中东部多个地区被浓重的雾霾所笼罩,北京、天津、郑州、南通等地,空气污染指数严重超标,北京城区pm2.5值一度逼近1000。雾霾是雾和霾的组合词。因为空气质量的恶化,阴霾天气现象出现增多,危害加重。中国不少地区把阴霾天气现象并入雾一起作为灾害性天气预警预报。统称为“雾霾天气”。

一、减少机动车尾气排放

基于城市规划设计的角度,为了减少汽车使用量,我们可以借鉴一些国外城市在这方面的成功方法。从根源上减少机动车尾气污染。

(一)措施一:在城市设计方法层面,“紧凑城市”(CompactCitY)的概念,提倡基于公共交通,步行和自行车使用基础上的紧凑型城市发展模式。紧凑的建设方式使得城市里两点之前的距离缩短,这显然会有效减少汽车使用量,也使得在城市生活工作的效率加快,由于紧凑城市会使得城市面积减少,这可以有效的降低城市基础建设和维护的开资,节约能源。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城市设计方式。

(二)措施二:依据英国“都市村庄”的理论观点,节点式开发(或者步行屋ped-shed),可以使居民更少地依赖于私人小汽车的使用,并使城市成为更吸引人生活的地区。节点或步行屋可以成为城市的组件,在其中,节点由公共汽车/电车/火车站以及商店、学校、游戏场或公园组成,围绕着每一个节点的5分钟步行距离或500米为半径布置居住区。这种模式的结果就是把居住环境建设成相对高密度和符合人的尺度(建筑物不超过3~4层),以维持商店、公共交通、学校和娱乐设施等。应运用城市设计的方法进行布局规划,以使城市公共空间的使用能很好地与这些土地使用紧密结合在一起。运用这一方式,可以通过步行交通的使用来增加与这些节点的联系,由此鼓励较少地依赖私人小汽车,尤其是短距离的出行。

(三)措施三:日本对于减少城市污染也有着自己独到有效的处理防治措施,日本东京被誉为“轨道上的城市”,采用以轨道系统为基础交通来发展城市

东京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城市,东京交通圈涉及的一都三县1.3万多平方公里,人口3200多万人。目前,在整个东京都市圈范围里,轨道交通构成了城市公公交通的骨架体系,特别是在链接市区与郊区的放射线发面上,更是占据主导地位。东京大都市圈现有280多公里地铁线,铁路近3000公里。轨道交通系统每天运送旅客3000万人次,担当了东京全部客运量的86%。在早高峰时的市中心区,有91%的人乘坐轨道交通工具,而小汽车仅为6%。

相比之下,北京市郊区总面积16411平方公路,人口2069.3万,北京轨道交通总长度456千米,有17条线路,日平均运输乘客1000万,这仅仅相当于东京轨道运输量的1/3。其运输量仅仅占日总运输量的22%,远远低于东京的91%,而且点与点之间都是有多条线路到达,比起北京地铁的单线路到达的效率要高很多。还有,大量的依靠小汽车,公共汽车运输降低了能量利用率,也会产生更多的汽车排放污染,对城市的环境产生极大的影响。

通过对比,能够清楚的得出结论,大力发展轨道交通系统将是城市规划角度降低减少汽车尾气排放、治理雾霾不可或缺的有效手段。

二、降低工业生产污染

造成雾霾天气排在第一位的杀手是工业污染。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可吸入颗粒物这三项是雾霾的主要组成,污染源排放量大是造成本次严重污染的根本原因。“重度污染”地区几乎都是大中型城市

(一)措施一:城市规划建设中为了治理工业污染,建立生态工业区产业链生产模式将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措施。在工业集中地区积极发展生态工业,把具有原材料供应关系的工厂放在一起,使上游企业的废物成为下游企业的原料,延长生产链条,做到废物产生量最小,实现“零排放”,并建设生态工业区,实现区域或企业群的资源最有效利用。

(二)措施二:推进循环利用的政策。我们需要让“零排放“的思想逐渐在企业中形成共识,即通过各工业部门间有效和有组织的合作来将资源和能源转化,从而把产生的废物和对环境的负荷减到最低限度。

三、总结

雾霾天气危害深远,我们不能把环境问题留给后代。要彻底治理雾霾,还我们朗朗晴空,我们任重道远;吸取发达国家的经验教训,根据我国区域特性,选择适合的途径推进城市可持续规划方式:发展紧凑城市;发展节点城市;建设轨道交通系统;工业污染集中处理;循环利用。只要我们选对了方向努力,我们的城市未来是将会被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环境和谐优美,生态平衡的可持续化城市。

参考文献:

北京治理雾霾措施篇3

雾霾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和身体健康产生了不良影响。文章对雾霾天气成因进行分析研究,并借鉴国内外对雾霾等大气污染防治的法律法规等措施,从法律的角度提出防治雾霾的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雾霾;防治;法律对策。

一、雾霾现状。

(一)雾霾概念简介。

雾霾是雾和霾的统称。雾是由大量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气溶胶系统,是近地面层空气中水汽凝结的产物。霾是指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有机碳化合物等粒子使大气混浊,视野模糊并导致能见度恶化的现象。雾和霾的区别是:一般相对湿度小于80%的大气混浊视野模糊导致的能见度恶化是霾造成的,相对湿度大于90%的大气混浊视野模糊导致的能见度恶化是雾造成的,相对湿度介于80%-90%之间的大气混浊视野模糊导致的能见度恶化是雾和霾混合物共同造成的,但主要成分是霾。①。

(二)从华北地区透视雾霾现状。

今年以来,各地频现雾霾,且持续时间长。中国科学院分布在京津冀区域的15个pm2.5监测站的监测数据统计显示,京津冀在1月6日至8日、9日至15日、17日至19日、22日至23日、25日至31日发生了五次强霾。②其中,北京市在今年一月份,雾霾天气就达到了25天。北京城市气象研究所所长梁旭光表示,北京常年同期出现雾霾天气的天数为10.5天,今年雾霾天气是1954年以来同期最多的一年。③。

雾霾天气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和身体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

大范围的雾霾天气造成航班延误或取消,高速公路封闭,能见度低导致交通事故频发。雾霾天气引发心血管疾病和呼吸道感染,对于年老体弱者甚至会危及生命。

二、雾霾防治现状。

(一)雾霾天气的成因。

雾霾天气是异常天气造成地区大气稳定,再加上人们排放污染物,以及浮尘和丰富水汽共同作用的结果,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因素。

1.人为因素。

第一,工厂企业和居民取暖中大量燃煤,产生的总悬浮颗粒物、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等大气污染物直接排放到大气中,这些污染物会随空气流动传输和扩散,以致不同地区的污染物叠加污染。第二,机动车的广泛使用,油品质不高,产生的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氮氧化合物及颗粒物等。我国轻型汽车尾气排放标准相当于欧4④标准,而从2013年1月欧洲开始实行更严格的欧6标准。第三,建筑工地和裸露地面在外力的作用下产生的扬尘。这些都会促使雾霾的发生。

2.自然因素。

雾霾形成的直接诱因是极端不利的气象条件。雾霾发生时,大气整体处于静稳状态,湿度接近饱和,各种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难以消散,在空气中持续积累,导致空气中的污染物浓度水平不断升高,直接诱发了雾霾的形成。

若只有气象条件,在湿度达到一定程度时会形成雾,而雾会随着白天气温的上升而逐渐消散。但是,叠加上大气污染物之后,就会形成雾霾,严重的雾霾是很难消散的。因此,雾霾形成主要是人为因素,要想根治雾霾,需从导致雾霾形成的人为因素着手。

(二)我国雾霾防治的立法现状与分析。

1987年我国制定了《大气污染防治法》,并在1995年、2000年进行过修改。国务院及其相关部门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大气污染防治的规章,各地方也依法制定了一些相关规定。此外,我国还颁布了大气环境质量标准和一些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但是并没有涉及pm2.5⑤等区域性污染的规定,也没有详细规定各种污染物的排放指标。到目前为止,我国仅在一些行政措施中有一些关于雾霾防治的规定,如2007年环境保护部和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和山东六省区共同制定的《第29届奥运会北京空气质量保障措施》。

我国虽出台了一些大气污染防治法律法规,但对我国大气质量改善效果不大,而且还存在很多漏洞和缺陷,需要我们进一步完善。

三、解决雾霾问题的法律对策。

对雾霾的形成,气象条件是无法控制和改变的,因此必须从控制大气污染物的排放着手进行治理。在治霾的过程中,完善法律法规,要坚持经济制裁和刑事制裁相结合的原则,坚持有法可依和有效监督相结合的原则。

(一)大气污染防治民事立法完善建议。

防治大气污染,坚持在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原则制度下,许可下位法的规定严于上位法的规定标准,反之则绝不允许。

1.在法律法规的完善上,根据现实情况,将pm2.5排放总量纳入《大气污染防治法》的修改中,明确规定pm2.5的最高排放标准,对超过这个标准的排放者进行严格处罚。制定大气污染排放清单,对不同的区域的灰尘、硫酸、硝酸、有机碳化合物等粒子的排放标准做详细规定。既要根据某地区的区域性特点进行专门防治,又要加强地区的联合防治。大气污染防治某一方面的法规,制定得越详细,越有利于该法规的实施。

2.针对燃煤和机动车尾气的法律治理。

应尽快出台专门防治燃煤和机动车尾气产生大气污染物的法律法规以及相关防治的制度原则。

(1)对燃煤产生的污染物,重点规定硝、硫、尘等污染物的排放标准。建立工业排污环保部门许可制度,工厂企业安装排污净化装置。对于工业排放的大气污染物,首先要经过净化装置的净化,然后在环保部门检测合格的情况下,才能排放到大气中。对于违法排放的工业,或虽安装了净化装置却搁置不用的,一经查明,不但要对工业进行经济制裁,而且对直接责任人或者负责人进行经济惩罚,严重的依法给予行政刑事处罚。可以借鉴法国的做法,对大型燃烧源收取氮氧化物排放税,并将大部分的税收用于减排的投资和研发。对于积极改进排污净化设施的,可以向有关部门申请环保补贴。这样可以激励企业工厂积极采取减排污的措施。

(2)第一,对机动车的尾气排放量进行限制,法律法规首先规定一个尾气排放限制的标准,对于尾气排放超过这个标准的机动车必须安装尾气过滤装置。我们可以借鉴日本的做法,在一些污染严重的城市,只有符合氮氧化物及颗粒物质排放标准的车辆,才允许进行车检登记上路行驶,但针对一些大型车辆及柴油乘用车实施特别的排放标准。对车辆能源进行改革,国家应尽快出台加快油品质量升级的决定,学习欧盟的汽车尾气排放标准,以及鼓励机动车使用新能源新动力。第二,设立专项基金,从成品油消费税中划出一定比例资金,用于弥补生产、销售、使用高标油而多出的成本,以此刺激高标油品普及,也可补贴混合动力、纯电动等其他低排放机动车的购买者。制定实施差异化的税收政策,对高标油品生产者和销售者及低排放汽车生产者和销售者,可适当减免部分税收;对仍旧生产和销售低标油品的企业,则采取一定的惩罚性征税措施。

3.在法律上明确规定排污收费制度,制定大气污染防治税。

一是以企事业单位及个体经营者的锅炉、工业窑炉及其他各种设备、设施在生产活动中排放的烟尘和有害气体为课税对象,以排放烟尘、扬尘和有害气体的单位和个人为纳税人;⑥二是法律法规中要完善对燃油税和车辆购置税的详细规定。

(二)大气污染防治刑事立法建议。

在刑事环境立法中应当坚持严格责任原则和过错推定原则,增加对大气污染排放者(主要是工厂企业)的刑事立法。但各国法律目前基本没有对不同类型的犯罪或者某一类型犯罪事实规定特殊的证明标准。从实际情况看,污染型环境犯罪因果关系证明标准应该不同于一般犯罪事实,需要特别规定。通常情况下,应适当降低这类犯罪因果关系的证明标准,将检控方指控污染型犯罪因果关系存在的证明标准确定为高度盖然性,辩护方反证污染型环境犯罪因果关系不存在的证明标准确定为盖然性,可以达到有效惩治污染型环境犯罪的效果。⑦。

(三)完善诉讼监督制度。

1.从法律上设立公益诉讼制度。

设立防治大气污染的公益诉讼制度,突破“直接利害关系”

的限制,可以规定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可以提起公益诉讼;在诉讼中要坚持无过错责任和举证责任倒置的原则,原告对损害的事实和大小负举证责任,被告就是否排污、是否造成污染以及排污和损害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负举证责任;另外,公益诉讼不应当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

2.完善监督制度,设立监督受理部门,为人们实际行使监督权开辟渠道。

我国很多城市的大气污染非常严重,防治大气污染已刻不容缓。我们只有完善法律制度,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才能真正实现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长远目标。

[注释]

①吴悦。霾与雾的区别和灰霾天气预警建议。广东气象。2004(04)。

②邱晨辉。中科院专项研究还原京津冀雾霾天气产生过程。中国青年报,2013-2-16.

③张淼淼。北京蓝天重现1月遭遇59年来最多雾霾侵扰,来源于新华网新华时政,2013-2-1.

④欧洲卡车和公共汽车废气排放标准,2005年10月欧洲开始实行欧4标准。

⑤pm英文全称为particulatematter,即细微颗粒物,用pm2.5表示每立方米空气中这种颗粒的含量,这个值越高,就代表空气污染越严重。

⑥史玉成郭武著。环境法的理念更新与制度重构。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第178页。

⑦蒋兰香。污染型环境犯罪因果关系证明标准的学理探讨。徐祥民主编。中国环境法学评论。2012年卷:总第8卷。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

第70页。

[参考文献]

[1]张鹤。北京市大气污染防治法律问题研究[C].中国知网。2007.

[2]胡玮。雾霾溯源。法律不应是“花瓶”[R].infzm.com/green.shtml.2013-3-10.

[3]楚道文。清洁空气立法研究[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

北京治理雾霾措施篇4

一、地方政府在“雾曩”污染治理中责任落实的现状。

针对伦敦严重的“雾霾”天气,英国出台了世界上第一部《清洁空气法》,法律规定在伦敦城内的电厂都必须关闭,只能在大伦敦区重建。之后,英国又出台了空气污染防控法案,针对各种废气排放进行了严格约束,并制定了明确的处罚措施。1995年,英国制定了国家空气质量战略,规定各个城市都要进行空气质量的评价与回顾,对达不到标准的地区,政府必须划出空气质量管理区域,并强制在规定期限内达标。

为了符合欧盟的要求,伦敦市政府开始对进入市中心的私家车收取“拥堵费”,并将此笔收入用来改善公交系统。在地方政府的积极治理下,污染得到了控制,空气质量有了很大改善。

2012年,北京市出台了《北京市空气重污染日应急方案》,成立了市级重污染日应急工作协调机构,负责重污染日空气质量指数,协调应急方案的措施落实。相应的政府部门及各区县政府各司其职,如市环保局负责在主要干道和进京路口开展遥测、路检和夜查,市经信委协调落实工业企业污染减排措施,市住建委负责督促施工单位控制扬尘乃至责令停止土石方作业等。北京市政府在深刻意识到“雾霾”污染的严重性后于2013年9月2日了《清洁空气行动计划。(2013—2017年)重点任务分解措施》,随后于9月】7日,制定并予《北京市(2013-2017年)清洁空气行动计划>。与此同时,环保部联合发改委等六部门联合印发<京津冀及周边地区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细则》。

这些举措的实施为治理雾霾提供了良好的保障,但对比伦敦政府在治理“雾霾”污染中所取得的成效相比,我国地方政府还有很多不足,亟需改进。

二、地方政府在“雾曩”污染治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地方政府官员环境保护责任意识淡薄。

我国地方政府片面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盲目追求GDp的增长,这种错误的政绩观念直接导致了地方政府官员环境保护的意识淡薄,忽视了作为地方政府官员所肩负的环境保护的责任和义务,在约束地方政府官员方面,注重政府经济责任的法律制度和问责制度,轻视环境保护的生态责任的法律制度和问责制度,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地方政府官员在环境保护方面的不作为甚至是失职渎职行为,这也间接导致了环境的恶化,百姓的生存环境受到很大的威胁。

(二)缺乏约束地方政府的生态问责机制。

我国现行的生态环境立法主要是监督和追究行政相对人的生态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明确规定了各级政府的这种监督权与追究权。立法中也规定了政府在环境保护中的相关义务,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本辖区的环境质量负责,采取措施改善环境质量。”(第16条)但是,并没有专门机构对地方政府相关义务的履行进行监督和追究,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对地方政府生态责任监督的缺位。而这种监督的缺失,就间接地使一些官员对环境问题放任不管。

(三)地方政府间缺乏沟通协调机制。

城市“雾鑫”污染的出现,与周边地区工业排放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有毒气体以及汽车排放的有害气体等因素相关,还与周边地区带来的风沙直接相关。因此,地方政府在治理“雾霾”污染的同时。一方面,要加强对城市工业的管理,控制城市中的汽车数量。另一方面,地方政府要积极努力与周边地区的政府加强联系,增强沟通和协调,加快绿化环境进程严格控制风沙对城市的侵袭,就北京市的“雾霾”治理而言,京津冀地区应开展大气污染联防联控。

三、“雾曩”治理中强化地方政府责任的对策。

(一)增强地方政府的环境保护责任意识。

地方政府在追求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要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上级领导在考核下级地方政府官员时,不能单纯看“GDp”的增长,要全方位考察地方政府官员的综合素质,要促进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同时,严格划分权责界限,明确责任主体;要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理清政府的生态职能和责任,从而提升地方政府官员环境保护的责任意识,提高政府的生态管理和服务能力,从而保证生态文明水平的切实提高。

(二)健全地方政府生态问贵机制。

严格划分不同部门及不同职务间的职责,用法律的权威来规定官员应肩负的责任,要明确闯责的主体,以及对官员的失职都要有详细的规定。目前,我国地方政府问责体制中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权责不能理清。对各种岗位应承担什么样的责任都要有明确的规定,当然也包括出现失责应承担的相应责任,其目的就在于减少权责不清,违法失职等现象的发生。积极构建政府生态责任追究机制,推动生态文明目标的落实,建立政府生态问责制度,建立和强化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责任制。

从而,给民众营造出一个健康、清洁的生态环境。

(三)健全地方政府阃的沟通协调机制。

大气中的颗粒物百分之四五十都来源于工业污染。本地源的排放大约只占三分之一,周边源的传输行政管理也是重要来源,化学反应过程中还要产生一部分污染。以北京市为例,三分之一靠北京市内部污染源的治理,三分之一靠周边各省市的协调共同减排,三分之一依靠天气过程的调节。由于天气过程不利的客观条件的存在,pm2,5超标生成霾目前来讲只能减弱,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排除客观环境条件,地方政府间应该积极建立沟通协调机制。北京地区,春季风沙多来自于内蒙古、河北地区,而大量的风沙所带来的固体颗粒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有毒气体的结合就直接导致“雾霾”污染的的出现。因此,要从根源上控制“雾霾”污染,就必须与周边地区政府建立良好的沟通协调机制,发挥各地方政府闻的长效合作机制。

参考文献。

[1]谢中起,吕明丰。生态责任:责任政府的生态之雏[J].科技管理研究。2009.

北京治理雾霾措施篇5

应该看到,雾霾的治理绝不仅仅是生态环境与首都形象问题,还关系到世界城市建设与发展方式转变;也不仅仅是北京的问题,还涉及到京津冀区域合作的深度与层次。根据市旅游委上半年工作会议,上半年北京入境过夜游人数同比下降14.3%,是五年来入境游客首次减少,较频繁的雾霾天气导致入境游客减少是重要原因。而另一项研究显示,北京城市pm2.5各项来源中,周边省区的外来输送占到20%左右。因此加强区域合作,改变能源结构,共同治理雾霾是不可或缺的选择。

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北京城市pm2.5来源,大部分还是来自于城市本身,这说明我们需要一方面加强区域合作治理,另一方面立足于提升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水平,坚持绿色发展的理念,双管齐下,这样才能真正掌握主动。

以大兴为首的京南地区,生态与环境本底较弱,加之地形地势因素,成为北京地区雾霾重灾区,即使在非雾霾高发期的炎炎夏日,也经常会出现雾霾天气。尤其未来北京新机场及临空经济区的建设,将给该地区带来重大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带来生态环境方面的严峻考验。因此,在全市通过压煤、上气、控车、监管等常规战术手段加强雾霾治理的同时,还需要以战略眼光来谋划京南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放到更大的视角下赋予独特的使命。

强心健肺补肾,增加雾霾的

本地吸纳能力

城市绿心:以规划建设的南中轴森林公园、南海子郊野公园、团河农场及附近农田绿地为基础,整合北京南部第一、二道生态隔离带,打造一片占地20平方公里以上规模的城市绿心,与北侧的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南北呼应,既能有效阻隔中心城区向南摊大饼式的城市扩张,与未来新机场新航城地区实现生态缓冲,又能实现大兴新城与亦庄新城的生态联系,更重要的是将就近吸纳雾霾,改善南城近郊地区的空气质量。

城市绿肺:作为推动首都生态文明和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建设的战略举措,推进平原地区造林工程是根治首都地区雾霾天气,恢复蓝天碧水的根本保障。北京市百万亩平原造林工程绝大部分集中在城南地区,特别是永定河沿线、南中轴及新机场东侧等地区,合理规划,高品质推进该地区造林工程对于治理雾霾和创建生态文明具有核心意义。

应该认识到,雾霾的克星是雨水,而风调雨顺的大气环境依靠的不是别的而是森林——陆地生态的主体、大气良性循环系统的核心。没有一个相对均衡的高覆盖率、高质量的森林资源,雾霾天气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

城市湿地:湿地是“地球之肾”,对保持水源、控制污染、调节气候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最近有研究称,城市湿地削减雾霾影响明显,是治理雾霾的杀手锏。京南地区在明清时期就有数百平方公里的湖泽湿地,清顺治、康熙、乾隆年间先后在南海子修建了数处行宫、庙宇,与北京西北郊的“三山五园”遥相辉映。如今,在既有南海子湿地公园的基础上,进一步建设大兴杨各庄、牛坊,房山长沟等大型湿地公园,结合京南地区的河道沟渠,将有效削减雾霾。

打通任督二脉,提升雾霾的

过境输运能力

如果说解决城市用水问题需要“开源节流”的举措,那么治理雾霾就需要“开流节源”。压煤、上气、控车、监管,从根源上减少雾霾的产生,即属“节源”,而合理规划,打通区域通风道,提升雾霾的过境输运能力,即为“开流”。

考虑到北京市的季风特性(冬季西北风居多,冬季东南风居多),因此在东南方向预留和设置通风口,对于加强近地大气流通,促进雾霾扩散有现实意义。

结合既有生态绿地规划,建议以绿廊、绿道为骨架,连片成带,重点地区加宽加厚,对生态廊道内建筑适度限高,并加大区域绿化率,全力打造永定河-京开高速、京台高速-京津塘高速两大生态通道体系,作为提升首都地区雾霾过境输运能力的任督二脉,同时也可以让城区的新鲜空气顺着“风道”源源输送到主城区,提升空气质量。

此外,由于地形的影响,北京地区无论冬夏西北方向的大陆气团与东南方向的海洋气团之间的近地物质交换(即空气水平流通,表现为风)都容易被西北侧的山脉所阻隔,因此可以考虑在燕山和太行山的交界处(即南口镇-康庄镇)论证实施通风口工程,一劳永逸的解决京城上方的空气质量问题。

兴建城市新区,融入绿色生态

发展理念

正如本刊今年第三期的封面报道《北京:走出雾霾》所指出的,对于北京,治“毒”(雾霾)和治“堵”是一件事情(至少在交通领域,堵车意味着pm2.5的激增),北京要走出发展的雾霾天,减轻大城市病症,不仅要治标,更要治本。

北京新机场的建设,将为京南地区带来数百平方公里的城市建设和数千亿元的产业投资,这将是北京平衡区域发展,转变城市建设模式和发展模式,加大首都资源和城市服务功能外溢,减轻大城市病症,走出雾霾困扰的难得历史机遇。

在北京新机场及临空经济区规划建设的同时,要注入绿色、科技的理念。大力发展大容量公共绿色交通及新能源汽车,减少区域内机动车尾气排放;加大绿化美化,大幅提升区域林木覆盖率,并在机场周边建设若干道生态缓冲带,改善生态环境,并实现生产、生活、生态的有机融合;吸纳一定的首都行政服务机构迁入,完善城市功能,适度集聚人口,消纳就业,避免潮汐式的巨大人口流动;发挥首都资源优势,优先发展会议会展、金融、休闲、医疗、教育等低排放、低能耗、高产出、高就业的各类服务业;依托周边地区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等产业集群的有力支撑,优化用能结构,提高电能、天然气、太阳能、生物质、城市风能、浅层地热等清洁能源比重;从根本上推广节能产品,改善建筑形态,发展循环能源,打造一座生态智慧新城,成为首都生态文明的示范区。

加强区域协作,促进京津冀

生态与产业协同发展

北京地区包括雾霾在内的环境治理离不开与河北、天津的合作。北京周边的河北、内蒙、山西等都是燃煤大省,而天津是北方重化工业基地,天津和河北每年燃烧的煤分别是北京的3倍和12倍,北京地区近20%的雾霾都是这种外来输送,而北京雾霾中的二氧化硫大部分都是河北燃煤输送的。

京津冀三地在很久之前就开展了包括生态、环境、产业、金融和人才等方面的区域合作,然而一直停留在一个较低的层次。随着十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推动区域一体化以及北京雾霾事件的持续影响,今年春天北京市分别与天津市、河北省签署合作协议,深化区域合作,表明三方在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精神,全面建设首都经济圈中迈出了重要的步伐。

从几张全国雾霾分布图可以清楚地看到,新机场为中心的京南地区,是北京雾霾的重灾区,而且与河北中南部地区连成一片,成为京津冀雾霾中心区。环境保护部近期的2013年6月份及上半年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和74个城市空气质量状况显示,6月份,京津冀空气质量仍最差,pm2.5平均超标率最大日均值出现在北京,超标2.8倍。上半年,京津冀所有城市均未达到pm2.5年均值二级标准;74个城市中空气质量垫底的邯郸、保定、衡水、廊坊和唐山等都位于京南周边。

北京治理雾霾措施篇6

专注研究环境和气候政策近30年、曾获剑桥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潘家华对中国在加快发展经济过程中大范围出现的雾霾天气深感焦虑,他对治理雾霾“有一些自己的想法”。在潘家华看来,标本兼治更要治“本”,包括要让公共资源均衡配置、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要引导理性消费、要利用好“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等措施,政府从中做好监管和服务功能,而不是参与市场行为的运动员,“治本就是要釜底抽薪”。

雾霾是长时间积累而产生

《经济》:您怎么看近两年尤其是2013年下半年我们国家大范围集中出现的雾霾天气?

潘家华:首先,雾霾是工业发展的阶段性产物。进入到工业化发展的后期阶段,政府如果没有一些特殊的、强制性的政策和管制,那么雾霾的出现就成为必然。因为历史上无论是工业化最早的国家——英国,还是美国、日本,都出现过这样的情况。

雾霾的产生是一个长时间积累的过程——“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平时大家并不一定注意,一旦在短时间内集中出现雾霾天气了,大家就感觉到“狼来了”。其实“狼”早就在那了,只是没有引起注意,或者大家的关注点还不在那里。但是,由于现在基础设施建设的加快、城市的发展、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大家的要求也提高了,关注的焦点有所转变——从有没有水喝到要喝干净、健康的水了。

中国的制造业和污染源过度集中

《经济》:当大家的焦点更多地集中到雾霾带来的恶果时,各级政府也陆续出台各种治理措施,但是效果还是不太令人满意。在雾霾产生和治理的过程中,中国的情况与世界上其他国家有什么不同?

潘家华:中国的发展与其他工业化国家的发展过程区别很大,治理雾霾的方式就应当有所不同。首先,中国城镇化进程是前无古人的。城镇化发展的规模大,每年超过1600万人口进入城市,要生活、工作,进而带来交通等问题。显然,其他发达国家不可能有这么大规模的城镇化运动。

第二,我们的工业结构与发达国家不同。发达国家在发展的过程中,尽管工业发展得很快,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也有所上升,但从来不会超过第三产业,第三产业从来都是处于一个比较高的位置。而我国的工业占GDp份额长期以来是超过第三产业的,我们的投资规模很大,但是治理相对滞后,投资的速度永远大于治理的速度,所以导致污染物一直累积和提升。

第三,我们的“先污染后治理”的观念还没有扭转过来,“可持续发展”很难落到实处。政府考核的是GDp,很多人的意识都是“可以允许一定程度上的污染,但是我得先挣钱,我得先发展”,这与我们目前所处的发展阶段有关。

第四,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的成本和代价远低于守法的成本、代价。我国有各种环境标准,也有各级环保部门。但是我们现在有一部分环保监管人员和污染企业已经变成“猫鼠成为好朋友”了,处罚就是象征性的,污染企业成为政府的“摇钱树”。这与发达国家“法律就是法律,标准就是标准,媒体老百姓都可以来监管”完全不相同。但是我们现在在强势政府的政治环境之下,政府如果不作为,如果与企业同流合污,那么我们这个环境就没法治理。这个很难改变,但也正是我们要改变的。

第五,中国的制造业和污染源过度地聚集在一起。相对而言,欧洲的产业布局就比较注重资源均衡配置。中国因为行政权力的高度集中,造成对经济资源的相对垄断。比如北京,本来是政治文化中心,不具备水资源和良好的气候等发展工业的条件,但是不少高污染、高耗能的企业都搬到这里来,有的企业最后又被搬走。还有最优质的教育资源、医疗、文化、交通资源统统都垄断在北京。如果把清华大学搬出北京,至少会减少50万人口。如果把首都第二机场放到唐山,至少为北京减少50万的流动人口,相应的服务产业将为唐山增加10万-20万的就业机会,唐山就不会只关注生产钢铁了。所以,当行政资源的高度集中造成经济资源的高度垄断后,污染源也集中了。

政府要做好监管和服务

《经济》:在您看来,怎么治理才能有效遏制雾霾产生?

潘家华:我觉得应该标本兼治。目前的措施都是在治“标”,所以有点本末倒置。比如北京实施机动车尾号单双号限行制度,在限号的情况下,有钱的人会再买另外一个号进行补充。这样导致北京市的车更多了,占地面积更大了。地面交通拥堵,北京又发展庞大的地下交通体系。但是,高峰时段的地铁同样挤不上去。因为有来自全国各地的这么多人在这里,交通再发达,路修得再多也解决不了问题,就像是“水多了掺面,面多了掺水”,这就是治“标”的恶果。

治“本”才是关键,我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第一是要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的“要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比如,以其大学闻名于世的剑桥、牛津等,都是大学中的城市,也是城市中的大学。现在再来看北京,原来已经搬出北京的中国矿业大学、中国石油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后来又要回来,要在北京建校。原来在河北保定的华北电力大学,结果现在也要搬到北京来。这些规划都没有考虑空间的均衡配置。不仅如此,还要进一步垄断资源。比如,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为什么一定要到北京来呢?北京的成本这么高。在湖北宜昌对当地是多大的经济带动啊。企业很多决策都是非理性的,但是因为行政资源高度集中,好办事儿,所以大家都想要到首都来。

(记者:在现在这个情况下,再去重整资源进行均衡配置,很多人会认为成本过高,太难执行。)成本高也得做,不做就没有希望,就解决不了根本问题。相对于整个社会成本——比如进城务工者,他们离开家乡、妻儿。家里的留守老人、留守儿童,相较对他们的心理、对他们下一代带来的影响而言,治理雾霾的成本就相形见绌了!所以,要把社会公共资源均衡配置是治理雾霾釜底抽薪中最重要的。

第二,就是我们现在调整产品结构时经常谈到的产能过剩的问题。我们现在还在治“标”,通过压产能来治理产能过剩,靠行政资源对企业进行“关停并转”。既然有各种既定的标准,政府就应该退出,负责做好监管,执行相关法规。不能因为中央下文件说要治理雾霾,就盲目关停企业,等风头过了,再冒出来。这样完全不管用。所以说,政府一定要摆正自己的位置,不做运动员,不要越位、不要缺位,依靠规则做好裁判员,这才是真正的治“本”。对于市场、企业不要人为地去淘汰,要按法律、按标准去执行。

治“本”的第三个方面,就是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企业挣不挣钱他自己知道,他们会自己去发现商机,去抓住并放大商机,没必要让政府刻意去强调鼓励,而应让市场去配置资源。政府应该做的就是在政策上进行引导,在基础措施方面做好服务。

第四,要引导消费者理性、合理地消费。我觉得我们的房地产已经疯狂了,造成很大的资源浪费。有些人手里屯着几套甚至十几套房子,但是他们只住一套,另外的房子放着当资产储备,但是房屋是有寿命的,空间是有限的。他们这样占着很多资源不用,别的房屋就得建得更多,造成更多资源的浪费,所以现在房屋空置率这么高。如果这些资源都能好好地利用起来,那就没这么多的浪费了。如果实行征收房产税,第一套房用于自住全都免税,第二套征30%的税,第三套征50%的税,那么闲置的房产就会逐渐放到市场上,房价就会降下去。所以我们要在消费层面鼓励消费者理性地、负责任地、承担社会责任地消费,而不是奢侈、奢华、妄加的消费方式,还必须让不理性的消费者承担更多社会责任。政府也不用担心这部分富人会把资产转移到国外去,因为国外的税收更多、更严格。

第五,要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合理配置国际资源和国内资源,充分利用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比如,我们需要澳大利亚的钢铁,就可以在澳大利亚或者巴西把铁矿石炼成钢铁再运回来,这样既增加对方的就业又帮助他们经济发展,然后我们又利用了优质资源。所以,该转移到国外的就转移到国外,该从国外进口的从国外进口。

做好这5个方面才能釜底抽薪根治雾霾,是真正的治“本”。

北京治理雾霾措施篇7

关键词雾;霾;区别;发生;治理建议

中图分类号p427.1+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14)19-0251-02

自2008年以来,由于大城市宿住人口的逐年大量增加,再加上轿车进入家庭市场使用等多方面原因,人们的活动范围已经超出了城市中原有的生态环境条件、交通等多方面的承载力。具体地讲,全国一线大城市的北京、上海,二线各省会大城市的石家庄、太原、天津、济南、南京、杭州等其他一些大城市,自当年的10月中旬至翌年3月常出现雾霾天气。

雾霾天气是指一种大气污染状态,雾霾是对大气中各种悬浮颗粒物含量超标的笼统表述,尤其是pm2.5(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2.5μm的微粒物)被认为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元凶”。雾霾的源头多种多样,比如汽车尾气、工业排放废气、建筑扬尘、垃圾焚烧及农作物收获后秸秆焚烧产生烟灰等,雾霾天气通常是由多种污染源混合作用形成。从目前医学临床上的诊断来看,雾霾对人类健康最直接的危害主要是增加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如重金属等有害颗粒物一旦进入呼吸道并附着在肺泡上,轻则会造成鼻炎等鼻腔疾病,重则会造成肺部硬化等。

从国家和民族整体长远利益的大局出发,本文在了解和提高对雾霾天气的认识的基础上,着重探索研究治理当前生态环境问题具有重要性及紧迫性,旨在帮助人们认识到雾霾天气的发生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雾霾天气概述

1.1雾和霾的概念与区别

雾霾是雾和霾的统称。雾霾天气是指一种大气污染状态,雾霾是对大气中各种悬浮颗粒物含量超标的笼统表述,尤其是pm2.5(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2.5μm的颗粒物)被认为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元凶”。雾霾的源头是多种多样,比如汽车尾气、工业排放废气、建筑扬尘、垃圾焚烧、农田中的农作物收获后秸秆焚烧等,雾霾天气通常是由多种污染混合作用形成的。但在全国各地区的雾霾天气中,不同污染的作用程度各有差异。

雾和霾的区别很大。霾狭义上是指空气中的灰尘、硫酸(H2So4)、硝酸(Hno3)等颗粒物组成的气溶胶系统造成的视觉障碍叫霾[1]。霾就是灰霾(烟霾)。当水汽凝结加剧、空气湿度增大时,霾就会转化为雾。霾与雾的区别在于发生霾时相对湿度不大(空气相对湿度通常在60%以下),而雾中的相对湿度达到饱和(如有大量凝结核存在时,相对湿度不一定达到100%就可能出现饱和)。霾广义上由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有机碳氢化合物等粒子组成。它也能使大气浑蚀,视野模糊并导致能见度恶化,如果水平能见度小于10km时,将这种非水成物组成的气溶胶系统造成的视觉障碍称为霾(Haze)或灰霾(Dust-haze)。

1.2雾霾天气形成的气象条件

雾霾形成的“源头”包括汽车尾气、建筑扬尘等,而空气中的pm2.5颗粒物等则是不利于污染物扩散的气象条件,一旦污染物在长期处于静态(主要是指无风状态)的气象条件积聚,就容易形成雾霾天气。

雾霾主要由二氧化硫(So2)、氮氧化合物(no、no2、n2o4、n2o5等,下同)和可吸入颗粒物等3项组成,它们与雾气结合在一起,让天空瞬间变得阴沉灰暗。颗粒物的英文缩写为pm,上海监测的是细颗粉物(pm2.5),也就是空气动力学当量≤2.5μm的污染物颗粒。这种颗粒本身就是一种污染物,又是重金属、多环芳烃等有毒物质的载体。

城市有毒颗粒物的来源,首先是汽车尾气,使用柴油的机动车是排放细颗粒的“重犯”;其次是使用汽油的小型车(包括轿车),虽然排放的是气态污染物,比如氮氧化合物等,但碰上雾天很容易转化为二次颗粒污染物,加重雾霾的发生。

1.3雾霾天气的成因

雾与霾从某种角度来分析存在很大差异。比如:出现雾时空气潮湿,并且相对湿度是饱和的;出现霾时空气则相对干燥,空气相对湿度通常在60%以下。其形成原因是由于大量极细微的尘粒、烟粒、盐粒等均匀地浮游在空气中,使有效水平能见度10km的空气混蚀的现象。霾的日变化一般不明显。当气团无大的变化且空气团较稳定时,持续出现时间较长,有时甚至可持续10d以上。由于雾霾、轻雾、沙尘暴、浮尘等天气现象都是因浮游在空中大量极微细的尘粒或烟粒等影响致使有效水平能见度小于10km,有时气象专业人员都难以区分,所以必须结合天气背景、天空状况、空气湿度、颜色、气味及卫星监测等因素综合分析判断,才能得出正确结论。此外,雾和霾的天气现象有时可以相互转换。

2雾与霾的主要区别

一般相对湿度小于80%时的大气混蚀,视野模糊导致的能见度恶化是霾造成的,相对湿度大于90%时的大气混蚀、视野模糊导致的能见度恶化是雾造成的;相对湿度介于80%~90%时的大气混蚀,视野模糊导致能见度恶化是雾和霾的混合物共同造成的,但其主要成分是霾。霾的厚度比较厚,可达1~3km。霾与雾、云不相同,与晴空区之间无明显边界,霾粒子的分布比较均匀,而且灰霾粒子的直径比较小,为0.001~10.000μm,平均直径在1~2μm,因此肉眼看不到空中飘浮的颗粒物。由于灰尘、硫酸、硝酸等粒子组成的霾,其散射波长较长的光比较多,因而霾看起来呈黄色或橙灰色。

3雾霾天气实况

自2008年以来,由于大城市宿住人口的逐年大量增加,再加上轿车进入家庭市场使用等方面的原因,人们的活动范围超出了大城市中原有的生态环境条件、交通等多方面的承载力。因而从2010年以来的数年中,自当年的10月中旬至翌年3月,从北方地区的河北石家庄、山西太原、北京、天津、山东济南直至长江以南的南京、上海、杭州等城市频频出现雾霾天气。具体地讲,全国一线大城市的北京、上海,二线的各省省会大城市的石家庄、太原、天津、济南、南京、杭州等其他大城市及省会大城市以下中小城市雾霾天气的发生日趋频繁。

4雾霾天气治理建议

4.1种植较强吸收So2的植物

由于绿色植物具有较大的叶面积系数,所以对So2具有较强的吸收能力。全国范围内的大中型园林公园内或草坪禾草绿地内空气中的So2含量要比非绿化区少10%~50%。悬铃木、垂柳、银杏、柳杉、红豆树等树木都有较强的吸收So2的能力。如柳杉种植3~5年以后,每年能从大气层吸收So2720kg/hm2。种植紫花苜蓿1年内也可使空气中的So2减少10.3kg/hm2。因此,建议有条件的地方,如工业技术开发区、园林公园及公路两侧大量种植能够有效吸收大气中So2的植物,以逐年改善生态环境。另外,建议市民逢年过节,尤其在每年的春节期间减少燃放烟花爆竹,并长期在全国各地的省会城市、省会以下中小城市及广大农村地区坚持落实,可有效避免重大灾(火)害事故的发生,同时有利于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

4.2严禁焚烧秸秆

全国各地粮食作物主产区小麦等作物的收获季节一般在每年的5月中下旬至6月上旬(即5月11日至6月10日),水稻等作物的收获季节一般在当年的10月上旬至11月中旬止(即10月1日至11月20日)。建议在全国各地粮食作物主产区的地区严禁秸秆焚烧,甚少有3个方面的益处:一是秸秆直接还田,相当于给后茬水稻作物增施1次基肥,既可以增加土壤肥力和改进土壤的理化性质,又可以培育田间有益的天敌昆虫,抑制害虫在水稻生育期为害,如卵期寄生性天敌有稻螟赤眼蜂的幼虫可抑制稻纵卷叶螟的发生与为害[2]。二是可以直接或间接地支持旅游航空事业的发展。民用飞机在空中飞行过程中,可以免受地面秸秆焚烧后烟雾的干扰而顺利到达目的地。如上海某国际旅行社(公司)在2014年5月下旬组建好一支约有30名市民的旅行团到海南省三亚市进行7d左右的观光旅游,于5月24日11:40在上海虹桥国际机场登机起飞,在飞行过程中因未受地面烟雾的干扰影响,3h后于当日15:00顺利到达三亚市凤凰国际机场。三是粮食主产区在此方圆数十千米范围内可以不受烟雾的干扰影响,绿色植物可以照常进行光合作用,且可以起到保护现有生态环境的作用[3]。

2000年以来,在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一系列惠农政策(如粮食补贴制度直接付给种粮户本人等政策)连续贯彻的前提下,笔者建议粮食作物主产区的各省市政府在地方财政允许的情况下,筹集一定资金向种粮农民倾斜,对其给予补助,促进秸秆焚烧。这样对国家、社会及种粮农民三者均有好处。

4.3推广环保型机动车的使用

建议国家有关部门投放(推广)环保型大型公交客车及小轿车进入家庭市场使用。

国家从2010年以来重新颁布了一系列有关新的治理环保方面的政策法令,并纳入全国各地省会城市的考核指标。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即5月1日至10月31日长达184d的世博会园区的参展时期,上海市政府花大力气在园区全部采用环保型大型客车(充电式的公交车,即新能源车,下同)作为交通车辆。此举措有利于减少向大气中排放有害气体,在全国范围内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起到了一个表率作用。2011年起,一线大城市如北京、上海两地车辆公交公司率先投放(推广)环保型大型公交客车,以方便市民的出行。2012年下半年起,北京、上海两地环保型小轿车进入家庭市场使用。2013年3月,杭州市环保型小轿车也进入了家庭市场使用行列。这对向大气中停止排放氮氧化合物等有害气体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同时也对当地的生态环境保护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笔者于2007年下半年开始研究气象学专业中有关雾霾天气的发生。从国家和民族整体长远利益的大局出发,建议针对雾霾天气的发生,探索研究治理当前生态环境的措施,最重要的是推广环保型机动车的使用,应放在国家主要的战略位置来看待和考虑[4]。

5结语

针对雾霾天气的发生,治理生态环境的工作是一项需要全社会参与的系统工程。应由国家层面出台环保方面政策法令或具体措施,如对单位或个人积极种植能有效吸收So2的植物(树木)实行物质奖励制度;对购买环保型小轿车进入家庭市场使用的市民(包括农民),以当地政府对小轿车市场价优惠25%~35%比例来计算。力争用10~20年时间,经过全国人民的共同的努力,减少或杜绝雾霾天气的发生[5-6]。

6参考文献

[1]王润清.雾霾天气气象学定义及预防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12(7):44.

[2]毛艺林.雾霾环境对设施农业的影响及应对策略[J].河南农业科学,2014(7):76-79.

[3]赵秀娟,蒲维维,孟伟,等.北京地区秋季雾霾天pm2.5污染与气溶胶光学特征分析[J].环境科学,2013(2):416-423.

[4]彭应登.北京近期雾霾污染的成因及控制对策分析[J].工程研究-跨学科视野中的工程,2013(3):233-239.

北京治理雾霾措施篇8

最大实验室都能做什么

北京顺义一所国际学校耗资3000万建的防霾帐篷的照片,前些天流传很广,不过雾霾天并不是所有人都能躲进这样的环境里。

同样在北京郊区,怀柔也在准备建造一个与雾霾相关的设施,这是中国科学院的“大气环境模拟系统”,也被称作“烟雾箱”。中科院研究员、项目筹备负责人贺泓表示,竣工后的怀柔“烟雾箱”将成为全球最大的雾霾实验室。

按照科学家的预想,新的“大气环境模拟系统”其中最大的两个“箱子”都是300立方米,如建成,将是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大气环境模拟实验室,优先用于雾霾模拟与控制研究。

现在,世界上主要的大型室外环境烟雾箱分别在德国地质化学和动力学研究所(370立方米),欧洲光化学实验室(204立方米)和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300立方米),怀柔的这个实验室若能利用600立方米的污染空气进行试验,比欧、美等国的实验室容量都大了很多。

在研究大气污染的科学界,基本有两种研究方式,一种是直接对现实中的大气污染进行研究,如2008年奥运期间,因为减排措施而污染物骤然下降的这个过程,成为了全球大气物理科学家重点研究的“天然实验室”。另一种方式则是在封闭的空间进行模拟试验,这被称为“烟雾箱”。在一个密闭的容器内注入不同的污染气体,研究其在日照作用下的各种化学反应。

目前不少科学家仍在为弄清中国雾霾的成因而挠头,尽管一些机构对雾霾的成因进行了一些研究和分析,并给出了相应的解析结果,但由于是大气中的化学反应导致了雾霾中大多数细微颗粒的形成,目前对此现象还缺乏准确的理解。在过去几十年里,科学界提出了用于解释欧洲和美国雾霾的理论和数学模型,但很多人认为其并不适用于中国的城市,而未来在怀柔的实验室,科学家们有望找到更为可靠的答案,通过把不同的污染物压入两个半球形容器内,研究人员将能够在日照条件下细致地研究其化学反应,这种成对的箱体设计将使科学家能够对比试验结果。

不过,北京大学环境科学工程学院副院长谢绍东已经表示,研究“烟雾箱”是为治理空气提供理论支持,但与空气治理的实际操作并没有太大关联性,换句话说,光靠理论是无法“治霾”的。

人工除霾法试验刚起步

在这个全球最大的雾霾实验室建成前,北京的相关部门已经在开展人工消减雾霾的科学试验。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相关的工作组早已成立,主要负责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防治大气污染的人影(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包括科学组织实施人工增雨(雪)作业及人工消减雾霾试验。

此前,中国气象局已经出台《贯彻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要求到2015年全国各地气象部门形成人工影响天气改善空气质量作业能力,在重污染天气条件下能够采取可行的气象干预措施,组织开展人工影响天气消减雾霾,改善空气质量。

中国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中心负责人郭学良介绍,人工影响天气消减雾霾的主要方式是人工增雨和人工消雾。目前人工增雨在我国各地气象部门已经成为一项业务工作,应用范围较广,其对清除雾霾有较好的效果,但前提是必须有降水形成的条件。

我国是目前世界上最为广泛地进行人工影响作业的国家。一直以来,北京的增雨体系主要着眼于增加降雨的水资源量,因此联合了河北张家口、承德地区,建成了包含潮白河流域在内的约3.5万平方公里的人工增水作业网,每年除开展两架飞机增雨作业外,北京市目前建有29个火箭增雨作业点、22个高山碘化银发生器增雨雪作业点,但在北京城区以及南部大兴区,这样的作业点基本不存在。因为南边没有水库,没有必要增雨,城里则根本不能建。

如今,减霾或将成为人工影响作业的一项新任务。

据了解,此前人工增雨目的主要是为了增加水资源或者对抗干旱,并没有专门针对净化空气操作过,到底下多大的雨才能清除雾霾,都需要经过试验评估,雾霾天气一般天气状况比较静稳,空气流动性差,人工增雨作业的前提条件出现的可能性不太大。针对没有人工增雨条件的雾和霾的混合体,只能通过物理办法来消雾,在北京、四川双流机场等地,都做了多年的消雾科研试验,表明有一定的效果,消除冷雾的效果比消除暖雾更为明显,不过消雾目前还没有成为气象部门的常规业务工作。

郭学良表示,针对空气中全是灰霾、没有雾的天气,目前还没有有效办法来解决。这种情况下大气干燥、水汽少,目前还没有有效手段消除空气中的污染物,需要探索和试验新技术方法和手段。他表示,人工影响天气过去主要是用于增加降水、减少冰雹灾害等,要在消减雾霾、改善空气质量方面形成业务能力,作为一项业务工作来发展,还需在管理上、技术上进一步完善。

人工来干预治标不治本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教授毛节泰对通过人工增雨作业减少雾霾的做法并不十分乐观。他表示,按照现在北方地区的惯常做法,如果在冬春之际有人工增加雨雪的可能,一般都会进行增雨作业,目的都是保证农业生产。不过北京目前的情况是空气湿度低,水汽不足,要想人工增雨难度很大,更何况是人工增雨消霾。

毛节泰介绍,只有天气条件符合,比如空气中的水分子含量较高,人工向大气中抛洒碘化银等试剂,才能有效地行云布雨,倘若空气干燥,无形成降水所需要的凝结核,人工干预措施根本无法发挥作用,用简单一句话来形容,人工干预天气只能“锦上添花”,还做不到“无中生有”,如果老天不给机会,人们照样玩不转。

雨雪真的能除雾霾吗?毛节泰说,人们的经验是,雨后往往空气变得清新了,但这不是雨水冲刷的结果,而主要是靠伴随在降雨过程中的风,仅仅靠雨洗,没有风吹,人工降雨消霾的效率应该不会太高,风是降雨过程中驱散雾霾的主力,人工降雨降雪只能造雨雪,不能造风,因此除霾效果并不很乐观。

有研究人员曾对南京市区的一些气象监测数据进行过分析研究,发现夏季在风速小、温湿度大的天气条件下,人工增雨的作用仅仅能在降水区域短时间内降低pm2.5浓度。而随着时间推移,当日的pm2.5平均浓度不仅不一定会降低,反而有可能因为大量地面水汽的蒸发,气溶胶难以扩散而升高。

据说中航工业研制的除霾无人机继去年试飞成功后,近期有望在机场和港口展开试验。这种无人机型便于携带催化剂和气象探测设备进行消雾作业,可以在低播撒高度和低能见度时不受传统作业的飞行安全限制,可起到短期内消除部分区域雾霾的作用。“雾霾中的pm2.5是最可怕的,消雾作业固然可能提高能见度,但pm2.5中的哪些粒子可以被消掉,哪些根本消不掉,这都需要认真研究。”毛节泰表示,现在人们正在做有关试验,这种试验是必要的,但要想看到效果,可能需要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急不得。

北京治理雾霾措施篇9

重污染区与重工业分布几乎完全重合

众所周知,雾霾与环境污染紧密相关。

专家们达成共识,排在前三位的杀手分别是工业污染、尾气排放和燃煤取暖。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罗仲伟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分析说,“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可吸入颗粒物这三项是雾霾的主要组成,污染源排放量大是造成本次严重污染的根本原因。”

在各类污染源聚集的大中型城市,污染物逐渐聚集累积,严重影响空气质量,特别是2012年12月以来,整个华北地区处于极端低温情况,同比温度较低会加重空气凝结,形成雾,使污染物附着在水汽上,悬浮在空气中,形成雾霾。

“重度污染”地区几乎都是大中型城市,罗仲伟认为,这与“重工业分布几乎完全重合”。再加上人口密度过高带来的“热岛效应”,雾霾爆发。

工业污染主要来源于水泥、钢铁、焦化、火电厂、化工制造和有色金属冶炼等高耗能高污染企业。“这些行业占二氧化硫总排放的85%以上。”大自然保护协会tnC北亚区总干事长张醒生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说,这些行业所带来的环境污染代价已远远高于它们对工业总产值的贡献率。

但不可回避的现实是,高耗能高污染企业备受地方政府的青睐。“我们经济发展的很大一个特色就是调动了地方发展经济的积极性。”罗仲伟分析说,“作为地方政府,既要经济发展,又要环境保护,二者很难权衡。”

“地方政府忙于招商引资,积累政绩,提高地方财政和税收水平,环境代价被一再忽视。”罗仲伟介绍说,高耗能高污染企业往往是能源、重工业企业,可以极大地拉动GDp,增加就业岗位,对于地方政府而言,诱惑难以抵御。

“环保问题必须是一把手工程。”张醒生认为,“环保部门在中国权力机构中处于弱势,必须提高它的行政级别和权力,才能行之有效。”

城市中汽车数量的大幅增长不仅带来交通的拥挤,更使尾气排放成为重要污染源。亚洲银行、清华大学、世界资源研究所的报告显示,过去几年,民用机动车(即非军用车、公务车和私家车)的数量每年以15%的速度增长,私家车年增长率更是达到20%。

“越是较大的城市,汽车越多,污染也就越重。”张醒生提醒说,“中国油品质量是很低劣的,炼油水平跟发达国家相比存在很大的差距,这使我们的污染物排放量更大。”

硫含量是燃油的标志性指标,也是形成雾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排放标准方面,目前国内大部分地区执行国家第三阶段的排放标准,对硫含量的要求是不高于150ppm,而香港方面开始从欧Ⅳ排放标准至欧Ⅴ排放标准过渡,对硫含量的要求是50ppm~10ppm。“按照国家第三阶段的排放标准,国内汽油硫含量比日本和欧洲高15倍,比美国高5倍。”张醒生表示。而且,即使中国采取更宽松的排放标准,大部分中小城市仍不能达标。

雾霾爆发之前,华北地区迎来了近三年来最寒冷的冬天,大部分地区气温骤降,供暖压力加大。“煤炭和石油仍然是最主要的能源,占到能源结构的80%以上,尤其是煤炭,在燃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和废渣废气。”罗仲伟说。

近十年来,人们一直在寻找更好的可替代能源,缓解能源枯竭和环境污染问题,但无论是水能、光能、风能还是光伏,都无法大范围普及适用。“能源结构调整迫在眉睫,但又无力破解。”罗仲伟说。

罗仲伟认为,大气污染涉及工业结构、能源结构、城市规划、产业布局等方方面面。“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想要在短期内得到根治很难。”

应急机制:没有办法的办法

面对无所不在的雾霾,自救措施却少而无力。

在各大药店、淘宝网店上,口罩销售量达到了平时的10倍。但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副所长郑劲平解释说,“pm2.5的颗粒非常小,我不认为口罩能有很大的帮助。”据介绍,pm2.5颗粒仅为头发丝的二十分之一,一般的棉质口罩、一次性口罩和医用口罩无法起到防护和过滤作用。

在淘宝网店上,“n95防尘口罩”、“防pm2.5口罩”、“活性炭口罩”、“防毒口罩”等商品销售火爆,单价为10~30元,能较为紧密地贴合面部,形似“猪嘴”,并号称采用了高科技。

“n95口罩是防病毒的,病毒颗粒按纳米计算,比pm2.5颗粒要小得多,所以是可以起到预防作用的,但这种口罩要经常更换,佩戴方式、持续时间、更新标准都有相应要求,一般人很难达到。”郑劲平说。

至于其他名目众多的口罩,郑劲平认为,“炒概念”的可能性更大。“最重要是源头控制,个人能做到的防护是尽量较少户外活动,除此之外,还没有更好的防治办法。”

在微博上,网友调侃,见面应该问,“你戴口罩了吗?”微博热门话题排行榜第一位是“我不要做人肉吸尘器”。

“重灾区”地区也相继启动应急措施。北京已有58家建材、冶金、化工等领域企业被紧急叫停,切断污染源,另有41家企业通过降低生产负荷,减排30%以上。北京市政府还要求,在遭遇极重污染过程的区县采取党政机关带头停驶公务用车30%的强制措施。

在河北,建筑工地一律停工,并通知环卫部门全部改用机械化吸尘式清扫,并准备在天气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实施人工增雨(雪)作业。在陕西,陕西省政府要求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每日只能安排1/3车辆外出,各燃煤发电企业实施分段轮流限制发电。

在郑州,每日增加两次洒水降尘,对城区主干道进行冲洗,责令15%的建筑工地停止施工作业,降低扬尘污染,对超标排放的公交车实行限行。启动类似应急措施的还有山东、吉林、南京、武汉、成都、长沙等地。

“启动应急措施还是有效的,因为直接减少了污染源,能够在短时间内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罗仲伟认为,在雾霾多有发生的秋冬季节,尤其是低温高压气候条件下,应及时采取措施,减少雾霾天气的出现频率。

不容忽视的是,应急措施并没有形成机制和制度,除了北京制定并实施《北京市重污染日应急方案》外,其余地区都是临时启动的应急办法。“应该有相应的制度安排,变成预防性机制,不能总依赖于倒逼机制,被动的亡羊补牢。”罗仲伟表示。

针对雾霾应急处理状况,环保部表示,2012年12月,《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公布,根据要求,三年内将建立起包括城市和区域在内的应急机制,具体细节措施正在制定之中。

“应急措施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当然是治标不治本的,想要从根本上解决和改善空气污染问题,还需要有更多的顶层设计和执行贯彻能力。”罗仲伟表示。

降低工业经济占比?

两年前,pm2.5对于公众而言依然陌生。如今,测量pm2.5已成为社会共识。

2012年2月,pm2.5被纳入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空气质量的监测指标从api(空气污染指数)升级为aQi(环境空气质量指数)。2012年5月,环保部要求,全国74个重点城市要在年底前城市aQi数据。“这个过程是非常快速高效的,虽然公众都迫不及待,认为效率可以更高。”北京大学卫生政策与管理系副教授刘继同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说。

2012年12月31日,环保部表示,国家和地方共计投入约9.5亿元重点支持第一阶段国家环境空气监测网建设,国家环境空气监测网已扩大到338个地级市,国控监测点位增加到1436个。“建立监测体系是治理空气污染的第一步,目前看来,效率还是比较高的。”罗仲伟评价说。

接下来是按照监测结果,如何治理的问题。按照《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的要求,2015年,重点区域pm2.5年均浓度下降5%,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地区下降6%。在此期间,中国政府将投入超过1000亿元,在大气污染较为严重的107个城市,进行大气污染专项综合治理。

“治理的效果需要现实来印证。”张醒生认为,治理速度远远赶不上污染加快加大的脚步。“‘十一五’时期就在治理了,但结果如何?一些烟囱被削掉了,更多烟囱立起来。”他认为,发展模式转变,工业经济转型升级已迫在眉睫,靠投入型的经济增长是不可持续的,所付出的环境代价不可逆转。“我们已经尝到苦头了。”

雾霾爆发后,工业经济所造成的环境污染成为千夫所指,甚至有专家提出,应调整产业结构,提高金融业、服务业等在GDp中的占比,降低工业经济占比。

“工业经济和制造业经济与高耗能、高污染经济三者之间是不能画等号的。”罗仲伟认为,中国工业化进程仍未完成,大力发展工业经济、制造业经济是大势所趋,既符合中国现实,又符合国际形势。“我们完全可以通过技术进步改变产品本身以及生产过程的科技含量,我们需要的是升级,而不是压制。”

罗仲伟认为,在宏观政策上,应该用“萝卜加大棒”的办法予以引导。萝卜,指国家应通过财政补贴和税收减免鼓励企业进行技术革新,减少污染环节和污染排放量;大棒,指国家应通过强制性政策,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减少高污染企业总量,对高耗能企业进行严格监管,严控污染源。

如今,我国的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环境问题也随之愈加突出。“我们所需要的城镇化不是大城市化,而是多城市化。”罗仲伟认为,城市功能要进行调整,不能过于集中,形成超大型城市,“北京既是政治中心,又是文化中心,既是教育中心,又是国际交流中心,同时又是中国经济金融的决策中心和管理中心,负担太重,任务太多,自然出问题。”

“城市功能必须合理分配,或者通过卫星城的方式进行调整。”张醒生认为,城市功能可逐步分散到郊区去,以缓解城市压力。“城市更多的是人居社会服务中心,而不是工业生产的中心。”

环境治理,尤其是空气质量治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罗仲伟提醒说,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尽管政府治理力度很大,但我们可以看到,伦敦、洛杉矶等地区也出现过雾霾,需要20至30年才能看到明显的成效,这注定是一个长期战。”

更多李妍文章:

全球雾霾事件

1.马斯河谷烟雾事件

1930年12月,整个比利时大雾笼罩,气候反常,马斯河谷工业区工厂排放的大量烟雾弥漫在河谷上空无法扩散,上千人发生呼吸道疾病,一周内有60多人死亡,是同期正常死亡人数的10多倍。马斯河谷烟雾事件是20世纪最早记录下的大气污染惨案。

2.多诺拉烟雾事件

1948年10月,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多诺拉小镇的工厂排放的含有有毒有害物质的气体及金属微粒在气候反常的情况下聚集在山谷中积存不散,严重污染了大气。人们在短时间内大量吸入这些有害的气体,引起各种症状,全城14000人中有6000人眼痛、喉咙痛、头痛胸闷、呕吐、腹泻,20多人死亡。

3.洛杉矶烟雾事件

1952年12月,在一次光化学烟雾事件中,美国洛杉矶市65岁以上的老人死亡400多人。1955年9月,由于大气污染和高温,短短两天之内,65岁以上的老人又死亡400余人。直到20世纪70年代,洛杉矶市还被称为“美国的烟雾城”。

北京治理雾霾措施篇10

【关键词】雾霾;浓见度;悬浮颗粒;节能减排

一、雾霾天气的主要特征

近年来,我国境内大部分地区相应出现了雾霾天气,雾霾天气的出现,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了巨大的影响:影响航班的正常延误或取消;空气中带有大量的悬浮颗粒物质,影响人们的外出活动,对于有晨练习惯的人们,纷纷选择待在家中;雾霾天气也造成了一定的交通堵塞现象,增加了交通管制工作的任务量。雾霾天气的影响范围也逐渐在扩大,包括我国一些大中小城市,比如北京、广州、杭州、宁夏等地区,覆盖我国的大江南北。

据江苏省沛县气象台资料显示,2013年春节过后,江苏省沛县地区已接连发生多次较大范围的雾霾天气过程,雾霾天气持续较长,空气质量比较低。据相关资料显示,该地区雾霾天气发生频率比较大,年雾霾日超过100d;冬季雾霾天气比较频繁,夏季相对较少;自2000年之后,夏季雾霾天气日数也再逐渐增加增长率大于30d/10a,并且随着该地区工业增涨迅速增加,尤其是2002年之后,增加速度明显增加;在2000-2008年之间,随着该地区城市化率的上升,该区域雾霾天气日数迅猛增多。目前,就该地区的雾霾天气逐渐严重的情况,必须加强该地区雾霾天气造成原因进行分析,对症下药,降低雾霾天气的发生。

二、雾霾天气形成的原因

1.从空中悬浮颗粒和风向关系来分析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里高楼大厦的数量越来越多,削弱了市区里风力,不利于城市中悬浮颗粒的扩散及稀释,最终,导致大量的悬浮颗粒漂浮在城市的上空滞留和沉积;其次,城市周边空气中悬浮颗粒随着风速的降低,也沉积在城市里;最后,由于大气空气气压低,导致空气流动性差。由于空气的不流动,使空气中的微小颗粒聚集,漂浮在空气中。

2.从社会经济和人为角度分析

随着沛县工业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发展。首先,随着城市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购买私家车,导致空气中污染物含量明显增加,包括空气中悬浮颗粒的增加。其次,随着城市人口数量的增加和集聚,大大增加了城市能源消耗,尤其是民用取暖能源消耗的锐增,并且趋势房屋和住宅区的建设,降低了城市的绿化面积,使城市处于一种繁杂、污浊的空气环境中。最后,在城边、郊区地区,人们对农作物秸秆采用焚烧处理,给空气增加了新的污染物。

3.城市本身地理位置因素

对于地理位置较低,空气中水分比较大的地区,由于其空气中悬浮颗粒的沉积,再加空气中水分含量比较大,是雾霾天气形成的有利条件。

以上这些主观和客观因素,促使大量灰尘、颗粒状物质悬浮在城市的上空,并且,春季城市施工建设容易形成空气中灰尘剧增现象。当空气中水分比较大时,就会凝结成雾,而且,风不容易将他们吹散,致使雾霾天气的出现。

三、防治雾霾天气的对策

针对日益严重的雾霾天气状况,人们必须根据雾霾形成原因,做好相关防御措施。要想彻底防治雾霾天气的再次发生,人们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加强雾霾天气的治理工作。

1.加强雾霾天气的预防措施

加强预防雾霾天气的发生,有利于及时采取预防措施,降低雾霾天气给人们带来的经济及安全损失,气象站应采取一些措施:一、业务值班人员实时监测雾霾天气,根据雾霾特征、观测数据资料,综合分析能见度、相对湿度等气象条件,及时雾、霾预报预警信息;二、密切关注天气,认真做好预报服务。三、加强与公安交警、高速、农业、环保、交通、公交建设等部门的沟通和交流;四、加强对此次雾霾天气过程发生和持续的成因、雾霾天气过程的影响、后期天气变化的综合分析和研究,做好决策气象服务和公共气象服务;五、认真分析总结当前雾霾天气预报预警服务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不断完善雾霾预报业务。

2.提倡节能减排、环保出行

这里需要政府和相关部门加节能减排政策的推行,积极提高人们环保意识,提倡人们外出游玩时,多采用乘坐公交车出行,减少私家车的使用率。降低空气中污染物含量。同时,加大植树造林工程的开展,提供空气质量。

3.合理规划城市整体建设

由于城市规划的不合理,导致城市空气中悬浮颗粒物比较多,不容易扩散和稀释,给雾霾天气的形成提供了很好的条件。

4.建立相应的环境监管制度

由政府部门牵头,加强气象站与相关部门的合作,组建雾霾天气预防工作小组,认真分析本地区的天气状况,并采取相应对策。同时,加强城区违法、违规施工建设单位的调查及处罚。

四、结语

本文分析了沛县地区近年来雾霾天气的主要表现特征,并分析了其主要形成原因:城市化进程的发展促进了该区域雾霾天气的逐渐增多。因此人们应加强雾霾天气防治措施,调动人们的主管能动性,积极分析研究防治雾霾天气的措施和方法,造福于子孙后代。

参考文献:

[1]吴兑.霾与雾的区别和灰霾天气预警建议[J].广东气象,2004(4):1-4.

[2]钱峻屏.汕尾市雾霾天气的能见度多时间尺度特征分析[J].热带地理,2006,26(4):308-313.

[3]旋晓晖.暖季中国东部气溶胶影响显著区的气候变化特征[J].中国科学D辑,2008,38(4):519-528.